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贞观文宗系统TXT下载贞观文宗系统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贞观文宗系统全文阅读

作者:悟道娑婆     贞观文宗系统txt下载     贞观文宗系统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三百七十二章 墨香居奇葩规矩

    这一天注定要让前来墨香居买书的士子失望了。

    当罗彦走出墨香居的半刻之后,墨香居便在门前挂上了关门歇业的牌子。

    对于这样任性的墨香居,大家也只有无可奈何。但是那些个黄牛党们,却借着这个机会,扬言墨香居看来真的是做不下去了。估计彻底关门也就是这一两天的事情。

    有这样不利的消息,墨香居的书籍顿时成了抢手货,从一开始的翻一番,到两番三番,到了傍晚的时候,价格甚至抬高到了翻八番。这个价格,已经远远超过了其他书铺的书价。

    可是架不住这样精美的书即将成为绝版啊。

    想到这里,其实很多士子都有些揪心。唉,要是墨香居能够继续开下去那该多好。

    一夜之间,不知道多少人辗转反侧。次日一早,墨香居的门前围满了人。大家都想知道,墨香居到底还会不会再开张。会不会,昨天那关门的吱呀声就成了绝响。

    等,再等。转眼间到了巳时,又过了午时,马上又到未时。

    虽然说八月流火,但是至少还意味着有火。晌午的太阳晒着一样很热,可是,黄牛党们哀叹着离开了,可更多的士子却选择了留下。

    他们不甘心。不甘心就这样一家书铺如同昙花一现,匆匆流逝。

    可是转眼之间,申时都过去了,还是听不到书铺里头有什么动静。虽然看着书架上确实摆满了书,但就怕这是最后一点了。

    “页页奇珍硬纸黄,笔笔神来楷书刚。

    可怜世间多龃龉,只把墨香作昙香。”

    傍晚的东市灯火通明,奇珍异宝的叫卖声中,士子们争相传唱一首诗作。

    这是一个落魄的士子在墨香居整整侯了一天,可是依旧不见开张的时候,饱含热泪背对着墨香居念出来的。听别人说,他是从数百里外的蒲州赶过来,专门为了买墨香居的书来的。

    可是,墨香居让他失望了。

    长安士林此时已经闹翻了。很多已经买过书的士子出于仗义,三五个结成一伙,商议着凑点钱给墨香居送过去,只希望能够将这样一个好地方挽留住。

    而那早在一旁观望的十几家书铺,则是大喜过望。

    原本的淮安王府,李道彦在大摆宴席。

    今天他要宴请的宾客各个来头都不小。江南邓家的当家人,太原王氏的宗家,还有其他几家,大大小小十来位,都是这长安城刻印作坊的后台。

    城中十来家书铺都是他们在经营。

    至于宴请他们的原因,自然是墨香居倒闭在即,大家观望了这么久,看着罗彦演了这么多天的独角戏,这回终于亏到血崩。作为罗彦的仇人,他们怎么可能不开心。

    高朋满座,李道彦也不客气,举起酒杯很是开心地跟这些人说道:“诸位,我等观望已久,这些天来生意也颇受影响。如今终于等到这墨香居关门,罗彦亏掉了裤衩,哈哈哈。”

    得意忘形的不止李道彦一个人。

    太原王家的这位宗亲笑着点点头:“这几天我们家的产业一个子都没进。风头全被这墨香居给占了,如今我看他再张狂啊。哈哈哈,跟我们斗,他罗彦还是嫩了点。”

    “不错,我等是时候要将这墨香居的书籍来源搞清楚了。这等好书,放到我们的店里,怎么得也要涨价三成。”

    “三成?你也太小家子气了。要我说,直接五成。”

    “不错,明日咱们就开始行动,打听清楚了,往后咱们一起发财。哈哈哈。”李道彦开心地眉飞色舞。

    饮宴通宵达旦,但太阳升起,酒醒的他们却被下人急匆匆赶来通报的消息给弄得脸色酱紫。

    “你说什么?墨香居又开门了?”李道彦咬着牙,很是不善地看着前来通报消息的下人。

    这下人虽然有些胆战心惊,但是该说的还是要说:“公爷,是真的,墨香居今早在巳时初开的门,这会儿都过去三刻了。”

    “混蛋。”李道彦生气之下,一脚踢向了身边的桌子。

    不提李道彦如何气恼,此时的墨香居,门前围满了人,但是真正进去买书的,却又不足一半。因为所有人都在围观门前挂着的一块牌子。或者说,墨香居的规矩。

    “但凡进店买书者,蒙学之物,没有任何要求。购买《论语》,需要自报蒙学之书,通过问答方能购买。十二经,需回答《论语》中的三个问题,方可购买。此外,每个士子只能从本店购置一套书籍。其他州县,将会陆续铺设店面,不再接受代买的理由。”

    这是什么奇怪的规定。

    言辞之间很是厉害,大有一种不识字就不要买好东西的思想在里头。这让黄牛党们很是尴尬,他们之前贩卖书籍,哪里听到过这样的规矩。

    断人财路,如同杀人父母。虽然他们取的都是不义之财,但是墨香居这样做,无疑是专门针对他们的。

    这回事不闹事也不行了。

    “凭什么,凭什么墨香居就要搞这样的狗屁规矩?”一个黄牛党带头,顿时引起了很多人的响应。

    一时间原本想要买书的人,或者是想要替别人代买的人,此时都有些不情愿了,跟着黄牛党们各种叫骂起来。以至于此刻墨香居的门口,顿时和那菜市场没啥区别了。

    叫骂声响起,作为掌柜的阿全自然不能不理会。

    这样的情况他早就在预料当中了。前天罗彦跟他面授机宜,就着重讲到了这件事情。

    “你你你,你先别骂。”阿全走出来,朝着前边站着骂的最凶的一个,很是不善地指着:“说的就是你,你还有脸骂我墨香居?宋四,别以为我不知道,你是这长安城中有了名的游侠儿。这几天拿着我墨香居的书赚了不少钱吧。”

    宋四很是不屑:“就是骂了怎的?小爷如何赚钱,是小爷的事情。就算是拿你墨香居的书赚钱,那也是买主愿意,你管得着?”

    听着宋四的话,阿全笑了:“不错,我是管不着你如何赚钱。但是,我墨香居如何赚钱,也轮不到你这样的游侠儿说三道四。今儿我话就撂到这里,这些规矩,就是为你们这群不务正业的家伙准备的。”

    宋四被阿全的话给激怒了。

    “好啊,你很好,我宋四在长安城混迹这么多年,还从来没有谁家敢这样对我说话。诚国公的产业又咋滴,小爷我照样闹事。兄弟们,来啊,今日就把这墨香居给我砸了。”

    宋四恶狠狠地一番话,顿时人群中就挤出来几十号人站在他的身后,只等他一声令下,就要冲进墨香居打砸劫掠。

    阿全并没有露出惧色,反而朝着周围的人一拜:“诸位,今日墨香居看来是有些麻烦。为了避免诸位遭受牵累,还请诸位能够往外退上二三十步。”

    “掌柜说的什么话,这些人为非作歹,我等虽然双拳难敌四手,但是护着掌柜少受些毒打还是可以的。”登时从人群中站出来十来个书生,虽然文弱一些,但毫无惧色地站在阿全前边,和这些黄牛党对峙起来。

    虽然他们心里有些发怵,但是他们相信,依照东市的管理,很快就有官家来管了。墨香居要是今天被打砸一番,只怕往后更是要关门了。说什么也要最后一天买上几本书。就算是挨顿打也值得。

    谁曾想,阿全看着已经退后二十来步的人群笑了笑,对着这十来个书生说道:“行了,几位的恩情我阿全领了。不过,这个时候你们还是将门让开。墨香居敢这样说,自然有它的底气。”

    说完拍拍手,忽然间里头就冲出二十来个精壮的汉子,朝着以宋四为首的一干游侠儿便是毒打。而且进退之间颇有章法,虽然黄牛党人数是他们的三倍左右,可依然在一刻时间内,被他们给悉数打倒在地,再也爬不起来。

    而这个时候,管理东市的衙署这才派了差役过来。

    阿全迎上去,向差役一拜,暗地里使了些钱财,这才说道:“诸位,这些游侠儿在我门口闹事,被我这里的伙计打倒。不过是小事一桩,却劳烦诸位白跑一趟,真是不好意思。”

    阿全的谙熟人事让差役们很是满意,点点头,紧握着手里的钱财,向阿全承诺道:“原来是宋四这些小毛贼。往后他要是再来,你尽管打就是了,这厮也是长安县大牢中的常客,只要不出人命,我等也省的清静。”

    阿全笑着,将差役送走,这才回到这些倒在地上的游侠儿中间,笑了笑:“想要闹事,也不看看,这里是什么地方。滚,往后再敢踏进我墨香居半步,看我如何收拾你。”

    看着宋四一干人狼狈地逃窜,阿全这才朝着围观的百姓说道:“这几天长安城中墨香居的书籍价格有些离谱。我再说一次,墨香居确实是我家公爷找出了新的办法,让印书的成本大为降低,所以才有胆量这样低价卖书。禁止私下相互交易,为的就是让真正的读书人能够读好书,好读书,也读得起书。”

    顿了顿,这才继续:“为了告诉你们这是真的,不日,墨香居便在西市也开一家分店,这样一来,也不用让诸位多走路了。”

    听到这样的消息,原本还担心着墨香居会关门的士子们,登时高兴地大喊大叫起来。(未完待续。)

第三百七十三章 还是被人盯上了

    这天从墨香居买书回去的士子很多都是后悔的。

    宋四那些个黄牛党要冲击墨香居的时候,站出来准备保护阿全的十来个士子,可是每人被阿全赠送了一整套的十二经。那可是整整一贯多钱啊。

    眼红的人很多,但是后悔的人更多。如果自己当初能够站出去,那么情况又和现在不一样了。

    曾经有一个占便宜的机会,我没有珍惜,直到失去,才追悔莫及。要是上天再给我一个站出来的机会,我一定会对着那群游侠儿说一声:还有谁?

    然并卵,也就想想罢了,这样的事情,只怕在墨香居永远也不会有第二次了。

    但与此同时传来的消息,则是让士林更为震撼。墨香居这天重新开门不算,居然还把买卖做到了国子学门前。

    国子学售书是罗彦应姚思廉和孔颖达的邀约,所以在那里有罗彦在,就一切都好办了。士子们对墨香居的书垂涎已久,如今居然能够专门给自己这些人提供这样一个机会,哪里能够忍得住。

    罗彦失算了。

    三百套对于拥有一千六百人的国子学,真的算不上什么。这读书的学生每月有朝堂供养,私下里也能够攒上几个钱。更有一些学生家里本就富余,一套书才这点钱,不过是人家吃几顿饭的。

    三百套,不过是两个时辰,就这样被卖光了。

    罗彦傻眼了。

    姚思廉和孔颖达也傻眼了。

    他们两个完全没有想到这书居然这么火,还没到晌午呢,书就全都没了。而姚思廉是最为头疼的。因为这个时候很多夫子又来找他了,至于什么事情,还不是为了书么。

    先前售卖的时候,这些夫子出于面子,都没有跟上去凑热闹。刚才翻看了学生买到的书籍,惊讶地发现这书居然这样好,跟传闻中的果然是一模一样。

    可是,书却已经卖完了。至于去东市买,还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呢。

    跟罗彦又不好说,毕竟交情还没有到那个地步。所以这些夫子就找到了姚思廉这里。反正一次能弄来,两次自然也行。

    当姚思廉苦笑着将这些夫子的请求说出来之后,罗彦有些失笑了:“这回是我考虑不周,将数目定的少了一些。这样吧,明天我再让人送过来五百套。不过,这次就借用一下门前的那片地方,让其他的士子也能够买书吧。”

    国子学是官学的招牌,能够在这里免费占用几天地方卖书,对于将来的产业也有好处。

    姚思廉见罗彦答应,登时大喜:“好,我这便让人告诉那些夫子去。你是不知道,走到哪里都有人跟我说这个事情,真是把我这个老头子给烦死了。”

    姚思廉虽然嘴上抱怨,但是心里却美着呢。国子学的学生能够受益,未来广大士子能够受益,他就很满足了。

    次日,当国子学门前的摊子再次拉开的时候,顿时就吸引了周围不少的士子。

    这会儿正是吃饭的时候,国子学的学生不见往饭堂跑,一个个拥堵在门前,就是一阵哄抢。而负责买书的那些个伙计则不停地吆喝着:“大家不要抢,不要着急,今日我等带了整整五百套书过来。不仅能够满足国子学的学生,也对其他士子出售。”

    这下子围观的士子们激动了。

    原本只是打算看看的,没有想到,居然还能够向自己这些人出售。一时间不少人开始挤了上去,五百套啊,但愿自己能够买到心仪的书籍啊。

    和热闹的墨香居一样,朝堂上此时也一样的热闹。

    查找了很多天,这墨香居的书籍来源是半点也没有查到音讯。所以以李道彦为首的一干印书作坊的主人,不得不正面和罗彦开战了。

    金碧辉煌的朝堂上,一位太原王家的大臣正在侃侃而谈:“武德年间律例便规定,但凡是朝廷官员,一概不得与民争利。种种迹象表明,墨香居乃是诚国公的产业。虽然假托其府中仆役之名,但诚国公依旧摆脱不了嫌疑。”

    此人说完,又有人江南邓家的人站出来说道:“陛下,这墨香居开张不到半月,据微臣所知,便交易了上万贯钱财。这是何等的暴利,如果再不管制,只怕民间会出现什么不好的议论。”

    活字印刷术的事情李世民知道的一清二楚。虽然不知道印书一本书的成本到底需要多少钱,但是,前期花了整整一万万四千万贯钱,如今的书价又比别家低了最少六成。按照李世民的揣测,罗彦只怕并没有多少盈利。

    “唔。”李世民沉吟着。

    但就在这个时候,李道彦带着一些人站出来说道:“陛下,这样的事情一定要严惩不贷才行。而且,如果说他找到了将印刷成本降下来的方法,为什么不公之于众呢?或者是交给皇室也可以啊。这般贪图私利,居然还能够得到士林的称赞,真实沽名钓誉。”

    李道彦说这句话的时候正气凌然,好像他此时就是那士林中的领袖,有一言而决的本事一样。

    但这样的惺惺作态,在李世民眼中看来,却有些更加虚伪。

    方才说话的这些人,他们暗中的产业李世民知道的一清二楚。无非就是明面上没有撕开那层神秘的面纱罢了。李世民也不想这样就把那块遮羞布给撕下来。

    但是这几人说的话,俨然一副自己可以做,别人不能的样子。李世民虽然也非常想将印书这样的暴利行业收拢在手中,可是一来罗彦未必能够把技艺告诉他,另一个这里头还有其他勋贵高官的利益牵涉,李世民可不想把事情做绝了。

    他两个儿子和长乐掌握的利益,已经有足足四成了。吃相如果再难看,怕是也不好收场。

    李世民终于有了决断。

    “既然你们如此说,那么,就把罗彦叫来问个清楚好了。这件事情到底如何,只听你们说话,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李世民的答案,让李导演这些人一脸惊慌。

    罗彦在和罗彦不在的朝堂,完全是两回事。他那张利口的本事很多人都领教过,抓住对手的一句口误就能够彻底扭转局势,这是罗彦最为擅长的本事。

    他们心虚了,可是李世民已经派人去请罗彦了。

    内卫到达国子学,罗彦还没有开始讲课。听到是李世民召唤,罗彦愣住了。无缘无故李世民找自己什么事情。罗彦将目光投向内卫。既然派他来,那么他定然是知道的。

    对于眼前这位爷,内卫可不敢怠慢,知道罗彦想问什么,也不隐瞒,便将朝堂上发生的事情一五一十告诉罗彦,这才央求着:“诚国公,咱们还是走快点吧。陛下可是还等着呢。”

    罗彦听完之后,暗自感慨着,怎么这些家伙才动手啊,他都有些等不及了。这件事情不是早几天就应该被说出来的么,白让自己期待了这么长时间。

    紧赶慢赶,也花了三刻才到朝堂。

    此时李世民已经和其他臣子将别的事情处理完了,见罗彦进来,李世民便说道:“罗彦,有人说你开了墨香居与民争利,怎么回事,说说吧?”

