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独断大明TXT下载独断大明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独断大明全文阅读

作者:官笙     独断大明txt下载     独断大明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1387章 幕府使者的艰难处境

    大明朝廷内外风波激荡,如云如雾,外人根本看不清楚。

    德川明秀,酒井忠胜等来京师已经一个多月了,除了见一些无关紧要的人,明朝高官他们一个没有见到,更别说朱栩了。

    德川明秀已经收到幕府的性,对于幕府要拿天皇和亲,简直是目瞪口呆,惊愕无比。

    酒井忠胜比他好接受一些,迅速联络明朝外事局,得到的反馈就是一个字:等。

    这一等,就等到了现在,至今也没个回复,再去,也是好茶招待,消息没有。

    这会儿德川明秀与酒井忠胜对坐,两人一脸愁人,六神无主。

    明人根本不搭理他们,幕府那边又要用天皇和亲,可见危险,但他们连明朝高官都见不到,根本递不了消息,让他们怎么办?

    酒井忠胜看着德川明秀,目光一闪,道“殿,你是见过明朝皇帝的是吧?”

    德川明秀仿佛知道他要说什么,面色紧难的道:“好些年前的事情了,我现在根本见不到他,也没有办法见到。”

    酒井忠胜凑近一点,低声道:“明朝皇帝在景德镇,殿若是赶过去,明朝皇帝就是不见也得见吧?”

    德川明秀双眼一睁,有些呐呐的道:“……可是,明朝根本不允许我们离开啊,外面都有侍卫看守。”

    酒井忠胜跪坐着,一本正经道:“这个我来想办法。殿,事态紧急,我们不能再等了!”

    德川明秀脸色扁了扁,见如此,只得道:“好,我试试。”

    酒井忠胜看着德川明秀,道:“我会想办法让殿混出去,然后给你找一个向导,会带你去景德镇,下面,就看殿你的了!”

    德川明秀神色也郑重起来,躬身道:“好,多谢酒井君!”

    ……

    时间往前几个时辰,这个时候,在景德镇的朱栩也不知道多尔衮已经攻破了关门要塞,带着一群孩子,正站在一片田头。

    除了朱慈烨,慈煊,慈熠,淑娴,还有他的第四子,嫡子朱慈,外加从京城跑来的小永宁。

    朱栩穿着薄汗衫,手里拿着锄头,笑着道:“怎么样,小家伙们?”

    这些水稻都是他们亲自种的,几个小家伙没少出力。

    小慈煊看着,满脸喜色,道:“父皇,过一阵子就可以割了吧?”

    朱栩道“嗯,再等等,尝尝你们自己种的水稻。”

    小慈烨,慈熠,淑娴等都很兴奋,还是第一次尝试,很有成就感。

    倒是小永宁,一副闷闷不乐模样,之前叫苦叫累,被朱栩敲了脑袋,这会儿不敢插话。

    休息了一阵,朱栩道:“今天除草任务圆满完成,收拾工具,回去洗澡,吃饭。”

    几个小家伙连忙拿起各自的小工具,扛在肩膀,准备回去,虽然兴奋,但也累,更想回去。

    朱栩看着几个小家伙,心里也分外满足。

    曹化淳悄步走上来,低声道“皇上,曹大都督在哈萨克汗国附近遇到了俄罗斯人,但没有交战,双方远远对视,相护错开了。”

    朱栩双眼眯了眯,脚步不停,道:“漠西蒙古那边,有没有什么异常?”

    曹化淳道:“大都督的信上说,一切安稳,漠西蒙古内部错综复杂,并没有入侵我大明的迹象。”

    朱栩一边走,一边思索,片刻道“嗯,时间差不多了,让老曹回来吧,让从甘肃镇进,代朕慰问一下边关将士。”

    “遵旨。”曹化淳道。

    朱栩没有再说,看了眼几个孩子,带着他们回行辕。

    至始至终,朱栩都没有提及讨倭之战,仿佛已经忘记了。

    曹化淳也没有提,跟在朱栩身侧,走回行辕。

    几个小家伙被张筠张罗着去洗澡,换衣服,朱栩则来到他特制的池子,冬天泡澡用的,现在他也更喜欢泡温水澡,而不是冷水。

    在池子里,朱栩躺在凹槽,闭着眼,梳理着疲惫。她身侧,布木布泰穿着薄衫,半身跪坐在水里,正在给朱栩按着肩膀。

    好一阵子,朱栩道:“神龙府的船厂,你准备继续扩大?”

    布木布泰身上已经湿了,薄衫包裹着玲珑娇躯,一双修长美腿在水里若隐若现,她揉捏着朱栩的肩膀,轻声道:“不止国内,域外订购船只的订单已经排了两年,尽管一些船厂可以分担,但还是远远不足,臣妾打算将现在的船厂扩大一倍。”

    现在大明已经渐渐掀起出海热,需要船只的数量与日俱增,而国外的订单,偏向于武装船,要求更高一些,外加还有火器的单配出售,自然是相当利润客观。

    布木布泰知晓朱栩需要银子,她能帮朱栩的,也只有赚银子,因此分外的用心。

    朱栩一只手摸索着她的大腿,没有睁开眼,道:“扩大一倍是不够的,五倍吧,预留十倍的土地。”

    布木布泰手一顿,侧过脸看着朱栩,微带诧异的道:“要十倍吗?”

    朱栩嘴角微翘,道:“以后你就知道了。”

    大明还在天灾笼罩的水深火热中,海贸的发展极其受限,与海外的联系还刚刚起步,再等个三五年,那才是盛况空前,不可想象,别说十倍了,只怕大明沿海要出现无数船厂了。

    布木布泰不知道朱栩所想,轻轻‘嗯’了声,起身要给朱栩按另一边。

    这个时候,朱栩睁开眼,恰对着布木布泰薄衫紧贴的饱满双峰,双手一揽,将她扑倒在水里。

    布木布泰娇呼一声,随着朱栩沉入池子里。

    鸳鸯戏水,浪涛翻滚。

    在朱栩快活的时候,收到日野回复的德川家光站在屋子里,手里拿着血剑,地上是三具尸体,男女都有。

    内藤正胜,松下等站在门口,大气不敢喘。

    德川家光真的愤怒了,需要用杀人来发泄心中的怒火。

    德川家光满脸狰狞,转头看了眼外面,脸角狠狠抽搐,深深吸了口气,一把扔掉血剑。

    他一扔掉,内藤正胜立即示意,几个侍卫抬走尸体,几个宫女擦拭血迹。

    好一阵子内藤正胜,松下等人才进去,跪坐在两边。

    德川家光依旧满脸杀气,道:“你们也知道了,明军要我去请罪,他们才肯罢兵!”

    内藤正胜道:“无非都是借口,公方无需动怒,换做其他人,也没有在这个时候停军的道理,我们要做的,还是拖延时间。”

第1388章 明正天皇的野望

    德川家光听着,怒气少了一些,道:“嗯,你说,还有什么办法?”

    内藤正胜看着德川家光,没有犹豫,果决的道:“天皇已经在岸边,随时都可以登船,不管明军前线将领如何,都要造成和亲已成之像,传遍各藩国!”

    德川家光眉头皱了皱,旋即没有说话。

    原本只是一个糊弄之策,现在要成真了。只要各藩国知道已经和亲,即便不信也会迟疑,给幕府留下足够时间去转圜。

    松下这个时候开口,道:“公方,现在各藩国,哪怕是亲藩都有些紊乱,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心思浮动。至于那些外样大名,他们已经明确表示不会服从幕府征召,要求公方解释欺辱天皇之事,更有甚者,他们已经骑兵,要‘倒幕’了。”

    “哼,这些还不是明人散播的谣言造成的!”松下边上一个阴鹜的高个子老者,冷哼一声说道。他顶替的是藤田的位置,要步入上五位大臣之列了,姓高冈。

    不去追究高冈话里的怒气,这件事确实说明幕府到了一种山雨飘摇的地步。

    不止明军大军逼近,一直受制于幕府,敢怒不敢言的藩国大名,这个时候终于忍不住跳出来,公开挑战幕府了。

    这些公开跳出来的其实还好,幕府总能看清楚,最怕就是那些一直藏着的,会在关键时刻跳出来,给幕府一刀的人!

    德川家光对于内藤正胜的话不置可否,目光幽冷,脸色狰狞之意犹在。

    内藤正胜明白德川家光的意思,继续说道:“第二步,公方以朝廷的名义下令,要求各大名率兵赶来江户,准备抵御明朝,凡是抗命不尊,削藩灭国,处以极刑!”

    德川家光眼角如同针扎一跳,这种事情,放在平时他是做不来,担心引起倭国上下大乱,但这个时候,他是心里一片杀鸡,默默的点头。

    这不止是趁机做他想做的事情,也是要筹集大军,甄别倭国内部的敌我。

    内藤正胜见德川家光点头,继而道:“第三步,诱敌深入,将明军分别引开,包围在我们腹内某两个地方,切断他们的外援,只要消灭了明军这十多万大军,我们依旧是最终的胜利者!”

    德川家光眼神冷漠,微微低头。

    内藤正胜的办法是好,但是倭国或者幕府为此要付出的代价不知道要多大,十年八年都恢复不过来!

    不过,这已经由不得德川家光了。

    德川家光脸色相当难看,转向高冈,道:“你有什么意见?”

    高冈目光阴冷闪烁,道:“下令各藩国层层抵挡,拼死而战!”

    众人听着,神色都微变,高冈的意思,是要明军东进的沿路上的藩国殊死相搏,一面抵挡明军,消耗他们的实力,也是为了尽可能的拖延时间。如此一来,沿路非成为焦炭不可。

    德川家光表情冷漠的点头,道:“好,准备吧。”

    德川家光说完‘准备’,没有人敢应声。

    因为接下来,就是要在众目睽睽下,送天皇上船,去往明国,营造与明朝和亲的假象。

    即便这是假的,但对倭国上下来说,都会是真的,战后幕府的处境也不会好,德川家光即便不想隐退,也得隐退了。

    德川家光这边敲定了各项安排,皇宫那边,也在准备着。

    天色未亮,从皇宫里,一辆大红马车,在一群,貌似喜庆的氛围中出来,不快不慢的奔向南方的出海港口。

    看似喜庆,实则半点喜庆都没有,也没有人笑,没有人哭,给人感觉一丝丝凄凉意。

    德川家光率上五位的大臣在港口送别,礼数周到,其中居然还有明朝官员在迎接,一切仿佛都是真的。

    一切停当,德川家光与明正天皇兴子站在不远处,离着众人,低声交谈。

    德川家光对这个外甥女很是喜欢,自然也不忍,这个时候,神色缓和,解释道:“无需在意,就是做给那些叛逆看的,转一圈,就会悄悄回来。等战胜明朝,你还是你的天皇,无忧无虑。总之,一切有舅舅在。”

    兴子有种无悲无喜的从容,微笑着道:“嗯,我相信舅舅。”

    德川家光回头看了眼,接着道:“嗯,在海上几天就会回来,不用担心。”

    兴子微笑不语,静静站着。

    她一身大红袍,窈窕而立,在一众人之中异常夺目。

    也只有这个时候,众人才发现,这个继位十多年的天皇陛下,居然是个十七岁的少女。

    德川家光看着她,很是心疼,也很恼怒,没有再多说,按照仪程送兴子上船。

    因为是假的,又匆匆执行,细看之下,一切都很简陋,简陋的跟假的一样。

    兴子上了船,就没有再冒头。

    德川家光等人目送她消失在茫茫湖面,这才转身回去。

    明正天皇兴子坐在船舱内,看着窗外,怔怔出神。

    一个宫女再过来,低声道:“陛下,可以换衣服了。”

    都知道是假的,在没人的时候就没有必要穿的这么厚实了。

    兴子没有动,忽然开口,她的声音清脆,柔嫩,眼神迷惘中有着丝丝亮光,道:“父皇当我是傀儡,摆来摆去,舅舅当我是小孩子,一直在教我怎么做事情,好像就没有人问我喜欢什么,讨厌什么……”

