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贞观文宗系统TXT下载贞观文宗系统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贞观文宗系统全文阅读

作者:悟道娑婆     贞观文宗系统txt下载     贞观文宗系统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二百五十四章 武德时代过去了

    有罗彦这么一说,那几个舍人的眼睛一下子就亮了起来。相比起附逆,知情不报的处理流程明显要简单很多。而且还有一个相当重要的事,那就是很难引起朝臣的反弹。

    知情不报,知的什么情,这一点尤为关键。而在本案当中,以现在的卷宗看,裴寂就是隐瞒了法雅的悖逆之言。到时候将结果一宣布,大家的目光都会转向裴寂的处理结果上,至于这知情不报到底是不是真的,谁会去探究,谁又敢去探究?

    正是知晓了这一点,这些人才会这么兴奋。

    处理裴寂的诏书不过是几刻便在这帮文人手里炮制出来。事实上,中书舍人做事情耗费时间最多的不是写诏书,而是揣摩皇帝的心意,然后选择合理的处置方法。就像今天一样,讨论就耗费了大半个时辰,写诏书也才两刻。

    事实证明,罗彦这次是真的蒙对了。当草拟的诏书送到李世民的手里之后,也不管前头那些斥责的话有多么严厉,草草扫了一眼最后的惩处办法,李世民就非常开心地点点头,对着那中书舍人说道:“这份诏书我同意了,这就送往中书省吧。”

    得到了李世民的肯定,这份诏书不过是一天以后,就出现在了裴寂的府上。

    从司空的位子上骤然跌落成凡人,裴寂身居高位十数年,怎么可能甘心。匆忙召来幕僚宾客,想集思广益挽救颓势。

    身为当朝司空,也是大唐地位最高的那几个人之一,裴寂的宾客当中不乏才能出众的。“东主毕竟不是李世民的亲信之人,如今他对东主下手,也是理所应当的事情。若是东主想要保住官职,恐怕是不可能的了。”

    “不错,依我看来,为今之计也只有东主尽可能留在京中。毕竟太上皇还在,到时候东主和太上皇相互扶助。时间长了,皇帝为了避免旁人说闲话,必然会起复东主。”

    “想要留在京中,还是需要一些代价的。实在不行,东主还是自请削减食邑。若是能够拖延时间,尽可能向太上皇面陈情由。到时候皇帝碍于太上皇情面,也不好太过紧逼。当然了,这段时间还是要请东主尽量哀悯一点,也好获取朝臣的好感。”

    “东主的门生在朝堂也有不少,这两天就发动起来,为东主求情。”

    “不可,东主本来就是因为朝堂势力太强引起皇帝不满。如今要是将东主的门生们发动起来,岂不是火上浇油。到时候不仅东主下场更为凄惨,便是那些替东主求情的人都要遭受连累。”

    “是我妄言了。看来,这件事情只能让东主一个人去做了。唉,我等无能,如此紧要关头却丝毫帮不上忙。”

    幕僚们总算是给了一个比较靠谱的办法,裴寂也非常欣慰。心里想了想,对幕僚们说道:“好了。明日我就上表,主动请求削去食邑五百户。同时恳请皇帝让我留在京中。我想,在这样的条件下,皇帝应该会宽宥一些吧。”

    裴寂的手笔也不可谓不大。与其他的国公不同,他的食邑是实封,也就是说,有实际的封地供他收取赋税。这样的待遇如今也就他一个人有。他原本的食邑有一千五百户,如今主动请求削去三分之一,这样的条件,在他想来不可谓不重了。

    再说,还有一个太上皇。

    裴寂的算盘打的很好。可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他连宫门都没有进去。那求情的表被递到李世民面前的时候,李世民扫了一眼,便在后边写道:“计公勋庸,不至于此。徒以恩泽,特居第一。武德之时,政刑纰谬,官方弛紊,职公之由……”

    洋洋洒洒一大堆,将裴寂批驳的体无完肤,言语之中更是透露出你不听话就要收拾你的意思。

    而裴寂虽然身居高位,但是自己却没有自由出入宫禁的权利。原本还想着进宫顺带去见见李渊求情,到最后也只能作罢。

    得到了李世民的回复,裴寂彻底死心了。经历过了风风雨雨的他,哪里会读不出李世民言辞之中的威胁。没办法,只能乖乖听话,收拾收拾行礼,带着家眷回了蒲州老家。

    太极宫中太极殿,一直以来都是作为皇帝署理政事的主殿。不过自从李世民登基以来,并没有急着把李渊赶出太极殿。相反,他一开始都是在东宫处理政务。甚至朝会都是在别的殿中进行的。

    而让位给自己儿子的李渊,也是把太极宫当作是自己的寝宫一样,通宵达旦歌舞酒宴,时不时带着几个妃嫔玩玩造人游戏,表面上一副自得其乐的样子。其实,大家都只知道,这是在演戏。

    不过这样的事情还是心照不宣的好。

    李世民会经常将朝中事务送过来给他看。李渊当然也回看,但是从来不会发表什么意见。他当然明白李世民是什么意思,那就是为了证明给他看的。这些事情他只懂啊就行了,万一说了什么,被别人传出去当作是干政了,那可就了不得了。自己儿子心狠手黑的德性,李渊实在太了解了。

    指不定,自己那天就暴毙宫中,那就不好了。

    辛辛苦苦打来的天下,权势如果享受不了,那么享受几天安乐不也挺好的么。虽然这种安乐是以失去自由作为代价的。

    裴寂离京两天后,太极宫中,正在宫女的服侍下痛饮的李渊忽然间接到了内侍送来的文书。

    这样的事情已经不是一两回了。习以为常之下,李渊并没有第一时间将文书拿过来翻看。示意内侍将文书放下以后,佯作开心地将嘴凑过去,静候着宫女用那三钱的小酒杯将酒倒入口中。

    那内侍见李渊并没有急切着凑过去看文书,脸上更是连迫切的神情都没有,这才放下心来,迈着急促的步伐去回见李世民。原来,这内侍不仅是李世民派来送文书的,也负责查看李渊的日常生活和心理活动。

    太极殿中的饮宴一直持续到了傍晚。有李世民送来的文书,李渊也不能彻底不管。让人掌了灯,默默翻开那厚达十数页的文书仔细查阅起来。

    过了年后,朝中大事没有多收啊。因此这份文书最主要的便是说法雅的事情。

    这个李渊自然很熟悉。他当然知道凡是与他和李建成有关的人,稍微有点本事还能够主动投诚的,基本上李世民也没有亏待。但是只要稍微有所异动,那么李世民采取的绝对是雷霆手段。

    即便法雅是他的老熟人,从文书上看到法雅最后口出悖逆之言,李渊其实心里头也没有一点可怜。这天下毕竟姓李,虽然经历了这么多事情,但李渊要保证的是肉烂了还在锅里。旁人想要染指,那么谁来杀谁。因此,李渊相当赞同李世民的辣手。

    原本以为事情到了这里就已经结束了,接下来虽然还有一两页,也就是最近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被李世民拿出来凑功劳的。谁想到,翻开新的一夜,李渊不过是看了一眼,心中的酸楚就一下子涌了上来。

    武德朝的老臣,封德彝死了,萧瑀被贬斥了,原本忠心于他的,也就剩下一个裴寂。

    可是如今,唯一的老朋友也被李世民给轰出了长安。纸上写着裴寂是因为法雅牵累才获罪的,但真正让他心惊的是,裴寂居然没有来找他。不,不是没有来找他,而是根本找不到他。

    李渊的眼前,已经浮现出裴寂拖着那上了岁数的身体,在宫门外凄惶地的等候着千牛卫通报的消息。然而在寒天冻地凉风冷雪当中,得到的却是李世民不让他拜见的消息。最终,凄凉地转身踏上装饰艳丽的牛车。

    想到这里,李渊的眼中顿时噙满泪水。往日的风光不再,如今一个个都以这样的结局终老,英雄迟暮,便是这个感觉吧。

    “老朋友,是我对不住你啊。”李渊喃喃自语道。

    当夜,太极殿中灯火通明,却出奇地没有歌舞的声音。

    东方墨黑的天空被一丝橘红浸染,少时便从橘红变为浅黄,最终又换回天蓝。新的一天来临了。

    一夜未眠的李渊看着天色,似乎很是艰难地张开嘴巴,用嘶哑到恐怖的声音对前来值守的侍卫说道:“去将皇帝请来,就说我有要事相商。”说完也不管侍卫的答应,眼神又开始涣散起来。

    也不知道是等了三刻还是四刻,当内侍那尖锐的嗓音传来“今上驾到”,李渊这才回过神来。也不管周围跪下的一片,李渊还是坐在那里,眼睛直勾勾盯着大殿门口。

    不过是几息的时间,门口就出现以为身穿明黄色龙服的中年人。旁若无人走了进来,待走到李渊面前,这才躬身下拜:“孩儿拜见阿爷。多日不见,不知阿爷身体可好?元夕的时候有人送上一支极品山参,回去之后,孩儿便差人送过来。”除了李世民,还能有谁?

    没有接着李世民的话往下说,指着身边的坐具,让李世民坐下之后,李渊张口说道:“太极殿毕竟是皇帝居所,这近百年的规制,不能因为我便有所殊异。过些时日,我还是搬出太极殿吧。”

    李世民一听,心中暗喜,嘴上却说道:“这怎么使得。如今我李家天下,哪里轮得到旁人闲言碎语。阿爷还是好生歇着吧,这等小事无需理会。”

    “再小的事情,到了皇家便是大事。你万万不可因为一时得意,便坏了规矩。不然后世子孙太过顽劣,岂不是要坏掉社稷。行了,这件事情我意已决,皇帝还是提前安排好我的居处,只等一切准备停当,我便搬出太极殿。”

    这个时候李世民也没有再作劝阻,点点头,便是应下了。父子两个又谈论了一些闲话,李世民便以国事繁忙为由,拜别了李渊。

    走出太极殿的那一瞬间,李世民抬头往往天空,低声自语着:“武德年,算是过去了。”

    (未完待续。)

第二百五十五章 李二陛下你害我

    四月初,经过一番紧张又周密的安排,太上皇李渊搬出太极殿,居住在原来李世民的寝宫。紧随其后,李世民正式入住太极殿。从此之后,朝中大臣凡事觐见者,只需要进了宫门直走,很快就能见到李世民了。

    事情虽然小,但是很多人都知道,这是李渊最后一步的权利交接。

    和李世民一样欣喜的大有人在。原本李世民的旧臣都知道,直到此时,李世民才算是完全得到了权利。而接下来,便是他们要大发光彩的时候了。

    权利得到了交接,李世民自然异常欣喜。喜悦之下,自然那也要做一些封赏。搬进太极宫中的第二天,就有圣旨从宫中流出:“房杜以及长孙三人,兢兢业业,功高卓著,赏百金,特赐嫡长子荫郡公。罗彦素有才名,有功而不自居,乃当世良才,累功得进开国郡公,食邑八百户。”

    这个封赏说不上什么出彩。想前三人的儿子都已经郡公了,罗彦作为李世民的嫡系,要是不给个开国郡公,那也实在说不过去。不过让人们疑惑的是,罗彦到底有什么功劳,值得李世民在诏书中专门说一句有功而不自居。

    不过李世民既然秘而不宣,那也只能妄自揣测一番,随后无聊地放弃。

    而他们揣测的两位,此刻却在太极殿中,一个个乐呵呵地笑着,另一个则是苦着脸。

    笑着的当然是李世民无疑,而今除了他那几个儿女以及长孙皇后,也没有人能够让他苦着脸。剩下一个便是罗彦。而让他们有如此表情的,自然是因为刚才李世民提出的一件事情了。

    “陛下,这件事情已近过去了这么久,而且小臣也已经不再是当年那个愣头青少年了。这件事情,你看能不能交给别的人去做。毕竟小臣还是有些心结未曾解开,陛下难道就不怕我在这当中因私废公么?”

    “你若是能够因私废公,你就不是罗彦了。这件事情我可不是因为你和她有故事才交给你的。这里的所有人,也许只有你能够明白我做这件事情的意思。所以,你也定然会将它做好。希望你不要让我失望啊。”李世民虽然嘴角含笑,但是话里透漏出来的意思却不容罗彦拒绝。

    没办法,既然无法反抗,那也只能乖乖接受。躬身一拜,罗彦说道:“臣必然不负陛下重托。只是,事先声明好了。他们家的事情,除此之外,我是半点也不想沾染了。”

    “知道知道。我也不想因为这个,让我失去你这样一个聪慧的臂膀。行了,相关的事情你先去找玄龄商议。等有了一个具体的安排,直接拟旨交到他手里。你只管将流落在民间的人全都找回来,然后安排府邸宣读旨意下发封赏便是了。”李世民这些交代完,不禁又吐出一句:“你说你就干这么一点事情,还跟我闹腾,将来就算是我要重用你,也找不到合适的理由啊。尸位素餐据说是你最痛恨的事情吧,你可不要自己打脸啊。

    李世民说完这些话,哈哈大笑起来。反观罗彦,听了这些脸色越来越黑。要是屈突诠他们这些小辈,罗彦绝对要上去给他一脚。

    打了这么半天哑谜,其实李世民和罗彦说的就是刘文静的事情。

    刘文静是怎么死的,其实大家都心知肚明。虽然李世民在刘文静死后对他的家人是恩遇有加,但是不要这里头猫腻其实也不少。当初李世民的势力并不小,救不了刘文静,但是至少刘文静的家人可以救一救的。

    偏生李世民只是在李渊进行了处置之后,为他们提供了一点名义上的庇护。其他的,没了。

    刘文静在开国之后,和李世民关系只能算得上是一般,远远没有当初太原举事的时候那么亲密。自觉功高的刘文静早就投靠了李渊,只是李渊更加宠信裴寂一点。这也是刘文静发牢骚作死的原因。但是事发以后,李世民求情的奏疏也耐人寻味。

    当初举事是他和刘文静先做的,等事情快成了才告诉裴寂。明摆着说李渊是任人唯亲赏罚不公。这无疑就是在火上浇油啊。

    如今李世民之所以给刘文静平反,也并不是为了他和刘文静的交情。最根本的原因还在在于他对武德年间军政大事的全盘否定。而刘文静案在武德治政的九年间,算是内政中少有的大事了,因此为突破口,最为合适不过。

    唯有如此,李世民才能够彻底在朝臣和百姓心中彻底取代武德的印记。

    这件事情他和自己的心腹都说过,当然,也包括罗彦。但是其他几位中书舍人,虽然也是近臣,但干这种阴晦的事情还是不太合适。

    正好罗彦还有和刘文静的女儿闹出的一段情事。这样把罗彦推出去就更加顺理成章。即便旁人说什么闲话,也能把权谋的事情撇的干净。

    李世民的交代,罗彦自然是不敢违拗的。而且,虽然心里是有心结,罗彦也准备去做。他可不抱什么旧情复燃的希望,现在他完全考虑的是这件事情背后带来的影响。

    搜罗刘文静的后代并不困难,在吏部和长安县衙调阅了相关的材料,很容易就将刘文静唯一在世的儿子给找了出来。这小子如今也不过是十来岁,找到的时候正在给一个小官的府上当杂役。至于女眷,教坊司就一个刘卿语,还有后宫中也有几个庶女。

    府邸是李世民早就安排好的,这些人找到之后立刻就被人带到了那里。不过是四天时间,罗彦就将第一步做好了。接下来便是要草拟圣旨的事情,这东西可是不好写。毕竟李世民要因此否定武德年间的政治,那么诏书中怎么也要隐晦地指责一下吧。

    这可是要彻底得罪李渊的事情,上边还要自己签名。罗彦心里苦,可是说不出来。不过后来一想李世民和房玄龄他们也要签名,这才将惴惴不安的心放了下来。

    李世民说起来还真的是对死人很慷慨,给刘文静的儿子封了一个国公不说,赐下千金和数十杂役婢女。而刘文静的其他家眷也是各有封赏,光是这一项,掌管户部的那几位都要心疼好久。

    原本以为事情会有多难,没想到仅仅是十天的功夫原本李世民交代下来的事情全都办完了。罗彦在带着千牛卫将封赏和圣旨交代刘文静之子的手上的时候,顿时松了一口气。

    眼睛扫向已经起身,站在后边的刘卿语。

    伊人颜色依旧。在教坊司原本就穿的不差,而今成为自由之身,更是新晋国公的姐姐,身上也少不了绫罗。艳丽的罗裳压根遮不住她的风韵,许多的女眷站在那里,人一眼看过去,眼神便只能停留在她的身上。

    见罗彦看过来,刘卿语也是笑了笑。虽说也算是熟人,但刘卿语并没有走过来的意思。

    点点头,随后又摇摇头。罗彦向面前的几人拱拱手,拒绝了进府喝茶的邀请,便带着千牛卫原路返回。

    忽然之间罗彦觉得自己已经成熟了不少。没有像看仇寇一样看刘卿语,也没有像狂蜂逐花一样贴上去。时隔七年,两人都是孤身,但是当初的那种情愫已经不再萌生了。

    那点头之后的摇头,便是罗彦自己的感慨。时间还真是一种奇怪的东西,想当初自己便是连正经的表白都没有一句,看到刘卿语对于李二的意思,便失魂落魄最终苦心读书。而今不论是身份还是地位,罗彦都已经比刘卿语好太多了,此刻却丝毫没有想去接近她的意思。

    回到宫中复命,李世民表现出相当高兴的样子。

    “进之啊,你看你也过了二十,如今居然还没有娶妻。这样可不行啊。我看那刘卿语虽然在教坊司数年,但是一直受我保护,就如你所说的那句‘出于泥而不染’。要是可以的话,我替你赐婚如何?”

