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现代都市我们的1649TXT下载我们的1649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我们的1649全文阅读

作者:小样有型作品集     我们的1649txt下载     我们的1649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三百一十五章 王三归乡记

    王三是在大年二十八回的家。李四的家眷早都搬到河口居住,王三便只能独自回家了。

    他搭乘了顺道帮助厂子里送货的双桅渔船,一路上和那船长有说有笑的。

    两人早就熟识了,这几个月此人都是打了鱼后直接送到河口食品加工厂,然后在河口冲刷了船,再帮助河口基地送货,来回都不放空,人虽然累了些,但多了不少收益。

    王三道:“何家船长,为何不去专门送货?听闻那刘家的船就专门在河口和热兰遮城之间送货,如今又租下他人的船,往高雄送货------声势不小。打鱼还是辛苦了一些。”

    何船长的水手们虽然早用河水冲刷过了船,但是,那船上散不尽的鱼腥味道依然浓重。

    何船长说:“王小哥有所不知,那刘家先行了一步------我也去报名送货时,他正好排在了我前面,我那时只是迟疑了一下,呵呵,便被他占了先------不过汉唐集团的人说过,这些船远不够,将来还要更多才行,听闻在安江造船厂正在大量造船------”

    王三笑道:“正是,那里的吴杰厂长,我也是甚熟……他们造得船大大不同与以往……我家厂子里便为他们加工‘左爱克斯210’一直到‘左爱克斯300’号船板……你上一批运送过的……”

    “晓得,晓得……王家小哥,我倒有个想法,您经常和汉唐集团的人在一起,知道的多,你说我若倾家荡产倒还能再置办一条两桅船------不知道此举可否妥当?”

    王三听完后,胸脯一挺,说道:“我与李家四哥,曾经和五大董事一同吃过烤鹿肉,相知甚详。如若不是,那汉唐集团如何将若大的产业交与我兄弟二人经营?”

    何船长连说:“那是,那是------河口基地,谁不知道你们兄弟二人是他们的熟人?”

    “哼,哼,那宋董事前几日方才对我说过,最近汉唐集团要有大举动,那天下也要有大变化了------此时跟着汉唐集团走下去,你怕个甚?

    他们打鱼时见过吧?就连跟着他们一起打鱼都是能多得不少------两桅船哪里够?办一艘三桅船的吧,包挣不赔!”

    “三桅!”何船长顿时头有些晕,说道,“王家小哥,这船若是多了一桅,那就是多了五成的投入------”

    “小家子气------”王三学着宋董摆手的姿势说道,“船大它自然运送的就多,挣得钱就多,哪怕你啥也不会,单单去海岛上挖那鸟粪石,运量多了,是不是挣得也多了?”

    “那倒是啊------不过挖鸟粪石的船户,都是一些没有出路的人家------可是我听闻他们潘家又订购了两套木工机床,可是你家为什么只要了一套?”

    “这个你也知道?”

    “嘿嘿,闲暇时与人聊天听到的------”

    “我------兄弟二人留着资金要做其它投入,自然如此,不便与人说了。”

    王三说完,转身向那海岸看去,顺手点上了白沙烟,都没有给何船长一支。

    台湾的海岸依然如故,看不出多大的变化。

    王三心想,到了高雄才会看到一些变化吧?

    果然,当路过高雄时------其实这里应该叫打狗,就像基隆应该叫鸡笼一样,但是似乎汉唐集团的人喜欢重新起名------这倒不算什么,只不过他们没有把热兰遮城和赤嵌的名字改过来,倒是挺奇怪------汉唐集团对红毛蕃真是心狠啊,不仅把城夺了,把名字也夺了。

    他们没有到高雄港,只不过远远地看去,就见远处有一个高高的烟囱,黑烟在那里不停的翻滚,随着海风做出各种形状------真是壮哉!

    何家船长不在意地说:“这一处可没有布袋镇的高大,那里的烟雾,有时还是黄色的------我等还见过绿色的……”

    一路无话。

    到了热兰遮城的码头,王三付了船费,熟练地冲着检查人员举了一下自己的身份证。

    货物关口明显出入方便了些,过了货物海关的通行口后,他兴冲冲地来到了热兰遮市场。

    买过年货,他就可以回家了------大半年了,好几次只到码头却没有时间回家。

    他首先就去了市场上的家乐福。

    热兰遮家乐福的东西,要比河口便宜一些,这个王三明白,他们河口那里面的价格上加了运输费用。

    他知道热兰遮家乐福里的百年孤独和水果糖都要比河口便宜五毛钱,除了一些美味鱼干和鱼松……那个是他自己从河口带来的。

    热兰遮家乐福里人很多,他看到大多是汉唐集团的人……在卖酒的地方,大家都排了队。

    王三知道汉唐集团的人做什么都讲究个排队。

    几个月前吧,在海关大楼那里办结算手续……刚开始还有些乱,大家都想争着办完快走……这时一名安保队员高喝:“莫抢,按先来后到排好队……”

    有排的,有不排的……安保队员把藤条拿出来了……然后都排队了。王三前面的一个人就挨了一鞭子,吓得王三赶紧站好,不敢动弹……秩序,至少在表层意义上,慢慢地建立起来了。

    王三观察一番周围,认为没有什么不妥……便小心地站到队伍的最后,他往前面略略一查看,还有十个左右,一会儿就轮到自己了。

    这时候,又有一个人站在了自己的后面,他小心一看,穿戴上就能看出是个汉唐集团的人,他连忙让出自己的位置,让他上前,谁知道那个人竟然不理自己,挥手让他自己排自己的,好像在那里想些心事。

    王三心想,不管是河口的,还是热兰遮的,他们这些人也喜欢排队……

    轮到了王三,王三看了看那标签的价钱,一狠心说:“我买六瓶……”

    那个女服务员在柜台上摆上了六个瓷瓶酒,用一根细麻绳熟练地绕了几圈,六个瓷瓶便捆在了一起……拎起来甚是方便……

    王三又买了各色水果糖……没有买烟和火柴,家里人来信说,这东西在赤嵌地区有卖的。

    出了家乐福后,王三便奔着布庄去了……想买些棉布、麻布回家……倒不是为了做新衣服,母亲喜欢积攒这物件,带回去她必会高兴。

    布店一共有三家,此时好像每家人都不少,不管男女老少都在那排着队,前后照应的只有那店里的伙记了。

    王三向周围看了看,果然看到了两名安保队员在那里来回巡视着……其中竟有一名是女安保队员,这可是个看点。

    在河口时就听说这里成立了女子安保队……只是没有见过,现在看见了。

    她的装扮与男安保员类似,但帽子好像要高一些,想必头发盘在里面了……那裤子和袖子长了一些,身上没有配带短火铳,但手里却拿着藤条……她身材健硕,表情泼悍,一看就知道,极有可能是从粗使丫头变成中年妇人之类的……

    像这样的中年妇人,汉唐集团安保部门在台湾通过海选,一共才挑出十一个,一股脑地打包给蓝翔培训了……要求不高,站得直,能走直道,能镇住旁的女子就行……不用会射击搏斗加正步走。

    这样任务就简单了,蓝翔很快就完成了培训……事实证明,女子安保队在管理市场的秩序上,比男子安保队的作用可能更大。

    明人女人们害怕这些女安保员,那制服让她们看上去就知道是官府的人;明人男人们也害怕,他们当然也知道这些女人身后站得是谁,而且如果被一个女人抽打了,那太让人感到耻辱了……还不敢反抗……所以这管理的效果就出来了。

    王三看到人多,便去街边的长椅上坐下……他看到那街边有新栽种的莲雾树,想必没几年就会成了一处阴凉之地。

    这时,他听到一声怯生生地问话:“敢问这位客官……您可是要买布吗?”

    王三扭头一看……一个十一二岁的男孩子,正如自家弟弟一般大小的男孩子,在冲着自己作揖……

    王三笑了,说:“我是要买布,你是如何看出?”

    “这位客官……您带着采买之物,虽然是在歇息,但又在看着那几个布庄……由此得知……不如到我家店子里看一看吧……”

    “这里还有布店?”王三摸摸头,自己真不知道又有新开的店庄……

    在那个男孩子的带领下,王三走到西南顶头之处……这里是刚刚扩建不久的地方,由于不靠近街边……显然是人员来往不便……

    王三看到了在这个偏僻之处竟然也有了几家商铺,只是辅面都是小小的……连个匾牌都没有。

    那个男孩子冲着一间商铺里喊着:“姐姐……有客人买布来了……”

    王三听出这一声姐姐正是那泉州方言……他猛然想起,这些人正是传闻里那些流放到台湾的海商啊!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闽商文化和海洋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福建多山少平原,背山向海洋,老天似乎注定了福建人的世代以海洋起家创业的命运。

    据说,唐宋元时代,泉州的海外交通发达,那时已有泉州人侨居东南亚、日本和高丽。明末清初时代,泉属各县人民纷纷出洋谋生,出现“浮大海趋利,十家而九”的局面。

    郑氏集团依靠官府的支持,最终夺得东南海上的贸易大权。闽南商帮往往凭借家族的势力行商,正如《闽书》云:漳州“族大之家,多入海贸易,散之他郡。”在向海外进行贸易时,闽南商帮也不放弃国内市场,《厦门志》称“海商以贩海为利薮,视汪洋巨浸如衽席,北至宁波、上海、天津、锦州,南至粤东,对渡台湾,—岁往来数次。”闽南商帮在经商过程中以闽南网络为中心,靠此收集商业信息,并代为解决商品和金钱方面纠纷等。

    汉唐集团根据那面世界的《长崎福建帮零星名册的探讨》资料,查到了在长崎闽南帮的名单,其中有陈氏泰益号、梁氏和昌号、郑氏永记号、林氏振利号、万氏震丰号等5家商号及家属共58人。

    如果按籍贯分,其中泉州府为52名,故也可称为泉州帮。

    闽南商帮利用与台湾隔海相望的优势,基本上垄断对台贸易,如从宋代起,闽台贸易是在泉州港和台北港进行,明代拓展到漳州的月港、晋江的安平、惠安的獭窟、厦门附近的嵩屿、浯屿、曾厝和台湾的基隆、热兰遮城等地对渡。

    当定远侯郑联在泉州城内大肆抄家时,顾问团苏波团长对着手中的资料查看,发现这家伙还真是选择性执法……专挑过去与郑家不和的,或者走得太近的商号下手……这是建立自己的商业网啊……

    苏波团长当时把信息传回汉唐集团……苏波团长得到的回信是“静观其变”,这就是任由他郑家自己发展……苏波团长也只能尽量要求不杀人,那些人家流放台湾之时,怎么也要保持人家一些基本生活物资了……

    这些人到了台湾后,汉唐集团便按照自己的方法,把他们的大家族打散来安置了。

    这件事情也没有想隐瞒谁,于是就很快传遍了台湾。

    王三从这个小男孩子的口音确定这家可能就是那些流放的人家中的一个了。

    一个年轻女子从铺子里又抱出了几匹麻布,王三看到那年轻女子真是好看,另一眼就看出那麻布正是北镇布了。

    感谢纵横老朋友yezhongye、美乐芝、酒后不乱性、胖马123、guozhiyin、爱游泳的笨鸟、雲水行的支持,也谢谢以其它方式帮助这本书的朋友。

    感谢起点朋友渔擦的支持。

第三百一十六章 乐趣和麻烦

    王三有生以来第一次看到这样好看的小女子,还是在这么近的距离下。

    他本想细看一下,但那个小女子却先迎着他的目光看他了。

    王三立刻慌了神,心跳得厉害,马上偏头装着认真查看那小小摊位上的几匹麻布。

    他随便伸手摸摸,感觉那麻布的质量非常不错,便询问了价钱,却始终没有敢正视那小女子的目光。

    那小女子的声音很好听,这一类北镇麻布的价钱也很公道,王三冲动地伸手挥了一下,说道:“我都买下吧------”

    那小小摊位上只不过仅有几匹而已,不多。

    “客官,算上这些?”那个小女子把怀里的几匹也放到了摊上,高兴地问道。

    王三还是没有敢看她,只看了一眼那刚放上的布匹,它和原先的麻布是一样的种类。

    他咽了口唾沫,大方地表示说:“正是。”

    小孩子就是小孩子,那男孩子高兴地跳了起来。

    “要银两还是马票?”王三一边整理麻布一边问道。

    男孩子抢着说道:“要马票……买米便宜些……”

    王三发现了一个问题,买得太多了,拿不了……不是重量问题,而是体积拿不了……

    那男孩子说:“客官,我家有独轮车,我帮你送……”

    “我家在赤嵌。”

    “客官,我经常独自去那里……路上甚是平安好走。”

    “好吧。”

    男孩子推起了车子,那是一种这个地区常见的独轮车……他推车的样子有些笨拙,但是在市场的路上推起来还算可以。

    市场的路面大多是红砖铺成的,平整且易于行车。

    但是上了热赤大道后就不一样了,三合土地面可比不上红砖路。

    王三马上接过了独轮车,再让他推,他都能推到沟里去。

    王三自己一推起来才真真感受到这原来的独轮车要有多沉重……远远比不上红星独轮车轻快了,幸好买的物件不重。

    这一路上,王三知道了这个男孩子的家世……和他姐姐的事情。

    他叫刘国良,爹爹原是刘家商号的大掌柜,原本日子不错,他上私塾,姐姐刘氏家中待嫁……泉州城破了之后,刘家上上下下都被抄了……也连带着他家也遭殃了,都一同被流放到了台湾……爹爹现在在赤嵌地区帮助刘家打理生意,这个市场里就是他家租住的地方,地方偏了些但房钱便宜……母亲身体不好,只能他和姐姐打理一下生意……幸亏爹爹以前有个朋友可以赊货给他家里。

    王三说道:“你爹爹竟然把家里的生意扔给你们两个,他自己去帮助刘家?”

