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大明二十四监TXT下载大明二十四监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大明二十四监全文阅读

作者:梦难成     大明二十四监txt下载     大明二十四监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548章好大手笔

    皇上遇刺,前门的锦衣卫在第一时间就赶到了。这事太大了,一旦被追究责任,那就是个抄家灭族的罪过,更何况,锦衣卫才刚刚从东厂的附庸走了出来,如此风光富足的日子,靠的全是当令皇上,所以锦衣必然要忠心。

    “速带人前去协助大汉将军们,封锁九门、街道、城门处严格盘查,抓拿刺客。”临近年关,封锁了城门,人流量大了很多,扰民太重这一点当然知道,但现在是没办法的事情,这帮人在暗处,现在连巨弩都使用了出来,若不是张海山机警,今天这条命就搭这里了。自己一死,大明又会回到以前的老路子上,那就是灭亡的命运,若不抓出来他们来,肯定是如梗在喉,不怕贼偷就怕贼惦着,自己哪里有心思天天来防着。所以扰民也就扰了。

    “是,皇上。”前门的守卫立刻转身出去了。

    “田爱卿,你也抓紧时间,全权负责此事。朕之出行之密,泄漏之处,不是海王村,就是在同乐酒店,这是线索所在。此案估计与建奴谋杀阿敏一案,就算是不是一伙,也必定有牵连,所以要并案侦查。”这时候田尔耕还需要坐阵锦衣卫全权调动。

    “是皇上,此次刺杀刚刚开始,封锁了城门贼子插翅难飞。”田尔耕也憋着火呢,好好的陪皇上逛街,谁也没有想到有如此大胆的贼子,现在皇上无事还则罢了,一旦有个三长两短。自己肯定是抄家灭族的命运。谁上台都得先收拾了他,这么好的借口,哪里会不用呢?所以这牙齿恨的是直咬。

    “张帖布告,让全城百姓知道,刺杀大明皇上,是朕最大的敌人,也是大明最大的敌人。无论军民人等,能生擒、杀死主谋者,赏银万两;杀死生擒喽啰者,赏银二千两;提供有效线索者。视线索程度。赏银二千两到百两。凡有包庇、知情不举者同罪无论任何人等。”

    封锁了城门,除非那种可以飞来飞去的武林高手,根本就无法突破,这是要瓮中捉鳖。而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只要发动了群众。在金钱的驱使之上,满城的百姓就都成为了自己的眼睛。

    “是皇上,”田尔耕说完就赶紧的离去了。

    “小桂子。速去大内传朕旨意,着净军,在九门每处去一个百人队。其余人等速来这里。”小桂子就是那名伶牙俐齿的小宦官,朱由校见其机灵,也有重用的意思。

    “奴才尊旨。”

    大同仁堂就在前门,所以这时已经过来查看了张海山的伤势,等着回报。

    “皇上,弩箭上有毒,”

    “能治吗?”好毒的手段,不仅仅用了巨弩,还喂上了毒药,可见杀我之心是多么的坚定了。

    “回皇上,此毒甚是麻烦,且此腿已经残废也无作用,所以微臣请尽快切掉残腿,迟则恐危及生命。”

    “那快切,一定要保住张海山的性命!”

    “是皇上,微臣尽力。”

    “不是尽力,是保住你自己的命!”这话的等于把太医与张海山的命连在一起了,谁都能听得出来,这是皇上在加压了。

    “是皇上。”太医听了也是一愣,医病不医命,皇上这是强人所难了,可见皇上对这位侍卫的重视,不敢有半分的辩白,急忙的应承着。

    朱由校这时一个人在屋里,想着这么大的手笔到底是何人所为?

    “皇上,对面那三家已经找到了,人逃走了,大汉将军正在带人追捕,三架八牛弩已经找到。”一名侍卫跑回来汇报。

    “那三架弩在哪里?”

    “回皇上,就在对面的楼里,询问商铺的邻居说这几家都是刚刚搬来不久的,花了高价购买的商铺。三架八牛弩都相当的简易,明显是打造久,有些只用一次的意思。”

    “哦?”朱由校一听愣了,本来还以为对方多么的厉害,是看到自己进了宠物店之后,短短的时间就把弩给搬来的,这样一看,对方根本就是早有预谋的。早早的在这里来了一个守株待兔,就等着自己前来。如此看来不仅仅这里有,还有可能其它的产业旁边还可能有。想想自己从同乐酒店出来,那里却安然无事,那是因为那里的对面是宫城的北墙的原因。想到这里,朱由校已经有了定计。

    “立即派人便衣去各个皇家商铺,摸查一下附近到底有无商家、居民变换了主人的。若有就先秘密监视起来,不要打草惊蛇。”

    “是皇上”。

    朱由校又到了张海山旁边,因为麻沸散的作用,张海山已经睡了过去。太医正在做着手术的准备,首先是输血,因为早已在给同仁堂讲血液循环系统之时,已经把这种问题讲了。太医们当然也就明白什么是甲乙丙丁四种血型是怎么回事了,也把血清以及相适应的战俘准备好了,只要看看张海山的血滴在甲乙两种血清之上,看是否结块也就确定了。只要找到了直接拿处理过的羊肠为媒,以中空针扎在两人的血管上也就可以了。

    净军来了,一听到皇上遇刺,净军上下立刻以最积极的态度开始应对。是皇帝把他们从万恶的宫殿最低层给扶植了上来,离开了皇上,他们立刻就会变得一钱不值,皇帝把他们比成了天上的云,但别人却一直想把他们踩在脚下,成为任人踩踏的泥。他们和皇帝休戚与共,是皇上也同时是他们的恩主。所以一听有刺客要杀皇上,比杀他们的老子娘都着急,立刻带队出发。

    但朱由校倒没有走的,他要看完手术再走。一边拿着个大锯在锯,哪里还有医生的样子,满身的血,正个一屠夫形象,朱由校也知道,外科手术其实就是这样的。这种活不用暴力解决一点办法没有,所以早早的就给同仁堂的太医们提供了许多的人体标本,让他们尽情的去试验。现在终于有了机会在自己人身上开始了。

    手术挺简单,就是切开了肉,拿着大锯锯腿骨而已。

    “皇上,微臣请求拿把大刀一刀切下,凭微臣的手艺,挥刀而就,如此实在太吓人了。”黄秋生看得实在反胃,战场自己去过,死人见得也不算少,但拿着锯一下下的锯骨头,这也太给力了,看着那一下下的,实在受不了。

    “受不了的话出去站一会,别在这里添乱。”朱由校鄙视这种没文化的说法,没好气的说。骨头一刀下就就算是能切下来,那巨大的力量,对于整个骨头也将会有损伤,问题还有交给专家来处理。

    黄秋生一听,也没敢出去,只能慢慢的看着了。

    大锯终于锯完了,几个太医紧张的处理着伤口。朱由校看着从膝关节以下锯下的小腿,心里真不是滋味。下边剩下的就是术后护理了,朱由校又叮嘱了几句,拿出了一千两银子的硬币为奖赏,务必保住张海山的性命,他救驾有功!

    朱由校是乘坐着净军的战车走的,现在已经出来了八牛弩,不敢保证还有没有,若这时候被袭击了,那才叫个亏字。几百辆战车,没人敢冒这种险。

    消息传开了,首先就是各个大臣跑到宫里来请安,这本是应有之义,在乾清宫里朱由校一一的接见着,这是臣子的关切之情,不能拦着。

    如今的京城,全城都知道了刺杀皇上之事,百姓们痛骂不已,好不容易有一个圣天子,这些杀千刀的,竟然敢要刺杀,这是跟百姓们过不去啊。但知道情况是知道情况,痛骂也是不断,但没有情报也没办法。

    九城门堵的人满满的,但没有敢有怨言说怪话的。急事?什么事比圣天子的生死大事急?敢说话连官府都不用,直接能被朱由校的百姓粉丝给打死。现在的京城百姓都是有觉悟的。整天到前门都看政务公开、效忠书都看出政治水平来了,打、骂汉奸的时候也经历过,多少人都恨当然没机会表一表忠心的。

    满大街都是锦衣卫、净军、衙役捕快的,连小偷都不敢上街了,但对于偷偷到皇上设下的所有商铺里调查的人,已经有了回信。

    “皇上,已经查实,除了烤鸭和点心铺没有这种情况之外,所有的如琉璃店、地板砖店等都有三家二家的有小楼的人家转让了房屋,都是在这一二个月发生的。当然对面是宫墙和官衙的之外,”侍卫撒出去的人马,一个时辰左右就有了回信,过来回报着结果。

    好大的手笔,京城里的店铺已经不少了。一个地方买二三套房子,这财力可真不简单。而人力也更是让人咋舌,一家连处围的加上核心的,怎么都得有十几个人左右。这样一算,恐怕得有几百人左右。

    “立刻调动力量,每一家周围,要做到死死的包围住,调锦衣卫、净军,悄悄地潜伏过去,注意保密,不要打草惊蛇。朕估计今天的刺客也有可能藏身在那里。约定一下时间,统一行动。必然全力封锁住所有的通道,甚至是下水道、地道之类的,来个天罗地网,一网打尽。”朱由校狠狠的说道。(未完待续。。)

第549章一己之私

    京城的混乱,的确是让人紧张的,事态太严重了,连皇上都敢当街刺杀,尽然动用了巨弩和强弓,这显然是有组织有预谋的。所以大臣们对于如此兴师动众严重扰民的手段,并没有多说什么,只能表示关注再关注。因为谁都看出来皇上的龙霆之怒,这个时候若是阻止,会是什么结果,谁都不想去尝试。

    张掖大捷正是给京城添喜讯之时,没想到怎么就急转直下出现一个当街刺杀了呢?会是谁有如此大的天胆呢?这才是大臣们应该考虑清楚的事情。但偏偏有人为了京城百姓的生活方便,这个时候提出了劝阻皇上撤销关闭九城的旨意,切勿扰民。

    “、、、、、、皇上贩夫走卒度日艰辛,此时正值腊月,家无余粮者甚多。他们为了谋生,纷纷自城外给京城送来一些特产之物,为的是换钱养家。皇上封闭城门,其无家可回,在哪里食宿?皇上因当街被刺龙颜大怒, 满城捕拿刺客。然阿敏之事至此没有结果,可见这刺客并不是如此好拿的。而百姓何辜?却要在城中羁绊,圣上以仁义自居,现以一人之怒火,涉及满城百姓,是为不仁,使百姓衣食无着,是为不义,故如此行为有欠,与名声无益,故微臣等请皇上收回旨意,还百姓自由。”

    候恂一脸诚挚的在乾清宫里把奏折读完说,与其前来的还有几位给事中,联名请皇上不必为了一件案子。哪怕是大案要案,也不要兴师动众的牵累全城,早早的把城门打开,放百姓回家是为正经。

    “爱卿等的奏章,朕已知晓,但看爱卿等如此轻描淡写的,莫非这刺客冒天下之大不韪,刺王杀驾,朕还不能理会了?”朱由校冷笑着看看这帮整天标榜着正义的言官。候恂此人上次已经小小的教训了一下,怎么这次又开始了呢?

    “回皇上。刺客此举虽然罪大恶极。皇上当将此案交有司侦破。将犯者绳之以法,但封锁全城,迫害百姓,只会使亲者痛仇者快。”候恂轻轻的一句交有司侦破。把问题解决了。

    “爱卿可知。有司自阿敏被刺之时至今。凶手仍然逍遥法外,难道此次仍然可如此吗?就这样看着刺客得已逃出生天?”小命要紧,放着这一股凶手在城里。只会让自己寝食难安食不知味。朱由校连宁可错抓千人,不可放过一个的心理都准备好了。哪里会如此轻松的就被候恂说服。

    “皇上,各司其职,有司既然食君之禄,就当忠君之事,如此尸位素餐,是有司的责任,皇上只须撤换就是,让有能力者居之,而皇上此举是在舍本逐末。”候恂也破罐子破摔了,一杆子可打倒了一船的人。

    “爱卿此言差矣,有司自从接到朕的旨意之后,披星戴月,栉风沐雨的去追凶查案,但很可惜,不是有司太无能而是贼人太狡猾,而关键中的关键是贼人一击而走远遁千里,让有司无可奈何。现在贼人等再次出动已然暴露,此时关闭城门,正是捉拿的最佳时期。”撤换?开什么玩笑,顺天府是刘志选,锦衣卫是田尔耕,刑部的六扇门还是比较给力的,把他们换掉,那真是脑袋被驴给踢了。

    “但皇上以一已之私,羁绊城里城外良民众多,又是于心何忍?”

    “爱卿此言,还是没有明白刺客的凶残,更没有搞清楚朕对大明之重要。刺客动用了巨弩并带着剧毒,此次幸亏张海山舍身相救,朕才躲过一劫,巨弩一射五百丈,朕的安全又如何保障?一已之私?爱卿可知道朕这个一已,每年要承担全国的农税;要掏钱养兵对抗边墙之外所有的敌人;要掏钱去给大明修路;要掏钱去修水利;要掏钱去办教育等等,这个一已担负着大明的中兴之职,若朕不幸被刺杀,这所有的一切,又将回到一年之前,大明中兴无望。候爱卿,朕这一已,与几千甚至几万百姓们受上几日的苦难相比,孰重孰轻?两害想权取其轻,下去好好掂量掂量吧。”

    朱由校说的有点激动了,一已之私,这话说的太诛心了,自己容易吗?到了大明朝自己干过什么自私自利的事了。大西北上风吹日晒,和大兵们一起生活着,吃不过睡不好,好不容易撞上个美女,还因为是功臣的未婚妻连竞争一下都不能够,买个蝈蝈还因为刺杀给压死在了怀里,就这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为大明工作了,还落了一个一已之私的评价,亏心不亏心?

