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山沟皇帝TXT下载山沟皇帝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山沟皇帝全文阅读

作者:雨天下雨     山沟皇帝txt下载     山沟皇帝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 礼仪之争

    徐振川出使欧洲,如果是放在后世通讯发达的世界里,定然是能够轰动全球的大事件,无数记者和民众都会密切关注。www.uu234.ccwww.uu234.cc

    但是在宣平二十七年的现在,徐振川出使欧洲一事却是知道的人并不多。

    然而知道的人不多,不代表着不重要了。

    为了彰显自己的国家是一个文明国家,而不是无数被大唐帝国灭掉或者当成殖民地的土著邦国,西班牙和葡萄牙人尽管自身还有些敌对,但是对徐振川出使欧洲这一事上,却是无比的重视的。

    这从徐振川在南非专门停留了好几个月,就为了确定诸多协议,其中包括了非常重要的礼仪问题。

    比如说徐振川抵达西班牙后,当地用什么礼仪来欢迎。

    一开始西班牙人是准备迎接贵族的礼仪的,但是却是被大唐方面直接驳回,因为徐振川除了是一个外交官官员外,他还手持圣旨,是一个钦差,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代表着圣天子。

    所以迎接的礼仪方面是必须足够高端,大唐方面要求西班牙方面,以大唐国内接待钦差的仪式来筹办。

    不过西班牙方面自然是不肯的。

    最后双方讨论来讨论去,双方才是确定了一系列的礼仪,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徐振川将会前往马德里递交国书。

    递交国书的时候,并不是直接呈上国书之类的仪式,而是以宣读圣旨的形势。

    当然了,人家西班牙国王肯定是不会跪下来接旨的,但是也不能坐着,双方协商过后,站着接旨,但必须双手高举过头接旨。

    在称呼上,西班牙国王自称‘国王’,称呼李轩为大皇帝,西班牙的臣子们,自称外臣,称呼徐振川为上官。

    在称呼上,大唐帝国历来都是非常重视。

    而这一次更加重视。

    由于现在的西班牙文或者拉丁文里,并没有什么词汇能够准确的翻译大皇帝、圣天子,为此大唐的官员们要求西班牙人在双方交往的正式公文里,对圣天子的称呼,必须采用中文的原文,而不得进行任何的翻译。

    之前很多欧洲人对李轩的头衔的翻译,一般都是采用emperador,对此,早年的大唐官员们觉得也无所谓了,毕竟这个词汇在欧洲拉丁语系里,也是有着中文的皇帝部分意思的。

    但是现在,大唐的官员们却是认为emperador一词已经不能准确体现大唐大皇帝、圣天子、神帝的尊贵了。

    一方面是以为这个词汇是有局限,指的是某一种群体、某一个地区的最高统治者。

    类似的还有拉丁文的imperator,这个词汇的大体意思是罗马人的统治者之类的意思。

    但是在大唐帝国里,李轩的头衔是大皇帝,此外圣天子、神帝也是他的尊号,李轩这个大皇帝、圣天子、神帝,可不仅仅是传统华夏地区的最高统治者,而是所有已知、未知空间的最高统治者,天之子。

    这种头衔,已经是脱离了传统意义上的统治者头衔,而是已经神化了。

    因此单纯一个emperador或类似的词汇,并不足以体现李轩的尊贵。

    此外,用蛮夷番邦的语言来称呼大唐皇帝,这本来就是大不敬!

    尊贵无比的大唐大皇帝,岂是你们这些蛮夷的西班牙语、葡萄牙人、拉丁语能够描写并称呼的。

    以往的时候,大唐这边懒得搭理这些蛮夷,但是现在既然都派出钦差大臣了,那么就必须重视起来了。

    怎么重视?

    大唐非常明确的表示,拒绝西班牙人、葡萄牙人用他们自己的语言或者拉丁语乃至其他的任何一种蛮夷语言称呼圣天子。

    要求他们在正式文书里,对圣天子的称呼,必须以中文书写‘大皇帝’。

    至于不会写,去学啊!

    大唐人这么重视所谓的礼仪问题,也是让西班牙人和葡萄牙无语的很。

    但是直接用中文书写大皇帝,其实也没有多大的问题,不过就是一个书写的符号而已。

    再者,大航海时代的葡萄牙人或者是西班牙人都是务实的很,对于所谓的礼仪他们有时候也挺在乎的,但是在实打实的利益面前,所以的礼仪不值一提。

    所以,其实他们是有些搞不懂大唐为什么非要这么在乎这些礼仪问题的,甚至为此都不惜让出一些实际利益,以换取西班牙和葡萄牙人在礼仪方面的退步。

    不管怎么说,三方总算是谈判成功,然后徐振川乘坐的船队正式进入了大西洋。

    他的规模规模庞大,一共有足足十三艘船,除了搭载了数十名正式的外交官外,还有前期第一批充当使馆卫队的海军陆战队八百多名将士。

    如果只是为了运输这么点人,自然是不用这么多船只的,实际上大部分的船只还是运输各类物资的船只,比如说其中一艘船只就是搭载了不少的水泥,这是准备到了西班牙加的斯港后,建立领事馆用的。

    至于为什么建设领事馆要用到水泥!

    那是因为领事馆从来都不是简单的领事馆,必要时候,领事馆就能摇身一变变成要塞。

    所以大唐帝国在外的所有领事馆,清一色的都是棱堡结构,很多领事馆棱堡都是大量采用水泥的。

    除了建设物资外,还有一大批军械,一方面是使馆卫队自身的装备以及补给,不过数量更多的还是准备运输到欧洲出售的军械。

    火绳枪、长矛、板甲、骑刀、五斤以及九斤野战炮、两斤散弹炮、刀剑,匕首等等诸多军械。

    除了军械,还有大量的弹药以及罐头、军用帐篷、被服等各类军需物资。

    大唐方面准备这些军事贸易援助物资的时候,都是直接按照统一战争时期的早期步兵师的标准来安排的,按照当年的大唐火绳枪、长矛相结合的步兵师标准,足以武装两个步兵师。

    而这些军械物资,还只是大唐对欧洲军事援助的第一批物资而已,如果进展顺利的话,后续还会有更多的军械武器陆续运往欧洲,以帮助泰西蛮夷抵抗鞑靼人。

    而且也不用担心欧洲地区的支付能力,尽管大唐的军械武器买的不便宜,不过西班牙和葡萄牙这两个国家都是有钱的,人家好歹也是全球性的殖民大国呢。

    至于其他国家虽然没什么殖民地输血,不过压榨一二,多少也能够购买一批武器。

    按照大唐国内的商界的判断,欧洲地区的武器贸易潜力,是比较大的,如果能够开阔市场的话,并不会比印度以及西亚地区差多少。

    目前印度地区里的不过土著邦国,尤其是莫卧儿王朝已经是大唐军械的重要倾销地。

    而西亚地区的萨菲王朝以及奥斯曼帝国,同样也是大唐帝**械贸易的重要客户。

    如今,欧洲市场也即将成为大唐帝国的重要军械贸易地区。

    徐振川所率领的出使船队规模不小,为了安全,西班牙和葡萄牙人都是会派出军舰进行护送,此外大唐海军自身,也是派出了四艘战舰进行护送。

    这四艘战舰新旧结合,其中有着大唐帝国海军的新锐钢铁蒸汽战列舰皖北号,该舰乃是江南级战列舰的四号舰,虽然是最早的一批蒸汽钢铁战舰,但是放在大西洋里依旧是属于最顶尖的战力,高达一千五百多吨的排水量足以傲视群雄。

    还有一艘新锐的千吨级护卫舰通州号,通州号说是新锐战舰呢,不过这些新型的千吨护卫舰在大唐海军内的定位却是廉价军舰,大量派遣到海外服役,非洲分舰队就是拥有足足五艘之多,成为了非洲分舰队的绝对主力。

    而另外两艘的话,一艘是早期的风帆木制战列舰,当然了,也是改装了蒸汽机的。

    还有一艘只是八百吨的早期巡洋舰,同样是改装了蒸汽机的。

    这四艘战舰组成的护航舰队,实力足够庞大!

    让一旁进行护航,同时也是肩负着监视、防备任务的西班牙或者葡萄牙人的战舰压力庞大的。

    如果说大唐的这支舰队,包括战舰和十多艘武装商船暴起发难的话,那可是能够在大西洋掀起巨大灾难的。

    只不过这一次乃是外交任务,所以不管是海军的战舰还是普通的武装商船,并没有做太出格的事,一路上都是老老实实的跟着舰队航行。

    因为一路上缺乏煤炭补给,同时也是为了照顾西班牙人或者葡萄牙人的风帆船只航速不快,所以船队北上欧洲的航速相当缓慢。

    不过就算是再慢,也是慢慢抵达了欧洲。

    十二月份,当北欧开始大雪纷飞的时候,徐振川所率领的船队也是终于抵达了西班牙的西南部港口加的斯。

    虽然已经是十二月份了,不过加的斯这里乃是地中海边上,当地的气候属于典型的地中海气候,哪怕是深冬时节,所以当地的气温依旧比较舒适。

    徐振川站在船头,看着船队逐渐进入港口的时候,身上也只是批了件比较轻薄的毛呢外套而已。

    这个时候,他身边的西班牙人使者,用着骄傲的语气说:“加的斯乃是我们西班牙人最古老的城市之一,拥有发达的造船业和商业,还是我们宝船队的母港!”

    “过去多年里,无数北非海盗想要攻克这里,但都是被我们尽数击退!”

    徐振川看着前方破破烂烂的城市,小到甚至都无法同时容纳自己舰队靠岸装卸的港口码头。

    身为帝国高官的他也是没有必要故意去打击这些可怜又可悲的蛮夷!

    如此的港口城市,放在帝国本土里,顶多也就是普通三流沿海港口城市的规模。

    这说的还只是规模呢,如果说其他方面,那就更不用说了,没法比!

    至于那些海盗们攻克不了这个加的斯,不代表帝国也攻克不了这里。

第一千五百七十五章 臭气熏天的加迪斯

    舰队里的皖北号上,海军护航舰队的司令莫书恒海军少将,也是和一群军官们拿着望远镜看着前方的港口!

    说起来,这还是大唐海军的官方船只,第一次抵达欧洲呢,之前虽然大唐西洋贸易公司组织了几次船队,千辛万苦来过西班牙,并带回来了一些宝贵的资料,但是资料哪有亲眼看见详实呢。www.uu234.cc

    只听莫书恒海军少将用望远镜看着,而他身边的一个少校海军军官则是直接道:“诸君,如果我们要打这个加的斯的话,有几分把握?”

    “以我们这支舰队为参考的话,直接封锁港口一点问题也没有,不过我看他们的炮台数量也不少,对我们舰队里的普通木制船只威胁还是比较大的,但即便如此,我们也可以依靠皖北号和通州号直接杀进港口去,然后对他们的炮台逐一点名摧毁!”

    “不错,等把他们的炮台给清理了,其他船只就能够跟上,到时候直接摧毁港口设施后登陆,我们不是还带了八百多的使馆卫队吗,再加上我们随舰的五百多陆战队以及船员,凑个两千人一点问题都没有,两千人打一个港口,够了。”

    “以我们现在的实力,打这么一个港口城市,袭击港口作战伤亡不会超过十人,登陆作战伤亡不会超过二十人!”

    莫书恒海军少将并没有参与他们的话题。

    不过莫书恒虽然没有插话,但是对属下的自傲心态却是有些不满的。

    封锁港口,打掉他们的港口炮台问题不大,但是两千东拼西凑的登陆部队就想要轻易拿下这个西班牙人最重要的港口,那么就是属于自傲了。

    人家西班牙再垃圾,也知道重兵守护加的斯这个最为重要的港口,里面也有棱堡设施,而且这些要塞设施也是远离港口好几百米。

    到时候舰队里的舰炮可没法直接轰击人家的要塞。

    到时候真打起来,想要以几十人伤亡的代价就拿下此地,是不太可能的。

    最好也要做好付出百人伤亡的心里准备才行!

    当一票的海军军官们谋划着怎么攻打这个港口城市的时候,徐振川却是已经乘坐着一艘足足一千多吨的商船靠近了码头。

    等船只挺稳后,码头上也是出现了一大群的迎接的西班牙人。

    徐振川深吸了口气后,在看看自己的一身装束,标准的帝国高官的穿着,没有任何的失礼之处,这才是带着身后的一票官员陆续下船。

    这刚下船呢,迎接的西班牙人里头就是走出来一个穿的乱七八糟的红发蛮夷,虽然徐振川从此人的穿着以及旁人对此人的恭敬态度也是看了出来,这应该负责迎接自己的西班牙人贵族。

    作为一个体面的大唐官员,他应该保持礼仪的。

    但是事到临头了,他却是依旧顾不上保持威仪,然后伸出手捂住了鼻子,然后不由自主的后退了一步。

    尼玛,这味道受不了啊!

    这个人在远处的时候还不觉得,但是走进了,阵阵臭气扑面而来,让久经官场考验,早已经是练就了面不改色功夫的徐振川也是撑不住。

    不仅仅徐振川皱眉捂鼻,他的随员们也有不少人捂住了鼻子。

    但是虽然味道难闻,但是外交礼仪还是要有的,徐振川憋着气,上前了一步,说了句客气话后。

    然后听这个臭气熏天的贵族啪啦啪啦的说了一大堆,西班牙人的语调怪的很,在徐振川听来,和怪鸟叫无异。

    好在有翻译在,不然的话也无法交流。

    好不容易熬过了码头上的欢迎仪式,徐振川等人就是迫不及待的上了马车。

    这马车可不是西班牙人提供的马车,而是徐振川从国内带来的官方四轮马车,当然了,马匹还得是西班牙人提供。

    上了马车后,徐振川才是大口大口的呼吸!

    麻蛋,这出使欧洲还真的不容易啊,回头得让人准备一大堆的口罩,不然迟早在这个破地方染上什么传染病。

    如果死在异国他乡的话,那他跟谁说理去!

    徐振川等使团成员,包括先上岸的五百多名卫队成员,经过了加的斯的城区,但是他们的目标却不是在城区,人家西班牙人可不愿意让这五百多大唐的武装部队驻扎在他们的城市。

    现在进入城区,只是欢迎仪式的一部分而已,算是观光浏览把。

    只是路过城区的时候,徐振川等人,乃至于随行的卫队士兵们一个个都是面色非常的难看,好些人都是一路走一路吐……

    这城区里的味道实在太尼玛难闻了,到处都是屎尿!

    徐振川亲眼看见有人在楼上,往下面的街道倒屎尿……

    那场面实在过于惊悚,让徐振川不忍直视!

    好不容易欢迎仪式结束后,他们就是直奔已经提前选定的使馆区!

    使馆区并不是在城区,而是在城郊的沿海地方,西班牙人还是很大方的,直接化了一大片的沿海地皮给大唐当做使馆区,并且还提前修筑了少数简单的建筑。

    不过这些建筑只能是前期居住所用,后期肯定是需要大唐自己建设使馆区的,包括大使馆、驻军军营、码头等。

    进入使馆区后,徐振川才是大口大口的呼吸,这里是城郊,而且使馆区都已经是被西班牙提前给圈了起来,他们自然不会好心的帮大唐修建围墙什么的,只是简单的修筑了木栏篱笆而已。

    但是不管怎么说,使馆区里已经是一个西班牙人都没有了,可以让徐振川放心的呼吸了。

    抵达使馆区后,徐振川他们并没有第一时间搬去西班牙人修筑的简单建筑里办公,而是先搭建了帐篷临时居住,然后就是看见一大群穿着白色橡胶防护户的人员,手提着木桶,开始对整个使馆区的建筑乃是野地进行消毒。

    卫生,这是重中之重,其他的都得往后排!

    清理卫生持续了大半天后,使团的人才是临时安顿了下来!

    接下来,他们的主要工作还是整顿使馆区,并修筑简单的防御工事,防止西班牙人出尔反尔对使团不利。

    而港口里的船只,也是有开始卸货!

    其中大部分都是使团自身所需要的物资,粮食和武器以及建筑材料。

    此外,还有部分是出售给西班牙人的军械,作为中西友好的象征。

    西班牙人获得了大唐运往欧洲的第一批军械的半数,足够武装一步兵师的各类武器以及补给品的。

    而剩下的一半,按照原定计划,葡萄牙人将会买走一部分,而另外一部分则是准备出售给法国等其他欧洲国家。

    但是,所有的军械武器,都只会出售给出兵抵抗鞑靼人的国家或者贵族。

    至少英格兰人就不会得到任何的陆军用的军械,因为他们暂时没有打算出兵欧洲,帮助欧洲大陆地区抵抗鞑靼人。

    目前的英格兰人头等目标是打击西班牙、葡萄牙人的海上封锁,暂时没有兴趣,也没有实力登陆欧洲大陆,参与对抗鞑靼。

    此外,其实他们更加乐于看见鞑靼人进攻法国和西班牙以及葡萄牙人,削弱他们的实力。

    至于鞑靼人占领了整个欧洲大陆后,会不会对英格兰造成威胁。

    霍金斯已经是给了英格兰国内的贵族们吃了一颗定心丸:天掉下来有高个子顶着呢!

    高个子是谁?

    还能是谁,肯定是大唐人啊!

    大唐人才是鞑靼人的最大敌人好吧!

    为了对抗已经占据整个欧洲大陆的鞑靼人,大唐人肯定是需要英格兰作为桥头堡的,不管是反攻也好,牵制也好,大唐人都不会坐视英格兰被鞑靼人攻克的。

    而以大唐人的强悍海上力量,分分钟都能封锁整个英吉利海峡!

