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武侠修真武侠时代的皇帝修炼日记TXT下载武侠时代的皇帝修炼日记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武侠时代的皇帝修炼日记全文阅读

作者:人瘦凋猪颜     武侠时代的皇帝修炼日记txt下载     武侠时代的皇帝修炼日记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二十八节 三事

    清凉殿本来就是大虞帝都中万千宫阙里不起眼的一个,直到当今天子抬爱,这里才渐渐成为整个大虞的权力中心所在。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李旭穿着一袭道袍,头发挽成发髻,中间插着一枚鹤首玉簪,静坐在蒲团之上,两手静静搭在膝盖之上,身前的香炉中燃着宁神定思的香料。

    雾霭缭绕之下,皇帝长舒了一口气。

    《黄天**》之中的炼心之法果然与众不同,李旭稍加修炼,就感觉到自己丹田之中那近乎源源不断提供真气的七点星芒有了感应。

    这七个似实非虚的小点一直以来为李旭提供了近乎无穷无尽的真气,颇为神妙,很像《黄天**》中所描述的“道种气根”。通过一番周天搬运,李旭对这七点星芒也算是多少有了一些掌握和了解。

    这七个点就好似是李旭体内多出来的器官一样,依附于丹田气海存在,性质近似为实体,可以为皇帝源源不断地提供着真气。

    同时它们本身也在按照一定的频率散发着奇妙的波动。李旭猜测这应当是万化枢机的一个应用之一,皇帝怀疑万化枢机很有可能是某一种用来量产高手或者提高武功的道具。

    当然这些推论只是猜想,还需要更多的证据去证明。

    就在皇帝蒲团之外七八步的地方,陈朝恩恭敬地侍立一旁,眼观鼻,鼻观心,静静地等待皇帝行功完毕。

    有程奇力和朗达玛的项上人头做宣传,现在当今天下已经无人不知皇帝是当世数一数二的武林高手,宫中的内侍们在皇帝练功时也就多了几分小心,生恐一不留神触怒了陛下。

    陈朝恩现在已经成了宫中名副其实的第一人,虽然有人拿着他曾经和鱼辅国过从甚密说事,不过皇帝却依旧十分眷顾他。仅仅这样一份圣恩就足够让许多人歇下了伺机生事的念头,而且陈公公最近在文美人那边十分小心,让这位目前椒房独宠的娘娘对他十分满意。

    有这么两位看顾,陈朝恩当然可以稳坐钓鱼台。

    “怎么?”皇帝长舒一口气从蒲团上立起,拍了拍身上的道袍,一旁等候良久的内侍们赶忙走过来为皇帝换去道袍重新换上黄色的龙纹纱衣。

    “小宴已经布置的差不多了,李使君和元学士都在外间候着了。”陈朝恩恭谨地回道,一年之前,他的恭谨本质上是安抚傀儡天子的一种表演,今日则完全出于敬畏。

    皇帝的强势形象已经伴随着胜利深入人心,一切宵小都要好好揣度一番。据陈朝恩所知,战胜吐蕃之后这不到十日,从河东逃回来的鱼辅国控制下的神策军官兵就有近千人。陈公公觉得若是自己那位干爹不施展一番手腕,不用等皇帝或回鹘发力,河东那边自己就垮了。

    李旭站起身向外走去,外殿中坐满了皇帝的心腹。

    掌握神策军和金吾卫兵权的大将李从贤,新鲜出炉的翰林学士李德裕和元稹,负责京城治安和情报搜集的提点刑狱使李绅,这四个人就是李旭现在引为股肱腹心的爪牙。

    “你都来啦。”李旭看了看四散坐着的臣子满意地点了点头。

    “参见陛下。”皇帝虽然并不喜欢这样虚应故事的日常叩拜,不过这也是朝廷的一部分,李旭站在那里待他们叩拜完便令他们赶紧起身。

    “今日请你们过来,除了陪朕吃些茶饭,主要为了三件事。”李旭转过身从后面的御案上拿起一封奏折向李德裕一伸胳膊,距离皇帝最近的翰林学士李德裕赶紧接过去。

    “田弘正这次是正式上表了,申请朝参了,看意思他这次不仅铁了心,而且还真不准备回去了。”李旭摇了摇头:“老田头这事其实挺恶心的,朕倒是挺想他就这么叛下去的。公垂,把情况跟大伙说说。”

    李德裕那边已经看完了田弘正的奏表送到身边的李从贤手里,转过头看着李绅抖擞一下袍服从座位上站起来。

    “田弘正大概在五日前受到了朝廷大破吐蕃的消息。”李绅正在奉皇帝的命令将提点刑狱使司的眼睛和耳朵撒出去,不过目前还是局限在白玉京一地。好在白玉京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一百多万人口需要大量的物资,跟着物资一起过来的还有各地的消息。

    田弘正正在准备入朝的消息就是其中之一。

    “这一次,我们判断这位魏博的田令公是打定主意要入朝了。估计他会申请留居白玉京,将魏博镇逐步过渡到他自己的子嗣手中。”

    李绅停了一下,让眼前的诸位好好思忖一下田弘正入朝所代表的风向。

    “田弘正此举无疑会激起成德军、平卢军、横海军等不臣藩镇的不满,据说平卢军节度使李思玄已经派出心腹刺客入京准备刺杀田弘正以及朝廷主张强硬压制藩镇的臣僚。”

    李绅笑着冲周围的三位同僚点点头:“列位都在李思玄的这份暗杀名单上。”

    “主理此事的人诸位应该也熟悉,正是逆贼程奇力的谋主宫含章,这人搭上了李思玄,勾结了一干江湖匪类,准备入京作案。”

    提点刑狱使将情况大致介绍一变,殿中四人的脸色不由得带上一丝晦气。

    这四人中李从贤的武功放在江湖上也堪称一流自不必说,剩下的三位这段时间也养了一些高手充当护卫。可毕竟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宫含章这毒士名声在外,又是京城的地头蛇,若是他带人回来,真的是给大家添不少恶心。

    “朕准备依照旧例,给大臣们配属护卫。”李旭提了一个聊作心理安慰的政策,这也是当年神皇帝时裴度遇刺之后的老政策,为大臣们增加禁军作为护卫,可实际上谁都知道,以禁军的战力,那是谁也保护不了的。

    “这件事先放一边,这些刺客朕会料理,你们不必记挂在心上。”李旭接着又向这些人提出了一个新难题:“尚东赞直奔逻些,要不了多久,吐蕃就会有新赞普继位。吐蕃经由此败,没有四五年恢复不了元气,朕准备借这个机会裁撤冗兵。”

    看来这第二件事就是裁撤神策军中的冗兵。

    皇帝的这个政策并没有引起多大的喧哗,其实朝野上下对此事已经有所共识,那就是皇帝很快就会裁撤禁军兵力。

    因为一来禁军中鱼辅国、程奇力的色彩太重,皇帝并不信重他们。二来皇帝多次提到希望削减朝廷的开支,考虑到禁军并不得皇帝的欢心,他们这次挨一刀几乎是可以确定的事情。

    “现在神策军名录上在册的军士在十万人以上,”皇帝摇了摇头:“每年拨付给神策军的粮食、绢帛、布匹,即便朝廷涸泽而渔,也掏空了朝廷的府库,这样的局面绝不能继续下去。”

    皇帝说的道理大家都懂,可问题是这百多年来,这十几万神策军已经形成了一个复杂的利益集团,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动的。

    “陛下言之有理,不过神策军全军上下十余万,如何沙汰裁撤,还是应当一步步来。臣倒不是担心他们会闹出什么兵变来,只是十几万军士一下子衣食无着,连带着家属还有五六十万人,只怕是会给市面增添许多麻烦。”

    李德裕看了看垂头不语的李从贤、李绅、元稹三人,知道他们都没有胆子向皇帝劝谏,索性还是自己来。

    李旭点了点头,李德裕说的道理,皇帝又何尝不明白,只是大虞百姓几千万,并没有为了这几十万人去将那几千万人敲骨吸髓的道理,

    更何况神策军真的是不堪大用了。

    “我准备将神策军的兵力降低到两万人左右,一共编练十六个都。”皇帝的这个想法已经和李从贤讨论过了,李从贤认为这个计划还是比较可行的。

    都是虞军在几百年军事实践中形成的一个编制单位,一般冠以类似“黑云都”“金枪都”之类的名头,其人数大概在千人上下并不固定,多得可能有几千人,少的可能不足一千。

    “这十六个都中,我准备将其中八个调往洛阳附近。”李旭说道。“白玉京的禁军大营之中只留四个都的兵力。”

    下面四人对视一眼并没多话,虽然强干弱枝是驭兵的根本之术,将兵力调离国都肯定不利于朝廷控制神策军。但是将神策军弄过去有个现成的好处,那就是方便漕运。

    洛阳附近土地富饶,同时也是漕运向关中输送物资的最大节点,将兵力安置在那里,至少可以保证军粮供应,不用担心那些丘八们吃不饱闹事。

    “减少了神策军兵力之后,从明年开始,朝廷将大幅削减京兆府所辖二十一县的赋税。”皇帝停了一下之后接着说道:“同时,朕准备执行钞法。”

    钞法?这个新名词让四位心腹听得一头雾水,根本闹不清楚皇帝的意思。

    李旭微微一笑,开始向他们解释自己准备推行的钞法制度。

    这个钞法其实就是李旭琢磨了一番之后准备搞得全国粮票,皇帝准备用这个东西给官老爷们发工资。

第二十九节 粮票

    平心而论,大虞官员的待遇还是很不错的。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白乐天当年在下面当基层干部作县尉,还写诗说“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一石粮食大概有一百多斤,县尉这样的小官一年也能有三万多斤粮食的收入,平均一天有八十多斤粮食。

    大虞官员的收入,主要分禄米、人力、职田、月杂给,其中禄米就是按照从秦汉时代的传统,给官员以年为单位发放的粮食。

    人力则是将官府控制下的奴婢分发给官员使用,等级越高的官员,朝廷配给的奴婢就越多。

    职田是根据其职务将公田的收入转拨。最后的月杂给则是包括了肉食、香料、酱醋葱姜之类的调味品等等众多杂项。

    这一套制度是从秦汉时期渐渐演变过来的,这样优厚的待遇保证了社会上最优秀的人才都想方设法的挤破脑袋进入朝廷的统治体系之中。白乐天那个“吏禄三百石”就是把所有收入都算到一起的一个约数。

    高待遇当然好,但是高待遇也有个弊端,就是对朝廷而言负担太大了,一个县尉就要至少三万斤粮食来养,整个朝廷算下来,不知道要凑多少粮食来养这些官员。

    所以等到韩岗改革盐政,将食盐收为官营之后,经常用盐代替粮食发放俸禄以节省开支。

    粮食这个东西不比铜钱和金银,它朽坏的速度并不慢,而且在运输过程中还有不可避免的损耗。

    李旭记得他的前世,明王朝自嘉靖开始的税收改革就是因为太仓里的粮食太多了,所以探索出了一条鞭法的税法改革。

    这是因为明朝没有隋朝那种将粮食保鲜七十多年还能留给李世民吃的黑科技,每年都要烂几百万斤粮食。对封建王朝的天子们来说,这肯定是不能容忍的大规模国有资产流失。

    所以才逐步放开试点,探索税收制度的改革,最终到万历初年由张居正彻底推广到全国。

    事物的发展大概都是这么一个样子,穷则变,变则通。

    李旭的念头就是搞全国粮票,将官员们的禄米收入改以粮票的形式发下去。以前的禄米,都是朝廷将粮食一次性的发放到官员手里,朝廷面临巨大的粮食压力,漕运也变成了朝廷的生命线。

    “这个钞就是粮钞,我已经让大内制造雕版,用蜀地进贡的贡纸做一些纸票,纸票上标明可兑换的数字,以后发放禄米就改发这种纸,谁如果要领俸禄,就让他赶着车去将这些钞票去户部,自己领粮食回家。”

    “这又有什么好处呢?”元稹有些疑惑:“宫中费了人力物力,而且该给百官发的粮食也一粒都不会少。”

    “怎么会没有好处。”李旭回答道:“现在一个正三品的官,禄米就要四百石,那就是将近四万斤粮食。禄米按照惯例是一年分两次发放,一次在夏税之后,一次在秋税之后。他一次领两万斤粮食放在家里,有多少给老鼠啃了,让水泡了,被人偷了?我改成纸发给他,等他有需要了就去朝廷的府库里领用,你说方便不方便?”

    “那样府库里一样要准备足够的粮食,微臣以为陛下的这个禄钞推出之后,需要开支给群臣的漕粮应该会少一些,但未必能省多少。”

    元稹回答道,他已经意识到这个禄钞所代表的储蓄属性,有这么一张纸在手,就意味着不必担心自己家里的粮食被老鼠吃或者发陈了,因为只有朝廷粮仓里真正的粮食才会有这些损耗。

    “白玉京内近百万百姓,嘴就摆在这里,他们口中食除了关中的产出,其实很多都出自群臣的禄米。”

    元稹解释道,朝廷所发的禄米本身虽然并不具备货币属性的,但是其中相当一部分都被官员们卖给了粮商换取铜币和绢帛,然后这些粮食又变向进入了白玉京的市民家里。

    漕运的本质就是供养首都庞大的人口需要,只要人口摆在这里,供求的基本矛盾就没有解决。

    元稹的解释让李旭摇了摇头,这个元学士还是太封建臣子,缺乏改革的长远目光和勇气。

    “而且,朕还会下令关中以外并非沿边的州府,其常平库都必须承兑这些禄钞换的粮食。”

    皇帝的一席话让李德裕和元稹皱紧眉头,他们意识到了这里面所代表的意思。

    首先这个禄钞可以为朝廷省下一大笔钱。

    李德裕的眼睛一亮,他拍手赞道:“妙啊。”

    “的确。”李绅点了点头道:“若是我便用绢帛和铜钱换了官员们手中的禄钞。”

    “那挣什么钱?”李从贤有点弄不清楚,在大将军看来这根本就是无用功。

    “一百斤粮食在白玉京取出来肯定比从河南拉过来省事,我干嘛要从河南拉到白玉京?我直接去白玉京取不就行了吗?”

    “原来如此。”元稹听了李旭对这个禄钞的补充用途点了点头。“的确有不少商人趋之若鹜。”

    李从贤看着摇头晃脑的三个人,顿时有点看不明白。

    “这怎么会省钱,又怎么挣钱?”大将军瞪着眼睛看着元稹:“这禄钞价值最高的地方就是白玉京,一斤米运到白玉京的漕运耗费可比在河南什么的地方多不少。只要他还在白玉京换粮食,那咱们就省不了什么啊。”

    元稹摇了摇头:“大将军不明白吗,这是一张纸。”

    “我知道这是纸。”李从贤愤怒地看着元稹,咱家三岁束发受教,也是念圣贤书的,咱又不瞎难道看不出这是一张纸?

    “这是纸,不是粮食。”元稹解释道:“只要有一天它不换成粮食,那他就只是一张纸。”

    “但是他早晚会变成粮食啊。”李从贤有些愤慨,这个元稹莫不是有心在陛下面前奚落自己,翻来覆去的打机锋干什么,又不是禅门里的和尚。

    “对啊。”元稹一副我给你解释清楚了的样子。“所以说他省。”

    “怎么省?”李从贤有些不理解。

    “有一石的禄钞没有换成粮食,那朝廷就省了一石粮食。”李德裕向自己这位反应有些慢的本家解释道:“有一石粮食从洛阳兑出来,那么朝廷就省了从洛阳运到白玉京的损耗。”

    “有一石粮食从扬州兑换出来,那么朝廷就省了从扬州运到白玉京的损耗。”李德裕解释道:“陛下想出来的这个禄钞,太巧妙了,在没有比这个更好的省财之道。若是库中的粮食能够顶住承兑的压力,逐渐建立起信用来,那不知道能省下多少粮食。”

    李德裕的夸赞让李旭暗地里发笑,这全国粮票可是经过时间检验的大智慧,里面的好处可不是只有这一点点。

    也没错,他们虽说是皇帝的心腹,但毕竟也是官。

    “我为什么要在扬州换?我直接在白玉京换粮食就行了。”李从贤固执地回答道:“白玉京粮价这样高……”

    “白玉京粮价并不是最高的,扬州、益州甚至洛阳,粮价都不比白玉京低。”李德裕笑道:“白玉京的粮价因为每年有漕粮的冲抵,其实并不算太高。”

    李旭点了点头,每年都有大量的漕粮运抵白玉京,除了填充朝廷的府库以备不时之需外,相当一部分米粮作为百官和神策军的配给发下,然后经过商人中转最终流入了民间。有这个稳定的供给作为隐性福利,白玉京百姓的生活其实还算可以。

    “扬州、益州还有洛阳,他们那里的粮价怎么会贵呢?”李从贤指出这些地方都是靠近量产地的地区,益州所处的四川平原,扬州所在的江淮平原,都是粮食产区。洛阳所在的河南地也比关中富庶,粮食出产多。

    “因为钱多、丝帛多。”李旭解释道:“铜钱和丝帛被天下人视为财富,其本身无时无刻不在流通着。扬州益州与洛阳,都是出产丝帛的地方,那个地方的铜钱和丝帛多,粮食相对较少,所以粮价自然会比白玉京这里贵。”

    物价贵并不仅仅代表着稀缺,资本密集本身就会导致物价产生变化。在魔都吃一碗黄焖鸡的钱肯定比在县城吃一碗黄焖鸡贵。

    在今日的大虞,因为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扬州、益州和洛阳这些工商中心的粮价并不比白玉京便宜多少,那里市场上流通的资本可比白玉京这个专门服务朝廷和中央禁军的首都要多很多。

    “若我是商人,我就从白玉京的官员手中换取禄钞,然后去廉州。”元稹目光炯炯的看着皇帝:“从廉州州府换了粮食,然后从当地土人手里换取明珠。”

    廉州就是秦汉时的合浦郡,那里接近南海,自古就是出产明珠的地方。一粒上好的明珠在白玉京价值在十万钱以上。

    “以前去廉州买珠,需要带上大量的铜钱和绢帛,一路非常危险。”元稹解释道:“现在我只要拿着一摞纸贴身藏好就能上路。”元稹笑着说:“一百斤粮食难道不能从土人那里换上一粒明珠么?那不过就是一张写着一石的纸而已,我将明珠贴身藏好,返回白玉京就能获利一千贯以上。”

    “这是获利最丰也是比较危险的方式。”李德裕道:“简单一点,其实我只要拿了这些禄钞,去扬州、益州换成粮食,再换成绢帛,贩卖给胡商或者拉到别的地方,一样可以获利不少。”

    李旭知道自己搞得这个禄钞其实并不是什么新东西,放在现代就叫全国粮票。在古代也有一个接近的东西叫做盐引。这个东西的妙处实在是太多了,最重要的是能够为朝廷节省成本。

    节省行政成本就是最重要的改革。

第三十节 信用

    李从贤很快就意识到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如果按照元稹和李德裕他们的设想,那么运往白玉京的粮食肯定会减少的,到时候白玉京的百姓们又该如何自处?

