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盛唐不遗憾TXT下载盛唐不遗憾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盛唐不遗憾全文阅读

作者:朕御山河     盛唐不遗憾txt下载     盛唐不遗憾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一千六百七十四章

    修路是体力活,对于修路的劳力来说,只有吃饱了才能干的动,所以,大唐为他们准备了一日三餐,早上,中午和下午各一顿,上午哟啊干两个时辰,而下午要干三个时辰,一天要干活五个时辰,虽然一天干六七个时辰也能忍受,但李安觉得干活更应该注重效率,一天干六七个时辰也太累了,去掉睡觉和吃饭时间,几乎已经没有剩余时间了,长期持续下去,干活的效率肯定要下降,尤其是身体比较孱弱的劳力,还有那些半大的孩童就更不用说了,他们一天能坚持五个时辰就不错了。

    所谓万事开头难,在最初的这些日子里,李安几乎每天都会亲自到工地上视察,同时,工地上每天也都会增加一些人,尤其是半大的孩子增加的数量比较多,好多不足十岁的孩童也嚷着要来干活,他们的目的自然是为了吃肉,好多孩童在家基本上吃不到肉,只有过年的时候才能吃上,而只要过来干活,每天都能吃到肉,十几岁的孩子回去一说,**岁的孩子就忍不住了,当场流口水的都不在少数,当然了,这些孩子有些太小了,可能一半的工作量都干不了,而不合格与太小的孩子,显然不适合留在工地。

    “最近增加了不少孩童啊!这年龄是越来越小了,真的能当半个劳力吗?”

    一大早就来到工地的李安,看着一群正在干活的孩子,开口问道。

    陈龙不置可否的笑了笑,开口道:“负责招工的是当地家族的长老。”

    李安笑着点了点头,他自然明白其中的猫腻,负责寻找和安排劳力的主要是当地人,而负责提供食物的是大唐小吏,对于这些当地家族的长老来说,哪怕孩童干不了半个工,损失的也只是大唐罢了,而且,大唐如此富庶? 哪里需要在乎少许孩子这点口粮,他们不过是为了让这些孩子能吃到肉罢了,至于是否能干半个工,他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行了? 大唐是外来势力,哪里会在这方面与他们斤斤计较,这些小吏也是不太关心? 反正不过是多一张嘴吃饭罢了,难不成还能把大唐吃穷了。

    当然了,这些长老也不会过分的? 他们把孩童的年龄最小定在了男孩八岁? 女孩十岁? 再小的就不同意了,毕竟? 就算想占大唐一些便宜? 也不能做的太过分了,太小的孩子走路都能摔倒? 哪里能在工地干活,而八岁以后的孩童? 身体强壮一些的? 的确可以顶半个成人? 甚至? 十二三岁的孩童之中,都出现干活不弱于成人的妖孽。

    虽然都是干活的劳力,但个体之间还是有差距的,有的人实力强大一些,体力多一些,也有一些人实力比较弱小,体力不足,干活会觉得累,孩童的差距更大,有些十几岁的孩童已经不弱于成年人了,而他们的同龄同伴却连半分工都干不了,这差距是清晰可见的。

    因为李安亲自出现在工地,所以,干活的劳力们都比较的卖力,就连半大的孩子,也在父母的催促下卖力的干活,李安仔细的看了半天,这些孩童虽然有些力气很小,但干起活来却一点也不弱,都比较的认真,尤其是几名壮孩子,干起活来不弱于成年。

    “看来咱们的奖励机制还可以改改,要专门为这些孩子多设一些奖励,一个半大的孩子干的与成年人一样多,自然要与成年人区分开开,多加一份肉吧!哈哈!”

    李安笑着说道。

    在工地准备的一日三餐之中,除了早餐比较简单不好更改之外,午餐和晚餐都是大餐,都是两荤一素和主粮,外加一份汤水,而额外加一道荤菜,那就是两荤两素了,档次就更高了,这是对干的更多劳力的一种奖励,也是一种鞭策。

    当大唐小吏当众高喊这一决定之后,正在干活的半大孩子们之中,有好多兴奋的大干起来,而那些体力弱的也在努力干活,他们也发现了,经过数日的干活和更好饭菜的支持,他们的力气已经非常明显的增强了,强壮的孩子更强,而弱小一些的也变得强了一些。

    毕竟,一个人的力气本身就是练出来的,多吃好的,多干活,力气就会持续的增长,对于成年人来说,或许增长的不是很明显,但对于正在长身体的孩童来说,力气增长的就非常明显了,所以,孩童阶段是一个人力气增长的关键时期,对于这些过来干活的孩童来说,这未必不是一次机缘,他们既得到了远超家庭提供的食物,同时,还得到了远超平常的体力消耗。

    李安观察了半个时辰,向几名正在干活的半大孩子走去,这些孩子三人一组,干活配合的很好,其中,尤其的一组干的最出色,这一组的三个孩童都有些小胖,但并不是肥胖的那种,是一看就很有力气的胖。

    三人的年纪相差不多,大约都在十二三岁的样子,而从他们的面容可以看出,他们应该是一家人,其中两个是双胞胎,另外一个也是兄弟,也只有亲兄弟才会长的如此相像。

    见李安走来,三个半大小子显得有些紧张,但干活的节奏丝毫不慢,依旧游刃有余的在干活,这让李安很是满意。

    “你们三个干的不错,看进度与成年人也差不多了,中午有两份肉吃了。”

    陈龙开口说道。

    三个孩子高兴的笑了笑,但并没有说话,因为他们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他们说到底还是有些紧张,毕竟,他们都是普通的老百姓,而李安与陈龙一看就是大人物。

    虽然上午的干活时间是两个时辰,但并不是两个时辰连续干活的,没过半个时辰就要歇息片刻,让干活的劳力喘口气,顺便喝口水或者去旁边的茅房方便一下,也可以互相交流一下,想出更好的干活思路。

    趁着干活的间隙,李安走过去与几名百姓聊天。

    “看样子,这三个是你们家的孩子吧!长的太像了。”

    李安看向一名胖胖的中年人,开口说道。

    胖中年人,连忙客气的说道:“是,是我们家三个孩儿,在家没事干,就过来一起干活。”

    “恩,很不错,你们家孩子与普通成人差不都,可以吃两份肉。”

    李安再次说出了奖励。

    “谢谢,谢谢。”

    胖中年人说道。

    “你们一家几口人,都在这里了吗?”

    李安开口问道。

    胖中年人回答:“不是,我们一家十几口呢?能干活的都在这里了,家里还有八十岁的奶奶,三个不足八岁的孩子。”

    “恩,全家都来支援大唐修筑铁路,本官代表大唐,感谢你们家了。”

    李安客气的说道。

    胖中年人开口道:“不敢,不敢,我们只是普通百姓,有活干有饭吃,也不亏的。”

    很显然,这一家人都是普通农民,平时也没有什么事情做,也就是农忙的时候比较辛苦,另外,他们偶尔会上山砍柴和打猎,稍微弄点收入贴补家用,而此次帮助大唐修路路基,并不在农忙的时候,他们正好有空,另外,他们虽然干活了,但能得到不错的食物补偿,也算不上吃多大亏,只是略微显得有些奢侈了,若是帮豪强干活,他们得不到食物,但可以得到一些钱财补偿,但这些钱财很少,与大唐提供的优质饭菜相差不大,何况,帮豪强干活可不会允许全家一起上,女子和孩子都不要的,因为干活毕竟慢了,没有人愿意让一个干活慢的人过来干活。

    要说吃亏的人,自然是有的,比如那些在城池内做生意的小贩,他们做生意自然可以获得不少钱财,而在这里干活却只有吃的,自然是亏大了,但他们不来也不行,随着大量人力被抽调,这些小贩根本就没有生意可做了,尤其是小吃类的生意,几乎没有客人,也就茶馆这些高档的店铺还能继续营业,毕竟,由头有脸的豪强和大小商人肯定不会去干苦力,普通人出苦力,而他们出钱财,所有商人都或多或少的出钱了,而那些摆地摊的小贩显然不可能拿得出钱财,再加上生意搞没了,在豪强的劝说之下,唯有前去干苦力了。

    这些做生意的人才,体力都不怎么好,干活远不如农民,但毕竟还是能干活的,对他们的要求也不高,能干八成就算合格了,这对于他们来说,未必不是一次锻炼身体的机会,其实,小贩同样每天都在干活,只不过,他们干活的强度比不过农民罢了,体力要稍差一些,但比那些大商人就强多了,那些都是作威作福的家伙,都是手无缚鸡之力的存在。

    “对大唐大肆征集劳力修路,你们有什么想法吗?或者说,有什么建议吗?”

    李安开问道。

    胖中年人笑着说道:“不敢,不敢,小人只是一名普通农民,干点体力活罢了,哪里敢有什么想法。”

    “放心,本官想听实话,想什么就说什么,不必有所顾忌。”

    李安再次问道。

    胖商人仍旧笑着摇摇头,表示自己没有任何想法,自己只是过来干活的,对于大唐目前的政策,也没有任何的建议。

    李安又试着问了好多农民劳力,他们都没啥想法,都表示自己只是干活的,能有什么想法。

    而当李安问那些小商贩的时候,这些小商贩就不是没想法了,而是想法太多了,有的提意见觉得一天五个时辰太累了,四个时辰就差不多了,也有的觉得义务劳动太吃亏,每天只有三顿饭哪行,至少也要花点工钱才是,毕竟,他们过来干活耽误了做生意,这对他们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损失,尽管他们无可奈何,可这心里着实不太舒服。

    当然,还有一些提出别的很偏门的要求,甚至让李安苦笑不得的理由,这也让李安看出来了,这些小贩果然够商人,每一个都油滑的很,都在不停的算计,功利心太强了,不如农民干活实在,也不如农民心态平和。

    对于这些干活小贩提出的这些要求,李安自然不会轻易答应了,这些要求太多了,哪里能够满足的了,想了片刻之后,李安就不去考虑这些事情了,就让这些小贩去郁闷吧!

    另外,经过这些日子的惩治,五十名泼皮和乞丐,渐渐的开始走上正轨,不过,他们干活的效率仍旧很低,仍旧时不时的耍无赖,但进度却是真的挺明显的,几乎每一个都有进步,甚至,其中的七八人已经彻底悔改了,每天都能吃上肉了,这让李安非常的满意,李安相信只要持续的改造,这五十多人都能吃上肉。

    虽然已经有少部分改造完成,但这五十多人仍旧被放在一起干活,哪怕吃饭的是也在一起,如此,吃馒头的泼皮看着吃肉的同伴,心里自然非常的不是滋味,眼馋之下做出改变也不是不可能,而李安要的就是这种效果。

    “陈龙,是不是咱们的红烧肉做的不够香,居然还有这么多泼皮和乞丐就是不肯好好干活。”

    李安笑着说道。

    陈龙无奈的苦笑道:“红烧肉做的当真不错,就连我闻着都流口水,而盛给那几个改过泼皮的红烧肉,都是质量最好分量最足得,看来不是剩下的人不眼馋,而是他们积习太深,想要改变太过困难,需要多花一些时间慢慢的磨,反正,这条铁路也不是短时间能够完成的,有的是时间。”

    李安笑道:“说的也是,我倒是要看看,这些家伙还能忍到什么时候,一个月之后,差不多就能改造好了,不过,这是在食物的诱惑下改造的,只怕日后还会变回原形啊!”

    对于这些泼皮和乞丐,李安很想好好的改造他们,这些人也算是人力,若是什么正事儿都不敢,那是对人力的巨大浪费,虽然这些人在人群中的比例不是很高,但到底也是一股力量,改造一个人就多了一分力量。

第一千六百七十五章

    为了节约时间,让干完活的劳力,可以第一时间吃到可口的饭菜,所有准备的饭菜都是提前两刻钟准备好的,当然,也采取了一些保温的措施,让饭菜不至于变凉。

    李安与随行之人在饭菜刚好的时候,就提前进餐了,工地的进餐也并非同时进行,负责管理的小吏等管理者肯定可以优先进餐,而干活的劳力却需要延后一刻钟左右进餐,而负责做饭的厨子,则需要继续延后一刻钟左右,待所有人吃完,厨子还需要收拾碗筷,并着手准备下一顿饭菜。

    管理者的就餐在临时的木屋内进行,虽说环境算不上多好,但还算清幽,而因为条件的限制,广大劳力就餐的环境就相对简陋许多了,在一窝蜂进餐的时候,大部分连板凳都没有,全都蹲在地上吃饭,吃饭的环境相当简陋,但大伙儿还是吃的很开心,哪怕有泥土落入饭菜,他们似乎也并不在乎,自然是习惯了这种吃饭的环境。

    五六百人有大半都是蹲着吃饭的,站着的很少,而有幸得到板凳的就更少了,基本上都分给了那些年龄稍大的人,年轻力壮和孩童都没有坐板凳的资格。

    为了照顾他们吃饭没有板凳和桌子的情况,使用的都是大腕,饭菜全都放在一个碗里,左侧是菜,右侧是饭,捧在手里吃就行了,在吃完饭菜之后,他们要自己拿着大腕去盛汤喝。

    “为什么不给他们准备桌椅,另外,大白天的太阳浓烈,也该多搭一些房子,让他们可以利用吃饭的时间,好好的享受一番。”

    李安开口说道。

    “李侍郎,这些都需要花时间准备,现在修路如此紧张,他们也担心完不成修路任务,所以,把所有人力都用来挖土筑路了? 没有调拨人力准备这些,另外,这些人平时在家干农活的时候? 也都是这么吃喝的,哪里会有这些准备。”

    陈龙开口解释道。

    别说大唐这个时代? 即便是后世的繁荣时代,普通劳力被征发的时候? 也都是蹲着吃饭的? 板凳是没有的,也没有人会为他们准备桌椅? 甚至饭菜都要自己携带? 至于工钱就更不用提了? 这些活儿都是义务劳动,怎么可能会给钱。

    所以,在很多小吏看来,大唐对这些干活的劳力已经非常不错了? 只要他们好好干,大唐小吏并不会为难他们? 甚至还经常给些奖赏,只有那些不好好干的泼皮和乞丐,才会遭到残忍的抽打,为的就是好好改造他们? 让他们认真干活,那些小贩虽然干的也不怎么样,但也最多给些提醒,让他们坚持一下而已,并不会对他们施加暴力,所有劳力之中,只有故意捣乱的人,才会被暴力对待。

    听了陈龙的话,李安觉得也有些道理,不过,还是为这些人准备好一点的就餐环境更合适,这样更容易提振士气,至于准备,其实也不需要什么准备,谁家没有桌椅,直接拿过来就是了,待干完活儿再拿回去就是了,要是防止被人偷窃,可以在上面坐上记号,写上自己的名字和村落名字,只要大唐小吏负责看守和最后分发,必然不会出现多大的事儿,干活的劳力都是附近的百姓,他们的家距离干活的工地不远,那一套破桌子和凳子过来,想来也不是什么难事儿。

    李安将这一要求说出这话,陈龙也表示支持,普通百姓就是再穷,家里难道连几张破桌子也没有么,附近山林资源丰富,对于这些百姓来说,买米要花钱,但获得最简朴的桌子和凳子,却是不需要花钱的,完全可以去山里伐木,然后,利用木头自己制作简单的桌椅,就算自己不会,村子里总有会木匠的人才,请人吃一顿饭,让别人帮忙做一张桌子,也不是什么难事儿。

    干活比较积极的劳力,都获得了额外的一份红烧肉,尤其是几名改过自新的泼皮,获得的奖励最多,碗里至少有几十块红彤彤的红烧肉,那香气飘散几百步毫无问题。

    而那些故意捣蛋不肯干活的泼皮和痴呆乞丐,则只有一个馒头和少许咸菜,他们也不用想抢夺别人的饭菜,在他们吃饭的时候,十几名监工仍旧站在旁边看守,不允许他们乱动,若是与人抢夺别人碗里的肉,监工则直接按倒打一顿,然后没收馒头,不允许他们吃饭,也不允许他们离开,非常的霸道,也许这样做很没有道理,但没办反,大唐就是王法,这几个不过是微不足道的泼皮和乞丐罢了,就算一口气全活埋了,也没有人敢说什么,这就是大国的强势。

    这种利用食物诱惑的办法,还是可行的,短短几天时间就有了一些效果,而之后几日,又有几名乞丐和泼皮被改造过来了,情况一直在向着较好的方向发展,这让李安很是满意,相信要不了一个月,这些泼皮和乞丐,应该大部分都能被改造完成,从而让大唐真正获得这五十多劳力,进而加快修路的进城,让道路可以尽快修通,让铁路可以尽快通车,让沿途可以早一日繁荣起来。

    在修筑路基的同时,沿途的车站也在有条不紊的建设之中,几乎每隔五十里到一百里,便有一座正在建设之中的车站,这些车站的规模自然是不同的,有大车站,也有临时停靠的小车站,铁轨本身是双向车道,而小车站则是四道,其中两道可以用来停车,中等的车站则有六至八道,超过十道的则是大车站。

    因为只有重要的地点才会设置大车站,比如人口众多的城池,非常重要的战略要地,港口和终点站等等。

    按说昂及家石头城,应该算是一处很小的小城了,在这里建设一座小型车站就足够了,但考虑到这里拥有一座非常重要的极品宝石矿,所以,李安决定在这里设置八车道的中等车站,也是骠国北部区域最大的一座车站了,在昂及家车站的前后四个车站,都是只有四车道的小型车站,如此,自然可以极大的推高昂及家所在位置的重要性,让作为本土势力的昂及家可获得极大的利益,只要昂及家人抓住这一机会,必然可以加速家族的崛起,火车开通之日,就是昂及家快速崛起之日。

    其实,李安原本觉得开通六车道就足以了,可为了支持听话的昂及家,索性再增加两条车道,将这里当做骠国北部的中心,有一座极品宝石矿作为支撑,相信昂及家石头城完全具备成为大城池的潜力,日后必然可以加速辉煌起来。

    此时的昂及家石头城的规模太小了,日后必然要大规模的扩建,还好石头城周边有好大的一块无用的盐碱地,这些盐碱地无法种植作物,只能闲置下来,火车站所在的位置就是一片很大的盐碱地,这也是火车站可以肆意扩大规模的基础,剩余的盐碱地也足以将昂及家石头城扩大几十倍,日后只要有需要,随时都可以进行扩建。

    当听到沿途各个车站的建设规模之后,沿途各个家族都被震动了,其中,最高兴的自然是昂及家众人,而德钦等几个家族则颇为心惊,甚至有一种非常害怕的感觉涌上心头。

    “哈哈!真是太好了,咱们家这里的车子要建设八车道,足足是其余车子的两倍,但其实是三倍,毕竟,有两条是火车需要通行的道路,是不能在上面停车的,普通小车子只能听两列火车,而咱们家这里却可以停下六列,足足三倍的停车量,货物吞吐自然也是三倍,日后,咱们家要发达了。”

    在议事厅,一名昂及家新任长老兴奋的说道。

    这名长老的年纪仅有四十多岁,他的父亲刚刚去世不久,他便直接继承了长老的职位,刚刚上任就听到如此好消息,他自然大为高兴,哪怕他的父亲刚刚去世,也无法打消他心中的兴奋心情。

    其余长老就更高兴了,他们都已经知晓自己家族将获得车站副站长的位置,这可是一个肥差,且不说给敌对家族使绊子,仅仅避免被人使绊子这个能力就足够让他们兴奋了。

    “家主当初的决定太英明了,咱们多花的那些钱财和物资都值了,原本咱们还以为大唐修筑的车子都是一样的,沿途每一个都差不多,没想到咱们这里的候车铁轨居然可以比他们多这么多,这一定是大唐看我们昂及家懂事儿,这才给我们带来这么大的好处。”

    一名家主兴奋的说道。

    昂及家家主也难掩心头的兴奋,开口说道:“好了,都别说了,我知道大家都很高兴,的确,咱们的钱财都没有白花,大唐也很是照顾我们,但我们千万不可骄傲大意,要低调行事,千万不可张扬,更不能到处宣扬,要知道,咱们昂及家得了这么大的好处,别的家族肯定非常的嫉恨,咱们不能给他们暗中使坏的机会,各位平时没事的时候,要多与大唐官员走动,多花钱请客,拉近与他们的关系,咱们昂及家日后能否一直繁荣,就全指望大唐了,当然,也更指望你们,你们能否一直拉近与大唐的关系非常关键,要是被别的家族趁虚而入,咱们家族失去车站的控制权,那咱们昂及家可真的就是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别人从咱们眼皮子底下捞金子了。”

    “家主放心,咱们也就在心里高兴就行了,不会到处炫耀的,一定小心低调行事。”

    “家主放心,咱们不会给您惹事的,对了,等日后铁路修通,咱们昂及家这里的店铺和房屋价格肯定会暴涨,咱们是不是该提前准备了,多囤一些房子和商铺也是好的。”

    一名长老说道。

    “何止如此,日后人口多了,就咱们这个小城,只怕面积太小点,肯定要扩建的,扩建城池的计划是不是应该考虑了。”

    有一名长老说道。

    “家主,城外到处都是盐碱地,这些土地不能种植庄稼,扩大城池没多大难度,也就是要花费不少钱财罢了。”

    一名长老说道。

    “你们说的不错,不过,暂时肯定不适合扩建城池,毕竟,大唐在忙着修路,把人力都抽空了,若咱们现在扩大城池,那要调动很多人力的,这不是与大唐对着干么,这样肯定是不行的,待铁路修通之后,咱们再扩大城池就行了,眼下,趁机多屯点店铺和房子是最重要的。”

    “哎,怕是不太容易啊!城内的商人都不是傻子,这个消息透露出去之后,他们肯定都能预测到将来这的商铺会大涨价,哪里会把能升值的商铺卖掉。”

    “没错,最近几家要卖商铺的,价格都增加了五成,而且,买家与他们谈了之后,他们又突然不卖了,然后,他们又增加了两成,把买家气坏了,也不知是否卖出去了。”

    “哎呦,这才刚开始修路啊!这商铺的房价就已经开始上涨了,那要是等路修通之后,那商铺的价格还不得翻几倍啊!”

