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山沟皇帝TXT下载山沟皇帝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山沟皇帝全文阅读

作者:雨天下雨     山沟皇帝txt下载     山沟皇帝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一千七百三十九章 煤油暴利

    之前这些地方的煤炭,虽然也有开采,但其实发展的速度并不算太快,因为他们的煤炭质量不咋地,很难竞争过价廉质美的广宁无烟煤。

    煤炭也是分等级的,最优质的动力煤,自然是无烟煤,比如说广东廉州府所产出的广宁无烟煤。

    这种无烟煤质量非常高,乃是帝国海军御用煤炭,但凡有可能,大唐海军都会优先使用这种优质无烟煤。

    同时大量的船只,一般情况下,也会优先使用这些高质量的无烟煤,至于其他煤炭的话,航运业其实是比较排斥的,但是没有无烟煤可用的情况下,他们也会使用。

    但是现在,广宁无烟煤虽然产量越来越高,但是也不可能满足日益庞大的煤炭需求啊,这也就意味着,其他地方的质量差一些的煤炭也能够得到充足的市场。

    一时间,各地的煤矿都是在大规模扩产,尤其是山西和东北地区的煤炭,更是迎来大规模的开采期。

    同时在海外地区的煤炭开采也是进入了高速发展期,毕竟大唐的船只满世界跑,在世界各地都需要煤炭的补给。

    如此也是不可能说把本土的煤炭运到世界各地去的,这样成本太高,如果有可能的话,还是需要在海外领地就地开采煤炭,或者是在土著控制去里开采煤炭。

    目前大唐帝国已经是在南洋各地、印度、西亚、南非、美洲、欧洲都是开辟有煤矿,有些是在大唐的实际控制区里,有些则是在土著控制区里。

    不管是在大唐的海外领地还是说在土著控制区里,这些煤矿的主要投资开采者都是大唐人,同时这些出产的煤炭大多也都是供应大唐的船只使用。

    只不过在海外地区的煤炭开采,受限于进出口委员会的限制,不能从本土进口并使用设备,因此产能都不怎么高。

    后续数大劳务公司成立,并承接了大量的劳务派遣后,才让海外地区的煤炭产能逐步上来,用以供应大唐船队在海外地区的需求。

    不过即便是这样,也是无法全部满足如此众多的大唐海外船只的需求,因此还是需要从本土运输不少的煤炭出去。

    煤炭、钢铁这两大行业,可以说就是当代发展工业的一个缩影了。

    这两个行业的爆发式增长,也可以认为是大唐帝国的工业化进程,在经过了前面数十年的铺垫之后,进入了一个新高度。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宣平三十六年的大唐帝国,战争什么的基本已经上不了各地报纸的头条了。

    哪怕是帝国还在乌拉尔河、山脉以及伏尔加河等流域,和鞑靼人进行着战争,彼此间三天两头打一场小战。

    哪怕是帝国陆军在印度地区的第二次印度战役也还在继续,都已经是灭掉了好几个当地的土著国家,把在印度的实际控制区扩大了三倍有余。

    哪怕是帝国在各个海外领地都是进行着各种移民和建设。

    但是这些,和帝国内部的高速发展比起来,却都是不算什么了。

    如今帝国内,最为关注的还是本土工商业的发展。

    毕竟人们最为关注的还是发生在身边的事,和自己的利益息息相关的事,至于太过遥远的海外事务,其实绝大部分民众都是不怎么关心的。

    在这种大背`景下,在巴库的左成生也是迎来了他人生中的一个新转折点。

    之前他代理了皇家石油公司在奥斯曼地区的煤油销售后,又是代理了帝国石油公司的销售。

    在出口方面,这两家官方控股的公司显得特别一致,出口价格一致,甚至连代理公司都用的同一家,至于他们两家石油公司之间的内部利益分配,自然是有上层的大佬们进行谈判,并且已经是敲定了份额以及利益分配。

    这对于左成生来说也是好事,这意味着他在奥斯曼市场上,是没有第二个竞争对手的!

    哪怕是这两家石油公司为了避免意外,已经是出资入股了他的西海贸易公司,让西海贸易公司重新成为了一家合股企业,不过左成生依旧占据了百分之六十的股份。

    在宣平三十六年的第一个季度里,他麾下的西海贸易公司,成功的通过旗下的诸多渠道,出口了大约价值六十万唐元的煤油。

    这还是不是他最重要的工作成果,最重要的是,通过长时间的市场培育,他已经是把销售渠道建立了起来,从巴尔干半岛再到两河流域,都已经有了该公司的煤油销售渠道。

    甚至通过奥斯曼,煤油已经是进入了北非、中欧地区,其中包括了鞑靼人的金国。

    虽然说鞑靼人还在和大唐人以及奥斯曼人都打着仗呢,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双方的贸易已经断绝了,毕竟仗要打,钱还是要赚的。

    有些不怕死的军火商们,甚至都敢直接卖给鞑靼人武器……

    按照现在的情况进行预估,未来的一年内,西海贸易公司能够向奥斯曼地区出口总数至少两百万以上,甚至三百万唐元的煤油。

    而这个数据已经是相当庞大了!

    并都已经是取代了诸多大唐向奥斯曼出口的其他产品,成为了大唐对奥斯曼贸易的第一大宗货物。

    煤油,这种看似不起眼的东西,自从出现后,就是爆发出来了巨大的能量,不仅仅内部需求庞大,而且出口也是相当的好使。

    一年三百万元的出口额,归属西海贸易公司的利润至少也有五十万以上。

    一年赚五十万,这简直就是暴利!

    而当左成生因为自己的西海贸易公司赚钱暴利的时候,他并不知道,皇家石油公司才是真正的暴利。

    随着南洋油田开始出油,今年大唐的原油价格开始下降,但是依旧维持在了五唐元一桶,宣平三十六年第一季度的原油产量为三百万桶,如果只是买原油的话,仅此一项就是能够得到一千五百万唐元营收!

    更不要说,他们不仅仅开采石油,还提炼石油,他们除了少量对帝国石油公司供应原油外,其他的都是自行提炼然后销售。

    因此他们的实际营收和利润都更高,而且高到一个让所有人都惊叹的地步!

第一千七百四十章 企业需要社会责任感

    根据皇家石油公司上报给皇室资产科的宣平三十六年第一季度财务报表。

    该公司在本年的第一季度营收达到了两千万之巨。

    营收这么恐怖了,但是他们的利润更恐怖!

    他们利润预计将会达到一千万!

    垄断了石油开采,提炼和销售的他们,获得的利润之多,超过了人们的想象!

    哪怕是皇室资产科的大佬们在得到了皇家石油公司第一季度的财务报告时,都是被吓住了。

    一度怀疑他们的财物报告数据出错了!

    就算是李轩看到皇家石油公司的财物报告时,都是有些难以置信。

    就卖个煤油而已,一个季度就能赚一千万?

    一年下来岂不是要赚四千万?

    这钱赚的,有点多啊,多到让李轩都是觉得不太适合了。

    但是一想到近代的标准石油公司,他也就释然了,标准石油公司当年不过是垄断了百分之九十的提炼能力,以及部分的原油产能而已,都已经造就了标准石油公司这么一个恐怖的怪物了,逼得美利坚人专门搞了个反垄断法,把它拆分为七家石油公司。

    哪怕是拆分之后的七家公司之一的美孚石油公司,它们在二十一世纪里的某个年份,也是达到了两千多亿美元的营收,最重要都是他们的利润达到了四百多亿美元。

    简直暴利!

    大唐皇家石油公司,就是属于这种暴利的石油公司,不仅仅是皇家石油公司,哪怕是刚成立的帝国石油公司也都是属于暴利企业,这才成立多久啊,就已经是开始盈利,而且盈利都已经超过了一开始的总投资额了。

    石油行业如此暴利,这两家公司想要亏损都难。

    毕竟一年几千万的利润,想要弄到亏损,还真是不容易,哪怕他们在其他方面的支出已经非常庞大,比如说闲着没事就在上海投资建立了一栋大厦,准备作为公司总部。

    这大厦预计将会达到十二层,同时顶楼还会有一个没啥实际用处,纯粹就是为了攀登高度的塔尖!

    这建成后,预计总高度将会达到八十米!

    这个高度可是相当惊人的,在这之前,同样大楼林立的上海等大城市,普遍来说建筑能够达到四五层,极少数能够达到七八层。

    除了砖石的承重能力有限外,其实更重要的还是人们一般不太愿意爬楼梯,所以大楼一般修筑的都不算太高。

    但是这一次,皇家石油公司建造的大厦,却是达到了十二层高。

    据传为了建造这一栋‘皇家石油大厦’,他们准备采用钢铁框架来建造,并且配属专门研发的新型电梯。

    更重要的是,这皇家石油大厦的成本将会非常的高昂,首先因为位于上海沿江路市中心,仅仅是地皮的价格就不便宜,嗯,其实如果不是因为在市中心里地皮价格昂贵,他们也用不着建造这种高层建筑了。

    而施工因为将会采用以往没有用过的诸多新技术,因为施工成本也会非常高。

    而且预计也将会装饰的非常的豪华!

    最后,他们的这栋大厦,预计总造价将会达到惊人的一百万唐元!

    住的注意的是,这个惊人两个字,乃是外界的评价。

    因为一百万唐元,在普通人眼里,甚至在其他公司眼里都已经是一笔巨款了,拿这么一笔巨款就为了造一个公司办公用的总部,纯粹有病!

    但是在皇家是有公司眼里,这点钱却是不算什么,只是他们每年几千万利润里的零头而已。

    由此可见,皇家石油公司的赚钱能力有多恐怖!

    在看了皇家石油公司的财务报表后,李轩又是特地找到了帝国石油公司的财务报表。

    这帝国石油公司倒是没赚这么多,他们的第一季度只有‘区区’一百多万利润!

    不过随着今年南洋油田的产量逐渐攀升,同时在国内的几家大型炼油厂也会相继完工并出产煤油后,那么下半年的利润将会上涨。

    预计全年的利润能够达到五百万左右!

    但是!

    这个帝国石油公司去年才成立啊!

    他们控制的油田都没几个,大量出产石油的南洋油田,这都还没有大量出油呢。

    然而现在,他们说在今年年底,距离他们成立时间一年多后,年利润能够达到五百万?

    说出去都没人信!

    这石油,太暴利了。

    李轩觉得这样不太好了,很不好!

    尤其是当知道这两家石油公司还私底下达成了价格同盟的时候,就更是无语了。

    国内一共就两家石油公司,你们还玩价格联盟搞彻底的垄断,这样有意思吗?

    再说了,你们都是官方资本,一个是皇室资产企业,一个是国企部所属企业,赚这么多利润干啥啊!

    最重要的是,如今市场上的煤油价格依旧比较高昂,依旧有很多人用不起煤油!

    对此,李轩随口吩咐了下去。

    这做企业,还是需要有社会责任心。

    一句企业的社会责任心,顿时就是让这两家石油公司反应了过来,准备搞降价了,少赚一点。

    不用多久,这两家公司就是相继宣布,因为新油田的发现以及技术的提升还有提炼技术的进步,导致成本进一步降低,为了让利于民,对煤油等石油制品将会进行降价,而且降价幅度一次性就是达到了百分之十以上!