    宫女吓了一跳,连忙跪下,大气不敢喘。

    幕府与天皇不和,人尽皆知,可谁敢掺和。

    兴子仿若没有看到宫女的惊恐,继续看着窗外道:“其实我知道,父皇与明人一直有勾结,要打倒舅舅,现在,舅舅就要撑不住了。父皇不管我的死活,舅舅拿我做交易,我这个天皇,应该是最差劲的了吧……”

    宫女听着兴子的话,差点吓昏过去,急声道:“陛下,求求您了,别说了……”

    兴子忽然坐起来,抬头看向前面,道:“他们说,一直走,万里之外就是明朝,那里地大物博,物华天宝,是传说中的中国,你说,我要是去那里,会不会更好……”

    宫女跪在地上,瑟瑟发抖,快要哭出来。

    兴子仿佛沉浸在某种怅惘中,道:“我听说,明朝的皇帝也是年幼继位,他可比我厉害,能压服权臣,上面也没人管他,所有人都要听他的……我真想见见他……”

第1389章 杀他个七进七出

    这些话,自然万不能传出去,否则还不知道引来多大的祸事。

    好在,这里没有其他人,兴子回过神,安抚着宫女,便随着船,出了内湖,在船面上飘飘荡荡。

    按照计划,他们会飘飘荡荡一阵子,等待德川家光的命令。

    在皇宫内,后水尾天皇对于德川家光的动作一清二楚,除了冷笑,别无态度。

    他的皇后,是德川家光的姐姐,此刻却忧虑丛丛。

    现在各种谣言纷飞,都说幕府要败了,不知道多少人想进办法向后水尾天皇表忠心。

    夹在幕府与天皇之间,皇后很苦恼,却也无能做什么。

    在德川家光执行他的计划的时候,多尔衮也整军的差不多了,他亲自压阵五万骑兵,从出云藩出,大军疾速的向着伯耆,因幡冲去。

    在他们南面,李定国,左良玉率领倭国五万多降卒,从备中藩出,向着备前藩开拔。

    大军速度奇快,军情处多年的准备,在这个时候发挥了极大的作用,那些降卒更是拼命效力,带着明军向前杀去。

    这些藩国各自为政,没有统调,军队有极少,匆匆组织起来,根本抵抗不了明军,不过几个时辰,明军就连下七八个藩国,挺进到了但马,播磨藩一线,离本国岛腹地,只有一湖之隔。

    多尔衮的大军之所以要停,并不是因为有所阻拦,而是需要消化战果,并且筹集更多的粮草,等待后勤跟上来,规划下一步的进攻路线。

    明军的进攻速度,震惊了整个倭国,尤其是摆在明军之前的,两路大军都要经过的丹波藩。

    丹波藩,这是倭国历来的要害,兵家必争之地,也是多乱之地。

    在关原之战后,德川家将丹波藩分而治之,派出了多达六个大名,将丹波藩给分了。

    随着明军的入侵,丹波藩又是拱卫京都的前沿,德川幕府对丹波藩进行了紧急布置,派出了重臣,品川芳野来统帅。

    品川芳野三天前才赶到这里,就在关门要塞被明军攻破的前夕,本以为还有时间整顿,而今不过三天,明军已经兵临城下了。

    丹波藩,天野郡,福知山城。

    殿内,品川芳野一脸凝重,他左右下手是丹波藩的六个大名,或者说是六个郡的藩主。

    这些人同样面沉如水,一些人慌乱之色溢于言表。

    波多野氏的家主,看着品川芳野,沉色道:“品川殿,明军有十多万,而我们不过两万人,该如何抵挡?”

    丹波藩也是一个穷藩,之前已经被征召过,现在能筹集两万人,还是幕府派来的,本身没有多少武士。

    内藤氏,赤井氏等一样神色焦急的看着品川芳野,等着他的办法。

    品川芳野已经接到幕府的命令,要他死守,能挡住明军多久就挡多久,必要时玉石俱焚,消耗明军兵力。

    这些话,他是不能告诉这些藩主的。

    品川芳野是一个面色白净,看上去很是从容自信的武士,他微笑着,道:“诸位无需着急,明军远来,攻占之地太多,他们需要时间来消化,至少,两三个时辰不会发动进攻,我们有时间去准备。”

    众多大名脸角动了动,两三个时辰能做什么?

    品川芳野自然看得出他们在想什么,道:“幕府早有准备,援军最多半天就到。”

    众人一听,顿时大喜,内藤氏问道“有多少人?”

    其他人目光灼灼,都盯着品川芳野。如果能有援军守住丹波藩,他们自然是最为高兴与希望的。

    “五万。”品川芳野一本正经,仿佛真有其事一般。

    五万加上两万,就是七万,守住丹波藩或许有希望了。

    众人纷纷松口气,开始赞美品川芳野以及幕府的英明。

    但还是有一个人,赤井氏认真的看着品川芳野,从的眼神里看到了异色。

    他不动声色,跟着一群人赞美,然后在一番布置后,迅速离开了福知山,返回米上郡的稻原城。

    品川芳野暂时压住丹波藩的不安,他却愁苦了,两万人,如何抗住十多万大军?

    如果扛不住,幕府那边是否有更多的军队来阻挡明军?丹波藩离江户实在是太近了!

    多尔衮等人的大军就堵在天野郡,米上郡一线,十多万大军,旗帜飘扬,人头如野。

    多尔衮等人大军所过,又占领了多个藩国,进攻的太快,后勤跟不上,并且身后需要稳定,加上军队不稳,需要整顿,消除祸患。

    李定国,左良玉,桦山久守,黑田忠之等人加速整军,分兵,确保倭国降兵的内部制衡,不会有大的反叛出现。

    多尔衮召集代善,多铎,李定国,左良玉等人商讨下一步作战策略,随着兵进丹波藩,再向前不多远,就会进入本国岛腹地,那里地域宽广,人口更多,幕府能召集的军队也更多,明军不会向前面进展那么顺利。

    多尔衮等人倒是不担心,他们要商讨的是进军的方向。

    左良玉手底下有五万倭国降兵,信心膨胀,道“大都督那边的命令一时半会儿还倒不了,我们还是按照我们的计划,快速推进,大军分两路,一路北上,与巴达礼汇合,一路兵进武藏国,拿下江户!”

    按照原本计划,与巴达礼汇合的会是多尔衮的女真骑兵,兵进江户的是左良玉。

    这么一来,灭倭大功也就是左良玉的了。

    李定国瞥了眼左良玉,对于这个人的私心算是看明白,也知道了军方上下对这个人很是不喜的原因。

    多尔衮没理他,看向代善等人。

    代善默默一阵,道:“兵贵神速,不能给德川幕府反应的时间,我的看法,是倭国降卒尽快处理好,确保不生乱,我们骑兵快速冲进去,杀入武藏国!”

    多铎一听,立即道:“大哥说的没错!我们五万大军,分两路,杀入江户,擒杀德川家光,灭了倭国!”

    李定国听着,面露一丝异色。

    这些女真人胆子还真大,居然要深入倭国腹地,要知道,这样很容易被围,全军覆没的。

    满达海这个接话,道:“我研究过倭国的地图,他们没有大的关隘,完全可以杀他个七进七出!”

第1390章 幕府最后的兵力

    如果说着急,这里多尔衮是最为着急的,他不愿意在这荒岛浪费太多时间。

    听着几人的话,默默思忖一阵,他道:“好,整军,一个时辰后,五万大军从南边走,直接杀向武藏!”

    左良玉一听,这是要他做后勤啊,哪里愿意,立即就道:“这样不妥,大都督的新命令还没到,而且孤军深入是大忌,若是战败,很可能将我们的战果毁之一旦!”

    李定国一直旁观,不曾开口。

    多尔衮仿佛故意忽略了他,看着左良玉,沉声道:“我们不能等,否则后果更难预料,我大军稍后就会出兵,你与李定国分兵跟进,逐个击破,记住,要相护守卫,就不能贪功冒进,否则军法从事!”

    多尔衮摆起了前线指挥的官威,众人莫能相抗,只得抬手应命,齐齐道:“领命!”

    多尔衮的大军休整不过一个时辰,再次开拔,目标赫然就是赤井氏统帅的米上郡,稻原城!

    品川芳野的两万大军摆在天野郡,福知山,稻原城不过一千多人驻守!

    赤井氏在得知明军突然袭来,举家逃离,根本没有抵抗,让出了稻原城。

    稻原城并不大,多尔衮根本没有停留,径直杀入了山背藩。山背藩是一个狭长的小藩国,里面又分了七八个藩国,几乎没有什么抵挡,很快就被攻破。

    多尔衮不管身后,以最快的速度推进,迅速杀入前面的近江藩。近江藩内里有一个湖,土地肥沃,人口众多,又是进入倭国腹地的必经之地,因此幕府相当重视,有数个关隘。

    多尔衮完全没有放在眼里,五万大军强攻,不惜代价,没用半天时间,就讲近江藩全数攻破。

    左良玉,李定国两人率领五万大军,跟在后面收拾,对于福知山的两万人,采取了围而不攻,大军迅速占领其他地方,并且迅速东进,跟上多尔衮,收拾他攻下的地盘。

    左良玉面对品川芳野的负隅顽抗,在福知山城钱前,再次发布了讨伐幕府的缴文。

    缴文内容已经变得老套了,内容大概就是:呼吁品川芳野投降,天兵所来,是为了讨伐幕府,归政天皇,希望品川芳野识大体,明事理,参与到倒幕中来,共建倭国的崭新未来云云。

    品川芳野等人被困在福知山城,根本没有出城的意思,一味死守,对于左良玉的喊话,置若罔闻,城内是一片安静。

    左良玉不可能跟他耗,用一万人围城,其他大军南突北进,扫灭一切不臣势力,快速跟进多尔衮。

    多尔衮在近江国稍做休整,补充干粮与水,迅速整兵,准备进攻美农藩。

    美农藩是一个大藩,人口众多,土地肥沃,最重要的是,他前面就是信农藩,而信农藩与武藏国交接,也就是说,明军离德川幕府所在的江户,武藏国只差两个藩国的距离了!

    只不过短短一天时间,明军就要打到江户,对倭国来说,或者说对德川幕府来说,不啻惊雷,整个倭国上下一片震动。

    尤其是江湖一带,不知道掀起了多少声音,多少大户六神无主,准备逃离。

    本来还遮遮掩掩的一些大名,更是公开跳出来,指责德川幕府,兴兵准备参与倒幕,更多的藩主是态度暧昧,对于幕府的命令犹豫起来。

    这些,对幕府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压力如山岳般。

    德川家光一天已经不知道多少次召集重要家臣来开会了,这一次,是真的紧张了,明军就要杀到家门口了。

    德川家光看着内藤正胜,道“先召集了多少军队,再哪里?”

    内藤正胜连忙道:“已经有三万,在甲斐藩,还有两万,还要三天才能赶来。”

    甲斐藩在信农藩以南,是武藏国,江户的另一个门户。

    高冈急不可耐,道“两万人够做什么,明军已经打到美农了!”

    藤田看了他一眼,没有多说。

    德川家光面沉如水,盯着内藤正胜,道:“五万也不够,我需要更多的军队,必须要快!”

    明军速度太快,比他们预计的要快得多。

    高冈忽然双眼一睁,道:“陆中藩不是有七万大军吗?现在还藏着掖着,还不调回来,阻挡明军!”

    “不可!”内藤正胜,藤田异口同声,果断的反对。

    高冈一怔,转头看向两人。

    藤田躬身向德川家光,肃色道:“公方,虾夷岛明军还驻扎六万多大军,若是我们抽调这里的兵马,明军一定会第一时间发现,六万大军再南下,我们就没有兵力应对了。”

    高冈不好看的脸色更加难看了,难压怒气,咆哮般的说道:“那怎么办?五万能挡住明军吗?他们有十多万大军,再不调军,明军就要打到江户了!”

    德川家光目光冷峻,看着内藤正胜,藤田两人,道:“必须要将明军挡在武藏在外,越远越好!”

