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山沟皇帝TXT下载山沟皇帝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山沟皇帝全文阅读

作者:雨天下雨     山沟皇帝txt下载     山沟皇帝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纳税光荣,抗税坐牢

    陈立夫名扬天下了,功劳自然是大大的,同样作为金融司的司长,谢一卫虽然不是具体的改革负责人,但是同样是少不了他的一份功劳。

    很多时候,想要出政绩,并不需要亲自上阵的,用好人,并让属下做出成绩了,作为上司的他同样也是有政绩的。

    陈立夫的名字开始传遍金陵官场,乃至传遍天下金融行业的时候,也是让无数证券从业人员大呼狼来了!

    不对,是陈人屠来了!

    改革方案公布的第一时间里,作为配合的法部,就是颁发了全新的证券法,新的证券法,直接堵上了以往的诸多漏洞。

    这堵住了漏洞,基本上也就是代表着堵住了很多人的钱包!

    以往的诸多证券公司等从业人员,他们的很多操作方式都是钻空子的,以前是没有相关的法律去禁制并惩罚他们,但是现在却是不行了,诸多的违规操作方式被命令禁制。

    其中最显眼,并让无数证券从业人员皱眉不已的一条新法律就是:禁制利用内幕消息进行交易获利!

    同时还制定了其他的一系规矩,最主要的目的就是禁制一些违规操作,尤其是禁制大型机构和上市公司的股东进行违规操作,然后从小型机构或者散户等普通投资者里捞钱。

    新的证券法颁发后,税部也是及时跟上,这一次他们专门为金融行业发明了一个全新的税种,叫做金融收益税!

    以前把钱仍在基金公司里,或者是自行炒股赚钱了,按照以往的税法,那是不用缴纳税收的,因为税部并没有指定相关的税收法律,这一次趁着证券改革的机会,税部直接指定了金融收益税,专门针对股票收益,利息收益等收入征税!

    税率不高,只有百分之二十而已!

    税部的人认为自己收的税不高,但是这个税种一出来,一群人从业人员哭喊不已,说什么民不聊生之类的。

    税部的钱祧里最近和宋阮高斗法,斗法不是关键,关键是输了,眼睁睁的看着宋阮高逐渐掌控财政部,把自己的影响力彻底清理干净,所以,最近的他心情很不好!

    这听闻那些证券行业为首的金融行业对金融收益税很不满,说民不聊生之类的,钱祧里就是怒了!

    麻蛋,搞得他好像不知道这些玩金融的人赚得多一样,赚得多还不纳税,休想!

    之前想着第一次下刀子割韭菜,力度就稍微轻一点,温水煮青蛙嘛,以后再慢慢提高税率。

    但是那里想到反应这么强烈,搞的他冒火了,一纸公文下去,又是多出了一个税种,这一次的税种叫做金融所得税,税率百分之十。

    天知道金融收益税和金融所得税有什么区别,但重点就是,这两项加起来,税率咻的一声就是变成了百分之三十!

    钱祧里还放出风来,说这一次金融业要是对税收不满,他就准备着把预备好几年后才准备实行的金融印花税也提前征收,不多,百分之五而已!

    这一次,金融行业的人就都老实了!

    一个个都说着,百分之三十的税率不高,完全不高,可以接受,缴纳金融税为帝国添砖加瓦,那是他们的荣幸!

    钱祧里得知后,冷哼一声:“都是一群贱骨头,这么多年了,难道还不知道纳税光荣这四个字是怎么来的!”

    怎么来的,纳税光荣这四个字那是税务稽查队用无数鲜血浇筑的!

    在帝国税部这么多年的强势之下,基本上已经是形成了这么一个观念,那就是纳税光荣,抗税坐牢。

    如果是以前的明王朝啊什么的传统王朝,和大唐王朝一样搞这么强势的征税制度,估计早就乱起来了,天下的士绅商人们一个个都会叫嚷着天子与民夺利之类的话,然后各种动乱了,然后到了最后,都是会不了了之,以改革失败,地主获胜而告终。

    但是在大唐帝国,却是没有出现这种事。

    面对大唐帝国征收的税收,尤其是士绅一体纳税,摊丁入亩以及商税制度,几乎所有的士绅地主商人们都是强烈反对,为此爆发的武装抗税那也不是一次两次,而是成千上万次了。

    面对这种情况,换成其他王朝来,估计早就退缩了,但是大唐帝国却是没有退缩!

    反而是持续保持高压态度,用税务稽查队乃至军队进行各种镇压,这些年因为抗税而死的人,没有十万也有八万了,这个数字可不是个什么小数字。

    而杀戮这东西量变是会引起质变的。

    正所谓:杀一是为罪,屠万是为雄。屠得九百万,即为雄中雄。

    这话不能简单的以字面理解为杀人,还得考虑创作背景,这段话出于《血洗小扶桑》是用来纪念南京大屠杀,因此结合背景再进行针对性的解释,其实这话的意思就是,杀一个扶桑鬼子是犯罪,杀一万个扶桑鬼子是英雄,如果能够把扶桑列岛全屠了,那就是华夏英雄里的英雄!

    试问,华夏男儿谁不想当英雄?

    大唐帝国的税收政策也是差不多,杀一个抗税的,那会被人骂,但是把那些抗税的全部杀光了,那么也就没人骂了,反而是喊起了纳税光荣。

    君不见,宣平十年的现在,那些地主士绅们多规矩,老老实实纳税,为大唐帝国的发展和繁荣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如今,为帝国做贡献的人,轮到了金融行业!

    金融行业,本来就是一个在金钱里打滚的行业,而最近这些年因为缺乏监管,从业人员更是富得流油,普通从业者那都是年薪几百几千两银子,高官数万两银子年薪也是不在少数。

    这样的一个行业,不收税怎么行,必须收,而且得狠狠的收!

    税部颁发的新税收政策,也算是证券行业改革的一部分!

    陈立夫原本就是出身于税部,对收税这种事有着天然的亲近感,对金融行业进行合法合理的征税,也是他的主张。

    证券行业进行了改革,堵住了诸多漏洞,同时也是开始合法合理的收税了,这对于金融行业的打击自然是不小的,甚至会引发金融行业的新一轮洗牌,但是这是金融行业朝着正规发展的必然,总不能因为害怕洗牌就任由金融行业这么野蛮的发展下去,进而造成更大的危害!

    当然了,在这个过程里,有多少恨死了提出证券改革方案的陈立夫,那么就是不得而知的,但是肯定是会比股票大崩盘后自杀的人多。

    但是这天底下,想要他陈立夫死的人多了去,过去的这几年里,他陈立夫也不是没有经历过看似只是意外的刺杀,但是他到现在依旧还好端端的活着,而那些想要他死的人却是死了不少。

    话又说回来,也就只有陈立夫这样没有太多顾虑,一心想要做大事的人才能够干出证券改革这种事的,如果是普通官员,人家才不会干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呢。

    天天来到衙门喝茶看报,缺钱了下头一大帮证券公司等金融行业的人排着队来送,这小日子过的不知道有多舒服呢。

    只是这种舒适是有代价的!

    金融司的司就是被贬到了西南那山卡拉,这还不算,听说那人爬山涉水,还不容易到了地方上任,结果吏部那边又是开始准备他的新任命了,接下来要去那里还不清楚,但是有一点却是可以肯定的,那么这辈子他是别指望着回到金陵城了。

    此外,金融司里的其他几十名被督察院带走,如今正在监狱里待着的前官员们,也是即将迎来各自的审判,被判死刑都不会少,坐牢的更多。

    而坐牢的这些人,也别指望安安稳稳的在监牢里度过一生,大唐帝国的财政紧张,从来都不会养闲人,被判刑的罪犯,大体上有三个去向!

    一个是判刑的同时,还被判流放的犯人,视情节严重与否,会被流放到部分苦寒之地或者是海外领地,国内有大员岛、琼州岛,东北,云贵,西北等。海外有吕宋群岛,万丹群岛,澳洲等。

    如果没有被判流放的话,那么只是普通服刑的话,很多都是会进入一些特定的矿区,挖矿,此外,监狱内部也是有工厂的,可能会在工厂里干活。

    想要安安稳稳躺在床上里,啥也不用干还能有吃有喝,哪有这么好的事,别说是犯人了,就算是小地主老爷也不行啊!

    不管是被判死刑还是坐牢、流放,其实对于这些曾经高高在上的官员们来说都是差不多,都是从天堂瞬间来到了地狱,足以让他们悔恨终生。

    证券行业掀起了改革,陈立夫因为改革方案,大大的刷了一把名气,作为陈立夫的顶头上司,金融司司长谢一卫也是相当的爽。

    严格上说起来,他屁事都没干,但是谁也不能否认他在此事中所起到的作用!

    正是因为这个连商业银行和证券公司之间的业务区别都是还没搞懂的金融司司长,陈立夫才有了面圣的机会,然后证券改革方案才能够顺畅的进入到实施阶段。

    谢一卫看似没有做什么实事,但是作用依旧关键!

    很多时候,一个上司不是说非得会做事,甚至说都是不需要做事的,他只要能够把会做事的人放在对的位置上,并给予一定的支持,那么这就是一个合格乃至说得上是成功的上司。

    可惜的是,能够做到这样的人不多!

    所以大部分泯然于众人,而谢一卫逐渐升官,现在成为了金融司司长,以后,兴许他还能够成为一部侍郎甚至尚书呢!

    而这样的人,是陈立夫最痛恨的,屁事不干,就知道剥削下属的功劳作为晋身之资,进而盘踞高位,实乃误国奸臣。

    尤其是金融司司长这样的重要位置,决不能让谢一卫这种人久窃!

    迟早有一天,他要取而代之!

    不为高官厚禄,只为天下苍生!

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陈立夫的风头被抢了

    证券行业的改革,伴随而来都不仅仅是区区一个证券的新交易规则,还有行业洗牌,还有新的税收,还有新的监管,这一切对于帝国金融行业而言,都是新鲜无比的东西!

    而搞出来这一切的陈立夫,也是顺利的名扬天下,虽然在很多人的心里,这杨的是恶名!

    不过陈立夫依旧不在乎,甚至很满足!

    他这几年,虽然品级不高,也没有当多大的官,距离入阁入御书房还有一万八千里那么远,但是这并不影响他的名声越来越大!

    这天底下,说起谢一卫是谁,估计没几个人知道,但是说起陈立夫,肯定是很多任知道的。

    这样的陈立夫,应当算是大唐帝国里,名气最大的中级官员了,至少也是之一!

    但是在宣平十年十二月,也就是证券改革,乃至后续一整个金融行业持续改革的时候,陈立夫的名字瞬间就是被所有人抛之脑后!

    因为有一个人成功的夺去了陈立夫的风头!

    他就是江南道松江府上海县县令周礼德!

    宣平十年十二月的最新一期大唐朝报上,其头版自然是千篇一律的圣天子,而这一次的头版报道的是圣天子召开御前内阁会议,要求相关机构严查官场**行为!

    接下来的第二版,报道的是督察院举行内部誓师大会,传达圣天子的反贪腐旨意,准备对全国范围内进行反贪腐大作战,向每一个京畿机构,每一省道派遣巡查组严查官员**,报道没有写的是,翰统头子李道兵也是参与了督察院内部的誓师大会,并且是承诺会向督察院提供一部分机密资料,啥资料,自然是官员贪腐的资料,人家翰统的档案室里,有着一大堆官员贪腐的资料呢。

    而第三版,则是非常罕见的留给了一个正六品官员:上海县县令周礼德!

    为什么这个周礼德能够破天荒的占据大唐朝报第三版,而且还是独占一整个版面呢。

    要知道这个版面,以往只有部堂大臣才能够在上面露个脸呢,再不济也得是一省巡抚啊!

    因为这个周礼德因为欺君、侵占税款、受贿、行贿、渎职、谋杀、强啥啥等诸多罪名被判处凌迟、诛三族!

    这是大唐帝国开国以来,首次不是因为谋逆,而被判处诛三族(狭义上的三族,即父、兄、子)的人,牵连者达到一千余人。

    这一切都是为什么?

    不为别的,就因为周礼德在上海县县令任上,不过短短一年八个月,就通过窃占税款,非法变卖国有资产,收贿,以职务之便谋利等方式,敛财两百二十余万两银子!

    这个案子被报告到李轩这边来的时候,把李轩都是吓了一跳,这可不是几千几万两啊,而是两百多万两啊,比去年云南一年的财政收入都要多!

    所以,周礼德被判了凌迟、诛三族,成功地抢了陈立夫的风头!

    周礼德不过是区区一县令,品级不过正六品而已,为什么能够贪这么多钱,这就和上海县的特殊经济地位有关了。

    如果不了解这个时代的上海,那么几乎是很难相信周礼德能够贪这么多钱的!

    上海县,属松江府,而松江府,古称之为华亭府,前明时设上海、华亭、青浦三县。

    国朝按照前明旧制,设松江府,府治华亭,宣平六年,为了更好的整治、管理黄浦江的运输,配合松江府开港通商,把苏州府嘉定县划入松江府管辖,宣平七年,分上海县、华亭县各自一部分区域,新设南汇县。

    宣平八年,随着开港通商,上海的经济地位越来越重要,松江府的府治由华亭改为上海县。

    因此,宣平十年后的今天,松江府一共辖有五县,分别为上海、华亭、青浦、嘉定、南汇,府治上海。

    这里头的上海县乃是核心,它不仅仅是松江府的府治,还是整个松江府,乃至江南的经济核心地带,因为上海县城临近黄浦江,王师初入松江府时,就是利用了强大的海军实力掌控黄浦江沿岸,进而辐射整个松江府,乃至整个长江入海口的。

    其实还有一个地方的战略比上海更加重要,那就是吴淞口,但是这地方从一开始,就是被帝国当成了纯军事基地进行建设,这里,乃是帝国海军第一舰队的主要母港,司令部所在地,从头到脚都是军事基地,和民用扯不上关系。

    所以哪怕是王师进入江南的早期,吴淞口的重要性更大一些,但是后来开港通商的时候,依旧没有选择在这里,反而是选择在了上海设立商贸区。

    这样一来,不仅仅不会影响到吴淞口军事基地的运转,而吴淞口军事基地的存在,也能够有效的保护上海商贸区。

    所以,严格上来说,如今这年头的上海商贸区,并不是沿海港口城市,而是一个内河港口城市,面朝大海的一片,也就是属于新设立南汇县的地区,是一片荒芜,并没有沿海设立码头之类的。

    安全上得到了保障,政策上又有了开港通商的便利,交通上还有海运以及河运的便利,上海县的崛起也就成为了理所当然。

    开港通商后,就是在上海县城的北部,沿着黄浦江岸边设立了商贸区,而这个商贸区的区域也是逐渐扩大,以往总面积都不到四平方公里,但是因为来往的商船越来越多,商贸越来越发达,再加上商贸区的一些政策优惠,也是让国内的诸多商家都是选择了在此地设立企业经商,这地方很快就是不够用了。

    因此经历了两次的扩张,到现在,上海商贸区的总面积,已经是达到了二十多平方公里,沿着黄浦江北岸,形成了一快大约长六公里,宽大约四公里的长方形区域。

    其面积,已经是远远比那边的老上海县城大的多!

    原来的上海县城,实际上也就不过周长几百米的小县城而已,面积哪怕是加上外城,也只有一平方多公里,可是小的很。

    单纯以面积计算的话,商贸区已经是老县城的二十多倍了。

    不过到了今天,上海老县城这个依旧被城墙所包裹的地方,其实早就已经是变成了纯粹的行政区域,因为在上海县城的南部,还有一个上海工业区。

    上海工业区,目前在国内,可是第三大规模的工业区,仅次于广州工业区和当涂工业区。

    在这里,集中了大量的缫丝、织布、纺纱等为代表的纺织企业,此外还有制茶、瓷器、木器加工等传统加工业,当然了,也不会缺乏机械、玻璃、钢铁等新时代的工业。

    上海工业区,作为国内第三大工业区,自然不可能是仅仅的轻型工业的工业区,而是一个包括了各行各业,轻型工业和重型工业都有的综合性工业区,这一点上,比广州工业区和当涂工业区还要突出。

    当涂工业区,这是一个典型的重型工业区,以钢铁业为核心,机械制造为辅,至于轻型工业,基本上不成气候。

    广州工业区,虽然规模也算庞大,但是主要以各类轻型工业为主,这并不是说帝国并没有在珠三角区域部署重工业,而是这些重工业大多都是没有设立在广州工业区里头,而是分散在了珠江三角洲的各地,而佛山那边的重工业企业,其实比广州工业区多。

    而上海工业区则是不一样,这地方是集中了大量的各种行业的工厂,轻工业和重工业甚至连传统手工业都有。

    在这里,有着江南武器公司的主要兵工厂松江兵工厂,还有着江南造船厂的上海造船厂,同时还有着诸多民营的纺织企业,然后还有各种雇工只有几十人的各种乱七八糟的小型工厂,甚至几个人的家庭式作坊也是非常的多。

    在这里小小的上海工业区里,各类注册企业达到了三千多家,尽管里头的绝大部分都是只有几个人,十几个人的小型工厂或者作坊,但是不得不承认的是,数量超过三千家,总雇工超过了六万人的上海工业区,让上海成为了目前为止整个大唐帝国范围内最具活力的工业聚集地。

    在这里,你几乎能够找到所有如今能够找到的工业产品,同时依托海运和河运,你同样能够买到来及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各种工业原料,然后把产品买到全国乃至全世界去!