    “启奏皇上,候御史不顾皇恩,哗众取宠见事不明,对皇上不敬,臣等羞与其一殿为臣,请求将其革职。”此时有大臣不忿的站了出来,张端图领着几人开始弹劾候恂。

    “皇上,如此无君无父不忠不孝之辈,还是如候家一般,不许其接触军政为好。”

    、、、、、、、

    墙倒众人推破鼓众人捶,这痛打落水狗的好事,大家都是乐见其成的,何况这打狗还能显出忠于皇上不上。

    “候爱卿的话虽然让朕不敢苟同,不过倒是提醒了朕百姓的疾苦。大伴,吩咐下去,晚间时分,令宫中宦官前往九门,设粥篷舍饭,凡城外之人,凭自己的户籍前去喝粥吃饭。城外之人一样处理。”这倒花不了多少钱,但却能让百姓们更加的认清自己仁义的本色。当然潜台词是有户籍的,这一点朱由校咬的很死。

    “皇上圣明,万民之福。”

    腊月的天,天黑的是比较早的,这对于抓捕会不利,所以这次抓捕,必然赶在黄昏前完成。田尔耕这次主抓,约定的时间是申时四刻,(下午四点)现在已经快到了。田尔耕感到了大战来临之前的紧张,

    水泥、地砖、琉璃店、同仁堂、六皇店等周围已经里三层外三层的,把人布置下去了。也就是这个全城大搜捕的时候,否则肯定暴光。(未完待续。。)

第550章抓捕开始

    四九城里,地方有限,又不要去外地调兵,对负几百人,净军锦衣卫,怎么说都够了。只是时间是稍稍的紧了点,但还好,完全够了。此时时间将近,所有的人都准备好了,随时出击。

    “官差办公,开门,”申时四刻一到,全城到处都是这样的场景,在一家靠近金店的新住户门口,一众锦衣卫正在敲着门。

    “哟,各位官爷,请问何事?”一名中年男人,一身管家的打扮,抄着官话打开了门,但明显不是京城人的口音。

    “老何头在吗?”老何是以前在这里的住户。这么说基本上是一个套辞,作用能转移对方的注意力。至于能不能,那就不好说了。

    “官爷,你说的老何头在上个月的时候已经把房子卖给我家主人了。”管家说的很轻松,特别是听到了是找前任房主的。

    “哦,那你家主人在吗?现在这外这可正在抓刺客呢?”锦衣卫百户扯着闲篇呢,旁边的两人已经摸到了管家的后面,从后面一下子就抱住了,并把嘴巴给捂住了。刀子往脖子上一递,

    “敢叫就杀了你!说!里面还有什么人?”百户那无害的表情一改,换成了狰狞,一边让后面的人开始悄悄的进门。

    管家这个时候哪里还不知道事情的败露,但想挣扎一二,却是丝毫不能,后面的人给握的死死的,哪里能让他来个辗转腾挪,最后无奈的点了点头。说出了数字。

    锦衣卫们进了屋之后,接到的命令是逢人就抓,不管你是男女老少这点倒是一视同仁,遇到稍有反抗立刻shè杀,一点情分不留。所以一进门就是全武行开动了。

    屋里的人有仗着武艺高强的,还想反抗一二,但在建筑物里,山地弩的速度哪里是他们能够抵抗了的;或者见锦衣卫势大,直接逃跑的,逃是逃出来了。但面对的是净军的阻击火枪。

    楼上。一架八牛弩被盖在大衣下面,这就是罪证。

    申时四刻开始的抓捕活动,在整个京城全面的展开了,只要是在小院里的。通通被生擒活捉。田尔耕的吩咐是立刻冲击审问。

    这个突然袭击打的实在是太突然了。如此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端掉了一个个的据点。当然也有六七家的确是被冤枉的,因为家中没有八牛弩,现在与其他人一样。还在锦衣卫的沼狱里蹲着,等待着核实。

    一个多时辰的奋斗,抓到了共计一百五十六人。纷纷的被塞进了战车,直接押到了锦衣卫的北镇抚司,这里是主管沼狱的地方,也是大明二百多年来最让人闻风丧胆的地方。北镇抚司名声太响了,就是因为北镇抚司“专理诏狱”(皇帝钦定的案件)的权力太大,且拥有诏狱,可以自行逮捕、侦讯、行刑、处决,不必经过一般司法机构,死于酷刑之下者不计其数。明嘉靖间,北镇抚司权利达到顶峰。嘉靖帝二十余年未曾上朝,而天下尽在掌控之中。而在这里,北镇抚司就是为皇帝固控天下的工具。但到了朱由校这个时代,光芒都让东厂夺的个一干二净,只能充当了东厂的走狗。

    而京城里看着锦衣卫、净军的联合出动,又是抓人又是枪响的,大家也都知道是在抓拿刺客了。百姓们都用兴奋,不住的议论着案子的进展。

    天已经黑透了,依着皇上的吩咐,九门的粥食供应开始了。

    “各位乡亲父老,因有人刺杀当今圣上,这些人穷凶极恶,为了不让我大明百姓过上那rì子,竟然想把英明的皇上杀掉,其心可诛,是我们京城里最大的敌人。为了抓贼,只能关闭九门,大家在城里有亲可投有友可奔的,可以地去,而无依无靠的,就在这里有城门可依,有火可烤。委曲各位在这里要挨饿受冻一夜,皇上待百姓如子,所以不忍心百姓挨饿,这里特别来派饭,凡登记之后的百姓,俱可以在这里吃饭喝粥。”九城门处,均设好了粥篷,管事的宦官当然是皇上身边的亲随,这种施恩的过程,朱由校是相当在意的。上行下效,当然宦官们说的话也是让不张狂。

    城外的百姓回不去家,但没有什么怨言。圣皇对百姓的好,百姓当然记得,这个时节因为有坏人刺杀皇上,这是绝对无法容忍的。自己没本事帮着皇上抓坏人,皇上无奈关闭了城门,的确让他们产生了不便,但没有一人抱怨的。如果连受个一夜两夜的罪都不行,还谈什么给皇上报恩。现在皇上还送为了热腾腾的吃食,许多的百姓打心眼里感动不已。有人开始冲着皇城的方向给皇上跪下磕头,这一带动,所有的人都自发的朝拜着。

    诏狱里一下子抓了一百多人,因为人多,人气就上来了,显得相当的热闹。审讯必须得快,因为九城还在封闭,到底有多少人漏网还说不准。趁着全城封锁,将之捉拿才是最正确的选择。

    审讯是个技术活,也是个体力活,锦衣卫里的审讯高手根本没办法一下子应付,所以调集了刑部的六扇门、顺天府的捕快等有审讯经验的人一同来审。

    同时进行的如果多的审讯,一个个都是分开审问的,所以这些亡命之徒的嘴巴很快就被撬开了。然后再一个个的对口供,有不对、不实、不同的供词,再审、再合对。虽然繁琐,但相对也挺容易得到的。

    几个时辰的努力,事实的真相大白,呈现在了锦衣卫的面前。其中的核心人物也被单独的关押起来,侯耀忠就是此次的主谋。而其他人均指明,与侯耀忠接触的,还有一伙人。

    候耀忠相当的狡猾,嘴巴也相当的硬,诏狱的几大酷刑就摆在了他的面前。用刑的高手田尔耕也已经站在了其面前,看着眼前吊着的侯耀忠说:“皮鞭、夹棍、烙铁、脑箍、拦马棍、钉指,呵呵,你们这些愚蠢的东西,如此小气的对侍侯壮士,不觉得是一种侮辱吗?这样的东西有什么用?口供问不出来不要紧,现在已经画影图形,关上了九门,慢慢找就是了,不是要你们逼供,是要你们慢慢的折磨死他。明白吗?”

    “明白。”

    “侯耀忠,真亏了你的好名字,勾结建奴,还能叫一个忠字?也真难为你的爹娘了。到了诏狱来充好汉?也不看看你那德xìng,勾结建奴谋害皇上,图的不过是荣华富贵而已。”田尔耕讲到这里,侯耀忠突然感到了不服,抬眼看了田尔耕。

    “别不服气,你以为对着侯家效忠,就是忠了。象如此无父无君数典忘祖,残杀自己同胞,甘当建奴走狗的东西,你再去效忠他们,也只能说明你连狗都不如。实话告诉你,侯家完了,有此大逆不道摆在这里,九族被抄已经是板上钉钉,没有一丝的侥幸。你在这里所坚持的,不过是为了建奴走狗们保守秘密而已,本官并不觉得你是什么样的好汉,一个连自己的祖宗都不知道是谁的人,说声猪狗不如也不为过。”田尔耕骂的很爽。听到回报打不开侯耀忠的嘴,直接上场了。侯耀忠是侯时鹿的家人,有皇上在蓟镇对侯家的态度,有侯时虎等在建奴的风生水起。所以侯家的覆没已经是可以预期的了。但今rì抓捕的对象全部是侯家的,并没有建奴。而与其接触的,都是侯耀忠亲自进行的。所以撬开他的嘴相当的重要、关键,所以让他知道现在的形势不是在保着已经完蛋的侯家,而是谁通风报信、建奴那边的据点、接头人等等问题。

    这时侯耀忠抬眼看着田尔耕,后者盯着他接着说:“诏狱里不要充好汉,硬汉在这里不值钱,杨涟是条硬汉子,还是个弱不禁风的文人,人家能最后痛死都不开口。让人佩服,取得了全体锦衣卫的钦佩,是锦衣卫当年最大的谈资。chūn节将近,希望你也能够成为让锦衣卫们钦佩之人,我们这里有刷洗、油煎、灌毒药、站重枷等着你。若能挺住了,锦衣卫将怀念你,因为你是第一个为了大明的敌人,能够从容面对酷刑的。来人,对侯壮士先来个洗刷刷。”

    “是!”

    “慢,我愿意招。”侯耀忠终于被田尔耕的变态弄的有点怕了,特别是认识到了自己说与不说和侯家已经没有什么牵扯了,那心理防线被击垮了。

    第二天一早,朱由校在乾清宫看着田尔耕呈上来的卷宗,田尔耕明显是一夜没睡,的确辛苦了。

    “侯耀忠,男,四十七岁,河南商丘人仕,为候时鹿家丁,自小习武。此次与建奴方侯时虎相勾结,预谋京城刺杀皇上。

    其以守株待兔之方法,在皇上亲设商铺左右购买商铺或者房间,只静等皇上驾临。十月三rì,在同乐酒店之时,是石元雅向侯耀忠报的信,所以十三人在后尾随。待皇上从宠物商店走出之时,才有了当街刺杀。

    经过侯耀忠提供的线索,建奴高手鳌拜,藏匿与百姓之中,此次是建奴的头目。现正已画好了图形,满城追捕。”。)

第551章抓捕鳌拜

    “鳌拜?”朱由校当然熟悉,金大侠的《鹿鼎记》上可是一位重要的人物,满州第一勇士,看来是建奴那边的第一高手了。不过想想,这个时候,他应该不会有多大吧?满清入关之时他才开始冒了出来,跟着康熙较膀子,那是三四十年之后的事情,这样看他也就是二十左右。

    如今是他前来京城主持事宜,看来建奴那边也是不甘寂寞了,已经看准了自己的种种举措严重威胁到建奴的生死存亡,还不算笨。此次全城封锁,京城里也是天罗地网,倒是网到了一条大鱼了。

    “田爱卿辛苦了,吃过早餐了没?”

    “为皇上效命,何谈辛苦二字。早餐还没来及吃。”田尔耕强忍着一个哈欠,神情自如的说。

    “大伴,给田爱卿上些早点,”

    “是,皇上,”魏忠贤面对着皇上恭敬的回答着,但内心却相当的不舒服,想想田尔耕是什么人?那是自己侄子的结义兄弟,自己让他往东,不敢往西的人。现在受了皇上的重视,却让他来侍候了,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啊。刺杀皇上的大案,却没有东厂的事,这不能不让魏忠贤吃味。

    “鳌拜此人,的确可以算是一个高手,爱卿却不可小视,现在可有进展?”高手到底高到什么程度,朱由校可不敢说。

    “回皇上,依着侯耀忠所言,此贼藏身在城南的一处民宅之中,但去抓捕之时。已经人去楼空。微臣已经吩咐人将其画影画了一千份,张贴在京城的各个地方。相信凭借着皇上的奖赏,肯定会有人不断的举报的。”田尔耕笑着回答说。正好这时魏忠贤从宦官手里接过了早餐走了过来。

    “怎敢劳动魏公大驾,受之有愧啊!”田尔耕说的是谦虚,但不是拒绝,却是一句受之有愧。摆明了把自己的位置放到了与魏忠贤一个位置之上。

    “田大人掌握着京城的安全,算是劳苦功高,老奴侍候一下,是老奴的荣幸。不过老奴请求田大人,不要让那些危险的刺客再混进来了。而且以后田大人再陪着皇上出游的时候。可不能再让皇上摔倒了。田大人却毫发无损,那就不是为臣之道了。”魏忠贤亲自放下了早点,对着田尔耕说。

    这一下把洋洋得意的田尔耕说得一愣,这个时候魏忠贤这话可够诛心的。人家刺杀本来对着的就是皇上。侍卫们保护的也是皇上。那箭支冲着的是皇上,是侍卫们推倒的皇上,和自己有什么相干。这魏忠贤的嘴巴可是真臭。

    朱由校这时候没心情听他们玩这个小把戏,扯那个闲篇,“田爱卿,依你看,多少时间能抓住这个鳌拜?”这个问题不得不问,因为城门紧闭,可一可二不可三,总不能关太长时间吧?