    基于种种情况,英格兰人对抵抗鞑靼人什么的没啥兴趣,反而是很乐于看见法国、西班牙等欧洲大陆国家和鞑靼人打生打死。

    基于英格兰人的态度,大唐帝国自然是不会把陆军用的军械物资出售给英格兰人了。

    不过只限于陆军武器,但是海军的战舰之类的,还是出售的,海军那边还指望着英格兰人继续当冤大头,买多几艘他们的报废风帆木制战舰呢。

    徐振川抵达西班牙,并和西班牙以及葡萄牙人那边继续保持密切联系,运来的军械物资也是陆续卖给了西班牙和葡萄人,此外法国等其他欧洲国家也是购买了不少。

    当运来足以武装两个步兵师的军械卖光的时候,时间也是进入了宣平二十八年。

    而这个时候,徐振川也是得到了消息,说是法国等中欧国家、贵族组织的三万东征联军,一个月前在前线遭到了惨败。

    足足三万联军损失过半,步兵炮兵之类的一个都没逃回来,只有两千多骑兵顺利逃回。

    这个消息比之前的莫斯科、基辅陷落还要震惊!

    消息嘛,总是有一好一坏的,联军惨败是坏消息,而好消息就是,奥斯曼帝国在巴尔干打了一个胜仗!

    鞑靼人占领了乌克兰平原后,除了向中欧进军外,也是派遣了部队向西南方向,也就是多瑙河流域进军,如此一来自然是和奥斯曼人对上了。

    双方也不是第一次打仗了,早几年双方就是在西亚地区干了好几架!

    这一次在多瑙河流域发生的战役里,鞑靼人自身的准备不足,而奥斯曼人则是早已经意识到了鞑靼人的威胁,采取了诱敌深入,把大约七八千名轻敌的鞑靼人部队引到了多瑙河流域,并利用巴尔干半岛的多山地地形,组织了五六倍的兵力和鞑靼人来了一个包围伏击战。

    此战,奥斯曼人虽然是主动诱敌,加上以数倍兵力进行埋伏,杀伤了大约三千多的鞑靼人,但是自身损失依旧巨大。

    据传奥斯曼帝国在这一系列的战役里,损失了至少上万兵力。

    埋伏战还打成这模样,可见鞑靼人的强悍!

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 西北铁路通车

    话说,鞑靼人虽然打仗挺牛逼,自从西征后,几乎是无地的,但是这种无敌也只局限在平原地带,如果是在山地地形,他们的机动优势就会失去,虽然战斗力依旧强悍,但是防守方如果利用山地地形,组织大量兵力进行严防死守的话,还是能够挡住的。www.uu234.cc

    在波斯地区以及印度西北部以及奥斯曼的西亚以及东欧地区,之所以没有被鞑靼人攻克,都是因为地形问题,同时这些方向都有着一个地区性大国,兵力充足。

    这个消息,对于千辛万苦来到欧洲的徐振川来说是个好消息,但是对于中欧的诸多国家来说,却不是什么好消息了。

    因为在巴尔干半岛打不下去,加上那破地方鞑靼人也不喜欢,他们喜欢的是平原。

    那么接下来鞑靼人会怎么做?

    他们会加大对中欧地区的进攻!

    首当其冲的自然是波兰立陶宛的残余力量,以及波兰立陶宛后方的神圣罗马帝国!

    而之前派往波兰立陶宛的东征联军,其主力其实就是统治者神圣罗马帝国的哈布斯堡家族派出的军队,法兰西以及西班牙等国家派遣的部队,其实数量都比较少。

    所以,奥斯曼帝国挡住了鞑靼人向巴尔干地区的进军,这对于很多欧洲国家来说,可不是什么好消息,甚至是大大的坏消息。

    西班牙那边已经是意识到,他们家族的另外一个分支,也就是奥地利哈布斯堡家族,怕是要麻烦了。

    而现在的西班牙,也是属于哈布斯堡家族统治的,虽然说分家很久了,但是好歹也是属于一个家族的。

    而更重要的是,鞑靼人一旦灭掉了波澜立陶宛,在杀入神圣罗马帝国的话,以神圣罗马帝国的地区的混乱内部而言,想要统一起来对抗鞑靼人是非常困难的。

    如果奥利地那边完蛋了,西班牙人也不觉得后续的法国就能够抗住鞑靼人的进攻。

    如果法国也完蛋了,那可就轮到西班牙自己了。

    虽然距离鞑靼人还很远呢,但是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以及法国这三个国家,都是具有强烈的危机意识。

    这实在是当年的蒙古人西征影响太大,而这一次的鞑靼人所表现出来的战斗力以及侵略性丝毫不亚于当年的蒙古人,甚至是更甚于当年的蒙古人。

    这早早准备总是没错的。

    怎么准备,自然是武装军队啊!

    如此,来自大唐的军械也就特别的好卖!

    一段时间里,徐振川感觉自己都是变成了军火贩子了,找上门来的都是要求购买军械的。

    西班牙人、葡萄牙人、法国人,德国人、意大利人、奥斯曼帝国,瑞典人的以及其他各种乱七八糟的欧洲的公爵啊,侯爵啊等各种领主。

    几乎是整个欧洲的领主们都是找上门来试图求购武器!

    但是既然生意上门,而且帝国本来就是打算扶持欧洲各国对抗鞑靼人的,所以也是来者不拒。

    只要有钱,那么就接受订单!

    这让大唐的军火商们颇为欣慰,这些欧洲人还是挺可爱的嘛!

    不过虽然欧洲等海外市场的武器贸易众多,利润也高,不过相对国内的三大武器公司来说,海外市场的销量以及利润虽然也重要,但是却是远远不如国内的市场重要。

    这从国内的三大武器公司,针对出口的各种军械是十年如一日,从来没有更新换代,就算是偶尔有新型号,那也是为了节约成本所做的改进,但是性能上,那是从一而终,从来没有提升!

    就可以看的出来,三大武器公司对出口型的武器研发基本不怎么重视,当然了,这也和帝国进出口委员会的严格限制有关,帝国进出口委员会直接限死了各种出口武器的性能以及种类。

    比如说火枪,只能出口滑膛火绳枪,燧发枪是绝对不能卖的。

    板甲,只能出口轻型板甲。

    所以出口型武器基本没有什么研发的需求,但是国内部队装备的武器,就是需要不断的研发了。

    尤其是对陆海军的新一代步枪的竞争,最近几年是非常的激烈!

    帝国陆军老早就觉得现有的燧发枪不堪用了,目前帝国的五年式燧发枪,不管是步枪型号还是骑兵型号,还是海军型号,都是有着威力不足的缺陷。

    但是威力大的八年式十八毫米燧发枪,其重量又太重。

    陆军在过去一直都是两者混装,同时也是准备找解决方案。

    而去年开始,陆军终于是确定了步枪的更新换代,这一次的新枪不是皇家理工学院那边研制的。

    而是江南武器公司下属的一个设计团队所设计。

    这枪采用了较短的枪管,采用了新式的钢管作为枪管,在确保了十八毫米的口径的同时,又是把步枪的重量给控制了下来。

    整枪重量为四点四公斤,口径为十八毫米,全长有一米五二,依旧是滑膛枪,采用刺刀,配属标尺等,至于弹药也没变化,依旧是定装纸壳包弹,作战的时候直接撕碎火药包就能进行方便的装填,有效射程可以达到一百米!

    这里头的诸多性能标准其实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十八毫米的口径和四点四公斤的重量!

    让该枪具备了庞大的威力,再厚的板甲一枪过去也是一个洞,而且重量也不算太重。

    这种新枪射击出来,并经过了早期的测试后,迅速被陆军确定为新一代制式步枪,编号为二十六年式步枪。

    并延伸出来了骑兵性、海军型等。

    按照陆海军的换装计划,是要把以往的全部火枪,统统换装为二十六年式步枪的,这个需求量可就大了。

    短期内就至少需要五六十万支,中期至少需要百万支。

    如此巨大的蛋糕,虽然已经是被江南武器公司抢走了第一口汤,但是其他两家武器公司就算是只能授权生产,但是也必须生产抢蛋糕啊。

    相对于国内军方中期内的上百万支步枪的订单,区区几万支火绳枪的海外订单也就不算什么了。

    如果说步枪只是便宜货色的话,那么其他重武器就是更加引起了三大武器公司的争夺了。

    尤其是火炮这一项上!

    军方对现有的前装滑膛炮不满,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甚至普通的民间人士都知道,现在军方做梦都想要一款新型的火炮。

    更准确的说是一款后装线膛炮!

    军方想要什么火炮,这都是公开的,只要你能够搞出来,不管是陆军还是海军,立马就能够用订单淹没你的办公桌!

    但是奈何无数后装线膛炮的设计被一一拿出来,最后都是被一一否决!

    现在军方不好糊弄了,不是成熟稳定的设计,他们根本就不要!

    前些年搞出来了河北号战列舰,就是让军方吃了大亏,现在的他们谨慎的很。

    所以现在军方对新型火炮是做梦都想要,但是也不是随便拿个不稳定的试验型号就能够得到军方大笔订单的。

    尽管火炮还是继续得用老掉牙的前装滑膛炮,但是大唐的军事行动,却是不会因为火炮的研发滞后而停止的。

    宣平二十七年秋十月,西北铁路正式宣告全线通车。

    由此,来自中原乃至江南、华南和华北地区的众多武器,就能够从西北铁路的起点,也就是开封府之郑州通过火车运输,一路向西,最后抵达嘉峪关。

    西北铁路刚通车呢,军方就是迫不及待的通过火车往甘肃省运输大量的各种物资以及兵力了。

    在全线通车的最早两个月里,从郑州开往甘肃的火车,百分之九十都是军用列车,至于普通的客运以及民用货运列车,只占了百分之十而已。

    随着无数的物资被运往西北,也是宣告着大唐帝国在西北方向的扩张也是即将拉开帷幕了。

    而这,也将会是帝国最近十年内最大的军事行动,超过了之前的印度洋战役。

    眼看着帝国即将发起大规模的西征,陆军上下都是一片喜庆,诸多陆军将领走路的时候,都是轻飘飘的。

    西征,必然是陆军的独角戏。

    而如此庞大规模的西征,会带来庞大的战功,战功代表着晋升,代表着爵位。

    不少陆军将领们,好几年前就是眼巴巴的等着西征,就为了西征的时候上阵捞个军功,然后博取一个爵位,有爵位的也是试图升一级,以换取更好的封地。

    哪怕自己无法上阵了,但是一个个也是到处拉人情,只为把自己的儿孙,尤其是爵位继承人送上战场以博取战功。

    自从圣天子决定对贵族进行海外分封后,先后已经是有超过千名贵族在海外获得了封地。

    这些贵族的封地基本上都是围绕着北海省、吕宋省、万丹省、马六甲州以及澳洲这些地方,另外还有少数是被册封到了北美洲、印度。

    基本上来说,子爵以上的贵族,都是获得了海外封地!

    大规模的海外分封,使得了将领们对军功的追求几乎痴狂!

    不少人都是希望也是能够建立军功,获得爵位,然后博取海外封地。

    就算是已经获得了封地的贵族,他们也是希望立下功勋,然后换取更好,更大的封地啊。

    如今陆军诸多将领们乃至国内那些军事贵族们的心态,就像是举办狂欢之夜的前夕。

    有些激动,有些紧张,但更多的还是期待!

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 贵族的战争

    而随着帝国西征即将展开,陆军的军官们,不管是高级将领还是普通军官,不管是平民军官还是权贵子弟军官,一个个都是各显神通。UU小说www.uu234.cc

    为的只是调到西北去任职!

    为了参加西征捞取战功,能去最前线的一线主力部队的就去一线主力部队,去不了一线主力部队,那么就去二线部队。

    如果连二线部队都去不了,很多人一咬牙,连西北地区的守备师这样的三线预备役部队都是愿意去的。

    这么多人挤破了脑袋,想方设法也要调到西北前线部队任职,这种大背景下,哪怕是在陆军年轻一代军官里,已经算是小有名气,同时也是贵族子弟的毕志安,也是免不了到处奔走,只求一个在前线领军的机会而已。

    毕志安之前也是在西北担任过职务的,不过后来进入了御学堂学习,去年刚毕业,留在了枢密院参谋部担任参谋。

    已经是陆军少校,还上过御学堂的他,前途自然是不会太差的的,只要不是倒霉的战死在前线或者是遇到其他什么意外,以他的年纪以及背`景,只要按部就班的熬资历,也能够熬出来一个上校来。

    不过如果单单熬资历的话,在退役之前熬到一个陆军上校也是差不多到尽头了。

    只是以陆军上校退役的话,还不如在三十四岁的时候直接申请退役,然后进入政界发展呢。

    很多军事天分一般般的贵族子弟都是这样的,青年时期就报考军校从军,然后从军是十几年后,如果是看不到晋升将官的希望,往往也不会死熬,而是会选择及时止损,在三四十岁的时候退役从政。

    不过有希望成为将军的贵族子弟,往往都是费尽心思会留在军队里,然后争取立功的。

    毕志安也是这样,你说他有希望成为将军吧,如今他的年纪也不算小了,但还只是个陆军少校,在武学堂的同期里头,他的晋升速度不算快,顶多就是排在前三十左右。

    他的步科同期有大约两百多人,他能够在第三十个晋升为陆军少校,比起普通人来说自然是不满,但是也只是抓住了尾巴而已。

    你要知道他的同期里,少将都有一个,准将也有一个了,上校、中校也不少。

    以他目前这样的晋升速度,其实是没什么希望成为将官的。

    但是你说他没希望成为将军吧,他还真有那么一点希望。

    毕竟他目前的年纪也不算太大,而且也是上过御学堂,往后的晋升之路会比较顺利的。

    而更重要的是,他有一个能量极大的同窗、老上司,此人就是陆军最近十年来最为年轻的陆军少将应易康。

    他当年在北海省作战时,就是在应易康麾下作战,后来还被应易康提携,调到了西北地区任职,积累了军功后这才获得免试入读御学堂的机会,你真让他凭借能力去考御学堂,他可考不上!

    如果能够继续保持和应易康的良好关系,他以后也是有极大的机会成为一个将军的。

    所以,他也不甘心和其他迟迟爬不上去的贵族军官一样,中途退出现役,然后跑到从政,他更希望继续留在军队里。

    这一次西北那边大张旗鼓,准备搞西征,毕志安也是不会放过这种机会的。

    宣平二十八年的三月金陵,雨水开始增加了,这意味着不久之后就会迎来夏天了,同样的,这也意味着西北那边的天气将会陆续好转。

    每年的夏秋季节,都是大唐陆军驻扎西北的部队,出征西域的时候,不过往年的这种出征更像是练兵拉链,人家鞑靼人都是知道大唐陆军的这种习惯,一到冰雪融化的时候,这些鞑靼人就会从临近嘉峪关前线的一带撤离,老老实实的退回到更西方去。

    为的只是避让大唐陆军每年的练兵而已!

    但是很多人却是知道,今年的西征不一样!

    往年的西征只是练兵而已,但是今年的西征,却是真正的以征服西域地区为战略目标。

    据传从去年开始,圣天子就已经是先后召开了多次的御前战略会议,枢密院的高级将领们也是频繁讨论西征问题。

    而身为枢密院参谋部的参谋,毕志安更加清楚,今年的西征可不是小打,而是一场大打。

    甚至都不局限于军事行动,而是后方的文官系统都会及时跟进,因为大唐这一次兵发西域后,就没有想过把部队再撤回来。

    大战将近,毕志安知道自己再不行动的话,可能就会错过这一场大战了。

    三月十六日,毕志安骑马来到老城区的一个社区里。

    这个社区的进出路口,都有近卫军士兵站岗,对想要进入此地的访客进行盘查和登记。

    这种高档社区里生活居住的人自然也不是一般人,非富即贵,生活在此地的大多都是军政要员,他要找的人,陆军新生代里最为瞩目的将官应易康陆军少将,就是居住在这里。

    毕志安是现役陆军少校,但是想要进入这里还是不容易,这刚到门口就是被给拦卫兵了下来,后来通报了应易康之后,应易康那边才是派出了一个侍从来接人。

    在侍从的带领下,毕志安这才进入了社区,尽管不是来这里了,但是再一次来到这里,还是让他忍不住多看了两眼。

    这个社区里的宅院并不算富丽堂皇,都是一些两层、三层的小楼而已,要说规模和豪华,他们毕家的宅院都是要胜过这里。

    但是别看这些小楼不起眼,但是你要知道,这个社区的隔壁就是一大片的中央机构。

    从这里出门去枢密院大楼或者是其他部堂的办公大楼,很多都不用骑马坐车,直接走路过去都可以。

    所以别看这里不太起眼,但是在这里生活居住的可都是真正的权贵啊!

