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国魂TXT下载国魂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国魂全文阅读

作者:西方蜘蛛     国魂txt下载     国魂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一百六十七章 清帝退位

    清帝退位,已经不可阻挡!

    袁世凯的表情。从容自在,游刃有余。凭借手里的北洋军从中操控,一方面利用革命军来要挟清廷,另一方面又借清廷的势力来威胁革命军,连哄带吓,既打又拉,将革命军和清廷玩弄于股掌之间。

    萧天曾经对蒋介石说道:

    “知道拔树的办法吗?专用猛力去拔,是无法把树根拔出来的;过分去扭,树子一定会断折。只有一个方法,就是左右摇撼不已,才能把树根的泥土松动,不必用大力就可以一拔而起。清朝是棵大树,还是三百多年的老树,要想拔这棵又大又老的树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革命党的那些人,有力气却不懂如何拔树,君主立宪的人懂得拔树却没有力气,而大帅忽进忽退,就是在摇撼大树,等到泥土已经松动了,大树不久也就会拔出来的。”

    这是对袁世凯最好的形容!

    但孙文的忽然出任临时大总统。有些出乎袁世凯的意料。

    在武昌起义的时候,孙中山尚在美国。直到起义后的第三天,孙中山才偶然在报纸上看到消息,于是他决定先前往各国游说,以赢得各国对革命的支持并筹集巨款回国。可惜的是,各国政府都对武昌起义持中立态度,对革命党也不报信心,结果孙中山转了一圈也没有获得实质性成果,最后于12月21日打道回国。

    一回国,就被刚刚打下南京,在那为了谁领头而喋喋不休的“共和派”人士推举为了临时大总统。

    袁世凯在得知孙中山已经就任民国临时大总统后,愤怒不已,自己费劲心思的在革命军和清廷之间上下其手、摆弄平衡,眼看就要大功告成,没料到半路杀出个孙中山,将他的计划完全打乱,是可忍,孰不可忍!

    袁世凯一边逼迫清帝退位,一边摆出样子,怒气冲冲的将北方议和代表唐绍仪撤下,并宣称之前谈判所达成的协议通通无效,之后的谈判必须由他本人来亲自负责。

    不仅如此,袁世凯还公开声称“君主制度万万不可变更”,“只有维持君宪到底,不知其他”云云,作为对南京革命党人的反击。

    为了给南方的革命党制造压力,袁世凯在孙中山就职的第二天又唆使自己的心腹大将段祺瑞、冯国璋、萧天等四十多个北洋军将领表通电赞成君主立宪。这些北洋军官声称,如果以少数人的意见采取共和政体,北洋军势必拼死抵抗。

    萧天和袁世凯心里都清楚,这一切不过是在演戏,让南京革命党人妥协而已

    革命党终究年轻了点,也没有政治经验,他们在袁世凯要动武的恐吓之下很快就妥协了,称“只要袁世凯赞成共和,民国的大总统便非袁世凯莫属”。

    袁世凯随后又电报质问南方议和代表伍廷芳:“选举总统到底是何用意?假设国会议决实行君主立宪,该政府及总统是否取消?”

    在得到南方革命党选举他做民国临时大总统的再三保证后,袁世凯随后又抛出橄榄枝,表示等到“将来国民程度渐渐开通,懂得共和的真谛,再慢慢改为共和政体”。但是,袁世凯也提出要求,那就是革命党必须承诺在清帝退位后给予清室优待条件,他也不想把事情做得太绝。

    所有的一切,都在袁世凯的掌握之中,无论是革命党,还是满清,没有一个人是袁世凯的对手。

    就在袁世凯和北洋将领逼宫之后。又生了一些头脑热的革命党,针对袁世凯的刺杀案,而刺杀案虽然吓了袁世凯一跳,但却间接帮了袁世凯的大忙。

    当时满朝的亲贵都知道袁世凯在暗地里私通革命党,而革命党也公开声称要推举袁世凯为大总统,现在经过这么一炸,隆裕太后也就打消了对袁世凯的猜疑,觉得袁总理还是清朝的大忠臣,并不是传说中那个卖主求荣的奸贼。

    而且,袁世凯的这次遇刺也说明,他之前与隆裕太后说革命党已经大批潜入京师,此事并非是空穴来风。

    在袁世凯遇刺后的几天里,隆裕太后每日都带着宣统帝躲进了皇宫下的密道,生怕革命党也给他们来一下。在这风声鹤唳中,清朝也就开始倒计时了。

    此后,满清重臣,竭力反对清帝退位的良弼又被革命党人刺杀身亡,这么一来,满朝上下再也没有人反对退位。

    在谣言四起、人心惶惶的时节,最恐慌的其实是隆裕太后,她是哪也出不去,唯有守在紫禁城里愁云惨淡,每日以泪洗面。当时唯独不受影响的,只剩下那七岁不到的宣统小皇帝,他倒是像往常一样在宫中无忧无虑的玩耍,对即将亡国的命运浑然不觉。

    等到袁世凯派人来逼得紧了,隆裕太后只得再次召开皇族会议,商量退位问题。但令她目瞪口呆又心酸无奈的是,这次竟然半天都不见人来。亲贵们虽然爱朝廷。但革命党的炸弹是不长眼的,还是暂避风芒为好!

    人都跑光了,大清朝想不亡都难!

    决然退位的决心已经下了,袁世凯也就不再谦让,他拿着早已拟好的优待条件文书给隆裕太后看过后,便径直把电报去了南方。

    而革命党这时也在南京组织了一个临时参议院,等到袁世凯的电报一到,大家一看,总计九款清帝退位优待条件。

    略略修改一下,南方参议会便将“清帝退位”条件给了袁世凯。袁世凯接到电文,也不反驳,只管将文书送到隆裕太后那审阅。

    隆裕太后让袁世凯赶紧回电议妥。袁世凯细瞧了电文数遍,觉得“逊位”二字颇有伤清室体面,于是命人将电报上的“逊”字给改成了“辞”字。

    终究是袁世凯的面子大,南方对此却无意见,好歹为清室争得一个字,算是挽回了一点面子。

    公元1912年2月12日,满清宣统三年的十二月二十五日,养心殿里举行了清王朝最后一次朝见仪式。

    这一次,袁世凯照旧称病不入朝,只是委派了外交大臣胡惟德作为自己的代表,让他领着民政大臣赵秉钧、陆军大臣王士珍、海军大臣谭学衡、司法大臣沈家本、邮传大臣梁士诒、度支大臣绍英、工商大臣熙彦、理藩大臣达寿等前去朝见。

    “太后驾到!”

    各大臣齐齐转身,隆裕太后在两个太监的引领下。牵着六岁的小皇帝溥仪进了殿,慢慢的走向了宝座。因为这一次是最后一次朝见,也就不按以前的规矩,隆裕太后也不用垂帘,大臣们也不必向皇帝三叩九拜,只是由胡惟德领着向隆裕太后和宣统皇帝三鞠躬,就算是给太后和皇上行大礼了。

    待隆裕太后和小皇帝在宝座上坐定后,胡惟德上前启奏:“内阁总理大臣袁世凯因病不能上朝,特委托臣等前来向皇上和皇太后请安。”

    隆裕太后听后点点头:“袁世凯为国家鞠躬尽瘁,为皇室也出了不少力。他能为皇室争取到如此的优待条件,也实在不容易。今天我就按照南北议和的条件。颁布诏书,实行退位,让袁世凯去做好善后事宜。”

    说到“退位”二字,隆裕太后还是忍不住眼圈一红,几乎又要掉下泪来。

    御前太监将早已准备好的退位诏书捧至御案,隆裕太后拿起诏书看了数行,泪水终于忍不住夺眶而出,她也顾不得太后的体面,终于当众抽泣起来。隆

    裕太后满怀悲痛,心想祖宗这二百六十多年的江山,最终在自己手里断送,日后如何去见地下的列祖列宗。想到这里,隆裕太后由抽泣变成嚎啕大哭。

    这时,胡惟德想起他袖里还有一份南方议和代表伍廷芳来的电报,于是急忙从袖中取出:“太后,你先别哭,我这里还有南方革命党来的一份紧急电文,要向太后奏报!”

    隆裕太后一听“革命党”这三个字,忍不住又打了个冷战:“电报里说什么,是不是革命党又要变卦?”

    胡惟德见“革命党”起了作用,心里一乐,故作镇静展开电报念道:“万急。南方伍廷芳代表电:今日经参议院同意,如15日下午12点之前清帝不逊位,则收回优待条件。此布,即转北京。”

    隆裕太后听后也顾不上抹泪了,便慌忙将退位诏书交出,命世续和徐世昌赶紧用御玺用印,生怕晚了真的要收回优待条件。

    等盖好印后,胡惟德捧起清帝退位诏:

    “朕钦奉隆裕皇太后懿旨,前因民军起事即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与民军协商统一办法,总期人民安堵海内欠安”

    这份诏书一念,统治了中国二百六十年的满清王朝,正式宣告灭亡!

    在念完诏书后,清王朝最后一次朝见仪式便宣告结束,胡惟德拿着诏书,领着各大臣向隆裕太后和宣统皇帝再次三鞠躬。随后便退出殿外,从此就不再是清朝的大臣了。

    从这一天开始,满清亡了,一个重新属于汉人的时代,也通邮这一起起开始了!

    而缔造这个时代的,他的名字叫:

    袁世凯!

第一百六十八章 民国政府

    北京的各大报纸毫无例外的全文登载了清帝退位的诏书。在这伟大的时刻。刚刚上市的报纸很快便被一抢而空,北京城内一片沸腾。街头巷尾,人们见面后纷纷拱手相告:

    “皇上退位了!共和了!”

    在喜庆的鞭炮声和锣鼓声中,商家们也悄悄的收起了昔日的龙旗,改换成了象征“五族共和”的五色旗。放眼望去,街巷楼阁、酒馆茶肆一片彩旗飘展,一个全新的共和时代已经来临。在挂五色旗的同时,街头巷尾到处都有人在剪辫子,被剪掉的辫子则被丢弃一地,旧时代已经一去而不复返了。

    就在清帝退位的当天晚上,袁世凯也剪去了那根保留了五十多年的辫子。当时他没有请理师,而是让亲信蔡廷干前来帮忙,因为他觉得让外人剪很难为情。在剪的时候,袁世凯说:

    “我当年练新军的时候,觉得这辫子实在碍事。但这辫子相伴我多年,今天一旦剪去,还真有点不习惯呢!”

    剪完后,蔡廷干将辫子交到袁世凯手中,袁世凯抚摸了一下,叹了口气,将辫子扔到地上。随后。他站起来呵呵大笑道:“姑且咸与维新吧!”

    民国的大幕,终于拉开了!

    待到清帝退位一事尘埃落定后,袁世凯令人给南方革命党去一电,声称共和政体乃最良政体,来之不易,今后共和建设还需诸君努力云云。孙中山在接到电文后,自然明白袁世凯话里的含义,次日便向临时参议院提出辞呈,并举荐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以兑现之前的承诺。

    不过,孙中山在提出辞职的同时,也提出了三个先决条件,那就是:一、临时政府必须设在南京;二、新任临时大总统必须到南京就职;三、新任临时大总统必须遵守临时参议院制定颁布的一切法律章程。

    民国元年二月十五日,临时参议院召开十七省代表投票选举临时大总统。这次选举以省为单位,每省一票,共计十七票。待到投票后,诸人打开票箱一看,只见十七张选票统统写着“袁世凯”三个大字,于是袁世凯便以全票当选为****第二任临时大总统。

    在得知自己已当选为****临时大总统并要求前往南京就职后,袁世却不紧不慢地向南京去一电,声称自己“德薄能鲜”,不敢承担总统一职;如今北方危机四伏,险象环生,目前不便南下;自己经反复思量后,“与其孙大总统辞职,不如世凯退居”云云。

    这个以退为进的招数,袁世凯用得既冠冕堂皇。又无暇可击,不但为自己赢得淡薄名利、谦让自抑的好名声,而且还着着实实将了南方革命党一军。

    此电一出,各社团召开会议,这包括民社、国民协会等八个社会,而出人意料的是,袁世凯居然也委派了一人参与会议,讨论定都之事,这人便是萧天!

    会上,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到了萧天身上,这位赫赫有名的民族英雄萧天,此时也并没有多大谦逊,对与会代表说道:

    “定都北京乃民国内政外交之关键,倘若舍北取南,帝党势必会死灰复燃,而强敌也有乘机侵略之虞!

    此事正和各社团之意,就连革命元老章太炎也竭力反对定都南京,并且说了定都南京的五大害处。

    会后,各社团联名给南京去电报,坚决反对定都南京!

    在舆论的煽动下,各省都督、绅商代表也纷纷致电南京临时政府。对定都南京表示异议。

    孙中山接到电报后,心里倒是乐意袁世凯辞职不干,但他不能自作主张,随后便将袁世凯的电报交与临时参议院讨论。令孙中山没有想到的是,临时参议院的议员们对定都南京一事也无甚决心,或许是他们认为孙中山的想法太天真,或者急于维系来之不易的和平,结果对于定都一事群起争吵起来,最后只好用投票的方式来决定。

    投票的结果出人意料,支持定都北京的二十票,而支持定都南京的只有五票,另外还有两票支持武昌,一票支持天津。

    孙中山得知这个结果后极为愤怒,当晚便召集同盟会的议员开会,要求他们统一立场,结果临时参议院在次日再次开会讨论定都问题。

    为了保证复议翻案,黄兴于次日亲临现场,并声称要是不定都南京的话,他将率宪兵队进参议院把所有同盟会籍的议员们绑缚起来。

    经过同盟会员吴玉章等人的紧张疏通,临时参议院再次投票,最终以十九票对十七票的结果决议定都南京。

    这就是孙中山和黄兴所倡导的“共和”、“**”,这就是孙中山所倡导的“自由”。

    孙中山言必称要遵守临时约法,话必谈参议院最终投票结果即是最后决定,神圣不可侵犯,但是在自己要求无法得到满足的情况下,竟然采取如此方式,以宪兵亲临会场的方式,逼迫参议院们更加投票结果,一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孙中山的意思。无非就是逼迫袁世凯定都南京,然后成为傀儡而已!

    此后孙中山派出专使团,赶赴北京,敦促袁世凯尽早启程。但就在专使团到达北京之后,北京、天津各地陆续生兵变。

    各国公使提出严重抗议,中外舆论清一色的站到了袁世凯一方!

    在政治权术和经验上,南方革命党毕竟远不如袁世凯来得老道;政治、经济、军事的资源上,他们也远不如北洋势力,在当时的情势压迫下,南京的孙中山、黄兴等人即使心有不甘,但也只能接受专使团的建议,放弃原来建都南京并坚持袁世凯来南京就职的主张。

    虽然孙中山等人同意袁世凯在北京就职,但为了挽回点面子,他们随后又要求袁世凯派出代表前来南京向临时参议院做个说明。既然目的已经达到,袁世凯当然乐得大方,在接到电报的第二天便派出唐在礼和范源濂两位专使前往南京说明情况。

    唐在礼在会议厅刚刚将情况说明的稿子念了个开头,下面已经是掌声雷动,表示予以理解,袁世凯不必到南京就职。随后,南京临时参议院便决议允许袁世凯在北京就职,只需将宣誓词电告临时参议院并向全国通告即可。

    民国元年三月十日,袁世凯身穿大礼服,在北京外交大楼中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

    而在政治角逐的同时。对北洋军的改制也开始了。

    新式陆军的镇、协、标、营、队、排、棚的名称改作师、旅、团、营、连、排、班,将原有的“左、中、右”、“前、后、左、右”等一律改作“一、二、三、四”等。

    此一编制的诞生,是中国陆军史上开天辟地的军制革命。

    随后公布的《陆军平时编制条例》,对基本战略单位师一级的编制进行了调整。陆军师下辖两个步兵旅、骑兵、炮兵各一团,工程兵、辎重兵各一营。其中步兵旅每旅下辖两个团;每团辖三个步兵营和一个机枪连;每营辖四个步兵连。

    骑兵团分为甲乙两种,甲种团由四个骑兵连组成,乙种团由三个骑兵连组成,使驻地的情形而定;炮兵团下辖两个野战炮营,一个山炮营。

    萧天统率的原河南暂编陆军混成第十一协,改编为国民政府陆军第十九师,是为此次增编的三个师中的一个。萧天担任师长。授中将军衔,仍旧驻防河南。

    此后,在经过讨价还价之后,内阁名单拟定完毕,唐绍仪担任内阁总理,段祺瑞出任陆军总长。

    此后,袁世凯任萧天为河南督军,河南一应军事政务,都掌握在了萧天一人之手。

    河南是袁世凯的老家,也是萧天苦心经营的家之地。此前上有一个满清朝廷,下有一个隐居在河南的袁世凯,萧天做事多有牵制,此一次任命,萧天再无牵绊。

    在被任命督军,19师师长之后,萧天随即召开河南文武官员会议,一是任命人事,二是商议河南未来展大计。

    此时萧天小北洋系一众将领官员人人意气风,大帅终于成了大总统,小北洋系功劳第一。

    “听说政府正在考虑设置巡阅使一职。监管数省,我看咱们毅帅可以担任直鲁豫三省巡阅使了。”司徒耀兴冲冲地说道。

    “巡阅使只是个虚职,管不了那么多省。”萧天摆了下手:“别看巡阅使管上几省,可要真设立了,只怕有的巡阅使一省都管不了。”

    从上海赶回来的徐海前一边笑道:

    “这话倒也不错,比如河南咱们苦心经营,好容易有了今天这翻气象,要真给咱们安上一个巡阅使,除非是咱们毅帅,不然咱们哪能听他的?”