    一个商贸区,一个工业区,成就了上海乃至整个松江府!

    要说明上海县的经济地位有多么的严重,从财政收入上可以更好的判断!

    宣平十年,财政部预估的上海县财政收入预算是八百万两银子!

    而在财政部的预估中,整个松江府的财政收入预算,也才九百多万两而已!

    放大到整个江南道,这个帝国最富裕,经济心脏,其预计财政收入预算也不过一千四百万两而已!

    哪怕是放大到整个直隶四道再加上承天府,这个数字也不过是三千五百万两银子!

    而其中,上海独占八百万!

    或者更加准确的说,应该是上海工业区以及上海商贸区这一小片,加起来也不过四十多平方公里的地方,就贡献了八百万两银子!

    所以,也就不奇怪会有人说黄浦江上流淌的不是水,而是黄金了!

    周礼德,就是在这条流淌着黄金的黄浦江,捞了一把,然后成功的让自己被处于凌迟,自己死了不说,而且还连累亲戚被诛三族。

    然而周礼德抢了陈立夫的风头,也是在国内引起巨大的反响,甚至以此为源头,掀起了一场波及全国的反贪腐严查,估计后续还不知道有多少官员会死在这一场波及全国的反贪腐行动里呢!

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你们陆军想都别想

    毕竟以往查贪腐的行动,甚至是全国的行动也有,上头也重视,但还是没到这么重视的地步啊,如今呢,圣天子都亲自盯着呢,在这种关键时刻一旦被抓住马脚,分分钟得死翘翘。

    周礼德案,让整个官场都是人心惶惶的,哪怕是高层也是为此动荡,当初提拔周礼德的官员,有一个算一个全都是陆续被调查,甚至和周礼德往来比较多的官员,也是免不了会被调查,到最后会牵连到多少人,那可是没准的事,毕竟这官员嘛,谁的屁股都不干净,非要查总归是能够查出来罪证的。

    而除了动荡之外,还有更麻烦的事,那就是上海县的县令后续人选!

    如此重要的一个地方发生了剧烈的动荡,自然是会引起高层的重视,这个高层,可不仅仅是说什么松江府,更不是说江南道,而是指京畿,更加准确的说是御书房的值班大臣们乃至圣天子!

    面对一个每年能够贡献八百万两银子税收的地方,没有人敢有任何的轻视!

    上海县的前任县令周礼德被凌迟诛三族,连带着上海县甚至松江府知府衙门的其他官员也是被逮了一大半后,几乎是让上海县的县衙门陷入了崩溃的边缘,如今是江南道道员亲自坐镇出面接管了上海县的日常工作,但是这种情况却是不能持续下去啊。

    甭管以前出现了什么问题,但是日子还得过啊,这上海还得恢复正常啊,要不然影响到了上海县的经济发展,到时候可就不仅仅是麻烦了,而是会影响帝国大局的。

    但是,问题又来了,该让谁,什么样的人去担任上海县的新任县令,并确保新任县令不会出现问题!

    要知道,大唐朝报上并没有报道,也没有对外公开的是,实际上因为周礼德案件,督察院还对上海县的前面几人县令以及松江府的主要官员等都进行了调查,无一例外,前面几人的上海县令以及松江府的知府,同知等人都有问题,如今这些前任官员们都在监狱里待着呢,而下场无一例外,都是死刑!

    也就是说,大唐帝国接管松江府之后,历任松江府知府以及上海县县令,清一色的贪官,就没一个是干净的。

    如今,吏部那边的负责中低级官员任命的官员们都是没胆子安排松江府那边的任免了,鬼知道新派了官员去松江、去上海,他们几个月以后不会又成为一个贪官啊,到时候,贪官死了不要紧,但是肯定是会连累吏部的官员们的性命的。

    于是乎,这些吏部官员就是开始向上打报告,请上司示下,这新任的上海县令让谁去啊?

    这报告一层层递上来,连吏部尚书马维都是没胆子擅自决定,谁也不想以后被这事给牵连到啊!

    所以到了最后,这份报告就是出现在了御书房,变成了御书房值班大臣会议的讨论内容。

    堂堂御书房值班大臣会议,只为了商讨区区正六品一县县令的人选,这要是换成其他是绝对不可能的事,但是换成了经历了动荡之后的上海,却是成为了可能。

    御书房里,一票值班大臣们也是很无奈,他们看着手中的名单,在看看堆积在一角的数百份档案,这些档案都是官员履历档案,吏部那边选送上来的,都是在资历上比较适合担任上海县令的正六品官员。

    人家吏部的官员不傻,即便是选送候选人,他们也不会只选送那么几个人或者十几个人,那些滑头为了避免以后牵连到自己身上,直接送来了一份长长的候选人名单,总人数超过三百多人!

    当看到这份名单,在看看堆积如山的候选人档案时,柳八苟都是差点骂娘了!

    放下手中这份足足有三百多个名字的名单,柳八苟看了一眼吏部尚书马维,然后道:“马大人啊,这名单有点长啊,难道你们吏部就不能压缩压缩名单,选出几个适合的人来?”

    吏部尚书,之前一直都是柳八苟兼任的,不过今年开始柳八苟没有再兼任吏部尚书了,而是改任农部尚书。

    新任的吏部尚书,则是变成了马维!

    马维也是帝国老臣子,黄竹山时代的老人了,长期都是在中枢任职,早年在黄竹山的时候,还当过兵部侍郎呢,不过早年的侍郎履历不值钱,重要的是他后来还当过柳州知府,广西巡抚,随后又调任江西巡抚,不过没多久,就是重回中枢,担任陆军部侍郎。

    后来升任陆军部尚书,也当过礼部尚书,今年调任吏部尚书,这才是成功进入御书房,成为值班大臣。

    马维和柳八苟都是老相识了,自然是知道柳八苟这话里带着一点的埋怨,不外乎就是,别什么事都推到御书房来啊,要不然要你吏部干嘛!

    面对柳八苟的埋怨,马维自然是不会,也不敢有什么怨言的!

    别看柳八苟早年只是道士,连个秀才都不是,但是人家可是两朝老臣,真正的开国功臣,当年就是他和陈屠夫,白云奇带着圣天子逃出李家村,然后在大山里扶持圣天子登基继承大统啊。

    不仅仅功劳大,而且这个人实际能力不差,这么多年来,一直掌管内阁,从来都没有出过什么乱子。

    要不然的话,即便是他的功劳再大,估计也是得致仕养老,要么就是空有头衔但是不掌管实事了,就和之前的王文华、钱梦久等人一样,他们的功劳也大啊,但是现在呢,王文华除了一个御书房行走大臣的头衔外,再无其他实际官职,钱梦久更是干脆致仕,跑到大唐西洋公司去了。

    马维虽然也是黄竹山时代的老人,但是面对柳八苟,还是属于后来者,所以面对柳八苟的埋怨,他也只能是露出尴尬一笑,然后道:“正六品的候选官员实在是有些多,就这三百多人,还是已经压缩了又压缩的结果,要不然的话,下头的那些人能够拿出两三千个候选人来!”

    马维的尴尬笑容,其实也是透露了一个意思,这破事是麻烦事,下头的人没胆子去碰,他马维虽然贵为吏部尚书,御书房值班大臣,但是也没必要自找麻烦啊!

    此时,向来都是不怎么管内阁事务,只是因为御书房值班大臣的身份,才是出现在今天会议里的雷万上将道:“我说,这么多档案,总不能都看一遍,然后慢慢挑选吧,我枢密院那边还一堆事呢,可没时间和你们在这里瞎扯!”

    一旁的的海军代表,包义奋海军上将也是道:“就是嘛,这些破事你们内阁自己处理就是了,我下午还要面圣做报告呢!”

    分别代表陆军和海军的雷万以及包义奋,从来都是不怎么管内阁事务的,不想管的同时,实际上也管不了,这军方和内阁之间的矛盾,可是一直都是非常大的,他们说了,人家柳八苟他们也不听。

    这关系不和,哪怕是在御书房值班大臣会议上,他们两人和柳八苟他们说话的语气都是不怎么客气的!

    对于这两个人的态度,柳八苟早已是习以为常,这么多年来,一直都是这么过来的,当即就是挥了挥手:“既然两位军务繁忙,那么就先回去吧!”

    当即雷万和包义奋也不客气,直接就是起身出门而去,这出门后,雷万一边走着,一边对包义奋道:“这一次他们闹出来不小的乱子啊,我猜啊,估计用不了几个月,这御书房里头恐怕又要有变动了!”

    包义奋道:“你管他们做什么,一群二货,眼光短浅,天天都盯着那点鸡毛蒜皮的事,真正的军国大事反而是一点都不关心!”

    雷万道:“得了,让他们自己折腾去,这都大中午了,怎么样,要不要一起吃,顺便谈谈重型火炮的的问题,听说上海火炮厂那边的三十二斤重炮开始大规模量产了?”

    “嗯”包义奋听到这话后,习惯性的回答了个嗯,但是很快就是反应了过来:“莫非你们是想要这些三十二斤的舰炮?我告诉你,你们陆军想都别想。

    那是我们海军给战列舰准备的主炮,为此我们海军花费了无数的研发资金,这好不容易量产了,你们陆军就想要来摘桃子,这不可能。

    我们可是和上海兵工厂签订了研发合同和优先采购合同的,你们陆军想要装备这款火炮,等着吧,说不准三五年后我们的优先合同就能够完成了,到时候随便你们采购!

    而且你们要这些重炮做什么,这都是长身管的加农炮,好几吨重呢,如果搬上陆地的话,加上炮架什么的,还会更重,就你们陆军那点劣马,拉得动嘛你!!”

    雷万却是呵呵一笑道:“这还没谈呢,怎么就不可能了,再说了,我们陆军不就是想着帮你们海军减轻一下负担吗,你们的军费本来就不多,在重炮花费了这么多军费,应该是感到力不从心了吧,正好我们陆军准备加强重型炮兵的建设,刚好可以帮你们承担一部分军费呢!”

    包义奋冷哼一声,都懒得回答!

    雷万一看包义奋这神情,这彼此间斗了这么多面,那里还不知道这个表情意味着什么,当即就是道:“我们也不是要太多,就是想要装备个十来门装点一下门面,搬到北边吓唬吓唬那些鞑靼人而已,当然了,我们陆军也不会让你们海军吃亏的,大不了我们陆军给你们海军一些补偿嘛!”

    “补偿?”包义奋听罢后,倒是有了点兴趣:“什么补偿?”

    就当雷万和包义奋一边走着,一边因为重炮一事讨价还价的时候,御书房里头的那些文官们,则是继续因为那三百多人的名单而愁着!

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从三品知府

    如果没有太多的顾忌,哪怕是为了上海县这样的重量级县选拔一个县令,其实都不是多大难度的事。

    帝国立国也有这么多年了,科举制度虽然改来改去,但是同样昂也是为帝国补充了大量的中低级官员,这些官员里,有相当一部分都是通过新式科举入仕的,他们的各方面才华虽然远不如皇家理工学院里的那些变态们,但是放在这个时代而言,依旧是顶尖的精英。

    不得不说,华夏数千年开,不管是什么时代的官员,其实社会上的顶尖精英,这一点不会因为他们读的书是四书五经还是数理化,是清官还是贪官而发生改变的。

    因为他们掌握着普通人所没有的知识!

    以往,他们可以在四书五经这一行列了傲视众生,如今,他们在数理化方面同样也是超越了普通人。

    对于他们而言,学什么不是问题,反正不管是学四书五经还是学数理化,都是为了当官而已。

    即便是贪官,也得有点智商啊,没有点智商,哪能贪腐这么多钱啊!

    如今的大唐帝国的各项教育以及科举制度,都能够为帝国选拔各种人才,至少他们将会是一个合格的官员。

    这种大环境下,帝国要选出来区区一个正六品的县令,哪怕是主政上海县的县令,吏部那边都是分分钟能够选出来数百人的候选人。

    这些候选人,不管是从履历还是从能力,都是足以升任这个职务的人选。

    但是,即便是有了这么多合格的候选的人,但是柳八苟他们依旧是没能从中选出来哪怕一个合适的人。

    这个时候,更多考虑的已经不仅仅是能力问题了,还得考虑到上海这个地方的特殊性。

    讨论到最后,御书房值班大臣会议都是没能选出来一个上海县的县令人选。

    到了最后,就算是松江府知府的人选也是没能确定下来。

    当这事传到李轩这边后,李轩也是大体能够知道为什么下头迟迟无法决定新任松江知府,上海县县令的人选,因为这事太过复杂了。

    复杂的不仅仅是经济,还有政治问题。

    这种情况下,李轩也是不由得想起了后世的上海以及其他几个重要的经济城市,也就是北上广深,那些城市是怎么治理的?

    然后他就发现了如今上海的问题!

    上海县,甚至整个松江府,行政级别都太低了!

    上海县的县级行政级别,县令不过正六品,这个品级虽然是全帝国统一的,但是放在上海县这个能够一年贡献八百万财政收入的地方就是不太妥当了。

    从人口,经济,政治影等各方面来说都是不适合。

    宣平十年的上海县,辖区里的常住人口就已经是突破了二十万,而且还有数十万人来及周边地区甚至其他省份的人在这里务工,生活。

    整个上海县的常住以及临时人口数量,已经是突破了五十万,比整个金陵城以及城郊地区还要多。

    而经济上就更不用说了,那里有着数千家工厂,还有众多服务类产业,每年贡献的财政收入就是达到八百万两银子。

    这样的一个上海,竟然只是一个普通的县级城市,这显然是不恰当的。

    如果能够把上海的行政级别提上去,那么后续选派官员以及管理也就更加容易了,也不会出现如此真纠结的麻烦了。

    当即,李轩就是召见了几个臣子,开始商讨上海行政级别的问题。

    按照李轩的设想,上海完全可以效仿其他的三个陪都,比如幽州、西安,肇庆,特事特办,作为省直辖城市而存在。

    至于中央直辖城市,目前来说,帝国并没有出现这样的情况,哪怕是之前的三大陪都,一开始虽然有过这样的内阁直辖计划,但是很快就是被抛弃了,最后作为了各省直辖城市而处理。

    不过上海还是要更加特殊一些。

    虽然说这个城市的经济地位很大,但是说到底还是一个普通的县而已,并没有太过特殊的政治含义。

    同时也不能把上海县和松江府剥离,这样的话,上海县其实就是一个不完整的县,上海县虽然有着商贸区和工业区,但是还是离不开松江府其他几个县的支持,没有临近县的交通、粮食、人口等支持,上海是发展不起来的。

    所以到最后,李轩决定特事特办,直接把整个松江府的政治地位抬高!

    如今,松江府置于江南道下属,乃是帝国通用的府级衙门,知府为正四品。

    但是现在,李轩却是打算抬高松江府知府的品,当然了,并不是说把松江府升为松江道之类的,因为这同样会带来更加严重的问题,会影响到松江府和江南道其他地方的发展。

    江南,是一个整体,哪怕上海县的经济发达一些,但是话又说回来,上海的经济发达,其实还是依托在整个江南的大环境下的,如果设立了两个道,就等于在行政上把松江府和苏州、镇江等府区分开来,进而导致各种麻烦。

    所以李轩并不准备把松江府升级为松江道,而是把松江府知府的品级从正四品,提升到从三品。

    目前大唐帝国的地方行政体系,以内阁直辖省道为主!

    最多的就是省了,由从二品的巡抚主政,帝国绝大部分地区都是属于省级机构。

    然后则是道了,这个道比较特殊,目前有直隶四道,早年道员的品级为从三品,前两年进行改革后,省级为正三品,比巡抚低一级。

    省道之下,则是有三种行政机构,府,省道隶州,府隶州,县。知府品级分正四品,省道隶州知州为正五品,府隶州知州为从五品,知县为正六品。

    上述的省道构架,基本上构成了目前帝国的主要行政统治体系!

