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明谋天下TXT下载明谋天下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明谋天下全文阅读

作者:月麒麟     明谋天下txt下载     明谋天下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六百四十一章:先给甜枣

    孙尚书的做法,是大明的高级官员受到弹劾之时的通行做法。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挂冠而去,归府思过,以此来自证清白。

    这一点和历朝历代都有所不同,大明朝素来重视清望,尤其是地位越高的人,越重视自己的清名。

    在官场之上,什么都可以没有,但是唯独不能没有名声!

    所以在名声受到质疑的时候,大多数的官员都会选择以退为进,挂冠而去,以显示自己不恋权位。

    而理所当然的是,这个归去不是真的归去,皇帝是必定要慰留的。

    尤其是像孙丕扬这样的朝中重臣,绝不能他一说要回府闭门思过,皇帝立刻就欢天喜地的答应下来。

    那成什么了?

    且不说这事情尚未调查清楚,便是调查清楚了,能做到吏部尚书这一步,无不是在官场当中一步一个脚印,磨炼了十数年的。

    换言之,人家替你老朱家辛辛苦苦的干了十几年的活儿,你一句话就把人给打发了,未免让一众臣工寒心。

    “孙爱卿请起,爱卿为国操劳,清名卓著,先皇在世之时亦颇有赞誉,不必如此轻贱自身,吏部尚需爱卿操持,陈大监,去将梁冠给孙尚书戴上!”

    朱常洛苦笑一声,温言开口道。

    陈矩拱了拱手,走下丹陛,从地上拿起梁冠,重新戴在孙丕扬的头上,顺手将后者扶起来。

    “老臣谢皇上恩典!”

    说句实话,孙大尚书其实是不想起来的,他倒是希望,皇帝能够顺水推舟,让他闭门思过去,如此一来,说不定还能躲过一场风波。

    事实上,若不是皇帝开口让陈矩亲自下来为他重新戴上梁冠,他是绝不会就这么轻易起来的。

    但是皇帝显然也不是易于之辈,他让陈矩亲自出面,明显是不给自己拒绝的机会。

    毕竟陈矩的身份在那摆着,堂堂的司礼监掌印太监,比诸外朝便是内阁首辅般的存在,更何况陈矩是少有的在文臣当中名声极好的宦官。

    若是陈矩亲自下场,他还不买这个面子的话,就有些不识好歹了……

    不过虽是起身,但是孙丕扬脸上的愁色却是有增无减,因为皇帝这样的态度反而让他确定了,今天的事情,恐怕难以善了了……

    “孙爱卿执掌吏部多年,朕自然是信得过的!不过大计之年,却不免有小人作祟,吏治乃国之重务,不可轻忽,既然杨爱卿弹劾蒋时鑫徇私舞弊,便当清查之,也好还朝堂一个清楚明白,万副都御使何在?”

    果不其然,朱常洛劝慰了两句,却是话锋一转,将话头引到了蒋时鑫的身上。

    孙丕扬作为吏部尚书,没有详实的证据,朱常洛不好指责他,但是蒋时鑫就不同了,文选司郎中权柄虽重,可到底不过五品官,属于朝中的中层官员,还称不上是重臣,自然也就谈不上什么让朝臣寒心,朱常洛可以光明正大的调查他。

    “老臣在!”

    底下一名面色威严的老者出列,参拜道。

    “万世德听旨!”

    朱常洛面容一肃,开口道。

    “监察院左副都御史万世德,持身公正,素有风骨,监察院左都御史一职空缺已久,万世德以副都御使代管监察院殊为不易,自即日起,迁为左都御史,会同大理寺清查蒋时鑫被劾一案,限期三日,查明案情之后具本上奏!”

    一块大大的馅饼从天而降,砸的万世德七荤八素的,有些头晕。

    要知道,这可是左都御史啊!

    一个副字,有和没有差别可大了去了,左都御史那可是可以和六部尚书并驾齐驱的朝中重臣,无论是权柄还是地位,都不是一个副都御使可比的。

    君不见上一个左都御史,入阁之后直接便进阶次辅吗?可不是随随便便什么人都能直接进位次辅的。

    理论上来说,只有吏部尚书和户部尚书这样的重臣,才有这样的可能,还是很小的几率,这便足可以看出左都御史在朝中的地位了。

    不过同时,万世德也清醒过来,明白摆在他眼前的不仅仅是一块馅饼,更是一个烫手山芋。

    皇帝在此时让他正位左都御史,其用意不言自明。

    就是为了让他审理蒋时鑫一案!

    而蒋时鑫是谁?那是吏部尚书的心腹,万世德如果要是处置了他,必定会得罪孙丕扬,而且说不定这件事情查到最后,就连孙丕扬本人也脱不开关系。

    否则的话,他干嘛如此维护蒋时鑫!

    也就是说,这道旨意如果他接下了,那就等同于成为了皇帝的人,站到了孙丕扬的对立面上。

    犹豫只是一瞬间,万世德心中便有了决断。

    “臣领旨!臣定当秉公调查此案,不负陛下重托!”

    能够走到三品以上的官员,无不是杀伐果断之辈,万世德自然也是如此。

    相比较于和孙丕扬站到对立面,万世德自己更注重眼前的利益,毕竟这官场之上,竖政敌是常见的事情。

    纵然吏部尚书是这外朝当中最强势的官员之一,可万世德也未必就怕了他去。

    何况如今新皇登基,朝堂上下都面临着一轮新的大洗牌,这个时候谁都能得罪,唯独皇帝万万不能得罪。

    不然的话,以后怕是有的好受的!

    所以只是片刻之间,万世德便坚定的站在皇帝的一边,无情的抛弃了孙大尚书。

    朱常洛满意的点了点头,倒是没什么意外。

    照理来说,他这样的突然袭击是有违朝廷体制的,朝廷对于高级官员的任免和转迁有十分严格的程序要求,并不是皇帝一言而决的。

    按照典制,像左都御史这样的官职,必然是要经过朝堂上的一番角力,最后由吏部筛选出有资格和名望的官员拟送名单,皇帝朱批之后才算生效。

    似这般皇帝钦点的,在程序上并不合理,若是碰上几个认死理的六科给事中,说不定就会被当场驳回。

    但是现下却是不同,还是那句话,新皇登基,总是有些特权的。

    最大的一项特权就是新皇第一诏,朝中基本不会有任何人出面呛声,而还有一项特权就是,皇帝可以拔擢调动一部分官员,只要不太出格,符合朝廷上官员流转的要求,朝臣一般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当然,这项特权的限制性是比较强的。

    通常来说,有两个限制,一是对官员的调整必须属于拔擢,不能是黜落或者是贬谪,明升暗降也不行。

    因为皇帝调整官员的理由是新皇登基,天下同贺!

    是喜事!

    既然是喜事,自然只能赏不能罚,普天同庆嘛……

    其次就是必须符合朝廷上官员流转的要求。

    什么叫做符合官员流转的要求,简单来说,可以不经过吏部的铨选程序,但是却必须符合吏部的铨选规则。

    比如你不能直接把一个七八品的官员超擢成三四品的高官。

    再比如,你不能将一个刚刚升迁过的官员再度拔擢。

    再比如,也不能让一个毫无功绩的官员无故升迁。

    既然是拔擢,朝臣可以默认程序上稍有一点点的违规,但是基本的原则是要遵守的。

    而万世德很幸运,这两项条件他全都符合!

    自衷贞吉入阁之后,或许是因为没有合适的人选,左都御史的职位便一直空着,由万世德代管监察院事,算下来,如今也有两年之久。

    这两年中间,万世德虽然算不上屡立功勋,可也算得上是劳苦功高。

    赏赐一番也是理所应当,只不过朱常洛这回出手大方,直接将左都御史这个朝中重臣的位置给了他。

    不过总的来说,这个升迁的程序上略有问题,但是在其他方面都没有挑剔的余地,还是在朝臣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

    至于说万世德当上了这个左都御史之后会怎么做,那是暗地里的事,摆不到台面上来说……

    “那好,此事便暂且如此,众卿可还有本奏?”

    眼瞧着万世德被收归囊中,朱常洛心满意足,继续开口道。

    今儿这个大朝会,本就是走个过场,不会真正处理什么政务,今天大朝会的发生的事情已经足够多了。

    听见皇帝此言,群臣总算是松了一口气,皇帝这副姿态,明显是打算退朝了,他们也可以回去好好想想,今天大朝会上发生的这些事情,究竟藏着多少弯弯绕绕。

    不过事情总是不那么天从人愿,朱常洛心满意足了,有人却是不愿意退朝了。

    “陛下,臣有本奏!”

第六百四十二章:苦逼的朱阁老

    站出来的人来头也不小,太子少师文华殿大学士朱赓。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陛下,臣有守成、遣使、权宜三论矿税之弊,请陛下御览!”

    朱赓从袖中缓缓拿出一份奏疏,恭敬的递过头顶。

    话音一落,大殿内的气氛顿时为之一振,百官都似乎多出了几分精气神,相对的是,朱常洛的声音却多了几分冷淡。

    “既如此,便呈上来吧!”

    小内侍急忙走下丹陛,将朱赓手中的奏疏递到御案之上。

    朱常洛也不多说,翻开奏疏仔仔细细的看了起来,不得不说,这本奏疏的确是经过精心准备的。

    上面的论据环环相扣,详实有理,打从三个方面详细写出了征缴矿税的弊端。

    更重要的是,落款的名字顿时让朱常洛眼光一冷。

    臣文华殿大学士朱庚,臣武英殿大学士沈鲤敬上……

    两位内阁辅臣联名上奏,这个分量可不轻啊!

    看来这几日不仅仅是朱常洛在准备,别人也没闲着。

    “宣!”

    将奏疏放下,朱常洛随手递给一旁的小内使,淡淡的道。

    到了此刻,朱常洛隐约有些明白,为何他那位父皇不喜欢上朝了。

    这种被突然袭击的滋味,着实是不好受!

    按照规矩来说,朝会之上处理的政务,一般都是经由内阁票拟过后,皇帝觉得需要讨论的重大事务,会放到朝会上来说。

    像这等直接在朝会上奏禀的其实不多,说起来,是有些坏规矩的。

    但是朱常洛却不能直接发作,因为今天的朝会,他的所作所为也不怎么守规矩。

    虽说仗着新皇登基之利,但是坏了规矩终归是坏了规矩,不能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更何况像朱赓沈鲤这样的内阁大臣,本就有直奏之权,这么当面递上奏疏,虽然有所不妥,但是还没到可以被人挑错的地步。

    而麻烦就麻烦在,奏疏既然递了上来,就得处理!

    若是像他父皇那般,整日居于深宫当中,别说是两位大学士联名上奏了,就是再多上两个,只要人不至内宫,就是留中不发的结局。

    即便是老大人们亲自进宫,也多半会被敷衍过去。

    但是如今是在朝会上,当着文武大臣百官的面,敷衍是肯定敷衍不过去的,留中不发也不行,因为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即便是要留中不发,也要拿得出一个过硬的理由来……

    沈朱二人的奏疏写的不长,所以不过片刻的时间,便宣读完了。

    朱赓上前一步,开口道。

    “陛下,矿税之祸,由来已久,先有临清,武昌,苏州之变,后有广东,辽东,狭西,云南蠢蠢欲动,民生不安,先帝征缴矿税,本为三大殿重建之权宜之计尔,然如今三大殿已修成,矿税更致民不聊生,臣请陛下明鉴,罢黜矿税,停止采榷,撤还中使,系治棍徒,以彰仁君之风!”

    沈鲤亦是上前,道。

    “臣数年之前,奉诏进京,所至皆观风考俗,悉其情状,百姓论当今时政,最称不便者无如矿税二事,盖采榷之始,先帝本以权宜之计,不欲加税于民,故分遣内臣开矿征税,然内臣不能仰承德意,滥用群小,布满川闾,穷搜远猎,而群小之中又各有牙爪羽翼,虎噬狼贪,无端告讦,非刑拷讯,以致无数冤案丛生,有损先帝德名,皇上新君继位,更当罢黜弊政!”

    矿税之弊,已经在朝中闹了好几年了,自从开征矿税的那一刻起,朝臣就没有停止在这件事情上的斗争之路。

    时至今日,弹劾矿税已经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一种政治正确。

    朱赓在这个时候提起,明显是不安好心。

    沈朱二人言毕,顿时有不少朝臣都纷纷出列,一个个都开始谈起矿税带来的祸端,殿中顿时变得有几分嘈杂。

    朱常洛粗粗扫了一眼,站出来的人大约有二十余位。

    大多是年轻的御史言官,六部当中的属官也有些,但是官位都不高,三品以上的都没有,而据朱常洛所知,朱赓纵然没有请动朝中大佬的能力,可至少在他势力下,找出几个三品的官员来还是不难的。

    所以说,朱大人这是未尽全力,在留底牌吗?

