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明末好女婿TXT下载明末好女婿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明末好女婿全文阅读

作者:任国成     明末好女婿txt下载     明末好女婿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856章 范文程的计策

    距离聊城一百里临清州,因其位于运河边极佳的位置,在大明朝成为一个运河边的都市,其繁华之处不亚于省城济南。

    作为漕运的中转站,每年都有数百万担的粮食经临清转运北京,在临清设有常盈仓常年储藏粮食达数十万担之多,又设有钞关对运河上来往商船征税。无数的商人蜂拥而来,在临清开设店铺经营生意,临清也因此成为运河畔繁华大邑,常驻人口达三十万之多。

    而临清州经历了永乐年间的扩建之后,新城老城连接一起方圆二十里,从规模上也远比一般府城大的多,聊城根本无法与之相比。

    当然经历了明末的乱局之后,常盈仓的仓储早已当然无存,昔日的繁华也荡然无存。大明失去了首都,自然也不用再向北方运送漕粮,运河也失去其意义,而没了漕运,临清州便迅速的没落下来,只是两年时间,昔日热闹景象已经不再。

    856

    原本聊城相对济南已经靠北,临清更是太过靠近天津,会使后勤补给线拉的太长,所以陈越一开始就没有做攻占临清的打算。

    满清朝廷决定主动攻击明军之后,便迅速的出兵南下,以临清为大本营,和明军对恃。

    临清州的百姓全部被清军驱出,腾空了城池作为大军的驻地。每日都有百姓哭哭滴滴的携家带口往四下乡野迁移,临清到聊城之间百里的道路两边到处都是倒伏的尸体。

    清军主力占据了临清城,三万骑兵数万匹战马却不易呆在城内,于是城关的房屋也均被清军征用,辟做大军的营房,整个临清州完全成了一座大兵营。

    而大军的主帅正是满清摄政王多尔衮。

    形势总是变化的太快,让人反应不及。两年多以前,大清的形势还无比的好,那时清军破关而入轻松占据北京,击败数十万闯军把李自成赶得丢掉老巢南窜,兵不血刃攻占数千里的土地,大明军队官员纷纷来投,阿济格多铎两路大军饮马长江,灭亡大明一统天下仿佛指日可待。

    可谁曾想,转变总是来的太快,两路大军竟然被南明残军以水攻之策打了个落花流水,数万八旗勇士沉尸水底喂了鱼鳖,这也使得大清国力锐减。

    大清立国之基便是十余万精锐的八旗兵,而南下伐明时动用了三分之二的八旗主力,在扬州、芜湖两场大战,八旗主力折损了四分之三,一半的八旗精锐葬身沙场,这对大清来说是难以承受之剧痛!特别是其中更有四万余满洲八旗,个个都是征战沙场的精锐。

    伐明失败后,满朝大震,放弃北京撤回关外的甚嚣尘上,好在很快,豪格和博洛鳌拜等将率领两万余八旗轻松击溃了二十万北伐的明军,降者大半。这让满清朝廷意识到明朝还是那个明朝,孱弱一如既往,前两次的失败只不过是八旗兵不习水性中了奸计罢了。撤退关外的呼声才渐渐停止。

    入关以后,见识了关内的繁华,已经没有多少人愿意回到辽东那种苦寒之地。而且即便肯回去,收复旧土之后的明朝就能够放过大清吗?还不是继续陷入无休止的苦战?而失去了关内的土地人口,满洲贵族又不得不过以往那种苦兮兮的生活,这种情况没有多少人愿意。

    所以很快满清朝廷便统一了认识,那便是继续留在关内,即便攻灭不了大明,至少也得像几百年前宋金时那样占据北方!

    然而打击总是一波接着一波,在多尔衮伙同孝庄太后挫败了豪格的夺权之后,原本想着能够重整旗鼓继续伐明。谁知道察哈尔蒙古又起了变乱,满清朝廷伙同亲附满清的科尔沁蒙古合力把叛乱镇压了下去。而就在此时,山东暴民在前明士绅的煽动下暴起,各路暴民纷纷而起杀官造反,山东大部分城池很快沦陷。

    八旗主力需要留在北京震慑蒙古,满清不得不派明朝降官洪承畴为督师,统领各处绿营兵镇压叛乱。好在这个时候南明也出现了变故,顺贼和西贼合流出川,湖广江西各地陷入烽火。

    洪承畴还算给力,率领吴三桂、唐通、白广恩、马科等降将,率领汉军旗以及十多万绿营兵横扫了黄河北岸,镇压了山东各处叛乱,只有登州一隅未曾收复,其他北方各处重归大清治下。

    然而谁曾想到,南明崇祯竟然重新启用了守孝的陈越,而陈越一出山很快便平定了西贼之乱,斩杀了匪首张献忠。然而竟然趁着冬天突然出兵北伐攻入山东。而偏偏这个时候,绿营降将姜造反,山西的前明士绅百姓纷纷暴起,山西一省糜烂。刚刚解决了蒙古的满清大军在多尔衮的带领下攻打大同,试图平定山西之乱,根本无法及时支援山东的绿营兵。

    更让人想不到的是,陈越指挥的明军战斗力十分强悍,先后收复了山东各府县,陈越率领一支偏师入胶州,逼降唐通解了登州之围。而洪承畴在济南犯下了致命的失误,致使济南丢失十多万绿营兵孤立无援陷入崩溃。大好的山东局势一朝尽丧。

    明军占据了山东,招降了大量的绿营兵兵力扩充到二十多万,虎视眈眈窥视着北京满清的老巢。

    此时,对于满清朝廷来说,局势之恶劣已经无以复加。若是不能迅速击溃山东的明军的话,等来的会是越来越多的叛乱。

    面对着外部强大的威胁,面对满人生死危亡的局面,满清朝廷内部迅速放弃以往的矛盾达成了一致,那便是要击败山东的明军。

    山西山东两路明军相比,山东的明军才是满清最大的威胁,山西叛军不过是疥癣之疾。

    只有迅速击败山东明军,才能使大清转危为安,接下来便可以和南明朝廷进行谈判,争取进行划河为界。对此时的满清朝廷来说,已经失去了灭亡大明一统天下的信心。

    山东明军兵力众多战力极强,为首的又是大明唯一的名将、曾经击败多铎阿济格两路大军的齐王陈越。为了击败山东的明军,多尔衮调动了满清大部分军力,除了留下两三万军队镇守北京威慑山西以外,其他满八旗汉军旗以及蒙古骑兵悉数带到了山东前线。总兵力达八万之多,仅次于刚入山海关时。

    为了击败明军,为了大清的国运,以多尔衮为代表的满清朝廷已经孤注一掷。

    临清城内,摄政王多尔衮中军大堂。满清摄政王多尔衮,博洛、勒克德浑、满达海、瓦克达、岳乐等满洲贵族中年轻一代的勇士悉数在场,另外还有石廷柱、佟养甲、鳌拜等八旗重将,以及祖大寿吴三桂等降将汇聚一堂。

    多尔衮坐在大堂正中,身边距离他最近的却不是满洲贵族博洛等人,而是汉官范文程。

    在投降满清的明朝儒生之中,范文程投降满清最早最受重用,说是汉臣之首也不为过。皇太极改国号大清一户,对范文程极为倚重,凡讨伐明朝的策略、策反明朝官员、进攻朝鲜、抚定蒙古、国家制度的建设等等,范文程都参与决策。

    满清定都北京,百务废弛,社会混乱,人心波动。范文程昼夜操劳,佐理国政。尽管当时头绪纷繁,京畿刚刚得到平定,各地都有战事。所以发布文告,发给军需等事项,事无巨细,都要范文程来处理,可见其在满清朝廷之地位。

    而此次多尔衮率领清军南下和明军决战,关系着大清的国运,关系着大清能不能在关内立足脚。这个时候,多尔衮急需要范文程为其出谋划策,便让他随军南下。

    而现在,大军驻守临清,如何击败明军急需要拿出一个办法。

    明军刚刚击败十多万绿营兵收复山东一省士气正宏,却又摆出一副死守聊城济南一线的架势。哪怕清军佯作后撤,也无法吸引明军来攻。这让清军诸将都犯了难。

    明军二十多万死守聊城济南,又有着为数众多的火铳火炮,反观清军,以前缴获自明军的红衣大炮在南伐中损失殆尽,便是铸造也不是短时间能够做到。想靠着这八万余大军攻下聊城或者济南简直不可能。

    而且明军的野战能力也非同一般,不久前五万明军硬是抵挡住了三万八旗骑兵的袭击,当聊城的明军主力出击支援后害怕陷入两面夹击,清军骑兵不得不后撤。

    当然,在所有满清将领的眼中,虽然明军人数是己方两倍以上,野战中击败他们却不成问题。毕竟八旗兵无敌并非虚言,在过去一场场和明军的战斗中得到过验证。可是明军摆出龟缩不出的架势却也让人头疼。

    贝勒博洛提议,可以效仿以前多次入关之时,放过聊城济南不攻,而是大军向西绕过大名府,攻打开封归德府。开封府归德府是中原之地,从开封归德往南便是南明江淮重地,南明朝廷断然不会看着清军攻城略地,必然会令山东的明军回师增援,如此八旗兵便可利用自己骑兵的高机动性,把明军分割围歼。

    博洛的计策看起来很好,可以充分发挥清军的高机动性优势,得到了很多满洲将领的支持。然而摄政王多尔衮却不置可否。

    “摄政王,端重郡王所言甚是,我军不能干耗在临清啊。”贝勒勒克德浑向多尔衮道。博洛因为在南伐中保住五千八旗精锐,是南伐诸将中唯一手下军队没有折损的将领,又和鳌拜等人击溃了路振飞二十万明军的北伐,被封为郡王。

    “端重郡王的计策是好,却有一个问题不得不考虑。明军统帅是齐王陈越,是现在的南明监国公主未来的夫婿,在南明朝廷中说一不二,并非以往那些明朝总兵将领可比。若是陈越不听南明朝廷的旨意率兵回援怎么办?”多尔衮没有说话,一旁的范文程笑呵呵的发言道。

    “陈越不回援?那咱们就索性杀入江淮,攻打凤阳扬州,凤阳是朱家皇帝祖陵所在,扬州是天下有数的繁华之地。只要打下这些城池,抢掠粮食财富,招降纳叛,我大清的实力会迅速膨胀。到时由不得那陈越不回兵!”勒克德浑不屑道。

    “呵呵,”范文程摇头苦笑不已,“贝勒爷有没有想过,在我大军攻打江淮之时,咱们的后方会是何等的空虚。若是陈越所部明军不管不顾,径直挥师攻打北京,咱们数万大军的老巢,那时怎么办?北京虽然还有两三万军队,又如何会是十倍于我的敌人对手,明军红衣大炮数以百计,可以轻松轰破北京的城墙。到时咱们的家属都会被明军俘虏,大清会真的亡了!”

    “啊!”勒克德浑张大了嘴巴,再也说不出话来。

    “我有些欠考虑了。”博洛摇头道,“不解决山东的明军,大军确实不宜轻出。”

    大堂中诸将议论纷纷,却也都拿不出太好的办法。

    “范学士,不知你有什么好主意?”勒克德浑斜看着范文程,冷声问道。你他娘的光会挑刺,倒是拿出一个好办法啊!

    范文程道:“可能有句话诸位王爷贝勒不爱听,自从伐明失利之后,明强我弱已经是事实,主要原因就在于我满洲一族人口太少,到现在才四五十万人口。而明国人口亿兆,随时能够招募大量的兵员。

    而我军想要击败明军,光靠临清这八万军队实在不够,必须得找外援!”

    “外援?从哪里来?蒙古人已经援助我们两万骑兵,再找他们恐怕很难吧?”博洛问道。

    “我说的援军自然不是蒙古人,而是另有其人。”范文程笑道,也不卖关子,“我说的援军是陕西的顺贼!”

    “顺贼?”勒克德浑哈哈大笑了起来,“范学士,你莫非搞笑不成?顺军是被我大清从北京赶出,顺帝李自成的大军在长江边被英亲王阿济格击败,李自成因此送命。顺贼和咱们大清有灭国之恨,杀君之仇。如何会襄助咱们?”

第857章 狡兔三窟

    “顺贼和咱们大清有灭国之恨,杀君之仇。如何会襄助咱们?”

