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大明二十四监TXT下载大明二十四监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大明二十四监全文阅读

作者:梦难成     大明二十四监txt下载     大明二十四监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263章 大破蒙军3

    何可纲部一见战场上如此的风云变幻,看到了天子旗旗帜鲜明的接近当中,这是皇上亲来救援了!人在困境当中,这种山穷水尽的时候,谁不希望那柳暗花明呢?

    “弟兄们!皇上来了!皇上来救我们了!”何可纲激动的握着望远镜大声的喊着,那颗已经沉入谷底的心又活泛起来。

    “皇上来了?!”一时大家都惊喜交集看着那边滚滚的尘土。特别是净军,皇上可是他们真正的主心骨,是他们的依靠,而今,在他们面临前后左右都被敌人包围,上天无路入地无门之时,自己的救世主出现了,来解救自己了,有些泪腺发达的,在狠狠的盯着前方敌人之时,也不由的激动落泪。

    一时间悲观失望的情绪顿时因皇上的到来,而一扫而空,何可纲在陪着高兴了一下后,就把jīng力放在了战场之上。看着蒙古兵不住的调兵遣将,甚至到最后大规模的出营迎击。而皇上的车队被迫停了下来。而前后两边的蒙古军正在缓缓的逼近,特别是后面的,有的蒙古军甚至已经开始弃船登陆。而蒙古军营当中,大部分都撤走了去,只留下五六千人继续守着他们。

    皇上停了下来,估计一时半会还顾不了自己,如果自己这个点能不再被围,又可以反过来帮助皇上那边,那这个死局也就作活了,如果敌人还是五六万,何可纲还真不敢想,但现在只有五六千人。那就好办了。后路不能被抄,这一千人必须得解决。趁着他们还没有全部上岸,只能牺牲一部分汉人奴隶了。

    “乡亲们,现在皇上一时过不来,但蒙古军的主力已经走的差不多了,我们的机会来了,现在需要去五六百人到湖边,不需要打,只要把他们的盾牌弄开了。给净军兄弟shè击的机会就可以了,有愿意的,站出来。”慈不掌兵,虽然明知道这样让百姓送死是一种罪过,但何可纲还是无奈的选择了这个目前他能做的唯一快速破局的办法。

    “我愿意!”

    “我原意!”

    、、、、、、

    “客气话不说了,大明会记住你们,净军会记住你们。兄弟们,一路走好!”何可纲看着汉人百姓如此重义轻生,不由的又是一阵激动。但多余的话真的不能再说了,现在也不是煽情的时候,说话间,又有不少的蒙古军弃船了。赶快的发旗语给那些净军水军。让他们往回赶,这场战役他们才是关键点,只有保住了自己,或者突围或者坚守阵地,都是胜利的关键。否则在皇上来前,先挂了。那救援就失去了意义。召回水军从水面对蒙古登陆部队两面夹击,当然是最好的选择。

    叫花子一般的奴隶队伍,喊声震天的,义无反顾的冲向了湖边,越过了净军的防守阵地,直接的扑向死亡。虽然明知死的可能xìng无限接近百分分。但他们没有后悔,这辈子一直就活在胆小如鼠之中,在蒙古草原之上,更是当牛作马rì夜劳作,受尽了人间的苦难,如今自己终于站起来了!不必再象狗一样活着了。死并不可怕,二十年后,又是一条汉子,重要的是死之前,要在这辈子做一个堂堂正正的汉子!

    后面净军、百姓们看的也是热血沸腾,不少人都是热泪盈眶激动不已。

    冲到岸边的百姓们,已经和蒙古军相遇了,这时候已经有百人的蒙古军彻底的上陆了。百姓们大叫着,边冲用蒙古话骂着对面的蒙古人,蒙古人一听就知道他们就是那帮变态的奴隶,现在天堂有路你不走,跑过来送死,那就成全你们吧!

    冲过来的百姓下意识的伏低了身子,拼命般的从下三路出发,去撞、去掰蒙古军的盾牌。后面的净军当然知道百姓拿自己的命,给自己创造shè击机会。如此的血xìng汉子就要死在蒙古军的面前,瞪着血红的眼睛,盯住每个蒙古兵不住的寻找机会。

    要不说还是文化人脑子转的快,那个刚才给何可纲说话文皱皱的人,也加入了这批净军当中,他的战术相当的jīng妙,冲到了一个蒙古军前,直接两手分抓盾牌两边,然后拼命的向一边使劲前冲,企图把盾牌掰开的样子。

    他的力量哪里是强壮的蒙古军可比,蒙古军视破了他的用意后,猛的向相反方向使了个大力,想要把他甩出去。但那名文化奴隶狡猾之处体现了出来,一感觉蒙古军用力了,正好把使劲的方向顺着蒙古军的方向用一用力,同时脚步也跟着移动,嘴里喊着“shè击!”漂亮的玩了一个移形换影,把蒙古军的后背冲向了净军。那名蒙古军大怒,没想到这名下贱的奴隶如此的狡猾,竟然知道用巧劲。一方面想着调整盾牌,一面挥舞着大刀,就要销了他的手指。但他没机会了,五支弩箭分别shè中了他的头、脖子、胳膊、腰和腿,他扔下了刀,缓缓的倒在了地上,血很快的从他的身下流了出来,染红了他的躯体,而眼睛死死的盯着盾牌,他真不甘心,他要看看,是谁把让他把后背面向了净军。文人奴隶只留给了他一个背影,双手抱着个盾牌,转身,向着蒙古军冲去。现在他有了一面盾牌,他想到的是,抱着盾牌,往蒙古军的一边碰撞。

    虽然百姓们很英勇、很无畏,但他们死的还真不多,也就是有冲的快了点,直接被蒙古兵抽刀砍死的少数几个。因为蒙古兵此次是没带弓箭的。他们此次要对付的是有竖盾的净军,带弓箭有什么用。再说了,他们的一只手得去持盾,也没有机会拉弓shè箭。而百姓在盾牌后面,他们又不方便探出身子去砍杀他们,因为一探身。就暴露了,很可能成为目标。就这样。他们一直视为无物的汉人奴隶,不仅虐杀了他们的草原儿女,更成为了他们死亡的条件创造者。真是天理循环报应不爽啊!

    就这样,上岸的一百多蒙古兵,再加上后上岸的一百多蒙古兵都被强迫着暴露无遗,被净军们抓住机会,一一的shè伤或者shè死,留在了岸边。

    而后面本想要上岸的蒙古军见此情景。哪里还肯上岸?这帮人太疯狂了,现在已经有了经验了,六七个人看到蒙古军上岸就冲过来,一个人助跑着撞击盾牌,剩下的人则趁机从底下掀盾牌,其它人再把盾牌抽、抢走。然后就看净军了的shè击命中率了。一般来说,每一个暴露无遗的蒙古军基本上都是中了三四支弩箭而倒地的。

    更有人仗着有点水xìng。竟然不要命的下水扎羊皮筏,已经有二三个羊皮筏被扎破了。好在有盾牌可以漂浮着,但前面有净军啊!

    这也太可怕了吧,看着自己人只要上岸了就得被掀翻盾牌,而不上岸还有落水的可能xìng,蒙古人开始了崩溃。更何况,因为奴隶们的阻挠,从左翼赶来的净军,正在缓缓的接近着这里。现在又没有督战队,在身后监督着。这种活,爱谁干谁干吧。那边的大战大家也是看在眼里的。还是先避一避吧!蒙古水军就这样开始了撤离。

    而打出了经验来的奴隶们都欢呼雀跃着,虽然这次死了几十个人,伤的也有上百个,更有死伤在净军弩箭之下的不少。但这次来是干什么的?就是来送死的,这劫后余生不说,还堂堂正正的打败了蒙古军,哪里能有不高兴的道理?

    何可纲第一次看到了百姓的力量,既然如此,那就玩点大的吧,传令留守阵地的接着守着,水军上岸五百人防止蒙古水军再度返回,让剩下的水军不要下水,沿湖跟着自己掩护。而自己则带着七百净军,和二千奴隶敢死队,还有一些拿着从蒙古人手里夺来的盾牌,沿湖向蒙古左翼进军。

    左边那些正在用大盾拱立着,不断挖土垅的蒙古军,当然看到了净军水军的到来,立刻召来了,那三百面大盾,还来护住,以防水面方向shè来的弩箭。好在弩箭不太方便抛shè,否则的话,还真是麻烦。

    但他们的麻烦还是来了,二千奴隶沿着湖,甚至有些人用木盾浮着,下水而行,缓缓的向着他们逼近。湖岸上的战斗蒙古军也是看得清清楚楚的,此时看到净军递次而近,前面是一群叫花子,当然也明了了净军的yīn谋。

    这里可不是湖面,那些兵没有弓箭,这里的蒙古军可是有着大批的弓箭的。而且无须抛头露面,躲在大盾后面抛shè就可以了。现在双方也就是不到二十丈的距离,shè死这帮奴隶,还是没什么问题的。

    于是天空立刻布满了箭羽,上千支的遮天蔽rì的,从蒙古军中飞起。何可纲一看就知道坏了,急忙吆喝着注意头顶!

    奴隶们在蒙古生活多年,对于这个场面已经是相当的熟悉了,有掩护物的立刻平举在头顶,吆喝着旁边的人过来躲避。还有人用顺手拿来的东西,或者是木棍,或者是铁锅、木板、甚至是拣来的蒙古刀等等格挡着箭羽。但更多的人是没有东西的,只能用手不断的在头上挥舞着,并快步跑着,希望能躲开这些催命的箭羽。而跟着他们一同前进的净军们也同样的招呼他们到竖盾后躲避,他们则半蹲着身子,把竖盾倾斜,以让更多的奴隶们躲藏。

    这一轮奴隶军很惨很惨,有近四分之一的奴隶中箭,或者轻或重甚至还有当场死亡的。面对这一情况,他们那嗜血的勇气又一次发挥出来。只要不是什么爬不动的伤,他们狠抓箭羽,有的掰断了箭尾,忍着疼,边向前跑着边往里接着按,再从前边,拔出;有的直接掰断,把箭簇留在体内;有的更狠,直接的连皮带肉的一使劲拔了出来。不过所有的人,都发疯的往前跑着,一刻不停,因为他们知道,蒙古人的抛shè可是连续不断的。要想躲避,那只能是到了近前,方能成为抛shè的死角。

    二十丈的距离说短不短,说长也不长,发力跑了,弹指之间也就到了,但就是这段距离,成了三四百名奴隶兵这辈子都迈不过去的坎。永远的死在了冲锋的路上。五轮的shè击,许多奴隶兵是被钉在了地上的,虽然咬牙前进,但最终还是斗志未酬身先死,告别了这个世界。看得净军们就是宦官的yīn毒心肠,也是一阵阵热泪上涌,认可了这帮奴隶军是自己的战友!是死在了冲锋陷阵方向上的战友!他们为自己争取了胜利的希望,拿着自己的命去冲、去拼,虽然他们身份卑微,但现在却值得他们尊重。

    虽然有如此多人的苦难,但还是有一千三四百人冲到了对面蒙古军的面前,报仇的机会来了!

    皇上座驾,朱由校和赵率教当然也看到了战场的情景,的确,几百个净军对付几百倍的蒙古冲击,的确是太困难了,但大面积的调动战车也是不可能的,周围可是有五六万的蒙古兵,一旦让对手抓住空档,那就是个死局。人数的优势有时也是战争胜负的关键。

    眼看着蒙古军已经接近了十五丈的的距离,赵率教不无担心的问:“皇上,已经过了十五丈了,派援兵吧,臣怕他们顶不住这么多蒙古军的冲击。”

    “不急,通知汽油弹战车,集中过来贴着战车,到蒙古军攻到七丈距离之时,开始shè击,让附近的二百持弩兵过去支援,从其他地方再行抽调补一下就可以了。”十五丈就是四十五米,而汽油弹的投掷,最远也就是六十米,二十丈而已现在发动起不到什么作用,一部汽油战车也就是十个汽油弹发shè机,通过抛物线运动把汽油弹投掷出去,因为这一批的技术不是那么过关,所以在空中爆炸的几率不是太高,还是会有一部分落地后爆炸,控制的方法也就只能是引线的长短而已。所以覆盖打击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只能把敌人放近了,靠着他们的密集度来提高汽油弹的杀伤力了。

第264章 大破蒙军4

    而那些从马上摔下来或者干脆弃马步行,拿着同伴的尸体当挡箭牌拼命往前冲的、以及趴在地上匍匐前进的蒙古军,现在已经越来越多了,想挡住他们,就必须靠强大的战力输出了。二百人已经是可调的极限了,毕竟这战车不是有倒车转向等功能,一移动,基本上就没有了绝大多数的战斗力,完全会把整个阵形带乱的。

    “是,皇上”赵率教急忙给传令下令,让其挥旗传令。然后接着问:“皇上,二百人是不是少了些?要不要让大汉将军也上一部分。”

    现在的大汉将军做为皇上最后的防备力量,经过了宫变时他们的出sè表现,没有一人参与叛乱,并拼命的保护皇上,证明是绝对忠心的力量,是锦衣卫中的佼佼者。所以从有了山地弩之后,已经人人配上了山地弩。他们是zhōng nán hǎi保镖一样的存在,要的是机动xìng,而不是防御xìng,所以并没有备竖盾。

    山地弩虽然shè程短了一点,十丈基本上就是极限有效杀伤距离了,远了也就只能望敌兴叹了。但在十丈之内的杀伤力还是相当恐怖的,主要是那shè速太快,对于现在皇上要求的七丈之内,战力输出正好合适,所以越率教问。

    “不用,他们没有竖盾为依仗,面对如此多的蒙古军,基本没有活的可能xìng,一会看汽油战车的发挥吧,”别看现在没有几个蒙古人用他们的弓箭抛shè、直shè的,那是因为他们清楚shè了也没用。无论是抛还是直,都有净军那竖盾或者战车挡着。但如果看到了大汉将军‘光着身子’出现在战场上。他们的骑shè肯定是会发挥的淋漓尽致的。那时候能杀几个蒙古军不好说,死了自己的忠诚之仕那就得不偿失了。

    汽油战车到了大同之后,朱由校就专门找了一些机灵的净军,专门的训练了投掷发shè机,找一块空地用装水的瓶子反复的训练,和训练神弩战车不同,shè击不好或者是上弦不到位之类的笨蛋类型,顶了天了也就是慢一点、shè不准而已。但这东西cāo作起来简单是简单。一旦失误,极有可能引起爆炸,那整个汽油战车就可以完蛋了,如果再不幸一点,别的车也就跟着倒霉。所以朱由校对他们特别的重视重视再重视,亲自盯着他们训练的次数绝不在少数。

    虽然赵率教也清楚皇上对这五辆汽油弹战车的重视,但对其威力还真不知道。因为弩箭是可以回收的,随便shè击就是,只有极有限的损毁。但汽油弹就不同了,从造汽油、造瓶子、造引信、密封装汽油等到装车从běi jīng运过来,相当的烦琐,只要一用。一瞬间这些劳动成果就化为了乌有了,基本就是一次xìng的武器。朱由校哪里会舍得去大面积的玩实弹训练。也就是随机的检查了一些质量问题而已。赵率教他们看到的,也只不过是扔一大堆的瓶子而已。

    而对于那价值千金的玻璃瓶被如此乱扔,让赵率教、满桂看着都心疼,满桂也提出了这种疑问。怎么就不能换成那陶瓷或者泥瓶子呢?为什么要糟蹋如此好的玻璃呢?

    朱由校当时被问后,神秘的一笑。在朱由校的眼里。玻璃是最不值钱的东西,相比起明代的瓷器或者陶器来,那根本就没有任何的可比xìng,扔点玻璃瓶子他舍得。前世的时候比一个塑料的矿泉水瓶便宜多了都。但让他扔明代的陶瓷,那根本是不可能的,一个业余业余收藏家,对明代的陶瓷也就是只有看看的份,让他拿来扔,他还真没有这么大的承受力。而且从伤害xìng上,玻璃可是比陶瓷厉害多了,无论是在地上扎脚还是迸shè出去伤人,效果比瓷器都强的太多了。如此朱由校当然选择了玻璃瓶而不是那些瓷器了。

    赵率教看着皇上那自信心满满的样子,也没有多说什么话,皇上历来都是这样高深莫测,不是他这能猜测了的。恭敬的回答了一句后,就静静的看着战场上的发展局势,并用望远镜仔细的寻找着谁是蒙古的指挥官,这种万军之中取上将首级的事情,当然是谁都梦想的事情。但今天最高级别的,也就是找个千户之类的,其它的还真找不到什么有价值的目标了。

    战场上随着蒙古军近乎疯狂的进攻,不断的死人,已经进入了白热化,从十五丈不断的往前推进着,直到了十二丈的距离之时,因净军的及时补充到位,而陷入了胶着状态。

    到了如今,蒙古军已经丧生了不下万人了,后面的督战队,不住的吆喝着,甚至是shè杀着胆敢缓慢、停止、调头的蒙古军,这是最冷血的杀手,他们面对的不是敌人,而是自己的队友。不过,如果没有他们的存在,估计蒙古军中,转身就跑的人不后低于四位数。

    这短短的十几丈距离已经成了人命的绞肉机,无论进去的人是多么的生龙活虎、活蹦乱跳,只要进去了,很快就会变成一个毫无生命迹象的死尸,是人都有恐惧心理,面对这绝对的死亡之路,怎么可能不胆寒呢?

