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山沟皇帝TXT下载山沟皇帝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山沟皇帝全文阅读

作者:雨天下雨     山沟皇帝txt下载     山沟皇帝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伟大的变革时代

    宣平十年,金秋十月,陈立夫在上个月离开金陵城返回老家后,首次回到城内。

    依旧是坐着他的那辆几乎标志性的奢华无比的四轮马车,两匹高头大马拖动着四轮马车从城外的煤渣路上迅速通过。

    随后沿着这条快速干道进入了东城区!

    东城区和老城区不一样,四周并没有围墙,可以说整个东城区是没有明显的界限的,只有一条条宽大的煤渣路连接着东城区各处以及城郊。

    除了没有城墙外,东城区的整个城市布局也是和老城区不一样,老城区是传统华夏城市的布局,除了几条主要的干道外,其他的街道都是没有什么经过完善的规划,不少街道都是弯曲而狭小,虽然最近几年,承天知府衙门一直都是对老城区进行市容市貌的持续化改造。

    比如说拆除前明时代里,商家们侵占的街道面积,又比如说整治脏乱差的街区,又比如说对整个的排水设施进行疏通改造。

    同时为了更好的管辖城区,还效仿了一些传统的城市管理方法以及目前基层的一些管理办法,对城区进行分片,然后设立了若干分管区,深入城市的每一个角落进行管理。。

    经过多年整治后的金陵城老城区,各方面的市容市貌可以说和以往是既然不同的,任凭谁走进了金陵城,都会干净整洁的街道,宽大的煤渣马路上井然有序的通行马车、人群印象深刻。

    但是即便是这样,金陵城的老城区和新东城区也是差距极大的。

    金陵新东城区,可以说是大唐王朝这么多年来,第一个,同时也算得上是唯一的一个全新建立,并且是建立的时候就有着完善的规划的大规模现代化城市了。

    这个总面积比老城区还要大的多的新东城区,从开始规划的时候,李轩就是亲自插手,其中最为明显的标志,可以说就是各种基础设施的布局了。

    四通八达的交通网,是新东城区的核心基础设置,数大主干道,再加上众多的支干道,而这些干道都是笔直宽大。

    这些主要的马路,清一色都是铺上了煤渣或者水泥路!

    值得一提的是水泥路,这条水泥路其实就是沿江东路!

    国内城市大规模采用煤渣铺路,这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务了,随着国内大量采用煤炭作为生产以及取暖,做饭等燃料后,产生了大量的煤渣,这些煤渣最后的用途就是被用来铺路了。

    不过煤渣路也是有着一些缺陷的,尤其是美观问题就是难以解决。

    因此在一些重要地方,还是不用煤渣铺路,早期的时候,是花费巨大的代价直接采用青石板路,比如说皇家别院正前方的道路,就是采用的石板路。

    后来,作为市容市貌压力极大的金陵城,又是开始采用了木板铺路!

    没错,就是用木板铺路,听上去似乎觉得很奢侈,但是用木板铺路可比用石板铺路成本低多了。

    但是木板路,维护保养非常困难,而且木板铺路,依旧是成本非常高昂,只有一些重要的商业街道里的人行道,才是会这么少量这么做。

    而当水泥被发明出来后,其实最先应用的并不是用来建房子,皇家别院里的翰林院,可不是第一个采用水泥的地方,最先应用水泥的地方实际上是沿江东路。

    沿江东路,周围集中了大量的公司,典型的财富集中之地,为了缓解地方财政,当然更加重要的还是为了自家的体面,沿江东路办公的公司们,一开始自行集资铺设石板路和木板路的,但是这条路实在过于繁忙,而且靠近码头,经常会有载重的马车通过,不管是石板还是木板,都是经常损坏。

    当时水泥被发明出来后,水泥公司也是出于试验的目的,所以和东城区的区衙门合作,以几乎成本价的价格提供水泥用来铺设沿江东路。

    同时为了解决铺路材料问题,尤其是为了让水泥更好的用于建筑用途,水泥公司专门委托其他单位,设计了一种碎石机,这种碎石机是用蒸汽机作为动力,能够有效的粉碎石块,从而得到均匀的小碎石。

    水泥和随时结合起来,这就出现了标准的水泥硬化路面了!

    如此也就是造就目前全国独此一家的水泥路。

    不长,前后只有四公里而已,但是造价却是极为的高昂!

    没办法,如今的水泥还是非常的昂贵,要水泥铺路,那成本不是一般的高,其他地方一时半会的还是用不起。

    倒是军方那边采购了绝大部分的水泥产量,然后运输到重要地区构筑炮台等防御工事。

    比如说吴淞炮台,就是军方的水泥要塞计划的重要计划!

    军方计划用水泥为主要材料,重新构筑整座炮台,加大防御能力,尤其是抵御重炮轰击的能力。

    伴随着东城区的交通网,是完善的排水设施,每一条道路的两旁,那都是事先构筑好的地下排水沟渠,然后两旁还种植绿化树木花草。

    同时新城区,还开创性的铺设了自来水管道系统,虽然目前自来水的覆盖只有极少的一部分城区,但是这依旧是一个极大的改进。

    除了这些基础设施外,城区的每一片地方的都是事先规划了其用途,比如靠近长江边的是商业办公区,一条沿江东路,不过几千米的长度,却是扎堆集中了超过百家大型企业的总部或者分部,由此形成了一个几乎是非常鲜明的地区风格。

    这一片区域里工作的人们,全都是一副社会精英的派头,上下班穿的都是最体面的服装,为了接送他们上下班,这里的企业还联手建立了一家公交马车公司,连接东城区的其他地方以及老城区,用来服务各家的员工上下班。

    这里也是可以看的出来,其实东城区的很多从事公共事业的公司,比如自来水公司,马车公司等,很多都是沿江东路的诸多大企业们一起出资创立的!

    毕竟这些属于公共服务的行业,如果不是这么多大企业出钱联合办,金陵城衙门还不一定会批准呢,普通的私人想要单独插足这些行业,机会是不大。

    如此的新东城区,饶是陈立夫这个金陵土著人士看见,都是忍不住的惊讶,实际上比外地人会更加的惊讶。

    如果是外地人,他们可能会以为,金陵城一直都是这样繁华的,但是陈立夫作为金陵土著,却是非常的清楚,大唐王朝来到金陵之前,此地是什么样的,大唐王朝定都此地后,金陵城又是发生了多么大的变化。

    金陵城的变化就是整个大唐王朝变化的一个小小的缩影!

    如今他的马车所行驶的水泥马路,这几乎就是见证了大唐王朝的诸多变化。

    陈立夫坚定的认为,自己正处于一个伟大的变革时代!

    而带领华夏子民开创这个变革时代的,正是万古圣君李轩!

    圣天子已经是开创了这个全新的变革时代,而自己,无论如何要是紧跟圣天子的步伐,最后在这个宣平盛世里留下属于对自己的痕迹。

    而如今的新部门财政部,就是自己开创新高峰的地方。

    财政部,这是一个从来都没有在大唐王朝,甚至都没有在华夏数千年历史里出现过的机构,不仅仅是名称,甚至连职能都是从来都没有出现过的。

    根据他所得知的少数消息,他已经是可以分析的出来,新成立的财政部,其主要职能就管钱!

    其主要的机构就是从税部里分拆而来的预算司、金融司这两个机构。

    如今虽然没有对外公布,但是金陵城内的一些消息灵通的人士,那都已经是知道了,就在五天之前,内阁御前会议上,圣天子正式批准了税部改革方案。

    税部的几个主要机构,将会被独立出来,但是同时又是把海关重新加入了税部,因此,税部的主要机构就是征粮司、海关司等,其主要职能将会变成纯粹的征税机构。

    而大名鼎鼎的税务稽查队,依旧得到了保留,这一点让很多人相当失望,不少人其实都是想要趁着税部改革的时候,把税务稽查队进行撤销,或者是拆分,再不济也要把税务稽查队从税部独立出来,归属内阁直辖。

    但是这个方案却是被圣天子给否决了,最后,作为国内的最大的非军队武装组织,在全国范围内拥有数万人雇员的税务稽查队,最后得到了保留,并且依旧归属税部,只不过不再是和以往一样被归属征粮司,而是单独成立了稽查司管理。

    从税部拆分出来的几个主要机构,也就是预算司以及金融司,则是正式成立为全新的部级机构,财政部。

    这个财政部,将会全面管理国内经济秩序!

    而陈立夫任职的机构,就是财政部金融司,而其具体职务,则是金融司右副司长。

    金融司设从三品司长一员,正四品左副司长一员,正四品右副司长一员,也就是说,陈立夫在金融司里,将会是第三把手。

    同时,按照帝国政坛的一些传统,副职通常会帮忙一把手分管部分重要事务,因此,陈立夫还监管着金融司下属证券处处长。

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钱祧里的危机

    财政部虽然是一个新机构,不过它的很多机构其实都是直接从税部里直接划过来的,因此金融司不是什么新鲜事务,而金融司证券处也是早早就存在的机构了。

    不过这个证券处了解的人还是不太多,普通百姓可不会关注一个专门管理证券交易的机构,但是国内诸多的金融行业的从业人士,尤其是最近几年才是大量出现的政权相关行业人士却是知道并且是非常了解的。

    因为证券处管的就是他们!

    证券处是直接管理国内所有证券类公司的机构,国内的两大交易所,也就是上海交易所以及广州交易所,就是属于证券处直接管辖。

    权力大吗?这要看跟什么机构相比,如果是跟以往的税部征粮司巡查相比,那自然是远远不如的,但是如果是和其他的处级机构相比,权力还是非常大的。

    而证券处也只是陈立夫所分管的诸多下属机构之一而已,虽然为了更好的开展工作,他是直接兼任证券处的处长,不过他的本职还是金融司右副司长,同时兼管其他的一些机构,实权可是不小。

    大唐王朝的副职,一般来说数量都不多,一把手之下通常会有一个或者两个副职,而且基本不存在什么副职没有实权的情况。

    副职基本上清一色的实职,都是拥有实权的。

    一县县丞那几乎就是最典型的代表了,按照道理来说,从六品的县城,被正六品的县令是死死的压着,但是县令通常都是统筹全县行政事务的,不会面面俱到把所有事都是亲自抓着。

    因为他们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处理全部的事务!

    因此县丞通常都是会承担起来县令没有足够时间亲自掌管的部分事务,大体上都是以负责地方经济发展以及教育发展等事务,实权同样不小。

    陈立夫作为金融司的第三把手,这个就是属于再典型不过的副职了!

    从之前的兴泉府知府,变成了金融司的副司长,说实话陈立夫都是不知道这对于自己而言算是好还是坏。

    兴泉府作为政治意义重大的地方,在兴泉府担任知府,那基本都算得上是去镀金的,后续都能够直接走地方官员的路子,最后到地方担任布政使乃至巡抚,成为封疆大臣。

    但是绕过了这一步之后,直接担任金融司的副司长,这同样也是有着极大的好处的,因为虽然金融司的右副司长,也是正四品的官员,和知府的品级相当。

    但是谁都知道,京官和地方官员比起来的话,哪怕是品级相同,但是京官也是要比地方官员高那么半级的,这从大唐王朝的官员升迁路线基本上就可以看的出来。

    地方的巡抚调任到京畿,通常都是担任侍郎,而两者的品级相当,但即便是这样,也是会被认为是升迁。

    同样的,如果是一部侍郎被外派到地方担任巡抚,如果不是特殊情况的话,这种情况通常都算是贬职了。

    毫无疑问,正四品的副司长,要比同样是正四品的地方知府重要。

    而陈立夫的任职,其实也是这样的一种体现,陈立夫可不是说从巡查处处长调任到金融司右副司长的,而是从巡查处处长调任兴泉府知府,再从兴泉府知府调任金融司右副司长。

    尽管陈立夫一共也没有当几天的兴泉府的知府,并且是根本就没有来得及前往兴泉府就任,他刚拿到任命文书,这没有几天时间就是被通知免职候选了。

    但是哪怕是这样,他的履历上也是得写上兴泉府知府这几个字,顶多就是加上一句备注:未就任。

    这种情况下,其实陈立夫也是有些拿不定自己这样的路子,是不是正确的,京官虽然好,但是地方官员也未必不好。

    尤其是最近几年帝国政坛的风向更是加剧了陈立夫的这种担心!

    什么风向?

    那就是在提拔的时候注重主政地方的经验!

    比如翰林院选拔新人的时候,几乎都是从地方上选拔的,而选拔的第一个标准就是需要拥有主政地方的经验,低级别的翰林,需要主政过一县,而中高级的翰林秘书,那是需要主政州府的经验。

    同时,帝国最近几年的多次巡抚调动,新上任的巡抚无一例外,都是拥有主政一府的经验。

    此外还有一点,最近几年帝国新提拔的各部尚书以及侍郎,已经是逐渐有了一个规律,那就是尚书从侍郎或巡抚里提拔。

    而有意思的来了,即便是从侍郎里提拔,但是这个侍郎也基本都是有过主政一方的经验的,有的担任过巡抚或者道员,最差的也担任过知府。

    换句话说,要向成为一部尚书,你得有在地方担任一把手的任职履历,哪怕不是巡抚、道员这种高级职务,但是好歹你得当过知府啊

    连知府都没有当过,说明此人的从政之路,一直都是在政坛的边缘打转。

    如此也就不得不让陈立夫担心,自己没有在州府任职的经验,会不会影响到自己以后的仕途,影响自己成为一部尚书,进而影响自己进入御书房。

    嗯,虽然没有任何的明确规定,但是普通文官想要进入御书房,成为外人口中的值班大臣,没有尚书头衔连竞争的资格都没有好吧!

    如果是普通的官员,肯定是不会考虑到自己能不能进入内阁担任尚书,能不能进入御书房的,但是陈立夫不是普通官员啊!

    他胸怀大志,他有着崇高的理想,他可是一直为了进入御书房而努力,为了心中的宣平盛世而努力。

    再说了,抛开这些理想内心想法不谈,就算是陈立夫自己也是知道,自己的仕途是受到了不少重要人物的看重的,当年可是陛下都说过自己是个人才的,上头的不少大人物也是看重自己。

    不出意外的话,自己极有可能是被吏部列入重点培养的名单,要不然的话当年自己就坐不上巡查处处长这个位置,而且一干就是三年,同时也不会在前段时间被任命为兴泉府知府。

    仅仅是从这两个任命,傻子都猜的出来陈立夫是要重点培养的对象!

    陈立夫自己同样也是很清楚,所以兴许其他的低级官员,这辈子的梦想就是成为六品县令或者四品知府,但是陈立夫却是知道,四品乃至三品职务都不过他的跳板而已,这么一路顺利走下去的话,成为一部侍郎都是很有可能的事。

    而尚书也不是没有指望的!

    正是因为知道自己是被重点培养的对象,所以陈立夫才是有些摸不透,自己的这个任命到底算是好事还是坏事。

    毕竟不管怎么说,在帝国政坛里,主政一方的经历是非常重要的,如今他都是正四品副司长了,以后肯定是没有机会担任什么知府的了。

    难不成自己以后要直接去当道员或者巡抚?但是这也没有先例啊!

    所以入城的时候,陈立夫是有些发愁的,这成为正四品的京官,手握实权的金融司右副司长,这对于绝大部分官员而言,几乎就是他们这一辈子的奋斗目标了,如果是普通官员得知自己当上了副司长,那肯定是开心死了。

    但是陈立夫不一样啊,所以他有些忐忑不安,甚至是担心!

    担心什么?

    担心上头对自己的重视程度出现了变化,担心自己以后无法进入御书房,成为值班大臣!

    陈立夫担心着自己的未来,同样的,此时此刻也有不少人担心着自己的未来,比如说税部尚书钱祧里。

    过去的半个月里,他一直都是厮杀在政斗的第一线,和其他想要拆分税部的人直接过招,想要尽可能的保全税部。

    但是,拆分庞大的税部,却是已经成为了朝野上下的共识,即便是圣天子都是默许了的。

    面对这种大势,钱祧里也是相当的无奈,最后只能是进行妥协,不过他这段时间也不算是一败涂地,至少,税部还保住了它的核心权力:征税!

    同时还保留了确保征税顺利的一些权限,比如说征粮司巡查处依旧得以保留,并没有被裁撤,同时税务稽查队也是没有被弄走,而是留在了税部里头。

    同时还顺手又把海关司给弄了回来!

    如此一来,税部虽然说被拆分了几个重要机构,但是保住了征税大权,还把海关权限给收了回来,也算得上是过得去了。

    但是即便如此,钱祧里也是感受到了朝野上下对自己的敌意!

    这税部改革方案虽然已经是确定了下来,但是毕竟还没有颁发正式的圣旨,而且成立新部门并向新部门移交业务,这也不是一天两天可以定下来的事。

    因此,如今金融司和预算司,实际上还是处于税部的管理之中,此外虽然财政部是新成立的机构,但是人员都是税部划分过去的,这未来财政部的高官,大多也都是从税部调过去的。

    说白了,未来的财政部高官,都是他钱祧里的老部下!