    实际上,这个社区,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京畿任职的军政要员们的宿舍,这个社区嫡属于皇室资产科,里头的每一栋小别墅都是属于皇室资产。

    因为大唐的诸多中央机构的办公大楼,都是围绕着皇宫周边的,但是很多权贵们的府邸,一般又都是在郊区居多,因为只有郊区才有这么多的地方给这些权贵们修筑规模庞大的奢华府邸。

    但是距离远,往来办公也不方便,所以李轩特地划出了一片地方来,修筑了众多小楼,以供任职的军政要员们临时生活居住所用。

    而有资格申请在这里居住的人,通通都是军政高层,这里的每一个人的权势,都是能够超过他们毕家。

    他们毕家的权势,来源于毕父,毕父当年虽然也是有陆军少将军衔,而且还获得了男爵的贵族爵位。

    但是毕父很早就是因为陆军内部的斗争失利,而被迫退出了现役,以往的人脉关系也是慢慢的淡忘了。

    在普通人眼中,他们毕家是贵族之家,属于权贵阶层的一员。

    但是毕志安却是很清楚,他们毕家顶多也就是权贵阶层里的末流而已。

    然而这个社会里居住的才是真正的权贵,无一不是军方将领,部堂大佬。

    进入社区后,毕志安虽然看,但是也没敢打探什么,毕竟在这种地方稍微放肆一些,估计就会被当成危险分子给控制起来了。

    一路走,约莫一刻钟后他才是在一栋二层小楼前停了下来,小楼的建筑面积,估计也就一百多平方而已,哪怕是加上院子也没多大,如此的小楼,放在外头根本不起眼。

    他毕志安前些时候购置的一处宅院,用来安置外头勾搭的一个女子,其规模和样式都比这里好。

    但是他更清楚,这样的独立小楼,最少也得是实权少将或者是侍郎级别的高官,才能申请到。

    哪怕是普通的陆军少将,都被指望能够在这里租到一栋独立小楼作为在京畿的落脚之处。

    实际上大部分在京畿中央机构任职的官员,尤其是中低层官员们,他们大部分都是住在周边的统一建设的宿舍楼,通常都是三层以上,甚至还有五六层高的水泥钢筋建筑,方方正正的,一层都能住四户甚至更多户。

    这些宿舍楼自然也是皇室资产科建设的,因为皇宫周边的地皮,除了那些机构的办公大楼外,其他地方绝大部分都是属于皇室产业,官员们租住自然也是要给租金的,不过比市价要便宜的多,算是李轩私人给他们的一点小福利吧。

    毕竟金陵城里生活不易,房价也贵,尤其是皇宫周边的私人建筑价格更是昂贵,而大唐的官制又是采取轮换制,一个官员往往是很难在同一个地方任职太久的,时间短一些是三年,久一些也是五年,然后就会被调走了。

    只是住几年而已,也不值得这些中低级官员花大价钱购置府邸。

    只是这样一样,官方要是不解决住宿问题的话,很多官员每天都要花好几个小时时间用在通勤了。

    据传高层也是有消息,说是准备把部分机构外迁,而不是一股脑扎堆围在皇宫周边,但是也只是说而已,具体施行还不知道什么时候呢。

    毕志安随着侍从,进入了小楼内部后,就是在一楼的客厅里等着。

    稍候自然有人给他端来了茶水,不过还没来得及喝一口茶,就是听见踩着木楼梯的脚步声,抬头往里看,就看应易康下来了。

    当即,应易康放下了茶杯,敬礼道:“卑职见过司长!”

    应易康摆了摆手:“说过多少次了,你我乃是同窗,用不着和外人一样客气!”

    毕志安口道说是,但是心中却是暗道,你我虽然是同窗,但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上,这不客气不行啊。

    也是,一个是枢密院参谋部战略司司长,一个只是枢密院里的普通参谋,这地位差距大到让人忽视他们的同学关系。

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 烂泥扶不上墙

    看见毕志安上门,应易康也不是什么笨人,自然也是一眼就能够看出来这个同窗为什么来找自己。www.uu234.ccwww.uu234.cc

    实际上,这已经不是来找自己的第一个同窗、下属了。

    从去年年底开始,不断的有人找到自己这边。

    当年在武学堂的同期同学,在御学堂的同学,部队里的同僚、下属,有一个算一个,但凡是能够扯上关系,也有门路的多是找到了自己着边。

    他们为什么来找自己?

    还能是为什么,不外乎就是想要去西北前线而已!

    而应易康在大多时候其实都是避而不见,偶尔见了也得看情况,如果只是普通的请托,也没要求非得去一线部队的话,他也会帮个忙,但是如果想要去一线部队带兵,而且要的还是营长、团长这样的位置,那么他就不会轻易插手了。

    营长都还好说,但是一线部队的团长位置岂是他一个少将能够干涉的。

    他可是知道,上个月西北那边第五军下属的第十一步兵师下属的第三十一步兵团出缺,为了枪这个位置,枢密院里的好几个实权派大佬都是直接撕破脸脸皮,最后据传还惊动了陆军大佬李春景。

    他应易康虽然被外人称之为军方新秀,年轻一代的佼佼者,最近十年来最为年轻的少将,但是从这些一系列头衔也是可以看的出来,他在军方高层眼里,其实也就是一个小字辈而已。

    枢密院参谋部战略司司长,陆军少将,这在很多人眼里是实权大佬了,但实际上,他在陆军内部依旧是个小字辈,哪能干涉前线一线部队的军官安排啊。

    他自己都还在为自己的前途谋划着呢。

    谁都想去前线,他应易康也不例外,他也想啊!

    他最近几个月,一直都是在谋划着去西北前线,想要抢一个主力步兵师师长的位置。

    但是在陆军内部,普通职务的竞争还好说,但是一线主力部队的师长位置历来就是竞争最为激烈的位置。

    大唐陆军的步兵师一共才五十多个,其中的一线主力部队,也就是常年保持战备状态的部队,一共也就二十来个师而已。

    其主力步兵师师长位置竞争之激烈,某种程度上来说,其实比野战军军长的位置竞争还要更激烈,野战军军长的位置虽然也重要,但是有资格当军长的将领其实并不算太多,所以相应的竞争还没有这么激烈。

    但是师长这个位置呢,现役少将是有资格的,而那些资深准将们也是可以的。

    所以理论上来说,几乎全陆军里的少将和准将们,都盯着那二十多个主力师的师长宝座,而这些少将和准将们,背后也都是有中将甚至中将大佬支持的。

    因此每当有主力步兵师的师长位置出缺的时候,都是会引起众多军方大佬亲自下场厮杀的。

    他应易康作为年轻一代将领的佼佼者,升任少将也有一年多了,但是想要担任一个主力步兵师的师长还是非常勉强的,不过他身后也有不少人帮忙推动着。

    作为一个平民子弟,而且妻子的家族也只是普通家族的他,应易康能够走到今天,那也是属于背后有人撑腰的那种!

    一开始是他的老师,然后是其他上司,而最近两年,陆军大佬郝柏年对他也是颇为关注。

    他晋升少将,就和郝柏年的举荐有极大的关系。

    不过他有能力,背`景也不错,但是其他的竞争对手也不差啊!

    没有能力,没有背景的人,连当应易康对手的资格都没有呢!

    因此哪怕是有郝柏年在背后支持他,但是想要在西北撕下一块肉来当主力步兵师的师长,也是非常艰难的事。

    这事从去年运转到现在,如今还是没有一个准信,他自己都还愁着呢。

    如今看见毕志安,其实他也是没有太大的兴致的,不过看见毕志安是自己的同窗,又是自己多年的老下属,这才出来见一见。

    这两人相见简单的攀谈了一番后,毕志安也是厚着脸皮说了今天的来意!

    “如今西北局势紧张,我身为帝**人,陛下臣子,实在是无心留在后方,时刻都是想着上阵杀敌,为圣天子分忧啊!”

    听到这话,应易康抬头看了毕志安一眼,心中也是琢磨着该怎么处理这事。

    实际上他对毕志安还是比较欣赏的,早几年的时候也是有心把这个同窗拉起来,培养成为自己的嫡系力量。

    但是后来发现,这人能力实在太渣,扶不起来!

    当年在西北前线的时候,他特地把毕志安带到了前线,带着毕志安打了几次胜仗,立了功劳,还动用了自己的关系,把毕志安送进了御学堂学习。

    但是毕志安进入御学堂学习后,成绩实在是拿不出手!

    去年毕业的御学堂陆军学生里,一共有一百多人,这个人的综合成绩排在了九十多位。

    对此,其实应易康是很不满意的!

    在他看来,毕业成绩不能进入前三,那都是失败,毕竟御书房年年都有毕业生,每年前三,十年就有三十个前三,而中将、少将一共才多少啊,这意味着哪怕是前三,等到竞争主力师长、军长的时候也得好几十个人竞争。

    再不济再不济,你好歹考个前十啊,如果能够考到前十,根本不用来找他应易康,军方直接就能够把他安排到西北前线去锻炼,运气好了就能混一个一线主力部队的营长,再不济也能混一个二线部队的营长。

    但是毕志安却是只考了九十多名……

    这让他感觉自己这几年对他的栽培,都栽培到了狗屎身上去了。

    烂泥扶不上墙!

    这是应易康对毕志安此人的一个感觉,当然了,这只局限于对他的理论学习能力的判断,不过应易康对此人打仗的本事还是比较看好的。

    敢杀敢冲,打起仗了真他妈不要命!

    而这也是应易康对他比较欣赏的重要原因。

    他斟酌了片刻,然后道:“毕兄想要去前线,为君分忧,这是好事,只是不知毕兄有什么打算?”

    直接放弃毕志安的话,他也是觉得有些浪费,好歹是培养了好几年呢,如果此人能够成长起来,那么妥妥就是自己的嫡系力量。

    但是他却也是不打算花费太大力气是扶持他了!

    他作为年轻一代将领的领军人物,这后头一大票人跟着他呢,同样的资源他用在另外一个才华出众的人身上,起到的效果自然是更好。

    听到这话,毕志安着道:“我辈军人,自然是到前线领军最好,但是如今西北前线汇集我大唐无数俊杰,安不敢和诸位俊杰相提并论,只想着能够去前线杀敌也就心满意足了!”

    应易康自然是能够听出来毕志安的话,要求不高,没想着去一线部队当营长,不管干啥,只要能够去前线就满足了。

    还算有点自知之明!

    这样的话,安排起来就容易了!

    以毕志安的能力和资历,直接去一线部队担任营长那是别指望了,别说他应易康,郝柏年亲自出手都安排不了!

    就他的毕业成绩和军功以及资历,在陆军的年轻一代里实在是拿不出手,哪怕是郝柏年这样的大佬强行安排,也是会引起非议的。

    甚至连二线部队的营长也别指望!

    他可是很清楚,如今在西北任职的部队主官,甭管是营长还是团长,通通都是要才华有才华,要背景有背景的狠角色,全陆军最优秀的中层军官几乎是扎堆出现在西北各部队里。

    就毕志安那样,做梦都别指望能到西北的正规军部队里当部队主官。

    不过运作一番,二线部队里的普通步兵营的副营长,团参谋长,师部作战参谋等非主官职务还有有点希望的。

    再不济,去守备师也行。

    而这种安排也不用费太大的劲,他自己就能够安排。

    他心中已经是有了安排后,但是却什么话也没有说,更加没有承诺什么!

    这种事,自然是不会有什么承诺的,甚至都不能有明确的表达这种意向,毕竟走人情安排职务,这可不是什么好事,容易招惹是非。

    从应易康家中离开后,毕志安也是叹了口气,他看出来了应易康对自己其实是不太满意的,如今态度不错,那纯粹是看在以前并肩作战的面子上。

    至于最后能不能调取西北,恐怕还得两说。

    但是应易康已经是他所能够找到最大的靠山了,所以他也只能等。

    等待的时候,毕父也没有闲着,他虽然退役多年,人情也是用的差不多了,但是大作用发挥不了,但是小作用还是能够发挥一二的。

    毕父这几年,为了毕志安的前途也是操碎了心。

    身为退役少将、男爵的他没有享福,经常厚着脸皮参与交际,陪吃陪喝的,为的也只是维持和军方部分将领的一丝关系而已。

    不过毕志安知道,在这种时候,这些关系也没啥卵用。

    时间逐渐过去,毕志安继续在参谋部里上班,这一天傍晚下班刚回到家,就见父亲在等自己,似乎是有事。

    果然,当他进入了客厅后,毕父就是先开口道:“我今天刚从一个老友那里得到了消息,不出意外的话,你的这个同窗即将前往西北前线了!”

    此时只听毕父用着羡慕的语气道:“第三十一步兵师的师长啊,虽然不是战备师,但是在这个关节眼上,还能硬生生抢到一个实力不错的步兵师,放眼陆军也没几个人能够做到了!”

    “听说为了这个三十一步兵师的师长位置,枢密院的好几个副使大人都是亲自下场了,最后还是郝大臣亲自拍板,定下了他!”

    “如果我当年有他这样的关系,何至于退役啊!”毕父说的时候,充满了唏嘘!

    而毕志安则是不接话,因为这话不适合说出来:做人,还是要有自知之明的!

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 毕志安赴前线

    身为人子,毕志安年少的时候还不知道,但是成年也进入军中服役后,慢慢的也是知道了,他们兄弟二人没有什么军事天赋,自己在武学堂和御学堂的成绩都不咋地,其他三个弟弟更是连武学堂都考进去,那是有原因的。www.uu234.cc

    因为当年他老爹也不是正统的军校生出身,虽然他老爹没说过自己的黑历史,但是毕志安还是知道了,他老爹当年只是普通的农家子弟,连认字都是入伍后学的,只不过老早就进入大唐王师当兵,又是幸运的没战死,然后就慢慢随着大唐王师的逐步扩编,一路爬起来。

    军校什么的没考过,只是读了个早期的武学堂速成班而已,统一战争期间虽然看似立下了功劳。

    但是那时候,大唐王师天天打胜仗,那么是按部就班的军官,也能捞取功劳啊,再加上他参军早的因素,这才能够在统一战争结束后,捞到一个陆军少将的军衔。

    但是这个军衔明显就是安慰性军衔,因为刚升上去呢,毕父就是被迫转为预备役了!

    说白了,他老爹当年打仗也不咋地,但凡有点才华,凭借深厚的资历也不可能在统一战争结束后短短几年就被挤下来。

    哪怕是无法继续晋升了,哪怕是没有实权了,但是一个闲职总归是能捞一个。

    但是毕父却是连个闲职都保不住!

    这样的他,在统一战争里怎么可能得到郝柏年等军方大佬的欣赏!

    对父亲的话,他自然是不会接话的,不然的话,父亲发起飙来,也是麻烦的很。

    所以他把话题拉了回去,问道:“三十一师?这可是确定要调往西北参战的部队啊!”

    “没错,就是这支部队!”

    毕志安在参谋部任职,虽然只是个普通参谋,但是因为参谋部的特殊性,他也是能够接触道不少机密消息的,他知道驻防在河南的第三十一步兵师,就是第二批增援西北的部队之一。

    该师虽然不是常年保持满编满员的战备师,但是也是大唐陆军里五十多个步兵师之一,也就是常说的二线部队。

    而二线部队的概念,只是和平时期的概念,一到战争时期,就会迅速扩编为满员状态,然后奔赴前线,这个时候,其实也算是准一线部队了。

    而西北前线那边,如今的驻防部队其实也就一个第五军,勉强再加一个第四军,不过第四军驻防驻防陕西,同时还驻防部分藏区,所以第五军其实不太可能实际参与这一次的西征计划。

    而第五军里以骑兵为主,步兵部队的话,其实也就三个师而已。

    后来第一批增援部队有一个师,这第二批增援部队一共也就两个师。

    也就是说,参与西征计划的步兵师,一共也就六个而已。

    当然了,除了步兵部队外,其实还有大量的骑兵部队,不过骑兵部队和步兵部队不是同一个系统,和应易康、毕志安等步兵将领没啥关系。

    应易康能够在这个时候,成为这个师的师长,那可不容易啊!

    应易康都即将奔赴前线了,那自己呢?

    距离自己上次去拜访他,已经是过去了半个多月了,一个准信也没有,难道应易康忘记了自己?

    如果失去了这一次机会,等应易康奔赴前线后可就彻底没机会了。

    自己要不要趁机去拜访他?

    就在他犹豫之际,外头就是进来一个管家,同时还带着一个人!

    看见来人,毕志安的眼睛瞬间就亮了起来!

    这人他认得!

    虽然只是个下士,但是他却是应易康身边的亲兵之一。

    此人出现在这里,不用猜,不用问都知道,定然是应易康派他来找自己的。

    果然,这个下士进来后,就是直接道:“我家大人有请!”

    来了!

    毕志安安耐住激动的心情,也是顾不上刚下班,有些累,当即就是说好,准备直接前往。

    毕父看到这一幕,也是脸上浮现喜色,当即就是吩咐管家备马。

    然后也是嘱咐毕志安,到了说话要谨慎,该说的一定要说,但是不该说的一定不要说。

    至于什么是该说的,什么是不该说的,他没说,因为他知道毕志安很清楚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

    毕志安骑着马再一次出门,在夜幕将近的时候,抵达了应易康居住的独栋小楼,不过进去了后,却是没有第一是时间见到应易康。

    应易康的管家说老爷这个时候正在会客,让他稍候一二。

    毕志安自然是不会有什么反对意见,也是不着急。

    如今应易康刚成为第三十一步兵师的师长,这个时候是最忙的时候,要见的人肯定非常多,而他,也只不过是应易康要见的众多人里的其中一个而已。

    他在楼下客厅里等了半个多小时后,就是见楼上传来一阵脚步声,抬头一看,就见有几个人下来,而这下来的几个人里,都是面生的军官,看军衔也都比他高,一个上校,两个中校。

    为此,他也是立马站起来敬礼:“卑职毕志安见过诸位大人!”

    为首的一个年约四十来岁的上校看了看他,然后道:“你就是毕志安?”

    毕志安道:“是!”

    那上校又是仔细打量了他一眼,脸色平淡,然后道:“嗯!”

    然后就是先离开了。

    毕志安不明就里,不过这个时候,管家已经是来通报,说是可以去见应易康了。

    再一次看见应易康,毕志安在蜡烛灯光下,可以看见此人神态的疲惫!

    见礼过后,就听应易康道:“你也不是外人了,所以也就不和你多客套,我手底下还缺了个敢打敢拼的营长,有没有兴趣?”

    听到这话,毕志安顿时惊喜若狂,那里会说其他话,当即就是站直了身子,抬头挺胸道:“卑职愿为大人效犬马之劳!”

    “好,多的话本官也就不多说了,回去准备准备,明日就会有人给你安排,安排好了就直接过来我这里一趟!”

    应易康事多,没有留他多说话,前后不过几分钟就是把事定了下来,然后就是端茶送客了,毕志安走的时候,又是看见了几辆马车朝着应易康的住所而来,不用说也知道,这些人定然也是来见应易康的。

    不过这已经是和他没有什么关系了!