    此外还有两种比较特殊的地方行政机构,一种是内阁直辖领地,这种地方通常都是海外领地,主要是琉球府、吕宋府、万丹府、戈河州这四个地方。

    而另外一种,则是属于军管区,顾名思义,这种地方就是维持军事统治的区域,这种地方一般都是属于荒凉无比,没有多少普通民众,只有大量驻军,而且长期和敌人作战的区域,难以实施有效的普通行政统治,只能是长期维持军事统治状态,你说是行政区域呢,更不如说是战区。

    这种地方,目前也有几个,最为典型的代表就是甘肃军管区,这个地方以前其实就是前明时期的陕甘行都司,西边以嘉峪关为边界,和吐蕃人接触;北边以长城为界,和鞑靼人接触,东边也是沙漠隔壁地形,同样和鞑靼人接触。

    只有南边和陕西的临洮府接触,而西南方向,却又是青海,那里还是鞑靼,吐蕃人之类的乱七八糟的敌对势力。

    如今大唐王朝掌控的这一片甘肃军管区,其实就是一个巨大的突出部,朝着西部方向延伸,一直延伸到嘉峪关,乃是大唐王朝杀向西北的唯一通道。

    这种四战之地,基本上没有多少普通百姓,除了军队就是各种屯垦团!

    所以这个地方,虽然名义上属于陕西省,但是却是直接归属中央管理的!

    当然了,即便是属于军管区,但是在大唐帝国里,军政分离是政治原则问题,容不得半点马虎,所以此地依旧是施行了严格的军政分离。

    此地名义上依旧属于陕西管辖,并设立了甘肃府,辖西宁、凉州、肃州三县,设知府以及县令,并治理当地的百姓。

    只是当地的普通百姓非常少,整个甘肃军管区,拥有大约十万人左右,过半都是军队,剩下的也都是归属军方管辖的屯垦团,真正的普通百姓,万人不到,而即便是这样人,大多也是依附在军队生活。

    因此甘肃府的知府以及那些县令,象征作用大过实际作用!

    但是有时候,哪怕是象征的知府,也得有啊!

    甘肃军管区,大体上就是一种中央和地方共同管辖,同时以军方为主的特殊行政区域,同样的地方,还有辽东省的东北军管区以及位于云南、四川和藏区交界的一片特殊区域西康军管区。

    尽管有着众多复杂的行政体系,但是大唐帝国的地方行政体系,基本上还是遵循着古老的县、州、府、省这种模式,而李轩也不想改变,他想要改变的,只是把包含了上海县的松江府这种特殊地方的主政官员的品级提起来而已。

    江南道的道员是正三品,这个基本上不会变的,如果往上再提,那就是从从二品了,那就是一省了,而李轩从来都没有把直隶设省,或者是把江南设省的打算,直隶那么大一片,统一设省不可能,分开四个来设立省也是不可能的的。

    因为李轩希望这些地方置于中央直辖之下,中央必须保有最大的影响力,所以设省是不可能的,道就是极限的。

    江南道道员是正三品,而松江府知府,之前是正四品,现在李轩是打算把松江府的知府提高一级,变成从三品。

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陈立夫又要升官?

    有了这个品级之后,那么基本上就是江南道的二把手,江南道参政品级相当了。

    松江府的知府品级提升起来后,上海县也是可以改一改,改为上海特设县,多了两个字,只是为了表示特殊性,好进行安排。

    上海特设县的知县,品级为正四品,和改革后的松江府同知相当!

    松江府的其他几个县,则是保持不变!

    正四品的县令,也就只有上海这种地方才能够出现了,没办法,虽让这地方的经济过于集中,这主政官员没有足够的品级,压不住场子,而且也很容易引起动荡。

    正四品的官员,如果是被中央重视派遣到上海来任职的话,那么傻子都知道在前途远大,也就不会和之前的周礼德那样乱搞了。

    之前的周礼德不过是正六品而已,而且都已经四十多岁了,哪怕是有了上海县令的履历,但是这辈子也别指望能够成为正四品以上的官员,升官无望,刚好又守着这么大一条黄金河流,不狠狠的捞一笔,都对不住自己。

    他的前任们,大多也都是这么想的!

    所以李轩在对上海,对松江府进行改革的第一步,就是提升松江府,提升上海的行政等级,重视起来,然后才能够更好的安排。

    李轩这么决定了,下面的人自然是没意见的,有意见也得吞回肚子里,圣天子的意见你敢反对?

    只是这样一来,之前准备众多候选人就不能用了,那些都是正六品的官员,如今上海特设县的县令都是变成正四品了,自然是不匹配。

    但是这样,那些大臣们却是没有多少怨言,反而是更加的欣喜!

    选一个正六品的县令,对于他们而言还有些麻烦,但是选一个正四品的县令还不简单!

    首先能够胜任这个品级的候选人,估计也就那么几百人,然后在按照能力,履历一过滤,估计也就只剩下那么几十个了。

    然后呢,这破地方虽然是个县,但是经济体量比一个省还要大,所有必须是能力杰出之辈,而且还得是圣眷正隆的人,这样一选,候选人就没多少了,最后吏部那边挑来挑去,最后是凑出了刚好十个人的候选名单!

    上面的这十个人,全都是最近几年里名头比较大的中级官员,每一个人的档案履历的背后,都是有着忠于君事这四个字的评价的,换句话说,都是帝国准备重点培养的对象,他们的名字,李轩或多或少都是听说过的。

    最后做决定这一事,李轩并没有安排给御书房那边,而吏部没有这个权限,不过即便是吏部有了权限,估计马维这个人也是没有胆子直接决定的。

    别说他了,就算是柳八苟现在也是不太愿意掺和到上海那边的破事去!

    上海特设县,正四品的县令,而且还是圣天子搞出来的,光光是从这一点就是能够看得出来,那破地方很敏感,随便出了点问题,那都是会影响到自己的。

    比如说他们举荐的人要是跑到上海去当县令,然后又来了一次贪污几百万两银子的话,哪怕是柳八苟这样的帝国重臣,也是免不了要脱一身皮啊!

    所以柳八苟和其他的值班大臣们,都是很巧妙的当做不知道这事,任由吏部直接把最后的十名候选人的名单送到圣天子手上去,让圣天子做最后的决断。

    如今这个事,除了圣天子亲自做决定外,其实也是没有太好的办法了!

    如果是圣天子做的决定,选出来的人干的好了,自然是圣天子英明伟大,目光如炬。

    如果圣天子选出来的人最后也是贪腐了,那么就是这个人辜负了圣天子的厚望,该杀,而圣天子,则是被这个贪官给蒙蔽了。

    这种情况下,也就只有李轩能够毫无压力的选人了。

    李轩打开这份名单的时候,觉得上面的名字都是有些眼熟,而且好几个不仅仅是眼熟,还非常的熟悉,其中一个人的名字就是引起了他的兴趣:陈立夫!

    李轩对于陈立夫这个人,也不算陌生了,前后也见过几次,而且之前的诸多事情里也是多次听说过这的年轻官员,心里头对这个人也有些认同。

    但是让他去担任上海特设县的县令?李轩有些犹豫!

    自己的名字被选入十人候选大名单,作为当事人的陈立夫一开始还不知道,但是这个世界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更何况,这事也算不上什么机密,人家吏部递交候选人名单的时候,都是按照正规的途径走,可不是走密折的渠道。

    所以知道候选人具体名单的人,可不少!

    最先知道的,自然是吏部那边的工作人员,因为陈立夫这个人的名字,就是他们给选上去的。

    吏部的人把陈立夫选入十人大名单,自然也是有着他们自己的理由!

    诚然,吏部的这些官员们,其实也没几个人喜欢陈立夫这样的人,官场里头,不少人都是人为陈立夫做事太过暴戾,而且杀气太重,看看他在税部巡查处任职的时候,杀了多少人啊。

    这些官员,哪怕是大唐帝国的官员们,不管是前明遗留下来的,还是通过大唐科举进来的,但是说根到底,他们还是读书人。

    而读书人就和士绅地主这个群体无法分离!

    哪怕是最近几年考进大学,考中科举后入仕的官员,他们都是抛弃了四书五经,一门心思专研新式学科了,然后考中科举,成为了大唐官员,但是骨子里,他们依旧是读书人,和传统的士绅地主商人们是结合在一起的。

    这种情况,是不会因为改朝换代,科举改革而发生变化的。

    所以,很多大唐官员们,其实都是很不齿陈立夫的一些行为,不过内心想法是内心想法,工作是工作。

    吏部那边,这么多年下来,早就已经还有了一整套完善的选拔官员的制度,哪怕是吏部尚书马维都是很难轻易改变的。

    选拔候选人的时候,个人的喜好不重要,重要的是候选人的履历,然后各种评分。

    很无奈,陈立夫的履历相当完美,而且评价也是相当高,在同品级官员里头,那几乎是一等一的存在,哪怕是在讨厌他的人,都是无法凭借个人喜好把他给刷下去的。

    要不然的话,随便被自己的政治对手弹劾一本,说陈立夫为什么没有入选,是不是选拔过程里有猫腻?那么这个吏部官员的仕途就终结了。

    当官的人,谁没几个政治对手啊,其他人不用说了,身边的同僚,下属,上司,全都得防着!

    下属想要把你拉下来,然后自己上位。

    同僚想要把你干掉,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从而上位。

    上司也是打压着你,生怕你捣乱把他自己给拉下马。

    入仕为官,那可是凶险的很,走错一步就是万劫不复。

    所以,为官很多时候其实也是身不由己,经常会出现哪怕是内心里再反对,再讨厌一个人。也得强忍着对他笑呵呵的。

    陈立夫凭借着自己过往多年为官的完美履历,让吏部的选拔官员们几乎是无可挑剔,最后是捏着鼻子把他放进了十人大名单了。

    当然了,把他放进去了,陈立夫想要成为上海特设县的县令,可能性也是非常小的。

    因为陈立夫刚上任金融司右副司长,一共也就三个月不到而已,而在这之前,他还当过短暂的半个月兴泉府知府,虽然说都没有去上任,但到底也是当过的。

    这也就是说,短短三个多月里,陈立夫就已经是从正五品的巡查处处长,变成了正四品的兴泉府知府,再变成了正四品的金融司右副司长。

    这种情况下,短时间内,至少一年内陈立夫的职务以及品级基本上不会再有变动,要不然的话,整个帝国的官场升迁潜规则就乱套了。

    但是奈何,这一次选拔上海特设县县令比较特殊,圣天子亲自下旨特事特办,从全国范围内挑选优秀人才。

    这种情况下,陈立夫才是符合了这个位置。

    但是即便如此,陈立飞真正的想要成为上海特设县的县令,可能性也不大。

    陈立夫自己也知道,所以当他听说自己成为了上海特设县县令的候选人后,只是呵呵一笑!

    如今他在金融司也算是站稳脚跟了,虽然干出了一点成绩,但是距离调动还是有一段时间的!

    再说了,他自己也没有主政地方的经验啊,直接跑过去当上海特设县县令,上头不怕他把上海搞的一团糟,他自己都怕!

    按照他的设想,以后自己最大的可能性就是被调去当个普通知府,如果能够升职成为一省按察使就更好了,至于直接在京畿升任司长,这个可能性不大。

    他这个副司长如果按照正常程序来说,想要升到司长,别看只有一个品级的差距,但实际上差了好几等呢,他就算是升到从三品,也得在其他普通从三品的位置锻炼个几年,然后才有可能和谢一卫一样成为司长这样的实权从三品京官。

    所以陈立夫觉得,自己不可能成为上海特设县的县令!

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陈立夫去上海

    这上海啊,去不了,还是老老实实的呆在金融司里熬着吧!

    但是有句话说的,人算不如天算啊,这个天,还不是老天的天,而是天子的天!

    没有任何人想得到,陈立夫还真就被调去上海了,只是不是去当上海特设县县令,更不是松江府知府,而是松江府同知,一个特尴尬,夹在松江府知府和上海特设县县令之间的角色!

    陈立夫自己的猜测没有错,外界的猜测也没有错,陈立夫的确是不可能担任上海特设县的县令,李轩也只是略微犹豫了一下,就把他给排除了。

    上海这么重要,他可不会让一个没有主政地方经验的人跑过去当县令。

    但是这个陈立夫能力还算不错,李轩对他的印象也不错!

    因此李轩觉得这个人还是可以培养一下,总是让他待在金陵城里也不是个事,一直当京官,没有地方主政经验,在帝国官场上注定走不了多远,三品基本就是极限了。

    所以李轩大笔一挥,就是把陈立夫另行安排了,还是在上海!

    只不过不是上海特设县的县令,而以他的品级和资历,也不可能当松江府的知府,而是松江府同知。

    松江府同知,这也是个正四品的职务。

    而且也不是地方一把手,只是个二把手,压力不会太大,刚好可以让陈立夫积累几年的地方施政经验!

    而当陈立夫接到这个任命后,自己都傻眼了!

    搞来搞去,怎么还真就去上海了,而且还是松江府同知这种尴尬职务!

    对于李轩来说,他其实也就是刚好想起松江府的中高级官员,之前因为周礼德案几乎是被一锅端了,而且改革之后的松江府也是基本重新建立的,所缺的不仅仅是松江府的知府以及上海特设县的县令,还有上海的县丞,松江府同知以及其他中级官员。

    这些官员的重要性没有这么大,吏部那边也是不会傻到什么职务的安排都来麻烦李轩,基本上就是吏部决定一部分,然后推选到御书房值班大臣会议里决定一部分,这事也就过去了。

    但是李轩刚好想起来,所以直接就是一笔决定了!

    浑然没有管吏部那边的人的感受,人家那边也是已经预备好了候选人,这任命书就已经是起草好了,好嘛,陛下钦定陈立夫为松江府同知,那还选个屁啊,直接把任命书换一个名字。

    更加没有管陈立夫自己的感受!

    调到地方任职,增加增加主政地方的经验,这是陈立夫的既定目标,同时也是很多想要杀入内阁的中级官员们的共同想法。

    但是,他们所设想的任职地方,那是为了增加经验去的,或者更加简单直白的说,就是为了镀金去的。

    地方繁华与否不重要,条件艰苦一些更好,最重要的是要容易出成绩的地方,而另外一点很重要的就是,必须是一把手!

    这年头,人家看重的地方经验,还有一个关键词呢,就做主政!

    主政一方,那才是大家所看重的地方经验,重要履历,而跑到地方上当个县丞,同知什么的没卵用。

    按照道理来说,陈立夫之前也是当过兴泉府知府的人,这个兴泉府知府可是天底下比较重要的知府职务了,政治含金量可不输给扬州府、广州府、苏州府这样的上等府。

    虽然说他从来没有上任过,但是既然有了这个经历,那么基本上也就证明了,他其实已经和普通的四品官员不太一样了,这也是为什么后续他能够担任金融司右副司长的缘故,这种京官正四品的职务,通常都是地方上的知府们所向往的。

    地方的官员,平级调任京畿任职,其实那也算是升职。

    而反过来,京官平级调任地方,这基本上就是贬值了。

    正四品的陈立夫,平调到地方任职,这可不是什么好事,如果是上等府,比如扬州啊,苏州之类的,他还能够接受,但是,现在却不是啊,只是一个松江府同知而已。

    哪怕是松江府的经济体量庞大,升级之后的知府都是变成了从三品,但是和他陈立夫有个屁关系啊,威风的都是上海特设县县令以及松江府知府这两个人。

    除了这两个人外,偌大的松江府,其他人基本都是配角。

    而配角是不可能获得什么大政绩啊。

    此外,松江府同知还有一个非常尴尬的地方,那就是夹在松江府知府和上海特设县县令之间。

    这个知府和县令可都不是普通角色,松江府知府,这可是从三品的知府,整个帝国里独一份,而正四品的县令,同样也是独一份。

    到时候,自己这个正四品的同知,政治地位估计都还不如上海特设县的县令。

    而且从传统的目光来说,陈立夫调任松江府同知,这是贬职!

    只是这个任命不是普通的任命,而是圣天子钦点,这又是让很多人看不懂了。

    这圣天子到底是看重陈立夫呢,还是不看重他呢?

    其他人看不懂,陈立夫同样是看不懂,他们自然是不知道,这其实也就是李轩临时起意而已,李轩的想法并没有其他人想的这么复杂,就是想让陈立夫到地方上锻炼锻炼,仅此而已。

    陈立夫搞不懂,那也是并不影响他要去松江府上任的事实!

    吏部那边都已经还是把他的任命书给送了过来,同时也是免除了他的金融司右副司长的职务!

    因此从开始现在,其实陈立夫已经是松江府同知了,哪怕是他还没有去上任!

    陈立夫被调往松江府,这让谢一卫也是有些失望,他好不容易才是在金融司里找到一个能够办实事的人,而且能力还不错,这前头刚靠着陈立夫搞了一个证券改革方案,在陛下面前出了一把风头呢。

    可惜的是,现在陈立夫被调走了,这让他好生失望,他还指望着重用陈立夫,再做出一些成绩来,把金融司搞好,好争取政绩呢。

    但哪怕是失望,但是这也没有办法。

    这是陛下钦点的任命,别说他一个谢一卫不敢阻拦,哪怕是那些值班大臣们也是不敢放哪怕一个屁啊!