    但是比他们反应更快的是国企部和皇室资产科,人家这两个机构的可都是正儿八经的官员呢,政治觉悟高多了。

    一看事情不妙,立即就是大手一挥!

    顿时又有了六家石油相关的企业成立了,都是直接从这两家石油公司直接拆分出来的。

    都是拥有勘测、开采、提炼、销售等一系列石油行业相关牌照的企业!

    此外,他们还额外批准了二十多家企业提炼原油并销售相关石油产品的牌照。

    这也意味着,后续将会有八家具备完整资质的石油企业以及二十多家企业具备提炼、销售石油的资质的炼油企业。

    用以促进石油行业里的良性竞争。

第一千七百四十一章 左成生的大生意

    石油这玩意,本来就是暴利行业,如果还形成了垄断的话,其利润更加恐怖,让李轩都是觉得有些于心不忍,所以这才主动砍了一刀,进行了拆分。

    不过因为石油行业属于重大民生行业,所以不管是拆分出来的石油公司也好,还是后面获得炼油石油产品牌照的企业也好,都是一律的皇室资产科或者国企部全资控股企业。

    后续如果局面可以的话,李轩还会继续放开限制,让更过的国企部所属企业以及皇室资产科的企业参与进来。

    至于民营企业嘛,说实话,李轩对他们不太放心。

    石油行业过于暴利了,而钱财动人心,一旦让民营资本参与进去,很容易搞出麻烦来。

    反正大唐帝国的皇资企业以及国资企业,也都是需要遵照普通商业公司的运营方式,该收的税不会少,该遵守的法律也不会少,只是股东是皇室资产科或者是国企部而已。

    这些上层的变动,自然是和左成生他没有关系的,他的西海贸易公司,根本就不参与石油开采和提炼,他只是一个二道贩子而已。

    他一直认为,这做生意,就要做自己最擅长的,最熟悉的行业。

    他在贸易这个行业里也算是折腾出来了不小的名堂,一家西海贸易公司,其第一季度的营收已经是达到了上百万唐元。

    尽管他们这个贸易公司,做的是二道贩子的生意,加上如今西海贸易的利润趋向于正常化,普通货物的利润比较低了。

    但是煤油这玩意的利润却是高的很。

    在奥斯曼地区的煤油生意做的不错后,他又是准备着搞萨菲王朝那边的市场了。

    作为目前皇家石油公司以及帝国石油公司,在海外销售的第一大,嗯,或者说仅有的那么一家海外代理商,西海贸易公司还是很受到这两家石油公司的重视。

    尤其是帝国上层看到这两家石油公司的利润这么高,已经是对他们进行了拆分,其中的皇家石油公司更是以油田为主题,直接拆分为六家公司,就连肃州油田都是被拆分了出去成立了新的西北石油公司。

    就连这巴库地区的油田,也是被一分为八,几乎八家石油公司都拥有了巴库油田的部分油井。

    当然了,作为主体的皇家石油公司依旧还是最大的一家,他们依旧掌控着巴库油田大概百分之六十左右的产能。

    同时整个巴库炼油厂也是被他们给继承了下来。

    虽然他们已经是重新投资建设更多的炼油厂,但是一时半会的其实他们有不少的原油都需要转卖给其他几家新成立的石油公司了,尤其是分到了库里炼油厂的大唐标准石油公司,更是成为了他们的大客户。

    目前来说,巴库油田里的部分油井以及巴库炼油厂,已经成为了皇家石油公司最重要的资产。

    他们正在准备扩大产能。

    其中的大部分产能虽然还是会运会本土销售,但是也能够腾出来一部分产能用以满足西亚市场。

    其中的奥斯曼地区乃至更远一些的中欧地区,其实都已经被他们开拓了出来,而接下来嘛,他们准备进军萨菲市场了。

    本来之前,也有零碎的贸易公司往萨菲王朝倒腾煤油赚钱。

    但是他们没有代理权,也没有太多的进货源,所以规模没上来,去年一年也不过销售了十多万而已。

    现在嘛,皇家石油公司准备趁着其他几家石油公司在西亚地区的供货能力不足之前,巩固奥斯曼地区的煤油市场的同时,也是积极开阔萨菲地区的煤油市场。

    作为老合作伙伴,西海贸易公司自然也就成为了他们的首选。

    同样有这个想法的还有帝国石油公司,他们也是在巴库投资建设了一座炼油厂,虽然规模小了点,但是也算是如今巴库地区仅有的两家炼油厂了。

    他们也是受到了国内拆分石油行业的冲击,试图提前抢占西亚市场。

    当然更重要的是,过去一段时间里,皇家石油公司和帝国石油公司,通过投资等方式,对西海贸易公司持续增持股份。

    而在萨菲地区的代理权签订之前,左成生已经是把股份又让出去了十几个百分点,到如今,其实左成生手里头剩下的股份已经只有百分之四十八了。

    但是左成生对此依旧却是兴奋的很!

    这两家石油公司虽然拿出了公司的股权,但那也是给了钱的,帮助公司发展壮大了的,可不是白拿走。

    并且他依旧是第一大股东,该他的钱一分不少,反而还更多了。

    因为股权发生变化后的西海贸易公司,就是获得这两家石油公司在萨菲地区的煤油代理权。

    还有更重要的是,还获得了至关重要的煤油进货渠道。

    如今的煤油可是供不应求呢,库里炼油厂的产能,几乎都是需要供应本土市场的,哪怕是巴库炼油厂的产能,大部分也是需要供应国内市场的。

    为了保障国内市场上的煤油供应,进一步扼制煤油价格,让更多人能够用得起煤油,帝国的多位大佬已经是对石油行业的企业发出了善意的警告,并引用了圣天子的话,说企业要有社会责任感!

    什么是责任感?

    优先供应国内市场就是社会责任感啊!

    要不然的话,你把大量的廉价煤油运往国外销售,你石油公司是赚钱了,但是你让国内民众怎么办?继续用昂贵的鲸鱼油或者其他高价油?

    还是说抹黑不点灯?

    因此,新成立的北方石油公司、大唐新标准石油公司、西北石油公司、南洋石油公司、大洋石油公司、东方石油公司这六家新石油公司,还有皇家石油公司以及帝国石油公司这两家被拆分后的老公司,其实都是受到了极大的政治压力。

    其绝大部分的煤油产量都得优先满足国内市场,这也就意味着能够用于出口的煤油份额是非常少的。

    算下来的话,本年度巴库这边几个炼油厂能够分出来大约每年一万五千吨的煤油产量用于出口,此外西丹炼油厂也有大约五千吨的配额。

    换句话说,这加起来一共才两万吨的煤油出口配额呢!

    而他们西海贸易公司就是独占了其中一万两千吨!

第一千七百四十二章 平息众怒

    对于目前的大唐王朝的煤油生意来说,因为是处于供不应求的局面,因此供货的配额要比其他方面更加重要,尤其是和西海贸易公司等销售渠道商而言,能够拿到多少的货源就意味着能够赚多少钱。

    不管是国内市场还是最近一两年开始的海外市场,都是如此。

    只是最近一段时间,帝国高层为了改善民生,平息众怒,不惜用行政手段逼迫炼油企业把煤油优先供应国内市场,这就使得了可以用于出口的煤油就更少了。

    早几年的时候国内的鲸鱼油价格非常的昂贵,煤油刚出来的时候因为产量少,同样是保持了昂贵的价格,那个时候民众也没有什么好说的,毕竟鲸鱼油以及煤油两者相加,他们的产量总体少嘛。

    但是随着各大报纸不断的报道石油以及煤油相关,很多人都是知道了石油产量大幅度攀升,练出来的煤油是一天比一天多,从一开始得到十万吨再到五十万吨,然后到百万吨。

    按照众多人的看法,这么庞大的产量实际上已经是足够供应国内市场了。

    但是,人们却是发现自己依旧很难买到煤油,于此同时原来的皇家石油公司以及帝国石油公司却是把相当多的一部分煤油用于出口。

    哪怕是出口赚的钱更多,但是人们还是不爽。

    凭什么我们都不够煤油用,你还要拿去出口啊?

    这搞的国内的煤油供应依旧紧缺,从而导致价格昂贵。

    如此人们就怒了!

    这一层一层反应上来,最后就是迫使帝国高层开始了对石油工业放开了牌照限制,让石油企业从两家一口气变成了八家,刺激石油行业的内部竞争,迫使石油企业开发更多的油田,提炼更多的煤油,进而拉低国内的煤油价格。

    同时以社会责任感的名义,直接通过间接干预的方式,让石油公司优先满足国内市场的供应。

    从帝国高层的做法来看,自然是正确的,毕竟出口赚钱虽然也算重要,但是满足国内市场的供应更加重要。

    而对于石油公司来说,其实问题也不大,因为他们都是国企部直属企业或者皇室资产科直属企业,赚不赚钱什么的其实不重要,重要的还是要相应上头的号召,完成各种生产任务。

    反正他们的煤油目前是供不应求,在国内市场贩卖还是用于出口都一样赚钱。

    只是,这对于西海贸易公司这家搞煤油出口贸易的公司而言,伤害就比较大了。

    如果连煤油配额都拿不到,那么又谈何出口赚钱呢。

    不过为了先行培育国外市场,皇家石油公司以及帝国石油公司还是决定拿出一定的货源用于培育萨菲地区的市场。

    当三方坐下来签订了相关合同后,左成生立即就是组织了大约一百吨的煤油运往萨菲地区,以打开当地市场了!

    而结果也是和他预料的一样良好。

    一百吨的煤油不算多,为了安全和规避风险,左成生还特地雇佣了两艘船分别进行运输呢,而等这一百吨的通过西海抵达了萨菲人控制的港口后,很快就是被当地的商人哄抢一空。

    煤油非常适合作为照明用油,而且价格又不贵,别说在萨菲王朝这些地方了,就算是在大唐帝国这个捕鲸业非常发达的地方里,都是把鲸鱼油杀的七零八落。

    而且之前也有小商人往萨菲地区贩卖煤油了,虽然量不大,但也已经是让萨菲的商人们知道了煤油这东西,如今一听到有大批煤油抵达,很多商人就是跑上来直接求购,然后运往萨菲各地贩卖。

    萨菲地区的市场开阔,比左成生预料的更容易,也更快速。

    第一批的百吨煤油不用多久就是被收购一空,紧接着左成生是趁热打铁,建立了一整条从巴库抵达萨菲煤油运输渠道,然后招募更多的零售经销商。

    但是这一次和在奥斯曼地区直接把煤油大批量的批发给大型渠道商不同,这一次左成生打算把市场做的更细,除了大型渠道商外,他也是找了众多小型渠道商,尤其是靠近西海几个港口的附近地区,他都是采取了直接面对当地零售商的方式进行销售。

    这样虽然更麻烦一些,但是却是可以获得更多的利润。

    不过这也只局限于在港口附近地区,至于萨菲地区的内陆地区,左成生就懒得这么搞了。

    因为这意味着要在土著控制区里建立完善而密集的运输渠道、零售渠道,这意味着风险以及巨大的成本。

    这年头的大唐商人们,跑到各个土著控制区做生意,其实是并不怎么深入到当地,并不会把触角直接接触当地的土著。

    而是倾向于走上游渠道,并不接触到零售环节。

    其大体上都是差不多的模式,都是从国内采购各类货物,然后运输到距离土著控制区比较近的大唐的海外领地或者海外本土地区,比如说临近奥斯曼、萨菲王朝的巴库、又或者是印度半岛上的戈河州、又或者是覆盖北非、欧洲一带的休达。

    大批货物经过数千吨的轮船船只运输到这些海外领地、海外局部本土后,然后大唐人的贸易公司就会把这些货物分散运输到他们在土著控制区的商站、分行。

    比如说伦敦、马德里、君士但丁堡等地区,然后在这些土著城市里,把货物批发出售给当地的商人,也就是下一级的渠道商,再有土著商人把货物完整零售终端的铺设。

    简单来说,大唐的商人们,一般不直接面对当地土著消费者,只和当地的下级渠道商进行接触。

    有些实力差一些的贸易商,一般会和当地的大型渠道商合作,让利比较大,而实力强悍一些的贸易公司,往往会把分行开设到更多的土著城市,直接面向当地的零售商。

    虽然有强有弱,但是整体模式上都差不多。

    西海贸易公司也是同样如此,以前他们都是直接面向那些大型的渠道商,但是现在,左成生却是想着把渠道建设的更加完善一些,从而获得更多的利润。

第一千七百四十三章 流口水的左成生

    萨菲地区的煤油市场被打开后,让西海贸易公司的营业额节节攀升,而不出意外的话,宣平三十六年,西海贸易公司的煤油销售额能够达到四百万唐元,再加上其他货物的进出口贸易,预计宣平三十六年度的营业能够达到五百万以上。

    而利润,至少是百万以上!