    京都一代大部分是平原,无险可守,明军完全可以绕开一切险阻,直扑江户。

    内藤正胜与藤田对视一眼,两人没有马上答话。

    倭国的情形本身就不好,加上已经征调了三十多万,短时间内再想要那些大名带兵前来,别说幕府风雨飘摇,即便是正常时候,短时间内做不到。

    根据美农的情报,明军前锋有五万大军,轻装简从,没有大炮,如果是这样,只要五万人,应该能挡住。

    只是,甲斐有三万,另外两万去哪里找?

    德川家光目光冷峻,逼视着这几人。这些都是德川家的家臣,最信任的几人,至于板仓重昌,松平信纲,青山忠俊,在他心里都已经战死了。这几个人如果想不到办法,他会直接杀死他们!

    猛然间,藤田大声道:“公方,还有两万,就在江户!”

    众人一怔,江户哪来的两万人?江户除了幕府的三千亲兵,其他的都被青山忠俊,松平信纲之前就调走了。

    但很快,众人反应过来,确实有!

    这两万大军还是幕府亲藩,驻扎在江户内湖,当初是为了防范明朝海军在这里登岸,也确实吓退了明朝海军!

    如果不是藤田想到,众人似乎已经忘记了这两晚精锐。

    但旋即众人皱眉,面沉如水。

    明朝的海军一直是悬在他们头顶的利剑,如果现在调走了这两万人,明朝海军复来,该如何抵挡他们上岸?

    内藤正胜看着德川家光,一脸郑重,道:“公方,明军破关门要塞太过突然,他们的海军十天半月赶不到江户附近,两万人可以调用了。”

    他说这话很紧张,调开这两万人,等于将江户完全解除防备,别说明朝海军了,一些大藩如果参与倒幕,都可能攻破江户,灭掉德川一家!

第1391章 倭国真的要亡了

    内藤正胜的话音落下,一群人的目光看向德川家光。

    德川家光面色冷漠,目光炯炯又晦暗不安,他盯着内藤正胜。

    内藤正胜眉头动了下,继续道:“内府,现在容不得我们犹豫了,明军显然是奔着京都来了,如果再不集结,可能就没有时间了。”

    其他人没有再说话,默默低下头。

    倭国的缺点就是不是统一的国家,没有常规军队,一举一动都需要依靠幕府的威信来征调各藩国率兵加入。

    德川家光目光扫过几人,表情漠然良久,道:“好,你们要怎么安排?”

    藤田这个时候看着德川家光,道:“美农藩已经守不住,我等打算在信农,甲斐两藩各部署两万与三万兵力,互为犄角,挡住明军的攻势,为幕府争取时间。”

    倭国的腹地还在,依照倭国的潜力,是能再召集十万人,与明军决战的只是需要足够的时间。

    内藤正胜进一步解释,道“明军只有五万人,轻车简从,所带的干粮肯定不多,只要坚持三天,明军就不得不退回到丹波藩,如此一来,我们就有足够的时间筹建军队,布置新的防线。明军战线来的太长,没有时间消化,我们只要守住了,就能逐步反击,收复本国岛……”

    德川家光对这个解释还算满意,道“好,这件事,一定要做好,不能再失败了!”

    “哈衣!”一群人齐齐应声,一个个面色凝重,非比寻常。

    明军已经打到家门口,幕府灭亡就在一瞬间了。

    这群人话音刚落,一个武士冲进来,急声道:“公方,又有十个大名宣布倒幕,他们从北方集合,有三千大军,正在向京都挺近!”

    这已经不知道是多少个,倭国最不缺的就是大大小小的所谓的大名,平时德川家光根本不放在心上,即便这个时候,他也不在意,道:“知道了。”

    内藤正胜也没有在意,三五千人,根本杀不到江户,支持幕府的大名还是居多,这些人根本过不来,等他们挡住了明军,反手就能处置掉。

    德川家光这边决议一出,内湖里的两万大军迅速北上,进入信农藩,与甲斐藩的三万人并肩而立,遥遥的准备抵挡迅速冲来的多尔衮。

    此刻的多尔衮,大兵临近美农藩,却没有立即发动进攻。

    多尔衮,代善,多铎等人骑着高头大马,目光如电,神目发扬。

    多铎道:“哥,拿下这美农藩,前面就是信农藩,而后就是江户,咱们冲进去,杀了德川家光,就是灭了倭国了!”

    代善,满达海却没有说话,尽管神态依旧从容自若。

    多尔衮瞥了两人一眼,道:“你们怎么看?”

    代善这才转过头,思忖片刻,道;“这美农藩是倭国腹地最富裕,人口最多之地,我们即便能打下来,左良玉等不跟上来也很难站稳脚跟。与后面拉的太远,我们可能会陷入其中,被围攻,走都走不掉。”

    杀到倭国腹地,没有足够的兵力镇住,或者协助,幕府的勤王兵源源不断赶来,他们干粮又不多,少一耽搁就可能被包围,挣脱不得,最后全军覆没。

    这句话落向,即便是杀气如潮的多铎也沉默了一阵,继而冷静的道:“哥,美农藩必须拿下来,但是信农藩,去不得。”

    一旦去了,就真的是陷入了倭国幕府的汪洋大海之中了。

    多尔衮目光看着美农藩方向,语气向着满达海道:“军情处那边有什么消息?”

    满达海道:“那边收集了很多情报,说是甲斐藩有三万大军,其他的不清楚,另外,其他各处有兵马正在飞速向江户集结,人数不详。”

    多尔衮手里的马鞭动了下,目光扫过几人,断然道:“攻破美农藩,我们不去江户了,补充一番,我们北上,绕道去羽后藩,羽前藩!”

    羽后藩,羽前藩在倭国北方,接壤的分别是陆奥藩,陆中藩,陆前藩等。

    换而言之,多尔衮打算绕开倭国京都一带,继续北上,企图与巴达礼夹击幕府在陆奥藩等地部署的七万大军!

    代善,满达海等人都是多年带兵之人,哪里听不出多尔衮的意外之意,顿时面色大振。

    如果能解决掉这七万大军,巴达礼的三万蒙古大军就能与他们会合南下,有这段时间,左良玉,李定国差不多也消化掉他们占领的地方,兵进倭国腹地,到时候,他们就是近十五万大军汇合在京都,围困武藏国!

    或许,到时候海军也能赶到,从海上堵住倭国最后的去路,那就是近二十万大军了!

    众人想着这幅画面,忍不住的一阵激动。

    “好,咱们进攻吧。”多铎道,手里的马鞭已经高高扬起。

    对面的美农藩最多只有四千人,还是匆匆召集的,根本抵不住他们的进攻。

    这也是因为幕府之前抽调的太狠,将各大名的兵力几乎抽空了。

    多尔衮道:“大哥,满达海,多铎,你们各带一万人,将美农藩劫掠一变,而后背上与我回合,我们昼夜不停,疾速北上!满达海,通知军情处,让他们联络巴达礼,准备夹击倭国北方的那七万大军!”

    “是!”一群人齐齐应命。

    旋即,多尔衮的五万骑兵分四路,席卷而出,迅速冲入美农藩。

    美农藩真的没有什么能抵挡的,一个个大名,城主几乎都龟缩在大城不出。

    多尔衮的骑兵追求速度,能攻破的就迅速攻破,劫杀一番,迅速离开,攻不破的就任由他们继续龟缩。

    不到几个时辰,多尔衮的大军就迅速北上,绕开信农藩,杀入越后藩。

    越后藩是靠近倭国海的一个大藩国,地域大,人口少,根本没想到明军会突然北上,猝不及防的被连破高田,稚谷,长关等数城,更是直逼与羽后藩接壤的岩舟郡!

    这个举动对倭国的震动的不可想象的,布置在陆奥,陆中藩的七万大军,很快后面就暴露给明军!

    这七万大军,可以说是幕府最后的家底,这要是被明军剿灭,那倭国就真的亡了。

第1392章 抄幕府的家底

    还没有入夜,德川家光再次召集内藤正胜,藤田,高冈等人,面色更加凝重。

    “你们有什么应对吗?”德川家光按耐着惊怒问道。

    德川家光是第三代幕府,没有经历战国时代,对兵事并不怎么了解,更多的是寄望这些家臣。

    但是知兵的板仓重昌,松平信纲,青山忠俊等一个个要么战死,要么被俘,要么不知所踪,其他人根本难以接话。

    明军已经到了越后藩,背面就是羽后,羽前,那么陆奥,陆中藩的屁股就暴露在明军之下,对面虾夷还有蠢蠢欲动的六万明军,该如何办?

    高冈直直的看着德川家光,沉声道“内府,这七万大军不容有失,我建议将七万人撤回,布置在京都附近,与明军决一死战!”

    内藤正胜,藤田看了他一眼,却没有说话。

    哪怕他们不知兵却也知道,一旦这七万人有动静,对面的明军必然趁机南下登岸,何况,明军现在的五万人是骑兵,来去如风,完全可以埋伏,截杀这后退的七万人!

    他们没有说话,因为反驳不了。如果不撤军,那就是等着明军两面夹击。

    高冈似乎也反应过来,道:“伊达政宗不是有很多船,能不能用船,将七万人从海上接出来?”

    内藤正胜看了他一眼,道:“伊达政宗是外样大名,他向来不服内服,与明朝大战到现在,他一兵未出,之前松平殿曾怀疑,他与明朝有勾连,派出使者去过明朝京师。”

    高冈顿时脸色大变,道:“如果他也投降明朝,那那那七万人不是危险了!”

    松平信纲将这七万大军布置在陆奥藩,陆中藩,最要就是抵挡虾夷岛明军可能的登岸。以伊达政宗的威望与能力,布置了这么久,又是七万大军,还有什么能瞒得过他吗?

    德川家光这个时候面沉如水,道:“不要轻易的怀疑他人,这些话也不要乱说。”

    众人顿时会意,纷纷禁言。幕府需要团结,如果幕府这个时候怀疑伊达政宗,就是不反也得反,顺带着不知道多少人也会如此。

    德川家光心里也知道为难,看着一向倚重的藤田,道:“你有什么办法?”

    藤田表情沉默,沉默了好一阵子才开口道:“那七万大军相当分散,面对的又是十多万明军的夹击,不能战,只能退。但动作不能太大,以两万人掩护,五万人秘密撤回。”

    他面上还是一片沉默,说完就不肯多说一个字。

    众人表情,尤其是德川家光的神色最是难看。

    藤田的意思很简单,撤回五万人,那两万人肯定会被明军吃掉,可是,这五万人不说能不能撤回来,即便撤回来,明君虾夷岛的六万大军必然南下,汇合就是十多万,外加已经在丹波藩的左良玉的六七万降卒,将近二十万大军就杀到了江户!

    还有什么悬念吗?

    德川家光脸角狰狞,眼神里杀机浮动,一阵之后,转向内藤正胜,道:“你呢?”

    内藤正胜神色迟疑,道:“公方,必须要阻止明军的动作。”

    德川家光目光冷冽,道“你是说,议和?”

    “是。”内藤正胜硬着头皮道。

    以往的议和,不管是德川明秀与酒井忠胜去明朝,或者是所谓的天皇和亲,哪怕是日野氏与多尔衮的谈判,都算不上是真正的议和,无非是各种糊弄。

    内藤正胜说要真正的议和,那就是已经看透幕府的败相,不得不做出让步,一定要谋求议和了。

    德川家光面色变幻一阵,最终还是道“你能联络上多尔衮,让他停兵吗?”

    内藤正胜听着德川家光的话,知道他还是没有放弃的意思,默然片刻,道:“可以飞鸽传书,让羽后藩那边的人就近过去。”

    德川家光看了眼藤田,高冈,松下,见他们表情漠然,一副事不关己的模样,眼神变幻,语气极淡的道:“你去吧。”

    “哈衣。”内藤正胜一躬身道。

    松下抬头看着德川家光,道:“那,七万大军,该如何决定?”

    不管多尔衮是否停军,那七万大军都不能继续留在陆奥,陆中了。

    德川家光知道这帮人靠不住,心里怀念青山忠俊,松平信纲的同时,沉声道:“按照内藤的意思办,另外,其他各处人马,命他们加紧赶来京都,不管明军有多少,他们深入我国腹地,必然处处受制,即便不能一战灭了他们,也能耗死他们,最终的胜利,还是我倭国的!”

