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崛起之新帝国时代TXT下载崛起之新帝国时代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崛起之新帝国时代全文阅读

作者:银刀驸马     崛起之新帝国时代txt下载     崛起之新帝国时代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八百六十二章 阴风再起

    而且经过日本情报人员的多方打探得知,这5艘铁甲舰当中的2艘将由乾国自己建造,另外3艘则向外国造船厂下单,而在向外国订造的3艘当中,有1艘竟然是给萨摩海军的!

    乾国加强萨摩海军的实力的目的,凡是有点脑子的人,都会想明白。

    这个消息让日本政府感到了无比的震恐,所有知道消息的人——包括明治天皇在内——的第一个反应就是立刻加强军备,但困难立刻便摆在了眼前。

    上一艘在德国订造的铁甲舰已经耗尽了日本政府的财政结余,现在要追加订购铁甲舰扩充海军,钱从哪里出来呢?

    “平定西南反乱,是靠露西亚人的力量,我们现在连买军舰的钱都没有,下一次面对乾国人的战争,难道还要指望露西亚人吗?”陆奥宗光看着伊藤博文,“抑或是指望英国人帮忙?那日本还成其为日本吗?”

    墙里面的丝竹声和人们做乐的声音传来,此时显得那样的刺耳。

    “强兵为富国之本,而非富国为强兵之本。”伊藤博文听了陆奥宗光带有指责之意的话,面色变得阴沉起来,“为天下安危,是时候让民众做出应有的奉献了。”

    这里的夜里清静、凉爽,十分可人,空中充满蝉儿们永恒的乐曲。伊藤博文抬头望向远处,看见一些女人提着的红灯笼正在移动着脚步,一直朝下,消失在那巨大的深坑里,而深坑的底部,便是东京。

    乾国,北京。

    北京人重视人之身后事。把棺材上漆,是北京人的一件大事,愈好的棺材愈要上漆,甚至年年上漆,没漆的棺材是穷人的。乾国人讲究养生送死,送死比养生更考究。北京城的送死比其他城更考究。北京城的送死特色是“杠房”,杠是不同粗细的圆木,交叠起来,由“杠夫”抬起,上面放着棺材。杠的数目有“四十八杠”、有“六十四杠”,愈多愈神气、愈多愈稳。稳得上面可放上满满的一碗水,不论怎么抬杠,保证水不洒出来。不洒的原因是杠夫走路不用膝盖,腿永远是直挺挺的。像僵尸一般。指挥他们的人叫“打香尺的”。“打香尺的”像赶一堆僵尸,不说一句话,只凭敲打一根一尺长、两寸宽的红木尺来发号施令,不论上下快慢、转弯抹角、换人换肩,都以敲打为记。北京城送死的另一特色是“一撮毛”。“一撮毛”是职业性撒纸钱的,他在腰间扎了条白带子,陪同丧家穿孝,以示敬重。出殡时候。每经十字路口或机关庙宇,就由“一撮毛”出面。把几十张碗口大小中有方孔的白色冥币往天空撒去,撒上天的时候,一定要一条白练式的上去,高达九、十丈,然后像一群白鸽般的飘下来。使路人侧目,然后鼓掌叫好。

    这些特色。都表示了北京的人对送死的郑重,活人对死人的事,是含糊不得的。

    北京的内城有九个门,俗称“里九”,外城套在内城南边。有七个门,俗称“外七”。内城外城之间的三个门是中央的正阳门、东边的崇文门和西边的宣武门。一队人向门兵付了贿赂,脱出了宣武门,就朝左边的胡同里走去。他们一转再转,转入一条死胡同。死胡同中有一间空屋,屋前有个小院子,有两个人等着他们,地下一口棺材,棺材盖是打开的,里面是一个形削骨立的老人的尸体。

    一个中年人上前,用一张薄被盖了上去,棺材上了盖,打下了木钉。中年人点上了一至香,插在上头,跪下磕了三个响头。然后扑到棺材上,大哭起来:“老爷啊!你死得好惨啊!好惨啊!”他喃喃喊着。多少个小时的紧张与麻木,都随着泪水化解开来。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未完待续。)

    ps:  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求点击!求月票!

第八百六十三章 谁主沉浮

    在敬亲王眼中,为了一个女人的权力欲和小心眼,整个大乾朝的祖制都给破坏了,皇帝的遗命给抹杀了,一股有新头脑的改革力量,就在绞索和刀血之中,全部摧毁了。

    大乾帝国的国势在下降,但渤族女人的势力,却在高升。仁曦太后和仁泰太后,开始是垂帘听政。垂帘是垂下一道黄幔,地点通常是养心殿,两宫皇太后分坐在黄幔后面,黄幔前面坐的是皇帝。进宫后三步,就先跪称“奴才某某,恭请圣安”,然后脱帽、磕头,并且说,“奴才叩谢天恩”,再戴上帽子向前走,在前面的垫子上跪下。按规定,臣子不准同主子平视,要低着头进去、低着头应对、低着头出来,那时皇宫很大,没有电灯,只有蜡烛。刚一进去,过一阵才看得清。一般习惯是看皇帝下巴以下的地方,这样看,既免掉平视的不敬,也可感觉到主子脸上的表情,所以,严格的说,除非有技巧的偷看,晋见的人实在也看不清主子的模样。

    西太后垂帘听政那年只有26岁,前面有足够的时间供她夺权和挥霍,她没有受过什么教育,只凭一己的机警与毒辣,取得了主政的机会。皇帝是她儿子,并且只有6岁,对她没有妨碍。那时能妨碍她****的人,只有两个,一个是仁泰太后,一个就是自己这个敬亲王。而仁泰太后一般不出面,对她也基本是言听计从,她的妨碍,其实就是自己了。

    仁曦太后的无法无天,到了她的儿子彤郅皇帝18岁的时候,有了一点转机。彤郅皇帝18岁得结婚,结了婚便算成年人。太后垂帘听政就得结束,于是,形式上的政权转移,愈来愈近了。

    在皇后的候选人方面,两宫皇太后各推荐了一个,彤郅皇帝选中了仁泰太后推荐的鄂鲁特氏封为皇后。把仁曦太后推荐的福姹氏封为慧妃。使仁曦太后心里老大不高兴。结婚后仁曦太后虽然并没有找什么岔,但总要儿子到慧妃那边走走,彤郅皇帝对此感到厌倦,于是那边也不去了,反倒化了装,溜到皇宫外面去胡扯,然后在宫里召集大量的宫女一同玩乐,结果搞得脱了阳死掉了。而皇后虽然怀了孩子,但不知道是男是女。皇位又不能久悬,于是只得对外宣布皇后流产,另立皇帝,这样垂帘听政的局面又回来了,仁曦太后在形式上失去的政权,在两年以后,在亲生的儿子早逝以后,又回到她手中来了。

    彤郅皇帝死后。按照规矩,应该找比他晚一辈的人继任新皇帝。但是晚一辈的一出来,仁曦太后又老了一级,她是受不了的,于是,她把她妹妹的孩子,她的外甥。推出来做大乾朝第十一个皇帝,就是现在的光旭皇帝。光旭皇帝当时只有4岁,比起穆宗当皇帝时只有6岁来,起算点更低了,仁曦太后更有时间去大权独揽了。

    而这样一来。她无形当中又多了一个帮手:她的妹夫,自己的弟弟老七纯亲王宜瑄。

    敬亲王现在还记得,议立皇嗣那天的情景。

    在得知自己的儿子被选为皇帝之后,老七这家伙竟然“吓”得倒在了地上昏死了过去。

    敬亲王当然明白,老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现。

    对于自己的儿子成了皇帝,老七心里是乐不得的,他可能已经知道仁曦太后会选自己的儿子,他生怕有人反对,是以来了这么一手。因为他一昏过去,这会议就开不下去了,自然也就不会有人再反对了,他的儿子的皇位也就十拿九稳了。

    敬亲王甚至猜想,老七在开会之前,可能在家里预先演练过一番,所以才表演得如此成功。

    当然,当天参与会议的渤夏重臣们也都不是傻子,明白他的用意,所以在他昏倒在地后,竟然没有一个人出手相扶或是叫人来帮忙的,全都不言不语的退下去了,任由老七躺在那里没人管。

    老七啊老七,你可是真会打小算盘啊!这简直不象是你啊!

    在仁曦太后联合仁泰太后和自己这个敬亲王夺权的时候,她时年26岁、仁泰太后时年25岁、自己时年30岁。三个年轻人,在外患声中承担了内忧,内忧中最麻烦的是各地的民变,在三个年轻人夺权成功以前,民变已经持续了11年之久,此后又持续了16年,在民变过程中,浙江从3000万人口,剩得只有1000万了;号称人间天堂的浙江杭州,从80万人剩得只有几万人了;江苏从4500万人,剩得只有2000万人了。其他各省的荒村、饥民、野火、白骨、人相食,也都经常可见。

    但是,虽然内忧外患如此严重,愈来愈严重,渤族女人却逍遥在北京城里,在她26岁夺权成功后的10年,把皇家郊区大花园清绮园重修成美仑美矣的天堂之园。

    清绮园是大乾帝国最大的园林胜景,有100多处古典建筑,包括宫殿、楼阁、亭台、戏院、寺观、佛塔、水榭、长廊、长堤、拱桥。石航等等,是前后经营300多年的帝王行宫。到了仁曦太后手里,她重新整修、扩建,变成了只许她一个人享用的禁苑。最早时候,每年的四月初一,她就住到这里,住到十月初十才回北京皇宫;后来她索性长住在这里了,而帝国的政权中枢,也随之进了园子。

    从那一年开始,帝国的外患更复杂了。过去来欺负帝国的洋鬼子,还都是金发碧眼的,都是白种人,以英国人法国人为主。在帝国古代国威远播的时候,这些洋鬼子跟帝国根本没碰头,帝国的国威,也施展不到他们头上,帝国国威施展的对象多是黄种人,包括日本越南等。日本在瀚朝,就被封为倭奴国王;在邧朝,还被帝国攻打过,日本在帝国眼中。一直是看不上眼的。但在这个世纪到来的时候,日本因为肯变法,而变得强大,大到要打帝国的主意了。日本人眼睁睁的看到,帝国在衰弱,帝国在宣宗韶光二十二年。被英国城下之盟,订了《南京条约》;文宗显凤八年,被英国法国城下之盟,订了《天津条约》;显凤十年,又被英国法国城下之盟,订了《北京条约》……城下之盟以外,西洋各国纷至沓来,杂七杂八的屈辱性条约,也一订再订。搞得日本认为帝国这块肥肉。它也要参加吃一口了。幸而帝国已经开办了洋务,慢慢自强起来,有力量对付日本这个后起之秀,先是苔湾一役全歼日军,夺回了琉球,后又平定了朝鲜兵乱,阻住日本出兵朝鲜。这一次又成功的解决了越南问题,把法国人挡在了西南边疆之外。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未完待续。)

    ps:  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求点击!求月票!

第八百六十四章 限制使用

    “那照这么说,六爷觉得,林逸青是忠是奸呢?”仁曦太后笑了笑,问道。

    “林逸青此次平定越南,以和约阻法人北进之野心,保西南之安宁,又平匪通商,中越百姓皆得利,可谓功莫大焉。”敬亲王说道,“其如乃兄一般,为国为民,自是忠臣,而贪恋美色,乃是末节,不足为虑,只是其才干未免太过突出,行事操切与乃兄极似,长此以往,若不加收束,只怕会成为第二个……”敬亲王看着仁曦太后,没有说出“承威”两个字。

    “六爷的话有些重了吧?”仁曦太后笑道,“我知道六爷想说的那个人是谁,那人是有才干,但野心太大,操弄权柄,有不臣之心,故而不得不除之。这林逸青,我看他的心思啊,都在女人身上,没有那个人那样的野心,对权柄多少也并不在意,成不了那个人的。”

    “皇太后圣明,此次林逸青虽立下大功,却并未如左季皋一般居功自傲,索要权柄,这一点比起平定长毛教匪之乱后兴起的内外诸臣要强得多。”敬亲王恭声答道,“所以臣的意思,如能对其谨慎收束,尽其才用而不使其陷于权欲之中(限制使用?),对国家和他本人来说,都是幸事。”

    “我明白六爷的意思,六爷这是在给我提醒儿呢。”仁曦太后笑道,“我会时时记着的,六爷放心好了。”

    仁曦太后说着,目光又落到已经题好字的画上,“六爷的字写的蛮好的,我看就不必再改了,咱们俩都省些事儿吧。我估摸着,就是林逸青看出了是赵孟府的字体。也不会多想的。”

    “皇太后圣明。”敬亲王答道。

    “李锦泰,去取我的宝玺来。”仁曦太后转头吩咐道。

    李锦泰赶紧应了一声,转身去了另一间静室,取出装有仁曦太后玺印的锦盒,拿到画桌前打开,仁曦太后亲手取出了一大一小两方玺印。在画上空白处钤盖,大的一方为“仁曦皇太后之宝”,小的一方则为“大雅斋”。

    盖印完毕后,仁曦太后便命李锦泰差人将画送到林逸青的住处去,然后便和敬亲王闲谈起来,话题却仍然没有离开林逸青。

    “听说这一阵子日本公使总是去总理衙门说林逸青的不是,到底是怎么回事?六爷可知道吗?”

    “回皇太后的话,日本公使柳原前光多次前来总理衙门交涉,说林逸青指使萨摩军民前往北海道暗中生事。使该地祸乱不断,要求朝廷制止林逸青如此妄行。”敬亲王说道。

    “这日本人就是胡搅蛮缠,他凭什么说林逸青祸乱北海道,有什么证据吗?”仁曦太后哼了一声,问道。

    “证据他倒是没拿出来,只是一遍一遍的来总理衙门罗唣,令人不胜其烦。”敬亲王说道。

    “咱们自己人说话,六爷觉得。林逸青能做出这事儿来吗?”仁曦太后问道。

    “这倒也不好说,因为林逸青当年挑动日本岛南之役。目的便是执行乃兄林文襄之乱日计谋,削弱日本国力,使其不成为我大乾之患。而今萨人战败,退居琉球,林逸青定然心有不甘,仍希望能继续牵制日本。使萨人军民暗中潜入北海道作乱,便是牵制之计。”敬亲王答道,“所以说这事儿是可能有的。”

    “这样,那日本公使再来罗嗦,便要他拿出证据来。空口白话的,谁知道是真是假?他说北海道出事和林逸青有关就是有关吗?我还说越南这一次出事和他们日本人有关呢!要是这么的追究起来,还有完没完?”仁曦太后不满的说道。

    “皇太后圣明,前据林逸青奏报,越南的事儿,还真和日本人有些关系,被桂军击毙之黑旗军匪徒当中,便有日本人,总署曾诘问柳原,柳原称绝无日人在越,是假冒的,咱们手头没有切实证据,后来便也就作罢了。”敬亲王说道。

    “这事儿啊,我估摸着假不了!只是他们日本人向来狡诈,做事不留痕迹,咱们明知道是他们干的,也无可奈何。要我看林逸青在北海道的事儿要是真有的话,还真是反制的好办法呢。”仁曦太后说道,“日本人再来罗嗦,六爷不用给他们好脸色看。还有,他们在越南生事未成,要防着他们在朝鲜生事,毕竟朝鲜临近我大乾东北龙兴之地,疏忽不得。”

    “臣遵旨。”敬亲王赶紧答道。

    又谈了一会儿之后,敬亲王起身告退,等他出了“永庆长春”,来到火车站前时,微风一吹,这才发现,自己竟然不知不觉的出了一身的细汗,不由得在心里暗叹,自己是越来越怕这个渤族女人了。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未完待续。)

    ps:  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求点击!求月票!

