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盛唐不遗憾TXT下载盛唐不遗憾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盛唐不遗憾全文阅读

作者:朕御山河     盛唐不遗憾txt下载     盛唐不遗憾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李安并不是一个高调的人,平常做事的时候都是尽可能的低调,但有些事情却是不能低调的,是必须要高调处理的,就比如这一次的开学典礼,李安是必须要亲自出场的,而且,还要把这个开学典礼办的很热闹,很有影响力才行。

    毕竟,李安的目的在于全面推广普及教育,如此,李安自己必须要开个好头,要起到很好的表率作用,如此,才能吸引更多的权贵和大商人,紧跟自己的脚步,出资建立公益学堂,教育大唐的孩童,减轻朝廷的经济负担。

    京城的老百姓数量已经激增到了几百万之多,适龄的孩童足有好几十万,但能够进入学堂学习的孩童只有十万左右,这些孩童分布在大唐的数千个私塾之内,大一点的有几百人,少一点的只有几十人或者十几人,甚至还有不足十人的私塾,总之,这些私塾的数量虽多,但容纳学生的量都不是很大,

    朝廷既然同意李安的普及教育,自然会给予李安很大的支持,传音学堂旁边的空地,顺利的被划拨给了学堂,而且是完全免费的。

    另外,朝廷的普及教育推行试点已经开始启动,被确定为试点的自然是人口众多的京城了,而由于普及教育的孩童数量庞大,且大部分是贫民的孩子,年纪也比较小,所以,普及教育的原则就是就近入学,把学堂建设在居民区的附近,让贫民的孩童能够在家门口上学堂,这样也比较的方便。

    这几乎相当于后世的学区了,不过,后世的学区所衍生出来的学区房老贵了,而大唐肯定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因为这些普及教育学堂都是教育一些比较浅显的东西,而相对贵族的私塾不存在学区的说法,洛阳的孩子都能过来求学,所以,根本就不是一回事。

    在李安提出的教育普及计划之中,有基础教育,还有高一点的专业教育,不过,朝廷目前进行试点的只有基础教育,专业学堂的事情,还在讨论之中,毕竟,步子不能跨的太大,要一步一步慢慢来。

    考虑到京城无学可上的贫民孩童太多,仅十一岁以下的孩童就足够二十多万,如此一来,若是普及教育学堂的规模太小,就需要建设数量众多的学堂,这显然不太合适,所以,朝廷经过一番研究,最终确定了普及教育学堂的规模不能低于三百学童,在人口更加密集的区域,甚至可以建设能满足上千人同时就学的学堂。

    为此,朝廷根据居住贫民区的实际情况,在京城的周边划拨了几百处土地,这些土地就是专门用来建设学堂的,并以最快的速度公布了出去,以号召有钱人负担这些学堂的所有花费,送其冠名权和各种名誉福利,若是规定期限没有人接受,那就只能由朝廷来负责建设和维护了,所需花费直接从国库里面出。

    当然,这几百处土地,只是建设学堂的最低标准,实际可能还不够,为此,若是有人自费购买一处土地,想要建立基础教育学堂,那也是可以的,只要距离其余学堂不是太近,或者这一区域的贫苦孩童太多了,临近的学堂根本容纳不了,那也是可以批准的。

    就比如李安所购买的一处宅子,就不在朝廷的规划之内,是李安自费购买的,而旁边的空地恰巧也没啥用,鉴于李安的目的和个人地位,朝廷自然不会驳了李安的面子,顺利的把这块无用的土地拨给了李安购买宅子所建立的学堂,并且是完全免费的,只要学堂不改变用途,这块土地就永远不会收回。

    因为全面普及教育是李安提出来的,所以,李安所负责的学堂,便被朝廷编为第一号学堂,并记录在案,尽管这个学堂几乎完全由李安负责,朝廷既不提供资金,也不会提供提供任何的物资和人员,但负责教育的官员,每年都会前来摸底调查一番的,以显示这是朝廷的恩德,同时,也表达了朝廷对这些学堂的关心,还有就是监督这所学堂到底教了什么,是否教了一些不该教的东西。

    若是一所学堂教了一些对朝廷不利的言乱,或者是非常不良的价值观,那就不但不能教书育人,反而会因此危害整个大唐帝国了,这也是朝廷最害怕的事情。

    孩童时期是一个人一生之中,模仿能力最强的阶段,也是世界观形成的阶段,这一时期是非常关键的,若是在这一时期形成了良好的习惯,那么,是肯定能够受益终身的,而若是在这一时期养成了不好的习惯,那么一生就都毁了,同样对于朝廷也是相同的,若孩童时期形成了强烈的爱国观念,成年之后纵然心有不满,但至少不会去做卖国贼,或者很难去做卖国的事情,而若是童年时代就接受了反对祖国的教育,那么成年之后就会成为一名崇洋媚外的卖国贼,甚至到处进行鼓动,来破坏自己的祖国。

    后世华夏的某个地方,由于被殖民的时间太长了,普通老百姓接受的都是殖民的教育,如此,对自己的祖国自然也就没有感情了,而且,不但没有丝毫的感情,还非常痛恨自己的身份,以自己不能加入殖民国家而懊悔,甚至大声疾呼,说自己宁愿做殖民主子宠物狗所拉粪便上的苍蝇,也不愿意堂堂正正的做一名祖国的主人,其被殖民的思想之可怕可见一斑。

    这到底是一种怎样的教育,居然能让一个大活人,心甘情愿的去做宠物狗粪便上的一只苍蝇,这种为了殖民主子,连尊严都不要了的行为,真的是很难让人理解,也从侧面体现了殖民洗脑教育的成功和可怕。

    其实,世界上的任何一种教育,都是洗脑教育,只是有的洗脑教育是往好的方面进行教育,而有的则往不好的方向去教育,最终造成的结果自然是不同的,但就一国朝廷而言,自然要尽量说自己的好话,并适当的贬低对手,从而让老百姓对祖国更有认同感。

    任何一个帝国的历史,总是在诉说自己的辉煌和正义,总是在贬低周边诸国,给这个帝国百姓的印象,就是只有自己的帝国是好的,周边所有帝国都是流氓,都是凶狠,忘恩负义的小人,都是帝国的敌人。

    而若是你换一个帝国,你会发现同样的情况,这个国家顿时有变成最伟大的了,周边都是忘恩负义的流氓。

    总之,任何一个帝国都要把自己塑造成一个高大伟岸的形象,从而让自己的国民更加的热爱自己的祖国,便于自己的统治。

    进行普及教育,除了要教育孩童们读书写字之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要让普通的老百姓,对帝国有认同感,而对于这一点,朝廷是肯定要管控的,时不时的定然要去各个学堂查看,问一问正在学习的孩童,对大唐是否忠心。

    不论是朝廷亲自出资创办,还是委托给别人出资筹办,这些基础教育学堂都要接受朝廷教育部门的监督,任何一所学堂都不能例外,另外,为了便于管理,会按照学堂所在城池,进行统一的编号,而李安所建设的,是京城第一个普及教育学堂,所以,编号自然就是第一号了,第二个学堂自然就是二号,这不是学堂的名称,是朝廷为了管理方便所记录的编号,是进行高效管理所必须的手段。

    因为资金充足,宣传也比较到位,所以,李安所创办的第一个普及教育学堂,不但教学人员的募集非常的顺利,生源也毫无压力,算上破格录取的几人,教学人数已经突破六十人,另外,还有一些搞卫生搞食堂,以及维护学堂安全的各种类型后勤人员,总人数接近百人。

    学堂原计划招收的学童是一千人,但因为报名的学子太踊跃了,最终进入学堂的孩童,超过了一千五百人,是一个很大的规模了。

    如此庞大的生源,每天光是吃顿午饭就是一个不小的量,还好李安不缺钱,再多的学童也养得起,可教学的房间显得有些紧张了。

    尽管这个房子买来的时候,是上下两层的木质房子,总的房舍数量足有三十多间,但每一间房子都不够大,按照一千五百人的学子数量,每一间房子需要容纳五十名学童,而这些房间显然是很难容的下这么多人的,容纳三十人都显得有些压力。

    但既然学童们来了,就算房间容不下,那也不能把孩童赶走,是必须要让他妈在学堂里面好好学习的。

    既然教师空间不够,那就临时搭建好了,反正后院还有很大的一块空地,另外,旁边还划拨了一大块空间。

    按照李安的规划,由于划拨的土地面积很大,可以用来做操场,而后面的空地相对较小,可以建设高层教学楼,满足学子们在大教室学习的要求。

    这个高层教学楼,将舍弃木质建筑,而选择利用新发明的水泥材料,这样盖的房子会更加的坚固。

    在层数方面,李安觉得盖个三四层就差不多了,越高风险就越大,矮层稍微安全一些,按照后院空地的面积,完全能够盖出单层十间大教室的规模,从高空俯看就是一个凹字,东西来两侧各有两间,北面则有一排六间,两个楼梯都在交界的拐角,因为拐角还有剩余空间,于是,每层又多了两个厕所,以方便学童们就近如厕。

    按照一层十间大教室的规模,三层楼就是三十间,而这些大教室,每一间都足以容纳五十名以上的孩童,三十个大教室就能够将所有的一千五百名孩童全部容下了。

    所以,李安的决定很简单,后院立即开始建设教室,至于新招收的学童,则分出一半在木质房屋内读书,还有一半则在大操场上暂时凑合,反正李安有的是帐篷,多搭几个帐篷就行了,这些帐篷都是经过李安仔细改造的,增加了更多的透气窗户,让帐篷的内部更加的明亮,另外,帐篷的顶部加盖了一层防雨布,以确保帐篷不会在下雨的时候,出现漏雨的情况。

    由于组建学堂太过于仓促,所以,目前也只能如此了,条件确实艰苦了一些,若是等房子完全盖好了,那时间就耽误过去了,所以,还是尽快开始教学比较重要。

    搭建的帐篷占据了操场的一小部分面积,剩余的空间还很大,所以,完全不用担心因为帐篷的存在而让学童没有活动的空间,学童们活动的空间还是很大的。

    而开学典礼就在这个很大的空间位置,毕竟,只有这里是最宽敞的,也是唯一能够容纳足够观礼人群的地方。

    等教室建设完成之后,这里就可以建设跑道了,一个可以让孩童们在此跑步锻炼的地方。

    因为是第一天开学,而且还有开学典礼,所以,来的人很多很多,几乎每个入学的孩童身后,都有至少一名家长跟随,多的有五六人过来,另外,还有很多纯粹过来看热闹的人,再加上朝廷的部分官员前来观礼,让现场的人数超过万人,场面很是火爆。

    因为人数太多,所以,大部分人都只能站在较远的位置,甚至都看不清主席台的人长的什么样。

    一整套的程序都是安排好了的,李安与众人依次发言,再一次重申了普及教育的重大意义,并号召所有人支持这项利国利民的好政策。

    然后就是教育衙门的官员说两句,最后是新招募的教学人员依次发言,表达自己教育育人的崇高理念。

    从大早上就开始的开学典礼,一直持续到正午时分才结束,而在结束典礼之前,所有参加典礼的人,都闻到了浓重的肉香味。

    没错,这是传音学堂的食堂在做美味佳肴,而这香气应该就是红烧肉的味道,因为早就预料到会有上万人前来,所以,李安把自己家里的后厨也调来了,并做好大量的可口饭菜。

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李安准备的食材非常丰富,数量也非常多,仅仅是大肥猪就买了五十头之多,大米更是准备了一百旦,各种蔬菜也都用百斤来计数的,总之,李安不会让任何一名来参加典礼的人饿着,所有人都能吃饱喝足。

    在开学典礼结束之前,操场上已经摆满了桌椅,这些都是给家长们准备的,围观的人也能过来就餐,而不远处的二层小楼里也摆满了桌椅,这些都是给有身份的官员准备的,菜肴也相对更优质一些。

    过来参加开学典礼的家长和围观人群,顿时高兴坏了,他们不需要花一分钱,却能够大吃一顿,而且还是一顿质量上乘的美味佳肴,如此,这些人又怎么能不高兴呢?别提有多高兴了。

    “真好,随便过来看一眼,就混了一顿饭,闻这味就是红烧肉,还有炒鸡蛋,还有……反正都是好吃的,嘿嘿。”

    “是啊!是啊!我也是过来看看的,我家娃儿才三岁,还不够年纪,等到了年纪一定送来这里上学。”

    “娃儿在这里上学,不但不用花费一分钱,而且还能在中午的时候吃一顿,天底下居然有这样的好事儿,真是太好了。”

    “听说李侍郎办的只是第一所学堂,面向周边五里招收学童,接下来京城还会有很多学堂先后建立起来的,听说像这种不要钱的学堂,至少要建五百多个,甚至还有可能更多一些。”

    “有这么多啊!如此说来,以后娃儿上学就都不用花钱了啊!”

    “自然是不用花钱的,听说这是朝廷的强行规定,若是有人不把自己的娃儿送入学堂,那是要治罪的。”

    “有这么严重啊!不过,这么好的事儿,有谁会不答应呢?傻子才不把娃儿送来读书呢?反正不用花钱,还能吃中午一顿饭。”

    “不知道中午能给吃多少,吃的饱么?”

    “说啥呢?李侍郎又不缺钱,一定是肚子盛多少就吃多少,管饱。”

    “对,没错,肯定是管饱的。”

    “日后不给娃儿吃早饭,中午多吃一点能管一整天,嘿嘿。”

    “也不能这么抠啊!不吃早饭对娃儿的身体不好,那还能学认字吗?”

    “没事儿,一顿不吃也饿不死。”

    一群贫苦百姓,一边等待上菜一边开口聊天。

    一听这聊的内容,就知道是贫民了,居然为了多占点便宜,而选择不吃早饭,这种行为在很多贫民之中是非常多的,越是贫穷的人,就越是会选择这样的行为

    在前世的时候,李安童年生活的地方也是比较贫穷的,能够接触到的人,也都是很穷很穷的人。

    而这些很穷很穷的人,几乎个个都非常的善于省钱,只要是能够省钱,他们根本不会太过于在乎自己的健康,能吃咸菜就不吃蔬菜,什么便宜就吃什么,不买对的,只买便宜的,不吃早饭自然也是一种省钱的方式了,至少,在遇到正午有大席的时候,是肯定不会吃早饭的,否则,坐席的时候就吃不了很多了,那就亏大了。

    至于后来生活条件好了之后,出现更加严重的不吃早饭现象,那完全是由于晚睡导致的,或者是某些爱美的人想要减肥,这个与省钱没有一点关系。

    可不论是为了省钱,还是为了减肥,又或者晚睡没有食欲导致的不吃早饭,都是非常错误的行为,早饭可以为一个人提供最基本的生活能量,是必须要吃的,不吃早饭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甚至会因此而产生胃病,等到产生了胃病的那一天,很多人只怕就要后悔莫及了。

    早饭不但一定要吃,而且,还必须要吃得好才行,全天最重要的一顿饭就是早饭,而很多人却本末倒置,把早饭当成了最不重要的一顿了,这是极其错误的行为,也是必须要纠正的行为,必须要把持早饭当成一天之中最重要的一顿饭来看待,绝对不能因为任何原因而选择不吃早饭。

    先上的自然都是凉菜,有素菜也有卤肉切盘,香喷喷的卤肉切盘,看着就很有食欲,闻着就更有食欲了。

    这些穷货自然不会客气,拿起筷子就吃了起来,尽管是成年人,可吃起来依旧很是没品,就差没抢了。

    就餐的时候,孩子们与自己的家长并没有分开,这样也方便照顾,不过,以后就不会了,学堂的食物是专门为孩子们准备的,这些大人是没有机会再跑来吃东西了,这事唯一的一次了。

    因为人太多,一桌子围坐着十几个人,所以,菜也是很足的,仅仅是凉菜就有十几盘,热菜同样也有十几盘,最后还上了一大盆白米饭,所有来的人,吃多少就盛多少。

    在二层小楼上,李安身边只有几名小官,剩下的几个都是大商人,是李安特意让他们过来陪着自己一起吃饭的,有些事情,李安要必须要跟他们说清楚。

    “饭菜还算可口?”

    李安看向众人,开口问道。

    “可口,可口,都是美味佳肴。”

    “好吃,好吃的很。”

    大商人们,开口说道,表情显得略微有些忐忑。

    李安点了点头,开口说道:“诸位今天也看到了,本官出资建立公益学堂,受到了老百姓的热烈拥戴,老百姓们都很支持啊!这说明老百姓也很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学些最基本的知识。”

    “是啊!是啊!李侍郎说的是。”

    众人连忙点头称是。

    李安接着说道:“朝廷已经决定了,要让全大唐所有的孩童都能进入学堂学习最基本的常识,为此要在全国建立大量的学堂,仅仅京城一地就要建设五百个以上的学堂,这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啊!国库压力很大,所以,若是诸位能够帮忙的话,朝廷是不会忘记各位的,学堂的日常管理和冠名权都由各位说了算,诸位以为如何?”

    “既然李侍郎这么说了,我等自然没有反对的道理,不过,我等财力有限,若负责一千余孩童的教学,还要负责吃喝,压力着实有些大。”

    一名商人开口说道。

    其实,他们的财力很多,就算按照李安的标准办十个学堂都轻轻松松,不过,这些商人之中,还是有一些非常抠门的,他们不是不做慈善,而是不愿意花费太多,或者喜欢一次性投入,而不愿意持续的大额投入,比如捐献一百旦粮食,捐了就捐了,后续没有任何的负担,而办一所学堂的话,不但一次性投入不小,而且,后续需要持续性的投入。

    对于一名财大气粗,追求名望的商人来说,些许持续性的投入不算什么,日后说不定会有人回报自己,而有一些商人不在乎名望,他们只在乎金钱,如此,自然不愿意持续性的投入金钱来做慈善了,另外,还有一些大商人看着好像很有钱,有大量的资产,但其实已经是危机四伏了,自己的资金链随时有可能会断裂,而一旦资金链断裂,所造成的连锁反应是可想而知的,这些底气不足的商人,自然也不愿意做慈善了。

    不论是什么原因,总有很多商人不愿意做慈善,而李安显然不会强迫这些有钱的商人去做慈善,李安是朝廷命官,不是山贼土匪,不会为难他们的,只是提议一下而已,他们愿意办学堂最好,不愿意也绝对不会勉强他们,毕竟人各有志,这些表面光鲜的商人背后,到底是个什么情况,李安并没有闲工夫去调查,也搞不清谁是真的大富豪,谁是虚假的负翁,但商人的数量如此庞大,只要其中一小部分愿意出资办学,那就是足够了,还有一些至少也会稍微给点的。

    另外,就算是一名大商人全权出资兴办一所学堂,也是可以吸收别的商人钱财的,他仍旧可以搞个功德簿,把自己写在最上面,然后,谁出资就把谁的名字写上去,甚至,出资多少都写的清清楚楚,以激励更多的人投入资金,来一起做慈善。

    有抠门的商人,同样也会有大方的商人,在这名抠门商人诉苦之后,马上就有一名商人站了出来,非常豪气的说道:“李侍郎放心,小人早就有出资办学的想法了,一直没想好该如何办,现在有李侍郎做表率,小人一定紧随其后,明日便去衙门了解详细情况,立即就办学。”

    “小人也愿意独自出资办学,为朝廷分忧。”

    马上又有人出来支持了。

    见大部分人都很支持普及教育事业,李安的心里自然是乐开了花了,这说明大家对他是很看好的,都很看好普及教育事业。

    “诸位都是我大唐的栋梁啊!都说士农工商,把商人排在最后,可若是没有了商人,这天下如何能富庶繁华,这大唐的天下能够如此繁华富庶,你们商人都是提功不可没的,你们全都是大唐富庶的功臣,都是功臣。”

    李安非常高兴的夸赞道。

    商人们一听,简直是太高兴了,全都笑得合不拢嘴。

    “李侍郎说笑了,我们岂敢居功,这都是李侍郎的功劳。”

    “是陛下洪福齐天,是陛下和朝臣们治国有方,我等商人万万不敢居功。”

    “我等商人就是做买卖,并没有生产任何物品,实在不敢居功。”

    商人们全都谦虚的笑着说话,显得很是开心。

    “有功的,有功的,商人是有功的。”

    李安笑着说道。

    商人虽然不创造任何物质,但这个世界上除了工人和农民等极少数职业,剩下的绝大多数职业,几乎全都不创造物质,但并不代表没有价值。

    比如统治帝国的官员,保护国家安全的军队,维护社会治安的衙役,教育学子的先生,救死扶伤的郎中,这些都是不创造物质的,但却非常有价值,存在的价值是很高的。

    商人自然也是很重要的一个职业,若是这个世界上没有商人的话,这个世界也就繁华不再了,虽然繁华世界的所有物品都是工农阶级制造的,但若是没有商人在中间倒买倒卖,这些工农阶级是没有动力去生产这些物质财富的,生产出来也没有任何的用处,是商人的刺激,一步步营造了整个社会的繁荣,商人对于社会的繁荣是功不可没的,李安对于这一点非常清楚,所以,李安才会非常肯定商人,觉得商人是一个很重要的群体,是群值得尊重的人,并不应该用奸商来形容商人群体,另外,让商人去做慈善,也是为了帮助商人树立高大的形象,有利于平复整个社会的仇富情绪,有利于社会更好更快的向前发展。

    “诸位要懂得量力而行,钱多的自然不必在意,招收一万名孩童也养得活,钱不多的可以与别人合力办一个学堂也行啊!另外,也未必一定要提供午饭,只要是招收附近孩童,让他们回去吃饭也没有什么不可以的,最穷的,捐一文钱也是贡献,当然了,捐钱太低就不必写在学堂功德簿上了,至少要一贯钱以上才有必要写在功德簿上,诸位说是不是啊!”