    谁都不曾想到,李世民居然这么直接。

    便是罗彦都愣了一下,一路上想好的一些说辞居然都白费了。没办法,说吧。

    “陛下,这件事情吧。我想问问,都是谁居然敢这么污蔑微臣。”了解内幕的人顿时要笑喷了,罗彦这绝对是在睁眼说瞎话啊。什么叫污蔑,这本来就是事实好吗?

    李世民还没有说什么呢,李道彦为首的几人便开始申斥他了:“罗彦,你不要在朝堂上蒙骗陛下。你以为我等不知道么,那墨香居的掌柜以前是你贴身的仆役。”

    说完这句话,顿时好多人再也忍不住笑出声来。这种事情罗彦以前处理的还少么,李道彦这回可真的是授人以柄啊。

    罗彦也笑了,不过笑完之后,很是认真的对李道彦几人说道:“对啊,阿全曾经是我的贴身仆役。就像是集贤书屋掌柜是你家总管,翰墨居是邓家家主的小舅子在操持,而三思阁是宋公的数通掌管一样。”

    李道彦瞬间被堵上了嘴。

    这事儿撕破脸大家都没好处。但是罗彦还有另外的说辞:“即便这产业是我的,可是,我想问问,我到底是怎样与民争利的呢?”嘴角露着笑容,罗彦很是认真地问道。

    “是一部《论语》卖数百文,还是一部《春秋》卖一贯多呢?我说墨香居到现在依旧在亏钱,怎么能够算是与民争利呢?”

    李道彦有些尴尬了,这事儿不是这样说的啊。可是,他也依旧有话要说:“不是墨香居亲口承认印刷的成本降下来了么,他们依旧在赚钱啊。”

    “原来这件事情你也知道。”罗彦做了一个恍然大悟的动作,倒是从侧面承认了这个事实。

    “既然是成本降下来了,那就应该拿出来让大家都知道啊。你这般私藏,简直就是想借此买名,真是读书人的耻辱。”那邓家的官员抨击道。

    罗彦笑了,笑的很灿烂:“拿出来也不是不行。研制这种方法,我可是花了整整两万万贯钱财才弄出来的呢。我把这方法放出二十份来,每人给我七百万贯,我便将方法告知于他。”

    “罗彦,你好歹也是当朝国公,士林新秀,这般贪图钱财,真是丢人。”

    “丢人,你也不算算,就这样我还倒贴了六千万贯进去呢。你等不丢人,正好我心里有个改进造纸的想法,需要投入个三万万贯,不如你替我出了?”罗彦冷笑着,看着说他的那些个官员。(未完待续。)

第三百七十四章 挂个皇商的名头

    审视了一遍方才还不停挤兑攻讦他的朝臣,罗彦这才对着李世民说道:“所谓与民争利,也要有利可争。罗彦为了这个欠了一屁股烂账,还将书籍的价格压到堪堪盈利的状态,这已经是我能够做到的极致了。”

    说到这里,罗彦嘴角一歪:“哪里像某些人家,当初我请托关系帮我印两本书,光定钱就敢要我一千贯。嘿嘿,比起我这点小打小闹,有些人才是真的与民争利啊。”

    李世民原本只是想让罗彦把这件事情正式放到台面上来说,如今看着那些跳梁小丑被罗彦一个个收拾掉,心里也是暗爽不已。

    不论如何,印刷术的这件事情,他已经占了大头,最终得利的,其实还是大唐。

    所以此时李世民很是满意这个结果。

    不过,他本人并没有见过这个印刷术,只是见过装帧好的成品。所以这个时候也有很多问题,想借着这个机会向罗彦问清楚。

    “罗彦啊,你所说的这改良后的印刷术,真的可以将成本拉这么低?朕看过你进献上来的书籍,确实比如今市面上买卖的书籍好多了。”

    “陛下,做这件事情的初衷虽然是迫不得已。当初也耗费了不少的钱财,但是如今看来,依照当前这个书价,几十年也就回本了。”罗彦此时一身的光芒:“本来还只是想着将恩师的书稿刻印一套。但是后来想想,既然自己能够做到,不如直接将眼下这居高不下的书价给降下来。天下士子有书可读,这样的诱惑罗彦也忍不住。”

    罗彦一点也不避讳自己有买名的嫌疑。

    李世民这回放心了。罗彦虽然说是几十年才能够回本,可是钱仅仅是一方面。大量印刷书籍,不仅能够为大唐培养更多的寒门士子,借此能够打破魏晋以来旧士族的知识垄断,更能够借此树立一个阶级矛盾,他这个皇帝也可以缓一口气。

    “既然如此,那么这件事情朕也就不追究了。墨香居做的事情,乃是造福天下士子的好事。昔日孔子批判弟子买俘虏归还鲁国而不接受谢礼的事情,朕今日也要效仿前事。此事尔等不可再有什么异议,不然将来还有谁愿意这样为大唐谋福祉?”

    李世民这是要给罗彦的作为下个定论。

    当初孔子的学生从其他国家买了鲁国的战俘送还鲁国,鲁相要拿钱财归还他,结果被他给拒绝。孔子便批评他的弟子,这样做,便是断绝了往后有人再做这样好事的路。

    李世民拿着这个典故来为罗彦说话,就是要彻底断绝这些朝臣借机攻讦罗彦的事情。往后谁要是敢拿这个说事,那么就会被士林中所有人指责其不仁。

    李道彦等人听了李世民的话,知道这次李世民估计是真的铁了心要庇护罗彦了。无奈的同时,也开始深深地为自己的产业担忧。

    论经营他们名下的产业根本连一点竞争优势都没有。价格高的离谱,质量还不行,服务态度更是比不上。三样加起来,关门大吉是妥妥的了。

    原本想着从官面上扳回来,谁想到这回居然又输了。

    罗彦可不管他们此时有多么失魂落魄。趁着李世民这会儿心情好,他还想着继续要点好处呢。

    “陛下,微臣想着,墨香居毕竟是为天下士子皆有书可读而经营的。往后定然还要在天下各大州县都要铺设店面,但是各地税法不一,又恐地方官吏刁难,所以微臣斗胆,想向陛下要点好处。”

    由于这会儿毕竟是在朝堂上,罗彦这回向李世民伸手,还装模作样客套了一番。

    李世民不由得得意起来,罗彦这小子以前要好处,那是怎么嚣张怎么来,压根就没跟自己客气过。这回还知道给自己留点面子,不错,小伙子很有长进啊,还是长乐教育的好。

    所以他咧着嘴笑了笑:“嗯,你说的也确实是个问题。但是不知,你想向朕要什么好处?”朝野上下都知道,罗彦之前跟李世民要过几次好处,每一次不论是内库还是府库,都得到了巨大的利益。

    罗彦这样的做法虽然有些失礼,可是朝臣们还是选择性地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能够皆大欢喜的事情,何必再站出来搅扰了李世民的兴致。

    “陛下,微臣是想着,往后墨香居不论开多少家店面,都把交易量的四成统一上交给府库,当作墨香居的税收。自此不论是朝堂还是地方,不得让墨香另行缴税。”

    四成是一个极度可怕的数字。但是罗彦心里有数,统合了现行的所有税种,也差不多就是墨香居营业额的四成。而且零散的缴税带来的问题还不止这么多,中间的人情往来甚至有可能又要消耗一成。

    这样算下来,还是直接算到一起比较占便宜一些。

    李世民沉默了。百官也沉默了。

    依照墨香居现在的火爆情况来看,将来如果真的能够像罗彦规划的那样,绝对会发展成一个庞然大物。这里头的税收哪怕是一厘都相当可怕,可不是一两句花能够决定的。

    李世民将目光看向了房玄龄杜如晦,以及长孙无忌和温彦博。

    这些人掌管三省六部,尤其是长孙无忌,现在还兼任户部尚书,种种税收他最清楚了。

    而这些人,此时心里也在盘算着。罗彦敢拿出两成的交易额,这个分成大唐到底会不会吃亏。

    这样的计算不是一下子就能够出来的,沉默了很久,长孙无忌这才站出来告诉李世民:“陛下,依照大唐现有的税法,如果诚国公有本事在每一道都设置一个印书作坊,只怕,到时候税收会是其成交量的三成七左右。”

    商业课以重税,但是商人们自然也有逃税的办法。如果到时候罗彦联合了其他的勋贵,将这些利益给送出去,那可真的就是肥了勋贵穷了大唐。

    李世民点点头,他也知道,如今的商税还在二十税一的年代,加上杂七杂八,甚至与可能比长孙无忌说的还要少一点。所以罗彦提出的办法,并不是不可行。

    “罗彦,这件事情朕可以答应你。但是你要向朕说明,为何你要多拿出这三分的利益来。别把理由解释的那么光明正大,你的性子朕知道,吃亏的事情你从来就没干过。”

    李世民既然答应了,罗彦自然也不会有什么隐瞒。虽然被李世民这样说确实有些不好意思,不过自己也没有啥不可对外人言的事情,索性就把自己所想光明正大说了出来:“陛下是有所不知。这地方缴税,他也不一定就如陛下所想,该是多少就是多少。小吏克扣,上官加税,这是常有的事情。总得算起来,打点这些人上需要一成的钱,与其肥了这些蛀虫,还不如就多给府库一些。”

    罗彦对于地方官吏的贪婪是一点也没有客气,李世民先前派了不少按察使,这样的事情也听过不少。被罗彦这样在朝臣面前揭开这层遮羞布,李世民有些生气。可是罗彦也说的是事实,下层官员却是比较难治。

    “行了,这种事情朕派出去的巡察使会一个个处理掉。既然你说了四成,那就四成吧。到时候统一用钱币结算就好了。”

    罗彦一拜,随后继续说道:“陛下别着急,微臣还有另外一件事情,想请陛下帮个忙。”

    这最大头的事情李世民都做了,所以此时罗彦说帮个忙,李世民也就不在意了:“说吧,你想要朕做什么?”

    “还请陛下手书‘墨香居’一副,往后墨香居开分店,也好沾点陛下的光。”罗彦说这句话的时候,表情要多猥琐就有多猥琐。而朝臣们听完,立刻就有人出言反对。

    “陛下,万万不可。”有个大儒站出来说道:“诚国公所作之事虽然是福泽读书人的大好事,是流芳千古的大好事,可是,陛下要是这么做,可就是把墨香居当成皇商了。”

    “是啊,唯器与名,不可轻予。”

    罗彦听到了接二连三的反对声。因为,皇帝题字的商铺,就可以称之为皇商。到了地方官府必须要照顾,而在长安,更是了不得,甚至可以得到专门的卫士守卫铺面。

    更何况,以一个皇帝的影响力,天下士子还不疯狂到墨香居买书?那墨香居可就彻底成了垄断行业了。

    李世民在斟酌着。这件事情他必须要考虑清楚,罗彦的想法他自然明白,不就是想借着自己的名头,让墨香居更加安生一点么。想了想罗彦方才说的四成税收,再想想自己手上的四成干股。李世民咬咬牙:“好了,你等不必再说了。这件事情,朕答应了。”

    群臣一阵哗然。他们完全没有想到,李世民这回居然会这样做。正要继续反对的时候,听到李世民说着:“你等只看到了些利益,却没有看到,天下士子因此得到的好处。这世间有太多的取舍,不仅仅是因为一些明面上的东西。”

    说完以后,朝着罗彦点头:“明日朕差人给你送过去。”(未完待续。)

第三百七十五章 李恪要去当官了

    李世民这样慷慨,罗彦很是满意。

    往后借着墨香居这个摊子,不仅能够建立起一个商业势力,更是随着摊子不断往大了铺,自己心里的有些事情也能够得以实现。

    想到这里,罗彦就忍不住要大笑起来。

    回到家里,正想着要和长乐大萝莉腻歪一番,却意外地接到了吴王府的请柬。

    李恪有事从来都是到自己这里来,往自己这里送请柬,却是第一次。虽然还不知道他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但李恪毕竟是自己的弟子,不去还真是不行。

    嘴上虽然有些抱怨,但心里却满怀着纳闷。

    夜幕刚刚降临,吴王府门前车水马龙。自酉时起已经有十数辆车驾到了这里,人们知道这是吴王要宴请宾客,所以并不觉得奇怪。这样的事情,不说是李恪这样的亲王,就算是很多官员,也经常玩这种事情。

    罗彦到李恪府上的时候,已经是酉时三刻了。此时大部分的宾客都已经到场,宴会也已经开始。

    当下人通传罗彦到来的时候,李恪一反常态,从主座上走下来,走到了大殿门口,亲自迎接罗彦。

    这样的举动可是之前的官员们都没有享受到的待遇。虽然心里头多多少少有些吃味,可是罗彦的身份和地位就摆在那里,即便是嫉妒,也只能暗自想一想罢了。

    看到李恪还是那个谦恭的态度,罗彦点了点头。这是他第一次参加李恪操办的宴会,虽然从前也从李恪嘴里听说了不少亲近他的官员名字,但还是第一次在这种场合下见面。

    当罗彦走进来,被李恪牵着往最上边走去的时候,宾客们终于知道李恪旁边的座位是留给谁的了。

    罗彦也没有客气,一屁股坐下来在,这才在李恪的介绍下一一认识在座的宾客。

    这些人大都是一些隋朝遗老的后人,个别几个,罗彦也知道这是李世民的亲信。对于这样奇怪的搭配,罗彦有些困惑不解。不是早就警告李恪安稳一点么,怎的还把这些人给聚起来。

    而且偏生还把李世民的亲信也给放进去。要是宴席间这些人说了什么不该说的话,岂不是要出事情?

    李恪没有发现罗彦阴晴不定的神色,反而兴致勃勃地邀请大家不断饮酒。

    罗彦缓过神来,有些深意地看了李恪一眼,随后举起就被浅饮一口,便向座中一个脸色很是严肃的中年文士看了过去。

    李恪方才也说了,这是权万纪。

    在罗彦的记忆中,这位可是将来李恪之官后的长史,多次检举李恪的失礼行为。甚至因此被李世民多次斥责,不过李世民也知道这人确实是个好管家,最后送去管束李承乾,结果被刺杀。

    只是,李恪什么时候认识的这位?

    就在罗彦百思不解的时候,李恪接下来说的话,终于解开了罗彦心中的困惑:“诸位,作为皇子,孝行有三种。上者能够为父母增加荣耀,中者不会让父母丢脸,下者可以侍奉双亲。李恪如今到了之官的年纪,便要外放替父皇牧守一地。今日饮宴,便是向诸位辞别的。”

    李恪的话让罗彦大惊。

    这件事情只怕还是李世民事先提醒李恪的,所以既然李恪说出来,那么他之官就是板上钉钉了。

    “我说权万纪怎么会被李恪请来,而且还有好多李二的心腹,原来是这样。”罗彦心里暗想着。耳中却听着那些官员们对李恪的种种期望和祝福。

    一场热闹的饮宴,罗彦便像是不存在一样,全程各种不在状态。一开始还有人给他敬酒,但是看到他走神,也渐渐不再去打扰他。

    酒宴都散场了,罗彦还在出神的状态。当李恪送走了其他宾客,回到大殿的时候,还是忍不住叫醒了罗彦:“诚国公,该醒醒了。”李恪摇了摇罗彦的手臂,总算是将罗彦给叫醒了。

    “哦,想到了一些事情,不小心走神了。”罗彦有些歉意地朝着李恪示意,随后继续问道:“陛下要你之官,可曾说过要让你到什么地方去么?”

