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盛唐不遗憾TXT下载盛唐不遗憾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盛唐不遗憾全文阅读

作者:朕御山河     盛唐不遗憾txt下载     盛唐不遗憾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一千三百八十九章

    李安在抓获这一群金丝猴的时候,已经让留下的士兵,抽空在附近采摘各种野果,以喂养这些金丝猴,此时,大部分猴子和野果都被运走了,李安带着的两只金丝猴并没有准备多少专门的食物,如此,李安就只能从自己爱吃的水果之中拿出一部分给这两只猴子吃了,反正只有两只而已,食量是很有限的。

    岷山很长很长,一夜过后,李安仍旧处在岷山的范围之内,左右两侧都能看到山峦,偶尔也会遇到一些村镇,但规模都不是很大,人口也没有超过一万的,都是几百人和几千人的规模,蜀中人口本来就不是很多,像一般的小村镇,人口都会几百几千人,甚至还有不足一百人的,就算是县城也很少有过万的,都是几千人居多。

    此时是初春的季节,在长安城附近,天气还很是寒凉,而在蜀中这里,气候就显得温暖了许多,就算不穿棉衣都不会冷,尤其是来自北方的人,在蜀中会觉得天气很暖和。

    天气暖和了,花鸟鱼虫这些动物自然也就跟着活跃了,水里的鱼儿时不时的从水面上一跃而起,头顶也时常飞过一群群的鸟雀,汶水两岸的树林都是青翠的,有些本身就是常青的松树,还有一些落叶的树木,此时已经发芽了,地面也长起了一层淡淡的绿意,让人能够很明显的感受到春天的气息。

    “蜀中的风都是温柔的,吹在人的脸上很是舒服啊!”

    李安开口说道。

    “蜀中的小娘子也很温柔,听说非常的水灵,比京城的那些摆脸子的温柔多了,哈哈哈!”

    陈龙说着大笑了起来。

    李安比较认可的点头道:“说的不错,蜀中的小娘子确实水灵又温柔,不过,那也要是有本事的郎君才拿得下啊!”

    说着,李安想起了东女国的碉楼,那可是很有意思的,只要爬上去了就有机会,身体差的则根本就爬不上去,只有身体强壮的人才能爬的上去,这种规矩充满了野性,非常的有意思,是有血性男儿的最爱,想想都让人热血迸张。

    “李侍郎之前来过蜀中,肯定经历过不少故事吧!给我讲讲呗!”

    陈龙好奇的问道。

    这货对李安所经历的许多事情似乎都颇有兴趣,毕竟,李安所经历的事情,都是颇为有趣的,都是非常让人羡慕的。

    “好,那我就给你讲讲碉楼的故事吧!”

    李安一大早也颇有兴致,反正闲着也是闲着,没事干吹吹牛也挺有意思的。

    在汶水下游一带,有一大群老百姓闹腾了起来,这些人在族中老者的带领下,阻挠朝廷的正常施工,他们这么做的理由也很是简单,那就是朝廷要修的道路经过了他们家族的祖坟,这会大大的破坏他们祖坟的风水,对他们和子孙不利,如此,他们自然要出面阻挠了。

    不过,修路是朝廷的百年大计,若是所有人都以各种理由阻挠朝廷施工,朝廷的道路就没法修了,而没有合适的道路,经济就没法好好的发展。

    “你们都闹腾什么,朝廷要从这里修铁路,等到铁路修通的时候,你们附近的百姓都是能得到很大好处的,就算是去京城,三两天就到了,这是天大的好事儿,你们怎么就是想不通呢?”

    一名县尉站在人群中安抚道。

    “县尉,我们也不是不讲道理的人,修路我们是不反对的,可也不能从我们的祖坟通过吧!稍微绕一下不行吗?哪怕走水田过去我们也没有意见,大不了少收几千斤粮食罢了,可这祖坟岂是能够随便乱动的。”

    “就是,要是平了你们家的祖坟,你们愿意吗?我们赵家也不是平头百姓,我们祖上也是有功名的,也是有人做过宰相的。”

    “县尉,把路稍微绕一下,我看也是可行的,并不一定非要从我们祖坟过。”

    “要想平了我们的祖坟,除非从我们的尸体上踏过去,走我们的祖坟修路,我们绝不会答应的。”

    一群老百姓义愤填膺的咆哮道。

    这种情况让县尉颇为为难,若是三五个老百姓闹事儿,他早就下令抓起来了,可这是整整三个大村落的所有百姓,加起来已经超过千人,手里都还拿着农具,而县尉带来的衙役只有三十多人,虽然腰里都有武器,但面对上千人的老百姓,力量明显处于弱势一方,要是真的敢动手的话,搞不好会让自己命丧于此。

    所以,也只能非常无奈的选择言语劝说,试图通过解释,让这里的老百姓接受从他们祖坟修路的主张,不过,这一招显然没有凑效,这些老百姓固执的很,不论县尉如何劝说,这些固执的老百姓就是不为所动,甚至公然威胁县尉,摆出一副刁民的姿态。

    看着这些手持农具的上千老百姓,县尉显得颇为无奈,汶川只是一个小县城,他的俸禄也没有多少,但缉捕盗贼,平息事端这些杂事儿都属于他的工作,一旦处理不好出了事情,他就必须要承担很大的责任。

    俸禄不高,干的活儿很多很杂,还要承担很多责任,这就是县尉,一个让人受苦受累还受气的职位,也是属于俗务官员,是普通人难以胜任的职位,就比如老杜这类的文艺性官员,是无论如何也不会去从事这些职位的,宁愿让好友接济,一辈子养活不了自己和家人,也不去干这些活儿。

    县尉带了三十多人,过来就是解决问题的,可现场的情况有失控的危险,他不敢过分逼迫,可他若是就这么灰溜溜的回去了,那就是没有完成任务,同样是要被骂的狗血喷头的,甚至还要被打板子。

    过分逼迫引起乱子,县尉要担责,没有完成任务,同样要担责,一不留神丢了小命,同样非常的不划算,总之,似乎不论怎么做都面临着很大的风险,劝解老百姓听话,自然是最好的办法,可老百姓哪里是那么容易劝解的,若是三言两语就能轻松劝解,那县尉这官儿也太好当了。

    就是因为各种基层的工作非常不好做,所以,杜甫这类高傲的文化人,才会宁死也不去做这些官位,就算一辈子要饭也不会弯腰去做这些职位。

    “县尉,怎么办呢?这些刁民怎么都说不通,我们回去怕是又要挨板子了。”

    一名衙役非常痛苦的说道。

    县尉叹气道:“哎,能怎么办,干了这个倒霉的县尉,就是受气的,真是两头受气啊!”

    现在,这些老百姓堵在祖坟这里,宁死也不肯迁坟,情况似乎陷入了胶着,并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县尉也曾多次向上面提议,将铁路稍微挪个位置,不要通过人家的祖坟,可他的上司也只是负责执行,并没有随意改变铁路走向的权利,所以,每次都给驳回了,作为最基层的执行者,县尉只能自己带头来处理此事,他无法说服上面,那就只能过来说服下面的老百姓了,可老百姓也同样不是吃素的,也并不是那么容易说服的。

    既然两头都说服不了,县尉也只能无可奈何,他准备回去挨板子,并把这个烫手的山芋再扔给自己的上司,大不了大家一起完蛋,这也总比自己被老百姓打死要好一些。

    “本官最后再说一遍,这是朝廷的意思,你们可一定要考虑清楚了,与朝廷作对会有什么样的下场,走。”

    县尉最后警告了一句,然后带着自己的三十多人,离开了老百姓的祖坟。

    赶走了县尉,千余老百姓仍旧气呼呼的,这是他们的祖坟,是他们祖先长眠的地方,这些朝廷的人,居然提出让他们主动把祖坟迁走,这简直就是在打他们的脸,是完全不给他们面子,是很无礼的行为。

    可虽然把朝廷的县尉给赶走了,可部分德高望重的老者却陷入了忧虑之中,刚才县尉走的时候,说的已经很清楚了,这是朝廷要修战略通道,就凭他们这些小老百姓,又如何能阻止的了呢?

    当然了,他们也知道修铁路经过他们家门口的好处,也并不反对修铁路,只是他们觉得铁路不该从他们的祖坟通过,应该稍微偏移一点,哪怕偏移一百步也行,从他们的田地通过,他们都能容忍。

    “村老,这些衙役会不会趁夜过来扒了我们的祖坟啊!我们要提早准备才是,在祖坟这里驻守一些人,若有人过来搞破坏,咱们就把他们赶走。”

    一名年轻力壮的男子开口说道。

    “怎么办呢?朝廷要是铁了心的要修路,我们怕是万万组当不了的,可这是我们的祖坟啊!祖先们早就在此安眠了,怎么能随便迁走呢?”

    一名满头白发的老者非常忧虑的说道。

    “是啊!今天我们是赢了,可只要是朝廷铁了心的要修路,这就不是我们能阻挡的了的,这次县尉只带来了三十人,下次要是三百人,三千人呢?我们也能阻止的了吗?”

    又一名黑发老头,忧虑的说道。

    “那又如何?难不成把我们全都给杀了,我们赵村人不是老欺负的,要我们迁祖坟,绝对不可能,就算是死也不迁。”

    一名中年壮汉说道。

    “与朝廷作对不会有好下场,还是要坐下来好好商量才是,县尉刚才也没把话说死,他只是执行朝廷的旨意,无权修改路线,可上门更大的官儿肯定有修改路线的权利。”

    “说的也是,若是我们坚持不肯让出祖坟,朝廷上面的人就会过来,他们可以与他们好好谈谈,让他们把路稍微修的远一点,只要不平了我们的祖坟就行,我们也不想迁坟。”

    “不论如何,今夜我们要留守五十人,不能让人偷偷平了我们祖先的坟。”

    “我愿意留下来。”

    一群村民开口商议了起来。

    汶川县的县尉,一路上走走停停,他是真的非常不情愿会县城,甚至,时不时的会冒出一走了之的念头,只要离开这个鬼地方,他就不会再受这等窝囊气了,可他的父母妻子都还在县城里,他若是就这么逃了,他的父母妻子就麻烦了,至少,没有人养活他们了。

    所以,就算心生逃避想法,县尉也只能偶尔想一下,最终还是要回县城的,该受什么惩罚就受什么惩罚,想逃避是万万不能的。

    不过,能晚点赶回去也好,赶回去越晚,越能证明自己劝说的时间之长,自己是已经努力了的,至于事情最终没有办成,那也不全是自己的责任,是这些刁民实在难缠,自己无可奈何了。

    “这些衙役是怎么回事,怎么走的这么慢,有马也不骑,一个个都像霜打的茄子一样。”

    李安站在甲板上,用望远镜看到了远处岸边的汶川县县尉和三十多名衙役,心下颇为好奇。

    因为这些衙役是在李安的前方,所以,他们并没有注意到身后的远处有一支较为庞大的船队,就算看到了也无所谓,这条汶水上本来就经常有商船往来,他们早就见怪不怪了,并不会觉得有什么稀奇的。

    “是啊!李侍郎,这些家伙好像遇到什么难处了,这也太无精打采了吧!”

    陈龙也拿起了望远镜,看着前方的一众衙役,好奇的应道。

    李安仔细的观察了片刻,开口说道:“我看清楚了,那个领头的是个县尉,在汶川县已经算是不小的官了,看来是真的遇到什么棘手的事情了,能让县尉愁成这样,看来是不小的麻烦!”

    “李侍郎,那我们需要过问一下吗?”

    陈龙开口问道。

    李安想了一下,开口道:“通往益州的铁路似乎经过这里,这也是本官南下的目的,还是过问一下比较好,或许这些衙役就是因为铁路的事情发愁呢?”

    “不可能吧!修路与这些衙役有什么关系,他们不管修路吧!”

    陈龙蹙眉说道。

    李安笑着说道:“这可不一定,县尉什么都管,若是有人不让修路呢?这个也归县尉管。”

第一千三百九十章

    李安让船队继续前进,追赶岸边正在慢悠悠行进的一群衙役,虽然不知道县尉和身边的衙役遇到了什么难事儿,但这个事情李安是管定了。

    这一次南下的任务,主要就是勘查道路,解决铁路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难题,而汶川县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节点,南下益州的铁路需要经过汶川,这是李安所设计的线路,也是李安沿河修筑铁路的基本思维。

    道路为何要沿着河流修筑呢?这自然是为了修筑方便,各种建筑材料可以走水路运输,修路也需要足够的水源,修路工匠也要吃水,另外,很多村镇和州县,也是沿着水系分布的,沿着河流修筑,可以让铁路惠及更多的村镇和州县,从而促进大唐经济更快更好的发展。

    试想一下,若是一条铁路从京城修到蜀中,但中途不经过任何州县,全部走最偏僻的地方,那这铁路修的就没有多大的意义了,或者说,作用就大大的减弱了,沿途百姓的参与积极性也将大大的降低。

    不过,由于蜀中的道路太崎岖了,可以说是多山多水的,所以,铁路的选址和修筑都颇为不容易,在好多地方都需要在山体上挖隧道,需要架桥的地方更多,这些都会极大的增加修筑的成本和效率,若不是朝廷下定决心,这个事情还真的很不容易办成。

    李太白的诗写的就很好,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这写出了蜀中道路的崎岖和难行,在这样的地方修筑平坦的铁路,难度是可想而知的,所需要付出的成本和代价也是可想而知的,但通往蜀中的铁路属于战略通道,对于大唐帝国的重要性是很大的,所以,就算付出再高的代价,那也是值得的,在蜀中修筑铁路,不能只考虑经济利益,还要考虑战略利益,况且,只要前提修好了,日后随着蜀中经济的繁荣,这个钱早晚是能够赚回来的,在大唐全境修筑铁路,这是百年大计,是维持大唐永远强盛富裕的最基本条件,关于这一点,所有有识之士都能看得出来。

    船队行进的速度虽然不是很快,但也比前方岸边那些衙役要快的多,没多久,李安的庞大船队就靠近了这些衙役。

    “下令,船队立刻靠岸。”

    李安开口下达了命令,让船队向岸边靠过去。

    此时,船队的动静自然引起了这群衙役的注意,他们听到河面的声音,本能的向河面看去,发现有如此多的的船只,和来自京城的兵马,着实吓了一跳。

    这些家伙虽然生活在汶川这个小地方,但最基本的见识还是有的,他们自然认得京城龙武军的军装了。

    “县尉,好像是京城来的大官。”

    一名衙役开口提醒。

    县尉也看到了李安,虽然李安穿的是便装,但形象摆在那里了,一看就不是普通人,一看就是一个很高贵的人。

    见船队有靠岸的意思,县尉连忙站在岸边等候,身后的衙役也是依次排开,微微颔首以示尊重。

    汶水并不宽阔,船只也不大,想要靠岸很快就靠到岸边了,一段几米长的木梯也很快就放到了岸边。

    李安顺着木梯走到岸边,看着颔首行礼的县尉,首先开口道:“你是汶川的县尉?”

    “下官正是,您是?”

    县尉开口问道。

    旁边的陈龙立马回答道:“这是的工部李侍郎,前来蜀中视察。”

    “下官见过李侍郎。”

    县尉大惊,立马跪拜行礼,身后衙役也同样都是大礼。

    “诸位请起,快起来。”

    李安亲自扶起县尉,开口问道:“刚才本官见你们走路酸软无力,怎么回事,是不是遇到什么难处了?”

    县尉闻言,连忙开口说道:“不敢欺瞒侍郎,确实挺棘手的,朝廷修筑的铁路,要从我们汶川县经过,朝廷规划的路线也已经确定下来,下官负责清除沿途所有碍事的村舍,田地,祖坟,不过,实在不好办啊!老百姓并不愿意配合,下官嘴皮子都磨破了,他们也还是不肯答应,这正愁着回去改怎么汇报呢?”

    说完一脸的无奈,表情之中慢慢的痛苦之色。

    李安闻言,轻轻点了点头,看得出来县尉真的是很难,上面交代的任务必须要完成,而下面的老百姓又不肯配合,这真是愁死人了。

    “能给本官具体说说吗?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李安很想搞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于是开口问道。

    县尉从怀里拿出汶川县地图,上面标注了铁路经过汶川县的地区,以及这些地区需要迁移的农田,村舍和祖坟等设施,仔细看了一下,足有十多处需要迁移的。

    朝廷修筑铁路,这本身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儿,对于这一点,蜀中的老百姓也是比较理解的,可若是为此损害他们的利益,他们也是不肯答应的。

    就比如汶川的一些老百姓,面对朝廷的拆迁要求,死活不肯答应,就是不愿意,遇到需要拆除房舍,去别处重新盖房的,他们要求的赔偿价格与朝廷能够赔偿的价格相差较大,有非常明显的分歧,而对于祖坟,好多老百姓则直接拒绝迁移,似乎只要迁移了祖先的坟,家族的风水就会从此落败似的,只有田地的征用,阻力稍微小一些,只要用同等的田地置换就行了。

    老百姓之所以如此难缠,自然是为了维护自身利益的需要,自己的房子住的好好的,朝廷一句话就要拆迁,而且,给的赔偿还很少,老百姓自然是不愿意答应了,而且,老百姓也是爱贪小便宜的,借着这个机会,谁不想多要点钱,在一些老百姓的心里,或许闹的越凶,所能获得的利益就越大,如此一来,自然是闹一闹最有好处了。

    不过,这里面或许有贪腐的因素,按照县尉所说的赔偿价格,李安总感觉与自己设定的赔偿数额有差距,或许,朝廷下拨的钱财只有一部分赔偿给了普通的老百姓,而还有一些钱财被各级官员塞入自己的腰包了,这样一来,赔偿的价格自然也就难以让普通的老百姓满意了。

    李安所设定的赔偿数额,都是正好不多不少的,不会让老百姓吃亏,但也不会让老百姓占多少便宜,若是让这些被拆迁的老百姓占了太多的便宜,那么,就是对其余所有大唐百姓的不公,毕竟,朝廷的钱财也是从所有老百姓的手中收上来的赋税,拿着所有老百姓的钱财去资助少部分老百姓,这本身就很不公平。

    当然,也绝对不能让被拆迁的老百姓吃亏,该赔多少就要赔多少,赔的过多和过少都会造成不公平,而最大的不公平是某些贪腐的地方官,这些家伙若是把本该属于老百姓的钱财给贪了,那就是最该死的行为了。

    这样的行为,从古至今就没有断过,不论是什么样的时代,都会存在一些中饱私囊的家伙,就是这些家伙破坏了当官之人的形象,让老百姓对当官的人没有丝毫的好感,甚至发展到敌对朝廷的程度。

    若是修铁路的相关官员真的有中饱私囊的行为,那么,李安是绝对不会姑息的,只要查出来了,就一定会严肃处理的,一定会让相关人员付出应有的代价。

    县尉所遇到的最大一处阻力,是来自赵家村的祖坟,这个赵家村可不是一个小村子,而是三个较大规模的村子,村名都差不多,最大的一个就叫赵家村,剩下两个村子,一个叫赵家河村,一个叫赵家沟村。

    这三个村子的规模都不小,人数都在五百人以上,是标准的大村子,虽然隶属于三个村落,但其实都是一家人,他们都有共同的祖先,血缘关系是很近的。

    三个村落呈品字形结构,而他们家族的祖坟就在三个村落的中间,是一处风水比较不错的地方,但铁路设计的时候确实需要经过这一片祖坟,这引起了三个村落赵家人的不满,觉得铁路线应该偏移一些,绕开他们的祖坟。

    县尉的表达能力很是不错,李安已经完全听明白了,是三个赵家村的百姓对朝廷修筑铁路,经过他们家祖坟不满意引起的,这是县尉所要面临的最大压力,还有刘家村的拆迁,阻力也同样不小,其余的几个只要加把劲就能搞定。

    “看来基层的工作不好做啊!你们辛苦了。”

    李安开口表扬了县尉和衙役们,以显示对他们的尊重,这些基层的衙役真的都挺不容易的,干着最苦最累的活儿,承担着最大的风险,一有风吹草动他们就要被推到最前面,充当挡箭牌和背锅侠。

    县尉和众衙役闻言,全都一脸的激动,他们的职位很低,一般是没有人会真正理睬他们的,上面的官员对他们永远都只是训斥,而李安这么大的官儿,不但不训斥他们,而且,还关心他们,自然会让他们觉得心里暖暖的了。

    “不辛苦,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做的。”

    县尉激动的说道,顿了顿,试探的说道:“李侍郎,这个铁路的路线,是不是真的没法调整了,是一点都不能修改吗?”

