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权驭大明TXT下载权驭大明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权驭大明全文阅读

作者:小黑醉酒     权驭大明txt下载     权驭大明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八百五十七章 宫心计

    七月底,饮马河。UU小说 www.uu234.com更新最快

    饮马河是乌鲁木齐东边的一条河流,是当地牧民的重要水源,也不知道是谁,给它起了这么一个名字。

    此时,饮马河已经成为了一个巨大的军营,漠西联军与蒙古、大明西征军已经在齐聚此地,军帐连绵不绝,人喧马嘶,一派热闹的景象。

    漠西联军驻地。

    “诸位,咱们的人皆以到齐,因此两天发动总共,务必一举击溃汗庭和明军!”

    帅帐内,漠西联军的统帅是和硕特部的固始汗,召集了漠西联军诸部首领议事,在议事会上沉声宣布。

    听闻此言,现场的人们顿时就是一阵骚动,这一战可是漠西地区前所未有的大战,在汗庭和明军的威胁下,漠西蒙古组建了一支近二十万人的庞大军队,这使得众人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压力。

    在议事会上,固始汗给众位首领一一分派了任务,鉴于此次决战的重要,实力最强的准葛尔部与和硕特部的军队担任主攻,土尔扈特部和杜尔伯特部的军队辅助。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战场有一句老话,叫“兵败如山倒”,面对汗庭和明军这种强大的敌人,巴图尔浑和固始汗都不敢掉以轻心,一旦让土尔扈特部和杜尔伯特部打主攻的话,那么两部的军队十有**会在战场上崩盘,届时影响全局。

    除了战斗力不及准葛尔部与和硕特部外,土尔扈特部和杜尔伯特部将士的战斗意志也稍逊一筹,他们可不愿意当炮灰来成全准葛尔部与和硕特部。

    因此,巴图尔浑和固始汗经过商议后还是决定用准葛尔部与和硕特部来打主攻,这样战胜的几率就更大一些。

    议事结束后,众人纷纷回营准备,巴图尔浑和固始汗立在地图上商议着战场上可能出现的情形以及应对之策。

    “固始大汗,我有些担心,你说巴哈特会不会拉拢别的部族?”谈论中,巴图尔浑想起了一件事情,不由得有些担忧地望向了固始汗。

    如果换做他的话,那么肯定会想办法分化和瓦解漠西诸部,虽然他现在并没有得到这方面的消息,但很显然巴哈特一定会这样做。

    “本汗也有些担心,所以这主攻的事情由咱们来做。”

    固始汗闻言眉头微微一皱,沉声向巴图尔浑说道,他也对此事感到忧心,天知道漠西诸部的首领们会在巴哈特的诱惑下做出何种选择。

    “但愿一切顺利!”

    不过,饮马河的大战一触即发,固始汗和巴图尔浑没办法在此事上纠结,否则会引发漠西联军内部不稳定,这可不是两人所希望看见的,因此巴图尔浑面无表情地说道。

    明军营地。

    在漠西诸部议事的同时,李宏宇也把蒙古西征军和明军的高级将领喊来商议战情,分配作战任务。

    此次蒙古西征军和明军在战场上的主要敌人就是准葛尔部与和硕特部的军队,很显然准葛尔部与和硕特部的军队是漠西联军的主力,故而李宏宇决定全力以赴对付他们,只要将其击溃那么漠西联军也就完了。

    至于土尔扈特部以及杜尔伯特部,虽然这两部的大汗都已经与巴哈特签署了盟书,但李宏宇并不放心,毕竟战场上的局势千变万化,他不得不防备土尔扈特部以及杜尔伯特部背弃盟约。

    因此,李宏宇特意留下了一支机动部队来监视战场上土尔扈特部以及杜尔伯特部的动向,一旦他们没有按照计划行事那么那支机动部队会顶上去迟缓这两部的攻势,给蒙古西征军和明军的主力赢得调整的时间。

    在所有的部队中,李宏宇最看重的自然就是火炮部队,为此他把自己的帅旗设在了那个埋伏着火炮部队的小树林里,率领一万人来保护火炮部队的安全。

    这种总兵力近三十万的大战可不是随便就能遇上的,故而议事的时候众高级将领显得非常兴奋,都恨不得能尽快上战场杀敌。

    议事结束后,众人各自归营准备,李宏宇把李志忠和柴时秀单独留下耳提面命一番,然后才让两人离去,这次两人的部队可是战场上的主力。

    李宏宇之所以把两人留下来,除了交代他们一些注意事项外,还特意叮嘱身为统兵将领的两人不得随意下战场杀敌,他们毕竟是高级将领不是冲锋陷阵的将士。

    等李志忠和柴时秀离开,李宏宇不由得用拳头轻轻捶了捶额头,这段时间来为了准备这次饮马河的大战他忙得团团转,着实累得够呛。

    “大人,请用茶。”这时,诺敏端着一杯马奶茶走了进来,放在了李宏宇面前的桌上。

    “诺敏,你是哪个部的人?”李宏宇品了几口马奶茶,忽然想起了一件事情,不由得开口问道。

    “回大人,我所在的是一个小部族,依附于和硕特部。”诺敏闻言微微一躬身,开口回道。

    “此次漠西调集了全部兵力,你的父兄肯定也在对面的军营里,如果他们战死在了战场上,你会不会恨我?”李宏宇沉吟了一下,放下手里的茶杯后盯着诺敏问道。

    经过与诺敏这段时间来的接触,李宏宇更加能肯定他的推测,诺敏的言行举止完全是漠西蒙古贵族大家闺秀的风范,而且有着一种高傲的气质,因此他可以确定诺敏出自漠西蒙古贵族家庭,而且还是那种很有权势的家族。

    “生死由命,如果他们战死的话那也是他们的命。”

    诺敏闻言脸色顿时就是一黯,她并没有避开这个问题的意思,闻言苦笑了一声后幽幽地向李宏宇说道,脸上的神色显得颇为无奈。

    “我可以给你一个救你父兄的机会,不知道你有没有这个胆子去做。”李宏宇见诺敏神色黯然,知道她不想让父兄战死沙场,于是沉吟了一下后说道。

    “机会?”诺敏闻言微微怔了一下,有些不解地望向了李宏宇,不知道他此言何意。

    “我可以给你的父兄写一封信,只要他们在战场上向我军投诚,那么我将赦免他们的罪责。”李宏宇闻言笑了笑,不动声色地说道,他这样做自然是为了尽量减少战场上的伤亡。

    一旦漠西联军落于下风,那么有了李宏宇这个保证的漠西贵族肯定将斗志全无,那样的话对结束这场战事大有裨益,避免不必要的伤亡。

    换句话来说,李宏宇打的是心理战,无形中动摇了对方的作战意志。

    另外,李宏宇这样做也是为了避免诺敏对他其什么歹心,毕竟诺敏出身漠西贵族家庭,严格来说两人之间是敌对的关系。

    本来,李宏宇并没有把年少的诺敏放在心上,并不认为他有什么威胁。

    不过随着与她接触的增多,李宏宇敏锐地意识到诺敏是一个心智远超同龄人的少女,这样一来他把诺敏留在身边就会有危险,天知道诺敏会不会为了家人想要置他于死地。

    所以对李宏宇而言,现在最好的选择就是把诺敏送走,免得给她刺杀自己的机会,那样一来的话这件事情可就成为了一个笑话。

    “我愿意!”诺敏闻言犹豫了一下好像有所顾虑,不过随后还是一点头,斩钉截铁地向李宏宇说道。

    李宏宇见状心中顿时松了一口气,立刻伏在桌案上谢起信来,要是诺敏不去送信的话那么该郁闷的就是他了,不得不防备诺敏,毕竟诺敏现在在他身边有不少下手的机会。

    “我会派人送你过去。”写完信,李宏宇在上面盖上他的大印后交给了诺敏。

    “不用,我只要一匹马就好。”诺敏把那封信贴身收好,然后向李宏宇摇了摇头说道,如果让漠西联军的士兵知道她跟明军有关系的话那可就糟了。

    “小心!”李宏宇闻言微微颔首,然后开口叮嘱了一句,毕竟此事有着不少风险。

    “没事儿,我很机灵的。”诺敏闻言微微一笑,不以为意地说道,她自然知道此事有风险,但如果能救父兄和族人一命的话她愿意这样做。

    由于时间紧迫,故而诺敏并没有多做停留,随即告别了李宏宇,重新换上了她遇见李宏宇时的那身破衣服,把脸上抹得脏兮兮遮住了容貌,然后骑上一匹马驶离了明军的军营。

    李宏宇立在军营的望台上望着诺敏的背影消失在远处的山丘,他很好奇诺敏的身份,不知道这个性格有些倔强的女孩究竟出自漠西的哪一部。

    第二天中午,漠西联军,准葛尔部军营。

    “回大汗,有个少年闯进了营地想要见您。”

    巴图尔浑正在查看饮马河附近的地图时,一名卫兵走进了帅帐,向他躬身禀报,同时把一对耳环放在了他面前的桌上,“他说您看了耳环就知道他是谁。”

    “快,把他带来。”望见那对耳环后巴图尔浑不由得吃了一惊,连声向那名卫兵说道,很显然他已经知道了对方的来历。

    那名卫兵不敢怠慢,很快就把一名衣着破烂、身上脏兮兮的少年带了进来,正是答应了李宏宇前来送信的诺敏。

    “你们都退下吧。”巴图尔浑打量了一下诺敏,向帅帐里的侍女和卫兵挥了一下手,沉声说道。

    “萨仁,你这些天跑去了哪里,可知道阿爸一直担心你。”

    等侍女和卫兵离开,巴图尔浑起身走到诺敏的面前,神色关切地说道,“你就是逃婚也应该回家,婚礼已经举行,阿爸不会逼着你去嫁人!”

    “阿爸,萨仁错了,让阿爸担心了。”诺敏闻言眼眶不由得一红,一头扑进了巴图尔浑的怀里,眼泪顺着脸颊流了下来。

    原来,诺敏不是别人,正是逃婚的准葛尔部小公主萨仁塔娜,李宏宇猜得没错,她果然出身漠西贵族,而且还不是一般的人家。

    “萨仁,你这段时间去了哪里,阿爸让不少人寻找都没有你的消息。”等萨仁塔娜哭了一阵,巴图尔浑松开了她,神色关切地问道。

    “阿爸,我本来想离开漠西以避开你们,不过后来意外遇上了大明的李大学士,被他收留,这些天一直待在他的身边。”

    萨仁塔娜擦拭了一下眼角的泪水,抽泣着回答了巴图尔浑。

    “李……李大学士?”巴图尔浑闻言顿时就是一怔,双目浮现出惊讶的神色,对此感到颇为意外。

    萨仁塔娜于是就把结识李宏宇的的经过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巴图尔浑,这使得巴图尔浑觉得有些难以想象,没想到萨仁塔娜阴差阳错下居然留在了李宏宇的身边。

    “他是否知道了你的身份,有没有为难你?”随后,巴图尔浑意识到了一件事情,不由得紧张地望向了萨仁塔娜,如果李宏宇没有觉察出萨仁塔娜的身份为何会让她来这里?

    “没有,他只是怀疑我出身漠西贵族罢了,不知道我的真实身份,而且恐怕也想不到我是阿爸的女儿。”

    萨仁塔娜闻言摇了摇头,然后从怀里摸出了那封李宏宇所写的信交到了巴图尔浑的手上,“这是李大学士所写的书信,只要阿爸投诚那么他将免除阿爸咱们族人的罪责。”

    “噢?”巴图尔浑的眉头微微一皱,拆开信封查看了起来,李宏宇在信上明确表明,无论何时何地,只要他率部投诚,那么他就既往不咎赦免其罪责。

    “萨仁,你这一路赶来也累了,先下去休息吧。”看完李宏宇的信后,巴图尔浑的嘴角冷笑了一声,然后收起信微笑着向萨仁塔娜说道。

    萨仁塔娜之所以现在才来到军营,是因为她为了安全和保密起见故意绕了一个大圈,从漠西联军的后方赶了过来,以避免别人的怀疑。

    “阿爸,汗庭和明军此次来势汹汹,集结了十万兵力,一旦开战咱们漠西势必伤亡惨重,既然他们是大汗派来的人,咱们还是降了汗庭吧。”

    萨仁塔娜见状立刻意识到巴图尔浑没有投诚的意思,心中顿时急了,连忙急声说道,她这些天可是见识了蒙古西征军和明军的军威,其训练有素,士气高昂,非常难对付。

    “萨仁,那个汗庭是他们黄金家族的汗庭,不是咱们漠西的汗庭,咱们跟他们没有什么关系,没有必要理会它。”

    巴图尔浑见萨仁塔娜担心漠西联军的处境,于是笑了笑后说道,“实话告诉你,这次漠西诸部团结一心,集结了二十万大军,对明天那一仗势在必得,一定会抓住大明的那个李大学士。”

    “二……二十万?”萨仁塔娜闻言顿时倒吸了一口冷气,她自从出生还从没有听说过如此多的兵力,漠西的战争能有数万人的规模已经非常不错。

    “届时,阿爸倒要看看是谁要向谁投降!”巴图尔浑的双目寒光一闪,语气不无阴冷地说道,对战胜李宏宇和巴哈特信心十足。

    萨仁塔娜闻言双眸闪过惊讶的神色,随后嘴角蠕动了一下想要说什么但最终没有说出口,神情显得有些复杂,似乎有着什么心事。

第八百五十八章 大战饮马河

    “大汗,不好了,昨天来的那个少年不见了,不知道去了哪里?”

    第二天一早,巴图尔浑起床后正在跟巴兰等准葛尔部的高级将领在吃早饭,一名卫兵急匆匆进来禀报道。UU小说 www.uu234.com更新最快

    “什么?”巴图尔浑闻言顿时吃了一惊,万万没想到萨仁塔娜会消失。

    “难道有人绑走了萨仁?”巴兰昨天已经见过萨仁塔娜,眉头顿时就是一皱,沉声向巴图尔浑问道。

    “不可能,军营里戒备森严,要想带一个人出去并不容易。”巴图尔浑闻言摇了摇头,除了巴兰外没人知道萨仁塔娜在军营的事情。

    “难道……”巴兰闻言立刻意识到了一件事情,脸上禁不住浮现出愕然的神色。

    如果不是被绑走那么就是萨仁塔娜自行离开了,由于有人已经假扮萨仁塔娜跟和硕特部和亲,故而萨仁塔娜不用再嫁,这样一来她没有必要离开。

    不过,萨仁塔娜竟然走了,那么就意味着她并不是因为婚事儿离开,故而想来想去巴兰只能想到一个原因,那就是萨仁塔娜回了明军军营。

    “这孩子……”巴图尔浑自然也想到了这一点,不由得无奈地自语道。

    他不知道李宏宇给萨仁塔娜灌了什么**汤,竟然使得萨仁塔娜又回去了,李宏宇本来已经怀疑萨仁塔娜出身漠西贵族,那样一来岂不是成为了李宏宇手里的一个人质。

    “大汗,要不然我派人出去找找,或许能找到萨仁。”巴兰知道巴图尔浑关心萨仁塔娜,于是沉吟了一下后低声说道。

    “已经来不及了,大战在即咱们没有精力去管她,如果她真的回去了那么处境无疑是安全的。”

    巴图尔浑闻言摇了摇头,李宏宇肯定受到了明军的严密保护,萨仁塔娜跟李宏宇在一起的话安全肯定能得到保证。

    巴兰闻言点了点头,知道巴图尔浑言之有理,故而唯有在心里祝福萨仁塔娜。

    饮马河畔,山丘上的小树林。

    李宏宇把帅帐设在了山丘前,此时站在山丘上的小树林里用千里筒观察着对面漠西联军的阵营。

    这个山丘的位置非常好,站在上面可以俯览战场的全局,漠西联军和蒙古、大明联军正在战场上集结部队,双方乌压压地摆开了队形。

    如果单从数量上来看,漠西联军是蒙古、大明联军的两倍,占有绝对优势。

    可从兵源的素质而言漠西联军就要逊色不少,他们的二十万大军是抽掉了漠西诸部几乎所有的青壮年男子,单兵素质肯定不如蒙古和大明联军。

    “禀大人,您的侍女诺敏回来了,要见您。”就在李宏宇观察漠西联军动静的时候,一名护卫快步前来禀报道。

    “她回来了?”李宏宇闻言不由得微微一怔,对此感到颇为意外,按理说诺敏的父兄不应该放她回来才对。

    “大人,你可知漠西这次动员了多少兵力?”在李宏宇的示意下,萨仁塔娜很快被带到了李宏宇的面前,不无焦急地向李宏宇问道。

    “大约二十万吧。”李宏宇闻言瞅了一眼漠西联军的方向,不动声色地回答。

    “他们的兵力是你们的两倍,你们岂能打得赢,不如趁着开战前和谈吧,避免这一仗。”见李宏宇风轻云淡地就说出了“二十万”这个庶子,萨仁塔娜不由得变得有些急了,神色关切地向李宏宇说道。

    在萨仁塔娜看来,李宏宇现在占据了绝对的下风,十万人无论如何都打不过二十万,她既不愿意父兄出事,也不想李宏宇身处险境。

    “现在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已经停不下来了。”

    从萨仁塔娜焦急的神色上,李宏宇知道她是在担心自己,于是笑了笑后说道,“放心,如果没有把握的话我岂会打这一仗。”

    “来人,带她下去休息。”说着,李宏宇沉声吩咐道,这里可是战场,萨仁塔娜不适合待在这儿,还是远离战场为好。

    “不,我要留在这里。”

    不过,萨仁塔娜并没有离开的意思,神色固执地向李宏宇摇了摇头,万一李宏宇败了那么还能以她当做人质逃走,她是巴图尔浑最喜爱的女儿,漠西的那些人肯定不敢伤害她。

    “你是不是想当人质护我逃走?”李宏宇闻言觉得有些意外,不过随从就从萨仁塔娜望向自己的关切眼神中猜到了她的用意,不由得笑着问道,觉得这个女孩还挺有情有义的。

    “我……我是不想错过这场难得的大战。”萨仁塔娜没想到李宏宇竟然如此直白,脸颊刷一下就红了,有些慌乱地解释道。

    她不知道自己这是怎么了,只觉得胸口怦怦地跳个不停,犹如小鹿乱撞一般,这在以前是从未有过的事情。

    “好,那你就留下吧。”见萨仁塔娜脸绯红,李宏宇知道说中了她的心事,于是笑着点了点头,反正他这里也是安全的。

    如果他这里失陷的话,那么意味着这次蒙古和大明联军已经惨败,届时乱军之中萨仁塔娜就是躲到别的地方也不安全。

    没过多久,双方已经在战场上摆好了阵势,李宏宇这方,蒙古西征军和明军一左一右形成了两个拳头。

    漠西联军一方,准葛尔部与和硕特部的军队位于前方,土尔扈特部和杜尔伯特部的军队殿后,摆出了一副决一死战的架势。

    “虽然你们和硕特部这次是漠西军的统帅,但在我看来实力更强的是准葛尔部。”李宏宇用千里筒查看了一下漠西联军的阵势,笑着向萨仁塔娜说道。

    “准葛尔部的巴图尔浑汗是丘尔干议事会的盟主,这次如果不是要联合和硕特部共同作战的话,才不会把统帅让给固始汗。”

    萨仁塔娜闻言不由得开口说道,言语中有几分得意,她对准葛尔部的军力可是非常有信心。

    “你不是和硕特部的人,你是准葛尔部的!”李宏宇闻言不由得望了萨仁塔娜一眼,然后沉声说道。

    “我不是准葛尔部的。”萨仁塔娜没有丝毫心理准备,闻言顿时吃了一惊,脸上流露出慌乱的神色,连忙开口否认。

    “你是谁我不管,你这次能回来向我示警,我已经把你当成了朋友。”

    李宏宇是何等人也,立刻从萨仁塔娜的神色变化中知道她在撒谎,于是笑了笑后说道,一副不以为意的样子。

    “朋友?”心境慌乱的萨仁塔娜闻言微微一怔,对李宏宇的这番言语感到非常意外,李宏宇可是大明的高官显贵,竟然能与她成为朋友。

    就在这时,战场上忽然传来了隆隆的鼓声,李宏宇知道这是漠西联军进攻的信号,于是抬头望了过去。

    “杀呀!”下一刻,漠西联军阵营前方的骑兵动了,犹如开闸的潮水般向对面的蒙古西征军和明军的骑兵奔去,挥舞着手里的马刀和弓箭,发出了声浪巨大的呐喊声。

    这使得萨仁塔娜的一颗心顿时就悬了起来,神色紧张地望着战场上,她还是第一次上战场。

    令萨仁塔娜感到奇怪的是,面对着冲锋而来的漠西骑兵,蒙古西征军和明军的骑兵一动不动地立在原地,好像没有进攻的意思。

    不仅萨仁塔娜,此时正在漠西联军阵营中观战的巴图尔浑和固始汗等人也疑惑不解,骑兵在战场上冲锋起来才能发挥最大的战斗力,可明军和蒙古西征军却丝毫不为所动,难道他们连这个浅显的道理都不知道?