    “本来就是要少送点粮食过来,多喝几碗粥又死不了?”元稹很有反动自觉德说道:“如果不是为了少运点粮食到白玉京,咱们废这么多事干什么,帮着那些商人发财吗?”

    “关中现在地力匮乏,白玉京这么多人实际上已经是超出了朝廷的承载极限,这也是为什么陛下将禁军编练之后的精锐迁往洛阳。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李德裕接着解释道:“削减一些人口利国利民。”

    李从贤一时也没什么好说的,毕竟这两个人持论甚正,张嘴闭嘴都是朝廷大义。的确小民们喝几顿粥没什么了不起的,可必定朝廷的存在意义之一就是应该让天下的百姓吃饱饭。、

    “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蓄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这一直都是儒家所提倡的治理模式,在这个冷酷的世界中,提倡让小民生活幸福是君主义务的儒家是这个世界上最讲人文关怀的思想。

    “陛下之策的确很好,只是如此一来,白玉京的百姓们本来能吃饭的就要改喝粥了。”李从贤很不幸的遇到了李德裕,一个标准的实用主义者。

    “白玉京百姓碗里的干饭本来就是用别的地方百姓喝粥换来的。”李德裕明确指出白玉京百姓享受了不少隐性福利,比如漕运就是一直压在天下百姓头上的一道负担。

    “只是,”元稹沉吟了一下:“假如我收集了大量的禄钞,比如一万石,然后拿去廉州去换粮食,廉州这等下州万万不可能换出这么多粮食啊。”

    禄钞存在的基础就是信用,如果没有朝廷的信用作为依托,那它的存在就毫无意义。

    “一万石,哪里那么好弄。”李绅摇头道:“我大虞吏部在册的官员,连九品都算上,总共也不过四千八百多人。正一品的禄米一年也就六百五十石,五品官只有一百八十石,更何况只有京官才改禄钞。市面上流通的禄钞也不会太多。”

    李旭之所以敢推行这个政策,就是因为大虞作为一个封建王朝,官员数量真的不多,而且为了限制官员的权力,高级官员的身份其实都品秩较低。

    比如裴度,他是尚书省的长官,他的职务是尚书左仆射,这个职务其实是尚书省的副职,尚书省的长官是尚书令,为了限制官员权力,故意空出尚书令,以尚书左仆射统领尚书省。

    这个尚书令才是正二品的官员,而尚书左右仆射则是从二品。

    中书省和门下省的长官就更惨一些,他们都是三品管,就比如韩岗的那个中书令,实际上才是正三品。

    不过对于这些高级官员来说,他们也不靠工资生活,他们手里的禄钞多半都会用刀商业用途上面去。

    “要维持信用太难了,因为推广的年头久了,市面上的禄钞会越来越多,今年朝廷给官员们发上三万石,明年发上四万石,十年之后那就是三十万石,一旦出现大灾,或者有人恶意挤兑,乃至有人伪造禄钞,粮食承兑肯定会有压力的。”李德裕皱着眉头。

    “的确,”元稹也意识到了这里面的问题。“廉州如果兑不出来这么些粮食还是好的,若是洛阳、扬州、益州也兑不出来,那就要命了。”

    李旭笑了笑,封建王朝的官员们总是相信财富来源于土地和乡村,这的确是个真理,因为自然经济条件下,土地产出的物资是整个社会最主要的财富来源,也是一切问题的稳压器。

    但是城市才是真正的财富之源。乡村能提供的只是粮食、牲畜、瓜果,这些东西为一个社会的繁荣提供了基础。而城市的手工业和商业怎能提供更多真正意义上的财富。

    有了自然经济和乡村社会这个稳压器的存在,封建王朝的官员们因为财政压力一方面向乡村索取本来就不是其主要产出的财帛,另一方面也可以放手在城市胡搞乱搞。

    就好比李旭在白玉京搞得这一套就是因为城市的影响对于整个帝国来说十分有限。白玉京这样一座上百万人口,全世界最大的城市,在李旭心中只是京兆府二十一个县辖区内的一部分。

    白玉京的市民们喝粥没什么了不起,整个京畿道的农民吃不上饭那才是要命的东西。

    所以元稹和李德裕现在有些打退堂鼓的意思,在皇帝看来主要还是年轻官员还是缺乏改革智慧和改革魄力,主要是缺乏改革魄力。

    没有翻脸不认人的魄力还搞什么改革?

    “有人拿着一万石粮食来找官府要求换粮食有什么了不起的。”李旭皱着眉头看着元稹和李德裕:“难道腰里的刀是假得吗?”

    李旭前世看过一个电影,拍得很经典。里面有个土匪伪装成县长上任,当地豪强势力很强。那个土匪县长拿着官印问师爷,这个能不能挣钱?师爷说能,不过要跪着。土匪县长接着拿着枪问师爷这个能不能挣钱,师爷说能,不过要回山里。

    然后土匪县长拿着官印和手枪摆在一起,问这两样放在一起,能不能站着把钱挣了?师爷一本正经的问道,敢问九筒大哥何方神圣。显然是服了。

    李旭觉得自己现在拿着全天下最大的印把子,刀把子也是天下数一数二的硬,什么钱挣不到手里?

    “一万石,那就是一百万斤粮食。”李旭振振有词道:“一个人没事找朝廷领一百万斤粮食,这叫什么,往小了说这是投机倒把,往大了说就是破坏社会经济秩序,对抗政府,对抗朝廷。”

    “这种人,就要坚决镇压,跟他们讲什么信用?”皇帝缓了一缓,看着下面那些因为听不懂啥叫“投机倒把”“破坏社会经济秩序”“对抗政府”而一脸懵逼的心腹臣子,李旭觉得一会再抛出下一个知识点比较好。

    看着下面那四张还蒙圈的脸,李旭举得还是要给他们稍微深入浅出一下下。

    “手里有很多禄钞的人,肯定都是有钱人。”皇帝向四位臣子指出他们的一个盲点:“所谓有恒产者有恒心,家大业大的他们能不知道不要轻易官府找麻烦么?”

    “民间不是说嘛,破家的县令,灭门的刺史。”李旭道:“这样的大户要提粮,咱们官府就可以跟他们讲道理嘛。”

    “说话算话不是讲信用。”李旭接着强暴着李从贤等人的神经和逻辑:“朝廷对小民,那应该讲信用,一个人来换一石粮,两石粮,那肯定要给他们换。哪个龟孙要来换一万斤粮食,那咱们就要跟他讲道理。”

    “有一个人上门,要换粮食。好,换一千斤那是回家吃。咱们能理解,他换一万斤呢?是不是聚集了一大批丁壮心怀不轨准备造反?不然他要那么多粮食干什么?”李旭认为对于小民们来说,印把子就够了。但是面对大户,印把子是不够的,必须准备刀把子才行。:“然后给他拨发个几千斤粮食。”

    “更何况,可以限定额度嘛,比如每人每天最多只能兑十石粮食,超过十石,就要提前一个月向官府申请,由官府审核嘛。审核的时候就能把人叫过来提前商量商量,看看他筹集粮食是不是要作奸犯科、图谋不轨。”

    “还可以收取大额提兑费用嘛,他一天要换一万斤也行,不过我们抽上五分的提兑费用,就能省下五百斤粮食妈。”

    元稹、李德裕、李从贤皱着眉头,这知识点来的太快,他们还在消化“说话算话不是讲信用”这个名句。

    “对啊,对大部分人说话算话就是讲信用了,对一少部分人不讲信用也没什么嘛。”李从贤一拍巴掌,似乎学到了什么道理。

    “对,要学会区分。并不是手里有禄钞就意味着意味着一定要讲信用。”李旭比划一下:“手里有一小部分禄钞的人,肯定和手里有很多禄钞的人不一样。大家都仇富嘛,对那些有很多禄钞的人严苛一点不影响到绝大多数人就好了。”

    皇帝的这个态度让四人面色有些变化,他们忽然意识到作为皇帝的心腹,他们或早或晚都能成为高级官员,那个时候就是“脱离群众且手里握有大部分禄钞的一少部分被欺负的人”。

    李旭很有信心地对下面四人表示:“我们有最终解释权,只要编制好一个细则,对这些事情加以限制,那么我准备明年就全面推广这个制度。”

    “估计朝臣们的反对声音很大,而且推行之初,承兑的压力会很大。”李德裕指出现在朝廷本身就没有什么信用,所以朝廷搞得这个玩意,肯定会引起百官们的反对。

    “没关系。”李旭很有信心:“涨工资就好了。”

    “陛下,什么叫涨工资。”李德裕隐隐约约已经明白了皇帝想使用的招式。

    “嗯,就是提高俸禄,每人平均涨个十石二十石的,那些指着俸禄生活的小官应该就不会反对了吧?”李旭早就有了应对的办法。“然后年俸改禄钞之后,从每年夏秋两季发放改为跟月俸用钱一样按月发放。”

    李旭记得圣后朝发生了一件事情,当时关东战乱,朝廷这边的军事开销太大了,有个天才宰相豆卢钦望决定停发京官们两个月的俸禄作为军事开销的费用。然后被没了工资的低级官员在下朝之后围攻。圣后不得已就停止了这项政策。

    其实换李旭来办这个事,大可以玩一手“延迟发放工资”,今年的这两个月工资延迟到明年发放就好了。不过经过这个范例,李旭也不敢轻易从那些基层官僚嘴里砍福利,“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的好日子皇帝还是很支持的。

    “这次对付吐蕃人,缴获的财货马匹很多。”李旭说道:“等改禄钞之后,我就派人在市场上收购禄钞,只要不发粮食,金银朕还是有不少的,主要是先把信用建立起来,然后把这个市场预期炒热嘛。”

    战胜吐蕃的一个好处就是李旭除了缴获不少金银之外,还有很多战马以及别的牲畜。

    马匹在这个时代用在军事上就是坦克车,用在生产上就是重型拖拉机和汽车,附加价值很高,不过现在都养在皇帝的马厩和白玉京周围的官牧中。

    马匹毕竟不是真的车,就算不用还要耗费不少青料和粮食。抠门的李旭一直都想趁早出手卖掉,现在已经赏赐掉一部分,也卖了一部分。

    这次推行禄钞改革,正好索性把那些东西都出手换成禄钞。毕竟马匹这东西只是一时的财富,而且本身还要耗费粮草来养。禄钞虽然是纸,但是真正等信用建立起来,那才真正可以仰仗许多年的真正财富。

第三十一节 东山

    禄钞这个东西,其实只是李旭心中念头的一部分,皇帝还有更多的打算,只是不能一一铺展开来,事情一点一点做,皇帝有的是时间。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聊了这么久,也就该进入今晚的正题,吃饭。

    预备的晚宴对于四位心腹臣子来说并不能算是丰盛,六道菜加上些瓜果热汤。李德裕本身出身钟鸣鼎食的富贵之家,宫里的菜未必就能入他的法眼。

    李绅现在是穷人乍富,吃穿反而是最讲究的。至于说元稹和李从贤,他们要论讲究,其实比李旭要讲究的多。

    所以这一顿饭并不是吃什么龙肝凤髓,豹胎猩唇,只是一种手段,象征了皇帝对这四人的眷顾。

    李旭知道在座的这些人的爱好。

    李德裕爱花草,特别是草木,家中有一座百草园,里面打理着从各地搜集来的奇花异草。她每每有心事就爱到这座花园中独坐,用这幽寂的私人空间来长思。

    李绅爱美酒佳人,珍馐珠玉,自己简拔的这位提点刑狱使身上完全体现了人类对物质生活的渴望,当然就是有点费钱。

    开销大没什么,能花也能挣也算是件好事。不过大虞的官员虽然待遇不错,但是以李绅的俸禄是不足以支持这种生活的。

    所以这钱是从哪里来的就有点值得商榷,也无非就是贪污受贿。

    李旭没有道德洁癖,甚至对李绅贪污受贿持很开明的态度。

    提点刑狱使这个职位真的是个辛苦活。白玉京的帮派还有江湖人都将这个衙门视为朝廷鹰犬,黑道势力悬赏了不少花红来买李绅的项上人头。

    朝廷的大臣们都视李绅为佞幸和酷吏的合体,每天总有一两份奏表是冲着李绅来的,那些官员们也无时无刻不盼着将李绅除之而后快。

    即使是自己所用的官员中,不少人处于嫉妒和愤恨,或者权限上的重叠,也对李绅没有好感。

    换句话说,李绅为皇帝承担了很大的压力。

    这样的官员就该让他们过上可以声色犬马、锦衣玉食的好日子。李绅只要不是太过分,皇帝可以包容他骄奢淫逸一些。

    元稹的爱好就太普通了,可以简单概括为钱和权。

    而李从贤则更在乎他的地位和名望,他隐隐将自己视为宗室的代表,李旭听说他正在私底下串联,捧出一些宗室出任刺史这样的中高级官员,并且希望可以在提高朝廷中宗室官员的数量。

    大虞以前的一个国策就是让远枝宗室出任高级官员,其中做官做到宰相的也不在少数。这样既能够提高宗室的向心力,另一方面皇帝也多了个敲打官员的帮手,毕竟都是自家人。

    这些来自各个方面的诉求,李旭希望自己可以全部照顾到,毕竟皇帝的职责除了抡圆了拳头打人,也要弥合各方让朝廷上下的力量向着一个方向去努力。

    一边吃,很多消息还是在传递着。

    “绢价一直走低,不过城里的几家胡商已经开始布局受够了。”元稹说道。

    李旭知道,元稹最近和那些胡商们走得很近。

    大虞朝廷并不鼓励民众经商,因为伴随着商业活动的发展,统治难度会逐渐增大。真正完美的统治模式应该是老子式样的“小国寡民”。每个人安于自己的一方天地,男耕女织不给朝廷添麻烦。

    但是商业的回报实在是太丰厚了,以至于没有人能够拒绝。

    大虞的丝绸一直都是全世界最硬的奢侈品,在地中海世界那边,来自赛里斯的丝绸是市场上极度渴求的奢侈品。

    在过去,这项贸易因为种种原因一直掌握在来自西域的胡商手中。

    这些人在贸易上有着天然优势。首先他们出身的西域小国如石国、曹国都是以商贸立国的城邦国度,商业本来就是他们的主业。

    而且他们的母国也都是丝路上的重要节点,且作为回鹘文化的重要来源地,即使吐蕃控制西域断绝了丝路,他们也可以通过文化上相近的回鹘走草原道将丝帛贩卖过去。

    “这样啊。”李旭看着元稹意味深长的眼神,呵呵笑了几声:“他们准备又通丝路了吗?”

    伴随着回鹘内乱,从长安和洛阳出发到达草原的草原丝绸之路也因为各部落争夺霸权而纷争不断。所以大量本来流向国际市场的丝绸就留在了国内,丝帛的价格也就一直上不去,绢价日渐走低。

    特别是之前皇帝在同吐蕃的作战中取胜,犒赏三军,又拨了不少丝帛赏赐给入卫的外藩兵马还有立功的神策军、凤翔军。

    白玉京市场上流通的绢帛数量又增加了不少。不过虽然丝绢价格持续走低,以丝绸贸易立足的胡商们却迟迟没有动作。

    按道理来讲现在正是收购绢帛的时机,不过胡商们还是克制住了收购丝帛的**。

    其实自从李旭击败了吐蕃之后,朝廷之中就多了一种声音,有一部分官员上书皇帝,希望皇帝借着大胜吐蕃的契机,进军陇右、河西,将吐蕃人的势力从整个西域赶出去,最终重建安西、北庭两个都护府。

    这些不合时宜的声音有的是因为朝廷大胜吐蕃的鼓励,有的背后则有那些胡商们在背后运作。

    商贸便是这些胡商的根本,如果没有丝路带来的商贸,胡商们立足的根基就没有了。

    李旭听说鱼辅国在河东一边清丈田亩,一边乱搞摊牌,弄得民不聊生不说,还在沿线设卡,所有从河东经过的商队,他都要抽上一成的货物作为过路费。

    鱼辅国这样把石头煎油的干劲,让李旭怀疑他背后是不是要搞什么大动作。

    “恐怕是药失罗那边有点动静,让这些人起了心思。”元稹的回答和李旭猜想的差不多。

    “药失罗?”李从贤放下筷子看着元稹:“莫非这些回鹘人贼心不死么?”

    元稹摇了摇头:“药失罗能下辣手分裂部族,怎么会是善茬?”