    这看起来利润率不过百分之二十而已,算不上多高,很多贸易公司的利润率能够达到惊人的百分之五十甚至更高,动不动百分之几百的利润也是很常见的。

    比如说早些年就很经常有商人拿着玻璃珠等各种小玩意去和土著交易,那个时候一袋子玻璃珠能够换回来同等重量的各种宝石,再不济也能换回来一大袋子的黄金白银。

    前些年就有个运气爆棚的冒险队,在美洲进行探索之后,带回来了一枚巨大的红宝石,这枚红宝石足足有四厘米长,三厘米宽,五厘米高,而且质地非常好,由此卖出来一个天价,据传这枚红宝石最后被皇室资产科所购入,已经是流入了深宫之中。

    最后,传闻这个冒险队只用了微不足道的些许铅弹,就是从土著手中公平公正的交易回来了这枚价值连城的红宝石。

    这简直就是一本万利!

    这种暴富的传奇故事,也是刺激着众多具有冒险精神的大唐人往海外跑,组织或者参加各种探险队、冒险队,出没于各地的土著控制区,寻找着发财的机会。

    而有些规模大的探险队、冒险队,为了发财甚至敢直接攻打土著的城市,甚至灭掉一个土著部落或者国家。

    无独有偶,其实欧洲人在非洲美洲也是这么干的。

    要不然你以为中世纪的大航海时代是怎么来的,可不就是这么来的嘛,一群要钱不要命的家伙满世界乱钻,就为了发财而已。

    至于殖民以及后续的扩张,那都是未来的事了。

    大体上,以金钱为先导。

    而在大唐这边呢,倒是和原时空的欧洲那边不太一样。

    大唐的海外扩张,乃是帝国为了实现全球战略而采取的官府主导的官方行为,为的是解决华夏人的生存空间问题。

    相对而言,和土著之间的海外贸易那都只是附带的。

    至于说冒险去搞点黄金宝石之类的,就更不值一提了。

    这种大环境之下,其实目前大唐帝国的海外贸易规模其实很小,其出口额满打满算也就一亿唐元左右,这还是包括了本土、海外本土、海外领地等所有大唐控制区和土著控制区之间的出口总额。

    由此可见其实大唐和土著之间的贸易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

    这么一点的出口市场份额,连一个石油行业都养不起。

    大唐帝国的企业们,其生存的根基还是包含了大陆本土、海外本土以及海外领地的国内市场。

    但是,这些是对于其他企业而言,而对于西海贸易公司这种专门做奥斯曼以及萨菲地区进出口贸易的企业而已,这两个地方的海外市场就是他们生存的根基了。

    随着生意越做越大,西海贸易公司也是越来越正规,左成生也是考虑着未来。

    眼下煤油出口贸易,毫无疑问是西海贸易公司的核心业务,但是左成生却是很清楚的知道,现在西海贸易公司的煤油出口生意的高度,也就是未来三年内的高度了。

    未来三年内,西海贸易公司的煤油市场是不可能得到扩大的了。

    不是市场不够大卖不出去,也不是竞争对手太厉害,而是煤油产能有限,出口配额被几乎限死了。

    西海贸易公司的两个主要股东,也是西海贸易公司煤油出口贸易的最大合作伙伴,皇家石油公司以及帝国石油公司那边已经是非常明确的表示,他们的压力非常大,未来三年内,不管是现有的还是新增的煤油产能都将会优先供应国内市场。

    要不然的话,这两家公司的几个核心高层管理怕是都得完蛋……

    因为对于这几家石油企业,赚不赚钱其实国企部和皇室资产科是不管你的,但是你要是为了赚钱而不顾大局,那么基本上就可以宣告仕途的完结了!

    没看见人家西北石油公司已经是在报纸上公然喊出来了五年增产五倍以上,并且会全部投入国内市场,在满足国内市场一滴煤油都不会出口吗。

    没看见南洋石油公司已经是宣布将会在婆罗洲等地区进行大规模的石油勘测,还说一旦找到石油,其产能也会优先供应国内市场吗。

    大家一个个都是在做秀呢,你皇家石油公司和帝国石油公司竟然还挪移煤油产能用于出口,这本来就已经让很多人不爽了,如果还加大出口份额,那么就更完蛋了。

    所以,这两家石油公司已经非常明确的表示,未来三年内甚至五年内,新增的产能都将会供应国内市场,出口配额的话顶多就维持在总额两万吨以内。

    这货源的份额被限死了,这还能有啥办法,左成生就只能是想着把价格拉上去,把销售渠道的层次减下来,然后赚取更多的利润了。

    于此同时,作为一个有野心的人,他并不甘心于当一个煤油出口贸易商,他还想要往上游发展。

    这煤油生意做多了,也就更让他明白石油工业的暴利,自己只是一个贩卖成品煤油的二道贩子而已,利润就这么搞了,而那些石油公司的利润,更是赚翻了。

    他可是打听过的,其实巴库那边的石油开采,成本低的本,每桶石油的开采成本顶多也就几毛钱而已,而一桶原油卖多少钱?

    几家石油公司之间的石油供货价格,大概是每桶八唐元左右。

    几毛钱的东西卖出来八唐元,这利润足足有十几倍呢!

    然后在提炼环节以及销售环节又是大把赚钱,最后到了零售终端的时候,煤油哪怕是比鲸鱼油便宜,但是现在也要大概两毛一升,这还是给零售商的批发价……。

    这中间算下来,从开采再到零售,那些石油公司的利润率可以达到惊人的数十倍!

    几十倍的利润啊,任何人看着都得流口水!

第一千七百四十四章 西海石油公司

    皇家石油公司和帝国石油公司在宣平三十五年度以及三十六年上半年第一季度的恐怖暴利,以至于他们都不敢对外公布财务状况,只敢偷偷把报务报告上交,最后送到圣天子面前。

    这要是真透露出去,让公众知道他们几十倍的暴利,绝对会引起轰动的。

    投入不过几十百万来,就能获得几千万的营业额,然后获得上千万的利润,这要是说出去,,那些用着高价煤油的民众,尤其是那些学子们,敢直接提着煤油上这两家石油公司总部,然后一把火把他们烧了。

    如果不是因为实在太恐怖,李轩也不会选择喊出了社会责任感这个词汇了。

    就是让那些国企部直属企业以及皇室资产科的直属企业都悠着点,赚钱可以,但是被太过分啊,惹出民怨来,可别怪朕把你丢出去平息民怒。

    这才有了两家石油公司拆分为八家石油公司,甚至为了避免这新拆分出来的八家石油公司搞什么价格联盟之类的,国企部也是做了诸多措施,比如说新拆分出来的八家石油公司,每一家都有自己的油田和炼油厂,让他们进行相互的竞争。

    但是即便是这样,几个月过去后,国企部那边发现煤油的价格竟然还是没有降低!

    这里头固然是有着石油产能不足,炼油能力更低的因素在,但是不可避免的,八家石油公司因为之前都是一体的,拆分的时候往往都是直接以某个地方的分公司为主体进行拆分。

    如此也是导致了就算是拆分后,其实这八家石油公司的高层管理还是原来的那一批人,并且是相互联系的非常密切。

    虽然没有搞什么价格同盟之类犯忌讳的东西,但是也主动避免了各种竞争,搞默契。

    然而这事,国企部无法忍。

    圣天子都喊出来了企业需要社会责任感了,国企部和皇室资产科的大佬们都开始行动了,你们下头的管理层竟然还是当没听见,你真当帝国的大佬高官都是饭桶啊。

    就算是饭桶,人家也是吃过的饭比你吃的饭更多的饭桶。

    于是乎,国企部那边又是在酝酿着,既然拆分还是无法解决这个问题,国企部已经是准备放开部分牌照限制了,煤油价格过高已经是导致民间的怨气极大了,为了帝国内部的稳定,国企部开始尝试着采用更多的办法。

    圣天子李轩虽然知道这些民生行业要进行掌控,倒是这种掌控也是需要一个限度,占据一个主导权就可以了,但是也没有必要彻底杜绝民间资本的进入。

    在部分非关键环节里,适当的引入民间资本,也有益于刺激良性竞争。

    同时,某种程度上国企部以及圣天子李轩,已经是把石油行业当成了一个试点,用以寻找国资皇资和民间资本的平衡问题。

    以平衡物价稳定民生,同时保持市场的良性竞争,但是同时也要避免恶性竞争,最后演变为供大于求,最后导致行业的崩溃。

    如今帝国内部的很多行业都是出现了这个苗头,钢铁行业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目前帝国内部的钢铁市场虽然庞大,但是产能更庞大,要不然过去这么多年里钢铁的价格也不会一降再降了。

    如今很多规模小的钢铁厂商已经是利润非常低,甚至是出现亏损的情况,这种情况在工业革命爆发时期非常的不正常。

    要知道随着铁路建设以及造船等大量需求钢铁的行业不断发展,实际上钢铁产业是非常有前途的,但是奈何市场竞争过于激烈,一些资本雄厚的钢铁厂商,尤其是江南钢铁公司、北方矿务、辽东钢铁等几家钢铁业巨头,为了打压对手,往往是采取了主动让利的方式降低钢铁的价格,以争取把中小的竞争对手扫出场的目的。

    而这种恶性竞争,其实是帝国高层不愿意看见的。

    又不是没有足够的市场容量,市场大着呢,干嘛不好好做生意,老想着把竞争对手先干掉,然后独吞市场啊。

    想要搞垄断,那也得看帝国高层答不答应啊!

    左成生不知道帝国高层对国内经济的整体调控措施,但是做煤油生意做久了多少也知道一些,哪怕无法详细的内幕,但是大体上他也能猜出来石油行业的暴利。

    而猜出来后,他就是想着也进去分一杯羹!