    几千人的督战队,就这样死死的押在了蒙古军的后面,下死手的对着那些敢于违抗命令的骑兵出手,他们的目的就是让这支骑兵感到,攻击前进有一线的活路,而后退,则是绝对的死路,外加连累亲人,所以蒙古骑兵面对着如此伤亡,依然故我的向前冲着。

    别看督战队杀别人杀的顺手,但他们也不好过,阻击弩现在一时找不到有价值的袭杀目标,当然也没有闲着,抓住用旗子传令的传令兵可劲的阻击,然后举旗的人也不好找了,他们的目标最终转移,直指督战队,现在可不是刚才的局面,找个‘串联’的目标费老半天的劲都找不到,现在可是一找一个堆。而督战队里的百夫长、千夫长这样的人,全部都成了他们的目标所在。五架战车shè击着这样的目标,另外的则针对进攻中的军官。很快,督战队的高官就清理的差不多了。

    督战队一时之间突然变得群龙无首起来,温帅当然收到了这种情况,暗自庆幸自己早早的换了衣服,又不住的变换位置,否则的话,极有可能被当成目标了。传令旗手都已经越来越少了,因为旗手一般来说必须在一个位置上,比如中原打仗用的吊斗,高高的立着。好在骑兵的传令兵可以移动着挥旗,挥完了赶快的收起旗来,否则的话还真不够阻击兵杀的。而那些督战队的军官已经死的差不多了,现在再派什么人去住持也不一定不被shè杀,立即传令:千户死了第一百户顶,百户死绝试百户,至到伍长,此决定战后仍有效,而对于冲锋的骑兵同样适合此条。

    要知道在冲锋的过程中,最怕的就是没有指挥,慨然知道了明皇有这样一批阻击杀手的存在,当然也就加了这一条命令了。

    同时温帅认识到了这种添油战术的确不是什么好办法,虽然自己也够冷血,但看着眼前那近万人的伤亡,心里也是一阵阵的揪心裂肺,要知道这些一共带来了十万jīng兵,基本上是整个土黑特族的全部jīng英。如今已经只剩下一半多了,如果不能拿下明皇,这场战争,不仅输掉了自己,整个土默特就算是完了。

    所以狠了狠心,不再单纯的抓住那左翼的一点,那一点周围的净军同样也在shè杀着自已的蒙古骑兵,随着距离的逼近,更多的净军也参加了进来,决不能让他们如此写意。而那些已经落马的骑兵拿着尸体前进的场面也让他灵机一动,立刻吩咐下去,扩大进攻范围,鼓励那些利用尸体做掩护的落马者用同伴的尸体进攻。

    这一扩大,左翼的那个凸点很快就吃不住劲了,蒙古人的距离离阵地越来越近了。特别是那些用同伴的尸体顶着,甚至是在地上背在背上在地上爬行的蒙古军,突击的更远。

    七丈!虽然蒙古军在如此密集的冲击中损失很大很大,但最终在扩大了攻击面,加大了一次xìng投入的兵力之后,还是被蒙古军以泰山压顶之势狠狠的挤了过来。

    已经整装待命的汽油弹战车看到了七丈距离之后,没有任何犹豫不决,更没有再等待什么命令,说实话,他们的可是亲眼看过皇上检验汽油弹是否合格之时,投掷汽油弹的威力如何,他们当时就感觉,这种东西根本不是应该存在这个世上的,那威力实在是太恐怖了。在实验的现场,方圆一丈之内绑着的绵羊被爆炸、燃烧至死的就有七只,其余的也是伤痕累累。现在对面的蒙古军不正是那些绵羊吗?

    一车十台汽油弹发shè机,二十人cāo作。可折叠的车蓬早已打开了,而投掷的方向更是调整完毕。

    按照训练的要求,一人放拉下弹shè机关、放置汽油弹,一人负责引信长短、点火,然后前边那人再按下开关,弹出汽油弹。

第265章 大破蒙军5

    温帅看到此时的蒙古进攻队伍已经出现了断层,如此混乱的局面谁还能想着进攻呢?能保持着在马背之下不被已经发疯的马颠簸下来摔伤摔死就不错了。不要看蒙古人马术多好多好,摔死的都是会骑马的,淹死的都是会水的。每年死在或者伤在马背上的蒙古人也是不老少的。

    这种连续不断的阵地战,最怕的就是攻击断层,因为一旦跟不上进攻的节奏,那以前死的人就将是白死,而已经攻到前面的,也会因后续不给力,变得不敢前冲了,只能任凭着守军shè杀,这就表明彻底的前功尽弃了。

    但如此局面怎么可能有化解的可能呢?明皇这个武器太厉害了,自己第一声爆炸开始,他就有一个不好的预感,没想到,这个预感这么快就变成了现实。看着混乱不堪的战场、那到处起火的草原,那浑身是火到处乱串的人或者马、那已经相互咬成一团战马、、、、、温帅的心是拔凉拔凉的。

    督战队此时也不知道如何是好了,如果有人临阵脱逃,那当然是shè杀,但现在他们前面基本上是一片火海,还不断的伴随着爆炸。马已经全面惊了,不是人力一时半会能控制的了的。他们往四周不断的狂奔着,而骑兵努力的控制着它,不让自己掉下马背。这样的行为,无论从哪方面论也不能算是逃兵啊?所以督战队首先迷茫了。

    而已经攻在了最前线的人,当然看到从明皇这边扔过来的那些看起来象瓶子。经太阳光一照,又不住的反光了东西了。然后这些看起来如此美丽的东西就在自己的身后不远处爆炸了,而且这种东西还是源源不断的扔过来。实在是太可怕了,而因为后面的疯马乱踢乱咬,不断的有马被激怒了,一点不顾大局的在这战场上,开始撕咬对方。

    长生天啊!这是在打仗吗?大多数的人已经无心恋战了,更何况,前面的弩箭也不是好玩的。每时每刻都在剥夺着蒙古勇士的生命,说不胆怯那是骗人的。

    赵率教被眼前的汽油弹战场惊喜交集,这真是和天降神火一样啊,高高在上看着那在敌人头顶上爆炸的汽油弹,真是一种视觉上的无上享受。难怪皇上能够如此的淡定自如,摇着个扇愣充是羽扇纶巾。有这样的东西,当然有底气了。

    其实他哪里知道朱由校还在不满意当中呢。一是汽油弹投掷的太近了,基本上还不如扔个手榴弹的距离;二是容量太小了,完全显示不出来汽油爆炸里的气势磅礴;三是杀伤xìng太低了,除了烧死的,根本就没死几个人,只不过是让敌人混乱一些而已;四是空中爆炸的几率太低了。十不足三,威力根本发挥不了多少。把这四项用纸记了下来。准备让在京的宋应星抓紧时间改一改。

    一时间十颗汽油弹从发shè机里一弹冲天,划一道迷人的弧线,首先越过了神弩战车,然后接着越过了冲在前边不住倒下的蒙古军。继续向高,在十一二丈的距离上。开始下落,有三颗汽油弹不辱使命的在十四丈的距离落到了蒙古军的头顶之处,顺利的爆炸了,虽然是艳阳高照,但那美丽的火花看着仍然是如此的绚丽多姿。

    “轰!”这一响巨响,甚至盖过了蒙古军的喊杀声,整个左翼,无论是蒙古方还是净军方,都不由自主的想抬头看看,“轰”“轰”紧接着又是两声。

    而第一声响下面的蒙古军,已经被爆炸惊恐万状,声音的音杀有时也是很强悍的,所以有数倒霉蒙古军的耳朵直接被炸聋了,抱着个头使劲的叫唤着。但这当然不是最厉害的伤害,相反而是最小的。因爆炸而四处飞溅的玻璃,在头顶处如同弩箭一样的速度,直插人的头部、脸部、身体,那才是相当恐怖的事情。要知道,一个汽油弹的爆炸,迸shè出的力量是相当强大的,虽然距离不远,但半丈范围之内,那基本是无敌的存在,有谁的头部可以抵挡?

    当然,以上的伤害只是瞬间即逝的,碰上了就碰上了,那算是倒霉,碰不上算你幸运。但汽油的迸溅,那就基本上没有什么谁幸运不幸运之说了,完全是不规则的乱溅,所在范围内也是利益均沾,而且是沾到哪里烧到哪里。方圆一丈之内就别想有什么遗漏的了,如果想比较一下的话,也就是比比谁中奖中的多一些吧。

    玻璃的shè伤是一次xìng的,其实只要是不shè中眼睛,不碰巧割断了脖子上的大动脉,那伤害威力的确不是太大,一块玻璃片给伤什么人?但高温的汽油弄到了头上持续烧着,那可就有笑话看了。

    所以三个成功空中爆破的汽油弹给蒙古军成小片的造成了相当大的伤害,受伤的蒙古军拼命的扑打着头上或者身上的火焰,收效甚微。而落到马上的伤害,更不是骑兵能控制的住的了。

    马儿无论是被巨响震了还是被玻璃刺伤,甚至于被火一直烧着,这三种伤害无论是那种,都不是它们那敏锐的神经系统能够承受的了的。所以它们发疯了,因为是从马背之上传来的伤害,它们甚至以为,是它们的主人使的坏,那还不拼命的颠簸,冲刺。

    而别的汽油弹或者是落在了地上,没破的就静静的燃烧着引信,等着爆炸,这一下爆炸,那玻璃碎片可都是奔着下三路而去的。现在的三下路不是人,而是马,那风狂飙的玻璃碎片,或者划破马腿、马腹,甚至有任xìng一点的玻璃碎片,干脆就钻进了马的肚子。那马哪里能再忍受如此折磨?摞开蹄子是狂奔乱咬。

    而破了的瓶子,就直接的是一片火,因为引信一直是点燃的,汽油遇火当然就着了。汽油这东西是不认人或者牲畜的,管你可爱不可爱,狰狞不狰狞的,一盖的碰到就烧,一直到‘拉具成灰油始干’时为止。

    或者是砸在了蒙古军或者马的身上,又落地上的,结局和前边的一样。

    更有直接砸到了蒙古军的武器之上,直接的破碎了,那这个中奖的蒙古军和它忠臣的战马立刻就成了火人、火马,在蒙古军中横冲直撞,无人敢拦住他们。

    就这样,蒙古军进攻的稍后部,稍稍的有些混乱,但这种东西并不是一批,而是很多批。因为战车是五辆,刚才只是一辆战车发出的,其它的四辆也接二连三的投击出他们的汽油弹。

    有了这一大批的成功加盟,稍稍的混乱立刻成了大混乱,骑兵是人,当然可以听听命令,有什么一点两点的小委曲,也为了大局着眼,忍忍也就过去了。但马却不买那一套,想让它在这一片火海当中,保持稳定,听从指挥,那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而骑兵靠的恰恰就是马,马不配合他前进后退,而是受惊了,那这个骑兵只能听之任之了,慢慢的等它平静下来再说了。现在是因为汽油弹的爆发,大范围的马都疯了,那这支骑兵队伍可就热闹了。

    何可纲部,已经接触到蒙古军大盾的奴隶们,特别是从水里渡过来的奴隶军们,发了疯的冲向了大盾牌。现在蒙古军所持的是大盾牌,不再是刚才的小盾牌了。

    已经有些经验的奴隶军们,当然的是先来一个合理冲撞,只所以是合理冲撞,而不是野蛮冲撞,那是因为,冲撞的目标不是无目的xìng的,而是找边角冲撞。大盾也有大盾的坏处,那就是平衡xìng。三个手扶把手的蒙古军,用力并不是太大,只是扶着大盾不倒就可以了,用的力也都是匀称的,这一冲撞,那匀称xìng就消失了。

    大盾或者是倒,或者是歪,立刻开始不协调起来。这时再有那接二连三的冲撞,大盾,立刻就不稳定起来。蒙古军也死命的维持着大盾的稳定,但维持哪里有破坏来的更猛烈呢?所以如一堵大墙的的大盾排列开始出现了第一个的‘倒塌’,后面的净军盼这样的机会都快盼白头了,哪里能够放过,扣动扳击就shè,立刻第一个倒霉的蒙古军出现了。

    而大盾的破坏,很快就有蒙古军冒死扑到地上准备扶起来,大盾后面奴隶军不敢过去,那里有大量的蒙古军,但盾前边,可是奴隶军最好的屏障。蒙古军就是天大的胆子,也不敢追过来。于是,几个奴隶军就合伙拖拽那些躺在地上的大盾。

    而从湖里上岸的奴隶们,他们针对的却是那阻挡净军上岸的三百大盾,正是他们阻止净军向搞土木工程的蒙古军发shè弩箭的,撬开了他们,就会有一个好的开端。大盾排的很严,这也是他们上岸后没有遭到攻击的原因,让他们更加的大胆行进。在‘文人奴隶’的带领之下,选择了三百大盾和正面蒙古军连接的一角,进行攻击。

第266章 大破蒙军6

    这次奴隶军的战术是两人抬起一人,跳起来猛跺最上面的盾沿,而下面二人则把小盾准备好,放在地上,一旦大盾有缝,立刻往里塞,然后向上猛掀,基本上几下就能给掀翻了大盾。然后快速的躺在地上、躲到一边,等待着净军的shè击。因为这个shè击可不是一个人,打开了这个角,净军不仅能shè三百大盾的蒙古人,当然也能shè那些阵地搞土木工程的蒙古人。

    何可纲部的水上净军终于可以发挥了,抓住机会,拼命的shè击着一切目标,而躲在一边的‘文人奴隶’也没闲着,指挥着众人抢了一块大盾过来,爬着越过了净军的shè击视角,然后在三百大盾那边越了几个大盾后,二三十个人推着一面大盾,推不到大盾的就在后面推人。助跑着,猛向大盾撞去,几十个人的力量叠加在一起,可不是小力量,单单的凭借着蒙古军三人的力量哪里能够顶得住大盾?

    立刻就把大盾撞倒了,前边几个奴隶军也收势不住,顺着盾牌扑到了被撞倒的大盾面上,两旁的的蒙古军,反应的也快,抽刀向着这些专门破坏的坏分子头上就剁,幸好后面的奴隶兵反应也不慢,抓住了脚就往后拽。几个摔倒的,倒是没有什么太大的损失,只是那个‘文人奴隶’,满脸都是血,众人围上来打算嘘寒问暖。但那文人奴隶却不顾满脸的血,一把抹去淌入眼睛里的血,弄的满sè血红的说:“快把盾往后拽。散开了别挡弩箭!”

    到了旁边一看,原来是被蒙古人砍掉了一块头皮。完全可以看到里面白白的头骨,‘文人奴隶’吸着凉气、呲牙咧嘴的说:“幸亏往后拽的快,否则这一刀准在脖子上。”

    而这次的撞击,让净军的视野又多了一块,更加的可以shè杀大盾里的敌人,而且奴隶军个对撞击大盾也更加的有技巧起来。

    形势正一步步向着有利于何可纲部的形势发展着,何可纲也万万没想到,豁出去xìng命的奴隶军。竟然能发挥到如此的水平,在伤亡这么少的情况下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真让人意想不到。

    眼看着如今那左下角的已经打开了,随着水上净军的shè击,正面的蒙古军是纷纷倒地,而自己这边的净军正好对着那三百大盾的蒙古军下手,局面眼看着就打开了。

    蒙古军当然也对这种绝对赖皮的打法弄的是烦不胜烦。此时的左下角,已经被shè的再也压不住阵了,看着同伴一个一个的倒下,蒙古军的战斗心理也越来越脆弱起来,在净军的手里已经连续吃了三次败仗,大同城、大同东南还有这里。明皇不可敌的想法突然的冒了出来。那自己还在这里做什么?

    而这时正好是朱由校那边放汽油弹之时,那一声声的巨响和那些蒙古军人喊马嘶的痛苦惨叫,已经隐隐的传来,更让蒙古军没法坚持下去了。

    首先有一个人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恐惧,扔下大盾。转身就跑,他已经快疯了。他要去找匹马,逃出这个如地狱一般的战场。战场的崩溃都是连锁反应,根本没有什么道理可讲。是个人都怕死,特别是当别人跑了的时候,那种恐惧感将无限的放大,

    于是从蒙古阵地的左下翼开始,溃不成军的各自逃跑寻找战马。这股风一直传染到了右翼,片刻的功夫,跑的是一个不剩下。

    一个没有军魂的军队,根本不可能战至到一兵一卒,只有他如同一个有骨气的男人一样,如同那些屠奴军,只抱着一个信念——有死则已,那才是真正的无敌(注:摘自天启年屠奴将军何可纲录)。

    胜利了!无论是净军、杂役还是奴隶军,都在欢呼雀跃着,这场仗他们先后付出了六百七人的伤亡,但最终拿下了胜利,只有艰辛取得的战果,才是最让人幸福的。在此之前,无论是宫变、初战蒙古、大同战,那些都胜的那样的轻松,相反却没有了如今的喜悦。

    “弟兄们!我们胜利了,但皇上还在那边为了救我们,而苦苦奋战,我们要不要杀过去!?”何可纲这时从望远镜里看到了皇上战场那里,蒙古军的骑兵是如此之多,有数万人,团团的围着,皇上的战车队,象一叶孤舟一般,已经被围的喘不过气来,看上去形势危机。而蒙古人的混乱,他当然也看的明明白白。

    “誓死保卫皇上!”、、、、、、净军对这方面可是一点都不含糊,自己的一切都是皇上给的,他们之中当然有白眼狼级的人物,但现在,离了皇上,他们什么都不是,所以连这样的人也都对皇上是死忠死忠的。

    “好,出发!”

