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权驭大明TXT下载权驭大明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权驭大明全文阅读

作者:小黑醉酒     权驭大明txt下载     权驭大明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七百八十一章 翻旧账

    “汪大人,你可知为何会身处此地?”

    吕行来到汪文言的面前,先是环视了一眼四周的刑具,然后用手在鼻前扇了扇弥漫着的血腥味,不动声色地问向了汪文言。UU小说 www.uu234.com更新最快

    “本官不知,还望吕大人明示。”汪文言脸色煞白地望着吕行,很显然吕行出现在这里并不是什么好事。

    实际上,当汪文言被带进锦衣卫北镇抚司诏狱的那一刻,他就应该知道他这次完了,诏狱可不是想进就能进的,需要足够的份量才能被抓进诏狱,在大明能进诏狱已经成为了身份和地位的一种象征。

    同样,进了诏狱后要想从里面出来更是难上加难,怎么得也要尝尝诏狱里的那些令人不寒而栗的刑罚,搞不好小命都会丢在里面,而且死了就死了连喊冤的地方都没有。

    “汪大人,你以前做过的事情肯定记忆犹新,今天本官不说别的,仅说一事,望你能如实相告,这样对大家都好。”

    吕行微微一笑,沉声向汪文言问道,“汪大人,广宁大败后有人出十万两银子给熊廷弼大人买平安,那笔钱去了哪里?”

    “熊大人!”汪文言闻言先是微微一怔,随后脸色大变,眼神随之变得十分慌乱。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说广宁大败后辽东经略熊廷弼和广宁巡抚王化贞的命运了。

    广宁大败后,东林党和还没有倒台的齐楚浙三党为了广宁大败的责任归东林党的王化贞还是楚党的熊廷弼争吵不休,都想为自己一系的人开脱。

    周所周知,王化贞从广宁城逃出来后与前来增援的熊廷弼在大凌河相遇后,王化贞建议退守宁远城,可遭到了熊廷弼的一口回绝。

    熊廷弼认为广宁失守以后锦州和宁远都已经不再有守卫的价值,为了不给后金兵留下人口和资源,应该把关外的人口全部迁入山海关关内,带不走的东西全部烧掉,坚壁清野。

    说起来,辽西走廊在当时并非军事重地,锦州和宁远只是两座普通的卫城,兵力也不多,明朝在辽西的防守核心是广宁,辽西走廊属于后方,天知道城高墙后的广宁城竟然这么快就丢了。

    熊廷弼和王化贞被押来京城后,天启皇帝朝臣审问此案,王化贞很快就认罪,毕竟他丢了广宁城,这是他在广宁大败中的最大罪责。

    而熊廷弼,虽然关外明军的兵权掌握在王化贞的手里,虽然王化贞才是广宁大败的罪魁祸首,但由于他拒绝了王化贞守宁远的建议,率军撤回了山海关,故而他的罪责比王化贞还要大。

    庭审熊廷弼时,熊廷弼对放弃锦州和宁远率军退回山海关的原因做出了解释,在他看来锦州和宁远在广宁大败后很难守住,即便守住了也没有什么价值,只能是一个巨大的拖累。

    辽西走廊地形特殊,没有太多的地方适合耕种,故而明军的后勤补给要靠山海关内补给,而后金军从广宁城就能得到补给,一旦后金军发兵围困锦州和宁远,首先明军在后勤路线上就处于劣势。

    另外,考虑到后金军战斗力凶悍,明军援军和后勤补给都可能被切断,这就使得锦州和宁远的明军成为孤军。

    故而,在广宁失守的情况下,熊廷弼认为没有必要再守卫锦州和宁远,而是干脆退回山海关防守,等明军在山海关整军备武后再出兵山海关收复广宁,而后再图谋收复辽阳和沈阳。

    不得不说,熊廷弼的这个布置从战略上看是有一定道理的,可他犯了一个大错,无论他的这个战略有多完美以及贴合实际情况,要是没有经过朝廷的批准而放弃锦州和宁远,那就是不战而逃的死罪。

    明朝有一条军法,叫“失土者死”,也就是说如果镇守疆土的将领失去了疆土,那么那名将领就是死罪,无论文武百官都对这一点非常清楚。

    熊廷弼固然已经被王化贞架空,但他再怎么说也是大明的辽东经略,对辽东的疆土有着守土之责。

    辽沈之战时,时任辽东经略的袁应泰本能逃走,但却选择了自尽殉国,并不是袁应泰不想活命,实在是辽阳和沈阳一丢后整个辽东都要落尽后金军的手里,他这个辽东经略难逃一死。

    故而,王化贞要承担丢失广宁城的罪责,主张撤回山海关的熊廷弼则要承担丢失辽西走廊的罪责。

    除非朝廷同意,否则王化贞和熊廷弼就是死也要死在关外,两人身为明军的两大主帅绝对不能退到山海关内。

    实际上,后金军曾经派人追击后王化贞,但是没有跨过大凌河就退回去了,根本就没有染指辽西走廊的意图,毕竟后金兵兵力和国力有限,努尔哈赤不会把战线拉得太长,实在是无力占领辽西走廊。

    这就使得熊廷弼退守山海关的战略显得非常尴尬,在外人看来他是被后金军吓破了胆子,白白地把辽西走廊丢给了后金,其解释不过是为了活命罢了。

    主持对熊廷弼审判是东林党大佬之一的左都御史邹元标,与陪审的众官员很快达成了一致的意见,认为熊廷弼的解释却有可取之处,但军法有严令“失土者死”,国法如此罪无可遁,故而判处其与王化贞一样都是死刑。

    当然了,熊廷弼和王化贞是不会坐以待毙的,虽然两人身陷囹圄,但他们有着不少同僚故友,纷纷想办法营救二人,只要天启皇帝不下旨处死二人那么就有翻盘的机会。

    总体说来,明朝的皇帝是对朝臣们最为宽容的,就算是被顶撞也不过是廷杖一顿罢了,不会像后世的清朝那样直接砍了人的脑袋。

    所以,有些官员即便犯错下狱后,皇帝也会给其机会让其重新踏入仕途,有些本应被处死的官员也在大牢里关上几年后从轻发落。

    因此,熊廷弼和王化贞的故交亲友们在两人被判死刑后纷纷活动了起来,想要走通朝堂重臣的门路。

    对于王化贞而言比较方便,他本身就是东林党的人,虽然这次被判了死刑但东林党肯定会保他。

    要知道判处死刑和执行死刑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只要朝中那些天启皇帝面前的重臣肯说话,刑期会一拖再拖,说不定遇上皇帝大赦天下就可以免除一死。

    熊廷弼的事情就比较难办,毕竟天启皇帝宠信的是东林党的官员,齐楚浙等派系的官员已然失宠,为此熊廷弼的故交好友自然就找上了汪文言这个掮客,给了他十万两银子疏通,希望能救熊廷弼一命。

    有史料传言,熊廷弼与汪文言沟通后拿出了四万两银子,而汪文言从中贪污了两万两。

    不过从现实情形来看,广宁大败后熊廷弼和王化贞都被下了大牢,被严加看管,哪里有机会接触到汪文言?这种事情通常而言都是他身边的故旧在奔波。

    而汪文言纵使再贪婪也不敢捞这种大案的昧心钱,至少不敢暗中贪一半那么多,这里面的风险太大,故而传言不可信。

    说起来,汪文言也够倒霉的,拿到熊廷弼的钱后他首先想到的不是找东林党人帮忙,而是天启皇帝身边的内侍魏忠贤,要想留熊廷弼一命的话自然是能与天启皇帝关系越密切的人越好,而魏忠贤首当其冲。

    因此,汪文言托人给魏忠贤送去了一大笔钱,可令他感到意外的是魏忠贤竟然拒绝了这笔钱。

    万般无奈下,汪文言只好把目标对准了东林党的大佬们。

    不管这里面的隐情如何,历史上,熊廷弼直到判刑后三年才被杀,传首九边,而王化贞更是活到了崇祯五年。

    如今,魏忠贤这次抓了汪文言以熊廷弼的案子为突破口,打了汪文言一个措手不及。

    虽然他当时是让别人给魏忠贤送礼,可这点儿小把戏岂能瞒过魏忠贤?只要魏忠贤稍一查证就能知道是汪文言送来的钱。

    所以,当汪文言从吕行那里听闻他是因为涉及到熊廷弼的案子后被抓进诏狱后,心中的惶恐可想而知,如果说别的事情他还能否认,可这件事情牵扯到了魏忠贤他就是想赖也赖不掉。

    “汪大人,俗话说的好,识时务者为俊杰,与其吃些皮肉之苦不如早早交代,这样还能争取宽大处置。”吕行见汪文言的神色无比惊恐,知道汪文言已经意识到出了何事,于是笑眯眯地望着他说道。

    汪文言见吕行笑着的样子不知为何忽然感到不寒而栗,自己好像变成了吕行眼中的猎物,看来如果吕行得不到想要的结果那么是不会善罢甘休的!

    “下官……下官有罪!”

    因此,汪文言在经过左右权衡后叹了一口气,神色无奈地向吕行说道,他可不是那种硬骨头的人,故而岂能受得了诏狱里的那些酷刑,不如早点给自己谋一条退路。

    吕行闻言嘴角顿时流露出一丝得意的笑意,只要汪文言一认罪,那么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办多了,所谓风水轮流转,东林党的人风光了这么些年如今也该倒霉了,否则的话天理何在!

第七百八十二章 反击开始

    司礼监。UU小说 www.uu234.com更新最快

    “总管,汪文言招了,他收了熊廷弼故旧十万两银子,分别送给了杨涟、左光斗和顾大章等人。”

    魏忠贤正在翻阅朝臣们奏章的时候,吕行快步走了进来,把手里拿着的供词笑着放在了魏忠贤面前的桌上,他这次可谓不辱使命,顺利使得汪文言招供。

    至于汪文言招供的东西是不是事实,有几成是真的,吕行并不关心,他关心的是把杨涟和左光斗这些东林党激进派的大员给牵扯了进去,这才是最为重要的,也是魏忠贤最想看见的东西。

    “很好!”魏忠贤瞅了一眼供词上的内容,脸上流露出了一丝冷笑,有了汪文言的这份供词他就可以向东林党下手了。

    东林党这些日子来对魏忠贤是大加抨击,好像魏忠贤是大明十恶不赦的罪人一样,这使得他心中早就憋了一肚子的气。

    一直以来,处于京城政局旋涡中心的魏忠贤忍气吞声地承受着东林党发难,如今有了机会他自然会全力以赴把向东林党发动反戈一击。

    “总管,要不要把杨涟他们给抓起来?”吕行知道魏忠贤对东林党无比厌恶,认为那是一群伪君子,见供词得到了魏忠贤的首肯于是沉声问道。

    与魏忠贤一样,原齐楚浙等派系的官员也非常痛恨对他们赶尽杀绝的东林党,故而自然也希望看见东林党倒霉。

    “这份供词先留着,明天是皇上召集各大部院衙门主官到乾清宫议事的日子,等徐大人他们先动了后咱们再动手。

    魏忠贤摇了摇头,端起一旁的热茶品了一口后有条不紊地回道,他已经安排好了一切,就等着明天向东林党动手。

    第二天,乾清宫正殿。

    天启皇帝按例召集了内阁阁员和五府六部主官议事,商讨朝廷的军政大事,自从杨涟弹劾东林党以来,每次议事东林党和反东林党阵营的官员们都会吵得不可开交。

    当然了,由于现场朝堂上的各大部院的主官被东林党占据了大多数,故而反东林党阵营的官员在争吵中处于人数上的劣势,但这样丝毫也不影响他们的斗志,不甘示弱地与东林党的官员们争论和辩驳,情形激烈时就差双方大打出手。

    端坐在龙椅上的天启皇帝冷眼旁观着大殿上发生的这一切,嘴角挂着一丝不屑的笑意,一个魏忠贤就使得这些平日里自视甚高的朝臣们变成了集市上的小贩一样大吵大闹,实在是有**份,斯文扫地。

    “皇上,臣弹劾左副都御史杨涟和右都御史左光斗党同伐异,招权纳贿,为乱朝纲。”

    就在现场的人们争吵不休的时候,大理寺寺卿徐大化忽然走到殿前,向天启皇帝一躬身后高声说道。

    刷一下,听闻此言,原本喧闹的大殿顿时安静了下来,人们纷纷诧异地望向了徐大化,谁也没有想到他突然之间把矛头对准了杨涟和左光斗,这无疑捅了东林党的马蜂窝。

    “皇上,徐大人诬陷朝廷命官,其心可诛,望皇上严惩。”吏部尚书**星率先回过神来,面色一沉后沉声向天启皇帝说道。

    “皇上,杨大人和左大人一心为国,忠心可鉴。”随后,左都御史孙玮向天启皇帝一躬身,高声禀报道。

    “皇上,徐大人所言荒诞可笑,望皇上严查,还杨大人和左大人一个公道。”紧跟着,现场的东林党官员们纷纷向天启皇帝躬身奏禀,力撑杨涟和左光斗。

    “皇上,臣等绝无党同伐异、招权纳贿之举,望皇上明察!”这时,立在大殿上的杨涟和左光斗齐刷刷跪了下来,大义凌然地望着天启皇帝说道。

    “徐大人,你可有证据?”正在品茶的天启皇帝放下手里的茶杯,在众人的注视下望向了徐大化。

    显而易见,徐大化就是魏忠贤口中的“徐大人”,是魏忠贤向东林党发动攻势的一把利刃。

    或许,连徐大化现在也不知道,他今天所做的事情将会在朝堂上掀起腥风血雨。

    “皇上,自从皇上登基后,杨大人和左大人不分青红皂白,接连弹劾朝中非东林一系的大员,势如虎,恶如狼,故而被人们称之为‘杨左’,至于东林一系的官员则从未被两人弹劾过。”

    徐大化既然弹劾杨涟和左光斗那么自然早有准备,闻言有条不紊地说道,“皇上,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东林一系官员众多难道都是清高忠义之辈?这不是党同伐异?”

    “另外,据臣所知,杨大人和左大人官位接连晋升,故而找其办事者日益增多,许多人都带有厚礼相送,两位大人皆不予推辞就予以笑纳,这不是招权纳贿?”

    说着,徐大化向天启皇帝一躬身,宏声说道,“望皇上明察,正本清源,还朝堂一个安宁。”

    “一派胡言,杨大人和左大人对大明忠心耿耿,所弹劾者莫不是作奸犯科之人,何来的党同伐异?”

    **星闻言顿时冷笑了一声,面无表情地瞪着徐大化说道,“至于招权纳贿更是无稽之谈,两位大人恪尽职守,以身作则,实为百官楷模!”

    “作奸犯科?”

    徐大化冷冷地望着**星,“赵尚书,你的意思是你们东林一系的官员都是大明两袖清风的清官了?你拍着胸口扪心自问,你们的产业还少吗?它们是从何而来的?”

    “荒谬,我等的那些产业都是托皇上和朝廷的福赚来的,如今大明国泰民安,哪位朝臣的家境不殷实?”

    孙玮闻言顿时开口驳斥道,有本事徐大化紧咬着这件事不放,反正朝堂上没几个没收受过好处的官员,像海瑞那样的清官简直堪称另类。

    故而真要把事情闹开了的话大家谁也别想讨好,而且原齐楚浙三党的官员因为执掌朝政时间大大超过了东林党,所以他们从中收取的贿赂比东林党的人更多。

    “什么好事都让你们东林一系的官员给占了,好似你们都是不食人间烟火的圣人,所行之事就是人间的正道,别人所言就是为祸朝政,这样的话天理何在?”

    徐大化自然不会愚蠢到在这种事情上纠结,闻言冷笑着说道,说实话他也收下过别人的孝敬,官场风气如此又有几个人能独善其身?

    如果真要从朝堂上找几个没有收送过财物的官员,那么也唯有李宏宇和赵欣了,两人的家境原本就殷实故而并不缺钱,再加上两人的晋升既有自身的实力又与皇帝的器重有关,所以没有收过钱财也没有送过钱财,也算是官场上的两个异类。

    这里所说的东林党和齐楚浙三党的官员,自然指的是那些手中握有相当权力的朝堂官员,至于那些身份和地位不够的官员根本就无法成为双方的一员,毕竟东林党和齐楚浙三党不是杂货铺,任何人想进就能进的。

    “徐大人,你所弹劾之事事关重大,如果没有真凭实据莫要再提,否则朕可要严惩!”徐大化的话音落后,眼见东林党的官员们想要开口反驳,天启皇帝率先神色严肃地向徐大化说道。

    “皇上所言甚是,臣一定想办法找到证据,来证明臣所言非虚。”徐大化闻言向天启皇帝一躬身后回道。

    东林党众人见状于是把到了嘴边的话给咽了回去,既然天启皇帝已经呵斥了徐大化那么他们也没有必要再揪着此事不放,现在他们的目标是打垮魏忠贤而不是跟徐大化在这里斗嘴。

    “朕乏了,今日议事到此结束。”

    不过,天启皇帝好像已经厌烦了大殿上的这种永无休止的争吵,随后起身离去。

    “恭送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大殿上的众臣见状随即躬身送别天启皇帝,杨涟弹劾魏忠贤的事情已经闹了几个月,天启皇帝自然对此感到疲惫。

    文渊阁。

    “首辅大人,汪中书今天没来,下官派人去了他家,发现家里也没人,昨晚派人捎信说不回来了。”

    叶向高和**星等东林党的几名首脑刚进文渊阁的院子,一名文渊阁的官吏就迎面而来,向其一拱手后说道,他口中的汪中书自然指的是汪文言了。

    “知道汪中书去哪里了吗?”叶向高闻言不由得感到有些意外,这种情况可太过反常,于是不动声色地问道。

    “回首辅大人,汪中书昨晚有应酬,不过酒宴散后他就回家了,不知道去了哪里。”那名官员摇了摇头,他打听了一圈也没发现汪文言的踪迹。

    汪文言昨晚实在半路上被埋伏着的锦衣卫北镇抚司的人带走,故而根本没人知道他的下落。

    “首辅大人,汪中书是不是出了什么事儿?”这时,立在叶向高身旁的**星不由得皱着眉头说道,文渊阁可是大明的政务重地,因此汪文言岂敢不来文渊阁当值?