    “捂上耳朵。”萨仁塔娜正感到奇怪的时候,站在她身前的李宏宇忽然转身向她说道。

    萨仁塔娜不明所以,闻言顺从地捂上了耳朵,与此同时,李宏宇身边的一名卫士释放出了一颗带着啸声的红色信号弹,在空中炸裂开来,形成了一朵美丽的红色花瓣。

    砰砰砰……

    就在萨仁塔娜和巴图尔浑等人不解地望着空中那朵鲜艳的红花时,萨仁塔娜身后的小树林里响起了一连串沉闷的声响,紧跟着团团硝烟从小树林里升起。

    在萨仁塔娜惊讶地注视下,数十颗小黑点从从她的头顶越过,落向了冲锋中的漠西骑兵。

    “火炮!”萨仁塔娜立刻意识到了那些闷响、浓烟和小黑点是什么,脸上浮现出震惊的神色,她万万没想到明军的火炮部队竟然藏在了她身后的小树林里,她可一点儿都没有察觉。

    轰轰轰……

    从空中坠落的炮弹相继落在了冲锋中的漠西骑兵中间,发出了一连串的剧烈爆炸,泥土纷飞,鲜血四溅,不少摩西骑兵被爆炸波及,惨叫着跌落下马,很快被后面的骑兵踩成了肉泥。

    由于居高临下,萨仁塔娜看得十分清楚,随着炮弹落地,冲锋中的摩西骑兵被掀倒了一大片,使得冲锋中的摩西骑兵的队形发生了变化,不仅变得稀薄了许多而且还出现了不少空白的地方,很显然空白处的骑兵已经凶多吉少。

    萨仁塔娜正在惊讶明军火炮的威力时,李宏宇身边的护卫又释放出两颗带着啸声的红色信号弹。

    “杀呀!”这一下,那些严阵以待的蒙古西征军和明军的骑兵举起手里的兵器呐喊着,犹如一群下山猛虎一样扑向了冲过来的漠西骑兵。

    随后,萨仁塔娜身后小树林的火炮再度爆发出了巨大的闷响,继续向冲锋的漠西骑兵发动了攻势,炸得那些漠西骑兵是人仰马翻。

    “快,拿下那个山丘,灭了明军的火炮。”固始汗没想到明军的火炮竟然能打如此之远,经过最初的错愕后神色冷峻地向一旁的将领下达了命令,不得不说明军的火炮威力实在是太大。

    那名将领闻言向固始汗一躬身,急匆匆地离开,调集兵力攻向了小树林。

    “通知巴特尔,让他率军协助进攻,务必要拿下明军的火炮部队。”

    固始汗有些不放心,明军肯定会对小树林严防死守,因此他沉吟了一下后再度下达了命令,准备让杜尔伯特部的巴特尔一同攻打。

    此时此刻,固始汗并不知道他犯下了一个大错,如果一开始他就集中手下的重兵端掉明军的火炮部队,那么明军的火炮部队可能就毁了。

    毕竟蒙古西征军和明军的主力被漠西军队纠缠住,不好分兵救援,只能依靠李宏宇驻扎在山包下的明军。

    然而,固始汗为了对付蒙古西征军和明军的主力,无法过多地分兵,因此唯有让巴特尔率军前去,这样无疑是纵虎归山。

    因此,就在固始汗手下的那名将领率军与守在山丘下的明军激战正酣的时候,巴特尔从从背后狠狠捅了他一刀,率军从后面进攻那名将领。

    那名将领此次率领两万兵力前来攻打山包,想要凭借兵力上的优势打垮守卫火炮的部队,可谁成想率军三万的巴特尔却在背后狠狠插了他一刀,毫无征兆地向他发动了进攻,打了固始汗的那名将领一个措手不及,很快就陷入了混乱。

    萨仁塔娜惊讶地望着山丘下的大战,那两万杜尔特的士兵被守卫火炮部队的明军和杜尔伯特部士兵夹击,狼狈不堪,死伤惨重。

    “可恶,他竟然背叛了咱们!”固始汗和巴图尔浑都注意到了山丘下的激战,两人对此是万分震惊,玩玩没有想到杜尔伯特部的人竟会在战场上叛变。

    就在固始汗和巴图尔浑调兵遣将准备前去救援时,漠西联军阵营忽然混乱了起来,负责殿后的土尔扈特部的四万兵力毫无预警地向准葛尔部与和硕特部的军阵发动了进攻,使得准葛尔部与和硕特部的士兵一阵手忙脚乱。

    “这些该死的家伙!”固始汗和巴图尔浑见状脸色顿时变得苍白,口中忍不住齐声骂道,如果单单杜尔伯特部叛变的话这场仗还能打下去。

    可如今连土尔扈特部也投靠了汗庭,那么准葛尔部与和硕特部将陷入被围困的境地,这可不是固始汗和巴图尔浑愿意看见的一幕,如此一来他们就失去了取胜的希望,再打下去只会徒增伤亡罢了。

    因此,固始汗和巴图尔浑当机立断,不约而同地下达了撤退的命令,谁也不想白白地让手下的士兵去送死。

    于是乎,战场上的准葛尔部与和硕特部军队立刻调转方向,一南一北地脱离了战场。

    见准葛尔部与和硕特部的人准备逃走,李宏宇立刻下令身边的护卫释放了三颗红色的信号弹,下令全军进行追击,务必一战定乾坤。

    萨仁塔娜目瞪口呆地望着眼前的一幕,万万想不到一场三十万规模的大战竟然会是这种结局,双方只是刚刚接触漠西联军就败了。

    她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竟然使得土尔扈特部和杜尔伯特部暗中投降了明军,进而给准葛尔部与和硕特部致命一击。

    随后,萨仁塔娜神色复杂地望着身前用千里筒观察着战局的李宏宇,发现这个温文尔雅犹如邻家大哥哥般的李大学士是一个非常可怕的人物,神不知鬼不觉地就分化了漠西蒙古诸部。

    或许,这就是天意,萨仁塔娜的心中不由得泛起了一丝苦涩,要怪就怪漠西蒙古诸部间貌合神离,进而给了李宏宇机会。

    此时此刻,萨仁塔娜唯一希望的事情就是巴图尔汗等人能逃过一劫,不要死在了乱军之中,巴图尔汗手里有李宏宇的亲笔书信,只要他们投降的话一定会安然无恙。

第八百五十九章 一战而定

    晚上。UU小说 www.uu234.com更新最快

    白鹰山下举行了盛大的庆功宴会,一堆堆的篝火围满了喝酒吃肉的士兵,有明军和蒙古西征军,也有漠西军队。

    这里的漠西军队自然是土尔扈特部和杜尔伯特部的士兵,土尔扈特部的和鄂尔勒克大汗与杜尔伯特部的巴特尔是李宏宇的座上宾,巴哈特在一旁作陪。

    其实,现在战斗还没有结束,李志忠、柴时秀等明军和蒙古西征军的将领现在正在率军追击逃走的准葛尔部与和硕特部的军队。

    不过饮马河的战事已经完结,明军和蒙古西征军这次可谓是大获全胜,抓获了大量来不及逃走的准葛尔部与和硕特部的俘虏。

    说实话,饮马河的战局也出乎了李宏宇的预料,他原本以为准葛尔部与和硕特部会拼死抵抗,血战到底。

    可万万没想到巴图尔浑和固始汗竟然这么快就下达了撤退的命令,无形中使得战场上的准葛尔部与和硕特部军队受到影响,进而帮了明军和蒙古西征军一把。

    与鄂尔勒克大汗相比,或许是年龄相近的缘故,巴特尔与李宏宇相处得更加融洽,聊得也更投缘。

    巴特尔想要加入蒙古西征军前去西域作战,李宏宇早就知道他有这个想法,为此非常痛快地就答应了下来。

    如今漠西的局势已经稳定,饮马河一战定了漠西的乾坤,所以下一步他就要集中力量解决西域的事情。

    确切的是,李宏宇的目标瞄上了割据吐鲁番的阿布杜拉,虽然两人签署了和平协议,但李宏宇有的是办法进军吐鲁番。

    就在李宏宇率军前来漠西的时候,叶尔羌汗国的汗庭趁着图莫尔在敦煌战败之际,派遣军队攻打吐鲁番。

    虽然阿布杜拉现在是全力抗衡,不过失去了关西和哈密后他元气大伤,很难抗衡叶尔羌汗庭的这次进攻。

    如果李宏宇没有猜错,今年之内阿布杜拉绝对会被叶尔羌汗国的军队赶离吐鲁番,那个时候他就能光明正大地向吐鲁番进军。

    庆功宴的气氛非常热烈,不过萨仁塔娜的情绪显得非常低落,一个人默默地坐在一个小山包上望着天空中的明月出神,担心被追击的巴图尔浑遇到什么不测。

    “你一天没吃饭了,吃点儿吧。”也不知道过了多久,一盘精致的糕点出现在了萨仁塔娜的面前,李宏宇端着盘子就势坐在了她的身边。

    萨仁塔娜这才发现已经是临晨时分,庆功宴早就已经结束了。

    “谢谢,我不饿。”萨仁塔娜现在哪里有食欲,向李宏宇摇了摇头后说道。

    “告诉你一件事情,我已经下令对漠西诸部以招抚为主,因此你的父兄十有**会被围困住。”

    李宏宇知道萨仁塔娜的心思,于是微微一笑后拿起一块糕点塞进了嘴里,一边嚼着一边说道,“你现在要做的就是养好身子,届时恐怕需要你去劝降。”

    “劝降?”萨仁塔娜闻言怔了怔,不由得望向了李宏宇,一时间没明白他的意思。

    “今天我从一些准葛尔部的俘虏中获得了一个消息,说开战前有一名少年前去准葛尔部军营的汗帐见了巴图尔浑大汗,想必那个少年就是你吧?”

    李宏宇一边品尝着嘴里的糕点,一边慢条斯理地望着萨仁塔娜说道,“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你的阿爸就是巴图尔浑大汗吧!”

    “对不起,我不是有意要瞒着你的。”

    萨仁塔娜闻言顿时面露诧异的神色,没想到她的身份已经被李宏宇看穿了,不过事已至此她也没有什么好隐瞒的了,苦笑了一声后向李宏宇说道。

    “我能理解,如果换做我的话也会这么干的。”

    李宏宇闻言微微一笑,望着萨仁塔娜说道,“据我所知巴图尔浑大汗是个有着雄心壮志的人,这种人最为好面子,因此届时一旦被围困肯定会顽抗到底,到时候你就是巴图尔大汗的台阶。”

    萨仁塔娜闻言眼前顿时亮了一下,李宏宇的意思她已经明白了,是想通过她给巴图尔浑一个台阶,好让巴图尔浑投降,不至于白白送了性命。

    “这个糕点确实不错,你尝尝。”李宏宇见状知道萨仁塔娜的心结已经打开,于是把手里的盘子往她面前一送,笑着说道。

    “嗯!”这一次萨仁塔娜没有拒绝,而是点了点头后拿起一块糕点小口品尝了起来,说实话她现在确实也饿了。

    “禀大人,京城八百里加急!”就在李宏宇和萨仁塔娜聊天的时候,一名护卫急匆匆地奔了过来,把手里的一封紧急公文送到了李宏宇的面前。

    “八百里加急?”

    李宏宇的眉头不由得皱了皱,把手里拿着的糕点往嘴里一塞后拍了拍手,拆开公文查看了起来,一旁的护卫连忙把举着的火把凑到了他的面前。

    萨仁塔娜有些好奇地望着李宏宇,这个时候李宏宇接到加急公文,看来是十分紧要的事情。

    “唉!”等看完了公文的内容,李宏宇不由得苦笑了一声,叹了一口气后说道,“该来的始终会来,避也避不过去。”

    “事情严重吗?”

    见李宏宇一脸的无奈,萨仁塔娜不由得关切地开口问道,她是个聪明的女孩可不会问发生了什么事情,毕竟这是明军的机密。

    “还好吧。”

    李宏宇闻言笑了笑,然后抬头望向了群星璀璨的夜空,显得有些心事重重。

    见李宏宇好像有着心事,萨仁塔娜于是静静地坐在一旁陪着李宏宇,能让李宏宇心情沉重的绝对是件大事。

    能让李宏宇如此的事情自然是大事,李宏宇心中不由得暗自感慨:毛文龙这么一死,后金在辽东可就失去了牵制,袁崇焕呀袁崇焕,你怎么就这么糊涂,擅自斩杀了毛文龙这个总兵官!

    原来,京城送来的这封八百里加急公文上写的正是袁崇焕未经向朝廷请示,擅自斩杀了毛文龙这个东江军统帅,大明堂堂左都督、平辽总兵官一事。

    崇祯皇帝登基后,尤其是魏忠贤等“阉党”被铲除后,东林党出身的袁崇焕得以重用,被任命为右副都御史,然后督师蓟辽兼督登莱、天津军务,挂兵部尚书衔。

    袁崇焕于是返回京城上疏陈述兵事,向崇祯皇帝言明五年内即可复辽,使得崇祯皇帝对其是大加赞赏,下令户部、工部、吏部和兵部皆配合袁崇焕。

    不仅如此,崇祯皇帝还赐予了袁崇焕一把尚方剑,使得袁崇焕的权威一时无两。

    为了实现自己五年平辽的计划,袁崇焕采取了一系列的军事措施,将宁远和锦州合为一镇,让祖大寿镇守锦州,何可刚替代朱梅驻宁远,赵率教守关门,袁崇焕自驻宁远。

    与此同时,袁崇焕上书给崇祯皇帝,先是言明了重用祖大寿、何可刚和赵率教三人是因为三人都是得以托付的猛将,其五年复辽的计划需要三人来辅佐。

    不仅如此,袁崇焕还向崇祯皇帝发下了誓言,如果五年后没有实现平复辽东,那么他将亲手将祖大寿三人斩杀,然后自己到兵部领死。

    崇祯皇帝为此是大喜,于是加封袁崇焕为太子太保,并赐给蟒衣银币,使得袁崇焕的权力和威望达到了一个巅峰。

    由于袁崇焕督师蓟辽,故而毛文龙的东江军就成为了袁崇焕的属下,按理说袁崇焕要想平复辽东应该重用屡次给后金后院制造麻烦的毛文龙才对,可他却出人意料地把毛文龙给杀了。

    根据八百里加急上的内容,袁崇焕假借阅兵唯有登上了东江岛,然后寻找机会让手下擒住没有防备的毛文龙,宣布毛文龙有十二条大罪后,以崇祯皇帝下达御命为由,用尚方剑斩下了其头颅。

    虽然东江岛有兵力数万,但由于袁崇焕声称是奉旨斩杀毛文龙,故而那些将士虽然激愤但无人敢擅动,否则就是抗旨,是杀头的大罪。

    袁崇焕斩杀毛文龙后先是命人用棺材厚葬,第二天又用肉酒等祭品祭奠,又犒劳军士,传檄安抚各岛人民,希望能稳定东江军军心,毕竟东江军可是抗击后金的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袁崇焕,你为什么要杀了毛文龙?难道真的是因为那十二条大罪?”

    李宏宇仰望着天空中闪烁的星辰,眉头微微皱着,对袁崇焕此举百思不得其解,那十二条大罪虽然不是空穴来风但根本没有袁崇焕说的那样严重。

    毛文龙所做的那些事情不仅李宏宇知道,原登莱巡抚袁可立也一清二楚,不过鉴于东江岛孤悬在后金后院,因此毛文龙的一些行事虽然不妥但也并不是什么大罪。

    毕竟东江岛的形势特殊,需要一个有能力和魄力的人来镇守,而不能拘泥于平常的法令,如果不是毛文龙,有谁能在东江岛坚守并一力建成了令后金头疼的东江军?

    再者说了,毛文龙不仅是朝廷左都督这样的大员,而且还持有天启皇帝赐予的尚方剑,既然崇祯皇帝登基后没有收回毛文龙的这把尚方剑,那么就意味着,毛文龙的尚方剑依然有着效力。

    可袁崇焕竟然用崇祯皇帝赐予的尚方剑斩了同样持有尚方剑的毛文龙,这根本就与礼不合,天下间哪里有尚方剑斩尚方剑的道理?

    “唉!”想着想着李宏宇不由得叹了一口气,虽然他知道此事里面必有隐情,但由于他现在身在漠西,根本无力去管这件事情,只能等以后回京再说。

    不过,对于袁崇焕五年平辽的海口,李宏宇心中颇为有些不以为然,后金如今正是崛起的时期,袁崇焕用什么来击败它?

    数天后,李宏宇接到了一个消息,李志忠把巴图尔浑等两三万准葛尔士兵围困在了一处山谷中。

    此时,乌鲁木齐城的固始汗已经被围困了好几天,围城的明军、蒙古西征军等军队也不攻打只是将其牢牢围住,使得城里的人提心吊胆,惶恐不安。

    对于城外军队的举动固始汗是忐忑不安,不清楚他们为何要这样做,这种只围不打对他们而言简直就是一种煎熬。

    原因很简单,李宏宇再跟固始汗打心理战,在对峙中消磨固始汗的意志,也令城里的和硕特部士兵军心越来越乱。

    伊犁东部的一个山谷,两三万准葛尔士兵拥挤在谷内,山谷的前后两个出入口已经被李志忠派人牢牢堵住。

    实际上,巴图尔浑等人进入这个山谷并不是偶然,是李志忠故意将逃走的他们赶进了山谷里,进而使得其成为了瓮中之鳖。

    巴图尔浑并不想困在山谷里,因此组织了几次突围,可惜很快就被围在谷口的明军和蒙古西征军的士兵给打了回来,以至于士气低落,斗志皆无。

    尤其令巴图尔浑感到担忧的是,由于逃走时匆忙随身的粮食都已经吃完了,已经开始有人杀战马充饥,再这样下去的话部队一定大乱。

    可巴图尔浑现在一点办法也没有,谷外的明军和蒙古西征军就是老老实守住谷口,根本就不跟他们短兵相接,使得他们只有被困在这里。

    帅帐。

    “大汗,现在士兵们已经开始杀战马了,等到马匹也被吃完,那么形势就不好控制了。”

    巴图尔浑召集了手下的高级将领议事,一名将领不由得忧心忡忡地说道,一旦断粮那么军队就将失控。

    “大汗,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咱们要不先降了他们,熬过这一关。”另外一名将领试探性地说道,万一真到了连战马都被杀光的地步那事情可就一发不可收拾了。

    “投降?”巴图尔浑的眉头顿时就是微微一皱,他何尝没想到先度过这一关,可巴哈特和李宏宇不会轻易放过他。

    一旦投降,现场的这些高级将领可能没事,但他一定会倒霉,至少也要被囚禁,他可不认为旨在统一漠西的巴哈特和李宏宇会放虎归山。

    可现在的局势对巴图尔浑万分不利,现在既无法突围又面临粮食紧缺,再这么下去估计有将领就会有二心了,说不定一刀砍了他的脑袋邀功去。

    “禀大汗,大明李大学士派来了使者,要见您。”就在巴图尔浑感到棘手的时候,一名士兵进来禀报道。

    “使者?”在座的将领们不由得面面相觑,没想到李宏宇会派人来,随后双目光就显露出兴奋的光芒,很显然使者是来劝降的。

第八百六十章 臣服

    “让他进来!”

    巴图尔浑注意到了那些将领们的反应,心中不由得暗叹了一口气,看来这些将领们都想要投降了,于是面无表情地说道。UU小说 www.uu234.com更新最快

    “小公主?”

    就在巴图尔浑心中暗自盘算着如何应对李宏宇派来的使者时,汗帐的门开了,大明的使者快步走了进来,当看清来人的容貌后不由得微微一怔,现场随后爆发出一声惊呼。

    来的使者不是别人,正是巴图尔浑的小公主萨仁塔娜,包括巴图尔浑在内,所有人都没有想到萨仁塔娜竟然会是大明的使者。

    在座的众将都是准葛尔部的高级将领,自然认识萨仁塔娜了,除了巴兰外其余人还以为她嫁给了和硕特部和亲去了,因此自然想不到萨仁塔娜会成为明军的使者。

    “见过阿爸。”萨仁塔娜见巴图尔浑等人安然无恙,一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走上前向愣神的巴图尔浑躬身行礼。

    “萨仁,你怎么来了?”巴图尔浑回过神来,不无诧异地问道,萨仁塔娜的出现着实出乎他的意料。

    “阿爸,女儿受大明李大学士所托前来当说客。”萨仁塔娜闻言一本正经地望着巴图尔浑说道。

    “说客?”巴图尔浑早就猜到了萨仁塔娜的来意,知道她是来劝降的,不过没想到会用“说客”二字。

    “李大学士说了,如今胜负已分阿爸没有必要为了一时意气而徒造伤亡,只要阿爸归附汗庭,那么他先前给阿爸的书信就依然有效。”

    萨仁塔娜微微颔首,她其实也是第一次听说“说客”这个词,是李宏宇刻意吩咐他这样说的,比“劝降”听上去要好听的多,更容易让巴图尔浑接受。

    “书信?”听闻此言,现场包括巴兰在内的高级将领们不由得愕然对视了一眼,他们并不知道书信的事情。

    “李大学士果真这样说的?”巴图尔浑闻言眼前不由得亮了一下,压抑着心中的激动沉声问向了萨仁塔娜,李宏宇在信里给他的待遇还是非常优厚的。

    其实,巴图尔浑自然相信萨仁塔娜的话,毕竟萨仁塔娜是他的女儿,自然不会骗他,不过他毕竟是准葛尔部的大汗,对于“归附”这件事情自然要保持气度和风度。

    “此事千真万确,是李大学士亲口对女儿说的。”

    萨仁塔娜闻言点了点头,正色向巴图尔浑说道,“阿爸,李大学士说了,天下蒙古本是一家,与其打打杀杀大家都没有好日子过,不如归附汗庭,天下一统,这样就会少了无谓的争斗和打杀。”

    在场的高级将领们闻言纷纷望向了巴图尔浑,觉得李宏宇所言确实也有几分道理,巴图尔浑想要统一漠西不也是为了大家过上舒心的日子?

    况且,既然李大学士与萨仁塔娜关系看上去比较密切,那么想必也不会亏待了他们准葛尔部。

    “萨仁,自从逃婚后你一直待在李大学士身边伺候他?”巴图尔浑岂会不知道众人心中所想,因此沉吟了一下后不动声色地问道。

    “嗯。”

    萨仁塔娜自然实话实说了,反正这也不是什么秘密,向巴图尔浑点了一下头后说道,“据女儿来看,李大学士是一个言而有信的人,阿爸不必担心他会反悔。”

    听闻此言,现场在座的高级将领们不由得相互对视了一眼,双目中有着意味深长的神色。

    巴图尔浑的嘴角闪过一丝不易觉察的笑意,他刚才的那句话是故意而为,重点不是确定萨仁塔娜逃婚,而是明确两人之间的关系,“伺候”二字令人浮想联翩。

    在漠西蒙古像萨仁塔娜与李宏宇之间的关系,自然是萨仁塔娜要侍寝李宏宇了,这样一来萨仁塔娜就成为李宏宇的女人,他无形中就与李宏宇和了亲,这样的话他就有了一个归附的台阶。

    萨仁塔娜现在哪里有心情琢磨巴图尔浑的言外之意,根本就没有意识到巴图尔浑那句话的真实含义,神色关切地望着巴图尔浑,希望巴图尔浑能率众投降,这可是他们现在唯一的一条生路。

    “好,既然小公主都这样说了,那么本汗就相信李大学士一回。”

    见萨仁塔娜神色担忧,巴图尔浑微微一笑后站起了身,高声向在场的将领们说道,“走,跟随本汗出谷,归附汗庭!”

    呼啦一声,现场的将领们纷纷站了起来,簇拥着巴图尔浑和萨仁塔娜离开了帅帐,有了萨仁塔娜与李宏宇的那层特殊关系大家的心情无形中轻松了许多,不必担心投降后受了委屈。

    乌鲁木齐城。

    随着围城时间的一天天的增加,乌鲁木齐城里恐慌气氛日益加剧,无论是军队还是百姓皆颇为惶恐,可谓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固始汗对目前的局势感到非常头疼,城外军队既不攻城也不喊话,这使得他根本不知道巴哈特和李宏宇究竟是何用意。

    难道对方是等着他投降?可他堂堂的和硕特部大汗岂能毫不抵抗就投降,那样的话既没有面子也无法为自己与和硕特部争取到一些权益。

    所以,固始汗也不派人与城外接触,等着城外的人主动开口,这样的话在谈判的时候他就占有优势。

    可是,随着明军把红夷大炮等火炮摆在乌鲁木齐城外,这使得他的心中越发没了底,他在饮马河畔可是见识了明军火炮的威力,乌鲁木齐的城防根本就挡不住那些火炮的炮弹。

    固始汗很清楚,李宏宇这是在向他表明强硬的态度,除了头向外他好像已经没有了别的出路。

    可固始汗并不甘心,再怎么说乌鲁木齐城还在他的手里,里面有着两三万士兵,这就是他的本钱和底气。

    “禀大汗,巴图尔浑大汗在城外求见。”就在固始汗独自喝着闷酒的时候,一名士兵进来禀报道。

    “巴图尔浑来了?”固始汗闻言不由得微微一怔,随后眼前一亮,难道准葛尔部打了过来?

    不过随后固始汗双目的亮光就黯淡了下去,如果巴图尔浑真的打过来,那么城外岂会一点儿动静都没有。

    “莫非……”

    猛然间,固始汗心中有了一种不祥的预感,连忙放下手里的酒杯快步走出了房间,他要亲自到城头看看巴图尔浑是否投向了汗庭!

    当来到城头望见与围城的明军和蒙古西征军将领谈笑风生,仿佛饮马河一战根本没发生的巴图尔浑,固始汗的一颗心顿时猛然往下一沉,看来他猜测的没错,巴图尔浑果然投降了。

    这不仅意味着固始汗现在是孤军奋战,更为重要的这将给守城的将士造成巨大的心理冲击。

    “大汗,要不要打开城门放巴图尔浑大汗进来?”固始汗愣神的时候,一名将领凑上前低声问道。

    “打开城门,本汗要出城!”

    固始汗的嘴角闪过一丝苦涩的笑意,他自然清楚巴图尔浑的来意,肯定是要劝降,既然事情到了这个地步他还有什么好坚持的,难道真的要等城外的人攻城?