    温帅正在思索如何对待明皇的汽油弹事宜之时,下边的人突然报告了,大本营那边的事宜,温帅回头一看,顿时从头凉到了脚后跟!净军打跑了所有的蒙古军正向自己这边包围过来!这、这、这、、、、、

    温帅直接在马上吐了一口鲜血,天灭我土默特啊!长生天,难道您弃我们而去了吗?如今在冲锋陷阵之路上,因为汽油弹的出现,进攻的阵形已经被全部打乱了,想要再组织进攻也必须等那些惊马安静之后再说。但明皇还会给自己这样的机会吗?那三千净军可是脱笼而出了,如今手里也没有大盾、或者盾牌来挡住他们。难道自己的战士都要丧生在这里吗?

    “大帅,留得青山在,何怕没柴烧,再晚可就来不及了。”眼看着困龙出海般的净军正在向这边包围过来,孙云鹤吓的小腿都直打哆嗦,当然自己走那是不现实的,自己在草原上人生地不熟的,被人抢了杀了都一点不奇怪,还得靠着温帅。

    听了这句话,温帅都想哭,哪里还有青山啊!?现在明皇就在青山之上。自己先后损失了三四万兵马,如今也就只剩下五六万人了,走是容易,但损兵折将的回去,又如何面对自己的族人呢?

    “大帅,如果再不走,等那边的再上来,还会损失一部分兵马,如令联军既成,明皇显然不是我军能够独抗的,还是早rì与联军会合再做打算吧。”孙云鹤急急的劝着,如果放在往rì,他都能抽这个温帅。

    虽然温帅也算个拿得起放得下的狠人,现在他真的少个鸣金收兵的借口,好在和联军会合这个词总算给了他一块羞布。

    “收兵!”虽然承认失败是件相当困难的事情,但这次却只能硬着头皮下达了这样的命令。

    蒙古军撤退命令一下,相当快的调转了马头,呼天抢地的往回跑,终于可以离开这个绞肉机了,没有人会不高兴,活着总比死了的好。而他们骑在马上,想走的话,朱由校的净军还真没有办法阻拦,除了多杀几个也是毫无办法。

    温帅看着不断从战场上撤下的骑兵,眼里基本上快喷火了,这次他怎么回去对族人们交待呢?无论怎么说,这样的战果只能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无能!

    看着有马的骑兵都上马退了回来,他还想等等那些没有马的伤者,或者是故意下马去进攻的勇士,伤亡的人实在是太多了,能带走一个是一个吧。最大的纠结还是那个如何面对族人的问题困扰着他。但他不知道的是,这个问题已经不需要他再考虑了、再为难了。

    赵率教已经观察了好长好长时间,目的就是找那个指挥官,现在撤退的命令一经蒙古人传出,蒙古人很自然的更在往温帅的周围靠拢,以他为中心等待着下一步的命令。而这会温帅也没有心情到处乱跑了。而孙云鹤的装扮还是比较另类的,这一切都是都让赵率教看了个透,他已经确定了这只部队的主帅了。

    十支阻击弩在接到了命令后,迅速通过瞄准镜寻找温帅,寻找之后,立即发shè,几乎三支弩箭,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其力不可挡的飞临,下一刻,温帅被洞穿了。

    蒙古军的主帅就这样,在万军之中,被斩钉截铁的秒杀了,而其后的两巨弩,再度飞临,带走了几个蒙古军的xìng命。让蒙古军更加的震惊,但没震惊多久,另外七支箭飞shè而来,这一次,命中了孙云鹤的战马,孙云鹤摔了下来。

    主帅的陨落,使蒙古军再也无法坚持什么了,群龙无首、各奔东西,这就是蒙古骑兵现在的状态。这场仗明皇胜!

    会师,这是相当让人快意的事情,朱由校再次接收了蒙古人的营盘,有马骑着快跑的蒙古人当然跑的一干二净,朱由校是没法追的。但在地上被疯马摔晕、摔伤的和那些摔下马来没什么伤情却用尸体挡住了身体继续进攻的,以及那些想逃但没找到马就被捉的,一共俘虏了六千多蒙古兵,而死的也有一万二千多人。以及shè杀蒙古军的主帅温布楚尔琥,更有活捉一直为蒙古人出谋划策的孙云鹤。马匹倒是收拾了七千多匹,钱财倒没有多少,就是二十多万两银子。

    这样的收获怎么都得算大捷了,所以连同上次大同东南面的,朱由校让写了一份捷报,传送京师朝廷,让官员们也都瞧瞧,皇上是怎么打仗的。更让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看看,凭你们那点战斗力,是不是有资格和皇上叫板!当然也提提老百姓的jīng神气,如今的大明也是能打胜仗的了。

第267章 天仇军立

    何可纲带领着三千净军、三千多奴隶军以及杂役们在四处捕捉俘虏、马匹后,和两位监军俞明勋、孙大壮一起来到了皇上的面前,何可纲激动的见了礼。

    “皇上,恕臣无能,陷净军于险地,承蒙皇上亲军来救,臣不胜惶恐。”何可纲起身后事实求是的说,的确,如果敌人的主力还在守着他们,慢慢的磨,也把他们磨死了,皇上来吸引走了绝对主力,就是对他们的救援。

    “皇上,奴才等感谢皇上救命之恩,”俞、孙两人已经表演的相当到位了,泪流满面激动不已的说。

    “好了,你们也无须过于谦恭,战场之上,表现的都相当出sè,给我大明长脸,扬威域外方是我大明男儿之本sè,止此,朕倒要让这样那些外夷野蛮的民族看看,谁才是这片土地的主宰!让他们知道,犯我大明者!虽远必诛!让他们明白什么是大明威武!”看着何可纲和两监军那一脸的疲惫和激动的表情,朱由校也感叹的说道。

    汉族这么多年来,受这此野蛮异族的欺凌,实在是受的够多了,几乎每一次的朝代更替都有其身影。隋朝因朝鲜拖累、大唐因安禄山(胡人)等、宋朝的辽国、金国、蒙古国,如今的明朝最终又因满族,当然这里面还有蒙古的影子。这些异族不断的侵、掠中原的汉族,犯下了十恶不剌的罪行!杀了多少汉族同胞!抢了多少财产!掠了多少汉人的男人当做奴隶!又抢了多少汉人女子供其yín辱!可以说汉族的历史基本上就是一部被异族欺凌的血泪史!

    如今他来了,他朱由校就要为天下的汉人同胞出一口恶气!重新的向着世界大吼:犯我大汉者。虽远必诛!

    “大明威武!”

    “大明威武!”

    “大明威武!”

    下边的净军、大汉将军听了,也激动不已的高喊着。做为土著的大明人,他们当然明白,这此年所受异族的气,每年在边疆死多少的汉人,被抢多少的财物?虽然没有统计,相信数字也不会低了。而跟着皇上之后,打了这几仗,的确打出了大明的风采。打出了真正的大捷!是人都有荣誉感,宦官也不例外。如今跟着皇上,有地位有面子有尊严,更有安全感,自身也因为自己是个汉人而感到骄傲,喊出这话也的确是发自内心。

    待声浪平息,接下来就是到了总结战斗经验的时候。毕竟这是对前期工作用的一个总结。这时何可纲和俞、孙两监军把这段时间的经历做了一下详细的汇报,更着重把奴隶军的表现给皇上说了一下。

    “微末之人出豪杰啊,宣来让朕见见”,这些应该算是海外的游子吧,不能说是海外,而是国外。这些人在外面受了这么多的苦。在关键时刻还能挺身而出,舍生忘死的与蒙古族拼命,实乃忠义之仕啊。

    “草民秦三众携全体被解救奴隶,参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一群如同叫花子一样的奴隶军,被引到了朱由校的座驾之前。文人奴隶学着刚才二位监军教的礼仪,过来参见皇上。因为识文断字。又作战勇敢,所以秦三众成了奴隶们的主心骨,自然的把他推上了前台。

    “秦三众,汝等平身吧,”

    “谢皇上,”

    “是朕治国不当,使百姓遭受苦难,被蒙古族将你等劫掠草原,使汝等受尽人间之苦,朕愧对汝等啊。”朱由校这话也是半真半假,真的部分则是身为大明皇帝不能保卫子民的安全,任人宰割随意欺凌,那的确是统治阶级的无能。假的部分当然是他才来一个多月,这些事情和他无关。

    “皇上,万勿如此,草民等惶恐不安。草民等所受的苦难,均是那万恶的蒙古族豺狼之心所致,如若不是蒙皇上派遣的天兵所救,草民等仍然是活的猪狗不如,草民等深感皇恩浩荡。”秦三众一听立刻对皇上客气的说。

    “皇恩浩荡”、、、、、下边的奴隶们也跟着说。

    “朕听何爱卿和两位监军说,诸位做战勇敢机智,不惧死亡,朕现在问汝等,可愿从此跟随朕一同踏平这蒙古草原?”如今正是缺人之际,这样勇敢的义士当然是张良点兵多多宜善了。而且他们虽然是奴隶,但也是算是这草原的当地人了。有他们在,还是会增加不少力量的。

    “回皇上,草民等愿意追随皇上,肝脑涂地再所不惜,”秦三众一听,立刻激动的差点跳了起来,回头看看,前边奴隶们有听清的,一个劲的点头,并把这消息往后传,结果,大家兴奋的都猛点头。秦三众才向皇上回答。

    “好,如此,朕决定即rì起成立大明天仇军,就由何爱卿统领此军,秦三众为副统领,在这岱海cāo练、休养。”把这支队伍收编了,也是给自己增添力量,而看这个秦三众谈吐不凡,朱由校有意的想培养培养。而何可纲除了自己身边的二十名亲兵外,目前只能算个借调,本身也没有什么力量,这支力量给他,让人发挥一下吧。

    天仇的意思估计别人能解释出什么花来,但朱由校这里就是天大的仇恨之意思,对付侵略过大明的异族,那就是大明天大的仇人,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正则事不成,朱由校的意思就是名正言顺的把这块本来就是中原的土地纳还大明的版图。为死难的大明同胞报此血海深仇,从而血洗草原。

    “臣遵旨。”

    “草民等谢万岁不弃之恩!”秦三众带领着众奴隶跪下谢恩。

    “而死难的义士们,朕也准入天仇军,收敛尸身,立碑永念。”朱由校这个立碑的习惯当然保留在草原之上。

    “回皇上,草民有一言,不知当说否?”秦三众犹豫不决,最后还是说了出来。

    “汝现在是朕天仇军的副统领,对朕说话,不能用草民了,而是要用臣,明白吗?”

    “臣明白了。”

    “好吧,有什么话但说无妨。”

    “是,皇上,这些人都心恋故土,那里是我大明的江山,臣以为,还是将他们拉回国内安葬比较好。”谁愿意死后葬在异国他乡成为孤魂野鬼呢?秦三众也是一个奴隶,也参加了刚才的战斗,对于奴隶的心理当然也是知之甚详的,而这时候自己马上一跃成为了一个副统领,要抓住手下兄弟们的心,就从这此进言开始吧。

    “秦爱卿所言,朕并不认可,现在朕站的这块土地,本就是我大明国土,只不过是被蒙古人强取豪夺而去。如今朕亲自前来征讨,为的就是收复国土,从此这里重新回到了大明的怀抱。把天仇军的军人葬在这里,更是让他们的英灵守卫我大明的国土,同时他们也是天仇军的军魂,虽千万人吾愿往也!”朱由校来这里不是旅游的,不仅要收复失地,还要把失地建设起来,成为大明固有的土地,这才是亲征的目的。

    “皇上英明!臣谢皇上为天仇军赐以军魂。”秦三众一直以为,净军也好,皇上也罢,来草原就是转一圈,如同明初的明太祖、明成祖一样。但现在一听,完全不是这么一回事,皇上这是实实在在的开疆拓土,并站稳了脚跟。

    而皇上说的军魂,也让他回想起刚刚发生的战斗,是啊,当时奴隶们的确是有那么一种视死如归的jīng神,离开本阵朝湖边冲去的劲头,大有风萧萧兮易水寒的感觉。而正是这种无畏的jīng神,让他们成功的完成了任务。这就是军魂,自己要把皇上亲赐的虽千万人吾愿往也这句,记在了心里。

    “嗯,既然如此,何爱卿,带着你的军队去吧。”

    “臣遵旨。”

    这时满桂所带的净军,急行军赶到了,还带着一批战车和一千锦衣卫前来,听说战斗已经打完了,而皇上再一次打了如此的大胜仗,满桂和锦衣卫们,听了都是大吃一惊,皇上这战斗力也太强了吧,三四千人就能打败五六万蒙古兵。虽然大明对蒙古兵做战没有太大的心理负担,但也不得不承认,蒙古兵的骑shè还是很强的,连建奴的骑shè都是跟蒙古学的。

    接下来,朱由校又接见了闻风赶来的商团,处理了一下相关事宜,但这次六千多蒙古奴隶,却没有交给商团,因为,草原之上的功略才刚刚开始,急需要修路、建高塔的人。现在锦衣卫已经来了,这驿站也要建起来了。而建这些当然需要大量的人手,这六千多俘虏还真有点不够用的。先让他们拣战场上的玻璃,那东西扔在草地上,纯粹是对环境的一种污染。然后再草草的整修一条到大同的路出来。

    如今大同到京师的路也已经修了一遍了,就等着大同段这边铺水泥了。然后再把这边铺上,那交通问题一解决,运兵速度能解决一大半。

    接下来当然是接着修整了,移动中shè击的不足,在这样的地方训练,可是比在京城、大同这样的地方训练强多了,最起码岱海这地方的确不错,风景秀丽,草原、湖泊,两种完全的原生态交织在一起,而且这时候的气候还挺宜人,游泳的大好时节,当然,要是有些身穿比基尼的养女就更好了。

第268章 辽东风云

    第268章辽东风云

    六月十九rì,宁远城。

    今天是辽东体系的将官约好了在宁远集会的rì子,当然他们并没有大张其鼓,而是秘密会议。

    袁崇焕然后也在宁远,但人家只是辽东土著的将领,就是扩大了,也是外戚之类的,如吴襄这样的参与,当然没有邀请他列席参加了。

    席间以铁岭李家和祖家为首,商量一下关于皇上撤销辽饷以及派锦衣卫驻军山海,如此局势之下,辽东诸将应何去何从。

    辽东将领当然代表着辽东世族的利益,他们的利益目标其实挺简单,保持现状就满足了。打仗的事情是要死人的,没有几个人愿意干,虽然与建奴之间也是大仗小仗也个不停,也的确把他们的财产和亲兵家将耗损的不小,但实力还是有的。

    发财的事实当然是人人争先,而这一年二千万的辽饷,更是发财的最大保证。没了辽饷,那奢侈的生活就没有了保证,这是大家不愿意看到的。

    此次聚集的目的很简单,就是皇上出招了,是从此偃旗息鼓还是再接再厉,继续玩个狠的。皇上如此的轻视辽东将士,这事不仅在行为上,而且在朝廷之上,他也多次表示过。所以偃旗息鼓这一条基本上没有多少人支持。

    那就只好讨论怎么一条道走到黑了,大家的分析是,锦州一地对于皇上来说太过遥远,根本没有任何的切肤之痛。为了让他重视起来。那就只能再下狠手了。

    现在辽东的形式是由辽东一系控制了山海关沿渤海一线往东北方向,有前屯、高台堡、觉华岛、宁远、塔山、大兴堡、杏山、松山、锦州、大凌河堡、右屯。这些军镇等都是控制在辽东将士手里。

    而以毛文龙为首的东江军,则控制着和登州隔海相望的半岛和岛屿,更有沿朝鲜和满清国界一线的一些军镇,是东江军一步一步从建奴手里打下来的,那边成了他们的活动区域。

    辽东这边因是建奴侵掠中原的必经之路,所以压力大了一些,辽饷也是主要针对他们,而毛文龙此人太过二红砖xìng。搞的在朝廷里没人喜欢他,原因无他——吃独食。而朝中大臣都是雁过拔毛的jīng明人仕,怎么可能让你一个人独享盛宴,自己白白的把钱给你呢?所以辽饷里慢慢的就没有他的份了,虽然他所占的地盘大了点。只有实在逼急了,才给个十万二十万两的,打发一下。辽东将领当然和毛文龙也是不太对付。但这绝不损害他们之间有志同道合的军官朋友,因为毛文龙的部队万分相当的杂,有他收留的辽东人仕,同时也有朝廷从如江浙一带给他送去的募兵。而那些辽东人本来就与辽东将领相识。

    这次会议当然的是没有毛文龙的事情。辽东将领认为,皇上可以不在乎一个锦州,那就再上其它的。把宁远东边的,象大凌堡、右屯、松山、杏山,都让他‘丧失’掉,看看皇上还能淡定到什么程度?这个扮满清的把戏也不是没干过,只不过是死些无辜的士兵。杀死一些不听话的将领而已。相对辽饷来说,这个险是值得冒的。如果皇上再不认头。那干脆就把宁远也拿下。甚至是来个官兵闹饷、暴乱,看皇上是否还能漠视、玩淡定?