    动不动就是十几倍甚至更高的利润呢,不想是假的。

    但是牌照的问题却是把他路子给彻底堵死了,没有石油牌照就无法从事石油勘测、开采、提炼等业务。

    一开始左成生还想要迂回用挂靠的方式搞一个炼油厂。

    如今两大石油公司被拆分为八家石油公司,这八家石油公司都是有石油牌照的。

    而这些石油公司都是在搞大建设,开发油田、兴建炼油厂,左成生想着,是不是没有利用自己和皇家石油公司和帝国石油的良好关系,然后搞一个挂靠名分,最后搞一个小型的炼油厂

    哪怕是为此分出去一大部分利润他而已是很乐意的。

    但是这个时候关系好也没用,如今的八大石油公司根本就不接受外来投资,也不和其他企业合作开发油田或者炼油,就算是挂靠也不行。

    毕竟那都是钱,人家傻了才会往外送啊。

    但是等到了六月份的时候,一份文件却是让左成生看到了希望。

    为了进一步扩大市场,工商部出台了一份文件,将会单独放开石油加工的牌照,准许有实力的企业自由申请相关牌照。

    当然了,最为重要的石油勘测、开采的牌照还是没有放开,放开的只是石油加工,说白了也就是石油提炼煤油的牌照。

    这让左成生看到了机会!

    几乎是得知这个消息后,他第一时间就是制定了相关的投资计划,然后申请石油加工牌照,为了申请能够顺利通过。

    西海贸易公司准备投入巨资成立西海石油公司,预计前期投资额就达到二十万元,而这只是第一期投资而已,后面还会有两期投资,三期投资加起来超过五十万巨资。

第一千七百四十五章 牢底坐穿

    西海贸易公司有钱得很,虽然成立时间短暂,但是公司账户上躺着上百万的现金呢!

    除了投资额度大外,西海贸易公司还打算把炼油厂设立在东部沿海地区,之所以没有放在西海贸易公司起家的西海一带,而是选择了东部沿海,那是处于诸多考虑。

    第一就是考虑到帝国高层放开这石油加工牌照,其直接目的就是为了扩大炼油能力,然后供应国内市场,所以炼油厂如果还是放在巴库或者西丹岛上,人家商部能够批准才怪了,但是放在东部沿海的话,那么就主要供应本土市场为主,这自然是能够加分的。

    第二,则是原油供应的问题,左成生和皇家石油公司以及帝国石油公司商讨过后,这两家西海贸易公司的重要股东,都是希望把新炼油厂设立在东部沿海地区。

    因为巴库油田是目前帝国最重要的油田,帝国相当重视,八大石油公司都在巴库或者库里设立了大型的炼油厂,等到八大石油公司在这一片地区的炼油厂布局完成后,该地区的炼油能力将会达到恐怖的一千五百万桶。

    而巴库油田的产能就算是再大,也不可能无休止的增长啊。

    反倒是南洋那边的潜力非常大,西丹岛上的油田处于刚开发,而且新油田不断传来好消息,产能预计会非常大,同时婆罗洲那边也是发现了油田。

    综合考虑之后,西海贸易公司下属的西海炼油公司将会把第一座炼油厂设立在宁波,这也是为了避开松江府那边的好几个炼油厂的竞争。

    当西海炼油公司的申请递交上去后,不用多久就是得到了商部的批准,正式获得了石油加工牌照。

    当然了,获得牌照的不仅仅是西海炼油公司,实际上还有另外二十多家企业,这一次帝国高层基本上没有设立太多的限制,只要是把炼油厂设立在本土,总投资额大于二十万元的一律批准。

    获得了牌照后,左成生也是乘坐火车前往上海,因为西海炼油公司的总部将会设立在上海,以就近发展。

    坐上火车前往上海的时候,左成生有些忐忑,也有些不安,但但多的还是一种期待。

    他们左家虽然当年搞纺织生意失败了,把家族搞个差点破产,但是做实业,尤其是搞大工业依旧是这个时代里一个成功商人的最大梦想。

    至于搞贸易,这玩意虽然来钱快,但说实话上不了台面,而且抗风险能力太差。

    这说的抗风险并不是指市场风险,而是官面上的风险。

    华夏自古以来商人的地位都不怎么高,到了大唐其实也是差不多,别看很多大商人有钱的很,但如果他只是一个纯粹的商人,那么社会地位并不会很高。

    地位高的商人,其实他们的实际身份都不仅仅是商人,他们还会是士绅甚至贵族。

    而哪怕是商人了,也会分一个高下。

    以目前的帝国来说,能够制造财富,提供大量就业的实业家,毫无疑问是商人里最出风头的,这种企业家只要自己不犯傻,和帝国搞对抗,那么不管是帝国高层还是地方官员都很欢迎这些实业家呢。

    但是除了实业家外,其他的就不怎么受待见了,比如说那些搞金融的人,名声非常的不好听,人们说他们只会搞投机,吸榨民众血汗钱,不劳而获,最关键最关键的是,这行业普遍利润高,从业人士拿着高薪高分红,让人们羡慕嫉妒恨的同时,这些搞证券、基金的提供不了几个工作岗位,甚至因为这些人都是聪明,一个个都是高学历,玩起合法避税来厉害的很,税部对这些人都是感到头痛。

    这久而久之,民众不喜欢他们,官府也不喜欢他们!

    有时候市场波动一大,官府为了平息众怒,或者是顺便杀几只猪,金融监管机构就会逮着几家触犯众怒的证券公司或者基金公司什么的下死手,处于高额的惩罚性罚款。

    大唐的罚款可是很恐怖的,尤其是金融司证券处开出来的罚款,动不动就能让这些证券公司破产。

    但是不得不说的是,这年头的聪明人很多,而大唐立国时间还短了点,金融方面的相关法律虽然已经比较完善,但是依旧会被这些智商高超的精英人士找出漏洞,继而违规操作。

    所以铤而走险还能活的好好的不在少数。

    让财务部下属的监管机构有时候也是无能为力,他们猜得出来某个证券公司可能有问题,但就是找不出是什么问题。

    而帝国成立日久,已经不能和当年那样,只要怀疑就能直接抓人查封了,现在得讲究证据,讲究程序。

    所以金融司下属的监管机构很多时候也是无能为力的!

    而这个时候,往往就是税部出马的时候了!

    帝国那么多的机构,雇员最多的就是税部了,而且税部的雇佣,平均学历也是最高的,里头也是有一大群大学毕业的精英人才,有时候还会吸纳一些能力出色的金融界人士,这税部的调查人员对数字的敏感性丝毫不亚于那些基金经理们。

    他们也不在乎这些证券公司什么的违规操作,但是这些公司违规操作后所取得的非法收入,大部分都是不缴税的,而不缴税税部就要有意见了。

    平日里税部的调查人员也忙的很,也不会平白无故盯着所有人不放,但是金融监管机构那边察觉到了问题,自己又查不出来的时候,往往会把案子通报给税部的调查官员。

    税部的调查官们一听非法收入,再一看还不缴税,这还了得,必须调查啊!

    而自从税部成立以来,调查某个人或者机构偷税漏税极少失手,除非对方实在没有偷税漏税的行为,不然的话总是会被他们找出证据来的。

    这税务调查官一插手,那基本上就可以宣告某个证券公司或者管理人员完蛋了……

    哪怕是他们没有直接找到大宗案件的证据,但是小证据也足够了,因为帝国的税务法律异常严苛,哪怕是数额很小的偷税漏税行为,但是如果造成的影响比较恶劣,偷税漏税的主观性又比较强烈的话,那么法院也会重判。

    仅仅因为偷税漏税几块钱就把牢底坐穿的人,可是不在少数!

第一千七百四十六章 陈立夫入值

    在帝国搞金融的被人人喊打,搞贸易的其实也好不到那里去,尽管他们也是起到了经济润滑剂的作用,但是在人们心中,也就是一群投机商而已。

    社会地位说实话不咋地!

    嗯,目前帝国尚存的三十多家海外贸易公司除外!

    帝国早年有一百多家海外贸易公司,因为从来没有批准过新贸易公司的成立,后来也是阻挠了贸易公司的充足,引入投资者等,这导致了海外贸易公司的数量慢慢的减少。

    这些海外贸易公司为什么地位要高,因为人家做的就不是普通生意!

    这些自身有着武装商船,武装商队,跑到土著控制区做生意的海外贸易公司,某种程度上算得上是非官方正式代表了,这背后站着的可是帝国,承担着帝国在部分土著地区的外交、扩张、本土化等任务。

    但是西海贸易公司显然不在此列,他们可没有海外贸易牌照,没有这个牌照就意味着无法组建武装商船、武装商队和土著国家,部落直接打交道。

    其实这也是很多做贸易起家,做大了后转向其他行业的人比较多的缘故,之前左成生的几个合伙人,不就是有三个人都一股脑跑去投身实业了吗。

    而到了上海后,左成生也是尝试着联系他们,可惜的是,只联系到了一个,至于另外两个,一个已经破产跳河,一个据说被打击的心灰意冷,移民美洲去了,还有一个跑去印度贸易也是不知所终。

    听到自己昔日合伙人的下场,也是让左成生唏嘘不已。

    这生意场上可是险恶的很啊。

    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一路顺利的走下去。

    这一次进军炼油产业,左成生其实还是有些担心的,这个炼油产业不同普通的产业,它投资大不说,而且受到了上游石油企业的限制,同时又受到了商部的限制。

    这行业是潜在利润丰厚,不过限制也是非常大,一个不小心就会搞出大麻烦来。

    普通商人根本没办法搞。

    左成生也就是做煤油生意时间久了,熟悉了这个行业,然后又拉上了皇家石油公司以及帝国石油公司一起搞。

    这个西海炼油公司可是全资属于西海贸易公司的,而西海贸易公司里他左成生其实占股只有百分之三十而已,皇家石油公司和帝国石油公司分别占据了百分之四十的股份。

    也就是说,其实左成生已经是无法控股西海贸易公司了,不过这并不影响他成为这家公司的总经理,因为这两家石油公司还是挺信任他的,愿意支持他掌管西海贸易公司。

    有了这两家石油公司帮忙,其他很多对于普通商人而言都是难以跨越的障碍,对于西海炼油公司来说都不是问题。

    比如说炼油设备的采购。

    如今国内能够生产成套炼油,并具备相关专利技术的也就那么几家公司而已,全都是皇家石油公司下属的子公司!

    其他石油公司固然也能够采购到这些设备,但是现在订单那么多,只能是慢慢等了。

    然而西海炼油公司的炼油设备订单,却是被优先供应。

    左成生前脚刚抵达上海,宁波那边的厂房都还没有建立起来呢,机械公司那边发来电报说,已经是发过来了第一套的炼油设备,让他们进行前期的组装试验等等。

    这种便利,可是其他新进来的炼油企业所没有的。

    接到了这种好消息后,左成生又是马不停蹄的赶往宁波,催促施工企业加快厂房的施工进度,别等设备到了连个厂房都还没有。

    当左成生忙着自己的炼油事业时,宣平三十六年的八月份,大唐朝报上的第二版也是报道了一个让诸多人关注的消息。

    那就是圣天子下旨,诏商部尚书,御书房行走陈立夫入御书房值班!

    这个消息经过大唐朝报上广发天下后,顿时就是引起了天下轰动!