    “派人去找,就算是把京城给翻了一遍也要找到汪中书的下落。”

    叶向高的心中顿时升起一种不祥的预感,汪文言是内阁的人因此很少有人敢动他,随后沉吟了一下沉声吩咐了下去,当务之急是尽快找到汪文言。

第七百八十三章 致命供词

    次日上午,天启皇帝把叶向高和吏部尚书**星、户部尚书李宗延、兵部尚书赵彦召到南书房商议关锦防线的军需和兵力调配事宜。UU小说 www.uu234.com更新最快

    如今,大明的头等大事就是修建关锦防线,以关锦防线为明军在关外的根基整军备武,当整编出一支合格军队后收复辽东,剿灭后金。

    由于坐镇关锦防线的人是东林党的孙承宗,故而叶向高等人自然是全力支持关锦防线的修建,期待着孙承宗收复关外失地,给大明建立奇功。

    “皇上,锦衣卫指挥佥事许显纯有要事求见。”就在议事有条不紊地进行时,一名内侍进来恭声向天启皇帝禀报。

    “要事?”

    天启皇帝闻言眉头微微一蹙,随后微微颔首,“让他进来吧。”

    “臣许显纯叩见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很快,一名身穿飞鱼服的中年大汉快步走进了南书房,跪在天启皇帝面前磕头行礼。

    “许大人,你有何事要启奏?”天启皇帝瞅了一眼许显纯,不动声色地问道。

    “回皇上,臣接到检举说有人从原辽东经略熊廷弼一案中收受贿赂,故而经请东厂掌印太监后将涉案人内阁中书汪文言带回锦衣卫北镇抚司审问,其已经招供收受熊廷弼故旧贿银十万两为其奔走关说一事。”

    许显纯把手里拿着的一份供词双手捧着举过头顶,宏声回道,“皇上,这上面记载了那十万两贿银的流向,请皇上过目。”

    叶向高等人闻言顿时吃了一惊,不由得暗中对视了一眼,脸上满是震惊的神色,谁也想不到失踪的汪文言竟然被抓进了锦衣卫的诏狱,而且还陷入了熊廷弼的旧案里。

    天启皇帝的眉头微微皱了皱,然后让一旁的内侍把汪文言的供词拿过来查阅,神色显得颇为严肃。

    “岂有此理!”

    等看完了供词上的内容,天启皇帝用力一拍桌面,口中冷冷地迸出了四个字,好像被供词的内容给激怒了。

    “皇上息怒,汪中书行事稳重谨慎,这里面或许有何隐情。”叶向高闻言向天启皇帝一躬身,郑重其事地说道,再怎么说汪文言也是内阁的人他必须要表明态度。

    “皇上,此事有些蹊跷,汪中书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内阁中书而已,为何熊廷弼的故交要向其行贿?”随后,**星也躬身向天启皇帝提出了疑问,认为这里面有隐情。

    “皇上,熊廷弼一案已经落幕,现在有人重新提起,居心莫测呀,望皇上明察。”李宗延和赵彦对视了一眼,也跟着发出了质疑,再怎么说汪文言都是东林党的人两人自然是要保的。

    “许大人,此事事关重大,里面可有隐情?”

    天启皇帝闻言沉吟了一下后拿起供词,神色严肃地望着许显纯,“这上面的官员都是朝廷的大员,一旦出了纰漏的话你可担待不起!”

    “皇上,臣所言句句属实,这份供词是汪文言亲自所写,绝不会出错。”许显纯向天启皇帝一躬身,郑重其事地回道。

    “既然如此,那么朕就让你来查此案,如果此案有何纰漏的话,那么朕定拿你是问!”天启皇帝闻言沉吟了一下,然后沉声向许显纯说道。

    “臣定当全力以赴,不负皇上厚望。”许显纯闻言连忙向天启皇帝一躬身,宏声回道。

    “皇上,此案要交给锦衣卫来查?”

    叶向高和**星四人闻言不由得吃了一惊,互相对视了一眼后躬身向天启皇帝说道,“皇上,此案事关重大,按照惯例应交由九卿会审。”

    “皇上,首辅所言甚是,熊廷弼的案子影响深远,为了平息市面上的流言,还是交由九卿公审为好,辨是非,明黑白。”

    **星随后也开口启奏道,虽然他现在还不知道汪文言在供词上说了些什么,但很显然已经牵扯到了东林党,故而想要尽量控制住事态。

    除了大理寺寺卿徐大化以及礼部尚书林尧俞外,九卿中的另外七个都是东林党的人,况且林尧俞是朝堂上所剩不多的中间派官员,行事小心谨慎,肯定不会理会案件的审理,故而单独对付一个徐大化要容易许多。

    可要是交给锦衣卫北镇抚司来审的话,那么事态就完全不由东林党掌控了,要知道东厂厂督魏忠贤可是有着节制锦衣卫北镇抚司的大权。

    换句话而言,锦衣卫北镇抚司是魏忠贤的天下,届时如何审案还不是魏忠贤一个人说了算,那么对东林党可是极为不利。

    “首辅,你看看这个!”

    天启皇帝闻言沉吟了一下,然后把手里拿着的供词递给了一旁的内侍,神色严肃地向叶向高说道。

    “这……这怎么可能?”叶向高拿过供词看了看后脸色不由得大变,神色惊讶地望向了天启皇帝。

    根据汪文言的供述,右都御史左光斗、左副都御史杨涟、吏科都给事中魏大中、大理寺少卿顾大章、吏科左给事中周朝瑞和河南道监察御史袁化中六人,分别从汪文言那里收取了总数高达十万两的贿银,用以给熊廷弼奔走。

    “朕也不敢相信,这些可都是朕最为信赖的臣子,也是我大明的中流砥柱,可如今竟然涉及到了高达十万两银子的贿赂案,朕心疼不已呀!”

    天启皇帝用手捶了捶心口,脸上一副痛惜的神色,向叶向高说道,“你说说看,他们与九卿之间关系和睦,朕要如何相信九卿会审能审出实情?”

    “首辅,虽说少傅收复了广宁把建奴赶回了辽西以东,但关外形势依然严峻,一个关锦防线就使得朕夜不能寐,想方设法地给孙经略寻找所需的资帑,可他们竟然在这种危急时刻受贿十万两,这等行为简直人神共愤,天理不容!”

    说着,天启皇帝面色一寒,伸手重重地一捶桌面,怒声喝道,“如果朕不查清此事,如何对得起那些战死在关外的将士的英灵?又如何向天下人交代?”

    叶向高闻言顿时陷入了沉默,天启皇帝说的没错,由于这次涉入此案的七个人都是东林党的人,而东林党的官员占据了九卿的绝大多数,所以天启皇帝没用九卿会审也在情理之中。

    另外,天启皇帝的后一番话说的很明白,此案属于顶风作案,置大明安危于不顾,已经触怒了天启皇帝,故而此案成为了天启皇帝亲自关注的御案,像这种性质的御案自然交由锦衣卫北镇抚司来审理。

    见叶向高语塞,**星和李宗延、赵彦不由得愕然对视了一眼,不知道这份供词上说了什么,竟然让叶向高哑口无言。

    说到底,身为东林党党魁的叶向高是东林党最大的温和派,行事远没有**星和杨涟、左光斗等人偏激,为此他不仅要考虑东林党的利益,同时也要顾及大明的安危,因此无法对此进行辩驳。

    再者说了,天启皇帝也已经不是初登大宝时的那个懵懂的少年天子,五年的君王生涯已经使得他君威日显。

    因此,既然天启皇帝已经决定此案交由锦衣卫北镇抚司,那么叶向高对此也颇为无奈,难道让他像杨涟和左光斗等人那样对天启皇帝死缠烂打,这可不是他所能做出的事情来。

    “首辅大人,那份供词上究竟写了什么?竟然令皇上如何生气?”

    离开南书房后,**星快步几步追上了前面的叶向高,神色狐疑地问道,李宗延和赵彦也围了上来,想知道发生了何事。“

    “唉!”叶向高闻言不由得叹了一口气,边走边低声把事情告诉了三人,脸上的神色万分无奈。

    作为汪文言的直属上司,叶向高自然对汪文言的所作所为有所耳闻,不过看在他是在为东林党效力的份儿上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毕竟东林党的人也不是清修的道人,自然也有着常人的七情六欲,他不可能制止这种行为。

    虽然叶向高不愿意承认,但水至清则无鱼的道理却是官场上的共识,毕竟大家寒窗苦读十年为的就是升官发财。

    像海瑞那样的官员简直就是官员们眼中的“怪物”,为了博得一个虚名竟把自己搞得穷困潦倒,实在无法理解他的所作所为,其坚持清廉固然没错但却不知变通无法融入到官场中去,行事也处处受到掣肘,到头来倒霉的还不是百姓?

    “什么?左光斗和杨涟他们被牵扯了进去!”等得知了供词的内容,**星三人顿时大吃了一惊,没想到一下子牵涉进了六名东林党的干将。

    “诸位,你们也看到了,皇上已经被这份供词激怒,咱们是阻止不了锦衣卫审案,因此要想办法来声援左光斗他们。”叶向高闻言心中暗叹一口气,然后神情凝重地向**星三人说道。

    归根结底,叶向高是东林党的党魁,无论左光斗和杨涟等人有罪无罪他都要想办法救援,这已经不单单是左光斗和杨涟等人的事情,而是事关到东林党的名誉与安危。

    **星和李宗延、赵彦神色凝重地点了点头,他们之前为了扳倒魏忠贤可谓是竭尽全力,如今汪文言和左光斗等人落在了魏忠贤的手上,后果肯定不堪设想,魏忠贤岂会放过他们?

第七百八十四章 心照不宣

    十月初,小琉球。UU小说 www.uu234.com更新最快

    李宏宇小心翼翼地抱着手里的襁褓,笑眯眯地望着襁褓里安睡的一个白白胖胖的婴儿,这个婴儿就是赵欣给他生下的儿子。

    按照李家的族谱,李宏宇下一代的辈分是“云”字辈,故而李宏宇给其取名李云轩,轩有优雅和高尚之意,希望他长大后能成为温文尔雅、品德高尚之人。

    赵欣和幽兰、李伊儿在一旁谈笑着,由于已经生产了快两个月,故而赵欣的身体早已经行动如常,不过身子不可避免地处于发福状态,只能逐渐地进行瘦身。

    “禀大人,京城来了急件。”就在李宏宇对襁褓里的婴儿爱不释手的时候,一名护卫前来,躬身把一封上面画着红色小旗子的信封双手呈上。

    李宏宇见状眉头顿时微微一皱,这是他定下的规矩,如果遇到紧急事态的话,在信封上化一面红色的小旗子,将第一时间送到他这里。

    “相公,看来皇上发动反击了。”赵欣走上前从李宏宇的手里接过襁褓,神色有些黯然地说道。

    她虽然在小琉球但对京城的局势还是非常清楚的,现在大明内外能让李宏宇收到加急信件的事情只有京城局势发生了巨变。

    而巨变的唯一可能就是魏忠贤开始反击东林党,毕竟东林党弹劾魏忠贤已经闹了这么长时间,也到了结束这出闹剧的时候了。

    赵欣和李宏宇都很清楚,魏忠贤只不过是天启皇帝的一枚用来驾驭朝臣的棋子而已,如果没有天启皇帝的首肯魏忠贤绝对不会贸然动东林党的人。

    换句话而言,天启皇帝已经吹响了反击东林党的号角,而东林党肯定不会坐以待毙,这意味着接下来京城官场肯定会有一轮腥风血雨。

    李宏宇也想到了这一点,叹了一口气后打开信封查看,信上内容显示,受皇上御命审理熊廷弼行贿一案的锦衣卫指挥佥事许显纯已经把涉案的左光斗和杨涟六人抓进了诏狱审问。

    为此,东林党的官员纷纷组织营救,希望能帮左光斗和杨涟等人度过这一劫。

    “杨大人他们好糊涂呀,魏忠贤可是皇上的人,他们想要动魏忠贤岂不是在跟皇上作对?”

    见李宏宇神色黯然,赵欣不由得开口说道,“他们弹劾魏忠贤二十四条大罪的第一条就触犯了皇上的忌讳,皇上即便是想网开一面恐怕也被逼痛下重手!”

    虽然赵欣现在不知道信上说了些什么,但从李宏宇的神色变化上知道东林党这次肯定是要倒霉,故而有了先前的这局感慨。

    杨涟弹劾魏忠贤的二十四条大罪的第一条,说魏忠贤是市井无赖出身中年净身入宫当太监,以大奸大恶之事乱政。

    根据祖制草拟圣旨和批阅奏章的事情只能由内阁来作,可魏忠贤不仅可以拟圣旨而且竟以太监的身份批阅奏折,触犯了祖制,其心怀不轨,祸乱朝纲。

    这里所说的批阅奏章并不是指的司礼监的批红,而是像内阁阁员一样,代替天启皇帝批阅一些朝臣们上奏的重要奏章,这等于分散了内阁的权力。

    显而易见,这一条大罪的意思是魏忠贤干政,实际上内阁草拟圣旨和批阅奏章并不是祖制,所谓的祖制是明太祖时期定下的规矩,可当时还没有内阁。

    内阁是永乐皇帝创立的,当时不过是皇帝身边的一个秘书机构罢了,里面的大学士只是正五品而已。

    值得一提的是,永乐皇帝的时候大明还没有流行后来的加衔制度,宣德皇帝登基后为了强化内阁的权威故而给内阁大学士加衔成六部尚书或者侍郎,使得其官阶可以跟六部的堂官相抗衡。

    换句话而言,即便是创立内阁的永乐皇帝以及推动内阁的宣德皇帝都没有说过草拟圣旨和批阅奏章是内阁的职责,只不过是长久以来形成的惯例罢了,与祖制什么的无关。

    这意味着皇帝自然可以让别人来做这两件事情,例如身边亲信的宦官,完全就是皇帝应有的权力。

    杨涟的这条大罪首先从根本上就错了,内阁只不过是为皇上服务的一个机构罢了,岂能反客为主独揽草拟圣旨和批阅奏章的权力?

    在天启皇帝看来,这摆明了就是向君权的挑衅,故而心中自然感到异常恼火。

    “唉!”

    李宏宇闻言叹了一口气,不得不说杨涟实在是太过冲动和偏激,这不仅触怒了天启皇帝,而且也给了朝堂上那些反东林党的官员们发动攻击的口实,到头来倒霉的还是东林党。

    毕竟,东林党刚刚执掌了朝政大权,此时在朝堂上的根基未稳,大明官场上还有众多齐楚浙等派系的官员,故而他们这个时候向天启皇帝发动攻势实属不智,应该稳固势力后再做图谋。

    可话又说回来了,天启皇帝会坐视东林党在官场上发展壮大,最后足以威胁到皇权吗?

    因此,当东林党在天启皇帝的支持和默许下对齐楚浙等派系赶尽杀绝时,他们的命运已经被决定了,一个分裂的文官集团如何跟皇权来斗?

    “相公、姐姐,京城的局势很糟糕吗?”见李宏宇和赵欣神情凝重,幽兰不由得关切地问道,她很少见到两人的心情如此沉重。

    “刀光剑影,血雨腥风!”李宏宇闻言微微颔首,然后无奈地说道,“看来相公这个月底就要赶回海城了,京城出了这么大的事情,十有**相公会受到首辅大人的求助。”

    “东林党这次要倒了?”