    他带着激动和兴奋,朝着家中而去,赶回到家,也是顾不上还没吃饭,直接就是找父亲商量去了。

    他刚下班就被交到应易康这边,这一来一回两个多小时过去了,现在都是大晚上了,这晚饭还没吃呢,不过这会,这父子两那里还关心什么没吃饭啊。

    这一次能够去西北前线,直接当一个营长领兵作战,可以说是出乎了毕志安的预料的。

    他这样的资浅少校,在御学堂毕业的成绩又是属于垫底的那种,按照常规来说,其实是没什么机会能够被分配到西北前线领兵的,顶多就是给个副职。

    但是应易康却是直接给了他一个营长。

    至于为什么,毕家父子多少也能够才出来,不外乎就是应易康想要带着嫡系去上任而已。

    而且应易康说的还是敢打敢拼的营长,不用说也都知道,这以后到了前线,定然要是比其他人更加危险一些的,说不准一些攻坚的危险任务就会落在他头上。

    但是,这里头固然是有危险,但是也是代表着机会啊。

    想要安全的话,直接留在国内任职多好啊,尤其是在京畿任职,多享受啊。

    但是安全享受可不能给他带来战功,没有战功就想要晋升,那是不可能的。

    父子俩人商量了许久,还是毕母进来打断他们的谈话,并送来了饭菜,要不然的话,毕志安还不知道自己饿着呢。

    第二天,果然和应易康说的一样,上午时分就有铨叙司的军官找到了他,也没多废话,直接给他一纸调令。

    让他即日接任第三十一步兵师之第九十二团下属第三营营长。

    这个任命很快就是在他所处的科室里流传了开来,大多同僚们都是连忙上前恭喜的恭喜,嘲讽的嘲讽,什么神态的都有。

    接到了任命后,他很快就再一次前往应易康的住宅,这一次他不仅仅见到了应易康,还见到了其他七八个军官,军衔有高有低,校官有,尉官也有,但是能够在今天出现在这里的军官,不用说也都知道,肯定是应易康准备带着去河南上任的嫡系了。

    身在众人之间,毕志安觉得自己也应该算是应易康的嫡系了。

    如此想着,他不由得对未来抱有更大的希望了。

    应易康是前途似锦,很多人都是对他抱以厚望,虽然限于年龄短时间内不太可能获得军衔的晋升,但是未来再进一步成为中将可能性极大。

    至于以后能不能成为上将,这个就和能力没什么关系了,而是属于政治问题了。

    这一天,应易康的住宅里气氛比较轻松,主要就是相互认识认识,然后应易康再通知大家,回去做好准备,明天就和他一起奔赴河南接管部队上任。

    第三十一步兵师已经是确定下来增援西北了,但是该师目前还没有齐装满员,连师长都还没有到任,自然是拖不得的。

    应易康等人需要尽快到任,然后整编部队,并等待奔赴西北。

    第二天一大早,毕志安就是随同应易康上了火车,直奔河南!

第一千五百八十章 第三十一师

    得益于大唐最近多年来的铁路发展,应易康一行人从金陵城出发,只花了两天时间就已经是抵达了中原铁路枢纽郑州。www.uu234.cc

    到了郑州后,他们换乘西北铁路的火车,然后抵达洛阳。

    第三十一步兵师的驻地就是在洛阳!

    随着铁路陆续建成,同时蒸汽轮船的普及,大唐在国内的部队部署,大部分也是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基本原则就是一线、二线部队沿着铁路线、内河、沿海线等交通便利的地方集中驻防。

    而各省的地方守备师,则是在各州府以及一些交通不便利的地方驻防。

    这样的兵力部署,在偏远地方爆发动乱的时候,驻防当地的守备师可以第一时间在各地方的民兵部队的配合下进行弹压,如果动乱规模过大,当地的守备师以及民兵已经无法应对的话,则是可以迅速通过铁路、轮船运输的方式调集主力部队前往弹压。

    这样的部署核心,就是利用便利的交通,来压缩和平时期的主力部队的数量,控制军费。

    如果没有大规模的铁路网以及内河、沿海交通,其实以目前大唐帝国目前的主力部队来说,是远远无法在维持外部战争的同时,还能对国内保持高压的。

    到目前为止,大唐帝国的主力部队,也就是随时能够拉上战场的部队其实并不多。

    至少相对于大唐帝国的庞大本土以及海外殖民地而言是非常少了。

    其中陆军方面常年保持满编满员,也就是常备部队的有二十个的步兵师、十二个骑兵师、八个骑兵团以及九个炮兵旅,总计有大约三十万的步兵部队(包含约一万六千名师属骑兵、师属炮兵、师属辎重、运输等部队),六万独立骑兵部队(包括骑炮兵、辎重等辅助部队),独立炮兵部队有大约四百门九斤、十四斤、十八斤、二十四斤、三十二斤、四十八斤等不同口径、身管长度的的野战炮、加农炮、重型榴弹炮。

    上述部队,也是陆军部队里的精华部队!

    海军方面的话,基于海军的特殊性质,倒是几乎所有部队都能保持着常备状态,抛开战舰以及随舰的部分陆战队不谈,只说能够独立上岸作战,发动大规模战事陆战队,一共有八个陆战团,总兵力是两万人左右,以步兵和炮兵为主,也有少量侦查用的骑兵,每一个陆战团都是能够拉出去独立作战的。

    然后就是近卫军了,近卫军的大部分部队都是处于常备状态,目前一共有三个近卫步兵师,两个独立的重骑兵团,一个独立重型重炮兵旅

    但是包括大名鼎鼎的近卫军第一枪骑兵团以及后续成立的近卫军第二胸甲骑兵团。这两个骑兵团不管是人员还是装备以及马匹,都是属于整个大唐里最顶尖的。

    此外,专门负责皇宫值守、部分京畿安保任务的近卫军侍从团,负责军政要员、科学家等安保的近卫军警卫团这两支部队,虽然挂着近卫军的名头,但却是专门的安保部队,野战能力一般般,说白了就是样子货,其具体指挥也不归属近卫军,而是嫡属于翰林院侍从科。

    因此外人一般也不会把这两个团规划为近卫军部队,哪怕是他们挂着近卫军的名头。

    近卫军的三师两重骑兵团一重炮兵旅,加起来总兵力约位八万人。

    上述陆军、海军、近卫军加在一起,其常备部队也就五十万人!

    这五十万人看起来很多,但是却是要分别驻防本土以及海外本土、海外殖民地啊,比如说北海省,为了弹压当地的局势,常年都是有一个主力师驻防北海省的。

    再有吕宋省以及万丹省、马六甲州、澳洲这些南洋地区,虽然分散驻防,但是陆军也是总共驻防了个两主力师的。

    再有印度以及西亚地区那边,加起来也有一个半的主力师。

    北非也有半个师。

    南非洲也有一个主力师。

    北美洲也是有半个师的部队。

    全部加起来,大唐陆军光光是在海外地区就是驻防了八个常备师!

    陆军方面留在本土的,其实也就只有十二个常备师而已!

    对于大唐帝国的庞大控制区而言,目前的常备部队的数量是远远不够的,但是大唐帝国也不可能无节制的增加常备部队的数量啊,这些常备部队的花销可是不小。

    人员薪资、装备替换、训练开支都是非常庞大的数字。

    陆军的军费再多也是不够花的,所以这才有了二线部队的出现,所谓的二线部队,就是特指在和平时期保持骨干编制,战时进行动员,进而达到和主力部队一样的满编满员,进而奔赴前线参与战斗。

    这样一来,陆军就能够用有限的经费,维持更多的部队构架,在战争来临的时候,只需要短短几个月时间就能够组织一大批具备一定战斗力的部队参战。

    而和平时期的话,那么所这些直保持了骨干编制的普通二线部队,也能够弹压地方,维护地方稳定。

    任务的弹性是比较大的。

    正是因为这些好处,陆军才是一口气组建了足足四十个,大部分是以以往战斗力比较不错的守备师,或者是独立部队等改编而来。

    不过这四十个师都是二线部队,但是哪怕是在二线部队里也有强有弱,比如说西北那边的二线部队,人员和装备都是要强于其他地区的部队的。

    第三十一步兵师,也是属于战斗力比较好的二线部队,要不然的话也不会成为第二批掉入西北的部队。

    当应易康他们抵达洛阳的时候,第一时间就是奔赴第三十一步兵师的驻地,应易康接管部队后,毕志安也是随同他一起接管了自己的部队:第九十二步兵团第三营。

    接管部队后,他也是详细了解了第三营的大体情况。

    整体来说,第三营的情况不算好也不算差,算是二线部队里的中等水平,其兵员只有满编的半数多一点,装备的数量也不是很充足,不过军官比较充足,同时士兵里的士官比例比较高。

    这也是二线部队的特性,那就是优先保障军官和士官的数量,因为这些人才是部队的骨干,只要他们在,那么随时都可以补充足额的新兵,训练几个月后就能够上战场了。

    而毕志安也没有等太久,因为第三十一步兵师早已经是被确定下来增援西北了,所以装备和兵员早已经是开始准备。

    毕志安到任后的第三天,就是接受了一批士兵以及部分军官,这些士兵里也不是全都是新兵,只有半数是新兵,剩下的半数乃是重新征召服役的退役士兵,军官的话,也有部分是退役军官,或者是其他部队调来的现役军官,也有一些是分配来的新手军官,基本什么人都有。

    人员补充完毕后,他的这个第三营瞬间就是从之前的不足七百人,变成了一千人出头,满员的步兵营了。

    此外,他们还接受了一批新装备。

    也就是二十六年式燧发枪,这种十八毫米口径的新型步枪,两年前就已经是被确定下来作为陆军的新一代制式步枪了。

    不过前期的产量有限,新步枪的产量刚开始都是被近卫军给拿去了,等近卫军换装的七七八八后,去年才是轮到陆军。

    那是轮到了陆军,但是陆军的规模庞大,经费也是有限,所以部队的换装持续时间是比较久的,前期的产量基本都是优先满足有战备任务的前线部队,比如西北那边的部队,还有部分驻防海外,有频繁作战任务的部队。

    而没什么战斗任务的第三十一步兵师之前自然是得不到这种新步枪的。

    如今第三十一步兵师即将奔赴西北作战,高层自然也是优先给这支部队换装新式步枪了。

    拿起二十六年式的步枪,毕志安虽然不是第一次把玩这种枪了,但是对二十六年式步枪依旧是感到非常的满意。

    在保证威力的前提下,还能够严格控制重量,做到单兵使用,这可是非常难得的。

    相对比之下,以往的十四毫米步枪和十八毫米的重型火枪就是差的太多了,十四毫米的步枪虽然重量轻,精度也算不错,但是威力顶多算是中等威力,对付远距离的重甲单位有时候力不从心,而且口径比较小,装填也是比较麻烦。

    但是十八毫米的重型火枪,威力是有了,精度也有,但是重量太重,普通士兵是比较难使用的,只有身强力壮的士兵才能使用。

    这也是为什么之前大唐陆军都是同时装备这两种步枪的缘故。

    而现在,有了二十六年式步枪后,就可以统一装备了,简化了后勤。

    毕志安稍候的半个月,一直都是带着部队进行战术训练,同时适应新枪。

    毕竟虽然都是燧发枪,大体结构变化不大,但是细微的不同还是有的,所以也要进行适应性训练。

    如此训练了半个月后,毕志安正式接到了上峰的命令,让他率领部队前往火车站,然后乘坐军列前往西北前线。

第一千五百八十一章 三等动员令

    当毕志安的部队随同着第三十一师的其他部队一同乘坐火车奔赴西北前线的时候。www.uu234.cc

    大唐帝国的战争机也是再一次运转了起来!

    虽然这么多年来,其实大唐帝国基本上年年都打仗,大一些的战争有和葡萄牙人进行的印度洋战役,此外每年西北的驻军也会和鞑靼人打一仗,然后在各个海外领地里,当地的驻军也是频繁和当地的土著进行战斗的。

    尤其是在印度地区,大唐帝国为了彻底殖民印度,这些年是频繁和当地的土著开战。

    然而上述的战争,哪怕是包括当年的印度洋战争,其实都没能让大唐帝国进入动员状态,哪怕是最低等级的动员都没有。

    大唐帝国是有着完善的动员制度的,总动员是最高等级的动员制度,一旦动员起来就意味着全帝国的力量都会为战争而服务。

    就和当年的统一战争一样,所有人以及物资,通通都是为了战争而服务。

    此外还有二等动员,这是应对大规模战争的,包括大规模召回退伍军人,兵工厂全额运转,部分普通产业进行调整,以生产军需物资,补充兵工厂的不足。

    大部分地区进行动员,进行一定的物资管制等等一系列的措施。

    但是这种情况之前也从来没有出现过,包括现在的西北战争也是用不到二等动员的。

    最后则是三等动员了,这个就是目前帝国所执行的动员令了,三等动员主要是军方内部进行动员,然后则是要求部分兵工厂给予配合,战区给予配合。

    不过对于帝国的众多地区和产业来说,其实依旧是感受不到战争的气息,顶多就是从报纸上看到战争的消息。

    简单来说,就是这个时候的战争,依旧是军方以及部分国防工业的事,和普通人没啥关系!

    别看最近几个月很多类似于毕志安这样的人为了战争而奔走,但是只局限于军队内部以及中高级文官,对于其他人来说,其实战争依旧非常的遥远。

    然而即便是三等动员,但是帝国依旧是开始发动了战争机器!

    庞大的大唐帝国发动战争机器,哪怕对于大唐帝国来说只是一场局部战争,用的只是三等动员,对普通人基本没啥影响。

    但是所爆发出来的实力依旧强悍无比!

    各大工厂,尤其是三大武器公司的兵工厂以及相关联的工厂几个月前就是开始全速运转,他们接到了军方紧急下达的无数订单。

    部分普通企业也是接到了不少军方的订单!

    国内各地的工厂,每天都生产出来海量的军需物资,然后通过轮船、火车集中到多个交通枢纽,最后汇集到西北前线。

    如此也是导致了每天都有大量的军用列车,满载着来自全国各地的军需物资运往西北前线,不仅仅是军需物资,还有其他援军部队。

    由此也是看的出来,西北铁路的开通对于西北战事有多么的重要!

    一条西北铁路,足以让大唐帝国在西北地区维持至少二十万甚至更多的部队进行高强度持续作战,如果是采取囤积一段时间的物资,然后再作战的方式,还能够这个数字再翻一倍。

    铁路是如此的重要,以至于让帝国更加重视西北铁路,尤其是西北铁路的延长线计划!

    据传铁路总公司那边也是专门抽调了大量的专业人才以及机械设备奔赴西北修筑延长线。

    等大军西征后,他们就会第一时间从嘉峪关继续往西修筑延长线。

    据传为了更快的修筑铁路,铁路总公司那边特地设计了一种简便的军用铁路,虽然质量差了些,设计指标低了些,但是却是可以大大加快铁路的修筑速度,他们提出,如果有需要的话,完全可以在半年内就把铁路从嘉峪关延长到哈密,一年内修筑到吐鲁番。

    当然了,这种军用铁路为了追求速度,只能是应急使用,维护成本会比较高,以后如果想要把这些铁路当成普通铁路来运营的话,就得需要进行相应的改造。

    但是军方可不对什么商业铁路敢兴趣,在军方的眼里,哪怕是整条西北铁路都是铁路,更别说是后续的西北铁路延长线的。

    为此,帝国方面已经是向铁路总公司拨付了一笔专款,专门用于修筑简便的西北铁路延长线,要求不高,只要能够把物资源源不断的运输上去就足够了。

    除了在部队、战备武器以及交通上做准备外,帝国也是开始进行一定的舆论宣传。

    大唐朝报上,从四月份开始就长篇大论的集中报道西域乃至中亚地区的情况,今天说西域有什么大量的矿产,明天说中亚某地有金矿,然后又说当地的民众饱受鞑靼人欺压之类的。

    然后开始吹嘘大唐王师的牛逼之处,给人一种印象,只要大唐王师出兵西域,就能够轻而易举的拿下西域乃至中亚。

    但实际上,东线作为鞑靼人抵抗大唐西进的前线地带,鞑靼人在整个哈密、吐鲁番等西域地区,常年部署了十多万的兵力,而且还学习大唐修筑城堡,在哈密和吐鲁番两地都是修筑了坚固的堡垒作为主要据点的。

    真要打起来的话,哪怕是比较乐观的大唐陆军将领也是认为,赢是肯定的,但多少也是要费一些力气。

    是不太可能部队一西征,然后鞑靼人集体投降或者逃跑了。

    但是舆论引导嘛,总得给民众信心,并适当的提高陆军在民间的影响力。

    最近这几年,大唐的一系列战事,基本都是海军为主,尤其是印度洋以及其他海外领地的战事,让海军出了不少的风头,这让陆军方面很是不满。

    陆军一直自诩都是帝国支柱,海军,那不过是跳梁小丑而已,也就只能打打海盗,欺负欺负手无寸铁的土著了。

    但是陆军认为自己一直把鞑靼人压着打,收复河套,东北大片地区,把帝国的领土向东北扩张到琼海、向北扩展到北冰洋,不管是功劳还是作用,陆军都要比海军强多了!

    但是奈何多年没有大战,陆军方面的曝光率不足,出的风头不够,以至于不少年轻俊杰报考军校的时候,都是有限选择海学堂,而不是武学堂了。

    皇家青年军校去年的毕业生里,毕业成绩前十的毕业生,竟然有六人都选择了去报考海军的海学堂,把主持武学堂招生的陆军负责人给气了个半死。

    以往的时候,前十的毕业生,陆军方面少数也能拿下来七八个,顶多给海军留下一两个而已。

    但是去年,却是破天荒的被海军抢走了四个人。

    这让众多陆军大佬相当不满!

    这不是一个人,两个人的问题,而是整体风向的变化的问题。

    这一次随着西北战事即将展开,陆军方面也是想要趁机涨一涨陆军的威风,好吸引更多的年轻俊才加入陆军,而不是跑去海军当土鳖,也不是跑去从政勾心斗角。

    大唐朝报开始了舆论引导,其他的报纸也是及时跟进!