    这种轰动,不仅仅是因为御书房值班大臣的人员变化,实际上这些年来,其实每隔一两年都会有人因为各种原因而致仕或罢值等退出御书房这个权利中枢,这有人退出就有人进入,所以每隔一两年都会有人成为新的御书房值班大臣。

    御书房值班大臣的人员变动虽然影响也大,但是这些年来每隔一两年就来一次,有时候甚至会同时有多人进入呢,因此人们大多也习惯了。

    但是陈立夫不一样啊!

    他可是第一个成为御书房值班大臣的传统官员!

    在陈立夫之前,大唐帝国的御书房值班大臣大体上有三类人,一种是军方将领,这个不用多说。

    另外一种则是开国元老,比如柳八苟、钱梦久等当年最早从龙的一批文官。

    第三种则是帝国崛起过程里,从龙的官员以及帝国统一华夏后自行培养的人才。

    而上述三种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他们并不是传统士绅、官宦世家出身,甭管是军方的将领还是柳八苟或者是其他人,他们大多和传统士绅没啥关系,乃是随着帝国崛起而崛起的新一代权贵。

    但是陈立夫呢,谁都知道人家是书香门第出身,前明进士!

    哪怕是在前明时代,说起一门三进士,很多人的脑海里都会第一时间想起金陵东陈家。

    陈立夫从龙之处,因为其士绅的身份,转身就跑去干税务,而且干的还特别的狠,博取了一个陈人屠的美誉,那个时候他的名声在士绅阶层,尤其是在江南的士绅阶层里简直臭不可闻。

    一度连他的昔年恩师、同窗、好友乃至亲戚都是和他恩断义绝,搞的当年连他长子都是被人给退回了婚书。

    但是人家陈立夫却是唾面自干,越怕越往上,等后来自然是没人骂他了,来巴结的人倒是越来越多。

    再等他就任广东巡抚,然后再高升为商部左侍郎的时候,这骂名自然也是没有了,反而是有很多人开始寄望着陈立夫更进一步,为传统士绅出声。

    可惜的是,这希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很多传统士绅们希望陈立夫为传统士绅出声,但是陈立夫基本不搭理他们。

    一门心思搞工商事务,发展工商业。

    最后,传统士绅对他也是彻底绝望了。

第一千七百四十七章 陈立夫的宣平盛世(一)

    不用几年,陈立夫再一次高升为商部尚书,成为了正二品高官,并成为了御书房行走,其权势之显赫,在整个帝国文官阶层里,足以挤入前二十之列。

    但是这还不是陈立夫的仕途终点。

    宣平三十六年八月,陈立夫迎来了他人生当中最为辉煌的时刻!

    他成功入值,成为御书房值班大臣,帝国权势最为显赫文官之一。

    当他从钦差手中接过圣旨时,整个人差一点晕厥都没能站起来。

    这还是他的长子快速上前扶住了他,然后才扶着他起来。

    等送走钦差,长子提示他该立即沐浴更衣,然后进宫谢恩,但是陈立夫却是说,他要静一静,随即独自进了书房。

    书房里挂满了他这些年画的竹图。

    陈立夫的竹图,在当代算得上是一绝了,放眼帝国,已经是没有那个人的竹图比他画的更好了,哪怕是纯粹从艺术角度去看,陈立夫的竹图也当得上当代第一。

    尤其是他的寒竹图,就连圣天子都是赞叹不已,甚至还对陈立夫开玩笑说,爱卿你要是不从政,就凭这一手寒竹图也能名留青史。

    但是,这些竹图在陈立夫自己看来,无非就是抒发心中各类情绪的一个小手段而已。

    进入书房后,他一抬头就是看见了挂在正前方的一副寒竹图,上面的时间落款是宣平五年。

    那一年,他刚从龙入仕,画下了这一副寒竹图明志,总有一天他陈立夫会立于朝堂之上,辅助圣天子打造一个宣平盛世。

    如今,他成功了一大半!

    现在的他已经入值,后续他就能够和几个前辈值班大臣那样,手握大权,进而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打造一个宣平盛世!

    如今的帝国固然强大,但是在陈立夫看来还远远不够。

    帝国海军看似掌控了全球海洋,帝国陆军打遍全球无敌手,帝国商人足迹遍布全球,但是这在他看来依旧不够。

    帝国固然强大了,但是距离他心目中的国强民富的标准依旧相差甚远。

    他是在地方任职过多年的官员,比很多长期呆在中枢的官员们更加清楚,帝国看似强盛,但是民众的生活并没有想象中的好。

    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民众,依旧挣扎在温饱线上,为了能够吃饱饭而努力着。

    在部分地区极度贫困,连饭都吃不饱的人数量极其庞大!

    但是在这同时,权贵富商却是一掷千金!

    三十一年的从政生涯,让陈立夫看透了很多东西。

    尤其是最近几年,随着年纪的增大,同时也是有望入值御书房,他就时常考虑着,一个什么样的帝国才称得上是真正的宣平盛世!

    强悍无比的帝国陆海军?

    不是!

    强悍的工商业?

    不是!

    全球霸主地球甚至统一全球?

    依旧不是!

    什么才是一个真正的宣平盛世?

    陈立夫找到了答案:所有的帝国子民都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而吃饱饭!

    这个答案有两个很重要的要素,一个是努力,一个是吃饱饭!

    陈立夫的想法,从来都和别人不一样,当年还是个税务官员的时候他和别的税务官员不一样。

    后来主政地方了,他还是和别的官员不一样。

    现在入值御书房了,他依旧和别人不一样。

    所以当他按照惯例进宫谢恩时,他向李轩递交一份刚刚写,内容也很简单的折子。

    当李轩打开这个折子的时候,他一度有些怀疑,这人还是陈立夫?

    这个陈立夫以前干的好好的,各方面的想法都很成熟,不过施政的时候都是很稳妥的,很少有激进的时候,而且比较偏向于保守政策,但是今天这折子,说的事却是显得有些激进了。

    李轩并没有当场给陈立夫任何的答复,而是说了声知道了,就让陈立夫回去了。

    等陈立夫走了后,李轩又是翻看了陈立夫的这份折子。

    这份折子可以很明显的看出来,是今天刚书写的,笔迹都是新的,字数也少,不过区区数百字而已。

    上面说的事更简单,那就是建议在帝国本土中部和东部等帝国腹地的部分省份进一步扩大农业税的阶梯税率。

    从而促使中大地主进一步抛售土地,让民众获得更多的耕地。

    如果按照陈立夫的这个建议去搞,那么在人均持有五十亩以上土地的地主,其持有的土地税率成本,将会超过土地产出,也就是说非但不赚钱了,还会亏本。

    以往的时候虽然帝国而已采取农业税阶梯税率,但是税率并没有这么恐怖,顶多也就是不赚钱而已。

    但是现在,陈立夫却是要让他们亏本!

    看完陈立夫的这个折子后,李轩也是回思帝国的土地政策,发现似乎也有差不多二十几年没有变动过了,当年是为了保持整体稳定,所以虽然制定了阶梯税率,但是也没有搞的太过分。

    当初的本意还是为了让大地主无利可图,然后让他们主动抛售土地,进而携带资本进入工商界。

    但是说,人家地主宁愿持有大量的土地,放着不赚钱的话,帝国也不会进行干涉。

    现在陈立夫更狠,他都不仅仅是不让地主不赚钱,还想要让他们亏本,逼着他们抛售土地。

    不过现在二十几年过去了,现在这样搞的话倒也不是不可能。

    如今地主大规模持有土地,基本都是不赚钱的,如果经营的不好,反而还会亏本呢。

    目前的社会财富,主要是集中在工商业,纯粹的农业已经是无法为士绅、权贵阶层带来什么利益了。

    搞那么多土地,累死累活也弄不到几个钱,还不如直接投资工商业呢,比如说最近两年非常火爆的石油行业。

    石油加工牌照放开了后,已经是陆续有数十家企业获得了了石油加工牌照,大把赚钱的机会。

    因此,现在进一步提高农业税的阶梯税率是可以的,预期的反对不会太的。

    但是让李轩没想到的是,这个陈立夫还没完,过了没几天,陈立夫又是给李轩上折子,建议进一步缩短工人的工作时间,并制定最低薪资标准。

    看到这折子的时候,李轩都是无语了。

第一千七百四十八章 陈立夫的宣平盛世(二)

    李轩看重陈立夫,是因为他能力才华都足够,而且似乎是传统士子出身的缘故,处理事情也是比较稳重,早年的时候虽然戾气大了一些,但是从税部调离,然后到地方上任职,就是逐步稳重了起来。

    但到了担任广东巡抚的时候就已经是有了大家风范。

    总体而言,李轩觉得这个人还是比较沉稳的,而且一些政治理念比较偏向于保守,他这几年在商部做事也是如此。

    所以在李轩的心中,这个人应该不是什么改革派,而是属于保守派。

    御书房里什么人都有,改革派已经是有了,李轩把陈立夫弄进御书房,除了能力才华外也是觉得这个人的主张比较保守,能够有效平衡御书房内的情况。

    但是现在看来,这个陈立夫还是挺激进的,甚至比那几个改革派还要显得更加激进。

    张嘴就是扩大农业税阶梯税率,闭口就是制定最低工资以及限制工作时间,这让李轩颇为意外。

    他可是知道,这个陈立夫乃是士绅,金陵东陈家乃是官宦世家,这些年这些士绅啊官宦世家普遍已经是开始转型,家族财富大多已经是以工商业里的各种企业为形势而存在的。

    陈家,也是属于其中之一。

    然而这个陈立夫,怎么第一把刀就是砍向了自己人啊!

    哪怕是现在的李轩,也是不知道陈立夫的真实想法!

    自从宣平五年入仕开始,陈立夫就有一个梦想,那就是成为朝堂重镇,入值御书房,然后辅助圣天子打造一个宣平盛世。

    这个梦想足足持续了三十一年,为此他牺牲了太多太多。

    如今他已经成功入值御书房,成为天下之间仅有的几个御书房值班大臣,某种程度上就是一万之下万人之上了。

    这个时候,他的梦想已经是实现了一大半,而接下来的一半那就是打造一个宣平盛世了。

    为了宣平盛世,区区自家产业受损算得了什么!

    他要的不是什么家族荣誉,士绅阶层的利益,他要的只是宣平盛世!

    他要的是后人一说起大唐,说起宣平年间,第一个会想起的可能是圣天子李轩,但是希望人们第二个想起来的就是他陈立夫!

    如今大唐帝国在他看来依旧是不完美的,存在着诸多缺陷,而这种缺陷就是他需要一一去修补的。

    扩大农业税的阶梯税率,制定最低工资以及限制工作时间,这只是他陈立夫拿出来进行试探圣天子态度的一个敲门砖而已。

    陈立夫的想法,其实很多人都无法理解的,这个世界上能够理解他的人,恐怕也只有他的夫人了,而哪怕是他的夫人理解的陈立夫,也只能是从他挂满了整个书房的寒竹图里了解一二。

    他的寒竹图,画的永远都是绝境中依旧傲立的孤竹。

    茫茫雪地里,一支青竹傲立于雪原之上,任凭狂风卷起风雪,青竹巍然不动!

    但是他坚持的是什么?这一点没有人能够知道,哪怕是他的夫人也不知道。

    圣天子李轩自然也是不知道的,不过李轩不在乎啊!