    “我看至少能翻十倍都不止,要不咱们把商铺买下吧!反正只要买下了,就绝对亏不了,除非大唐得铁路突然不修了,而大唐付出如此巨大的代价,铁路又怎么可能不修,要是突然不修了,那大唐岂不是成笑话了。”

    “哎,要是早下手就好了,这都上涨了快一倍了,有些吃亏啊!”

    “现在要是不下手,以后更吃亏,难道还要等继续上涨一倍的时候再出手,还是当机立断,将这个商铺拿下吧!”

    众长老七嘴八舌的说道。

    昂及家家主笑了笑,开口说道:“好了,诸位不用说了,我已经派人去洽谈了,争取把这个商铺给拿下,另外,别的商铺和住宅只要有贩卖的消息,也要尽快拿下,还有,日后咱们扩大城池的时候,还会新建许多商铺和住宅,这些可都是咱们昂及家的,到时候也不用买,直接收租都是很大的一笔收入啊!”

第一千六百七十六章

    昂及家石头城内不论是商铺还是普通住宅,都几乎在一夜之间价值翻倍,而且,还有很大的上涨空间,无数商人都瞅准了这一机会,准备大肆收购商铺和住宅,一时间,整个石头城内出现了大量高价收购商铺和住宅的消息,在这种情况下,自然进一步推高了商铺和普通住宅的价格,让原本打算卖掉手中产业的人收回了心思,准备再等一等,等价格再次上涨之后再做决定,而等等之后就发现价格还在上涨,于是继续等待,这一等就翻了三倍,四倍,甚至五倍,让城内的商人们唏嘘不已。

    在一处茶馆之中,十几名商人坐在一起喝茶聊天,谈论最多的话题已经从大唐修路变成了昂及家石头城房间的大规模上涨上面,此时,他们对这个话题是最感兴趣的,这也关系到他们的切身利益,这些商人在这座城内,或多或少的都有一些固定产业,作为大商人若是没有几处商铺和住宅,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大商人,拥有房产多的商人自然最为高兴,房价的大规模上涨让他们所拥有的固定资产大规模的上涨,身家突然增加了好几倍,心情岂能不好,而拥有房产比较少的商人,多少都有些遗憾的神色,早知道这里的房价上涨的如此剧烈,他们多买几套就好了。

    其实,在车站建设之前,昂及家石头城就已经上涨过一轮了,在听说大唐要在这里修筑铁路车站之后,商人们就已经意识到,这里的房价肯定要上涨了,但铁路每过五十里就有一处车站,昂及家只不过是其中一环而已,如此,房价虽然上涨,但涨幅也不过一倍而已,之后就稳定了下来,而这一次骤然再次上涨,自然是因为得到这里车站远超其余车站的规模之后才发生的。

    以商人们的敏锐? 自然能够明白车站的大小对商业来说意味着什么? 他们都能够清晰的预见,在未来的某一天? 昂及家石头城会变成一个什么样子,他们都非常清楚? 在车站建设好,铁路通车之后,这里的房价必然还会继续上涨,商业也会非常的繁荣,城池也必然会大规模的扩大,现在下手正是时候。

    当然一个人想到要下手的时候,自然是好机会,可当所有人都意识到这是一个好机会的时候? 那就不是什么好机会了,毕竟,这产生了严重的内卷化,所有人都忙着收购房产,而愿意贩卖房产的人却几乎没有,如此,价格只能不断的上涨,从而被卖房产的人拿捏的死死的? 他们也是无可奈何。

    在他们听说车站的规模足有八车道的时候,他们就知道自己已经丧失先机了,有了这个消息,想要收购房产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最近的房产价格都涨到天上去了,本来还想收购几处的,这些也不用想了,还是省点钱吧!”

    一名商人喝着浓茶,开口说道。

    “谁说不是呢?自从听说车站比别处要大许多之后,急着买房产的人骤然多了起来,卖房子的倒是没有几个了,这能不上涨么,下手早的人都占了大便宜了,而下手晚的人吃了大亏了,甚至都失去机会了,哎!没办法啊!”

    一名紫衣商人开口说道。

    “前些时日,倒是有人一口气买了十几套房产,当时我本想买几套,可耽误了一日之后,房子已经被别人买走了,几乎就这么失去了。”

    一名胖商人郁闷的说道。

    “哈哈!老兄一定是觉得对方一口气卖这么多,必然是急着用钱,价格还有商量的余地,想着杀杀价,让卖家多等等,结果却被别人抢了先。”

    一名瘦老者说道。

    这些家伙都是人精,自然明白这名胖商人肯定是打算杀价的,结果就因为这个错失了良机,让别人抢了先。

    也不能怪胖商人,在当时车站规模的消息没有出来的时候,这里的房价确实没有上涨的空间了,该涨的都涨到位了,而那买家一口气卖十几套房产,这自然会让人怀疑是否急用钱,如此,作为精明的商人,自然乐意趁此机会杀杀价了,哪里想到会被别人截胡,仅仅多晾一天的功夫,十几套房产居然全被人买走了,着实让他有些始料未及。

    这名胖商人自然大为后悔,可世上根本就没有后悔药,他仅仅是为了少花一点小钱,却让自己错过了获得巨大收益的机会,可谓真的是亏大了。

    “老弟有什么值得后悔的,那名卖十几套房产的人,才是真正值得后悔,这一下子损失这么多,也不知到底是什么人卖了十几套房产,几位兄弟知晓么?”

    一名面容苍老的商人,看向众人开口问道。

    众商人互相对视,显然都不太清楚,他们都知道这个事情,但卖房产的是什么人,他们却并不清楚,这也不怪他们,那十几处房产是德钦家的,而且是他们的秘密产业,平时隐藏的很深,一般没有人清楚,但德钦家除了叛徒,所以,他们怀疑这些产业和维持这些产业的人员都暴露了,而他们家族急着去别处发展,所以,这才迫不及待的撤离,进而便宜了买下房产的人。

    “对方不知道是什么人,看上去挺神秘的,跟我接触的人一看就不是主子,算了,说这些干什么,现在想着买房子已经不现实了,想卖的也都捂在手里等着涨价呢?咱们还是想想将来这里扩大城池之后的事情吧!到时候,新扩大城池之中,比如要盖很多房舍,咱们还有机会。”

    胖商人开口说道。

    众商人闻言,全都认可的频频点头,他们现在已经买不到房产了,但将来新建房产之后,他们或许还能有机会,毕竟,扩大城池之后,新建的房产也不可能都捂着,必然要拿出一部分卖给商人,而他们作为地位最高的商人,自然有机会拿下一些房产。

    “你们觉得以后扩大城池,新建许多房舍,是昂及家负责,还是大唐负责,又或者他们共同负责?”

    一名商人问道。

    “应该是昂及家吧!咱们这里现有的城池和房舍都是昂及家建设的,这里就是昂及家的地盘,以后就算扩建,自然也还是昂及家负责了,这还能有什么疑问。”

    胖商人说道。

    “我看未必,这里是昂及家的地盘是不错的,但那极品宝石矿也是昂及家的啊!结果还不是让一半给大唐了,既然宝石矿能够让一半给大唐,那么,扩大城池的时候,为什么就不能让一半给大唐呢?”

    “言之有理,都说君子无罪怀璧其罪,昂及家不过是一个小势力,若是没有大唐的帮助,他们哪里能占有那么好的极品宝石矿,估计早就被人抢了吧!”

    “是啊!没有大唐的帮助,昂及家早就被灭掉了,他们为了回报大唐,拿出一部分利益给大唐也算是交保护费了,大唐拿着也心安理得,以后扩大城池,说不得是与大唐一起干,到时候,他们肯定要拿大头,留下一部分卖给咱们,到时候咱们一定要抓住机会,万不能再次失去机会。”

    “这也不好说,万一他们只租不卖呢?我可是听说了,在大唐的长安城之中,就有不少朝廷直接控制的商铺和房舍,只是租给商人和百姓,但却并不贩卖,这些房舍一直都是大唐朝廷的,昂及家与大唐走的如此之近,难保他们不会学大唐的做法,以后扩建的房子只租不卖,如此,咱们就只能年年交租了。”

    “但愿不会如此,要是只能租房的话,那咱们可就亏了,租房年年都要给钱,最后房子还不是自己的,还是自己买下一处房产比较好。”

    一群商人在一起闲聊了起来。

    在德钦家密室,德钦家家主的心情很是不好,他万万没有想到,大唐在昂及家这里建设的车站,居然比别处大了那么多,如此,他之前的规划就吃了大亏了,他急急忙忙的卖掉昂及家石头城的产业,去南方百里外的另一处车站买了一批房子,结果,昂及家这里因为车站规模比较大的缘故,房产迅速涨价,而德钦家新买的房子却持续掉价,哪里的商人也都非常清楚,昂及家这里才是未来的商业中心,所以,他们急着卖掉手里的房子,准备去昂及家石头城买商铺做生意,一生一降让德钦家损失惨重。

    早早卖掉昂及家石头城的产业,让他们少赚了许多钱,真真的亏大了,而急忙买下的百里外房产却掉价了,又让他们损失了一把,两头损失让德钦家家主懊悔不已,就算躲着昂及家,也不该让家族损失这么大,尽管,他们实际损失的只有新买房子掉价的部分,但原先卖掉的房子已经涨价多倍,在德钦家家主看来,则就是他们家族的损失,若是玩几日卖掉,他们家的房产就能多卖好几倍的钱财,而这一下全都没有了,这心里能不郁闷就怪了。

    “棋差一招,棋差一招啊!真是太让人郁闷了。”

    德钦家家主懊悔的在密室内来回的踱步。

    新买房子掉价并不是太多,损失算不了什么,并不让他心疼多少,但卖掉的房子,如今才几日的功夫就涨价五倍了,而且,还有继续涨价的潜力,这就让他非常肉痛了,要知道这十几处房产大部分都是价值较高的大房产,最大的一处是一个五进的院子,三进,四进的房子也有几套,另外,还有一间两层的酒楼,规模颇大,这十几套房子,原本的价值就很高,而在上涨五倍这,那更是天价,而就因为他的一个决策,让这天价的房产属于别人了,让他们家族损失了大量的资产,他如何能不郁闷。

    “家主,房产已经卖掉了,现在后悔也晚了。”

    一名长老叹息道。

    很明显,这名长老心里是有怨气的,当初德钦家家主要求急卖房产的时候,他是出言阻止的,但家主却一意孤行,非要把房产卖掉,这下损失惨重了,他心里自然埋怨家主,但嘴上又不敢说什么,只能用语气表达自己的不满。

    德钦家家主自然明白是自己做错了,可他毕竟是家主,就算做错了也不能随便承认,否则会大大降低他作为家主所拥有的权威。

    “罢了,事情已经过去了,现在考虑这些也是无用,那里毕竟是昂及家的地盘,而咱们家与昂及家已经是死敌,也曾做过让昂及家损失惨重的事情,早晚是要遭到打压的,早卖或许还能有所收获,若是晚了,万一被昂及家强行收缴,咱们的损失会更大。”

    德钦家家主开口说道。

    很显然,他说的也不是假话,当初为了报复昂及家与大唐合作,没把宝石矿的份额分给他们,他们德钦家联合其余五家,在半路伏击昂及家商队,给昂及家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仅仅核心子弟就死亡上百人,这个事情昂及家肯定是知晓的,但一直没有确切的证据罢了,但谁也不能肯定昂及家就一定找不到证据,另外,有大唐作为靠山,证据也并不是很重要,只要一个怀疑就足够了,只要昂及家怀疑德钦家,就完全可以以此为借口,将德钦家在昂及家石头城得产业全部没收,而曾经的细作叛变了,这名叛变的细作既有可能将这些产业的存在告诉昂及家,如此,这些产业确实随时有被昂及家强行没收的可能,有大唐做靠山,就算昂及家这么做了,他们德钦家也没有什么好办法。

    当然,德钦家家主绝对想不到,他们家的细作虽然叛变了,但并没有将家族在昂及家石头城的产业告诉昂及家,而是带着一家人去了长安城,所以,昂及家并不清楚德钦家埋在昂及家的产业到底在那里,这是知道其中的几处罢了,大部分产业和人员是不清楚的,而德钦家家主只是因为害怕就吓得把所有产业都卖掉了。

第一千五百一十四章

    熔炉是比人还要高的大熔炉,其实,设计的矮小一点也可以,很多冶铁小作坊的熔炉就很小巧,不过,熔炉越大越厚,所能冶炼的铁矿石数量越多,产品的质量也越好。

    对于产量来说,小熔炉数量多一些也能弥补产量的不足,但在冶炼质量方面,小熔炉远不如高大的熔炉好用,又高又大的熔炉,可以获得更高的温度,而这些是小熔炉所不具备的,所以,冶炼的产品质量自然要次一点。

    太过于矮小的熔炉,炉子的厚度肯定不会很大,这样对于内部的温度上升自然是不利的,而高大的熔炉,就可以把炉子的壁厚做的更厚实一些,这样,热量更加不容易散发,全部都集聚在炉子之中,冶炼的效果自然更好一些。

    当然了,要想增加火候,光靠熔炉壁厚的保暖还是不够的,还需要增加火力,而增加火力的最好办法,并不是多塞燃料,而是要增加氧气,也就是所谓的鼓风,把更多的风鼓入熔炉,可以让熔炉内部的火头变得更大,内部的炉温自然也就更高了。

    而把空气更多的鼓入熔炉,最好用的办法,就是使用风箱这种工具,这种工具在大唐之前的几千年前就已经有人使用了,算是一种非常古老的工具了,对于制作风箱,当地人也是会的,毕竟,原理也太简单了,当地的铁匠在修理农具的时候,也是需要风箱加大火力,然后才能把农具烧红,并进行修理。

    据说最早使用于强制鼓风的器具为扇和吹管,古埃及金匠曾经使用带陶风嘴的吹管,印加人有时以十余根铜管同时吹炼。稍后,发明了以兽皮制作的鼓风皮囊,囊的两端分设风管和由操作者控的活塞进风口。此种简陋的鼓风器在近代仍然被一些地区采用,进风时,操作者用绳索拽起皮囊,随后踩下,将风鼓入炼炉内,每炉配备鼓风器四具,两人相向操作。

    风箱是一个既简单又实用的小发明,形状是方形的,属于长方形箱子,箱子的两端各有一个进气口,用手将长方形箱子拉出时,空气从远端被吸进来,当它被推进时,空气则从近侧被吸进来。在向里和向外的两个过程中,空气被吸进箱内,而在这两种情况下被压缩部分的空气被推进到一侧室中,并在那里通过排气口被排出去,它不仅能鼓风,也能喷射液体。

    自古以来,不但冶炼行业需要使用风箱,就算是普通老百姓的家里,也有使用风箱的,因为使用风箱之后,家里的灶火会烧的更旺,对于做饭是大有裨益的,使用是非常频繁的。

    因为这里本身就有风箱,所以,风箱是不需要现做的,直接用旧的就行了,而李安设计的风箱自然更加的先进,不过,越是先进的风箱,制作的时候就越是耗费时间,因为急着冶炼,所以,他们把铁匠铺的风箱给搬了过来。

    不管是好风箱,还是普通的风箱,只要能用就好,能用的风箱就是好风箱,为了增加鼓风的效果,他们几乎把所有能找到的风箱全部都给拿来了,这样多个风箱一起鼓风,效果自然会更好。

    木炭很快就被点燃了,铁矿石和助溶剂石灰石也放入了熔炉之中,由于熔炉太高大,所以,在熔炉的旁边设计了一个带梯子的高台,以方便讲原材料放入熔炉之中。

    因为木炭的火焰太小,几名壮汉拉动风箱,顿时,木炭的小火焰一下子就飞起来了,火焰的高度增加了很多倍,炉膛内的温度也上升了很多倍。

    接下来就是比较枯燥的冶炼过程了,不停的拉动风箱,时不时的放入合格的木炭,只要如此维持下去,熔炉内的铁矿石是一定会被冶炼成铁水,这只是时间的问题罢了,这个冶炼过程所需要的时间肯定比较长,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完成的。

    而李安也能利用这段时间,对这些姜姓族人进行一些基础的培训,并指导他们进行工坊的建设。

    工坊的土地平整工作,是一项非常辛苦的工作,因为凡是高出来的部分,全都是坚硬的石头,而不是松软的泥土,所以,清理的时候非常的费劲,也正是因为这里的石头太多了,所以,才没有在这里种植庄稼,到处都是石头,根本就没法种植庄稼,较为平整的地方也有不少石头,也同样有不少石丘,而这些石丘也是必须要清理的,否则,干活的人会很容易被绊倒,从而导致受伤情况的发生。

    房屋和更多熔炉正在建设之中,这些工作与平整土地是同时进行的,这样才不会导致窝工情况的发生,便于快速将所有工作全部做完。

    因为地面的石头太多了,所以,建设房屋的时候很费劲,在挖地基的时候,要使用凿子才行,尽管搭建的都是比较简易的房屋,但为了房屋的坚固耐用,必要挖地基,将木头柱子放入地基之中,这样搭建的房子才足够的结实,要是全部放在上面,一旦遇到大风天气,这些房屋很有可能全部被吹跑,对于如何建设坚固耐用的房屋,当地的百姓是很有经验的,他们了解自己所住区域的气候特点,知道什么时候会有大风,有多大的风力,从而有针对性的进行建设,确保建设的房屋不会被大风吹走。

    要想快速建设房屋,最好的用料自然就是木料了,采用木料建设的房屋,可以极大的节约建设的时间,毕竟,木料很轻的,原料来源也足够充足,几根木柱子立好之后,顶部再用木头架子搭好,再在顶部铺设茅草和黏土,基本上就可以得到一座比较简易的房子了,而若是建造石头的坚固房子,那就太耗费时间了,一间房子都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建造完成。

    这些石头的永久房子,以后是肯定会建设的,但现在急需很多房舍,所以,只能先建木头的房子,石头和砖头等原材料正在准备之中,待准备充足了之后,肯定要建设坚固的房子。

    此处最多的资源是石头和木头,因为是山区,漫山遍野都是石头和树木,这两种资源多的不得了,黏土也有不少,至少,是足够使用的,石灰石只有一座山拥有,但量比较大,当地百姓建造房屋和石头城的时候,用的就是石头和石灰石,石头作为基础,而石灰石建工之后可以得到石灰,用石灰粘合石头,可以让城墙更加的坚固,建造的房子还能有防虫的效果。

    当然了,石灰石除了能够用来盖房子,做冶铁的助溶剂,同时,还能用来制造水泥,这种材料对于建筑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原材料,而当地的另外一种原材料黏土则可以用来烧制砖块,有了这两种材料之后,盖房子就更加的容易了。

    当地并没有这个技术,所有的房子,好一点的是石灰粘合石头做的,普通的就是木头制作的,更差的是黏土和干草垒的房子,这完全是因为当地的技术比较的落后,并没有掌握制砖和制造水泥的技术。

    砖块的技术很早就有了,到了大唐时代造就已经非常成熟了,但西部羁縻区并没有获得这份技术,而且,似乎也没有那么迫切,至于水泥这种产品,完全就是李安带来的新东西,当地人不掌握这项技术也是很正常的,其实,李安早就将技术公开给很多人了,但凡是得到技术的人,都不太愿意将技术传给别人,在大唐的内地,由于对水泥有迫切的需求量,所以,某个地区要是产量少了,朝廷就会亲自将技术送过去,而羁縻区这里都没啥大型建设,对水泥几乎没有需求,自然也就没有人关心这个地区是否掌握这项技术了。

    当地没有掌握制造水泥的技术,这个只能是暂时的,因为很快大唐就要在这里修建道路了,而修路对水泥资源的需求量是极大的,而水泥的成本又不高,从远处运水泥到羁縻区,价格起码要翻好几倍,实在是非常的不划算,只有在当地采购才是最合适的,而当地要是没有水泥工坊,那对于建设道路来说,就是一场灾难了。

    在后世的很多城市,全部都有水泥工坊,就没有一个建设中的城市没有水泥工坊的,水泥是建设城市所必须的原材料,而且,非常不利于长途运输,在运输的过程中也非常容易造成严重的污染,所以,不论从哪个角度去考虑,都必须要在当地建设水泥工坊。

    哪怕当地没有石灰石矿脉,那也可以将石灰石运输到当地,然后,就在当地进行水泥的生产,毕竟,运输石灰石也比运输水泥要方便,水泥在路上遇到下雨就废了,而石灰石却不怕。

    李安对于建设这里的道路已经有想法了,是沿着河流建设的,而如此一来,就必然要建设很多立柱,这些对水泥的需求量很大,所以,必须要把制作水泥的技术全部传给当地的部落,让他们掌握这项技术并试着进行生产,待大唐帝国过来修路的时候,可以大量增加产量,将水泥卖给朝廷,这样真的能够挣不少钱。

    姜姓部落的人口本身就不多,李安都有些担心他们的人力不够了,冶铁工坊,水泥工坊,制砖工坊,这些都需要不少的人力。

    而朝廷一旦要在这里修路,肯定要征发部分当地的族人,以加快建设道路的进度,这样,部落的人力就更加的紧张了,到时候,其余部落的人力肯定也要一起被征发,而别的部落的地盘上,是否也会有各种矿产资源呢?对于这一点,李安暂时还不是太清楚,或许别的部落的地盘上也会有不少资源吧!