    有一些还是他钱祧里很看重的后辈,比如说陈立夫!

    这也就不难看出,虽然税部拆分了,但是钱祧里还是通过老部下的影响,来一个曲线救国,把这个新成立的财政部也是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

    然而即便是这样,钱祧里还是有些担心,这一次税部改革,极有可能是自己从政以来遇到的最大的一次危机,稍有不慎,就会丢官去职!

    他得罪的人可不少,如今税部被拆分了,会不会引起外界大范围的攻击,然后导致自己的值班大臣头衔不稳。

    嗯,事实上的确如此,不少人其实都把税部改革看成是钱祧里下台的征兆,一堆人正在磨拳搽掌准备奏折弹劾钱祧里,想要趁着这一次的机会把钱祧里彻底拉下来!

    就和之前他们弹劾并把钱梦久,王文华等人拉下来一样!

    值班大臣的位置一共就九个,不把钱祧里这些老家伙干掉,他们怎么上位?

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新老交替

    很多人都想要把钱祧里拉下台,实际上不仅仅是钱祧里,现在的每一个值班大臣后面都是一堆人虎视眈眈着,想要把他们干掉然后自己上位。

    没办法,这么多大臣都想要自己上位,那些地方上的布政使什么的想要当巡抚,巡抚想要杀回京畿,担任一部侍郎,右侍郎想要成为左侍郎,左侍郎想要成为尚书,而普通部门的尚书想要成为吏部、税部、商部这样的权重部门的尚书,或者是去督察院,翰林院担任一把手,所为的不外乎就是想要最后进入御书房,成为值班大臣,位极人臣。

    而目前大唐王朝里虽然说已经是有了致仕的年限,规定了正三品以下,致仕年龄为六十岁,正三品以上致仕年龄为六十五岁。

    但是这个致仕年龄限制,目前来说作用并不大,因为大唐王朝的高层,整体年龄都不大,以柳八苟,王文华,钱梦久他们为代表的最早期的开国功臣,如今也不过五十多岁而已。

    而钱祧里,其年龄还要更小一些,今年连五十岁都还不到,准确的来说,钱祧里今年才四十五岁。

    如果真按照六十五岁的年龄致仕的话,还还得二十年以后呢。

    但是钱祧里可能在值班大臣这个位置上一待就是二十年吗?

    不可能的事!

    钱祧里已经是当了足足六年的值班大臣了,如果再当二十年,那就是二十六年!

    如此漫长的时间,别说是钱祧里了,就算是柳八苟这样拥有开国、拥护、从龙等几乎是大唐第一功臣的人,也不可能在值班大臣这个位置上坐稳二十六年之久!

    高层人员是不可能一直都是这么些人的,当时间久了,甭管是因为能力不足还是为了保持正常的人员轮换,李轩都会对人员进行变动的。

    最近几年,他基本上保持着持续更新值班大臣以及行走大臣的节奏。

    在这个过程里,白云奇、王文华、钱梦久这三位最早期的从龙之臣都是陆续从高位里退了下来,他们退出一线政坛后,李轩也是没有亏待他们,白云奇被安排到大唐西洋公司担任董事,并且还给了他不少股份,钱梦久则是不愿意继续从政,也不愿意到国营企业里发挥余热。

    这人也算是经历过人生巅峰的了,所以退出政坛后,就是回到了兴泉府老家养老,回到老家后开办了一个私立学校,满足早年想要当塾师的愿望。

    更新换代的不仅仅是文官,军方的将领同样如此!

    军方系统里的方东全以及黄学仁等一票黄竹山时期的老将领们,除了还剩下陈屠夫这么一根独苗苗外,其他的已经是全部退出了现役。

    而实际上,早在统一之前,方东全他们就已经是退居二线了,在枢密院里厮混了几年后,趁着帝国收复辽东以及高丽半岛,彻底完成统一之后,李轩在宣平八年冬,举行了规模浩大的封赏功臣仪式。

    在宣平八年的封赏仪式上,李轩一口气新封了五个公爵、二十六个侯爵,五十七名伯爵,此外还有三百多名子爵,六百多名男爵。

    加上原有的封出去的贵族,这也就使得了让帝国拥有贵族爵位的人突破了千人。

    只不过,这超过千人的贵族里,绝大部分都是普通的减等世袭的爵位,而男爵因为已经是最低等,所以更是没有办法承袭爵位了。

    也就是说,数十年过去后,帝国的贵族数量肯定是会一下子减少好几百个的。

    到最后,贵族的整体数量,应当是会维持在五百人左右。

    至于说真正世袭罔替的贵族爵位,到目前为止,李轩只封赏出去了十五个!

    而且目前来说,大唐王朝封出去的世袭罔替,也和传统的世袭罔替不太一样,因为世袭的爵位并不是一直保留原有的爵位,而是采取了减等世袭到男爵后不削爵,一直保留男爵爵位,与国同休!

    这,是李轩亲自定下的世袭罔替的新定义!

    因此一个公爵被封赐世袭罔替,其子孙后代并不是说一直能够承袭公爵爵位,而是减等承袭到男爵后,能够一直承袭男爵爵位。

    当然了,开国功臣总是会有优待的!

    世袭罔替只保留男爵爵位,但是李轩自然也是不可能让少数真正的功臣,两三代人之后就泯然众人了,人家拼死拼活跟着你造反,为的不就是荣华富贵嘛,更何况,这些贵族大部分也都是军事贵族,而李轩也是需要在国内维持军事贵族的地位,进而维持帝**事力量的强盛。

    因此,还有一部分人是获得了两代或三代后再减等承袭的特别优待!

    比如郝柏年就是获得了这种优待,作为帝**功几乎最大的将领,他在宣平八年正式获得陆军上将军衔,成为了帝国第一个上将,但是获得这个军衔之后,他就是立即申请退出现役了。

    没办法,谁让他功高震主,不想死翘翘,想要享受荣华富贵的话,在统一战争结束之后肯定得夹着尾巴做人啊。

    而李轩为了政治影响考虑,自然是不会批准他的退役申请的,只不过想要带兵那也是不太可能的,刚好那个时候李轩准备晋升的上将也不止他一个,所以随后李轩扩大了枢密院,设立枢密院副使,而副使的人数没有明确规定。

    郝柏年以及后面陆续晋升的野战军的陆军上将,比如李春景他们,都是成为了枢密院副使,然后回到了金陵城享福!

    至于在外头打仗的那些辛苦事,就不用麻烦这些军方大佬了,下头有着一大票等着建功立业的新晋少将、中将们呢。

    作为回归金陵,放下兵权的补偿,郝柏年、李春景等几个人是成为了帝国公爵,然后还获得了三代后减等世袭,世袭罔替这两大优待!

    统一战争里,以方东全为代表的黄竹山时代土匪出现的将领陆续推出一线。

    而以郝柏年为代表的黄竹山时代就是涌现出来,并在贵州、两广战役期间迅速崛起,并成为帝国陆军核心将领的这一批开国功臣,也是在统一战争之后陆续推出了一线,把位置让给了统一战争中后期期间陆续崛起的新生代将领们。

    相对来说,军方的新老交替,是比较顺利的!

    这里头固然是有着李轩对军队的掌控力度非常强悍,但是也有着华夏的传统有关!

    兔死狗烹,鸟尽弓藏的典故可是每一个开国将领都知道的,很多将领在统一战争后期,就已经是为后路开始做打算了。

    人家郝柏年在率领第三军拿下河北、攻克幽州的时候,就已经是开始上书请求退居二线了。

    等到统一战争之后,面对李轩调他回金陵城担任枢密院副使的圣旨,他非但没有被这种明显的明升职务,实际剥夺军权的行为而感到反感,反而是庆幸自己保住了小命,更保住了自己未来的前途以及家族的荣耀。

    他可不像和方东全那样,因为想要死抓着权力不放,最后是被一脚踢出了现役。

    郝柏年这是以退为进,放弃了军权回到金陵城,但还是枢密院副使,现役陆军上将啊,以后有什么大战了,他这样的大佬肯定是还能再一次领军出征的。

    怎么也比退出现役好啊!

    人家郝柏年今年才三十几岁呢,还年轻着,可不想就这么回家养老,更不想因为功高震主被一刀咔嚓了。

    郝柏年是聪明人,其他人也不傻!

    所以统一战争结束之后,李轩对军队的高层进行新老交替是比较顺利的,一大票战功显赫,在野战部队里生无可生,都是被李轩召回了金陵城,部分安排为枢密院副使,而部分则是安排到枢密院各部任职。

    宣平八年后,陆军枢密院以及海军统帅部的各部规格进一步提升,各部部长为上将衔,这个上将军衔刚好可以用来安排这些人。

    军方的新老交替很顺利,而且老将们虽然退居二线,但是依旧活跃在军界,影响力依旧不小。

    但是文臣这边的新老交替就是没有这么顺利了。

    相对于武将而言有着鸟尽弓藏的传统因素所影响,文臣这边却是没有太多的这一类的影响,相反,很多文臣们都是觉得,这天下统一之后,才是他们发挥才华的时候。

    统一战争时期,大唐王朝的文臣们,和诸多开国阶段的文官们一样,都是属于边缘角色,是不怎么受重视的。

    但是国内统一之后,这统一天下就是变成了治理天下了,这个时候,文官的作用也就大大体现了出来。

    不少文官们都是等着天下统一之后发挥才华,博取荣华富贵呢,怎么甘心在刚统一呢,就是退居二线了。

    但是这只是文官们的想法,而李轩的想法却是不一样。

    李轩认为,在早期的开国阶段,文官阶层的质量实在是不咋地,以柳八苟为代表的黄竹山时代就崛起的文官们,其水品是真的不怎么样,早期的时候还能够跟上,但是到了后期,他们的能力已经是无法满足治理天下的需求了。

    毕竟治理一亿五千多万人口的国家,和治理一个土匪窝还是区别很大的。

    所以,这两天,李轩一直都是想要完成文官之间的新老交替!

    但是,虽然李轩是这么做的,但是李轩的做法却是比较稳,他并不希望早期的文臣一股脑都是被赶下台了,那样不仅仅会让老臣子寒心,更加重要的是政治影响太大,容易造成各种李轩所不希望看见的动荡。

    如今帝国刚统一不过两年,正是需要修生养息,大力发展的时候,可没有多少精力放在政治斗争上面来,所以李轩必须控制事态。

    钱祧里这事,就是他特意控制的一个结果!

    下头的人早就对钱祧里不满了,拆分税部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他们想要把钱祧里拉下马的一个前奏,但是很多文臣们到现在估计都是没有能够理解李轩的一些政治理念。

    什么政治理念?

    平衡!

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火烧陈立夫

    有很多,比如在内政上,李轩希望稳定压倒一切,他不希望看见各种动乱出现,只有政治稳定过来,才能够持续发展地方经济和民生,进而增加国力支持他的全球战略。

    其次,李轩非常的注重平衡!

    在军队里,李轩搞平衡,在内阁里,李轩同样搞平衡。

    当税部的权限过大,钱祧里的实际权力甚至都能够和柳八苟比肩的时候,李轩就默许了下面的臣子们拆分税部,进而限制钱祧里的权力。

    但是当这些臣子们做的太过分,想要直接一步到位把钱祧里也给干掉的时候,李轩却又是站了出来,直接把海关司重新给回了税部,同时也是批准了钱祧里的不少建议。

    什么建议?

    新设立的财政部任命建议,财政部尚书这种职务,钱祧里是不敢插口的,但是侍郎以及下面的司长以及副司长们,钱祧里却是提出了不少的建议。

    而李轩则是采纳了其中的大部分建议!

    这也是为了向外界透露,你们就别继续折腾了,朕还是看好钱祧里的,想要把钱祧里拉下马,等几年再说。

    在李轩的施政计划里,钱祧里还是具有很重要的作用的:背黑锅!

    改革之后的税部,依旧是保留了最核心的征税权力,而目前大唐帝国的税收制度,虽然相对比各类传统封建王朝而言已经是非常完善了,但是和真正的近现代国家的税收制度相比,还是不太完善的,后续几年李轩还会对税收制度进行持续的改革。

    而税收制度的每一次改革,不可避免都会触及到众多人的利益,已经税收这种事是很得罪人的,谁也不想缴纳更多的税收。

    如今钱祧里在这方面干的还是很不错的,税收政策几乎都是以李轩为尊,李轩怎么说他就怎么干,甚至都不会去问为什么。

    这样的好臣子,李轩自然是不会放任他被那些想要上位的文官们赶下台的。

    就算是钱祧里需要离开政坛一线,那也是等李轩完成税收改革之后,这个时间少数也得五年以后。

    但是,李轩的想法,下头的那些臣子们却是不知道啊,顶多就是猜测到李轩对钱祧里还是比较信任,但是并不知道李轩继续重用钱祧里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就算是钱祧里,顶多也就知道个一知半解,他可不知道圣天子的税收改革计划到底有多庞大。

    不知道的钱祧里,自然是会担心自己的前途问题!

    随着税部改革,钱祧里以及陈立夫他们,都是迎来了忐忑,陈立夫根本就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突然变成了财政部金融司的副司长。

    甚至没有接触过金融的陈立夫,都不知道该怎么开展工作!

    宣平十年,金秋十月下旬,大唐朝报上正式刊发了税部改革的消息,税部进行改革,并成立财政部,同时也是宣告财政部的高层人士任命。

    财政部的首任尚书,并不是税部的人,甚至都不算是传统科举出身的官员,并且此人的任命也是出乎了一大群人的意料之外。

    此人名为宋阮高,调任财政部担任尚书之前,此人乃是皇室资产科科长,以前则是皇家银行行长!

    早年乃是柳州一家银铺里的掌柜,大唐王师南下广西的时候,他也是从龙了,先是在军队里担任账房,然后是调任到皇室资产科任职,皇家银行成立后,此人先后出任皇家银行的肇庆分行行长,广东分行行长,皇家银行总行行长。

    后来又是调回到翰林院皇室资产科任职副科长,科长!

    这人,一辈子都是在和钱打交道!

    不过翰林院的各科室的人员一般都比较低调,同时品级也不算高,哪怕是掌院学士,早年也不过正四品,后来才被提升为正三品,而翰林院的掌院学士,那是御书房值班大臣!

    正三品的御书房值班大臣,这也是大唐王朝里独此一份了。

    普通的翰林院官员都是比较低调了,更加不要说虽然挂在翰林院名下,但是且只负责皇室私产的皇室资产科了,皇室资产科纵然在国内工商业里影响不小,但是在政坛高层严重,也只不过是一个小机构而已。

    但是就是这样的一个小机构的负责人,最后竟然是一步登天,直接成为了财政部尚书,这不得不说让惊掉了一片下巴!

    而李轩选择此人担任财政部的尚书,自然也是有着理由的!

    别看皇室资产科只是个翰林院下属的一个分支机构,打理皇室资产而已,但实际上皇室资产科的权限要比外人想象的更加庞大。

    为什么?

    因为皇家银行!

    一家皇家银行,几乎可以说是彻底左右了国内的金融体系!

    皇家银行拥有货币的发行权,皇家银行发行的银票、金票,铜票,那可是大唐王朝里的法定纸币,而其他银行,可是没有发行这种纸币的权力的。

    同时皇家银行的银行本票以及支票,那更是大额商业交易里的标准配备。

    这只是和皇家银行的其中一部分职能而已,更加重要的是,皇家银行吸纳的存款实在是太多了,这也就代表着,皇家银行放出来的贷款也是数额庞大。

    甭管是中央还是地方,要搞基建但是经费又不够,想要贷款的时候,那么也就只能找皇家银行贷款了。

    皇家银行在过去的这么多年里,已经是向中央以及各地方提供了各种类型的债券一共五千多万两银子,成为了帝国财政的第一大债权人。

    当然了,这些债券可不是什么普通的贷款,而是国债,地方债卷,人家皇家银行购买这些债券,也只是为了利息而已。

    但是不管怎么说,皇家银行已经是深入帝国经济的方方面面那却是实打实的。

    而掌管着皇家银行的皇室资产科,自然也就不是什么普通的机构。

    虽然品级不高,但是在李轩的心里地位却是不低。

    当然了,由于宋阮高原来的品级太低了,皇室资产科科长才正五品而已!

    所以李轩也是提前给他过渡了一下,打算财政部的时候,李轩就是把他调到了秘书处担任一等秘书,顺便提升了一下品级,提到了从四品,然后又把他调往承天府担任同知,这是正三品的职务。

    但是这个人担任承天府知府一共也就半个月而已,实际上都没有去上任,然后就是被调往内阁,任职农部左侍郎,这是从二品了。

    前后不过三个月,这个人就是在翰林院秘书处、承天府、农部三个机构转了一转,然后品级从正五品变成了从二品,这官升的比坐火箭还快。

    但实际上也不能这么说,人家宋阮高一开始虽然是个正五品,但是皇室资产科以及皇家银行过于特殊,也不能当成普通的官员来看待。

    李轩要用这个人,哪怕是火箭式提拔,其他人也是不敢有任何的意见啊!