    李安笑着说道。

    “哈哈哈!”

    众商人都被逗乐了,商人再穷也不可能捐一文钱的,就算捐一贯钱都会觉得有些少了,至少应该是十贯起步,这样才能有点面子。

    而李安说的这么少,也是为了给商人们减轻点心理压力,告诉这些家伙,就算不捐钱,也不会为难他们的,让他们尽管放宽心,不要有什么心理压力,若是因为心里有压力而出点什么意外,就不太好了。

    经过李安的一番解释和动员,绝大部分大商人都表示会独自一人承担一所学堂的所有花费,只有少数几个商人不舍得,他们合计了一番,决定联合起来负责一所学堂,如此一来,他们的压力就小了许多,也就没有那么肉痛了。

    这一次的开学典礼,办的非常成功,李安很开心,前来参与的人也全都很是开心,尤其是免费蹭一顿好吃的路人,那是最高兴的,他们这一辈子,可能都没吃过这么好吃的美味。

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

    开学典礼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度过,所有人都开开心心的过来,然后开开心心的离开,而在开学典礼结束之后,自然就是正式开始教学了。

    午饭之后,路人和家长一同离开学堂,官员和大商人更是提前一步离开,只有孩子们被留了下来,他们要先用一些时间,来适应一下学堂的环境,然后才能安心的坐下来学习文化知识。

    孩子们正处于非常好动的年纪,精力不是一般的充沛,刚才有大人看着还能好一些,此刻,大人们都离开了,这些孩子便像脱缰的野马一般,在整个学堂内闹腾了起来,整个学堂被搞了个鸡飞狗跳。

    毕竟都是贫民家的孩子,天生就野性十足,别提有多调皮了,简直皮的不行,没一会功夫,就有好几个孩子的身上出现了青一块紫一块的情况。

    有几个孩子是自己调皮摔倒的,还有几个孩子则是爆发矛盾,在一起打架导致的,但不论是哪一种情况,这些孩子在学堂内受伤,却是不争的事实,按照后世的律法,孩子在学校受伤了,学校是要负责任的。

    不过,这里是大唐,这里并没有如此规定,孩子受点小伤根本就算不了什么,自己忍着就是了,孩童的家人是绝对不会因为这个原因而过来找学堂麻烦的,除非是受伤特别严重,需要很多金钱治疗,他们才会过来找说法。

    “看看这些孩子,真是太皮了,一个个都是小老虎啊!”

    李安看着孩子们闹哄哄的,不但没有生气,反而还显得很是高兴,孩子们都很年轻,闹腾一些也是正常的,若是如老人一样,整天待着不动,那才是真的不正常呢?

    “李侍郎说的是,这些孩子真是够闹腾的,只是想让他们安安静静的坐下来学习知识,只怕不那么容易啊!”

    新招收的夫子开口说道。

    李安认可的点头道:“说的没错,这些孩子也太皮了,而且,还是这么多人聚在一起,能安静就不正常了,不过,毕竟只是一些孩子罢了,只要诸位在教学的时候稍加惩戒,不怕这些泼猴不听话,谁敢不听话,多打几戒尺就是了,手疼了,他们自然也就老实了。”

    虽然李安一向反对打骂学生,但有些泼猴实在是太调皮了,好好教育已经是不起任何作用了,而且,先生的精力和人数也很是有限,若一直采取耐心教导和劝说,这精力肯定是受不了的。

    对于一些在课堂上太过于闹腾的孩童,自然是要给予一番教训的,而且,在大唐这个时代,根本就不存在体罚的说法,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这个思想已经深入人心,所以,为了教育孩童好好学习,教书的先生打骂孩童都是很常见的,当时的百姓也觉得很是合理,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妥。

    甚至,有些孩子的手掌都被教书的先生给打肿了,却也没有任何一位孩子的家人前来找教书先生的麻烦,因为他们都会觉得,这是为了孩子们好,不打不成财的老观念,让他们对自己孩子被打毫无怨言,甚至力挺教书先生,觉得教书先生做得好做得对。

    不论这种做法有没有道理,稍微惩戒一下也是没有什么问题的,毕竟,先生的精力颇为有限,只有采取这种廉价高效的手段,才能更好的维持好课堂的教育。

    就在李安与几位先生在学堂散步的功夫,一名孩童飞一般的冲了过来,直接撞在了李安的大腿上,然后非常忐忑的停下来看着李安。

    这小子身上有些脏兮兮的,一看就是贫民的孩子,虽然身上脏兮兮的,但看着还比较精神,有些虎头虎脑的。

    “小娃儿,叫什么名字?”

    李安开口问道。

    小家伙还是忐忑的看向李安等人,并没有开口回答,不是听不懂李安在说什么,而是因为胆怯不敢回答,这也是很多贫民孩子的通病,简单来说就是没见过世面,平常话多且调皮,显得无法无天的,而一旦到了关键时刻就熄火了,话都说不出来。

    “小娃儿,问你话呢?”

    旁边的年老教书先生,开口问道。

    小娃儿显得更害怕了,吞吞吐吐了半天也没说出一句话来,然后在众目睽睽之下,突然撒腿溜之大吉了,在溜走之后,甚至还不忘偷偷的回过头来,似乎是要看李安有没有追来。

    “哈哈哈!”

    这小娃儿的反应,把大家都给逗笑了,这样的孩子确实挺可爱的。

    不论是楼上楼下,还是外面的大操场和后院,到处都是乱糟糟追逐打闹的孩子,这些孩子的精力实在是太旺盛了,旺盛到必须用打闹来宣泄多余的精力,否则会把他们给憋坏的。

    一群孩子在一起,就已经够乱的了,而上千人的一大群孩子聚在一起,那就更不用说了,就一个字乱。

    因为招收的都是十一岁以下的孩童,所以,女孩子也被招收来了,这些女孩子由于年龄太小,还没有第二性特征,所以,也是无所谓的,与男娃儿在一起玩耍没啥关系的。

    孩子们都已经招收进来了,接下来肯定是要进行分班的,按照五十人一个班级进行分班。

    对于分班的原则,几位先生一致认为,应该按照年龄和性别进行分班,这样可以更加的便于管理,而李安虽然觉得男女分开有些残忍,不过,既然众人都这么觉得,李安也不好反对,就按照他们说的去做就是了。

    孩子们玩闹了一阵子之后,对学堂的所有情况基本上都了解了,很快,几名先生便开始分班,把这些精力旺盛的孩童给强行分在不同的班级里面。

    然后,先生们便阻止孩童们继续打闹,让这些小祖宗都安静一些,由于只有三十个班级,而教学的先生有六十人左右,所以,为了维护最基本的秩序,每一个教室内都有两名教书的先生,其中一人在前方讲课,而另外一人则站在最后面监督这些泼猴。

    刚开始的时候,这些调皮的孩子并不惧怕教书的先生,都让他们安静了,他们还在不停的嬉闹,让整个教室都乱哄哄的,最终,先生抓了几个最淘气的典型,对着小肉手就是一顿抽打。

    当戒尺真的打在手上的时候,疼痛感传遍了整个手掌,这些泼皮的猴子终于知道害怕了,在先生的暴力威胁之下,他们终于开始安静了,一个个胆怯的坐着不动,再也不敢乱说话了。

    因为这些调皮的孩子知道,若是胆敢继续乱闹,他们的小手掌一定还会遭受暴力的毒打,孩子的疼痛感是极为强烈的,所以,他们不得不老实一些。

    不过,像这种老实都是暂时的,只要教书的先生背过身去,他们又会在课堂上搞一些小动作,这是孩子的天性,他们很难克制住自己,让自己能够安静下来,哪怕是安静片刻,对他们来说,也是一种很大的折磨。

    “哎呦,哎呦。”

    随着孩童们全被圈入教室,一阵阵凄惨的哭声从各个教室内传了出来,这是教书的先生在教训调皮的孩子。

    这样的教训是很有必要的,因为这么多的孩子突然聚在一起,实在是太过于混乱,整个学堂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噪音,若是不用戒尺教训一些最皮的孩子,整个学堂根本就安静不下来,如此,也就谈不上教学和传授知识了,课堂的秩序是非常重要的,为了维护课堂的秩序,对破坏课堂秩序的孩童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教训是很有必要的,只有教训这些家伙,让他们明白在课堂上不能乱闹,才能很好的维护课堂的秩序,才能把一些最基本的常识交给这些孩童。

    既然学堂是用来教育孩童的,就一定要起到真正的教育作用才行,必须要把最基本的知识交给这些孩童,不论这些孩童愿不愿意学习,都必须要教会他们。

    只要通过这些普及的教育,便可以磨去这些孩童身上的棱角,去除他们身上的野性,让他们能够成为谦逊有礼的文明人,另外,文字的学习,可以让他们看得懂书籍,能够明白很多的道理,从而不会再成为刁民一样的人了,整个社会的秩序也会因此而改善颇多的。

    学习文字不必急于一时,李安给这些教书先生的要求,就是半个月之内,一个文字也不教给这些孩子。

    如此,这半个月时间干什么呢?自然是培养孩童们的纪律意识了,要通过长达半个月的纪律训练,让他们站有站相,坐有坐相,上课的时候不许乱闹,不许做一些不文明的事情,不许欺负弱小的孩子。

    只有先把纪律性训练好了,接下来才能顺顺利利的上课,否则,课堂总是乱糟糟的,先生根本就没有心情讲课,学童们也没法学得好。

    纪律性是比任何事情都要重要的事情,是必须要格外重视的,尤其是处于好动年纪的孩童,强调纪律性更是重中之重。

    当然,如此要求,必然会让这些天生爱动的孩子非常的难受,甚至,因为惧怕纪律性而选择不来上学。

    这种情况,李安早就想到了,这些泼猴的性子,李安岂能不了如指掌,若要驯服一个人,不能一味的依靠暴力手段,要打一巴掌给一个甜枣,这样才能更好的征服一个人。

    为了维持纪律性,把很多孩童的小手都给打肿了,这必然会让这些孩童心生不满,从而畏惧前来上学,甚至发生逃学的情况,而为了哄这些孩子,让他们能够乖乖的前来上学,李安特意交代学堂的后厨们,每天都要做一些可口的饭菜给这些孩子吃,像红烧肉这种级别的美味,每天都要有,每个孩子都要分到,不能给的太多,也不能给的不够,要保证他们天天嘴馋想吃。

    另外,对于表现好的学童,还可以给予额外的零食奖励,主要都是一些干肉,卤肉,还有可口的甜味糕点,总之,对于食欲旺盛的孩子们来说,这些食物是绝对有很大吸引力的。

    而吃到这些美味佳肴的前提,就是必须要来上学才行,若是不来上学的话,这些美味佳肴是肯定吃不到的,挨打和纪律会让孩子们痛苦的,而美食和糕点则会让孩子垂涎欲滴,在这种既有大棒也有胡萝卜的学堂,孩子们该如何抉择,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他们的实际生活状况了

    若这个孩童衣食无忧,家庭比较富裕,每天都能吃到各种美味,则学堂里虽然充斥着美味,但对这些孩子是没有多大吸引力的,挨打了不高兴了,可能就要离开了,而对于贫苦人家的孩子,则这些美味的吸引力还是很大的,因为贫苦人家经常性的吃不到肉,甚至几个月都闻不到肉味,平常的饭菜也都是很简陋的,与学堂里的美味佳肴相比,差了不止一个档次,在这种情况下,孩童对食堂的美味是肯定非常渴望的,只要能吃到这些美味,哪怕天天挨打,他们也是心甘情愿的,况且,他们只要听话,不乱闹,就不会挨打了。

    李安的食物诱惑法,自然是非常有效果的,刚开学的好多天内,虽然经常能听到孩童的哭叫声,但却没有发现任何一个孩童哭闹着不肯来上学,都没让家乡费什么心,顺顺利利的就来了,而且,几乎所有的孩童都是笑着来上学的,就连那些手都被打肿了的孩童,也都没有缺席,全都高高兴兴的来上学了。

    因为刚刚开学不久,所以,可能会存在诸多不确定的因素,为此,李安这几天都会来学堂内转悠,看看有没有什么需要自己处理的棘手之事。

    而情况比李安预计的要好很多,孩童们没有瞎闹腾的,就算是被打的手肿的学童,也没有出现任何的问题,全都忍着痛在上学。

    刚开始的几天是非常混乱的,孩童们调皮的不行,各位先生都忙坏了,可过了几天之后,情况就大为好转了,在课堂嬉闹的孩童是越来越少了,已经开始变得有规矩了。

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李安提出普及教育的最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大唐老百姓的整体素质,让所有老百姓都识字懂礼,能够做一名规规矩矩的好人。

    而培养一个人的素质,必然是要从小开始培养的,对成年人进行培养的难度太大了,而且,成年人要工作,没有时间坐在教室里安安静静的上学,而孩子就不同了,他们年纪很小,也没有什么事情可做,可塑性更是没的说,如此一来,自然是进行培养的最佳选择。

    这不,才开学几天的功夫,这些皮滔天的小家伙们,便被先生的戒尺和饭堂的美味给治的服服帖帖的了,虽然仍然有打闹现象,但那都是在课间的时候,而且已经收敛了不少,在有先生在的课堂上,几乎没有一个孩子敢随便调皮的,偶尔发现了一个,那就是一顿戒尺伺候,剩下的人被吓住了,自然不敢淘气。

    自己的孩子被打的手肿,做家长的不可能发现不了,可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一位孩童的家人过来找先生算账的,他们心里都非常明白,先生用戒尺教训他们的孩子,是为了培养这些孩子,是一片好心,况且,手肿了不过是小事情而已,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为了这么点小事儿去为难先生,非常的不合适。

    而这些被打的手肿的熊孩子,因为在家根本就吃不到学堂的美味,所以,就算手掌很疼,但为了能吃到中午的那顿美餐,他们情愿忍着,再苦再疼也不吭一声。

    若是既能吃到学堂的美味,同时还不会挨打,那自然就更完美了,而这些孩子很快就会发现,只要在课堂上,不给先生捣乱,老老实实的坐在那儿,就不会挨打,一个天生非常爱动的孩子,让其坐着不动,确实挺难为他们的,可若要对其进行教育,这个最基本的课堂纪律是必须要做的,若是课堂的纪律都保证不了,那么,就不存在后续的教育了,乱糟糟的一片,根本就没法教育。

    任何改变现状的行为都是痛苦的,可为了更好的发展,又不得不进行改变,孩子们玩闹是天性,是最为快乐的一件事,而让孩子们坐在教室里一动不动,是严重违反他们天性的,可为了更好的教育他们,就必须要强制性的改变他们的天性,让他们能够安安静静的坐在教室里,认真的聆听先生的教诲。

    没有纪律性就没有教学质量,这也是为何,李安要求先生们,先用半个月的时间,来整顿纪律,让孩子们都能够规规矩矩的坐在教室内,都能够明白上课的时候,不许乱动,不许乱说话,否则就是一顿戒尺的教训。

    半个月的时间看似很长,可就这些皮猴子,没有半个月的时间,还真的很难拿得下来,总有一些记性特别差的孩子,不打个十天半个月根本就记不住,还有一些特别倔的野孩子,不用半个月时间,根本就打不服,而若是不把这些记性差和倔脾气的孩子给治服了,下面的教学将会一团糟,所以,专门牺牲八个月的时间来规范纪律是非常有必要的,是必须哟啊肯定的一种行为。

    李安这几日,自然没少来传音学堂,毕竟,传音学堂不但是李安创建的,而且,地理位置就在研发中心和李安的住处之间,每天上班下班都要经过这里,不进去看一眼怎么能放心。

    “不错啊!这才五六日的功夫,课堂纪律已经大有改进了,唧唧喳喳的声音小多了。”

    李安走入传音学堂,看着里面相对整齐安静的环境,开口说道。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之所以李安觉得好,那是因为前几日课堂太乱了,到处都是噪音不说,还有很大的哭闹声,有些是孩子打闹的哭喊声,还有是孩童胡闹,被先生打了手掌之后的哭闹声,总之,各种噪音不是一般的多,而此刻情况就不同了,在被狠狠的教训了一顿之后,这些孩子明显老实了很多,只要是到了上课的时间,他们就相对规矩了很多,时不时的出现几个调皮的孩子,也掀不起太大的动静。

    “是啊!这些孩子的确规矩了好多,还是李侍郎出的主意好,用戒尺和美食双管齐下,把这些孩子给治的服服帖帖的。”

    一名年老的先生开口说道。

    李安的这一策略的确比较高明,但前提是李安足够的有钱,若是没钱的话,这个策略也就无法执行了,金钱是执行这一策略的前提,毕竟,用戒尺教训孩童容易,但用美食留住孩童的心,这是需要花钱的,没有足够的金钱作为保证,李安就算想出这样的主意,那也是没有丝毫意义的。

    “哈哈哈!”

    李安高兴的笑了笑,然后,看向众人,开口说道:“本官不能一直如此频繁的来传音学堂,现在是刚刚开学不久,日后,本官来的就会少一些的,这里的工作还要仰仗诸位,对了,传音学堂必须有人管理,传音祭酒也该选人了。”

    几名先生不敢说什么,他们还没有毛遂自荐的勇气。

    李安无奈,只得把所有的教书西席先生,都给找来,然后,让他们自己民主选举,如此,他们必然能够服从日后的祭酒,毕竟,人是他们自己选出来的,又有什么理由不服从。

    “诸位,本官对你们也不是很了解,也不知该选谁当祭酒,如此,倒不如把选择的权利交给你们自己,由你们自己来选取祭酒,如何啊!”

    李安看向老老少少的一群人,开口说道。

    六十名西席先生显得有些不知所措,其实,他们之间也不是很熟悉,毕竟,都是被李安招收来的,他们之前基本上不认识,五六天的时间就算熟悉,又能熟悉到哪里。

    “李侍郎,我们也刚刚认得不久,粗通姓名而已,并不是很了解彼此,如此,实在不知该如何抉择。”

    “是啊!是啊!我等都是读书人,并不了解学堂的日常管理,让我们孩童认字,倒是绰绰有余,可让我们做祭酒,只怕做不好啊!”

    “要不,李侍郎另请高明,找一个会管理的人来。”

    几名西席先生开口说道。

    李安摇了摇头,开口说道:“诸位就不要过谦了,国子祭酒的官很大,可我们传音学堂的祭酒,压根就不是官儿,你们任何一个人都能够胜任传音学堂的祭酒职位,让你们选,你们大胆的选就是了,不要有什么心理负担。”

    顿了顿,接着说道:“对了,你们先来介绍一下自己,让大家伙儿都熟悉熟悉。”

    说着让众人介绍自己。

    这些西席先生都是标准的读书人,对于当官他们自然是热衷的,要不然他们读书干啥,只是由于水平有限,他们始终未能考取功名,如此,也就只能无奈的选择教书育人了。

    他们感觉自己这辈子与当官是没有缘分了,可眼前就有一个当官的机会,尽管传音学堂的祭酒并不算官,可也是能够管理下面几十人的,而且,在收入方面,肯定也会有所提高的,如此,自然是值得一争的。

    不过,读书人有一个很大的毛病,那就是特别的傲气,特别的喜欢装逼,明明心里想着这个职位,但表面上总是要推辞一番,仿佛不推辞一番,就显得自己不是标准读书人似的,至于毛遂自荐的要干这个职位,那是不可能的事情,他们会觉得这是有辱斯文的,是非常粗鲁和功利的行为。

    明着要职位是不可能的,但在自我介绍的时候,他们全都把自己的优点抖了出来,以增加自己被投票的几率,他们内心还是希望能够当上传音祭酒的,至少有一半的书生对当祭酒有兴趣。

    为了照顾读书人的面子,李安自然不会让他们当面投票,如此与辱斯文的事情,李安怎么能做呢?