    “回皇上,现在有画影图形在,若在京城施展地毯式的搜捕,凭着锦衣卫与净军的数量,估计得二天时间搜一个遍。”端着汤的田尔耕想了想回答。京城的地方不大,净军六千,装枪兵二万四,老锦衣卫四万余人,一共就是七万人左右,二天时间已经相当有充足了。

    “如此尽管放手去做,封锁城门之事,朕来想办法就是。”两害相权取其轻,费再大的心思,也要把鳌拜给弄出来。否则的话太让人不放心了。

    “是,皇上。”说完话,田尔耕在皇上的示意之下,开始大吃特吃。

    侯家这次终于忍不住了,自己不让他们接触政、军两块,竟然把他们推到了彻底的对立面,对自己玩起了恐怖袭击,方法倒是正解。只要把自己给搞死了,那所谓的禁官令也就失效了。不过棋差一着,自己被张海山给救了下来。那就是他侯家军覆灭的时刻到了,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

    石元雅,昨天自己心情恍惚,他还真发现了自己,竟然敢出卖自己。看来孙云鹤应该有个伴了,老是在同乐酒店当个大堂经理,看来他还是不能满足。如此买主求荣不忠不孝不仁不义的东西,即便是再有才,也只配去刷净桶!被人出卖的感觉并不好受。石元雅的命运就这样被决定了。“大伴,将石元雅带回宫里,将其牙齿打掉然后挂上脚燎手铐,让其与孙云鹤一起去刷全宫里的净桶。”

    “是,皇上,”魏忠贤听了这话,真是兔死狐悲,孙云鹤是东厂的刑官,从河套回来之后,天天刷净桶,宫里有论是谁基本都可以对其随意的打骂,繁重的体力劳动、整天受着侮辱的精神折磨、吃不饱穿不暖睡不足,这些致使孙云鹤现在严重的劳累过度、营养不良。石元雅是自己的同盟,孙云鹤就是他的例子,以后但两人都要天天与净桶为伍。还要把牙齿全部打光,刷个净牙打牙做什么啊?戴着个脚镣手铐,还不够吗?难道皇上怕他偷吃净桶?不过两人却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投靠外敌,皇上折磨他们也是再所难免的。

    “大伴将内阁大学士与六部尚书宣到乾清宫来。”

    “是,”魏忠贤答应着,眼睛却看向了田尔耕,后者不管不顾的努力的吃着,如风卷残云一般。

    等内阁大学士们与六部尚书都到齐时,田尔耕早已走了。

    “诸位,昨日之刺杀已经查清,侯时鹿因不满朕的政策,派了死士在京城购买了十六套房屋,这些房屋具对着朕开设的商铺,并配有八牛弩这种远程武器,并在弩箭之上喂了巨毒。昨日成是他们对朕发动了袭击,若非朕的侍卫张海山,朕恐怕没有机会坐在这里与诸位谈话了。此事爱卿说说吧。”朱由校不瞒不避的把事件说了一下,上次处理侯家事宜之时,自己没与任何人商量此事,这让大家都很奇怪。当大臣们得知侯时虎在建奴那边是高官得坐骏马得骑之时,终于知道了皇上如此震怒的原因,嘴上虽然没说,但脑子里却不由的认为皇上过与苛刻了。(未完待续。。)

第552章侯家没了

    现在一听皇上如此一说,大佬们相当的震惊,候氏如此刺杀皇帝,属于什么罪过,那是不言自明的,皇上怎么就能洞若观火的看出其狼子野心的呢?要知道废除辽饷之时,皇上就有意打压辽将,最后辽将反了,有了皇上沿山海关而治的战策。现在皇上禁止侯家接触军政两界,这个举措却让侯家铤而走险,刺杀皇上。不说皇上逼迫不逼迫,就这样的处罚,哪朝哪代没有过?全家充军发配的海了去了,也没见有一人敢于创新到刺杀皇帝的地步,这是绝对的谋反。回想起来恰恰证实了皇上的慧眼如炬,堪破宵小。

    大臣们不由的向左右看了看,得到的眼神是不可思异,但这种不可思异,可不是一次两次了,连山西地震,常州水灾都预言出来了,这个倒不算什么了?子不语怪力乱神,但其智似妖这个评语却出现在了大佬们的心中,越想越是震惊。

    “另外还有一点,此案还牵扯着上次建奴阿敏被刺一案,侯家与建奴联手做下了此案,现在侯家在京城的势力已经大部分落网,但建奴那边还不曾抓到,锦衣卫正开始满城的收捕。”

    “皇上,侯家如此胆大妄为,竟然敢私通异族刺杀皇上,已经是谋逆大罪,臣以为无须再议,可以直接抄家灭族了。”首辅顾秉谦拱手说道,不过他的年龄太大了,已经七十七八岁了,看他那意思是打算把首辅这个位置一直坐到死。这个年龄了连走路都成问题。还这么看不开,朱由校看着都费劲。

    “皇上,侯家此举罔顾君恩,不思忠君报国,竟然与辽东部的侯时虎一般投敌,并意图刺杀吾皇,其行令人发指人神共愤。臣肯请皇上此次切勿姑息养奸,彻底的诛杀!乱世当用重典,只有彻底的诛杀,才能起到警戒的作用。万不可再如宫变之事那般处理。致使更多心怀叵测之人可以放开心胸如此的肆意妄为。”黄立极的话里却有了一丝对皇上过与仁慈的不满。这种巴结的提法倒是新鲜。但这一定性倒是把侯家满门一下子就推到了灭族的境地。

    朱由校听了听,这话也不是没有道理,仁慈给予了敌人,那就不叫仁慈。而叫愚蠢了。

    “启奏皇上。臣以为。昨日皇上封锁了城门,百官均以为刺杀皇上如此震惊大明之事,当全力的追查。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将其绳之以法,封锁几日城门也不妨事,但侯恂却死咬着此点不撒口,为何?侯恂与侯时鹿可是一姓,虽出了五服,但也是同族,臣肯请皇上彻查一下,若无牵连甚好,但若一旦有了牵连,有如此大的一个内奸做内应,恐仍会有不利皇上之事发生。”施凤来昨日来时就骂了侯恂几句,现在侯家是主使,那就不得不让人怀疑了。

    “施爱卿此事提醒得及时,大伴,将昨日与侯恂一起来奏本之人,分别控制起来,询问一下,昨日为何会上本言封锁城门之事。”朱由校一想也是这么回事,封锁了城门一个时辰,他们就跑过来唧唧歪歪,惹自己不爽。现在想想的确不同寻常。

    “是,皇上。”魏忠贤答应着,这段时间,东厂的案件并不多,一是皇上西征,二是离开了锦衣卫,办事的触角当然也就不长了,靠着他们那几百口子人,又能成了什么大事?对付侯恂一众言官,那可是魏忠贤早已想做的事情了,所以痛快的答应着。

    朱由校又听取了诸位大佬的意见,商量了一会,侯家已经是罪不容赦了,以侯时鹿为核心的侯家军已经成为了大明的毒瘤,必然施以重手,将其彻底的铲除,谁也救不了他们。

    “侯时鹿为首几人凌迟处死,整族男者尽数宫刑终生苦役、女亦终生苦役。”

    这就是侯家的下场所在!几百上千颗的脑袋瓜子排队被斩,朱由校实在是干不出来。现在做到这一步也有自己后怕以及为张海山的那条腿报不平的意思。好在时间赶的紧,将腿给锯了下来,命还是保住了,但以后只能单腿活着,对于张海山来说,这也是不幸中的大幸了。

    “诸位,抓捕鳌拜等人,还需要一些时日,城门封锁也会顺延几日,建奴在京城重地,先是盗我神弩伤我锦衣卫,继暗算俘虏阿敏,现又刺杀朕,其对大明的危害程度不容小视,此次决不能坐失良机,任其逍遥法外,所以还要委曲城中百姓几日,如今在寒地冻,朕想问问诸位有何良策解这些百姓之困?”朱由校怀颇深的说道,一副悲天悯人的样子,无论是不是装的,都有了几分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模样。

    “皇上,昨夜九城门稽留百姓俱向宫城跪拜之事,可曾听说?”礼部尚书朱国祯此时言道。礼部现在是一个被边缘化的部门了,连全民教育这样的事情都争取不到,真是不甘心,但没办法,得不到圣眷只能如此,好事皇上当然留给帝党或者积极向帝靠近的人,怎么轮也轮不到礼部去。认识到了这一点之的,朱国祯抓住了机会说道。

    “倒是听说了。”昨天夜里朱由校就听说了,因为前去实施赈济的都是自己人,这样长脸的事情,当然汇报了。

    “皇上,勿以善小而不为,由如此小的事情,完全可以看出皇上在百姓心中的重量,百姓能够发自内心的对皇上跪拜,不是皇上的地位有多高,不是皇上的钱有多多,而是皇上泽被万民的那种高尚情怀感动了百姓。这是大治的特征,臣为皇上贺、为社稷贺、为天下贺。”朱国桢越说越激动,和一个搞传销的没有什么两样。周围的大佬们已经开始露出了异样的眼神,这家伙想巴结皇上估计是想疯了吧?怎么如此直白起来。

    “朱爱卿,朕明白你的意思,但这与解决此事有何关联?”好话谁都喜欢听听,总比处处都唱反调要强得多。但好话不解决问题那有什么作用?

    “回皇上,当然有关系了,皇上请想民心向背一向是成败的关键,现在既然已经有了鳌拜等人的画影图形,为何不将这些百姓利用起来?皇上既然对于提供情报的人员有奖励,为何不能让他们客串一下巡捕?几万人,撒到了京城里面,也是一大助力。”朱国祯眉飞色舞的提出了利用这样暂时不能归家的人去打探消息。

    “嗯,爱卿之言有些道理,但操作上还在认真对待。”

    “皇上,臣有一言,”施来凤这时也站了出来。施来凤才高八斗,以和柔著称,其也是礼部出身,这时听了下级之语,也站出来表示一番,因为他对朱国祯的话实在不敢苟同。

    “讲。”

    “皇上,臣以为侯家所置的房产,此次肯定是要抄家的,虽然少了一些,但完全可以给一些百姓居住。再号召一下城里的百姓提供一下住房,相信会有不少善良的人家愿意在这个时刻替皇上分忧的。”施凤来越听朱国祯的歌功颂德越是听不下去,太无耻了,为了巴结皇上,连这样的主意都能出,要知道这人群里面可就有那些罪犯。都当捕快了,到底是谁抓谁啊?这不添乱吗?

    “施爱卿此计倒是可行,善行碑的善行就已经让我大明百姓有了一种助人为乐的觉悟,现在张贴告示,想来会有人肯出面收留这种被滞留在京的百姓的。不过为防引狼入室,这样事端,落个好人没好报,更为了使离犯有了可乘之机,所以凡愿意接受百姓的先行登好记;而那些愿意去这家人家寄居的也要登记好了,再行入住。如此可以省却不必要的麻烦。爱卿以为呢?”对于施凤来的话,朱由校的确是上心听了,也的确表示认同。百姓们离家之后,没有地方居住被滞留在京城之中,食字已经给舍粥布饭,倒是解决了,但没地方住,这倒是真的。施凤来的计谋却正中了这个要害,所以被朱由校认可。

    “皇上所想倒也周全,臣佩服之致。”施凤来一听皇上如此举一反三从善如流,也挺是行意。

    “皇上,收留城外百姓固然可行,但城外之人又将如何?现在城外的道路正在挖掘之中,为何不能将这些人招到了挖路之中,一是可以加快道路修建,二是可以使其可以自食其力。”工部尚书徐光启言道。现在京城的二环线以及相应的设备正在进行的如火如荼,人工的数量虽然说是不少,但因土地冻的厉害,对于挖掘造成了一定的阻碍。所以人工缺口还是挺大的。城外为寒冷更甚城内,想进来京城的一些人也被堵塞在了九门之外。他们却没有得到相应的照顾,本来徐光启想着求皇上请他们进城,但人多了口就杂,几十万人进京城来,肯定会对缉凶起到一定的困难,所以才些主意。

    “爱卿此言甚和朕意,准。”(未完待续。。)

第553章举子上工

    “皇上,以工代赈的方法用到此事,此议甚善,既能解决了百姓们的食宿问题,又能为京城周边的建设提供劳动力。但皇上,羁绊城外的,不仅仅有贩夫走卒,可还有来京赶考的士子,春闱在即,他们多是年前赶到京城。相对而言,这些士子手不能提担,肩不能担担,正所谓百无一用是书生。让他们如何是好?”吏部尚书王绍徽也站起来说道。这位编写了东林一百零八人,为点将录的人物,此时也拾遗被缺的说道。

    三年一次的春闱,就是大明的科举,要选拔大量的人才,靠的就是这样的科举制度。当然也是大明读书人最光明磊落的一条道路,读书人最佳的出路就在于从小就开始考试,一直考到中了进士,基本上算是可以功成名就了。范进中举那还只是中个举人而已,是官员的后备力量,但进士则直接的可以进入朝廷为官,特别是只了一甲或者是二甲前几名的,那可是要当内阁储备人才的。所以这是大事中的大事。

    “王爱卿,朕对大明的举子们还是有信心的,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这话也不是圣人的泛泛而谈,若这几日的劳累都不能忍受,朕又岂能放心将一州一县置于其手。而且此次的举子得中之后,朕也不会如往年一般,就让他们上任为官,因为花团锦簇的文章写得再好,也不代表其能力水平就有多高。仍然会让他们先去天门城去学习深造,学得了真本领后。才能留在朝廷或者牧狩地方。所以京城外的举子此次也权当一项提前实习了,做得好的,会记录在案,即便是将来名落孙山,朕也会再给其一次实习的机会。”

    温室里的花朵是没办法为百姓撑起一片天空的,官员实习再学习,这已经是一种必然。连五谷都不识的书生让他带着百姓去种地,显然是不现实的。做官不是天天呆在官衙里审案子玩,最主要的是带着百姓把日子过红火了,发家致富了才叫本事。天天饿的跟孙子似的。高喊声着道不拾遗夜不闭户有个屁用。

    朱由校的议论一出,除了知道内情的孙承宗、徐光启之外,其他的人都傻眼了,皇上这又是闹什么妖。从隋唐就开始的科举制度。皇上又要改了?让举子们和那些苦哈哈们在一起。这也太说不过去了吧。读书容易吗?十年寒窗,铁砚磨穿,寒毡坐透。更何况到了进士这一层可不是十年的辛苦这样简单了。从童生开始,一直千军万马独木桥的杀出重围,好不容易到终点了,最后去和一群苦哈哈去卖苦力去?

    还有就是这是对科举制度的一种威胁,实习好了,也一起可以参加实习,这岂不是说中了进士之后,也要与落榜的举人们一起去实习,那进士的优越性又何在?若以实习的考核为委派官员的依据的话,那这个中进又有什么用处?

    “皇上此事万万不可,土农工商,这种阶层的划分并非我朝独有,我朝与前朝赵家一样,均是尊重读书人,如此让其与苦力们一起挥汗如雨,同吃同住,这太有辱斯文了。”礼部尚书朱国祯首先提出了异议,虽然想着得到皇上的圣眷,但贞操还是有点的。这种斯文扫地的事情可不是他愿意看到的。

    “朱爱卿这个出发点就有很大的问题,众生平等何来阶级之说?说的粗俗一点,都是爹妈生的,父母养的,谁比谁高?想太祖微末之时,难倒就比谁高上一分?爱卿立与朝堂之上,就能高高在上,笑看芸芸众生?另外朕要的官不是那种一事无成的混日子欺压百姓的官员,是要切实的带着百姓过上好日子的官员,让他们前往工地上亲身经历一番,这是一种学习也是一种体现。连数代的皇帝每年都要亲自的去田间耕作,并不以此为耻,怎么举子就给厌恶成如此模样,难道读书人就要高出皇帝一等吗?”朱由校戏虐的看着朱国祯说。最讨厌看这种看不起劳苦大众的人了,每天吃的用的都是农民、工匠所提供的,偏偏的吃孙喝孙不谢孙,不仅不感恩,而且还一副理所应当目空一切的样子,这是李自成没来,若他们那帮泥腿子进了京,估计没有几个读书人玩什么清高了,“再则,朕之全民教育实施在际,假以时日,全国的百姓都是读书识字之人,那粗活累活的农田、工程岂不是没人干了?爱卿以为呢?”