    因此财政部设立的时候,此人就是顺理成章的成为了正二品的财政部尚书!

    除了宋阮高外,其他人倒大多数都是传统官员出身,而且不少都是原来税部的人直接调过来的,比如金融司,预算是,人家本来就是税部的机构,划归到财政部后,自然也就是直接原班人马过来的。

    就算是陈立夫这样的人,也是税部官员。

    某种程度上来说,金融司和预算司虽然拆分了出去,但是钱祧里依旧是保持这些机构的影响力。

    但是这种情况能够持续多久就不知道了,毕竟人家宋阮高又不是吃干饭的,之前他虽然只是个正五品的皇室资产科科长,但是他当过皇家银行的行长,手底下管皇室资产企业可是众多,和国内工商界以及金融届打的交道可是不少。

    这没点手腕,也不可能一路顺风顺水干到皇室资产科的科长。

    而且新官上任三把火,人家宋阮高早在几个月之前就知道自己即将出任财政部尚书了,早就准备着大干一场,因此财政部成立之后,宋阮高少不了要和原来税部的官员们,和钱祧里来一番斗法的。

    于是乎,陈立夫就是发现,自己成为了上头斗法的中心点!

    本来他只是金融司的右副司长,按照道理来说是并不会涉及到这么高层的斗争的,但是奈何他这个金融司的右副司长上任之后,就是开始分管证券处。

    而宋阮高新官上任的第一把火,就是烧到了金融司!

    上任没几天,宋阮高就说国内的金融市场出现了诸多问题,要整顿国内的证券市场以及银行业,走正规化,合法化,杜绝金融从业人员用各种违法手段捞钱,侵害普通投资者的利益。

    然后呢!

    金融司司长被贬,踢到了云南担任布政使去了,证券处处长更惨,被直接罢官免职不说,还被督察院调查,搞不好都要去监狱里待几年。

    金融司左副司长为了自保,直接称病不出,一副你们大佬打架,我惹不起的态度!

    于是乎,到任没几天的陈立夫发现,自己要接手的不仅仅是证券事务这么一个烂摊子,而且还陷入了高层斗法的危机当中。

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陈立夫自救

    虽然是官场老江湖了,但说实话,陈立夫入仕这么多年,还真遇上过这种高层斗法这种事。

    不是说没见过高层斗争,而是说以往这种斗争都是高高在上,和他关系不大,顶多就是受到一些无关紧要的波及而已。

    但是这一次宋阮高和钱祧里的战争,却是直接在金融司打起来的,金融司动荡,他这个金融司右副司长瞬间就是变成了金融司里仅有的高层!

    金融司司长被贬到了云南,左副司长是个老头子,人就就想着安安稳稳度过仕途的最后几年,然后体面的致仕还乡,眼见高层斗法,直接来了一个称病不出。

    说是自己感染风寒要休养,请了足足半个月的长假!

    这人躲起来了,但是陈立夫却是不能躲啊!

    他这才刚上任呢,刚上任就告假?

    而且还是在司长被贬,左副司长告假,整个金融司只剩下他一个副司长情况!

    他真要是在这种情况下告假,真当人家吏部是吃白饭的啊,估计不用几天功夫,自己的档案上就会多出这么一句评语:不顾大局!

    毕竟如今整个金融司就只剩下他一个右副司长的高官了,他陈立夫要是还不管的话,那么可以说整个金融司都得陷入混乱了。

    更何况,他分管的证券处的处长还被逮了,整个证券处是一片混乱,督察院的御史们跟闻见了升官发财的味道一样,这两天对整个证券处都是进行大搜查,每一个证券处的中低层官员都是人心惶惶,生怕自己有一天也会被逮进去。

    这可不是瞎担心,而是事实!

    证券处的处长都有问题了,那么证券处的其他人会没有问题?

    别说督察院的御史们不信了,就连陈立夫自己都是不信的。

    如今这个情况,陈立夫除了咬牙顶住还能有什么办法?

    而更让陈立夫无语的是,哪怕是他在这种艰难时刻顶上去,他也绝对没有可能说趁着司长被贬,左副司长告假的机会更进一步。

    帝国自有官员的培养体系,他陈立夫本来就是属于被培养,这才越级提拔起来的,不可能说刚上任就来一个代理司长职务之类的大好事。

    而且就算是有这种可能性,人家宋阮高也不答应!

    哪怕是官场里的普通官员都知,他陈立夫是钱祧里看好的人,说不准这个右副司长就是钱祧里举荐的呢,嗯,事实上的确如此。

    人家宋阮高刚把司长搞下去,钱祧里的人立即就是爬上去重新占据了司长位置,这代表了什么,这代表了宋阮高一败涂地。

    可是宋阮高会这么轻易的一败涂地吗?

    开玩笑,人家可不是好惹的!

    哪怕之前只是个正五品的官员,在品级上来说和陈立夫相当,但是宋阮高和陈立夫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路子。

    人家宋阮高从来就没有走过传统官员的路子,他一直都是在皇室资产科里混,说是官员,但实际上更像是皇室的雇员,品级对他而言并没有什么意义。

    要知道宋阮高担任皇家银行行长的时候,还不是官身,连个品级都没有呢。

    但是谁敢说皇家银行的行长,其政治地位就弱了?

    弱个屁,李轩所看到的诸多经济报告,很多可都是皇家银行搞出来的,此人经历过的君前奏对的次数,比普通的一部侍郎都多!

    翰林院可是号称小内阁,虽然里面的官员品级都不高,而且因为科室众多,有些科室的确是不怎么强势,但是有几个却是特殊。

    一个是秘书处,因为秘书处里的秘书们,其实才是跟随李轩时间最长的一群人,比如那四个轮流值班的一等秘书,那可是有资格参与内阁会议甚至战略会议的人,哪怕只是旁听,做一些会议纪律的事。

    而秘书处处长,可是翰林院掌院学士担任的,而掌院学士虽然只有正三品,但那可是九名御书房值班大臣之一,名副其实的重臣。

    除了秘书处之外,还有两个科室是非常重要,不能简单的用普通的眼光去看的,一个是翰林院调查统计科,这个不用说了,整个帝国内部都是大名鼎鼎的翰统鹰犬,说的就是他们。

    而翰林院调查统计科的科长,也只是正五品。

    当然了,谁也没在乎翰统鹰犬们的品级,因为人家根本就不和翰林院的其他人一起玩,他们自成体系,甚至翰统官员的选拔也不是吏部经手,也不从科举里选人,人家单独选人,经费都是直接走的皇室经费,因此官场上的品级对于他们来说只是一个可有可无的标志而言,所以谁也没把他们的正五品当真。

    要不然的话,整个帝国里最有权势的正五品官员可就不是税部巡查处处长,而是翰统科长了。

    而皇室资产科和翰统其实也有着极大的类似!

    翰统、皇室资产科,这两个机构只是挂靠在翰林院名下而已,别说吏部管不了他们的人事,就算是翰林院掌院学士也是管不了这两个机构的。

    所以,宋阮高以前虽然只是正五品,但是实际上远远不是正五品,这样的他虽然以前在官场上名声不显,但那是因为人家之前不在官场上混,却是并不代表人家的政治手段差,或者势力差了。

    要不然,人家能够凭借一纸奏章,就是直接把金融司司长给干掉了?

    这样的人物,钱祧里才是对手,至于他陈立夫,躲都躲不起,那里还敢惹上去啊!

    但是,现在,陈立夫却是发现自己躲都躲不了!

    自己坐上了金融司右副司长这个位置,下面是熊熊烈火,而自己却是不能跳走,只能是被火烤着,而且更关键的是,被火烤着也就算了,但是偏偏这种事对于他自己而言还没有什么好处可言。

    想要趁机升官,最后变成金融司司长?

    这几乎是挑战帝国官场秩序,挑战宋阮高的智商!

    所以陈立夫发现自己的处境,不管怎么看都怎么倒霉!

    坐在自己的办公室里,陈立夫根本就没有心情看下属送上来的报告,而是苦思着自保之策。

    就在今天早上,督察院又是拿着逮捕令带着巡警来抓人了,这一次又是从金融司带走了足足十多个人,甚至里头还有金融司内务处处长,还有两个副处长,四个科长!

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陈立夫的奏章

    这些可都不是什么小角色,都是正七品起步的中层官员,而且是金融司这种核心中央机构的中层官员,外放到地方那都是一县县令,一府知府的重要中层。

    不出意外,这些倒霉蛋不是被枪毙就是要进监狱,最差的估计也是会被流放到海外殖民地。

    至于只是丢官去职贬为庶民,他们还没有这个资格被督察院抓走呢,罢官官员那只是内部行政处理而已,那是吏部的事,和督察院没关系。

    但凡是督察院插手的,那都是刑事案件。

    而陈立夫不想和这些倒霉蛋一样被抓走,也不愿意碌碌无为,然后等待着被罢官免职,他还想要在金融司做出成绩来继续升官呢。

    成为部堂高官,进入御书房,辅助圣天子创建宣平盛世,这是他的梦想,刻在骨子里的梦想。

    为此,他放弃了读书人的清名,放弃了在家享受优渥的生活!

    当初在巡查处任职的时候,老师好友都是视他为读书人中的败类,和他划清界限,可以说是一世清明毁于一旦,但是他放弃了吗,没有。

    因为他知道,当他最后拨乱反正的时候,自己终将会名留青史,成为一代名臣。

    当初担任巡查处外出巡察忍受着各种清苦,那些日子想想都是不堪回首!

    因为外出巡察条件简陋,吃饭用的筷子只能是银筷子,而不是家中的象牙筷子。

    出行的马车只是普通的高档马车,而不是家中那辆价值近万两银子的奢华四轮马车。

    吃饭只能吃普通酒楼厨子做的十几个菜,而不是有各大菜系的专属厨师为自己专门搭配的饭菜。

    就连暖床的丫头,那也只是普通的花魁,而不是家宅里的人间绝色。

    那种苦日子,别提有多难受!

    但是他陈立夫却是忍了过来!

    为的是什么,还不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

    但是督察院,或者说宋阮高继续这么搞下去,这金融司就要变成一个窝藏罪犯的大基地了,还不知道要抓走多少人呢。

    称病?不行!

    不管不问?谁知道什么时候这把火就是把自己给彻底点燃了!

    找钱祧里求救?扯淡,人家宋阮高就等着他这么干呢,到时候说不准前任司长的下场就是他陈立夫的下场。

    苦思良久后,陈立夫发现自己置身于如今这种状况,都是因为一点,那就是自己是属于钱祧里派系的人!

    嗯,虽然陈立夫自己从来就没有把钱祧里当成自己的恩人之类的,更加不会把自己当成钱祧里派系的人,要知道,他的早几年的梦想可是一路杀上去最后成为税部尚书,进入御书房,这想要挤掉的可就是钱祧里的位置。

    更何况,虽然他从来都没有透露过,但是他也和很多人一样,都认为钱祧里是个误国奸臣。

    没错,钱祧里把他当成了自己人,但是陈立夫却是从来没有把钱祧里当成自己人。

    不过外界却不是这么看!

    外界的人清一色的认为自己是属于钱祧里派系的人,估计宋阮高也是这么看的。

    到了中午时分,陈立夫处理了几件无关紧要的事后,就是匆忙离开了金融司衙门,如今金融司衙门动荡,他要自救!

    而考虑了许久之后,陈立夫决定,不能让外界继续认为自己是钱祧里这个派系的人马了!

    他陈立夫就是陈立夫,从不属于那个派系!

    就算是非要说那个派系,那么他也是正儿八经的帝党!

    整个大唐帝国,除了圣天子能够让他效忠之外,其他人也想要获得他陈立夫的忠诚?开什么玩笑,他陈立夫的忠诚什么时候这么廉价了。

    钱祧里不行,宋阮高同样不行,其他人更不行!

    离开衙门自后,他回到了金陵城的宅院里,开始写奏折!

    是的,他不找钱祧里也不找宋阮高,他准备直接上书给圣天子!

    他这道奏折的内容很简单:弹劾!

    弹劾金融司内部的贪污**,同时也弹劾督察院乱来,把金融司搞得人心惶惶!

    他在折子上说金融司的问题属于恶疾,即便是要治疗,但是也不能下猛药,要不然的话,按照督察院那边的调查力度,这金融司里的官员不说百分百,但是十有八`九最后都得进监狱!

    毕竟官员贪张枉法这种事,一百个官员里头可能会有冤枉的,但是确有其事的至少是百分之九十以上!

    如果加上渎职,生活作风,忠君态度等问题,一百个全杀了也不会冤枉哪怕一个。

    别人对这些兴许不知道,但是身为巡查处处长,杀过无数士绅地主以及官员的陈立夫却是很清楚,当一个地方的税务出现了问题之后,把当地的税务机构里的官员以及地方官员通通杀了,一个被冤枉的都不可能有。

    即便是不贪腐,但是也肯定存在渎职之类的罪行!

    要不然,他过去这么几年也不会杀了这么多人,从而博得一个陈人屠的外号了,当初他批捕的这些人,那可都是有着确凿证据的,可不会随便冤枉人。

    金融司里有问题吗?

    肯定有的!

    严重吗?

    司长都被干掉了你说严不严重!

    要整顿吗?

    必须的!

    但是……

    即便是要整顿,也不能和现在这样把整个金融司搞的瘫痪了啊,这可是中央机构,整个天下的金融行业乃至百官都看着呢,就算是要杀人,也要慢慢的杀,偷偷的杀啊。

    一下子搞得这么猛,那可是会影响帝国金融稳定大局的!

    一封弹劾奏折,表面说贪腐以及督察院乱来问题,但实际上陈立夫把钱祧里和宋阮高都给弹劾了!

    因为金融司贪腐的背后,那肯定是钱祧里,而督察院乱来的背后,那是因为宋阮高再搞事!

    同时弹劾钱祧里和宋阮高,那是为了向圣天子表明一个态度:他,陈立夫,不属于任何一个派系,他是大唐臣子,只效忠于圣天子!

    他要当一个孤臣!

    而陈立夫也的确是这么想的!

    不管是以前还是现在!

    以前的时候,为了前途着想,尤其是当时还没有跳出来税部这个大框架,而税部非常的特殊,升迁任免都是内部进行的。

    他陈立夫之前能够挑出税部到兴泉府任职,只是一个特例而已,但是即便是这个特例,后来也是被抹除了,因为他还没上任就被调往财政部了。

    而财政部,说白了就是从税部里拆分而来的,大部分现任财政部官员,实际上以前就是税部官员,因此严格上来说,他陈立夫调任财政部,也是属于传统的的税部内阁升迁。

    那个时候,自然是不能够把钱祧里给得罪了,要不然会死翘翘的,别说当孤臣了,能不能在巡查处这种重要机构混下去都不一定。

    但是现在,却是不一样了,他陈立夫已经是挑出了税部!

    虽然财政部是从税部里拆分出来的,但是毕竟是拆分了出来,而且财政部也将会和其他的部门一样,升迁任免都是按照普通文官的流程走的,也就是说,今天他陈立夫可以在财政部任命,明天就有可能跑到礼部任职了,不像以前在税部的时候那样,只能是在税部里打转转。

    这种情况下,得罪钱祧里也就得罪了!

    但是他陈立夫却是又不会直接靠向宋阮高,尽管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很多官员的理智选择,如今财政部里不少税部的官员,都已经是向宋阮高表示了忠诚。

    然而他陈立夫却是不能,也不想这么干!

    不能,那是因为他以前身上的钱祧里标签太过明显,而且他自己也是知道,自己能够到金融司任职,还是钱祧里运作的结果,这直接投向宋阮高的话,容易给人的一种背主投敌的负面影响。

    更何况,宋阮高在他看来也不是什么好鸟,都是误国奸臣。

    这刚上任财政部的尚书,不思发展帝国金融,理清帝国财政,却是整天琢磨着排除异己,这不是误国奸臣是什么?

    这样的人,在陈立夫看来,和钱祧里没有什么区别,都是帝国的大奸臣,圣天子身边的奸臣。

    帝国之所以有这么多的乱象,都是因为有他们在圣天子进谗言!

    以后他陈立夫肯定是要把他们给拉下来,然后取代他们的位置,进而辅助圣君开创宣平盛世的。

    因此不管是钱祧里还是宋阮高,他陈立夫都不打算靠拢,一方面是他自身的政治理想的缘故,另外一方面也是为了自保。

    既然两方都不靠拢,那么要怎么在这场乱局里自保?

    废话,自然是向圣天子靠拢啊!

    陈立夫回家写好这封折子后,吹干了墨迹,并且熨烫过后,这才亲手封装好,然后带着折子出门亲自进攻投递。

    他知道自己一旦把这封折子递上去会是什么结果。

    自己恐怕立即就会被钱祧里和宋阮高双方都视为眼中钉!