    李安明白县尉的意思,这个铁路线若是能修改的话,他非常希望把线路给修改了,这样就能避开很多关键区域,就可以避免老百姓的反对声音了,毕竟,这里的山民太愚昧和迷信了,让他们迁祖坟的压力很大,县尉非常担心自己完不成任务。

    看着手里的地图,李安思虑良久,开口说道:“线路不是不能调整,只是朝廷修筑铁路的目的是为了让老百姓受益,方便老百姓日常出行,所以,这个线路都是沿着人多的地方修筑的,若是避开人多的地方,那修筑铁路还有什么用处,这里的线路从三个村落中间通过,不但是因为这里的位置是最好的,同时,当铁路修筑完成之后,三个村落的老百姓也能得到最大的好处,铁路完成可以在此处设立站台,而只要这里存在停车的站台,这里的三个村落就要发达了,以后这里将会发展到几千人口的城镇,而不在是三个小小的村落,三个村落的老百姓也将过上富裕的好日子。”

    说完嘴角露出了一丝笑意,这些村民真是目光短浅,铁路能经过他们的祖坟,是他们的福分,这将会彻底改变他们的贫穷生活,是天大的好事儿,而这些村民不但不珍惜这么宝贵的机会,反而还站出来反对,真不知他们是怎么想的。

    县尉一听,愣了半天,然后连忙说道:“李侍郎,若线路真的可以改动,那就改动一下吧!赵家村的那些村民是铁了心的不肯迁走祖坟,跟他们将什么道理都没用,只有把线路给修改了才最省事儿。”

    很显然,县尉已经对赵家村的人,不抱任何幻想了,也不想再去劝说了,因为他觉得赵家村的那些家伙太固执,不是言语能够说动的,再去一次也是白费口舌,而既然李安说线路可以改动,那不如就直接改动好了,这样最省事了。

    李安岂能不明白县尉的想法,嘴角淡淡一笑,开口说道:“从赵家村祖坟通过,这是最佳的路线,不论如何改动都会让修路的成本上升不少,朝廷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能省则省啊!劝说还是要继续的,不能因为赵家村的百姓想不通就不去劝说。”

    “是,李侍郎教训的是,下官一时糊涂,下官一定再去劝说,直到把赵家村的百姓劝说的同意为止。”

    县尉连忙开口应道。

    “恩,这就对了,劝说百姓就是要有耐心才行,没有耐心是什么事情都办不成的。”

    李安认可的点头,然后开口说道:“算了,本官还是亲自走一趟吧!这也是本官的工作。”

    “是,下官给您带路。”

    县尉连忙恭敬的走在前面,给李安带路。

    赵家村就在四五里之外,并不是很远,道路也还算好走,但李安还是选择骑马,这样更轻松一些。

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

    汶川县的景色还是比较宜人的,这才是初春的季节,大地就已经披上了一层嫩绿,远处的山峦也都是绿油油的,充满了生机勃勃的气氛,一阵风吹在人的脸上也是颇为柔软,一点也不像北边的劲风,尤其是北部沙漠地区的大风,吹的脸颊生疼。

    风景宜人的地区,生活的老百姓也是温和的,至少相对于北方人民要温和许多,个头也稍微矮一点,但不是很明显。

    蜀中多山,汶川县所在的地区更是山峦绵延不绝,几乎都看不到有什么太平坦的地方,只有县城周边的好大一块区域是平坦的地方,但也不算很大,比关中大平原差多了,其余的周边区域都是山地。

    其实,汶川所有零星分布的平坦地区,都是汶水这条河流冲击出来的平原,都是沿着这条汶水分布的,每一块平原都很小,最大的一块就是县城所在的区域了,其余几块较大的也是重要的村镇,毕竟,人们想要好好的生活,是离不开水源的,同时,为了生产生活方便,也都比较喜欢平坦的地区,所以,靠近河流的冲击小平原,就是人类最看重的生产生活区域,这些小平原也是最容易出现文明的地区。

    较小的冲击平原只能诞生较小的文明,而冲击大平原就能够诞生非常辉煌的文明了,比如黄河冲击大平原,诞生了伟大的华夏文明,若是没有黄河两岸的大面积平原,华夏文明根本就不具备崛起的条件,这条河流与河流两岸的平坦土地,是人类文明发展所必须的条件。

    汶川太小了,所有零星的小平原加在一起,也没有多大的面积,而山地改造成平原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这里也只能是一个县城,想要发展成一个很繁荣的州城颇为困难。

    但只要这里通了火车,情况就不同了,有了火车这个运输能力极为变态的交通工具,汶川的经济发展就能够上升好几个层次,而一旦这里有钱了,进行山地改平原,也就不是什么难事了,比如在县城周边的这一块平原,就可以进行扩大,将周围的山地削平,建设一个新的平原,与原有的最大平原连在一起,这样,整个汶川县城周边的平原看上去就显得更大了,也就能够承载更多的人口和建筑了,发展自然会越来越快的,老百姓的小日子也会越来越红火的,这个是一定的。

    山地地形对经济的发展有极大的限制效果,毕竟,只要是山地,交通就不是很便利,而没有快捷的交通,经济的发展必然会大打折扣,在山区搞交通比平原地区要难得多,成本也要更加的高昂,安全性和后期维护成本都更高一些,这对经济的发展自然更加的不利。

    同时因为山区都是山地,平坦的地方相对较少,而且很是分散,这样不论搞什么产业都很难形成规模效应,比如种地是很难搞机械化大规模种植了,开办工坊也会很分散,无法形成完整的互补体系,而分散本身就非常不利于运输,这会大大的增加运输的成本,就算大规模的修路铺桥,效果也不是很明显,但肯定比什么都不做要强得多。

    “汶川县的风景不错,是一个很美的好地方。”

    李安骑在高头大马上,自言自语的说道。

    旁边是校尉陈龙,还有汶川县的县尉,其余的衙役和护卫都是步行前进,衙役还是三十多人,一个都没有少,而护卫就更多了,足有一百多人,全都是全身披挂的精锐,这么庞大的队伍开过去,估计会让赵家村的那些百姓紧张不安的,不过,李安不是去打架的,是去讲道理的,就算说服不了那里的百姓,也不会选择用强。

    这条铁路经过汶川是他们赵家村的福气,若是他们不肯珍惜,损失不但是他们自身,连带着整个汶川县都会跟着损失惨重的,到时候他们不但会得罪朝廷,还会得罪整个汶川县的老百姓。

    因为李安已经想好了,若是铁路不从汶川过,那就只能从霸州县通过,若是真的走霸州县,最多三五年,原本不如汶川县的霸州县将会变得比汶川县还要富裕很多,到时候不但赵家村的老百姓,整个汶川县的老百姓都会眼红邻县的富裕,而李安就准备用这一条去劝说赵家村的老百姓,让他们同意迁坟,相信凭李安的三寸不烂之舌,一定能够达成自己的目的。

    “是啊!汶川县的风景还是很美的,不过,就是太局促了一些,在这里待一段时日是一种享受,可若是长期待在此处,那就是一种折磨了,会把人闷死的。”

    陈龙开口说道。

    这货倒是挺有见识的,说的也全是实话,在风景宜人的山区,确实能够让人放松身心,让人暂时忘却很多的烦恼,但若是长期居住在风景宜人的山区的话,这种感觉就会慢慢的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孤独寂寞的感觉,会想着离开这个风景秀丽的地方,去人多的大城市玩玩,至少,大多数人都是没有能力抵抗寂寞的,只有少数人能够安于寂寞。

    俗话说的好,旅游就是从自己过腻了的地方,去别人过腻了的地方,在城市过的太久了,就会感觉腻歪的,会感觉很烦躁,而在环境优美的乡村,也会有同样的感觉,再优美的风景看多了也会觉得乏味的,所以,交通的改善就显得颇为重要了,只要交通足够便利,那么,一个人就能够在城市和乡村之间来回交换了,受够了城市的喧嚣,可以回到乡村去体验那一份优美和恬静,在乡村寂寞了,也能够更快的去城市里体验那种繁华和热闹,在一个大城市待久了,可以换一个玩玩,某处的风景看够了,还可以去别处看看,这样的生活才是真正的好日子。

    李安笑着说道:“你说的也是,再优美的风景也有看够的时候,不过,汶川我们是第一次来,十天半个月的,是肯定看不腻的,你们觉得呢?”

    说着看向身旁的县尉。

    汶川县的县尉闻言,连忙开口说道:“李侍郎说的是,像我们这些一直生活在这里的人,从来就不觉得这里很美,尤其是这山路弯弯曲曲,高低不平的,走起来实在不舒坦,要都是平地那该多好啊!那样走起路来就舒坦了,也不用这么费劲了。”

    其余的几名带头的衙役,也是同样的观点,他们都在这里生活很多年了,实在是有些受够了这里的环境,他们更向往京城那样的大城市,他们觉得只有生活在京城这样的大城市里,才是最有面子的事情,可居京城大不易,不是所有人都有机会去京城工作和生活的,大部分人还是要待在自己的家乡,尤其是这些衙役,在家乡也算是有头有脸的人物了,去了京城指不定会被按在地上摩擦成什么样呢?

    “哈哈!说的好,等以后汶川这里修了铁路,交通条件就会大为改善,县里也会变得富裕很多,而只要富裕了,就有钱修路了,你们也就不用再走低洼不平的泥土路了。”

    李安笑着说道。

    旁边的陈龙接着说道:“你这个县尉很傻啊!铁路从汶川县通过,对你们有巨大的好处,若是走别处通过,那就没有你们汶川县什么事儿了,你刚才还一个劲儿的要求李侍郎修改线路,真是傻透气了,哈哈!”

    说完大笑了起来,这个县尉是真的傻,居然看不到通了铁路之后的巨大好处,与不修铁路相比,修建铁路能够极大的提高汶川县的经济状况,连带着这些衙役的收入也能够大涨,而他们为了眼前的一点点困难,居然要放弃这么重要的大好机会,这实在是太过于愚蠢了,或者说是太懒了,为了摆脱眼前的麻烦而不顾后果,这本身就是一种懒政。

    “陈校尉教训的是,是下官错了。”

    虽然县尉的品级并不比陈龙低,但他毕竟只是地方上的小官,而陈龙是京城龙武军的校尉,是来自天子脚下的小校,他自然要更尊重一些才是,称呼比自己品级低的人为长官也没什么不可以的,自称下官完全符合现实情况。

    “知道错了就好,赵家村就是前面的村子么?”

    陈龙倒是大大咧咧的,一点也不知道谦虚。

    “没错,前方看到的村子就是赵家村,中间的一片坟地,就是他们的祖坟,在祖坟的另一边还有两个村子,分别是赵家沟村和赵家河村,现在被土坡挡住了看不到,再走一段路才能看到。”

    县尉开口说道。

    李安抬头看了一眼,前方的赵家村可不得了,那是一个老大的村子,规模比一般的村子要大一些,看着至少有一百多户,平均一户五个人,那就是足足五百人,实际肯定还要更多一些。

    “县尉,这赵家村有多少人口,旁边的两个村子呢?分别都是多少?”

    李安开口问道。

    其实,刚才出发之前,县尉都已经跟李安说过了,但李安一时忘记了,县尉说的也不是太具体,很容易让人忘记。

    县尉连忙再次说道:“回李侍郎,这个赵家村足有一百一十二户,算上老弱妇孺和部分去别处谋生的,差不多有九百多人,平时在村子里的也有七百多人,有近二百人外出谋生,有的偶尔回来,还有的只有过年的时候才会回来,村里的七百多人,老弱妇孺就占了一多半,精壮的田舍汉子差不多有二百人,旁边的赵家河村与赵家沟村情况差不多,都比赵家村要小一些,各有七百人左右,在家的有五百人,各有精壮田舍汉一百五十人左右,下官并不主管户口,也只能知道个大概,特别具体的人数还要回县城问问主簿。”

    李安闻言,点了点头,开口说道:“这三个村子不得了啊!总计有两三千人呢?在家务农的就有五百精壮,难怪底气这么硬,连我们的县尉都敢顶撞,哈哈哈!”

    这自然是玩笑话了,县尉算个屁,在李安的面前,一个小小的县尉屁都不是,但在汶川县,县尉已经算是很大的官了,若是一般的小案子,县尉都是不屑一顾的,只有遇到不好解决的事情了,县尉才会出手,比如遇到的赵家村不愿意迁坟的事情,因为下面的衙役搞不定,所以,县尉便亲自出手了,但结果就是县尉出手也没用,赵家村的老百姓仍旧不买账,这可愁坏了县尉,还好遇到了李安,只要把锅甩给李安,他就没事了。

    “李侍郎说笑了,下官就是一个跑腿的,屁都算不上,啥都算不上,嘿嘿。”

    县尉自黑道。

    这货也挺识趣,说的也算是实话,虽然县尉在一个小县城也算是大官了,但也不是什么事情都能搞定的,有后台的大族搞不定,人数众多的普通百姓也搞不定,上面交代的任务要完成,下面的百姓不满意了也要安抚,稍有不慎就有可能给自己带来很大的麻烦,一不留神就成了妥妥的背锅侠。

    “县尉太自谦了,人们都说偏远的县令就是土皇帝,县尉那就是宰相啊!哈哈!”

    李安笑着说道。

    县尉忙道:“李侍郎说笑了,别的地方不清楚,反正我们汶川县的县令,还真不是土皇帝,益州的上官时常过来巡查,我们的县尊真是战战兢兢,我这县尉就更战战兢兢了,若是有什么地方做的不好,这一身的官袍就别想穿了。”

    “哈哈!听的出来,你这心里是想做土皇帝的,当官的都不想被上面管着,哈哈哈!”

    李安笑着说道。

    县尉也没有否认,尴尬的笑了笑。

    前方就是赵家村的祖坟了,虽然大部分人已经散去,但留守祖坟的居然有五十多人,很显然,他们是铁了心的不肯迁坟了,为了防止朝廷派人破坏,他们直接轮流驻守了,这一点倒是让李安觉得颇为好笑。

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

    李安是来解决问题的,不是来找茬的,自然不会强迫这些老百姓迁祖坟,但会通过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说服这些老百姓,让他们觉得迁祖坟有百利而无一害,是天大的好事儿,如此,这些老百姓或许就能想通了,然后主动迁移自己的祖坟。

    “前方就是赵家村的祖坟了。”

    县尉再次提醒道。

    在看到县尉去而复还,还带了更多的人马前来,负责留守的五十名百姓自然颇为紧张,他们立即分散去通知村里人,没多久,就看到三个村子的百姓在快速的往赵家村的祖坟奔来,人数黑压压的一片,少说也有上千人,男子和妇孺都有,还有一些上了年纪的老头子,半大的孩子也来了,虽然还算不上是倾巢而出,但也算是全部的主力了,留守在家里的估计只有走不动的老人和太小的孩子了。

    年轻力壮的腿脚快,距离祖坟已经很近了,而后面的老弱妇孺走的就相对要慢的多,但也在努力的往这边赶,每一个村民都是一份力量,他们似乎坚信只要自己的力量足够大,就一定能够阻止朝廷的决定。

    “县尉,这些老百姓是真够给面子的,知道本官要来,摆了这么大的阵仗,哈哈!”

    李安笑着说道。

    县尉皱了皱眉头,开口说道:“李侍郎,这些山民不懂规矩,还是让下官先去打个招呼,让他们规矩一点。”

    李安摆手道:“不必了,都是一群朴实的农民而已,又不是吃人的妖魔,怕什么,本官不惧。”

    经历过大阵仗的人,是不会在意这点小情况的,别说眼前的千余百姓,就算对面有十万铁骑,李安都没有畏惧过,这么点百姓就更不会放在心上了,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没有什么事情是李安面对不了的。

    李安这边是轻轻松松,一点也不紧张,而对面的留守百姓却是另外一种心情,他们都很紧张,甚至还有些气愤,而更多的是担忧。

    之前县尉来的时候,身边只有三十多衙役,这不足以对他们构成威胁,而此刻,县尉带来的人马足有一百五十人,而且,还有更加精锐的士兵,这份力量并不比他们这千余人弱,虽然人数比不过他们,但真的要是打起来,他们自知没有任何的胜算,面对三十名衙役,他们凭借手中的农具就能将这些衙役打的满地找牙,而面对这么多全副武装的士兵,这些百姓的底气却没了,只要不是傻子都看得出来,他们是打不过这群士兵的。

    既然对方的力量更强,这就意味着他们赵家村面临的形式更加的严峻,这个坎很难迈过去,如此境况让留守的老者很是忧虑。

    “六叔,怎么办呢?朝廷这是铁了心的要动我们的祖坟了,这次怕是躲不过去了。”

    “怕个鸟,大不了跟他们拼了,我们手里的家伙也不是吃素的,”

    “对,他们若是敢动我们的祖坟,我们就跟他们拼了,大不了就是一死,十八年后又是一条好汉。”

    几名年轻的汉子开口说道。

    “都闭嘴,你们不要逞能,好好的日子不想过了吗?你们死了容易,可家里的老人孩子怎么办,他们该有谁来照顾,做事情不能冲动,要动脑子。”

    年老的农民大声呵斥道。

    他的内心正烦着呢?向朝廷妥协显然不是他的想法,而若是对抗到底,他们赵家的力量就这么点,万一真的被当成土匪给剿了,他们真的就是想说理都找不到地方了,如此,将是一场灭顶之灾。

    年轻人或许啥也不知道,而这些活了半辈子的人,心里是非常清楚的,有些边关将领正愁没有立功机会,没有升迁的机遇,百姓暴力反抗朝廷,这不等于是给这些愁立功的人一个良好的机会么,如此一来,一旦遇到这种急于立功的家伙,他们赵家村,就有一定的可能会被当成土匪给剿灭了,而一旦如此,他们三个村子将不会有一个活口,他们家族的香火也就无法延续下去了。

    可朝廷提出的要求也太过分了一些,那是他们家族的祖坟,朝廷修路走哪儿不好,非要走他们的祖坟,这不是故意找茬吗?

    其实,也不能怪这些百姓生气,毕竟,他们没有见过铁路,不太明白铁路是怎么回事,在他们的印象中,可能把铁路与普通的马路划上等号了,普通的马路是可以直接弯曲九十度的,甚至可以在复杂的地形上绕老绕去,怎么样都行,可铁路就不同了,铁路必须要尽可能的笔直,稍微弯曲一些是不要紧的,但绝对不能弯曲过大,否则,火车根本就没法在铁路上走。

    而对于这一点,这些老百姓是没有概念了,这是他们极力反抗和愤怒的最主要根源,而县尉这些地方官,其实也没见过铁路,自己都不是太懂,解释起来自然也就不是很到位了,只是生硬的要求老百姓把祖坟牵走,这样效果自然不会太好。

    见老百姓们紧张的聚集过来,李安明白是自己带着兵马前来,刺激到了这些老百姓,为了减轻这些老百姓的心里压力,同时也为了避免引起动乱,李安让麾下的兵马暂时停下,在距离百姓还有五十步的位置停了下来。

    “县尉,我们各自带领两名随从过去就行了,其余的人就留在原地吧!免得这些老百姓心里紧张。”

    李安看向身旁的县尉,开口说道。

    县尉表情颇为紧张,开口说道:“李侍郎,这样只怕不妥,这些老百姓太彪悍,万一伤着李侍郎,下官百死莫赎啊!”

    也难怪县尉紧张,李安的官位那么高,若是在汶川县出了事,他作为县尉那是要倒大霉的,而且,他就陪在李安的身边,这更是罪加一等。

    李安笑着说道:“瞧把你吓得,不就是一群老百姓么,又不是啸聚山林的贼人,有什么好怕的,放心吧!不是有事的。”

    说完策马继续向前,陈龙和另一名校尉跟在李安的身后策马随行,县尉无奈只得带着两名衙役跟上去,并让其余的衙役留在原地。

    李安三人都是骑马的,而县尉只有一人骑马,两名衙役都是步行的。

    “六叔,他们怎么都停了,就六个人过来了。”

    “这些朝廷的人,要搞什么鬼。”

    “不管了,看看再说。”

    几名年轻的农民开口说道。

    年老的农民蹙眉道:“这是先礼后兵,你们这些后生都给老子稳住了,可千万不能冲动,谁也不许惹事儿。”

    在距离对方还有五步的时候,李安四人全部下马,并将四匹马交给两名衙役,让他们各牵两匹马。

    李安几人静静的看向眼前的这群老百姓,而这些老百姓也没有行礼的意思,也同样静静的看着李安一行人,表情各异但都带有一丝淡淡的敌意,而这份敌意自然是因为朝廷要征用他们的祖坟地块,这让他们有些难以接受。

    “好大的胆子,见到李侍郎还不行礼。”

    见这些田舍郎如此无礼,县尉开口呵斥道。

    几名年老的农民上前一步,微微弯腰向李安行礼,而年轻的农民就怔怔的看着这一切,并没有行礼的打算,此刻,他们心里正气着呢?怎么可能心甘情愿的给别人行礼,只有更成熟稳重一些的老者,才能压得住脾气,从而给李安行礼。

    这一切自然在李安的预料之中,城市里多油滑之辈,而乡下则多粗鲁固执之人,这些农民缺少城市人的油滑,遇到不高兴的事情,立马就在脸上表现出来了,这是农民的特色,也说明这些都是很正直的农民,就算他们与朝廷作对,李安也不怨他们,毕竟,这里是人家的祖坟,朝廷一句话就要征用,确实侵犯了他们的权益。

    “本官看得出来,诸位的心里都带着气呢?这都写在脸上了,哈哈!”

    李安忍不住笑了出来。

    原地等候的五十人还算可以,刚奔过来的农民气更大,毕竟,他们跑的气喘吁吁的,气还没喘匀呢?自然更生气了,县尉刚刚才走,这才多久又回来了,这不是来回折腾他们吗?要是再来几次,他们啥也不用干了,竟在这事上折腾了。

    “草民拜见李侍郎,并非我等有意无理,实在是此处乃我等先祖的埋骨之地,怎能轻易迁移,这事大不孝啊!”年老的农民开口说道。

    李安点了点头,开口说道:“理解,理解,本官非常理解诸位,若是本官是你们,遇到这样的事情,恐怕反应跟你们是一样的,孝心是人之常情,没有什么值得责备的,尔等是因为一片孝心,所以,才不服从朝廷的旨意,这是情有可原的,也没人会追求你们的责任,你们就放心好了。”

    见李安如此说,老者和众村民全都大大的松了一口气,不过,还是有部分村民心里不安,总感觉李安说的未必是实话,或许是忽悠他们的。

    “李侍郎的意思,是我们的祖坟可以不迁了?”