    会场笑了起来,萧天却心里一动。

    虽然这巡阅使是个虚职,可加入有一天大帅真的任命自己了怎么办?

    直鲁豫天下重地,卫护京城,虎视天下,是再重要不过的所在。自己有没有什么办法,把直鲁豫这三个地方真正控制在自己手里?

    现在看起来南北已经和解,但其实大战一触即,早晚会打成一团。自己是该尽早做好准备了!

    不仅仅为了自己,为了袁大总统,也是为了这个国家!

第一百六十九章 任命

    “报告督军,安阳陆军军官学校第一期毕业生集合完毕!”

    “全体都有,立正!安阳陆军军官学校校训!”

    “国家统一,为民先锋;民族强盛,为我精神;唯勇唯诚,贯彻始终;全心全德,建设中华!”

    这些未来的军官们,大声念诵着校训,精神抖擞,身姿英挺。

    陆军军官学校校长萧天,站在军校毕业生的面前,身子同样挺拔,目光从这些其实比自己小不了多少的学员身上一一扫过,忽然问道:“军人,如何才能保卫国家!”

    “报告校长,不贪生,不怕死!”

    “报告校长,忠贞勇敢。血洒疆场!”

    一个接着一个学员大声说道。

    萧天微微点头,这个时候,一个身材并不魁梧的学员上前一步,说道:

    “报告校长,刺刀对外,共抗强侮!抛弃成见,维护统一!”

    萧天不由自主多看了这名学员一眼:“姓名。”

    “报告校长,安阳陆军军官学院,步兵系第一期毕业生,阮杰!”

    萧天微微点头:“说说看,如果刺刀对外!”

    阮杰的声音并不是特别响亮,但却能清楚的让每个人听到:

    “尔今满人初废,百废待兴,正是全力建设国家之时。但国家状况,不容乐观。名义上国家已经统一,但实际上各地都呈半独立状态,各省督抚拥兵自重,不过把清朝换成民国,换汤不换药而已!江苏较于安徽、四川较于云南、湖北较于湖南,老死不相往来,国内各处无不如此,何来军令政令统一之说?

    学生以为,政府能够直接掌控的军队,不过我北洋十数万之众,以十数万人,如果能够保卫国家?因此要想国家强大,军令政令统一是当务之急!”

    萧天倒没有想到一个小小学员。能够说出这样话来:“那么依照你看,应该怎么做那?”

    阮杰丝毫不惧:

    “必须建立一个铁腕政府,以铁腕手段建立完善军队体系,军队是十个手指,政府是大脑,军队必须无条件服从政府,接受政府指挥!”

    萧天冷笑一声:“如果那些地方军队不愿意呢?”

    “武力统一!”阮杰的回答,没有任何迟疑。

    “阮杰”

    “有!”

    “即日起,调任陆军第十九师参谋处。”

    “是!”

    阮杰的回答有些想当然,但其中的许多话也不是没有道理。而目前,乃至于将来的局面,也必然会是如此,各地军阀林立,不服政府管理。

    尤其是北洋和革命党之间,看似已经组成政府,其实矛盾重重,随时都有可能爆,一旦到了那个时候,将会再度爆大战。

    武力统一,将是唯一可以采取的方式!

    而刺刀一致对外的前提,也必须建立在国家统一的基础上!

    河南督军府。陆军第十九师师部。

    “宣布河南陆军整编方案。”萧天的话在部下的耳边响起:

    “我已经电告袁大总统,并且得到大总统批准,十九师即日起编成四个步兵旅、一个炮兵旅、骑兵旅,工程兵、辎重兵各一团。师部编成一个警卫团,一个机枪连。”

    十九师的将官们一下变得兴奋起来,这意味着十九师的再一次扩军开始!这将会是一个强师!

    萧天继续说道:

    “同时,为确保河南地方,成立河南警察厅,直属于河南督军府管辖。沈谰哲!”

    “到!”

    “任命你为河南警察厅厅长!”

    “是!”

    “任命,萧志远为河南商业局局长,徐海前,河南驻上海全权代表”

    说着,目光落到了陈少东身上:

    “陈少东,任命你为河南对外联络处总办!”

    这个河南对外联络处,其实就是河南的“外交部”,萧天想了许久,自己部下之中,只有陈少东最适合。陈少东实在不适合当军人,可要论到办外交,却有独到之处。

    本以为陈少东会不高兴,不想萧天的这位二哥却兴冲冲的大声应了下来。

    自己有几斤几两,适合做什么,只怕没有人比陈少东自己心里更加清楚的了

    安阳兵工厂和克虏伯、毛瑟的合作已经全面开始,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功劳要归功于袁世凯。

    这里面的机器设备都是从德国引进,聘请的是德国技术人员,又从上海那些工人调来了一批熟练技师,再加上靠着雄厚财力支援,工厂已经开足马力全生产。

    曼鲁因这个德国老头,也算是彻底被萧天给“绑架”着留在中国了。老头被萧天正式任命为兵工厂总经理。一应要求无有不答应的。

    为了彻底留住老头的心,萧天干脆把他的夫人从德国接了过来,弄的这个不苟言笑的德国老头,对萧天也有一些哭笑不得。

    “这是根据麦德森机枪仿制的安阳式机枪。”曼鲁因拿起了刚拼装完成的一挺轻机枪:

    “口径8毫米,射击方式为单、连,弹匣容量3o,初每秒824米,理论射每分钟4oo,表尺射程2ooo米。我们做了一些改进,让麦德森机枪战斗射太低,火力强度较差的缺点得到了部分改善”

    “继续加以改进,大量生产。”萧天放下了手里的安阳式轻机枪,心里一动,捷克zB系列轻机枪?这才是好货色。

    那家生产捷克zB系列轻机枪布拉格的军械厂什么时候倒闭来着?萧天想了一会,没有能想出来。

    看来得派人过去,看看有没有机会把那家工厂连人带技术端了。

    “仿制的毛瑟自来得手枪。”曼鲁因拿起了一枝驳壳枪,忽然有些狐疑地看着萧天:“我一直想问你,仿制这些武器,你取得专利拥有者的许可没有?”

    萧天语塞,自己可从来没有想过这方面的问题,赶紧敷衍着把话题带了过去:“当然,有些已经取得,有些正在办理。比如克虏伯大炮的仿制。我已经取得了贵公司的许可”

    说着生怕曼鲁因继续追问:“博士,我还需要生产头盔,大量的以钢铁制成的头盔,以保护我的士兵,以及我所需要的手榴弹”

    萧天一口气提出了几项要求,曼鲁因博士仔细的吩咐助手记了下来:

    “您的要求非常多,萧。但是,以目前安阳兵工厂的规模来看,显然无法达到您的要求。兵工厂必须扩建。”

    萧天点了点头,面色也变得严肃起来:“是的,这个问题我也考虑过了。我准备在新乡和开封再办两个兵工厂,已经在选择厂房准备资金了。博士,这些事情我想你要辛苦一些。”

    曼鲁因博士耸了耸肩。

    这个中国的军官和别的军官不太一样,谦虚,但却又有时候表现得相当固执;充满了火力、热情,似乎身上有用不完的能量。

    他迫切的想要让更多的新式工厂开办起来,迫切的吸收着外界的一切知识,甚至近乎有些贪婪。

    说到知识,曼鲁因博士认为这个河南的掌权者,所拥有的许多知识,是连自己都不知道的。

    在轻机枪还并不成熟普及的时候,他已经下令生产这种武器,而头盔,或者按照准确的叫法,钢盔,这样东西,曼鲁因博士始终不太明白萧天为什么那么重视。

    也许在这个年轻军官身上,隐藏着太多太多自己不知道的秘密吧

    这时候蒋介石走了进来,在萧天耳边悄悄说道:“毅帅,吴佩孚来了。”

    萧天点了点头,又吩咐了几句,然后走了出去。

    “督军,第三师炮兵第三团团长吴佩孚奉命报道!”

    远远的就看到了吴佩孚,当这声音响起的时候,萧天笑着迎了上去:“子玉大哥,怎么还和我来玩这一套?”

    吴佩孚笑了起来:“存毅老弟,你现在可是堂堂督军,师长,我吴佩孚可不就是你的下属?”

    萧天哈哈笑了几声:“子玉大哥才能胜我十倍,萧天不过是运气好了一些而已。”

    “岂能用运气二字?”吴佩孚一下变得认真起来:“存毅老弟安阳一怒,倭酋丧胆;汉阳再怒,黄兴遁走。仅此二战,便足以名满天下。和你相比,我这个做哥哥的可差得远了!这次把我调到你的十九师,我心里高兴得很,咱们兄弟终于可以并肩作战了。要是再和倭酋开战,没说的。我一定请缨充当先锋!”

    萧天满脸欢欣:

    “大帅让我督军河南,我提出的第一个要求,就是把子玉大哥调来。怎么样,曹锟长官没有生我气吧?”

    “曹长官一直在难嚷嚷着,什么好事都让你萧存毅占了,等到了河南,非狠狠打你秋风不可!”

    萧天大笑起来,随时神色一正:

    “吴佩孚!”

    “到!”

    “任命你为陆军第十九师独立旅旅长!”

    “是!”吴佩孚大声应着,眼里感激一闪而过。

    自己不过是个团长,但才到河南,却已一跃而成为独立旅旅长!

    萧天欢悦,吴佩孚此人的确是有大才干的,而且此人素来知恩图报,当年仅仅以为曹锟把他提拔成了旅长,吴佩孚从此后一生都对曹锟感激万分,誓死追随曹锟。

    好在现在曹锟还没有彻底现吴佩孚的全部才能,自己早下手了一步,把吴佩孚生生从曹锟身边抢了过来。

    人才,永远是萧天最如饥似渴的东西!

第一百七十章 直鲁豫三省巡阅使

    在河南积极整顿。扩充实力的时候,北京乃至全国的局势却不那么妙了。

    当初孙中山出任临时大总统的时候,通过了一部《临时约法》,而在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的职务之后,这部《临时约法》就成了袁世凯的一道紧箍咒。

    《临时约法》规定,临时大总统布命令须经过国务总理副署方能生效,也就是说袁世凯的任何命令,都必须经过过去追随自己近三十年的老部下唐绍仪的批准方能生效,以袁世凯的性格来说焉能承受?

    其实不光是袁世凯,换了另外一个人,哪怕孙中山现在还处在这个位置上,一样不能忍受。比如逼迫参议院议员投票定都之事就是最好例子。

    事实上,在清帝退位后,没有一个人能够代替袁世凯,孙中山不能,黄兴不能,其他人就更不能。假如袁世凯前次遇刺真的被刺死,那天下大乱、军阀混战提前上演,应是定局。

    内阁总理唐绍仪,书生得志,开始变得有些目无老上司。处处以内阁总理自居,逐渐不把受到《临时约法》约束的袁世凯放在眼里。

    就连总统府的人,每次见了唐绍仪前来商讨政事,都私下里愤愤不平的说:“今日唐总理,又来欺负我们总统么?”

    下人的观念尚且如此,身为大总统的袁世凯,他的角色如何转换得过来?

    由于与唐绍仪之间矛盾增加,袁世凯干脆就撇开这个国务总理,直接指挥赵秉钧、段祺瑞等人。有了袁世凯的撑腰,原本就对袁世凯言听计从的赵、段等人更是不把这新官上任的唐绍仪放在眼里。弄到最后,赵秉钧这些人连国务会议都不去参加。如此一来,唐绍仪这个总理怎么做得下去?

    内阁分为两派,袁世凯的势力与南方革命党明争暗斗得不亦乐乎,而唐绍仪本是袁派中人,立场却又接近南方革命党,当时被夹在中间又无法调和双方的矛盾,实在是苦不堪言。

    而困扰新内阁的,还不光是这些南北矛盾,财政问题已经到了必须解决的时候。

    满清政府19o3年全年亏损三千万两白银,一场股灾,又让满清政府彻底破产。

    而财政上的困窘并不会因为建立了民国而有所改善,相反,由于朝代更替,原本应缴纳的税收大都没有正常收取;就是正常收取了,在局势未定的情况下,各级地方也不肯主动解送给中央!因此,无论是南京临时政府还是唐绍仪的北京内阁。其实都是一贫如洗的穷光蛋。

    之前中国局势混乱,列强不愿意借钱给满清朝廷。孙中山四处游说,列强也是一两银子都不愿意借,列强认为孙中山根本无法控制中国局势。等到袁世凯充当大总统后,列强很快组成四国银行,主动上门要借银子给袁世凯。袁世凯无论提出什么条件,四国银行团一概照办。

    可唐绍仪却偏偏不信邪,自己去问比利时银行悄悄借了一百万英镑,谁想到四国银行团知道了,立刻大加抗议,逼迫比利时银行收回借款和利息。

    唐绍仪雪上加霜,只能按照袁世凯的要求,向四国银行团借款,这位唐总理一开口就要借七千五百万两白银,四国银行团大惊,询问用处,唐总理居然说是解散军队之用云云。借款谈判陷入困境。

    好容易袁世凯出面周旋,财政总长熊希岭艰苦谈判,终于达成部分借款协议,四国银行团答应先借出三百万两,以解燃眉之急。

    熊希岭十分清楚在南京的那些民军缺乏军饷的窘装及其潜在的兵变危险。于是借款到手之后,就是先把这三百万银子给黄兴,用以裁撤部队,安定军心之用。

    谁想到黄兴得知,竟然来电报,对熊希岭破口大骂,甚至把熊希岭骂到了卖国贼的地步。

    熊希岭勃然大怒,当初自己出任财政总长,黄兴一个电报接着一个电报催款,等自己好不容易借到钱了,居然又被骂成是卖国贼!

    一怒之下,熊希龄便将黄兴催款的电报公之于众,并将南京民军因为缺饷而可能哗变的危险及其自己的委曲求全叙述了一番。

    不仅如此,熊希龄还在电报中讽刺黄兴缺乏政治经验,不懂经济,说要是黄兴在位的话,非得将民国葬送不可。

    黄兴与新任财长熊希龄的电报战,立刻引起了轩然大*。各地的都督、议员、报纸等等,纷纷各抒己见,有指责熊希龄软弱外交的、有大骂财长卖国的,也有批评黄兴不顾大局的,不一而足。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借款的事还没有了结,直隶都督的人选问题又起波澜。

    在武昌起义后,各省都流行由本省人担任都督,如黎元洪督鄂、李烈钧督赣等,当时直隶一些议员如谷钟秀等人便提议由王芝祥担任直隶都督。

    王芝祥本是反正参加革命党的,属于革命党人,南方革命党便想让他出任直隶都督。以扩大革命党的势力。

    可是直隶是北洋军的心腹地带,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因此,袁世凯对南方革命党的提议置之不理,而是任命了自己的心腹张锡銮出任直隶都督。

    唐绍仪是坚决赞成王芝祥出任直隶都督的,但袁世凯却拿出几份电报,是直隶五路军界反对王芝祥就任都督的通电。

    唐绍仪看后极为气愤:“大总统前面已经答应,如何能失信于人?何况,军人干涉政治,恐怕非民国之福。”

    袁世凯哼了一声:“王芝祥是革命党人,他要是来做直隶都督,岂不是引狼入室?”

    唐绍仪忿忿然道:“任命不任命那是内阁的职权,岂能因军人干涉就随意改变?再者,王芝祥已经到京,叫我这个内阁总理如何交代?”

    袁世凯掀须一笑,置之不理。

    按理说,民国成立之后,军人即当保持中立,不该干涉国内政治,但说起来容易,实际上却极难做到。民国期间,军人干政几乎是稀松平常之事,之前的北京兵变、这次的五路军界通电与日后登峰造极的军阀政治想比,实在是小巫见大巫。不值一提。

    唐绍仪大怒,乃联合南方革命党,激烈反对张锡銮出任直隶都督,袁世凯一时也被弄的十分被动。

    全国上次再次因为直隶都督的事,而争的不可开交。

    袁世凯心中愤怒,但却暂时没了办法,正在这个时候,段祺瑞却忽然面见袁世凯:“大总统,我倒有个合适人选。”

    “谁?”袁世凯气犹未消,随口问了一句,忽然看到段祺瑞面带微笑。猛然醒悟:

    “存毅?”

    “不错,正是萧天萧存毅!”段祺瑞点了点头:“此人掌控河南,无不经营得井井有条,又素来对大帅忠心耿耿,对我北洋忠贞不二,有他镇守,最是合适不过。况且存毅于民众心里有莫大声望,存毅若出,当能堵住民众之口,民众不反对了,我看革命党那也就好办了!”