    一时间,哪怕是民间都是掀起了一番向西进军的浪潮,报名参军的人都是多了不少,甚至很多人都是抱着富贵险中求的心态,想要跟在大军的后头到西域发财,比如说挖挖金矿什么的。

    如此局势下,应易康也是带着部队来到了西北前线也就是嘉峪关。

    现在的嘉峪关,可不仅仅是一个关隘,实际上其关隘的作用已经是不大了,更多的还是作为一个大唐陆军的前出据点来使用。

    在这里可没有什么平明,所有的建筑清一色的都是军用设施,住房都是军营,还有大量的弹药和粮食仓库等,储备着众多的军需物资。

    抵达嘉峪关后,应易康吩咐副手安顿部队,而他自己则是带着副官前往第十四军的军部驻地。

    他的第三十一步兵师嫡属于第十四军,这一次增援西北,实际上也不仅仅是一个师一个师的抽调,而是直接抽调了第十四军。

    第十四军,早年驻防河北地区,因为当年的河北地区局势比较复杂,不仅仅面临着鞑靼人的威胁,而且当地还有大量的心怀前明的遗老遗少,所以局势比较复杂,因为早期陆军一直都是在河北地区保持着大量部队驻防,防备鞑靼人的同时,也是弹压当地的遗老遗少们。

    后来在河套战争、东北战争后,尤其是鞑靼人西迁后,河北和山西地区不再是前线边地了,压力大大缓解,所以就是把第十四军调往河南这个中原腹地。

    后来大唐军制改革,军不再是负责某一片地区的战区,而是改为辖有固定部队的野战军,第三十一步兵师也就是长期嫡属于该军了。

    目前大唐的二十几个军级编制,基本上下辖的部队都是比较固定的,没有特殊情况的话,一般都是不会轻易拆调,调动也是一个军一个军的换防。

    这一次增援西北,实际上就是调第十四军增援,之前第十四军所辖的主力部队,也就是第十四步兵师也已经是先一步抵达,他的第三十一步兵师是第二个抵达西北前线的步兵部队,过一段时间还会有第三十二师抵达。

    第十四军下属的三个步兵师,第十四师作为常备部队,自然是一线主力部队,也将会承担起主要的作战任务,尤其是前期的主要作战任务,其他两个师嘛,在前期也就是打打下手。

    对此,应易康自己是心有不甘的,但是也没办法。

    这能够捞到一个二线部队的师长的位置,这已经是郝柏年亲自下场为他争夺的结果了,想要一线主力步兵师的位置,那是不太可能的了。

    不管是军功还是资历,他都还差的太远!

第一千五百八十二章 嘉峪关前线

    目前汇集在嘉峪关前线的部队里,已经是有三个步兵师和若干骑兵部队。www.uu234.ccUU小说

    骑兵部队的话,那是骑兵将领们的事,骑兵将领之间的竞争,丝毫不亚于步兵将领的竞争,但是这没应易康没什么关系。

    只说步兵部队的话,前线的这三个师里,除了他的第三十一步兵师外,其他两个师,一个是同属于第十四军的第十四步兵师,另外还有一个是常年驻防此地的第五军之第五步兵师。

    而这两个步兵师都是属于一线主力步兵师,其师长都是大名鼎鼎的。

    第四步兵师的师长卫德辉,统一战争后期就报考军校,当然了,哪怕是统一战争结束了,他也没有从军校毕业,但是后来在河套战争以及东北战争里都是参加了战役,并且发挥出色,从而奠定了晋升将官的基础。

    后期常年在西北地区任职,在驻防陕西地区的第四军当过团长,在河丰省驻防的第九军当过二线师的师长,后来在驻防甘肃的第第五军担任过军参谋长。

    去年夏天开始担任第五步兵师的师长。

    这可是个货真价实,要资历有资历,要军功有军功的老牌陆军少将,甚至不出什么意外的话,哪怕是没有赶上这一场的西北战役,其晋升陆军中将都是大概率的。

    还有第十四步兵师的师长董钱坤,这人也不简单,先后征战于印度、非洲、担任过非洲远征军的军长,指挥部队攻占了南非,当年印度洋战役里最出风头的陆军将领。

    后来调回国在作战部任职,去年年底陆军高层为了准备西北战役,几个大佬决定调第十四军增援西北的时候,年底的时候就是提前把董钱坤安排到了第十四师担任师长。

    那个时候,实际上董钱坤自己都还不知道即将奔赴西北作战呢,还以为只是常规的轮调。

    要想从这两个人抢走主力步兵师的师长宝座,应易康自问还没有这样的能量,实际上不仅仅是他,就算是整个陆军里头,能够从他们手中抢走师长位置的人也没几个。

    怎么说呢,军功和资历超过他们的,基本上都是中将级别乃至上将级别的将领了,是不可能去担任一个步兵师师长职务的。

    而其他少将在军功和资历上绝大部分又不如他们,竞争不过。

    至于准将级别的将领,就更不用说了。

    因此应易康纵然心中有些不甘心,但是也无可奈何。

    抵达第十四军军部的时候,应易康先是拜见了第十四军的军长戴杨鸿陆军中将,此人乃是宣平二十一年晋升的陆军中将,也是老资历的将领了。

    拜见戴杨鸿的时候,应易康自然是不会有任何天子骄子的傲气,而是保持着晚辈的姿态,小心谨慎的。

    之所以这么小心,那是因为应易康和戴杨鸿可不是一个派系的人,应易康背后的靠山有不少,但是最大尊的靠山,还是郝柏年。

    而戴杨鸿呢,此人乃是李春景的老下属了。

    而郝柏年和李春景素来不和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在陆军内部的高层会议里,这两个人经常都是针锋相对的。

    甭管他们是做出给圣天子看的,还是真的不对头,但是都是导致了他们两个人下面的将领们,也是很自然的分成了两个派系。

    这到了前线在戴杨鸿麾下作战,应易康自然是少一事不如多一事,尽量不招惹麻烦,老老实实作战,捞取军功积累资历才是正道。

    应易康为什么小心谨慎,戴杨鸿自然也是知道的,双方的头顶上大佬势如水火,他们这些在下面的将领自然也是不能保持什么太好的关系。

    不过他个人对应易康还是很欣赏的,这个年轻人的军事才华早已经是传遍了全陆军,当年在西北任职,还只是个准将的时候,就已经是提出了一系列全新的步炮系统作战的理论。

    调回金陵的时候,他开始钻研全新的战术体系,提出了火炮制胜论,主张在战斗的时候集中更多的火炮集中轰炸某一个点,为了让野战部队能够装备更多的火炮,他提出了轻量化火炮概念,主张让团、营级部队装备轻量化,可以发射榴弹,同时可以快速机动的轻便榴弹炮,以取代辖有的大量两斤、三斤散弹炮。

    根据上述一系列理论,他还改进了陆军的后勤运输体系。

    同时还进一步的完善了步兵部队的编制和战术。

    甚至连步兵操典的编辑过程中,他也是担任了主要作者。

    换句话说,其实目前大唐陆军的步兵的日常训练,有很多科目都是他提出来或者完善的。

    在军事理论上,这个人的才华那是没的说的!

    基本上把能够干的事都是给干了一遍,而且还相当出色。

    不仅仅军事理论杰出,此人实战的才华也不差,在北海省和西北作战期间,都是发挥的相当出色。

    要不然的话,此人也不可能成为大唐陆军最近十年来最为年轻的陆军少将了,他晋升少将的时候,只有二十九岁岁而已!

    三十岁都不到!

    当年他晋升陆军少将的时候,此人当年在武学堂的同学们,大部分还是尉官呢,校官都不多,比如毕志安,当年他不过是一个上尉而已。

    甚至毕志安前面几期的学长们,都还没一个少将呢!

    这样的人才,怎么就让郝柏年他们给拉拢了过去呢,如果李将军当年能够早一步把此人收入账下,那么对于己方派系的力量增长是有大大好处的。

    可惜了!

    对于应易康这样的人,戴杨鸿也没有太多想法,能用就用,但是也不用刻意安排,反正也不是自己派系的人,用不着特地扶持。

    但是刻意打压也用不着,不是不想,而是打压不了。

    西北战事那么多人盯着,这乱来的话很容易惹上麻烦。

    两人的会谈不过持续了半个小时,应易康就是辞别而去,然后就是回到了第三十一步兵师的驻地,带领部队天天训练。

    应易康带领部队训练的时候,嘉峪关以及后方的几个战略据点的部队也是越来越多了。

    第五军、第十四军两个步兵军,一共六个步兵师,再加上两个划归他们的炮兵旅,此外还有第一骑兵军、第二骑兵军以及其他若干独立部队。

    这两个骑兵军也是大唐陆军第一次正式设立固定的骑兵军编制,以往都是骑兵支队等临时编制模式,但是这一次为了西北战役的展开,李轩特地批准了这两个骑兵军的设立。

    成为了大唐里编制最大的野战骑兵军,每个军都是辖有三个骑兵师、一个重骑兵团。

    随着时间的过去,在西北前线的部队也是从几万人增加到十万,然后是十五万、二十万!

    其中的嘉峪关前线,更是主力汇集,足足汇集了两个步兵军、一个骑兵军。

    五月十六日,嘉峪关前线的诸多高级将领们齐齐出现在火车站,三个陆军中将带头,一票少将、准将们老老实实的等候在火车站。

    能够让他们集体出现在火车站,老老实实的等候的人,自然也不是简单人。

    他们要等的人,有三个,其中一个是他们的顶头上司,枢密院副使、督办西域军务大臣、陆军上将卢愚之。

    其督办西域军务大臣的头衔,翻译过来就是西域战役总司令了,不过大唐一般不叫什么总司令,一般都叫督办某某军务大臣。

    这严格上来说,这个督办大臣都不是一个固定的军方职务,而是一个差遣,也可以说是钦差,由圣天子直接派遣,手持圣旨和尚方宝剑的那种!

    同时和他一起来的还有甘肃省巡抚,不过这个巡抚不重要,没什么人关注。

    还有一个值得他们关注的是现任翰林院的副掌院学士、秘书处副处长、御书房行走大臣江荣新。

    江荣新的品级虽然只是个从三品,但是其政治地位丝毫不亚于普通文官的正二品、因为他是秘书处副处长,翰林院的二把手,天天呆在李轩身边的天子近臣。

    单纯说政治地位而言,其实他的地位比卢愚之还要略微高一些,哪怕卢愚之是帝国侯爵,陆军上将,枢密院副使,但是他可没进入御书房。

    而御书房,才是帝国真正的权力核心!

    现在的九名值班大臣、二十六名行走大臣,一同组成了大唐帝国的核心权力机构:御书房!

    但是,这也只是单纯说政治地位而已,但是从其他方面来说,江荣新又不如卢愚之了。

    卢愚之可是开国功臣,帝国南澳侯,嗯,他的封地在澳洲西南部,所以他的封号也是被正式确定为南澳侯。

    在火车上,一文一武却是没有太多的接触,卢愚之不搭理江荣新,而江荣新也是基本不和卢愚之进行接触,两个人都是待在自己的专列车厢了,一路上只见了几次而已。

    如此自然是为了避嫌!

    江荣新是作为天使来前线,慰问部队,稍候就会单带甘肃坐镇大后方,主持地方配合军方作战事务,比如说修铁路,督办甘肃、陕西等地区的兵工厂以及相关产业做好生产,保障西北铁路的畅通、筹集粮食果蔬肉食什么的。

    说白了,就是来给二十几万大军当后勤大管家来的!

    而卢愚之是西域军务督办大臣,二十万大军的最高指挥官,他们两个人要是联系密切的话,分分钟就会惹上麻烦。

    鬼知道他们身边有多少翰统鹰犬盯着呢。

    为了避嫌,他们基本不接触,大家各干各的事。

    江荣新为了避嫌,抵达了嘉峪关后,只是照章办事,奉旨代替圣天子巡视慰问各部队,第二天就是乘坐火车返回了甘肃省的省治,也是西北前线的大后方甘州城。

    他只要配合军方打仗就行了,至于嘉峪关前线军方怎么打仗,打的怎么样,他懒得管,也管不着!

    军政分离之下,江荣新哪怕政治地位比卢愚之高,也没权限干涉军方的行动!

    反过来,其实军方也没权利干涉他的工作。

    这一文一武,各干各的,基本是平行运转。

    不过说是这么说,当江荣新走了后,卢愚之也才是松了口气,这边上有着一个御书房行走大臣盯着,他始终都觉得不自在。

    现在那人滚蛋了,他也就可以把所有的精力投入到即将开始的西域战事上了!

    按照圣天子的旨意,西域战事必须在六月份前展开,充分利用当地的夏季,并在秋天结束前期战术,然后过冬。

    留给他的时间已经是不多了!

第一千五百八十三章 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

    就当卢愚之陆军上将抵达嘉峪关的时候,数百公里外的哈密城里,乌力罕也是没有闲着,正在指挥着手下的将领们部署哈密城的防务,同时派遣骑兵部队密切监控周边地区,尤其是靠近嘉峪关地区的唐军动向。www.uu234.ccwww.uu234.cc

    乌力罕,其人也是鞑靼人里的老将了,而且他从来都没有参加过什么西征,他一直都是待在东线。

    多年来一直带领鞑靼人的部队驻防在哈密地区,他麾下的三万多部队就是阻拦唐军西进的第一道防线。

    乌力罕和唐军交手多年,对唐军可谓是非常的熟悉,并且也是针对性的做出一些战术安排,比如说这些年西域地区之所以没有遭到太大的损失,主要就是因为他采取了避敌锋芒的措施。

    在靠近嘉峪关,也就是靠近大唐控制区的地带里,平日里只是保持着少量的侦骑部队,甚至连部落放牧都是不再过去,采取了坚清壁野的方式,愣是制造了宽度达到了一两百公里的无人地区。

    但是在数百公里后,他却是在哈密地区修筑了城池,而且这还是鞑靼人主持修筑的第一座类似于棱堡的城防建筑了,鞑靼人和唐军交战多年,该学的东西早就学了,棱堡也不例外。

    如此也是导致了,这么多年来,虽然每年唐军都会出来作战,但是顶多也就是爆发一些中小规模的战事,大规模的战役始终没有爆发,同时唐军受限于补给线漫长,也无法动员大规模的部队跑到哈密攻城。

    而派来的中小规模的骑兵部队,也是不敢冒险攻打有数万人驻防的哈密,来了甚至都有可能被鞑靼人吃掉。

    如此每年的中小规模战斗持续几个月后,唐军往往就会因为后勤问题而主动退回嘉峪关,这样一来,偌大的地盘又是重新回到了鞑靼人的手中。

    如此反复了十几年后,饶是大唐帝国强悍无比,空有强大的武装力量,但是鞑靼人却是始终掌控着西域。

    因此乌力罕也是步步高升,如今的他已经是鞑靼人的第四军军长,领中将衔。

    至于你说为什么乌力罕的头衔为什么会是第四军军长、还有中将军衔,那自然是因为鞑靼人学习大唐的后果。

    就和当年统一战争时期,明军学习唐军建立新军,从战术到武器,再到其他细节全面抄袭一样,鞑靼人也是持续关注,并学习大唐。

    毕竟人类是非常聪明的生物,会向强者学习,鞑靼人虽然是异族,但是他们也是人。

    再者,这几十年来鞑靼人有着一个强悍的首领,那就是俺答汗。

    俺答汗能够统一草原,并且还打到东欧去,把基辅都给抢了下来充当首都,自然不是什么迂腐的人,他老早就是开始学习大唐的各项制度了。

    当定都基辅后,这种学习更是达到了一个高超,俺答汗在东欧建立的金国,诸多政治制度基本是学习大唐帝国的政治制度的,建立各部、设立翰林院,确定九品官制。

    不过鞑靼人还是有着自己的一些特殊政策的,比如说还有异族问题上,俺答汗的政策就显然不如大唐那么强硬了,大唐自己人够多,玩的是要土地不要人的那一套,哪怕是大唐国内其实也是有不少人保持反对意见的,而鞑靼人就是明显温和的多,他们往往会主动接纳被征服地区的民众,以利用征服地区的人口资源,当兵、种田、放牧、做工等等。

    要不然你以为鞑靼人总数将近三十万的大军是怎么来的,他们鞑靼人的总人口也就百来万而已,全民皆兵都搞不出来这么规模庞大的军队来。

    这三十万人里头,半数其实都是被他们征服的民族里的青壮里招募而来,尤其是步兵和炮兵等兵种,普通士兵清一色的都是异族人。

    只有骑兵,绝大部分才是鞑靼人。

    俺答汗带头学习,大部分鞑靼人也是知道向强者学习,这种心态在河套战役失败,进而被迫西迁之后,就是彻底爆发了起来。

    人家鞑靼人为了学习造枪造炮,那可是敢潜入西北地区强行绑架工匠的。

    而在诸多制度里,军事制度更是他们学习的重点,其中建立起来的大量枪炮部队就是最明显的例子。

    同时,他们还效仿大唐陆军,建立了类似于军、师、旅、团、营、队的编制。

    没办法,他们既然要学习建立枪炮部队,不学习大唐的编制也不行啊。

    因为新式武器的使用是需要编制搭配一起使用的,如此才能够执行相关的战术。

    一开始他们还是用什么前后左右军、万户、千户之类的传统称呼,但是干脆是全盘抄袭了,学习了大唐开始用数字番号,再加上师旅团等,后来还加上了军衔制度。

    可以说了,其实鞑靼人是全球第二家建立起完善近代军队以及军衔制度的军队了,比当年的前明军队还要更彻底。

    前明军队里以张岳的督标为例,虽然也学习了唐军的编制和战术,但是依旧有一定局限性,更加没有什么军衔,只有传统的品级,没办法,人家是文官领军,你给这些将领们一个军衔,人家将领自己也不答应啊。

    他们好端端一个文官,你给他们一个军衔,把他们当武将,信不信人家分分钟造反。

    当年的张岳督标,军官都是挂文官衔。

    然而多年后,鞑靼人抄袭的更加彻底,他们全盘抄袭了大唐的军制,不管是编制还是军衔,通通都抄,连名字都不改。

    甚至他们内部搞的教育,还不是蒙文教育,而是汉文教育……

    这种事听起来有些扯淡,但实际上很正常!