    老者试探的问道。

    李安淡淡一笑,开口说道:“若是你们执意不肯迁坟,朝廷也不会过分逼迫,大不了改线就是了,不过,本官还是希望你们能迁坟,毕竟,这里是最佳的路线,另外,铁路从这里通过,也能给你们带来足够的好处。”

    百姓们闻言,这下是真的放松了,既然朝廷的大官都说了,可以不迁坟,那他们又怎么能不高兴呢?

    当然,还是有少数人心里疑惑不已,之前县尉解释的不是太清楚,主要就是传达朝廷的旨意,并没有说清楚铁路的来龙去脉。

    “李侍郎,小老儿有好多疑惑,不知能否烦劳……”

    老者开口说道。

    李安连忙点头道:“当然可以,老伯但说无妨。”

    老者看了看周围,开口问道:“那边,还有那边都有空地,修路走哪边都行,为何一定要走这里呢?稍微绕点不就行了,绕这么一点也费不了多少事儿。”

    “就是,就是。”

    其余的村民也跟着附和。

    李安笑着说道:“老伯有所不知,这铁路不是一般的土路,是必须要走直线的,弯曲要非常小才可以,否则就没法修成,老伯您看,前边的山口是铁路的必经之地,而山口的两边有两座大山,把路都给挡住了,铁路只能从中间过,而铁路从山口过来之后,就只能经过此处,若是绕道那边和那边,弯曲就太大了,就算从你们的村子里过,弯曲都过大了,铁路是不能修这么大弯曲的,所以,必须要从这里过。”

    听到这里,老者和身后的老百姓的内心都理解了不少,对朝廷也没有那么大的敌意了,不过,他们的眉头也不禁皱了起来,若是刚才李安说的是实话,而这里又是铁路的毕竟之地,那么,他们若是执意不肯迁坟的话,岂不是朝廷的铁路就修不成了,他们只是普通的老百姓,朝廷真的会为了照顾他们的感受,而放弃修建一条重要的铁路吗?

    “李侍郎,若我等不迁坟,而铁路又必须从这里通过,那岂不是只能放弃修建铁路了,朝廷会放弃吗?”

    老者开口问道。

    李安笑了笑,开口说道:“朝廷当然不会放弃修建蜀中的铁路,只是,当初规划线路的时候,好多路段都有好几个方案,比如经过汶川就是这一段的一个方案,若是这一条修不了,那就选择从西边的霸州县修路,这样一来也能把铁路修到益州,本身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只是经过汶川县更近一些,修路的成本更低,而若是走霸州县的话,修路的成本就要增加好多,所以,最终朝廷决定走汶川县,却没想到遇到你们这档子事儿,实在是无奈啊!若是你们执意不肯迁坟,那本官就只能上奏朝廷,要求走霸州县修路,彻底绕开汶川县。”

    说完轻轻吁了口气,淡定的看向眼前的老百姓,观察他们的表情。

第一千三百九十三章

    李安说的并不是假话,通往蜀中的铁路,在研究路线的时候,本来就是有争议的,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意见,甚至,在勘查地形的时候,各县的权贵和官员都会或多或少的贿赂勘查地形的技术人员,好让技术人员将路线定在自己所在的县,这样,等日后铁路修好了之后,他们就能获得很大的利益了。

    不论是汶川县,还是霸州县,他们当初都是花了很大的力气去争取的,县令和县中的权贵都是付出很多的,若是最终打了水漂,那他们就太郁闷,而若是因为赵家村迁坟的事情,导致汶川县的铁路被霸州县抢走,估计汶川县的县令和几名权贵会郁闷的撞墙,更是会恨死赵家村人,以后赵家村人的日子,只怕是不会好过了,能不能过得下去都是问题。

    “怎么,不走这里,就要直接绕道霸州县?这……”

    汶川县的县尉首先不干了,他的表情很是惊诧,他也是汶川县的主要干部,汶川县的铁路被邻居霸州县抢走,这个是他不能容忍的。

    其实,之前李安就已经说过了,只不过,说的并不是那么直白,所以,大大咧咧的县尉居然没有放在心上,此时,听到李安如此说,顿时大吃了一惊,这才明白赵家村祖坟的重要,并未自己之前的想法而感到羞愧。

    “这个是自然,此处是必经之地,若是铁路不能通过这里,那就只能舍弃整个汶川县,从霸州县通过,而如此一来,用不了三五年,霸州县就会成为富庶之地,而你们汶川县还会跟现在一样贫穷。”

    李安淡定的说道。

    “不行,这怎么能行,我们汶川县一直都比霸州县要强得多,怎么能被霸州县超过呢?这个绝对不行,线路不能改。”

    汶川县的县尉大声说道,因为心急都忘了李安是比他高得多的高官了,说完还看向赵家村到了老百姓,呵斥道:“都是你们搞的事儿,若是铁路不从我们汶川县过,从隔壁的霸州县通过,你们赵家村就是我们整个汶川县的公敌,不论是县尊,还是我,还有县里的贵族,各处的老百姓,都会记住是你们赵家村给我们汶川县抹黑了,有一天我们汶川被霸州县超过,那也是你们的造成的。”

    县尉的这一番斥责,显然颇为成效,说的赵家村的老百姓都默然不语了,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

    这些赵家村的老百姓虽然对铁路不甚了解,但也知道有了这个路,交通就会方便很多,他们的日子也会好过不少,出远门也要方便许多,总之,好处多多,只是他们之前不太了解,再加上铁路要经过他们的祖坟,这才闹出了这么多事儿。

    要是铁路真的走霸州县绕道,让霸州县富裕起来,那么,这肯定不是赵家村百姓希望看到的,他们心里最理想的铁路线应该是在他们住处后面的荒地,他们觉得从那里通过,才是对他们最为有利的,可惜铁路必须要尽可能的走直线,必须要经过他们的祖坟,否则就只能完全放弃汶川县,选择从邻近的霸州县通过。

    铁路所能带来的巨大好处是非常诱人的,就连相对愚昧的赵家村百姓,对此都是有所了解的,他们自然不希望看到临县霸州富裕起来,骑到他们的头上了,他们汶川县一直比霸州县要强,这种心理优势已经持续了很多年,若是陡然转换的话,这是他们万万不能够接受的。

    “哎呀!真的要走霸州县通过的话,那我们汶川岂不是错失了一次良机。”

    “听说有了铁路,我们去京城只需要两三日就到了,若是以往需要走好几个月呢?”

    “若是霸州县通了铁路,以后我们要去远处,就要先跑去霸州,然后才能去想去的地方,不但如此,其余各县想去远处,也都要去霸州县,这样一来,霸州县不就发达了么。”

    “铁路线是我们汶川的,怎么能让霸州抢走呢?这可是致富的良机啊!”

    “那又能怎么办呢?谁让这铁路非要从我们的祖坟过呢?难不成真的要把祖坟给平了,那可是不孝啊!”

    “平了祖坟,那可是不孝啊!我们怎么能做不孝的子孙呢?”

    “平了祖坟也没啥,都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光宗耀祖更大,若做子孙的能光宗耀祖,那才是真正的大孝,若我们赵家的子孙能通过这条路发达了,那不就是光宗耀祖么,祖宗泉下有知也会欣慰的。”

    “你这是叛逆不孝之论,动了老祖宗的风水宝地,是要遭报应的。”

    “啥风水宝地,若真的是风水宝地,那咱们赵家的子孙也不该一直这么贫穷,这都一百年了,连一个秀才都没出过,家家都穷的叮当响,想过好日子难道有错吗?”

    “你放肆,你找打。”

    “都别吵了,都闭嘴吧!”

    赵家村的人越聚越多,乱哄哄的吵闹了起来,很显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要求,并不是所有人都一个想法,有的人趋向于保守,而有的人想要发达,想要改变自己贫穷的生活现状,而某一个想法的人是无法说服对方的,双方谁也不会让着谁。

    见到如此现状,李安心下暗笑不以,原来还以为赵家村的人有多么的团结呢?刚刚才抛出一点利益,他们就已经分裂了,不同的村民表达出了不同的观点,并为了不同的观点而吵闹不休,气的领头的老者叹息不已。

    在老者的呵斥下,众多吵闹的村民总算是安静下来了,但小声的嘀咕还是没能停下来,毕竟,上千人不是一个小数目,想要让没经过训练的上千老小不讲一句话,那是很难做到的。

    见村民们基本冷静下来了,李安开口说道:“诸位,大主意还是要你们自己拿,本官只能传达朝廷的意思,另外,本官是真心为了你们,现在对你们来说,不同意迁坟的坏处是很明显的,而同意迁坟的好处也是明显的。”

    众村民闻言默然不语,李安继续说道:“诸位,本官刚才已经说过了,铁路必须要走直线,只要从汶川县通过,就必须要经过此处,否则就只能绕道霸州县,若是不能从这里通过,第一,朝廷要多花很多修路的钱,绕道霸州,路程至少要多几十里,这几十里的铁路要花多少钱呢?比你们想象的要多得多,而由于尔等不同意导致了这个后果,朝廷会怎么想,你们只是小老百姓,却敢得罪朝廷,会有什么样的后果,本官也不好说啊!

    第二,汶川县县令以下的官员,还有县里的大户,做生意的人,以及没有被修路影响的普通老百姓,都会嫉恨你们赵家村的人,是你们阻挠修路,导致他们不能过上好日子,导致他们不能方便的出门,导致整个汶川县越来越落后于霸州县,到时候,你们赵家村就是整个汶川县所有人的敌人了,霸州县越富裕,你们赵家村人被全县敌视就会越严重,与全县人民为敌,你们赵家村真的能承受这个后果吗?这个你们自己要好好的掂量掂量啊!

    第三,你们赵家村将会错过难得的飞升机会,本官也看得出来,你们赵家村的人都不富裕,从身上穿的衣服就能看出来,都是穷人呢?可你们有没有想过,你们赵家村人也不比别人差呀!可为什么就这么贫穷呢?这是因为整个汶川县都是山区,交通太不方便了,地里种的粮食拉到县城就要走好远的路,若是拉去价格高的益州,更是要走十天半个月的,一次也运不了多少,更多的粮食只能卖给上门收购的小贩,而小贩却因为道路崎岖,运输不够方便而压低价格,这样,你们自然赚不到什么钱,是交通闭塞,让你们没法赚钱,如此,就只能世世代代的过穷日子了。”

    说完看向沉默不语的赵家村人。

    很显然,李安的话是很有说服力的,而李安说出来的话,也让这些村民紧张不已,他们若是一意孤行,首先要得罪朝廷,可这不是闹着玩的,与朝廷最对,以后指不定要发生什么呢,其次,他们要得罪县里的权贵和官员,还要得罪很多想要改变现状的老百姓,让自己得罪身边所有的人,这两个就已经够让他们紧张不安的了,而最后,他们自己也将为此失去飞黄腾达的天赐良机,这对于多数想要改变现状的村民来说是不能容忍的,总之,只要他们不同意迁坟,就会给自己带来很大的麻烦,会让自己的利益受损,而所得到的不过是所谓的孝心罢了,而这个孝心到底能值几个钱,有多大的意义,恐怕只有他们自己心里清楚。

    李安继续说道:“若是你们同意迁坟,好处也是不少的,首先,铁路从你们的家门口通过,以后你们出门就太方便了,地里种的粮食也能更方便的运到需要的地方,可以多挣很多钱,你们的日子会变得更好的,其次,临近的州县也会千里迢迢的来到你们这里坐车,来了总要吃喝吧!你们在家门口开个小饭馆,那也是能挣不少的,最主要是优越感,看着临县的百姓吃的穿的都不如自己,心里能不高兴,还有你们这里有钱了之后,就能修更好更大的房子,人丁也会更加兴旺的,人丁兴旺不就是对祖宗最大的孝义么。”

    一口气说了这么多,李安发现大部分的赵家村老百姓都被说服了,只有极少数的人还没有被说服。

    为了防止这些家伙记不住李安所提出的几个观点,李安特意让部下将修路的利弊写在了纸上,交给了赵家村唯一的读书人,让他拿回去慢慢研究。

    “天色已经不早了,该吃晚饭了,你们都回去吧!也不用在祖坟这里守着了,朝廷难道还能强行扒别人的祖坟么,这种断子绝孙的缺德事儿,没有人敢做的,你们敢吗?”

    李安说着突然看向县尉和两名衙役。

    “不敢,当然不能干了,这是缺德事儿。”

    县尉和两名衙役连忙摇头,他们虽然很希望把遇到的问题都给解决了,但有违人伦的事情,他们还是不会去做的,为了那点俸禄去做缺德事,实在是有点划不来。

    “李侍郎,小老儿回去之后,会与村老们好好商议的,我们这就回去。”

    一名带头的老者摆了摆手,让村民们赶紧回家去,然后自己也弯腰行礼,带着几名儿孙回去了。

    村民们都回去了,李安继续待在这儿也没啥意思,让县尉带路,一起去了十里外的县城,总是在船上待着也不好,去县城能给船队补充一些生活物资。

    “李侍郎,我看赵家村的老百姓已经被说服了,他们一定会按时迁坟的,利弊都摆在眼前了,谁不迁谁是傻子。”

    路上陈龙开口说道。

    县尉也说道:“李侍郎,下官也这么觉得,刚才李侍郎劝说的时候,这些老百姓很明显就服气了,态度与下官之前劝说的时候完全不同,下官跟他们说的时候,一个个的全都扎刺,都恨不得把下官给吃了。”

    “那是因为你不会说,你也不懂,你知道铁路必须走直线吗?你能想到这么多利弊么,不能吧!”

    陈龙上来就是一顿数落,责怪县尉办事不利。

    县尉尴尬的笑了笑,并没有开口反驳,他确实是办事不利,他的能力太一般了,对上面交代的任务也不是很了解,也没有特意花时间去了解,没能很好的劝解赵家村的老百姓,以至于引起了赵家村老百姓的愤怒,这一切都是他的错,解释也没有用。

    “好了,好了,你就不要责怪县尉了,他也算是尽力了,若是他什么都懂什么都会,也不用窝在汶川当县尉了,早就封侯拜相了,哈哈!”

    李安笑着说道。

    这也算是给县尉解围了,不是肯定县尉的能力,而是县尉这个职业确实不容易干,是一个很容易得罪人的职位,还是多安抚一些比较好。

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

    李安并不认可县尉的工作方式,也并不觉得眼前这个县尉有什么过人之处,甚至觉得这个家伙有些懒政,不是一个合格的县尉,但李安却没有因为这些而去责备县尉。

    因为他非常清楚,不是所有人都像自己这么优秀,对县尉这种基层的小吏不能有太高的要求,而且,县尉本身就是一个很不好干的职业,一个很容易得罪人的职业,甚至像杜甫这种浑身充满了正义感的读书人,都不愿意去做县尉之类的工作,由此可见这个工作的难处和不受待见,若是因为做的不好而去责备他,会让县尉觉得寒心的,而轻描淡写的去鼓励他,倒是可以有更好的效果。

    汶川县的县尉是一个比李安还要年长的中年人,被上司责备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每次做不好都要被臭骂一顿,甚至还要挨板子,他都已经习惯了,这一次陪着李安去赵家村祖坟,内心也是七上八下的,生怕自己做的不好而被训斥,但他却没有想到,李安竟是如此的平易近人,并没有因为他做的不好而去责备他,反而还处处帮助他,在陈龙出言讥讽的时候为他解释,这一点让他万万没有想到,内心顿时对李安感激涕零,生出由衷的敬佩之情。

    这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折服,是对李安人格魅力的巨大肯定,就这么一个小小的善意举动就征服了汶川县的县尉,这便是李安人格的巨大魅力,一种让人不得不臣服的魅力。

    “李侍郎但有所需,卑职必全力以赴。”

    汶川县的县尉突然激动的说道,显得有些突兀,这么急于表忠心,让人感觉怪怪的。

    旁边的陈龙不自觉的撇了撇嘴,而李安则淡然一笑,心下颇为得意。

    汶川县的县城坐落在一片不大的平原之上,这一小块平原的面积虽然不大,但却已经是汶川县方圆几十里内最大的一小块平原了,也是一处沿河的平原,算得上是汶水常年冲击出来的平原,这样的平原高度很低,与河水的高度也差不了多少,一旦遇到较大的洪水,便有被水淹的危机,就算厚厚的城墙也保护不了里面的房舍和百姓。

    当然,城市坐落在这样的位置,也有莫大的好处,那就是取水相对要方便许多,而人们的生活是离不开水源的,在取水非常方便的地方生活,自然有很大的便利性了,只要不出现洪水,那就万事大吉了,而洪水自然不会频繁的出现,否则,这里的县城早就不存在了,没有哪个傻子会把县城建在经常发生洪水的地方,那不是找死吗?

    汶川县是蜀中相对偏僻的一个小县,人口和经济都不行,如此,县城的规模和级别是可想而知的,从远处看就是一个很小很小的县城,长不足三里,宽度也只有二里多,算成后世的面积,也就一两个平方公里,算是很小很小的一个县城了,城墙的高度也很一般,只有人高度的两倍,是石头和泥土混合搭建的,有石头在里面,这让城墙的坚固程度增加了不少,一般的普通城墙都是泥土堆砌的比较多,像这种加入大量石头的县城很少见,这主要是因为汶川县这里是山区,并不缺少石头,只要你想要,多少石头都能给你捡来,筑城的时候自然不会吝啬使用石头了,反正石头又不要钱,征发足够的劳力去山上运石头就是了。

    “县尉,汶川县的治安如何?鸡鸣狗盗之辈多么?有没有剿灭不了的山贼?”

    李安开口问道,也算是转移一下话题,让气氛柔和一些。

    汶川县县尉连忙回答道:“回李侍郎,咱们汶川县的治安还算不错,鸡鸣狗盗是难免的,但不是很多,大部分都是朴实的农民和猎户,山贼似乎也有,不过都是不成气候的小毛贼,三五个人躲在大山里,时不时的打劫过往的行人,有时候还会流窜到临县去打劫,而我们也确实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就算天天搜山也找不到啊!每一次进山都是白跑一趟,万幸是危害不大,这些毛贼人少也不会伤人性命。”

    说完一脸的无奈,似乎自己的工作没有做好,无颜见李安这等大官了。

    李安对此也是非常的理解,毕竟,汶川处在山区地带,周围全是无尽的大山,藏个人实在是太容易了,若是几百几千人自然不好隐藏,可三五个人还是挺好隐藏的,很容易就能藏的让人找不到,就凭一个县城的几十名衙役,想要在偌大的山里寻找小毛贼,这只能碰运气,一般情况下还真的很不容易找到。

    后世虽然经常能够找到逃入深山的小毛贼,但情况与大唐不太相同,一个是人力更简单充足,往往为了寻找一个人而动用几千几万人的庞大力量,另外科技也相当的发达,可以使用无人机在空中进行侦查,发现盗贼的几率自然也就大大增加了。

    汶川县这么点人力,也没有后世的高科技,对于逃入深山的小马贼基本上没有什么太有效的办法,所以,县尉也很是无奈。

    李安一副很是理解的表情,对于这种情况,确实不太好办,若是李安遇到这种情况,只怕也要花费好大的一番力气才行。

    “本官理解,汶川的山太大了,三五个小毛贼随便往哪儿一躲,还确实不好发现,搜山也不会有多大的效果,毛贼能躲在山里,对山里的地形肯定是最熟悉的,只要他们不肯出来,搜山也抓不住他们,这些毛贼简直就像泥鳅一样油滑呀!哈哈!”

    李安笑着说道,算是给县尉一点面子,让他不要过分自责。

    “李侍郎,这有什么难的,直接一把火把山给烧了不就行了,看这些龟儿子往哪里躲,哈哈哈!”

    陈龙大笑着说道。

    很显然,陈龙是在开玩笑,大山是不能随便烧的,不论是树木,药材,还是猎物,这些都是朝廷的资源,是附近老百姓赖以生存的基础,若是一把大火把山给烧掉了,那么,很多附近的老百姓就要受到很大的影响了,猎户首先要完蛋,没有猎物可以打,猎户的生计就没有了,樵夫更不用说了,没有树木樵夫也就失去了生活来源,采药的也会跟着倒霉,大山里最珍贵的就是药材了,没有了药材,靠采药维持生计的人也会成为生活没有着落的人。

    总之,烧山的打击面太大了,这不是一个县级官员能够决定的,必须是朝廷亲自下令才能实施烧山,而一般出现这种情况,肯定是事态非常严重了才会如此选择,就为了打击几个小毛贼就去烧山,这显然是行不通的。

    县尉闻言先是一愣,随即便哈哈大笑,他也不是傻子,自然明白陈龙是在开玩笑,并不是真的要烧山。

    对于汶川县的山里存在几个拦路劫财的小毛贼,李安并不放在心上,这种事情几乎所有的边远州县都有,也是很让朝廷头疼的事情,对于这种情况,其实,朝廷也没有太好的办法,一般都是悬赏捉拿,公开给出一定的金额,谁能把蟊贼抓获,这个金额就赏赐给谁,这个职业在古代叫做赏金猎人,也就是拿着朝廷的钱办事儿的一群游侠,也是一些有正义感的人。

    赏金猎人这个职业还是很古老的,似乎有人类文明出现的时候,就已经有这个职业了,具体什么时候第一次出现,已经是无从考证了,总之,就是非常古老的职业。

    不过,赏金猎人也是要吃饭的,所以,开出的价码若是不够让人动心的话,这个活儿只怕没人愿意接,另外,有些比较棘手的凶狠盗贼,要开出更高的价格才会有人去接,毕竟,没有人愿意为了一点小钱,而去做一些冒着生命危险的事情。

    汶川县是一个比较贫穷的小县城,躲在山里的毛贼危害性和危险程度也很一般,所以,能开出的价码自然不会很高,而太少的赏金根本就没法让赏金猎人动心,至少能力较强的赏金猎人是看不上这么点赏金的,而能力一般的赏金猎人也未必能够抓到毛贼,所以,这里的毛贼一直都存在,始终没有被完全消灭掉,而就算所有的毛贼都被消灭了,这也不能算是万事大吉,因为新的毛贼还会不断的出现。

    当然,既然朝廷出不起钱,也可以让编制内的衙役去解决,可问题就是这些衙役也都是混饭吃的,让他们豁出性命去抓捕盗贼,那简直就是痴心妄想,每天守着雷打不动的俸禄不好么,为啥非要去拼命,命永远都是自己的,失去了生命就什么都没有了,况且,大部分的衙役并没有工资收入,啥好处都没有,谁会愿意去拼命,

    而赏金猎人是没有固定俸禄的,也不受朝廷管辖,不去拼命的话,可能连饭都吃不上了,所以,赏金猎人的积极性比衙役要高一些,只是他们也会权衡利弊,看看任务是否划算,不划算也是不接的。

    “谁敢放火烧山,直接抓去做大牢,哈哈哈!”