    当地河流边上的沙子都是细腻的河沙,质量非常的不错,完全符合建筑的要求,水泥的原材料石灰石也是充足的,只要石头更是多的数不清,这样一来,生产混凝土的所有原材料都齐备了,而且,想要多少产量就能生产多少产量。

    铁矿石的充足保障了铁的产量,而铁是制造钢筋的原材料,有了钢筋之后,制造立柱路墩的所有材料就都齐备了,建设就可以非常顺利的进行下去了。

    “这些立柱全都是新砍的树吧!”

    李安看到几名当地族人在建设房屋,立在坑里的木柱子,上面还有青色的树皮,很显然,这些都是新砍的大树,或许就是在附近砍的。

    “是的,昨夜新砍的树。”

    族人说道。

    不止一个立柱,周围所有的立柱全部都是新鲜的树干,应该都是昨夜新砍的树干,这也难怪,这里需要建设很多房屋,对木料的需求量很大,除了去山上砍树,还真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

    放置立柱的所有凹坑,全部都是当地族人用凿子凿出来的,因为这块土地的下方全部都是石头,有的地方裸露的全部都是石头,而有土壤的地方,土壤的厚度也很薄,最后的土壤也不会超过半米,下面全部都是石头,而按照李安的估计,就是这很少的一些土壤,也是从别处被风吹过来的,常年累月的积累之后,这里就形成了几块有泥土的绿洲,这些泥土虽然都比较的浅,但生长很多小灌木和杂草还是没有问题的,杂草的生命力足够坚强,哪怕很薄的土壤下面全是石头,这些杂草也能很好的生存下来。

    野草在石头缝里都能生存,何况有一定厚度的土壤,只要当地风调雨顺,时不时的下一阵小雨,这些泥土就不会全部干掉,上面的野草也就不会干死,就算表面看着好像干死了,只需要再来一阵小雨,这些看似干死的野草就会再次吐出嫩绿。

    因为要建设冶铁工坊,所以,这里的所有野草全部被铲除了,以后估计也很难再长出来了,毕竟,有大量人员来回的走动,土壤都被踩死了,就算是野草也无法生存。

第一千五百一十五章

    姜姓族人越聚越多,各个分支都抽调了一半以上的人力,以尽快将冶炼工坊建设完成,这些人马陆续赶来之后,累了一夜的大族和二族的人马都回去歇息了,他们休息过后,夜里还会继续过来干活,以确保建设的进度不受影响。

    第一个熔炉已经在冶炼的过程之中了,要不了多久,第一炉的生铁就可以出产了,更多的熔炉也正在建设之中,相信用不了多久,这里就可以批量建设大量的生铁了。

    有了足够的生铁,对于提高姜姓部落的生活水平,具有非常好的作用,同时,李安也会将打造各种农具的技术交给他们,让他们掌握一些热处理的工艺,这样打造出的农具才能坚固耐用,才能不会轻易的被损坏,这一点非常的重要,守着大量的生铁,若是不能建设各种铁器,那就太吃亏了,贩卖生铁和贩卖铁制品,这个利润方面的差距是极大的。

    若是缺乏打造合格质量铁器的能力,就必然要将生铁贩卖到蜀中,然后从蜀中购买所需要的铁制品,然后运回西部羁縻区,这样一来一回不但耗费时间,利润被别人赚去了,而且,会有一种受制于人的感觉,最主要是铁很重,运输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来回运输完全就是浪费人力,在当地冶铁之后,就在当地进行铁制品的打造,这个无疑是最合适的。

    对于铁金属的热处理工艺,李安知道的还是不少的,同样是铁元素,经过不同的温度进行处理,所能得到的金属性能是完全不同的,硬度,刚度,韧性都是不同的,所以,热处理工艺是非常重要的,姜姓部落之所以有铁匠,却只能做一些基础的修理和打造并部需要高质量铁制品的原因,就是因为缺乏足够的热处理技术,在没有出色热处理技术的情况下,打造出来的铁制品的性能会受到很大的抑制,会导致铁器很容易损坏,要不就是达不到使用的性能。

    比如当地非常重要的铁凿子,对质量的要求就非常高,要是质量不够好的话,要么是使用的时候被砸断掉,要么是直接弯了,而不论是断了还是弯了,都意味着无法再继续使用了。

    姜姓部落的这些工匠没有能力,利用生铁制作出足够硬度和韧性的铁凿了,同样的,就算是普通的农具,打造出来的质量也很不乐观,让当地的族人都不乐意使用,于是,只能去蜀中购买质量过关的各种铁制品,然后,若是这些铁制品长期使用的时候钝了,当地的铁匠会进行一定程度的修缮,相比于制造合格的铁制品,修缮铁制品就要容易的多了,合格的铁制品已经被热处理合格了,修缮的时候也不会导致性能的下降,所以,当地的铁匠完全有能力进行修缮。

    被征调过来干活的族人,全部都是男子,最大的应该有五十岁左右,最小的有十五岁,这个年龄区间的男子,全部都属于合格的劳力,部落的女子也能干活,不过,只要男子够用,就不会轻易动用女子,铁矿这里太乱了,女子过来了会不太方便的。

    第一炉的铁矿石正在冶炼之中,距离出炉还需要一些时间,这个实在是急不得,冶炼铁矿石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完成的。

    高炉冶炼算是所有冶炼之中,非常高效的一种冶炼方式了,这种冶炼方式有很多的好处,是古代人民非常喜欢的一种冶炼方式,非常的高效和廉价,对于成本控制有极大的优势。

    冶炼工坊的建设进度很快,而搜寻段俭汉的队伍,仍旧没有获得任何的消息,这货不知道躲到哪里去了,居然始终找不到。

    “李侍郎,这冶铁看来也没有那么难啊!石头都已经开始化了,铁水都出来了,出来了。”

    二族长非常兴奋的说道。

    这货最为贪财,常年做生意的他,对于冶炼铁能挣多少钱,自然是非常清楚的,他也曾经做过生铁的生意,从蜀中购买过不少生铁,卖给自己和临近的部落,从而挣取一定的差价,对于生铁的价格,没有谁比他更清楚了,尽管这些年,蜀中的生铁价格有了一定程度的下降,但价格还是比较高的,尤其是生铁贩卖的量一般都很大,总体来说,仍然属于价格比较高的大宗商品。

    当地拥有非常庞大的铁矿石蕴藏量,这就意味着只要开足马力生产,就可以得到数量非常巨大的生铁,倒时候,就可以大量的外卖了,大量的生铁自然是可以卖很多钱的,这将极大的改变当地族人的生活水平。

    与贩卖粮食兽皮相比,贩卖大量生铁的价值显然更大,而且,粮食能贩卖的并不多,大部分要留给自己,兽皮也受制于大山里猎物的数量,想要提高更多的数量也是很难的,如此一比较,生铁的价值就更大了,生铁是由铁矿石提炼的,而山上有大量的铁矿石,如此,只需要投入足够的人力进行开采,就可以得到数量非常可观的生铁资源了,而这一点是粮食和兽皮所不能比的,按照二族长的预计,有了大量的生铁资源之后,他们贩卖出去的物资所能得到的收入至少能翻十倍,这会极大的提高当地百姓的生活水平,也难怪二族长看到铁矿石化成铁水会如此的激动。

    这还只是贩卖生铁的利益,二族长要是知道李安会交给他们铁制品的热处理工艺,估计,他更是会高兴的跳起来。

    同样重量的生铁与铁制品,在价格方面的差距是极大的,铁制品的价格至少也能达到生铁的两倍以上,甚至还要更高一些,铁制品的价格,取决于铁制品的质量,不同质量的铁制品,价格差别是很大的,同样是十斤生铁打造的铁制品,质量好的可以卖出生铁价格的几十倍,而质量一般的,有可能只可以卖到比生铁稍微贵一点,差距真的是非常的巨大。

    常年去蜀中做生意的二族长,对蜀中铁制品价格的差距是非常清楚的,同样是铁凿子,蜀中不同铁匠制造的铁凿子,价格方面的差距极大,便宜一些的只有昂贵产品价格的三分之一,但他还是更喜欢买贵一旦的,因为贵的质量更可靠,使用的时候不容易出现问题,而便宜的凿子,在凿石头的时候,很容易就会有磨损,用个三五天就要去铁匠铺修理一番,这实在是太让人难受了,性价比太低了,还是质量好贵一点的比较好用,不用几天就跑去铁匠铺修理凿子,从而极大的提高干活的效率。

    曾经二族长也买过一些生铁回来,让本族的铁匠试着打造铁凿子,结果打造出来的凿子,由于质量严重不过关,连一天都用不了,用一段时间尖端就炖了,凿石头的时候非常的费力,用更大的力气则很快又会将整个凿子弄弯,实在是不堪用,没有办法只能放弃自己制作,改为从蜀中购买。

    二族长的内心实在有太多的无奈,他也很想让姜姓一族的百姓过上更富裕的日子,可本族所能拿得出手的物资实在是太少了,这些少量的物资,根本就兑换不了太多的物资,买很多粮食才能换到少量的铁制品,况且,当地缺乏的又何止铁制品一样,盐巴,白糖,布匹等各种生活物资都很缺乏,而这些都需要他们拿自己多余的粮食,还有辛苦打猎获得的兽皮去交换,偶尔采药能获得名贵药材,倒是可以大发一笔横财,但名贵药材是很难获得的,总体上来说,姜姓部族还是很贫穷的,小日子过得真不怎么样。

    而这一切都将因为铁矿石的开采,而变得完全不一样,只要生铁产量大幅度增加,他们部落就可以大量贩卖了,倒时候肯定能挣不少钱,而他们要是知道李安会交给他们一些热处理的技术,估计内心会更加高兴的。

    “二族长去过冶炼工坊吗?”

    李安开口问道。

    二族长摇头道:“没有,没去过,这也是第一次知道冶炼工坊原来是这个样子,这冶炼工坊都是机密,怎么会随便让外人看呢?都不让外人靠近的,怕偷学了去。”

    这货说的一点没错,对于很多工坊来说,如何冶炼铁矿石也属于商业机密,一般情况下是不会随便告诉外人的,以防自己的核心技术被别人学了去,要知道一个好一点的冶炼方式,是可以极大的节约冶炼成本的,会让矿主获得更低廉的成本,从而可以赚取更多的利润,如此好的挣钱方法,自然不会轻易告诉别人了,否则,别人也把成本降下去了,自己肯定会有损失。

    人一般都是自私的,考虑更多的都是自己的利益,是不会为别人考虑的,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可不是一句空话,而是实实在在的大实话,不为自己考虑的话,自己的利益早晚是要被别人抢走的,而没有任何一个人,希望自己的利益被别人抢走,都希望能够一直维护自己的利益,不让自己的利益有所损失。

    而正是因为人都太自私了,所以,古代有很多非常精良的技艺,到了后来都失传了,因为有技术的人,不会轻易将技术传给别人,只会传给自己信任的儿女,或者是自己的徒弟,这样一来能学到技术的人就很少,一旦自己的儿女和徒弟意外身死,那么,这个精良的技艺就失传了,就会永远的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成为让人叹息的无奈。

    就算是后世的文明社会,技术的封锁同样非常严重,富裕的国家为了让自己的帝国永远富裕,永远凌驾于别的国家之上,永远享受优越感,会想方设法的封锁自己已经获得的技术,不让别人国家获得。

    当然,这样倒也可以理解,虽然不厚道,但别国也不能说什么,谁让这是别人发明的技术呢?辛辛苦苦研究出来的东西,怎么可以随便送给别人分享呢?

    但还会有更加严重的技术封锁,那就是当别国也学会了一定技术之后,他们会通过封锁上下游的供应来打压,从而让别国主动放弃各种技术的研究。

    就比如姜姓族人若是突然学会了锻造非常先进的各种铁质工具,比蜀中铁匠锻造的还要好,可以卖出很高的价钱,但生铁是从蜀中铁匠铺进的货,如此,蜀中的铁匠铺为了维护自己的整体利益,或许就会直接断供西部羁縻区的生铁资源,如此一来,西部羁縻区的铁匠没有了原材料,就算自己有再好的锻造技艺,那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所有的技艺全都成了摆设,变得一点意义都没有了。

    被别人卡住原材料,没有什么比这更让人痛苦了,所有的原材料只要缺少了一样,锻造就无法进行下去。

    而后世的技术封锁,可比这个容易多了,后世的一个技术需要的原料和零件,都有几万个,只要一个核心零件被限制了,一个技术产品也就完蛋了,拥有核心技术的帝国,为了限制下面诸国的发展,会想尽一切办法进行打压,下面诸国一旦有了什么先进的技术,他们就会把其中的某个部件进行限制,从而让下面的国家无法生产这种先进的技术产品,从而牢牢的把握住主动权,卡死下面的国家,可以说非常的毒辣,非常的过分,非常的让人痛恨。

    李安最讨厌这种人为的技术限制了,一些最核心的技术可以限制一下,防止技术外泄,但对于冶铁和生铁的热处理,这些最基础的技术,李安根本就不放在眼里,所以,自然要将这些技术交给姜姓部落,让他们也掌握这项技术,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铁制品和生铁的价格,而这些铁制品价格越低,对于整个帝国来说越是有利,铁质农具的价格越低,在普通百姓之中的普及率就越高,必然可以极大的提高大唐帝国农业的发展。

第一千五百一十六章

    李安已经做好打算,要把铁制品的部分热处理技术传给姜姓部落,以后遇到别的有铁矿资源的部落,也同样不会藏私,目的也是很明确的,那就是要让更多的人获得冶炼和生产合格铁制品的能力,从而极大的提高市面上的生铁和铁制品的数量,降低它们的价格,让广大的老百姓获益。

    同时,市面上有了更多的生铁和铁制品,就意味着大唐帝国可以拥有更多的建设资源,建设各种大型基础设施的时候,可以有更多的选择,修路铺桥的成本都将大大降低,对于普及大唐的基础设施有巨大的好处,可以更快的普及大唐的基础交通,而只要交通情况改善了,经济状况肯定也会极大的改善,可以让大唐帝国变得更加的富裕,所以,李安这么做是绝对正确的决定,有些技术就是要多多的泄露,泄露的越多对大唐就越是有利,而有些核心的技术是不能随便泄露的,否则,就会威胁大唐帝国的安全了,比如新发明的火药技术就不会随便泄露出去,这个威胁实在是太大了,是万万不能泄露出去的。

    二族长还不知道李安要把生铁的热处理工艺告诉他们,他也不敢有这方面的奢望,毕竟,李安为他们姜姓一族做的已经够多的了,普天之下怕是没有人能做的比李安还要好了,没有人会像李安这样对他们如此的友好了。

    “二族长,你们这里有铁匠吗?”

    李安看着周围干活的众人,开口问道。

    二族长忙道:“有啊!当然有了。”

    说完将正在干活的几名铁匠给叫了出来。

    这几名铁匠,看着都很是壮实,胳膊比常人要粗壮,这都是常年干活导致的,因为需要常年干活,所以,胳膊自然比常人要粗壮一些,非常的有力气。

    “你们平常打铁,都打些什么?”

    李安开口问道。

    “就是修修补补,帮族人们修理工具和农具。”

    一名铁匠开口说道。

    其余几名铁匠闻言,只是尴尬的笑了笑,并没有说话,很显然,他们的技术都很差,除了修理铁器之外,就只剩下打造一些简单物品的能力了。

    这样低技术的铁匠,其实,都不能称为一个合格的铁匠,这样的铁匠太不合格了,对于李安来说,这样的铁匠是必须要进行技术改造了,要让他们拥有足够强大的铁匠技能。

    “只能修修补补,这可不行,这么点能力怎么能算是一名工匠呢?铁匠就要名副其实才行,至少最基本的农具要能打造,现在干活使用的工具都要会制作才行。”

    李安开口说道,提出了做一名铁匠应该拥有的技能标准,只会修修补补的铁匠,不是一个合格的铁匠。

    一名铁匠似乎尊严受到了伤害,忙解释道:“我们其实也是会打造一些工具的,只是我们打出来的工具没有蜀中买来的工具好用,族人们都不要我们打造的工具,都要买蜀中的工具,长此以往我们也就不打造工具了,直接改行负责修理了,偶尔闲着没事才会自己打造一点工具。”

    李安自然明白他们的意思,笑着说道:“打造的工具不好用,那还不是不会打造,这有什么区别吗?”

    “之前也都用的好好的,自从大家用惯了蜀中的工具之后,这才嫌弃我们自己打造的工具。”

    一名铁匠委屈的说道。

    李安说道:“不管怎么说,那还是你们的技术不够好,若是你们的技术足够好,打造出来的工具非常好用,族人们又怎么会不用呢?”

    “说的是啊!还是我们打造的工具太不好用了,这都怪我们。”

    几名铁匠终于算是认识到错误了,知道是自己做的不够好,这才导致了自己的族人不愿意用自己打造的工具,这让他们感到很是惭愧,但他们的技术也是父辈和本族的师傅教的,他们的师傅也只有这样的能力,他们也很是无奈。

    二族长似乎感觉到了什么,兴奋的问道:“李侍郎是打算帮助这些孩子么?”

    李安笑着说道:“这是自然了,这个也没有什么难的,只要他们愿意去学,我可以教会他们。”

    二族长和几名铁匠闻言,全都兴奋的难以自持。

    “还不快跪谢。”

    二族长连忙让几名铁匠族人给李安磕头。

    “起来,都起来,不必如此,大可不必如此。”

    李安将众铁匠扶起来,并表示一定教会他们如何正确进行热处理,这个简单的热处理工艺是不难学的,很容易就能学会。

    几名姜姓部落的铁匠,自然万分的兴奋,他们做梦都没有想到,李安居然会把热处理的技术无偿交给他们,如此,他们以后就能自己打造各种工具和农具了,收入将大大增加,而更为关键的是地位的提高,之前,因为他们打造的工具质量不好,只能负责维修蜀中的工具,这让他们很没有面子,被人看轻的感觉实在很是不妙,而只要他们能制造出与蜀中一样质量的工具,他们就再也不会被人歧视了,不论是自己内心的自豪感,还是在族人们眼里的地方,都会极大的提高。

    “李侍郎,好像差不多了,一炉的铁水都炼好了。”

    一名姜姓族人走过来说道。

    李安闻言连忙走过去看了一眼,发现确实已经冶炼好了,杂质都清理的差不多了。

    “很好,这一炉已经冶炼好了,赶紧放出来吧!准备下一炉。”

    李安开口说道。

    很快,满满一大盆的铁水被放了出来,流入了事先准备好的磨具之中,这些磨具都是一个个方形的盒子,待铁水冷却之后,就能得到一块块的生铁了,这些生铁块不大不小,正好能满足一个人拿的起来,大概也就几十斤吧!

    铁锭做的太小了,会浪费磨具的,而做的太大了,人力又拿不动,显然也是不行的,所以必须要做的不大不小才行。

    在后世的时候,因为有大量机器的缘故,所以,冶炼的钢铁可以做的很大,既可以做成铁锭,也可以做成很长的圆柱体钢材,一根的重量有可能达到几千几万斤,是人力万万拿不起来的,但只要动用机器,就可以很轻松的拿起来了。

    而大唐这个时代,各种机器的数量实在是太少了,而没有机器的帮助,太大的铁锭是无法运输和使用的,尤其对于普通打铁的铁匠,是没有能力配置机器的,这样一来,给他一个几千斤重的铁锭,他都没法处理,只能多给一些几十斤重的铁锭才行。

    大唐所有生产生铁的工坊,所使用的磨具或许不是一样大的,有的大一些,有的小一些,但不论如何,所有制作出来的铁锭,重量都不会很大,都必定是一个人能够拿的起来的。

    大唐并没有制定铁锭的标准,也没法制定,因为就算是同一规格的磨具,所制作出来的铁锭,重量也是不同的,不可能非常的精确,总会有一定的误差,而这个误差导致没法制定统一的标准,反正贩卖的时候是按照重量贩卖的,而不是按照个数卖的,按照重量贩卖无疑是最公平的。

    就算是打造工具,工具的价格也会首先考虑重量,比如打造一把五斤重的锄头,价格方面肯定比打造三进的锄头要贵不少。

    一炉的铁水足足被分在了十几个磨具之中,现在由于是铁水,温度非常非常的高,是绝对不能触碰的,此时此刻,若是有人过去触碰一下,身体必然会被严重烧伤,后果将是非常的可怕。

    铁水的冷却需要一点时间,但这个时间不会很长,或许完全冷却需要的时间很长,但初步固化所需要的时间并不是很长,而只要初步固化之后,就可以拿起直接加工了,将其打造成各种需要的工具形状就可以了。

    “李侍郎,铁水已经变硬了,这还真是铁啊!”