    随着勒克德浑的话语,其他八旗将领也纷纷议论起来,大部分人都认为想让顺军和大清合作根本不可能。

    “哪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范文程微笑道:“现在形势非常明显,若是南明击败了我大清,下一个要对付的恐怕便是顺贼,南明朝廷绝对不会允许贼军做大!

    顺贼因为被我军击败把我大清当做大敌,而对南明朝廷来说,最大的敌人恐怕非我大清,而是曾经攻破北京逼得崇祯仓皇难逃的顺贼吧?

    南明朝廷和我大清尚且有和解的可能,只要我大清退出关外。可和顺贼则绝不会和解,必然会倾力把顺贼消灭,再没有第二个可能。

    只要能让顺贼首脑知道这个事实,他们为了自己的生存,未必不能为我所用!只要派出合适的说客,未必不能说服顺贼出兵潼关。

    若是顺贼大军兵出潼关,攻略河南甚至江淮,往日之乱军恐怕会再次重演。南明朝廷还能坐得住吗?陈越还能坐的住吗?

    派兵回去围剿顺贼?亦或出兵和我军决战,到时选择权恐怕便不为明军所有。而我大清便可以趁机击败明军。”

    范文程的语气很是平和,却听得众人心潮澎湃,仿佛看到了击败明军收复山东的希望。便是博洛和勒克德浑等将也无话可说。

    “昔日三国时东吴和蜀国示弱,单个都不是曹魏的对手,只有联合起来才能和曹魏抗衡。现在我大清,顺贼,南明三方势力,和三国之时何其相像。现在明军占据了上风,便如那曹魏,我大清便如蜀汉,和顺贼暂时联手也是理所当然。”多尔衮一拍椅子扶手,赞同范文程的计策。

    “不过派谁去劝说顺贼,则需要好好思虑一番。范学士,你可有什么好的建议?”

    “回王爷,山西介休商人范永斗可堪此任。范永斗常年和我大清贸易,往日为我大清运来重要的粮食铁器火药等物,对我大清忠心耿耿。而范永斗行商多年,对大明形势熟悉无比,更具有别人所不及的与人交往之能。派他前往陕西游说顺贼,必能成功!”范文程不假思索道。

    “范永斗?”多尔衮当然知道这个人,“他现在不是在为我军筹措军需吗?”

    “是的,王爷。范永斗刚刚从蒙古贸易归来,弄到了一大批牛羊运送军前。”范文程笑道。

    ......

    临清城西十里,范永斗和送行的堂侄范天宇道别。

    “叔叔,此去陕西路途上千里,一路又要经过山西叛军的地盘,实在太过危险。您就让小侄跟着您一起,一路也好有个照应。”范天宇眼中含泪道。

    范永斗长叹口气,摇了摇头,“不是我不让你去,你肩上的任务不亚于我啊。八万清军的粮草补给可离不开咱们范家,我去以后,你继续组织人手,把已经采买的粮食妥善运往军中,阿春很快便会从蒙古回来,会带回大量的牛羊,你也要派人接应一下。

    咱们范家现在正是崛起的关键。只有能襄助大清渡过此劫,范家至少能保证一百年的飞黄腾达!”

    范天宇点头应是,然后四下看了一眼,命几个范家的伙计离得更远一些。

    “怎么,你有什么话要说?”范永斗诧异的看着范天宇。

    范天宇又走近了一步,低声道:“叔叔,小侄很不理解,现在明明大清已经日暮西山,咱们范家有必要把宝全压在大清一边吗?若是大清此战战败,咱范家可就真的完了。”

    范永斗静静的看着他:“你有什么话就直说吧。”

    范天宇道:“小侄当然知道,咱们范家靠着口外贸易起家,和满清牵扯甚深。可是狡兔尚有三窟,咱范家要想常保富贵,也得多准备些后路才是。

    当年在青石口时,小侄曾为当时的青石口守备也就是现在的齐王陈越办过军需,和他算是有那么一点点交情。

    若是叔叔您同意的话,小侄想和齐王再建立一点联系,为咱范家多备一条后路。”

    范永斗大惊:“混账,你想害死咱范家上百口不成?这个时候你敢去勾连明军!”

    范天宇摇摇头,不以为然道:“叔叔您为大清冒险前往陕西游说顺贼,春哥正从蒙古为大清运来牛羊。我范家对大清忠心耿耿,满清岂会怀疑于我?只要我做的机密,应该没有什么问题。”

    “小子,我告诉你别乱来,咱们范家已经在大清这条船上太久,下不来了。而且陈越此人,对咱们这些和口外做生意的商贾向来痛恨,他不会对咱们手软的。”范永斗摇摇头,断然道。

    “叔叔,不是小侄非要如此,而是小侄感觉非常不好。”范天宇道,“小侄当初在青石口呆过一段时日,还算了解陈越此人。当初他只有一千多兵力,便敢趁着大雪跨越上千里的雪原清剿蒙古部落。可谓胆大包天至极。现在他手掌数十万大军,恐怕大清真的不是他的对手,哪怕您能劝动顺贼帮忙。

    而且叔叔您前往陕西路途遥远,便是能成功说服顺贼出兵,也得一两个月的时间。若是这一两个月战事起了变故,陈越击败了清军怎么办?咱范家为大清筹措军需,陈越必然会追究,到时可就是抄家灭门的大难啊!”

    “这?”听了范天宇的话,范永斗也犹豫了起来。

    “相反,若是咱们范家能够反戈一击,襄助齐王陈越击败清军,往日的一点过错又算的了什么呢?咱们范家是生意人,往日和清军交往不过是生意罢了,齐王陈越肯定不会追究。而靠着陈越这棵大树,咱们范家说不定比以往更加繁荣。”

    范天宇的一番话让范永斗也动摇了起来,深思一番后点点头,“好吧,狡兔三窟,你可以设法联系齐王陈越。但是要切记,一定不能露出端倪,不能让摄政王起了怀疑!”

    “叔叔放心,事情的利害小侄心里清楚的很!”范天宇保证道。

第858章 还请王爷早做准备

    因为往日的功绩,满清朝廷定鼎北京以后,册封范家为皇商,范永斗更是被清廷任命主持贸易事务。比如此次南伐,便有范家负责一部分的军需物质。

    所以范家在清廷可是有着官商的身份,在临清城内可以自由出入。

    范天宇回到临清城,亲自查看了范家商队运来的物质,交接给清军军需官。然后以继续筹措物质为借口,离开了临清。对他的离去自然没人会在意。

    “五爷。准备妥当了。”一个黑衣汉子骑马走到了范天宇的身边,低声道。

    范天宇点点头,下令商队宿营。上百人的商队开始有条不紊的扎下营盘,准备生火做饭。

    范天宇喊来商队的管事,低声吩咐几句。

    “五爷,您离开商队去哪啊?”管事犹豫着问道。

    “去哪你别管,我有重要事情去办!你对外就说我偶感风寒,需要坐在马车里静养,做出我还在商队的假象。到达通州后,大少爷便会和你们会合,到时商队之事一切便有大少爷做主。”范天宇吩咐道,管事犹豫着答应了。

    天色很快黑了下来,范天宇换上一身劲装,把毡帽两边拉下来蒙住半拉脸,下了马车开始巡营,很快便消失在营地之外。

    “五爷跟我来!”身穿黑衣的男子出现在营地不远处。

    “你找的人可靠吗?”范天宇冷声问道。

    “五爷放心,都是些流窜鲁西北一带的马匪,向来只认钱不认人。护送您往南方这点小事对他们来说轻而易举。”

    二人抹黑往东走了四五里,进入了一个河谷,眼前出现了一座黑洞洞房舍。

    黑衣男子上前敲敲门,房门大开,昏暗的灯光下一双冷厉的目光看了过来。

    ......

    月明星稀,黑夜中七八匹战马向东疾行。范天宇身体随着战马起伏,他突然有些后悔,不知道这些马匪会不会真的守诺。或者拿了银子后会把自己干脆杀掉。毕竟穿越临清清军防线太过危险。

    马队又往前行走了一会儿,范天宇辨别了方向,心渐渐定了下来。原来是一直往东,看来马匪们是想着绕过临清,绕到济南。

    马队行走半夜,快天明时分停了下来,躲进了一座密林之中。

    在这座密林一呆便是一天,直到天黑时分才再次上路。

    夜间行走自然跑不快,哪怕是有马匹代步也不行。好在这些马匪对这一带十分熟悉,知道该怎样能避开城镇避开清军。但也正因为是走的偏僻的小路,足足用了三天时间,趁着天色刚明渡过了大清河,接近了济南。

    “再往前便是明军的地盘了,我们只能送你到这里。”一路上几乎没和范天宇说话的马匪首领冷冷的道。

    范天宇点点头,从怀里取出一枚玉佩,“把这枚玉佩交给和你们联系的人,他会把另一半银两给你们。切记,此事不许走漏任何风声。”

    马匪首领喜笑颜开的接过玉佩:“放心放心,咱家连你是哪个都不知道,肯定不会乱说。”

    “大当家!”一个马匪突然惊叫了起来,马匪首领一惊,就觉得地面震动,一支数十人的骑兵正高速飞驰而来。

    “官兵来了,快跑!”马匪首领怪叫一声,调转马头就逃。

    看着落荒而逃的马匪,在看看正冲刺过来的明军骑兵,范天宇果断的跳下战马,举起了双手。

    几十匹战马如同旋风般从范天宇身边冲过,一骑停在了范天宇身前,一把明晃晃的马刀架在了范天宇的脖子上。

    “你是什么人?”冷厉的话语从骑士的口中说出。

    “在下是齐王殿下旧识,有重要军情报告齐王。”范天宇恭敬的道。

    ......

    “有本王的旧识从北方来,还带来了重要的军情?”

    临清府大都督行辕,听闻这个消息陈越愣了一下,自己的旧识,又是哪个?

    “我属下巡查的骑兵在大清河抓到的,口口声声说是您的旧识,便把他送来了临清。”余枫笑道,“我问过之后,确实是您的旧识,便是属下都认识此人。”

    “别卖关子了,快说此人是谁?”陈越笑骂道。

    “范天宇,山西范家的人,当初咱们在青石口的时候,这人为咱们办过军需。王爷您还记得吗?”余枫笑道。

    “他啊!”陈越也笑了,“当然记得,当初在青石口也算帮了咱们一些忙。不过范家不是一直跟着满当汉奸吗?找本王作甚,难道他们还想着和本王做生意不成!”

    “我问过了,他口口声声说带来了重大军情,必须当面告诉王爷您。”余枫笑道。

    “让他进来吧!”陈越摇摇头,随口令道。

    “草民范天宇见过齐王殿下,当初在青石口时草民便知道王爷您非同凡俗他日必能飞黄腾达,没想到数年的时间,您竟然高居王爵,实在让草民想象不到。”

    很快,范天宇便被士兵带了进来,见到陈越恭敬的磕头见礼,恭维的话语从口中说出,让人听了格外的熨帖。

    “呵呵,”陈越微笑了起来,“竟然真的是故人,范掌柜一向可好,范家生意兴隆否?”

    范天宇顿时苦笑了起来:“草民该死,这些年范家做了太多错事,还请王爷赎罪。”

    “废话不要说了,说说你的来意吧!”陈越没精力和他叙旧,大家也没有太多交情,直接问道。

    “王爷,范家这些年做了不少错事,草民深感罪孽深重,可身为范家子弟很多时候也无可奈何,可是草民却是大明人,是汉家子弟,时刻不敢忘记自己的身份。现在范家为清军负责筹措粮草,草民无意中察觉了满清一项针对王爷大军的阴谋,遂冒死前来报信。”

    范天宇摆出一副忠贞之士的姿态,为自己和范家洗刷了一番,然后才把多尔衮决定联合顺军共同对付明军的计策说了。

    “你叔叔受命前往陕西游说顺贼,你却跑到我军中告密,到底我该不该相信你?”陈越静静的看着范天宇,冷冷的问道。

    “草民说的都是真的,绝不敢欺骗王爷!”范天宇赌咒发誓道,“此计是满清大学士范文程所献,家叔也是不得不听从,毕竟我范家上百口都在满清的治下。不过范家身为明人,不忍看到我明军因此遭到重创,草民这才劝服了家叔,由我前来报信。还请王爷您早做准备。”

第859章 劝降吴三桂?