    李安会给所有人编号,然后每个人都可以投给好几个人,因为除了传音祭酒之外,还有辅助性的传音司业两名,以分担管理上的压力。

    除了一名祭酒和两名司业负责管理,传音学堂还需要管理账目的会计,毕竟,每天光是买入食物就是一笔很大的开支,若是没有人负责算账,那就乱套了,

    不过,这个肯定不能从教书的西席先生之中选择,因为他们都是读书人,擅长教书和当官,但管理账目这种事情,不是他们能够玩得转的,必须有专业人才来负责,而且,这个人还必须是性格正直的老实人才行,若是奸滑之辈,那是万万不行的,稍微篡改一下账目,就能损失一大笔钱。

    李安在会计的选择上,是非常慎重的,因为这个是关系到自己钱袋子的事儿,尽管李安不是很缺钱,但也不能容忍有蛀虫侵蚀自己的财产。

    后厨足有近二十人,这么多人,自然也要选出一个头头,还有负责安全的护卫,也必须有领导负责管理,如此一来,小小的传音学堂,干部倒是也不少。

    一番介绍之后,所有的西席先生都参与投票了,每个人只能投三票,分别投给他们最认可的三个人,之后会进行票数的统计,得票最高的一个人就是传音学堂的祭酒,而得票第二名和第三名,就是传音学堂的两名司业。

    投票并不是公开的,所有人都拿到了三张纸条,这三张纸条将会写上三个人的名字,写好之后揉成一团,放入投票箱就可以了。

    房间内有六套文房四宝,西席先生们分十批进行书写投票,这也用不了多少时间,没过多久,所有的投票就都放入了投票箱之中。

    “李侍郎,都在这里了。”

    一名与此事无关的保卫人员走了过来,把想箱子递给李安,这个人是李安临时拉过来干苦力的。

    “把箱子打开,准备计票。”

    李安说着,看向身后的会计。

    护卫把箱子给打开了,而会计拿起了石灰做的粉笔,开始在黑板上划线,这些新的玩意儿,都是李安发明的,而此刻,这些新的发明已经被许多读书人认可了,尽管他们还是比较习惯用毛笔写字,但粉笔写字够大,还可以写在黑板上,这样对于教学来说,有莫大的好处,所以,很多教书育人的读书人,都渐渐的认可了粉笔和黑板,并将其投入到自己的教学之中。

    箱子打开之后,护卫自然很识趣的帮助李安,把一团团的纸条都给展开,这样才便于李安看清纸条上都写了什么名字。

    “小心点。”

    护卫到底太笨手笨脚了,整理纸团居然能把纸条给撕烂,这虽然没有多大问题,可李安颇为不悦。

    按照李安的要求,所有参与投票的人,都要写上三个人的名字,可这些纸条被展开之后,李安却发现情况并非如此,有好多写着同一个人名字的纸条,一看就是同一个人写的,这与李安的要求,显然是不符合的。

    这些西席先生都是互相不熟悉的,在这种情况下,有什么理由把三张票都投给同一个人呢?最合理的解释,那就是把三张票都留给了自己,是自己投自己造成的。

    尽管这些西席先生违规了,但李安并不愿意去揭穿他们,不过就是一个职位罢了,若是干的不好,李安随时可以把传音祭酒给撸了,再去选一个就是了,对于他们这些书生来说,传音祭酒好像是个官儿,但在李安的眼里却啥也不是,这都是李安任命的,命运都由李安来掌握。

    “张大德,李玉才,高德旺,周有义……”

    李安完全按照字条写的名字读了起来,身后的会计,连忙在这些名字后面画竖条,算是计票了。

    一百八十张票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李安读了三十多张,然后,便把剩下的交给自己的属下了,让属下继续读下去。

    没过多久,统计数据出来了,这些数据都清清楚楚的写在黑板上,谁的票数多,谁的票数少简直是一目了然。

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

    当票数的结果显示在黑板上的时候,好多西席先生脸都绿了,虽然票数说明不了什么,但也不至于有二十多人全部得三票才是,这么多人同时得三票,这显然是很不正常的,这与每个人的投票名额正好相等,这岂不是要告诉所有人,这二十多人,把仅有的三张票都投给了自己了,也许有几个人是凑巧,但也不至于有二十多人都凑巧吧!

    相对于只有两人得两票,六人得一票,四票五票直接没有一个,这三票就显得太突兀了,虽然没有任何人点破这一点,但所有人心里都非常清楚,都知道是怎么个情况。

    “得三票的人有些多啊!真是够巧的啊!”

    李安笑着说道,并看向黑板上显示得票最多的几个人。

    “李传道四十六票,票数第一,张育才三十七票,票数第二,韦忠义二十五票,票数第三。”

    李安的部下开口读了起来。

    “好了,结果已经选出来了,以后,李传道就是传音学堂的祭酒了,张育才和韦忠义都是司业,负责领导你们,尔等要好好配合他们三位,把传音学堂给办好,把这里的孩子们都教育成人,当然了,祭酒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若是管理不好,引起诸位不满,还是可以重新选举的,三位也要引以为鉴,万万不可懈怠。”

    李安开口说道。

    “是,我等明白。”

    众人都连忙点头称是,虽然这是一次不太规范的选举,但单纯从选举的结果来看,还算是效果不错的,被选中的三人,也都是李安看着比较满意的,他们三人的年纪都在四十多岁,性格比较的成熟稳定,精力也不是太差,完全能够胜任管理传音学堂的日常事务,另外,由于管理要消耗不少精力,所以,他们的教学任务就要相应的进行减轻了,别人一天上四节课,而他们只需要上两节就可以了,剩下的时间专门用来管理,日后教学人员充足了之后,就可以设置专门的祭酒管理者了,不需要教学的那种。

    传音学堂有了祭酒负责管理之后,李安就不用太操心了,让给他们负责管理日常,而李安只需要偶尔过来看看就行了,不过,由于传音学堂才刚刚开始教学,传音祭酒也才刚刚上任,所以,还是不能够完全放心的,至少,一个月之内是需要经常过来看看的,遇到他们解决不了的问题,李安可以出手解决的。

    另外,李安也很喜欢孩子们,看着这些充满朝气的孩子,李安也会很开心的,来传音学堂看看,算是一种享受了。

    另外,如果传音学堂发展的比较好的话,李安打算让自己的几个孩子都来传音学堂上学,尽管这里教的都是基础知识,孩子也都比较皮,但李安并不需要自己的孩子考科举,所以,也是无所谓的,没有什么比一个快乐的童年更重要了,李安希望自己的孩子,都能有要给快乐的童年生活,而不是整体读书,那样的话也太痛苦了。

    由于来传音学堂的都是资质较差的孩子,还有一些恶习满身的,对这些孩童进行教育,不花费一番功夫是肯定不行的,而李安对西席先生们很有信心,相信他们只要努力,就一定能够把这些猢狲给教育成人。

    现在的分班是按照年龄来分的,日后,为了培养一些素质较好的,还会采取按照成绩分班的原则,成绩好听话的分在一个班级,而成绩不好不听话的,则分在另外的班级,如此,可以集中资源培养更好更优秀的孩子,让人们真切的看到,就算是在传音学堂这种生源很差的学堂,也是能够出人才的。

    当李安把自己考虑将孩子们送入传音学堂的想法,告诉几位夫人的时候,她们清一色的全部投了反对票,因为按照李安的级别,唐儿他们是可以直接上国子学的,也就是大唐最好最优秀的学府,而传音学堂招收的都是穷人家的孩子,素质都很是低劣的,把唐儿送入这样的学堂,不但颜如玉极力反对,其余几人也非常的不同意,不论李安如何诉说孩子快乐童年的重要性,她们都不为所动,始终坚持要将唐儿送入国子学这样的高等学府。

    她们如此选择,也是无可厚非的,毕竟,国子学是大唐的最高学府,整个大唐最优秀的教育工作者都集中在这个学堂,在这个学堂上学,必然是能够学到很多知识的,另外,这个学堂的孩子也都是身份高贵的贵族子弟,与这些人在一起的话,可以获得很不错的社会资源,对唐儿日后的发展是大有裨益的。

    而传音学堂与之相比,那简直就是一无是处,不但入学孩童的身份非常低贱,负责教学的先生,也都是科举的失败者,水平难以获得大众的认可,另外,这些普及教育学堂的办学宗旨,就是为了提高老百姓的素质,并没有把孩童培养成科举人才的伟大目标,如此,自然不受贵族的待见了。

    虽然李安才是真正的一家之主,但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李安是不能独断专权的,是必须要听取几位夫人意见的,若总是与几位夫人意见相左,是会导致家庭氛围不和睦的。

    不过,国子学是不招收孩子的,只有年满十四岁之后,才能有机会进入国子学,最高年龄为十九岁,十四岁到十九岁之间为国子学的入学年龄,而唐儿才几岁,距离十四岁还早着呢?所以,是完全不用担心的。

    而一般的贵族孩子,在十四岁之前,都会由家里请来的西席先生负责教学,先学习一些基础的知识,然后,等到了十四岁的时候,就可以进入国子学上课了。

    李安负责创办的传音学堂,招收的是六岁到十一岁的孩童,都是非常小的孩子,唐儿在这个学堂上学,是不会影响之后去国子学就读的,毕竟,李安的身份摆在这里了,就算唐儿学的一塌糊涂,国子学也不会将唐儿拒之门外。

    “夫人担心有些多余了,唐儿才六七岁,国子学要等十四岁才能进入,让唐儿先去传音学堂也没什么不好的啊!”

    在其余几位夫人离开之后,李安继续开口劝说道。

    颜如玉不满意的说道:“夫君,我自然知道国子学要十四岁才能去上学,可即便如此,也不能让唐儿去那种地方啊!这些穷人的孩子,有好多都是恶习满身的,万一我们的唐儿沾染了一些恶习,这可如何是好。”

    颜如玉担忧的说道。

    这也是颜如玉极力反对唐儿进入传音学堂的主要原因,他非常担心自己的孩子沾染了不良的习惯,而这些不良的习惯是可以毁了一个人的。

    关于这个问题,李安并不是没有想过,不过,李安创建传音学堂的主要目的,不就是为了培养孩童的良好习惯么,传音学堂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教育孩童,让孩子们都形成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形成一个良好的个人品质,这是李安的最主要目标,对此,李安也非常的有信心,能够通过各种手段教育好这些入学的孩童,让他们改掉身上的臭毛病,做一名品质优良的好孩子,而若是李安自己的孩子都不敢带入传音学堂,又怎么能体现李安的信心和教学初衷呢?

    举个很不恰当的例子,后世的有些恶棍,宣称不吃药不看病都能够长命百岁,只要所有人都跟着他练习功夫,便能够实现长生不老,可这样的恶棍,他自己都会去医院看病,他们的孩子也经常出入医院,如此,这个鸟人的所有行为,还有什么说服力。

    还有一些恶棍总是宣扬自己有多爱国,但却把自己几乎全部财产,都转移到国外去了,子女也全都送到国外去了,这就是这些人所谓的爱国情怀,非常的虚伪,也非常的恶心。

    李安自然不是一个虚伪的人,既然提出了普及教育,必然是一心一意想把这个给办好的,为了表达自己对普及及教育的信心,把唐儿送入传音学堂,是最合适不过的了。

    可颜如玉几人,却非常担心唐儿会被这些野孩子给带坏了,不论李安如何解释,他总是信不过这些野孩子,并强迫性的觉得这些野孩子是非常不可靠的,是恶习满身的。

    既然说服不了颜如玉,李安自然要另想办法,但不论如何,让唐儿进入传音学堂学习,是非常有必要的,哪怕只是上学一年也行,作为自己的儿子,李安对唐儿非常的有信心,自己的唐儿是绝对不会被坏孩子给带坏的,若是这点定力都没有,怎么有资格做自己的儿子,总之,李安对自己的儿子有足够的信心,相信自己的儿子是一个男的人才,一个可以远超普通人的国之栋梁。

    “夫人,要不这样吧!传音学堂才刚刚开始运转,一个月之后,夫人可以亲自去看成果,若这个学堂真的像夫人说的那么不堪,唐儿不去就是了,可若是这个学堂还可以,希望夫人能够通融,让唐儿去里面学点基础知识。”

    李安开口说道。

    颜如玉想了一下,开口说道:“必须是我看上了才算,我的要求可是很高的。”

    李安点头道:“自然是夫人看上了才算的,若夫人觉得传音学堂不妥,那唐儿就不去,一切都由夫人说了算。”

    “好吧!一个月之后,我亲自去看看这个传音学堂。”

    颜如玉笑着说道。

    终于说服了自己的夫人,李安心里颇为高兴,虽然颜如玉也没有答应让唐儿去传音学堂上学,可李安对自己的教育方式有信心,在戒尺加美味食物的作用下,这些野孩子,必然能够被教育的非常老实,表现不好的要挨戒尺打,而表现好的,还能额外获得美味的糕点,非常可口的那种糕点,如此,这些孩子又有什么理由不老老实实的听话呢?除非他们不想吃美味糕点,或者手痒痒了。

    传音学堂已经开始进入运转,孩子们也被训的老实了许多,但学堂缺少教室的现状却是实实在在摆在眼前的,这个是必须要尽快改变的,为此,李安立即派遣属下去联系施工队,而且,要最多最好的那种施工队,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把房子盖盖好的施工队。

    按照一般的施工进度,建设一座三层楼高的水泥建筑,大约需要两三个月才能实现,慢一些的话,大约需要半年以上,这一般要看资金和人力的情况,资金越充足,人员越多,干活就越快,而资金缺乏,人员不足的情况下,工程的进度就会比较的慢。

    李安自然是不缺资金的,要多少钱就有多少钱,关于资金这一块都不用考虑了,而对于施工的人力和材料,李安要求材料要用最好的,人力一定要充足,哪怕出现些许窝工现象也没有丝毫的关系,李安不怕浪费钱,李安只要求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施工的进度越快越好。

    按照后世的施工标准,一天盖三层楼都是有的,这就是因为人力和材料准备的很充足,所以,建设的进度非常迅速,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把房子给盖好了。

    李安自然不奢望建筑队,能够一天的时间把房子给盖好,但主体部分半个月必须要完工,这个要求虽然比较高,但只要人力充足,材料充盈,也是没啥难度的,对于这一点,李安有足够的信心。

    在后世的建筑领域,是存在一个最佳建设进度的,建筑的进度太快,会额外花费很多钱,建设的太慢也会出现同样的情况,毕竟,时间就是金钱,浪费时间也就是浪费金钱。

    李安要尽快看到成果,所以,李安是不在乎什么最佳建设进度的,李安要求的只有一条,在保证建筑质量的前提下,用最高的速度把建筑完成,为此,即便多花三五倍的资金,李安也是眉头都不会皱一下的。

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在拿出大量的资金后,各种材料很快就备齐了,有一些材料原本是给别人的建筑准备的,但因为李安出价更高,要求更紧迫,所以,这些原本给别人准备的建筑材料,都被优先供给给李安的传音学堂了。

    人力方面也是一样的,在别处干的好好的工匠,听说传音学堂出双倍的工钱,屁颠屁颠的全都跑来了,他们要先给传音学堂干活,然后再回去干,反正也耽误不了几天功夫,尤其是一些较大的工程队,在一百人之中,抽调七八十人来传音学堂,并不会让原先的工程停工,只是会让进度慢一些罢了,为了能多挣钱,他们也在乎不了什么先来后到了。

    在充裕资金的作用下,各种建筑材料很快就在传音学堂的外面空地堆积了起来,几百名工匠也开始分离的挖地基,建设进度非常迅速。

    而有学堂内有千余孩童,建筑的位置就在学堂的后院,还有大操场的北部位置,所以,安全问题是重中之重,若是伤到孩子,那就非常不妙了。

    为了避免建房子的时候,伤害正在学堂上课的孩子,在建设之前,就进行了足够到位的安全措施,一张张高达两丈的安全网把建设区域完全包围,只有几个不太大的出入口,有多名人员进行看守,不是建设人员是不允许进入的。

    有了这安全网的保护,建设的时候应该不会伤到孩子们的,安全性是有保障的。

    为了进一步在加快建设的进度,开挖的时候,除了人力之外,还有不少机器也被李安调来了,这些机器都是李安发明的工程建设机械,挖地基的效率超过百人,有他们的加入,工程的进度必然能够加快很多。

    有了机器和大量的人力,建设的进度就是快,仅仅才用了不到一天的时间,地基就被挖好了,大量挖出来的泥土都被堆积在学堂外面的空地上,都堆成了一座小山了。

    放学之后,好多调皮的孩子都没有及时回去,而是在学堂的附近逗留,一些胆大调皮的孩子,甚至直接爬上刚刚堆积起来的小土山,在上面大喊大叫,颇有称霸一座山头的气势。

    由于都是刚刚堆积的小土山,土质是比较松软的,一些孩子一个没站稳就从小土丘上摔下来了,摔的是鼻青脸肿的,满脸都是泥土,但哭了一阵子之后,又继续往小土丘上攀爬了。

    这些熊孩子是不会长记性的,就算受伤了也阻挡不了他们继续征服土山的想法。

    而这样的行为,在很多大人看来,那就是一种不可纵容的调皮行为,只要发现自己的孩子也在其中,便会拉过来一顿暴打,虽然这未必有什么效果,孩子以后还会调皮,但做父母的总是忍不住要打孩子,这似乎已经成了一种习惯,既然别人都这么打,自己不打的话,就显得与别人不同了,就成了异类了,所以,只要逮着机会就会打孩子。

    有一句俗话说的好,下雨天打孩子,反正闲着也是闲着,自己的孩子,怎么能忍心打呢?这就是一种毒瘤思想,是大人戾气没有地方发泄了,所以,要拿自己的孩子出气。

    这与老师暴打孩子是一个道理,都是戾气太多没处发泄了导致的,在成年人的世界里,总是要承受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内心的戾气是会越积越多的,而积累了太多的戾气,就必然要寻找一个宣泄出口,孩子是弱势群体,是最容易被欺负的,自然也就成了被宣泄的对象了。

    当然,若是轻微惩戒一下的话,那就不算什么了,就不能算是发泄了,而应该算是为了孩子们好,是为了教育孩子们往好了学,是为了孩子好,还是纯粹发泄,主要取决于打孩子的力度和目的,不能一概而论的。

    这不,李安坐车刚刚经过传音学堂,就看到一名家长在暴打一名孩童,一边暴打一边不停的训斥。

    仔细一看,这名孩子的身上全都是泥巴,衣服已经全部脏完了,估计家长是不想继续洗衣服了,所以,才会如此的生气。

    而部分出来休息的工匠,看到大人在打孩子,都在咧嘴笑,笑的不是一般的开心,就好像这是一件特别让人高兴的事情似的。

    毕竟是家长打孩子,下手是知道轻重的,所以,看到的人都不以为意,并没有人上去劝解几句,甚至还嘲笑孩子一番,训斥孩子不听话,这下挨打了吧!

    而家长不在身边的几个熊孩子,看着自己身上脏兮兮的泥土,吓得不敢继续放肆了,灰溜溜的从小土丘上下来了,一边走一边不停的去拍打身上的泥土,不过,这些刚从地里挖出来的泥土都是湿漉漉的,想要用拍打的办法来清理,显然是不太现实的,是根本清理不掉的。

    孩子们陆续离开之后,天色便暗淡了,前一班的工匠陆续回家休息,而下一个班的工匠则进入了工地,开始投入到干活之中。

    为了加快进度,李安招收了三倍的工匠,日夜不停的进行建设,第一班刚刚挖好地基,第二班就要开始整理并进行压实工作了。

    毕竟,地基挖的只是个大概,地面不是很平坦,而且,强度肯定也是不够的,在地基挖好之后,是必须要进行夯实的,只要夯实过之后,地基才足够的坚固,才能在上面建设。

    夯实地基的机器也是有的,不过,效果也不是很好,倒不如人工夯实来的快,反正人力是充足的,采用人力夯实地面也没啥不可以的。

    李安看了一下,建设的现场至少有六个用于夯实地面的工具,这种工具的结构是非常简单的,就是一个很重的物体,底部是平面,四周牵出很多绳子,一大圈人每人拿着一根绳子,然后,一起用力拉起,一起突然放下,从而利用重力猛撞地面,以达到平整地面的目的。

    这种方法非常的简单,但对人员的体力要求比较高,没有力气的人,是干不了这个的,而且,就算是身体非常强壮的人,干了一段时间之后,也是会累的够呛的,需要好好的休息一阵子才能继续干活。

    所以,夯实地面的人员也是足有三倍的数量,这样,干一气就能得到替换,从而让众人可以用最高的效率夯实地面。

    由于场地也比较的大,夯实地面是需要花费很多时间的,可在人力充足的情况下,进度是可以增加很多的,一夜的功夫将地面完全夯实坚固也是毫无压力的。

    李安要回家休息,自然不能在工地一直待着,而这些工匠却不得不待在工地干活,他们为了养活自己的工钱,必须非常努力的去干活。

    三层楼房对地基的要求,其实是不高的,不过,李安却提出了比规定要求还要高一些的要求,以建设出质量上乘的标准教学楼,哪怕遇到地震都不会倒塌的教学楼,这对于地基的要求自然是比较高的了,没有稳定的地基,就算楼房的材料再好,那也是毫无意义的,地基是一切的基础,没有稳定的地基就没有坚固稳定的楼房。

    人员多配一些自然不会白费的,钱也是不可能白花的,经过一夜的连续奋战,诺达的一片地基都被夯实了,而且,夯实的非常到位,地面的硬度非常高,就算拿着一把锋利的利剑往地面猛戳,也是难以戳入一寸的,这个标准是足够了的。

    凌晨接班之后,下一班的工匠已经开始建设第一层了,负责铺设管道的工匠也在忙着铺设管道,毕竟,日后,二层和三层都是要设置厕所的,必要的管道是必须要建设的。

    干活的现场有足够数量工匠,几乎每隔一米多就有一名工匠在砌墙,如此一来,建设的进度是可想而知的,一天的时间就能盖半层,两天一层是很轻松的事情,再加上找补和水泥的凝固时间,七八天的时间,主体的建筑几乎就能够干完了,李安给他们半个月的时间,已经算是很充足的时间了,水泥可以更好的凝固,建筑质量可以更高。

    半个月之后,就是清理垃圾和安装必要设备了,门窗和桌椅这些都是不能少的,还有教室的教学设备,一个都不能少,这些最多一周就能够完成,总之,一个月之内,三层教室的所有工程都能够完工,从而让孩子们可以进入这里上课,再也不用在帐篷里学习了。

    另外,吃饭的地方太散乱了,原先的建筑,最大的房间也不够大,所以,在操场靠北的位置,专门搭建了一处二层的食堂,每一层可以满足一千名学子同时就餐,两层足够容纳所有孩童了,甚至还有不少的剩余空间。

    去研发中心转了一圈之后,李安无事可做,于是就去了传音学堂,一上午的功夫,两栋楼都盖的有半人高了,这让李安非常的满意,按照这个速度,一个月全部完工是妥妥的,是丝毫不需要有任何怀疑的。

    由于为了赶进度,招收了太多数量的工匠,所以,中午吃饭的时候,传音学堂要做双份的饭菜,一份是给孩子们准备,还有一份是给工匠们准备的,虽然工匠的数量还是少于学童的,但工匠都是干体力活的成年人,饭量自然不是这些学能比拟的,一个人完全可以吃三个人的饭,甚至还要更多一些。

    干体力活的人,只有吃的好了,干活才能更加的有劲儿,吃的越好干的越起劲,所以,饭堂给他们准备的饭菜都是大油量的红烧肉之类的高脂肪美味。

    尽管这是引起三高的元凶,但在大唐这个时代,还没有三高的概念,而且,后世三高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吃的越来越好,但却没有时间去运动,所以,才导致了身体越来越肥胖的严重后果,进而引起三高,而这些干活的工匠,每天体力消耗都是非常巨大的,就算吃了很多肥肉,身体也是能够承受的,当这些营养全部消耗完了之后,自然也就不会对身体造成伤害了。

    这些给人干活的工匠,任何时候都没有得到过如此高的待遇,别说给红烧肉这等美味了,就算是白米饭能给就不错了,很多时候就是一碗咸菜和两个馒头,外加一碗白水汤,上面几乎看不到一丝的油花。

    人心都是肉做的,你对他好,他也会对你好的,李安给这些工匠多倍的工钱,还有一顿美味的大餐,这些工匠自然是要回报的,而回报的唯一手段,就是更加卖力的干活,争取用更短的时间,把高质量的教学楼给盖出来,而这也正是李安想要的。

    由于安全网的高度足有两丈,所以,即便李安站在二层小楼上,也是没法看清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的,只能大概看到楼房盖了多高,里面有很多黑影在晃动,安全网的密度很大,选择如此密度的安全网,自然也是为了安全考虑,若是密度不够,很多建筑的碎石头,碎水泥块是很容易透过网子的,若是砸到孩子就不好了,就算砸不到,孩子调皮乱跑,踩到的话也是很容易滑倒的。

    “这房子盖的可真快啊!”