    李恪点点头,对一脸严肃的罗彦回道:“父皇让我前往益州。方才的权万纪,便是我益州大都督府的长史。”

    罗彦心道李世民这回是够狠得,一下子就把李恪给扔到那崇山峻岭里头了。难道不知道那个地方现在虽然是天府之地,但是去那里的路很不好走。

    子午谷的那条路也不知道现在能不能走得通。

    不过这些都不用罗彦担心。好歹李恪是个皇子,此去李世民定然会派遣大军送行。

    罗彦担心的是,李恪不再长安,到时候会长成个什么样子。

    “益州是各大州当中,最后管理的一个。虽然这些事情都不归你管,你去了也不过就是当个闲散王爷。但是,临走之前,我还是有些话要嘱咐你。”

    想了想,罗彦还是觉得,有些话在这个时候讲清楚一些比较好。

    “你虽然不是陛下嫡子,但也深受陛下宠爱。从贞观五年到现在,你已经在长安遥领了数个官职。若说这数个皇子中,除了太子殿下,也就魏王比殿下待遇好了。”罗彦目视李恪,见他没有反对,这才继续讲述下去。

    “深受陛下宠爱是一回事,但是殿下应该知道,这样的宠信对于殿下是什么样的危险。到了益州之后,万不可因此而生活骄奢恣意放荡。权万纪乃是个刚正的人,到时候殿下有什么出格的事情,定然会劝谏殿下。我之希望,殿下能够听从他的规劝。”

    罗彦一想李世民的儿子都有喜欢田猎伤农的习惯,还是忍不住警示了李恪一番。

    对于罗彦的话,李恪自然不敢怠慢。他深知罗彦不会漫无目的地说一些空话来安慰自己,既然这么说了,定然是预料到了一些事情。所以很是郑重地点点头。

    出了吴王府,罗彦的心情有些不好受。

    李恪是他教授时间最长的一个人。虽然先前也却是存了让他跟李泰打擂台的想法,不过发现李恪很是认得清自己的身份,而且对于自己也颇为敬重,这种利用的想法就彻底消失了。

    作为一个相当受宠的皇子,偏生是个庶出,李恪注定不可能成为皇帝。罗彦自然想着保他一条命,不至于到时候无缘无故就被栽赃陷害。虽然不知道历史上李恪之官后各种不轨的行为是不是为了自污,但如今既然有自己教导,也不用那么不上台面的事情。

    不过是三天时间,李世民就下达了李恪之官的诏书。趁着如今尚是秋季,南方正好不算太过闷热,让李恪即刻离京。至于益州那里,李世民早就安排好了人手,大都督府的一应杂务早就有人准备好了。

    李恪离开的时候罗彦并没有去送他。

    该交代的事情,那天晚上他都已经交代给李恪了。剩下的事情,就只能看他小子自己如何把握了。

    而就在这个时候,罗彦也迎来了自己最忙碌的一段时间。今年的科考再过两个月就要开始了,国子学的学生自然不可能放过这一条入仕的捷径。

    即便是他手下的那群学生,也有好多人在摩拳擦掌,准备在这次的科考中崭露头角。

    有罗彦的光环加成,这大半年很多学生最基本的经典都背的**不离十了。谁都觉得,要是去考个明经科,那是妥妥的。

    但进士科其实也不差。自从进士科出身的几个官员比明经科的官员更早一步迈入大唐的中枢,更是有罗彦这样一个官职虽然不大但是事迹绝对不少的人存在,罗彦名下的学生居然有四成都跑去报了进士科。

    这个消息让罗彦很是激动。

    如果第一年就教授出一窝子进士,往后自己就算是不当官,专门做个教书先生都能够名满大唐。

    所以,让自己的学生能够一发命中的心思,在罗彦心中甫一出现,就再也挥之不去。乖乖,名利诱人啊。虽然如今没有啥金牌讲师的名头,可确实有很多大儒就是靠教学生教出名的。

    打定了主意,罗彦准备给自己的学生开些小灶。

    这些年仗着自己的关系,罗彦对于每年科考的内容和中第的试卷,都进行过详细的了解。而且朝中很多人的作品自己都读过,他们喜欢什么口味,自己都可以在这些事情上下点文章。

    科考这个东西,确实是对自身才学的检验,也是对人情世序的检验。有时候,投其所好,也不算是作弊的行为。至少,罗彦就曾经严格要求自己的学生,不向考官行卷。

    经过了一番认真的筹备,罗彦关于科考的特训,就要正式到来了。

    罗彦这几天所做的事情,姚思廉通过种种途径,早就有所耳闻。当年罗彦执教金州时的光辉事迹,他这个国子学祭酒可是印象很深刻。那年可是将他们国子学都颜面扫地了,如今罗彦在国子学,怎么的也要让广大的学生受益不是。

    所以,姚大祭酒便再次找上了罗彦。(未完待续。)

第三百七十六章 罗助教科举讲座

    “什么?”当罗彦听到姚思廉的请求之后,一瞬间就惊呆了。

    委实是姚思廉说出来的话太过惊人了,这让他一个后辈实在不愿意相信方才姚思廉的话语。因为方才姚思廉讲的是,要他直接在接下来的几个月,知道科考开始前,给国子学所有参考的学生专门讲课。

    这是开国,不即便是算上前朝都没有过的事情。即便是誉满士林的大儒,都没有把握这样来。但是姚思廉居然找到了罗彦的头上。

    现在可不是被姚思廉的信任感动的时候,因为,这事儿罗彦他根本就承受不起啊。

    罗彦有些苦笑着对姚思廉说道:“姚公,你这可是要把我彻底给捧杀了啊。”大儒都想做而不敢做的事情,居然要他一个后学末进来做,这不是活生生被竖起了靶子么。

    姚思廉对于罗彦的抱怨,是半点也没有放在心上,反而乐呵呵地说道:“这件事情我已经想过了,当初你在金州的时候都没有怕过,难道,如今到了国子学,就要被吓软了腿?要知道,当初你不过是个稍有点名声的后生罢了,如今在士林中地位见涨,却这样惧怕。”

    罗彦恨不得要哭:“你老也不看看金州是什么地方,那时候我是金州州学博士,造次一点也没什么。所谓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说的便是当时的我了。可是你老再看看这长安。远的不说,就说咱们国子学,上上下下多少饱学之士当夫子,这事儿怎么就找到了我的头上。”

    “你就说干不干吧。”姚思廉冷哼一声:“想当初陆公在的时候,每年到了这个时节,都是他带着一干夫子轮流给学生们授课。今年本来想着你当初在金州的成绩不错,想着给你一个挑大梁的机会。谁想到你居然会这般不济事,事情都还没有做呢,就被吓退了。我看啊,陆公真是所托非人了。”

    姚思廉这是有意激罗彦,他可知道罗彦这小子油盐不进,但是对放在自己心上的人,却万般在乎。陆德明和罗彦的关系,他们这些做长辈的都知道,此时拿陆德明激罗彦,便是他的大招。

    果然不出姚思廉所料。

    罗彦听到这话之后,立刻激动起来:“姚公你也不用激我,既然这件事情是老师生前做了的,那么我便接了又如何。不就是被千夫所指么,我罗彦也没少被人指责过。只是,既然要我教授这些学生,那么接下来的几个月,国子学便不能有任何人干涉我的教法。”

    姚思廉没想到罗彦居然这么决绝,思量了一下,想想罗彦教授出的学生一个个如今都堪当大用,所以还是点了点头。答应了罗彦的要求。

    但是,罗彦并没有因为姚思廉的一个答应就满足:“还有一件事情,我需要事先提醒姚公,我讲学的时候,向来来者不拒但中途退出,就不允许再来,这个规矩,不限于国子学的学生。”

    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

    罗彦原本想着在自己那个一亩三分地上为所欲为,但是既然如今摊子已经铺的这么大,仅仅限制在国子学这个地方,就太过小气了。因此他才向姚思廉这样提议,其实也是另类的借此扬名了。

    姚思廉被罗彦的大手笔给惊呆了。这家伙,刚才还嚷嚷着自己害他,这会儿居然这么大的胃口。

    不过,既然他要做,那就做吧。他都不怕,国子学怕个什么。

    点点头,姚思廉答应:“只要你敢做,我这个老头子还没有什么不敢答应的。从今往后,国子学的前院的所有学舍,都是你的。你讲学期间,大门大开,核验身份之后,不禁其他士子进出。”

    这老头够狠的,罗彦其实也只是想试一试,没想到这位居然还真给答应了。

    “既然这样,那么,罗彦便在两天后开始讲学了。其他事务,就压劳烦姚公代为操持了。”国子学今年要开始的士子少说也有五六百,加上外边前来听讲的士子,只怕少说也是七八百人。这个规模可是当初他在金州的五六倍了,压根不是他一个人能够安排好的。

    姚思廉点点头,自是无不答应。商议好了之后,姚思廉匆匆回去安排了,而罗彦,则悠哉悠哉回到自己家中,和长乐一道吃午饭。

    罗彦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姚思廉居然会那么大的手笔。

    国子学科考前会安排夫子授课,这是最近几年兴起来的做法。其实外界的士子对于国子学的教课还是相当觊觎的,毕竟国子学授课的那都是士林中响当当的人物。

    但是一直以来,国子学讲学期间,并不让其他士子进去听讲。这样的做法就造成了一种神秘感。加上每年国子学中举的人都不少,所以到如今,国子学临考授课就成了一种相当厉害的东西。

    原本以为今年又是看个热闹,谁想到,这天午后,国子学居然派了很多学生出来,大街小巷到处贴告示。

    一看之下,所有人都愣了。

    这什么意思?国子学居然要让罗彦负责科考前所有学生的课程,并且接受外来士子听讲。但是授课期间,一旦退出就不允许再进来。

    国子学这是在玩什么游戏?难道是想来一套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把戏,把其他的士子都给讲废了,自己真正参加科考的士子却被另外一个人教授着。到时候差距凸显,今年国子学就又是大胜了。

    不,虽然很多人脑海里同时浮现出这样一个想法,但是很快就被他们给否定了。

    姚思廉和孔颖达这两尊大神在那里杵着,国子学不可能做这么下作的事情。那么,这上边说的就是真的了?国子学,真的要让罗彦作为科考前的主讲?

    “唉,我看啊,今年国子学的学生是要跟着罗彦陪葬了。你想想,他罗彦虽然说素有才名,但是教学的本事能有多厉害?”

    “就是说嘛,他比我们也就大上一两岁,而且这些年他在宦海中浮沉,要说这学问涨了,我是压根不相信的。”

    “嘘,你们别忘了,当初他在金州……”

    “我正要说这个呢,当初金州考出来的最多的是什么?算学!虽然进士科和明经科都中了不少人,可那是先前金州留下的底子。你也不想想,他罗彦真要是有本事,教出的就不是那一两个了。”

    “不错,我看啊,只怕是姚公和孔夫子有意要捧这个罗彦了。估计国子学本来就有很多十拿九稳能够中举的,被罗彦这样带一两月,到时候都中举了,这罗彦在士林的声望也就越来越高。”

    “唉,人心不古啊。原本以为姚思廉和孔颖达两位大儒一身正气,不想他们也做这些龌龊的事情。”

    告示张贴出来,很多人都抱着怀疑的态度。谁都不相信罗彦会有什么本事,这回估计确实是国子学在提携后辈。

    可是,很多人怀疑,却也代表有一部分是相信的。

    永安坊,一处普通的客栈里,此时正有十数个士子坐在一起读书。住着客栈,显然他们都是外地的士子。而且,还都不是官学的学生。官学的学生会随着押解贡品的队伍前来,时间不会有这么早。

    在这一片寂静的气氛中,忽然从门外传来一声急促的敲门声。

    “哦,是刘鸿这小子回来了,采买些纸墨,居然要这么长时间。定时这小子又被这长安的繁华给迷晕了眼。”

    “也许他只是绕道去长乐坊看了几眼。”

    “哈哈,常兄,这些人里,我就佩服你的嘴毒。”

    原本安静的房间对着一声抱怨立刻爆发出一阵哄笑,随着门扉开启,一个朴实的少年急匆匆挤进来,喘着气朝着门内正要调笑他的士子们说道:“诸位仁兄,大好事,大好事啊。”

    “行了,刘鸿,你小子是越来越离谱了。出去一趟就说有大好事,怎的,地上捡了一锭金子不成?”

    刘鸿瞪了说话的少年一眼:“你懂个什么,这回真的有天大的好事。”

    “行了行了,坐下来喝口水再说。”其中有个稳重的士子将刘鸿拉到桌前,递给他一杯水,朝着周围的士子有呵斥了一声:“且先等他说完。”

    刘鸿很是满足地将一杯水饮尽,这才乐呵呵地看着周围:“你猜我今天遇到了什么?”

    正要卖关子的他被方才那稳重的士子头上敲了一记:“别卖关子,说正经的。”

    刘鸿这会儿可不敢得意了,收起得意,很是激动地说道:“罗博士,不对,如今是诚国公了,要在国子学讲学了。”

    “什么?”

    “你说的是真的?”

    “真是罗博士?”

    立刻有人惊叫起来。虽然所说的话各有差异,但是其中的激动和质疑,却是不约而同。

    刘鸿很是郑重地点点头:“国子学的告示就是这么说的,我看着人名熟悉,所以专门找人问过的。就是他,没错。”

    那稳重的士子闻言,此时已经泪流满面:“哈哈哈,我张世忠今年定要仔细听罗博士授课。当年若是在金州能够好好听讲,何至于蹉跎这许多年。”

    一句话道出他们的来由,居然是金州来的士子。

    不过想想也是,唯有金州的士子,才知道罗彦究竟是如何神奇。(未完待续。)

第三百七十七章 奇葩的第一节课

    两日倏忽而至。

    当罗彦走到国子学前院,看着院中站着的人,估摸了一下数量,还是沉默了许久。

    此次国子学报名参加科考的人数他知道,有七百余人。但是如今站到前院中的只有四五百。这个数目虽然没有很详细,但是罗彦一眼扫过去,就只打差不多的数目了。

    这还要算上从外边过来的学生,因为罗彦之前已经得到过消息,大致有上百士子进了国子学,再也没有出去过。

    罗彦叹了口气,这些家伙,还是不相信自己啊。不过,国子学的学生都对他抱着怀疑的态度,反而激起了罗彦心中那么一点点的好胜之心。不是不信任我么,我就让你们看看,到时候后悔了可别哭。

    又等了一刻,见无人再来,罗彦点点头:“既然人已经来齐了。那么,讲课之前,我先说几句。规矩你们也知道了,去留随意,我不勉强。但是一旦离开,就不要想着再进来。你等可听清楚了。”

    下边一阵沉默。

    这样奇怪的规矩还真是第一次见,很多人都有些怀疑罗彦是不是真的如同外界所说,这回是要沽名钓誉了。

    不过沉默了一会儿,便听到人群中有人喊着:“罗博士,不,罗助教,我金州士子绝对不会退出。只要是你授课,不论是什么,我等都无比期待。”

    这近乎是迷信一样的叫喊,让底下的士子们顿时活跃起来。

    “金州来的?”