    “范永斗自己去陕西游说顺贼出兵,范家为满清办着军需,却令范天宇跑来给咱们报信。狡兔三窟,不愧是生意人啊!”李彦直啧啧赞道。

    “诸位说说吧,范天宇到底可不可信!”陈越微笑道。

    “这范天宇也许是满清派出来的细作,是为了欺骗迷惑咱们?骗咱们出兵吧。”李奕微微皱眉道。

    “有什么好骗的,难道仅凭他范天宇一句话,咱们就会派出军队前往河南不成?”余枫摇头道。

    李彦直笑道:“却是没什么好骗的。因为即便顺贼真的出兵河南,咱们断然也未必会分出兵力前去阻挡,范天宇所言不过是会让王爷通知朝廷,从江西湖广抽调兵力往河南罢了。根本起不到调动我北伐军的作用。

    所以范天宇前来并非是奉满清的命令行细作之事,完全是范家为了自保私下做出的动作。毕竟若是我军击败清军收复北方,范天宇有过报信之功,咱们便不好意思把范家连根拔起。”

    陈越听到这里也点点头,他心里也不认为范天宇是多尔衮派来了。毕竟范天宇和自己并没什么交情,派这样一个人前来行反间计成功的可能几乎为零。

    既然范天宇所说是真的,那么不管顺贼会不会听从范永斗的话出兵河南,自己都要小心提防。总不能自己这边还在和满激战,后方河南江淮一带却起了火!

    “不管如何,必须得提防顺贼兵出河南。何禄,你这便给朝廷写信告知此事。同时派人往江西传令,命令金声桓单明磊,做好出兵的准备。”陈越便思考便道,“还有,给郝摇旗和郑森传令,命他们北上南阳,经武关蓝田威逼关中,顺贼若是敢兵出潼关,就让他们从武关攻入关中操了顺贼老巢!”

    “王爷,若是郝摇旗和郑森都离开了湖广,西贼余孽会不会再次出川?”李奕有些担忧道。

    “不是还有堵胤锡吗?他手下的湖广军是干什么的,出川之路崎岖,只要堵住夷陵一线,便能把西贼完全封锁在四川。况且,现在我大明声势如日中天,张献忠已死,西贼余孽还有胆子出川吗?”陈越冷冷道。

    “王爷,满竟然做出了联合顺贼的举动,可见他们没有战胜咱们的把握。既然如此,咱们是不是想点办法主动进攻。”李彦直笑着说道。

    “是啊,满真的是黔驴技穷了。”

    “就是,满到达临清这么长时间了,连一次攻打聊城的举动都没有。恐怕他们早被王爷打怕了。”

    “哈哈......”

    诸将也都纷纷笑了起来。

    “不可轻敌......”陈越也微笑道。曾经不可一世的满现在却如同鹌鹑一般屯兵临清,丝毫没有强攻聊城或者济南的打算,可见其对攻下聊城击败自己没有多少信心。可是反过来想,自己不也没有野战击败满,攻下临清之必胜把握?

    现在明清两军各有顾忌罢了,也说不上谁怕谁。

    至于李彦直说的想办法主动进攻,陈越确实有些思路,不过现在却不很是时候。

    “彦直兄可有妙计?”陈越笑着问道。

    “属下有一个不成熟的想法,”李彦直笑道,“既然多尔衮都知道用计,都知道派人游说顺军为他所用。咱们是不是可以想些办法,离间策反一下满清内部?”

    “离间策反满内部?这谈何容易!满内部都是八旗兵,都是同一族人,怎么可能投降我大明?”李奕摇头道。

    李彦直道:“李将军别忘了,在对面的清军内部,不仅有八旗兵,还有吴三桂等汉军旗。满八旗将领咱们自然不敢指望,可吴三桂等汉将世代是我大明的军户,虽然以前做出了叛明的举动。可毕竟他们身为汉人,对我大明的认同要远高于满。

    在以往,满势大明军孱弱,他们不敢异动。现在明眼人都能看到,我大明相对满已经成压倒之势,若没有意外,驱逐满收复旧土指日可待。如此,这些降将岂会没有其他想法?若是王爷向他们抛出橄榄枝,承诺既往不咎,保留其官职地位。焉知他们不会弃暗投明?”

    劝降吴三桂等人,陈越没想到李彦直竟然提出了这样的计策来,不仅皱起了眉头。对吴三桂这样的汉奸,陈越心中有着一种本能的厌恶。

    “吴三桂身为我大明将领,在北京被李闯围攻时不带兵回援兵,却放满清入关投降了满清,使我大明陷入灭亡之边缘。又带着所部为满攻城略地,杀我明人百姓。其罪恶罄竹难书,这样的奸贼死不足惜,又岂能信任?”别人还未说话,余枫站起身来断然道。

    想当初路振飞带兵北伐时,二十万大军覆没,其中便有吴三桂做的恶。当时余枫带的骑兵被吴三桂骑兵追击,所部死伤惨重,对吴三桂有着发自内心的憎恶。

    见余枫反应如此强烈,李彦直有些愣了,难道是自己说错了什么?

    思虑再三,李彦直继续道:“吴三桂降清固然可恶,但未必无情可原,当初北京陷落,陛下生死不明。吴三桂借清兵为国复仇也算正常,至于清兵入关之后,为了所部身家性命,他也许是没了返回大明的机会......”

    听着李彦直和余枫的争执,陈越也不由得苦笑了起来。相对于后世人把吴三桂当做大汉奸,另一个时空南明朝廷的士人对吴三桂却多有同情,当然这是发生在吴三桂绞死永历帝之前。相当一部分人认为吴三桂投降满清是不得已,是为了给崇祯皇帝复仇。所以李彦直抱有这种想法也不足为奇。

    “王爷,诸位将军,唐通郭虎等将同样降过满清,现在咱们不也接受了他们的归降,唐通等人可以,吴三桂为何不行?

    吴三桂手中掌握着近万的关宁铁骑,兵力几乎占据满军队的八分之一,若是能劝降于他,对击败满可以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帮着我军尽快的击败满而大大减小军队的伤亡,何乐而不为?”

第860章 水路夹击

    李彦直的话让余枫等人再也无法反驳,便是陈越仔细思考后也不得不承认,李彦直所说非常有道理。

    若是能劝降吴三桂使得早日击败满,使得大军减少很多伤亡,身为大军统帅,哪怕心中对吴三桂再厌恶,也得接受李彦直的计策。

    而毕竟这个时空,吴三桂没有杀死永历帝,没有亲手覆灭了大明。

    这个时空,吴三桂虽然引清兵入关,但大明真正把大明逼上绝路的并非吴三桂。事实上当时多尔衮当时已经听了范文程的话,带着举国之兵伐明,大军已经在前往蓟州的路上,即便没有吴三桂献出山海关,多尔衮也会选择越过群山从北面越过边墙入关。

    陈越对吴三桂的厌恶更多的是受到后世的影响。正如李彦直所说,能接受投降过得满清的唐通郭虎等人,为何不能再接受吴三桂?

    陈越抬抬手,制止了余枫的继续辩驳:“彦直兄,当初吴三桂在满两路大军倾覆之时都没有选择投降大明,你认为现在他会投降吗?”

    李彦直分析道:“王爷,当初吴三桂没有选择归明,不外乎有两个原因,一是他和他手下的家眷都在满的控制中,若是他选择了归明,便是害死了所有人的家眷。再就是当时满清兵败之时,他临阵投降根本不会得到朝廷的重视,顶多保住自己的性命,再想保住权势断无法可能。”

    “那现在呢?不也是如此。”

    李彦直摇头道:“现在不一样,现在我军和满对阵,可谓势均力敌,吴三桂临阵归降能够为我军击败满起到决定性作用,算得上立下大功,可要比兵败投降好得多。”

    “可是想劝服吴三桂投降恐怕很难吧?还有你刚才说的其家眷怎么办?现在他不是同样会顾忌家眷。”李奕不禁问道。

    “这正是我接下来要说的,”李彦直道,“王爷,吴三桂军队的家眷应该都还在山海关外,山海关临近渤海,若是咱们弄清楚其家所在的位置,以咱们水师的强盛,可以派出一支军队乘船沿着水路过去,把其家眷抢夺在手里。只要吴三桂军家眷在咱们手中,其便不得不投降。

    而且,现在满清大部分兵力都聚集在临清州,若是咱们派出一支军队在其后方攻城略地,其军心必然会动摇。若是能逼得他们分兵回救,咱们就更有希望击败他们。”

    听着李彦直的话语,众人不由得眼前一亮。跨越大海运送军队到达满后方攻城略地,这是一个非常新鲜的点子。现在满大军差不多都在临清,其后方空虚至极,李彦直的计策很有实现的可能。

    “既然如此,何不派出一支军队从登州上船,从大沽上岸,直逼北京,若是能攻下北京夺了满的老巢岂不是更好。”余枫笑道。

    “算了吧,临清距离北京才多远,不等你从大沽到北京,满的骑兵早就到了。而李先生说的派兵乘船前往山海关更为靠谱一些,只要一两万的军队便能攻占封锁住山海关,截断满退回辽东老家的去路。”李奕笑道。

    陈越赞许的看了李彦直一眼,他先前也一直在考虑如何利用水军之优势。

    毕竟在登州有着百十艘海船,其中更有盖伦船三艘载着上百门的红衣大炮。

    相对于满的高机动力以及强悍的夜战能力来说,明军的优势一是火器众多军队训练有素,再就是拥有数量众多的水军船只。

    优势的火力军队数量只能保证守住聊城一线,无法保证击溃聊城之敌,毕竟野战不是明军的强项。

    可是水师却不一样了,清军现在根本就没有水师可言,明军水师相对清军有着绝对的优势。可是船队毕竟不能开到岸上,陈越一开始想着是否利用水军从大沽上岸,或者干脆攻打辽东半岛攻击满的老巢盛京。现在满大部分军队都已经入关,留守辽东的根本没有多少人。只要派出三四万军队,攻下盛京应该没有多少问题。

    凭什么只有满能进攻,自己便只能防守?只有有着水军的优势,可以顺便选择从整个渤海哪里开辟战线。若是满闻听辽东老巢受到攻击,其会不会选择退兵?

    不过只是令满退兵却不行,要想彻底击败满,必须尽可能的歼灭满的有生力量。所以陈越一直在犹豫着,到底该如何利用水师。

    而现在李彦直的建议让他眼前一亮。派出水师从山海关那边上岸,抢夺山海关,然后俘虏吴三桂所部家属,如此说不定真的能逼迫吴三桂投降。

    而吴三桂所部在满总兵力中占据着相当的分量,若是其真的能够投降,也许歼灭临清的满不是没有可能。

    若是能一战歼灭这数万八旗兵,满清的国力将彻底消耗殆尽。如此吴三桂也算立下大功,可以弥补其昔日犯下的过错。

    想着想着,陈越脸上露出了笑容,“彦直兄计策很是绝妙,可以按照这个计策行事!”

    余枫和李奕等人对视着,再也提不出异议来。

    “王爷,这件事便交给末将吧!”一直沉默的金鑫突然道。

    “啊!”陈越愣了一下,“金总兵,本王问你,你懂得水战吗?知道如何行船吗?”

    “这.......”金鑫张口结舌,李奕余枫等人窃笑了起来。

    李奕率军夺取了济南,击溃了洪承畴大军。看着昔日平起平坐的兄弟立功独当一面,金鑫一直很郁闷,他曾主动请命带着军队急行军欲击败洪承畴立下大功,却没能来得及赶到战场。所以为了立功,他一直不肯放过任何一个机会,却根本没想自己适合不适合。

    于是,所有人都知道,率领水军出击的任务除了吴平没人能成......

    “这样吧,金鑫,我任命你为济南守备,代替吴平守济南。”陈越笑道。

    济南好歹还有三四万人马,也算是独当一面。说不定在以后和满对战时能立下一些功绩,金鑫想到这里心情顿时好了一些。

第861章 李彦直请令

    聊城城内,大都督行辕附近一处偏僻的小院,范天宇被安置在这里,院内外有士兵看守。

    向陈越报告过“重要军情”之后,范天宇本打算立刻返回北方,回归范家商队中,谁知却被扣了下来,迟迟不许他离开,这让他心里很犯嘀咕。

    正当范天宇在院里愁眉不展的转悠时,院门处传来士兵的见礼声,然后便看到院门被推开,一个明军军官走了进来。

    “锦衣卫千户徐青田。”来人神情严肃,自报家门道。

    锦衣卫!范天宇就是一惊,身为明人,他自然知道锦衣卫之可怕,现在一个锦衣卫千户来寻自己是为了什么?难道齐王陈越终归还是不相信自己?