    刚刚被李安任命为传音学堂的李传道,轻轻的走了过来,小声的说道。

    这个老头子,还有几个月就到五十岁了,也算是这个学堂年纪最大的一位教学人员了,其余的西席先生都是三四十岁居多,还有少数二十出头的,低于二十岁的都还是孩子,自然不在录取的考虑范围之内了。

    李传道长得还算不错,尽管年龄是所有先生之中最大的,但却有一种道家仙骨的感觉,让人看着比较舒坦,尤其都这么大年纪了,脸上居然没有一丝的斑点和伤疤,皮肤还比较的白,这一点非常的难能可贵,总之,这个模样若是倒退二三十年的话,绝对是一个让人迷恋的俊俏郎君。

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

    在李安看来,李传道之所以能获得最多的选票,除了年龄之外,与他的颜值有很大的关系,若是长得贼眉鼠眼的,就不那么容易被人选择了。

    毕竟,这些西席先生之间都还不太熟悉,不太了解其余的人都是什么品行,尽管有自我介绍环节,但仅仅通过短时间的自我介绍,是不太可能真正了解一个人的,所能了解的也就是一个人的相貌和声音,还有一些不能确定真假的基本信息,在这种情况下,长相端正成熟自然更容易让人信任,而长相贼眉鼠眼的人,就会让人觉得不可信任,以貌取人虽然有些不太好,可大部分的人都是以貌取人的。

    有一句话说的好,始于颜值,敬于才华,久于善良,终于人品,在这其中,第一步就是始于颜值,有了让人舒适的颜值,是一切的基础,没有了这个基础,一切都无从谈起,所以,一个良好的长相是非常重要的,这是实现很多目标的基础,因为长相不好而影响前途的人,那可不是一般的多,历史上就有很多才华横溢的人,就因为长相太丑陋而没能获得提拔,这样的例子实在是太多了。

    李安觉得李传道的长相挑不出什么毛病,但与自己的颜值相比,还是差了很多的,就算时光倒流,让年轻的李传道与李安相比,仍旧有不小的差距,不是李传道长得不到位,完全就是李安太英俊了。

    传音学堂的两名司业年纪比李传道还要小几岁,但看上去比李传道还老,其中,张育才脸上有一颗很大的黑痣,就是这颗黑痣影响了他的颜值和年龄,若是没有这个黑痣,他看上去或许就比李传道要年轻了,但总体来说,他长的也还不错,韦忠义长得一般,但身影较大,天生就有一种官威,把紫色的官袍往身上一套,就说自己是宰相,都有人会相信。

    这三位被推举出来的领导,代表了传音学堂的脸面,而他们的颜值是过关的,这一点很重要,至于能力是可以慢慢培养的,不会有太大的问题,只要不引起众怒,把学堂搞的一团糟,他们的地位还是稳定的。

    看着从身后走过来的李传道,李安点头道:“快是必须的,一个月之内,所有的孩子都要进入这里学习,帐篷太简陋,通风也不够好,还有我们脚下的房子,每一间都太小了,最小的只能容纳十名孩童,根本就做不了教室,而这些新盖的房子就不同了,每一间都足以容纳五六十名孩童,若是排的特别紧凑的话,一百人也是勉强可以容下的。”

    “哦。”

    李传道嗯了一声,然后,问道:“李侍郎,这个房子要盖好多层吧!毕竟,地皮就这么大,还要容纳一千五百个孩子,一层是万万不够的。”

    “没错,这个楼要盖上三层的高度,一层十间房,三层有三十间房,一间房子五十人,正好一千五百人,若日后孩童数量有所增加,则相应的给每个教室多加几套桌椅就行了。”

    李安开口说道。

    学堂的规模并不是越大越好,过大的学堂虽然能够容纳更多的孩童,但每天上学和放学,很容易引起交通的阻塞,而且,过大的学堂,意味着有很多孩童是来自比较远的地方,这么小的孩子,走很远的路来上学,这本身就不太合适,最好的办法,还是在各个地方多建设一些学堂,让孩子们能够就近入学,这个才是最合理最现实的做法,一两千人的基础教育学堂,规模已经足够大了,规模再大一些的话,那就真的是过大了。

    “三层是足够了,再高就不好爬了,现有的房子都太小太暗了,只有几间最大的房子适合做教室,那些帐篷就更不用说了,里面颇为阴暗,还有些潮湿,房子的确很是缺乏,不过,才一个月的时间就把三层楼给盖好,这是不是太快了,时间真的能来得及吗?”

    李传道疑惑的问道。

    很显然,李传道觉得盖房子没有那么快的,他又不是没见过盖房子的,哪有这种逆天的速度,简直是闻所未闻,不过,看着后面建筑拔地而起的速度,他似乎又有些相信了,不过,他马上又有了新的担忧。

    “李侍郎,这房子盖的这么快,质量能有保障吗?”

    李传道蹙着眉头说道。

    他不太相信速度太快的建筑,总感觉质量会有些问题,这在后世也是同样的情况,有些人不敢去住三天盖好的楼房,总感觉质量不靠谱,其实,这些楼房是没有任何质量问题的,之所以建造的速度非常快,完全是因为建筑队伍的效率高,还有就是有可能采用了新型的建筑材料,比如模块化建造的速度是非常快的,一天建设三五层楼,根本就不算什么事儿,是完全能够实现的目标。

    而李安给工匠们一个月的时间来完成这项工程,已经算是很宽裕的时间了,只要人力和材料足够,这个目标完全能够实现,李安都拿出属下预估的五倍启动资金了,若是不能尽快完工,怎么对得起李安的金钱付出。

    李安笑着说道:“你就放心吧!房子的质量是绝对不会有问题的,本官可以打包票,哈哈哈!”

    对于三层楼房的建筑质量,李安是充满信心的,这栋楼房就是李安设计的,该如何进行建设,每一层需要多久的凝固时间,李安早就算好了的,要不然也不敢这么大胆的设定建筑时间,没有足够的把握,李安岂敢去做如此危险的事情,万一教学楼坍塌,那可不是小事儿,后果极其严重,那对李安的声望将会是毁灭性的打击,若是孩子死了一大片,他们的家人也是不会善罢甘休的。

    “质量有保证就好,质量有保证就好,安全最重要啊!”

    李传道点头应道,然后看向学堂的大门方向,开口说道:“李侍郎快看,今日又有家乡前来打探了,他们住的地方距离传音学堂稍微有些远,可那个地方规划的学堂还没有开始建设,他们是来打探情况,询问他们的孩子是否可以在咱们传音学堂读书的。”

    李安闻言,开口说道:“若是距离太远,还是算了吧!京城各处的学堂都会陆续建设起来的,他们的孩子有的是上学的机会,不必急于三五个月,若是距离不是太远,暂时过来借读一下也是可以的,但他们住处的学堂只要建设好了,他们就应该离开我们传音学堂,去他们家附近的学堂。”

    为了减少交通压力,也为了让孩子们每天上学的时候,能够少走一点路,李安提出了就近入学的学区概念,这样是最合理的,也是资源利用率最高的一种方式,可以很好的解决好多矛盾。

    只不过,这些就近入学的学堂,必须是半斤八两,教学质量相差不多的才好,若是教学质量相差巨大,那么,是肯定没有人愿意去质量较差学堂的,肯定都愿意去好一些的学堂。

    后世的很多家长,为了一套所谓的学区房,那简直是拼了老命了,把自己的全部积蓄都拿出来,甚至把全家几代人的钱包全部掏空,那也是在所不惜的,原因就是为了让自己的孩子进入好一些的学堂,这也充分反映了家长对于孩子的殷切希望。

    大唐最好的学校,自然是高高在上的国子学了,可国子学不是花钱就能够进去的,花再多的钱也是不行的,那是权贵和官员子弟专属的高等学府。

    另外,在大唐是不存在学区之说的,也就李安突然搞了个普及教育,并提出了学区的概念,可在李安的所有构想中,普及教育的所有学堂,那都是学习普通基础知识的,没有一所学堂的定位是为了培养科举人才,都是比较低端的,因为在李安的心中,普及教育非常的重要,不但能够规范人的思想,同时,还可以培养对社会有用的各种类型人才,但在这个时代的所有老百姓心目中,科举才是最有前途的,要么不读书,既然读书了,自然是要考科举的,读书人除了科举当官之外,并没有其它的出路,所以,李安觉得这些普及学堂,只会对一些穷人有新引力,对于立志走科举路线的读书人家来说,价值毫无吸引力,而且,在很多人看来,学堂几千人乱糟糟的,如何能静下心来学习,又能学到什么。

    所以,李安觉得完全不用太过于担心,反正教的都是与科举无关的知识,应该不会出现后世的学区房争抢现象。

    不过,李传道显然不这么看,他想到了一个细节。

    “李侍郎,若孩童在我们传音学堂借读,日后未必愿意离开啊!若是赖着不走,我们总不能硬把人轰走吧!”

    李传道开口说道。

    李安笑着说道:“咱们传音学堂,好像没这么大的吸引力吧!我们不是为了培养科举人才,为何要赖着不走呢?”

    平时总是显得有些严肃的李传道,嘴角微微笑了笑,开口说道:“李侍郎,咱们传音学堂的午饭特别美味,孩子们都吃上瘾了,就为了这顿饭,好多皮的不行的孩子,两只手都被打肿了,却也丝毫没有离开传音学堂的意思,别的学堂是个什么情况,老朽也不能肯定,但肯定不会提供这么好的饭菜,这一点老朽倒是可以很肯定,这些孩童都是馋嘴的猫,对学习文字,他们未必有多大兴趣,不打是不会用心学的,可对这些美味,他们可是热衷的很啊!每天正午吃饭的时候,个个都是眼睛亮亮的,若不是老朽与诸位同仁在现场震慑,这些皮娃子还指不定能闹出什么事儿来呢?”

    李传道说的都是实话,这些贫民家的调皮孩子,对美食是非常上心的,他们能坚持每天一大早就来学堂,为的就是能在中午的时候,吃上一顿美味的午饭,这个对他们有莫大的吸引力,若是没有这一顿饭的吸引,估计至少有三成的调皮孩子会选择逃学,哪怕被家长暴打一顿也不会有太多改变的,有些倔脾气的孩子就是这么牛,天天被打一顿都改不了那臭德行,这也是大唐民风彪悍的体现,若是没有这些倔脾气孩子,大唐如何能够征服四方。

    “你说的也是啊!咱们传音学堂的饭菜是太好了一些,都把孩子们给吃上瘾了,挨打也愿意来学堂学规矩,看来还真是不能随便乱收孩子啊!毕竟,学堂就这么大,只能容纳方圆五里的孩子。”

    李安开口说道。

    很快,大门口似乎响起了争吵声,李安想知道发生了什么,所以,便下了楼,迈步走了过去。

    原来是十几名学生的家长,想要去学堂内看看,顺便蹭一顿午饭,开学的那天,他们因为临时有事没来成,是邻居帮忙把孩子送来的,因此,他们错失了一顿美味的午餐,这让他们很是懊悔,一个人懊悔没啥大不了的,而若是一群人都遇到这种情况,他们就要聚在一起想办法了,于是就出现了争吵的一幕。

    “怎么回事啊?”

    李安开口问道。

    看门的护卫是新来的,居然不认得李安,还以为是教书的先生,开口回道:“他们非要进来,可传音学堂有规定,外人是不能随便出入的,可他们就是不听,还想在这里吃午饭。”

    这名门卫口气颇为不屑,语气之中全是鄙视,在他看来,这些贫民家长啥也不是,素质还特别的差,直接轰走就是了,他甚至都懒得多说话,基本上都是外面的家乡说了几十句,他才回一句话,也就是让这些人滚蛋。

    李安看向李传道,开口说道:“让他们进来吧!多十几张筷子的事儿。”

    说完向大操场方向走去。

    很快,十几名家长兴高采烈的进入了学堂,并紧紧跟在李安和李传道的身后,并不住的道谢,感谢李安让他们顺利进入学堂。

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

    李安回头看了一下,这些家长的年纪差距颇大,最大的足有五六十岁,最小的只有二十出头,二十出头的自然是孩子的家长,这个年代成家立业都比较早,二十岁的人有几个孩子,都是很常见的现象,四十岁左右抱孙子的都不在少数,当然,这个年代的人,寿命也比较短,能活五六十都是非常不容易的,平均寿命也就三四十岁,所以,必须要早些结婚成家,若是拖延太久,则很有可能出现无法繁育后代的情况,而且,一个人在二十岁之前就已经成熟了,完全没有必要拖的太久,人多力量大,古代的任何时候,都是激励鼓励生育,鼓励年轻人早些婚配的。

    至于五六十岁的人,也许没有这么大年纪,这是李安的个人猜测,这些人看着挺老的,似乎真的有五六十岁,但其实,很有可能只有四十多,劳动人民生活的都很是辛苦,因此衰老的会比较快,脸上会出现与年龄不太相符的沧桑,四十岁的人,看上去像五六十岁也没啥稀奇的,这些人多半是学童的祖父辈。

    “哎呦呦,快看,好肥的猪肉啊!看着足有四五头啊!”

    “都是好肉啊!今日的午饭,应该就是这些猪肉吧!”

    “何止啊!还有这么多蔬菜呢?满满的一车大白菜啊!”

    几辆拉食材的平板车,恰好在这个时候进入学堂,让看到这些食材的十几名家长感叹不已,纷纷发出了赞叹声。

    负责拉车的是食堂的几名工作人员,他们看到这些家长的时候,眼皮都没有抬一下,而在看到李安和李传道之后,连忙笑着弯腰行礼,然后继续运输食材。

    这些都是刚刚从市场采购的新鲜食材,按照李安的规定,传音学堂的食材,必须每天采购新的,而且,还不允许接受送货上门,以免出现**和食材质量方面的问题,另外,为了很好的监督这些负责买菜的人,每次采购食材都需要三个人以上,并且是随机分配的,绝对不允许他们形成利益小团体,若是发现有中饱私囊的现象,必定把这个人给踢出去。

    食材的采购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采购来的食材的好坏,直接影响饭菜的质量,若是采购的食材不够好,不够新鲜,做出来的食物,自然也就不是那么美味了,为了做出最美味的食物,必须要采购最新鲜的食材,这一点是不容置疑的,也是最基本的常识。

    作为食堂的工作人员,每天干的第一份活儿,就是去市场买菜,然后对其进行清理和制作,从而保证中午的时候,能够有一顿美味的午餐被端上餐桌,让孩子们都能吃个够,能够吃好喝好。

    “停一下。”

    李安走向运输食材的车辆,开口说道。

    由于一千五百个孩童,对食材的需求比较高,再加上建筑工地的大量建筑工人也需要午餐,所以,食材的购买量是比较高的,若是食材准备不足,就难以满足需求了,所以,必须要准备充足的食材。

    干活的人需要多吃肉,才能有力气干活,孩童正是长身体的阶段,也需要多吃肉食,所以,肉类的采购量是比较高的,仅仅是肥肉较多的猪肉,都采购了足有五只,另外,羊肉,鸡鸭鹅肉也采购了不少,鱼有刺,吃起来不太方便,干活人吃起来耽误时间,孩童更容易被鱼刺卡住喉咙,所以,鱼类就没有购买,而且,以后也不会购买这种食材。

    尽管鱼类含有丰富的营养元素,但鱼刺这种东西实在是太讨厌了,万一把孩子的喉咙给卡了,那就非常不妙了,所以,后世的大部分幼儿学堂,基本上都是不会采购这等食材的,除非是一些刺特别少的鱼,倒是可以考虑一下,毕竟,没有什么比安全更重要了,孩子的喉咙很小,一旦被鱼刺卡住,那是不得了的事情,为了避免这种事情发生,就必须要减少食用鱼类,甚至完全不吃鱼类,反正有营养的食材多的是,吃别的美味也是一样的。

    “这鸡蛋有多少?有两千个吗?”

    李安看向装鸡蛋的篮子,开口问道。

    负责采买的几名食堂厨子,连忙回答道:“是的,两千应该还要多一些,是按斤称的,不是按个数买的。”

    “恩,应该是够的,每个孩子一个鸡蛋的配置是不能少的,他们都在长身体的阶段,午饭必须要吃得好才行。”

    李安开口说道,然后看向十盖猪肉,用手摸了摸,弹性非常的足,颜色也很是鲜艳,一看就是今早刚杀的猪,按照李安的要求,传音学堂采购的猪肉,必须是当天新杀的新鲜猪肉,若是两三天前的剩猪肉,那是绝对不允许购买的,因为越是新鲜的猪肉,营养就越是丰富,口感也会越美味的,而这些与剩肉的味道肯定是不一样的,况且,新杀的猪肉与昨日的猪肉,卖的价钱是一样的,如此一来,买剩肉就是一件比较吃亏的事情了,只要市场有新肉,估计不会有人去买剩肉的,谁买谁是冤大头。

    “恩,不错,这肉不错,今日还是做红烧肉吗?”

    李安随口问道。

    “是的,孩子们,还有那些干活的人,都最喜欢吃红烧肉,他们点名了要吃红烧肉,所以,这一连几天都是红烧肉。”

    李安笑道:“这天天吃红烧肉,会不会吃腻了啊!”

    “不会的,绝对不会,这么好吃的美味,怎么可能吃腻呢?这是绝对不可能的,都是穷苦人家的孩子,一个月也吃不了几次肉。”

    这话说的倒是没毛病,富裕人家的孩子,能够天天吃山珍海味,自然不会在意红烧肉这种食物的,可穷人的孩子每个月吃不了几次肉,如此,自然对红烧肉有特别的渴望,况且,就算天天吃红烧肉,那也不过是中午一顿饭而已,与在家里吃的早饭和晚饭相比,中午的一顿饭是绝对的美味佳肴,是任何孩子都抵御不了的诱惑。

    另外,虽然每天中午都有美味的红烧肉可以食用,但每个孩子所能分到的数量并不多,一人也就一勺子红烧肉而已,这么点数量是绝对不足以把人给吃腻的,或者说根本就不够吃的,但红烧肉是非常下饭的,把肉和肉汁倒入米饭之中,那味道别提有多香了,就算不是很饿,都能很轻松的就能把米饭给吃光。

    李安这边与采购的厨子谈论食物,身后不远处的十几名家长,眼睛都亮了,他们虽然不至于吃不上饭,但顿顿吃红烧肉,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甚至,他们一年也吃不了几次。

    李安并没有回头去看这些家长,免得让这些家伙尴尬,他继续检查食材,每一样都查的很仔细。

    “这个菜也很新鲜,还带着露水呢?”