    “我看那这事还是要怪我。”李旭笑道。“咱们在关中把吐蕃人折腾的太过。尚东赞去逻些折腾赞普王室当曹操,药失罗自然趁机咬上他们一口。回鹘与吐蕃本来就争夺西域多年,这一次吐蕃人全面收缩,药失罗他们这些没了根本的丧家之犬自然要想办法咬上一口。”

    李德裕若有所思:“所以那些胡商是准备赌一把药失罗可以大发神威?要是那样,可要盯紧了他们,不要把粮食药材买了送到西域去。”

    “丝路过西域的本来就有两条,一条北路,一条南路。”李旭略一思忖:“我估计药失罗拿下北路还是没问题的。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一个分裂的回鹘也足够抽死昭武九姓那些小国了。”

    元稹阴测测地冷笑道:“这些人赌得就是药失罗能够获胜,趁着现在丝路还没通,赶紧大肆收购丝帛,等到丝路一通,他们可就赚大了。”

    李绅若有所思的看着元稹,他已经猜出元稹想要干什么了。

    “这个钱就让他们挣一挣吧。”李旭想了一下决定还是先克制一下自己的贪欲:“从贤,赶紧把神策军这边整编完,弄好之后我就任命你去当剑南西川节度使。”

    李旭之前查过大虞的铸钱记录,除了太祖太宗朝曾经大量铸造铜币外,后面铸钱的规模都不大。

    这是因为没有铜。

    虽然经常有人吹牛说皇帝富有四海,但是大虞的国土上缺乏大型的铜矿和银矿,贵金属主要通过贸易流入国内。

    而且除了铸钱外,很多铜都被用来铸造各种各样的器物,如香炉、佛像之类的。还有不少金银被制造成了各种各样的饰品,退出了流通领域。

    这些西域胡商的存在客观上可以为大虞的市场上吸收来自波斯、大秦等地的金银贵金属。所以皇帝对他们的态度近乎于养猪。

    等养肥了再拖出来杀掉,至于低买高卖这种事情,只要狠狠地敲他门一笔就好了,也算是老百姓变向交税了。

    “微臣……”

    听到皇帝准备派自己出任剑南西川节度使,李从贤激动地一时有些说不清话。出将入相可以说是每个男人的梦想之一,现在皇帝准备派他出任剑南西川这样一个重要的节度使,李从贤也有些恍惚。

    近来的确一直都有各种各样的声音,李从贤心里也清楚自己可能和韩瑞一样可以成为一方节度,只是没想到这日子来的这么快。而且领有益州的剑南西川可比用来防御吐蕃的凤翔军重要多了。

    “关中的藩镇,我准备尽数才撤掉。那些藩镇的节度使、防御使,都要调入禁军任职。”李旭看着眼前的四个人:“你们过几日上朝的时候先把风声放出去。”

    关中的军镇,大部分都是用来防御吐蕃所用,现在吐蕃已经遭受重创,李旭除了要整改禁军之外还准备将关中林立的各镇节度使通通裁撤掉。

    这些本来就是之前政治格局的产物,现在李旭认为到了应当改变的时候了。

    李绅正色道:“陛下还是不要太急,微臣刚刚听说一个消息,江湖上有人组了一个‘东山会’,为首者似乎是河北的那些不臣之辈,他们想要刺杀陛下。现在对关中藩镇节度使压得太凶,恐怕有不测之变。”

    “东山会?都是些无胆鼠辈不必挂怀,现在不雷厉风行,以后再弄就晚了。”这个名词让李旭忽然又想起了一个挣钱的邪路。

    “咱们一会吃完了,我带你们开开眼,让你们见识见识我最近编练的黑云铁卫都。”李旭哈哈一笑:“还有点防身用的小玩意送给你们。”

第三十二节 易容

    “混一楼”是白玉京中一家新开的酒家,店面原本是处三层高的秦楼楚馆,被东家盘下来改成了饭庄,主要经营益州口味的饭食。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所谓“扬一益二”,益州繁荣的手工业和商业让那里的饭食比天下别的地方多了不少考究和功夫,当然既然是益州菜,大家也就多了许多猜测。

    最近风头起来的朝中显贵,有“一凶三贵四才”之说。

    所谓“一凶”指的是提点刑狱使李绅,因为他身材矮小,也有人叫“短李”。这位出身浙东,行事狠辣,手段荤素不忌。提点刑狱使司掌握生杀大权,刺探各样情报消息,可谓是朝野上下江湖人人惧怕。

    “三贵”说的是李德裕、李从贤和韩瑞,他们一个出身宗室,另外两个都是宰相公子,朝堂之上若论出身之贵,莫过于此三人了。

    “四才”则是说四位文采出众的青年官员,元稹、白乐天、令狐楚、牛僧孺,元稹和白乐天的诗一向在文坛闻名。令狐楚擅长骈四俪六的骈文,文词艳丽浮华颇有六朝古风。牛僧孺长于策论,所以这四人被称为四才。

    朝野上下皆将这以上这八人视为皇帝的心腹,这“混一楼”经营益州菜式,考虑到现在的剑南西川节度使正李吉甫,再加上坊间的种种传言,大家便猜这间酒楼之后多半有李德裕的影子。

    宫含章坐在雅间之中,桌子上摆着四凉四热八道菜,一尾清蒸鲈鱼,一道酱烧鹿蹄筋,一盘蜜烤乳鸽,一盆烩山珍。

    这位程奇力的心腹谋士捧着一杯酒浅浅品味着。这酒唤作“一品香”,味道远比凡酒甘醇**。店家自称是宫中御用的禁品,走门路从宫中弄了出来,一壶便要五十贯。

    宫中的各色用度,宫含章是清楚的,无论如何也没有这一等东西。酒浆清冽醇厚远超平常。

    自古论酒,有所谓“平原督邮”“青州从事”的说法。

    这出自《世说新语》,所谓平原督邮是说平原有个鬲县,鬲与膈同音,说酒劲不能入腹,只到胸膈便尽了。

    青州有一郡叫齐郡,所谓青州从事是说酒力可以延绵到肚脐。

    宫中的好酒,多半都是从川蜀、吴地进贡来的,虽然各有胜场,不过都不如这酒甘醇清冽,从头顶一直沁到脚底。

    宫含章坐在那里默默地品酒,他所坐的正是这间酒楼的顶层的雅间,名字叫做“魏博”。

    这楼既然号称“混一”自然是去统合天下之意。每一间雅间的名字都是取节度使的名号。这也代表着朝中现在酝酿出的一种思潮。

    既然皇帝这么厉害,那我们为啥不借着他老人家的力道让天下重新归于统一呢?

    主战派的声音正在增长,对于宫含章和他身后的势力来说,这并不能算是一个好消息。

    雅间的门让小二轻轻推开,一个穿着襦裙的宫装丽人莲步轻移,款款走了进来。

    店小二贪婪的看着他雪白的粉颈,不住地咽口水。

    “您要不要……”

    “快点上菜。”宫含章摸了摸脸上一尺多长的美髯,冷声道:“此间没有你什么事了。”

    小二唯唯诺诺的走了,那宫装丽人缓缓走到他身边,一只手搭在他肩上,另一只手抓住宫含章的手往自己胸口摸去。

    细白弹软大,的确是上品中的上品,宫含章低下头看着自己的手,这厮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哎呦喂,乌老爷您这么大的火,咱家这里让您歇歇火好不好?”

    宫含章佳人入怀却依旧冷着个脸,浑身上下除了那只手都紧紧绷着,他转过头一对寒眸紧紧盯着那姑娘。

    “你来晚了。”

    “唉,伺候了几个少侠,就耽误了您这北地第一豪商的宴,奴家着厢赔礼则个。”那丽人张开嘴,吐出那腥膻的口气,让宫含章直犯恶心。

    宫先生心里暗叹一声,已经做了不要脸的准备,结果跟这货还真是玩不起。

    他拔腿站起来连退四五步。

    “王二狗,咱们行走江湖伪装易容是为了隐藏身份,你至于这么拼吗?”

    那宫装丽人站起身来从桌子上拿起一杯清茶漱了漱口然后尽数吞了下去。

    “我的好大哥,”他的声音软糯酥甜不知道是动了什么手脚:“你那个北地第一豪商乌金铎是人家横海节度使送你的,我这个风门仙子柳青衣则是行走江湖好不容易养出来的身份。就算是伪装,我的本钱也比你下得多,自然要拼一拼。”

    宫含章心里一阵恶寒,他虽然知道王二狗这江湖行走江湖分身万千,却没想到连女的都扮。风门仙子柳青衣也算是江湖上颇有艳名的美人,据宫含章的了解,和不少江湖侠少和帮派大佬都有不清不楚的关系。

    想不到竟然是王二狗假扮的,想起这一层,宫含章心里十分恶心,但是还是要耐着性子同王二狗纠缠,毕竟大家都是东山会里的成员,肩负着刺杀魏博节度使田弘正的重任。

    “唉,”宫含章一声长叹,思来想去也只有一句话:“委屈你了。”

    那宫装丽人翻了个白眼:“也不算太委屈,其实还是比较爽的,有机会带你入行,比在江湖上尔虞我诈刀来剑往的舒服多了。”

    宫含章给他噎了一下,没奈何举起酒杯轻轻抿一口掩饰尴尬。

    “唉,我也没有白费功夫,消息确是给打探出来了。”王二狗掩面一笑,确是似桃花浮水一般。“岳顾寒给皇帝当打手,皇帝满足他那些失心疯的想法。就那么一个发了疯的村夫还想找出道圣的仙宫,真是做梦。”

    “哦?”宫含章眉毛一挑:“消息可准确?”

    “我从他弟子床上听到的,你说稳当不稳当。”

    宫含章脸色再白,这消息稳是十分稳,他已经打定主意在不问王二狗的消息凑是从哪里攒出来的,这疯子行事实在是太过匪夷所思。

    “苟以利和,必以利分、还是想办法先分化他们的关系,一个宗师境界的皇帝配一个宗师境界的剑客,太吓人了。”

    王二狗摇了摇头:“你那都是老黄历了,李九日和岳呆子都比寻常宗师厉害得多,俾路托萨这样的枭雄,萧戴胜何等样的人,太平道南华二老这样的老江湖,犯到他们手上都没有好果子吃。”

    “说的也是,不然咱们组这个东山会干什么。”宫含章说着眼神一定看着王二狗:“,你们那边真的不能请道圣出手吗?”

    宫含章清楚的知道王二狗身后隐藏着道圣的影子,道圣行走人间至少有几百年,可不仅仅只是一个活在传说里的人物。

    “道圣如果随便出手你们不早就死干净了?”王二狗反讽道:“还有,我的乌老板,隔墙有耳,叫我柳青衣。”

    一句隔墙有耳让宫含章皱紧了眉头:“这不就是李德裕他们家捞钱的地方吗?不然那些官为啥给这个酒楼送钱花?”

    “借他个名头而已,这里是提点刑狱使司的一个点,你才几个月没回京城,怎么消息这么不灵通?”

    宫含章听了王二狗的话,苦笑着摇了摇头,李绅这个人实在是当得起“威烈”二字,将鱼辅国、程奇力留在京中的后手杀得杀,赶得赶,一手犁庭扫穴铲了个干干净净。

    “那这里倒是安全。”宫含章笑了几声:“我已经探明了,田弘正由魏博的精锐护送,走汴州、洛阳、潼关一路入京,皇帝已经请了少林寺的四个辣手秃驴一路护送,你把消息传回去,看看准备怎么动手。”

    王二狗略一沉吟:“皇帝要是干什么事都这么拉着少林寺和岳顾寒,那咱们就啥也别干了,根本就拧不过他们。太平道的那位教主什么意思,让他来干这活怎么样?”

    两人正议论着,却听见下面一阵喧哗,推开窗户一看,却看见大街上一队身穿玄色铁甲的武士手持长刀大斧,威风赫赫地在街上跑动,周围围观的百姓静悄悄地避让开来,让他们从这里经过。

    “黑云铁卫,皇帝亲自编练,一共三百人。”宫含章看着脸上有些震惊之色的:“这些人的真气内力都和江湖上的二三流高手差不多。”

    江湖上的二三流高手没有什么,但聚集了两三百人然后加以训练,那就有可能成为堪比雷霆崖那样顶级战力。

    “这李九日,他从哪里弄来这么些人……”

    “传功。”宫含章接下来的消息让王二狗更加震惊。“皇帝最近一个月来每日都有一个时辰度真元给拣选出来的卫士,生生把他们提成了现在的样子。”

    “扯吧,真元可是内力的根本”这话惊得青衣姑娘王二狗声音变成了男人:“一个月天天度送真元,把普通人弄成二三流高手,这就是宗师也受不了啊。”

    “你自己看。”宫含章冲外面比划了一下:“这才一个月就练出了这三百人,这要是给他两三年,东山会就可以改名叫天姥会了。”

    王二狗意识到自己没有体悟出宫含章话语里的题外之意:“啥叫天姥会?”

    “《梦游天姥吟留别》知道不知道?咱们就要给他逼得去海外仙山待着了。”

第三十三节 升迁

    燕叁坐在椅子上,手里把玩着自己腰间的长刀,一时有些心猿不定,意马四驰。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前两日李使君把他叫过去,问燕叁愿不愿意换个地方干,这让三爷十分忧虑,上级领导劝自己换个地方干,这明显是自己得罪人家了。

    这就让三爷非常费解,因为三爷自问工作态度一直也是兢兢业业,李使君交代的事情办起来也十分的麻利,无论是态度还是业绩,都可以说是衙门内第一流的水准,怎么会让老领导考虑职务变动的事情呢?

    前两天他和自己的好朋友,那位出身金吾卫的郝毅君聊了聊这件事,对方也是一脸不明所以。

    最近郝毅君很少过来点卯了,据说他是真的要去别的地方任职了。

    现在朝中传得很凶,神策军大将军李从贤将神策军编遣完毕就要去出任剑南西川节度使。而原来的剑南西川节度使李吉甫要回来担任宰相。

    郝毅君作为金吾卫里的老人已经被李从贤点名要带去剑南西川任上了,李绅李使君很得宜的开了郝毅君的长假,让他同京中的亲戚朋友话别,处理一下家中的事宜,然后再去李从贤座下听令,提前熟悉一下环境。

    除了李从贤,裴相要去洛阳养老的消息也很明确,一起去洛阳的还有现在的京兆少尹牛僧孺,他是要提上一个品级出任洛阳府尹。

    现在京兆少尹的位置空了出来,大家都说这个位置已经是李党的囊中之物。

    燕叁没有听过“党外无党,帝王思想。党内无派,千奇百怪。”这样的至理名言,然而也很清楚,自家上司李使君和宰相公子、北魏宗室组成的这个同盟接下来可能就是韩党的对头了。

    以后朝上少不了这等样的争端。

    “三哥,大人传你过去咧。”一个熟识的同僚在他耳边唤道。

    燕叁懵懂地点点头,从座椅上站起来,冲李绅办公的地方走去,一过去就看见李绅坐在小山一样的文牍下慢慢地翻看着文件。

    “使君,燕叁……”燕叁行礼到了一半就给立身打断了。

    “来了?我就先不让你坐了。”李绅抬起头看着燕叁,这个人他是知道的,白玉京的地头蛇,消息灵通,而且忠心老实。

    李绅还知道,这个燕叁和凤翔军的莫蜚声、苏彻很熟悉。

    “凤翔军的铁面将苏彻,你可熟悉?”

    李绅的问题让燕叁想起了那场野火弥漫白玉京的夜晚。

    “知道,苏兄弟以前是朔方军的骑将,当时魔教作乱,我和苏兄弟一起平乱。”

    李绅点了点头。

    “他要进京担任黑云铁卫都的都将,同时向陛下推荐了你,调你去金吾卫。”

    苏彻要进京担任都将?

    燕叁是知道这个黑云铁卫都的,朝廷现在编遣神策军,削减兵力,很多人都已经被革除了兵籍,还有一些要去洛阳。

    说句实话,燕叁还是挺羡慕神策军的。皇帝和公公们高高在上,视神策军为国之藩篱,但在燕叁这样的小民眼里,神策军早已衰朽不堪,兵额都是城中商户还有流氓杂充,即使家中世代为兵的经过了这么多年的岁月熏陶,也早已不堪大用了。

    除了各地神策行营的兵力还有点意思,大部分神策军其实不过只是挂个名揩朝廷的油水在获得司法上的特权而已。

    现在皇帝雷厉风行的裁撤神策军,下面虽然怨声载道,但是这些早就断了骨头的根本就不敢大声嚷嚷,只能接受了自己的命运。

    现在朝中颇有言论,说皇帝将神策军编遣后的主力放在洛阳是有意图收复桀骜的河北藩镇。燕叁也明白过去那种朝廷藩镇彼此相对平衡的承平岁月再也回不来了。

    “明公,金吾卫那边和咱们提点刑狱使司本来就没什么不同,我跟着您干惯了……”

    白玉京的治安,本来是金吾卫和京兆府共管,主要权责还是在金吾卫那边,提点刑狱使司这边成立起来之后,职权就渐渐过渡到了提点刑狱使司这里。

    在燕叁看来,自己功夫不过平平,头脑也不够明晰,现在的生活之所以这么如意一个是上官李绅照拂,二来就是提点刑狱使司的诸位兄弟们融洽。换了金吾卫,那里自成体系,许多人祖祖辈辈既阻碍金吾卫里为朝廷效力,自己傻乎乎得凑过去,怕是要给人家生吞活剥了。

    李绅抬起头看着眼前的这个校尉,这厮运气不错,当初镇压摩尼教的时候立过功。在提点刑狱使司办案也算麻利,最重要的是个敦厚人。

    敦厚是个好品格,虽然偶尔吃些小亏,但毕竟还能落个好名声。

    其实李绅是知道了皇帝准备弄一个新的信息渠道,主要负责对各藩镇和沿边各部的情报。李绅怀疑这个衙门成立之后少不了要跟自己的提点刑狱使司衙门打擂台,所以提前运作燕叁去那边,也是因为那边要有个敦厚人自己才能放心。

    “叫你去就去,不要呱噪。”李绅皱着眉头,不过眼光里满是和煦。“三儿你在咱们这里当差久了,来来回回的首尾套路也都清楚,去了金吾卫也是件好事,可以帮他们提高一下布局的手腕。之前交代你的事情办的怎么样了?”