    “嗨,罗助教几年前当过金州州学博士。”

    “我知道,就是因为这个我才选择了留下。真不知道罗助教给金州人喝了什么**汤,这都过去好几年了,居然还这样热衷。”

    “别说了,看他怎么授课吧。”

    看着下边渐渐有了说话声,罗彦这才点点头。从怀中摸出一个荷包,对下边说道:“今天给你们讲的第一堂课,是一百文钱,究竟能够买到什么。”

    顿时里头有人就乐了,一百文钱能买到什么,这还不简单。

    “五斗米。”

    “一匹绢。”

    “二十斤羊肉。”

    “一刀纸。”

    “一部墨香居的《春秋》。”

    答案此起彼伏,种类繁多,让罗彦都是一阵好记。

    听到学生们的声音渐渐弱了下来,罗彦这才继续说道:“很好,我听到了很多种答案,但是,你们以为,一百文钱,真的只能买到这些东西么?”

    “罗助教,难道你还能够买来一头牛不成?”学生中顿时有人哄笑,罗彦的问话太有意思了,不是只能买到这些,难道还能买到更值钱的不成?

    罗彦笑了笑,点点头:“唔,也不是不行,但是你要给我一天的时间。”

    还真敢说,学生们顿时有些不相信了。一天的时间用一百文钱买头牛,罗彦今早出门吃了二十碗汤饼胀成二愣子了么?谁都知道一头牛那可是三贯钱呢,这还是打草原上送过来的肉牛。如果是耕牛那就更贵了,少说也是五贯钱起。

    看了看个个一连不可思议的学生们,罗彦笑了笑:“怎的?不相信?既然不相信,那我就带你等去亲眼看看,让你们知道一百文到底是在一天之内,如何买到一头牛的。”

    罗彦说完,也不管还愣在那里的学生,抬步往国子学门外走去。

    罗彦的第一目的地是在西市。这里乃是长安平民的交易区,每天都有各种大唐境内的商品在这里流通,繁华程度一度盖过东市。虽然身后有一大群学生紧跟着,但是罗彦一行人并没有引起人们太大的关注。

    在一处很是神秘的所在,罗彦将荷包递进去,随后就看到又一个更大的荷包递出来。

    罗彦掂量了一下,然后就继续往前随意走着,边走,还边观望着路边的货物。当他看到一处卖珠玉的胡商摊子,便走上前去。

    此时那个胡商正在使劲吆喝着,看到罗彦走上前来,很是热情地招呼着:“尊客,我这里有最好的美玉,只要你想的,我这里都有。”言语之间,很是自豪。

    罗彦笑了:“你也不要蒙我,如果你真有什么好东西,早就跑到东市去了,哪里能在这西市厮混。好了,不说废话,我要买几块玉练练雕琢功夫。”

    这胡商听到自己被识破,也不尴尬,反而很是热情地说道:“尊客一看就是明白人。这摊子上的东西,你看着拿便是了。”

    罗彦点点头,从摊子上捡起三块东西,然后问胡商道:“就这三样了,说说吧,什么价钱?”

    “呦,尊客,那种灰琥珀也入得了你的眼啊。不过其他两样的品相都算是不错的,就给我一百三十文吧。”胡商很是惊讶罗彦为什么要将摊子上谁都不愿买的那块灰琥珀拿走,但是想来也是人家的喜好,有钱赚就行了,也管不了那么多。

    嗯了一声,罗彦从怀中掏出方才从那神秘所在换出来的荷包,扔给胡商道:“这里是一百五十文武德钱,多出来二十文算是给你折兑换的。”

    胡商见状,连忙大喜着向罗彦一拜。

    而这个时候,围观的学生们顿时有些摸不着头脑了。有个胆子大的,走到罗彦身边质问道:“罗助教,这回你违规了。不是说好了一百文钱的么,怎的你掏出了一百五十文。”

    看还有人能够揪着这点,罗彦笑了笑:“我那时候拿出的一百文,乃是贞观六年铸造的。至于为什么成了一百五十文武德钱,那就要说说刚开始我来做的那件事情了。至于原因,你们自己想吧。”

    既然罗彦说了要自己想原因,学生们也不会再揪着这个问题不放,只能跟着罗彦继续走。

    这回罗彦可不再在西市停留了,而是花了整整大半个时辰的时间,走到了东市。学生们可是受了大罪了,看着罗彦买牛呢,结果带着自己在长安乱跑。

    但见罗彦一道东市,便一头扎进一家药铺里头。

    药铺地方小,不可能所有人都进去,所以只能是看谁跟的紧了。只见罗彦走进药铺之后,看着那忙活的伙计:“我说,这里的掌柜在不?在下有味名贵药材要变卖,还请掌柜出来掌掌眼。”

    药铺中的伙计也笑了:“尊客,你这是小看我咋滴?小的我在这店里当了八年学徒,这点小事,还用得着劳烦我家掌柜?”

    听着伙计的不忿,罗彦笑了笑:“并不是说你不识货,而是,这东西委实有些贵重,即便你认得,你也不一定敢出价。到头来,还是要找你家掌柜的。还不如趁早将他叫来,也省了一些麻烦。”

    “就算是叫,也得让我知道尊客卖的是什么东西吧?平白无故去叫我家掌柜,我可是要吃挂落的。”伙计半信半疑。

    罗彦嘿嘿一笑:“龙涎香。”

    “什么?”伙计差点惊的跳起来,朝着里头就嚷嚷:“掌柜的,赶紧来,这里有位尊客有好货。”

    那极力喊着,却怕外人听见的样子,惹得一种进来围观的学徒登时大笑起来。

    笑声才起来没过多久,便看到从后边转出一个圆滚滚的大胖子。看到一群人在那里笑,这胖子也有些不快:“小三子,你又皮痒了。这回如果没好货,这月你就不用想着拿例钱了。”

    呵斥完之后,这才来到罗彦身前。

    大量了罗彦一圈,有些平淡地问着:“不知阁下,想要变卖什么好货?这会儿我来了,不妨拿出来看看。”

    对于此人的态度,罗彦也没有什么反感,反正就是做生意,何必那么客气。

    掏出袖中的那块灰色琥珀状东西,罗彦往桌上一放。

    罗彦这样的做法,让胖子很是不屑。就冲这半点都不珍视的态度,眼前这东西估计就不是什么好货。真要值钱,以罗彦的衣着,岂不是要捧着出来轻轻放下。

    罗彦看到了胖子眼中的不屑,对着伙计说道:“取火来。”

    虽然不知道罗彦想干什么,但是伙计之前也听罗彦说这是龙涎香来着,虽然怀疑,但还是抱着一线希望。

    灯盏被拿来放在了桌上,罗彦从袖中掏出方才买来的一块玉,用那尖锐处往这灰色琥珀上一刮,许是用力了一些,只一下,便刮出一些粉末来。

    把玉收拾好,将粉末往灯火上一撒。顿时一种奇特的香味从火焰上散发出来。虽然只是一小撮粉末,香味居然充满了整间药铺,甚至药铺外头的学生都有人在问:“里头在做什么,居然这么香。”

    胖子此时终于收起了原本的不屑,目瞪口呆,良久才从口中吐出三个字:“龙涎香。”

    说完眼神灼灼地看着罗彦:“贵客,无论如何,这块龙涎香都要卖给我。想要什么价钱,贵客你尽管说。只要是我同心堂能够出得起,就算是变卖了这药铺,我都要买下来。”

    罗彦拿出来的这块龙涎香可是有足足三两。龙涎香的一向有价无市,真要遇上买主,别说他一间药铺,就是再来两间三间,也要买下来。

    罗彦笑了:“给我二十贯,我分你三钱。”

    而那胖子,听到这个答案,顿时激动的差点跳起来。(未完待续。)

第三百七十八章 有人想要打擂台

    龙涎香,乃是抹香鲸的分泌物,向来出现的极少。

    隋朝大业年间龙涎香第一次随着西域使团的到来,出现在中原。当世作为贡品,杨广对于此物是异常喜爱。其最宠爱的几个后妃寝宫中,一年四季由龙涎香制成的熏香不断。

    后来加上很多医士苦心研究,发现其能活血益髓助阳通脉,更是成为滋补的珍品。

    但毕竟这种事情都是在权贵圈子里流传着,那些胡商虽然也知道有这么一回事,但龙涎香毕竟稀少,很多胡商都把它当作是灰琥珀进行买卖。

    罗彦能够碰上这样一件东西,也是他运气好。原本还要劳碌半天将一百文通过商品差价变成三贯,不想遇到这样一件东西,一下子就完成了。

    虽然罗彦只答应给三钱,胖子已经喜不自禁了。慌忙跑到里头拿出二十贯钱,很是讨好地看着罗彦。

    罗彦也笑了笑,向胖子要了刀具,不过是三两下,便切出来一块,称了一下,堪堪到三钱。虽然亏欠了一点,但是胖子已经连声朝着罗彦道谢了。

    如今二十贯到手,罗彦也懒得再去卖弄金融知识了,这就带着学生们回到了国子学。

    站到太浅,罗彦看着底下一群赞叹不已的少年,说道:“诸位也看到了,今日运气好,尚未半天,便已经拿到了买好几头牛的钱。中间一共做了三笔交易,第一笔将一百文贞观六年铸造的铜钱,换成了一百五十文武德年的铜钱。第二笔,用一百五十文武德年的铜钱,买了一块近三两重的灰琥珀。第三笔,灰琥珀变成了龙涎香,不过三钱就换来了今年新造的二十贯铜钱。”

    不理会学生们如何的惊叹,罗彦继续说道:“这三件事情,留给你们两天的思考时间,两天后,每个人写一篇文章交给我。”说完之后,竟是理也不理这些学生,便离开国子学,往家里走了。

    这么个性的老师,很多学生还是第一次见。嘴里不禁有些抱怨:“合着带我们逛了半天,就这样走了?”

    “学长,你就知足吧,我等罗助教亲授的学生,十天半月就有这么一遭。习惯就好了,我感觉,这里头能写的东西实在太多了。言尽于此,小弟告辞。”

    不仅是罗彦教授的学生,便是金州来的士子,这个时候也无奈地笑了。这才是他们熟悉的罗彦啊,别具一格的教授方式,总是能够发人深省的做派。

    只是,这三件事写一篇文章,还真是不知道从何写起了。

    罗彦这会儿正抱着长乐在秋千上玩呢,浑然不知国子学中一干士子对他的怨念。以及,长安城中此时有些人对他的议论。

    刘昶宅,位处延平门旁边的待贤坊。作为刘向的正牌后人,刘昶乃是士林中颇有声望的大儒。平素前来求教的人就络绎不绝,而今科考在即,刘宅门前更是人来人往。

    能够被大儒接见,在普通士子看来,这已经是天大的荣幸了。

    此时的刘家正堂,正有三四个中年人,向主座上一位白须老者忿忿不平地说着:“刘公,原本我等也以为,罗彦虽然年少但是颇有才学,虽然姚公有些冒险,但是如果他能够继承陆公的衣钵,对我士林也是大好事。谁想到这罗彦居然如此敷衍,国子学和其他地方的那六百多士子,是怕今年是要被罗彦给害了。”

    “就是说啊。第一天居然带着学生在西市做那商贾之事,真是斯文扫地。这样不算,就这个还要学生们写一片文章,呵呵,又要被拜拜耽误两天时间。这样下去可不行。”

    “我等此来,只想请刘公出山,力争将那些误入歧途的士子挽救回来。”

    刘昶听了这几人的抱怨,也是有些气愤:“住在长安,罗彦的名字我也多有听说。虽然最多的事情是朝堂上的龃龉,但在我士林,也却是做过不少事情。原本以为是个青年俊彦,不想居然如此浮躁。”

    又思考了一下,这才郑重地对这几人说道:“这件事情,我会放在心上。不过,我岁数大了,不可能一个人把这件事情挑起来。所以,明日我再请几位老友过来商议一番。若是他们同意,便今早组织起来,也好好的办上一回讲学。”

    几人闻言大喜,又是一阵闲聊,这才心满意足地离开刘宅。

    第二天,当一个个大儒在进入刘家不久,士林中便爆发出一个极度重大的消息:大儒刘昶与数位好友,不日将在普宁坊的汉太学旧址上,展开为期两个月的讲学。

    这太特么有针对性了。

    国子学对汉太学,数位大儒对一个后学,以及相同的讲学时间。但凡是有点脑子的,都知道刘昶这是针对罗彦来的。与罗彦那天马行空的方法不同,刘昶等数位大儒可是挑明了要针对科考讲授经籍。

    罗彦后知后觉,第三天才得到消息。当有人在他跟前说了这件事情的时候,罗彦笑了笑,这是那些老头子们要搞事啊。看来自己之前的作为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满。

    回到国子学的他,被很多人奇怪地盯着看。

    能够被一干大儒针对,罗彦也算是大人物了。只是,那眼神中的怜悯是怎么回事?罗彦这个时候真是有些操蛋。不过,内心的理智告诉他,这个时候最应该做的,就是依照自己的办法,好好的教授学生。一切,都要有科考来检验成果。

    站在国子学前院中的人少了一大半。这个时候不过两百来号人站在院子里,手上拿着写好的文章。

    关于离开的人,罗彦只字未提。一如往常笑眯眯地将收上来的文章拿在手上,对座下的学生说道:“今日,报了明经科的学生,在我这里用心将《论语》前二十卷读三遍。至于报了进士科的,《管子》一文,通读一遍,没有书籍的,带身份文牒过来取书。”

    诸生很奇怪罗彦的做法。但是既然他们能够忍住不去听大儒的课,而是跑到这里来,就意味着他们也是很相信罗彦的。至于金州的士子,知道这是罗彦强化他们记忆的方法,压根没有一点疑惑,纷纷上来取了书籍下去开始朗读。

    而坐在台上的罗彦,此时则很用心地看着每一篇文章,手中的笔不停地挥舞,书写着文章中的不足和长处。

    此时汉太学的旧址,高台上安放了六张胡床,每张胡床上都坐着以为须发全白的老人。台下密密麻麻站着数千士子,基本上参加科考的,大部分都汇聚在这里了。

    台上坐着的六位全都是名满天下的大儒,对于经学各有所长。常年只教授三两个弟子的他们,如今居然能够走出来讲学。士子们对于刘昶的感激,无以言表。

    这里头自然有国子学跑过来的学生。

    先前国子学已经说了这段时间他们可以自由进出国子学,所以压根不用担心会被惩罚。

    这些人三五成群走到一起,就开始诋毁起罗彦来了:“前日居然带着我等去买卖东西,虽然对他那手赚钱的本事我也是相当佩服,可是我等毕竟是读书人,将来要替陛下治理天下的,怎么能够在那种蝇营狗苟的事情上费神。”

    “不错,还是到这里来好,有大儒讲经,而且时间持续两个月,收获定然不小。这几位的弟子可各个都在朝中为官。就算是什么都没有学到,将来入仕之后,凭借这层关系,也能够仕途顺畅。”

    “哈哈哈,英雄所见略同啊。”

    士子们闲聊着,上边的大儒也没有闲着,相互攀谈几句,看着底下人群渐渐安静,这才由刘昶开始主持:“今日我等在这里开始讲学,只因近来有些小辈太过浮躁,才学不足却妄自尊大。为了避免斯人不再误人子弟,因此才邀约了几位老友,为士子们授课两月。”

    刘昶老头背景深厚,也跟不怕得罪人,一张嘴就差挑破那层窗户纸了。饶是如此,这火药味十足的话语还是引得士子们一阵振奋。尤其是那些比罗彦年长的士子,更是一脸认同。

    谁也不想一个后辈爬到自己的头上去。

    刘昶这还没有说完:“国子学如今是越混越回去了。难道就不怕今科无人中举,让陛下震怒么?依老头子看,国子学如今也成了关系当道,才华被欺的地方。”

    此言一出,莫说是那些个士子,就是台上的老儒,也稍微有些惊动。好在他们也知道刘昶说这话压根没啥影响,所以也不做阻拦。

    可是地下的士子可不这样认为啊,一个个很是担心地看着刘昶:“刘师这样说实话,只怕要被国子学攻讦了。”

    “老先生一身傲骨,怕得谁来。国子学要是敢攻讦他,我第一个站出来和国子学对着干。”

    “兄台,你不是国子学的学生么?”