    范天宇心中狐疑着,连忙上前见礼,“草民见过千户大人。”

    徐青田点点头,并不在意范天宇的态度,自顾自的坐在椅子上,示意范天宇也坐下。

    “奉王爷之令,前来问你一些问题。”徐青田淡淡道。

    范天宇连忙道:“千户大人请问,草民知无不言。”

    “吴三桂此人你可熟悉?”

    “你说平西王啊,草民自然知道,不过大人您也知道,草民不过是一介商贾,我认识平西王,人家可不认识我,谈不上熟悉。”

    “把你知道的关于吴三桂军的情况详细说下。”

    “其实我对军队的事情知道的不多,千户您也知道,我范家商号不过是负责筹措一些军需,根本没能力插手军队的事情。”范天宇颇有些为难,他以为徐青田是向他打听军队的情报。

    “别废话,捡你知道的说说。”徐青田冷冷道。

    范天宇苦着脸思虑的一番,把自己听说过的关于吴三桂的一些传闻说了,什么吴三桂本来已经决定投降顺军,然后听说父亲被抓小妾被抢冲冠一怒为红颜等等。

    徐青田也不置可否,只是静静的听着。

    “吴三桂现在被满清朝廷封为平西王,掌管着汉军旗上万人马,位高权重,草民不过是一介商人,顶多和他军中管粮草的小吏打过交道。其他的真的所知不多。”范天宇末了道,他还以为这个千户大人想让他去劝降吴三桂来着。

    “吴三桂现在的部下都是他昔日的关宁军,那你可知道关宁军的家眷现在哪里?是在北京吗?”徐青田突然问道。

    “不在北京!”范天宇摇头道,“北京城虽然大,但满人把老巢都从关外搬了进来,内九城虽大,却不够数十万满人分的,如何会有降将家属安置的空间。

    关宁军的家属应该在山海关外的广宁宁远一带,那里本来就是关宁军的老巢,有关宁军开垦出来的大片的耕地。

    当年吴三桂奉崇祯皇帝旨意撤回山海关时,曾经把十多万家眷从关外撤入关内。但不久后他便投降了满清,关内哪里有土地安置十多万人,奉满清朝廷旨意,他的家眷便回了关宁老家。吴三桂率军为满清攻城略地,把他的家眷扣在关外,如此满清朝廷也放心。

    我怎么知道的这些?徐千户您知道我们家是商贾,做惯了往关外的生意。在往常山海关重地,俺们商队自然不敢从那里走,都是翻越蓟州边墙进入的草原。现在我家在大清是皇商,行走山海关再无障碍,毕竟从山海关往辽东比从蓟州翻越群山要方面的多。辽东的人参鹿茸可是好东西,运到关内能卖个好价钱。”

    范天宇絮絮叨叨的说着,满嘴都是生意经,听得徐青田直皱眉头,不过他好歹确认,吴三桂军的家眷便在宁远。

    “徐千户,还请您和齐王他说说,看看能不能早日放我回去。我没有别的意思,害怕回去晚了会惹得满清朝廷怀疑,毕竟我给他们筹措军粮,却突然失踪了可不好说。”范天宇试探着对徐青田道。

    “实话告诉你吧,在打败满清之前,不可能放你走,老老实实呆在这里吧。”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结果,留下一句话,徐青田转身离开了。

    “啊!”只留下震惊的范天宇。

    满清朝廷怀不怀疑范家自然不会在明军考虑之中,范天宇来到了聊城,见到了很多不该见到的东西,不管出于哪方面考虑都不可能放他走。

    带着得到的情报,徐青田向齐王陈越汇报。

    “吴三桂军队家眷果然在辽西,咱们的计策可行了。”李彦直道。

    “满清的主要兵力虽然尽在临清,可山海关那等地方应该也有不少军队把守,去得兵力少了可不行。而且从登州跨越大海到宁远也非容易,必须得小心筹划。”陈越凝眉道。

    现在北伐军绝大部分军队都在聊城济南,登州虽然还有三四万人马,却并非主力,其中一半是原来吴平招募的胶东兵,另一半则是刚收编不久的绿营降兵。当然登州的水师上百艘海船数千官兵都是自己的嫡系,可水师毕竟不适合上岸不是。

    靠这样的军队去做这样的事情,陈越不是很放心。毕竟山海关易守难攻,哪怕只有一两千清军镇守也不容易打下。

    而且现在是春季,刮得是西北季风,从登州往辽东并不怎么顺风,跨海攻击的难度非常打。

    “难度很大,可也值得冒险不是。若是能成功在宁远附近上岸,攻破山海关宁远,便能截断满和他们关外老巢的联系。等于在满清腹心扎一颗钉子。其必然会慌乱不堪,吴三桂军家属俱在咱们手中,其又岂会继续忠于满清?只要行动成功,必然能够破局。”李彦直道。

    陈越点点头:“行动的重要性本王自然明白,本王就是犹豫这么重要的任务,留守登州的军队能否胜任,吴平能不能完成此次战役。”

    “王爷,属下愿意前往登州,辅助吴平将军完成此任务。”李彦直请缨道。

    “好,有彦直兄辅助吴平,本王就放心多了。这样吧,我从亲卫营中拨出三千人给你,作为作战的中坚。”陈越喜道,他等的就是李彦直的主动请缨。

第862章 水师出兵

    翌日,李彦直金鑫带着三千亲卫营士兵离开了聊城,向济南进发。

    明军的异动当然瞒不过清军哨探的耳目,可是现在已经是三月初,大清河冰封开解,明军在大清河南岸行军,清军骑兵便是想偷袭也非容易。

    用了不到两日时间,一行人无惊无险到了济南。金鑫代替吴平担任济南守备,吴平则和李彦直带着三千人马,迅速向东而去。

    从济南到登州九百里,有官道相通,虽然中间要翻越不少山岭,却也不算太难走。

    为了行军的速度,随行带着上百辆的马车,负责装运武器铠甲粮食。沿途都是明军的地盘,城池镇邑都可补给。

    一路上有骑兵为先导向过往城镇传达齐王的命令,军队到达之后宿营地饭食都由地方官府准备妥当,故行军速度极快,九百里的路途用了半月的时间便到了登州。

    在队伍到达之前,镇守胶东的单明磊已经接到了齐王的命令,已经为跨海攻击做着准备。

    胶东军集结了三万人,胶东军的主力被带到济南前线之后,留守登州的只有一万多人,任务是看押俘虏的绿营兵。原来登州等外的绿营兵白广恩唐通两部七八万人,后来被先后改编送往前线,留在登州的胶东兵加上新编军也就三万余人,负责镇守胶东半岛。

    单明磊受命为登莱巡抚,第一项任务就是继续整编训练军队,他当镇抚司司长多年,又在江西负责降兵的整编训练工作,对训练军队并不陌生。所以这三万登州兵要说战斗力有多强也不一定,但战斗力绝对在原来的绿营兵之上。

    北伐军路上作战,原来的水师没有多少用武之地,原来的登州水师还好一些,从东番调来了陈越嫡系水师早就急的嗷嗷叫。现在终于有了水师用武之地,水师诸将都非常兴奋。

    “不用高兴的太早,清军并没有什么水师,原来东江军水师士兵早就随着孔有德耿仲明等人丧命江南。辽东半岛的金州等地虽然有少部分清军,拥有的也不过是一些渔船罢了。你们的任务更多的是运送军队到达辽西罢了。”吴平对着司马南、傅春等战舰船长道。

    “嗨,有任务总比闲的发霉的好。当运输船便当运输船吧,不过上百门的红衣大炮可惜了,没有多少用武之地。”司马南笑嘻嘻的道。

    吴平道:“谁说红衣大炮没有用武之地,到达辽西后要攻打宁远,攻打山海关,红衣大炮可是破城的利器。”

    “啊!那要把红衣大炮从船上卸下去啊,这可有些麻烦。”司马南惊道。

    “这些麻烦你慢慢考虑,现在我问你们,从登州出发,攻打山海关宁远等地,走海路怎么走,需要多少时间?”吴平问道。

    司马南笑道:“这事您问傅春,他在辽东买那么多木头,对那里熟悉的很。”

    早在两年前,当陈越去倭国贸易之时,傅春便授命前往辽东购买木头,用以造大海船,这一年多来,为东番买了几千料的木头。然后战起后,才奉命从辽东来到登州,帮着吴平守卫登州。所以若论对辽东一带海况熟悉,水军诸将中非傅春莫属。

    “吴总兵请看,”傅春摊开一张宽大的海图,指着道:“属下以前奉命购买木头,所在的地方是辽河口,盖州卫的北面一百多里。而从辽河口顺着海岸往西南,便能到达宁远,继续往南可达山海关。

    从登州往山海关有两条路径,一个路径便是从登州往西沿着海岸行船,绕半圈便能到达山海关。另一条路径便是从登州往北,经长岛、庙岛、隍城岛等一溜岛屿抵达金州,然后从金州北上到辽河口,再向西便可到达宁远。”

    “这两条路径那条近,那条好走?”吴平问道。

    “远近差不了很多。都不好走。”傅春苦笑道,“吴总兵您也知道,现在还是春季,吹的是北风。

    若是有南风,从登州到达金州也就两日的时间。现在基本是逆风而行,根本不太好走。从登州到金州六百里,怎么也得需要七八天时间。从金州再到辽河口,再到宁远,没有个二十多天一个月根本无法行到。

    而从登州沿着海岸往西,经大沽往北到山海关可能更为好走一些,不过最少也需要二十多天时间。”

    两条路径差不多远近,也都不好走,该走哪一条呢?吴平也有些犯难。

    “从登州往西,要经过河间大沽,一路都是清军地盘,船队靠着海岸行驶,必然会为清军察觉,若是清军识破我军意图则大事不妙。以在下所见,还是从登州往北到金州更为稳妥。”仔细想了下,李彦直说出了自己的意见。

    “辽东辽西也都是满清的地盘,走金州难道就不会被满清军队察觉吗?”单明磊道。

    “清军主力大部分在临清和我北伐军对峙,辽东本来就没有多少军队,其留守的军队大部分也在沈阳,金州等地恐早已被满清放弃,根本没有什么守军,即便看到我船队也阻挡不住。等到消息传到沈阳,咱们早就打下宁远山海关了。”李彦直道。

    “大军先到金州,分出军队攻占金州复州等地,把整个辽南掌握在咱们手中。沈阳的满留守军队势必以为咱们要攻打他们的老巢,其若是出兵的话,也只会出兵辽南。

    留下部分兵力守卫辽南,咱们船队往西攻略辽西,把辽西走廊掌握在咱们手里。等到沈阳的满察觉已经晚了。

    只要咱们迅速的攻占山海关,便能挡住关内的清军,攻占了宁远,便能挡住沈阳满。如此便能把吴三桂军家属掌握在手里,完成王爷交付的任务。”

    李彦直详细讲解着自己心中的筹划,众人听得连连点头,便是单明磊也再无异议。

    “就按李先生所言,船队从登州往北先攻金州。传令下去,军队和战船做好准备,三日后出兵!”吴平下令道。

    ......