    “客官不知,主家现在正是缺人之时,如何能先顾本家?”

    “那倒是,可惜辛苦你们姐弟了……”

    “不辛苦,只是累了些。”

    王三放下车子,一把抱起他,将他置于车上,笑着说:“以后不要叫我客官了,三哥就好……这兵荒马乱之际,小小的人儿也要做生意……”

    一路上两人有问有答,很快更加亲近起来。到了王家后,王三说:“刘国良,你现在知道我家在哪里,等我路过热兰遮城时,再将车子给你家送回……”

    “三哥,那太辛苦你了,莫不如我自己推空车回去吧……”

    “跟三哥莫要客气!这已经是中午了,吃过午饭再回去……”

    此时,王四也已经放了寒假,听到哥哥回来,首先跑出了房子,却先是看到了刘国良。

    刘国良先是一愣,他看见一个年纪与自己相仿的人,却是留着汉唐集团人的头发,又想起三哥在路上介绍过的弟弟王四……刘国良抢先自己介绍了自己。

    王四也大方地说道:“我叫王四光,是范老师给我起的名字。”

    整个过年期间,安江造船厂的厂长吴杰一直没有闲着。

    他和船厂的几个技术员们匆匆吃完年夜饭后,一个人又去测量河口基地送来木构件------其实送来时,都测量过了,但是吴杰厂长喜欢再测量一遍。不是不信任其他技术员,他只不过喜欢把一切都掌握在自己的手里,或者说是个喜欢亲历亲为的人。

    这次安江造船厂定型的两种台湾级帆船,在最后定型时相当艰难,它完全是在争吵中产生,其实吴杰厂长这个最后实施者却不知道。

    这其中的争吵是由若干资料派和业余爱好者们发起的。

    早在安江造船厂还在为机帆船忙活着,没有决定开始建帆船的时候,这争吵就开始了。只不过都是发生在舰船论坛里,对舰船不感兴趣的人不知道,或者看看就退出了。

    首先争论的是普通帆船和飞剪船。

    普通帆船的好处很显而易见,建造方便,操纵技术要求简单,在历史上存在了相当长的时间------按存在就是合理的理论,这个阶段应该跨越不了。

    提议上马飞剪船的理由也很充足。

    在那面的世界里,飞剪船的发源地应在北美。

    飞剪船的肇始定于1843年北美纽约、波士顿一带的飞剪艏双桅船,但是真正的奔波于大洋上的高桅飞剪货船其实只活跃于1850~1856年间。

    1850左右先后在旧金山和墨尔本附近发现的金矿。当时的北美西海岸和澳洲东海岸都是人迹罕至的半蛮荒、未开发地区,墨尔本建立才10年多。

    所以突然从世界各地涌入的人潮使当地杯水车薪的生产力无所适从——再加上新的移民基本上都是来淘金的,而不会增加本地的生产力,甚至连移民船的船长和水手到了当地后也会把船丢在港里烂掉,头也不回去了金矿。

    因此从近便的处所进口普通日用品和耗材就成为必须,而且当地淘金者有的是硬通货。但是偏偏没有近便的场所,当时世界上制成品出口大户是西欧和北美东海岸,但是在铁路还没有怎么四通八达的年代,从北美东海岸到达旧金山的最近路线就是南绕合恩角这条十分凶险的道路。

    尽管如此,硬通货的诱惑使越洋货运不仅大大有利可图——运费一度涨至普通运费(当时按体积不按重量计算运费)的5~10倍——而且承运船只的速度越快,运费还更高:因为谁也不知道金矿什么时候会开采完,所以各种商品的价格只能与当天的黄金开采量挂钩,而不论黄金什么时候采完,总之日益耗尽是必然趋势,有了如此的期望,自然物价就必须日益向均价回落。

    这样,黄金催生的高昂物价和物价与日俱减、刻不容缓的形势就催生了北美飞剪船——一切为了快,即使货物量不足,那样卖得才贵呢!于是船型瘦长,但是型深很大,不然在恶劣天气下稳定性堪忧,同时桅杆很高,常常挂五层帆,在顶桅之上还有“天帆”,而且翼帆是不可缺少的,最牛的则是翼帆不像一般情况下只在平静天候下使用,许多引用的航海日志可以看出绕过合恩角时还挂着翼帆!

    当然,这除了是分秒必夺之外,也是无奈,船上水手人数为了压低成本而少的可怜,其中不少还是奔去掘金的破落户、流浪汉和逃犯,根本不是水手。

    这样,不仅在航行中很少收帆——绕过合恩角时断个上、顶桅是家常便饭——而且航行时也不中途进港下锚,因为没有足够的人起锚:当时毕竟没有辅助小蒸汽机,出发、到达时都由港务人员负责起锚、下锚。

    整个掘金热的5~6年中,纽约和波士顿共建造飞剪货船50多艘,而且由起始的一千吨左右最后飙升至2500多吨,最大的则有4000多吨。大多长70余米,宽10米有限,1:7的长宽比在今天看来算是短胖型了,但在当时就是瘦削的代表,完全以木料建造,但能够建造如此长的舰体必然是利用的对角线肘板加固船壳内部才能办到。

    因为北美飞剪船活跃的这5年,铁木混合建造还没开发出来。

    一般飞剪船的航速可在一天之内平均达到15~17节,从而日行三百多海里,而峰值则能超过20节。而且后来越造越大的飞剪船,抗风能力进一步提高,航速竟超越早期的小船。

    提议飞剪船的技术员给完了上述的资料后,得意洋洋地说:“你们还想要什么资料?用不用我们再找一些------事实胜于雄辩,我们的数控木工机床要比那时候的美国佬加工能力强吧?就是普通的木工设备也远超那时候了吧?”

    看完了这些资料后,提议普通帆船的技术员们只是轻轻问了几个问题:“风平浪静时你怎么玩?飞剪船自身船舱狭窄,补给携带和居住环境极受拘束,续航能力极弱你怎么办?如果我们现在就能玩大吨位的,当然也不用争了------它兴波能力强,同样引起的浪损也大,你怎么解决?如果是小吨位的,我们也不用争了,当个快速通讯船、交通船自然可以,可是我们现在谈论的是商船------”

    普通帆船的提议者们赢了,但是又马上分为横帆党和纵帆党,吵得更厉害了。

    但是安江造船厂的厂长吴杰不知道这些,那时他正带着人修建测试水池呢。

    这个测试水池全长五米,宽三米,深一米二,全水泥结构。

    在池壁上,留着若干孔洞,这是为了模仿洋流准备的。风力准备就很简单了,他去找叶闯,直接要了两台紫云号上拆下的电风扇。

    当时叶闯问道:“模仿风向和风力我懂,可是用得着两台吗?”

    吴杰厂长认真地说:“用得着,海上哪里只有一种风向的风?那是游戏里才有的,你没玩过大航海时代吧?”

    “没玩过------”

    “啊,那你人生会少了很多乐趣------”

    “呵,呵,不一定吧,吴厂长,你不知道论坛里吵得厉害?”

    “不知道------”

    “啊,吴厂长,现在你知道了,你未来会多了好多麻烦------”

    我向大家道歉,昨晚写得太晚,发完了后,忘了取消自动发布------看在我平常都是三千**百字的发布的面子上,原谅则个。网文不够一千字不要钱。

第三百一十七章 纵帆党和横帆党

    纵帆党说:“15世纪中叶,土耳其人攻陷君士坦丁堡,欧洲人前往东方的通道被封闭。西班牙和葡萄牙的造船家为了制造更大和更好的船只漂洋过海去寻找新的财富,把酒船和快帆船合并,建成三桅纵帆船。

    法国文豪维克多??雨果称赞这是“人类的一种伟大杰作”。

    它的船体结构更加合理,有三根桅,能利用65度角以内的风行驶,能装载大量生活必需品,可以在海上连续待上数月,甚至可以环绕地球航行。”

    横帆党说:“大明著名航海家郑和,先后统率海船百余艘和二三万水军官兵组成的庞大船队七下西洋,涉沧溟十万余里,遍及亚非30余国。

    其航海规模之大,船只及人数之多,足迹之广,堪称世界帆船航海史上的伟大壮举。

    郑和下西洋突破了以往的西洋航线,郑和船队多次到达东非海岸的麻林地,而且开辟了直达阿拉伯半岛红海沿岸和东非海岸各港口的多条远距离横渡印度洋的航线。最远达比剌,那里就是现在的莫桑比克港,也到了孙剌,就是现在的索法拉港。

    郑和下西洋以空前绝后的规模在世界上首先从事远洋航海和探险活动,沟通了东西洋的海上航路,就此联接了亚非的大片海域。

    郑和率先为人类的远洋航海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把大的航海事业推向鼎盛,并为开辟世界新航路铺平了东方的海道。”

    纵帆党说:“然后呢?宣传完天威有个什么收获?”

    横帆党说:“那也比给亚洲人民带来苦难的殖民主义强吧?”

    在安江造船厂建好了测试水池后,吴杰厂长和技术员樊修又开始制造船模。为了让测试效果更好一点,他们把比例设在了一比十。

    樊修技术员说:“哈,我从没有做过这么大的船模------我们幸好有图纸。”

    吴杰厂长笑着说:“我也没有做过,在那面的世界,我们哪里有那样的财力和精力?现在多好……”

    “是啊,吴厂长,如果不是为了工作任务,我每天都可以睡到自然醒……不过反而睡不了懒觉了。”

    “谁知道为什么呢?幸好我们保存的橡木质量还算很好。”

    制造模型时,他们都没有舍得用原来这个修船场的库存料,直接用的是攻城时,那些被轰成碎片的残骸……当时按吴厂长的要求,把那些可能用得上的大块木料留了下来,以期以后能使用上……果然用上了。

    两人按照图纸用心地加工着船模,同时又借助cad建模,凭借着现代设备,他们很快就加工出横帆和纵帆的两种型号的船模……不过所用的材料可都是这个时空的。

    索具是自己用黄麻捻成的,船帆都是从破损的船帆上剪下来的,小滑轮是求红星机加工厂特制的,桐油、石灰也是有现成的……

    纵帆党说:“欧洲工匠使三桅纵帆船出现了,改变西方在造船技术上落后于东方的历史,也使改变西方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随后进行的‘地理大发现’都和这种纵帆船及航海新技术密不可分。

    在所有航海家和造船家的心目中,三桅纵帆船的构造几近完美。

    你们明白吗?我们必须把它的最高阶段的能力发挥出来-----让这个时空的其它纵帆船全成为渣渣。”

    横帆党说:“大明工匠将从祖辈那里继承下来的,已延续了太多年代的造船技术,比如,水密舱、平衡舵、减遥龙骨和车轮舟,比如,铁钉和铁锔连接技术,比如,艌料密封和维修技术,又比如,桐油及油漆封护技术等等,应用到造船中来。

    这些集中代表着大明帆船制造工艺的精华!

    你们知道吗?这些都是曾经在世界上领先几个世纪的技术,虽然他们不懂得技术封锁,被西洋人偷去了许多技术,虽然在我们眼里这些根本不算什么,但依然在木制帆船的制造上臻于极致。

    我们来发挥这些技术特长,一样使这个时空的其它纵帆船全成为渣渣。”

    吴杰厂长站在水池里,迎着电风扇吹来的风,不时调整着索具和船帆……樊修技术员架好了dv后,又听着吴杰厂长的要求,不时调整着电风扇的摆放角度……再把吴杰厂长报上来的数据记到本子上。

    樊修技术员蹲在池边上,劝吴杰厂长说:“吴厂长,我下池子吧……”

    “不急,不急……你去把三号口的闸门开一下,看看侧洋流对帆船有什么影响。”

    两个人不声不响地忙活了一个星期,把横帆船横和纵帆船横的基本数据搞出来了……

    又开始建飞剪船模……由于原本设定的船型本身就小,船模就比较容易建好。

    纵帆党说:“在《大航海时代》中,那个纵横帆的公式还记得吧?纵帆船在大部分场合具有横帆船所没有的高速度。

    横帆船的操作难度比纵帆大,顶风就更不用说了,如果你没学操帆,又是航海新手,那使用横帆纯粹就是一种自虐。

    纵帆拥有横帆所没有的高灵活和低操作。

    像是海战,你不可能永远不顶风前进,也不可能在顶风时就可以顺畅的选择之字路线。

    此外纵帆在顶风前进时,优势是无可比拟的。这不是说它顶风时航行系数大,而是因为它顶风时更易于操作。我们还要争吗?”

    横帆党说:“在《大航海时代》中,我的级别是老船长……我们现在这个时空,我们能找到的操帆手是什么样子?全是摆弄横帆的嘛。

    你说的那个公式我当然记得,如果两种船帆水手级别水平同样的话,顺风时,纵帆x65%+横帆x85%;逆风时,纵帆x45%+横帆x25%;横风时,纵帆x62.5%+横帆x62.5%……没错吧?但是你想一想我们能找到什么样的水手?哪种最多?”

    “纵帆水手,我们可以慢慢培养……”

    “有现成的横帆水手,我们不去用?”