    二族长高兴的说道。

    在铁水初步冷却之后,表面不但变成了固体,而且,颜色也发生了变化,表面的红色逐步褪去,取而代之的是生铁本身应该有的颜色,让人一眼就能看出是生铁,而这自然让二族长非常兴奋了。

    昨日李安才说当地有铁矿石,这才不到一天的时间,第一批生铁就已经出炉了,看着这些之前需要花费很多钱财才能买到的生铁,二族长不兴奋是不可能的,任何人有这样的遭遇,估计都会异常兴奋的。

    这些生铁那可都是钱啊!只要拿出去贩卖,就可以得到很多的钱财,这样就可以买更多的物品回来了,就可以让族人们过上更好的日子了。

    二族长甚至拿了一个铁凿子,对着刚刚初步冷却,还很热的生铁块砸了砸,听到那清脆的撞击声,心里别提有多美了。

    而随着铁凿子的敲击,生铁块也时不时的泛起一阵阵红色的斑点,但很快就消失了。

    “工具都带了吧!我现在就教你们如何锻造质量过硬的铁制品。”

    李安开口说道。

    “还不快去准备。”

    二族长兴奋的就差跳起来了。

    铁匠铺的装备并不复杂,就那么几种,而为了冶炼生铁,很多设备其实早就被搬了过来,不管能不能用得上,先搬过来再说,这倒是方便李安教他们打铁了。

    打铁还需自身硬,而对于这一点,这些姜姓部落的铁匠无疑全部都是合格的,这些家伙长得都很壮实,完全能够胜任打铁的工作,而若是身材瘦弱没有力气,是没法打铁的。

    打铁并不是简单的将生铁打成需要的形状就行了,还需要一定的热处理工艺,甚至,还可以加入其它的金属,从而极大的提高生铁的性能,让生铁具有需要的性能,也就是生产出质量过硬金属产品。

    就比如打造的农具,经过一定的热处理之后,外形虽然没有太大的变化,但硬度和韧性都会有一定程度的增加,从而让农具不容易因为碰到石头而损坏,这样就算是打造出了合格的农具产品了。

    对于加入各种金属制作成合金的后世金属制品,大唐的普通热处理工艺,还是显得他落后了,不过,也是没有办法,谁让大唐的技术基础太落后呢?

    大唐目前所研究出的金属种类,实在是太少了,而合金技术的难度比普通热处理要难得多,不是简单的设备所能制造的,需要很多辅助的设备,而这些只有大型的工坊才能做到,普通几个人的铁匠铺是做不出合金材料的,他们所能做出的最伟大产品,就是普通热处理之后,所制作出的坚固铁制品。

    铁匠炉和风箱很快就组装好了,几名铁匠分工合作,已经把火烧起来了,一块还没有完全冷却的铁锭被放在了操作台上。

    以前打铁的时候,当地的铁匠就是简单的把生铁块烧热烧红,然后用锤子将其打造成需要的形状就行了,而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并没有掌握最为核心的火候问题,所以,打造出来的铁制品质量,总是不尽如人意。

    “你们打个斧头吧!平时怎么打的,现在就怎么打,也好让我看看你们是如何干活的。”

    李安开口说道。

    虽然答应要教会他们打造质量更好的铁制品,但李安没打算亲自动手,要让他们自己干,然后,在旁边随便给点指点就可以了,而对于打铁来说,有时候一个很随意的指点,就能够大大改善产品的质量,让产品的质量提高很多倍。

    几名铁匠开始认真的打铁,斧头是山民非常常用的一种工具,所以,对于如何用一块生铁打造一把斧头,这里的铁匠全部都会,都可以用驾轻就熟来形容了。

    两名铁匠用尽全力催动风箱,让冶炼的火头变得很大,这样才能保证生铁块的软化,而只有软化一些的生铁块,才具有锻造成型的条件,普通的锤击只能对抗较软的生铁块,坚硬的铁块是没法锤击变形的。

第一千五百一十七章

    几名铁匠干活非常卖力,他们分成两组,配合着干活,一组两个人拉风箱,累了就换人,让第二组继续拉,而负责锤击铁块的铁匠也是两组,同样每组两个人,一人锤击一下,以节约体力,如此,便可以保证较高的打铁速度。

    生铁块本身就没有完全冷却,是有一点软的,所以,刚开始打的时候,并没有费多大的劲儿,就把其打造成了斧头的形状。

    李安很满意的点了点头,从这些铁匠打铁的效率和动作,就能看出他们是不错的铁匠,唯一欠缺的就是一些热处理的技巧了,这些技巧其实一点都不难,但只要是别人不告诉你,可能一辈子都不了解,而只要别人告诉了你,马上就能够学会。

    经过一番观察,李安算是发现了,这些铁匠打铁的时候,就是一个劲的添火,让大伙将生铁融化到最时候锻造的温度,然后,就是一步步的将生铁块锻造成需要的形状,而在这之后,他们并没有进一步对这些已经锻造成型的斧头进行合理的热处理,如此,怎么可能得到质量上乘的斧头呢?

    “光靠大火和蛮力是不行的,去弄点井水过来。”

    李安通过斧头的颜色,就能大概判断出此时的温度,对于热处理来说,温度的掌握非常重要,稍微有一点偏差,最后得到的产品质量就是完全不同的,不同的温度会得到不同的质量。

    对于冶炼来说,并不是温度越高越好,生铁在不同的温度会出现不同的状态,而到底加热到多高的温度,取决于到底需要什么样性能的铁制品,需要不同,需要的加工工艺就不同。

    姜姓部落的铁匠,干活都太过于卖力了,加热的时候,似乎把温度提高的太多了,另外,为了增加韧性,还需要进行淬火,而这些铁匠居然连淬火的工艺都没有掌握,真不知道他们的祖先是跟谁学的,打铁的时候居然都没有清水。

    “鼓风稍微慢些,温度已经过高了。”

    李安开口说道,并拿起清水缓慢的倒在发红的斧头上,顿时,新打造的斧头发出了呲呲的响声,听着就特别的舒服。

    “这打铁还需要加水啊!这到底是为什么啊!”

    二族长就站在旁边,见李安往滚烫的斧头上浇清水,好奇的问道。

    这货也算是走南闯北很多年了,自认为见识挺多的,却没有见过蜀中铁匠是如何打铁的,别人也不给他看,以防止技术的泄露,他偶尔也会看到一些,但基本上都是叮叮当当的敲击,还真没看过浇冷水的。

    其实,这个技术在大唐也算比较普遍了,只不过,很多时候为了保密,会刻意的进行隐藏,以防止技术被别人学了去,古代的人都自私的很,一个个的似乎都很担心自己家的技术被别人学了去,所以,基本上都是想尽一切办法来封锁自家的技术,哪怕是一个非常细小的细节,那也不会让外人知晓的,外人想要获知他们的技术,那简直比登天还要难。

    “这个就是淬火啊!大唐的铁匠都这么干,真没有想到,他们把技术藏的这么严实。”

    李安笑着说道。

    “淬火?啥是淬火啊!”

    二族长一脸的疑惑,几名正在干活的铁匠也是一头雾水,他们生活的地方太偏了,居然连淬火都没有掌握,他们的师傅估计就是偷偷的去蜀中看别人打铁,但只是看了一部分,就以为自己掌握了技术,然后就回来打铁了,殊不知,打铁是需要很多技术的,并不是简单的捶打成型就可以的。

    何为淬火,淬火的目的是使过冷奥氏体进行马氏体或贝氏体转变,得到马氏体或贝氏体组织,然后配合以不同温度的回火,以大幅提高钢的刚性、硬度、耐磨性、疲劳强度以及韧性等,从而满足各种机械零件和工具的不同使用要求。也可以通过淬火满足某些特种钢材的铁磁性、耐蚀性等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能。

    按照后世的科学定义,淬火指的是将金属工件加热到某一适当温度并保持一段时间,随即浸入淬冷介质中快速冷却的金属热处理工艺。

    一般常用的淬冷介质有盐水、水、矿物油、空气等,淬火可以提高金属工件的硬度及耐磨,因而广泛用于各种工、模、量具及要求表面耐磨的零件,通过淬火与不同温度的回火配合,可以大幅度提高金属的强度、韧性下降及疲劳强度,并可获得这些性能之间的配合以满足不同的使用要求。

    另外淬火还可使一些特殊性能的钢获得一定的物理化学性能,如淬火使永磁钢增强其铁磁性、不锈钢提高其耐蚀性等。淬火工艺主要用于钢件。常用的钢在加热到临界温度以上时,原有在室温下的组织将全部或大部转变为奥氏体,随后将钢浸入水或油中快速冷却,奥氏体即转变为马氏体。

    与钢中其他组织相比,马氏体硬度最高,淬火时的快速冷却会使工件内部产生内应力,当其大到一定程度时工件便会发生扭曲变形甚至开裂,为此必须选择合适的冷却方法,根据冷却方法,淬火工艺分为单液淬火、双介质淬火、马氏体分级淬火和贝氏体等温淬火四类。

    其中,单介质淬火,指的是工件在一种介质中冷却,如水淬、油淬,优点是操作简单,易于实现机械化,应用广泛,缺点是在水中淬火应力大,工件容易变形开裂,在油中淬火,冷却速度小,淬透直径小,大型工件不易淬透。

    而双介质淬火,指的是工件先在较强冷却能力介质中冷却到三百度左右,再在一种冷却能力较弱的介质中冷却,如先水淬后油淬,可有效减少马氏体转变的内应力,减小工件变形开裂的倾向,可用于形状复杂、截面不均匀的工件淬火,双液淬火的缺点是难以掌握双液转换的时刻,转换过早容易淬不硬,转换过迟又容易淬裂,而为了克服这一缺点,发展了分级淬火法。

    至于分级淬火,指的是工件在低温盐浴或碱浴炉中淬火,盐浴或碱浴的温度一般比较高,工件在这一温度停留几分钟,然后取出空冷,这种冷却方式叫分级淬火,分级冷却的目的,是为了使工件内外温度较为均匀,同时进行马氏体转变,可以大大减小淬火应力,防止变形开裂,所以应用很广泛。

    当然了,除了这些之外,还有等温淬火,表面淬火,感应淬火,退火,正火,回火,淬冷,寒淬,局部淬火,气冷淬火,风冷淬火,盐水淬火,喷液淬火等等很多。

    在科技爆炸发展的后世,关于金属的热处理,实在有太多太多的方式了,得到的金属产品的质量也是越来越好。

    而在大唐这个时代,金属热处理的方式还是相对比较少的,至少比后世少的太多了,但只要够用就好,建设普通的工具是足够了。

    对于二族长问自己什么是淬火,李安真的不知道到底该怎么去解释,因为这些知识太过于深奥,若是全部真的讲出来,二族长这货肯定完全听不懂,就跟听天书一个样。

    所以,李安是没法按照科学来进行解释了,也就只能随便说几句忽悠这货了。

    “这个淬火啊!就是要让生铁变得更硬更有韧性,这便是淬火了。”

    李安随口说道。

    “哦,这便是淬火啊!”

    二族人显然是听不懂的,但他只需要知道,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获得更耐用的工具,那就足够了。

    其实,淬火就是一个急速冷却的过程,将大量的冷水浇到滚烫的热铁上,可以让热铁迅速发生反应,产生相对稳定的马氏体,而要让高温状态的奥氏体变成稳定的马氏体,冷却的速度必须大于临界冷却速度,在冷却的过程中,表面与心部的冷却速度有一定差异,如果这种差异足够大,则可能造成大于临界冷却速度部分转变成马氏体,而小于临界冷却速度的心部不能转变成马氏体的情况。

    为保证整个截面上都转变为马氏体需要选用冷却能力足够强的淬火介质,以保证工件心部有足够高的冷却速度,但是冷却速度大,工件内部由于热胀冷缩不均匀造成内应力,可能使工件变形或开裂,因而要考虑上述两种矛盾因素,合理选择淬火介质和冷却方式。

    总之,打铁并不是一件轻松容易的事情,是有很多技巧的,技巧的把握非常重要,掌握了技巧便可以获得优质的工具,而若是像当地族人这样没有掌握技巧,则得到的都是劣质的铁制品。

    当然了,淬火完成之后,并不代表工具制作完成了,在这个步骤之后,还需要回火这个过程,也就是一个防止裂缝产生,或者说为了降低钢件的脆性而进行的操作。

    在淬火的时候,由于温度的急速冷却,必然造成铁质工具内部的撕裂,导致脆性大大增加,而一个硬而脆的工具,显然不是一个好工具,在使用的时候,是很容易造成碎裂这个后果的,所以,必须要增加其韧性,降低其脆性才行,这个过程便是回火。

    而回火也非常简单,就是将做好的工具放入温度不太高的区域,让其保温一段时间,如此,回火这个步骤就算是完成了。

    “等等,做好的斧头不能放在这里,会变脆的,就放在炉子的下面,这里温度不高不低,正好可以回火。”

    李安见铁匠准备将淬火完的斧头放在旁边的石台上,连忙开口阻止道。

    “回火,还需要回火啊!看来做好工具还真是挺麻烦的啊!”

    二族长开口说道。

    几名姜姓部落的铁匠也感到很稀奇,他们之前打铁就是简单的将铁烧红烧软,让后将其打造成需要的形状就行了,却没有想到居然还有浇冷水和放入高温区域保温这些操作,这是他们万万没有想到的,他们有理由相信,他们之前制作的各种工具之所以不耐用,就是没有使用这些小技巧,而现在,李安已经将这些技巧交给他们了,他们相信自己今后做出来的工具一定能与蜀中的工具一样坚固耐用,他们的地位也将大大提高,日子会过的更加红火的。

    李安笑着说道:“这还叫麻烦啊!这不过是最简单的淬火和回火罢了,要想锻造出更好的工具,还有更多的办法,比如还有正火,退火,淬冷,寒淬,局部淬火,气冷淬火,风冷淬火,盐水淬火等等很多啊!有些需要的条件太高,你们这里的条件太简陋了,根本加工不出来,另外,你们自己没事的时候,也可以自己研究如何锻造质量更好的工具啊!为什么总指望让别人教你们呢?”

    这话刚说出来,顿时就让二族长和几名铁匠惊的眼珠子都要瞪出来了,这大大出乎了他们的预料,他们是真的没有想到,锻造生铁居然还有这么多的技术,这技术的复杂已经远远超出了他们的预料,也彻底让他们明白了,为啥他们打造的铁制品的质量远不如蜀中出产的铁制品,原来是锻造的工艺有这么大的差距,这让他们真切的感受到了技术的巨大差距,从而内心对大唐的先进技术更加的崇拜。

    此时,他们甚至都不敢去问细节了,因为之前李安解释的内容,他们都没有明白,他们也知道自己不需要明白太多原理,只要照着去做,打造啊出质量上乘一些的工具,这就足够了,他们最迫切要打造的合格工具,就是质量过关的农具和开山工具,当然,还有继续的采矿工具,现在他们已经开始开采铁矿石,并进行冶炼了。

    而不论是开采铁矿石,还是对铁矿石进行冶炼,都离不开大量质量良好的铁质工具,开采的时候,需要铁锤铁凿等一大堆开采工具,而在冶炼的时候,同样需要用铁锤将大块的铁矿石给敲碎了。

    这些大量的铁质工具,是开采和冶炼铁矿石所必须的工具,而这些工具要是全部从蜀中购买,那就太不划算了,当然是自己打造最划算了。

第一千五百一十八章

    在得知自己地盘内的大量青石头就是铁矿石的时候,姜姓部落的族长们先是兴奋了一阵子,觉得可以大发一笔了,而随后,他们又想到开采这些铁矿石需要大量的铁质工具,而这些工具全部依赖从蜀中购买,且工具也是会损毁的,要是损毁比较快的话,那他们的损失就太大了,他们最担心的事情,就是开采铁矿石冶炼生铁所赚的钱,还不够买铁质工具的,如此,那就真的是白忙了,毕竟,质量上乘的铁质工具的价格真的是不低。

    现在他们是不用担心了,李安已经将最基础的热处理工艺告诉了他们族中的铁匠,这样一来,他们族中的铁匠就可以直接用刚冶炼出来的生铁,打造质量上乘的铁质工具了,以后就再也不需要向蜀中地区购买大量的工具了。

    甚至,姜姓族长都不愿意做生铁生意了,觉得还是将冶炼的生铁全部打造成铁制品之后卖出去比较好,这样价格能提高很多倍,比直接贩卖生铁划算多了。

    当然,这只是族长们的一个设想,实际情况要看生铁的冶炼量和铁匠锻造铁质工具的速度,要是自己冶炼的生铁都不够自己铁匠打造铁制品的,那自然不会卖生铁了,而若是自己族里的所有铁匠日夜不停的锻造,却只能消耗一部分生铁,那就说明生铁的产量足够高,多余的生铁留着也没用,自然是要卖出去换钱了。

    就按照李安给将星部落设计的冶炼工坊,只要全部展开,每天的冶炼量必然是非常巨大的,就那几个铁匠,是绝对不可能将冶炼出的生铁全部消耗完的,甚至只能消耗很小的一部分,绝大多数生铁都将剩下来,就算当地部族大量培养铁匠也不可能消耗完,因为锻造生铁的速度,远远比不了冶炼生铁的速度。

    最有可能结局,就是生铁和铁制品一同贩卖,其中,生铁贩卖是大头,铁制品只是一小部分,毕竟,当地的铁匠太少了,短期也很难培养出太多的铁匠,另外,他们开采铁矿石,冶炼铁矿,都需要消耗大量的铁质工具,他们本身也要消耗不少。

    但不论如何,在有了生铁冶炼工坊之后,姜姓部落的生活水平,能够有一个很大的改善,他们的收入将会有一个很不错增长,将再也不用去过苦日子了。

    趁热打铁是最合适不过的,与其等铁锭完全冷却之后,再用大火烧红了打铁,倒不如直接趁热进行打铁,而如此做的前提,就是铁匠铺距离冶铁工坊的距离要足够近,从而保证刚冶炼出来的红铁,可以很快拿入铁匠铺进行捶打。

    冶铁工坊选择的这块区域,面积是不小的,完全可以容纳一个多余的铁匠铺,这个是毫无压力,这些本族的铁匠也商量好了,都要过来一起打铁,以最大限度的节约成本,节省宝贵的木炭原料。

    “你们倒是挺聪明的啊!直接趁热打铁,能省不少木炭,不过,铁匠铺全部弄在这里,你们就不能天天与家人在一起了,会不会觉得寂寞啊!”

    李安看着几名铁匠,开口说道。

    一名铁匠憨厚的笑道:“这不算啥,只要能省点木炭就好。”

    “是啊!咱们这里有了冶铁工坊,每天要用很多木炭,若是我们这些打铁的再不省点,以后这附近山中的树木,只怕全部都要被我们给烧光了,能省一点就省一点吧!”

    有一名铁匠说出了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由于没有发现煤炭资源,当地打铁的铁匠,用的一直都是木炭,这是他们专供的,普通人家都是烧木柴的,毕竟,直接烧木柴多方便,去山上拾点干柴就好了,而木炭还需要特意进行制作,非常的麻烦。

    但由于铁匠铺需要的木炭并不多,所以,供应也比较容易,而现在已经建设了冶铁工坊,这对于木炭的需求量极大,需要烧很多木柴才行,而木材本身也都是从山上砍树得来的,冶铁对木炭的需求量太大,这就必然需要对山上的树木进行大规模的采伐,树木本身是可以自己生长的,年年采伐,年年生长,但若是需求量太大,必须进行大规模的采伐,树木生长的速度很有可能会供应不上,长此以往,就势必会导致周围山上的树木被砍光,让一座森林茂密的大山变成光秃秃的山头,这肯定是所有人都不愿意看到的结果,所以,他们必须要省着点用。

    李安自然明白铁匠口中的担忧,想了一下,开口说道:“其实,不论是冶铁还是锻造工具,用木炭都是下下之策,应该用煤炭才好,只是此处暂时还未发现煤炭,日后若是你们买生铁有钱了,完全可以去附近买煤炭用啊!就是不知这附近是否有煤炭。”

    对于西部羁縻区的资源状况,李安是真的一点也不了解,毕竟,这里太偏远了,朝廷的勘查队都没来这里,对于这里的情况自然是一无所知。

    二族长闻言,面露难色的说道:“附近是有煤炭的,质量也算上乘,不过,这煤炭不在我们的地盘上,在隔壁鲁族的地盘上,我们姜姓一族与鲁族素来有矛盾,去他们那里买煤炭,这不是资敌么?”

    很显然,二族长对于鲁族控制下的煤矿很是眼红,若这些煤炭在他们的地盘上,那该多好啊!可惜天下没有假如,他们的地盘上有铁矿石,也有石灰石,但就是没有煤炭资源,干着急也没有用。

    去隔壁部落买点煤炭,其实也没有什么问题,但二族长显然是不愿意的,至少之前的姜姓部族是不适合这么做的,首先,姜姓部落本身就不富裕,打猎获得的兽皮和多余粮食的贩卖,并不能给部落带来多少收益,这些有限的收益,还要购买很多生活必需品,只要不是特别急需的物资,一般都是不会购买的,像煤炭完全可以用木炭代替,去买煤炭完全就是浪费钱,而且,两族之间也有不小的矛盾,去买有矛盾部落的煤炭,自然有资敌的嫌疑。

    要知道鲁族开采的煤炭,除了自己用之外,并没有外销的途径,附近的各部落都比较贫穷,哪里用得起煤炭,都是就近砍伐树木当燃料的,而由于交通状况的糟糕,鲁族也不太可能将自己开采的煤炭运到蜀中等外地销售,煤炭单价很低,运输费用必然占据大头,在交通不好的情况下进行长途运输,运费差不多能翻几十倍,如此一来,运到蜀中之后,就该卖天价了,而天价的煤炭显然是卖不出去的。

    正因为如此,所以,鲁族对于煤炭的开采也比较的克制,基本上就是自己需要用多少就开采多少,并不会过多的开采,开采多了也卖不出去,如此,又何必要多开采呢?受累没有好处的事情,是没有人愿意去做的。

    一直以来,鲁族部落虽然发现了煤矿,但由于现实的原因,并没有办法将发现的煤矿转化为赚钱的资源,只能作为自己烧火使用的自用燃料罢了,他们也觉得没有什么不妥的,他们也知道这个东西虽好,但卖给附近部落是不太现实的,况且,与邻近部落都有矛盾,这样就更加的不现实了。

    但此时此刻,李安觉得鲁族的机会来了,虽然鲁族与姜姓部落一直有矛盾,但此刻,他们的地盘上分别发现了不同的资源,这完全可以形成一定程度上的互补,姜姓部落的冶铁工坊急需大量的煤炭,而鲁族恰好有足够的煤炭,而鲁族一直以来也是从蜀中购买铁制品的,价格比较高,而此时,完全可以就近从姜族购买,你买我的煤炭,我买你的铁制品,这不就是双赢么,这样大家的日子都会好过的,对于这一点,李安相信姜姓一族的族长们肯定也能想得通。

    “为什么不能买鲁族的煤炭呢?你们可以与鲁族商议,用自己打造的铁制品去交换鲁族的煤炭,大家都能得到好处,何乐而不为呢?”

