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日月当空照中华TXT下载日月当空照中华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日月当空照中华全文阅读

作者:哼哈大王     日月当空照中华txt下载     日月当空照中华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一零零四章 臣尽力了

    当初蔺养成奉命入驻了积石关之后,也曾打过西宁城的主意。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他也曾经想过占了西宁城,占了河湟之地,从此埋头蛰伏上几年,静观积石关外陕西三边之地的风云变幻,然后等待时机成熟了之后,再出关东进,争雄西北。

    只不过,西宁城的城墙高大坚固,城中军民数万之众,而城头又有大炮镇守,并不好打。

    至于城内的大明官军,虽然早就断了外援,但却一直坚守城池,不仅本地作乱的那些木速蛮乱军对它久攻不下,就是林丹汗领着察哈尔和西海蒙古各部人马前来,面对西宁城也是久攻不下,只能采取围困之法。

    等到蔺养成奉命率军占了积石关以后,只是尝试着攻打了一次,就放弃了率军强攻的打算。

    接下来,就坐等着城内官军的食物彻底耗尽,到时候城内的军民不战而降。

    然而,让蔺养成没有想到的是,他在积石关左等右等了小半年,结果还没等到西宁城的守军不战而降,却先等来了八大王张献忠。

    而久困疲敝之下终于生了内乱的西宁城,竟也稀里糊涂地便宜了前来摘桃子的张献忠。

    “争世王”蔺养成对张献忠的到来内心并不欢迎,但是面对张献忠的到来,他却只能扭着鼻子认了。

    一来,积石关距离河州城虽然不算远,但也有上百里的距离,真要是两边儿闹翻了脸,他的背后除了西宁城内的官军,还有海西蒙古人的威胁,一旦出了事情,可不是说撤就能撤得脱的。

    二来,河州城内的改世王刘希尧说走就走了,也没等蔺养成撤回河州,也让蔺养成失了先机。

    其实,说到底,还是八大王张献忠的大西营,比“争世王”蔺养成的队伍更“精锐”,更“能打”,同时也更是凶名在外、恶名昭彰。

    蔺养成也是自家人知道自家事儿,知道自己部下人数虽多,却都尽是一些吃啥啥不剩、干啥啥不行的乌合之众,就没打过什么像样的硬仗,跟张献忠麾下百战余生的那些悍将悍卒们可没法儿比。

    再加上积石关内也是没吃没喝,投了张献忠,这么多人马一天到晚的人吃马嚼,他八大王总得管吧。

    就这样,张献忠率部来到积石关下两天之后,争世王蔺养成犹豫来犹豫去,开关投了张献忠。

    如今,蔺养成率部归并到了张献忠的大西营,大家算是成了一伙儿的,不过每当想起这其中的机缘巧合,蔺养成的心里都还不是滋味儿。

    这正应了“来得早不如来得巧”这句老话了。

    因为西宁城早已是强弩之末。

    西北的木速蛮大乱之后,西宁城就已经成为孤选在河湟之野上的一座孤城。

    不仅城内的百姓与城外失去了联络,而且城内的官军也彻底与内地的官军断绝了音信往来。

    在随后一年半的时间内面,西宁城的卫所官军与匆忙募集起来的乡勇团练,先后经历了几次围城大战,人马、粮草、弹药以及各种守城物资消耗严重,但却几乎没有得到过来自朝廷的一点点补充。

    先是军饷断绝了,连着将近两年没有领到朝廷拨付的钱粮了。

    不过这一点并没有太大关系,因为西宁卫世袭指挥使李弘嗣所在的家族,世代镇守西宁城,在西北地区算得上是屈指可数的豪门世家,而且是那种富可敌国的豪门世家,守城的钱粮,他们可以出,而且也出得起。

    但是紧接着,青海土默特的首领火落赤台吉率领部众撤走了,而前来扫荡劫掠的林丹汗所部更是将西宁城外河湟之野游牧的唐古特人、蕃人以及羌人部落一扫而空。

    这一下子,西宁城内的守城军民,不仅断绝了与内地的贸易往来,同时也断绝了与青海蒙古各部的贸易往来,彻底失去了外部的补充渠道。

    即便西宁城内的李氏家族再有钱,也从西宁城外买不到东西了,不仅买不到粮食草料,也买不到牛羊马匹。

    一开始,李弘嗣和李振声等守城将领,靠着严格的量入为出,在西宁城里实行严格的配给制。

    他们收集起城内所有能够找到的粮食,主要是李家自己的粮食,按照守城的官军、守城的乡勇和城中的百姓这样三个等级,每天定额配给。

    包括李弘嗣、李振声这两个世家出身的守城将领,也是以身作则,每天按照自己定下的配额维持生存。

    他们原本以为,远在北京的大明朝廷在赶走入侵宣大的建虏之后,就会派出大军前来解救西宁城,因此西北的木速蛮之乱,根本坚持不了多久,最多也就半年。

    而李弘嗣和李振声等守城的将领,也是靠着这一点来激励城中军民的士气,不仅扛住了木速蛮之乱,而且也扛住了林丹汗的围攻,同时也扛住了城内的物资匮乏。

    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城中的官军和百姓们却没有看到朝廷大军的到来。

    包括李弘嗣和李振声这两个守城军民的主心骨,也对自己之前的判断产生了怀疑。

    难道远在京师的朝廷在抵御建虏的战争中失败了?!

    要不然,原本强大的察哈尔部林丹汗为什么会逃来青海?!

    要不然,为什么直到如今朝廷大军都没有前来解决西宁?!

    崇祯四年正月十五日上元节,远在京师的崇祯皇帝,在紫禁城内陪伴着后妃与儿女们其乐融融,同一时间,风声鹤唳的西宁城内,李家大宅的前院,也即西宁卫指挥使司官署二堂之上,李弘嗣与李振声形容枯槁,神色灰败,相对枯坐。

    他们两个人对西宁城外的形势,尤其对大明朝京师的大好形势仍然一无所知。

    相反,李弘嗣和李振声两人对眼下的形势却是越想越感到忧惧。

    尤其是当他们想到,远在数千里外的大明京师,可能正处在风雨飘摇之中,想到西宁城内那些追随自己坚守孤城却生生饿死的无数军民百姓的惨状,两个人面对大明京师的方向,跪在地上,放声痛哭:

    “皇上!皇上啊!臣尽力了!臣尽力了啊!当年张巡守睢阳也只三百日而已,而今臣等守西宁,却已四百天有余,援军何时来,援军何时来!?”

    他们的哭诉,只能用来说服他们自己,远隔数千里外的崇祯皇帝当然是不可能听见的。

    而这两个当初力主坚守待援的汉子,之所以这么抱头痛哭,一方面是因为他们并不了解外面的情况,还不知道建虏败退的消息,还在担忧着数千里外的京师一定是出了什么问题。

    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西宁城内已经到了粮草断绝走投无路的地步了。

    在过去的四百多天里,李弘嗣这个世家大族出身的西宁卫世袭指挥使,与同是李家旁支出身的李振声这个举人,始终身先士卒、以身作则。

    特别是在食物配给上,基本上分到什么就吃什么,做到了与城中军民百姓同甘共苦。

    他们两个人作为城中的主将,一开始是每日两顿饭,一顿干饭、一顿稀粥。

    一段时间之后城内粮食将尽,两个人也改成了一天两顿掺和着各种野菜的稀粥。

    到了崇祯三年的深冬,城里的五谷杂粮见底,即使像李弘嗣、李振声这样的主将,一天连一顿稀饭也保证不了了。

    至于西宁城内的普通百姓,到了崇祯三年底,更是早就没了食物的供应。

    崇祯三年这个严酷的冬季里,西宁城中的军民百姓,冻死的、饿死的以及病死的不计其数。

    而城中的人口,也由最初时的约五万口,锐减了一半左右,如今满打满算也不满三万。

    原本对于坚守城池,出身于西宁卫指挥使世家的李弘嗣,还是颇有一些心得的,要不然他不会一意坚守。

    因为从他的少年时代开始,西宁城就处在抵御西北异族入侵的最前线,西宁军民被海寇的大军围城,被蕃人的大军围城,更是司空见惯的事情。

    只是这一次,情况过于特殊,他们不仅内无粮草,而且外无援军,最重要的是,一年多过去之后,如今的他们也没有了原来的士气。

    原本粮食没有了,他们可以吃野菜、吃树皮,包括吃掉他们心爱的战马,甚至可以掘鼠罗雀有什么吃什么。

    只要最后能够等来援军,能够迎来最后的胜利,他们付出多大的代价都可以。

    可是如今,当城中的老鼠都被饥饿的军民百姓吃绝了的时候,他们一直期盼着的援军,却仍然没有到来。

    这让守城之心最为坚定的李弘嗣和李振声两人,都开始动摇了。

    崇祯四年的正月十五上元节,西宁城中伤病满营、饿殍遍地,三万军民不仅缺吃少穿,而且老天爷也落井下石,天气寒冷异常。

    李弘嗣与李振声商量来商量去,除了撤离西宁以外,再也找不到别的活路。

    两个人在官衙里朝中京师方向抱头痛哭一场过后,终于下定了决心准备弃城离去。

第一零零五章 河湟之野

    李弘嗣与李振声两个人并不是没有派人出过城,相反,在崇祯三年的夏天,当林丹汗的蒙古骑兵撤离西宁城外之后不久,他们就派出了几支队伍出城打探消息。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只是出城的几支队伍,只有那一支前往积石关方向的哨探队伍,在打探完消息之后如约返回了西宁城。

    不过,这支队伍在积石关外隔着老远,看见积石关仍然掌控在河州马家军的手里,就原路返回了,因此并没有给他们带回来什么有价值的情报。

    至于往北去的那一支,以及往南去的那一支,则是杳无音信,生死不知。

    接下来,西北迎来了寒冬,西宁城孤悬在河湟之野,周边方圆千里都是荒天野地无人区,若是没有大批的战马,没有大量的补给,不管是派人出城打探消息,还是派人携带金银寻找羌人、蕃人的部落购买牛羊,都是凶多吉少的冒险。

    而事实上,林丹汗撤走了围困西宁城的人马之后没过两个月,河州城易手,积石关也易手,随后不久,西宁城外就开始断断续续地出现蔺养成的人马部众了。

    幸亏西宁城城墙高大坚固,而蔺养成的麾下既没有什么重型的攻城器械,也没有强攻硬取的决心,西宁城才得以又一次安然无恙。

    在这样的情况下,对城外形势一无所知的李弘嗣与李振声,干脆堵死了西宁城的四门,继续领着城中的百姓,老老实实地坚守着城池。

    只要西宁城外的贼营人马不来攻打城池,西宁城内的守军也从不主动出击,两边儿就这样相互对峙着拼消耗,僵持了下来。

    崇祯四年的正月,西宁城内早就断了柴米,即使过去的大富大贵之家也没有什么余粮了。

    而且,纵使有再多的金银,到了这个时候也没有了用处。

    若不是李弘嗣和李振声两个人军法严酷,并且早将躲在城内避难的百姓们也都编成了行伍,到了此时,城中的秩序早就维持不住了。

    且说正月初一的中午,李弘嗣与李振声两人在他们背后的李氏家族以及一些部将们的一再劝说之下,终于下了决心弃城突围,希望能给城中那些追随自己的幸存百姓们闯出一条活路来。

    守将李弘嗣等人准备伺机弃城突围的消息在城中传开了之后,西宁城内军民百姓的士气果然提振了一些。

    然而,下定决心容易,可真要执行起来,却要预先做好许多准备工作。

    光是商量弃城突围的线路和方向,西宁城内的各方力量就争执不下,争论了好几天。

    有的想要往北,撤离西宁之后只要翻越了乌鞘岭,就是甘肃的河西之地。

    有的坚持要往东,幻想着从积石关突围成功之后,进入大明朝的内地,如果大明朝还没有失去整个西北的话。

    而李弘嗣和李振声两个人则坚持要往南,希望一路南下莽剌川,穿过唐古特人的地盘,前往川西北。

    在他们两人想来,即便是皇帝陛下在京畿和宣大之地抗击建虏与北虏失败,即便是如今大明朝的北方落入了建虏之手,遥远的西南地区,应该还是安全无虞。

    等到李弘嗣与李振声半是讲理半是强迫地说服了城中各方势力,终于定下突围线路的时候,他们却失去了弃城突围的最佳时机。

    就在他们准备弃城突围的头一天,当他们终于收拾好了行装,并且从城内凿开了已经砌死的城门洞,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的时候,李弘嗣、李振声以及李弘嗣麾下部将韩愈昌等人却大惊失色地发现,城外不知何时,突然又多出来一支围城的大军。

    这一支大军,不是别人,正是八大王张献忠和争世王蔺养成合并之后,前来夺取西宁城的大西营贼军。

    已经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的李弘嗣,在捶胸顿足仰天叹息之余,只好死马当作活马医,硬着头皮命令部将韩愈昌率领预定的前锋人马冲出城外开路,同时传令城内其他军民百姓,做好提前弃城突围的准备。

    这个韩愈昌,是李弘嗣家族的亲兵护卫出身,原本是个撒拉尔人。

    只是他有汉姓,取汉名,说汉话,从汉俗,已经完全汉化,看不出与汉人有何区别了。

    隶属西宁卫的撒拉人不多,约有两千户撒拉人家,只设有一个副千户的职位。

    说起来,他们原也算是木速蛮的一种,只是在崇祯二年的木速蛮之乱中,西宁卫所辖的汉化撒拉尔人,站在了官军这一边。

    统治撒拉尔人的韩氏土司家族,继续接受李弘嗣这个西宁卫指挥使的指挥,跟着西宁官军与西宁周边河湟之地的其他木速蛮乱军奋勇作战。

    与此同时,他们对西宁周边的其他白帽木速蛮们也是大开杀戒,从而取得了李弘嗣的继续信任。

    而这个韩愈昌的父亲,也即循化撒拉尔人的土司副千户韩进忠,更是死在了与其他木速蛮的战斗之中。

    作为韩进忠的儿子,年纪轻轻的韩愈昌随后在李弘嗣支持下,接掌了其父的职位。

    只是这一年多来,西宁与朝廷的联络断绝,韩愈昌的职位还没有来得及得到朝廷的正式确认。

    当日傍晚,韩愈昌率领着西宁城内仅剩的一支撒拉尔人骑兵奉命出城冲阵。

    然而刚刚出城不久,韩愈昌族弟撒拉尔土百户韩承恩率领的撒拉尔人骑兵,就陷入到了大西营贼军的重围之中。

    韩愈昌远远看见一马当先的族弟韩承恩冲阵失败,陷入贼阵,当机立断、调头奔回,带着剩下的数百骑又奔回了城中。

    而这个时候,李弘嗣和李振声所率领的军民百姓,还没有在城中集结完毕。

    结果,这么一次突围除了白白损失了韩承恩以及所带的半数撒拉尔骑兵之外,什么目的也没有达到。

    在接下来的一个多月里,李弘嗣与李振声率领的西宁城军民,一次又一次尝试突围失败,而张献忠、蔺养成所率领大西营和争世王营将近两万人马,也是一次次又一次不惜死伤地向着西宁城发动进攻。