    吴杰厂长和樊修技术员又花费了一些时间,终于把三种船型的数据基本准备好了,他们接着又开始考虑造船的事实。

    建船模是一回事实,造真正的帆船又是一回事情。说实话,两人都没有实际经验……其实全汉唐集团的人都没有实际经验。

    在那面的世界,平常的生活能够保证就不错了,哪里还有时间和精力,金钱去建真正的帆船来娱乐?

    两人不得不把他们求助的目光投向了这个时空的明人船匠。

    自打宋元以来,福建的造船业就一直在全国领先,主要原因就在于福建盛产造船的木材。

    闽北的深山之中有着大量的杉木,松木等。霜降至春分是最佳的伐木时节,此时的木材质地坚实、色泽红亮。

    每到这个时候,建瓯、邵武等地的木商,便带着从各地招来“匠”及“漂师”,纷纷上山。“匠”伐倒的巨木被“漂师”们搬运到水边,结成木排,沿着山间的水路流入闽江,向海口方向漂去,最终抵达福州,或是转乘海舶再运往省内外各地。

    如果说在福州设船厂是因为木材丰富的话,那么泉州的优势,则在于其悠久的航海历史,民间集聚了大量的船匠技术人员,“匠作千百,一时可集”。据史料记载,福州船厂因船匠不多,竟多次向泉州府调用。

    前文说过,大明政府对造船业控制极严,一个匠户制,就能把造船的明人技术员吃得死死的,就是说大明政府把明人技术员的粮食关系、户口关系什么的,都掌握在手里……就是他们出门都要开个介绍信什么的……大概如此吧。

    在真实的历史中,到了清康熙年间,废除了匠籍,实行了把匠班银摊入地亩的制度,使得清代的工匠们不再隶属于官府,渐渐摆脱了在官方厂坊中受驱使的命运,船匠们有限的自由流动成为可能。

    这个时候,厦门便吸引了大批外来的工匠,据史料记载,“厦门土木金银铜铁诸工率自外来,船工大盛,安其居者多移居焉。”

    闽南地区的造船业同时也到了一个新**。在一些官方船厂的周围,往往又四散分布着大量的民间船厂。

    这些船厂的大量存在,反映的正是慢慢恢复生气的民间造船业。只是,那时每一艘出海船舶的制造过程还要被层层管制,甚至比大明更加严格,动不动就抄家问斩。

    当然,这一些是后来的历史,吴杰厂长和樊修技术员根本不操心那些……此时空中,那些明人造船技术员才是看中的,那些真实的造船过程才是看中的。

    这个时空,明人工匠们开始造船后,一般制造十吨小船的船厂需要雇佣十几个船匠,简单分工便可。

    而制造数千石,即至少百吨的大船时,雇佣的人员要多得多。

    而且造大海船是一项技术性极强的工程,油、艌、帆、篷皆需要专门技能,规模较大的船厂内都有专门的艌匠、箬篷匠、船木匠、油灰匠、铁匠、索匠、竹匠等。

    吴杰厂长和樊修技术员盯住那个曾经提过建议的明人船匠,好一番细细盘问,才发现那人建过最大的帆船也不过五十吨左右,还有几个荷兰船匠,只不过他们是以修船为主……

    幸好后来从厦门又招了一些工匠来,经过多方面的计算,两人把一艘二百吨左右的帆船所需要的各种资料总结出来了……

    纵帆党和横帆党争论不动了,这时他们才发现应该到船厂去实地看看再说,嘴上已经谁也说不过谁了……

    如果为这样的小事情伤了感情就没意思了,毕竟在汉唐集团里能一起玩《大航海时代》的人不多。

    他们到了安江船厂后,吴杰厂长和樊修技术员把所有实际资料拿出来了。

    他们看了半天后,生气地说:“吴厂长,樊技术员,你们不上论坛吗?”

    樊修技术员笑着说:“我就看看不说话……”

    吴杰厂长奇怪地问道:“你们在论坛上说什么了?”

    纵帆党和横帆党气得一起没有理他。

第三百一十八章 台湾级帆船定型记

    安江造船厂这次推出了的两种全木帆船船型:台湾级硬式帆船和台湾级软式帆船。

    他两个建的横帆船的船模,在实际测试中被证明为不适用,它操作需要的人手多不说,而且过程麻烦,还相当危险,不用推演就知道,明人用起来相当费劲。

    伍大鹏董事长看完了吴杰厂长亲手交给自己的材料后,好奇地问道:“吴厂长,不是有纵横帆两党之争吗?你没看他们争论的?”

    “后来我看到记录了,不过他们好像都不对------”

    “伪球迷!”伍大鹏兴奋地叫了起来,说道,“我说嘛,只有伪球迷才吵得最凶!”

    吴杰厂长宽厚地笑了。

    伍大鹏董事长抽了抽鼻子,说道:“这些天累坏你了吧,走,咱们一块去洗个澡,我给你搓背!”

    在澡堂子里,吴杰厂长舒服地泡在热水里,说道:“首先呢,这风帆确实有两类,横帆和纵帆。

    中式的硬帆呢,属于纵帆,因为它可以顺着风向转动,所以不管顺风和逆风它都可以行驶。

    西式的软帆呢,就分为横帆和纵帆了,它的横帆是固定的,纵帆还要到1700年才正式有。”

    “我一下子就听明白了,来,老吴,我给你搓搓背。”

    躺床上,吴杰厂长说:“我们缴获的东印度公司的商船里面,全是横帆船,要不明人水手操纵起来特费劲呢,他们也不容易了。”

    “老吴,我们也都不容易啊,你养一会儿神,不说了。”

    吴杰厂长一会儿就睡了,伍大鹏董事长的动作更轻了。

    台湾级中式纵帆船全长超过30米,宽约6米,满载吃水量2.8米,排水量大约250吨,设计载重170吨,船底密布船肋骨并分出九个水密隔舱,底舱用铸铁废料压舱;设双桅,采用空心拼接锥形桅杆主桅高21米,前桅高16米;主副帆都是大明式平顶高帆,巨大的主帆连带着帆面上的板条足有2.8吨;悬吊式尾舵确保在浅水中的安全;其干舷高达1米左右,在清风天气甚至能载重300吨航行。

    该船充分借鉴了北美快速帆船的船型,同时考虑了福建及台湾沿海的气候,这里风向多变且强弱不定,中式帆装优势明显,全船一共需要二十一名船员。

    在明大陆的沿海,福船与广船都是南洋深水航线中著名的尖底船,它们都是在过去平底船的基础上,经过船体结构的过渡变化改建而成,与同时期欧洲带龙骨的两个上翘的船型是完全不同的,这两种船的船底特别尖,在海上摇摆较快,但不易翻沉,其舵材大多用铁力木,在海浪中强度大,不易折断,这在海上航行至关重要。

    此时的海船一般采用有孔舵技术,它不仅减小了舵轴力矩,还提高了操舵效率。

    自宋朝开始吧,海船的设备,就开始有了不少改良,最重要的是指南针的应用。

    指南针可以帮助航海者在天气阴暗时辨别方向,明大陆的航海事业因而居于世界领先地位,船舵技术上亦有所创新。

    例如在舵叶上开许多孔,减少水的阻力,不要小看这一点点的改进,西方要到20世纪才采用这种”开孔舵”。

    事实上,安江造船厂设计台湾级中式纵帆船时,就吸取了这两种船的优点,并在一些关键地方也做了改进。

    这一点完全体现在了船模身上,而且还拿出了翔实的测试数据,让一直在网上争论的人哑口无言。

    肯定还会有更好的,这是一句废话,但是,目前它就是最合适的,不服的请看数据。

    数据是解决争论的好办法之一。

    在这个船模身上,两人首先通过运用cad建模技术,使船身的设计和建造更符合流线型体;然后在船体的外部,用木沥青、桐油浸麻丝艌船缝,这样就比过去只用桐油和石灰填补船缝要严密,而且更能防海蛀虫,内部则用赛璐珞艌船缝,这样的防水效果远比古人的方法好;在大明式帆的收放地方,重新设计运用了定滑轮组技术。

    其实原本想用小型蒸汽动力来代替的,后来吴杰厂长和樊修技术一计算,发现确实省下了四名升降帆的水手,但是这不同于机帆船,人家原本就有蒸汽机设备,他们要是现在安装上,由此多出的设备及燃料的体积和重量,却大于六人位了……

    最后他们确定了,没有七百五十吨以上的载重吨位,上蒸汽机设备性价比上不合算;然后将长把舵改成轮舵机械传动控制,同时把轮舵和船长室结合在一起来安置,加装中大幅赛璐珞窗,免于风雨严寒……

    台湾级西式纵帆船的吃水线全长25米,宽5.6米,深2.6米,载重200吨。船上的船员定员为十七名。

    其实两个人就是直接把1851年版的”巴尔的摩纵帆船”拿出来了,没有一点点改动。因为这种船型经历了无数的考验,存在时间长达百年。

    它有长长的凸出的首、尾柱,这增加了甲板的有效长度,龙骨有向尾部下倾的趋势以获得较大的尾吃水,既提高了船之纵稳性和航速,而且使其水下船体的横向水动力中心大大后移,从而能更好地与风帆压力中心相平衡,利于抢风航行和减小横漂。

    其横剖面在船中均为v型,这与以往商船采用u形横剖面大不相同,该船亦比一般商用帆船细长,长宽比约5:1,该船使用平甲板,船上没有上层建筑,其行船时外观又低又长,艏艉线型优美,这些都有利于减小阻力,便于操帆抢风,提高船速。

    该船没有后支索,两人把桅杆后倾设置,以用来平衡风帆推力。

    然后,吴杰厂长和樊修技术员尝试着在那顶桅上做一点改进,加上了悬挂斜桁三角帆。

    经过反复推演,两人发现,这样做的效果不错,进一步改善了驶帆性能。

    最后,安江造船厂终于定型了这两船型。

    吴杰厂长和樊修技术员把两种船型确定在这个200左右吨位数是有原因的,两人充分考虑了汉唐集团这一时期的伐采、运输、处理能力。

    当然造船的工艺能力是最先考虑的……这次全木帆船的制造都是以明人工匠为技术主力,说实话,两人心里总有些隐隐约约的担心……头两艘船,吨位还是小一点合适。

    造船需要大量巨木,而且能做船材的,“非数百年之木不中程”。

    以堪作桅木的树木为例,其生长周期平均为60年,在福建则需要80年。大明末年,郑氏集团雄踞海上数十载,能够大量造船,主要就是因为通过闽东沿海能获得闽北山区的木材。

    这个时期,近在咫尺的台湾也同样有更为合适的大木,但是东印度公司的一个分部,大员商馆,热兰遮城里仅仅几百人的武装力量,就可以把闽南当时所有的造船厂的眼光屏蔽了……大家都视台湾雄厚的木材资源而不见……实在是让汉唐集团的人鄙视,但是也只能接受这帮子明人了……他们就是我们的祖宗啊……

    在那面世界的历史上,在17世纪末期,为平定台湾,所谓的大清政府也开始在福建大量地修造战船。当时好像是由施琅一手来主抓造船工作。

    这场由清、郑之间的造船竞赛,过量消耗了沿江沿海的造船巨木,从而使后来很久以后开海后的造船材料非常的紧缺。

    一方面是木材资源本身的紧张,另一方面,新一轮造船活动的高涨则需要更多的木材供应,结果便是木价与船价的同时上涨。

    清初,福建的大木一株值价不过数两;乾隆时,福建的桅木已涨到一根需价四五百金。

    又据资料记载,康熙年间,打造洋船,却每只需要用数千金或千余金。

    雍正时,内地造一洋船,大者七八千金,小者二三千金。洋船的一般造价,在十八世纪上半时,平均在白银五千两左右,到了十九世纪时,已是造大船费数万金。

    当然,除了可用造船的木料越来越少之外,这价格越来越高也和船型越造越大有一定的关系。

    吴杰厂长和樊修技术员对这些物价问题不在意,却对这份资料里面的另外的描绘更感兴趣。

    在明末时期,南洋贩货回来的船户们,给福建闽南的一些造船厂,带来了令人兴奋的消息。

    他们在航行中看到,暹罗国从海口到国城,溪长二千四百里,夹岸大树茂林,而且木质坚实适宜作船。

    特别是在广南地方,出产一种长达八丈,通身无节的桅木及盐舵木。

    在吕宋群岛,树木约四千二百种,高约五十丈,便于建船、屋,而且岛上铁力木尤为丰富。

    在婆罗洲北岸,也有不少松木,堪作大桅,所有这一切都令大明商人欣喜不已。

    其实在这一时期,由于大明政府认为自己的国家非常有特色,异常严格地控制着民间造船事业,一些在大明有力度的海商,就把自己的造船业务放到了大明境外……这样好多了,大明政府连一毛钱的税钱也收不到了。

    在此期间,无论大明政府如何在风雨中颠簸,这些海商的海外造船活动也一直没有停止。

    甚至会发生这样的现象。一些大明海商的船只,从广东、福建的各个地方出发时,船上载着他们自家的各类工匠等技术人员,往暹罗的方向驶去。这些技术人员对商船了如指掌,一旦商船失事,船上人员自己便可维修,或随即备料造船。

    在赴暹罗途中,他们沿越南海岸一带砍伐木材,再在抵达曼谷时另外添购一些,然后直接用这些木料制造帆船,两个月内便完成一只海船——所有的蓬帆、绳索、铁锚和其他工作均一一亲手制成。”

    造船中需要的油、麻、蛎灰及钉铁等物料,一般也一起从国内运出。

    发展到后来,大清朝廷建立了,他们禁止出口铁器后,大量的铁器依然可以通过走私途径流入海外。

    后来又自雍正三年开始,大清政府允许出洋船只携带一定量的铁钉、油灰、椶丝、黄麻等材料,作为修补船只之用。

    这应是海外取得船料的一个良机。造船用的蛎灰,因为东南亚濒海,应该是不难解决的。至于铁钉,也可以在东南亚制造。

    ……一些以前移居到槟榔屿、马六甲和新加坡等地的明人工匠们,也制造大量的五金产品,如锄头、铁钉、小斧、铁链等。

    在东南亚,造船的限制宽松太多,所造船舶也多为大船,载重量在七千到一万石之间,这个大概是相当于四百吨到六百吨吧,而且在当地造船费用只有国内的一半。

    明人船匠的才华在海外得到了尽情的展示。

    安江造船厂需要他们在台湾也能展示自己的才华。

    吴杰厂长和樊修技术员综合考虑后,正式在网上提出了造船技术工人引进要求。

    这个要求即时得到了批准,而且由于这份要求中,都把所需人员具体落实到了造船的工种上,所以,当这个要求发到了广州和厦门时,那里的人像照方抓药一样,很快搜罗到明人技术员了,很快就送到了安江造船厂。

    吴杰厂长说:“这两条船如果正式建成,并能顺利完成海试的话,就标志着我们的船厂正式成立了……”

    樊修技术员说:“那条飞剪船呢?你真让那些爱好者亲自动手嘛?”