    李安开口说道。

    如果直接让姜族去买鲁族的煤炭,这是要花钱的,姜族肯定不太情愿,而鲁族也不太愿意照顾姜族的生意,但若是让他们以物易物,那情况就完全不同了,姜族的急需煤炭,铁制品会出现大量剩余,用剩余的铁制品交换别的物资,何乐而不为,而鲁族的煤炭更是没有任何过多的用处,拿来换铁制品,那就最好不过了,两族这叫各取所需,大家都能获利。

    李安非常希望两族能够握手言和,不要再固执的敌对了,只有合作才能共赢,才能让两族发展的更好,持续的对抗只会损害两族的利益,让两族百姓的日子都过不好。

    二族长听了李安的话,半天没有回答,他正在蹙眉思索,他心里非常明白,李安说的是很在理的,两族合作自然可以实现共赢,但两族之间的矛盾有多严重,他比谁都清楚,两族之间的矛盾,在短期内,并不是共同的利益就能解决的,怨气持续的时间太长了,而想要改善的话,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最重要还是面子的问题,让他们拉下脸来去找鲁族谈合作,他们这些人的老脸是挂不住的,这太丢面子了,而他觉得鲁族的族长同样不可能拉下脸来,主动找他们谈合作。

    双方的老家伙都是好面子的人,是不会为了共赢而损害自己面子的,在他们的眼里,自己的面子比什么都重要,这是事关骨气的事情,怎么可能会退让呢?永远都不可能退让的。

    李安似乎也能猜出二族长的心思,为了西部羁縻区的繁荣,李安也只好亲自出马了,这样对于双方来说,面子就都能保住了。

    “二族长是不是担心鲁族不肯合作啊!这个不用担心,本官可以亲自去鲁族走一遭,顺便看看他们的煤炭质量,看看他们的煤炭是不是适合冶铁,储量又有多少,只要这些煤炭合格,我便会亲自促成姜族和鲁族的合作。”

    李安开口说道。

    既然两族的老家伙都放不下脸面,李安也只好亲自出马了,亲自充当姜族和鲁族的调停人,帮助他们握手言和,各取所需,以实现共同致富。

    对于李安的提议,二族长自然没有什么意见,他的内心对于鲁族的敌意也没那么多,毕竟,他主要是负责生意的,而生意人眼里更多的都是利益,他只是担心其余几个族长会不高兴,所以,不敢明确支持与鲁族和解,而此刻,既然双方有了共同的利益,且李安愿意充当调解人,他又有什么理由反对呢?

    二族长不反对,这就表示这事儿可以成了,李安随时可以去鲁族的主城,与鲁族的族长商讨合作之事。

    其实,将来修路的时候,并不会经过鲁族的地盘,从姜族地盘通过之后,直接抵达的就是葛族部落,鲁族部落只是紧挨着这两个部落罢了,并不在通往东女国的直线上,但多修一条路绕过去也行,也就是增加成本的事儿。

    姜姓部落的人,干活都非常的卖力,很快,第二,第三个熔炉就造好了,并直接开始冶炼铁,更多的木柴和铁矿石也正在运来的路上,负责烧炭的族人,也在一刻不停的制作木炭,他们已经干起来了。

    二族长返回石头城之后,与其余几名族长商议了与鲁族合作的事情,他刚把合作的想法提出来,马上就遭到了其余族长的反对。

    “老二,鲁族是什么德行,你又不是不清楚,与他们合作,这不是与虎谋皮么?不行,这个肯定不行。”

    “二兄,这个就是你的不对了,鲁族与我们姜族,一直以来都有矛盾,咱们冶炼矿石有木炭就行了,干啥要用我们的铁,去换他们的煤炭啊!没这个必要啊!”

    大族长和三族长都提出了反对的意见,看得出来,他们对鲁族的成见很深。

第一千五百一十九章

    姜姓部落的族长们,对鲁族有很深的成见,这个是长期形成的,并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这种成见意见根深蒂固,短时间内很难改变,想要说服他们与鲁族握手言和,难度实在是太大,他们内心的仇恨,实在是太大了。

    二族长年轻的时候走南闯北,见识比其它的几位族长要好一些,内心的仇恨自然是最低的,另外,他也去鲁族做过生意,可惜并不顺利,他以为这是双赢,但鲁族却觉得他赚钱了,心里不开心,于是,鲁族也选择去蜀中购买物品,也做起了生意,这样,就相当于是抢了他的生意了,这一点让二族长心里很不高兴,西部羁縻区的商业发展本就不好,人口也不多,若是各族都要做生意,那生意就没法做了。

    原本打算贩卖一些商品,赚点利润的,但由于各族都要做生意,那就意味着姜族无法通过生意赚取外族的钱了,这自然让所有族人都不高兴,而因为姜姓部落最靠近蜀中,掌握着商业通道,所以,为了给鲁族添堵,会故意把路给堵上,不给鲁族过去,最后引起了一系列的对抗。

    要说,姜姓部落才是挑事的人,但姜姓族长们却不这么认为,他们觉得自己地盘上的路都是自己族人开的,鲁族从自己的地盘上通过,怎么能不交点过路费呢?鲁族不但不教过路费,反而还跟自己抢生意,这完全就是不给姜族面子,是鲁族做错了。

    总之,为了利益,两族的关系已经势如水火,虽然最终姜族并没有真的收取过路费,但族长伪装山贼打劫鲁族商队的事情,还是发生过的,而鲁族同样也打劫过姜族,两族的关系真的是势如水火,甚至,都发生过族人被打死的严重事件。

    想让两个充满仇恨的部落握手言和,这岂能是一个容易的事情,必然需要很高的智慧才可以,除了李安别人似乎都做不到。

    二族长知道大家对鲁族都有很深的成见,但他还是忍住对鲁族的成见,觉得还是合作才能共赢,一味的与鲁族对抗,对姜族也是没有好处的,况且,与旁边的葛族也同样不是省油的灯,两个有矛盾的部落若是联合起来,实力是在姜姓部落之上的,所以,为了部落的长远发展,还是与鲁族,葛族和好比较划算,只可惜,其余几位族长的怨气太重了,想要说服他们需要时间。

    “各位,我知道鲁族不地道,可李侍郎一心想要促成我们与鲁族的和好,他表示会亲自去鲁族洽谈,另外,咱们对木炭的需要太多了,若是长此以往,只怕山上的树都要被砍光了,最重要的是木炭冶炼的效果并不要,就算是打铁也是煤炭更好一些,可以让打造的铁器更坚固耐用。”

    二族长开口说道。

    四族长想了一下,开口说道:“二兄说的似乎也有道理,大家都是各取所需,谁也不会吃亏,可一想到鲁族处处与我们作对,我这心里就堵得慌,心情不好。”

    这货说出了所有族长的心声,他们心里其实都非常明白,合作是共赢的事情,但内心的成见还是难以放下,总会觉得这样做是帮了鲁族的大忙。

    怨气的消散需要时间,但眼下,冶铁的熔炉已经一个个的建设出来了,对染料的需求非常庞大,这需要姜姓族人砍伐大量的树木才能满足这巨大的消耗量,而这个消耗量实在是太大了,持续下去会导致周围山林的树木被砍光的,而当树木真的被砍光的话,这里的生态就发生变化了。

    虽然这有些夸张了,山里的树木是砍不完的,但靠近工坊的树木被砍光是很有可能的,最重要的一点,是木炭的燃烧性能不如煤炭,而燃料质量的不过关,对冶炼和锻造也是有影响的,所以,姜姓部落在冶炼工坊开起来之后,还是非常需要鲁族出产的煤炭的,拿多余的铁去换煤炭,还是很有必要的。

    到底是内心的怨气重要,还是本族的发展重要,这个是族长们非常需要好好掂量的,为了本族的长远发展,尽快放下心中的成见是非常重要的。

    二族长不断的从长远角度去劝说其余几位族长,并时不时的把李安给搬出来,表示这是朝廷的意思,姜姓部落还是要服从的。

    几位族长也就是心里有怨气,长期的对抗产生的怨气,让他们不知道该如何面对和好之后的鲁族,就算心里也明白和则两利,可还是不愿意轻易的与鲁族合作。

    在经过二族长多方面的分析之后,其余族长也不坚持了,但他们觉得在定价权方面,姜姓部落应该有更多话语权才行,拿铁交换煤炭,要用多少铁换多少煤炭,这个如何定价,是按照蜀中市场价,还是按照什么价格,这方面牵扯到双方的利益,若是鲁族获益太多,他们肯定不乐意,反正他们也有木炭可以凑合,他们觉得自己更占优势。

    而二族长表示,价格方面双方可以慢慢谈,不满意大不了这个生意就不做了。

    “鲁族也有铁匠,李侍郎去鲁族,会不会也把锻造铁制品的技术交给他们鲁族啊!”

    大族长突然问道。

    二族长叹息道:“这个是肯定的了,李侍郎没要我们任何好处,就把锻造工具和冶铁的技术交给了我们,我们之前是没有交情的,鲁族自然也是一样,只要去了,肯定要把技术交给他们,不过,鲁族并没有我们这里的铁矿石,他们就算学会了打铁,那也要从我们这里买生铁才行,没有我们供应生铁,他们的技术就白学了,而我们却可以用木炭代替,所以,在生铁换煤炭方面,咱们还是有主动权的。”

    很显然,由于李安也会把打铁的技术交给鲁族,所以,他们用铁制品交换煤炭显得有些不合适,只能用生铁去交换,这样也好,反正,他们的生铁产量太多,自己的铁匠根本就用不完,将多余的生铁拿出一部分去交换煤炭,绝对是一件双赢的事情,而他们打造出来的多余铁制品,可以拿去蜀中贩卖,也可以向西卖给别的部落,甚至直接进入东女国市场,总之,路子多的是,只要产品生产出来了,质量也不错,还用怕没有销路么?

    商量了很长时间之后,族长们终于达成了重要的共识,那就是合作可以,但自己一方绝对要有定价权,不能让鲁族占了便宜,他们从各个角度分析,都认为自己对鲁族的依赖较小,而鲁族对姜族的依赖更大,所以,他们理应有定价权,从而维护自己的利益,让自己一方获益最大。

    负责搜寻段俭汉的将士,仍旧一无所有的回来了,不过,李安并没有太多的失望,周围的群山太大了,而段俭汉一行人只有那么几个,就像几根针掉到了大海里,哪有那么容易搜寻,找不到也实属正常,要是实在找不到,队伍也只能继续前进,并把为何道路安全的责任交给这些当地部落,除此之外,没有更好的办法了。

    既然姜姓部落已经不反对与鲁族合作,李安自然需要动身前往鲁族,与鲁族族长商讨合作的事情,让鲁族和姜族能够和好如初,大家各取所需,实现共同的发展和繁荣,越早动身越好,一刻也不能耽误。

    “这个姓段的还没有找到?躲到哪里去了,这么难找?”

    李安开口说道。

    陈龙点头道:“是啊!将士们已经尽力了,可还是没能找到,要是再找不到,干脆也别找了,交给附近的部落好了,就几个人,难道还能把天捅个窟窿。”

    很显然,这两日真的把将士们给累坏了,好多将士心里都有怨言了,毕竟,谁也不想天天爬山,要是能立功,能得赏赐,那再累也是心甘的,但找了两日啥也没找到,倒是把人给累的够呛,将士们自然会不满意了。

    李安想了一下,开口说道:“人生地不熟的,这姓段的怎么可能藏的这么好,肯定是被人收留了,要不然不可能藏的这么好。”

    “收留?我们已经放出话了,谁还敢收留他们,不要命了吗?”

    陈龙说道。

    李安开口道:“各羁縻州自然没有这个胆子,但在这里除了羁縻州之外,还有一些隐藏在山林之中的山贼,这些山贼对地形特别熟悉,就连羁縻州的人都找不到他们,就更别提李安这些外来人了,就算有当地人带路,也很难找到这些山贼的藏身之处,这里的大山太密集了,有好多地方很险峻,只能容纳单人通过,只要放一个人看守,外人只要出现就会被发现。”

    “那怎么办,咱们是继续寻找,还是继续赶路。”

    陈龙问道。

    他什么都听李安的,这也是他的责任,他是下属,自然需要听李安的安排了。

    李安想了一下,开口说道:“既然两天了都找不到,那就暂时别找了,主力队伍前往葛州,留下少量人马,埋伏在各个壁挂山路的附近,每一个路口埋伏十个士兵,一定别让任何人发现,我想姓段的不可能一直藏起来,只要他觉得我们离开了,就会出来搞破坏,只要他们出现,就跑不掉了。”

    此时,段俭汉在暗处,而李安的队伍在明处,这是非常被动的,段俭汉很有可能发现大唐队伍在搜山,所以躲起来了,若他们知道来年的队伍走了,则肯定会出来搞破坏的,到时候就可以一网打尽了。

    至于为何不多留下一些兵马,自然是为了更好的隐藏自己,若是留下的兵马太多,就很容易被段俭汉发现,这样就引不出他们了,况且,大唐兵马的装备和战力都比较强大,就算仅有十个人,也足以对抗几十人的乌合之众,对付段俭汉一行人是绰绰有余的,完全不用担心自己被消灭,况且,周围还有各部落的人马,李安会交代各族族长,一旦发现敌情会立即求援,让附近的部落出动人马救援,基本上可以保证万无一失。

    稍作准备之后,李安麾下的主要人马就出发前往葛族了,而李安自己则带领少量人马,前往一侧的鲁族,准备说合鲁族与姜族的仇怨,促成他们之间进行合作,因为鲁族对姜姓的依赖性更大一些,实力也更为弱小,所以,李安觉得鲁族应该更容易说服。

    出发的时候,姜姓部落的族长们,全都前来送行,二族长更是握着李安的手,把希望都寄托在李安的身上了,他是最希望两族能够和好的,两族和好的话,他们二部落是最大的受益者。

    李安表示自己肯定会尽全力,为帮助姜族斡旋的,一定促成两族的和解。

    得知李安要来,鲁族的大人物们,全都在半道上迎接,以显示对此事的重视程度,李安是朝廷的大官,他们不得不重视,而且,李安姜姓部落冶铁的事情,他们也很快就得知了,他们各族之间都是有细作的,只不过都只能在外围罢了,没能进入核心层,可冶铁这事儿,整个姜姓部落都知道了,如此,细作自然也就知道了,并很快就把这个消息告诉了鲁族部落。

    李安给姜姓部落带去了冶铁和锻造的技术,如此,到了他们的部落,会不会也把技术交给他们呢?而不论如何,他们都要好好的表现一下,只要表现好了,还怕李安不把技术交给他们么。

    对于鲁族部落的出郭相迎,李安自然是大为满意了,这是礼遇的一种,说明鲁族对自己重视,把自己放在很高的位置上。

    “李侍郎能来,真是让我们鲁州蓬荜生辉啊!”

    鲁族族长,也就是所谓的鲁州刺史,开口说道,并弯腰向李安行礼。

    李安也不太喜欢客套,开口说道:“族长不必如此大礼,本官听说这里有煤矿,特意过来看看,顺便指点一下你们的铁匠。”

第一千五百二十章

    李安直截了当的说出自己的来意,这样虽然显得有些突兀,但比较的真诚,也比较的节省时间,毕竟,西部羁縻区并不是自己此行的目的,不可能在此处逗留太长时间,要尽快处理好此处的事情,然后继续前行。

    而既然李安直接了当,鲁族族长也必须要配合李安,但客套话该说还是要说的。

    “李侍郎,煤矿据此还有十五里,要不先去城内歇息一日,明日再去煤矿吧!”

    鲁族族长说道。

    李安摇头道:“不必了,本官并不累,还是现在就去吧!看看到底有多大的规模,炭的质量如何。”

    在李安看来,鲁族煤矿的质量和蕴藏量是非常关键的,只有这里的煤炭质量够高,蕴藏量足够大,才足以支撑西部羁縻区的发展,要是这里的煤炭质量不够好,蕴藏量不够大,那就支撑不了多长时间了。

    煤炭也是分很多种类的,有的品种非常优质,而有的品种却不太理想,要说煤炭的种类足有十几种,其中,瘦煤、焦煤、肥煤、气煤、弱粘结、不粘结、长焰煤等统称为烟煤,贫煤称为半无烟煤,挥发分大于四成的称为褐煤

    在后世无烟煤可用于制造煤气或直接用作燃料,烟煤用于炼焦、配煤、动力锅炉和气化工业,褐煤一般用于气化、液化工业、动力锅炉等,在古代,不论什么煤炭,几乎全都是直接用来做燃料的。

    按照种类,不同的煤炭会有不同的特点,比如,褐煤多为块状,呈黑褐色,光泽暗,质地疏松,含挥发分四成左右,燃点低,容易着火,燃烧时上火快,火焰大,冒黑烟,含碳量与发热量较低燃烧时间短,需经常加煤。

    而烟煤一般为粒状、小块状,也有粉状的,多呈黑色而有光泽,质地细致,含挥发分三成以上,燃点不太高,较易点燃,含碳量与发热量较高,燃烧时上火快,火焰长,有大量黑烟,燃烧时间较长,大多数烟煤有粘性,燃烧时易结渣。

    至于无烟煤有粉状和小块状两种,呈黑色有金属光泽而发亮,杂质少,质地紧密,固定碳含量高,可达八成以上,挥发分含量低,在一成以下,燃点高,不易着火,但发热量高,刚燃烧时上火慢,火上来后比较大,火力强,火焰短,冒烟少,燃烧时间长,粘结性弱,燃烧时不易结渣,应掺入适量煤土烧用,以减轻火力强度。

    对于每天是如何形成的,后世有统一的认知,说是在地表常温、常压下,由堆积在停滞水体中的植物遗体经泥炭化作用或腐泥化作用,转变成泥炭或腐泥,泥炭或腐泥被埋藏后,由于盆地基底下降而沉至地下深部,经成岩作用而转变成褐煤。

    当温度和压力逐渐增高,再经变质作用转变成烟煤至无烟煤,泥炭化作用是指高等植物遗体在沼泽中堆积经生物化学变化转变成泥炭的过程,腐泥化作用是指低等生物遗体在沼泽中经生物化学变化转变成腐泥的过程,腐泥是一种富含水和沥青质的淤泥状物质,冰川过程可能有助于成煤植物遗体汇集和保存。

    看得出来,煤炭的形成还挺复杂的,是经过非常长期的时间才逐步形成的,而且,煤炭还是不可再生资源,用完了就没有了,所以,必须要节约使用才是,不能为了发展而不顾一切的开采,要给子孙后代留一点。

    当然了,开采量的多少也要看蕴藏量,要是蕴藏量足够高,多开采一点也是没有什么关系的,要是蕴藏量太少,那就要省着点用了。

    在鲁族族长的亲自引路下,李安很快就来到了鲁族开采煤炭的地方,这里的煤炭每天都有开采,但开采量与本族的使用量等同,并不会过多的去开采,开采多了也没有什么用处。

    几名族人连忙把新开采的煤炭端到李安的面前,让李安好好看看。

    李安亲自拿起一块黑乎乎的煤块,看了一眼,非常满意的点了点头。

    “不错,不错,居然是优质的焦煤,太好,真是太好了。”

    李安高兴的说道。

    这个焦煤是新煤种,它是中高挥发分、强粘结性的一种烟煤,是介于焦煤、肥煤、气煤三者之间的过渡煤,单独炼焦能生成熔融性较好、强度较高的焦炭,焦炭的抗碎强度接近肥煤生成的焦炭,焦炭得耐磨强度又明显高于气肥煤的气煤生成的焦炭。

    因为焦煤的质量较好,在煤炭之中属于比较优质的,所以,李安自然非常的满意了,这些煤炭可比姜姓部落使用的木炭好太多了,那些木炭的质量怎么能与这些焦煤相提并论,不论哪个方面都没法相比,要是姜姓部落使用了鲁族的焦煤,冶铁和锻造的效率,能够很好的提升一大截,这里的焦煤对鲁族和姜族是同等重要的。

    听李安说这些焦煤是好煤,鲁族族长和下面的族人都乐开了花,他们自然也知道这些煤炭的质量非常好,要不然他们也不会全部烧煤了,在鲁族之中,现在已经没有人烧木柴了,所有人家的燃料都是这些焦煤,谁让当地的焦煤太多,而根本卖不出去呢?不用这些焦煤岂不是傻子。

    另外,鲁族的铁匠也是用这些焦煤锻造工具的,不过,虽然燃料的质量足够好,但由于他们与姜族一样,没有掌握先进的热处理工艺,所以,他们锻造出来的铁制品与姜族一样,质量都不怎么高,属于容易损坏的劣质铁制品,有些还能凑合用,而有些则完全无法使用,比如铁凿子,他们只能通过购买,自己打造的铁凿子很容易弯掉。

    “李侍郎说的是,我们的焦煤质量特别好,烧火的时候比木柴好用太多了,自从用了这些煤炭之后,咱们这里的族人,已经没有烧木柴的了,全都在用这个,平常在这里挖煤的只有十个族人,这十个人挖的煤就足够全族使用一天了。”

    鲁族族长开口说道。

    李安也看到了,此时,在煤矿这里干活的,确实有十个鲁族的族人,他们使用的都是原始的铁质工具,用这些东西挖煤,本身就是非常低效的,但就算如此低效的挖煤方式,十个人都能满足整个鲁族部落的需求,尤其可见这些焦煤的质量是足够上乘的,若是增加到一百人,采用更好的工具,满足姜族冶炼生铁,应该是毫无压力的,毕竟,就算姜族冶铁需要很多媒体,但鲁族全族使用的煤炭量也是不少的,冶铁需要的煤炭再多,能有鲁族全部需求的十倍就已经很高了,再高姜族的人力就不够了。

    “不错,非常不错,这还是个露天煤矿,这就更妙了。”

    李安非常高兴的说道。

    眼前的煤矿,不但是一个质量上乘的焦煤煤矿,而且,还是非常容易开采的露天煤矿,这对于开采来说,是非常有利的。

    要是在地下的话,挖起来就非常的麻烦了,而且,很容易出现危险,后世的煤矿出的事儿还少吗?经常会发生煤矿的倒塌和埋人等事故,而露天的煤矿就不会出现这些问题了,直接在表面挖煤就行了。

    “这里的煤有多少,你们探查过吗?”