    罗彦万万没有想到,李世民做媒婆的兴趣居然如此之大。

    对于自己来说,刘卿语简直就是坑啊,难道是嫌自己太聪明,要用这种软刀子将自己给灭了?李二陛下,你可不能这么害我啊,好歹刚刚替你顶了雷的。

    他好歹也算是个汉子,像刘卿语这种已经追过但是未遂的女人,他是万万不会再去追第二次的。看了李世民一眼,罗彦略微有些不满地说道:“陛下只听说过我的‘出于泥而不染’,但是其实我还有一句话,用在这件事情上更为合适,不知陛下愿不愿意听?”

    李世民的好奇心顿时上来了,急忙问道:“什么话,说来我听听。你的诗作文章我可是专门派人收罗的,什么时候有我不知道的了?”

    看着李世民一脸好奇的样子,罗彦嘴角往上一挑,然后慢吞吞地吐出七个字:“好马不吃回头草。”

    原本以为罗彦会说出什么样以为深长的话来,谁知道耳朵支棱了半天,就听了这么一句。不过想想罗彦和刘卿语的事情,李世民便知道罗彦这是在委婉的拒绝了。而且这个形容,还真是合适到了极点。

    笑骂罗彦两句,李世民就此将这件事情接过不提。

    (未完待续。)

第二百五十六章 打突厥?我要去

    时间过的飞快,转眼之间又是一个收获的季节。

    不同于前两年大片区的灾害,今年关中虽然也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旱灾,可是在朝中紧张周密的调度下,影响并不是很大。而在朝廷中枢看了几个月,也确实让罗彦对于政治博弈有了充分的理解。也正是这个时候,罗彦才发现李世民对于自己是有多包容。

    要是自己做的事情放到其他非李世民嫡系的人身上,也就一个魏征被作为拉拢其他派系的榜样给树立起来。至于其他人,呵呵,王珪作为李建成的铁杆倒是做过几天侍中,但是四月一过马上又被换下来了。

    这些天,李世民一直乐的合不拢嘴。

    究其原因,便是今年的收成终于不像前两年那样揪心了。虽然先前的旱灾也全是让李世民担心了很久,可是当六月底各地将稼穑情况上报之后,看着户部统计上来的赋税文书,那种心情别提有多么满足了。

    跟随了李世民快八个月,罗彦是第一次看到他笑着笑着就哭了。

    也真是难为李世民了。不提后世对他的吹捧和抹黑,改元贞观后的这三年李世民是真的压力大。作为一个内心极度自傲的人,登上皇位并不意味着内心就满足了。

    恰恰相反,靠着血腥政变上台的李世民,对于皇位来历极度敏感。这样的敏感催生了他要向世人证明自己能做的更好的决心。偏生改元贞观的这几年,外忧内患,着实一再挫败了李世民内心那残存的骄傲。

    如今迎来自己登基以后第一个丰年,李世民不开心那是假的。

    金秋八月,李世民这天兴致勃勃地带着近臣们前往御花园赏花。

    自从陶渊明以后,这赏菊也成了王公贵胄在秋季的一大乐趣。李世民也是个好风雅的人物,自然不能错过。尤其前些时候关内道随着赋税一起送来上百株珍品菊花,相传个中有一盆花开紫金,极尽富贵的。

    八月可不仅仅是菊花的天下。而且在御花园侍弄花草的花匠们也都不是简单的人物。尚未走进御花园,便已经嗅到空气中那弥漫着的甜香。深深吸一口气,李世民笑着对身边的人说道:“嗅到这个味道,便知道今夜要吃什么了。”

    皇宫中的桂花糕,可是精选了上好的新鲜桂花,加上波斯运来的糖霜熬制,这才得到的桂花糖。而那做桂花糕的面,也是石磨精心研磨,然后采用最细的纱布轻轻筛选,只取那最细的面粉。最后配上煎制的鸭油,将桂花糖和面粉一道调和蒸制而出。

    今天李世民在御花园门口走上这么一遭,又加上说了这么一句话,内侍早就下去吩咐御厨们准备了。

    太极宫乃是隋朝兴建的,经历过这么长时间不断的经营,这御花园异石林立奇花纷呈。这不,刚进来罗彦就看到有几株兰草在争奇斗妍。也不知道花匠们是怎么侍弄的,好几株开着不同颜色的花朵。光是这样的,就让罗彦这个前世很少见过兰花的人一阵赞叹。

    再往前走,便有十来株月季拦路。花匠们不时在花朵上喷洒水雾,此刻虽然太阳高悬,但是花瓣上依旧有淡淡的水痕。月季花分四色,有浅黄,有大红,有粉红,有淡紫。虽然被拦住去路,但是看到这样绮丽的花朵,李世民的心情也越发愉悦。

    兴致突来,还当着诸人的面诵诗一首,让起居舍人一阵忙乱。待念完了诗以后,李世民笑着问罗彦道:“进之,年轻一辈,你以诗作著称。想当初诗风革新之时,你贴在天然居门口的那份告示,可是读的我汗涔涔的。如今你且说说,我这诗如何?”

    要是遇到别人,估计此刻哪里会多想,肯定是要不停地拍马屁。

    但是很不幸,李世民遇到的是罗彦。

    “陛下治国当属上,胸襟为上,用人为上,此世人皆知。然养身为下,罚恶为下,作诗亦为下,世所不知也。”罗彦一本正经,秉承着九分吹捧一分辩驳的原则,一口气将这一段话全部说了出来。随后还面带微笑看着李世民。

    这还真是让李世民哭笑不得。我问的是作诗,你扯了我一大堆好,然后说我写诗真不咋滴。

    指着罗彦的手指一阵发颤,李世民最后一脸很无奈地表情说道:“你知道么,就冲刚才你这些话,我真想让人把你拉下去打板子。你一个,魏征一个,整天是成心想要让我不高兴是不是?你说这好不容易出来逛逛园子,还能不能好好玩了?”

    起居舍人可没有给李世民留什么面子,这会儿罗彦和他相互之间说了什么,一字一句压根没有疏漏,全都记载到了书页里头。看的李世民那叫一个揪心啊。李世民都有种向起居舍人骂一句你别写我坏话行不行的冲动。

    好在很快李世民就转换了心情,因为罗彦方才的批评,李世民趁机向他讨教起诗文来。

    也不知道走了多久,终于在花园的一处凉亭旁边见到了传说中的紫金菊花。

    说来还真的是奇异,说是紫金,其实就是淡紫的花瓣当中夹杂着几道深黄的色带。色带比较狭小,但是人凑近了能够清晰地看到纹路。李世民当了三年皇帝,这样的花也是头一回见到。加上原本进呈的时候就汇报是祥瑞,李世民自己觉得这是上天对自己政治清明的最好嘉奖。

    在菊花跟前凑了许久,李世民也觉得有些累了。往凉亭一走,便在那石凳上坐下。

    看身边几个舍人都站着,尤其是起居舍人,手里架着纸笔,额头更是冒了汗。“好了,今日我等都是这御花园的游客,此时大家也累了,一并坐下休息休息。”李世民温和的开口,却让这些人一阵惶恐。

    世间哪里有和皇帝平起平坐的事情,真要是有,那距离死亡也不远了。

    再三推辞,李世民却是盯上了罗彦。“进之啊,你一向胆子大,怎么今天也成了这个样子。坐吧,正好有些事情,要提前跟你说说。我知道你向来目光长远,但凡预测悉数中的,这件事情有必要征询一下你的意见。”

    既然李世民这么说了,罗彦也不再推辞。不就是做个石凳么,怕什么,当初自己还敢跟李世民叫板。只要自己私下没有做什么亏心事,李世民又能如何。

    “陛下有什么事情,尽管说来。罗彦必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向李世民拱拱手,这才问道。

    “是这样,我这些天看了户部报上来的府库清单,如今,已经有了和突厥一战的资本。不知在这件事情上,进之你怎么看?”李世民此刻眼中放着光芒,颇为热切地看着罗彦。

    听了李世民的讲述,罗彦心里却是一喜。这事儿还真的是说来就来,原本以为都快中秋了,史书中记载的八月出兵恐怕是没有戏了,谁想到居然是从自己这里开始

    还能说什么,必须得同意啊。

    “这件事情,罗彦有数胜数败,陛下听完自然会明白我的观点。”没有具体说是几胜几败。本来说这句话就是为了装逼,压根就没有一个详细的腹稿,要是详细的几点,到时候说不出来怎么办。

    “大唐久受突厥欺辱,民怨沸腾,于我可用,此一胜也;突厥生性骄纵,妄自尊大,此一败也。大唐虽遭磨难,但内部稳定,此二胜也;突厥内乱未定,人心浮动,此二败也。大唐上下一心,陛下大权在握,将士唯命是从,此三胜也;突厥部落繁多,颉利权利分割,兵力难以调动,此三败也。……大唐国库丰盈,百姓富足,此八胜也;突厥不善经营,民生凋敝,此八败也。”

    效仿着印象中也不知道是谁的八胜八败论,罗彦也将突厥和大唐的形式做了一个详细的对比。

    一连串的话说完,罗彦只觉得自己口干舌燥,也不管身边坐着的便是大唐皇帝,端起桌上的茶碗便牛饮而尽。

    这一饮,看的周围的内侍和舍人们眼睛直跳,心道罗彦你也太骄狂了吧,怎么能够在皇帝面前如此失礼。某些人正要起身弹劾的时候,忽然就听见李世民拍着石桌大笑道:“说的好,说的实在是太好了。这三年来,也不知道听了多少和突厥有关的话,就今天这一段,让我心境浮动,直想大醉一场。”

    喝彩后,转头对那起居舍人说道:“这一段话,你务必记录清楚。明日到了朝堂,我要让众臣们都听听。哈哈哈。”

    大笑了好长一段时间,李世民这才夸奖罗彦:“说的好。”

    “陛下,既然是要去打突厥,臣有一件事情想请陛下应允。”听李世民心情正好,罗彦自然介意顺竿子往上爬,立刻提出条件。

    还以为罗彦又有什么建议呢,李世民更为期待地问道:“你有什么事情,尽管说来。”

    “既然是打突厥,那就让我也跟着去吧。”罗彦一句话,便让李世民呆坐当场,指着他久久不能回话。(未完待续。)

第二百五十七章 看轻的人这么多

    原本以为罗彦这段时间是真的成长了,不论是做事还是说话都有了长足的长进。谁想到这一问,还真是把这小子的秉性给暴露出来了。

    虽说如今大家都在急着建功立业,可是没见过这等着急地往战场上凑的文官。

    也不是说文官就不愿意建功立业,实在是这战场上的事情,不是他们一群整天治理内政的人能够搀和的。一个不好,功没有建,捞到不少的败仗。这样的事情先例太多了,不论是刘文静还是裴寂,之前都有带兵大败的例子。

    何况在战场上出生入死,有时候还要冒着生命危险。大家如今都已经是高官厚禄,何必呢。偏生就出现罗彦这么一个奇葩,简直就是哪里热闹往哪里凑。

    李世民一脸黑线对着罗彦说道:“我知道你素有武力,但是突厥人虽然国力不堪,可是那精锐士卒还是很凶猛的。你上了战场,怕是很容易出事。”

    “陛下此言有失。凡将者,自恃勇力,不过百人之敌;善将兵者,不过万人之敌。为外有勇力以慑敌,内有智谋以破敌,以此为凭,善将将者,灭国可也。臣虽不才,自负胸中亦有韬略。不求率兵一路,但愿人在中军帐里挥斥方遒。”

    听了罗彦的请求,李世民并没有直接去反对,而是对罗彦说道:“这件事情,我还要好好考虑一下。不过,毕竟军中之事和你往常的出谋划策并不一样,我还是希望你能够留在我的身边,为大唐百姓好生出谋划策。”

    李世民虽然不是反对,但是话里却透漏出来的是不愿放罗彦离开的意思。

    叹口气,罗彦不再说什么。但愿通过一段时间的考虑,李世民能够允许自己去吧。

    李世民也确实是个急性子。第二天朝会就向朝臣们宣布了自己要对突厥开战的打算。说起来这已经是三年来第二次公开讨论和突厥打仗了,但是出奇地,这次朝臣反对的声音并没有因为时间过的久了便小很多。

    虽说朝廷上最紧要的位置都被李世民的心腹给占据了。但是在朝堂上,依旧有一些人能说是大唐的臣子,但是在李世民心中,并不能算铁杆的大臣。而这些人,往往更加会为了大唐考虑,反对的声音,也正是从这些人嘴里出来的。

    比如最厉害的嘴炮魏征。已经掌管秘书监的他如今地位显赫,但是依旧不会因为李世民提拔他而给李世民什么面子。

    “陛下如此好大喜功,实为人君所不取。国内刚刚安定,这一仗打下来,少不得又要府库亏空。要是战胜还则罢了,若要战败,那么毕竟引起民怨。想当初炀帝三征高句丽,便是引发天下大乱的根由。前车之鉴不远,陛下难道要做这后车之覆。”

    一番话让罗彦暗自佩服魏征,真是牛逼啊,这些话我都不敢说。

    什么是偶像,偶像就是做到了你不敢做或者做不到的事情,你很崇敬他。在罗彦严重,此刻正在口若悬河苦劝李世民的魏征就是他的偶像。

    当然了,这个不是魏征一个人在孤军奋战。三省六部一些官员分别向李世民陈情,请求他不要太过冲动。

    一开始李世民还虚心地接受批驳,但是自从昨日被罗彦那么一说,早就心头火热的李世民哪里能够听得进去。到后来听的烦了,摆摆手,阻止了站出来要继续劝阻他的大臣,随后说道:“行了行了,你们一个个这个不行那个不行,听听人家怎么说的。”

    随后朝着身边的内侍一点头。

    那内侍上前一步,从袖中掏出一张纸,念道:“大唐久受突厥欺辱,民怨沸腾,于我可用,此一胜也;突厥生性骄纵,妄自尊大,此一败也……”听的罗彦霎时就有一万头神兽从心中狂奔而过。你要表态,好歹你自己说句话,然后再拉扯我啊。

    李二你实在是太不讲究了,这么坑人,以后我要是能给你一本正经出谋划策,我的姓掉两回个。

    心里暗骂着李世民,但还是听内侍一条一条念完。

    “这是谁说的,听起来倒是很不错。”

    “陛下既然连其名姓都没有说,估计是幽云之地的那个将领找了个文人代笔写的吧。”

    “不可能,这些事情没有关注民生政事是不可能总结的这么精辟的。幽云的将领们对于突厥的形势倒是很了解,但是内政他们压根不懂。”

    “难道是房相杜相他们。这样的事情,陛下事先肯定会跟他们商议的。刚才就没有看到他们两人表达什么态度。不说话就是默认。”

    “不对啊,这件事情陛下说的这么突然,你看房相和杜相他们也正发懵呢。到底是谁呢?”

    文臣们自然悄悄讨论是谁写的这段话,但是武将这会儿就站不住了。

    “陛下,这是哪位能人写的,真想见一见。说的真他娘痛快。我心里憋了好几年的话,被这人短短十来句就说完了。我看啊,这突厥必须要打。有这么多有利因素,不打赢都对不起说这些话的人。”说这话的就是程知节。这位在武将中可以说是李世民绝对的心腹。

    你可不要看李世民对于尉迟敬德颇为倚重。但那只是一种尉迟敬德武力,要论起信任来,程知节反而要排的靠前一点。

    程知节看着念那段文字的内侍微微一笑,还刻意说了一句:“我不是说那个内侍,我是说真正写这段东西的人。陛下还是让他出来吧。”

    见这个时候很多人已经被这段话给压服,而且也逐渐没有了反对的声音,李世民心里放松起来,也和程知节开起了玩笑。“说这段话的人,要求我让他随军出征。知节啊,你说,我要不要答应他的请求。”

    “那必须答应了,就凭这段话,给他个录事参军做做压根没有什么问题。要是他还有点武力,便是给他一府的兵力统帅,也没有什么问题。”

    “哦,你对他评价这么高?”

    “嗨。也不是高,谁让他能够把这些家伙一个个说的闭上嘴了。能让我出征,自然是好事。这样的人我不巴结他,那我就傻了。”

    程知节也是有心插科打诨,将原本气氛有些紧张的朝堂调和一番。因此才有了这样一番对话。

    “那我要说,这个人就是罗彦呢?”