    “启禀大人,那个姓乌的肯定有问题。”燕叁回答道:“卑职已经查过,乌金铎的确是河北地面的豪商,作贩马卖盐的生意,可以确定就是为横海节度使获取战马的一条门路。不过他还是露了马脚,那日和他在混一楼饮酒的风门仙子柳青衣,正是我们甄别出来可能是江湖人的假身份。”

    凡有过往,必留痕迹。这是李绅查案的一条宗旨。无论一个人如何行事,这件事只要做了,那就必然会留下一些痕迹。很多痕迹是无从作伪的,因为人会留下很多信息,如果将时间长度拉得很长,那些精心雕琢的伪装就会在庞大的样本库面前无所遁形。

    就好比在李旭的那个时代,公安机关已经开始动用大数据手段甄别毒贩,“有哪些人乘着飞机和高铁前往国土边境和口岸,然后坐着高客走高速一路回来。”,几个小时的行踪很容易隐蔽,但是几个月的行动如果连成线那就必然会暴露一些重要的信息。

    提点刑狱使司衙门里有一份由白玉京各位帮派大佬提供的名单,这份名单之上的人物都是被他们认为身份有可能同太平道、鱼辅国、回鹘、吐蕃、藩镇、连云寨有关联的人。

    其中风门仙子柳青衣就是一个。提点刑狱使司衙门里有一百多名精通刑狱的宿吏,他们每日的工作就是比对分析到手的每一件文件。

    提点刑狱使司的官吏们很快就发现,作为一名艳名远播,裙下之臣众多的佳人,这位风门仙子柳青衣出现在公众视野中得时间非常细碎。这对于一个依靠身体狩猎江湖英杰的女人来说实在是不和常理。

    一开始他们只是怀疑柳青衣有一个秘而不宣的姘头,很有可能是什么荤素不忌的黑道巨擘。但是随着一系列此类江湖人物的出现,提点刑狱使司发现他们很有可能是江湖人的马甲。

    这个柳青衣的行事记录经过总结,大概分为两类,一是单纯的渔色,寻找年轻有为或者年少多金的美少年们寻欢作乐。二是一些涉及到太平道的事情,都有她的影子。

    所以提点刑狱使司将柳青衣归类为太平道豢养的高级女间,前几日这位女间又一次神秘出现,这次约见的人物是北地豪商乌金铎,他们会面的地点正好就是提点刑狱使司的一处外产。

    河北藩镇和朝廷之间有人为制造的无人区,短则五十余里,长则百里,深沟壁垒,严防死守。河北士人要入朝科举还要乘船走海路到淮南登陆才行。

    乌金铎一个为封利贞效力的豪商,本身就有可能涉及到蜀王,忽然到了白玉京,本来就被提点刑狱使司盯上,现在又同柳青衣勾搭到了一起。

    本来只是一个传闻的东山会,就在提点刑狱使司每日抽丝剥茧的情报搜集和分析中显露出了马脚。

    揭秘这个辛秘的不是什么九死一生的江湖侠少,只是一百来个敏锐的文吏。

    “封利贞,”李绅沉吟片刻:“这条线,不要太紧,先放一放,顺着摸下去。”

    “魏博节度使要入朝,估计是要不利于他,朝廷……”

    “朝廷自有朝廷的方略,提点刑狱使司衙门不是中书省,咱们就查东山会里面都有谁,这白玉京里有谁是为这些人效力的,其中有多少我们已经掌握了,哪些还不在掌握之中。”

    李绅很惋惜自己部下很多都缺乏大局观念,或者说没有政治眼光,有时候办事不靠谱也就罢了,靠谱的时候偏偏把火往自己身上引。

    前几日有个笨蛋去查那个韩退之,说这人勾结术士。

    勾结术士在大虞是个跟非法持有枪支、管制刀具差不多的罪名。因为在这个愚昧的时代,神仙和预言有很大的受众,很多大规模的政治事件都跟术士们编的民歌和预言有关。

    李绅知道,这个韩退之喜欢养生,术士们那些服气饵食的玩意对他很有影响,跟搞反动宣传是两回事。

    这件事可大可小。但是韩退之有个无形的保护伞,那就是他是朝中攻击李绅和李德裕最多的大臣。

    韩退之本来是对皇帝有些不满,但随着皇帝威业日增,这种不满就渐渐转化为对皇帝周边人的不满。

    我大虞天子外平吐蕃,内除阉宦。之所以现在依旧不清平,纯粹是因为奸邪小人蒙蔽圣听。

    既然以这个为基准,那就要找出来一些奸邪小人。牛僧孺和韩退之是文友,两人很快就成了好友,所以牛僧孺就成了这厮眼中“陛下身边的好人”。同样的逻辑还延伸到令狐楚、白乐天身上。

    就连元稹那个混蛋,因为和白乐天很熟,也躲过了韩退之的火力。现在所有的火力基本都倾泻到了李绅和李德裕的头上。

    其实李绅也清楚,这都是摆在明面上的事。

    李吉甫就要回来了,以后韩党的主要目标还是这位神皇帝的故旧老臣。李德裕是李吉甫的儿子,自己又和他们同宗,集中火力打掉未来接班人也算是应有之义。

    只是这个韩退之因为之前谏言皇帝已经获得了不少名望,现在又被韩党拿起来当刀使,一时也有些风头无两,据说要被提拔去御史台当大佬了。

    这个时候出手搞他,皇帝很有可能怀疑自己是公报私仇,那可就百口莫辩了。所以李绅不仅不能惹他,还要想办法保护他。不然哪怕这个韩退之拉肚子,都有可能被人怀疑是自己下毒害的。

    当家难啊。李绅长叹一声,他并不知道,此刻宫中,皇帝正在和韩家父子闲谈,其中谈话的内容就涉及到了他和许多人的命运。

    清凉殿内,李旭满面红光,他身旁坐着韩岗和韩瑞,另一边则站着文美人。

    “这便是咱们大虞的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若是以后朕不在了,韩相便是朝中你们母子可以依托的人物。”

    李旭回宫没有几日,就得到了文美人和太医的汇报。

    皇帝辛苦的耕耘有了收获,文美人终于有孕在身。

    一阵麻爪之后,李旭便命人不要声张,然后思考了几日,才命人将消息放出去。

    韩岗父子就是他选定的大喇叭。

第三十四节 巡抚

    “老臣先在这里恭喜陛下了。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当年妖妇阉宦弄权,肆意屠戮神皇帝诸子,帝系有播迁之险,现在文美人有孕,的确是可以安抚民心的一件好事。”

    大虞虽然民风豪放,但有当年圣后的前车之鉴,后宫嫔妃也不能随意结交大臣,文美人在见过韩岗父子之后便告退回后面歇息了,殿中只剩下韩岗父子二人。

    “若是得子,少不得从韩相家中寻一姑娘,嫁给这小子。若是得女,那便嫁给工部的公子为妇了。”

    李旭心情大好冲着韩瑞挤眉弄眼。皇帝早就知道这位韩二公子是个假道学,嘴里念得是“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生娃子却是从来没停,看来平日是没少亲近难养的女子。

    “陛下抬爱了。”韩瑞自然是喜不自胜。

    现在皇帝明显是椒房独宠文美人一人,文美人若是生男,那就是皇长子,韩门的女婿。若是生女,那就是长公主,韩家的媳妇,里里外外都说明了咱们陇右韩氏才是当今第一望族。

    韩岗盯了一眼满脸喜色的二儿子心里叹息,却没有多说什么。

    “裴相去意已决,朕心里很不是滋味。”李旭看着韩岗:“韩相春秋已高,中枢还是要有些帮手才好……”

    韩岗闻言微笑,他知道这次的戏肉终于到了。

    “老臣已经草拟了一份表文,还未上奏。”韩岗从官袍的袖口里摸出一本奏章,一旁侍立的宦官将之接了过来,然后转递给皇帝。

    “剑南西川节度使李吉甫、浙东观察使陆贽都可以入朝。”韩岗看着皇帝在那里翻阅奏表慢慢说道:“陆相本来就是被文党构陷,至于剑南西川节度使李吉甫,也是当年神皇帝简拔的故旧老臣。”

    韩岗最擅长的就是因势利导,现在李吉甫和陆贽回朝已经是大势所趋,韩相这等人世间一等一的裱糊匠又岂会去当那个恶人?

    “陆相是从中书侍郎位上离开的,再回来应该往上调一级,老臣以为出任门下侍中正合宜。李吉甫政务娴熟,机变百出,正好去尚书省把裴相的班先接下来。”

    李旭点了点头,韩岗的这个态度自己早有准备,这位韩相从来都是太极拳的高手,就像一个打不坏的棉花团,你就是用上千斤的力气,他也能靠着一股绵软的劲道还回来。

    “尚书左仆射的位置还是给裴相留下。”李旭看着韩岗:“李吉甫回来,我准备让他做枢密使。”

    枢密使?韩瑞颇为激动地看着皇帝,另一边的韩岗原本昏沉的眼神也一下子锐利了起来。

    枢密院自从建立起来,便是执掌禁军调动和军官任免的重要部门,尚书省的兵部本来就少的权责更是被侵夺不少。

    这个位置一直都是宦官们的自留地,因为相比大臣这些外人,宦官这些家奴更值得天子们信赖。鱼辅国、程奇力之辈之所以能够废立天子,控制朝廷,根本上还是因为掌握了军权的缘故。

    现在皇帝准备让文官担任这个职务,无疑算是压制宦官,文臣们坐享其成。

    “既然由大臣出任枢密使。”韩岗草草扫了一眼殿中侍候的太监,他们脸上都是古井不波的表情,不知道是事先已经知道了这样的消息,还是养气的功夫厉害。“那么定个什么品级呢?”

    “只是个差遣而已,李吉甫以兵部尚书充任枢密使,枢密副使暂时由神策军大将军李从贤担任,拣选干练的文臣充实枢密院各部门。”

    韩岗点了点头,只有差遣没有本职,这个枢密院从架构上还是皇帝信用的人士担任,只不过是从前用宦官,后来用亲近,总而言之还是一个不好插手的地方。

    “陆贽回朝任侍中,浙东观察使就空了出来,让兵部柳尚书出任浙东观察使,由李吉甫任兵部尚书,加太子少保。”

    大虞体制,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都是加官,理论上是太子的老师,实际上并无权责,因为品级清贵,是朝廷奖励大臣的一种加官。

    李吉甫在站队上一直坚定地站在皇帝旁边,维州一事也处置得宜,给他加官也是合适的。

    皇帝本来准备让李吉甫出任尚书右仆射,但是他后来还是改变了主意。

    现在朝野上下都是韩党的人物,让李吉甫去当那个尚书右仆射也没有什么别的效果,不是被韩党架起来,就是要跟韩岗打仗,再不然就跟裴度一样做个敲边鼓的跟班小弟。

    “此次攻伐吐蕃,工部是立了大功的。”李旭指了指韩瑞向韩岗说道:“朕准备撤销剑南西川节度使、剑南东川节度使的职务,设立剑南道巡抚使,由工部出任。”

    韩岗闻言皱起眉头:“老臣以为此事不妥。”

    “令公何出此言?”

    “蜀地不比其他,蜀地四周皆是大山,天然与中原隔绝,蜀道之难不必再多赘言。”韩岗看着皇帝:“巴蜀之地,天府之国,沃野千里,工商富饶,一直都是朝廷财赋所出。而且又接近南诏吐蕃,四时不宁,正是用兵之地。”

    韩岗介绍完剑南的情况接着说道:“节度使总揽百端,代天子处置机宜,权责极重。朝廷将剑南道分为东西两川,便是为了防止有节度使威福自传,尾大不掉。现在合二为一,实在是违反了大小相制的原则,一旦所用非人,便是一场祸事。”

    “韩相所言极是,朕也有这样的考虑,但是正如韩相所言,剑南之地牵涉颇多,若是划分两川彼此制衡,东川之兵不能制西川之寇,西川之粮不能解东川之荒,总归不是一件好事。所以朕有个设想,别立使臣以分节度使之权。”李旭解释道。

    “其实我朝也有分权之法,在节度使下另立观察使、团练使,但是毕竟还是权出于上,终归都要沦为节度使职下的臣僚。”

    “剑南既合,则一切州县官吏,节度使不得随意发落,纵然不合要撤免,也需要奏明朝廷,由吏部请旨,由三省审阅。”李旭先拿下节度使对部下僚属的人事权。

    “剑南还要设提点刑狱使,由朝廷简拔干员担任,总掌剑南一道所有刑狱事,在各州县分列刑狱官,由朝廷遣人掌管决狱之事,死刑及流配等刑依旧由刑部及大理寺复核。”

    “剑南节度使下另立兵马使与度支使,兵马使执掌剑南一切兵力之训练充实,由节度使指挥,度支使总掌剑南一道府库,多少入库,多少入京,只受三省之令,节度使不得干预。”

    韩岗沉默不语。

    节度使经过这么一番整改,那还是节度使吗?

    “陛下,这样一来,不就是在剑南道另立了一个三省吗?不知道要增添多少官员。”韩瑞倒是十分认真。

    毕竟他也是堂堂凤翔节度使,虽然朝中传出风声要将关中地区的节度使大半裁撤,但是宰相公子、天子近臣哪能是那些丘八能比的,裁撤之后形成的新的更大的行政区划,怎么也会有韩二公子一杯羹。

    “官不怕多,能把事情办好就行。”李旭比划了一下,大虞的制度其实并不先进,带有浓厚的前代色彩。

    大虞的体制承接前朝隋朝,而隋朝体制本来就是自北周那个地方政权演进而来。而建隋的隋文帝杨坚,其材其人不过中人之姿,在建国之时基本没有改动那一套落后的地方政权本色。

    具体而言就是以三省官直接负责三百五十多个州。理论上几个宰执机关下面有三百多个地方单位。

    举个例子就是一个年级主任下面管着三百多个班主任,愁也愁死个人,而且这三百多个班的情况还有很多不同,有的班是重点班,有的是体育生众多需要经常组织训练的体育特色班,还有些属于老少边穷需要年级和其他班帮助的。

    这年级主任要管好这些班,累也要累死。

    继承了隋文帝的隋炀帝杨广虽然无论政治能力还是政治眼光都高出杨坚不少,但是继承的这么一个摊子他步子迈的太大,一不留神就扯了蛋。

    扯了蛋的前朝就这么完蛋了,继承前朝的太祖太宗两位总结前代教训,可他们出身贵族,一昧的往北周那个只是了控制关中的地方政权所用的体制上去靠,不走更具有革新色彩的大业之政,回到了抱残守缺的开皇之政上。

    甚至可以这么说,正是因为太祖太宗两代的缘故,为虞朝现在这些狗皮倒灶的事情留下了伏笔。

    在前朝和大虞之前,天下处在一个分裂的状态,各国控制的区域并不大,虽然可能下辖有一百个州,但是那套中央机关拼了命来运转,还是能够管得不错。

    现在三家合体,压力骤增三倍,原来那一套体制根本就不可能吃得消。

    之所以有关东之乱,本质上就是来自北方的游牧民族军事压力增大,仅仅凭借原有一个州的力量根本无从抵抗,所以必须集合几个州的力量形成一个更大的行政区划。

    但是大虞太祖武功虽烈,但是见识未免不足。太宗皇帝虽然将天下划分为十道,但他的性格外宽内忌,并没有将这个体系固定下来。

    可以说在因应形势,确立政体上,这二位距离汉高祖和明太祖这两位人杰差得太远。

    北方的军事压力逼迫朝廷不得不作出应激性的改革,形成了总掌数州所有大权的节度使。但是改革失败,失去了控制的节度使反噬朝廷,最终进一步演进成为现在的格局。

    这个根由要说背锅,终究还是要太祖太宗去背,他们毕竟见识有限,虽然论其功业堪称俊杰,但是比起前后那些同侪中的顶尖人物,他们终究还是略逊一筹。

    现在大虞内忧外患虽然依旧存在,但是毕竟到了一个相对平稳的时期,李旭也可以按照自己的设想小火慢炖,缓缓调整朝廷的体制走向一个更加合理的方向。

    剑南道就是一个极好的试点工程。

    这里几乎就是整个大虞的缩影。

    剑南受到来自吐蕃和南诏两方面的军事压力,同时也有繁荣的工商业都市益州,肥沃的川中平原上富饶的乡村和大虞土地上千千万万的村庄没有什么两样。

    如果能够在剑南得到一种能够可以推广的稳定体制,那么就可以在其他地区稳步推广,建立起一套新的制度。最终为解决朝廷的藩镇问题提供一个成熟的思路。

    现在这一套朝廷藩镇相互依存的体系虽然稳定,但是内耗的资源太大,为了这样一套体系存在,大虞朝廷不惜涸泽而渔,大肆盘剥百姓,而盘剥百姓的结果必然是百姓的生产意愿降低,最终引发毁灭一切的萧条。

    李旭必须赶紧行动,在这条死亡螺旋即将走到尽头的眼下作出一些改变。

    “陛下的想法,老臣以为可以。只是京中最近盛传的禄钞之事,陛下可知情吗?”

第三十五节 贫穷

    李旭沉默片刻,其实严格意义上来说,自己准备搞得那个禄钞改革,其实是捞过了界。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因为现在的漕运本质上是由韩岗为首的盐铁系统负责,虽然皇帝的禄钞改革只是改变了漕运成果的分配方式,但是高低还是要和韩岗他们商量一下更合适一些。

    “朕的确有这么一个想法,只是……”

    “这个想法很好。”韩岗仔细研究了一下他搜集到的禄钞改革信息,为了确认皇帝准备更改的具体方针,还把李德裕叫到了府上仔细听了听他的描述。

    “陛下有没有考虑过,铜钱和盐,都可以按照这个制度来弄一个钱钞、盐钞。”

    通过李德裕的描述,韩岗很快就意识到这个票证制度的本质就是抢钱。因为流通领域的票证并不等于所有的票证,那些没有流通的票证就等于是朝廷凭空变出来的。

    如果可以放开手脚印上一批可以顶替钱和盐用的票证,那就等于凭空给朝廷增加一大笔收入,这比铸钱的利润还高。

    铸钱要准备模具,还要搜集铜铅原料,再加上人工耗费,在现在这个缺乏经济思想总结的时代,有些时候铸钱都要赔钱。

    现在好了,只要像和尚们用雕版印刷经书一样放手开印就行。

    简直爽到不能再爽。

    韩岗本来为大虞政府的新一期债券到期十分苦恼,欠债打借条那是从春秋战国时期就有的民俗,而大虞朝廷向豪商借债则是从关东乱起就有的国情。

    大虞朝廷的那些债券相当一部分都集中在那些来自西域的胡商手里,这也是他们增加话语权的一种方式,毕竟现在债主还是大爷。

    这些胡商自打李旭执政以来,一直都扮演城门失火被殃及的那个池鱼的角色。

    摩尼教造反,好,他们受冲击,不少人被查抄,损失了大量的丝绸库存。回鹘内乱,草原丝路陷入混乱,当然这件事怪不到李旭的头上。但是皇帝和公公们撕破脸大打出手,直接让河东成了一个独立的藩镇,白玉京的皇帝和太原的鱼辅国两边大仙斗法,直接结果就是草原丝路断绝,大家手里的丝绸既去不了波斯,也到不了大秦。

    幸好岭南传来消息,大虞上下的这些混账老爷中还有位肯干人事的文元恒文大人,他带着岭南的乡亲们开山路,一旦这条路成了,那就可以走岭南道从南海入海,走海路绕天竺去波斯。

    也算是给大家谋了一条生路。

    不少胡商透过各种渠道向韩岗这边透露经过这么几番折腾,现在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大家感激这么多年来朝廷对咱们的照顾,但是朝廷新举的那些债,大家真的是力有不逮,帮不上忙了。

    韩岗家里虽然有钱,但是毕竟还是个公私分明的人,没有朝廷没钱了让大臣们补贴的道理。可是朝廷还是要有钱用才行,正好皇帝这边放出了禄钞改革的风声。

    韩相寻思着这事要么不干,要么干脆就玩个大的,反正有当今天子铁拳无敌,有这么硬的拳头保驾护航,还有什么事办不成?