    李安开口问道。

    鲁族族长开口说道:“李侍郎,咱们这里的煤炭很大的一片,深度也很大,我们在每一处都挖过了,挖了三丈深还是煤炭,就没再往下挖,可以这么说吧!这里的整座山几乎全都是煤炭,就算全族老少一起挖,一万年也挖不完啊!”

    言语之间透露出了难以言说的喜悦之情,鲁族族长对于自己地盘上有如此多的煤炭,自然是非常高兴的,虽然,一直以来,这些煤炭也没能卖出去,但自己用着也挺舒心的,使用煤炭可以大大减轻族人们砍伐木柴的时间,可以提高族人们的生活。

    此时此刻,当他们得知姜族正在大炼铁,对燃料极度缺乏,而李安又说他们这里的焦炭质量非常好,这让鲁族族长觉得,他们的煤炭完全可以卖给姜族做燃料,并从姜族获得生铁,这将是一件双赢的事情。

    虽然两族之间有很深的矛盾,但由于鲁族处于弱势,且并不处在交通线的重要位置,鲁族去蜀中要经过姜族的地盘,而姜族不论去哪里,都不需要经过鲁族的地盘,如此,谁占据优势就不言自明了。

    一般弱者总是更愿意妥协,之前要不是姜族要求太过分,不允许他们做生意,强迫他们买姜族从蜀中贩卖来的商品,他们也不会有姜族为敌,他们觉得商业的利益太大,不能把这些利益都让给姜族,应该自己派族人去蜀中买必需品,这样能省下一笔钱,不让姜族把这些钱赚走,可这实际上也省不了几个钱,要不是因为太穷,他们也不会如此固执,另外,姜族做的也确实有些霸道了,就凭自己占据交通要道,就提出要垄断西部羁縻区的贸易,这个要求任何一个部落听了都很生气。

    不过,他们敌对的最终结果,就是双方都吃了大亏,损失都不小,他们的日子都比之前还要难过,甚至,还有部分族人丢了小命,但由于面子的问题,他们谁也不肯认错,都认为自己做的是对的,别人是无理取闹,有很多道理真的是讲不通,因为各人有各人的道理。

    比如鲁族觉得姜族人不该垄断自己族群的生意,不该阻止他们去蜀中买商品,这种行为太霸道,而姜族则不这么认为,他们觉得自己地盘上能通车的几个壁挂山路,都是自己祖先一点一点凿出来的,付出了巨大的心血,路完全是他们祖先开辟的,外人从这而通过,理应给点买路财,这是非常合情合理的要求。

    当然,主要目的并不是真的要收钱,而是故意为难鲁族的商队,不允许鲁族的商队通过,要是鲁族有人去蜀中见朋友,他们也是不会为难的,毕竟,见朋友没有商业利益,而鲁族去蜀中大肆买货,会对姜族的生意造成冲击,两者是有很大不同的。

    但鲁族觉得,姜族的要求太过分,壁挂山路开辟就是给人走的,自己的族人从壁挂山路通过,又不会给道路造成什么损坏,凭什么故意刁难他们,而对于东女国的商人,他们为什么不去为难,不去收取过路费,这种双标也太让人不爽了。

    人们最不能忍受的就是被人针对,而鲁族显然是被姜族针对了,只有鲁族和葛族的商队要交过路费,这该有多气人。

    生气归生气,但只要能让两族和解,他们倒也愿意化干戈为玉帛,谁让他们是弱者呢?但让他们主动去姜族认错,他们是肯定不愿意的,因为这也太丢面子了,况且,他们认为自己没错,和好是可以的,但他们没有错,是不能主动认错的,最好是有一个中间人负责说合。

    李安不就是这个中间说合人么,有李安在中间说合,他们鲁族与姜族的世代恩怨就可以很好的化解了,到时候就可以实现共同繁荣了。

    “来人,弄几百斤带走。”

    李安开口说道。

    虽然没经过鲁族族长的同意,但李安知道鲁族族长是不会在意的,这个煤炭,他们这里很多,几百斤的煤炭根本就算不了什么,而且,鲁族族长也明白,李安要这些煤炭,肯定是为了送给姜族,也好让姜族看看这里的煤炭质量多么的优质,到底比木炭好多少,只要让姜族看到他们这里煤炭的优质,他相信姜族一定会动心的,到时候,进行合理的交换,也就顺理成章了。

    “你们的铁匠铺在那里,本官要去看看。”

    李安开口说道。

    鲁族族长,连忙说道:“主城有三家铁匠铺,李侍郎请。”

    李安点了点头,与鲁族族长一行人,前往鲁族的主城,也是一个防御挺不错的石头城,是鲁族的核心居住地。

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

    李安一行人在鲁族族长的带领下,很快就来到了鲁族的主城,这个用石头堆砌出来的小城,看上去还挺别致的,规模与姜姓部落的石头城不相上下,里面的人口差不多也有千人,他们鲁族之所以比姜族实力弱小,主要是体现在分支太少,才三个小分支,每一支都不足五百人,而姜姓部落有六大分支,一共七个小部族,实力自然更占优势了。

    由于主城是鲁族的核心之地,所以,这里集中了全族的人才,全族所有的铁匠都在主城,剩下的三个寨子里,都是没有铁匠铺的,这些寨子里的铁质工具若是损坏的话,就必须拿到主城来修补了。

    说是三个铁匠铺,其实,也就是三个小作坊而已,所有铁匠加起来也就十几个人,比姜族还要少一些,平常打造的铁器,也都是一些比较简单的器具。

    鲁族族长带李安去了最大的一家铁匠铺,这里有五个人在忙活,他们好像在打造锤子,因为锤子对技术要求不高,所以,他们也是可以打造的,平常使用问题不大,坏了再拿过来修就是了,毕竟,自己打造的锤子更便宜,只要不是去开山,使用是问题不大的。

    “李侍郎,这就是我们鲁族最好的铁匠铺了,小地方有些寒酸,让李侍郎见笑了。”

    鲁族族长开口说道。

    李安笑着说道“无妨,已经不错了,姜族的铁匠铺也是如此,看来这一块地区都差不多啊!这样三五个人可不行,形不成规模,就打不出质量上乘的铁器,也不利于成本的控制啊!”

    任何产业都是要追求规模效应的,只有形成规模了,才能最大限度的控制成本,才能更好的节约资源,没有规模效应一切都无从谈起。

    “还请李侍郎多多指导。”

    鲁族族长显得非常高兴,若李安肯指导他们,他们自然是求之不得了。

    李安也不藏私,亲自口头指挥,将打铁的一些热处理工艺告知了这些铁匠,并要求他们好好练习,千万不可懈怠。

    这次传给鲁族的热处理工艺,与当初传给姜族的是一样的,并没有丝毫的区别,让他们两族掌握相同的锻造工艺,这样才显得更加的公平合理,要不然就有偏向一族的嫌疑了,就会让其中一族心里不舒坦的。

    将这些锻造的热处理工艺交给羁縻区各族,自然是为了提高他们的技艺,让他们可打造出质量更上乘的铁器,从而拉低铁制品的价格,促进老百姓更大规模的使用这些铁器,从而极大的提高生产力,促进西部羁縻区的发展,最终带领东女国的发展,让整块区域都发展起来。

    另外,以后这里肯定要修路,而修路对各种资源的需求极大,教会这些部落最基本的热处理工艺,待他们技术熟练之后,只要给他们图纸,他们就可以打造处修路所需的各种铁器,比如钢筋之类的铁制品,就完全可以由当地部落承担一部分打造任务,只要是朝廷花钱购买,他们是不会有什么意见的。

    李安当然不会无缘无故将锻造的技术交给别人了,既然这么做了,就一定是考虑的很清楚的了,是从整个全局的高度出发去考虑问题的,充分考虑了大唐帝国的利益,将这些基础的技术散播出去,对于大唐帝国的整体发展是有巨大好处的。

    得到李安的指点,鲁族的铁匠果然打造出了质量过硬的铁锤,其质量与从蜀中购买的基本没有区别,这让当地的铁匠非常兴奋,鲁族族长自然更是感激涕零,一定要让李安去他家里坐坐,好好吃顿大餐,以感谢李安的馈赠。

    李安并不在乎吃喝,不过,既然是鲁族族长盛情相邀,李安也就不拒绝了,况且,只有彼此都熟悉了,下面撮合他们与姜族的事情,才能更好谈,要是直接说出来,就显得太生冷了。

    鲁族的族长非常好客,把压箱底的好东西都给拿出来了,这一点让李安颇为满意。

    而在酒足饭饱之后,李安便开始为鲁族分析未来的局势,并指出大唐帝国要在附近修路,虽然未必直接经过鲁族的地盘,但距离鲁族没有多远,鲁族只需要修一条路连上这条大路就行了,而咋道路通畅之后,鲁族的发展必然能够更上一层楼。

    分析完天下大势之后,李安便开始撮合鲁族与姜族合作,让他们化解仇恨,大家一起努力合作,毕竟,鲁族的煤炭是姜族需要的,而姜族的生铁同样也是鲁族需要的,鲁族从蜀中够购买生铁,无疑是很昂贵的,若是能用自己出产的煤炭,换取姜族的生铁,这无疑是最好不过的事情,这是一种非常好的双赢局面。

    在李安看来,没有任何理由可以拒绝双赢,既然是对大家都好的事情,那为什么要拒绝呢?拒绝是毫无道理的。

    鲁族族长早就对两族之间的对抗伤透了脑筋,早就想与姜族和好了,只是碍于面子,担心自己主动示好,伤了族人们的脸面,让自己的威信下降,而一旦自己的威信下降,族长的位置可能就不保了,甚至,会让整个鲁族蒙羞。

    现在李安愿意过来说合,这是最好不过的事情了,有李安在其中说合,很多问题就很好解决了,鲁族的族人们也不会觉得自己丢了面子,毕竟,不是他们主动找姜族和好的,他们可以认为,是姜姓让李安过来说合的,是他们的对手先服软的,这对于提高他们的部族自尊心有很大的作用。

    在故意犹豫了片刻之后,鲁族族长故作难为的答应了李安的要求,他们愿意用自己的焦煤,换取姜族的生铁,并表示以后大家和平共处,谁也不会去找对方的麻烦。

    轻轻松松的就说服了鲁族族长,这让李安非常的满意,只要鲁族族长同意与姜族合作,那一切就都好办了,下面族人的思想工作,自然由他们的族长负责,相信只要有利益,他们就不会提出太多意见的。

    既然合作的大框架确定了,下面就该好好谈谈价格的问题了,用煤炭交换生铁,鲁族族长觉得是双赢的事情,但用多少煤炭交换多少生铁,这个就需要好好考虑清楚了,尽管他们的地盘内拥有庞大的煤炭储量,还是非常容易开采的露天煤矿,但他们也不愿意吃亏,若是不能获得一个合理的价钱,他们也是不会考虑的,他们倒是可以做出一点让步,但也只能是一点让步而已,而不能有太大的让步,让步的幅度必须在可控的范围内,要让他们感到舒心才行。

    “李侍郎,老朽觉得,价格可以参照蜀中的差价进行,蜀中一斤生铁能换多少煤炭,咱们这里就按这个价,您看是不是很合理啊!”

    鲁族族长也不敢漫天要价,毕竟,姜族还能用木炭凑合,而他们的生铁却是必须要去蜀中购买的,所以,他们谈判的筹码还是太低了,他们鲁族没有定价权,想要获得一份公平合理的价格,实在是太难了。

    李安自然明白这是一个比较合理的双赢价格,但由于姜族占据优势,所以,在价格方面,必须更多的照顾姜族才行,鲁族族长提出的价格虽然比较合理,但就当前的实际情况看,还是不太现实的,要是不能给姜族一个更有利的价格,他们是不会答应的。

    “族长说的是,本官觉得这的确是比较合理的价格,可惜鲁族不占优势啊!姜族可以用木炭暂时代替煤炭,而鲁族却没法用石头代替生铁,所以,族长说的合理价格,在姜族那里就不算合理了,他们肯定不会愿意用这个价格来交换,族长应该也是明白的。”

    李安开口说道。

    鲁族族长自然是心里有数的,他看向李安,开口问道:“那李侍郎觉得,什么样的价格,才能让姜族接受。”

    李安想了一下,开口说道:“如果族长愿意用双倍的煤炭,我想姜族是没有理由拒绝的。”

    之所以提出如此价格,除了鲁族受制于人之外,还有一个缘故,那就是因为双方的铁匠数量都不多,对生铁的消耗肯定不大,若是鲁族需要多少生铁,就拿多少煤炭去交换,这样一来,姜族得到的煤炭肯定不够用的,如此,还需要使用木炭,那就不太好了,姜族的生铁是大规模冶炼,对煤炭的需求量很大,所以,让鲁族多付出一点,对将来的产量是有好处的。

    “双倍代价?”

    鲁族族长皱了皱眉头,显然,他的心里有点不舒坦,他所提出的合理价格是公正的,但他们鲁族却要付出双倍的代价,这自然让他们心里不太舒坦了,这事儿搁在谁身上都会心里不舒坦的,毕竟,付出的是双倍的代价,这个大家是在是有点太高了一些,鲁族族长心里的预期,最多是多加五成的代价,却没想到付出的居然是双倍代价,这与他的心里预期,是有一些偏差的,让他有些不太高兴。

    李安笑着说道:“本官知道这个价格让族长觉得有些吃亏,不过,族长的眼光应该放长远一些,此地焦煤极多,多给姜族一点也没啥,谁让姜族占尽优势呢?若是不给他们足够的好处,他们很难同意,要知道姜族已经开始冶铁了,他们用木炭也能冶铁。”

    鲁族族长仔细一想,李安说的的确很有道理,鲁族与姜族的情况是不同的,鲁族对姜族有依赖,而姜族对鲁族却没有依赖,姜族完全可以用木炭代替煤炭,区别也不是很大,而鲁族的煤炭要是没有姜族的购买,就只能埋在地里了。

    这种情况,本身就是不平等的,这意味着姜族占据极大的主动权,而鲁族却只能处于任人宰割的状态,日后姜族也随时可以对鲁族进行制裁,让鲁族损失收入,而鲁族却无可奈何,这很无奈,也很现实。

    在占据绝对优势的姜族面前,鲁族只能处于一个被欺负的状态,这个状态在想当长的时间内都没有逆转的可能,除非鲁族的地盘上也能找到铁矿石,否则,将永远受制于姜族。

    “好吧!双倍代价就双倍代价吧!只要姜族不再为难我们,我们就能接受这个价格。”

    鲁族族长开口说道。

    李安闻言,满意的说道:“如此,那就太好了,族长放心好了,我会告诉姜族,让他们不许为难鲁族,以后不会再拦着你们的商队,收取过路费了。”

    既然鲁族已经答应吃亏与姜族合作,那么,李安也要给鲁族一些保障才行,至少,要让姜族不许再为难鲁族了,要让这两族能够真心的合作,以最大限度的发展这里的生产,以降低之后在这里修路所耗费的资金,为大唐节省一点经费。

    因为天色已晚,所以,李安便在鲁族歇息了下来,但派遣部分属下,带着几百斤的煤炭去了姜族的冶炼工坊,将这些优质的焦炭交给姜族的工匠,让他们好好看看,使用煤炭炼铁有多么巨大的优势,与鲁族合作又是多么的重要。

    只要让姜族的工匠看到煤炭的巨大好处,他们就一定会意识到与鲁族合作的巨大好处,从而更加愿意与鲁族合作,这几百斤的焦煤,将会极大的改善姜族人对鲁族人的看法,让他们意识到自己对鲁族也是有所需求的,他们是平等互利的,而不是单方面有所求,从而非常有利于他们之间的合作,减少他们之间的对抗。

    由于急于摆脱贫困,且建设和冶炼都才刚刚开始,所以,姜族的冶铁工坊,都是白天黑夜不间断工作的,每时每刻都有很多人在忙碌,为了照明,晚上的时候,冶铁工坊至少点燃了几十个火把堆,将冶铁工坊的区域照的亮如白昼。

    在得到几百斤的优质焦煤之后,姜族的工匠立即开始使用,并做好记录,准备与自己的木炭进行对比,看看区别到底有多大。

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

    姜族的工匠,连夜对来自鲁族的煤炭进行测试,最终的结果让他们大吃一惊,这些来自鲁族的焦煤不但火头更大,使用的时候顺手,而且,冶炼的时候还很容易出渣,更加的节约冶炼的时间,冶炼出来的生铁的性能也更好。

    得知鲁族的煤炭居然如此好用,鲁族的族长们也坐不住了,他们之前还坚持要多占便宜的,要用自己的生铁,尽可能的多换一些鲁族的煤炭,可此刻,他们觉得就算让生铁更便宜一些也无所谓,只要能换取足够的煤炭,少占点便宜也行。

    具体应该用什么样的价格来交换,姜族的族长们与李安还没有商定,毕竟,他们之前都还没有确定鲁族会不会与他们合作,但他们相信,鲁族更加需要他们姜族的生铁,所以,是肯定不会拒绝的,价格方面,他们的筹码也更多一些,只是此刻,他们愿意再做一些让步罢了。

    姜族的族人们正在冶铁工坊辛勤的忙碌者,鲁族的铁匠们也没有闲着,自从李安对他们进行指导之后,他们就非常的兴奋,毕竟,他们通过热处理工艺,打造出了性能更加可靠的铁制品,这让他们非常的自豪,而为了更好的验证这些热处理工艺,他们夜里也不休息了,直接连夜打造各种类型的铁制品,都用李安教他们的热处理工艺进行加工,看看最终都能达到怎样的使用效果。

    虽然李安居住的地方,距离这些铁匠打铁的地方还是比较远的,但打铁的声音是很大的,而且,鲁族的主城也没有多大的规模,整个鲁族主城就这么一点面积,就算铁匠铺放在最拐角的地方,打铁的声音也足以让所有城内的居民听见了。

    “叮叮当当的,他们还在打铁。”

    李安临睡的时候,听到了远处的打铁声。

    这种叮叮当当的声音,让李安有些睡不着,而对于这里的百姓来说,他们早就已经习惯了,他们对这些叮叮当当的打铁声,早就已经没有任何不舒服的感觉了。

    既然睡不着,李安便起身前往铁匠铺,看看他们到底在打什么。

    李安带着护卫前往铁匠铺,遇到了鲁族的族长,这货居然也没有休息,他对锻造铁制品非常重视,所以,他亲自在铁匠铺看着,以第一时间可以检验这些用新工艺打造出来的铁制品有什么不同,是否真的与蜀中购买的质量一样,若是真的质量相同,那就太理想了。

    “族长,这是刚出炉的铁剪刀,您看还好用。”

    一名铁匠将新打造的铁剪刀交到族长的手中。

    由于打造出来没多久,所以,剪刀还很烫人,摸在手里热乎乎的,但族长并不在乎烫手,他要好好检查一下,这些用新工艺打造出来的铁制品,质量到底提高到什么程度了,是否足够的好用,这对于他们鲁族非常的重要。

    “拿树枝过来。”

    族长要先用树枝进行检验,看看新剪刀的切割力到底如何。

    族人很快就拿来了很多树枝,这些树枝有粗有细,硬度也不用,用这些树枝检验剪刀的切割力,是最合适不过的。

    鲁族族长,先用比较细的树枝检验剪刀,然后逐步增加树枝的直径,每剪一根树枝都会仔细的观察剪刀口,看看剪刀有没有发钝的迹象,从而可以很好的确定剪刀的质量。

    最终,检查的结果让鲁族族长非常的满意,剪刀的质量完全合格,在剪了大量粗细硬度不一的树枝之后,剪刀居然没有丝毫的损伤,这与他们之间打造的剪刀相比,质量提高了好几个档次。

    “族长,咱们也就是加点水,没想到打出来的铁器,质量会变得这么好,真是不服不行啊!”

    一名正在锻造的铁匠,开口说道。

    鲁族族长笑着说道:“说的是啊!真是不服不行啊!就这么简简单单的处理一下,打造出来的铁器,质量就翻了好几倍,这可真是,哎呀!”