    而皇上此次的恶劣态度更是此次会议的重点所在,虽然不知道此次辽饷风波会有何结果,到底是皇上能够妥协,还是把自己逼上梁山,来个陈桥兵变,这些都需要一步一步的看,毕竟本来的打算就是吓一吓皇上,让其妥协,没想到皇上玩起了青皮,醉死不认那壶酒钱,反倒是将了辽东将士一军。

    但皇上如此猜疑,辽东将士就很有必要找好后路了。虽然这种猜疑来自朝廷已经好多年了,特别是奴酋称帝后,更是如此。但没象现在,皇上如此直晃晃的亮出了兵器,逼着辽将就范。

    后路当然无需要怎么找,建奴的邀请函,早就已经发过来好长时间了。只不过大家留恋着这辽饷,有大明这棵大树的存在,就是自已最好的护身符、依仗。

    他们的心里希望这个战争一直打下去,一方面有饷银可拿,有空饷可吃,这其实就是变相的养贼自重;另一方面则是可以居中做点生意,那可是比什么都来钱快的。要知道后金灭了一百八十八个发展了二百多年的卫所,所得的银钱绝对是金山银山级别的。他们又不事生产,和他们做生意,也不带还价的,那可真是‘鞭辟入里’的好买卖。

    但如果真的和皇上扯破了脸,那就不能不找另一棵大树了。大明、棒子、野猪皮,就这三家了,蒙古那边可以直接无视了。独树一帜的可能xìng就不可想了,这肉夹饼的滋味可不好受,估计大明还会因有了他们的缓冲弄的今夜做梦也会笑。而棒子,棒子有人类吗?他们一边对着大明爸爸爸爸的叫个不停,一方面抱着后金的小腿哭天抹泪的喊着兄弟之邦。这样的人xìng也不是个好选择。

    后金无疑就是一条绝对靠谱的退路,虽然奴酋前些年杀了如此多的汉人百姓、军户,但现在人家也是有所改变,开始对那些肯自称奴才的汉人好了。不再动不动就杀了,只不过是抽一顿鞭子而已。一般来说,只要听话,不遇到主子不高兴的时候,在他们手下为奴的汉人,rì子还是可以过下去的。

    并且建奴也给辽将们不断的许诺过诸多的条件,只要他们能够投降,封个异姓王都有可能。这样的条件不能再说不优惠了。

    当然这是最后一个万不得已的选择。在辽将的眼中,木匠皇帝最后会有所取舍知难而退的。于是大家都抱着给大明皇上最后一个机会的想法,等待着皇上的改邪归正。否则的话当然就是你不仁我不义了,以山海关之外的这些关隘和十几万辽东兵丁,做为一个去后金的投名状。相信以此实力就是到了后金,自己依然故我的吃香的,喝辣的,照样混个风生水起。这年头有兵就是草头王,没有兵那就什么都不是。好在自己的身边都是亲兵家将,能征惯战的忠心之仕。有了他们,辽东将士就有了胆量。

    虽然也有人心向大明,但在皇上如此思断义绝的大环境下,也没办法拿着热脸帖皇上的冷屁股了。俗话说的好,君视臣为草芥,则臣视君为仇寇,这也都是被皇上逼的。

    就这样,聚会决定一步步的进行“国土流失”,一直到山海关外,国土全部流失之后,皇上仍然不思改过的话。那就让山海关也流失吧!别看如今袁可立那样把守了四门,但对外山海关是个雄关,对内难道还是吗?

    大家信心倍增的结束了这场聚会,各自回去准备去了。在这天高皇帝远,又是战争前线,他们的信心来自对形式的准确把握、人脉的充足,更加重要原因就是无后顾之忧,大不了投了野猪皮就是。

    袁崇焕正在宁远城里主持着军务,对于这次秘密的聚会,当然或多或少的是有所耳闻的,俗话说,秦桧还有三个相好的呢,袁崇焕经营多年,也是有自己的心腹的。比如以前的满桂、赵率教、何可纲,以及现在仍在身边的都司陈兆阑、都司徐敷奏、左辅朱梅和参将王承胤(崇祯二年,满清入关běi jīng保卫战中,当场逃跑的那位)。通过他们的耳目,得知了这次聚会,虽然不明白到底是什么原因,但这样的关键时刻,相信肯定是对付皇上的,他们玩的失锦州把戏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怎么回事。不过显然这出戏没有在皇上那里奏效。他们会出什么样的招袁崇焕不知道,但做好本职工作还是应该的,给皇上送出消息后,继续监视吧。

    而四天后接到了这则消息的朱由校也并没有太过在意,机会是留给有准备者的,而朱由校就自认虽然没有大充足的准备,但准备的应该够了。史上任何一项改革,都不可能没有冲突。想要废除辽饷,迁扯到那么多人的利益,没有一定的冲突,那是不可能的。他倒要看看,事情到底能发展到什么程度。

    这帮汉八旗的jīng英份子,跳出来的越早,就对大明少了一份负担。在朱由校的眼中,山海关外的辽将和满清并没有什么区别,如果非谈区别的话,那就是比满清更让人忿恨!吃里扒外的东西,是人人都恨的牙痒痒。

    如今袁可立带着的锦衣卫已经到位了,而四千南苑锦衣卫也有一千人来到了草原,相信那三千人带着阻击弩赴山海关也早已经到了。这四天来除了给二千天仇军准备竖盾神弩,相信又有二千锦衣卫能够装备上神弩了,一千押送队伍已经在路上了吧。另外一千也是要到山海关的。

    这样的力量对付关内关外的辽东将士,应该够了。但一rì不把袁可立解放出来,一rì就不能解除来自海上的威胁,这是很现实的东西。

第269章 走马换将

    而袁崇焕的‘宁远大捷’之时,野猪皮就拿小数的军队在宁远看着,袁崇焕竟然不敢出城作战,更不敢去支援受到建奴重兵围攻的觉华岛,最终导致了这个辽东的补及基地被杀的干干净净,岛上的二千艘船都被野猪皮给烧了,虽然说是烧了,但会不会留上一些船,这点朱由校不敢保证。因为女真人不是骑shè民族而是渔猎民族,是和水打过交道的。

    即便是后金真的没有,辽将和朝鲜却是有船的,这一点真是不得不防了。

    而毛文龙的登陆莱登也是以‘因风飘至’这种可笑的借口,现在敌我不明,也是防范的对象,谁知道他到底是好的坏的。周公恐惧流言rì,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白居易这首《放言五首》,说的可是千古不变的真理。对于这个争议人物,为了大明的江山,这个险朱由校可不敢冒。

    所以把袁可立解放出来,让其龙归大海才是最好的海洋保证,如今南苑锦衣卫正在以每rì千人的换装速度不断的开换装着。然后奔赴山海关、蓟门关。估计明后两天,山海关里应该有大概七千锦衣卫了。

    现在辽东的形势已经开始变化了,辽将们会有什么样的花招,朱由校不知道,毕竟一切都是自己推测的。自己连山海关都没去过,靠着脑子想象去打仗,显然是不可取的。袁可立一旦离开山海关,仅仅靠着没打过仗的锦衣卫指挥战斗。朱由校肯定是不会放心的。

    所以朱由校打算把赵率教重新放回山海关,重新任山海关总兵。其在山海关里一切都熟悉,还能拉住一部分心向大明的兵丁,这点比袁可立可是合适多了。

    当然以赵率教的能力守关是可以的,但恐怕他驾驭不了那帮锦衣卫。所以朱由校就把一百名宦官净军给其带着,有了这一百净军的存在,就不怕锦衣卫们了。所以朱由校把赵率教和张高全叫了过来。

    “赵爱卿,朕思前想后,还是决定把你放回山海关。现在辽东的形势相当的紧张,估计那群辽东将领在失了锦州之后,还会有什么其它的动作。而山海关和蓟门关,是大明最后一道防线,爱卿比袁爱卿更熟悉那里的地形、将士,应该比袁爱卿更合适守关。而且,朕不放心海上的安危。所以不想把袁爱卿困在山海关。估计爱卿前去之时,关内已经有七八千持神弩锦衣卫在山海关了,另外还有汽油弹发shè机和阻击弩苦干。这些都是爱卿可以利用的力量。爱卿以为呢?”

    “回皇上,但有所命,臣必赴汤蹈火再所不辞,但锦衣卫这样的。臣怕指挥不动。”说实话,人的名、树的影,这锦衣卫可是名声在外,和东厂齐名的,想想。一个武官,敢对着锦衣卫指手画脚。那真是没事找头疼了。

    “这到无妨,朕再给你一个锦衣卫同知的职务,专门管理在山海关、蓟门关的锦衣卫就是。”

    “臣谢主隆恩。”赵率教立刻跪下谢恩。

    “平身吧,另外朕再派张高全过去给爱卿当监军,你们这段时间处的也近,什么事情也想好商量。他去了应该也能震住锦衣卫一些的。”

    “臣多谢皇上为臣想的如此周到。”赵率教也为皇上拿着净军制锦衣卫感到好笑。早就听说皇上建军时要求两军的比武,但如今耽误了,估计也比不成了。但净军如此成绩,还用比吗?明显的高了锦衣卫一头。拿着净军过来压锦衣卫,明显再合适不过了。

    “张高全,此次带一千人到山海关,第一件事情,就是监军刘应坤抄家,若脏银不到一万两,还则罢了,那就让其回京找魏忠魏安排职务,如若超过万两,直接充当净军杂役。明白吗?”监军这种外行指挥内行的事情,朱由校是打死也不看好,如此国家大事,处理上怎么能如此儿戏?相反若让一些太监安安稳稳的学习学习,实战不敢说,最起码也得会纸上谈兵吧,这样扩大皇上的视线,这也是可取的。估计大明设监军的初衷就是如此,只不过被人给念歪了经而已,既然自己来了,当然是拔乱反正了。

    而对付监军的手法和去云贵那边对付镇守太监的手法一样,先抄家再说话,捞了多少银子一抄就得了。现在这年头可不是前世,那财产转移的让人摸不着头脑。除了放家里头,就是找个地方埋了。所以只要一抄一切立见分晓。

    “奴才遵旨。”

    “张高全,监军的意思,是监视、监督,是让你长眼睛的,不是用嘴巴的,从此以后,一切听赵爱卿的,包括这一千净军的指挥权。千万别在军事上充大头,好好跟着赵爱卿学习兵法,这四个监军,就你的字写的好,好好学,朕还有大用,可不要学那个孙云鹤,没什么本事,仗着一点小聪明还学起军师来了。”当着赵率教的面,把责任权利都明确了,虽张高全在指挥上瞎指挥,那就麻烦了。而所提到了孙云鹤,现在则在外面每天带着大镣,负责给净军洗脚、擦背、洗衣服、倒便桶,天天在草原上累的给三孙子似的。这样的人汉jiān,就该让他活受罪。而净军们得知当时就是他出了挖土垅的主意,对他是非打则骂,人活到这份上,还没个自杀死去的勇气。真是糟蹋这一身人皮了。因为他的原因导致了大同守军死伤,所以朱由校下的命令是带大镣一生。

    “奴才一定好好跟着赵将军学习,不会不懂装懂的。”想想孙云鹤那孙子的活法,张高全都不由的打个冷颤。放他身上早咬舌自尽了,从早上干到夜里,没完没了的行尸走肉的活着,谁看到了就给一巴掌,碰巧,杂役里还有个仇家,还是那种不共戴天的仇恨,孙云鹤本身就是东厂的刑官,得罪的人,哪里能少了?而且那个得罪基本上也算是生死大仇之类的了,那基本上是天天羞辱、天天打啊。活到这份上还有什么劲啊?可那个孙云鹤就是坚持着活着,张高全一想,自己都渗的慌。

    “嗯,朕相信你会做的很好的,跟着孙老师就表现的不错,朕看好你哟。”

    “奴才谢皇上夸奖,一定会努力的。”

    “嗯,赵爱卿,带着十万两银子,准备准备快点出发吧。”朱由校拍了拍张高全的肩膀,又拍了拍赵率教说:“大明江山的门户,可就交给你们了,能朕守好他,不禁要防着建奴,更要防着家贼。朕相信你们不会让朕失望的!”

    “皇上,臣纵是肝脑涂地,亦会保住大明的门户,不使建奴一兵一卒过关,请皇上放心!”

    “嗯,时间紧迫,拿着圣旨快些去吧,朕就不与汝等送行了,一路顺风,”

    “臣(奴才)告辞,请皇上多多保重。”

    朱由校从主帐里出来,算是送行了,走到了湖边,来到岱海已经五天了,现在大同通往京城的路、驿站也终于全线告通了,就差给草原整理的路面铺水泥了。看着不远处那一处处战车轮流训练的场景,不由的豪气干云。

    现在草原上已经聚集了越来越多的蒙古联军,不过他们在布口袋,既然自己放出了豪言,二个月内亲自前去,他们也乐得守着归化城,来个以逸待劳,

    朱由校这边也不着急,罗马不是一rì建成的,在这风景秀丽的岱海,修身养xìng,也是不错的。还可以训练一下军队,现在的岱海可是有三只部队了,一是净军二天仇军三是锦衣卫,而战车也是越聚越多,二个月的时间,才刚刚过去不到四分之一。着的那门子急,而几十万的联军整天的人吃马嚼的,估计客军至此,撑不了多少时候的。

    而自己这边,仅仅是这一路上的战马的收获也已经够这几个月的挑费了,更何况看着个一百多平方公里的大湖,每天光是打鱼吃,都吃饱暖思yínyù了。还有商团在侧哪里有什么后勤困难?

    一想起了这句话,还别说,朱由校还真想起了张嫣或者容妃来,男人吗,喜欢醒掌杀人权的不一定都是,但渴望醉卧美人膝的,基本上有一个算一个。朱由校当然也不例外,虽然没有什么后宫、种马的打算,但正常的,还是需要的。

    “皇上,御马监掌印、代司礼监秉笔刘若愚来见。”这时一宦官来报说。

    “刘若愚?让他过来吧,”刘若愚现在是潜水状态,前一段时间为了造战车,还收了他一个铁矿,估计现在他应该正在河南、山西这样的地界呢。

    “奴才拜见皇上,万、、、、、、”刘若愚见了皇上是倒头就拜。

    “平身吧,刘掌印,你不是在做压水井给百姓吗?怎么了?又缺钱了?直接找魏忠贤支取就是。”看着刘若愚一脸风尘仆仆的样子,明显比以前又黑又瘦了。已经先后给了他近百万两白银了,但这东西太耗钱了。光是刘若愚手低下十五六个矿,养的人都有整个净军集团多了。

第270章 李自成现

    “回皇上,不是缺钱,奴才这次来,是请皇上为奴才做主啊!”刘若愚带着微许的哭腔说道。

    “哦,怎么还有人给刘掌印气吃不成?难道刘掌印不是白送?”这话一听就让朱由校奇怪了,要说别人被欺负,朱由校信,可是宦官到外面哪里有被人家欺负的道理。更何况,刘若愚出去是干什么的?学雷锋做好事去的,白白的搭功夫送东西,这叫行善积德。

    “皇上,此项政策本身就是为了造福百姓的,奴才怎敢从中谋利,冤枉啊j上”。

    “嗯,以刘掌印的xìng情,本不会如此,那所为何事?”

    “回皇上,奴才在山西运城的铁矿被人抢了,就连奴才的命也是险险逃脱,这山西的压水井也放不下去了。”刘若愚眼泪都下来了,但语气已经没有一点的哭腔了。

    “怎么回事?”

    “回皇上,奴才沿河南向西设点,过了洛阳,在山西安邑,买了一处有铁有煤双矿的地方,招募了人手建矿,因为是正在经营的矿,接手后二rì就能出煤出铁,可四天前,一伙人强人冲进了矿山,是见人就抓,奴才等躲在一簇乱草之中,才侥幸逃过此劫。但在矿上招募的矿工却全被他们扣住了,留在矿上接着挖矿。所有的钱财等物全部被抢走了,奴才在乱草之中一直等到了夜间,才敢逃了出来。还险险被人发现,一路北上逃跑。到了临汾才有口饭吃。听说皇上在这里,才一路赶了过来。”刘若愚是富家子弟出身,打小就是锦衣玉食,进了宫也靠着家里的接济,直接得到了大太监的照顾,仍然是享福的,这辈子没吃过什么苦,五六个省的乱跑不说。临了还被人抢了,这一路上餐风宿露的,苦真是吃了不少,还到处被人家当成宦官。还好到了临汾,那的知府是个老乡,得知了他的遭遇后,就派了马车兵丁一路相送。才到了这里面圣。

    “那是伙什么人?”