    李安笑着说道。

    不知不觉就到了县城,因为只是一座很小的县城,所以,城门也不是很高大,有一种年久失修的感觉,说不定遇到较大的暴风雨,城门就会坍塌似的。

    “这城门多久没修过了,不会塌下来吧!”

    李安有些担忧的说道。

    县尉忙道:“不会的,一直都是这个样子的,这都是几十年了,不也没塌过,放心吧!塌不了。”

    一旁的衙役说道:“咱们汶川县太穷了,修城门要花不少钱,县衙也没有那么多钱,要是都用来修城门,县尊的俸禄就发不起了。”

    也就是说,并不是他们故意不修,而是因为汶川县太穷了,县衙没有那么多的资金去维修损坏严重的城门楼,否则就会影响县衙公务人员的工资。

    这么一座小县城,内部的人口不多,仅有几千人,因为并不处在战略要地,所以,县城没有长期的驻军,但州城的驻军偶尔会过来驻守,以显示这里是大唐朝廷管辖的地方,多数时候县城是没有一兵一卒的,而负责守卫县城的责任,就落在了衙役的身上,也就是古代的一种徭役。

    这么一个小县城,所有的衙役加在一起还不到一百人,在这其中,能够领到俸禄的仅有二十人,其余八十人都是白役,也就是只干活却没有丝毫的工资收入,若是人人都给工资,县衙的负担就太重了。

    当然了,能够领到工资的二十名衙役都是长期服役的,这其中也不乏有一些能力出众的人,而八十名没有工资的衙役,都是从老百姓之中临时挑选的,也是轮流服役的,毕竟,在没有军队驻守的时候,县城还是要有人守卫的,尽管这些临时拼凑的衙役战斗力非常一般,但对付一些鸡鸣狗盗之辈,那也是绰绰有余的,有城墙作为依托,只要对方不是专业的军队,就很难攻破城墙,保护县城的能力还是有的,若是遇到很强悍的敌人,州城和附近驻扎的军队会过来平叛的。

    此时,在破旧的城门处,有六名衙役正在当值,城门楼上还能看到四名,这四名衙役还背着弓箭,对于一般的毛贼,还是很有震慑力的。

    汶川县的县城有四座城门,不过,平时仅有两个城门是开放的,其余两个被封死了,这样一来也能减少一些防卫方面的压力,开放的城门,至少需要十多人才能维持,而封闭的城门上只需要四五个人来回在城墙巡逻就可以了,可以节省一半的人力。

    如此一算,防卫城墙的衙役只需要三四十人就够了,这一次外出公干,县尉亲自带领了三十多人,也就是说,在城内还有三十人左右的衙役,他们有的在街道上巡逻,有的在县衙内护卫,基本上能够满足一座县城的基本运转。

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

    汶川县城不是很大,一百多名衙役足以维持县城的安全,三分之一守卫城墙,三分之一维持城内,最后的三分之一可以派出去执行任务,这样安排确实是非常不错的办法,只要没有实力强大的敌人和山贼,县城的正常运转就不会受到多大的影响。

    门口的六名衙役的年龄差别很大,最大的一位估计有五十多岁了,而最小的一位二十都不到,高矮胖瘦各不相同,一看就是乌合之众,但他们每个人的手里都拿着兵器,两名领头的拿着腰刀,其余四人手里全是近三米长的简易长矛,再加上城门楼上的四名手持弓箭的衙役,这份力量对付普通的鸡鸣狗盗之徒,震慑来往的普通百姓,那也是够用的,毕竟,当他们穿上衙役衣服的时候,就已经能够代表朝廷了,谁敢放肆那就是藐视朝廷。

    领头的两名衙役是领朝廷俸禄的正式工,而其余的八名衙役都是临时服劳役的普通百姓,基本上几个月就要轮换一次。

    路过的百姓见李安一行人浩浩荡荡的走来,全都非常自觉的躲到道路的两侧,想要进城的百姓也暂时停下了,并非常好奇和忐忑的看向李安一行人。

    十名衙役自然也非常的忐忑,他们在这里当差这么久,可从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阵仗,这些龙武军的装束和纪律一看就是精锐的兵马,比他们经常能够看到的州城兵马帅气太多了,这让他们紧张不已,连忙跑过来迎接。

    “县尉,这是?”

    一名领头的衙役,跑过来问道。

    县尉也不想解释,开口道:“还不快把拒马撤了,快点。”

    衙役连忙跑回去,与几名同伴将拒马撤了,这些拒马是为了防止有人骑马冲入城内而放置在城门口的,城内也有,在两个拒马的中间可供行人通行,但因为拒马是交错放置的,所以,若是骑马快速奔驰的话,是没法控制方向的,很容易就会撞到拒马上,从而撞个人仰马翻。

    这几组小小的拒马花不了几个钱,几乎是零成本,但所能起到的作用很大,只要有这些拒马的存在,妄图骑马冲击城门的小贼,就一定不能得逞,这个小小的拒马在保护城池被马贼突袭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作用。

    几组拒马被完全撤开之后,李安与麾下的兵马策马入城,与这些穷酸的衙役不同,李安麾下的兵马全部都拥有马匹,一百多名士兵就有一百多匹马,而且,马匹的颜色也是统一的,全都是清一色的黄骠马,看上去颇为气势。

    李安一行人入城的时候,周围的路过百姓都被吓得大气都不敢喘一声,甚至有些胆小的家伙,连头都不敢抬起,最夸张的老百姓居然直接跪在地上,噤若寒蝉的给李安行了大礼。

    这些山民都没啥见识,估计是没见过李安这等大官,又或者他们曾经被州县的官员如此欺压过,所以,已经明白该如何讨好当官的老爷了,下跪行礼不过是他们自保的手段罢了。

    “让你的人去把老百姓都扶起来,本官可受不了这么大的礼。”

    李安不忍让路两旁的老百姓在大冷天跪着,对着汶川县的县尉说道。

    县尉咧嘴一笑,开口说道:“都是一些山民,胆子比较小,他们是真心仰慕李侍郎,才行如此大礼的。”

    “仰慕,他们都不清楚本官是谁,有什么好仰慕的。”

    李安淡淡说道。

    县尉会意,连忙让麾下的衙役去扶路两旁的老百姓,将所有跪拜行礼的老百姓都给扶起来了。

    “到底是偏僻小城,连百姓都这么胆小,在京城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入城之后,陈龙很是轻蔑的说道。

    这货到底还是年轻,嘴上都没个把门的,基本上是想到什么就说什么,一点都不去考虑自己说的话会不会很伤人,这其实也不能怪他,这货从小就很有优越感,自己的父亲是龙武军的将领,自己的一身武艺也比同龄人强不少,不论是出身还是武艺都比身边的小伙伴要强不少,这自然会让他产生天生的优越感,再加上人比较年轻,所以脾气臭点也是在所难免的,大概还需要好好的历练一番才行,这一次南下对于陈龙来说,也是一种历练,他的老父亲还让李安多提点他呢?可这货的脾气,短时间内怕是很那改变了,李安只怕也是无能为力。

    不过,陈龙说的也是实话,越是在偏远的山区,老百姓越是胆小,因为很少能接触到大官,所以,见了就会很紧张,一个控制不住就下跪了,是未知给这些百姓带来了恐惧,若是见识广博就不会这样了。

    因为只是一个小县城,所以里面的街道也不多,来往的行人稀稀落落的,东西和南北两条交错的主干道将县城分成了四部分,县府在北部靠左的区域,衙役的临时居住和办公地也在这里,粮仓和军营也在这里,尽管大部分时间,这里并没有军队驻扎,但哪怕一年只用两个月,那也四准备好才是。

    北部靠右的区域是相对比较高档的住宅,南部两个区域都是低档住宅,里面居住的全都是相对比较穷的人,各自都有一条商业街,贩卖的产品是有区别的,山货和禽畜,鱼鳖这些都在南部的东边,而其余的商品都在西边的街道贩卖。

    因为贩卖禽畜,鱼鳖,山货的区域需要屠宰,所以,县城的东南这一块是最脏最臭的,似乎不论如何清扫都没法让这里变得干净,所以,也就只有有利可图或者说为了养家糊口的小商人才会选择住在这里。

    提起商人,很多人的印象就是很有钱很厉害的人,但那都是成功的大商人,而对于一般做小生意的小贩来说,挣钱也并不那么容易,非常的劳累,挣的也都是一点点的辛苦钱,每天起早贪黑闻着牲畜的臭味,这不是谁都能忍受的了的。

    县城太小,消费的人群不多,有钱人就更少了,所以,县城的街道上销售的基本上都是一些生活必需品,并没有多少高档的商品,从山里打来的狐狸皮,这都能算是顶级的奢侈品了,胭脂水粉也都是比较廉价的便宜货,若是太昂贵了,山里的农民可买不起。

    虽然这小小的县城没啥便宜货,不过,街道上贩卖的野味倒还不错,各种蔬菜瓜果也能多补充一些,同行的人马足有四五百,没有足量的食物是不行的。

    李安一行人进入汶川县城,这绝对是一个大事件,县城内凡是看到的全都伸长了脖子,一些胆小的则抱着树干,小心的将脑袋伸出一点点,好像生怕被砍了脑袋似的,见到县尉对李安毕恭毕敬的模样,他们就更加的好奇了。

    此时,李安倒有一种被人当做猴子欣赏的感觉,自己就这么成了动物园里的猴子,周围的百姓就是看猴子的游客,这种感觉可不怎么好,这就好比一个人进入了乡村,马上就会发现村里的人,全都非常好奇的看着你,那种眼神简直能透过皮肤,看到人的内心,被这种眼神一直盯着,这可不是一件让人开心的事情。

    正因为如此,所以,古代皇帝出门,路过的百姓都要跪拜在地,脑袋是不能抬起来看皇帝的,否则就是犯法了,必须眼睛看向地面才算合格的老百姓。

    有大人物来了,城内巡逻的衙役自然快跑着回县衙,一边跑一边回头看两眼,似乎想看出来的是什么人,却又不敢耽误时间。

    县城的面积并不大,所以,李安一行人很快就抵达了县衙所在的东北角,并看到了慌慌张张出来迎接的县尊大人。

    不过,李安却看到了比县尊还大的红袍官员,大概是州郡派过来领导,此时听说更大的官儿来了,这便一起出来迎接。

    快到县衙的时候,县尉先一步跑去通报,以让县尊和州郡来的大官能够知道李安的身份,以便于进行迎接。

    “下官不知李侍郎大驾,有失远迎,恕罪,恕罪。”

    县令和一名红袍官员一起行礼道。

    介绍一番之后,李安才明白这位红袍的官员是茂州的录事参军,来汶川县已经有些日子了,他过来名义上是督促汶川县缉捕盗贼,做好修铁路的拆迁工作,但实际上就是过来混吃混喝的,而因为汶川县太穷了,所以,难免有些招待不周,于是,这货便拿着鸡毛当令箭,时不时的找点茬,把县尉与下面的好多衙役都给打了板子,名义上是督促他们尽快把事情办好,但其实就是对汶川县的招待不太满意,县令和县尉自然也明白这一点,但他们县太穷了,实在是折腾不起,所能提供的招待就只有这么多,更没有多余的钱财孝敬这位州郡的领导,无奈之下也就只能认栽了。

    官大一级压死人,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这就是大唐官场的悲哀,汶川县的县令和县尉被茂州派来的录事参军折腾坏了,而此时,李安这个更大的官儿又来了,这让县令更是吓得腿都哆嗦了,战战兢兢的不知该如何是好了,李安的官职比州郡的录事参军大太多了,一个小小的录事参军就已经让他们很是头大了,若是李安这么重要的人物也来找事儿,那他们就活不成了。

    与县令的紧张相比,茂州录事参军显得更加的紧张,他本来是过来作威作福的,没想到还有更大的官儿过来,如此,汶川县已经没有他的立足之地了,他很想马上飞回茂州城,可他不是鸟儿,没有翅膀也飞不起来,领导来了他也不能躲,只能硬着头皮与县令一起过来拜见李安。

    李安表情柔和的看向县令和录事参军,好好的表扬了二人一番,不论他们工作做的怎样,李安都要先给予一定程度的肯定,这样也便于树立自己的名声。

    “李侍郎,下官在汶川的公务已经办完,原本打算今日回去向府尊汇报……”

    茂州录事参军虚伪的说道。

    李安笑着说道:“不用考虑本官,事情办完了就赶紧回去吧!本官也只待着一日便离开。”

    “那下官就……”

    茂州录事参军如释重负,大大的松了口气,从得知李安进入县城的那一刻,他就已经在思考该如何尽快逃离了,他并没有什么真才实学,是依靠托关系走后门进入官场的,与李安这样有才华的大官待在一起,要不了多久就会露馅,到时候倒霉的可不仅仅是他一个人,连带着很多人都要跟着倒霉,而尽快逃离是避免发生这种事情的最靠谱做法,反正他的任务就是传达和督促,要去茂州的各个县,并不能一直待在一个县里不挪窝,找个借口离开也是很自然的事情,并没有什么值得怀疑的地方。

    李安虽然早就看破了茂州的录事参军,只要这货一开口说话,李安基本上就能看出这货有几斤几两了,根本就不需要有太长时间的接触,若是连这点能力都没有,李安岂不是白混这么多年了,让这货早点离开也好,免得让自己看了生气,至于为何不揭穿他,那是因为这种事情在大唐太常见了,一个小小的录事参军根本就改变不了什么,李安没有必要为了这点小事儿去得罪人,这是在有点划不来,只要大唐的大方向没有问题,这点小事不算事儿。

    为了招待李安,汶川县的县令也是豁出去了,把家里最好的库存都拿出来了,埋了几十年的好酒,猎户孝敬的大雁肉,一直不舍得吃的熊掌,这些食材在茂州录事参军来的时候,县令没有拿出来,哪怕录事参军处处找茬,他都没有舍得拿出来,反正这些都是藏起来的,除了他自己别人也不清楚,自然不用担心录事参军不爽。

    而李安来了就完全不同了,这可是朝廷数一数二的大官,是皇帝身边大红大紫的人物,招待如此重要的人物,那是绝对不能藏私的,所有好东西都要拿出来。

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

    汶川县的县令为了招待李安这位贵客,可不仅仅只是拿出所有私人储存的美味,同时,还把自己新纳的小妾贡献了出来,在酒足饭饱之后,李安刚到卧房歇下,就见一名年轻貌美的小娘子羞怯的走了进来,并非常恭敬的给李安行礼。

    这名年轻的小娘子也就十五六岁,皮肤白皙,面容姣好,在后世只是一名中学生,而在大唐这个时代,这个年纪都可以算作是成年了,十五六岁做母亲的女子多得是,这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毕竟,古代人的寿命都比较的短暂,若是晚婚的话,人口的繁衍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只有早早的婚配,才能给一个帝国生育出足够数量的人口,从而壮大这个帝国的实力。

    普通的老百姓,一生之中能娶到一名妻子就非常不错了,有很多条件不好的只能打光棍,而有能力有本事的男人,则可以多多的纳妾,纳十个八个的不算啥,县令作为一县之尊,在县城这一片区域,自然属于人上人,想要纳个年轻漂亮的小妾,那也不是什么难事儿。

    这名小妾便是汶川县令新纳的小妾,因为茂州录事参军的突然到来,这让县令心烦意乱,完全没有了宠幸小妾的心思,这不,到现在为止,县令都还没来得及宠幸这位新纳的小妾,倒是便宜了李安这位客人。

    有人可能会觉得,给自己头顶戴绿是一件非常丢脸的事情,但在古代小妾的地位极低,是可以随便送人的,一个不高兴就能休掉,小妾与正妻根本就不是一个级别的,有很多人只在乎明媒正娶的妻子,对于小妾也就是玩玩而已,遇到有利益的时候,将小妾割爱也没啥不行的。

    当然,不是所有人都这样的,也有的人对小妾很看重,宁肯散掉千金,也不愿意将小妾割爱送人,比如,李安就是一个爱妻爱妾的好男人,绝对不会将自己的小妾送人,就算是府上的女仆,那也是不会随便送人的,毕竟,都已经有很深的感情了,就算是把女仆送人,也会有一种将自己女人送给别人的感觉,反正李安是做不到的。

    看着眼前的俊俏小娘子,李安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这汶川县的县令也是够热情的,好吃好喝招待就算了,居然把自己的小妾也拿来招待客人,这种待客之道着实太热情了一些,让李安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敢问小娘子芳龄几何?为何误入本官的房间。”

    李安带着半分醉意,嘴角淡然一笑,开口问道。

    小娘子显得有些害羞,低着头回答道:“贱婢是县尊前几日新纳的小妾,是……是县尊让贱婢过来伺候官人的。”

    说完深深的将脑袋埋下,显得颇为娇羞。

    “伺候我呀!那你会伺候人吗?看着不像会伺候人的样子啊!”

    李安有点醉了,说话都带着一股淡淡的暧昧。

    小娘子毕竟没有经验,低着头走到李安的身旁,伸手一双如玉一般滑嫩的小手,轻轻的给李安揉腿,时不时的抬头看李安一眼,然后在触碰到李安目光的时候,赶紧将自己的目光回避,而后继续给李安揉腿。

    凭借多年的经验,李安一眼就能看出这个小娘子,是未经人事的小姑娘,不论是表情还是身上散发的气味都足以证明这一点,这不禁让李安颇为惊喜,同时也颇为疑惑,县令的小妾怎么会是一个小姑娘呢?这太不符合常理,难不成这个县令有什么隐疾,纯粹是为了隐藏自己的隐疾,这才特意纳个年轻貌美的小妾。

    这种情况不是没有可能,比如很多七八十岁的老头子,也会没事就娶一大堆小娘子,但人到了这个年纪已经没有什么需求了,娶这么多的小娘子纯粹是为了给自己一个心理安慰,或者是向别人表达自己还很年轻,自己还有最基本的**,自己还没有老迈。

    一番询问之后,李安才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这也是李安的运气,来得早不如来得巧,今夜注定是一个让人难忘的夜晚。

    第二日一大早,李安心满意足的起身,这一夜的折腾让李安好好的放松了一番,憋了这么多日,总算让自己好好的爽了一把,实在是太爽了,

    不过,小娘子就没有这么好了,也许是李安太用力了,小娘子到了大早上也没有起身,就这么静静的躺在卧榻之上。

    李安不必去管她,舒了舒懒腰,走到了院子里看风景。

    初春的蜀中,气候已经完全不寒冷了,院子里的小树也都已经开始冒绿,各种叫不出名字的小鸟雀叽叽喳喳的乱叫,让人的心情格外美妙。

    “李侍郎昨夜睡得还好。”

    刚走到院子里不久,汶川县的县令便弯着腰过来问好,那满脸堆笑的表情,别提有多谄媚了,一看就是深谙阿谀奉承之人。

    李安轻轻点了点头,回应道:“好,非常好,县尊的待客之道如此周到,本官怎能不好,好得很呢?”

    “那就好,那就好。”

    县令一脸的谄媚,继续说道:“李侍郎能来我们汶川县,那就是我们的荣幸,况且,李侍郎一来就帮了下官的大忙,下官感激不尽,这些都是应该的。”

    下令所说的帮忙,一个是间接驱逐了前来捣乱的茂州录事参军,其次是亲自前往说服赵家村的百姓,让老百姓主动将祖坟迁走。

    “哦,这么说,是赵家村的老百姓想通了?”

    李安高兴的说道。

    县令忙堆笑道:“是的,李侍郎,今早衙役们就来汇报,说亲眼看到赵家村的老百姓已经开始迁坟了,上千人都聚在祖坟那里,一边烧纸钱一边哭喊着挖坟呢?照这样下去,最多五七天就能全部迁完。”

    李安闻言,非常满意的点了点头,开口说道:“不错,非常不错,看来赵家村人还是很识时务的,都是朴实的好百姓啊!”