    若是搁在以前,张献忠及其麾下大西营的部将们,是不会对着一座坚城一而再、再而三地主动发起猛攻的。

    但是这一次却不同了,因为他知道了西宁城内的情形。

    韩愈昌的族弟韩承恩坠马被俘之后,很快就选择了投降,并且将西宁城中的情况,一五一十地全部都告诉了张献忠及其麾下众将。

    一听说西宁城中是这个情况,张献忠自是大喜过望,一边让韩承恩想办法招降其族兄韩愈昌,一边亲自督率主力猛攻西宁南门,打得西宁南门几次摇摇欲坠。

    到了二月底的时候,西宁城守军的最后关头终于到来。

    西宁城本就断粮多日了,在这一个多月的守城作战之中,因为突围无望,原本舍不得杀食的撒拉尔骑兵的最后一批马匹,也被饥肠辘辘的官军陆续杀食。

    三月二日夜,西宁卫世袭指挥使李弘嗣带着韩愈昌等一众部将巡视城防,行至南门城头之时,被韩愈昌暴起刺杀,城头随即一片大乱。

    早就准备好了的韩愈昌所部人马,趁乱夺占了南门,并从内部打开城门,向城外的贼军献出了他们已经坚守一年半的城池。

    并不是韩愈昌想要投降八大王张献忠这个流贼头领,若是他能够选择的话,他倒是更愿意向当初围困西宁城的林丹汗投降。

    好歹察哈尔的林丹汗也是正儿八经的蒙古大汗,是他老韩家在归降明朝之前所世代效忠的蒙古主子的嫡系后裔。

    他之所以最后投降了他自己心里都看不起的流贼,是因为他实在是走投无路了。

    李弘嗣也好,李振声也好,他们在突围无望之后,都已经做好了与城同殉死节的准备。

    可是他韩愈昌毕竟是个撒拉尔,虽然在木速蛮之乱中选择站在朝廷这一边,但却犯不上为了这个对西宁城见死不救的朝廷殉节。

    尤其是当他在守城战中发现,自己那个落入贼手的族弟,并没有被城外的贼军所杀,反而还当上了一个头目的时候,他很快就做出了自己的选择。

第一零零六章 志得意满

    韩愈昌这个循化撒拉尔土司之子,与西宁李家的关系,就像是当年建州女真部首领之子奴儿哈赤,与铁岭李家的关系一样。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在撒拉尔人里,他出身高贵、地位崇高,但在西宁李家人的面前,却是个家奴一样的身份。

    而且他自小就被作为人质,送到了西宁城的李家大宅,由西宁李家养大。

    这也是明朝镇守边地的将帅们,对待异族世家采取的一个比较普遍的做法。

    这样做,是为了从小就培养那些异族部落的继承人们,培养他们的忠诚孝顺之心。

    按理说,类似这样的人,比如韩愈昌,对养育他并且提拔重用他的西宁李家,应该是感恩戴德才对。

    即便做不到感恩戴德,至少也要念着一点香火之情。

    但是,结果却恰恰相反。

    这个韩愈昌,与当年被李成梁视为养子一般关照的奴儿哈赤一样,是个翻脸不认人的白眼狼。

    韩愈昌虽然极得李弘嗣的信任,但是在率军突围失败而回之后,也引起了李弘嗣、李振声等人的不满。

    尤其在后来的守城战中,李弘嗣、李振声等人更是收到了一些守城将士的报告,说是疑似有失陷在城外贼军阵中的撒拉尔人,参与了城外贼军对西宁城的围攻。

    因此,在韩愈昌出城突围失败归来之后不久,他就被李弘嗣给搁置了起来。

    西宁城四门的防务,都不让韩愈昌参与,只让他领着自己的人马在城中维持日益混乱的秩序。

    李弘嗣虽然对韩愈昌及其麾下的撒拉尔人有所疑虑,但是在没有铁证的情况下,他也不能在这种危急时刻仅仅因为作战不力就处置手下大将。

    正如十个回回九个马一样,在西宁卫下,还有十个撒拉九个韩的说法。

    与十个回回九个马的意思是一样的,十个撒拉九个韩,说的正是韩氏这个大家族在西宁撒拉尔人中的地位。

    撒拉尔人中大大小小的千户、副千户、百户、总旗之类的卫所土官职位,几乎全部都掌握在韩氏家族的手中。

    最重要的是,当本地的回回木速蛮叛乱之后,西宁卫就只剩下了撒拉尔人这一支还算是比较强悍的骑兵。

    人数虽然不是很多,但在很多关键的时候,能够决定一场战争的胜负。

    在这样的情况下,对于一贯表现得十分忠诚可靠的韩愈昌及其所部撒拉尔人,不管是军法严苛的李弘嗣,还是比李弘嗣更加严苛的李振声,都不能冒冒失失地处置韩愈昌。

    因此,韩愈昌在突围败归之后的一个月里,虽然下定了决心献城投降,但是始终没有机会。

    直到二月底,城中的食物彻彻底底地断绝了,西宁城内公开地出现了人相食的情况。

    韩愈昌主动献出之前一年多里一直视如性命的撒拉尔人的战马,才有挽回了李弘嗣的信任。

    而到了这个时候,一个来月的守城战,也让城中的官军和乡勇们损失惨重,不让撒拉尔人参与守城,也引起了其他守城将士的不满。

    就这样,三月初一,李弘嗣将韩愈昌调回到了自己的身边,同时也将其麾下撒拉尔人分散在各支守城队伍之中参与守城。

    李弘嗣的这种做法已经算是很周全了,但是他万万没想到,这倒反而更加坚定了韩愈昌反叛的决心。

    三月二日当天夜里,李弘嗣带着一干亲信随从巡视城防,来到了南门城头,未料想一直谦恭顺从地紧跟在自己身边的韩愈昌,会突然发难。

    结果,毫无防备的李弘嗣当场腹部中了数刀,尚未来得及被身边的亲信抬下城头救治,就死在了城上。

    韩愈昌及其随从在刺杀李弘嗣之后,随即被城上不明就里陷入混乱的官军围攻,但是早有准备的韩愈昌本人,却在几个心腹手下的护卫下,逃下城头,集结了守卫南门的撒拉尔人从内打开了城门。

    本就岌岌可危的西宁形势,自此急转直下。

    西宁城中的团练首领李振声,虽然与指挥使李弘嗣一起并肩守卫西宁城一年多的时间,但是他在军中的威望,却还是远不如出身西宁李家的李弘嗣。

    因此李弘嗣重伤身亡的消息传出,立刻在城中引起了混乱。

    当天夜里,面对从南门汹涌而入的大股贼军,西宁城中的官军迅速瓦解崩溃,大量原本守城的官军倒戈相向,加入了贼军的队伍。

    很快西宁城的东门也

    一贯嗜血好杀的八大王张献忠,对于坚持抵抗了一个多月的西宁城,自然毫不留情,在跟着韩愈昌、韩承恩两兄弟的人马进城之后,马上下达了屠城的命令。

    而大西营各部原本低迷的士气,也瞬间高涨了起来。

    事实上,即使张献忠不下达这样的命令,大西营中早已饥肠辘辘饥寒交迫的各部,也不会对城中百姓客气。

    城中的军民百姓在一个月的守城战中,虽然损失了不少,但是仍有两万余人,从数量上说,仍然远多于入城的贼军。

    只是经过了前前后后一年多的守城,城中弹尽粮绝,人心已丧。

    李弘嗣重伤而死之后没过多久,一直治军严苛的李振声,也被城中倒戈叛乱的乡勇团练突袭杀死,西宁城彻底失去了抵抗的机会。

    城中大规模的乱战与屠杀,一直持续到了三月三日的中午,方才告一段落。

    而张献忠、蔺养成、韩愈昌等人的麾下队伍,所展开的逐巷逐户的搜索与杀戮,则一直持续到了三天之后。

    西宁李家大宅成为八大王张献忠的府邸,而原本府邸中的李氏族人,则被韩愈昌、韩承恩兄弟带领的撒拉尔人杀了个干干净净。

    包括李弘嗣的弟弟们李弘远、李弘祚等在内男女老少一百多口全数被杀。

    而一并主持守城的举人李振声之家人亲族六十余口,也被倒戈的乡勇团练找了出来当众斩首,作了这批乡勇民军归降贼军的投名状。

    张献忠进城几个日夜之后,西宁城很快就变得如同地狱了。

    原本坚守城池一年多的军民百姓四五万人,到了这个时候,大部分都变作了河湟之野上的孤魂野鬼,有的是死于守城,有的是死于饥饿,剩下的则多数死于这一次的屠杀,一部分官军和团练民军则并入了大西营。

    唯有极小的一部分,千钧一发之际,凿开了之前被封死的东门,往东翻山越岭,总算逃出了生天,并将西宁城破的消息传到了东方。

    等到这个消息,经过李邦华等人之手,传递到大明京师紫禁城中的时候,西宁城内早已风平浪静了。

    西宁城内虽然早就没有了粮食和牲畜等等可以食用的东西,但是西宁城内的李家大宅内却还有大笔的金银财物。

    如今,李氏家族世镇西宁上百年所积累起来的这一笔数量可观的金银财富,算是落入到了张献忠的手里。

    而入城之后到处屠杀抢掠的大西营各部贼军,也是一样,尽管没有抢到紧缺的军粮,但是却抢到了之前梦寐以求的东西,一批隐藏在民间的银子和一群群隐匿起来的女人。

    大西营丢失了临洮之后,因为一路马不停蹄、仓皇往西逃窜而几度接近崩溃的士气,经此一次屠城,也迅速恢复了过来。

    “罗汝才这个王八蛋!老子几次三番救了他曹营!没成想到最后,竟是他罗汝才第一个背叛了老子!早晚有一日,老子要叫他罗汝才悔不当初!

    “如今老子有老天爷的关照,丢了临洮,得了西宁,这就叫因祸得福!大西营、大西营,如今得了西宁,老子才算是名副其实啊!哈哈哈哈!”

    得了西宁之后颇有点志得意满的八大王张献忠,这一日把麾下各部头领都召集了起来议事。

    而议事的地方就在李家大宅的前院,而这个地方也正是曾经的西宁卫指挥使司衙门。

    韩愈昌这个过去李家委任的撒拉尔土司副千户,跟西宁城易主之前完全一样,还是一如既往地坐在左手第二的位置上,心情复杂地听着那个比自己大不了几岁的八大王志得意满地哈哈大笑。

第一零零七章 山无二虎

    自从献城归降大西营之后,韩愈昌没过几天就敏锐地发现,这个大西营之主八大王张献忠,看起来似乎脑筋有点不太正常,不仅脑筋有点不太正常,而且各种手段也过于残酷。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张献忠虽然接受了韩愈昌、韩承恩兄弟的建议,屠城结束之后不久就派了人马出城,前往青海湖周边以及莽剌川一带,寻找西海蒙古和青海土默特蒙古部落,购买牛羊马匹等牲畜物资,但是张献忠及其大西营所部,似乎一点也不为断粮的事情的发愁。

    心中疑虑丛生的韩愈昌,没过两天就惊恐地发现,张献忠以下大西营各部士卒,皆以妇孺为食。

    这个发现,让韩愈昌心里惊恐万状的同时,对于之前的决定也是后悔不迭。

    自古以来,但凡能够成就大业的人物,从来没有哪一个是以百姓为食的。

    坚守西宁一年多来,西宁城中不管食物匮乏到了何种程度,李弘嗣和李振声等主持守城之人,都严令禁止人相食,发现一起处死一起。

    韩愈昌虽然最终背叛了李弘嗣,可是他却也也知道,李弘嗣与李振声的做法,才是真正的正道。

    只是事到如今,木已成舟,他和他的撒拉尔人已经没有了退路。

    木速蛮之乱的时候,他们站在了汉人官军这一边,等于是彻底得罪了回回木速蛮。

    如今贼军攻城,他们又背叛了坚守西宁的朝廷官军,杀了李弘嗣,投了大西营,并且参与了后来的屠城。

    现如今,他韩愈昌还能怎么办?

    如今他最关心的,正是这个根本不按常理行事的八大王会如何对待归降了大西营的撒拉尔人。

    韩愈昌正想着这些,突听张献忠哈哈大笑过后,说到了自己,只听张献忠说道:

    “韩愈昌、韩承恩,你们两兄弟这一次,可是为老子立下大功了!老子拿下西宁城,这功劳有你们一份!

    “老子杀官军,杀团练,也杀回回!不过,你们撒拉尔这回有功,在老子眼里不算回回!”

    “往后,你们的队伍,还是你们的队伍!过去你们是骑兵,今后你们还是骑兵!只是从今往后,你们两兄弟的骑兵,都要归属老子中军直管!

    “到了老子的中军,且亏待不了你们呢!老子要是吃干饭,就不会让你们喝稀粥!老子要是嚼大腿,就不会让你们啃屁股!怎样?!”

    张献忠声音嘶哑如同鸱,此时说完了这番话,一拍大腿,手指韩愈昌,等他答话。

    张献忠蜡黄的脸上,本就生来一个凶神恶煞的模样,此时说完话,通红的眼睛往外鼓着,一幅浓密的长胡子遮挡了下巴和脖子,直愣愣盯着韩愈昌看,直看得韩愈昌心里发毛。

    韩愈昌听了张献忠的话,看了族弟韩承恩一眼,也不敢多做思考,很快就站起来躬身作揖回答道:

    “韩某带着撒拉尔已经投了元帅,从今往后自然惟元帅之命是从,惟元帅马首是瞻!”

    “什么元帅?!不要再提什么元帅了!从今往后老子跟他高某人毫无干系!既不是他高某人麾下的闯将,也不是他高某人麾下副元帅!

    “从今往后,西宁这片,天上地下,就是老子做主了!你们都是大西营的人马,老子就是这大西营之主!

    “也不要叫什么西营八大王了!这片地界就是老子一个大王,从今往后,就叫大西王!”

    张献忠说完这话,虎视眈眈地环视了大堂上一周。

    在座的大西营诸将比如张化龙、冯双礼、张可望、马元利等人,见张献忠这么说,立刻站了起来,抱拳称诺。

    而自号争世王的蔺养成及其麾下,听了张献忠这么说,又看见原本大西营的将领们这么一幅做派,谁也不敢多说什么。

    以蔺养成为首,一干人立刻也跟着站了起来,躬身抱拳答应。

    至于韩愈昌、韩承恩兄弟,本就是新来的队伍,人马也不多,林林总总加在一起也就千余人,哪里敢有什么异议。

    尤其韩愈昌,被张献忠这么拿话训斥了一顿,也没敢怎么样,只是连忙又躬身拜了一拜,答道:

    “原该如此!正该如此!韩某兄弟及循化所有撒拉尔,从今往后惟大西王马首是瞻!”

    见了蔺养成的表现,再听了韩愈昌的答话,新鲜出炉的大西王张献忠又一次哈哈大笑起来。

    在这一次的会议之上,大西王张献忠重新定了大西营的军制,按照他自己当年在延绥镇定边营里学到的东西,将如今麾下的人马统一整编为了前后左右中五军。

    争世王蔺养成的人马较多为左军,同时大西营左军的事务,也仍然有争世王蔺养成及其麾下自行处置。

    张献忠还是给当年一起北面而事高迎祥的同僚留了一些面子,没有往蔺养成的左军里安插自己的人马。

    同时,争世王的名号也没有任何的变化,蔺养成已然保留了这个称号,并被准许率领大西营左军自己的部属北上大通城,自行经略该地。

    只是天无二日、山无二虎,蔺养成这个争世王,与大西王张献忠从此之后自是不能相提并论了。

    在西宁城及其周边的河湟之地上,大西王张献忠也顺理成章地成为了说一不二的第一人。

    除了蔺养成不情不愿地被编成了大西营的左军以外,那些跟着张献忠的中军,一路从临洮城中逃出来的部将和义子们,也纷纷开始担当大任独当一面了。

    张献忠的亲信部将之一老兄弟张化龙,被任命为了前将军,率领新编的前军前往驻守碾伯所(后世青海海东乐都碾伯镇一带)。

    张献忠的亲信部将之一老兄弟马元利,被任命为了右将军,率领新编右军前往取代蔺养成所部驻守积石关。

    张献忠的另外一位亲信部将老兄弟冯双礼,则被任命为了后将军,率领新编的后军前往驻守西宁以西的镇海堡(即后世青海西宁湟源县)。

    至于张献忠大西营的中军,则是保留了原来大西营的骨干精锐人马,到了这次改编的时候,补充了韩愈昌、韩承恩兄弟的骑兵,实力更加壮大,自然由其亲领。

    当然了,张献忠也任命了自己的一帮义子之中年龄最大的张可望,担任了这个中军副将。

    张献忠此时年方二十五岁,却不知何故,他虽然妻妾成群,但却没有子女,更没有成年的子女。

    如今,他的一堆妻妾,更是丢在了临洮城里,眼下到了西宁,倒是对自己的这一帮义子们,更加重视起来了。

    而他的众多义子之中的长子张可望,说起来甚是可笑,此时的年纪倒比自己的义父张献忠还要大三岁。

    张献忠自小兄弟姐们很多,不过明末的陕北连年饥荒,他的兄弟姐妹虽多,最终长大成人的却只他一个。

    所以,自从起事以来,并没什么兄弟子侄跟在军中帮衬效力。

    当年脱离附回军之后跟着他一起造反的老兄弟们,也在之前的历次战事之中,特别是临洮城断后的战事之中损失惨重。

    现在张献忠提拔自己认下的义子,就有这个迫不得已的因素在里面。

    当然了,对张献忠和他的义子们来说,这样的局面对他们都有好处。

    一来,张献忠通过收养义子,并将自己的义子们逐步安插提拔到重要的位置上去,可以充分利用自己义子们更高的忠诚度,来掌控大西营各部人马,将大西营完完全全变成自己的家天下。