    岂不知,如今的朱赓也是难受的很。

    他手中当然不止这点势力,事实上,他早就盯上矿税这件事情很久了,矿税由来已久,若是能够说服皇帝罢黜矿税,可以大大提升他在士林当中的声望,有生之年说不定还能探一探首辅的位子。

    而要做到此事,最好的时机就是趁新皇登基,立足未稳之际。

    所以他这些日子下来,一直在准备这件事情,不仅仅说服了沈鲤和他联名上书,来说服了两位重量级的人物。

    吏部尚书孙丕扬和刑部尚书萧大亨!

    这二人当中,孙丕扬向来和朱赓交好,说服他并不难,但是萧大亨就难了,这个老狐狸和朱赓甚至是沈鲤都没什么交情,但是他是坚定的反张居正一派。

    凭借着这道关系,加上孙丕扬的游说,朱赓勉强将萧大亨拉拢到了自己的身边。

    二阁臣二尚书,足足可以占到朝廷大佬当中的三分之一,足以称得上是一股不小的势力了。

    摆到朝堂上,就是皇帝也不能忽视。

    加上矿税之事本就是朝堂久议之事,他振臂一呼,群臣必有大批响应,到时候即便皇帝不愿,恐怕也只能顺水推舟。

    但是谁能想到,天有不测风云,这大朝会上竟闹出了这样的事情。

    孙丕扬被弹劾,无论如何,这个时候是不适合出面的,而萧大亨那个老狐狸本就是看着孙丕扬的面子,此刻见他不出面,自己也立马退了回去。

    所以朱大人就惨了,错过了这次机会,在想要等下次,不知会到何年何月,何况若是真的照正规程序来,这道奏疏该由首辅带领群臣上谏,那还有他什么事儿啊!

    故而哪怕是形势不利于自己,但是朱赓还是不得不硬着头皮站了出来,期望皇帝能够顾忌一干朝臣的意愿,将矿税罢黜。

    朱常洛当然也不是好对付的,等了片刻眼见无人再站出来,心中顿时了然,淡淡的道。

    “诸位爱卿请起,矿税之事还需商议,贸然而决恐同对朝局不利,还是过些日子,等朕熟悉政务之后,再谈此事吧!”

    不过今天这大朝会,似乎注定了是要有重重意外,朱常洛话音刚落,便见朝列当中再有一人走出,拱手而道。

    “陛下且慢,臣有话说!

第六百四十三章:力挽狂澜?

    或许是因为,朝廷已经太久没有正式召开过朝会了。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所以好不容易有这么一次机会,朝中的众位大佬们几乎算得上是轮番登场,今天的意外太多,所以当又一位大佬站出来的时候,众臣觉得自己的神经已经麻木了。

    不过不管怎么说,这位的来头却是比沈朱二人更大,不然的话,也难以在这种情况下出口发言。

    太子太保户部尚书建极殿大学士衷贞吉大人!

    “哦?衷爱卿有何话说?”

    朱常洛双眉一皱,扫了一眼底下群臣的脸色,却见那沈朱二人亦是一脸的意外,便知如今的局面,并非他们提前设计好的。

    “皇上,矿税之祸,群臣早有诸多言论,皇上在东宫之时,想必早已知晓,先前二位大人亦有言,矿税乃权宜之计,更使百姓民怨沸腾,先皇宾天前亦曾发言感叹矿税为祸一方,臣与元辅曾进谏皇上,欲罢矿税,陛下英明睿智,洞悉万方,以先帝宾天不过数日,事务繁杂,为朝局计,暂息此议,然如今皇上登极,普天同庆,我群臣上下一心,朝局稳固,望陛下为天下万民计,罢矿税弊政!”

    衷贞吉脸色沉静,缓步上前开口道。

    不过这话说的却是有技巧的很,并不似沈朱二人那么咄咄逼人,但是意图却是明显的很,依旧是针对矿税而来。

    只是这位的话音刚落,朱常洛便瞧见,底下沈朱二人的脸色沉了沉,一脸的咬牙切齿。

    朱常洛顿时心中恍然,敢情,这位是出来摘桃子的!

    今天的事情,沈朱二人明显和衷贞吉不是一路的,两者虽然都是为矿税之事而来,但是并未提前打过商量。

    方才沈朱二人上谏,衷贞吉并未出面,是因为他知道沈朱二人不可能说服眼前这位陛下的。

    分量不够!

    他朱常洛可不是什么没有根基的新帝,先帝宾天之前做的种种布置都不是摆着看的,至少如今这位陛下在朝中已经有了自己的势力,并非任人揉捏之辈。

    单凭两个排名并不靠前的阁老辅臣,便想要让皇帝妥协,实在是不大可能。

    所以当时衷次辅选择了沉默不言,而待得朱常洛轻描淡写的驳回沈朱二人之请,他方才出面力请罢黜矿税……

    简简单单的打了个时间差,便显露出不凡的政治火候。

    要知道,两位阁老和三位阁老的分量是截然不同的,内阁当中统共五位辅臣,两位还是少数,但是三位就已经过半,容不得朱常洛不重视。

    更何况,沈朱二人在外朝的根基深厚,但是终归在内阁当中的排名并不靠前,话语权便天然弱了几分。

    而衷贞吉身上一个简简单单的次辅名头,便令得他们的声势大为增强。

    首辅乃是群臣之首,次辅稍弱一步,但是也有引领号召群臣的威望,衷贞吉一出面,朝臣便像是有了主心骨,纷纷上前附议。

    这几乎是可以肯定的!

    而且不要小看这个时间差,衷贞吉若是方才跟随沈朱二人出面上谏,固然壮了声势,把握也大上几分,但是在外人看来,却是附于沈朱二人之后。

    而此刻沈朱已然无力回天,他再出面,便能轻轻松松的取得主动权。

    若是真的能够谏得君上罢黜矿税,那么一个力挽狂澜的功劳便轻松到手。

    相比之下,沈朱二人的苦心布置,便全都成了为他人做嫁衣裳。

    至于说沈朱二人的态度……

    朝堂之上,最忌出尔反尔,就算是他们洞悉了衷贞吉的心思,也不得不站出来,齐齐拱手道。

    “臣附议,请陛下三思慎慎,为天下万民计之,罢黜矿税!”

    只是那副神情跟吃了苍蝇似的,望着衷贞吉的目光也多了几分幽怨。

    跟随着二人,朝堂之上再度有不少官员同时出面,跟在三位阁臣背后力请废除矿税。

    如此阵容,已经容不得朱常洛敷衍过去了,他毕竟不是他的父皇,纵然在朝中有势力,但是毕竟新皇登基,威望没有足到可以压服整个朝廷的地步。

    “元辅和诸位部院大臣可有话说?”

    朱常洛直起身子,脸色慎重,缓缓开口问道。

    此话一出口,底下三位阁臣顿时心中一阵激动,就连被摘了桃子的沈朱二人也不例外。

    毕竟是朝堂之上,算计人和被算计都已经成了习惯,沈朱两位阁老早已经习以为常,纵然对衷贞吉此种行为不满,但是还是分得清楚轻重的。

    无论是以谁为首,只要今日能够说服皇帝罢黜矿税,那便是大功一件,即便拿不到首功,也总比没有强。

    而错过了这次机会,还不知道要等到何年何月!

    按照通常情况来看,遇见这种状况,皇帝的态度通常是寻找各种理由拖延下去,而不是将事情闹的更大。

    无他,罢黜矿税,这么多年以来已经成为了朝廷的共识,没有人可以在这件事情上有不同的意见。

    事实上,到现在为止,那些六部尚书之所以没有发声,便已经表明了态度。

    但是皇帝的这句话,却无疑将他们逼到了悬崖边上,在矿税之事上他们可以沉默不言,但是却绝不能开口反对罢黜矿税。

    这两者之间有本质的区别!

    而一旦他们开口表态,无论是主动还是被迫,都必将会营造出一种举朝上谏的局势……

    于是一瞬间,满朝上下的目光都落在了老首辅的身上。

    接下来,他的表态,至关重要!

    “启禀陛下,老臣以为,矿税当废!”

    王锡爵将众臣的神色都收入眼底,面容苦涩,沉吟了片刻,最终却是缓缓说道。

    事已至此,他似乎除了赞同之外,没有其他的路可走了!

    身为首辅,在矿税这样的大是大非上不能有其他的表态,甚至连摇摆的态度都不能有,或许其他的大臣还可以耍个小心思,说换个时间再废,但是他不可以,身为百官之首,有些时候,的确无奈的很。

    与此同时,王锡爵也不出所料的在皇帝的眼中捕捉到了一丝浓浓的失望之色……

第六百四十四章 :谁也不是好欺负的

    世上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这句话放之四海皆准,尤其是在朝堂之上,有人的地方就有争斗!

    王锡爵混迹官场多年,自然对这一点清清楚楚。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尤其是在内阁当中,斗争之路简直是杀人不见血的,他这一番表态,可算是将皇帝给得罪了。

    瞥了一眼身后的三个阁臣,王锡爵的脸色禁不住阴了阴。

    如今的内阁当中,基本上呈现四分天下的局面。

    王锡爵自不必说,他是内阁首辅,先帝最倚重的心腹大臣,又有力谏储位之功傍身,更是先帝的托孤大臣,四朝元老,于内阁当中孑然一身,压根不需要和任何人结盟,单靠本身的实力便可以压服内阁的其他大臣。

    而自前次辅沈一贯去后,沈鲤和朱赓二人便趋于各种理由走向了结盟,可以算作一派。

    这一派在内阁当中的势力算是大的,其后便是次辅衷贞吉自成一派,不过衷贞吉和王锡爵不同,他虽是次辅,但是影响力和威望都比不得王锡爵,新晋入阁之下无论如何也是要拉拢几个阁臣的。

    但是衷贞吉的情况又有不同,他的前身是左都御史,在科道言官当中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力,所以实际上仅仅是要站稳脚跟的话,并不需要费太大的心思。

    而内阁剩下的朝臣当中,朱赓和沈鲤早已经结盟,他难以拉拢,而李廷机身为帝党的领头人,虽说如今不过是排名最末的东阁大学士,但是要让他屈居人下,是万万不肯的。

    所以衷贞吉干脆自成一派,虽说如此一来,在内阁当中的话语权打了不少折扣,但是也并非没有好处。

    因为没有立场的最大优势,就是可以随时转化立场!

    就如现在的情况一般,王锡爵能够看得出来,沈鲤其实并不愿意和朱赓一起和皇帝硬抗,但是无奈两个人在一条船上,他不得不出面。

    而衷贞吉则不同,他可以根据自己的利益随时加入任何一方势力当中,凭借次辅的强大影响力,获得最佳的政治资本。

    某种程度上来说,衷贞吉属于内阁当中的游离势力。

    当初皇帝尚未继位的时候,他常常和李廷机站在一起,共同发声,算得上是合作般的帮助,借此来博得帝党的好感。

    而入宫进谏矿税的时候,他又和王锡爵保持步调一致。

    到了如今,他还可以和沈朱二人站在一起,这就是没有立场的好处,他可以随时暂时加入任何一派,而不会被人视为倒戈的无情无义之辈,反而会被视为一心为国。

    但是内阁的纷争,又岂是看起来那么简单的?

    换句话说,衷贞吉想要摘桃子,为什么沈朱二人就那么配合,丝毫都不反抗吗?

    就算是为了说服皇帝,这个理由也未免不足。

    他们之所以会走到一起,必然是因为一个共同的理由。

    这个理由不仅仅是矿税,更重要的是,站在最前端的首辅大人!

    王锡爵是什么人,只不过转瞬之间就明白了他们为何要暂时结盟。

    说穿了,自己在内阁当中的话语权太重!

    就拿今天朝会的事情来说,若是换一个阁臣,甚至是换一个弱势一点的首辅来,都不可能在登基大典之间将新皇第一诏的内容瞒的严严实实的。

    拟送诏旨是整个内阁的职责,并非是某一个阁臣的职责,预闻机密是阁臣的权力。

    也只有像王锡爵这样权威深重的首辅,方才能够封住所有的消息。

    而他虽然只有一个人,但是内阁当中的任何一派,都不能跟他独自抗衡,而内阁当中的各个派系,虽说可以在有限的利益当中暂时结盟,但是这样的结盟极容易破除,以今日的事情为例。

    若是放在寻常时候,沈朱二人绝不会就此忍气吞声,要知道,这可是罢黜矿税的大功啊!

    他们苦心布置了这么久,又岂会愿意心甘情愿的让给衷贞吉。

    遇到这样的情况,更多的时候是双方都不愿意妥协,大不了一拍两散,反正矿税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以后再找机会便是。

    而他们之所以结盟,实际上是为了对抗王锡爵。

    或者说,是为了遏制这位元辅大人的势力继续扩张!

    事实上,就在今天之前,所有人都没有想过要这么做,因为到了王锡爵这等地步的人,几乎已经到达了人臣的顶峰处,不可能再继续往上走了。

    他可以独自镇压内阁的不和谐声音,但是却无法独立对抗整个内阁。

    这是一个皇帝可以容忍范围内的最高限度。

    一旦超过这个限度,就会变得可以威胁到皇权,整个朝廷,乾纲独断的人只能有一个,任何臣子若是走到这一步,都不可避免的要被皇帝抹杀。

    所以应当说,内阁的局势,一直维持在一个微妙的平衡当中。

    但是今天,大朝会上发生的一切,让几位阁臣敏锐的感觉到,平衡被打破了!