    县令闻言,却是一脸的不屑,开口恭维道:“这都是李侍郎的功劳,县尉和衙役们都去过好几趟了,这些刁民横的很,就是不肯迁坟,也只有李侍郎能震得住这些刁民,让他们乖乖的迁坟。”

    李安闻言,笑着说道:“并非百姓的错,他们也不是刁民,作为一县之尊,怎么能说自己治下的老百姓是刁民呢?是你们解释的不到位,没有站在这些百姓的角度去劝解他们,这才导致了百姓的对抗,只要你们以理服之,老百姓还是很配合的。”

    “是是是,李侍郎教训的是,是下官愚钝,下官一定改正,以后再也不会犯这样的错误了。”

    县令连忙说道。

    “好了,今天天气不错,陪本官转转,汶川县城,本官是第一次来。”

    李安开口说道。

    随行的护卫和龙武军都住进了县衙旁边的临时军营之中,那里全都是条件比较不错的房子,住在里面一点都不会委屈。

    李安出行,必然是有护卫跟随的,一般不低于四人,多的时候有十多人,以确保绝对的安全,就算有县令陪同也不会例外。

    汶川县城的面积只有不足两个平方公里,长度和宽度都只有一二里,也就是都不足一千米,这么小的县城,就算步行在里面绕一圈,也没啥大不了的。

    因为县城很穷,所以,县衙的规格也不高,但好在面积还算不错,建筑规格不怎么样,但建筑面积一点也不少,人待在里面也还算舒坦。

    走出县衙之后,首先看到的是旁边不远处的布告栏,这个布告栏一般会张贴县衙的一些重要政策,还有就是悬赏盗贼,也会张贴在布告栏。

    李安走到布告栏下,看到了汶川县的缉捕布告,并驻足观看了一会儿。

    此时,布告栏下并没有人,毕竟,这些布告都贴在这里很长时间了,老百姓都知道是之前的布告,自然不会过来看的,只有出现新的布告的时候,老百姓才会好奇的过来观看,一个读书人读一遍,旁边的文盲就都知道了。

    “悬赏五百文,捉拿拦路打劫的贼人,头像居然是蒙脸的,这能有人接吗?”

    李安看完一个缉捕布告,嘴角露出了一丝笑意。

    悬赏有点太少了,同时,蒙脸的贼人头像,就跟没有头像一样,若是贼人把面具摘了,哪怕跑到县城里来了,赏金猎人也发现不了啊!

    县令忙道:“李侍郎说的是,这个确实没人接,咱们汶川县是小地方,也出不起太高的价码,没办法啊!”

    说自己的小县城穷,这个确实是真的,汶川县确实挺穷的,但再穷也不能悬赏五百文这么少才是,这么点资金根本就没法让任何人动心,赏金猎人也是要吃饭的,不多给一点钱,他们是不会愿意去干这么危险的事情的。

    “再穷也不能舍不得悬赏的钱,五百文也太少了,实在不行让受害的商人捐一点也行啊!只要有人抓住贼人,直接凭此去商人那里领取报酬,这个不是挺好的么?”

    李安开口说道。

    县令忙道:“李侍郎说的是,下官怎么就没有想到这一点呢?让被打劫过的商人出钱,这个办法好,还是这个办法好,下官待会就去安排,将悬赏增加十倍,李侍郎您看?”

    李安点头道:“十倍就是五贯钱,这个还凑合,让有钱的商人们凑一凑也就出来了,哈哈哈!”

    说完继续往前走,西北部分的高档区也没啥好看的,就是居住区而已,县里有头有脸的人物,基本上都在那里有住宅,一些赚了大钱的商人,也同样在这里置办了房舍。

    李安要去南部的商业区看看,虽然那里很脏很乱,但更有烟火气,还能看到不少有趣的人和事儿。

    相比于贩卖禽畜鱼鳖的西南区域,东南区域的环境要相对良好很多,李安直接往南走,首先进入的就是东南区域的商业街,这里贩卖的商品相对比较干净,有中低档的胭脂水粉,有蜀中的特产蜀锦,也有不少中低档的酒楼和青楼,贩卖小吃的也有不少,但并没有影响地面的卫生,总体环境还算比较优良。

    因为这里只是小县城,人口也并不多,所以,街道的宽度也很是有限,人员来来往往的,很有一种熙熙攘攘的感觉,若是把街道造的太宽了,反而会显得颇为冷清,只有最合适的宽度才是最好的。

    “这个刺绣的材料是蜀锦吗,怎么看着不太对啊!”

    李安走到一处贩卖布匹的小店,摸着布料,开口说道。

    见县令带着贵客入店,店里的掌柜立马就小跑着迎了出来,满脸堆着笑,显得特别的可爱。

    “县尊,这位贵客好。

    掌柜的开口问好。

    县令一看就是常客,不过,却不怎么识货,他也搞不清李安所说的布匹是什么材料做的,于是问道:“这个布匹是蜀锦吗?”

    掌柜的说道:“不是,这个是东女国贩卖过来的布匹,与我们的蜀锦有很多相似之处,不过,这个更加的珍贵,这个可全是用马匹的鬃毛绣的,非常的难得,在东女国也不是所有人都会这个技术的,所以,比我们的蜀锦还要昂贵不少。”

    “哦,这就是用马鬃毛做的刺绣,不错啊!难得,确实非常难得,这个确实非常的珍贵。”

    李安闻言,心里特别的高兴,这种刺绣是非常难的,不是所有人都能有这个技术的,马鬃刺绣在后世属于非常有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很多老外都慕名前来购买,本国的土豪也非常热衷于购买这种马鬃毛的刺绣,大概是觉得能够拥有这种刺绣是一件非常幸福的牛的事情吧!

    见李安如此喜欢马鬃刺绣,县令给身旁的掌柜使了个眼色,大概是希望掌柜的能够免费赠送几份给李安,店铺掌柜显然是看懂了县令的意思,顿时一脸的肉痛,这个刺绣进价不低,若是白白送人,那可真的是一件掉肉的事情,店铺掌柜也是小本经营,哪里能够承受的了这么大的损失。

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

    李安对马鬃刺绣爱不释手,拿在手里仔细的观察,非常爱护的抚摸刺绣上的马鬃毛,并对刺绣之人的高超技艺赞叹不已,能用马鬃绣出如此美妙图案的人,必然是一位蕙质兰心的小娘子,尽管没有亲眼看到,但李安心里就是这么想的,哪怕现实是一位大婶,但大婶年轻的时候也必然是一位俊俏的小娘子。

    店铺掌柜显然是不愿意割爱,他一脸肉痛的看向旁边的县令,大概是在求饶,让县令饶了他这个小本生意的人,县令好不容易有一次讨好大官的机会,怎么会让一个小小的商人坏了自己的好事儿,眼神很是愤怒的瞪了掌柜的一眼,让他赶紧献上几个刺绣。

    其实,对于常年做生意的商人来说,稍微损失一点商品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是完全能够承受的,但肉痛肯定是在所难免的,这就好比后世的上班族,被人讹了一个月的工资,这也没啥不能承受的,但肉痛的心情可想而知,没有人愿意被别人讹一个月的工资吧!

    此时掌柜的心情是什么样的,李安心里是非常清楚的,两世为人的李安也经历过这样的事情,曾经被人讹了一个月的工资,那肉痛的感觉至少持续了一个多月,别提有多酸爽了。

    正因为理解小商人的心里,所以,李安也不想让他为难,强人所难可不是李安的性格,也不会这么做的。

    “这个刺绣既然是从东女国贩卖过来的,那么,东女国一定有很多这样的刺绣了。”

    李安开口说道。

    “这是自然,听说那边的人就喜欢用马鬃做刺绣,卖的比我们蜀中的刺绣还贵不少,其实这马鬃也没啥好的,就是比较稀罕罢了,有的人就认这个。”

    掌柜的开口说道。

    “哦,这样名贵的刺绣,在汶川县卖得出去吗?”

    李安好奇的问道。

    掌柜的笑着说道:“这个在汶川县确实不好卖,基本上没人买,不过,每年都有京城和益州的大商人过来收购,直接卖给他们就好了,听他们说,贩到京城能卖好几倍的利润。”

    “那你收购这些贩卖,能够多少利润?”

    李安继续问道。

    “五成,最多只有五成的利润,多了他们就直接去东女国了,虽然通关比较麻烦,但总是有办法解决的,嘿嘿。”

    掌柜的笑着说道。

    李安点了点头,现在是因为交通还不是很便利,所以,从这里贩卖刺绣去京城有好几倍的利润,以后通了火车,运输的成本将大大降低,好几倍的利润怕是再也不可能出现了,能有五成的利润就已经很不错了,尤其是价格越是昂贵的商品,利润率就越低,这样各地的老百姓就都能买到相对比较廉价的商品了,这也是好事一件,是修铁路的重大意义。

    “这个刺绣不错,本官正好要去东女国,到时候就能看到更多的这种刺绣了,哈哈!”

    李安笑着说道,并将手里的马鬃刺绣还给了掌柜的。

    掌柜的顿时如释重负,他这是小本经营,若是送给李安几个刺绣,他小半个月就都白忙了。

    “告诉你们一个消息,东女国马上就要变成东女州了,一旦此事定下来,东女州与大唐别的州县就都一样了,贩卖商品的时候,就再也不用通关文书了,能节省不少通关的费用呢?”

    李安突然开口说道。

    这件事情基本上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李安并不担心有人捣乱,只要李安亲自前往东女国,任谁捣乱都没有用,早些说出来让大唐的老百姓高兴高兴也没啥不好的。

    县令和掌柜的闻言,顿时全都非常的惊诧,不可思议的看着李安,然后赶紧把脑袋垂下去了。

    “李侍郎,朝廷要准备对东女国用兵了?”

    县令紧张的问道,旁边的掌柜都不敢插话。

    李安笑道:“用兵,用什么兵,是东女王自己提出要并入大唐的,朝廷已经派人去东女国了,本官视察铁路,顺便也会过去看看的。”

    “居然有这样的好事儿,陛下可真是洪福齐天啊!”

    县令淡淡的说道,表情除了震惊还有一丝疑惑,他这是实在想不明白,东女王抽什么风,好好的怎么就突然要并入大唐了,做独立的国王难道不好吗?还是说大唐有什么地方能够吸引她不得不并入的。

    李安就知道县令会有这样的表情,顿时内心颇为得意,笑着说道:“东女王想要并入大唐,完全是为了本官,谁让本官如此玉树临风呢?哎,太优秀也很烦啊!”

    县令惊诧的完全说不出话来,看李安一本正经的模样,也不像是在说笑话,可这事儿若是真的,那也太离奇了一些,简直让人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汶川县令只是一个小官,哪里敢质疑李安所说的话,就算李安说出的话极为不可思议,他也不敢说什么,只能认可的点头称是。

    “走了,再去别处看看。”

    李安迈步离开刺绣店铺,听到了身后的窃窃私语,掌柜的和伙计对于李安所说的话,是深信不疑的,朝廷的大官岂敢信口开河,而对于一名普通老百姓来说,大唐能够新增领土,自然是天大的好事儿,尤其还是主动归附,老百姓也是有国家自豪感的。

    “李侍郎,那边都是贩卖牲畜鱼鳖的,又脏又臭的,还是别去了吧!”

    县令带着李安很快就逛完了一条街,因为另一条街太脏了,所以,建议还是别去了。

    李安摆手道:“没关系,脏点有什么关系呢?还是去看看吧!”

    要想了解这座县城,自然要多走走多看看才是,这样才能更好的了解。

    “不错,这里山货倒是挺多的啊!看来咱们汶川县的猎户不少啊!”

    李安刚进入街道,就发现这里卖各种野味和野果的商贩比较多,野兔,野狗,野鸡野鸟到处都是,虽然略显肮脏,有一股血腥味,但足以反映这里的繁荣,似乎也能说明这里有很多打猎的猎人,有好多小贩本身就是猎人,看装扮就能看出来了。

    随意的问了一下价格,总体来说还是非常亲民的,这些野味的价格都不贵,相比于京城的价格,大约仅有两三成的样子,毕竟,这里的人口不多,猎户相对比较多,野味自然会便宜许多了,而京城是因为人口太多了,而周围的野味根本就供应不上,所以,这才造成了价格方面的居高不下,若是将汶川这里的野味运到京城,至少能有卖出三五倍的价格,当然,能不能赚钱就不一定了,因为现在铁路没通,运输野味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运输成本还是比较高的,若是运输成本太高,价格增加十倍都未必有的赚,尤其是已经被射杀的野味,必须尽快卖出去才是,若是等待时间太久就烂掉了,而制作成耐腐蚀的咸肉,则胃口又不太好了,价格同样也是上不去的,所以,大部分的猎物还是只能本地销售,或者去稍远一些的益州贩卖,这样价格也能增加不少。

    “这个人的装饰,看上去像是东女国人啊!咱们县城有东女国人?”

    李安看到一名猎户,从服装看就是东女国人。

    县令忙道:“有的,我们汶川县起码有五十多名东女国那边过来的百姓,基本上都是猎户,大部分是男子,有的都在本县娶妻生子了,这一位就是去年从东女国过来的,还是光棍汉一个,就一个人生活,也没有住处,平时就寄宿在破败的寺庙,打到猎物就来县城贩卖,换钱买酒喝。”

    李安点了点头,开口说道:“这样的人,都是危险分子啊!无牵无挂的,也没有什么顾忌,要说他们在山里打劫,本官完全相信,当然了,只是有这种可能罢了,也不能胡乱冤枉好人呢?这样无牵无挂的光棍猎户,在咱们县有多少人?”

    “这个,差不多有好几百人,咱们县很穷,娶不到妻子的光棍汉多得是呢?”

    县令开口说道。

    “恩,这些人都有嫌疑,平常没事的时候,可以好好排查这些人,本官觉得拦路打劫的很有可能就是这些人,他们时常待在县城,你们县衙有什么动静,他们都是一清二楚的,想要剿灭他们谈何容易。”

    李安开口说道。

    虽然不能确定什么,可李安就是觉得这些光棍汉嫌疑很大,这些无牵无挂也没有什么积蓄的人,都可以算得上是非常危险的分子,他们极有可能为了生存而去做作奸犯科的事情,拦路打劫财富是完全有可能的。

    县令点头认可,他觉得李安说的有道理,不过,汶川县有好几百这样的游荡猎户,真的进行排查,难度也是很大的,没有充足的证据也不能随便给人定罪,所以,想要抓住这些临时起意的拦路盗贼,必然是一件任重道远的事情。

    “看你的装束,是东女国人吧!”

    李安开口套近乎。

    东女国猎户显得有些紧张,愣了片刻之后,开口回答道:“是的,我是东女国人。”

    说话中规中矩,并不能看出有什么毛病,也看不出是一个坏人,好像就是一个朴实的老百姓。

    “哦,那你怎么跑到大唐来了,在东女国生活不好吗?”

    李安开口问道。

    虽然这有侵犯别人**的嫌疑,不过,为了了解这个人,还是要问一下的。

    “去年家乡旱灾,粮食不够吃的,天天饿肚子,我就跑出来了,这里有吃的,猎物比较多,就暂时在这里住下了。”

    东女国猎户开口回答道。

    “哦,原来是家乡发生旱灾了,情况有多严重,今年的情况应该已经好转了吧!”

    李安继续问道。

    东女国猎户回答道:“很严重,我们村子里饿死了好多人,今年好了一些,不过,食物也不是很充足,去年离开家的人,基本上都没有回去,不想给家乡增加负担,大唐这边更富裕一些,还是待在大唐这里好,不想回去了。”

    “大唐富裕,哈哈!这说的实话,不过,大唐富裕的地方可不在汶川县啊!京城那才是真正富裕的地方呀!哈哈!”

    李安不禁笑了,大唐虽然富裕,但汶川县这个地方,无论如何也算不上是富裕之地,这里几乎可以算得上是大唐最贫穷落后的地方了,交通闭塞,人口也不多,还只是县级单位,不论从哪个角度去看,都算不上富裕,但这里却实实在在的比东女国富裕,因为随着朝廷的富裕,税收来源的丰富,对偏远县城的税收降低了不少,甚至,很多偏远地区的农民和猎户都不需要交税了,这极大的减轻了老百姓的负担,如此一来,就算像汶川县这样的小县城,也比东女国要富裕不少。

    而到了此时,李安似乎又有一些失落,他原本觉得赵曳夫让东女国并入大唐,完全是为了自己,是自己太有魅力导致的,可现在看来,情况似乎没有那么单纯,是东女国陷入了一定的危机,并入大唐虽然也有损失,但这些危机都可以直接甩锅给大唐,让富庶的大唐帝国来解决这些事情,这不失为一个很有效的好办法。

    对于大唐来说,这同样是天大的好事儿,虽然接手东女国之后,大唐要为此付出不菲的金钱,至少前期要持续进行投资,还要派驻一定数量的军队,这些都要花钱,但东女国毕竟只是一个人口不多的小国,以大唐目前的实力,完全有实力解决这些问题,很多对于东女国朝廷来说是老大难的巨大困难,而到了大唐帝国的面前,这些困难和难题根本就是毛毛细雨,甚至都算不上是什么问题,轻轻挥手间就能将原本很棘手的事情给解决掉。

    东女国的猎户不是不想去更富庶的京城,只是京城太远了,气候与他们家乡的差距也很大,容易引发水土不服,另外,他们心里也非常清楚,大唐京城虽然富裕,但与他们这些没有文化和商业头脑的人来说,一点意义都没有,那里虽然更富裕,但他们却很难生存。

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

    富裕的京城自然有更多的财富,不过,这些财富都不是普通人所能够轻易拥有的,京城的发达机会也更多,但机会同样被世家大族把持着,普通人很难有发达的机会,京城的豪华房子就更多了,可这同样也不是普通老百姓能够住得起的,普通老百姓需要花费很高的价钱,才能够租住面积很小的房子,日子过的都紧巴巴的。

    虽然紧巴巴的日子也比贫穷的边远地区要强一些,可对于有的人来说,幸福感真的很低很低,甚至完全感觉不到有什么幸福感,因为每天过着紧巴巴的日子,却能够看到很多土豪在随时随地的炫富,这种感觉是最糟糕的,没有人会去嫉妒海外的富裕国家,也没有人能够体味非洲大陆的贫穷,因为这些离自己的生活太遥远了,与自己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可身边的人若是比自己富裕,尤其是富裕很多的话,这种心里的落差就很大了,内心就会非常不爽了,好多人都会如此。

    尤其是在遍地财富的京城却找不到合适谋生手段的人,内心就更为痛苦了,与其如此痛苦的煎熬,倒不如直接放弃去京城,待在汶川县这种小地方,其实也是挺好的。

    比如眼前这位来自东女国的年轻男子,就挺想得开的,他的能力仅限于种地和打猎两种,别的技能基本上全都不会,待在汶川县至少还能偶尔打猎谋生,去京城的话,他真的不知道自己还能干点什么,种地是没有的,打猎更是奢望,去工坊给人做苦力倒是挺好的办法,尽管刚开始技术不好,但只要练习一段时间,还是能够胜任的,但居京城大不易,挣点苦力钱吃喝房租之后也就没有了,最重要的一点是太憋屈,心太累。

    在汶川这山清水秀地方打猎,那是自由自在的,而在京城的工坊里干活,对于某些习惯自由生活的人来说,那是暗无天日的生活,自由度和幸福感都不行,根本就是没法忍受的生活状态。

    这就好比后世的血汗工厂,有的人觉得挺好的,但有的人宁愿去干更辛苦更累的工地,也不愿意去血汗工厂,原因就是因为工坊里的制度太过于严苛了,干活的时候还有人看着,实在是太过于憋屈,哪有打猎自由自在的,让人舒服惬意。

    来自东女国的猎户很显然是一名崇尚自由的人,对繁华热闹的富裕之地并没有太大的兴趣,只要能填饱自己的肚子,而且,活的比较自由,那么,他的内心就是满足的,而汶川县这里的条件,是完全满足他的需求的,所以,他便再次扎下根了。

    “准备一直待在汶川吗?有没有想过回到自己的家乡?”

    李安开口问道。

    猎户说道:“家里没吃的,回不去了,若是家乡富裕,能填饱肚子,那当然是回去更好了。”

    很显然,猎户也很想回到自己的家乡,那里是他出生地方,也是他魂牵梦绕的地方,家乡的亲人才是真正的亲人,在外漂泊就算过的再好,那也不如待在家乡好,现在年轻或许还没有太大的感触,等到老了的时候,就会有落叶归根的想法了,那时候的思乡之情会更强烈。

    听了猎户如此说,李安顿时觉得能帮助他们真好,只要东女国成为东女州,富裕起来也就不是什么难事了,有大唐朝廷进行修路和投资,可以减轻当地百姓很大的负担,至于最重要的粮食,在交通改善和关税取消的前提下,粮食的价格会成倍的降低,降低两三倍都不算事儿,而这些在东女国归附大唐之前,那都是不可想象的。

    虽说那里的老百姓还是那么多,资源也还是那么多,但在取消东女国朝廷和军队之后,这些原本加在东女国普通老百姓肩上的负担就可以卸掉了,老百姓为什么要缴纳很多税负,外来的商品进入东女国为啥要缴税,就是因为若是百姓和商人不交税,东女国朝廷和供养的军队就失去生存的能力了,为了维持东女国朝廷的正常运转,保障军队的正常执勤,老百姓就必须要正常缴税,外来商人要想贩运粮食进来,也要向东女国朝廷缴纳一定数额的关税。

    在平常风调雨顺的时候,老百姓缴税或许没有多大问题,可在遭遇旱灾的时候,老百姓自己手里的粮食都不够吃了,哪里有粮食缴税,可若是老百姓不缴税,朝廷和军队吃什么,难道都饿死吗?