    “什么?”不仅是程知节,其他的文臣武将统统惊问一声,随后缓过神来,向李世民躬身告罪。

    苦笑着,完全没有想到这么快李世民就将他给卖了。此刻他也只能出班说道:“当日渭水桥畔,是我陪着陛下见的颉利。当初突厥内乱,也是我上疏阻拦诸公的请战。这般隐忍退让,诸公当真以为我罗彦便是那没有血性的懦夫么。”

    一番话让大殿中为之一静。

    “主辱臣死,千古不易。当日渭水之畔隔津相望,我便恨不能驾长车踏破阴山缺。但国事未稳,一切的冲动只能导致大唐社稷动荡。后突厥内乱,然内耗不大,当时国内天灾不断人心不稳,强起战争只能造成内部更大的动乱,我再一次上疏阻拦。”

    “而今,府库俱丰,民间藏富,足够一场战争消耗而不伤元气,故有方才八胜八败之论。忍辱负重三年矣,若我不能亲赴战场一雪前耻,岂非今生之憾事。”

    一番慷慨激昂的陈词,原本以为能够让李世民同意自己的请求。谁想到李世民还没有表态,尉迟恭便率先出来阻拦道:“罗舍人还是安安心心侍候陛下,顺带好好教教我家那兔崽子。我虽然知道你有些勇力,但是与突厥打仗,更多的要小心他们的乱箭,这一点上你还差的太远。”

    “是啊,就算是你略懂军略,但是毕竟没有参加过正式的战争,难免会出现意外。”

    “别说略懂军略了,我等能够领军的将领,那个不是熟读兵书的。到时候就算是参军都没有你的分,罗小子,你还是好好呆在长安吧。”

    “是啊,军略不行,武力不行,带上你绝对是累赘。到了战场上,我亲手杀几个突厥人替你解气。最后一定将那颉利擒来,让你吐几口吐沫撒气。”

    “不错,打仗是我们这些武夫的事情。你一个白面书生就不要跟着搀和了。好好将我家孩子教好了,我回来以后请你喝最好的酒睡最好的姑娘。”

    太极殿瞬间成了武将们寒碜罗彦的地方。很明显,这些家伙都是不看好罗彦的。

    虽然对于这些家伙能够关心自己的安危很感动,但是也因为这些家伙,李世民越发坚定了不放自己出长安的决心。

    难道,真的要让自己的环任务注定没法完成?这不行,这绝对不行。记忆中对于突厥的另一次大战是在贞观十六年的时候,两者间隔这么远,和注定孤独一生有什么区别。

    咬咬牙,罗彦退回来不再多说什么。李世民和众臣还以为他这是知难而退,殊不知罗彦此刻心中想的却是,你们不看好我是吧。行啊,老虎不发威你真当我是病猫啊,要是不证明一下我的本事,还真是要让你们这些人小看到死了。(未完待续。)

第二百五十八章 今天我来讲故事

    罗彦知道自己在李世民他们面前是注定捞不到好了。

    但是这世间之事没有绝对,小看了我罗彦,到时候给你们点惊喜瞧瞧。罗彦心里如此想着,倒是不再跟这些人强辩什么了。

    中书舍人是罗彦的主业。但是也别忘了,他现在还兼着弘文馆的学士呢。可不像两年前是那群蒙学幼童的奶妈,如今摇身一变,成了读经籍的孩子的老师了。有自己光环的加成,这些孩子学习的进度明显要比其他人快一些,因此日常教学的时候倒是省了不少功夫。

    这天按例又轮到罗彦来讲课了。

    宽敞的学舍里,罗彦进来的时候众人虽然很快回到了各自的座位,但是私底下的小动作还是不断的。在所有学士里头,也就罗彦和他们年龄最接近,而且平常也相当好说话,因此学生们并不怕罗彦。对于其他人可能这是一件坏事,毕竟学生不怕老师,那没有了敬畏之心,还能不能好好的学习了?可是罗彦这里就是另一个样子了。玩闹归玩闹,罗彦授课这些孩子谁都不会分心。

    也不等这些孩子正襟危坐,罗彦嘴角含着坏笑:“今天,我给你们讲个故事。”

    一听这话,座中孩子们都乐坏了。弘文馆的学习实在有些枯燥,整天的经籍让这些玩心未泯的孩子怎么可能坐得住。所以罗彦将故事简直就是一种福利。

    看着顿时哄闹起来的孩子们,罗彦沉声喊道:“肃静,你们这个样子,还能听得清楚什么。这个故事有点长,因此每次听完后,必须要给我交上来千字的反思。谁要是完不成,下次就给我站到门外读《论语》去。”

    “学士,你就讲吧。我保证咱们都乖乖听你的话。”杜荷自从年初被罗彦教导了一个月,在这些孩子里头也是出类拔萃,虽然仅仅是杜如晦的次子,身体也有些瘦弱,但是俨然有些孩子王的风范。此刻站起来这么一说,居然还让学舍中不少孩子点头赞同。

    “好,既然你们都同意了,那么我就开始讲了。”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话说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周末七国纷争,并入先秦……”

    没错,罗彦讲的正是《三国演义》。这本可是他在系统中花了整整百万声望值才弄出来的神书啊。

    在罗彦未曾重生的那个时代,有人会说“少不看三国,老不看列国”。言下之意,三国里头满是封建思想,同时充满也阴狠毒辣的权谋军略,少年人看了之后难免心肠狠毒;而老人经历过世事浮沉,本身心智成熟阅历丰富,而列国又是那种征伐不断的书,看了以后恐萌生争胜之心。

    但是如今这个时代,同时罗彦又面对的是大唐最高级官员的子弟。不论是封建思想,还是权谋军略,这些家伙早就受到了自己家人的大量熏陶。所以讲讲三国,最多也就是让这些孩子更成熟一点罢了。

    这些孩子现在还没有到读史的年纪,对于罗彦这样精彩的故事哪里有什么抵抗力。如今文武的地位又没有什么倾斜,血战沙场这样精彩的事情更是让少年们心驰神往。不过是一个时辰,罗彦连口水都没喝,一下子就讲了十回的内容。

    这样的速度并不算快,而且虽然只是讲故事,罗彦的光环还是起作用的。内容多是多,这些孩子虽然那不能像罗彦一样将原文一字不落背诵出来,可是具体的情节却统统记在心上。有些武将家出身的孩子,更是将书中那些武将的披挂之类和自己家中的作以对比。甚至有些孩子还暗地里盘算着自家阿爷的武力跟那书中的吕布相比如何。

    欢乐的时光总是很短暂,一个时辰之后,罗彦就该回到太极殿中陪伴李世民了。出学舍的时候罗彦贼笑着说道:“记住了,千字的反思,下次我来的时候会一一查验。谁也不得浑水摸鱼,知道不。”看着少年们使劲点头,罗彦这才离去。

    这学生啊,课后总是会相互询问老师讲了些啥。国子学也一样,虽然在宫中不敢编排学士,可是相互之间嬉闹总是会说说课堂上的趣事。而今天弘文馆的这些人等学士们走了以后,出来玩的过程中一听今天罗彦居然是在讲故事,哪里会错过这样的事情。

    不能够亲耳听罗彦讲故事,虽然有些遗憾,但是能够听这些少年复述,也算是不错了。这些人当众又数杜荷最让人信任,因此讲故事的大任自然就交给他了。而其他的孩子虽然已经听了罗彦讲过一遍,但是因为凑热闹的心性,自然也围在一起。

    这天下午,弘文馆的学生们出奇地都回家比较晚,便是因为杜荷讲故事花费了整整一个时辰。虽然时间长了些,倒是讲清楚了罗彦的八分内容。

    即便是八分,也听得更大年龄的这些家伙一个个都热血澎湃。

    他们的年龄也差不多到了要出去建立功业的时候了。可不是人人都像长孙冲那样直接被弄成千牛备身的,他们中很多人并不是嫡长子,蒙荫的这条道路注定是走不通的。想要活得更好,就只有在战场上拼一把。

    罗彦所讲,不正是这沙场抛头颅洒热血的事情么。

    激昂之中,也让他们对于这个故事未完的那部分充满了期待。这第十回刚刚讲到曹操兴兵攻打徐州的事情,接下来徐州会被会被曹操屠戮一空,而最后进言给陶谦的那人,将会说出什么样的计策要让曹**无葬身之地,一件件一桩桩的疑问,让这些人心里就像是猫爪子在挠一样。

    那些文官家的孩子,自然把主意打到了自家阿爷阿翁身上。可是那些不好读书的,这会让就想着怎样让罗彦再多讲一点。

    当然了,对于书中前十回各个武将的勇力,这些人也充满了好奇。

    程知节家中,遥领军马的程知节每天和亲卫习练武艺,然后便是喝喝酒看看兵书。这天晚上下人又汇报说小儿子程处弼回来的晚了,虽然知道自己的孩子是有点皮,贪玩那是家常便饭,但是心里其实还是有些不踏实。

    正想要出门去看看的时候,忽然间就听到门外“噔噔噔”传来一阵小步快跑的声音。这下子程知节的心算是安顿下来。府中能够这样的,除了自己小儿子,没谁了。

    这人还没进屋呢,便传来了一声脆嫩的声音:“阿爷,你快说说,你和吕布谁比较厉害一点。今天那个尉迟黑子说他阿爷单挑吕布没啥问题,阿爷你行不行?你可千万不要给我丢脸啊,我还和尉迟黑子打了一贯钱的赌呢。”

    闻言程知节原本还展露着笑容的脸一下子黑了。

    这兔崽子怎么知道这么多的,谁告诉他吕布这个人了?程知节马上的功夫自然不差,但是历代以来,楚之霸王,汉末温侯,都是勇武称之一时的英豪。自己虽然不差,但是真要说起来,还真是和这两位没法比。

    当然了,尉迟黑子虽然也厉害,但要说能和吕布单挑,也是他那小黑子在吹牛。

    自家这兔崽子还赌钱了。赌钱没什么,一贯钱也就程处弼一个月的月例。关键是,什么叫不要给你丢脸?老子确实比不过吕布咋滴,但是老子能揍你个小兔崽子。

    拉过程处弼,巴掌朝着那软嫩的小屁股扇了两下,这才怒骂道:“你个兔崽子,告诉我,今天是怎么回事?这吕布啥的,你是怎么知道的?要是不说清楚,这一月不用想着吃饴糖了。”对于程处弼,别的威胁都没用,唯独这饴糖一招,屡试不爽。

    脸蛋上还挂着泪珠呢,程处弼一听自家阿爷的话,倒是开口了,但说的话让程知节一阵憋气:“要是说的好了,能多赏几斤不?”那样儿,跟那些卖艺的没啥两样了。

    虎着一张脸,程知节无奈地说道:“行,说的好,给你加两斤。”

    小程处弼这下子可乐坏了,歪着脑袋将弘文馆中所闻慢慢道来。遇到那打斗的场面,手脚并用,还比划两下。这样的场景,让程知节哭笑不得。

    同样的情形还发生在李孝恭、秦琼、尉迟敬德等多家。

    而文臣那边却又是另一个样子。

    劳累了一天,杜如晦回到家中已经是戌时末了。拖着疲惫的身体到了正堂,杜如晦的夫人正带着杜构和杜荷两兄弟等他呢。晚饭只有一家之主到来才会开始,杜家一直坚守着这个规矩,即便如今杜如晦身居高位回来的越来越晚。

    晚饭不过是两刻便吃过了,杜如晦正要回房歇息的时候,忽然被杜荷给叫住了:“阿爷,今天我有些问题想要阿爷给我讲讲。”

    自打罗彦教授了杜荷一个月之后,或许是因为有了成功的快感,杜荷的学业越发勤奋,也越来越少让杜如晦操心。今天忽然说有问题,杜如晦即便身体疲惫,还是很高兴地示意杜荷说问题。

    “阿爷,想当初曹操为父报仇,尽起麾下兵马屠戮徐州,不知个中详情到底如何?”

    虽然不知道杜荷为什么问起这样的问题,但是毕竟这也是好事,杜如晦想想,便将自己所知的都告诉了杜荷。到最后还感慨一句:“曹操虽然师出有名,但是屠戮无辜,实乃暴虐行径,为世人所不取。我儿谨记,往后不论仇怨如何,切不可迁怒他人。”

    适时的教育,在这位名相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未完待续。)

第二百五十九章 事儿闹的炸锅了

    朝会不是天天有,但是最近阖朝上下都在准备征伐突厥的事情。不论是战略还是后勤,以及带兵将领这些,都需要反复斟酌。而斟酌这些事情,自然需要三省六部的首脑和十二卫的大将军共同参与。这不,弘文馆那些学生背后的大山们基本上每天都有见面的机会。

    第二天程知节他们又被李世民给叫到了太极殿。

    这一见面,程知节就对那尉迟敬德吹胡子瞪眼。“老黑啊,我听说你吹牛自己能单挑吕布?虽然你勇武是有,但是我咋没看出来你有这般的能耐啊?想那吕布臂力惊人能辕门射戟,老黑你行么?不行就不要瞎吹啊。”

    作为武将,以前人自比,也是一件非常荣光的事情。就像他们这会儿所比较的吕布,也被称为飞将,便是由飞将军李广的名号中来的。而如今被程知节这样一说,尉迟敬德原本就黑的脸,顿时紫了起来。你道为何?羞恼得脸色发红了。

    尉迟敬德也不想在自己老对头这里吹亏,何况以程知节的大嗓门,早就引来了好些个人的目光。众目睽睽之下,要是不反击,如何能够找回脸面。“嘿嘿,这牛也不是一个人吹的。我也听说你能够单挑吕布。”看了看程知节略微有些发福的身材,尉迟敬德说道:“是被吕布单挑在大戟上么?”

    程知节一听就知道是自家宝贝儿子给拉的仇恨,不由得辩解道:“我可没说这话。满朝上下谁不知道我程知节说话最靠谱了。”

    一句话让原本就不齿两人相互吹牛的数人纷纷大笑起来。世界上不要脸的人多了,但眼前这两个,绝对算是不要脸中拔尖的。不过两人相互攻讦的时候,其他几位武将脸上也露出了复杂的神色。不消说,这几位都有子嗣在弘文馆中上学的。

    站在那里的秦琼听了听便发话了:“行了行了,你们两个也别吵了。小孩子之间相互打赌,你们这些大人都还当真了。一个个在这么多人面前争吵这样的问题,丢不丢人。”

    秦琼如今虽然身体不太好,但是武将中间,他的威信相当的高。即便如今李世民比较宠信的尉迟敬德,在他面前也不敢造次。尤其是听到秦琼这么一说,就知道两人争吵的缘由已经被人家识破了,脸上挂不住,自然就不好再争吵了。

    相对冷哼一声,这才别过身子去,共同对着秦琼问道:“秦大哥怎么知道我俩争吵的缘由?难道……?”话虽然没有问出来,但是意思很明显。

    “不错,昨日我也遭遇和相同的问题。因此你们两个一争吵我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这个问题想必在座的好几位都有被闻到吧?”秦琼也没有隐藏什么,说完以后又询问周围几位武将。

    “不错,昨日我等都被问到过。”

    “我倒是没有被问我和吕布谁厉害,毕竟我不是马上的将军。不过,倒是被问起曹操发兵攻打徐州的那段。”

    “我被问诸侯被阻虎牢关的那段。但是我怎么没有听闻过有三英战吕布这件事情啊。也不知道是谁胡编乱造的,唉,着实误人子弟。”

    “不错,陈寿的《三国志》里边关于数路诸侯讨董卓的那段,言语颇为简略,且吕布列传中也没有这件事情的描述。必是谁臆想出来的东西。”

    看着诸人讨论起这个,程知节咳嗽一声,说道:“你们且不要胡乱猜测了。这事儿就是那罗彦做的,呆会过来我等问他便是。这小子也不知道发的什么疯,不好好的教书,居然讲起故事来。稍后一定要陛下打他的板子。”

    “哦,是罗彦?”