    因为他虽然没有在折子里明说,但是却是谁都看的出来,他表面上是谈金融司的**以及政治问题,但实际上就是在弹劾钱祧里往日管理金融司不善,弹劾宋阮高今日不顾大局。

    到时候,谁能够保他?

    只有圣天子!

    陈立夫的折子很快就是被传递了上去!

    然后也是不出他的预料,因为这封折子很快引起了波澜!

    根据小道消息,第二天的早会之后,圣天子同时召见钱祧里以及宋阮高!

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有问题,而且是大问题

    圣天子召见钱祧里以及宋阮高,到底说了什么,自然是没有外人知道的,而钱祧里以及宋阮高这两个当事人也都是对此事闭口不谈。

    至于圣天子,自然是没有人敢向圣天子打听什么。

    因此,那个时候圣天子到底说了什么,那是没有其他外人知道的。

    其实事情也没外界传的这么玄乎,圣天子李轩也是把这两个人臭骂了一顿,不过这顿臭骂,并不算是说骂他们贪腐啊什么之类的,而是骂他们的办事方式不妥当,进而造成政局动荡。

    如今钱祧里和宋阮高两个人斗法才刚开始呢,就是把金融司搞得乱七八糟的,连带着财政部其他的机构部门也都是人心惶惶,因为谁也不知道金融司之后,是不是就是自己的部门挨刀子了。

    李轩是不太喜欢看见动荡的,他喜欢稳定,喜欢平衡。

    臣子之间进行斗争,这是无法避免的事,李轩基本上也是很少插手臣子之间的斗争,大多时候都是当做没看见没听见,只要不影响正事,那些臣子们相互对喷那都不是个事。

    但是现在钱祧里和宋阮高之间的斗争,明显是超出了动嘴这个范畴,也不是一两个人被拉下马的那种,而是几乎整个金融司都是被拉下来了。

    金融司里有官员贪腐渎职,这是很正常的事,李轩自己也知道,毕竟金融司是帝国金融行业的掌舵人,那些官员们天天和银行和证券公司打交道,捞点钱什么的不要太简单。

    但是就和陈立夫上的折子里说的一样,这样的金融司整顿肯定是需要整顿的,但是却不能下猛药,得慢慢来,如果是一股脑把整个金融司都一锅端了,那么对帝国金融业的打击太大,会造成金融业动荡的。

    敲打完钱祧里和宋阮高,让他们两个人,老老实实做事别整天琢磨着排除异己后,金融司乃至整个财政部才算是进入了平稳的过渡期。

    虽然那个时候,金融司的高层已经是被干掉了一小半,但总算是维持大体的框架。

    这个时候,陈立夫也算是发挥出来了自己的狠厉手段!

    人家以前干的可是抓人的活,现在虽然转行了,但是整治人的手段依旧众多,再加上陈立夫也没大开杀戒,只是让那些下属们稳定下来工作而已,所以哪怕金融司的司长不在,左副司长称病,但是在他这个右副司长的主持下,金融司还是保持了稳定,开展着正常的业务。

    不过影响还是有的,只是被压制到了最小而已。

    只不过他也是感受到了来自钱祧里以及宋阮高双方的压力,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如今金融司的这些官员们,非但没有感谢他结束了金融司的动荡,反而是开始排斥他,虽然办事不敢阳奉阴违,但是也不是那么的利索。

    因为这些官员们,要么是原来属于钱祧里派系的人,要么是宋阮高最近安插进来的,他们对陈立夫这种把双方的矛盾直接捅到圣天子面前的行为是不太感冒的。

    这其实也是很多官员们的共同想法!

    他们觉得,圣天子是属于高高在上的,而他们臣子之间的这些事情就不要轻易打扰到圣天子了,自己内部解决即可,如果什么事都需要圣天子出手的话,他们这些臣子还有什么存在的价值?

    嗯,这种想法其实说白了,还是想要限制君权。

    这也是文官几千年来的传统了,臣子和皇帝之间,其实很多时候都是处于一种争夺权力的博弈之中。

    李轩作为皇帝,自然是想方设法的保持君权,限制臣子的自主权,而这些年他依靠着统一天下的威望以及各种制度,干的还不错,帝国的权力被他牢牢的掌控在手里头。

    但是,那些臣子们虽然忠于李轩,却是不代表着他们不会争权夺利。

    要不然的话,也不会有内阁会议的存在了。

    所谓的内阁会议,其实就是内阁各部尚书集中在一起商讨事务的会议,李轩是不出席的。

    李轩出席的内阁会议,那个叫御前内阁会议,两者的性质完全不一样。

    简单来说,当遇上什么重大事务的时候,内阁内部会先召开一个内阁会议,然后御书房那边的大臣们也会私底下进行联络通气,争取达成协议,如果能够达成协议的话,那么这件事往往就不会大费周章,然后搞到御前内阁会议里进行争论,进行最后的刺刀拼搏,一举定胜负。

    当然了,一些重大事项,关系到各部门利益的事情,那么基本上也是无法达成内部协议的,最后倒是要闹到御前去。

    不过这些事情严格上来说还是比较少,只是每一件都是大事,能够影响帝国未来的大事。

    倘若什么事内阁那般都是报上来然后在御前内阁会议里进行讨论,那么别说李轩了,就算是这些大臣们一天到晚也别指望干其他事了,一天十二个时辰每时每刻都在开御前内阁会议都不够时间。

    这种政治大环境,是数千年来所形成的文官政治的传统延续,哪怕是在大唐帝国,李轩如此强势的情况,也是无法避免,只能说是把负面影响降低到了最小。

    如此环境之下,陈立夫把金融司的事情直接捅到了御前,这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破坏了官场的潜规则,别人不待见他也是情理之中。

    但是陈立夫在乎吗?

    他不在乎啊!

    上书之前,他就知道自己会成为钱祧里以及宋阮高双方派系的眼中钉,所以他选择当一个孤臣!

    只要圣天子继续看重他,这点事算个屁啊!

    陈立夫在金融司忙着,虽然工作有些不顺心,但总算是把金融司给初步稳定了下来,这个时候,金融司的左副司长看见局势稳定,立马就是病好了,然后回到金融司坐班。

    此时,在圣天子的亲自指示下,吏部那边也是重新安排了一个金融司司长任职。

    这种情况是让陈立夫松了一口气,这金融司终于算是走入正轨了,而自己也不用担心着有一天就栽到水沟里不得翻身了。

    至于趁此机会升官,成为左副司长甚至代理司长之类的,陈立夫根本就没想过这一点,他才刚升官呢,不可能又升,这不符合帝国官场的规矩。

    金融司初步稳定了下来,陈立夫才是把心思都放在自己的本质工作上!

    作为一个右副司长,他是需要分管证券处的,换句话说,他今后的主要工作就是管理国内证券行业,之前因为金融司动荡,他甚至都没有来得及去了解国内的证券行业。

    现在,则是需要把这事提上日程,然后做出成绩来了。

    因为证券处的处长如今还在监狱里待着,而吏部那边一时半会的也无法安排官员过来任职,所以如今的证券处是群龙无首,陈立夫也只能是挽起袖子亲自上了。

    首先是让副处长先代理主持工作,然后陈立夫就是开始了解证券处的工作了。

    财政部金融司证券处,掌管帝国证券行业,主要的业务方向有两个,一个是管理国内众多从事股票,债券交易的各类基金、证券公司,另外一个则是管理国内的两家股票交易所,分别是上海股票交易所以及广州股票交易所。

    面对着一大堆的报告,陈立夫可没有和其他人一样望而生畏,而是一头转进了无数的卷宗之中,他要从这些报告里了解国内整个证券行业的基本情况。

    而越是了解,陈立夫就是发现了越多的问题!

    麻蛋,前任证券处处长被抓进监狱,听闻是被判了无期,然后被流放到吕宋挖矿去了,这个人之所以有如此下场虽然说是有着宋阮高的出力,但是此人还是真的不咋地。

    捞钱就捞钱啊,但是干嘛把国内的证券行业搞的乌烟瘴气啊,整个证券交易市场,几乎都是充斥着违规交易,那些大庄家利用资金和内幕消息,拉升和打压股票价格,来来回回的割韭菜,让普通投资者损失惨重。

    违规操作很正常,但是搞的这么嚣张,搞的三个月之前有足足有三个小型投资机构的的老板集体跳下黄浦江自杀,那么这就有问题了。

    如果不是看证券处内部的报告,他都还不知道三个月前,上海股票交易所里发生了一场剧烈的波动,其中的十多支股票出现了极度异常的飙涨和狂跌。

    结果就是直接有十多家小型投资机构破产!

    其中三家公司的老板不堪重负,最后集体跳下了黄浦江自杀

    虽然说这些小型投资机构的老板们也不是啥好人,但是那些大型机构做的实在太过分了,让陈立夫自己都是看不下去了。

    嗯,当然了,这其中也有着三个月之前,他也是听自己的管家说,家族投资的一家基金公司损失惨重,投入股市里的好几万两银子鸡打蛋飞,连个毛都没剩下。

    麻蛋,他陈立夫的钱都能在股市里被人给坑掉,其他人就更不用说了

    这里头,肯定有问题,而且是大问题!

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玩勾心斗角,你们差远了

    之前陈立夫在巡查处任职的时候,很清楚税部要判断一个人是不是偷税漏税,其核心方式并不是说去查看他缴税纳税的过程是否合法之类的,往往都是直接看他的收入和缴纳税收的比例。

    当一个人做生意赚取了十万两银子,但是只缴纳了几千两银子税收的时候,甭管他缴税纳税的过程是否合法,账本做的有多么完美,但是税部都会认定他是偷税漏税,然后就是各种查账了。

    只要让税部注意到,并认真查其账来,那基本是一查一个准的。

    当年金矿危机的时候,吕宋金矿公司的那一群骗子们,就是被税部这么抓起来的。

    如今虽然陈立夫不在税部任职了,但是很多事其实本质都是差不多的。

    他并不需要知道那些机构是怎么利用内幕或者其他手段故意拉高或打压股票,进而收割普通投资者的利润的,他只需要知道,股票市场不正常就行了。

    既然不正常,那么就是需要整顿的!

    陈立夫出手,那自然是不简单的,一纸公文下去,暂停了国内十多家大型证券公司的交易资格,同时要求证券处立马派出工作组奔赴上海和广州两地,直接入驻交易所进行深入调查。

    调查的对象,自然不是说什么犯罪行为之类的,因为即便是有违规操作,利用黑幕之内的,但是不得不说的是,这些行为在目前帝国的金融相关法律框架之下,并不算违法行为,你顶多说人家心狠手压,做事不地道,但是却是不犯法。

    那些证券商们,其实就是利用了法律的漏洞,钻空子。

    但是法律无法惩戒,不代表陈立夫不行啊。

    很多时候,对付这些商人们,根本就不用不上什么法律手段的,简单的行政手段就行了。

    人家不说你违法了,只是说你操控金融市场,造成金融不稳定,为了稳定市场,然后以行政的方式暂停该公司的交易资格而已。

    不过这种简单的行政手段,也只能是一时限制而已,陈立夫也没指望着一直都是限制了这些公司的交易资格,因为那是不可能的事,人家这些金融公司也不是任人可欺的软蛋,一个个都是掌控着大笔资金的大型金融机构。

    有时候钱这东西,还是影响很大的。

    所以陈立夫能够做的,也只是一时限制,但是最后肯定是要恢复他们的交易资格的。

    但是陈立夫的目的却不是这个,他派出工作组的目的,其实就是为了摸清楚证券行业的一些内容,然后再推动制定正式的法律法规,直接从法律层面上进行禁止。

    简单说,陈立夫想要做的事,其实是完善金融市场的一些法律法规,从而制定出更加完善的交易规则。

    这一点,其实和他当年在税部干的事也是差不多,他以前办过这么多税务案子,然后也是发现了诸多偷税漏税的漏洞,再然后就是上报,然后不用多久,税部就会联系法部那边制定相关的新税收法律,从而让大唐税律更加的完善。

    其实税部的官员们才是偷税漏税的专家呢,因为只有了解了怎么偷税漏税,才能够制定针对性的法律啊!

    民间里也有种说法,说是最赚钱的办法,都在大唐法律上写着呢,什么走私啊,什么贪腐啊,什么偷税漏税啊,尤其是一些经济领域的犯罪行为,那可都是最赚钱的生意,只要你敢做,分分钟都能发家致富,但是有没有小命去花,那就是个问题了。

    大体上就是,最赚钱的生意是死刑起步,抄家灭族也是不在话下!

    稍次一些的赚钱生意,那也是会被判个几十年。

    但是官方机构虽然整天都琢磨着怎么研究犯罪,然后堵上这些漏洞,但是天下何其之大,聪明人可是多不胜数,总会有那么一些人找到了方法,然后绕开法律。

    如今的证券领域,在陈立夫看来就是这样,充满了一群钻空子的投机者。

    都该杀!

    陈立夫派出了工作组,然后又是带着证券处的官员们整天翻阅卷宗,试图彻底理清楚国内的证券市场,找出所存在的问题。

    陈立夫埋头开始处理证券事务,也算是借着这个机会躲开金融司的动乱。

    如今的金融司虽然看似表面平静了,但实际上却依旧是风云涌动,只是这种风云涌动只限于内部,并没有流传到外界去造成什么太大的风波。

    而这一切的根源,又是因为新任的金融司司长谢一卫。

    也不知道吏部是怎么选上来的人,明显和钱祧里和宋阮高都不是一路人,因为这人是地方官员出身。

    身上没有税部的标签,和钱祧里没啥关系,也不是国内金融系统出身,和宋阮高也没啥联系。

    人家是正儿八经的前明进士出身,投入大唐怀抱之前就是山东那边的州同知了,在大唐王师杀入山东的时候,他和部分地方官员们一样选择了投诚,然后留任。

    后来的几年,他继续在山东任职,最后一路干到了知府,然后被调任到浙江担任杭州知府,随后升任浙江按察使。

    大唐王朝的省按察使,和前朝的按察使主要掌管司法不一样,大唐王朝的省按察使,其实是属于巡抚的副手,品级为从三品。

    大唐王朝的省级衙门构架,是比较复杂的!

    每个省,有四大衙门,分别是巡抚衙门、省督察院、省法院、省税务厅,至于省守备司令部,这个不属于文官政治系统内,属于军事系统。

    省督察院以及省法院还有省税务厅这三个不用多说了,一个掌管检查,公诉等权力,一个掌管审判,一个掌管税收,其一把手都是正三品。

    而巡抚衙门的话,则是要庞大的多,从二品的巡抚掌握一省大权,巡抚之下,设正三品布政使、从三品按察使。

    三位大佬之下,设省各厅,厅长为正四品,厅下属设各处,处长为正五品。

    省级的政治构架,也极大的沿用到了道、府、州、县,比如说直隶四道,和各省的政治构架其实是一样的,只不过整体上品级要低了那么一级,道员只是正三品而已。

    而府级衙门的话,设知府衙门,府督察院,府法院,府税务局,整体构架和省级衙门极为的类似,就是品级低一些。

    知府为正四品,其他三大衙门的一把手是从四品。

    知府衙门内设府同知等属官,还有各处,各科。

    谢一卫在被调任金融司司长之前,就是浙江按察使,正儿八经的从三品高官,一省三把手!

    这样的人被调入京畿,担任金融司司长,背后肯定是有深意的!

    因为三品以上的职务,通常来说都是陛下钦定的,吏部那边顶多也就是给一个建议而已,不可能和陈立夫这样的四品,五品官员,吏部就能够直接决定。

    陛下亲自决定把此人调到金融司,自然是有着陛下的用意!

    这个用意倒是不难猜,不外乎就是看见钱祧里和宋阮高斗法斗的太厉害,干脆就是直接从外头引入人进行牵制。

    而谢一卫能够进行牵制吗?

    必须的!

    人家虽然是从地方上调上来的,但是他并不是什么税部和金融系统里的新派系官员啊,人家是传统文官!

    什么叫传统文官?

    那就是通过科举一步一步杀上来,然后在这个过程里编织了一张巨大无比的人脉网:同乡,同年,师友,同僚……

    虽然大唐王朝是全新的王朝,但是不可避免接纳了大量前明时代的传统官员,哪怕不是直接接受的官员,但是其实很多通过大唐科举入仕的学子们,依旧也算是传统官员的一份子,他们同样会有师友什么的。

    除了人脉关系外,这个谢一卫能够以传统官员,对发展工商经济民生事务说实话屁都不懂一点的情况下,能够一路爬到从三品,可见此人的政治斗争手段是有多么的丰富了!

    玩勾心斗角,钱祧里和宋阮高这些人,其实远远不是谢一卫这种传统文官的对手!