    随着固始汗下令打开城门,漠西地区四大部族悉数臣服于巴哈特代表的“汗庭”,漠西地区进入了统一的时期。

    巴哈特对此是万分激动,他没想到自己的西征竟然会如此顺利,竟然这么快就攻下了漠西,使得漠西四大部臣服,这可是一件值得自豪的丰功伟绩。

    同时,这也意味着蒙古汗国分裂了近两百年后终于迎来了鞑靼部和瓦剌部的统一,而巴哈特自然就成为连接蒙古汗国最有权势的人。

    接下来,巴哈特的目标就是漠北的喀尔喀部,也成为外喀尔喀部,与巴哈特所在的漠南喀尔喀部相对。

    说起来,漠南喀尔喀部与漠北喀尔喀部关系密切,有着非常亲近的血缘关系。

    北元时期,漠南的内喀尔喀部与漠北的外喀尔喀部同属于达延汗时代蒙古六万户之一的喀尔喀万户。

    当时,喀尔喀部的正式名称为“喀尔喀万户左翼”,不过到了十六世纪中叶,一部分喀尔喀部百姓从漠北草原迁徙到大兴安岭以南的漠南地区游牧,自此喀尔喀万户就分成各自独立的漠北地区的外喀尔喀七部和漠南地区的内喀尔喀五部了。

    漠北喀尔喀部的疆域非常广阔,东接呼伦贝尔,西至科布多,南临大漠,北与布里亚特蒙古接壤,被三个大部族的大汗统治,即土谢图汗、札萨克图汗和车臣汗。

    与漠南蒙古和漠西蒙古相比,漠北蒙古的生存环境显得比较恶劣,要不然当年内喀尔喀部也不会从漠北迁到漠南。

    故而,对于漠北的喀尔喀部,李宏宇认为不宜大兵压境,反正现在巴哈特已经拥有了漠西地区以及漠南蒙古右翼的西部地区,现在应该休养生息,对漠北的喀尔喀部采用逐渐渗透的策略。

    值得一提的是,巴哈特虽然打着林丹汗的旗号以蒙古汗国汗庭的名义进行的西征,不过他现在并不臣属林丹汗,只是尊称林丹汗为名义上的蒙古大汗。

    双方势力的范围以漠南蒙古右翼中间为界线,巴哈特占有漠南蒙古右翼的西部地区,而林丹汗占据漠南蒙古右翼的东部地区。

    当得知巴哈特打下了漠西蒙古,臣服漠西蒙古四大部时,林丹汗对此是大吃了一惊,他还以为巴哈特要铩羽而归,没成想却做成了这件他一直想要做而无法达成的事情,心中既羡慕又嫉妒。

    林丹汗现在的日子并不好过,虽然西征军使得他的疆域得以大幅度扩大,可是随着后金的崛起这些年他不得不把精力放在对付后金上面,后金已经使得科尔沁等不少漠南蒙古左翼东部的部族投靠。

    对此,林丹汗是颇为恼火,很显然后金的手太长了,竟然伸到了他的地界。

    值得一提的是,林丹汗早就看出了后金对他的威胁,故而很早就与大明结盟,历史上多次派兵协助明军作战。

    当年林丹汗答应广宁巡抚是王化贞出兵并不是妄言,由于王化贞无法击败后金故而对林丹汗的蒙古军非常依赖,希望林丹汗能出兵四十万攻打后金,一举消灭后金,为此献出了丰厚的回报。

    当然了,王化贞之所以认为林丹汗有四十万大军也不是没有根据的。

    历史上,林丹汗在与明朝结盟之后于1万历四十七年派使臣携国书出使后金,林丹汗在国书中以“四十万蒙古国之主巴图鲁成吉思汗”自居,蔑称努尔哈赤为“水滨三万女真之主”,警告努尔哈赤不得进犯广宁。

    正是因为这封国书,使得对蒙古情形并不清楚的王化贞认为林丹汗真有四十万兵马,故而对此是倍加依赖,要知道这可是比林丹汗的察哈尔部的人口总数都要多。

    当年努尔哈赤大举进攻广宁时,林丹汗并不是没有行动,先后两次共出兵三万驰援广宁,第一次一万人,第二次两万人。

    可惜的是,林丹汗万万想不到王化贞竟然如此不堪,白白拥有数万明军而守不住城高墙厚的广宁城,以至于那一万先锋蒙古兵还未抵达广宁,广宁就已经失守,因此只能转而守卫山海关。

    至于第二批两万人则被风雪所阻在半路,当风雪听后得知广宁失陷,故而撤了回去。

    由此可见,在林丹汗的心目中后金才是他的最大敌人,为此联合大明予以对抗后金。

    如今随着明军固守关锦防线,林丹汗将要独自面对后金,双方时常爆发冲突,为此林丹汗可谓苦不堪言。

    这也使得林丹汗没有能力掌控劳师远征的蒙古西征军,使得西征军逐渐成为了喀尔喀部的天下,他对此也唯有默认这个现实。

    至少,巴哈特所在的喀尔喀部与林丹汗是盟友的关系,这使得林丹汗不用担心来自西边的攻击,专心对付后金。

    当然,这正是李宏宇所希望的事情,既然大明只能固守等待机会,那么骚扰后金就由林丹汗来做。

    当漠西蒙古被巴哈特征服后,蒙古汗国诸部按照势力不同分为了四大部分,一个是林丹汗的蒙古汗国汗庭本部,一个是巴哈特统治的诸部,一个是漠北喀尔喀部,另外一个就是投靠了后金的科尔沁等部。

    由于后金的关系,林丹汗与科尔沁等投降了后金的蒙古诸部关系最糟,双方现在已经撕破了脸,私下里打得难解难分。

    巴哈特统治的蒙古诸部则进入了休养生息的阶段,毕竟西征军已经打了七八年的仗也该好好休养一番,对那些归顺的蒙古诸部进行改革,加强中央集权,消除原有的汗王对诸部的影响。

    虽然巴哈特可以休养生息,但李宏宇却不能闲着,因为他还有一件事情要做,那就是攻取西域的吐鲁番地区,以此为跳板进一步掌控西域。

    这也是蒙古西征军在休整之前的最后一战,只要李宏宇攻下了吐鲁番,他们就可以回家跟家人团聚。

第八百六十一章 兵不血刃

    崇祯三年四月,哈密。UU小说 www.uu234.com更新最快

    提到哈密,就不得不说起由永乐皇帝于永乐二年设立的哈密卫。

    随着吐鲁番汗国和叶尔羌汗国的兴起,哈密卫逐渐成为了这两个汗国的属地,直至李宏宇击败图莫尔,这才把哈密收复。

    自从二月以来,相继有明军和蒙古军队进入哈密,驻扎在哈密城以及周边地区,总兵力有十万之众。

    按照李宏宇的计划,他将在五月份进攻吐鲁番,然后西征军也将休养生息,接下来就是花时间对攻占的关西、哈密以及吐鲁番进行经营和建设。

    此时,阿布杜拉已经在吐鲁番战败,带领手下的士兵逃出了吐鲁番,进入哈密寻求庇护。

    满桂答应了阿布杜拉的请求,将其和跟随他一起逃出来的数千兵力安置在了哈密城附近的一个军营里。

    说起来,阿布杜拉也着实倒霉,本来吐鲁番的火洲城有着很强的城防,他也囤积了两三年的物资。

    如果叶尔羌汗庭的军队攻打的话阿布杜拉肯定能撑上一两年,届时叶尔羌汗庭的军队肯定就会撤退,除了后勤方面的因素外还与叶尔羌汗国国内的形势有关。

    由于叶尔羌汗国国内有许多小汗国,故而一旦叶尔羌汗国汗庭的军队长时间被拖在吐鲁番,那么受其压迫的那些小汗国肯定会起兵造反,这是叶尔羌汗国与大明最大的不同,大明拥有稳定统一的内政。

    这一点,叶尔羌汗国与莫卧儿帝国比较相似,除了中央政权外疆域内还有许多地方政权,这就注定了他们的军队没办法长期远征。

    以当年称霸中亚的帖木儿帝国为例,当帖木儿病死在东征大明的路上后,庞大的帖木儿帝国立刻陷入了内乱的境地,各地纷纷造反,再加上帖木儿诸子为了汗王争夺不休,帖木儿帝国为此由盛转衰。

    而大明绝对不会遇到这样的事情,即便是皇帝死在了外面,那么太子也会在群臣的拥立下继位,地方上更不会群起造反了。

    之所以说阿布杜拉倒霉,是因为当叶尔羌汗国汗庭的军队围住火洲城后,火洲城里出了叛徒,半夜打开了城门,放城外的叶尔羌汗国汗庭的军队入城,打了睡梦中的城中守军一个措手不及。

    四万吐鲁番军队,阿布杜拉在混乱中只带了数千人逃了出来,被追兵尾随了一路,从火洲城追到了哈密城,模样非常狼狈。

    由于事发突然,再加上当时形势混乱,阿布杜拉的妻妾和儿女悉数与之走散,后来才得到消息,他的妻妾被汗庭的将领霸占了不说,家人和子女差不多全部被杀死

    这使得阿布杜拉深受打击,然后给予阿布杜拉重创的是那个打开城门的叛徒,竟然是被其饶了一命的图莫尔,图莫尔因为献城之功被叶尔羌汗庭委以重任,成为了吐鲁番新的统治者。

    阿布杜拉无论如何都想不到背叛他的竟然会是图莫尔,早知道这家伙狼心狗肺的话他当时肯定就以战败的名义宰了他,何至于酿下这等大祸?

    现在,阿布杜拉的脑海中只有“复仇”二字,可惜他实力有限,不仅只有数千兵力而且连军需都是明军提供的,故而他唯有依附于明军,希望有朝一日能够攻破火洲城,把图莫尔千刀万剐。

    因此,得知了明军将要进攻吐鲁番的消息后,阿布杜拉是出谋出策,竭尽全力帮助明军。

    李宏宇自然重用阿布杜拉了,阿布杜拉在吐鲁番经营多年,可谓根基深厚,由他相助的话明军攻取吐鲁番就容易了许多。

    由于叶尔羌汗庭的军队已经班师,故而吐鲁番的军队有五六万人的模样,其中火洲城有三万人,其余的都是分布在各地的地方武装。

    这些地方武装就是人们口中的小汗国,为了自保就成为了墙头草,哪方势力占据上风他们就投靠哪一方,反正无论谁执掌大权都需要他们来治理地方。

    虽然吐鲁番的兵力不多,但李宏宇还是准备了十万兵力,这些兵力肯定不是为图莫尔准备的,而是为了对付叶尔羌汗庭的军队,一旦明军攻占了吐鲁番,那么叶尔羌汗国的汗庭很有可能派遣大军来争夺,届时难免要爆发一场大战。

    为此,李宏宇已经在关西和哈密准备了足够多的粮草,毕竟西域不比草原和大明内陆,地广人稀又有很多隔壁和沙漠,要想在地方上补充根本不现实,故而他提早进行了准备。

    四月上旬,李宏宇在哈密城举行誓师大会,以满桂为先锋,统帅三万大明西征军开路,他率领剩余的部队押后。

    阿布杜拉为此是积极请战,成为了满桂的副将,与满桂一同为大军开路。

    由于明军此次来势汹汹,再加上阿布杜拉的因素,故而满桂的先锋部队一路上行进的非常顺利,沿途的城池和地方武装纷纷望风而降。

    毕竟两年前明军在敦煌打的那场大胜历历在目,以及图莫尔背叛阿布杜拉为人不齿,故而人们自然不会为其拼命。

    结果,等满桂一行人抵达火洲城时,阿布杜拉的身边竟然聚集了两万吐鲁番军队,这着实出乎了李宏宇的意料,看来阿布杜拉在吐鲁番的口碑非常不错。

    面对明军的进攻,火洲城的图莫尔一边积极备战,一边向叶尔羌汗国汗庭求援,很显然他挡不住明军,唯把希望寄托在叶尔羌汗国汗庭的身上。

    五月上旬,满桂和阿布杜拉率军包围了火洲城,短短一年时间里火洲城的百姓经历了两次围城事件,与去年的惊慌失措相比这一次反而显得非常平静。

    毕竟,这一次围城的是阿布杜拉,阿布杜拉再怎么说也曾经是吐鲁番的统治者,自然不会让手下的士兵攻进城后烧杀劫掠。

    当满桂和阿布杜拉抵达火洲城的时候,李宏宇的大部队依然在哈密城,李宏宇好像并不着急,慢条斯理地在哈密整训着队伍。

    而且,满桂和阿布杜拉虽然包围了火洲城,但却围而不攻,这令城里的守军提心吊胆,晚上根本就不敢安稳睡觉,天知道明军何时就攻城了。

    显而易见,李宏宇这样做是把目标瞄准了前来救援的叶尔羌汗国汗庭的军队,是典型的围点打援。

    在李宏宇看来,火洲城的吐鲁番军队根本不足为惧,要想守住吐鲁番必须要过叶尔羌汗国汗庭军队这一关。

    所以,李宏宇以火洲城为诱饵,想要引诱叶尔羌汗国出兵,只要击败了叶尔羌汗国汗庭的军队那么吐鲁番就可安矣。

    然而,令李宏宇感到失望的是,从五月到八月,整个三个月过去了,叶尔羌汗国汗庭并没有出兵的意思。

    事后李宏宇才知道,当叶尔羌汗国发现吐鲁番的百姓和地方势力不仅没有反抗,反而欢迎来袭的明军,使得明军兵不血刃地就抵达了火洲城后,意识到吐鲁番是一块不值得收复的领土,否则势必陷入到战争的泥潭。

    毕竟,明军可不是西域的那些小国,有着雄厚的国力,一旦开战那么叶尔羌汗国必将元气大伤。

    再者说了,吐鲁番地区反正已经不是叶尔羌汗国统治的地方,叶尔羌汗国的君臣经过一番左右权衡后决定舍弃吐鲁番这个难以治理的地区。

    这令李宏宇一时间有些苦笑不得,早知道叶尔羌汗国会放弃吐鲁番的话他何必如此劳师动众,还傻乎乎地在哈密白白等了三个月。

    虽然李宏宇不着急攻打火洲城,但经过三个月的围困后,火洲城里的守军在这种精神高度紧张的煎熬中惶惶不可终日。

    终于,城里的一名将领经过一番权衡后决定学图莫尔,而且做得比图莫尔更加彻底,在一个晚上径直发生了兵变,攻进汗宫囚禁了图莫尔,城里的战斗整整持续了一夜。

    城外围城的军队被惊醒后纷纷看着热闹,等到了第二天发动政变成功的那名将领打开了城门,把满桂和阿布杜拉放了进去,这使得满桂是哭笑不得,无疑打乱了李宏宇围点打援的计划。

    不过,事已至此也没有办法,满桂唯有先行进城,然后把发生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诉了李宏宇。

    李宏宇得知此事后无奈地叹了一口气,率领两万人马前去火洲城,作为明军的最高统帅他自然要去火洲城宣示新主人的诞生。

    至于其余的兵马,李宏宇让他们继续在哈密休整,也算是对吐鲁番地方势力以及叶尔羌汗国的一种威慑。

    值得一提的是,出于对图莫尔的痛恨,阿布杜拉进城后让手下屠了图莫尔全家,亲自用刀砍下了图莫尔的脑袋来祭奠死去的亲人。

    等满桂接到消息赶过去的时候,图莫尔的家人已经纷纷倒在了血泊里,图莫尔肩膀上的脑袋也不见了踪影。

    考虑到阿布杜拉对图莫尔的仇恨,以及阿布杜达的特殊身份,满桂并没有追究这次的违纪事件,让人收拾好了图莫尔一家的尸骨安葬。

    李宏宇抵达火洲城后迅速建立起了当地的政务部门,负责处理地方上的日常事务,在吐鲁番推行一系列的改革来改善民生,加强统治。

    十月份,李宏宇在火洲城忙得团团转时,叶尔羌汗国派来了使者,希望与大明签署和平协议,愿意向大明称臣纳贡。

    叶尔羌汗国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明军轻而易举就攻下吐鲁番地区引发了叶尔羌汗国汗庭官员们的恐慌,为了避免战争唯有按照惯例采用向大明称臣纳贡的法子。

    现在看起来这好像是一件比较丢人的事情,可在明朝时期这却是一种非常正常的行为,例如曾经雄霸中亚的帖木儿帝国开国大汗帖木儿虽然想要东征大明,但之前他也曾经向洪武皇帝称臣纳贡,毕竟当时大明是世界上最为强大的东方帝国。

    李宏宇现在自然不想打仗了,不仅吐鲁番,关西和哈密地区都需要休养生息和治理,以巩固统治,否则的话先前的仗都白打了。

    当叶尔羌汗国向大明称臣纳贡的消息在西域传开后,西域的那些小国汗王纷纷到火洲城来拜见李宏宇,以寻求李宏宇的保护,这使得李宏宇的声威在西域达到了一个新的顶点。

    为了巴结李宏宇,西域小国的汗王们纷纷向李宏宇进献了金银珠宝以及美女,李宏宇是照章全收,仅以珠宝用以充作治理西域的费用,至于那些美女,李宏宇则把她们匹配给了西征军中的那些功劳显赫的将士,让其能有个家。

    实际上,李宏宇来到火洲城后一直忙着当红娘,反正关西、哈密和吐鲁番三地这几年因为战争死了不少男人,使得地方上的女人数量超过了男人不少,正好给西征军的将士们当老婆。

    这样一来西征军的将士们也能安心在当地扎根,对官府的统治大有裨益,移民实边可是稳定边疆的一项重要政策。

    等一二十年后,西征军将士的后代就会成为维护地方安稳的重要力量。

    对于李宏宇给他们成家一事,西征军将士们对此事无比感激,古代穷人家要想讨老婆可没那么容易,而老婆、孩子、热炕头是普通百姓的追求和向往,而李宏宇帮他们实现了这一愿望。

    不得不说,在李宏宇无法向西域移民的时候,那些留在西域的西征军将士是维护西域安宁的最大功臣,他们的功绩将永世长存,不会被后人所遗忘。

    李宏宇本想在火洲城多待一段时间,尽量多的可能处理当地的那些事务,给地方上衙门上的官员们提供一个做事的范例,使得他们知道处理事务的尺度。

    不过,十一月底收到的从京城紧急传来的公文,里面令他倍感震惊的消息打消了他的这个念头,使得他决定明年开春后就立刻返回京城。

    李宏宇万万想不到,就在七月份的时候,皇太极竟然率领后金军绕过了明军赖以倚重的关锦防线,翻过外长城后进入京畿,一直达到了北京城下,对沿途进行了一番烧杀掳掠。

    这使得全国为之震动,谁能想到耗费了朝廷重金打造的关锦防线竟然成为了一堆没用的摆设。

    崇祯皇帝对此是颇为震怒,自从土木堡之变以来,京畿地区还从没有被敌人袭扰过,大明养了那么多兵难道是废物不成?

    李宏宇知道,袁崇焕这次要倒霉了,京城的官场将发生一场大变故。

第八百六十二章 起义军

    崇祯四年二月,李宏宇趁着冰雪消融之际,在一千骑兵的护送下东进嘉峪关,急匆匆地赶回京城,后金军这次进犯京城肯定使得朝野大哗,天知道会出什么乱子。UU小说 www.uu234.com更新最快

    护送李宏宇的这一千多骑兵还是当年护送他出关的那批禁军,这些年来虽然有人战死但很快就得到了补充,以至于兵力没有减少,战斗力却在战争中提升了许多。

    途径甘州城的时候,陕西行都司都指挥使古山率众给李宏宇饯行,经过两三年的整顿陕西行都司的面貌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百姓忙于耕种,士兵勤于操练,已经达到了李宏宇的初步构想。

    “太保大人,近来许多流民进入我们都司地界,由于他们不是本地百姓我等不敢收留,但他们又不肯离开,我等只好开设粥场赈济,可这也不是长久之计,还望大人示下。”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后,古山想起了一件事情,不由得苦笑了一声,颇为无奈地向李宏宇说道。

    按照古代的户籍制度,百姓们要按照户籍居住,尤其是农民不能私自离开,以免影响地方安定和社会经济。

    虽然陕西行都司的地界以军户为主,但也有一部分民户,与军户一样受都司衙门管辖,但不用服兵役。

    这次涌进陕西行都司地界的百姓有军户也有民户,可无论军户还是民户陕西行都司都无权接受,也就不能安置,只能把把他们集中起来管理,开设粥棚让他们度过眼前的难关,然后回归乡土。

    本来,逃荒的难民是不会往西走的,因为西边的环境比他们更为困苦,通常都会往东走进入中原地区。

    可随着陕西行都司的军事整顿和社会变革,军户和民户皆过上了以前无法想象的安逸生活,积极耕种,勤于练兵,可以顿顿吃上饱饭。

    这就吸引了很多难民前来,被当地的社会风气和秩序所吸引,纷纷不愿意离开,这使得古山为此很是头疼。

    由于李宏宇先前忙着在西域作战,所以古山不想用这种俗事来打扰他,因此就没有禀报,唯有上书所属的右军都督府。

    可惜,他的上书已经有半年了,可右军都督府还没有回信,只好趁着李宏宇前来进行请示。

    实际上,这也并不是右军都督府不愿意回复古山,实在是他的上报来的时机不对,正好赶上了皇太极率领后金兵进犯京城,朝野为之震惊。

    五军都督府的都督们为此被文官们骂了一个狗血淋头,认为五军都督府应该付这次的责任。

    那些都督们自然不乐意了,天晓得皇太极竟然绕过了关锦防线,于是纷纷进行了反驳,朝堂上为此是乌烟瘴气,谁还有心思去处理公务,而且还是这种涉及到户籍的麻烦事。

    这年头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多做多错,故而右军都督府的官员们层层上报,能拖就拖,以至于公文现在没有被批复。

    “怎么会有这么多难民?”李宏宇对此感到颇为意外,不由得皱着眉头问向了古山,他记得很清楚,三年前出关的时候陕甘地界的情况还很好。

    “太保有所不知,陕北近些年来连年发生灾荒,最近两年久旱不雨,草木枯焦,使得乡民外逃,饿殍载道。”古山闻言苦笑了一声说道。

    “太保大人,陕甘地界的饥荒现在愈加严重,加之疫疾肆流,以至于死民甚多,传言已经到了‘草木尽、人相食’的地步。”随后,陕西行都司都指挥同知赵海也叹了一口气说道。

    “竟然已经到了如此严重的地步!”

    李宏宇闻言不由得放下了手里的酒杯,神色严肃地望着古山问道,“朝廷没有救济吗?”

    按理说,陕甘出了这么大的灾祸朝廷应该开仓赈济才对,可从古山和赵海的言语中李宏宇觉得好像不是那么回事,如果朝廷救济的话那么灾情不会如此严重,难民们也不会跑到陕西行都司来。

    毕竟,中国的老百姓都是恋家的,如果不是情非得已谁愿意背井离乡。

    “不知为何,朝廷的救济好像一直没下来。”听闻此言,古山小心地回道,毕竟这是朝廷的事情他不好多言。

    其实,导致灾民流离失所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他没有说出来,而且也不能说出来,那就是崇祯皇帝登基后竟然连年加派陕甘地区的赋役,并且严令官吏督责税赋,使得农民“皮骨已尽,救死不赡”。

    因此,那些在家乡实在活不下去的百姓就唯有拖儿带女地逃难,除此之外就唯有造反一条活路可走。

    这也是古山为何小心应对那些难民的原因,他可不想背负上“官逼民反”的骂名。

    “事急从权,既然那些难民不愿意回去,那就把他们选择地方安置下来,地方上的衙门对此不能坐视不理,要把安置那些难民作为头等大事。”

    李宏宇知道朝廷肯定在难民的事情上发挥了负面作用,因此当机立断,沉吟了一下后向古山说道,“如果把难民安置好了,本太保给其记上一功,谁要是阳奉阴违,那可别怪本官不客气了!”