    程知节一句话就引起了众人的注意,不由有些无奈起来。“这要是他说的,唉,我等只能私下跟他好好说说了。毕竟这段时间儿孙的学业确实进步的让我们都有些害怕。行了这件事情到此为之,等陛下过来商量完了事情,我等再商量吧。”

    李世民并没有让这些人多等多久,方才长孙皇后又有略微的不舒服。因此国事虽然紧急,李世民还是抽空跑了趟后宫。

    进门之后也没多说,李世民就和这些重臣讨论起出征的后勤和兵备问题。正所谓大军未动,粮草先行。

    大战一起,这后方的轮输转运着实是一个大问题。而且征伐突厥还要深入敌境,不像在境内作战可以就地征集粮草。但凡涉及到后方粮草运输,必然要慎之又慎。

    如今虽然出兵路线还没有彻底定下来,但是历来出兵走的那几条路大家心里都有数,尤其是途径的几个重镇,必然是补给粮草的要地。提前在这些地方囤积粮食,是非常有必要的。而这一切,不仅要户部协调,也要地方配合。

    所以这些琐碎的事情谈下来,还真的是耗费了不少的时间。转眼之间,时间就到了晌午。这段时间也着实让自己手下这帮子大臣受累了,李世民心里过意不去,因此将所有人都留下,索性一起好好大吃一顿。

    这样的好事,自然也落不下罗彦这些整天跟着李世民的近臣。

    秋高八月,正是各式各样的山珍海味被源源不断进献到宫中的时候。一时间这桌上果脯肉脯都成了最差的吃食,那些时鲜水果就不多说了,单是这肥美的各式烤肉,便让罗彦这种伪吃货直流口水。只等李世民一声开宴,便要上前将那金黄锃亮的肉好生割下来一块。

    谁知道,此刻变故陡生。

    “陛下,弘文馆的那些学生闹起来了。也不知怎的,这会儿吵的非常厉害,纷纷嚷着要找罗舍人。我等弹压不住,只能前来找罗舍人帮忙了。”

    肉刚塞到嘴里,罗彦听完这话差点没噎死。这算什么,原本想着给这些人好看的,怎么现在成了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了。此刻的罗彦只想四十五度角养望天空,用那尚未流出的泪水调和内心的酸楚。人品差劲如斯,也是没谁了。

    李世民点点头,朝着罗彦说道:“既然找你,你便去一趟。要是还有人闹腾,直接拿下打板子,不要因为他们的出身就留手。”弘文馆是他培养大唐下一代重臣的基地,也是拉拢群臣的重要手段,李世民可不想将它变成乌烟瘴气的地方。

    罗彦无奈,只能站起来躬身一拜,随着那卫士出来大殿。

    不过,罗彦刚刚出去,程知节便一脸贼笑:“哈哈哈,要我说啊,这会罗彦是真的要挨一顿板子。这事儿完全就是因他而起。我就在想,我等都在这太极殿闹起来了,弘文馆那群熊孩子怎么可能安生的了。没想到是在这里等着呢。”

    说完之后放肆地大笑起来。

    坐在身边的秦琼扯扯他的衣角:“知节,别笑了。你这般无状,恐怕还要在罗彦前边挨板子。”

    听完秦琼的话程知节倒是收敛起来,但是也成功引起了李世民的注意:“知节,听你所说,这弘文馆出事,还跟罗彦有关系?说来听听,要是真的因他而起,便是如你所愿打他板子,那也是理所应当的。”

    要是罗彦在,一定会对程知节这个大嘴巴竖起一个闪亮的中指。这货果然是见谁坑谁,一把年纪了就不知道报应。不过显然这些话他是听不到了。

    “陛下你不知道,罗彦这厮蔫坏了。昨天他在弘文馆不好好教书,偏生要讲故事。还得我等晚上回去还得面对自己儿孙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问题。老黑,你说是不是?”简略地说了一下,程知节就把话题抛给尉迟敬德。

    “哼,何止稀奇古怪。我家那兔崽子回去之后问我的问题,简直和杜相家的一般无二。你说我一个粗人,哪里晓得这曹操怎么打的徐州。害得我不得不把家里请的那几个读书汉从被窝里拉出来询问,半天了连个靠谱的说法都没有。真他娘的丢脸丢大了。”尉迟恭也是昨天晚上实在被尉迟宝林给弄得有些憋气,这会儿向李世民倒起苦水,还忘粗声骂娘。

    连续两个人的话都语焉不详,这让李世民的心里更加好奇罗彦到底在弘文馆讲了什么东西,让这两位都咬牙切齿。

    “罗彦在弘文馆到底说了什么,你们可否详细说说?”

    “这个,反正就是一通胡编乱造的三国,具体是什么,我家小三子都没有说清楚,我哪里能知道啊。”程知节作为首先揭发罗彦的,自然要顶在前面。只是李世民问起详情,还真的把他给难住了。昨晚程处弼讲的眉飞色舞,但是他压根就没有记住多少,纯粹看自家儿郎表演了。

    程知节一个不知道,至于其他人,就更是摸黑了。

    李世民顿时有些意兴阑珊地说道:“行了,我们就等着罗彦回来,让他给我们也讲一讲。要是讲的不好,定要将他好好收拾一顿。弘文馆毕竟是教书育人的地方,由不得他胡来。”

    (未完待续。)

第二百六十章 太极殿中讲三国

    不提李世民和一干重臣大吃大喝等着罗彦回来给他们交代。弘文馆这里,当罗彦进来之后,感觉就像是进了东市那繁华的街道一样。

    那卫士所言不虚,果然这群小子这会儿闹得不可开交。虽然没有打起来,但是也阵营分明地四个圈子,在弘文馆的院子中对峙呢。

    仔细一瞧,这文武出身的各自分开。而粗略的分开以后,又隐隐以李世民嫡系和非李世民嫡系做了区分。四个小团体各自的人数相差很大,李世民的嫡系总体来说要占据一定的优势。不过,非李世民嫡系那里还有几个王公世子,因此在地位上又相对平衡一些。

    罗彦进门的时候就听到了争论的主题,大抵是武将家的子弟因为和吕布比较,最后拉扯起军功,最后由军功再扯到功勋。这样一来,原本和文臣家的子弟没有关系的,这会儿也开始变得有关系。这大唐初创,毕竟经历了两代皇帝,而且如今李世民当政,这李二的嫡系子弟就一个个觉得自己家的长辈了不起了。

    争论和圈子,就是因为这个而逐渐明晰起来。

    罗彦的本意可不是让这些二代们这么早就把圈子划好。此刻知道了事情的缘由,自然明白那些卫士不敢轻易将这件事情弹压下去的原因。干系太大,不论怎么样都会得罪人,还不如把这始作俑者找来,让他一个人头疼。

    当然了,罗彦绝对不会对这个头疼的。

    功劳什么的,不早就已经有了定论了么。勋爵,食邑,封赏,这些都是李世民用来赏功的手段。如今看来,岂不一目了然。

    因此这些小家伙争论的事情,其实毫无意义。

    轻咳一声,罗彦朝着院中吼道:“怎么,一个个的不好好读书,要造反么?尔等长辈的是非功过,朝中早就有了定论,哪里轮得到你们这些毛孩子说三道四?真以为这弘文馆是你家大院,想怎么闹腾就怎么闹腾?弟子规统统给我抄二十遍,谁要是明天完不成,或者是偷奸耍滑,以后就不用来这弘文馆了。”

    被罗彦这么喝斥,谁都不敢再出声了。他们方才争论纯属小孩子间的不忿,可是罗彦来评判的时候,即便是结果再不公,他们也得忍受着。因为眼前之人,不仅是他们弘文馆的学士,还是年纪轻轻就以一己之力挣来功勋的开国郡公。平日里嬉笑也就罢了,然而罗彦真要处罚他们,那不论是什么身份,都足以当他们的长辈。

    更何况,罗彦也很清楚地告诉他们,争论的事情毫无意义,因为已经有了定论。

    “学士教训的是,我等接受处罚,这就去抄书。”没有了刚才的盛气,一个个低着头,什么话都不敢多说,便回到各自的学舍。

    罗彦长舒一口气,心说这群小子还真是不能给好脸色。三天不打,翻墙撂瓦。以后看来还是要保持一点威严的好。

    只见那卫士队率走上前来,笑着夸赞道:“罗学士真是好威严,三两句就将这些小祖宗们收拾的服服帖帖。哪像我等,便是上去阻拦都不敢。”

    罗彦也不是第一次被人拍马屁,笑着回道:“你等也莫要这般说,这件事情还没有完。要我说,往后再有这种事情,你等还是直接上去将各自打回学舍的好。不然闹腾起来出了岔子,你等即便想要明哲保身,到时候恐怕也会被株连。”

    能来弘文馆当卫士,李世民肯定是给了特别的权利。今天这样的事情,无非就是这些家伙不想揽事,怕引火烧身罢了。罗彦可不想以后经常被叫来救火,要是今天不敲打一下这些兵油子,往后自己岂不是得累死。

    那队率不迭地答应着,脸上却露出一丝苦笑。

    罗彦当然知道他心里想什么,拍拍他的肩膀说道:“行了,以后要官职还是要脑袋,自己掂量清楚。”

    说完也不等这队率再有什么动作,便孤身走出弘文馆,往太极殿走去。边走还边想着,回去以后不知道酒肉还有没有。

    结果当然是让罗彦失望了。当他踏入太极殿的那一刻,就看到殿中那么多人都坐着闲聊。而方才那些美味珍馐这个时候早就已经被撤走了。如果非要说有什么和吃食有关的,那就只有空气中还残留的余香了。

    心里叹口气,自认倒霉的罗彦向李世民一拜:“回禀陛下,弘文馆的那群小子已经处理好了。事情起因也不过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陛下不必劳心。”

    原本以为用点春秋笔法将这件事情就此蒙混过去。谁想到坐在上边的李世民面带阴沉地道:“鸡毛蒜皮的小事?我怎么听说,这件事情都牵扯到我大唐数位功勋卓绝满腹韬略的将军身上了?进之,难道你就不解释一下为何弘文馆的学生们专要找你的原因么?”

    罗彦的脸色顿时苦了下来。

    解释什么,有什么好解释的?难道要说自己在弘文馆讲了段故事。

    促狭地看着罗彦愁眉苦脸,李世民终于大笑起来:“行了,别在那里故作姿态了。你真以为我什么都不知道啊。作为惩罚,你将在弘文馆里讲过的故事,一字不落给我们讲一遍。要是说讲的好了,我便饶了你。要是讲的不好,那丹墀之下,禁卫的板子就等着你呢。”

    听了李世民这近乎讹诈的语言,罗彦差点没一口老血喷出来。当皇帝就能这样肆无忌惮的装逼么?吓我一跳。看来原本是要让李世民过些时候才能一窥全豹的《三国演义》,今天就要在这太极殿中遭受李世民的挞伐了。唉,这可是抄袭通俗演义故事的处子秀啊。

    不过在挨板子的威胁之下,罗彦也只能就范。

    这东西原本就是为这些人准备的,罗彦这会儿讲起来自然是声情并茂。

    当为首那篇临江月念出来,便已经让座中好些人高声喝彩。罗彦早些年搞出长短句,这事情大家也都听说过。而那篇“为伊消得人憔悴”,当然也还有些印象。虽然在如今看来有些不着四六,可是仔细琢磨,却是意味深长。

    而那句“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更是让这些统治者心头一紧。

    开头讲这刘关张起于微末,群臣虽然熟读经史有些不以为意,但还是耐着性子听了下去。及至董卓入长安诸侯聚虎牢,这真真假假的说法已经让群臣宛如身临其境。讲到少帝被王允救出,但是郭汜等复来攻打长安,一个个都听得提心吊胆。

    而少帝被曹操拉到许都,联想这历史上的记载,更是连连哀叹。

    到了群雄并起,割据地方各自称雄的时候,这些人更是想起了十几年前。隋末乱战和汉末乱战的形式都差不了多少,相互间的攻伐吞并,也不比汉末差多少。正是有这些亲身经历,在座的这些人似乎一个个都把自己当成了书中的人物,罗彦讲到紧要处,这些人更是紧张地叫出声来。

    这一讲,差不多就是三个时辰。也是罗彦有心卖弄,将各种语气情形做了种种模拟,因此说话的速度也放缓了一些。三个时辰过去,要不是宫女们进来掌灯,而座中数人肚子也开始叫唤,估计罗彦还停不下来。

    即便这样,故事也讲到了屯土山关公被围与曹操约法三章。

    被惊醒的李世民摸着有些干瘪的肚子,笑着说道:“恍若方才吃过东西,不想便已经腹中空空。难怪弘文馆的那群小子要闹起来,进之这故事,莫说是他们,便是我也有些想一口气听完。个中更是有些想法不吐不快。行了,今日你这板子算是逃过了。明日若有余暇,你便继续讲那后边的故事。”

    群臣都听得有些过瘾,尤其是那几员武将,罗彦所说的沙场征伐,便如同他们亲历一样,戛然而止尤为可惜。更是思及关公忠义,迫切地想知道后边他身在曹营的处境和如何脱身的情形。听李世民这样一说,不由拜道:“臣等恳请陛下到时将我等唤来,此故事虽有编造之嫌,但个中沙场征伐为臣忠义,乃我等所求取也。万望陛下恩准。”

    李世民想想,这几天反正都是找这些人来商议事情,只要不影响原本的征伐大计,每天抽点时间听罗彦讲上这么一段,确实让人身心舒畅。何况,里头宣扬的思想也正是李世民所需要的,这等好事,自然不会拒绝。

    “只要不耽误我等商议的正事,你等便是听个通宵达旦也行。不过,到时候就要看罗彦他行不行了。”李世民爽快地回应着。

    “行,哪能不行?你看我这上了岁数的人都行,他一个年轻后生怎么不行。”罗彦还没有发表意见呢,这程知节便跳出来替罗彦答应了。说完这话,还对着罗彦挤挤眼。一副你千万不能反悔的表情,让罗彦想哭都哭不出来。

    似乎这件事情全程都没有罗彦的什么事,大家就这样愉快的决定了。等李世民走后,一群人拉着哭丧着脸的罗彦,大摇大摆走出了太极殿。(未完待续。)

第二百六十一章 显德殿前露神威

    一部《三国演义》,罗彦在太极殿中讲了整整有半个月。时不时熬到天黑,这些文武大臣都还尤不满足地拉着罗彦要多讲那么一两回。

    当罗彦将最后一回讲完,时间已经到了九月初。望着殿外飘飞的黄叶,李世民长叹一声,说道:“常言读史可以知兴替,然以进之所讲,这兴替之事,个中又是多少的血泪和磨难。这半月来,虽然知道你所言有真有假,但每每与《三国志》对比,反而更愿意听你所言。”

    “陛下谬赞了。”罗彦淡淡地说了一句,便不再多言。

    倒是座下那些文武重臣,或是盯着罗彦沉思,或是低头皱眉自语,不一而足。

    但是到现在为止,没有一个人能在谈论出兵事宜的时候扯上自己一句。罗彦感觉自己借着一本《三国演义》展现自己腹中韬略的办法是没啥作用,要想打动李世民,准许自己随军出征,还需要另想办法才是。

    罗彦期盼着有这样一个机会。而上天似乎是听到了罗彦的祈祷,这样的机会很快就到来了。

    从当初渭水之盟开始,李世民便抽调精锐在显德殿前演武。经过这几年不断的扩充,已经形成了一支相当具有战斗力的队伍。李世民时不时会到显德殿前教习骑射,虽然经历过许多朝臣,甚至是李世民心腹的劝阻,依旧我行我素。

    这天,闲来无事的李世民又带着自己的近臣们到了显德殿前。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李世民的这支军队可绝对符合这句话。在里头投入了大量的银钱不说,还耗费了不少的精力。如今突厥战事将起,李世民要是不来好生查验一番效果,怎么对得起他这三年的付出呢。

    莫要说什么检阅军队是现代的专利。其实大唐已经有了校场演武的说法。

    当李世民带着罗彦他们走上显德殿的台阶的时候,上千精兵已经在校尉的指挥下列阵。并没有严格按照一般的军队编制,而是分成了九个方阵,以九宫的样式排列。

    身着戎服,前三个方阵的士卒左手持半人高巨盾,右手紧握横刀。那盾牌隔得远,罗彦并未看清楚其材质,但是上边画着吞云虎头,煞是威严。而手持的横刀,此刻均刀尖往上,以示仪礼。但阳光反射过来的精光,似钢针一样扎着他们的眼睛。似罗彦身后几个很少见行伍阵列的舍人,眼睛都微微一眯。

    中间那一列,则是腰胯长弓,背负箭支的弓箭手。

    虽然一个个都不曾张弓拉箭,但是一个个目光紧锁着李世民。正是这些人锐利的目光,让李世民的亲卫在李世民身前又相互紧靠了几分。他们可不像李世民一样自信,认为这些人不会对李世民产生什么歹意。

    各有所司,亲卫干的就是拿身体挡兵刃的事情,在这种时候,绝对不能含糊。

    至于最后的三个方阵,则最是威风。

    估计这最后的三百来人,一个个都是各卫挑选出来的精锐小校。他们和前边六个方阵的士卒衣着明显不一样,一个个身着铁铠,都是七品校尉才能够有的待遇。整齐划一的手持长枪,那枪尖上吐露的一点寒芒汇聚成一片,便似是有杀气在其间流转。

    台下那校尉的一声令下,只是一声大喝,便震耳欲聋。似乎整个太极宫都因此颤了两下。

    李世民对于眼前的样子很是满意。不过这才是刚刚开始。那校尉喊了一声“变阵”,这九个阵列不过是几个眨眼的功夫,就已经掉了个。此刻站在李世民身前的就成了那些持枪小校。

    再喊一声“大军回头,后军变前军,准备攻击”,瞬间所有人身体向后转过,持枪小校和弓箭手半蹲,最前边的刀盾手斜支大盾。这个时候,便露出军阵后边那树立起的上百草人。与此同时,中间的弓箭手开始快速张弓拉箭。