    全民教育就是要全部的百姓都读书、识字,到时候还真的没有文盲存在于世了,这是一个划时代的改革,接着的就是社会秩序改变,因为那时候没有什么区别了,都是识字的,再不能因为农民不识字就看不起人家,工匠不识字就鄙视人家,但社会依然得发展下去,日子还得照转。所以读书人的优越感就不会再有了。当然学问的高低那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许多的官员都已经看出了这里面的道道,但没想到皇上这么快就对开科取仕开始下手了。的确让他们措手不及。

    “皇上之言鞭辟入里,发人深省。举人考上进士之后,许多人对于实务也的确有一个学习的过程,特别是身为一方父母,若因实务上的不通,不能造福一方,这就不是朝廷开科取仕的本意了,所以老臣赞成皇上让中进士的官员先去实习一番。而现在京城紧张的时刻,举子们先去体验一下生活,到了工地之上,也更能了解人间疾苦,几日而已却是他们的宝贵财富。”徐光启当然力挺皇上说。

    “皇上,军队上也是如此,从基层中一步一步的走上来的武将,才更能知兵用兵,更善于与兵士沟通。所以臣对于皇上的提议相当赞同。”兵部的孙承宗也从兵上浅浅的指出了深入基层的好处。兵不知将,将不知兵这可是战场上的大忌,所以战斗经验丰富的从小兵混上来的武将往往比空降下来的,要强上许多。(未完待续。。)

第554章夹墙之内

    王绍徽暗暗心急,谁都知道朝廷需要新鲜的血液,但在这些新鲜的血液注入朝廷之前,就要先行给他们打上印记,成为谋人谋集团的人员,而现在皇上的行为,无疑是在给开科取仕上又上了一道坎,那就是实习。按照皇上的说法,既然是得中了头名状员,也要与别人一样,接着去实习一番,然后再分配官位?那自己这些座师又有什么用处?

    但形势比人强,皇上的作法已经非常的明显,要把这批进士先行的收拢过来,听那话里的意思,连举子们也不会放过。但有什么办法,三个尚书已经站到了皇上的身边,首辅更是不要问了,这会拿到了让人眼红的全民教育差事,天天高兴的嘴都合不上,剩下自己几人又有谁敢和皇上硬顶的?侯恂这样的言官,不管与皇上刺杀一案有没有关系,但屡次与皇上作对,进了东厂之后,想平安无事的出来,已经是大不能了。所以还是事不关已高高挂起吧。

    密云,一处宅院的密室之内,候时鹿正立在室内,虽然穿着了一身员外服,刚到四十不惑的年龄,也能体现出了威风凛凛的气势出来,这是多年统领千军所养成的气势。

    而坐在其正面的,却是几位侯氏族中的长者。

    “时鹿,耀忠已经败露,大明我们是呆不下去了,好在当然走这一步的时候,已经有了准备。为叔觉得你等还是早点逃离为妙。”说话的是侯家的长者侯启明,是候时鹿的叔叔。老人是一直坚持反对侯时鹿的冒险。但侯家的确被逼到了山穷水尽的程度。不能为官,亦不能为军,这对于侯家来说无异是灭顶之灾。而一切的一切,竟然是因为侯时虎的叛变。侯时虎为什么叛变?身在辽东腹地,不叛就等于在彻底的灭亡,蝼蚁尚且偷生,何况是一大家子人呢?

    “叔叔,小侄无能,无法杀死狗皇帝,大明侯家是没法呆下去了。等于大金那边的信息传来。再走不迟,这个地方就算是耀忠也不知晓,所以并不急。”

    侯时虎的父亲是候安,致仕前。任山西总兵。是大明世代将官。如此几百口之家。无论如何也不能就因为一时的忠义就让人给屠杀个干净。所以侯时虎降了,并且用带去的烧瓦技术,当做了晋身的资本。深爱努尔哈赤之喜,再加上侯家军的能征善战,如此才在建奴站稳了脚跟。

    侯时鹿与侯时虎一样,祖籍都是山西介休,他们是一个高祖父的唐兄弟,对于没出五服的候时鹿为首的侯家而言,这本是个秘密,但这个秘密却被皇上知道了。如此不留情面的把侯家全部削职为民,并不许再行接触军政。

    侯启明立刻就慌了,但再慌有什么用?侯时虎的叛变累及了迁到河南商丘的他们。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这个年代就是这个规则。但侯时鹿却与侯时虎联系上了,建奴的皇帝承诺,欢迎侯时鹿全家来投,若能刺杀了皇上,直接封王,世袭罔替。

    因为对仕途的无限渴望,家族振兴的使命感,终使侯时鹿打算在离开大明之前应承下了这一高难度的要求。为此,他并没有返回河南商丘,而是把河南老家的人,慢慢的往外面迁徙,将老弱病少之类的,先行送出去。而自己到了京城,与建奴在京佃作合作。

    皇上亲军所用的阻击弩给了侯时鹿灵感,那东西一击必杀,决定是最高明的刺杀手段,拿不到皇上的阻击弩,但侯家世代武将,手里还真有八牛弩的图纸,所以一个大计划就这样形成了。为了这次行动,侯家并自己的死士用上不少,钱财也算是一笔天文数字。但只要成功,一切都值了。

    石元雅是建奴那边发展出来的佃作,得知了皇上出现在同乐之后,计划立刻开展了。

    没想到本来毫无破绽的计划里,却出现了一个意外,皇上的侍卫替皇上挡了一箭,然后接下来的射击也没有了突然性,最终失败。现在京城的城门已然关上,不仅侯家的人,连大金那边的人也同样被关在了里面。

    “时鹿,我们几个已经老了,不象你们一样,还有一拼之力,一是我们不想离开大明,二是不想成为你们的拖累。所以,我们几个就不跟你们一起前去了。”侯启明微笑着说,在这个生死存亡的情境之下,侯启明就算是再如何说,都没有实际意义了。或许侄子侯时鹿是对的,要让皇上得到一个大点的教训,他对侯家也是欺之太甚了。

    “不行,侯家没有到山穷水尽的程度,还到不了以抛弃老人为手段的逃亡,路线早已安排好了,请叔叔安生上路就是。此次刺杀虽不成功,但到了大金,侯家凭着侯时虎那边,以及本身的实力,更兼有八牛弩这种早已失传的绝技,肯定会得到相应的地位。要知道现在大明打大金,那是绝对是压着打,一旦让大金有了八牛弩,那大金的实力也将会上一个层次,最起来,大明想再拿着竖盾可以轻松取胜的机会没有了。”

    京城南城,一处宅院里,在一道狭小的夹墙之内,其宽度正好放下了一张行军床,在床后面放着一把椅子一个小桌,身村魁梧的鳌拜,就坐在了床尾,神色并没有多么的紧张,相反拿着一本书悠然自得的看着。外面抓他都抓疯了,但他就是藏匿在里面,只是离以前那个窝点不足一里而已。

    他一点都不担心被发现,因为这里已经有了十几年的历史,是真个北京城里,建奴据点最安全的地方。这户人家从万历年时就定居京城,五丈长的房子,就留了宽三尺长十尺的这么小半地下、半夹角的空间,就算是拿着东西在外面敲,都听不出一点的破绽。十几年前部署这里的就是他的叔父费英东,这里连宁完我都不知道。

    费英东死的太早了,瓜尔佳氏现在没有一个人能撑起自己家族来。费英东之子瓜尔佳图赖虽继承了费英东的一等雄勇公爵之位,但很可惜,其才能不足,无法继承发扬费英东的十之一分。

    阿敏被俘之后,种在了前门,但皇台极不放心,阿敏的身份太让人引起遐想了,如果明皇一旦利用阿敏过来颠覆大金,那可比一场战争还要可怕。所以连历史上改国号为大清的举动也没有心情实施。

    既然投到了皇台吉的怀抱,当然得为新主子想办法,为主子分忧。鳌拜文武兼修,已经二十岁的年龄,成是立功心切的时候,对于年轻的鳌拜来说,恢复大金五大臣的荣光以光宗耀祖(额亦都、扈尔汉、安费扬古、何和里,同为理政五大臣)。

    鳌拜做为一个四有青年,最大的优势就是武功极高。主动的请缨前来刺杀阿敏,因为杀阿敏这样的事情不能由黄台吉去吩咐,如此残杀亲人兄弟的事情,当然与英明的大金皇帝不能扯上半点的关系,而是要自己来悟出来,所以鳌拜接到的命令是秘密潜入大明京城,解救阿敏。

    那次任务做的相当成功,凭着鳌拜的身手,只是制造了一点混乱,抓住机会,一击命中。一点都没暴露自己,相反让那几个佃作,一口气跑到了燕山,进而转道翻过边墙,回了辽东,从此销声匿迹,任凭着锦衣卫翻江倒海的搜,也没有一点的线索。

    这次他做的很漂亮,当然被黄台吉狠狠的骂了一顿,失手错杀了自己的唐兄阿敏,但鉴于京城危险,失手一次暂且记大过一次,以后要戴罪立功。虽然鳌拜被批评,但对瓜尔佳氏却有着诸多的奖赏。鳌拜知道自己为家族增光不少,更有信心了。

    喜峰口之战后,接到了另一个命令,全力配合侯家刺杀明皇,这一个决定把鳌拜吓一跳,明皇是在大内,身边高手如云,靠着几个人想玩刺杀,无异于是痴心妄想。鳌拜感觉他们失败的已经是必然的了,所以对他们保留的相当深。

    不过当侯家亮出了八牛弩之后,连鳌拜也跟着有信心起来,因为八牛弩的力量太大了,不是人力可以抗衡的,包括他自己用刀都拔不开发射中的巨弩,这才是信心的源泉。并且皇上曾经到过宋应星家里,并一同到过同乐酒店用饭的消息还是被其打听了出来。所以在宋应星及同乐酒店那里他布置了眼线,不过想部设八牛弩显然是不可能的。因为同乐的对面是宫墙,而宋应星的宅子对面却是当朝的首辅官宅。侯家提出了守株待兔大片撒网的战术。

    事实也证明,失败与成功就在一线之间,若不是那个侍卫用一条腿来换了明皇的命,此次行动就会成功。撤退的时候,鳌拜就与侯家的人走散了。

    大明的侍卫追的太紧了,所以鳌拜顾不上自己的队友了,凭着比队友跑得快上一线,彻底的消失了。这里的主人,都快遗忘了自己还是建奴的佃作这回事了,若不是可以定时的拿到活动津费的话。一听到暗语,立刻把鳌拜,安排进了夹墙之内。(未完待续。。)

第555章明臣宪之

    京城里又贴出了公告,凡有户籍在身,且经过顺天府审查的,可以住进皇上安排的房舍之中。皇上号召全城的住户,在有空闲客房的情况之下,可以本着为皇上分忧的精神,向顺天府报备,短暂收留滞留在京的百姓。由顺天府统一安排。

    这个告示没有别的,就只有为皇上分忧的名头。这点倒是朱由校想看看自己的个人魅力到底如何。通过锦衣卫、驿站、东厂、各店铺等反应上来的情报,都是赞扬声一片,甚至有在家里立上长生牌位的。昨天又有了九个城门滞留的百姓,集体跪拜,朱由校这个心的确是热的,鲜花、掌声这种万众瞩目的感觉的确好,虽然表面上朱由校还能抻着,但心里却乐开了花。所以贴出去的公告就是以自己的个人名义,连给点补偿费都没提。

    在城外同时也贴了公告,那就是城外道路等工地的建设。如今整个规划的事虽然没有做完,但二环路却已经开始热火朝天了。很简单就是离着城墙三百丈修个三十六米宽的环城路而已。这个时候正是修路的第一阶段,征地、砍树林、平坟、挖石头等活计实在是太多了。号召着城外的滞留人员去参加修路大军,这事立刻也得到了百姓们无比的热情,反正无论是做买卖的、还是走亲访友的、办事的、回家的等等,闲着在这野外里也是闲着,倒不如到了那里寻份活计,有吃有住有钱拿。还是挺划算的,而且这次修路是皇上的工程,所以待遇相对是好多了,当然那些京营叛变的劳役可不会给工钱的。

    以上说的是天天靠着干活出力赚钱的泥腿子,但公告的下面才是针对着前来赶考的举子,他们是什么人?他们就象是宋应星这种,或者说是现在正在青州府的宋应升,或者是正在天门城的蒋秉采一样,已经拿着了一张官僚的入场卷,只是等待着有没有小职务而已。若是此次春闱能够再进一步。及第了。那他们则一跃而成为正式的官员。所以一看让他们去和泥腿子一起去修路,一个个脸拉的特别长。

    而几个恰同学年少,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的举子。却显示出了相当的激动争吵。因为这张公告之上显示出了一点东西,让他们无法接受的。

    “刘兄,皇上如此之举。将天下学士当成什么了?怎么可以让吾等操持贱业?”一位一看就是富家子弟的年轻人看了公告之后,大是不满。

    “袁兄之言甚是,大明二百余年养仕,不料现在却如此轻贱吾等,将吾等置于百姓之列,圣君虽圣但此举大为不妥否啊。”刘姓的举子也是一身的华贵,其家中也是官宦人家,对于圣君的举措相当的钦佩,但对于今天的公告却极为不满。

    “两位兄台,吾观此公告并无不妥之处,看看最后一句,此次权当举子考察之用,视其成绩优劣予以奖罚,前十名者,若不能及第进士,则仍获得与进士一起实习的机会。此文可见,吾等举子是否参见修路,是全凭自愿,但若是参加了,则等于是多了一项机会,那就是等同进士的机会,春闱虽然比秋闱容易一些,但仍然是十取一的难度,这里奉劝两位珍惜此次机会,切勿自误,机会难得,小弟这就要前去报名了。”

    “宪之,这,吾等除了拿笔之外,已经别无所长,皇上这不是为难我等吗?”公告上的字大家都看了,虽然不如这位叫宪之的年轻人看的透彻,意思还都是明白的,的确是皇上多给了一次城外滞留举子的一次机会。

    “刘兄,百无一用是书生,估计皇上恰恰是不需要吾等只能拿笔,而不能有其它长处吧。”宪之虽不是宦官人家出身,但家中却在京城旁边的大兴,对于皇上的一些举措还是知之甚详的。

    “史兄,离开了笔,吾等还能做甚?”