    元辅本就十分庞大的势力,再度有了扩张的迹象……

    而这份迹象就来自于刚刚登基的新君身上!

    元辅和新君结盟了!

    这对于内阁的朝臣来说,是一个十分危险的信号。

    至少这代表着他们的权力将被无限削弱,王锡爵在内阁当中本就强势,若是能够得到皇帝毫无保留的支持。

    那么他以后在内阁当中,恐怕就要变成一言九鼎了。

    到时候莫说是三个阁臣,就算是全部的阁臣加起来,也未必能够和他相抗衡。

    这些人不知道王锡爵和新君之间到底达成了什么样的协定,但是他们清楚,绝不能让这两者走到一起。

    不然的话,他们从此之后的话语权将被压制到极点!

    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之下,沈朱二人和衷贞吉才会走到一起,不计前嫌,甚至不计较被人抢功劳,为的就是保住自己的地位和权力。

    如此一来,摆在王锡爵面前的就只有两条路,第一条,赞同罢黜矿税,但是很明显,皇帝并不想在这个时候处理矿税,所以如此一来,他和皇帝短暂的联合必然会分崩瓦解,这也是这些内阁大臣最想要看到的。

    而第二条路,和皇帝保持一致,将矿税拖延下去,但是如此做,有两个坏处。

    第一,矿税之祸是文臣的统一认知,如果他在这件事情上表达不同的看法的话,势必会动摇他在朝臣当中的威信。

    第二,朝堂之上的局势,能够看清楚的人多了去了,至少如今在殿中的,内阁辅臣,六部尚书对于这其中的道道绝对是门清儿。

    皇帝和首辅的联合,带来的威胁不仅仅是针对内阁的,更是针对文武百官的,尤其是六部尚书,他们绝不希望看到这种情况出现。

    所以可以想见的是,如果王锡爵真的在矿税一事上表达出不同的意见,那么他即将面临的将是整个朝堂的弹劾。

    孰轻孰重,却是两难之抉择!

    应当说,王锡爵猜的一点没错,衷贞吉之所以站出来,就是看准了这一点,不过听得王锡爵低头认可当罢矿税,他还是忍不住松了口气。

    若是这位老首辅真的硬抗着不松口,凭他的威望和皇帝的支持,鹿死谁手还真的尚未可知……

    毕竟他们身后的这几位尚书大人,就未必真的会冒着和新皇翻脸的危险去弹劾王锡爵。

    只要老首辅服了软,一切都好办。

    如此一来,皇帝和老首辅之间必定会产生裂痕,只要这二者不联合起来,他们便可以保住手中的权力。

    到了现在,局势基本也算尘埃落定,衷贞吉的脸上忍不住露出一丝笑意,首辅都如此表态了,想必皇帝也不会再继续坚持下去了吧。

    这一招一箭双雕,既将打断了皇帝和首辅的结盟,又趁势将罢黜矿税之功收入囊中,真可谓神来之笔也。

    不过他却是忘了,他的这番谋算固然老道,可王锡爵身为首辅,真的就这么好算计吗?

    “陛下容禀,矿税之祸,皆因我朝经济不昌,赋役之法不全之故,矿税既罢,为充裕国库,老臣题请陛下,重行前首辅张公居正之一条鞭法,请陛下恩准!”

    老首辅深吸了一口气,眼角余光瞥见一干重臣目瞪口呆的神色,声音却是越发中气十足!

第六百四十五章 :转变的未免太快

    王锡爵的这个转折堪称神来之笔,顿时让一众大臣目瞪口呆,与此同时,端坐在御座之上的朱常洛也是愣了一愣。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今天的事情,着实是有些出乎他的意料了!

    不过意外归意外,朱常洛心理素质过人,只在片刻之间就反应过来,分析起眼前的局面。

    很明显,衷贞吉等人是在联合起来,逼迫王锡爵表态。

    而事关矿税,王锡爵其实不能有其他的看法,不然的话他的声望必然会大跌,这对于看重名誉胜过性命的士大夫来说简直是不可接受的。

    从另一方面来说,一旦王锡爵做出这个表态,那么他和自己之间的合作关系必然是要土崩瓦解的,非是朱常洛不讲道理,不体人情。

    而是时局如此,他即便身为皇帝,也要遵循有些规则。

    帝王家的威严,比起士大夫的清誉来只会更加贵重,如今王锡爵既然已经和他联合,那么在朝廷政务的处置上,就不应当和他有不同的声音出现。

    而方才沈朱二人上奏之时,朱常洛已经清楚明白的拒绝了二人的题请,但是现在作为盟友的王锡爵却站到了朝臣的一边,纵然朱常洛知道他是不得已而为之,但是却不能不生气,至少表面上该有的姿态是要做的,不然的话皇家的威严何在?

    退一步想,今天王锡爵能因为种种原因站到他的对立面上,那么以后在此等重要的政务之上,他未必就不会有同样的选择,这样的话,他们之间的联盟又有何意义?

    这才是衷贞吉等人的真正谋划,诛心阳谋!

    信任一旦动摇,再想要修补必然艰难重重,他们要做的就是撼动朱常洛和王锡爵之间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脆弱的信任。

    而且很明显,就差一点点,就要成功了!

    只不过他们千算万算,终究是忽略了一点,姜还是老的辣。

    这番谋算堪称将王锡爵逼到了死角,无论如何抉择,都必定会权势大减,看似无解之局。

    但是他们忘了,王锡爵到底不是普通人,能够在官场当中做到一人之下的首辅之位,又岂会是易于之辈。

    这番看似精巧的阳谋,反倒弄巧成拙,让王锡爵下定了决心。

    说来,其实外头的那些流言没错,当日在乾清宫中,王锡爵苦陈利弊,的确是说服了朱常洛。

    张居正的改革方式太过尖锐,若是全面推行的话,必定会将朝廷上下搅的一团糟,而他现在刚刚登基,又没有乾纲独断,镇压群臣的威势,贸贸然启用张居正的改革方式的话,怕是会闹出乱子。

    所以到最后,朱常洛接受了王锡爵的谏言,决定从吏治开始着手。

    而肃清吏治的第一步,毫无疑问是要将吏部的铨选大权握在手中,这才是今天大殿上闹出这一番风波的根源所在。

    朱常洛之所以和王锡爵联合起来封锁消息,为的不过是掩人耳目罢了。

    将百官群臣的目光都吸引到新皇第一诏上,自然而然也就会忽略掉其他的东西。

    当然,朱常洛的这份诏旨,也的确是他的心血所在。

    如今的吏部天官孙丕扬,是个圆滑世故之辈,在朝中人缘很好,很少会得罪人,他的前几任吏部尚书到最后都在政治斗争当中黯然落败,但是唯独他稳稳的把住了吏部尚书这个位置,一坐就是七八年。

    归根结底,是因为他奉行的和稀泥的策略,他不去招惹别人,别人也不要来招惹他。

    在党争越发剧烈的朝局至上,他的这种策略的确能够独善其身,没有哪一个势力会愿意得罪一个手握铨选大权的吏部尚书。

    而如果遇到两方势力争斗,为了某一个官阶差遣争斗不休,难以和平解决,最终必须要他这个吏部尚书来最后敲定的时候,孙天官为了两不得罪,就会选择一种公平公正的法子,谓之“掣签法”。

    说白了就是抽签,把几个合格的候选人放进盒子里,抽到谁算谁的。

    看运气决定,公平公正,出了结果只能怨自己运气不好,谁也别怨孙天官。

    应当说,孙丕扬的这种做法,着实保了他的平安,而且他为人谨慎,即便是抽签,也不是随随便便抽的,一些重要的职位上,他必要先仔细考察候选人的能力,确认这些人能够担得起差遣,不会闹出乱子,才会将名字投进盒子里。

    如此一来,既不得罪朝中的各方势力,也能让皇帝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不过这种和稀泥的方式,很显然是不会让朱常洛满意的。

    当然,按道理来说,即便是不满意,朱常洛的这第一刀也不会砍在他的身上,毕竟是位高权重的吏部天官,外朝当中没有人比他的权柄更重了,权威之重几乎可比内阁次辅。

    但是可惜的是,孙天官倒霉,遇上了王锡爵当首辅。

    这位老首辅一生致力于改革吏治,肃清官场风气,往日里皇帝不愿这么折腾也就罢了,但是新皇登基,正是要做出一番功绩的时候。

    王锡爵跟朱常洛可谓是一拍即合,下定决心要将吏部大权收归囊中,这才有了今日的弹劾。

    不过可惜的是,朝局复杂,一点点的变故都有可能造成不可知的影响。

    朱常洛虽然暂时放弃了启用张居正的改革,但是有些人却将老首辅逼到了悬崖边上……

    进退两难之下,谁还管你朝局是否会动荡不安,都被人欺上门来,若是再不反击,王锡爵这个首辅的威严何在。

    眼瞧着底下大臣已经渐渐有人明悟过来,朱常洛顿时当机立断,道。

    “元辅所言甚是,既然群臣皆是如此请愿,朕亦不愿拂了众位爱卿之意,着今日下朝之后,另开廷议,内阁辅臣并外朝七卿共同商议一番,该如何以一条鞭法代之矿税,解决我朝赋役之法不全之弊,廷议之后上个条陈禀告朕知!”

    朝臣再度哑然,想不明白为什么罢黜矿税在短短的片刻之间,到了陛下的嘴里就变成了以一条鞭法代矿税。

    底下几位内阁大学士面色几变,听到朱常洛如此吩咐,再也按捺不住,就要上前开口,却不防陈矩已经提前一步,上前高声喊道。

    “陛下有旨,退朝!”

第六百四十六章 :人善被人欺

    时间已经过了午时,意外频频的登基大典终于结束,一干朝臣品阶不高的纷纷打道回府,各司其职,不管今天朝会上发生了多少大事,都和他们这些小虾米关系不大。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而品阶稍高一点的,诸如六部侍郎,六科给事中,都察院御史等等,则是一副忧国忧民的姿态,各自议论着今天朝会上发生的事情。

    还有不少人干脆留在了承天门外等候消息,虽说无论是矿税还是一条鞭法还是吏部文选司的事情都是大佬们之间的博弈,他们这些小人物影响不到什么。

    可这朝堂之上不是光靠大佬们就能撑起来的,早一刻得知消息,便能早一刻做出准备,不至于手忙脚乱。

    再退一步想,今天的朝会大事颇多,而且大多事出突然,一帮中层官员提前没有在自家靠山处得到任何口风,自然不知道该作何态度,此刻等在外面,也好提前得知自家靠山的倾向,方便站队。

    不过外头的官员们各存心思,内阁当中同样不怎么平静。

    “辛苦诸位大人了,不过陛下传了口谕下来,说是此等大事不宜耽搁,刚好今儿朝会上诸位大人都在,就趁着这个热乎劲儿,将事情讨论个条陈出来,陛下也好决断!”

    来人一身金丝蟒袍,身材高大,面对着一屋子的阁部大臣依旧笑意吟吟,丝毫不落下风,正是司礼监掌印太监陈矩。

    被堵在内阁的一帮阁部大臣纷纷面面相觑,半晌,刑部尚书萧大亨试探着开口道。

    “这……陈公公,是否太着急了!无论是矿税之事,还是一条鞭法,都是国政大事,我等骤然闻之,尚需时候仔细思量,现在就召开廷议,是否太过仓促……”

    虽说皇帝下旨要召开廷议商议此事,可这以前召开廷议,也没有连宫门都不让出就直接开会的呀。

    廷议虽然是大臣们商议朝政大事,但是说穿了,也不过是各种利益交换与制衡而已。

    如今有资格参与廷议的,除了内阁的五大辅臣之外,便是六部尚书和监察院新晋的左都御史,谓之七卿。

    通常情况下,朝廷大事都是这十二个人共同商议定下的。

    而如何定,这中间就有门道了。

    首先说这十二个人当中肯定是有势力划分的,就如内阁当中就分四个派系一样,七卿之间同样也分党派,势力立场更是盘根错节,例如新晋的左都御史万世德便是前左都御史衷贞吉的人马,曾受衷次辅的屡次提拔。

    但是若是就此就判定万世德会跟衷贞吉站在同一立场上,就未免武断了。

    要知道,这位新鲜出炉的万总宪可是刚刚受了皇帝的破格提拔,而皇帝的立场明显和衷次辅是不一样的。

    再如吏部尚书孙丕扬,他本和文华殿大学士朱赓是一条心,但是如今的情况,孙尚书“戴罪”之身,好不好出面说话还未可知。

    除此之外,其他的诸位大佬之间关系也是错综复杂,难以让人摸清楚他们的立场。

    总之,这一场大朝会,虽然看似仅仅拔擢了一个万世德,但是对朝堂格局的影响却是不言而喻的。

    一般来说,这种格局的变化带来的影响是不可控的,需要一段时间的磨合,才能形成新的稳定的局势,而这个时候来商议一条鞭法取代矿税这样的大事,显然不是在场的诸位大佬所愿意看到的。

    这帮老大人在朝中手握重权久了,已经不大习惯有这种完全出乎自己掌控的事情出现了。

    所以说,虽然如今站出来的只是一个萧大亨,但是这却是在场大多数人的意思。

    哪怕仅仅是给大家一两天的时间准备,也足以让在场的诸位大佬完成各自之间的试探,初步确定自己的立场……

    “不错,陈公公,此事事关重大,岂可贸然决定,我等须得仔细思量之后,再行廷议,方能事半功倍!”