    “为什么不?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省得他们一天在网上叽叽歪歪……不行的话,我们还可以帮忙,还不行的话,还有明人技术员,他妈的,明人工匠都比我们强,至少他们都建过百吨以上的全木船。”

    “没事吧?我们有数控木工机床……”

    感谢起点朋友mabol的支持。

第三百一十九章 以后只有台湾纵帆船了

    vip作者:吴杰

    从这件事后,纵帆党和横帆党两伙人算是明白了,这个吴杰厂长是个闷骚男,在别人玩嘴炮时,他却在干实事。

    于是,他们就养成了去安江造船厂实地观察的习惯。

    在等招聘齐明人船匠时,他们听说吴杰厂长又设计了两种船型,赶紧都跑去观看。

    当时在测试水池边,他们有的站着,有的还蹲着,认真地看着吴杰厂长和樊修技术员在测试一个怪里怪气的船模------众人习惯性评头论足了。

    "太丑了,像个大鸭子!"

    "长宽比例太小,肯定跑不快!"

    "这玩意是个啥?算纵帆还是算横帆?"

    水池子里的樊修技术员听后不耐烦,说道:"没见识,连解放前活跃在苏州河的老闸船都不知道!"

    众皆哑然,确实没听过,更没见过。

    还是吴杰厂长厚道些,他笑着跟大家解释了一下。

    19世纪上海租界的洋人们发现,他们的横帆船跟本无法适应中国沿海多变的风向,便结合西洋帆船的船型和中式帆装建造了这种"四不像"。

    它釆用了西方船体,两支桅杆上挂着中式硬帆,在连接艏斜杠和前桅项部的支索上,还挂上了百慕大式三角帆。

    这种帆装,有效地改善了逆风行驶的性能、增加了帆总面积,还能平衡令人烦恼的上风舵问题。

    这种船在极限时,甚至只需要一名舵手和一名助手,就可以愉快地航行。它操作简便,被当时的洋人广泛地用于上海沿海到内河的运输。

    到了小火**行其道的20世纪,直至民国时期,仍然能看到它活跃的身影,可见其性能优良,非常适用于台湾沿海或内河。

    众人摆出原来如此的表情。

    樊修技术员还是有点憋不住话,带刺地说道:"我看着论坛里的争吵就想笑,还拿郑和下西洋的宝船当作横帆强大的依据说事,中国式帆明明是纵帆好不好?纵帆船是利用帆面和风向的夹角,使风帆两面的空气岀现速度差,从而产生动压力来推动船舶行驶,而横帆只是利用背面的风吹鼓帆面,形成静压力推动船舶,像盖伦船上面的一面软质风帆才叫橫帆,没文化真可怕!"

    这时,先来一步的伍大鹏董事长,赶忙站出来打圆场:"民康,那咱们就用这老闸船了?你的做法很有哲学意义。"

    吴杰愣了一下,表示不懂。

    伍大鹏董事长和吴杰厂长是老朋友了。

    伍大鹏有一次在烟台长山岛度假时认识了回乡探亲的吴杰------那时还叫吴民康,一个文革气息浓郁的名字------穿越时才改名吴杰。

    老吴老实却不木呐,同时热情好客,拉着伍大鹏走遍了长山的景点,还带他领略当地的风土民情,其中就参观了当地船工建造木帆船的地方。

    这次考虑搞木头商船,伍大鹏董事长毫不犹豫地任命吴杰为船厂厂长,当然,这与交情无关。

    吴杰的老家就有建造木帆船下海的传统,吴杰至少知道些工艺流程;同时他做事极其认真,还是八十年代的老牌大学生,学的就是流体力学。

    在那面的世界,老吴在某大型企业主持水轮机叶轮的水力模型设计工作,若不是知道他因为某些永远不想提起的原因而心灰意冷,这个人还真不好意思招聘他过来。

    听到伍大鹏董事长问话,吴杰厂长考虑了一下说:

    “我现在的测试池只能检测船的耐波性能、扶正力矩、风帆推力和推力中心、船体的横向阻力及阻力中心,我带来的力学分析软件,只能计算各船型的水流阻力,算不出兴波阻力,毕竟不是专业造船软件。我需要建一座至少三十米长的动态检测水槽,才能得到精确的数据。”

    伍大鹏董事长大手一挥:“不用那么麻烦,现在是十七世纪,只要强过这时期的帆船就行。不过,你想要的测试池可以有!”

    “那好办,我就来说说我的构想,”吴杰厂长指着老闸船模型说,“台湾适航河流众多,我们的内河/沿海商船就选它了,它操帆简单,主体还是中式帆,明人船手上手快,只要教会他们看风向线就行。”

    说完指了指桅杆,又说道:“我们用锥形空心拼接桅杆,减轻重量的同时也提高了桅杆强度,因为可以使用木料最好的部分切割成木条用来制桅,不用太讲究长度。”

    众皆了然:有先进的木工机床在,加工精度神马的毫无压力。

    有人不服气了,说道:“那胶水怎么解决?我们的环氧树脂可有限!”

    “酪素胶!西方桅杆匠到了二十一世纪还在用!”

    樊修技术员忍不住又插了一嘴。

    吴杰厂长摆摆手阻止了樊修技术员的话头,觉得他说话语气有些冲了。

    吴杰厂长说道:

    “因为强度增加,我们的桅杆比明船高两成,帆面积可以大三成,加上百慕大三角帆,该船比同尺寸的明船的帆总面积大六成。配合小阻力设计的船体线型,在适当的风速下航速八节没有问题。下面樊工你补充一下。”

    说完吴杰厂长上了池子,到一边的工作台上拿茶杯喝水,把讲解的机会让给了樊修技术员。

    樊修技术员乘机给大家普及了一下酪素胶的知识。

    酪素胶是一种效用极广的胶液,它可以粘结木制品或其它制品,特点是能耐水,其主要成份是酪素。

    酪素是用去掉奶油的酸牛奶制品制成的,当然羊奶也可以了。

    将牛奶用滤纸或厚实的织物过滤,用清水冲去脂肪,将获得的酪素铺在地上晾干。干后再利用纯净的汽油把残余的脂肪去掉,然后再把它晾干。

    制酪素胶时,只要将酪素用水搅拌加入少量的氨水(阿摩尼亚水)即成。

    具体方法是:取30份重的酪素,用100份重的水拌和,搁置1小时后,一面将混合物搅拌,一面加入25份重的阿摩尼亚水,用时可将制成的胶水稀释,稠度可任意调剂。

    就算没有阿摩尼亚水也不怕,可用硼砂(4份重量的酪素加3份重量的硼砂)代替。先将酪素和水混和,让它膨胀数小时,然后将这糊浆略微加热(不可超过50c),加热时要仔细搅拌,并加入阿摩尼亚水或硼砂。如要长期保藏,可在胶内加入少量石碳酸,以免变质。

    樊修技术员得意洋洋地说:“怎么样,都很简单吧?现在一些欧洲有名气的制桅师家族,还一个个把酪素胶的制作工艺当宝贝一样藏着掖着,却不知道单单是我掌握的生产方法就有三种。等布袋盐化工的氨水量产了,这也是一个产业呢-------”

    这时有人插话了:“小樊很厉害呀,这么偏门的知识都能百度到!”

    “?是吴厂长告诉我的,他在老家教亲戚做拼接桅的时候查了资料。”樊修技术员没听出来是谁插话,不满地朝人群中看了一眼,不知道人家是夸他还是损他,继续说道:

    “好吧,话说回来,船帆上我们也有改进,相信大家也看到农业组那边种植了大量剑麻,那些就是我们风帆和索具的原料来源。剑麻纤维的弹性模量达到钢丝的一半,重量只有后者的五分之一,所以比钢丝绳更适合做索具,同时用它织造风帆的话,只需要印度棉帆布的四分之一厚度就能保证强度。

    这样带来两个好处:一是升帆更轻松;二是减轻桅顶横摇惯量,从而提高船只的适航性和安全性,也减小了对桅杆强度的要求。”

    不等众人提问他又指着船模帆上的橫条介绍:“帆上缘的横杆叫横桁,中间的五根叫板条,下缘的叫帆桁。这也是我们的减重大户,我们釆用硬木-轻木-硬木的层压结构,减去了六成重量,使我们的帆含帆骨只有明人同面积帆的三分之一重。”

    有人无聊地问道:“剑麻帆、层压骨,要是明人学去了我们岂不是没优势了?”

    樊修技术员哈哈一笑:“第一,剑麻纤维纺纱以前要用化学方法去除木质素;第二,明人不会做酪素胶,他们的猪皮胶、鳔胶都是怕水的,压出来的板条嘛,只要是一遇到了雨,结果,你想吧------哼哼------可惜吴杰厂长说,还要大笔地卖给他们------

    考虑到内河的航道条件,我们预计把这艘老闸船的吃水限制在2.2米,船宽5.7米,船体长28.6米,含艏斜杠共33米;桅杆(自水线起)高19.8米,帆型廋高,帆总面积达到425平方米,预计载重100吨。水下部分线型经过吴厂长大量优化,说最大航速8节------那是谦虚了!”

    “哈哈,小樊,你就不要夸我了,你也做了不少工作!”吴杰厂长给大家传看了一张三视图,说道:“这是荷兰人在1700年发明的双桅纵帆船,16世纪荷兰人采用上缘斜桁帆以来,由于其极易操作,故不仅悬挂在全装备帆船的尾桅下,还以其为主帆装悬挂在当时一般的两桅船上,样就成了一艘纵帆船,由于19世纪在北美五大湖地区广泛应用,所以最后被定名为北美纵帆船。

    大家看,这艘船有前支索和侧支索,用后倾桅杆和帆的重量来替代后支索的作用,所以它可以支持更高的桅杆。它的艏斜柱更长,增加了有效甲板长度,主帆的帆桁甚至伸出了艉部,这些因素相加得到了更大的帆总面积,大家别忘了,我们的帆布还要比他们轻。

    由于我们把它用于跨越海峡的近海运输,所以干舷比比一号船要大,同时艏艉也相对翘一些。它的抗浪性能更好,适航性更强。

    桅和帆以及上斜桁我们釆用了与老闸船同样的工艺、材料,帆桁就不必了,它的重量有用。

    最终船体长36.5米,宽7.3米,吃水3.7米,设计载重200吨;主桅高33米,帆总面积达到惊人的830平方米,速度上说不好,反正比老闸船快两节以上就是了。”

    “可是我记得,这双桅纵帆船的载重听说大多在一百吨以下啊!”有人提出了疑问。

    “问得专业,”吴杰厂长点了个赞,“这种纵帆船不同于上一种,它的力学结构经过樊工建模精心计算,采用密集船肋骨和主、两舭三根龙骨,另外双层船壳的内船壳起到水密舱的作用的同时,也将要大大加强了船体强度------桅杆和风帆的强度也推演过了,强度绝对过关,能两双桅解决的我就不用三桅了!------当然,这都是第二阶段的发展计划了------不过很快的。”

    吴杰厂长此时自信满满,又发出了誓言:

    “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可以发展三桅、四桅纵帆船,此后世界上就没有北美纵帆船这一说了,只有台湾纵帆船!”

    一个伪船迷,问题男继续发问:“为什么不发展四桅以上的大型纵帆船呢,拼接龙骨应该不难吧?”

    “我问过李董,不久的将来,他肯定能解决蒸汽机的问题,大幅船用钢板也是迟早的事情,谁还捣鼓啥木帆船啊!”

    感谢起点朋友光明顶左使、书友120921...的支持,谢谢你们没有被起点书评区里具有特色的评语吓到。

    书友是高人,写得太像了,不在正文中发,对不起这篇文。请各路书友来主站纵-横看看其他书友的同人,值得一看。

    作者书单:

    《剑焚九天》,作者同学,成年人作品,武侠流。

    《超级科技帝国》,作者朋友,科技流。

    《医道无双》,作者书友,都市流。

    大家给个收藏,给个信心吧,我等新人都需要关怀。

第三百二十章 道理不辩不明

    时间过去了一个月后,在汉唐集团的不经意间,两艘台湾级别的全木帆船竣工了。除了相关人员,没有太多人关心这个------两条破木头船呗,除了爱好者们,谁去关心它们的制造过程,谁去给它们剪彩?