    “哼,若是国子学真的成了那般藏污纳垢的地方,我便不去了。不就是每月有些补贴么,我还不至于穷到少那点钱。”

    “兄台高义。”

    ……

    一时间这汉太学旧址比东市西市加起来都要热闹。(未完待续。)

第三百七十九章 早知道会有今天

    接下来的一天,也是罗彦接掌这些科考士子的第五天。

    当罗彦再次登上前院高台的时候,能够前来听讲的只剩下了不到百人。看到这稀稀落落的人群,罗彦不禁皱了皱眉头。看来还是有很多人不能够相信自己的本事。

    长叹了一口气,罗彦拿出昨日的文章,开始下发起来。

    场面相当尴尬。

    罗彦连续叫出了十几个学生的名字,都没有人上来取自己的文章。微微叹着,罗彦将那些纸都仔细放在桌上,表情却依旧严肃地继续念着名字。

    两百多张纸,不到一百人领取。尴尬的气氛中罗彦开口道:“如果你们以为,那天我只是想在你们面前展示我赚钱的本事,那就大错特错了。”

    罗彦这别样的开场白让下边的士子会心一笑。确实之前有人这样抱怨过,不过貌似抱怨的人已经不在这里了。

    “柴米油盐,乃是百姓生活的根本。你等将来入仕为官,要做的也无非是让百姓们的需求得到满足。这样就已经是一个好官了。若是让他们还有余钱,那更是能员。而如何做到这些,只凭你等读那么几本书,是远远不够的。”

    罗彦很是严肃地说道:“一百文贞观钱,换一百五十文武德钱,这里头的原因你们想清楚了么?我看是没有,因为好多人都没有写到要害。你等以为一句国富民强就可以解释一切么?”

    “贞观钱之所以能够这么贵重,是因为铸钱过程中使用的铜多了,铁锡之类的少了。因此外观上,贞观钱色泽更为鲜亮,而且同等大小的钱币,贞观钱要重一些。”

    “但是朝廷每年铸钱都是有定数的,这个定数从何而来,便是依据国家储备。储备多了,自然会多一些,储备少了,便要少一些。这样才能够尽可能稳定物价,而不会因为大量铸币导致物价飞涨。”

    看着士子们有些迷惑的眼神,罗彦继续讲道:“这便是物以稀为贵的道理。”

    讲完了这个,罗彦这才继续说道:“从此引伸出对中枢的物价平抑之类的策论,你等可曾想过?还有,为何我又能够从西市兑换到武德钱,这又是一个问题?”

    “至于那龙涎香,是识货的人眼中,它是无价之宝,便是得到一点粉末都能欣喜若狂。可是在不识货的人眼中,它不过就是一块普通的宝石。于那孔夫子的因材施教,于那为政时的知人善任,以及那乡野遗贤不得一展才华,你等难道就没有想过?”

    说白了,策论也是命题作文,文笔是一方面,关键还得看内容。针砭时政的同时如果能够提出合理的建议,对于朝堂来说,那才是真正有才华的人。

    台下士子顿时一阵羞愧。他们却是也想过这货币兑率的问题,也想过人才举荐的问题,但是远远没有罗彦想得这么深入。

    见自己已经说的差不多了,罗彦这才停下来:“好了,相关的批阅已经写到了你等的行卷上,回去自看便是了。今日,明经科的《论语》全篇三遍,进士科的《管子》一遍,读完再走。”

    虽然点评文章却是很给力,可是接下来又是很蛋疼的读书时间,这让留下来的这不到百人都有些郁闷。原本以为罗彦会换点花样,不想临了还是死读书。

    无可奈何,不论心中是否自愿,这个时候忽然离开终究不好,所以学生们还是耐着性子读着书。

    罗彦只会让学生不停读书的奇闻,这天之后,就传遍了长安。这下子谁都知道罗彦绝对是被姚思廉和孔颖达两个人推出来混声望的,不过这回可是声望混成功了,却全都是负面的。

    又过了一天,国子学只剩下五十人。而罗彦依旧我行我素,让进士科的学生继续读《管子》,至于明经科的,这回倒是换了内容,从《论语》换成了《礼记》,依旧是读三遍。

    汉太学旧址,刘昶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很是不屑地当众说了一句:“哗众取宠。”

    消息当然传到了罗彦的耳中,而且速度很快,因为他是在姚思廉的房中得到的消息。

    这几天姚思廉也在观察。让罗彦讲课,其实他担着很大的风险。尤其是那几个大儒出来在汉太学旧址这么一闹腾,便是连李世民都惊动了。

    想想方才在宫中李世民的询问,姚思廉也为罗彦捏着一把汗。

    这时候他是真的后悔啊,原本一片好心,不想却办成了坏事。他自己遭点罪没啥关系,但是罗彦往后的日子还长着呢,这会儿可彻底就毁了。

    当罗彦走进门之后,姚思廉便急切地问道:“进之,你到底在做什么啊?如果是你讲评文章,绝对不会引起这么大的动静。怎的就让那些学生不停地读起书来了呢。”

    “姚公尽管放心。罗彦从来不做没有把握的事情,虽然这次的做法有些让人难以理解,但是,只要再过一个月,就一定能够见分晓。只请姚公再替我担待一个月。”罗彦笑了笑,对着姚思廉一拜。

    姚思廉见这会儿罗彦还在笑,有些气恼地说道:“你让我放心,我如何放心得下。只后悔当初太过冲动,将你过早送到台前。唉,进之,是我害了你啊。”

    老先生这样客气,反而让罗彦有些不好意思了:“姚公,你要是真的不放心,我说什么也没用。你老人家不妨到杜相府上走一遭,想来定然能够让你安心不少。”

    姚思廉奇怪了,这和杜如晦有什么关系?今科又不是杜如晦做主考,就是连请托关系都不可能做到。自己去了又能得到什么。

    不过,既然是罗彦说了,那么就去试试看吧。姚思廉实在是太过关心这件事情,以至于即便是一点可能,他都不愿意放过。

    一个时辰后,姚思廉的小轿落在了杜如晦府前。

    颤巍巍地走进杜府,此时杜如晦也不过是刚从太极宫中回来。他也正奇怪这老夫子怎的忽然到访,但是作为士林后辈,杜如晦还是很恭敬地将老先生迎进正堂。

    “姚公进来身体可好?”杜如晦将老先生让到座上,这才问道。

    被罗彦给气了一阵,姚思廉这会儿心情相当郁闷。既然杜如晦问起,还是有些哀叹:“唉,进来因为进之的事情,闹得老头子我是心神不宁。这不,那厮要我前来你这里找一剂定心丸,我只好跑过来了。”

    杜如晦闻言愣了,良久之后,顿时哈哈大笑起来。

    “罗彦这厮,居然连你老人家都要作弄一下。这件事情,他直接向你言明不就行了?”

    杜如晦知道这几天闹得沸沸扬扬的罗彦沽名钓誉事件。事情的始末详情都有人及时汇报,虽然朝堂并没有因此掀起波澜,但关注的人绝对不少。

    所以他也知道姚思廉担心的事情和罗彦要他向姚思廉解释的事情。

    “既然姚公来了,那我也不再隐瞒了。罗彦之所以那么做,是因为,他想让那些学生将经籍都记住。”经历了杜荷的那件事情,杜如晦对罗彦的神奇之处非常清楚。但是事关重大,他也不敢乱说。要不是姚思廉说是罗彦让他来的,杜如晦绝对不会吐露半个字。

    这下姚思廉可是懵了。就那么读三遍,这经籍就能够记住?这也太不可思议了吧。

    杜如晦料到姚思廉定然是这个表情,所以苦笑一声:“姚公可见过一个十岁孩童,三天便将《声律启蒙》倒背如流,三天又将三百首诗作背熟。”

    “什么?”

    姚思廉一副见鬼的表情。

    《声律启蒙》如今也是很多人家开蒙的读物,姚思廉当然知道。其中的字句对仗押韵,确实便于背诵。但是要说一个十岁孩童三天将其倒背如流,姚思廉只觉得此人定是天生神童。

    “那个孩子,便是我家杜荷。”杜如晦很是无奈地摇摇头。时至今日,他都有些不可思议。但现实就是如此,而今的杜荷在长安都是小有诗名。

    姚思廉彻底惊呆了。

    良久之后,他才叹了口气:“原来,罗彦这小子一直是在示弱。不行,我要马上回到国子学,强令所有学生必须听从罗彦的教授。这等好事,不能白白错过了。”

    此时的姚思廉只觉得那些离开的学生都好傻,这样的机缘就要白白错过。这事他绝对不能容忍,必须要采取一些措施,让学生们回到国子学来。

    但杜如晦却将他拦住了:“夫子,听我一言,就让他们去吧。杜某虽然不信沙门,但是这缘法一说,却也略有认同。放弃罗彦,便是他们的缘法。”

    似乎觉得这句还不足以让老先生放弃那个想法,又补了一句:“只怕,罗彦也是这样想的。他需要的不是幡然悔悟,而是一直对他坚信不移。不然,他也就不会有一旦退出就不允许再回来的说法了。”

    姚思廉一想,还真是这样,罗彦只怕早就料到了今天。而自己若是想干涉,怕以那小子的性格,只会撂挑子不干。好在国子学还有二十来个学生在罗彦手下,只要真能够像杜如晦说的那样,也很不错了。

    想到这里,姚思廉叹了口气,不再言语。(未完待续。)

第三百八十章 放榜日即打脸时

    国子学前院的学生终于不再减少,就如同罗彦那奇葩的教学方式丝毫没有改变一样。

    两个月的时间,国子学和罗彦一天天被士林指责,以至于人们都觉得有些厌烦了。但是,时间流逝,科考也转瞬即至。无数人已经开始观望科考后的结果。

    这件事情很重要,如果说先前都是莫名其妙的指责,那么科考结果出来之后,就会有人根据这个彻底打倒罗彦。

    随着李世民对科考的重视,进士科和明经科在同一天考试,结果也是同一天由吏部公布。

    张榜的时间定在了十一月廿六日。一大早,数千士子便围堵在了吏部门口。依照常例,榜单会在辰末张贴出来,算算时间,已经快了。

    士子们期待之余,自然会说些闲话。而罗彦手下教授的五十名学生,自然成了被嘲讽的对象。

    “那几个傻子,我看啊,今科是不用想着中第了。嘿嘿,也不知道他们被灌了什么**药。要我说啊,今日他们就不应该前来。”

    “是啊,我倒是要看看,他们一个个不在榜上,会是什么样的表情。”

    “其实我最想看的,是刘公和其他几位大儒,到时候怎么批驳罗彦。你想想,这老一辈和少一辈的冲突,看起来绝对比咱们嘲弄这些人要好看多了。”

    “是啊,哈哈,看完了榜单,咱们就到国子学门前去看看。我想,那时候全长安的士子肯定都会围在那里。”

    “是极是极,呆会我也去。”

    而这会儿被所有人议论的那五十人,此时正站在一起。他们中间有国子学的,有金州的,也有其他地方来的。就因为被罗彦教授过,此时的他们就成了被万众瞩目的存在。

    当然,他们也知道看向自己的目光充满了恶意。但都被他们无视了。

    只有真正经历过那种奇怪感觉的人,才知道,此时的他们内心充满了自信——对榜上有名的自信。

    似是新近在门栓上上过油,吏部的大门打开,居然还没有盖过门外的议论声。直到浅绿的公服出现在告示墙前,几个皂隶七手八脚将告示贴在墙上,士子们才发现,出榜了。

    即便不知道上榜者何人,但是有了一个结果,就值得人们欢呼了。吵嚷的声音中,站在最前边的士子高声肠道:“明经科榜首,孙谦,国子学。”

    “孙兄在何处,我等恭贺孙兄高中。”虽然不知道这孙谦到底是谁,但是士子们依旧送出祝福。明经科榜首啊,一入仕就是从八品上的官职,可以在中县做个县令了。

    可是,在这祝福声中,很多人却同时爆发出一声:“不可能。”

    说这些话的人都是国子学的学生,大家只以为是这些人在嫉妒的时候,在那被大家孤立的五十人里头,忽然传出一声:“孙某谢过诸位。”

    当士子们闻声回头,看到那五十人中有一人很是谦逊地朝着自己下拜,一个个瞬间都惊呆了。“什么?居然是他?怎么可能是他?”

    这孙谦赫然是罗彦教授过的学生。

    原本还喧闹的人群,一瞬间安静下来。娘的,这厮到底走了什么运,居然能够高中明经科榜首。

    吏部门前安静了很久,这才有人忍不住催促:“赶紧看看接下里的名次。”其实,他们也只是想用其他人盖过孙谦。罗彦教过的学生,如果只有孙谦一人上榜,那就说明孙谦远原本就有这个实力,不是他罗彦的功劳。

    “第二名,刘鸿,金州。”

    “什么?”这回由不得士子们不惊讶,他们都知道,这金州的士子,全都跟在罗彦身边,一个都不曾离开。全国上百个州,唯独金州是本届科考的一朵奇葩。

    读榜的士子慌张了,忍不住连第三名也读出来:“第三名,李诗英,秦州。”

    前三总算有一个不是国子学和金州的人了。士子们顿时松了口气。还好,这位应该跟罗彦没有什么关系了吧。

    心里的热切,让他们情不自禁喊出来:“哪位是李兄,我等恭贺李兄高中。”

    “李某谢过诸位。”听到声音士子们的脸就黑了。妈的,怎么第三还是那五十个人里头的。这还要不要人活了。

    当艰难地将明经科中第的三十个名字念完,门前所有人都陷入了沉寂。之前很是得意的嘲讽,如今反而成了狠狠的巴掌,扇在自己的脸上。何其痛哉。

    因为,这三十个人里头,有十六个出自罗彦门下。

    羞愤和后悔,两种心情同时出现在在场大部分士子的心中。要是当初没有嘲讽罗彦和他手下的那五十个学生多好,要是当初能够投入罗彦门下多好。尤其是国子学的学生,大好的机会摆在他们面前,居然都没有珍惜。

    当吏部的门再次打开的时候,颓丧的士子们终于又燃起一丝希望。对啊,还有进士科,但愿进士科能够扳回一局,那样自己这些人也不至于彻底将脸丢尽。

    “榜首,宋世宇,国子学。”

    读榜的士子这会儿看到国子学和金州就有些恐惧。方才的明经科这两个地方带给他们的打击太大了。

    不过这回显然没有让他们失望,在前边一些的人群里,一个士子很是得意地朝四周拱手,不停地道谢。

    榜首没有落入罗彦门下,让这些士子很是激动。明经科毕竟还是靠死记硬背多一些,所以罗彦那些朗读三遍的招式有用也说不好,但是进士科主要考时务策,想来这回罗彦就要怂了。

    其实他们不知道的是,这宋世宇虽然名义上是刘昶他们的学生,但是时务策写的东西却是他听闻自己好友每日讲述罗彦的课程才有的想法。

    文笔固然重要,但是时务策里头的对策也一样重要。

    可是现实容不得这些士子们继续欢喜下去。“第二名,方志忠,国子学。”

    就在他人还在寻找方志忠是谁的时候,宋世宇就已经知道了。还能有谁,不正是给他讲述罗彦课程的好友么。虽然好友高中宋世宇也很欣喜,但是一想自己还是得益于人家,这心情就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而那些知道方志忠身份的人,登时也心里一惊。这还要不要人活了。

    吞了口吐沫,前头的士子艰难地将第三名给念了出来:“第三名,洛光,金州。”