第八百六十五章 不为愚忠

    林遵开始讲起故事来,后进来的人没有打扰他,而是找了张桌子坐了下来,和其他人一道静静的听起了故事。

    “日本人的人生观表现在他们的忠、孝、情义、仁、人情等德行规定之中。他们认为,人生是由‘忠’、‘孝’、‘情义’、‘仁’、‘人情’及其它许多世界组成的。各个世界都有自己的、特殊的、详细的准则,一个人对其同伴不是把他归之于一个完整的人格,而是说他‘不懂孝’或‘不懂情义’等等。他们明确指出他在哪个领域中行为不当。他们不用‘自私’、‘冷漠’之类的评语,而是明确指出在哪个特定领域违反准则。他们不诉诸于命令及箴言。一个得到赞许的行动总是与该行动所表现的世界相联系的。一个人为了孝而行动时是一种方式,而只是为了情义或者在为了仁而付诸行动时,就会完全是另一种方式。甚至各个世界的准则也会随着其内中情况的变化而可能要求采取很不相同的适当行动。对于主君的‘情义’,在主君没有侮辱家臣以前,要求尽最大的忠诚;受到主君侮辱之后,就可以背叛主君。”

    听到林遵一开始先讲了一大堆日本人的人生观做为铺垫,几个客人都瞪大了眼睛,显得有些摸不着头脑,而后进来的几个人却面色微变。

    “日本的故事传说经常是围绕主人公陷入‘情义与人情’、‘忠与孝’、‘情义与义务’的矛盾。主人公的失败是因为溺于人情而忽视了‘情义’的义务,或者是因为忠孝不能两全。他迫于‘情义’而不能遵行正义,迫于情义而牺牲家庭。这些矛盾仍然是具有约束力的两种义务之间的矛盾。两者都是‘善’的。对两者的选择犹如债务者该还债时面对多如牛毛的债务。他必须选择先偿还某些债务而暂时不管其它债务。但他还清一笔债务。并不能免除其它债务。”

    “日本人对故事主人公的这种看法。与大乾是根本对立的。我们认为故事中的主人公之所以是好人,正因为他选择了善的方面,并且与恶的一方进行斗争,如同我们所说的‘以德服人’,结局必须圆满,善者应有善报。日本人则酷爱那种主角,他既拖欠社会恩情,又不能悖于名分。无法调和,只好一死了之。这类故事在许多其他文化中是教人们屈从于残酷的命运,在日本则反而成为启迪主动精神和坚忍意志的题材。主人公在竭尽全力完成其肩负的某种义务时忽视其他义务,但最后又和他们所忽视的世界进行清算。”

    “日本最有名的故事是《四十七士物语》。它无比强烈地扣动日本人的心弦。差不多每个日本儿童都知道这个故事。”

    “《四十七士》的故事发生在幕府时代,当时,各地大名定期觐见幕府将军。幕府任命两位大名主持仪式,浅野侯是其中之一。这两位司仪官都是地方大名,由于不熟悉仪式,浅野候不得不向一位身份很高的在幕府中枢任职的大名吉良侯请教。如果浅野侯家最有才智的家臣大石也就是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在身边,是会帮助主君周密安排的。但恰巧他返回故乡,而浅野不谙世故。没有向那位在幕府中枢的大名赠送重礼。而另一位大名的家臣则通晓世故,在向吉良请教时不惜重金赠礼。于是,吉良侯就不屑于指教浅野,故意让他在举行仪式时穿上完全违反仪式的服装。举行仪式时,浅野侯按照吉良指示穿戴上了,当发现自己受到侮辱,就拔刀而起,砍伤了吉良的前额,后被众人拉开。从‘名分和情义’上来说,他因受辱而向吉良复仇是一种德行;但在将军殿上拔刀动武则属不‘忠’。浅野侯正当地履行了‘名分和情义’的义务,但却必须按照规定切腹自杀,否则就不能说是‘忠’。他回到宅邸,换上衣服,作好切腹准备,只等那最有才智、最忠诚的家臣大石回来。两人见面,久久定睛凝视告别,浅野侯早已如式端坐,乃以刀刺腹,亲手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他死后,没有一位亲属愿意继承这位已故主君的家业,因为他不忠于幕府而受到谴责。于是浅野的封地被没收,家臣也成了无主的浪人。”

    “从‘情义’的义务来说,浅野家的家臣有义务随其主君一起切腹。主君切腹是为了‘名分和情义’。如果他们也从对主君的情义出发切腹,自然是对吉良所施侮辱的一种抗议。但是,大石心中暗想,切腹殊不足以表现他们的情义,而应当完成主君末竞之志。主君因为被其它家臣拉开,未能复仇。他们就应当杀死吉良,为主君复仇。但这样做则势必对幕府不忠。吉良是幕府的近臣,幕府绝不可能批准浪人报仇的行动。按日本的一般惯例,策划报仇的人必须事先呈报计划,确定行动日期,在期限以前若不能完成报仇,就必须放弃。这项制度曾使若干幸运者能够调和‘忠’与‘情义’的矛盾。大石明白,这条道路对他和他的同志是行不通的。于是,他把那些曾经是浅野家臣的浪人召集一堂,却只字不提杀死吉良的计划。这些浪人数达三百人以上。但大石明白,这些人并不那是有无限‘情义’、即日语所谓‘讲情义及真诚’的人,因而不是都能信赖对吉良进行报复这种危险大事的人。为了区别哪些人只讲‘单纯情义’,哪些人兼有‘信义和真诚’,他向大家提问,应该怎样分配主君的财产。在日本人看来,这是一种测验,如果他们的家属要获得利益,那么那些人就不是会同意自杀的人。浪人们对财产分配标准掀起了激烈的争议。家老在家臣中俸禄最高,以他为首的一派主张按原来的俸禄高低分配。大石一派则主张平均分配。这就迅速弄清楚浪人中哪些人只有‘单纯情义’,大石随即赞成家老的分配方案。并且同意那些获胜的家臣离开同伙。于是。家老离开了。大石这就看清了。只有四十七个人情义坚定,足以共谋报仇计划。这四十七个人与大石建立盟约,保证不论信义、爱情、或‘义务’,都不能妨碍他们的誓言。‘情义’必须成为他们的最高准则。于是,四十七士刺滴指血为盟。”

    “他们作的第一项工作是要麻痹吉良,使之丧失警惕。他们各奔东西,佯装丧尽追求名誉之心。大石经常沉溺于低级妓院,打架争吵。不讲体面,并假借这种放荡生活与妻子离婚。这是打算采取违法行动的日本人惯用的、合理的断然步骤,以保证其妻儿不致受最后行动的牵连。大石的妻子哭哭啼啼地与他分手了,他的儿子则参加了浪人的队伍。”

    “东京城里的人都在猜测他们要报仇。尊敬浪人的人们都深信他们必将策划杀害吉良。可是,四十七士矢口否认有任何此类企图。他们佯装成‘不懂情义’的人。他们的岳父们对他们的可耻行为十分愤慨,把他们赶出家门,取消了婚约。他们的朋友讽刺他们。一天,大石的一位亲密朋友碰到大石喝得酪盯大醉,正在和女人胡闹。甚至对这位亲密朋友,大石也否认他对主君的‘情义’。他说:‘什么。报仇?真是愚蠢透顶。人生就应该尽情行乐,哪有比饮酒取乐更好的事。’那位朋友不相信。就把大石的刀从刀鞘抽出来看,以为刀刃一定会闪闪发光,就足以证明大石讲的不是真话。可是,刀已经上锈了,于是朋友不得不相信大石说的是真心话,便在大街上公开脚踢大石并向这个醉汉吐了唾沫。”

    “有位浪人为了筹集参加复仇的资金,竟把自己的妻子卖去当妓女。这位妻子的兄长也是浪人之一,得知复仇的秘密已被妹妹知道,竟准备用自己的刀杀死妹妹以证明自己的忠诚,使大石同意他参加报仇行动。另一位浪人杀死了岳父。还有一个浪人把自己的妹妹送进吉良侯家当女仆兼侍妄,以便从内部通报消息确定何时动手。这项行动使她在完成复仇之后不得不自杀,因为,尽管是伪装侍候吉良,她也必须以死来洗刷这一污点。”

    “在一个雪夜,吉良大摆酒宴,警卫的武土喝得酩酊大醉。浪人们袭击了防守坚固的吉良府第,杀死警卫,径直冲进了吉良侯的卧室。但吉良并不在那里,而被褥还有余温。浪人们由此知道他就藏在府内。终于,他们发现有一个人龟缩在存放木炭的小屋里。一个浪人隔着小屋的墙壁刺进长矛,拔出来时矛尖上却没有血。长矛确实刺中了吉良,但吉良在长矛拔出时,竟用衣袖拭去了污血。他这种小动作毫无用处。浪士们把他拽了出来。他说他不是吉良,只是家老。这时,四十七士中的一个人想起浅野侯曾在殿堂上砍伤吉良,肯定会留有伤疤。根据这个伤疤,浪土们认定他就是吉良,并要他当场切腹。他拒绝了——这当然证明他是个怕死鬼。于是,浪人们用他们的主君浅野侯切腹时使用的刀砍下了他的首级,按照惯例把它洗净,实现了夙愿。他们带着两度染血的刀和被割下的首级,列队走向浅野的墓地。”

    “浪人们的行动震撼了整个东京城。曾经怀疑过浪人们的家属及岳父们争先恐后地前来和浪人们拥抱,向他们表示敬意。各大藩的诸侯沿途热情款待他们。他们来到墓前,不仅把首级和刀供在墓前,而且还读了奉告亡君的祷文:‘四十七士谨拜于主君灵前。……主君复仇事业未竞之前,实无颜为主君扫墓。心神焦虑,一日三秋……今将吉良首级供上。此短刀乃主君去岁所珍用,嘱吾等保管者。愿主君执此刀再击怨敌首级,永雪遗恨。谨祷。’”

    “四十七士报答了‘情义’。但他们还需要尽‘忠’。只有一死才能两全。他们违犯了未预先呈报就进行复仇的国法。不过他们并没有背叛‘忠’。凡是以‘忠’的名义要求的,他们都必须执行。幕府随后命令四十七士切腹。四十七士当中只有一人叫寺阪右卫门的活了下来,其余全部遵令剖腹自刎而死。其时雪花纷纷落于坟前。人们认为这是上天在为主人报仇殉死的志士们给予的礼赞。”

    听了林遵讲完这个“四十七士”的故事。厅堂里的人们全都呆住了。

    从讲故事的角度来说。林遵讲的并不好,他的讲述完全就是平铺直叙,既不生动,也没有跌宕起伏之处,显得晦涩沉闷,毫不引人入胜,但是他讲完之后,人们还是被这个故事的悲壮深深的触动了。

    店伙们的目光都望向鄂尔瑾。似乎是在等着她的评论,但大小姐显然听得有些呆住了,一双眼睛瞪得大大的,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刘伯心里暗暗着急,他来到鄂尔瑾身边,重重地咳嗽了一声,大小姐才回过神来。

    “小姐觉得,我讲的这个故事如何?”林遵微微一笑,问道。

    “还不错……感觉和春秋聂政的故事差不多,就是听完了心里堵的慌。林先生这顿酒菜的钱。免了。”鄂尔瑾咧了咧嘴,转头喊道。“叫后厨快点!给林先生上菜!大锅的水煮鱼!再烫一壶上好的‘芙蓉春’!”

    那五子应了一声,跑去后厨,过不多时,便端了一大锅热气腾腾的水煮鱼上来,在其他客人羡慕的目光中,放在了林遵面前的桌上。刘伯则去将烫好的一壶酒用托盘端了过来。

    “林先生请慢用。”鄂尔瑾笑着起身。

    “多谢小姐盛情。”林遵向鄂尔瑾揖了一揖,鄂尔瑾又回到了柜台上,取出纸笔,飞快地写了起来,她要把林遵讲的这个故事记下来,等弟弟承翔从健锐营回来后好给他看。

    “这一大锅的鱼,我们两个人吃不完,柳原君既然到了,不妨过来同吃如何?”林遵望了望后来的客人,淡淡的用日语说道。

    柳原前光紧紧的盯了林遵也就是水野遵一会儿,方才起身,来到他的面前坐下,他的几个随从却没有跟过来,而是在另外一张桌子旁坐下。

    “水野君,好久不见了。”看着面前衣着神态举止已经完全是一个乾国文士的水野遵,柳原前光的心里可以说五味杂陈。

    “是,一别经年,想不到会在北京城见到柳原君。”水野遵点了点头,当先动筷夹了一片鱼肉放进口中,细细的咀嚼起来,他旁边的那个人却没有动筷,而是拿过酒壶,给水野遵倒了一杯酒之后,便不再理会旁人,而是给自己满满倒了一杯,一饮而尽。

    “这位是我的护卫,黑木君。”水野遵给柳原前光介绍道。

    “好酒,好酒。”黑木却没有理会柳原前光,而是咂了咂嘴,赞叹起酒来。

    柳原前光见对方没有理自己,心中恼怒,但表面上却不动声色,他也拿起筷子,夹起一块鱼肉,吃了起来。

    这酒馆的大厨手艺显然很是高超,鱼肉炖得极是美味,入口既化,柳原前光赞叹不已,忍不住多吃了几口。

    “这鱼你们俩吃吧,我要是动嘴的话,肯定是不够的。”黑木看了看柳原前光,站了起来,放下了酒壶,去了另一张桌子自顾自的坐下,又另外叫起酒菜来。

    柳原前光看到他奇怪的举动,微微一愣,水野遵说道:“他知道柳原君找我有要事商量,想要方便我们说话,所以去了那边,他是伊贺的忍者,对政府官员肯定是有敌意的,原因柳原君应该知道,所以请不必介意。”

    “噢。”听到水野遵说黑木是伊贺忍者,柳原前光心里咯噔了一下,但表面上仍然强自镇定。

    忍者和日本政府之间的血海深仇,他当然知道得十分清楚。

    “柳原君今日驾到,不知有何要事?”水野遵问道。

    “水野君,你刚才为什么讲‘四十七士物语’给乾国人听?”柳原前光没有直接回答水野遵的问题,而是问起了他讲这个故事的原因。

    “我是想告诉他们,不要象四十七士那样的愚忠,为家主报仇天经地义,幕府对他们无丝毫之恩德,何必听从幕府的命令而自尽?去彼乐土可也。”水野尊哼了一声,“另外,柳原君,我现在的名字叫林遵,你以前认识的那个水野遵已经死了,请你记住。”

    听到水野遵的后一句话,柳原前光变了脸色。

    “水野君,你……真的要背叛天皇陛下,背叛帝国么?”

    “我没有背叛天皇陛下和帝国,是天皇陛下和帝国背叛了我。”水野遵冷冷的说着,又夹起一块鱼肉吃了起来。(未完待续。)

    ps:  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求点击!求月票!

第八百六十六章 溪中相会

    “你不能这么说,水野君,”柳原前光明白水野遵心中的怨恨,“帝国政府当年做出那样对待‘征苔军’的决定,有迫不得已的苦衷……”

    “迫不得已的苦衷?”水野遵冷笑了起来,“帝国政府就是这么对待那些为了帝国的利益和荣誉流血牺牲的勇士的?”

    “国家处于危难之际,必须要有人做出牺牲!过去如此,现在也是如此!”柳原前光怒道,“为了帝国的兴盛,天下亿兆的安危,你我个人的牺牲,又算得了什么?”

    “是啊,不算什么。”水野遵淡淡的说着,又吃起鱼肉来。

    “回来吧!水野君!”柳原前光看着水野遵,声音变得有一些哽咽,“给帝国一个补偿你的机会,也给你自己一个机会……”

    “不可能了,因为我不想将来落到象四十七士那样的下场。”水野遵放下了筷子,定定的看着柳原前光,“如果没有林君,我只怕现在已经成了孤魂野鬼,不能在这里和你坐着喝酒了,所以请叫我林遵,柳原君,不要再叫那个名字了,好吗?”

    柳原前光叹息了一声,垂下了头。

    “吃鱼吧,柳原君,凉了就不好吃了。”水野遵又拿起了筷子,“在日本是吃不到这样的美味的。”

    “这样的心情,吃什么都是没有味道的。”柳原前光叹道。

    “那就暂时放开那些麻烦事,专心享用面前的美味吧!你要总是这样的心情,身体垮了的话。在有生之年。就见不到一个强盛的日本出现了。岂不是莫大的遗憾?”水野遵又吃了一口鱼肉,说道。

    柳原前光先是一怔,随后若有所悟的点了点头,拿起了筷子,和水野遵一道大吃了起来。

    水野遵拿过酒壶,给柳原前光倒了一杯酒,柳原前光拿起酒杯喝了一口,不觉赞叹出声。

    “乾国的酒比日本的酒要好喝得多。”水野遵说道,“我好久没有回日本了,现在的东京,能喝到这样的酒吗?”

    “东京又恢复了往日的繁华,但酒确实没有这里的好。”柳原前光又喝了一口酒,一边品着嗞味,一边说道。

    “林逸青林君,喜欢喝酒吗?”柳原前光放下酒杯,忽然问道。

    “他当然喜欢酒,但我从没见他醉过。”水野遵说着。反问道。“柳原君,你要见林君。想要做什么?”

    “关于萨人细作在北海道作乱的事。”柳原前光答道,“我为这件事找过敬亲王多次,亲王殿下说乾国是不管萨摩人的事的,要我去找萨摩人,可帝国政府从未承认过萨摩流亡政府,无法进行交涉,我只有来找林君了。”

    “看样子北海道的麻烦不小啊!”水野遵点了点头。

    柳原前光一时无语。

    他无法告诉水野遵,北海道已经成了日本帝国和俄罗斯帝国的一个“永远流血的伤口”。

    由于林逸青派遣大量忍者和奇兵队员潜入地广人稀的北海道,神出鬼没的打击日本政府军和俄军,使得日本和俄国在北海道的驻军损失惨重,穷于应付,是以日本政府不得不要求身为驻乾国公使的柳原前光就近同乾国政府交涉,要求乾国政府制止已经归化乾国的萨摩人。柳原前光为此多次前往总理衙门交涉,敬亲王的答复则是管不了,要他去找林逸青。而柳原前光知道自己很难见到林逸青,所以才找到了水野遵,并和他约好了在京郊的这座无名酒馆见面。

    “大家都是日本人,还是不要这样互相伤害的好。”柳原前光说道,“只有和平才能够带来繁荣,林君大概也不想看到因为这件事,乾国和日本还有露西亚发生战争吧?”

    “互相伤害的事,日本不是一直在做吗?”水野遵笑了笑,“日本在朝鲜做的事还少吗?越南的乱局后面,不也有日本志士的身影吗?”

    听到水野遵提到朝鲜,柳原前光的心里不由得咯噔了一下。

    难道,朝鲜“开化党”的事情,林逸青已经知道了?

    他心里,自己哪怕能够见到林逸青,也已经无济于事了。

    鄂尔瑾写完了水野遵讲述的“四十七士”故事,自己又看了一遍,感觉很是满意,颇为自得的点了点头。

    虽然是姑娘家,但她对这种壮怀激烈的故事,一直非常喜欢。是以虽然水野遵的故事讲得不好,但她还是免了他的酒菜钱。

    谁也说不清鄂尔瑾的这种偏好是从哪里来的,一般人们都认为这是承翔的恶劣灌输。这一点承翔自己也不能否认,可是让他郁闷的是,他拿给姐姐看的书稿要远比这些英雄故事多得多,却都被鄂尔瑾给过滤了。

    生为皇家宗室的女儿,她也一样是一天三顿饭,一样会生老病死。若只想吃得好穿得好慵懒写意,她大可以呆在家里过着大小姐的日子。然而日复一日的重复有什么意思,每天都过得平平安安,也就无所谓平安不平安了。和承翔一样,鄂尔瑾的身子里流淌的也是不安分的热血。不同的是,她没有那么多稀奇古怪的焦点,而是单纯地憧憬那些辉煌到了极致的壮烈——有时候她也觉得自己是错生了女儿身。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未完待续。)

    ps:  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求点击!求月票!

第八百六十七章 京军虚实

    ps. 奉上今天的更新,顺便给起点515粉丝节拉一下票,每个人都有8张票,投票还送起点币,跪求大家支持赞赏!