    而同时在一个大工棚子里,那条小型飞剪船还像一条上岸很长时间的死鱼一样,露着巨大的骨骸,远远地看去,肋骨倒是排列地很整齐。

    明人技术员们一开始非常高兴主家给他们的待遇。

    安江造船厂给他们一天三十马票,或者同等银两的工钱,甚至可以直接给付大米,掌局的,下龙骨的大工匠等还给的更多些,这就够用了。

    安江造船厂的厂主待人也很好,和气不说,话还少,伙食也给的足

    两个掌局的大工匠事先被吴杰厂长集中到一起,吴杰厂长直接给他们看帆船结构的动态演示图------当时这些明人们没人害怕,全都看得津津有味,先来的船匠早看过几遍了,当时还能给这些后来的船匠们讲解一番。

    掌局,是造船行业中的大工匠之一。它的基本要求就是对全船的结构要了如指掌,一些关键地方的数据,要记得清清楚楚才行,其它的还要随机应变。从事这个职业的大工匠,一生只需要记住几种船型,并背下来相应的等比数字,就可以吃一辈子造船饭了。所以,有关数字也是不传之密。

    两个掌局的大工匠一开始也是看得很有兴趣,但是看着看着,心理起了变化------如果天下船匠都有这等物件------所谓的大掌局,用处不大了,他们牢牢记在心中的造船图可能成了废纸一张了------两个人不自觉地对视了一眼,这物件可比什么密图都让人看得清楚!

    它竟然能将那船体一件件摆在一起,又能一件件拆开给船匠们看,如果再把数字告诉船匠们,可以完全不用听他们指挥了。

    不过,当听闻那物件是汉唐集团从南极洲大城带来的,极为珍贵时------他们两个又乐了,如此便好,此物寻常人等绝不可能轻易看到的。

    吴杰厂长把他们安顿好后,又发给他们全套的造船工具,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各种计量工具。

    这个要事先让他们反复练习使用------直到完全熟悉了安江造船厂的计量单位和测量办法。

    船匠们对他们新发的造船工具爱不释手。

    比如那铁锤子轻便无比,用手摸摸,再用舌头舔一下,味道腥酸,果然是好铁所制------只是为何后面有两个羊角一样的地方?再细细一想,便明白了此处的用处了。可是用来拔取铁钉之物?

    羊角锤其实早在古罗马时期就出现了,但这种现代样式的,同其它工具一样,都是红星机加工厂荣誉出品。

    现在红星机加工厂的产品主要是五金产品和农具产品,把李子强董事整天累得要死,这还是在人家红星锻造厂新成立的手锻三车间的帮助下的结果。

    一时间红星机加工厂里真是车床吱吱,冲压隆隆,手锻当当------关键是李子强董事对生产这些很没有成就感,人家红星军工厂里干什么?他在这里干什么?

    伍大鹏董事长对他说:“你加工了一个人力收割机那就是一挺机枪;你加工了一张铁管犁那就是一把步枪,你加工了一台手摇粉碎机那就是一把手枪;一个锤子,一把铁锹,哪怕是一个钉子,一根针那都是一枚枚手榴弹,一颗颗子弹------”

    李子强董事说:“我服了,你别说了。”

    李子强董事曾经牛逼地说过:“现在我们就差初级的合金产品了,只要一出来,可不止能生产木工机床了------早期的工业机床就加工出来了,机床是什么?那是机加工他妈啊------”

    令狐轻侯厂长私下里说:“不对吧,早期的工业机床用不上特种合金吧?”

    李子强董事说:“你不懂,我这是说给董事长听的,他们文科生不太懂------我呢,就是别让他们总把目光投向农业------你看,孙德发董事要建那个碱性电池厂的要求都被打回来了------等我们的电池都用坏了后,怎么办?”

    “啊,好办法。孙董那个是碳性电池厂-------不过电池还能挺上一二年吧------”

    “算未雨绸寥了------还得去菲律宾找锰矿。”

    令狐轻侯厂长说:“是未雨绸缪。钢就是合金的一种,董事长不会不懂。”

    “小声些,文科生真不懂。”

    安江造船厂快要开工了,掌局的大工匠觉得很奇怪,这安江造船厂的船料呢?现在正是干旱之季,为什么不早些拿出来,他们好开工------

    先来此地的船匠笑着说:“莫急------红星木器加工厂正在给我们加工构件,差不多了就会送来了-------”

    “竟然真可以这样造船!”

    掌局的大工匠在脑子里脑补了一下,惊奇地想明白了,原来这里竟然是要他们拼装造船------像那奇怪的画面一样。

    那个先来的船匠叹了口气说道:“一些边角之处的地方还是要用到我等------我等更像是力工了。”

    果然,随后运来了众多的构件,甚至上面还用白色的灰笔标了号码,如果在发给他们的图纸上查看,能够找到那号码的位置------

    有了模型,也有了构件,纵帆党和横帆党的众人们,便以为这造船应该像玩一样的了,木工技术嘛,谁都会一些------

    他们来安江造船厂的次数更勤了,时常在休息时来安江造船厂观察明人船匠们的工作,并准备大展手脚,自己diy出一条飞剪船来,十多个汉唐集团的技术员,怎么也能对付了一条不到八米的小船------再说各项数据都是现成的。

    他们看见,这些明人船匠分工明确,能够熟练的运用着刨、锛、凿等工具,小锤子也是上下翻飞;他们看见,明人船匠在一些榫铆接联的地方,熟练地运用了加装钉锔的技术;他们看见,明人船匠们也是不时停下来看看图纸,那是三视图,他们比比划划地商议着,貌似能看懂的样子,当然不时的也要去询问吴杰厂长。

    吴杰厂长观察了一翻明人船匠的工作过程,心中断定,这和现代社会里生产加工全木帆船的工艺区别不大,就算有差异也是材料和工具上的不同。

    可是这些明人船匠的工作态度值得表扬,认真而投入,一言不发。

    吴杰厂长只是随便转转,并不是充当监工的角色,但是却让明人船匠们紧张。

    安江造船厂的手段真是好生了得。单单这些工具就是好用之极,更别说那船材了------他们是如何能将各块船材切割得如此准确?一块两块如此便罢了------基本都是这样,连预留之处都是一个标准------听闻他们有一人多高的轮锯,切割大木如切豆腐,真有此物?!

    自从台湾级定型后,自从受了吴杰厂长和樊修技术员的科普后,纵横帆党们,集体变成帆船爱好者,要亲手建造了。

    在正式开工建造飞剪船之前,他们在工棚里开了一个会儿,最终选出了现场指挥,这时,已经过去了两个小时。

    然后他们对建造过程做了一番推演,场面开始有些火爆了。

    没办法,大家谁也没有建造飞剪船的经历。

    当初搜集资料时,怎么也找不到建造飞剪船的相关视频,所以大家都是摸索着来。

    但明明是讨论着建船的工艺流程,可不知道话题为什么跑到飞剪船的船帆上去了,并且迅速分成了两派,大明式帆派和西洋式帆派。

    西洋式帆派都想笑了,说:“飞剪船是西式船型,你用上大明式帆,不伦不类吧?”

    大明式帆派很认真地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双方吵得厉害,现场指挥本来有决定权,但是他也加入了争论中,嘴炮对嘴炮一般是没有结果的。最后他们只得请来了吴杰厂长。

    “在飞剪船上用大明式硬帆?是指我们用现代技术改装过的?”

    吴杰厂长皱着眉头想着,说道:“

    这个大明式帆和西洋帆的最主要的区别是体现在帆缆系统上,大明式硬帆属于纵帆类,受风效率高;可以绕桅杆转动,能迎风,在顺风和侧风的情况下都能使用。

    硬帆因为有支持骨,所以这个帆质量要求很低,就算破了很多洞也没有关系。操作比较简便,升降帆的时候不用船员在桅杆上爬上爬下,特别是降帆特别方便,而且桅杆通常可以放倒,从而增加了在恶劣海况下的安全性------

    从同样重量同样面积的帆来说硬帆优势大,成本还低了很多,特别是我们借用了现代技术------”

    大明式帆派乐了,说:“你看看,这好处有多大------历史上没有,不代表我们不可以使用。”

    吴杰厂长又说:

    “也正因为这个大明式帆船采用的是硬帆,虽然在单位面积上的吃风能力超过西洋的软帆,但是由于硬帆的材料本身的问题,导致了帆的面积方面根本无法和西洋帆船相比------就算我们借用了现代的技术也不行------这个是可以计算的,硬帆上的板条还是太多。

    飞剪船上一般的帆面积做得非常大,桅杆又高,抵消了硬帆这个优势,不过他们帆大杆高这也带来了桅杆容易折断的问题,因此西式帆船的桅杆上都有加强缆以稳定桅杆,但是这又使得风帆无法绕桅杆转动,所以总的看来,这个西洋的横帆在侧风下的效率很低,但是,他们很聪明地用横衍帆解决了这个问题,同时又在船首斜桅采用支索帆或大三角帆,而且西式帆船又发展出的翼帆进一步加快了航速。

    这样说吧,西洋帆船用帆的总面积战胜了大明帆船的单位面积效率,一艘850吨左右的西洋帆船的总帆面积可以达到6个篮球场那么大,而战列舰的帆面积可以超过10英亩,记得最后一次帆船蓝飘带的获得者平均速度已经可以达到16节左右,而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候,烧煤的军舰也不过就是这个水平而已。”

    西洋式帆派说:“那么,我们必须按照历史的进程来发展吧?”

    吴杰厂长说:“不是必须不必须的问题,是我们的汉唐集团能提供了什么样的材料问题,我说过,只要材料跟得上,以后的海洋,就是我们的海洋------不过目前,我们只能如此了,先把能建造出来的尽量建造出来再说------”

    众人点头认同,这个道理是对的,先建造出来再说。

    吴杰厂长这时却说:“算了,这都要吃晚饭了,下个休息天你们再开工吧-----我们船厂的伙食不错,我请客了。”

第三百二十一章 海军通勤通讯艇

    那些汉唐集团中的帆船爱好者们,在第二个休息日时,又集中起来了。

    他们上次选出的现场指挥真心做了自我批评,认为应该搁置争议,先把飞剪船建起来再说,其它的假设,都不要着急,先建成才是正道。

    大家也深以为然,并互相安慰着说:“没关系,我们本来就不是专业,也不是职业,你看看,我们自己本专业上的工作没人挑毛病吧?原本应该完成的工作和任务,我们也都完成了,这是来帮吴厂长忙呢。”

    于是大家一片就是、就是的认同,也不管吴杰厂长是不是真心希望。

    飞剪船的龙骨摆好了,肋材就要准备安装了。

    众人这时开始齐心协力地工作着,速度上并不比明人船匠的慢。事实上,大家也看过他们工作的方法,不过如此------第一肋骨插接,后面直接用构件加固呗。

    但是,在这过程中,不知道谁提出了海军炮舰的问题了。

    当然,这和一直有传言说要在过年后暴兵的消息有关。

    帆船爱好者们心系海军啊……如果暴陆军了,那么海军呢?没有强大的海军,陆军有什么用?耗子扛枪窝里横?!用来维稳?!