    “太保放心,卑职一定尽力而为,安置好那些难民。”古山闻言顿时松了一口气,向李宏宜一躬身后说道,有李宏宇的这句话他就敢放心行事了。

    李宏宇由于要急着赶回京城,故而没有在甘州城久留,稍作停顿查看了一些周围卫所的事务后就起程赶路。

    “古都督,本官有禁军护送即可,不必劳师动众。”

    出城后,李宏宇发现城外列队聚集着两千陕西行都司的骑兵,立刻知道了古山的意思,想要让那些骑兵护送他,于是不动声色地回绝道。

    “太保有所不知,这两年陕甘地界不太平,我等是担心太保的安全,故而派兵相送,别无他意。”古山闻言知道李宏宇误会了,连忙躬身回道。

    “不太平?”

    李宏宇的眉头顿时就是一皱,他这几年不是在漠西就是在西域,故而对陕甘地界的情况并不了解,究竟这陕甘地面上有多“不太平”,竟然使得古山要用两千骑兵护送他。

    “太保有所不知,现在陕甘境内有造反的乱民一百余股,多则数万人,少则数百,太保乃国之重臣岂能以身犯险,故而还是稳妥点儿好。”

    听闻此言,古山犹豫了一下,苦笑着向李宏宇说道,说实话他真的不愿意让这种事情来扫李宏宇的兴致。

    “百余股?”李宏宇闻言顿时吃了一惊,万万没有想到陕甘的局势竟然到了如此恶劣的境地。

    其实,早在天启七年,陕西就已经有农民造反,由于当时遇上了饥荒,而官吏搜刮催征不断。

    故而白水农民王二和种光道等人聚集灾民数百在白水县造反,进而揭开了明末农民起义的序幕,开始冲击大明统治的根基。

    由于参加造反的饥民很多,这使王二等人声势日大,转战渭北各地,攻城夺寨迅速壮大,不仅饥民连一些逃兵也纷纷加入起义队伍,规模迅速扩充到了数千人。

    王二的造反点燃了明末百姓造反的导火索,农民起义即成燎原之势。

    崇祯元年,陕北府谷农民王嘉胤集结一群饥民造反,王二即率队北上与之汇合,队伍扩展到五六千人,率众南进驻军于黄龙山,所经之处,杀贪官,破监牢,开粮仓,济饥民,可谓风靡渭北。

    同时,陕北的高迎祥在安塞,王左挂、飞山虎、大红狼在宜川,王虎、黑煞神在洛川,王和尚在延川,王大梁在汉中南部,韩朝宰在甘肃庆阳,周大旺在武都也举旗造反。

    “太保大人,现在造反的乱民已经遍及陕西,连陕西都司和川北都受到了波及。”

    见李宏宇神色震惊,古山苦笑着说道,“据卑职所知,许多卫所的军士也因为生计等原因跟着那些乱民造反,实在是令人痛心呀!”

    “竟有此事?”

    李宏宇闻言眉头不由得皱得更深,如果连卫所的士兵都参加造反,那么情况就很严重了,要知道那些士兵与百姓相比掌握着军事技能,对社会造成的危害更大。

    “太保大人,现在世道纷乱,太保乃国之重臣,容不得出半点差错,还望太保接受我等的这个安排。”古山微微颔首,然后向李宏宇一躬身说道,如果李宏宇出事的话谁也担待不起。

    “好,本太保准了。”李宏宇知道这是古山等人的一番好意,因此没有再坚持,点头答应了下来,以免他们提心吊胆。

    听闻此言,古山和赵海等人不由得松了一口气,有三千骑兵相送,陕甘地界上的任何一支造反的乱军都不敢上前招惹,他们也就能睡个好觉了。

    一路行来,李宏宇的心情越发沉重,沿途景色荒凉,村镇萧瑟,田地里到处是荒废的庄稼,令他暗自不停地摇着头。

    这跟他三年前出关时的景象完全不同,仿佛做梦一样,看来陕甘的局势真的已经到了一个严峻的地步。

    路途中,李宏宇遇上好几股乱民的队伍,有的正在攻打城镇,有的想要拦路抢劫,结果看见呼啦啦三千骑兵,顿时吓得一哄而散,这也怪不得古山和赵海等人要给他安排两千骑兵护送了。

    这一天上午,李宏宇一行进入陕西布政司巩昌府的地界没多久,被前方道路上的军方关卡给拦了下来。

    “奉三边总督之命,征调一切往来军卒,你们现在被总督大人征调了。”把守关卡的是一名百户,手里拿着一份盖有大印的公文,神色严肃地向前去查问的禁军千户牛磊说道。

    “大胆,你可知道这是谁的的队伍?”

    牛磊闻言心中不由得噌地蹿出了一团怒火,瞪着那名百户喝问道,不过一个小小的三边总督而已,竟敢拦当朝太保的路,简直就是笑话。

    况且,禁军是崇祯皇帝的御林军,除了崇祯皇帝外无人能调动,三边总督想要动用禁军,这无疑是谋反之举。

    不过这也怪不得那名拦路的百户,牛磊等人护送李宏宇到西域后就换上了明军的军服,李宏宇不可能单独派人把他们的服饰再单独运来,因此外人根本不知道这些身穿普通军服的骑兵是朝廷的禁军。

    否则的话,就是给这个百户一百个胆子他也不敢拦禁军,很显然禁军已经超出了三边总督的管辖范围。

    “本官不管你们是什么人,只要从这里经过那就统统被征调!”那名百户身后可是说三边总督,因此自然不甘示弱,瞪着牛磊说道。

    牛磊在西域待了多年,说话已经有关西口音,故而那名百户认为他是甘州那边的兵,故而自然在三边总督的节制。

    需要指出的是,这名百户的底气不是白来的,三边总督的权力极大,节制河西巡抚、河东巡抚、陕西巡抚以及甘、凉、肃、西、宁夏、延绥、神道岭、兴安、固原九总兵。

    换句话说,只要是陕甘地界上的文武官员以及军队,都归三边总督节制和管辖,权力甚大。

    这也是那名百户不怕牛磊所护送的官员原因,三边总督可是陕甘地界最大的官了,对方遇见三边总督只有倒霉的份儿。

    “我家大人问你,三边总督为何要征调国王军士?”

    牛磊顿时被那名百户傲慢的态度激怒了,他可是禁军的千户,连陕西行都司的古山见到他都称呼一声“兄弟”,根本就不怕什么三边总督,他正好开口斥责那名百户,冷不防身后传来了一个声音。

    说话的是李宏宇身边的一名护卫,李宏宇已经知道了对方是奉三边总督的命令拦路征调兵力,故而想知道其中的缘由。

    见那名护卫开口,牛磊知道是李宏宇的意思,于是硬生生把到了嘴边的话又给咽了回去,神色愤怒地瞪着那名百户。

    “总督大人围困乱民头子王二于会宁县,贼人势大,故而总督大人为了将其剿灭特意征调国王军卒。”那名百户闻言瞅了一眼那名护卫,开口答道。

    “王二?”李宏宇闻言眼前不由得亮了一下,看来这是天意,先前还听古山提起此人,没想到这么快就遇上了,他不由得有些好奇这个揭开明末起义帷幕的“首义之人”是何方神圣。

第八百六十三章 “首义”之人

    会宁县县城。UU小说 www.uu234.com更新最快

    此时,县城已经被三万官军团团围住,乱军首领王二以及其手下两万余人被困城内。

    虽然官军仅比王二的人多一万,但王二的手下大多是百姓,因此岂是那些官军的对手,故而被围后显得十分被动。

    城外的官军军营里,三边总督杨鹤召集了手下的官员商议攻城的事宜,对城里的王二是势在必得。

    王二可不是普通的乱民头子,而是有着陕甘乱民“首义”之人头衔的重要人物,是第一个举事造反的人,自然要对其另眼相待。

    杨鹤是万历三十二年的进士,原本在都察院担任右都御史,此次挂兵部右侍郎西衔总督三边。

    杨鹤之所以呢个担任三边总督,是因为其素有清望,是一个品行非常好的官员,而且曾上疏指出大明盗贼之起是因为“饥荒之极,民不聊生”。

    故而,杨鹤经过朝臣的推荐后被崇祯皇帝任命为“三边总督”,上任后提出了“招抚为主、追剿为辅”的战略。

    不得不说,杨贺的这一战略是非常成功的,毕竟百姓们都想过安稳日子,谁也不愿意过那种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的日子。

    因此,在杨鹤的努力下招抚政策取得很大的成功,陕西境内的各部起义军几乎都接受招安。

    可惜的是,朝廷财政有限,杨鹤的“抚”是有心无力,最起码要让那些接受招抚的百姓能吃上饱饭吧。

    面对成千上万的灾民,杨贺手里朝廷拨下的十万帑金以及藩王捐助的五万白银、两万石粮食无疑杯水车薪。

    故而,那些接受招抚的乱军首领在得不到有效的救济后再度造反,既然朝廷不给他们吃的总不能让他们饿死吧!

    这使得陕甘境内的造反事件此起彼伏,清剿的官军是疲于应对,以至于有了如今这种局面。

    现在,杨鹤把王二所部起义军围困在了会宁县,他先是对其招抚,希望王二能归顺朝廷,可惜被王二拒绝,因此就唯有攻城一条路可走。

    为了确保能把王二这股乱民彻底清剿,杨鹤于是签发了命令,下令征调过路的军队来此参战,他可是三边总督,自然有着这样的权力。

    “大人,咱们这次发财了,有路过的三千骑兵被征调。”

    就在杨鹤与众人商议的时候,一名千户兴冲冲地进了帅帐,向杨贺一躬身后不无兴奋地说道,“不知道这些骑兵是哪里的,所骑的战马皆膘肥体壮,有他们参战的话王二此次在劫难逃。”

    “三千骑兵?”

    听闻此言,现场的官员不由得愕然对视了一眼,要知道他们也不过才有一千多骑兵而已,结果一下子就征调来了三千。

    要知道,养骑兵是需要花费不少银子的,再加上这些年由于辽东战事,陕甘的骑兵很多都抽调去了辽东,故而现在陕甘的骑兵已经不多了,杨鹤这个三边总督东拼西凑也才集结了千余骑。

    “走,瞅瞅去。”

    杨鹤也觉得意外,如果有这么多骑兵的话他这个三边总督早就抽掉了,因此想看看对方是何来历。

    当杨鹤一行人走出营帐的时候,正好看见被征调的骑兵赶至,只见那些马匹不仅膘肥体壮而且四肢修长,果然是难得一见的好马。

    而且,那些骑兵一个个精壮孔武,精神十足,与杨鹤所辖的那些面黄肌瘦、精神显得有些萎靡的军士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李宏宇可是向来在后勤上舍得花钱,以确保将士们的伙食等待遇,而陕甘地界的士兵很多因为吃不饱饭而造反,其身体素质和精神面貌自然不能同日而语。

    “问问看,他们是哪里的兵?”杨鹤没想到陕甘地界竟然还有如此精锐的明军,于是向那名先前报信的千户问道。

    “杨大人,别来无恙呀。”

    他的话音刚落,一个洪亮的声音从迎面而来的骑兵中传出,这使得杨鹤的眉头微微一皱,觉得这个声音十分耳熟,只是一时间想不起来在哪里听过。

    “李太保!”等看清了骑兵中说话之人的样貌,杨鹤顿时吃了一惊,连忙快步迎了上去,他是京官自然认得李宏宇了。

    “李太保?”听闻此言,现场的官员顿时面面相觑,现在大明的太保只有一个,毫无疑问就是李宏宇了。

    难道那个身穿百户服饰的年轻骑兵就是大明堂堂的太保、左春坊大学士李宏宇?众人的视线纷纷落在了李宏宇的身上,这些人基本上都是地方官根本没见过李宏宇。

    “太保,你不是在西域,为何会来这里?”

    不过,杨鹤的感应印证了他们的猜测,杨鹤来到李宏宇的面前,狐疑地望着翻身下马的李宏宇问道。

    “本官本是要回京述职,行至此处被你的军令给调了过来。”李宏宇微微一笑,风轻云淡地回道。

    “军令?”

    杨鹤闻言微微一怔,随后反应了过来,肯定是他下发的那道调兵的公文惹得祸,他虽然三边总督可岂能调动李宏宇?那岂不是以下犯上。

    “这是个误会,本官这就惩处那个不长眼的东西。”

    随后,杨鹤苦笑了一声,向李宏宇一躬身说道,那个阻拦李宏宇的武官简直就是没有脑子,难道就不能先搞清楚对方的底细!

    “他不过是尽了职责而已,何罪之有?”

    李宏宇笑着摆了摆手,他才不介意这种小事,况且是他想要来凑热闹,否则那个百户岂能指挥他?

    “大人肚量广阔,下官佩服。”

    杨鹤见李宏宇没有把这件事情放在心上,顿时松了一口气,向李宏宇一拱手,然后一侧身做了一个请的手势,“大人,请入内谈话。”

    李宏宇微微颔首,与杨鹤谈笑着进了营帐,沿途的官员纷纷神色恭敬地向李宏宇行礼,对李宏宇显得甚是敬畏。

    当那名拦路的百户得知被他征调的人就是大明堂堂的太保大人时,顿时惊得半天都说不出来话,觉得犹如做梦一般,他一个小小的百户竟能调动大明的太保,实在是匪夷所思。

    后来,此事还成为了社会上的一段佳话,使得李宏宇在民间的声望更上一层楼。

    “杨大人,现在的情形如何?”进了营帐,李宏宇开口向杨鹤问起了剿匪的进展。

    “回太保,下官已经把匪首王二以下两万余人围困在了会宁县县城里,准备明天发起进攻,将这伙乱民一网打尽。”杨鹤闻言向李宏宇一躬身,沉声回道。

    “刀戈一起生灵涂炭,能否招安了他们?”李宏宇闻言叹了一口气,望着杨鹤问道。

    “回大人,这些乱民很多都是跟着王二造反的老人,凶残狡诈,反复无常,就算现在招安了他们,他们以后肯定也会反了的。”

    不等杨鹤开口,立在他身后的一名中年官员向李宏宇一躬身后说道,“就在年前,王二率众屠了洛川县的菩提镇、李家庄,死者以万数,当时的惨象实在是触目惊心!”

    “竟有这事?”李宏宇的眉头顿时就是一皱,没想到有着这种隐情。

    “确实如此,正是因为此事,下官这才对其紧追不舍,务必要将其绳之以法。”杨鹤闻言点了点头,郑重其事地回道。

    “唉!”

    李宏宇不由得叹了一口气,那些造反的百姓称为“乱民”并不是没有道理,由于组织松散故而时常随心所欲地行事,烧杀劫掠的事情很平常。

    “当前的匪情如何?”有些无奈地摇了摇头后,李宏宇神色严肃地望着杨鹤问道,杨鹤身为剿匪的三边总督,最清楚当前乱民的形势。

    说起来,陕甘现在的这种局面并非偶然,既有天灾同时也有**。

    原本,明朝末期天灾不断,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再加上明廷因为对辽东用兵而加收赋税,最终导致了造反纷起的局面。

    之所以陕甘的情况最为严重,是因为这里土地贫瘠,生产落后,赋税和徭役严重,加之连年发生灾荒所以率先引起民变。

    天启年间还好,天启皇帝增加了商业税收,对江南之富庶之地增加了赋税,并且减免了西北贫苦之地的税赋,故而百姓们的日子还过得去。

    可崇祯皇帝登基后,商税不仅减少,而且对江南富庶之地的税赋也减少,西北贫苦之地的税赋却增加,这一下百姓们哪里还能活下去,不造反才怪。

    李宏宇对这里面的隐情是一清二楚,但他对此无能为力,东林党再度崛起后全面否定了天启朝时的政策,开始向西北之地增加税赋以充实国库。

    对于这种情形李宏宇肯定吃反对态度,可他的反对又有什么用,税赋问题涉及到了大明官场和地方势力,唯有皇帝亲自出马才能摆平。

    天启皇帝倒有这份魄力和决心,而且有魏忠贤这个帮手,可惜其英年早逝,魏忠贤也被崇祯皇帝给废了,这个时候还有谁能改变这种局面?

    事已至此,李宏宇唯有选择当一个旁观者,可不想成为朝堂上的众矢之的。

    “会太保,目前陕甘有大大小小的乱民一百多股,势力较大的有王二、紫金梁、八大王、闯王、扫地王、邢红狼、黑煞神、曹操和乱世王等。”

    杨鹤自然对陕甘的匪情一清二楚,闻言有条不紊地说道,“这些人在民间的名号极响,吸引了众多乱民前去投靠。”

    李宏宇知道杨鹤所说的都是那些造反起义军首领的外号,这可是满门抄斩的大罪,故而为了防止官军对家人报复,造反的人时常使用名号,有的甚是在造反的时候把脸抹黑免得被人认出。

    “闯王?”

    在杨贺所说的那几个名号中,李宏宇自然对“闯王”二字最为敏感,沉吟了一下后问道,“这个闯王是不是高迎祥?”

    “李太保,你也知道这个匪首的名字?”

    杨鹤闻言顿时吃了一惊,不无意外地望着李宏宇,要知道他可是才查出“闯王”的真名是高迎祥,没想到远在千里之外西域的李宏宇竟会知道此事。

    “有所耳闻。”李宏宇闻言笑了笑,风轻云淡地回道,想必李自成现在还是高迎祥的手下,否则闯王的名号也不会是高迎祥的。

    说实话,李宏宇想见见现在的李自成,看看这个葬送了大明主家江山的人长什么样,要是现在将其给杀了,那么也不知道满清是否还能入关。

    杨鹤岂能知道转瞬间李宏宇想了如此多的事情,心中只是觉得奇怪,没想到公务繁忙的李宏宇会留心这种事情。

    第二天,杨鹤指挥成为的官军攻打县城,李宏宇立在城外的一个山丘上观战。

    或许是因为他督战的原因,官军比平常显得更加勇武和凶悍,冒着城门楼上的箭支、石头和滚木等袭击,很快就撞开了城门,然后呐喊着冲了进去。

    李宏宇目睹了眼前的一幕后不由得摇了摇头,此时的农民起义军只能说是一群乌合之众而已,根本就上不了战场打仗,否则岂会如此轻易地就被官军攻破城门?

    随着官军的攻入,县城里立刻鸡飞狗跳,哭声震天,由于很难分清城里的乱军和百姓的区别,故而官军对城里的人是大开杀戒,反正杀的人越多战功也就越多,获得的奖赏也就越多,这就是俗称的“杀良冒功”。

    李宏宇对此是摇头苦笑,无可奈何,唯有摇头苦笑的份儿,即便是他也无法阻止那些想要升官发财的官军将士。

    由于官军守死了县城的四门,故而城里的人一个也未能跑出去都被堵在了城里,这使得城里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王二本想要突围,但被陕西兵备的道员刘应率军围住,被乱箭射死。

    当王二的尸体抬到李宏宇面前后,李宏宇觉得出现在他面前的这个人就是一个地道的乡下农夫,很难把他与造反的乱军首领联系起来。

    李宏宇不由得暗自叹了一口气,挥了挥手后躬立在一旁的官兵就把王二的尸体抬了下去。

    当然了,身为乱军的首领王二就算是死了也不会太平的,他的脑袋被割了下来,悬挂在了巩昌府府城城门的墙上,以儆效尤。

    “跪下!”

    王二的尸体被抬走后,一名被五花大绑、浑身是血的壮汉被押到了李宏宇的面前,被按着跪在了地上。

    “怎么回事?”李宏宇瞅了一眼那名壮汉,有些不解地问向了押着他前来的一名百户。

    “禀太保,此人是乱军中仅次王二的匪首,杀了我们好几个兄弟,以前好像也是官军。”那名百户闻言向李宏宇一躬身,开口回道,抓那个壮汉可费了他不少精力。

    “太保?”壮汉闻言不由得惊讶地望向了李宏宇,不无愕然地问道,“你……你是李大学士?”

    “正是本官。”

    李宏宇闻言微微颔首,不动声色地问道,“你以前也是官兵?”

    “回李大学士,小的以前是陕西都司的士兵。”

    得到了肯定的回答后壮汉的脸上浮现出复杂的神色,随后苦笑着说道,在李宏宇面前他已经失去了抵抗的勇气,毕竟李宏宇的威名实在是太过响亮。

    “为何要加入乱匪的队伍?”李宏宇闻言眉头微微皱了皱,然后沉声问道,这种由兵转匪的事情实在是令人扼腕。

    “不瞒李大学士,小人是被逼无奈才走上的这条路。”壮汉的脸上充满了苦涩,摇了摇头后面色铁青地答道,“没饷钱,田地也被长官占了去,为了活命就跟着他们造反了。”

    “带下去吧。”

    李宏宇闻言暗自叹了一口气,他没有心情跟壮汉交谈,于是开口吩咐一旁的官兵,壮汉说的东西他很清楚,不过现在说什么都完了,壮汉必须要受到惩处。

    “太保,您三年前为何不在陕西都司也进行军务整顿,你要是像陕西行都司那样把陕西都司的军务也整顿了,小人何至于落得如此悲惨的下场?”

    壮汉见状情绪忽然间变得激动了起来,被拖下去的时候冲着李宏宇喊道。

    经过军务整顿后的陕西行都司现在面貌焕然一新,士兵和军户再也不会被上司剥削和压榨,又能吃饱肚子,自然不会像别的都司的士兵那样造反了。

    “屯兵制!”望着被拖下去的壮汉,李宏宇的眉头不由得皱了皱,口中缓缓吐出了三个字,看来屯兵制现在已经成为了社会不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

    到了明朝后期,屯兵制的弊端已经暴露无遗,首先是克扣粮饷,由于是一种所属关系因此将领克扣士卒粮饷是一个极其普遍的现象,用剥削所得过着糜烂的生活,且向兵部官员、监视太监和纪功御史等人行贿以营求升迁或开脱罪责。

    另外,就是屯兵制使得军队的屯田多被军官、豪强和内监占夺,这就使得军队失去了粮食的来源,武官和士兵之间的矛盾必然激化,战时士兵岂会卖命?

    至于大明军队军纪败坏,就成为了一个非常正常的现象,例如李宏宇今天所见的“杀良冒功”,官兵通常对手无寸铁的平民滥施屠杀以换取功劳。

    史籍记载,“今官兵所至,动以打粮为名,劫商贾,搜居积,**女,焚室庐。小民畏兵,甚于畏贼。”

    虽然知道屯兵制的种种弊端,但李宏宇却无能为力,只能听之任之,这不得不说是一种悲哀。

第八百六十三章 “首义”之人

    会宁县县城。UU小说 www.uu234.com更新最快

    此时,县城已经被三万官军团团围住,乱军首领王二以及其手下两万余人被困城内。

    虽然官军仅比王二的人多一万,但王二的手下大多是百姓,因此岂是那些官军的对手,故而被围后显得十分被动。

    城外的官军军营里,三边总督杨鹤召集了手下的官员商议攻城的事宜,对城里的王二是势在必得。

    王二可不是普通的乱民头子,而是有着陕甘乱民“首义”之人头衔的重要人物,是第一个举事造反的人,自然要对其另眼相待。

    杨鹤是万历三十二年的进士,原本在都察院担任右都御史,此次挂兵部右侍郎西衔总督三边。

    杨鹤之所以呢个担任三边总督,是因为其素有清望,是一个品行非常好的官员,而且曾上疏指出大明盗贼之起是因为“饥荒之极,民不聊生”。

    故而,杨鹤经过朝臣的推荐后被崇祯皇帝任命为“三边总督”,上任后提出了“招抚为主、追剿为辅”的战略。

    不得不说,杨贺的这一战略是非常成功的,毕竟百姓们都想过安稳日子,谁也不愿意过那种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的日子。

    因此,在杨鹤的努力下招抚政策取得很大的成功,陕西境内的各部起义军几乎都接受招安。

    可惜的是,朝廷财政有限,杨鹤的“抚”是有心无力,最起码要让那些接受招抚的百姓能吃上饱饭吧。

    面对成千上万的灾民,杨贺手里朝廷拨下的十万帑金以及藩王捐助的五万白银、两万石粮食无疑杯水车薪。

    故而,那些接受招抚的乱军首领在得不到有效的救济后再度造反,既然朝廷不给他们吃的总不能让他们饿死吧!