    三个人的动作一时都停滞了。面具里面是一张苍白英俊的脸,英俊到有些秀气,若不是瘦削的脸庞线条硬朗,看上去简直像个京城里的公子哥。看见骑士刚才使蛮力的样子,人人心里都当他是个粗壮汉子,哪里想到会是那么俊秀的一个青年。

    鄂尔瑾满腔的激情忽然变做了涓涓细流,弯弯绕绕在胸中流地温暖,一肚子话却连一句也吐不出来了。她伸手捏了捏耳垂,不知道为什么那里比脸颊还要烫,

    还是骑士开口打破了沉默,他大口喘息了一阵子,挡住刘伯的手,轻轻摇头:“军务在身,不敢卸甲。”

    “哦……”两个店伙一起茫然地点头。

    “军务……”鄂尔瑾滴溜溜地转着眼珠子。这骑士一身重甲,连白马都是防护良好。按照酒馆里那些人的说话,京军自来就没有多少重骑。骁骑营更是没有这样的西洋甲胄的重骑兵。而这名骑士……鄂尔瑾的目光落在他左胸的徽标上。

    大乾渤人八部铁骑都有各自的徽标,“青龙”、“白虎”、“朱雀”、“玄武”、“青狮”、“白麟”、“金猊”、“玄豹”,都是什么模样,鄂尔瑾早已烂熟于胸,由于乾日两国因相互通商交往密切,对于日本武士的家徽她也很是熟悉,但这个骑士铠甲上的徽标。却是她从来没有见过的。

    那是一头昂首向前直立的猛虎。猛虎的爪中握着一柄利剑。一看便不是中土的徽标。

    光看这徽标还真不知道这骑士的来路,鄂尔瑾又看了一眼他身上的西洋甲胄,心里突然咯噔了一下。

    这身西洋铠甲作工精美,上面浮雕了各种各样的花卉卷草纹饰,一看便十分名贵,绝非寻常人家所能拥有,而这个骑士将这么一套名贵的铠甲随随便便的就这么穿在身上,莫非是一个专门行窃贵家的江洋大盗?

    身为渤人。鄂尔瑾爱憎分明,要是刘伯费了老大力气救出来的是一名江洋大盗,鄂尔瑾当然心中别扭。她心中小心思转得快,伸手把那支鱼叉又拿在手里。

    骑士咳了几声,稍稍闭目养神,开口又问:“请问这是哪里?”

    刘伯口快:“芙蓉溪啊!”

    鄂尔瑾咬着嘴唇,把鱼叉捏得紧紧的。

    骑士显然知道芙蓉溪的名字,面上掠过一丝喜色,接着又问:“那西山大营可是不远了?”

    刘伯答道:“不远不远,就是十里多地啦!”

    骑士双臂在地上一撑。用力站了起来:“那便好!”看他的意思,竟然这就要去西山大营。

    去西山大营的话。那就不会是江洋大盗了,很可能是一名骑兵头目。

    鄂尔瑾放下了鱼叉,上前双手一拦:“你就这样怎么去?”

    骑士愣了一下,明白过来:“还没有谢过几位援手,不过军务紧急,容我回头再来答谢。”

    话一出口,鄂尔瑾就知道自己莽撞了,当下转了声气,结结巴巴地说:“不是答谢,不是……”眼光一转,登时有了说法,“你的马刚才都脱力了,现在连个鞍子也没有,要怎么跑。”

    骑士原想说光背马也得跑,可是看看白马的四肢都在微微发抖,喘息声沉重急促,不由也是一阵心痛。白马的牙口已经老了,一夜跑下来已经不易。这白马在家中地位毕竟不同,跑的时候他尽可以毫不顾惜地驱策,可是现在停下来就再不忍心骑上去,一时没有了计较。

    鄂尔瑾见他心思活了,连忙趁热打铁:“现在就是跑死了这匹马也未必到得了西山。你又有什么了不起的军务,连歇息一口气都不可以。”一心只想套出他的话来。

    骑士拧着眉头,象是自言自语:“是没什么了不起的军务……要是回去晚了,这比赛我可就输了……”

    “还请到小店歇息片刻,我们店里虽然没有马,健骡还是有两头的,我们可以套车送你,是吧大小姐?”说到最后才想起需要请示鄂尔瑾。鄂尔瑾满心兴奋,哪里会拒绝,用力点了点头。

    骑士苦笑一下正要拒绝,听见后半句话就不再犹豫了:眼看白马是载不动最后这十里路,要早点赶到大营,看来真需要这酒馆里的骡车。

    看见骑士答应,刘伯笑出了声来,大声说:“将军请!”

    似乎是觉得这声“将军”听起来显得尤其刺耳,骑士皱眉说:“我不是什么将军,我叫吕明允。”

    “好好好,”刘伯连声答应,“如此吕将军请!”

    吕明允张了张嘴,想想还是摇了摇头,不再争辩了。

    他抓住马缰绳,轻声对白马说:“好了,不叫你再跑了。”语气亲密温柔,听得鄂尔瑾竟然有一丝妒忌。过了落花溪,白马疲态顿现,走得一瘸一拐。吕明允满心怜惜,正想搂住马脖子抚慰一番,听见铠甲碰得叮当作响,忽然觉得天旋地转,眼前漆黑一片。

    脱力的岂止是白马,他是平生第一次穿这西洋重甲和人赌赛,一夜狂奔下来,都是一口气撑着。现在心思安定下来,这口气就吊不住了,何况还是一身灌了水的重甲,他身子歪一歪,人就倒了下去。

    “吕将军!”两个店伙大惊失色,连声呼叫。倒是鄂尔瑾冷静了下来:“没事的,就是累坏了,你们去把车赶出来。”吕明允连盔带甲只怕有两百多斤的分量,他们三个抬是抬不动的。那五子答应了一声,牵了那白马就要往酒馆里去。白马却是连声哀嘶不肯离开。鄂尔瑾知道白马恋主,也不强求。挥手让两个伙计先去赶车。自己在这里陪伴白马和吕明允。

    鹅黄的缎子短衫和白色的丝质长裙都沾满了泥水。鄂尔瑾平日里最爱干净,这时候却全然不顾。她跪在泥水里面用帕子轻轻擦这骑士的脸。手指隔着帕子滑过他英挺的轮廓。“吕明允么?”鄂尔瑾默默念他的名字,他是做什么的?他从哪里来?虽然是昏迷中,鄂尔瑾也能从他的眉宇之间看到逼人的英气,锃亮的铠甲,威猛的重剑,神骏的白马。这是都她以前在小说里才看到过的。

    鄂尔瑾心里有种奇怪的感觉,故事里那种横戈沙场的好汉就躺在眼前泥水里面。曾经那么遥远的现在那么近,好像世界的两极接到了一起。可是她不是很确定这是不是她一直憧憬的东西。热切的心情底下,她似乎能听见一丝压抑的警告在滚动。

    坐在厅堂之中的柳原前光和水野遵将这一幕尽收眼底。

    “乾国人的思想,还停留在古代。”柳原前光用日语对水野遵说道,“这样中世纪的重甲骑兵,在现在的战场上,只有死路一条。”

    “他只是在和人比赛而已,不会穿着这一套上战场的,柳原君。”水野遵笑了笑,喝了一口酒。“这个人应该是属于乾国北京禁卫军骁骑营的,林君除了负责训练健锐营外。敬亲王有意要把骁骑营也交给林君训练,这样的情况不会持续很久的。”

    听了水野遵的话,柳原前光的面色又有些变了。

    柳原前光并不会想到,面前的这位重甲骑士和那个卖酒女郎,会被林逸青变成怎样可怕的战士。

    “看样子你们的情报工作做得不够好。”水野遵看着柳原前光,“对于乾**队的实际情况,你们并不了解,只看到了表相。我在这里给你一个善意的忠告,柳原君,乾国陆军虽然腐朽,但并非日本国内的报纸向国民宣传的那样,日本最好不要考虑冒险向乾国发动战争。”

    “我接受你的忠告。”柳原前光打定了主意,回头便去找岸田吟香,要他把搜集到的关于乾国陆军的情报先给他看一看。

    而紫禁城中,年幼的皇帝在课间休息的时候,正津津有味的看着林逸青给他准备的关于京军训练情况的图文并茂的报告。

    “……京军各营不论是编制、钱粮还是教育、训练等方面仍循传统的风俗习惯,始终保持其固有的特点……各营所用的兵器以火绳枪、鸟枪、抬炮(即二人抬的大鸟枪)为主,其次是弓箭、大刀、长矛、藤牌,盾牌、腰刀等。”

    “尽管武器粗陋如是,营兵平时仍要加以练习。先说步甲练习弓箭:练习的场所在各旗的箭道,所谓箭道,就是一个约长三百步、宽一百步的空地,空地的一端建有一个凉亭,俗称演武厅。在厅前百步设立标的(渤语称‘案看’),这标的由七尺高、二尺宽的木框制成,上面糊以白纸,如同单扇门板一般。在标的距地四尺高处贴一张剪成圆月形的红纸,直径约五寸,算是‘敌人’头部;在距地三尺处也贴上一张,算是‘敌人’腹部。每日清晨七时以前,大部分人都到箭道来练习。每人每次连发五箭,以五箭全中头部为合格,****次之,腹部更次之。各人所用弓箭均自备。”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马上就要515了,希望继续能冲击515红包榜,到5月15日当天红包雨能回馈读者外加宣传作品。一块也是爱。肯定好好更!】(未完待续。)

    ps:  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求点击!求月票!

第八百六十八章 德宗林文正公问对

    ps. 奉上今天的更新,顺便给起点515粉丝节拉一下票,每个人都有8张票,投票还送起点币,跪求大家支持赞赏!

    “以前朕只知道我大乾以骑射立国,却不知我大乾于火枪应用也如西洋诸国一般无二,只是器械陈旧,不如西洋精利。”光旭转头对林逸青说道。

    “皇上所言极是。”林逸青笑着点了点头,对自己的皇帝学生的聪明颖悟很是满意。

    其实林逸青也是不久前才了解到了渤人八部武器装备的这个历史情况。

    大乾八部劲旅装备的渤海弓是一种性能非常优良的传统弓,之所以一直装备到本世纪中叶,其实与什么“游牧民族的保守落后****弓箭不爱火器”没一毛钱关系,他调查宫廷的《渤海国旧档》知道,火器特别是火炮,一直是大乾帝国的前身渤海**队构成的重中之重,处于最优先级的顺序,这是有渤海国乃至大乾朝一以贯之的军事方针,然后可佩弓的健壮者佩弓,体力不适宜拉弓射箭的,用三眼铳和火枪。所以真正的优先顺序是火炮大于弓箭大于火枪,渤海弓之所以在头两个世纪初到前一个世纪初很长一段历史时期优于火枪,是因为其可以在中近距离持续密集投射重箭,这对于古代军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林逸青通过《大乾武备志》中渤海箭的箭长和重量了解到,目前已知的眀朝存留下来的箭基本上都算不上重箭,所以无论穿甲效能、杀伤力都大打折扣。从这一点说。历史无情的用淘汰了眀代的开元弓和小梢弓。给渤海弓这样的重型弓创造了历史机会。

    但是。火器特别是火枪虽然在一定历史时期的综合效能(射速、射程、精度)弱于渤海弓,但是它是在不断发展的,在征服准噶尔汗国过程中,准噶尔军装备的赞巴拉特火枪就已经在精度和威力方面超过了乾军的老式鸟铳,所以乾军缴获准噶尔军的火枪以后也紧急进行仿制,甚至一度成为主力火枪之一,然后因为同俄军的几次交战,使得乾军将领认识到了己方装备的不足。大力发展火枪,使火枪在乾军中的比例不断升高,特别新型火枪的装备,占据了很高的份额,最迟到本世纪中叶,当火枪在射速、射程、精度已经完全超越渤海弓的时候,这个弓种就基本退出了战争领域,虽然习射仍然被作为一项值得尊重的传统技艺在渤蒙八部当中开展,但是作为兵器实际上已经成为历史。

    “既然火枪之利远大于弓箭,为何皇额娘还要朕习从祖制习练弓箭呢?”光旭又问道。“我大乾各军何不废弃弓箭,全用火枪呢?”

    “皇上问的好。”林逸青微笑着答道。“皇太后要皇上从祖制习练弓箭,是为了让皇上锻炼身体,体会祖宗昔年创业之不易。我大乾军中目下尚习练弓箭,也是为此,若是战阵交锋,则全仗火器,能用到弓箭的地方,不过雪地丛林,小队或单人偷袭暗斗而已。”

    “林师傅的意思,如今的两军战阵交锋,弓箭已然完全用不上了,是这样吗?”光旭又问道。

    “确是如此。”林逸青点头道,“现今之西洋强军,讲求纪律和集体配合,而非个人的战技和武勇。西军很早便装备了火枪,不是因为那个时期的火枪在性能指标上优于弓箭,而是加装了刺刀的火枪可以让他们兼顾远射和肉搏,从而让他们的组织纪律优势得到充分的发挥。在战场上,他们以连为单位列成严整的横队,此时一个营甚至一个连就是一个独立的战术单位。这个单位可以独立胜任进攻,固守,远程射击和白刃格斗,反骑兵等所有步兵战术任务,他们的上级指挥官只需要按照既定的作战条例对他们进行部署,结合战场情况来调整兵力分布,这一个个战术单位就能胜任所有的作战任务。这类全能兵种对战场有着全能的适应性,不必再像西班牙式方阵或者前眀的神机营那样让火枪兵和刀矛步兵交替前出,轮番变换位置。因此其阵型灵活程度和机动性也远远超过前者。”

    “较之三段方阵,一字长蛇阵(散兵队列)不是更灵活么?”光旭又问。

    “皇上所言甚是。但是,而今的火枪射速和射程还是有限,一支部队还不能只依靠火器打得对手完全不能近身肉搏——当然用弓箭更加不可能。更不要说面对风驰电掣的骑兵了,这样的情况下用一字长蛇阵列无异于自杀。”

    “原来如此。”光旭明白了过来。

    “西军早期的一字长蛇阵列步兵前进时需要鼓点来控制步伐,每走一百步需要半分钟时间来整队。实际上皇上只需要稍微的思考就能明白,队形稍稍错位并不会对射击时的火力密度和士气有着丝毫影响。整队的目的在于,让线列步兵保持严密的队形能确保整个部队铁板一块。他们肉搏可不是打群架,而是一排人拿着上了刺刀的步枪向前一个劲的戳戳戳。在英法七年战争时的罗斯巴赫战役中,法军和圣罗马****正是因为队形不严整导致变阵时脱节,被普鲁士骑兵一次冲垮。被打散阵列的步兵是没有战斗力的,因为他们平时所接受的格斗训练就是站成队列往前刺。”

    “原来使用火枪还和阵列有如此大的关系啊。”光绪对照着桌上的林逸青送给他的图册看了起来。

    “皇上可知,在那个时代的欧洲,把目不识丁的农民三个月训练成可用的线列步兵,秘诀就在于只需要通过体罚和高强度训练培养其对纪律的服从,然后教他们最简单也是最致命的攻击方式。那样在近战接敌时,每一个士兵就不用去思考如何杀死敌人,而只是按照平时的训练那样。像一个机器一样一股脑往前戳。或者去填补死去的队友的位置。至于他个人的安全则建立在整个阵型纪律严整的基础之上。只要他们能依靠纪律和意志维持战阵在敌人攻击下不被突破。他们的敌人就拿他们毫无办法。而一旦其阵线被突破,这些士兵就和没有受过军事训练的农民一样完全不堪一击。因为他们根本就不会单打独斗。他们所接受的训练完全是在教他们如何在外界因素重压下维持队形和保持纪律。因此那个时候军队打仗拼的是意志,谁能忍受巨大的伤亡保持队形的严整,谁就是最终的胜利者。队形先被打散的一方会被队形整齐的一方单方面屠杀殆尽。”林逸青继续讲解道,“在这样的前提下,火枪的优越之处就显现了出来。当然,有人会对皇上说,也可以用这样的方式训练弓箭部队。让他们同时装备弓箭和长矛以分任格斗和射击任务。这当然可以,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有可能,春秋时期蓁国就这么做过。而今也可以先按照西洋战法训练士卒集体格斗能力和队形纪律,再教他们如何使用弓弩。但是这样做的话意味着牺牲了阵线密度。因为不同于火枪的是,弓弩手的队形不能站的那么密集,而承袭自马其顿方阵的西洋近世肉搏战术当然是士兵站的越密集越好。或者说皇上也可以让他们在射击时站的散一些,要格斗时站成密集队形。这个步骤对于几百人的一支队伍来说并不难做到,但是要在战场压力下做到却很有困难。按照军队的组织成分来看,也只有职业化的常备军能有这样的训练度吧。这就显得很是平添麻烦了。何况弓箭对士兵的身体素质和健康状态的要求比火枪高多了,训练起来也难多了。因此这个设想是不成立的。历史上也没有谁这样做过。而西欧历史上的马其顿方阵正是受制于技术上的硬伤——没有火枪和阵型的僵化而被更加灵活的罗马方阵淘汰。罗马方阵又随着罗马帝国的覆灭不复存在。此后千年欧洲再也没有出现过一个如罗马帝国般的强大国家,藩镇林立的欧陆也只能依靠勇武的骑士和毫无纪律的农民征召兵来作战。直到三十年战争后的军事变革开始。而这个时候火枪已经发展到了一定高度。至少保证了在射程和射速上不会被弓箭甩的太远。火枪的存在恰好满足了新的战术体系的需要,弓箭自然被历史所淘汰。”

    “林师傅说的好,朕这下全明白了。”光旭点了点头,又问道,“不过,林师傅,既然我大乾大量装备火枪为时甚早,不比泰西诸国晚多少,为何后来却落后于泰西诸国了呢?”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马上就要515了,希望继续能冲击515红包榜,到5月15日当天红包雨能回馈读者外加宣传作品。一块也是爱。肯定好好更!】(未完待续。)

    ps:  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求点击!求月票!