    二来,大西营里那些想要有所作为的年轻人们,也能通过认张献忠为父,进入张献忠的视野,并迅速获得提拔重用。

    此时已经二十八岁的孙可旺,就是这样成为张献忠义子的。

    其他的几个后世大名鼎鼎的人物,如今也已经通过这样的办法在大西营里崭露头角了。

    比如年方二十四岁的张能奇,还有年方二十岁刚出头的张文秀,都借着这样的捷径,成为了大西营前后右各军的佐贰副将。

    至于此时年方十二的张定国,也就是后世大名鼎鼎的李定国,还在张献忠的中军行营里边,给自己的义父张献忠端茶倒水、铺床叠被、牵马坠蹬,尽着自己作为义子对义父的义务。

第一零零八章 绝无可能

    崇祯四年三月西宁城的陷落,在大明朝的京师里并没有引起多少人关注。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京师城内朝野上下的绝大多数人,所关注和议论的事情,全都是近在眼前的崇祯四年春闱。

    来自大明朝南北各省以及属国朝鲜等地的举人士子、国子监生们,在崇祯四年的春天,从五湖四海、四面八方之地云集到了京师城中。

    城内的各大寺庙、道馆、客栈以及那些可以出租的民居,在这个天气渐暖的三月里,全都人满为患。

    各个茶肆、酒楼、饭馆以及烟花柳巷之中,到处都是那些一边推杯换盏一边议论着春闱话题的人们。

    而身在紫禁城内的崇祯皇帝,在接到李邦华等人的奏报之后没过几天,就接到了西安守备太监高时明和锦衣卫西镇抚司镇抚使胡一魁的密折。

    之前李邦华在奏报之中所不敢确定的消息,比如韩愈昌、韩承恩兄弟变节投贼,守将李弘嗣、李振声等人死难,以及张献忠大西营入城之后大肆屠城等情形,都被锦衣卫西镇抚司稍后的密折给一一证实了。

    崇祯四年三月二十一日夜里,崇祯皇帝在乾清宫西暖阁自己的下榻之所内,认真地翻看着锦衣卫西镇抚司的密折。

    对于第二天就要开始入场的崇祯四年的春闱,崇祯皇帝并不怎么太关心。

    有了礼部尚书兼文华殿大学士徐光启在主持,还有其他几个副主考以及朝廷上下无数双眼睛在盯着,他也并不担心会出现过去常常出现的科举舞弊案。

    原本他还想着在开考前的头一天里,亲自到京师城内的贡院去走一遭,显示一下当今皇帝对于科举取士的重视。

    不过来自锦衣卫西镇抚司的密折,却让他打消了这个念头,提不起那个兴致来了。

    崇祯皇帝的心里十分清楚,西宁城的陷落,有很大的责任在朝廷这边,说白了就是在他自己。

    “唉……!”

    坐在一张乾清宫西暖阁窗下一张明式圈椅上的崇祯皇帝,长长地叹了一口气,然后合上手中的密折,对着侍立在阁中的乾清宫兼内务府总管太监王承恩说道:

    “王承恩啊!朕对不住西宁城中,那些坚守城池长达十六个月的军民百姓啊!对不住誓死守城全家被杀的西宁李氏啊!

    “朕之前倒是没有想到过,僻居西宁之李氏对我大明朝会是如此的忠诚!以往历代之所谓忠孝节烈者,大抵也不过如此而已矣!

    “朕往日常因那些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之辈犯下的恶行,而去揣测天下儒林士子之心,去揣测那些将门世家之志,如今看来,倒是颇多偏差了!

    “类似西宁李氏这等忠孝节烈之百年世家,看来还是大有人在啊!是朕想差了!”

    自从来到这个时代也即这个大明朝之后,如今这位崇祯皇帝就对所有那些自己在后世未曾听闻过其事迹的人物充满了怀疑,向来不惮以最大的恶意揣测所有的人心。

    这些事情,他虽然未曾诉诸于口,不曾说出来过,不过在现实中,他却是实实在在照着心中所想去做的。

    所以,他在很多时候所做出的决定,总是给人一种感觉,那就是皇帝生性多疑兼且刻薄而寡恩。

    这与原本历史上的崇祯皇帝相比,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也有不少不同的地方,更准确地说,叫作形似而实不同。

    这一世,王承恩作为崇祯皇帝身边最信重的太监之一,对于眼前这个皇帝陛下的性子自然深有体会。

    在他看来,眼前的皇帝陛下,不管是遇上了什么事情,都喜欢把人往最坏处料想。

    要么怀疑他们有没有不可告人的居心,要么怀疑他们私下的品德,甚至怀疑他们在皇帝面前和朝廷之上表现出来的一切言行。

    崇祯皇帝的这个性格这个做派,到底好不好,到底对不对,王承恩当然不敢议论。

    不过,作为内务府的总管太监,他却十分清楚,现在的紫禁城内,已经没有那个太监,敢于自恃自己是潜邸出身,或者自恃皇帝对其超常的恩遇,而在宫中或者宫外嚣张跋扈、恣意妄为了。

    身在乾清宫总管太监的任上,特别是如今身兼内务府总管太监的重任,如今的王承恩反倒是觉得,把人往坏处料想,却未尝不是一个好的习惯。

    对于平常的百姓而言,这样做,固然显得疑神疑鬼讨人嫌讨人厌,但是对于身居上位者来说,这样做,却能够最大限度地避免犯下轻信人心的大错。

    “陛下不必自责!自古以来,圣人们都说是道心微微、人心惟危!这世间事,最难测者即是人心!

    “西宁李家坚守城池全家死节,满门忠烈,此乃国朝忠臣义士之古风也!至于西宁之城陷,百姓之被屠,此乃西贼之恶行也,绝非是陛下之过错!

    “若是陛下痛惜西宁李氏之遭遇,莫若将其守城事迹昭告天下,表彰西宁李氏之忠烈,使之名垂千古、万世流芳,如此足可告慰西宁城殉身死节之英灵!”

    说到这里,王承恩可能是觉得自己身为内臣说出这番话,有干政的嫌疑,所以立刻撩袍跪地,叩首说道:

    “臣不忍见陛下冥夜自责若此,是以信口失语而言!请陛下恕臣御前轻慢、行止失当之罪!”

    此时的紫禁城乾清宫里,能够在御前伺候的人,也只剩下王承恩这样的大太监了。

    而自从崇祯皇帝叩头谕令大内几个大太监在自己的面前改口称臣,不得自称奴婢之后,连带着那几个得了如此恩典的大太监,也不再称皇帝为皇爷了,而是如同朝臣一般,称皇帝为陛下。

    如今的王承恩正是如此,而这样的称呼本身,却也让他们这些内臣觉得自己身上担着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若非如此,像王承恩这样谨小慎微的大太监,决不会在御前轻易去冒干政的风险。

    此时,看着自己信任的内务府总管太监战战兢兢地跪在面前,崇祯皇帝苦笑着叹口气,摆摆手,冲着王承恩说道:

    “王承恩,你起来吧!朕今日恕你御前进谏无罪!朕先前既已让你们在朕面前改口自称臣,自是把你们与朝廷官员一视同仁,一体对待。

    “朝臣可以在朕的面前进谏献言,内臣之中如你王承恩者当然也可以御前进谏!

    “起来说话吧!还有什么想对朕说的,今日可以一并说来!至于对错,朕都恕你言者无罪!”

    崇祯皇帝说完这话,静静地看着王承恩,看着这个自己这一世最信任的大太监。

    而王承恩见崇祯皇帝对他如此说,连忙叩了头谢了恩,从地上爬了起来,然后弓着身子,斟酌着言辞,对崇祯皇帝说道:

    “陛下今日既然令臣献言,臣就斗胆说上几句!自从接获西北军情奏报以来,陛下茶不思饭不想,以至于废寝忘食,皇后娘娘与内宫诸位娘娘,这几日皆忧心陛下龙体,心中不安!

    “内臣看在眼里,同样急在心中,陛下心忧国事不知陛下龙体才是最大的国事!

    “臣等自跟随陛下进宫以来凡四年矣,亲眼所见我大明朝于风雨飘摇之中一路走到今日,不仅渐行渐稳,更兼蒸蒸日上,此皆陛下之功也!

    “若无陛下几年如一日之拨乱反正、励精图治,国朝之形势今日恐不堪言矣!”

    说完了这番话,王承恩抬头看了看崇祯皇帝,见皇帝似乎是正在凝神静听,又似乎是神游天外,总之没有什么特别的反应。

    王承恩见状,想了想,然后一咬牙,接着说道:“陛下在上,请恕臣失言之罪!

    “以臣之见,陛下一身乃是天下安定之根本,只要陛下稳如泰山、安坐宫中,这天下的形势,就是再坏也坏不到哪里去!

    “况且陛下今日忧虑西北形势,实则大可不必!西宁原本孤悬于河湟之地,虽然在太平时节于国朝掌控康藏河西而言至关重要,然而今时今日,其于西北乱局却如同鸡肋。

    “留之固然是好,不过而今失之,却也无关紧要!臣知陛下之心忧西北,非全为西宁之失,而是担忧西宁城落入西贼之手,久而久之,西贼在河湟之地做大,再为国朝西北之大患!

    “不过以臣粗浅之见,西宁李氏世镇河湟,今时今日既然失之,则必有不得不失之根由!

    “而臣思其根由,想来想去,不过是河湟之地尤为贫瘠之故也!河湟之地虽然广大辽阔,方圆或有数千里,然则土地出产之物绝少,不足以维持长久之坚守!

    “朝廷今日失去西宁,乃是因此,异日西贼之失去西宁,亦必因此!

    “今日朝廷失去西宁,致令西贼盘踞河湟,看似于朝廷是大不利,而于西贼乃是一大利,实则不然!

    “以臣掌管内务府以来之心得,只要陛下继续禁绝西北边地与蒙回康藏诸部官民公私之一切贸易,西贼盘踞西宁想要做大,当是绝无可能!”

第一零零九章 浮萍而已

    王承恩大着胆子说完了前面那番话以后,抬眼看见崇祯皇帝正看着自己微微点头,心里的忐忑顿时散去,又接着说道:

    “西北边事军务,臣其实并无所知,只是久伴陛下御前,日日出入军机处、舆图阁等军国重地,聆听圣训,耳濡目染之下,以至于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了。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今日陛下见问,臣就斗胆妄言,若有不当之处,尚请陛下明鉴!”

    王承恩身材不高,就算是站得笔直,比起崇祯皇帝来,还是要低着一头。

    此时的王承恩已经年过四十,身体也渐渐发福起来,看起来五短三粗,胖胖乎乎。

    只是此时的他两鬓已略斑白,夹杂着几缕银发,平添了一股子历经岁月洗礼的老态。

    整个人看起来,既没有司礼监掌印太监曹化淳那种阴郁儒雅的文人气派书卷气,也没有东厂提督太监方正化那样高大威猛孔武有力。

    若是没有了此时身上穿着的御赐红色蟒袍,往那里一站,倒更像是一个油腻腻的富态中年商贾的样子了。

    不过,崇祯皇帝的心里却很清楚,眼前这一个其貌不扬看起来十分寻常的太监,却是一个忠义耀千古的真汉子,内地里有一颗许多文臣武将根本比不了的忠义节烈之心。

    王承恩本人当然还不知道他自己在崇祯皇帝的心目形象会如此高大伟岸,也无从得知崇祯皇帝对他的这个评价。

    崇祯皇帝自己当然也不可能告诉他这一点。

    所以,自知伴君如伴虎的王承恩,虽然清楚皇帝对自己信任无比,但在崇祯皇帝的面前,他却一直都是谨小慎微、如履薄冰。

    唯恐哪一句话说错了,哪一件事办差了,会给自己惹下什么杀身之祸。

    因为眼前的崇祯皇帝,再也不是他王承恩从小看着长大的那一个性格急躁冲动、做事不计后果,而且也没有什么城府的年轻人了。

    眼前的崇祯皇帝,常常让王承恩感到既熟悉又陌生,这样的感觉究竟是怎么回事,他也说不清楚。

    但是他却十分肯定,曾经无比熟悉的信王府那个年轻人,自从即位之后,就大不同了。

    无论如何,眼前的皇帝就是皇帝,自己就是再受宠信,也是臣子,而帝王之心,绝不可以亲情或者常理揣度。

    只是这一回,眼看着宫门落锁、夜色已深,皇帝仍痛惜西宁之事,废寝忘食,而皇帝的身边一时半会儿也没有朝中大臣能够进言劝谏,王承恩思前想后,也只好勉为其难,亲自站出来说话了。

    而王承恩说的这番话,崇祯皇帝自己的心里当然早就有数了。

    西宁城留着固然有好处,可是丢了却也没有什么大的坏处,不过是有朝一日再费点事儿拿回来而已。

    只不过,自己用这样的话来说服自己,总是觉得缺乏一些说服力,而从自己信任的朝中大臣或者身边内臣嘴里说出来,却别有一番力量。

    此时听了王承恩的话,崇祯皇帝仔细地打量着这个忠心耿耿尽职尽责到最后,陪着历史上的崇祯皇帝一起上吊自杀的太监,良久之后,点了点头,对他说道:

    “王承恩,你说的并没有错!反倒是朕有些偏执于一隅了!如今朝廷的西北方略既定,就轻易动摇不得!

    “不管这中间,朝野上下,付出了怎样的牺牲,驱贼西去与肃清西北的大略,都不容更改!

    “无论如何,这都是功在当世、利在千秋的大事啊!”

    说完了这话,崇祯皇帝深吸一口气,缓缓吐出来,然后用手拍了拍身边小方桌上的锦衣卫密折,看着王承恩,再次对他说道:

    “锦衣卫上的这个折子,明天一早,你去转给军机处和内阁大臣们都看看,就按照你方才所说的那般,到军机处和内阁去传朕的口谕,由内阁拟旨表彰西宁城守城军民的忠义之举。

    “西宁城固然是丢了,但是守城军民之于朝廷,亦算是仁至义尽!不是守城军民对不住朝廷,对不住朕,而是朕这个天子,大明朝的朝廷,对不住西宁城的军民啊!

    “尤其是西宁李氏,可谓是满门忠烈,足堪为国朝文官武将之楷模,将来朝廷大军收回西宁,须在西宁城内立祠祭祀,令其香火不绝!

    “至于李弘嗣、李振声两人,你也一并去传朕的口谕,吩咐礼部将二人之灵位,奉入护国忠义庙内,从祀真武大帝!其余未尽之追封、褒扬事宜,着令军机处和内阁速议呈览!”