    “此人倒是个合适人选,有存毅坐镇直隶,我也就放心了。”袁世凯频频点头,随即又面露忧色:

    “只是,那些南方革命党竭力反对军人干政,萧天乃是标准军人,这个”

    随即在那想了一会,自己笑了起来:“把王芝祥给我叫来。”

    袁世凯单独召见了王芝祥,答应给他一笔丰厚的经费,让他改任南方军队宣慰使,回南京协助江苏都督程德全遣散军队。唐总理的面子毕竟不如袁总统的大,而王芝祥原本也是个见风使舵的官僚,他在得到袁世凯的保证后,竟对朋友的支持置之不顾,一口答应了袁世凯的新任命.

    同时,袁世凯又秘密嘱咐了王芝祥几句,王芝祥满口应承下来。

    次日,王芝祥通电全国,只说自己才能浅薄,不足担任直隶都督,河南督军萧天,治理河南以来,地方安顿,民生兴旺,虽是军人,才干不逊云云。一力推荐萧天出任直隶都督。

    这一来,竭力推荐王芝祥的南方革命党目瞪口呆。哪里想到王芝祥会忽然反水?

    袁世凯随口布通告,鉴于直隶都督一职久争不下,因此此位置暂时空闲。又提议设立直鲁豫三省巡阅使,提名河南督军萧天可以充任!

    此刻袁世凯新登大总统宝座,威望正隆,萧天又声名赫赫,被民众视为民族英雄,由萧天出任直鲁豫三省巡阅使,民间再无反对争论之声。

    而南方革命党人知道,所谓直隶总督位置暂时空缺,设立直鲁豫三省巡阅使,不过是换个名字而已。

    可是萧天的威名太大了,再度反对只怕会激起民间反感。

    再者,当初萧天攻击汉阳之时,特意网开一面,放走大量民军,因此民军也对萧天大有好感,感激淋漓者也不乏其人。

    如此,革命党只能把一口怨气咽回心中,暂时接受了这一既成事实。

    而借助着北方和南方的矛盾,原本没有希望成为直隶总督的萧天,一举而成为直鲁豫三省巡阅使!

    这其中既有南北双方矛盾,和段祺瑞的举荐,袁世凯的信任也是分不来的。

    萧天为的小北洋系,此时开始掌握重权,逐步成为一股重要的政治势力!

第一百七十一章 萧天演讲

    萧天升任直鲁豫三省巡阅使。完全是在南北双方矛盾无法调和的情况下突然到来的任命。

    萧天也有一些愕然,一切来的实在太快了。河南在自己牢牢的掌握之中,但要是想控制直鲁等地,就不是那么一举可成的了。

    自己是政治斗争中的得益者,那么,有朝一日会不会成为牺牲品?

    大帅对自己信任有加,北洋高级将领也都和自己关系不错,但是南方的革命党,一定已经把自己视为眼中钉,肉中刺!

    自己应该怎么去应对这一切?

    在萧天被任命为三省巡阅使后,仅仅担任了一个多月内阁总理的唐绍仪一怒之下,携家带口,直接去了天津,等了两天后才给北京拍去电报,宣布辞去内阁总理之职。

    唐绍仪的辞职引起了参议院**和党、统一党议员的强烈不满,他们纷纷表文章责骂唐绍仪是“擅离职守、乘间潜逃”,并声称“同盟会员不宜在担任内阁总理”。

    面对共和党、统一党人的攻击,同盟会则对唐绍仪进行了辩解和还击,他们认为唐绍仪在这次的事件中完全是受逼而退,真正需要追究的应该是另有其人。

    此后袁世凯提名陆征祥担任内阁总理,总理提名倒是被全票通过。可惜陆征祥此人,外国话说的比母语要好,加上自己的施政纲领又实在没有什么可取的地方,所提议的组阁名单,居然被议员们全票否决。

    这是中国的第一次**,没有经验,乱搞一气也实属正常。那些年轻气盛的参议员,这些人的年龄大都是三四十岁,大都是按照西方的教科书来行使权力,却无意中造成了立法权和行政权的冲突,而中国的传统是没有立法权的。

    在此情景下,袁世凯宴请各为全体参议员,而此时新任命的任直鲁豫三省巡阅使萧天也正好来到北京接受任命,袁世凯让其一起参加了宴会。

    原本萧天是想穿着军装去的,可是一想,穿上军装赴宴,未免容易引起误会,又换了一身便装这才前往。

    当天下着瓢泼大雨,但参加宴会的参议员仍旧达到六十多人,接近临时参议院人数的三分之二,而袁世凯表现也很谦恭,他一早就到各个休息室同参议员们握手寒暄,彼此闲谈,形象极为亲和。

    晚上六点半,众参议员来到宴会大厅后,袁世凯便先表了一通演说,无外乎是当前的内政外交、金融财政。却比陆征祥说得入情入理、娓娓动听,听得众议员也是频频点头。

    袁世凯演说完毕,参议院副议长汤化龙代表全体参议员言,表示参议院愿意诚心诚意的扶助大总统稳定局势,建设国家。袁世凯随后又对众议员鞠躬表示感谢,并希望大家不要忘记今天说过的话。众议员也集体鞠躬回礼,现场气氛极为融洽。

    就在气氛大好的时候,一个南方参议员顾顺秉站了起来,大声问道:

    “大总统,我听说你刚任命了陆军第十九师师长萧天为直鲁豫三省巡阅使?”

    “是的,是有这么一回似?”袁世凯微微点头。

    顾顺秉大声说道:“军人干政,乃是**国家最为忌讳之事;军人干政,容易搞乱国家;军人干政,在西方国家从未有之。我国实行共和,实行**,为何大总统偏偏在这个时候任命萧天为巡阅使?说穿了就是直隶总督,就是军人干政!”

    袁世凯脸上依旧带着笑容,又听顾顺秉不客气地说道:

    “在来参加宴会的时候,我听说大总统也邀请了萧天,此刻萧天就在这里,难道大总统准备让萧天用枪逼着我们。让我们承认这一既成事实吗?”

    这一来,现场一片窃窃私语,纷纷议论,袁世凯微微一笑:“不错,我是邀请了萧天,但却不是要用枪做任何事情,存毅那,出来和众位参议员见见面吧。”

    萧天在人群后站直了身子,慢慢走了过来,这以来,现场很快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到了这位声名显赫的年轻将领身上。

    顾顺秉似乎存心要和萧天过不去,盯着萧天问道:

    “巡阅使大人,既然你在这里,请回答我刚才的问题!为什么西方国家不曾出现的事情,在我国偏偏就会出现?”

    “西方国家的月亮,一定比中国的圆。”

    萧天这话一出口,顿时引来一阵哄笑,萧天脸上带着微笑:“西方有的东西,中国一定不能有,西方没有的东西,中国有了也必须把它废除。如果我没有错,大概顾参议员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吧?”

    顾顺秉面上一红,正想反驳,萧天淡然说道:

    “顾参议员,诸位,军人参政,在顾参议员看来,放到西方国家是不可思议的。但是在萧天看来,却未必见得如此。

    以以马上得天下,在政治制度转换时期,本是常有的事情,中国如是,西方也如是。英国的克伦威尔、美国的华盛顿,都有武夫面目,均以武力打出一块天地。请问,这些人算不算是军人干政?”

    这一论调,闻所未闻,顾顺秉一时无言以对。

    萧天深深吸了一口气:

    “萧天觉得,共和初立,**制度刚刚起步,一切都不完善,都在摸索之中。用军人治理地方,有坏处,但也有好处。军政统一,号令统一,许多事情做起来也就得心应手了。萧天一介武夫,原也说不出什么大道理来,但萧天想的,不管南方也好,北方也好。大家原是一家人,想着的不过都是要把这个国家弄好。一些争论可以暂时搁置一边,埋头建设才是要,可是到现在内阁还是难产,却未免有些让国人失望。

    刚才顾参议员说到西方国家,如果是在西方国家,内阁难产这种政治危机也算不得什么大事,但中国初试**,共和新立,危机才显得极为敏感而迫切。

    其实内阁迟迟不能成立,诸位参议员其实也没有错。你们中的大多数人并非是出于私心,而是希望能够组建一个合格、健全、有力的政府内阁,如果你们苟且迁就,到时成立一个无能之政府,亡国丧邦,又如何对全体国民交代?

    所以在萧天看来,目前要考虑的,不是谁干政的问题,而是如何尽快组建内阁,给国人一个交代,让政府工作尽快能够正常开展下去,仅此而已。”

    萧天说完,微微鞠了一躬,然后缓步走了下去。

    现场沉默,接着,竟然是顾顺秉带头鼓掌,随后,掌声越来越热烈起来。

    萧天本来名望极高,此刻一番演讲,巧妙的把话题带到了内阁是否应该立即组阁之上,矛盾化解,说话合情合理,诚恳至极,竟然博得参议员们一致喝彩!

    袁世凯在边上微微点头,看来自己任命萧天为三省巡阅使,不会再有什么阻碍了

    但是,萧天和袁世凯一力维持秩序,稳定参议员们的情绪,想要使内阁尽快成立,但北京的军警界高级军官却在召开大会,到会人士个个义愤填膺,正义凛然的斥责参议员们毫无政治责任感,置国家于无政府状态,并声称再这么“无政府”下去,他们就要“被迫”出来维持局面。

    会后,军警代表们又炮制出一份攻击临时参议院的电文,遍黎元洪副总统、各省都督、各军队、各党派团体及其各家报馆。他们甚至气势汹汹的威胁说道:

    “由于临时参议院阻扰新政府的成立,导致外国借款的谈判无法进行;如果再不军饷,届时军队哗变,可别怪我们不客气!”

    自从上次北京兵变以来,军队干政已经是第二次,后来更是展成常态,成为民国难以医治的痼疾。

    在这些军人的挑动下,各省都督、议会和报馆也纷纷指责临时参议院,声讨的电文雪花般飘来,堆起来足足有一尺多高。

    在舆论的斥骂下,临时参议员们反倒成了过街老鼠,落到人人喊打的地步。

    舆论已经站到了自己一方,袁世凯迅提出第二份内阁人选的新名单。

    经商议后,临时参议院决定以新人选需要“资格审核”为名推迟投票,并希望袁世凯布禁止军人干政的公告,以表示参议院并非在压力下进行国事讨论。

    对于参议员们的心思,袁世凯自然是心知肚明,当晚他就安排了一个军警界与各党派参议员的茶话会,让各方相互交流,彼此沟通,以促成明日的投票。

    不仅如此,在投票的当天上午,袁世凯又公开布禁止军人干政的电报,算是给参议员们留足了面子。

    随后的投票过程自然就波澜不惊了,除了工商总长蒋作宾因为票数不足而未能通过外,其他五位总长均顺利过关。

    至此,组阁危机在袁世凯的运作和各方的妥协下宣告化解,陆征祥内阁在名义上得以成立。

    而在这场危机之中,除了袁世凯外,萧天也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正是他的一番演讲,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参议员们的心态。

    萧天演讲,一直在后来很长时间被人所津津乐道,尽管萧天自己认为并不擅长政治但却不知不觉被牵扯到了政治的旋涡之中!

第一百七十二章 谋取山东

    从北京归来,十九师的扩军也已经正式开始!

    此时的萧天,有上海的大量资金、工厂、银行,以及河南的实业支持,在资金上游刃有余,完全不必顾忌军费。

    此时的萧天,再清楚不过,这是自己扩张的最后时机,虽然目前只挂着一个“直鲁豫三省巡阅使”的头衔,势力不过河南,但自己拥有一项最大的资本:

    银子!

    这个时候南北双方的经济已经到了一塌糊涂的境地,素来喜欢以银子开路的袁世凯,在成为****临时大总统后,所要面对的已经不再仅仅一个北洋,而是一个国家!

    北京政府在唐绍仪组阁期间,财政已罗掘俱尽,非借款无法维持。唐绍仪内阁垮台,又拖了多月,周学熙出任财政总长后,变成了借债总长。起初借2oo万、1oo万,后来则借几十万,最后乃至几万甚至一万都在借,甚至一万的小数目都无法借,政府中能抵押的东西都在抵押,如自来水公司押了四万,闹出双包案,于是大打官司。

    自熊希龄担任财长与六国财团谈判破裂后,总统府内曾设立了财政委员会,主持另辟借款途径,分别电令驻外代表觅求借款路线,一时驻外人员均以找寻借款路线为工作主要对象。

    在这个时候,负责达成借款的中间人,无论外交总长或财政总长,以至经办人,都有佣金好拿,借款又救国又利己,何乐而不为呢。

    于是一时驻外代表纷纷奔走,今天这个来电说:某大外国公司可借若干千万,明天那个来电说:某大外国洋行可借若干千万。当然,这都是空中楼阁,谈了毫无结果,于是天天有好消息,天天都是落空。周学熙实际负责财政部,变成了热锅上的蚂蚁。

    南京那的革命党状况更加差。

    财政问题中最突出的便是各省民军的裁撤与遣散问题当时驻扎在南京城内及附近地区的各路军队名目繁多且互不统属,如浙军、沪军、光复军、铁血军等,加上各地来到南京准备北伐的军队。数量达到2o万以上。

    这2o万人,固然是革命的主力,但同样要吃饭、要饷,还要武器装备和日常补给,这每天的花费都不是小数目。

    当时孙中山之所以能够当选为民国临时大总统,很大一个原因就是众人以为他与外国政府关系良好,能获得外国承认并借得巨款而归。但令他们失望的是,孙中山只带回了“革命精神”。

    等到一切希望都成泡影后,那些满怀希望的人不免心生埋怨,“孙大炮”之名也就不胫而走。

    南北议和成功,袁世凯就任民国临时大总统后,南方的军队在事实上已经无用武之地,他们的数量是如此的庞大,已经过了各省财政所能承受的范围;而这些军队的兵员素质又大多参差不齐,很多人根本就是为了吃饭而来,谈不上什么革命精神和政治素质。

    4月11日,驻南京的赣军和一部分桂军便因为欠饷而生兵变,乱兵们在南京太平桥、白门桥一带大肆抢劫,影响极坏。事实上,这次哗变的原因非常简单:

    你不钱,我就抢劫;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而在这样的情况下,萧天的部队却并不存在这样的问题。

    军官士兵按月饷,从不拖欠,同时日常待遇极好,武器精良,士气高昂,而这也正是萧天所部逐渐被称为“北洋第一精锐”的原因。

    萧天下令,秘密招纳民军中那些有战斗经验的士兵,全部编入预备队中,择优录用,补充到正规军中,按照十九师标准放薪饷。

    同时,萧天开始行使自己做为“直鲁豫三省巡阅使”的职责,将势力范围秘密向外辐射。

    此时袁世凯准备任命周自齐接替山东都督,萧天秘密上书,言及山东重地,自己身为三省巡阅使,若再加一周自齐,只怕不好应对。若自己能够控制山东,则可将山东、河南连成一片,必然能为北京政府缓解部分经济压力。

    袁世凯任命萧天为三省巡阅使,目的本来就是把直隶重地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此时得到萧天密电,很快撤回原先任命,改任周自齐为中国银行总裁。

    萧天迅让蒋杰、蒋介石带兵进入山东。而在二蒋入鲁之前,又特意给了两人三口上了封条的箱子,只言必须到了山东局势危急的时候才可以打开。

    此时在山东都督任上为前满清山东巡抚张广建,驻扎在山东的军队为前北洋第五镇,现国民政府陆军第五师。师长靳云鹏。

    此外,尚有满清遗留下的五路巡防营,这五路巡防营总兵力达到了一万二千人。

    第五师和十九师一样,同是北洋嫡系,萧天此前又命人给靳云鹏送去了一张十万两的银票,靳云鹏只是负责驻军,不管地方事物,因为断然不会给萧天设卡,给自己增添一个敌人。

    而唯一要先解决掉的,就是控制在张广建手里的五路巡防营。

    萧天胆子也大,让蒋杰和蒋介石带入山东之兵,居然只有一个连的力量。

    才到山东,言明是来接管山东事物,此刻萧天举荐蒋杰为山东都督的电报已经到了北京,只等最后任命,张广建明知自己卸任在即,但却对二蒋的到来冷淡之极,拒不配合。

    蒋杰和蒋介石虽然心中恼火,但此时张广建和自己一样,都是民国政府官员,又不能以武力解决。

    正当一筹莫展的时候,一个意外情况生了。

    满清经济垮台,次后武昌起义。政权交迭,经济更是困难,五路巡防营已经被欠饷半年之久,只想清朝倒台了,民国成立了,这饷银总也该下来了吧?

    谁想到,不管换了谁,结果都是一样,该欠的还是欠,该饿肚子的还是饿。

    别说这五路巡防营,就连同在山东的第五师也同样出现了这一情况。尽管并不是特别严重。

    军心思变,人心惶惶。一场兵变就在悄悄预谋之中

    9月2日。

    山东都督府外忽然火把大张,人声鼎沸,不知多少士兵把个巡抚衙门团团包围起来。

    张广建心惊胆战,不敢出去,外面只大叫要见都督,不然即刻打入都督府,到时候大家再见面可就难看了。

    张广建无奈,硬着头皮来见变兵,此时兵变主使,前路巡防营统领官施天以代表全体变兵,要求都督立刻放饷银,不然弟兄们急了,在山东劫掠起来,不再负责。

    张广建双手一摊:

    “弟兄们,不是我张某人不给弟兄们放饷银,而是朝廷不是,是政府不给咱们银子那。我拿什么给弟兄们?”