    在这帮人的心里面,他们直接把自己当成海军的代言人了。

    不过再小白的帆船迷,也不会要求把现在正在建的大明式帆船改成炮船。

    大明式帆船,特别是广式和福式的,似乎天然就与火炮无缘……

    一个技术员慢慢地说道:

    “嗯,大明式帆船有个最重要的问题,就是炮位和防御力的问题,不过这2个问题的起因则是1个原因造成的,就是很多人引以为自豪的隔水仓设计。

    如果整个帆船没有隔水仓的话,海商只需要1个口子就能吧货物吊入仓里,再通过移动货物的位置,把仓位装满就行了,但是如果有隔水仓,海商就需要在每个仓都开口才能把整条船装满。

    于是再宽敞的甲板上,也必须会有好几个口子,下层的主甲板也是,再下层还是,于是海船就会损失相当多的炮位。

    大明式帆船由于有隔舱的隔板来支撑结构,所以建造的时候要么不使用肋材,要么使用的很少,而西洋式帆船由于没有隔舱来支撑结构,所以只能大量使用肋材。

    这两点,在明人技术员们正在建造的两条帆船上完美的体现了出来。

    大家都参观了好几遍了,查资料再加上实际考察,我们早就形成了完整的认知:在安全性和战斗性两点上,明人们及其祖先都选了前者。”

    另一个技术员接上了话说:

    “尤其是这一时期欧洲的军舰,商船也算上,我们看过残骸吧?那肋材几乎一根连着一根,这些肋材提供了很好的防御效果……就算是拿破仑时代的18磅舰炮的实心炮弹在300码的距离外,甚至不能对46英寸厚的肋材造成决定性损伤,抵近射击也无法贯穿,而当时每个英国战列舰的炮位左右两边还多加一根肋材,真实的海战中被击沉的军舰的比率是非常小的,多数都是俘获。”

    又一个技术员说:

    “欧洲人的帆船,那是追求结实是王道啊,美国在独立战争之后,利用北美大陆丰富优质的木材资源,精心打造了一批橡木战舰,这批战舰在与英国企图重新夺回北美殖民地的战争中,发挥了出乎意料的重要作用。

    在那次战争的海战中,那些英国战船在中远距离发射的炮弹,常常被美军舰船的船体弹开,使得英国皇家海军引以为傲的炮击技术无法发挥优势,英国船员为之惊呼为铁船。

    真不知道他们要是看到了紫云号该叫什么……

    结合荷兰船的残骸看,我们当时如果没有37炮,还真不容易击沉这些木头船,除非撞沉它们……

    而那时美**舰仗着船体结实而大量装备短重炮,与英军大打近程炮战,结果英军反而被美军强大的近程火力打的伤亡惨重,从而使得年轻的美国海军赢得了海上的胜利。

    当然了,美国陆军就没这么好运了,被从加拿大过来的英军打蒙了,把首都华盛顿都丢了,结果让英国佬把总统府都烧了,好在总统府是石制建筑,只是被烧得乌黑,后来美国人只好把总统府刷白,呵呵,这就是美国白宫的由来……”

    现场指挥也忍不住发言道:”大明式帆船由于比较少使用肋材,所以相对容易被打穿,炮弹造成的伤害会远大于西洋帆船。不过日本人的船更惨,曾经用8艘主力船围攻一艘荷兰商船而被统统击沉的战例,哈哈……

    同时那个西洋式舰船的船体结构的增强也有助于在船上装备大量的火炮,而不必担心被密集开火的火炮的后坐力震散架了。

    但是大明式舰船的船体结构则无法承受这样的力量,这也就是大明式舰船最多只能装备不超过30门火炮的原因,不是不愿而是不能。

    总的来说,大明式帆船是一种优秀的商用船型,由于使用硬帆使得操作方便,所需要的水手数量比软帆的西洋帆船要少不少,在复杂海况下也更加灵活,由于使用隔舱设计,抗沉没和造价也比西洋帆船优秀,但是由于速度,炮位和防御的原因,不适合用来做为热兵器时代的战舰,尤其是以实心弹作为主要武器的……”

    众人喝了三壶茶后,心情格外爽了,谈了这么多,该干活了……

    可这时候,一个沉默许久,一直没有发言的技术员,忽然对龙骨和肋材的插接方法有了质疑。

    那个技术员忽然说到:“不是我多事,咱们学的是明人的船匠办法,他们是和荷兰船匠学习的办法,但他们都是用普通商船的插接方法……这也能用在飞剪船上么?我倒不是怕荷兰船匠捣乱,他们家人都在基隆呢……”

    有道理啊,有道理。可是你为什么不早一些说呢?

    “我刚才听你们聊天时,才想起来的……”

    看看,聊天有多么重要!

    他们放下现在的工作,又开始议论了起来,如何能加强龙骨和肋材连接……讨论了半天,发现都是用现代的方法,这不行,受材料限制太多------最后还是问专业人员吧。

    “这么小的飞剪,没有啥区别的,没听说过有特别要求,如果想更安全……加上些胶吧,你们应该能看到我给你们发的构件了……算了,大家还是吃晚饭吧,还是我请客……”

    吴杰厂长上网了,前一阵子大家隐隐有批评他不上网聊天的嫌疑,这就不好了,不能脱离群众嘛。

    吴杰厂长谈了自己的理想:“等咱们安逸下来,可以建造一艘万吨级的7桅全钢帆船游轮,作为咱们的度假中心,生活设施条件一定要比紫云号好……想去哪就去哪!欢迎大家报名……”

    众人齐声喝彩……报名者众多,大家一起畅想着未来的自由自在。

    可是谈着,谈着,话题就又跑到船上去了。

    这时,吴杰厂长上传了一份文件给伍大鹏董事长,军用通勤与通讯艇的定型介绍文件。也许这才是他上网的根本原因。

    图片上是一只精致的帆船模型,它是单桅、尖艏圆艉。

    文字介绍非常详尽。

    本船船身长12米,采用胶合板内外双层船壳,前三角帆装有手动卷帆器和自动过帆系统;其主帆与美洲杯比赛的帆船相仿,是高桅全骨平顶帆,帆骨是用茶杆竹与枫木层压而成,其综合性能超过玻璃钢材料;轻便的主帆沿着桅杆上的钢制导轨升降,第二板条还参考中式帆安装了帆脚索以控制帆顶扭曲角度;所有的升帆及控帆索具都集成到驾驶舱室,必要时一个人就能驾驶!

    四对反前支索撑臂和侧支索与前支索组成了强力的桅杆支撑结构,总共九吨的排水量却拥有19米的高桅,帆总面积达到160平方米!”

    加重铸铁龙骨,即是稳向板与流线型配重块的集合,设计为4500公斤,配重比达到50%,吃水深达2.9米,加上滑水尖舭的艇型使全船获得强大的扶正力矩。

    该船在横向9级强风中仍然能正常航行,只不过此时横倾会达到21度以上。即使遇到台风,如果只挂小前帆,尽量顺风航行的话,问题也不大。

    它有左右两片流线型长舵叶,舵效率很高,可以很好地掌握航向,整体结构将是本时空最好的。

    如果能将库存中的六台12马力s195柴油机调拨给我们,两年,只要用上两年,这六艘高速帆艇足够未来的海军使用了,一台s195柴油机全力开动一小还用不上五斤油------随着土著第一批次的人力运输石油开始,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极少的需求将会带来极大的收益。

    经过推演,单用机器推进,可以达到6节,在五级风力下可以达到12节,八级风下18节。

    伍大鹏董事长给吴杰厂长发了密信,说:“不行,那是留着制造拖拉机或者小坦克的------再说了,这就是你不上网聊天的弊端了------”

    吴杰厂长回信道:“怎么?”

    “有两个牛人正在研制单缸大飞轮12马力柴油机呢------全是用本时空的材料。”

    “这是谁啊,这么牛?”

第三百二十二章 大飞轮与植物油

    伍大鹏董事长所称的两个牛人是自由组合的,一个是司马建国船长,另一个是秦力技术员。

    秦力技术员在那面世界里,原本是负责工程机械维修的,一开始学历不高,只不过是个技校生,但在注重文凭那股风潮中,也弄了个大专证。

    原本也算是属于建筑公司里的才子,可后来市级的建筑公司解散了,他自然也光荣下岗了。

    不过当时他也不愁,原本的建筑公司的头头自己单干了,一些原有的工程设备,三瓜两枣地都被原来的头头私人买下了,别人也确实买不起。

    在私营建筑公司成立的前一天,原先的头头包下了一个中档饭店,他把自己看重的技术人员都请到了,十分阔气地在席间上了海鲜。

    有了这些人马,他完全自信可以接任何工程,都是原先一个单位的,谁水平行,谁不行他都门清。

    当然,重用不重用是另一回事情,又不是给他干的活儿。所以有些技术人员被叫来时,心里还忐忑不安——原来头头都不稀待见自己,有什么好处都没有自己的份,这领导自己干了,为啥又找自己呢?

    可是自己成立建筑公司可就不一样了------除非特殊情况,头头连一个打更的闲人都不想养活,以前只会溜须拍马的,赶紧滚远点,别想让他开工钱。

    席间,那个头头喝多了,但是还坚持挨桌敬酒。

    他拍着技术员们的肩膀,大大咧咧地说:“市场经济好啊,老子不下海都不行了,知道老子被谁看中了吗?跟着我干,工钱保证不拖你们这些人才的……”

    当时秦力还傻乎乎地问:“被谁看中了啊?”

    那个头头没听到还是怎么的,反正没理他的问话……不过后来公司接到的工程越来越多,全是给好钱,工钱真的比原先多了些。

    但好景不长,看中这一行业的人还挺多,后又冒出几家来,好像比他的头头能耐大……工程不好做了不算,工程款还不好要了。

    公司要解散了,那个头头还算讲究,给了秦力这样的老人们三个月的工资,说是老子不干了,他要移民走了,别在最后时期牵连上政斗了……

    秦力技术员就此加入了汉唐的招聘。

    穿越后他一直负责机械维修,此时在赤嵌农业基地的农机站负责各种设备的养护……本来他还想加入到安保部门,可是他以前仅仅打过火药枪的经历,没有打动伍坚强大队长。

    司马建国船长这时候和江铁生的话越来越少,两个人再也找不到过去聊天喝酒的感觉。

    江铁生专心搞他法治小组的经营,力争团结起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司马建国船长闲暇时则上网到各个论坛转转,就是看看也不说话。

    不知道什么时候,网上新建了一个的论坛,名称有意思,“我们的大飞轮”。主办人是秦力,那里的简介是这样介绍的:

    “我永远忘不了一个经典发动机的身影,那就是跟我们原先的生活息息相关的12马力单缸大飞轮柴油发动机!

    打从我记事起,那种单缸大飞轮12马力柴油机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机身简洁明快,声音铿锵有力,使用简单维护方便,还记得那些拖拉机司机弯腰撅腚使劲摇的背影吧?

    ……它是单缸设计,维修使用超简单,没有电脑数控,没有电瓶启动,没有任何线路设置,没有传感器……

    启动时只需要将减压阀打开,就能用手迅速摇动,当转速达到我们心里认为的转速时,只要松开减压,它就能自行运转起来。

    这宝贝超级省油,只用20升的油箱就可以供给……使用它的拖拉机,在拖拉的情况下,可以奔跑6到8小时,一点问题也没有。只可惜拖拉机没里程表,具体公里数根据负载情况另记了……

    我们的大飞轮发动机虽然只能加柴油,但是胃口好啊,就算是地沟油它都能给你燃烧。

    我有一个真实而生动的事例:一次,我坐在一个鸟人驾驶的装备该机器的拖拉机,行进在荒郊野外时,那机器竟意外熄火,那鸟人数次扬言要和大飞轮他妈发生不正当性关系后,又是用力左右摇晃,可依然听不到油水的声音,该鸟人判断为油泵吸不到油了,结果当时给它加了一瓶“娃哈哈”矿泉水,该机顺利着车……

    我们的大飞轮造型简洁明快,具有典型的工业美,尤其是那个油箱设计,直接顶在机器上面,既可以减少机器震动,又能保证在冬天加了不合格柴油以后,在高频震动的情况下不结冰,这是那面的世界里,除了man卡能保证柴油不冻冰以外,最经典的纯物理性设计!

    它外置的大飞轮重量惊人,功能繁多,不需要连接复杂的变速箱,更不用说pto输出了。

    那大飞轮的重量大,能保证单缸柴油机在它那种特殊高的压缩比下运转,飞轮上多出的三根v型带槽更是超经典设计,通过更换不同的带子,你可以拿该柴油机带动浇地跟抽水的水泵。

    看着赤嵌农业基地里那笨重的蒸汽机,死命带动着抽水机时,我常常泪流满面,我们的大飞轮,你在另一个时空还好吗?

    我们的大飞轮通过变换不同齿比的箱子,能使得12马力的输出,最大能达到90km/小时!

    这宝贝能带动拖拉机,带动农用三轮车,带动打面机,带动玉米粉碎机,带动通过简单管道加入玉米或者大米,就能出可以做成休闲膨化食品的机器!还记得金黄色的膨化食品吗?

    反正这么说吧,只要能通过带子带起来的设备,它都能带……

    我现在经常在梦里听到它“嘭,嘭,嘭”的,然后就带来了一阵阵的玉米甜香……

    司马建国船长看完这段简介后,微笑着回想了一下,他经常能在街边看到农民装扮的夫妻俩,在农用三轮车的后车厢上,开着膨化机,倒入玉米后,一条条膨化食品便抽取出来,又趁着它们软和的时候,编成花篮或其它形状……原动力就是那大飞轮。

    司马建国船长看了看后面陆续发的帖子,大约都是感叹那面世界的经历……其中有一条是:

    你是李子强董事的同学?说话风格这么像……

    秦力技术员回了一条回复说:“他是小气的,我是大方的,一点也不一样,怎么能是同学?”

    司马建国船长当时回了一条帖子,说道:“大飞轮的结构简单,自己加工一台也不是难事……膨化机也不难,关键是没意义……”

    过了一会儿,秦力技术员回帖子说:“我知道,提过申请开发大飞轮……可李子强董事没批……”

    司马建国船长说:“为什么呢?用不上带过来的材料吧……”

    秦力技术员说:“没石油,没柴油……土著前一阵子带回来的那点,也就够几盏马灯用的……指望不上。”

    司马建国船长说:“石油哪里能靠人力搬运,就是让他们趟出一条路而已……谁说大飞轮只能烧石油的?”

    秦力技术员说:“地沟油?我的朋友,这个时空的地沟油比石油还难找……”

    司马建国船长说:“用植物油吧……”

    秦力技术员说:“想过,但没有机会试过……不过植物油好像粘度大,闪点高,喷射的颗粒也有一点大……你说,会不会出现喷油嘴积炭堵塞了,活塞环也粘结了,缸套也磨损了的现象?……如果再清理,那就是大修一样了,不划算了……要不李子强董事都不让用带过来的柴油机试一试,小气的。”

    司马建国船长说:“理解吧,在那面的世界,可以让你试,这个时空里这些设备就太重要了……不过我们可以处理一下植物油,热处理最简单,或者加上酒精试一试……大飞轮吧,我们也可以自己造一个,当成爱好了,不指望它成为集团的计划项目。”

    秦力技术员说:“我看行……我只会一点车工技术……铸造可不行。”

    司马建国船长说:“真巧,我会一点铸造,不过缸套部分还可以求人帮忙嘛!”