    李旭被韩岗的想法吓了一个哆嗦。朝廷手握铸币权带来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朝廷很难管住自己这只手。

    纸币最早出现在中国的宋代,本来是四川民间缺乏通货,商人们想出来的权宜之计。这个后来让官府掌握了,虽然限定在四川一地使用,但是在相当一段时间内还算是经营得法,没闹出什么大乱子。

    但是等到五路伐夏失败,沉重的军事开支压到了理性,这么一份好好的纸质货币生生就给玩崩了。

    至于元朝那种定期贬值四分之一,不断滥发新钞的金融政策,反正他就撑了不到九十多年就不考虑了。

    至于明太祖搞得那个钞法,一来是缺少通货的无奈之举,二来印法币就是他喵的爽。多亏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给力,满世界的赚银子,日本、秘鲁的银山都挖空了。这才解决了自汉开始就一直困扰着中国经济的通货问题。

    所以当韩岗提出要大印纸币,在铜钱和食盐买卖上玩上一手的时候,李旭脑门后面那根弦就紧绷了起来。

    “朕以为,还是先不要这么来。”皇帝直接拒绝了韩岗:“朝廷的用度上缺了多少,老令公回头报上来,朕来想办法解决。”

    禄钞这个改革,其实涉及的面并不广,归根结底就落在白玉京里的这些京官头上,就算是玩砸了,也不怕这些官员吃不上饭,更不必说领导干部带头造反,他们顶多就是闹个脾气,犯个抑郁。

    但是推广到了盐和钱上,这可干系到百姓的方方面面,一旦弄出一点点小风波,引发的连锁反应也是李旭无法控制的。

    “总是用陛下的体己钱,也不是一回事。”韩岗皱着眉头。

    虽然说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但是皇帝和朝廷,在这个钱字上其实还是泾渭分明。

    朝廷的收入,除了税赋、盐铁专营获得收入外,还有战争胜利的缴获,以及法律没收得来的财产。

    而皇帝也有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比如皇家园林的收入,以及宫廷织造的收入。

    全大虞最大的紫色染料供应商就是大虞宫廷,大明宫内的工坊生产的紫色染料一直都是白玉京最抢手的商品,甚至贩卖到波斯、大食、大秦去。

    李旭前些日子让太监们在宫内搞了个蒸馏酒的作坊,此时民间广泛引用的酒度数普遍不高。以至于有所谓“绿蚁”“竹叶青”之说,这个绿色其实就是混进去的酒曲残渣。

    也正是因为度数不高,所以才能“会须一饮三百杯”。不然青莲剑仙还没有成名就肝硬化了。

    李旭通过蒸馏弄些高度数酒浆送到宫外贩卖,也着实赚了不少钱。

    当然那些桀骜不驯的节度使们还会定期不定期的向皇帝提供额外的供奉,这笔钱也算是他们上交的保护费,毕竟即使是桀骜不驯的节度使也需要借朝廷的名义压制部下的骄兵悍将。

    即使是朝廷控制下的节度使,也经常不经过三省同意,将府库中的一部分朝廷上供给皇帝,这种公然行贿一直都是大臣们获得皇帝欣赏的潜规则。

    其实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大虞四处冒烟,八方漏气,到处都是用钱的地方,没钱皇帝自己也坐不稳。

    李旭的便宜老爹就特别喜欢让节度使们送钱,甚至公然放出风声,谁送的钱多,谁就可以进京当宰相。节度使们府库里的钱还不是从老百姓身上扒下来的,这种涸泽而渔的作法就没少让裴度、陆贽等人批评他,但是神皇帝依然故我。

    这也都是穷闹的。

    仓廪实而知礼节,皇帝没了钱也就自然不要脸了。

    这些收入通通归入内库,也就是所谓的“内藏”,一直都由宫中太监和女官打理,不由朝廷干预。

    “韩相只管去列,朕想办法来解决。现在神策军的军额已经减去大半,再等禄钞法颁行之后,各项用度能减下去不少,那个时候日子也就好过了。”

    李旭说着,却看到韩岗却依旧皱着个眉头。

    “陛下有所不知,朝廷一向是量出为入。”韩岗说着:“今年算是过去了,明年老臣算着有两三件事少不得要废一大笔钱。”

    量入为出还是量出为入一直都是朝廷中大臣们议论的焦点。所谓量入为出就是大家有大的碗就吃多少饭,有多大本事干多大事,不要整幺蛾子。

    但是大虞现在这么一个情况,要是继续量入为出,那就只能当周天子,看着人家搞春秋五霸,战国七雄了。

    所以量出为入就成了主流意见,可问题是用度太多,开销太大,真的这么搞只能把百姓们逼出陈胜吴广,所以两边一直都是彼此制衡,并没有形成某一种压倒性的定论。

    定论归定论,但是在具体的政务处理上,宰执们会提前预估明年的各种开销,然后筹备预算。韩岗之前在和裴度商议的时候,就发现明年有几件绕不开的大事。

    “田弘正那个老贼来还不如不来,他若是入朝归附,按照之前的惯例,朝廷应该赐下财帛赏赐魏博兵士,估计仅仅这一项就要有五十万贯。”

    其实桀骜不驯的河北藩镇也不是没有降服过,魏博镇在田弘正之前就降服过,为了安抚魏博的那些骄兵悍将,朝廷一年要开支五六十万财帛作为这些玩意的工资和赏赐,这个数可比魏博镇能够缴纳的赋税多多了。

    一来二去,朝廷经不住折腾,魏博镇的骄兵悍将们也嫌钱少,大家一拍两散,又回到了以前的局面。

    韩岗之前早就半开玩笑的和同僚说过,河北藩镇要真想让朝廷完蛋,那他们赶紧投降归顺朝廷,几十万骄兵悍将张张嘴,兵不血刃的就不能把朝廷吃崩。

    “我和田弘正也算是熟识,这人老奸巨猾,眼目清明,或许真动了归附朝廷的心思,那个时候为了天下人心。朝廷也只有千金买马骨,只是这五六十万贯着实令人肉疼。”

    韩岗苦心经营,大虞一年的全部财政收入才六百万贯左右,魏博的丘八们一张嘴就要吃掉十分之一,韩相不跳脚才怪。

    “鱼辅国安生了一个冬天,在北边动作一直不断。”韩岗说道:“就算是他能忍,回鹘人也不能忍了,听说今年草原又是大寒,他们熬不住的。老臣以为明年春夏,河东便要有事,朝廷要准备一笔开支作为应对的本钱,估计也要四五十万贯才行。”

    李旭点了点头,韩岗说得都是正理,只是你虽然讲得很对,但是上下嘴唇一碰就要我出一百万贯出来,是不是有点把老子当冤大头了?

第三十六节 普祥

    “还有,陛下是不是答应岳顾寒什么了?”

    除了这一百万贯以外,韩岗仍然不肯罢休,大有将李旭家底掏空之势。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嗯,我说只要能把吐蕃赞普除去,就帮他征发民力……”

    不等李旭解释完,韩岗直接打断了皇帝。

    “陛下,征发民力会削减明年的收入,工程的开支也要一大笔钱才行。”

    宫中本来就不是一个保密的地方,皇帝和岳顾寒的交易流露到韩岗那里也在李旭意料之内。

    虞朝的制度,百姓理论上都应该承担徭役,也就是被政府征发去搞无偿劳动,到了现在这已经演变成一种财政赋税,百姓可以掏一笔钱免去这些强制劳动,然后政府拿着钱再另外找人来干。

    如果真要到四川的大山里面掏山沟,韩岗估计没有多少人肯干,那个时候就只有去强征民丁,只是这就意味着朝廷又要少上一块收入。

    “这个倒是没事,我去跟岳先生说说,他都等了这么久了,也不急这一时半刻。”李旭想着,韩岗这一笔笔的念帐念得皇帝脑壳疼。

    岳顾寒那里肯定要有个交代,不过岳先生都已经熬了这么些年了,多等半年也不算是个事,主要是现在处处用钱,怎么也要让朝廷熬过这口气去才好。

    “其实也就是紧上这么几年,等过两年缓过劲来,也就没事了。”韩岗说道:“陛下,老臣还有件事,不知道当讲否。”

    难得有事情让这个老贼在这里卖关子,李旭也就耐下心来听他说。

    “这话说的,老令公但言无妨。”

    “现在文美人有孕,陛下要不要将文元恒从岭南召回来。”

    李旭微微皱紧眉头,皇帝想不通韩岗话里的逻辑,怎么文美人有孕就要把文元恒召回朝中呢?文元恒又不是孩子他爸要回来伺候孕妇。

    看皇帝那里皱着眉头半天没有反应,韩岗便又加了一句。

    “老臣冒昧多言一句,现在文美人的地位着实尴尬,陛下还要早日对文家盖棺定论为宜。”

    韩岗的这一句话,让李旭顿时茅塞顿开。

    现在自己威权日重,下面的群臣很少敢直接表达意见了。自己在这件事上的确犯了个错误。

    文美人不过是一个普通女子,老实本分翻不出什么风浪。但是她生下的孩子就不好说了,若是生下女儿还好,若是生下男孩,待等到日后年齿长成,自然就会有一些臣子趋炎附势归附旗下。

    那个时候这个孩子会不会为已经化为尘土的文党争执名分?毕竟他也是文家所出,恢复舅家的名分更能说明他的正统性。更何况文家到最后还有一个文元恒在。

    整垮文党的正是李旭现在的这些核心人才,到时候这些人又该如何自处?少不得捧出来另外一个来打对台。好好的朝廷就因为这件事又要陷入无休止的死斗之中,李旭想想就颈后发凉。

    韩岗这次提了个醒,李旭看了下面的中书令一眼,暗暗记住了他这这件好处。

    不过这些事情毕竟隔得还远,李旭还有别的要紧事要同韩岗议论。

    “关中藩镇,我准备尽数裁撤掉。”李旭说道:“好好一个关中,给几个节度使分割的七零八落,彼此画地为牢,良民尽数为兵,以前吐蕃回鹘势大没有办法,现在吐蕃势力转弱,我准备将凤翔、泾原等四镇全数裁撤掉。”

    韩瑞低头不语,他这个凤翔节度使深知关中的节度使和其他地方的节度使完全不同。关中这里的军事压力实在太大,为了保卫白玉京的安全,关中围着白玉京从东到西这版权设立了四个节度使、两个防御使。

    这个设置虽然有彼此制衡的味道在,但确实是夸张了些,更何况最大的外敌吐蕃已经被皇帝抽爆,裁撤节度使以节约民力的确是应有之义。。

    “不知道裁撤下来的节度使,陛下有何安排?”韩岗本能的有些反对情绪,皇帝干事情的风格说好听点叫雷厉风行,说难听了就是点炮就响,完全不考虑后果。

    “充实枢密院,给他们几个枢密副使或者参知的头衔,放到白玉京里养起来,或者去禁军任职。”

    裁汰兵额是李旭接下来一年的主要方针,上上下下都要动,除了禁军之外,由朝廷统管的关中藩镇也不能例外。

    “陛下,可曾想过下面的兵士该如何处理?”

    “裁汰为民。”

    “他们都是过惯了拿刀吃粮的日子,大肆裁汰,恐怕有人会串联他们闹事,或者入山为匪……”

    韩岗说的这些李旭早都想过了,不过这都是没办反的事情,总不能换个名头再把这些人养起来。

    “那就让他们的热血温一温朕的斧钺。”

    皇帝态度如此坚决,韩岗也便不多说什么。

    “裁撤之后,关中各州之政务归中枢打理。”李旭看着韩瑞:“工部要出任陇右巡抚使,驻地就在原州。朕不仅要你裁撤编练四镇兵马,还要你从中拣选八千人,其中要有精骑三千,编为三营,取高屋建甄之势压住南边的秦州,驯服周围党项部落,将他们尽数驱逐。”

    原州这个地方是李旭研究很久之后确定的新的防御基点,这里就是后来的宁夏固原,南连吐蕃控制的秦州,西面就是进入陇右道的重要通道,北方则和朔方节度使相邻。

    自从关东乱后,这里就成了吐蕃人控制的区域,党项各部的游牧之所。

    现在尚东赞在逻些站稳了脚跟,双方虽然有默契在,但这并不意味着李旭就会一昧的姑息妥协,进军原州,收复此地作为基点就是李旭下一步的主要动作。

    “工部有三个月的时间裁撤编练。”李旭对韩瑞道:“明年春后,朕亲领禁兵至泾州与你汇合,一起出军收复原州。”

    说完李旭看了一眼韩岗:“这笔军资由大内来出,韩相不必挂怀。”

    “三个月,恐怕难有成效……”

    “借此立威罢了,既能恫吓吐蕃的尚东赞,还能让关中的那些丘八老老实实回地里刨食。”李旭接着说道:“收复的原州之后,此地耕地尽数分给裁撤下来的兵民耕种,作为他们的私产,十年不征税赋。”

    皇帝并不准备拿出真金白银来作为这些裁撤下来的士兵的遣散费,不过用吐蕃人占据的土地收买裁撤的士兵,李旭还是愿意的。

    韩瑞低下头想了想。

    “可以是可以,不过最好还是将黑云铁卫都交我指挥几个月,才好办事。”

    现在白玉京中风头最响的莫过于新鲜出炉的黑云铁卫都了。

    皇帝裁撤神策军之后,独独从其中留了些人编练成所谓的“黑云铁卫”,所有人都玄衣铁甲,以黑巾蒙面。这一支人马所用的军器都是长刀大斧之类的破甲重兵,前一段时间有一伙从洛阳那边流窜到白玉京作案的飞贼。

    这一伙七人各个都是身负上乘武艺,为首的大哥据说还是少林的俗家弟子,练过一段少林的暗杀拳。其他六人在江湖上也可以说是小有名气。

    之前也偷过横海节度使养在外宅的妾室,盗过回鹘豪商的名马,偷过几位黑道人物的宅邸。

    这伙愣头青到了白玉京人生地不熟,仗着自己专业技能优秀,只想着做一票大案好扬名立万,竟然贼胆包天盯上了陛下在城外修得仓库。

    那里是存放元稹从江南转运过来丝绸的地方,也是皇帝存放查抄缴获珍宝重器的地方。这伙人好死不死的直接往里面去闯,结果碰上了夜巡的黑云铁卫。

    七个飞贼对付五个黑云铁卫,给人家杀了六个,只有一个会看风色的跑了出来,江湖上这才知道宫里面的大头兵现在都不是等闲人物了。

    黑云铁卫大部分都是当时跟着李旭破吐蕃的神策军骑士,得了皇帝的指点和传功,还可以浏览皇帝提供的武学秘笈,基本上各个都是跌下山崖的江湖少侠才有的待遇,收拾几个蟊贼自然不在话下。

    经过此事,黑云铁卫的名头也就响了起来,裁汰四镇节度可不是件轻松地活计,韩瑞请求自己将这支黑云铁卫调拨给他也算是有情可原。

    “陛下可曾记得贺拔崧?”

    又了解了一桩事情,韩岗忽然开口提起了一个李旭十分熟悉的名字。

    “这人不是岳顾寒的弟子,后来靠上太后当了面首吗?我记得他之前逃出了大理寺的监牢,现在应该浪迹江湖去了吧。”

    “不错,正是这人,前几日有个道号普祥的道人将他捉了,送到了老夫府上,想以此为礼面见陛下。”

    说句实话,贺拔崧这样生死荣辱皆不由己的倒霉蛋,李旭并没有什么太深的印象。当初引发的风波,这位公子不过就是在其中做个穿针引线的引子而已,最后还是朝堂上的几位大佬在暗中角力。

    不过毕竟也算是文太后一党,更何况还是越狱而出的钦犯,这样一个人物被人拿了向朝廷请赏也就算了,李旭觉得自己实在是没有必要多纠缠这种小事。

    “那普祥说,他熟知东山会的渊源,想面禀陛下。”

    李旭眉毛一挑,不动声色地说道:“东山会?也好,今晚就让他进宫吧。”

第三十七节 好人

    皇帝过于强大,这是天下人面临的一个局面,无论是自关东之乱后崛起的藩镇还是从更古老年代传承下来的秘密宗教,亦或者靠山吃山占水吃水的各个帮派。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聪明有眼光的人都意识到了李旭这个与众不同的天子对于天下而言有多么强大。

    所以在几方势力的牵头配合下,一个名叫“东山会”的组织悄然成型。

    “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虽然以“东山”为名,却内底里有一股要小天下的意味。

    不过李旭并不把他们放在心上,躲在暗处的鬼蜮伎俩在如大日行空一样的浩荡大势面前只有冰消瓦解。这些人连站出来拼死一搏的勇气和本事都没有,躲在暗处扯后腿又能有什么效果?

    不过既然有了这么一个东西在,能摸清是谁隐藏在幕后搅风搅雨也是一件好事。

    到了下午的时候,送别了韩岗父子,又翻看了一下中书省和六部的呈文,李旭和那罗延坐在佛堂内饮了一会茶算是消遣。

    时至今日,这位国师那罗延已经可以算是皇帝的自己人了。

    李旭最近又交给他一样任务,帮忙把一批新选出来的军官好好培养一番,这些人中就包括了燕叁。

    按照李旭的想法,对内对外的情报班子应当是两部分人才合适。对内情报工作的主轴是数据统计,帮助李旭及时获得各项信息,特别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那些。按照李旭的想法,现在的提点刑狱使司应该剥离为三个部分。

    一个类似于一个只属于皇帝的重案组,部下精兵强将直接负责打击全国的有组织犯罪活动,收拾各路山大王,流窜作案的采花贼什么的,着重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另一部分则是情报搜集单位,在各地设立分理机构,搜集信息逐级汇报,主要对付的对象是跋扈不臣的藩镇,还有隐藏于暗处的各路邪教组织。

    最后一部分是派到各地的法庭,通过断案创收。李旭通过赐予提点刑狱使司衙门接受百姓上诉的权力,将司法权从京兆府的手中过度了出来,在京畿二十一个县的表现还是不错的。不仅仅断案效率和公正性比由地方僚属负责要高很多,仅仅所收的诉讼费还是不少的。

    不过李旭看了他们汇报上了的案情总结,还是大户人家的纠纷比较多。

    因为有了诉讼费这个门槛在,很多平民对于提点刑狱使司衙门还是望而却步的。另外因为提点刑狱使司衙门不仅断案快,而且执行非常有力,毕竟是哪个不服就砍哪个的强力部门负责执行,很多大户人家的分家案子都是从提点刑狱使司走,很是冲击了一把以聚族为居的原本家庭形态。

    还有很多商业纠纷,地皮纠纷之类的案子,同李旭原本想的不太一样,民商事领域需要司法干预的需求还是很大的,这一块原本都是地方老吏上下其手的肥肉,一向缺乏监管。

    大虞的地方官们更喜欢刑事案件,什么勾结奸夫谋杀亲夫啊,不孝逆子饿死老娘之类的,这类案件能够为他们的官声带来很大的帮助,但是相较于普遍的民事纠纷,这些案件的数量还是太小了些。

    这是于内,对外也应该另立一个部门,李旭并不指望他们能够像007或者劳伦斯那样没事刺杀几个不臣的节度使,或者拉起一支部落联军干回鹘人一波。主要是一些常规的轻薄性工作。

    李旭现在心里已经将收复西域河西提上了自己的计划,以前李旭听过一句话,叫做宁可十年不将军,不可一日不拱卒。这句话本来是从和尚们吹牛打机锋里化用而来,所谓“日拱一卒,功不唐捐。”