    崇祯皇帝语气沉重地说完了这些话,仿佛是终于了结了一件心事一般,往后靠在圈椅的靠背上,看着王承恩,疲惫地摆了摆手,示意王承恩等人离开。

    自古以来,最令人痛心疾首者,莫过于忠臣良将之死。

    而在明末的历史上,这样的事情又尤其多。

    李弘嗣、李振声这两个在历史上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之死,之所以引起崇祯皇帝的重视与反躬自省,是因为他对之前采取的许多冷酷无情的方略,产生了怀疑。

    怀疑这个方略的正确性,怀疑付出这样的代价值不值。

    虽然在如今这位崇祯皇帝的眼里,大明朝的这些军民百姓也好,这些文武大臣也好,前世早就是一堆白骨,早就是历史尘埃了,怎么摆布都可以,他都没什么心理负担。

    而且没有如今的他的话,这一世,这些人同样迟早都是要殒命的。

    只是来到这个世界上,来到这个时代的大明朝这么几年之后,他在改变着这个时代的同时,也在被这个时代所改变。

    如今的这位崇祯皇帝已经渐渐地融入了这个时代,融入了这个时代的生活,很难说他是一个现代人拥有了明朝的身份,还是一个明朝人拥有了现代的灵魂。

    总之,他离不开这个时代,而且注定要在这个时代生活下去。

    对此,他早已没有了任何抵触的心理,或者不适应的方面。

    同样也为这一点,在对待这个时代的人物是非问题上,他的心态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在战争或者饥荒中死去的百姓,不再是一个个无关痛痒的数字,他们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他们是大明朝得以存世的根本。

    而对于那些忠于王师、死于战事的文官武将们,崇祯皇帝也有了真切的痛惜之感,已然不能再无动于衷,拿他们原本就是死于此时此地这样的理由来安慰自己了。

    某人在历史上原本就是死于此时此地或者某场战事,并不能说明到了此时此地或者某场战事之上,他就该死。

    因为这一世的大明朝,随着如今这位崇祯皇帝的到来,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在这个重大变化之下发生的所有的重大事件,如今的这位崇祯皇帝都脱不了干系,而且他也应该负起责任。

    这些东西,除了他自己之外,放眼整个大明朝,也没有人知道,更不会有人敢于去计较他这个皇帝的责任。

    但是他自己,却得过得了自己内心的那一关。

    就像当初的兰州,若是全力以赴,当然是救得了就得下的。

    可是如果救下了兰州城,就等于是截断了陇右木速蛮和云集陇右的西北流贼前往河西的道路。

    如此一来,西北官军就得在陇右地区与流贼和木速蛮死磕到底,而且还要冒着流贼回头突围流入内地的巨大风险。

    这与原先定下的战略严重相悖,因此无论如何也做不得。

    而做不得的后果,就只能是袖手旁观,眼睁睁地看着流贼攻陷兰州了。

    崇祯四年初的西宁,与当时的兰州城面临的情况,几乎是一模一样。

    朝廷的大军要去救它也不是没有机会,只是救它的代价与所得不太匹配,属于得不偿失。

    崇祯皇帝心里有所愧疚,也正是因为这个。

    不过牺牲了西宁之后,从此崇祯皇帝和朝廷关于西北的战略,就算是全面铺开了,有了执行到底的基础。

    接下来,只要朝廷的官军肃清和巩固了陇右甘南几个州府的土地,比如洮州、岷州、河州以及临洮、秦州等地,那么西北的大局,就算基本稳固了。

    因为失去了这些战略要地之后,不管是如今身在兰州朝不保夕的奉天昌义文武大元帅闯王高迎祥,还是夺占了西宁城之后有些志得意满的大西王张献忠,他们的所谓大业终究都不过是一个个无根的浮萍而已。

    张献忠不愿意跟着高迎祥北上兰州,就害怕有一天不得已渡河西去,从此之后再也没有回来的机会。

    眼下他选择夺占西宁,据守河湟之地,以观天下变化,现在看来,是比当年高迎祥北上兰州要高明一点。

    但是河湟之地最大的问题,恰如王承恩所说,地方是好地方,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可惜就是人口稀少,物产贫瘠。

    加上背后还有一个不安分的林丹汗,想要借着这个地方崛起,那也是难上加难。

    尤其是对于过去一直不事生产只靠抢掠为生的流贼队伍来说,在这个地方,他们能够抢劫的对象也已经很有限了。

第一零一零章 求之不得

    如今的河湟之地,经过了去年春夏之际林丹汗的扫荡之后,留给大西王张献忠的抢劫对象,已经不多了。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西宁城方圆百里之内,特别是海东地区即青海湖以东地区,已经没有什么边地小城,或者蒙古部落、羌人部落,甚至是蕃人部落,可以让后来的流贼们抢劫了。

    自从崇祯二年以来,曾经人口相对较多的海东地区,先后经历了木速蛮之乱,经历了木速蛮之乱后的回汉大战,尔后又经历了林丹汗统领的察哈尔余部的劫掠。

    如今这片土地之上,早已是四野空旷,原来星星点点的那些小城和村寨,早已人去地空,干干净净了。

    张献忠的大西营各部,今后要想从青海地区的游牧部落手中抢到足够维持生存的物资,恐怕就只能到距离西宁城更加偏远的地方去了。

    与此同时,可供他们抢掠的部落,不仅在数量上面少了很多,而且剩下来的那些部落,也不是说抢就能抢的部落了。

    因为那些至今还敢于在青海湖周边地区游牧的部落,可不是谁想捏就能捏的软柿子。

    他们要么已经臣服了林丹汗,受到了驻牧察罕诺的林丹汗的庇护,要么就是自身拥有相当的实力,并不惧怕林丹汗或者其他外来的势力。

    这样的部落,可不是哪个人说抢就能抢,或者说抢就敢抢的部落啊!

    比如那个为了避开林丹汗,而率部迁徙到了阿尼玛卿山下莽剌川以南游牧的青海土默特蒙古中的最大一支,即火落赤台吉所部,就依然拥有不俗的实力。

    林丹汗来到青海察罕诺驻牧,已经过去一年多了,除了收服了西海土默特蒙古各部之外,也只是劫掠了海东地区,勒索了一把河州的马进忠。

    至于闻风而走、远远避开的火落赤所部,即便桀骜如林丹汗也没敢穷追不舍地前去征服。

    再比如,那些游牧在唐古拉山以北、青海湖之南,直到川西北若尔盖草原这么一片广袤地区上的唐兀惕人,西康、卫藏、白利和德格四大部,也拥有不俗的实力。

    就连一向狂妄自大的林丹汗,都不敢轻易前去招惹他们,就别说初来乍到、而且之前实力还受损不小的张献忠了。

    这些在西康和卫藏高原上过着农耕或者游牧生活的唐兀惕人部落,也即史书上所谓的唐古特人四大部,与蒙古人渊源颇深,但却并不是蒙古人种。

    当然,他们也并不全都是蕃人,而是蕃人、羌人,以及当年西夏亡国之后逃散隐逸的党项人,甚至还包含了一部分蒙古人,混合在一起形成的一个松散群落。

    唐古特人在明末的时候,他们的人口并不太多,四大部加在一起,总数也只有十余万人。

    不过,这个族群尽管生存的环境有点恶劣,人口的繁衍和增长比较缓慢,但是他们的成年男子,却都十分的骁勇善战。

    不管是以农耕定居为主的白利土司部落和德格土司部落,还是仍旧以游牧为主的西康及卫藏地区更加松散落后的唐古特人部落,走的都是当年蒙古人全民皆兵的路子。

    唐古特人落后的奴隶制,加上他们崇信的藏传佛教,使得这些唐古特人打起仗来,不仅一点也不怕死,而且还十分向往所谓的西方净土与极乐世界。

    对于这一点,就连林丹汗也是心知肚明,直到等他在青海湖以西的察罕诺站稳脚跟之后,他也只是派了几个喇嘛作为使者,去与唐古特人中的几大头人,联络彼此之间的通商贸易之事。

    而不是如同往常在蒙古大草原上那样,直接采取征服的手段,派出人马去胁迫唐古特人臣服自己。

    初来乍到的张献忠,眼下或许还不知道青藏高原上的水深水浅,但若是他敢于按照之前在汉地的做法那么干,他很快就会知道这一点。

    至于距离西宁比较近的那些投靠了林丹汗的西海蒙古各部,若是张献忠真的大着胆子去抢掠的话,那就更热闹了。

    或许从此之后,积石关外的两大势力,就将再也不可能对三边陇右之地构成威胁了。

    而这一点,也正是如今这位崇祯皇帝正求之不得的一个局面。

    至于林丹汗与张献忠会不会走到一起去,崇祯皇帝则完全不担心。

    在原本的历史上,八大王张献忠这个人,与同样属于流贼团伙、同样属于一个战壕的李自成、罗汝才、马守应等人,始终都尿不到一个壶里去,已经足以说明他的个性了。

    这样一个人,又怎么可能与同样一个尿性的林丹汗走到一起去呢?

    这两个人能不打个天翻地覆就不错了,充其量也就是保持着一个相互提防而不大打出手的局面。

    张献忠这个人,既不是高迎祥,也不是李自成,要想让他降尊屈贵地依附林丹汗,并且跟林丹汗两个人穿一条裤子,这辈子想都不用想了!

    而林丹汗这个人就更不用说了,已经狂妄自大到了连大明朝的皇帝都不放在眼里的地步,又怎么可能跟一个大明朝的流寇走到一起,甚至于向他低头弯腰呢?

    所以,一番计算之后,崇祯皇帝终于放下了对西北的忧虑,除了传谕内阁和军机处,追封褒奖李弘嗣和李振声等西宁守城军民之外,终究也没有采取其他进一步的动作。

    而是一切还都按照先前的既定方略,由军机大臣李邦华等人继续全权负责西北的战事。

    只是再次传谕督促兵部尚书南居益和户部尚书毕自严,继续加紧往西北地区转运枪炮弹药等军火和钱粮物资,以备西北官军各部继续围攻兰州和夺取积石关之需。

    说一千道一万,打仗打到最后,还是看财政。

    特别是如今大明朝与流贼和西北木速蛮之间的战争,断断续续已经持续了一年半。

    谁能够把这场战争坚持到最后,谁就能取得胜利。

    而能够最后决定这场战争之胜负的因素,对于大明朝这边来说,主要就是财政问题了。

    如今西北官军装备的军械武器,比流贼和木速蛮先进得多了,而战略上也是步步为营、稳中求进,只求把兰州的贼军赶过黄河即可,并没有什么犯错的余地。

    只要京师武备院提供的枪炮弹药和户部仓场提供的粮草物资,能够源源不断供应得上,那么取得最后的胜利,就不过是个时间的问题罢了。

    放下了西北的事情之后,崇祯四年三月的光阴,也就在崇祯皇帝的种种悲欣交集之中,很快成为了过去。

    崇祯四年春闱如同以往的一样,考试三场,每场三天,参加考试的举人和国子监生们,在每场考试期间,都是吃住在考场中自己的考棚里面。

    在这前后历时九天的春闱大考期间,崇祯皇帝曾经想过趁着考试的时机,亲自去到内城的贡院里面看一看,亲眼见识一番这个时代的会试,究竟是个什么样子。

    不过这个想法一提出来,就被再次支持春闱的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徐光启谏止了。

    那个被崇祯皇帝派去贡院传谕的司礼监随堂太监王坤,回来向崇祯皇帝禀报说:

    “皇爷!徐老大人声言,皇爷御驾亲至,兴师动众,动静太大,波及必广,对贡院之内参加会试之举子,恐有冲撞影响,因此坚持以为不可!

    “不过,奴婢以为,若皇爷真想去贡院一观,莫若只少带三五侍从微服私访!”

    这个王坤,也是经王承恩推荐而提拔起来的太监,此人口齿伶俐,兼且人也机灵,如今在司礼监充任随堂太监,常常奉旨到朝廷各个部院衙门传达皇帝的口谕。

    原本崇祯皇帝对这个头脑灵活的司礼监随堂太监印象还不错,不过经此一事,观感大为改变。

    最终,崇祯皇帝不仅没有微服私访礼部贡院,而且对于这个王坤,也立刻打消了进一步重用他的念头。

    至于宫中的这些太监,如今的这位崇祯皇帝,对他们的要求其实很简单,只要求绝对的忠诚可靠这一条,其他的一切都不重要。

    有没有才华并不要紧,不懂得察言观色迎合上意也不要紧,甚至是贪点儿小财都不要紧。

    而最要紧的是,就是忠于皇帝的根本利益。

    如果你不知道皇帝的根本利益在哪里,那么最最要紧的就是学会遵守皇帝的规矩。

    而这其中最要不得的一点,就是自以为是、投上所好的小聪明了。

第一零一一章 当然还有

    司礼监新晋随堂太监王坤,冒冒失失地在皇帝面前提了一次建议。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他本以为这是投皇帝之所好,而且在他看来,这也是一次获得崇祯皇帝器重与赏识的机会。

    但却没有料到,崇祯皇帝不仅没有接受他的这个建议,而且看起来还相当反感这个建议。

    这一点,直让王坤心里后悔不跌,知道自己还是没能沉住气,这一次怕是犯了皇帝的忌讳了。

    不过崇祯皇帝的心思如此难以琢磨,倒也给这个后世以阴险狡诈而著称的太监,提前敲响了警钟,让他知道,他过去习惯的那一套做法,在崇祯皇帝面前并无作用。

    且说这次春闱期间,崇祯皇帝最后一次亲自前往贡院考场的念头,因为这个太监王坤的自以为是,而打消了,但是他对这次春闱的关注,却并未受到影响。

    由朝廷礼部每三年举办一次的贡院会试,历来都是大明朝选拔天下官员的所谓抡才大典。

    会试之后,那些被选中的贡士们,或者说准进士们,除非在殿试之前犯下了什么大逆不道之罪,否则在接下来的殿试之中,是不会被皇帝淘汰掉的。

    所以,只要通过了会试,能够成为贡士,就注定要成为大明朝朝廷或者地方的官员和准官员。

    对于这样一群将来要为自己效力的士大夫阶层中的精英群体,崇祯皇帝也不可能不重视。

    如今这位崇祯皇帝对于明末的科举制度自然有着许多不同的想法,比如八股文的问题,比如死读书的问题,比如缺乏各种科学知识的问题,等等,他都想做出某些改变。

    但是,他的所有想法,不管是改革科举的内容,还是改革科举的形式,都只能留待将来和以后慢慢去做。

    因为他很清楚,科举制度几乎涉及到了大明朝上下所有读书人的根本利益,是一个绝对不能轻举妄动的禁区。

    在你没有树立绝对的权威,也就是说当你还没有绝对的把握之前,绝对不能轻易去否定它。

    而且,在如今的这位崇祯皇帝眼中,持续存在了上千年的科举制度也并非一无是处,并不是非改不可,更不是他应付眼前局面的当务之急,完全可以留待以后再说。

    比如说,留待消灭了建虏这个威胁之后,再着手调整不迟。

    因为,真正到了那个时候,崇祯皇帝也就有了可以改革科举制度的绝对权威了。

    就在崇祯皇帝的默默关注之中,崇祯四年的春闱结果,顺利出炉了。

    这一次的春闱,从崇祯四年三月二十一日的清早卯时下场,期间历经了三场考试,累计九天的时间,直到崇祯四年三月二十九下午申时三刻,方才真正宣告结束。

    原本的历史上,崇祯四年的春闱录取了三百四十九名进士,其中一甲三名,二甲共计六十七名,三甲共计二百七十九名。

    这一世,崇祯四年的春闱自是大为不同。

    如今这位崇祯皇帝在招录的名额上面,继续延续了元年恩科的思路,依然放宽了录取的门槛。

    而且之前,崇祯皇帝在恩准朝鲜士子加入北榜录取的同时,为了安抚大明朝的北方士子之心,又为北榜增加了十个名额。

    这样算下了,崇祯四年春闱录取的名额,将达到了创纪录的五百一十个,注定了会成为大明朝建立以来,截至目前,贡士录取人数最多的一科。

    这一点,当然也是如今这位崇祯皇帝的一贯套路。

    在他看来,大明朝的读书人们,其实并不是很难对付,只要给他们官做,他们就会老实听话。

    因此,对皇帝来说,要想把读书人这个群体,或者说把更多的士大夫群体,牢牢地绑在自己的战车之上,最好的做法,莫过于将读书人中的英才人物,尽可能多地拉拢到大明朝的官僚体制之中来。

    就像当年将张溥、夏允彝、吴伟业等人提前了好几年招录为进士的做法一样,这一次,崇祯皇帝还是这样的打算。

    因为这样的人物,比如说张溥、吴伟业、夏允彝这样的人物,把他们弄到大明朝的官僚队伍之中以后,可以名正言顺、光明正大地摆布。

    比如说,让张溥去朝鲜常驻,让吴伟业到琉球常驻,还有让夏允彝到云贵去任职,以及让史可法到山西去任职等等。

    让他们去,他们就得去,而且不去还不行,真要是宁肯辞官也不去,那可不光是抗旨这一条罪名了。

    对他们来说,最致命的恰恰还是违背了他们自己到处公开张扬和传播的东林信条。

    这些人在民间的时候,总是召集书生聚会,议论朝政,指摘朝政得失,认为这个不行,那个也不行,说来说去好像就他们行。

    那么现在给了你施政的机会,给了你治理地方的机会,若是你不去,或者去了干不好,你还有什么脸面有什么底气,再去对大明京师的朝政得失指手画脚?