    “哈衣!”

    不管内藤正胜,藤田,高冈等人心里到底怎么想,这个时候,只能应声。

    德川家光这边做了决定,各种布置迅速做出,以应对多变的事态。

    倭国的情形,真的是一日三变,处处紧急。

    已经拿下越后藩的多尔衮,大军驻扎遇到了激烈的反抗,多铎带着大军,大开杀戒,屠灭了数个城,这才稳定下来。

    入夜,多尔衮等人在村上城,喝着酒,吃着肉,好不快活。

    “总算将这口鸟气给出了!”

    多铎撕扯着肉,十分痛快的说道。

    代善喝了口酒,缓解疲惫,道“前面就是羽后藩,山多,平原也多,咱们没有必要耽搁,直接冲杀过去,进入羽前藩。到时候,前面是陆奥藩,右侧是陆中藩,就在七万大军的屁股下,想打哪一个都行!”

    满达海道:“消息已经传过去了,最多明天早上巴达礼大汗就会知晓,到时候,他的大军南下,夹击陆奥藩,七万大军就是我们的囊中之物了!”

    多铎道:“要说我,不用与巴达礼说了,咱们直接杀过去,他们本来就是防备巴达礼,分不出多少兵来阻挡,被我们吃掉是必然的!”

    代善伸手拿过一个馒头,撕着道:“嗯,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不能让这七万人跑了。”

    或许是连日行军,多尔衮居然瘦了一些,他打开一盒罐头,道:“那我们就从羽后藩横杀出去,杀入陆前藩,然后北上陆中藩。”

    对于明军来说,没有大城要塞,有没有足够的兵力阻拦他们,他们又无需攻克什么地方,短期没有目标的话,真的是来去自如。

    代善嗯了声,道:“那就这么办,速度要快,不能让德川幕府有时间反应。”

第1393章 幕府兵败如山倒

    多铎扔掉手里的鸡骨头,道“好,那就连夜行军,就去陆前藩!”

    多尔衮几人吃着,无不可的点头。

    而与此同时,在虾夷岛的巴达礼,比多尔衮等人预期更早的收到了多尔衮的信。

    巴达礼看完,看着眼前军情处的校尉,有些不可置信的道“多尔衮,真的打进这么远了?”

    多尔衮行军太快,现在消息有传递太慢,不说巴达礼了,即便是杨嗣昌那边消息也很滞后,没有特地传信,很多消息都不会被外人知晓。

    军情处的校尉,神色淡然,微笑道“这是军情处传来的,大汗放心。”

    巴达礼在这里已经快半年了,对倭国的地形,尤其是陆奥藩一代,研究的相当仔细,眼见多尔衮离陆奥藩一步之遥,心神震动,有些不能控制。

    他在这里等这么久,就是等待机会登岸,结果没上岸多尔衮就打过来了,他寸功未见,带着三万大军窝在这里半年,空废那么多粮草,不管是对科尔沁还是明朝朝廷,皇帝都说不过去,得多尴尬啊。

    但接着,巴达礼忽然道“他约定我明天傍晚,夹击陆奥藩?”

    要知道,伊达政宗等人投诚,他们已经秘密传递给杨嗣昌,只是路途遥远,还不知道杨嗣昌有没有收到。

    军情处校尉沉吟片刻,道:“多尔衮是前线总指挥,大汗归属他调遣。”

    巴达礼看着他,继而猛的起身,大声道:“传令各台吉来见本汗!”

    “是!”外面一个侍卫大声应道。

    所谓的台吉,相当于女真人的贝勒,是巴达礼的儿子,侄子们。

    巴达礼说完,看向校尉道:“军情处看联络伊达政宗等人,本汗明日就要登岸!”

    “是。”军情处校尉应声,转身去安排。

    多尔衮大军的动作,对倭国的震动非常大,尤其是北方诸藩国,可以说是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一个个紧张无比。

    羽后藩,羽前藩等的大名最是不安,疯狂联络各地各处大名,想要筹集军队,应对明军。

    但短时间又哪里能聚集多少,更何况不知道多少大名已经或明或暗的夹入倒幕,或者被伊达政宗收服,以此各处藩城是吵作一团,完全无法正常应对。

    陆前藩,陆中藩,陆奥藩更是如此,他们很清楚,明军真正的目标是要夹击幕府的七万大军,必然要进攻他们。

    这些大名更慌乱,不知一日间多少人进入统帅这七万大军的栗本真珠的阵屋,谋求对策,以求心安。

    栗本真珠是德川家光的伴读出身,深受信任,但军事履历并不多,一直谨遵松平信纲的命令,坚守为要,不得出城而战。

    可是,现在要被两面夹击了,他能怎么办?军心浮动,率军而来的大名们心思各异,已经有了投降,加入倒幕的流言在军中蔓延。

    栗本真珠内心着急,却没有妄动,一直给幕府发信,等着幕府的决定。

    陆奥藩,黑石城。

    对于明军的攻势,伊达政宗深为震惊,看着一海之隔的巴达礼传递来的信,面色沉默,久久不语。

    他对面的田中一郎看着他,疑惑的道“父亲,这不是好事情吗?”

    伊达政宗抬头看了他一眼,没有说话。

    明军的速度,战力,超过了伊达政宗的想象,这是要完全占领倭国,而不是他预计的不战后和,依旧维持倭国大统的结果。

    如果明朝完全占领倭国,那他们都是亡国奴,一切都得听明朝的!到那时,明朝的那些许诺还当真吗?倭国还存在吗?

    这些话,他不能对田中一郎说,表情漠然一阵,道:“去,叫那些人连夜到我这里,大事来了。”

    田中一郎一躬身,道:“哈衣!”

    田中一郎面色如常,心里难掩激动。明军这么快就打的幕府这么狼狈,幕府必败无疑,那他们筹谋多年的事情,就要实现了!

    田中一郎相信,不止是他,那些加入他义父的人,会更加高兴,打垮德川幕府,构建新幕府,是他们一直的目标!

    伊达政宗连夜召集他的人,悄悄整肃军队,不知不觉间,他居然有近一万人。

    不到天亮,他就打着相助的旗号,说是两千人,实则一万人的开赴二户郡,这是当初松平信纲的阵屋所在,根据伊达政宗探查,这里驻扎有两万人。

    而在与虾夷岛隔着津轻海峡的斗南城,只有五百人在监视。

    在这个时候,栗本真珠已经接到幕府的命令,已经悄悄安排撤离,对于伊达政宗到来很是欣喜,爽快的将防地交给了伊达政宗,而他则率军后撤,进入陆中藩,准备整军南下,赶赴京都附近待命。

    他这么一来,完全将计划暴露了给伊达政宗。

    伊达政宗不动声色,封锁了二户郡,阻断了陆奥藩与外界的联络,巴达礼三万大军迅速渡过津轻海峡,外人根本不知晓。

    栗本真珠因为有了伊达政宗的断后,从容了很多,动作自然慢了些。

    等到中午的时候,多尔衮的大军已经杀入羽后藩,转头向南,就要杀向陆中藩。

    巴达礼已经赶到二户郡,大军旌旗飘飘,如虎如龙,虎视眈眈的盯着陆中藩。

    多尔衮五万大军,巴达礼加上伊达政宗也有四万,分别从后面,侧面堵住了栗本真珠。

    栗本真珠顿时大乱,他的后面,右面都是敌人,左面是海,右面就是京都方向,他能怎么办?

    一咬牙,他留下两万断后,其他五万大军跑掉一切,全力南下,赶向京都。

    多尔衮,巴达礼二军哪里肯放过这样的好机会,挥动旗帜,八万大军席卷而下,迅速攻破这两万人,骑兵迅疾如风,追杀栗本真珠的五万人!

    多尔衮,巴达礼完全可以凭借骑兵冲杀的栗本真珠七零八落,慢慢绞杀,但他们没有,黏着他们,慢慢的驱赶,将栗本真珠的散兵游勇赶向京都,武藏国方向。

    栗本真珠大败,彻底惊动了幕府,京都一带如同地震一般,人人自危,哭爹喊娘,一副穷途末路模样。

    “怕什么怕什么!我还有五万大军,我还能一战!你们到底在怕什么!”

    将军府内,德川家光拿着剑,看着府内四处惊恐跑掉的下人,一连杀了四五个,怒声咆哮的大吼道。

    下人们早就惊恐无比,四处躲藏了,整个府内,只有德川家光一个人的咆哮声,寂静的可怕。

    内藤正胜,藤田等人躲在外面,不敢进去。愤怒至极,杀红眼的德川家光,这个时候看见谁就会杀谁,已经完全没有理智!

第1394章 四面楚歌

    德川家光在疯狂大笑,手里的剑滴着血,院子里四处都是实体。

    他的声音在回荡,却显得异常悲凉。

    明军已经大败栗本真珠的七万大军,幕府最后的一支大军已经没了,再也没有足够的军队抵抗明军。

    幕府,要亡了。

    伴随着德川家光的疯癫笑声的,还有一股股森寒的悲凉之意。

    内藤正胜,高冈等人站在外面,脸上有兔死狐悲之态。

    这个时候,一个武士匆匆跑过来,刚要进门,被高冈拦住,他低声喝问,道:“什么事情!”

    这个武士似乎被吓到了,连忙道:“回家老,伊达政宗叛逆,他已经说降北方七国,倒幕大军已成,正率两万大军向武藏杀来!”

    高冈顿时冷声道:“知道了,去吧。”

    武士看了眼门口站着几位大人物,又看了眼面,没敢多言,慌忙退走了。

    高冈看向内藤正胜,藤田,松下等人,瞥了眼里面,道:“你们怎么看?”

    幕府已经四面楚歌,不止明军在高歌猛进,各处的倒幕大军更是迅速加入其中,让幕府穷以应对。二十多万大军已成,大军正在疾速的向着江户杀来。

    或许,最多两三天,就能赶到。

    内藤正胜等听着高冈的话,没有言语,到了这个时候,还能怎么办?无非是投降或者玉石俱焚。

    以德川家光的性格,投降是万不可能,那么只有玉石俱焚了。

    松下看着藤田,内藤正胜的表情,心里知道他们的想法,忍不住的说道:“诸君,现在不是讨论幕府的时候了,是我倭国的存亡,我希望诸位能劝服内府,以倭国国祚为重!”

    德川家光如果肯投降,那与明朝还有的谈,如果不谈,被明军攻破江户,那一切将都操之在明朝手里,倭国要亡国了!

    不等内藤正胜等说话,一个武士急匆匆跑过来,道:“诸位大人,不好了,太上皇忽然发布诏喻,要召开御前会议,正在召集上五位大臣以及在野的大臣进宫!”

    内藤正胜等脸色大变,太上皇这就等不及,要发难幕府了吗?

    只是,太上皇是否心急了一些,要知道,整个江户,武藏国还在幕府的严厉控制之下,天皇根本没有能力做什么!

    “走吧。”内藤正胜面带厌恶的对着这个武士挥手,目光看向在场的其他德川家家老。

    这些家老是德川家的,却也是倭国朝廷的上五位大臣,控制着倭国朝廷。

    某种程度来说,德川幕府就是倭国朝廷,一班人,两块牌子。

    如果后水尾天皇征召他们,不管如何,他们都要去的。

    高冈,藤田,松下等人面色凝重,眼神闪烁。

    幕府就要到了,太上皇忍不住跳出来,该如何是好?以前不需要这种担心,现在却有着相当清晰的站队的意思。

    “公方!”

    猛然间,内藤正胜向着门口拜去,语气慌乱。

    松下,藤田等人抬头,顿时神色大惊,跟着拜倒。

    不知道什么时候,德川家光已经占在门口,眸光血红,面色幽厉的看着他们。

    德川家光看着这些人,脸上露出狰狞之色,道“既然他想要召见,那就都去。宫素丸,带人跟我走!”