    幽兰闻言顿时面露诧异的神色,万万没想到如日中天的东林党会遇上这么大的麻烦,竟然会使得叶向高向李宏宇求助,这意味着叶向高已经被逼至了绝境,否则不会向李宏宇开口。

    “也不能说它倒了,皇上乃睿智明君,从万历爷那里受教匪浅,清楚朝堂上势力均衡的重要,因此不会把东林党连根拔起,不过东林党以后没有如今这么大声势。”

    李宏宇闻言摇了摇头,沉吟了一下后说道,“这次倒霉的是东林党内那些行事偏激被皇上所恶的人,其余人则会有惊无险。”

    “咱们的这位皇上虽然年轻,但心智比万历爷还要厉害,万历爷当年为了辽饷一事让朝臣们妥协,可皇上却要以雷霆之势威服百官,使得朝臣们不敢再有逾越之举。”

    赵欣自然也清楚京城的局势是天启皇帝在幕后推动的,不由得感慨了一声,“可惜东林党的人是当局者迷,无法看清早已经掉进了皇上设下的圈套,被皇上牵着鼻子走。”

    “怪不得相公和姐姐这两年老是被皇上派往外地公干,原来皇上不愿意相公和姐姐牵扯进朝堂上的争端里。”

    幽兰闻言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从东林党主持京察开始李宏宇和赵欣就被万历皇帝“发配”到了外地,外人看来还以为两人失宠,实际上则是万历皇帝对两人的保护,不希望两人涉及朝堂上的党争。

    “相公,既然皇上不希望你介入京城的事情里,如果首辅大人向你求助的话,你回还是不回京城?”随后,幽兰意识到一个问题,不由得关切地问向了李宏宇。

    “相公当然要去了,京城官场经历这次浩劫后肯定人心惶惶,皇上需要相公来稳定人心。”

    李宏宇闻言顿时苦笑了一声,颇为无奈地说道,他并不担心自己涉及到这次的朝堂纷争里去,等他到了京城的话想必京城的争斗已经到达了尾声,他不过是前去收拾残局,安抚东林党那些受到惊吓的官员罢了。

    这也正是天启皇帝希望李宏宇做的事情,天启皇帝之所以发动这场政治攻势,其目的并不是打垮东林党,而是使得朝堂上的派系势力变得平衡,这样才对君权和朝廷最为有力。

    实际上,早在京察的时候李宏宇就已经知道了天启皇帝的用意,故而主动要求去朝鲜,天启皇帝自然也清楚李宏宇看出了他的圣意,故而顺水推舟地让李宏宇离开了京城官场的是非漩涡,两人对此是心照不宣。

    天启皇帝并不怕东林党,认为东林党的人目光短浅、狂妄自大,很容易就能牵着他们的鼻子走。

    他真正担心的人是李宏宇,别人或许看不穿他大力扶持东林党的用意,但李宏宇肯定能看出来,如果李宏宇掺和进这件事情的话那么形势就复杂了。

    令天启皇帝感到欣慰的是,李宏宇果然不愧是大明最为忠于君权的臣子,也不愧是他最为信赖和器重之人,看出他的用意后立刻进行了配合,进而使得他的计划能完美实行,使得天启皇帝对李宏宇是更加信赖和倚仗。

    “官场上真是太复杂了,让人雾里看花难以明白!”幽兰感觉到京城的局势比她所想象的还要复杂,柳眉微微一蹙后感慨了一句,双眸浮现出担忧的神色。

    虽然李宏宇和赵欣可以游刃有余地驾驭官场上的争斗,虽然两人有天启皇帝的支持和信任,但官场险恶如履薄冰,她不得不为两人感到担心。

    李宏宇和赵欣见状不由得相视一笑,两人倒并不怎么感到担忧,只要忠于皇权那么足以保证两人在官场上安然无恙,既然无法躲避这种勾心斗角的日子那么不如全身心地投入其中,以应对将来各种可能遇到的危局。

第七百八十五章 求助

    天启五年,十一月下旬,海城。UU小说 www.uu234.com更新最快

    “禀大人,吏部八百里加急的急件。”李宏宇正在西洋学院与徐光启谈事的时候,一名护卫急匆匆前来禀报,送来了一份吏部的公文。

    李宏宇闻言心中暗叹了一口气,看来京城的局势已经超出了叶向高等东林党大佬的控制,开始向他求援了。

    “徐大人,学院的事情就交给你了,本官要回京城一趟。”等看完了那份急件后,李宏宇沉声向徐光启说道。

    说起来,这份急件的内容比较奇怪,孙承宗以后金军有异动而关外明军尚未操练完毕唯有,奏请天启皇帝调李宏宇到山海关议事。

    天启皇帝御准了孙承宗的请求,于是吏部立刻发急件到海城,通知李宏宇北上回京。

    显而易见,孙承宗之所以向天启皇帝上了那道奏章,其目的自然是把李宏宇调回京城,古代的官员在任职期间不得擅离职守,更不能无召而返回京城。

    所以,叶向高要想让李宏宇回京来回旋的话必须找个借口,他总不能告诉天启皇帝让李宏宇回来协调京城对东林党愈发不利的局面吧。

    因此思想来想去,叶向高决定还是通过孙承宗来办这件事为好,故而李宏宇就接到了吏部的这封加急公文。

    “少傅尽可放心,这里的事务下官一定悉心而为。”

    徐光启已经猜到了李宏宇为何忽然之间回京,于是躬身沉声说道,毕竟现在京城的官场上闹得沸沸扬扬,两京十三省的官员对此都有耳闻。

    由于事态紧急,李宏宇第二天就轻车简从北上,火速向京城赶去。

    此时正是大雪纷飞的季节,故而沿途不少地方都下了雪,这使得李宏宇此次北上之行路途颇为坎坷,可谓风餐露宿,顶风迎雪。

    当李宏宇冒着大雪抵达京城的时候已经是腊月中旬,刚进城他就听见了一个情理之中而意料之外的消息。

    关进诏狱的杨涟和左光斗六人在进入腊月后相继畏罪自尽,就在李宏宇进京的前一天,六人中最后一个左光斗自缢而亡,这使得李宏宇来不及见其最后一面,也颇为遗憾。

    与此同时,东厂和锦衣卫以汪文言的口供,以收取贿赂为名在京城大肆抓捕东林党激进派的官员。

    不仅如此,锦衣卫已经在向给天启皇帝的奏禀中正式用“东林党”来称呼被抓的那些官员。

    以前,外人说起东林党的官员时顶多以东林出身或者东林一系,毕竟很多东林党的大员都在东林书院待过。

    这意味着东林党结党营私的罪名肯定是跑不了了,而且锦衣卫也查出了不少东林党官员党同伐异的证据。

    说实话,结党营私这种东西不要说东林党,就是齐楚浙三党也有不少的把柄,只要天启皇帝想查的话根本就跑不了。

    就在李宏宇进京的同一天,内阁首辅叶向高正式向天启皇帝请辞,以用人不淑以及年事已高为由恳请致仕,告老还乡。

    叶向高所说的用人不淑自然指的是任用汪文言为内阁中书一事,以至于牵连到包括杨涟和左光斗在内的众多东林党人,这个罪责他是要背的。

    显而易见,叶向高想用自己的请辞来平息京城的这场纷争,使得东林党能安然度过眼前的这一劫。

    可惜他的这种想法太过天真了,天启皇帝既然已经对东林党发动了雷霆之势,那么又岂会轻易去停止。

    故而,天启皇帝当即御准了叶向高的请辞,不仅给了叶向高众多赏赐,而且加封其为太傅,可谓荣光无限。

    “首辅大人。”

    李宏宇回京后的第一件事自然是进宫觐见天启皇帝,在乾清宫外正好遇上了神色黯然走出宫门的叶向高,连忙上前躬身行礼。

    “李少傅,老朽已然辞官,不再是什么首辅大人。”

    叶向高见到李宏宇后吃了一惊,万万没想到李宏宇竟然如此之快就赶来了京城,他可是知道路途的艰辛,随后心中感到一暖,向李宏宇拱手说道,“以后京城的事务就有劳李少傅多多操心了。”

    “首辅大人辞官了?”

    李宏宇闻言心中不由得暗自叹了一口气,作为东林党的魁首叶向高这次岂能安然无恙?随后故作惊讶地望着叶向高。

    “老朽年事已高,识人不明,是到了告老还乡安享晚年的时候。”

    叶向高苦笑了一声,再度向李宏宇一拱手,“李少傅,京城事务还望多多费心。”

    “首辅大人言重了,下官定会尽力而为。”李宏宇闻言连忙拱手还礼,郑重其事地回答,他自然知道叶向高是想让他关照东林党了,免得在这次党争中被魏忠贤一网打尽。

    随后,叶向高向李宏宇笑了笑后起身离去,背影在天上坠落的雪花中显得颇为孤独和落寞。

    叶向高没想到天启皇帝竟然没有挽留就同意了他的请辞,失望之情溢于言表,虽然天启皇帝给其加衔太傅,但他却未能保住东林党在这次风波里免受伤害,心中的苦闷可想而知。

    此时此刻,叶向高或许心中已经明白在京城这几年的党争中最大的赢家是年轻的天启皇帝,东林党的兴盛以及如今的坎坷都是天启皇帝所赐,以至于东林党和齐楚浙等派系斗了个两败俱伤。

    可惜,世上没有后悔药可卖,如今东林党已经成为了砧板上的鱼肉任由天启皇帝宰割,至于天启皇帝会不会网开一面,叶向高现在心中也没有底儿。

    在外人看来,东林党几乎是一夕之间就垮了下来,这简直就是不可思议的事情。

    李宏宇望着叶向高落寞的背影无奈地摇了摇头,然后打起精神进了乾清宫,一名内侍躬身把他引去了东暖阁。

    东暖阁里,天启皇帝正悠闲地用雕刀在摆弄一件木雕,心情看起来非常舒畅。

    “少傅,朕还以为你过两天才能来,没想到你今天就到了,不过来的正好,朕近来雕了一头老虎,就赏赐于你。”

    见李宏宇进门,天启皇帝一边雕着木雕一边笑着说道,把他的这件最新的作品赏给了李宏宇。

    “谢皇上恩典。”李宏宇知道天启皇帝心情很好,于是躬身拱手谢恩,心中有着几分感慨。

    他当然能理解天启皇帝此时的激动和兴奋,经过五年的时间天启皇帝终于搬掉了朝堂上阻碍其执政的绊脚石,自此以后将真正地掌控大明的政权,再也不用看谁的脸色行事。

    李宏宇没有打扰天启皇帝在那里雕刻,而是默不作声地立在一旁观看,天启皇帝的在木器上有着与生俱来的天赋,不仅能做各种器具而且雕刻的技艺也炉火纯青,可以称得上此领域的大师。

    “少傅,你如何看待京城的时局?”等雕刻完了那头老虎,天启皇帝一边把玩着一边问向了李宏宇,好像对他这次的手艺非常满意。

    “禀皇上,京城这两年发生的事情使得百官人心惶惶,不利于大明朝局的安稳,故而臣觉得是时候了结这一切了,稳定官场,安抚人心。”李宏宇闻言一躬身,不动声色地沉声回道。

    “嗯。”

    天启皇帝闻言赞许地点了点头,然后笑着向李宏宇说道,“少傅,既然这次你回来了,那么这善后事宜就交给你来办了。”

    “臣遵旨。”李宏宇早就料到会这样,于是一躬身后答应了下来。

    “皇上,臣有一不情之请,如今既然杨涟和左光斗等人已经身死,还望皇上能下旨,恩准其家人收尸,他们虽然触犯了大明的律法但往日也为了大明兢兢业业,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随后,李宏宇恭声向天启皇帝请示,由于案子还没结故而杨涟和左光斗等人的尸体还在锦衣卫北镇抚司的诏狱里。

    由于杨涟和左光斗等人犯的御案,故而就算案子了结了如果没有天启皇帝点头首肯的话,家人也不得收尸,任由锦衣卫将其扔到乱葬岗去,或者随便找个偏僻的地方挖坑埋了。

    “就依少傅的意思去办。”

    天启皇帝闻言微微颔首,知道李宏宇此举是要安抚现在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东林党官员,自然会同意。

    “少傅,你真是好福气呀,三位妾室给你生了两儿一女,赶快回家看看去吧。”

    说着,天启皇帝想起了一件事情,然后笑着向李宏宇说道,秦月、娜仁托雅和柔儿在赵欣之后相继生产,给李家开枝散叶。

    “谢皇上。”

    李宏宇闻言连忙向天启皇帝躬身道谢,他已经知道这件事但没有皇帝的征召和朝廷的调令他无法回京,现在确实有些迫不及待地想要见见那两儿一女。

    “皇上,臣的妻子也已经生下了儿子,臣给其取名李云轩,希望他以后能给大明效力,为皇上分忧。”

    李宏宇刚要转身告退,忽然想起了一件事情,向天启皇帝一躬身后禀报道,他是堂堂的大明少傅,如今嫡子出生自然要告知外界,首先要知道这个消息的人就是天启皇帝。

    “哈哈……”

    天启皇帝闻言顿时笑了起来,有些调笑地向李宏宇说道,“少傅,你真可谓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着实给朕一个惊喜,朕可期盼着他们将来为国效力。”

    “皇上放心,朕一定会悉心教导,让他们忠君报国。”李宏宇闻言脸上流露出一丝尴尬的神色,躬身向天启皇帝说道。

    由于他去年在白河镇的家里一口气纳了好几房妾室,故而在外界已经有了风流之名,如今天启皇帝这么一调侃自然感到不好意思了,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他是好色之徒。

    天启皇帝则不以为意地笑了笑,并不认为李宏宇的妾室多有什么不对,李宏宇本就是大明文武双全的状元,又年纪轻轻,俊朗儒雅,自然有许多女子爱慕了,他还希望李家子弟以后能像李宏宇一样为大明效力。

第七百八十六章 惜才

    少傅府。UU小说 www.uu234.com更新最快

    李宏宇在后宅逗着三名襁褓中的婴儿,秦月、娜仁托雅和柔儿笑盈盈地在一旁望着眼前这温馨的一幕。

    秦月三人没想到李宏宇竟然会在这个时候赶回来,着实给了她们一个惊喜,这样的话李宏宇就能在家里过年了。

    秦月和娜仁托雅各给李宏宇生了一个儿子,柔儿则生了一个女儿,李宏宇这次回来第一件事情就是给三个儿女取名字。

    其中,秦月生的儿子排行老二,柔儿的女儿排行老三,娜仁托雅的儿子排行老四。

    按照李家的辈分,秦月的儿子取名李云松,娜仁托雅的儿子取名李云枫,由于女儿家没有辈分,李宏宇就给其取名李雨凝。

    “老爷,门外有原右都御史左光斗的门生、开封生员史可法求见,已经在外面的雪地里跪了半个时辰了。”就在李宏宇逗着三个儿女玩的时候,一名家丁手里拿着一张拜帖前来禀报。

    “史可法?”李宏宇闻言顿时微微一怔,没想到他会在这里遇见这个后世大名鼎鼎的明末英雄。

    其实,李宏宇身为堂堂的少傅,肯定不会轻易见前来拜访的人,只有那些足够身份的人才能见他。

    史可法万历三十年出生,现在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尚未踏入仕途仅仅有着生员的功名。

    按理说以史可法现在的身份是无法见到李宏宇的,不过由于他是左光斗的学生,同时又冒着雪在少傅府门前跪了半个时刻,终于获得了门卒的同情,故而得以通报。

    “相公,妾身知道这个史可法,是左大人的学生,深受左大人的器重,左大人被抓进诏狱后其从开封府赶来想要营救,已经跑遍了京城各位大员的府邸,是一位有情有义的人。”

    这时,秦月开口向李宏宇说道,她自然对京城的局势了如指掌,史可法的事情自然瞒不过她,言语中对史可法颇为同情。

    “让他去客厅,好生招待。”李宏宇也想见见史可法,于是沉声吩咐送来拜帖的家丁。

    如果他没有猜错的话史可法肯定是为了左光斗的事情来的,毕竟左光斗和杨涟等人的尸体还在诏狱里,既然史可法来了就不如卖他一个人情让其把史可法的尸体带走安葬。

    “相公,你要见这个史可法?”

    秦月闻言顿时感到有些惊讶,没想到李宏宇会见史可法,虽然她同情史可法但也只是希望李宏宇能帮帮他而已,并没有料到李宏宇要见史可法,毕竟两人身份和地位相差悬殊。

    “这个史可法以后是个大才之人,又是左大人的门生,相公自然要见他了,也算是给东林的人一个安慰。”

    李宏宇有些无奈地摇了摇头,正色向秦月说道,“现在杨大人和左大人等人的尸身还在诏狱,也该让他们入土为安了。”

    秦月闻言不由得微微颔首,说实话她对杨涟和左光斗等六人的遭遇非常同情,但这就是官场,既然踏入其中就要承受其所带来的悲欢离合。

    客厅里,一名年轻人正哆哆嗦嗦裹着一件大氅喝着滚烫的姜汤,脚下摆着一盆烧得红彤彤的炭火。

    这个年轻人就是史可法,此时是一个年轻气盛的毛头小伙子,正是风华正茂、天不怕地不怕的年龄,否则岂敢找到少傅府。

    说实话,史可法没想到李宏宇会见他,以为顶多派个人来把他给打发了,不成想李宏宇见了他的拜帖后竟然要亲自见他,要知道他去别的府邸求助的时候通常都是吃闭门羹的。

    故而,史可法认为是他“左光斗门生”的名号起了作用,李宏宇是看在左光斗的面子上才见的他。

    “少傅大人!”

    史可法喝完姜汤的时候,李宏宇从门外走了进来,他见状先是一怔,随后明白了眼前这个看上去比他还要小但气势十足的年轻人就是大明的少傅,于是连忙放下手里的姜汤,脱下大氅后躬身行礼。

    说起来的话,李宏宇与史可法同岁,但月份比史可法要小,如今史可法还在为了科举而寒窗苦读而李宏宇则已经位列人臣,成为了大明的中流砥柱,这令史可法非常敬仰李宏宇。

    “你此次前来所为何事?”李宏宇向史可法向下按了按手示意其落座,在客厅上首处的座位坐下后不动声色地望着史可法问道。

    “少傅大人,学生的老师遭奸人陷害,冤死诏狱,望大人能主持正义,还老师一个清白,还大明官场一个公道,还文武百官一个安心。”史可法闻言向李宏宇一躬身,义正词严地宏声说道。

    “本少傅问你,左大人的案子是御案,连本少傅都不知案情,你又如何知道左大人遭受奸人陷害?”

    李宏宇闻言心中顿时叹了一口气,随后神色严肃地望着史可法问道,他完全可以理解史可法现在的心情,毕竟他当年就是这样过来的,也经历过年少轻狂的时期。

    “少傅大人,学生的老师一身正气,刚正不阿,岂会收受熊大人的贿赂?”史可法闻言不服气地望着李宏宇,郑重其事地反问道。

    “你远在开封,如何能知京城的事务?仅仅凭借一己之言如何能服人?如何又能给左大人辩解?”

    李宏宇知道史可法现在对左光斗的遭遇感到义愤填膺,不相信左光斗会做出有辱德行的事情来,故而他沉吟了一下后神色严肃地问道:

    “左大人牵涉进的可是皇上钦定的御案,难道就要凭你的这番没有证据的唯心之言去给左大人他们翻案,倘若都像你这样的话那么大明的衙门岂不是乱了套,如何让衙门审案?”

    “本官知道你现在心里难受,可如果光凭你的片面之词如何来翻案?毕竟大明还是有律法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你总是知道的。”

    说着,李宏宇端起一旁桌上的热茶品了一口,然后望着史可法正色说道,“你说左大人无罪,可有人说左大人有罪,你说本官应该相信谁?扪心自问,你真的了解左大人在京城的往来事务吗?”

    “这……”史可法闻言顿时语塞,他在开封府岂能知道左光斗的事情,故而无法回答李宏宇的问题。

    而且李宏宇说的很清楚,只有有证据才能给左光斗他们翻案,毕竟这是天启皇帝钦定的御案,岂是那么容易翻的?

    这也是为何史可法在京城屡屡碰壁的原因,仅仅单凭一张嘴是无法改变案子的走向,这就是为何没人愿意给左光斗翻案,不是他们不想而是根本就没有这个机会,在没有证据的情形下如何说服天启皇帝相信左光斗他们是冤枉的?