    既然有了这样的打算,那就应该着手去作。

    李旭仔细考虑了一下自己旗下可用的这些人中,外事工作最丰富的就是著名流窜犯那罗延了,这个回鹘和尚在天竺留过学,在西域传过经,在草原砍过人。大虞周围这一圈让他走了个遍。

    有他作教授自然可以事半功倍。

    皇帝将这个想法同那罗延一说,这位国师也是欣然答应,并且提出这地一批人要以从武功路数上就开始变,不让人窥破马脚。

    那罗延除了语言习俗之外,还会单独传授这批人护身的武功,大部分都是走天竺或者漠北的路子。

    对于他的这种安排,李旭自然全数答应。

    宫城占地宽广,李旭单门命令陈朝恩圈出几间宫殿供那罗延他们教学用,李旭有时还会单独会见一下这些学院,装一装逍遥子将自己的真气度送给他们一些。

    皇帝和那罗延一边喝茶,一边聊着正事和杂事,说着说着就说到了今晚要见的这位普祥真人身上。

    普祥真人,乃是一个名头颇响的道人,并非江湖上的无名之辈,他本来于出身茅山上清,是个正经的道人,平日里唱几句莲花落,弄些走街串巷捉鬼驱妖的把戏换一口饭吃。

    后来阴差阳错获得《太乙青罡》这等江湖上第一流的玄门功夫,渐渐也在江湖上闯出了些名头。

    似这样有了奇遇在江湖上闯出名头的人,每年都会出上那么三四个,也没有什么两部起的。这个普祥最为难得的就是他在江湖上的名声一直很好,是个近乎于白求恩一般的人物。

    具体表现就是他不仅自己有过奇遇,他还是个奇遇创造机。

    洛阳王家经营丝绸和麻纸已有百年,牵扯上了勾结山贼谋杀朝廷命官的大罪,满门被抄,王家的大少爷沦为乞丐,躲在土地庙里准备自杀的时候碰见了云游至此的普祥。

    这道人不仅将自己修行的一点真元度送个诶王家大少,还教他正宗的玄门武功,后来助王家大少洗清了罪名,将构陷他们王家的仇人杀死。不仅王家再次复兴,王家大少还娶了当年因为他们家败落而废婚的青梅竹马,成亲不到九个月就生下了一个大胖小子。

    扬州翟家的四小姐,母亲是翟家大老爷买回来的侍妾,一直都被正室欺辱,生下她不到三岁就抑郁而终。这位翟家小姐长到十六就被正室夫人送到了尼姑庵里作姑子。

    心怀大仇而不能报的小姑娘有仇报不得,整日寻死觅活。普祥云游至此,两人定下了师徒名分,传授奇功绝技。翟四小姐闭门苦练三年,不问世事,终于报仇成功,一剑光寒动,灭了大妇满门,还砍死两个哥哥一个弟弟。

    报仇之后不知道从哪里捡来一个两岁的女婴,留在门中教养,再不问江湖事,

    据提点刑狱使司衙门的不完全统计,像这样被普祥前前后后救下帮扶的江湖新锐不下百人。

    有这么一个硬数据说话,也很难不让人相信他是一个纯粹的好人。

    然而无论是出这份统计的提点刑狱使司还是李旭自己,都觉得此人有很大的问题。

    总感觉哪里十分的怪异。

    李旭并不是相信人性本恶,也相信这个世界上有纯粹对人好就感觉快乐幸福的好人,但是普祥的行事记录,不知道哪里从透露着一股怪异的味道,隐隐约约有哪里透着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怪味。

    不仅李旭如此,那罗延在听了之后也感觉有些怪异,说什么也要在晚上见一见这位奇人。

    总算等到了晚上,凤翔节度使韩瑞带着司空弄月和普祥联袂而至。

    甫一见面,李旭心中的讶异之情更甚。

    这个普祥山根高耸,面如冠玉,目若朗星,一袭水合道袍穿在身上,脚踏麻鞋,头顶紫金冠,任谁看了都要赞一声丰神俊朗果然神仙中人。

    不过李旭的眼力毕竟也是宗师等级,皇帝一眼看去便知道这人修炼的应当是正宗的玄门功法,按理来说应该是根基牢固,真元沉稳。

    只是这位普真人,眼眶发黑,面带红丝,呼吸虽然悠长,却时有短促,这显然就是伤了肾气,有些阳虚的状况。

    换句话说,这位普祥真人有些肾虚,精力也颇为衰微。当然这里的精力并非精神头那个精力,而是那个精。

    于情于理,这等尴尬的局面都不该出在一个玄门真人身上。

    更何况李旭看到他眉心处隐隐露出青色,这是道家乙木真气凝练到极致的表征,以波动自在法感应,也能得出这普祥功夫不在当日闯宫的摩尼教降魔尊之下的结论。

    这样的道人本应是大地游仙延寿有术的江湖一流人物,怎么就有了这样不尴不尬的表征。

    “臣凤翔节度使,检校工部尚书韩瑞,拜见陛下。”

    韩瑞一发喊,带着司空弄月和普祥跪下见礼。

    二人之中,司空弄月并非是第一次进宫,却是第一次见皇帝,他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感应,总觉得上面端坐着的少年天子不知道在哪里见过,然而却并不确定。

    行礼已毕,韩瑞便向皇帝引荐。

    “这一位是寒家的供奉,早年间在江湖上也有些名望,叫做司空弄月,另一位则是茅山上清一脉的普祥道人。”

    李旭闻言微微点头,示意自己早就知道这两位的名头。

    其实自古以来,帝王们对大臣结交江湖人士就有一种不满,对于那些以武犯禁的大侠们也都是采取镇压的态度。特别是英主在位,譬如汉武时期,卫青、霍去病这样的重臣也不敢交结江湖人士,生恐引得皇帝的不满。

    至于大虞前期,朝廷大臣若是结交江湖人士,请进家里当个什么供奉,轻则贬官流放,重则要杀头。

    只是现在法度废弛,也没有再理这一茬了。

第三十八节 辛秘

    司空弄月和普祥两个人跪在地上,等到皇帝唤他们起来,这才起身站好。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现在皇帝威名日盛,江湖上也有许多风言风语,许多人也生出了许多别样的心思因而有了诸多动向。司空弄月倒是一直岿然不动,他早已经和韩家牢牢捆在了一起。似他这样的灰色人物,注定是不能逍遥的。

    一旦脱离了韩家的庇护,失去了背后韩岗这巨人的影子,他在江湖上不过是个轻功好些、有些手腕的偷儿,不知道的会有多少麻烦找上门来。

    当年司空弄月要拜入韩家做个供奉,就是当时有一位颇有势力的黑道大豪,请他潜入少林寺的藏经阁中偷一本极为要害的秘笈。

    答应,且不说少林寺的藏经阁是不是随便就能摸进去的,就说成功之后,不是被人家灭口,就是让人抓住把柄供人驱策。不答应,那更不必说,就要面临对方无休止的追杀。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可不是一句简简单单的话,是许多如司空弄月这般不得自由的江湖人最真实的写照。

    只有进入韩家,才能免去这些江湖纷扰的纠缠,换得一点点轻松与自由。离开相府,不知道又有多少野心阴谋,多少陈年宿怨,重新盯上司空弄月,好似一只永不饱餍野兽将他吞噬。

    司空弄月这般处境,却是常人无法体味的。

    “起来吧。”皇帝一声唤后,两人低着头,等着皇帝问话。

    李旭见过一次司空弄月,当时皇帝装神弄鬼将他吓得不轻,此人轻功身法还被李旭拷贝了一份,现在再见,李旭隐隐约约感受到了更多的东西。

    司空弄月身上缺一股正常人身上常有的锐气。

    因为修行黄天***深,李旭原本对人心的感悟也就愈发透彻,从原来仅仅依靠波动感受其情绪的变化再进一步。

    有时对方心头所思所想,忽然便能澄照于心头,相比以前的粗陋感应,现在则可以用“烛照”来形容。

    譬如暗室之内,点燃一枚火烛,烛光之下,周匝一切尽入眼底。

    这样的一种变化,即便是李旭自己也想不清楚该怎么解释,只是隐隐约约似乎有一点点明白,但是最好却又说不清楚。

    这个司空弄月虽然本身精元稳固,手脚举动暗含章法,整个人的精神面貌乍看之下也说得过去。不过李旭却能感应到,在这服外表之下,内底里却是一片空虚。

    这个人没有什么目标,只是凑凑合合的活着。就好像一棵大树,内底里已经被虫蚁吞噬掉一多半,只剩下外面依旧鲜亮的枝叶,虽然一时半刻也死不了,不过却并不能再进一步。

    武功修到最后,人心的精气神实在是尤为重要。

    脑子里闪过这些念头,李旭看着司空弄月心里泛起一阵惋惜。

    这么一个人,可惜了。

    “谢陛下。”

    “东山会的事情,朕已经周知。你们说有关于东山会的要紧事禀报,只管讲来,不必顾虑太多什么是非对错。”李旭看着司空弄月和普祥:“真伪曲直朕自会分辨,你们只管将所知说得详细些就好。”

    司空弄月偷眼瞧了一下身边的普祥,立刻开口道。

    “启禀圣人,所谓东山会的牵头人,表面上是横海节度使封利贞和逆匪鱼辅国,实际上却是有太平道中人穿针引线。河北诸藩镇包括魏博,都有人参加。为首串联的人叫做宫含章,此人是程奇力的谋士,其实是鱼辅国安排在程奇力身边的一枚暗子,后来程奇力谋逆身死,他就窜回了河东,投奔老主子帐下。”

    李旭点了点头,凭着烛照之法,他知道这一节司空弄月本身没有说谎。提点刑狱使司那边也查出来了相同的结论,如此两相验证,那么司空弄月所说的应当没有什么错误。

    “太平道主本身便于鱼辅国有勾连,这一次能够组织成东山会,便是由他出面奔走才最终成型。”

    太平道不甘寂寞这一点,李旭是知道的,只是他们何时和鱼辅国勾结到了一起?

    程奇力倒台之后,李旭真正掌握了大权,立即便命人调阅宫中老档,查出当年和鱼辅国一起入宫,或者知道他当年岁月的老太监。将鱼辅国的生平过往查个底掉。

    这么做就是为了查鱼辅国有没有布过什么暗子,或者是什么人或者势力布下的暗棋,最终也没有查出什么旁的东西。

    现在司空弄月如此笃定鱼辅国和太平道之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那便说明鱼辅国行事隐秘自不必说,恐怕宫中的档案也被他系统删改过,如果真的如此,这个人果然是有大问题的。

    “东山会已经安插了两个人潜入白玉京中,一个人是宫含章,此人作为程奇力的心腹党羽,手中握有许多朝臣的把柄,同时还有两个权阉在京中部下暗子的联络方式,由他全权负责实施东山会的筹划。”

    “另一人是太平道的道主之一,不知道详细身份,只是知道此人化身千万,极为擅长易容化身之术,武功高深莫测……”

    司空弄月的话让李旭一头雾水,这太平道不是只有一位道主么,哪里来的道主之一?

    “司空先生,江湖传说太平道的之前的某一代道主遁破阴阳变化,通校长生之术,现在的道主就是他转世再来。怎么又多了一位道主?”

    “启禀陛下,草民所说的只是江湖上的一种说法,江湖上有一种风声,就是太平道除了分为二十四治之外,其上按照天地人三才变化,分为天公、地公、人公三位道主,现在的这位道主其实是地公,而那位化身千万的便是人公。”

    李旭闻言心底却是不信,因为司空弄月的这等说法实在是太过骇人听闻,皇帝觉得这是太平道用来包装自己的一种话术。如此行事就是为了故作神秘,然后好鱼目混珠。

    太平道如果真的这么厉害,那就不会当年让岳顾寒撵得鸡飞狗跳,不得不交出镇派神功换个消停了。

    “此二人便是东山会在白玉京的根本,他们还筹谋勾结各路江湖门派,制造谣言事端,伪作朝廷的势力向武当少林挑衅,同时编制谣言,说朝廷要任用那罗延大师等胡僧,组织大军剿灭各个门派帮会,所以要组织武林大会,选出武林盟主,对抗朝廷。”

    “草民所知的只有这么多,剩下的事情,还需要普祥道人来说,他是草民之前行走江湖认识的至交好友,一直都是心怀朝廷的。”

    司空弄月阐述完毕,静静地低下了头,李旭却是觉得十分有趣,这个东山会还真是知道挠人痒处的奥妙。如果司空弄月所说的都是真的,那他们这些小动作虽然于大事无补,但是还是能够引起一些风波。

    挑拨少林武当,竞选武林盟主。嘿嘿,且不说老奸巨猾的少林武当会不会那么好挑拨,就这个选拔武林盟主,那绝对就会是闹剧一场。

    “陛下,草民普祥,还知道一些关于太平道的要紧事。”普祥说完从自己的怀中掏出一枚锦囊,从中掏出一枚小小的黄玉方印。

    一旁的太监从普祥手中接过这一方玉印,轻轻地放到皇帝手中,李旭翻过来一看,正看到上面阴刻着“北邙治都功印”六个小篆字体刻就的痕迹。

    韩瑞脸色微微变化,司空弄月也是一阵慌乱,不必细说,李旭便判断出韩瑞和司空弄月并不知道普祥身上还有这样一方印章。

    李旭一直知道天师道有二十四治,后来听说太平道也有二十四方,其中都分为上中下三等,这北邙治正是下八治之一。普祥身上携有此印,恰恰可以说明他应当就是天师道的核心人物。

    “这枚印便是太平道的人公道主亲自交给贫道的。”普祥一张嘴就说出了一段辛秘:“太平道与天师道本来就是一道,太平道二十四方就是天师道的二十四治,太平道与天师道就是太上道,这三者一直都没有什么区别,实际上是合为一体。只是偶尔彼此化用,互借名号而已。”

    李旭静静看着普祥,若是此人所说为真,那他应该就是太平道或者说天师道最核心的成员。

    “太平道和天师道源出不同,但都是道圣所创。太平道所遇南华老仙就是天师道所遇见的太上真人。”

    “他们都是道圣?”

    太平道和天师道源流极长,都能够追溯到东汉末年,如果这普祥所言不虚,那么道圣在东汉末年甚至之前就已经活跃。

    从汉末三国到东晋十六国再到南北朝对立再到而今,这中间千载岁月,往事悠悠,道圣就这么冷眼观瞧一直到了现在?

    李旭是不信的,因为太平道和天师道都是宗教,宗教是用谎言堆砌出来的,有的人相信他们的神死后三日复活,有的人相信他们的头目从一个这辈子都没去过的地方登天。

    在这种谎言之下,相信一个人活了近千年也是有可能的。

第三十九节 叛徒

    李旭不信,不代表别人不信,那罗延皱紧眉头,韩瑞和司空弄月面色急剧变化。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道圣的影子实在太过高大深沉,覆压在每一个人的心头。

    “草民曾经见过道圣一次。”普祥道人眼中神光如电,李旭知道他说的应当没错。

    “江湖上有人说草民这《太乙青罡》是奇遇得来,此言不虚,只不过外人看来是奇遇,其实是设计。”普祥顿了一顿。“草民当年不过是茅山上清一脉的道士,行走江湖纯粹是为了糊口,走街串巷看个阴阳风水,图得只是一顿安稳的饱饭,后来草民在一个小村子里遇见了一个道士。”

    “他形貌奇特,一头白发,皮肤却好似小儿一般,穿着一件道袍蹲在村口,一群无知的小儿正冲他便溺,他也不恼只是傻乎乎的憨笑。我念他也是三清弟子,便将那些小儿尽数哄走。后来听村里的老人说,这个憨道士半个月前不知道从哪里到了这么一个村子里来,半个月来不吃不喝的只是坐在村头傻笑。”

    “一开始还有人担心他可能是附近土匪响马派过来的探子,等时间一长,大家就都知道原来是个傻子。听过这一节,我也就没当回事,在这个村子里骗了两天就继续走了。”

    李旭沉默不语,这个奇怪的道人应该就是普祥所说的道圣,如果他所言不虚,那这个道圣应当果然和江湖谣言里说得差不多,神志有些不太清楚。

    可一个神志不清的人又怎么能控制得了太平道和天师道这么多年呢?

    “我离了村子,走了差不多两三里,就看见那个憨道人在前面等我,他一头白发上沾满了许多血污,袍子上也到处都是血。”普祥回忆的时候眯起眼睛,似乎现在回想起来当时的场景也会让他一阵阵害怕。

    “他的眼睛不再像以前那样懵懂,反而很锐利。他轻轻挪了一步就走到我面前,我都看不清他是怎么过来的,只觉着他身上的血腥气混着身上的那些体臭太刺鼻了。”

    衣服头发上有血,李旭想来应当是那个村子因为几个村童羞辱了他而横遭不测,这个道圣无铭号称道圣,杀性还真是重。

    李旭自问若是现在的自己动手,别说屠个村子,就是沙场争雄,自己也有信心可以让身上完全不见一丝鲜血,这道圣砍几个村夫蒙童弄得一身鲜血,显然是暴戾胜过常人。

    有些人只有战胜了狮子老虎这样的野兽才有战胜的快感,而有的人用开水烫蚂蚁也很开心。道圣无铭显然就是后者。

    “他说他谢谢我,感谢我驱散了那些村童,所以要送我一段仙缘。”

    这道圣倒也是杀伐果决,恩必赏,仇必罚。只是有些不把人当人,确实是有些过了。

    “这白发人右手一招,也没有别的动静,只听得噼一声,就从身旁七尺以外的大树上扯下一块树皮,那树皮轻飘飘的落在他手中,他以右手食指作笔,在上面洋洋洒洒写了六七百字,然后跟我说这便是他为我创出的《太乙青罡》,最适合我本人的根骨。”

    凌空从七尺以外撕下一块树皮,李旭自问若是进入凝功化神的状态,以外放的真气便能做到。只是按普祥所说的那般轻飘飘不带一丝烟火气,李旭自问是做不到的。或许柳子岳与岳顾寒两人能够做到这一点。

    道圣境界之高,果然强于所谓七宗人物。

    至于随随便便就创出一门能够直指一流高手境界的神功。如果普祥所言不虚,无铭的知识和见识就有些让人害怕了。

    “我接过了了《太乙青罡》,他忽然一手抓住我的脉门,只感觉左腕那里一道暖洋洋的热气贯了进来,游走于四肢五骸,温温润润比阴阳交合还要美妙不知道多少。”

    传功,李旭最近也没少当传功的武林前辈,传功理论上的确可以塑造出武林高手,但是且不论传功者的真元是否充沛,还有两个最重要的问题要解决。

    一个就是被传功者的承受能力,另一个就是他能否成功的将来自传功者的真元转化己用。

    如果说真元如水,那么人和人之间就是不同的河道,有的宽敞,有的窄狭。

    李旭这个水库要将水导引到别人体内,就要考虑到他们河道的承受能力,一般江湖上讲这种限制称之为经络不通,唯有打通任督二脉才能从小溪布满石块的小小河道变成大江大河,而皇帝在这么多实践之中渐渐也总结出了一些东西。

    而传功者传来的真元要想化为自己所用,也要看个人的修行以及造化。真元真气都跟指纹一样,具有鲜明的个人色彩,将别人的东西转化成自己的,中间难免也会有损耗。

    就好比那些黑云铁卫,真气真元都是皇帝传功,武功平时修炼的是那罗延的漠北武道配上《十三太保横练金钟罩》,但是没有一人练出来皇帝那刚猛霸道至极的赤色真气。

    虽然是力气和硬功都练出来了,但是真气的性质虽然相近,但是并无有一人同皇帝一般。

    这也就是为什么李旭量产出来的黑云铁卫功夫往往最多就到二流水准的原因,即便皇帝这里的水有大海这么多,那些卫士最多也就只有一个碗的量来装,自然也就只能装一碗的水。

    而大海里的波涛洋流潮汐巨浪到了这碗里面也自然是寻不见踪影。

    道圣给普祥传功也没什么,虽然李旭自家的真元家底雄厚,但是没道理道圣那边就没有什么家底。

    唯一奇怪的是,道圣整天这么颠三倒四,面对普祥这样的无名之辈,又是传功又是创造功法给他修炼。

    李旭用水磨工夫练出来黑云铁卫,一来是实在给杜停杯手下那些雷霆崖的猛士给吓着了,二来也是为了以后落子天下攒点本钱。

    这道圣整天稀里糊涂,一会明白一会懵懂的,他废这么大功夫操持太平道,真的不图点什么吗?