    “两位兄台,皇上新建的天门城,其中的主持之人名叫蒋秉采,就是一名举人出身,然后在万岁预言山西地灾之时,组织百姓避难有功,又因其经营地方有功,才使得深受皇上重视。目前在岱海之滨建天门城。皇上曾许诺,有多大的本事,就给他多大的地方。现在天门城建的是天上人间模样,京城中人有去过的,直把那里夸到了天上,此人是从七品县令提上去的,两位可知。”史宪之,也就是史可法,在这里举例说明着。

    “宪之,你所说的是已经有了官职的,与吾等可有很大的不同。”

    “那就来几个没有官职的吧。”史可法也感觉例子也有些欠缺,接着说:“宋氏兄弟,其曾祖宋景曾为兵部尚书,二兄弟均为举人,提前半年来到了京城赶考,不想,蒙皇上对其学识十分的赏识,兄为青州府、弟为工部郎中。为何?为的就是他们有实实在在的本领,这些本领不仅仅局限在纸笔之间。还有如孔元化一样的人,也被皇上收录在了求极宫中,所以凭着诗词文章就可以在仕途中平步青云的日子,已经没有多少了。”

    史可法由衷的说着,眼里充满了激动之情,二十五六岁的年龄,一身不算很好的布料衣服,青秀的脸庞尽显刚毅的性格。对于当代皇上,史可法是又爱又恨的。爱是爱戴,这半年以来,皇上的种种仁政,当然看在了史可法的眼中。做为世代锦衣卫百户的史家,已经败落了,到了其祖父的时候,才有了史应元乡试中举,授官黄平知州的官职。好在为官造福了一方,但到了父辈,就没什么出彩的地方了。而此时的史可法应运而生。在大兴的这段时间里,史可法一直在经历着皇上的改革。别的不说,家门口的道路大变,从以前的泥泞小路,变成了大路,没别的原因,几处皇庄和上林苑的位置在就在大兴。(未完待续。。)

    ps:  给各位衣食父母请个安,问个好,写得不好,您多担待一些。祝开心就好。

第556章宪之转变

    皇上的所项仁政集中在了其爱民的身上,亲征河套地区,打出了大明的风骨出来,这对地一项把自己的目标定在文天祥身上的史可法相当有鼓对性。但对于皇上的恨,可就完全是史可法的经历所引起的了。

    当年19岁的史可法独身赶往祖籍顺天府大兴县(今北京市)应试,寄宿于大兴县郊一所古寺中。时任京畿视学的名臣左光斗带着几个随从,到大兴县微服私访,因避风雪进入这座古寺。见一书生伏案而卧,案上放着刚写成的一篇文稿。左光斗拿起一读,非常赞赏他的志略和刻苦精神,再看书生衣衫单薄,熟寐不醒,心知苦读劳累。左光斗怕他感受风寒,便把自己的貂裘脱下来,盖在熟睡的史可法身上,掩门而去。出来问寺僧,方知书生名叫史可法,留下深刻印象。

    20岁时史可法在府中会考,左光斗选拔他为北直隶八府之冠,而且怜他‘家贫’,收作弟子,留于馆署。此后,他愈加刻厉不懈,发愤苦学,饱受恩师濡染,立志以身报君许国。左光斗在公务之暇,常与他交谈时事,辩论古今,看出其宏大抱负和超凡才略,认为:“他日继吾志事,惟此生耳。”

    天启五年(1625年),左光斗受到魏忠贤阉党的诬陷,下了东厂监狱,一时京中人士避祸惶惶,噤若寒蝉。史可法不顾可能受到的残酷迫害,从早到晚在狱门外等待。却苦于无法入狱探望恩师。不久得知左光斗受了炮烙酷刑,早晚将死,更忧心如焚,千方百计筹集了50两白银,(五十两银子,虽然是一个大数,但并不此家贫二字冲突,要知道,此时的史可法已经是举人老爷了,仅仅是凭着自己的举人身份的免税权。收了别人的土地。再收比朝廷的税少得多的租金,就能赚一定的钱财了,而且本身是个举人,又跟着老师。所以交际网也大了。借到五十两银子也属于正常。)痛哭着跟狱卒协商。使狱卒深受感动,方能化装进狱探视。史可法乍看到恩师席地倚墙而坐,面目焦烂难辨。左膝以下筋骨尽脱,忍不住跪下,膝行到左身前,悲痛交加,呜咽哭泣,左光斗虽睁不开眼,却能辨识出声音,为爱惜人才,不愿史可法受连累,克制着似同父子之情,怒斥史可法速去。史可法只得忍痛挥泪而别。从此,史可法由起初只是感激左光斗的知遇之恩,发展到深思如何为官、为国。他深感祖父和父亲的教育,主要出于期望家道之复昌,而恩师左光斗的尽心栽培,却是欲使之作“志事”、“支柱”、“天下事”,成为国家栋梁。相比之下,左光斗的学识、品格、气节和博大的胸襟,使史可法由衷钦敬,刻骨铭心。

    东厂是皇上的,东厂的债务理所应当的要由皇上来买单。本来依着史可法的气节,那就是‘昏君不去,永不为官’的局面,但东林党的魁首发动了政变,然后一切都变了。皇上一改常态,没有诛杀一人,只是抄家。东林是好是坏,这个问题一下子进入了史可法的脑子里。老师为何被捕入狱?很明显不是什么刑事责任,而是政治斗争的牺牲品,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自然就有争斗。老师左光斗虽然一代明臣,但他站的队却是东林党那一边的。东林失败了,所以他也是冲当其冲的被捕入狱,进而冤死狱中。

    但皇上如此改变,让史可法有些无法适从了,当代的皇上到底是明君还是昏君?废除辽饷、免全国捐税、几番大捷、全民教育,这等等等等的一切,无一不表白皇上的圣明。史可法动摇了,越是仔细研究皇上的政策,越是动摇,他怎么都不明白,皇上如此的英明神武,如此的仁慈,连发动宫中政变的**星、叶向高都能饶一条性命,怎么就不能赦免了自己的老量左光斗一命呢?

    所以他要去孝进士,只有考上了进士,才有机会与皇上见面,那时候,他要问问皇上为什么如此对待老师,如果有可能,他还要为老师沉冤昭雪。

    昨日因皇上被刺,封锁住了城门,史可法的家就在大兴,当然的可以回转家中,但就和患难见真情一样,越是危难之时,才能显出一个人的才干。史可法自认就是有才干的人才,他倒是想看看在抓贼心切的情况之下,皇上将如何决择。

    人以群分、物以类聚,年青的举子们,十分默契的走到了一起,一个个的谈诗论画,指点江山,开始了论天下英雄谁主沉浮的议论之旅。

    但谁都没想到,皇上能够将聚集在此的百姓变成了有偿劳动力,更没有想到,连自己也被皇上装了进去。史可法一见公告,立刻就看到了里面的潜潜台词,与及第的进士一样有实习的机会,这就是说,进士也要进行实习,虽然不知道这个实习是什么意思,但再联想一下现在的考查,也就差不多离题不多了。而其原委,当然皇上要务实了。其实只在关心一下朝政,这种思路并不是无迹可寻。天门城就是如此,皇上不让如何人去染指半分,只是让一名七品的县令到了皇庄去考察一番之后,就开始操作了。这说明什么?说明皇上对朝廷的那一套流程并不满意,要自己亲自打造天门城,比照的模式竟然就是皇庄。因为离上林苑和皇庄比较近,所以史可法也专门去那里看过。这一看不要紧,差点把皇上惊为天人。

    现在的上林苑和皇庄已经没有什么佃户了,他们都是吃着皇粮的人,而且是靠着出力大小、成果多少来决定自己的收入的。那一个个养殖基地、蔬菜大棚、各种各样的作坊等都开满了。仅仅半年的时间,佃户们的家庭贫富程度有了相当大的改观。按他们的说法,累是比以前累了一些,但工钱却是多出了几倍出来。而相应的,上林苑和皇庄的产值却是几十倍的增加。想不增加都不现实,想想那些大棚,所种植的反季蔬菜,基本是以前近百倍的价格,就是说一根黄瓜的价格本来是一个大子,现在却要一百文钱,这就是差距。而那些产出的粮食,首先要尽着酿造厂,不是造酒就是造酱油醋,那东西的产出根本就是供不应求,只要造出来,早早的就被人订购完了。

    这些东西越看史可法是越眼馋,想着天门城也有这样的生产模式,不仅仅那些宗师子弟受益,也会在河套地区开辟一片大型的粮食产区。而这种生产模式,皇上也肯定不会让朝廷插手了。

    所以,对于实习二字,史光法的理解就是皇上要按着自己的发式培养官员,而不是照着以前的那种流水线工艺造就的纯书生气十足的官员。

    “宪之兄结果是消息灵通人士,吾等因为地域关系,所知甚少,今日一听,皇上如此重视举人,却对朝廷的进士反而怠慢,看来皇上是锐意改革原有的科举了?”刘姓举子不由得不承认了史可法所说的这些事实,虽然不知道一些事实是不是真的,毕竟他是江南的举子,那里虽然是举子最多的地方,但很可惜,一二个月的行程,让他对这些‘实时政治’关心的太少了。

    “两位兄台,进士难考,机会难得,皇上是不是改革科举,并非吾等可以参透,但我想按着公告的方式累那么几天,体会一下劳役的困苦,对吾等也是一种财富。”

    “宪之兄言之有理,正好同去。”

    京城里的百姓还是挺热情的,对于皇上公告上的为了给皇上分忧这个话题,让京城百姓们极力的热捧之下,成为了京城最热门话题。你要是不去官府登记,让那外地人住进家里,那都不好意思给邻居打招乎。

    最热情的当数爆炸事件的受害区域,那里是当当建起来的,是皇上仁政最直接的受益者,对于皇上的皇恩浩荡也是感触最深的。所以一见公告,直接就放弃了一切,跑到了巡天府登记,愿意接收外地人的入住。这股风潮一下子就刮起来了,为皇上分扰,这是多么光荣的事情。不收税了小商小贩当然是直接的受益者,百姓也是一样的。就算是这些没受益,现在京城里面卫生好了,你活着也舒服不是?所以京城里没有几个人是不念皇上好的。

    很快巡天府不在为那几万滞留在京的外地人发愁了,一家带那么两二四人回去,那是相当简单的。刘志选听着百姓们的议论,不由的对皇上的仁慈感到骄傲。做为慈善事业的领头人,在这个时节哪里能够放过行善积德的好事。立刻奏请皇上表彰这些百姓,并一家给予一两银子的补助。

    朱由校接到此奏之后,立刻的批准。这一下,倒弄得这些京城人仕不好容易起来,本来就是无私的奉献,没想到比开个旅店还要赚钱,直接得到了一两银子,这可是够一家子老小吃一个月的。长者赐不敢辞,当然没有人敢去拒绝的。只是更加对皇上这种仗义疏财的举动佩服万分了。(未完待续。。)

第557章床弩投敌

    五天过去了,整整五天的时间,锦衣卫把京城翻了一个底掉,但很可惜,抓了无数的罪犯,寻找到了无数的脏物,解救了无数的妇女儿童,办了许多的好事,也抓到了十几名建奴的佃作,但很可惜,鳌拜并没有抓到。相反李永芳因为这几天时间的耽误,一命归西了,皇上亲口给他说的严肃处置的方案也没有了一丝的效果。田尔耕已经不敢再去皇上那里请求宽限时日了,二天搜不到时,他就有不好的预感了,虽然自己也想抓到,但天不遂人愿,为之奈何。

    这五天以来,每天他都是夜以继日,不仅仅是他,连带着巡天府和六扇门,但就是找不以那名主犯。皇上的重示程度、大臣们的观注、百姓的期盼和奉献等等,这一切的一切,都押在了他一人的身上。田尔耕对于今时今日的地位当然相当的清楚,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因为皇上的圣眷,所简在帝心伴君如伴虎的道理他比谁都懂,一旦此事无疾而终,皇上是否会因极度的观注而对自己动怒?动怒又会怒到何种程度?现在田尔耕的脑子已经全部被类似的问题所充满了。

    乾清宫,朱由校看着眼前磕头请罪的田尔耕,都替他的头疼的慌,那可是一点不带虚伪的假磕,基本上都快到要自杀了的程度了。

    “田爱卿起来吧,”朱由校叹了一口气,没想到费了这么大的周折,调动了如此大的人力、物力竟然的不到一个建奴。这让他心里更加的担心。

    “皇上,臣此次办差不利,五日封锁城门,竟然无功而返,臣无地自容。”田尔耕继续可怜的说道,这事的挫败感太强了,抓住的所有建奴或者侯家的那些死党,基本上都接近崩溃的边缘了,锦衣卫的刑罚又哪里是人可以承认的住的。不过很遗憾,他们是真不知道。几百队锦衣卫。拿着个画影图形一遍一遍的找、询问所有能问到的人,但就是一无所获,这让田尔耕感到了无力。

    “岂能尽和人意,但求无愧我心。尽力了就好。田爱卿。朕虽然没有抓住这个鳌拜。但了不是没有收获,看看所有建奴的、侯家的漏网之鱼都被抓了,还抓到那么多逃犯、把京城里的阵年老案全部清查了一遍。解救到了一些被拐卖的妇女儿童。也算是给朕交卷了,虽然不及格,”说着说着,朱由校都感觉有点亏心,这tm还叫锦衣卫吗?在自己的圈子里,动用了这么多的人马,抓不到鳌拜,弄一些小鱼小虾有个屁用!自己还得安慰他,这事真是窝囊。