第八百六十九章 同是异乡人

    见林逸青郑重其事的保证,小皇帝这才放下心来。

    “朕又要去给翁师傅背书了,唉,翁师傅的课什么时候能讲得象林师傅一样啊。”小皇帝一想起接下来要去听翁叔平的课,又有些害愁起来。

    “皇上不必忧愁,咱们还是老办法对付。”林逸青笑着安慰小皇帝道,“皇上记住书目和大纲,有不明白的回头臣给皇上找来画册帮助记忆。”

    “嗯。”小皇帝听了林逸青的安慰,情绪又好了起来。

    “还有,今天的事,也不能让翁师傅知道,翁师傅那里再有什么消息,还请皇上及时告知臣。”林逸青说道。

    “那是一定的!”小皇帝使劲的点着头。

    上课时间到了,小皇帝也吃光了香团,抹净了嘴起驾前往上书房,路上仍恋恋不舍的回望,看着林逸青望向自己的关切目光,他的心里暖暖的。

    林逸青步行送光旭到水榭桥畔,目送着皇帝学生的身影消失,想起翁叔平的挑拨离间,嘴角不由得现出了冷笑。

    高塔之上,朝鲜王子完和君李鄯扳着栏杆探出半个身子,眺望着空中盘旋的鸟儿。

    夕阳半落在金鱼池上,放眼一片水光粼粼,像是撒了一层碎金,整个园林朦胧在雾气一样的夕照中,隐隐地可以听见远处高台上敲击云板的苍苍声。

    夕照的胜景,是乾国士子们最喜欢唱咏的。不过李鄯却并不那么喜欢,这里的屋子总是那么高,走到哪里都是看不尽的亭台楼阁。把远处的草木还有天际的浮云都给挡住了。他尤其不喜欢高耸的宫墙。走在墙下感觉那墙就沉甸甸地压在自己的胸口上,叫呼吸不由自主地沉重起来。

    他很怀念自己的家乡,怀念那里的一草一木,一庭一院,和那些小玩伴们。

    那时的日子虽然清苦,但却宁静安适。

    他来到北京已经有很久了。送他来的使臣早已返回朝鲜,这里只剩他一个人。他知道这种生活只是刚刚开始,却没有结束的期限。

    “呵呵。终于找到李少君了,就猜到少君又在这塔上看光景儿了。”一个带着笑意的声音在他背后响起。

    李鄯转过身来,看见小太监宋玉年细白的脸,上面两条短平的眉毛压着一对带笑的小眼睛。

    “玉年兄好,”李鄯微微欠身,“这里视野开阔,可以看得很远。我刚刚看到东边飞来的大雁了。”

    “东边?”宋玉年笑了,“李少君这是想家了。”

    李鄯点了点头,“我认识的人都在那里……玉年兄,要是你最亲的人都听不到你的消息了。你会想念他们吗?”

    他略略回头,宋玉年的目光和他对了一下。随即错了开去。宋玉年想这个孩子就是太认真了,分明只是个孩子,偏要想大人的事。

    “李少君,膳房催了。用完晚膳,翁师傅还要给您和皇上单独开一堂晚课,今天可是得考上次的诗文了,李少君可都还记得?”

    “我……”

    宋玉年摆了摆手,“翁师傅可是个死脑筋,李少君,我看咱们还是先去赶晚膳。皇上候着您呢,您不到,可不敢开席。”

    李鄯被他拉下楼梯的前一刻,扭头看了看那只雁。它飞进了半轮夕阳里,像是被那片暖暖的颜色融化了。他摸了摸胳膊,觉得天有些凉了。

    “……古之人虚中乐善,不择事而问焉,不择人而问焉,取其有益于身而已。是故狂夫之言,圣人择之,刍荛之微,先民询之,舜以天子而询于匹夫,以大知而察及迩言,非苟为谦,诚取善之弘也。三代而下,有学而无问,朋友之交,至于劝善规过足矣,其以义理相咨访,孜孜焉唯进修是急,未之多见也,况流俗乎?”

    翁叔平抑扬顿挫的声音在书房中回荡,回音朗朗。

    书房的两首各置了一张书桌,东首是年少的大乾皇帝,西首则是朝鲜王子。两人穿着同样的素锦长袍,相对而坐,李鄯有些笨拙地捏着毛笔,目光低垂,对面的光旭斜眼瞥着他的动静,一手托腮,手指有节奏地敲打着脸蛋。

    “……不然,则所问非所学焉。询天下之异文鄙事以快言论,甚且心之所已明者,问之人以试其能,事之至难解者,问之人以穷其短。而非是者,虽有切于身心性命之事,可以收取善之益,求一屈己焉而不可得也。嗟乎!学之所以不能几于古者,非此之由乎?……”

    “喂!喂!”

    李鄯吃了一惊,抬起头来,看见光旭双手拢在嘴边,压低了声音对他喊。

    “喂!”光旭拿起自己桌上的纸卷晃了晃,“你可答完了么?”

    “我……”李鄯犹豫了一下,低头看着自己的试卷。

    “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学有未达,强以为知,理有未安,妄以臆度……”远处,翁师傅铿锵有力的声音忽地一转,变做了大喝,“我何曾许你们私下问答?都不必再答了!”

    他从袖中摸出醒木,在自己的讲桌上一记重击,大步上前从两个学生面前扯过试卷,目光咄咄逼人。光旭吓得把脑袋缩在长袍的立领里,只露出忽闪的两只眼睛,等到翁师傅回转身去,才极快地一吐舌头,做了个鬼脸。翁师傅大步回到自己的桌边坐下,展开试卷,气度沉凝。他嘴角微微下撇,捋着几绺细须瞥了瞥第一张卷子,绷紧的神色缓和了几分。

    “还算有心,尤其‘惠合信吾道,空花义趣圆’一句,有几分先贤的遗韵,皇上这几日读书算得上用心,不枉皇太后的期待。这张卷子,可题作甲等中。”

    他又抖开下面一张卷子,才看了一眼。细须就急剧地抖动起来。两只眯缝起来的老眼瞪得滚圆。简直要喷出火来。

    “喂!”光旭看着夫子发作前的惊人表现,压着声音对李鄯大喊,“你不是一个字都没写吧?”

    “这……”翁师傅哆嗦了一阵子,终于大喝出声,抓起卷子奋力一把扔出。

    一张薄纸扔不远,半空中舒展开来飘落在地上,光旭满是好奇地探了脑袋去看,不知是什么能把翁师傅气成这样。

    那是墨笔稀稀疏疏勾勒的一幅画。最初似乎是几个不规则的墨点,被点成了远方的云朵,而后近处刷了几笔像是地形起伏的山峦,纸角则是雁群,横斜着穿过落日下的天空。光旭吐了吐舌头,这画实在只能算是信笔的涂鸦。

    翁师傅重重地坐回椅子里,整了整神情,直直地看着前方,瞥也不瞥李鄯一眼,“在下才疏学浅。李少君屡屡不听教诲,自行其是。我是真的有愧于皇太后重托了。”

    他起身遥遥对着李鄯大袖一挥,掉头大踏步地离去。

    李鄯还笨拙地握着墨笔,呆呆地坐在那里看着翁师傅的背影,光旭已经轻轻跳了起来,跟过去一直看着翁师傅的背影消失在回廊尽头。

    “佩服佩服!你胆子可真大!”光旭面有忧色的对李鄯说道,“翁师傅的脾气大着呢,换了我可不敢乱来。翁师傅要是去告诉皇太后的话,咱们俩可就要吃不了兜着走了。”

    “我……我该怎么办?”李鄯无奈地看着他。

    “做都做了,还能怎么办?”光旭耸耸肩,“你要是怕,就别气翁师傅啊。”

    “我……我不是故意的,”李鄯惶恐的低下头去,“翁师傅说的,我都听不懂。”

    “你不是会中土文字么?”

    “我是学过的,可是夫子说的那些东西,我真的不明白,什么圣人啊、义理啊、大道啊,我都听不懂的。皇上,到底什么是圣人?”

    “圣人?”光旭愣了一下,挠了挠额角,“这个……也不好说清楚的,大概就是古时候的大贤,整天就是著书立说教书授徒,很古板的那种,在讲堂上把背挺得笔直。要是过上几百年,翁师傅身故了,也许也会戴个圣人的头衔。”

    “哦……”李鄯若有所悟。

    “对了对了,”光旭对这个朝鲜王子渐渐没有了畏惧心,而生出几分好奇来,“你们朝鲜国平时是不是都不用中土文字的?你们的文字是什么样子?”

    李鄯默默地想了一阵子,“其实也不是这样……”

    他找不到任何合适的话回答。

    朝鲜一直使用中土文字,但是文言分离。古代唯士大夫可习中原文,由此平民多文盲。后三国末年薛聪藉中土文字音义创“吏读文字”,此外尚有乡札、口诀等表记方法,但这些由于使用的不便等原因未能取代中土文。朝鲜王朝世宗国王深感中土文字对于文化传播的不便,迫切需要一种可以完整表达本国语音之文字,“国之语音,异乎中土,与文字不相流通,故愚民。有所欲言而终不得伸其情者,多矣。予为此悯然。”为由特设谚文局,召郑麟趾、成三问、申叔舟等学者,在研究朝鲜语音和中土语音韵的基础上,以方块字组合,一音节占一字,创立了一种表音文字,“新制二十八字,欲使人人易习,便于日用耳。”是为“谚文”,又称“训民正音”,意为“教百姓以正确字音”。

    新文字发明后,世宗国王提倡在公文和个人书信中使用“训民正音”,并责令用“训民正音”创作《龙飞御天歌》。他还将“训民正音”作为录用官吏的科举考试的必考科目,并在钱币上刻印了“训民正音”。

    不过,“训民正音”的推行受到朝鲜贵族和文人的抵制,因为他们认为舍弃上国文字就等于舍弃中夏文明而成为夷狄之邦。学者崔万里曾说:“自古九州之内,风土虽异,未有因方言而别为文字者。唯蒙古、畏吾儿、回回、日本、西蕃之类,各有其字。是皆夷狄事耳。无足道者……历代中朝皆以我国有箕子遗风,文物礼乐,比拟中土。今别作谚文。舍中夏而自同于夷狄。是所谓弃苏合之香。而取蜣螂之丸也,岂非文明之累哉?”由于朝鲜贵族和文人的抵制,谚文直到本世纪才在朝鲜广泛使用。

    但是无论是训民正音还是中土文,李鄯都没有系统全面的学习过。

    他该怎么办呢?

    清夜,月华满地。

    门轻轻地响了三声。

    灯下的桐野千穗先是一惊,但她立刻意识到了是谁,她看了看在身边熟睡的林柏良,把手中的东西塞回了枕下。压低了声音说道:“请进来吧。”

    门开了,进来的是低着头的孩子,他的发髻用一根象牙簪子粗粗的簪起来,只看见一个黑黑的脑门。

    “李少君怎么深夜来这里了?”桐野千穗认出了那支簪子。

    “我……”李鄯犹犹豫豫的,“我想借几本书回去看。”

    “借书?”桐野千穗有些奇怪地摇了摇头,“我这里是有些书,可是库房里的书更多,李少君想要什么书,都可以去那里找到啊。”

    李鄯迟疑了一下,“那……打扰夫人了。”

    他转过身。桐野千穗看着他瘦小的身影,心生怜意。忽然唤住了他,“李少君到底是为什么而来?”

    “我不知道书名,”李鄯低低地说,“我想找几本书看,这样翁师傅讲的那些东西我就能明白了,可是我不知道要看什么书,去库房也找不到……”

    桐野千穗沉默了一会儿,“翁师傅骂你了么?”

    “没有。但是……他很生气,说我不听教诲,自行其事,其实我不是……”

    “翁师傅现在在讲什么书?”

    李鄯说了一下他最近学的文章,桐野千穗听后不由得皱起了眉头。

    “这些文章对你们来说太过晦涩了,难怪你不懂,翁师傅怎么选的?”桐野千穗起身,从那架覆盖整面墙的书架上抽出了几本,“这两本是皇太后喜欢看的《治平宝鉴》的三家注本和副录《治平求问录》。前者是最全的注本,通俗易懂,后者虽然是说《求问录》,但是都是些小故事,里面还有图画,读起来会比较有意思。”

    李鄯愣了一下,恭恭敬敬地上去接下,按照翁师傅教的礼节高高捧在头顶,想要背退着出去。

    “喜欢看书?”桐野千穗忽然问。

    “嗯!”李鄯把书放低,看着桐野千穗,“我们朝鲜的书少,我又长年幽禁,没有上过学,来了乾国之后才开始上学,看书觉得书里好多的知识,一辈子都解不透。”

    “其实也未必要读很多的书,读书能懂多少呢?”

    “夫人不是很喜欢读书么?”

    桐野千穗思索了一下,“人自己其实就像一本书,可是几个人能把自己读懂?”这句话对于李鄯而言太过深奥,但是他感觉到了那种自然而然的亲近,他想起父亲的嘱咐,恭敬地长拜,“夫人有什么可以教给我么?”

    桐野千穗轻轻在他头顶摩挲着,久久没有说话,而后她笑了,“没什么,你的侍女不会梳头吧,头发那么乱,我帮你梳梳头。”

    她为李鄯洗了头,在脖子上垫了一块白绢。洗完了头的李鄯显得头发不多,脑袋看起来有些圆了,更像一个孩子。他老老实实地低着头,任桐野千穗在他头上摆弄。他的目光落到窗口的两盆花上,“夫人养的花我没有见过,叫什么花啊?”

    “旭日樱,是我家乡鹿儿岛的一种花。”

    最后,桐野千穗取下咬在嘴里的象牙簪子,为李鄯绾紧了发髻,“过得开心些,在异乡的也不是你一个人。”

    “谢谢夫人。”李鄯向桐野千穗深深一揖,他的目光触碰到了熟睡当中的林柏良,眼中不自觉的闪过一丝羡慕之色。

    “来北京这么久,家乡那里有书信过来吗?”桐野千穗明白这个失去母亲的孩子此刻的心情,心中满是怜惜之意,问道。

    李鄯摇了摇头。

    二人相对无语,李鄯又向桐野千穗鞠了一躬,转身默默的出去了。

    走在屋檐下的孩子默默看着手里的书卷。他觉得心里有一点悲伤,悲伤得让人想要哭,可是他又哭不出来。而原本从他踏上乾国的土地,他就下了决心要做一个男子汉,绝不再软弱和流泪。

    他无声地穿过回廊,寂寂的没有一个人。夜深人静,蛙声嘹亮。

    他在路口上迟疑了一下,他知道自己的住处现在只有一片黑,听不见任何人声。

    黑暗的笼子。

    鸟笼?

    李鄯想真的是鸟笼啊,而且这个笼子只是给他一个人的。

    他漫无边际地游荡,走走停停,最后他忽然看见了虚掩的宫门,看起来有些眼熟。他信手推开门,看见月光洒满了步道,树的影子在地上摇曳,哗哗的叶子在风里发声。他再往里走,正殿里面已经清空了,四面镂空的窗里投下月光,一地都像是水银。他觉得累了,就坐在地上,抱着膝盖,看微风鼓着椽子间缠绕的金纱,一起一落。

    他渐渐地困了,又觉得身上冷。他站起来,跳着把金纱都扯了下来,一圈一圈地缠在自己身上。最后他靠在墙边,坐在一团云雾般的轻纱中。轻纱冷滑如冰,缠在身上却格外的暖和。困意涌了上来,他的头也低了下去,清冷的月光从没有遮挡的窗棂间投下来照在他头顶。(未完待续。)

    ps:  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求点击!求月票!

第八百七十章 三韩新变

    李鄯想着温暖的农家庭院,里面点着通红的火盆,觉得自己就要睡着了。

    脚步声!

    他的心里猛地一跳。

    李鄯睁开眼睛,再侧头去听,那些细微的声音又消失了,只剩下外面庭院里风吹落叶刮着地面的声音。月光满地,宫室的地上泛着冷冷的生青色。他的背后发冷,想起宫里的一些光怪陆离的传说。他的身上乍起了麻皮,觉得空旷的宫殿有人在疾走,可是那些脚步声是断断续续的。又有呼吸的声音,仿佛就在耳朵边。他的心突突地跳着,像是要从嘴里跳出来。

    脚步声清晰起来,就在这座宫殿的墙外。那不是一个,而是一群人,凌乱的急促的脚步声从远处极快地逼近。

    一连串的宫灯在黑暗中晃动着,李鄯看到是一队太监在急匆匆的走着,而他们的身边,则是一队身穿袍服的大臣。

    发生了什么事?李鄯心中惊疑不定。

    李鄯顺着他们行进的路线望去,看到他们去的地方通向皇太后的居所“大雅斋”的方向,突然明白了过来。

    一定是帝国发生了什么大事,才会有皇太后夜召群臣!

    会是什么事情呢?