    李安拿起一把小白菜,看着上面水盈盈的露珠,非常满意的放下了。

    因为需求量非常庞大,所以,蔬菜的购买量自然也是非常庞大的,肥猪都能买五只,蔬菜的数量,自然要超过猪肉的数量了,而且,蔬菜是比较蓬松的,看上去就更多了,满满的两大车蔬菜,有一车半都是蔬菜,各种颜色的蔬菜都有,红色的辣椒,青色的白菜,紫色的茄子,黄色的南瓜,这些都是齐备的,每一样食材都有一些。

    尽管孩子们吃不了这么多的菜,但品种多的情况下,就有了更多的选择了,想吃什么就打什么,教学人员是聚在一起吃饭的,饭菜比学童还要丰盛一些,各种美味佳肴,那是应有尽有,绝对不用担心饭菜不够吃的。

    “好了,快走吧!”

    李安看了一遍,发现没有什么问题,便让这些后厨,赶紧把食材运进食堂,由于吃饭的人比较多,距离中午也就两个时辰的时间,所以,后厨的压力还是很大的,若不能及时把饭菜给做好,就会耽误一千五百孩童和好几百工匠的吃饭问题。

    看着两辆满载食物的车辆一点点离开,十几名家长,就像看着自己手里的钞票被风吹走了一样,表情颇为失落。

    他们是真穷,就为了一顿美味,居然没皮没脸的跑来软磨硬泡,脸面都不要了,若是有点经济实力的人,是不会做这种事情的。

    “两位夫子,刚才多谢了,要不是两位说话,俺们还进不来呢?”

    一名三十多岁的家长,上前再次感谢道。

    “这些都是小事儿,不值一提,不值一提,你们是上次有事耽搁没来,少吃了一顿美味,所以,这次专门过来尝尝的?”

    李安笑着说道。

    “是是是,俺们听说这里的饭菜特别好吃,就想来尝尝味,别人都吃过了,咱们不来吃一顿不就亏了吗?”

    一名二十多岁的家长开口说道。

    李安与李传道对视一眼,笑着说道:“一顿饭而已,尝尝也是好的,不过吃上瘾了,可不能怨我们啊!就算口味再好,你们也只能吃一顿而已。”

    很显然,就算自己财大气粗,也不想供养太多的人,培养孩子,给他们一顿饭吃是关心下一代,若是所有人都能进来蹭顿饭吃,那传音学堂还不乱套了,李安是看他们长得还算老实,一看就是普通的学童家中,这才放他们进来的,若是市井泼皮,李安是万万不会把他们放进来的。

    “明白,明白,吃一顿尝尝味就行了。”

    “对了,夫子,咱们传音学堂与别的要钱的私塾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听他们说,咱们学堂就是教娃儿们认几个字,并不培养人才,是不是啊!”

    一名看上去很老的家长,开口问道。

    “娃儿们闲着也是闲着,进来认几个字,还能吃一顿午饭,还不要钱,管这么多干啥,你要是有钱,把娃儿送私塾不就得了。”

    年轻人立马开口怼起了老人。

    他们二人看着有点相似,若李安猜测的不错的话,应该是父子的关系,老头子是父亲,二十多岁的小伙子是儿子。

    “臭小子,说什么呢?没钱也是你阿耶,我也是关心娃儿,问一下怎么了,人家夫子都没说什么,你急个什么劲儿。”

    老头脾气一下子就上来了,指着自己的儿子就骂,一看就是素质比较低的人。

    小伙子连忙解释道:“阿耶,娃儿不花钱都能认字,还能白吃一顿午饭,这已经是很大的恩德了,若是还不知足,那就太不应该了,我们只是寻常老百姓,应该学会知足。”

    “说谁不知足了,你老子我只是随口问问,又没说什么,我知足,知足的很。”

    老头子倔脾气又上来了,张嘴就怼自己的儿子。

    其实,李安已经听得很明白了,老头子也没啥恶意,就是纯粹的想问一问情况,反正闲着也是闲着,而小伙子觉得他的父亲实在烦人,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朝廷给他们孩子的福利已经很高了,再高的话也不太现实,他觉得完全没有必要问太多,问了也是白问,朝廷不太可能为了他们这些平头百姓付出太多,而他的父亲问这些,有贪心不足的嫌疑,他觉得过分了。

    又或者,他的父亲有培养孙子考科举的意思,但因为自己没能那个经济实力,所以,只能把孩子送到传音学堂来,也许之前他的父亲曾经因为他没有本事而抱怨过,说不定是有积怨的,所以,一听到自己父亲问这些,就非常的难受的烦躁,甚至都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了。

    一旁围观的几名家长,连忙上前劝说,让他们冷静一下,并警告他们,这里是学堂,是不能随意大声喧哗的,否则,会影响孩子们读书学习的。

    李传道最看不上的,就是这些喜欢大吼大叫的低素质人,轻蔑的表情一闪而过,但很快又恢复了正常。

    李安自然不能眼看着事态恶化下去,这些人在学堂里大吵大闹的,确实有些不像样子,会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的,必须要尽快阻止他们才是。

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李安还没有开口说话,身旁的李传道受不了了,看着这一对父子,沉声说道:“你们吵什么,这里是学堂,若是实在忍不住,那就出去吵。”

    这一招还真是管用,这火气比较大的老头子,一听这话立马就软了,再也不敢吵吵了,而且,还面带笑脸的认错。

    “夫子息怒,小老儿失礼了,实在不该在学堂里大吼大叫,知错了,知错了。”

    老头子一看就是欺软怕硬的老农,道歉的语气别提有多恭敬了,就差没跪下求饶了。

    李安看到这一幕,忍不住笑了起来,并开口说道:“好了,好了,都不要说了,听我说,咱们传音学堂自然是用来培养的人才的,不过,人才有很多种,我们培养的是识字懂礼的实用性人才,将来会是大唐的栋梁,而普通的私塾培养的都是科举类的人才,是要考功名做官的,这是我们学堂与普通私塾的最大区别,你们也许会疑惑,去学堂读书识字,不考功名图个啥?我现在就要告诉你们,考功名当官并不是唯一的出路,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不论是干哪一行,只要是干好了,就一定能够有所成就,你们说是不是啊!”

    说完看向十几名家长。

    “是啊!是啊!干啥都是一样的。”

    “反正我的娃儿,是没有当官的命了。”

    几名家长还算比较认可。

    不过,刚才发火的老头子,似乎有些不太认可,笑着问道:“夫子,小老儿还是觉得,当官更好一些,读书考功名,当官当大官是最有出息的,最能光宗耀祖了。”

    说完,老头子眼里都冒光了,显得有些亢奋的神色。

    这话说的也没啥毛病,在这样的时代,读书考取功名,的确是最光宗耀祖的事情,别的行业就算成就再大,那也是不能与考取功名相提并论的,在这个时代之人的眼中,读书考取功名是绝对的天下第一出路。

    话虽然没错,可真正能够考取功名的人,毕竟只能是少数,绝大多数人都是考不取功名的,很多人从童年开始考功名,一直考到满头斑白都未能考取功名,可谓是白白浪费了一生的时光。

    另外,眼前的小老头不过是一个普通人,身上穿的很是寒酸,这样的普通老头,居然大有让自己孙子考功名的心思,这的确非比寻常,显得有些不太合理,一般的贫苦老农是不敢这么想的,也没有培养自己孩子的财力。

    而李安也看得出来,这个小老头是把希望寄托在传音学堂上了,传音学堂是免费的教育,不用他们花一分钱,而学堂里可以学习识字,在他看来,既然能够读书,那就有考取功名的希望,就有可能会光宗耀祖,而当他听说传音学堂不培养科举人才的时候,心里就非常的疑惑和不满,就好比自己突然中了五百万大奖,最后发现自己错看了一个数字,自己根本就没有中奖,这种打击是可想而知的。

    既然心里有了疑惑,趁着跑来蹭饭的功夫,自然是要问候一番的,而在听到李安的解释之后,他还是有些失望,在这老头看来,读书识字却不能考功名,这实在是说不通,实在是太浪费了,同时,这也打破了他的梦想,打破他看着自己的孙辈飞黄腾达的梦想,所以,这个老头提出自己的疑问,大有说服李安的意思。

    在李安看来,眼前的老头虽然有些贪心不足的意思,但也反应了他对子孙那殷切的爱,他是希望自己的儿孙能够过得好一些,能够成为人上人,而不是像他这样,处在社会的最底层。

    只不过,若是每个人都实现了自己的理想,这个社会也就乱套了,当所有人都去考功名,谁来种地和干活。

    所以,尽管这个老头的想法也没啥错,但李安不能惯着这种异想天开的臭毛病,必须要给予适当的打击才行。

    “老人家说的也没错,考功名当然光宗耀祖了,那不妨把你的孙儿送入私塾好了,私塾是专门培养科举人才的地方。”

    李安毫不客气的说道。

    做任何事情都是要付出代价的,要培养自己的子孙,自然也是要付出代价的,这个代价就是金钱的代价,没钱还想让自己的儿孙上贵族学校,这个想法本身就很有问题,若是所有贫农都有这样的想法,那这个社会还不乱套了。

    “夫子,私塾要收钱啊!要收好多的钱,交不起啊!”

    小老头笑着说道。

    李安闻言,都有些糊涂了,这老头啥意思,是要问自己借钱吗?都不认识,李安又如何能借钱给他,当然,这老头的意思,应该也不是借钱,那就是哭穷,在陌生人面前哭穷,又有啥意义,或者,他就是想让传音学堂培养能考功名的学子,这样,他的孙儿就能在传音学堂里好好学习,然后,长大了好去考取功名,这个可能性应该是最大的。

    可这老头的想法,与李安的办学理念是有很大差距的,李安早就已经把普及学堂给定位好了,就是为了培养实用性人才,尤其是科技人才,这些对于大唐帝国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至于科举这些,在李安的眼里并不是很重要,科学技术才能决定大唐未来走向的最关键因素,既然李安早就打算好了,岂能因为一个不知天高地厚的老头子而随意的改变。

    如此贪心不足的老头子,自然引起了众人的不满,旁边的家长都用很轻蔑的眼神看向这名老头,甚至还有人小声嘀咕,意思大概就是,就凭他孙子的那熊样,还想考功名,简直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也不看看自己是什么基因,还妄想自己的孙子能考功名。

    李传道也看不下去了,开口说道:“人贵在有自知之明,要知道,知足方能长乐,若是贪心不足蛇吞象,撑破肚皮就不好了。”

    “小老儿还是觉得……”

    这老头似乎还想说服李安,不过,李安已经没有兴趣与这个小老头继续聊天了,来来回回就那么几句话,实在是一点营养都没有,就好比后世的一些老大妈,看到一个人三十岁了,还没有对象,于是就用各种理由劝别人赶紧找对象,甚至,介绍一些惨不忍睹的人,让人极度的厌烦,却又无可奈何。

    李安此刻的心情,就像被人催婚的小年轻,心情极度郁闷,很是不爽,最后,只能无礼的拂袖而去,再也不理这个小老头子。

    “真是什么人都有啊!太贪心了。”

    李安无奈的说道。

    跟在身后的李传道,也跟着说道:“是啊!这个老者实在是没有自知之明,居然想说服李侍郎,让传音学堂培养科举人才。”

    语气之中满是轻蔑的意思。

    虽然鄙视贫民是不对的,但此刻,李安居然也产生了这样的心思,都是被这个老头子给害的,虽然心里很不开心,但还得留这个老头子在学堂吃饭。

    学堂才刚刚组建不久,自然有很多工作需要李安去协调,所以,不知不觉就忙了一个多时辰,而中午的饭点也快到了。

    因为吃饭的房间太小,所以,每天午饭的时候,并不是所有孩童一起吃饭的,而是分三批就餐,每一批五百名学童,这样就容的下了,至于干活的工匠,他们是不进入学堂的,后厨会专门把饭菜送到工地的帐篷里,他们在那里吃喝就行了,这也是为了孩子们的安全。

    吃饭的时间还没到,但饭堂的香味已经飘了出来,闻着真是让人垂涎欲滴,就连李安这种每天都吃山珍海味的人,都有些经不住食物的诱惑了,就更别提馋嘴的孩子们了。

    “这些孩子都不吃早饭吗?”

    在最后一节课的课间,李安看到不少孩子在吐清水,这是饥饿的标志,吐出来的都是胃子里的酸水,只要吃点食物,这种症状马上就会好的。

    若是只有一名孩童出现这种状况,那还是正常的,可居然有如此多的孩子,都有类似的症状,这引起了李安的格外关注。

    “这个,属下不知。”

    李传道最近一直在忙着维持纪律,并没有在意孩童们是否吃过早饭,而且,是否吃过早饭也不会写在脸上,仅从表面是看不出来的。

    李安走到几名孩童的身边,开口问道:“你们吃早饭了吗?”

    孩子们还有些害怕,并没有回答李安。

    “你们吃早饭了吗?”

    李传道也跟着开口问道。

    “没吃。”

    只有几名孩童回答的,其余几人都只是轻轻的摇头,并没有开口回答。

    “不吃早饭怎么能行,你们为什么不吃早饭呢?能跟我说说吗?”

    李安开口问道。

    早饭是一天之中,最重要的一顿饭了,不吃早饭的话,对身体的损害是很大的,一个人怎么可以不吃早饭呢?尤其是处于长身体时期孩童,就更应该及时吃早饭了,否则,对自己的身体会有很大的损伤,年纪小的时候,可能还感觉不出来,而一旦上了年纪之后,身体的回报就来了。

    这些孩子只是吐吐酸水罢了,若是长期如此,就很有可能要得胃病了,一个人得了胃病,那可不是闹着玩的,这个对身体的损害是很大的,甚至会造成一个人的早衰甚至早逝。

    孩子们还是很胆小,全都低着头不敢说话,这可急坏了李安,这些小家伙若是都不说话,李安如何能了解他们的想法。

    “到底为什么不吃早饭,要是不肯说的话,中午就不给饭吃。”

    李安开口威胁道。

    这一招还真是管用,在李安的威胁之下,这些娃娃总算是害怕了。

    “家里的饭不好吃。”

    “馒头太硬,咬不动。”

    “早上不吃饭,中午的时候就能多吃一些了。”

    “中午吃的多一些,早饭和晚饭就都不用吃了。”

    “不想吃家里的饭。”

    “家里不做早饭的,没有早饭啊!”

    这些娃娃总算是开口了,不过,说出来的话,着实让李安颇为惊诧,居然有好多孩子,就为了多吃中午的美餐,而故意选择不吃早饭,还有一些真的是穷的太厉害了,居然连早饭都供应不起,这实在超脱了李安的认知,按照此时大唐的物质水平,连早饭都吃不起的人,应该是不存在的,再穷也不至于穷到这个样子才是,当然,若是遇到什么难处,则也是有可能发生这种事情的。

    当然,家里没有早饭的是少数,绝大多数的孩童不吃早饭,就是为了腾空肚子,如此,到了中午的时候,就能够多吃一些美味了,与食堂的美味午餐相比,家里的早饭确实显得颇为难以下咽,吃惯了学堂午饭的孩童,已经对家里的低劣早餐看不上眼了,甚至,中午多吃一些好吃的,晚饭都不用吃了。

    在孩子们看来,中午多吃一些是赚到了,可在李安看来,这样对身体的损害是极大的,一天要吃满三顿饭,要少吃多餐,这样才是最健康的吃饭方式,多吃少餐那是野兽才干的事情。

    自然界的很多野兽,一次都能吃下几十公斤的肉类,然后可以一周都不进食,或者更长时间也行,他们的肠胃能力极强,甚至吃腐烂的肉都不会生病,所以,他们如此吃东西是不会有问题的,可人的肠胃能力是不能与野兽相提并论的,若是学着野兽的方式吃饭,很容易就会得胃病的,而一旦得病了,想要治好就不那么容易了。

    这些孩子如此情况,这是逼着李安要给他们提供早餐,不过,还好李安足够富有,多提供几顿饭那都是小意思。

    之前,之所以只提供午饭,是为了减轻后厨的压力,毕竟,一天准备一顿饭和准备几顿饭,这个压力和劳动量是不同的,另外,早饭是很早就要吃的,若要给孩子们提供大量的早餐,后厨的工作人员就需要更早的起来做饭,甚至凌晨就要起来忙活,这自然会加大他们的劳动量,会让后厨们不堪重负的。

    可现在,李安发现这些孩子居然不吃早饭,如此,提供早饭就很有必要了,若后厨的压力太大,那也就只能增加人手了。

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李安真的非常无奈,本来都计划好了,给这些来上学的孩童,每个人准备一顿丰盛美味的午餐就可以了,早饭和晚饭让他们在家吃,这样也能减轻学堂后厨的压力,减轻他们的工作量。

    可让李安没有想到,这些小家伙为了多吃美味,居然选择不吃早饭,甚至连晚饭都不吃,一天就吃中午的那一顿饭,如此下去怎么得了,这会导致他们年纪轻轻就得胃病的,若这些娃娃真的都得胃病了,那李安如何能够心安。

    若是通过说教,告诉这些娃娃,要少食多餐,可这些孩子就是馋嘴的猫,他们哪里会懂得这些道理,根本就不会听从的,学堂也没法进行监督,这个做起来难度太大了。

    唯一的解决办法,也就只能给孩子们提供一顿营养早餐和少量晚饭了。

    一想到自己把上学孩子的一日三餐都包了,李安就觉得挺有意思的,若是再把住宿给解决了,那么,这些孩子就真的成了自己在养活了,开办学堂不但教育孩子们,还养活了他们,让这些孩子的父母再也不需要为养活孩子而担忧了。

    “不吃早饭怎么能行,居然还有早晚饭都不吃的,这样会得胃病的。”

    李安很是无奈的摇头。

    李传道啥也没说,他又没钱买早餐给这些孩子吃,提出学堂供应早餐,似乎也不太合适,他没有这个权利。

    “这些调皮的小娃娃,这不是逼着本官给他们提供早餐和晚餐么,本官若是不提供,他们索性就不吃了,就等着中午的那一顿,哈哈哈!”

    李安说着,不自觉的笑了起来,这些小娃娃倒是厉害,不自觉的就抓住了李安的软肋,让李安不得不服软让步,为他们这些小娃娃提供一顿营养丰富的早餐,还有一顿,还有一顿不错的晚餐。

    见李安打算为学童们提供午餐,李传道点头道:“若是提供一日三餐,倒也是一个办法,不过,依靠现有的后厨肯定不行,需要多招一些人手才行。”

    李安自然明白人手不够,点了点头道:“这个本官自然清楚,多招收一些人手,也花不了几个钱,不过,早餐吃点什么好呢?”

    “老朽觉得,一碗面片汤足以。”

    李传道开口说道。

    李安摇头道:“不行,不行,这个味道不够好,就怕孩子们不肯吃,营养也不够充足,还是准备一些美味的食物比较好。”

    说完陷入了思考之中。

    “美味的食物,难道早餐也要吃红烧肉吗?”

    李传道开口说道。

    李安摇头道:“一天吃一顿肉就足够了,早饭要美味营养,但不一定要是肉,鸡蛋和牛奶就不错,一杯加了糖的鲜牛奶,一份椒盐鸡蛋蔬菜油饼,这样就差不多了。”

    这种美味早餐,其实就是后世很常见的早餐,在大唐还不是很常见,加了糖的牛奶很简单,而椒盐鸡蛋蔬菜油饼,说的简单一些,就是将切碎的蔬菜混入白面之中,做成薄饼,将这个薄饼放在擦了油的平底锅上炙烤,然后在薄饼上打个鸡蛋,待鸡蛋熟了之后,往上面撒点椒盐等佐料,并进行适当的折叠,如此一份美味的椒盐鸡蛋蔬菜油饼就制作完成了,不但美味而且还很是营养全面。

    至于加了糖的牛奶,若是奶源不足的话,是完全可以用豆浆代替的,豆浆的营养一点也不比牛奶差,堪称是自然界中的植物奶,是农耕民族赖以生存的蛋白质来源,在奶源和肉源不足的农耕文明,为了补充身体所需的蛋白质,食用豆浆就成了重中之重,所以,豆浆对农耕文明是非常重要的。

    大唐整体是缺奶的,虽然北方的游牧民族,已经能够通过高速的铁路系统,将优质奶源送到京城,但牛奶的保质期是个大问题,所以,除了京城这些靠近北方的区域,能够获得充足的奶源之外,南方和东部的缺奶问题,始终都是很严重的问题,所以,食用豆浆就成了最佳的选择。

    京城不缺奶,其实也是相对的,这是因为很多收入不高的贫民都不喝牛奶,所以,才造成了牛羊的充足,若是京城的几百万人口,全部都天天喝早餐牛奶,则从草原运输过来的牛奶是肯定不够用的。

    这些进入学堂的贫民家的孩子,肯定是不喝牛奶的,若是一下子为他们提供大量的牛奶,会不会直接影响京城牛奶的供求关系,会不会导致牛奶价格的飙升,这些都是需要仔细考虑的问题,若是引起连锁反应,导致价格的飙升,那就非常不妙了。

    为了让这些孩子喝上牛奶,却导致了京城百姓的生活成本增加,这自然是不可取的。

    李传道自然知晓牛奶的价格,这可是比猪肉还要贵的食材,给这些孩子提供一人一杯牛奶,这实在是太奢侈了,这哪里是在培养学童,这简直就是娇生惯养,如此为他们提供高等美味的食材,这会把小家伙们给喂刁的,如此,当他们离开学堂的时候,怕是再也吃不惯外面的食物了,这可不是什么好事儿,培养艰苦朴素才应该是美德,如此奢侈的为孩童提供这么好的早餐,李传道觉得很不合适。

    “李侍郎,牛奶很贵啊!就算殷实的人家,早上也未必喝得起牛奶,给这些贫民的孩子提供这么好的早饭,是不是不太合适啊!”