    对于李轩来说,选陈立夫入值御书房,只是常规操作而已,这些年来他每隔一段时间就会调整御书房内的人事,他会尽可能的让御书房内的构架保持稳定。

    什么样的御书房构架才是最稳定的,那就是不能一家独大!

    自从柳八苟年迈致仕后,御书房内就没有任何一个值班大臣能够力压其他人了,这些值班大臣们的权势大体相当。

    比如新入值的陈立夫,他本官是正二品的商部尚书,同时李轩还让他分管经济发展事,如此不管是商部还是其他的工部、交通部、农部、国企部等和经济发展相关的事务或机构,他都能插上一手。

    但是其他的几个值班大臣,权势也足够大啊,比如说去年入值的财务部尚书秦寻克,账房出身的他长期在金融系统内工作,入值后分管金融事务,而且最为重要的是他还兼管税部。

    说白了就是管钱的,但凡和官府的钱沾边的事都归他管,而不管什么时候,钱袋子说话的份量都是很重的。

    还有吏部尚书贾文柏,他没有其他分管事务,但是一个吏部尚书就足够了,吏部历来都是帝国最为权重的部门,尤其是钱祧里致仕后,没有钱祧里压着,税部虽然依旧强悍,但是已经不能一枝独秀了。

    贾文柏这个掌管着无数官员政治生命的男人,在外头说话语气稍微重一些,就能引起官场大地震,如此大员,怎能不权重。

    又有礼部尚书谢一卫,礼部可不仅仅管利益,实际上还管着外交、教育、科举。此外部分民生内政事务也归他分管,虽然都不咋地,但是架不住人家分管的事务多啊,单挑打不过你,人家跟你玩群殴……

    上述四人,就是传统文官集团在御书房里的核心支柱了。

    至于御书房里的另外五个人,和传统文官其实没啥关系。

    其中陆军一人、海军一人,都是有陆海军里的现役大佬担任。

    然后**院和督察院各有一人,这两个机构都是独立于文官集团之外,**院都还好,算得上是大唐内实权最小的一个独立机构了。

    然而督察院就不简单了,他们权限极大,而且该机构和内阁的其他官员属于天生的死对头,督察院里的高官,尤其是那些三品以上的都御史们,每一个都是手上沾满了贪官污吏的鲜血,要不然他们根本爬不上来。

    大唐督察院内的御史,只能是在司法体系内调来调去任职,并且大概率还是督察院内部生前任职,是和其他官员没什么牵连的,同时他们要想升官,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抓贪官污吏。

    这些御史们不把内阁的高官搞下几个来,他自己也别指望能够爬上去成为都御史。

    再过来就是翰林院的掌院学士了,虽然说翰林院内部分科室的官员和普通文官集团联系比较密切。但是掌院学士历来都和传统文官没啥关系。

    历代掌院学士,都是秘书处里的秘书出身,这些秘书处的秘书们,和翰林院的其他科室的官员们可不一样,他们清一色的都是孤臣。

第一千七百四十九章 奸妄在朝

    翰林院的掌院学士说白了就是李轩的大秘,外管家之类角色,看似文官,但实际上历任掌院学士,甚至到秘书处里的历任一等秘书们,清一色的都是孤臣。

    不是孤臣的话,根本不可能成为一等秘书,更不用说是成为掌院学士了。

    在很多人的心里,其实翰林院的秘书处早就变成了类似司礼监的机构,里头的秘书们虽然不是太监,但是在政治上,其实和太监也没啥区别了。

    这也就导致了,值班大臣之一的翰林院掌院学士,说白了就是一个司礼监掌印太监,而且还是权势特别大的太监。这样的人和传统文官集团不是一路人,甚至还让文官集团极为忌惮。

    因为翰林院看似只是一个清流养望之地,但实际上这个翰林院却是一个非常完善的统治机构。

    里头分别设有二十多个独立的科室处局等机构,甚至都很直白的对应了内阁各部,陆海军等各机构,而且麻雀虽小,但是五脏俱全。

    一旦有变,李轩能够通过翰林院直接掌控整个帝国的军政事务,由此可见其重要性。

    纵然其中的部分科室和普通稳挂集团联系比较大,但是很多科室都是相互独立的,和内阁那边没啥关系,而且权势普遍偏大。

    比如说秘书处、调查统计科、皇室资产科、侍从室这四大机构看似不起眼,但实际上权势都大得很!

    只是翰林院那边的人,尤其是掌权的各科科长、一等秘书等权重的翰林们,几乎清一色的都是孤臣,只听圣天子的话,也不参与什么派系的斗争。

    分析了御书房内的九名现任值班大臣后,就会发现两名是将领,人家军方向来不掺和政务。

    然后又是督察院和**院,他们也不掺和内阁事务,人家就只负责监督、司法等方面的事务。

    翰林院的掌院学士,历代掌院学士在御书房值班会议上,都是不怎么说话,不掺和什么普通政务,不过嘛人家要是说话发表意见了,那么多半就是代表着皇帝的意见了。

    分析了九名御书房的值班大臣后,那么就会发现,实际上整个帝国内,抛开军务、司法监督以及部分见不得光的特殊事务外,大部分的普通政务,尤其是吏治工商经济民生方面的事务,都是被四名内阁出身的御书房值班大臣所掌控!

    现在,陈立夫就是这四人之一!

    大唐帝国的权力构架,远远要比以往的任何一个传统封建王朝要复杂,毕竟这是一个庞大无比,已经是迈入了工业革命时期的近代帝国。

    这么一个复杂而庞大的权力体系里,不管怎么说,‘御书房’都是属于最顶级的机构,那几个御书房值班大臣都是帝国最具权势的臣子,真正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嗯,顶多就是还有部分和他平级的人。

    但是,除了圣天子外,绝对不会有第二个人比他们更具有权势,哪怕是太子都不行!

    进宫谢恩,并上了一道折子后,陈立夫就是开始了他的值班大臣的生涯。

    从李轩那边出来后,他并没有出宫,而是到了边上的御书房。

    御书房虽然是位于皇宫之内,但是并不是在深宫之内,而是位于前殿一侧。

    哪怕是其建筑也不像是一个书房,御书房其实就是一栋很普通的两层小楼而已,就在李轩的办公楼边上,而另外一侧,就是翰林院。

    而值班大臣以及行走大臣们,就是按照一定的时间表分批在御书房内值班处理事务。

    通常来说,不管是任何时候,御书房内都最少会有一个值班大臣,两名行走大臣,以紧急处理任何事务,因此值班的需求,因此期内都还有休息用的客房呢。

    实际上陈立夫之前担任行走大臣期间,也是和其他行走大臣或者值班大臣们一样经常在御书房里办公,值班。

    所以对于御书房他是不陌生的,相反还很熟悉。

    但是今天再一次来到这里,感觉却是完全不一样了。

    一切都是透着新奇。

    但是他没有进去,如今时间已晚,而且虽然圣旨已经接到了,但是他的正式上任时间是明天呢,用不着这么着急。

    次日一早,陈立夫就是进宫参加了小朝会,在小朝会上,李轩正式宣布陈立夫入值御书房,分管农林工商等发展事务。

    小朝会上,其他事倒是没什么事,李轩宣布陈立夫入值后,并确定他分管的工作范围内,就是懒得继续待下去了,反正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事,后头慢慢处理吧,他准备回去补一觉……

    而陈立夫呢,在恭送圣天子离开后,就是随同其他的值班大臣、行走大臣们返回了御书房。

    陈立夫这刚进去呢,就是看见里头的三十多名官员已经是恭候在一旁,这些都是御书房内的普通值守官员。

    看见陈立夫进来后,一个个都是齐声开口恭贺:“恭喜陈大人了!”

    陈立夫面带微笑,一一点头!

    这些人的恭喜是清理之中,而陈立夫也没有说太多,这些御书房里的值守官员,看似品级不高,不过都是属于紧要角色,里面的三十多个人里能够分出来十几个派系,彼此间的关系复杂的很。

    陈立夫跟着其他八名值班大臣越过大厅进去后,内厅的门被关上,紧接着,整个内厅之间就是沉默了起来。

    这让陈立夫颇为意外!

    众人此时或交谈,或喝茶,或看着公文,就是没一个人搭理陈立夫!

    这里面的八人,自然是当代大唐帝国里其他的八名御书房值班大臣,他们今天齐聚在这里,自然也是因为陈立夫的升迁,某种意义上算得上是欢迎新同事……

    只是,他们欢迎新同事的态度算不上友好。

    陈立夫见此,微微皱起了眉头!

    哪怕是陈立夫预料过自己不可能在御书房内得到其他值班大臣的一致欢迎,但是他依旧没有想到,竟然所有人都在排斥他,而且是用这种近乎公开打脸的方式排斥他!

    为什么?

    看到这一幕,陈立夫暗叹:奸妄在朝啊!

第一千七百五十章 永远都不会屈服

    兴许在外头的时候,这些御书房值班大臣们都是很和蔼,彼此间也不会有任何过分的言语。

    但是在这御书房内,尤其是内堂,没有了其他人,一般也就懒得保持什么虚假的公众形象。。

    反正在场的都是老熟人了,而且都是地位相当的老熟人了,谁还不知道谁的那点底细啊!

    表面上笑有个屁用,人家一转身就能给你捅刀子!

    大家都是玩政治的,玩多了也累,在敌人面前自然是懒得费心思了,反正装也没啥卵用。

    只是即便是这样,眼前的这些人对陈立夫的态度也是有些反常,哪怕是不热情,但是也没必要同一阵线都不搭理他啊!

    陈立夫不是什么笨蛋,他略微一想大体上也猜到了什么愿意,可能和自己昨天递上去的折子有关。

    这个折子又不是什么密折,有心人想要打听还是能够打听到的,而且陈立夫也没打算瞒着,这公开上折子就是代表着他准备好了承接此事所带来的后果。

    但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竟然会让八名值班大臣都是对此保持了反对意见。

    他陈立夫自问,自己提出来的三项建议,每一项都是利国利民的,唯一利益受损的就是士绅商人阶层了。

    而值班大臣里的有好几个,都是属于支持改革的人呢,比如说谢一卫,此人就是帝国高层了比较著名的改革派,经常支持一些改革方案。

    但是今天看来,就连谢一卫也是对他的方案保持了反对意见。

    看到这一幕,陈立夫笑了笑,然后也没有说话!

    大家都是值班大臣,谁也没有必要讨好谁,只要圣天子李轩继续用他李轩,哪怕是其他八名值班大臣齐齐反对他,也是奈何不了他一根汗毛。

    这一场的表面上欢迎新同事的聚会,成为了公开的政治表态。

    陈立夫彷佛被鼓孤立了一样,但是陈立夫不在乎,实际上也没有必要在乎。

    他本来就是主持经济发展事务,他所提出来的三条建议就是他的本职工作,其他人也干涉不了。

    上了二楼分配给他的办公室后,陈立夫也是没有久待,很快就是离开了御书房准备前往商部。

    他除了是御书房值班大臣外,还是商部尚书呢,商部的一大堆事务也还得他处理,此外他近期也还得前往工部、农部、交通部等几个部门进行视察。

    陈立夫走了后,几个值班大臣再一次齐聚一楼内厅,值班大臣、枢密院副使、陆军上将邓喜德脸色不太好看,对着谢一卫道:“你们怎么就不能安分点,天天没事折腾干嘛,我陆军将士在西北征战,在海外征战,难道背后还要被人捅刀子吗?”