    这使得陕甘境内的造反事件此起彼伏,清剿的官军是疲于应对,以至于有了如今这种局面。

    现在,杨鹤把王二所部起义军围困在了会宁县,他先是对其招抚,希望王二能归顺朝廷,可惜被王二拒绝,因此就唯有攻城一条路可走。

    为了确保能把王二这股乱民彻底清剿,杨鹤于是签发了命令,下令征调过路的军队来此参战,他可是三边总督,自然有着这样的权力。

    “大人,咱们这次发财了,有路过的三千骑兵被征调。”

    就在杨鹤与众人商议的时候,一名千户兴冲冲地进了帅帐,向杨贺一躬身后不无兴奋地说道,“不知道这些骑兵是哪里的,所骑的战马皆膘肥体壮,有他们参战的话王二此次在劫难逃。”

    “三千骑兵?”

    听闻此言,现场的官员不由得愕然对视了一眼,要知道他们也不过才有一千多骑兵而已,结果一下子就征调来了三千。

    要知道,养骑兵是需要花费不少银子的,再加上这些年由于辽东战事,陕甘的骑兵很多都抽调去了辽东,故而现在陕甘的骑兵已经不多了,杨鹤这个三边总督东拼西凑也才集结了千余骑。

    “走,瞅瞅去。”

    杨鹤也觉得意外,如果有这么多骑兵的话他这个三边总督早就抽掉了,因此想看看对方是何来历。

    当杨鹤一行人走出营帐的时候,正好看见被征调的骑兵赶至,只见那些马匹不仅膘肥体壮而且四肢修长,果然是难得一见的好马。

    而且,那些骑兵一个个精壮孔武,精神十足,与杨鹤所辖的那些面黄肌瘦、精神显得有些萎靡的军士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李宏宇可是向来在后勤上舍得花钱,以确保将士们的伙食等待遇,而陕甘地界的士兵很多因为吃不饱饭而造反,其身体素质和精神面貌自然不能同日而语。

    “问问看,他们是哪里的兵?”杨鹤没想到陕甘地界竟然还有如此精锐的明军,于是向那名先前报信的千户问道。

    “杨大人,别来无恙呀。”

    他的话音刚落,一个洪亮的声音从迎面而来的骑兵中传出,这使得杨鹤的眉头微微一皱,觉得这个声音十分耳熟,只是一时间想不起来在哪里听过。

    “李太保!”等看清了骑兵中说话之人的样貌,杨鹤顿时吃了一惊,连忙快步迎了上去,他是京官自然认得李宏宇了。

    “李太保?”听闻此言,现场的官员顿时面面相觑,现在大明的太保只有一个,毫无疑问就是李宏宇了。

    难道那个身穿百户服饰的年轻骑兵就是大明堂堂的太保、左春坊大学士李宏宇?众人的视线纷纷落在了李宏宇的身上,这些人基本上都是地方官根本没见过李宏宇。

    “太保,你不是在西域,为何会来这里?”

    不过,杨鹤的感应印证了他们的猜测,杨鹤来到李宏宇的面前,狐疑地望着翻身下马的李宏宇问道。

    “本官本是要回京述职,行至此处被你的军令给调了过来。”李宏宇微微一笑,风轻云淡地回道。

    “军令?”

    杨鹤闻言微微一怔,随后反应了过来,肯定是他下发的那道调兵的公文惹得祸,他虽然三边总督可岂能调动李宏宇?那岂不是以下犯上。

    “这是个误会,本官这就惩处那个不长眼的东西。”

    随后,杨鹤苦笑了一声,向李宏宇一躬身说道,那个阻拦李宏宇的武官简直就是没有脑子,难道就不能先搞清楚对方的底细!

    “他不过是尽了职责而已,何罪之有?”

    李宏宇笑着摆了摆手,他才不介意这种小事,况且是他想要来凑热闹,否则那个百户岂能指挥他?

    “大人肚量广阔,下官佩服。”

    杨鹤见李宏宇没有把这件事情放在心上,顿时松了一口气,向李宏宇一拱手,然后一侧身做了一个请的手势,“大人,请入内谈话。”

    李宏宇微微颔首,与杨鹤谈笑着进了营帐,沿途的官员纷纷神色恭敬地向李宏宇行礼,对李宏宇显得甚是敬畏。

    当那名拦路的百户得知被他征调的人就是大明堂堂的太保大人时,顿时惊得半天都说不出来话,觉得犹如做梦一般,他一个小小的百户竟能调动大明的太保,实在是匪夷所思。

    后来,此事还成为了社会上的一段佳话,使得李宏宇在民间的声望更上一层楼。

    “杨大人,现在的情形如何?”进了营帐,李宏宇开口向杨鹤问起了剿匪的进展。

    “回太保,下官已经把匪首王二以下两万余人围困在了会宁县县城里,准备明天发起进攻,将这伙乱民一网打尽。”杨鹤闻言向李宏宇一躬身,沉声回道。

    “刀戈一起生灵涂炭,能否招安了他们?”李宏宇闻言叹了一口气,望着杨鹤问道。

    “回大人,这些乱民很多都是跟着王二造反的老人,凶残狡诈,反复无常,就算现在招安了他们,他们以后肯定也会反了的。”

    不等杨鹤开口,立在他身后的一名中年官员向李宏宇一躬身后说道,“就在年前,王二率众屠了洛川县的菩提镇、李家庄,死者以万数,当时的惨象实在是触目惊心!”

    “竟有这事?”李宏宇的眉头顿时就是一皱,没想到有着这种隐情。

    “确实如此,正是因为此事,下官这才对其紧追不舍,务必要将其绳之以法。”杨鹤闻言点了点头,郑重其事地回道。

    “唉!”

    李宏宇不由得叹了一口气,那些造反的百姓称为“乱民”并不是没有道理,由于组织松散故而时常随心所欲地行事,烧杀劫掠的事情很平常。

    “当前的匪情如何?”有些无奈地摇了摇头后,李宏宇神色严肃地望着杨鹤问道,杨鹤身为剿匪的三边总督,最清楚当前乱民的形势。

    说起来,陕甘现在的这种局面并非偶然,既有天灾同时也有**。

    原本,明朝末期天灾不断,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再加上明廷因为对辽东用兵而加收赋税,最终导致了造反纷起的局面。

    之所以陕甘的情况最为严重,是因为这里土地贫瘠,生产落后,赋税和徭役严重,加之连年发生灾荒所以率先引起民变。

    天启年间还好,天启皇帝增加了商业税收,对江南之富庶之地增加了赋税,并且减免了西北贫苦之地的税赋,故而百姓们的日子还过得去。

    可崇祯皇帝登基后,商税不仅减少,而且对江南富庶之地的税赋也减少,西北贫苦之地的税赋却增加,这一下百姓们哪里还能活下去,不造反才怪。

    李宏宇对这里面的隐情是一清二楚,但他对此无能为力,东林党再度崛起后全面否定了天启朝时的政策,开始向西北之地增加税赋以充实国库。

    对于这种情形李宏宇肯定吃反对态度,可他的反对又有什么用,税赋问题涉及到了大明官场和地方势力,唯有皇帝亲自出马才能摆平。

    天启皇帝倒有这份魄力和决心,而且有魏忠贤这个帮手,可惜其英年早逝,魏忠贤也被崇祯皇帝给废了,这个时候还有谁能改变这种局面?

    事已至此,李宏宇唯有选择当一个旁观者,可不想成为朝堂上的众矢之的。

    “会太保,目前陕甘有大大小小的乱民一百多股,势力较大的有王二、紫金梁、八大王、闯王、扫地王、邢红狼、黑煞神、曹操和乱世王等。”

    杨鹤自然对陕甘的匪情一清二楚,闻言有条不紊地说道,“这些人在民间的名号极响,吸引了众多乱民前去投靠。”

    李宏宇知道杨鹤所说的都是那些造反起义军首领的外号,这可是满门抄斩的大罪,故而为了防止官军对家人报复,造反的人时常使用名号,有的甚是在造反的时候把脸抹黑免得被人认出。

    “闯王?”

    在杨贺所说的那几个名号中,李宏宇自然对“闯王”二字最为敏感,沉吟了一下后问道,“这个闯王是不是高迎祥?”

    “李太保,你也知道这个匪首的名字?”

    杨鹤闻言顿时吃了一惊,不无意外地望着李宏宇,要知道他可是才查出“闯王”的真名是高迎祥,没想到远在千里之外西域的李宏宇竟会知道此事。

    “有所耳闻。”李宏宇闻言笑了笑,风轻云淡地回道,想必李自成现在还是高迎祥的手下,否则闯王的名号也不会是高迎祥的。

    说实话,李宏宇想见见现在的李自成,看看这个葬送了大明主家江山的人长什么样,要是现在将其给杀了,那么也不知道满清是否还能入关。

    杨鹤岂能知道转瞬间李宏宇想了如此多的事情,心中只是觉得奇怪,没想到公务繁忙的李宏宇会留心这种事情。

    第二天,杨鹤指挥成为的官军攻打县城,李宏宇立在城外的一个山丘上观战。

    或许是因为他督战的原因,官军比平常显得更加勇武和凶悍,冒着城门楼上的箭支、石头和滚木等袭击,很快就撞开了城门,然后呐喊着冲了进去。

    李宏宇目睹了眼前的一幕后不由得摇了摇头,此时的农民起义军只能说是一群乌合之众而已,根本就上不了战场打仗,否则岂会如此轻易地就被官军攻破城门?

    随着官军的攻入,县城里立刻鸡飞狗跳,哭声震天,由于很难分清城里的乱军和百姓的区别,故而官军对城里的人是大开杀戒,反正杀的人越多战功也就越多,获得的奖赏也就越多,这就是俗称的“杀良冒功”。

    李宏宇对此是摇头苦笑,无可奈何,唯有摇头苦笑的份儿,即便是他也无法阻止那些想要升官发财的官军将士。

    由于官军守死了县城的四门,故而城里的人一个也未能跑出去都被堵在了城里,这使得城里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王二本想要突围,但被陕西兵备的道员刘应率军围住,被乱箭射死。

    当王二的尸体抬到李宏宇面前后,李宏宇觉得出现在他面前的这个人就是一个地道的乡下农夫,很难把他与造反的乱军首领联系起来。

    李宏宇不由得暗自叹了一口气,挥了挥手后躬立在一旁的官兵就把王二的尸体抬了下去。

    当然了,身为乱军的首领王二就算是死了也不会太平的,他的脑袋被割了下来,悬挂在了巩昌府府城城门的墙上,以儆效尤。

    “跪下!”

    王二的尸体被抬走后,一名被五花大绑、浑身是血的壮汉被押到了李宏宇的面前,被按着跪在了地上。

    “怎么回事?”李宏宇瞅了一眼那名壮汉,有些不解地问向了押着他前来的一名百户。

    “禀太保,此人是乱军中仅次王二的匪首,杀了我们好几个兄弟,以前好像也是官军。”那名百户闻言向李宏宇一躬身,开口回道,抓那个壮汉可费了他不少精力。

    “太保?”壮汉闻言不由得惊讶地望向了李宏宇,不无愕然地问道,“你……你是李大学士?”

    “正是本官。”

    李宏宇闻言微微颔首,不动声色地问道,“你以前也是官兵?”

    “回李大学士,小的以前是陕西都司的士兵。”

    得到了肯定的回答后壮汉的脸上浮现出复杂的神色,随后苦笑着说道,在李宏宇面前他已经失去了抵抗的勇气,毕竟李宏宇的威名实在是太过响亮。

    “为何要加入乱匪的队伍?”李宏宇闻言眉头微微皱了皱,然后沉声问道,这种由兵转匪的事情实在是令人扼腕。

    “不瞒李大学士,小人是被逼无奈才走上的这条路。”壮汉的脸上充满了苦涩,摇了摇头后面色铁青地答道,“没饷钱,田地也被长官占了去,为了活命就跟着他们造反了。”

    “带下去吧。”

    李宏宇闻言暗自叹了一口气,他没有心情跟壮汉交谈,于是开口吩咐一旁的官兵,壮汉说的东西他很清楚,不过现在说什么都完了,壮汉必须要受到惩处。

    “太保,您三年前为何不在陕西都司也进行军务整顿,你要是像陕西行都司那样把陕西都司的军务也整顿了,小人何至于落得如此悲惨的下场?”

    壮汉见状情绪忽然间变得激动了起来,被拖下去的时候冲着李宏宇喊道。

    经过军务整顿后的陕西行都司现在面貌焕然一新,士兵和军户再也不会被上司剥削和压榨,又能吃饱肚子,自然不会像别的都司的士兵那样造反了。

    “屯兵制!”望着被拖下去的壮汉,李宏宇的眉头不由得皱了皱,口中缓缓吐出了三个字,看来屯兵制现在已经成为了社会不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

    到了明朝后期,屯兵制的弊端已经暴露无遗,首先是克扣粮饷,由于是一种所属关系因此将领克扣士卒粮饷是一个极其普遍的现象,用剥削所得过着糜烂的生活,且向兵部官员、监视太监和纪功御史等人行贿以营求升迁或开脱罪责。

    另外,就是屯兵制使得军队的屯田多被军官、豪强和内监占夺,这就使得军队失去了粮食的来源,武官和士兵之间的矛盾必然激化,战时士兵岂会卖命?

    至于大明军队军纪败坏,就成为了一个非常正常的现象,例如李宏宇今天所见的“杀良冒功”,官兵通常对手无寸铁的平民滥施屠杀以换取功劳。

    史籍记载,“今官兵所至,动以打粮为名,劫商贾,搜居积,**女,焚室庐。小民畏兵,甚于畏贼。”

    虽然知道屯兵制的种种弊端,但李宏宇却无能为力,只能听之任之,这不得不说是一种悲哀。

第八百六十四章 罪无可恕

    李宏宇赶到京城的时候已经是崇祯四年的四月份,陕甘的剿匪使得他耽误了一段时间,面对犹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的造反队伍他唯有摇头苦笑的份儿,显得颇为无奈。UU小说 www.uu234.com更新最快、

    很显然,要想彻底平定百姓的造反就必须解决一个根本的问题,这个问题就是吃饭,百姓们唯有吃饱了肚子才会老实生活,不至于闹事。

    刚进城,李宏宇就得知了一件意想不到但又在情理之中的事情,崇祯皇帝借着召袁崇焕议事之际,将这位大明的蓟辽督师下狱问罪。

    袁崇焕的罪名主要有两个,一个是以市米则资盗,另外一个就是以谋款则斩帅,至于在后金军打到京城之际救援不力等罪名与这两个罪名相比简直就不值得一提。

    李宏宇的到来使得京城原本紧张的局势得以舒缓,他进城后回家沐浴换了一身衣服后就去觐见崇祯皇帝。

    与三四年前相比,崇祯皇帝已经不再是当年那个初登大宝的少年天子,显得成熟稳重许多,对李宏宇的到来感到非常高兴,设宴款待。

    叶尔羌汗国称臣纳贡的使臣年后已经抵达京城,这使得崇祯皇帝对此感到非常开心,可谓是近些年来他感到最高兴的事情。

    如果说开疆拓土是一个国家进入盛世的标志,那么李宏宇率领大明西征军攻取了吐鲁番就已经达到了这一标志,这可是连明太祖和明成祖都没有达成的一大功绩,结果在崇祯皇帝这里得以实现。

    “皇上,臣听说蓟辽督师袁崇焕下狱问罪,不知其所犯何罪?”

    宴会进入到尾声的时候,与崇祯皇帝谈笑风生的李宏宇忽然语峰一转,不动声色地问道。

    其实,李宏宇不想介入袁崇焕的案子里,但作为大明的太保以及袁崇焕的同科好友他必须要开这个口,否则的话既是失职同时也无法向外界交待,显得薄情寡义。

    “哼,此人辜负朕的皇恩,说要五年平辽,朕对其是恩宠有加,可结果建奴竟然堂而皇之地打到了京城,五年平辽成为了一个笑话,朕也成为了一个笑料,简直可恨直至!”

    听闻提及袁崇焕,崇祯皇帝顿时面色一寒,冷冷地向李宏宇说道,显得有些余怒未消。

    确实,为了解决困扰大明的辽东问题,登基不久的崇祯皇帝被袁崇焕所说动,故而寄希望于其击败后金光复辽东,为此是全力支持,恩宠有加,连袁崇焕擅自杀了毛文龙都能够忍受。

    可随着皇太极率军攻到了京城城外,崇祯皇帝心中对袁崇焕的信任已经荡然无存,显而易见,有能力打到北京城的后金是绝对不会按照袁崇焕所说的那样五年内被消灭,五年平辽无疑成为了一个天大的笑话。

    这个时候,关于袁崇焕的一切矛盾被激化,崇祯皇帝不可能再大力袒护这个欺骗了他,令他难堪的臣子。

    于是,这就有了身为蓟辽督师的袁崇焕的被捕下狱。

    “唉!”

    见崇祯皇帝好像对袁崇焕恨之入骨,李宏宇不由得无奈地苦笑了一声,这也许就是所谓的爱之深,恨之切吧,当崇祯皇帝对袁崇焕所报的希望化为泡影后,心中的怒火可想而知。

    李宏宇无法为袁崇焕求情,这个时候崇祯皇帝正是痛恨袁崇焕的时候,他要是求情不仅等于火上浇油,而且还会招惹崇祯皇帝的厌烦。

    毕竟,崇祯皇帝不是天启皇帝,性格显得有些刚愎自用,李宏宇很早就已经看到了这一点,所以还是避免招惹崇祯皇帝为好。

    当然了,朝廷给袁崇焕定的罪名并非空穴来风,以最重要的“市米则资盗”和“谋款则斩帅”两条大罪而言,都是真实存在的。

    所谓市米则资盗,不是指的袁崇焕把粮食卖给后金,而是指袁崇焕担任蓟辽督师后卖粮食给了蒙古的喀喇沁部。

    非常不凑巧的是,喀喇沁部与科尔沁部一样都是投靠后金的蒙古部落,结果喀喇沁部又把粮食转卖给了闹粮荒的后金,属于间接资敌。

    崇祯元年的时候,喀喇沁部得到了后金的帮助,双方联军击败了林丹汗在喀喇沁旧地的蒙古军队,这一点袁崇焕身为蓟辽督师的袁崇焕应该一清二楚,很显然喀喇沁部和后金有了共同的利益。

    虽然崇祯元年九月喀喇沁部也接受了明朝的封赏,但这是那些夹在大明和后金势力中间的蒙古部落两面讨好以谋求最大利益的惯用手法,很显然曾经与后金联合作战的喀喇沁部与后金走得更近。

    值得一提的是,崇祯二年正月的时候,皇太极为了增加军力和国力,于是命令蒙古的科尔沁部、敖汉部、奈曼部、和喀喇沁部等投靠后金的蒙古部落加入后金八旗,这意味着这些部落成为了后金的八旗旗人。

    由此可见,喀喇沁部已经投靠了后金,这一点袁崇焕合格蓟辽督师应该心知肚明,可即便如此他还是在崇祯二年三月份给崇祯皇帝上书,以拉拢喀喇沁部为由卖给缺粮的喀喇沁部,防止其投靠后金,最终获得了崇祯皇帝的御准。

    结果,就在崇祯皇帝御准卖粮的五个月后,得到粮食的喀喇沁部的大汗派人到沈阳与皇太极结盟,向外界预示了袁崇焕的招抚政策失败。

    至于喀喇沁部把多少从大明哪里得到的粮食暗中交给了同样因为饥荒而缺粮的后金,现在已经无法查证,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后金一定从中得到了大批粮食,喀喇沁部岂敢不听从后金的命令。

    要知道,当时对后金有着重大牵制作用的毛文龙的东江军也同样缺粮,可袁崇焕却没有向朝廷为其请求援助,而是用粮食去招抚已经和后金结盟的喀喇沁部,进而使得粮食流进了后金那里,说是资敌一点儿也不为过。

    至于以谋款则斩帅,这个外界就已经很清楚了,所谓的“谋款”指的就是议和。

    其实,早在天启皇帝健在时袁崇焕就已经开奏请与后金议和,希望能稳住后金,给大明争取时间练兵,以夺回辽东,希望能取得“便宜行事”的权力,结果得到了天启皇帝的御准。

    本来,议和是麻痹后金的缓兵之计,为大明争取时间以加强关外宁、锦等重镇的防御,可因为此事却牵连上了东江军的统帅毛文龙,使得毛文龙被袁崇焕矫诏杀害,这就是“斩帅”。

    毛文龙虽有千般万般不是,但他却是大明抗击后金的主力,给后金造成了非常大的麻烦,后金历次在辽东南下都受到了东江军的牵制,进而不敢纵兵深入。

    由于没有水师,故而后金对东江军无可奈何,结果袁崇焕被帮后金除掉了这个心腹大患,杀死了东江军的统帅同时也是东江军的灵魂毛文龙,被人检举是为了议和故意讨好后金。

    结果,随着毛文龙的死,皇太极再无后顾之忧,直接纵兵打到了北京城下,这无疑使得人们怀念东江军。

    如果毛文龙尚在,那么在东江军的牵制下后金绝对不敢深入到大明的腹地,否则东江军会把后金搅得天翻地覆。

    退一万步来说,毛文龙是朝廷从一品的武官,而挂太子太保衔的袁崇焕也是从一品,即便他有尚方剑也不能擅自杀了毛文龙,况且毛文龙也有尚方剑。

    可袁崇焕却出人意料地还是这样做了,令外界是大跌眼镜,使得外人根本不知道他这样做的动机是什么,自然怀疑到跟后金议和有关了,否则为何如此急切?

    毕竟,袁崇焕曾经向崇祯皇帝承诺,要在五年内平辽,可这很显然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为此,如果袁崇焕能与后金达成和平协议,使得后金不再南下犯边,届时袁崇焕就有了台阶可下,不至于无法向崇祯皇帝交待。

    事实上,不单单李宏宇一个人这样想,京城官场的官员也是这样认为的,毕竟大家都不傻自然能看出毛文龙死得蹊跷。

    第二天中午,锦衣卫北镇抚司,诏狱。

    “太保,这就是关押袁崇焕的房间。”

    一名锦衣卫千户躬身把李宏宇领到一个单人牢房前,推开房门后恭声说道,李宏宇昨天已经向崇祯皇帝请旨前来看望袁崇焕。

    由于袁崇焕是崇祯皇帝钦定的御案案犯,故而没有崇祯皇帝的首肯外人自然不能见他,李宏宇与袁崇焕的关系自然要来看望他。

    “梦生,你何时回京的?”

    牢房里,袁崇焕正坐在墙角的干草堆闭目养神,见李宏宇来了连忙惊喜地起身迎了过去。

    他自然知道李宏宇去了关西,而且还打了好几个胜仗,不仅解决了漠西蒙古诸部,而且还收回了关西七卫的地盘,并攻占了吐鲁番,可谓立下了赫赫战功。

    “昨天抵京。”李宏宇闻言笑了笑,让身后跟着的随从把携带的食盒里的酒菜摆在了桌上。

    “好香呀,这是望月楼厨子的手艺。”

    等随从摆好酒菜离开,袁崇焕俯身闻了一下酒菜的香气,笑着向李宏宇说道,这望月楼可是京城数一数二的酒楼,达官贵人聚会的场所,厨子手艺无比高超。

    “元素,咱们已经好久没在一起喝酒了,今天大家不醉无归。”李宏宇闻言笑了笑,示意袁崇焕落座,端起酒壶给两人倒上了酒。

    确实,李宏宇上一次跟袁崇焕喝酒还是在辽西的时候,后来李宏宇奉旨入关,又跑去了关西,而袁崇焕则留在了辽西,很难有聚首的日子。

    “好,不醉无归。”袁崇焕闻言笑了起来,端起酒杯跟李宏宇碰了一下,两人一饮而尽。

    酒局的气氛热烈而欢快,非常融洽,李宏宇和袁崇焕是谈笑风生,觥筹交错,回忆着往昔的一些趣事。

    李宏宇没有问袁崇焕为何要杀毛文龙,以及与后金议和的事情,这是外界所有人都想知道的一个谜,而袁崇焕也没有向李宏宇打探他的案子的案情,两人是心照不宣,都不想扰了酒兴。

    袁崇焕很清楚,他的下狱是因为崇祯皇帝的震怒,现在的崇祯皇帝可不像登基时那样好说话,已经展现出了皇帝强硬的一面。

    虽然朝堂上现在是东林党的官员主政,但即便是这样袁崇焕还是被下了诏狱,由此可见崇祯皇帝对他的痛恨,因此袁崇焕又岂能奢望活命?