    “你记住,这世上的事情皆有因果,左大人为何会入狱,本官相信你十年之后一定会找到答案。”

    见史可法沉默不语,李宏宇知道他心中肯定不服气,于是意味深长地说道,十年后史可法的人生阅历将更加丰富,如果不出意外也将踏入仕途,故而届时肯定会清楚官场上的这些是是非非。

    “少傅,难道学生的老师就这么不明不白地死在了诏狱里?”史可法现在自然对李宏宇这番话还无法理解,不由得双目含悲地望着李宏宇问道。

    “锦衣卫审的案子是那么好翻的吗?空口无凭,你如何给左大人翻案?”

    李宏宇不想与史可法在这里徒费口舌,故而语峰一转沉声说道,“皇上已经降下了恩旨,念在往日为国效力的份上,准备让左大人等人的家人故友为其收尸,你既然是左大人的学生,那么就给他准备一口棺木吧,也算尽了你们的师徒之谊。”

    与其他东林党人一样,史可法以为是魏忠贤等人陷害了杨涟和左光斗等人,根本不清楚这件事情背后涉及到了君权与臣权之间的较量,而李宏宇不可能向他明言此事。

    实际上,就算东林党的人意识到是天启皇帝设下的现在的这个局他们也不敢对天启皇帝有何怨言,否则他们岂不是就成为了与天启皇帝为敌的乱臣贼子了?

    故而,东林党人唯有把不满和怨恨发泄到魏忠贤的身上,认为魏忠贤是瞒着天启皇帝对东林党进行得迫害,只有这样他们才不会失了在这次事件上的大义,要不然可真的就成为了逆党。

    “谢少傅!”得知可以领回左光斗的尸身,史可法顿时变得激动了起来,连忙起身向李宏宇下跪道谢,如果不是李宏宇的话左光斗等人的尸身恐怕要一直在诏狱里放着。

    左光斗等人死后,由于他们的案子尚未了结故而家人无法将其尸身领回,虽然其家人在京城东奔西走求爷爷告奶奶,但没有丝毫的用处,唯有眼睁睁地看着尸身留在诏狱。

    如今,李宏宇一回京就能让杨涟和左光斗的家人领回他们的尸首,肯定是其向天启皇帝求情,故而天启皇帝这才降下了恩旨。

    因此史可法自然要感谢李宏宇,如果不是李宏宇的话还不知道何时才能让杨涟和史可法等人安葬。

    “快去准备吧。”李宏宇向左光斗挥了一下手,沉声说道,心中却感到颇为黯然,事情到了如今这个局面是谁也不愿意看见的。

    史可法闻言站起身,向李宏宇一躬身后快步离去,前去准备左光斗的身后事宜,搅得京城官场鸡犬不宁的封疆案终于可以落下帷幕。

    所谓的封疆案,指的就是熊廷弼通过汪文言向杨涟和左光斗等人行贿的案子,由于熊廷弼被捕前的身份是辽东经略,是大明不折不扣的封疆大吏,故而人们把此案称为“封疆案”,是东林党在执政的巅峰时期受到的最为沉重的打击。

第七百八十七章 安抚

    第二天,天上飘着小雪,整个京城银装素裹,成为了一片白茫茫的世界,犹如来到了一个洁白的童话国度般。UU小说 www.uu234.com更新最快

    皇城的城门刚一开,早已经守候在城门前的人们就蜂拥而入,径直向锦衣卫北镇抚司奔去。

    这些人是杨涟和左光斗等人的家眷以及故旧同僚,这次专门来接杨涟和左光斗等人的尸首,所有人身上都戴着孝,以示对死者的缅怀。

    虽说现在京城的气氛并不适合前来诏狱,毕竟杨涟和左光斗等人还是身犯大罪的罪臣,而东厂和锦衣卫更是四处抓杨涟和左光斗等人的同党,但文人的风骨以及名节还是使得不少官场的同僚前来送杨涟和左光斗等人最后一程。

    当然了,今天能来的官员都是东林党的人,由于东林党与齐楚浙等派系因为党争而势如水火,故而那些与杨涟和左光斗有交情的原齐楚浙派系的官员都没来,对他们而言这可是立场的问题。

    诏狱门口已经聚集了大量的亲军和锦衣卫,负责维持秩序免得引发什么事端。

    除此之外,东厂也派了不少人前来现场巡视,一旦发现有人想要趁机闹事的话立刻抓捕。

    随着文官集团的分裂以及东林党遭受重创,东厂和锦衣卫迎来了最为辉煌灿烂的时期,达到了权力的巅峰。

    其实,终明一朝,宦官和东厂、锦衣卫大多数时候都是老老实实的,而人们对东厂和锦衣卫飞扬跋扈、无法无天的认知主要就来自于天启朝,这个时期的东厂和锦衣卫权力之大已经超过了前面的朝代。

    这里面既有天启皇帝借助东厂和锦衣卫打压文官集团的原因,也有东厂和锦衣卫的人恃宠而骄趁机为非作歹的因素,可谓大明中央集权的一个表现。

    诏狱的门紧紧地关着,虽说天启皇帝已经下诏让锦衣卫北镇抚司的人今天把杨涟和左光斗等人的尸首带回安葬,但旨意中并没有说时间故而锦衣卫北镇抚司的人自然是能拖就拖,岂会顺顺利利地把那些尸首交回去。

    临近午时,诏狱的门依旧关着,这使得等候在门外的身上已经落满了雪花的人们不由得骚动了起来,毕竟杨涟和左光斗等人已经死了,没有必要再这样刁难。

    不过,虽然心中感到愤怒和不满,但这里可是诏狱他们唯有忍气吞声地等着,谁要是敢闹事的话肯定会被一旁虎视眈眈的锦衣卫和东厂的人抓起来。

    “少傅大人来了!”就在人们情绪焦躁地在那里嗡嗡嗡地议论着的时候,一个惊喜的声音忽然从人群里响起。

    众人闻言纷纷望去,只见远处接到的雪幕中走过来了几个人,隐隐约约可以看清领头那个手里撑伞的人正是李宏宇。

    “少傅大人竟然来了?”

    “如果不是少傅大人求情,杨大人和左大人他们的尸首还要在诏狱里扣着!”

    “这下可好了,那些可恶的家伙不敢再刁难。”

    “少傅大人与杨大人是同乡,杨大人一直对少傅大人器重有加,如今杨大人等人有难他自然不会袖手旁观。”

    “听说少傅大人接到吏部的公文后昼夜兼程赶来,昨天冒雪入城,可惜还是晚了一步呀。”

    ……

    李宏宇的出现使得现场紧张压抑的气氛顿时消散,人们的心情随之变得轻松了起来,如果说现在有谁能够对抗魏忠贤的话,那么就是同样是天启皇帝心腹爱臣的李宏宇了。

    “少傅大人!”随后,现场的人们潮水般涌了过去,前去迎接李宏宇。

    被众人簇拥的李宏宇豪言安慰着杨涟和左光斗等六人的家眷,毕竟人死不能复生,让其节哀顺变。

    跟在李宏宇身后的那几个人并不是他的随从,而是与他同科考取进士的湖广籍贯的进士,如今在京城各大部院任职,以前都受过杨涟的关照和器重,故而这次跟着李宏宇一起来送杨涟最后一程。

    显而易见,李宏宇等人原本并不想来诏狱,只是想在杨涟的棺木离京的时候出城相送,古人讲究落叶归根,杨涟和左光斗等人的尸首肯定要运回家乡安葬。

    不过,当得知杨涟和左光斗等人的尸首被锦衣卫扣下迟迟不肯交给其家人后,李宏宇不得不出面来解决此事,一旦拖过了午时那么将变得非常不吉利。

    “少傅大人。”李宏宇的到来立刻惊动了锦衣卫北镇抚司里的人,锦衣卫指挥佥事许显纯连忙率领着大大小小的官员前来迎接。

    虽说锦衣卫现在势头正盛,而且与各大部院衙门分属两个不同的系统用不着看朝堂上文官的脸色行事,可李宏宇不一样,连魏忠贤都礼让三分更何况他们了。

    “许佥事,为何现在还不让领取尸首?”李宏宇知道许显纯也是奉命行事,于是不动声色地问道。

    “回少傅大人,刚才里面正在办理相关的手续,现在可以领取尸首了。”许显纯自然不敢敷衍李宏宇,连忙躬身说道。

    “既然如此那就开始吧。”李宏宇闻言微微颔首,然后沉声说道,并不想过多地计较此事,当务之急是尽快让杨涟和左光斗等人的家眷领取他们的尸首。

    “是。”许显纯连忙躬身应道,随后向身后的人挥了一下手。

    北镇抚司的锦衣卫们连忙把六具用白布包裹着的尸首用木板抬了出来,并排摆在了门口处,正是杨涟和左光斗六人。

    李宏宇注意到,杨涟六人的脸上有着明显的伤痕,看样子受到了严刑拷打,心中顿时无奈地摇了摇头,在古代进了大牢尤其是诏狱这种地方哪里有不受刑的?

    尤其是诏狱,别说受刑,就是死在了里面也能自认倒霉,难道要找皇帝讨公道?

    见杨涟和左光斗等人死状甚惨,现场的家眷们顿时失声痛哭,哭声一片,周围的同僚故友们也无法抑制悲痛之情纷纷落泪。

    这使得躬身立在李宏宇身旁的许显纯有的尴尬,如果不是李宏宇的话他才不会出现在这里。

    不过,令许显纯松了一口气的是,李宏宇好像并没有追究杨涟和左光斗六人受刑的事情,因为这根本就没法追究,至少现在不能追究。

    像现在这种情形,如果以后要给杨涟和左光斗等人翻案,那么唯有紧抓许显纯不不放,以其屈打成招为由来进行反击。

    当然了,能否翻案主要看皇帝的意思,这种御案只有皇帝才能决定其命运。

    既然杨涟和左光斗六人的尸首已经被各自的家眷领回,李宏宇没有在现场多待,安抚了众家眷几句后就离开,现在那些家眷更是悲痛的时候他要是留下的话反而会使得众人不自在。

    “谢少傅大人。”不等李宏宇离开,在场的家眷们纷纷给李宏宇跪了下去,如果不是李宏宇的话天知道他们何时才能领回杨涟和左光斗等人的尸首安葬。

    “快快请起,是皇上认为诸位大人以前为大明殚精竭虑,劳苦功高,故而特意降下了恩旨。”

    李宏宇见状连忙扶起了面前的一位老者,这个恩情他可不能认,毕竟这是御案,因此高声向众人说道,“这是皇恩浩荡,诸位应该好好感谢皇上的恩典。”

    “谢皇上恩典。”

    那名老者闻言于是面向紫禁城的方向跪下,双手伏地悲声说道,“皇上,小人等冤呀,望皇上做主。”

    随着老者的这个动作,其余的家眷也纷纷面向紫禁城的方向跪着,纷纷开口喊冤,恸哭声一片。

    李宏宇见状不由得叹了一口气,领着那几名同科的湖广进士抬步离去,这种事情他实在是没办法给杨涟和左光斗等人出头,而且身为楚党的他也不适合给东林党出这个头,否则岂不是背叛了齐楚浙等被东林党大肆打压的派系,这种滥好人可当不得。

    其实,李宏宇今天能来诏狱送杨涟和左光斗等人一程已经实属难得,岂会介入封疆一案的审理。

    对于东林党而言,自然希望李宏宇来审理此案,李宏宇在踏入仕途之前已经展现出出类拔萃的审案能力,关键是他行事公正,这样的话大家都会幸福。

    可话又说回来了,李宏宇这个楚党的人又怎会去审理此案,这可是原则性的问题,否则不仅会令齐楚浙等派系的官员心寒,也会令东林党的官员对其轻视。

    要知道李宏宇此举损害的可是齐楚浙等派系的利益,这种立场摇摆的人最为被人不耻,往往被视为叛徒。

    再者,天启皇帝肯定也不会同意这件事,要不然的话也不会把李宏宇和赵欣“发配”出京,就是不想两人介入到包括封疆案在内的各种龌龊事里去。

    李宏宇的回归,京城最高兴的肯定是原齐楚浙等派系的官员,虽然他们现在已经投靠在了魏忠贤的麾下,但与李宏宇有着不少交情,纷纷把李宏宇视为其在朝堂上的领袖。

    况且,李宏宇在朝堂上是出了名忠于皇权的大员,而魏忠贤是天启皇帝的心腹,这样一来他们依旧是同一条船上的人。

    人心惶惶的东林党的官员们也松了一口气,相对于魏忠贤的阴狠李宏宇的态度则颇为温和。

    明眼人可都看出来了,李宏宇这次回京就是为了善后,以平息这次朝堂上的纷争,否则岂会在这个时候把李宏宇召来京城?而有李宏宇做主的话东林党不至于被魏忠贤连根拔起,赶尽杀绝。

第七百八十八章 新政

    当悠扬的钟声在京城上空响起时,原本寂静的大街小巷里顷刻之间成为了欢乐的海洋,鞭炮齐鸣,烟花漫天,百姓们在爆竹声中迎来了天启六年。UU小说 www.uu234.com更新最快

    少傅府。

    李宏宇与秦月等人在阁楼顶楼欣赏着美丽的焰火胜景,一年间只有除夕之夜才能目睹如此绚烂的景色。

    不过,相对于眼前的绚烂景色,李宏宇的心情则显得有些沉郁,过去一年里实在是发生了太多太多的事情。

    如果一句话来概括李宏宇现在的心情,那么无疑是几家欢乐几家愁,京城这个名利场里历来就不发成功者,当然也会有失败者。

    与兴高采烈的百姓们相比,官场上的官员无疑是悲喜两重天,原齐楚浙等派系的官员们买来了众多的烟火爆竹来燃放,一派喜庆洋洋的景象。

    而东林党的官员们则寂静无声,显得一派死寂,别说燃放烟花了,就是连个人声都没有,好像家中没人似的,跟周围热闹的景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在过去的一年里,东林党的官员们可谓经历了大喜大悲,先是意气风发地执掌了朝政,可谓大权在握。

    可谁想到,就在他们踌躇满志地想要打垮魏忠贤除掉这个掣肘时,却遭遇了东林党诞生以来最大的挫折,魏忠贤用封疆案一拳打趴了东林党,使得其元气大伤。

    通过封疆案以及由此牵扯出的其他案子,东林党被牵涉其中而被夺官者达三百余人,下狱处死及流放边地者数十人,齐楚浙等派系的官员一举报了京察时被东林党大肆打压的仇。

    令人感到扼腕的是,谁能想到曾经的“东林势盛,众正盈朝”的东林党竟会如此不堪一击,短短数月间就被魏忠贤清洗殆尽。

    表面上看起来,是魏忠贤的胜利,但很显然天启皇帝才是最大的赢家,如果没有天启皇帝支持的话魏忠贤又如何能调动东厂和锦衣卫,对东林党发动雷霆般的攻势?

    至于天启皇帝受到了魏忠贤蛊惑和欺骗的说法,简直就是无稽之谈,从历史资料上来看,封疆案后东林党虽然受到了重创但并没有被清除,与“阉党”一直斗到了明亡。

    如果天启皇帝被魏忠贤所骗的话,那么魏忠贤肯定会向东林党清扫齐楚浙等派系那样,把东林党连根拔起,可他却没有那样做,显然受到了某种约束,而这种约束只可能来自天启皇帝。

    故而,今年过年皇宫里也特别的热闹和喜庆,天启皇帝重赏了宫里的妃嫔和内侍、宫女,共贺新禧,从今以后朝中将无人能在对他进行掣肘。

    或许这就是大明的天子为何一直善待勋贵集团的原因,所谓秀才造反三年不成,只要文官集团无法掌握兵权,那么任凭他们如何闹都不足为惧。

    以东林党为力,别看东林党占据了京城各大部院主官的位子,但在魏忠贤调动东厂和锦衣卫后,可谓一夕之间就分崩离析,丝毫也没有还手之力。

    换句话而言,由于明朝的文武系统彻底分开,并且废除了大权独揽的丞相,再加上设立内阁抑制六部,这就使得明朝的文官集团实际上对皇权有着非常大的依附感。

    或许,这是明朝皇帝善待文官集团的最根本原因,因为文官集团很难对皇权形成真正的挑战,即便是有也只是昙花一现。

    自从来到京城后,李宏宇就忙着安抚惊魂未定的东林党官员,与韩等人东林党大佬见面。

    原本,东林党以为他们已经掌控了朝局,结果在魏忠贤一波又一波的攻势下束手无策,这其中的反差令众东林党官员心中感到莫名的惊恐,也使得他们意识到了天启皇帝的重要,失去了天启皇帝的庇护他们可就什么都不是了。

    元宵节后,在天启六年的第一次大朝上,天启皇帝下诏,任命文渊阁大学士韩为内阁首辅,这使得人心惶惶的东林党官员们顿时松了一口气。

    韩是东林党的大佬,不属于东林党激进派的一员,天启五年因为平定山东妖贼徐鸿儒有功,故而加封为少师、太子太师,一举超过李宏宇成为文官集团中地位仅次于叶向高的人。

    本来,叶向高离职后理应由韩为内阁首辅,但东林党处于风雨飘摇中,故而韩能否接任就成为了一个未知数。

    现在,天启皇帝下诏令韩担任内阁首辅,无疑是对朝堂上剩下的那些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东林党人的极大安抚,意味着皇帝皇帝并没有抛弃东林党。

    当然了,天启皇帝原本就没有根除东林党的意思,故而虽然东林党这次元气大伤,但有惊无险地度过了这一劫。

    随着天启皇帝的这道诏谕,封疆案以及与其牵连出来的各种案子将尘埃落定,东林党的官员们终于可以睡上一个安稳觉。

    与此同时,天启皇帝下诏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这是他自登基起就想要实行的事情,可惜由于文官集团的反对一直无法实施,如今终于有了实现梦想的机会。

    总体而言,天启皇帝的这次改革分为四大部分:

    首先是降低百姓的田赋负担,因为近年来战事频起故而兴费颇重而小民困累极矣,故免天下宿逋一年,以补纾目前新旧并征之苦,小民拖欠者尽行蠲免。

    其次是降低百姓养马的负担,根据明朝的律法,大明的马户需要在家里养朝廷的军马,一旦马匹生病、死亡或者被认为变得瘦弱了就会被要求赔偿,很多人因此倾家荡产。

    根据天启皇帝这道诏书,以后出现类似情况如果经过勘察后,养马户无作践情弊的准免陪补。

    之所以要提到马户,自然跟大明近来战事不断有关,边疆上有后金军的袭扰,内部又有白莲教造反,为此朝廷现在迫切需要马匹来作战。

    值得一提的是,使得韩得以加封少师的徐鸿儒就属于白莲教,是白莲教的一支。

    第三,天启皇帝终于向商税开刀,既然减少了田税那么自然要增加商税来充实军费。

    各路关津隘口,商货经由处所,曾经万历二十七年等年设立征榷者,近因新旧兵饷诎乏至极,暂议开复。

    天启皇帝的这个决定其实也不算是过激,只是把万历年间新增但被东林党废除的一部分商税给重新恢复了。

    最后一点,同时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天启皇帝禁止地方衙门私自从商业活动中抽分,有擅立牙行、私抽税钱、网利病民者,抚按官严行查革参奏重治。

    所谓“擅立牙行、私抽税钱”,是大明地方官最喜欢干的事,说起来也着实可笑,大明的文官集团一方面反对朝廷征商税,而另一方面则垄断了地方商业活动谋利。

    牙行就是贸易的中间商,主要活动包括撮合交易、代商人买卖货物、设仓库保管货物、代政府征收商税等等。

    按照律例,明代经营牙行者必须经官府批准,并发给执业凭证和帐簿。

    这就使得地方官员通过掌握批准牙行经营资质的权力,进而控制牙行,再通过牙行垄断商业贸易,私发牙贴、私设牙行抽分,而不向朝廷交商税。

    至于私设税关,是地方官吏喜欢干的事,收上来的商税就直接进入地方小金库。

    这也是为何万历皇帝派税监下去征税那么招人恨,这完全就是抢了牙行的利润和地方官僚自己税关的税源,故而遭到地方豪强的激烈抵制,暴乱四起,不仅把征税的人杀了,有的还把税收衙门都给一把火烧了。

    当然了,地方官吏们肯定不会承认“擅立牙行、私抽税钱”,而是把所有的污水都泼向了那些税监,说其如何如何扰乱地方和欺压百姓等等。

    然而其根源,还是地方官吏以及与之关系密切的京城官员的利益被触动,故而进行的反击。

    “唉!”