    虽然东女国也有不少矿产资源,在灾年的时候,会扩大矿产资源的出口以换取最要紧的粮食,但受制于原始技术的落后,他们矿产开采的进度并不高,运输矿产出去也不太容易,而最近这些年,大唐大规模的开采矿产,让很多金属的价格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所以,就算出口大量的矿产和资源,所获得的资金也购买不了太多的粮食,从而让东女国境内的粮食始终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老百姓的日子苦不堪言。

    很多老百姓不得不背井离乡,到大唐的蜀中一带寻找出路,也有去南诏一带寻找出路的,不过,还是去大唐蜀中的比较多,占九成以上,一是大唐蜀中的富裕程度超过南诏,还有就是东女国与南诏的接壤面积很小,只有南边的一段细长领土与南诏接壤,剩下的所有方向都与大唐接壤,从气候上也更像大唐蜀中的一部分。

    东女国出现百年一遇的旱灾,这让东女国朝廷苦不堪言,继续按照原有税率收税,老百姓的日子都没法过了,可若是不如此收税,朝廷和军队就没法正常运转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就算东女国朝廷再厉害,也陷入了极其尴尬的境地,这是东女国想要取消国号的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朝廷都快维持不住了,主动并入大国也是一个很不错的办法,至少这样比较的务实,总比被老百姓推翻要好吧!

    当然,东女国能陷入如此窘境,除了百年一遇的旱灾之外,还与李安在大唐的掀起的工业化有很大的关系,在李安掀起工业化,大规模开采矿产之后,东女国需要出口更多的矿产才能换取原本只需要较少矿产就能得到的收益,而东女国的矿产开采进度是固定的,能够换取的收益少了,遇到灾年的时候,能够从大唐买到的粮食自然也就少了,虽然大唐的粮食价格也同样因为李安的因素降低了,降低的幅度与矿产的降低幅度差不多。

    可东女国糟糕的运输条件,导致了运输成本的高企,虽然矿产和粮食同步降低价格,看似好像相互抵消,买到的粮食应该不会有什么变化,可越是价格低廉的商品,运输成本所占的比例就越高,金子运到几千公里之外,价格或许只能增加两成,而煤炭运输几千公里,价格翻十倍百倍都是很正常的,而不论是矿产,还是粮食,都是比较笨重的大宗物资,对运输费用的要求比较高,不论商品原本的价格是多少,运输到目的地之后,运输费都会导致商品的价格翻很多倍,从而让大部分的资源都耗损在半路上了。

    当然了,就算与李安有关,也不会有任何一位东女国官员,把责任推给李安,东女王赵曳夫第一个就不会答应,他们更多的是哀叹上天不护佑东女国,居然让东女国遭遇如此大旱,好多种地的百姓颗粒无收,别说缴税了,自己都没有粮食果腹,还要指望朝廷支援粮食呢?而朝廷也没有余粮啊!这逼的很多百姓不得不逃亡大唐的蜀中,甚至还有部分逃到更远的地方。

    这种老百姓逃去他国的事情,在古今中外都是非常常见的,很多落后贫穷地区的老百姓,都会为了能有更好的生活,而逃去富裕一些的国家,这样自己的小日子就能够过得更好一些,可以过上更幸福的生活,大唐这个时代,当然也不会例外了。

    只是,对于一国朝廷来说,一般情况下,都是会极力阻止老百姓逃去邻国的,因为老百姓也是非常重要的资源,是一国人力的象征,若是老百姓大规模的逃亡,这个国家的人力就会被极大的削弱,对于统治阶级来说不是好事儿,可若是在老百姓不逃去他国就被饿死的情况下,朝廷有时候也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毕竟,在粮食不足的情况下,强行留住饥饿的老百姓也是一种很大的风险,饿的没有饭吃的老百姓万一集体造反,所能造成的破坏和损失,比损失这些人力还要严重的多,所以,为了避免饿极了的老百姓做出造反的可怕举动,严重缺粮和朝廷也会放任老百姓离开自己的领地,让他们前往别国谋生,这样比较的人性化,也能够更好的降低风险。

    当然,若是老百姓并非没有饭吃,而是纯粹为了获得更优质更富裕的生活而前往别国的话,各国朝廷一般都会进行阻止,会觉得这样不但让自己国家损失一定的人力资源,同时,也会极大的降低本国的形象,会让别国觉得这是一个贫穷落后的邦国,从而在心底里鄙视这个帝国。

    一般情况下,也只有像大唐帝国这样的超级大国才会特别在意自己的面子,还有一些有着几百年,甚至几千年辉煌文明的大国,比如波斯帝国,也很是要面子,一般是不会允许本国百姓随意跑去富裕之国的,哪怕饿着肚子也不行,这是关系到本国朝廷面子的大事儿,也是强大帝国形象的需要。

    而东女国毕竟只是一个小国而已,土地面积很小,人口也不是很多,属于力量颇为孱弱的小国,这样的弹丸之国是没有多少自信的,自豪感也会比较缺乏,为了维持自己统治,就不能在乎太多了。

    “放心吧!你的家乡一定会变得富裕的,与大唐一样的富裕,这个要不了几年就能实现,哈哈哈!”

    李安非常高兴的说道。

    “为什么啊!贵人难道会算命?”

    东女国猎户好奇的说道。

    “东女国很快就是我们大唐的东女州了,能不富裕吗?”

    县令兴奋的开口抢答道,说完似乎觉得自己嘴快了,连忙闭嘴不言,还好李安并没有怪罪,这让县令如释重负。

    李安轻轻点头,肯定了县令的说法,不过,这却让猎户的表情很是不爽,似乎还有一丝愤怒。

    “怎么,你不高兴吗?”

    李安淡然一笑,开口问道。

    猎户自然明白好汉不吃眼前亏这个道理,愤怒的脸色持续了片刻之后便恢复了正常,然后义正言辞的说道:“我虽在大唐谋生,可我毕竟是东女国人,母国被灭,子民又岂会高兴。”

    说完一脸的不高兴。

    “小子,可不能乱说话,什么被灭,是你们东女王主动要求并入大唐的,可不是我们大唐要灭你们东女国,你可不能随便乱说,小心……”

    县令情绪一激动,马上又插嘴了。

    “不知者不为过,一个猎户都能如此爱国,看来东女国也不可小觑啊!这都是曳夫治理有方,哈哈哈!”

    李安非常得意的说道。

    “女王主动要求并入大唐,这个怎么可能,天底下就没有这样的事情?”

    猎户显然是不太相信,换任何一个人都不太容易相信这是真的,当初县令听说这个事情的时候,不也是惊诧的说不出话来么,猎户怀着一颗爱国之心,自然就更加不愿意去相信这个事情了,而且,这个事情在大唐这个时代,确实是不太容易发生的,一般情况下,是不会出现这种事情的。

    “小郎君,这个事情是真的,绝对假不了,你们东女国去年发生了特大旱灾,老百姓都吃不饱饭,你们的女王为了让治下的老百姓都过上好日子,这才想到并入大唐,只要并入大唐,大唐朝廷是不会不管你们的,大唐的大量粮食也会源源不断的运到东女州,你们就再也不用担心挨饿了。”

    李安非常真诚的说道。

第一千三百九十九章

    李安并没有说出赵曳夫是为了自己才决定取消国号的,虽然这也是其中一个原因,不过,这个与普通东女国百姓没啥关系,说出来没有什么意义,反而会给东女国的子民一个不好的印象,甚至会引起对方的敌视,而说出赵曳夫爱民如子,为了解决百姓的吃饭问题才决定取消国号,并入大唐帝国的,这就比较容易让老百姓理解了,甚至会觉得很感动。

    试问天底下有几个帝国的统治者,会为了让治下的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而选择取消国号,并入富裕的帝国,恐怕大多数都是极不情愿的,大部分国王都会觉得自己过上富足的好日子才是最重要的,至于老百姓饿死一大片,那也没啥大不了的,饿死一片还有一片,老百姓何其多,饿死一半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女王真的是为了让我们吃饱饭而选择退位?这……”

    猎户一脸的激动,显然是没有料到,他们的女王,居然会为了让他们过上富足的好日子,而选择取消自己的国号,这份心意确实挺让人感动的,这份牺牲有多大,他们心里同样非常的清楚,这怎能不让他们感激涕零。

    “小郎君放心,我会好好待你们女王的,不会让她受一丁点的委屈。”

    李安淡淡的说道。

    猎户情绪有些不太稳定,不过,他显然是相信了李安所说的话,首先,李安的态度充满了真诚,一点也不像撒谎的样子,其次,他也知道东女国境内因为旱灾而导致的危机有多么的严重,他们的女王一直都是关爱子民的,为了子民能吃饱饭,真的任何事情都能做得出来,忍痛取消国号也完全不是没有可能,一想到国王为了自己居然如此委屈自己,猎户的情绪就难以自控。

    李安不忍心打扰猎户悲伤,迈步继续沿着街道闲逛,看到了多种多样的禽畜和野味,有好多野味连李安都没有见过,不知道是一种什么野生动物。

    其实,吃野生动物是有很大风险的,尤其是很多长得很奇怪的野生动物,更是很有可能携带大量的致病菌,搞不好会引发瘟疫,古代的很多瘟疫,或许就与吃野生动物有关,但古代物资比较匮乏,很多时候,没有充足食物的老百姓只能选择食用野生动物,甚至有些长得很奇怪的动物都下得去口,在饥饿的时候,先填饱肚子才是真的,哪里有闲工夫去考虑是否会携带瘟疫,而且,古代也没有这方面的认知,只要发生瘟疫,都认为是瘟神搞的鬼,甚至还有说君主失德导致的,从来就不会往病毒这方面去想,当时的医学水平也没有发展到这个程度,没有这个概念,所以,自然不会阻止人们去吃野生动物了。

    “想不到咱们汶川县,这物产还是蛮丰富的,居然有这么多野味,野果也不少哇!有好多本官都没有见过啊!”

    李安看着街道上大量贩卖的野味,高兴的说道。

    县令笑着回答道:“李侍郎说的是,咱们汶川县是山区,虽然挺穷的,但山里的猎物和野果那却真的是不少,这些还都是常见的,还有一些不常见的呢?每年上贡朝廷的,有一多半都是珍惜猎物的毛皮和野果。”

    大唐的地方贡品,自然都是各个地方的土特产了,这些土特产之中最优最好的部分,都会特意留着,等到快过年的时候送入京城做贡品,次一点的才会留着自己用,这种方式也是非常合理的,一个地区有什么好的特产就上贡什么,这样无疑是最合理的办法了。

    在这条街道上转了一圈,李安至少遇到了十多名东女国的猎户,一个小小的贫穷汶川县就吸引了这么多的东女国猎户,由此也能看出东女国境内的旱灾和缺粮达到了多么严重的地步,交通的极大限制,关税的存在,让大唐富余的粮食很难大规模进入东女国境内,从而导致了这个严重后果的产生,也造成了东女国大量百姓涌入大唐。

    能在汶川县的街道上看到这么多的东女国猎户,这让李安觉得自己没有白来一趟,这一趟的最终目标本身就是要进入东女国,协助有关人员稳定那里的局势,顺便探查一下道路,看看何处的地形条件适合修建铁路,只要铁路修成,东女国这里想不富裕都难。

    在汶川县城内转了一圈,走了两条街道,这让李安颇为满意,东女国的危机也只有大唐能够解决,而自己是大唐最厉害的人物,只要自己出手,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难题,修路,首先就是要修路,若要让新归附的东女州长治久安,老百姓能够安安分分的做大唐的老百姓,首先要做的就是修路,只有把道路修通了,富裕的生活才能真正到来,要想富先修路,这可不是一句空话,富裕的前提条件就是要修路。

    回去之后,李安略微歇息片刻,便带着麾下的人马离开了汶川县城,坐上船继续出发,八十里外就是焚烧森林的地点,那里的情况到底如何,充满瘴气的森林焚烧的怎么样了,这个李安都要去实地查看,必要的情况下,还要给予一定的指导,指导修路大军按照自己的意思去修建。

    作为汶川县几位最高领导,县令,主簿,县尉,还有众多衙役都亲自送把李安送到了船上,直到船队出发了好一段路,他们才返回县城。

    李安是大官,这些地方官自然要极力讨好才是,不把李安给伺候好了,他们怎么能安心,看着李安完好无损的离开汶川县城,他们的内心才真正的放松下来。

    “走了,总算是走了。”

    汶川县县令一脸的如释重负。

    “县尊,你不是还要让李侍郎多住几天吗?”

    县尉说道。

    “你傻啊!听不出哪是客气话,吃我的喝我的……”

    县令没好气的瞪了县尉一眼,招待李安一天,县尉着实亏大发了,不但将自己珍藏已久的好酒好菜都拿出来了,还把自己刚刚纳的小妾也送出去了,这可是自己还没来得及宠爱的小妾啊!这损失老大了。

    不过,与县令的感受不同,县尉得到的全都是好处,首先,招待李安的是县令,他只是在旁边陪着,也顺便吃了不少好东西,算是占了便宜了,另外,李安的突然到来,给他解决了几个大麻烦。

    首先,赵家村的迁坟事情是个老大难,把他愁的都睡不着觉,而李安一来就帮他把事情给搞定了,算是帮他的大忙了,其次,茂州过来的录事参军找点茬就打他的板子,而且,还让他无从反驳,正愁苦不堪的时候,李安的到来帮他解决了这个老大难的问题,直接就把不学无术,只会耍嘴皮子的录事参军给吓跑了。

    所以,县尉对李安只有感激,是真心希望李安能够多住一些日子的,这与县令的心情完全不同。

    “走了,回去睡觉,这提心吊胆的日子,总算是结束了。”

    县令大喝一声,策马就奔向县衙。

    这些日子被茂州的录事参军给折腾的够惨了,虽然没打他这个县令的板子,但言语上的讥讽一点都不少,这让他颇为不爽,而随后李安的到来,也同样让他精神紧张,生怕自己哪儿做的不好丢了乌纱帽,所以说,这些日子以来,县令过的是提心吊胆的日子,时时刻刻都处在紧张和焦虑不安之中。

    此时将李安送走,他终于可以好好的放松一下了,至少也要泡个澡好好的睡一觉,缓解一下自己压抑了很久的精神。

    此刻,在后衙县令的住处,一名年轻貌美的小娘子正在梳妆打扮,这名小娘子脸颊绯红,嘴角带着一丝甜甜的笑意,看上去似乎非常的幸福。

    这都大中午了,她才刚刚起身,早上的时候,因为身子太乏了,所以,她一直没有起身,即便此时此刻,她的身子依旧有些乏力,而造成这一切的就是李安,他把小娘子折腾了一夜,让小娘子大早上的下不了床,到了中午还是浑身疲乏,不过,也同样让小娘子得到了全身心的放松,享受到了一个女子应该享受的快乐,让小娘子体味到了什么叫甜蜜感,什么叫情不自禁。

    “今日为何打扮的如此俊俏,是知道本县心情好吗?哈哈哈!”

    县令心情骤然放松,看到面容靓丽的小妾,非常兴奋的说道,他本来想好好睡一觉的,可既然有美人在侧,自己一个人睡,当然不如与美人一起睡了,这种事情都憋了好多天了,也该好好发泄一番了,要不然会憋出病来的。

    小娘子就是县令的小妾,但她并不喜欢眼前这位肥的像猪一样的县令,她的心早就跑到李安那里去了,猛然见到有人进来,还以为是李安回来了,表情自然是饱含春色了,这让县令不禁怦然心动,却肯定想不到他这小妾心里想着的却是别人。

    而县令的小妾发现进门来的居然是又肥又丑的县令,断水口就有一种倒胃口的感觉,表情一下子就僵住了,而县令似乎也意识到了什么,表情同样颇为难看。

    “怎么了,见到本县心里不高兴吗?”

    县令开口质问,显得有些不高兴。

    “奴婢不敢。”

    小娘子低着头说道。

    县令嘴角一抹冷笑,开口问道:“你昨夜伺候的是朝廷的大官,他看上你了,要纳你做妾,你愿意随他而去吗?”

    小娘子一听,表情略为一喜,开口道:“奴婢全凭县尊做主。”

    “那好,本县就说你不愿意,这样你就能一直陪着本县了,哈哈哈!”

    县令笑着说道。

    小娘子一听,脑子想都不想,连忙急道:“县尊,我愿意,我愿意的。”

    她这是真傻,县令为了自己的官位,都能将她送入大官的卧榻之侧,可见讨好大官的心思有多么的强烈,又怎么会为了自己的享受而失去这么好的讨好机会呢?这样的家伙只要李安真的提出要求,他李安就会把小娘子送给李安,又怎么会征求这个小年子的意见呢?这不过是试探罢了。

    “你愿意,你就这么急着要离开本县,贱婢。”

    县令憋屈了这么久,总是要发泄一下才行的,此刻见新纳的小妾居然只是一夜就把心给了李安,心里怎能不扭曲,反手就是一巴掌,把小妾打的转了好几圈,并摔倒在地面上。

    “小贱婢,小贱婢……”

    县令委屈坏了,拉起小妾就往卧榻上摔,然后肥胖的身躯压了上去。

    这货打人的力气很大很猛,而关键的时候却只有一个哈欠的时间,几乎刚开始就结束了,然后心满意足的睡下了。

    李安此刻正站在船头看风景,汶水的宽度刚刚好,既能走的下中小型的船舶,同时因为距离岸边不是很远,所以,能够清晰的看到两岸的景色。

    初春的微风吹拂在李安的脸颊上,让李安颇为舒心,而两岸的盈盈绿草,更是滋润了李安的眼睛,这种青绿的颜色是最让舒心的,这是一种年轻充满朝气的颜色,还有一丝生命的气息。

    随着大唐的富裕和稳定,在汶水之上,来往的商船还是不少的,而很多商船运输的都是诸如粮食之类的大宗商品,这些大宗商品对于运输费用颇为敏感,而在所有的运输方式之中,水运的运费是最低的,也是最为方便的,只要有可靠的船工,没有什么太大的意外,都能将物品运输到需要的地方,而走陆路运输的话,车辆的运输能力远不如船只,运费自然也要贵一些的,蜀中的地理条件就是多山,道路有多难走,也只有当地人心里非常清楚,而水系就要好得多了,只要不是落差很大的地段,都是能够走船的。

    “两岸鸟叫啼不住,大船已过万重山。”

    李安心情大好,随口改起了诗词。

    这是历史上李太白在南方写的诗词,是他的亲身经历,也是一首后世人人都会背的好诗词,李安此刻拿来稍微改动一下也没有什么不行的。

第一千四百章

    李安的随行人员没有几个有文化的,就算是专业人才,也都是自己培养的大老粗,对修路的学问或许有两下子,可对于诗词歌赋的水平,与那些龙武军的将校没有任何区别,都是一窍不通的水准,如此,李安做诗好不好,他们也听不出来,只要觉得好听,便会觉得是一首好诗。

    “京城总有人说,蜀中是不毛之地,可来了之后才发现,这不毛之地的景色倒也是不错啊!这山这水比京城还好呢?”

    陈龙不会做诗,开口夸赞美景。

    李安笑道:“这里还不算什么,等到了东女国,那里才是真的美呢?尤其是那里的碉楼是最美的。”

    说完一脸的陶醉。

    “碉楼是最美的?东女国这么穷的地方,能有多美的碉楼,难道比京城的高楼还要奢华?”

    陈龙开口问道。

    “碉楼之美不在于楼,而在于楼里的小娘子,只要你能爬的上去,至少这一夜小娘子就归你所有了,你说美还是不美。”

    李安嘴角陶醉的说道。

    陈龙一听,眼睛都亮了,忙道:“真的假的,天底下还有这样的好事儿,这可真是天大的好事啊!”

    其余众人听了也都蠢蠢欲动,表情都颇为兴奋。

    李安开口说道:“怎么,你父亲没跟你说过吗?他虽然年纪大一些,可爬碉楼的时候可一点也不输年轻人啊!”