    德川家光一身是血,穿着常服,大步而出。

    宫素丸是小名,他是德川家光的贴身侍卫,统领着德川家的侍卫,也负责‘守卫’皇宫。

    “哈衣!”宫素丸应道,他身后一百多武士,跟在他身后。

    德川家光就这么走着,一身杀气,毫无遮掩,没有以往的从容大度,披头散发,犹如疯癫的浪人。

    谁也不敢说什么,内藤正胜等人对视一眼,心慌意乱的跟在德川家光身后,一步一步的走向皇宫。

    这个时候,皇宫门口前已经站满了人,他们正在想尽办法的想要进入皇宫。

    德川家光带着人,凶神恶煞的走来,吓了他们一大跳,纷纷跪倒,高呼:内府,公方,或者太政。

    继而这些纷纷解释,各种理由,想要撇清站队,背叛德川家光的嫌疑。

    德川家光冷眼看着这些人,理都没理,大步走进皇宫。

    一进去,德川家光面色冷寂三分,寒声道:“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

    在皇宫里,不知道什么时候起,出现了很多僧侣,还有一些德川家光眼生的侍卫。

    宫素丸一听,连忙道:“这是天皇安排的,是经过您同意的。”

    德川家光恍惚想起,兴子似乎是去年提过一些要求,他不在意的答应了。

    瞥了一眼,德川家光没有在意,继续向前走,没有去御殿,而是直接奔着后水尾天皇的御所。

    一队队武士快步跟着,内藤正胜等人,以及在皇宫门口的那些人,这个时候仿佛不是他们在走,而是被压着。

    德川家光今天很反常,所有人都忐忑不安,左右对视,颤颤巍巍。

    德川家光径直来到后水尾天皇的御所,毫不犹豫的闯了进去。

    房间内,后水尾天皇正在与皇后和子吃饭,看到德川家光这么肆无忌惮,浑身是血的闯进来,都吓了一跳。

    和子是德川家光的同父异母的姐姐,看着他的模样,惊讶后又慌乱的说不出话来。

    后水尾天皇看着德川家光模样,眼神惧怕一闪,而后冷哼一声,道:“你这要太失礼了吧?”

    后水尾天皇与德川家光的争斗已经二十多年,两人说的上是视若仇寇。

    德川家光没有去看和子,直接在后水尾天皇对面坐下,一脸是血,目露幽冷,道:“你想要做什么?”

    后水尾天皇放下筷子,白净的脸上有嗤笑之色,道:“你难道想要我倭国亡国不成?”

    “你与明朝勾结,就不是亡国?”德川家光表情晦暗。

    在他们身后的一干倭国大臣,吓的不敢言语,不管幕府与天皇关系如何,至少还维持表面的恭敬与尊顺。

    在这个关头撕破脸皮……他们不敢想!

    德川家光的侍卫已经团团围住了御所,武士们刀鞘半出,杀机浮动。

    后水尾天皇不想与德川家光争辩,目光看向他身后的那些人,道:“我召集你们,就是要商讨我倭国的未来,这个时候,你们也该说说话了吧?”

    德川家光不等这些人开口,直接道:“他们都是我的家臣,你以为他们会背叛我吗?”

第1395章 穷途末路

    德川家光话音落下,那些武士不轻不重的向前走了一步,凌冽的刀光照射在这些人的脖子上。

    这些人哪敢说话,纷纷低头。

    后水尾天皇表情冷漠,盯着德川家光,道:“你到底还要执迷不悟到什么时候!”

    德川家光看着他,眼神里杀机一闪,道:“你是太上皇,兴子才是天皇,即便要商讨国政,也没有你的事情!”

    后水尾天皇看到了德川家光眼神里的那抹杀机,心头一寒。他与德川家光斗了二十多年,互有胜败,却还是第一次感觉害怕。

    后水尾天皇没有退缩,看着德川家光,依旧如过往一样强势,道:“我需要想清楚,这不是你德川家的事情,是整个倭国的事情!”

    德川家光眼神里的杀机更重,道:“倭国到现在,你罪孽最重,做为太上皇,你难辞其咎,我希望你以身作则,激励我倭国将士!”

    后水尾天皇立即察觉到了德川家光的意思,语气森然的道:“你要我死?”

    一旁的和子已经吓的脸色发白,一句话也说不出。

    那些大臣更是浑身颤抖,嘴角哆嗦。

    谁不知道明正天皇兴子只是个傀儡,是德川家光与后水尾天皇相斗不得以的产物,后水尾天皇才是倭国的天皇,现在德川家光要逼死天皇了!

    德川家光脸上血迹未干,披头散发,表情可怖,看上去相当狰狞,对于后水尾天皇的话,没有回答,等同回答了。

    这个御所安静的可怕,心跳声犹如擂鼓。

    后水尾天皇看着德川家光,捏着手里的茶杯缓缓转动。

    这个时候,外面的一些宫女,僧侣,不动声色的向这里靠近。在后水尾天皇身后的屏风里,一个武士手里握着刀,他身后还有六个人,一样目光凌冽的盯着屏风里模糊的德川家光的脸。

    “我要是不答应呢?”后水尾天皇一字一句的说道。

    德川家光将腰间的剑放到桌上,道:“你有的选吗?”

    和子看着后水尾天皇,忽然紧张的开口道:“不要。”

    她是后水尾天皇的皇后,即便后水尾天皇做的再隐蔽也瞒不过二十多年夫妻的和子。

    后水尾天皇手里捏着杯子,缓缓转动,只要他一摔下,门内门外的人就会冲出来,将德川家光杀死。

    “杀死德川家光,为天皇正名!”

    但是后水尾天皇还没有摔,忽然间一声大喝在屏风后响起,继而七个人踹倒屏风,冲了出来,径直杀向德川家光。

    德川家光脸色一变,不等他动作,他身后的武士大喝:“保护将军!”

    他们迅速冲进来,杀向后水尾天皇的那七个武士。

    “为天皇正名!”

    御所外的宫女,僧侣忽然扔掉伪装拿着长刀,向着御所上来。

    幕府武士反应相当快,迅速迎上去。他们人多势众,足以短时间内绞杀这群人。

    御所内刀光剑影,血肉横飞。

    后水尾天皇已经躲到角落,面色恍然,这不是他的计划。

    德川家光端坐不动,无视这些刀兵,看着后水尾天皇,冷笑道:“政仁,你以为这样就能杀死我?”

    政仁,是后水尾天皇的名字。

    后水尾天皇无动于衷,心里慌乱,只求尽快结束。

    突然间,御所外响起一声爆炸,冲击波震碎御所门窗,无数的尘土洒落进来。

    德川家光脸色微变,皇宫里居然有火药!

    后水尾天皇就更慌乱了,这些都不在他的计划之中,是那个明国的军情处的校尉安排的!

    出现火药爆炸,整个皇宫一片大乱,那些大臣更是吓的躲到一旁,满脸惊恐。

    “为天皇正名!”

    一个僧侣将身上的手雷全部引爆,将他,他身边的五六个幕府武士炸的支离破碎。

    有一个就有第二个,接二连三的爆炸声响起,让整个皇宫都在颤动。

    “殿,快走!”宫素丸保护在德川家光身旁,拉扯他起来,要带他离开皇宫。

    后水尾天皇一见,立即大呼:“快杀了他!”

    御所的几个武士一见,对视一眼,大声喝道天皇正名!

    他们同时拉开身上的手雷,同时一根蜡烛扔掉了地板上。

    嘭嘭嘭

    接连三声爆炸声,将整个御所都炸开,不等所有人反应过来,一声更大的爆炸声将整个御所炸飞,浓烈的烟云如同旋风一般,席卷整个皇宫!

    这一声爆炸,仿若地震,整个江户都在颤抖,不停的颤抖,滚滚浓烟冲霄而起,整个江户都能闻到那股硫磺味。

    无数人的盯着皇宫方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他们惊醒之后,更多的是忐忑与惶恐。

    继而就是一大群人冲出皇宫,哭爹喊娘,却谁也说不清发生了什么,只是一个劲的大哭,即便一些活着的大臣也是如此。

    皇宫今天发生的事情,很难考究,没有人说得请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即便是那些活着的人,也是缄口不言。

    在几十年后,圣武皇帝驾崩,新帝命礼部编修《景正实录》,在修到关于‘讨倭之战’的时候,遍访当年的资料,也找不到关于这一天的一点资料,后来一个已经退休多年的帅府官员,献上了一本不知是何人所做的《倭国遗志》。

    对于这一天,《倭国遗志》是这样记录的:倭国荒蛮,幕府不臣,纲常难申,黎民煎熬,天道秩序有损,和平希望破灭。帝遂征讨,三月而灭。

    景正六年,九月二十九,幕府末路,家光疯癫,血屠皇宫,御前大臣上达五十,下五逾百,其他不计其数,爆图纵火焚城,大火三日不灭,死难者无数,尸体如山,京洛如死城。

    从这段话来看,就是德川家光穷途末路,血洗皇宫,其他的事情,再无半点考证。

    这些都是后话,现在的皇宫浓烟滚滚,一片废墟,惨叫声如野,冲出来的人惶惶不知所措。

    后水尾天皇,德川家光都没能出来,一些人喊着救火,救人,却已经是群龙无首,一切乱套了。

    这个时候,多尔衮,巴达礼驱赶着栗本真珠的残军已经逼近江户。

    左良玉,李定国业已经整顿好军队,出丹波藩,向着美农藩杀来,明朝大军,离江户一步之遥!

第1396章 五道圣旨

    随着德川家光,后水尾天皇同归于尽的消息传出来,倭国上下一片慌乱,尤其是那些领兵的将领,更是无所适从不知道该怎么办。

    左良玉,李定国再次发布讨伐缴文,劝说倭国各地投降。

    伊达政宗,黑田忠之,桦山久守等人四处走动,威逼利诱,不知道多少人跟风而降。

    被明朝俘虏的的松平信纲这个时候,也重回旧地,在他的劝说下,信农藩的三万人投降,甲斐不降被攻破,栗本真珠不得以投降。

    五日后,明朝大军汇集,开进江户!

    多尔衮等立即镇压不降势力,同时拉拢分化,安抚倭国上下。

    大火之中,藤田并没有死,他供出了明正天皇的去处,因此明正天皇迅速的被接引回江户。

    皇宫。

    兴子看着被清理过,依旧灰败的皇宫,神态木讷,眼神茫然。

    她只是十七岁的少女,这样的突变,让她难以承受。

    松平信纲,伊达政宗等人跪坐在她身前,给她解释一些事情。

    松平信纲道:“陛下,明朝向我承诺,不会废除天皇,也不会危及我国国祚,陛下请安心。”

    兴子看了他一眼,心想:我应该感到高兴吗?这个时候,我该是什么表情,要不要说些什么?

    伊达政宗看着兴子的表情,没有管她是否在听,是否能承受,道:“陛下,请您安坐,其他的时候,有我们来处理,明军向我承诺过,他们最多驻军五万,其他大军会全数撤回,我国国祚依旧绵延,皇室不会断绝。”

    兴子看着伊达政宗,眼睛眨了下,心想:都向你们承诺了,还跟我说什么?

    松平信纲似乎看出来,道:“陛下,我等先出去,如果有需要,随时诏喻我们。”

    兴子这个时候也是混乱一片,不知道是什么表情,只是目送二人离去。

    二人忙着安抚江户的权贵,又要与那些大名商讨,确保他们不会生事,继而要与明朝商讨倭国的前途问题,可以说,是忙的一塌糊涂,半刻清闲都没有。

    多尔衮等人兵进江户,虽然是灭亡了倭国,但还是有很多地方没有征讨,反抗势力极多,还需要抽调人手进行讨伐,还得等待朝廷的命令,因此一样的忙碌。

    多尔衮等人攻破江户的消息,迅速传递到对马岛,杨嗣昌看的是大喜,一干文臣武将也是喜不自胜。

    他们连忙将消息传递回大陆,等待朝廷与朱栩的命令。

    这个消息,第一个先是传到了京城,大元帅府。

    孙承宗与秦良玉等正在商讨事情,看着军情处译出的情报,一向镇定的神色也难掩惊喜。

    匆匆散了会议,与秦良玉在班房道:“多尔衮这把刀,果然还是不错的。”

    秦良玉见多尔衮等攻破江户,心头也大定,笑着与孙承宗道:“倭国事了,咱们也可以全心完成‘军改’了。”

    孙承宗神态放松的坐在椅子上,笑容满面的点点头。

    两个人都是六七十的人,满头白发,相对而坐,等消化了这个消息,秦良玉道:“元帅,何人镇守倭国?”