    “他传功之后,便悄然离去。我那时忙着稳固他度送过来的真元,也没有注意到。我便这样一边行走江湖,一边调养真气。不到一月功夫,太平道的人便找上了我,还捧上了这枚‘北邙治都功印’,太平道三位道主之下就是二十四治,草民一下子就成了太平道妖人中的头目。”

    “正是如此,我这才明白道圣原来躲在幕后要要操控着太平道,只是操纵方式非常隐秘,他只和三位道主联系。陛下可知道,这东山会正是道圣下令太平道的道主们组建的?”

    一言既出,宫殿之内只有死一般的寂静。

    无论是那罗延还是韩瑞,亦或者司空弄月,都眉头紧皱,压力骤增。

    普祥之言实在太过骇人听闻,东山会最后的那个人是道圣无铭,那可是真正活着的传奇。

    李旭沉默片刻,普祥身为二十四治之一,如果这不是太平道设下的计谋,那么他便应该是太平道的高层之一,所言理应不虚。

    那么道圣让人布置东山会和自己为难,显然江湖人所谓疯癫的评论,那便不能做真了。

    只是自己到底哪里和这位道圣八字不合,竟然让他在好不容易有的清醒时间里特别针对自己作出布置?

    若论威胁,岳顾寒的武功远比自己要高,而且早就摆出一副要和道圣折腾到底的态度来。还有柳子岳,射术通神不说,身为天下儒宗,党羽故交也足以和太平道这样的老牌势力平分秋色。

    怎么偏偏就是自己?

    而且这个普祥,明明知道无铭不知道搭错了那根弦和自己放对,他一个太平道的高层还要凑到自己这边,

    那可是道圣。人的名,树的影,这道士不会送奇遇送到了无铭的头上,直接来了一手仙人送子吧?

    “朕倒是有个问题想问问你,普祥,你为何要将这个消息告诉朕?难道你一直都是心怀朝廷的忠臣孝子?”

    皇帝的眼神忽然变得锐利起来。

    面对皇帝的问题,普祥道人也不思索,直接便回答,显然是早已料到皇帝有此一问。

    “草民前半生因为随手赶走了几个顽童,就成了太上道的都功,一路走来处处都是别人定下来的。现在人过不惑,草民想自己给自己做一回主。”

    四十岁的男人,不是十四岁,这样什么给自己做主的言语是不会有人信的。

    李旭也不是十四岁的孩子,皇帝不会点破这一层,只是静静地看着普祥,直到他额头上有汗珠滚动。

    “也好,朕就在宫中命人为你建一座道观……”

    普祥抬着头看着皇帝嘴角咧着:“陛下,草民当道士只是为了糊口而已,这身道袍是真的穿腻了,草民想换件袍穿。”

    “换什么袍?”

    “换件官袍穿穿。”

    这倒是个可以让大家面子上都过得去的解释。

    李旭笑道:“那你想当个什么官呢?”

    “草民想当个品级比较高,还不用干什么事,俸禄比较优厚,大家都比较尊重比较怕我的那种官。”

    “品级高俸禄多这个容易,但是品高却不管事就难了,更何况又不管事,不管事就是手里无权,当官无权自然尊重你的人就少。”

    “除非……”李旭略一顿,存心打趣这位让人看不透的普祥道人。

    “陛下说什么就是什么。”

    “国丈,你可有女儿吗?”

    普祥倒是应得干脆:“草民倒是有几个孽生的女儿,只是岁数还小,最大的只有十二三,怕是伺候不了陛下。”

    两人的言语让殿中的人目瞪口呆,就连道圣那高大的阴影似乎都小了不少。

    “开个玩笑罢了,朕封你为右监门卫大将军,今晚就不要走了,歇在宫中,朕还有话要问你。”

第四十节 莽撞

    右监门卫是南衙十二卫之一,府兵现在虽然废了,但是这品级和官位还是在的,渐渐演变成了恩赏的一种。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以前内廷的各位大总会身上背着一个这个卫大将军,那个卫大将军的名头,虽然名下没有什么人马给他统带,也未必真的会上阵杀敌,但是有了这么一个将军的名号在。

    那称呼就从“公公”变成了“将军”,整个人也会多上几分少了的阳刚气,别提多自在。

    普祥想当官,李旭就赏他这么一个贵重但是没有活干的官当。

    若是天下人都想要当个只拿钱不干事的官,李旭觉得这天下多半会太平许多。

    “草民……”普祥再次弯腰下拜,却被皇帝拦住了。

    “你现在是将军了,真人。”

    “是,末将谢过陛下。”

    普祥心里明白,皇帝那一句“朕还有话问你”就是让自己闭嘴的意思,现在周围人多眼杂,并不适合这些太过隐秘的话题。

    话锋一转又回到了司空弄月这边。

    “司空先生,你久在江湖,见多识广。现在弄出这么一个东山会来,依你来看,该怎么办?”

    李旭看着司空弄月。

    司空弄月低着头,心中颇为忐忑。

    无论如何,自己给韩家效力都是件颇为忌讳的事。不过归根结底还是民不举,官不究。如果自己显得十分跳脱,使出千般手段,恐怕还会引起皇帝的猜忌,韩家也会觉得自己多事,反而显得不美。

    计议已定,司空弄月开口答道。

    “草民以为,还是镇之以静为好。”

    “怎么个镇之以静,司空先生好好说一说?”

    “江湖上对付藏在暗处的敌人,往往都是先不着急。因为一着急,就会失了稳妥,失了稳妥就会出错。一旦出错就会为敌所乘,最终酿成大祸。”

    “所以要镇之以静?”

    “陛下圣明,我不动,敌必动。他们一动就会留下蛛丝马迹,所谓草蛇灰线,过则留痕。留下了痕迹,就可以顺藤摸瓜,将他们一一找出来。”

    司空弄月沉吟片刻接着道:“陛下,这样的敌人因为不如咱们,所以只能藏在暗处搬弄手段,他们藏头露尾就是因为知道一旦暴露在人前就会如春日融雪一般,化个干净。”

    司空弄月的心中想法,在李旭这里跟明镜一样,只是皇帝也不点破他。

    “工部,你觉得呢?”

    韩瑞停了片刻说了一句:“微臣以为东山会的人都是乱臣贼子。”

    这话的确没错。

    “乱臣贼子怎样?”

    “也不必什么镇之以静,既然是乱臣贼子,维贼是讨便好。”

    韩瑞的意思很简单,东山会虽然在暗,不过也就是几方和朝廷过不去的势力纠合而成,只要辣手将这些贼讨干净了,暗地里也就聚不起来什么人了。

    “好,可要先对付哪个贼呢?”

    李旭用审视的目光看着韩瑞。

    “微臣以为是魏博。”

    “怎么是魏博?田弘正就要来了。”

    “微臣刚才听到说东山会中也有魏博的势力在。”

    “没错,不过这只是司空先生一家之言,还不能确定。”

    皇帝的话一出口,司空弄月脸上立即挂上了半喜半忧的表情。

    “陛下,魏博现在是是反贼,自关东乱后天下藩镇中一直就以魏博最为跋扈,他们雄踞相州、魏州,随时威胁着漕运,此贼不除,削平藩镇便是一句空话。”

    韩瑞的话让李旭心中放下了心,这位韩家的二公子一向以方正闻名,还有人认为他是个不通世情的朽儒,只是因为韩岗的缘故才走到了这里。

    今天这一席话,先不论见识如何,这一股锐气就让皇帝知道自己没有选错人。

    现在的大虞缺的就是这股锐气。

    “田弘正要来入朝了。”李旭的声音不带任何感情倾向似乎只是在说一个事实:“这时候对魏博动手,不是正顺了封利贞他们的意?”

    “田弘正是田弘正,魏博田家是魏博田家,魏博镇是魏博镇。”韩瑞分析道:“田弘正想要入朝,借朝廷的声威帮着他儿子继承节度使之位,那是他的想法。田家经营魏博数代,开枝散叶,门内多有豪杰,田弘正要照顾他自己的儿子,田家别的人未尝不会有别的心思,当年的田弘正不就是干掉了自己的侄儿夺了这节度使的大位吗?”

    韩瑞停了一下,让皇帝消化一下他话语里的意味:“更何况魏博的那些骄兵悍将才是魏博跋扈自雄的根源,陛下节约国帑爱惜民力,削减各地兵力,不止神策军要裁撤,关中四镇也都要裁撤。”

    “裁减冗兵,这本来就是我朝的方略,魏博地处内地要津,兵马众多,肯定要裁撤他们。然而一旦裁撤,依着魏府牙兵的桀骜,必然也会动荡滋事,这一点无论节度使是田弘正还是王弘正张弘正都没有区别。”

    李旭含蓄一笑:“除非朕可以忍下来,像魏博节度使一样倾尽民力来豢养他们,不然他们早晚都是要乱的。”

    “正是如此,陛下圣明。”韩瑞说道:“河北跋扈诸藩镇,本身就是当年关东之乱悬而未决的叛匪,若以姑息手段草草将就,那便是埋祸后人,纵然可以稳固十几年,朝廷稍微露出倾颓之势,原本隐含的矛盾便会集中显现,之前所花的功夫也就成了无用功。”

    “微臣之前总结关东乱后诸藩镇反复不断时恭时叛的原因,那便是朝廷不够果决,总是留下祸患的缘故。”

    “所以?”

    “陛下可知道白玉京中的说书人是如何形容陛下的?”

    韩瑞话锋一转,转到了白玉京的说书人身上。

    白玉京乃是一座人口近百万的大城市,市民生活十分丰富,其中一项娱乐就是坐在茶馆酒肆听书。

    白玉京的酒肆之中往往都有说书的艺人存在,有的是店家出钱雇来吸引顾客的,有的是游走各店卖艺的。下面的客人喝茶吃酒,上面的艺人就开始说书。

    虽然名为说书,其实更适合称之为唱,以乐器伴奏,按照格律将故事唱出来。这其中又分为文唱和武唱。

    所谓文唱便是二八佳人,穿宫装贴花黄,击弹箜篌琵琶,婉转歌喉,唱春江花朝秋月夜。

    再说武唱则是关西大汉,带白巾坦胸腹,敲荡铁板打鼓,一声雄健,说明月天山云海间。

    现在最流行的段子,莫过于懵懂天子独骑破吐蕃胡虏,故事的名头就叫做“世间第一莽撞人”。

    这个市井间流行的段子,提点刑狱使司还曾经写在舆情荟萃里上报过李旭,当时李绅还问皇帝要不要管一管,毕竟把皇帝说成一个胸口护心毛巴掌宽,面如皂,须似铁,左手大斧右手大锤骑着一匹追风赶月乌骓马的黑大汉着实有些失真。

    李旭叫停了此事,自己若能让百姓们多点谈资也没什么不好的。

    现在韩瑞又提起这个,李旭自然是知道的。

    “莽撞人。”李旭笑着摇了摇头:“工部说的有理,既然是莽撞人,那便先莽撞给他们看看。”

    一人独坐,千头万绪,旁有一人,心境渐宽。

    人世间便是如此,有了韩瑞这一席话,李旭心中渐渐也有了主意,东山会也好,道圣也好。所谓笤帚不到,灰尘不会自己出去,既然来了只要胆敢现身,那就先被老子莽一波再说。

第四十一节 道器

    夜色渐深,韩瑞带着司空弄月辞别了皇帝,回转相府。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清凉殿内的内侍们都已经退下,只剩下普祥、那罗延和皇帝。

    还有些话要说。

    “朕这里有个提点刑狱使司,你知道吧?”

    李旭问道。

    普祥答道:“李公垂的大名在江湖上也是名声鹊起,提点刑狱使司的威风煊赫,末将十分清楚。”

    普祥的态度转化极快,但是李旭并不想就此轻轻放过,这样一个太平道的众高层人物忽然降服,背后隐藏的因由更值得深究。

    这样一个人可用,但不可信。

    “提点刑狱使司的一个职责就是调查太平道,前前后后也算积攒了不少太平道的信息。”李旭看着普祥:“知道的越多,朕就对他们越好奇,这样一个宗派历史上屡屡作乱,经常遭受打击,但又如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不,甚至屡屡再现生机。”

    “以前只以为太平道内法度森严,内部组织布置得体,才有这样的表现,现在看来原来是有道圣暗自隐藏在后。”皇帝叹息了一声:“将军,这白玉京中可有太平道隐藏的据点?”

    一句话问完,李旭闭上双眼,静静等待着普祥的回答。

    片刻之后。

    “白玉京中有两处太平道的据点,一处设在宫内,一处设在城南的蒋侯庙内。”

    蒋侯庙便是李旭上次乔装勘察,发现了那个内藏“武大郎内丹”大鼎的地方。那个赤红色大鼎,一旦以诡异之法引动,就能增强人的功力,甚至会将一个寻常人的真气硬生生拔高到近乎七宗的境界。

    “宫中?宫里也有太上道的据点?”

    虽然皇帝更好奇蒋侯庙里的那座大鼎,但为了隐匿行踪,自然将宫中引为重点。如果普祥是奉了太平道的旨意诈降,自己在面对宫中和蒋侯庙两处,违反逻辑先问那蒋侯庙,岂不是将夜袭蒋侯庙的事情认下了。

    “启禀陛下,宫中的尚功局内,原本有一处据点,是鱼辅国帮着太平道布置下的。后来陛下诛灭了程奇力,败了南华二位长老,这一处据点也就废弃了。”

    鱼辅国还给太平道在宫中安插了一处据点,李旭不由得想到,这位鱼公公和道圣之间会不会也有什么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不为人所知呢?

    “南华二老,那是什么人,我可不记得和他们交过手。”

    普祥闻言一愣然后也便清楚了是怎么回事。

    “程奇力下毒谋害陛下的时候,其实也是鱼辅国商量好的,当时忌讳那罗延大师的态度。”说着普祥冲着那罗延眨了眨眼:“为求万全,还请了不少江湖人参与此事,充当刺客。太平道有两位从都功位上退下来的长老,黄天**修为极高,功力还在道主之上。鱼辅国便请他们二人出手,不过听说被陛下亲手击败……”

    李旭点了点头,诛杀程奇力的当日,的确有两个武功颇高的高手纠缠住了自己,想不到竟然是太平道的长老。不过既然普祥说这二人的功力比太平道的道主还要高,这么说来所谓道主的手艺也有点潮啊。

    “我入太平道之前,鱼辅国就和太平道有不少联系。宫中有着一处历代皇帝用来收藏搜集来的武林秘笈的吉光楼,太平道每年都可以选出一人入楼三日,遍览宫中秘藏的无数武林秘籍。”

    这个鱼辅国,还挺会慷他人之慨。李旭接着问道:“鱼辅国如此结交太平道,除了能找几个太平道的人来当打手,他还有什么别的好处?除此以外,朕还想知道他在太平道中到底是一个朝中当权的合作者,还是太平道的自己人?”

    普祥摇了摇头。

    “末将不知,我虽然是北邙治都功,但是鱼辅国和太平道之间的彼此勾连应该很久之前就有了,这之中的渊源末将也说不清楚。”

    太平道,鱼辅国,有趣有趣。

    “虽然说是散了,但是鱼辅国在宫中这么多年,说不得会有什么暗子后手。普祥,宫里面的事情,你要多多留心,将那些鼠辈匪类翻出来。除了宫中,城南的蒋侯庙呢?”

    普祥缓了一下,似乎是要组织了一下言语。

    “那里已经荒废了,大概就在吐蕃入侵前几日,不知道惊动了哪一位江湖中的老怪,冲进了蒋侯庙,将其中人杀了个干净,还夺走了太平道刚刚运到那里的一件道器。”

    原来那个大鼎唤作道器,李旭压制住自己心内的好奇。

    “太平道在江湖上的仇人很多吗?竟然会被人打上门去。”

    “多的不行。”普祥苦笑,他之所以背叛太平道投靠朝廷,未尝没有趋吉避凶的意思。“太平道号称传承千年,有了千年的积累,自然也有千年的恩仇。远的不说,之前几十年不知道怎么惹了承天剑宗他老人家不快,今天杀几个都功,明天斩几个长老。”

    这一截过往李旭是知道的,那个时候岳顾寒也是有些神经敏感,总觉得道圣要害死他,太平道这个道圣的马仔一露出马脚,那自然是往死里怼,一直搞到太平道服软求饶才算告一段落。

    “岳先生和道圣之间也有些渊源。”李旭并不多说:“太平道中知道到盛和太平道关系的人,应当不多吧?”

    “下面的道众一无所知,便是二十四治的都功之中知道这一段渊源的也都没有几个。我若不是因为本来就和道圣有联系,恐怕也不知道这养一段关系。”

    李旭点了点头,这才合理,不然依着皇帝对岳顾寒的了解,这太平道怕是要死到绝户才算完。

    “你说蒋侯庙中有一件道器,这道器又是做什么讲?”