    只听一声“射”,最前一排的弓箭手就快速起身将箭支向那些草人射去。箭支之快,隔了快五十步,罗彦依旧能够听到那与空气摩擦产生的“嗖嗖”的声音。

    还不待罗彦回身,便又是一声“再射”。第一列的弓箭手下蹲,第二列的起身射箭。如此经历了九次再射,弓箭手方阵这才射完一轮。而前边那些草人上边,已经各个布满了箭支。

    “进”。又是一个字,三个兵种一起往前,边走那些弓箭手便后撤到持枪小校们的身后。等临近草人的时候,刀盾手下蹲,便看到长枪从盾牌的间隙中刺了出去。一轮过去,便看到最前排的草人已经被长枪给彻底刺倒。

    虽然仅仅是在草人身上演示,但是罗彦也看清楚了这些士卒的战斗力绝对不一般。

    李世民拍手大声叫好,还回过头来问罗彦说道:“进之,你看这个样子,这些士卒对上突厥有几分把握。”

    撇撇嘴,罗彦无言可对。以这些人的战斗力,要是遇到同样数量的突厥骑兵,妥妥的找死。但是在正面战场上,战局胶着之时己方冒出来这么一支军队,那么取胜的把握就大增了。毕竟,突厥人能够仰仗的就是他们的弓箭和快马,真正进行交锋,其实大唐也并不会差太多。

    这样的心里话罗彦自然是不敢向李世民说的。

    看罗彦一阵沉默,李世民不禁大笑起来。

    接下来便是进行单人弓马的演示。这可是李世民相当看重的一点,突厥的长处李世民也知道,所以这也是这支部队成立的初衷。

    那些弓箭手之中果然是有能人。固定的靶子上,罗彦看到最多有一个十中其九,还有三支是直中红心。而骑射的部分虽然比这个差,但是演武的十人最少的一个也是十中其四。在这个时代,这样的命中率已经很不错了。

    略微有些得意。毕竟这支队伍是他定着所有人的压力培养出来的,此时有了这样的成绩,李世民怎么可能不开心。

    这开心之下,便要闹点事情。

    作为一个马上皇帝,李世民向来喜好向臣子炫耀武力。当然了,这都是在尉迟恭那帮子武将不在场的情况下进行的。他自己有几斤几两,心里还是很清楚的。班门弄斧的事情坚决不做,这也成为李世民能够拉拢大臣的一个重要因素。

    而如今好心情也有了,尉迟恭那些武将也正好不在。一切装逼的条件都已经具备,李世民哪里能放过这样大好的机会。

    “拿弓箭来。”李世民大喝一声,少时就有人将他的弓箭送了过来。

    翻身上马,取箭拉弓,一系列娴熟的动作做完,正好马匹快要经过第一个靶子。只见箭支飞出,而李世民已经又将第二支箭控在弦上,经过第二个靶子的时候又是一个撒手。不过是眨眼功夫,李世民已经驾马踏过最后一个靶子。

    抬脚下马,将弓箭扔给前来迎接的亲卫,李世民走上台阶,静候士卒通报结果。

    “十支皆中,三支命中靶心。陛下天威。”

    在士卒们山呼般的恭贺声中,李世民笑着对罗彦说道:“进之,如何?前些时日你不是说要随军出征么?今日你要是能够做的比我好,我便答允你前往。”李世民知道罗彦在横刀的功夫上很厉害,但是从来没有见过罗彦触碰弓马。正好想起罗彦前些时候吵嚷着要打突厥,便想借此彻底断了罗彦的念头。

    “陛下此言当真?”罗彦顿时惊喜道。

    “你可问问起居舍人,我什么时候说话不算数过。”

    点点头,罗彦说道:“既然如此,那么就恕臣不敬之罪了。”比皇帝做的好,可不是一件好事情。也就遇上了李世民,要是遇上杨广,别看他这会儿笑着,只要做的比他好,那绝对是死翘翘的节奏。

    罗彦这会儿是不会弓马。但是别忘了,罗彦是有作弊利器的啊。

    旁人只以为他是在稳定心绪,其实这会儿罗彦闭上眼睛,却是在寻求系统的帮助。

    遍寻系统中能够兑换的东西,罗彦终于找到两样技能,一个是“弓马娴熟”,一个是“例无虚发”。弓马娴熟就不必多说,这例无虚发可绝对不是飞刀绝技。所谓的例无虚发,在罗彦看来箭支就是逆天的神技。但凡箭支所及,盯在哪里,箭支就能射到哪里。

    不过,这价格还真的是有点贵。弓马娴熟也才一百万声望,这例无虚发居然要求一千万。心里滴着血兑换出两样技能,罗彦瞬间觉得自己手上就差一把硬弓。

    弓凭人力,自然也分大小。罗彦睁开眼睛的那一刻,嘴角含笑说道:“给我来张三石弓。”要求不算出奇,三石弓正是方才那些士卒用的弓箭,最大射程也在一百五十步左右,这会儿射百步外的靶子正好合适。

    接过士卒递来的硬弓,翻身上了温顺的军马,一抖缰绳,右手自箭壶中拉出三支箭来。待马匹越过第一个靶子的时候,略微转身,第一支箭出手,随后稍微回身,第二支箭出手,再回身,第三支箭出手。

    如此动作早就惊得李世民和一众士卒张大了嘴巴。但听得靶子上相继传来“夺夺”的声音。声音刚落,罗彦也刚下马。

    身后,士卒颤巍巍的声音响起:“十发全中,六支命中靶心。”

    话音落后,再无余声。

    (未完待续。)

第二百六十二章 我还想要一个人

    良久之后,那上千士卒中爆发出一阵惊呼。

    “我没听错吧,六个红心。”

    “这是真的吗?我等便是连十发全中都做不到啊。”

    “关键他还是个文官。从来没有听说过我朝有这样的厉害的射手啊。”

    “关键是,居然在陛下面前如此。这也委实太过大胆了。”

    “也不知陛下会不会治他一个大不敬之罪。”

    “陛下只会见猎心喜。”

    而台阶上的李世民看着身前的罗彦,居然吐了口吐沫。罗彦眼睁睁看着李世民喉管颤动,心里暗笑,脸上却带着几分惶恐说道:“恕为臣不敬,一时运气,侥幸赢得陛下一筹,还望陛下恕罪。”嘴上虽然如此说道,可是心里想的却是,要不是想给你留点脸面,直接十发全中红心。

    确实,有了两个技能在身的罗彦哪里会出现什么失误。那未曾命中红心的四支箭,其实都是罗彦可以放水了。要是有人将四个箭靶放在一处,就能惊奇地发现,这四支箭居然都是命中箭靶的同一个位置。

    又吞了口吐沫润润喉咙,李世民这才反应过来:“行了行了,你也不要在我面前得瑟了。话说,你什么时候有了这般厉害的箭技?军中善射的将军多了,但是能够如你这般的,我还是头一次见。老实交代,你到底还藏着什么本事。”

    李世民的震惊难以附加,哪里还能顾得上找罗彦的麻烦。他的内心迫切地想知道,眼前这个年轻人到底还有什么自己不知道的秘密。

    “君子六艺,以前罗彦家境贫寒,自然是什么都学不了。而今受陛下恩遇,生活优渥,自然不甘自己成为那只知埋头苦读的书袋。当初渭水桥畔,陛下隔津与那颉利谈话,岂不知臣心中只悲愤。从此之后,每日里若有闲暇,便虚耗心神演算那弓箭之道。加之自己也有些蛮力,三年务虚,一朝务实,不想居然有这般成就。”

    虽然对于罗彦所说仅靠心中演算便能够达到这种程度有些质疑,可是听过罗彦苦练弓箭的理由,李世民还是一阵感动。叹口气,李世民说道:“真是难为你了。朝中有你这般忠心耿耿朝气蓬勃的臣子,真是我李世民之幸事。”

    这话说的罗彦心里有些发虚,连声称不敢。

    看着李世民脸色逐渐缓和,罗彦这才谨慎地问道:“陛下,方才打赌的事情,你不会反悔吧?”

    罗彦问这话的时候就像是小孩子试探大人一样,让李世民一阵好笑:“既然打赌你赢了,那我也不会反悔。只是,这件事情还需要我好好考虑一番。你什么时候随军出征,担任什么职司,这些事情都需要安排好了。”

    望着罗彦,李世民有些感慨地说道:“你的能力,才是真正让我犹豫不决的原因啊。”

    说完也不向罗彦解释更多,走到千军前面,高声说道:“今日演武,朕非常开心。你等的表现不枉我这三年来承受的压力。想必你等也听说了,不久之后,我大唐便要出征突厥。战场上的你们,杀敌立功是你们应该做的,我要求的是,但有大战必有尔等,尔等出阵大战必胜。你们,能不能做到?”

    “战必有我,我必克敌。”也不知道是喊了多少年的口号,但是而今听起来,依旧觉得热血澎湃慷慨激昂。

    连罗彦都忍不住说了一句:“要是到时候我掌这支兵马,必将那颉利擒来献给陛下。”

    虽然身边的人都觉得罗彦有些吹牛,不过转过身来的李世民却一脸开心地说道:“对,就是要你这样的志气。”

    一行人在李世民愉悦的笑声中回到了太极殿,开始面对永远也看不完的奏疏。

    时间转眼就到了十月,经过一个多月紧张的筹备和计划,出征突厥的事情终于正式确定了。这天朝会,当李世民听过朝堂中众官的奏报,一脸严肃地对殿下说道:“突厥先前与我和亲,本为姻亲。然阴助梁师都这般逆贼,更是屡犯劫掠我边境百姓,实为姻亲所不取。自今日起,我大唐对突厥宣战。”

    听到李世民这个一句话,群臣脸上都是一紧。这一刻,终于到来了。

    当然了,面色严肃,但是内心都充满了期待。

    “命兵部尚书代国公李靖为定襄道行军总管,张公瑾为副,率领中军;并州都督英国公徐世绩为通漠道行军总管,由东路率主力直接进入突厥腹地……”一系列的任命下来,六路大军悉数由久经沙场的大将军率领,而且悉数交付便宜行事之权。

    李世民的手笔不可谓不大,好多事先不知道计划的大臣一时间都惊呆了。

    这样的手笔,比开国初期数路大军攻伐大唐周边诸豪杰的情形也差不了多少。

    不过,这也从另一个方面体现了李世民此次征伐突厥的决心。待旨意宣读完毕,李世民对殿中接旨的数位将领说道:“此番大战,倾尽大唐所有物力。若是不能一战而定,一旦形成对峙之势,大唐就要重蹈前隋大业年间的覆辙。众位将军,大唐,就拜托你们了。”

    话不可谓不重,以李靖为首,登时拜道:“必不令陛下忧心,我等必将那突厥尽数灭了,以显我大唐神威。”

    满意地点点头,正当李世民要宣布退朝,让群臣各自回去准备的时候,忽然见李靖上前一步,央请李世民:“陛下,微臣此次出征,深感责任重大。然近年来劳于军务,精力多有不济,唯恐有一时疏漏,颓丧了北伐大计。因此臣还想向陛下要一个人,以辅助微臣。”

    李靖这话让别人都有些摸不着头脑,毕竟李世民已经将张公瑾分配给他做副手了。这样一说,明显是看不起张公瑾咋滴?

    “哦,到底是何人?可是你那得意门生苏定方?他不就在你所率大军之中担任将领么?反正我已经给了你便宜行事的权利,这个不需要征询我的意见啊。”

    “苏定方虽然勇武,也跟随微臣学了不少的兵法。但是和我所要的人比起来,还差了不少。”

    “不是苏定方?难道是侯君集?”

    “也不是潞国公。”

    “那你说说,到底是谁?满朝文武,我实在想不出能够让你如此看重的人了?”倒不是李世民有意忽略程知节尉迟恭他们几个。越是大战的时候,越要注意后方的稳定,而程知节他们几个,正是领了这样的重任。在大军征伐期间,严加镇守大唐境内。

    “微臣想要的人,便是陛下近臣,中书舍人罗彦。”

    “什么?”不仅是李世民,只要是在这朝堂上的,没有一个不惊叫出声的。绕了这么大一个弯子,合着要的就是这位啊。

    当初罗彦请求随军出征确实引起了满朝上下的关注。不过,那个时候大家都是抱着一副看戏的心态来看罗彦上蹿下跳的。谁都知道,征伐突厥这样的大事,李世民越是重视,就越不会强加干涉军务。即使是如今率军的主将,那都是兵部和十二卫的将军共同参议才有的结果。

    谁想到,到最后还真是让罗彦这家伙如愿了。

    “代国公,罗彦是不是到你府上求你了。早知道你让他求我啊,求我我一定让他去,虽然我说话不管用。”惊讶过后,人们往往想到的是这里头有黑幕。向来好事的程知节站出来,也不管李世民在场,张口便如此问道。

    听了程知节的这话,李靖被弄得有些苦笑不得。看了李世民一眼,见他也一脸好奇,李靖只能如实禀报:“诸君可记得月前罗彦所讲《三国演义》,某这些天回到家中,每每思量,便觉得其言之中虽然极尽沙场征伐之惨烈。然隐藏在其中的韬略,逐个挑选出来,让我也大吃一惊。”

    “反复思虑数遍,才知讲此书者,必然精通数算奇谋,更兼人心揣摩,绝非一般人物可言。”

    李靖是谁?当世用兵第一。不知道有多少年轻的将领想投入他的门下学习兵法。但是直到如今,他也不过是收了苏定方一个弟子。择徒极其严格,也就意味着他的眼光之高。可是,如今他居然将罗彦看的比苏定方都重。

    这样的消息如何不让众人震撼。

    “虽然微臣也知道纸上谈兵的道理,但是罗彦此人,确实胸中颇多韬略。加之他先前也自请跟随,微臣一想,这样的年轻人,确实该给他个机会,让我们看看他的真本事。”

    李靖没有说出来的是,罗彦自身有能力是一方面,但是他想着借此让李世民安心才是更为重要的目的。

    毕竟辖制着大唐最精锐的十数万精兵,自己又不是李世民的铁杆嫡系,要是不让自己时刻处于李世民心腹的监视之下,莫说李世民担心,他自己都担心。一个张公瑾,虽然是行军道副总管,但是真要大军出击,难免会有分兵的时候,所以还是多带上几个为妙。

    而这样既是李世民的心腹,又不会扰乱自己军事安排的,必然要通晓军务才行。想来想去,能够要出来的,也就只有罗彦了。(未完待续。)

第二百六十三章 邀约诸军来挑战

    听了李靖的解释,李世民呆立半晌。

    “既然如此,那就准你所请。原本我还想着遣他充任后军督粮正使,如今你既然要人,那便给让他随你去吧。唉,不想我数番推延,到最后还是让他如了愿。罗彦,你且上前。”

    罗彦面露喜色,登时便走上前去,躬身一拜,静候李世民的差遣。

    “你这般迫切地请求参战,加上代国公恳请。那么,此次出征,便暂命你为左威卫将军。显德殿前的那一千精锐,便划拨到你的麾下。万勿令我失望。”李世民也是豁出去了,确定了罗彦出征的事宜,直接将那饱含他心血的精兵扔到罗彦帐下。

    正式确定了罗彦的职司之后,这才对李靖说道:“罗彦只能,并没有你想象中的那么简单。详细的事情我便交给你们私下去谈。记住,善用他,不要让我失望。”

    李世民将“不要让我失望”这六个字重复了两遍,两人心里当然知道这其中的重量。

    而这样的安排,却让除当日在显德殿前的人之外,其他所有人感觉到有些怪异。

    不少人心中满是呐喊:“罗彦是文官啊,是文官。虽然有些武力,可依旧是文官啊。左威卫的将军是那么容易暂命的么?整个左威卫也不过才两个将军衔,这战时突然间多出来一个也就罢了,还给罗彦这样一个文官。”

    “陛下爱护罗彦之心我等都可以理解,但是罗彦素来未曾领过兵,这一上来就领左威卫的将军,怕诸军心生不服啊。”魏征此刻可没有含糊,立刻出班跟李世民辩解道。

    “是啊,要是一个不好,让军中变乱,恐怕影响此次出征。陛下还请三思。”房玄龄是跟罗彦没仇,可是兹事体大,不能不慎重。即便事后他向罗彦道歉,房玄龄也要力谏李世民。

    有了这两位重臣领头,一时间朝堂成了菜市场,不停地冒出人来。

    “行了行了,我既然敢任命他做这个将军,便有我心中的考量。要是有人不服,只管去挑战他便是,若是不如人甚多,那便乖乖滚回来做他的中书舍人。”李世民也是被这些臣子搞的有些烦躁,因此大手一挥,将这个难题抛给了罗彦。

    听完这话,罗彦一阵翻白眼。不过李世民也确实够意思,原本以为给自己一个随军参军就不错了,谁想到一上来就给了一个将军,而且手底下还统领着李世民最精锐的士卒。李二这样够意思,罗彦也就不吐槽他的不仗义了。