    谢一卫上任之后,那里会和宋阮高这样直接大肆排除异己啊。

    谢一卫只是很低调的简单调整了几个部门的工作,三两下就是把几个钱祧里的老部下给架空了,然后又是把宋阮高安插进来的几个人也是高高的挂起。

    虽然谢一卫上任这么多天来,连金融司是干嘛的估计都没搞清楚,但是并不影响他整顿金融司的组织构架,并把实权都抓在手里。

    在这个过程里,如同温水煮青蛙一样,人家谢一卫根本就没有用什么太过激进的手段,更加没有让督察院插手进来,搞的人心惶惶的。

    人家就是简单的调整工作,三两下就是把金融司给抓在了手里,偏偏其他人还挑不出什么问题了,就算是被架空的那几个处长,也只能是咬着牙忍下来。

    对于此人的手段,陈立夫那是自叹不如,所以他最近这一段时间也是老老实实的夹紧尾巴做事,半点都不掺和金融司的内部斗争。

    反正他是金融司右副司长,而且也是通过一封弹劾奏折表明了态度,自己不是钱祧里的人,也不是宋阮高的人,谢一卫你要搞事,别搞我啊!

    当然了,更加重要的是,他并不打算和谢一卫争权夺利,这根本没意义。

    因此最近他根本不管金融司的其他事务,就只管证券事务做出成绩来,然后跳出金融司这个漩涡中心。

    麻蛋,这金融司比巡查处乱太多了,整个金融司上下正事没见有人搞,争权夺利倒是玩的不亦乐乎!

    这种破地方,他可不想待太久!

    他还想要跳出去,最后是能够去地方任职,这没有地方一把手的经验,总归是他的一大欠缺,必须补上!

    但是陈立夫想要躲着,但是其他人却是不愿意看见他置身事外啊!

    他陈立夫可是金融司右副司长呢,金融司三把手,能躲得了?

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皇家理工学院的劝退生

    陈立夫深陷在金融司内部的斗争时,国内的证券行业是处于一片动荡之中!

    最开始是有十多家大型证券公司被直接停止了交易资格,暂停业务并接受调查,不过这种暂停并没有持续多久,实际影响也不算太大,因为少的几天,多的也不过半个月就是全部恢复了交易。

    影响大的,乃是证券处对两个交易所的几乎所有股票交易进行调查,他们的调查也不是说找谁违规操作犯罪之类的,这些他们不管,他们干的事只有一个,那就是找出漏洞!

    然后根据这些漏洞,提出针对性的方法,一一堵上这些漏洞!

    可以想象的,一旦证券处把这些漏洞堵上了之后,那么以往券商利用的操作方法可就没用了。

    证券处正在干的事,知道的人不多,但是也绝对不少,至少那些有关系有人脉的大型证券机构基本上都是陆续得到了证券市场即将大变天的消息了。

    不少机构都是针对此事,进行了内部分析,探讨!

    分析啥,探讨啥?

    自然是分析这些漏洞以后不能利用的情况下,该怎么赚钱,赚更多的钱啊!

    而这些机构了,也不仅仅是一些普通的民营机构,甚至部分国企部下属的企业都是其中的一员,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于皇室资产科的全资子公司:第三证券公司!

    这个证券公司的名字有些古怪,听起来兴许就是证券业第三名的公司一样,但实际上并不是如此,因为这个证券公司,以前是皇家银行总行的投资三部。

    皇家银行的组织构架,和近现代的银行组织构架类似,不过也有着不同。

    该银行属于皇室资产科的全资银行,因此是没有董事会这种构架的,但是却是有职能类似的一个经理人制度。

    皇家银行的最高层决策机构,是‘经理人会议’,由总行担任负责人,直属部门经理,各省分行行长,一共三十多人组成经理会议制度。

    经理人会议之下,设有各省分行,设有若干部,其中最为重要的部门有两大类了,一个经济研究类,一个是投资类。

    经济研究类的部门其代表就是总行战略部,这个部门的主要职能是研究调查国内经济状况,制定重大战略,为皇家银行制定发展,投资等重大抉择。

    而投资类则是投资一部、投资二部、投资三部,一部负责国债、地方债等政策性业务,二部负责商业贷款,三部负责证券市场投资。

    一部所负责的业务,那都是和官府打交道的,和普通人实际上没啥关系,虽然业务量非常庞大,动则几百万上千万两银子的,但是基本没有什么操作的余地,帝国财政缺钱了,要发行国债,甭管这国债的利息高低,哪怕是不给利息,你皇家银行也得顶上去!

    不为别的,就因为这银行的名字上挂着皇家这两个字!

    作为一个典型的政策性银行,皇家银行的本质工作可不是盈利,而是维护帝国金融稳定,为帝国发展提供资金。

    投资二部,那是给各种工商业的商业行为提供贷款,其实这个才是皇家银行最为重要的盈利业务,这年头的贷款利息可都不低,年息百分之十甚至百分之二十都是很常见的,根据帝国的金融法律,只有年利息高于百分之三十的,那才是高利贷,而低于百分之三十的,那是合法的。

    皇家银行管理着超过两亿多两银子的资产,这些钱虽然是不用给利息的,但是也不会放着发霉啊,更何况管理这些资产都是需要成本的,皇家银行的营业网点遍布每一个县,哪怕是海外的琉球府大隅县,那都是设有皇家银行分行的营业网点。

    要维持这么多网点的运营,花销可不是个小数目,不把这些资产贷款出去赚取利息,可是养不活皇家银行这么大一个摊子。

    投资三部,这是最近几年才成立,专门从事证券投资的部门。

    不过金矿危机后国内制定了金融相关法律后,按照法律,任何从事证券投资的机构都必须经过注册并通过审核,获得交易资格证后才能够从事证券投资。

    同时限死了商业银行从事证券行业的可能性,规定除了不能从事非银行金融业务以及非政府债券类业务,一项在金矿危机之后颁发的新政策,直接杜绝了商业银行直接参与证券等高风险投资的可能性,保障了储户存款的安全。

    因此为了更好的开展业务,皇家银行的投资三部干脆就是独立出来,成为一家嫡属于皇室资产科的全资子公司,名字也是沿用了投资三部的老名字,称之为第三证券公司。

    第三证券公司,虽然名字古怪,但是却是国内实力最为强大的券商,管理的资产超过一千万两银子。

    这超过千万两资产,可不是直接从皇家银行的存款里转过来的,因为根据金融业的相关法律,禁制银行从事非银行金融业务,也不得从事除了政府债券以外的债券业务。

    这是为了控制风险,保障存款的安全。

    当时也正是因为这个缘故,投资三部才是从皇家银行里拆分出来!

    不过哪怕是拆分出来了,但是依托着当初皇家银行的关系,第三证券公司也是直接依托皇家银行的诸多网点发行各种投资债券,然后筹集资金参与风险投资。

    该公司管理的资产,大部分都是进入了股票市场以及公司债券等市场,乃是目前帝国股票市场里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

    如今国内的证券市场即将发生变化,第三证券公司自然也是需要寻找对策的!

    虽然说他们是皇室资产科的全资子公司,算得上是半官方背景,但是在帝国,别说是皇室资产科所属的企业了,就算是国企部所属的那些企业,也得规规矩矩的在法律框架下从事商业行为,要不然,会死的很惨的。

    第三证券公司的头头脑脑们,可不是什么官员,虽然说皇室资产科里的雇员算得上是雇员,但是第三证券公司却不是,他们都是清一色的职业经理人,赚钱才是他们的根本。

    上海商贸区里,第三证券公司的总部就是在黄浦江边上一栋不怎么起眼的三层小楼里,如果不是门口挂着一副小小的第三证券公司的招牌,估计都没人知道,这里是国内第一大证券交易公司的所在地!

    但是即便是不知道,但是大多也能够猜得出来,这栋小楼绝对不是什么普通建筑,因为这里是商贸区的黄浦路。

    商贸区,也就是当年上海开港通商的时候,所设立专门用来进行海外贸易的场所,不过最近几年已经是逐渐变化,因为资本的大量汇集,所以此地的各类金融服务类的行业以及其他商业公司也是涌现冒出来。

    和金陵城的东城区是一整片新城区,沿江东路更是扎堆了一大堆的大型企业的总部不一样,在商贸区里并没有什么超级大规模公司的总部,更多的是各种贸易,金融等等行业的公司。

    而后因为上海证券交易所就是设立在这里,更是吸引了无数证券公司乃至银行在此地开设分行。

    江边的黄浦路也是逐渐变成了贸易、金融等领域的集中地,在这里,有着大唐东洋贸易公司的总部,同样也有着长江航运公司的总部,同时还有着直隶纺织银行的总部,上海证券交易所也在这里,第三证券公司也在这里。

    这片小地方的地价,在过去的几年里已经是上涨了数十倍之多了,没点实力的公司,可没办法在这里单独占据一栋楼办公的。

    而今天,第三证券公司的小楼里,十多个穿着锦袍的人齐坐一堂,这些人穿的都是丝绸锦袍,有的还手持折扇,这只看外貌的话,其实很容易把他们当成士绅读书人之类的。

    嗯,大唐王朝的服饰遵循着古老的传统,官服以儒服为主,而普通人的穿着基本上没什么改变,所以看见一大群人穿着文士锦袍在高谈阔论,别以为他们就是在谈论诗词风月,说不准人家正儿八经的讨论着股票市场呢。

    众人交头接耳的时候,会议室的大门被打开了,然后走进来了一个年轻人,面白无须,身材也不算高大,看年纪顶多二十岁出头,这个年轻人还穿着一身普通士子很常穿的灰白儒服,这打扮,就和松江预科学校,上海师范学校里上学的士子没什么区别。

    但是此人进来后,屋内的十几个三四十岁的人却是立即停止了闲聊,然后齐齐的站了起来!

    不等这些人开口说什么,这个年轻人就是上前然后直接落座,然后道:“我的时间不多,等会还要去一趟交易所拜见检查组,开始吧!”

    这个年轻人一屁股就是坐在了主位上,赫然是众人之中地位最高的一个。

    当即,一个三十来岁的锦袍鼠须男子就是道:“总经理时间宝贵,属下们不会太耽搁您的时间的,这就开始!”

    说着,他就是从桌子上拿出了一纸文件,然后到:“总经理,诸位同仁,上头这一次是来者不善啊,这是我从检查组得到的一份文件,上面所列的是他们即将禁制得到各类交易方式,大家可以看看!”

    文件被传阅了后,众人的眉头就是皱的更紧了!

    其中一人更是直接把文件重重的拍在桌子上,然后道:“他们这是欺人太甚,这也不让,那也不让,我们还怎么盈利,这没有了盈利,投资人恐怕立即就会大规模的撤职了,到时候我们公司的资金就会瞬间崩盘!”

    “是啊,投资人既然把钱让我们管理,而且还承担了这么大的风险,不就是为了高额的利润嘛,如果没有了利润,投资人肯定是会撤资的,如今国内的各行各业,可是不缺乏投资的机会!”

    众人议论纷纷,上头的年轻人却是直接拍了桌子:“都闭嘴,吵什么吵,吵有用吗?”

    眼见众人都闭嘴了,然后这个年轻人才是重新从随身的文件袋里拿出了一叠文件,然后道:“这是我请教了皇家理工学院老同学们做出来的一个解决方案,只有几个思路,大家都看一看有没有补充的!”

    听到这话,众人都是瞬间闪过了一丝惊讶之色,其中一人道:“是皇家理工学院经济系做出来的方案吗?”

    “如果是皇家理工学院经济系的大人们做出来的解决方案,不用看都知道是可行的!”

    “还是总经理有办法啊,不愧是皇家理工学院毕业的高材生,还能够找到经济系的大人们出谋划策,听闻圣天子制定帝国经济战略的时候,都是需要参考经济系的报告呢!”

    听到众人的吹捧,上首的年轻人却是微微皱眉!

    皇家理工学院出身,这听起来似乎很高大上,但是自己却只是一个皇家理工学院经济系里无法通过升级考试,最后被赶出来的劝退生而已!

    此人名为田平,从小到大,他都是外人眼中的神童,天才!

    幼年就已经是博览群书,十四岁就是考中了举人,不过他并没有参加后续的科举,而是继续在江南预科学校就读,然后十六岁考入皇家理工学院。

    但是考入了皇家理工学院之后,他才是发现自己这个别人眼中天才在皇家理工学院里,竟然只能算是资质平庸之辈!

    在天才满地走的皇家理工学院里,他第一年升级考试就是没通过,成为了留级生!

    在皇家理工学院苦苦挣扎了足足六年后,他还只是个大三学生,毕业无望……

    然后,然后他就被劝退了……

    国内第一大证券公司的老总,只是个皇家理工学院经济系的劝退生,这种事听上去很荒唐,但这就是事实。

    不仅仅是他,隔壁国内最大的民营纺织公司松通纺织公司的总经理,也是皇家理工学院的劝退生,恩,还是个二年级的劝退生!

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田平一生的痛

    已经发展多年的皇家理工学院,早已经是成为了大唐帝国的科学研究的基地,在这里,有着李轩亲自编写的教材,制定的教育规划。

    因为受到时代的限制,皇家理工学院的教育以及科研是有些畸形的,李轩告诉了他们很多数学公式,告诉了他们这个世界上存在着原子,中子,也告诉了他们其他的一些化工知识。

    但是这些都是一些表象的知识,因此皇家理工学院的师生们知道并能够熟练的运用诸多数学公式,众多的物理现象,但是你让他们详细的论证这些现象,那却是不太可能的事。

    简单来说,他们知道一些结果,但是并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产生的这些结果。

    所以这么多年来了,实际上皇家理工学院的诸多科研项目,其实都是在复制,论证那些已经是被李轩说出来的东西。

    因为只知道结果而不知道过程,这其实没啥卵用!

    大体上就好像是你知道原子弹威力很大,但是你不知道原子弹到底是怎么造出来的一样,光知道威力大有个屁用啊。

    李轩最近这些年,也是几乎把脑子里的众多科学知识都是给复制了出来,但是脑海他也只是个普通人,你让他玩制度,搞搞组织构架,人事制度还行,你让他默写某种合金的配方以及制造工艺,那就纯扯淡了。

    所很多时候,他只能是告诉皇家理工学院的师生们,什么东西的简单构架,有什么用,但是怎么在现有的科技水平之下造出来,那就需要皇家理工学院的师生们自行努力了。

    蒸汽机就是最明显的例子,原理李轩早就告诉他们了,甚至连改进的方向都是很明确的告诉他们了,先走的低压蒸汽机的路子,然后走高压蒸汽机的路子,再提高蒸汽利用效率,具体应用也是早就说了,可以作为工业动力,也是可以作为交通运输的动力,搬上船只可以推动船只行进,装载车上可以拉动车行进。

    但是原理有了,应用方向也有了,然而怎么实现?

    把低压蒸汽机变成高压蒸汽机,其实都不用李轩提醒,那几个研究蒸汽机的是师生们自己都是可以通过数学计算,得出蒸汽压力越大,动力越大。

    但是高压蒸汽机对材料以及制造工艺的要求却是太高,死活也是造不出来啊!

    这能有什么办法!

    要不然,这几年皇家理工学院那边也不会一直都是只对对低压蒸汽机都是进行缝缝补补,而不是搞高压蒸汽机了。

    蒸汽机,只是皇家理工学院进行科研研发的一个缩影,实际上很多的项目都是存在着类似的问题!

    他们知道原理,甚至连详细的设计图纸都有,但死活就是造不出来!

    嗯,顺便说一句,后世的华夏也是差不多这样,就算美国佬把f35所用的f119发动机图纸原封不动的给我们,然后再手把手的教我们怎么造,我们也造不出来,因为造这玩意的原材料我们没有,加工所需的设备也没有……

    这玩意可是工业之花,基础材料以及加工工艺才是核心!

    只给你一个成品图纸,不给你材料和加工工艺有个卵用。

    真想要搞出来这些东西,那需要能够支撑的起来的一个完整工业体系,而不仅仅是一套成品设计图。

    而对于十六世纪而言,蒸汽机就是名副其实的工业之花,虽然这玩意在后世人看来简陋无比,但是里头所设计的各种技术,那也是需要相应的工业基础才能够造出来的。

    其他的不说,光光是可以承受高压蒸汽的材料现在大唐帝国就是暂时没有!

    要不然,人家皇家理工学院为毛每年都花费数十万两银子进行各种基础材料的研发啊!

    皇家理工学院内的科研如此畸形,但是承担的任务却是如此繁重,可以说是皇家理工学院独立承担了推动帝国科学技术进步的重任,这种大环境下,皇家理工学院对师生的要求也就是非常的变态了。

    能够考入和皇家理工学院的,那都是天才,而能够成功在皇家理工学院毕业,最后留校任教的,那都是天才中的天才!

    原因无他,在如此简陋而畸形的科研环境下,不管是学习还是科研,其实都是非常依赖智商的!

    只有真正的天才,才能够从李轩的片言只语里,学习并掌握高深的知识,进而实际运用。

    这也就是造成了,想要考入皇家理工学院难,但是想要成功毕业更难。

    皇家理工学院,每年都会招收大约一百名学生,但是每年成功毕业的学生,也就是说不准了,今年成功毕业并留校任教的,只有十三个人!