    “回皇上,躲在草堆之里,曾听人谈话,大概就是用铁和煤造了兵器,去投闯王舅舅去,其中有一个名字叫李公鸡的是主犯。还有一个叫高杰的可能是他的小舅子,他们的身边还有运城的衙役,所以奴才没有敢去运城”

    “什么?”朱由校一听真是大吃一惊,自己把这平乱之事交给了孙承宗,任其处理。<ww。ienG。com>本来按自己的意思。本想着调西北所有的边军去对付的,但被孙承宗以边疆不靖为由拒绝了。

    那索xìng就把这事全交给了兵部。只是交待了一些赏罚而已,孙承宗的奏折上说,派了一个文官是从莱登下来的武之望,武之望先接了袁可立的班当了莱登巡抚,但政策真的是令人失望。如今袁可立回去了,兵部正好把武之望给安排到陕西去平乱。理由是因为边墙之外已经是战争状态。当然不可以调三边或者五边的兵马平叛,现在也只能靠各地的官兵了。

    对于这样名不见经传的人选,明末的无名之辈,朱由校没什么好感,打仗当然是调专业人仕了。所以接到消息的朱由校,已经决定启用卢象升到兵部挂职出征,让孙承宗安排他独领一军去剿匪,而令汪乔年夺情补大名知府(汪乔年的爸爸挂了,按理得在家里守三年,只有一种忠孝不能两全的情况,可以不在家守孝三年,那就是国家离不开你,皇上出面下旨,夺情

    卢象升的能力,朱由校还是信得过的,扔在大名府也的确没什么用处,他本身就是从军打仗的命,在地方上搞政治还出了一个大名无税宣免税的笑话。历史上也是自己组建的天雄军。(最初天雄军本是唐朝的编制,地点就是在大名府。历史上卢象升也是从大名府组建的队伍,同时也起了这个名字,估计这个军队里大名人应该占了绝大数吧

    估计这个时候,卢象升这个大名第一高手,也差不多快到兵部找孙承宗报道了。交给这样的人去平叛,朱由校才放心一些。没想到今天从刘若愚的嘴里竟然听到乱民已经到了山西,这如何能够让朱由校不大吃一惊。从孙云鹤的交待中,朱由校已经大体猜到,陕西榆林的乱民背后有山西八大家的影子,接着向上推,极有可能还有建奴的指使。

    没想到,如此快的时间他们就把手伸到了山西。一旦过了运城,东面就是洛阳,进军中原,那就不是窝在陕西那样简单了。历史是否还会重演呢?

    而这个李公鸡会不就是李鸿基吧?高杰、小舅子,高迎祥,舅舅;还别说,朱由校越想越觉得是那么一回事。这时候他不是好好当邮递员吗?怎么也想着投闯王?他自己不是闯王吗?(其实不然,明末的闯王最早的就是高迎祥,死了后才到的李自成,而李自成死了,才到的他侄孙来亨接着当闯王

    这里面竟然还有官府的衙役,于是又问:“刘掌印,你去运城挖矿造压水井,当地的官府知道吗?”

    “回皇上,按着皇上的吩咐,造压水井从未和当地官府打过任何交道。而且为了速度,那个矿是奴才直接从当地富户手中所买,都是平实无奇的交易。”因为不想自己的银子被下边的官吏贪污了,甚至送给百姓的压水井再让他们改成了卖,所以才不让刘若愚与其有什么迁扯的。

    “那个矿离运城远吗?”

    “回皇上,一般的矿都是远离人烟之地,平时很少有人去的。”想想刘若愚就觉得心酸,这一下发配的全是鸟不拉屎的地方。

    “朕有点明白了,”朱由校一听到这里,还有造兵器还真就明白了,运城本就是陕西那边搭着界,而山西这边有煤有铁,而李自成现在也不是个稳型尚,想是看他的舅舅,已经反了,他自己也不想干这个公务员了。带着人到山西这边先弄些兵器,然后再投他舅舅高迎祥去。至于为什么还有衙役,是衙役自身的事情,还是受到县令的指派,那就不得而知了。

    “传满桂过来。”虽然现在已经过去了三四天时间,不知道他们走还是没走,但也不能就这样放过了这伙人,而且还有衙役在内,谁知道搞的什么明堂。

    “刘掌印,这段时间压水井的制造、安装,做的如何了?”朱由校接着问。

    “回皇上,在顺天府、河北、河南、山东均有三四个矿在产矿产铁,有作坊在制造压水井,雇佣了当地大量的工人,用来挖矿、生产以及登记、发放、安装压水井。”

    “嗯,让百姓们抗过这次旱灾,才是目前的当务之急。下边打井出水有困难吗?”

    “回皇上,地下基本上都有水,就是有深有浅而已。不过有皇上给的补贴,百姓们,都干的热火朝天,一口一句的圣天子叫着。”

    “圣不圣天子放在一边,但百姓与朕的关系就是父子关系,他们是朕的子民,朕就不能不让他们吃饭穿暖。”

    “皇上仁慈。”

    “臣参见皇上!”这时满桂来了。

    “满爱卿,你带五百大汉将军,现在就出发,由刘掌印带路,往山西运城,清剿杀人越货的反贼,再查一查他们和当地官府什么关系,如若有关,一并查办。”

    “臣遵旨。”

    “刘掌印,再辛苦一趟吧,记住了,遇到那个李公鸡,一定要留下来,有生的更好,不能留生的,死了也要留下!绝不能放跑了。”李自成可是明末一个关键人物,破坏xìng太大了,趁其羽翼未满之时将其拿下,杀死在摇篮之中,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回皇上,奴才不辛苦,感谢皇上为奴才做主。”

    凭着刘若愚的能量,不说在运城找县衙,就是到临汾那边知府衙门报个案,让官府出面抓几个反贼,这也不算过分吧。但人家就能从山西的最南头跑到最北面的大同,然后出了草原来给皇上告状,这不得不让人佩服他的‘好谋多断’,即向皇帝表达了自己的辛苦,又让皇上知道,他和地方上一点迁扯都没有,好象孤臣一样,只是抱着皇上的粗腿。这样看着愚蠢的错误,其实在明末比比皆是,心思都用在了升官发财死老婆,哦,没有死老婆这一条,哪里还有什么心思搞实在的政绩啊。

    满桂带兵走了之后,朱由校开始了他的裸游,来大明一个多月了,在这个大夏天里,还真没游过泳,皇宫里不是没有湖,但因为心里有yīn影,害怕自己一落水,会再次重复历史上,朱木匠落水的悲剧。

    二三十个会水的大汉将军也都脱了衣服下水在旁伺候着,充当救生员的身份。这要是出点问题那可不是闹着玩的事情。看到这样的情景,朱由校就不由的怀疑,那历史上,朱木匠落水时,怎么就只有魏忠贤下水去救?这些人都干什么去了?那时候不知道在水里防范?这史书啊,有时候还真是让人捉摸不透啊。(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

第271章 京城报捷

    湖太大,朱由校也不敢往深了游,只是比昨天游的稍稍远了一点而已,就返回来了,jīng力太旺盛了必须得发泄发泄,否则又得想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了。

    一上岸就看到有人拿奏折等着呢,一看是魏忠贤写的,京城里的一些情况。

    京城,今rì正是热闹非凡之时,两天前就传来了皇上在蒙古大捷的消息,这一消息让京城的百姓、官员们首先是震惊,其次才是喜出望外。

    什么是大捷?这才是真正的大捷,干仗没几次,但灭掉了蒙古三四万人马,解救数万百姓,缴获无数。这仗到底是怎么打的?什么时候蒙古人的人命不值钱了?

    百姓们大都为皇上欢呼着,奔走相告,但官员们这边却面热心冷,兴趣缺缺,可谓是几家喜欢几家仇,喜欢的当然最数李祖白了,因为炼油有功,从八品升到了工部的营膳司郎中,正的六品官员,这可是比连升三级还猛了些,而且又赏了一套沙发,一千两银子。升官发财也就是如此了,而且以后还有秘密研究汽油武器的差事,算是进入了皇上法眼的核心人物。朱由校也没法不赏他,在认识了自己兵种单一后,竟然先后把两支净军陷入险地,这让他稍稍的有一些后怕。

    竖盾、神弩的防守、攻击都很强,但缺点也是相当明显的,竖盾的机动xìng差、可防远但不能防近战、可防轻武器但不能防重武器。而弩箭的穿透xìng相当差,但凡是块木板就能防住。所以简单的用单一的竖盾、弩箭是远远不够的。而事实证明,救孙承宗部的是阻击弩。救何可纲或者说扭转战局的是汽油弹。所以李祖白是必赏的。

    而宋应星的战车等也发挥了作用,这次连同神弩的研制也一起赏了,提了一个工部郎中五品的官,挂的也是个虚职,钱财上也赏了一个五千两,宋应星这义务帮工也总算是修成正果了。而皇上正式差他引领着兵仗局、李祖白改进汽油弹。

    按着皇上那四点汽油弹的不足,以及在安全方面、威力方面、投掷距离方面、空中爆炸方面等改进要求,宋应星耐下心思研究着。一心把汽油弹做大做强,尽快送往岱海,以备下一声战斗所用。

    诸如孙承宗、徐光启等和辽饷牵扯不大或者根本就没有的官员当然为皇上的大捷而倍感激动,张罗着举国大庆。在这样yīn霾的国内、国际环境之中,大明的确太需要大捷了,虽然宁远大捷也是刚刚庆祝过后不久,但如此比起来。二百多个人头,基本上就属于米粒之光和rì月之华相比了。

    而象一些牵扯到辽饷,被皇上勒令三个月自首交待、退脏的官员,则是愁肠寸断,不知如何是好,皇上收复国土、扬威宇内。这本来是应该高兴的事情。泱泱大国本身就应该有泱泱大国的骄傲,而这些士大夫阶层,当然就是这个泱泱大国的代表了。但这种高兴却是如此的勉强、矛盾,让人高兴不得、悲伤不了。

    众所周知,皇上定了三个月的时间。让所有从辽饷里伸手的官员,自首、退脏。为什么亲征了还定这三个月。那是因为这个时间,皇上有信心平定归化城,携大胜之威回来再办理此事。

    同时让官员们看看,没有辽饷那样的巨额军费,皇上是怎么打仗的。现在时间刚刚就过去了十天,皇上就打败了如此多的蒙古军,凭的只是他手里的八千净军,而谁都知道,他还有南苑锦衣卫和新征收的锦有卫,那些兵的素质可是比那此以前是杂役的宦官强的多的多了。现在锦衣卫已经向皇上那边先后增援了两批。皇上平定归化城,已经只是个时间问题了。

    至于这个战果是不是真实的问题,倒成了大家争论的焦点,因为大明慌报军功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从将军到伍长,莫不如此,最后只有以首级数量,成了定军功的唯一官方标准,当然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首级的标准却造就了一批有胆有识的,杀良冒功的jīng兵强将。

    但皇上这次并没有首级送来,是否慌报,大家也是争论不休,

    这个说了:什么?皇上需要拿什么首级说事,那是他用来检验下边文武百官的。

    那个就说了:怎么就不需要首级,没有标准岂不是想说多少是多少。

    另外一个接着说了:皇上战绩彪炳,本身又不需要谁的认可,根本不会慌报

    再一个又说了:皇上英勇神武也要有个度啊,前一段时间的袁督师在辽东的大捷也就是杀了二百多建奴,那可是率领的关宁铁骑,是俺们大明朝jīng锐之师,十万之众,打了这么长时间才杀了二百多人,皇上出去就十天,带着八千净军,就能杀退十万蒙古军,消灭三十万人?怎么杀的?在知道三万人能绕着四九城好几圈呢,这事,我看悬、、、、、、

    总之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谁也争不过谁,搞的一个好好的大捷,因为战绩太过夸大,庆祝的气氛也就有所欠缺了。

    正所谓耳闻为虚眼见为实,今天所有的争论都停止了,因为事实摆在了眼前,蒙古战俘进京了,排着长长的队伍,一个个用绳子捆着连在了一起,几千人的游行队伍还是相当壮观的。běi jīng的四九城,当然的就被轰动了起来。

    我的个妈啊,光俘虏就是几千人,难怪说对付十万人,消灭了三万多,这下,所有否定的声音都没了。相反战俘游行时的公告上说,七天之后,等这些俘虏宫刑养好了之后,还要拍卖的消息,底价十两银子起,而且还有大批的战马出售,这样的消息以风的速度传遍了四九城。

    宫刑之后不就是宦官了吗?宦官能够给别人为奴?这是不是逾制、、、、、、

    这样的问题立刻成了无论是官员还是贩夫走卒等的谈论焦点。事实胜于雄辩,再也无人对皇上亲征的大捷有任何的怨言了。百姓们更为有如此文治武功的皇帝而感到庆幸,京城的人,对这样的国家大事相对比地方上的百姓更能关心一些,毕竟是天子脚下,所以对一个强势的皇上能给国民带来的安宁也是知之甚详的。

    而卢象升就是在这样的情景之下进的京,这一个月以来,在大名府,卢象升也是干的生龙活虎,交通、商业、农业、吏治也都有所涉猎,大名的水太深了,但以卢象升的武力,的确把一些人给震的不轻,而官员、大佬、勋贵们有产业在大名的,也都是在知府衙门有狗腿子的,别人可以把本来不用交税,卢象升来搞免税,当成一个笑话看,但那些有背景的人却不会如此,他们已经看出了卢象升是贴着帝党的标签进的大名。随着皇上的一步一步的走向强势强势再强势,卢的身份当然也是水长船高。既然不可为敌,那就大力交往吧。

    对于来的,无论是折节下交的,还是巴结奉迎的,卢象升一盖是来者不拒,只要你拿出诚意来,在大名开个作坊、矿场之类的场所,那就是他卢象升的朋友。朱由校教给他的,要想让地方上富起来,那就得要有作坊、商业,哪怕是青楼搞出彩了,都能有利于地方经济的发展,有利于老百姓富起来。而搞这些产业,衙门能提供的就是投资环境,什么是环境,治安、税收、卫生、交通、当地的购买消费量等等。所以卢象升就从这方面入手,拉了一部分官员来在大名搞产业,还别说,这大明第一个开始招商引资的城市,就在他的手里慢慢的繁荣起来了,闻风赶来的人渐渐的也多了起来。这下百姓们的也就有了工作的机会或者干个小买卖之类的机会。

    突然接到了朝廷的调令,就地招募天雄军,粮饷由皇宫支付。后去兵部报到,这下可把卢象升高兴坏了,学会文武艺,货卖帝王家,如今是乱世,正是要靠武功治天下的时候,而此时的皇上已经亲征了,自己空有一身的武功、满腹的韬略,却苦无施展才能的机会,整天在这里持筹握算,这算那门子的治世能臣。还是征战沙场保家卫国,才是自己毕生所愿。

    这不带着自己整天训练的二百名亲族家丁,又把上次打成思杰时抓的那些个武生、镖师,而那些江洋大盗、土匪都是不可救药的,功夫再好,也不足为用,叫了过来,许诺若愿为国效力,可以免刑,立了战功的还有可能建功立业。从犯人跟着那成恩杰学武,本就是崇拜强者,而卢象升比成恩杰可强得太多了,都表示愿意。

    就这样卢象升收了他们,然后卢象升又在大名当地招了五百名会骑马的当地习武之人充任亲兵。三千普通兵士。要知道这边的人习武成xìng,敢于好勇斗狠。而自己又不缺银子,皇上给的五十万两才用了不足五万两修路之类,至于皇上设的作坊等也用不着自己掏钱。

第272章 卢公回京

    新兵的训练倒是让卢象升给省了,时间不等人,好在自己的亲族二百人都是经过了几年的训练的。分到各百户、各旗,在行军的过程中慢慢的教导吧。而且新鲜出炉的天雄军,对付放下锄头的乱民,还是有优势的,最起码挑的人许多都是弓马娴熟的,每个人身上还都有功夫,练家子。

    准备了军服、兵器,有钱好办事,二天的时间也就收拾停当了,正好乔汪年也来交接了。虽然只上任了一个月,但人缘还不错,更带走了三千五大名当地人,所以,万民伞倒是收了好几把,算是一任知府最大的收获了。

    就这样,有马骑的人跟着卢象升,先行一步赶到了京城,留着家眷和军队慢慢的进京,反正běi jīng也有家。一进京就看到了皇上搞的战俘展,看的更是热血沸腾,恨不得胁生双翅飞到皇上的身边,人生至此,夫复何求啊!大丈夫就是应该热血沙场,斩将夺旗!