    发出了一连串的感叹之后,鲁族族长感受到了技术的重要性,他们之前一直无法打造质量过硬的铁制品,就是因为锻造的技术不过关,现在好了,在李安的指导之下,他们已经可以锻造出质量与蜀中几乎没有差别的铁制品了,这对于提高他们族人的生活水平,必然是有巨大好处的。

    “族长,要不用之前的铁钉试试。”

    一名铁匠,拿出来用之前工艺打造的三角形铁钉,递给了族长。

    用铁剪刀去剪铁钉,这显然是不太容易的,或者说,是非常不容易的,甚至,都没有什么可操作性,但试一试总是没错的,不亲自试一试,怎么能确定真的剪不断呢?

    族长犹豫了片刻,拿起剪刀就用力的去剪铁钉,由于这时候的铁钉都比较粗大,自然是剪不断的,但铁钉被剪了一些豁口,而铁剪刀却没有任何的损伤,一点卷口都没有看到,还是一如既往的锋利,这一点让族人非常的满意。

    “铁钉两个豁口,铁剪刀没有丝毫的损伤,现在完全可以确定,咱们打造的这些铁剪刀完全不比蜀中买的剪刀差,以后再也不用去蜀中买铁剪刀了。”

    族长高兴的说道。

    虽然他们不需要去蜀中买铁剪刀了,但他们还是需要去买生铁的,去蜀中买无疑非常吃亏,近在眼前的姜族就出产生铁,这无疑是最好的生铁来源,用他们的煤炭交换姜族的生铁,这无疑是非常划算,非常双赢的买卖。

    “这么晚了,还在忙着呢?”

    李安从远处走来,开口说道。

    鲁族族长马上意识到了什么,忙说道:“老朽该死,居然忘了李侍郎要休息,这叮叮当当的,一定吵到李侍郎了吧!”

    李安摆手道:“也不是很吵,怎么样,打造出多少铁器,性能如何?”

    说完伸手去拿刚刚打造出来的各种铁器,这些铁质器械的种类很多,有铁剪刀,铁凿子,铁锤,铁锹等等,只要是他们干活需要用到的工具,他们几乎全都打造了,看得出来,他们非常的认真。

    “恩,不错,不错,这些铁器打造的很不错,这说明你们已经学会了如何热处理,如何打造质量上乘的铁器,如此,本官便放心了,另外,本官这里有一些图纸,这些都是以后修路需要的铁材,你们以后可以打造一些卖给朝廷,价格虽然不高,但绝对有的赚。”

    李安说着将图纸交给了鲁族的族长。

    这些图纸上画的都是一些钢筋的外形和工艺要求,他们只需要照做,就完全能够打造出能够使用的钢筋,到时候,修路的时候,可以为朝廷提供充足的原材料,以保证道路可以更快的修通,而道路修通之后,他们的各种产品就都可以更方便的拿去外面贩卖了,价钱方面也会很有优势的。

    鲁族族长虽然搞不懂李安画的这些到底是啥,但从这些铁器的尺寸和工艺,就看出了建造道路的不容易,这些钢筋的长度和粗细都很大,一根钢筋需要的原材料就不是小数目,而修路需要的肯定不会只有一根,指不定需要多少根呢?如此,对于修路的成本,鲁族族长真的不敢往下想。

    他所认知的在山区修路,无非就是用铁凿子开山,做壁挂山路,或者搭建栈道,这两种途径都可以,而对于这两种途径之外的山区修路方式,他就完全不清楚了,毕竟,他也没见过别的山区修路方式,不明白也很正常。

    李安所要建造的山区道路,是沿着河流修建的,这种修路方式,需要使用大量的钢筋混凝土,修路的成本很高,这其中,建筑材料所占的成本是最大的,而对于修筑壁挂山路来说,人力的成本才占大头,材料的花费几乎没有,也就是工具损坏了需要更换和维修,总体来说,主要就是人力的消耗,而李安所修的道路,各种材料的花费才是大头,人力费用,只能占据很小的一部分,毕竟,大唐的人力成本比较低,人力方面的花费一直就没有多少。

    考虑到李安需要休息,鲁族族长让工匠们停下手中的活儿,明日上午再继续打铁,既然先进技术都已经掌握了,那也就不急于一时了,反正有的是时间。

    李安自然没有阻止族长,这天色已经很晚了,继续叮叮当当的打铁,自己真的没法睡觉了,而且,真的没有这个必要,这个热处理工艺已经交给他们了,不会因为他们早睡觉,第二天醒来的时候,这个技术就消失的,技术永远都不会消失,只要学会了,记在脑子里,永远都不会消失。

    因为打扰李安休息,鲁族族长显得有些不好意思,于是,亲自送李安回去,一路上与李安讨论了打铁的技术问题,还有大唐帝国在山路修路的事情,当得知从蜀中修路到东女国,所要花费的钱财时,鲁族族长吓得都说不出话来了,这个花费实在是太高了,已经严重超出了他的想象。

    鲁族生活的区域,实在是太偏僻了,以至于他们对外面的世界缺乏必要的了解,就算他们接受大唐的册封,但对大唐的了解,还是相对比较少,尤其是最近这些年,大唐帝国发展的速度,更是他们完全不了解的,所以才会发出如此惊呼。

    鲁族的地域范围实在是太小太小了,在这么小的范围内生存,人的见识和视野,也是会受到很大抑制的,大山从来就不是开阔视野的地方,鲁族族长长期生活在狭小的山区之中,对外面的世界,还是缺乏必要了解的,就算他有朝廷册封的刺史之位,但也改变不了他无知的事实。

    休息了一夜之后,李安在鲁族族长的送别下,离开了鲁族的主城,返回了姜族的地盘,准备将鲁族愿意合作的好消息告诉姜族的族长们,让他们尽快做好与鲁族合作的各种准备,这对于西部羁縻区的繁荣至关重要,只有这里的部落互相团结,才能有利于这里的繁荣,若是频繁进行对抗,则永远都无法繁荣。

    一般对于边疆的部落,自古以来的朝廷都是希望他们能够互相斗争的,如此,朝廷就可以坐收渔翁之利了,就可以防止一家独大了,可此处的羁縻区实力都太小,对于朝廷来说,根本就没有丝毫的威胁,利用不同部落之间的矛盾,对他们进行制衡,已经显得没有那么重要了,眼下,合作繁荣才是大唐要走的真确道路,其它的一切都不重要,所以,李安才会出手帮助他们和好,若是这些部落实力强大,且对朝廷有很大的敌意,那么,李安是万万不会促成他们之间和好的,不但如此,李安更不会将锻造的热处理工艺告诉他们,以免给朝廷带来重大的威胁。

    任何威胁大唐朝廷安全的事情,李安都不会去做,李安所做的任何事情,都是为了大唐朝廷好,都是为了帝国能够发展的更好更强大,任何损害大唐朝廷的事情,李安都绝对不会去做的。

    “陈龙,情况如何?这都一夜了,段俭汉他们就没有什么行动?”

    回来的路上,李安看向陈龙,开口问道。

    陈龙摇了摇头,开口说道:“行动?什么行动都没有啊!他们会不会真的跌落悬崖,或者被野兽给吃了,这么多天了,真的是一点消息都没有。”

    李安摇头道:“要是只有一两个人,被野兽吃了还有可能,可他们足有十多人,怎么可能一下子全都被野兽吃掉,而且,我们的士兵也与他们交过手了,这些人武功高强,这山里最强的野兽就是狼了,如何能是这些高手的对手,他们肯定还在山里,就是不知道躲哪儿去了,也许他们是要等我们走远了再行动。”

    陈龙闻言,开口说道:“这好办啊!那咱们就如他所愿,继续一路前行,让他们放松警惕,到时候狐狸尾巴肯定会漏出来的。”

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

    李安觉得陈龙说的很有道理,只要队伍全部离开姜姓部落的控制范围,段俭汉就会放松警惕,就会迫不及待的展开行动,而此时他们之所以没有任何行动,也许是得知了李安还在附近,而这似乎也从侧面说明,他们躲在暗处,对李安一行人的行动了如指掌,不排除他们得到了当地人的支持,所以,才能对李安的行动了如指掌的。

    “你说的很对,看来咱们要尽快离开这里了,不过,在离开之前,一定要把这里的事情处理完,姜族与鲁族常年敌对,损失都很巨大,要帮助他们修补关系,让他们好好合作,这样对他们双方来说,都有很大的好处。”

    李安开口说道。

    陈龙开口说道:“李侍郎说的是,但愿他们不要辜负李侍郎的一片苦心才好。”

    由于知道李安要回来,姜姓部落的几位族长,全都在大路上等候迎接,礼数显得特别的到位,毕竟,李安给他们带来了太多的好处,让他们的内心感动不已,都不知该如何表达自己的激动心情了。

    另外,接下来与鲁族贸易的事情,也要仰仗李安的斡旋,他们已经见识到鲁族煤炭的巨大好处了,并非常希望与鲁族达成合作,而李安是这其中的关键,若没有李安在这其中很好的斡旋,这事儿就不太好办,所以,他们仍旧非常需要李安,礼数周到一些也是应该的。

    “李侍郎辛苦了……”

    姜族族长一脸微笑的向李安行礼。

    李安笑了笑,开口问道:“几位族长,本官昨晚让人送来的焦煤,你们用过了没有,质量如何啊!”

    二族长忙笑着说道:“好的很,都是很好的燃料,确实比木炭强许多。”

    其余几位族人,也都颇为赞赏的连连点头。

    大族长上前一步,开口问道:“李侍郎,不知这鲁族是个什么意见,他们同意交换否?”

    虽然开口询问,但他们的眼神里满是自信,因为他们相信,鲁族是不会拒绝与他们交换资源的,毕竟,鲁族的煤炭虽然很好,但鲁族根本就用不完,搁在那里浪费,不如拿来换取生铁。

    李安点了点头,开口说道:“鲁族自然愿意用煤炭交换生铁,他们的煤炭不但好用,数量还很多,多余的煤炭,自然非常适合拿来交换了。”

    “那价格如何?”

    二族长最关心的就是价格的问题,一个合理的价格,自然更能让他满意,而其余几个族长,也全都露出了非常关注的表情。

    李安笑了笑,开口说道:“鲁族族长说了,应该按照蜀中的比例交换,蜀中一斤生铁价值几斤焦炭,这里就交换几斤焦炭,你们觉得这个价格合理否。”

    二族长闻言,沉思了片刻,其余几名族长也没有说话。

    “李侍郎,这蜀中的生铁和煤炭,价格并不固定,不太好确定啊!多一点少一点的也不好控制,不如就按这个价格吧!”

    二族长说着用手语与李安交谈。

    李安看了一眼,觉得还不错,这货提出的价格还不是太黑,大概比蜀中生铁贵了六成,但比李安向鲁族族长提出的双倍代价要好一些,如此,自然可以敲定了。

    “固定这个价格,永远都不变的话,我想鲁族应该会接受的。”

    李安开口说道。

    二族长与其余几位族长闻言,大多都比较的满意,这个价格已经很占便宜了,他们在见识到煤炭的巨大好处之后,已经改变了对鲁族的看法,只要鲁族能给他们一个比较合理的价格,他们就完全能够接受与鲁族进行物资的交换。

    “这个价格完全可以接受,多谢李侍郎了。”

    二族长激动的说道。

    李安点头道:“既然如此,那你们就赶紧派个人,与鲁族正面接触,准备开始交换吧!对了,生铁已经冶炼出来多少了?”

    二族长开口说道:“已经有五个熔炉同时冶炼了,现在的生铁已经有一千斤,我们一块也不留,全部拿去鲁族交换焦煤,现在就装车。”

    很显然,在见识到鲁族焦煤的好处之后,二族长真的心动了,他觉得鲁族的焦炭实在是太好用了,要尽快多换取一些回来,这样就再也不用烧木炭了。

    一千斤生铁换回来的焦炭,完全可以冶炼几万斤的生铁,这个几十倍的交换比,对于姜族来说,已经算是非常不错了,他们冶炼的生铁,只有一小部分给了鲁族,而却可以得到鲁族源源不断供应的焦炭资源,这对于他们来说,是最好不过的事情了。

    而鲁族同样也不会觉得吃亏,因为他们的焦炭太多了,都埋在地里,产生不了什么价值,拿出一些去交换姜族的生铁,天底下没有比这个更划算的事情了,他们此时已经学会了热处理工艺,在得到生铁之后,就可以打造各种工具了,不但可以满足自己的生活所需,还能够将多余的铁制品卖给外面有需要的人,就算拿去蜀中贩卖都没有问题,尤其是一些比较灵巧的小工具,比如铁剪刀之类的小工具,是完全可以拿到很远地方贩卖的,这对于提高当地百姓的生活水平,无疑是有很大好处的。

    共赢将是促成鲁族与姜族合作的基础,没有共赢就没有鲁族与姜族的合作,而对于他们两族来说,眼下的局面就是共赢,所以,他们没有任何不合作的理由,合作将是他们唯一的选择,也是唯一正确的选择。

    对于二族长的迫切,李安感到非常的高兴,并立即派遣两名属下去鲁族报信,让鲁族赶紧准备两万近焦煤,以用来交换姜族的一千斤生铁,按照李安的估计,鲁族完全能在姜族的生铁抵达之前,将两万斤焦煤准备好,毕竟,都是露天的煤矿,开采起来是非常方便的,族长一声令下,很短的时间之内,几万斤的焦煤就能挖出来,只是装车稍微麻烦一点,需要不少的车辆,按照这里一辆车一千斤的装载量,两万斤焦煤,需要足足二十辆车才能装完,还好鲁族还有点家底,二十辆运输车还是足够的。

    交代好鲁族和姜族的合作事情之后,李安便出发去追自己的队伍了,以摆出自己彻底离开姜族区域的假象,实际上,李安是暗中埋伏了不少人马的,为的就是要引出段俭汉一行人,将这些家伙一网打尽。

    看着李安远去的背影,姜族的几位族长,内心真的是感慨万千,他们对李安颇为感激,是李安给他们带来了先进的冶铁锻造技术,也是李安帮助他们斡旋了两族之间的关系,让他们两族能够合作共赢。

    要是没有李安的帮助,他们不会获得这些好处,他们内心对李安感激不已,也就很好理解了。

    “李侍郎帮了我们这么多,我们也没给李侍郎准备礼物,是不是太失礼了啊!”

    五族长开口说道。

    二族长开口说道:“不是我们不准备,实在是李侍郎走的太急了,咱们没有时间准备啊!”

    “哪里是没有时间准备啊!是我们这里太穷了,也没啥拿得出手的好东西送给李侍郎,那些拿不出手的东西,送了还不够丢人的呢?”

    三族长笑着说道。

    顿时,所有族长都笑了,他们都觉得三族长说的有道理,他们这里确实太穷了,确实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好东西,而那些不值钱的东西,就算拿出来也难以让李安惊喜。

    不过,他们的笑还有另外一层深意,那就是从此之后,他们的日子会发生很大的改变,在冶铁工坊和锻造工坊相继建立起来之后,他们可以得到大量的生铁和铁制品,而这些都是可以拿出来卖钱的,可以卖很多很多的小钱钱,到时候,他们就可以变得富裕起来了。

    笑话自己现在的贫穷,是为了憧憬自己将来的富裕,而且,他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他们是可以变得很富裕的,这么多生铁的产量,想不富裕也不太可能,他们最终必然会比此刻富裕很多很多。

    李安派遣的属下,很快就到了鲁族的主城,并将姜族正在运输一千斤生铁过来的消息,告诉了鲁族的族长,让鲁族族长赶紧准备两万斤焦煤,以交换姜族的一千斤生铁。

    听到如此价格,鲁族族长突然高兴了一下子,虽然这个价格对自己仍然不公平,但与李安所说的双倍代价相比,还是稍微便宜了一些,这让他的内心稍微平衡了一点,不那么难受了。

    “赶紧多派些人去挖煤,准备两万斤的煤炭,姜族的生铁已经在路上了,咱们不能让姜族小瞧了,要让姜族好好看看,咱们鲁族人是讲信义的,一斤煤炭都不会少给他们的。”

    鲁族族长开**代任务,显得特别的豪气。

    很快,鲁族就集中了两百名精壮的汉子,去煤炭挖焦煤,两万斤的焦煤,分给二百人,平均每个汉子仅有一百斤的任务量,对于这些汉子来说,一百斤的煤炭不过是毛毛细雨罢了,很快就能够完成,他们每个人都准备了一个足以装一百斤煤炭的麻袋,将煤炭装在麻袋里,然后放在车子上就行了,一辆车能装是个麻袋,最下面从前向后铺设四个麻袋,上面压着三个,第三层两个,最上面再来一个麻袋,如此,便可以保证车辆的稳定性,不会导致车辆行进的时候,麻袋从车上掉下来。

    二十辆运输车也很快就准备好了,这些都是平时运输货物的车辆,农忙的时候,也会用来运输粮食和秸秆,当然,也可以用来运输肥料,总之,当地的车辆都是差不多的,几乎所有的车辆都一样大小。

    二百名鲁族族人干活的速度很快,他们在完成一百斤焦炭的挖掘任务之后,便将自己挖好的焦炭放在麻袋里,然后,将麻袋放入准备好的运输车上,如此,任务便算是完成了。

    没过多久,姜族的一千斤生铁便到了鲁族的主城附近,而鲁族的二十辆装满焦炭的运输车也已经就位了,交换随时都可以进行。

    “这个就是你们冶炼的生铁?”

    鲁族族长看着车上的铁锭,开口问道。

    这些铁锭都是统一的规格,每个铁锭的重量大约都在二十斤上下,一千斤的生铁,也就是有五十个铁锭,似乎也不是很多,但这些铁锭拿来打造铁锤的话,足以打造几百个,若是用来打造铁剪刀,则可以打造数千个,对于只有十多人的鲁族铁匠来说,这一千斤的铁锭,就是一笔不小的财富。

    “是的,一共一千斤上好的生铁,来的时候都称过重了,要不,再测一次。”

    姜族派遣的是三族长的儿子,年纪不大,只有三十岁,但还比较稳重。

    鲁族族长看了一眼,摆手道:“不必了,我相信你们不会作假,我们的两万斤焦炭,已经装车了,你们要不要测量一下呢?”

    三族长儿子开口说道:“既然你们相信我们,那我们也该相信你们才是,也不用过称了,直接拉走就是了。”

    鲁族族长见姜族派来的人太少,才七八个人,而两万斤的焦炭足有二十车,这么多的焦炭,让他们七八个人拉回去,显然不太可能,况且,这些运输车是他们的,可不能随便交到别人的手中,有几辆运输车还是牲畜牵引的,那就更加不能交给别人了。

    “你们的人太少,我看还是我们将焦炭直接拉到你们的冶铁作坊吧!”

    鲁族族长开口说道。

    “好啊!那就多谢了。”

    三族长儿子,开口说道,他并不担心泄密,反而还想嘚瑟一下,让鲁族好好看看自家的冶铁工坊。

    这鲁族的族长也不是好心,他是对姜族的冶铁工坊很感兴趣,所以,想过去亲眼看一看,满足一下自己的好奇心,仅此而已,他只要看一眼就能心满意足了,也好知道石头是怎么变成生铁的,对于这一点,他真的非常的好奇。

第一千五百二十四章

    李安沿着山路一行前行,一直走到葛族的地盘,沿途并没有发现留守的人马,这说明这些人隐藏的很好,既然李安用望远镜观察都发现不了什么痕迹,段俭汉的人马就更发现不了了,如此,只要这些家伙敢过来搞破坏,这些留守的人马就可以立即出手,将这些家伙全部消灭。

    “你把士兵部署在什么地方了,我走了一路都没有发现一点痕迹?”

    李安看向陈龙,开口问道。

    陈龙笑道:“原来李侍郎是在找我军将士啊!我还以为是欣赏路两旁的风景呢?放心吧!都藏的严严实实的,而且,还是分开隐藏的,目标更小更不容易被发现。”

    李安点头道:“藏好就行,相信这一次一定能引出段俭汉一行人,把他们全部消灭。”

    葛族的实力与鲁族相当,比姜族要差不少,而两族若是联合,则比姜族要稍微强些,葛族同样有一个石头城,三个寨子,与鲁族是一样的。

    在见识过姜族和鲁族的贫穷之后,李安觉得西部羁縻区大概都是如此,而在进入葛族地盘之后,李安才赫然发现,自己还是太乐观了,葛族看上去更加的贫穷,比姜姓和鲁族贫穷多了,这里的土地更加贫瘠,在农业方面的收成不如姜族和鲁族。

    “真是没有想到,葛族比鲁族还要贫穷,看看这些百姓穿的衣服,都破成什么样了,每个人的衣服差不多都穿了有十年了。”

    李安看着远处正在干农活的

    葛族百姓,开口感叹道。

    陈龙点头道:“李侍郎说的的是,葛族确实比鲁族还要贫穷,下面的一些小部族,指不定穷成什么样呢?也是我们大唐太富庶了,所以,突然来到这里会有些不适应,这里的百姓说不定早就已经适应了,他们并不在意贫困,虽然穿的很差,可每个人的脸上都是笑容,一点愁苦的意思都没有。”

    这里的老百姓确实过着很清苦的日子,但贫穷未必代表痛苦,穷并快乐着也是一种生活,是一种恬静安然的生活。

    有人问幸福是什么,是优渥的生活吗?未必是,也有可能是贫穷且安定的生活,有时候贫穷的生活,也可以让人幸福,也可以让人快乐。

    不过,穷并快乐着是有前提条件的,那就是大家都要一样穷才可以,若是穷人和有钱人生活在一起,每天看着有钱人拥有大量的物质,而自己却一无所有,心里肯定是难以产生幸福感的,而当身边的人全部都很贫穷的时候,每个人的内心就都平衡了,也就更容易产生幸福感了。

    葛族这里的情况,显然是符合产生幸福心里的地区,这个地方的所有老百姓都一样的穷,旁边的姜族和鲁族,虽然比他们稍微好一点,但也好不了太多,所以,并不会影响他们内心的幸福感,他们仍旧可以感受到幸福的感觉,这一点至关重要。

    而通过李安的努力,鲁族和姜族都开始开矿了,要不了多久,他们两族就会变得富裕起来,而在他们两族富裕起来之后,靠近他们的葛族就会被映衬的更加贫困了,到时候甚至会发生两族征召葛族百姓干苦力的情况发生,到时候,鲁族和葛族躺着数钱,而葛族却要去给他们干苦力,拿着非常微薄的辛苦费,内心必然极为痛苦,所有的幸福感都将不复存在,他们的生活将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其实,能给姜族打工,收入其实是可以增加不少的,但由于姜族更加的富裕,比他们富裕太多太多,所以,内心的不平衡就会加剧,幸福感会极大的降低。

    不过,李安觉得,既然鲁族和姜族拥有大量的矿产,那么,与他们相距不太远的葛族地盘上,难道就没有矿产资源吗?若是葛族的地盘上也发现矿产资源,那么,对于葛族来说,绝对是一件天大的好事儿。

    李安相信葛族的地盘上肯定也会有矿产资源的,而且,这个矿产资源绝对不会少的,只是还没有被发现罢了,或者他们已经发现了,但是却不认得这些矿产资源,从而白瞎了这些上好的资源。

    “葛族也是山区,这里会有什么矿产呢?”