    这回说话的是礼部尚书冯琦,说起来他真是无妄之灾,礼部最近忙的团团乱转,冯琦哪有功夫掺和矿税这档子事,这个时候更是两眼一抹黑,不知道给往哪边靠,自是期望能够回去多多打探一番消息再说。

    有了这二人出面首倡,跟着的人就多了,在场之人虽都是位高权重之辈,可起起哄来,也跟寻常人没什么区别。

    一时之间,倒是叫来传旨的陈矩有几分为难……

    “诸位大人请了,咱家有口谕带给诸位大人!”

    正在陈矩犹豫着要不要去回禀皇帝一声的时候,门外却是再度走进来一个同样身着蟒袍的内官。

    不过此人明显比陈矩要年轻的多,四十多岁,面色端正,倒是同样身材高大。

    只是不同的是,他的排场比陈矩要大上不少。

    陈矩过来的时候,身后只带了两三个随从,简简单单的连轿子都没乘,但是这位却不同,人刚到门口,整个大门就被他身后的随从堵得严严实实,粗粗打量之下,至少有二三十人,穿着东厂标志性的制服,一脸严肃的站在来人背后。

    “梁公公?”

    陈矩眉头微皱,对于梁永如此张扬显然有些不满。

    倒是梁永笑呵呵的不在意,大步往前迈了进来,对着众人拱了拱手,道。

    “诸位大人,皇爷有口谕,说时候已近午时,大人们想必尚未用过午膳,命咱家送些吃食过来,莫要慢待了诸位!”

    说罢,一挥手,身后的一干随从便端着各式膳食上前放下。

    众臣这才放下心中的疑惑,上前谢恩,皇帝体恤下臣,若是公务繁忙之时,赐下午膳倒是常有的事。

    不过奇怪的是,这梁永送了午膳,却是未曾离开,反倒是奇怪的张口问道。

    “恕咱家多问一句,今儿诸位大人应是奉了皇爷圣命在此处廷议,为何咱家瞧诸位这架势,却总是围着陈公公一个人转?莫不成这什么时候,朝廷大事也该我等内官插手了?”

    梁永一副好奇的样子,但是在场的人却是忍不住一阵尴尬。

    有些话好跟陈矩说,却是不好跟梁永说的,陈矩虽是内宦,但是在朝堂之上的名声甚佳,跟大臣们的关系也不错,所以他们才敢跟陈矩如此,望他去皇帝面前求个情,给大家几日的时间准备。

    但是这梁永可不是好相与的,这些日子大家也算是瞧出来了,这位先帝提拔起来的东厂提督,压根就是朱常洛的人,如今新帝登基,更是红人一个,贸贸然跟他呛声,怕是没什么好果子吃。

    何况这位梁公公即便是在先帝之时,也不是以好脾气著称,东厂被他接掌之后,也没什么好名声,似这般欺负老实人的法子,却是不好用在他身上的……

第六百四十七章 :朱阁老很郁闷

    人说宁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如果说陈矩是不折不扣的君子的话,那么梁永就明显是反派的模板人物了。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这位东厂提督太监,从来就是皇家的走狗,逢高踩低,欺压良善的事儿没少干,更重要的是,自从接掌东厂之后,就毫不客气的接过了征缴矿税的大旗,虽然他没有亲自去各地征发矿税,但是这件事情一直是由他负责的。

    单从这项业绩来说,梁永做的不比他的前任孙暹要差!

    而且更重要的是,梁太监比孙暹收敛,更比孙暹会做人,一改前几任厂公和锦衣卫内斗不休的作风,狠抓东厂番子的整体素质,虽然违反乱纪的事儿依旧没少干,比如征缴矿税,但是手法却是高明了不少,好处不少拿,把柄却不好找,在朝野之上早已经完成了笑里藏刀的称号。

    尤其是一张利口,堪称一绝,即便是有人偶尔拿住了东厂的把柄,到了皇帝的面前也被梁太监三两句连消带打挤兑的说不出话来,应该说,若是真的要比的话,梁太监才是众大臣心中宦官的真实嘴脸。

    而陈矩这种深明大义的,却明显是宦官当中的异数。

    更何况,在场的这些人再是阁部重臣,再是六部七卿,也掩盖不了一个事实……

    他们想要违规操作!

    按道理来说,皇帝已经明明白白的下了诏谕,今日必须要出结果,这又不是和他们商量,说是今天就得是今天,所谓君无戏言。

    但是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大家都不大愿意这个时候谈,所以想要让陈矩出面去求个情。

    事儿就是这么个事儿,但是说出来却是有点不合规矩的。

    所以这内阁当中着实是冷场了一阵子,半晌,还是和梁太监关系稍佳的东阁大学士李廷机上前,咳嗽两声,道。

    “厂公,方才陈公公传旨过来,我等商议了一阵子,觉得此时便召开廷议有些仓促,诸位大人对于矿税和一条鞭法都不大熟悉,故而想让陈公公去求个恩典,缓期几日……”

    李大人和梁永的关系算不上好,但是李大人是东宫属臣,而梁永又是新君十分看重的宦官,和在场的其他人比,李大人算是能够说得上话的,这个任务自然就交给了他。

    和外头想象的都不一样,到了阁部大臣这种程度,即便是秉持着传统士大夫的观念,对宦官的观感不怎么好,但是也不会像一干御史言官一般乱开地图炮。

    尤其是像梁永这种大太监,以后有望更进一步的,更是要小心对待,不然的话,便是处理不好内廷和外朝的关系,直接会在高层的圈子里减分的。

    别的不说,且看看入阁的几位,可都是和宫里的大太监鲜少发生冲突的。

    到了这个阶段,有些潜规则自然而然的便明白了,若是不明白的话,只能说历练不够,坐上来也守不住。

    “原来如此!”

    梁太监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不过脸色却是一下子沉了下来,冷声道。

    “李先生这话好没道理,在场各位哪个不是阁部重臣,国之栋梁,咱家虽不怎么参与朝政,可也知道你们成日里喊着矿税之祸,嚷嚷着让皇爷废除矿税之政,不说别人,你们这内阁里有一个算一个,哪个人没上过让皇爷废矿税的奏疏,现今又说须得仔细思量,难不成上奏疏之前,老大人们都不过脑子的吗?”

    一干人脸色难看,梁太监今天是怎么了,这话说的也忒难听了……

    要知道,往常梁太监可是出了名的口蜜腹剑,平日里又低调的很,不大插手政务,的确不是说说而已。

    梁太监是真的不怎么管朝政,守着自己东厂的一亩三分地,别人只要不招他,他也不会主动跟别人发生冲突。

    不过还没等众人醒过神来,梁太监却是冷哼一声再度开口。

    “可前儿咱家听那戏本子里说,新皇登基,老臣们必依仗过往功劳目中无上,还想着是杜撰的,今儿可算是长见识了,这要是先帝爷的诏命,几位通宵也要把条陈赶出来吧?罢罢罢,不必劳烦陈公公,咱家这便替诸位回禀了皇爷去!”

    梁永说完,转了个身就要往外头走,不料背后却是传来一声冷喝。

    “站住!梁太监你莫要欺人太甚,我等何曾藐视陛下?”

    朱赓觉得今天简直是倒霉透了,先是自己的铁杆盟友,外朝最大的臂助吏部尚书孙丕扬被莫名其妙的扣上了一个包庇属下的名头,然后是衷贞吉跳出来跟自己抢功,再然后连策划已久的废矿税也被王锡爵打太极般的变成了一条鞭法代矿税,如今又冒出来一个大放厥词的内宫太监,口口声声称他们藐视皇帝。

    这日子简直没法过了!

    应当说,梁永说的没错,换了是先帝在位,下诏开廷议商议某事,别说是上午下诏让下午召开了,就是下午下诏,他们这帮人也得通宵商量出个结果来,但是现在却是想着拖延两天,这其中固然有其他的因素影响,可也不乏新君继位,威望不足的影响。

    但就此要说藐视皇帝,那就是典型的上纲上线扣大帽子了,这话要是传出去,这屋子里的人有一个算一个,个个少不了被弹劾的。

    外头那帮子御史科道官可不止是盯着皇帝的,他们这帮阁部大臣也是他们刷声望的最佳素材。

    何况他们只是不愿和梁太监发生冲突,却非是怕了他。

    “哼,朱阁老说的好没道理,不是藐视陛下?难不成是欺君罔上?”

    梁永停下脚步,转过身嘲讽的望着朱赓,又是一顶大帽子扣过来。

    “咱家没记错的话,前几日陛下才下旨命群臣尽述张公功过,一条鞭法是张公改革重中之重,朱阁老当时也是上了奏疏了,难不成你没仔细了解过一条鞭法,就敷衍了事的上了奏本?若是认真去了解过张公生平,又何谈不熟悉一条鞭法?诸位要找由头也该找个好点的由头,咱家这等不插手朝政之人都瞧得出来你们是在找借口推脱敷衍,还指望皇上不清楚不成?”

    “你……”

    不得不说梁永说的有理有据,只是那话里浓浓的鄙夷之意,却是让朱阁老狠狠的生了一场闷气,他竟然被一个权阉鄙视了,简直是生平大辱,刚要说话,却不防老首辅眉头一皱,沉声开口道。

    “都不要闹了,劳烦梁公公回去复旨,就说老夫即刻召开廷议,务必在日落之前,将条陈送入宫**陛下御览!”

    “还是元辅大人明理,那咱家就不多耽搁诸位了!”

    梁永刚才还一副阴沉沉的脸色,瞬间变得笑呵呵的,拱了拱手像是什么都没发生一样,带着人转身出了内阁的门槛……

第六百四十八章 :边境消息

    却说梁永在内阁将一众宰辅阁部狠狠的批驳了一顿之后,一个转身,便回到了乾清宫当中。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他本是宫中内宦,皇帝的亲信,往日里还需低调几分,但是如今新帝登基,他梁永也算是熬出头了,自是不必太过谨小慎微,遣了小内侍入内通禀之后,便施施然的入了乾清宫中。

    不过待得他入殿之后,才发现殿内的气氛微微有些凝滞,而在他之前,乾清宫中早有一人在殿中奏对,这人的来头也不小,说起来比他梁永的资格还老,锦衣卫指挥使骆思恭!

    只是凭梁永多年在宫禁当中的经验来看,奏对的事情明显不是什么让皇帝开心的事……

    “奴婢梁永,叩见陛下!”

    这些判断在梁永心中一闪而过,动作上却是不敢怠慢,大礼参拜道。

    “起身吧,事情都办妥了?”

    眼瞧着梁永进来,朱常洛的神色缓和了不少,随手放下手中的密疏,开口问道。

    “回陛下,都妥当了,照奴婢看,那帮大臣就是该敲打敲打,陈公公方正君子,若非陛下圣命烛照,怕是今儿要被他们蒙混过关了去!”

    梁永打蛇随上棍,顿时开口奉承道。

    如内阁众人所猜测的一般,梁永压根不是去送什么午膳的,皇帝赏大臣午膳是常有的事儿,但是为了送个饭食劳动堂堂的司礼监秉笔太监提督东厂梁太监,未免有些太小题大做了。

    朱常洛之所以把梁永派过去,就是让他去得罪人的。

    陈矩性格正直,即便是按照传统士大夫的观念,也是实打实的君子一个。

    他的这种素质在朱常洛登基以前是好事,毕竟那时候他那个老爹尚且不怎么待见他,陈公公秉持为社稷分忧的理念,为了稳定储本屡屡回护于他,自然是好事。

    但是事态变迁,当朱常洛自己坐在皇帝的宝座之上的时候,才知道手下有这么一个方正君子的坏处。

    就拿今日之事来说,若不是他派梁永去一番胡搅蛮缠,陈矩说不定就真的回来求着他放宽一二天期限。

    君子可以欺之以方嘛!