    李鄯的心中莫名的感到一阵不安,他跳起身来,向自己的居所方向跑去。

    此时的李鄯并不会想到,刚刚他看到的这一幕,会和他的故国有莫大的关系。

    朝鲜,汉城。

    已经是十一月份,汉城的天气开始转冷。可是冷的时候。忽然有一股暖的感觉。那就是俗说中的“温雪”。

    “温雪”就是开始要下雪了。

    半夜里金玉均在床上翻来覆去,一直无法成眠。他索性点起蜡烛,拥被看起报纸来。

    金玉均看的报纸是乾国的《点时斋画报》,朝鲜当下还没有自己办的报纸,外国的报纸也很少,《点时斋画报》因为使用中原文字,图画精美,朝鲜人都看得懂。因而一经输入朝鲜,便大受欢迎,于是报馆干脆便在汉城开设了分馆,发行起专门给朝鲜人看的画报来。

    《点时斋画报》现在刊载的,多是乾国和朝鲜之间的商业往来的情况。

    自从乾国辅助朝鲜开国之后,朝鲜和乾国、日本之间的贸易额迅速增长。其中除了乾朝边市贸易的牛、马、盐、铁之外,最重要的是对乾国的人参贸易。人参贸易又称为八包贸易,每包人参为10斤,因为最早朝鲜允许到乾国的使团——所谓“燕行”人员——每人携带八包。后来因朝鲜边民越境采参伤害乾国地方官员,朝鲜政府停止人参出口。使团按每斤人参25两白银计算,可以携带2000两白银去乾国购买商品。后来为了防止白银过度外流。又折合成价值2000两白银的朝鲜货物,如皮毛、纸张、海产干货等杂物。高级官员可以携带一个半八包(3000两白银)的货物。由于使团内象译官等低级官员资本短缺,于是私商趁虚而入,或贷款给译官,或直接为使团提供包参和包银,从乾国购买商品。他们出售人参和朝鲜其他产品来换取日本的白银、乾国的织物、日用杂货、金属品、书籍、药材、染料,还有朝鲜王室所用的药材、珠宝、苏杭绸缎等奢侈品,采购量相当大。一些朝鲜巨商为了追求利润,甚至充当使团的马夫、奴子,随同使节团前往乾国。

    从朝鲜输送到乾国的商品包括马匹;貂、水獭、青鼠、豹等毛皮;海参、鲍鱼、虾、鱼、海带等海产干货;金、银、铜、豆锡、生铁、钢铁等金属;白纸、壮纸、桑皮纸等纸张;人参、胡椒、白矾、干姜等药材;丹木、槐花等染料;梨、苹果、柿、栗等干鲜果品。从乾国输入朝鲜的有牛、羊、骡、驴等牲畜;剪刀、镊子、针、床炉、釜、皮箱、马鞍、雨伞、木箸、算盘、梳子、纽扣、烟袋、眼镜、瓷器、毛绵纸、斗方纸、火石、火镰、笔、墨、砚、铜壶、锡壶、指南针等日用杂货;各种金属制品如铲、犁、铧、锯等工具;金、银、铜制钱等通货;棉花、棉纱、生丝等纺织原料;各种棉布;各种锦缎绫绸;各种男女成衣、帽子、鞋袜;各种染料;各种食品;各种药材;各种书籍;乃至于进口珠宝玉石、漆器牙雕、家具古董、钗环首饰、自鸣钟、自鸣琴等西洋玩好、猫狗鹦鹉等珍禽异兽。此外还有乾国的天文、历法、地理、历史类书籍,以及牛角、火药、硝石、硫磺等军用品,米、豆、麦等谷物,以及生丝铜铁等物。

    除了乾朝贸易之外,朝鲜的商人还作为中日贸易的转口商,用从日本贸易得来的白银到乾国购买丝等物,再将乾国的丝出口到日本换取白银。朝鲜“贸白丝于乾国者,皆入倭馆,则辄得大利。白丝百斤,贸以六十金,而往市倭馆,则价至百六十金,此大利。故白丝虽累万斤,皆能售之”。开城的商人(松商)在人参批发和出口贸易活动中与汉城、义州的同行(京商、湾商)展开激烈的竞争,在日本和乾国之间进行三方国际贸易。他们从朝鲜寺庙里的生产者那里大量买进纸张(高丽纸),从东部海岸买进海带、海参等干货,从中部和北部山区猎人那里买进水獭、豹、虎等野兽的毛皮,从乾国进口白丝、锡,从日本进口红铜、铁器,这些商品都是用来进行这种三方国际贸易的。此外,朝鲜通过琉球向南洋的转口贸易也有发展,从南洋进口药物、香料和珍珠、玳瑁、珊瑚等奢侈品。

    朝鲜的商业活动造成了对银和铜的更大需求,促进了采矿业的发展。壬午之乱后,在朝鲜政府严格控制下的矿山交给了私人经营者。现下朝鲜全境共有98个银矿在开采,但是铜矿业不是很发达。因为朝鲜的铜主要是依靠日本供应的。然而在壬午之乱后。由于日本明治政府停止出口铜。而与乾国的贸易也要求朝鲜大量供应铜,所以朝鲜的铜矿也发展起来了。在袁蔚霆的建议下,朝鲜政府以通过增加钱币的铸造来鼓励货币流通,所以物价不断上涨,汉城市民如果不是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参与了商业活动的话,他们的生活会受到威胁。观念保守的朝鲜民众本来对被迫从商很是不满,但随着商业活动的不断发展,使朝鲜民众对经商的看法转为正面。许多两班和平民不顾自己的身份,也起而从事各种商业活动。因此汉城现在作为工商业城市已有了长足进展,如今的贸易更胜往年,而朝鲜的“太上皇”袁蔚霆也更加的声名远播了。

    但金玉均始终对袁蔚霆没有好感。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未完待续。)

    ps:  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求点击!求月票!

第八百七十一章 同志相会

    《华严经》的全名是《大方广佛华严经》,传说是由文殊菩萨和阿难编的,由龙神收到龙宫里。龙树菩萨入龙宫见到了它而得道,把它流传人间。这部经有上、中、下三本,传到乾国来的是下本的节本。龙树菩萨是释迦牟尼死后七百年生的使徒、是马鸣菩萨的再传弟子。他很聪明,与两个朋友学隐身法,跑到皇宫里。皇帝下令左右四处挥剑去砍隐身人,结果两个朋友被杀死了。在敌人挥剑的时候龙树菩萨发现他们怕误伤皇帝,不敢在皇帝身边挥,于是就躲在皇帝身边,逃过了大难。金玉均想起了这些,愈发对这个人人好奇起来。“这个人喜欢龙树,他一定有不少侠气。”他心里想。

    接着,他开口了:“先生谈到周世宗的舍铜佛身、破山和尚的舍素食荤,都可看出先生能就佛法大义着眼立论。以出世精神,做入世事业,气魄自是不凡。有俗谛,而后有真谛;有世间法,而后有出世间法。佛门言转依,是转世间心理为出世问心理,但是,佛门的真正毛病是,善男信女只知俗谛而不知真谛,结果浑然不识世间心理,又从何转之?从何依之?先生说他们整天谈世间法、谈出世间法,其实什么法都不能真的懂、真的身体力行,可谓说得一针见血。”

    “先生您过奖、过奖。不过,我觉得,一针见血其实也只是说说,要做到一刀见血才是行动。古今志士仁人,在出世以后。无不现身五浊恶世。这正是佛所谓乘本愿而出、孔子所谓求仁得仁。最后。发为众生流血的大愿,以无我相却救众生而引刀一快、而杀身破家,也是很好的归宿,这才是真正的所谓舍身。”说着,那人朝佛像一指,“殿上供着大日如来、文殊、普贤菩萨,这是通称的‘华严三圣’,我想他们合同意我这种从《华严经》而衍发的解释吧?佛有三身:法身、报身、应身。大日如来即佛的法身。但是。‘佛地经论’说身化三种,所谓‘自身相应’、‘他身相应’、‘非身相应’,在第二种‘他身相应’中,有化魔王为佛身、变舍利子为天女的说法,如此化身,我认为才真是佛的真身。这样看来,坐在这里的大日如来,站在两边的文殊、普贤菩萨,其实都是假身,他的本身的塑像。恰好反证了这种造形的虚妄。如果木雕有灵,这三位托假身以现身五浊恶世。真不知他们做何感想?难道在大雄宝殿中受入膜拜,就算完事了吗?真的佛、真的菩萨绝不如此。所以呀,我看,他们三位真要不安于位呢!他们与其附托在木雕像上,还不如附身在志士仁人身上,以舍身行佛法呢!哈哈,先生以为如何?”

    金玉均点着头,望着那个人,微笑着说道:“既然可化魔王为佛身,自然可化佛身为志士仁人之身,这种推论,是可以成立的。所以,姑且可这么说:志士仁人的殉道,既是志士仁人舍身,也是佛与菩萨的同死,是不是?”

    “可以这么说。”那个人微笑着,“不过,佛和菩萨可以化身为千千万万,大神附体在志士仁人身上,所死不过是他们自己干下万万分之一,死得不是全部,但是志士仁人却不然,志士仁人自己只有一个,所以一旦舍身,所死就是全部。这样看来,未免不公平。哈哈!”

    “你先生这番议论,别有天地,不过对《华严经》的奥义,恐怕发明过多。”金玉均顿了一下,“华严的世界有所谓‘一真法界’,这种法界,主张真妄俱泯、生佛不分。乃超越一切对待,本体即现象,现象即本体,绝对平等。在这种‘一真法界’里,万法归一,从数量上,一个不算少、万亿不为多,从一粒砂石可以透视无量三千大千世界;从体积上,微尘不算小、虚空不足大,须弥纳芥子、芥子纳须弥,互纳无碍;从时间上,刹那不算短、劫波不够长,万物方生方死也好、松鹤延年也罢,都是一生。在‘一真法界’里,一切的多少、大小、长短,都是虚假不实的,超越有无、超越时空的‘一真法界’里,一念百千劫,百千劫在于一念;一粒微尘就是十方国土,十方国土也是一粒微尘,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所以,志士仁人以一个自己舍身,其实与千千万万佛与菩萨舍身并无不同,佛与菩萨也没占到什么便宜。更精确的说,佛与菩萨纵化身为千千万万,但是千千万万分之一的殉道——部分的殉道,其实也就是全体的殉道,全体已随部分死去,从一的观点看,纵化为千千万万,也是一而已。这话愈扯愈远了,也许,佛若有知,会笑你我两人都是曲解华严的罪魁祸首了。”

    “没有,没有曲解。”那个人认真地坚持,“《华严经》是经中之王。想想看,佛陀在七个地方,九次聚会,才把华严讲完,当时说没有人能了解其中的奥义,除了利根的大菩萨外,鬼神也、天龙八部也、二乘根器的阿罗汉也……都无法了解。所以这部经,就被藏在龙宫里,直到龙树菩萨把它背诵下来,才得流传在外。虽然龙树只背了三分之一,但是,华严的奥义我们还是能把握不少。其中的‘回向’是最精彩的,伟大得无与伦比。真正把握住这种‘回向’奥义以后,会发现佛法绝不消极。王安石的一首《梦》诗,先生还记得吗?‘知世如梦无所求,无所求心普空寂。还似梦中随梦境,成就河沙梦功德。’这是多么高的境界!何等华严\'回向\'的境界!王荆公认为人生如梦,一无可求,他什么都不追求,心如止水。可是,就在一个梦到另一个梦里,他为人间。留下数不清的功德。这种境界。才是深通佛法的境界。这种先出世再入世的智者、仁者。勇者。他们都是\'死去活来\'的人。人到了这种火候,就是佛。就是菩萨。而这种火候最后以杀身成仁成其一舍,也就正是此梦成真、此身不妄。一般佛教徒理解佛经,全理解错了。佛门精神是先把自己变成虚妄,虚妄过后,一无可恋、一无可惜,然后再回过头来,把妄成真。这才是正解。从出世以后,再回到入世,就是从‘看破红尘’以后,再回到红尘,这时候,这种境界的人,真所谓目中有身、心中无身。他努力救世,可是不在乎得失,他的进退疾徐,从容无比。这就是真的佛、真的菩萨。我想,先生的看法大概跟我一样吧?”

    “一样。真的一样。”金玉均兴奋地说,“先生和我萍水相逢,相逢于古庙、相逢于大雄宝殿之内,有佛与菩萨乃至十八罗汉为证,两人缘订三生、积健为雄、共参‘一真法界’,只谈了一些话就投契如此,可谓快慰平生。”

    金玉均向那个人作揖,那个人也作揖为礼。

    “对了,”金玉均补上一句,“谈了半天,我还没请教先生贵姓大名?”

    “哦,失礼,失礼。”那个人赶忙说,“我姓李,木子那个李,名唤东杰。东方的东,豪杰的杰。出身遂安李氏。”

    金玉均眼睛一亮,“原来是李家的才俊,真是幸会。”

    “金先生是户曹参判,不在衙门里办公,因何在此?”李东杰问道。

    听李东杰问询,金玉均不胜感叹,“汉城虽为京城重地,其实人心闭塞,我等欲行开化,却受了挫折,可是我们毫无悔意。陶渊明诗里说他在长江边种桑树,种了三年,刚要收成的时候,忽然山河变色,桑树‘柯叶自摧折,根株浮沧海’,一切成绩,都漂失了,但他并无悔意,因为‘本不植高原,今日复何悔’——本来就不在安全地带种树,又有什么好后悔的呢?所以,我们还是要种桑树,然后兼做春蚕,自己吐丝。救国本不是速成的事业,可能我们这一代看不到了。虽然有近功的机会,我们也不放弃,正多方联络同志,一起参与救国大业。所谓‘龙树马鸣齐现身,我闻大地狮子吼。’那不是更好吗?你先生……哦,我该改变个称呼的方式,我称呼你的字吧。你的字是……”

    “东生。东方的东,生命的生。”

    “好,东生,我的字是伯温,如今我们虽不是同门,却是同志了。”

    “其实,我们精神上是同门。我曾看过福泽谕吉先生的书,愿意奉福泽先生为师。我早就看过福泽先生的著作,他的思想却深入人心,他能用那么大的学问,写成专书,推翻两千年来的成案,真是气魄非凡,古今所无。对这样伟大的知识分子,我甘愿做他的学生。伯温兄,如蒙福泽先生不弃,请你务必先婉达此意。”李东杰诚恳地说。

    “我一定照办。我想,福泽先生如收到你这样的豪杰人物,一定高兴极了。”

    “奇怪,伯温兄,你对我的身世,好像了如指掌。”李东杰把头一歪,斜看着金玉均说道。

    金玉均微笑着说道:“我比东生大了三岁,虽是世家子弟,但绝非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公子哥儿,相反的,人间甘苦,我倒深尝了不少。也许是因为这个,所以能和东生相交吧。”

    “我十二岁时家乡大疫,我被传染,昏迷了三天三夜,才活回来。五天之间,我们全家死了三位,母亲、大哥、二姐,全死了。我死里逃生,十三岁父亲到安东上任,我在老家又碰到大凶年,赤地千里,我那时迫不得已进山探险打猎。可是,碰到两北风时,就好看了,西北风吹起来,真是飞沙走石,那石块打在身上,就好像中了强弩一样。当然冬天下雪就好一点,但下雪有下雪的可怕。有一次在河西,我和一名骑兵迷了路,七天七夜,走了上百里,都没有人烟。脱险回来的时候,屁股上髀肉狼藉,裤裆上都是血。当然,那时也有悲歌慷慨的一面,夜里搭起帐棚,把羊血杂雪而食,或痛饮、或豪赌、或舞剑、或击技、或弹琵琶、或听号角。那种豪迈与萧条的交汇之感。真是读万卷中所无。尤其当你置身于古战场中。感觉千百年前,胡人牧马、大将拓边、尝覆三军、边声四起的气氛,你真会有苍茫之感。你的心胸会开廓无比,但那种开廓,是悲凉的、是流离的、是‘地阔天长,不知归路’的,你感觉到千军万马在你眼前走过,杀声震天、血流遍地。可是。突然间,一切全停了、全都静止了,所有的千军万马,都一刹间变成一片尘埃与尸骨,天地为愁、草木含悲,百年为之销声、千年为之孤寂。这时候,你仿佛是人间唯一的活人,在行经鬼域,不是你生吊古战场,而是古战场把你活活死祭……有了那种人生历练以后。伯温兄,我发现我已不再重视一己的余生。那时候我只有十八岁,可是,我心苍茫,俨然已是八十。十二年来,我沉潜学问,尤其西学与佛学,对人生的观点,已愈发成熟,如今我三十岁了,感到冲决网罗,献身报国,就在今朝。因此赶来追随金先生,希望大家一块儿做点大事。这次来京城,在路上写了‘感怀四律’,上好有誊稿在身边,特此奉呈伯温兄。我的一生心事,全在这四首律诗中了,务请不吝指教。”

    金玉均接过了诗稿。这时,红莲寺的一个和尚走了进来,向两入合十顶礼。两人回了礼,走出大雄宝殿,为时已近中午。金玉均说:“在南门有一家坐东朝西的饭馆叫‘万方居’,是个谈天的好地方。东生兄北来,我就在今天为你洗洗尘。那家饭馆很特别,它是一家知识分子常聚会的所在,一般市侩商贾倒不敢去那儿。这,就是汉城的味道。在汉城里,有些地方不大为干净上,水准摆在那里,风雅人去的地方,附庸风雅的人,也会望而却步。汉城以外的地方,就不敢说了。”

    李东杰接受了这一邀请。两人携手走出红莲寺。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未完待续。)

    ps:  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求点击!求月票!