第863章 抵达金州

    金州木场驿,海边。

    相对于波澜壮阔的大海,渤海湾还算平静,波浪一波又一波的拍打在沙滩上,远处是一连串如同珍珠一般的岛屿。

    在数年以前,辽东半岛海外一串的岛屿上还驻扎着众多的军队百姓,那时大名鼎鼎的东将军。

    曾几何时,数万破衣烂衫的东将军将士在毛大帅的统领下以海岛为根基,抗衡着凶悍的后金兵。然而随着毛大帅被杀,东江将士越来越不受朝廷重视。

    随着黄龙等将领战死,大多数东将军在孔有德、尚可喜、耿仲明等将领的带领下上岸投降了他们的死敌满人。家属也都弃岛上岸,满清对大海有着天然的恐惧,不允许有不可控的势力遗留在岛屿上。于是众多的岛屿都荒芜了下来。

    岛民上岸,东江军士兵被编入汉军旗,普通的百姓则成为满人的包衣奴隶,为满清耕种、打鱼,创造财富。

    两年前摄政王多尔衮带着十万大军出关,占据了北京城。关外大部分的八旗军以及满人家眷都被搬到了关内享受荣怀富贵去了。

    辽南搬到丘陵众多,本就没有多少八旗军队,现在更是没有几个。整个金州现在顶多一百多户人家,都是留守金州的清军家属。毕竟金州往南便是山东,要严防明军跨海袭击辽东。所以满清在辽南留有小部分军队。

    金州的清军现在只有一百余人,除了领头的牛录是真满八旗,剩下的旗丁都是汉军旗,剩下所有的百姓都是牛录大人的包衣。

    罗大木曾经是东江军的一员,随同孔有德降清后,因为年岁较大被从军队剔除了出来,全家都成为了包衣农奴,他和儿子替牛录老爷耕种,老婆儿媳则在牛录老爷院子里当仆妇下人。

    辽南的田地比较贫瘠,种的粮食大部分要交给牛录老爷,不过好歹金州这里靠海,闲时能打些鱼捡拾些贝壳鱼虾,总能填饱肚子,日子还算能过得下去。

    虽然说父母兄长都死在满的手里,但罗大木早就没了复仇的心思,自己和家人能活下去已经不容易了,报仇这种东西,对普通的百姓来说太过奢侈。

    三月初,辽东的天气依然寒冷,地里还上着冻,需要再过半个月才能进行春耕。

    家里的粮食虽然还有些,老婆在牛录老爷家当下人也能赚些银子,不过罗大木却不愿闲着。吃过早饭,等到太阳出来天暖和一些以后,他便拿着工具来到了海边的码头,想着修整一下那艘木船,过两天喊上小儿子出海打几网鱼补贴一下家用。

    木场驿位于金州中左所和金州卫中间,原本是一处驿站,在海边有一个小小码头。崇祯七年,皇太极下令从把海边百姓统统撤入内陆,位于半岛顶端的金州中左所被抛弃,只在木场驿留有一队士兵监视海上。

    木船很破很小,没有桅杆船帆,出不了远海,只能以船桨划动。但好歹也是一条船,罗大木靠它没少打鱼。在冬天冰冻之前,罗大木把渔船拖到了岸上,眼看着海中的冰已经融化,修补好便可推下海打鱼了。

    正在罗大木叮叮当当忙着修补之时,他没有看到远处的海上突然出现一溜儿的帆影,正迎风破浪向这这边驶来。

    等到罗大木钉上最后一颗钉子,伸了个懒腰无意中往海中看去,为突然出现在眼前的大帆船震惊了,和这种高大如楼的帆船相比,他正在修补的渔船连澡盆都不如。

    最近的一艘帆船已经距离海岸不足半里,远处的大海中后续的船队一眼望不到边。

    罗大木眨了眨眼,怀疑自己在做梦。因为他这一生也从来未见过这么多的大帆船,便是他在东江军的时候,见到的也只不过是一些比渔船大不了多少的海船,那便是东江军借以渡海的战船。

    不过很快他便反应了过来,是明军来了!在辽东这块海域满清根本没有水军存在,能有这么多大船的只能是明军。

    可是,不是说摄政王已经打下了大半大明了吗?明军如何有能力渡海来到辽东?

    罗大木发呆了片刻,撒腿便离开了码头往木场驿跑去,他要去报告牛录老爷这个消息。

    对现在的罗大木来说,他早已和满清绑在了一起,对以前明人的身份并没有多少认同感。

    跑啊,跑啊,只跑的气喘吁吁,到底是年龄有些大了,从海边到木场驿也就一里地的距离,他跑的几乎喘不上气来。

    “爹,爹,你怎么了?”刚入木场驿,迎面便撞上了他的小儿子。

    “明军来了,我去报告牛录老爷,你快回家收拾细软准备逃跑。”罗大木冲着小儿子吼了一声,脚步不停的向牛录老爷的宅院而去。明军的船队数十上百,最少装载上万的士兵,凭着木场驿这一百多清兵根本没法抵挡。

    明军来了,小儿子愣了一下,哪里来的明军?不过看自己老爹跑的如同鬼撵一般,他知道不是开玩笑,立刻撒腿往家里跑去。

    “明军来了,明军船队杀来了!”罗大木喊叫着,冲进了牛录老爷的宅院。

    牛录正端着茶壶惬意的逗着鸟笼里的八哥,听到罗大木的喊叫吃了一惊,茶壶啪嗒一声掉落地上摔了个稀烂。

    “牛录老爷,明军杀来了,几十条大船,咱们快跑吧。”罗大木气喘吁吁的报告道。

    “王八蛋,跑什么跑!来人,敲锣举兵!快给我准备盔甲武器。”牛录浑然不惧,快步跑入了屋子,从架子上取下盔甲便往身上套。

    锣鼓声敲响,整个木场驿顿时躁动了起来。旗丁们开始穿戴盔甲,拿起武器往场中空地聚集。

    见牛录老爷竟然要和明军战斗,罗大木惊得目瞪口呆,只有他知道,明军数量是何等的多。忙拉着在宅院做佣人的老婆便走,匆匆跑回自己家,劈脸给了正拿着钢刀跑出去的儿子一掌。

    “明军数量太多,出去便是送死。咱们赶紧收拾细软躲起来,傻逼才去和明军作战。”罗大木冲着儿子骂道。

第864章 围攻复州

    站在高大的船楼上,看着弯弯曲曲的海岸线,吴平心情激荡,终于,经过了七八天的海途,船队驶达了辽东半岛。

    可是一路上经过的岛屿,基本上都荒芜无人,船队到达半岛最南端的金州中左所,上岸搜索后,也只看到早已残破被抛弃的城堡,没有军队,更没有百姓。

    金州中左所便是后世的旅顺,是距离登州最近的辽南之地,可是没有人口存在,也就没有占据的意义。

    于是吴平下令,船队从中左所绕着海岸向西北进发,一个多时辰后,到达木场驿附近。

    当从千里镜中看到那个发足狂奔的男人时,吴平脸上露出了微笑。码头太小,靠不了大船,遂下令两艘二桅海船靠岸。

    两艘二桅海船,载有士兵两百余人。迅速的靠近了码头,士兵陆续上岸,正在列队时,便看到一队清兵向着海边跑了过来。

    船上的火炮陆续开火,数以十计的炮弹向着清兵队列落去,直砸的清兵七零八落。

    又两艘海船靠上了码头,上岸的士兵达到了五百人,在一个游击将军的带领下,向着木场驿的方向开去。

    牛录是真正的八旗勇士,所以听到明军来袭时,他不管不顾的要聚集军队迎敌,因为他经历过无数和明军的作战,从来没有把明军看在眼里。

    然而一连串的炮弹,十多个手下被砸死以后,他迅速的清醒了过来,看着海上无数的帆船,他认识到凭借自己这百十人根本不是明军的对手,于是果断的带兵撤回木场驿,拉出所有的骡马,载着自己的家人往北便跑。不过这一下他的军队也乱了起来,他要带着家人逃走,他手下的旗丁自然也想带走家人,于是他发现跟在他身后的便只有七八个旗丁,整个木场驿哭喊声乱成了一团。

    牛录把老婆和几个孩子塞进马车,骑着马带着七八个旗丁便往北逃去,根本不顾身后乱哄哄的木场驿。

    而当他刚逃出木场驿,五百明军也攻了过来,火铳声响成了一片。

    整个木场驿才一百多旗丁数百人口,如何能经得住五百明军的进攻,若是牛录不逃阻止手下抵挡的话,还能挡上一会儿,他这一逃失去了首领,更形不成抵抗。

    战斗很快停息了下来,十多个旗丁战死,剩下的大多投降。旗丁大都是汉军旗旗丁,也就是以前的东江军士兵,没有太多抵抗的勇气。

    木场驿只是一个小地方,吴平没有在这过多停留,从俘虏嘴里了解了辽东半岛清军兵力布防之后,吴平留下五百人清剿半岛南端的满人军民,船队继续往北进发,第二日到达了金州卫附近海面。

    金州卫曾经是明军在辽南的卫所,位置十分重要,现在这里驻扎有八旗兵三百多,其中真满八旗便有一百人。

    面对庞大的明军舰队,金州的八旗兵并未逃走,也未敢出战,而是死守城堡,同时派出快马往北送信请求援兵。

    吴平派上岸三千士兵,同时运上岸十门红衣大炮,由林福生率领负责攻克金州,船队继续往北进发。三百清军不值得大军再次久留。

    林福生指挥着三千军队把金州卫城堡围了起来,火炮不停歇的朝着城墙轰击。

    城内的清军曾试图出城突袭,破坏明军的火炮,却遭到明军劈头盖脸的一顿火铳射击,丢下了数十具尸体退回了城内。

    明军的兵力是清军的十倍,光是火铳便有千支之多,更不用说各种火炮火器,三日后,城墙被火炮轰破,清军出城突围,和明军发生激战,一百真满八旗为先锋,一场死战之后,撕破了明军的防线,向着复州方向逃去。

    三百清兵逃走了不到一百,而明军也战死了二百多,林福生大怒,下令把投降的一百多清兵全部处死。

    一番杀戮之后,金州城成了一座空城,林福生率领近三千士兵沿着陆路往北进攻,一路攻破了数个满清的寨堡,抵达了复州城下,和吴平的主力会师。

    明军从南面攻来的消息早已传遍了辽东半岛,各处遗留的清军纷纷往城堡聚集。八旗兵基本上全民皆兵,便是后来投降的汉军旗也是如此。

    等吴平率领船队绕过长生岛到达复州海岸时,复州城内已经动员了一千多士兵。上千士兵挡在海岸上,使得明军上岸很是困难。

    复州这里并没有大的码头,三桅海船根本无法靠岸,要想上岸只能以小船运兵。而上千的清兵守在海岸上,使得小船上岸不是那么容易。

    于是,三艘盖伦船驶近海岸三里位置,对准海岸上的清军百炮齐发,大量的炮弹落在清军阵列附近,数十个清军被火炮砸死。

    然而清军面对火炮竟然不退,以弓箭封锁着海岸。

    大炮一响黄金万两,火炮发射的是炮弹,更是银子,用以轰击岸上的士兵根本不划算,两轮火炮之后便停止了。

    在吴平的命令下,司马南指挥着三千士兵划着小船强行上岸。

    船只慢慢靠近海岸,进入了清军的射程,无数的箭矢从岸上飞来,射的明军盾牌啪啪响。

    明军火铳手也不甘示弱,在船上冲着清军进行开火。

    十几艘小船靠上了海岸,明军士兵举着盾牌水冲上了海岸,清军呐喊着杀了过来,双方交战在一起,火铳声,厮杀声,呐喊声,鲜血染红了海岸。

    就在明军和清军在海岸上厮杀时,林福成指挥着两千多明军从陆路赶到,从后面向着清军发动了攻击,吴平趁机派出了更多的士兵乘着小船强行登陆。

    一场厮杀之后,清军丢下了四五百具尸体,退回了复州城中。五千多明军把复州团团包围。

    复州城内清军数量众多,并未仓促攻城,而是在城外立寨,把复州团团围住。

    辽东之地数千里,清军留守的军队不在少数,吴平并没有打算继续进攻下去,而是决心以复州为诱饵,调动辽东一带的清军。遂围复州不打,开始在海边修建码头,军营,摆出一副长久待下去的架势。

    大批的明军突然在辽南出现,消息迅速的向北传去,盖州海州等辽东城池风声鹤唳。数日后,消息传到了盛京,顿时使得盛京大震!