    这个是目前的新问题了,如果要镇守倭国那么一大块地方,兵力是少不了,又是初定,投入的兵力,钱粮怕是不会少,这对他们的‘军改’会有很大的影响。

    孙承宗已经在想这个问题了,道:“这件事,还得看皇上的意思,咱们先不急,待会儿我们去一躺内阁,与那边通个气,看看他们是怎么打算的。”

    不止是兵力驻守,还有就是倭国该怎么处置,毕竟,当年成祖皇帝吞并安南是一个失败的列子,何况,这还是一个贫瘠的荒岛,内阁应当会格外谨慎。

    秦良玉会意,两人又商讨一番,起身去一路之隔的内阁。

    内阁对这个消息,自然也是大松一口气,不止是省了一大笔钱粮,还能收归被分散的精力。

    但是到底如何处置倭国,内阁虽然有些想法,却也要考虑朱栩的真正心思。

    于是,他们在一边做着预案,一边向景德镇请示。

    在景德镇二十里外的一条官道上,德川明秀还不知道江户已经被攻破,好不容易从京城混出来,千辛万苦来到这里,看着近在咫尺的景德镇行辕,他擦了擦一脸灰尘的脸,向着那里慢慢走去。

    行辕内,朱栩坐在摇椅上,正难得的享受的喝着茶,看着书。

    身边没有一群孩子吵闹,他是真的轻松自在了。

    还不足一刻钟,曹化淳拿着一张纸,急匆匆跑过来,道:“皇上,对马岛急报,多尔衮攻破江户,德川家光葬身火场。”

    一脸惬意的朱栩猛的站起来,扔掉手里的书,道:“给朕。”

    曹化淳连忙递过来,同时解释道:“景德镇应该比帅府那边慢了一点,这个时候,想必帅府已经收到消息了。”

    朱栩看着笔迹未干的翻译草书,连连点头,转身大步走进书房,道:“文房四宝!”

    虽然他在景德镇乐得清闲,不表示他就对政务,尤其是讨倭之战真的不放在心上。

    多尔衮不止成功打入江户,更是收拢了十多万降兵,这对明朝统治倭国至关重要。

    朱栩来到书房里,捏着信,来回踱了几步,道:“拟旨!”

    曹化淳已经坐在一旁的桌前,拿着笔,看着朱栩。

    朱栩抬头看着窗外,沉声道:“第一道,给杨嗣昌,命他制定好功勋名单,尽快上报。”

    曹化淳快速写完,拿起另一个奏本。

    “第二道,给多尔衮,朕命他为临时倭国总裁,负责平定倭国一切祸乱,安抚倭国上下,等待朝廷的详细策略。”

    “第三道,给内阁,要求,内阁对倭国进行,政体,军事,经济,文化,财政等全方位的改造,不能留有余毒,不能轻视倭国对我大明的重要!”

    “第四道,给帅府,命帅府做好倭国的军事安排计划,多尔衮这把刀还不够锋利,倭国会帮助多尔衮成为威力更强的刀!”

    “第五道,命周应秋为钦差,准备前往倭国宣旨。”

    曹化淳飞快的写好,抬头看着朱栩,道:“皇上,对倭国的事情,怕是一时半会儿处理不好,内阁,帅府未必能清晰的把握皇上的心思,是否,提早回京?”

第1397章 万事俱备(第四更)

    朱栩看着窗外,一转身,道:“太早了,朕回去对孙传庭等人来说会是麻烦。不过你说的对,他们未必能全面理会朕的的想法,你准备下,回京一趟。”

    曹化淳连忙起身,道:“遵旨。”

    朱栩心里的激动之情难以平复,又踱了几步,道:“你回京之后,告诉孙传庭,动作可以再快一点了。”

    曹化淳道:“是。”

    朱栩说完这些,心情已经难以平复,忍不住的笑了几声,道:“曹文诏什么时候能回来?”

    曹化淳道:“预计一个月后回京,回到廊坊驻地。”

    朱栩嗯了一声,心里想着军务,想着朝局,脸上踌躇满志,道:“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曹化淳跟着朱栩多年,既不如此,对朱栩的很多想法还是难以明白,对于这句‘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他也猜不透是何意。

    朱栩自顾的畅想了一阵,转身出了书房,向后院走去。

    他见海兰珠的院门开着,便走了过去,一路上宫女,连连兴利。

    朱栩摆了摆手,径直走进去,还没到门口,就看到海兰珠,布木布泰姐妹二人迎出来,款款行礼:“臣妾见过皇上。”

    一对春秋,冷艳,妩媚各异的姐妹花,朱栩本来就激动的心情,邪火顿生,脸上一笑,上前拉着两人的手,道:“走,里面说话。”

    两人跟着朱栩也是多年,哪里不知道他笑容的意思,大半天又是姐妹二人,饶是老夫老妻还是脸色一红,对视一眼又飞快散开,被朱栩拉着走了进去。

    中途借着一辆马车,德川明秀终于在一个时辰后赶到了行辕,报上名字,求见朱栩。

    经过一番波折,被内监带入行辕,洗漱,换衣等待朱栩的召见。

    这个时候,一番大战后,朱栩搂着姐妹花,正在闲话。

    听到大军已经攻破江户,明军占领倭国,布木布泰双眼微亮,依偎着朱栩,轻声道“臣妾听说,倭国有很多金矿,银矿,是不是就能缓解朝廷国库的空虚了?”

    大明朝廷一直都很缺钱,哪怕现在每年几千万的收入,依旧很穷,每年都有赤字。

    布木布泰的作用就在于给朱栩赚银子,要是明朝不缺银子,她与儿子朱慈熠的地位就会骤减。

    朱栩双手还在两个爱妃娇躯身上摸索,没有察觉到布木布泰话里的潜在含义,解释道:“严格来说,货币本身是没有价值的,它的背后是一个国家的信用。当然了,现在来说,还做不到,这个世界,还是银本位。但对于大明来说,纸币替换金银是大势所趋,所以,除了必要的储备,更多的是要它流动起来,而不是在仓库里发霉……”

    布木布泰一直很在意朱栩的话,对对于他的话,她也不是所有都能听明白,就比如现在。

    朱栩或许察举到了,笑了声,道:“这个以后再说,朕的意思是,既然有银子,就要大把的撒出去,不要藏着掖着,国内也好,国外也好,花钱才能创造更多的价值……”

    布木布泰一时间还是难以理解明白,只能先记下,轻轻‘嗯’了声。

    朱栩瞥了眼面色红润,春情犹在的布木布泰,道:“国外呢,目前还是购买粮食,土地为主。国内呢,以工业为主,轻工业,布匹,丝绸这些,可以多投资一些。开矿,冶铁,造船也是一个发展方向,不要追求眼前赚钱,看个十年二十年也是可以……”

    布木布泰到底是皇妃,听着朱栩的话,会意过来,轻声道:“臣妾明白,会努力配合皇上的。”

    朱栩三人身上盖着薄毯,两女的娇躯若隐若现,他手还在游走,心里邪火又生,按耐着说道:“内阁那边会成立矿业部门,承办还是要由你们来做,也鼓励地方上加入,不能垄断……”

    海兰珠听着,看着,感觉到朱栩的意动,若有若无的开始撩拨他。

    布木布泰察觉到姐姐的动作,抿了抿嘴,一只玉手在朱栩胸口轻轻摩挲。

    朱栩邪火冒腾,刚要动作,外面一个宫女悄悄来到门外,轻声道:“启禀皇上,曹公公派人来说,德川明秀到了行辕。”

    朱栩一把撩开薄毯,大声道:“让他等着。”

    继而是两女的娇呼声,闺房呢哝软语迭起。

    宫女俏脸一红,慌忙应声,退了出去。

    又是一个时辰,朱栩这才神清气爽的出现是书房,面前跪着忐忑不安的德川明秀。

    朱栩已经告诉他,明军已经攻破江户,德川家光,后水尾天皇已经死了。

    朱栩喝了口茶,道“你还信奉你的和平吗?”

    德川明秀跪在地上,脸上有着亡国的惶然无措,听着朱栩的话,他不知如何作答,已经隐隐啜泣。

    对于德川明秀来说,明朝讨倭,是为多年前的丰臣秀吉入侵复仇,责任也不能全怪明朝,但倭国到底是亡国了。

    朱栩看着他,目光平静,道:“多年前我就与你说过,和平是需要守卫的,现在,倭国即将迎来永久的和平,你难道不应该为之欣喜,做一点事情吗?”

    德川明秀抬起头,苦涩的道:“我还能做什么?”

    朱栩道:“回到倭国,朕给你一个位置,努力实现你的期望,不要让朕失望。”

    德川明秀一脸茫然无措,不知道该如何接话。

    朱栩端起茶杯,沉吟片刻,道;“朕要对倭国进行彻底的改革,你会在一个关键的位置上,如何推动倭国实现永久的和平,没有欺凌,没有杀戮,没有战争,这是你今后要做的事情。”

    德川明秀现在完全没有办法思考,只能听着,不知道如何反应。

    朱栩对倭国的战后安排,是有些规划的,但看到德川明秀,这个想法更加清晰了。

    “你去吧,以后就知道了。”朱栩道,然后对着不远处的曹化淳示意。

    曹化淳上前,道:“德川公子,走吧,皇上已经为你安排好了。”

    德川明秀脑子一团浆糊,再次磕头,道:“小人告退。”

    当晚,德川明秀就被曹化淳带着,赶赴京城。

    倭国的善后,会是一个大工程,牵扯到的利益,尤其是官帽子会非常多,朝野必然会有一番暗潮汹涌的角力。

第1398章 倭国处置案

    如朱栩所料,对于倭国的战后处置,一系列人事安排,外加上钱粮等的调度,税收问题,内阁,六部,甚至是皇家银行,皇家商贸集团,皇家政院等人纷纷上书,表达各自观点,试图在其中分一杯羹。

    孙传庭,孙承宗两位军政的顶级大佬,几天之间门槛差点都被踏踏破。

    酝酿了很久,在得到朱栩的一些首肯之后,孙传庭召集军政两方,在内阁召开扩大会议。

    这次会议,主要问题就是倭国的战后处置,因此权力在内阁手里,列席的不止六部侍郎,外加皇家银行,皇家政院,皇家商贸集团,税务总局等大小官员在座。

    这样的大会,孙传庭已经开过多次,之前都是为了‘新政’,要费尽心思的与这些人讨价还价,逼迫着他们放下身段,做一些以前伸手可及却万不肯做的事。

    现在,这些人求上门,孙传庭算是扬眉吐气,也体会到朱栩曾经嘱咐他的‘恩威并重’的意思了。

    孙传庭最后一个在座的纷纷起立,抬手道:“见过孙阁老。”

    虽然毕自严,孙传庭在外界都被是作为首辅,但实际上,他们都是左次辅,大明已经没有首辅了。

    孙传庭从容而来,坐到椅子上,这才笑着道“诸位都坐吧,今天没有火药味,咱们都轻松点。”

    众人还礼,这才坐下,表情却没有松多少。

    倭国虽然是贫瘠的荒岛,但人口,土地也不少,加上金矿,银矿非常多,尤其是这次涉及的官帽子非常多,官场向来一个萝卜一个坑,而大明在精简机构,提升效率,坑一直在减少,突然多了这么多,谁能不眼红。

    孙传庭环顾在座的三十多人,面色威严又带着笑意,道:“倭国一直是我大明的心腹大患,现在这个威胁算是去除了,诸位可能不知道,我这几天接到朝鲜二位国王好几封信,都是赞扬皇上英明神武,朝廷用事果断……”