    而剩下的人,基本上都是在大一到大四的阶段被陆续劝退!

    没办法,皇家理工学院虽然财大气粗的,但是花钱也是厉害啊,培养一个科学家所需要的经费可是庞大无比,尤其是高年级学生进行各种实验的时候,那可是花钱如流水啊!

    皇家理工学院教务处内部统计,皇家理工学院化学系在过去的这么多年里,一共培养了二十六名毕业生,而这么多年来,化学系所支出的经费是三百三十万两银子,也就是说,每培养一个化学系的毕业生,平均花费十二万两多银子!

    是的,你没看错,就是十二两银子,不是一百二十两,也不是一千二百两,而是十二万两多银子!

    而这只是皇家理工学院的一个化学系而已!

    而目前皇家理工学院,一共拥有数学、物理、化学、机械、天文、地质、航海、医学、农林、经济等十个大系。

    其中的物理、化学、机械三大科,那都是烧钱大户,同时那也是竞争最为激烈的系,不是真正的天才,那是绝对混不下去的,其他系好一点,但是压力也是众多。

    田平当初考入的经济系都还算是好的,因为入学考试的时候,经济系是竞争最小的一个系,相当来说,那些真正有自信的天才们,他们会去报考理科的系,而不是经济系这种偏向理论的系。

    然而即便是这样,田平这个天才也是没能坚持下来,混了足足六年,别说毕业了,连大四都没靠上去,最后被迫劝退。

    哪怕他这个皇家理工学院的肄业生,在别人的眼中已经非常牛逼了,这刚被劝退呢,外面就有一大堆人抢着要他。

    商部的人找到他,说他只要去商部任职,正六品起步,不用去地方任职,就在京畿,三年内绝对能够升上正四品。

    国企部的人也是找到他,说国企部下属众多企业,随便他选,甭管去那里,最差都是一个部门经理,混个几年,国企部大型企业的一把手一点问题都没有。

    至于民间的那些大商人们更不用说了,人家和官方争夺人才,其他的也靠不住,只能是拿钱砸,那个时候,来拉拢他的那些大商人们,那都是直接带着皇家银行的银行支票上门的,只要他答应,立马就能够拿大几千两银子甚至上万两银子的签字费。

    不过田平最后还是选择了皇室资产科的招揽!

    当官,说实话这不是田平所想要的,如果他想要当官,当年他就不会去考皇家理工学院,而是会直接去参加科举了,凭借他的才智,一个博士那是分分钟的事。

    再说了,他虽然是被劝退了,但是依旧还保留着正六品待遇呢,皇家理工学院的学生和老师,那可都是有品级的,而且品级还不低,虽然说这个品级只有待遇没有实权,和普通官员的品级不一样,正确的来说了,应该是享受多少品的待遇。

    即便是被劝退了,他的品级待遇都还保留着!

    就算是他什么事都不干,照样能够每月领取俸禄,在地方上,身份足以和一县县令持平。

    这既然有了品级待遇,他干脆也就不去当官了。

    他对经济更加敢兴趣,当初本来是想要进皇家银行的,尤其是皇家银行的战略部,那个地方算得上是国内除了皇家理工学院经济系以外,最专业的经济研究机构了,可惜的是,人家虽然想要让他进去,但是他进去了顶多也就是当一个小项目的负责人,因为上头还有着同样经济系出身的不少老前辈呢。

    后来干脆一咬牙,再加上当时第三证券公司刚刚成立,为了招揽人才,舍得花钱,看在八千两银子的年薪,外加高额分红,一年下来少说也能够赚几万两银子的份上,他才是勉为其难去第三证券公司任职。

    由此成为第三证券公司的总经理!

    经济系出身的他从经济理论的高度制定各项发展规划,带着一群几年前还不知道股票是啥玩意,以前有可能是普通的账房,掌柜之类的人,愣是把第三证券公司做成了国内第一大证券公司,管理着超过千万两银子的资产!

    宣平九年的时候,为客户,为公司都赚钱了超额利润的他也是收获不小,他的年薪和分红加起来,足足六万多两银子。

    即便是放在到处都是散发着金钱味道的金融行业里,这样的收入也算是绝对的高薪了!

    但即便如此,没能从皇家理工学院成功毕业留校,依旧是他一生的痛!

    如果他能够成功毕业留校任教,那最少都是正三品待遇,出入那都是有近卫军护送的那种,部堂大臣看见了都得客客气气喊一声某某教授,至于生活、经济方面的待遇就更不用说了,顶级的享受。

    如果搞出来重大科研成果了,爵位更是分分钟就到手了。

    如今的大唐帝国里,除了军方外,爵位最集中的可不是其他什么地方,而是在皇家理工学院。

    该校的师生群体里,拥有一个侯爵,两个伯爵,七个子爵,二十几个男爵!

    至于科举当官,这辈子是别指望封爵了!

    如今想要获得大唐帝国的爵位,只有三个途径,一个你自身是宗室,皇亲国戚从而获得爵位!

    第二个则是从军,冒死杀敌以军功封爵!

    第三个嘛,则是以重大科研成果封爵!

    要不然,你以为干嘛每年有无数天才挤破脑袋都想要考入皇家理工学院,然后整天埋首实验室啊,除了对科学的向往外,自然也是免不了对荣华富贵的向往!

    李轩的想法很简单,给予科学家足够的待遇,这样才能够刺激科学技术的发展!

    没有科学家,没有先进的枪炮战舰,他怎么征服世界?

    难不成要靠戏子,靠建筑商人?

    扯淡!

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大有深意的谢一卫

    第三证券公司里因为证券处的行动,开始寻找应对方案,国内的其他证券公司同样如此。

    以往大唐帝国里的证券交易相关的法律法规虽然有,而且还不少,但证券交易这东西毕竟是新行业,整个打探给帝国里除了李轩知道一些外,其他人都是第一次接触,新鲜事务哪怕是重视,但是不可避免的也是不够完善。

    而商人向来都是比较精明的,尤其是这些跟金钱打交道的金融业从业人士,整天都是琢磨着怎么钻空子赚更多的钱,因此之前的诸多证券相关法律,根本就不可能阻挡他们发财的步伐。

    这也是最近几年,帝国证券行业发展迅速,从业人员迅速爆发,充满了财富神话的重要原因,当然了,这样繁荣的背后是无数被坑惨的散户以及小型机构。

    在这种野蛮生长,没有太多规则的环境下,能够获利,而且是获得大量利润的一方,永远都是那些实力雄厚的大型机构。

    第三证券公司,就是这些大型机构中的代表!

    虽然第三证券公司是皇室资产科下属的全资控股的企业,而且也和皇家银行关系密切,但是说到底它依旧是一家商业公司而已,以追寻利润为向导。

    这赚取的利润虽然说是公司的,但是这些公司高层却都是年薪不菲,而且还有各种奖金分红啊,哪怕是为了自己的收入,他们也会想方设法赚取更多的金钱。

    田平就是这样第一个人!

    原本心高气傲的他,最近两年也是认清了现实,当官他没兴趣,也没那个天赋,那行当对他而言,比研究经济更加困难。

    留在皇家理工学院经济系里潜心研究经济也是不可能了,因为他都被劝退了!

    如今,他也是重新找到了人生的新方向,那就是打造一个庞大无比的证券帝国,笼罩在帝国金融行业之上,嗯,在这个过程里顺便也为自己赚取足够多的财富。

    所以今天的这个会议上,田平就是拿出了第三证券公司的整体战略方案,虽然这份方案是他拜托了几位如今在皇家理工学院内就读或任教,以前和他交好的同窗好友出谋划策,但是他自己也是为此出了不少力气的。

    这份方案是什么方案!

    并不是说如何和证券处勾心斗角,钻空子之类的!

    人家证券处可是中央机构,管的就是证券事务,你和人家对着干,死的可是证券公司,而绝对不会是证券处。

    所以这份方案,实际上是一份第三证券公司的业务调整方案!

    田平没打算和证券处对着干,他准备带第三证券公司开辟新的业务方向!

    如今第三证券公司,和国内的诸多证券公司所从事的业务都是极为雷同的,主要业务是两大类,一个基金,大体上就是拉拢客户,让客户把资金投入进来,然后他们进行操作,投入股票市场,并借此收取手续费以及抽成。而另外一个则是充当中介,让客户在自家证券公司里开户进行交易,然后撮合交易,从中收取手续费。

    但是现在,田平却是觉得,这样单一的业务模式过于简单,大家都这么玩的情况下,第三证券公司很难拥有独特的优势。

    所以,他是准备开设其他业务!

    根据他和几位经济系的同窗好友的讨论,初步是制定了几个计划,主要是围绕着非银行金融业务进行。

    根据帝国金融法律,银行和证券公司必须分离,同时银行所从事的业务范围是有着严格的限制的,而这,也就给了证券公司的其他生存空间。

    比如说风险投资,融资等等,这些都是高风险的投资,为了保障储户的资金安全,银行是不允许从事这些高风险业务的。

    因此,田平是准备走这个路子!

    然后还有一个新的业务方向就是,承揽企业的上市!

    根据田平的研究,目前国内的企业想要上市,那基本都是的自行筹备,然后直接跑到交易所去上市的,但是即便是上市了,但是股票能够卖出去多少,那说话就得看人品了。

    如今国内对企业的上市要求不怎么高,国内两大交易所,广州交易所的上市条件比较宽松,只要求有完整的账目,同时完善的股东机构,但是对盈利并没有明确的要求,然后就可以上市了,而实际上国内大部分的企业也都是在广州交易所上市的。

    因此在广州上市的公司也都是质量掺差不齐,数量虽然多,但实际总市值并不算高。

    然而上海交易所则是要严格的多,因为他要求申请上市的企业连续三年盈利,而且对公司资产有着明确的要求,固定资产少于十万两银子的,不允许上市。

    仅仅是这两条,就足以把国内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企业拦在门外!

    能够在上海交易所上市的企业,就算不是大型企业,那也是市值几十万两银子的中型企业了。

    而其中最为著名的应当属于大唐西洋公司了,市值六千多万两银子!

    然后国企部控股的部分企业也是在这里上市,不过主要是一些非军工企业。

    除了皇室企业以及国企部企业外,在这里上市的企业还有一个大类别,那就是财团控制的企业!

    这说的财团,并不是说某个家族之类的,而是特指在某个行业、某个地区的富豪们,为了进行竞争,进而联合起来组建的企业。

    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直隶纺织银行,这家银行的股权构架是比较特殊的,这家银行的股票,除了在二级市场流通的股票外,其他的都是被机构所掌控,并没有个人持股的情况。

    一共二十六家机构持有了该银行百分之七十的股份,而每一个机构的股份都是不多,只有几个点而已。然后这些持股的机构,又是分别被几个富豪家族所持股。

    而这些富豪,无一例外,都是江南地区里从事棉布、丝绸相关行业的商人。

    换句话说,其实这家银行,就是江南地区里的纺织商人们联合组建起来的银行,其目的很简单,不是为了和皇家银行等其他商业银行进行竞争,而是为了他们自己提供资金支持,只是后来纺织银行的规模越来越大,已经是远远超出了当初的定位。

    估计那些纺织商人们,当时也是没有想到,自己搞出来的纺织银行,会成为国内仅次于皇家银行的第二大银行,光凭这家银行,赚取金钱都比单纯搞纺织业多了。

    从直隶纺织银行也是能够看的出来,上海交易所里上市的企业,那基本都是大企业,而且是背景深厚的那种。

    然而田平还知道,证券处正在打算抬高上市的门槛,防范风险,控制市场热度,保持金融健康发展,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以后上市的标准将会大大加大,企业想要上市会更加困难。

    到时候,自己第三证券公司这样的专业公司就能够体现出来价值了!

    帮助企业上市,承销他们的股票,这赚钱不要太轻松。

    田平准备给第三证券公司开发新的业务方向,以避免证券市场的动荡而带来的风险,其他的证券公司大多也都是这么做,只不过彼此的方式不太一样就是了。

    对于证券市场的动荡,陈立夫并没有关心太多,他才是懒得搭理那些证券商人们的想法呢,他要的是证券市场的稳定发展!

    两个调查组在交易所里天天蹲着,陈立夫自己也是带着证券处的人天天查阅卷重,然后开始制定新的证券管理方案。

    当他把这份方案做出来然后开始推动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的时候,就是国内证券市场大洗牌的时候,到时候,恐怕波及就是几百万两甚至几千万两银子的资产流动了。

    陈立夫到时候,就有机会凭借这个征集跳离金融司这个动荡不安动荡地方了。

    说实话,在金融司任职也不过两个月的时间而已,但是陈立夫对金融司却已经是感到厌烦了,这破地方根本就不是做事的地方,更何况,他还大大的得罪了财政部尚书宋阮高。

    但是陈立夫想要默默做事,然后找关系调离此地,但是谢一卫却是找上了他。

    当谢一卫把陈立夫叫到办公室的时候,陈立夫还以为只是日常的事务而已,但是没有想到,谢一卫在他进来后,就是一副老大哥的模样,还亲自给他倒了杯茶,让陈立夫感觉到了不正常。

    果然,两人坐下后,谢一卫一张口就是让陈立夫皱起了眉头。

    谢一卫当时道:“陈老弟啊,早就听闻你之前在巡查处任职的时候深受钱大人的看重啊,不过没有想到,你在钱大人的心中分量这么重,这都把招呼打到我这边来,说是想要把你调回税部去!”

    钱祧里想要把自己调回税部?

    真的假的?

    如果是真的,那么是为什么?看重自己,扯淡,现在钱祧里估计恨不得把自己干掉的,当初自己为了自保,可是上了一道折子,把钱祧里和宋阮高都是给弹劾了,恩,如果不是因为这事,谢一卫也是无法上位金融司司长了。

    如今钱祧里想要把自己调回税部去?

    此时又听谢一卫道:“所以呢,我想听听你的想法!”

    陈立夫上奏折弹劾金融司内部贪污**以及不能下猛药的事情,根本就不是什么秘密,兴许外界的普通人不知道,但是不代表官场内部不清楚。

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陈立夫要面圣

    当初陈立夫上的折子虽然没有明确说什么,但是谁都知道,这份折子直接影响到了圣天子做出抉择,那就是把钱祧里和宋阮高大骂了一顿,然后金融司才是平静了下来,最后才有了谢一卫入主金融司的事情。

    说起来,谢一卫能够入主金融司,还是多亏了陈立夫的这道折子。

    但是,绝对不能说是谢一卫和陈立夫就是一路人了。

    陈立夫虽然佩服谢一卫入主金融司的一连串手段,但是并不代表他认同这样的方式。

    谢一卫的这种方式,虽然看似把金融司给稳定了下来,但说话,这些勾心斗角的手段也只能是一时压制而已,对金融司的诸多矛盾并没有进行根本上的解决。

    此外还有一个更加重要的情况就是,谢一卫入主金融司后,除了收拢权力排除异己,也就没干其他事了,整个金融司的贪腐渎职现象依旧非常的严重,各方面的办事效率都是降低了不少,不少金融司的官员为了自保,都已经是有了多干一事不如少干一事的想法了。

    这种情况下,金融司的情况自然是说不上好的!

    陈立夫不知道谢一卫是怎么想的,但是陈立夫自己却是个想要做实事,做出成绩来,然后爬上去的人。

    作为一个有野心的官员,陈立夫并不满足于和其他官员一样混日子,他还想要继续升官,还想要成为一部尚书,甚至是进入御书房呢。

    这样混日子是他看不下去的。

    因此金融司的其他事情他也是懒得管了,他只是管好证券事务,然后找到机会就调到地方去。

    要想继续高升,甚至是成为一部尚书,没有主政地方的经验是不行的。

    毕竟宋阮高这样的人整个大唐王朝也就一个,是不可能作为效仿的例子的。

    然而这个谢一卫却是彷佛看懂了陈立夫的心思一样,不等陈立夫回答,就是继续道:“不过呢,我看陈兄你年岁也不大,想必是希望继续上进的,继续在京畿里任职对于其他人而言,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但是对于陈兄而言恐怕就不是太好了!”

    陈立夫并不知道谢一卫到底想要说什么,所以回话也是谨慎了一些:“那里,这升迁任免,自然有吏部的同僚们把握,我等身为帝国臣子,做好本分也就可以了,那里敢奢望太多!”

    谢一卫道:“呵呵,陈兄不必太过拘谨,今天这里也没有外人,不怕陈兄笑话,对于这金融事务,我是七窍通了六窍,一窍不通啊,这上任金融司之后,谢某我整天都提心吊胆的啊,就是怕出了什么差错,最后辜负圣天子的看重,辜负天下黎民的期望啊!”

    “而陈兄你就不一样了,你之前是税务巡察,虽然说税务巡察和金融工作有些区别,但是好歹也算是和银子打交道,不像我谢一卫,只会和一些乡下人打交道,你让我下乡走访,上河堤抗洪,下田地打水井之类,那勉强还能干,但是这金融一事,那是真不懂啊!”