第865章 阿拜的战略

    盛京,原名沈阳,天聪元年,皇太极在沈阳称帝,把国号又后金改为大清,把沈阳改为盛京。

    两年前,多尔衮带领十万八旗出关夺取了北京城,很快,盛京的顺治帝以及留守的士兵家眷相继入关。数十万满人离开了关外,前往北京享受荣华富贵去了。

    但是,对于关外龙兴之地,自然也不能丢了,也留有部分军队驻守。

    不过相对于关内的花花世界来说,关外实在太过苦寒,没有多少人愿意留下。

    最后,留守盛京的任务落到了爱新觉罗阿拜的头上,阿拜是努尔哈赤排行第三的儿子,但因为其母是女奴出身太低,在满清贵族中并不受重视,根本没有多尔衮兄弟那么风光,到现在一大把年纪才有镇国公的爵位。

    所以,去关内跑马圈地这种好事落不到他这一支系的头上,留守关外老家倒没人和他争。

    故,阿拜被顺治帝封为内大臣,负责镇守盛京沈阳。绝大部分八旗兵都已经入关,留守在沈阳的兵力也就三千余八旗兵,再加上驻守各地的地方军队,整个关外的清兵也不到一万。

    东江军早已破灭不复存在,蒙古人已经臣服,朝鲜奉大清为宗主国,北方老林子里顶多还有一些生女真部落,却早已经被八旗兵打怕,放眼诺大的关外之地,早已没人敢和满人作对,根本没必要留下太多的军队。

    大明?大明的北京都被夺了下来,黄河以北成为了满洲人的马场,没人认为明军还有威胁关外的能力。

    再说,十多万八旗兵守北京,明军怎么可能威胁到关外?

    所以,当阿拜接到明军攻打辽南的消息时,简直不敢相信。

    然而战报接二连三的从辽南送达盛京,诉说着庞大的明军船队跨越大海来到辽南的消息,当听闻金州已丢,明军正在围攻复州时,阿拜再也坐不住了。他知道必须要行动了!

    身为镇守盛京的内大臣,他是大清在关外的最高首领,他有着守土之责。可是从盛京到复州六百多里,便是他集中盛京城内所有骑兵,最少也得十多天才能到达。而到那时,复州还在大清手中吗?

    “阿玛,复州不可不救啊,若是复州失守,明军会继续往北攻打盖州,到时整个辽南将不复大清所有,咱们到时无法向皇上交代。孩儿愿意带着盛京骑兵星夜前往增援。”阿拜长子巩安说道。

    “据闻现在多尔衮正率领我八旗主力和明军决战,明军如何有精力跨海攻打辽南?巩安我儿,你以为明军的目的何在?”阿拜问道。

    明军的目的?巩安眼睛眨巴着,试探着道:“难道不是想攻取我大清龙兴之地,好使得北京朝廷分心吗?”

    阿拜点点头:“据关内传来的消息,现在我大清局势已经十分恶劣,经历了多铎阿济格两场大败之后,我八旗兵折损很多。现在摄政王倾尽国力才凑齐不到十万的军队。而且关内北方各省叛乱的叛乱,被明军收复的收复。明军的兵力远在我大清之上,形势十分险恶。

    现在关内战场还未分胜负,明军又从山东跨海来攻,分明是要断我大清根啊!”

    巩安闻言颤抖着道:“难道,难道关内的战事已经非常险恶,明军已经胜券在握了吗?难道他们还想着攻占盛京不成?”

    阿拜道:“明军在我八旗主力决战之时,还能分出大军前来辽东,说明其统帅觉得胜券在握,试图把我大清一举歼灭。据复州传来的战报,明军船队大船近百艘,足以装载一两万大军,其军力比咱们所有的军队都多,不得不谨慎啊。

    盛京的八旗兵就三千人,若是全部派往辽南的话,盛京的兵力将空虚至极。”

    “可是阿玛,难道咱们眼睁睁的看着明军攻占辽南吗?盛京的兵力虽然只有三千,却都是久经沙场的八旗勇士,击败一两万明军肯定没有问题。

    阿玛,您就让我带兵前往复州增援吧,孩儿向你保证,肯定能够击败明军,把他们赶入大海!”巩安求道。

    阿拜脸色阴沉:“糊涂啊!你也知道明军是从海上过来的,明军能越海攻打复州,难道就不能往到鸭绿江口攻打镇江堡吗?守卫镇江堡的只有百十个旗兵,如何能挡住明人大军。等你带兵到达复州时,若是明军从镇江堡经凤凰城往盛京攻来怎么办?

    盛京的军队都被你带走了,岂不是任由明军占领盛京?”

    “啊!”巩安顿时发呆了起来。

    “啊什么啊!咱们父子的任务便是守卫盛京,守住咱们满人的老家。辽南那地方本来就没有多少人口了,明军要占便去占吧。

    现在对我大清来说,关键便是摄政王能够击败大明的北伐军。摄政王若胜,我大清便安然无恙。等到北京那边腾出手来派出八旗兵回援,明军便是占据了辽南也得乖乖的吐出来。

    若是摄政王失败,我大清最后的主力被明军击败,我大清在关内将再也站不住脚。即便咱们能够击败辽南的明军,也挡不住源源不断的明军进攻。到时辽南还是守不住。”

    “可是,难道眼睁睁看着明军占领辽南吗?”巩安喃喃的道。

    “谁说要眼睁睁的看着了,沈阳的这三千八旗主力不能动。可各地不是还有一些军队吗?

    你和你弟弟干图一起赶往海州,我会派人往各地传令,调集辽中、辽阳,盘山,锦州各地驻军前往海州聚集,这些军队加起来差不多会有五千军队,守住海州不成问题。

    到时你们看情况,视明军实力强弱而定,以保存兵力为重,辽南半岛的丢失与否不必过于在意。”

    “是,阿玛!”巩安痛苦的应道。

    什么时候清兵竟然害怕起明军来了?可是巩安也知道阿玛是对的。明人的数量无穷无尽,而满人的人数实在太少,这个时候应该以保存实力为主,地盘没有那么重要。

    是日,一个个传令兵骑着快马往各地进发,传达着驻守盛京内大臣阿拜的命令。

    同日,巩安干图两兄弟,奉命带着几个亲卫快马加鞭往海州进发。

第866章 兵至觉华岛

    吴平不知道满现在已经怕了,他当然没有攻打沈阳的心思。之所以围着复州没有强攻,打的便是调动各地清军的主意。

    庞大的船队三万大军来到辽南,消息肯定隐瞒不住。所以吴平要做出一副攻占辽南甚至往沈阳进兵的态势,借以迷惑清军,使清军弄不清自己的意图,然后才能轻松占领宁远,占领山海关。

    不过也不能在复州太过耽误时间,三日之后,感觉消息差不多已经传来出去。吴平下令对复州发动进攻。

    在船队刚到复州海岸的抢滩登陆战中,司马南指挥登陆的军队和从金州杀过来的林福成部配合,杀死了清军四百多人,现在复州城内的守军也就五百余人,便是算上所有的老弱也就千余人。

    而两支登陆的军队加起来有七千多,红衣大炮便有二十余门。而复州不过是原来的复州卫城,不过是方圆四里的小城,城外连护城的壕沟都没有,根本无法阻挡十倍的明军攻击。

    二十余门大炮集中在南门狂轰南门城墙,两日的时间便轰出了一段二十丈宽的缺口。大队的明军从缺口处一拥而入,向城内攻去。

    在缺口处,明清两军展开了残酷的厮杀。以两百满八旗旗丁为中坚,清军对明军展开了反击,一度把明军赶出了缺口。渡海的明军终归是胶东军还有降军组成,战斗力很是一般。

    可是,明军却有着强大的火力,军队装备的火铳数量极多,还配备了大量的手雷等火器。

    眼看着攻城的手下被从缺口赶出,林福成一声令下,守在缺口外的火铳兵乱枪齐发,数十枚手雷被抛入缺口处。

    枪声,爆炸声响成一片,刚追杀出来的八旗兵死伤一大片,不得不向城内撤退。而这一退,再也形不成有组织的抵抗。数以千计的明军顺着缺口杀入了城内,沿着街巷对八旗兵展开了围剿。

    四处城门都被明军围堵,城内的清军根本无路可逃。

    不管是早期的西山军,还是后来的平南军,陈越手下的军队军纪向来严明,基本上能做到对百姓秋毫无犯。

    可是吴平率领大军越海到达辽南之后,并未强调什么军纪。而辽南是满清的地盘,这里的人都不是大明的子民,再讲什么秋毫无犯便是迂腐了。所以,当明军士兵在城内肆意的杀戮时,便是镇抚司的军官也视作不见。八旗兵全民皆兵,哪里有什么平民?

    至于那些妇孺,明军还没有残忍到对她们动刀。

    大军跨海作战,士兵们需要首级当做军功,军队也需要财富充当军饷,所以对一些事情,只要不太过分,从军官到镇抚司都视作不见。

    城外盖伦大船上,当攻占复州的消息传来时,吴平只是微微点头,丝毫没有感到意外。数万大军攻打千余人镇守的小城,若是在打不下来,那真的可以去死了。

    “金州复州已占,辽南一带都被我军占据,满肯定会调集兵力试图收复辽南,该是进行事先确定的战略的时候了。”李彦直笑道。

    吴平却有些犹豫:“李先生,是不是大军在向北攻打盖州。毕竟金州复州不过是辽南一隅,沈阳的满未必在意。若是咱们再攻占了盖州,从盖州往北便是海州,过了海州便是辽中平原,往北能直接威胁沈阳,满不得不出兵对咱们进行防御,那时才是辽西兵力空虚的时候吧。”

    李彦直捋着胡须笑道:“吴将军,难道您想攻打沈阳占了满清老巢不成?

    盖州太过靠近内陆,若是咱们真的攻占的话,将会直接面对清军的压力。

    关外的清军数量虽然不多,可七八千人还是有的。您也知道他们的战斗力,若是七八千清军倾力来攻的话,咱们真的有必胜的把握吗?

    一旦大军在盖州陷入缠战,咱们的任务将无法按时完成了。别忘了,王爷还在聊城和清军对峙,还等着咱们的战果呢!”

    吴平打了个冷颤,想起自己身上担负的任务来,遂感激的看了李彦直一眼,“若非先生提醒,差点误了大事。”

    遂下令,留下五千军队在复州,以司马南为首,做出一副攻打盖州的态势。

    大军主力全部上船,扬帆向西北行去。

    从复州若是沿着海岸陆路到达宁远足有**百里,可是若是乘船沿着沿着海路跨越辽东湾的话,就只有不到三百里的路途。

    而对于庞大的船队来说,整个渤海海域近乎内海,风浪远远没有东海大,而渤海的海路更是没有问题。昔日东江军靠着小船尚且控制着辽东半岛沿海所有岛屿。现在明军的船队都是越洋的大船,跨过辽东湾更是不成问题,哪怕风向并不是很顺。

    三月的天气,风向十分不稳,不过船行八面风,只要有风便能行驶,只不过速度稍微慢上一些。

    按照事先制定的计划,船队会先到觉华岛,以觉华岛为根基,再派出军队上岸攻占宁远城。

    觉华岛原是辽西明军屯粮及水师基地,昔日关宁军粮草都屯储在觉华,其北侧有港口可供停泊大船,岛上有粮城可以拒守。

    不过随着辽西防线的崩塌,随着吴三桂率军入关,以及后来投降满清,觉华岛还有岛屿对岸的宁远城,早就失去了其防御满清的意义。

    不过觉华岛和宁远到底是昔日关宁军的老巢,虽然关宁军的主力随着吴三桂在关内和明军作战,可关外宁远一带还有着关宁军数万的家属,而昔日的关宁军也不可能全部都被吴三桂带走。觉华岛这样的要地不可能没有军队驻守。

    而对于以水军为主的明军来说,当然不能放过觉华岛这样一个要地。只有控制了觉华岛,以之为根基,才能势控整个辽西走廊。而对于拥有庞大的水军的明军来说,控制了觉华岛便可以随意把军队投放到各处地方。

    所以大军战略的第一步,便是抢占觉华岛。

    然而当吴平率领船队跨越辽东湾,在海图的指引下到达觉华岛时,却发现曾葫芦形状的觉华岛格外的安静,并没有清军船只出现。

第867章 觉华岛

    觉华岛方圆十多里,曾葫芦状悬在海外,距离大陆二十里之遥。然而当近百艘海船组成的庞大船队出现在附近时,只看到一片安静的海域。

    没有清军船只迎上来,吴平透过千里镜看去,岛上连一个人影都没有看到。

    这是什么情况?难道是清军放弃觉华岛不成?吴平和李彦直面面相觑,简直不敢相信。

    凡是了解辽东明清之间历次战斗的都知道,觉华岛对辽西走廊意义之重要。

    觉华岛距离陆地只有二十里,从觉华岛出兵不到一个时辰便能抵达陆地。

    大明在辽西和满清对峙之时,便是以觉华岛和对岸的宁远城曾犄角之势。满清若是进攻宁远,明军便可以从觉华岛出兵,绕道清军后面,断其粮道,袭击其腹部。

    而存储在觉华岛的粮食又可源源不断的供应宁远守军。天启年间,袁崇焕守宁远便是靠着宁远觉华岛抵挡住了老奴带领大军狂攻,重创了后金兵使得老奴重伤。

    当然觉华岛也有极大的缺陷,春夏秋三季,二十里宽的海面足以构成天堑把清兵挡在岛屿之外。可是冬天,因为渤海海水盐度太低,却是会结冰的,一到冬季,整个海面结冰,觉华岛便和大陆连在了一起,满清骑兵可以顺着冰面直接攻上岛屿。

    天启六年正月,努尔哈赤带领八旗兵六万攻打宁远之时,派出骑兵主力履冰驰进,从口登岸,攻入觉华岛粮城,烧掉明军屯储的所有军粮,明游击将军金冠战死,是为觉华之战。

    所以,觉华岛对辽西,对宁远的意义,实在太过重要。而现在透过千里镜,竟然看不到有清军驻守,这让吴平如何不惊奇。

    船队径直向着觉华岛驶去,先头的船只已经绕过觉华岛北端在港停靠,港口内空空荡荡,连一条小船都没有。士兵们从船上下来直扑码头,登上了觉华岛,整个岛屿竟然空无一人,昔日的粮城破破烂烂,早已荒芜不堪。

    原来,清军早就放弃了觉华岛!