    士子们有种十万只神兽从心中路过的心情。这还要不要让人活了。明经科把前三包圆不说,进士科要不是有一个宋世宇撑着,也要被罗彦名下的学生攻占。

    而进士科二十人的榜单读完,罗彦名下的学生居然中了八个,而且有三个在前十。

    “黑幕。黑幕。”当这样逆天的成绩摆在面前的时候,心中还存着侥幸的士子们再也忍耐不住,围着吏部的大门便这般叫嚷起来。

    吏部没少被人闹过。基本上每年科考的时候都有士子在吏部门前大呼不公。对付这样的事情,吏部的官员们早就有了经验。不相信是吧,那就拿人家的卷子让你们好好看看。

    不消半个时辰,吏部中门大开,一班差役从里头走出来,在门前清理出一片空地。随后又有十数个差役抬着五张木板,小心翼翼地放置在空地上,随后每张木板前边站着四个差役将人群隔离在一臂之外。

    做好了这些,一名身穿青色公服的官员走出来,很是不客气地朝着士子们呵斥道:“睁大你等的眼睛好好看看,本次科举采用了糊名,誊抄,三次审阅,最终交给陛下定夺。完全没有任何私情可言。技不如人,就该好生读书再度来过,这般失礼,真是丢脸。”

    说完冷哼一声,袖子一甩,便走进吏部。

    被这样训斥一顿,很多士子都羞愤地变了脸色。但是种种不甘促使,他们还是选择了仔细审视张贴在木板上的试卷。

    明经科的最容易挑错,所以变成了士子们首先下手的对象。纵览孙谦的试卷,帖经部分全部答对,就这一点,便吓退了很多人。此次帖经可是在十二经中找了好几道极为生僻的句子,如果不是对十二经都烂熟于心的人,压根不可能做到全部答对。

    至于其他的部分,更是不逊于旁人,这个榜首拿的半点毛病都挑不出来。

    榜首没问题,那就第二名和第三名。可是刘鸿和李诗英的卷子依旧挑不出毛病,看了三十人的卷子,这两人排二三位根本没问题。最大头的三人都这样了,其他人自然也没有毛病。

    明经科找不到毛病,那便从进士科这边挑挑刺。

    可是,不论他们如何否认,进士科这边更让他们忧伤。

    有些个置身事外的士子甚至点评:“方志忠可惜了,如果这手书法再好一点,估计宋世宇就要排第二了。不错,不过,我怎么有种感觉,这两人的策论似乎在某些方面如出一辙呢?”

    “不,不是这两人,而是但凡罗彦交出来的学生,虽然各自阐述的问题都不尽相同,但是处理的手法都有相同的风格。不过,仔细推演一番,那些手法确实很老道。”

    “那,宋世宇?”

    士子们不敢往下想了。(未完待续。)

羞涩地请假回家

这个,小道又不要脸地请假了。时间略长,今天只能两更,明天还得请假,到了后天,恢复三更。请大家见谅则个。(未完待续。)

第三百八十一章 升官就跟玩似的

    待贤坊,刘家。

    今日是放榜的日子,忙活了两个多月的刘昶以及他的数位老友,自然不会忘了这件事情。一大早讲学的几位老儒就汇集在刘昶家中,派出去几个下人去看榜。

    这回他们专门和罗彦打擂台的,所以不论先前如何,现在都要用科考的成绩来向大家证明。

    一干老儒凑到一起,虽然也会闲聊几句,但是心思都在两榜上。

    眼看着晌午到了,这派出去的下人还不见回来。饶是这些老先生自诩养气功夫不错,但此时也不免着急起来。索性又派出去几个下人,想着过去催催。

    这些人刚要出门,便看到先前派出去的那些下人带着一脸的颓丧回来了。

    刚要出去的下人们只觉得省事,也不理会回来的这些人是如何的心情,很是激动地拽着他们就往老儒们汇聚的屋子中走去。

    刘昶见下人这会儿才回来,有心呵斥,但又着急了解两榜的情况,因此很是着急地问着:“两榜出来了,怎么样,我等坐下听讲的士子,有多少高中了?”

    看淡了名利的那是方外之人,似刘昶这等,还没有达到那样的境界。

    下人听刘昶问起,有一说一:“回老爷的话,据说明经科三十人,进士科二十人,在诸位先生座下听讲过的,有十五人左右。”

    不仅是刘昶,便是其他老儒听到这个数字都很是得意。五十人里头能够有近三分之一是听过他们讲学的,这等成绩足够让士林称颂了。想想到老居然会这般出名,这些人也很是得意地大笑起来。

    不过,这下人很是不知趣地说了俩字:“只是……”

    这两个字冒出来,不出意外,肯定是剧情有转折。原本笑眯眯的老儒们一个个有些不悦了,心道这厮真是有些没有眼色,没看到大家都在欢喜么。

    刘昶很是不悦地问道:“只是什么,赶紧说。”

    下人虽然有些惊惧,但与其在之后让这些老先生们丢脸,还不如现在早早的说了。所以虽然有些胆战心惊,依旧照实说道:“只是,那罗彦教出来的学生里头,有二十四个上榜的。不仅包圆了明经科的前三,便是连进士科的第二第三,也被他手下的那些个学生拿了。”

    “什么?”

    原本还乐呵呵地诸多老儒,在这个时候终于彻底说不出话来了。自己这些人两个月的辛劳,还比不上那个毛头小子不知所谓的教法?这也实在有些没天理了吧。

    一干老儒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居然再也没有了笑容。两个月前自己等人那般的嘲弄罗彦,如今看来,居然有种打了自己脸的感觉。

    刘昶府上自此一片安静,但是在国子学却又是另外一番景象。

    国子学内的气氛整整压抑了两个月。从那些老儒在汉太学旧址讲学,到士林中一片叫骂,姚思廉和孔颖达两人的日子就没有好过过一天。压力不仅仅是来自外部,便是国子学内,也有不少夫子对于罗彦的作为颇有诟病。

    但是,自从姚思廉去了杜如晦府上一趟,他就打算将这些压力替罗彦顶下来。

    这不是对罗彦的盲目信任,姚思廉相信,罗彦既然能够将杜荷塑造出来,那么对于剩下的这五十个学生自然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如今,丰收的时候到了。

    和刘昶家一样,国子学今日也在吏部门前派去了大量的学生。这样一来,张榜的结果在第一时间就能够知道。

    明经科的结果让整个国子学为之一震。孙谦那是国子学表现相当普通的一个学生,入国子学两年,每次月考的成绩都在中游。平素诸多士子一起探讨经义,也不见他有什么出人之处。

    但是,就这样的,居然成了明经科的榜首。除了归功于罗彦,还能够有什么好理由?就这一个例子足够让国子学先前弃罗彦而去的学生捶胸顿足。

    更何况罗彦的学生将明经科过半的名额给拿走,单纯后悔已经不足以表达这些士子们的心情。

    但是这还没有完啊,进士科的榜单一出来,原本没有报考明经科的学生也被打击了。这回罗彦的学生确实没有把榜单的一半给占了,可是也差不离了。

    罗彦的那五十个学生,报考进士科的也才十九个。想想人家十九个人里头出来八个把名额占了,留下十二个让数千人去争夺。这是怎样的一种卧槽。

    姚思廉此时已经乐坏了。

    两榜榜首都是国子学的。就算是国子学再也没有一个人中举,这都足够让他给朝堂一个交待了。何况,这五十人里头最少也有十个是国子学的。

    而罗彦那里,更是给他大大的长脸。乖乖,就他姚思廉自己上,都没有这个能耐教出这么多中举的人。

    两个月的压力一扫而空,姚思廉此时对着那些个夫子,很是得意地笑着。

    被震撼的不仅仅是刘昶和国子学。

    长安士林此时早已哑口无言。他们已经找不到什么好的借口再去对罗彦教书的本事横加指责。几个老儒都干不过,再来几个,难道就能够讨得了好?

    仅有的节操也只能够让他们在这个时候不再见风使舵。

    而此时的太极宫中,李世民却爆发出了一阵爽朗的笑声。

    不论刘昶和罗彦怎样争斗,到最后,得到好处的其实还是李世民。国子学和汉太学的擂台,李世民早就知道了。先前将姚思廉叫来,询问的成分更多一些。

    早在吏部将两科的试卷都拿来的时候,他就知道这些人都是谁教出来的了。

    其实李世民一开始只是想让两方打个平手。但是明经科的试卷罗彦的学生确实答的不错,即便是李世民可以寻求平衡,也不忍因为这点原因就把人才往外推。

    原本还想着在进士科这边找点平衡。谁知道罗彦这小子的学生依旧不客气,直接将八个名额揽在手里。

    李世民真正纠结的是进士科排名次的时候。

    其实方志忠和宋世宇两人的策论,压根就不分伯仲。甚至在操作性上,方志忠的反而更加容易施行。之所以到最后让方志忠委屈地到了第二,也是李世民出于平衡的心理。

    两榜的榜首都让罗彦的学生给占了,将来罗彦这小子岂不是要上天了。不论怎么说,不能让罗彦骄傲,也得给那些个老儒们一点面子。不过,李世民自然也不会让方志忠吃亏就是了。能够让他记住的下层官吏,将来还不是官路顺畅。

    看着坐在绣墩上的杜如晦等人,李世民很是开心地说道:“罗彦这厮,不想一下子教出这么多人才来。先前朕还担心他吃亏,将姚祭酒唤来问过。”

    杜如晦听到李世民提起这个,笑了笑,对李世民说道:“陛下,依微臣看来,如今我等要关心的,不是那两榜中举的士子。而是罗彦教授出来,落榜的那几个。”

    房玄龄一听,登时点头道:“杜相所言极是。此次进士科的试卷中,有二十份非常特别的试卷。内中所言无不针砭时弊,更是能够提出一些解决的办法。虽然有十一份方案还有些稚嫩,所以没有被选中,但是假以时日,定然也是刺史之材。”

    “二十份,据我所知,罗彦教授的学生有十九人,还有那进士科榜首的宋世宇,正好二十人。莫非?”李世民似乎知道了什么,但是又不敢肯定。

    “不错,正是罗彦教授的十九人。”房玄龄很是肯定地点点头。

    李世民沉默了一会儿,对房玄龄嘱咐道:“将这未曾中举的十一人留下,一概充入国子学,让罗彦亲自教授。嗯,给他们从八品下的待遇。”

    这虽然算不上什么大手笔,但是李世民这样做,在大唐也属于首次。但是这样也正好告诉天下士子,朝堂求贤若渴的态度。李世民确实打的一手好算盘。

    吩咐完这件事情,李世民这才继续说道:“罗彦培育贤才有功,不可不赏,你们说说,朕应该怎么赏赐于他?”

    这可是把杜如晦他们给难住了。国子学教授学生本来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以前虽然也有些赏赐,但不过就是几匹绢的事情。可是教授出近半的举子,你要朝堂怎么赏赐?

    长孙无忌很是无奈地站出来说道:“陛下,往常赏赐,皆有前例可循。可是如今罗彦做的事情也委实有些太过奇特,这个赏赐我等不好定论。陛下还是自行定夺吧。”

    得,最终皮球还是踢给了李世民。

    李世民也知道,自己问这句显然是多此一举了。赏赐什么,赏赐多少,还不是要他说话。

    “嗯,既然如此,那就给罗彦手下那五十个学生各赏绢帛三匹。至于罗彦,有这样的本事,要是不给他点特殊的待遇,那也显得我太过小气了。嗯,今年两榜的前三都差点让他的学生给占了,就让他做个国子博士好了。一个助教,也委实有些寒酸。”

    李世民喃喃自语,却不知道这些大臣们一个个跟见了鬼似的。

    这罗彦也太那个啥了吧,升官跟玩似的,大半年就换一茬。(未完待续。)

第三百八十二章 琼林宴震撼长安

    罗彦被提举为国子博士一事,在士林中并没有掀起多大的风浪。

    实在之前科考的结果该给人的震撼太大了,以至于对于这种半年升官的事情,压根就不放在心上。倒是国子学对此表示异常欢庆,毕竟此次科考国子学乃是最大的赢家,两榜榜首都出自国子学。五十人中更是有十数位出自国子学。这在大唐立国之后,从来没有过的事情。

    作为主角的罗彦,对于升官并没有什么感觉。只是心里头压抑了整整数月的憋屈,这会儿终于化为一丝喜悦。从此之后,自己终于能够在士林站住脚,而不是凭借陆德明的余荫。青出于蓝,已经走出了第一步。

    但是不论国子学的欢庆,还是罗彦的喜悦,都比不上即将到来的琼林宴。

    就在放榜之后的第二日,李世民有感今科士子建言有功,因此下旨,五日后休沐之时,在太极宫琼林殿宴请今科进士。届时会有吏部官员作陪,同时会邀请长安士林的知名儒生参与。消息一出,便让士林振奋。这正是李世民越来越重视士林的信息啊,要是能够被李世民邀请,只怕不日就能够被吏部征召。这可是入仕的绝佳机会。

    诏书甫一出现,礼部就在次日遍发请帖。

    让人们越发感兴趣的是,这次刘昶几位老儒在邀请之列。但是,李世民也没有忘了此次科考的幕后大功臣罗彦。罗彦作为李世民直接宣布必须要参加的几人,让人们忽然有种感觉,李世民这是要搞事情啊。

    刘昶可不是什么老好人。这么多年的儒道之争,自然也树立了不少的对头。本来这次他被罗彦打脸就足够让这些人笑破肚皮,而如今李世民居然要罗彦和刘昶等人在琼林殿会面。这是何等的尴尬。很多人都想看,这回刘昶的老脸要往哪里放。

    罗彦向来不是什么善茬,当他接到礼部送来的邀请函之后,顿时笑了起来。长乐正在他的身边品尝罗彦为她做的甜点,听到那已经出了声的笑,不由得好奇地问道:“罗彦,你笑的好奇怪。是不是又有什么坏主意了?”这个笑声,和罗彦要干坏事的时候发出的声音何其相似。

    看到长乐一脸娇憨,罗彦将凳子挪到长乐身边,将她揽在怀里,有些憋不住说道:“你的父皇啊,这回琼林宴居然把我和刘昶那些个老儒拉在一起。你说这是不是想看戏啊?”