    李安看着两侧的大山,开口说道。

    陈龙开口说道:“李侍郎,要不我让属下去周围的山上多采一些各种石头回来,也好让您好好的研究,看看这里有啥矿产没有。”

    为了节省李安的体力,陈龙似乎想到了一个不错的好主意,将周围山上的石头都开采回去一些,让李安辨认一下就好了,也省的李安天天爬山去寻找矿石了。

    另外,一群人到处搜寻石头,效率肯定也比李安自己一个人到处寻找要高得多,可以更加高效的寻找到矿石,大大节约了时间。

    李安觉得这个方法很好,这些士兵跟随自己时间也比较长了,对于各种矿石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只要他们发现可疑的石头,肯定会优先选择的,并记住在什么位置发现的。

    因为主力队伍已经提前出发,早就进入了葛族的地盘,所以,当李安进入葛族地盘的时候,马上就得到了葛族族长的亲自迎接,得到了优厚的照顾。

    这个葛族族长也不是傻子,他早就听说了鲁族和姜族的事情了,这两族得到李安的帮助,很快就会富裕起来的,他们葛族比上面两族还要贫困,要是能得到李安的帮助,那就太好了,若是得不到李安的帮助,那他们以后的日子就难过了。

    不过,鲁族和姜族都发现了矿产,他们的地盘上要是也有矿产,李安才能更好的帮助他们,若是他们的地盘上没有矿产,那么,李安就算想要帮助他们,那也是无处下手的,因为根本就不知道该从何处相帮,教你冶铁的前提,是你的地盘上要有铁矿石才行,要不然就算把技术交给你,那也是没用的。

    对于自己的地盘上到底会不会有矿产资源,葛族族长自己也不清楚,不过,他固执的认为,既然姜族和鲁族都有矿产,他们的地盘上就一定也有矿产,他们也不必别人差什么,凭啥老天会不公平,不给他们的地盘上也弄些矿产资源,他们相信自己的地盘上一定有矿产资源,只是暂时没有被发现罢了。

    的得知鲁族和姜族拥有矿产资源之后,他就派人去了这个两族,并把铁矿石和煤炭的样本拿了回来,并对着铁矿石和煤炭仔细的看,然后,发动族人去山上寻找,看看他们的地盘上,是否也有与姜族地盘上一样的石头。

    在李安抵达的时候,他们已经从周围的山上采集了大量的石头,并与从姜族拿来的铁矿石样本进行比较,不过,他们并不擅长比对矿石,看了半天,他们也无法肯定自己地盘上发现的那些石头,与从姜族拿来的石头,到底是不是同一种矿石,他们部落的地盘上到底有没有铁矿石。

    “陈龙,看来咱们的将士不用辛苦了,葛族的百姓都把山里的石头全都开采出来了,都这么多了。”

    李安看到葛族主城的外面堆放形形色色的石头,笑着开口说道。

    陈龙也笑了,这些葛族人如此做,的确极大的减轻了将士们的负担,他刚才还提出要让将士们去山里寻找矿产资源,这下算是完全不用了,直接判断眼前的一片小石头就可以了。

    “族长这是看姜族开采铁矿石,眼馋了啊!”

    李安笑着说道。

    葛族族长不好意思的笑了笑,点头道:“让李侍郎见笑了,我族一向贫苦,眼看着鲁族和姜族就要富裕起来了,咱们也不能什么都不做吧!这便让族人们去山上弄些石头,想看看咱们这里是不是也有铁矿石。”

    李安笑着说道:“那结果如何,你们这里到底有没有铁矿石呢?”

    “这个,石头都在这里了,我们也说不清楚,总感觉有些石头很像姜族的铁矿石,但又不是特别像,实在是没法判断啊!还请李侍郎帮我们好好看看,看看这些石头到底是不是铁矿石。”

    葛族族长笑着要求道。

    李安自然是要看的,随意的拿起一些石头,仔细的观察了起来。

    这些石头的种类很多,但绝大多数都是很普通的石头,并没有开采的价值,但矿石还是有的,这让李安很是高兴。

    “如何,这里面有铁矿石?”

    见李安嘴角微笑,葛族族长喜上眉梢,他们的地盘上要是也有铁矿石,那他们就发达了,以后就可以过上富裕的日子了,随便想想都足以让人兴奋异常了。

    李安摇了摇头道:“没有,这些石头之中,没有铁矿石,就连贫矿都没有。”

    一听没有铁矿石,葛族族长顿时显得有些泄气,神色一下子就暗淡了。

    李安笑着说道:“虽然没有铁矿石,但却有更值钱的铜矿,而且还是富铜矿,不容易啊!就是这块石头,是在什么地方发现的。”

    一名族人上前,说道:“这是在北边发现的,那边的山塌了一块,就露出了这些石头。”

    “铜矿,我们这里居然有铜矿?”

    葛族族长实在是太兴奋了,与铁矿相比,自然是铜矿更好了,因为在大唐这个时代,铜的价钱比铁要贵,而且,冶炼铜比冶炼铁要容易许多,不论如何计算,那都是非常划算的。

    至于为何铜比铁贵,自然是因为储量比较少的缘故了,在之前的春秋战国,秦汉时代,一直都是铁比铜贵,因为冶铁难度很大,而铜比较容易冶炼,但随着铁器冶炼技术的改良,以及铜资源越来越不够用,于是,铜的价格开始反超铁,变得比铁要贵很多。

    此时的大唐,铜的作用更大了,除了能用来铸造铜钱,还能用来生产电线,而电线是大唐新科技所必须的原材料,需要的电线越多,对铜的需求量也就越大。

    李安再三确认之后,拍着葛族族长的肩膀,肯定的说道:“铜矿,这的确就是铜矿,而且是富铜矿,非常适合拿来冶炼,看来你们葛族要发达了啊!”

    能发现葛族地盘上存在铜矿,李安自然非常高兴了,如此,葛族的贫困问题也就容易解决了,而且,还可以进一步带动姜族和鲁族的发展,毕竟,葛族冶炼铜矿,需要燃料和工具,燃料需要从鲁族购买煤炭,而工具也可以从两族购买,或者,他们也可以直接买姜族的生铁,然后,自己打造铁质工具,前提是李安将锻造铁制品的良好技术交给他们。

    “李侍郎,里边请。”

    葛族族长客气的说道。

    李安摆手道:“不急,我想去看看铜矿,看看储量有多少,要是储量太低,几年就开采完了,那岂不会白高兴一场。”

    “李侍郎说的是,快前面带路。”

    葛族族长亲自带领一群族人,陪着李安去北边视察铜矿。

    这个铜矿距离葛族的主城足有十几里,也算比较远了,但也不是太远,骑马很快就能抵达,而更多的葛族族人都是小跑着过去的,他们身体足够强壮,跑着过去也没有什么压力。

    “就是前面的山坡,石头就是在那里捡的。”

    李安已经看到了,在正前方的山坡上,有一块没有植被的地方,这个地方的植被因为山坡的塌陷被带走了,所以就露出了一块光秃秃的地方,看上去非常的明显,隔着很远都能看的清清楚楚的。

    “哦,就是前方的山坡。”

    李安开口应道,并加速奔了过去。

    山坡的坡度并不是很陡,也就四十多度,人完全可以沿着山坡攀爬,很快李安就到了塌陷的地方,并看到了漏出来的大片铜矿石。

    “不错,不错,这些都是铜矿石,让大家去附近多挖挖,看看还有多少这样的石头。”

    李安开口说道。

    顿时,一百多葛族族人,开始在附近的山上忙碌了起来,他们大部分人没有来得及带工具,但他们直接掰断树枝,用树枝当工具,在山上用力的挖掘,挖到铜矿石之后,再由有工具的人进行深挖,从而确定下面到底有多少矿石。

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

    葛族一百多人分散开挖,利用手中各种简陋的工具,对附近一里范围的山体进行了全面检查,从而确定附近到底有多少铜矿石,是否符合大规模开采的条件。

    “族长,这里有发现。”

    “族长,这里也有。”

    “族长,这边有好多这种矿石啊!”

    好消息一个个的传来,在挖掉山体表层的土壤之后,下面的铜矿石全都暴露了出来,这些铜矿石被隐藏在山体土壤之下,长期被土壤和植被遮盖,要不是这次突然发生山体滑坡,让部分铜矿石露了出来,估计这里的矿石这次不会被发现,如此,葛族的脱贫计划就彻底没戏了。

    由于人力和工具有限,不能深挖所有发现铜矿石的小坑,只能有选择的挖掘,但只要随便挖几个点,就能够代表所有,就能够大体判断出这一区域到底蕴藏了多少铜矿石。

    为了更好的查清这一区域的铜矿石蕴藏量,葛族族长急忙派人回去,让主城更多的百姓携带铁质工具,到发现铜矿的区域进行更更深入的挖掘,从而更好的确定这一区域到底蕴藏着多少铜矿资源,也好让他心里有个底。

    葛族主城距离铜矿的区域并不远,所以,很快,又有二百多人带着铁质工具跑了过来,他们立即分散开始挖掘,部分人携带了多个工具,并分给之前没有工具的族人,让所有葛族族人都拥有了铁质工具,这样,挖掘的时候就顺手多了。

    每一个挖出铜矿的小坑,都要取出部分铜矿石,拿到固定区域让李安辨认,从而确定这确实就是铜矿,以及这些铜矿的质量都如何。

    受制于现实条件的制约,他们不可能挖的太深,铜矿石也是石头,并不是那么好挖的,往下挖半人深还算容易,可若是继续往下挖,难度就很大了,除了少数的几个重点监测地点之外,大部分的小坑都挖个半人深就不挖了,只要多挖几个点,就能大概确定铜矿的蕴藏量了,完全没有必要每个坑都挖很深很深。

    最初,葛族族人们只是在发现铜矿附近一里范围内寻找更多的铜矿,而后,随着一个个铜矿小坑的被发现,族人们开始扩大挖掘范围,从一里扩大到二里,然后扩大到三里五里,搜索的区域越来越大,而族人们的心情也越来越高涨,因为每次扩大搜索范围之后,都成功发现了铜矿资源,这足以说明他们葛族的地盘之内,铜矿资源是极其丰富的,他们这里蕴藏着海量的铜矿资源,这么多的铜矿资源,只怕几百年也开采不完,如此又怎么能不让他们兴奋呢?

    “恭喜族长啊!你们这里的铜矿实在太多了,几千年都开采不完啊!而且,还都是容易冶炼的富矿,葛族人马上就要富裕喽!”

    李安笑着说道。

    葛族族长笑的脸上都开了花,不过,他也不敢托大,这货心里非常明白,若是没有李安的帮助,他们就算守着一座金山也没有用,因为他们居住的地区太偏僻了,族人之中,并没有什么人才,就算知道这是铜矿石,可如何进行冶炼呢?对于冶炼铜的工艺,他们是完全不清楚的,想要学习也要有人肯教他们才行啊!而这显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就算他们肯花钱,也未必有人肯教他们,而李安是个意外,李安并不会在意冶炼技术的外传,这个都是基础的技术,对于李安来说,传播的越多越广,对于大唐帝国就越是有利。

    “一切还要多仰仗李侍郎,寒舍已经备好演戏,还请李侍郎赏光。”

    葛族族长非常客气的邀请道。

    既然族人如此客气的邀请,李安也就不客气了,顺便也能品尝一下当地的美味佳肴。

    部分葛族族人仍旧在忙着挖铜矿,而更多的葛族族人,陪着李安一起返回主城,他们要先以礼相待,然后,才好让要求李安给他们更多的帮助,对于这些葛族人来说,李安就是大救星,一个非常重要的大救星,让他们不得不重视的大救星。

    在回去的路人,葛族族长问了好多有关冶炼铜矿的事情,而李安也认真的解答了,只要是能说的,可以让葛族族长听懂的,李安基本上全都说了,并没有丝毫的藏私。

    对于铜矿和冶炼铜矿,李安知道的很多,铜这种金属,在殷商时代就已经有历史记载了,在春秋战国时代,更是发展到了一个很高的高度,隋唐之后,炼铜的技术就更加先进了。

    不过,即便如此,也不会所有地区都有冶铜技术的,这种技术仍然没有被百姓广泛掌握,就比如西部羁縻区这里的老百姓,就没有掌握冶铜的技术,还需要李安教他们才可以。

    在古代,冶铜术是一种制陶技术,冶炼铜与制作陶器,有很多相似之处,所以,被人认为是一个类型,据说最早的冶铜术兴起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龙山文化时期,古代文献有不少关于禹铸九鼎的传说,从后世考古发掘看,夏代已能熔铸青铜,居住在中原一带的昆吾族,就是以制陶、铸铜著称的一个部落,把铸铜和制陶联系在一起,表明冶铜术确是在制陶技术发展的基础上兴起的。

    据说先秦时代的冶金铜的冶炼、加工和铜工具的使用,是人类从蒙昧到文明的转折点,组成华夏族的炎黄、东夷和苗蛮等族都有关于冶金的远古传说,有充分的证据表明,华夏的冶金技术是中华民族的独立创造,而不是从西方、北方传入的。

    后世出土五千年前的青铜刀,是后世发现的时代最早的一件青铜器,为单范铸成,这件青铜刀属于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是迄今中国发现最早的青铜器,青铜器的出现对于社会进步意义重大,常常被认为是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之一。然而,青铜器在华夏发展的进程比较迟缓,各种资料证实,直到龙山时代,人们才逐渐掌握了青铜冶炼技术。

    龙山时代的青铜器并未如玉礼器那样成为划时代的标志**物,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也很有限,直到约公元前二十一世纪的夏文化时期,中国历史才真正进入到了青铜时代,后世中原等处出上铜容器残片和铜镞,表明夏代已进入青铜时代,中原各地出土的早商青铜器有铜镞、铜凿、铜铃等小件工具与器物,并且有铜爵数件,说明当时青铜冶铸技术已具一定水平。

    商代中期,青铜铸造技术进一步发展,中原一带的考古表明,当时已有爵、斝、鼎、盉等成组礼器,铸铜技术臻于鼎盛,瑰丽壮伟的司母戊大鼎是典型代表。它重达八百多公斤,是上古最重的青铜铸件,投入铜料上千公斤,能够成功地熔铸这样的大型器物,说明殷代手工业生产具有较大规模,从后世出土和传世的殷商青铜器数以万计,主要是礼、乐、兵、车四大类。

    这些精巧的青铜制品,具有根高的历史的、学术的、艺术的价值,在后世享有盛誉,古希腊多用失蜡法制作艺术铸,经过认真细致的考察,在现已鉴定的商和西周铜器中,并未发现使用失蜡法的确证,有些商周青铜器之所以能获得复杂的形状,关键在使用了分铸法,或先铸器身再在器上合范铸出附件,或先铸好附件,再镶嵌在陶范内与器身一起铸作成器,工艺构思十分巧妙。

    冶铜业是商代最重要的手工业部门,在这个基础上,西周青铜铸造又有所发展,王室、各诸侯国以至贵族都拥有铸造作坊,后世出土铜器的地点比商代更加广泛,全国各处均有发现,数量上也远超过前代,西周前期铜器形制多直接继承殷商风格,其后有较明显的改变,花纹趋于简易、流畅,器壁渐成轻巧,具有质朴、实用的特点。

    到了春秋时期,特别是春秋中叶以后,由于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封建制开始取代奴隶制,表现于青铜冶铸技术也有重大的变化,即从原先较为单一的范铸技术转变为综合运用浑铸、铸接、失蜡法、铸焊,红铜镶嵌、错金银等多种金属技术的新工艺系统,代表性产品有曾侯乙大型编钟群和青铜尊、盘等。

    就制作方式来说,先铸附件后铸器身的分铸形式有很大发展,成为主流,这种方法利于分工合作,因而有较高的生产率,器件的结合也较为牢固,是适合于社会生产的要求的,同时,在器形、纹饰方面有不少新的变化,突破了殷商西周的传统格局。

    到战国时期更发展了印模、叠铸等批量生产技术,不少器物壁薄轻巧,质朴无华,更为实用,随着生产发展和经验积累,这一时期有关青铜冶铸的文献纪述明显增多,比如《考工记》详述编钟部位名称、尺度比例、熔铸铜器时的火色变化和六齐合金配比,后者被誉为世界最早见于文字记载的合金配制法则,实物检验表明,这一法则是具有科学性和客观实在性的,又如《荀子·强国篇》以刑范正、金锡美、工冶巧、火齐得为获得优质铸件的四大工艺要素,还有《吕氏春秋·别类篇》提出金柔锡柔,合二柔以为刚的观点,都是人们通过长期实践对青铜冶铸技术具有规律性认识的反映。

    而更重要的,是冶铜技术的逐步进步,为冶铁技术的发展做了很大的铺垫,在冶铜术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冶铁术也开始发展起来,从而让华夏文明卖入了更加先进的铁器时代,从而拥有了更为强大的实力。

    铜矿石有很多种类,比如,有黄铜矿、斑铜矿、辉铜矿、蓝铜矿、铜蓝、孔雀石等,不论哪一种矿石,只要含铜量比较高的,就被称为精铜矿,或者铜矿砂,当然了,还有最厉害的自然铜,也就是不需要任何冶炼就能直接铸造铜制品的自然铜。

    当然了,自然铜在自然界的存在是非常少的,大部分都是以矿石的形式存在,大部分都是需要冶炼的铜矿石。

    葛族地盘上发现的铜矿石,并不是自然铜,但属于含铜量特别高的铜精矿,是一种开采价值特别高的铜矿石。

    对于冶炼铜矿石,方法是很多的,但有很多方法需要的条件太高,是葛族无法完成的,而李安要交给葛族的冶炼方法,自然都是很简单的冶炼方法了,这些方法也就是古代的冶铜工艺,操作起来的难度很低。

    这种冶铜的方法就是火法李冶炼,需要用到的设备,有鼓风机,反射炉,高炉等设备,其中,鼓风机当地就有,是简易的那种,而高炉建造难度不大,有黏土就行,反射炉建设的难度同样不大,这些都是很快就能建设完成的。

    进入葛族的主城之后,李安看着道路两侧的矮小店铺,感叹这里真的是太穷了,这里只有中间一条街道,所有的商业门店都在这里了,一共只有几十个门店,贩卖的物品也都很是寒酸,都是普通百姓每天都要用到的东西,并没有任何的奢侈品,毕竟,这里也没有富裕的人,卖奢侈品也不会有人来买的。

    葛族族长居住的地方,面积还算不小,大概有五亩地的府邸,这个规模在城内已经算是不小了,尤其是葛族的主城,面积本身就不是很大,有这么大的府邸,绝对算是很气派的,普通百姓居住的面积只有不足半亩,是族长家的十分之一左右。

    葛族族长的府邸规模虽然还可以,但葛族族长家的建筑却很是寒酸,并没有什么排场的高大房舍,大门也很普通,与大唐乡下小地主的别院差不多,甚至还有所不如。

    这么寒酸的府邸,让李安感叹不已,葛族族长说自己家是寒舍,如此看来,这里还真的是寒舍,在李安的眼里,这是如假包换的寒舍。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14624/ 第一时间欣赏盛唐不遗憾最新章节! 作者:朕御山河所写的《盛唐不遗憾》为转载作品,盛唐不遗憾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盛唐不遗憾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盛唐不遗憾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盛唐不遗憾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盛唐不遗憾介绍:
玄宗后期,外部战事不断,边镇势力急剧膨胀,太子党与相国党明争暗斗,大唐帝国已是内忧外患。 主角李安,误入大唐,本想做个安分的富家翁,却被时事逼迫,一步步迈入波谲云诡的政局之中。 安禄山、李林甫、杨国忠、杨玉环等人的命运,会因为他的到来,出现怎样的变化? 千年的历史遗憾,又该盛唐不遗憾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盛唐不遗憾,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盛唐不遗憾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