    虽然李宏宇早就知道天启皇帝会拿牙行和税钱开刀,但亲耳听见了天启皇帝所下的圣旨后还是不由得暗中叹了一口气。

    可以想象的是,地方官吏和豪强绝对不会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利益受损,一定会想办法进行反抗,在万历年间地方上抗税的事情并不鲜见。

    但现在的情形不同,地方官吏和豪强所依仗的京城文官大员们在经历了京察和封疆案后被天启皇帝收拾得服服帖帖,无法再像万历朝时给予他们帮助。

    尤为重要的是,这次来执行天启皇帝诏令的首脑不再是文官,而是司礼监首席秉笔太监魏忠贤,他忠于的可是天启皇帝,故而自然不会对那些抗税的人客气。

    换句话而言,李宏宇现在已经嗅到了腥风血雨的味道,当朝廷的政令无法在地方上推行后,如果朝廷不退让的话那么随之而来的肯定是要扫荡地方上的反对势力。

    面对这种情形李宏宇没有什么好办法,要想动地方豪强的利益可不容易,那些地方豪强肯定不会束手就擒,就算让他来执行这件事情也免不了刀口见红。

    更何况,天启皇帝也不会让李宏宇介入到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来,单单方方面面的人情关系就足够李宏宇头疼,反而是魏忠贤等宦官没有这方面的顾忌。

    因此,明朝后期明帝向地方上派税监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为了应对国家越来越大的钱财消耗,仅凭矿税无疑是杯水车薪,而田税又是大明的根基所在,故而唯有向商税开刀。

    大明文官集团的官员即便不是商税的受益者也都与之关系密切,这也使得宦官们被意外地推上了税监的舞台,其中的是非曲直可谓是一言难尽,难以评说。

第七百八十九章 离别

    新年过后,京城各大部院衙门重新恢复了昔日的平静,各衙门的事务逐渐步入了正规,封疆案的余波正在逐渐消散。UU小说 www.uu234.com更新最快

    虽然京城的官场日趋平复,但时过境迁,物是人非,封疆一案使得东林党元气大伤,在各大部院中的不少职务被原齐楚浙等派系的官员所取代,东林党再度处于被打压的境况。

    不过,这已经使得东林党的官员们感到非常庆幸,至少在天启皇帝的干预下魏忠贤不能对他们赶尽杀绝,可谓不幸中的大幸。

    随着东林党盛极而衰,一举将其打倒的魏忠贤摇身一变成为了大明官场的新贵,不仅执掌司礼监而且麾下还聚集了原齐楚浙等派系的官员,并且一些原东林党的官员也见风使舵前来投靠。

    可即便是这样,东林党在朝堂上仍有着不小的势力,而且对魏忠贤和投靠魏忠贤的官员恨之入骨,双方可谓水火不容。

    李宏宇很清楚,这正是天启皇帝所希望看见的局面,东林党和反东林党的人斗得越厉害天启皇帝就越容易驾驭朝臣。

    天启皇帝新年后施行的新政并没有越到丝毫的阻力,满朝文武没有一个人敢提出反对的意见,这在以前简直就是不可想象之事,文官集团的人会闹个天翻地覆,找各种各样的理由来反对,好像天启皇帝是要祸国殃民般。

    二月中旬,石门山。

    明军阵亡将士陵园的纪念石碑前摆满了贡品,李宏宇和孙承宗肃穆而立,久久不语,现场的气氛显得颇为萧杀。

    李宏宇这次回京的名义是为了关锦防线的事宜,故而当京城的事情告一段落后李宏宇自然要出关走一趟。

    转眼间,已经距离李宏宇上次出关有两年的时间,可李宏宇觉得仿佛是不久前的事情,一切的记忆都是那样的清晰和深刻。

    既然来到关外,那么李宏宇肯定要到石门山的陵园来祭拜当年战死的明军将士,是他们用生命和鲜血护卫了大明的疆土,也使得他得以加官进爵。

    守护陵园的是十来名在石门山之战中致残的士兵,在李宏宇的帮助下已经纷纷成家,他们不仅要看护明军的阵亡将士陵园,而且也看护后金军战死将士的陵园,与战死者相伴。

    李宏宇并不担心着写看护陵园老兵和家人的安全,想必努尔哈赤和后金的将领们不会为难这些同样守护着后金兵坟墓的平民百姓。

    事实正是这样,当后金军夺取关外的土地后,石门山陵园的这些看护陵园的人受到了满清皇帝皇太极的礼遇,禁止任何人去滋扰他们。

    回锦州城的路上,孙承宗与李宏宇并排骑着马,边走边聊着。

    “李老弟,听闻京城现在有不少人在弹劾我,看来我就要离开这儿了。”

    忽然,孙承宗叹了一口气,忧心忡忡地向李宏宇说道,“如今关锦防线刚具雏形,也不知道继任者会如何修建。”

    “孙兄多虑了,孙兄是朝廷的封疆大吏,如今关锦防线乃我大明现在一等一的大事,皇上不会轻易换帅。”

    望着神色颇为不甘的孙承宗,李宏宇开口安慰道,他知道孙承宗并不是贪恋兵权,而是担心后金军卷土重来。

    与京城的官员不同,孙承宗对关外的情形非常了解,知道后金是大明的心腹大患,连李宏宇都不能率军进攻辽东,更何况其他人?

    而假以时日,如果不把后金消灭的话,迟早会对大明的安慰构成严重威胁,他可不认为长城能阻挡后金军南下的步伐。

    山海关虽然宏伟坚固,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可山海关是死的,一旦后金绕过山海关的话那么就可以从容进攻京畿。

    这也是孙承宗为何要极力打造关锦防线的原因,只要扼守住辽西走廊,那么后金就无法南下对大明京畿地区构成威胁。

    孙承宗本想着操练出一支部队后率军北上收复辽东,剿灭后金,一劳永逸地解决大明边疆的这个祸患,可如今他连关锦防线都未建好却受到了朝中远齐楚浙等派官员的弹劾,为此心中颇为苦闷。

    其实,当东林党在朝堂上被魏忠贤打了个落花流水的时候,孙承宗的这个蓟辽督师就已经做不安稳。

    显而易见,孙承宗不但是东林党的一个党魁,而且还在关外手握重兵,原齐楚浙等派系的官员自然不愿意看见孙承宗掌控如此大的权力,就像东林党得势后撤了熊廷弼换上袁可立担任辽东经略一样。

    因此,新年后,朝堂上那些原齐楚浙派系的官员纷纷上疏弹劾孙承宗,想要把他从蓟辽督师的位子上给拉下来。

    李宏宇很清楚,虽然天启皇帝信任孙承宗,但为了朝堂上派系关系的平衡天启皇帝不能留任孙承宗,即便是不派原齐楚浙派系的官员来担任此要职,那么也要派遣一个中立派的官员前来。

    “内忧外患,着实可悲!”

    孙承宗自然知道李宏宇是在安慰他,叹了一口气后神色黯然地说出了八个字,只是不知道他说的“着实可悲”指的是自己还是大明。

    “孙兄,皇上英明睿智,朝局会一天好过一天。”李宏宇闻言正色回道,算是对孙承宗的安抚。

    在他看来,如果天启皇帝能像万历皇帝一样执政四十多年,那么大明肯定会中兴,社会矛盾将得到极大的缓解,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天启皇帝的心智要更胜万历皇帝一筹。

    可惜历史上天启皇帝英年早逝,这使得李宏宇的预测化为了泡影,或许这就是明朝的宿命。

    “李老弟,关外的事务以后还要你多多关照。”孙承宗意识到他的这个话题太为沉重,随即语峰一转与李宏宇谈起了关锦防线。

    作为东林党的一名首领,孙承宗可能很难再执掌比你高全,故而唯有把关锦防线托付给李宏宇。

    作为两次击败后金的大明英雄,无论哪个派系上台执政都要依仗李宏宇来对付后金,不至于像孙承宗这样黯然出局。

    “如果孙兄真的回了京城,那么小弟定会尽力而为。”李宏宇自然是一口就应诺了下来,由于石门山之战,他对关锦防线也有着很深的感情,并不希望它垮掉。

    “唉!”

    孙承宗闻言嘴角蠕动了一下想要说些什么,但最终没能说出口,叹了一口气后望向了前方,他原本想要率军收复辽东,结果却因为朝堂上的党争而下台,心中的不甘不言而喻。

    二月底,李宏宇返回了京城,刚进城他就听见了一个不愿意听见的消息,天启皇帝准备在三月初一斩了“不战而逃”丢失国土的熊廷弼,将其传首九边,以儆效尤。

    李宏宇当即进攻觐见了天启皇帝,请求送别熊廷弼一程,两人不仅是湖广同乡,而且还一起在辽东共过事,既然他有这个条件那么于公于私都应该去见见熊廷弼。

    天启皇帝知道李宏宇的心事,因此恩准了李宏宇的请求,也算是给熊廷弼一个恩典,让其趁机见见家人。

    由于熊廷弼和王化贞所犯乃是大明最为顶级的大罪,故而一直关在诏狱里,没有天启皇帝的首肯任何人不得见两人,故而王化贞和熊廷弼的家眷自从两人兵败被抓后还从未见过两人的面。

    于是,李宏宇领着熊廷弼的夫人、儿子和孙子等家人一同去诏狱探监,锦衣卫北镇抚司的人自然不敢阻拦,负责北镇抚司事务的锦衣卫指挥佥事许显纯亲自作陪。

    虽然去年闹得沸沸扬扬的封疆案由熊廷弼而起,但熊廷弼却并没有牵涉进去,原因很简单,封疆案发生时他已经在诏狱里,根本就没有机会接触到外界,就是向追究他的责任都追究不到。

    至于后世有传言说有人进诏狱与熊廷弼密谋什么的,那可真是笑话,诏狱相是大明当时最为顶级的监狱,有着一套严格的程序和制度,岂能随随便便贿赂个牢头什么的就能见到人的?纯粹就是毫无根据的想象和杜撰。

    因此,单独住一个单人牢房,与世隔绝的熊廷弼根本就不知道京城官场因为他的事情能闹得鸡犬不宁,诺大的一个东林党在魏忠贤的攻势下说倒就倒了。

    当李宏宇和熊家的家眷出现在神色憔悴的熊廷弼面前时,熊廷弼知道他的大限已到,李宏宇带着佳人来送他最后一程。

    由于熊廷弼和王化贞所犯的罪责特殊,不是贪污受贿等罪行,故而两人在诏狱里倒没吃苦头,只不过这种囚禁的日子实在难熬。

    或许是早就想到了这个结局,熊廷弼并没有感到多少意外,对家人进行了安抚和嘱托,气氛凄然令李宏宇不由得感到颇为唏嘘。

    熊家的人给熊廷弼准备了一顿他喜欢的酒菜,李宏宇与熊廷弼对坐而饮,聊着两人在辽东时的一些往事。

    熊廷弼在辽东时与李宏宇合作得最为畅快,这不仅是因为两人共事的时间不长,在熊廷弼看来李宏宇与别人最大的不同是从来不会给他找麻烦,不仅尊重他这个辽东经略,而且遇到一些难题时都能找到合理的解决方式,进而不用劳烦他。

    其实,不单熊廷弼,大明其他官员也都想跟李宏宇这样的精明干练的后起之秀合作,那样的话将会轻松惬意,坐等立功受奖。

    “李老弟,以后我的家人还望老弟能关照一下。”

    酒局到最后,已经喝到有几分醉意的熊廷弼迟疑了一下,神色有些尴尬地向李宏宇说道,他并不是那种喜欢求人的人,但为了家人也唯有拉下面子。

    “熊兄放心,此事小弟责无旁贷。”李宏宇闻言毫不犹豫地就答应了下来,这个要求对他而言只是举手之劳而已。

    “干!”熊廷弼闻言嘴角蠕动了一下想要说什么但最终没能说出口,端起酒杯敬向了李宏宇。

    李宏宇与熊廷弼碰了一下酒杯后一饮而尽,一切都在不言中。

第七百九十章 夜刺

    三月上旬,李宏宇告别了天启皇帝启程返回海城,如今京城的事务已经步入正轨故而他没有必要再待着,难道让他目睹魏忠贤是如何修理朝堂上的那些不听话的官员的?又或者去看一些官员巴结魏忠贤的丑态?

    随着东林党元气大伤,手握东厂和锦衣卫的魏忠贤成为了京城风头最盛的人,不少官员都前去投靠,希望能谋一个好前程。UU小说 www.uu234.com更新最快

    令李宏宇没有想到的是,他本以为投靠魏忠贤的是那些中低级官员,可万万没想到朝堂上的有些高级官员竟然也对魏忠贤进行了堪称厚颜无耻的巴结,令他感到颇为意外,简直就是斯文扫地。

    不过,李宏宇也能理解那些官员的心理,经过封疆案后谁都看出来备受天启皇帝信赖的魏忠贤要在朝堂上崛起,这个时候官员们唯有两个选择,一个是与之对抗,另外一个就是投靠了。

    对于朝堂上的高级官员来说,要想在仕途上更上一层楼的话非常不容易,需要有贵人相助,而能在天启皇帝面前说上话的魏忠贤无疑就是那个贵人。

    李宏宇如今已经是大明士大夫阶层的一个领袖,自然不愿意看见那些官员对魏忠贤阿谀奉承,丢了文人应有的气节,所以选择离开,眼不见心不烦。

    值得一提的是,李宏宇走得时候不仅京城的高管权贵悉数前来给他送行,连魏忠贤也赶了过来。

    这使得气氛变得有些尴尬,有些人对魏忠贤笑脸恭迎,而有些人则怒目而视,双方的态度可谓泾渭分明。

    魏忠贤这次来并不是为了炫耀,内侍和外臣勾结可是皇帝最为忌惮的事情,因此他这次前来受天启皇帝的口谕给李宏宇送行,以此告诉外界李宏宇的重要,也算是对文官集团的一种安抚。

    作为大明的天子,天启皇帝自然善用刚柔并济的手法,在魏忠贤崛起的同时不忘了抬高一下李宏宇,再怎么说李宏宇都是文官集团的中流砥柱。

    李宏宇自然清楚魏忠贤不会无缘无故地来给自己送行,十有**是天启皇帝的意思,故而从容不迫地与魏忠贤寒暄,恐怕天启皇帝也想用此举来增进两人之间的关系,能相互配合为天启皇帝效力。

    通常,内侍和外臣之间的往来深受皇帝们的忌惮,但李宏宇的情形非常特殊,不仅深受天启皇帝的信赖而且没有在内阁和六部担任职务,自从踏入仕途来一直在外奔波,现在更是执掌远在江南的海关司。

    这样一来,李宏宇与京城官员的交集就非常少,天启皇帝自然也不介意让魏忠贤与李宏宇多走动一下,反正两人都是知道分寸的人知道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能做。

    这天午夜,京杭运河,济宁码头。

    一艘大船静静地停在码头上,码头上有不少当地的差役和士兵在值守,阻止任何人靠近码头,因为李宏宇在船上休息。

    为了能尽快赶回海城,也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李宏宇并没有下船,食宿都在船上,这使得沿途的州府不敢怠慢,派人严加看守码头,生怕出什么乱子。

    如果让一个伸冤的人跑到李宏宇的坐船面前下跪上告,那么当地州府衙门可就要倒霉了,像这种撞上来的案子李宏宇身为大明少傅肯定不会坐视不理。

    因此,运河沿途各州府衙门的官吏纷纷严阵以待,把码头围了个里三层外三层,避免那些伸冤上告以及心怀不轨的人靠近。

    吧嗒!