    不少人面无表情,更有不少人面色尴尬,强自‘矜持’。

    对于倭国这一战,是朱栩几年前就确定,朝廷高层一直在准备,但要说在这个时候开启讨倭之战,反对声更多。

    孙传庭这个开场白可以说很失败,预想中的附和笑声没有出现,他面色的继而道:“这些先不说了,今天开会的目的,是敲定对倭国的处置大致方略,上报皇上俯允,吏部,先说吧。”

    他话音落下,众人的目光就落在吏部尚书赵晗身上。

    赵晗站起来,对着孙传庭,孙承宗躬身示意,而后环顾一圈,低头看着手里的本子一眼,道:“对于倭国的处置,吏部是这样考虑的:倭国自圣旨下时走入历史,废除倭国天皇,年号,对倭国的政体进行彻底的改革,以尽快融入我大明,沐浴圣德……”

    倭国灭亡,并入大明,这是毫无争议的,废除天皇,年号也是应有之意,赵晗开篇这些,算是一种不是废话的废话。

    赵晗长篇大论,奠定了基调,而后便快速进入正题,道:“鉴于倭国的情形比较复杂,朝廷不能追求一步到位。因此,特设临时管理衙门政院,由太政大臣一人,理政大臣八人,共同负责倭国的政务。设征夷大将军府,大将军一入,将军六人,负责倭国的军务……”

    众人默默听着,一些人已经知道,只是没有那么详细。

    孙传庭,孙承宗对视一眼,几乎同时拿起茶杯。

    这些自然都是他们商议的结果,以应对眼下倭国混轮的情况以及朱栩的要求。

    赵晗看了两人一眼,继续说道:“对于倭国的国土,吏部计划是废藩置县,全国划分为九府二十七县,其中原萨摩藩设置两个县划分给琉球省,琉球省划分为五府十三县。原筑前藩等设置两个县,划分给朝鲜省,汇合济州岛,对马岛等设置为一府四县,虾夷岛划分给辽东,汇合库页岛设置为两府四县,其他的归政务院统领……”

    每个县,每个府不知道多出多少官帽子,一些人已经坐不住,想要开口了。

    赵晗继续道:“其他的相关的要求,将由各部门制定计划,上报内阁审议。至于一系列人事安排,吏部已经准备好了名单。”

    他说完,包理游出来,指挥着一个个文书,将名单发放给在座的所有人。

    这些人有的镇定如常,有的故作轻松,有的则急不可耐的看起来。

    几乎片刻之后,安静的大厅里就响起阵阵的议论声,随即不断的扩大。

    孙传庭等内阁阁臣,六部尚书面无表情,端坐不动,这是他们拟定的名单,自然心里有数,对于这样的反应也是早有预料。

    “这里面,没有一个是明人吧?”

    “朝廷一个人都不派的吗?全都是倭人,我们费这么大劲,便宜了多尔衮与那帮倭人?”

    “不行,绝对不行,这样肯定不行……”

    说话的声音逐渐加大,仿佛是冲着孙传庭说去的。

    这封名单很长,是倭国从上到下的详细名单。

    倭国的政务院九人,多尔衮任太政大臣,松平信纲,伊达政宗,桦山久守,黑田忠之,德川明秀,明正天皇的弟弟绍仁以及朝鲜归化将军金忠善。

    征夷大将军府,大将军多尔衮,将军伊达政宗,松平信纲,金忠善,桦山久守,黑田忠之,左良玉。

    再到九府的官员,都是倭国的本土官员,没有一个是明人,连朝鲜的都没有!

    在高层还能看到一点制衡,在地方上却完全看不到!

    工部侍郎姚联志第一个忍不住,道:“孙阁老,诸位大人,下官反对。下官认为,倭国必须要进行王道,圣道教化,方可化去荒蛮,走上圣徒,否则将来还会有后患……”

    他一开口,刑部侍郎韩凌道:“下官也反对,倭国荒蛮不化,戾气冲天,多尔衮等人一样凶厉如野兽,多年不化,下官恳请朝廷,下决心,釜底抽薪,以绝后患!”

    “大人,地方的官员一定要是我们派过去的,对地方进行严厉的整顿,消除倭国的影响……”

    其他人也纷纷开口,认为朝廷必须加强对倭国的管控,不能这样的放任。

    “陛下,那他们的天皇该如何处置?”忽然间,税务总局局长李幼唐开口问道。

    在李幼唐看来,既然朝廷已经决定这么做了,他们反对也无济于事,最多进行微调,他更关心这个天皇怎么处置,因为至始至终都没有提到。

第1399章 倭国定

    孙传庭看了他一眼,对于这个毕自严的关门弟子,孙传庭也很欣赏,见他问及,与孙承宗对视一眼,道:“宫中的太后娘娘,皇后娘娘一直在为皇上安排纳妃事宜,听闻这个天皇才十七岁,容貌出众,知书达理,已经奏请皇上,请准允纳。”

    对于一个男人来说,开疆拓土是最大的成就感,而征服女人是现实的补充。

    众人有些恍然的点头,没有意外,历朝历代,历来如此。

    孙传庭说完,见没有意见,继而道:“倭国的情形非常复杂,我们的大军没有投降或者参与倒幕的大名的支持,不足以控制整个倭国,也不能陷入泥沼,因此,要一步步来。根据吏部的计划,三年时间,倭国大致能稳定,这期间做好足够的准备,到时候,就可以慢慢的替换,对倭国进行教化,王道入土……”

    孙传庭这些话代表着朝廷已经决定,不容更改,众人虽然不甘,却也反抗不了,只得默默听着。

    兵部尚书张国维等孙传庭说完,道:“政体方面,下官等可以暂时放下,但是军务,下官坚持反对的态度,多尔衮狼子野心,倭国野蛮不逊,二者相加,后果不可想象,还请朝廷分而治之,相互制衡,确保再无反叛!”

    做为兵部尚书,张国维的话很是中肯,也有道理。

    孙传庭没有多说,孙承宗接话道:“我朝正在进行‘军改’,抽不出足够的兵力镇压倭国。倭国有两千万多人口,岛屿密布,势力复杂,武士凶狠,没有王化,需要有强力的镇压,缓解未来一两年的反抗,遍观整个大明,也唯有多尔衮最为合适。”

    孙承宗的话已经算是直白的了,明白就是要多而过去做这个冤大头,替朝廷平定倭国乱事,等处理好了,朝廷再去接收。

    孙传庭知道这些还不足以让这些大人们接受,再次说道:“这只是初步的,朝廷各个机构,议会,督政院,大理寺,六部以及诸司局,还有皇家银行,贸易集团,税务总局等,要制定计划,并着手在倭国布局,做准备……”

    众人听着,神色发亮。虽然主政一方的官帽子拿不到,这样出手,或许更不容易做事情。

    一大群人纷纷若有所思,继而开口建议。

    首先就是兵部尚书张国维,他道:“诸位大人,下官建议,在倭国开设新兵处,用以训练兴兵,不出两三年,就能有数万大军,为我大明镇守倭国……”

    包理游在这个时候插嘴,道:“内阁对倭国的暂名为绥海省。”

    张国维一听,顿了下,连忙道:“对,绥海省,九国岛一处,本国岛两处,规模为两万……”

    孙承宗看了眼张国维,道:“可以,帅府会仔细研讨。”

    新兵营是由兵部负责的,也就是说,新兵的招募,训练,还没有划分到大元帅府。

    张国维听了大喜,刚要说话,傅涛抢话道:“皇家银行已经归化在我国开设超过三十家分行,支行,下官希望朝廷能出面解决一些麻烦。”

    周应秋笑容和睦,道:“这个是自然,我亲自去给你打招呼,不听招呼的,你让下面的拟定名单给我。”

    傅涛不止是傅昌宗的儿子,‘皇家银行’这四个字,就足以让不知情的人忌惮。

    傅涛倾身,道:“谢周阁老。”

    皇家贸易集团的代表,贺云杉紧接着道:“我们集团也规划了二十条航线,以及众多的商业计划,目前计划书已经初步制定,最多半个月后悔成交内阁,望请审议。”

    贺云杉代表的皇家贸易集团,或者说是神龙府,神龙府背后的是谁,没有人不清楚。

    这个时候,傅昌宗转过头,目光落在张秉文身上,道“户部做好审议,拾遗补缺,要看的长远些,顾虑周全些,然后送到我班房。”

    张秉文近来有些狼狈,孙传庭的‘整肃吏治’的火已经烧到六部,他是第一个差点栽跟头的尚书。

    眼见老上司在这个时候出面维护,战台,神色拘谨,眼神带着感激,转头向贺云杉,道:“嗯,对了,听说你们那个商贸大会就快开始了?有没有给我发请柬?”

    户部尚书那也是朝廷的大佬级人物,要是能莅临,那绝对是蓬荜生辉,将商贸大会抬升到另一个档次!

    “有有有,下官待会儿就亲自送到府上。”贺云杉受宠若惊。

    “不止是他,如果请柬有多的,给我也来一张,我跟张尚书一起去。”不等张秉文说话,孙传庭跟着道。

    贺云杉大喜过望,连忙抬手而拜道:“有有有,下官待会儿一定送到……”

    张秉文听着孙传庭的话,心里也一松,这表示孙传庭在缓和与他的紧张关系,不会穷追猛打,拿他祭旗,震慑天下了。

    贺云杉则是激动的手无足措,目光四处看着,盘算着会议结束后,他要去哪些地方送请柬。

    接着其他部门纷纷说话,表态要在绥海省进行布局,准备。

    孙传庭听着,不动声色的与孙承宗对视一眼,两人眼神都带着笑意。

    包理游手下的一干文书奋笔疾书,将今天的话题一一记下。

    等大会结束,孙传庭又与傅昌宗等人商讨一番,这才转回班房,结果他抬头就看到,在他班房的客椅上,坐着一个人。

    孙传庭神色微异,上前道:“曹公公?”

    曹化淳起身,抬手,笑着道:“孙阁老,好久不见了。”

    孙传庭走近,低声道:“是皇上有什么特别的旨意?”

    曹化淳笑着摇头,道:“有些话不好在信上说,皇上让杂家跑一趟。”

    孙传庭会意,抬起手,道;“聆听圣训。”

    曹化淳按下他的手,道:“无需多礼。皇上对多尔衮这一战的表现很满意,他的意思是:这头狼很值得再养一养。”

    多尔衮一直是朱栩养的一把刀,现在已经人尽皆知了。

    孙传庭是聪明人,一点就透,道:“放养?”

    曹化淳道:“即便是狼,该饿的时候要饿,该喂食的时候要喂食,这样才能听主人的话。”

    孙传庭会意,道:“内阁会免除多尔衮以前的钱粮承诺,倭国的的赋税也不会苛待,对多尔衮,会授予大权。”

    曹化淳微笑,道:“具体怎么做,那是阁老的事情,杂家就是个传话的。”

第1400章 倭国人很有用

    大明朝廷对于倭国,现在称之为绥海省的瓜分迅速落下帷幕,在国内改革日趋紧张之际,各部门仿佛找到了宣泄口,一道道政令如同不费劲一般,迅速出台,而后通过内阁,颁布出来。

    朝报开足马力,一连十天都是关于朝廷征服倭国的各方面报道,尤其是新版地图,前所未有的扩大,布置囊括了大明北方的一望无际,陌生的疆土,还包括了海上了,仿佛无穷无尽的海岛,而后是安南,金边(柬埔寨),大的不可想象。

    不看还好,一看之下,哪怕是一些朝廷高官都恍恍惚惚,不知不觉间,大明有这么大的疆土了吗?

    这在民间激起了相当大的振奋,一时间对于朱栩的歌功颂德之声甚嚣尘上,掩盖了一切的杂音。

    一些万历年间的老臣,尤其是一些早已经致仕的武将,看的是热泪纵横,他们通过大元帅府,奏请给朱栩上尊号,以示功德,告慰神宗皇帝。

    这个尊号有二十八个字之长,简而言之就是:圣德懋武大皇帝。

    这件事引来了朝廷的一些讨论,认为朱栩应该有更为显著的圣号,方能匹配他的文治武功,一时间各种上疏,五花八门的尊号出现在朱栩眼前,连带靖王,汪乔年也忍不住上书。

    最后的结果,就是朱栩的一句为了结。

    ‘是朕好大喜功,还是你们乐于邀功求赏?’