    皇帝经过一番铺垫,终于将话题引向了那座朱红色的大鼎,以及里面那一颗诡异的内丹。

    “所谓道器,其实只是太平道内的一种称呼。”普祥说道:“道圣虽然被尊为太平道的祖师,因为整日疯疯癫癫,很少对太平道有什么布置。一旦有命令降下,也都是和一些功效颇为玄妙的器物有关。”

    “这些无法用常理解释的器物,莫非便是所谓的道器?”李旭皱起眉头,觉得按照普祥的描述,宫中也有一件东西很符合道器的描述。

    “道圣清醒的时候,有时会将一些功效颇为神秘的东西交给太平道代为保管和运输。若是保管,道圣会留下一些关于那东西的用法和功效的说明,然后隔上一段时间再来取用这东西,时间么,有的十年内他就会上门取走,有的可能仍在那里几百年也不会动一动。”

    “有时也会将这些道器运走,要运到的地点也都颇为奇怪,辽东的群山,大江的入海口什么的,只要运到那里,也不必多做什么,后来的事情由道圣自己来管。”

    如此说来,李旭想道,这个道器应该对道圣很重要才对,而且若按照奥卡姆剃刀的原则分析一下,这个太平道建立的初始目的很有可能就是个道器的保安运输公司。造反传教这些别的业务,很有可能是太平道的道主们不甘寂寞搞出来的。

    “原本白玉京内的蒋侯庙里就有一尊道器,被称作离恨鼎,这座鼎是十四五年前道圣不知道从哪里搬出来的。那时太平道已经和承天剑宗握手言和,能够在白玉京中弄一块落脚地,于是就选了蒋侯庙这里。”

    “道圣命我们将这尊鼎运到白玉京内,说是方便日后启用,还留下了一道口诀,说是只要将身体靠在那尊离恨鼎上,然后念诵一段佶屈聱牙的口诀,便能有无穷无尽的真气可以使用。只是但凡用了这个鼎的人,都会死就是了。所以那鼎也就这么一直扔在蒋侯庙,也没人管他……”

    “似这样的道器,你知道几件?”李旭皱起眉头。

    皇帝原本以为道圣很有可能并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组织或者一个家族几千年来塑造出来的一个用来欺人的假象。那些阴谋者可以躲在这个假象后面编织不能见人的阴谋。

    现在看来,或许真的有这么一个人,他凭借着武功修为或者别的什么东西横跨了千年甚至更久的岁月,一直活到了现在。

    只是他这种方式存在着一个致命的问题就是精神状态不太稳定,清醒的时候不多,而那些神异的道器,则对他十分的重要。不然道圣在有限的清醒时间,不去好好的纵情声色感受一把活着的快乐,反而要折腾出一个可以使唤千年的组织为他折腾这些“道器”,那又是为了什么。

    “道器的存在是太平道内的一件秘密,即便是道主恐怕知道的也不多。因为所有的道器都是道圣布置给都功或者其他太平道内的人去办。道主那边也不会过问,更不会记录,末将想来是为了避嫌。”

    “至于那件离恨鼎,是因为这件东西本来就是道圣背来找末将,要末将布置到白玉京的。除了这一件东西外,泰山玉皇顶上还有一个皇极经世碑,那也是道圣交待末将办的,除此以外,末将也不知道还有什么别的东西是道圣所求的道器了。”

    还有一件万化枢机,就在宫中,吉光楼内。

    李旭想着,这个普祥正好知道这个离恨鼎,会不会太巧了些。

    “那个被人夺走的离恨鼎,你又知道些什么?”皇帝接着问道。

    “末将请懂古玩的人来看过,都说应当是先商时期的东西,他们猜测是铸造来祭祀古帝的礼器。”

    商朝的东西,居然这么奇异,而道圣又求来这东西,倒也是有趣的很。

    “道圣活了这么久,武功又高,你怎么敢归顺朝廷,你不怕吗?”

    普祥斟酌了一下回道:“好教圣人知道,末将以为活了千年的王八也就是个王八,就算是他能吃人,也是个时灵时不灵的糊涂乌龟而已。”

    李旭笑着点点头,这个普祥,果然是用得信不得。

    “大将军果然快人快语。”李旭说道:“你先下去歇息,明日朕再找你问话。”

    话说到这里也就够了,李旭打发普祥出去找陈朝恩寻个地方安歇,转过头对那罗延道。

    “老师觉得这普祥所说的有几分可信。”

    那罗延看了看皇帝脸上凝重的表情:“我以为有十分可信。”

    “哦,这是为何?”

    “道圣本来就如同神龙一般,见首不见尾,让人窥不分明,今天露出了一鳞半爪,不管这里面几分真,几分假,贫僧以为照单全收也不能算错。”

    “那么老师,三圣之说,你以为如何?”

    “三圣之说,以前可以并谈。现在还是只说道圣的好,毕竟无铭是真有其迹,而褚匡阁与百丈怀海都只是传说而已。”

    “老师,我欲寻道圣的晦气,老师有何教我?”

    李旭的眼神忽然锐利起来。

    看着皇帝的眼神,那罗延默念佛号,知道自己总要卷入这些风波。

    他长叹一声,回了两个字。

    “长生。”

    这个坏蛋果然抓住了要害,这个头不算白秃。

    李旭笑了起来,这一次那罗延倒是和自己想到了一处。

第四十二节 猜想

    清凉殿内,尚亮着几点残灯,宫人们都安歇了,他却仍旧没有睡的意思。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练武之人盘坐调息,将精神置于灵明之境,蓄养精力的速度其实比睡眠还要快些。

    李旭此刻心中一片澄澈,心里想的事情也渐渐明晰。

    江湖定在一人,天下存于万民。

    江湖上的事情不管怎么说,一切恩怨故事到最后还是落在一个人的头上,譬如承天剑宗,譬如道圣。而天下则是万民的,需要落到虚处,变成一项项政策才行。

    道圣,其实和李旭没有什么干碍。

    当年的恩怨谜题,那是岳顾寒心中一直萦绕不能解开的一道关口,于皇帝而言并不算是什么。

    但是一个鱼辅国引出了太平道,一个太平道又牵连出来东山会,最终隐隐指向了道圣。

    便将皇帝和道圣弄到了一个尴尬的境地上,更何况还有前面皇帝抢夺道器,毁了那件离恨鼎的事情。

    事情一点点演进到了现在,对于皇帝来说,道不同不意味着不相为谋就可以结束了。

    若非同道,即为仇敌。

    现在要把道圣当做仇敌来处理才是。

    李旭默默回忆着有关道圣的信息。

    头一条,道圣的神志有问题,时而清醒,时而糊涂。

    这是道圣的一个重要弱点,可以用这个来做文章。

    第二条,道圣很喜欢有意无意的提携江湖后进,喜欢给他们提供机会。

    俾路托萨、岳顾寒、杜停杯、太公冲、普祥,仅仅李旭知道的便有五人之多,不知道的那些更不知道还有多少。

    仅仅知道的这五人中就有武林中的顶尖高手,也有一方势力的当家人,还有的被道圣弄成了誓要和他作对的对头。

    其实仔细来看,今日江湖之格局,乃至天下之格局,几乎可以看做是道圣或有心或无心的结果。

    回鹘之所以分裂并南下,那是因为摩尼教的势力彻底压倒了回鹘中佛教的势力,所以佛教势力的代表药失罗才有近乎鱼死网破的决裂之举。

    而回鹘内乱,实力大损,所以鱼辅国领兵北上,那罗延南下传法,这一消一涨为朝廷格局改变,自己亲自掌权埋下了伏笔。

    至于摩尼教为何能够打破了原本的平衡,也是因为俾路托萨堪称惊才绝艳之辈,俾路托萨之成就归根结底还要感谢当年道圣的一段提携。

    道圣将两个江湖小卒带到了高句丽境内的秘窟之中,一个日后成了摩尼教的掌教高手,另一个则成了名震天下的承天剑宗。

    回鹘内乱之后的南下的政局动荡破坏了朝中各方平衡的假象,并且也造成了摩尼教作乱白玉京的结果,这一切的一切最终铸就了自己崛起的第一步。

    如果假设宫中的那件万化枢机也是道圣所布置的“道器”,那么自己也算是他布置之下造就的高手。

    至于杜停杯、太公冲这都是要执下一代江湖牛耳的人。

    一个疯子的行事是没有逻辑的,道圣提携后进的行为只会是有意为之,塑造出如岳顾寒、杜停杯这样的人杰,横跨几代人的时间,道圣清醒时所求的究竟为何才会有如此举动,着实足以令人深思。

    道圣这么多年,孜孜所求的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李旭隐隐有了一些猜想。

    如果目前所知道的所有消息皆研判为真,那么李旭有这样一种推论。

    若干年前,不知道是哪一个朝代,忽然有一位奇人将武功练到了前无古人的境地,超越了七宗之境,进入了一种不可言说的高妙境界,最终变成了近乎长生不死的仙人。

    然而这其中有着一种很明显的隐患,一个就是每隔一段时间就必须要以一种极为血腥的仪式重生一次,才能继续延长生命,另一个就是道圣所走的这条路导致他的神志变得非常不稳定。

    李旭若问自己和道圣易地而处,如果自己就是道圣,那么自己主要的目标就是解决自己目前这样一个尴尬的处境。

    而提携江湖后进就是自己所采取的一个主要手段。

    一个人的思维模式往往就是固定的,如果没有旁人提供灵感,绝大多数时候其实很难走出原本的思维定局。

    俾路托萨、岳顾寒、杜停杯、太公冲还有普祥,他们都具有一个鲜明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是他们都是因为道圣有意的提携才有了武功大进的基石,不同点在于他们每个人的武功道路都并不相同。

    俾路托萨是摩尼教的传统路子,岳顾寒走得是铸脉之法以及各种剑术,杜停杯有《忘情天书》、太公冲则有奇丹、宝刀以及前代绝学。而普祥则是有道圣所创的一路全新武功。

    如果让李旭来猜,皇帝猜这就是道圣悄然布下的一个局,以上几人有的不过中人之姿,但大多数都可以当的起一代人杰的评价,借用这些人的聪明才智为道圣已经走岔了的道路再悄然趟出另一条路来。

    以天下之奇才作为演化未来道路的布置,如果自己的推断是真的,这位道圣无铭的眼光手腕着实不可以常人来揣度。

    李旭曾经听过岳顾寒描述过他与俾路托萨一战的前后详情。

    当时承天剑宗斥责俾路托萨为无胆鼠辈,问他见过了道圣转世重生的异能之后,居然还固守于摩尼教武功原本的窠臼之中,不敢再往前踏出一步,纯粹是胆小如鼠。

    但是今日看来,或许俾路托萨的举动才算是有眼光智慧,而深恨道圣的岳顾寒却很有可能陷入了道圣的谋划之中而不自知。

    想起这一截,李旭忽然想到,鱼辅国的崛起会不会也有道圣布局的手段,而自己借由万化枢机所体悟到的虚实境界,或许才是道圣将万化枢机留在吉光楼里的本意。

    放开来想,吉光楼作为大虞历代帝王收藏武林秘籍的地方,显然会吸引江湖上野心勃勃之辈的目光。但凡野心炽热之辈若是没有相应的气量,自然就会夭亡,但是一旦有所成就那便一定是别有长材之人。

    这样的人物一旦闯入吉光楼中,因缘聚会之下窥破了万化枢机的奥秘,借此取得突破,正好可以成为道圣用以印证武道的素材。

    李旭自己现在不过七宗境界,便有波动自在法以及其衍生而出的“烛照”之术用以观人。以道圣的本领经验,只怕只要远远观察不必惊动那些用来作为素材的小白鼠就能轻松获得实验的结果。

    只是这样想来,道圣也未免太过恐怖了些。

    与这样的人为敌,想一想自己能有几成胜算?

    李旭蓦然回首发现若是自己无法解释道圣和东山会之间的联系。

    如果太平道是擅自行事还则罢了,如果是奉道圣之命行事,那道圣这指向自己的敌意却是为何?自己明明也可以算是为他印证武道的实验品,难道他不等自己揭开谜底就要布局对付自己吗?

    亦或者自己的这条道,已经悄然威胁到了道圣的存在?

    夜色渐深,李旭身旁的油灯发出噼噼的爆裂声,皇帝抬起头,眼神变得锐利起来。

    忽然有了一种不和谐的感觉,皇帝披上衣服,走出清凉殿。

    却看见那罗延神色匆匆的走过来。

    “陛下,有人夜闯宫禁,惊动了金吾卫的灵獒。”

    李旭之前修改了金吾卫的制度,一旦有人闯入宫禁,除了要立即展开围捕之外,还要第一时间通知自己。

    “去了哪里?”

    “是吉光楼的方向。”

    吉光楼,李旭心中渐渐有了一个反制道圣的计划,吉光楼正是他计划的一个要点。

    皇帝闭上眼睛,以烛照之法遥遥感应,吉光楼那里的确有两个不和谐的气息存在。

    “能确定是来干嘛的吗?”李旭颇为好奇。

    “金吾卫说也不是外人,还是个熟人,说是贺拔崧来了。”那罗延说道,这位贺拔崧他是没有见过的,只是听宫里的人说过这位棍扫太后,枪挑妖妇的煊赫战绩,当时听得那罗延这坐了多年苦禅的老和尚都差点动了凡心。

    “贺拔崧?”李旭忽然一笑,才想起来还有这样一位人物,这才多久的功夫现在已经是物是人非了。

    当初皇帝还怕惹恼了这位太后身边的贵人,现在太后已经被圈在明堂宫上,一日待一日的等死,而这位出身的贺拔家也被懂得鉴别风色的大臣们给打压的败落以讨好皇上。

    “你们不必再动,这两个人交给朕料理了。”

    皇帝微微一笑,示意那罗延退下,然后从清凉殿中摸出之前穿过的青衣和狰狞如同饿鬼的傩面。

    正好用这两个人来作诱饵,在江湖上搞出一番风波,将火引到那所谓东山会上面去。

    李旭打扮完毕,便悄悄出了门。

    他几个起落便顺着宫中的殿阁楼宇摸到了武英殿左近,摇摇看着拿着火把,捉着强弩的金吾卫甲士正配合着乌云铁卫在宫中穿梭,在那些灵獒的引领下寻找着闯宫者的踪迹。

    他们本来就熟悉地形,还有灵犬襄助,渐渐便将闯宫者所在的区域围了起来。

    李旭遥遥感应,便确定了那两个闯宫者的位置,皇帝运起偷师自司空弄月的身法,几个起落,便到了他们身前。

    周围灵獒狂吠的声音越来越响。

    架着单拐的神行千里李拐子心里就越难受。

    多半年前,他趁乱裹走了贺拔崧,算是惹出了一桩祸事。

    原本以为这贺拔崧和摩尼教的秘宝以及《葵花宝典》这么惊世神功有关,却没想到任他怎么侮辱这贺拔崧,这娘皮一样的小子就是不松口,任他怎么挞伐这小子的谷道热肠,贺拔少侠就是不说这两方面的事。

    到了最近几天,这才确定了的确毫无此事,可能只是江湖中惯常的谣言罢了。

    不过为了收回损失,李拐子接受了贺拔崧的提议,潜入宫中到吉光楼里寻找真正的江湖秘笈。

    据贺拔崧说,吉光楼乃是虞朝天子用来收藏历代武学典籍的地方。以前这里由鱼辅国和程奇力两位头面人物居于武英殿看管,现在这二位一个身在代北,一个已经身死,皇帝恐怕无心照顾这里。

    只要手脚麻利打一个时间差,肯定能够找到真正的秘笈,然后溜之大吉。

    想法不错,但是执行起来李拐子开始怀疑这是贺拔崧这个贼想方设法要坑害自己。

    翻过了宫墙没有几步,就被金吾卫的灵犬发现了踪迹。贺拔崧虽然提醒过这节,但是宫中的护卫却不像他说的那样好对付,除了金吾卫外还有一群身穿玄色铁甲的硬功高手,放在江湖上都可以算是二流的底色,和自己也算是平分秋色。

    李拐子和他们一交手就知道不是对手,趁着这些人经验不够丰富,勉强脱身,拉着贺拔崧这个废人在宫中乱串,渐渐被人家给包围了起来。

    神行千里李拐子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只觉得是自己的**设计自己,一怒之下掐住贺拔崧的脖子,便要将他扼死。

    正要得手,忽然只觉双臂一阵酸麻,一阵无形之力将自己拂开,抬眼一瞧,只见一人头戴傩面,身穿青衣,正站在他们二人身前好似庙宇之中的神像一般一动也不动。

    贺拔崧犹在那里大口喘气,李拐子却是福至心灵,赶紧下拜在地。

    “晚辈李拐子,拜见前辈,不知道前辈是宫中哪一位高人?”

    李旭学着以前电视里外国人说普通话的腔调回道:“你这小子,可知道坏了我的大事?”

    只此一句话,乖觉如李拐子知道自己多半是碰见了救星,这一位显然也和自己一样,并不是什么光明正大的来路,应该也是到宫中打秋风的。

    “晚辈该死,前辈,周围这鹰爪孙围得太急,还请前辈念在都是江湖人的份上,搭救晚辈,晚辈愿意当牛做马,好生……”

    “你们倒是好打算……”

    青衣人夜枭一般怪笑,然后还不等李拐子有什么反应,便感觉眼前一黑,便什么也都不知道了。

    待得他醒来,眼前却是在一座庙宇之中。

    那身穿青衣头戴傩面的怪人站在那里,不远处还有一个倒立的人,看着似乎是江湖上名声很响亮的司空弄月,而他的那个**贺拔崧就躺在不远的地方。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15528/ 第一时间欣赏武侠时代的皇帝修炼日记最新章节! 作者:人瘦凋猪颜所写的《武侠时代的皇帝修炼日记》为转载作品,武侠时代的皇帝修炼日记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武侠时代的皇帝修炼日记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武侠时代的皇帝修炼日记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武侠时代的皇帝修炼日记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武侠时代的皇帝修炼日记介绍:
少年天子坐正明堂,左右狐狸两旁,阴诡的披金戴紫,跋扈的持节封王;上有那端庄的圣母养闺臣,下跪着衣冠的世家藏心肠,殿悬着血泪忠良,这斑斑青竹泪几行,沙场白发眺天狼,沦落在胡尘望帝乡,说一句楚虽三户三闾强。
正气丹心高悬在日月上,发奋图强复旧疆。治河修渠兴盐铁,再选汉将去朔方。有长征健儿夜带刀,弯弓西向奔敦煌,疏勒斩得冒顿首,藁街又悬老上头。飞将射虎碎叶下,都护持节木鹿城。望雒水,居周城,问左右辅弼,吾土吾民吾家邦,可无恙?且歌秦王调,饮酒食豚,画眉在闺房武侠时代的皇帝修炼日记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武侠时代的皇帝修炼日记,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武侠时代的皇帝修炼日记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