    睡梦中,李宏宇忽然听见了一声铁器撞击木板时发出的轻微声响,把他从睡梦中惊醒。

    李宏宇的眉头皱了皱,如果他没有听错的话应该有铁器集中了船身上的木板,否则不会发出这么奇怪的声响。

    如果搁在平常这倒没什么,可现在是午夜李宏宇乘坐的又是停在码头上防守严密的船只,故而不应该有这种声音才对。

    随后,李宏宇起床穿上了摆在一旁桌上的软甲,然后取下了挂在墙上的佩刀神色严肃地坐在椅子上等待着消息。

    他相信那种奇怪的声音不会无缘无故地发出,应该是有什么人整出来的,而对方的目的无疑是想要上船了。

    显而易见,这个时候上船的人肯定来者不善,故而李宏宇要做好准备,有备无患。

    “大人,抓到三名刺客。”没过多久,门外传来了一名护卫的声音。

    李宏宇的嘴角闪过了一丝冷笑,起身前去见那三名刺客,想看看对方是何许人竟敢做出这种掉脑袋的事情来。

    别看大船上静悄悄地看似没人值守,其实是外松内紧,船上安排有暗哨值勤,故而有人想要浑水摸鱼的话肯定会被发现,被抓住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船上的客舱,三名穿着黑色紧身衣、被五花大绑的男女跪在那里,周围站满了精壮魁梧的护卫。

    或许是没想到大船上的防守如此严密,那三名男女的脸上满是失望和懊恼的神色,他们上船不久后就被从暗处扔来的渔网给罩住,然后被蜂拥而出的护卫控制住,连反抗的机会都没有。

    忽然,现场的护卫们望向了舱门处,然后纷纷躬身行礼,身穿软甲的李宏宇被数名护卫簇拥簇拥着走了进来。

    “你们为何要行刺本官?”瞅了一眼三名男女面前的摆着的带来的兵器,李宏宇往上首处的座位一坐,不动声色地问道。

    “哼,贪官暴吏,人人得而诛之!”听闻此言,跪在中间的中年人冷笑了一声,怒视着李宏宇说道。

    “贪官暴吏?”李宏宇闻言不由得微微一笑,双手抱胸望着中年人说道,“如果你能说出本官所做的贪污残暴之事,本官就放了你。”

    “大明无官不贪,无官不暴,否则老百姓为何会活不下去?”

    中年人冷冷地望着李宏宇说道,“你不过是一个小小的侍卫而已,如果你哪一天像你家主子那样的话,肯定也是一个贪官暴吏!”

    “那更不可能了,本官的主子绝对不是贪官暴吏,这一点本官比你清楚。”李宏宇闻言顿时笑了起来,原来中年人把他当成了船上的侍卫,于是微笑着说道。

    其实,对于这种对官府充满了仇恨的百姓,李宏宇心中还是非常同情的,自古以来民不与官斗,如果不是被逼无奈的话那些百姓也不可能杀官造反,肯定家家的遭遇都是一部血泪史。

    “你当然向着你家主子说话,反正今天我们落到你的手上,要杀要剐悉听尊便!”中年人神色愤怒地瞪着李宏宇说道,“实话告诉你,我们今天既然来了就没想着活着出去。”

    “这小娘子挺好看的,倒有几分姿色,长夜漫漫,本官晚上正好缺个暖床的丫鬟,看来这小娘子倒挺合适的。”

    李宏宇知道中年人不怕死,因此没想着跟他计较什么,扭头望向了跪在其身边的一名双十年华的标致女子,笑眯眯地说道。

    “嘿嘿……”

    听闻此言,现场的护卫们顿时暧昧地笑了起来,他们跟了李宏宇这么就自然知道李宏宇这是在开玩笑了,因此故意营造出了一种猥琐的氛围。

    “你们有什么冲着这我来,不要动她。”女子闻言顿时面色一变,跪在中年人另一侧的壮实年轻人盯着李宏宇怒吼了一声,想要站起身但被身后的护卫按住。

    “欺负一个女人算什么英雄好汉,你要够胆量就一刀把我们给杀了。”中年人的脸色顿时变得十分难看,咬牙切齿地向李宏宇说道。

    “小娘子,我看你挺标致的,不如随了本官,本官保你以后吃香的喝辣的,有数不尽的荣华富贵。”

    李宏宇知道自己抓住了中年人的软肋,于是俯下身子笑着向那名怒视着他的标致女子说道,“如果你从了本官,本官可以放他们俩离开,这个足见本官的诚意了吧。”|

    标致女子闻言怔了一下,不由得关切地望向了一旁的中年人和壮实年轻人,不得不说,李宏宇的这个要求非常诱惑。

    “别听他的,他们都是背信弃义的小人,届时肯定会连咱们都杀了的。”中年人见状连忙正色告诫标致女子。

    标致女子闻言点了点头,认为中年人言之有理,官府的人哪里有什么诚信而言。

    李宏宇微微一笑,他已经可以确任这三名刺客之间关系密切,这样一来下一步就好办了,他不喜欢那种血淋淋的刑罚,更喜欢从心理上击溃对方。

    呕~~

    就在李宏宇琢磨着该如何从三人身上打开突破口的时候,标致女子忽然一俯身,剧烈地干呕了起来,吐出了一些清水似的东西。

    “娘子,你怎么了?”壮实年轻人见状顿时神色关切地问道,由于他被身后的护卫牢牢地按住,所以动弹不得只能眼睁睁地望着标致女子在那里干呕。

    “你简直是疯了,有了身孕竟然还潜水过来,是不是不要命了!”

    李宏宇对这种情形自然不陌生,怔了怔后沉声向标致女子说道,随后向一旁的护卫挥了一下手,“解开她,带他去找医官,给她安胎。”

    “娘子,你有喜了。”壮实年轻人闻言面色一喜,连忙问向了标致女子,这可是一件喜事。

    不过,随后他的神色就黯淡了下来,以他们现在的处境而言这可不是什么好事,意味着标致女子可能吃更多的苦头,他们的牵挂也更多。

    中年人的眉头紧紧皱着,脸色铁青,虽然他想表现得淡定但望向标致女子的担心神色却出卖了他,看得出来他非常在意标致女子。

第七百九十一章 白莲教

    “你们要做什么?有什么冲我来!”

    随着李宏宇的命令,那名标致女子身上的绳索被解开,一名护卫抱起她就向房门外奔去,这使得壮实年轻人的情绪顿时变得激动了起来,奋力挣扎着说道,想要阻止标致女子被带走。UU小说 www.uu234.com更新最快

    “本官刚才说了,带你娘子下去安胎,难道你想一尸两命不成?”

    李宏宇见状望着壮实年轻人沉声喝道,“你这个丈夫是如何当的,连妻子有了身孕也不知道!”

    “我……”

    壮实年轻人闻言顿时语塞,不知道如何回答,或许是李宏宇的话起了作用,他已经不再挣扎变得安静了下来。

    “你们知道这是谁的船吗?”李宏宇不想跟中年人再绕圈子,于是面无表情地望着他问道。

    “连府衙的差役都赶过来到码头上戒备,肯定是朝廷的大官。”

    也不知道为何,中年人觉得眼前这个年轻的侍卫给他一种奇怪的感觉,他现在来不及思索哪里不对,闻言冷冷地回答,“反正朝堂上也没什么好人,杀了也就杀了,权当为民除害。”

    “本官刚才说过了,如果你能说出本官做出的贪污残暴之事,本官就放了你,你觉得如何?”

    李宏宇闻言沉吟了一下,然后正色望着中年人说道,“本官可以告诉你,这艘船是本官的。”

    “你的船?”中年人闻言顿时怔在了那里,脸上浮现出诧异的神色,难道眼前这个年轻人是朝堂上哪位大员要到地方上任职的公子?

    由于李宏宇此次南下行事低调,再加上运河沿途各州府的官员担心出事故而都隐瞒了李宏宇的身份,这使得沿途的百姓并不知道船上的官员是谁,但唯一可以确定的是一定是朝中的大员,否则岂会有如此大的阵仗。

    当然了,中年人现在肯定想不到眼前这个年轻人就是大明堂堂的左春坊大学士,还以为他是到外放任职的官宦子弟。

    “你……你是李大学士?”

    就在中年人暗自琢磨着李宏宇身份的时候,跪在他身旁的壮实年轻人猛然反应了过来,不由得神色惊愕地望着李宏宇,试探性地问道。

    虽然壮实年轻人没有见过李宏宇,但是却听说过李宏宇年纪轻轻而且俊朗英气,考虑到府衙摆出了一副如临大敌的模样来保护码头,使得他不由得想到了李宏宇,李宏宇可是不折不扣的朝堂大员。

    “李大学士!”中年人闻言顿时就是一个错愕,随后诧异地望向了李宏宇,难道他们这次撞了大运上了李宏宇的船。

    “本官倒想知道,本官曾经做下了哪些贪腐残暴的事?”李宏宇没有否认壮实年轻人的猜测,坐回座位上不动声色地望着中年人问道。

    “你……你真的是李大学士?”中年人闻言回过神来,有些难以置信地望着李宏宇,一时间难以相信眼前的这一切。

    “怎么,难道本官会开这种玩笑?”李宏宇没有回答,而是沉声反问道。

    “小……小人有眼不识泰山,差点儿铸下大错,望李大学士海涵。”中年人闻言脸上顿时流露出懊恼的神色,连忙以头触地说道,一旁的壮实年轻人随即也向李宏宇行此大礼。

    与大明其他官员不同,李宏宇在民间有着非常高的声望,这不仅与他连续两次在关外力挽狂澜击败后金有关,还跟他年纪轻轻就促成了大明海外贸易关系密切。

    由于李宏宇只是在翰林院和詹事府这两个百姓们眼中不折不扣的清水衙门任过职务,其次就白手起家建立了海关司,再加上踏入仕途只有数年。

    这使得他根本连贪腐的机会都没有,更没有在地方上施政,如此一来对百姓残暴也就无从谈起,故而民间都知道他是一个好官和清官。

    中年人自然无法举出李宏宇贪腐残暴的例子,为此感到羞愧,早知道这是李宏宇的座船他肯定就不会冒险前来。

    “你们今晚为何要行刺?”李宏宇见状心中不由得感到一阵欣慰,看来他在民间的声望还不错,随后沉声问道。

    “回大学士,小人是白莲教的教民,与徐教主是知己,徐教去年在京城被杀,小人为了给其报仇决定杀了朝廷位高权重的贪官,同时也是激励教民的士气。”

    中年人闻言犹豫了一下,随后抬起头,望着李宏宇郑重其事地开口说道,“小人知道大学士是好官,是小人没有打探清楚就行事,差一点就酿成大祸,愿任大学士惩处。”

    “白莲教!”李宏宇的眉头微微皱了一下,他知道中年人口中的“徐教主”指的是被韩抓获的造反的白莲教的教主徐鸿儒。

    白莲教又名“闻香教”,由滦州皮工王森创立,徐鸿儒是王森的弟子。

    自从白莲教成立,迅速在北直隶、山东、山西、河南等四川省传播,迅速发展,很快成为当时大明最大的秘密宗教组织。

    万历二十四年,王森因弟子背叛入狱而死,白莲教为此分为两支,一支由徐鸿儒领导在山东一带活动,另一支王森的儿子王好贤和他的另一名弟子于弘志领导,在河北开邑、景州一带活动。

    徐鸿儒于天启四年在曹州造反,声势浩大,参与举事的教众一度达到了十余万人。

    不得不说,徐鸿儒此次率众造反震动了明王朝的统治,可谓拉开了明末各地百姓造反的帷幕。

    得知徐鸿儒举事后,数地的白莲教相继响应,一时间大明烽烟四起,使得朝廷不得不派遣重兵前去围剿,连韩这种朝廷重臣都被派去镇压,足见事件影响之深远。

    可惜,由于徐鸿儒的白莲教教徒都是由普通百姓组成,里面包括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真正能作战的兵力实际也就一两万人,而且没有受到过军事训练,虽然在战场上作战也颇为勇猛,但最终还是被官军剿灭。

    李宏宇并没有见过徐鸿儒,不过此人能发动规模如此大的造反,也确实是号厉害的人物。

    “大明的官员成千上万,即便是你杀了一个,很快就会由第二个补上,而且会对你们白莲教进行更为严厉的打击。”

    对于中年人杀官之举李宏宇自然不赞同,因此神色严肃地望着中年人问道,“届时必将死伤无数,你认为这个做法值得吗?”

    “朝廷不仁,百姓民不聊生,如果我等不奋起反抗的话唯有被困饿而死,反正左右都是一死,怎么也要让朝廷知道我们的厉害,使得朝廷不敢再无视我等这些小民。”

    中年人闻言神色顿时变得有些悲愤,然后开口问向了李宏宇,“大学士,您当年在关外与建奴交战的时候可曾计较过生死?”

    “本官知道你等造反肯定有着各自的苦衷,这几年本官已经见过太多的生生死死,故而不想再看见流血的事情发生。”

    见中年人态度坚决,李宏宇知道他现在说什么中年人也听不进去,于是沉吟了一下后说道,“现在大明正值多事之秋,本官看你们也并非那种奸恶之人,故而决定给你们一个机会,希望你们回去以后能善加诱导教民,不要再做出出格的事情。”

    “想必你已经听说了,去年京城官场局势混乱,有多名朝廷大员横死,因此皇上准备革除旧弊,施行新征,年初时已然下旨免除天下百姓税赋,以后百姓们的日子只会越来越好。”

    说着,李宏宇神色严肃地望着中年人说道,“如果你等真的是为了教民好,就应该给他们找一条活路,本官觉得造反是下下之策,除非被逼到绝路否则不应该轻言此事,届时必定生灵涂炭!”

    “大学士,你要放了我们?”中年人闻言顿时怔了一下,万万没想到李宏宇竟然会这样做,要知道他们今晚可是来行刺李宏宇,如果没有被护卫抓住的话说不定李宏宇已经死了。

    “杀了你们的话这世上不过是多出了几个孤魂,但倘若你们能挽救更多教民的性命,本官还是愿意看见更多的百姓活在世上,说到底他们也都是我大明的子民。”

    李宏宇闻言微微颔首,郑重其事地望着中年人说道,“本官可以告诉你,以大明现在的国力你们造反的话唯有死路一条,而如何能让那些教民活下去才是你们的责任。”

    听闻此言,中年人顿时陷入了沉默,暗中品味着李宏宇的这番话,李宏宇说的没错,如何使得白莲教的教民活下去才是他们这些首领的职责,造反虽然容易但却是最为不堪的做法。

    “给他们松绑。”

    李宏宇见状向一旁的护卫摆了一下手,然后向中年人说道,“去看看你女儿吧,她要是出事的话可就是一尸两命,到时候你们良心上如何能安?”

    中年人闻言回过神来,脸上不由得浮现出诧异的神色,没想到李宏宇竟然能猜出那名标志女子的身份。

    “谢大学士!”不过,中年人随后也就释然了,李宏宇如果连这个本事也没有如何能成为大明的少傅?

    李宏宇闻言摇了摇头,然后抬步离去,希望中年人能理解他的一片苦心,不要再让其麾下的白莲教教民做无谓的牺牲,现在造反真的就是找死。

    至于他如何猜到了标致女子与中年人之间的关系,原因很简单,由于标致女子与中年人关系密切,再加上壮实年轻人与中年人长得并无相似之处,所以李宏宇自然要猜标致女子是中年人的女儿。

    结果,两人的关系果然被他给猜中,正如中年人所想的那样,这点儿本事李宏宇还是有的。

第七百九十二章 苏州税变

    天启六年,六月中旬,海城。UU小说 www.uu234.com更新最快

    “大人,苏州方面传来消息,皇上派去苏州抓人的锦衣卫被打死了一人,打伤多人。”

    西洋学院,李宏宇给学生们授完课后刚走出学堂,一名早已经等候在门外的护卫连忙上前低声禀报道。

    “唉!”李宏宇闻言眉头顿时就是一皱,心中无奈地叹了一口气,看来该来的始终要来。

    天启皇帝年初下诏推行的政令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禁止地方官擅立牙行和私抽税钱=,

    这意味着朝廷将要规范商税的税收,因此魏忠贤随之派了宦官到各地监督商税的征收事宜,这些宦官被人们称为“税监”。

    当然了,这些税监一到地方上立刻引发了地方豪强的激烈抵制,纷纷拒绝向税监纳税,毕竟商税这块蛋糕就这么大,而朝廷这次是想要独吞,故而那些地方豪强自然不肯说束手就擒了。

    面对那些税监,地方上的官吏和商贾们出奇地团结一致,官吏们自然是想要从商税中继续捞取油水,而商贾们则是想着少交税收,双方可谓都在同一条船上。

    当然,大明越是富庶的地方牵扯的利益纠葛就越大,因此对税监的反抗就越为激烈。

    若论繁华富庶,大明两京十三省当属依靠漕运发展起来的京杭大运河四大名城,即扬州、苏州、杭州和淮安,这四地的抗税自然是大明最为激烈的。

    而在运河四大名城,尤其苏州的抗税形势为最,故而扬州这次出了这种事情李宏宇并不感到意外。

    只不过,这次苏州的官吏商贾们可是撞上了铁板,天启皇帝可不是万历皇帝,再加上朝中的局势已经发生了巨变,绝不会像万历年间的事情那样不了了之。

    因为收税,万历二十九年发生“织佣之变”,二千丝织业工匠手执绞棍,冲出玄妙观道院,在一名叫做葛成的机匠率领下三天内几乎杀了苏州城的全部税官。

    值得一提的是,当负责税收的苏州织造局被包围时,税使孙隆请求苏州知府朱燮元派兵相救,但朱知府却拒绝了他的要求,竟说:“不可,兵以御外寇者也。吾不能锄奸,以至召乱。若又击之,是重其毒也。且众怒难犯,若之何抱薪救火哉?”