    上前一拜,罗彦说道:“微臣自是不惧挑战,诸军诸卫,将军以下,但有不服者,尽管前来找我。”

    一番猖狂的话,让整个朝堂鸦雀无声。李世民自然知道他的本事,想想比他的亲卫更甚一筹的横刀功夫,加之前些时候显德殿前的弓马本事,距离真正的左威卫将军,也就差一些功勋罢了。因此这个时候他只想看看朝臣的反应。

    而朝臣们则是被罗彦这饭豪言壮语彻底给弄傻了。不,应该说,他们这个时候心里都在说罗彦这个大****。

    这么红果果的挑衅,想想就知道京中驻扎的十二卫肯定是不会放过教训这厮的机会了。虽然他是皇帝的心腹,但是在该坚守的荣誉面前,罗彦又算个啥。

    见诸多的大臣此刻都沉默不语,李世民那恶俗的心理也爆发了。“嗯,自今日起,你便带着那一千精兵驻扎到左威卫的营地。相关事宜你找左威卫大将军处置便是了,无需另行上报。”这明显的看热闹不嫌事大。

    在朝臣的暗地吐槽中,李世民宣布退朝。

    没了李世民,这朝堂上的群臣胆子也大了。只见那程知节和尉迟敬德两人走来,一脸坏笑地说道:“这几天,我等便以相互交流治军经验的名义,央请陛下准许我等到左威卫大营。嘿嘿,小子,到时候不要被打的满地找牙。”

    说完也不再理会罗彦,挤眉弄眼地走了。

    到最后,朝堂上便只剩下李靖和罗彦两人。

    这个时候,罗彦方才走上前去,对这位传言中神乎其神的大唐军神拜道:“罗彦拜见代国公。多谢国公看重,能够带罗彦出征突厥。”

    一身戎服,李靖虽然如今已经是接近五十岁的年纪,可是风姿俊朗,长髯飘飞,浑然不像是一员武将。若是将那戎装脱了,穿上一身书生服,俨然是满腹经纶的博学之士。

    李靖虽然不知道罗彦为何突然间变得如此骄狂,但是并没有因此对罗彦产生恶感。此刻见罗彦上来给自己见礼,点点头,提醒罗彦道:“诸卫当中,不乏无疑非凡者,虽然不知道你有何依仗,但还是希望你谨慎行事。”

    虽然没有更多的话语,但是言辞之间还是颇为关切。

    “代国公尽管放心。罗彦既然言出于口,自然是有相当的把握。不论是兵刃还是骑射,罗彦自信不会差人太多。”

    见罗彦这般自信,李靖也不再多说什么,率先走出了太极殿。

    罗彦在太极殿上的豪言只不过半天就传遍了京城诸军诸卫。虽然罗彦此人在军中也颇有些声名,可是一旦涉及到武力,还触犯了他们最自信最自豪的事情,他自然是忍受不了的。

    当然李世民的一番话让十二卫的将士都是一阵欣喜。既然准许诸军挑战,那就好办了。

    “奶奶的,不给这姓罗的一点好看,还真以为我金吾卫只会巡逻京城处置百姓了。”金吾卫的驻地,没有大将军弹压,属下的几个将军校尉凑到一起,声音略微有些愤懑地说道。

    “就是,好些年咱们的刀不出鞘,还真以为都生锈了。正好,咱们十二卫也有年头没凑到一起比试过了,趁着这个机会,咱们好生耍耍。”

    “不错,在自己卫中,打来打去都是这几个人,彼此的套路都熟悉了。还是其他几个卫的弟兄打的爽,上次一起比试,输了左豹卫那个校尉一招,这次一定要找回来”

    同样的事情还发生在其他各卫。(未完待续。)

第二百六十四章 下马威和强应对

    李世民金口一开,可是将各卫乐坏了。包括罗彦暂属的左威卫,无不同仇敌忾,想着率先把罗彦给打败。这样一来,在各卫当中也算是出了头彩。

    朝堂上的安排,在当日就变成了圣旨下达到相关人等的府中。罗彦此刻正手持圣旨,对上边写着的那个“暂”字摇头苦笑。李世民果然还是够坑,这不明摆着告诉自己,要是自己被人弄得下不来台,那么这趟突厥他就是去不了了。

    而根据旨意,次日清晨,辰时末他便要率领手下那上千精锐赶往左威卫的驻地扎营。

    时间不算太紧凑,相反,有些放的宽松了。左威卫的驻地在永兴坊,出朱雀门沿宫墙往东直走,过了务本坊再往北走,再过一个坊市就到了。(借用高宗时神策军捧日都军营,以左威卫职司皇城东面助铺)

    若是依军营点卯后拔营,不过是卯时末便足以让这上千的士卒整军赶到左威卫了。反正左右也想不出李世民这样做的用意,罗彦也不在多想,收拾收拾自己在军中需要的东西,便安心睡下。

    一觉醒来,时间已经是次日清晨的寅时末。点卯的时间在卯时三刻,也不需要罗彦太过着急。吃过早饭,将先前李世民赐予他的铠甲一穿,牵出那上好的战马,不过卯时二刻,便已经到了显德殿前。

    想来昨日这些士卒早就得到了通知,这个时候看着罗彦进来,并没有吃惊,反而各个致以军礼。但见罗彦一身明光铠,腰挂横刀,虽然面上无须甚是儒雅,但当日骑射余威犹在,让人打心眼里觉得威风凛凛。

    显德殿前的这些士卒是李世民从各卫中精挑细选出来的。罗彦甫一掌军,便有将领前来禀告此军详情。

    此军全体有一千人,按军制,当是三个校尉分领。校尉下各有六队,各队又有五火。一应甲胄兵具,悉数配发并无限制。更兼人皆配马,先前罗彦未曾看见,不过是马匹被豢养在宫外。而今要是在永兴坊驻扎,若是场地足够,更可以将马匹一并安置在军营当中。

    罗彦听完属下那个校尉的汇报,不禁暗暗咋舌。

    这个配置完全可以当得上一个中等折冲府的兵力。难怪李世民一上来就给了自己一个左威卫将军。要是官职不高一点,还真是有些亏待这么精锐的军队了。

    想着这上千人骑着马匹的样子,那种威势,罗彦不由得心驰神往。

    “将军,是该点卯了。”在罗彦神思不属的时候,阶下那校尉提醒道。

    这才回过神来,新官上任,在此之前已经烧了火,如今看来也不必在闹什么幺蛾子瞎摆威风了。气沉丹田,大喝一声:“点卯。”便看到阶下三名校尉便吩咐各队开始点名。不过半刻时间,三名校尉在阶下站成一列,高声应道:“末将周虎,陈彪,杨豹,麾下各三百人尽皆到齐,恭请将军号令。”

    并没有下达别的号令,罗彦点点头,轻声说道:“复卯。”

    三员校尉相互看了一眼,这才点点头,恭敬地说道:“诺。”

    复卯是在点卯之后,防止忙乱之间产生差错而进行的复核。大军非紧急集结的时候,一般都是要复卯才行。如果人数众多,甚至要进行三卯。而三名校尉通过这个细节,便知道罗彦对于军中之事确实熟悉。方才要是换了那种有名无实的将军,必然会有感于大军威势,胡乱下达什么命令。那样的话,虽然他们表面上相当恭敬,但是真要打起仗来,指不定就不会听从号令。

    不过又是半刻,复卯终于结束。罗彦听完三名校尉的汇报,走到台前,朗声说道:“诸将士,承蒙陛下恩宠,罗彦率领尔等跟随代国公作为主力出征突厥,不胜惶恐。本人本领如何,想来当日诸位已经见过,想来也不会辱没诸将士精锐的名号。在这里罗彦想说的是,为报君恩,罗彦逢战必是奋勇向前,敌若不死便是我亡。尔等,可否让我放心将后辈交给你等。”

    这番话说来,浑然不像是从一个文弱书生的嘴里说出来的。看着台上那个年龄甚至比自己都小好几岁的儒雅少年,这上千的精锐居然有种热血沸腾的感觉。那一声郑重的承诺便似是堵不住一样,从嘴中冒了出来:“生死相依,有我无敌。”

    看着台下脸上有些充血的士卒们,罗彦满意地点点头,双手向下一压,场下便登时宁静起来。“依照圣上旨意,我等要在辰时末到达左威卫营地。路途虽然不远,但是为了不搅扰百姓,我等便即刻出发。”

    震开了云层的一声“谨遵钧令”,三个军团便尽然有序开拔。

    这是这支精锐第一次出现在百姓的视野中,兵甲精良斗志昂扬的队伍被街上三三两两的行人看见,瞬间就成了皇城根边的焦点。

    “这是哪个卫的士卒,这般威风。难道是禁军不成?”一个路人赞叹一声,对这支队伍的归属有了好奇。

    “我看不像,禁军我偶然见过一次,服饰明显跟这些人不一样。”

    “是啊,这是我见过最有气势的军伍,比那些只知道驱离百姓的金吾卫强太多了。”

    “你这么说,难道是被金吾卫拿了打过屁股?”

    “胡说,只是被拿去问话罢了。”

    事情完全在罗彦的预料之中,辰时二刻,他就已经率领队伍到达了左威卫的大营门口。但是,眼前的景象却让他脸色一阵难看——左威卫的营门,居然让自家人给堵上了。什么意思,罗彦已经再清楚不过。合着这么凉的天,都候在这里给自己下马威呢。

    “前面的袍泽,还请主将出来说话。末将罗彦,暂领左威卫将军,奉命带队前来,还请入营通报。”

    左威卫大将军薛万彻虽然不算是李世民的铁杆嫡系,但也是个汉子。当初玄武门之变拼死营救李建成未果之后,又砍杀李世民数员大将这才仓皇逃走。若非李世民再三招抚,这位还在他乡逃窜呢。由于其勇武非凡,但毕竟不是心腹,因此只给了这职司威仪的左威卫大将军。

    正好这位也是跟随李靖一道讨伐突厥的随军将领,罗彦想着凭这层关系,好歹能够卖几分面子给自己。

    他的算盘打的不错,但是很显然薛万彻并不卖他的面子。

    不久之后那阵中就有人通话:“薛大将军说了,今天的事情,有陛下允许,他不会管。他也想看看,当初能让他惨败的人里头,到底是不是还有孬种。”合着,薛万彻还对当初玄武门的事情耿耿于怀。

    其他人的本事他都见识过了,唯独罗彦如今混的越发没有出息,薛万彻心里自然很是不爽。

    嘬嘬牙花子,罗彦脑门子上写满了无奈。还真是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

    不过既然薛万彻表示要看戏,而眼前这些家伙是存了心要跟自己过不去,罗彦也不好让他们失望。看看眼前也是一千上下的士卒,罗彦知道今天要是不将这些人彻底打服,往后在左威卫大营里头是不好混了。

    “刀盾手结盾阵,弓箭手无头箭支准备,三轮齐射后刀不出鞘枪杆倒提,给我将眼前这些人统统打翻了。”双方不过是距离三十步,这个距离对于弓箭手来说就是平射的事情。结阵的动作已经告诉对方宣战了,而箭杆无头表示友军不可杀伤。罗彦吩咐完这两样,已经是相当够意思了。

    果然精锐不同常人,对面看到这里结盾阵就知道要开打了,但是等对方有所动作,罗彦这边已经有一轮羽箭射了出去。虽然没有箭头杀不死人,可是这么短的距离,统统三石弓半开射出去的箭支,钉在人身上也是很痛的。

    三轮箭过后,对方也挺着盾牌走到了距离罗彦这边四丈左右的距离。

    “弓箭手后撤十步,疾射一轮后,枪兵上前,枪盾合阵。”看着距离迫近,罗彦大喝一声,全然不怕自己的号令被对方听见。反正听见也没用,这玩意也躲不掉。除非是人手一面盾牌,然后就地防御,不然死伤就会持续增加。

    一轮射过,虽然对面有些人还强挺着往这边冲,可是明显看到方才的上千人此刻已经有三分之一被强力的箭杆打到没有战斗力了。

    “进。”短兵交接的时候到了,罗彦接过手下送上来的腊木杆,一打马从中军踏出,带着刀盾手和枪兵就往对方阵中冲去。

    对方全然没有想到罗彦作为主将会这么莽撞的冲上来,一时间呆傻就让罗彦轻易地冲过了他们勉强组织其的防线。从刚才被射了三轮,他们就成功被激怒,完全成了进攻的一方,防御自然要差一点。而罗彦这方的士卒看到罗彦已经带头冲了过去,也不怠慢,盾阵变成锥形,一下子从方才罗彦冲进的地方就刺开一道口子。

    就在这一刻,短兵交接。(未完待续。)

第二百六十五章 还是要以打服人

    罗彦的目的直指千军中的主将。

    此刻对面的主将见罗彦冲过来,面生鄙薄,掌中刀也不出鞘便迎了上来。似这般急切便冲进敌阵的将领,若非武艺非凡,到最后绝对会死掉。这位将军便是从这里看到罗彦不懂冲阵之法的,不过心里也想着打败了罗彦赢个彩头,因此便遂了罗彦的心意。

    能够做到左威卫的将军,武艺自然也不差。双方的兵器毕竟有长短之分,这个时候明显他占了下风。因此冲过来的时候,并没有挥刀劈砍,而是想避过罗彦的长棍,等一近身,罗彦无法回护的时候,迅速出刀一招解决。

    相聚七尺的时候,只见罗彦右手一探,递出那根腊木杆。杆子便似那长枪一样,枪头直直的向那将领戳去。速度迅捷,似是用尽了罗彦浑身的力气,罗彦的身体看着都像是被腊木杆给带出去了一样。

    对面将领见状心里一喜。势大力沉,便难以改变方向,轻易避过,便能够如自己所想,近身以后一刀毙敌。身子稍微一侧,便将腊木杆的头给让了过去。这个时候不论是顺势往前冲,还是拉住枪头猛往前拽,似乎都能够轻易将罗彦制服。

    然而,想象终归是美好的。就在他侧身的一刻,罗彦左手迅速往前一抄,抓住了枪杆以后用力朝着那将领侧身的一边挥过去。原本的刺顿时就变成了横扫。而那将领在没有防备之下,一下子就被扫下马去。

    缰绳一勒,腊木杆挺向落在地上的将领,罗彦笑一声:“兄弟,你输了。”说完腊木杆一首,做从尸体中抽出状,甩甩腊木杆,将周围前来回护主将的几个士卒打倒。

    这将领此刻便心中有万般不服,也只能站起身来,拍拍身上的尘土站在那里看周围的拼杀。

    罗彦解决这将领不过是几息的时间,而他麾下的士卒此刻已经冲到了距离他七八步的距离。见自家主将三两打倒了对方主将,这些精锐更是兴奋,手上劲力一吐,迅速将周围的对手悉数打翻,随后便围拢到罗彦身边。

    “尔等还不放下武器,你们的主将已被打下马来,谁要顽抗,莫怪我等下狠手了。”

    如此吼喝着,这冲进阵来的六百余士卒迅速将还在顽抗的对手一个个收拾掉。

    “兄弟,这下我等可以入营了吧。”嘴上含笑,罗彦向那犹自站立一旁的将领拱手问道。

    翻翻眼睛,这将领没好气地说道:“如今我等已经全然无法阻拦,你若不想,那便不要进去好了,也省得我等憋气。”说完也不理会罗彦,拉起自己的马匹,对着营门口一个个都在龇牙咧嘴的己方士卒骂道:“行了行了,一个个别在这里丢人现眼,回去加练。”说完便自己一个人进了大营。

    这样粗线条的汉子罗彦看了一阵好笑。不过他也知道这人确实应该不服气。

    方才别看他赢的快,其实占了对方很多便宜。首先对方轻敌,以为自己就是个花样蜡枪头,所以对阵之时没有用尽全力。其次罗彦使用长兵器,对于短兵也占优势。最后一个,便是罗彦冲阵的距离比较长,马速也快,比对方要稍微势大。数种因素加在一起,便造成了方才的结果。

    “周虎,陈彪,杨豹。你三人率军在此暂时歇息,我去找大将军询问驻地事宜。哦,对了,统计方才被对方伤过的士卒,今天他们加练。”罗彦原本的目的是想不损一兵一卒,但是乱军之中哪里能有这么好的事情,肯定有些人会被人家给搞定。对这些人,罗彦可不管是不是不够幸运,加练便是。

    中军帐扎在点将台,罗彦进了营门一眼就看到了。往前走了有数十米,罗彦便看到将台下一群武将分列左右,将台上一员将军静坐中央。不消说,这主座上除了薛万彻,还能有谁?