    “张都督,话要说到这份上,咱们可就要得罪了!”

    “张都督,别怪我们自己给自己饷银了!”

    那些变兵乱成一团,张广建忽然说道:

    “我是同情弟兄们的,不过眼下张某卸任在即,虽然有心想管,却也无能为力,不过,新任山东都督正在此地,不如大家去找新都督想想办法!”

    这话一出,当场就让变兵看到了一丝希望。

    陆军第五师在此,军纪严明,此前袁大总统还是山东巡抚的时候,就给军队立下了无数规矩,要真的劫掠起来,只怕后果严重。

    变兵们呼啸一声,当时就从都督府转向新任都督驻扎之处而去。

    这一消息早就传到蒋杰和蒋介石的耳中,蒋杰急忙命令全连士兵警戒,又派人星夜前往第五师靳云鹏处求援。

    但靳云鹏能不能及时来到。还难说的很,一旦双方克制不住交起火来,后果不堪设想。正在无奈的时候,蒋介石忽然说道:

    “对了,毅帅不是给了咱们三口箱子?”

    蒋杰眼里一亮,让卫兵端来三口箱子,动手取下上面封条,打开箱子,三口箱子中堆放满了银子银元!

    二蒋互相看了一眼,萧天用意再也明显不过,想来早就预料到了会有此事生,甚至兵变都有可能是毅帅策划。

    这世道,有了银子什么都好办了!

    此时兵变士兵已经来到驻地,双方正在对峙,谁也不敢贸然行动,就见两名军官从军营里走出,前面一个年纪不大,神态威严:

    “我是蒋杰,你们想做什么?造反吗”

    变兵多少有些畏惧,互相看着,施天以硬着头皮上前说道:

    “大人,我们不是造反!弟兄们整整半年没有过饷了!大家都是为朝廷当兵的,第五镇每月足饷,可咱们呢?好容易等到改朝换代了,原以为不能补足全饷,也总能够一些是吧?可,可谁想到还是一丝没有,眼看着弟兄们就要饿死了!”

    “第五镇,乃是北洋军,每月足饷,是大总统自己掏的腰包!”蒋杰眼神闪动,声音不大,但却充满威严:

    “你们呢?是满清朝廷养的军队,难不成这帐也要算到大总统头上?告诉你们,现在满清废帝就在北京,要饷银,找他们去要!”

    变兵沉默下来,自己先行闹事,对方又是机枪架在那里,谁敢妄动?

    蒋杰扫视了变兵一眼,缓缓说道:

    “不过,这是毅帅早就已经知道了,毅帅还是非常同情你们的!”

第一百七十三章 宋案

    蒋杰的话,让一众变兵顿时又看到了希望。

    “来人!”蒋杰的手朝后一挥。很快卫兵抬上了那三口装满了银子银元的箱子,白晃晃的银子,顿时让这些变兵眼睛都被耀花了。

    “都给我看着了!”蒋杰的声音清晰地传到每个变兵耳中:

    “这是什么?银子?这是毅帅自己掏腰包拿出来的银子!弟兄们,现在国家财政困难,一时拿不出银子来给弟兄们饷,怎么办?毅帅自己拿!我知道,银子不够,还差得很远,可毅帅正在想方设法的筹集银子!”

    变兵一片静悄悄的,谁也不说话,就这么安静的听蒋杰说了下去:

    “毅帅是三省巡阅使,自然要为地方考虑,不光是老百姓,还有你们这些人!但是,现在政令却不能到达地方,如何能为弟兄们谋取福利?这些银子,你们拿回去分了,至于将来如何,毅帅能不能到山东,那可就难说得很了”

    说着,蒋杰和蒋介石两人转身。再不看变兵一眼

    萧天义助变兵,不过用些有限银子,却使这些变兵归心。一时间,张广建成千夫所指,哪里还能继续在山东混下去?

    此刻政府任命又到,正式委任蒋杰为山东都督,蒋介石协助。

    那些变兵自从得到银子,无不人心向着萧天,谁还愿意闹事?原本被张广建的这五路巡防营,反而成了反对自己的最大力量!

    第五师也被欠饷月余了,眼看萧天一到山东,就带来了那么多银子,顿时纷纷心动。虽说不至于闹出什么乱子来,可大总统的饷银要还是不来,靳云鹏心里可也没有底了。

    至于山东百姓,谁来管理山东都是一样,只要不再生战乱,能让老百姓吃上一口饱饭也就知足了。

    更何况萧天的威名,河南的现状都清楚的放在那里

    三箱银子,迅让萧天在山东站稳了脚跟。

    乱世之中,最有力的武器除了军队之外,就是这白花花的银子了。

    五路巡防营被萧天利用赶走了张广建,不过在其后的整顿中,可就多少有些让人失望了,这些军队,和北洋的素质相比何止相差数十倍?

    能从当中挑出一半的人加入十九师,也就谢天谢地了

    山东问题暂时解决。萧天迅把目光投到了河北等地,自己这个三省巡阅使,总要当得有名有实才行

    萧天现在唯一要做的,就是埋头展自己,不管外面北方和南方闹成了什么样子,自己专心做好事情即可。

    民国元年12月中旬开始参众两院的初选,经过两个月时间选举宣告完成。当时**选举还在草创阶段,一切进行都很生涩,几乎是一边争吵,一边进行,因为一切既没有成规,而宪法还在争论。

    宋教仁在国会选举期间表现得最活跃。这个时候孙中山已东渡日本,国民党党务由宋教仁代理理事长,他由北京前往南京、上海、湖北、湖南各省,到处公开讲演,抨击时政,指责袁世凯****,是一个不符民意的、退步的政府。

    ****届国会的选举,由于宋教仁的主持有功,选举结果国民党大获全胜。

    在众议院,众议员共596人。国民党得269议席,共和党12o议席,统一党得18议席,**党得16议席,跨党者得147议席,无所属的26席。

    在参议院,参议员274人,国民党得123席,共和党得55席,统一党得6席,**党得8席,跨党者38席,无所属的44席。

    国民党在参众两院87o议席中,共占了392席,共和、**、统一三党加起来在两院中也只223席,也就是说国民党有绝对票数可以影响参、众两院。

    袁世凯在国会选举后,才知道**政治的特性,是一切决定于选民,国民党大胜后,他忧心忡忡,悄悄告诉杨度说:

    “我不怕国民党用暴力来夺取政权,我只怕他们以合法手段赢得政权!”

    但随后,宋教仁遇刺案生!

    谁是杀害宋教仁的幕后元凶?

    第一个怀疑对象当然非袁世凯莫属,因为他有太多理由要杀宋教仁。袁世凯曾经很欣赏宋教仁,并试图将他拉进自己的队伍中,譬如宋教仁在准备回湖南老家省亲时,袁世凯曾赠予其一本5o万元的银行支票,让宋教仁随意支用,可宋教仁除用了二三百元外。将支票基本原物退还。另外,袁世凯还为宋教仁订造西装,连尺码都量得非常准确,足见其用心良苦。

    可惜的是,在袁世凯的亲善和拉拢下,宋教仁看起却来是如此的“不识抬举”,他在各地演说中,曾毫不忌讳的攻击袁世凯的政府并言动一时,由此引起袁世凯的恼怒与仇恨,似乎也在话中之意。如今,国民党在国会选举中获胜,宋教仁也即将成为一个难以对付的对手,袁世凯怎能不萌生杀意?

    但是就当时而言,还不能认定袁大总统就是幕后凶手。道理很简单,如果在国会选举结束的敏感时期将宋教仁刺死,袁世凯的嫌疑无疑是最大的,若按他通常的办事手段,恐怕不至于出此下策。

    还有一种说法,即同盟会元老陈其美刺杀的宋教仁。

    在破获宋案时,国民党人挥了很大的作用,比如揭和抓获应桂馨、从应家搜到应桂馨与洪述祖及内务总长赵秉钧的大量密电函等,背后都有陈其美势力的影子。

    至于后来抓住的凶手,是不是就是真的凶手。真相也许永远不会有人知道了

    而在国民党内部,对宋教仁遇刺案当时也形成了两种不同意见。

    党内的激进派主张武力解决,而原来的稳健派则主张法律解决,特别是那些新当选的国会议员,更是如此。在宋案生时,孙中山正在日本,他在得知消息后立刻返回国内,随即在上海的黄兴寓所召开会议,以讨论下一步的对策。

    孙中山在得知案件过程后极为悲愤,他在会上极力主张起兵讨袁,几乎把去年与袁世凯相谈甚欢的事情忘了个一干二净。但是。参与会议的国民党高层,大多不赞成孙中山要动武的意见。特别是二号领袖黄兴,他认为目前案件的审理对国民党一方有利,应该先考虑法律解决,不到最后一步不应该轻谈战事。

    事实上,当时宋案尚未完全厘清,即使国民党人有一千个理由怀疑袁世凯,但也不宜直接认定袁世凯就是幕后元凶,兴兵讨袁未免有“地方反抗中央”之嫌。

    因此,当孙中山要求对袁世凯动武的电报出去后,国民党的三个实力派都督,江西都督李烈钧、安徽都督柏文蔚、广东都督胡汉民,都立刻回电表示绝无实力独立。

    而就在国民党举棋未定的时候,****第一届国会召开。

    这是一件万众瞩目的盛事!

    第一届国会的开幕式也确实热热闹闹,激动人心。在开幕的前一天晚上,临近众议院的各街道上早已是布置得张灯结彩,流光璀璨,一片喜庆色彩。

    第二日,那些当选的参、众两院议员们都穿着崭新的大礼服,喜不自禁的陆续走进众议院会场。或许是“宋案”的关系,袁世凯当天并未出席,只是派出了总统府秘书长梁士诒及内阁总理、各部总长前来致贺,加上前来观礼的内外来宾,场面倒也算隆重。

    等到上午十一点,各方人员均已到齐,国会筹备委员顾鳌宣布开幕典礼开始,先放了1o8响礼炮,接着才由各方代表言。随后,总统府秘书长梁士诒也拿着袁世凯的贺词念道:

    “我****第一次国会正式成立,此实4四余年历史上莫大之光荣,四万万人亿万年之幸福。世凯亦国民一分子,当与诸君子同深庆幸。”

    说完,梁士诒高举双手喊口号:“****万岁!民国国会万岁!”

    梁士诒一举手,台下的议员们也都纷纷响应,口号声震耳欲聋,会场气氛达到了高氵朝。

    国会在召开的时候,已经知道孙文归来。有可能另组政府的袁世凯在自己的大总统府里怒气冲天,对参加完国会回来的梁士诒恼怒地道:

    “我现在算是看透了。孙文这些人左也是捣乱,右也是捣乱,除了捣乱,他们就没有别的本领了。你听听,孙文说什么‘公今日舍辞职外,决无他策’,还说什么‘必以前次反对君主之决心,反对公之一人,义无反顾’,孙文还想下定决心跟我干呢!你们可以告诉国民党人,我袁世凯就不能听人捣乱,他孙文若敢动枪动炮,或另行组织政府,我就兵征伐,而绝无姑息养奸之余地”。

    梁士诒有些担心:“大总统,这样太直接了吧?”

    袁世凯气呼呼的答道:“就说是我说的,我对这话负责!”

    说着,又用力挥动了下拳头:“让段祺瑞、曹锟、萧天都给我准备好了,孙文只要敢乱来,立刻武力讨伐!”

    刚刚完成名义上的统一,恢复和平的中国大地,眼看又要陷入一场战争之中!

第一百七十四章 大战爆发

    战争的阴影,似乎离中国大地越来越近了。

    武昌城楼的硝烟还没有散去,而另一场新的战争却即将到来。

    南北双方互相指责,互不相让,一方拿“宋教仁遇刺案”来痛斥,一方拿“血光团刺杀案”做为反击。

    有个自称“女子暗杀团团长”的女子向北京地方检察厅自,自称奉了“血光团团长”黄兴的命令来北京搞暗杀,而北京军政执法处在第二天又以“血光团团员”的名义逮捕了参议院议员谢持,于是乎,各大报纸热炒“血光团”,仿佛前清雍正皇帝的“血滴子”一般可怕。

    由此,北京地方检察厅便趁势反击,反过来传票要求黄兴到案对质,这也使得宋案更加的扑朔迷离、更具戏剧性了。不仅如此,袁世凯随后又下令撤销黄兴陆军上将的军衔,并要悬赏捉拿黄兴、陈其美这些“**”。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一切和平的幻想都行将破灭,双方只有以兵戎相见才能解决彼此争端。

    1913年6月2日,直鲁豫三省巡阅使,陆军第十九师师长萧天通电。呼吁各方保持克制,以全国和平为重。

    这是第一个呼吁和平的政府高级将领,在通电之中,萧天指出,无论是“宋教仁刺杀案”,还是“血光团刺杀案”,事实都尚未弄清,南北双方虽然存在争端,但切不可以以武力解决,和平,是目前国内民众一致呼声。

    6月3日,萧天再次通电全国。

    在二次通电中,萧天重申和平对于今日之中国重要性,唯有一个稳定和平的环境,在一个强有力的政府引导下,才能让国家强大强盛。

    6月9日,袁世凯下令免除李烈钧的江西都督职务,任命黎元洪兼署江西都督。

    随即,李烈钧通电下野,南方革命党人愤怒声讨,局势一触即。

    1o日,萧天第三次通电全国,电文中对李烈钧的被免职表示遗憾,河南欢迎李烈钧进行考察。

    并且电文中开门见山的指明李烈钧本系革命党系,此次被免职,南方必不满意,但再次强调和平为中国唯一要事。万不可以党派之争而使中国陷入战乱。

    最后,萧天措词严厉,声言有破坏和平者,有擅自独立者,自己将不惜率十九师全体官兵,奋起一战,以武力维护和平,以武力维护统一!

    萧天在短短数日内,接连三次通电全国,此被称为“萧天三电”。

    而在三封电报中,被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个词是“和平”,萧天三电之后,萧天也被国人称之为“和平将军”。

    和平,的确是目前普通中国人最想拥有的,也是最迫切拥有的。

    萧天三电,说中了国人的渴求,一时间萧天声誉大涨。

    各地士绅、民众代表纷纷奔走呼吁,恳请南北双方以“和平将军”萧天为榜样,保持克制,避免开战。

    然而,11日。孙中山通电全国,文中直指萧天乃袁世凯部下,所谓“小北洋系”脑,所维护利益不过是袁世凯集团利益,真正之**和平绝不能由这些北洋军人手里开创云云。

    12日,萧天通电反击。

    电文里毫无避讳的说,一个只会大唱“革命精神”,没有丝毫治国经验,不能给国家到来任何实质利益的人,只无法领导民众的。无论北洋系、小北洋系、还是南方革命党,既然已经承认北京是唯一合法政府,就必须无条件的服从政府领导。

    至于军人,军人乃是国家柱石,是维护**和平的一切必要先决条件

    从11号到15号,萧天和孙文连续电达到十九封,此一时期又被称为“南北电报战”。

    在“南北电报战”中,孙文代表的是南方革命党,而萧天代表的则是北京政府。

    此时十九师分成两个部分,分别陈兵于河南、山东,密切监视安徽、江苏等地。

    6月2o日,萧天召开十九师高级将官会议,在会上,萧天说道:

    “战争已经无可避免,不管这次南北之争究竟谁对谁错,但谁贸然破坏统一,则为国家之罪人,十九师必以武力讨伐!江西、安徽、江苏等地乃革命党之后方,我意一旦开战,不管两湖之地。挥兵直取安徽、江苏等地”

    “一旦湖北、湖南方面对我用兵如何?”

    看了一眼问话的蒋杰,萧天一笑:“我以一个团,配合部分炮兵监视湖北,摆出进攻架势,我料两湖方面必不敢打!”

    萧天部下心中一片透亮,毅帅这是准备把势力开进革命党的大后方南方一带了。

    如果把河南、山东、江苏连成一线,在依托上海,则“小北洋”势力必然大增。

    南北之争,究竟孰对孰错,小北洋系将领并不想弄清楚,他们唯一知道的,就是在毅帅带领之下,小北洋系必然能够成为全国之重!