    而以陈矩的身份地位威望,他要是开了口,这个面子朱常洛是驳不了的。

    还是那句话,他还是皇子之时,靠的是陈矩的回护,才能在宫中斡旋,出宫之后也屡受陈矩的恩德,何况这位是多年的司礼监掌印太监,虽然不是托孤大臣,也差不多了。

    这点小事朱常洛若是都不肯准他,传到外头去未免有损声名。

    可今日的局面,虽是机缘巧合,带着一部分运气成分,但是正因为如此,朱常洛才不能放过去。

    似今日这般的好机会,错过了还不知道要再等多长时间,只要给朝臣们串联的时间,局面就会再度恢复到往日的铁板一般,这才是他强硬的让诸臣留下直接召开廷议的原因。

    而梁永这么一去搅局,一顶又一顶大帽子扣上去,就算是陈矩有心为他们求情,这帮人也不能再拖延下去了。

    眼瞧着事情办的顺利,朱常洛的心情顿时好了几分,不过想起方才瞧见的密疏,心中又是一阵齿冷,摆了摆手道。

    “骆指挥使且退下吧!此事锦衣卫不必再插手,近日边境似不安宁,你且密切关注着,还有倭国那边,备倭军该当到了倭国吧,朕命你打探的事情如何了?”

    梁永乖乖的退在一旁听着,心头却是急速的转了起来,想必皇上所说的事情,就是那份密疏了吧,他方才惊鸿一瞥,虽没看清楚写了些什么,但是能让皇上如此生气的,断不是小事,他说不得要去打探打探……

    “回陛下,女真一族自上次被平辽大军一击之后,已然龟缩于建州老城当中,逐渐休养生息,臣遵照陛下吩咐,已经在其中广为布置密探,就连女真贵族当中也有了一部分人手,想必是翻不起什么风浪,不过尤需注意的是,努尔哈赤的二子代善近些日子颇不安分,屡屡和蒙古科尔沁部接触,似有联合之意……”

    说句实话,骆思恭有些不明白,为什么朱常洛一直如此看重一个边陲小族,在辽东一战之后,还特意上门嘱咐自己要多多在女真当中安插人手。

    彼时这位已经是太子殿下,骆思恭自然不敢怠慢,连忙吩咐了下去,到现在这位登基之后,更是小心准备着,将女真的情报都记在心中。

    故而朱常洛一开口发问,他便迅速的答了出来。

    “科尔沁部?有点意思!这是想引狼入室吗?”

    朱常洛神色有些玩味,自言自语道。

    应该说这努尔哈赤诸子当中,年长些的唯有褚英成才,至于二子代善,不过庸碌之辈罢了,当初他辽东一行,暗算了舒尔哈齐,又射杀了努尔哈赤,挑拨穆尔哈齐篡位,囚禁了褚英,女真一族的有生力量已经被最大程度的消耗掉了。

    他们那位英明神武的皇太极小朋友,如今才不过十岁,能够出来和他叔父一较高下的,也唯有二子代善了。

    只是那一场辽东之战,让穆尔哈齐趁机上位,他又岂会不防着努尔哈赤的儿子,自回城之后,那穆尔哈齐便夺去了努尔哈赤一系所有的权力,之保留了他名义上的尊荣。

    怕是这代善心中不服,便打上了科尔沁部的主意……

    不过这科尔沁部可也不是好惹的,即便是努尔哈赤这位枭雄,也不能将其完全收服,以至于在鞑子定鼎中原之后,还需要通过联姻来维持和科尔沁部的良好关系,更别提如今一个弱势到极点的女真了。

    代善想要借科尔沁部将他的叔父赶下台,科尔沁部恐怕看上的,却是整个女真!

    “此事不宜耽搁,你回头授意在女真的探子,找个机会将此事透给穆尔哈齐!”

    女真再不堪,终归是大明的附属部族,打服了便是,可被蒙古觊觎就是另外一回事了,一念至此,朱常洛又想起自己在辽东之时结识的某个自作聪明的女人。

    时机也差不多了,自己从前的那个想法,也可以着手试一试了,当然,前提是他先把朝廷的这一摊子事理顺了才是,女真那边,暂且让他们斗着去便是……

第六百四十九章 :故弄玄虚

    虽然不明白朱常洛为何会这么重视女真部族,但是骆思恭却能明白这条命令的目的。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事实上,监察天下四个字,已经很好的概括了锦衣卫的职责,锦衣卫打从太祖皇帝成立之时起,就不是为了跟一帮朝臣勾心斗角玩过家家,它存在的真正意义在于刺探天下情报,维护大明朝廷的稳定安宁。

    而毫无疑问,边境之地更是锦衣卫工作的重中之重,骆思恭往常时候更多的将心思和目光放在蒙古各部的情报上,毕竟那才是朝廷的大敌。

    但是自从朱常洛崛起之后,十分重视女真部族的情报,骆思恭也就不免对女真的情况更上心了几分。

    辽东一战,便是锦衣卫的校尉暗中指引着大军千里奔袭,直取建州,不然的话,一帮刚刚在朝鲜战场跟倭国拼死拼活的老兵们,哪有那么容易就能轻易的突破建州。

    只可惜锦衣卫的宿命便是隐于暗处的行者,不可能出现在兵部叙功的册子上,而是会秘密录入皇家档案,转而以其他的各种名目赏赐有功之辈。

    故而实际上,对于女真的情况,骆思恭这个锦衣卫指挥使是最清楚的,尤其是在辽东一战之后,建州女真元气大伤,他更是在朱常洛的暗中授意之下,大肆安插了不少眼线在其中。

    所以他才能迅速的明白皇帝的意思,无非是挑动女真一族内斗罢了。

    现今的建州女真之主穆尔哈齐是捡了个便宜上位的,用大明的说法叫得位不正!

    努尔哈赤虽死,可他留下了诸多子嗣,即便是褚英被废,也合该由代善继位,但穆尔哈齐却堂而皇之的窃居女真之主的位置。

    如此一来,自居正统的努尔哈赤一脉又岂会甘心?

    若是建州女真如蒙古诸部或是海西女真一般野蛮化外也就罢了,彼辈信奉丛林法则,谁强便奉谁为主,努尔哈赤既死,诸子又威望不足,穆尔哈齐趁机上位也是正理。

    但是可惜的是,建州女真经努尔哈赤数十年经营,虽仍是外族,可从上到下都与大明交往甚深,又在努尔哈赤大力鼓励之下,从思想到行为都开始向大明学习。

    也便有了名分大义之争……

    这种观念不仅在民间盛行,在军中也十分普及,所以穆尔哈齐虽然勉强上位,但是军中民间却有不少人心向代善。

    而代善也借此机会收拢人心,更是结交上了蒙古科尔沁部,妄图借科尔沁部之力复位。

    朱常洛现在命骆思恭将消息透给穆尔哈齐,便是存了挑动他们内斗的心思,要知道,现在女真内部经过一番争斗,算是勉强形成了新的平衡。

    努尔哈赤一系的人马被打压,但是也没有完全被边缘化,终究努尔哈赤积危多年,不是穆尔哈齐一两日便能消除的,而代善等人虽然心有不满,但是自知实力不足,面子上还是尊穆尔哈齐为主,双方算是心照不宣的达成了平衡。

    但是代善拉拢科尔沁部,显然就会破坏这个平衡,即便是努尔哈赤在世时,女真部族和科尔沁部的势力相比也略有不如,更别说如今的建州女真了。

    可以想见的是,穆尔哈齐得到这个消息之后,绝对不会坐视不理,必然会启动对代善的清洗计划,两方面一旦斗起来,可就没那么容易平息下来了……

    领了旨意,骆思恭却是收敛心思,继续开口道。

    “回禀皇上,近些日子边境倒是打了几仗,不过据臣得报的消息,似是蒙古内讧,波及到了边境,和咱们大明关系不大,至于倭国那边,倒是送来了第一手消息,说是德川家康那边的情势已经是危如累卵,蒋将军奉诏,已经入主幕府!怕是过不了多久,这倭国就要打起来了……”

    说着,骆思恭再度拿出一份密疏,递了上去。

    朱常洛打开扫了一眼,却是点了点头,倭国的情势倒是不出意料,德川家康倒也没说谎话,他这次跟大明签下的条约,的确在倭国引起了不小的风波。

    原本跟他相近的几个大臣都纷纷翻脸,联合起来跟他作对。

    若是蒋继平带兵晚去几日,怕是他就要被一帮各地的大名联合起来给起兵攻打了。

    不过越是如此越好,寻常时候,德川家康会这么轻易的将幕府的守卫权交给蒋继平吗?

    他德川家康若不是在倭国成了孤臣,朱常洛还不放心用他!

    “传旨给蒋继平,让他速战速决,不必有其他顾忌,无论用任何手段,半年之内要将倭国收拾妥当,朕准他便宜之权,锦衣卫所属全力配合!”

    朱常洛放下密奏,轻描淡写的说道。

    不过这收拾妥当四个字,听在骆思恭耳中,眼前却是忍不住浮起一片血光。

    要知道,备倭军几万人开拔去倭国,可是去杀人的……

    “臣遵旨!”

    不过越是如此,骆思恭越是兴奋,几年前丰臣秀吉出兵之前,狠狠的清算了倭国国内的种种势力,让骆思恭安插在倭国的锦衣卫探子近乎全军覆没,这笔帐他可还记着呢!

    “好了,你且先退下吧!”

    边境之事告一段落,朱常洛便挥挥手,示意骆思恭可以告退了,而后者则是心满意足的行了个礼,退出了大殿。

    “梁永?”

    骆思恭前脚刚走,后脚梁永便瞧见朱常洛的神色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沉了下来,连忙上前小心伺候着。

    “奴婢在!”

    “自己打开瞧瞧……”

    朱常洛似是随手拿起一本奏疏,扔在他的面前,面色不愉道。

    梁永眼尖,一眼就认出来,这是自己进来之前,锦衣卫呈上去的密疏,也是让朱常洛不高兴的根源。

    当下连忙将奏疏捡起来,一目十行的看了下去。

    不过这不瞧不要紧,乍看之下,上头的一行行名字却是让梁永背后冷汗直冒,到最后,捧着奏疏连连叩首道。

    “奴婢失职,请皇上责罚!”

    朱常洛本也没打算如何苛责他,瞧着梁永不住叩首的样子,心头的怒火稍息,道。

    “先起来吧,朕也知道,这事情不能全怪你,当初你接掌东厂,本是带着几分侥幸,又受制于朕的意思,不好直接拿锦衣卫立威,故而难以掌控东厂在所难免,可这么大的事情,让锦衣卫跑到了前头,总是你这个东厂提督的失职,朕给你个将功补过的机会,十日的时间,将事情给朕查清楚,递上来!”

    “谢皇上宽宥!”

    梁永目中闪过一丝凶光,连忙跪下谢恩。

第六百五十章 :一条鞭法

    乾清宫中发生的事情暂且不谈,自梁永一番大闹,内阁当中的阁部大臣们皆是一阵失望,他这么一胡搅蛮缠,想要拖延几日怕是不要想了,老老实实的廷议吧。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匆匆用了午膳,内阁五辅臣,外朝六部七卿,加上前来听政的司礼监掌印太监陈矩合共十三个人便拉开架势,在内阁中堂前各自落座。

    因着诸人都在内阁当中,众目睽睽之下,自然也难以探听到其他人的想法,只是各自默默的想着心事儿。

    “事情的状况想必诸位已经知晓,矿税之弊为祸朝廷多年,勿需老夫赘言,至于一条鞭法,方才梁公公的话虽不好听,可也是实情,陛下前些日子下旨命众臣品评张公一生功过,一条鞭法乃重中之重,在场各位都是上了奏疏的,想必也不用老夫解释一条鞭法为何物,既如此,便议一议此事究竟该如何处置罢!”

    待得众人落座,一旁执笔记录的书吏也准备停当,廷议的主持者,老首辅王锡爵起身缓缓而道。

    梁永的话是说的难听了些,态度也狂妄了些,但是说的也都是大实话,无论是矿税还是一条鞭法,在场之人都是门清儿的政策,压根不需要回去准备。

    “老夫有一疑惑,敢请元辅释疑!我等本为国而言,谏陛下废除矿税,如何到了最后,却变成了以一条鞭法代矿税,此事若不理清,这廷议恐怕难以继续下去!”

    第一个出言的人是朱赓,朱阁老今天很郁闷,但是经过短暂的午膳时间,朱阁老算是冷静了下来。

    废除矿税是好事,可若是以一条鞭法来取代矿税的话,那还不如让皇帝去收矿税呢!

    好歹矿税是朝廷规制外的税种,说白了不受朝廷律法保护,而且是先帝依仗君权推行的政策,其中存在不少漏洞,但是一条鞭法不一样,一条鞭法可谓是张居正一生的心血。

    老头子穷尽了一生的心力探索出来的道路,绝对是现行体制下最好的改革办法。

    说到底,还有一个祖制横在所有人的面前,大明朝的税法制度,是太祖皇帝亲自拟定的,后世子孙不得更改,这是铁律。

    别说是臣子,就是皇帝也不好轻动税法。

    但是话说回来,既想要改革经济,又不能更易税法,该怎么办?

    无外乎两条路,一条是如神宗皇帝一般,用体制外的法子,收矿税,老朱家还有一条祖制,皇帝最大,皇帝虽然不能改税法,但是他可以另外收税!