    “皇上,如此说法,实在愧煞臣,臣自知愧对皇恩,亦不敢再请旨拖延时间。还请皇上处罚,唯有如此,才能赏罚分明,若都象臣一样,办事不利,那皇上和威严何存?与众臣、百姓又如何交待?臣请皇上惩罚。”听着皇上如此轻描淡写的把结果说的跟立功似的,田尔耕心中暗喜,这是圣眷不失啊。皇上的仁慈还是一如既往,不苛责手下,如此皇帝只能让人更加的忠心。但这样痒痒挠可不是田尔耕想要的,更不是敢要的,这事的动静太大了,成功了,那立功受奖没有人敢说什么,但现在是失败了,还不知道多少人盯着呢,就说眼前的魏忠贤,看着是眼观鼻鼻观心的样子,其实恨不能立刻把自己弄得身败名裂。月满则亏物极必反的道理田尔耕当然明白,越红盯着你的人就越多,因为你比他们有钱、有地位,那就是他们的敌人,一旦抓住了这样的机会,肯定会落井下石的,那时候可就被动了,倒不如现在趁着皇上圣眷不失的前提之下,提前处罚了,这事才有个终结,让人挑不出什么把柄,皇上这边想袒护自己也有个借口,但若不了了之,反而被动了。

    朱由校一听,更感觉到田尔耕的忠诚,能够主动的要求自己惩罚,并说的如此真诚,自己不是弟弟崇祯,战局稍有不利,就一茬一茬的杀自己的大臣,弄的大臣们只敢报喜不敢报忧。所以一开始知道抓不住鳌拜之时,也没想过迁怒与谁。因为锦衣卫的努力在那里有目同睹的,累得一个个跟狗似的,也真不忍心。‘交待’二字,却让朱由校不得不考虑了。

    不过现在侯家的人除了京城里的之外,全部都人间蒸发了,这才是最让朱由校怒火中烧的事情,这样一个汉奸家族,竟然还有已经失传的八牛弩,他们的消失肯定是投靠建奴。想想这一“一枪三剑箭”可射五百丈的距离,就让朱由校头疼。那东本并没有什么多大的科技含量,但三张大弓合并起来,需三十人才可拉开的蓄力,所传递出来的能量,对于战场上的人或者马,都将是一个相当大的伤害。

    朱由校并不怕这种武器,一是射程,阻击弩比它足足多出了一百丈,二是准确率,阻击弩配合上了瞄准镜,三是操作,阻击弩的上弦利用的是动定滑轮组合,二个轻松搞定,而八牛弩则需要几十个人才能完成,当然由之而产生的射速优势就更明显了。虽然优势相当的明显,但那也只是数据方面而已,与真正的战场指挥、战士素质是两回事。就象是美越战争,老美就是如此的优势,不一样的败北?建奴一旦拥有了八牛弩这种远程武器,对于战争一面倒的局面将产生相当的变数,这才是朱由校担心的。

    以前凭着坚盾神盾,可以轻松的搞定建奴,只要不掉进人家挖的坑里,战争那就是绝对的摧枯拉朽,但八牛弩的出现肯定会让建奴大批的掌握、制造、装配这种武器。单纯的拉开阵势,亲军当然不把,但如果是在出征辽东之时,建奴搞个偷袭、打个埋伏,亲军的伤亡那是避免不了的。所以在接到了侯家人间蒸发之后,此事一直云饶在朱由校的心头。一再的催促着魏忠贤加大加大再加大情报部门对建奴的渗透。(未完待续。。)

第558章皇上召见

    而眼前的田尔耕抓不住鳌拜也肯定是非战之过,不过想想还真有点不杀不足以产民愤的感觉。所以在田尔耕再三的要求之下,罚了五十廷杖、罚俸禄一年、免去少师之位的惩罚。

    廷杖的责打,当然是被拉到了午门之外当众而打,田尔耕被打的是鬼哭狼嚎,虽然衣服厚、又加了沙掂,但打廷杖的两人被田尔耕那忘情的表演都感觉打的太重了,让这位锦衣卫指挥使如此的惨烈。有幸灾乐祸的则看得是津津有味,看着比自己有钱有权的人倒霉,感觉就是舒服。

    外松内紧慢慢查访,这就是以后锦衣卫努力的方向了。

    关了五天的城门终于还是打开了,五天的时间说短不短说长也不长。紧张的百姓却有一种重见天日的感觉,配合着圣天子一次,感觉一下子关系近多了。再说还有补助可拿,心情更爽。得以回家的百姓当然是心急如焚,这五天在京城里也是白吃白住的,也足够自已回家吹嘘一阵子了,

    城外的修路大军倒有了一个新情况,有些人却不愿意从工地上离开了,现在接近年关,也是农闲时节,过来做工,赚点钱贴补学用,无疑是一个相当不错的选择。

    史可法三人也终于成功的结束了自己的‘实习’,当然以家境中落的史可法成绩最优。说是到工地上去,其实并不是全部都从事体力劳动,象他们这样的举子。基本都是以学为足,设计、帐目、工程的模式、顺序、评定的标准等等,都是要举子们跟着学习的。

    “史兄短短几日,竟然可以学到如此以前都学不到的知识,真是受益匪浅啊!”袁叔奇由衷之言的说。

    “是啊,若不是史兄当时的一番分析,真不知道这简直的修桥补路,竟然有这么多的道理。”刘远海也发出了一番感慨,已经都是而立之年,但想想自己这辈子干的事也就是考了个举人。实务上还真的不通。与修路的工部官吏接触之下。竟然深感处处俱学问,虽然辛苦了一点但也真是值得。

    “两位兄台,切勿夸奖小弟,只不过是在京城边上。对于皇上的一些举措相当熟悉一下而已。听说这种水泥路只是一种最普通的路。现在两位兄台所在的州府也已经在修了。不过还有一种路是吾等闻所未闻的。”史可法客气了一下说。

    “哦,这水泥路已经如此神奇,还有何路?”

    “铁路?”

    “铁路?是不是象铺水泥一样。浇上铁汁?唉呀,这也太奢侈了。”铁路从字面上的解释要是和水泥路的解释一样的话,刘远海的解释还真的正确无比了。

    “非也,那是在大同到天门城之间正在铺设的道路,不过这种道路只供马车行走,相传比平常的马车快上二倍以上。不过这只是传言,因为截止目前,这条铁路仍在铺设当中。真想去跑过去看看。”史可法有所向往的说道。

    “这几日,天门城的神奇传的到处都是,宗室们都住上两层楼,墙体全是用钢铁和水泥造的,坚固无比;上边镶嵌上大价格不菲的大玻璃,让房子宽敞明亮。道路修的全是这样。每家五十亩之多的土地,一家竟然有五头牛;全是浇灌直接到地的水田,估计到了夏收之时,那里就再也不要皇上往里面砸钱了。”袁叔奇也不由的说,天门城是一座神奇之城,谁都知道那里皇上使了泼天的银子。二十余万宗师子弟,到了那里之后,相当的买力气,更有几万战俘在为他们效劳着。起点太高了,虽说规格已经到了府州一级,但皇上愣是说是自己的大皇庄,奇怪不奇怪。

    “考察榜贴出来了!”正在这时,一声大喊,立刻吸引了他们,考察的前十名可是有与进士一起实习的机会的,选的人虽然少了点,但好歹是个机会不是。所以才有举子们前去工地接受‘贫下工农再教育’的热潮。

    三人急忙奔到城门口,刘袁两位自有小厮前去看榜。前边太急了,就差有看榜报喜的赚赏钱的专门人仕了。

    看着人头涌涌的景象,三人心里也是比较的紧张,好在小厮们不一会就拼了回来。

    “报公子得知,史公子位于第三,袁公子第九,公子你十一名。”刘家的小厮,那语气是越说越小,到了刘远海十一名时,吓得都不敢说了。

    史可法与袁叔奇不由的大是尴尬,不知道是该庆祝自己的胜利还是安慰刘远海的倒霉。刘远海家是杭州的,是一家海商兼官僚之家,从小到大没吃过什么苦,一直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锦衣玉食的生活,这次可是真尽力了,在工地上忙碌个不停,被工部的官员、小吏,甚至是皇上专门修路的宦官们支使个不停,但还是天不遂人愿,差了一名。

    “刘兄,虽说是只有十个名额,但却并非只有前十名的人才能有这个机会?”史可法想了想说,态度比较真诚。还好他开玩笑的时候不多。

    “宪之何解?”袁叔奇急急的问。

    “皇上公告上是说取十名举子与及第的进士一同实习,很明显,这十名人员,并非是及第的进士。比如与此袁兄及第,那这前十名里,只有九名举子了,这与皇上要求十人的公告显然就不符了。刘兄理所当然的也就有机会了。而按照春闱十选一的比例,在这前十名里,选出一个进士是肯定有可能的。所以在下认为,刘兄无须紧张。”

    “对啊!怎么就没想到这一层呢?还是史兄高见。”袁叔奇立刻也想透了这一层意思,立刻对着刘远海说。

    “三位请了,”就在这时一位宦官赶了过来。

    “公公请了,”宦官这个时候与半年前的行势可不一样了,净军可以保家卫国,南征北战,为大明打到一切来侵略的异族;宦官们所赚的钱,又给皇上拿了过来给百姓交费,办各种利国利民的好事。虽然阉党的名头、东厂的狠毒这些负面影响还在,但有这些战绩、功绩在,已经不再是被百姓厌恶、恐怖的存在了。这名宦官四十多岁的年龄,说话也是慈眉善目,那尖尖的声音倒是蓄意的压低了,让人不觉得突然。

    “敢问三位,哪位是史可法史公子?”宦官客气的问道。

    “这位公公,在下正是史可法,不知公公找在下所为何事?”史可法一听这找自己的,自己老师死后,自己一向没有招惹过什么,怎么还会有宦官找自己,莫非是东厂吗?

    “请问故去的左光斗左大人,可是阁下的老师?”宦官紧紧的问了一句。

    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自己本想费尽心机的为老师争个名声,没想到,东厂还是不肯放过自己。史可法无奈的苦笑,语气略有几分凄凉的说:“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左师正是在下的为师。”

    “哦,看来咱家是找对人了,”中年宦官明显的一喜,立刻又一本正经的说:“皇上口喻,速宣史可法乾清宫见驾。”

    “见驾?”史可法一愣,东厂的行事他可是太清楚了,怎么可能让人犯见到皇上。而且这个宦官宣的也是口喻,真不知道到底是真是假。

    但那边宦官已经招手让人赶着马车过来了。

    “史兄?皇上宣召,这、、、、、、真是恭喜啊。”刘远海立刻被新交好友的运气给震慑住了,皇上见召,这是何等的荣耀,自己家族虽然等的上是一个小世家,但能得皇上召见的人可谓一个没有,如今看着家世一般般的史可法却如此容易的就得到了皇上的青睐,直接的召见,真是闻所未闻。

    “史兄原来是左大人的弟子,真是让人好生羡慕,如今又蒙皇上召见,日后必定是平步青云,一展凌云之志了。”袁叔奇也是羡慕非常的说。自己也是累世的宦官人家,即便是在大明也是比较有名的。自己的始祖袁荣于明洪武二年以武功仕睢阳卫,后代世袭卫百户,称睢州东关“百户候”,遂家于睢州。二世宏、三世杰、四世林、五世锦,官陕西韩城县教谕,自此“振振森森,书香不绝”。六世永康、七世淮、八世可立,(即袁可立)。如此荣耀的家族那也只是家族的荣耀,而非个人的,哪里有史可法如此,凭着自己一个举子的身份蒙皇上召见的。

    “两位切莫奖励小弟,小弟真不知为何,”这时候的史可法可真是一头的雾水,转头问道:“这位公公,能否见告皇上因何相召。”

    “好叫公子得知,皇上是在批巡天府递送此次考察举子修路之时见到公子名字的,然后就着吾等前来寻找的。”宦官的眼力可是相当活的,因为有了宋应星这种一飞冲天的人物在前面顶着,有阎应元这样的草根变凤凰的例子摆着。蒙皇上见召的,哪里会有庸才的。而且依皇上那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的态度,注定这位公子必定是一飞冲天的人物,所以态度相当的客气。(未完待续。。)

    ps:  各位衣食父母,梦难成的请安到了,

    没有君子不养艺人,虽然学艺不精,能力有限,水平一般,但有这么多的君子能耐下心来看梦难成的拙著,真是三生有幸。书写的不好,您多见谅。但梦难成的态度是有的。

    在此感谢了!

    祝衣食父母们永远快活。

第559章被发现了

    朱由校一看到史可法这三个字,立刻就坐不住,明未的史可法,那可是耳熟能详的人物,课本里学过的也背过的:

    “吾誓与城为殉,然仓皇中不可落于敌人之手以死,谁为我临期成此大节者?”

    忠烈喜曰:“吾尚未有子,汝当以同姓为吾后。吾上书太夫人,谱汝诸孙中。”

    二十五日,城陷,忠烈拔刀自裁。诸将果争前抱持之。忠烈大呼德威,德威流涕,不能执刃,遂为诸将所拥而行。至小东门,大兵如林而至,马副使鸣騄、任太守民育及诸将刘都督肇基等皆死。忠烈乃瞠目曰:“我史阁部也。”被执至南门,和硕豫亲王以先生呼之,劝之降。忠烈大骂而死。初,忠烈遗言:“我死,当葬梅花岭上。”至是,德威求公之骨不可得,乃以衣冠葬之、、、、、、

    上学之时被此等气节所感动,一直对英雄深深的拜服,此等气节是中国的脊梁。不管文天祥是不是屡点屡败,还是史可法苦心经营一年之久的扬州最终一日被攻下,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他们的中国人的骨头,历朝历代,这种骨头都是宁折不弯的。大厦将倾,他们没有力挽狂澜的能力,这一点无可否认,但为什么没有能力?还是因为有这种气节的人还少了。若国人都能想着去反抗,二亿中国人,难道真干不过二百万的建奴吗?