    因为向强者学习,是很正常的。

    后世二十世纪的时候,华夏还不是有人说要废除汉字,然后化成罗马拼音文字,这说到底还是一种不自信所导致的学习。

    强者是什么样的,自己也要变成什么样的。

    所以,现在鞑靼人的军队里头,那些将领们也都是军长啊,师长,旅长,团长什么的。

    大唐金国中将、第四军军长乌力罕驻防西域多年,对嘉峪关里的唐军不敢说了如指掌,但是还是非常熟悉的,当他得知嘉峪关出现了大量唐军的时候。

    一开始他还只是以为这是唐军每年例行的军事行动。

    那些唐军每年都会出关一次,每次动静看似闹的也挺大的,但大多时候其实也就是武装游行,而且还是在无人地带里武装游行,在乌力罕看来,真他妈闲得蛋疼。

    但是没几天,他从诸多汇总起来的情报却是嗅到了危险的气息。

    这一次,嘉峪关里的唐军不正常!

    里面囤积的兵力太多了,根据探子的报告,嘉峪关那边的兵力少说也有十万人以上了,而且里头还有大量的步炮等部队。

    如果只是武装游行的话,唐军一般都是出动骑兵为主,步炮等部队不过是跟在后头维持补给线而已,但是现在,步炮部队的数量却是太多了。

    嗅到了危险气息的乌力罕,迅速派出了众多部队前往嘉峪关一带侦查,还试图派出暗探潜入嘉峪关打探消息。

    尽管太详细的情报还没有,但是乌力罕却是已经不准备等了,他迅速下令部队进行收缩,尤其是异族士兵所组成的步兵和炮兵等部队,撤回哈密城,同时派遣更多的侦骑部队收集信息。

    并派出信使向后方的吐鲁番汇报情况,说是嘉峪关方向的唐军有所异动,希望吐鲁番方面早做准备。

    但是他并没有要求吐鲁番方向派出援军,因为没这个必要。

    来的少了没什么用,来到多了哈密这边也养不起,西域的补给困难,不仅仅是对于大唐来说,对于鞑靼人来说其实也是这样。

    如果他们只是和以前一样游牧,一边放羊一边打仗的话,那么不愁什么,但是关键的是,他们现在是坚守某地啊。

    如果不派援军来,他们的弹药和粮食可以让他们坚守半年甚至更久,但是来了大量援军,兴许就是只能守一两个月了,而且哈密城其实也没多大,部队多了也是部署不了。

    所以乌力罕并没有申请援军来,反正来了也没用。

    更何况,他也知道后方是不可能给援军给他的,甚至都有可能下令让他撤出哈密呢。

    因为鞑靼人应对大唐的一大战略就是:主动战略撤退,拉长大唐人的补给线,同时派遣骑兵部队袭扰大唐人的补给线,时间一久了,不用鞑靼人派遣主力部队迎战,大唐人自己就受不了退回去。

    哈密到嘉峪关的几百公里的地带可以放弃,到了必须时候,其实哈密也是可以放弃的,鞑靼人敢一口气推到吐鲁番去。

    如果大唐人还是紧追不舍,他们还能继续后撤,退到中亚一带。

    鞑靼人就不信,大唐人能够一直追过来!

    如果他们真的敢追,那么鞑靼人也不怕,到时候利用骑兵优势袭击他们的补给线,鞑靼人有信心把追击而来的大唐军队饿死在西域。

    所以,尽管发现了嘉峪关一带的大唐人不同寻常,但是乌力罕还是从容面对!

    大不了就是带着军民一路向西狂奔。

    但是过不了多久,等大唐人退去了,他就能够不费一兵一卒重新收复大量的西域地区。

    但是乌力罕还不知道,这一次大唐陆军进军哈密等西域地区,就是没打算过撤回去!

    为了解决补给问题,大唐甚至都是打算修筑一条简易的军用铁路了!

    在铁路面前,困扰大唐十多年之久的补给问题,将不会是问题!

    不过知道和不知道也没关系,反正乌力罕的应对措施都是一样的,那就是能不打就不打,能跑就跑!

    至于大唐人追不追,那就是他们的事了。

第一千五百八十四章 铁路施工队

    鞑靼人在西域地区的战略,在大唐人方面的将领看来是非常无赖的!

    麻蛋,你鞑靼人好歹也是能够横扫中亚东欧,现在还掀起了欧洲人恐慌的猛人啊,怎么在东线就这么猥琐呢。www.uu234.ccwww.uu234.cc

    十几年来,愣是不和我们大唐陆军打一仗大的!

    每年竟是打一些几十人,几百人,多不过千把人的中小战斗,上万人的战役竟然是一次都没有过!

    大唐陆军有时候都是深入几百公里,一路跑到了哈密城了,但是那些鞑靼人竟然是一路都是躲着,哈密城也是闭紧城门,愣是不出来打仗。

    这种感觉让大唐陆军方面的将领都是有了一种有力无处使的感觉!

    如果可能的话,大唐陆军方面的诸多将领是希望鞑靼人出来和自己堂堂正正的打一仗的,哪怕是给鞑靼人让一只手什么的也是可以商量的。

    但是鞑靼人根本就不给他们这个机会。

    这一次西征,卢愚之等大唐陆军的高级将领,同样也是没有幻想过鞑靼人会自己送上门来让自己打,而是准备老老实实的逐步推进,以建立长途补给线,掩护铁路施工工人以及部队内部的工程兵修筑西北铁路延长线为核心目标。

    鞑靼人不出来的话,他们就把铁路一路修到哈密,然后修到吐鲁番去,去了就占领,然后巩固防御,等夺取了这两个据点后,然后利用骑兵部队向中亚地区发起进攻。

    如果说鞑靼人不愿意放弃西域,准备和大唐陆军来一场硬碰硬,那么卢愚之做梦都能够笑醒!

    基于大唐方面陆军的策略,所以虽然在嘉峪关已经是提前囤积了不少部队,甚至也是知道鞑靼人那边肯定也是有所准备的了,但是卢愚之他们依旧没有着急着发起进攻。

    而是继续等着,一边是训练部队,一边也是等待更多的补给抵达前线,同时更加重要的还是需要等待铁路总公司的工程队以及部队增援来的工程部队抵达。

    为了修筑铁路,铁路总公司方面设计了简便的军用铁路,同时抽调了大量的技术骨干以及设备,但是他们却是缺乏足够的劳动力。

    这年头的修铁路,是需要大量的劳动力的,而甘肃一带,根本就没有太多人,平民的数量全省加起来也就七八十万人而已。

    而当地的驻军数量就是达到了二十多万了。

    所以军用铁路的修筑所需要的劳动力,一部分由铁路总公司从陕西等省份雇佣一批过来,数量大约是三万多人。

    不是不想要调集更多人过来,而是西北铁路运力有限,维持二十几万大军和几万雇佣已经很不容易了。

    为了解决这个困难,经过协调后,铁路总公司只调三万人过来,剩下的劳动力缺口由军方解决。

    怎么解决?

    军方在西北有二十几万驻军呢!

    战斗发起的时候,也不可能所有部队上前线的,实际上真正能够上前线和鞑靼人作战的,顶多也就几万人,剩下的人基本都是用来维护补给线的,这些维护补给线的部队,没事干也是可以帮忙修筑铁路的嘛。

    也就是说,为了修筑铁路,帝国方面将会动员三万雇工,军方还会动员大量兵力直接参与修路。。

    另外还有铁路总公司全从国各地抽调而来的技术人员大约两千多人,大批量的机械设备。

    充足的人员,将会是军方进军西域的有力支撑!

    这么多人同时施工,铁路总公司方面很乐观的估计,在冬天来临之前,一定能够把铁路修筑到哈密城下。

    这么多劳动力以及本来的十多万作战部队,所需要的补给,尤其是粮食这些也是一个天文数字。

    这在以往是根本无法解决的,但是有了西北铁路之后,这些却是能够得到解决了。

    为了向西北地区供应粮食,中原乃是江南和湖广、东北地区,都是有大量的粮食被搬上火车,然后通过铁路网运输到郑州这个铁路枢纽,然后继续向西运输到嘉峪关。

    为了放下从全国各地运输来的众多物资,当地驻军修筑了大量的物资仓库,甚至因为仓库不够,甚至很多物资都是直接露天储存。

    如今的整个嘉峪关,根本就不像是一个关隘,反而像是一个巨大的工地!

    六月初三,准备多时的卢愚之也是正式下令部队开拔!

    前期部队乃是第一骑兵军、第二骑兵军这两大骑兵主力!

    这两个骑兵军乃是大唐陆军里仅有的两个骑兵军,也是大唐陆军里最为精锐的独立野战骑兵部队。

    其中的第一骑兵军,辖有三个标准的骑兵师,另外辖有第五枪骑兵团,第二骑兵军同样辖有三个标准的骑兵师,另外辖有第七胸甲骑兵团。

    上述两个骑兵军,虽然从兵力上来看,也就两万五千多人而已,但是他们辖有的战马数量却是达到了六万多匹,因为这些野战骑兵部队里,轻骑兵都是单骑双马,重骑兵都是单骑三马的。

    大唐陆军的各种装备、战术和编制一直都是持续革新的,但是步兵和炮兵部队相对来说变化不大,倒是骑兵部队经常变化。

    从装备再到配属的战马,再到编制乃至战术,都是变化非常大的。

    最后形成了目前比较复杂的大唐陆军骑兵部队!

    大唐陆军里的骑兵部队,依旧是有着野战骑兵、师属骑兵。

    其中的师属骑兵包括正规军师属骑兵团、预备役部队里的守备师骑兵营。

    守备师骑兵营里不过一营三百多骑,配属单骑单马。

    而步兵师里的师属骑兵团,标准是辖有八百骑,下设四个队,每队两百骑,其中主力部队里的师属骑兵团,一般配属双马,而二线部队里的就只有单马了。

    师属骑兵还比较简单,基本都是清一色的轻骑兵,装备马刀、遂发手枪、遂发骑枪等装备,以侦查为主要作战任务,冲锋陷阵顶多只能算是次要任务。

    而野战骑兵部队的话,其实是属于合成部队,因为他们还会辖有骑炮兵、骑兵辎重等部队,每一个骑兵师都是能够独立作战的。

    一个标准的野战骑兵师,下设五团两营,包括四个骑兵团、一个辎重团、一个炮兵营。

    这四个骑兵团里,通常来说都是配属三个标准的轻骑兵团,一个重骑兵团。

    不过这只是简单的区分而已,因为不管是轻骑兵团还是重骑兵团,往往都是有很多种的。

    轻骑兵团里骠骑兵团、还有轻骑枪团、轻火枪团。

    重骑兵团里有全身板甲枪骑兵团、重型胸甲骑兵团、轻型胸甲骑兵团、轻型胸甲枪骑兵团等等。

    比如说大名鼎鼎的近卫第一枪骑兵团,这是配属重型全身板甲,连战马也是会配属板甲,并且装备空心骑枪,是能够直接发起密集冲锋的重骑兵,也是大唐唯一一直配属全身重型板甲的骑兵部队。

    因为骑兵的庞大负重,所以他们所乘骑的主力战马,都是清一色的句容马,句容马虽然有诸多缺点,但是优点也同样明显,高大无比、负重能力强,短距冲刺能力爆表,同时他们还会额外配属两匹阿拉伯马充当辅助用马。

    但是同样的,嫡属于第一骑兵军的第五枪骑兵团,他们也是和近卫军的第一枪骑兵团名词差不多,似乎都是重型枪骑兵,但实际上他们只配属胸甲、也不使用空心骑枪,而是以马刀、遂发手枪为主要作战武器,使用的战马以阿拉伯马为主,西北马为辅,战术的话,主要事马刀冲锋为主。

    至于枪骑兵团这个番号,是因为当年他们是轻型枪骑兵,后来改成胸甲骑兵后,也是继续这么叫着。

    还有嫡属于第二骑兵军的第七胸甲骑兵团,这倒是个正儿八经的胸甲骑兵,不过他们的胸甲要薄一些,只有中等厚度,并且更加注重于遂发手枪的应用。

    此外还有一个名声同样比较大的第三火枪骑兵团,这个独立骑兵团的作战方式就是属于龙骑兵的那种,只不过只是在马背上开枪而已,每个骑兵的枪法都是相当精准。

    大唐陆军的野战骑兵部队,基本上很难找到统一标准,因为甚至具体到每个骑兵团,都会因为其历史传统以及指挥官的倾向,偏向于不同的装备和战术,而骑兵部队的高层将领,也是不制止这种行为,实际上也制止不了。

    因为某种程度上来说,其实装备和编制都差不多,重骑兵部队基本都装备胸甲、马刀、遂发手枪,轻型骑兵基本也是配属马刀、骑火枪,不外乎就是喜欢喜欢用而已。

    但是哪怕是没有统一标准,但是这两个骑兵军却是实打实的大唐陆军里的骑兵精华部队,六个骑兵师和,两个独立重骑兵团,基本上包括了大唐陆军里三分之一的常备野战骑兵部队。

    而这一次,也将会是这一次西征的主力部队!

    当两个骑兵军先行离开嘉峪关后,后续的第五军的各部队将会跟上,这个军将会配合骑兵部队作战。

    至于第十四军的部队,包括应易康的第三十一步兵师在内,则是慢一步出发,而且他们也不是说追赶前线的骑兵部队,而是在后头慢悠悠的前进。

    因为此战中,第十四军的主要作战任务,并不是和敌人作战,而是维护后勤补给线。

    但是这只是体面的说法而已,实际上他们刚离开嘉峪关呢,也不对,应该说是前锋的部队出了嘉峪关不过五公里,然后就是停止前进了。

    士兵们一个个扔下枪支,换上锄头在一票的技术人员指挥下开始修铁路了!

    换句话说,应易康和毕志安等人千辛万苦跑到西北吧,最后变成了铁路施工队!

    面对这种情况,第三十一步兵师师长应易康特别的无奈!

第一千五百八十五章 包工头应易康

    应易康费了这么大心思,才抢到上前线的机会,但是来之前,他是没有想到过自己到了前线后,竟然会变成一个包工头。www.uu234.ccwww.uu234.cc

    从工地巡视回来的应易康,看着自己从金陵城里的老裁缝里花了大价钱定制的军服沾满了灰尘,叹了口气也是顾不上往日的威仪了,直接坐了下来。

    不是行军作战时他经常喜欢坐的弹药箱,而是一张太师椅,就从不远处的嘉峪关里搬过来的。

    帐篷里还有二十多个人忙碌着,穿着军装的人和穿着便服的人混杂其中,不少人神情严肃的在图纸上写写画画,但是他们写的却不是什么作战方案,而是施工方案。

    不时还有传令兵进进出出,但是传递的也不是作战命令,而是施工命令。

    眼前的这一切让应易康感到陌生而无奈!

    他堂堂帝国最年轻的陆军少将,军中最为瞩目的年代将领,跑到西北来竟然当一个包工头?

    真他妈扯淡!

    而他身边的参谋长,也是一副生无可恋的模样,瘫坐在旁边的椅子上。

    他的参谋长也是老相识了,是比他大了几届的学长,陆军准将范飞平,只见他瘫坐了一会后,拿起来了茶杯喝了口茶,然后站起来走到了应易康面前道:“大人,这样下去不行啊,太影响士气了!”

    “兄弟们千辛万苦到前线来,想的可是上阵杀敌,而不是来修路的!”范飞平叹了口气后继续道:“刚才已经有好几个人来我这里诉苦了,说想去前线和鞑靼厮杀!”

    应易康自己虽然也是有诸多不满,但是对于属下的诸多抱怨想法却是感到皱眉:“下次再有人来抱怨,你让他直接来找本官,西征大战,处处都是前线,其他部队前出是去打仗,但是我们在后方修筑铁路,为友军部队提供后勤补给同样也是打仗。”

    “为帝国效力,为圣天子效忠,岂能挑挑拣拣!”

    应易康虽然有不满和无奈,但是他却是知道维护后勤线的重要性的。

    这一次西征,重点就不是消灭多少鞑靼人,实际上消灭多少鞑靼人意义并不大,实际控制西域才是重点。

    而要实际控制西域,就必须要有通畅的后勤补给线。

    修铁路,是最简单,也是最容易实现的办法。

    所以第十四军虽然未能上前线和鞑靼人作战,但是在后方修铁路同样也重要,甚至某种程度来说还更重要。

    因为两个前出的骑兵军和第五军,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为了拦截可能出现的鞑靼骑兵,防止他们袭击铁路工地。

    说白了,就是给第十四军以及三万普通工人当保镖的。

    上阵杀敌和修铁路,同样重要。

    所以虽然心有不甘,但是应易康还是会坚定的执行上峰的命令:修铁路!

    只不过如今部队的气氛不太好,应易康还是准备做些什么,所以想了想后道:“等傍晚收工了,召集各营各团主官开个会,要让他们知道筑路任务的重要性!”

    当天傍晚后,各营营长和各团团长齐聚师指挥部营帐内,应易康亲自主持会议,论述了筑路任务的重要性,并且说这不仅仅是修路,而是一次作战任务。

    就和其他的作战一样!

    如果说筑路不重要的话,那么以往的时候行军作战,为了赶时间或者运输重型装备,抢修桥梁、道路也不重要了?

    不!

    他们都一样重要!

    只有快速的修好铁路,才能够运输更多的补给上前线,这样西征部队才能够顺利的一路西进,而且没前进一步,就能够为帝国占领一步的土地!

    当铁路修到了哈密,修到了吐鲁番,那么帝国的领土就将会扩张到了哈密、吐鲁番!