    感叹了一阵后,先到了兵部拜见了兵部尚书孙承宗。孙承宗一见皇上推荐的人竟然是一个年轻人,心里不由的有些不舒服。自己指定的武之望,那是年龄大、气度稳重,作战经验和威望上十足的人物,而眼前这个毛头小伙子,就欠缺了这份稳重、经验、威望。但皇上所命,他也没有办法拒绝。只好见步行步慢慢的给卢象升调配了。

    最后分卢象升独领天雄军,自己招募兵马。知道卢象升已经招募完毕后,因问到卢象升有多少亲兵、军队时。卢角升言八百名亲兵,三千兵士,这倒把孙承宗弄得一愣,一般的就如袁崇焕这样的巡抚也就是几百家丁,没想到他一个从地方上上来的知府也有这么多人。其实卢象升也就是二百多家丁,都是亲族,但那五百名都是表明仰慕他的武学的会骑马之仕,

    让兵部下边的人。办好了手续,卢象升拿起了什么大印、兵符、文书之类的东西,就要告辞。孙承宗却把他留了下来,皇上吩咐的,有多少亲兵给配多少山地弩,有多少兵士,按三分之一配神弩。另按千人一台阻击弩。

    这条最为优惠待遇,是别人不具备的。但山地弩一天也就是生产个四百台左右,神弩和阻击弩虽然够了,但还得等到明天下午。

    一听是皇上赐的武器,卢象升也大为感激,一股兴奋感更加的明显。对皇上召他那场乾清宫奏对,卢象升可是终生难忘,皇上对他真的是有知遇之恩。

    当孙承宗问及有何武将之时,卢象升傲然屹立,说自己就是大明最好的武将之一。

    这下倒让孙承宗吃了一惊。一个知府,说自己是最好的武将。这让自己应该如何评价?这可不是开玩笑的地方,这个知府会武?看他的样子不象啊,长的比自己可是瘦多了。看他那一副一代宗师的样子又不象个狂徒。所以自己的嘴半张着表示着吃惊。

    看着别人不信,卢象升一招手,冲着门外两个壮汉说,:“两位差役,麻烦过来一下。”两个壮实的差役还没弄明白什么事呢,两眼直往孙承宗这边看,孙承宗虽然不知道卢象升具体要做什么,但展示一下武功是肯定的了,于是点了点头。

    两个差役到了身前,卢象升两手抱拳一拱,算是行礼了,两个差役一看,也不由自主的两手抱拳,但这时卢象升出手了,双手蛟龙出海一般,身子向前一探,瞬间抓住了两差役的腹部,双膀一较力,两腿稍蹲,一声“起!”字出口,两个差役还没弄明白怎么回事,就已经被卢象升高高的举了起来,这时才想着乱叫。

    卢象升顺手把他们放了下来,又掏出了一两纹银说:“两位兄弟,卢某得罪了,这点碎银子,拿去喝酒压压惊吧。”

    “这位大人客气了,小人哪里敢收啊,”人家是四品知府,而且皇上都重视的人,跟着喊自己兄弟,这让两位有种受宠若惊的感觉,其实这也是卢象升的豪爽之处,要知道他可不是一般的酸腐文人可比的,他的武力在整个大明,那绝对是数一数二的,如今上战场在际,当然表现的豪气冲天,

    “无妨,当着袁大人的面,这绝不算是行贿受贿,只是卢某稍表欠意而已。”

    一旁的孙承宗惊喜交集,又看了看卢象升的简历,的确是进士出身,一直在京里工作,刚刚去地方上一个月。逢此乱世,还有什么比文武全才更适合带兵打仗的。皇上这是怎么挑的啊?怎么能挑出如此奇葩出来,那速度、力量,以一敌十都不在话下,孙承宗在辽东数年,见过多少的猛将,但没一人能出手这么快,更没见过同举两人的。与敌对战靠的是什么?当然是力量、速度、胆量等,这些东西是决定两个敌对战士之间的生死较量,推而广之,是决定一声战斗,乃至一场战争的胜负。

    “收下吧,卢大人给汝等开个玩笑而已,下去吧。卢大人啊,有这一身功夫,”都是场面中人,对这点银子当然也就是小意思了,这本是人家一个善意的表演,让自己看到他的功夫而已。

    “多谢孙大人夸赞,上次在宫中之时,皇上本yù让下官展示一下武功,但下官却以为是一种污辱,皇上也就一笑而过了。现在狼烟四起,正是我辈男儿,展示武力之时,所以献丑了。”

    “卢大人文武全才,正是朝廷目前急需的人才,倒是让皇上提前给发现了。皇上虽然年轻,但这识人之能,老夫不如也,”他们提到了皇上,都是拱手向上,连帝师也不例外。接下来孙承宗又问了问专业的行军韬略,卢象升当然回答的头头是道,有时还提出一些奇思妙想,令孙承宗更是喜欢。

    卢象升出了兵部,想去看看卖马的地方,但去了马市之后,却找不到一匹马,不由的大奇。一问方知,如今锦衣卫提议的皇上恩准的,马市在市内对卫生太过污染,那马儿粪便弄得满大街都是。马车、骑马都可以专人照看,但贩马的一拉就是一大群马哪里能够照顾过来,所以把马市迁到了菜市口以南,南海子以北的城外。

    卫生?这个词倒是不太常见,不过想想那以前南城一股子马粪味,现在果然也没有了,这算是锦衣卫给京城发的福利吧。

    在这个画地为牢的时代,锦衣卫管理个马贩子只须一个人往那里一站,一张公告一贴,自然就没有人敢再摆滩设点了。有老百姓的遵纪守法朴实无华的存在,也有着锦衣卫如狼似虎的威风存在。这样迁移市场的事,还是挺容易搞定的。哪里象朱由校后世一样,官没有官的样,弄一些混社会的人充在其间,动辄就是群殴;民更没有了民的本份,为了自己的私利强行摆摊设点。

    反正军队和自己约定的地点也是在京城西南角,买马顺带着过去就是,自己先骑马先他们一步,估计他们也快了吧。这一逛可是留心观察了一下街面,的确是干净了。

    而走过了第二家全聚德烤鸭店时,让卢象升不由的停下了脚步,一是香味,二是那悠扬的箫声,吹的是如此的好,怎么和刚才经过第一家时吹的是一样的曲调、一样的声音呢?不会是同一个人所吹吧。

    卢象升也是一位深谙音律的人才,如此雅事,倒是提起了他的好奇心,走进越过排队的长龙直接进入烤鸭店。

    “那位大人,这边排着队呢。您身为大人,可要讲皇上的规矩,讲个先来后到。”正在这时,后边传来了声音。

    “大胆,我家大人岂是你能哟喝的?”一听有人直斥卢象升的不是,还在店外的几个家丁不愿意了,主辱仆耻这个道理他们还是知道的。

    “大人怎么了,这可着běi jīng城,大人海了去了,除了皇上到此买鸭子不需要排队,什么大人都不行,大伙说是不是啊。”那个声音再度响起,而说话的却是一位不到三十的,吏员打扮的人,cāo着京城的口音。

    “就是,可着京城二十一家全聚德烤鸭店,就没一个敢加塞的,外地人就是素质低,”

    “就是就是,一看就是个四品的知府,看那谱摆的更一品大员似的。”

    、、、、、、

    一时间,排队的人乱哄哄的说了起来,家丁们立刻气愤起来,冲着那个汉子冲了了过去,卢象升这时还被箫声所吸引,已经迈步进了烤鸭店,看到了正面大喇叭,而箫声,正是从大喇叭里发出来的。

    “这位官爷,贵仆从已经在外边和人打起来了。”这时烤鸭店里的一位小伙计,对卢象升说。卢象升一听,怎么就打起来了,他刚才走的倒是快一点,虽然也听到了后面的吆喝声,但也没在意,现在也顾不得想了。卢象升在京多年,还从未与别人发生过什么冲突,更没有纵容家丁们惹是生非,所以一听此语急忙转身出店。

第273章 巧遇牛人

    第273章巧遇牛人

    出来一看,一大圈子人大家伙都在围观呢,分开众人一瞧,场中打斗的两人中有一个自己的家丁,其它的家丁围了个圈了,不让其他人插手,并没有人多欺负人少。而场中之人你来我往,打的颇有章法。下场打斗的家丁是自己亲自调教的卢一峰,是家丁中的佼佼者,寻常人等三五个也还沾不了身。但对方却并不象是处与下风。

    但一听围观的都在为人家叫好,卢象升估计这是犯着众怒了。对于这样的事情,他还是不愿意承受的,毕竟众怒难犯,别弄的最后自己落个欺男霸女的称号。

    急忙上前喝止一声,一手一个拉住了两人:“为何打斗?”

    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卢一峰就不说了,对方想要挣扎,但挣了几次,却没有动得卢象升的手分毫,不由大吃一惊,自己也算是个练家子了,整rì里打熬身子,怎么连晃动一下手臂都不能呢?来人怎么如此力量,让人不可悍动。

    “回大人,这厮在大人进店后,污辱大人。”卢一峰怒目相望着

    “这位兄台,本官可曾得罪于你?”卢象升奇怪的问,这天下有没见面的恩人,怎么还有这没见过面的仇人吗?虽然对方着的是吏服,但卢象升身穿的是四品官服,但卢象升敬重对方的身手,并没有以官压人,当然这也是人xìng使然。

    “回大人,你刚才越过众人所排长队。加塞了,大家为了买支烤鸭。都是老老实实的在排队,不能因为是官员,就可以不排队,这是规矩。”对方的回答却是不卑不亢,礼貌却不失尊严。

    那差役说完,围观的百姓也力挺着吵吵,京城的百姓当然有京城的觉悟和京城范,到了běi jīng别比官。四官的衣服大家也是见的多了,更何况排队的人里,还真有比卢象升品阶高的。

    卢象升一听终于知道原因了,那就好办了,卢象升说:“那各位误会了,卢某是奇怪一事才冒然进入烤鸭店的。刚才从北边走来的时候也是有一家烤鸭店,里面传来的箫声。和这家的一模一样,甚至连高低、用力、停顿都是相同的,本官就奇怪了,想进去看看,并不是买烤鸭的。结果进去一看,怎么是个大喇叭发出的声音。正奇怪呢,这不店家告诉我打架了。”

    如此一解释,哦,不是买烤鸭的啊,那看来是误会了。而且还是běi jīng城最骄傲的留声机惹的事,排队的人也就理解了。急忙的各自归位,还找来各自和证明人,以证明自己的位置。

    而刚才那差役打扮的人却被卢象升叫住了:“这位仁兄请了,卢某正在看烤鸭店中可以发出箫声之物,敢问是不是传说中的留声机。”

    “小人闫应元,现任京仓大使(管理仓库的小官,不入品)卢大人,大人大量,适才倒是小人冒昧了,还请见谅。”那种差役也客气的说道。

    “无妨,卢某倒不是什么小肚鸡肠之人,正所谓不打不相识,权当是以武会友了。且仁兄仗义执言,不畏权势,有此志气,倒叫卢某钦佩。”

    “卢大人客气了,卢大人所见所闻,正是吾皇刚刚制出的留声机,前一段时rì为平息谣言出了不少力,而今由锦衣卫田大人请了弹箫大家夜思静留了几段箫曲,放在烤鸭店里让百姓们在等待之时品鉴一番,所以来此听曲买烤鸭两不误。这不连平时派仆人来买烤鸭的几位大人,在都赶来排队了。”

    “哦,原来又是皇上出品,果然不凡,能将声音留住,开天辟地从未有之啊!”想着皇上和自己那一rì之谈,那为国为民的高尚情怀,卢象升不由的感叹着。

    “是啊,这可是件奇物啊!可惜只有二百件出售,还只针对孝道传家之人。但不知卢大人可有幸购得?”

    “倒是办理了几张证明文书,但依卢某家的财力,那个五万两银子的天价,可是消受不起的。”

    “卢大人言笑了,其实许多的官员,特别是高官,都没有参与此事,”闫应元略有所指的说道。

    “闫兄谈吐不凡,身手也是不错,卢某倒有一见如故之感。不过卢某倒和闫兄所谈的那些官员是不同的,先前在京任职的都是清水衙门。就算是到了大名府任知府,也是没有税收的地方,还是皇上给的钱拿出来修桥补路,对于辽饷可是离的甚远,只是囊中羞涩而已。”卢象升也有七巧玲珑心,一听闫应元所说,立刻听出了言外之意。这年头的官员基本上是谈辽sè变,生怕别人认为自己从中渔利了。

    “哦,卢大人莫不是大名第一高手的卢知府?”闫应元虽然是个京城的吏官,是个没有功名的吏,就象朱由校后世的这局长那局长之类的职务,但对于奇闻异事,倒是知道的不少,没办法,天天没事可干,不就是闲情逸致发挥八卦jīng神吗?卢象升在大名免税的笑谈和大名第一高手的美谈,当然也是八卦知道的。

    “卢某正是,”

    “卢大人,小人真是有眼不识泰山啊,失敬失敬啊。”

    两人越谈越是相宜,索xìng就随便找了个酒馆一同吃饭,几个亲兵并没有因为刚才的过招而有什么想法,相反,对闫应元的身手还是挺看好的。

    席间慢慢的谈到了时局、战乱、外敌,特别是谈到了兵法之时,闫应元那个鬼点子是一个接着一个,根本不按常理出牌,甚至连用人带上火药包诈降引诱对方主将的损招都有,闫应元越谈,卢象升越是吃惊,虽然他说的没有一句是兵法里有的,但都是一些损的不能再损的招,如果贸然用在自己身上,自己肯定也是防不胜防。这样的人简直就是个鬼才啊。在闫应元又夸大其词谈自己时说:

    “哪里哪里,闫兄的身手,的确不俗,刚才我那亲兵的功夫可是相当的不错,等闲三五人想近其身也难。而闫兄用兵发面也能极力发挥水无常形兵无常势的特点,每每说出奇招,真是不可多见的人才啊!卢某后rì就要奉旨出发赴陕西清剿乱民,不知闫兄可舍得这一身吏服,随卢某西征?”卢象升看着这位闫应元,的确是比较认可的,有胆有识有身手,才思敏捷,自己正好还缺少一些幕僚,这个人倒可以胜任。

    但现在卢象升并不知道,他眼前这位闫应元,却是明末抗清史上,最强的一位,无论是他还是孙承宗、毛文龙、袁崇焕等都加起来,也难望其项背。

    虽只一战,但此战足以使其彪炳青史了。闫应元曾率江yīn六万军民,力拒清兵,24万清军与城下,孤城血战80天,连折清军3王18将,毙敌75000余人。

    如此战绩,在明末的历史是,绝对是名将排行榜第一人,如果辽东战将有那么几个,建奴估计早就灭了。比卢象升本人都要强的多的多。

    “为国杀敌本是大明男儿之风骨、夙愿,固所愿也不敢请尔,承蒙不弃,小人愿意效鞍马之劳。”闫应元也是一具有高尚的爱国情cāo之人,而且对这个卢知府,也是钦佩不已,更何况,当个仓库保管员也没什么前途,虽然去陕西打仗危险,但男儿志在四方,这样一个际遇如果抓不住的话,那才叫一个蠢字了得呢。所以一句鞍马之劳表明了彼此之间的身份。

    自己不是什么官员,只是个吏员,要关系没关系,要文才没文才。就是有一些小聪明,损主意,没想到却被眼前的这位四品知府看上了,本来也就是聊个高兴,自己还没有巴结的心思呢。交个朋友而已,但对方能提出这点来,

    “好,既然如此,卢某会差人给你办好手续,你也回家安置一下,然后你我共同杀敌报国,建功立业!”卢象升收了一个鬼点子多的幕僚,当然也是高兴不已,拿出了二百两安家银子给了闫应元。

    闫应元也没有矫情,的确得拿着银子养家,这一去还不知道能不能活少回来呢。

    第三天,六月二十六rì,是上朝的rì子,卢象升在兵部等着孙承宗辞行之时,却从他那里得到了二个消息,一是大明唯一一位敢与于建奴浪战而立于不败之地,甚至于可以胜之的女将军,秦良玉已经扫清贵州民乱,皇上有意调其北上。这个消息是平乱的利好消息,卢象升也不是妒贤嫉能之辈,当然为之高兴。

    但第二则消息让他不得不震惊了,辽东在失了锦州之后,又失凌河堡、右屯、松山、杏山、大兴堡、塔山,仅宁远留着。这则消息在锦州先失、皇上大捷之后忽然的给大明来了当头一棒。

    神经再大的人,也不得不考虑这里边的问题所在了。在皇上宣布辽饷撤销后,辽东将士大面积丢失这些重要的抗击建奴的桥头堡,这行迹也太明显了,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这是明摆着在逼宫啊!

    为了自己的私利,竟然视大明的安全为儿戏,为将者该杀!卢象升听了之后就是这个感觉和想法。但现在多说无益,攘外必先安内,皇上的指挥棒到哪里,他就要打到哪里。

第274章 辽东失地

    孙承宗说给卢象升的消息,其实就是今rì早朝得知的事情,今rì的早朝已经快吵疯了,秦良玉的事情当然没什么好说的,但辽东的军报和毛文龙的折子,却是矛盾的集中地。

    辽东是袁崇焕上的折子,宁远以东的所有军堡一夜之间全部丢失,逃出来的辽东诸将会聚宁远。均称是细作从中开关,虽派了二十几匹斥候前去打探,回来报说均是堡中已经上挂建奴的军旗,没敢往回进去查看。

    而毛文龙的折子,也证实了此点,但他却说出了另一番道理,建奴并没有任何军事行动,为什么这些军堡就能这样一夜之间失守了呢?这是有人已经投了建奴。

    这样的推测,当然是虽不中亦不远矣,朝中的大佬们开始了争论,傻子都能看出事情的苗头了,更不要说平时辽将们交好的一些朝中大臣,他们对这个事情本来就是心知肚明的。无论什么事情,当然是利益最大化了。

    目前什么利益是最大化?当然是恢复辽饷了。那样既不要想什么三个月后的退脏问题,以后有可能的情况下还可以捞一些。所以这些人在争执之中,很快就把矛头指向了朱由校撤销辽饷的政策。

    理由?哪还需要找吗?现在的情况不是明摆着吗?如果没有军饷的直持,叛乱、哔变、满清入关等等相关国运不利局面都会出现。魏忠贤也让他们吵的头疼,他哪里不知道其中的道道。每年他又辽饷里也是有一份不菲的孝敬的。但给他十个胆子他也不敢做主恢复辽饷啊。

    而几名内阁大臣也是意见相左,因为有孙承宗和徐光启这两位在。孙承宗虽然也得利,但那只是一些孝敬而已,陷的并不深,皇上追究了就拿出来,不追究他都打算赶快交待了。而徐光启根本没占过边。所以有这两个搅屎棍子在,根本就没法一致同意恢复辽饷,上报皇上。

    下了朝之后,京城里可就传开了。一听说宁远之东全面被建奴给抢了去,一时之间是人心惶惶,本来建奴离他们很远,虽然只是一座山海关,但就是这座雄关把建奴挡在了外面。京城的百姓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建奴会打过山海关。当然更多的人把建奴说成了青面獠牙,恶魔一样的东西。<ww。ienG。com>所以百姓们也是有些害怕。

    但经过了明白人一解释,百姓们大都知道了,原来事情比想象中更严重,辽东的一些将领已经投了建奴。这样事情就大挑了,有了这一帮汉jiān的存在,山海关还是个关吗?