    正所谓,不当家不知柴米贵。

    早点把这些人弄到体制内,让他们到地方上去任职,用繁琐的政务将他们牢牢捆住,分散他们的联系,消耗他们的精力,让他们没有时间天天无病呻吟,可比留着他们在地方上乱发议论,要好得多了。

    对于如今的崇祯皇帝来说,这样做,看起来好像是对这些爱发议论的读书人做出了让步,而实际上却简简单单的一招以退为进。

    这样做的效果,如今已经显现出来了。

    至少,历史上崇祯四年的时候,在江南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和影响的复社,现在没有了影子。

    因为原本历史上复社的牵头人物和灵魂人物张溥,现如今正在朝鲜国当着他的大明天使,并且借着这个高高在上却有十分超然的身份,带着一帮当年的江南士林同道,在朝鲜国创办了复林书院,开门收徒、开坛讲学,干得是有滋有味、风生水起。

    那么当崇祯皇帝通过这样的方法,把张溥这类人物弄到了束缚住,不让他们留在江南搞东搞西、兴风作浪之后,大明朝的士林儒生之中,还有没有类似于张溥的人物呢?

    当然还有。

    大明朝士大夫阶层的读书人中,可能最不缺的,就是这种确实很有才华但是脾气又臭又硬的人了。

    比如黄宗羲这种。

    崇祯四年春的时候,黄宗羲刚满二十一岁,不过在世家子弟云集的京师国子监中,已经显现出了士林领袖的苗头。

    出众的才华,当然是必不可少的。

    如今这个黄宗羲年纪还小,其学问造诣还远远没有后来的时候那样博大精深。

    但是即便如此,二十一岁的黄宗羲,在国子监里已经样样都是出类拔萃了,不管传统的经史子集,还是新兴的天文算学,常常辩得国子监里的五经博士们哑口无言。

    除了出众的才华之外,这个黄宗羲之所以能在国子监里成了一个颇有领袖气质的风云人物,还有其他的优越条件。

    其一,他的父亲黄尊素当年曾是东林党人中的大人物,而且惨死于阉党之手,名头非常的响亮。

    再加上黄宗羲的确很有才华,这让他被推荐进入国子监之后,很快就成了国子监生中的头面人物。

    其二,他的老师正是眼下大明朝廷上的大理寺正卿刘宗周。

    大理寺正卿刘宗周,不仅受到了当今这位崇祯皇帝的尊重和推崇,在京师朝堂之上拥有很高的地位,而且在大明朝的士林儒生之中,也拥有十分崇高的声望。

    作为刘宗周的亲传弟子,这个黄宗羲在国子监中,受到了许多士子的拥戴和追捧,隐隐然成为了类似张溥那样的人物。

    崇祯皇帝倒是并不担心这些国子监生们能够搞什么事情来,不过若是一直让黄宗羲这种不安分的监生,一直在国子监里乱发议论,也不是长久之计。

    国子监里当然有锦衣卫和东厂的合作者,而黄宗羲在国子监里的大量议论,也经过锦衣卫和东厂之手,不断地传递到崇祯皇帝的案头。

    其中的许多议论,在如今这位崇祯皇帝看来,并不能算是错的,但是在目前的形势之下,却不是提出来议论的恰当时机。

    比如,黄宗羲在国子监中说:“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

    这话有没有错?当然没有错。

    但是在如今这位崇祯皇帝正在巩固君权的时候,散布这样的议论,却没有什么好处。

    再比如,周皇后终于生了皇长子之后,整个京师都在为此庆贺,而这个黄宗羲却在国子监里跟人辩论,语出惊人地提出重设宰相,他说:

    “天子传子,宰相不传子;天子之子不皆贤,尚赖宰相传贤足相补救,则天子亦不失传贤之意!

    “昔者伊尹、周公之摄政,以宰相而摄天子,天子且以师礼待之,即令天子年幼,而国政亦可维持不坠!

    “今国朝自太祖高皇帝以来,宰相之位废置而不设,天子之子一不贤,更无与为贤者矣!”

第一零一二章 为时过早

    单就道理而言,黄宗羲的这些话,你不能说它没有道理。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毕竟贤能的君主不可能一直都有,但是贤能的大臣却是层出不穷。

    而黄宗羲话里话外的意思,也很好理解,即在他看来,当今的皇帝陛下固然是个贤能的天子,可是谁又能够保证当今皇帝陛下百年之后,继位的天子也能这么贤明?

    一旦遇到了鲁钝愚笨的君主,怎么办?

    他的想法是,若有一个贤能的宰相,所有这一切问题,就都迎刃而解了。

    因为大明朝皇位的继承,采取的是嫡长子继承制,一直都是立嫡立长不立贤。

    可是宰相的选择,自古以来的做法,却都是选贤任能。

    只要有了一个贤能的宰相,无论天子聪明不聪明、能干不能干,眼下的大好形势,眼下的一切,就都能够延续下去。

    黄宗羲如今的这些想法,其实已经算是很保守了,远没有他后来提出来的那一套套学说那么惊世骇俗。

    在原本的历史上,这个黄宗羲虽然有个刘宗周这样的老师,而且十数年如一日地发奋读书,可是却一直都是屡试不第,直到崇祯十五年的时候,才终于在一次次的失败之后考中了举人。

    然后,好不容易得中举人的黄宗羲,兴致冲冲地前往京师参加了崇祯朝的最后一次会试,结果又是名落孙山。

    再接下来,大明王朝随着李自成进北京、崇祯帝上吊自杀而分崩离析,黄宗羲也没有了考进士的机会,一辈子到死,都是个举人的功名。

    而他后来之所以写下了大量的著作攻击科举制度、攻击八股取士,以及写下了大量的著作攻击君主**体制,提倡天下为公,归根结底与他的人生遭遇密不可分。

    他自恃才华横溢,但却屡试不第,自然会去怀疑科举制度的合理性。

    同样,他自恃拥有治国安邦的才能,但在崇祯朝却始终也没有能够被选中任官,从而走上仕途,他当然会去质疑大明朝的君主制度。

    黄宗羲满腹经纶却一辈子屡试不第,人生坎坷,命运多舛,蹉跎了许多岁月,但也把他逼成了一个满腹牢骚的伟大思想家。

    面对黄宗羲这样的人物,崇祯皇帝还能有什么样的好办法吗?

    原本的历史上,崇祯皇帝刚刚继位的时候,对东林党骨干黄尊素的儿子黄宗羲一度是十分欣赏的。

    黄宗羲之父黄尊素在天启年间的时候,因为阉党中人陷害,被逮入刑部大狱之中,就在狱中关押期间,被各种酷刑拷掠致死。

    等到崇祯皇帝继位,铲除阉党集团并为黄尊素等人平反的时候,黄宗羲闻讯赶往京师,亲自出手刺杀了他的杀父仇人。

    崇祯皇帝得知这个情况之后,不仅没有治他的杀人之罪,而且还给了黄宗羲一个“忠臣孤子”的评语。

    崇祯皇帝亲自给的这个评语,是个很高的评价了。

    如果不出什么意外,接下来的路,黄宗羲应该能走得很顺利,比如说顺利地考中举人,顺利地得中进士什么的。

    但是十分出奇的是,这一切都并没有成为现实。

    至于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到底是因为他的老师刘宗周的被贬斥,还是因为他自己的言行离经叛道,只有天知道了。

    这一世,如今的崇祯皇帝与黄宗羲之间,并无历史上那样的交集。

    因为这一世,崇祯皇帝在肃清阉党集团的时候,手段更加狠辣,也更加雷厉风行。

    等到黄宗羲闻讯赶到京师之时,当年陷害其父黄尊素的阉党分子,已经被锦衣卫所诛除。

    这之后,未能亲自手刃仇人的黄宗羲,也没有返回其浙江老家,而是投奔了其父的故交挚友刘宗周,并且从此拜在了刘宗周的门下,一直在刘宗周的家里吃住读书。

    后经刘宗周这个大理寺正卿的举荐,黄宗羲凭借着黄尊素之子的身份以及已经拥有的生员功名,顺利地进入国子监,成为了一名荫监生,从此走上了与原本历史之中完全不同的人生道路。

    而这一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会不会因此扼杀掉一个伟大思想家的诞生?

    黄宗羲这个在历史上历经挫折而成就非凡的思想家,会不会因此而泯然众人矣?

    一开始,当崇祯皇帝得知,这个黄宗羲在国子监里读书的时候,心里当然没底。

    不过后来没过多久,锦衣卫和东厂呈报的各种国子监内的动向,就让崇祯皇帝不得不承认人类秉性之强大。

    黄宗羲顺风顺水地到了国子监中,却依然表现得十分出众,学业自是不用说了,而他的个性与言行也依旧十分出众。

    得知这个情况的时候,崇祯皇帝的心里,真是说不上来到底是何种感受。

    一方面他也为这样一个思想家没有沉沦埋没而庆幸,另一方面却也为国子监中出了这么一个类似于张溥的人物而暗自头疼。

    这一回,崇祯皇帝自从得知二十一岁的黄宗羲以国子监生的身份参加了本次春闱的考试,当时就下定了决心,要让他一考即中。

    这样的人物,可不能再让他在国子监里继续崇尚清议玄谈下去了。

    而是要让他尽快接触一些实际的政务,免得他不知道天高地厚,搞乱了目前好不容易平静下来的士林人心。

    崇祯皇帝知道,是自己之前明确抬高内阁的地位,引起了国子监里一些士子的议论,同时也激发了黄宗羲对于重设宰相的主张。

    对于黄宗羲的主张,崇祯皇帝的内心深处,其实并不完全排斥。

    这个事情,在将来,也许会成为大明朝政体发展的一个方向。

    但是他绝不希望看到,这个事情现在就成为朝野士林之间讨论热议的问题。

    因为现在搞这个,实在是有点为时过早了。

    所有这一切,至少都要等现在的皇长子和皇次子,以及今后可能降生的其他皇子们年纪少长之后,才能做出最后的抉择。

    如果其中有足够贤能的人选,那么如今的内阁就还是如今这样的内阁。

    如果其中没有一个可堪放心的人选,到了那个时候,才是真正考虑重设宰相的时机。

    而且宰相的职务,也不一定还是宰相这个名头,至少内阁总理大臣就是一个不错的名号。

    与大明朝的未来有关的所有这些问题,如今的这位崇祯皇帝并不是没有考虑过。

    一个来自后世的现代人,怎么可能会不去思考大明朝的未来?

    只不过对他来说,眼下的局面与三百年后民国初年的情形颇有几分相似,迫在眉睫的救亡图存的重要性,远远大过了启蒙。

    至于君权与相权的关系,以及将来的君主贤能与否对大明王朝的影响,他的心里都有数。

    只是如今还远远没到那个需要做出抉择的时候。

    现在的他,所追求的,自然是能够为所欲为的**皇权。

    因为面对明末的复杂局势,唯有如此,才能够免于覆亡。

    且说崇祯四年四月初七日一早,紫禁城的宫门初开,本次春闱的结果就被总裁官徐光启和两位副总裁官何如宠、贾继春三人,联袂送进了宫中。

    这次会试录取的贡士,整整五百一十名,他们的姓名、出身、籍贯以及名次等等情况,被一笔一划地誊写在厚厚的一大本奏折上。

    四月的京师,天气已经转暖,小草开始从地下冒出头来,树丛也抽出了新芽,就连阳光也显得灿烂了许多,并且开始拥有了炽热的温度。

    坐在乾清宫宽畅明亮的东阁御书房里,崇祯皇帝先是认认真真地听完了徐光启、何如宠、贾继春三人关于这一次会试前前后后的情况汇报,然后满怀兴致地翻开了写满名字的录取名单。

    这份奏折之上,用蝇头小楷工工整整地写满了一行行的姓名,姓名的后面则跟着各种有关的备注。

    崇祯皇帝一目十行地一页页翻看下去,想要先找到黄宗羲的名字。

    可是,崇祯皇帝连着翻开了十八个折页,眼看就要到了折子的最后一页,却还是没有找到黄宗羲的名字。

    徐光启、何如宠、贾继春看皇帝如此作为,心里都有些忐忑。

第一零一三章 恰到好处

    这次春闱,崇祯皇帝并没有事先写下什么手谕,交给他们,让他们照顾某些士子。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但是,此时眼见崇祯皇帝正在寻找着某个人或者某些人的名字,这三个负责本次春闱的大臣,顿时全都明白了。

    眼前的皇帝虽然没有明说,但是如同当年的恩科一样,皇帝的心中必定早就有了一些心仪的人选。

    徐光启与何如宠两个人心怀坦荡,见状只是微微皱皱眉而已,基本上不为所动,继续眼观鼻、鼻观心地端坐在御案之下的锦凳上,静待皇帝的下文。

    唯独钦定的本次春闱副总裁官之一、都察院左副都御史贾继春,心中忐忑不已。

    他很清楚,崇祯皇帝让他担任副总裁官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他监督徐光启和何如宠两个人,同时保证本次春闱仍然按照皇帝的意志进行。

    可惜的是,临考之前,崇祯皇帝对于这次春闱,并没有什么明确的旨意,私底下也没有给他什么手谕,搞得他一直摸不着头脑。

    贾继春、牛聚明、许誉卿这几个人,眼下在京师朝堂之上,俨然成了皇帝的御用喉舌。

    崇祯皇帝的许多想法,在真正拿到朝会之上定策之前,常常都是通过他们的手与口,最先放出风声,试探朝野反应。

    而在这几个人中,职位最高的贾继春,却并非是核心人物。

    核心人物是崇祯皇帝一手提拔起来并且安插在兵部职方司郎中位置上的牛聚明。

    牛聚明,当然就是历史上的大顺朝宰相牛金星了。

    不过,自从中了进士之后,如今这位崇祯皇帝告诉他“聚明”这个字,比起他的大名来说,寓意更好,让他以字行世,于是从此之后,他就以字为名,名字倒换了。

    当然,崇祯皇帝让他以字为名,真实的理由,并不是表面上说给他的那样。

    真实的理由其实很简单,就是牛金星这个名字在后世实在是太臭了点儿,如今这位崇祯皇帝每次看到这个名字,总会生出一种将他远远赶离朝堂的冲动。

    而他之所以没有这么做,则是因为在他的内心深处始终觉得,在眼下大明朝京师的朝堂之上,这个人还颇有一些可用之处。

    至少比起那些个清高得要命的士林清流而言,这样的人对皇帝有着别样的用处。

    因为类似牛聚明这样的人,算得上是文人士大夫阶层中的异类。

    与朝堂之上为数众多的伪君子们比起来,这种人应该属于真小人的一类了。

    他们可能在忠孝节烈方面可能有些问题,没那么三贞九烈,但是他们有心机,而且有手腕,最重要的是,他们甘愿充当皇帝的喉舌,甘愿充当皇帝的刀子,并不是太在乎什么虚名和清誉。

    这样的人,比起伪君子来说,对如今的崇祯皇帝更有用处。

    除了这一点理由之外,崇祯皇帝其实也担心,真要把牛聚明即牛金星这样的人从朝堂之上赶出去了,备不住他就会搞出什么大事情来。

    这样一些在原本的历史上闯出了偌大名头的人,是绝对不可以小觑的。

    且说这次春闱,贾继春奉旨担任了副总裁官之后,迟迟没有等来崇祯皇帝的密旨或者口谕,就去拜访了牛聚明。

    不过这一次,牛聚明这个皇帝的心腹人物,也并不清楚在春闱录取贡士的问题上有什么具体的打算,因此也给贾继春提供不了什么真正有用的建议。

    到了此时,贾继春见皇帝似乎迟迟没有找到想要找的名字,他的心里开始暗自着急。

    若是皇帝心仪的那些人选,这一回名落孙山,没被他们录取,自己这个钦定的副总裁官岂不是失职,接下来该当如何是好?