    这句话翻译过来的意思就是,军队是用于抵御外寇的不可用来镇压民变,最后孙隆不得不翻墙逃走,总算保住一条命。

    与天启年间不同,万历年间的税官可都是由文官担任的,即便是这样那些税官也难道一死的命运,苏州的地方官丝毫也没有一点同僚之谊。

    按照民间的说法,苏州之所以发生“织佣之变”,是因为那些税官横征暴敛,向百姓们征收重税,结果使得丝织业工匠无法活下去,故而饥饿困顿的丝织业工匠于是自发地组织起来对抗税官。

    朝廷后来派人查案,最后得出的竟然也是税官多行不义和百姓不堪税赋的结论使得这件事情不了了之,不仅领头的葛成一点儿事儿也没有,苏州的官吏竟然没有一人追究,不得不说是一件荒诞之事。

    李宏宇并不想评论“织佣之变”的是是非非,但有一件事情可以肯定,那就是苏州乃天下繁华富庶之地,商业发达,但一年所交的商税却寥寥无几。

    而且,万历皇帝派税官到地方上收税的时间并不长,收上来的商税也没多少,岂会造成丝织业工匠活不下去?

    当然了,苏州做生意的商贾肯定会交商税,平摊到那些工匠的头上的话肯定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可这笔钱却并没有出现在上交给官府的记录中,其中的奥妙之处自然不言而喻。

    尤为令李宏宇感到震惊的是,葛成都领着人打杀税官,围攻苏州织造局,可苏州知府竟然找借口坐视不理,任由城里的骚乱整整持续了三天,几乎杀光了苏州的税官,实在是令人感到匪夷所思。

    对于苏州知府的理由,李宏宇无疑是嗤之以鼻的,苏州府府衙的职责就是维持地方治安,可他却任由骚乱进行,单凭这一点就已经该杀。

    在李宏宇看来,“织佣之变”的参与者虽然是丝织业工匠,但幕后主导者肯定是苏州府的官商权贵,他们很清楚无法直接与税官对抗,因此用利用丝织业工匠发动了这场闹剧。

    至于税官们横征暴敛,李宏宇觉得这也有些可笑,如果税官们连朝廷制定的商税都收不上来,又哪里有能力来横征暴敛?

    纵使有些税官作威作福也没有传言般的那样严重,据民间传言葛成他们打死第一名税官的时候,那名税官正在殴打一名进城卖瓜、交不起重税的瓜农。

    这确实令人气愤,但堂堂的税官竟然沦落到与卖瓜的果农纠缠,而不是找城里大大小小的商贾麻烦,这也太不把税官当人看了,要知道这种事情通常都是衙门里的差役干的。

    当然了,苏州的那些官商权贵也并不是孤立无援,从对“织佣之变”的处理结果上可以看出,朝堂上肯定有不少大员为他们说话,以至于连万历皇帝都无法追究其责任。

    如今,苏州竟然再度发生抗税的事情,而且这次竟然打死了一名朝廷派来的锦衣卫,李宏宇知道这下苏州城可就要出大乱子了,无论是维护朝廷的威严还是杀一儆百,天启皇帝都会严惩此事。

    想想那些苏州的权贵阶层也太没有眼色了,难道没有从去年东林党遭受重创一事中看出朝中局势已经大变,难道没有从天启皇帝年初的诏令中看出天启皇帝推动新政态度的坚决?

    因此,李宏宇当即派人到扬州,召四海商会副会长杜伯清前来海城,有些事情他必须要向杜伯清交待。

    第三天,接到李宏宇消息的杜伯清风尘仆仆地赶来海城见李宏宇,整个人精神十足,显得意气风发。

    当年,杜伯清慧眼独具,敏锐地意识到海外贸易的巨大发展前景,同时更是对李宏宇充满了信任,故而出人意料地在外界不看好的情形下竞价,一举成为了二十名海外贸易的皇商之一,堪称其人生中最为浓墨重彩的一笔。

    虽然杜伯清当年在外界不解的目光中卸任了炙手可热的盐商总会副会长的职务,但从今天的境况来看这无疑是他最为英明的决定,随着海外贸易的蓬勃发展,如今四海商会已然超过盐商总会,他这个四海商会副会长比当年的风头更盛。

    说起来,盐商总会只不过是一个单纯的盐业生意行会,而四海商会则是涉及到除了盐业以外的所有生意,包括粮食在内,其权力和影响力无疑更加巨大。

    尤为重要的是,四海商会的生意规模逐渐呈现扩大的趋势,而盐商总会每年的盐业份额几乎维持不变,这使得杜伯清获得越来越多的财富。

    李宏宇这次让杜伯清前来是让他去苏州一趟,坐镇四海商会苏州分会,想办法确保海外贸易所需货品能及时交货。

    最为关键的一点,禁止四海商会苏州分会的人以任何方式掺和进苏州抗税的事情中,一经发现严惩不贷。

    “大人,您的意思是朝廷会对苏州的那些人下重手?”

    当得知苏州的官吏商贾将会因为几天前的苏州税变而受到严惩后,杜伯清顿时大吃了一惊,神色愕然地望着李宏宇,一脸的难以置信。

    要知道万历二十九年时,苏州打死了那么多税官结果朝廷都不了了之,如今不过是死了一个锦衣卫而已,难道朝廷要为此大动干戈不成,毕竟法不责众嘛!朝廷可一向体恤百姓的疾苦,不会法办那些行凶的工匠。

    “时移世易,皇上锐意革新,如今他们竟然打死了皇上派去的锦衣卫,这与谋反何异?皇上颜面何存?”

    李宏宇微微皱着眉头向杜伯清说道,“既然他们不给皇上面子,那么皇上正好趁着这次机会杀鸡骇猴,你说他们的下场能好得了吗?”

    “大人,这件事会闹得很大?”

    杜伯清闻言立刻意识到事态的严重,别人或许不清楚天启皇帝的性格,可李宏宇可是一清二楚,如此看来天启皇帝这次真的会震怒,因此他迟疑了一下后再度开口问道。

    或许天启皇帝会把事态控制在一个范围内,说到底苏州可是大明富庶之地,一旦把事情闹大的话会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

    “事情是否闹大,取决于苏州的那些人是否知道此事的严重,如果他们依然抱着侥幸心理的话,恐怕这将演变成为一场苏州官商二界的浩劫。”

    李宏宇沉吟了片刻,然后冷笑着向杜伯清说道,“那些人以为躲在幕后里操纵就万事大吉了,如果没有他们的首肯那些工匠们岂能闹得起?他们要是揣着明白装糊涂,那可就是自绝后路!”

    杜伯清闻言顿时陷入了沉默,他身为大明数一数二的商贾又岂会不清楚苏州税变里的那些猫腻,摆明了就是苏州的既得利益集团不想让朝廷动商税,可这次他们打算了如意算盘,恐怕真的会遭受一场灾难。

第七百九十三章 苦肉计

    苏州城,一个高门阔庭的大户人家宅院,客厅。UU小说 www.uu234.com更新最快

    “杜兄,你怎么有空来苏州了,现在不是四海商会正忙的时候?”

    一名大腹便便的中年男子与杜伯清分宾主落座,当侍女端上来热气腾腾的香茗后,中年男子笑着向杜伯清说道。

    此时正是四海商会筹备海外贸易货物的日子,杜伯清这个四海商会的副会长应该留在扬州忙活货物的事情才对。

    杜伯清没有说话,而是望了一眼边上躬身立着的侍女,然后端起茶杯慢条斯理地品了起来。

    “你们先下去吧,没有本老爷的吩咐不得靠近。”中年人意识到杜伯清有些话不想让外人知道,于是冲着屋子里的侍女挥了挥手说道。

    侍女们闻言向中年人一福身,快步离去。

    “杜兄,出了什么事?”等侍女走后,中年人不由得有些好奇地问向了杜伯清,难道四海商会出事了?

    “刘老弟,你老实告诉我,前些天锦衣卫被杀一事你牵涉进了多少?”杜伯清闻言放下手里的茶杯,神色严肃地问道。

    “这……”大腹便便的中年人闻言顿时怔了怔,没想到杜伯清竟然为此事而来,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刘老弟,你我是儿女亲家,有什么事情不能说的?”杜伯清见状不由得沉声说道。

    大腹便便的中年人名叫刘兴文,是苏州有名的大商贾,与杜伯清不仅是好友而且还把女儿嫁给了杜伯清的儿子,这种联姻是古代人际关系网络最为重要的一种方式。

    “杜兄,你知道的,如果没有大家的参与,这么大的事情根本就闹不起来。”

    见杜伯清一副郑重其事的样子,刘兴文知道他并不是在开玩笑,于是正色说道,“小弟虽然也涉及其中,但领头的是张佑海。”

    “张佑海?”

    杜伯清闻言顿时松了一口气,随后冷笑了一声说道,“这张佑海事事都要与你争一个高下,这次好了,让他去面对眼前的这个烂摊子吧!”

    所谓同行是冤家,在苏州地界上,刘兴文和张佑海是有名的冤家对头,两人都是苏州数一数二的大商贾,为了争夺市场明里暗里没少勾心斗角。

    “杜兄,你是不是听到了什么风声?”刘兴文闻言脸色顿时就是一变,连忙沉声追问道。

    “你们这次的篓子捅大了,朝廷如今正在为各地抗税的事情烦心,你们这一闹可就成为了出头鸟,届时朝廷肯定会杀一儆百!”

    杜伯清沉吟了一下,然后神色严肃地向刘兴文说道,“这段时间你行事低调一些,我去见李实给你疏通疏通。”

    李实是朝廷派来苏州监督收税的宦官,自从来到苏州后就没见过苏州那些官吏商贾好脸色,行事处处受阻。

    这个时候宦官的远没有后来那样的权势,连万历皇帝都要忌惮地方豪强的势力,苏州的那些地头蛇们又岂会在意一个小小的宦官,自从嘉靖皇帝后宦官可都老老实实地在京城夹着尾巴做人。

    故而,李实一来苏州就被苏州的那些豪强们给了一个下马威,想要找家酒楼品尝一下苏州的美食,结果在大大小小的酒楼餐馆通通吃了闭门羹。

    万不得已,李实只好去了苏州制造局吃饭,他是朝廷派来的税监有节制苏州制造局的权力。

    “杜兄,这次的事情真的有那么糟糕吗?”

    虽然杜伯清说得情形十分严重,但刘兴文却依然难以相信,犹豫了半响后试探性地问道。

    毕竟他们既然敢对锦衣卫下手自然有一定的底气,考虑到事情的后果,通常而言朝廷见激起了民变肯定会让步,就像万历二十九年那样。

    因此,刘兴文还是觉得事态没有杜伯清说得那样严重,至少也要让他知道杜伯清了解这些事情的渠道。

    “我就告诉你吧,我这次来苏州是大学士亲自派来的!”

    杜伯清知道刘兴文现在还心存侥幸,于是压低了音量说道,“大学士担心苏州的事情闹大了后会影响到海外贸易,同时也是送我一个人情。”

    “大……大学士?”

    刘兴文闻言顿时怔住了,脸上满是愕然的神色,如果是李宏宇的话那么事情可就真的麻烦了,很显然堂堂的大明少傅不会轻易把杜伯清派来。

    “大学士说了,时移世易,如今国家花销与日俱增,故而皇上锐意革新,现在是谁也阻挡不住的,否则必受严惩。”

    杜伯清微微颔首,然后神情凝重地说道,“大学士既然这样说了,那么想必朝廷这次是要动真格的了。”

    “那这下可糟了,那李实现在肯定恨死了我们,届时肯定要落井下石。”刘兴文的脸色不由得变得有些苍白,意识到闯下了大祸。

    苏州的商贾与东林党的关系极好,与浙党的关系也非常融洽,毕竟他们这些商贾肯定不能得罪官场的人,否则如何能在生意上发财?

    可正如杜伯清所说的那样,如今时移世易,浙党已经被东林党一举掀翻进而逐渐消亡,而东林党去年更是元气大伤如今在朝堂上被魏忠贤一方势力死死地压制住,这意味着苏州出事后将很难从朝堂上得到有力的助力。

    万历二十九年的事情之所以不了了之,自然是朝堂上的浙党和东林党联合起来把事情给压了下去,连万历皇帝都不得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如今,浙党的官员依附了魏忠贤,而封疆案风波刚刚平息东林党的官员也不敢冒头,如此一来天启皇帝要收拾苏州的人还不是手到擒来。

    至于“民变”这种事情,主要是看皇帝的态度如何,如果天启皇帝能像万历皇帝那样“体恤百姓”的话,那么这次的事情还会不了了之。

    可一旦天启皇帝被激怒的话,那么后果可就不堪设想,而从目前的情形来看,天启皇帝十有**会采用严厉的手段来解决这件事情。

    “幸亏你不是领头的,否则这次可真的麻烦了。”杜伯清见刘兴文的脸色变得难看起来,于是开口安慰道,“李实就算看不起咱们但他怎么也要给大学士一个面子,故而这次你是有惊无险。”

    “杜兄,我是不是应该出去避避风头?”

    刘兴文此时已经心慌意乱,既然连李宏宇都觉得苏州这次要出大事,那么他不由得想离开这个是非之地,故而想了想后关切地向杜伯清说道。

    “一走了之并不是上上之策,反而容易招来把柄和非议。”杜伯清闻言不由得摇了摇头,沉吟了一下后说道,“不过,现在想办法从中脱身倒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脱身?”刘兴文的眉头顿时就是微微一皱,此时苏州抗税的事情闹得沸沸扬扬,要想从容脱身谈何容易?

    “实在不行,唯有用苦肉计了!”杜伯清在来的路上已经给刘兴文考虑过这件事情,于是想了想后望着他说道,“不过这样一来你要吃些皮肉之苦。”

    “这个不碍事,只要能远离这个是非即可。”刘兴文此时哪里还顾得上是否要吃苦头,闻言连忙急声问道,“杜兄有何法子?”

    杜伯清闻言抬步走到了刘兴文身旁,在他耳旁低语了几句,刘兴文先是略一错愕,随后连连点着头,不得不说杜伯清的法子确实是脱身的良策。

    “好,就依杜兄的意思。”随后,刘兴文一咬牙,郑重其事地向杜伯清点了点头,与逃过这一劫相比,吃点儿苦头又算得了什么?

    就在第二天,刘兴文前去酒楼赴宴的时候发生了一件意外,酒局后或许是因为喝了太多的酒,醉醺醺的刘兴文在酒楼下楼的时候不慎失足从楼梯上滚落,跌得头破血流,径直昏死了过去。

    这使得现场的人顿时就慌了,连忙七手八脚地抬起刘兴文,立刻送去了城里最好的医馆。

    虽然经过大夫的诊治后包扎好了刘兴文的外伤,但刘兴文却昏迷不醒,这可急坏了众人。

    大夫对此也无能为力,毕竟古代医术有限,而刘兴文又是伤了脑袋这样重要的部位,因此他能否醒来只能靠他自己,或许几天后就能苏醒,又或许一辈子都要这样。

    刘兴文的事情在苏州城掀起了不小的波澜,他可是苏州城鼎鼎大名的大商贾,属于跺一跺脚苏州城都会颤三颤的人,自然会引发人们的关注,有人同情他的不幸,也有人对此幸灾乐祸。

    张佑海就是对此拍手称赞的人的代表,刘兴文可谓他在苏州城的死敌,两人为了权势利益明争暗斗,相互暗中使绊子下黑手,虽然表面上和和睦睦,但私底下却恨不得置对方于死地。

    如今,刘兴文遭此不幸张佑海自然是最为开心的了,为此还特意召集朋友喝酒,来了一个一醉方休。

    对于刘兴文此次的遭遇,张佑海声称这是刘兴文平日里干了太多的坏事,故而遭受了天谴,属于罪有应得。

    “天谴?”

    刘府后宅,一家卧房里,本应该卧床昏迷不醒的刘兴文正在悠闲地望着手里的一本古籍,当管家把张佑海在酒宴上关于刘兴文跌倒是天谴的消息告诉他后,他不由得冷笑了一声:

    “不知死活的东西,死到临头了还不知道,老子倒要看看咱们俩谁先遭‘天谴’!”

    显而易见,刘兴文在酒楼摔得那一跤就是杜伯清想到的苦肉计,如意一来刘兴文就能从抗税的事情里脱身,没人会找他商议此事。

    刘兴文口中的“天谴”自然指的是来自天启皇帝的怒火了,现在张佑海蹦得越欢那么届时只会更倒霉。

    虽然张佑海在苏州根基深厚,在京城也有认识的达官权贵,但既然跟他的情形差不多的刘兴文都要用苦肉计从抗税的事情里脱身,那么丝毫没有意识到危险已经临近的张佑海这次又如何能逃过一劫?

第七百九十四章 雷霆之怒

    京城,乾清宫,南书房。UU小说 www.uu234.com更新最快

    “皇上,苏州织造中官李实奏报,苏州的暴民在当地势力的唆使下阻止锦衣卫抓周起元和高攀龙七人,当场打死锦衣卫一人,伤数人。”

    天启皇帝正在批阅奏章,魏忠贤手里拿着一份公文快步走了进来,双手捧着公文躬身说道。

    “什么?”