第八百七十一章 危局前夜

    金玉均就此发下了誓言,而差不多与此同时,在深宫中的朝鲜王国世子李拓突然打了一个冷战。

    记得册封自己为朝鲜王国世子的那一天,李拓是被母亲炫耀般地牵着,一步步踏过汉白玉长阶的。很小的时候,他就知道这座宫殿不欢迎自己,宏伟高旷的巨大空间冷冷张满他的整个视野,他想到王父大院君和大臣们眉梢眼角溢出的不屑与傲然,无形的距离横亘在他与他们之间。李拓从小就乖巧,无人教他,他只是直觉地感到,稍显懦弱的温和与谦让,可以让他们锋利的高傲无处放射。

    而对于母亲,他只是个载体,载着她的寄托,她似乎没有距离不敢跨越,没有风浪不敢直面。他的母亲,闵紫英,一个并不算美丽的出身贫寒的女人,曾以聪明智慧和温柔体贴缭乱了父亲和祖父的眼,又以铁腕让人望而生畏。小小的李拓记得,宫里的宫女侍监们私下议论着母亲,听到他踏着青石地板走近的声音就四散避开,所以他捕捉到的,唯有模糊片语的不祥。后来,他连只字片语也捉不到了,那些人全都受到母亲无情的惩罚。母亲就这样恣意地耀眼夺目着,带着他走进昌德宫,成为朝鲜王国的王妃。

    记得那一天,册封的盛典繁复而冗长,小李拓却有的是耐心等待……那一天,侍从惊讶地奉承:“王世子殿下小小年纪,也算修养卓绝了!象这种仪式,少有能坐得住的孩子呢……”

    后来,他随母亲走上织锦高台,接受大乾朝的天使授予他的封册,眼角余光一瞥。隐约对上一抹礼貌的微笑,母亲掀起面纱,俨然一尊威严的雕像,她在对他笑吗?还没等他转过脸,那重白纱又垂下了,惊鸿一瞥。依旧看不真切。

    多年后,李拓和自己的兄长完和君李鄯习练弓箭。浓密的树林中,偶尔掠过几声清越的鸟鸣,雨后的水气在林中弥漫,难以分辨的一点朱砂在绿潮间若隐若现。毫无征兆,“嗖”的一声,一支羽箭随着刹那松开的弓弦破风而至,精准地穿透那片涂着朱砂的树叶,稳稳钉在数丈外的树上。

    早有士兵快步跑去。小心地拔出羽箭,连同箭头的树叶一起,恭敬地双手捧箭,跪递给着深红衣袍的少年。少年接过看了看,兴奋的神色在英气的脸上荡漾开来:“弟弟,弟弟,你看我又射中啦!”他望向几步之外调弓取箭的少年,举起羽箭。顽皮地对自己晃了晃,叶尖的雨珠滴落。箭头上涂着朱砂的树叶仿佛胜利的火苗。

    “完和君殿下的箭术真是进步神速!”清瘦的的戎装老者淡淡夸奖道,又转向另一边年纪稍长的黑发少年,“不过世子殿下也不要灰心,习箭术,最忌分心急躁,稍后你再试试。”

    李拓点点头。垂下了小小的弓。箭术老师以为,他是急躁?垂下的长发遮住了他若有所思的双眼……他和母亲来昌德宫五年了,母亲很快发现自己和公公之间的隔阂,于是她有意无意排挤着公公,仿佛带刺的艳红蔷薇在雪野上燃烧。但输给母亲的只有赵大妃和李尚宫。她在公公眼中轻如鸿毛,他住的云岘宫令她蔑视,也恐惧;无星之夜,母亲独自在树影间魅影般游荡,如华丽的罗网在虚无中捕猎着空洞;如檀木箱中的美丽青缎面上洇开的血迹,绝艳而颓败。这样的母亲使他害怕。所以他九岁时,故意使宫女教自己房中之术,让她吸吮自己那里,一连做了好多天,直至落下终身病根,因为他不得不找个借口疏远母亲,他要逃,逃离母亲就是逃离绝望。

    小李拓表现得谦和温驯,这样才能在昌德宫生存下去,而不是母亲的凌厉野心。这里一切都带着疑云,一些大臣偶尔来见父亲,父亲总是心事重重地沉默。

    “树叶选好了,请世子殿下再试射一箭。”箭术老师的声音打断了李拓的思绪,他稳稳的张开弓,只要不面对哥哥的那双黑色的瞳子,他都知道怎么做——绝无闪失。所以箭离弦的刹那,无人察觉,他以中指不轻不重拨了一下羽箭尾翎。

    羽箭和目标擦过,雨珠四溅,尾翎带上了一点朱砂,陪练的军士一片惋惜之声。“唉,我的箭术的确不如哥哥啊,还要多练呢。”他收起弓往回走,对老师露出歉意的微笑,再转身给得意的哥哥一个惭愧的鬼脸。

    而母亲听到这件事之后不久,哥哥就永远的从他的视线当中消失了。

    母亲的手段一向如此,霸道而凌厉。

    母亲降生时,朝鲜李氏王朝已有国460年,尽显末世景象。而且,此时的李朝王室虚弱到连儿子也生不出的地步。在长达50年的时间里,王宫中未闻婴儿啼哭声。这种情况被王族出身的爷爷李是应)看在眼里,他心中难免暗暗盘算。

    那一年哲宗国王去世,无嗣,储位出空。李是应立即显示其非凡本色,他暗中结交各派势力,频频展开隐秘活动,终于使其亲子——12岁的李熙入承大统。他就是朝鲜王朝第26代国王。于是,李是应自然而然地入朝摄政。按朝鲜的佼制,以旁系入承大统的国王之生父得号大院君,因此前他已有兴宣君名号,故人们称之为兴宣大院君。

    其实闵氏外戚集团的形成是大院君一手造成的。父亲15岁的时候,即位已三年,到了大婚的年龄。执政的大院君根据多年来外戚****的教训,提出王妃候选人的苛刻条件,即其本家须人丁萧条,无外戚****之虑,候选人本身要温顺贤淑,无干预政务之心。

    寻来觅去,他的视线盯住了妻家远支的一个孤女。这位姑娘年方二八,是大院君的闵氏夫人远支族人闵致禄的女儿。闵家原本是望族,但此时已经没落。农历辛亥年九月二十五日,闵致禄在四面透风的草房里得一女。这是他的独生女儿。女儿8岁时,闵致禄在贫寒中撒手人寰。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孤苦零丁的闵氏女为生活所迫,很小年纪便到京城几家亲戚家走动求助,自然对世态炎凉有着刻骨铭心的体会。这种处境造就了她机巧多思、从容处事的本领。这多少有点像大院君,也可能就是她进入大院君视野后立即被选中的原因。然而,其中也隐伏着二人难以兼容的宿命结局。

    农历丙寅年三月,父亲终于大婚。闵氏女正式成为王妃,这年她16岁,父亲15岁。

    入宫最初三年,母亲严守国母仪制,克尽为媳孝道,很得公婆满意。但令她不安的是,她的小丈夫对她有点敬而远之,而对另一个女人李尚宫却显示出情窦初开的少男热情,不久便有了结晶:李氏得子。这是农历戊辰年四月的事。

    这对母亲是一个沉重打击。熟读本朝故事的母亲。每每想起那些成为宫廷阴谋的牺牲品的女人,就不禁惊出一身冷汗。要想把握住自己的命运,自己手中就要有决定命运的权力。为了自己的未来,为了懦弱丈夫的王位,她一定要夺权。于是她开始悄悄地行动了。

    她组织自己的人马,不动声色地把闵氏子弟安插到朝廷各个衙门,再拉拢爷爷大院君的亲旧部下,又结交清议寻找奥援。当时儒林中不乏对大院君铁腕统治不满的人。如名震一方的巨儒崔益铉等,就经常纵论大院君之失。于是母亲立即指使亲族前往联络。

    这样。一度被爷爷大院君视为后宫小女子的闵妃,就在他毫无察觉的情况下组织起了一支强大的反对派势力。

    农历辛未年母亲终于得子,她兴奋异常,认为这下可有以嫡夺庶、清除头上阴影的机会了,谁知此婴儿一连数日大便不畅,爷爷大院君进山参医治。服药三天后竟然夭折,这使母亲的期望顿时化作了青烟。她痛不欲生,更加坚定地认为这是爷爷大院君有意所为,遂暗中切齿,一意报复。

    此时朝鲜王朝正经历着空前的内忧外患。北方天灾。边民外逃;美国武装商船入侵被烧毁,扬言报复,派舰来攻;德国人潜入朝鲜企图盗掘大院君父亲南延君的坟墓未果;民间有人煽动造反;国家粮仓失火,损失惨重。更为危险的是,日本明治维新后向外扩张,“征韩论”甚嚣尘上。

    母亲认为条件成熟了,开始出击。她首先离间父亲和爷爷大院君的父子关系,说服20岁的父亲临朝亲政,然后鼓动言官臣僚上疏弹劾爷爷大院君,在朝野掀起一股强劲的倒大院君风潮。大院君被这突如其来的波涛打得不知所措,一时难以找到说得过去的理由阻止业已成年的国王亲政,遂被迫隐退云岘宫私邸。这样,大院君苦心经营了十年的政权,竟突然被尚是小女子的儿媳颠覆了。是年农历癸酉年,母亲不过23岁。

    母亲反对爷爷大院君起初只是为了巩固自己“中殿”的地位以求自保,但在阴谋政治中她却尝到了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快感。特别是在大院君被迫放弃摄政以后,懦弱丈夫根本承担不起国王的重任,权力便自然地落到了她的手上。这时,她开始真正体会到号令全国、生杀予夺的权力真是个好东西,于是她决心以权力捍卫权力。

    她首先在思想理论上进行清理,全面否定大院君推行十年的各项内外政策。为破坏大院君的威信,她故意反其道而行之。其次在组织上进行整顿,把大院君的心腹一一排挤出局,甚至还动了杀机。

    这时朝鲜的灾害不断,内部矛盾渐渐激化,一些人认为国难频仍乃母亲擅政所致,他们开始怀念大院君,密谋拥戴大院君长子李载先,废黜父亲,使大院君复出执政。他们预定农历辛巳年起事,但尚在准备阶段便为母亲侦知母亲妃便开始搜捕镇压。首要分子30余人伏诛,李载先因是国王胞兄而赐自尽。在长达两个多月的镇压活动中,母亲一石二鸟,借机捕杀、罢斥大院君残余势力,清除**********。

    壬午年朝鲜大旱,人心浮动。有军人起事。大院君利用局势,引起义军人把矛头指向闵氏外戚集团,袭击戚族家宅,处死领议政(首辅)李最应,冲入王宫搜寻母亲。机敏的母亲见势不妙,立即化装成宫女出逃。避难于忠州。由于母亲出走,诸闵姓被杀,朝鲜政权瘫痪,父亲只得请爷爷大院君出台主政,大院君第二次上台。

    复出的大院君手中有权后立即改编军队和政府,恢复旧制,将母亲一系势力从各要职中剔除,建立起以他为中心的统治机构。为了防止闵氏外戚集团再起,大院君宣布母亲已死于乱军之中。并煞有介事地为母亲举行隆重国葬。

    朝鲜的动乱为外国势力的介入提供了借口,先是日军不请自来,接着是乾国的海陆大军接踵而至。

    母亲不知用了什么办法,得到了乾国人的支持,乾**队火速平息了兵乱,重新恢复了父亲的权位——其实是母亲的权位。

    但母亲这一次似乎失算了,就在这一天,传说已经死去的异母哥哥完和君李鄯。又出现在了她的面前,并且是被乾国人保护的。

    象是知道母亲的心思。可能是为了让母亲今后有所顾忌,乾国人竟然把哥哥李鄯带走了,听说是去了北京,成了年幼的大乾帝国皇帝的伴读。

    母亲从那一天起,便一直坐卧不宁。

    而为了对付乾国人,母亲竟然选择了和日本有密切联系的“开化派”作为奥援。在戚族重新主政后。母亲便安排了好多开化派人物进入到了朝廷当中。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未完待续。)

    ps:  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求点击!求月票!

第八百七十二章 邮政局血案

    【播报】关注起点读书,获得515红包第一手消息,过年之后没抢过红包的同学们,这回可以一展身手了。

    而依靠国王进行改革也是开化党深信不疑的手段。另一方面,开化党人利用他们的政府职位,实行一系列改革措施,如设立治道局、警巡局、博文局、邮政局等近代设施和机构,引入西方农场和先进农业技术,派遣留学生赴日,并创办了《汉城旬报》,宣传开化思想。同时,开化党也意识到了武装力量的重要性。朝鲜政府曾经派出100多名贵族子弟去日本学习军事,称为“士官生徒”。

    然而,开化党人并不认为母亲会真的“开化”,他们认为母亲所做的一切目的都是为了巩固自身权势,不可能实行真正的改革,开化党人不止一次说现在的朝鲜“名曰开化,实无开化之效”;而且,随着开化党的势力不断壮大,掌握朝政的闵氏外戚集团中的守旧派也对其产生警惕,两派迅速势成水火。

    想到现下朝鲜的局势,李拓不由得叹息起来。

    李拓聪明过人,被人称为“记性绝人,凡朝章、国故、山川、关防、钱谷、甲兵之簿,以及士夫门阀、谱牒、科宦年月,随事胪列,历历不差”,因而他虽身处深宫,但对外边的事的了解,却要远远的超过父亲。

    现在的他,已经感觉到了剧变前夜的恐惧。

    但他却无能为力。

    9084年(大乾光旭十年,日本明治十七年,朝鲜农历甲申年)12月4日(农历十月十七日)。汉城。邮政总局。

    今天是邮政总局的落成典礼。从下午6时开始举行仪式,现在则是欢宴的时刻。

    金玉均的目光平静的扫过宴席上的宾客,清点着来参加典礼的守旧派诸大臣,发现来参宴的只有守旧派大臣只有18人,多是些不起眼的角色,而闵台镐等重臣皆未到场,除日本以外的外国公使却全都到齐了,心中不由得暗暗恼火。

    “怎么了?”坐在他身边的日本使馆参赞岛村久向金玉均小声用日语问道。

    “好多重要的人都没有来。”金玉均低声用日语回答道。“袁蔚霆也没有来,不知是不是因为消息走漏了。”

    “那金君想怎么办?是不打算行动了吗?”岛村久不动声色的问道。

    “箭在弦上,无论何等变故,皆不能止。”金玉均转头看着岛村久,“我只是担心,竹添君答应的一个旅团的援兵能否到来。”

    “这一点请金君放心,据我所知,援兵已经在帝国海军的掩护下出发,这两天就会到达仁川。”岛村久说道,“只要金君你们在这两天能够控制住贵国国王殿下。一切就都没有问题。”

    “我最担心的是袁蔚霆。”金玉均看了一眼坐在席间的乾国驻汉城公使陈树棠,低声道。“我以我国政府之名义给他发了请柬,但他却没有来,也没有给出什么理由,可能是发觉了什么。他手下的两千乾军都是久经沙场的惯战之兵,京军壮卫营也是他训练出来的,很是精锐,我们虽有死士三千人,还有义军和贵国的浪人武士相助,但要想打败他,只怕会很艰难。”

    “袁蔚霆确实是个麻烦。”岛村久点了点头,“不过今天也幸亏他没有来。”

    “噢?”金玉均一愣。

    “你难道忘了?金君,袁蔚霆无论到哪里去,护卫人员都不会少于一百人,如果今天他来了,他的护卫那么多,我们很难一下子制住他,到时候很可能会让他给反扑掉,所以他没有来,这才是机会。”岛村久笑了笑,说道,“他的两千人马再厉害,也抵挡不住日本帝国一个精锐旅团五千人的进攻,更何况我们还有日本帝国海军的军舰帮助,而现在仁川和汉城都没有乾**舰,所以请放心吧。”

    岛村久说的的确是实情,此前由于越南问题导致乾国和法国一度剑拔弩张,林逸青带领舰队前往越南交涉,带走了乾国海军最为强大的几艘战舰,而为了防止谈判破裂法国海军侵扰东南沿海地区,乾国海军全面加强了防范,在朝鲜和琉球驻扎的军舰也都全部调回了本土。现在虽然乾国和法国已经就越南问题签定了和约,不会发生战争了,但原来的那些驻外军舰却并没有派回来。所以现在无论是仁川港还是汉城或是釜山港,都没有乾国大型军舰驻扎,只有几艘小型内河炮艇。

    “可乾国赠送给我国的两艘军舰还在仁川港,舰上的官兵都是乾国人训练出来的,一旦不受我们控制,也会很麻烦的。”金玉均说道。

    金玉均说的两艘朝鲜军舰是乾国赠送给朝鲜的两艘原属招商局的旧式蒸汽运输船改装成的炮舰,一名“骊龙”,一名“汉阳”,作为朝鲜建立自己的海军的基础。这两艘蒸汽炮舰的排水量都接近1000吨,装备有5门克虏伯75毫米大炮,因为是旧式船只,所以航速很慢,最快只有10节。尽管如此,在满是小帆船的朝鲜水师当中,它们却是真正的庞然大物,令人无法小视。

    “放心吧,金君,这两条船在帝国海军面前,只能是靶子。”岛村久笑道,“帝国海军这一次将出动最新式的军舰,一举消灭它们。”

    听到岛村久说日本方面已经针对这两艘朝鲜海军仅有的军舰做了准备,金玉均心下稍定,他转头看了看立于厅堂角落里的座钟,计算起时间来。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ps.追更的童鞋们,免费的赞赏票和起点币还有没有啊~515红包榜倒计时了,我来拉个票。求加码和赞赏票。最后冲一把!(未完待续。)

    ps:  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求点击!求月票!