    陈立夫交接了金融司的工作后,就是马不停蹄的准备前往上海上任了,虽然上头只是要求他十天内上任开展工作。

    这个时间其实有不少的空闲时间,至少他可以在家里休息几天后再启程,毕竟从金陵去上海,一路都是顺江而下,乘坐官方的交通运输舰,用不了多久就能够抵达。

    不过为了避免出现意外,陈立夫只是在家里待了一天,然后就是带着几个仆人直接出发了,此外,他的几个妾室以及长子,也会随后几天出发。

    这一次去上海,和以往的巡视地方不太一样,并不是短暂任期,同时也和几个月前去兴泉府的任职不同,兴泉府那破地方虽然政治上的影响力很大,到说到底还是个破地方,属于有钱没地花的那种,他可不会带着家人去受罪。

    而上海不一样,那是属于江南繁华地带,而且上海还是国内最大的通商港口,工商业极其发达,生活起来,某种程度上比在金陵城生活还要更加便利一些。

    同时因为长江航运的存在,这交通往来也是方便,所以他也是准备带着妾室以及长子前往,带着妾室去自然是暖床的,他可受不了到当地找几个普通花魁暖床的苦楚,那些普通花魁,哪能比得上自己花了大价钱取回来的绝色妾室啊。

    至于带上长子,也是为了让他长长见识,免的天天带着金陵城里读书读傻了。

    他陈立夫今年三十二岁,这年纪不算大,也不算小了,膝下有三子四女,也算是儿女成群了,不过最受他重视的还是自己的长子,今年十三岁,聪明不说,读书也用功,如今在承天府中学读书,本来今年打算报考金陵预科学校的了,可惜今年秋考的时候运气稍微差了些,考试的时候刚好受了风寒,没把实力发挥出来,以至于没能考上金陵预科学校。

    陈立夫见他的基本功也已经大体过关了,而且都已经是从中学毕业了,这继续待在金陵城也没卵用,他准备带他去上海,让他去松江学院入读。

    松江学院是私立学院,自主招生,成绩过得去的话,只要有钱基本都能去读,而且其学制是标准的师范制,虽然说不如预科专业,但比普通的中学好多了。

    陈立夫的长子成绩还不错,而陈家不缺钱,如今松江学院就是最好的选择了,学上一年,明年再争取报考金陵预科学校。

    同时也不用担心他错过乡试!

    他这长子去年就考中了秀才,至于考举人也不着急,反正这年头大唐科举制度逐渐改革,参加会试的资格已经是不仅限去参加乡试获得举人了,直接从大学毕业或者师范毕业都可以去直接参加会试!

    更何况,大唐王朝里的举人也没啥政治待遇,可不能免税,甚至现在都不能当官了。

    这种情况下,乡试的含金量就是大大下降了,很多有志于科举的学子都是懒得参加乡试了,反正如今的举人头衔不值钱,要待遇没待遇,甚至连参加会试都不一定有资格,举人这么多,每一个地方可参加会试的举人名额,那都是有限的。

    不少学子的目标,都是想要考入预科学校,然后入读国子监大学、金陵大学等大学,又或者是中学毕业后直接去读师范学校,不管是大学还是师范,毕业后后都能够参加会试!

    带着家人上任,这并不算什么,陈立夫也没有太放在心上,所以都是没有等家人,他自己就先带着几个仆人登上了官方的交通运输舰,然后朝着长江一路东下,直奔上海而去!

    同时心中也是谋划着,到了上海之后该如何更好的开展工作,为宣平盛世添砖加瓦!

    他可不甘心当一个可有可无的松江府同知,那不符合他的风格!

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繁忙的长江

    从金陵城前往上海,最快速最便捷的方式自然是乘坐船只一路顺江而下了。

    陈立夫自然也是不能免俗,所以他是坐船东下!

    本来陈立夫也是想过穿着自家的船只出行的,但是还是打消了这个念头,虽然他自家的船只更加奢华,更加舒适,而且还是大唐王朝最近两年刚出现的新式内河纵帆船只,但是这样的话却是太过招摇。

    所以他是选择了坐官方的交通运输舰,官方的船虽然说条件艰苦一些,但是速度却还是不慢的。

    因为这种大唐帝国的官方交通运输舰,通常都是用来进行要员运输以及信件公文运输的,而且是定期的航班,采用的船型同样是最近几年刚出来的新式纵帆。

    这种帆装的优势和特点都是非常的明显,优势是航速快,非常的灵活,逆风航行的能力相当出色,缺点就是难以造的很大,因此目前这个阶段而言,不太适合大型船只,一般都是在中小型船只上使用。

    这种帆装配合飞剪船首,那么就是目前大唐帝国海军以及大唐西洋公司的快速通讯舰,快速运输舰的标准配备了。

    同时在内河航行的官方交通运输舰,大多也是采用这种帆装,只不过并不是飞剪船型罢了。

    陈立夫乘坐的这艘交通运输舰,嫡属于邮递局,这个邮递司也就是之前的驿站了,早期的驿站体系,是归属军方管理的,但是为了保持运营的平衡,驿站同样也会接受民间的业务。

    后来这个驿站体系就变成了一个同时兼备军用、官用、民用的机构,为了更好的管理,则是从军方剥离了出来单独语音,而管理机构也是非常的复杂,陆军、海军、国企部共同派出人员,组成了邮递司管理委员会。

    陈立夫乘坐的这艘运输舰,船上除了陈立夫一行人外,还有另外十几个到外地上任或者办公务的官员以及他们的仆人。

    除了乘客外,船舱里还有一大堆的各种公文甚至其他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

    这是一艘搭客的同时,也运输小件物资的运输舰。

    随着运输舰扬起了风帆,逐渐驶离码头的时候,陈立夫并没有回到船舱,而是站在船头的甲板,看着前方的码头以及周围来来往往的船只。

    视线所及的码头,和以往一样忙绿无比,这个码头,都还不是东城区的商业码头呢,而是老城区这边的官方码头,并不对民间船只开放。

    在这里停泊的船只,清一色的都是官方船只,数量最多的就是大量的邮递司的运输舰了,然后还有巡警船只,税务稽查队的船只,其他各部门乱七八糟的船只大多也是停泊在这里。

    同时,这里也还是一个军港,不过却不是海军的港口!

    海军长江舰队的军用码头并不是在此地,而是在更北边一些的海军长江舰队基地里,这里停泊的军方船只,主要是嫡属于陆军以及近卫军。

    别看这两家似乎都是在地面上活动的军种,但实际上他们都有船只。

    近卫军可是一支陆海混合部队,除了地面战斗部队外,还有一支舰队部队呢,主力舰可是一艘四百多吨的护卫舰,然后还有十来艘的巡逻舰,实力可不算弱。

    陆军这边呢,人家也是有海上运输师的,而且那还是远洋船只,如此的陆军,自然也是少不了内河船只。

    最近两年,陆军正在和海军扯皮,陆军想要把海军的内河舰队给搞到手来,毕竟内河舰队干的事大多都是对陆支援,护送内河运输物资,和陆军关系密切,而和海军自身的作战任务却是没有什么关系。

    但是人家海军不愿意这么交出去啊,所以最近两年虽然谈着,但是也是没啥效果。

    近卫军和陆军,他们的船只自然是不可能太多的,这战舰什么的也不算多么专业,但毕竟是有。

    这码头上的船只,就是陆军和近卫军的军舰了。

    这么一座官方的码头,按照常理来说是不会多忙绿的,毕竟不是民间的商业码头,但是谁让帝国庞大无比,而金陵城又是帝国的首都啊,每天都是有着来自各地的官方船只来到金陵城,然后每天同样有着众多船只离开金陵城,因此也就使得仅仅是这么一座官方码头,都是如此的繁忙。

    而离开了码头,进入到长江航道后,陈立夫就是能够更加的感受到长江航运的发达了,船只经过东城区的时候,所看见的岸边几乎都是一片一片的码头,码头上停泊着无数的船只。

    这里,才是金陵城的民用商业码头,也是普遍意义上金陵港口,整个码头,几乎是沿着长江南岸一路铺开,在这里停泊着大量各种各样的船只,由此可见长江航运的发达!

    最近这些年,以长江航运为代表的数大干流内河航运已经是构成了大唐帝国的经济大动脉!

    长江、京杭大运河、黄河、珠江这几条大动脉,带动着诸多支流。

    长江流域有赣江、湘江、然后还通过京杭大运河连接淮河,进而连接黄河,然后通过黄河一直深入到河南乃至陕西。

    珠江流域有北江,有东江,有西江,其中的西江更是一路通过肇庆,梧州,然后抵达柳州等广西诸多地方。

    广泛的内河,也是让帝国有了发展内河运输的基础。

    同时帝国也是大力推广,刺激内河运输,因此最近这些年,帝国方面的内河运输是发展迅速,最具代表性的长江上,尤其是金陵城到上海的这一段长江下游,也就是俗称的扬子江,更是有着众多的船只来往。

    来往扬子江上的这些船只,有大有小,小的只是小舢板而已,但是大的却是能够达到数百吨的排水量,这些航行在内河上的船只,通常以沙船为主。

    沙船,这是一种很早就开始使用的船型了,特点就是吃水浅,载重量大,逆风航行能力强,抗风抗浪,尤其是抗浪能力很差,当然了,造价低廉也是它的一大重要特征。

    这样的特点就是决定了,这种船型适合沿海,江湖使用,但是要进行远海航行的话,勉强也可以,但是一不小心就会船毁人亡。

    大唐帝国发展航运,内河航运以及沿海航运更是首当其冲,所以这种传统的船只也是得到了发展机遇,开始被大量建造并广泛使用,不管是长江还是珠江还是各沿海,都是可以看见大量的沙船。

    其实大唐帝国最近的造船技术发展迅速,战舰就不说了,这个和民用没啥关系,而远洋商船的话,则是以六八零型商船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一系列大唐新式商船,这种船只被东亚其他土著以及西洋人称之为唐船,而大唐内部的话,大多称之为新船,或者干脆是称呼六八零商船等。

    除了这种唐船新式远洋商船外,还有其他几种新式船型,比如飞剪船,只是飞剪船的船体虽然已经是被摸索应用了,但是这种船体单纯是为了追求航速,以至于运输量比较小,所以单纯从货运成本来说,其实性价比远远低于唐船,更加不要说盖伦帆船了。

    只有在一些需要追求速度的领域上,才能够看见远洋飞剪船的身形,比如说快速通讯家,快速运输舰,此外少数的贸易公司,开始用这种飞剪船来运输茶叶!

    茶叶这种商品在海上运输的时候,保质期是比较短暂的,为了让茶叶尽早抵达目的地,用航速更快的飞剪船也就成为了理所当然。

    不过在普通的,不追求速度的大宗货物运输当中,暂时还是没能取代唐船或者是盖伦船。

    除了唐船以及飞剪船外,其实大唐帝国同样也是学习并效仿了西方的盖伦船,毕竟这种船只用来运货的优势很大,一些贸易公司就挺喜欢用盖伦船的。

    相对于远洋船只的发展比较迅速,近海船只的发展则是要落后一些,这主要是华夏地区的传统船只,本来大多都是为了内河、近海航行用的,而且性能还不错,沙船就是最明显的例子,造价低廉,载货量大的同时,所需的水手数量还少,这也就意味着运输成本低。

    要不然的话,那些船东们早就去购入人家鼎盛造船厂新推出的新式纵帆船了,那船多好啊,速度快,适合性也好,就是造价昂贵,还运不了多少货。

    想要用这种新式纵帆船充当普通货船使用,估计就得等造船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了,等到技术发展起来,造价更低了,所需的水手也更少了,运输的货物更多了,继而导致的运输成本降低了,说不准就能够大规模应用了。

    现在嘛,大唐帝国的沿海内河运输,还是以沙船这种古老的传统船型为主。

    但是,这并不影响到大唐帝国沿海内河运输的快速发展!

    工商业有着庞大的运输需求,船东们就有利润,有利润就会有越来越多的船只投入其中,这可不仅仅是大唐帝国官方推动的结果,更是商业市场的自然选择。

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被一锅端的上海码头公司

    陈立夫乘坐的船只,就是一艘新式纵帆船只,速度自然是要比那些传统船只快得多,不用多久,就是把金陵城甩在身后,朝着上海而去。

    当陈立夫已经是率先离开的时候,陈府那边也是继续准备着,他的妾室以及长子,将会在数十名仆人侍女的陪同下,乘坐他们陈家自家的船只前往上海和陈立夫汇合!

    不过这些,陈立夫却是懒得管了,后头自然有管家处理这些事务,即便是管家不行,他的长子也还在呢。

    别看他的长子才十来岁,但是这年头的人大多早熟,女子十四岁就可以成婚了,男人的话,十来岁一般都是家里的壮劳力了。

    如果是读书人的话,十三四岁一般都是可以独自外出数百里求学了。

    这年头十三四岁的男子,尤其他还是个读书人的时候,基本都是比较成熟,甚至都可以当家做主了。

    有着管家和长子在,陈立夫并不担心后续家人的行程,他还有更重要的事要做呢。

    据他所知,目前上海特设县的县令以及松江府知府都还没有正式选定,这样两个重要的职务,内阁那边的争论还是比较大,即便是圣天子都是没有轻易做出决定,在离京之前,陈立夫听闻,圣天子准备把几个候选人都是见一遍,然后才有可能做出决定。

    这样的话,估计没有半个月时间都是无法决定下来了!

    因此,当陈立夫抵达上海之后,理论上来说,他将会是整个松江府里品级最高的负责人,当然了,即便是他是理论上最高的松江府最高负责人了,但实际上,也不可能让他实际代理松江府的事务。

    因为现在江南道的道员可是亲自坐镇在上海呢!

    不过,即便是如此,陈立夫也是希望利用这个时间差,打下一些基础,然后为后续自己在上海的任职期间创造一些便利。

    因此在船上的时候,他一直都是在研究这松江府的局势!

    松江府,因为上海的存在,这也就是注定了,整个松江府的事务,实际上都是围绕着上海而进行的,没有办法,谁让区区一个上海县的经济体量,就是占据了整个松江府的百分之九十以上呢。

    如果不是因为这样,上海县也不可能成为特设县,区区一个县令也不可能是正四品了。

    经过周礼德案后,不仅仅是上海县,乃是整个松江府的官员大多都是被清洗了,有问题的或是斩首,或是坐牢,流放,或是免职,贬值,哪怕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一些官员,也是被调走了。

    而留下来的一部官员,又因为松江府升级,上海县升级的原因,并没能留在原来的职务上。

    毕竟松江府和上海县改革之后,主政官员的品级大大提升,相对的,属官的品级同样也是会提升。

    以往上海县的一个科长,品级不过正七品而已,但是现在,上海特设县的一个科长,品级却是正五品。

    原来的大量底层官员,自然是不可能一下子凭空升官好几级的,因此,绝大部分官员,都是从其他地方调任过来的。

    吏部为了松江府以及上海的事,已经是忙了一个多月了,除了几个重要的职务,比如松江府知府、同知、上海特县设的县令外,其他的职务大多都已经是被确定了下来。

    也就是说,在陈立夫抵达上海之后,不会面临无人可用的局面,因为吏部基本上已经是重新构架了松江府知府衙门以及上海特设县的县衙门了。

    这种涉及到数百名官员的调动的情况,如果是放在其他朝代的话,兴许难度会非常大,也是很容易造成混乱。

    但是对于大唐王朝来说,却不是什么大问题!!

    毕竟如今的大唐帝国,立国不过十余年,而且真正统一华夏也就那么两年多而已,而在统一战争期间,大唐王师每打下一个地方,基本上都需要重建当地的政治体系。

    这样的事,经历的可不是一次两次,而是几百上千次了,大唐吏部对此早已经是有了一整套成熟的方案。

    因此在确定松江府改革之后,大批的官员就和陈立夫一样陆续的抵达松江府任职了。

    陈立夫,算得上是比较迟到任的官员了,在他之后,也就只剩下松江府知府以及上海特设县的县令了。

    邮递司的运输舰,果然快速,不用多久,他们的船只就是抵达了镇江,在镇江,有人和运输的文件物资被搬下船去,同时也有人和物资、文件被搬上船。

    不过停留的时间并不长,短短一个时辰之后,这艘运输舰就是再一次扬帆,然后继续沿江而下。

    随后陆续抵达了扬州、常州、通州、苏州,期间同样是有人上船,有人下船。

    最后这艘船只才是抵达了吴淞口,然后沿着黄浦江前往上海!

    这是一艘来往金陵城和上海的定期官方航班,途径镇江、扬州、常州、扬州、扬州府通州、苏州、松江府上海。

    陈立夫并不是第一次来松江府了,不提入仕之前他就曾经多次来过这地方,哪怕是入仕之后,他也是因为公务多次来过这地方。

    所以他自认为对松江府,对上海还算是比较熟悉的。

    但是这种熟悉感在真正抵达了上海之后,却是有些奇怪,因为所看到的上海和记忆里的上海有些不太一样。

    在船头上望北岸的商贸区北侧,陈立夫可是记得很清楚,上一次他来上海的时候,这片地方还是一片荒凉呢,但是现在,那里却是出现了一片的没有完工的房屋以及众多设施,只是只有孤零零的工地,却是没有工人在忙碌。

    虽然陈立夫不懂什么工程之类的,但是一眼也是看的出来,这应该是在修建码头。

    面对这种变化,就连陈立夫也是忍不住惊叹道:“这变化可真够快的,这才多久呢,又要修建一座新的港口了!”