    天启皇帝闻言有些诧异地抬头望向了一旁躬身而立的魏忠贤,对此显得颇为惊讶,要知道锦衣卫可是天子近侍,出京后可是代表天子的威仪。

    随后,天启皇帝从魏忠贤手里接过那份公文查看了起来,脸色变得越来越严峻。

    “岂有此理,无法无天!”等看完了公文,天启皇帝啪一声将其拍在桌面上,口中冷冷地吐出了四个字。

    周起元是东林党人,封疆案之前挂右佥都御史衔巡抚苏松十府,治所在苏州。

    值得一提的是,原左都御史高攀龙由于被弹劾闲赋在家,与同时闲赋在家的周顺昌、黄尊素和李应升等同为东林党的六人时常到周起元那里相聚,相互间关系密切。

    苏州税监李实的正式官职是苏州织造中官,换句话而言就是苏州织造府的镇守太监,到苏州后首先就被苏州地界最高长官周起元抵制,使得李实这个外来人几乎在苏州寸步难行。

    因此,李实就给天启皇帝上了奏章,言明周起元以及苏州官商权贵抵制其监察税收一事。

    不仅如此,李实还给天启皇帝奏报,高攀龙和周顺昌六人经常到周起元家中聚会,是抵制税收的重要力量。

    虽然高攀龙和周顺昌等人已经被弹劾罢官,但其在社会上的影响力仍在,在东林党中也是有名的人物,故而李实认为这些人无疑给苏州地方上的官商权贵撑腰,反抗天启皇帝的税收新政。

    而且,李实还奏报了另外一件事情,那就是周起元利用职务之便,把朝廷拔下来用于支付织造工匠的十万两银子换成分量不足的薄钱用来发放,差价被其中饱私囊。

    故而周起元引发了织造工匠巨大的民怨,用他的话说就是“迄今吴民恨不能食其肉、寝其皮”。

    李宏宇虽然不在京城但自然也听说了李实弹劾周起元和高攀龙等人的事情,虽然可以肯定的是李实确实在奏章中指出周起元和高攀龙等人抵制朝廷的税收新政,不想让其监察税收的事宜。

    但周起元是否动了给织造工匠十万两银子的事情,这一点儿他还真不清楚,毕竟李实也只是听说没有证据,如何看待此事就唯有见仁见智,联系当时大明的时局来进行判断。

    后世有传言,说周起元涉及到织造工匠十万两银子的事情,是当时的工部尚书兼左副都御史崔呈秀为了打倒高攀龙而故意假借李实的奏章捏造的,以此把高攀龙也牵扯了进去。

    不过,李宏宇认为这个传言不可信,魏忠贤无疑是忠于天启皇帝的,而李实是宦官其所上的奏章不可能让崔呈秀看见,魏忠贤也不敢在奏章的事情造假蒙骗天启皇帝。

    毕竟,天启皇帝先除齐楚浙等派系,后大力打压东林党,岂是那种犹如后世传言般肆意受到魏忠贤摆弄和欺骗的昏君?

    如果天启皇帝真的那么容易糊弄的话,魏忠贤也根本无法有了后来那样显赫的权势他固然可以挟天子以令诸侯,但前提是要拥有足够的实力,像三国时的曹操那样。

    但很显然直到天启皇帝登基才正式登上历史舞台的魏忠贤很难在短时间里拥有这样的权力,而且,那些投靠魏忠贤的人忠于的是天启皇帝而不是魏忠贤。

    有一点李宏宇可以肯定,那就是在李实弹劾周起元和高攀龙等人的事情中,崔呈秀肯定从中落井下石,高攀龙担任左都御史的时候曾经弹劾过崔呈秀,崔呈秀自然要“礼尚往来”置高攀龙于死地。

    由于大明耗费与日俱增,天启皇帝不想动事关大明根基的田赋,故而唯有向商税开刀,此事事关大明的安危他岂会向那些阻挠税收新政的利益集团低头。

    故而,天启皇帝下令锦衣卫去苏州捉拿周起元和高攀龙等人到京城受审,结果就出了锦衣卫被打死的事情。

    说实话,连魏忠贤接到李实的这份奏报后都吃了一惊,万万没有想到苏州的地方势力如此胆大妄为竟然连锦衣卫都敢打死,这无疑触犯了天启皇帝的威仪。

    “万历二十九年苏州就闹过了一次,几乎打杀了满城的税官,当时朝堂上的那些官员历数税官的不是,使得皇爷爷不得不放了他们一马,如今他们不思悔改竟敢挑衅朕,实在是罪无可恕!”

    天启皇帝起身在房间里背着手来回踱了几圈,然后停下来冷冷地向魏忠贤说道,“派锦衣卫的人去苏州查这起暴乱,朕就不相信那里就没有王法了!”

    “皇上,此事的分寸该如何把握?”魏忠贤闻言一躬身,开口请示道。

    毕竟苏州乃天下最为繁华富庶之地,每年的税收占据了朝廷税收不小的比例,故而魏忠贤自然要请示如何办案了。

    “杀一儆百,以儆效尤!”

    天启皇帝冷笑了一声,口中缓缓吐出了八个字,他原本想平缓地推动税务新政,可目前看来如果不让那些地方势力知道厉害的话这商税就别想收上来。

    其实,天启皇帝也不指望把商税全部都收上来,但至少也要与地方上的那些势力平分秋色,乃至地方势力占大头,他身为大明的天子自然要为大明的安危考虑。

    魏忠贤闻言知道天启皇帝这次是真的动怒了,否则不会说出如此杀气腾腾的八个字,故而他要琢磨一下如何处置此事。

    司礼监。

    “总管,不知传召卑职所谓何事?”

    一名身穿锦衣卫服饰的中年人向坐在那里品茶的魏忠贤一拱手,恭声问道。

    “崔指挥,看看这道奏章吧。”魏忠贤冲着放在一旁桌上的一份奏章努了一下嘴,淡淡地说道。

    这名中年人是锦衣卫指挥使崔应元,闻言犹豫了一下,要知道这可不符合定制,不过随后走上前翻开奏章查看了起来。

    “苏州那些人杀了前去拿人的锦衣卫?”

    等看清了奏章上的内容后,崔应元顿时大吃了一惊,自从锦衣卫成立起还从没有发生过去拿人的时候被打死的事情,这可是欺君大罪!

    “杂家准备派你去苏州走上一遭,务必要把那些谋反的暴徒悉数缉拿归案。”

    魏忠贤放下手里的茶杯,面无表情地向崔应元说道,“皇上说了,那些人罪无可恕,因此你此次南下要杀一儆百,以儆效尤!”

    “卑职遵命。”崔应元闻言回过神来,向魏忠贤一拱手后沉声回道,既然天启皇帝已经发话了那么事情就好办多了。

    “这是兵部开出来的调兵文书,你到了南京后调动南京驻军随你一同前往苏州。”

    魏忠贤拿起了一旁桌上的一道公文,递给了崔应元后冷冷地嘱咐道,“你此次前去先礼后兵,让他们交出涉及此事之人,如果他们顽固不化又或者想要蒙混过关的话就只管抓人。”

    “如果有人胆敢以身试法,那么杀无赦!”说着,魏忠贤的双目闪过一道阴冷的光芒,在“杀无赦”上加重了读音,既然他们不让朝廷安生,那么他们也别想好过。

    “卑职明白。”崔应元闻言心中顿时就是一惊,然后躬身回道,魏忠贤这是给了他杀伐的权力。

    “记着,苏州乃大明重要的税赋之地,大明海外贸易不少货品由苏州提供,因此你这次前去只是查案尽量少惹事端。”

    魏忠贤闻言盯着崔应元,神色严肃地提醒他,“苏州距离上海县只有咫尺之遥,一旦你出事的话,那么恐怕没人能保得了你!”

    “总管放心,卑职知道如何去做。”

    崔应元立刻恭声答道,他自然知道魏忠贤为何提起上海县,负责海关司事务的李宏宇就在那里,魏忠贤的意思是让他不要做出招惹到李宏宇的事情来,要不然他的麻烦就大了。

    当然了,魏忠贤也不想阻碍崔应元这次南下捞油水,毕竟这是外出公干官员的一项福利,只是告诫崔应元不要做出招惹到李宏宇的事情来。

    第二天一早,崔应元就率领着一众锦衣卫启程南下,昼夜兼程赶往南京,然后调集了数千南京守军以及百余名南京锦衣卫风风火火前往苏州。

    南京城自然也有锦衣卫衙门,虽然规模和权势不能跟京城的锦衣卫相比,但毕竟也是锦衣卫系统,故而在南京也是一个没人敢惹的衙门。

    听闻这次要去苏州执行公务,被崔应元调去的那百余名锦衣卫自然是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谁都知道这一趟下来肯定能从中捞到不少油水。

    就在崔应元进入南京城后不久,一匹快骑火急火燎地奔出了城门,风驰电掣地赶向了苏州,前去向苏州的周起元等人报信。

第七百九十五章 侥幸心理

    得知南京传来的消息后,苏松巡抚周起元顿时大吃了一惊,万万没想到朝廷竟然如此快就派人来苏州。UU小说 www.uu234.com更新最快

    而且,崔应元竟然带来了兵部调兵的文书,很显然朝廷不准备对苏州发生的事情善罢甘休。

    因此周起元立刻召集了苏州地面上的权贵人物商议应对之策,朝廷这次很显然准备对苏州税变一事动真格的,故而他们必须要控制事态的发展,免得殃及池鱼把自己给牵连了进去。

    经过商议,众人一致决定舍车保帅,交出在苏州税变一事中杀死了朝廷派来锦衣卫的“凶手”,这样一来就可以向朝廷交差。

    至于那几名“凶手”的家眷,有苏州地界上的这些权贵照顾自然会衣食无忧。

    当然了,能成为“凶手”的人自然是生活贫苦的百姓,为了给家人带来富裕的生活甘愿舍弃性命,也着实可怜可悲。

    苏州知府随后下令逮捕了那几名杀死锦衣卫人员的“凶手”,将其投入到了府衙的大牢里,准备等崔应元来后把人给交出去了事。

    由于那几名“凶手”是自愿前去送死,故而苏州知府吩咐大牢里的狱卒对此好生招待,顿顿酒肉伺候,也算是让他们过上了醉生梦死的日子。

    杜伯清得知周起元等人商议结果的时候正在刘兴文的书房里与之对弈,刘兴文为了躲过眼前这一劫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一天到晚待在后宅里打发时间,杜伯清时不时来探望他,陪他聊天下棋解闷。

    “好险呀!”崔应元带兵前来使得刘兴文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冷气,看来李宏宇猜测得没错,天启皇帝要杀一儆百严惩苏州的事情,如果他没有因伤昏迷的话肯定会陷进去。

    “他们的算盘打得真好,竟然想着用几个替死鬼来了结此事,也太小看皇上了,听大学士说皇上励精图治,准备中兴大明,正好趁着这次的事情立威,把商税一事给解决了。”

    杜伯清冷笑了一声,沉声向刘兴文说道,“事到如今他们还冥顽不灵,如果事态无法挽回的话就属于咎由自取。”

    “唉,恐怕他们也有些身不由己。”

    刘兴文顿时叹了一口气,身为苏州的商贾领袖之一他自然清楚张佑海等人的心思,虽然张佑海等人不想多交商税,但恐怕更重要的是官府的那些官员更不想把吃到嘴里的肥肉吐出来。

    一旦那些商贾向朝廷全额交税,那么地方官府的官员就要喝西北风了,如果没有他们点头的话那些商贾岂敢响应天启朝廷的税收政策?届时他们还要不要做生意了。

    “巡抚大人这次十有**难逃一劫,苏州府的官员也势必受到牵连,可惜他们现在还没有意识到事态的严峻。”

    杜伯清知道刘兴文的意思,颇为无奈地摇了摇头后说道,“希望这次的事情能尽快解决,不要耽误了海外贸易的那些货。”

    刘兴文闻言微微颔首,如今大明海外贸易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贸易额逐年增加,他们这些负责供货的供货商从中也获益匪浅,这简直就是从天上掉下来的钱。

    由于当年的竞价,大明海外贸易由二十家皇商负责,二十家皇商下面还有若干向他们供货的供货商,形成了一家庞大的生产和营销网络,刘兴文就是杜伯清下面的一个供货商。

    之所以会有供货商而不是由那些皇商直接生产货品,这是李宏宇的意思,除了有雨露均沾的意味外,更重要的是优化生产。

    俗话说隔行如隔山,与其让皇商们投入资金自己去生产海外贸易所需要的货品,倒不如联合市面上那些可以生产出优秀货品的商家,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

    与此同时,四海商会的实力也会在这种商业联合中滚雪球般增长,在大明商界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崔应元来到苏州后第一件事就是派兵围了苏松巡抚衙门,让苏杭巡抚周起元从大门紧闭的衙门里出来。

    与此同时,崔应元去苏州织造府去见苏州织造中官李实,向其了解了那名锦衣卫被打死的一些细节。

    而后,崔应元派人到苏州府府衙通知苏州知府交出行凶者,作为苏州府负责苏州城的地方治安,如今出了这么大的事情他自然找苏州府要人,也算是给苏州知府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

    崔应元的这一系列举动看起来有些咄咄逼人,实际上他已经是先礼后兵,否则的话他将直接派兵攻破苏松巡抚衙门把周起元给抓了,苏州知府也相关的官吏也难逃牢狱之苦。

    令崔应元没有想到的是,就在他派兵围了苏松巡抚衙门后,不少城里的百姓赶了过来,把他派去的那些士兵给团团围住,阻止那些士兵带走周起元,现场的气氛顿时变得紧张起来。

    苏州知府倒非常知趣,接到崔应元的命令后派差役送来了几名被抓获的凶手,涉嫌在苏州税变事件中杀死锦衣卫。

    崔应元当即提审了那几名凶手,虽然那几个人一口咬定是他们杀了那名锦衣卫,并且还煞有其事地讲述了事发经过,但他还是一眼就看出来这些出身穷苦的家伙是替死鬼,苏州知府很显然是在糊弄他。

    如果崔应元开始还不清楚苏州这起事端的因果关系,在见了李实后他已经明白是怎么回事,与万历二十九年时的情形一样,这是一场由苏州城的权贵势力操纵的阴谋,其目的自然是逼得朝廷放弃对苏州商税的监督。

    除了那些被蛊惑围攻锦衣卫的平民百姓外,躲在幕后的那些谋划者才是罪魁祸首,而崔应元这次来的目标正是冲着那些苏州城的权贵。

    在魏忠贤看来,只有给大明各地的地方势力一个深刻的教训,那么他们才不敢再在商税的事情上阳奉阴违,至少明面上会老老实实的,朝廷能多收一分商税是一分。

    但与此同时,魏忠贤也知道天启皇帝不愿意苏州的商业受到太大的影响,毕竟苏州的税收在大明名列前茅,天启皇帝要的是商税而不是一个烂摊子。

    所以,魏忠贤决定先礼后兵让崔应元带兵前去苏州,使得苏州的那些权贵能从此举中意识到事情不可能轻易地敷衍过去,进而令他们妥协。

    在魏忠贤看来,既然崔应元大张旗鼓地带着兵到了苏州,怎么说苏州的那些权贵也要挑选一个够分量的人来被这个黑锅,以平息此次的事态。

    可事情让崔应元感到失望,苏州府的那些权贵竟然只想用几名平头老百姓来扛这件事情,难道他们真的以为他是傻子可以这样轻易地糊弄?

    虽然对苏州知府的这个行为感到颇为恼火,但崔应元决定再给其一个机会,说到底苏州是大明最为繁华富庶的地方,他也不想把这里搅得不得安宁。

    当年万历皇帝之所以把打杀税官的事情不了了之,确保苏州的稳定也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崔应元知道这件事情苏州知府做不了主,故而给他三天时间,让他交出税变的主谋,如此大的一件事情不可能没有组织者,而那几名凶手顶多只是跑腿的而已。

    苏州知府对此是颇为头疼,现在周起元的巡抚衙门被崔应元带来的士兵围得水泄不通,故而唯有把张佑海等苏州的地方势力领袖召集来商议对策。

    “知府大人,这人可不好交呀,一旦交出来的话岂不是成为了故意与朝廷作对,落人口舌!”

    得知了苏州知府召他们前来议事的原因后,一名衣着华贵的中年人不由得皱着眉头说道。

    与万历二十九年时的情形一样,这次前来捉拿周起元的锦衣卫之所以被人们打杀,被苏州的权贵们解释为民愤使然,是百姓们钦佩周起元的为人而自发前去护卫,免得周起元被锦衣卫的人带走。

    可要是交出幕后组织者的话,那可就成为了阴谋对抗朝廷,不仅要落一个谋反的罪名,而且打杀锦衣卫事件的性质就变了。

    随着那名衣着华贵中年人话音落下,现场的人们嗡嗡地低声议论着,认为其言之有理。

    “诸位,崔指挥此次来者不善,依在下看来咱们不能硬拼,否则肯定要吃亏。”

    见众人好像对交人有所顾忌,坐在苏州知府下首处的张佑海放下手里的茶杯后沉声说道,“既然崔知道想要人来扛罪,那么咱们就满足他,给他找一个‘幕后主使者’来,让其把这件事情给了结了。”

    “本官也正是此意,如果是百姓中有人想要保护巡抚大人,故而邀人前来阻止锦衣卫抓人,结果酿成大祸,这样的话就能解释通了。”

    苏州知府闻言微微颔首,对张佑海的话颇为赞同,现在形势危急确实不宜跟崔应元对着来,还是满足其要求为好,反正只要把责任推到百姓们的身上即可。

    “好,就这样办。”现场的人们纷纷开口附和,随着崔应元的到来,众人心中纷纷感到惊恐,故而谁也不想苏州的事情继续闹下去。

    虽然张佑海等人的愿望是美好的,可崔应元岂是这么容易就打发的?

    此时此刻,他们并没有意识到危险正在步步逼近,还在期望着崔应元在抓到“幕后主谋”后能够息事宁人,进而了结了苏州城的这档子麻烦。

    毕竟,万历二十九年的时候万历皇帝都对打杀税官的事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那么这次崔应元十有**是雷声大雨点小,否则岂会找苏州知府要人,摆明了就是不想把事情闹大。

    魏忠贤绝对不会想到,他所制定的“先礼后兵”之策不仅没有收到应有的效果,反而给了张佑海等人侥幸的心理,归根结底是他们舍不得商税上的利益。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13595/ 第一时间欣赏权驭大明最新章节! 作者:小黑醉酒所写的《权驭大明》为转载作品,权驭大明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权驭大明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权驭大明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权驭大明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权驭大明介绍:
万历四十五年,李宏宇意外成为了一个地方大族三房的大少爷,本能享尽荣华富贵却不料其名下的产业相继被族长恃强霸占。与此同时大明也陷入了内忧外患,关外的战事以及京城的党争使得大明帝国逐渐衰落。为了天下苍生,也为了自己和身边的人,主角决定踏上仕途。不过首先,他必须奋起反击,夺回被族长霸占的产业。作者QQ群366498349本书每天保底更新6000到7000,并且会不定时爆发,欢迎观看权驭大明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权驭大明,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权驭大明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