    “觉华岛的意义便是和宁远鼎足而立,抵御满清。而现在吴三桂率领关宁军投降了满清,整个辽西包括山海关都是清军的领地。而整个北方的明军早就不复存在。没有了敌人,觉华岛自然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

    岛屿贫瘠,没有没有河流无法灌溉,百姓也无法在此耕种。在大明时,是把这里当作屯粮和水军的基地,每年都有大量的粮食通过海路运到觉华。而现在,没了敌人,觉华岛也失去了其价值,若是驻军的话耗费重大,满清对此不重视,吴三桂带领军队入了关,自然没人愿意住在这里。“

    在岛上巡视了一番,李彦直忍不住发出了叹息。

    “不过清军放弃了觉华,到是便宜了咱们!”吴平笑道。不需要苦战便占据了岛屿,获得极佳的后方基地,对接下来的任务意义重大。

    “港可以停泊大船,岛上建筑虽然荒废了两年,收拾收拾勉强能住。咱们可以以觉华岛为根基,出兵攻打宁远和山海关,控制住整个辽西走廊!”

    清军是放弃了觉华岛,可是在关外却有相当的驻军。若是明军攻占了宁远城,清军势必会反应过来。毕竟辽西走廊沟通着北京和满清东北关外老家,若是辽西走廊被明军占据,北京的满鞑回东北的话便只能选择向北翻越燕山山脉,绕道蒙古返回东北。多花费时间不说,道路还十分难走。

    所以可以想象,一旦明军出现在辽西走廊,一旦宁远被明军攻下,清军必然会发起反扑。

    而觉华岛悬在海外,以强大的船队控制着海面,可以成为稳固的后方基地。当然这是建立在海面不结冰的时候,若是到冬天海面结冰,清军可以随意沿着冰面踏上岛屿,觉华岛的地理优势将不复存在。

    不过现在才是三月份,距离冬天结冰还有大半年的时间,而这么长的时间,聊城明清两军的战斗早就结束,到时清军早就被赶出了关内。

    留下了部分军队及船只驻守觉华岛,由李彦直指挥负责修缮岛上营房仓城码头,大部分军队并未久留,而是在吴平的指挥下向北面的海岸驶去。

    根据已知的情报,关宁军主力都被满清调入关内作战,辽西一带根本就没有什么驻军。而吴三桂关宁军的家属,便分布在从山海关到宁远这一狭长的辽西走廊之中。

    很多人都以为明亡时吴三桂是山海关总兵,事实上他的官职是宁远总兵,负责守卫的是宁远城而非山海关。

    吴三桂手中的关宁军是世代军户,每一个士兵都有家属,所有家属加起来也有十多万人。崇祯十七年顺军渡过黄河攻向北京时,奉崇祯的圣旨勤王之时,吴三桂已经做出了放弃关外土地的打算,把数万军队以及关外的十多万家属都撤进了山海关。

    事实上正是因为要撤退家属,耗费了大量的时间,这也导致了吴三桂无法及时援救北京,当北京城破之时还迟迟未到北京城。

    可是仅凭山海关内永平府数县之地根本无法安置这么多人,而且永平府内都是有主之地。所以等到占领了北京之后,满清朝廷决定,吴三桂所部军队家属还是返回原来的宁远一带,耕种着辽西走廊的军田。不过他们已经不再是军户,而变成了普通的百姓。

    在山海关外的辽西走廊,有着着数十万上百万亩的耕地,都是关宁军的军屯地,原先因为明清之间常年作战的原因,这些耕地大都荒芜,现在吴三桂降清,辽西再也没了战争,这些土地自然不能再任由它们荒芜,正可以用来供养昔日关宁军的家属。

    关宁军主力在吴三桂的带领下入关为满清征战,老弱的士兵被遣散为农,满清朝廷在辽西设锦州府,在广宁、宁远等地设县,派遣流官进行治理。而宁远城也从昔日军城变成了普通的县城。

第868章 宁远

    在目前这种情况,辽西走廊已经成了满清统治下的土地,有着八旗军盘踞的北京城,更有着山海关相隔,没有人会想到会有明军出现在这里,更想不到会有一支大军跨海而来。

    所以,当一支庞大的军队突然出现在海岸时,带给这里百姓的是无比的震惊。

    正是初春季节,冻土已经开化,正是春耕的时候。宁远城外分布着无数的耕田,从北方的山脉脚下一直迤逦到南面的海边。

    十多年的战争已经成为过去,难得的和平已经到来,宁远的百姓心中充满了希望,在田地里辛勤的耕种着。至于这块土地是属明还是属清,和普通百姓又有什么干系?

    两年的和平,老天爷还算赏脸,收成很是不错。对于这些曾经靠着朝廷拨付粮饷生活的关宁军家属来说,他们现在靠着自己耕种便能养活自己,更不用说还有跟着平西王的子弟兵军饷以及抢掠送回来的财富。

    所以,宁远一带的百姓的生活,要远比在大明时更好,这也使得他们对大明并没有什么留念。

    所以,当看到一支庞大的船队出现在数里外的海面上时,这些百姓很是震惊,很是恐惧。

    明军杀来了,好日子是不是要到头了?

    海边不远处田地里百姓看着大海中的船只惊叫着,抛下农具便往家边跑,他们要逃回家,要收拾东西带着家人逃到宁远城中,去躲避明军。

    帆船上,透过千里镜看到这种情形时,吴平的脸上肌肉不由得抽搐起来。想象中的箪食壶浆迎接朝廷大军并没有出现,这些曾经的大明子民看到朝廷军队就像看到魔鬼一样,这让吴平心中很是不爽。

    明明是大明子民,看到朝廷大军前来却像看到鬼一样,都他娘的白眼狼,都他娘的汉奸!

    吴平很想传下军令,对这些不再把自己当做明人的百姓不必客气,可是想想自己身上担负的任务,不由得叹了口气。这些百姓都是关宁军的家属,很多都是正在聊城和王爷对峙的清军中吴三桂手下家属。只有俘虏了他们,才能逼迫占据清军总兵力近八分之一的吴三桂军队投降。

    出兵辽西一是要使清军后方不稳,使得前线的清军混乱,切断关内清军和他们老巢的联系,再就是俘虏吴三桂汉军旗的家属,动摇其军心。这便是吴平担负的任务。

    因为要接受来自觉华岛军粮的原因,在宁远南八里的海边修建有码头,运载军粮的船只可以在码头停靠,再经陆路转运到宁远城中。

    觉华岛虽然废了,宁远城外海边的码头却还在,码头上孤零零的停泊着十来艘渔船,却是宁远的百姓用来打鱼所用。

    不像山石嶙峋的辽南海岸,辽西走廊是狭窄的平地,海岸线没有山崖,没有暗礁,有的是平坦的沙滩。

    载兵的大船径直向伸入海中的码头停靠,排水量小的单桅、二桅帆船径直向沙滩驶去,铁锚抛下去,船只搁浅在沙滩上。这些船只重量较轻,涨潮时可以轻松浮起,即便浮不起来,百十个士兵也可以把它轻松推入海中。

    无数的士兵从船上飞快下来上岸,在岸上排成队列。靠岸之时正是防守最为薄弱的时候,若是有敌军这时攻来,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然而直到上万名士兵上岸编组好队列,想象的敌人并未出现。

    想想也是,明军来的如此突然,又是从海上前来,宁远的清军根本就想象不到。而且宁远城距离海边有**里,便是城中的清军得到海边百姓报告的消息,整理队列,出兵前来,最少也需要一两个时辰。

    在各级将领的指挥下,船上装载的士兵基本上岸,共两万的大军密密麻麻排列在海岸边。船上的武器辎重也都通过码头卸下下来,便是装在炮车上的红衣大炮被吊到码头上三十余门。

    接下来便要攻打宁远城,红衣大炮是破城的中坚。

    两万的军队上岸,大量的辎重要从船上卸下来,还有非常笨重的红衣大炮,哪怕有可以移动的炮车,想从船上卸到岸上也非常麻烦。想今天便攻打宁远城几乎不可能。

    所以,在吴平的命令下,一半的士兵列队警戒,另一半的士兵就在岸上不远处的小村子安营扎寨。

    看到庞大的明军船队浮海而来,村子里的百姓早就吓得逃之夭夭,空下来的村子正好用来宿营。挨着村子搭建帐篷,总要比船上睡着舒服。

    虽然知道宁远城内不可能有太多的军队,可毕竟宁远是辽西坚城,曾经挡住过无数次八旗兵的进攻。哪怕城中只有一千或者几百军队,想打下宁远也并非容易的事。

    吴平没有派兵仓促前去攻打宁远,而是决定在这海岸附近的村子里修整一夜。当然也不是只休息,数十支百人规模的小部队被派了出去,向附近各处搜索过去。他们的任务是尽可能的占据这一代的村子,俘虏当地百姓,收缴粮食,同时查探宁远乃至山海关锦州一带的消息。

    辽西走廊西面是起伏险峻的山脉丘陵,东面是宽阔平静的辽东湾大海,在山河之间是一段只有二三十里宽的平地,而宁远城便在这平地的中间,扼守住关外通往关内的咽喉要道。

    而随着明军的突然前来,宁远城方圆百里顿时动荡了起来,无数的火焰在城外各处点燃,那是明军在烧杀抢掠,众多的百姓嚎叫着向宁远城逃来,试图躲避着明军的兵锋。

    大队的士兵冲入各处村子,杀掉胆敢反抗的男子,把投降的男子统统绑起来,挟裹着妇孺老人,向着海边迤逦行来,他们会在海边上船,被运往觉华岛。

    剩下的士兵则翻检村子里的财富,粮食,银钱,布匹,牛羊,统统没有放过,把村子搜掠一空之后,在放上一把火烧掉。

    这些百姓是吴三桂手下关宁军的家属,从他们投降满清那一刻起,已经不是明人,他们也没再把自己当做大明百姓。

    所以,吴平以及所有的明军,也都没再把他们当做明人对待,他们现在不过是用来逼迫吴三桂军队的人质罢了。不能随便杀掉,也绝不会对他们客气。

第869章 围城打援

    宁远城虽然不是太大,却非常坚固。城墙高达三丈,城外有城壕为护。

    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辽西是大明和满清的交界之地,战争频繁之极,而宁远便位于交战的前线,多次受到满清的围攻。

    八旗兵凶悍的战斗力和骑兵强大的机动性,明军正面作战根本就没有胜利的可能,不论是萨尔浒之战还是后来的塔山战役,正面战场野战,明军都是以失败告终。

    哪怕袁崇焕借以成名的宁远大捷,也不过是缴获了八旗兵一百多首级,靠着宁远坚固的城墙和犀利的火炮击退了八旗兵,还付出了觉华岛被攻陷军粮被烧毁的巨大代价。

    野战不行,为了防止清军进攻,大明便拼命的修筑堡垒边墙。在整个辽西修筑了数以十计的堡垒,靠着堡垒形成完备的防线。

    所以,哪怕辽东尽失去,靠着锦州宁远广宁等堡垒,使得满清没法越过辽西走廊这个从关外到关内最便捷的通道。满清五次入关抢掠,都是翻越山岭绕道蒙古,选择从蓟州崇山峻岭之间打破边墙而入。

    而辽西辽东战场虽然明军屡屡战败,却从来没有让八旗兵打到最后一道防线山海关。由此可见宁远这些堡垒之坚固!