    走上前去,罗彦就看到方才被自己打下马的那员将领也在,而且战的位置还不低。心里有了数,罗彦上前拜道:“检校左威卫将军罗彦,拜见薛大将军。”

    “行了行了,奶奶的,就知道你不是个省心的家伙。只是没想到,一上来就直接跟我手下的人开战。你小子居然还能把我手下最厉害的一个校尉给干倒,真他娘的邪性。行了,尽然你能领兵将一千人尽数灭掉,你小子也就有资格进我左威卫的大门了。营地已经给你安排好了,稍后柳四会带你过去。”

    似乎是将心里的一口闷气随着这般满带脏字的话发泄出来,薛万彻随后才说道:“好了,我先差人将你的属下带到营地去。至于你,既然暂时充任我左威卫的将军,也是此次随大总管出征的将领,还是先来把你的同袍都认识清楚再说。”

    罗彦的本事让薛万彻不再小看他这个人。此时既然认同了他,便已经将他当作是左威卫的一员,一声令下,自他而下,一一向罗彦做起自我介绍来。

    想想薛万彻方才的话,这些人将来都是打突厥的时候自己的袍泽,罗彦也收起了故意装出来的那种傲娇,很是真诚地对前来自我介绍的每个人回礼。

    及至那手下败将前来自己我介绍的时候,只听他闷声说道:“某柳四,乃左威卫校尉,见过罗将军。”显然,这小子到现在还是有些不服。

    “你就是柳四啊,嗯,我记住了。不服尽管来挑,单打独斗还是领兵对战,罗某恭候大驾。”有心逗逗这个柳四,罗彦故意这样嚣张地说道。

    “你等着。”扔下这么一句话,柳四也不再多说什么,径直回到自己的位置。

    待所有人都认识之后,薛万彻这才说道:“罗小子,陛下的旨意你也清楚,往后将源源不断有人上门来挑战你。十二卫,北衙禁军,这些除了我左威卫已经认同了你,其他人可都是虎视眈眈的呢。你小子到底行不行,如今也是我左威卫的人了,可不要给我丢人啊。”

    说的罗彦一阵翻白眼,听你的意思,左威卫要稍微牛逼一点了?但是这话说出来,即便千牛卫左右武卫这些信了,可是左右卫和北衙禁军会信么?

    不过罗彦也不会在这个时候惹薛万彻大发雷霆。

    “没有什么问题是一场较量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说明打的不够疼。”非常装逼地说出这番话,罗彦此刻只想着麻烦尽可能少来一些。要是有人能够知难而退,那就最好了。每天这样打来打去,半点功勋都没有,还耽误士卒训练休息,多不好。

    但是罗彦还是小看了军人的好胜心。

    左威卫战力不算差。同样的人数,罗彦带人损伤不过十来人就把左威卫的士卒给收拾了,这样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十二卫。

    同样是拱卫京师,这些糙汉们闲暇之余也就为了拼那口气。本来就打算好好收拾一下罗彦,如今听得左威卫已经折戟,丝毫没有带给他们一丝的退让。相反,这拼劲更足了。谁要是收拾了罗彦,不仅能赚个头彩,还能把左威卫给压住一头,这样的好事上哪里找去?

    原本就跃跃欲试的十一卫和北衙禁军都兴奋起来。天赐良机,谁不珍惜谁是二愣子。

    左威卫大营门口的战况同样传到了李世民的耳朵里。

    太极殿中,坐在龙床上潇洒地笑着,李世民抖抖内卫送上来的密报,对殿中正在参议政事的数位重臣说道:“不曾想罗彦还真是没让我失望,还没进门,就先打了薛万彻的脸。哈哈哈,军中好久没有这么热闹的事情了。”

    “陛下,这,罗彦到底做了什么事情,让薛大将军难堪了?”

    “今早薛万彻授意他手下的校尉率一千人堵在左威卫门口,罗彦请见不能,直接向那千人发起冲击。不过数合便将那校尉打下马去,折损十数人便将千人彻底灭掉。整个过程中调度有方进退有据,要不是中间他率先冲阵,绝对是一场经典的正面消灭战。”

    参议政事的这些人大都是文臣,也就李孝恭和李靖两人是将领出身。只见房玄龄站起来惊问道:“陛下莫不是看错了?即便那些精锐战力非凡,但是罗彦的本事大家都知道,怎么会如此轻易的将一位久经沙场的校尉打翻?莫不是薛大将军有意替罗彦立威,所以……”

    之后的话房玄龄没有说出来,但是大家也知道他的意思,不就是放水么。

    “你错了,除了那校尉有些轻敌,整个过程没有一丝放水的意思。薛万彻的狗脾气你们也知道,向来不会让自己的手下受委屈。罗彦和他又没什么交情,哪里值得他做这种腌臜事情。”李世民笑着解释道。

    “不错。只是不知罗彦是如何让己方受损这般小的,左威卫再不济,也不该只消耗掉对方十数人吧。”检校兵部尚书李靖此刻有些疑惑。他没见过显德殿前那支精锐的战力,也不了解罗彦的本事,只能让李世民来告诉他了。

    待李世民将冲突的整个过程叙述一遍,李靖这才恍然大悟。知道了原委的他笑着说道:“看来,我了解的还不够啊。”(未完待续。)

第二百六十六章 你人多又能咋滴

    十二卫的将士们没有让李世民失望。

    罗彦进驻左威卫大营的第二天,右骁卫就有一名将军带着三名校尉找上门来,指名道姓要罗彦和他们比试弓马。

    要是说比试其他的,可能以右骁卫的本事,还有一两分胜算。可是好巧不巧,偏生要上来找死,能怨得了谁。罗彦手下那一千精兵就是连看的兴趣都没有了,已经知道结果的比试,看着压根就没有啥意思。倒是左威卫的士卒饶有兴趣地围观,让场面热闹了不少。

    看着罗彦自己手下的士卒居然都不过来看,那右骁卫的将军一阵得意,自以为罗彦弓马压根不行。

    “要不,罗将军,我等让你一箭?”

    虽然罗彦也是左威卫的一员,但是昨天将柳四带的人马打成那样,其实左威卫帐下数千士卒心里可都憋着气呢。此刻听右骁卫的人这么折辱罗彦,心里也是暗爽。当然嘴上肯定要为罗彦加油了。

    “要不,等我这十支箭射出,阁下再考虑让我几箭?”罗彦也是蔫坏的,略带谦逊地向对面说道。

    “那好啊,哈哈哈,正好让我看看,你本事到底如何。”

    随后的一幕便让他咧开了的嘴巴彻底合不上了。

    如果说当初在显德殿罗彦是给李世民面子,还稍微有所放水的话,那么如今为了在军中立威,他可是一点都不会留手了。右臂向后一搭,便从箭筒中抽出三支箭来。打马奔过第二个箭靶的中央时,右手一撒,三支箭同时从弦上飞出。

    之后同样的动作将接下来六支箭也这样射出,最后一支则是单独射出去。

    罗彦的动作的确相当嚣张,但是让人丝毫感觉不到是在装逼。因为众目睽睽,十支箭都顶在靶心。虽然各支箭倾斜的角度不一样,可是前去查验的士卒惊讶地发现,比划一下,箭头都在红心的正中。

    吞口吐沫,结结巴巴地对着周围说一声:“正中红心。”说完也不再仔细查验,只是费力地将箭支从靶上拔出。

    从方才的哈哈大笑,到这会儿一言不发,差不多一刻的时间右骁卫将军嘴巴一直没有合上过。

    干涩的嘴巴没有吐沫让他像底下士卒那样吞咽以供他表达内心的震撼,此刻他黢黑的脸膛更像是被水煮了一遍,虽然不见白嫩,可是已经泛红。

    真是现世报啊,方才那样嚣张,结果就这样被硬生生打脸。这场比试难道还要继续下去么?不,肯定不能啊。自己这边四个人,最厉害的那个校尉也不过最多能射中五个红心,这已经是右骁卫最厉害的了。如今更厉害的摆在面前,要是继续下去,那不是故意出丑么?

    进退两难,这位将军思量了一下,说道:“你的弓马我等甘拜下风。但是既然来了,即便我等有所不如,但是也不能就这样灰溜溜回去。”说完朝着身后三人喝道:“回去以后,任何惩处我领了,今日不射完十支箭,咱们也不用回大营了。”

    一抖缰绳,打马出去将那一支支箭射向靶子,之后看也不看靶上的成绩,向罗彦一拱手,便率先向大营外走去。

    右骁卫的败绩让十二卫一阵哗然。加上左威卫,这已经有两卫在罗彦手中折戟了,难道,要让这样一个从未知兵的毛头小子一直这样嚣张下去?

    第三天,罗彦迎来了一位老熟人。

    一大早上,刚刚点完卯,准备等士卒们吃过早饭开始训练的罗彦被薛万彻叫回了大帐。

    “还让不让人好好过日子了?奶奶的,今天又有个不要脸的过来找你的麻烦。话不多说,给我狠狠的打,打赢了给你那一千人供两天的肉,要是打输,滚出左威卫大营。”罗彦刚一进大帐,还没来得及跟薛万彻见礼,便听他这样说道。

    “大将军,今天又是什么人来找麻烦?别的不说,就冲这两天的肉,咱们必须得赢啊。”

    “你的老熟人,左领军大将军程知节那个不要脸的方才来信,邀你在城外五十里处的小黄山来一场奔袭战。”

    “他要打,那就打呗,何必如此气恼。”

    “你懂个屁,他说你手下尽是陛下挑选出来的精锐,所以为了不吃亏,他要带三千人过去。还有,他左领军麾下的将领要悉数出战。”薛万彻骂骂咧咧地说道:“还说他已经邀约了其他诸卫的大将军前去观礼。这个老匹夫,不就是想折我左威卫的面子么,有种前来和我战上两个回合。”

    合着程知节这货果然是将不要脸发挥到了极致,不仅是让罗彦的兵力占据弱势,便是将领这方也不给罗彦占便宜的机会。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这次程大将军确实干的有些不地道,不过战场上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也包括我等独战数千甚至上万的敌军。既然如今有这个机会让我等提前适应一番,那也是好事一桩。这事儿必然不会辜负大将军期望。不过,再次之前罗彦想求大将军几件事情。”

    “说吧,只要让程知节那个不要脸的老匹夫不好受,什么要求我都答应了。”

    “我麾下弓箭手要人手五壶箭,每人配上好战马两匹。长枪兵人手一把钩镰枪,刀盾手每人多加一把短刀。”

    薛万彻一听就知道罗彦要这些东西有什么用处,惊讶地问道:“就这一千人,你确定要这么玩?”

    “他们人太多,小黄山的地势又不算陡峭,正好用这种办法。要是他选择其他的地方,我还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呢。”

    “那好,我答应了,你先下去准备吧。今日午后,小黄山,他们守,你们攻,一定要赢。”

    出了大帐,罗彦迅速回到了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将三个校尉叫来。

    “休息了几天,要让你们好好活动活动筋骨了。今日午后对阵左领军三千士卒,赢了吃两天肉,输了大军开拔之前,我等就露宿城外。怎么办,你们想好了么?”

    “还能怎么办,打他娘的。我就不信人多就厉害了。”

    “不错,输了多给陛下丢人。”

    “为了吃两天肉我也得赢。”

    听了三个校尉很是嚣张的回应,罗彦笑笑:“对阵地址在城外小黄山,这个地方想必你们也听说过,十二卫每年深秋演武必去的地方。如果你们不了解小黄山,那么我这会儿就把它的情况说一遍。小黄山高两百二十多米,绵延五里,虽名为山,其实也和土坡差不多。山上多覆荒草,鲜有树木……”

    三个校尉惊奇地发现,罗彦将凡是军事上能够用到的信息,都详细地告诉了他们。

    说完之后,罗彦便开始安排起军略来。

    午后,大通山。

    毗邻小黄山,而且山高达到四百多米,偏生坡度陡峭,站在山顶正好能够清楚地看到小黄山上的一切。往年十二卫的将军们都是在这里看相互间的较量,如今接到程知节的邀请,他们自然也不会缺席。

    不仅是他们,今天这场比试更是连李世民都引来了。一千对三千的战争,虽然是比试不是实战,但罗彦手下那一千士卒可是被李世民视为心头肉,他怎么能不关心。

    当李世民上来之后,比试也已经正是开始了。

    程知节并没有因为人数占据优势就心生倨傲,相反,占据兵力优势的他居然让大军抱成一团。通过左威卫的事情他也知道,相同人数的对战中,自己这方肯定是不占优势的。既然如此,那就索性不要分兵,直接碾压过去,硬碰硬的对战中,人数少的一方总是会被耗死。

    算盘打的不错。而且程知节刻意将自己定为守方,优势更加巨大,到时候将罗彦的士卒消耗一下,直接可以用重兵将其围住,到时候就从守到攻完成了一个角色的转换。

    种种迹象都表明,程知节这次绝对能赢。

    看着小黄山下那一队人马,程知节露出了喜色。果然,一切和自己所想的都没有差别。等下,怎么又冒出来一队人马?看黑点的数量明显比一千要多了。

    略带怀疑地看了薛万彻一眼,程知节不满地说道:“我说薛大黑子,你想赢也不用这样啊。随便往里头塞人不好吧,你不觉得这样有些玷污我等么。”

    “放你娘的屁,睁大眼睛看看,那是一人两马,不信呆会斥候回来你问他。”没有做亏心事,薛万彻这会儿理直气壮地回骂。

    就在两人还要继续对骂下去的时候,观看的人群中忽然爆发了一声惊叫:“什么,居然分兵了。”

    这下可是把程知节给吓坏了,还以为自己的队伍不听号令分兵去大罗彦了呢。扔下还在骂骂咧咧的薛万彻,慌忙向观察点跑去。

    这一看程知节乐了。不是自己的麾下,而是罗彦。原本还算是不小的一堆人,这会儿被罗彦分成一大两小三股。两小股兵马从左右两侧绕后,而一大股则是正面向山上挺进。

    “他还真的以为这是在玩小孩子过家家啊,兵力不占优势还想搞合围这一套,实在太小看人了吧。”程知节乐呵呵地说着,却让李世民一阵脸黑。

    “不,知节,你错了。我猜他的目的,并不是要合围。兵力悬殊他肯定知道,如果我所料不错,他是想用这种办法,消耗你的兵力。如果有可能,甚至诱使你的大军因此分兵,正好让他分而歼之。”李靖笑着对程知节说道。

    “我帐下的将军也不是吃素的,想来这点小计谋他们还是可以识破的。我就知道罗彦这小子有些贼,来之前就吩咐他们不要擅动了。”似乎因为想到了这点很是得意,程知节近乎显摆似的说道。

    “你的大军要想胜利,这个时候就应该立刻压下去,将正面那些人都给灭了。可惜啊,因为后方遭受袭扰,又有你的提点,他们显得太过谨慎,已经错过了最好的出击时间。”李靖轻叹着,摇摇头,对李世民说道:“这种方法似乎和突厥人的办法有些相似,但是又稍微有点不同。”

    点点头,李世民说道:“后边那两股袭扰的队伍确实和突厥攻击左右两侧的办法有些相同。不过突厥向来在左右两侧进行冲阵,然后正面大举压上。而看他的安排,似乎是将这两股人马当作是主力,正面的人手反而更像在拖住对方。”

    “不错。薛将军,罗彦麾下这些人兵备如何?”