    “哈哈哈……”

    众护卫听了,全都大笑了起来,所有人此刻都颇为兴奋,都想去东女国爬爬碉楼啥的,那一定非常的舒爽,回想起来能让人兴奋一辈子。

    “都放心好了,最多还有半个月就能抵达东女国,到时候你们可以轮流休假,一晚上想爬几个碉楼就爬几个,只要你们有那个本事就行。”

    李安开口说道,算是给将士们吃了一颗定心丸,让他们相信自己都有机会去爬碉楼,至于有没有姑娘看上他们,那就是他们自己的造化了,这个李安是真的帮不上什么忙。

    刚才只是告诉这些护卫,爬上碉楼就能与东女国的小娘共度**,其实,哪里有这么容易的事情,只是爬上去还不行,还必须要让小娘子喜欢才行,若是长得很丑的话,那就不会有啥机会了,只有长相俊美的小郎君才有更多的机会。

    就比如李安这种长相的美男子,只要能爬上碉楼,基本上就不会有什么问题了,不会有小娘子拒绝李安的,而龙武军的士兵,大部分都是长得颇为不错的小郎君,年纪大的很少,所以,只要能爬上去,**成的几率都会获得小娘子的青睐,大部分人的问题都是不大的。

    只不过,如此一来的话,东女国境内的本地男子要不高兴了,这些原本都应该是他们的资源,一下子就被大唐儿郎占据了好些,他们的幸福日子就要大打折扣了。

    船队南下一直处于顺流的状态,所以,船只行进的速度还是很快的,这比在陆地上行进要快得多,舒适度也大大增加,不知不觉就行进了三十多里。

    此时,天色还没有变暗,但距离变暗也差不了多少了,而在天色变暗之后,船队的行进速度就要大大降低了,毕竟,夜间光线不是太充足,船只行进太快的话,很容易发生危险,万一造成船只倾覆,那就是很大的灾难了。

    “李侍郎,快看,远处的天空似乎有烟火。”

    陈龙指着几十里外的天空,开口说道。

    李安动了动鼻子,开口说道:“何止有烟火,你就没闻到空气中有一丝烟火气么?而且这烟味是越来越大,了刚才还是若有若无,此刻已经很明显能感受到了。”

    刚才李安闭目养神的时候,就时不时的闻到一股烟火味,当时还以为是船上后厨在做饭,此刻才猛然意识到,原来是远处燃烧森林飘散过来的烟味。

    这个正在燃烧的森林,自然就是瘴气盛行的那片森林了,这片森林的瘴气实在太过于严重,导致筑路行动不得不暂时停下,为了不影响这一段铁路的修筑,也为了方便日后对这条铁路进行必要的维护,朝廷最终下令,将这一片碍事的原始森林全部焚掉,这样就可以一劳永逸的解决问题了。

    虽然如此做法对森林资源是一种莫大的浪费,可大唐朝廷根本就不会在乎这么一星半点的损失,大唐有的是森林,也从来就不缺木材,将充满瘴气的原始森林焚掉,也没啥大不了的。

    此时此刻,李安看到远处天空漂浮的黑烟,那就是正在燃烧的原始森林,也是之前充满瘴气,导致大唐筑路人马死亡几十人的森林,只要这片充满瘴气的森林被烧掉,筑路大军便不会再发生短时间内死亡大量工匠的事情了,修筑铁路的事情也就能顺利的进行下去了。

    所以,李安对于朝廷下令焚烧森林是举双手赞成的,只不过,焚烧原始森林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是随便点火烧掉就完事了,万一大火不仅烧掉眼前的这片森林,连带着把整个蜀中都给烧掉了,那损失就不是放火的这些家伙能够承担的了,朝廷下令烧掉的只是铁路沿线的瘴气森林,范围最多也就是铁路两侧三五里的范围,烧到十几里也没啥不行的,但肯定不能烧太多,不能把太多的森林全部烧毁,烧毁太多森林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这会影响太多人的生计,也会损伤大唐太多的资源,所以,必须要严格控制,在焚烧森林的时候,要按计划放火,还要提前做好防火隔离带,以避免大火烧起来之后没法控制,那样就真的是大事故了,所以这个放火也是挺难的,既要把需要的地方给烧掉,同时还不能烧掉不该烧的地方,错一点都是不行的,这并不是一个好差事,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是啊!好像还真有烟味,我刚才也闻到了,只是没有在意罢了,看来他们已经开始烧了,这大火不小啊!”

    陈龙开口说道。

    “何止不小,是太大了,隔着这么远都能看到烟雾,从烟雾的情况看,正在焚烧的不止一处,他们为了加快进度,这是在分段焚烧啊!这样挺危险的,他们太大胆了。”

    李安担忧的说道。

    “不就是放把火吗?有什么危险的,一把火都烧了才好。”

    陈龙开口说道。

    李安摇头道:“你懂什么,这要是控制不好,一把火把整个蜀中都烧了,那怎么得了,这些人的脑袋都加在一起,那也不够砍的。”

    这话有些危言耸听了,就算再怎么烧,也是不太可能把整个蜀中都给烧掉的,蜀中树木茂盛不假,可也不是所有地方都有森林的,遇到河流和没树的地方,大火就会被阻挡,但就算是烧掉一个州县,那也是损失惨重,放火的人也是要倒大霉的。

    从茂州的地形情况来看,一旦焚烧森林的区域控制不好,就有可能要连累周边的好几个县城,至少有几百个村落要遭殃,损失的就不仅仅是原始森林了,连带着老百姓的房屋和储存的大量粮食等物资都要损失掉,地里的庄稼也要完蛋,这个损失一旦形成,放火的人就要倒大霉。

    就算按照正常的放火区域,周边就要有十几个村落要迁移,至少有几百个家庭的生计要失去着落,而几百个家庭也还算比较容易安置,可若是大火失去控制,影响了几万个家庭的生计,那可就是天大的事情了,所以,放火必须要慎重,一定要很好的控制范围才行。

    “一把火烧掉整个蜀中,哈哈哈!没有这么严重吧!”

    陈龙笑着说道。

    一把火自然不会有那么大的威力,不过,陈龙这小子,显然还不太清楚大火的威力,不太明白大火一旦失控会有多么的恐怖。

    快要临近黄昏了,李安让船队加快一点速度,毕竟,等真正天黑了之后,船队速度就要下降了,而李安的目的也很明确,那就是一夜过后,第二日一早必须要抵达放火的位置,他要亲自去那里看看,看看大火烧成什么样了,还有就是感染瘴气的筑路工匠恢复的如何了,筑路现场还缺乏什么物资,有什么需要帮忙的。

    船队顺流而下本身就有一个不慢的速度,而在船工用力划船之后,这个速度就更快了,站在甲板上都能感受到一丝拉风的感觉。

    “李侍郎放心,夜里的速度也慢不了多少,明日天亮之前,肯定能到起火的地方。”

    负责驾船的船工头目走过来,开口说道。

    得到船工的保证,李安显得放心了许多,只要明日天亮的时候能够准时抵达起火的位置,那就没有问题了。

    “前方正在浮过来的是什么东西,好大的一片啊!”

    李安看到远处河面正有一大片东西在逆流而上,看上去比一般的船只要矮很多,但特别的宽大,很想是超级竹筏,可汶水并不宽阔,怎么会有超级竹筏这种东西呢?这让李安觉得很是奇怪。

    “不会是竹筏吧!”

    陈龙也看到了。

    驾船的头目摇头道:“不可能是竹筏,老汉在这条汶水上走了几十年了,还从未见过这么大的竹筏呢?这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虽然光线已经有些暗淡了,可李安有望远镜,拿起来一看,顿时明白了,原来是超大型的木筏,不过,这可不是专门用来载客的木筏,而是运输木材专用的一种方法,一群人站在木头上,用力的撑竹竿,让这些木头能够逆流而上。

    这种情况还是很少见的,一般运输就地砍伐的木材,都是让木材顺流而下的,这样可以省掉很多力气,像这种逆流而上运输木材的是不常见的,看来是运输的目的地在上游,这才让一群人辛辛苦苦的将木材往上游运输。

    “是一群人,正在将几百根木材往上游运呢?都是很粗大的上好木材,多半是运往京城的,要不然也不该往上游走。”

    李安开口说道。

    “李侍郎,这该不会是放火那里的木材吧!把好的木材先砍了放到河边,然后,把没有太大用处的杂树全给烧掉,这样倒也是不错啊!不会浪费太多的资源。”

    陈龙开口说道。

    李安点头道:“你说的对,这个可能性很大,原始树林之中最不缺的就是高大的木材,几百年的高大木材是可遇而不可求的,若是真的一把火烧掉,那就太可惜了,先将这些超大和名贵的树木砍伐留用,然后把剩余的都烧掉,这才是最靠谱的办法,若果真如此,本官必须要为这些人请功,哈哈哈!”

    对面的木材是逆流而上的,而李安的船队是顺流而下的,属于相向而行,所以,距离是越来越近,很快就靠的很近了,而李安必然是要询问到底怎么回事的,就算为此耽搁一些时间,那也是值得的。

    “船队缓慢行进,问问是怎么回事?”

    李安开口下达了命令,让船队缓缓加速,然后停下询问对面的情况。

    当船队缓缓减速并最终停下的时候,对面的木筏也正好抵达船队的跟前,这是一个木筏队伍,一共十余个木筏,每一个都有十几个巨大的树干组成,不论是宽度还是长度都比一般的船只要大一些,而每一个大木筏上面都足有二十名手持竹竿的士兵,他们的任务就是将这些木材运输到上游,然后走陆路运输到松州,最后通过铁路系统运输到京城之中。

    这些木材都是修铁路的部分临时上贡的物品,也正如李安所料,这些木材确实都是正在焚烧的森林里的木材,在放火之前,负责放火的官员,觉得万一啥也不做就把这片森林焚毁,会给自己带来麻烦,所以,在街道命令之后,便将早一步侦查好的好树大树都给砍伐了,然后才去放火。

    而为了砍伐这些巨大的树木,相关官员雇佣了附近大量的老百姓,但并没有给工钱,只是管饭罢了。

第一千四百零一章

    负责修路的官员为何要雇佣附近的老百姓,自然是因为只有这附近的百姓,才足够熟悉丛林之中的情况下,让他们去砍伐安全性跟高一些,这些人长期生活在这个地方,不容易感染瘴气,也不容易被其它的虫蚁鼠蛇攻击,若是派北方的修路工匠进去,搞不好再死一批,那他们的罪过就更大了。

    而随着朝廷一道道指令的下达,筑路大军之中的蜀中本地人数量已经变得越来越多,总数已经超过了从北方过来的技术工匠,成为了修路的主力军,当然,这些人都是临时征发的居多,技术水平自然不如这些从北方过来的工匠,而在遇到春耕和秋收的时候,他们是需要临时离开主力大军,去折腾自己土地的,要不然来年就没有吃的了。

    “李侍郎,这片森林不简单啊!这些都是名贵的红木,而且全都在三百年以上,还有千年以上的大树呢?这么一大片,若是拿到京城的市场上,能卖不少钱呢?”

    陈龙开口说道。

    京城的市场上,也会有很多各种各样的木材,也都是从原始森林之中砍伐运过去的,那价格不是一般的高,尤其是几百年的名贵大树,那更是贵的不得了,有时候有钱都不一定能买得到,这种红木也是很多贵族争相争夺的好东西。

    对于这片森林之中,居然有如此多名贵的木材,李安早就已经预料到了,毕竟,这里是一块好大的原始森林,而原始森林由于不是被人经常打扰,里面有大量名贵的树木也是最正常不过的事情了,拥有百年千年的树木,更是没啥稀奇的,存在如此多的名贵树木完全在合理的范围之内。

    随便烧掉一片原始森林,就挑出如此多的名贵木材,由此可见,全大唐有多少名贵的木材,而其余的资源又有多少呢?只怕定然是一个天文数字。

    询问完有关木材的事情之后,李安又问了一些关于修路和焚烧森林的事情,不过,这些都是干活的小角色,知道的也并不多,并不能问出什么太有价值的信息,如此,也就只有明日自己亲自过去看一看了。

    耽误大约一刻的时间之后,李安的船队继续出发顺流而下,而负责押运的士兵和雇佣的民夫则继续逆流而上,他们会在天黑之后,靠岸休息,毕竟,逆流而上所需要耗费的体力较大,必须要及时的休息,这样第二天才会有力气继续撑船,若不能及时休息,等到了第二天的时候,撑船大概就没有力气了。

    越靠近焚烧的区域,空气中的烟味就越大,而烟味自然不是一种好闻的味道,这让李安颇为难受,就连眼睛都很是不舒服,时不时的总要闭目养神一会儿,以恢复眼睛的疲劳。

    天黑之后,远处天空的烟气几乎都看不见了,但远处的光线却变得明亮起来,这种明亮非常的显眼,一看就是大规模的焚烧引起的,可见焚烧还挺剧烈的,隔着几十里都能看到那非常明亮的光线。

    夜间看得到光线,但却完全感受不到焚烧产生的热量,看不见飘散的烟雾,但却闻得到越来越浓郁的烟味,这是因为虽然看得见大火,但大火离船队很远,而虽然看不见也烟雾,但烟雾就在身边。

    欣赏一段时间的烟火之后,李安就返回船舱歇息了,外面的烟雾太烦人了,而船舱里的烟味要好得多,进行一番处理之后,烟雾的味道马上就消散了。

    这个处理的方法并不困难,就是非常简单的将船舱的窗户关闭,然后用喷壶在室内喷上干净的清水,这些干净的水雾在遇到烟雾的时候,就会将烟雾给控制住,最终让烟雾不能在空气中乱飘,从而起到消除烟雾的作用,李安曾经试验过很多次,效果非常的不错,而喷壶自然也是李安发明的新物件,在京城已经收到了很多人的追捧,是养花这之人的最爱,比起用水壶给花草浇水,用喷壶的效果更胜一筹,喷壶可以用更少的水将花儿的叶子清洗干净,让盆花显得更加的娇艳。

    其实,喷壶的原理非常的简单,可为什么古代就没有人能够发明出来呢?不是古代人太笨,是因为他们想不到这么巧妙的东西,或者说没有这方面的动力,用浇水壶就够了,似乎没有必要发明这种可以喷雾的喷壶。

    有了喷壶,顺利的去除了船舱内的烟味,这让李安颇为舒坦,鼻子和肺难受的感觉再也没有了,终于能够舒舒服服的睡一觉了。

    其余的将士们就没有这么好的运气了,他们只能闻着烟味休息了,这也是对他们的锻炼,谁让这个时候的风向这么不给力,居然正好把烟雾吹到了船队所在的方向,若是往别的方向吹,就不会闻到烟味了,这就是运气不好,居然被烟雾给盯上了。

    朝廷给的修路工期是比较紧张的,就算因为瘴气的事情,将期限延长了三个月,可工期依旧非常的紧张,所以,负责修路的官员不敢有丝毫的怠慢,即便是夜间也有官员值班,亲自督促众人监督焚烧的森林,同时,还有很多工匠在准备修路的半成品,以满足随时追赶进度的需要。

    总之,焚烧森林的这一块区域,不分白天黑夜都在忙碌,所有人都在紧张的忙碌之中,没有人敢耽误朝廷非常重视的铁路建设。

    焚烧森林是有很大风险的,一个搞不好就有可能导致可怕的山火蔓延,而为了修路的进度,又不能慢慢烧,必须多个地点一起放火,在放火的同时还要防备大火烧到不该烧的地方,这份压力可想而知。

    为了确保安全,修路的官员把茂州和周边的驻军都调集过来了,更组织了大量的人力在火场周围做了可靠的隔离带,所有人都在严防死守,预防大火烧到不该烧的地方,这是他们的责任,是他们必须要做好的。

    大火是非常无情的,一旦控制不好,所能引起的后果将非常的严重,这不是普通的官员能够承担的,所以,他们必然是要非常的上心,隔离带放火的水全都准备的很充足,在焚烧区域上,也划分的很合理,在靠近河流不远的区域,就直接以河流为界了,一般大火焚烧遇到有一定宽度河流的时候,是会被阻断的,大河可以很好的阻止大火的持续蔓延。

    在树木特别茂密的区域,则选择提前砍伐树木,将大树名贵的树木全都一扫而空,这些大树被砍伐运到河边,直接泡在水里,这样这些大树的树干就不会成为火源了,凡是几百年以上的大树,基本上全部都被砍伐掉了,如此,安全性就会增加不少。

    这些官干得不错,大火焚烧已经有好几日了,但不该烧的位置适中没有被烧,大火也并没有出现持续蔓延的情况,这个非常的好。

    一大早天还没亮的时候,李安的船队就抵达了大火燃烧的位置,并停船靠岸。

    这里由于刚刚被燃烧过,所以,空气中全都是灰烬和烟雾的味道,很是难闻,为了对抗这种难闻的味道,李安自制了口罩,并放在水里面浸泡,虽然戴着不是很舒服,有一种憋气的感觉,但总比闻着烟味和焦糊味要强。

    此处该烧的森林已经全部烧完了,而远处还有不少需要焚烧的森林,此刻仍在努力的焚烧之中,有几万人忙着在附近监控,并持续加宽隔离带,防止大火烧到远处的农田。

    李安这么大的官儿来了,负责修路和焚烧森林的官员,自然要过来拜见一下的,大部分都来了,还有一些在一线忙碌,并不知道李安的到来,所以没有过来,李安也不会怪罪。

    “这儿人不少啊!一眼望去足有好几万人,别处肯定还有,十万人肯定不止。”

    在停船的时候,陈龙看着远处密密麻麻的帐篷和人群,开口说道。

    李安也看到了,人确实不少,这一块区域就有上万人,有士兵,有官员,也有工匠,甚至还能看到不少妇人和半大的孩子,各种物资也是堆积如山。

    要说大唐的铁路为啥能修的这么快,在技术落后的当下,能修建的如此神速,这完全都是征发大量老百姓才有的结果,若是没有这些庞大数量的老百姓,铁路真的是要修到猴年马月了。

    十个人干活自然比一个人要快得多,十万人修路的进度肯定远远超过一万人,虽然没有整整十倍速度这么夸张,但增加的速度绝对非常的可观,所以,为了尽快把道路修通,最好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大力的征发劳动力,能征发多少就征发多少,只要条件允许就尽可能的多征发。

    反正李安觉得,附近州县的老百姓,差不多都被征发过来了,甚至方圆百里之外的人也被征发了,只要这一块要修路,附近的百姓都要服劳役,这是大唐的律法,所有人都要遵守,所有人都不能例外。

    当然,铁路沿途的百姓只会被征发到最靠近铁路的这一段,不会征发到远处的一段,就比如经过汶川的时候,李安就发现汶川的老百姓并没有被征发过来,这并不是因为汶川距离此处有近百里的距离,而是因为汶川哪里也是铁路要经过的区域,而且,前期的筑路物资已经开始往那里运输了,拆迁工作也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之中,只要一切准备就绪,汶川那里也会开始进行修路建设,所以,那里的人力自然不能随便往别处调动,不但如此,日后,周边的霸州县的人力,都会往汶川调动,从而增加那里的筑路人力。

    就是因为修路的技术有限,所以,必须要分段进行修筑,十几个地点同时进行建设,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避免窝工,保障修筑铁路能够更快的进行下去,这是李安提出的思路,也是大家伙儿的共同意见,唯有如此才能更快的完成修路的任务。

    如此庞大的人口聚集在一起,每天的吃喝拉撒都是一个很大的麻烦,人口越集聚就越容易发生瘟疫,尤其是粪便处理不好的话,发生瘟疫的几率将会极大的增加,吃饭的卫生当然也同样重要,碗筷若是刷洗不干净,也是很容易传播病毒的,这些都是非常关键的。

    之前那么多的工匠被瘴气侵袭,除了森林里疟疾病毒较多之外,还有一个很很重要的原因,那便是卫生工作做的不够好,工匠吃饭的时候是否认真洗手了,碗筷真的清洗干净了吗?若是工匠认真洗手,碗筷也都清洗干净,食物也没啥问题,那就不应该发生这么多人中瘴气的情况,这一次焚烧森林,确实能够起到减少瘴气的目的,但同时卫生方面也要重视,否则,就算森林被烧掉也会发生瘟疫。

    “这儿人不少哇!一共有多少人?”

    李安开口问道。

    一名官员马上回答道:“回李侍郎,此处大约有两万一千人,偶尔略有增减,所以,具体的数字并不确定,会有一定的变动。”

    这个也不能怪他,为了早日把道路修通,方圆百里之内,还会有一些被征发的劳力抵达,而正在干活的人,也会出现中瘴气而死亡和病重的,所以,时时刻刻都会有一定的增减,具体数字确实不太好确定,也没法进行确定,但两万一千人的大概数量不会有错的,这就足够了。

    “两万一千人,不少了,真的不少了,这两万多人负责的路段有多长,这一块区域有几支队伍?”

    李安开口继续问道。

    一名官员开口回答道:“回李侍郎,这一小段在二十里,前边还有两处也都在二十里左右,三处合计六十里,每一处的人数都差不多,都在两万人左右。”

    李安闻言,点了点头,两万人负责二十里,平均一千人负责一里路,按照一里路五百米计算,平均两个人负责一米的路段,一个人才半米的任务。

第一千四百零二章

    一个人负责半米的路段,这个人力密度已经算是不少了,甚至已经算是非常高了,当然,由于修铁路并不是修乡村的泥土路,需要的工序比较繁琐,还要准备各种材料,难免会有一些窝工,所以,即便一个人只有半米的任务,那也是要连续奋战几个月才能完成的,这会非常的辛苦,而为了这条道路的尽快修通,就算再辛苦也要坚持下去,这条路对于蜀中极为重要,是必须要不惜余力的去修筑的。

    来了之后才知道,为了修筑这条道路,蜀中的大小官员对整个剑南道的老百姓进行了最大限度的征发,这种征发的强度都赶上战争的时期了,甚至比战争时期的征发还要严格一些,所有能用的资源都用上了,一切都为了修路,只要是能征发的老百姓都征发,街道上的无所事事的市井之徒也被征发,敢有反抗的直接打板子,最后还是要去干活。

    李安当然也是研发了不少修路机器的,不过,大唐需要修路的地方太多了,不可能每一个地方都投入机器的,也没有那么多的机器,有机器的路段,自然可以少用点人力,但在缺乏机器,甚至完全没有机器的路段,那就只能用大量的人力硬干了,堆积的人力越多,修筑的进度就越快,铁路什么时候能够修筑完成,取决于朝廷征发的人力资源的多寡。

    在朝廷如此重视的当下,各州县的大小官员,自然全都非常重视修路,全都在不惜余力的征发人力,只要能征发的都不会放过,以求早日将道路修建完成,甚至,部分大军都被调动了,他们偶尔也干活,但更多的是担任警戒和维护秩序的责任,防止修路的地方出现乱子,防止有人盗窃修路物资。

    “听说这里瘴气挺严重的,都死了几十人了,病重的有多少?安置在什么地方?”

    李安开口问道。

    “病重的足有五百多人,已经全部被隔离在五里之外的山坳里,每天有专人负责照顾。”

    “哦,这个很好,康复了多少?”

    李安继续问道。

    “回李侍郎,康复的已经足有二百人了,足有死亡人数的三四倍,这都是我们的太医署官员准备充足的功劳,要是没有他们,指不定要死多少人呢?”

    官员回答道。

    李安点头道:“不错,瘴气控制的还算不错,带我去看看。”

    “李侍郎,不可,这瘴气是传染的,千万不能靠近啊!”