第八百七十三章 挟王政变

    看到金玉均的动作,岛村久吃了一惊,立刻向金玉均连使眼色,金玉均却不为所动,他正要来到已然失血昏迷过去的闵泳翊身边,却看见随同乾国公使陈树棠前来的美国医生霍勒斯?艾伦抢步冲了过来,一边动手对闵泳翊施救,一边用英语大声的喊着什么。

    听到美国医生的呼喊,一位名叫莫伦道夫的德国人(也是乾国公使馆的随员)也冲了过来,和美国人一道救护闵泳翊,二人的身影挡住了金玉均,金玉均犹豫了一下,这时岛村久上前拉住了金玉均,让他最终罢了手。

    “不要这样,金君。这里有外国人,你那么做会被传出去的,将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岛村久在金玉均耳边低声用日语说道,“你现在有更重要的事要做。”

    金玉均猛醒过来,他看了看那些正在笨拙的翻窗而去的贵族们,转头向洪英植点了点头,和朴泳孝、徐光范等人急步出了大厅。

    目送着金玉均等人离去,岛村久的嘴角现出了一丝不易觉察的冷笑。

    金玉均等开化党众志士出了邮政总局,刚好碰到了由李寅钟、李东杰、徐载弼率领的“忠义军”和日本浪人刺客们。

    “杀死韩尹二贼没有?”金玉均问道。

    李寅钟等人面露愧色,摇了摇头。金玉均心头火起,正要斥责,却听李东杰说道:“韩尹二贼定是回营调兵去了,他们可能会前去王宫面见大殿,我等可以在那里再次伏击,杀死二贼,并杀值卫之李贼(指在宫中值班的京军壮卫营左营使李祖渊),则大事可成。”

    李东杰的建议正合金玉均的心意。金玉均没有再斥责李寅钟等人,而是直接带着众人向王宫的方向奔去。

    王宫之中,早早就寝的李拓早已给汉城内的爆炸声惊醒了。

    他知道,这一天终于到来了。

    他唤来宫女侍监询问,众人都神情惶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李拓没有再问,而是让众人服侍他更衣。

    宫女侍监们不明白世子为什么要在夜里这个时候更衣,但他们并没有多问,而是遵令给他换起衣服来。

    李拓刚换好衣服,闵妃便带着人急匆匆的走了进来。

    “拓儿,快!随我去昌德宫!”闵妃看到李拓,不由分说便上前拉住儿子的手,而洪启薰等护卫立刻上前,将他们母子二人围在了正中。

    李拓心中害怕之极。不由得紧握住了母亲的手,而母亲的手上也传来了阵阵战抖,显然母亲的心里也满是恐惧,但此刻的她表面却显得异常镇定。

    一行人到了昌德宫,李拓看见大殿当中聚满了人,不光是众位朝臣,赵大妃等众位王室成员也都到了,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惊慌。

    “到底发生了什么事?”父亲李熙的声音在大殿中咆哮。

    众朝臣全都面露惶恐之色。没有人回答。

    又一声爆炸传来,李熙吓得在王座上一颤。有的妃嫔已然尖叫出声。

    “这是什么声音?”李熙浑身战栗的问道。

    “王上!是乾军作乱,炮轰我民!”一个人一边高喊着一边冲进了大殿。

    李拓定睛细看,来人正是户曹参判金玉均。

    “什么?乾军作乱?”李熙闻报大吃一惊。

    “王上,正是乾军作乱!”金玉均满面愤怒之色的说道,“乾军不仅炮轰我民居,还击毁了我王的离宫和邮政总局!我官民已有多人死难!”

    “可……乾军……因何如此啊?”李熙面现难以置信之色。

    “乾国奸商一惯欺压我官民。横行不法,民间早就怨声载道,此次当是激起我民反抗,故而借机欲行大逆!”金玉均知道国王可能会有此一问,他早就想好了说词。反复背诵多次,是以这时回答得甚是流利,没有丝毫的犹豫。

    听了金玉均的回答,李熙的面色变得阴郁起来。

    金玉均说的乾人与朝鲜官民的矛盾,并非是空穴来风。

    乾国以宗主国身份辅导朝鲜开国,与西方各国建交之后,为了将乾国和朝鲜的传统宗藩关系纳入国际法的轨道,乾国和朝鲜也签定了《乾朝商民水陆贸易章程》,使乾国在朝鲜获得了诸如领事裁判权和租界权等一系列特权,结果不仅是朝鲜官方,民间的反乾情绪也由此逐渐产生。当时一名叫崔宅英的朝鲜药房店主被人枪杀,凶手身着乾军军服,由日本人井上角五郎(开化党的支持者)主笔的《汉城旬报》大肆报道和渲染了这一事件,勾起了朝鲜民众的反乾情绪,不久又发生了李范晋案,更是加剧了乾朝民间的矛盾。

    李范晋出身两班贵族,本贯全州李氏,是朝鲜王室的远支宗室,系朝鲜世宗之子广平大君李玙的17世孙。他的父亲是李景夏,曾是兴宣大院君的重要亲信,以“骆洞阎罗”闻名于世。李范晋是李景夏在晋州担任庆尚右兵使时与伎女生的儿子,故名范晋。李范晋从小为嫡母赵氏抚养长大,所以李范晋虽为庶出,但仍享受嫡子的待遇,得到了一栋大宅,并于参加科举考试,获试年文科丙科及第,被授予司谏院正言的职位。

    今年4月,乾国商人欲与李范晋及其弟弟李范祖、李范大订立房产合同,将这三家在汉城骆洞的地产卖给华侨修“中原会馆”。李范晋对此事的态度反复无常,华商遂只与李范祖、李范大订合同。李范晋三兄弟的房子南北相连,其中李范晋的房子居中,在他的房子中有一条公用道路,供南北院落的李范大、李范祖两家往来,这在订立合同时也将这条公用道路注明。但到5月28日李范大、李范祖将房产腾空交出时,李范晋却“不遵契据,恃强欺压,擅令家奴将南北院往来公道门户用铁钉长板钉闭,断绝往来道路”。华商商董熊廷汉前往劝说,不料李范晋“口出不逊,任意侮辱”。李范晋的无故作梗令华商非常恼火,熊廷汉盛怒之下,率华侨30余人将李范晋“裂破衣冠,捆打无数”。绑架扭送至乾国商务公署,恐吓强迫他交出他房子中的公用道路,以便南北两边土地来往。在乾国商务公署审理李范晋时,朝鲜政府的刑曹官员也被强迫去会审。按照朝鲜法律,不得擅自治朝臣罪,必须得到国王同意后才可施行。朝鲜官员对乾国方面说明这个规定,谁知乾方官员刘家骢大书“天子法庭”四字,朝鲜官员慑于淫威,只能屈从会审。这件事在汉城闹得沸沸扬扬。自此案发生后“大小遑遑,人不自保”,金玉均当时曾愤怒的说:“夫扭之者乾商也,听断者商务委员也,敝邦(朝鲜)官吏更无治民之权,小民虽有冤枉,何以伸白?”朝鲜统理交涉通商事务衙门(外衙门)也指出乾方此举违背了与朝鲜缔结的《乾朝商民水陆贸易章程》第二款的相关规定,要求将李范晋予以释放。在这种情况下。乾国驻朝鲜公使陈树棠不得不出面道歉并释放李范晋。李范晋也被罢免了官职。在李范晋的指使下,熊廷汉还被朝鲜人暗中群殴了一顿。令在朝的乾**民十分愤怒,而朝鲜国内的反乾情绪更形滋长。李范晋案之后,朝鲜民间一直有传闻驻扎汉城的乾**队会发动报复。今天,传言在金玉均的口中得到了“证实”。

    听到金玉均说是乾军作乱,闵妃的脸色也变了,但她对金玉均的话并不是很相信。她正要派侍监首领大殿宦官柳在贤带人前去查看详情,金玉均却大声奏请道:“王上,情势危急,还请马上移驾景佑宫!召集兵将前来护驾!”

    听到金玉均的这个建议,闵妃不由得皱紧了眉头。

    “去景佑宫干什么?”她厉声喝问道。“在这里召集兵马不行吗?”

    金玉均给她问得气息一窒,但他立刻便回答道:“禀中殿,景佑宫地势易于防守,比这里安全……”

    “先搞清楚发生了什么事再说!”此时闵妃还是不相信金玉均说的乾军作乱,她连声命令柳在贤带人出去查看,柳在贤应声正要往外走,侍监来报,说李祖渊、韩圭稷和尹泰骏三位营使带兵赶到了。

    听到三位营使的到来,金玉均的心里不由得咯噔了一下。

    他刚才带来的忠义军部下只有500多人,而三位营使只怕会把京军壮卫营的全部兵马都带来了,那样的话,事情就不好办了。

    “三位爱卿来得正好!外间可是乾军作乱?”李熙见三位营使到来,心中稍定,立刻问道。

    李熙话音刚落,大殿之外突然传来了一声震天巨响。

    李拓只觉得脚下一震,耳朵接着便传来了一声嗡鸣,眼前也冒出了金星,他站立不稳,一下子摔倒在了地板上。

    恍惚中,他看见母亲伏下了身子,护住了他,嘶声大叫起来……

    李熙也给从王座上震得掉了下来,匍匐在地,大宦官柳在贤赶紧扑上来扶住了他。

    李熙好容易站了起来,望向殿外,只见一间宫殿熊熊燃烧了起来。

    金玉均也给刚才惊天动地的爆炸吓了一跳,但他的心里并不惊慌,因为他知道这场爆炸是怎么回事。

    刚刚的爆炸,应该是他发展的忠义军女性成员——那位在宫里被称为“顾大嫂”的宫女李禹石和她的同伴们弄的。

    为了制造必要的恐慌,金玉均事前便偷偷将炸药运进宫内,让她们找地方埋藏好,在今天晚上点燃,炸毁一间宫殿,好让王室成员受惊同意转移到便于防守的景佑宫。现在看来,宫女们的行动很是成功,比起忠义军的男性成员来说要强得多,只是美中不足的,是她们的炸药用得未免太多了一些……

    “王上!这是乾军在向王宫开炮!臣恳请王上立刻移驾,前往景佑宫躲避!景佑宫易守难攻,臣等愿以死护卫陛下平安!”金玉均大声喊道。

    可能是给刚才的爆炸吓破了胆,李熙立刻便同意了,闵妃和新赶到的三位营使也没有反对,于是包括国王和王妃、王太妃、世子在内的朝鲜王室成员和众朝臣及宫女侍监一起奔向景佑宫。

    不多时。这一大群人便赶到了景佑宫。

    景佑宫是供奉朝鲜李氏王朝纯祖生母绥嫔朴氏的祠堂,为汉城“七大宫”之一,所处之地域狭窄,虽然易于守卫,但并不宽敞,由于这一次来的人实在太多。景佑宫从里到外立刻都给人填满了,显得异常拥挤和混乱。

    李熙惊魂未定,目光不由自主的寻找着妻子和儿子,闵妃注意到了李熙的神情,立刻拉着李拓来到了他的身边。

    刚刚的爆炸的确给了闵妃以很大的惊吓,但是在到了景佑宫之后,她已经又恢复了之前的镇定。

    敏锐的她已经发觉了事情的蹊跷。

    如果说刚才的爆炸是乾军的大炮向宫内发射的炮弹导致的,但她回想着刚刚的情景,在爆炸前。她却并没有听到炮弹破空而来的呼啸声!

    从未见识过战阵的她本来毫无军事知识,但在经历过了“壬午兵乱”的生死之难,见识过袁蔚霆所部乾军用西洋大炮大破乱兵的她,对于炮弹发射和爆炸是什么样的一种情形,却是知道得极其清楚的。

    而除了刚才那一声爆炸之后,这么一大群人向景佑宫逃难的路上,却并没有再听到爆炸声!

    如果是乾军在开炮,总不会认为。一炮就会把包括国王和自己在内的这么多人全炸死吧?

    闵妃正要提醒丈夫,却见金玉均排开众人上前。对国王李熙大声说道:“王上,臣等所带来护驾之兵不足,乾军要是大队前来进攻,难以抵敌,臣恳请王上下旨一道,请日本公使竹添带兵前来景佑宫护卫王上。”

    听到金玉均要李熙下旨请日军前来护驾。闵妃的眉头一下子皱紧了。

    她正要出言斥责,却看到金玉均身后的李东杰、徐载弼等人一个个面色不善的看着自己,心中恐惧,斥责之言便没有说出来。

    “日本在汉城护卫使馆之兵不过200人,只怕无力分兵过来吧?”李熙问道。

    作为一个性子有些懦弱的国王。他其实心里并不糊涂,壬午兵变之后,乾国指导朝鲜和日本曾签定条约,限定日本驻扎在汉城护卫公使馆的军队人数为200人,且不许配备机关枪和火炮。若当真是乾军作乱,日本人这么点的兵力,自保尚难,哪还有力量护卫朝鲜王宫呢?

    听了李熙的问话,金玉均一时语塞。

    他心里当然明白,现在汉城的日军人数远远不止200人,且还有一个旅团的大部队在路上,不日就可到达仁川港,但他现在却不能向国王说明实情。

    “壮卫营已然到来,三位营使在此,兵力已然足够,不必再请外兵前来滋扰了。”闵妃见金玉均没话了,立刻说道,“现下要紧的是查明外间情况究竟如何,是否是乾军作乱,若不是的话,如此开罪上国,恐非朝鲜之福。”

    听到闵妃说要查明情况是否真的是乾军作乱,金玉均急得额头冷汗涔涔而下,但偏偏又无法反对闵妃的提议。

    “韩爱卿,尹爱卿,你们是从外间过来的,可看清楚了,是乾军作乱否?”李熙向韩圭稷和尹泰骏两位营使问道。

    此时韩圭稷和尹泰骏及李祖渊三人一直在那里窃窃私语,听到国王询问,韩圭稷和尹泰骏对望了一眼,当先上前答道:“回王上,今日邮政总局落成,臣等随闵营使前往参加庆宴,外间忽然传来爆炸之声,顷刻火起,臣等军职所在,遂与闵营使前往救火,不料途中突遭歹人袭击,闵营使身中数刀,惊惶奔回邮政局报信,臣等走脱,知生变故,便回营召集兵马前来宫中会合李营使护驾,然一路行来,并未遇到乾军士卒。袭击臣等之歹人俱着我国民人服饰,是否为乾人,难以确定……”

    韩圭稷说着,转头望了金玉均一眼,“只是歹人所用之刀,似为倭刀……”

    听了韩圭稷的回答,李熙和闵妃不由得对望了一眼,各自从对方的眼中看出了疑惑之色。

    “作乱之人,当是乾人无疑。”金玉均赶紧说道,“乾人为嫁祸于日本,故用倭刀,也在情理之中。”

    “金参判,你因何认定,此次变乱,乃乾人所为呢?”大宦官柳在贤似乎看出了什么,上前向金玉均问道。

    面对这样的质问,金玉均硬着头皮抗声答道:“我来时一路所见与韩营使不同,我看到的,均是短发之人作乱!我国之民与日本浪人皆非此等发式,只有乾人剃发!不是乾人又是谁呢?”

    听了金玉均的回答,柳在贤摇头道:“这却不一定,我国之民确从古俗,蓄发不剃,乾人当中渤人剃短发,有如西洋之民,而中原夏人是否剃发,上邦听民自便,是以夏人亦如同我国之民一般蓄有长发,而今来我国经商之乾人,多为夏人,渤人鲜有,反倒是倭人自维新之后,从西洋俗剃短发,怎么能一见到短发之人,便认定是乾人呢?”(未完待续。)

    ps:  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求点击!求月票!

第八百七十四章 甲申更张

    金玉均一下子给柳在贤问住了,一张脸涨得通红,额角也满是汗水,看到金玉均的样子,闵妃的心里有了计较,她微微转头,向侍立于世子李拓身边的洪启薰使了个眼色,轻轻晃了晃手上戴着的青金石手镯,洪启薰会意,悄悄的向后退了几步,走进了人群当中,慢慢的向宫门口的方向移动着。

    “是啊,金爱卿,见到短发之人便认定为乾人,未免武断。”李熙也说道,“还是打探清楚情况比较好。”

    李熙说完,便对柳在贤和韩圭稷等人说道:“柳爱卿,你去打探一下宫外的情况,韩爱卿,尹爱卿,你们二位带领兵马,保护柳爱卿。李爱卿,你率兵马护卫宫殿,勿使作乱之人闯入。”

    几位大臣各自领命而去,金玉均看到国王并没有理会自己,心中愤恨不已。

    他心里明白,再不动手的话,只怕自己主导的这场政变,便要失败了。

    金玉均将心一横,转头对李寅钟、李东杰、徐载弼三人点了点头,目光冲走出宫门的柳在贤等人一晃,口中无声的说了两个字“青天”,李寅钟等三人会意,转身急步趋出。

    此时洪启薰已然溜出了宫门,他看到守卫宫门的除了京军壮卫营的士兵,竟然还有一些穿着民服却手拿刀枪的人,知道这些人都是金玉均带来的,心中不由得暗暗警惕,他快步向前跑着,两个人看到了他,向他指了指,立刻便有好几个人追了过来。

    洪启薰心知不妙,好在他对朝鲜王宫的布局极其熟悉,转身便从一个角门跑到了墙外。那几个人看他一下子消失在了黑暗中,犹豫了一下,停止了脚步。

    洪启薰见没有人追上来,心下略定,但脚下却没有停。

    他明白闵妃刚刚的那个动作的意思是什么:前往驻扎在汉城的乾军大营报信并求助。

    就在洪启薰刚刚冲出王宫侧门的时候,他赫然看到大队荷枪实弹穿着军服的士兵正沿着台阶直向王宫正门冲去。

    洪启薰大吃一惊。他闪身伏在一头石狮的后面,瞪大了眼睛仔细的看着这些士兵,立刻便认出了,他们是日军!

    日军在汉城不是只有200人吗?可眼前的这队日军,足足有上千人(实际是700人)!