    老朱同学详细规定了各项税赋的收缴制度和标准,但是矿税这玩意是神宗皇帝自己造出来的名目,自然不在祖制的规定范围内。

    但是坏处也很明显,这种游离于体制之外的税务制度,明显和朝廷现行的税制格格不入,两相碰撞之下,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

    矿税为祸是整个朝廷的共识,这不是无缘无故的。

    矿税的征缴的确一定程度上支撑了国库用度,但是另一方面,百姓因此而家破人亡,甚至揭竿而起者也不少。

    当然,除了神宗这种近乎无赖的方式,还有另一条路能弥补税法的不足之处。

    就是张江陵所用的法子,从体制内合理合法的解决,这条路的好处是不违背祖制,可以长久的朝廷推行下去,但是坏处就是难!堪比登天般的难!

    如果说神宗的矿税坑的是老百姓和有些资本的商贾之辈,那张江陵的一条鞭法,针对的就是满朝官员和地主士绅,或者说是整个官僚体系。

    孰难孰易一眼可辨。

    朝臣们固然弹劾矿税,但是为什么这么多年以来,矿税仍旧稳稳的存在各地,不仅仅是因为神宗的坚持,根本的原因是,被逼着掏矿税银子的不是朝臣们,他们固然会为了此事上疏朝廷,但是却没有多少人肯真的为此跟皇帝拼命。

    说到底,死道友不死贫道才是官场道理。

    但是一条鞭法不一样,它针对的是整个官僚体系,或者说,它是对朝廷税制的一种修正,注意是修正不是修改,这一点很重要。

    其实说到底,还是要回归到老问题上,土地兼并和日益庞大的官僚集团。

    本质上来说,没有坏的制度,老朱制定的税法,在大明初年适用,到了万历年间同样没有到需要彻底修改的地步。

    只不过社会在变迁,万历朝的情况和大明初年已经大不相同,而张居正改不了税法,就只能从社会现状上下手。

    首先是丈量土地,揪出被隐没的大量土地,这是收税和推广一条鞭法的基础。

    而一条鞭法的核心,简而言之就是用银两取代粮食,丝绢,劳役等等其他替代税收的物品,并把各项名目的税赋整合到一起,统一征收。

    看似简单,但是其中的学问却大了,首先说横亘在所有人面前,最重要也最难以跨越的祖制问题。

    张居正的一条鞭法,是在祖制的基础上加以修正的结果,他没有改变太祖皇帝规定的各项税赋额度标准,甚至没有废止或是增加任何一项税赋。

    他所做的,是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来征收税赋!

    这算是老朱留下的为数不多的空子之一,也是张居正绞尽脑汁想到的,能够绕开祖制的唯一办法。

    他这么做的目的,其实只是触及到了根本问题,但是还没有解决根本问题,但是已经够了。

    老朱的制度不存在问题,或者说,存在的问题不大,存在问题的是执行制度的人。

    熟悉经济的人知道有个东西叫本位制度,简单点说就是货币体系的基础流通单位,大明的经济体系当中,实行的应该说是粮本位。

    在张居正之前,朝廷征缴税赋,一般是以粮食为主,掺杂丝绢,帛布等等贵重物品。

    这样做的好处是稳定,毕竟金子银子都不如粮食来的实在,尤其是在灾年,粮食才是最紧要的东西遇上哪个地方遭了灾,朝廷赈灾用的是粮食,总不能给一帮嗷嗷待哺的百姓一堆银子啃罢。

    但是粮本位有一个大大的坏处,就是它会产生损耗,而且成色有各种各样的差别,比如江南膏腴之地出产的粮食,是上等粮,而边境贫瘠之地出产的粮食,则是下等粮,何况每个地方出产的粮食受土地肥沃程度和天灾的影响,所以官员收缴的时候,并不能简单的用数量来定论。

    其次是粮食的运输和保存问题,粮食不比金银,保存不当便会腐坏,而且就算保存得当,也只能保存几年,朝廷收缴上来的税收如果是粮食的形式,很难长期保存下去。

    而且长途运输会耗费无数的人力物力,这些到最后,也是要分摊到老百姓身上的。

    何况这两项大的漏洞,还会给官员上下其手的机会,让他们有从中渔利的机会,事实上,税收的问题根本在于官员的问题。

    所以张居正实际上开刀的是整个官僚体系,他将所有的税赋归到一起收缴,便变相的消除了地方官加摊税赋的机会,要知道,这年头老百姓都没什么文化,各项条例的解释权在地方官手里,官府随随便便编一个税赋的名头,他们就得老老实实的交,但是一条鞭法实施之后,老百姓们就算不知道那各种名目的税赋自己该不该交,总该知道自己一年只交一次就够了,再有收税的那肯定就是地方官胡乱摊派。

    如此一来,在收缴税赋之时,辅以朝廷强大的监察体系,便可以最大限度的减轻老百姓身上的负担,令他们不受苛捐杂税的困扰,这是针对税的改革。

    在赋役一道上,张居正将所有的粮食和丝绢等其他各项物品,统统折成银两收缴,就大大的减少了人工的成本,一个简单的道理,运一百石粮食需要十几个民夫,但是折合成银子,不过五十两左右,一个小箱子就可以轻松送到京城,其中节省下来的人力何止十倍。

    而且将粮本位逐渐换成金本位,最大的好处就是金银不会腐坏,张居正改革之后,国库的税收猛然暴增,已经不仅仅是收支平衡,而是税收大于国库用度,这些税收既然是以金银的形式存放在国库当中,自然不担心像粮食一般会腐坏。

    如此经年累月,结余下来的银两也十分可观。

    更重要的是,将粮食等物折合成银两,方便计算和收缴,减少了官员们做手脚的机会,堵住了原本税制当中存在的种种漏洞。

    但是可想而知的是,他这两项制度,触动的都是官僚体系的利益,等同于将官员们的灰色收入强行剥离出来,分给了国库和百姓,断人财路如同杀人父母,这让一众官员如何能够受得了?

    不客气的说,若不是张居正早有先见之明,将中央大权牢牢握在手中,怕是一条鞭法刚刚提出来,就会登时夭折,王安石的前车之鉴还摆在原地!

    而如今要重启一条鞭法,理所当然要面对的,依旧是庞大到极点的整个官僚体系……

第六百五十一章 :黑心钱不是钱啊!

    千万不要以为,有了皇帝的旨意,就可以高枕无忧了。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大明朝的文臣是历朝历代,最难对付的大臣,涉及到矿税这样的大事,不动则已,真的要动,那可不是任何人耍耍小聪明就能用文字游戏糊弄过去的。

    这是朝政!不是过家家!

    想至此处,朱赓等人的脸上总算是浮起了一丝把握。

    先前在朝议之上,的确是他们占了下风,一时不慎将王锡爵逼得急了,连一条鞭法取代矿税的话都说出来了,更被陛下抓住口风,命他们廷议出个结果来。

    但是这终归是国家大事,不是意气之争,他们这些人执掌中枢,对柄机要,此刻坐在内阁当中冷静的推敲,总是要拿出一个足够过硬的理由的。

    废矿税是废矿税,启用一条鞭法是启用一条鞭法,不可贸贸然混为一谈。

    皇上虽趁他们一时心神失守下了诏谕,可到底须得廷议来最终定论,不然的话,恐怕诏旨到了六科,也会被封驳回来。

    王锡爵耳中听着朱赓的质询,扫视着底下一干大臣的神色,见得众人一言不发,便知这也是他们共同的意思。

    今天若是拿不出一干过硬的理由来支持用一条鞭法取代矿税,即便是有皇帝在金殿上的金口玉言也作不得数。

    所谓君无戏言,指的是经过内阁和六科共同认可审核之后的诏谕之言,不是皇帝随便开一句玩笑话都能套用君无戏言的。

    “诸公不必着急,以一条鞭法代矿税,非是老夫一时脑热,而是仔细思量过后的结论!”

    沉吟片刻,王锡爵缓缓开口道。

    众臣一副愿闻其详的样子,顿时将目光都集中到他的身上。

    “众臣皆知,先帝开矿税,乃是因宫中用度不足,不得已而为之,尔后宫中大火,三殿二宫皆被焚毁,先帝命户部拨银重修,可户部存银不足,内库又因连年大战,无银可用,故而群臣方才默认了先帝收缴矿税之举!”

    王锡爵叹了口气,却是说起陈年旧事来。

    矿税的征缴,最远可以追溯到万历二十一年左右,那个时候矿税还没有在全国铺开,仅仅局限于直隶,浙江,河南等几个省份,矿税太监的行为也相对克制,不敢做的太过分。

    但是已经有大臣觉察出苗头不对,开始上疏弹劾,不过朝堂诸公却没有太过放在心上,毕竟大明朝的皇帝,历朝历代都有下民间搜刮一番的习惯,做的不太过分,朝中大佬们也就不至于反应太过激。

    不过他们不知道的是,眼前这位陛下,可不单单是想要搜刮一番这么简单,尝到矿税的甜头之后,便不顾众臣反对,任命了更多的矿税太监,赶赴各地收缴矿税。

    任何政策,只要全面铺开到全国范围,就会出现无数种难以把握的状况了。

    神宗的本意是征缴矿税补充内库用度,但是实际操作当中,矿税早已经成了一种名头,矿税太监每至一地,往往是借矿税之名,盘剥商贾士绅,带回大笔银两取悦皇帝。

    由此而带来的后果就是,朝廷在百姓当中的名声越来越坏,千万不要以为,矿税太监找的都是有钱人家,就和普通百姓没什么关系。

    事实上,作为最底层的的老百姓,上层的任何动荡产生的后果,最终都会转嫁到这些可怜的老百姓身上。

    举个简单的例子,一个普普通通的士绅,名下可能有几百亩田地,府中便可能有十几户佃农,矿税太监一至,为了保住性命,这些士绅不得不筹集银两,抛家舍业,甚至不得已之下,不得不将手中田地卖出,以求平安,而这带来的最直接的后果就是这些佃户原本的生活被打乱。

    买下田地的人,必定是另一士绅或者商贾,府中有自己的佃农,不一定会再用他们,御史登时便会面临着失业变成流民的风险。

    若是这士绅的运气好些,举家业能够侥幸打发走矿税太监,对于老百姓来说,更不是什么好事。

    因为这些老爷们在矿税太监那吃了亏,转头是要在他们这找回来的,于是可能原本六成的地租变成了七成八成,让老百姓苦不堪言。

    逼得急了,人活不下去,就会揭竿而起,各地烽烟!

    作为朝廷的衮衮诸公来说,自然看得出来这其中的联系,所以才有各种请罢矿税的奏疏,这种游离于朝廷制度之外的额外税收,给社会带来的影响大多是负面,而且是不可控的。

    但是另一方面,朝臣们的地位也很尴尬。

    矿税带来的灾祸是事实,但是它的确缓解了朝廷的用度,尤其是这几年,各种大战花钱如同流水一般,朝廷国库的银两却是屡屡告急,甚至有些时候,连官员的俸禄都要靠内库拨银来发,而内库的银两,又大部分来自矿税。

    黑心钱也是钱啊!

    这种情况下,让文臣怎么壮起胆子跟皇帝死磕,要求罢免矿税。

    再往后,国库充裕了几分,又闹出了宫中大火的事情,堂堂一个大明朝廷,作为朝议之用的三殿两宫遭了大火,能不修吗?开什么玩笑!

    可国库手中不过是充裕了几分,要启动这么大规模的工程,到哪去找银子?

    说不得,还要从矿税头上打主意。

    朝臣们捏着鼻子,也只好默认了皇帝收矿税的行为,这些话若是在朝廷之上,群臣心知肚明,却是不会说出来了,但是此刻在场的人都是阁部大臣,也就没必要遮遮掩掩的了。

    王锡爵扫视众人一周,忽的叹了口气,道。

    “前几日老夫入宫,力谏陛下不可为张居正翻案,但陛下却反问老夫一句,国库用度不足,群臣既不许收矿税,又不许皇上改革税法,谓之欺凌百姓,那银两究竟从何而来,朝廷上下文武百官,俸禄从何而来?若是朝廷无银可用,难道就不会根基动摇?”

    一句话说的一干大臣面面相觑,相顾无言。

    最后,老首辅驱散脸上的些许惆怅,最后总结道。

    “故而今日廷议,并非是要议如何以一条鞭法代矿税,而是罢矿税之后,朝廷用度该从何而来,若不以一条鞭法代之,便请在场诸公拿出个章程,能保证废矿税之后,朝廷尚能正常运转!”

第六百五十二章 :我说我的,你们谈你们的……

    不得不说,王锡爵提出的问题很现实,大明朝廷这些年来的正经税收是越来越少了,全靠着各种歪门邪道的工夫搜刮来的银子维持朝廷运转,而这所谓的歪门邪道当中,最大的一条来钱路子,就是征缴矿税!

    罢黜矿税容易,只需要皇帝一句话,将派出去的矿税太监全都召回来便是,反正矿税这玩意本来就不是朝廷的正式法令,拨乱反正容易的很。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但是问题是,罢了之后呢?

    朝廷的正常税收不足以支撑国库用度,到时候去哪找银子……

    “即便是如此,老夫也觉得,不可重启一条鞭法!”