    听着谢一卫的话,陈立夫也是微微点头,这个谢一卫倒是没说错,自己在巡查处干的事,实际上和现在在金融司干的事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而谢一卫自己嘛,他倒是有些自谦了。

    他最近也是了解过此人的履历,发现这个人屁事不懂还能够一路高升,除了勾心斗角的手段厉害之余,而且在地方为官的时候,做事的态度那叫一个诚恳。

    在山东任职的时候,据传他为了了解辖区的详细情况,连续下乡走访一个多月,走遍了每一个村子。爆发旱灾的时候,以身作则,亲自带着一群官员们到田地里打水井!

    那可是真的脱下衣服,挥舞着锄头挖井,一挖就是半个多月,最后带领着全府官民打出了众多水井,又是挖开了沟渠,把河水引入干枯的农田,拯救了全府百姓,避免了大规模的旱灾而导致的饥荒,进而爆发动乱。

    据传离任的时候,百姓可是给他送了万民伞,不是那些士绅商人们送的,而是真正的老百姓,那些农民们送的,上司也是极力向吏部推荐。

    调任浙江担任按察使的时候,去年夏天浙江北部因为连日降雨导致爆发洪涝,堂堂一个从三品的按察使,谢一卫冒着生命危险,不辞勤劳亲自扛着锄头上了河堤抗洪!

    不说其他的,也不说谢一卫做这些事的时候,有多少作秀的成分,但就凭借上述几件事,谢一卫都是得到了他应该有的回报!

    在外人无法看到的吏部内部官员档案里,有这么八个字的评价:“任劳任怨,忠于君事”

    而其他人同样不知道,其实陈立夫在吏部的内部档案里,同样也有着‘忠于君事’这四个字

    嗯,就算是谢一卫或者是陈立夫自己都是不知道自己获得了吏部如此高的评价的,吏部的内部官员档案,除了具体负责该档案的吏部官员外,也就只有李轩以及获得授权的部分高官可以看了,普通官员是看不到的,本人就更不用说了。

    这个评语,那可是最高等级的评价了!

    在大唐帝国,对官员的评语,最高级别的就是忠于君事这四个字了,但凡是有这个评语的官员,基本上都是吏部的重点栽培对象,其档案都是会被直接递给圣天子李轩翻阅的!

    要不然,圣天子能够知道陈立夫以及谢一卫?

    但是话又说回来,谢一卫在其他方面,尤其是办实事这一点上,那是真的渣!

    在山东任职期间,其所主政的地区经济发展长期都是在山东各府里排名最后几位,基本上拿不出来什么工商经济发展的政绩,在浙江任职的时候,他也是分管农业事务,结果除了抗洪外,浙江的农业发展,长期停滞。

    在金融司这里同样如此,主政金融司个把月里,除了勾心斗角外,说真的,他就没干几件实事!

    这种不干实事的人,陈立夫是极为鄙夷的!

    但是听到谢一卫直接说自己对金融事务一窍不通,他倒是有些佩服这个谢一卫了,自曝其短,而且还是面对下属自曝其短,可不是什么人都能够做到的。

    接下来,又听谢一卫道:“最近我看你在证券事务做的不错,这个就很好,虽然我谢一卫不懂证券事务,但是也知道不能乱,要有规矩,你就大胆的放心的去做,要是有什么问题,尽可来找我!”

    这个时候,谢一卫并没有说什么钱祧里要让陈立夫回税部的话了,很明显,这个时候谢一卫已经是表达出来了他这一番话的深意,这个人想要拉拢陈立夫。

    为什么拉拢自己,陈立夫多少也能够猜测的出来,一方面是陈立夫已经是得罪了钱祧里和宋阮高,在这金融司里混是比较艰难的,而谢一卫这个人呢,在财政部那也是孤家寡人,他虽然有着关系,但是却是不在财政部。

    更重要的是,谢一卫玩政治可以,但是你让他办实事,玩金融,那就抓瞎了,因此,他需要一个能够为他办事,办实事的人。

    谢一卫肯定也是有野心的,想要做出成绩来升官发财的,要是手底下没人给他办事,那么在金融司也就只能是混日子了,这里可没有旱灾、洪涝什么的给他捞政绩。

    陈立夫当场并没有答应什么,但是也没有拒绝什么。

    如今的陈立夫处境也不算太好,和谢一卫两个人其实都是半斤**,而且他们两个人都和钱祧里以及宋阮高不对付,从这种情况来看,双方是天然的政治盟友。

    但是!

    谁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就会被谢一卫给卖了!

    陈立夫可不相信,这个谢一卫能够从一个同知一路爬到金融司司长,靠的只是抗旱抗洪的作秀,而最近金融司的初步也是证明了,人家的手段厉害着呢。

    更何况,官场这种事,即便是结盟之类的,那也不能说破啊,很容易就会被人说成是结党营私了。

    但是考虑两天后,陈立夫还是做出了自己的选择,哪怕是他都不喜欢谢一卫这个人,但是他现在需要一个稳定的施政环境,做出政绩来。

    而目前,只有谢一卫能够给他创造这种环境!

    所以,两天后,陈立夫就是拿着一份证券事务的报告去找谢一卫做报告了!

    看到陈立夫来做报告,并且详细的说了他对证券事务的各项整顿计划,谢一卫一边听一遍摸着胡须点头称是,连续说了三声好!

    而事实也的确证明了,谢一卫这个人真的不一般,金融事务,他不懂!

    但是他却是能够把陈立夫的这份证券改革报告,直接送到圣天子李轩的案头上!

    数天后,陈立夫刚来到金融司准备开始一天的工作呢,谢一卫就是找到了他,然后道:“陈大人,你赶紧准备准备,中午跟我一起进宫面圣,圣天子要亲自听取证券事务的改革方案,我不懂这个,到时候你来做报告!”

    “面圣?”听到这话,陈立夫都是惊呆了!

    入仕多年,虽然他见过李轩好几次了,但是面圣做报告,这还真是破天荒头一次,哪怕以前担任巡查处这个位卑权重的职务时,都没能捞到这种机会。

    而现在,竟然是有了这种机会!

    惊喜过后,他再一次看了看谢一卫,心中暗道:“这个谢一卫不简单啊!”

    以谢一卫的品级和政治地位而言,能够面圣做报告都是比较困难的,通常来说,圣天子是不会召见一个司长做报告的,大多都是直接找尚书、侍郎等。

    而谢一卫,不仅仅能够得到圣天子的召见,更加关键的是,还能够把自己也带去!

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当皇帝很危险

    整个帝国上下都知道圣天子每一天都是非常的忙碌,大唐朝报上,几乎每一期都会报道着圣天子召开了什么会议,召见了什么人,从这些报道上来看,那么几乎可以得出了一个结论,圣天子一天二十四小时都是忙于工作,忙于为帝国,为黎民谋取福祉。

    而这是事实吗?

    自然不是,李轩又不是什么不需要休息的机器人,不可能持续高强度连续不断工作的。

    早些年还没有统一的时候,李轩不敢分心,每天都是忙于政务,从早上一直到晚上,基本上不会间断,有时候还会率军亲征,一去就是好几个月。

    而统一之后压力没这么大,再加上各项制度的逐渐完善,李轩也不用和以往那样把什么事情都抓在手里了。

    如今的他基本上,保持着每天工作七八个小时,间隔数天就休息一天的节奏,大体上和后世的上班族差不多,朝九晚五带双休。

    不过对于一个皇帝而言,他的工作强度在历史上众多皇帝当中,依旧算得上是非常勤奋的一个,纵然无法和秦始皇、朱元璋这些工作狂人相比,但是李轩也是差不到那里去。

    某种程度上来说,其实开国皇帝或者是部分经历过争霸战争的二代、三代皇帝大多都是比较勤奋,这也并不是他们天生就是工作狂,而是他们更加清楚事情的轻重,知道能够统一天下不容易,更加清楚有无数人都想要造反,必须时刻防备着。

    不过除了这些经历过统一争霸战争的开国、二代君主、三代君主或者是经历过王朝中期叛乱等重新中兴的皇帝外,其他的皇帝大多都是没有这样的觉悟。

    他们会被自己是皇帝,天生就应该统治这个国家,其他人都应该臣服的假象蒙蔽,继而出现享乐主义。

    这也是为什么历史上,绝大部分皇帝都不是什么好鸟的重要原因!

    李轩严格上来说,并不是大唐帝国的开国皇帝,他只是二代皇帝而已,开国皇帝乃是他老子李尔必,也就是大唐帝国太祖武皇帝。

    但是几乎整个大唐帝国,都是把李轩当成了实际上的开国皇帝!

    哪怕是大唐帝国官方对帝国早期的历史有所掩盖和修改,把李尔必吹捧了一番,但是有一点却是无法改变的,那就是李轩即位之前,大唐帝国已经是即将覆灭,臣民不过数十,还处于逃亡之中。

    是李轩带领帝国臣民来到黄竹山,继而开创了在帝国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黄竹山时代!

    虽然吹捧李尔必很重要,但是捧高当今圣天子更加重要!

    所以帝国历史上早期的黄竹山、兴泉府等时期的历史,那都是大书特书的!

    陛下即位之初,率军亲征水龙寨等一系列战事,那都是以正史记录的,当然了,记录的时候自然是少不了会有少许艺术化加工。

    至于真假,说实话,除了柳八苟等当时少数几个当事人外,那是谁也不知道的了,而少数知道的人,一个个也会被这些事情埋藏在心底最深处,因为早期的历史里,美化的不仅仅是圣天子李轩,柳八苟、钱梦久等黄竹山时代的从龙之臣,同样也是被美化。

    如此,谁也不会站出来说:

    “谁说当年我和进剿的伪明贼军大战数百回合的。这绝对是造谣,老子当年根本没有和他们打过,面对明军围剿时,我明明就是被吓的屁滚尿流。”

    早期历史的真假,其实到现在,已经是没几个人能够说得清楚的了,再过几十年,等老一辈的人死光了,后世人所知道的也只能是官方编写的历史了!

    至于真假?那重要吗?

    这样的早期历史,也就造成了李轩的很特殊的地位,他虽然是二代皇帝,但是谁没把他当成二代皇帝看,都是当成开国皇帝来看的。

    身为一个名义上的二代皇帝,实际上的开国皇帝,李轩自然很清楚哪怕是统一了整个华夏,依旧不能放手,权力必须抓在手里,要不然的话同样会死的很惨。

    毕竟,皇帝是一个风险很高的职业,太过久远的就不去说了,只说李轩他爹李尔必,那就是死于明军之手,明王朝的正德皇帝战败饮毒酒自杀,正德嫡长子,大唐所承认的明王朝最后一代皇帝绍武帝,在幽州城被攻破之际,在金銮殿上**而死。

    正德三子,景王在四川同样也是称帝了,最后在大唐王师兵临城下的时候,被麾下大军砍下了头颅,作为投降的资本。

    正德六子,惠王在辽东称帝,最后逃亡高丽半岛,大唐王朝杀入高丽半岛后,也是在绝望之中柳京城内自杀而已!

    上述诸人,就没一个是善终,甭管是被杀还是自杀,都有着同样一个特点,那就是兵败身亡!

    当一个皇帝,他的帝国崩溃,断然没有能够可继续活下去的可能性,不管是因为别人不让他活着还是因为他的内心骄傲不允许他苟且。

    当皇帝这么危险,李轩自然是不愿意让自己也是成为上述诸人中的一个。

    所以这些年,李轩依旧是牢牢掌权,而这,自然也就不可能让自己真正的轻松起来,哪怕只是朝九晚五,隔几天休息一天,但是一年又一年如此,也是会让人疲惫不堪的。

    这样说起来的话,其实大唐朝报上说李轩很忙,倒也不算是假话。

    而这么忙的李轩,其工作时间自然是宝贵无比的,能够让李轩挤出宝贵的工作时间来召见的,大多都是帝国重臣。

    通常都是从二品以上的重臣才有这几个,也就是侍郎、巡抚这种级别的以及更高的尚书级别。

    召见司长,这种三品官员,同样来说次数不会太多!

    而召见三品司长的时候,还见一个四品副司长,这种事就更加难得了。

    然而谢一卫却是可以借着一份报告,成功的把自己带进皇家别院,并等待圣天子召见,说实话,哪怕是如今身处皇家别院里了,但是陈立夫依旧是感觉到有些不太真实。

    同时也是更加佩服这个谢一卫了,这个人,比他预料的要更加有手段。

    不过谢一卫估计是没有怎么在乎陈立夫的想法,他静静的坐在一旁,并没有开口说哪怕一句话,一直等到秘书处的人进来,让他们去面圣的时候,他才是站了起来!

    如今,他们要前往圣天子的办公室面圣,报告证券改革一事。

    跟随着秘书处的一个三等秘书,前往圣天子的办公室时,陈立夫的脚步还算平稳,心情也还算镇定,他虽然只是个正四品的副司长,但好歹也是个官场老江湖了,一支签名UU小说,不知杀了多少人。

    所以如今这种场面,他还能够镇得住!

    但是不知道为何,当他们跟着前方的三等秘书,来到了圣天子的办公室大门外后,陈立夫的心跳却是不由自主的加速挑动起来。

    他听着秘书高唱一声:“宣谢一卫、陈立夫觐见!”

    这个时候,彷佛胸口有什么东西被堵住了一样,让他瞬间有种窒息的感觉!

    在等待身前的厚实的办公室大门被打开后,他朝着里面看了一眼,但是李轩办公室里面的光线非常的明亮,而他们之前所身处的走廊,光线却是又比较阴暗,这时候,陈立夫朝里面看去的时候,第一眼其实看不到什么东西,只能够看到一个模糊的人影坐在窗边的办公桌后,在光线的照耀下显得耀眼无比,但是具体长什么样,却是看不真切。

    这是李轩办公室的独特设计,基本上只要天气良好,阳光充足的时候,每一个来面圣的人,第一眼所看到的都是这么一副场景。

    震惊与否,会不会产生什么神圣的感觉不好说,但肯定是晃眼无比,让人第一眼看不清楚,甚至有的时候阳光强烈,都会让人第一眼睁不开眼睛。

    而这个时候,陈立夫也是体会到了这种感觉,然后这一瞬间,他都是有些愣在原地的。

    身旁的谢一卫不动声色的用手轻轻的拉了他一下,才是让陈立夫跟着他一起进入办公室里。

    谢一卫不是第一次来了,他当年上任浙江按察使的时候,按照惯例来觐见过李轩一次,上任金融司司长的时候,同样也是也过一次,这一次,是他第三次在李轩的办公室里觐见李轩了。

    所以他的反应倒是要正常一些!

    带着陈立夫进去后,他们走了两步,然后才是按照礼仪躬身行礼!

    “臣谢一卫叩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臣陈立夫叩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这两人是不约而同的开口行礼拜见,当然了,不是跪拜礼,在李轩统治下的大唐王朝,虽然说没有废除跪拜礼,但是日常的场合里也是不用跪拜礼的。

    百姓见官,下官见上官,一律禁止用跪拜礼,换用躬身礼仪。

    而官员面圣的时候,平常时候也是用这种躬身礼,不过这只是平常时候,如果是正式的大朝会又或者是其他一些正式的礼仪场合,还是需要行跪拜礼的。

    武将倒是例外,身穿戎装的情况下,一律以军礼代之,不用跪拜礼,但是如果没有身穿戎装,则是需要行跪拜礼。

    行礼完毕,这两个人才算是适应了光线,然后才是看清楚了李轩的模样!

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稳定压倒一切

    这一次的觐见对于谢一卫和陈立夫而言,兴许是非常重要,尤其是陈立夫,整个人更是激动无比,他入仕这么多年,还是第一次踏入圣天子的这间办公室,同时也是的一次在圣天子面前做报告。

    激动无比的他,以至于说话的时候,都是有些结巴了,好对于陈立夫而言,这是很少出现的情况,不过好在这种情况只是一开始出现,等报告逐渐进行的时候,整个人就是重新恢复了镇定。

    毕竟陈立夫也不是什么普通人,之前的紧张,只是因为第一次面圣做报告而已,这给他几分钟适应过来,状况也就好了。

    这种紧张,其实就连谢一卫都还是有的,因为对于谢一卫而言,今天的报告同样重要。

    谢一卫很清楚,自己对证券事务,银行事务等金融领域的事务一窍不通,当初圣天子把他调来金融司,估计也是没指望他能够做出什么实际成绩的,谢一卫去金融司的任务,只是稳定金融司而已。

    如今金融司已经算是初步稳定了,谢一卫却是不想这么混日子,然后等上一年半载就是被调往其他地方继续玩政治斗争,他还是想要在金融司这里做出成绩来的,这样,他才有可能奢望以后更进一步,成为一省巡抚或者一部侍郎这样的从二品高官。

    还别说,李轩的心中还真是打算等谢一卫搞定了金融司之后,等什么时候其他地方遇到麻烦了,就是把他调往其他地方继续玩这种政治斗争,毕竟,谢一卫最擅长的就是这种事,李轩身为帝国皇帝,如何更好的运用臣子以及他们的能力,自然是非常重要的事。

    但是说实话,倘若一直这么下去,谢一卫估计还是会慢慢在官场混下去,然后晋升,最后又朝一日,兴许也是有可能成为二品高官,成为一部侍郎。

    但是这种的可能性非常小,就算是可以成功,估计也是等他临近致仕的时候才有这个机会了。

    但是谢一卫不想这样啊!