    谢一卫呵呵一笑:“我们可没折腾!”

    邓喜德起身,然后朝外走:“其他的我不管,但是将士们的军功田绝对不能被波及到,不然的话,我陆军百万将士不答应!”

    看着邓喜德起身离去,谢一卫面色一沉:“他还好意思说,这军功授田就是一个祸害,一个个坐拥数百上千亩军功田,而且都还是在繁华之地授田,长久以往迟早是要出问题的!”

    贾文柏却是面带微笑:“不过是一莽夫罢了,不用在意,这农业税不过是小事,但是这最低工资和限定工作时长,这真要是施行了,后果不堪设想啊!”

    谢一卫瞄了他一眼道:“限定工作时长和最低工资是可行的,只是不能这么操之过急,要缓一缓,标准放低一二,不然的话冲击太大!”

    贾文柏却是呵呵一笑:“别人不知道,难不成你还不知道,现在部分行业虽然利润不错,但是提供大量就业的纺织业,现在的利润可是没有往年那么高了,很多纺织企业也不过是苦苦挣扎而已。

    一旦搞了这个,立马就得有大量的纺织企业维持不下去,纺织企业一旦完蛋,影响的可不仅仅是纺织工人而已,背后还有数以千万的棉农、蚕农、牧民呢!”

    谢一卫却是冷哼一声:“难道就不搞了?”

    贾文柏道:“不是不搞,只是还没到时候,如今帝国的工商业正处于初步的发展阶段,我一直都说要慢慢来,先搞产业升级,让企业赚钱了,然后才能搞这些东西。现在你们倒好,鸡都还没养大呢,就想着杀鸡取卵了。”

    谢一卫道:“如果你去看过上海工业区就不会说这话了,很多人辛勤工作,但是依旧养不活一家老小呢,女工和童工的比例一年比一年大,这可不是什么好事!”

    贾文柏道:“事大家都知道是怎么个事,但是我还是那句话,不能操之过急,重病下猛药是要死人的!”

    这两人说话的时候,边上的翰林院掌院学士也是下了楼,看了他们一眼,也不说话直接飘然离去。

    翰林院的历任掌院学士,向来都不喜欢掺和这些,之前在内厅里表明一个态度已经是极限了。

    翰林院那边的事陈立夫并不知道,他也没有兴趣知道,他知道那些人为什么反对,为什么排斥他。

    不外乎就是他的这三条建议动了这些人的利益而已。

    帝国成立数十年里,随着帝国的崛起,一批新的权贵们也是崛起了,他们天然会维持着自己的利益。

    但是呢,陈立夫会屈服吗?

    自然是不会的,他永远都不会屈服!

    当年他在税务任职的时候,那可是号称陈人屠呢。

    虽然后来主政地方的时候收敛了许多,给人一种保守派的感觉,但是他从来都不是什么保守派!

    这一点,其他人可能会有错觉,但是陈立夫自己却是一直都很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他要的是宣平盛世,他要的是千古流芳!

    这不做出一些惊天动地的成绩出来,怎么踩着柳八苟等一票开国元老成为宣平朝第一臣子,名流千古!

    稍候的几天,大唐帝国的政坛依旧平静,这个庞大的帝国成立了三十多年已经是有了一整套完善的运行规则,不出现什么大事的话,都是非常平静的。

    但是陈立夫上任半个月后,帝国的政坛却是无法保持平静了。

    上任半个月后,陈立夫正式向圣天子递交了农业税改革方案!

    圣天子留中不发!

第一千七百五十一章 激进或保守

    陈立夫的农业税改革方案正式提交之后,圣天子又态度模糊,来了一个留中不发,这就很自然引起了争论。

    因为大家都是能够看的出来圣天子留中不发的用意。

    他既不反对也不同意,或者说,圣天子需要看看情况再说,如果可行的话就施行,如果不可行的话就当没看见。

    接下来也就意味着到了角力的时候。

    不过这一次,军方的将领们却是不约而同的沉默了!

    为啥?

    因为陈立夫搞的这一次农业税详细改革方案里,把贵族封地剔除了出去。

    或者说不是剔除了出去,而是采取了一个灵活方案,那就是只针对帝国本土,但是不针对海外领地。

    而贵族们的封地都是在海外领地,哪怕是东北省等偏僻的本土地区都是没有贵族封地的。

    陈立夫的这一手,瞬间就是把军方给分化了。

    军方在这些内政事务的态度一直都是非常明确的,那就是只要不损害军方的利益,那么他们就不会去管其他事务。

    这插手的多了,很容易惹上一身麻烦,搞不好就会被圣天子盯上,进而倒霉。

    毕竟军政分离是帝国长期施行的国策。

    没有了军方的反对,那么剩下的反对势力也就不成气候了。

    如今本土内还拥有大量土地的,基本都是前明遗留下来的传统士绅地主阶层,而且还是食古不化的老顽固,死活都要抱着一大堆的土地不放手的那些人。

    很不巧,陈立夫就是这阶层出身的人!

    说白了,这一次陈立夫挥起的刀子,砍向的不是其他人,而是他自己。

    至于帝国内的其他权贵们,大多都是和传统士绅地主没啥关系的。

    即便是有少数人反对,但是只要军方不反对,新生代的利益阶层也不反对,那么就没人能够阻挡陈立夫搞这个农业税改革。

    不用几天,风向就是很明了了,反对的声音都是被陈立夫一一化解,虽然说其他的值班大臣对陈立夫都是没有什么好感,但是陈立夫自己就是值班大臣呢,其政治部影响力是巨大的。

    李轩也是乐于见成,能够进一步粉碎本土地区的土地兼并,对于帝国而言自然是好事。

    三天后,李轩正式在小朝会上把这份农业税改革方案拿出来讨论,最后虽然有不少的反对声音,但是最后李轩还是批准了这一改革方案。

    但是众人都是清楚,农业税的改革只是一个开始而已,甚至只是一个前奏而已。

    最关键的最低工资以及限定工作时长才是众人关注的重点。

    而对于这两项事务,军方再一次的早早挂出了避战牌。

    反正这些和他们军方没啥关系,他们才懒得管这些事呢,更何况他们还和陈立夫达成了私底下的协议。

    陈立夫将会支持陆军展开新一轮的西征。

    自从拿下海东省后,陆军那边一直就是准备着西征,奈何距离实在过远,耗费太大,而内阁方面又不肯增加战费,导致陆军方面一直都是凑不出来足够的战争费用,用以开始第三轮西征。

    这一次陈立夫支持陆军西征,同时也是支持海军很在乎的海外扩张政策。

    用这种支持,他换来了军方的置身事外。

    但是其他人可就没这么好糊弄了。

    这两种改革,影响可是深大的,会极大的影响到新权贵们的利益,因为这势必会增加制造业的成本,从而导致商品价格增加。

    至于说增加了成本还会让商品保持原价,人家企业主又不是做慈善的,一个个都是吃肉不吐骨头的贪婪家伙。

    他们才不会主动让利呢。

    增加的成本,最后肯定是会反映到市场上来。

    这样就可能导致部分行业的动荡。

    长远看肯定是有利的,但是短期内可能造成一定的动荡。

    这也是李轩觉得陈立夫是个激进改革派的缘故。

    没有人比李轩更加清楚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了,提高福利待遇是必须的,但是李轩之所以一直没有搞这些,就是知道工业发展的时间还不算太长,现在贸然去搞这些,很容易搞出大麻烦来。

    搞是肯定要搞的,问题在于什么时候搞!

    实际上,这不仅仅是李轩自己的想法,也是谢一卫、贾文柏等人的想法。

    他们的分歧在于,什么时候搞,搞到什么程度。

    而陈立夫的意见是现在就搞,至于什么程度嘛。

    陈立夫认为应该十小时工作制,按月给四天带薪假期,额外加班要给双倍加班费。

    而最低工资标准,则是参照当地的平均收入去制定,并且把女工和童工也是纳入其中。

    因为现在很多企业为了节省人工成本,他们都不愿意去雇佣一个成年青壮,反而去雇佣女工甚至童工,因为女童和童工的薪资非常低。

    但是这样其实会带来一个同样严重的问题,那就是如果限定了最低标准,那么企业更加会倾向于雇佣青壮,不再雇佣女工以及童工。

    那么问题来了,人家女工和童工也是要过生活的,以前工资低好歹还能活下去,现在连工作机会都没有了,那吃什么?

    很多普通家庭,单单依靠一个成年男性青壮的薪资,其实是无法养活一家老小的,如果妻子以及半大的孩子不出去工作,那么一家人就得饿肚子。

    这些事李轩很清楚,他也知道问题在那里,无非就是收入太低,食物花销太大而已。

    然而,这年头的粮食产量低,成本高,这粮食价格自然也就低不到那里去,降价的话工人能活了,但是农民又得饿死!

    最后怎么办?

    解决方法就只有一个,那就是提高民众的普遍收入,而且提高的幅度要很大。

    根据目前帝国本土的物价,尤其是食物的物价水准,一个标准的五口之家,家庭月收入必须达到十元以上才能够维持最基本的生活。

    然而目前大唐的一个普通青壮劳动力,比如说松江府地区的普通工人,其月薪普遍只有三到四元元左右。

    如果一个五口之家只有一个男性劳动力工作的话,他是养不活一整个家的,想要养活其收入必须翻倍甚至更多,必须达到十元以上。

    哪怕是夫妻一起工作,平均收入也要达到五元以上,而这依旧将会比现有的薪资水准上涨百分之二十以上。

第一千七百五十二章 二十年如一日

    别看只是一元两元的提升,但实际上这意味着人力成本提升百分之二十以上。

    而很多行业的利润都没有这么高呢,一旦强行搞了,很多企业是要破产的。

    因此如果只是强行要求企业提升平均薪资水准是不靠谱的,反而有可能导致出现大规模的经济动荡。

    不过陈立夫却是给李轩提出了一个方案,那就是前期制定的最低工资收入水准,不需要达到当地的青壮劳动力的平均薪资水准,可以低一些。

    但哪怕新制定的最低薪资要比目前的青壮平均薪资是低一些,但是也将会比现在的女工、童工收入高。

    如此企业纵然会增加一定的成本,但是这个成本是可控的。

    陈立夫的设想就是,他并不是想要推动青壮劳动力的平均薪资上涨,他只是想要让女工以及童工的薪资收入比现在高一些而已。

    也就是说,陈立夫虽然看似很激进,但是人家也知道一步一步来,没有指望着一步登天。

    而这样,倒是让李轩改变了对陈立夫的想法。

    一开始陈立夫表现的非常的激进,刚上任就是提出了三大改革方案,不管是农业税改革还是最低工资又或者是限制工作时长,这每一条其实影响都非常大。

    但是陈立夫在高调的喊出了这些口号后,但是在具体的施行过程中,却是采取了局部、片面的施行措施。

    农业税方面,他并没有把海外本土、海外领地以及本土的其他边疆省份给牵扯进来,而是只局限于中部和东部人多地少的地方。

    而这些地方其实上在这之前就已经是搞的差不多了,早年大唐帝国搞农业改革的时候,主要针对的也是这一地区,实行多年的统一农业税以及阶梯税率,早已经是让当地的地主无利可图,进而把资产从土地转移到工商业来。