    17日,广东都督胡汉民被免职;3o日,安徽都督柏文蔚也被免职。

    1913年7月12日,李烈钧成立讨伐袁世凯司令部,就任总司令,并随即宣布江西独立。

    7月7日,李烈钧从上海返回江西后秘密召集旧部,并于7月12日占领湖口炮台。

    次日,李烈钧成立江西讨袁军并布讨袁檄文,宣布江西独立。

    由此,“二次革命”正式爆。因为这一年是癸丑,所以也称之为“癸丑之役”。

    随即,袁世凯下令,以武力讨伐叛军,恢复国家完整,恢复国家统一!同时命萧天之第十九师、李纯之第六师、冯国璋之第二军、张勋之武卫前军组成讨伐军。

    在李烈钧宣布独立后,黄兴、陈其美等人随后分头行事,准备响应。7月14日,黄兴赶赴南京,在驻南京的第一师和第八师的基础上组织讨袁军,并计划胁迫江苏都督程德全宣布独立。

    当晚。黄兴等人率士兵冲进都督署,程德全惊慌之下,只得假言同意,随后黄兴便以程德全的名义通电江苏独立。

    第二日,程德全料想南京必有大战事,自己无权无兵,何必惹这麻烦事,于是便携家眷悄然离去。等到了上海,程德全便急忙向袁世凯去一通电报,声称“南京独立”乃黄兴等人所为,为自己洗刷干系。

    黄兴等人得知程德全避去后,也不做理会,只管将司令部搬到了空督署,继续排兵布阵,迎接强敌。

    湖南方面,革命党在湖南搞得有声有色,湖南都督谭延闿也在各方的压力下宣布独立,并派兵前往江西支援李烈钧。

    不过,谭延闿此举乃是心存狡黠,他以“支援江西”为名,将那些革命党控制的军队调出省城长沙,既满足了革命党的要求,又巩固了自己的统治。

    和李烈钧一样,安徽都督柏文蔚在被免职后也通电下野,随后前往南京小住。等到李烈钧宣布独立后,他也重返安徽并于7月17日宣布独立,同南京、江西构成犄角之势。

    在满清的时候,江西、江苏、安徽本是两江总督管辖之地,在这次战争中与北洋军可谓是当其冲,等于是接着完成辛亥革命时尚未进行的南北之战了。

    在革命的后方,福建都督孙道仁心存观望,但他手下的师长许崇智先宣布起义并进而率兵胁迫,孙道仁也只得像程德全一样,勉强加入了讨袁的阵营。

    浙江都督朱瑞原本是革命队伍中的一员,但在辛亥革命后与同盟会的人结下梁子,非但不参与讨袁,弄到最后反要派兵进攻上海。

    广东向来就是革命的大本营。被免职的胡汉民和新任都督陈炯明在7月18日联合起来宣布独立。胡、陈二人本打算出兵援的,但因广西都督陆荣廷和驻扎粤北的巡防统领龙济光被袁世凯收买,广东两肋均受威胁,因为派兵计划只得搁浅。

    在西南方面,广西都督陆荣廷已经投向袁世凯一边。

    云南都督蔡锷是梁启的弟子,又是萧天好友,他对“二次革命”不甚赞成,而贵州都督唐继尧原本是蔡锷部下,这次也宣布中立。

    四川方面,自从辛亥革命结束后就没有安宁过,唯有川军第三师师长熊克武在8月4日组织讨袁军宣布独立,但他那里势小力偏,对大局无甚影响。

    南北大战的格局已经形成!

    北方,北洋军编制整齐,最近又从外国银行那得到一笔巨款,手头宽裕,兵强马壮,正是厮杀的好时候。

    更要命的是,此时的袁世凯不仅在政治上名正言顺、外交上列强支持,而且老百姓也是人心思定,并不希望生战事。

    1913年7月12日,也就是李烈钧宣布江西独立当日,北洋陆军第十九师已经完成作战准备。

    13日,直鲁豫三省巡阅使,陆军第十九师师长萧天下令:

    “十九师全师出动,讨伐逆贼,誓死维护国家统一!”

    当日,萧天授军旗予前锋大将吴佩孚,军旗上四大个字:

    “国家统一”!

    吴佩孚接旗,并领十九师独立旅全旅宣誓:

    “誓死突击,歼灭叛军!国家统一,唯我重任!”

    南北大战,不可避免的到来了,而在这次大战中陆军第十九师再度成为全国之焦点所在!

第一百七十五章 徐州会战

    7月18日,上海率先开打。

    当日。陈其美宣布上海独立,被黄兴委任为上海讨袁世军总司令。此时陈其美的眼光很快落到了江南制造局。

    防备江南制造局的为北军臧志平团。陈其美想要通过谈判的方式,让臧志平团主动退出江南制造局,但旋即遭到拒绝。

    当日,陈其美对江南制造局展开进攻。

    臧志平在坚守江南制造局同时,向北京方面求援。

    但电报刚刚出,增援力量却已经到了。

    招商银行方面,秘密派员与藏志平取得联系,并提供了一笔十万元的经费,悬赏臧志平团全体死守江南制造局。

    这一笔巨额悬赏,极大刺激了臧志平团上下决心。

    陈其美接连五次进攻,皆被臧团击退。陈其美被迫将主力撤退至吴淞一线。

    7月2o日,十九师独立旅、配属一个炮兵营、一个骑兵营,在吴佩孚的指挥下到达徐州战场,与同时抵达的靳云鹏之第五师形成犄角之势。

    此时讨袁军在江苏方面,黄兴命令驻扎徐州之冷鹬之第三师向北洋第十九师吴佩孚独立旅立即起进攻,又令第八师骑兵团及机关枪连、炮兵营、工兵营组成混合支队,开赴徐州前线支援第三师,第一师第一旅也随后跟进;第一师第二旅开赴临淮关,协助安徽讨袁军协防北洋军倪嗣冲部;第一师和第八师的其余部队,暂时驻防南京。

    7月22日。徐州会战爆!

    冷鹬第三师于上午8时,对吴佩孚独立旅起进攻。

    十九师独立旅过三成以上为参加为安阳之战的老兵,在对人凶猛进攻之下,表现的非常从容镇定。大声吆喝着那些第一次上战场的新兵们打起精神,不断协助各级长官积极布防,组织防御。

    此后,炮兵营开始助战。

    这一次炮兵们的表现,已和之前安阳之战大不相同。

    炮弹准确地落在冲锋着的讨袁军之中,一阵阵的气浪,不断的掀翻起一个个的敌人。在炮兵的支援下,独立旅士气大振。

    重机枪、安阳式轻机枪、毛瑟步枪交相射击,组织起的严密火网让讨袁军寸步难行。

    而专门配制的手榴弹,也开始挥起重大作用。一排排的手榴弹密集扔出,轰隆隆的爆炸声中,成片成片的敌人倒在弹片之下。

    “旅座,毅帅来电,询问徐州战事!”

    “回毅帅,叛军已向我起进攻,我部正在坚守!”吴佩孚放下望远镜,大声说道:“告诉毅帅,阵地在我的手里,叛军一步也甭想上来!”

    “旅座,毅帅再次来电!命令我部坚守至明日中午,蒋杰之37旅正在向我靠拢!”

    “旅座,北京店!江苏前敌总指挥部成立,袁大总统任命毅帅为前敌总指挥!毅帅将于明日夜间到达!”

    吴佩孚听了大喜:“好,告诉弟兄们。给老子狠狠的打,打个漂亮仗,迎接毅帅到来!”

    毅帅即将到达前线的消息迅传遍独立旅!

    安阳之战,萧天一至前线,当日十一协便大获全胜,此时萧天即将再度亲临前线,极大刺激了独立旅的作战决心。

    22日一天,独立旅接连打退敌人三次进攻,阵地前,一片狼藉。

    23日,蒋杰之37旅到达战场,同日,靳云鹏第五师开始向独立旅靠拢。

    辨帅张勋得知徐州已经爆战事后,不待袁世凯的命令便派出三营如狼似虎的辫子兵前去支援,而山东施天以也带着整编过的的巡防营也从兖州开到前线,随即加入战斗。

    冷遹部在被北洋军左右夹击后,势不能敌,只得后撤到徐州以北二十公里的柳泉待援。

    是日夜,萧天抵达前线!

    在听取战斗汇报之后,萧天随即下令:

    “明日决战,37旅在左。靳师长第五师在右,独立旅居中,炮兵、骑兵辅助,彻底击溃叛军,26日前结束战斗,夺取徐州!”

    “是,26日前结束战斗,夺取徐州!”

    “蒋介石!”待部下匆忙出去准备,萧天忽然忽然叫道。

    “到!”

    萧天看了一眼蒋介石:“委派给你一个任务,带一张十万两的招商银行本票,秘密前往叛军骑兵团张宗昌部!”

    “是!”蒋介石大声应了,接着又小心问道:“大帅的意思”

    萧天一笑:“去了之后什么也不用说,放下银票走人!”

    “是,放下银票走人!”

    就在双方准备决战之时,镇守南京的黄兴,试图利用张勋忠于清室的情结来离间张勋倒戈,他致电张勋说道:

    “袁世凯本清室权奸,异常险诈,戊戌政变便是他告密导致。辛亥革命时,袁世凯假借民军的名义,欺负人家孤儿寡妇,乘机盗窃权位。袁世凯不仅是民国的大盗,也是清室的贼臣,天下人皆可讨伐之,还望张公深明大义,再造国家”。

    张勋接到电报后,还没等看完便一把撕了个粉碎,破口大骂道:

    “呸!我以前只知道大清朝,现在就知道袁总统。什么讨袁军司令黄兴?混账王八!我老张岂是你所能诱惑的么?”

    在辛亥革命中,张勋曾被江浙联军打得落花流水,正等着这个机会出了胸中的这口恶气。

    7月24日,讨袁军第八师的混成支队和第一师第一旅相继赶到增援,决战爆!

    炮声隆隆,杀声震天!

    双方都知道这一次决战意味着什么!

    电报不断往来传递,临时架设起的电话铃声不绝于耳,前敌总指挥部,成为了战场上最为忙碌的地方。

    萧天的前敌总指挥部,就设立在了离前线不过二里的地方,不断的有炮弹在附近爆炸。

    每当萧天出现在战场之上,他就完全化为了一个石雕,没有感情,没有畏惧,所有的注意力都投放在了战场之上!

    “毅帅,我部夺取小黄柳!”

    “毅帅,左翼遭到攻击,蒋杰正在组织反击!”

    “什么?什么?你再说一遍?”参谋对着电话大声吼了几句,转向萧天叫道:“毅帅,叛军组织两个团的兵力,重新占领了小黄柳!”

    “毅帅,下县落到叛军手里!”

    萧天的目光一直注视着枪炮声隆隆的战场,任何呼唤都没有让他回头。只是冷冷地说道:

    “命令,吴佩孚部,一个小时之内把小黄柳给我夺回来!,命令,炮兵全部支援给蒋杰,务必于一个小时内占领下县!命令,靳云鹏部以全部力量对叛军猛攻!”

    “毅帅,安徽之敌有增援动向!司徒耀之38旅请求出击!”

    “不许,给我告诉司徒耀,敌人上来了,打回去。不许主动出击!”

    “河南方面电!”

    “念!”

    “叛军林虎部主动出击,一路向沙河镇挺进,一路袭击十里铺我军。激战数日,叛军初战告捷,占领沙河,迫使我军暂时后撤。但叛军方声涛部进攻九江失利后撤。

    我第六师李纯部队在沙河受挫后,调整部署,调集三个团优势兵力向林虎部反扑,激战一昼夜后叛军撤退。我第二师在师长王占元的率领下开赴九江,段芝贵的八营拱卫军进抵九江,海军次长汤芗铭所率的舰队也已到达前线。

    大总统任命段芝贵为第一军军长兼江西宣抚使,统一指挥前线作战。段芝贵坐镇九江,以李纯为左路军司令,王占元为右路军司令,会同海军舰队进攻湖口。我军兵分两路,一路由第六师二十二团团长张敬尧率领,另二路由第二师旅长鲍贵卿率领,在汤芗铭四艘军舰的配合下,向湖口炮台起了猛烈的进攻。

    叛军第九团的营长龚星胜带领两个营及炮队、机关枪队向我军投降,叛军右翼军兵力大减,基本失去了进攻能力。

    六个小时前,我军攻陷湖口,李烈钧率叛军余部退守吴城。湖口要塞失陷,江西门户大开,无险可守,我军则乘胜追击,准备合击南昌!”

    “好!”萧天终于回过头来。

    “毅帅,大总统来电,询问徐州战事!”

    萧天稍一沉吟:“回大总统,徐州激战正酣,叛军抵抗顽强,进展不利。究其根源,为虽设立前敌总指挥部,然徐州前线既有我十九师,又有靳云鹏之第五师,张勋之武卫前军,号令不能统一。我意恳请大总统组建新军。统一指挥!”

    电报已经了出去,萧天坐了下来,耐心等待着北京方面消息。

    半个小时后,萧天需要的电报终于到来:

    “毅帅,大总统电,组建第六军,辖第五师、第十九师、武卫前军三营、巡防营,委任第十九师师长萧天,代理第六军军长,此电,袁世凯!”

    萧天“嚯”的一下站了起来:

    “回电袁大总统,萧天决意亲临最前线指挥战斗,26日前,拿下徐州!”

    这就是萧天需要的东西,把前线的军权全部掌握在自己手里!而萧天也清楚,在这个时候无论自己向袁大总统要什么,大总统都会答应的!

    看了下时间,中午12点,萧天拿过佩刀,一边朝指挥部外走去一边说道:

    “给各部电,猛攻敌军,务必大胜!”

    徐州会战,是双方在江苏的决战,一旦萧天能够取得胜利,那么他的兵锋将能直抵叛军老巢南京!

    而这,也将同时会是自己掌控江苏的大好时机!

第一百七十六章 兵进南京

    24日下午一时。萧天出现在独立旅,亲自指挥战斗!

    从1时至6时,十九师之37旅、独立旅连续起猛烈进攻,讨袁军亦拼死作战,双方阵地不断易主,战况之惨烈让整个战场气氛都为之凝滞。

    那些穿着黄斜纹布军服,足蹬高腰皮鞋,端着上次刺刀的步枪的北洋士兵,在强大炮火的支援下,向讨袁军起了一浪过过一浪的进攻。

    机枪在后突突响着,尤其是十九师的装备,让同样装备精良的第五师和武卫前军的将士也都羡慕不已。

    他们的轻重机枪数量之多,火炮质量之高,都让人砸舌。

    靳云鹏放下望远镜连连摇头:“都是北洋是全国第一精锐之师,萧天部队是精锐中的精锐,看来此言一点不假。你看那些机枪,好像不要子弹似的”

    副官苦笑了下:

    “人家有属于自己的兵工厂,腰杆子硬,听说萧天还在上海狠狠赚了一票,招商银行里有的是银子。光在上海,萧天买下的工厂。只怕他自己都数不过来了”

    靳云鹏点了点头,心中忽然泛起一个想法,大帅之后,谁会接过北洋的班?

    过去毫无疑问不是段祺瑞就是冯国璋,可自从萧天横空出世后,一切可都变了。

    未来的北洋领袖,会不会是这个萧天?自己许从现在开始,就得为以后考虑了

    此时出现在前线的萧天,一直端举着望远镜,死死的盯着前方,一动不动。过了一会,指着前面问道:

    “那个队伍是谁带的?”

    吴佩孚也端起望远镜朝前看去,就看到举着十九师军旗,大约一个连左右的兄弟,完全不顾对面敌人密集火力,呼啸着不断起冲锋。

    一个接着一个阵地,都被这支部队踏到了脚下

    “恩,这人是军官学校第一期毕业生,阮杰!”吴佩孚呼了口气:“我是把他们当成突击队用的,这小子打仗猛,不怕死!”

    “阮杰?”萧天怔了一下,很快想起这个人来。

    望远镜中,看到阮杰连又突进了一个叛军阵地,阵地上刺刀闪亮,各排长、班长带头拼刺,勇猛无比。

    萧天嘴角露出了罕见笑意:“等仗打完了,阮杰要是不死的话。赏!”

    24日一日战斗,讨袁军大部阵地在北洋军凶猛攻击之下丢失,战争的天平已经开始向北洋倾斜。

    25日天刚蒙蒙亮,北洋再度起总攻。

    在如此猛烈攻击之下,讨袁军前线指挥官冷鹬终于再也无法抵挡,被迫率军放弃全部外围阵地退入徐州。

    而就在北洋军准备趁胜追击,夺取徐州之机,讨袁军内部生动乱。

    讨袁军刚刚退入徐州,还没有来得及做出任何安排,土匪出身的讨袁军骑兵团团长张宗昌,忽然率部叛乱!

    这一来,整个徐州彻底大乱!

    眼看混乱不堪的局面,冷鹬知道事已不可为,于25日下午下令弃守徐州!

    下午3点,北洋陆军第十九师独立旅率先进入徐州,徐州光复!

    整个战斗比原计划提前一天完成,徐州会战结束!

    在这场会战中,北洋十九师、第五师、武卫前军、巡防营通力合作,作战勇猛,而还有一个人也对徐州收复做出了巨大贡献:

    蒋介石!

    正是蒋介石冒着危险,面见张宗昌。成功策反,这才让徐州如此轻易的落到了萧天手里。

    而萧天之所以选择蒋介石,也是相信这个人一定能够完成自己所交给的任务!

    在徐州会战结束后的第二天,对讨袁军更大的打击生了!

    驻扎在扬州的讨袁军第四师师长徐宝山,率第四师全十向萧天投降!

    取得徐州会战胜利的萧天,下令全军不得休息,步步紧逼。

    讨袁军中的高级将领们,在萧天之北洋军凌厉攻势主席,斗志消沉。而坐镇南京的黄兴也是一筹莫展,整个司令部充满了悲哀失败的情绪。

    这时,逃到上海的程德全同段,宣布取消江苏独立,并密令捉拿黄兴。在此情况下,黄兴也觉得事无可为,便在夜间乘船离开南京,扔下所有将士,一走了之。

    “百败之将”、“逃跑将军”黄兴,再次不管自己的部下跑了!