    朱由校对史可法相当的尊敬,就象是对阎应元、卢象升差不多一样的情怀。而且史可法应对扬州之战也体现出了其能力。在如此内忧外患之时刻,能做到他那一步,真的相当不容易了。南明的政治党争已经到了最欢实的时候,史可法顶着如此大的压力到了扬州。

    而给他的是一个岌岌可危的扬州,许定国谋害了高杰降清,这一下,把当时江北四镇最强的兵被消灭了。这对于扬州无异于是雪上加霜。因为大明的兵虚夸不中用,让史阁部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再加上又无外援,所送的求援文书被阮大铖来了一个不应,内部接着又出现了二刘那样的叛徒接着降清。史可法不败才怪呢。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虽然满清不是神一样的对手,但很可惜,史可法遇到了一群猪一样的队友。不败都没有天理了。

    这样的人才朱由校当然不会错过。立刻传召。

    鳌拜终于接到了开放城门的消息。但他仍然很小心谨慎,因为他知道,这种开放只是一种假象。外松内紧是可想而知的。呆在夹墙里,其实与坐牢并没有什么区别,如果非要说区别的话,那也是比作牢更加的孤独。因为这里没有一个狱友的存在。

    本来可以再等几日的,但鳌拜实在受不了这种生活了,为了保密,不让黄家的孩子们发现,所以在进去的时候,吃食和水就一次性的带了进去。鳌拜特别嘱咐黄三这个接头人,除非城门开了解除了警报,绝对不能开动机关。但没想到的是,狭小的空间、只有水和干粮、净桶的臭味,五天的罪过。根本不是人能受得了的,所以一经黄三夫妇打开了机关得到了解放,再听完了这五日来的情况,鳌拜立即想出去,无论如何不想再被关‘禁闭’了。

    黄三夫妇本来就是建奴准备的一个联络点,当然是惟命是从,但这样出去那可是找死,必须改头换面才是,所以两口子把鳌拜带进了卧室,小心的开始了乔装起来。这个年头的易容术挺简单,戴个帽子,因为建奴的头是半光了,只留下一个猪尾巴辫子,所以必须套上假发然后再来顶帽子。脸庞因为已经有了画影图形,所以,加粘上一副胡子在额头上弄了一点‘浆糊’,来点皱纹。用生姜调上一些专用的东西,把露在外面的脸和手都抹一遍,这样,光滑的皮肤,就变成了老树皮的样子,显得苍桑。,穿衣破棉袄,赶一辆马车,基本上一个老农的形象就出来了。

    这股风刮起来还不知道要刮多少时间,而在城内的细作,也不知道还能剩下多少。鳌拜知道虽然自己没伤一根汗毛,但若没有其它佃作的帮助,他根本无法有任何的作为,所以他先要在城里转一转,找找人再决定行止。

    正当鳌拜在黄三的帮助之下打扮的时候,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黄三夫妇两被早早的安排到了京城,他们扮的可不是假夫妇,做为包衣奴的他们,可是真正的夫唱妇随,在这十几年的时间,他们在京城已经是生了一个孩子,本来还有几胎,但他们的确是怕了,没敢多要。对于他们这样活着今天没明天的,孩子真是一种负累。

    十二岁的孩子黄一鸣,今天本来应该在私塾里面上学的。但今天先生却被一个孩子气的生病了,因为那孩子趁着别人都出去的时候,竟然在学堂里小解,几次都是如此,结果今天刚刚脱了裤子,掏出了东西要尿没尿的时候,老先生出现了。质问那倒霉孩子在做什么。没想到那孩子倒也聪明,真接的对先生说,‘我的jj,想玩就玩,关你鸟事。’结果当然是被叫家长了,没想到家长也是不省心的,竟然是个护犊子的货。结果与先生吵了起来,就这样年事已高的先生被气着了。所以提前放学了。

    没想到,这一放学,正好回来,结果黄三的媳妇开门之后,因为急着给黄在讲今日学堂里的趣事,结果看到在爹妈卧室里的鳌拜。

    现在满大街的可都是鳌拜的画像,让黄一鸣一眼就看出了倪端。而且前门的阿敏、李永芳的样子,以及前段时间在京城贩卖的那些建奴战俘的相貌,都和眼前的叔叔一样,都是个半光头,所以黄一鸣立刻知道了到底是什么情况。

    “小鸣,这是你堂叔,快为拜见。”黄三一看就知道坏事了,急忙的掩饰着说。(未完待续。。)

第560章左公平反

    黄一鸣看着这个光头的大汉,听到了父亲如此介绍,那双黑黑的眼珠子转着就上前施礼:“小侄不知堂叔前来,给你见礼了”。

    鳌拜的脑子本来有所当机,这种情况是他始料不及的,按照他的原则,看破了行藏的,无论什么男女老少,通通都是杀无赦,本来身处大明的核心腹地,干的就是刀头舔血危险万分的买卖,一切危险当然要扼杀在摇篮里,黄三两口子的面子?他们只是狗奴才而已,狗是没有面子的。

    一见鳌拜的脸色不对,黄三也是大急,急忙过来半挡着身子说:“小鸣啊,先说你娘弄点吃的东西,我与你叔叔谈些事情”。

    “是爹爹,孩儿去了。”黄一鸣一眼不小心的就接触到了那位叔叔眼睛里的凶光。吓得心里直跳,这个时候不跑,等待何时?

    鳌拜哪里管这些事情,别说是这个孩子进门时那明显的一愣,已经让鳌拜感到了被识破的危险。要知道现在的他可是‘谢了妆’的,是人都能发现与大明人的不同,这个小孩子一定是发现什么了。想到这里,如何会让孩子逃跑。立刻站了起来!

    “主子!奴才就这一点骨肉,奴才这就把他送进密室,”黄三不糊涂啊,看着鳌拜的样子明显是要杀人灭口了,所以不顾一切的就跪了下来。

    黄一鸣刚刚转身,一下子就看到爹爹再也不说什么堂叔之类的话了,而是对着那人喊主子了。这一样更确定了眼前那名堂叔的身份。抬眼一看那目露凶光的眼神,更是吓的魂都掉了。大声的喊着“阿娘阿娘!”就要跑出去。

    “滚开!”本来被黄三说的稍稍有些犹豫的鳌拜,一见黄一鸣如此模样,哪里还一有点的犹豫不决,现在想的就是把这个小孩给弄死,一脚一震,立刻把黄三给震开了。一个箭步冲出,几步就赶了过去,眼看就要抓住黄一鸣,这个时候无论是杀还是关。都是次要的。重要的是要把这个小孩给抓住了。

    正好黄一鸣身子小,在这房间里七拐八拐的路上熟悉,明明一步之差,但还是让鳌拜就差那么一下。

    黄三夫妇这个时候哪里还不知道怎么个情况。细作事业固然相当的重要。但比起亲生骨肉来。当然还是差了许多。两口子因为投靠了建奴。在这京城里也就只有黄一鸣这一个亲人,他们对儿子相当的疼爱,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他的身上。早早的送他上了学堂。这孩子也异常的聪明,记东西特别的快,很给两口子争气。

    现在他们并不知道鳌拜,并非一定非要杀死黄一鸣,他们可是见过建奴的心狠手辣的。他们并不是汉人,如果可以比的话,他们更象是野兽,他们的手段相当的残忍,杀个孩子对他们来说,根本就和杀只鸡一样,无甚区别。儿子是他们的一切,所以拼命的去阻击。

    追的急急的鳌拜这个时候再被黄三一骚扰,心下更是大急,突然看到桌子上有一套茶壶茶碗,立刻一脚扫过。茶壶茶碗飞驰而去,直接命中标靶,打中了前方的那娘俩。

    鳌拜的力量太大了,虽然是随意的一脚,但力量还是相当大的,黄一鸣的腿立刻被击中,一下子就摔倒了。而黄三媳妇则被茶壶打中了胸部,如果大锤击打一般,一下子吐了一口鲜血,但她不有在意,还是冲向倒地的黄一鸣。

    黄三从后面不顾一切的冲了过去,一家三口人可怜的在一起坐在了地上,两口子眼含着泪抱着孩子,带着生的渴望看着鳌拜。

    “黄三,不要说不给你机会,按你说的,把你儿子关到密室里去,管好他,否则不仅仅是爷倒霉,你两口子也没个好下场。”看着一家三口都坐在地上,鳌拜倒是不急了。这三口人在他的眼里已经是必死无疑了,不过这两天他还不想出手,现在外面相当的严。通过黄三的口,他知道有许多的人都落入了锦衣卫的诏狱里了。但不知道是否有漏网之鱼。

    现在刺杀阿敏的任务已经完成,刺杀皇上的任务失败,但还有盗窃火枪、神弩的事实没有去做,他还想待风头一过再办。本来黄三这里挺好,但出了这样的孩子,看得了一时,看不住一世。杀这个孩子就会引起黄三夫妇的反叛,自己有可能陷于绝境,让人家来个东郭先生抓狼一样的,轻易把自己给卖了。就算他现在就出城,以后,这条线也必须断了,因为已经不安全了,所以黄三一家已经必死了。

    “多谢主子!”黄三一口一个的主子叫着。

    “阿爹,他是建奴!皇上、、、、、”黄一鸣忍住了痛,听到阿爹的话,立刻眼睛瞪的大大的,恨恨的看着眼前的建奴!大声的喊道,但他的嘴立刻被捂住了。

    黄三捂的死死的,因为得罪了眼前这人,死是肯定的,但招来了官兵,他们一样得死,皇上仁慈不错,但那也得看谁。别的不说,李永芳的例子就摆在前门,自己的身份和李永芳是一样的,只不过是身价不同而已。但这个时候没机会给儿子解释这些了,所以捂住了儿子的嘴,不敢让他再叫。

    “主子,我这就把他放密室去,你放心,决不泄漏半分消息。”

    听着这小子的喊叫,鳌拜的杀心更重了。

    乾清宫里,朱由校与史可法已经谈了好大一会了。史可法一点都不明白皇上的心态,怎么会如此的平易近人和颜悦色。出于君权至上与对老师左光斗的敬爱。史可法抓住个机会又一次跪下了。

    “皇上,草民有一事请求皇上恩准。”

    “唉呀,朕不是说了嘛,就你我君臣二人,无须跪来拜去。宪之所说朕先允了。”朱由校连问什么事都没问,直接的满口答应。

    “皇上,左师冤枉啊!请皇上为左师作主。”怎么这么好说话,早知道事情如此简单,有那去锦衣卫诏狱的功夫,倒不如早点来拜见这尊大神啊。

    “左爱卿的死的确出乎朕之意料,朕也是心疼不已,左爱卿才高八斗,为人正直,爱惜人才,不畏强权,坚贞不屈,坚强,英明大义,今日既然宪之提及,那平反诏雪之事朕允了。且让官员们提个章程,朕来办理就是。”朱由校说这话真是亏心啊,一通的夸奖说的是含糊其辞。这事是上任干的,与自己没一毛钱的关系。

    不过左光斗的确是太刚正不阿了,竟然提出‘若非同道,皆为仇敌’的政治理念,这哪里象是一个儒家,整个一大左派。‘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才是儒家应当追求的。而不是象左光斗一样,如此极左,搞什么非我即敌。他是不是用错了,看看人家说的非我族类其心必异,那是针对敌人,而他这话针对的却是自己同朝为臣的同僚。

    而且到了大明之后,朱由校才知道,魏忠贤与东林的开战,一开始也不是魏忠贤这边就一边倒。应该是东林一直以魏忠贤为假想敌,看看左光斗张涟罗列的二十四大罪,要求的是‘寸磔忠贤,不足尽其辜’,这得多在的仇啊。

    在朱由校看到,读着圣贤书,最起码要懂得与人为善,而不是把同僚、袍泽弄的跟个死敌似的,而且还把自己弄死了,这真的很失败。纵观中国的封建官场,哪里有什么清流、浊流之说,都是想着掌权,区别的就是能不能在捞钱、捞权的同时,谁能真正的为百姓着想一下。东林党虽然被魏忠贤玩的很惨,但到了他们起复之后,十七年的执政时间,却把大明彻底玩垮台了,就是这样到了南明都正了那种局面了,还是一样的玩党争、搞争权夺利,最终搞垮了再投降清朝。

    所以朱由校倒对给左光斗的平反问题也是无可无不可的,出来混迟早要还的,既然想玩党争,那就得有牺牲的觉悟。保存了黄尊素,也只是出于对学者的尊重以及对他儿子的尊重。现在史可法也提了出来,算是对史可法的一种尊重吧。

    不过爱惜人才这话倒是真的,最起码,他对史可法的发现、爱护就是个最好的例子。“子异人也,他日名位,当在吾上。”这句话果然不错,史可法的英名要比他高上了许多。

    “草民多谢皇上仁慈,使恩师平冤诏雪,以告慰九泉。”史可法激动不已,那头磕在地上,听着都让人心痛。左光斗的死对这孩子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

    “宪之,死者已去,左爱卿泉下有知,看到你如此也会含笑九泉的。”朱由校可不想这样一位英雄就这样磕死在自己的眼前,急忙使眼色让魏忠贤去拉。魏忠贤这时候更是一脑门的官司,与东林的战争不是你死就是我亡,这些人挡住了皇上,自己只是把快刀而已,没有皇上的默许、明许,他哪里有这个胆子。现在看看皇上把自己摘的这样干净,轻飘飘的就放了黄尊素,现在更要平反左光斗,这又将自己置于何地?(未完待续。。)

第561章直指阉党

    看着魏忠贤过来拉自己,史可法的眼中却带着憎恨和厌恶,在老师的教导之下,非白即黑,所以阉人没有一个好东西,特别是沾了点政治权利,就是扰乱朝纲,是清正文人所不耻的,好在现在净军和京城商铺里的宦官给挣回了些许的面子。但对罪魁祸首的魏忠贤,这种发自内心的恨,是史可法没办法一下子就消除的,不过史可法并没有玩什么持宠而骄的把戏。只是泪眼婆娑的站了起来,没用魏忠贤上前拉扯,好象是嫌脏的意思。

    “宪之,朕已赐座了,坐下谈吧。”看着这种情景,朱由校也没有调和的打算,大臣和宦官争了上千年了,不在乎这一会的时间。

    “谢皇上。”捱了半个屁股坐在了龙墩之上,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魏忠贤讪讪的走了回去,依久是站在了皇上的身后,史可法的受宠程度,让其不由的想起了宋应星和卢象升,宋应星与皇上第一次会面他没有在场,是在上林苑发生的,然后兄弟两个就一直平步青云,虽然实践证明,哥哥宋应升当了一个相当出色的知府,青州的经济现在已经有人用小江南来评价了。而弟弟那更是不得了,被皇上宠着又给房子又给钱给官的,搞出了神弩,又开始鼓捣着一个机密的项目。卢象升则由一位知府现在统领着大军镇守在西北边防线上,又立了大功。这位东林党左光斗的徒弟又会如何,是魏忠贤看不懂的。但被受重那是肯定的了。所以老魏是真不想得罪。