    此时旁边也是有人道:“可不是吗,当年帝国在这里建立通商港口的时候,这上海的码头不过是一个小型的码头而已,但是现在你看看,光光是大型港口就有两座了,这商贸区港口和工业区的港口,不管是那一座,那都是相当庞大的啊,而现在又有修建第三座港口了,听说这港口,是上海码头公司开发的第三期工程呢,光光是基础投资就是达到了二十多万两银子,只不过前段时间时间的周礼德案,这上海码头公司牵连甚大,听说现在这公司的很多工程都是全部停工了!”

    听到上海码头公司以及停工这些关键词,陈立夫略微皱眉!

    他身为官场中人,而且也是新任的松江府同知,,自然是知道这一次的周礼德案,就是从这家公司里引爆的!

    上海码头公司,这是一家地方国企,名义上嫡属于国企部管理,但实际上却是松江府地方进行主导,这家公司也和大唐国企部其他的诸多国企部企业不一样,其他的国企部企业,大多是以制造业为主,比如说三大武器公司,江南钢铁公司等等。

    但是这上海码头公司,却是一家港口服务类兼地产开发类型的企业,它的最大资产,就是黄浦江两岸的土地管理权。

    当初确定在上海开港通商的时候,为了更好的建设商贸区,进行各类开发,官府是提前以市价征收了整个黄浦江沿岸的土地,这些土地大部分都是各类的滩涂荒地,也有部分是农田之类的,当初为了征地,官方可是付出了不菲的代价的。

    大量的金钱补偿不说,而且还专门修建了好几个大型的新型村落,里头的大量房子都是用来补充安置迁移百姓的。

    不过当时上海县乃至整个松江府的财政都是拿不出这么多钱来,更何况,后期还有各种基础建设和开发。

    当时的帝国中央财政也是比较困难,国内的统一战争正在如火如荼,哪有多余的自己支持地方的发展啊!

    当时的松江府的官员们就是脑门一拍,靠,干嘛要财政出钱啊,直接办一个港口公司进行开发不就得了。

    于是乎,上海码头公司就是这里成立了,官方以征收来的黄浦江两岸总数三十四平方公里的土地的管理权,作为该公司的资产,而上海县财政控股,持有百分之六十的股份,松江府财政持有剩下的百分之四十的股份。

    同时明确规定,该公司的股份不得有任何的变更。

    该公司获得的这些土地也不是这些土地的所有权,这些土地的所有权依旧归属帝国,码头公司所拥有的只是管理权,免费授权,而且是没有明确期限的免费授权,因为这个管理权的授权是可以随时收回的!

    那天官方把这些土地的管理权收回来了,这家上海码头公司其实一文不值!

    当初这么搞,是为了避免国有土地的流失,毕竟当年谁也没试过拿国家的土地去办企业的,要是在商业活动里,这家公司被人家收购了怎么办?那样岂不是的连国有的土地都被收购了,这肯定是不行的。

    为了避免政策性的风险,获得批准,当初松江府这边的官员干脆是限死了股份交易以及可以随时收回土地管理权授权。

    不过即便是这样,当年这个公司的成立,还是引起了中央的大讨论,最后通过之后,还引起了各地官府办企业的浪潮呢。

    而现在,这家公司却是陷入了贪腐浪潮里!

    贪腐事件,不仅仅让该公司的管理层被一网打尽,而且更加重要的是,也是动摇了这家公司的业务展开。

    第三期码头的施工停工,这就是一个相当不好的信号!

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他陈立夫来了

    上海码头公司,作为一家最早,同时也是典型的地方官办企业,虽然管理权在国企部手里,管理模式和帝国其他国企部所属企业差不多,但是说到底,这还是一家地方官办企业,当地衙门出资成立的,因此股份并不是在国企部手里,而是松江府财政以及上海特设县财政,盈利也是归属松江府和上海县财政。

    而这样,也就是让该公司的管理有一些的混乱,有了混乱,也就有了**的土壤,所以当周礼德倒台的时候,该公司的十几个核心管理层也是被一网打尽,一个都没剩下,全都是被督察院干掉了!

    所以当陈立夫看到那座已经停工的码头时,脑海里却是不由得浮现起来了这家在上海拥有举足轻重地位的公司的详细情况。

    这家公司,有多少资产,赚不赚钱其实都无关紧要,陈立夫根本就不关心,当初建立这家官办企业,可没人想过让这家公司赚钱的,其核心目的是为了开发商贸区以及工业区,尤其是建设码头以及码头附属设施。

    这家公司的发展几乎就是代表着上海的发展,马虎不得!

    如今这家公司的状况,陈立夫觉得是有必要进行改革了!

    兴许,自己来到上海后,先可以拿这家公司作为切入点,施展自己的抱负!

    这个公司,最大的资产就是黄浦江两岸的土地,从工业区一直到商贸区,足足十多公里长,两岸总数三十多平方公里的沿江土地,尽数属于该公司!

    虽然名义上,该公司只拥有管理权,而且官方还能够随时把管理权收回去,但是这种事只能存在理论当中,毕竟上海码头公司是官办企业,只要股权方面不出现什么变动的话,基本上是不会收回去的。

    所以,这些土地说是上海码头公司的也是没错。

    只不过他们的沿江土地,只限于沿江两岸大约一千米宽度左右,长度大约是在十七公里,两岸的总面积是三十四公里。

    内陆一千米外土地,官府并没有交给他们管理,而是另行管理。

    当初官府并没有大规模征收内陆的土地,只征收了商贸区和工业区范围内的土地,而在这两个区域之外的土地,除了部分本来就是属于官方的土地外,大部分还是属于私人的土地,这一部分主要是集中在商贸区和工业区的间隔地带,同时商贸区和工业区的外围土地也是大多属于私人所有。

    因此目前的上海里头,其实是有三家官办企业管理着大片的国有土地,分别是码头公司,商贸区管理公司,工业区管理公司。

    同时黄浦江南岸并没有开发,暂时也没有价值开发,因此有价值的,应该是属于北岸的土地!

    但是这样也就足够了,这些沿岸的土地,不仅仅有着港口,同样也是重要的商业区域。

    商贸区最繁华的沿江地段,虽然只有那么一点点,但是其管理权都是属于上海码头公司的。

    拥有大量地皮的上海码头公司通过申请大量的贷款,用来修建码头,建设基础设施,然后依靠码头服务,出租沿江的地皮、建筑进行盈利。

    其核心经营模式,其实不是港口业务,而是以港口带动商业发展,进而促使地皮、建筑升值,然后出租获利。

    本来,这些盈利都是计划用来投入再建设的,但是随着上海的工商业越来越发达,船运越来越繁荣,上海码头公司也是越来越赚钱,这赚的钱除了继续投资用来进行基础建设外,还能够上缴一部分利润到财政当中!

    上海码头公司赚钱了,而且是赚大钱了,同时管理模式是比较混乱的,这自然也就是引来了众多人的窥视,其中包括了前任上海县令周礼德。

    结果呢,周礼德完蛋了,这上海码头公司的一群官员也是一个没落下,全都是被逮了。

    上海码头公司,虽然是商业公司,但是和其他的国企部企业一样,其管理层,尤其是一把手,二把手之类的,可都是有着品级的官员,由国企部派遣。

    而不是单纯的商人。

    所以当初抓人的时候,也不是普通的巡警,而是督察院反贪部门的御史。

    当时上海码头公司管理层几乎被一锅端,还在国企部内部引发了争论,那就是国企部的企业管理层,是不是必须要让官员担任,还是可以聘请民间的专业经理人进行管理,国企部只掌控董事会。

    不过这种争论短时间内基本是别指望能够有什么结果了,哪怕是真正的制定了改革的方案,但是要把这么多的国企部所属企业都改革为纯粹的商业公司,国企部只是控股但是不参与管理的话,那也是很难成型。

    最大的阻力就是来之于国企部了!

    人家国企部的最大权力,就是拥有对官办企业的管理权,这如果没有了权力权,国企部根本就没有存在的价值了。

    同时不参与管理,只是单纯的控股的话,也是和目前帝国的一些工业发展计划相违背。

    毕竟国企部的官办企业,盈利什么的根本就不是目的,目的是为了建立完善的工体体系,巩固国防,而这种事,其实很多都是不盈利,甚至是亏本的。

    比如如今的三大武器公司,随着国内统一战争的结束,各种武器的需求大幅度减少后,实际上都不怎么赚钱了,但是为了保持战时大规模生产武器的产能,他们却是不能直接关闭生产线啊,不然的话,等到战争爆发了,需要大规模生产武器的时候怎么把?

    哪怕是军方也给予了一定的补贴,比如提高武器的采购单价,如说明明是没有需求,但是依旧持续小批量的采购某种武器,用来维持三大武器公司下属的兵工厂的生存,但是这样依旧是比较困难的。

    所以现在,国内的三大武器公司下属的各大兵工厂,除了少数兵工厂外,比如生产新式武器,比如燧发枪,火炮的兵工厂的兵工厂还能够保持比较好的盈利外。

    大部分,尤其是一些专门生产消耗类物资的工厂,比如弹药工厂这些,只能是保持着微盈利甚至不盈利的状态。

    这种事不赚钱,甚至有时候还得倒贴钱的事,也就只有官办企业才能够干,这要是换成了民营企业,人家直接就关闭工厂,把工人开除,用来压缩成本了。

    如果说一股脑都改革为纯商业公司,很多事都不能干了。

    比如说蒸汽机这玩意!

    价格这么昂贵,运营成本也是非常的高昂,如今除了在各大矿山里还算是比较实用外,实际在普通的工厂里,性价比是远远不如水动力的。

    但是国企部的诸多企业依旧是大批量的采用这些蒸汽机啊,为什么,还不是为了支持蒸汽机的发展。

    这没有采购,就没有生产,没有利润用来维持后续的研发,同时没有大规模的运用也就很难发现实际使用中的一些问题,无法后续持续的改进。

    但是帝国发展蒸汽机的决心是不容置疑的,圣天子都是亲自盯着蒸汽机的发展!

    因此,哪怕是价格高,运营成本高,但是那些国企部的企业也得咬着牙上,因为这是政治任务,不容推辞!

    要不然的话,皇家理工学院那边,哪有经费维持后续的蒸汽机研发啊!

    肇庆机械公司那边,哪有经费来进行后续的制造工艺的升级改进啊!

    幸运的是,这熬了好几年后,蒸汽机的性能也是越来越先进,虽然说蒸汽机的价格依旧不便宜,运营的成本依旧高,但是好歹不会和以前那样天天出问题了,这稳定性上来之后,哪怕是价格稍微的昂贵一些,但是也是能够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取代水动力了。

    比如说没有江河,难以大规模利用水动力的地方,没有水动力可用,蒸汽机就是最好的代替品。

    再比如在矿区里,蒸汽机的作用已经是彻底发挥了出来,而且是不可代替了。

    这种情况下,也是让人们看到了蒸汽机彻底应用于工业的前景!

    而军事应用上,海军那边早就尝试着把蒸汽机搬到船上去了,早年就是造过试验舰,然后又是在几艘探险船上安装最新式的蒸汽机,当然了,受限于蒸汽机的实际性能,作为船舶动力依旧是非常不足的。

    海军把蒸汽机装舰,象征意义大过实际意义!

    蒸汽机的研发以及生产还有应用,一直都是官方在主导,国企部所属的企业在其中是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他们承担了大量的经费,还充当了小白鼠去试验使用。

    如果是没有这些国企部所属的官办企业,或者说不是官方直接掌控着这些官办企业的管理,他们是不会大规模应用这些远远谈不上成熟的蒸汽机的,更加不会为蒸汽机的研发提供大量资金的。

    但是如今国企部乃至帝国高层,都是因为上海码头公司的动乱,对国企部的官办企业的管理模式产生了动摇,别说他们了,就算是李轩也是有些怀疑这种官办模式,是不是应该进行改革了,怎么要怎么改革?

    李轩知道清末的一大票官办企业,最后都是失败了,同样的后世的一大堆官办企业,也是没有一个成功的例子,哪怕是垄断着石油产业的三桶油,都是天天喊着亏损呢!

    但是李轩却是更加清楚,清末的一票官办企业,让中华大地第一次拥有了近代工业,汉阳兵工厂,上海制造局,福州船政局,天津制造局等等,尽管弱小,但是依旧撑起了华夏近代工业的天空。

    而后世的就更不用说了,国防工业里清一色的官办企业!

    从经济角度而言,大唐帝国里的很多官办企业都是失败的,那些兵工厂就是典型的例子!

    从政治角度去看,这玩意也是垃圾的很,上海码头公司就是典型的例子,极度容易滋生**!

    然而从一整个国家的工业体系、国防建设这个角度去看,短时间内,大唐需要这些官办企业!

    但是,上海码头公司这样的官办企业,也不能这么持续下去,这一次有如此大规模的**,下一次肯定还会有!

    因为,这一切的背后,并不是人心的贪念啊什么的,而是制度问题,没有完善的制度,贪腐是杜绝不了。

    因为贪欲是所有人都有的,无法磨灭的,想要让一个人不贪,跟他们讲道德是不行的,得在制度上杜绝他贪的可能性!

    陈立夫看着已经停工的上海码头公司的工地,虽然人还在船上,这还没有抵达岸边呢,但是他却是已经下定了决心,自己的新官上任三把火,第一把火就烧一烧这个上海码头公司!

    通过火烧上海码头公司,陈立夫想让松江府的官员、士绅商人乃至普通百姓知道:他陈立夫来了!

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最为特殊的封疆大臣

    陈立夫来到了上海,如果是以往的时候,不管是以前他担任税部巡查处处长的时候,还是说之前担任金融司右副司长的时候,都能够在上海这个地方引起一定的波澜。

    普通人自然是不会关注,但是社会上的顶尖阶层,尤其是官员、地主士绅们,肯定是密切关注着陈立夫的一举一动。

    但是现在,陈立夫的到来却是没有引发太大的关注。

    因为,现在的陈立夫身份不一样了!

    以前的陈立夫,是巡查处的处长,这个位置本来就是到处找麻烦,然后抓人的,别说是巡查处的处长了,就算是一个普通的税务巡察到了某个地方,都是会引起极大的恐慌的,没办法,谁让这年头的人大多屁股都是不怎么干净的呢。

    虽然帝国的法律很严格,偷税漏税的惩罚非常的严重,但是只要有了足够的利益推动,普通的罚款,坐牢都不算是什么太大的威胁了,即便是死刑,也很难让这些人退却,更何况,税部虽然强悍,但是这年头的技术还是首先,在偷税漏税的人没有暴露出来明显的信息,税部没有直接刻意去调查的情况下,其实很多偷税漏税的行为是不会暴露的。

    别的不说,光光是现金交易,就足以极大程度上逃税了,因为税部可以查银行账户,查企业的账目,但是对没有书面记录的现金交易是没有办法进行监控的,这样情况下偷税漏税的人还是不少。

    目前大唐税部,对偷税漏税的监控,并不是方方面面的,监控的重点主要是集中在企业身上,此外则是农业税,至于其他非正规企业,个人之间的商业交易,其实大多是收不上税的。

    这种情况,其实别说是现在的大唐帝国了,就算是放到二十一世纪里,这也是个极大的难题,试问,哪怕是现代社会了,你见过几个个体户,小工厂的老板是按照正规程序交税的?

    至于现金交易所产生的偷税问题,哪怕是后世税收制度极度完善的美利坚,也是无法杜绝。

    所以在如今的大唐帝国里,虽然说税务监察非常的严格,但是这种严格也只局限在企业、农业税这两大比较容易监管的行业里,而对于其他的交易行为,实际上很难进行监控,因此,偷税漏税问题还是有的,而且相当普遍。

    但是话又说回来了,假如税部认为某个人有偷税漏税的嫌疑,同时这个人也真有税务问题的话,集中力量去调查的话,那么大多是能够调查出来的。

    这,就是众多人害怕税部官员的原因!

    因为这些偷税漏税的人,大多时候都是存在着一种侥幸心理,认为税部不会注意到他们,但是一旦被税部注意到了,那么极大的概略是会别查出来的。

    至于那些老老实实交税的人,自然是不会害怕税部官员,税部官员毕竟又不会闲的蛋疼,没事就乱搞,,就算是想要乱搞,也没那个权力乱搞啊。

    人们,尤其是偷税漏税的人害怕是税务官员,害怕巡查处的税务巡察,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

    而金融司右副司长的话,普通人自然是不关心,但是金融界会关心的,而金融界又直接影响到了工商界,同时自然也是免不了会影响到地方官员。

    因此,如果是陈立夫还是金融司副司长的话,来到上海,定然也是会引起当地官员,金融,工商人士的注意,生怕陈立夫搞出什么乱子来。

    但是现在,这些人却是对陈立夫没有多大的忌惮!