    按理,像黄兴这样的革命死硬派,百战百败却又“百折不挠”,这种人只要活着,就很可怕。失败一百次并不可怕,因为胜败并不是以次数来计算,而是以最后的决定性胜利来衡量,但黄兴还是跑了。

    黄兴从南京不声不响地出走后,其他高级将领洪承点、冷鹬等也当即出走,局势陷入了混乱。

    这时,代理江苏民政长蔡寅、第八师师长陈之骥和代理一师师长周应时等人干脆宣布取消独立,并派人到上海去将程德全请回。程德全是个老官僚。政治经验丰富,他见南京此时尚未安定,怎肯轻易回来。

    在上海的何海鸣、张尧卿、韩恢等人建立的铁血监视团在得知黄兴离开南京后,急忙从上海星夜赶来,试图挽回局势。但他们到达南京的时候,为时已晚,黄兴等人早已是人去楼空。

    像武昌起义一样,在高级将领缺位的情况下,又是士兵主动站了出来。在何海鸣等人的鼓动下,第一师的士兵赶走冯国璋的女婿,师长陈之骥,并与第八师联合起来占领了都督府,再次宣布独立。

    在南京二次独立的第二天,萧天指挥的北洋军前锋也已到达南京城下。

    原本张勋坚决请缨充当前锋,但被萧天拒绝。

    张勋是和革命党有刻骨仇恨的,不光是因为辛亥革命时期,张勋率领他的辫子兵在南京与革命军血战一场,最后狼狈退出了南京城,而是因为张勋对满清的忠诚。

    这个张勋,是一个不可理喻的人物。他年轻的时候参加过中法战争,并在镇南关大捷中立下大功,并被越级提拔,最后累功升至参将衔。在甲午战争中。他又随提督宋庆出战,大败而归,后来投到袁世凯的门下重掌兵权,但还不是袁世凯最亲信的第一集团。

    在义和团之乱后、慈禧太后西安回銮的时候,袁世凯曾派他沿途护卫,这下被他抓到机会大表忠心,并在北京承担过一段时间的拱卫任务。在此期间,张勋深得慈禧太后的信任,慈禧太后也对他大加笼络,恩宠备至,简直令老张万分激动。感激涕零。清末的最后一年,张勋被外放江南提督一职,他对大清的感恩戴德真的是自内心,忠贞不二。

    大清一亡,张勋最痛恨的人自然就是那些革命党,这次有如此好的机会,岂能不大加报复?

    可萧天却绝对不给他这个机会,萧天很清楚的知道,在自己的那个时代,这个曾经成功攻克南京的“辫帅”,对南京做出了多可怕、多禽兽的事情。

    辫子兵攻克南京后,大肆的奸yin抢掠,洗城三天。对此,张勋不闻不问,似乎是天经地义一般。

    在辫子兵的肆虐下,南京城陷入了极度的混乱之中,几乎是天愁地暗,中外震动,连袁世凯听了都为之咋舌。那些辫子兵在抢劫的时候毫无顾忌,几乎无兵不抢,乱兵们所到之处,挨家挨户,上自天花板,下至阴沟,挖地三尺,一丁点都不放过。

    城内的妇女也饱受这些人的戕害,投秦淮河自杀的女子也不在少数。三天过后,用当时人的话来形容是,南京城内“各等人民皆体无完衣,家无一餐之粮”。

    萧天绝不会让这样的事情生,也绝不会给张勋这样的机会!

    甚至,这个时候的萧天,已经对张勋动了杀心!

    萧天并没有急着下令强攻南京,而是一面督促各路大军尽快向南京汇集,一面开始大量向南京派出探子刺探情报。

    这个时候的萧天,为了把损失减到最少,开始了鼓动策反工作。

    大量的传单秘密出现在了南京大街小巷。上面写着此次政府军攻击南京,只为剿灭叛军,和南京市民毫无干系,广大市民不必惊慌。

    而且南京守军中也开始出现了同样的传单,在传单上,写明了只要叛军士兵愿意放下武器,则一概既往不咎。

    如果是其他北洋将领倒也算了,可偏偏出现在南京城外的是萧天!

    萧天,不光在北洋,在讨袁军士兵心里同样拥有巨大威望。

    这个民族英雄,军人楷模,向来都是士兵们敬仰的对象,尤其是在他攻克汉阳之后,网开一路的举动,更是深得革命党士兵之心。

    眼见军心浮动,南京临时领袖何海鸣开始下狠手了。

    将军中怀有异心的军官一律剪除,士兵中散布投降消息的一律枪毙,颇似当年法国大革命时罗伯斯庇尔的风格。

    在何海鸣的辣手之下,军心被暂时稳定住了。

    随后,安徽讨袁军总司令柏文蔚从芜湖率卫队一营及宪兵一千多人来到南京,这给南京讨袁军以极大的鼓舞。但是,何海鸣、张尧卿与柏文蔚之间出现不和,柏文蔚带领少数人从水西门出走,而他带来的大部分人却自愿留在南京继续作战。

    8月15日,北洋炮兵就位,萧天下令炮击南京富贵山等炮台。

    8月底,北洋各路援军到达,南京之战拉开大幕!

第一百七十七章 势力扩张

    9月1日,萧天下令对南京展开总攻!

    晨。在大炮的支援下,北洋军在朝阳门一带挖地道进去,用炸药将城墙轰塌两丈有余后,北洋军随即蜂拥而入。

    这时,太平门、通济门、神策门也相继被攻破,何海鸣等人率领士兵们在钟楼、内桥、鸽子桥、花牌楼等处与北洋军展开残酷的巷战。

    1号整整一天,北洋军以军事进攻加上政治进攻,不断压迫讨袁军在南京的生存空间。南京,逐步掌握在了北洋军手里。

    次日上午,何海鸣率领最后讨袁军在雨花台和北洋军进行决战,伤亡殆尽的情况下才最终溃散。

    何海鸣等人在武定桥下乘小船逃走。

    就在萧天收复南京的同时,日本国驻南京领事馆却在悄悄地注视着这一切的生。

    萧天,这个名字不光响彻中国,而且也早已经成为了日本人最头疼的一个人物。

    此时萧天再克南京,一路过来如同风卷残云,必然再度名声大噪,而这也是日本人最害怕看到的事情。

    但是,日本人目前似乎没有找到更好的解决办法

    南京光复之后,所有人的目光都盯在了江苏都督的位置上。

    但是,这一战最大的功臣是萧天,总指挥也是萧天!在进入南京之后。萧天没有任何迟疑,向北京政府推举吴佩孚出任江苏都督!

    从徐州会战到南京攻克,吴佩孚所指挥的独立旅表现得实在太突出了,萧天的举荐,让人没有任何反驳的借口!

    次后,袁世凯下令吴佩孚担任江苏都督之职。

    在加入“小北洋系”之前,吴佩孚不过是个炮团团长,但自从被萧天招揽,一路青云直上,先是独立旅旅长,接着根本让人意想不到的脱颖而出,成为江苏都督。

    对于萧天的感激,吴佩孚已经无法用语言表达。也正是这一天起,奠定了吴佩孚对于萧天忠贞不二的忠诚

    南京战事结束后,“二次革命”也就基本差不多了。在上海,尽管陈其美已经宣布独立,并屡次进攻制造局,但终究因为不是正规军而一再遭到失败。等到南京的萧天腾出手来,摆出进攻上海的架势之后,上海的讨袁军也就风吹云散,完全瓦解。

    安徽的独立,从一开始就是“假独立”。柏文蔚虽然是名义上的安徽讨袁军总司令,但军队实际上被师长胡万泰和民政长孙多森所控制。等到北洋军的倪嗣冲部及张镇芳部大兵压境,安徽那些搞假独立的人也就立刻撕下面纱,宣布拥袁,这就是柏文蔚率卫队等前往南京的原因了。

    至于福建,都督孙道仁本就是在师长许崇智等人的胁迫下宣布独立的。当许崇智提议出兵援赣及北伐时,孙道仁总以饷械缺乏为由,加以拒绝。等到大局明朗,孙道仁自然出通电,向袁世凯陈述“冤情”,宣布取消独立。

    在广东,袁世凯的手法也非常成功,他不仅安排了龙济光和陆荣廷两个楔子迫使广东讨袁力量无可动弹,还用金钱收买了广东的将领,使得胡汉民和陈炯明失去了对军队的控制。无奈之下,陈炯明特意派人去上海请了专门与袁世凯作对的前清官僚岑春煊来广东,试图利用他之前与龙济光、陆荣廷的部属关系缓和局势,但岑春煊这个老领导在龙、陆面前已经过气,这两人非但不听岑春煊的劝告,反进兵广东,最后将陈炯明逼走。

    湖南的情况和福建差不多,也都是阳奉阴违、见风使舵。在江西和南京的讨袁军失败后,湖南都督谭延闿也就宣布取消独立。但是,袁世凯对湖南并不放心,他随后又派出北洋军曹锟等部进入湖南,最后由海军中将汤芗铭接任湖南都督。

    至于四川方面。熊克武在8月9日宣告独立,一个月后便自己宣布解职下野了。

    在各地的讨袁军相继失败后,袁世凯指“黄兴、陈其美、钮永建、何海鸣、岑春煊”五人为这次战乱的一等犯,其余如“孙中山、张继、李烈钧、柏文蔚、谭人凤、陈炯明”等人也都在通缉之列。

    在此之前或之后,孙中山、黄兴、李烈钧、柏文蔚、陈其美、居正等人也都先后亡命日本,重新开始了他们的流亡生涯。

    随后,袁世凯下令撤销孙中山筹办全国铁路的全权,并称黄兴、陈其美、柏文蔚为“叛徒”,黄兴和陈其美还被悬赏十万和五万元加以捉拿。在此之前,黄兴的陆军上将衔也被剥夺,

    这些心怀天下的革命党人弄到最后不过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为袁世凯做了嫁衣裳。

    最令这些革命党人人悲哀的是,由那些信念最坚定的革命党人起的这次革命,大部分的国人对此都不予理解也不予支持。在辛亥革命后做记者的老同盟会员梁漱溟,他曾在一次公开演讲中说:

    “现在很清楚摆在外面的,就是武人势力的局面。至于说到助长这种武人势力的原因,却不能不责备革命先辈,他们无论如何,不应用二次革命那种手段。二次革命实在是以武力为政争的开端。从此以后,凡是要为政治活动的,总要去奔走武人的门下”

    的确,正是这些革命党人,开创了以武力解决政治争端的先河!

    这是一个很恶劣的开始!

    就连云南都督蔡锷,也毫不含糊地公开声明:

    “宋案应以法律为制裁,故审判之结果如何,自有法律判判。试问我国现势,弱息仅存,邦人君子方将戮力同心,相与救亡之不暇。岂堪同室操戈,自召分裂!谁为祸,即属仇雠。万一有人难,当视为全国公敌。”

    国民党内的那些激烈派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他们的行动竟然遭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反对,有人甚至直接指斥他们是以反袁为借口,实质上是为了权力之争,有人甚至骂他们用革命的名义绑架全国人民,所谓的“二次革命”根本不配叫革命。

    不管怎么说,孙中山动的所谓“二次革命”失败了!

    在这次对政权的争夺中,最大的受益者除了袁世凯,就是萧天了。

    身为直鲁豫三省巡阅使的萧天,不光控制住了河南、山东二省,现在由吴佩孚出任都督的江苏,也牢牢的控制在了萧天手中!

    “小北洋系”,借着这次“二次革命”,将自己的势力进一步延伸!

    江苏已经在自己控制之中,从此河南、山东、江苏连成一片,背靠上海繁荣之地,窥视安徽等地,萧天风头之劲,无可匹敌!

    更加重要的是,借助这次讨逆机会。萧天军事力量得到进一步加强。

    此时的萧天,代理第六军军长,下辖第十九师、第五师、武卫前军、巡防营,南京攻克之后,袁大总统既没有下令萧天正式出任第六军军长,也没有撤消这个职位,因此萧天这个军长也就顺理成章的代理下去了。

    对于第五师的靳云鹏,萧天采取了最直接的办法,招商银行的银行本票!

    靳云鹏是个聪明人,知道眼下“小北洋系”风头大盛,自己的第五师就在萧天辖区范围之内。不和萧天合作,只怕将来日子不会好过。

    在银行本票面前,靳云鹏选择了全面合作。

    至于将来自己会不会得罪萧天,会不会被剥夺第五师耳朵指挥权,就不在考虑之中了

    武卫前军是个问题,张勋素来以满清忠臣自居,这次又没有被萧天委以攻克南京,一雪前耻之任,未免心带怨愤。要想让他听命萧天,只怕不太可能。

    但这个时候的萧天,已经下了杀张勋之念,只是早晚事情,因为武卫前军的事情也就被暂时放了下来。

    那些大量投降的讨袁军部队,也都开始有条不紊开始进行改造。

    从军官学校毕业出来的中低级军官,被大量充实进这些部队之中,萧天要一点一点剥夺那些指挥官的兵权,最后把这些部队牢牢的控制在自己手里。

    对被俘的讨袁军士兵,萧天下令一律释放。

    不愿意再当兵的,请回,愿意继续当兵的,被分配到了各个部队。

    这些士兵,原本就有丰富作战经验,并且作战勇敢,是当兵的最好人选。更加重要的是,萧天对待他们的态度。

    在这些士兵眼里,萧天是军人的楷模,并且为人宽厚,革命既然已经失败,加入到萧天的队伍中未尝不是一个明智选择。

    短短两个月里,萧天手里经过改编的军队已经到达三万八千之众,一跃而成为北洋军中最大势力。

    但萧天对此似乎并不满足,提出了在年底前扩军至八万人的计划。

    同时,南京军事学校也在筹建创办之中,这是继安阳军官学校之后,萧天创办的第而所军事院校。

    源源不断的人才,将是自己最可靠的基础!

    江苏鱼米之乡,河南、山东用兵之所。上海经济繁华之地,有了这些支持,萧天的翅膀硬了!

    1o月,北京来电,召萧天回京授勋,并特别注明,调集一队精锐士兵回京参加检阅。

    萧天选择了刚刚扩充的卫队营,以蒋介石充当卫队营营长,又破格提拔在徐州会战中表现出色的阮杰为副营长。

第一百七十八章 大阅兵

    1913年1o月1o日。袁世凯终于如愿以偿的当上了正式大总统,他特意将就职典礼与国庆日放在一起,并在太和殿举行这一盛大仪式。袁世凯一辈子最荣耀的时刻到了。

    太和殿气势宏大,本是前朝皇帝用来举行登基典礼的地方,虽然清帝退位后这里已经长满杂草,但经过总统府一班伺候的人精心拾掇后,倒也干净整洁,陈设华丽,就等袁大总统前来宣誓致辞了。

    上午十点,文武百官、各国公使均已到齐。在大礼官的引导下,身着一身崭新元帅服的袁总统大阔步的走了进来,这时国乐奏起,外面也放起了礼炮,统共一百零一响,气氛十分庄重。

    待礼炮放完后,侍从官奉上总统誓词,袁世凯也就照着念了一遍。在大礼官的引导下,底下的各官员向着大总统三鞠躬,袁总统也还了一鞠躬。这时国乐又奏了起来,袁总统便在音乐声中徐徐退场,前往休息室暂做休整。

    等到各国公使已经到达大礼堂等候后。袁大总统又在大礼官的引导下前去接见。

    中外双方彼此鞠躬行礼后,英国公使作为公使团的代表宣读颂词,旁边则有译员进行翻译,等到袁总统答词,也是一样。最后,袁大总统又与各国公使一一握手,这可是前清所没有的礼节,也算是民国的新气象。

    至此,各国也就算承认了****的球籍,世界上多了一个新的共和国。

    等到袁世凯与各国公使寒暄完毕后,一身戎装的陆军总长段祺瑞走了进来,向袁总统报告阅兵仪式已经准备妥当,请袁总统前去**阅兵。这应该算是中国阅兵之始了。

    袁总统邀请各国公使一同前去观礼,在总统的率领,文武百官、各国公使簇拥着来到**。

    此时的**广场,早有两万多北洋将士在此候命,他们齐刷刷的列成方阵,手里的枪械也已经擦拭一新,只待司令官一声令下。

    随着阅兵总司令段祺瑞一声命令,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盛大阅兵开始!

    走在最前面的,是阅兵总统治,直鲁豫三省巡阅使,北洋陆军第十九师师长:

    萧天!

    骑在高头大马上的萧天,身穿蓝色大礼服,头戴大礼服帽,分外威武,一出现。就引起中外阅礼人士一阵窃窃私语。

    当走到阅礼台的时候,萧天“刷”的一下抽出佩刀,向右下倾斜,大声说道:

    “报告大总统,北洋陆军集结完毕,请大总统检阅!”

    军乐声瞬间响起。

    在萧天的身后,就是号称“精锐中的精锐”,北洋第十九师的三百名卫队营士兵!