    然后再通过官府赎买,以租代购的方式,把这些原本属于地主的土地转移到了普通民众手里。

    再加上官府手中掌控的大片官田,实际上已经是让这一地区的农业改革差不多了,如今剩下的不过是少许残留而已。

    这也是陈立夫提出了具体措施后,李轩并没有太多顾忌就批准的缘故,那就是这一次陈立夫提出的农业改革限定了地区。

    而现在的限制工作时长以及最低薪资这两条上,陈立夫也没有和其他人想象的那么激进,反而是在外人看来,陈立夫在不断的妥协。

    比如最早的时候,陈立夫透露出来的口号可是每月二十二天,每天八小时工作制,但是后来在李轩面前提出正式建议的时候,就已经是变成了每月工作二十六天,每天十小时工作制。

    不过没等几天,等御书房值班大臣会议上,面对多人的一致反对,他又是降低了标准,那就是每个月两天的带薪假期,每天十二小时工作制。

    这么一个标准尽管让很多人还是无法接受,但是反对的声音却是没有这么大了,尤其是同样支持改革,只不过没有和陈立夫这么激进的谢一卫也是转而支持了陈立夫,他认为尽管目前陈立夫提出来的新标准,固然还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但是有利影响更大,正所谓是利大于弊。

    限制工作时长这一点上,陈立夫的让步比较大。

    同样的在最低薪资标准上陈立夫也是做出了外人眼中的巨大让步。

    一开始陈立夫是要求按照各地官府雇员的平均薪资的百分之八十来制定最低薪资标准,这毫无疑问遭到了所有人的反对,就算是圣天子李轩也不支持这么激进的改革方案。

    要知道官府雇员的平均薪资可是比较高的。

    什么是官府雇员,其实就是各级官员了。

    目前大唐的官员平均薪资待遇算是比较高的,因为这么多年来,虽然中高级官员的薪资水准没有增加,反而还下降了一部分,但是低级官员的薪资水准却是普遍增加了。

    以松江府地区的官府雇员,也就是九品、八品这两个级别的各机构科员为例,其职务薪资以及品级薪资,再加上部分补贴的话,每个月的税后收入大概维持在十元到十五元之间。

    而值得注意的是,这只是他们直接拿到手的钱,实际上他们还能诸多福利,比如说逢年过节的时候能够获得一些福利,米粮什么的都是最基本的了,年末往往还会加发年末奖金,如果这一部分也算上的话,他们的税后收入大体上能够达十五元到二十元左右。

    也可以这么说,一名低级政府雇员的年收入,大体上有一百八十元到两百四十元之间,而部分特殊岗位,比如说需要高级技能或者危险的岗位,收入大概能够达到三百元以上。

    这样的收入哪怕是在松江府地区,也勉强算得上是低级中产阶层的收入了。

    如果不需要养家,只一个人生活的话,完全可以过上普通人口中的体面生活,甚至都还能够再雇佣一名女仆或者随从。

    而这只是低级官员而已,如果是中级官员的话,也就是七品到四品之间的官员,那么薪资水准还会大幅度提高,年收入能够达到,其收入大概能够达到三百到一千元之间。

    至于三品以上的高级官员,薪资已经是达到了一千元以上,不过到了这个级别,实际上薪资对他们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

    如果是根据官府雇员的平均薪资来制定最低工资标准,大部分企业都得直接破产。

    以为目前松江府一带的男性青壮的体力劳动者,其薪资普遍只有三到五元元之间,这乍一看似乎不低了但是是企业们现在都很喜欢雇佣女工或者童工!

    因为女工或者童工的薪资更低,往往只有一两元左右。

    怎么说呢,大唐发展工商多年,经济翻了不知道多少倍,但实际上底层人们的收入其实并没有增加太多,哪怕是看似成年男性的收入高了,但是那些工厂主们宁愿雇佣女工或者童工,也不愿意雇佣成年青壮。

    如果说把女工和童工也算上,那么整体上的底层劳动力的平均薪资,估计也就两元左右!

    但是,上海当年开港通商,第一批工厂建立起来的时候,那个时候工人们的平均收入也有一元多两元的水准了!

    二十几年过去了,还是老样子!

    不过如果纯粹是底层劳动力的收入低,吃不饱什么的依旧不是陈立夫极力推动最低工资标准,限制工作时长的根本原因。

    陈立夫甚至都不屑用这个来说服别人。

    陈立夫是用什么理由来说服圣天子和其他值班大臣们的?

    很简单:你不给他们发工资,你生产了商品卖给谁去啊?

第一千七百五十三章 别说门了,窗都没有

    不得不说,陈立夫的这一番话打动了谢一卫,更打动了圣天子李轩。

    李轩自然是知道这些的,之前之所以没有去搞,并不是不知道该搞,而是想着缓一缓,等工业体系成熟了再搞。

    简单来说就是先让生产力发展起来,然后再相应的提高民众的生活水准。

    谢一卫被打动,那是因为他本来就是一个改革派,甭管他内心怎么想的,但是他当初能够一路爬起来,就是靠着各种改革,在帝国政坛上,他是以改革派而著称的,围绕着他手底下的一大群人也都是改革派。

    只是谢一卫的改革,远不如陈立夫这么激进。

    和陈立夫比起来,他就是变成了温和派。

    最近半个月陈立夫上跳下窜,死抓着改革这两个字,已经是在朝堂上吸引了大量的关注,尤其是年轻一代的官员们,他们大多都是倾向于进行部分改革的,所以不少人都是转投陈立夫门下了。

    这让谢一卫感受到了压力。

    在帝国政坛上混,尤其是入值御书房,光靠一个孤零零的值班大臣头衔可不行,哪怕是有圣天子的赏识也不行,这下头还得有一大群官员支持他。

    不然的话,就是无根浮萍,稍微遇到风浪就会被掀翻。

    任何一个能够爬上来的值班大臣,其实手底下都有一大群拥护支持他们的官员,这也就是所谓的派系之争。

    谢一卫以前是用改革者的名头拉拢众多支持者的,现在陈立夫的出现,并且表现出来的激进态度,让诸多年轻官员都是倾向于看到陈立夫。

    如此谢一卫自然是无法忍受的,所以他最近也是搞动作,表面上支持陈立夫,不过更重要的是,他还想要把这事的主导权给抢过来,再不济也要分润一大半的名望。

    至于贾文柏,这人在帝国政坛里是出了名的顽固保守派,甭管以什么理由,反正他就是不支持任何的变动,觉得现在这样就挺好的。

    而支持他的人其实很多很多,你说他们是既得利益者也好,你说他们其他什么也好,但是他们的最大理由就是:

    帝国都已经如此牛逼了,你们为啥还要瞎折腾,折腾坏了怎么办?

    大唐帝国现在是什么状况?

    妥妥的日不落帝国,地球霸主,说起综合国力,大唐可以单挑全球。

    一支大唐海军,掌控全球海域,哪怕是遥远的波罗的海,大唐的船只都能大摇大摆的进出,而掌控了波罗的海南部沿海以及丹麦地区的鞑靼人是怎么应对的?

    他们采取了内迁!

    为了避免沿海地带受到大唐海军的侵袭,有事没事被炮击港口之类的,他们把沿海的民众往内陆迁移,只留下了少数几个重兵驻防的港口城市,在欧洲地区的对外交流,几乎都是放在了尼德兰地区。

    说起来,这个尼德兰联合省借着欧洲大战的机会,发展迅速,尤其是鞑靼人放过了他们,并把这一地方作为了自己对外交流的窗口,使得了尼德兰地区的贸易发展极为迅速,已经是有了一种海上马车夫的苗头。

    不过即便是这样的尼德兰联合省,也得受到大唐帝国的掌控,往来尼德兰联合省的商船,其实很多都是大唐商船……

    大唐商船来这里干嘛,自然是做生意,和谁做生意?

    和尼德兰商人!

    尼德兰商人和谁做生意?

    和鞑靼人!

    说白了就是因为目前大唐和鞑靼人保持战争状态的情况,大唐和鞑靼人无法直接贸易,所以双方很默契的留下了一个尼德兰联合省最为中转交易的地点。

    说起来挺扯淡的,但这就是现实。

    鞑靼人每年的最大贸易伙伴,明面上是尼德兰人,但实际上依旧是大唐人。

    一边打仗一边做生意,这就是双方目前的关系。

    为了保障自己的利益,尤其是保护经过海峡以及远行到波罗的海等附近海域的大唐商船安全,大唐海军可是直接在尼德兰驻扎了一支小规模的分舰队,不过,常年只有一艘护卫舰以及几艘近海巡逻舰驻防而已。

    但是就是这么一支小舰队,却已经是威慑周边海域了。

    既然有了驻军,那么自然也就有海军基地,有了海军基地,自然就会有殖民地。

    目前大唐帝国在尼德兰的阿姆斯特丹,可是有着一片海外领地的。

    好吧,这也不是什么特殊情况,实际上大唐在世界各地,不管是印度还是非洲又或者是美洲等地区,都拥有大量的海外领地。

    在欧洲地区,虽然没有大片的海外领地,但是在每一个重要的沿海港口,比如说阿姆斯特丹、伦敦、罗马、君士但丁堡等城市,都拥有小规模的海外领地。

    一般都是以购买土地的方式所获得。

    而欧洲的各大君主们,大多也比较热情好客,普遍来说,当他们看过了大唐海军的实弹演习后,一般都会很痛快的答应大唐提出的购买土地以建立海军基地、贸易站的请求。

    哪怕是西班牙也不例外。

    不过方式要缓和的多,因为西班牙现在还是挺重要的,大唐为了避免过分刺激,采用的是军械换土地的方式,直接给一大堆的枪炮弹药的,这些西班牙人虽然心里头觉得憋屈,但是看在这么多枪炮弹药的份上,也就不计较了。

    这么多海外领地,就已经足以证明大唐海军的强悍!

    而陆军也不用说了,这都把鞑靼人一路从河套赶到欧洲去了。

    如果不是因为继续进军西亚或者东欧地区路途实在过于遥远,补给运输实在归于困难,搞的陆军打一仗就得暂停几年的攻势,然后再慢慢囤积物资,囤积到了物资才能继续进攻,不然的话陆军早就杀到英吉利海峡去了。

    不管是综合国力还是武力,大唐帝国都是名副其实的全球霸主!

    这样的大唐在很多人的心里,已经是足够牛逼了,后续按部就班的继续发展就行了,估计用不了多久就能够把全球彻底征服,完成圣天子所提出的一个地球一个帝国的口号!

    我们大唐现在这么牛逼,发展的好好,为啥还要改来改去,万一改坏了怎么办?

    这是很多人的想法!

    或者说这是他们的表面想法,至于真实想法嘛……

    想从我兜里掏钱?别说门了,窗户都没有!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15188/ 第一时间欣赏山沟皇帝最新章节! 作者:雨天下雨所写的《山沟皇帝》为转载作品,山沟皇帝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山沟皇帝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山沟皇帝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山沟皇帝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山沟皇帝介绍:
主角他爹做了一个梦,以为自己是真命天子,然后一个破道观的道士也是掐指一算,说他是九五之尊,于是乎这个连府城都没去过的小地主就在小山沟里称帝建国了。山沟皇帝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山沟皇帝,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山沟皇帝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