    他们之前之所以畏惧陈立夫,并不是因为陈立夫这个人本身,而是因为他的职务,以及这个职务背后所带来的影响力。

    如果陈立夫没有了这样的职务,他们自然是不会多看陈立夫哪怕一眼的。

    如今的陈立夫,已经是变成了松江府同知,虽然说这个职务已经是松江府的第二号或者说是第三号人物了,但是威慑力却是并不算大,至少陈立夫的上头,还有一个尚未任命的松江府知府,此外还有一个实际权力以及影响力比陈立夫会更大的上海特设县的县令。

    这两个人,尽管还不知道是谁,但是却是他们最为关注的。

    相对比之下,陈立夫就是显得可有可无了。

    而这,也是陈立夫得知自己成为松江府同知后,觉得这个位置尴尬的原因。

    看似是松江府老二,但实际上权力都是被松江府知府和上海特设县的县令给拿走了,到最后,虽然也会分管一些事务,但是肯定是影响力有限的。

    但是陈立夫却是不甘心啊!

    他来松江府担任同知,虽然出乎了他自己的预料,但是任命都下来了,他自然是要想办法做出成绩来,然后摆脱目前的尴尬局面。

    他是个有野心的人。

    趁着上头还没有确定松江府知府的人选,趁着自己在未来半个月左右的时间里,权限还比较自由的情况下,他需要迅速的掌握局势,掌控权力,这样才能够在未来的松江府知府、上海特设县的县令到任之后,占据政治主动的地位。

    而第一把火,他是选择了在是上海码头公司!

    上海或者说整个松江府,虽然是鱼米之乡,农业和江南的其他地方一样,都是相当的发达,但是,农业却不是目前松江府的经济支柱。

    上海乃至整个松江府,其经济支柱毫无疑问是工商业!

    一个上海工业区,一个上海商贸区,这就是构成了上海乃至整个松江府的经济支柱,而在这个经济体系里,上海码头公司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尽管这个公司的资产除了码头设施以及码头附近的地皮和建筑外,就没什么东西了,除开这些的话,其经济体量甚至都不如一个中型的纺织厂。

    但是即便如此,它对上海的经济影响也是相当重大的,别的不说,假如该公司把码头服务的相关费用提高或者降低,那么就能够直接影响到整个上海经济圈,提高了,就是代表着运输乃至整个运营成本的增加,产品的价格就会提高。

    费用降低了,那么就是代表着运输,运营成本的降低,最后产品的成本也会更低。

    这家公司表面上不生产任何东西,但是它提供的却是最基础的,同时也是不可代替的基础服务,因此能够实际影响着上海经济圈的发展,其作用,并不会比那些提供金融支持的银行、证券公司小。

    这样的一家公司出现了问题,自然是需要解决的,陈立夫可不愿意看到这么一家公司因为周礼德案的影响就此遭到毁灭性的影响,暂停的第三期码头建设,也必须尽快开工,要不然的话,影响的是整个上海的经济发展。

    不过对上海码头公司动手之前,他还得先去见一个人,这人才是如今松江府,乃至整个江南道的最高级官员,整个江南道里唯一的大佬!!

    江南道道员霍守奇。

    这个霍守奇,可不仅仅是个普通的地方官员,他可以说大唐帝国里诸多封疆大臣里最为特殊的一个!

    首先,大唐目前一共有十六个省,四个道,三个军管区,四个海外直辖领,不过海外直辖领地只有州府的级别,军管区也是比较特殊,其行政单位也是州府级别,虽然实际上中央直辖,但名义上依旧归属临近的省份。

    因此真正意义上的封疆大臣,也就是十六省的巡抚,四道的道员,一共二十个。

    而霍守奇,应当是这二十个封疆大臣里比较特殊的一个了。

    说他特殊,自然不是因为他的年龄啊,外貌等乱七八糟的东西,而是说他的政治地位!

    首先,作为江南道的道员,他的品级不算很高,只有正三品而已,比各省巡抚的从二品低一级,但是作为江南道的道员,他的政治话语权却是极大的。

    因为江南道的农业和工商业产值,在全帝国里名列前茅,而且占据了极大的比重,整个江南道预计宣平十年里会有超过一千八百万的财政收入,而整个大唐帝国在宣平十年里,预计财政收入也不过八千万两银子!

    从这两个数据,基本上就可以看出来江南道的重要性,而江南道的重要性,就可以直接反应到霍守奇的特殊性来。

    而还有一点很关键的就是,霍守奇在担任江南道道员之前,他是广东布政使,但是在他担任广东布政使的两年时间里,最后的半年,广东巡抚是空缺的,当时的他是以广东布政使的身份,代理广东巡抚的工作,这个时间跨度长达半年!

    哪怕是稍微知道帝国官场潜规则的人都知道,这样的情况如果不是刻意安排的话,基本上是不可能出现的,一省巡抚这么重要的职务,是不可能空缺长达半年以上的,甚至大多情况下,一个月的时间都不会空缺。

    帝国上层需要调动一省巡抚的时候,往往都是提前准备好该省的新任巡抚人员,以确保工作的平稳过渡。

    但是霍守奇当时却是代理了广东巡抚工作足足半年之久!

    而他之所以结束代理广东巡抚,还不是因为上头派来了新的巡抚,而是他被调往江南担任江南道道员!

    换句话说,假如他不被调任的话,他很有可能会继续代理广东巡抚这个职务,然后顺理成章的晋升为从二品。

    从这个职务变动,基本上就是能够看出霍守奇的特殊性了,他的品级虽然低,但是他的实际权势比普通从二品的巡抚更大,甚至连普通部门的侍郎都比不上他。

    如此的他,傻子都知道他简在帝心,品级对于他而言都不是什么问题,迟早有一天,是会被调回京畿,甚至成为尚书乃至值班大臣的人物。

    面对这样的一个人,陈立夫可是不会有任何的轻视!

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和升官比起来,死算个屁

    当陈立夫看见霍守奇的时候,才发现这个霍守奇和他预料的不一样,陈立夫很难想象,这个又矮又瘦的老头子竟然就是大名鼎鼎的霍守奇!

    陈立夫并没有见过霍守奇,因为陈立夫入仕以后,一直都是在税部任职,早些年是常年在地方上巡视,一年到头也回不了几次金陵城,等到他成为了巡查处副处长之后,才是有比较多的时间在金陵城,后面担任巡查处处长以及金融司右副司长期间,则是基本都是待在金陵城了。

    同时这两个职务的特殊性,也是让他和其他的官员缺乏交流,前者是需要保持低调,贸然结交其他官员,尤其是非税部官员,很容易被督察院盯上,而金融司的话,更是纯粹的京畿机构,和普通官员的接触也不多。

    而霍守奇,早年在黄竹山以及肇庆时代的时候,倒是在京畿任职,但是后来就一直在地方任职,基本上只有述职以及调动的是才会前往金陵城面圣。

    再加上两个人的政治地位、品级差距有些大,所以两个人之前是没有任何实际上的接触的,也就是说,陈立夫之前并没有见过霍守奇,只听过他的名字以及一些简单的资料。

    根据他所知,这个霍守奇明明才四十六岁啊,这个年纪对于一个官员而言,正是黄金年龄的时候,年纪小了,会被认为经验不足,资历不足,而年纪大了,又会被认为是老头子,缺乏干劲。

    四十六岁,对于一个官员而言,这是他事业里的黄金年龄!

    但是陈立夫却是想不到,这个只有四十六岁的霍守奇,看上去竟然跟六十多岁的老头子一样,浑身上下都是透着一股苍老的气息,脸上的皱纹非常的明显,而且头发也是发白,如果只是从外貌上来看,这个人怎么都不像是一个四十六岁的中年男子。

    不过虽然心中惊讶,但是陈立夫却是不会把这种惊讶透露分毫,而是恭恭敬敬的鞠躬拜见道:“下官拜见大人!”

    坐在上首的霍守奇看着他,然后露出了属于老年人的苍老笑容:“不必多礼,做把,以往就多次听说过陈同知的大名了,今日一见,果然精神的很!”

    但是在话刚说完,霍守奇却是话语瞬间变的慎重起来道:“不过以往陈同知都是在京畿任职,没有在地方任职的经验,今后希望你能够谨慎一些,一边工作一般学习!”

    这话,基本上是直接警告陈立夫别乱搞,尤其是别像是在税部的时候那样乱搞,如果搞出来什么大范围的动荡,那可不是他霍守奇所希望看见的。

    之前周礼德案,就已经是让霍守奇相当头痛,甚至是愤怒了,说起来霍守奇也是有些倒霉,他也是也是刚接手江南道不久,他是宣平十年七月才上任的。

    然而督察院那边调查上海这边的贪腐,实际上是在宣平十年上半年就开始了,只不过之前都是暗中调查,等他上任江南道道员的时候,督察院那边基本上已经确定了上海那边出现了大规模的贪腐问题,而且还是和他这个江南道道员沟通过。

    等到八月份的时候,实际上周礼德就已经是被督察院给盯上了,九月份就已经是暗中控制了此人,只不过那个时候并没有对外公布消息而已,一直等到十月份的时候,整个贪腐案件才是进入大规模的收网阶段,然后是继续深入的大规模调查。

    等到案件真正曝光的时候,那都是深秋了。

    换句话说,霍守奇上任之初,这个案件就已经是正在进行调查,而霍守奇在里头也是出了不少力气的。

    要不然的话,霍守奇估计都会受到牵连呢。

    但是即便是没有受到牵连,但是松江府出现了这么大的问题,那也是足以让他头痛了,贪腐的案件这么庞大,几乎让松江府和上海县的两级行政机构被一锅端,为了维持松江府的正常运转,尤其是维持上海的经济体系继续运转,霍守奇可是花了巨大的力气的。

    他事先就是准备了不少人员,事发的第一时间里就是亲自带着一大批人坐镇上海,接管了几乎整个松江府的政务,然后又是慢慢过渡给改革之后的松江府知府衙门,上海特设县衙门。

    在这个过程里,他堂堂一个正三品高官,江南道道员,根本就干不了其他事,天天跟保姆似的看管着松江府,这些事不仅仅多,而且还杂乱无比,把他忙的够呛。

    当然了,他的外貌衰老,自然不是因为这短短个把月的高强度工作,而是早几年就是开始这样了,他找过不少大夫看过,连圣天子都是派遣了皇家御医们给他看过,但是一个个都是找不出什么原因来。

    年初的时候,他甚至还去了一趟皇家理工学院,找里头的医学系的变态给自己检查一二,结果那些变态们诊断了好几天,最后得出一个结论,以目前的技术手段,通过外表检查不出来是什么原因,除非切开了一片一片的检查,兴许有一点希望查出来到底是出了什么问题……

    然后这个霍守奇和大部分前往皇家理工学院医学系寻求忙住的病人一样,拔腿就跑!

    这些人,太可怕了,动不动就想要开膛破肚的!

    最后,他也只能是让大夫给自己开一些调养的药剂,同时那些大夫们都是给了他同样的建议,那就是多休息!

    他们认为霍守奇未老先衰,极有可能是因为常年的高强度工作导致的。

    吃补药没有问题,再苦霍守奇都能吃!

    但是休息!

    身为帝国高级官员,而且还是一个简在帝心,未来有希望入主御书房的帝国重臣,他哪有什么休息时间啊!

    哪怕是有时间休息,他也不允许自己休息啊!

    区区生死,和入主御书房比起来算个屁啊!

    霍守奇很清楚,自己是简在帝心,而且也不是刚知道,他在数年前就知道了,因为那个时候开始,他的任职履历,几乎都是陛下亲自确定的。

    之前以广东布政使代理广东巡抚的时候,旁人不知道,或者说顶多就是猜测,但是霍守奇却是亲耳听圣天子说:朕给你半年时间,好好干!

    他霍守奇,也是大唐帝国的老臣了,大唐王师刚走出黄竹山,在兴泉府搞事的时候,他就已经从龙了,而且刚进入就是在翰林院任职。

    当时的翰林院规模还不算庞大,也不算多正规,因此他的起点是比较高的,当年他刚入仕就是正五品,为啥,因为当年大唐王朝对那些从贼,不对,是从龙的读书人待遇丰厚,授官一律正五品起步!

    大唐王师刚攻克广州府的时候,他就是被外放到地方任职,直接担任广州知府,在这个位置上,他一干就是足足四年!

    后来又是被调回翰林院任职,不过短短一年后就是再一次外放,那个时候,他就是成为了广东布政使了。

    他的任职经验不算多,翰林院秘书,广州府知府,广东布政使,代理巡抚,江南道道员!

    但是光看他的任职地点,那么就可以知道,这个人的政治资本相当的雄厚,从翰林院到广州再回翰林院,然后广东布政使,代理巡抚,江南道道员。

    全都是权重无比的职务,而走翰林院、地方一把手、再回翰林,再回地方担任一把手,这也是大唐王朝里公认的最快升迁方式,因为这种情况下,基本上每走一步都是晋升,而且还是直接跨越式的晋升,不用和普通官员晋升那样各种乱七八糟的位置都要去,还要熬什么资历之类的。

    原本按照他的资历,其实今年,甚至是去年的时候都有资格成为从二品甚至正二品的尚书了,但是陛下却是亲自压着他的品级,让他来当江南道的道员,傻子都知道,陛下这是在刻意的培养他。

    而在他这个品级还要培养的话,除了当成未来的御书房值班大臣来培养,那么几乎没有其他的可能性。

    对于其他的普通官员,甚至是如今的那些正二品的尚书们,要入主御书房也是可望不可即的事,但是对于霍守奇而言,入主御书房,却是一个大概率的事,只要他自己不犯傻,未来的御书房肯定就有他的一席之地。

    这种情况下,霍守奇怎么可能因为区区生病,就放弃工作,放弃进入御书房的机会!

    所以,休息是不可能休息的!

    尽管辛苦,他还是忙了一个多月,把整个松江府给安定了下来,如今,他在松江府的工作也算是差不多结束了,过渡计划完美进行,等到陈立夫这个松江府同知正式就任后,他就会离开松江,他可没有这么多时间一直待在上海,他还有大把的事要忙呢,而最重要的就是,半个月后,他还有一场面圣报告要做,这时间不够用啊!

    这种情况下,他并不希望陈立夫乱来,把他好不容易稳定下来的松江府搞的天翻地覆!

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无能为力的法律

    他可是听说过陈立夫以前在税部和金融司任职的时候,杀气有点重,以前税部的就不说了,就算是在金融司的工作,光光是一个证券改革方案,就是造成了多大的波动啊,为此破产而跳下黄浦江的金融人士可是不少!

    主政地方,和在京畿工作,尤其是在税部工作不一样,不能由着性子来打打杀杀的!

    一个地方政坛混乱,而且三天两头打打杀杀的话,还怎么发展民生经济,要是这个陈立夫乱搞,把上海的经济体系都给玩完了,把他诛九族都挽不回损失。

    陈立夫听到霍守奇如此明显的告诫,也是露出了沉思之色!

    在见霍守奇之前,他是还打算来个新官上任三把火,第一把火就先烧上海码头公司!

    如果是按照他的计划,这把火肯定是会烧死人!

    要放弃吗?

    陈立夫心中暗思着,但是却是很快就下了决定,他不会放弃,也没办法放弃这个计划,他需要这个计划!

    至于被他这把火烧死的人,一个个都是死有余辜,这样死有余辜的人能够以死亡为他陈立夫的计划,为宣平盛世做出微不足道的贡献,那是他们的荣幸,为此他们应该感到骄傲,并感谢他陈立夫!

    再说了,如果他陈立夫去到一个地方不死人,那他陈立夫也就不是陈人屠了!

    不过内心的想法,就没必要和霍守奇说了!

    面对这样的人,陈立夫还是保持着必要的恭敬,同时也是试探着霍守奇的底线,当即就是把上海码头公司的事情说了出来。

    尽管霍守奇刚说让他低调一些不要乱来,但是陈立夫觉得自己真不算乱来,那上海码头公司一看就知道有问题。

    不然的话,怎么可能会停工!

    就算是公司高层出了问题,但那也是属于政治层面,和普通的商业经营是没有什么关系的,如今公司的高层完蛋了,连修建码头的业务都停止了,这说明着什么,说明了公司里头肯定是还存在着大量的问题。

    而这样重要的企业出现了问题,对上海经济体系的影响将会是重大的。

    其他的先不说,今天码头的扩建能够停工,说不准明天码头的服务就会停工了,或者退一步说,码头扩建停工了,就会影响工期,影响到未来上海港口的货运吞吐能力,直接影响到上海的经济发展了。

    陈立夫并没有说太多的东西,他只是把自己路上所看到的,然后再把动用的一些私人关系所得到的情况告诉了霍守奇。

    不管怎么样,霍守奇是江南道员,哪怕是几天后他就会离开上海了,但是陈立夫还是希望得到他的支持。

    霍守奇听罢陈立夫的话后,还真是皱起了眉头!