    这些身穿新式军服的士兵,格外引人注目。

    最前面的,是两挺重机枪,后面是六挺轻机枪。再往后,每名卫队士兵手持毛瑟步枪,腰佩两枝驳壳枪,清一色笔挺的军服,锃亮的皮靴!

    经过阅礼台前,三百卫队士兵齐声高呼:

    “****万岁!!大总统万岁!”

    士兵们精神抖擞,中外宾客赞不绝口,袁世凯喜笑颜开。

    阅兵结束,袁世凯旋即给各有功人士颁勋章。

    最有功者三人,授勋一位,分别为徐世昌、赵秉钧和世续。

    各省的都督大员授勋二位:分别为直鲁豫三省巡阅使萧天、浙江都督朱瑞、云南都督蔡锷、山西都督阎锡山、贵州都督唐继尧等人;后面还有陆建章等人分别授予勋三位、四位、五位。

    民国开国大典盛况空前。完全算得上是众望所归,中外交赞袁世凯为中国的“华盛顿”、“拿破仑”!

    袁世凯,终于走到了人生的最巅峰!

    而萧天对于自己被授予什么勋章并不是特别在意,最让他高兴的,是见到了至交好友蔡锷!

    在所谓的“二次革命”之前,蔡锷始终反对革命党以武力解决争端,这在一定程度上帮了萧天不少的忙。

    而这次蔡锷卸任云南都督进京,袁世凯是准备委以其重任的。

    袁世凯一直是非常欣赏蔡锷的,在袁世凯心目中的军事新人物中,陆军总长一席以蔡锷为最适宜。

    当然,蔡锷在云南做都督,袁世凯自然放心不下,若内调为军政长,使他楚材晋用,无直接兵权而负建军之责,再派一名心腹做次长随时监视着他,那是再好也没有了。

    而在蔡锷的心里,建立国防是他的第一义务,无论内除国贼,外御强邻,必以练兵及训练军事人才为其起点。

    蔡锷是个沉默寡言的人,却有锐利的眼光和深刻的鉴别力,他很想假手袁世凯以完成现代化的国防。

    但萧天知道,北洋将领们是不会答应的,即使袁世凯动用行政手段强行安置,同僚、部属如果不配合蔡锷的工作,处处设置障碍,指东打西,不仅蔡锷难以挥效能作出成绩。甚至有可能给军界制造混乱,反为不美。尽管如此,袁世凯还是给了蔡锷这个非北洋系的南方军人很大的荣宠,加昭威将军衔。

    萧天更加知道,袁世凯从来也都没有限制过蔡锷的自由,在北京,蔡锷来去自如,即便后来,也是袁世凯批准蔡锷前往日本治疗喉疾!

    野史传言,蔡锷因小凤仙而故意和夫人闹翻,把家眷“赶”回老家,一家人合演了一出双簧戏。虽然很有戏剧性,但太着痕迹,非但骗不过袁世凯,反而可能弄巧成拙。

    袁世凯是何等人物,用妇孺来挟制对手,此种贼盗之属玩的把戏,他根本就不会考虑。

    至于那个小凤仙,更是荒谬。

    据说她有**思想,反对帝制,因此成为蔡将军的“知音”,并助他成功出京,

    其实蔡锷即便真的是逃出京城的。京城附近一带,皆在袁世凯控制之后,蔡锷顶多跑出个几十百来里路,必然会被抓获。

    况且蔡将军一代名将,顶天立地的男子汉,真丈夫,又岂会假一十六岁少女之手,自己孤身逃命,却让无辜女子受到牵连?

    萧天从来也都不相信这些传言故事,不过对于蔡锷,萧天还是非常担心的。

    一是在京城。蔡锷挂个空衔,无从挥自己诺大才华;二来萧天想到蔡锷最终因操劳过度,不过三十四岁就身死,心中未免大是担心。

    在那和蔡锷聊了一会,萧天说道:

    “松坡兄,眼下我那略有局面,急需一位人才去主理大局,我看非松坡兄不可,因此我想请松坡兄出山”

    “没有我,你萧存毅一样做的有声有色。”蔡锷一笑:“况且,袁大总统目前也未必会放我走的。”

    “我去和大总统求情,把你请回去!”萧天斩钉截铁说道:“北京不是松坡兄呆的地方,在这,你一身才能无法施展”

    蔡锷忽然打断了萧天的话:“存毅,你是忠于共和,还是忠于袁大总统?”

    萧天沉默了一会:“我忠于这个国家。”

    蔡锷一怔,萧天缓缓说道:

    “孙文那一套,我是不赞成的,空谈救不了国,况且这个国家,让一个毫无治国经验的人来治理,必定会弄到天下大乱。

    袁大总统对我有恩,甚至可以说我的一切都是大总统给的,从私人感情上来说,我是愿意站在大总统一边的,可是

    可是我真正忠诚的,是我们的这个国家,就和当初的共和、君主立宪之争一样,哪个有利于国家,我就站在哪方”

    “我知道你是个一腔热血的军人。”蔡锷轻轻叹息一声:

    “南北战争虽然结束了,可我总有一种感觉,这不过是个开始而已”

    萧天默然,蔡锷判断的一点也没有错,更加频繁的战争在中国不过刚刚开始而已。

    蔡锷苦笑了下:“存毅,知道吗?大总统准备修改临时约法了。”

    萧天点了点头,这是袁世凯就任正式大总统后做的第一件事。

    一共三天,将《临时约法》第三十三条:“临时大总统得制定官制官规。但须提交参议院议决”改成“大总统制定官制官规”。这样行政制度和法规跟参议院、众议院没啥关系了。

    将《临时约法》第三十四条:“临时大总统得任免文武职员,但任命国务员及外交大使须得参议院同意”改成“大总统任免文武职员”。人事权便也在大总统手里了。

    将《临时约法》第三十五条:“临时大总统经参议院同意,得宣战媾和及缔结条约”改成“大总统宣战媾和及缔结条约”。

    如此,对外战争和外交这样的国家大事,也全归袁世凯管了。

    “这是在那搞**了,存毅。”蔡锷忧心忡忡:“**寡头,国家必乱那!存毅,你是大总统最信任的部下,还是劝一下大总统吧。”

    “我一直在想,现在就搞**,理智吗?”萧天忽然说道:

    “**必须建立在民智开启的基础上,民智若是开启了,共和还是君主,根本就没有关系,可是民智若未开启,弄一万个临时约法又有什么用?中国**,还不到时候!”

    蔡锷正想争辩,外面忽然传来一阵爽朗笑声:

    “好啊,萧存毅,蔡松坡,瞒着我躲在这里清闲!”

    一见此人进来,萧天和蔡锷一起笑着起身:“可就等你来了!”

第一百七十九章 大军阀

    门口笑着进来一人。身后还跟着一个差不多岁数的年轻人,萧天和蔡锷一起笑着迎了上去。

    走到面前,萧天和这人轻轻拥抱了下:

    “方震兄,可把我给想坏了!”

    蒋方震,蒋百里!

    才从德国归来,立刻被袁世凯任命为总统府咨一等参议、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校长的蒋百里!

    其实蒋百里在武昌起义时就已归国,萧天尚未得到消息,已被革命党任命为浙江都督府总参议,等到南北议和成功,又被袁世凯任命为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校长,没有多少时候,南北决裂,大打出手,因此这两个虽然仅仅见过一面,但却已经彼此欣赏器重的好友竟然在这么长的时间内没有见过一次。

    此次来到北京参加开国大典,萧天总算如愿以偿!

    几个人坐了下来,蔡锷指着随蒋百里一起进来的那年轻人说道:“存毅,这位就是我们在日本士官学校一起留学的张韵农!”

    张韵农?张孝淮!

    萧天心里略有激动,名动天下的“中国士官三杰”,今日竟都云集于此!

    张孝淮也朝萧天微微笑了一下:“早听松坡和方震说起过你,萧巡阅使名满天下。谁人不识?当日在南京留守府的时候,就一直想要见上巡阅使一面了。”

    “什么巡阅使,叫他萧存毅。”蔡锷笑着:“存毅,南方留守府处处排挤韵农,要是徐州大战,由韵农来指挥的话,则胜负未必可知”

    萧天认真点了点头。

    南京留守府结束后,张孝准于民国二年2月回湘任军事厅厅长,拟建立一支新军,得不到湘督谭延闿支持,计划无法实施。当时一些退伍军官埋怨情绪日益增长。3月,以易堂龄为,反对张孝准,运动少数巡防部队,围攻都督府。张孝准于5月辞职,程潜继任军事厅厅长。

    “二次革命”开始,张孝淮回南京协助黄兴,却又始终得不到支持,被迫离开南京。

    “士官三杰”中的任何一人,都是不世之英才,若是由他们来指挥南北大战,胜负也就难说得很了。

    可惜那些革命党放着这样人才却不会用,白白送给敌人。

    蒋百里指着好友说道:“存毅,这次可要找你帮忙了。韵农去南京协助黄兴,结果非但被排挤出去,反而还成为了袁大总统的通缉犯,这次本来是想携妻子去日本避祸的。我知道后,硬把他接来了京城”

    萧天当时会意:“放心,我这次回去的时候,把韵农兄接到我那里去,等回去后,再给大总统去个电报,想来也没有什么事。”

    张孝淮感激的点了点头,又听萧天问道:“方震兄,你的伤势如何了?”

    蒋百里下意识的摸了下。叹息一声:“好了,好了”

    1913年6月18日凌晨5点,天刚灰亮,保定军校校长蒋百里就召集全校两千余名师生紧急训话。他身着黄呢军服,腰挂长柄佩刀,足蹬锃亮马靴,站在尚武堂石阶上一脸沉痛:

    “初到本校,我曾宣誓,我要你们做的事,你们必须办到;你们希望我做的事,我也必须办到。你们办不到,我要责罚你们;我办不到,我也要责罚我自己。现在看来。我未能尽责你们要鼓起勇气担当中国未来的大任!”

    随后,蒋百里掏出手枪,瞄准自己胸部偏左的地方猛开一枪。

    奇人必有奇运,蒋百里竟奇迹般生还,并与养病期间看护他的日本女子佐藤屋登相好,后者最终成为百里第二任妻子,改名蒋左梅。

    问起蒋百里自杀原因,蒋百里面色沉痛:

    “当日我对中**届、政界早已绝望,参议院里喋喋不休,争论不停,国家好容易统一了,南北却又眼看着要大打出手。我等是为了报效国家,这才毅然从军。可眼下旁的不说,南北开战之后,韵农在南军,我在北军,松坡在云南中立。还记得我们当初在日本学成后说过一些什么吗?”

    “愿以一腔热血,报效国家,卫护中华!”

    蔡锷和张孝淮两人一齐低声说道。

    “可是现在的国家”蒋百里一声叹息。

    “南北大战虽然结束,但战争其实才刚刚开始。”萧天的话让几个人神色一凛,就听萧天说道:

    “名义上国家是统一了,可是各地都是独自为政,不服中央领导,政府政令,令不出北方数省,再远一些,可就半分用场没有了。

    到了后来,政府的权利只会越来越小,地方的权利越来越大。形成军阀。等真到了那个时候,国家哪有不乱的道理?

    孙中山、黄兴开创武力解决政端的恶劣开头,这个头一开,可就好像西方神话中的潘多拉魔盒被打开了,想要再关起来可就难了。大家有样学样,要求得不到满足,那就打;条件得不到满足,那就打;我看你不顺眼了,还是打”

    几人听着频频点头,蔡锷满脸忧色:

    “如此一来,中国大地势必陷入无穷无尽战乱之中”

    “这还不算是最可怕的。”萧天面色一沉:“最可怕的是《临时约法》已经被修改过了,而孙文等人必然不肯甘心,现在人心都向着大总统,可是大总统一旦出现任何闪失,被那些革命党抓住辫子,孙文等人必然不肯放过!”

    蒋百里忽然目光炯炯盯着萧天:“那么在存毅看来,此事应当如何解决?”

    “真要解决,其实也不难!”萧天变得再不迟疑:“武力统一,完成真正意义上的统一!”

    士官三杰互相看了一眼,萧天也不想隐瞒自己心中想法:

    “武力统一!现在任何一场可能生的战争,只要爆,势必引起全国大战!如果没有一个有足够力量的大军阀出现,尽早结束战争。完成统一,那么,我们的国家必然陷入到十几年、几十年的战乱之中,国家之强大只可能是痴人说梦!”

    “那个大军阀,是你,还是袁大总统?”张孝淮盯着萧天问道。

    “如果真有那么一天,我希望是我!”萧天坦然说道:

    “大军阀听起来不好听,但陷入战乱的国家却需要这样的人!足够的实力,足够的人脉,用最短的时间,给各地大小林立的大军阀、小军阀以致命一击!一旦国家完成统一。立刻以**手段强迫国家进入到埋头建设,积极展的行列之中。参议院的喋喋不休可以停止了,议员们的争吵只可能拖慢国家展!”

    这番理论闻所未闻,萧天淡淡说道:

    “一个**了几千年的国家,突然出现**,大家根本无法适应,这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比如这次的南北大战,其实就是两种理念的较量,可又带给了国家什么?战争,破坏整个国家的战争!”

    “那么存毅的意思,就是我们的国家并不适合**?”

    萧天摇了摇头:“不是不适合,而是起码现在不适合。**体制下,一定不能**,但**体制下,未必不能**。可要让国家在最短的时间内,实行最大化质的飞跃,必须集权。权利集中起来了,政策才可以切实有效的落实下去。等到了国家强盛了,民智开启了,中国不再需要**了,那**自然而然的就能在中国真正实行起来”

    蒋百里微微点头:

    “其实纵观西方国家,乃至日本强国之路,大抵如此。一个国家国民的普遍素质高了,才能构筑成**基础。”

    “完成照搬列强今时之模式要不得,那是生搬硬凑,结果只可能弄到一团糟。”萧天说着,面向士官三杰:

    “诸位,即日萧天略有局面,手握豫、鲁、苏三省,练有一支精兵,基础也还算可以,今日特来请三位出山助我!”

    “我是一个通缉犯,看来除了去你那也无处可去了。”张孝淮一笑而道。

    蒋百里也面露微笑:“我当众自杀,对现今之局势已经失望,既然存毅胸存大志,就去你的地盘看上一看也好。”

    萧天大喜,目光落到蔡锷身上。蔡锷一笑:

    “我就算想去你那,可眼下身在京城,只怕大总统不会让去我那!”

    “这个不妨,我来想办法!”萧天心中大畅,这士官三杰一到自己那里,自己当时就如虎添翼,当下再无迟疑:

    “大总统要是不答应,我就让我的卫队把你强行弄出去!”

    几个相视而笑,萧天忽然想起,回去后第一件事,就是得为蔡锷做个全面检查,好容易把他请出来了,别又生历史上的悲剧。

    这些人都是宝贝,都是不世之帅才,任何一个人的才能都胜过自己。损失任何一个,都是自己天大的罪过!

    蒋百里、蔡锷、张孝淮、蒋介石、吴佩孚这些将来必然名动中国的大人物,眼下都云集在自己麾下,还有什么事情是不能做到的?

    大军阀?自己就是那个大军阀!

    用最精锐的军队,在战争一爆的时候,就用最简短的时间来结束战争,恢复国家统一!

    来到这个时代的时候,自己从来也没有想过会有这么一天,可是现在这一切却在一点一点朝自己走来!

第一百八十章 任务

    “存毅啊,准备走了吗?”

    在大总统府,袁世凯让前来辞行的萧天,和闻讯而来的杨度坐了下来:

    “这次你带来的卫队,表现得很好,给政府在列强面前长了脸,也给我长了脸!这个,我给小玉准备了一批礼物,回去的时候带上。”

    萧天应了,借机说起想请蒋百里和蔡锷回去帮一段时候自己的忙,希望大总统能够答应。

    对于蒋百里,袁世凯倒是一口答应了下来,这个蒋百里在全笑师生面前自杀,弄的袁大总统下不来台,趁早把他打出了北京,也省得麻烦。

    不过要说起蔡锷,袁世凯可有些舍不得了。

    实事求是地说,袁世凯是非常欣赏喜欢蔡锷的,也是一心想要任命他为自己的陆军总长,只是北洋系的那些将领坚决不肯答应而已。

    见袁世凯在那踌躇,萧天说道:

    “大总统。蔡松坡是个人才,只是在这里郁郁不能得志,个中原因,想来大总统也是知道的,既然如此,何不让蔡松坡去我那作上一段时候的客,等到京城里反对声音渐渐平息了,我再把他送回来就是了”

    袁世凯想了一会:“说的也有道理,既然这样,那就先让松坡去住上几个月吧”

    说着话锋一转:“存毅,皙子,我这个总统难当啊,处处受到国会牵制,什么事情都要国会批准了,我才能去做。大总统,大总统,我看这个大字可以去了。我现在的权利那,连一个督军都及不上!”

    杨度愤然而道:“我本来就不赞成什么共和,你非要听了那些人的话,搞什么共和!当今中国,唯一最适合国情的就是君主立宪!”