    官员开口阻止。

    李安摆手道:“没事儿,本官把口鼻都捂住了,是不会被传染的,你们就放心好了,哈哈!”

    瘴气就是疟疾,是通过呼吸传播的,只要捂住口鼻,就不那么容易被传染了,还有一个传播途径,是通过蚊虫叮咬传播的,这种方式倒是挺可怕的,但只要不被蚊虫叮咬就可以了,也并不是什么难事儿,现在天气又不热,身上的衣服都穿的很厚,只有手脸是暴露在外面的,如此,只需要把手脸和脖子保护好,基本上就不会有什么问题了,然后还有就是要注意卫生,吃饭之前一定要洗手,这个习惯非常重要,若是不能够做到,那还是很容易染上疟疾的。

    李安坚持要去染病的地方去看一眼,就要要亲自确定一下,看看这些太医署的官员到底是怎么做的,是否真的做到位了,还有什么地方没有做到位的,只要李安能够提供帮助的,就一定会不惜余力的去提供帮助。

    此处的地形并不平坦,也没有一条像样的好路,但车辆还是能够通行的,只不过这里所有通行的车辆都是运输修路物资的车辆,而人员基本上全部是步行,部分士兵和官员则是骑马而行,骑马就是这里最好的交通工具了。

    李安也不想浪费时间,所以,李安与几位陪同的官员一起骑马去五里外的山坳里看看病重的工匠,这些工匠为了大唐的修路事业也算得上是鞠躬尽瘁了,李安过去慰问一下,那也是应该的,顺便督促郎中好好救治他们,治好了病之后,他们还需要继续修路呢?

    山坳里的植被已经被砍伐的一干二净,就连杂草都被烧的一片叶子都不存在了,除了桶里装的水之外,原有小沟渠别说有水了,就连沟渠本身也已经被完全填埋了,所有能够滋生蚊虫的地方全都处理的干干净净了,看到太医署的人如此尽心尽力,李安非常的满意,看来这些家伙也不是吃素的,大概也明白瘴气的传播与蚊虫有关,要不然也不会做这么多了。

    “不错,不错,环境相对封闭,方圆数里之内都没人,山坳里连风都没有,这个地点选的非常好,你们的工作干得不错。”

    李安开口真心的夸赞道。

    太医署的众人闻言,全都笑得合不拢嘴,能得到李安的肯定,他们的努力就没有白费,内心自然颇为高兴了。

    “现在用来治疗瘴气的,都是些什么药材啊!”

    李安靠近帐篷之前停了下来,看向远处正在晾晒的草药。

    一名医师回答道:“李侍郎,治疗瘴气的药材,都是附近就能采到的几种草药,有青蒿,紫草,生……”

    这名医师说的非常明白,治疗瘴气的中草药都是附近就能采集到的药材,都说一物降一物,在容易产生瘴气的地区,必然也会存在克制瘴气的药材,大自然本来就是相互克制的,从而才能够达到平衡。

    蜀中这里既然有产生瘟疫的条件,那么,肯定也有克制瘟疫的药材,否则,生活在这里的人和动物岂不是要死绝了,而这里既然能够存在这么多的人与动物,就证明这里有克制的草药,附近的动物吃了这些草药就不会被感染,而肉食动物吃了食草动物之后,身体也会产生抗体,人类在山中打猎,自然也同样是获益者,何况人类也会种植,更善于采集草药。

    这些药材,都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而青蒿这味药材更是引起了李安的浓厚兴趣,在李安看来,能够治疗瘴气的最重要草药,怕就是青蒿了。

    青蒿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药材,在治疗瘴气方面的作用是巨大的,这种一年生的草本植物,在后世能够提取出青蒿素,一种非常重要的药材,这种植物整体都可以散发香气,主根单一,垂直,侧根少,茎单生,高度在三十公分到一米五之间,上部多分枝,幼时绿色,有纵纹,下部稍木质化,纤细,无毛。叶两面青绿色或淡绿色,无毛;基生叶与茎下部叶三回栉齿状羽状分裂,有长叶柄,花期叶凋谢;中部叶长圆形、长圆状卵形或椭圆形,花果期六月到九月,差不多是夏秋的季节。

    如此重要的中草药,在大唐的很多地区都有,其中,巴渝之地是最多的,那里的青蒿数量占据了大唐的一多半,茂州这里自然也不少,田间地头总能发现不少正在生长的青蒿。

    此处有瘴气,也有大量的青蒿,这些青蒿正好可以用来治疗因瘴气而引起的疾病,在焚烧森林之前,太医署已经亲自带领几千人在山中采集足量的青蒿,所以,即便附近的青蒿连同森林都被付之一炬,但太医署手里还是掌握着大量的青蒿,此刻,眼前的十几名太医署的医佐正在整理和晾晒这些青蒿,这些青蒿都是非常重要的抗瘴气药物,是绝对不能随意浪费的,任何一分浪费都是可耻的。

    青蒿除了能够治疗瘴气引起的疾病之外,还能治疗很多其余的疾病,比如治疗虚劳盗汗、烦热、口干:青蒿一斤取汁熬膏入人参末、麦冬末各一两熬至可丸丸如梧桐子大.每食后米饮下二十丸。

    还可以治疗赤白痢下:青蒿、艾叶等份.同豆豉捣作饼日干.每用一饼以水一盏半煎服,治疗暑毒热痢:青蒿叶一两甘草一钱.水煎服,治疗虚劳久疟:青蒿捣汁煎过如常酿酒饮。

    可以治疗温病夜热早凉热退无汗热自阴来者:青蒿二钱鳖甲五钱细生地四钱知母二钱丹皮三钱.水五杯煮取二杯日再服,治疗鼻中衄血:青蒿捣汁服之并塞鼻中,治疗酒痔便血:青蒿为末粪前(便血用)冷水、粪后(便血用)水酒调服,治疗蜂螫人:青蒿捣敷之。

    能够治少阳三焦湿遏热郁,气机不畅,胸痞作呕,寒热如疟者:青蒿脑钱半至二钱,淡竹茹三钱,仙半夏钱半,赤茯苓三钱,青子芩钱半至三钱,生枳壳钱半,陈广皮钱半,碧玉散三钱。水煎服,治骨蒸劳,体瘦、发渴、寒热:青蒿一斤(取叶曝干,捣罗为末),桃仁一斤(酒浸,去皮尖,麸炒令黄。研烂),甘草半(五)两(生捣罗为末)。另以童子小便三斗,于瓷瓮中盛,于糠火上煎令如稀饧,却倾于铜器中,下诸药,又于糠火上煎,以柳木篦搅之,看稀稠得所,候可丸,即丸如梧桐子大,以粗疏布袋盛。每日空心温童子小便下三十丸,日晚再服。

    青蒿还能治劳瘦:青蒿(细锉)嫩者一升,以水三升,童子小便五升,同煎成膏,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温酒下,不以时,治温疟痰甚,但热不寒:青蒿二两(童子小便浸焙),黄丹半两。为末。每服二钱,白汤调下,治阑尾炎、胃痛:青蒿、毕拨等量。先将青蒿焙黄,共捣成细末。早、午、晚饭前白开水冲服,每次二克,治聤耳脓血出不止:青蒿捣末,绵裹纳耳中。

    牙痛的时候是很要命的,而青蒿还可以治牙齿肿痛:青蒿一握,煎水漱之,几天的时候变会有效果。

    当然,青蒿这味药材虽然有很多功能主治,也能够治疗很多人的疾病,但也是有禁忌的,不是所有人都适合使用青蒿的,或者说要慎用,比如脾胃虚寒者就需要甚服。

    还有,青蒿不能与当归,地黄同用,虽然这两味也是非常重要的药材,但它们就是不能与青蒿同用,这一点是必须要牢记的。

    “这么多的青蒿,一共有多少?”

    李安开口问道。

    一名医师回答道:“回李侍郎,足有十万斤,放火之前,下官组织一千多人一起收割青蒿,每个人都收割了有一百斤左右,一千人共计收割十万斤,不过,这都是湿重,待晾晒干了之后,重量定然要降低不少的,但万斤以上是肯定的,大概会有两三万斤,足够使用了,况且,只要需要去周边没被大火烧过的地方,也能找到很多,药材真的是一点都不缺。”

    “好,不缺就好啊!有了这些草药,这些收治的病人就有康复的希望了,本官真的非常希望,不要再有任何一位工匠因为感染瘴气而死了。”

    李安非常欣慰的说道。

    走到晾晒药草的地方,李安闻到了一股浓烈的草药香味,虽然戴着打湿的口罩,但这股香味仍旧能够闻得到,可见青蒿香味的浓烈。

    伺候在病房周围的医佐和医师,全都戴着口罩,不过,看上去好像并没有打湿,戴的都是干的口罩,而干口罩的效果自然不能与湿口罩相比,在隔离瘴气传播方面要差一些,但总是好过没有口罩,还是有一定防护效果的。

    “咱们的医师和医佐,有没有被瘴气感染的?”

    李安开口问道。

    对于前往蜀中抗灾的这些医师医佐,李安从心底是敬重的,这些人都是好样的,若是被瘴气感染而死的话,那将是大唐的重大损失。

    “回李侍郎,医师和医佐总计感染瘴气有十多人,不过,服药之后都稳定了,半个月之内一定都能康复,绝不会有任何一人死于瘴气。”

    一名医师开口回答。

    “居然有十多名医师医佐感染瘴气,这一点做的可不好啊!接下来一定要注重防护,多做一些口罩,用完之后要用沸水煮,放在太阳下晒干,千万不能再有医师和医佐被瘴气感染了。”

    李安开口指导道。

第一千四百零三章

    李安对于医师医佐被瘴气感染的事情非常的重视,这些人都是大老远从京城前来治病救人的,他们是被瘴气感染工匠的希望,若是连他们的安全都不能保障,工匠的安全就更加得不到保障了,由此也能看出瘴气的可怕,稍微防护不到位就容易被感染。

    此刻,最万幸的是药材的储备足够充足,附近方圆百里有足够数量的药材,当地州县也调集了大量的郎中进入筑路区域,配合太医署的医师医佐,一同进行瘴气的预防和救治工作,而焚烧大片森林也是他们提出的。

    当阻止瘴气感染蔓延的责任落到这些医师医佐肩上的时候,他们首先给出的建议是取消从此处修路,以让筑路工匠避免接触森林里的瘴气,但筑路是朝廷的百年大计,是不可能因为瘴气而停下的,这一条建议自然不可能通过,被无情的否决了,而后,这些医师医佐经过慎重的研究,给出了焚烧产生瘴气森林的提议,这一次获得了朝廷的支持,毕竟,朝廷的大官也想不出更完美的办法了,修路不可能停止,瘴气也很难防御,唯有烧掉产生瘟疫的森林才是最好最有效的办法,可以一劳永逸的解决这个大难题。

    现在,产生瘴气的森林已经开始进行分段可控焚烧,瘴气产生的影响已经开始明显好转,每天新增感染瘴气的工匠开始持续下降,工匠们的士气也一下子高涨了很多,只要这些碍事的森林全部烧光,他们就再也不用担心瘴气对他们的危害了。

    防治瘴气在继续,焚烧产生瘴气的森林也在继续,同时,修路的工作也没有停下,大量工匠都在忙着制作修路所需的各种材料,还有一批在忙着运输原材料和半成品,焚烧森林自然也少不了这些工匠的帮助,没有大量的人力,是做不到可控焚烧的,失控的后果是什么,所有人都心知肚明。

    “李侍郎,里面的人都能传染,还是不要进去了吧!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啊!”

    一名医师再次劝解道。

    对于瘴气导致病症的传染性,这些医师是再清楚不过了,好多深通此道的医师医佐都能被感染,由此可见,这种传染病的可怕性,而李安是朝廷派来的大官,若是在此处感染瘴气病症,他们这些太医署的医师们怕是要倒霉的,不论到底是不是他们的责任,他们都跑不掉。

    “放心,看一眼是不会被感染的,瘴气也没有你们想的这么可怕,本官知道如何防护。”

    李安对瘴气病症是非常熟悉的,面对如此让人畏惧的传染病,自然不会太放在心上了,只要切实做好防护就行了,又有什么可担心的呢?

    相关筑路官员对瘴气引起的病症都比较恐惧,之所以阻止李安进入,除了担心李安染上病症,连累自己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他们也担心自己被感染,而李安进入其中,他们怎么能不陪着呢?总不能待在外面等候吧!

    李安知道这些家伙都是怕死的,也不难为他们,直接开口说道:“你们就不用进去了,在外面候着吧!”

    说完独自走了进去,但还是有几名医师跟了进去。

    这些帐篷都是较大的帐篷,每一个帐篷里都躺了十几名染病的工匠,几百人也就二三十个帐篷就够用了,还有多余的预备帐篷,另外,还有给医师医佐住的帐篷,储存粮食和药材的帐篷也有几个,如此,倒是让这里的帐篷多达五十多个,看上去还挺有规模的。

    李安进入的帐篷是轻度患者的帐篷,因为得病并不是很严重,所以,这些患病的工匠看上去还算不错,脸色还算正常,只是略微有些憔悴罢了。

    帐篷内的气温倒是挺合适的,卫生条件也不错,让病患住在这里,可以得到很好的治疗,看到医师们能做到这么好,李安非常满意的点了点头。

    “感觉怎么样,哪里不舒服?”

    李安开口问道。

    “身子一会儿非常冷,一会儿又非常热,不过,现在已经好多了,就是身上没有力气。”

    患病的工匠开口说道。

    李安拍了拍患病工匠的肩膀,鼓励道:“不要有杂念,躺在这里安心养病,早点痊愈才能继续修路,才能有工钱拿,哈哈!”

    说完又问候了几名工匠,这才走出帐篷。

    因为进去的时候,与病患有比较密切的接触,所以,出帐篷之后,李安第一件时间就是去洗手,把手洗干净可以比较有效的避免自己被瘴气感染,这外出一趟,李安可不想真的染上疾病。

    “你们做的很不错,这些病患也都受到了不错的照顾,相信要不了半个月就能痊愈了,很好,很好啊!”

    李安满意的说道,然后上马离开,准备去干活的地方视察一番。

    现在,有瘴气的森林正在焚烧之中,修路的主体工程已经陷入了停顿,但并不代表工匠们不干活,大伙儿正好抓住这个时间进行各种修路材料的准备,并制造各种需要的材料。

    比如修路需要枕木,需要碎石子,这些都是需要准备的,先去山中开采大石块,运输到加工地点之后,只需要进行破碎就能得到碎石子,然后还需要运输到指定的地点,枕木同样如此,先要去山中砍伐大树,然后加工成需要的方木块,也需要运输到指定地点,这些工作都相当耗费时间,前期多准备一些,待修路开始的时候,进度就能够大大加快了。

    李安策马而行,一路上遇到了好多正在运输材料的工匠,他们所使用的工具还比较原始,就是两个轮子的大车而已,有的大车上有牲畜牵引,而有的则直接就是人力牵引,毕竟,就算是牲畜也不是足够的,在牲畜分配不足的区域,就只能采取人力牵引车辆了,这样要耗费更多的体力,还好人多能克服这个困难,一个人在前方拉车,后面再来几个人用力的推动,这样差不多就行了。

    运输的材料最主要就是那么几种,有加工好的方枕木,有破碎之后的碎石子,也有没加工好的大石块和树干,当然,还有最重要的铁轨了,这些铁轨都是从京城运过来的,每一个都是有数的,负责运输的队伍有专人负责押运,就算少了一个铁轨,那都是大罪。

    没有加工好的材料都被运到集中加工区域,那里有大量的工匠正在忙着干活,在用原始的工具破碎大石块,真的非常的辛苦。

    而加工好的材料则被运输到不同的区域,是沿着铁路线布置的,如此,在修路的时候就能够及时取用了,这会非常的方便快捷,不用再费力的从远处运输过来了。

    反正此刻主体筑路工程还没有开始,剩余的劳动力较为充足,不让他们干活就是浪费人力资源。

    “这些青石不错啊!都是从哪里运输过来的?”

    李安走到加工碎石子的一片工地前,开口问道。

    “回李侍郎,这些大青石都是从上游桃山运输过来的,水路和陆路一起运,一共有三千人负责运输这些大青石,在开采的地方也有两千多人,这里也有两千多,合计超过七千人。”

    一名官员说道。

    碎石子是修铁路非常重要的资源,为了更好更多的获得足量的碎石子,居然调集了这么多人力,官员们也算是尽心尽力了,有七千多人负责制作和运输碎石子,李安也能放心了,不用担心这种材料不够用了。

    负责开采和碎石的都是男子,而负责运输的工匠之中,却不乏有女子和半大孩子,要不是人力不足,是不会轻易征发女子的,而且,运输这活儿也不算轻,有牲畜的还算好些,没有牲畜的能把人累死。

    而从这些运输的队伍,李安也能看出这些运输的人都是以家庭组成单位的,一辆运输车不论是三个人还是五个人,都很像是一家人,而牵引的牲畜也是五花八门,有的是马匹,也有毛驴,黄牛,水牛也有,还有不少是骡子,这些都是能够拉车的牲畜,有的人家有牲畜,但也有一些人家没有牲畜,如此,也就没有办法使用牲畜拉车了,他们只能使用自己的力气。

    正在走过来的一辆运输车由一头毛驴牵拉,后面跟着四个推车的人,在抵达目的地之后,车辆稳稳的停了下来,四个人开始忙着卸货。

    这个四个人,一名三十左右的男子,一名同龄的妇女,还有一名五六十岁的老头子和一名十三四岁的少年,这一看就是标准的一家人,而毛驴就是这一家人养的牲畜。

    李安就站在旁边仔细的看着,中年男子干活最多,几乎卸了一半的大青石,其余三个家人干的都差不多,各卸了六分之一的数量,毛驴则难得的获得了休息的机会,大口的喘着粗气。

    这毛驴一看就是一头只有三岁的年轻毛驴,体力和身材都很是不错,有这头毛驴的帮助,他们一家干活还算轻松,而那些没有牲畜的家庭,干活的压力就非常大了。

    “你们这是一家人吧!”

    李安走过去,亲切的问道。

    “恩。”

    少年首先点了点头。

    “我们这些运输大青石的,都是一家一家的,每一家都要出一辆车。”

    老头子开口说道。

    “不错啊!每一家都有车,看来此处的百姓还算富庶,比营州一带强多了。”

    李安笑着说道。

    “没办法,没有车没法干农活,这车也不是甚值钱的东西,这都修修补补几十年了,比我年纪还大呢?”

    中年男子笑着说道,显得很是憨厚。

    这个运输的两轮车确实有年头了,上面密密麻麻的全都是补丁。

    “几十年了还能用,说明质量够好,哈哈哈!”

    一名官员笑着打趣。

    老头子回答道:“这是老头子年轻的时候,自己一个人在山里砍树,扛回去之后与同村的伙伴一起做的,当时砍的就是百年的红木,做出来的车子自然能多用一些年头。”

    靠山吃山,靠近森林的百姓,可以轻松的获得所需要的木材,这个时代的森林并没有属于朝廷之说,开采森林也并不需要获得朝廷的许可,只要自己需要木材,直接去山里砍伐就是了,谁砍的就属于谁,反正这个时代的森林相对比较丰富,木材都多的用不完,不砍白不砍。

    李安仔细一看,这个大车还真是红木的,这可是上等的好木材啊!由于使用时间太长,上面涂抹了很多的污迹,完全掩盖了红木的颜色,再加上补丁较多,所以,李安第一眼看过去的时候,竟然没有发现这个两轮车居然是名贵的红木制造的,这不禁让李安有一种感叹自己眼拙的感觉。

    用红木这么名贵的木材打造拉货的大车,这也太浪费了,这种材料的木头在后世贵的离谱,在这个时代,居然被老百姓拿来打造大车。

    “你们一家几口人呢?”

    李安开口问道。

    少年说道:“六口人,家里还有妹妹和奶奶,还有一条狗,五只鸡,两头小猪仔。”

    “哈哈!看看这孩子多有意思,我问他们家里有几口人,这怎么把鸡犬猪都算进去了,哈哈!”

    李安笑着说道。

    “哈哈哈!”

    身后的众人,也全都被逗笑了,这小孩子也是实诚,就是想说清楚自己家的现状,却不料让自己吃了亏。

    “李侍郎,这里的山民虽然家家都不算富裕,但小日子过得都还算不错,自从朝廷下令减租减息,这里老百姓的日子是越来越好了。”

    一名官员说道。

    李安认可的点了点头,这个家庭的条件确实不错,一家六口人,一个男孩一个女孩,还有一头驴,两头猪仔,一条狗和五只鸡,从刚才说干农活的话,可以推测应该还有几亩地,应该算是大唐时代的小康之家了,只要不遇到特别大的坎,比如疾病和天灾,这个家庭就不会有什么问题。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14624/ 第一时间欣赏盛唐不遗憾最新章节! 作者:朕御山河所写的《盛唐不遗憾》为转载作品,盛唐不遗憾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盛唐不遗憾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盛唐不遗憾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盛唐不遗憾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盛唐不遗憾介绍:
玄宗后期,外部战事不断,边镇势力急剧膨胀,太子党与相国党明争暗斗,大唐帝国已是内忧外患。 主角李安,误入大唐,本想做个安分的富家翁,却被时事逼迫,一步步迈入波谲云诡的政局之中。 安禄山、李林甫、杨国忠、杨玉环等人的命运,会因为他的到来,出现怎样的变化? 千年的历史遗憾,又该盛唐不遗憾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盛唐不遗憾,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盛唐不遗憾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