    李传道终于忍不住了,开口说道。

    虽然午饭的红烧肉也很好吃,不过,猪肉只不过是寻常食材,稀缺性远远比不上牛奶,因为京城附近就可以养猪,内地养的猪也能够被运到京城来,而奶牛几乎全部在遥远的北部草原,运输过来只能依靠刚通车没几年的铁路,考虑到运输成本,以及牛奶容易腐烂的现实,所以,牛奶的价格适中比猪肉要贵得多。

    另外,从食物的胃口上来看,很多人更加认可猪肉,对牛奶不是很上心,觉得两者相比的话,还是吃猪肉更加的划算,喝牛奶太不划算了,除非特别的有钱,为的就是标榜自己的身份,才会浪费钱去买牛奶喝。

    当然,在北方草原的话,这种情况就颠倒过来了,在草原上喝牛奶是常事,吃猪肉和喝豆浆反而显得有些奢侈,因为草原上到处都是牛羊,而养殖肥猪,种植大豆是不太现实的。

    要说现在的交通状况也是大大改善了,运输成本低了很多,但即便如此,一个商品运输到几千里之外,还是会上涨很多倍的。

    就算是交通极其发达的后世文明社会,农民田间地头几毛钱出售的蔬菜,到了不太远的城市的超市之中,也变成了十几倍,甚至几十倍的价格,导致农民种地挣不到钱,而城市的市民也买不起食材。

    为什么中间的差价会这么多,那就是因为在运输和贩卖的过程中,每一个环节的参与者都需要得到利益,一层层利益盘剥下来,到了最后的终端,价格自然就水涨船高了。

    本地就有的产品,贩卖到市场上,所需要经过的环节是很少的,而从几千里之外运输产品过来,所需要的环节就多了许多,再加上有些产品是有保质期的,路上一旦耽搁时间长了,到了目的地就距离变质不远了,所以,也是需要承担风险的,利润不高一点,一旦遇到意外情况,损失就太惨重了。

    这还都是正常情况下,若是遇到小吏为难,不给足够的好处费就不给过,那损失就更大了,而运输的路途越远,路上遇到小鬼的几率就越高,成本自然也就水涨船高了。

    李安闻言,觉得李传道说的有些道理,确实是这么回事,牛奶的档次有些高,这里又不是贵族学校,为这些孩子提供如此多的新鲜牛奶,确实有些不太合适,在大唐的京城,穷人或许能够偶尔吃上猪肉,但喝牛奶一定是有钱人才干的事情,普通穷人不会去糟蹋那个钱的。

    “是啊!牛奶比猪肉贵了不少,虽然很有营养,但确实有些过头了,要不就用豆浆代替吧!豆浆与牛奶的营养是差不多的,用豆浆也是一样的。”

    李安开口说道。

    李传道认可道:“用豆浆最好了,豆浆新烧出来是热的,喝着比较暖胃,价格也比较低一些,比较靠谱。”

    李安开口说道:“一千多孩子喝豆浆,那你们呢?给你们提供一些牛奶可好。”

    “不必了,我们也喝豆浆就行,虽然是读书人,可没有一个是娇生惯养的豪门大族,喝豆浆都已经习惯了,还真是有些喝不惯牛奶那味儿。”

    李传道开口拒绝道。

    李安点了点头,开口道:“好吧!既然你们都爱喝豆浆,那就早饭提供足够的豆浆,让所有学堂内的人都喝豆浆,白糖随意加。”

    既然给孩子们提供一日三餐了,那么,教书的先生,还有保卫人员和后厨等人,自然也要有三餐,要不然心里会不平衡的,尤其是后厨,饭都是他们自己做的,不给他们吃三餐,无论如何都是说不过去的。

    工地干活的工匠,由于是三班连轴干活,也是非常辛苦的,所以,自然也要给他们提供饭食,而且,必须要量大才行,要不然不够吃的。

    如此,粗略的算了一下,支出大概又要增加三成以上了,另外,后厨人数缺口很大,至少有一半的缺口,这个必须要尽快补齐。

    不过,钱和人的事情都很好办,当李安提出要为所有人提供三餐,并增加后厨人数的时候,后厨的所有人都非常的高兴,并表示自己认识很多人,都是靠谱的勤快人,可以来传音学堂干活,而且,马上就能来,若是此时有手机的话,一个电话就过来了。

    有钱就是好办事,招工之所以会如此的顺利,自然是因为李安开出的工资比较高,还提供一日三餐,甚至,后厨的人有专门休息的宿舍,没有自己房子的外地打工族,都能住在学堂的后厨宿舍了,这份吸引力自然是没的说的。

    “以后给你们准备一日三餐,好不好啊!”

    李安走到一群孩子中间,笑着说道。

    “嘿嘿嘿……”

    孩子们虽然没说话,但都高兴的合不拢嘴,别提有多开心了,美味午餐就已经够让他们高兴的了,现在又要提供早餐和晚餐,孩子们有什么理由不高兴。

    “早上吃什么?”

    一个孩子,胆怯的问道。

    “早上一杯加了糖的豆浆,还有一份鸡蛋蔬菜饼,晚饭与早饭一样,好不好。”

    李安开口说道。

    “嘿嘿嘿……”

    孩子们自然是非常满意了,全都高兴的笑了起来。

    虽然这都是寻常的食材,可那也比这些孩子早上吃的食物要好,毕竟这些都是贫民家的孩童,早上一个烤地蛋就差不多了,哪里还能喝的上豆浆,至于鸡蛋蔬菜饼,那是想都不用想的,他们能啃馒头喝面片汤就不错了。

    正因为平时生活的很苦,几乎吃不到好的食物,所以,学堂为这些孩子提供足够美味食材的时候,才能获得这些孩子的格外喜爱,以至于手掌被打肿了都不愿意离开学堂,由此可见这些美食对孩子们的诱惑力有多大。

    李安与李传道在旁边的时候,这些孩子还能够压抑一下自己的情感,而当二人离开之后,这些孩子就像疯了一样,在房间内又蹦又跳,甚至,还能听到有人在地上打滚的声音,这完全就是兴奋疯了的征兆,估计这种兴奋感能够持续很久,而兴奋过度的话,总会出点事儿的,估计很快就会有孩子哭闹了。

    果不其然,没过多会,孩子的哭闹声就传了过来,这些哭闹的孩子,有的是因为爬到桌子上掉下来摔伤的,还有的是一群人挤在一起闹腾,别别的孩子不小心抓伤的,还有的是在地上打滚,脑袋撞到桌角导致的,但不论如何,都是由于太兴奋了引起的连锁反应。

第一千二百五十章

    别说这些几岁的孩子了,就算是成年人,在遇到非常开心事情的时候,也是难以控制情绪的,只不过,成年人更加擅长伪装,有时候,明明心情很兴奋,却可以在人前装作很镇定的样子,而一旦身旁没人的时候,他们的兴奋感就会很快释放出去,虽不至于像孩子一样在地面打滚,但乱蹦几下还是很常见的。

    “这些娃娃太兴奋了,这下好了,哭声一片呢?哈哈!”

    李安幸灾乐祸的说道。

    在告诉孩子们这个好消息的时候,李安就预料到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了,毕竟,这些野孩子还没有被完全训练好,忍耐力是很差的,让他们憋住兴奋的心情是不可能的,就算先生拿着戒尺打手板,他们都未必控制的住。

    后世的李安曾做过一个无良实验,这个实验很简单,就是买一些非常美味的零食分发给贫穷的孩子,先给了每人一份,让他们尝尝零食的美味,然后告诉已经吃完美味零食的孩子,只要让自己打手掌五下,便可以再得到一份零食。

    这本来只是一句玩笑,没想到马上就有一个最调皮的孩子把手给伸了过来,而李安自然真的打了五下,是用竹棍打的,虽然不至于受伤,但肯定是比较疼的,打完就把零食送给这个孩子了。

    让李安没想到的是,别的孩子看到了这一幕之后,全都非常兴奋的把手掌送了过来,等着挨李安的打,因为在这些调皮孩子的眼中,被打一下不算什么,而美味可以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这个才是最重要。

    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这些孩子的家庭太穷了,平常都吃不到好吃的东西,所以,只要给点食物诱惑,这些孩子就不顾一切了,若是有钱人家的孩子,估计连看都不会看一眼的,更别提挨打才能吃上这些美味了。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这些贫民家的孩子,比较的调皮,经常被家里的大人教训,手掌和屁股都不知道被打过多少次了,虽然不至于磨出茧子,但对疼痛感已经不那么在意了,之前他们的父母教训他们的时候,可不会给美味的零食,而且,打的很有可能更重一些,所以,对于打手来说,他们根本就不是很在意。

    不过,经常挨打的话,也是有好处的,这个好处就是对疼痛越来越不敏感,人会更加的坚强,抗打击能力更好,以后进入社会之后,适应能力更高,被人欺负了也不会产生轻生的念头,就像石缝里的草一样,生命力极强。

    俗话说没有经过挫折的孩子,是很难更好成长的,一旦遇到风雨的侵袭就很容易夭折,而经历过风吹雨打的孩子,生命会更加的坚强,不论遇到多么强烈的风吹雨打都不会退缩,会一直迎难而上,迎着暴风雨一路前行。

    一个孩子走路摔几下是很正常的,然后自己爬起来就是了,若是刚刚摔倒就把孩子给抱起来,这样就非常不合适了,会影响孩子耐挫力的发展,不利于孩子独立。

    另外,虽然受伤不是啥好事,但一个孩子若是从来就没有受过伤的话,也不利于今后面对更多的困难,所以,偶尔受点伤也不是什么坏事,谁的童年能不受几次伤呢?一生都没有受过伤的人能有几个。

    所以,李安明知告诉孩子们这个好消息,会让他们因为兴奋而闹出不少受伤的事件,但这些小伤根本就算不了什么,对于孩子们的成长是有利的,况且,受伤的毕竟都是少数孩子,大部分都是很高兴很兴奋的。

    孩子们一片嬉戏和哭闹声,自然引起了先生们的注意,他们自然不能任由孩子们继续闹腾下去,很快就进入各自负责的班级,通过拍打戒尺震慑兴奋过度的孩子们,让孩子们都冷静一下,不要继续闹腾。

    经过这么多天的接触,西席先生已经确立了自己的威信,尤其是拿着戒尺的时候,那就是极为可怕的存在,孩子们只要看到先生拿着戒尺过来了,立马就吓得不敢闹腾了,否则,等待自己的就是一顿板子,那疼痛的滋味可不好受,若是打一顿能给点好吃的,他们倒也能忍了,可这种教训过后是不会有任何好处的,他们显得很是畏惧。

    也许在孩子们的眼中,教书的西席先生就是魔鬼般的存在,只要看到了就吓的要命,在孩子的童年时期,除了严厉的父母,最害怕的就是教书的先生了,因为一般情况下,只有父母和先生会用暴力打自己,只要不惹事,被其他人打的概率是很小的。

    而教书的先生对于自己的学生,那都是真心实意的,并不会有一丝一毫的虚假,都是真心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够学的好的,至少,在大唐这个时代是绝对不会有任何一个西席先生,希望自己的学生学的不好的,那样,也是打了他们的脸。

    在这方面,先生和学生是利益共同体,学子学的好了,先生脸上也有光,说不定以后还会回来看望自己,给自己一定的帮助,就比如孔子落魄的时候,就是全靠几个有出息的学生资助的,这也足以说明他教出了不少好学生,从而给自己带来了不少的利益。

    后世还有一种说法,说人生三个半,就是可以获得三个半的真心,其中,父母对子女那都是一颗真心,教师对学生也是一颗真心,最后的半颗真心是爱人给的真心,如此说法是对教师的极度肯定,世界上巴不得自己成功的,除了父母就是教师了,配偶也只有一半的真心。

    正是因为师生之间一直都是利益共同体,所以,自古以来师生的感情都是很浓厚的,尤其是获得成功的学生,是必须要回去感谢恩师的,否则,就会被带上不尊敬师长的帽子,会影响自己的仕途发展的。

    不过,随着后世金钱社会的繁忙,学生数量的庞大,师生之间的感情已经很难维系了,甚至,当有学生来找教师的时候,这个教师都想不起来自己曾经教过这个学生,一点印象都没有,如此,又谈何感情。

    甚至,出现很多为了经济利益的教师,在上课的时候一点也不认真讲课,让学生学不到任何的知识,然后,周末让学生花钱去补课,从而收取高额的补课费,拿一份工资,挣一份补课费,一个人挣两分钱,简直没有丝毫的公德,让人感叹无良的教师是越来越多了,如此教师与学生之间已经没有任何感情可言了,他们之间就是赤条条的金钱关系,学生交钱补课,教师在补课的时候教育他们知识,不花钱补课就什么都学不到。

    这说到底,其实就是金钱社会的悲哀,当所有人都痴迷于金钱的时候,感情也就淡薄了,甚至完全没有丝毫的感情,这样的社会是病态的,但这样的社会也同样是非常现实的,不会因为你的愤怒而有丝毫的改变。

    不论如何,在大唐这个时代,师生之间的关系还是比较融洽的,在童年的时候,先生总是会打学童,但基本上都是为了教育学童好好学习,学童长大之后学有所成,对师长永远都是感激的。

    另外,自古私塾的生源都不多,很多时候,甚至只教一个人,多的也不过十几个人,所以,师生之间的熟悉程度是非常高的,感情也自然容易浓厚,师长也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教育学生,而若是每年都要教几百个学生,每年都要接触新的面孔,那么,作为老师是肯定记不住每一个学生的,再加上后世的领导阶层较多,形式主义非常严重,教师有很多很多的副业要做,这些都是要优先于教学任务的,是必须要完成的任务,教学不够好,教出来的学生成绩差根本没啥事,若是上级交代的任务完不成,那就是很严重的事情,甚至,这个教师都会被下岗,让人工作都干不成。

    虽然教师的主要工作应该是教育学生,但在形式主义下,这个是必须要排在最后的,教育学生不是那么重要,更重要的事情是做好上级交代的各种任务。

    教学搞不好没人会说什么,后果非常轻,但上级交代的任务完不成,那就是天大的事情,城市文明的所有条款,作为一名教师,是必须要全部背诵的,若是错一个字都是很严重的问题,上级交代的扶贫任务,更是必须要完成,哪怕扶贫的对象比教师富裕很多,那也必须要去扶贫,要给人家买生活物资,至于各种乱七八糟的学习任务更是五花八门,都是要优于教学任务完成的。

    而大唐这个时代的西席先生什么额外的任务都没有,就是一门心思的教育孩童学习,所教的学生也比较少,精力没有丝毫的分散,几乎全都扑到教学上了。

    趁着距离午饭还有一点时间,李安戴上安全帽,进入了学堂后面的工地,准备视察一下这里的施工进度。

    之前,在大唐的建筑工匠,是没有戴安全帽这个习惯的,也没有这个财力,但因为没有这个安全措施,导致的严重伤害时有发生,而只要戴上安全帽,这个问题就能够获得很好的解决,可以极大的减轻工匠有可能会受到的伤害,并将这个伤害降到最低。

    而这个所谓的安全帽,也不是啥高科技,更不是李安发明的,只是李安提出的概念罢了,其实就是西南一带的藤帽,用一种很细小的藤条编织的帽子,这种帽子由于采用的是藤条这种材料,所以,质量非常的轻便,戴在头上一点也不沉,另外,藤条的韧性和强度也比较的高,可以很好的保护人的脑袋,让人不容易受到伤害,编织的缝隙还能够较好的透气,从而极大的增加佩戴的舒适性。

    这些帽子在西南一带非常普遍,甚至,有不少人把它当做遮阳的帽子,在京城自然也有这样的帽子,是西南一带的人带过来售卖的,而李安看到这些帽子,觉得完全可以用来做安全帽,于是就花钱购买了很多,让过来干活的工匠佩戴这种帽子。

    因为质量很轻,佩戴也比较的舒适,所以,工匠们毫无意见的就把这样的帽子给戴在脑袋上了。

    “李侍郎,您怎么来了,这里乱糟糟的不安全。”

    见李安过来,一名工匠头头,连忙跑了过来。

    这一次建设大楼,李安给了他们三五倍的工钱,让他们保质保量大干快干,如此报酬,自然让这些工匠非常的开心,领头的可以拿到更多,自然就更高兴了,所以,他们的情绪都非常的高涨,都不知用什么词汇来形容了。

    “没事儿,你们能进的地方,本官也能进,怎么样,干的如何了,能按时完成任务吗?”

    李安开口问道。

    “李侍郎放心,用的都是最好的料子,工匠也都是最熟练的,一定能够按时完成任务,主体半个月一定完工,晾晒几天便可以装修了。”

    李安满意的点头道:“能按时最好,但质量问题必须要引起重视,绝对不能为了赶进度而降低建筑的质量,绝对不可以。”

    “李侍郎放心,不会的,质量问题绝对不会有,我们都是经常干活儿的人,不会有什么质量问题的。”

    对于这些老工匠,李安自然是有信心的,另外,李安自己对工程也比较了解,知道什么材料的凝固时间是多久。

    这一次由于急需教室,所以,李安选择了最贵的快干水泥材料,这种水泥材料不需要等待太长时间,施工过后很快就会干的,所以,完全不用担心水泥没干就盖上面一层而引起的建筑垮塌情况的出现,若是没有这种材料,李安也不敢轻易提出半个月干完主体三层楼。

    仔细视察一番之后,李安非常的满意的点了点头,房子的建设是完全按照李安的要求建造的,接头的位置也都经过坚固了,随便砸开一块墙体,内部的厚度和材料也符合规定,一看就没有偷工减料,这一点让李安颇为满意。

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

    传音学堂已经开学快十天了,渐渐的开始走上正轨,而在大唐城外的各个方向上,已经有百余所学堂正在紧张的筹备之中,有的是现成的房舍,准备的周期会短一些,也有的完全就是空的地皮,筹备至少要等好几个月,甚至是半年以上,另外,还有更多的贵族和商人已经有意向了,正在考虑之中,估计要不了多久就能下定决心拿地了。

    正在破土动工的学堂,至少有几十处,而且是越来越多,这对工匠和建筑材料的需求是极大的,还好李安是最先建设的,所以,不论是人工还是材料都准备的非常充足,而后面建设的学堂就没有这么好的运气了,他们对人工的缺乏很严重,材料也比较紧张,只能耐心的等待,还好这对于他们来说,也不是啥十万火急的事情,早一天建好学堂和晚一天建好学堂是没有多大关系的,所以,也没人表现的很着急,都是按部就班的在建设。

    自费建设学堂,为朝廷培养人才,这本身就是损害自己利益的行为,只不过,如此做法可以提高自己的声望,这才让很多贵族和大商人感了兴趣,但只要去做这个事情就已经提高声望了,至于多久能把学堂建设好并投入运营,那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反正导致学堂建设缓慢的原因,是京城工匠和建筑材料的短缺,又不是他们故意拖延时间,对他们的声望是不会有什么太大影响的。

    像李安这样,为了早日建好教室,居然花费三五倍的资金,怕是找不到几个人了,就算是攀比成风的贵族圈子,也没有在这方面进行攀比的。

    午饭的时间很快就要到了,李安自然要就近在传音学堂就餐了,顺便看看就餐的时候,饭堂内是个什么情况。

    其实,传音学堂此刻也没有像样的饭堂,毕竟,所有的房间都不是太大,一个房间容纳一百人就已经是上限的,所以,饭堂是好几间屋,几乎将一层楼相邻的房间全部占了,只不过,把几个房间的墙壁打通了之后,看上去就像是一间大屋,一个狭长的l型大屋。

    做饭的地方就在附近,所以,可以更方面的把食材端到就餐的地方,因为孩子们都还小,所以,每一碗饭都要盛好了交到孩子们的手中,以免造成浪费。

    为了方便就餐,学堂是分时段放学的,最小年纪的孩子先用餐,最大年纪的孩子最后用餐,总共三拨人,每一波差不多都是五百人,教学的先生则随便在什么时间都行,但必须要分散开来,保证每一波学生就餐的时候,都要有十名以上的先生在场,从而震慑这些调皮鬼,让这些孩子能够较为安静的就餐,若是没人先生在场,怕是哟啊出事的,毕竟,这些孩子也太调皮了,不论是争抢食物还是争抢座位,又或者干点别的什么,都会造成很大的混乱,必须有人在旁边对其进行震慑,还必须是孩子们惧怕的人,若是饭堂的工作人员,这些孩子是不怕的,唯一能震慑这些孩子的,也就只有这些腰间别着戒尺的先生了。

    为了就近震慑,先生们会分散坐在不同的位置,这样可以全方位的监视孩子们,谁调皮捣乱了,都可以看得清清楚楚的,甚至,每个孩子说了什么话,都能听得清清楚楚的,如此进行震慑的效果是最好的。

    进来蹭饭的十几名家长,到了吃饭的时候,自然屁颠颠的就跑来了,嘴角全都洋溢着笑容,别提有多高兴了,闻着这红烧肉的味道就足够让他们兴奋的了。

    “李侍郎,这里太乱了,要不去楼上就餐吧!”