    贾继春正紧张不安地胡思乱想着,突然听见,不远处,在御书案背后坐着的崇祯皇帝,嗯了一声。

    贾继春急忙抬头看过去,只见崇祯皇帝嗯了一声之后,自顾自地面带着微笑点了点头,然后又从头开始,仔细翻阅起那份刚刚才匆匆翻过了一遍的奏折。

    贾继春心里一松,知道皇帝找到了想找的名字。

    贾继春等人的心理,崇祯皇帝自然猜不到,也无兴趣去顾忌。

    而他找了半天,也终于在这份写满了贡士姓名的最后一页上面,找到了他想要看到的名字:

    “崇祯四年礼部试,取第伍佰零一名贡士,浙江余姚籍国子监上舍监生黄宗羲,父黄尊素,万历四十四年赐进士出身……”

    对于徐光启、何如宠和贾继春三个总裁官、副总裁官给黄宗羲定下的名次,崇祯皇帝倒是并没有料到。

    但是等到他在录取名单的最后一页上看到黄宗羲名字的时候,他的内心深处对这个结果非常满意。

    在原本的历史上,黄宗羲得到过许多士林和官场中人的关照,一方面是因为他是儒学大师刘宗周的亲传弟子,另一方也是因为他是天启年间东林党大臣黄尊素的长子。

    但是即便如此,直到明朝明朝灭亡为止,他也没能如愿考中进士。

    而且直到崇祯十五年的秋闱,他才终于考中了举人。

    从他少年早慧考中生员之后,一直到他考上举人,期间历经了超过十五年的时间,至少参加了六次浙江乡试,头五次全都落榜。

    这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

    这说明黄宗羲后来的那些思想,从他中了秀才之后,就基本上开始有了萌芽了。

    而他的那些比较出格的言论和想法,基本上注定了他在选拔朝廷官员的科举考试中,不太可能取得比较好的名次。

    这一次,若不是黄宗羲以国子监生的身份直接参加会试,同时又遇上了大明朝自从开科取士以来录取人数最多的一科,那么他的命运,恐怕还会如同历史上一样,一次次在科举中被淘汰掉了。

    若是黄宗羲这样的人物一直考不上进士,就像历史上那样,也肯定不是好事。

    且不说会把黄宗羲逼到大明朝现行官僚体制的对立面,就单说这样的人才若是始终被拒绝在大明朝的官僚体制之外,那么这个官僚体制,恐怕也确实是问题严重,难以自新了。

    如今的这个结果,正是恰到好处。

    而最让崇祯皇帝满意的,恰恰是如今这帮子考官给黄宗羲定下的这个名次了。

    一者,黄宗羲考取了贡士,虽然名次十分靠后,但毕竟也成了大明朝官僚体制之中的一员。

    二者,他的名次足够靠后,就会让他在崇祯四年春闱这一科的进士们中间没有什么地位,形不成什么号召力。

    这一点,也将使得他对于大明朝士林特别是十分注重科举名次的江南士林的影响力,大为降低。

    此外,大明朝的科举制度里面还有一个约定俗成的规矩,那就是“三榜皆外任”。

    大明朝的科举制度,对于最后得中进士的所有人,按照名次分为三榜,也叫三甲。

    一榜是前三名,叫做进士及第,依照名次依次是状元、榜眼、探花。

    头三名,基本上都是进翰林院当翰林。

    二榜是若干名,叫做进士出身,没有什么特别的称号或者名头。

    但是二榜进士有进翰林院的机会,可以被选取为庶吉士,也可以进入朝廷的六部、六科,或者其他在京师的部院府寺监等衙门任职。

    至于三榜的进士,只能叫做“同进士出身”,他们在士林和政坛上的地位,就远不如头两榜的进士了。

    特别是,按照大明朝新科进士任官的惯例,三榜进士都是要出京外任的,而且常常都是县官。

    有许多人一辈子都辗转在各个边远的省份,担任州县官员。

    这就是三榜进士同进士出身的官员,与一甲进士及第、二甲进士出身的官员们之间的巨大区别。

    这一次,年轻的黄宗羲虽然一改历史上的命运,原本没有举人功名的他,以国子监荫监生的身份参加礼部会试,竟然一考就中,但是却排在了三榜倒数第十位,若无崇祯皇帝的特别旨意,他就注定了要被任命到远离京师的边远省份,去当某一地的县官。

    那么,崇祯皇帝会干预吏部对他的任命吗?

    当然不会。

    让他到某个边远的不起眼的地方,去当一任县官,然后从县官的任上,一步步升迁上来,正符合崇祯皇帝的意图。

    因为唯有如此,像他这样的人,才能够对地方的政务有一个真正的了解。

    或许也唯有如此,将来的黄宗羲才能够在他真正开始各种著书立说的时候,不至于脱离实际、空谈误国。

    正所谓在相比起于州郡,猛将必发于行伍。

    唯有如此,当他完全熟悉了大明朝地方省府州县的政务之后,将来提出的学说,才能真正有益于大明朝未来的政治改革。

    真要到了那个时候,就是把他从地方省府或者州县的位置上提拔起来,让他担任内阁的首辅,主持大明朝未来的政治改革,又有什么不可以呢?

    崇祯皇帝甚至还很期待这么一天的到来。

第一零一四章 此何人也

    当崇祯皇帝从这一科贡士名单的最后一页里,终于看到了黄宗羲的名字之后,心里面的那点儿小心思,顿时烟消云散了。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于是又再次从头开始看起,细细地审视起这份名单来。

    “宋时烈?!此何人也?”

    崇祯皇帝重头翻阅名单,首先要看的,当然是本次春闱的会元人选。

    结果一看之下,映入眼中的,却是一个完全陌生、毫无印象的名字,心中嘀咕着嘀咕着,不由得说出了声来。

    “启奏陛下!臣与同侪诸人,昨日依照会试三场朱卷累计排定之顺序,拆去弥封,方得此人。

    “乍见此名之时,臣与同侪诸人亦未知其籍贯乡里、家世门楣,未知其授业何处、师承何人。

    “后经一番查证,臣等方才得知,此宋时烈,竟是朝鲜国选送举荐、赴京应试之士子!”

    崇祯皇帝问了一句“此是何人”之后,崇祯四年春闱的主考官,也即总裁官徐光启,立刻站了起来,躬身对着皇帝说出这样一番话来。

    此时在场的这几个大臣,当然都曾浏览过各省提学呈递给礼部的赴京适应举子之名单,只是对于朝鲜来的士子,没有人真的在意,更没有人真的重视,所以也就没有认认真真地去记住他们每个人的汉名。

    科举取士历来都是华夏王朝的拿手好戏,而科举考试的内容即四书五经,更是大明朝读书人的看家本领。

    朝野上下自然没人把朝鲜这个海东小国来的儒生士子放在眼里。

    包括如今这位崇祯皇帝本人,也是如此。

    徐光启说完了一番话,抬眼看见崇祯皇帝满是惊讶的神色,继续躬身说道:

    “臣等之前亦未曾料想到,今时今日,朝鲜国士林于朱子学上之造诣,竟然超迈如此!其国虽小,其士人气魄却大!

    “只此时,礼部与贡院诸员于朱卷弥封之下,会推名次已定,惯例不容更改。

    “而臣在拆封之后,再观宋时烈三场之朱卷,见其不惟学理精深,即体例也未见瑕疵!

    “是以,臣等乃维持原定贡士之名次,原样呈于陛下之御前,一切皆由陛下圣断!”

    崇祯皇帝听了这话,愣神了片刻,看着如今胡须都已花白了的内阁大臣兼礼部尚书文华殿大学士徐光启,点了点头,没有说话,而是继续往下看去。

    其实,类似宋时烈这样的情况,在大明朝的科举制度之下,并非孤例,也并不罕见。

    为了杜绝科场舞弊的发生,特别是杜绝阅卷官们以及总裁官和副总裁官们,在会试排名录取的时候以权谋私,照顾自己的门生故旧,明朝的会试制度搞非常复杂。

    参加礼部会试的举人们答完的卷纸,或者说写好的八股文,每篇交卷之后,是不能与阅卷官直接见面的。

    而是由非阅卷官们先将写有考生姓名、籍贯等情况的一页封上,给一个编号,而这个做法,就叫做弥封。

    尔后,弥封好的卷纸,将转交给翰林院的那些守候在贡院的翰林或者庶吉士们,让他们用朱笔将考生的卷纸,原原本本、完完整整、一笔一划地誊写下来。

    这一份份由翰林院的官员们用朱笔誊写的卷纸,就叫做朱卷。

    而这种朱卷,才是各级阅卷官们,能够真正接触到的会试文章。

    受命阅卷的各级阅卷官们,就是凭着这一份份他们完全不知道背后究竟是何人所作的朱卷,来决定会试录取与否,以及考生们的名次。

    等到完全按照朱卷的内容,将预备录取的贡士名次排定了之后,阅卷官们会再次拆封原始的卷纸,一一进行比对。

    如果比对无误,录取的贡士名次,就会这样敲定下来。

    若是比对有误,那就说明,这一科的会试,出了科场舞弊的大案。

    真要如此的话,就不知道会有多少人人头落地了。

    当然了,因为每一科春闱的考生都太多,类似徐光启、何如宠、贾继春这样的会试总裁官、副总裁官,对于各级阅卷官呈递上来的朱卷,是不会一份份全都亲自过目的。

    他们只看被各个阅卷官公推的头几名朱卷,或者排在前十名、前二十名的朱卷。

    这一次,崇祯皇帝着急看到结果,所以即便徐光启、何如宠等人已经算是很十分的尽职尽责了,到最后,他们也不过是亲自审阅了前五十名的朱卷而已。

    那么这样做,是不是就能够杜绝科举制度的弊端呢,是不是就能够保证科举制度的公平公正呢?

    当然不可能。

    明朝不仅出过很多科举舞弊案,而且按照这种制度最后排定的名次,也不完全公平。

    由翰林誊写形成的朱卷,在考官面前实现了人人平等这样一种公平的同时,却也新增了另外一种不公平。

    那就是考生的书法水准是体现不出来的,由书法水准折射出来的考生个性,也是体现不出来的。

    因为考官们看到的朱卷,都是清一色的翰林院笔体,考生的笔迹是被掩盖住了的。

    不过,总体而言,在明朝那样一个时代,会试能够做到这样,已经算是一种制度上的公平公正了。

    因为这样的制度,给了那些出身寒微,没有后台,以及没有显赫师承的寒门读书人,一个鱼跃龙门、一鸣惊人的机会。

    这一次,出身朝鲜的儒生宋时烈,就得到了这个千载难逢的一鸣惊人的机会。

    当然了,会元并不必然是状元。

    因为状元需要在殿试之上由皇帝亲自选出。

    但是在科举取士的时代,在会试中得中会元本身,就已经是一个极其难得的荣誉了。

    且说崇祯皇帝一边听着徐光启等人的解释,一边继续翻阅着贡士的名单。

    其实每个贡士姓名的后面,都用了蝇头小楷标注着他们的基本情况。

    即使徐光启、何如宠、贾继春三人不站起来专门说明,崇祯皇帝只要细看之下,也能弄明白那些在明朝的历史上未曾出现过的名字背后,到底是些何方人士。

    只是崇祯皇帝既然开口问了,他们这些负责今科春闱的大臣,就不得不站起来做出一些说明。

    徐光启、何如宠、贾继春三个人一边静静坐着备询,一边不住地用眼睛的余光看着皇帝的方向,关注着皇帝的表情变幻。

    贾继春看见皇帝的眉头时而皱起,时而舒展,他心情也跟着上上下下,起伏不定,正想着心事,突然又听到崇祯皇帝自顾自地问道:

    “这宋浚吉,又是何人?”

    贾继春心说,后边有标注,陛下您翻篇往下看就好。

    只是他与徐光启、何如宠毕竟不同,不敢对皇帝这么说,此时听见皇帝问话,连忙站起来躬身答道:

    “启奏陛下!这宋浚吉,也是朝鲜国选送举荐的士子,与宋时烈一样,都是平壤复林书院的弟子!”

    “哦?可是张溥带人办的那个复林书院?!”

    崇祯皇帝的话音刚落,贾继春却已经在心念电转之间,仿佛悟到了什么,立刻又接着说道:

    “启奏陛下!正是张溥带人办的那个复林书院!今科春闱,来自朝鲜的士子,皆是张溥会同朝鲜国礼曹与成均馆一手操办,说起来,都与复林书院有关!”

    贾继春说完了这话,见崇祯皇帝面无表情地继续翻看着名单,于是接着说道:

    “今科春闱,朝鲜国来京应试之儒生,得中贡士者,譬如宋时烈、宋浚吉、金集、李浣、李敬舆、金益熙六人,皆为朝廷驻朝鲜使节张溥,所一力举荐而来!

    “朝鲜弹丸之地,一举而中式者六人,且个个名列前茅,即令陛下不问,臣之心中也有疑问!

    “好在今科会试中式名录尚未公布,若是陛下以为贡士名单不妥,以臣之见,不若黜落朝鲜数人,另从其他落榜者中选取数人顶缺亦未尝不可!”

    就在方才崇祯皇帝问及复林书院的时候,贾继春一瞬间就想到了东林党和东林书院,同时也想到了眼前这个不动声色的年轻皇帝对于东林党人的真实态度,于是施施然说出这一番话来。

    贾继春的话说完,未等崇祯皇帝有什么反应,同在御前的礼部左侍郎何如宠却也立刻出言道:

    “万万不可!我皇明科举制度,向来以至公至正取信于天下!且取士之规,早有律例在先!非有科场舞弊之证据,朱卷一经拆封即成定案!

    “今科贡士名单虽未公布,但陛下与臣等,以及礼部、翰林院、贡院阅卷诸官,皆已知晓!

    “若陛下以今科朝鲜士子中式者多而废黜数人,今后朝廷抡才大典该如何取信于朝野,广被于天下!?”

    “贾大人此言可谓大错而特错!陛下若对今科贡士名单之次序有旨意,臣等奉旨重新斟酌排序即可也!

    “况且臣等呈递贡士之名次,并非最后之名次,若陛下以朝鲜士子得中第一为不妥,正可在殿试之上做取舍,万不可轻易黜落贡士,以伤我皇明科举取士至公至正之美誉!”

第一零一五章 不谋而合

    贾继春这一回向崇祯皇帝提出的建议,并不是崇祯皇帝的授意,而完全是他自己根据以前揣测到的崇祯皇帝对待东林党人的真实态度,自己臆测的一个结果。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崇祯皇帝本人并没有要黜落今科中式之朝鲜士子的想法。

    相反,现在的他,正在尝试着通过大明朝的科举制度,将朝鲜士林之中的一些领军人物和优秀人才,纳入到大明朝的官僚体制之中,并进而为大明朝在朝鲜国内培养出一批忠实的代理人。

    这个想法,崇祯皇帝从来没有诉诸于口头,更是从来没有公开说过。

    不过,眼下张溥等人在朝鲜讲学,并且举荐朝鲜士林中的优秀人物,以举子的身份,到大明朝的京师参加会试的做法,却与崇祯皇帝的这个意图不谋而合。

    崇祯皇帝当然没有料到,朝鲜国内士子的儒学造诣,特别是在程朱理学上的造诣这么高,居然能够在没有刻意关照过的情况下,考了个会元出来。

    但是,当他想清楚了宋时烈得中会元这个结果所包含的利害关系之后,他的心里就只有暗自高兴了。

    会元虽然清贵尊崇,但是给谁还不都是给?

    给了这个朝鲜来自的宋时烈,反倒能够让大明朝崇祯四年的这次会试结果,在属国朝鲜内部迅速产生影响,同时也能够让大明朝的科举制度,在朝鲜国内真正站稳脚跟并且进一步普及推广开来。

    等到将来有一天,朝鲜国的儒生士子们,都以参加大明朝的科举考试为荣,都以在大明朝的科举考试中获得功名为荣的时候,距离如今的朝鲜国彻底内附为大明朝的郡县,也就不远了。

    这样的一种消化朝鲜的方式,比起战争的方式,虽然浪费的时间长一点,但是效果却会好很多,而且还省钱省力,算是崇祯皇帝在应对朝鲜问题上的上上策了。

    也正因为如此,此时听了贾继春的这个建议,崇祯皇帝的心中就有一些不喜,等再听了何如宠的说法以后,干脆放下了手中的名单,对当面的三人说道:

    “朕看这个名单,定得已经极好了!既不需要黜落任何一个人,也不需要增补任何一个人!

    “今日朕看过了之后,卿等即可交由内阁其他阁老一同看看,若是内阁几位阁老并无异议,明日上午即可昭告天下!

    “尔后,卿等即可尽快依照原定计划,安排复试、殿试有关之事宜!”

    说到这里,崇祯皇帝面无表情地看着贾继春片刻,然后缓缓说道:“朕今日不妨在此再说一遍,朝鲜乃是我大明朝之属国,其儒生士子亦是大明朝之臣民百姓!