    “事已至此,就不要再责怪我了。”袁世凯叹息连连,眼光若有若无的朝萧天看了几眼。

    萧天知道,自己要带蔡锷走,这就是交换条件了:

    “大总统,国会**,原是那些议员丝毫不顾忌中国国情。生搬硬套弄出来的。要说《临时约法》有多伟大,我看也不见得。

    这部《临时约法》,因为要限制大总统的权利,所以特别赶在大总统就任临时大总统前匆匆出台,整个制宪过程不过一个月,在三读程序中竟然使用起立表决,不可谓之仓促草率。

    尤其在制宪会议中,对于实施内阁制还是总统制这样一个重大的议题,当时居然只有六名议员做了简短的言并在不到四个小时就完成了表决,这实在是太轻率了。

    被那些议员们倍加推崇的美国,一七八七年宪法关于是否实行总统制的辩论足足进行了十天。作为一个新生共和国的国家**,以如此迅的度,外加掺入制宪者的私心,如何能调和各方利益,帮助新生政权顺利过渡并促进国家的展及其国民的幸福?”

    这一来,袁世凯和杨度的注意力都被吸引了过去,怎么也想不到萧天居然能够说出这些道理来。

    袁世凯大感兴趣,仔细听着萧天说了下去:

    “《临时约法》有两个重大缺陷,一是忽略了三权分立中的司法权,这往往导致立法权和行政权生冲突时缺乏一个制衡的力量;二是对中央和地方的权力划分没有做出规定。

    还有比如设立国会委员会代行国会之权力、议会有宪法解释权等,对大总统的各项权力则进行了更严格的限制。这种议会太强、总统太弱的模式。完全陷入立法权大大压倒甚至侵犯行政权的不平衡状态,所以说《临时约法》,从一开始就是为限制大总统,或者更加准确地说,是为了限制袁大总统而设立的,何来公平二字?”

    “说,继续说下去。”袁世凯大喜,一迭声地催促萧天说下去。

    “是。”萧天应了一声:

    “制宪会议的议员们实在是太年轻了,根本就是陷入了教条主义之中。在七十一名制宪会议的议员中,四十岁以下的议员占到百分之九十四,而三十五岁以下的又占到百分之六十八,他们当中的很多人只有留学或者革命的经历,不但缺乏行政管理经验,就连一般的社会经验也严重缺乏。这些人在一种封闭的状态下按照教科书制定宪法,即使这个宪法再完美,但不符合实际情况又不具备可操作性,这又有什么用?”

    “萧存毅那,这些话你早一些说多好?”袁世凯叹息一声:

    “我就说了,我这个大总统当的无趣之极,只怕到了后来,我想出京去散散心,也得经过国会批准了。对了,这有一些电报,你们看看。”

    说着拿出一些电报,放到萧天和杨度面前。

    这是各省都督、民政长与北洋将领的电报,一个个都是支持袁世凯,并指责“国会**”;还有几个袁世凯的心腹,在电报中就直接提出要撤销宪法起草委员会、撤销宪法、解散国民党、解散国会,大家散伙算了。

    袁世凯拿手里木仗轻轻敲击着地面:

    “存毅那。你的这些话,我呢,让人整理一下,然后刊登在报纸上,让大家也讨论讨论。别老整的国会什么都是对的,大总统就该被别人爬到头上来!”

    “是,大总统。”萧天应道。

    “还有件事,你也帮我去办了。”袁世凯忽然说道:“这个黎元洪副总统,一直都在湖北,我几次想请他来京主持大局,但黎副总统总是借口推辞。我一个人实在力不从心那。存毅,这次回去,你往湖北去一趟,看能不能请动黎副总统”

    萧天一怔,随即明白过来。

    在袁世凯的眼中,黎元洪虽然不算革命党,但毕竟不是北洋军政集团的人。更令袁世凯感到不安的是,黎元洪打着支持袁世凯、支持中央政府的旗号,在排斥当地革命党的同时也暗中展了自己的势力,譬如当时在湖北就握有四个师的兵力,而且还先后被推为共和党、进步党的理事长,政治影响力不可小觑。

    在“二次革命”后,江苏、湖南、江西、安徽等省都换上了北洋系的人。既然袁世凯要在战略上控制南方各省,湖北当然也不能例外。何况,武汉乃是九省通衢,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地理位置,倘若不将黎元洪调出湖北、解除兵权,终究是个隐患。

    因此,在黎元洪当选为民国正式副总统之后,袁世凯先后四次邀请黎元洪进京,表面上是要求履行副总统职责,实际上是要将黎元洪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

    所谓“有兵才有权,有地盘才有势力”。黎元洪在当上湖北都督后,他深知控制地方对个人权势的重要性,因而对袁世凯的调虎离山计也是心知肚明。对于北上一事,黎元洪是想方设法,一拖再拖,死活不肯离开湖北半步,他非得以民国副总统的名义兼任湖北都督——副总统可以不做,湖北都督不能不当,黎元洪也是个精明人。

    袁世凯又不能把黎元洪硬绑架到北京来,而在这样的情况下,自然而然把主意动到了萧天身上。

    萧天硬着头皮答应了下来,这可不是什么好差使,自己根本就是当恶人去的。

    可又不能不答应,袁世凯对自己信任有加,把河南、山东、江苏都交给了自己,自己又把蒋百里、蔡锷要了回去,要是这点事情不能办好,只怕会引起袁世凯猜忌。

    应了下来,又和袁世凯聊了一会,起身告辞。

    走到外面的时候,见到袁世凯的儿子袁克定已经在外面等候已久,一见萧天出来,快步迎上:

    “萧巡阅使,听说你要走了,克定特意前来送行。”

    萧天勉强笑了一下,推说自己公务繁忙,下次一定和大公子赔罪云云。

    这个袁克定,他本是袁世凯正室于夫人所出,乃家中长子,此人从小便十分机敏,胸怀异志,不在其父之下。

    在袁世凯当上了民国大总统后,袁克定也就野心膨胀,成天琢磨着让父亲登基为帝,好将这袁家江山传将给他,过过皇帝的瘾。

    这些事情,萧天焉能不知?

    果然。袁克定一边陪着萧天朝外走去,一边东聊西扯,逐渐把话题带到了称帝之上,只是话说的比较隐晦婉转而已。

    萧天心里恼怒,大总统称帝,一大半坏在此人身上,正色说道:

    “大公子,袁总统屡次宣言,誓不为帝,大公子身为长子,岂有不知之理?大公子,什么事情都能做,这称帝事情万万不可!”

    眼看袁克定还要说下去,萧天冷声说道:

    “大公子,假设大总统称帝,那么必然激起全国上下反抗,则大好局面顷刻化为流水,此是败笔!萧天为大总统一手栽培,此生唯大总统马是瞻,可是只要萧天定然第一个反对!”

    “开开玩笑,开开玩笑,萧巡阅使不必当真。”袁克定心里大怒,本以为萧天乃父亲心腹,一听便会答应,谁想到碰了那么一鼻子灰,只能勉强笑着掩饰过去。

    袁克定把萧天送上汽车,找个借口匆匆离开,看着他的背影,萧天心里叹息不已。

    这个袁克定当真会把大总统害死,可是在这件事情上,只怕大总统到了后来也不会听自己的!

第一百八十一章 张作霖

    1913年12月6日。武昌阅马场上锣鼓喧天,军乐齐鸣,还不时的放起了阵阵礼炮。

    就在这一天,直鲁豫三省巡阅使萧天来到武昌,黎元洪给予了去年欢迎孙中山的同等礼遇。

    萧天是袁世凯身边第一大将,心腹,南北大战,萧天一战功成,名满天下。

    黎元洪虽然是个副总统,但他也知道,副总统不过是个虚职,哪能跟萧天相提并论。

    对于黎元洪的谦恭,萧天也不客气,无论是在阅兵还是宴席上,萧天总是在板着一张脸。

    第二天,等到酒足饭饱后,萧天把黎元洪叫了过去,说道:

    “我此次来湖北,主要有两件事。一来呢,是和副总统商议下湖北军队的整顿问题;二来,是大总统特派我前来邀请你去北京。有要事相商。”

    黎元洪听后一愣,好半天才回过神来。他知道这次恐怕是躲不过去了,但在表面上还故作镇定:

    “大总统多次邀我入京,实在是盛情难却,不过湖北革命党十分猖獗,我也是一时半会走不开。既然萧巡阅使说起整顿军队一事,不如等我留在武昌协助完成之后,再行赴京如何?”

    萧天摆摆手:“黎副总统尽可放心,萧天虽然年轻,但整顿军队这点小事恐怕还难不倒我。黎副总统是不信任我的能力吗?”

    黎元洪听后赶忙说:“岂敢!岂敢!”

    萧天微微一笑:“既然如此,黎副总统也不必耽搁,这里的事情我会妥善处置。大总统催得急,不如今晚你就成行吧?专车都已经给你准备好了。”

    可怜黎元洪还没有来得及给家人道别,便被萧天半推半送的弄上火车,即刻赴京去了。黎元洪在临走之前,还幻想能够再回来当他的湖北都督,于是将湖北都督府的事宜暂时委托给了参谋长金永炎。

    但黎元洪哪里想到,他这前脚一上车,袁世凯的电令后脚便到了:陆军总长段祺瑞代理湖北都督。

    这一任命,不光黎元洪,也是萧天所没有想到的。

    原本以为,自己协助袁世凯,把黎元洪弄到北京,加上袁世凯又对自己如此信任,必然会把湖北交给自己,谁想到却偏偏任命了段祺瑞!

    而段祺瑞以陆军总长的身份,来充任湖北都督。似乎也有一些不太说的过去。

    看来,自己手里掌握三省之地,权利太大,又是兵精粮足,袁世凯终究不敢再让自己的小北洋势力过度膨胀了。

    段祺瑞是萧天的老上司,又对萧天有恩,想通了,萧天也不再去多想什么。

    在为段祺瑞设的酒宴上,萧天敬了老上司几杯,不经意间问起段祺瑞为何会出任湖北总督,不说还好,一说段祺瑞脸上顿现不开心之色:

    “还不是那位袁大公子弄出来的事情!”

    “袁克定?”萧天一怔,让边上的人都先出去:“段长官,是不是为了称帝的事情?”

    “正是为了此事。”段祺瑞面露忧色:“袁克定不断的在我耳朵边上说什么称帝称帝的,我几次都回绝了,可是这个小子实在太不知趣,这么做,岂不是把大总统放到火上去烤?”

    萧天冷笑一声:

    “大公子也和我说过此事,结果被我一口回绝。只怕大公子心里有气那!段长官,您跟着大总统的时间长,无论如何都要劝住大总统。什么事情都可以做,但唯独只有这个称帝,万万不可那!”

    两人叹息一会,外面忽然报有人求见段祺瑞。

    段祺瑞一怔,自己才来湖北,有什么人要见自己?想了下,把那人叫了进来。

    “妈辣巴子的,老段,我大老远的从关外去京城看你,你倒好,跑湖北这个花花世界来了!”

    人还没进,那满是东北口音的大嗓门已经传了进来。

    萧天心里一动,难道是此人?

    果然,那人进来后,忽然“叭”的一个立正:

    “二十七师中将师长张作霖,见过陆军总长段长官!”

    段祺瑞大声笑了起来:“老张,搞什么呢?怎么跑这来了?什么段长官,快坐!”

    张作霖笑嘻嘻的坐了下来,让随从把带来的礼物拿进:“这次奉命进京,事情办妥了,本想去看看你,没想到你来湖北了。没办法,只能跟来了。这里的江鱼、黄羊,是俺老张送你尝的!”

    段祺瑞起身看了一下礼物,转了回来坐下:“两条江鱼我留下了,其它东西你带回去。”

    段祺瑞一生清廉,当得上“两袖清风”四字。

    按中国人的习惯,过年过节的,终究要礼尚往来。而地方上的官员来京办事,也一般会给重要的京官送点礼,这个规矩,唯独到了段祺瑞这里行不通。

    每逢有人将礼物送到段公馆,门房都是将之放在内客厅门口的条案上,等段祺瑞亲自过目后定夺。段祺瑞每次路过时,总是仔细的看了又看,最后挑一两件最不值钱的留下,其余的全部让人送回。

    段祺瑞还不准家里人说私情。譬如有个老妈子托段祺瑞的一位姨太太替他的一个亲戚找个小差使,这刚一张口,段祺瑞的鼻子就气歪了,他大骂道:“好啊,你们想卖官还怎么着?你拿了人家多少钱!快说!”因此,在段祺瑞的面前,谁也不敢乱托人的。

    不过,段祺瑞只是表面上看起来严肃,其实内心也是真性情。

    段祺瑞少年的时候随祖父在宿迁军营,在当地私塾读书时认识了几个同年好友,后来段祺瑞做上了陆军总长,达了,其中的一个叫申孟达的好友便试着来北京找他。刚开始的时候,申孟达害怕段祺瑞已经认不得他了,于是先写了封信让人送到段府。不曾想段祺瑞在接信后便立即派人送上银元2oo元,三天后,段祺瑞亲自来接,一下子就开来了十几辆小汽车,并让人好生招待。

    张作霖知道段祺瑞脾气,也不劝,自顾自坐了下来,看到萧天,一怔,眼看段祺瑞想要介绍,张作霖连连摆手:

    “别说。别说,俺老张来猜猜。那么年轻,能当上众将,又能和你老段坐一起喝酒,恩,萧天,你是萧天!”

    萧天笑着应了,心里一片雪亮。

    这张作霖别看一副粗鲁样子,可实际上心细如,表面上大大咧咧,说不定一转身已经要了你的命。

    此人就和袁世凯一样,都是一世枭雄!

    萧天还是佩服张作霖的,此人讲义气,重情谊,尤其难能可贵的,在列强势力面前,可表现的比某些人有骨气的多了!

    “那么年轻,难得,难得!”喝了一会酒,张作霖翻来覆去就是那么几句话。

    过了会问起关外情况,张作霖原本笑容满面的脸一下沉了下来:

    “还能怎么?**子在那盯着,东洋人也在那盯着,好像是个外国人就能来啃上几口!俺老张就是个小小师长,要是手里再有几个师,非得好好和他们干上一通不可!”

    萧天心里一动,也不说话,只顾喝酒。

    到了次日,萧天急着回去,段祺瑞才刚上任,公务繁忙,也没有相送,张作霖要经河南回东北,一起上了萧天专列,看到萧天卫队样子,又是啧啧称赞不已。

    萧天上了专列,忽然拿出一张银行本票,不容分说塞到张作霖手里:

    “张大哥。这里是二十万元,你无论如何收下。”

    “这,这是啥意思?”张作霖拿着银行本票怔在那里。

    萧天认真说道:

    “张大哥,你在关外,多有用得着钱的时候,我呢,手里正好有几个闲散的钱。没有别的意思,只想着这钱能助张大哥接纳权势,青云直上!”

    萧天话里一点也没有隐瞒,张作霖也不客气:“存毅老弟,你这心,俺老张领了!将来有用得着俺老张的地方,尽管说!”

    说着一拍脑袋:

    “老弟,不如咱们干脆拜了把子!将来同生共死,同富贵共患难!”

    这两人都是性情中人,也不弄什么仪式,萧天大声说道:“大哥!”

    “兄弟!”张作霖大喜,上前紧紧抱了萧天一下。

    萧天也没有想到,自己居然和张作霖拜了把子。

    将来张作霖必然会成为东北王,而日本人、俄国人也早对东北垂涎三尺,要想镇守东北,非张作霖不可!

    这二十万元,也不光是为了结交张作霖,而是为了未来东北局势!

    可张作霖哪里知道这些?只觉得自己这个兄弟年纪虽轻,可当真是讲义旗。

    大家虽然都是中将师长,可萧天的地位权利要比自己高多了,难得的是别人一点都不在意,真和自己拜了把子。

    张作霖心里又有一层私心,和萧天交好,凭借萧天和袁世凯的关系,将来飞黄腾达定然不难。

    不过心里也真感叹,难怪自己这个兄弟年纪轻轻,就做出此等大事。又慷慨大方,又不自傲,放眼中国,可真找不出几个这样的人来!

    到了河南,萧天吩咐专列继续送张作霖一段,又让人拿来一批驳壳枪送给张作霖当成自己这个兄弟的见面礼。

    张作霖恋恋不舍,一再嘱咐萧天将来有空,无论如何要去关外看看自己。

    萧天应了,和张作霖挥手而别。

    现在是1913年年底,很快,1914年就要来了,震惊世界的大事就快要生了!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13024/ 第一时间欣赏国魂最新章节! 作者:西方蜘蛛所写的《国魂》为转载作品,国魂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国魂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国魂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国魂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国魂介绍:
“北洋四杰,龙虎狗狼,萧天是我北洋之狼,救出来!让段祺瑞去,让吴佩孚去,给我打开一条血路把萧天救出来!”
————————
“北洋军人,中国军人,民族魂魄,国家脊梁!上刺刀,准备殉国!”
“上刺刀,准备殉国!”
“萧疯子,你狗日的是个人才,弟兄们护着萧疯子杀出去啊!”
19o5年,历史随着萧天的出现拉开了新的大幕......
————
刺刀三部曲完结篇,蜘蛛出品,必属完本。国魂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国魂,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国魂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