    长乐白了他一眼:“你这样编排父皇,小心我回宫告状。”

    夫妻间这样的玩笑开了很多次,而且这种无伤大雅的玩笑,对于别人来说是大不敬,可是在罗彦这里,李世民总是能够给予最大的宽容。所以罗彦也没有紧张,反而恶作剧似的挠挠长乐的胳肢窝:“告状的都不是好孩子。”直到长乐连连求饶这才放过。

    半天琴瑟和谐的生活过后,罗彦这才开始考虑此次琼林宴上,到底要怀一种如何的态度去对待刘昶几个老儒。

    不过四天时间,转眼之间,就在万众瞩目中来临了。虽然琼林殿处于外宫,不是等闲官员百姓可以进去的。但是这并不妨碍他们他们等在宫门外围观一个个士子被请进去的热情。

    “看,那是进士科第三十名。据说此人虽然名次垫底,但是一身才学着实不低。三月的送春宴上,此人据说得了头筹。原本被人看好,今科定然能够拿下进士科前四,谁想到今年才子辈出,生生被压到了最后。”送春宴是长安士林组织的一场宴会,顾名思义是送春而去迎夏而来。

    这宴会的水准着实不低,年年都有大儒亲自主持,邀请的更是近几年的青年俊杰,一般人压根就没资格参与。可想而知,能够在这样的宴会上拔得头筹,绝对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刚刚称颂完了这个,看到接下来走过来的士子,更是发出一阵惊叹。“这可是明经科的第四。若不是连续三年秀才科不第,也不会去考明经科。本来一致看好他做那进士科的榜首。唉,可惜了。”

    果真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秀才科的人即便是不第,一点都不会招人嘲笑。这十多年的科考,满打满算连一双手的数目都没凑够,可见秀才科之高难。可惜了这位,本来跳槽考明经科,若是在他年,定然能够获得朱笔题名。但今年罗彦的亲自教授的学生这么多,能够拿到第四已经是相当厉害了。

    接下来三三两两,走过了整整四十二人,每一个过来,人们都发出一阵惊叹和欢唿。

    但是,大戏还没有上场。这会儿进士科和明经科的前三都很有默契地没有到来。跟走红毯一样,大牌总是要最后到场。不然早早前来,那些小咖扫尾,简直跟吃灰没有什么区别了。

    但是六人并没有让人们久等。

    远远的就有人在喊:“来了来了。”

    但是靠近宫门的这些人自然没有办法看清来的到底是何人,只能够急切地问道:“来的是谁,快说说。”虽然明知道那些人不可能理会自己的问题,但是依旧不放弃,反而更为迫切地问道。

    来者并没有让他们等多久,不过是半刻时间,他们眼前便出现了六个身影。没错,不是一个,而是六个。不论是进士科,还是明经科,今年的前三其实水准压根就没有差别。如果非要说按照什么来排名次,那么除了李世民的主观喜好,放到这几位身上,估计也只有字写的好坏这点差别吧。

    以李世民那个嗜好书法的尿性,不用想也知道名次会有这样的影响。

    这六人里头,有五个是罗彦教过的。就凭这层关系,就不会分什么先后。几人笑谈着走过来,只有一个宋世宇很是尴尬地站到几人中间。要不是其中几人是国子学的同窗,只怕到现在为止,他绝对不会说任何一句话。要知道,在外人看来,他可是代表着刘昶这一脉的。

    被代表的滋味确实相当不爽,而且被代表了之后还要被打脸。

    人们虽然惊讶于为什么宋世宇还能够和其他几人谈笑风生,但是,既然这六人一起前来,那么也不要深究那么多了,好哈了喝彩便是了。于是乎,宫门前顿时爆发出一阵无脑的喝彩,让长安城都为之一震。

    等进士们都进去了,接下来便是受邀的大儒和官员们。不同于已经知道的进士们的名额,礼部送出的请柬可不是普通百姓可以知道的。虽然格外关注的刘昶几位老儒和罗彦都在受邀之列,但是这些人会不会到场,还得另说。这不,今天就是为这个来的。

    如此盛会,自然大儒云集。国子学中姚思廉和孔颖达两人自然不会被漏掉,便是几个博士,也联袂而来。今年国子学的成绩简直好到爆棚,因此一个个脸上挂着笑容。看到路人欢唿,也不刻板,反而很是亲切地打着招唿。让喝彩的百姓们都一阵纳闷,什么时候国子学的夫子们这般亲民了。

    但让他们异常振奋的是,这些人里头,赫然有罗彦在列。想想也是,罗彦毕竟也是朝臣,而且还是李世民的亲女婿。还是今科科考最大的赢家,他要是不来,才叫人觉得邪门呢。但是罗彦来了,那么刘昶他们呢?这让百姓们充满了期待。所以接下来即便来的是朝中最大的官房玄龄和杜如晦,人们的热情都没有方才那么高了。

    或许不少人都在念叨:“刘昶啊刘昶,你到底在哪里?”

    平日走到哪里都备受欢迎的房杜,今天估计是贞观建元以来第一次遭受冷遇。不过也是,给了谁,本来做好了明星走毯的心情走到人群中,却发现人家压根对自己的到来没有什么期待感,这让他们情何以堪。

    等两人走进去之后,又陆陆续续来了不少的长安名士。但是,依旧没有刘昶等人的身影。难道,刘昶几人真的感冒天下之大不韪,不参加这琼林宴?这可真的不能啊。琼林宴代表的可是科考走向盛举,关乎天下士子的好事情。如果他们不来,李世民心里不爽还是小事,在天下士子心中声望大跌才是大事。

    就在琼林宴都快要开始的时候,终于远远的爆发出声音:“来了,来了。”

    原本还寂静的宫门前,声音立刻不逊于先前为两榜前三欢唿的时候。而刘昶几人虽然此时乘着马车,但路边的声音还是让他们脸色一阵难看。

    他们这些老儒,向来走到哪里都被人恭敬着,哪里像今天,被人像看猴子一样围观。刘昶冷哼了一声,脸色越发的阴沉起来。

    马车里气氛有些凝重,良久,才有一位老儒说道:“算了,刘兄,莫要与那些乡野村夫一般见识。再说了,科考毕竟不是经学正途。何必因为这个劳心。依我看,咱们今日进去好好养神便是。我就不信我等在宦海的这诸多弟子,还不能说明一点什么。”

    说话的声音理直气壮,其实,他的心里也是一阵无奈。说不后悔是假的,他们这些人,完全是被刘昶拉下船的。(未完待续。。)

第三百八十三章 刘昶版宴无好宴

    琼林殿虽然只是外宫中的一个小殿,但这也只是针对面积广阔达数千亩地的太极宫而言。事实上,当刘昶几人步入琼林殿的时候,依旧被其宽阔给惊呆了。

    乖乖,上百人塞进来压根不见拥挤。更不用说,这里头还有两个偏殿陈放着钟鼓,有好几班教坊司的乐籍献乐。

    今天的琼林宴本就是以今科进士为主角,因此即便是刘昶几人在长安也是出了名的儒生,到这里也不过是被内侍带到了进士科进士身后一排的位置。当然了,座位就略微靠前一些。

    而朝中大臣则是分列主座下左右两边,压根不和士子们争抢位置。

    见刘昶到来,几个听过他们讲学的进士遥遥致意。见这些人能够念着旧情,几人的心里也好受了不少。好歹没有教出几个白眼狼来,不然这回可就真的是丢了夫人又折兵。

    刘昶几人方坐在座上,殿外就传来了内侍尖锐的声音,通传李世民到来的消息。既然是李世民牵头宴请,他来自然是题中之义。只是来的这般早,就有些让人惊讶了。转眼间,便看到被一干舍人和内侍尾随着的李世民,很是开心地走进殿来。

    起身躬身一拜,虽然上百人远远比不上朝会时的规模,但是在这相对逼仄的殿内也算是相当热闹了。李世民大步跨上主座,这才让一干人等平身下座。见所有人都坐下之后,这才爽朗地说道:“诸位,大唐开始科考至今,已经有数百位得中。而今有些人已经位列国公。”说到这里,李世民很是满意地朝着左手边看了看,大家会意,不就是罗彦么。随后又继续说道:“有些人虽然刚刚步入仕途,但是都能够造福一方。这个结果,让朕很是满意。”

    说到这里,一干人除了高唿一声:“陛下圣明。”还能做什么呢。

    听到这样的夸赞,在这种场合,李世民还是相当得意的。点点头,这才朝着殿中的新科进士说道:“朕也想过了,尔等寒窗苦读不易,能够得中更是不易。若是没有一点特别的嘉奖,岂不是显得我大唐对于贤才太过忽视。因此,朕特意开了这琼林宴,一来亲眼见见我大唐高才。另一方面,也有些话要在你等赴任之前倾诉一二。”

    这回轮到这些新科进士惶恐了。李世民能够这样和悦地和他们说话,完全出乎了他们的预料。先前也不过是想着李世民在宴中过来匆匆说几句话,然后便匆匆离开。怎的现在看来,有种要推心置腹的感觉?

    不过不论怎样想,他们还是起身,向着李世民一拜:“我等恭候陛下垂训。”

    李世民很是满意,右手向下一压,这才说道:“好了,你等坐下说。”但是嘴上却没有闲着:“今年你等都知道,我去巡游了一趟。”

    李世民面带回忆,很是唏嘘地说着:“我大唐百姓苦啊。虽说如今风调雨顺,但是一年下来,便是连几顿肉都吃不上。有些贫苦之家,更是连肚子都吃不饱。地方官员虽然极力掩饰,但是怎么能够逃过我的眼睛。之所以不怪罪他们,那是因为,这主要的责任在我。朕身为大唐天子,不能够让自己的子民吃饱肚子,如何能够让臣属替罪。”

    此言一出,可是把朝臣们给吓愣了。君辱臣死,遑论李世民此时罪己。一时间大殿内立刻传出颤抖的“臣等有罪”的声音。

    这样的套路李世民已经听的够多了。此时也没有关注,只是让自己左右手下的朝臣坐下,这才继续说道:“朕希望你等在赴任之后,记住朕今日说的话。替朕好好造福治下百姓,这就是为朕分忧了。”说到激动处,李世民很是郑重地站起身来,端起酒杯,朝着下边一举:“朕,谢过你等了。”

    这可是把这些新科进士们感动坏了。

    皇帝亲自敬酒啊,虽然没有专指一人,但是也足够他们夸耀几十年的了。天下数万万百姓,能够得到这个待遇的,只怕在这个大殿中,也只有少数的一部分人。

    有些人近乎是流着泪端起酒杯,随着李世民举杯而一口饮尽。随后出了坐席,往殿中一站,随后行了他们今生第一次对外人的跪拜。跪礼在此时已经是最重的礼节了,便是朔望的朝会,大臣们向李世民也不过是行个拜礼。唯独在大朝会祭天的时候,才会出现朝臣跪拜皇帝的情形。

    李世民满饮了此杯,便匆匆离去。

    当一干进士们再次坐到座位上的时候,因为,没有了李世民在场,气氛又稍微显得活跃了一些。虽然有当朝宰辅在上手,可是毕竟大家往后都是大唐臣属,也没有太多的敬畏。进士们此时放开了胆子,纷纷向亲近之人敬酒。

    期待已久的好戏终于开场了。

    天地君亲师,这是士林自汉代董仲儒之后便排下的顺序。一干进士此时第一个要敬酒的人便应当的座师。不同于后世将科考主考作为座师,大唐的座师制度在一个教字。能够教授而且学有所得,这才是真的座师。至于座师不在邀请之列的,便可以坐等其他人敬酒完了再向朝臣高官敬酒。

    往常这种事情可是非常热闹的。毕竟大家都分属不同的老师,这样下来几乎就是在殿中近半的人在互动。但是今年……

    杜如晦在房玄龄身边低声说了一句:“今天这是要冷场啊。”

    房玄龄听着这莫名其妙话,一阵错愕。等回过神来,就已经看到,进士科的坐席上空了一半,明经科的席位上空了一大半,站起来的士子全都向自己这边走过来了。

    今日的坐席可不是依据官职排的,要不然房杜二人也不会被塞到了左手边的第三排。前边可都是士林鼎鼎大名的人物。便是罗彦,居然都坐在他们前边。只见此时这群进士个个朝着自己这边走来,房玄龄顿时明白了。苦笑一下,这才对杜如晦回答:“今日的风头,真是被这小子一个人独占了。要我说,陛下就不应该走。”

    但见二十余新科进士一起走到罗彦桌前,躬身一拜:“我等谢过罗助教。请助教满饮此杯。”

    其实他们心里想要说的何止这么一句,尤其是原本非常不被看好的几人。他们能够得中,完全不觉得侥幸,如今感觉庆幸的便是当初能够一直跟在罗彦身边。这样的奇迹,不,应该说是神迹,是罗彦带着他们创造的。即便是史官,也会对这件盛事大写一笔。

    罗彦心里很是得意。没错,他也不是圣人,宠辱不惊那也就说说罢了,人生若是没有了得意,岂不少了几分味道。

    举起自己的酒杯,向着眼前这二十四个士子笑了笑:“你等难道不知,我在这长安,最先出名的就是饮酒。”说完之后哈哈大笑两声,这才继续说道:“不要感谢我,其实,当初你们选择了我,今日所得便是你们应得的。我没有什么寄语,毕竟该说的都让陛下说了去,只要你们能够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便是对我最大的回报。”

    说完之后,竟是一仰头将酒饮尽,朝着他们点点头:“好了,平生不嗜酒,所以一杯便饮尽了心意满满。你等自去与诸公熟悉一番,比如我身后的两位,千万莫要放过。也好让他们为你等安排一个实缺。”罗彦身后是谁,不正是房杜二人么,方才两人说话可是没有瞒过罗彦,这会儿正好报复回来。

    二人一听罗彦居然打趣到他俩身上,顿时笑了:“别人说这话,我等或许要讲点情面。但是你罗彦的弟子,我等定然要和辅机商议一番,将其送到最寒苦的地方。可不能让你白说一句造福一方。”说完之后,竟如同一个小孩子一样,哈哈大笑着。

    罗彦也不退让:“怕,那就不要是我罗彦的学生了。”罗彦说完这句,竟是引得这二十四个进士齐齐点头,让房杜二人好一阵吃瘪。

    刘昶那边自然也有人敬酒,但是相比罗彦这边去了二十四个,他们几人面前居然只有六位。

    其实这个数目已经不低了。天下多少老儒讲学,又有多少士子科考,能够在五十人里头占得十分之一,已经极大的实力了。如果是往年,这一定是目光交汇的地方。但是今日,凡是最怕一个比较,因为站在绝巅的只有一个。如今站在绝巅的不是他们,而是罗彦。

    若是关系一般也就罢了,偏生刘昶在科考前两个月对罗彦是各种批评数落,都是朝着他误人子弟去的。可是如今,到底是谁在误人子弟啊?

    民间已经有了无数种假设,像宋世宇这种的,如果能够留在罗彦座下,今年的两榜前三都是一人教出来的,这些老夫子岂不要吃土了?