    “包括朝鲜在内,凡域外属国、藩部,能以忠臣孝子之行,臣事朕躬、臣事我大明者,不论域内域外,朕从来视之如一!”

    崇祯皇帝面无表情地盯着贾继春说完了这番言不由衷的话,然后从徐光启、何如宠的脸上一个个看过去,最后说道:

    “去岁之时,朝廷既然议定,允准朝鲜士子参加我大明之会试,那么不管朝鲜士子这一次,或者今后取得什么样的会试结果,我大明朝朝野上下,都应该坦然接受!

    “这是我皇明君臣都该有的上国气度!若无此胸襟与气度,我皇明如何当得起华夏天朝的美誉!?”

    听见崇祯皇帝说出了这话,徐光启、何如宠与贾继春等人的心中人人都有点五味杂陈。

    崇祯皇帝对朝鲜真的是视之如一吗?当然并没有。

    安东侯毛文龙麾下的各路总兵府先前与现在针对朝鲜国的种种作为,崇祯皇帝从来都是睁只眼闭只眼。

    特别是这两年多来,平壤伯刘兴祚及其众兄弟们的人马部众,占了平壤与元山一线大同南江两岸的土地之后还不满足,不断地越界南下。

    一而再再而三地在相邻的朝鲜国黄海北道以及江原道的北部,驱赶朝人百姓,强占朝人土地,甚至是杀人夺地。

    对于平壤伯刘兴祚及其部将们的这些行为,遭到了张溥的一再上书弹劾,而朝鲜国的君臣们,也是一再通过被留置在大明京师的绫原大君李上书理藩院,请求大明朝廷惩治和约束平壤伯府的越界占地行为。

    这些事情,崇祯皇帝知道,满朝文武也都约略知道一些,只不过,对于安东侯毛文龙、平壤伯刘兴祚等人的行为,崇祯皇帝连一道申斥的旨意都没有下过。

    这是哪门子的视之如一?

    此时的乾清宫内,当面奏对的大臣也好,环绕内外的侍从之臣也好,听了崇祯皇帝这一番冠冕堂皇的话,自然是各有各的认识和想法。

    不过,崇祯皇帝的话音一落,乾清宫东暖阁御书房内,却一下子变得寂静无声了。

    徐光启、何如宠两个人听了崇祯皇帝的这个话,立刻就安了心。

    而贾继春听了这话,则深深地低下了头,知道自己又一次搞错了皇帝的心意,遂不敢再发一语。

    这一次的贡士名单里面,除了这些来自朝鲜的士子们与张溥等人搞的复林书院有关之外,来自南直隶的一些士子,也有好几个与张溥的复林书院有关。

    其中有几个人,恰恰正是当初答应了张溥的邀约前往朝鲜,与张溥一起筹办复林书院并讲学的人,比如陈于泰、孙淳、李雯、徐孚远,以及张溥的弟弟张采。

    也有一些人,虽然没有去复林书院,但却与张溥等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比如说陈子龙、陈名夏等南直隶士林后起之秀。

    这些人,在原本的历史上都曾是复社的骨干,如今虽然没有了复社这个小东林党组织,但是分散在江南各地或者说各个角落里的士子,却依然顽强地冒出头来。

    崇祯皇帝自然不想录用这些人。

    只不过在大明朝的科举制度正式进行改革之前,传统的科举是挡不住这些人的。

    因为在整个明代,江南地区都是大明朝经济最发达的地方,读书人最多的地方,同时也是传统儒学教育水准最高的地方。

    只要科举制度不改,江南士林子弟就一定会通过这个途径源源不断地进入大明朝的官僚体制之中,然后源源不断地进入大明朝的朝堂之上,就是分了南北榜也改变不了这个局面。

    当然了,除了这些个让崇祯皇帝看了名字之后心情复杂的明末士林名流之外,崇祯四年的春闱,同样也有一些崇祯皇帝知道名字,并且也约略知道他们的一些事迹的明末人物。

    比如左懋第,范志完,杨廷麟,张缙彦,杨鹗,杨绳武等人。

    在原本的历史上,这些人就是在崇祯四年的春闱之中考中贡士,并在殿试之后进入二榜三榜,成为崇祯四年进士的。

    这一世,大明朝的形势虽然发生了许多改变,但是却尚未波及到这些人的命运。

    他们如同历史上的情况一样,在这一次的春闱之中得中,并顺利地进入了一个完全不一样的崇祯皇帝的事业。

    在原本的历史上,这些人在崇祯皇帝上吊自杀之后,有的选择了上吊自杀,有的选择了募兵抗清,也有的选择了剃发降清。

    对于其中那些在明亡之后剃发易服投降满清的人,如今这位崇祯皇帝原本有意将他们从贡士名单之中黜落。

    但是想来想去,最终还是决定保留了他们的名字。

    因为有了现在这个不同的崇祯皇帝之后,大明朝的命运已经在潜移默化之中发生了诸多的改变。

    即使崇祯四年的春闱,他们仍然按照历史的惯性,考中了进士,他们这些人在原本历史上的命运,或者说结局,也必然会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发生改变。

    也因此,对于崇祯四年的春闱,崇祯皇帝尽管有着一些不太满意的地方,但他还是认可了徐光启、何如宠与贾继春三人呈送上来的贡士名单。

    第二天上午巳时,崇祯四年春闱取中的贡士名单,原封不动地张贴到了京师崇文门内的贡院门口。

    得知自己中式,并且还是大明京师会试第一,也就是高中会元的消息,来自朝鲜国的宋时烈简直不敢相信。

    在同时中式成为大明朝准进士的几个朝鲜士子陪同下,年仅二十四岁的宋时烈,在人山人海的贡院门口几进几出,一遍又一遍地摩挲着自己的名字,一会儿哭,一会儿笑。

    与得知自己高居榜首之后疯疯傻傻的宋时烈截然不同的是,同样中式了的黄宗羲,自从得知了自己的排名,却是一脸的郁郁寡欢。

    他很清楚,若不是这一次有朝鲜士子参加会试,皇帝陛下就不会为本次春闱增加十个名额。

    而若是没有了皇帝陛下给本次春闱增加的十个名额,自己也就不可能得中贡士。

    这让黄宗羲本人,以及陪同黄宗羲一起前来看榜的他的弟弟黄宗炎等人庆幸不已,纷纷感慨黄宗羲的好运道好运气。

    只是看见自己竟排名在了五百位贡士之后,还是让一贯自恃才华、自信满满的黄宗羲,在庆幸欣喜之余,约略有些心情郁郁。

第一零一六章 致敬英烈

    不管高中会元的宋时烈如何欣喜若狂地庆祝,也不管排在五百名开外的黄宗羲如何郁郁寡欢地反省,崇祯四年的春闱,在接下来的半个月里,迅速地落下了帷幕。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高中会试榜首的朝鲜贡士宋时烈,在接下来的礼部复试之中,并没有再次位居第一。

    不过,贡院复试的内容只是由徐光启这个主考官临机出一题,让已经中式的贡士们写下一篇时文。

    而其目的,也只是检验这些录取的贡士里面,有没有冒名顶替或者滥竽充数的人而已,并不计入会试的成绩,也跟殿试的结果无关。

    礼部的复试之后,就是紫禁城里的殿试了。

    这一回的殿试,还是安排在了三大殿中空间最大的皇极殿里。

    紫禁城皇极殿,虽然宽畅阔大,但是五百多名的贡士入内,再加上礼部、都察院主持监考的官员们,以及锦衣卫殿前司维持秩序的持枪校尉们,依然显得有些拥挤。

    不过这个时候,倒是没有人会去在意这些细节了。

    就这样,崇祯四年的四月二十日,从早到晚,五百一十名新科贡士济济一堂,在崇祯皇帝的亲自到场监督之下,在紫禁城皇极殿里提笔挥毫,为崇祯四年的春闱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与崇祯元年恩科殿试一样,这一次殿试的策论,同样是崇祯皇帝到了皇极殿现场之后,亲自当众说出的一道题目。

    不过与上一次侧重如何中兴大明不同,崇祯皇帝这一次直接抛出了华夷之辨这个问题。

    崇祯四年四月二十日上午辰时正,崇祯皇帝坐在皇极殿高高的御座之上,面对着大殿之中济济一堂的五百一十名贡士,铿锵有力地说道:

    “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皇明开国功臣诚意伯刘文成公亦言,夫华夷峻防,一王**,胡主中国,几变於夷,圣经明义,千载或湮焉。

    “朕乐读古圣先贤之书,尝思古圣先贤于华夷之辨最是看重,而其圣经明义,乃天下大道至理,虽千年万年,也绝不可任其湮没无闻!

    “如今关外之建虏女真未平,西北木速蛮驱之亦未靖,而泰西诸夷又已远渡重洋而至!

    “其中所谓尼德兰夷者、葡萄牙夷者、西班牙夷者,甚而至于什么英格兰夷者,皆狼子野心、来者不善!每念及此,即不能不令朕忧虑我大明朝与诸藩国之兴衰安危!

    “卿等皆为今番天下贡士,乃是四海之内千千万万读书人中的佼佼者!未来数年十数年之后,佐朕治天下、兴中华、御外侮者,正是卿等中人也!

    “朕以为,当此之际,卿等若欲佐朕治天下,于华夷之辨则不可不察,今日殿试即以此为题,卿等且为朕剖析之!”

    从表面上看起来,崇祯皇帝出的这一道殿试策论题,完全是一个送分题。

    自从崇祯皇帝一次又一次地在讲武堂、近卫军中,反复不断地讲起太祖讨元檄文以来,到现在已经过去了三年多的时间。

    大明朝天底下的读书人,但凡是有志于科举仕途的,就是再愚鲁再迟钝,这个时候也都已经知道了皇帝的想法和志趣。

    正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崇祯皇帝的想法与志趣已经如此明确,天底下的读书人们,又岂能不投其所好!

    因此,这两三年来,京师与江南坊间,名师大儒们解读和注释太祖讨元檄文(即朱元璋《谕中原檄》)的文章,也是层出不穷。

    时至今日,黄河上下、大江南北的士林子弟,也早就把被背诵这篇太祖讨元檄文当成了一项必修课。

    这一回参加崇祯四年春闱的这些人,自是没有例外。

    是以,崇祯皇帝亲自定下的殿试策论题目一说出来,凝神细听的五百一十名贡士,全都暗自松了一口气。

    有几个新科贡士,在崇祯皇帝话音一落,即铺纸磨墨,开始谋篇布局打草稿了。

    然而,这个题目看起来简单,却能考察出这一科的贡士们中间,哪一个能够站在时代的高度上,对于明末之时局拥有深刻的洞察与把握。

    同时,这样一个策论题,也能够让如今这位崇祯皇帝轻轻松松地,从五百一十名贡士之中找到那些真正符合自己要求的人。

    崇祯皇帝布置了殿试策论题之后,皇极殿中很快就安静了下来,所有的贡士,全都跪坐于地,伏案疾书。

    接下来,崇祯皇帝如同上一次殿试所做的那样,从龙椅上下来,在宽大明亮的皇极殿中来回走了两趟,并且还站在了黄宗羲的身边,认真地看了一会儿这个后世大名鼎鼎的思想家的策论答卷。

    而一向恃才傲物、高冷倔强的黄宗羲,也发现自己与他人并没有多么不同。

    当皇帝站在自己身边,注视着自己撰写策论的时候,一样紧张惶恐到发抖,而运笔的手臂更是不由自主地颤抖,以至于将点点墨迹洒在上好的宣纸之上而不自知。

    直到身着明黄色龙袍的皇帝从自己的身边离去,黄宗羲才长长地喘了一口气。

    这一场殿试,从当日上午辰时一刻开始,到了当日下午的未时三刻即已全部交卷完毕。

    到了第二日上午巳时,崇祯四年新科进士的黄榜,即已准时地张贴到了崇文门内贡院前街的墙壁之上。

    时隔半个月,大明朝的京师内外城里再一次因为新科进士名单的出炉而热闹非凡起来。

    接连几天之中,京师城内大大小小的酒楼饭馆里,到处都是呼朋唤友大宴宾客的新科进士们的身影。

    殿试的结果,自然与礼部会试的结果有所不同。

    来自朝鲜的会元宋时烈,虽然仍在内阁几位大臣共同拟定的殿试前十名的名单之中,不过并没有保持住他的第一名。

    与此同时,原本历史上那位崇祯四年春闱殿试的状元陈于泰,这一世,连前十名的名单都没有进去。

    在原本的历史上,崇祯四年的春闱总裁官是历史上深受崇祯皇帝信任的周延儒。

    而得中状元的人物陈于泰,则恰恰是周延儒的亲戚。

    所以,当陈于泰中了状元之后,京师朝野舆论大哗,人人都认为这其中有舞弊。

    不过当时周延儒正受到崇祯皇帝的宠信,所以对他的科场舞弊指控不了了之。

    但是陈于泰这个状元,却受到了影响,照理他该是进翰林院当官,但是并没有获得吏部的任命。

    事发之后,陈于泰状元的名头仍然保留了,不过最终落了个在家闲居的结果,并没有起到状元该起的作用。

    这一世的崇祯四年春闱,陈于泰如同历史上一样,也考中了进士,只是周延儒早被皇帝给弄到了南京礼部尚书的任上,自是不可能帮他取得状元的荣誉。

    这一回,最终被崇祯皇帝从五百一十名贡士之中,亲自选拔出来,钦点为第一,成为了状元的人物,则是历史上明亡之后不太为后人所知的另一位民族英雄山东贡士左懋第。

    此时正好三十岁的左懋第,去年方才在济南举行的山东乡试之中,以山东乡试第二名的成绩中举,获得了参加今科春闱的资格。

    原本的历史上,他也是崇祯四年得中进士,但是其名次远在三甲之上,根本没有引起崇祯皇帝的重视。

    正是这个左懋第,在明亡之后代表南明正确出使北京,被当时满清摄政王多尔衮所扣留。

    当其时也,那些崇祯朝的状元、榜眼、探花们不只一个投降了南下的满清异族。

    而他这个三榜末流出身的进士,却在一次又一次的威逼利诱面前,保持了自己的气节。

    多尔衮派了洪承畴前来劝他投降,被左懋第一同大骂给骂走了。

    后来多尔衮又派了左懋第的堂弟左懋泰前来劝降,也被左懋第一通大骂,而且左懋第还与他的这个堂弟割袍断义。

    再后来,南京城破,弘光政权转瞬覆灭,多尔衮命人将左懋第带到面前,亲自劝降。

    结果,左懋第听闻南京城破,江南离散,嚎啕痛哭一场之后,仍然坚决不降,并且大骂多尔衮,只求速死。

    多尔衮见左懋第终究不肯投降,于是下令将他斩首示众。

    正所谓,时穷节乃现,板荡识忠臣,而左懋第就是在最后一个汉人王朝时穷板荡之际,经受住了考验的节烈忠臣。

    对于如今这位崇祯皇帝来说,类似左懋第这样的人物,只要有机会,就一定要提拔重用,在他的生前就给他足够的荣誉。

    就他的内心而言,这也算是他这个来自后世的灵魂,对于明末那个天崩地裂的时代涌现出来的民族英烈人物的一种致敬了吧。

    崇祯四年的春闱,熙熙攘攘、纷纷扰扰了一个多月之后,终于在四月下旬里结束了。

    左懋第一甲第一名,为状元;杨廷麟一甲第二名,为榜眼;宋时烈一甲第三名,为榜眼,三人皆赐进士及第。

    除此而外,陈子龙、范志完、金益熙、杨绳武等一百五十七人位列二甲,皆赐进士出身;

    张缙彦、杨鹗、金集、黄宗羲等三百五十人位列三甲,皆赐同进士出身。

第一零一七章 汝才进京

    崇祯四年四月下旬的大明京师,终于迎来春暖花开、鸟语花香的季节。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天气日益变暖了,运河也早已解冻通船了,南来北往、东来西去的行商坐贾也是越来越多。