    大佬们沉默了半晌,最终还是有一人打破了沉默,却是武英殿大学士沈鲤。

    作为张居正的天然反对者,沈大阁老是绝对不希望让张居正的改革政策重现天日的。

    “何况矿税与一条鞭法并无必然联系,罢矿税也未必就要启用一条鞭法,昔年张江陵执意改革,以致朝廷动荡不安,群臣敢怒不敢言,岂非前车之鉴?矿税之祸遗患已久,纵然有补充国库用度之用,可并非置百姓于水火之理,为今之计,当尽早罢黜矿税,再图后计!”

    在场众臣的脸色变了变,沈阁老这话说的未免有些不负责任了。

    这话中的意思,就差直截了当的说,我知道罢黜了矿税国库会用度不足,可以后的事儿以后再说,现在先废了矿税再说!

    “沈阁老此话差矣,矿税为祸一方,自当罢免,可国库岁入不足,亦是亟待解决之事,我等既身为朝廷重臣,做事岂可不顾后果!”

    有人不乐意了,说话之间虽然没有直接反驳沈鲤,但是到底带了几分刺意。

    众人循着声音,发现开口的是户部尚书赵世卿。

    赵尚书心情很郁闷,要知道,如果这在场众人当中有人不想废掉矿税的,恐怕莫过于赵世卿莫属了。

    无他,不当家不知柴米贵,户部就是管银子的,只有他这个当家人才知道要用每年收上来的那点税赋银两辗转腾挪有多么不易。

    许多时候他这个户部尚书都得厚着脸皮进宫去找皇帝求内库拨银。

    这还是这两年有了一大笔额外进帐,国库充裕了许多,若是放在以前,只怕是更为艰难。

    不过说起来,赵世卿的性格并非是高调之人,何况他接掌户部才一年多,资历威望都不是很足,今天本是打定了主意不出什么风头的,但是沈鲤这两句话却是让赵尚书的火气腾腾腾往上冒。

    敢情你只管领了罢黜矿税的功劳拍拍屁股走了,到时候京城上万的官员们发不出俸禄来,受责难的可是他这个户部尚书!

    沈鲤脸色微微一滞,倒是没料到他本是和稀泥的两句话,会惹起赵世卿的不悦。

    户部尚书可是和吏部尚书,左都御史合称为外朝三巨头的人物。

    赵世卿的性格并不激烈,可一旦开口,这分量可也不轻……

    “赵尚书息怒,沈阁老也并非是那个意思!”

    沈鲤自知失言,理亏之下也不敢多说话,不过这个当口,叫他认错是不可能的,这可不是什么小事,涉及政务上的表态,岂可轻易儿戏,而赵世卿这边自恃占了道理,自然也不愿落了下风,于是气氛一时有些凝滞。

    这个时候就体现出盟友的作用了,一旁的朱赓苦笑一声,开口打圆场道。

    “沈阁老的意思是,矿税为祸一方早该废除,此诚利天下万民之举也,大司徒执掌户部,应当明白此理,至于朝廷税赋物用不足,固是实情,可一则去岁倭国向我大明赔银千万,可抵得上我大明数年的税赋,故而矿税之事急,而税赋问题缓,事情总要一件件办,我等奏请陛下罢黜矿税之后,自当想法子提高国库岁入,还请大司徒仔细思量!”

    这个解释勉勉强强还过得去,赵世卿也知道,罢黜矿税是政治正确,他身为文臣,不好出面阻挡的,事实上,他也无意要维持矿税,反正银子也落不到户部手中,只是对于沈鲤这种我只管捞功劳,别人的死活和我没关系的态度很不满。

    此刻朱赓亲自出面说和,他也就打算趁着这个台阶下了……

    “咳咳……”

    谁料这个时候,一旁默默听政的陈矩却是轻咳一声,将众人的目光吸引了过去。

    “陈公公有何见解?”

    王锡爵身为廷议的主持者,见此情况,不由得开口发问道。

    倒不是老首辅对陈矩有何不满,而是按照通常道理,廷议的正式参与者只有内阁大学士个阁部大臣,陈矩虽然贵为司礼监掌印太监,可实际上是奉旨过来听政的,等到众人议出个结果来,再有陈矩将结果转呈皇帝。

    换句话说,陈公公是个旁听的,理论上来说没有插话的资格。

    不过事有例外,一来陈矩的身份摆在那里,他真要说话,没人能拦得住,二来这一干大臣刚刚还求着人家去皇帝面前说情,现在如果猛地翻脸,连句话都不让人说,未免有些叫人非议。

    “元辅折煞咱家了!朝政大事自然当由诸位大人们商议决定,咱家只负责转呈陛下,不会在此事上说话,不过方才听大司徒和朱阁老说起国库的情况,倒是叫咱家想起前几日陛下跟咱家闲聊时说起的话,此刻倒不妨说给大家听听,也算换个脑筋……”

    陈矩只是方正,不是不懂情势,事实上,在宫中混迹,最重要的便是长袖善舞,一番话说下来,既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和立场,又让场面上轻松了不少。

    毕竟刚才沈鲤和赵世卿的几句话火药味都不轻,即便有赵世卿出面转圜,在场气氛还是不怎么好。

    不过轻松是表面上的,任谁也知道,陈矩这个时候冒出来,不会是为了活跃气氛那么简单,要知道,皇上闲聊的话那也是帝心所在,说不定什么时候就变成正式的诏旨下发内阁了。

    故而在场众臣都不由得竖起耳朵等着陈矩说话。

    “那时候咱家奉命去清点内库,却发现内库近些年来的账目混乱的很,归根结底,是因为先帝爷拨银的地方太多太杂,用陛下的话说,先帝爷心慈,该拨的银子的不该拨的银子的,只要求上门来,先帝爷都想着帮衬一把,这才让内库的那帮奴婢们懈怠,以致账目混乱,难以核查,如今陛下新君继位,正该是严加管教的时候,以后要将国库内库好好的区分开来,该是哪边的就是哪边的,不可胡乱混淆……”

    陈矩呵呵一笑,倒真是一副拉闲话的架势。

    不过这番话说下来,一干大臣顿时一副牙疼的样子,某户部尚书不动声色的往背后靠了靠,开口道。

    “元辅大人,老夫还是以为,罢黜矿税之前,还是先想好该如何应对国库用度不足为好!”

第六百五十三章 :烽烟渐起

    陈矩话头上说是闲话家常,可到底是金口玉言,谁敢真的当等闲视之。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何况内库不比外朝国政,说白了,内库的银两是皇帝的私用,如何使用全凭皇帝的心意,陈矩这两句话摆明了告诉在座的各位。

    以后国库是国库,内库是内库,别想着国库没钱了找内库救济!

    这是**裸的威胁!

    朱赓瞥了一眼立场迅速转换的赵世卿,狠狠的磨了磨牙。

    对此,赵尚书表示,他也无能为力。

    还是那句话,国库没钱,他这个大管家着实是不好当,这两年国库的确丰裕了不少,可那是因为还是太子殿下的今上狠狠的敲诈了倭国一笔银两。

    算是意外之财,用了也就没了!

    何况赵尚书心里最清楚,这来自倭国的银两,有至少一半都归入了皇帝的内库当中,剩下了还了还那些商贾勋戚的本金,余到他户部的不过四五百万两,还硬生生的被敲诈走了一百万两。

    这些银子瞧着不少,可别忘了,朝廷上下有多少用银子的地方,这笔意外之财统共也就不过是一年左右的税收,就是他省着点花,估计没两年也就败光了。

    原本赵尚书还盘算着,没事进宫哭个穷,从皇帝的内库里抠出点银子来,历代户部尚书都是这么干的……

    可现在皇帝摆明了是要收紧内库银根,这下子他这户部尚书可就坐蜡。

    没了内库这个大户,他这户部尚书的日子可就不好过了。

    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赵尚书闻弦歌而知雅意,立刻就明白这是皇帝在敲打他,若是他老老实实的在皇帝身边摇旗呐喊,好处自然大大的有。

    要知道,赵世卿虽然不晓得内库如今到底有多少银两,但是粗粗估计之下,也知道如今内库的存银至少是国库的四五倍。

    背靠大树好乘凉,一文钱难倒英雄汉,在强大的金钱攻势面前,赵尚书很没骨气的怂了。

    何况在皇帝的压力下怂,能叫怂吗?那得叫忠君爱国!

    “大司徒言之有理,吾辈身为辅臣,受陛下重托辅政,岂可不管不顾,只凭一己私利?矿税当罢,但这些年国库税银日益减少,罢黜矿税之后,国库用度从何而来,若不解决此事,我等妄言罢黜矿税,岂不成了误国之辈?”

    开口的是东阁大学士李廷机,他一说话,在场诸人的脸色顿时凝重起来。

    若论起官位,李廷机一个排名末位的内阁大学士,在如今的廷议现场绝排不到前列,定多也就是比几个排名靠后的尚书高上一线。

    但是有些时候,地位不仅仅是看官位而论的,李大学士还有一个身份,帝党的领军人物!

    今上潜邸时的东宫讲官,资历深厚的清流词臣,这在如今这个看重天地君亲师的年代,师生关系可是举足轻重的地位。

    更重要的是,李廷机的态度,基本上就代替了今上的态度!

    所以他虽然官位不显,但是却不轻易开口,如今一张口便是如此犀利的言辞,忍不住叫在场众人都泛起了心思。

    应该说,李廷机在官场多年,绝对具有一个官僚的基本素质,能够把得住嘴上那道门。

    所谓饭可以乱吃,话不能乱说,李廷机这话看似是在声援赵世卿,但是言语当中的词锋却分明对准了沈朱二人。

    仔细听听他的称呼,吾辈辅臣……

    这在场这么多人,可不是谁都有资格称为辅臣的,这是内阁大学士的特权,李廷机这话,分明就是在讥讽出面打圆场的朱赓,至于后面的误国之辈,更是直接指向了主张直接罢黜矿税的沈鲤。

    所谓看一步想三步,面对这样几乎露骨的指责,一干阁部大臣的心思都急速运转起来。

    最重要的一个问题,李廷机为什么选择在这个时候用这种方式站出来?

    按理来说,作为皇帝最信重的老师,帝党的代表人物,李廷机应该在第一时间站出来力挺皇帝,鉴于如今首辅老大人疑似和皇帝联手,也就是说,李廷机至少应该和首辅保持一致。

    就算是不确定皇帝和首辅是否联手,至少在矿税一事上,皇帝的态度十分明确。

    但奇怪的是,李廷机直到现在才在此事上表达看法,而且一开口就将话头引向了沈朱二人,这势头不对啊……

    众大佬心头齐齐冒出一个疑惑,难不成陛下新皇登基三把火,这是准备把火烧到内阁去了?

    按下众大臣的心思不表,此刻被正面针对的沈阁老却是气的一佛出世二佛升天。

    沈鲤虽然在这内阁当中排名第三,但是若要论起资历来,就是次辅衷贞吉也比他不如,更别说李廷机这个刚入阁没多久的毛头小子。

    你是陛下的亲信又如何?老头子今年七十二岁了,撑不了几年就得致仕,难道还怕你不成?

    “尔张这话是什么意思?难不成廷议之上,只许有和你一样的意见不成?老夫身为辅臣,不过就事论事罢了,是非对错自有陛下论断,还轮不到你来教训老夫,照老夫看,你这夸夸其谈之辈,才是误国之人!”

    沈阁老的资历比在场的大多数人都要深,此刻摆出一副前辈的样子不客气的训诫李廷机,顿时憋的李廷机说不出话来。

    “好了,不要吵了,我等今日在此乃是议事,非是为了相互攻讦,朝议之上,本就是诸臣畅所欲言,岂能因言罪人?尔张,你失言了!”

    能够用这种教训众臣的口气说话的,不作他想,在场有资格的自然只有首辅老大人王锡爵一个。

    “是老夫着急了,诸位大人莫怪!”

    却说李廷机见那沈鲤依仗资历教训于他,正欲和沈鲤理论一番,却被老首辅出言训斥,不得不咽下这口气,不甘心的拱了拱手,坐回了原位。

    他可以和沈鲤呛声,是因为内阁当中虽有隐性排名,可名头上只要不是首辅次辅,大家都是普通阁臣,地位平等。

    但是老首辅既然开口了,他就算不甘心也得认错。

    只是这番姿态落入王锡爵的眼中,却是不免掠过一丝疑惑之意,这李尔张,真的是秉持陛下的授意说的这番话么?