    同样。也就是在这一天,赵率教回到了山海关,和袁可立办理了交接。赵率教相当尊重袁可立,后者对他也不错,特别是现在都是一个阵营的——保皇派。

    前天宁远以东的情况。袁可立当然知道一些,这样的动作甚至在他的意料之中。甚至下一步,宁远也可能失守,基本上大家这层窗户纸,随时随地都可能被捅破,还好,如今山海关已经有一万锦衣卫,就算是自己走了,还有七千锦衣卫,又有一千上过战场的净军,八千兵力守卫山海关、蓟门两处,应该是足够了。

    而过来接旨的刘应坤,却受了无妄之灾,一张圣旨,免去其监军职务,就被张高全带领的净军拿下了,准备抄家。刘应坤大喊冤枉,在这里混的不错,上上下下,他都处的很好。虽然平时嚣张跋扈了一些,但也没往死了得罪谁啊。同时圣旨上也没提什么罪名,这更让刘应坤不就就理。张高全亲自带着刘应坤,由赵率教的亲兵带着路到了刘应坤的府上。

    “刘公公,本监军也是奉了皇上的旨意,得罪了,现在就开始抄家,皇上旨意,如果抄家所得低于一万两银子,那刘公公你就回京找魏公公重新安排职务。假若超过了这个数,那刘公公这一门之人,以后就要充当咱家的杂役了。来人,开始抄家!”张高全yīn测测的说着。这可是皇上给他的权利,他也是在不折不扣的执行着,如果抄不出来一万两银子,他能把头扔地上当球踢。

    刘应坤一听这话,一下子就不言语了,这路子也太毒了一些,根本不给人任何张嘴申辩的机会,根本就是暴力执法。没有任何的程序,直接就是抄家后再定案,这路子放在古代,谁受的了?除了提前弄个狡兔三窟藏匿财产,否则哪里能够幸免啊。

    很快刘府的家就被抄完了,一共四十五万两白银、黄金五千两,古玩字画倒是只有一车。满府的仆人、婢女四十多人,小宦官十六人,小妾五人。

    刘应坤听着这数字,直接晕了过去,被张高全一盆水浇醒了,说:“刘公公,多余的话就不说了,认命吧,没有一刀斩了你,也是皇上的天恩,想想怎么给皇上写个请罪的折子吧。这满府的人也就成了我们的杂役,这手伸的太长了,可真不好。传令下去,带刘应坤,及其家人宦官去充当杂役。”张高全那个开心,就别提了,从心里上,他基本恨透了以前比他高位的人,仗着年轻体壮跑出了个监军,今天又能把一个平时山一样的人物绳之以法,这成就感就别提多舒服了。

    这时围观的人已经很多了,监军,是什么样的存在,在这山海关他基本上就是天。现在就这样被抄家免职,还要给人家当粗使杂役,看着就让人解气。

    而从他的府里拿出了这么多的银子,更让平时连饷银都拿不足的兵丁们忿恨!从此之后,山海关多了一个乐子,那就是嘲讽刘应坤,拿他取乐。

    山海关的诸将被这种手段吓坏了,假如就这样查到自己该怎么办?这种查法也太恐怖了,现在赵率教就在总兵府里办交接呢,这个不认识的太监,如此行事,是不是要来一次大清洗?

    好在张高全弄完了这一票之后,就没有了下文,老老实实的把抄家之物封了起来,然后回到了总兵府,等待着赵率教的安排。皇上的话,他当然记的明白,多看、多学,以后有大用,至于怎么个不知道,但可别成了刘应坤第二,皇上一个圣旨就把自己给办了。那才叫冤呢!

    袁可立和赵率教商谈之后,已经建立了攻守同盟关系,即海陆相互协防、支援、后勤补给、船舶运兵等,均可以相互扶持,从海路、陆路堵住建奴以及叛党。

    把锦衣卫们集合起来,因为赵率教还有一个锦衣卫同知的身份,算是体制内的人了。指挥起来更是得心应手,而净军则被安排到了最前线——东门,就是有天下第一关牌匾的那处大门,那里将是迎战建奴的第一战,好钢在用在刀刃上,他们的作战经验、军事素质目前可是没上过战场的锦衣卫比不上的。四架阻击弩傲立城楼之上,再给他们配上五百锦衣卫。赵率教相信,没有人能够从他们的手里抢走山海关,无论内外。其他三门和蓟门均摆上一千五百名锦衣卫,凡无总兵令靠近者——杀。

    如今辽东诸将已经半公开的反叛了,自己也不用遮遮掩掩的了。如若有想献关者,那也只是个死字而已。如今虽然只有八千兵力,但很快就会有更多的锦衣卫前来。再行补充,时间拖的越长,对皇上就越有利。

    岱海,朱由校接到了几份消息,不由的让他挠头了,事情赶一堆了。

    第一件事,二百台留声机全部订购出去。这一下,彻底改变了朱由校的财政情况,虽然只是一个奢侈品,但带来了划时代的震撼,把极高端的家族震的不行,纷纷被这种传奇之物所吸引,更因有官府的认证、皇上的牌匾,使得这个留声机不仅是一个物件,也是一种荣耀。

    行之有效的营销手段,也为客户的追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所以限量版的留声机,在南方客户到来京之后,昨天已经彻底的订购结束了。

    秉承着一贯的说话算数的做事方针,已经下旨留声机的销售,以这二百台为限。以后如果需要,也是用于公用设施,比如酒店里等,当然也可以成为国礼一样的东西赠送。

    有了这二百台留声机的货款,朱由校的钱包一下子鼓了起来,五万两一台,二百台,那就是一千万两银子银子。去掉那微弱的本钱,怎么也够两年全国税收额了。原打算等卫生纸、玻璃等金手指开遍全国之后再实行的全国免农税等苛捐杂税的,如今就可以动手免除了。

    现在‘农民起义’已经发动了,对没有‘起义’的百姓,也该下手拉拢住民心了。省得最后让“闯王来了不纳粮”那空头支票把老百姓给忽悠傻了。

    朱由校还真是不明白,一个小小的歌谣怎么就这么大的作用?这种谎言能让如此多的人相信。如果历史上没有吴三桂的转身,让李自成统一了天下,真的可以不纳粮吗?老百姓就真的不想想其真实xìng吗?但事实就是这样的奇怪,在民智未开之时,慌言千万,就成了真实。许多评价均是那李岩跟了李自成之后,凭着这几首小歌谣,把李自成推向了神位。

第275章 免税开始

    朱由校发出了圣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即rì起由皇宫中金花银代天下百姓交纳各种捐税,直接给户部。除大型商团、矿山、作坊除外。从此之后,朕特准朕之子民不用交任何捐税,不许任何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收取任何税收,如有违抗,必受严办。

    有官吏违反者,百姓可匿名或实名举报至锦衣卫、驿站,也可揪送至当地官府,锦衣卫与驿站应展开如实调查。如有收税官吏反抗、暴力收税或威胁百姓者,罪加一等。如有驿站、锦衣卫、当地官府隐瞒不报者,以同罪处理。

    该类案件侦查权交由各地驿站和各地锦衣卫共同负责。

    该类案件审判权交由当地官府,官府内当秉公执法,如有作弊、徇私枉法者以同罪论处。

    处罚措施为开除官、吏职务,没收其与三族之内所有财产,并处五年劳役,一般景况,由涉案人清扫当地卫生五年,每月视其工作成效下发生活费,如有加倍情节,再行处罚。如有逃窜,凡收留者,处相同处罚。

    本罪名不分主犯、从犯,所有参与者,均受此罚。

    十八家纳入大明皇家银行管辖的钱庄对此享有监督权,发现有抗旨不遵仍非法收税者,有权通过大明皇家银行举报,直达天听。

    钦此!”

    朱由校此旨的考虑是:

    驿站、钱庄、锦衣卫全部都是遍及全国的超级系统,这个网络是相当给力的。如果哪个地方官、吏甘冒天下之大不韪,铤而走险接着收税的话。估计没办法逃脱这三家的眼睛。这是对整个免税政策最有力的监督、管理、执行手段了。

    而针对违法者,并不是明太祖那样的血腥,而是相对人xìng化的处罚。贪污基本是官吏的本xìng,此源自人类的贪婪,曾经有人说过,狼虽狠毒,但只要杀死了一只羊,达到了裹腹的目的。杀完一只也就够了。但人类则不同,不仅要管饱了肚子,还要存上一些以备后用,即便是所存的已经足够一生所消费的了,还是不够的,还要存几世、几十世所用的。这就是人类的贪婪之心,对于钱财的贪yù基本上是永无止境的。

    人在穷的时候或许能明白“耕良田千顷不过一rì三餐。有广厦万间只睡卧榻三尺”的道理,然一旦高官得中骏马得骑,是人也膨胀、心也膨胀,被物yù所迷,再也弄不明白这若水三千,你管饱了喝。也就是一瓢而已。拿这么多做什么呢?

    不管古今中外,都有这样的贪官,起因当然是这个贪字,而促使其伸手的无非就是侥幸心理而已。太祖的革皮充草衙门立,故然起来了一定的震慑作用。但侥幸心理却是人的一种接近本能的心理。他们不断的想着能够侥幸的不被发现。

    何因?因为‘发现者’不够多,都是暗箱cāo作。这就给了贪官们无限的遐想,而一次次遐想的成功,更给了他肆无忌惮的勇气。同时也给了周围的人勇气,所以越贪越想贪,最后不再是为了什么生活需要,当钱财已经超越了自身所需,仅仅是一种数字游戏之时,他还在贪,如同上瘾一般。

    如果一切都是阳光之下了,那情况自然就不同了。现在上下公告,大家都知道了不用交税了,谁再过来收税,大家都会知道他是非法的。然后交给了三个遍布全国的非一般官僚体系的三机构,基本整个大明都能遍布。

    且收税这东西也没法暗箱cāo作,只要老百姓知道了不该交税,官吏强行收税,这种现象就没法不被当地的这三个机构发觉。发现者多了,侥幸心理也就少了,冒险收税的也就不敢了。

    而没收财产、劳动教养的处罚措施,其实就是为了教育和榜样。

    在朱由校的前世,许多人都拼了命的贪污,基本上只要有机会,不管有没有可能被发现,都豁出去了义无反顾的去贪污、去受贿。有时候朱由校就不明白,在监督机构如此之多的情况下,社会监督媒体网络如此发达的情况下,是什么动力让他们如此的贪婪,怎么就那么大的胆呢?

    只要让人发现了,或者被举报接受part的双规;纪检的询问;检察机关的逮捕、公诉;法院的审判;监狱的刑期。这一系列的措施还不够有力吗?

    但实践证明这些却远远的不够,其原因就是个追脏的问题,贪官们铤而走险的原因就是算透了帐,他们贪污了或者受贿了一千万,其实最终只能交回去一百万就差不多了。剩下的九百万,他们交给了别人,或者送孩子出国留学或者直接彻底的隐匿起来,或者变相投资了等等等等手段保住了这些财产。或者等自己出来后,好好的用,或者留给亲人。而自己蹲那么几年计算下来,是绝对值得的。更有甚者,侥幸逃过的人也都定居海外了,一张外籍户口,从此和以前的贪污、受贿行为彻底的道了声永别。

    而现在则不同了,朱由校自己成了游戏规则的制定者,所以可以搞诛连,把其三族之内近亲的财产也全部剥夺了。这样,其就没有了可藏匿、转移的方向。一旦犯事,只能落得一个一贫如洗的下场。如果转给九族以外。(注:九族是指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迁连实在太广了。所以只余三族,分别是自已一族、外祖父一家、岳父一家。这样亲近之人基本上都包括了。)如此制定因没有达到九族这样的级别,也没有杀人、流放,相对而言是处罚绝对是轻的,是完全可以通过的。

    死相对是容易的,把牢底坐穿也是可以忍受的。但在众目睽睽之下,从高空中的云变成了地上的泥,这种心理落差是没法接受的。贪污犯并不是暴力犯罪,本身对社会的危害xìng不是太大,把他们关在监狱里做什么呢?反到不如让他们带着自己的小公子、小千金、各房的姨太太,在城市的大街小巷里,在密集的人群中,天天和自己熟悉的父老乡亲见见面,打个招呼。让自己的亲朋故交,给自己一口热饭吃,然后感激涕零。

    这样多好,从内心的深处体会一下,云和泥的差距到底有多大,看着一起受累受饿的妻儿老小,心里又有何感想。

    而旁边的一些想去收税的官吏看到了自己的老上司老领导如此境地,又会怎么样想?是接着和他们走下去,然后天天的在街上扫完大街,坐而论道呢?还是珍爱生命,远离贪污呢?

    所以朱由校的处罚不是杀头或者关进监狱里养活着。而是放出来,打扫卫生,既为社会的公益事业献出了自己的光和热,又从身心深处得到了最好的教育,同时也提醒着周围的人——莫伸手,这就是下场。

    第二件事情,就是秦良玉平定了贵州。依靠着一点点的蚕食,终于把贵阳城给解救了,配合着当地武装力量,一步步的把乱党消灭,而贾毓祥到了贵州之后,基本上也就只有零星的乱党了。按着皇上的旨意,首先让秦良玉扩充兵源征兵,要求就是山地、丛林适合的兵源。秦良玉最终还是选择回四川征兵,但皇上的这份信任却是让秦夫人感动不已,自己必定是个异族。一直以来,自己只是一个救火队,大明哪里有乱,就去哪里。

    兵援只补充过一次,还是自己家人用众多的人命换回来的。现而今,皇上准自己征兵后进京面圣,不再是防备,而是一种绝对的信任,这让再一次平定了贵州战乱的,秦夫人稍稍的感到安慰。打算迅速的回石柱征兵后赴京。

    而贾毓祥所带着的百名净军对云贵当地的镇守太监,也实施了抄家定罪的办法,结果果然没有一个低于一万两银子的,五个镇守太监一共三十几万两银子。

    秦良玉如此快的北上,这当然是一个好消息,朱由校这时也真的需要多一些力量,仅仅是远战力量,而没有近战力量,还是让人心里没底。

    而下旨请辞的朱燮元,在知道了贾毓祥上任的消息后,就已经死心了,一朝天子一朝臣,那些子幕僚之类的,本打算着抱着朱燮元的大腿,认为皇上不敢临阵换将的。现在立刻想着改换门庭,但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贾毓祥让他们该干吗干吗去了,自己要钱有钱,要官有官,为什么要娶二手的幕僚呢?如果没有他们这些狗头军师的鼓捣,朱燮元能走这一步畏敌不前,然后接着再上旨请辞?可见这些个幕僚狗屁不通,当然的也婉拒了他们求职申请。

    第三件事情,归化城的联军终于有消息了,佃作说他们汇集如此多的兵力,在归化城周围已经有开始为庞大的后勤供给所困扰了。已经小范围的因为分配供给不均而发生了冲突,虽然被制止了,但二十多万人的供给,仍然是归化城的一大负担。但却因逃回去的几万土默特兵马的宣传,弄的这些人,不知道是来攻,还是守在归化城。不过接连这些天,供应上明显有跟不上的迹象。

第276章 辽东事变

    看了这则消息朱由校的嘴角不由的一笑,比耐xìng,蒙古人明显不如自己,二十多万人的后勤保障绝对是一个相当大的负担,蒙古人没粮食吃,整个就是肉食动物,如此多的人,一天能吃掉一万只羊,这样损耗实在是太大了,就是归化城承担起来也肯定是力有不逮。

    朱由校当然不想进攻,二三十万人,稍稍的在大草原上给他捉捉迷藏,就能把自己给玩死,自己这支部队现在就好象是个无腿先生,坐在轮椅之上,拿着把阻击步机,在五米之外千米之内shè可以消灭任何敌人,但超出了这个范围,远了追不上,近身了打不过人家。如果能引的敌人来战,那当然是上上策了。选择近湖面草的地方做为阵地,打阵地战,加上自己的布置,在他们来的时候,一定会给他们一个大大的惊喜的。

    第四件事是孙承宗言,卢象升组建了天雄军,人数三千,亲兵八百,已经分配给他了相应的武器,也告诉他保护武器的秘密。令其剿匪作战,不受任何人的辖治。

    这也是大明的一个特例了。因为以文制武,这是大明特有的一个制度,虽说从宋朝开始,接受了唐朝藩镇割据之苦的教训,更是对陈桥兵变的黄袍加身防备的很严,开始用文官节制武将,的确对武将起到了一定的限制作用。没有发生诸如唐朝的‘鞍驴山之变’。

    但却没有大明如此变态,武将弄的都在文官面前抬不起头来。硬生生的降了三级还不能平等,绝对的文贵武贱。而卢象升这个特例就是因为他是个文官。但绝对比武将还武将,孙承宗都不知道该怎么节制他了。