    上海码头公司的扩建工程停工了,说实话他还真没注意到!

    作为一个江南道员,封疆大臣,他关注的东西层次都是比较高的,他最近一个月忙的事都是在重建整个松江府的政治构架,确保松江府不出现大的混乱,平稳过渡,一些小事情说真的,他是真没心思去关注。

    如今听陈立夫这么一说,而已是察觉到了事情的严重性。

    上海码头公司,如果只是个普通的公司,哪怕是国企部的企业,出现问题了也没有什么,但问题是这个公司掌管着几乎上海的所有码头设施啊,直接影响的是整个上海经济体系的发展啊。

    霍守奇略微沉思了会后道:“这事可以查一查,适当时候也可以调整一二,但是绝对不能引起大的动乱,如果闹出了乱子,别说是你,就算是本官也承担不起这个责任!”

    上海所占据的经济比重太大,出现了问题,那肯定是大问题,霍守奇这个江南道员估计都是会受到牵连。

    之前的周礼德案,霍守奇没有受到牵连,那是因为这事严格上来说是他上任之前就出现的事情,而且他刚上任就是打掉了周礼德团伙,非但没有牵连,相反还是立了个小功劳。

    但是现在如果出现了问题,那么可就不完全一样了。

    霍守奇这么说,其实也算是被陈立夫的计划打动了,只不过他还是希望陈立夫能够谨慎一些。

    不过,霍守奇也是知道陈立夫这个人,这几年能够以区区一个中级官员的身份就闯出偌大的名声,被这么多人厌恶着,偏偏还活的好好的,这升官升的还不慢,自然有点本事的。

    这没本事的人,想要搞事都是搞不了啊!

    再者,估计用不了多久,松江府知府还有上海特设县的县令也会陆续上任了,到时候有这两个人牵制,估计这个陈立夫也是搞不起什么风浪了。

    不过,霍守奇还是低估了陈立夫搞事的能力以及决心!

    霍守奇这个大忙人,在陈立夫抵达之后的第二天,就已经是启程返回苏州,江南道的道员衙门,并不是在松江府,而是在苏州。

    回到了苏州之后,他还要处理一大堆政务呢,江南道可不是只有松江府一个府呢,还管着苏州府、镇江府、常州府,一共四府之地,这里头的每一个府,那可都是鱼米之乡,经济重地,乃至整个直隶地区里,农业和工商业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

    直隶地区,辖有四道,此外还有一个直接归属中央管辖的承天府,其府尹的品级乃是从二品,因此严格上来说,整个直隶地区,是有五个行政地区。

    而单纯从农业以及工商业角度来说,江南道自然是独占鳌头的。

    大忙人霍守奇离开上海,返回苏州了。

    这样一下,整个松江府里,他陈立夫就是最大的官了!

    这刚到衙门上任呢,陈立夫都是没有来得及去认识属下的那些官员们,就是开始安排人手调查上海码头公司了。

    上海码头公司,乃是地方官办企业,高层自然是官员担任,但是那些拥有官员身份的公司高层基本上都是被一股脑端了,国企部和吏部也是选派了一部分国企部官员过来任职,但是这些人还没有熟悉业务,因此更多的权力,都是被原先的公司中层所把控。

    这些人,可不是官员,他们只是普通人,之前也只是公司的中层,所以周礼德案件对他们的影响并不算大。

    然后,陈立夫发现问题就来了,这些人,尼玛捞钱比原来的的那些官员公司高层还狠!

    官员捞钱,还有点顾忌,担心督察院找上门来,但是这些人不是官员啊,督察院反贪机构管不到他们,更何况,这上海码头公司又不是他们自家的,是官办的,这钱捞起来那是胆子大的很!

    陈立夫看到报告,说那些刚接管上海码头公司管理权才一个月不到的这些经理人,竟然胆子已经是大到不满足小偷小摸,而是准备直接利用权势,勾结外头的公司什么的侵占公司重要资产,动辄都是好几万两银子甚至超过十万两银子的时候。

    那脸都是黑的!

    他们以为自己是谁,竟然敢这么干,难道督察院反贪处干不掉他们,官方就拿他们没有办法吗?

    陈立夫仔细一想,尼玛的,还真没有!

    如今大唐的法律体系,虽然每年都是在进行完善,但毕竟是时间比较短,而且也没有前例让他们抄袭,尤其是工商业方面的相关法律,那基本都是从一片空白里逐渐发展的,很多地方其实都说不上完善。

    比如说遇到上海码头公司的这些职业经理人,动用权势,勾结外头的公司侵占公司资产,就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说这是违法的。

    因为他们的行为本身并不违法,他们的操作方式很正规,那就是和外头的相关企业签订采购合同,或者是签订地皮,建筑出租合同,或者是签订码头泊位合同之类的,他们个人并不从中直接捞钱。

    唯独是这些合同的价格都是远远低于市场价!

    一栋在沿江路,可以作为公司总部所用的办公楼,年租金至少也得几千两银子,他们敢以一百两银子出租,而且还是一租就是五十年!

    采购一批建筑材料,这些材料顶多也就价值一千银子,他们能够开出一万两银子的采购合同了。

    然后他们个人并不从中收钱,甚至他们个人也不是这些关联公司的股东,但是,这些关联公司的股东们,都是他们有着间接联系的。

    这样的行为,你顶多说他业务不过关,或者是渎职,但是按照大唐王朝目前的法律,还真不违法!

    但是陈立夫是什么人?他可是税部出身!

    做事那会讲究这么多乱七八糟的东西,他看到了问题,然后就直接动手了!

    督察院的反贪机构是用不上了,但是巡警却是可以用啊!

    不用多说的,但凡是参与其中的一律先抓了再说,至于罪名,陈立夫一时半会的在法律条文里找不到,干脆就是不想了,全都以配合调查抓了再说。

    但是即便是抓了,甚至证据也都是直接摆在那里,但是督察院那边负责反贪渎职的人看了后,直接摇头说,这事不归他们管,同样的督察院那边负责经济犯罪的御史看过了后,也是摇头,这事虽然说可以明确认定损害了企业的利益,但是没有任何一条现行的法律条文可以判定他们有罪。

    督察院那边,看到这个案件的时候,连提起公诉的心思都没有,因为他们知道,提起公诉也是白搭,百分百输,哪怕是现在司法机构立马制定相关的法律,认为这些行为是有罪的,但是你也不能以后面制定的法律来给前面的行为判罪,这个就是司法体系里的一个很基本的原则:从旧从轻原则。

    但是直接抓了又放人?

    陈立夫不乐意啊,他从政多年,抓过的人还没试过放回去的呢,这不符合他的原则!

    巡警和督察院受限于法律,对此事无能为力,但是不代表税部也搞不定啊,所以很快陈立夫就是前往了松江府税务局衙门!

    他就不信了,这些人胆大包天,连国有资产都敢侵占,还会老老实实的交税!

    只要他们没有老老实实缴纳税收,同样能够把他们送进大牢!

    只要让他们受到应有的惩罚,威慑松江,提高他陈立夫的威望,他可不在乎这些人以什么罪名被关进大牢的!

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无处不在的派系

    陈立夫去了松江府税务局后,却是没有直接去找松江府税务局的局长,而是找到了巡察松江府的税务巡察杨泰平,他的老部下。

    陈立夫想要借助税部的力量,把上海码头公司的一群蛀虫抓了,自然不是脑洞一开就做出了这个决定,而是也有着一定的把握的。

    松江府税务局的本地税务官员他并不熟悉,但是此事巡察松江税务的税务巡察杨泰平,却是他的老部下了,甚至可以说是他一手提拔起来的。

    此外,在税部的体系里,税务巡察的权力是非常大的,巡察松江税务的太平洋,其品级不过是正六品而已,但实际操作的时候,他才是目前松江府内权力最大的税务官员,因为他有两大权力,第一个能够越过松江府税务局,调动当地的税务稽查队,同时有权力直接针对偷税漏税的嫌疑犯进行调查、逮捕,这个偷税漏税的嫌疑犯包括任何人,理论上就算是松江府知府偷税漏税了,同样有这个权力对他进行调查,然后逮捕。

    当然了,实际操作中,普通的税务巡察不会针对行政官员这么干,真要这么干的时候,一般都会上报到巡查处巡查处会派出更高级别的从五品官员来处理这种事。

    如果说调查,逮捕地方行政官员出现了错误,比如说抓错人了,后果也是相当严重的,分分钟会被贬值免官。

    因此更多时候,税务巡察针对的还是商人,地主这两大群体。

    第二大权力,则是拥有对当地税务机构的紧急处置权,这个处置权并不是说他有权限任免当地的税务官员,这个权力属于吏部,但是他却是可以通过调整当地税务官员的工作范围,来达到一个临时性的架空,调整,最后掌控当地的税务大权。

    这两大权力,基本上行确保了每一个税务巡察到了地方上,那基本上就拥有了类似钦差一样的权限,权力是相当大的。

    不过权力越大,他们也就越谨慎,因为一个不小心出了差错,结果可都好不到那里去。

    这几年来,税务巡察在外头耍威风的时候,被拉下马的税务巡察同样不少,而一旦税务巡察犯错被拉下马,那后果一般都比较严重,免职都是轻的,动不动就坐牢斩首。

    因此税务巡察们,一般都是不太喜欢掺和当地的政治斗争之类的,他们只关注一件事,那就是当地的税收如何达到税部的预期。

    因为只有当一个地方的税收没有达到税部的预期,有明显问题的时候,巡查处才会派出税务巡察,要不然的话,巡查处一共也就几十个税务巡察,哪有这么多的人手在每一个州府都巡察税务啊。

    松江府同样不例外,因为松江府的经济体量相当大,税部对松江府的税收预期也是非常大,当征收上来的税收没有达到税部预期的时候,就会派遣税务巡察来松江府了,并不是每一段时期都会有税务巡察待在松江府,帝国立国这么多年来,巡查处一共向松江府派出了三次税务巡察,每次持续几个月左右。

    杨泰平是今年十月份抵达的松江府,他之所以出现在松江府,同样也是受到了周礼德案件的影响,税部方面认为,既然当地出现了大面积的**问题,税收问题肯定会有,而且不会小,所以才派出了杨泰平。

    陈立夫找到了杨泰平的时候,杨泰平正在和一群下属们在书房里不知道忙着什么,听到下人报告说陈立夫来访的时候,杨泰平立马就是扔下了一群下属,然后快步到了花厅接待陈立夫了。

    刚看到陈立夫的时候,杨泰平就是立即恭敬道:“属下见过处长!”

    杨泰平没有用下级官员见到高级官员时,常用的卑职这种自称,也没有称呼陈立夫为大人这种统称,而是自称下属,称呼陈立夫为处长。

    仅仅是从这两个称呼上,基本上就已经是表明了他杨泰平的态度,那就是依旧把陈立夫当成了上司,把自己当成了陈立夫的下属。

    对于杨泰平的态度,陈立夫微微点头:“几个月没见,泰平你又胖了不少啊,这身体还是要多注意啊,没有一个好身体,怎么为圣天子效忠!”

    杨泰平露出一脸苦笑:“处长您教训的是,属下也不愿意这么胖啊,但是处长您也是知道,我这个皮囊,那是喝水都长胖,这瘦不下来啊!”

    陈立夫看了眼杨泰平,这家伙的身高没比自己高多少,也就一米七多一点,但是体重怕是有八十多公斤,这体重可不是什么肌肉,而是脂肪,饶是宽度大儒服官袍穿在他身上,都是紧绷绷的。

    当即就是道:“最近大唐朝报上不是说了吗,运动有益健康,平日里多运动运动,这身体终归是要保持好的,要不然以后吏部的考察官一看你这模样,都不会对你有什么好印象!”

    帝国官员,代表着的是帝国的脸面,代表的是天子的脸面,所以这当官,不能太丑。

    一个官员可以不帅气,但是至少也得是普通人啊,相貌上明显有缺陷的人,基本上是很难通过会试的。

    这也不是大唐帝国的独特要求,传统的封建王朝都这么干,相貌过于丑陋,甚至是让看的人明显反胃的人,基本不可能通过科举入仕为官。

    当然了,相貌上佳的人,也不会因此而获得什么特殊的好处,帝国不会因为一个人长得帅就让他当官,只是说要求帝国官员至少有一个普通的相貌,不能太吓人,败坏帝国颜面。

    比如说代天子牧民一方百姓的县令,知府,如果丑不拉几的,民众看了这人感觉跟看见恶鬼一样,影响肯定是不怎么好的。

    “处长说的是,这忙完了松江府这边的事,我就打算把这一身肉给减下来!”杨泰平自然也是知道,这种传统的官场潜规则,在帝国官场上,帅气不能加分,但是像他这样身宽体胖,看上去肥肠猪脑的人,人家一看了还以为你是天生的贪官呢,因此影响分免不了是要降低几分的。

    此时陈立夫接着道:“说到松江府这边的事,你也来这里有几个月了,事情理顺了没有,这能不能腾出来些许人手!”

    陈立夫的这话,自然不是为了过问杨泰平在松江府的税务巡察事务,这事即便是他,也是没有权限过问的,如今他不是巡查处的处长了,而是一个地方官员了,过问税务不妥当,如果闹的大了,少不了要被人弹劾,甚至引来御史找麻烦。

    他话的重点是后面的一句话:腾出人手!

    听到陈立夫的这话,杨泰平却是没有第一时间回答,而是略微沉思了会后:“松江这边的情况比较复杂,属下来此地几个月了,虽然做了不少事,但是想要达到预期怕还是有些距离,不过人手嘛,倒是看抽调一些出来的!”

    杨泰平没有问陈立夫什么事,为什么让他抽调人手,因为他不问也知道,陈立夫这个老上司应该不会让他为难的,所以虽然说目前的事务还是比较多,但是抽调些许人手还是可以做到的。

    看到杨泰平的反应,陈立夫心中暗自点头!

    这人总算没有白费自己之前几年的栽培,还是有着感恩之心的,同时也是分得清局势,不傻!

    感恩这一点就不说了,只是次要的东西,陈立夫不太在乎,毕竟官员你不能指望他真正的有什么感恩之心。

    陈立夫在乎的是他分得清局势,没有傻乎乎的和其他巡查处的其他几个部下以后,陈立夫刚离职呢,就是表现出来了人走茶凉,一转身就是去讨好新任的巡查处处长,然后,然后就是被新任的巡查处处长一脚提到了云贵那边去担任税务官,这辈子估计是没啥指望能够回到金陵城了。

    他们也不想想,他陈立夫掌管巡查处好几年,而且在任上也是对巡查处的人进行了清洗和轮换,这剩下的人,不管是他们自己看来,还是在外人看来,那都是属于陈立夫的嫡系人马。

    这新任巡查处处长上任之后,为了保持自己的影响力,消除陈立夫的影响,干的第一件事就是更新换代,把陈立夫的嫡系一个接着一个踢出去,然后提拔新人,形成自己的班底。

    历任巡查处处长几乎都是这么干的!

    然而正是因为历任巡查处处长都是这么干,那么就形成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局面,今天陈立夫的老部下可以直接扔下陈立夫投靠新任巡查处处长,这也就代表着现在这任巡查处处长提拔起来的老部下,在以后同样会抛弃他!

    所以,那些讨好新任巡查处处长的人,同样也是免除不了被清理出巡查处的下场,甚至因为他们直接背叛陈立夫的行为,也是败坏自己的名声。

    在官场上,有时候名声这东西还是很重要的!

    这既然都要被陆续赶出巡查处,还不如保持一个好名声,然后继续紧靠陈立夫的大腿,这样被赶出巡查处的时候,才能够依靠陈立夫的力量找到更好的去处啊!

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税务调查官

    最近几个月,从巡查处处长离职,调到金融司的陈立夫,也是动用了以往的人脉关系,帮七八个依旧效忠于他的老下属陆续安排了出路,大部分都是调到地方上担任税务官员,普遍是县、州、府的税务局一把手,还有几个人被他运作到了金融司里帮他做事。

    算是成功的跳出了巡查处,没有陈立夫的巡查处,对他们而言可不是什么好地方,现在不及时跳出来,以后还不知道被发配到那里去呢,还不如现在就选一个尚可的地方调走。

    这种事,上头一般也不会阻拦,毕竟是巡查处的政治常态了,新任的巡查处处长更是恨不得陈立夫把所有人都安排走,这样还省了他自己的功夫呢。

    一朝天子一朝臣,在巡查处里也是一任处长一任巡察。

    杨泰平,不出意外的话,几个月后同样也是会被赶出巡查处,如果没有陈立夫帮忙的话,他有极大的可能性会被上头随便安排到税部的其他部门任职,也有可能直接被调到某个县担任税务局局长之类的,也有可能被调到某些鬼地方担任闲职,至于好不好,可就很难说了。

    但是只要陈立夫愿意,帮他略微活动一二,就能够让他某得更好的位置,比如说到某个州的税务局担任局长之类的。

    陈立夫也很清楚,这应该也是杨泰平依旧对他恭恭敬敬的原因!