    大明朝的京师内外,大街小巷之中处处车水马龙,越发地繁花似锦起来。

    而崇祯四年春闱的结果昭告天下之后,此前因为参加会试而云集京师的各省举人们,也很快就分作了两拨。

    一拨儿是这科春闱的高中者,这时候正喜气洋洋大宴宾朋,接下来要留在京师等待朝廷的分派与安排。

    而另一拨儿,则是这科春闱的失意者,此时纷纷收拾了行囊,长亭送别、黯然离去,心中期待着三年之后的下一次大比。

    就在这个有人欢喜有人愁的季节里,曾经的陕北流贼头子曹操罗汝才,在近卫军第四镇青年军官吴三桂和猛先捷的率部护送之下,历经了一个来月的长途跋涉,终于抵达了大明朝的京师阜成门外。

    与罗汝才一同奉旨进京的曹操营投诚人士,还有他之前的谋主吉。

    这两个人,自打出了临洮城迎接官军入城之后,就被近卫军第四镇都统制使武安伯王廷臣当场扣留在了军中。

    以罗汝才和吉两人的心思之敏锐,当时就意识到有些不妙。

    再等到他们被带回到了安定城内的近卫军大营之后,这两个人的心中就更是生出了深深的悔意,知道这一次怕是真的弄巧成拙了。

    好在让他们两个人最担心的事情,最终并没有发生。

    王廷臣虽然扣留了他们,但是却并没有冲他们下黑手。

    过去在对待西北流贼头目的问题上,一贯手段狠辣的朝廷和官军,这一次,竟然在自己失去了曹营人马的控制权之后,依旧遵守了当初的诺言。

    这一点,让罗汝才的心里既疑惑不解,又大感庆幸。

    尤其是当他听说,大明朝廷常驻西北督师剿贼的军机大臣东胜侯李邦华,有意让他继续统带旧部,跟随官军围剿其他流贼的时候,罗汝才的心里满是阴谋得逞奸计得售的快感,一度对于未来也充满了憧憬。

    彼时的罗汝才,尽管已经身在近卫军第四镇的安定大营中了,却还在夜以继日地盘算着,什么时候才能够脱离官军的掌控,拿回自己的队伍,然后伺机逃离安定逃离陕西,最终在河南或者湖广等地东山再起。

    就是在这种对于未来的不切实际的憧憬之中,崇祯四年三月十六日中午时分,罗汝才和吉等人在被扣留了将近一个月之后,终于在安定城内迎来了朝廷的圣旨和崇祯皇帝的上谕。

    崇祯皇帝对曹营的分派处置,以及任命他为京师锦衣卫指挥使司正四品指挥佥事的旨意,使得罗汝才之前所有的盘算和憧憬,一刹那化为了梦幻泡影。

    罗汝才与吉两人听了大明朝廷的圣旨,完全傻了眼,等到他们明白过来之后,第一反应就是坚决不能去,坚决不能去北京。

    一旦去了北京城,那可就真的是飞鸟进了鸟笼子,鲤鱼进了鱼缸里,再想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可就难上加难了。

    只是对此时的罗汝才来说,人在屋檐下,终究不能不低头。

    面对崇祯皇帝的圣旨,面对已经被打散了分派的曹营人马,尤其是面对那些自从他归降之后,就一直不相信他的投降诚意,一直对他喊打喊杀的那些西北官员和官军将领们,饶是他罗汝才素称曹操,向来以计谋百出而闻名,到了这个时候,一时之间,却也没有其他的道路可走。

    罗汝才在安定城内的近卫军第四镇大营之中,心不甘情不愿地领了朝廷的圣旨之后,也曾想到过各种各样的应对之法。

    比如,他就认真的想过,让那些还能联络到的部下起兵作乱,然后由他这个曹营之主,出面进行第二次的招安,以便凸显出让他留在西北,对于稳定曹营归附人马的重要性。

    可惜的是,罗汝才和吉两个人这么想,并不代表罗汝才原来的部将们也会这么想。

    毕竟,整个曹营人马,也只有他们两个人,被朝廷的圣旨叫到了北京,而原来曹营的其他头领,却并不是这样的结果。

    恰恰相反,罗汝才原来的部将,如王允成、吴汝义、王克生、郝景春等人,一个个皆由原来的曹营小贼头变成大明朝正儿八经的官军将领,而且还是赫赫有名的近卫军将校。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让他们带着自己的队伍在朝廷大军重重环绕之中举兵作乱,再忠心孝顺的手下,也要好好琢磨琢磨这么做的利弊得失。

    在临洮城中临阵倒戈之后的曹营人马,本就只剩下三千多人了。

    等到临洮城中的那一场混战尘埃落定之后,前曹营部将王允成、吴汝义、王克生、郝景春等人的麾下,全部加起来,也只剩下不到三千人马。

    其中人数算是最多的一部,也即王允成所部,大战之后也不过剩下一千人左右,眼下还正跟着近卫军第四镇虎大威部,驻守在河州城内。

    剩下的三支原来曹营的人马,临洮之战以后人数大体相当,多的也只有六七百人,比如吴汝义和王克生所部。

    而少的更是只有五百上下,比如战后因为立了功劳,从王允成所部中分离出来的郝景春所部。

    如今吴汝义、王克生所部一共一千二百多人,还被编入了近卫军第四镇副都统制使刘兴治的麾下,正跟着刘兴治,继续驻守在战略地位十分重要的临洮城里。

    而原来曹营里打起仗来不要命的郝景春,临洮之战后,被猛如虎大加赞赏,此后被编入了猛如虎所部。

    朝廷的圣旨送达安定城内的时候,原来曹营剩下的这几支队伍,唯有郝景春所部跟着猛如虎驻扎在安定城外。

    二十多岁的郝景春,做贼已经好几年了,自从当年在石楼山中投了罗汝才之后,就对罗汝才忠心耿耿,而罗汝才对他,也是十分信任。

    崇祯四年三月十六日的夜里,身在猛如虎军中的新任近卫军第四镇第一标前营守备官郝景春,接到了罗汝才希望他能起兵作乱的口信。

    然而,事情的进展,与罗汝才、吉二人的想象完全不同。

    当天夜里,不管是安定城内,还是安定城外,到处都是一片安静祥和,什么也没有发生。

    郝景春接到了罗汝才想尽办法才让人带出近卫军城内大营的口信,只是如今的郝景春,再也不是过去的郝景春了。

    他不敢,也不愿只是为了能把罗汝才留在西北军中,而在安定城外起兵作乱。

    他之所以不敢,是因为他的人马太少,根本不是近卫军第四镇留在安定城内外的官军的对手。

    因为随着朝廷的圣旨一起到来的,还有一大批被送达安定城内的军械军粮、军饷以及紧缺的弹药等物资。

    郝景春不是傻子,自从跟着官军在临洮打了一场混战之后,他就认识到了,不管是他所在的曹营,还是他跟着官军追剿的大西营,都不是近卫军第四镇的对手。

    如果说之前,他们在面对陕军官兵或者三边总督袁崇焕麾下官军的时候,他们还可以凭借着人多力量大,与那些官军一战的话,那么面对如今这支朝廷的近卫军,他们只有落荒而逃的命了。

    毕竟,一个人的血肉之躯,哪里能够扛得住近卫军新式火枪火炮以及霹雳弹、猛火油弹的猛烈攻势?!

    现如今,他的部下老弟兄只剩下五百来人,而且还处在近卫军第四镇第一标的营地里面。

    一旦自己起兵作乱,别说根本救不了罗汝才等人,就是自己眼下好不容挣得的地位和前程等等一切,也会在转瞬之间就烟消云散。

第一零一八章 断了念想

    罗汝才和吉两个人,自然没把郝景春及其部下的前途命运放在心上,而且他们被扣留在近卫军第四镇在安定城内的中军大营里面,也根本不知道现如今安定城周边的形势。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若是他们知道郝景春只有这么点人,而且王允成、吴汝义、王克生还都不在安定城外,他们也决不会冒冒失失地让人带话给郝景春了。

    与此同时,郝景春也不愿意再造官军的反了。

    罗汝才和吉这几个人的心思,他又怎么能够不知道呢?

    罗汝才之所以选择投降,不过是因为眼前没有了活路,想着暂时投降了官军,将来徐图东山再起罢了。

    可是郝景春真的很想问问罗汝才以及他罗某人的谋士吉,曹营做出了在临洮城临阵倒戈的举动之后,将来背叛了朝廷,背叛了官军,真的还有活路吗?!

    即便是奉天昌义文武大元帅闯王高迎祥不介意,可是八大王张献忠又岂能放过他们?

    到了那个时候,或许罗汝才可以推说为部下胁迫,然后把他自己摘得干干净净,可是他郝景春还能有什么好果子吃?

    说到底,正是他郝景春亲手砍下了张献忠的左膀右臂大西营悍将王复臣的脑袋啊!

    不过,这个郝景春不愧是罗汝才曾经倚重的亲信,虽然他不敢作乱,也不想作乱,但却并没有将罗汝才、吉搞的这些小动作告发给猛如虎,或者近卫军第四镇的都统制使王廷臣和监军御史倪元璐。

    郝景春接到罗汝才的口信之后,犹豫了大半夜,到最后,还是做出了自己的选择,就像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一样,平平静静地,在自己的营中一直枯坐到天亮。

    第二天上午,同样紧张不安地枯坐了一夜的罗汝才和吉两人,知道大势已去,只得跟着护送他们两人入京任职的近卫军人马,离开了安定,离开了西北,一路前往大明朝的京师而来。

    这一路上,罗汝才与吉两人,在吴三桂和猛先捷所率五百骑近卫军骑兵的严密看护之下,很快就打消了伺机逃走的念头,老老实实地跟着队伍,走潼关、进河南,尔后辗转北上,终于在历经了一个来月的长途跋涉之后,抵达了京师城下。

    为了仿制路途上发生意外,吴三桂和猛先捷二人所部五百士卒,人人都是持枪挎刀,骑着来自西北的高头大马。

    唯独罗汝才和吉两个人例外,他们两个人每人只骑着一匹干瘦干瘦的骡子。

    虽说崇祯皇帝发往西北的圣旨上明明白白地写着授予罗汝才明威将军,实授锦衣卫指挥使司正四品指挥佥事一职。

    包括吉这么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崇祯皇帝也给了一个锦衣卫经历司正八品知事的官职。

    但是御前侍从武官出身的吴三桂,却根本没有将两个人放在眼里,一路上就是将他们两人当做了押解入京的囚犯了。

    若不是吴三桂自信罗汝才和吉两人不可能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逃脱,恐怕早就给他们两个人一人准备一辆囚车了。

    而罗汝才和吉两个人也有这样的觉悟,知道皇帝老子在圣旨里封给自己的职务算不得数。

    尤其对罗汝才这样的人来说,当贼当官了,早就知道要是手里边没有兵,谁也不会拿你当回事儿。

    只是一步错步步错,事到如今,饶是他罗汝才狡诈如狐,对上一个同样心机深沉而且极端高冷的吴三桂,他也没有别的办法,只能是过一天算一天,先跟着入京再说了。

    到了北京城的阜成门外不远处,负责带队护送的吴三桂,亲自到阜成门的瓮城上,去联络入城的事宜。

    毕竟京外这么一支彪悍的骑兵来到京师城下,不可能就这么连个招呼都不打,就直愣愣地进城。

    在西北的战场上,吴三桂再怎么悍不畏死、杀人如麻,到了天子脚下,也得倍加谨小慎微。

    吴三桂在京师城内有宅邸,又是讲武堂毕业,御前侍从武官出身,对于京师各个城门的情况都有了解。

    尤其是曾经的那个御前侍从武官的身份,到了这个时候,就派上了用场,发挥大作用了。

    且说吴三桂策马入城,前去联络送人入城,以及所部近卫军将校士卒的驻扎事宜之时,留下了猛先捷带着其他数百人马,隔着阜成门两里地的距离,守着罗汝才和吉两个人。

    “吉先生啊!眼看着咱们就要进了北京城了!今日一进这座城门,可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从这城门里走出来了啊!”

    曹操罗汝才的身材原本就很高,骨架也很大,不过他的身体一直都偏瘦,如今经历了崇祯三年冬天的饥荒,经历了从安定城到北京城这么一个来月几千里地的长途跋涉,整个人几乎瘦脱了相。

    蓬乱的头发胡乱地在头顶上打了个结,脏兮兮的,放佛已经几个月没有梳洗过了。

    一双细长的眼睛,陷在深深的眼窝里,再配上高高的颧骨、塌陷的脸颊,以及脏乱的胡子,还有前后左右持枪挎刀骑在马上的近卫军士卒,整个人看起来,简直就是一个实打实的囚犯。

    罗汝才骑在那匹干瘦的骡子上,伸着宽大但却瘦骨嶙峋的手掌,遥遥地指着远处的阜成门,对吉说道:

    “真是没有想到啊,我罗某人会有这么一天!更没想到,到最后,竟是你吉陪着我罗某人走到这一步!

    “吉先生,你给咱老罗说说看,咱们两个人,今日入了这北京城,究竟是个吉是个凶,将来还有没有活着出来的时候?”

    吉骑着一批瘦弱的骡子,稍稍走在罗汝才的前面,此时听见了罗汝才这个话,知道他到了这个时候竟然还没有死心,于是摇着头苦笑了起来。

    吉骑着的那匹骡子十分瘦弱,而如今的吉比那匹骡子还要瘦弱,脏兮兮的一件罩袍套在身上,看起来空空荡荡,放佛一阵风就能把整个人吹到天上去。

    这倒并不是吴三桂有意苛待他们两个,相反,一路上吃的喝的并不匮乏。

    因为他们一行人赴京所走的道路沿途,并非如同西北各地那样,还在闹着饥荒。

    到了崇祯四年的时候,河南、河北两地依然贫困,可是经过了接连数年的大力移民和垦荒,他们沿途经过的各地官府,多多少少都还是有一些府库存粮的。

    再说吴三桂他们还带着朝廷的圣旨和皇帝的手谕,不管沿途到了哪里,也从来不跟当地的官府客气,吃的喝的从不短缺,每到一地住的也都不错。

    而且,罗汝才好歹还是钦命的锦衣卫指挥使司正四品的指挥佥事,这个身份吴三桂等人知道是怎么回事,可是河南、河北沿途的官吏们,可不知道朝廷的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自然得好吃好喝地伺候着。

    因此他们如今这一副模样,完全是他们自己一路上茶不思饭不想,吃不下饭睡不着觉给闹的。

    不过这一路走来,自从过了保定府之后,吉就已经想开了,知道已经没有了机会。

    河南各地也好,河北各地也好,崇祯四年春旱依旧,只是他们沿途所经的各地,到处都有成群结队的乡勇团练,在本地官府的主持下疏通沟渠,挖掘深井。

    等到他们这一行人,过了保定府之后,大明朝京畿之地的城镇,一派商旅往来店铺林立的面貌,就是乡野之间也是阡陌纵横物阜民丰的景象。

    所有的这一切,都让吉深受触动。

    吉是读过书的,虽然连个秀才都不是,但是其县衙小吏的出身,却也让他有了与罗汝才不一样的眼光。

    自从过了潼关之后,这一路所见所闻,与他数年前所见所闻的情形大为不同。

    这些地方的干旱依旧,甚至不下于陕甘之地,可是这些地方的民心却已经安定了下来。

    再也不是过去那种饿殍遍地、流民遍地,只差一把火就能烧起来的一堆干柴了。

    吉想着离开陕西之后一路上的见闻,苦笑着摇了摇头,侧身对罗汝才低声说道:

    “将军啊!时至今日,夫复何言!吉某陪着将军一路行至此地,沿途所见所闻,与陕甘等地已是大为不同!天地虽旱,可民心未乱啊!

    “以吉某之见,这天下板荡数年,恐怕终究还是天命在明!也是朱天子天数尚在,命不该绝!

    “若是将军今日信得过吉某,就请听吉某最后一言,还是断了过去的念想为好啊!”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15434/ 第一时间欣赏日月当空照中华最新章节! 作者:哼哈大王所写的《日月当空照中华》为转载作品,日月当空照中华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日月当空照中华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日月当空照中华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日月当空照中华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日月当空照中华介绍:
归我者永安于中华,背我者自窜于塞外!后世加班狗魂穿崇祯皇帝,选贤任能,编练新军,剿灭流寇,降服后金,力挽狂澜于既倒,拯救大明于危亡,同时开疆拓土,征服周边,复汉唐之故土,扬国威于海外,将华夏文明传播于东西坤舆万国之中,使中华民族雄踞于世界优秀民族之林。日月当空照中华,一日月当空照中华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日月当空照中华,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日月当空照中华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