    刘昶端着酒杯,酒液尚未入喉,脸便已经十分烧灼。等这最烈的剑南烧春滑入喉舌,他忽然觉得,这哪里是酒,分明是太医局珍藏的黄连煮成的苦水。

    宴无好宴,刘昶的心头,再次浮现出此来前自己的次子阻拦自己的时候说的话。(未完待续。。)

第三百八十四章 吃不到葡萄嫌酸

    两下对比,刘昶这边委实显得有些太过寒酸了。

    刘昶身边的一个老儒不禁有些泛酸,因此很是不忿地骂了一句:“不就是科考么,哼。真是黄钟毁弃瓦釜雷鸣。一个粗通经义的后生,居然让我等这般屈辱。”

    其实这老儒也不过是一时激愤,但也却是道出了在座很多老儒的心声。他们当中不乏有弟子在今年科考失利的,此时听到此人说话,不由得点头赞同。这赞同的人多了,便慢慢有了声势,以至于这些人即便是距离罗彦很远,但仍旧被罗彦这边给听到了。

    罗彦前边坐着的正是国子学的人,姚思廉不禁有些担心地看着罗彦。摇摇头,示意罗彦忍一忍。

    可是,罗彦怎么可能是那种忍得住的。抬头看了看主座上空空的位置,一眼瞄向那玉盘中盛放的粒粒晶莹饱满的紫葡萄,若有所指地朝着刘昶那边望着,随后有意无意地感慨了一句:“唉,吃不到葡萄,就嫌葡萄酸。还真别说,这口水都要流出来了。想想当日吃葡萄的场面,我还真是一个善变的人啊。”

    能够在这十一月吃到葡萄,确实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但是如同罗彦这样的驸马,怎么的也跟着沾了长乐的光,怎么可能在这个时候吃不到。所以说,这定然是有其他的意思。

    也许士林之中很多人要给刘昶面子。可是也有人压根不用理会他。聪慧的他们自然听出了罗彦的话外之音,早就准备好了要看好戏的他们立刻相互传起了话。

    “是啊,上次吃葡萄还是中秋的时候。想想转眼间就三个月过去了。唉,便是两个月前,还有人说葡萄甜呢。”能够被邀请到这里来的,全都不傻。这个时候接着罗彦的话,居然硬生生将当日刘昶主动提出来打擂台的事情给勾了出来。什么叫两月前有人说葡萄甜,分明是指那个时候刘昶还为了科考而讲学。

    这般讥讽意味十足的话,让刘昶几人脸色一阵发红。

    但落井下石的人向来不少。在他们还羞恼的时候,又有人接着笑道:“莫要说如今吃不到,便是吃到了,还要嫌弃一下籽多。唉,要是天下能够有无籽的葡萄喂到嘴里,那滋味,只怕是不能更快意了。”

    这分明是说方才激愤的老儒中个别几个因为征召的官小而不就的旧事。

    “你……”顿时就有几人站起来,指着说话的那人,脸色恼怒,却说不出话来。这会儿要是再说点什么,岂不是自己承认了?所以只能愤怒的坐下。

    而罗彦适时补刀:“这位兄台想吃无籽葡萄,却也不是不可能。但是,想要人喂,还是去找自家婢子吧。这天上掉官帽,也得人头伸出去。”

    那人很是开心地向罗彦一拱手:“久闻诚国公于农桑一道颇有神异,看来不久之后,我等就有口福了。”

    此时几人全然不管刘昶等人的愤怒,反而津津有味地开始讨论起葡萄的滋味。

    刘昶这些人是留也不是走也不是,尴尬地坐在那里,向与罗彦隔空谈笑的几人怒目而视。

    新科进士们原本还想着就此相互攀谈一番,顺带多认识几位朝中重臣,这样以来怎么的也可以让将来的仕途更加顺畅。可是经过刘昶和罗彦这样一闹腾,让他们越发尴尬起来。虽然他们名义上是今天宴会的主角,可是在座的哪个不是他们的前辈。真要熟视无睹,还真是会被士林鄙夷。

    罗彦最先也不过是顺口回击,如今便宜占尽,发现进士们的尴尬之后,率先停下了谈论。随后感觉自己要是在这里继续待下去,只怕还会让气氛越发尴尬。所以想了想,与交谈的几人告个罪,将孙谦和方志忠等人唤过来,向房杜等人介绍起来。

    当相互认识之后,趁着他们交谈的时候,向其他地方一拱手,却是悄悄退出了琼林殿。没了他这个主角,撕逼大戏也演不起来。这样一来,就可以让宴会继续下去。真要今晚他和刘昶对喷一晚,只怕将来会被这些进士们给恨死。

    此时殿外正月上柳梢头,这柳梢头倒是一片光秃秃的,可是照样不影响月光的皎洁。看着那弯弯的月牙,罗彦笑了笑,自己什么时候,将自己放到了一个老夫子的位置。即便是那些中举的士子,年龄都不一定比自己小。可是自己居然会破天荒地替他们着想。

    摇摇头,罗彦大步朝宫外走去。今夜的酒宴虽然有些短暂,但是倒可以向长乐讲一讲这吃不到葡萄嫌葡萄酸的故事。想来一定会让长乐笑上半天。至于讲故事的时候,时不时吃上一两颗长乐喂在嘴里的葡萄,那就是属于他的乐事了。

    不提接下来的宴会到底有多热闹,也不说这闺阁之间,罗彦到底是怎样诱骗长乐大萝莉的。一夜过去,长安城倒是越发的热闹了。

    葡萄作为一种水果,有自汉代从西域带来的葡萄,也有本土产的野葡萄。相比于野葡萄略微的酸涩,如今集市上能够买到的西域葡萄,自然更为甜美。长安人多多少少都吃过葡萄,因此其中滋味,自然也一清二楚。罗彦昨晚的那个形容,一经传开,立刻引起了广泛的传播。

    原本有些儒生对于刘昶这几人受邀就有些诟病当初吹牛骂人的是他们,如今被打脸还能参加宴会的还是他们。对于不放过半点出名机会的读书人,这本来就不能够让人信服。这不,刘昶在琼林宴上继续被罗彦打脸,还都是自找的,这些人怎么可能不跳出来好生解读一番。

    原本这嫌葡萄酸的调侃只能意会不能言传,这句话的威力到底有多大,只有昨夜残参加过宴会的人知道。可是如今,许多文人相继为这句话做解读,更有甚者,用了《韩非子》喷孔子的手法,直接上来便是用寓言故事。《说葡萄酸的狐狸》这等故事便应运而生。

    刘昶几人本来就被罗彦打脸够惨,如今打他们脸居然成了一项全民活动,这让他们情何以堪。刘老先生竟是一口老血,倒床不起。

    而始作俑者罗彦,此时正悠哉悠哉在国子学中与姚思廉老先生交谈。

    姚老先生着实有些惊讶,因为罗彦提出的事情确实说到了他的心坎上。

    罗彦讲的,是关于国子学学生在年前后和夏末秋初,外出游学的事情。说白了,就是将如今的假期改换时间和假期时日,更是给学生布置了任务。提议相当新鲜,但是也有姚思廉相当熟悉的事情。

    姚思廉虽然没有游学过,但是架不住他的父亲少年时节游过很多地方。姚思廉的家中,甚至就珍藏着他父亲游天下的手记。如今他虽然被人成为大儒,但是说起来,很多时候反而觉得还不如自己的父亲。因此,罗彦刚刚说出来,姚思廉便不住地点头。

    罗彦见状,很是开心地问道:“那么,这件事情就这样说定了?”

    姚思廉苦笑着:“哪里有这么简单,你以为你的建议好,就一定会被采用么。毕竟这是国子学常例的更改,必须要向陛下请示不说,即便是陛下同意,也需要诸多夫子一起商讨。这样算下来,只怕到时候还是要看情况。”

    这种扯皮的事情其实不仅是在官场上,越是在这种智商高的人群密集的地方,越容易产生。国子学的夫子何其聪慧,一个个都自命不凡,哪里是轻易能够被人左右决定的。即使罗彦这个提议在姚思廉看来确实很务实,但也许就有夫子会说,这是华而不实。

    不过,能够获得姚思廉的赞同就已经非常不容易了,罗彦也不贪心。

    闻言点点头,罗彦笑了笑:“只要姚公能够向陛下上报就行了。”

    姚思廉指着罗彦笑骂道:“你倒是图省事,我一个老头子往返宫禁,可是非常费力的事情。往后有什么问题,还是你直接找陛下好了。到时候知会我一声便是了。”姚思廉知道,罗彦之所以这样惫懒,完全是顾及自己祭酒的身份。放到别处,这小子早就找李世民商议去了。(未完待续。。)

第三百八十五章 国子学的大动作

    科考的成功,让李世民连日以来都非常开心。每次翻阅今年科考进士的时务策,他都能够发现很多非常有用的建议。

    国朝养士,不正是为了能够发现时政弊端并加以改正么。如此看来,他这些年大力推崇科举,确实取得了非常大的收获。

    时至冬日,理政的暖阁中再度架起炭火。即便暖阁外头的天空是一片灰败,寒冷的气息也不会侵入暖阁半分。李世民好不容易将中书省送上来的奏疏都处理完,此时正想着趁这暖和的温度好好睡上一觉。

    春困秋乏,冬天正好安眠。

    孰料就在酝酿了一头的睡意,正要在梦里好生畅想那大好山河的时候,忽然间就被内侍给温柔地摇醒了。

    尚好李世民没有所谓的起床气,所以这内侍还能安然地站在他的身边,略带些惶恐地禀报道:“陛下,姚祭酒来了,此时正在偏房中候着。”

    听闻是姚思廉前来,李世民倒是将内心的郁闷一扫而空。今年国子学成绩不错,作为官办学校的代表,着实给他李世民挣了不少脸面。如今就算是士林中,他感觉下个诏书什么的也有了一些底气。

    “快请姚祭酒进来。”接过宫女呈上来的湿热毛巾,在脸上好生擦拭一番,感觉精神了许多,李世民这才端坐在龙床上。

    姚思廉来的很快,进来之后匆匆参拜,便要向李世民奏事。

    看着老人家很是着急的样子,李世民也有些感动:“来啊,给姚公送个绣墩过来。姚公也莫要着急,有事慢慢说。今年国子学成绩不错,朕还想着怎么嘉奖呢。”

    说话间绣墩已经送了上来,姚思廉谢过之后,坐在绣墩上,朝李世民一拱手:“陛下也知道今科科考的玄机。国子学要不是有罗彦在,只怕还要让陛下蒙羞。”

    “哈哈哈,姚公说的哪里话,能够顶住天下士林的攻讦整整两个月,这份能耐,可不是他罗彦能够有的。”

    姚思廉道了声惶恐,这才正色向李世民说道:“陛下,微臣今日前来,乃是受罗彦所托,向陛下面陈一事。”

    李世民被逗乐了:“罗彦这厮,已经有好些时候没有带着长乐回宫了。他有事,便直接让他自己来,何须劳烦姚公。也不体谅一下姚公年迈。”

    姚思廉苦笑一声。谁说不是呢?可是这事儿偏生又关乎国子学的制度,还必须要他这个祭酒亲自处理。

    “陛下,此事关乎国子学改制,因此我这个做祭酒的也只能亲自前来。想来,罗彦便是不愿落了我这个老朽的面子,所以才告知与我,代为转呈。”

    李世民这下子来的兴趣,罗彦这小子又要搞什么幺蛾子。所以他做了个请的手势:“愿闻其详。”

    从袖中掏出一份文书,递给身边的内侍转呈,姚思廉这才说道:“罗彦的提议是在寒暑两季为学生放假一月,让其游学天下,以扩充见识,丰富阅。具体的章程在文书里,还请陛下过目。”

    “哦。”连章程都搞出来了,也确实是罗彦的风格,李世民并未惊讶,结果内侍转呈过来的文书,翻看仔细查阅起来。

    虽然文书是姚思廉写的,但是其中的章程全都是罗彦口述,由姚思廉记下来之后又汇总成的。基本上连半点冗余的话都没有,一切安排都用最明了简洁的话写成。

    因此不过是眨眼的功夫,李世民居然就已经看完了。

    这里头有一句话对他影响很深,以至于合上文书之后,对着姚思廉说的第一句就是它:“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说的很好啊。也唯有姚公这等经了世事浮沉又饱读诗书的大儒才能够总结的这么精辟。”

    姚思廉尴尬了。

    因为这句话其实是他从罗彦口中听来的。也是因为和李世民有同感,所以写到了奏疏里头。不想还真是把李世民给打动了。

    不过这事情他可不愿居功,于是乎摇摇头,对李世民说道:“陛下却是夸错人了,这句话,乃是罗彦所说。微臣只不过是深觉其中意味,这才写到了文书里头。”

    李世民愣了。良久之后才讪讪笑道:“我说呢,怎的与当年他写的‘绝知此事要躬行’如出一辙。”

    感觉要是继续纠结这件事情,只怕气氛会很尴尬,所以李世民也说起了正事:“此时我允了。只是,国子学的事情,还需要祭酒自己去安排。”

    李世民说的正是各个夫子意见很有可能不一的问题,但既然他已经同意了,姚思廉自然就没有了违制的束缚。至于怎么说服那一干博士助教,自然有他的办法。

    继续和李世民闲谈了一阵今年科考的事情,姚思廉才被李世民派出去的小轿送到了国子学。

    “什么,我不同意!”当姚思廉聚起一干夫子,很是郑重地说出这个计划之后,立刻有人站出来,浑然不顾罗彦在场,毅然决然地反对这个提议。

    “业精于勤荒于嬉,这是罗博士自己说过的话。国子学的学生如今正好趁着今年科考成绩大好的时机,敦促其苦读为是。早早放假,岂不是浪费了这等好机会,还要将他们勤奋的读书习惯毁掉。”

    “不错,虽然恶意揣测确实不是君子所为,只是我等的学生都是些十几岁的少年。性子多少有些跳脱,如今在国子学因为我等压制还可以好好读书,如果在这闲散冬日,怎么可能如我等所愿。”

    更有甚者,公然念起了当初罗彦调侃公侯子弟的那首诗:“春天不是读书天,夏日炎炎正好眠,秋有蚊虫冬又冷,要想读书到明年。”

    这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手法,威力果然巨大,便是姚思廉,居然也无言以对。

    此时所有人的目光都转向罗彦。作为此事的提议者,他要是也被驳倒,那么此事在国子学便再也休提。

    作为目光的焦点,罗彦整好以暇。很是自然地站起来,看着略带些不满的夫子们,笑了笑:“祭酒没有把所有的章程念完,你等便如此反对,也太心急了。按照我的计划,每个士子都有规定的任务。过年回来,是要向上交这游手记的。但有懈怠,抄袭者,一概清退。”

    “这一点,会向学生们讲明。若是连这点自制的能力都没有,那国子学要来何用,将来入仕为官,要面对更加繁复的诱惑,岂能抵御得了?”罗彦有心促成此事,所以很是诱惑地说道:“各种好处,诸位看看今科进士科的考卷,然后再想想考前我带着诸生做过的事情。”

    国子学和科考有着直接的关系。罗彦这一句提醒,倒是让很多人深思起来。先前只顾着看罗彦和刘昶打擂台了,居然忽视了两人具体做了些什么事情。

    而今拿来仔细回味,他们赫然发现,罗彦教授的很多学生,时务策统统非常务实。而且,很多问题确实是罗彦带着学生做的那些非常莫名其妙的事情中引申出来的。

    想到这里,这些夫子们顿时有种见了鬼的感觉。不想原本的天马行空,只不过是自己等人眼界太低。

    这不算说服的说服,让不少人默默点头。

    姚思廉趁着这个机会,一言而决:“既然如此,那么,诸位还是回去想想,到底给学生们布置什么样的问题吧。放假的时间从本月二十到正月二十。一个月的时间,学生们不仅要完成这游学的任务,回来之后还要进行小考。综合游学手记和小考成绩,若是两者都是下等,即行黜退。”

    听完了姚思廉的安排,诸多夫子也只能就此点头答应。

    这件事情姚思廉并没有吩咐保密,所以,第一时间消息就传到了学生的耳朵里,而一顿饭的功夫,居然就让大半个长安城都知道了国子学这奇怪的做法。

    “国子学的夫子们是不是想好好过年啊。居然搞出这样的奇怪事情来。”有个促狭鬼这样调侃着,却引起了不少人的赞同:“我猜也是,你想啊,今年这科考成绩大好,国子学定是要让学生们也皆大欢喜一回。”

    在很多人的嬉闹中,也有不少眼光独到的。

    “我看啊,国子学这回是食髓知味。把罗彦教授那五十个学生的办法拿来用。也不想想,不是每一个夫子都可以做到罗彦那样。我看啊,只怕国子学的学生要受罪了。”此人虽然清楚国子学这样做的用意,却一点也不看好其未来。

    倒是他身边有个儒生很是开明:“仁兄这是太过悲观了。依我看,这样做的好处远远大于坏处。这些学生要是真的能够在这短暂的游学中有所领悟,那么未来不论是仕途还是士林,都有他们的立足之地。”

    “话是没错,只是这样,对于那些不懂得珍惜机会的学生就有些残忍了。”

    “我辈读书人虽然也讲求一个仁德,但是,自己若是不好生努力,便如同那朽木一般,如何雕琢。好了,你我自吃你我的酒,何必管国子学的短长。”

    “说的也是,来,满饮此杯。”(未完待续。。)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11510/ 第一时间欣赏贞观文宗系统最新章节! 作者:悟道娑婆所写的《贞观文宗系统》为转载作品,贞观文宗系统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贞观文宗系统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贞观文宗系统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贞观文宗系统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贞观文宗系统介绍:
纯洁的少年带着一个文青的系统穿到唐朝武德年,李世民还在当秦王,魏征还在当腹黑太子党,李白杜甫啥的还没出生,初唐四杰也还未降世。身怀系统,看我书生觅封侯贞观文宗系统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贞观文宗系统,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贞观文宗系统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