    君臣之间的奏对,很容易就会谈到国家治理上来,曾经跟着左光斗当过一段时间助手的史可法,当然也是口水激扬,历数大明政治的弊端,虽然魏忠贤在旁,但其仍然还是在官吏**之后把宦官专政提了出来。朱由校知道史可法的性格是相当拗的,大有八匹马拉不回的特色。后世就有人评价史可法这个拗字害了自己也害了南明,比如“渡河复山东,不听;劝之西征复河南。又不听;劝之稍留徐州为河北望。又不听”,“一以退保扬州为上策”,还妄想“联虏灭寇”,清军兵分三路。挥师南下时。史可法竟朝令夕改。可谓进退失据、战守皆废。经营一年有余的扬州城,清军只用了一天时间就占领了扬州城。史可法至多可算一个“忠贞之士”、“民族英烈”。

    “宪之,朕认为。目前的大明还有着相当多的矛盾,这些矛盾都是有待朝廷来解决的,但这些矛盾主次不一,所需要的解决的时间,有迫切的,比如说外寇问题,那是急需要解决的,因为每年这些野蛮民族,更会对大明进行或大或小的侵犯,此消彼长之下,只会让朝廷让朕更加的失去民心;还有粮食不足的问题,这不仅仅是现在,还好存在几十年的持续干旱,民以食为天,没有了吃食,朝廷就是说的再好听,社会也会动荡不安,损毁大明的根基。也有已经积累了大明二百余年的,可以暂时缓上一缓的。比如土地兼并、官吏的**等问题,这些都是大明二百多年来长期积累下来的弊端。想要一蹴而就立竿见影无异痴人说梦,一旦操之过急,就会出现这样那样的矛盾,更加的造成动荡。所以朕今年从事的改革,主要抓住了二点,一是军队建设,御敌于国门之外,以及镇压国内叛乱于雷霆之间;二是解决百姓吃食问题,大明国内的粮食按照目前的产值与耕地数,基本不够大明百姓的温饱,让百姓维持着不被饿死是可以的,但很可惜,这个基本数字并不是平均的,因为大明存在着相当严重的土地兼并,有人拥有千倾良田,有人却无立锥之地。所以这部分没有粮食的人,如果朝廷不解决他们的温饱问题,要么被饿死,要么卖儿卖女,甚至是铤而走险,去偷去抢。所以朕只能用修路等方式,给这一部分人提供工作机会,让他们度过这个艰难的时期。三是开疆拓土,因为大明的土地已经不够养活百姓的了,所以向外扩张是必然的,比如河套地区。”朱由校算是够苦口婆心的了,他只是想告诉吏可法,大明目前需要做的事情太多了,没有时间在小事上jjyy,“朕听说:虽聪明睿智一堵之外目有所不见,十室之间耳有所不闻,万钧之重力有所不举,百工之事能有所不通,况天下大器也举天下之大器重任也、、、、、水至清则无鱼,人至清则无荼,宪之的心胸放开一些,大明现在需要的不是内斗,还是赶跑异族保住万世的基业以及让大明的子民们都能吃饱肚子!”

    朱由校已经很长时间没有说这么长的话了,他很敬重史可法,但现在不是搞反腐倡廉的时候,要是这个时候把政策的重心都放在了那里,史可法就不配当一个军事家、政治家,而只配是一名能吏,而非干臣。小伙子到底年轻,二十六岁的年纪人生的阅历太少,不能懂得国家之间层面的江湖险恶。如果按照你们这些大明精英们的意思治理大明,那后果将后是很严重滴。

    “皇上,实不相瞒,草民虽居庙堂之远,但无时不在关注着皇上的政策,皇上的各项仁政,也的确让人感到如浴春风,百姓得到实惠的同时,也感受到了皇上的君恩浩荡。但地方上虽有政务公开制度,监督制度,但仍然有许多肉鱼百姓的贪官污吏,这些人仗着这种或者那种的关系,无恶不作,同时又官官相护,不顾皇上的政策,搞得是怨声载道民不聊生、、、、、、”

    史可法来自民间,关心百姓疾苦,一直是他为人处事的标准,虽然皇上搞了一些政务公开制度以及锦衣卫、钱庄、驿站三部门联合监督,但这些东西虽然各地都有,但可惜的是,这些东西百姓们在不识字不知法的前提之下,用的太少了。(未完待续。。)

第562章汉奸之路

    朱由校一听就知道史可法这个脑子还是没有放开,还是把自己局限在一个小圈子里,这个小圈子说破了大天,还是在东林党的认识范围,自己的那一番话,他是一句没听透。太执着了,瞧他的意思,不把自己定位在包青天的位置上,他是不肯罢休了,这个局限性很让朱由校头疼。

    “宪之,你说了这么多,可曾认真考虑过,朝廷的责任是什么?大势,当权者最重要的就是要掌握住大势,而后因循利导,使大明最大的利益化,而非把自己定在谋一个区域之内,那样只能做一个能吏,而非国家肱骨之臣。人说在其位谋其政,粗俗的讲就是屁股决定脑袋,按着你所说的一切,无论是朝廷大臣们的卖官鬻爵,还是地方官员的欺压百姓鱼网乡里,这些都是相应的渎职罪行,朕今日与宪之谈的是治国,而反文腐倡廉只是国家治理的一个小方面,虽然这一个方面相当的重要,但这并不能决定国家发展的大势,整顿吏治的事情可以交给有司来处理就可以了。因为百姓们还是弱势群体,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监督权力的利用,这需要一个过程。但这些并不是国家大治的重点。朕需要的朝廷是去搞民生,让整个大明富裕起来,国富民自强!而非陷于党派斗争之中的内耗,明白吗?”

    朱由校是真为史可法的智商着急,这是一个自己想大用的人,要的是大明发展的大势。而不是星星点点,可他不知‘自爱’非把自己画个圈圈。文革结束了,骚年,没人告诉你吗?

    ‘屁股决定脑袋?’史可法被皇上的粗俗给雷的不轻,这算那门子皇上说的话。但仔细听听却又感到话糙理不糙,明摆着,皇上不需要整天的喊着去整治什么贪官污吏,抓出朝廷上的什么大奸大恶。而是要去搞民生,让大明国富民强。

    肱骨之臣,这话说的史可法是心花怒开。这算什么?圣眷就这样从空而降。这幸福来的太快了吧?史可法虽然自傲了一点,那是因为自信,但再自信他也没办法与卢象升相比,卢象升是年轻进士里最得皇上赏识的第一人。这是京城共知的。人家可是二十二岁中的进士。而自己就算是明年中了。也是二十七岁了。所以这个自信史可法一开始并没有感觉到皇上为什么召见他。一直都是想着是什么原因让自己走进了皇上的法眼,但皇上这话一下子把他抬的太高了。慧眼识英雄,伯乐相马都表达不了皇上这识人之明。史可法有点陶醉。

    “草民明白,但不敢当皇上的如此抬举,惶恐不安。”

    “无须多说谦虚之话,朕看好你,但宪之也应该自省其身,切勿自误,将自己陷入党争之中。如今春闱在即,朕有三条路供你先择。”史可法身上的标签是相当明显的,朱由校是要用,并且是让其可堪大用,所以这个小苗头得先给掐死再说。品性好的人相当难得,但就象是刘宗周一样,要把他放在合适的位置上,否则只能是自取其辱自找头疼。历史上史可法官至兵部尚书,所以人称史阁部。所以军事上有可造的能力,历史没有让他好好的发挥一把,这里就要给他好好的创造一个学习的机会,以便将来大用。

    “皇上请示下。”

    “一是到兵部新设的参谋部里跟着孙承宗与那些参谋一起学习;二是莱登巡抚袁可立处学习海战;三是到天门城跟着蒋秉采去学习建设、管理。”对于春闱朱由校连提都没提,因为历史已经证明了人家就是殿试过关的‘天子门生’,结果是一目了然的。虽然史可法与他的老师左光斗都是三甲的赐同进士,比起如孙承宗这样的,第一甲第二名的含金量是没法比的,但也是进士不是?

    朱由校给的路子是陆军、海军和地方三种,虽然自己倾向与让其从军,所以前二个都是学习,而最后一个则是与其他人一样了。

    史可法听完了,却是相当的泄气,人家卢象升直接的就是组建天雄军,宋氏兄弟直接的一个青州知府一个工部郎中。到了自己这里却来了三个‘学习’而不是直接给什么官职,担任什么要务,这里面的味可是品着不是那么一回事了。学习和实习虽然只一字之差,不过意思却完全不同了。学习是新的知识,有从头学起的意思。而自己通过考查得到的同进士一起实习的机会,这个实习却有着有点实务的感觉。史可法搞不清皇上这样说是什么意思,不过想一步到位的去做官看来是不可能了。

    而对于选择,有两个是花甲老人带着的兵务一个则是让一个举人出身的蒋秉采。这里面可也是有点讲究的,师承关系是仕途之中最重要的关系。这里的师可不是一般的座师,而是象左光斗与自己一样的师生关系,扎扎实实的学习。军务当然是史可法第一选择,文人统兵这已经是大明的一个惯例了。现在国难当头,统兵当然是最好的报国方式。而且可以跟着兵部尚书孙承宗一起,要知道了孙承宗与左光斗一样都是东林一脉。至于袁可立那里的水师就算了,自己还真是旱鸭子,海战也玩不了。第三个,跟着一个举人去学习还真丢不起这人。

    “回皇上,草民愿跟随孙尚书学习。”虽然对这个学习不满意,所史可法还是选择了。

    “嗯,朕的愿望也是如此,孙尚书那里排兵布阵又与新式的武器相结合,好好的跟着学习,尽快的出师,能够独当一面,成为如卢象升一般的帅才,这是朕所愿意看到的。”

    成功的把史可法弄到了参谋部来,当然是朱由校比较高兴的事了,现在能够充当帅才的手下并不多,袁可立为水战,其子袁枢不断的学习的;阎应元则陆战第一,秦良玉第二、卢象升第三,不过阎、卢两人还在成长之中,还没有成长完全,秦良玉做战则是一板一眼,对于变通之术略有不足;孙承宗虽强,但居中调度还离不开他。除上的,包括何可纲,也只是一个优秀的将才而已。所以对于帅才的培养还是需要加速了。

    黄一鸣现在在学堂里跟着同学一起整天讨论的就是皇上多么的仁慈,打仗多么的神武。而且在前几天还偷偷的跑到大街上去抓刺客。今天一见,立刻认出了刺客。本来想逃出去报警,结果被人家给打在了地上。小伙子挺坚强,黄三本来听到了生的希望,才刚刚高兴一下,没想到儿子开始大吵大闹起来。黄三是真不想跟鳌拜闹个鱼死网破的局面,如果有那心,前五天就这样干了,那时候的鳌拜可就在密室里关的紧紧的,肯定是瓮中捉鳖一样的简单,万两银子不是没有诱惑力,但也得有命花才是,自己本身就是一奸细,这贼喊捉贼的把戏只能是把自己卖了。

    现在一喊,黄三更是紧张万分,捂住了黄一鸣的嘴。鳌拜大度的笑了笑,但那笑容比哭还要难看。“没事了,把他放密室里去吧。”

    鳌拜虽然勇猛,但一个人也不可能一下子治住三人,如果跑了出去一个,或者是惊动了左邻右舍,那麻烦可就大了,鳌拜相信一旦被人发现,第二轮的封锁城门立刻开始,到时候可没有这样的半地下夹墙密室供自己躲藏了,除了力战而死就是被活捉一途。所以稳住了三口人,直接的弄到了密室里一起干掉才是正途。

    黄一鸣很委曲,虽然自己很爱父母,但忠君报国的思想现在却占据着他的小小的心灵之中。他相当陌生的看着父母,完全的不明白,为什么家里会有建奴,建奴杀害大明同胞无数,现在又刺杀皇上,是所有大明人的大敌。父母如此做岂不就是汉奸吗?黄一鸣的小脑子里完全的不明白这一切到底是为了什么。

    黄三捂住了黄一鸣的嘴,女人在一旁抱住儿子一边安慰着儿子,三人一起的往密室处走去。黄一鸣根本不知道家里还有密室之说,本能的想要挣扎,但父母紧紧的抱住了自己。这个时候可不敢大意了,好不容易那个杀神才答应不杀儿子,可不要出什么意外。

    打开了密室的门刚刚的把黄一鸣放在了床上,就在这样狭小的空间里,鳌拜出手了,动作力度都是超级的高手,对付手无寸铁的三口人,简直是太小儿科了,黄三死不瞑目,两口子选择了这条汉奸之路,早就有了死的觉悟,但孩子何等的无辜,就这样倒在了自己的怀里,可怜孩子死前想喊几句都被自己用手死死的捂住了,如果当然舍了命的护着孩子跑,未必就没有一条活路,是自己把孩子给害了。一家三口人,就这样被灭了满门。还是背着汉奸的名义被灭的,可悲的是还是自己的建奴主子给灭的。可能这才是汉奸求仁得仁的归宿吧,愿天下汉奸永远都有这样的结局。(未完待续。。)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1463/ 第一时间欣赏大明二十四监最新章节! 作者:梦难成所写的《大明二十四监》为转载作品,大明二十四监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大明二十四监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大明二十四监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大明二十四监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大明二十四监介绍:
重生,主角朱由校,穿越后重用二十四监,创办各种实体赚钱以免天下农税;组净军、练锦衣卫;解散天下明军、建新军;以驿站建光报系统、交通、邮政;压水井抗冰河;建求极宫,求万物真谛;保护环境、治理沙漠;保护发展儒家等中国文化,造留声机,将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留;对世家加以引导发展使其传承更加的久远;收复朝鲜、日本等地以宦官和结扎为怀疑政策;利用党争和明朝宗室众多,改明朝君主制为皇上选举制,各个亲王等均有利用当选皇上,五年一届;建白令跨海大桥联通北美;联合英法德等国家共同研究科技,但立足的是保护资源、环境,提前开创和平发展的世界环境。 本书已A签,感谢各位衣食父母的点击、投票,梦难成感激涕零。大明二十四监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大明二十四监,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大明二十四监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