    “弓箭手每人五壶箭,两马。枪兵持钩镰枪,刀盾兵配两把长刀。”这个不复杂,正好是罗彦请求过的事情,薛万彻自然不会不知道。

    和其他几位将军点点头,冲着程知节笑道:“果然,他是算准了你的心思,这是要让弓箭手将你的主力消耗过半,之后主动出击啊。不仅有小聪明,胆子还挺大,哈哈哈,程将军这次你是阴沟里翻船了。”(未完待续。)

第二百六十七章 临走之前有点事

    注意,因为要保全勤,所以重新发布了v章节。可以去看免费本章。

    并没有出李靖所料,战斗拖了整整三个时辰,知道天都快黑的时候,罗彦终于将所有人一举压上。过程没有多么复杂,弓箭手虽然消耗尽了壶中的箭支,但是已经将程知节这边的人数削减到两千不到。剩下这些人也因为士气不足,在罗彦带人冲阵的时候反抗并不强烈,最终罗彦方损失三百人,将对方全歼。

    看着马下那一个个有些不服的眼神,罗彦嘿嘿一笑:“你们应该庆幸不是突厥人。不然今天哪里会让我这样费劲。直接在山下四处点火,将你等变成烤乳猪。即便你等事先做过防火措施,可是在这山中吸进大量烟尘,能站起都难说。行了行了,记得跟你们程大将军说,谢谢他帮我。”

    对于想阴自己的程知节,罗彦这点嘴上便宜是绝对要占的。

    次日一早,罗彦便被李世民召进宫中进行嘉奖。虽然胜负都有些侥幸,开始昨日罗彦做的也委实不错,更是让朝中那些将领看到了自己亲自培养的精锐的战斗力。李世民心中别提有多高兴了。

    不过让罗彦尴尬的是,程知节等诸多的大将军也在场。

    昨日不仅是将程知节的手下打败,还调侃了一番。以这位的性子,要是不找自己的后账,那才是有鬼了。不过这也没办法,反正话已经说出去了,程知节想咋地就咋滴吧。

    果然,程知节浑然不管李世民在场,见罗彦过来,将他一拽,拉到自己身边就恶狠狠地说道:“你小子得了便宜还卖乖。你不是要谢我么,拿什么来谢,要是让我不满意,可别怪我天天带人去你那军营闹腾了。”

    遇上这样一个不讲理的,罗彦也只能苦笑:“若是今年侥幸能够得几坛好久,必然悉数送给大将军,这总行了吧。”

    冷哼一声,程知节骂道:“也就遇上了你小子,要是旁人,老子这会儿早就见他拉过来好好打一顿了。不过,一般的酒水可别拿来蒙混我,不然还是饶不了你。”

    罗彦只能苦笑着答应。

    程知节这样一闹,大殿中气氛顿时缓和了很多。李世民趁此机会将罗彦好生夸赞了一番,到最后更是赏赐了不少的酒肉给他手下的士卒。这可是把罗彦给乐坏了。有薛万彻的赏赐,如今再加上李世民的。这样挣吃食的本事,绝对会让手下的士卒更为归心。军中能够十天吃一顿肉已经是相当难得的事情。

    经过和左领军一番比斗,罗彦总算是清静下来了。谁还想搞事情,也得掂量一下自己的本事。

    在安静度过了十天,罗彦终于接到消息,要在三天之后,大军开拔。三天时间,想必是李世民留给他们这些主将做准备的。

    除了到李靖帐下集结,罗彦也没想到自己有什么好准备的。在军中所需自己这些天已经陆续备齐了,便是考虑到突厥严寒,相应的取暖用具罗彦弄来了。想来想去,似乎只有一件事情罗彦觉得自己有必要去做了。

    这天傍晚,杜如晦回到府中,在一脸惊讶中被仆人告知罗彦在会客厅等他好久了。

    不当中书舍人很久了,罗彦如今也算是武将一员,他来找自己有什么事情。杜如晦是万分的不解。好在罗彦这个武将算是暂时的,不然一个私下结交武将的帽子,又要被朝中很多虎视眈眈的人扣到自己的头上。

    即便是满腹的疑惑,杜如晦还是相当沉静地走到会客厅。

    “大军即将开拔,罗将军不再家中好生享受几天,怎么会来找我这个老头子。”略微带些调侃,杜如晦倒是没有因为罗彦身在军中就可以撇开关系。

    “我要说是来看杜荷的,你肯定不会相信。那就实话实说吧,今天前来,确实是想念杜相了。这一去也不知道能不能回来,所以临走之前看看你们这些老熟人。不信你可以去打听打听,今天我已经跑了好几家了。”

    “唉,要不说你自己轻狂呢。这沙场征战本来就是要命的事情,从我追随陛下到如今,见过了多少年轻俊彦葬身于此。你年纪轻轻,要是耐心在朝中打磨,总会有大成就。何必非要去趟突厥这趟浑水。”

    略微有些惋惜,虽然这些话被被人得知可能又会掀起波澜,可是杜如晦还是当着罗彦的面说了出来。

    “你要是反悔了,我等可以联名上疏,请求陛下将你强行留下。虽然往后可能因为这个原因你会走的慢一些,可是至少保住性命。以你的本事,想来还是能够走到最后的。”

    “多谢杜相关心,放心好了,罗彦也不是冲动的人。凡事必然是以自保为上,若是是不可为,必然不会亲身犯险。而且罗彦自认本事也不差,最少保命还是可以做到的。”听到杜如晦的关心,罗彦心里暖暖的。

    相比其他人,杜如晦更像一个长辈一样关心自己。这让两世为人的罗彦感觉很舒服。

    “杜相是否有些焦躁难忍,胸闷气结?”

    这话让杜如晦有些摸不着头脑。这句话要是从以为御医嘴里问出来,杜如晦当然觉得理所应当。可是从罗彦嘴里出来,就让人觉得有些怪怪的。“有是有,只是不知道进之为何问这些问题。前几天我也问过医士,听说没有什么大碍,让我注意休息便是了。”

    这下就让罗彦有些尴尬了。

    他刚才所闻,乃是接受了系统的一个任务,名字就叫做:拯救杜如晦。

    如果不出差错,杜如晦很快就会因为身体原因请辞相位,而在五个月之后,就会因为彻底无法医治而过世。

    杜如晦对罗彦的态度不错,加上有杜荷这层关系,以后罗彦正式步入政坛肯定会有良多助益。系统想来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才下达了这次任务。

    而且让罗彦欣喜的是,整个任务所需的医学只是压根不用自己去兑换,全都由系统提供。虽然相应的任务奖励也就是让杜如晦对自己的好感增加不少,但是这已经非常划算了。有哪次任务是不需要自己付出相当大的精力去做的,这可是头一回啊。

    方才罗彦所说的那几句话,也是系统通过罗彦对杜如晦的观察反馈到罗彦脑海中的。虽然只是节选了其中的几句,但是试探之下还真是说中了。

    “杜相可千万不要疏忽。先前魏公在奏疏中也说了,祸患常积于忽微,国之大事如是,杜公身体也如是。罗彦虽然不是精通医理,但这几年也算是有些了解。以我来看,而今杜公之疾尚在肺腑,但距离膏肓亦不远矣。如果我所料不错,如果杜相明日找御医诊病,必然会告知你当须静养。”

    原本还将罗彦说的当作是笑话,但是看他一脸的认真,杜如晦也有些摸不准了。

    “那依进之所言,我当如何处置呢?”

    “暂借纸笔一用。”当杜如晦将罗彦带到自己书房的时候,罗彦蘸好了墨,提笔便在纸上写下了系统刻印在自己脑海中的方法。

    杜如晦的疾病,其实就是重度忧思成疾,导致肝气郁结,因而血脉淤积。说白了,就是肝硬化的代偿期到了最后,马上就要到失代偿期。在这个期间,会有多种轻微的并发症表现,但是还不容易让人发觉。

    罗彦当初也相当奇怪,史书上杜如晦因病辞职四个月以后就死了。要是一般的病症,以李世民对杜如晦的看重,怎么会让他走的这么快。也唯有这种知了难度比较高,到了爆发期很容易致死的疾病才会让御医们束手无策吧。

    没有西药和静脉注射液,但是代偿期的肝硬化通过中医还是可以缓解和治疗的。(我是中医盲,所以这个问题不能太过纠结,剧情需要,为爽而爽,你要信了,我不负责哦。)

    “丹参,桃仁,虫草……茯苓,柴胡,茵陈?这些草药能行?”杜如晦手持罗彦递给他的拿张纸,念着上边的中药配伍,有些疑惑地问着罗彦。这玩意毕竟是要救命的,虽然如今自己还是对罗彦所说半信半疑,但依旧问了出来。

    “杜相之疾,乃是由于长期忧思,这才积累起来的。要是不信,明日杜相还是找御医再去看看。不过,我建议到时候杜相听从御医的建议。”

    “这些草药也就不说了。你让我每天都要吃萝卜白菜莲子大枣,这些有什么用处?”也不是杜如晦问题多,罗彦给他的这张纸上写的东西委实太过奇怪了。食疗的方法还没有深入人心的时候,这样的单子自然给杜如晦带来了相当大的困扰。

    “那些都是补血益气,同时能够疏肝理气清肝泻火的东西,正好如今每天也可以吃到,比服用那草药好多了。”罗彦解释完,向杜如晦一拱手:“行了,杜相,此行来只是想看看杜相的,没想到平添这样的事端。夜已经深了,我也该回去好好歇息了。”

    看着罗彦没入黑夜的身影,杜如晦看着手中的纸张,皱着眉头沉思着什么。(未完待续。)

第二百六十八章 大军集结兮朔方

    天空中又洋洋洒洒飘起了飞雪。一大早晋原折冲府的火头军刘三便叫起了自己一火的兄弟,准备收拢积雪烧水造饭。

    自从前些时候定襄道行军总管带着左右威卫的部分主力,以及沿途在各个折冲府征调的军士来到太原之后,他们这些火头军可是遭了大罪了。往日不论是粮食还是饮水,都可以相当轻松的搞到手,如今还非得和一帮子人抢。

    虽说粮食的定额都是主将在操心,可是他们这些火头军却要人挑马扛。三五日的来这么一遭,还是真实烦透了。

    这饮水问题也是个磨人的事情。大军驻扎的地方只有一眼井,这总管帐下有数十个折冲府,打水的都是都要抢夺一番。这不,今早这个时候恐怕井口那里早就围满了人。要是还傻乎乎地过去打水,估计到晌午才能做好饭。

    索性有大雪,烧开了也能让人饮用,虽然往锅中揽雪有些麻烦,但好歹也是种便捷的方法不是。这种办法也只有他们这些本身驻地就在朔方的士卒才懂,一般人刘三都不告诉他。

    不到朔方,不知寒苦。军中常有如此的话来告诉新来的士卒在内地的生活是多么优渥。

    北地寒苦,罗彦当初在幽州不过是稍微感受了一下寒冷,便因为王君廓的事情连坐,被弄到了金州去。所以这所谓的苦寒,在罗彦身上,也是第一次。如今再次踏上这寒冷的土地,罗彦那小身板还真是有些受不了。

    好在如今大军集结,但是还没有正式开战,不用穿上那冰冷的铠甲。不然就凭帐中那点炭火,估计睡不到半夜就要被冻死了。

    就在方才,李靖传出号令,要诸军将前往大帐议事。罗彦匆匆披上大氅,不过是盏茶功夫就进了帐中。

    此刻帐中已经坐满了将领。还别说,沿路走来一共收拢了有二十三个折冲府的兵力,如今太原已经驻扎了近三万人。帐中这二十三个都尉加上左右威卫的将领,以及李靖抽调的将军,差不多有四十来人。

    罗彦在这四十来人中算是年龄最小的一个,但是地位却并不比其他人差。相反,十二卫的将军那是和中折冲府的都尉一个官阶的人物。这一路走来,帐中诸人也见识过罗彦展露他的本事,因此并没有因为他的年龄而小看他。

    见得罗彦进帐,原本还在闲谈的诸将也打起招呼来。尚未议事之前,这点自由还是有的。

    和这些人一一招呼过,罗彦这才走到自己的座位

    “升帐。”李靖一声严肃的号令,意味着此时人员已经悉数到期,接下来就是要商议正事的时候了。

    只见得座下诸将停止了方才的喧哗,一起站起身来,想主将的位置拜道:“拜见大帅。”

    “坐。”话音一落,只听得“哗”一声,帐中这四十多人齐刷刷地坐下,两眼注视这李靖,只等这位主将开口发号施令。

    “据斥候来报,突厥近日来连下暴雪,各部损失牛羊无算。突厥各部贵族借此向颉利施压,如今更是开始了纷争。而薛延陀与铁勒诸部听闻我大唐出兵,似乎也有趁火打劫的意思。”

    李靖宣布这则消息的声音很是沉稳,并没有丝毫喜色。但是诸将听到耳中,就情不自禁大笑起来。

    “天佑我大唐,如此削减突厥势力。若是我等乘其内乱,将大军尽数压上,必然能够一战而尽全功。”

    “不错,这等机会数年难遇一次。要是放过,着实可惜。”

    按捺不住心中的兴奋吗,诸将大笑着请战。在他们眼中,此时的突厥已经成了砧板上的肉。想想这些年自己驻守的地方屡屡遭受突厥袭扰,如今大仇能报,如何不群情激奋。

    “行了行了,你等求战心切我也明白。但是莫要忘了我等的处境。如今我等还在太原,从太原翻过阴山,这段路程少说也是半个月。就在方才,我也接到通漠道行军总管徐世绩的来信,言称他率领的大军距离幽州尚有六天的路程。而任城王和霍国公他们也尚未到达预定的地点。我等贸然出击,难难免会沦为孤军。此时暂时搁置不议。”

    摆摆手,几条理由便让诸将无法辩驳。等大家都安静下来,李靖又说道:“不过,在此之前,我等也不是全无事做。”

    方才听到李靖不准备立刻出兵,大家都意兴阑珊。此刻李靖虽然这么说,但是依旧提不起众人的兴趣。

    看着帐中诸将都一副不情愿的样子,李靖喝道:“突厥有部分部落,趁着国中内乱,颉利无力辖制,加上天气剧变,不时来我边境劫掠。在我出征颉利之前,必须要扫除我大唐境内所有突厥劫掠队伍,还边境百姓以安宁。诸将听令。”

    “兴政,复化……五泉你等五个折冲府,出太原往西北,但凡遇到突厥骑兵,可以不宣而战。汾阳,信仁……晋西你等六个折冲府,出太原往东北方向。白马,丰川……你等七个折冲府出太原正北而去。其余诸府随我。记住,十日后,务必在朔县集结,若有迁延,军法处置。”

    听闻虽然不能大举和突厥对战,但是可以收拾一下境内的小喽啰,诸位将领也是开心异常。往年这个时候大家都在各自的驻地修养生息,如今被征调过来,却这么多天不打仗。原本大家都是乐呵呵前来立功的,可是挨饿受冻这么多天,半点功劳的影子都没有见着。让他们这些将领如何跟手下的士卒交代。

    这下好了。虽然说那些劫掠队伍规模不一定大,但是蚊子再小也是肉,微末功劳也算收获不是。

    “谨遵钧令。”霎时间震破了大帐,向寥廓的苍天传去。

    作为没有捞到独自领军机会的一员,罗彦的内心其实是非常不爽的。他手下的兄弟们这段时间每天都不懈地锻炼,为的就是能够在大军出征的时候捞个头彩。虽然如今头彩是收拾一些小喽啰,谁知道自己连机会都没有争取过来。

    带着一脸的无奈,罗彦回到了自己帐中。

    这前脚刚踏进来,后脚帐外就想起三个声音:“末将周虎陈彪杨豹拜见将军。”

    真是说什么来什么,刚想着自己要被手下这些弟兄埋汰,这三个校尉就过来了。这段时间罗彦和他手下这千人已经打的火热。军中毕竟是一个靠失力说话的地方,见识过了罗彦的弓马武力,还带着他们扫了十二卫的面子。这些家伙,如今将罗彦看得和神一样。

    当然了,生活中的罗彦可没有操练时那么严苛,因此相互关系都非常不错。

    其他折冲府有的问题,罗彦这里也有。尤其是求战心切这一点,罗彦这里更是成了灾一样。大家都抱着给李世民争光的决心,可是从长安出来快一个月,连个突厥人的毛都没看见。箭支上沾染的血迹,更多的是来自罗彦差使他们出营打猎的猎物上。

    三人前来所为何事,罗彦自然也很清楚,但是主将没有发话,他能有什么办法。

    “进来吧。”有些无奈,罗彦却不能然后让他们在帐外久等。不过是念头一转的时间,便将三人叫了进来。

    “将军,他们折冲府的人开拔,我等……”

    “是不是要和突厥正式开战了……”

    “我们打哪……”

    没等罗彦张嘴,这三人的嘴巴就像是拧紧的弦刚松开一样。

    “停,我们哪里也不打,乖乖跟着大帅。”罗彦赶紧止住了这三人的话匣子,将最终的结果告诉他们。只是没想到,迎来的是更为猛烈的质问。

    “为什么?”

    “小看我等的战力么?”

    “我要找大帅!”

    三人的话让罗彦脸色越来越黑。娘的,都是李二给惯的。虽然说会哭的孩子有奶吃,但是这里是军中,如今的老大是李靖。你们还想找他,别被他差人乱棍打出来了。

    “你们眼中还有没有我这个将军。娘的,你以为大帅的钧令是儿戏么,能让你们几个随随便便更改了。再说了,那些散兵游勇有什么好打的,真正的大战在后头。”事到如今罗彦也只能以强硬的态度压下。

    骂了几句,见三人默不作声,罗彦这才神色缓和道:“你等久在长安,一时间不是很能适应这里的气候。方才大帅也说了,突厥境内连降大雪。我等若是不趁尚未开战的时候努力适应,到时候如如何能够围了突厥牙帐,将那颉利活捉了献给陛下。”

    “将军,是我等鲁莽了。只是出了长安这么久,兄弟们一直虚耗着。我怕时间长了,士气低迷。”周虎听完罗彦的训斥,这才讷讷地说道。

    罗彦一想,这还真是个问题,要是不及时解决,恐怕到最后战力会下降不少。

    “这样吧,吩咐火头军前往地方买一只羊来。午间吃肉,午后演武,胜者有重赏。”如今,也只能通过内部的竞争来暂缓军中随时会出现的怨言了。(未完待续。)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11510/ 第一时间欣赏贞观文宗系统最新章节! 作者:悟道娑婆所写的《贞观文宗系统》为转载作品,贞观文宗系统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贞观文宗系统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贞观文宗系统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贞观文宗系统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贞观文宗系统介绍:
纯洁的少年带着一个文青的系统穿到唐朝武德年,李世民还在当秦王,魏征还在当腹黑太子党,李白杜甫啥的还没出生,初唐四杰也还未降世。身怀系统,看我书生觅封侯贞观文宗系统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贞观文宗系统,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贞观文宗系统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