    他想要成为帝国真正的重臣啊,他想要在最近几年,最迟不超过十年的时间里就成为一部侍郎,这样,他才有那么一丝希望触摸到一部尚书这个位置。

    至于御书房值班大臣这种等级的位置,他有着自知之明,哪怕是一切顺利,他这样的人能够成为御书房值班大臣的可能性也是无限接近于零。

    他的最大奢望,就是能够在致仕前,过一把尚书的瘾!

    随着帝国稳定,帝国官场也是逐步正规化,同时也是有着众多的潜规则了。

    根据帝国的相关规定,从三品以上官员的致仕年限是六十万岁,从这个年限去分析,那么就会发现帝国官场上存在着一些晋升的潜规则,那么就是倘若一个官员想要成为一部尚书,那么他这个晋升年龄就必须是六十二岁之前。

    因为为了保持高层的稳定性,除非是出现什么意外,不然的话,侍郎级别以上的官员,任期通常都是三年以上。

    为了保持三年任期,就必须在六十二岁之前成为正二品的尚书。

    同时,为了确保在晋升之前,累计到足够的资历,那么通常是需要在从二品这个品级上累计至少六年以上的资历,至少,左侍郎这个位置是必须做过的,而这个任期又是三年,担任左侍郎之前,又得先担任右侍郎或者是一省巡抚,这又是最少三年。

    这样,最少也得六年时间!

    三年加六年,那就是九年时间,也就是说,一个官员如果没有在五十四岁之前成为从二品官员,那么基本上是不用指望在以后成为一部尚书了。

    而谢一卫,如今已经是五十岁了,还是个从三品的金融司司长,如果他想要在致仕前成为一部尚书的话,那么就需要在最近几年再上一个台阶,争取在两三年内之前成为正三品官员,然后才能够一步一步的去争取继续晋升。

    大唐帝国的官场,如今是越来越正规,而越正规也就代表着越残酷!

    和早年有着诸多火箭提拔,稍微有点能力就能够迅速成为三品高官,甚至成为一部尚书不同,如今的大唐官场的官员晋升已经是非常正规了,而早年胡乱提拔起来,没啥能力高层官员,其实大多都是陆续致仕享受荣华富贵去了,钱梦久和王文华等人就是典型例子。

    这帝国官场的高层,尤其是尚书和侍郎这些级别的高官,基本上已经是换了一遍,某些位置甚至是换了好几任了。

    这样的官场升迁任免正规化,也就代表了官员之间的竞争越来越大。

    每一步的晋升,都是一场竞争,因为有着任职年限的规定,不到年限不允许晋升品级的情况,每一年,每一个任期都是非常宝贵的,多浪费一年,那么都有可能让自己在竞争中落后,最后到致仕的时候,别人是尚书致仕,而你兴许就只能以四品知府致仕了。

    这种压力,陈立夫感受还不明显,因为他还年轻,他今年不过三十三岁而已,已经是正四品了,而且之前的履历近乎完美,只要陈立夫自己不作死,过几年再升一个台阶,成为从三品官员那是稳稳当当的。

    如果没有这份资历,人家陈立夫也不会奢望着进入御书房,成为御书房值班大臣,拨乱反正打造宣平盛世了。

    没有这样的资历,这样的想法就不是奢望了,而是做白日梦了。

    年纪和任职履历,就是陈立夫最大的资本!

    但是这样的年纪和履历,谢一卫却是没有啊!

    想要杀出一条血路来,只能是走其他路子,比如说立下大功,做出让人无法忽视,让圣天子重视的成绩来。

    在金融司怎么做出成绩了?谢一卫就算是傻子也知道要把帝国金融体系做好,这才能够做出成绩啊,但是知道目标是怎么,但是如何达成,这他就搞不懂了。

    毕竟你不能指望一个早年天天和四书五经打交道,入仕后天天勾心斗角,作秀讨好上官的人,知道怎么搞金融。

    说真的,谢一卫连如今帝国的金融体系都是不了解!

    但是身为金融司司长,需要懂金融体系具体是什么吗?

    谢一卫认为自己并不需要懂的这个,他自己不懂没关系,手底下有人懂就行了,这陈立夫,懂的就挺多的,谢一卫观察陈立夫有段时间了,发现这个人搞起来证券事务很有一套,都是搞不清楚陈立夫之前没有接触过证券金融事务,为什么会搞的这么利索。

    而此时的谢一卫也不知道,实际上陈立夫自己也搞不懂这些证券事务,但是不懂没关系啊,不懂就去研究啊。

    而且他干嘛要知道证券体系具体怎么运转之类的啊,手底下一大群专业人士呢,他只需要那里出现了问题,然后解决问题就行了,毕竟他又不需要重新设计出来一整套全新的证券交易规则来,就算是真要这么干,也不用他自己去设计啊,证券处有的是专业人员,再不济,也能够找皇家理工学院经济系帮忙啊。

    皇家理工学院经济系里的那些变态们,才是专业的好不好!

    某种程度上来说,其实谢一卫和陈立夫有些类似,他们都是传统科举出身,也都当过前明的官,恩,虽然陈立夫只当了几个月就被革职了。

    但是两者也有着不同。

    那就是谢一卫总想着利用其他,政治手段玩的太多,哪怕是现在,他也是利用陈立夫的能力为自己的政绩添砖加瓦。

    而陈立夫嘛,则是不喜欢搞那么多乱七八糟的东西,喜欢快刀斩乱麻,有问题就解决,哪怕是解决问题的过程里会血流成河!

    对于陈立夫来说,这些鲜血,都是为了帝国的宣平盛世而不得不做出的牺牲!

    为了帝国的盛世而献出自己的鲜血乃至生命,那是他们的荣幸!

    陈立夫和谢一卫各有各的想法和心思,而坐在上首的李轩,则是要显得纯粹多了。

    因为他根本就不需要考虑太多乱七八糟的东西,这些政治事务对于李轩而言,其实都没啥难度!

    因为他是大唐皇帝!

    是比太阳更伟大的万古圣君,天之子,神帝!

    很多对于臣子而言,非常复杂而麻烦的事,其实对于李轩而言,那都是一句话的事。

    只是有时候,他并不愿意说这么一句话!

    比如说之前金融司的乱局,金融司的乱局他也看在眼里,其实只要他愿意,随便几句话,甚至都不用下发专门的圣旨,就能够确保金融司焕然一新。

    但是李轩却是不愿意这么干,反而是接着陈立夫当初的弹劾奏章,然后各打了钱祧里以及宋阮高五十大板,最后把谢一卫找来,让谢一卫去稳定金融司的局面。

    这种的操作方式很麻烦,甚至都是有些多此一举,但是李轩依旧这么干,那是因为,李轩不愿意去破坏帝国官场上的一些潜规则,更加不愿意亲自下场参与臣子们的政治斗争。

    身为帝国皇帝,他所需要扮演的角色是裁判,而不是选手!

    这样的李轩,在听取谢一卫和陈立夫关于证券改革的方案时,自然就是不会考虑太多其他乱七八糟的东西,他关注的东西很简单,那就是这一次的改革有没有必要!

    是的,他关注的重点并不是改革方案好不好,而是有没有这个必要!

    倘若没有这个必要,那么哪怕是这个改革方案非常好,那么李轩就会直接扔进垃圾桶。

    如果有这个必要,那么哪怕这个改革方案很垃圾,但是李轩也会推动施行!

    这个必要性依据什么来判断?

    稳定!

    往小了说是金融稳定,往大了说是帝国的统治或者说是李轩的统治稳定!

    稳定,压倒一切!

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名扬天下陈立夫

    李轩的想法,和陈立夫,和谢一卫都是不一样,因此当陈立夫兴奋的说着自己的证券改革方案,一旦施行会带来什么重大的积极影响,会让帝国证券行业变的如何好,一旁的谢一卫也是偶尔插口,以一个旁观者,传统政治家的角度去说改革方案有多么好的时候。

    李轩却是琢磨着,这个时候推动陈立夫提出的证券改革方案,会带来什么影响,会不会影响金融稳定,会不会影响社会稳定,至于里头会带来多少经济利益之类的,李轩却是不怎么关心。

    其实作为一个拥有后世人灵魂的李轩,他比大唐帝国里的任何一个人都清楚,如今大唐帝国里施行的证券政策,是存在着极大的缺陷的。

    因为李轩作为后世人,很清楚完善的证券行业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哪怕是前世的他并不是金融行业的从业人员,但是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啊,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里,只要稍微多关注一些财经新闻,偶尔百度一下,基本上都能够对现代社会的金融体系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如今大唐帝国施行的金融政策,包括其中的证券政策,是李轩参考了后世金融业,同时也是考虑到了大唐帝国的现实而制定出来的。

    先不提金融政策,只说证券政策,当初把证券行业正规化,只是因为金矿危机的突然爆发,当时的李轩推出相关的证券政策,目的其实并不是让证券公司为代表的证券行业成为金融业的一个重要补充,而仅仅是作为缓解当时的股票交易混乱的一个临时措施。

    这从如今大唐帝国里的证券公司和后世的证券公司有巨大的差别就可以看的出来。

    后世的证券公司,还有另外一个名称,那就是投资银行,主要从事证券发行、承销、交易,企业兼并、重组、收购。风险投资、融资等业务。

    其中最为著名的代表,应当属于高盛了。

    而这个时代的大唐帝国里的证券公司,典型代表就是第三证券公司,他们的主要业务基本上都是集中在证券的交易里,发行和承销并不是他们的主要业务,此外还会亲自下场参与股票交易,但是数量并不多,而企业兼并和重组以及收购就更不是了。

    简单来说,如今大唐王朝里的证券公司,更多时候是一个基金公司,吸纳投资资金进行股票交易,然后赚取收取费和分成利润为主。

    这也是说明了,如今大唐帝国里的证券行业发展还是非常的原始的。

    同时,由于证券公司只是一个大号的基金公司,深度参与股票交易当中来,因此也就很容易,很频繁出现操控股票市场的情况。

    如今,陈立夫提出的证券改革方案,就是针对这种乱象进行封堵!

    陈立夫的证券改革方案,其实并没有多复杂,就是找出现在的证券交易里的诸多漏洞,然后堵上这些漏洞。

    同时也是开始引导证券行业健康发展,比如说朝着证券发行和承销发展!

    一个证券公司,搞什么股票交易,天天玩股票啊,发行债券和承销债券,玩公司上市才是正途啊,参与二级市场里的股票交易,那是基金公司的事。

    如果两者没有什么区别的话,那么帝国的金融行业,也不会把基金公司和证券公司区分出来了。

    如今的帝国金融法规里,基金公司就是基金公司,商业银行就是商业银行,证券公司就是证券公司,但是现在,证券公司却是和基金公司基本没啥区别,都是成为了股票交易玩家。

    这样可不行!

    而针对陈立夫的这种改革方案,李轩一时间也是不好判断利益得失。

    如果单单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陈立夫的这个改革方案是符合金融发展进程,但是符不符合现在的大唐帝国,却是得另外说了。

    很多后世的成功经验,并不是都能够一股脑的搬到这个时代的大唐帝国来的,因为社会背景完全不一样,顶多就是参考一二而已。

    要不然的话,李轩也不用慢慢一点点的尝试改革,直接把后世的政治经济体系复制不就完了。

    但是李轩可以肯定,如果他真的一点都不变动直接复制,大唐帝国距离完蛋也就不远了!

    等陈立夫带着激动心情做完报告后,李轩留下了这份证券改革报告,他准备召见皇家理工学院经济系的人,听听他们的意见。

    虽然皇家理工学院经济系的师生们,研究的诸多经济理论都是李轩口述记载下来的,但是他们毕竟是这个时代的土著,而且对这个时代的经济了解的更加透彻,所以也能够更好的针对这个时代提出来一些更好的经济建议。

    这也是李轩为什么知道后世的诸多知识,但是在制定经济政策的时候依旧极大的参考他们的意见的原因,因为李轩并不是需要这些经济政策好不好,而是需要知道适不适合。

    这同样也是为什么皇家理工学院作为一所典型,整天和研究发明打交道的理工科院校,偏偏有着这一个经济系这种文理兼并的学科,就是因为李轩需要他们!

    这同样也是皇家理工学院经济系如此特殊的原因!

    他们不搞发明创造,但是却影响力庞大无比,最近几年,帝国实行的很多经济政策,实际上都是有着皇家理工学院经济系参与其中。

    最为典型的就是货币制度了,大唐帝国建立货币体系以及后续的货币战略,离不开经济系的战略规划。

    如今大唐施行的金银双本位制度就是经济系那边的研究成果!

    早年,大唐王朝并没有确定什么银本位啊之类的,没有明确货币本位制度,后来才是开始发行银币,确定了银本位制度。

    但是后来随着白银大量输入,大唐王朝又是陆续抬高黄金的地位,最为典型的政策就是海外贸易采取黄金结算制度了。

    随后,在国内的大宗贸易里,同样也是陆续推行黄金结算制度!

    在这个过程里,大唐帝国所采取的金银铜币的浮动汇率,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为汇率浮动,而海外贸易以及大宗交易采取黄金结算制度,这才使得哪怕最近几年白银大量涌入,造成白银快速贬值,但是也没有太过影响帝国的金融稳定。

    因此这也就形成了大唐帝国比较独特的金银双本位制度,在国内的经济秩序里,尤其是日常普通交易里,采用的是白银交易,具体以银币、银票为主,而铜币作为一种辅币,也是依附于银币之下的。

    但是在大宗交易和海外贸易的时候,虽然依旧采取银票,银币但是却是采用黄金计价,一批货物价值多少,是随着黄金和白银的汇率而进行变动的。

    同时,这种大宗交易和海外贸易采用黄金计价,也是间接影响到了国内的物价变动!

    某种程度上来说,大唐帝国已经是具备了一定的黄金本位制度!

    但是实际交易里,因为黄金数量稀少,使用的却又是非常的稀少,大部分还是用银币以及铜币为主。

    由此也是形成了大唐帝国里比较复杂的金银双本位制度,但是按照经济系制定的货币政策,目前的双本位制度只是过渡而已,等到帝国储备了足够多的黄金后,是会慢慢过渡到金本位的。

    金本位,才是大唐帝国货币政策的中期目标,至于远期目标嘛,自然是信用本位!

    啥叫信用本位,就是直接以大唐帝国的信用为担保发行货币,理论上想要印多少钱都可以,只要不把经济秩序崩溃的话。

    而信用本位,也是后世现代国家的通行货币政策。

    如今的大唐帝国,距离信用本位自然是非常遥远的,别说信用本位了,就算是金本位也是遥远的很。

    从货币政策的执行和施行里,经济系所发挥的作用,那么就可以了解到经济系的影响力了,皇家理工学院经济系,才是圣天子真正的经济智囊团,财政部和翰林院里的经济科可不是。

    而现在,李轩又是把经济系的人叫了过来,询问他们对证券业的看法,陈立夫的这份改革方案是否可以施行,会造成什么后果。

    作为圣天子的经济智囊团,很快就是开始了工作的!

    他们开始调研,然后做出了完整的报告递交给李轩。

    李轩看过经济系的报告后,对报告里的观点虽然还有所疑惑,但还是下了决心!

    他在陈立夫的证券改革方案里,签下了自己的大名,不用多久,这份证券改革方案就是被送到相关机构,包括法部、财政部、税部、商部等部门,然后各部门将会根据改革方案进行自己的工作。

    法部会制定新的证券法律,商部会调整证券公司的注册管理,税部同样会调整对证券公司以及其他相关联行业的税务工作,财政部不用说了,其下属的金融司自然是需要忙起来的。

    一份证券改革方案,再一次让陈立夫的名字传遍了整个金陵,乃至传遍了全天下,没办法,这份证券改革方案里,陈立夫的名字就在这上头写着呢。

    不知道多少人对着这份改革方案咒骂陈立夫了,这陈人屠,又开始祸害人了!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15188/ 第一时间欣赏山沟皇帝最新章节! 作者:雨天下雨所写的《山沟皇帝》为转载作品,山沟皇帝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山沟皇帝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山沟皇帝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山沟皇帝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山沟皇帝介绍:
主角他爹做了一个梦,以为自己是真命天子,然后一个破道观的道士也是掐指一算,说他是九五之尊,于是乎这个连府城都没去过的小地主就在小山沟里称帝建国了。山沟皇帝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山沟皇帝,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山沟皇帝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