    秦力技术员说:“对,也就曲轴、活塞、缸套精密些------”

    范伟业老师后来偶然发现了他们的对话……回帖说:“算我一个,我是轮机本科毕业的,12马力单缸柴油机嘛,我闭着眼睛都能把结构图画出来……”

    秦力笑着给这个科班毕业的,有正规大学毕业证的人回帖说道:“你要是在两分钟内能说出最合适用植物油的柴油发动机型,我就让你进到我们小组……”

    两分钟后,范伟业愤怒地回帖说:“哪有大学教这个的?你们不也是在试验时才知道的吗?”

    秦力技术员和气地说:“真不是。是事先直接确定的……大缸径的,间接喷射式的柴油机最好用。”

    范大海船长后来知道了这事情,他对宝贝儿子说:“他们都有加地沟油的经验……这个不怪你,教科书里不可能教这些……儿子,你不要生叔叔们的气,说实话,我还真希望你永远没有这样的经验。”

    “爸爸,你什么意思?”

    “没意思,我的儿子。”

    司马建国船长直接和秦力技术员动手制造了,而且是利用休息时间。当然,一些材料和加工设备还是借用了红星机加工厂的。

    两人直接用的是他们过去常见机型的数据,除了底座配重部分,他们没敢动单缸大飞轮12马力柴油机的各项数据。

    正当两个人为此忙碌的时候,伍大鹏董事长对李子强董事说:“你没找他们谈谈吗?”

    李子强董事说:“谈过了,说过现在不到时候,可这两货把这个是当成业余爱好了,你叫我怎么办?……我还帮他们加工了曲轴呢……还搭进两根焊条!”

    伍大鹏董事长接着又联系到了建国安董事说:“你以前说的那个植物油处理是什么?我可能把你的回复误删了……”

    建国安董事说:“人吃植物油都不够,怎么能拿去当燃料?现在分明是不到时候嘛……”

    伍大鹏董事长说:“没办法,这两货当成业余爱好了,咱不能公开鼓励,但背后还得帮一帮……”

    建国安董事说:“不管是酯化还是乳化,都不是我们现在能容易解决的,一个高密设备就打败我们……”

    伍大鹏董事长说:“这么费事啊?发仔那里没有别的方法?”

    “没有,要是有了,他一定会解决的……不过现在他心情不好。”

    “知道,化工区那里又死了三个劳工……”

    “不管哪个时空,不管哪个地方,化工业就没停过死人……化工那才是一步一个血印的前行,大鸟,别说我们这样快了。”

    “建人,你说我们现在提前几个月启动捕鲸计划怎么样?”

    “现在条件还没准备成熟,但也得上了……拼吧。”

第三百二十三章 捕鲸记(一)

    大力发展捕鲸业,是汉唐集团的一项既定政策,对其的重视程度并不亚于目前的农业。

    但是,在总的发展计划中,它要在1650年秋季时才正式开展,那时,不仅是捕杀鲸鱼的最好季节,更应该是其它相应配套设施较为齐全的时候------捕杀鲸鱼如果只为吃肉和鲸油,那样的利用水平就太低了。

    但是,这一项计划却被提前催生了。

    当然,这不仅仅是因为两个业余爱好者的原因,其它行业,也都开始对此有了需求,算是一种顺势而为吧,尽管准备还是有些不充分。

    不过好在这项计划的提前催生,与正在执行的征兵计划不发生冲突,海陆两方面各干各的……

    工作安排下去了,总会有人为此忙碌,其它人正常工作。日子又开始平平淡淡。

    唯一能让大家八卦几句的,就是梅乐芝经理正式向厦门王家提亲了,并下了聘礼……聘礼是梅乐芝经理亲自向叶闯打欠条,贷了两公斤黄金和一些其它物品,这是以自己的未来工资收益为抵押。

    本来也可以用梅乐芝经理众多的实体书来抵押,但是在叶闯的评估报告里,这一次申请却没有被认可。

    出人意料,杨有行秘书却没有理由地大发感慨,说:“那一吨书在我的眼里比一吨黄金都值钱------在小气人的眼里竟抵押不了两公斤黄金-------小气的书友更是连几分钱的订阅都不肯给,充值费事?只要花钱就没有不费事的------”

    叶闯说:“我本来不看网文,如果来生有机会,我也会看盗版网文,有便宜谁不占啊?”

    说完还回了个坏笑的笑脸。气得杨友行秘书说不出话来。

    梅乐芝经理说道:“按我参与制定的评估标准,这批图书完全可以在一年后由我们印刷出来,由此它的信贷额度当然不会高------我没有想到我们的印刷技术会发展的那样快,呵呵。

    不过我还是否决以股份来当抵押,质押率多低都不行------否则我们的经济体系会被我们自己冲毁------占便宜也是一种随众心理,这问题不是出在私人道德上,而是体制上,一个小小的制度就可以克制它。”

    穿越后,除了当初的私人配额,自己携带的物品,所有人的账目都是公开的,当然,那数字只有一个集团给付工资,发放补助的数据,没有其它类别……个人还剩多少马票和马票的流动方向是个人**,虽然这一点还有人不满,但目前只能如此了。

    汉唐集团的男人们有送贺礼的,那贺礼里面超过五十马票价值的,全被梅乐芝经理打回去了,理由很简单。

    梅乐芝在论坛里说道:“既然我是第一个明确踏上了与明人的沟通融合之桥的人,那么我定下一个私人的标准,不希望让这样的人情交往以后变成一个普通人的沉重负担……五十马票是比较好的心理位置。”

    可谁也没有想到的是,第一个回帖的,竟然是一个女生,巴音。

    巴音是汉唐集团里唯一一个公用设备工程师,但是她只有工作经历,却没有考到国家公用设备工程师执业资格证书。

    李子强当时招聘,面试时,第一感觉这是一个机械行业里的工程师,第二个感觉是,她是个女的。

    李子强非常欣赏这样性格的女人,随便问了几个通用动力的问题……过了。

    巴音工程师在论坛里说:“你们男生整天不是玩技术就是搞数字,再不就是说些莫明其妙的话,有意思吗?!”

    这是什么意思?男生们没有敢回话的,梅乐芝经理连个呵呵都没回,集体对这个帖子无视了……

    罗朗校长悄悄给巴音工程师一个密信,问她怎么了。

    巴音工程师说,看着生气,他们一天天就知道搞些无聊的东西。

    罗朗校长说,就是。

    女生们真的都有些生气了,一年多了,竟没有一个女生接到过男生的约会,哪怕是暗示也好……

    男生们也许一心想着捕一头大鲸鱼,可女生们更想着捕一个汉唐集团里的男人。

    如果不这样,将来找一个明人男子?那太吓人了……当然这样的话,女生们谁也不会说出口。

    女生生气的原因,永远不是表面的原因。

    大家依旧都在忙,时间就快,连带着正月十五说过也就过去了。

    既然把捕鲸计划提前拿出来了,那么,对这鲸鱼的利用,汉唐集团将走一条综合利用的路子。

    鲸鱼浑身都是宝,它的用途多而广泛,可以这样说,在地球上,它就是一种对人类发展贡献最多的海洋动物。当然,这贡献的多少和人类发展水平,利用水平有关。

    鲸须可以用来制作毛刷,雨具和其它生活用品;鲸皮的用处更不用多说了,它比鹿皮的工业用途和生活用途还要广;鲸骨可以制成工艺品,由于原材料的齐整性,它更容易处理,自然是生产单质磷的好原料,如果加工成骨粉则出产率更会是高得喜人------

    鲸鱼肉很好吃,它肋条处的肉有些像五花牛肉,尾部的肉完全就是小牛肉,食用方法多种多样。

    三号渔船船长郭子仁说:“趁热吃最好,如果凉了的话,有一点点海腥------如果没有海腥味了,也就不叫海鲜了。”

    鲸鱼肉也可以做任何的处理,腌制和加工成肉松、罐头都是上好的原料;如其它家畜一样,鲸内脏干制后磨碎,将是最好的饲料添加物,当然,也各自有其它的用途。

    鲸鱼油是含脂肪十分丰富的动物油。它不仅含有大量的甘油,可以用于合成炸药中的硝化甘油,在军工和医药上用途大,从鲸鱼油中可以直接提炼出高级润滑油,用于精密仪器,要是只用在柴油发动机上真有些可惜了。

    鲸鱼油经过加氢处理,还可以得到无腥无味的硬块,能加工制成可供食用的人造牛油。

    鲸油还有许多其他的用途,那样就太低级了,可也正是它被欧洲人大量捕杀的原因,它可以制造蜡烛或是用来充当灯油。还有冷门些的用法就是油画颜料,造鞋油也可以。

    一头120吨重的蓝鲸体内可获得40多吨的油脂。这般数量的油脂相当于在数千头肥猪身上取下的猪油。可惜,蓝鲸大多在高纬度海域。不过其它鲸类的鲸油也不少,特别是抹香鲸、座头鲸……南海恰恰是这两种鲸多了一些。

    被称为女生之友的马旁技术员说:“鲸油是最好的化妆品用油之一,保湿和润肤效果一流……这就是为什么小日本化妆品在某种程度上好一些,更适合亚洲人皮肤的原因……”

    本来,马旁技术员还想说说药用的效果,但是他几乎在同时接到了十多个女生的密信……回答起来应对不暇……

    范大海船长乐呵呵地说:“鲸鱼奶你们别忘了,鲸鱼油做冰淇淋,我儿子伟业喜欢吃。它的味道、色度和牛奶是一样的……”

    有证据表明,早在公元100年,古代的爱斯基摩人和北美印第安人即常捕鲸以取得大量肉食、燃料和制造工具的材料。

    在欧洲,中世纪晚期即于比斯开湾周围开始有系统的捕鲸活动。早在16世纪,巴斯克捕鲸者即追踪鲸群,冒着风浪行驶很长距离到纽芬兰及冰岛沿岸。

    其实这样的横渡大西洋的航行早在1372年就已开始。在现在的17世纪内,荷兰人及英格兰人均组成了庞大的捕鲸船队。

    估计一年约有300艘荷兰捕鲸船出海,船员达18,000人。

    在明大陆,捕鲸亦是行之有年的行业。

    《新唐书》卷三六《五行志三》:“开成二年三月壬申,有大鱼长六丈,自海入淮,至濠州招义,民杀之。”

    又《新唐书》卷二一九《北狄列传??黑水靺鞨》记载:“拂涅,亦称大拂涅,开元、天宝间八来,献鲸睛……”。

    但明大陆捕鲸的水平一直处于“捡”的水平,大多对付搁浅的鲸鱼。

    从获得手段这一点看,确实不如同时期的小日本。

    小日本一般是主动进攻,他们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捕鲸记录正好是在这个十七世纪。

    他们驾驶小船,从外海往海湾里赶,用鱼叉、滚网、刺网对付落单的鲸鱼。

    在制定总的计划时,汉唐集团决心补上这块短板。

    汉唐集团提前开封了自己的设备。

    捕鲸技术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古代阶段。当17世纪欧洲人第一次看到爱斯基摩人捕鲸时,他们发现爱斯基摩人用的是皮艇、带有倒刺的捕鲸标枪,那叉头处有枢纽,叉头刺入鲸肉后倒刺即扬起。还有皮绳,那上面拴着吹胀的海豹皮作为浮子,用以牵住潜入水中的鲸,以待其体力耗尽。

    这个时期的欧洲人和北美印地安人所用的捕鲸方法十分相似。

    6名捕鲸者离开大船,乘小艇追逐鲸鱼,小艇通常长8.5公尺,装备有具倒钩的捕鲸铦和长索。鲸一旦被铦刺中,便带着绳索逃遁,直到筋疲力尽浮出水面,人们在那儿用捕鲸枪,也就是一种更长的捕鲸铦将它杀死,然后用绳索拖到大船边,用有刃的长枪割取油脂,并奢侈地把尸体抛弃。

    第二个阶段则是近代阶。近代捕鲸业肇始于19世纪中期,当时挪威人福伊恩发明了一种捕鲸炮,用来发射内充炸药的捕鲸标枪。

    多少世纪以来,捕鲸者只能捕捉那些游速较慢的鲸,如驼背鲸、抹香鲸、弓头鲸及灰鲸等,因为投得不远的捕鲸铦能构得着这些鲸类。

    福伊恩氏捕鲸炮则能将捕鲸铦射出一个更大的距离。当游速较慢的鲸类数量大为减少时,捕鲸者有了炮便能追捕游速较快、以前种群数未受影响的鲸,如蓝鲸、鳕鲸和鳁鲸等,人类捕获鲸的种类增加了。后来又使用了动力船,与捕鲸炮相得益彰,这些方法使用至今几乎没有什么变化。

    第三个阶段则是现代阶段了。现代捕鲸业使用直升机、水下声纳及大功率的捕鲸炮,因此能捕捉大量的鲸。

    长约60公尺的捕鲸艇航速可达18节,可将重54公斤的装炸药的捕鲸标枪射出2百公尺之远。

    这样的加工船包括庞大的操作部门,完全自给自足,船上有加工设备、实验室和医院。

    可比最大的史前动物恐龙还大的蓝鲸,在约45公钟内便可被剥取油脂、肢解、切碎,加压蒸煮,制成鲸油和鲸肉产品。

    直升飞机汉唐集团有,但是伍大鹏董事长好几次提议使用,都被董事会否决了……理由是,不是关键之处,再等等。

    伍大鹏董事长曾经愤怒地说:“像等待戈多那样吗?”