    李宏宇能来诏狱里看他已经使得袁崇焕心中非常感动,要知道遇到他这种情况别人可是避之唯恐不及,生怕与其牵扯上关系,以免引火烧身,可李宏宇却毅然来看望他。

    确实,李宏宇对于袁崇焕的案子无能为力,抛开其他因素不说,身为蓟辽督师的袁崇焕防备不利,使得后金袭扰京城,这件事情必须要有人来负责任,而袁崇焕正是这个要负责的人。

    不过,虽然李宏宇不知道袁崇焕杀毛文龙的真实原因,这一点恐怕只有袁崇焕自己清楚,但袁崇焕与后金议和一事则不是什么秘密,毕竟他曾经得到过朝廷的允许。

    据李宏宇所知,朝廷知道的议和有两次,历史上,袁崇焕第一次议和时,皇太极正暗中准备攻击朝鲜,第二次议和时皇太极准备着南下征明。

    因此,议和对于袁崇焕或皇太极来说都是为赢得时间而采取的计策。

    不仅如此,皇太极看出了袁崇焕急于求和的心理,故而狮子大开口开出了苛刻的条件:

    例如大明每年给后金十万两黄金、一百万两白银以及一百万匹布作为和好之礼,又想每年用东珠十颗、貂皮一千张、人参一千斤换取大明一万两黄金、十万两白银、十万匹缎以及三十万匹布的互市条件。

    显而易见,皇太极的要求不仅意味着他已经看穿了袁崇焕的心理,而且还毫无诚意可言,把袁崇焕给好好戏耍了一通,争取到了大量时间。

    李宏宇从诏狱回府的时候已经有了几分醉意,心情显得颇为沉重,他虽然相救袁崇焕可有心无力,这次要袁崇焕死的可是盛怒的崇祯皇帝。

    “相公,元素现在还好吧?”赵欣在太保府里等着,见李宏宇来了连忙迎了上去。

    她比李宏宇提前一个月来的京城,作为袁崇焕的同科,虽然不能去探视袁崇焕但对他还是颇为关注。

    “苦中作乐罢了。”李宏宇摇了摇头后叹了一口气,显而易见袁崇焕在他面前是强打着精神强颜欢笑罢了。

    “相公,此事真的没有了转机?”赵欣闻言知道袁崇焕的境况不怎么好,于是神色担忧地问道。

    “皇上现在对元素恨之入骨,绝无回旋的希望。”李宏宇在座椅上落座,端起茶品了一口后摇了摇头。

    “唉,元素真是糊涂呀,怎能杀了毛文龙,有毛文龙牵制的话建奴岂会如此嚣张地打到京城,而建奴不到京城皇上也不会震怒,以至于处死他。”

    赵欣闻言不由得叹了一口气,袁崇焕可是一个聪明人,难道连如此浅显的道理都不知道。

    “五年平辽害了他!”李宏宇苦笑了一声,摇了摇头后说道,“如果不是因为此事他何至于要急着跟建奴求和,以至于中了皇太极的圈套。”

    “圈套?”

    赵欣闻言柳眉微微一皱,随后惊讶地望着李宏宇,“相公,你是说皇太极看出元素急于求和的心理,故而设下圈套让元素先杀毛文龙,然后故意南下打到京城,使得皇上再杀元素?”

    “虽然相公不愿意相信,但从目前来看确实如此。”

    李宏宇闻言放下手里的茶杯,颇为无奈地说道,“皇太极这一手连环计玩得实在是太漂亮了,一举除了元素和毛文龙这两个对建奴威胁最大者,从此以后恐怕大明无人能在辽东限制皇太极!”

    “这个皇太极还真是狡诈。”赵欣闻言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不得不说,袁崇焕和毛文龙是遏制皇太极的两个最佳人选。

    “早知如此,当年或许相公就应该在铁岭之战后除了他。”李宏宇这时想起了一件事情,不由感慨了一句。

    当年铁岭大战后,李宏宇故意让叶赫部的首领,也就是皇太极的舅舅金台石半路设伏截住了皇太极。

    结果金台石看在甥舅的份儿上放了皇太极,进而从皇太极那里落了一个人情,有助于叶赫部以后的发展。

    另外,李宏宇也不想使得皇太极就这么死了,他早就看出大明已经病入膏肓,与其强撑着让百姓受苦,倒不如快刀斩乱麻,让后金来给其最后致命一击。

    所谓不破不立,只有大明亡了后才能在其废墟上建立新的秩序,百姓们才能真正过上安稳的日子。

    “相公,如果先帝健在的话,或许就没有今天这么多的烦心事了。”赵欣则想到了另外一件事情,同样感慨了一句。

    显而易见,天启皇帝绝对不会相信什么五年平辽之说,这样袁崇焕就不会给自己下一个大套钻,进而导致接下来一系列的后果。

    可惜世上没有后悔药,李宏宇和赵欣都不得不面对现在这种糟糕的局面。

第八百六十五章 官场变天

    李宏宇抵达京城后的第三天,崇祯皇帝下诏,晋升收复关西有功,并攻占吐鲁番给大明开疆拓土的李宏宇为太傅,使得李宏宇的仕途达到了一个新的顶峰。UU小说 www.uu234.com更新最快

    官场行的官员们对此纷纷议论着,李宏宇现在可还年轻,依照这样的晋升速度,那么他成为太师将指日可待。

    就在李宏宇晋升为太傅后不久,袁崇焕的案子判了下来,经过数月审问,经刑部、大理寺和都察院三堂会审后一致认定其罪名成立。

    故而,崇祯皇帝于是下达了处罚的诏书:“谕以袁崇焕付托不效,专恃欺隐,以市米则资盗,以谋款则斩帅,纵敌长驱,顿兵不战,援兵四集,尽行遣散,及兵薄城下,又潜携喇嘛,坚请入城,种种罪恶。

    命刑部会官磔示,依律家属十六以上处斩,十五岁以下给功臣家为奴。今止流其妻妾,子女及同产兄弟于二千里外,余俱释不问。”

    李宏宇得知崇祯皇帝的这道诏书后不由得暗中叹了一口气,所谓的“磔示”指的就是凌迟处死,民间俗称“千刀万剐”。

    由此看来,崇祯皇帝对袁崇焕是无比痛恨,不仅对他的家人又杀又流,而且还将其千刀万剐。

    其实,从处死袁崇焕的诏书上,可以发现崇祯皇帝与天启皇帝之间有着不小的差距,这道诏书很显然有赌气的意味在里面,而天启皇帝肯定不会这样做,处事要比崇祯皇帝更加稳重,手段也更加缓和。

    这天晚上,京城的一家酒楼。

    “孙兄,咱们已经有好几年没见了吧。”一个雅间里,李宏宇给坐在对面的孙承宗倒了一杯酒,笑着说道。

    原本,孙承宗被天启皇帝免去蓟辽督师后就心灰意冷,再加上当时“阉党”与东林党争斗日益激烈,因此他就告老还乡,回老家高阳养老。

    当皇太极去年率兵来袭后,惊慌的崇祯皇帝想到了高阳的孙承宗,决定启用这位朝中元老来抵御后金。

    虽然崇祯皇帝的这个决定遭到了当时兵部尚书王在晋的反对,当年在辽东任职时两人接下了仇怨。

    不过崇祯皇帝最终还是决定启用孙承宗,任命孙承宗复为中极殿大学士,挂兵部尚书衔,驻守通州督理京畿军务。

    孙承宗没有让崇祯皇帝失望,进京后所提出的防御策略深得崇祯皇帝的心意,因此崇祯皇帝就把孙承宗留在了京城,让其督办京城内外军务。

    在抵御后金的作战中,孙承宗立下了赫赫战功,因此得以再度出仕,被崇祯皇帝留在京城任职。

    李宏宇回京的时候孙承宗在外地巡视军务,直到昨天才回来,故而李宏宇今天设下酒宴给孙承宗接风洗尘,同时也是叙旧。

    “自从当年我致仕回乡,咱们就再也没有见过,一晃都好几年了,仿佛就是昨天发生的事情一样。”孙承宗闻言笑了笑,端起酒杯与李宏宇碰了一下,随后两人一饮而尽。

    虽然李宏宇现在已经贵为太傅,但对孙承宗还是非常恭敬,毕竟孙承宗已经年近古稀,资历深厚不说以前对他还颇为照顾。

    “袁崇焕实在是可惜了,真是让人感到失望!”

    觥筹交错中,孙承宗不由得想起了袁崇焕,不由得叹了口气,放下了手里的酒杯,“他实在是太不小心了,竟然会中了皇太极的奸计,实在是令人扼腕。”

    袁崇焕不仅在辽东与孙承宗共过事,而且两人之间还有师徒之谊,对袁崇焕孙承宗还是非常看好,把守卫关锦防线抵御后金的重任交给了他。

    可惜,袁崇焕让孙承宗失望了,先杀毛文龙自毁守卫辽东的长城,后来又未能阻止后金南下,以至于落得一个千刀万剐的下场。

    “元素是一时糊涂,他也是想要早日平定建奴,结果才会上了当。”

    现在袁崇焕的罪名已经定下,秋后就要问斩,因此李宏宇也不好过多地说些什么,苦笑了一声后不无惋惜地说道。

    “他是犯了糊涂,可却把东江军给整没了,使得建奴行事再无顾忌,实在是该死呀!”孙承宗闻言不由得冷笑了一声,忍不住一拳砸在了桌面上,他当过蓟辽督师自然清楚东江军的重要性。

    皇太极这次之所以敢深入大明京畿,跟毛文龙的被杀有着非常大的关系,毛文龙死后东江军的二万八千人被袁崇焕分为四协,以毛文龙之子毛承祚、副将陈继盛、参将徐敷奏和游击刘兴祚担任统领。

    毛承祚才十七岁哪里能统兵打仗,而刘兴祚更是从后金叛逃回来的汉军,也不知怎么被袁崇焕信赖,成为了袁崇焕强行安插进入东江军的亲信。

    如此一来,东江军的实际掌权者是毛文龙的女婿陈继盛,但其管不了刘兴祚,也无法调动毛承祚麾下的那些人,东江军其实已经陷入分裂的境地。

    尤为重要的是,刘兴祚后来杀了陈继盛及钦差等不少东江军的官吏将领后投奔了后金,使得东江军彻底失去了牵制后金的能力,进而有了皇太极后来入关兵围京城。

    换句话而言,皇太极是在失去了东江军的威胁后才敢深入大明的腹地,袁崇焕杀毛文龙之举自然要被孙承宗耿耿于怀了。

    “孙兄,咱们今天只喝酒,不议事。”李宏宇知道孙承宗是担心后金趁势坐大,于是笑着给他倒了一杯酒说道。

    “唉!”孙承宗叹了一口气,端起酒杯与李宏宇谈笑起来,避开了袁崇焕这个比较沉重的话题。

    “李太傅、孙大学士。”

    就在李宏宇和孙承宗谈笑的时候,雅间的门被人推开了,一名端着酒杯的中年人笑着走了进来,“下官听闻两位大人在此,于是前来查看,看来传言非虚呀。”

    “下官敬两位大人一杯。”说着,那名中年人笑着向李宏宇和孙承宗举起了手里的酒杯。

    “长卿兄,你可是稀客,何时来的京城?”李宏宇望着那名中年人不由得笑了起来,与孙承宗起身相迎。

    这个中年人是温体仁,詹事府詹事,挂礼部右侍郎衔。

    李宏宇来京的时候,温体仁去了南京公干,今天才到的京城,觐见了崇祯皇帝后在酒楼宴客,没成想会遇上李宏宇和孙承宗,于是前来敬酒打招呼

    由于温体仁以前自安詹事府里任职多年,故而与李宏宇和孙承宗是不折不扣的同僚,与两人之间的关系也颇为不错。

    “两位大人,下官这次有可能被皇上钦点入阁,以后还望两位大人多多关照。”在酒桌落座闲聊了一阵后,谈笑中的温体仁忽然语峰一转,笑着向李宏宇和孙承宗拱手说道。

    “那可恭喜温大人了。”

    李宏宇闻言微微怔了一下,随后笑着向温体仁拱手说道,温体仁先前担任的都是一致没什么权力的官职,这次能入阁对他而言可是一个仕途上的巨大进步。

    与此同时,李宏宇的心中敏锐地意识到朝廷的天好像要变了,看来京城官场将要发生一个重大的变局。

    李宏宇回到府邸的时候夜色已深,不过秦月还没有休息,在后院的大厅里等着他,悉心伺候着他洗脚宽衣。

    “月儿,东林的人以后要倒霉了,皇上看来对他们颇为失望。”上床休息后,李宏宇翻来覆去睡不着,搂着秦月开口说道。

    “相公,皇上不是一直对他们信赖有加吗?”

    秦月闻言顿时面露诧异的神色,在她的印象里崇祯皇帝登基后一直都非常信任东林党的官员,使得东林党的官员在内阁和六部中占有绝对的优势。

    “建奴持续坐大,朝廷税赋减少,各地造反不断,既然东林的人手掌大权,那么这些责任自然要由他们来承担。”

    李宏宇闻言苦笑了一声,“今晚我遇见了温体仁,皇上好像要钦点他入阁。”

    “温大人可与东林一系的官员向来不睦!”

    秦月闻言顿时反应了过来,不无惊讶地说道,很显然崇祯皇帝这个时候把温体仁委以重任是为了对付东林党。

    “经过这么多的事情皇上对东林的信任已经被消耗得七七八八,看来皇上要学先帝来平衡朝堂上的势力关系。”

    李宏宇无奈地望着怀里的秦月,现在大明可谓内忧外患,可朝堂上的派系争斗的战火要被崇祯皇帝引燃,这确实令他感到担忧,现在应该大家万众一心解决目前的麻烦才对。

    “皇上早就应该这样做了,现在朝堂上东林一家独大,把朝政搅得是乌烟瘴气。”

    秦月闻言不由得冷哼了一声,颇为不满地说道,“相公,你有所不知,去年浙江的茶税朝廷才收了几十两,简直就是可笑之至。”

    “几十两?”李宏宇闻言不由得面露诧异的神色,浙江茶叶生意繁荣,往年可都有数万两的进项,可如今竟然只有几十两,实在是令人大跌眼镜。

    “肯定被那些别有用心之人上下其手给贪墨了,长此以往可就不堪设想。”秦月闻言不由得忧心忡忡地说道。

    “希望皇上能力挽狂澜。”李宏宇闻言不由得幽幽说了一句,很显然东林党这是自己给自己挖了一个坑给埋了起来,进而丧失了崇祯皇帝的信任。

    不过,他确实看不惯东林党的一些行事,大明的境况之所以落到如今的地步,跟东林党密不可分,毕竟这几年是东林党的官员在朝堂上主政。

    如果不是因为减免和贪墨了江南的税收,那么朝廷何至于要提高全国的税赋来填补这个窟窿,连原本困苦西北也要算上,以至于百姓造反事件迭起,地方局势不稳。

    果然,没过几天,崇祯皇帝以皇太极率军进犯京师为由,下诏免除了内阁中韩、李标和钱龙锡三位东林党大学士的职务,让其为此事负责。

    与此同时,温体仁、周延儒、钱象坤以及成基命皆以东哥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入阁,取代了韩三人。

    此时,内阁中仅有钱谦益这个东林党的内阁首辅留任,新任的阁员中温体仁和钱象坤非东林党,周延儒虽然是东林党但跟钱谦益关系恶劣,只有跟钱谦益有师徒之情的成基命是钱谦益的帮手。

    说起来,周延儒与钱谦益的矛盾源于崇祯皇帝登基后选拔阁员,本来,那次周延儒和温体仁都有机会入阁,但被钱谦益暗中阻止,结果钱谦益入阁成为了首辅,两人之间由此结缘。

    如此一来的恶化,钱谦益在内阁中无疑处于了下风的位子,而得到崇祯皇帝支持的温体仁对内阁首辅之位虎视眈眈。

    不仅内阁,崇祯皇帝随后还对各大部院进行了一番人事调动,自崇祯元年被贬的“阉党”官员不少都得以重用,使得朝堂上的派系势力逐渐处于了一种平衡状态。

    在李宏宇看来这是一件好事,但同时也在担忧,失去了内廷这个屏障后,会使得崇祯皇帝在平衡派系争斗时被推到了最前面,造成君权与臣权的直接对垒,双方之间的关系肯定会逐渐恶化。

    而且,崇祯皇帝显得太过浮躁,忽然之间就给了东林党一记重拳,不仅使得东林党措手不及,也使得朝堂之上的局势因为这次仓促的人事变动而纷乱一阵子。

    如果换成天启皇帝的话,即便是想要对付东林党肯定也是循序渐进地来,要知道魏忠贤直到“东林七君子”事件后才真正地压住了东林党,期间有一个缓冲期,使得天启皇帝能从容应对人事变动所带来的影响。

    经历了京城这么多的事情,李宏宇已经无心在朝堂上的那些纷繁党争上,而且崇祯皇帝与天启皇帝不同,对外人有着一种天然的戒心,喜欢事事躬亲,这也使得李宏宇没有留在京城的必要。

    因此,崇祯四年八月底,趁着蜗居安南国东北的莫氏政权派使者进京,恳请崇祯皇帝帮其复国之际,李宏宇向崇祯皇帝请旨前去收复正统年间丢掉的安南国。

    由于安南国地处西南高山森林之地,故而李宏宇此次平叛决定走水路,以水师为征讨的主力,军费由海关司筹集。

    崇祯皇帝被李宏宇说动了,如果能把安南国给收复了,那么可是大功一件,足以告慰永乐皇帝的在天之灵。

    因此,崇祯皇帝很快就赞同了此事,下令李宏宇平定西南,节制西南诸省文武官员。

    得到崇祯皇帝的御准后,李宏宇九月上旬就离开了京城,走之前他神色复杂地环视了一眼高大巍峨、雄伟壮观的北京城,此次一别不知何时才能回来,但愿京城不会再发生什么惊天的大事。

第八百六十六章 中南攻略

    崇祯五年四月,在李宏宇的支持下,南方的阮氏政权与东北的莫氏政权结盟,同时向北方的郑氏政权发难,安南国的内战缓缓拉开了帷幕。UU小说 www.uu234.com更新最快

    六月的一天,安南国南方,费福港。

    费福港如今已经成为了一个巨大的军港,里面听着不少大明水师的船只,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三桅帆船战舰了。

    海龙号。

    海龙号自从加入大明水师的序列就一直是李宏宇的坐船,实际上已经是大明水师的旗舰。

    李宏宇在船上设宴,招待从安南国东北部高平地区赶来的莫敬德,两人自上次一别已有数年未见。

    莫敬德这次前来是代表莫氏政权的首领,他的叔叔莫敬宽向李宏宇道谢,这些年在李宏宇的暗中支持下莫氏政权组建了一支人数可观的军队,在五月上旬成功攻陷了名义上通知安南的黎氏政权所在的升龙府,活捉了王室成员。

    如今,莫氏政权的军队正在休整,不日即将南下与阮氏政权夹击郑氏政权。

    按照莫氏政权与阮氏政权达成的协议,双反在打败郑氏政权后将分享郑氏政权的地盘,其中郑氏政权占三分之一,莫氏政权占三分之二,双方各自立国,结成兄弟之邦。

    实际上,李宏宇和水师并没有参与到安南国的这场内战,他只是负责给莫氏政权和阮氏政权提供军用物资罢了,使得双方能全力攻打郑氏政权。

    李宏宇真正出手是在郑氏政权被消灭后,届时他将联合安南国南边的占城国,与莫氏政权南北夹击阮氏政权,进而一举将其歼灭,使得亲近大明的莫氏政权执掌安南国。

    当然了,阮氏政权现在根本想不到李宏宇竟然打着这样的如意算盘,阮氏政权的首领阮福源错判了眼前的形势,以为大明对安南国没有兴趣,故而也想借着大明的力量消灭郑氏政权这个心头之患。

    可阮福源也不想想,李宏宇的便宜是那么好占的吗?岂会白白给他提供如此多的军用物资?