    想到金玉均提出的请日军前来“保护”的要求,洪启薰一下子明白了过来,不由得握紧了拳头。

    他转身借着黑暗的掩护跑进了一条侧道。

    他知道,朝鲜的命运,将决定他能否及时赶到乾军大营了。

    不多时。狂奔中的洪启薰便听到了景佑宫方向传来的阵阵枪声,一时间心胆俱裂。

    景佑宫门前,几名“忠义军”的志士正将柳在贤和三位营使李祖渊、韩圭稷、尹泰骏的尸体拖来,并排在一起。

    金玉均看到浑身上下全是弹洞的柳在贤看上去仍然象是在对自己怒目而视,心里不由得一阵紧缩。

    他的目光扫过台阶,此时台阶上满是倒毙的尸体,大都是京军壮卫营的士兵,也有一些是黑衣黑帽的日军的尸体。

    远处的枪声仍然响个不停。那是一些京军壮卫营士兵还在向日军开枪抵抗。

    韩圭稷和尹泰骏二人回营召集兵马后便急急赶往景佑宫护驾,为了防止汉城的各处军事要地被占领。他们只带了500人前往景佑宫,其余的官兵全都去了各自的战位,二位营使知道日军有可能在这个时候发动,是以预先做了准备,认为他们带的500人会合李祖渊的500人,对付200名日军应该是够用了。但没有想到的是日军来的人马比他们想象的要多得多,而且又有上千名金玉均带来的忠义军相助,壮卫营官兵猝不及防,虽然拼命抵抗,仍然给日军打散。韩圭稷、尹泰骏和李祖渊及宦官首领柳在贤和海防总管闵泳穆、知中枢府事赵宁夏、左赞成闵台镐等大臣俱都给日军杀死。

    虽然有一定的波折,但对金玉均来说,达到了挟持国王将守旧派大臣一网打尽的目的,政变已然可以说成功了。

    想到自己终于可以大展鸿图了,金玉均的心里满是兴奋之情。

    在杀死大宦官柳在贤和诸多守旧派大臣之后,金玉均下令将无用之宦官、宫女通通赶走。至此宫内的反对力量全部被开化党人铲除,金玉均随即要求国王李熙下旨发动改革,在开化党人的逼迫下,李熙被迫用铅笔写下谕旨,由金玉均“便宜行事”,组建朝鲜新政府,于是王室宗亲李载元被推举为右议政,洪英植为左议政,金玉均为领议政(首辅),朴泳孝为前后营使,徐光范为左右营使,徐载弼为兵曹参判前营正领官。此外,中间派(稳健开化派)中的金弘集、金允植、尹雄烈等人也被吸收进来。第二天早上,已经取得执政地位的开化党宣布了“新政纲”,开始着手进行改革。其内容包括:要求乾军退出朝鲜,并且断绝与乾国的宗藩关系,打破门阀制度,登用人才,四民平等,惩处奸吏,革罢冗官,改革租税,整编军队,限制国王和宫廷的权力等。

    这一天开化党颁布的政令达80多条,包括国王自称“朕”,旨意称“敕”,尊称由“殿下”、“王上”升为“陛下”、“皇上”;废除科举考试;设立宫内省,将宫廷事务与政府事务相分离;发行内外公债;派遣留学生及断发易服等。另外,开化党夺权以后,还以国王谕旨的形式函告各国使节,日本、美国、英国、德国公使先后晋谒朝鲜国王李熙,向其表示祝贺。当时国王李熙还有些迟疑的对美国公使福特询问:“据说一国欲破旧日陋习,而进开明之境,大都经历变乱,美、英两国其例当不少。”美国公使福特回答:“诚然,开国之际,此类事例不少。敝邦亦屡有经验。”政变似乎就此大功告成。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未完待续。)

    ps:  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求点击!求月票!

第八百七十五章 不宣而战

    “骊龙”号和“汉阳”号很快出了仁川港,驶向外海,此刻天气晴朗,微风徐徐,这两艘涂成上黑下红的维多利亚式涂装的军舰在呈绿色的清澈海水中显得分外的显眼。

    二舰驶入外海之后,闵泳宏便下令开始阵形演习,二舰随即由一字纵队变为并列横队,又变为一前一侧后的乱战小组阵形,随后又变为一字纵队。

    看到二舰行驶迅速,变阵灵活,闵泳宏感到很是满意,这阵子的勤于操练并没有白费。

    在睁开眼睛看世界后,朝鲜人普遍有一种危机感,闵泳宏也不例外。在天津水师学堂学习时,他见过停泊在天津大沽口的许多外**舰,也曾上过乾国海军的“龙骧”号铁甲舰上实习,心惊于西式蒸汽军舰的强大,而那时的朝鲜,却仍然只有装备木帆船的水军。

    现在的朝鲜海军,虽然有了乾国赠送的蒸汽军舰,但在闵泳宏看来,这两艘军舰比起西方国家的同类舰艇,还是显得弱小许多。

    对于日本海军的现状,朝鲜方面并不清楚。

    闵泳宏只知道,日本海军一败于乾国,于苔湾之役中损失惨重,二败于萨摩海军,于西南战争中几乎全军覆没,战后日本的经济迅速恢复(这也是令朝鲜开化党人倾心羡慕的原因之一),海军也得到了重建,但是重建后的日本海军是什么情况,闵泳宏等人一无所知。

    不光是闵泳宏等人,连海防总管闵泳穆和闵台镐这样的重臣乃至国王李熙,也都不清楚日本海军的现状。

    对于海军。日本人这一次的保密工作可以说做到了家。

    但不管怎么说。闵泳宏和尹正彦已然商定。若是遇到日舰来犯,不管如何强大,他们也一定要予以迎头痛击。

    纳尔逊的“见敌必击”精神,已经通过乾国海军教官的教授,移植到了朝鲜新式海军军人的血液当中。

    “前方发现煤烟!”一名负责观测的军官突然大叫起来。

    闵泳宏心中一惊,马上举起了望远镜,立刻便看到远处海面上有两道轻微的烟柱。

    虽然只是两道小小的烟柱,但闵泳宏不知怎么。心中却越来越感到不安。

    “全体备战!”闵泳宏下令道。

    “备战?”大副赵文命有些奇怪的看着舰长,“那也许是商船吧?”

    “我说备战!马上!”闵泳宏沉声道。

    看到舰长有些发怒,赵文命不敢再说,而是传令下去,很快,甲板上的水兵们立刻开始忙碌起来。

    很快,炮手们都在炮位前就位,闵泳宏深吸了一口气,又举起了望远镜,向烟柱的方向望去。

    渐渐的。第三根烟柱出现了。

    第四根,第五根……

    大副赵文命的脸色变了。

    “正前方发现军舰!三艘以上!”

    “发现日本军舰!”

    观测军官不住的大声喊着。其实不用他们说,闵泳宏和飞桥上的军官们都看清楚了,出现在望远镜中的,是一支由军舰护航的庞大船队!

    看着对面舰船上一面面迎风飞扬的日章旗,朝鲜海军官兵已经确定无疑,来的是日本海军的军舰了。

    对方很快也发现了两艘朝鲜军舰,行驶在最前方的两艘日本军舰开始转向,向朝鲜军舰迎面驶了过来。

    看到这两艘日本军舰,闵泳宏的眼中闪过惊奇之色。

    虽然是第一看到这样的军舰,但他凭借以往所学,还是马上能够猜出来,这是两艘英国造的新式撞击巡洋舰。

    两艘日本巡洋舰快速驶近,闵泳宏很快便从望远镜中看到了它们的舰名,分别是“筑紫”和“相川”。

    撞击巡洋舰(乾国人称为碰船兼快船、碰快船)的源头,可以上溯至9066年意大利、奥地利两国之间爆发的“利萨海战”。那次海战中,由特格特霍夫海军上将率领的奥地利舰队列成横阵(或称楔型阵、“人”字阵,中国称雁行阵),大败采取纵队的意大利舰队,从而影响了世界海军战术的走向。海战中,奥地利旗舰“斐迪南德”号将意大利舰队旗舰“意大利”号拦腰撞沉的经过更是成了海军史上的经典战例。尽管这次撞击战术的成功运用里夹杂着太多偶然性的因素,然而对沉寂已久的海军战术和舰船设计领域来讲,利萨海战带来了全新的理念和思想,引发了关于船头对敌战术的意义、舰首方向火力的重要性,以及撞击战术价值的再认识,大转变由此开始。

    撞击战术的偶然成功,很快被传成了神话。以至于有人要设计以撞击为主要作战手段的军舰——撞击巡洋舰。始作俑者是英国著名的舰船设计师乔治?伦道尔,因设计“小船装大炮”的“蚊子船”而声名鹊起的伦道尔,是性价比理论的坚信者,他坚持可以建造一种小而便宜的军舰去战胜和替代昂贵的铁甲舰,这类小型军舰的重要特征是航速快、装有撞角、舰体外形简洁、隐蔽,能够利用其装备的撞角、大口径火炮对铁甲舰构成威胁。这一概念性的理论随即受到追捧,以至于本世纪后期,人们可以在世界各地很多军港里见到这类军舰的身影。

    由于得到决策层的重视,日本近代海军建设的初期,对于国际上海军技术发展的走向一直保持密切关注,几乎是不错过任何一个新技术,可谓紧追潮流。早期购买明轮船,以及后来订造铁甲舰,乃至自行设计建造蒸汽军舰、人力潜水艇,杆雷艇皆是例子。这种对新技术的敏感性,和发展海军的努力,在当时亚洲国家中遥遥领先,即使在世界来讲。也不稍逊色。新锐的概念舰——撞击巡洋舰。通过英国人英格斯推荐、介绍后。主持海军事务的海军卿大山岩立刻产生了兴趣。当时,重建的日本海军迫切需要一种堪当重任,能出远海作战的新式军舰,但因为缺少经费,日本购买一等铁甲舰作为海军主力的计划一拖再拖,使得主持此事的大山岩备受责难。现在突然出现了一种价格低廉,且能与铁甲舰对抗的巡洋舰,无异天赐的转圜良机。买大型铁甲舰买不起,购买2艘小巡洋舰还是绰绰有余的,而且还能暂时堵住反对派的嘴巴。经详细查看图纸和咨询外**官后,9079年(大乾光旭五年,日本明治十二年)12月9日,大山岩委托英格斯向英**火巨头阿姆斯特朗公司洽谈订造2艘新式撞击巡洋舰。两天后正式向日本政府作出汇报,强调购买巡洋舰的重要性。

    对于日本的委托,英格斯认为此项工程完成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英国对日军火贸易的扩大,以及英国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对日本海军的影响,于是专门致信给在英具体办理此事的福洛特。着重强调军舰在平静水域的标准航速必须超过15节,舰首要装备特别强有力的弓形撞角。福洛特不敢怠慢。立即着手与阿姆斯特朗公司谈判,当年12月18日正式签订合同,2艘军舰总价16万英镑。

    9080年(大乾光旭六年,日本明治十三年)4月17日,日本两艘撞击巡洋舰的建造计划正式启动。经福洛特提议,英格斯将两艘军舰暂时命名为“白羊座”和“金牛座”,前者表示两艘军舰都有尖尖的角,后者则寓意军舰的产地是欧洲(西方神话中,天神宙斯曾化身金牛追求人间一位美丽的公主,后来故事的发生地用公主的名字欧罗巴命名,此即传说中欧洲名称的由来)。同年12月27日,大山岩将两艘军舰正式命名为“筑紫”、“相川”。

    由伦道尔设计的“筑紫”级撞击巡洋舰,正常排水量1490吨,满载排水量1652吨,舰长64米,宽9.75米,吃水4.57米。主机采用2座卧式往复式蒸汽机,配备6座锅炉,双轴推进。设计功率2600匹马力,航速16节。舰上煤舱正常储量250吨,最大可以储存300吨。续航能力5000海里/8节。除蒸汽动力外,“筑紫”级军舰上还配置有风帆索具,能采用风帆动力航行,设计时“筑紫”的桅杆属于直杆,张挂索具相对简单的纵帆。回国后不久,日本方面对桅杆进行了简单改造,在前桅加装了横杆(横桁)。

    “筑紫”级军舰的舰体为金属结构,舰体材料主要采用的是3/4英寸厚的钢板,铆接在木质底板上,另外在水线下3.5英尺处有一段简化的装甲甲板,保护着机舱和弹药库等重要部位,但这层装甲甲板厚度仅为3/8英寸,只能给水兵们一些心理安慰而已,并无太多实际价值。除此外,“筑紫”级再无附加装甲,属于无防护巡洋舰,这样设计的主要目的是出于减轻军舰的吨位、提高航速,以及降低成本等考虑。为增加军舰的生存力,伦道尔在军舰舷侧和机舱上方设置了多个煤舱,寄希望依靠煤堆来提供一些防护。

    因为自身防护能力薄弱,而作战的主要手段又是极为冒险的撞击战术,“筑紫”级军舰外形设计上别具特色。除双桅、单烟囱外,水线以上的舰体非常简洁、低矮,如此即使对方难以瞄准,逃避敌方火力的打击,同时又能尽量隐蔽自己,不被敌方发现,以发挥撞击战术突然性的特点。但由之却造成了适航性差的恶果,该级军舰干舷极低,即使在风平浪静的情况下高速航行,首尾主甲板也可能被海水淹没,恶劣海况下的情况可想而知。为此,“筑紫”级军舰首尾的主甲板不作为水兵工作的主区域,没有敷设柚木甲板,通常布置在主甲板的吊锚杆被安排到了前后主炮塔顶上,这样起锚作业时,水兵的工作环境相对安全,然而吊锚杆位置过高,尽管按照英格斯的要求安装了蒸汽起锚机,仍不可避免会影响起锚作业的时间。“筑紫”级军舰指挥系统的布置较有特色,在主炮塔后部、烟囱后部两处各设有一座装甲司令塔。但装甲厚度仅为5/8英寸。烟囱后部的装甲司令塔顶部设有露天飞桥。两翼安装航行灯。此外,在后主炮附近还有一个备用的露天指挥台,安装有1具标准罗经。

    沿袭蚊子船小船架大炮的设计思路,伦道尔给小小的“筑紫”级军舰安排了2门大口径后膛火炮。这种由阿姆斯特朗公司生产的mki型火炮,口径10英寸(254毫米),身管26倍径,炮弹重400磅,每门炮备弹100发。正常情况下最大射击仰角10度,最大射击俯角3度,有效射程8000米,在极限射击仰角15度时,射程可达12000米,威力在当时可谓相当惊人,3000米距离上使用实心弹可以射穿14英寸厚的钢板,这可能是伦道尔向福洛特许诺这种军舰可以战胜铁甲舰的信心所在。由于这型火炮属于从地阱炮发展而来的原始速射炮,带有原始的液压复进装置,因此射速较传统的架退式后膛炮为快。为2.5分钟1发。因为该型巡洋舰的吨位较小,没有采用笨重的船面旋台式炮塔。而是将2门火炮分装在军舰首尾的露炮塔里,火炮采用水压动力转动,每门炮配备10名炮手。为给炮手提供一个相对较好的工作环境,以免风浪的干扰和保持舰体外观连贯避免突兀以增加隐蔽性,在露炮塔外安装了一个固定不能转动的炮廓,炮廓钢板的厚度仅有3/8英寸,分别在火炮的正前方和两侧开有较大的炮门,主炮在正前方可以获得44度的射角,在左右两侧分别获得70度的射角。由于“筑紫”级军舰的干舷很低,高速航行时甲板容易上浪,未免海水灌入炮台内,炮门上均装有挡板,平时关闭,作战时向上掀放到炮台顶上。

    符合当时军舰的设计标准,“筑紫”级军舰在主炮之外装备了大量中小口径火炮,用来填补舰上的火力真空。其中,4门阿姆斯特朗公司生产的4.7英寸(120毫米)口径火炮,被安装在上层建筑内的4个拐角上,通过舱壁上的炮门向外射击,射界60度,这种火炮同样属于由地阱炮发展而来的原始速射炮,身管长22倍口径,每门炮备弹200发,弹重40磅。和主炮一样,为防止海水灌入,4.7英寸炮的炮门上也使用了挡板,作战时才向上打开。

    “筑紫”级后主炮附近还安装有2门诺典费尔德式4管机关炮。这种由阿姆斯特朗公司生产的火炮,是当时世界与哈乞开司、加特林齐名的优秀机关炮,原理是将多根炮管平行排列,通过转动把手,使各个炮管后的枪机依序击发,从而实现高速射击。火炮口径25毫米,炮身长965毫米,炮身重193公斤,炮架重117公斤,射速每分钟350发,射程2000米,274米距离上可击穿24毫米厚钢板。此外,舰上的小口径炮还有4门10管加特林机关炮。

    作为撞击巡洋舰,“筑紫”级军舰必不可少的武器是撞角,有所不同的是,“筑紫”的撞角位于舰首水线下11英尺处。因为撞角的设置增大了舰首的兴波阻力,航速受到影响,所以在舰首处加了一个修形舰艏,保持军舰在平时航行时的流线完好,在作战时再拆卸这个修形舰艏,露出锋利的撞角。

    在世界军舰发展史上占有里程碑式地位的“筑紫”级撞击巡洋舰,建成当时是世界最新式的军舰。当然,作为体现新技术、新思想的概念舰,本身不可避免地会存在诸多不足之处,诸如适航性差、防护薄弱、“一遇风浪则炮难取准,偶受小炮即船已洞穿”,都是“筑紫”级军舰不容回避的缺陷,但这级军舰开辟了舰船领域的一个新类别,而且对英国乃至世界巡洋舰的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如此新锐的战舰,现在的对手,却是两艘旧式蒸汽船改装的炮舰。

    “骊龙”号和“汉阳”号都是蒸汽运输船改装的炮舰,装备有5门75毫米克虏伯后膛炮,此外还有4门40毫米哈乞开司五管机关炮和4挺加特林机枪,作为近战火力,但由于是旧式军舰改装,虽然更换了锅炉,二舰最高航速也只有10节左右。

    两艘日本军舰满带杀气的渐渐驶近,闵泳宏一边紧盯着日舰的动作,一边思考着如何对敌。

    “他们真的敢开战吗?”赵文命自言自语的说道。

    “他们就是要来偷袭咱们的。”闵泳宏沉声答道,并没有放下手中的望远镜,“你看到那些商船了吗?它们都是运兵船!”

    赵文命大惊失色,举着望远镜向日本船队的方向望去,果然看到两艘日本商船上,有许多穿着黑色军服的陆军士兵在来回走动。(未完待续。)

    ps:  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求点击!求月票!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13847/ 第一时间欣赏崛起之新帝国时代最新章节! 作者:银刀驸马所写的《崛起之新帝国时代》为转载作品,崛起之新帝国时代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崛起之新帝国时代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崛起之新帝国时代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崛起之新帝国时代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崛起之新帝国时代介绍:
特种兵林逸青完成任务返回时在直升机上被球形闪电击中昏迷,醒来时发现自己置身于一个平行时空的陌生王朝时代——乾朝,这是一个曾经兴盛一时却已然步入衰落的王朝,此时刚刚接触到西方工业文明,正面临着内忧外患,处于剧变的前夜。 为了实现心中的强国之梦,林逸青毅然带领着这个古老的国家蹒跚前行,开创了一个属于自己的辉煌时代!崛起之新帝国时代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崛起之新帝国时代,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崛起之新帝国时代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