    李传道开口说道。

    李安摆手道:“不必了,这里挺好的,这个拐角靠窗户的位置就很是不错,可以看清整个房间,就是这里了。”

    一个人上楼上吃饭多没有意思,与众人一起就餐才更有气氛,李安并不嫌弃楼下混乱,反而觉得楼下的环境也是挺好的,人多才显得热闹,孩子们虽然很是调皮,但有先生们管着,估计也皮不到哪里去,是翻不了天的。

    看看孩子们调皮的样子,也能更好的了解传音学堂,了解这个时代的贫民孩子都是如何成长的,又是什么样的秉性。

    拐角的靠窗位置是最佳的位置,李安喜欢这里,那十几名家长自然也看中这个位置了,不过,他们可不敢跟学堂里的先生争抢位置,见李传道一个眼神传过来,他们就懂事的离开最佳的位置,跑到相邻不远的几个桌子坐下了。

    既然李安不愿意去楼上单独用餐,李传道也只能陪着,没多久,上课归来的张育才和韦忠义也过来了,他们要一起陪着李安吃饭,以显示对李安的尊重。

    饭堂的桌子不大,一张桌子只能坐六个人,两侧各有三个人,孩子们的身材较小,勉强能够坐上八个人,再多的话,人是勉强坐得下了,但餐盒就放不下了,这样自然是不行的,所以,按照就餐的规定,一个桌子要坐上八名学童,不论大一些的孩童还是小一些的孩童,都是八个人一桌子,而成年的先生,自然是六个人一桌了,但李安的一桌子只有四个人,也就是李安和李传道,张育才,韦忠义几个人,别人一看都是领导,自然不敢跑过来凑热闹。

    李传道使了个眼色,饭堂的后厨立即把刚出锅的饭菜端了上来,而且,都是加量的饭菜,比普通人更多一些,仔细一看,碟子里的红烧肉也都是经过挑选的上等货,都是肥肉均匀的部分,虽然很肥但一点都不腻,吃着最为爽口。

    毕竟,都是领导人,自然要吃的比一般人要高档一些了,要不然如何体现领导人的权势和地位。

    学堂的饭菜比李安家中的饭菜,自然是差了好多档次的,饭菜的种类也不多,但对于一般的家庭来说,已经是非常不错的美味了,而对于穷苦人家来说,那就更是难得的美味佳肴了。

    所以饭菜刚刚端上来,孩子们就卖力的大块朵颐起来,生怕自己吃的太慢了,让别人抢了先,孩子们争抢食物的样子,真是挺可爱的,至少李安是这么觉得的,这比不肯吃饭要强得多。

    在贫民的家庭,孩子们吃饭的时候,都是争抢着吃的,生怕自己吃不饱,而在很多富裕的家庭,就算一桌子都是美味食材,熊孩子也是一口都不肯吃,甚至都要父母求着他们,他们才肯吃那么一点点,更多的情况是吃一口就跑。

    也许在孩子的眼里,没有人争抢的食物都不是美味佳肴,只有人人争抢的食物才是最让他们喜爱的美味佳肴,在有人争抢的时候,他们吃的比什么都快,而若是只有自己一个人,他们就会看啥都觉得没味儿,看啥都不想吃。

    所以,喂孩子真的是有技巧的,当一个孩子不好喂养的时候,再生一个孩子就是了,两个孩子在一起争抢,必然能够极大的刺激他们的食欲,让他们吃的比兔子都快。

    因为这样的美味是天天都能吃到的,所以,李安吃饭的时候是比较文雅的,而李传道三人的家境虽然不太好,平常的生活条件估计不会有这么优越,但他们毕竟是读书人,对礼仪的追求比普通人要高得多,所以,也能维持文雅的吃饭方式,一口一口的吃,一点都不快。

    而十几名进来蹭饭的家长就不同了,他们一看美味如此,根本就控制不住自己,也管不了什么文雅和礼貌了,直接就大口的吃了起来,而且,还嫌饭堂的工作人员给的不够多,刚吃了一半就大喊着要加饭加菜,这让李传道几人都蹙起了眉头,觉得这些家伙实在是太粗鄙不堪了,居然在如此文雅的学堂内大呼小叫的,可碍于面子,也不好去说他们,毕竟,这些人也没犯啥错,就是嗓门打了一些而已,孩童们也不是正在学习知识,似乎也谈不上干扰谁,硬去教训的话,倒是显得自己气量太小。

    李安侧目看去,发现这些家伙不但吃的飞快,而且,还不耽误他们互相交流,他们居然能够在快速吃饭的同时,抽出一点空闲来交流,而每一次的交流,几乎都是在满嘴食物的情况下进行的,那满嘴的食物,居然也堵不住他们爱说话的嘴。

    尤其是刚才发火的老头子,那吃的比谁都快,一块块的红烧肉不停的往嘴里塞,其余的几人也都非常看好红烧肉,吃的同样飞快,所以,后厨给他们打的肉量自然是不够的,很快就被他们给吃完了,吃完之后,他们没有吃够,自然就大嗓门的乱喊,让后厨给他们加点肉,加的少了还不愿意,觉得这些后厨太抠门,就不能多打点。

    “太少了,再给点,都不够吃的。”

    老头子在喊了半天,没有得到回应之后,直接端着餐盒,跑到打菜的位置,厚着脸皮要求道。

    “我说老人家,没你们这样的,你都吃了三份红烧肉了,还不够,你瞅瞅别人都吃了多少,你咋这么能吃呢?要都是像你这样,我们就没法干了。”

    打饭的厨子也不是善茬,心情很是不爽的说道。

    待伺候完先生和学童,就该他们这些厨子吃饭了,而他们所能吃到的红烧肉也只有一分而已,若是多打一份,负责管理的头头就要训人了,不够吃的多盛点饭就是了,干啥吃这么多的红烧肉。

    所以,看着老头子连吃了几份,他心里就不平衡了,毕竟,按照规定就是每人一份,刚才若不是李传道听着噪音烦了,也不会让他给老头子几人打几份肉,现在三份都还不够,打饭的小伙子气的谁的眼色也不看了,就一个字不给了。

    见软磨硬泡半天也不能得到自己想吃的红烧肉,老头子再次发火了,指着小伙子的鼻子就骂道:“咋了,你们这些没良心的,这些肉花到你一文钱了,又不是你家的肉,你心疼什么,老子一辈子就只能来这里吃一顿,你小子天天都能在这里吃肉,一顿饭指不定吃了多少呢?凭啥就不能给老子多一点,老子就只有这一顿饭了,就算是给犯人送行,那也要让犯人吃饱了才行啊!也不能让人做个饿死鬼啊!”

    “你这老头怎么这样,你是饿死鬼吗?红烧肉不够,这不还有白米饭和青菜么,你就照着一样吃,也不怕腻死。”

    小伙子也生气了。

    “腻死也是我的事儿,我爱吃什么,用不着你管,吃喝拉撒老天爷都管不着,你小子算什么东西……”

    这一通争吵让李传道三人的脸上都出现了怒气,但碍于李安在此,他们也不敢有丝毫的表示,只能用余光观察李安的意思,李安不说话,他们就不会乱表态。

    张育才和韦忠义时不时的给李传道使眼色,大概是要李传道开口解决事情。

    “李侍郎,您看这个……”

    李传道憋不住了,开口问道。

    李安嘴角微微一笑,开口道:“给这个老者打十份的红烧肉。”

    “这个……”

    李传道犹豫了一下,转念一想,这些红烧肉都是花李安的钱买的,既然李安都这么说了,他岂能不执行。

    而李安如此表态,不是怕了谁了,实在是因为觉得这个老头子挺有意思的,像这么不要脸的老头子也是挺罕见的,既然他如此想吃,而且,他自己也说了,这一辈子就这么一次机会,不吃个够都对不起自己,李安为何不做个好人,满足他的这一需求呢?

    人在贫穷的时候,很容易形成爱占小便宜的习惯,这个是因为资源缺乏导致的,也是一种很自然的现象,但为了占点小便宜而闹出这么大的动静,就不是多数人能够做出来的事情了,这都是少部分极不要脸的人才干的事情,就比如眼前这个老头子,就是一位极不要脸的人,一个年老的坏人。

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

    李安一开口就要给这位不要脸的老头子十份的红烧肉,这可不是为了照顾他的食欲,这其实也是一种惩罚,一种明明狠狠的惩罚了一番,却还让人感恩戴德的方式,一种把别人卖了,别人还帮着你数钱的方式。

    当然,这也在于不同人的不同理解,在有些人眼里,能一顿吃上十份红烧肉就是赚了,不论把自己的肚子给撑成什么样子,哪怕撑死了也是赚了,至少做了个饱死鬼啊!

    可在李安眼里,吃饭适量才是最赚的,不论是吃的过多还是吃的不够,都是不合适的,吃的少了肚子饿,吃的过多,会给自己的肠胃造成很大负担,严重的甚至能把自己给撑死,自然是损失惨重了,唯一的好处就是过了嘴瘾,可损失着实太大了。

    只不过,这样的道理很多人并不理解,或者说平时馋嘴的太厉害了,一旦遇到可以免费吃的时候,就拼了命的去争抢,哪怕自己的肠胃根本负担不了,吃的太多对自己的身体会有很大的副作用,他们也不会在意,他们的心中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拼了老命的吃,能吃多少就吃多少,直到实在塞不下了为止。

    这种自残式的吃饭方式,在贫民之中的比例非常高,这主要都是爱占小便宜的心理惹的祸,总感觉自己吃的少了就亏了,而吃的越多就赚的越多,所以,遇到免费的场合,那就能吃多少吃多少,生怕自己吃了亏。

    刚才的老头已经吃了三份红烧肉了,已经算是过量了,还继续吃的话,对身体是绝对有损害的,可既然这个老头一再坚持还要继续吃肉,不给肉吃就闹腾,那李安自然要满足他的要求了,至于这个老头会不会吃完就挂了,李安就管不了这么多了,或许情况不会有这么严重,只是闹肚子罢了。

    而这老头若是真的吃了这么多,那是一定会闹肚子的,简直都不用怀疑,这也算是给他一个教训,让他这么贪心,红烧肉的油是很大的,一个人一天吃一勺就是很大的量了,吃的太多真的是消受不了的,若是剧烈运动的话,说不定还能好一些,吃的多一些也能消耗掉,消耗不掉就只能肥胖和三高了。

    “别吵了,给他十分红烧肉,让他吃个够。”

    李传道走了过去,冷冷的开口说道。

    “啥,凭啥给他十份……好吧!”

    打菜的厨子不乐意了,可一看李传道眼神,立马就认了,他只是一个打工的,哪里敢跟李传道作对,只得很不情愿的,给这个老头子打了十份的红烧肉,还专门新拿了一个大碗,打了其实不止十份红烧肉。

    老头子一下子得到了这么多肉,高兴的别提多高兴了,屁颠颠的跑回去大快朵颐了。

    一起来的十几名家长一看这情况,都有些坐不住了,其中一人伸出筷子,要吃老头子碗里的肉,老头子生气的把对方的筷子给砸开。

    “这都是我的,想吃肉,自己要去。”

    老头子笑着大快朵颐,根本不愿意与旁人分享,连他的亲儿子都不行。

    其余人都才吃了两份,看着老头子搞来这么多肉,心里自然非常不平衡了,自古就有一句话说的好,不患寡而患不均,他们都是一起来的,凭啥这老头可以要这么多肉,自己若是不要多一点,那岂不是吃亏了。

    显然没有人愿意吃亏,既然老头子能要来这么多肉,那自己为什么不去要呢?别人都占便宜了,自己岂能独自坐在这里吃亏。

    这下好了,除了老头子大快朵颐,其余的人都跑去索要更多的红烧肉了,而且,也要与老头子一样多才行,总之,绝对不能吃这个亏。

    打菜的厨子显得很是无奈,他自然没有这个决定的权利,他看向李传道,等待着指示,而李传道则看向李安。

    “李侍郎,这些人真是贪得无厌,刁民不可理喻也。”

    李传道怒其不争的说道。

    李安就知道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所以,一点也不着急,这些家伙是个什么品性,李安岂能不清楚,都是一些爱占小便宜的家伙,若是剩下的人不动,李安才感觉奇怪呢?

    “你们不觉得,这是预料之中的事情么,刚才本官要给那老者十份红烧肉的时候,你们就没预料到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李安笑着说道。

    张育才突然笑了一下,如实回答道:“李侍郎说的是,不过,属下确实没有想到,这些人会如此贪心,一份红烧肉足有一大碗,他们一起分着吃就行了,犯不着还继续索要,真是太贪心了。”

    韦忠义也忍不住笑了,却并没有说话,也许他看出来了,李安这是在看戏,是故意试探这些家长,看看他们是怎么表现的。

    “那李侍郎的意思,是继续给他们每人十份?”

    李传道问道。

    李安点头道:“二十份也行,他们能吃多少就给多少,吃不完糟蹋粮食绝对不行。”

    李传道点了点头,再次起身亲自处置。

    “都住嘴,你们几个也不够吃的?”

    李传道看向几名家长,开口问道。

    “不够,自然是不够的。”

    “一个老家伙都能吃这么多,我们也差不了什么呀!”

    “他能吃多少,我们就能吃多少。”

    几名家长开口说道。

    既然他们都这样说了,李传道自然不客气了,开口说道:“你们想要多少都行,但必须要吃完,不许糟蹋一块肉。”

    说完便拂袖而去。

    “一定,一定。”

    几名家长高兴的应道。

    “来一大碗,来十份儿,不,要十二份。”

    “来八份。”

    “都不要急,吃完再来打,还多着呢?”

    打菜的厨子也无奈了,开口说道。

    能顺利的得到如此多的红烧肉,他们别提有多高兴了,至于这么多的肉,他们如何能吃得完,则就是他们的事情了,也许他们的肚子与常人不同,能够多吃几份的饭,又或者他们已经饿了三天了,一顿补九顿。

    李安暂时还不急着离开,就看着这些家伙吃肉,看他们是否真的能把这些肉全部吃完,若是吃不完的话,那就有的说了。

    “最近孩子们的纪律性如何了?再过几日,能否开始教授知识?”

    李安开口问道。

    李传道与身旁的张育才和韦忠义对视了一眼,开口说道:“李侍郎放心,通过这么多日的教训,纪律性已经大大提高,已经可以开始教授知识了。”

    “恩,如此便好,如此便好,先让这些孩子服从纪律,然后让他们识字,最后再教他们做人的道理,在这其中,教他们做人的道理是最重要的一条,这关系到日后大唐国民的素质,若天下的先生都教的好,日后,就不会出现这样的人了,大唐的未来如何,就全靠你们了。”

    李安说着瞟向正在大快朵颐的家长。

    虽然这话有贬低这些贫民家长的意思,但李安说的也是事实,这些家长的贪小便宜心里,实在是太严重了,这就是由于小时候没有经过良好教育导致的,若是小时候经过了良好的教育,是不会发生这种事情的,至少也能大大缓解这种事情的出现。

    另外,如此贬低这些贫民,也可以极大的满足这些读书酸儒的虚荣感,让他们再次加深自己高人一等的优越感,从而可以更好的投入教学之中。

    李传道三人闻言,都露出了一脸认可的表情,这些高傲的读书人是什么秉性,李安早就摸得一清二楚了,高傲是他们最大的特点,只要满足了他们这一点虚荣心,就可以更好的驾驭他们,让他们服从你的命令。

    李安一边与李传道三人聊天,一边看向正在大快朵颐的十几名家长,这些家伙是真的能吃,嘴巴就没有停过,没一会功夫就吃了一半的肉量了,照着这个劲头子,十份红烧肉还真的难不倒他们。

    吃饱喝足之后,李安没有离开,李传道三人自然也坐在桌子上陪着,他们聊一些关于如何教育这些孩童,让这些孩童长大了能够坐一个懂礼的好人,三人对这些教育方面的话题都非常的感兴趣,聊的那叫一个投机。

    不知不觉,第一波孩子们吃完出去玩耍了,而第二波孩子也进入了饭堂之中开始进餐,但十几名家长仍旧没有吃完,还在继续大快朵颐,只是吃肉的速度明显降低了许多,看来肚子有些受不了了,可即便如此,他们仍旧没有放弃进食,仍在继续吃肉。

    发脾气的老头子,每吃几口肉就用手掌抚摸自己的脖子,并轻轻的往下顺,似乎若是不采用这个动作,这些肉就会卡在喉咙似的,由此也可以看出这个老头子吃了太多了,食道都被堵住了,又或者他吃的太快太猛,喉咙被噎住了,必须要借助外力才能把噎住的肉块给弄下去。

    其余的家长也在努力的吃肉,他们既然已经说好了,吃多少就打多少,不会给饭堂造成浪费,那就一定是说话算数的,就算是撑死,他们也要把这些肉块给吃完。

    读书人要面子,这些贫民百姓也是要面子的,只不过,他们追求的东西不同,所以,在乎的方面也不相同,读书人追求的是高高在上的文雅,是普通人拥有不了的学识,而普通贫民追求的则比较务实,谁说话不算数那是要遭唾弃的,谁更能吃更能喝,更有力气,谁就更牛,他们说好了一定把肉吃完的,那就一定不能剩下一块肉,就算肚子实在吃不下了,那也要想办法把剩下的肉给吃完,撑死了也要吃完。

    很快,有几名家长已经开始打饱嗝了,那声音别提有多尴尬了,尤其是多个人一起打嗝,那声音就更大了,还好他们距离李安还有一些距离,要不然那难闻的味道,怕是要把李安给熏死了。

    李传道三人明显露出了不爽的表情,恨不得离开离开这个肮脏之地,而李安却并不着急,尽管已经能够闻到一些不好的气味了,但李安忍得了,为了看这些人的结局,李安必须有所忍受。

    当第二批学童吃完出去的时候,第三批学童很快就进来了,而直到第三批学堂吃了一半的时候,这十几名家长才把所有的红烧肉全部吃完,另外,还有一些美味蔬菜也没剩下,全都吃下去了,一碗汤水也下肚了。吃饱喝足自然就该回去了,不过,由于吃的太多了,他们站起来的时候,普遍捂着肚子,显得颇为痛苦。

    尤其是那个上了年纪的老头子,突然发现自己走不了了,刚刚站起来就又坐下了。

    “阿耶,怎么了,吃多了吗?”

    老头的儿子,一边捂着肚子,一边开口问道。

    其余的人,一边打着饱嗝,一边踉踉跄跄的离开饭堂,走的很慢很慢,似乎稍微走的快一些就会摔倒似的。

    “阿耶,能不能走啊!别人都走了。”

    老头的儿子有些着急了,别人都走出去了,就他们还在饭堂内赖着,显得有些丢人。

    “没事儿,稍微歇一下就好,歇一下就好。”

    老头子倔强的说道。

    “你说你都这么大年纪了,逞什么能啊!少吃点不行吗?”