    为了使得莫氏政权有着足够强大的军事力量,李宏宇不仅向其提供了大量的物资,而且还派出了水师的武官去整军,使得莫氏政权的军力得以显著提升,也使得李宏宇间接掌控了这支队伍。

    实际上,李宏宇这次请旨前来这里并不单单为了安南国,他的目标是整个中南半岛,想将中南半岛收入囊中。

    李宏宇这样做肯定不是心血来潮,随着海外贸易的繁盛他手下的力量已经在中南半岛进行了全面渗透,对中南半岛的形势是了如指掌,故而到了攻取中南半岛的时机。

    在李宏宇看来,要想控制中南半岛,先解决安南国是其中的关键,作为中南半岛的军事强国,只要能控制安南国那么其余的国家就好对付得多。

    不过,鉴于安南国特殊的特殊地形,灭了郑氏政权和阮氏政权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恐怕要需要几年的时间,然后才能扶持莫氏政权上位。

    可话又说回来了,远离朝堂事务的李宏宇现在有的是时间,不怕跟郑氏政权和阮氏政权耗下去,而且还可以顺势处理海外贸易的事宜,他可不想回京城那个是非漩涡。

    由于在安南国交战的是安南国的军阀势力,故而李宏宇就显得比较清闲,可以带着赵欣等人在南洋四处溜达,对于他而言当务之急是巩固南洋的势力,南洋将成为他以后发展的根基所在。

    有了李宏宇的坐镇,海关司在南洋的势力逐渐扩张,尤其是新港宣慰司,更是成为了南洋一个商业繁茂的城市,逐渐变得繁荣起来。

    崇祯七年,经过历时两年的激战后,阮氏政权和莫氏政权终于击溃了郑氏政权的主力军队,在清化府顺利会师,合兵包围了郑氏政权的老巢清化城。

    李宏宇接到消息的时候正在新港宣慰司,立刻启程赶了过去,准备调动水师以及联络占城国来攻打阮氏政权,以助莫氏政权执掌安南国。

    不过,由于郑氏政权的一些将领感到前途无望,因此联合起来发生了兵变,把清化城以及郑氏族人交到了莫氏和阮氏的手里,曾经在按南国辉煌一时的郑氏政权正式走下了历史的舞台。

    李宏宇原本想着采用蛙跳战术,等阮氏军队撤回后从海路偷袭阮氏政权的老巢顺化城。

    俗话说擒贼先擒王,只要把阮氏一族抓住,那么阮氏控制地区的军队就将群龙无首,很容易被击溃。

    可令李宏宇没有想到的是,就在郑氏政权的叛将把清化城献出的当晚,莫氏政权的军队突袭了驻扎在城里的阮氏政权的军队,想要将其一举歼灭。

    可惜事前不知怎么走漏了风声,结果莫氏军队的偷袭成为了一场遭遇战,双方在清化城里大打了一场。

    因为阮氏军队的数量是莫氏军队的两倍,故而莫氏军队不敌,狼狈地撤离了清化城,被阮氏的军队猛追了一百多里。

    这一下,安南国的局势再度变得紧张了起来,曾经并肩作战的莫氏与阮氏正式撕破脸拔刀相向。

    李宏宇对此是大为恼火,这样一来的话要想结束安南国的这场战事又要花费不少时间。

    本来,阮氏军队撤军后,阮氏的高官都会在顺化城里,这样一来李宏宇就能把阮氏政权的中枢一举摧毁。

    可现在由于要对付莫氏,阮氏的一批高级官员和将领都在外作战,即便李宏宇突袭了顺化城,抓住了阮氏政权的首领,那么阮氏的军队也会在那些高官的指挥下继续作战。

    由于事情已经发生无法进行挽回,故而李宏宇唯有正视眼前的这个麻烦,按计划偷袭顺化城,同时让占城军队做好北上攻击的准备。

    当然了,李宏宇不会让占城国白白出兵,届时将把安南国从占城国手里抢夺的地盘还给占城国,这可是占城国上上下下期盼已久的事情。

    在李宏宇看来,要想保证中南半岛的稳定,必须使得中南半岛诸国的军力和国力处于平衡,因此削弱安南扶持占城就是必然。

    阮氏政权的人根本想不到李宏宇会让人从海上发动攻势,突袭其老巢所在地顺化城,故而当水师的士兵在夜色的掩护下登陆海岸并出现在顺化城时,顺化城里的守军没有丝毫准备,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连城门都没能关上。

    如果换做李宏宇的话,肯定会防备海上的攻击,毕竟安南国的疆土是一个临海的斜长区域,面对大明这种海上强国自然要小心谨慎。

    经过一番混战后,明军水师顺利控制了顺化城,阮氏政权的首领阮福源以及城里的阮氏族人悉数被擒。

    得知顺化城被攻破的消息后,与莫氏军队交战的阮氏军队随即掉转头来前来救援,在行军中几名高级将领发生内讧,一部分继续前去顺化城,另一部分则往西走躲进山里打起了游击。

    李宏宇最不愿看见的就是阮氏军队进山,因为如此一来需要花费不少时间才能剿灭这股武装。

    至于前去救援顺化城的阮氏军队,在顺化地区被明军和占城联军击败,非死即降,尔后李宏宇让莫氏军队前去追击躲进山里的阮氏军队,既然这个祸是他们闯出来的,那么就应该由他们来收尾。

    随着救援顺化城阮氏军队的覆灭,阮氏政权所统治的地区纷纷投降莫氏政权,整个安南国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统一。

    崇祯八年二月,莫氏政权首领莫敬宽以安南都统使的名义随着李宏宇前去北京城觐见崇祯皇帝,献安南国的地图和人口花名册,以示归附之意。

    此时,距离李宏宇离开京城已经有三年多的时间,再次回到京城后有一种物是人非的沧桑和感慨,因为当年他离开时的内阁阁员和各部院大臣很多已经被撤换。

    温体仁现在已经贵为内阁首辅,现在没人知道,温体仁会成为崇祯朝任职时间最长的首辅。

    李宏宇的回来使得犹如一潭死水般的京城官场逐渐恢复了些许生气,崇祯皇帝的脸上也难得地露出了笑容,李宏宇果然没有让他失望,竟然真的收复了安南国。

    为了奖赏莫敬宽的归附之举,崇祯皇帝下令重赏了莫敬宽,不仅赏银千两而且还加其太子太保衔,可谓荣宠无限。

    到了京城几日后,李宏宇敏锐地发现崇祯皇帝越来越强势,这使得朝臣们对其是愈发地敬畏,无论是东林党还是“阉党”都对崇祯皇帝避之唯恐不及,在他看来这可不是什么好事。

    在大明的历史上,除了开国的洪武皇帝和靖难的永乐皇帝杀了不少官员外,大明历史上排在第三的皇帝恐怕就是崇祯皇帝。

    通常而言,永乐皇帝后大明的皇帝皆善待朝中的文武官员,即便被激怒了通常也是打一顿板子了事,能被杖毙的官员很少。

    可崇祯皇帝不同,登基后很快就展现出了铁血的一面,杀了朝中不少大臣,例如萨尔浒之战后一直被关在诏狱里的杨镐、蓟辽都御史刘策、都御史孙元化、漕运总督杨一鹏等一大批官员。

    正是崇祯皇帝的这种铁血手腕,使得他与臣子们的关系越来越僵硬,也越来越疏远,这要是换做天启皇帝绝对不会这样做,孤家寡人的滋味可不好受。

    不过,让李宏宇佩服的是崇祯皇帝非常勤奋,时常批阅奏章到深夜,忙得是不可开交。

    虽然心中感到钦佩,但李宏宇却不赞成崇祯皇帝这样做,大明有内阁也有司礼监,都是协助皇帝处理奏章的机构,故而身为天子崇祯皇帝没有必要事事躬亲,应该像天启皇帝那样分权行事。

    可崇祯皇帝不是天启皇帝,李宏宇不可能劝崇祯皇帝把批阅奏章的大权分给内阁和司礼监,那样的话恐怕会受到崇祯皇帝的疑心。

    因此,李宏宇唯有静观其变,谨言慎行,以免无意中冒犯了崇祯皇帝。

    如果天启皇帝要是知道崇祯皇帝会这样治理朝政,十有**会后悔把大明交到他的手上,还不如让福王继位,就算福王不推行变革但肯定能掌控朝局,不至于使得大明的局势逐渐变得失控。

    说起来,大明现在已经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的阶段,百姓们由于生活困苦吃不上饭而造反,为此朝廷不得不兴兵讨伐,这样一来就要增加军费,朝廷为此提高税赋,结果导致更多的百姓吃不上饭加入造反的队伍。

    所以虽然朝廷现在连年征讨地方上的那些造反的乱民,可乱民的规模不仅没有减小反而越来越大,这不得不令人感到深思。

    现如今,朝廷每年都要因为剿匪而耗费大量的精力和物力,李宏宇对此是颇为无语,难道没人知道乱民宜疏不宜堵,只要想办法解决了百姓们的吃饭问题,那么谁还吃饱了撑的去造反?

    其实,纵观大明局势,最令李宏宇感到痛心的就是已将荒废了的东江军,不仅使得大明失去了对后金的牵制,更是成为了后金的一大助力。

    自毛文龙被杀后,东江军就受到了辽东守军的打压和排挤,这使得不少东江武将相继叛乱投入到后金的怀抱。

    李宏宇对此感到非常惋惜,东江军的成员多为被后金所侵略失去故乡的辽人,和后金可谓有着家破人亡的刻骨仇恨,

    可是当皇太极大肆笼络汉人,东江军的将领竟然投降后金,其与辽东守军的矛盾可见一斑。

    值得一提的是,在投降后金的东江军中,最有名的就是东江三个矿徒出身的将领:尚可喜、耿仲明和孔有德。

    他们投入后金以后使得后金势力大增,不仅带去了火器的制造技术,而且还是得后金有了水师。

    尚可喜所掌控的东江军水师成为了后金水师的核心力量,不仅掉头来消灭了残余东江水师,还把大明辽西、北直隶和山东的水师也打得不敢出港,这实在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悲剧。

    如果毛文龙健在,东江军的境况何至于此?

第八百六十七章 回京

    崇祯十五年三月,天津港。UU小说 www.uu234.com更新最快

    一支满载货物的水师船队缓缓驶进了港口,其中的一艘三桅战船的船身上有着黑色的“海龙”标志,正是李宏宇的坐船海龙号。

    当海龙号在码头停稳后,一名三旬左右、身穿正一品官袍、风度翩翩的男子在众人的簇拥下从船上走了下来,正是大明的当朝太傅、左春坊大学士李宏宇。

    自从崇祯八年带着莫敬宽拜见了崇祯皇帝后,李宏宜以坐镇海关司的名义一走就是八年,期间既繁荣了大明海外贸易,同时也趁机经营了南洋地区,臣服了南洋诸国成为了不折不扣的南洋王。

    李宏宇这次之所以回京,一是给崇祯皇帝送来一批进献的物资,二来也是向崇祯皇帝报丧。

    大明太子太师、右春坊大学士赵欣于去年出海巡察小琉球时不幸遇上了海难,连尸首都没有找到,搜救数日无所进展,故而推定其已死。

    当然了,所谓的赵欣已死是李宏宇释放出的烟雾弹,其目的自然是避免赵欣的女儿身泄露。

    毕竟赵欣现在的年龄也不小心,女人韵味十足,再女扮男装很容易被外界看出破绽,故而李宏宇就编造了这个死讯让其脱身。

    进了京城,李宏宇第一时间就进宫觐见崇祯皇帝,由于一走就是八年,并且崇祯年间很少在京城露面,故而紫禁城的亲军士兵已经换了一代人自然不认识他。

    “干什么的?”

    因此,见眼前这名三十上下的男子竟然身穿一品文官的服饰,宫门口值守的年轻的士兵们立刻拦住了他的去路,领头的一个伍长沉声喝问道。

    “这位是当朝太傅、左春坊大学士。”发现李宏宇被拦,护送他前来的护卫队长立刻走上前解释道。

    “太傅?”

    那名伍长闻言不由得打量了李宏宇一眼,然后冲着周围的士兵一挥手,冷冷地喝道,“来人,把这些意欲混进宫里图谋不轨的奸细给我抓了,竟然冒充李太傅,真是瞎了你们狗眼。”

    听闻有奸细,附近的亲军士兵们顿时哗啦一声就蜂拥着冲了过来,把李宏宇和护送他的几名护卫团团围住。

    李宏宇见状顿时有些哭笑不得,万万没有想过自己也有被人当成奸细的一天,脸上不由得浮现出郁闷的神色。

    不过,这也怪不得守宫门的士兵不认识他,谁让他自崇祯年后老是在外公干,不要说士兵们,就是现在宫门前进出的官员和内侍也没人认出他来。

    “这位兄弟,这位大人真的是李太傅,不信的话把你的上峰喊来辨认。”护卫队长知道拦路的那名伍长是在尽职,于是无奈地说道。

    “哼,我当然要把上峰喊来,说不定你们还有同党,可要好好审审。”那名伍长闻言冷笑了一声,警惕地望着护卫队长说道,随后让人赶快向值守的上司禀报。

    其实,不用那名伍长去报信,他刚才的那一嗓子已经惊动了在宫门内侧耳房休息的值守百户。

    那名中年百户赶忙带人前来查看,现在大明和后金在辽西打得正激烈,防备后金奸细进宫可是重中之重。

    “李……李太傅,您回京了!”

    当看清了被士兵们围住的李宏宇的面容后,那名中年百户不由得面露愕然的神色,连忙拨开了围着李宏宇的士兵,走上前躬身拱手行礼,“卑职参见太傅。”

    “起来吧。”

    李宏宇闻言微微一笑,终于来了一个认识他的人,随后从腰上摸出了进出宫门的令牌递向了那名中年百户,“这是本官的令牌,请查验一下。”

    虽说进出宫都要凭借令牌登记,但对于李宏宇这种位高权重的高官来说只需要刷脸就行,没人会查验他们的令牌。

    那名中年百户见状顿时面露尴尬的神色,他哪里敢查李宏宇的令牌,李宏宇看出了他的担忧,微微一笑后把令牌塞进了他的手里。

    毕竟查验令牌是规矩,既然他被拦了下来,那么身为当朝太傅李宏宇自然要以身作则,否则如何要求他人。

    “太傅大人,请!”中年百户不敢怠慢,仔细翻看了一下令牌后躬身还给了李宏宇,侧身让开了道路。

    李宏宇微微笑了笑,收好令牌后大步进了宫门。

    宫门前值守的士兵们得知李宏宇来了纷纷伸长了脑袋向这边张望,都想一睹大明太傅的风采,这些年来李宏宇在大明早已经成为了一个传说中的人物。

    京城的消息历来灵通,李宏宇在宫门前这么一露面立刻传遍了全城,谁都没想到多年未曾现身的李宏宇忽然之间回了城,不过此事虽然在意料之外但却是情理之中。

    原因很简单,现在关外的战事如火如荼地进行中,这可是大明的头等大事,李宏宇身为太傅自然不能坐视,而且崇祯皇帝也需要李宏宇对战事出主意。

    崇祯十三年年初,建立满清王朝五年的皇太极在吸取了以往强攻宁远和锦州受挫的教训,一改先前猛攻猛打的策略,制定了长围久困迫其出降的作战计划。

    因此,皇太极命令郑亲王济尔哈朗和多罗贝勒多铎等人领兵攻占了锦州城以北的义州城,学着明军的样子驻扎屯田。

    如此一来,锦州城就处于了清军的威胁中,外围据点相继受到攻击。

    一年后,锦州东关守将降清,这使得清军攻占了锦州外城,至此清军完成了对锦州城的包围,填壕毁堑,声援断绝。

    面对眼前的危机局势,锦州守将祖大寿向朝廷发出了紧急求救公文,称“锦城米仅供月余而豆则未及一月,倘狡虏声警再殷,宁锦气脉中断,则松、杏、锦三城势已岌岌,朝不逾夕矣”。

    为此,明廷经过商议后决定全力救援锦州,命蓟辽总督洪承畴领吴三桂等八大总兵出关作战,总兵力近二十万,可谓精锐尽出,是明军在北方的主力部队。

    按照约定,各部会兵于宁远城后合进,以解锦州之围,与清军在锦州城下决战。

    与此同时崇祯皇帝传下了圣旨,召忙于海外贸易事务的李宏宇回京议事,如果论到打仗的话那么大明没人比李宏宇更厉害。

    由于李宏宇去年随着海外贸易船队下来南洋,得到消息后立刻赶回了大明,直到今天终于抵达了京城。

    “太傅大人!”

    前往乾清宫的路上,沿途时不时有神色惊讶的女官和宦官向李宏宇躬身致意,李宏宇以前时常在宫里办公,故而宫里的老人自然都认识他。

    李宏宇微笑着颔首示意,与大明别的高官权贵不同,李宏宇虽然位极人臣但平时和蔼待人,对外人的问好通常都会进行回应,这使得他在人们心中的形象非常好。

    乾清宫此时笼罩在一片惨云愁雾中,嘴上已经留起了胡须的崇祯皇帝正召集朝中的文武大臣商议关外的战事,由于战况不利众人的情绪显得都非常低落。

    崇祯皇帝神色严肃地端坐在龙椅之上,时至今日他早已经不是当年那个初登大宝的少年天子,而是君威赫赫的大明皇帝。

    面对关外的战事崇祯皇帝既恼火又心急,此次为了救锦州城他可是调集了北方最精锐的二十万大军出关,这些军队可是这十几年来苦心操练的明军主力。

    原本,崇祯皇帝认为明军出关后清军将无法招架而退兵,可无情的现实却狠狠地给了他一记耳光。

    出关的明军不能未能击败清军反而被皇太极率领清军围困在了松锦地区,进退维谷,着实令崇祯皇帝感到恼火,但又无法坐视唯有想办法进行救援。

    可明军的主力已经被洪承畴带走,现在朝廷一时间哪里又能抽调出军队来出关救援,况且又有谁能担此重任?

    “皇上,唯今之计臣觉得唯有调集水师前来,方能解关外之围。”沉默中,一名身穿从一品官袍的官员率先开口,沉声向崇祯皇帝说道,此人是兵部尚书陈新甲。

    “水师?”崇祯皇帝闻言眼前亮了一下,水师虽然行事低调尚不为人所知,但当年石门山一战已经展现出了强悍的战斗力,可谓大明精锐中的精锐。

    “皇上,远水难救近火,水师现在被李太傅调去南洋征剿当地匪民,一时间恐怕无法撤回,而且一旦把水师撤回那么南洋的事情可就要大受影响。”

    这时,吏部尚书李日宣向崇祯皇帝一躬身,皱着眉头表达了不同的意见。

    “皇上,术业有专攻,水师虽然厉害但精通的是海战,在海上所向披靡,能登陆作战的兵力不足一半,当年李太傅正是基于此原因才没有贸然调水师主力出关作战,以至于与建奴血战石门山。”

    随后,户部尚书李待问也表明了自己的观点,“如今建奴势大,水师的兵力显得有些杯水车薪,不宜贸然调动,否则影响巨大。”

    “是呀,水师还是不动的好。”现场的其余官员闻言纷纷开口附和,都反对动用水师。

    水师能打在京城官场并不是什么秘密,但水师一来兵力有限只有三四万,二来还要负责维护海外贸易航道的安全,如果不是万不得已最好还是不要动用的好。

第八百六十八章 舍我其谁

    崇祯皇帝闻言脸色随之黯淡了下去,现在海关司每年给他上交三百万两银子的关税,已经成为了他手里的重要资金来源,因此他不希望看见海外贸易出了岔子。UU小说 www.uu234.com更新最快

    况且正如李待问所言,水师只有三四万人而已,其中只有半数精于陆战,而建奴的兵力有十多万,就算水师赢了恐怕也将元气大伤,进而影响到海外贸易,那后果可就不堪设想。

    石门山一战的惨烈如今还历历在目,崇祯皇帝不得不为全局来考量,因此心中随即断了动用水师的念头。

    再者说了,关外的战事竟然沦落到要调用水师参战,这事儿传出去的话大明还有何颜面?

    “皇上,京城还有三万禁军,可选良将统帅,出关破敌。”见崇祯皇帝脸色变得黯然,陈新甲沉吟了一下后说道。

    听闻此言,现场的众大臣齐刷刷望向了崇祯皇帝,这恐怕是现在唯一的一个选择,在北方的军队中也只剩下禁军能担此重任。

    “诸位卿家,你们说何人能担此重任?”崇祯皇帝的眉头微微皱了皱,随后面无表情地沉声问道,禁军是他用来守卫京城的利剑,如果不是情非得已他真的不想动用。

    说起来,禁军的所需的军费还是海关司提供的,只不过海关司并不是直接出的这笔钱,而是先打进崇祯皇帝的内库,然后由内库进行拨付。

    每年,海关司都会按时把军费上交到内库,内库再拨付给禁军,李宏宇这样做自然是要表明禁军沐浴的皇家的天恩,与海关司无关。

    听了崇祯皇帝的问话后现场的官员们不由得面面相觑,现场一时间陷入了沉默,从萨尔浒大战时开始,二十多年来大明能征善战的官员战死的战死,病亡的病亡,已经没有哪名官员能担此重任。

    否则的话,也轮不到洪承畴这个万历四十四年的进士主政关外成为蓟辽总督。

    洪承畴以前从未与关外的后金打过交道,他之所以接任蓟辽总督是因为在镇压国内农民起义中表现出色,而后金军很显然与那些农民军不同。

    时至今日,大明真的是内忧外患,外有清军虎视眈眈,内有各地百姓早饭不断并且逐渐形成了气候,使得崇祯皇帝颇为头疼。

    原本,崇祯皇帝指望着这次关外之战能一举击溃清军,顺势收复了关外的失地,一劳永逸地解决掉关外的麻烦,然后集中精力对付国内的农民起义军,可谁成想被他寄予厚望的明军却被清军给困在了松锦地区,使得他不得不想办法前去救援。

    “如果李太傅在就好了。”

    见现场的臣僚们纷纷陷入了沉默,崇祯皇帝的脑海中不由得浮现出了李宏宇的影像,心中顿时暗叹了一声,如果李宏宇在的话何至于使得事态变得如此不堪。

    与天启皇帝不同,崇祯皇帝既依仗李宏宇但同时又对李宏宇充满了戒心,担心李宏宇回京后结党营私,那样一来京城的文武官员肯定会以李宏宇马首是瞻。

    为此,李宏宇一走这么多年从未回京,一直南方处理海关司的事务,崇祯皇帝甚至给李宏宇下了恩旨,恩准公务繁忙的李宏宇勿需回京述职。

    有了崇祯皇帝的这道恩旨,李宏宇就算是想回京也没有办法,必须要等到崇祯皇帝的圣旨传召后才能回京。

    实际上,崇祯皇帝去年之所以会下诏传李宏宇回京,这并不是他的本意,而是朝臣们商议后的结果,认为此等大事需要李宏宇来京坐镇,有什么事的话也好与之商量。

    开始时崇祯皇帝并不在意,也没把李宏宇回京的事情放在心上,认为洪承畴等人肯定可以击败清军,等洪承畴等人被清军围困后这才期望李宏宇能尽快回京收拾眼前的这个烂摊子。

    “禀皇上,李太傅回来了,在门外等候召见。”就在崇祯皇帝心烦意乱的时候,一名宦官急匆匆地进来,躬身禀报道。

    “李太傅来了?”崇祯皇帝闻言先是微微一怔,随后开口说道,“快,传李太傅觐见。”

    李日宣和陈新甲等重臣纷纷面露喜色,齐刷刷地望向了门外,李宏宇一来他们就有了主心骨,现场紧张的气氛随之变得缓和。

    “臣李宏宇叩见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在众人关切的注视下,李宏宇大步走进了殿门,来到崇祯皇帝面前后跪下,郑重其事行了叩首礼。

    “爱卿快快起来。”崇祯皇帝微笑着向李宏宇虚空一托手,沉声吩咐一旁的内侍,“赐座!”

    “谢皇上。”李宏宇闻言向崇祯皇帝一躬身,起身后走过去坐在了内侍搬来的一把凳子上。

    “太傅大人!”

    等李宏宇落座,现场在座的文武官员纷纷躬身向其行礼,现在李宏宇的“太傅”加衔已经是大明官场上官位最尊贵的人,不折不扣的百官之首。

    李宏宇微笑着躬身回礼,心中有着颇多感慨,他这么些年没回京眼前出现的官员都是一些比较生疏的面孔,以前的那些官员死的死、撤的撤、贬的贬,可谓物是人非。

    想想也是,连洪承畴这个只不过比李宏宇高一届的进士都已经贵为统帅二十万大军的蓟辽总督,朝廷现在哪里还有什么老人。

    有一件事情李宏宇心中感到非常无奈,崇祯皇帝自从登基来频繁撤换不满意的官员,以内阁大学士为例,迄今为止已经撤换了四十多个,撤换的刑部尚书也高达十几个。

    这些官员的任职犹如走马灯一般,让人看得眼花缭乱,这使得朝堂人心浮动,所指定的政策朝夕相左,各大部院衙门人浮于事,效率低下。

    不少官吏都在怀念当年天启皇帝病重时李宏宇代为处理政务的那段时期,不仅各大部院有着前所未有的高效率,而且所经办的事情无不令各方满意,哪里像现在这样无所事事,死气沉沉。

    在李宏宇看来,虽然崇祯皇帝有着中兴大明的宏图大志,但却没有天启皇帝的头脑和心胸,为人颇为刚愎自用,信不过朝堂上的官员事必躬亲,以至于每天都活得很累。

    与天启皇帝相比,崇祯皇帝显得更为勤于朝政,每天批阅奏章到深夜,别说饮酒玩乐甚至连休息的时间都没有,是历史上有名勤政皇帝。

    没错,李宏宇承认崇祯皇帝非常勤政,但其却并不是一个优秀的天子,可以说其能力远远不如天启皇帝。

    天启皇帝绝对不会批阅奏章到深夜,因为能到他面前的奏章都是需要其拿主意的国家大事,其余的奏章都交给司礼监和内阁去处置,这不仅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且也更全面妥善地解决问题。

    毕竟内阁和司礼监的人比崇祯皇帝更了解那些奏章所涉及的事务,所提出的解决办法更加合理。

    而且,天启皇帝绝对不会频繁撤换官员,而是知人善任,确保朝堂的稳定以及国家政策的连贯。

    “陈大人,你把关外的战局告知李太傅。”李宏宇心中正在暗自感慨时,崇祯皇帝沉声向陈新甲说道。

    关外的战报属于机密事项,除了在座的朝堂重臣,外界并不知道战事的进展,朝廷很显然不会把失利的战报公布出去。

    “李太傅,我军现在被困在松山、杏山和塔山等地,建奴已经切断了南下的道路,他们的粮草不多,恐怕难以支持太久。”

    陈新甲闻言向天启皇帝一躬身,神色有些尴尬地向李宏宇说道,身为兵部尚书他自然对关外的战事负有责任。

    不过,谁能想到堂堂二十万明军主力竟然拿建奴没办法,以至于在对峙中撤军的时候崩盘,逃至松山、杏山和塔山等城,结果被建奴分割包围成为了孤军。

    “皇上,臣觉得应该立刻派军前去救援,一旦粮草消耗殆尽那么军心必乱,后果不堪设想。”

    李宏宇在进京的路上已经得知了关外的战报,他自然有着自己的情报渠道,听了陈新甲的话后沉吟了一下正色向崇祯皇帝说道。

    “李太傅以为该如何抽调兵马?派何人领军?”崇祯皇帝闻言微微颔首,不动声色地问道。

    “回皇上,建奴为了围困我军肯定分兵置之,因此此次救援的兵力贵精不贵多,臣以为调禁军前去即可,突袭之下必能撕开建奴的防线。”

    李宏宇早就有所准备,闻言起身向崇祯皇帝一拱手,沉声说道,“皇上,臣与建奴交手多次,对其也算是知根知底,故而臣恳请领军出关,与之一战。”

    “李太傅,你乃朝之重臣,岂能只身犯险,还是另觅他人前往为好。”

    崇祯皇帝闻言脸上顿时浮现出欣慰的神色,现在朝中大臣对出关御敌是避之唯恐不及,敢主动请缨的也就李宏宇一个,不过李宏宇身份太过尊贵他心中对此有些犹豫。

    毕竟关外战事凶险,一旦李宏宇有什么意外的话那么不仅关外的明军完了,水师和海外贸易也会受到严重影响,届时可就得不偿失了,在崇祯皇帝的心中李宏宇比关外的明军更加重要。

    在座的众位大臣们暗中对视了一眼,他们早就猜到了李宏宇会主动请战,否则李宏宇也就不是大明的太傅。

    他们与崇祯皇帝不同,并没有开口阻拦的意思,事到如今能力挽狂澜的也唯有李宏宇了,他们实在找不到其他人来代替。

    不说别的,单单那些骄横的禁军,除了李宏宇外就没人能指挥得动。

    “皇上,臣正是因为是朝之重臣,这个时候才更应该率军前往救援,岂能坐视关外的官军被困?”