第六百五十四章 :来龙去脉

    事情发展到如今的这般地步,内阁当中没有比王锡爵更加清楚来龙去脉的人了,那一日,他入宫觐见皇帝,向皇帝力陈张居正改革之弊,最终劝得皇帝回心转意,决心以肃清吏治为主,这才有了大朝会上杨涟出面弹劾文选司郎中蒋时鑫的一幕。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这对于王锡爵和朱常洛来说,是一个双赢的选择。

    要知道,新君登基的当务之急,一般来说都是更易朝臣,尽快将自己亲信的人马扶上位,如此才能保证政令通畅,王锡爵相信,今上自然也不例外。

    他之所以下旨让朝臣议论张居正的一生功过,固然存了为张居正翻案之意,但是打心底里却知道这不可能成功,至少在如今,并不现实。

    而今上要的也不是为张居正真正翻案,他的目的有两个,一个是传递出这样的意思,为未来真正动手的时候做铺垫,另一个便是试探群臣的态度,看看朝中有多少人会站在皇帝这边。

    不过很显然的是,试探的结果并不令皇帝满意。

    或许是因为张居正的事情太过敏感,除了一小部分帝党在奏疏上替张居正说了几句好话之外,大部分朝臣都装作没有领会皇帝的意思一般,依旧维持原本主流对于张居正的评价,这并不是一个好现象。

    至少这一点说明,如今的皇帝并不被朝臣所畏惧。

    正是基于这样的猜测,王锡爵才大胆进言,建议皇帝采纳他的政策,整肃吏治,改革朝政,不得不说,此举是符合皇帝如今的利益的。

    今上新君继位,正是需要对朝堂进行大换血的时候,这个时候推行吏治改革,既可以实现王锡爵胸中的抱负,又可以让今上趁机将朝臣大洗牌,可谓合则两利,自然一拍即合。

    而他们动手的第一步,便将目标锁定到了吏部尚书孙丕扬的身上。

    老实说,孙丕扬这些年执掌吏部,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左右逢源,虽然没有尽到一个吏部尚书应尽的职责,但是总算没犯过什么大错。

    之所以将目标定在他的身上,是因为此人性格太过软弱,若是放在承平之时尚可,但是若是要肃清吏治,便必须要请孙天官让一让路了。

    得罪一干朝臣的事情,孙丕扬未必有这个勇气。

    所以整顿吏治的第一步,便是要将铨选大权拿到手中!

    当然,吏部天官身为外朝之首,不是那么容易对付的,孙丕扬纵然性格软弱,但好歹也在吏部尚书这个位子上坐了好几年,所以按照王锡爵原本的计划,朝会之上,只要将吏部尚书孙丕扬牵扯下水,便应该结束了。

    吏部尚书地位超然,强势些的,地位甚至隐隐可以和内阁首辅并肩,想要扳倒他并非是容易的事情,单靠一场朝会肯定不行。

    不过王锡爵不怕等,孙丕扬此人无党无派,自成一脉,在朝堂之上左右逢源,但是这也意味着,当有人出手对付他的时候,没有势力会下死力气保他。

    有首辅和皇帝联手,孙丕扬倒台也不过是时间的问题罢了……

    但是朝堂之上,永远不知道下一刻会发生什么事情,王锡爵和朱常洛在谋划着要对付孙丕扬,而沈朱二人却在暗中准备上奏矿税一事,而由于首辅和皇帝有联手的意向,让内阁诸臣产生了警惕,隐隐约之间心照不宣的联手对王锡爵进行了一次狙击。

    为了保住好不容易从皇帝手中争得的信任,王锡爵不得已之下,提出了以一条鞭法代替矿税的口号,而皇帝顺水推舟,将此事下发廷议。

    事情发展到现在,固然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但是总体来说,还在掌控当中。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王锡爵在和皇帝的那一场密奏当中,已经大致摸清楚了皇帝的部分心思,皇帝有意在赋役制度上进行改革。

    但是事情重大,非一朝一夕所能做到的,饭要一口一口吃,所以皇帝只是放出了为张居正翻案的风声。

    换句话说,皇帝暂时是没有大规模推行一条鞭法的想法的,有这个条件做基础,那么一切就都在掌控当中。

    如今的廷议,说穿了只不过是要给皇帝一个交代罢了。

    什么交代?

    在外人看来,要么群臣同意暂时保留矿税,要么群臣同意用一条鞭法来代替矿税,总之这两个选择,总需要选一个。

    但是王锡爵却知道,政治上的东西,往往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回忆起那天奏对时皇帝不经意间露出的口风,王锡爵大致猜到了皇帝召开廷议的目的……

    但是他的猜测还未来得及证实,就遇到了李廷机出言针对沈鲤之事。

    李廷机虽然不算什么,可他代表的是皇帝,附上这一层光环,他的话语就不得不令人重视了!

    难不成前面的种种都是虚晃一枪?真正的目的在于借矿税一事向内阁发难?

    王锡爵的眉头皱起,心头忍不住浮起一丝疑惑,顿了顿,王锡爵开口发问道。

    “不知大司马对方才沈阁老所言,有何看法?”

    众人的目光顿时集中到了兵部尚书石星的身上,老尚书本是沉默不言,并不打算开口,但是此刻被首辅点名发问,却是不得不答。

    沉吟片刻,石星开口道。

    “老夫以为,矿税当罢,但是善后之事,亦当处置妥当,先首辅张公的一条鞭法,曾令国库充裕,可试行之!”

    老大人一贯的干脆利落,并不拖泥带水,说完之后,便继续眼观鼻鼻观心闭口不言。

    不过如此一来,王锡爵的眉头却是皱的更紧了,目光在石星和李廷机之间不住的来回,不过心中却是模模糊糊的有了猜测。

    “元辅,王安公公到了!”

    正在此时,外头中书舍人进来禀报道。

    王安如今是御用监掌印太监,随侍天子左右,他此番前来,必是有诏旨传达,群臣对视一眼,纷纷起身,片刻之后,王安一身金丝蟒袍,笑眯眯的走进了内阁当中,客气的拱了拱手。

    “打扰诸位先生议事了,皇上有口谕,请诸位先生领诏!”

    说罢,双手向前举过头顶,道。

    “圣谕,朕初登大宝,当以朝局安稳为重,诸位先生都是父皇留下的重臣,朕甚倚重之,内阁辅臣要好好辅政,阁部大臣要厘清政务,严以律己,和朕上下一心,成就一段君臣佳话!”

第六百五十五章 :转变的态度

    直到王安离开了之后,群臣对于他带来的这道口谕还是有些摸不着头脑。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就这么就完了?天子派心腹的王安公公过来,就只是为了说这几句没什么实务的话?不过在场之人都是老狐狸,想想方才发生的事情,再联系起今天的大朝会,便隐隐约约明白了些什么。

    只是想清楚之后,便不由得对一旁的李廷机带上了一丝嘲讽之色。

    “元辅,所谓一条鞭法,无非以税赋归一,统收银两,此一条固然可以令国库税赋增加,但对朝廷来说,毕竟粮食才是根本,朝廷收缴税赋不仅仅是为了诸大臣的俸禄,更是为了储备粮食,以备灾年,若仅靠银两以作税收,若有灾异,朝廷该如何应对?”

    众大臣摇了摇头,不再去思索方才发生的小插曲,略一沉默过后,次辅衷贞吉缓缓开口道。

    事已至此,衷贞吉也明白,如果不拿出一个补充国库用度的法子来,这罢黜矿税的议题怕是就要死死的卡住了。

    没法子,今上摆明了和先帝一样,不想罢黜矿税,若是群臣一心,或许还可以抗争一番,毕竟今上新君继位,总要顾忌朝议。

    可如今先是百官之首的首辅王锡爵和皇帝同一立场,内阁当中李廷机自然也不会冒出来跟皇帝呛声,再有户部尚书立场暧昧,而群臣这边,剩下的唯一一个有资格带领群臣发声的吏部尚书孙丕扬,又是“戴罪”之身,虽然来参与了廷议,可委实不宜太高调。

    再加上一个刚刚被皇帝施恩的左都御史万世德,衷贞吉在心里盘算了片刻,悲哀的发现,在场十二位朝廷重臣,不知不觉间,竟有将近一半的人被皇帝用各种手段绊着或是干脆直接站在了皇帝的一边,即便碍于立场,不会直接出面为皇帝摇旗呐喊,可要说跟着他们去向皇帝进谏,怕是想都别想。

    所以衷次辅很明智的改变了方针,既然硬来不行,那就按照别人划下的道来走罢!

    皇帝无非是担心罢黜矿税之后,少了一大条来钱的路子,摆在明面上,就是忧虑国库用度不足,那想要罢黜矿税,也就只能按照皇帝的道理,先想个法子弥补国库用度了。

    “不错,朝廷储粮,乃是为应对灾年,一条鞭法以银两征收税赋,固然有其好处,若仓中无粮,朝廷便难以应对灾异,这几年以来,各地屡发灾害,不可不虑啊!”

    接着开口的是刑部尚书萧大亨,他和沈鲤等人没什么交情,但是却和衷贞吉是一派,先前不开口,是因为摸不清楚衷贞吉的态度,此刻见次辅大人表态,自然连忙跟上。

    王锡爵瞥了一眼沉默着的沈鲤,心中微微松了口气。

    有了衷贞吉和萧大亨的这个表态,加上方才赵世卿和李廷机的立场,这个调子算是定下了。

    若是不能讨论出一个切实可行的法子弥补国库的用度,怕是罢矿税也不容易,有了这个调子,他就好交差了。

    凭他对今上的了解,其实今上心中并不在意矿税是否罢黜,反正倭国的那笔赔银大部分都落尽了内库当中,若仅仅是宫中用度,而不拨给外朝应急的话,怕是宫中十年之内都不必担心用度。

    所以皇帝对于征矿税的需求,其实远不如当时荷包空空的先帝,之所以一直卡着群臣,还是担心国库的问题。

    这几年以来,国库入不敷出的情况越来越严重,若不是有倭国的赔银涌入,怕是就要到了寅支卯粮的程度了,这还是内库屡屡接济的情况下。

    而内库也不是个摇财树,照理来说,内库的银两也应该是自税赋当中而来,只不过这些年国库用度尚且不足,内库也就只能自己找路子,开始征发矿税。

    现在皇帝的内孥不需忧虑,需要担心的是,罢黜矿税之后,税赋问题该怎么办?

    今上的性格,向来是谋定而后动!

    若是拿不出一个合理的方案来处理税赋问题,那就先维持着矿税吧。

    同样的,王锡爵心里清楚,今上心中倾斜于使用一条鞭法,所以才会以张居正试探群臣,但是以他观之,若是有更好的法子,今上也未必就会执着于张居正的改革……

    “税赋之事,乃是户部本职,不知大司徒可有良策?”

    王锡爵微微颔首,将目光投向了户部尚书赵世卿。

    廷议之上,若非特殊状况,主持者一般不会点名,毕竟廷议上更多的是表态站队的问题,而有些时候,沉默也是一种表态,贸贸然把人点出来说话,是得罪人的行为,更重要的是,做官做到这个地步,打太极谁不会,即便是把人点出来了,也未必就能得到实话。

    当然,先前石星的事情便是个特殊情况,石尚书严格来说算是帝党,当初便曾经受今上大恩,才保住了官位,王锡爵请他说话,是想要试探帝党的态度,而结果也没有令他失望。

    至于说现在点赵世卿,则又是另外一种情况了,因为廷议的调子已经定下了,剩下的讨论不牵扯政治立场,是纯粹的技术性问题,自然要请专业的人来解决……

    “元辅,实不相瞒,方才次辅大人和萧尚书所说的的确是正理,一条鞭法以银代粮,固可充裕国库,但是灾年赈灾却是难处,而且还有个问题就是,朝廷若不收粮食,那么百姓只得将粮食卖给粮商,如此大批的粮食涌入市场,必定会使粮价骤降,所亏者,亦是百姓也!”

    赵尚书也不矫情,事实上,只要大方向定下来,说话也就不必那么多顾忌了。

    “而且不止如此,商人乃逐利之辈,大笔粮食涌入粮商是手中,必将导致收粮之价格骤降,然朝廷收缴税银,终究是要再换成粮食的,朝廷贸贸然将发放给官员的俸禄由粮食换成银两,必然会导致京师之地对粮食的需求迅速变多,彼辈粮商必会趁机哄抬粮价……”

    不过他的这两句话,却是让众臣的眉头都拧了起来,赵世卿说的话其实不难理解,朝廷既然要收银两做税赋,那么百姓手里的粮食自然是要另寻他们卖出去的,这是正理,不然的话,百姓也没银子缴税。

    但是如此一来,粮商必定会趁机打压粮价,而朝廷这边,原本给官员发放的俸禄是银两和粮食各半,偶尔朝廷困难的时候,还会以丝绢,苏木等贵重物品折价发放。

    如今既然税赋全都是以银两形式征收,那么发放的俸禄肯定也要变成银两,如此一来,官员们拿了银子,还要去买粮食,如此突然冒出来这么多需求量,粮商不趁机哄抬物价才怪!

    难不成朝廷辛苦这么一大圈,就是为了让那些奸商把银子都赚了去?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13986/ 第一时间欣赏明谋天下最新章节! 作者:月麒麟所写的《明谋天下》为转载作品,明谋天下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明谋天下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明谋天下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明谋天下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明谋天下介绍:
万历二十一年,朱常洛带着母亲离开皇宫,落魄皇子无人在意!上辽东,下江南,平蒙古,息党争。在大明王朝最后的盛世当中,朱常洛踏歌而来,誓要让我汉家基业绵延万世!这天下,该是我的!谁也不要妄图夺去!明谋天下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明谋天下,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明谋天下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