    老头儿子生气的说道。

    “老子要你管,不要钱的红烧肉,吃一点就赚一点,要不来一趟就亏了。”

    老头子噘着嘴说道,顿了顿,看向儿子,小声说道:“二郎,扶我起来,咱们出去转一圈消消食儿,回来还能再吃一碗。”

    “还吃啊!得得得,咱们先出去转转。”

    老头儿子扶着自己的亲爹,步履蹒跚的走向饭堂外面的大操场。

    “这老者也太自信了,都走不动路了,居然还要再来一碗,真是挺有意思的,本官还有事儿,就不能等着看结果了,明日告诉本官。”

    李安说着离开了传音学堂。

    下午的时间,李安准备去看看别的学堂搞得怎么样了,大概什么时候能够进入运行状态,能够投入到教育大唐孩童的行动之中。

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大唐的官学机构还算是比较发达的,除了京城国子监下属的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这些,皇室还有崇文馆和弘文馆,门下省设立了弘文馆,有学生三十人,而东宫则设立了崇文馆,有学生二十人。

    另外,在各个州县的官学也很齐全,按照史书记载,大唐地方学校有京都府学,大都督府学,中都督府学,下都督府学,上州府学,中州府学,下州府学,京县学,上县学,中县学,下县学,这些都是传授基础知识的学堂,另外,还有不少专业性很强的学堂,比如京都府医学,大都督府医学,中都督府医学,下都督府医学,上州医学,中州医学,下州医学,还有京都玄学,各州县玄学等学堂。

    尤其可以看出,大唐不论是中央还是地方,官学系统还是很完善的,但有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那就是官学对名额是有限制的,并不是任何人都能够进入学堂上学的,绝大部分的普通老百姓是没有资格进入官学的,甚至,很多有钱有势的大商人,都没有资格进入自己想去的学堂。

    有钱的大商人自然不用担心自己的子女教育问题了,他们手里有钱,完全可以请西席先生到自己的府上来教育自己的孩子,或者把自己的孩子送入私塾之中学习,而经济实力弱小的普通老百姓,由于拿不出上学的学费,也就只能放弃接受教育了。

    官学有名额限制,私塾需要教学费,还有更高级一些的隐居书院,也是需要交学费的,当然,若是你能力出众,能够被夫子赏识,学费说不定能够被免除,但绝大多数的贫民孩子,资质都是比较一般的,真正能够被赏识的毕竟是少数,所以,这三类学校全部加起来,也满足不了大部分人的读书需求,只能满足权贵和有钱人的孩子接受教育。

    而李安正在做的事情,就是全面普及教育,让所有孩童都能接受最基本的教育,将来能够成为更有用的人,这个普及的力度很大,所以,必须要有社会力量的加入,以缓解朝廷财力之不足,而这样的学堂性质,便可以被称为官私合营,主要的出资方是私人,但朝廷会提供最基本的管理,另外,学堂的地皮是免费赠送的,日后也不会收取任何的费用,甚至若是表现好一些的话,还能获得朝廷的奖励。

    当然,凡是愿意出资帮助朝廷办学的有钱人,都是不在乎什么奖励的,他们更在乎的是自己所能获得的名望,尤其是学堂的冠名权,以及日常管理的权利,冠名权可以极大的增加他们的名望,满足他们的虚荣心,而日常管理则可以让他们体验一把做领导的感觉,就像玩养生类游戏的感觉。

    总之,在李安的带动下,京城有越来越多的权贵和富商加入了办学的行列,一座座普及教育学堂正在建设之中。

    京城算是一个试点,待京城的学堂办的有声有色了之后,全面普及教育就可以在全国推广了,教育是百年大计,必须要一步步来,绝对不能操之过急,若是办的不好就要起到反作用力。

    虽然这些学堂之中,有很多都是私人负责的,但朝廷是必须要对其进行管控的,时不时的总要明察暗访一番,要确定这个学堂是正常的教学,而不是被心怀叵测之人利用来搞谋反。

    在媒体不是很发达的古代社会,由于普通老百姓很少能接触到外界的情况,所以,大部分都是比较愚昧的,在这种情况下,很容易被人利用,很有可能是别人说什么他们就信什么,而一旦他们相信了这一套对朝廷不利的思想,那么,就很有可能会成为造反的势力。

    古代那么多反抗朝廷的势力,很多都是从思想教育开始的,通过一套能够自圆其说的思想套路,利用老百姓对朝廷的合理怨气,从而达到激怒普通老百姓,让老百姓跟随自己造反的目的,这些人打着为民的旗号,其实就是为了自己的私利,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利用普通的老百姓。

    很多这样的团体都是利用教会来传播反抗朝廷思想的,传播的对象也基本上都是成年人,但若是这些思想进入了校园,由教书的西席先生传给几岁的孩童,那么,造成的危害就更大了,因为孩童时期正是一个人形成世界观的重要时期,在这个阶段给孩子们灌输反抗朝廷的思想,如此,这个孩子的一生可能都要活在仇视朝廷的世界里,一旦有机会就会做出反抗朝廷的事情。

    后世发生的很多反抗朝廷的运动,都是由于从小接受的不恰当教育造成的,比如天朝的某个小地方,一直在闹腾,闹的还挺凶的,之所以会造成这样的情况,主要就是因为这个地区脱离天朝太久了,那里的老百姓从小的接受到的教育,就是比较仇视天朝的教育,很多教科书都极尽可能的歪曲天朝,从而造成这些老百姓从小就仇视天朝,进而在内心充满了仇恨和不满,一旦遇到一丁点的小事儿就会起来反抗朝廷。

    古代朝廷最怕的就是心怀叵测的教会,想当初大汉朝的黄巾起义,把整个帝国都差点给掀翻了,虽然最终并没有获得成功,但给朝廷造成的损失是非常巨大的,若不是朝廷放开了地方权力,让大地主阶级自己募兵抵挡黄巾军,估计大汉王朝早就提前灭亡了。

    最终大汉朝虽然暂时保住了,但各地的诸侯却通过剿灭黄巾起义而尾大不掉,进而让大汉王朝持续了没多少年就寿终正寝了。

    后面的红巾军起义更是直接缔造了大明王朝,算是最成功的一次起义了,至于各个王朝统治时期所发生的各种小的起义,那更是数之不尽,而绝大多数的起义都是由教会和善于鼓动人心的家伙挑起的,所以,很多朝代对突然冒出的教会是非常警惕的,生怕这些教会在天下间传播反抗朝廷的思想,如此,是很有可能会颠覆一个王朝的。

    正因为存在这些问题,所以,朝廷对教育是非常重视的,学堂所学习的所有知识,是绝对不能存在反抗朝廷内容的,一丝一毫都不能有,大明王朝的时候,施耐庵写的水浒传,就因为存在了反抗朝廷的精神,所以,整个人都被下了大狱了,最后只好把后面的内容给改了,让梁山好汉接受了朝廷的招安,可以说这个内容是整个作品的败笔,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若是不进行这方面的修改,施耐庵先生怕是要被砍头了,所以,他也是很无奈的。

    人生在这天地之间,是不可能随心所欲的,不论什么人都做不到这一点,就连皇帝都要被限制,何况一个读书的文人,想要写小说没有问题,但绝对不能随心所欲的写,所写的内容不论如何是不能危害朝廷利益的,若是危害了朝廷的利益,那就要受到朝廷的惩处了,所以,施耐庵老先生也是无奈啊!他也知道让梁山好汉接受朝廷的招安是整部作品的败笔,但为了能保住自己的小命,他也顾不了这么多了,与作品相比,还是自己的小命更重要一些。

    后面的罗贯中也学乖了,在描写三国的时候,把黄巾军描写的很坏,描写成打家劫舍的逆贼,而在三国势力之中,他极力褒扬刘备集团,通过这种方式来宣扬忠诚和正统思想,因为刘备集团是大汉王朝血统的延续,可以更好的代表大汉王朝,而曹操则属于叛逆,如此写法自然获得了大明朝廷的认可,所以,大明朝廷就没有找罗贯中的麻烦。

    大唐目前还没有出现反抗朝廷的利益集团,整个帝国正处在一种蒸蒸日上的氛围中,还看不出哪里有问题,但防微杜渐是必须的,若是等出了问题再去处置那就晚了。

    总之,朝廷对普及教育非常重视,既然要推行普及教育,就一定要让朝廷获得实实在在的利益才行,而没有什么比对朝廷的忠心更重要的利益了,只要所有接受教育的老百姓都忠心朝廷,那对于朝廷来说,就是获得了最大的利益。

    在大唐这个时代,礼部主要是掌管礼仪的,比如接待外国友人啥的,但教育部分也归礼部管理,礼部长官相当于后世的外交部长,教育部长,还有文化部长的合体,拥有较大的权利。

    只不过,在古代的时候,这些部长都不是很值钱,所以,礼部长官一直不太受重视,就连后世的影视剧之中,也更多的是表现兵部侍郎,吏部侍郎这些,礼部侍郎很少能够露脸,简直就是打酱油的角色。

    但礼部确实很重要的一个部门,不论是外交,文化,还是教育,都是关系到帝国稳定的基石,礼部的重要性是隐性的,在很多时候可能不是那么显眼,但一个帝国若是想要长期稳定,礼物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

    礼部侍郎相当于是大唐帝国的教育部长,如此,下属的礼部郎中,则至少是京城的教育局长,官职很大的。

    部长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所以,推动京城全面普及教育的重任就落到了礼部郎中的肩上。

    要说礼部郎中的官位也不大,是从五品上阶,属于中层干部,至少在京城这种地方,从五品上阶以上的官员是很多的,这个官儿算不了什么,但在京城教育界,这个官就很大了,可以管很多人,除了国子监这种超级国学单位有更大的国子祭酒管理,其余的所有教育部门和所有的学堂都要接受礼部郎中的管理,就连这一次在京城推行的普及及教育,也是礼部郎中负责具体实施的,所以,李安若想了解推广的基本情况,必须要找礼部郎中了解情况。

    大唐的官员调整频率很高,很多职位都是会经常更换人员的,礼部郎中自然也不例外,之前的礼部郎中还是一个老头子,可如今已经变成了一位年轻的小伙子,才二十多岁,听说是韦见素家的亲戚。

    对于这种比李安官职低,年龄也比李安小的官员,李安可以直接亲切的称呼他为小韦,这个称呼估计不会有什么问题的。

    李安这一次离开传音学堂,就是要去找小韦,以了解京城普及教育学堂进行的如何了,有多少人参与,究竟需要多少学堂,预计的生源到底有多少等等,虽然这些都不归李安管,可他就是对这个感兴趣,关心一下也没啥错。

    由于李安提出了全面普及教育,也获得了在京城试点的机会,这下可把礼部给忙坏了,光是负责解释政策的工作人员都被累哑了一大片,甚至还临时征召了一批没有工作的读书人,进行简单的培训之后上岗来干这份苦力。

    作为礼部郎中的小韦,自然也累的够呛,一般的小商人来问情况,自然有下面的人负责打发,可若是国公之类的权贵亲自过来看看,他就必须要亲自接待了,无论哪一尊大佛都是他得罪不起的。

    估计朝廷也是考虑到推行全面普及教育太累,有太多的工作需要做,所以,才把那个年老的礼部郎中给调离了,把年富力强的小韦给调来了,只有年轻的身体,才能扛住更大的压力,不至于把自己给累死。

    这不,小韦刚刚送走一位权贵,还没来得及喘口气,李安就来了。

    “李侍郎怎么来了。”

    小韦笑着迎了上来,但看得出来,整个人都憔悴了,一看就是太疲劳了导致的。

    “就是随便过来看看。”

    李安开口说道,仔细看向小韦的眼角,接着说道:“小韦啊!这些日子真是辛苦你了,看看,黑眼圈都熬出来了。”

    “多谢李侍郎关心,这些没啥,还撑得住。”

    小韦笑着说道。

    “哎呀!若不是本官提出全面普及教育,你也不会这么辛苦,心里是不是在埋怨本官呢?”

    李安笑着说道。

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

    李安说的没错,若不是他提出全面普及基础教育,让所有孩童都能入学,并相继提出了一大堆的要求,包括小韦在内的礼部官员也不会如此辛苦,所以,作为礼部的官员,在心里埋怨李安也是人之常情。

    这就好比后世的教师,本来教书教的好好的,突然来了一个扶贫的任务,而且,还是必须要完成的任务,这自然会让很多教师心怀不满了,但就算是心里有埋怨的,可这必定是上面下达的任务,是必须要完成的,所以,就算心里有些埋怨,但肯定还是要去完成的。

    小韦身为礼部郎中,主要负责此次推广,是最为辛苦繁忙的,所以,李安觉得小韦心里有埋怨也是很正常的。

    “哈哈!李侍郎说笑了,虽然累点,但若不是李侍郎提出普及教育,下官也没有机会升任这从五品的礼部郎中呢?这可是连升两级啊!”

    小韦笑着说道。

    他之前的品级是正六品上阶,也是刚升迁不久的职位,如今的官位是从五品上阶,这可不就是连升了两级么,按照他的年纪这么小,至少也应该再熬好多年才能获得一次升迁的机会,如今,刚刚升迁完没多久,又来了一次连升两阶,他的心里怎么能不高兴呢?

    虽然小韦是世家大族,有强大的靠山,但就算是权贵家的子孙,在一般情况下,也没有升迁这么快的,能够快速升迁的都是极个别的现象,大部分人都是很多年才能上升一阶的,而普通没有靠山的科举人才,甚至要熬十年才能上升一级,严重一些的官员,一辈子都是七品芝麻官,始终不能获得升迁的机会,这些都是常事,毕竟,官位是很有限的,越高级别的官位就越是稀少,想要升迁是非困难的,就算是在大官遍地走的京城,想要升迁都不是那么容易,就更别提官位不多的州县了。

    所以,小韦能够一下子升迁到从五品上阶的官位,心里是非常满足的,对李安只有感激,没有丝毫的埋怨,尽管工作非常疲累,但他还比较年轻,这点辛苦对他来说,根本就是不值一提的,相比于获得升迁的机会,辛苦一点那简直就是屁大点事儿。

    “哈哈哈!小韦能如此想,那真是太好了,没事的,辛苦也就是这一阵子,只要全面普及工作完成,小韦就能好好的歇一歇了。”

    李安笑着说道。

    任何事情都是开头难,往后越来越轻松,要不也不会有万事开头难这句话了,只要开头的事情办好了,后面小韦就不会如此辛苦了。

    小韦连连点头,对李安的话表示认可,并开口问道:“李侍郎此次前来,究竟所谓何事啊!”

    在小韦看来,李安应该不会就是过来看一眼这么简单,肯定是有事儿。

    李安开口问道:“小韦啊!普及教育进行的如何了,到目前为止,已经有多少人愿意出资办学了。”

    “回李侍郎的话,到目前为止,已经有一百多人开始兴办学堂了,还有更多的人也有意向,只是还没有选定位置,相信最多半年时间,京城预设的学堂位置,都会建立起普及学堂的。”

    小韦开口说道。

    李安非常满意的点头道:“好,很好,非常好,已经有一百多人追随本官兴办学堂了,这是很不错的开始啊!对了,都是哪些人,已经进行到什么阶段了?”

    光有人兴办学堂还不够,还要认真负责的兴办才行,若只是为了沽名钓誉而做做样子,那就没有多大意思了。

    小韦开口回答道:“回李侍郎,目前兴办学堂的有一大半都是京城的权贵,商人参与的不足三分之一,而在进度方面,自然也是权贵进展的较快了,除了李侍郎之外,就属右相家的几个学堂办的最快了,听说右相为了早日完工,调动了城外的驻军,贵妃的姐姐为了加快速度,把庄园的仆役都调来干活了,兴办的学堂颇大,比李侍郎办的学堂还要大上许多,估计容纳三千人应该不成问题,对了,下官叔父也兴办了一处学堂,为了赶进度,叔父与几位堂兄弟亲自去干活,估计三个月之内肯定能够完工,还有赵侍郎,英国公,南郡王……”

    听着小韦说了半天,李安突然觉得,商人占比较低的原因并不是他们不想办学堂,而是为了让权贵们先选择位置,待权贵们选的差不多了,估计就轮到他们了,否则,万一他们选的位置被后来的权贵看中了,那么,他们是让还是不让呢?若是不让的话,以后就很难混得下去了,若是让的话,他们这岂不是瞎忙活了,而且,人家大人物还没选呢?他们就先选了,这不是不给权贵面子么,就好比捐款一样,人家大老板才捐一百万,你一个小老板一出手就是五百万,这不是让大老板很没有面子么,所以,很多时候,干任何事情都需要按资排辈的,若是辈分不够,很多事情是不能随便干的,否则,很容易给自己惹上不好的麻烦。

    “右相厉害啊!为了早日让学堂完成,居然把军队都给调动了,左相居然亲自干活,更不得了啊!本官不去看看的话,岂不是太不合适了。”

    李安笑着说道。

    说走就走,李安说完就离开了礼部,在路过礼部衙门大门口的时候,看到很多富裕的商人过来询问情况,很显然,这些人对办学堂都大有兴趣,过来就是要更清楚的了解政策,也好办一个学堂。

    离开了礼部衙门之后,李安首先去了韦见素负责筹办的学堂,这学堂最近,自然要先去最近的学堂了,说不定还能看到韦相公亲自干活的感人场景呢?

    京城城墙内部的房价实在是太高了,就算是偏远一些的城南,价格也是高的吓人,所以,能住在城内的绝对不是穷人,私塾至少是上的起的,如此一来,普及教育学堂,自然是在城外了,只有城外才存在没有学上的贫民孩童。

    随着京城人口的增加,已经朝廷对道路的规划,京城的周边已经形成了几个圈,第一个圈便是城墙了,在城墙外围还有两个很大的圈,这两个圈是由道路形成的,可以理解为三环路和四环路,而城墙就相当于是二环路了,城墙的四周也确实修了路,只不过,这路修的与城墙稍微有点距离,修在了护城河的外侧。

    在城墙这个二环和三环路之间,其实,也不全是穷人,很多还算殷实的人家,就住在这个区域,这一区域也有很多盖的整整齐齐的水泥楼房,总体感觉还算不错,当然,穷人也是不少的,而在三环和四环之间,那就完全是穷人的天下了,穷苦贫民的比例至少在八成以上,中间还夹杂着一些富人的别墅,另外还有一些重要的道路以及风景名胜,而在四环之外,几乎全都是贫民窟了,再远就是周边的县城了。

    也就是说,若是诚心想办普及学堂的话,三环和四环之间的区域,才是最佳的位置,哪里的贫民窟是最多的,也有更多的土地可以供给,但不论是在哪一环,总有好一些的位置,还有一些不太好的位置,而所有办学的人,肯定都更加的喜欢好一些的位置,而不喜欢不太好的位置。

    要说办学堂与位置有什么关系,那主要就是交通和环境了,在交通便利环境优雅的地方办学堂,自然是一件让人非常舒心的事情,而若是在交通闭塞,环境不够好的地方办学堂,则就让人颇为不爽了。

    交通便利的主干道两侧,是兴办学堂的最佳位置,到时候大门对着主干道,门前再搞个高大的假山什么的,别提有多气派了,最主要的是大门的牌匾可以让路过的行人看得到清楚,从而深深的记住这个学堂,并连带着记住这个学堂是谁兴建的,这对提高一个人的名望有很大的帮助。

    就比如李安所兴办的这个学堂,就是靠路口不远,正门也是正对着路口的,路过的行人稍微侧首就能看到传音学堂四个大字,进而知道这个学堂是李安兴办的,这对于提高李安的声望,自然是大有帮助的。

    而因为贫民窟的位置并非都是靠着主干道的,有一些是在比较偏的位置,需要从主干道的侧路下去,然后走好远一段的泥路才能抵达,这些泥路一旦到了阴雨天就会变得极为崎岖难行,除了穷人和谋利的商人之外,权贵和各国使节是不会走这样的道路的,如此,若是把自费筹办的普及学堂建设在这样的位置,也就意味着平时很难被有身份的人看到,这对于提高自己的声望,自然是大打折扣的事情,所以,权贵都尽可能的挑选一些靠近主干道的好位置,并且在设计学堂的时候,把大门作为重中之重,大门不但要正对着主干道,而且,大门上的学堂名称也一定要又大又醒目,要让路过的行人,在很远的位置都能够看到。

    韦见素搞的学堂,在三环路和进京主干道的拐角处,这个位置相当好,因为不论是进京主干道,还是三环路,都是人流量比较高的道路,来往的行人真的是非常多,这对于提高学堂的知名度大有好处。

    当李安抵达这个学堂位置的时候,发现韦见素弄了两个学堂大门,一个大门正对着进京主干道,而另外一个大门正对着三环路,两个大门都已经建设好了,虽然外观和大小略有差异,但都是挺上规模的,一眼看上去就会觉得很气派,而且,两个大门的里面都砌了一道屏风墙,用来遮挡视线,屏风墙都是上好的大青石,几名工匠正在对屏风墙进行雕琢,大概是要雕刻一些劝人读书的浮雕吧!

    李安让车辆在学堂的四周绕了几圈,然后,才从其中一个大门进入学堂内部,而内部显然正在施工之中,到处都是乱糟糟的,各种建筑材料散乱的堆放着,毫无章法可言。

    “李侍郎怎么来了。”

    一名干活的小头目认得李安,慌忙走过来行礼。

    “哦,本官就是过来看看,韦相公呢?听说他亲自过来干活了,本官也想过来搭把手。”

    李安笑着说道。

    “李侍郎说笑了,这些腌活儿,都是我等小民干的,哦,对了,韦相公就在里面。”

    小头目说道。

    李安闻言,轻轻点了点头,便走向里面的帐篷。

    在帐篷的门口,看门的随从正准备开口,被李安给及时阻止了。

    轻轻进入帐篷,就看到韦见素躺在摇椅上闭目眼神,双腿翘在高凳子上,那姿势别提有多**了,而再看他的衣服和鞋子,那是干干净净的,一点灰尘都没有沾染,这显然不像是干过活的样子。

    “韦相公原来在这里干活啊!真是让我好找啊!”

    李安轻轻开口说道。

    韦见素的眉头微微动了一下,一睁眼见李安来了,连忙将双腿放下,起身说道:“上了年纪了,身体不行了,这才刚到工地不久,就疲乏的不行,让李侍郎见笑了。”

    这话说的,就好像他真的干过活儿似的,其实,这货明显一点活儿都没干,从他那干净的衣服就能看出来,但只要他待在工地,下面的人就可以鼓吹,说韦见素相公亲自到工地干活儿了。

    这就好比后世的植树节,朝廷的各级官员都会拿着铁锹去做做样子,美其名是要亲自植树,但实际上就是摆拍,首先,种树的大坑不是他们挖的,树木也不是他们放入的,最后的加固和浇水维护也没有他们的身影,他们唯一做的事情,就是拿着铁锹给种好的树木加一点土壤,然后,马上就会有人过来拍照,最后就是宣传领导亲自植树的信息。

    这种事情真的很假,但这种事情却实实在在的发生在各个朝代,任何一个时代都不会少了这种事情,少不了这种骗不了任何人的鬼把戏。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14624/ 第一时间欣赏盛唐不遗憾最新章节! 作者:朕御山河所写的《盛唐不遗憾》为转载作品,盛唐不遗憾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盛唐不遗憾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盛唐不遗憾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盛唐不遗憾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盛唐不遗憾介绍:
玄宗后期,外部战事不断,边镇势力急剧膨胀,太子党与相国党明争暗斗,大唐帝国已是内忧外患。 主角李安,误入大唐,本想做个安分的富家翁,却被时事逼迫,一步步迈入波谲云诡的政局之中。 安禄山、李林甫、杨国忠、杨玉环等人的命运,会因为他的到来,出现怎样的变化? 千年的历史遗憾,又该盛唐不遗憾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盛唐不遗憾,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盛唐不遗憾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