    筑路,同样是作战任务,圆满完成同样是有功劳的,不用担心没有功劳。

    这么一番会议过后,才算是初步稳定了主要将领的军心。

    第三十一步兵师如此,第十四军的其他两支部队也是好不到那里去,尤其是第十四步兵师,他们可是常备主力师,何曾干过筑路这种苦力活。

    你让他们修路,他们更愿意以一敌十和敌人干一场!

    听说第十四师的董钱坤找到了戴杨鸿中将去说,无果后,还特地去找了卢愚之上将,但是被卢愚之上将给赶了回来。

    最后只能是老老实实的修路了!

    直接动用一个野战军修路,这在大唐陆军的战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在大唐帝国的交通建设史上也是没有发生过的,但是在西域地区因为其特殊性,却是出现呢了这么诡异的一幕。

    相对比下面的将领有所怨气,第十四军军长戴杨鸿中将却是淡然的很。

    到了他这个层次,已经是脱离了普通将领的低趣味了,他考虑的不是战斗的直接得失,他考虑的是整个战局。

    所以他也是最支持卢愚之上将的做法的,甚至修路任务,都还是他主动请缨的。

    这能不打仗,直接修路一路修到哈密去,然后运上去几百门火炮轰他娘的。

    这种事在戴杨鸿看来,简直就是送上门来的军功,不要白不要。

    至于第五军和两个骑兵军,就让他们在野外吹西北风去吧!

    还想要在野外找到鞑靼人然后交战,这根本不可能的事。

    人家鞑靼人根本就不会出来,说不准到了哈密后,那些鞑靼人自己就跑了,到时候自己的第十四军就能够不费吹灰之力接受哈密城,这么好的事平常时候可遇不上。

    戴杨鸿的想法和应易康等人不一样,不过想法不同也没关系,大唐帝国陆军里最为讲究的服从命令。

    不仅仅是普通士兵和中低级军官,就算是高级将领也得服从命令。

    卢愚之下令让第十四军修路,第十四军就得修路,戴杨鸿不遵从命令,立马就会被送上军事法庭,应易康不服从命令,同样也会被送上军事法庭。

    所以,尽管有这样或那样的想法,但是第十四军上下还是投入到了修路上来。

    第十四军的将士们自然不是什么专门的铁路工人,修路的时候也不能做一些技术性的工作,只能干最普通的土方工程,而技术性的工作,比如说铺设铁轨什么,那都是铁路总公司自己的工程队来施工的。

    但是,第十四军的将士们,一个个都是壮汉!

    随便拉出来一个,那都是有好几块腹肌的猛男,加上部队里平日里也是会训练挖掘修筑各类防御工事,挖掘战壕、修筑胸墙等等那都是最基本的。

    因此这些猛男们挥舞起锄头、铲子干土方工程来,那真是又快又好,让铁路总公司的那些头头脑脑们看了都是流口水!

    这些可都是最优良的青壮劳动力啊,干起活来一个顶的上两个普通劳动力了。

    更关键的是,还不要工钱!

    因为这修的是军用铁路,铁路的修筑费用都是帝国直接拨款,铁路总公司还是属于那种拿钱修路的,军方自己修路,自然也不可能再给什么工钱了。

    只是也只能看着流口水了。

    军方的这些猛男可不是自己能够想的,就算是不要工钱,但是就军方的伙食和薪资水准,他们可养不起!

    他们去过军营里的野战餐厅,那伙食是真的好啊,看的他们都羡慕。

    后来还厚着脸皮找到了卢愚之,请军方这边支援部分食材,以补充普通工人的伙食。

    军方为了让铁路总公司的工程队更加卖力修铁路,也是没计较这些小事,直接就是批准了,反正对于军方来说,早一天修好铁路,就能多占据一份的战略主动权。

    应易康闷头带着部队修路,一口气修了十多天后,整个人都是从往日意气风发的年轻将领,变成了一个包工头。

    上工地视察的时候,都不是和之前那样穿着军礼服,拿着佩刀,带着手套了。

    而是穿着普通军服,还带着安全帽,手里拿着的也不是佩刀,而是施工图纸……

    这种场景让毕志安等老下属看来,那是极不正常的。

    毕志安跟随应易康也有好几年了,不管是在北海省还是在西北作战的时候,应易康从头到尾都是军人的标杆,往往视察部队的时候,不管是春夏秋冬,哪怕是泥浆遍地的雨季,他都是一身将官礼服,穿着长筒皮靴,带着黑色皮手套。

    新时代军官的派头十足。

    但是现在……

    不管怎么看,都像是一个包工头!

    而在第十四军官兵和铁路总公司的三万施工队的大力配合下,他们修筑铁路的速度也是相当惊人,比当初修筑西北铁路的时候还要快得多。

    这里头主要还是因为投入的人力足够多,这已经不仅仅是一个交通建设任务,而是一个军事任务。

    再者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铁路的设计标准并不算高,比如经过大风区的时候,并不考虑大风的影响,因为火车的速度本来就很慢,影响不大。

    还有冻土、荒漠等问题,这些问题如果是对于商业铁路,尤其是对于后世的高速商业铁路来说,无疑是非常严重的问题。

    但是,这只是一条军用铁路啊!

    这些问题并不大。

    军方的要求很低的,只要能够维持前线部队的物资补给就行了,速度慢就速度慢,单趟运输量少就少,无所谓了。

    至于维护成本高,这对于商业铁路来说兴许是致命的,但是对于军方来说那根本不是个事。

    成本再高,能有让无数马车跨越上千公里,行走在戈壁滩和荒漠上高?

    西北铁路延长线是属于军事设施,这玩意根本不能和去作为民用设施的普通商业铁路对比的。

    按照第十四军和铁路总公司施工队这么修下去,他们完全能够在冬天来临之前修到哈密去,明年修到吐鲁番去,等跨过了大量的荒漠、戈壁滩地形后,后续就能够在广阔的中亚平原上修了!

    到时候,到时候鞑靼人如果不派遣部队进行武装拦截的话,帝国能够一口气把铁路修到欧洲去!

第一千五百八十六章 敌骑来袭

    数百公里外的哈密,乌力罕皱着眉头!

    自从唐军离开嘉峪关开始,他就是第一时间得知了消息,后续他持续派出了侦骑监控出关的唐军主力部队,并初步打探清楚了出来的主力部队有两支骑兵军和一个步兵军,总兵力达到了七八万人,其中半数都是骑兵。UU小说www.uu234.cc

    这个消息让当时的乌力罕大感吃惊,因为往年出关作战的唐军,往往也就是一万人左右,多的时候也不过三四万而已。

    但是今年,出城的唐军却是达到了七八万人,这不正常。

    为此,他小心谨慎的很,虽然持续派出了侦骑,但是却是丝毫没有派出主力部队迎战的想法。

    他打算让侦骑摸清楚唐军的补给线,等唐军深入数百里后,再派出骑兵部队绕行,然后袭击他们的补给线。

    通过持续袭击他们的补给线,然后迫使他们主动退却。

    当然了,其实也可以按兵不动,连补给线都不袭击,就躲在哈密城里看着他们在戈壁滩、荒漠上慢慢爬着。

    几百公里的漫长补给线,哪怕是鞑靼人不去打,他们都是维持不了多久,也不可能动用大量的重炮以及海量的炮弹进攻哈密城。

    时间一久,尤其是冬天即将来临的时候,他们自己就会退去了。

    说白了,乌力罕他们能够守住哈密城,靠的从来都不是军队,而是靠的地形以及气候。

    大片的戈壁滩和荒漠,大量的无人区就是他们的最佳防守武器!

    当然了,如果大唐陆军想的话,其实也可以通过机动能力良好的骑兵部队袭击哈密城,但是哈密城却也不是骑兵部队能够攻克的。

    好歹是也个棱堡防御工事呢,没有大量重炮的助阵,是不可能攻克哈密城的。

    但是现在,乌力罕却是感觉到了危险。

    因为侦骑报告,在大唐人前出的七八万大军后头,还跟着好几万人,而那几万人也不上前,就躲在后头修路。

    修什么路?

    铁路!

    乌力罕可是知道铁路的,也是知道什么蒸汽机、火车的。

    哪怕鞑靼人没有什么蒸汽机、铁路的技术,但是并不妨碍他们知道铁路的重要性。

    这大唐人竟然是打算一路修着铁路过来,这样一来的话,那么困扰大唐人多年的补给问题,就将会化为无形。

    而到那个时候,哈密城可就是真的危险了。

    不仅仅是哈密城,乃至吐鲁番城甚至是整个西域地区,恐怕都会陷入危险。

    乌力罕知道自己所面临的将会是一次全新的威胁,一次以往从来都没有遭到过的威胁。

    为此,他派遣了使者到后方,通报了吐鲁番方面的友军,详细的报告了大唐人正在修筑铁路的事,并说了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

    但是,并不是每一个鞑靼将领都和乌力罕一样,对大唐的情况了解比较深入,知道铁路的重要性的。

    很多鞑靼人的心中,所谓的火车不过就是马车的升级版而已,以往的马车只能走在普通的带路上。

    而现在的火车则是走在特殊的铁轨上,两者没有太大的差别,顶多就是运量大费一些,速度快一些而已。

    而且这些鞑靼人也是知道,大唐人的铁路建设可不容易,他们早就知道大唐人在修什么西北铁路,但是西北铁路从宣平十九年正式动工,一秋到宣平二十七年秋才完工。

    这还是在他们大唐人的腹地修筑铁路的速度,如果换成了西域这边,这修筑速度恐怕还要大大降低。

    更何况,在西域修一条大几百甚至上千公里的铁路,到时候这条铁路对于鞑靼人来说,几乎处处都是漏洞,他们随便派一支骑兵小队去,偷偷摸摸的潜入到铁路沿线,埋设炸药来一个爆破。

    砰的一声,铁路就得完蛋!

    所以,鞑靼人虽然知道了火车的重要性,但是也没有太担心。

    他们很快就是做出了必要的应对。

    乌力罕开始挑选比较精锐的将士,组成精锐破坏铁路的小股部队,准备破坏大唐人的铁路。

    不得不说,乌力罕的做法还是比较正确的。

    铁路虽然有众多的好处,但是还是比较害怕故意破坏的。

    一旦铁路被破坏,就算是修复能力比较强悍,但是也得花费时间,继而影响到了运输效率。

    然而,这也是卢愚之为什么把两个骑兵军都是摆了出来的缘故!

    那两个最精锐的骑兵军摆在前头,为的可不是说进攻敌人,而是为了保护后方的铁路施工队以及铁路线。

    乌力罕派出的袭击铁路部队想要绕行潜入,那么就需要突破大唐骑兵部队的封锁线才行。

    此外,卢愚之也是在后方设置了专门的保护措施。

    第十四军虽然现在修着路呢,但是按照他的预定计划,第十四军还是用来保护铁路沿线的,修一段铁路,第十四军就会留下一部分兵力驻防,以保护铁路。

    为了保护铁路,卢愚之还从国内调来了数量众多的武装列车以及工程保障车,以随时巡逻铁路线、维修铁路线。

    这一场西征战役的前中期阶段,双方的战斗极有可能就会围绕着修筑铁路和破坏铁路来进行,至于大规模的野外战役,只要鞑靼人不傻就不会爆发。

    乌力罕派出的好几支铁路破坏部队里,有一支是有大约七百骑兵组成的破坏部队,虽然只有七百骑兵,但是却是清一色的单骑三马的快速机动部队。

    机动能力相当出色的他们采取了远途绕行的策略,成功避开了大唐的主力骑兵的封锁线,然后从南面靠近。

    六月二十七日,距离嘉峪关大约三十公里的一处小峡谷里,往日里没有人烟的这片小峡谷里却是拥挤着两千多匹马还有七百名骑士。

    这些正是绕行了好多天的鞑靼人铁路破坏部队,领头的乃是一个面孔老成,身高有些矮,但是却极为粗壮的中年男子。

    此人的服饰,也是鞑靼人那边才推行不过几年的新型军服,不过说是新型军服呢,但其实也是鞑靼人的传统服饰,只不过样式和颜色定下了比较严格的规矩而已。

    其穿着都是表示着,他在鞑靼人那边是一个上校,这个军衔不管是在鞑靼人那边还是在大唐那边,都不算低了。

    因为鞑靼人的军队编制、军衔,基本上都是效仿的大唐陆军。

    上校这个军衔,已经是中级军官里的顶级了,在野战部队里一般都是担任主力步兵团的团长或者主力骑兵团的团长的。

    而鞑靼人的这支骑兵部队,也是典型的骑兵团编制!

    大唐陆军骑兵编制里,一个标准骑兵团就是八百名骑兵,不管是师属骑兵团还是野战骑兵团,不管是轻骑兵团还是重骑兵团都是一样。

    鞑靼人也是大同小异,他们的骑兵部队里,也是有骑兵团的编制,同样是七八百人的规模。

    当然了,人家鞑靼人马多,几乎所有的骑兵部队都是单骑三马的,多的甚至都可能是四马、五马。

    比如那些西征欧洲的骑兵部队,一个精锐骑兵往往拥有四五匹马,以保证袭击速度和骑士、战马的体能,必要时候马匹还能充当军粮。

    倒是在东线这边,因为鞑靼人是防守作战居多,没有太大的机动作战需求,所以骑兵部队的配马要少一些。

    这支鞑靼人的骑兵部队,悄无声息的抵达此地后,并没有着急着前往十多公里外的铁路线,而是在这个小峡谷里休整了一晚上。

    第二天临近黎明时分,天空还黑着的时候,他们才是陆续牵马的离开峡谷,他们要趁着黎明的这一段时间里进行快速挺进,然后杀到铁路线,对大唐人的铁路进行破坏。

    为了保持速度,也是为了保持士兵的体能,鞑靼人虽然一开始都是徒步赶路,但是当黎明前的黑夜彻底消息,天空开始发白的时候,领军的鞑靼骑兵上校已经是下令各骑士骑上备用马前行。

    时间一点一滴的过去,当他们距离铁路线还有大约八公里的时候,鞑靼骑兵上校再一次下令,换乘第二匹备用马,并留下少数人看守已经精疲力尽的部分备用马以及其他辎重等。

    而绝大部分人则是乘骑着备用马,并牵着战马继续前进!

    尽管他们的速度并不快,但是哪怕只是正常的步行速度,一个小时也能够走四五公里呢。

    所以,当天空里开始泛红,可以看见通红的太阳从天边升起的时候,他们已经是距离铁路线不足六公里了。

    于此同时,大唐的几个侦查骑兵,也是朝着营地快速狂奔而去!

    他们在十多分钟前就已经是发现了这支鞑靼人的踪迹,然后迅速往后方狂奔,他们要第一时间里把消息报告上去。

    五分钟后,刚起来,正在梳洗的毕志安就是接到了紧急报告,在大约五公里外,有一支鞑靼人骑兵正在朝着铁路线而来。

    鞑靼骑兵?

    还只是五公里外!

    他们是怎么突破友军的层层防线,然后跑到自己这边的铁路线上来的!

    该死,两个骑兵军的骑兵们,难道昨天都睡大觉了?

    毕志安第一时间就是被吓到了,不由得开始埋怨起来。

    被敌人的大几百骑兵莫上门来,这种事可不好玩!

    此时也是顾不上梳洗了,他直接大声下令:“敌骑来袭,全营备战!”

第一千五百八十七章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毕志安一边拿起外套披上朝外走去,同时口中一边下令道:

    “再通报附近的友军,尤其是前头的师骑兵团,让他们立即增援我营!”

    “还有,别做早饭了,直接吃干粮,迅速列队!”

    毕志安从得知消息,然后再到下令,整个过程也就十来秒钟,可见其反应还是比较果断而迅速。www.uu234.ccUU小说

    这个时候,可不能犹豫,如果等敌人的骑兵冲上来的时候,自己还没有列队完毕,那么可就完蛋了。

    毕志安走出去后,直接拿起了望远镜朝着西南方向看去,但是望远镜的视线里什么也没有,但是哪怕是现在他们还没有看到鞑靼人的踪影,但那是因为地形阻拦了视线而已,毕志安很清楚,鞑靼人就是在那边。

    毕志安下令后,整个营地里也是响起了急促的哨声,众多士兵开始从营房里走了出来。

    这个营地,并不是工地,而是留守后方铁路线的一个营地。

    西北铁路延长线的修筑速度是非常快的,很快就是修出了五十多公里的路,而每修好一段铁路,第十四军都会在后方部署相应的部队驻防。

    毕志安的部队是五天前结束了施工任务,然后调到这里驻防的。

    这里不仅仅铁路沿线,同时还是一个简易的站点。

    这个站点自然不是为了给乘客们提供上下车的站点,而是一个物资转运站点以及驻防站点。

    所以修筑有简单的营房以及仓库,储备了大量的建筑物资。

    因为从后方运输建设物资的火车都比较大型,直接跑到工地上的话,卸货什么的也不方便,所以往往是会在靠近后方的小站点里进行卸货,然后再通过小型的火车转运到前方的工地。

    类似的小站点,其实在沿线上比较多,基本上间隔十多公里就有一个,之所以修的这么密集,更主要的还是为了驻防部队,防备鞑靼人对铁路进行袭击。

    一旦外围巡逻的侦骑部队发现鞑靼人的话,那么这些驻防部队立马就能够动员起来,然后前往拦截,除了步兵部队外,还会有武装列车。

    此时,随着毕志安的命令,长期保持战备状态的武装列出,也是缓缓开出仓库,然后行驶上了铁路上,不过却是没有继续上前,而是保持着待机状态。

    他们还不知道这些鞑靼人到底想要做什么。

    是袭击他们的这个营地,还是说直接跑到铁路线上,然后扔下炸药包炸毁铁路就走。

    当毕志安的部队开始紧急集合的时候,五六公里外的鞑靼人继续前进着。

    到了这个距离,这些鞑靼人也是知道了自己的踪迹是不可能再隐瞒了,他们之前就已经是看见了大唐的侦骑,不过却是没能拦截住。

    既然行踪已经暴露,那么他们也就是干脆不再隐瞒了,而是保持着一定的阵型继续行军。

    当他们走上了一个小山坡的时候,也是看见了数公里外的铁路线,还有不远处的一片建筑,建筑外有着上千名大唐士兵正在列队。

    领头的鞑靼上校拿出一副大唐产的单筒望远镜仔细观察后,继续骑着马带领部队前进,但是速度却是要比之前的正常步行略微快一些。

    反正他们现在乘骑的还是备用马,战马依旧保持着良好的体能。

    而且情况比较紧急,他也是不准备继续保持这些备用马的体能了。

    以缓缓小跑的步伐持续前进的时候,这些鞑靼人并没有朝着营房而去,这让对面的毕志安有着皱眉。

    然后就是道:“让武装列出前进,准备进行火力封锁!”