    组建了天雄军,想形成真正的战斗力还是需要一段时间的训练的,就是不知道这种以战代练的方式到底会怎么样。三千多人,如果能用的如臂使车,当然可以发挥其战力,但如果没有整合好,那还是一盘散沙的话。有可能发挥不出其万一。

    一旦出师不利,光是这种挫败感就能把年轻的卢象升给毁了。越想朱由校越担心,最后还是决定先把天雄军拉到这边来,训练一二再行放出去,反正平乱也不是一rì之功,如果能赶上土默特部的进攻,那成长的速度应该是相当快的。

    神弩也就是一个叫法而已。说大了天,就是一件shè速比较多的冷兵器而已,cāo作他的还是人,任何武器均是如此,战术、纪律、意志、技能、经验等等才决定着一支军队的战斗力是否强。比如说净军这两次被围,就是蒙古人找对了方法。抓住了神弩穿透力差的缺点,从而围堵住了,几乎是落个兵败人亡的结局。卢象升新成立的天雄军,更是没有接受过任何的军事训练,这点如何让朱由校放心。

    而到了第五件事。辽东之事,此事有袁崇焕、孙承宗更有魏忠贤和田尔耕写的折子。袁崇焕所写倒是把宁远以东军堡诡异失守的事情述说明白了。目前的辽东已经相继不断的失守各军堡,宁远城里已经堵了几乎所有‘逃难而来的’辽兵辽将。字里行间更能看出袁崇焕的危机感。

    看的朱由校暗暗的摇头,这帮人真是天胆啊!养贼自重到如此境界,把汉人的衣冠彻底玩尽,自己去光荣的参加汉八旗,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不惜把整个大明、乃至整个中国的国运、衣冠都扔到了满猪手中。不仅该死,还是那种满门抄斩永绝子嗣的那种!朱由校从少动杀机,除了杀了坏他大事的客印月,和在上林苑杀了几个杀人偿命的宦官、无名白外,就没有对国人再动过杀念。在他的思想里还是中国人不打中国人。什么贪污、受贿了、欺压百姓等等,那都是可以以其他的方式处罚的。可能有人认为自己优柔寡断,不够杀阀果断。朱由校也承认这一点,对于他现在的地位,杀个人不就和杀鸡是一样的吗?但杀顺手了,不就和历史上那个刻薄寡恩的朱由检一样了吗?他的刀永远的对着异族,而不是国人。

    但历来对汉jiān就充满着,发自骨子里的仇恨,没有他们的存在,就没有中国彻底的沦陷,他们打断了中国人的脊梁,使中国蒙羞,使中国人被他们屠杀,使中国沦亡三百年,使中国后世子孙错失良机、、、、、

    这些人不仅仅是该杀,灭其九族、绝其子嗣才是最好的方法!

    而魏忠贤则侧重描述了朝中大臣们对此事的反应,他们认为辽东丢失军堡的起源,均来自辽饷的撤销。如果放任下去,不仅辽东将彻底的失去,更因保卫大明的辽东将士心生不满,有可能连山海关这最后一道防线都可能失守,国门不保,那大明江山也就危险了。魏忠贤认为兹事体大,特来请示。

    孙承忠的,则是兵部所发来的,正常的告急文书。田尔耕的则重点放在了京城里面百姓的恐惧心理。

    朱由校看着这些信件,不由的陷入了深思,如今赵率教应该到了山海关、蓟山两地,面对关外的建奴甚至是汉八旗预备役,也没什么问题,雄关的防守能力是相当强的,有明以来,任何异族都难越雷池半步。再有近万持弩锦衣卫和一千净军,对外防守没有任何问题。

    但怕就怕关内那几万军丁,从内里开始扯旗造反,来个里应外合,那才是锦衣卫最应考验的时刻。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现在建奴不是神,但那些汉八旗预备役却是板上钉钉的猪。

    当然对于普通军士来说,他们只是听从军官的命令,根本没有什么选择的权力。而家丁们则是死命的力挺他们的主子。这两者是可以分开的。就是不知道赵率教的到来,到底能不能掌握这个火候,

    当了不足二个月皇上的朱由校在这方面已经开始走向了成熟的道路,但欠缺的还是很多很多。

    朱由校还是决定先下手为强,下秘旨给赵率教,在接到圣旨后,立即控制、封锁四门,许进不许出,再以陕西平乱为由,调所有非辽东祖籍的将士离开山海关,前往大同之外面君见驾。让他们意识到,别有用心的,只是辽东体系,不是辽东体系的,就别跟着凑热闹了。

    这样一来副作用也是非常明显的,进一步和辽东体系划清了界线,把他们推到了汉八旗。但两害相较取其轻,既然他们注定是汉八旗,再多逼着大明百姓养他们十八年,最后再帮着建奴侵略大明,还不如现在就摆明车马,力拒其在关外,扔给建奴去养活呢。

    而入关平乱,可不能用那些辽东土著,他们一旦入关,山海关东面的辽将一闹事,他们会不会趁乱起事,这事可真的在两可之间。孔有德不就是因为一只鸡开始在吴桥发动的兵变吗?这样的险朱由校是不敢冒的。在中原腹地,能够治得了他们的还真不多。那祸害起来,威力也是不小的,没看到吴三桂和三矿工带着他们肆虐中原吗?

    而一旦宁远有异,让赵率教以通敌罪嫌疑,先控制在山海关之内的所有辽东体系将领,以及其家丁。宁远是山海关前最后一道防线了,后面虽有高台堡和前屯,两位军堡,但力量已经相当的弱小了,只是个军事堡垒而已,宁远若失,那就是图穷匕见之时,再也没有任何余地了。

    而后再安排关内的军士相互检举揭发将领各种贪污、吃空饷、虐待军士等罪行,让他们离心离德。至于火候,由赵率教自己掌握。只要控制了四门,以锦衣卫他们手中的神弩,控制住关中的局面还是比较有把握的,就怕敌人有什么诡计,比如什么偷袭、引诱之类让锦衣卫上当、被人近身的手段,这点倒是要提醒赵率教。

    袁崇焕是已经算是投靠自己的人,不能就这样把他扔在宁远,目前宁远已经是个火药库了,随时随地的都可能被点燃,而那时,非辽东体系的,基本上也会因不愿或者不积极参与辽东将士的行动,而被屠杀、清洗,而被迫参与了,那更是增加了汉八旗的力量,这些虽非朱由校所愿,但却是事实的存在。

    对于那些和赵率教一样,都是从外地向辽东渗沙子的那些将官,还是可以争取的,比如曹文昭、曹变蛟叔侄。

    一张圣旨,传袁崇焕携非辽东祖籍的将士,前往陕西平叛,先行到草原见驾。至于能不能从辽东走出来,那就看天意了。如果引发了他们之间的内乱,也总比都投了汉八旗要强的多了。

    现在大同到běi jīng的“极光”设施并没有全面建成了,而驿卒们对于sè语的翻译应用也初见成效,虽然高塔只是粗糙,但二个时辰,即可传送完毕。但如果用快马路,从岱海到京城就得要七八百里地,虽然沿着官道把道路平整了一遍,但铺水泥这个工程还是很大的,不是一时半会能搞定的。所以还是以极光传到宫里,再由宫里制作圣旨,圣旨再送到辽东,还是需要二三天时间的。就是不知道这二三天时间,辽东诸将会不会发动什么了。

第277章 巧治大臣

    而针对满朝文武的瞎起哄,朱由校当然明白所为何事,利益的相同点,让他们和辽东诸将有了共同的目标,所以才使得他们不顾什么国家利益、民心所向等等,为的就是趁此良机让自己收回承命,恢复辽饷。其心当诛!这样的臣子自己还真不敢用,也用不起啊,哪里有辽饷那样的数额让他们年年去贪污?

    想想这些人如此的不要脸皮,那就再给他们加点码吧。传旨给魏忠贤,但凡有提议恢复辽饷者,在其立于前门的效忠书之后,注明其提议恢复辽饷。让田尔耕和刘志选都动起来,把汉jiān卖国贼的言论倒向做足了,让他们谁提议恢复辽饷,谁被百姓骂去,有个过激一点的行为,让田尔耕他们也收着点,任由百姓闹。朱由校倒要看看,人至贱则无敌的他们,在面对整个大明百姓的指责之时,又将如何个无敌法。

    不把他们弄老实了,这大明就永远不安生,让魏忠贤逼着他们自己打自己的嘴巴,自己再写一份文字xìng的东西,表明态度立场,再给他挂后面备注。

    而对田尔耕所言的京城百姓人心惶惶之事,倒是让朱由校认真起来,民心的向背是明末最为关键、重要的事情。什么天灾、外敌等矛盾,如果百姓们都心向大明,那都是不足为道的,一亿半的大明百姓完全可以荡平一切困难。但就是没有人注意这些社会基石的感受,把他们拉过来。

    朱由校对于此点相当的在乎。从搞义卖、送压水井、撤销辽饷,直到免捐税。就不断的想着让百姓们给自己加分,把他们拉拢到自己的身边。这次民心惶恐不安,当然也要当作大事来办了。

    他决定让田尔耕做一份给全国百姓的公告书,大体就是告之他们辽东之事,从以前的188卫的沦陷,到如今山海关以东的这几个军堡丢失。而只需要要固守住山海关和蓟门一线,从东面建奴是没办法入关的。而自己已经派了上万锦衣卫和一千净军去固守,所以让全国的百姓不必要担心。

    而皇上现在在蒙古草原。正在收复失地,一旦打完了蒙古,就会开始对建奴实施清剿,大明的人口有一亿半,而建奴的人口只有区区二百万,就算加上那些投降的汉jiān,也不足五百万。<ww。ienG。com>大明三十个人打一个人。也能把他打趴下了。重要的是团结起来,在皇上的带领之下,直捣黄龙,彻底的消灭他们。

    现在皇上在撤销辽饷之后,为了让百姓免受税收之苦,又免了各种捐税。也一起公告了,让百姓慢慢的过上富足安稳的生活。

    大体意思写完了,以后就是田尔耕如何组织语言了,总之就是借这个机会安天下百姓的心,让他们不要害怕。好好过rì子就行。

    这一天断断续续传来的消息终于处理完了,朱由校伸了个懒腰。走出了主帐,打算游泳。看着湖面上不断穿行的水筏,那是用来捕鱼的,由蒙古人扔掉的盾牌等木器改造的,现在的树木还是挺多的,又因为带着许多战车修理工,所以木工比较多,造这些东西比较简单。

    正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片湖域的水产丰富,吃得净军倒是赞不绝口。

    现在绝大多数的净军、锦衣卫都不会水,弄得朱由校大叹不已,依着他的想法,在这靠着大湖的地方打阵地战,不把湖用上,那真是一大损失。利用湖水的天然阻隔,利用归化城方不会水的特点,形成一块安全地。以及阻击弩那千米的shè距,简直就是天赐良机。但这条因为净军绝大多数不会水,而不得不放弃绝大部分建水军的计划。

    六月二十七rì,京城,前门外,贴出了锦衣卫的一份公告,公告上的内容一是宣布了皇上的蒙古大胜,收复内套地区指rì可待;二皇上撤销辽饷,不再以全国之力去供给一地,免去百姓负担;三是皇上以宫中金花银替百姓认捐、农税,任何人等不准再行收取农税、小商小贩的税收,如有违抗,视为欺君之罪必严惩;四是辽东之失在皇上意料之中,已经派天子亲军锦衣卫万人前去守山海关了,确保山海关不失,建奴无法入关内半步;五是建奴并不可怕,以前只是大明的一些奴才而已,机缘巧合之上发展了起来,占了辽东188卫,本身并没什么本事,不是什么三头六臂,也是两个肩膀扛一个脑袋的普通人,白杆兵就可以打败他们,皇上更可以消灭他们,皇上北定河套之后,将再行亲征收复辽东地区,彻底灭了建奴及汉jiān;六是大明有一亿半人口,是泱泱大国,只因不团结、有为了自身的利益一小部分汉jiān走狗,比如山西八家晋商和辽东投降建奴的一些将士,如李永芳为第一个明朝边将投降努尔哈赤者,这些人是为大明所有的汉族所不耻的,汉jiān不仅以前有,以后也会有。但在大明伟大英明的圣天子的带领之下,君、官、军、民等同心同德,怎么任由一个小部落的欺侮。

    公告书不仅前门一处,每处城门均有张贴,而且通过驿站系统分发向全国各地。此公告一经贴出,引起的轰动效应那可是一时无两的。

    公告上最引人注意的,就是辽饷和税捐之事了。撤销辽饷大家都已经知道了,就是免征农税也是有所耳闻,但这也太快了吧。就这样一字通告,以后大家就不用再去纳捐纳税了,这幸福来的也太快了吧?!百姓们看了之后是阵阵欢呼,从此从田里刨的食再也不用上交了,全是自己的。这是京城,等传到一些主动放弃耕地,为的就是实在受不了那捐税折磨的流民,肯定会在第一时间跑回家中种地去了。

    而那个让百姓谈虎sè变的建奴,原来只有二百万人口,我们大明是他们的七十五倍,就算是加上了汉jiān,我们大明也是他们的三十倍。这样的比例让百姓们松了一口气。而且白杆兵的事迹他们也是听说过的,这样一看,建奴这个昔rì大明的奴才,也没有什么好怕的。

    昨rì,因辽东失了几个军堡而引起的恐慌也渐渐的平息了许多。

    而前门外的另一事,却让一些别有用心的大臣们,更加的心慌了,纷纷的在下午时分,找到了魏忠贤。

    因为皇上的圣旨,魏忠贤把昨rì朝会上,积极建议恢复辽饷的官员名单列了出来,并附在了他们的效忠书之后。这一下,赶过来看公告的人,很快就发现了这个新鲜事。

    皇上这边撤辽饷,辽将们就丢军堡,然后大臣们就提议恢复辽饷,稍微有点政治常识的人,也能看出这里面的猫腻。那公告上可是刚刚贴出来第一个投降建奴的辽将李永芳,那是汉jiān,是大明的敌人,而辽东军堡失了那么多,那些辽将也同样是汉jiān、卖国贼。而大臣们却为了这些汉jiān服务,那他们算什么?

    于是,凡是看的人、讲的人、听的人,对这些名单在的大臣是左骂右骂。放在平rì里,敢当街辱骂朝廷官员,锦衣卫、顺天府差役早就把人给法办了。但今天,旁边的锦衣卫都成了聋子,任你们怎么骂,也不理会。

    这样一来,很快在这四九城,骂声就传了个遍。一些大臣的家仆豪奴们还因此打了人,但很快被顺天府、锦衣卫抓了起来。

    田尔耕什么样的人?那揣摩个圣意是一揣一个准,皇上要撤销辽饷,你们不让撤,那就让你们自己好好享受一下吧。有了皇上的授意,那还不可劲的折腾一下那些平时就和自己不对付的文臣们吗?

    到下午之时,那些大臣们都发现了事态的严重,这一上午的时间已经有人往自己家门前扔大粪了,长此以往,这还了得?自己怎么在这běi jīng城混下去,这可是一句又一句的汉jiān、卖国贼骂着,顺天府、锦衣卫都不管,而自己的家奴一动手,他们却管上了。这拉偏架拉的是如此的明显,更加助长了那些刁民的气焰,更加的肆无忌惮。如此下去,可真没办法呆在京里了。

    这以往,无论是顺天府还是锦衣卫,见了自己虽说不象老鼠见猫似的,但态度还是比较谦虚的,现在可好,一个个避而不见。田尔耕没什么好说的,只能死挺挺的跟着皇上混下去,换个皇上就是他的死期。而刘志选,自从得了上次矿山之争的好处之后,那个横劲就别提了,一副我是帝党我怕谁的样子。

    魏忠贤见他们的时候也挺客气,这事根不在他这里,他就皇上一奴才,他能怎么样?但含蓄的告诉这些官员,凡事留一线,rì后好相见,谨言慎行。如果处理不好,后果如何真的不好说。

    一听后果不好说,这些大臣们真是玲珑之人,酱从哪里咸、醋打哪里酸,当然是知道的一清二楚,他们把辽东失地的事归结到撤销辽饷之上,要求恢复辽饷。而皇上就把辽将叛国之事拿了出来,把他们的政治主张公诸于世,虽然没指明他们的汉jiān,但这和指明了有什么区别。这一下引起了这么大的民愤,完全就是皇上在幕后推动的。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1463/ 第一时间欣赏大明二十四监最新章节! 作者:梦难成所写的《大明二十四监》为转载作品,大明二十四监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大明二十四监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大明二十四监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大明二十四监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大明二十四监介绍:
重生,主角朱由校,穿越后重用二十四监,创办各种实体赚钱以免天下农税;组净军、练锦衣卫;解散天下明军、建新军;以驿站建光报系统、交通、邮政;压水井抗冰河;建求极宫,求万物真谛;保护环境、治理沙漠;保护发展儒家等中国文化,造留声机,将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留;对世家加以引导发展使其传承更加的久远;收复朝鲜、日本等地以宦官和结扎为怀疑政策;利用党争和明朝宗室众多,改明朝君主制为皇上选举制,各个亲王等均有利用当选皇上,五年一届;建白令跨海大桥联通北美;联合英法德等国家共同研究科技,但立足的是保护资源、环境,提前开创和平发展的世界环境。 本书已A签,感谢各位衣食父母的点击、投票,梦难成感激涕零。大明二十四监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大明二十四监,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大明二十四监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