    这样懂事的人,陈立夫喜欢!

    此时杨泰平心里也是有些无奈!他何尝不知道知道税部尚书钱祧里最近几个月对陈立夫有些不爽,继续向陈立夫靠拢,这以后在税部里估计是很难混得下去。

    但是他杨泰平是陈立夫一手提拔起来的,属于真正的嫡系,这个事整个巡查处,甚至整个征粮司都知道。

    他考中博士科三甲博士之后,第一次选官就是被分配到了巡查处,在巡查处干了三年,一直都是在陈立夫手底下干,然后也是慢慢的升到了正六品的税务巡察,这样的他想要摆脱陈立夫派系的烙印,谈何容易。

    如果陈立夫继续在巡查处的话,以后他估计还能够升到从五品的巡查处副处长之一,但是如今陈立夫都调走了,他自然也就没有什么希望在巡查处继续升官了,甚至在税部里都是没有他的晋身之途了。

    如果不是松江府这边临时出了周礼德案件,上头急需人手来此地巡察的话,估计他现在都已经是被扫地出门,不知道被扔到那里偏僻的地方当县税务官去了。

    不过等结束了松江府的巡察之后,他估计还是免不了和诸多同僚一样,会被调出巡查处。

    被调肯定是会被调的,现在他关心的就是自己以后会被调到那里去,巡查处没法待了,征粮司估计也待不下去,税部的其他司估计可能性也不大,至于跨部门调到中央的其他部门,比如吏部之类的,可能性就更小了。

    税部这么多年来,跨部门调动的官员屈指可数,仅有的一次大规模调动,应该就是财政部成立,原来大量的税部官员直接成为了财政部官员了,但是这种调动,是特定的,不可复制的,寻常的税部官员,通常都是走内部升迁的路子,想要调到其他部门任职,难度还是很大的。

    毕竟不是每个人都和陈立夫一样,在圣天子那里挂上了名号,一句给他加一加胆子,立马就调动到兴泉府担任知府了。

    对于杨泰平这样的普通税务官员而言,跨部门调动的难度极大。

    因此杨泰平最大的可能性就是,被调到地方担任税务官员。

    但是调到地方当税务官员,那也分好多种呢,有可能会被调到某个县、州担任税务局局长,也有可能被调往某个府担任副局长,也有可能被调到某个省税务厅下面的机构任职。

    而大唐王朝里,比较重视一把手经历,如果是被调到了省税务厅里任职,估计连个处长都混不到,到时候运气逆天了顶多也就是个副处长,省税务厅的副处长,对于这些习惯了权势的税务巡察而言,可不是什么好职务,到时候可就真的是只能混吃等死了。

    陈立夫虽然不在税部任职了,但是他在巡查处的影响力依旧非常大,这一点上,能够给他杨泰平带来一些好处,人家不给他杨泰平面子,但是多少会给陈立夫面子。

    毕竟如今陈立夫的升官节奏这么快,这才几个月啊,都已经是轮换了好几个位置了。

    别看陈立夫在兴泉府知府任上,甚至都没有去上任,也别看他在金融司只干了几个月而已,也别看他如今跑到了松江府担任同知,但是这样的调动本来就不正常。

    寻常官员,三年调动才是常例,就算是被吏部培养的官员,也得在某个位置上干上一两年才会调动,而且调动一般也不会这么无厘头的横跨税部、财政部、地方。

    但凡出现这样任职履历的,那么基本上就是属于重点栽培的官员,频繁调动实际上就是为了让他们积累更多工作岗位经验,培养综合素质。

    这样的人,大多都是简在帝心,以后不出意外都是会被重用的。

    很多人都知道陈立夫未来肯定是会继续高升的,这松江府同知,也就是他的官场生涯里一次不起眼的镀金经历而已,甚至很多人都不认为陈立夫会在地方任职太久,估计几个月时间又被调回京畿去也不一定呢。

    说白了,不少人,甚至陈立夫自己都是认为,上头让自己来松江府只是来镀金的。

    这样的陈立夫,以后成为一部侍郎是大概率的事,乃至成为一部尚书也不不可能的事,到时候,他们这些老部下,就是他陈立夫天然的嫡系,他陈立夫派系的重要组成。

    在大唐官场上,派系这东西,是存在的,而且都不用官员们刻意去经营,都会自发的出现,这一点,并不会因为圣天子禁制结党营私就杜绝,顶多就是不公开化而已!

    对于杨泰平他们这些陈立夫的老部下来说,陈立夫就是天然的大腿,哪怕陈立夫如今不在税部任职了,那都是需要继续紧抱的。

    因为不在税部任职的陈立夫,依旧有能力影响到杨泰平这些人的仕途!

    这,就是今天杨泰平依旧对陈立夫保持极大尊敬,以下属自居的最重要的原因!

    确定了双方的态度之后,这两个人才是开始的谈起了正事,不过碍于身份,陈立夫是不可能直接要求杨泰平去做什么事的。

    哪怕杨泰平是他昔日的下属,如今依旧对他保持着极大的尊敬也同样如此。

    因为陈立夫不是巡查处处长了,他没有权限命令杨泰平做什么,甚至都不能和杨泰平正儿八经的讨论税务问题。

    所以他采用的办法比较简单,他直接把上海码头的那些经理人的行为告诉了杨泰平,并把巡警经济犯罪科的调查而来的一大堆资料给了杨泰平,然后让杨泰平自行处理。

    杨泰平也是个老练的税务巡察了,自然也是不会当场表示什么,而是收下了档案,然后继续和陈立夫叙旧。

    陈立夫和他聊了半个小时后,就是离开了,这个时候,杨泰平才是有时间翻看了手中的资料。

    简单看了看后,他就是把手底下的一个下属叫了进来,这个下属是税务稽查队的一个调查官,而且也不是松江府税务稽查队里的调查官,而是他从镇江府那边临时借调过来的。

    从其他地方借调税务稽查队的相关人员,这也是税务巡察的常用手段,这是为了避免当地的税务稽查队也是被腐蚀掉了。

    杨泰平巡察松江府税务,可不是孤身一个人来的,他还带着从镇江府、苏州府临时抽调的一百多名税务稽查队队员,里头有调查官员,同样也是不会缺乏行动官员,一个查案一个抓人,搭配的很。

    这种税务稽查队的借调,跨区域办案,在整个税务系统里很普遍,已经算是一种常规的方式了。

    不借调不行啊,杨泰平来到松江府,抓的人也是差不多有四十五个了,其中半数都是税务系统内部的人,其中不乏税务稽查队成员。

    巡察地方,税务巡察通常干的第一件事不是收税,而是整顿当地的税务系统,这个习惯,还是当年陈立夫留下来的,如今依旧如此。

    把下属叫了进来后,他直接就是把这些资料交给了这个税务调查官,让他把手头的其他案子移交给其他调查官,先把这件上海码头公司的案子办了再说。

    这个名为方平宿的税务调查官也是个老税务调查官了,虽然不是什么科举出身,而是账房出身,但是正是因为账房出身,这才会对各种账务有着天然的敏感。

    略微一翻看手头上的资料,立马就是兴趣大起!

    虽然上头并没有偷税漏税的证据之类的,只是一份上海码头公司第三期码头工程的项目经理沈星的基本情况调查,上头有着此人以及亲友的基本财产调查和纳税记录!

    他甚至都是懒得看这个项目管事沈星本人的资料,他直接看其了此人的亲友的基本财产以及纳税调查!

    其中沈星的堂弟沈洋的记录更是吸引了他的目光!

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这个人啊,喜欢搞事

    他只是看了一眼这个沈洋在皇家银行银行账户最近半年的流水,然后再看看此人的纳税记录以及基本财产调查,税务调查官的直觉告诉他,这人有问题,大问题!

    三个月之前,此人的银行流水还是局限在几十两的,但是三个月之后瞬间就是爆增到数千两,但是纳税记录却是依旧。

    此外这个沈洋在一个月之前,购入了一套位于商贸区靠近沿江路的地段里的一栋带庭院的两层小楼。

    那地方在四五年前,还是一片荒地,但是现在,却是整个上海,乃至整个松江府里房价最高的商住区。

    这一栋带庭院的两层小楼,市价起码是五千两起!

    因为此地刚好在江边,隔壁就是整个商贸区的商业中心,聚集着一大堆的大型公司以及政务机构,上海证券交易所,第三证券公司,直隶纺织银行等等都是在这里。

    因此这一片地区也就是吸引力大量的达官贵人购置产业,把价格也是越炒越高。

    而沈洋不过是一家小面馆的老板,即便他把整个面馆卖掉,再把他的全部家底都拿出来,估计都买不起这栋两层小楼!

    而此人的堂哥,也就是沈阳,刚好就是上海码头公司,第三期码头工程的项目经理,四个月刚升上来的,之前只是个副经理。

    这里头肯定有问题,大问题!

    这个人有没有贪污,税务官员自然是不关注,也不在乎的,但是从此人的纳税纪律来看,却是和以往一样,换句话说,他突然获得了这么多的贪腐收入,但是却没有缴纳相应的税收。

    这,就有问题了。

    所以税务调查官方平宿很快就是拿着一大堆的资料走了,接下来,他将会对包括沈洋在内的上海码头公司的诸多高层进行详细的税务调查。

    税部那边会怎么做,陈立夫大体上能够猜得出来,不过他却是没有管了,因为接下来的事,其实他也插不上手了,毕竟现在的他已经不是税部的人了,如果贸然插手的话,有越权的嫌疑,那些如同饿狼一样的御史可是不会放过这种机会的,哪怕是无法给陈立夫带来什么实际性的定罪,但是一纸弹劾肯定是少不了的。

    因此现在的陈立夫,得避嫌。

    回到了知府衙门后,他也是开始忙着自己的其他事务了,毕竟上海码头公司那边的事,只是他预定的第一把火而已,而实际上这把火已经是烧了起来了,几乎全部有问题的管理层都已经是被抓了起来,哪怕最后无法给他们定罪但也算是把上海码头公司的蛀虫们给揪了出来,而且更关键的是,这个案件已经是开始逐步上报,并且直接引起了上层的注意,尤其是国企部,已经是对上海码头公司所暴露出来的这种新型犯罪事实保持了极大的关注。

    因为他们已经是察觉到了,这种行为可不仅仅是上海码头公司一家的事情,而且有可能发生在所有国企部企业里的犯罪。

    但是,这种企业员工通过自有的权限,利用各种合同损害公司利益,然而自身却是没有直接从这种合同交易里获得利益的行为,目前大唐的法律是没有对此作出明确的限制的,因此很难给他们定罪。

    这种情况,肯定是不能持续下去的!

    国企部那边,已经是开始对几乎所有的国企部企业都是展开了突击式内部排查,同时联络了巡警部的经济犯罪司进行调查。

    如今的法律框架尽管无法对这种行为直接定罪,但是并不是每一个犯罪嫌疑人都能够和上海码头公司的那群人一样,有着如此明确的防范心理的,只要能够找到他们通过这种合同交易里直接或者间接获益,那么就能够直接以侵吞国有资产罪起诉他们。

    实际上,这些针对官办企业雇佣的员工,还是比较麻烦一些,倘若是国企部的官员,那么就简单多了,如果有明确的证据的话,直接给他们定下贪污受贿罪、侵吞国有资产罪之类的,哪怕是没有找到他们直接受益或者间接受益也不碍事,以为针对官员,还有一条渎职罪呢。

    因为工作失误造成了重大损失,这妥妥的符合渎职罪的判罪标准!

    这个渎职罪,只针对官员,而且这玩意也是个大箩筐,基本啥都能往里装,基本上发生了什么事情的时候,需要官员为此负责的时候,大多都是少不了这么一条罪名。

    不过,针对国企部官员的处理,这倒不是什么大问题,大唐王朝还处于开国初期,各方面还是比较积极健康的,对贪污**这种事的容忍度比较低,只要有官员敢这么干,而且还是被揪出来了,那么大多都是会非常非常的倒霉。

    只是现在出现问题的并不是官员,只是国企部的员工,人家可不受渎职罪这种专门针对官员的罪名影响。

    这种情况肯定是不能持续下去的,国企部那边得知了这个案件后,一方面是内部进行排查,另外一方面也是直接开始推动法部那边制定下的法律。

    在国企部的推动下,法部那边就已经是开始准备制定相关的法律,准备堵上这个漏洞了。

    从这,也能够看得出来,国企部的能量还是比小的。

    在帝国早几年的时候,其实权力最大的并不是税部,而是工部,立国初期的工部,掌管着诸多官办企业,生产各类军械物资,为统一战争提供武器,弹药等几乎一切的战争物资。

    当年的工部,权力可是相当的大,就是因为权力太大,所以才是遭到了拆分。

    工部被直接拆分为两个部门,几乎的官办企业以及相应的事务都是被独立了出来,然后成立国企部,剩下的营建等事务,才是留给了工部。

    拆分之后的工部,基本上就只变成了建设部门,主要是负责道路、水利、城市基础建设等国家推动的大型工程。

    而国企部,才是继承了工部的大部分权力,也就是官办企业,这些官办企业在统一战争期间的作用是非常大,直接也就导致了国企部的影响力非常大。

    如今统一战争虽然结束了,国企部的影响力有所下降,但是,作为一个掌管了帝国所有官办企业的机构,国企部的影响力依旧是非常庞大的。

    大唐帝国目前的工业发展,只是初步阶段,而初步阶段的时候,民营资本,通常都是不会投资那些重型工业,因为重型工业代表着投资大,回报慢,比如最具代表性的钢铁行业,目前涉足的民营资本就不多,偶尔有少数民营资本,但是普遍来说规模也不大。

    因为目前的钢铁行业,进入门槛还是比较高的,几万两银子扔进去,都冒不出什么水泡来,搞一个大型的钢铁厂,没有个几十万两银子,根本就别指望能够搞成功。

    但是,能够拿得出这么多钱的民营资本,其实真不多,即便是有,人家也更加乐意把钱投入到回报快,利润丰厚的纺织业为代表的轻型工业。

    如今这年头的工商业正处于高度发展期间,随便搞的什么工厂都能赚一大笔钱,他们犯不着去投资那些需要巨额投资,而且要动辄十几年才能够收回成本的重型工业。

    当然了,还有一个巨大的问题就是,他们也找不到这么多的技术人才。

    因此,目前大唐帝国里,重型工业里,国有资本是占据了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规模,代表性的钢铁行业,国企部所属的钢铁企业更是占据了百分之九十五以上。

    这里也并不是说官办钢铁企业的数量多,而是指他们的产量多,实际上民营资本筹办的钢铁公司,如今没有一百家也有八十家了,基本上很多地方都会有,但是这些民营资本的钢铁公司,普遍都是小型钢铁厂,几乎所有的民营钢铁厂的钢铁产量加起来,都不如一家江南钢铁公司!

    国企部,其实基本上就是代表了大唐帝国的重型工业以及新型工业,虽然最近两年的话语权有所降低,但是还是非常高的,他们想要去推动相关的法律,自然是会快速的多。

    至少,比陈立夫这种地方官员去推动要迅速的多!

    然而,吃水不忘挖井人,陈立夫作为第一个把这个问题找出来的官员,自然也是不可避免的再一次进入了上层的视野。

    就连税部尚书,御书房值班大臣钱祧里,听闻这事后也是忍不住的惊叹:“这个人啊,就是喜欢搞事!”

    陈立夫以前在税部的时候,也是经常搞事,折腾,为此而死的人可是成千上万呢。

    跑到财政部金融司任职了,短短几个月里也是搞出来了个证券改革,直接影响了整个金融行业的发展,因为这个改革方案而跳楼跳江的金融精英们,那也是不少的。

    如今跑到松江府当同知去了,按照道理来说,这种地方上的副职,虽然还有实际权限,但是通常不会太大,地方上的主政一把手,也是不会放任自己的副手乱搞事的,因为就算要搞事,也是人家一把手的事,那些副职们想要越过一把手自己出风头捞政绩,人家分分钟把你给摁下来。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15188/ 第一时间欣赏山沟皇帝最新章节! 作者:雨天下雨所写的《山沟皇帝》为转载作品,山沟皇帝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山沟皇帝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山沟皇帝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山沟皇帝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山沟皇帝介绍:
主角他爹做了一个梦,以为自己是真命天子,然后一个破道观的道士也是掐指一算,说他是九五之尊,于是乎这个连府城都没去过的小地主就在小山沟里称帝建国了。山沟皇帝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山沟皇帝,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山沟皇帝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