    那些鞑靼人没有朝着自己的营房驻地而来,而是朝着铁路线而去,想要做什么已经是很明显了。

    但是他却是没有分兵的打算,对面的骑兵数量中多,他的这个步兵营也就只有集中在一起才能够自保,如果冒险分兵主动去拦截,下场恐怕会很不妙。

    所以他把希望放在武装列车上!

    武装列车上,足足装备了数十门中小口径的火炮,甚至还有不少九斤火炮,同时还有大约一百多名的火枪手。

    同时可以随时前进或者后退,只要是在铁路上,那么其机动性是相当灵活的。

    灵活的机动性再配合强大的火力,此外还有更加重要的防护性能,足以让这些鞑靼人见识见识什么叫做武装列车!

    鞑靼人也是看见了对面缓缓开出来的武装列车,但是他们之前却是没有接触过这些武装列车的,因为这玩意只能行驶在铁路上,之前都是部署在国内,在西域出现,那还是头一次呢。

    看见这么大一个铁疙瘩!

    领头的几个鞑靼军官简单的商量了一番后,就是决定再绕远一些。

    那铁疙瘩虽然不知道有多厉害,有什么具体作用,但是看起来就不好惹。

    能不招惹还是不招惹的好,反正他们的任务很简单,冲到铁路线,埋设炸药,然后引爆撤离。

    是的,他们的任务并不是来消灭多少大唐人,他们的任务只是破坏铁路而已!

    当然了,这种破坏也不能简单的埋设一两个炸药包。

    用脚趾头想也知道,只简单的破坏几米,几十米的铁路对于战局而言,根本没有任何影响,大唐人那边分分钟就能够修复。

    真要造成一定的实际破坏,少说也要炸毁几百米甚至几公里的铁路,这样才能够瘫痪一定时间的火车运输。

    要不然,鞑靼人也不用出动这么多的精锐骑兵,只需要派遣几个探子过去偷偷埋设炸药就行了。

    其实鞑靼人也是可以选择对一些重要路段,比如说铁路桥进行破坏的,可惜的是,有限的几座铁路桥的都是被大唐陆军严密保护了起来,都是拥有大量兵力驻防的。

    别说这一个骑兵团了,再来多几个骑兵团都不一定能够拿得下。

    鞑靼人改变了方向后,那个武装列车却是持续前进,跟着了上去!

    这种情况让鞑靼人特别无语!

    因为哪怕是他们骑着马,但是好像绕不过去啊!

    怎么办?

    都这个时候了,还能怎么办,直接冲上去,然后找机会看看能不能把他们的武装列车给炸掉。

    这些鞑靼骑兵虽然没有携带骑兵炮,但是炸药可是带了超级多,除了爆破用的炸药包外,还有不少手榴弹。

    人家鞑靼人也是与时俱进的,各种该有的装备和战术那都是有的。

    火炮,火绳枪什么的都有。

    手榴弹那也是有的,只不过因为火药生产困难,原料获得也比较困难,鞑靼人虽然满世界搜刮原料,组织大量人手生产,但是生产出来的数量也就只够枪炮使用而已,至于腾出来制作手榴弹、地雷什么的,那就是非常勉强了。

    因此鞑靼人和当年的明军一样,其实手榴弹、地雷,乃至原始的火绳引信的榴炮弹都是有的,只是装备的数量不多而已。

    没办法,手工生产的弹药就这么点!

    而大唐这边却是不一样了,他们原料不缺,比如说硫磺,北海省那边多的是,硝石的也不缺。

    原料不缺。

    而生产能力就更是远超其他国家或地区了,甚至可以说,目前全球范围内,大唐的黑火药产量就占据了至少百分之九十以上,多的用不完!

    鞑靼人越来越近了,武装列车上的一个少校却是依旧淡定,手里头还端着一杯冒着热气的咖啡。

    这玩意是最近几年从美洲传过来的,原味的纯咖啡,又苦又涩,对于大部分第一次接触咖啡的国人而言是很难喝得下去的。

    后来有贸易公司为了打开咖啡的销量,专门研究了好几种咖啡的喝法,比如说加糖加牛奶!

    如今,咖啡这玩意已经是在大唐打开了初步的市场,销量虽然不大,连茶叶销量的零头的零头都没有,但是好歹也是有销量的,每年都会有贸易公司,从美洲采购然后运回国内贩卖。

    武装列车上的中年少校,再喝了一口热腾腾的咖啡,加了糖和牛奶的咖啡口感还是不错的。

    然后他瞄了一眼前方距离只有一公里多的鞑靼人,然后淡定下令道:“继续前进,堵住他们!”

    当鞑靼人快速前进,然后接近五百米的时候,少校放下了咖啡,来了一句:“开炮!”

    顿时,武装列车上的五斤和九斤野战炮就是陆续开火了,发射的榴弹炮落在骑兵当中,然后爆炸了开来。

    这种场面,让还没有开始冲锋的鞑靼人有些乱了。

    对面的铁疙瘩竟然有火炮!

    还那打个屁,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之前的种种计划和谋划,瞬间就是被鞑靼人的军官抛弃,然后一个大转弯,就是带着鞑靼人的骑兵跑了!

    这场面,让后方的毕志安看了,都是有些无语!

    这些鞑靼人只是来旅游的?

    不过虽然心中无语,但是他还是知道,对面的这些鞑靼人怕是不好对付。

    见机不妙就撤退的敌人,可比只懂得傻乎乎往上冲的敌人难对付多了。

    而且他们是骑兵,天然就掌控着主动权,这临时退去后,随时也能够再冲上来,而自己却是不能一直保持着战备状态。

    武装列车也不能一直在铁轨上堵着!

    因为这铁路只是单线铁路而已,武装列车在铁轨上堵着,后方的火车就无法通过了。

    不过虽然无奈,也只能这么等着了,要想把把支鞑靼人的骑兵干掉,还得靠骑兵。

    而毕志安没有等待多久,他就是从望远镜里看到西边扬起了一股烟尘,那是大唐的骑兵部队!

    而且还不仅仅是只有第三十一步兵师的第三十一师属骑兵团,还有临时配属给第十四军指挥的第六胸甲骑兵团。

    两个骑兵团接到消息后,第一时间就是出兵增援!

    接下来的时间,就和毕志安没有什么关系了,因为那将会是骑兵的表演时间!

第一千五百八十八章 无用功

    毕志安从得知骑兵来袭开始,然后指挥部队紧急列阵备战,但是从头到尾是一枪未发。www.xuu234.cc

    也就是看着鞑靼人的骑兵受了武装列车的一轮炮击而已,但是那一轮的炮击实际上并没有给鞑靼人的骑兵造成什么实际性的伤亡,后续打扫战场的时候,也就只发现了四五个被当场击毙的鞑靼骑兵以及十来个受伤的鞑靼骑兵而已。

    换句话说,给鞑靼骑兵所造成的伤亡,也就只有十来人而已。

    因为鞑靼人撤退的非常及时,在五百米遭到第一轮炮击后就是果断撤退!

    而最关键的是,那辆武装列车并不嫡属于他管辖,顶多算得上是配合作战而已。

    目前大唐陆军里的装甲列车,都是独立编制,以装甲团或装甲营为战术单位,下设少则数辆,多则十多辆的装甲列车。

    每一辆的装甲列车,都是辖有数十门火炮以及相应的炮手和一个队的火枪手,由一名少校军官指挥。

    而毕志安自己的军衔,也就是陆军少校而已!

    相互之间没有统属关系,只有配合关系,再加上两者军衔相当,所以武装列车出战击退了鞑靼人的骑兵,严格上来说和毕志安没什么关系,更分润不到什么功劳。

    这让毕志安相当的失望。

    但哪怕是失望,也是没有办法了。

    来前线一个多月里,他好歹还遇见了一次鞑靼人呢,而整个第十四军里的其他步炮部队,连鞑靼人的影子都还没见着呢。

    真正和鞑靼人有所接触,乃至发展实际交战的,其实都是骑兵部队。

    第十四军下属的三个师属骑兵团以及第六胸甲骑兵团,倒是频繁和鞑靼人接触,不过之前接触的也都是鞑靼人的侦骑为主。

    今天,算是一个例外,发现了一个鞑靼人的骑兵团闯入,这让第六胸甲骑兵团以及第三十一师属骑兵团的骑兵们相当兴奋。

    刚发现敌军的踪迹就是紧急出动,然后追着鞑靼人去了。

    只是,这和毕志安都没有关系了。

    他如今哪怕是用望远镜,都已经是看不见双方骑兵的踪影了,鬼知道跑到哪里去了。

    等到下午时分,他才是从友军得知消息,说是出战追击的两个骑兵团已经是回来了,消息有好有坏!

    好消息就是,大唐陆军的这两个骑兵团,依靠兵力优势猛追上去后,以第六胸甲骑兵团为主力,狠狠揍了鞑靼人骑兵一顿,持续杀伤了至少上百名鞑靼骑兵。

    坏消息就是,追的太生猛,然后第三十一师属骑兵团因为只有双马配置,追究了战马撑不住,而第六胸甲骑兵团又是不甘心,继续追上去后,结果差点中了对面鞑靼人的埋伏。

    第六胸甲骑兵团单独追击了几个小时后,发现前面的鞑靼骑兵不跑了,但是他们还没有来得及高兴了,侧翼就是杀出来一支鞑靼骑兵,足足上千骑,把第六胸甲骑兵团的人吓了个半死!

    好在是第六胸甲骑兵团也是深得骑兵作战的精髓,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这刚接战发现又来了一股鞑靼人骑兵后,立马就是选择了撤退。

    然而即便是如此,第六胸甲骑兵团也是损失了好几十名将士,而且战马都是跑死了很多,原本配属三马的胸甲骑兵团,战前有足足两千五百多匹战马,此战后只剩下三分之二!

    虽然说他们在之前的追击作战里已经累计杀伤了上百名鞑靼骑兵,但是后面他们自己被追击的时候,也是折损了数十人,这一来一回,根本就没讨得什么便宜,相反,损失了这么多战马还影响不小。

    因此第二天,轻敌冒进的第六胸甲骑兵团的团长就是被一纸调令撤职了,调到什么地方不知道,但是毕志安知道,这个轻敌冒进的原第六胸甲骑兵团的团长,仕途肯定是完蛋了。

    骑兵那边的变化,毕志安也只是道听途说,知道的也不太详细,毕竟他是步兵系统的军官,和骑兵不沾边。

    但是他却是依旧告诫自己,要小心再小心。

    如今的西北战役举国关注,哪怕是民众不怎么关心,但是军方内部都是顶着呢。

    每一个领兵的军官,尤其是营长、团长、师长这些人,背后都有无数眼睛顶着!

    国内可是不少军官都是翘首以盼,等着他们犯错,然后好取而代之呢。

    第六胸甲骑兵团的被撤职,也是间接反映了鞑靼人并不是软弱可欺的,尤其是他们的骑兵部队,还是能打的。

    之前第六胸甲骑兵团长期驻防陕西一带,虽然早年也参加过河套战役,但那都是十几年前的事了,最近十年来一直都是安安稳稳的驻防在陕西一带,根本就没有和鞑靼骑兵打过。

    这一来就是信心满满,想要收获一场大胜,结果差点把自己给折了进去。

    据传此事也是让骑兵出身的卢愚之相当震怒,亲自发文给各骑兵团以上的骑兵将领,让他们重视对手,绝对不能有任何的轻敌心态。

    现在的鞑靼骑兵,已经不是十多年前的松散游牧骑兵啊!

    他们也是学习大唐骑兵,进行诸多的改革,当然了,大唐骑兵的很多东西他们还是学不来的,而且也不愿意学。

    鞑靼人的骑兵纵然有了火绳枪、板甲等装备,也有了标准的骑兵编制,但是他们骨子里依旧是古典骑兵。

    但即便是这样,也不是能够小瞧的。

    因为古典骑兵也是能够杀人的!

    尤其是他们的骑兵从小都是生长在马背上的,骑术了得,当他们学习了大唐骑兵大部分战术后,甚至都是能够在战场上作出一些比大唐骑兵更加非常复杂的战术机动来。

    单纯以骑兵来说,其实哪怕是到现在,大唐的骑兵也不敢说胜过鞑靼骑兵!

    对此,卢愚之清楚的很,所以他根本就没有打算单纯依靠骑兵部队就能够干掉鞑靼人,大唐陆军的骑兵只要做好守护铁路就行了。

    等把铁路修到哈密城去后,卢愚之倒是想要看看,那些鞑靼人还能怎么办!

    卢愚之的西征战略,在金陵城的时候就已经是亲自向李轩汇报过的,或者更直接的说,李轩正式因为看好他的这一套战略,这才选择了卢愚之充当西征军总司令,而不是选择其他的陆军大佬。

    当然了,卢愚之骑兵出身,乃是大唐里首屈一指的骑兵将领也是重要的原因,在西域乃至中亚作战,骑兵是不可获取的,也是最为重要的兵种。

    西征军总司令如果不擅长骑兵作战,那根本没法打仗。

    遭到了鞑靼人的第一次袭击后,虽然铁路没有受到实际损失,但还是让卢愚之陆军上将重视无比,他开始抽调更多的部队驻防铁路沿线。

    不多的步炮部队,更多的武装列车以及骑兵部队。

    单纯的步兵部队,驻防沿途火车站,全线站岗,针对的是敌军小规模的袭击。

    但是想要拦住敌人大规模的骑兵部队袭击,那几乎是无能为力的,那得靠武装列车和骑兵。

    尤其是骑兵部队,才是对抗敌人大规模骑兵袭击的唯一办法!

    果然,后续几天鞑靼骑兵卷土重来,又有一个鞑靼骑兵团偷袭铁路线,这一次他们的运气好一些,破坏了上百米的铁路,不过也正是因为破坏铁路浪费了时间,被后续的大唐骑兵跟追上了,这一次鞑靼骑兵就没有这么好运气了。

    双方骑兵一场大混战后,大唐骑兵依托兵力优势,把来袭的鞑靼骑兵干掉了三百多,足足一小半,而自身损失不过数十。

    至于被破坏的那一百多米的铁路,大唐方面当场就从附近的火车站派出了工程保障车,再加上附近的驻军帮忙,只用了一个多小时就是成功修复。

    他们甚至都没有专门抽调更多的工人或者驻军。

    远处躲起来监控的鞑靼探子,看到被破坏的铁路被大唐人只用了一个多小时就完全修复的时候,整个人都是绝望的!

    他可是亲眼看着一整个骑兵团冲上去,冒着危险埋设炸药,然后引爆撤离,因为埋设引爆都需要时间,所以导致撤离不太及时,最后被大唐骑兵追上导致损失了三百多人。

    然而付出了三百多人的牺牲所炸毁的一百多米的铁路,他们只用了一个多小时就修复了。

    那么他们这样做还有什么意义?

    这些鞑靼人还不知道,后世人的军队如果要破坏铁路线,那都是几公里甚至几十公里的破坏的。

    不过就算是知道了他们也没有办法,铁路沿线的大唐军队又不是吃素的,外围时刻都有侦骑活动,武装列车也会不时进行武装巡逻。

    每隔大约十公里就会有一个大型的站点,驻扎有兵力以及工程保障车、大量备用的枕木、铁轨甚至碎石。

    但是这一次吃亏了,不代表鞑靼人放弃了,他们还是会继续袭击铁路呢,总不能眼睁睁的看着大唐人把铁路一直修到哈密城下不是。

    那样还打个屁啊,直接跑路算了!

    于是乎,双方在六月份下旬开始以及七月份,乃至八月份围绕着铁路,进行了频繁而密集的战斗。

    鞑靼人手段频出,有时候会调集一整个骑兵团进行大规模袭击,不过更多时候还是分散偷偷潜入,尤其是利用夜色潜入,埋设炸药后,就等着有火车经过,然后点燃火绳,砰地一声,就能把铁轨连带火车直接炸上天!

    然后大唐也是针锋相对,直接在铁路两旁修筑铁丝网,然后间隔几百米就修筑单兵碉堡,直接安排士兵站岗。

    反正几百米才一个,哪怕是全线都安排士兵站岗也用不了多少兵力。

    如此一有鞑靼人暗探想要偷偷靠近搞破坏,就会被发现,然后召集部队赶到围剿。

    这么打下来,鞑靼人偶尔会被逮住,偶尔也会成功炸断铁路,但是折腾来折腾去,那些鞑靼骑兵发现,大唐人的火车依旧每天通过铁路,然后运载着无数的物资抵达前线!

    他们的所有努力,在源源不断驶向前线的大唐火车面前,成为了无用之功!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15188/ 第一时间欣赏山沟皇帝最新章节! 作者:雨天下雨所写的《山沟皇帝》为转载作品,山沟皇帝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山沟皇帝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山沟皇帝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山沟皇帝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山沟皇帝介绍:
主角他爹做了一个梦,以为自己是真命天子,然后一个破道观的道士也是掐指一算,说他是九五之尊,于是乎这个连府城都没去过的小地主就在小山沟里称帝建国了。山沟皇帝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山沟皇帝,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山沟皇帝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