    李宏宇闻言再度向崇祯皇帝一躬身,郑重其事地说道,“况且,建奴积蓄力量多年,此次是来势汹汹,倘若他们攻下了锦州势必会驻军经营,如此一来朝廷苦心经营的关锦防线就会被毁。”

    “既然如此,那么朕就恩准此事,一切事宜由李太傅决断。”崇祯皇帝见李宏宇态度决然,因此沉吟了一下后最终点了点头,再怎么说关外还有十余万被困的大军,就这么让他放弃了实在是不甘心。

    “谢皇上恩典,臣定当全力以赴,击败建奴。”李宏宇闻言向崇祯皇帝一拱手,躬身应道。

第八百六十九章 为时已晚

    夜深人静,太傅府。UU小说 www.uu234.com更新最快

    李宏宇搂着秦月躺在床上说着悄悄话,四年前秦月去了一趟南方与李宏宇团聚,而后就再也没有见过,自然相思绵绵有很多话要说。

    “相公,此次建奴来势汹汹,关外的官军现在已经成了惊弓之鸟,单凭三万禁军如何能击败建奴?”

    秦月依偎在李宏宇的胸膛上,忧心忡忡地说道,现在的满清可比当年的后金强大得多,皇太极自从继位后可谓励精图治,对外扩张疆土,对内打压派系之争强化集权,国力突飞猛进。

    否则的恶化,皇太极也不会打关锦防线的主意,他这次摆明了就是要拔掉关锦防线这颗钉子,把明军赶回山海关,这样的话关外的土地将尽归满清所有。

    尤为重要的是,这样一来满清就会在跟大明的对峙中占据优势,迫使大明从以前的进可攻退可守变成被动的守势,皇太极就可以把防备大明的军队抽调回来另作他用,避免了时刻保持戒备状态,进而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可谓一举数得。

    因此,皇太极这次肯定会拼尽全力跟明军一战,而不会像以前的努尔哈赤那样有所顾忌而保存实力。

    单从兵力上而言,清军的兵力并不比关外的明军少,这也是明军现在如此被动的主要原因。

    现在的清军兵力由三大部分组成,即女真八旗、蒙古八旗以及汉军八旗,总兵力约莫二十万左右,跟当年完全依靠女真兵打天下完全不同。

    皇太极与努尔哈赤最大的区别就是对蒙古人和汉人的使用,他意识到女真人人口基数太少,所以大力吸纳蒙古人和汉人,大大化解了努尔哈赤时期严重对立的民族矛盾。

    虽然皇太极是敌人,但李宏宇不得不佩服皇太极的能力,能在短短的十几年间把一盘散沙似的后金整组成现在这般强盛,实属难得。

    本来,皇太极的对手应该是天启皇帝,可是天意弄人,天启皇帝竟然英年早逝,否则的话皇太极岂能如此顺利地把满清打造成现在这般强盛?

    “皇太极对关锦防线是势在必得,禁军自然无法阻挡住清军,不过相公这次是有惊无险,恐怕不会与皇太极正面较量。”

    闭目养神的李宏宇微微一笑,一边轻抚着秦月的秀发一边淡淡地说道,“皇太极知道关外的战事要速战速决,所以一定会全力攻打被困的官军,尤其是洪承畴所在的松山城更是进攻的重点,说不定没等相公出关松山城就已经破了。”

    “祖大寿现在缺兵少粮,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松山城的官军身上,松山城一破锦州城的官军肯定撑不住,那样一来关锦防线可就破了。”

    秦月闻言顿时面露惊讶的神色,她既然留在京城坐镇那么自然对关外的战局非常清楚,没想到事情会如此之糟。

    如果失去了松山城和锦州城的明军,李宏宇就算是救出了杏山和塔山的明军,那么他手里的兵力也会严重不足,要想击溃清军谈何容易?况且朝廷也不会让李宏宇在关外跟清军死拼。

    因此,李宏宇这次出关并不是击溃来犯的清军,而是更可能多的救出被清军围困的明军。

    “月儿,京城不是久留之地,我出关前会奏请皇上让你回家侍奉母亲。”

    李宏宇的嘴角闪过一丝无奈的苦笑,身为大明的太傅他当然不愿意看见清军攻占关外地区,可有些事情是不以他的意志为转移的,沉吟了一下后说道。

    “相公,虽说官军在关外的战事失利,可是以建奴现在的实力尚无法越过山海关进攻京畿。”

    秦月闻言顿时面露诧异的神色,现在的形势可远远没有到她离开避难的地步,清军最多称霸关外,由于国力对比悬殊,其二十年内要想进攻京畿简直就是痴心妄想。

    “建奴现在并不足为惧,相公担心的是地方上那些造反的乱民,那些乱民的声势越来越大,他们比建奴对京畿的威胁更大。”

    李宏宇摇了摇头,神色凝重地说道,现在反抗朝廷的各地的农民军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使得朝廷疲于围剿,一旦打进京畿那么后果不堪设想。

    秦月闻言顿时陷入了沉默,她知道各地纷涌的农民军搅得朝廷不得安宁,地方上的那些卫所军简直难堪大任,面对那些拿着锄头木棍的农民军毫无斗志,落荒而逃。

    如此看来的话,对京畿威胁最大的是国内的农民军而不是清军。

    秦月知道李宏宇绝对不会无缘无故地让她离开京城,因此也就不再争辩什么,说实话她已经厌倦了京城的勾心斗角和尔虞我诈。

    第二天一早,李宏宇前去城外的禁军大营,动员禁军将领整军备战,由于事态紧急明天就要起程赶往关外。

    李宏宇的现身使得禁军的将士们士气高涨,纷纷摩拳擦掌准备出关建功立业,跟着李宏宇他们心里踏实,从没有想过战败,毕竟李宏宇自从万历四十七年第一次出关与后金交战以来,二十多年南征北战未尝一败。

    下午,李宏宇在禁军将领们陪着视察军营的时候,宫里的一名内侍火急火燎地赶了过来,崇祯皇帝紧急宣他前去觐见。

    李宏宇意识到一定是关外的最新的战报来了,而且看上去对明军极为不利,否则崇祯皇帝不会这个时候派人来喊他,要知道晚上他就要带领着禁军的高级将领进宫吃崇祯皇帝所摆的送行酒宴。

    果然,当李宏宇急匆匆赶到乾清宫的时候得到了一个不好的消息,清军已经在上个月攻占了松山城,城里多名总兵战死,蓟辽总督洪承畴生死不明。

    对于此事崇祯皇帝是又惊又恼,万万没想到数万明军驻扎的松山城竟然会被建奴这么快攻破,在他看来洪承畴至少还能撑上几个月才对。

    由于南下的道路被封锁,所以时至今日这个消息才传到京城,李宏宇心中是暗自叹了一口气,看来锦州城完了,失去了松山城明军的呼应祖大寿肯定撑不住,就算祖大寿想要死守但军心肯定已经散了,想守也守不住。

    李宏宇赶到的时候朝中的文武重臣已经悉数在场,他们就在城里自然比在城外的李宏宇先到,三五成群地聚在乾清宫的大殿里低声议论着松山城失守一事。

    此事带给了众人莫大的震动,谁能想到清军会如此快地攻下拥有数万明军的松山城,要知道攻城远比野外交战困难。

    崇祯皇帝面无表情地坐在龙椅上,他现在需要现场的大臣们拿出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可那些大臣除了表示震惊外并没什么好办法。

    “皇上,臣以前去过松山城,虽然城防比不上锦州城但这些年来也修建得非常坚固,是松锦防线上的一个军事重镇,建奴现在以困为主,他们现在占据了优势绝对不会贸然攻城,否则唯有徒添伤亡,酋首皇太极不会做这种得不偿失的事情。”

    李宏宇得知松山城失陷的消息后略一沉吟,向崇祯皇帝一躬身,有条不紊地说道,“因此,在臣看来建奴之所以能攻下松山城,十有**是城里出了叛逆!”

    “叛逆?”听闻此言,现场顿时一阵哗然,先前没人会想到这一点,在他们看来堂堂的大明将士岂会对女真人卑躬屈膝?

    崇祯皇帝的眉头顿时皱得更深,他相信李宏宇不会信口开河,李宏宇对关锦防线非常了解,非朝堂上那些从未出关的大臣所能比拟的。

    “皇上,松山一破锦州危矣,臣觉得当务之急是救出杏山和塔山的官军,重整旗鼓在宁远待敌。”见崇祯皇帝眉关深锁,李宏宇神色严肃地说道,现在也唯有退守宁远,宁远的城防可是关锦防线中最为坚固的。

    “诸位爱卿有何高见?”崇祯皇帝闻言回过神来,环视了一眼现场的诸位大臣,不动声色地问道。

    众臣闻言纷纷躬身垂首而立,打嘴仗他们在行,这种真刀真枪地交战他们可就差远了,对关外的情形也不清楚,因此哪里有什么主意。

    “既然如此,那么就依李太傅的意思,退守宁远城!”崇祯皇帝见状望向了李宏宇,沉声说道,心中充满了失落和黯然。

    原本,崇祯皇帝指望着李宏宇出关后力挽狂澜,击败清军解了关外的危局,巩固关锦防线。

    可如今看来这个愿望只能化为泡影,一旦松山和锦州有失,那么关外明军的兵力将折损一半以上,李宏宇就是有通天的本领也无法用一群残兵败将与士气如虹的清军交战。

    所以崇祯皇帝现在就寄希望于李宏宇能稳定住关外战局,避免关外明军全军覆没,否则那大明在关外可就将处于被动的境地。

    “皇上,臣有一不情之请,还望皇上能应允。”

    李宏宇早就知道崇祯皇帝会同意他的提议,因为现在崇祯皇帝已经别无选择,闻言后向崇祯皇帝一躬身,沉声禀报道,“臣的母亲年事已高,去年就卧病在床,臣的父亲早逝由母亲抚养长大,因此恳请皇上能降下恩旨,允许臣的妻妾代臣在窗前尽孝。”

    “咱们大明以孝为本,太傅身为人子理应承孝于父母膝前,此事朕恩准了。”崇祯皇帝还以为李宏宇要提什么条件,没想到竟然是一件家事,因此点了点头后予以恩准。

    此时此刻,没人意识到李宏宇此举是为了让秦月等家眷趁机离开京城这个危险之地,避免将来城破后遭受屠戮和凌辱,毕竟现在大明的局势还在朝廷的掌控中,京城在外界看来非常安全。

    “谢皇上恩典。”李宏宇闻言不由得松了一口气,沉声谢恩,有了崇祯皇帝的这句话那么秦月和柔儿等人就能光明正大地离开京城回湖广。

    次日上午,在朝中文武重臣的陪同下,李宏宇在城外的禁军大营举行了盛大的誓师大会,率领着禁军大营的三万兵力浩浩荡荡地奔向了山海关。

    没几天,秦月和柔儿等人就启程前往湖广,回襄阳府去伺候婆婆赵氏,顺理成章地离开了京城这个是非之地。

    自此,京城昔日里热闹的太傅府变得冷清了下来,直至明亡秦月等女眷再也没有回来过,留下管家看家。

第八百七十章 奇袭笔架岗

    三月底,宁远城。UU小说 www.uu234.com更新最快

    “太傅,建奴在宁远和塔山之间的笔架岗布下了重兵,卑职曾经派军攻打过两次但都无功而返。”

    宁远城里,宁远总兵吴三桂在议事堂向李宏宇介绍着目前的局势,清军在笔架岗布下了三四万的兵力,牢牢地堵住了松锦地区明军南下的退路。

    说起来,洪承畴所率领的八大总兵有六人成功从清军的围追堵截中逃了出来,只有玉田总兵曹变蛟和前屯卫总兵王廷臣留在松山固守。

    如今,吴三桂镇守他的大本营宁远,其余五名总兵则退到了山海关,有的人身边只剩下几名亲兵,模样无比狼狈。

    如果搁在以前,那么吴三桂等六名总兵肯定要被朝廷处死,不过现在正是用人之际,山海关和宁远的兵力不少都是吴三桂等六人的属下,故而为了避免引发军队动荡朝廷现在唯有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等战后再算总账。

    正是因为这样吴三桂才得以镇守宁远,打退了清军的一次试探性的进攻,自此清军就再也没有前来骚扰,而是固守笔架岗。

    吴三桂曾经派人佯攻笔架岗两次,结果都铩羽而归,士气低落的明军很难在野战作战中击败士气如虹的清军。

    自此,吴三桂唯有在宁远等待朝廷的援军,万万没想到此次率军来援的人竟然是大名鼎鼎的李太傅。

    所谓人的名树的影儿,李宏宇的到来使得死气沉沉的宁远城立刻焕发出勃勃生机,士气高涨,在将士们的眼中曾经两次力挽狂澜、大败后金的李宏宇就是清军的克星,有李宏宇坐镇的话清军就如同秋后的蚂蚱蹦不了几天了。

    听了吴三桂的介绍后李宏宇神色严肃地望着墙上挂着的地图,思索着下一步的行动计划,吴三桂等将领躬身立在一旁大气也不敢喘,生怕打扰了李宏宇。

    “松山已破,锦州城恐怕难以幸免,祖大寿坚持了两年已经到了强弩之末十有**会降敌,这样一来建奴会把主力放在围攻松山南方的杏山城,而更南边的塔山城建奴兵力就会少许多。”

    在众人关切地注视下,李宏宇沉吟了一下,伸手指着地图上的笔架岗说道,“笔架岗在塔山以南,只要咱们攻破笔架岗那么就能解了塔山之围!”

    “攻破笔架岗?”吴三桂闻言顿时微微一怔,他可是两次率军攻打过笔架岗,结果都是一触即溃,要想击败由三四万清军把守的笔架岗谈何容易!

    在场的关外明军将领纷纷露出愕然的神色,面面相觑,他们可从没有想过能攻下笔架岗。

    而禁军将领则面露兴奋的神情,一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这可是出关后第一个立功的机会。

    “如果本太傅猜得没错,在笔架岗设伏的是建奴的汉军八旗兵,他们虽然也都剃发留辫但却是不折不扣的汉人,比女真人和蒙古人要容易对付得多。”

    李宏宇见吴三桂和那些关外明军将领神色愕然,于是环视了一眼现场众人,有条不紊地说道,“现在,笔架岗的建奴不知道本太傅率军前来,不会想到咱们会攻打笔架岗,这样就给了咱们出其不意的机会。”

    从孙承宗治理关锦防线开始,明军已经非常重视对后金奸细的防范,为此后金乃至现在的满清已经很难像以前那样轻易地搞到军事情报,笔架岗的清军现在不可能知道明军已至的消息。

    “太傅,你下令吧,卑职愿意当前锋。”听了李宏宇的解释,吴三桂知道李宏宇心意已决,于是沉声向李宏宇请战,他是败军之将自然不能躲在后面看热闹了,正好趁着这个机会立功赎罪。

    再者说了,有李宏宇坐镇指挥那么笔架岗这次肯定会被攻克,吴三桂并没有后顾之忧。

    “你们已经与建奴交战多次,这次的机会就给禁军吧。”李宏宇闻言微微笑了笑,委婉地拒绝了吴三桂的请战。

    显而易见,此次攻打笔架岗事关重要,只有攻下了笔架岗才能救出塔山被困的明军,才有可能把杏山的明军从清军的包围中搭救出来。

    为此,李宏宇肯定要动用手里战斗力最强的禁军前来执行攻打笔架岗的任务,而且关外的明军需要用一场大捷来鼓舞士气。

    吴三桂闻言心中不由得暗自松了一口气,说实话他心里还真的害怕李宏宇派他当先锋主攻,万一没有攻下笔架岗的话那可就丢人了。

    “传令下去,入夜后全军出动,轻车简从,偷袭笔架岗!”

    随后,李宏宇伸手拍在了地图上的笔架岗标示上,沉声向现场的将领们下达了命令,现在时间就是金钱,他必须要在第一时间发动进攻,否则一旦笔架岗的清军得知援军的消息那么再进攻可就难了。

    “遵令!”吴三桂等人闻言向李宏宇一躬身,齐声喝道。

    “诸位,关外局势在此一战,希望诸位能同心协力,共挽危局!”李宏宇环视了一眼现场众将,神色严肃地说道。

    “同心协力,共挽危局!”众将闻言纷纷举起右拳高声大吼,士气一时高涨。

    李宏宇见状微微颔首,战场上最为重要的就是气势,唯有树立必胜的决心才能在交战中英勇无畏,现在他已经把众将的士气给调动了起来,接下来就要看明军这次的运气如何,希望镇守笔架岗的清军是汉军八旗的兵力。

    宁远城有三万守军,李宏宇决定抽调一万五千身强力壮者加入到晚上的偷袭中,这样一来明军的兵力就达到了四万五千人,至少在人数上占据了上风。

    为了鼓舞士气,李宏宇决定亲自率军攻打笔架岗,他的存在将使得明军爆发出更为强悍的战斗力和战斗意志。

    当然了,吴三桂等都不希望李宏宇以身犯险,再怎么说李宏宇都是大明堂堂的太傅,万一有什么意外的话后果不堪设想。

    不过,李宏宇心意已决众将唯有作罢,这四万五千明军即便无法击败笔架岗的三四万清军,也足以保护他的周全。

    笔架岗距离宁远城只有三十里,当明军在夜幕的掩护下一路急行军抵达笔架岗外围时还是二更天。

    李宏宇下令全军进行休整,趁这个机会喝水和吃携带的干粮以恢复体力。

    到了三更天,李宏宇冲着传令兵挥了一下手,传令兵就急匆匆离开传达进攻的命令。

    担任主攻的禁军士兵在将领们的带领下携带着兵器小心翼翼地靠近笔架岗清军营地,此时正是清军哨兵最困的时候,警戒性最差。

    再说了,清军已经打退了吴三桂率领的明军两次进攻,每次都轻而易举地击退对方,故而心中难免产生骄横懈怠的思想。

    不得不说,李宏宇的运气还真好,他猜得没错,虽然同样身穿女真士兵的军服,也有女真人的发式,但那些清军却是满清军队中的汉军八旗。

    换句话来说的话,笔架岗的清军是被皇太极收服的汉人,其战斗力在清军三大八旗军中最弱的,这无形中就给了李宏宇机会。

    干掉了那些打盹的清军哨兵后,禁军的将士顺利摸进了清军营地,此时营帐里的清军士兵睡得正熟,临近栅栏营帐里的不少士兵在睡梦中成了死人。

    这也是李宏宇为何要用禁军的原因,禁军受到过严格的军事训练,偷袭起来能做到悄无声息,如果换成关外明军的话那么肯定远远地就会被清军发现。

    “敌袭!明军来偷袭了。”终于,营地里的清军发现了进入营地的禁军,凄厉的声音响了起来,带着浓厚的辽东口音。

    “是汉军八旗,他们是建奴汉军八旗的人!”

    听到这个声音,一名正指挥偷袭的禁军将领闻言禁不住面色一喜,看来李宏宇猜对了,随后连声向身旁的士兵下达了命令,“快,去通报太傅,笔架岗的建奴是汉军八旗!”

    那名士兵闻言不敢怠慢,向那名禁军将领一躬身后跑着去向李宏宇禀报。

    “兄弟们,杀了这些背祖忘宗的叛逆,用他们用鲜血来给死去的兄弟们报仇雪恨。”随后,那名禁军将领拔出腰上的佩刀,冲着周围的禁军士兵高声吼道,这种投敌叛国的人最为受人鄙夷。

    “杀呀!”禁军士兵们顿时齐声呐喊了起来,拼杀得比先前更加用力,他们要让那些叛徒得到应有的惩处。

    “果然是汉军八旗!”笔架岗不远处的一个山头,李宏宇得到了那名士兵的报信后神色顿时就是一松,这样的话明军更有把握将其击溃。

    “吴总兵,你带人从侧翼发动攻势,务必不能给敌军喘息之机,要一鼓作气将其击溃,逼其溃逃!”

    沉吟了一下,李宏宇转向了立在一旁的吴三桂,高声下达了命令,得知清军是汉军八旗后吴三桂手下的那些明军士气将更加高昂,作战也更加勇猛。

    李宏宇之所以要攻打笔架岗,并不是想要消灭笔架岗的清军,那样的话明军肯定会受到重大损失,他的目的是逼迫其逃走,使得明军能够顺利解了塔山之围。

    否则,李宏宇给吴三桂下达的命令就是切断笔架岗清军的退路。

    “卑职明白!”吴三桂闻言精神一振,终于轮到他出手的时候了,有禁军在前面开路他无疑会捡一个大便宜,因此向李宏宇一躬身后兴冲冲地离开。

    “皇太极,咱们又一次交手了,看看谁能得到杏山城!”吴三桂走后,李宏宇望向了东北方的夜空,口中缓缓说道。

    一旦笔架岗被攻破的话那么明军肯定会顺势解了塔山的危局,届时李宏宇将集中兵力救援被清军重兵围困的杏山城,一场大战无法避免。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13595/ 第一时间欣赏权驭大明最新章节! 作者:小黑醉酒所写的《权驭大明》为转载作品,权驭大明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权驭大明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权驭大明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权驭大明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权驭大明介绍:
万历四十五年,李宏宇意外成为了一个地方大族三房的大少爷,本能享尽荣华富贵却不料其名下的产业相继被族长恃强霸占。与此同时大明也陷入了内忧外患,关外的战事以及京城的党争使得大明帝国逐渐衰落。为了天下苍生,也为了自己和身边的人,主角决定踏上仕途。不过首先,他必须奋起反击,夺回被族长霸占的产业。作者QQ群366498349本书每天保底更新6000到7000,并且会不定时爆发,欢迎观看权驭大明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权驭大明,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权驭大明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