    这句话堵的朝廷上下一句话说不出,憋的难受,这件事也算不了了之。

    一些暗地里的谣言碎语还是不断,指责朝廷不应该在这个时候开战,浪费钱粮,开战只是满足帝王的野心,却不知害死多少将士,多少嗷嗷待哺的灾民。

    对于这些,朱栩只是在批复南直隶巡抚陈奇瑜的奏本提过一句:功与过论且太早,三五年后再看。

    但这件事确实是大大的激励了明朝因为天灾,‘新政’等造成的疲惫状态下的士气。

    朝野之中,甚至渐渐的出现了一种不大不小的声音,那就是讨伐缅甸,以雪万历年间被侵略的耻辱。

    这种声音很有市场,朝野一些大人物认为这个战争能够转移国内的视线,缓解天灾,改革等的压力。

    好在孙传庭等人还有理智,没有被这种声音左右,第一时间表明态度,内阁在未来两三年,矢志于推动‘新政’前进,不会再发动战争。

    总而言之,因为吞并倭国,明朝士气大振,朝野澎湃。

    内阁一连十多天,集中精力处理倭国的善后事宜,在十月初,乾清宫特使,内阁辅臣周应秋,在天津卫登船,前往对马岛,然后乘海军的船,前往江户。

    这个时候,杨嗣昌已经在江户,他在梳理倭国上下,不管是投降的,起义的,还是自顾参与倒幕的,最后都要接受明朝的统治。

    这里面,有人看得清大势,乖乖交出兵权,自然也有顽固不化,需要武力征讨的。

    外加需要对投降,起义的十多万大军的控制,杨嗣昌,多尔衮等人着实废了一番心力。

    在周应秋从对马岛出发的时候,杨嗣昌,多尔衮,巴达礼,松平信纲,伊达政宗等众人,在江户内湖,送明正天皇兴子。

    兴子一身的和服,身边是一群宫女,再身后是大明的军卫,湖面上,则是大明的海军,曹变蛟已经上岸,静等着。

    松平信纲站在兴子身前,神色复杂,还是恭谨的道:“陛下,倭国存亡,系于您一身,万请保重!”

    兴子俏脸就更复杂了,短短一个月发生了太多事情,她还是有些缓冲不过来。

    兴子身边是她的母亲和子,这个后水尾天皇的皇后真是命大,不但没有死,甚至伤也不重,已经好了大半。

    她站在兴子身边,轻轻拉着兴子的手臂。和子也要跟着去大明的,神色倒是镇定的比较好。

    松平信纲犹豫了一下,还是低声道:“陛下,我们还在与明朝争取,如果能保留您的帝号,倭国就还在,您,还请努力!”

    松平信纲的意思很明白,就是要靠兴子去大明争取大明皇帝的心意。

    兴子抿了抿嘴,心里复杂难明,轻轻的说道:“我知道了。”

    松平信纲不敢多说,缓缓退了回去。

    “上传吧。”和子低声说道。

    兴子又看了眼江户方向,那里还要青烟升起,这么长时间了,还是没有清理干净,也不复她之前印象里的洛阳了。

    她没有看松平信纲等人,这些过去熟悉陌生的人,现在是真的陌生了。

    兴子终于还是登船,在曹变蛟的亲自护卫下,扬帆出海,转道回京。

    周应秋没有走水路,而是在关门海峡上岸,一路有着李定国护送,赶往江户。

    他是钦差,按理说应该快马加鞭,但实则上边走不看,在对倭国各处进行实地的观察。

    因为没有驿站,路也不好,他们走走停停,慢的更多。

    马车上摇摇晃晃,周应秋看着骑着马的李定国,道“没有水泥路,没有官道,没有驿站,倭国确实要好好改造一番。”

    没有的东西,一旦要有了,那就表示可以赚很多钱。周应秋是一个务实的利己主义的人,他已经看到内阁可以在倭国捞多少银子入国库了。

    李定国微微倾身,示意他在听。

    周应秋对这个孙承宗的关门弟子很是好奇,说完一句,忽然道:“我听说,你是皇上介绍给孙阁老的?”

    李定国道:“准确的说,是永宁公主。”

    周应秋看着李定国的脸色,思索着他的年纪,会意的笑了笑,没有再说。

    李定国已经在行伍多年,不喜欢说话,周应秋不开口,他也不会搭话。

    但旋即李定国猛的抬头,道:“大人稍坐,应该又是一群聚众的乱匪,末将去去就来。”

    周应秋面色如常,坐在马车上,安稳如常。

    这已经不知道是多少波了,倭国的秩序被摧毁,新的秩序未建,倭国现在是一片混乱。

    不足两刻钟,李定国去而复返,道:“大人,已经赶跑了,可以继续上路。”

    周应秋‘嗯’了声,旋即又感慨道:“倭国的人口太多了,得送一些出去。”

    李定国看了他一眼,没有多言。

    李定国已经听闻,周应秋在内阁建议,将倭国的一些不听话的人进行流放,流放到吕宋以南。

    据说,联合舰队几年前就在那发现了一个很大的荒岛,上面就是一些蛮人,连一个国家正式的都没有。

    联合舰队已经修筑了几个据点,来往商船渐多,但人手还是太少,需要大量开荒的人。

    显然,周应秋认为,这些倭国人很合适。

第1401章 传旨倭国

    周应秋很快就到了江户,没有急着宣旨,而是先与杨嗣昌,多尔衮,左良玉,甚至松平信纲,伊达政宗等人密谈,而后接见倭国各色人等,一连三天他都在江户东奔西走,渐渐摸清楚江户的现状。

    第四天晚上,周应秋与杨嗣昌两人对坐,看着月色小酌。

    杨嗣昌是从万历年间过来的文人,尽管现在是一方巨擘,手握重兵的封疆大吏,但对于内阁阁臣,还是相当谦逊,不敢造次。

    “阁老,倭国的皇宫已经布置差不多了,已经归属于皇上的行宫,下官已经派专人守卫,管理了……”杨嗣昌说道。

    周应秋看着他,没有绕圈子,道:“你对多尔衮怎么看?”

    杨嗣昌神色微动,沉默片刻,道:“下官知道朝野都对多尔衮很警惕,认为他是贼奴余孽,不过依下官来看,他还是能控制得住的,用的好,会省去我们很多力气。”

    周应秋若有所思,道:“二位大人也是这样认为的,那,多尔衮是否要掣肘一番?”

    倭国人口众多,潜力很大,要是任由多尔衮狼入羊群,还不知道壮大成什么模样。

    杨嗣昌却坦然一笑,道:“别的不敢说,下官敢保证,多尔衮在倭国绝对翻不出浪花来!”

    周应秋眼神有异色,道:“哦,有什么缘故?”

    杨嗣昌道:“因为倭国那些人很快会分清楚,多尔衮并不能完全代表大明。”

    周应秋老于宦海,顿时听明白了,笑着点头,道:“那你觉得谁,可以扶持一下?”

    杨嗣昌道“德川明秀是德川家的人,他身边必然会聚集一批人,松平信纲也会倾向过去,但这个人有大局观,不会跟着乱来。伊达政宗代表的是所谓的外样大名,与德川家有世仇。绍仁还小,他会被天皇一系操纵,黑田忠之,桦山久守会听命于左良玉……这些看似很复杂,相互制衡,实则都不堪一击,却足以掣肘多尔衮,令他无法政令通畅,更别想反叛!至于扶持,下官看来,应该做两手准备,明面上我们支持绍仁,一来有大义,二来,他姐姐是皇妃,实力有最弱。暗里,我们支持德川明秀,他是最有实力与多尔衮分庭抗礼的人,但性格软弱,又没有军队,恰当其分……”

    周应秋听着,不由笑了起来,道:“看来,你是比我想的透彻了。”

    杨嗣昌连忙道:“下官不敢。”

    周应秋满脸笑容的摆了摆手,道:“说的不错,不过,这是高层的,对于地方,内阁也打算扶持一些人,培养出三五个实力人物,不止能限制多尔衮的能力,也能随时听候召唤……皇上的意思是,刀不能只有一把。”

    杨嗣昌面露敬佩,道:“皇上行事向来周全,下官佩服。”

    周应秋摆了摆手,道:“明日我就会宣旨,不过,你得明年才能回京述职,然后再回辽东。”

    杨嗣昌道:“下官明白,会妥善处理好倭国的事情。”

    周应秋点点头,继而道:“皇上明面上给了多尔衮十万倭兵的权限,但多尔衮肯定不会只招十万,你就当做没看到。左良玉此人,野心勃勃,却没有大格局,无需在意。桦山久守,黑田忠之等人,要让他们明白,到底该听命谁……”

    这些算是面授机宜了,也是不能宣旨于明面的东西,杨嗣昌认真听着,事关倭国的接下来的一系列布局。

    两人聊到半夜,第二天一大早,周应秋就在皇宫御殿,宣读了数道诏书。

    谁都知道,这些诏书决定着倭国的前途,一早就在等着了。

    第一道诏书,严厉斥责了幕府的不尊王道,破坏天道秩序,剥夺人权等等,是有用的废话。也是大明发动灭倭战争正当性的宣誓,必须要说的话。

    在场的都不是傻子,没谁跳出来揭穿,静等着下面的。

    接下来,诏书的内容就有实质了,内容大致是明正天皇认为倭国的败坏她有责任,愿意去国号,帝号,加入天朝,期待天朝能够给倭国以及她国民带来更美好的明天。

    这就决定了倭国正式的废除国号,并入大明。

    德川明秀,松平信纲,伊达政宗等人脸上各有异色,复杂难明。

    明正天皇的弟弟绍仁亲王等一干皇室人,一脸苦涩,只能跪在地上听着。

    第四道,就是倭国的国土划分以及政体的重塑,这让很多人如坠冰窟,痛苦无比,就差哭出声。

    第五道,就是官员的任命了,政务院九人,大将军府七人,尽管多尔衮一人身兼两职,但更多的都是倭国本土人,没有明人,这让他们难受的心里好受了不少。

    接着,就是一连串的地方官员的任命,总共三十多人,都是倭人,在座的基本都很熟悉,都是在这场讨倭之战立下功勋的人,也有些是地方有名望,势力的人,现在依靠积极的投名状,换取了新主子赏赐的官职与权力。

    不管是羡慕嫉妒,还是仇恨怨怒,随着周应秋的声音落下,也是落地成真,再无更改的可能。

    读完这些,周应秋又拿出第六道,这时间已经过去了足足半个时辰!

    第六道,则是表达了大明的责任,圣旨里明确表明了,朝廷将在改名绥海省的倭国未来五年投入超过一亿两白银的钱粮,用以赈灾,补贴农民,修河通衢,修路筑桥等一切民生事项……

    这道旨意,惊动了在场的几乎所有人,不管是多尔衮,还是松平信纲等人,都面露惊色,一亿两白银,这可是一笔天文数字!

    明朝,这是要干什么?

    但多尔衮转瞬就明白过来,依照京城那位皇帝雁过拔毛的脾性,怎么可能会给倭国这么大的投入,这些话,只是官面的鬼话,还不知道他已经打算好怎么剥削倭国!

    即便如此,多尔衮心头还是最沉重的,一点开心都没有。

    他到底是被留在了倭国,哪怕是周应秋已经明确告诉他,着只是暂时的,但他还是失去了安南,失去了金边,这个倭国,最多三年,他也会失去。

    明朝是不会给他机会坐大的,只是要他做一把刀,一瓶冲锋陷阵,开疆拓土,平定祸乱的万金油!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13365/ 第一时间欣赏独断大明最新章节! 作者:官笙所写的《独断大明》为转载作品,独断大明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独断大明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独断大明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独断大明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独断大明介绍:
他是明光宗第六子,天启朱由校,信王朱由检的六弟,某一天,他觉得不能让朱由检做皇帝,在紫禁城里大喊了一声:我要做皇帝!
故事,由此紫禁城开始。独断大明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独断大明,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独断大明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