    所以,当看到宁远那高大坚固的城墙时,吴平便知道想轻松攻破宁远非常困难。

    从俘虏的百姓口里得知,宁远城内虽然只有一千兵力,可却居住着三万余百姓。这些百姓以前都是关宁军军户,只要是男子不管老弱都受过军事训练,大都当过兵。

    在吴三桂刚投降满清时,他手中可是有着四万余军队,而当时入关的八旗军总兵力也就十万,自然不允许吴三桂掌握这么多的士兵,也养不起这么多的兵。于是一番裁撤之后,大部分军队被遣散,吴三桂手中只保留了一万余的精锐。

    这些被裁撤的士兵都变成了农民,耕种着宁远一带荒废的军田。所以,若是宁远满清官府紧急动员的话,短时间招募四五千当过兵的百姓重新入伍绝无问题。所以,想打下宁远城非常的困难。

    有关宁远的大量情报传到中军大营,吴平和李彦直商议之后,决定先不急着攻城,先把宁远城围起来,堵住城内城外的联系,然后从容派出军队抓捕城外村寨的百姓。

    “城外的清军只有一千来人,便是他们匆忙招募城内百姓入伍,可长时间没有操练的军队,用以守城可以,出城进攻我军则力有未逮。所以只要往宁远四门各修建一座军营,堵住城门,也挡住城外百姓逃到宁远,咱们便可以抓捕城外的百姓了。先把宁远城外清剿一空,再攻打宁远城。”吴平说着自己的打算。

    “将军您还需要注意,宁远被围,其必然会向临近的各城求援,譬如锦州,譬如山海关。”李彦直提醒道。

    吴平笑道:“正是要让他们增援,如今我有海船之利,随时能够把军队投向辽西各处。只要能探知敌援军所在,便可以派出军队乘船到达敌援军后方,从侧后进行袭击。

    满清在辽西的军队又能有多少?咱们正好以宁远城为诱饵,逼迫他们前来救援,把他们一个个统统吃掉,然后再攻破宁远城!“

    “以逸待劳,围点打援,大善!”李彦直微笑道。

    吴平又道:“打仗的事情本将负责,觉华岛便交给先生了,以后每日都会有被抓捕的百姓上岛,如何安置他们都由先生做主。”

    李彦直点点头:“将军尽管放心,我会把俘虏成年男子和妇孺老幼隔离开。有妇孺老幼在咱们手中,这些被俘虏的男人绝对不敢不听话。正好用他们修筑房屋,运送粮食,充作民夫为我军效力!”

    吴平赞道:“先生想的周祥。”

    吴平当即传令,派出三支军队在宁远东西南三门外三里处扎营,每支军队两千人,由一员游击将军率领。吴平自己则带着主力在宁远南门立寨。在距离宁远城五里的一处高岗上修筑炮台,架起三十门火炮开始炮击宁远城。

    炮声隆隆声震九霄,炮弹越过长空向着宁远城砸去。有炮弹越过城墙落在城中,直砸的房倒屋塌百姓惊叫连连;有炮弹落在城头,直砸的垛口破烂,砖石齐飞,守城的清兵惊叫着连连躲闪;有炮弹砸在城墙上,整个城墙剧烈的震动着,砖石碎屑如雨点般从城墙上扑簌扑簌落下。

    三十门红衣大炮同时开火,其威力惊天动地,宁远城内的军民百姓惊骇的面无人色。

    城内的原明辽东巡抚衙门,现在是清宁远知县县衙。县衙中,听着隆隆的炮声,宁远知县马大元脸色苍白浑身哆嗦着。

    他原来是大明永平县主薄,投降满清之后靠着巴结到了满清一位贝勒,被提拔为宁远知县。

    原以为投了大清可以青云直上,没想到只不过当了两年太平官,竟然有大批的明军杀到了宁远。

    当明军浮海杀来的消息传到宁远时,马大元立刻派人喊来游击将军孟勇,部署宁远防务。宁远城内军队只有一千人,这还是因为宁远是辽西要地才有这么多兵,在清军占据的其他各县,能有个两三百士兵就不错了。

    虽然不知道来的明军到底有多少人,可一千士兵根本不济事。

    很快,明军的情报传入城中,当听闻明军足有两三万大军时,马大元震骇的简直无以复加。

    经过和县丞主薄商议后,马大元立刻决定征召城内青壮百姓入伍,派出县里所有衙役进行动员,把城中青壮统统驱赶到城上守城。

    而对于城中百姓来说,大部分家庭都有子弟在吴三桂手下当兵,他们绝对不愿看到明军打入城中,所以也纷纷响应官府号召。

    看着城墙上站着的密密麻麻的士兵和壮丁,马大元的心算是稍稍定了下来。征召的百姓有四五千,应该能守住宁远吧?

    只要守住宁远,便能保住自己的官位和身家性命,至于城外受到明军抢掠的村寨,马大元实在顾不了这么多。

    谁知道明军竟然携带了这么多的大炮!听着那隆隆的炮声,马大元是真的怕了。若是城墙被火炮轰开,满城的军民谁都逃不了!

第870章 清军求援

    “怎么办?怎么办?”马大元如同热锅里的蚂蚁一般,在大堂上转来转去。

    “县尊,仅靠这一千守军和几千民壮恐怕守不住啊,必须得请求援兵!”县丞建议道。

    “对,是得求援。可是上哪去求援兵呢?”马大元茫然看着县丞。

    山海关肯定有兵,可顶多两三千人,摄政王正带着大军在临清和明人决战,关内的军队被征调的差不多了,半个月前宁远还运送过一批军粮入关,对前线的情况马大元还是了解的。至于锦州城,锦州的军队未必有宁远多。

    所以对能不能找到援兵马大元很没信心。

    “县尊,山海关没有多少军队,可北京城有啊,锦州没兵,可沈阳却有。只要能有两三千真满八旗勇士,击败城外这两三万明军并不困难。宁远位于关外通往关内的咽喉要道,朝廷肯定不会任由明军攻占宁远,占据辽西走廊!”县丞道。

    马大元闻言连连点头,身为曾经的大明官员,他自然知道明军战斗力不怎么样,齐王陈越的军队是战斗力强悍,可是大明又有几个陈越?只要北京或者沈阳能派来两三千真满八旗,击败城外的明军应该没有问题!

    于是,马大元立刻写求援书信,让人找来了游击将军孟勇,命他派人往山海关和锦阳方向求援。

    宁远的清军多是步兵,可孟勇手下却是有几十个有战马的亲兵的。看着城外原来越多的明军,孟勇也没有信心守住宁远,自然巴不得有援军到来。

    可是昨日的时候因为慌乱因为忙着招募城中民壮帮着守城,马大元和孟勇都没想到派人去求援兵。而今天明军已经逼近了宁远城下,四座城门外都有大队的明军正在扎营。

    孟勇一咬牙,派出二十个骑兵分为两队,出西北两门分别往锦州和山海关而去。

    看见城中有骑兵驰出,西北两门外立刻便有明军迎了上来,求援的骑兵战马飞驰,在平原上试图绕过明军的拦截。可是如同爆豆般的火铳声连连响起,城上的孟勇就看到不时有手下亲兵被明军射落马下。

    好在明军并无骑兵,步兵赶不上骑兵的飞驰,在付出了几乎一半的伤亡以后,骑兵们终于避开了明军步兵的拦截,向着山海关和锦州防线疾驰而去。

    明军的火炮轰鸣着,被轰击的南面城墙颤抖着,大片的砖石从城墙上脱落。

    马大元和孟勇知道,等到城墙被轰破之时,便是明军正是攻城的时候。以城外明军庞大的兵力,城内的守军根本无法阻挡。

    “大人,咱们必须组织民夫,在城内修筑子墙。”孟勇提议道。

    马大元问道:“何为子墙?”

    “就是看那段城墙会被明军火炮轰塌,咱们在这段城墙后面在修上一段墙,墙两端和其他部分城墙相连,用以阻挡攻城的明军。”孟勇解释道。

    马大元瞪着眼睛问道:“来得及吗?”

    “若是您能下令,动员全城的男女,拆掉城内民居的砖石,在利用靠近南城的宅院院墙,把街道封住,把各家的院墙连接起来,再和城墙相连。修这么一道矮墙应该不成问题。”孟勇解释道。

    马大元摇头道:“这么高这么厚的城墙都能被明军轰塌,你修这么一道单薄的矮墙顶什么用?”

    孟勇道:“有这么一道矮墙,明军便无法顺着轰开的缺口冲入城内。而我军可以从城墙上向内对入城的明军居高临下发起进攻,再使人于矮墙之内进行防守,挡住一两次明军的进攻应该不成问题。

    若是能拖延个数日的时间,说不定便能等到援军的到来。而且有这么一道矮墙,宁远城便没有陷落,城内的百姓便不会失去信心绝望。”

    马大元闻言眼睛亮了起来,仿佛看到了守住宁远城的希望。

    “我这就发布告示,命令全城的百姓修筑这个什么子墙,谁敢不听老爷我的话,我把他们统统抓入大牢!”

    ......

    在宁远城内紧急动员,修筑防线之时。城外的明军也没有闲着。留了一万军队围困宁远,吴平派出剩下的军队顺着辽西走廊往南北开始进行拉网式的清剿。

    宁远的南北有着众多的小型城堡,是当年大明建筑用以独挡满清骑兵的堡垒。而现在这些堡垒并未荒废,而是成为百姓们居住的村子。不像普通的村子,没有什么寨墙,士兵们可以从任何一个方向冲入。

    这些堡垒一般不过几十丈宽,却都有两三丈高的城墙,只要城门一关,想进入堡垒就必须强攻。

    当然这些堡垒重视的是强大的防御功能,并不是太适合百姓居住生活。

    投降了满清后,宁远和辽东的满人已经是一家,再没了敌对关系。而没了战争,宁远附近的百姓大都也不住在堡垒中,而是在野地里建房形成村子,更方便耕种附近的田地。因为投降满清才两年的时间,大多数城堡还没有来得及拆毁。

    可现在明军杀了过来,疯狂的袭击村庄抓捕百姓。很多村庄被明军洗掠,一队队百姓拖家带口被押送到觉华岛。这种情况吓坏了宁远周边的百姓,距离那些城堡近的百姓便纷纷逃入了城堡之中,以躲避明军的兵峰。

    对于这些逃入城堡的百姓,小队的明军便没了办法。消息送回大营,吴平便决定派兵逐个清除这些城堡。

    火炮轰破城堡太慢,云梯攻城伤亡太大,吴平决定使用炸城的办法。用棺材撞上火药,埋在堡垒城墙之下,炸开堡垒。

    当然炸城需要大量的火药,不过这不用担心。为了北伐,陈越把南京武库的火药几乎搬空,更调来了东番舟山工坊的火药。吴平的船队中便有一艘三桅帆船专门用来装载火药,数量达十万斤之多!

    逃入堡垒的都是百姓,没有什么火铳弓箭,更加没有火炮,顶多从城墙上往下抛掷砖石。只要用火铳弓弩封锁城墙上的百姓攻击,明军便能够轻松靠近城墙下填埋火药,攻破这些堡垒根本不难。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15394/ 第一时间欣赏明末好女婿最新章节! 作者:任国成所写的《明末好女婿》为转载作品,明末好女婿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明末好女婿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明末好女婿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明末好女婿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明末好女婿介绍:
“崇祯,别急着上吊,只要把女儿给我,我带你杀出北京!”
“李自成,这座北京城就留给你了,好自为之吧!”
“多尔衮,我陈越有朝一日必定打进东北,把你满洲人赶到北冰洋,去和爱斯基摩人为邻!”
穿越到崇祯末年,遇到了崇祯的女儿坤兴公主;
喜欢上了一个女孩,却要担负起整个国家。明末好女婿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明末好女婿,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明末好女婿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