    别人笑而不语,李子强董事好奇地问:“戈多是谁?”

    汉唐集团这一次也不会为捕鲸的事情动用直升飞机,但是他们启用了渔三号。

    如果在那面的世界能买到捕鲸船,他们当然会想办法买了……但是那个国家从八十年代初就停止生产了,而购买国外的则手续太多,而且引人注目,于是他们只好在渔三号上加了一些改装,这一点没人会注意。

    渔三号的船长叫郭子仁,是广东徐闻县人。他在外罗港的渔业专区,正了八经地做了挺多年的船长。

    外罗就是一个远近闻名的“捕鲸、捕鲨之乡”。

第三百二十四章 捕鲸记(二)

    自明朝起,雷州半岛一带捕鲸、鲨,渔民很早已会用鲸脂制油,并作为渔业实物税向朝廷进贡。

    据史载,明洪武24年(1391年)雷州府向京贡鲸油3184斤28两4钱,为广东之冠。

    而跟鲸鱼相比,由于受明人饮食喜好的影响,鲨鱼的商业价值更大,自古以来皆被食客们奉为至尊美食,从明代开始,徐闻外罗港群翅就被列为上等的皇宫贡品。

    徐闻外罗港生产的“外罗港群翅”曾经扬名海内外,1972年,米国总统尼克松访某国,在某海设宴招待中,就有徐闻外罗港群翅。

    能在国宴上给外国人吃的,就一定是好东西,这更加引起了世人的青睐。可后来,因“钩钓过滥”鲨鱼锐减,海洋渔业的急剧衰退枯萎得相当厉害……近海连一根鲨鱼毛也没有了,想远洋捕捞吧,油费还高。一不小心,或者不走运,连裤子都得赔上。

    所以当郭子仁听说有招聘去菲律宾的,便应聘了,转眼就加入了汉唐集团的大业中。

    渔三号的船艏处事先加装了底座,红星军工厂厂长林胜利此时正领着一个技术员助手在那里安装林式捕鲸炮。

    这种捕鲸炮具有汉唐集体团的风格,外表粗犷,结构简单,耐操性强。

    炮高一米五一,炮长一米六,正向六十度节轴,高低五度。射程为七十米。在三十米内可直瞄,四十米到七十米内要抛射。

    捕鲸炮的火药室为内径十厘米耐高压无缝钢管,下排气,炮膛为五厘米耐高压无缝钢管。

    捕鲸叉经过精心加工,它分两种,惯入式和爆炸式。两种捕鲸叉的杆尾处都拴着高分子聚乙烯绳缆。其中的惯入式捕鲸叉可以在深入鲸鱼体内的时候,叉刃前冲展开,可以大面积切断鲸鱼体内的血管和神经组织,又有利于勾住鲸体,爆炸式则是在前置杆处加装少量炸药,侵入鲸鱼体内时,前置杆回缩引爆炸药,增大鲸鱼的内部伤口,这后一种是对付50吨以上大鲸鱼的专用设备。

    拧上最后一个螺丝后,红星军工厂的林胜利厂长拍着捕鲸炮冰冷的炮身说:“真不知道会有多少海上精灵要死在它身上------这会是一场屠杀啊------”

    那个技术员也直起了身,递给林厂长一根烟,甩出山寨版都彭打火机给他点上,然后自己也点上了。

    “屠杀,对,就是。”

    那个技术员指着渔业码头的海面上,正准备抢先出发的明人渔民们说:“一条普通的鲸鱼就是三万斤肉,会有多少人因为有了它才活下来了?大自然嘛,如果不是给人利用的,那大自然就是个伪概念------当然我们要分方法来利用它了,全看我们的发展水平了------你看那些明人渔民多高兴,我们要想过幸福了,需要多少劳工啊------现在还不敢敞开收留。”

    热兰遮城渔业专用码头的海面上,现在正是一片忙乱。

    大约在两天前,许多渔船忽然听到了一条消息,说是汉唐集团的人要去东沙岛那里捕杀海龙公,同去的要先快一些去------大家迟疑了一下,马上决定跟上。

    以前的经历证明了,跟着汉唐集团打鱼,好处太多了------他们有鬼神之力,竟能预先知道鱼群在哪里,根本不用看水色,闻气味,听声音。

    那些插一根竹篙,听一听便能知道哪个方向有鱼群的海头,实在是纳闷不已,不同的鱼群有不同样的叫声,这都是百年前长辈传下来的秘术,那些机帆船,走走停停,忽然就开始下网,就有鱼了,满满的。

    他们是怎么知道的?没人晓得,有和他们熟悉一些的人打听过,那些汉唐集团的人懒懒地说,是“生哪”。

    不懂,没事儿,只要跟上他们,哪怕离远了些也会有收获。

    其实最重要的是,他们汉唐集团能够大量收购渔获,还给现银,这才关键------不过最好要马票,买米便宜些。

    汉唐集团的人临时招聘了二十名明人渔民跟船,都要有见海龙公的经验,捕杀过的更好,这一点要求不高,打鱼的明人渔民哪个没见过海龙公?只要给得工钱高,那来报名的就多,可以挑一挑了。

    以前打鱼,汉唐集团的人只是出动机帆船,这一次他们竟然还出动了一条铁船,虽然没有河口的那条大,但是看上去也是威风凛凛……这是真要去对付海龙公啊。

    很多船主想,跟上去,说不定就能捡些便宜。以前有过类似经历的明人渔民也都知道这一点。

    汉唐集团渔业部门的人往渔三上吊装了四艘木制救生船,这是很早以前安江造船厂的产品,和这个时空的划子船比,轻便而结实,流线性好。

    这个事先让明人渔民操纵练习了一下,还行,能划起来,然后又发给了他们专用的捕鲸鱼叉,这个是按照小日本的捕鲸鱼叉仿制的,中碳钢质,无比锋利,侵入时自行弹出叉刃,脱离性低。

    捕鲸鱼叉的尾部拴着黄麻缆绳,缆绳系在船上。

    本来专供猎捕鲸鱼用的船型一般都尖瘦,航速较高,主机功率较大,回转性和机动性良好,首部高昂、尾部较低,耐波性好。

    船速一般不低于14节,快的达18节左右,因为大型鲸游速最高可达14节。

    汉唐集团没有专用的捕鲸船,就在渔三上做了一些简单的改动,后甲板上改装了原先的拖网绞机,使它更适用于拖曳鲸鱼,加固了带缆柱。又在后舷墙板上开了成对的曳鲸孔,可以临时用于拖曳两条以上的小一些的鲸鱼。

    驾驶室前端的桅杆上新安置了望指挥台,供观察鲸的动向和指挥猎捕用。

    其它的,如一些捕鲸专用电子仪器都不当一回事情了。

    郭子仁船长打开电子设备,检查了一遍数据后,觉得没有问题了,便又关闭了,走出了船长室。

    明天出发一点问题也没有……明天的天气预报说,天空晴朗,海上气温十五度,湿度70-90%海面风力五到六级,最大浪高不到三米……真是个捕鲸的好日子。

    刚出船长室,郭子仁船长听到了这次随船的明人安保队员的训话声,他们正在给那二十个明人渔民培训呢。

    他探头往后甲板看了一下,看到那几个明人安保队员站得笔直,牛逼哄哄地喊到:“汉唐集团雇佣了你等,首先要学的就是这个规定……对你等当然就是简单几条,这第一条,给你了合适的价钱,你就得干出合适的活儿,这一条走到天边也有理,这第二条……”

    郭子仁船长无聊地走到了船艏,林胜利厂长和自己的助手也正在闲聊着。

    郭子仁船长听着他们的聊天,忽然笑了:“说,我给你们讲一个真事吧……”

    “噢,郭船长大战鲸鱼?”

    “不是,是我父亲的故事……”

    “那是1953年3月19日,当时徐闻县外罗港捕鲸船队组织了10多艘拖风帆船和10只钓海的小木船,每只船上有渔民六七人,专程开往深海捕鲸。

    当天上午10时左右,我父亲记得很清楚,在‘一连沙’一带的海面上,发现有一条鲸鱼在游动。

    那条鲸鱼灰黑色的脊背浮出水面一尺多高,还不断向天空喷射几米高的水柱。

    我父亲是捕鲸队的队长,他带头向鲸鱼驶去,当时我的父亲举起扎在粗麻缆上的铁鱼钩,瞄准鲸鱼的脊背用力抛去。那是一种弯曲的铁鱼钩,能有60多公分长,十分锋利,能够扎入鲸鱼的后背。

    这次给明人渔民也打制了这一种,我自己还手锻了一个,小时候经常看到父亲打磨它……

    那只铁鱼钩正好扎在鲸鱼的脊背上,钩住了。与此同时,其余的船只也一齐驶来围住鲸鱼争着抛钩。

    当时的捕鲸队有个规定:抛中第一钩的得头奖,抛中第二钩的获得二等奖,抛中第三钩的定为三等奖……船队一连向鲸鱼抛了10多钩,才把那条鲸鱼给控制住。

    当时都以为没有事情了,可这时又有一条小鲸鱼向着那条大鲸鱼游来,那小鲸鱼叫得声音很凄惨。

    渔民们当时又想抛钓把那条小鲸也捕捉住,刚抛了一只,那只本来动弹不得的大鲸鱼一下子剧烈摆动起来,竟然能掀翻了一条船……

    我父亲当时马上命令放了那条小鲸鱼,于是大家把那小鲸鱼放跑了,那条大鲸鱼接着就安稳了下来,很快就死了……捕鲸队经过一天一夜的努力,第二天中午才把这条鲸鱼拖回了外罗港。

    这条大鲸鱼是母鲸,切割下来的肉重4万5千多斤。事后有人估计放跑的那一条怎么也有五千斤了……

    那个鲸鱼的骨骼后来制成了标本,它长17米,宽4米,高2.1米,重22.5吨,现存于广州一家公园里------

    我的父亲早已经离开了人世,但我每次去广州办事或旅游时,都去那公园观看那条鲸鱼制作的标本,当成对父亲的一种思念和追忆。”

    “就这些?那条鲸鱼不小……好到五十吨了……”林胜利厂长听完觉得有些无聊。

    “这些不是重点……我父亲后来在搞运动时,因为这一条给撤了队长的职务……后任的队长后来都成了市级领导了……”

    这时,林胜利厂长的助手愤怒地说:“太不公平了,你父亲当时气坏了吧?”

    郭子仁船长笑了笑,转头去看渔业码头,码头上面也有明人渔民忙碌着,那里大多是女性……

    “我父亲承认了当时完全可以打死小鲸鱼……不过事后他一点儿也没有生气,反而很开心……他偷着告诉我,那条小鲸鱼足有万斤,汇报的人看走了眼……他真是笑着说的,就算最后一次和我喝酒时也是笑着说。”

    林胜利厂长说:“真是一个可爱的老头,我也想和他喝酒……你在那鲸鱼标本前,一般想什么?”

    “有时候想笑,有时候想哭,一段时间恨过我父亲,一段时间爱过我父亲……每一次都不一样……我常常自己想着,我要是父亲我当时会怎么做……”

    那个技术员好奇的问道:“怎么做?”

    郭子仁船长冲着那码头上的明人们指了指,说:“绝不放过……为了他们的一口食物,为了那些为了一口食物,不断地跑到我们这里的人……对人都不爱的人,谈个屁爱心……我们想让自己过得好,就得也让别人过得好------就这么简单的道理。”

    热兰遮城渔业专用码头的岸上现在也是正在忙碌,有好多人不停地用粘土砌灶台炉子,把汉唐集团提供的大铁皮桶一一架上,还有不停地担挑淡水的,还有用海水冲刷地面的……汉唐集团只是派出了几个技术员,把原先的木制起重机结构做了一些简单加固。

    汉唐集团渔业部门看中了这个地方的水泥地面。

    由于计划提前,来不及修建专业的鲸鱼屠宰场,只能暂时把这个地方先当处理场地了。

    分割处理倒是不难……许多渔民都有丰富的处理经验,没有用汉唐集团的人培训……很多人还是主动要求帮忙,不要马票,只要给他们一些鲸鱼肉就行了。

    一切都准备好了,可是鲸鱼还没影呢。

第三百二十五章 捕鲸记(三)

    其实鲸鱼的眼睛与它的身材是极不相称的,一头巨鲸的眼睛只有一个小西瓜那样大,而且一般只能看到17米以内的物体,视力极度退化。一头巨大的鲸能看到的距离还没有自己的身体那么远。

    但是人家鲸鱼有自己的办法。它没有外耳壳,外耳道也很细,但它的听觉却十分灵敏,而且能感受超声波,可以靠回声定位来寻找食物、联系同伴或逃避敌害。

    汉唐集团渔业部门是这样理解鲸鱼在明大陆沿海的搁浅。

    一般来说,鲸鱼为了追食鱼群而游进海湾,当鲸鱼游近海边,向着有较大斜坡的海滩发射超声波时,回声往往误差很大,甚至完全接受不到回声,鲸鱼因此迷失方向。

    这就是明人们经常能够在海滩上捡到鲸鱼的主要原因------在那面的世界里,也有资料说是因为环境的化学污染、人类发射的声纳等等的影响。

    但是,汉唐集团渔业部门的人认为,那些可能只是加重鲸鱼搁浅的原因,而非根本,要不然为何明大陆沿海的县志上,大多都有捡到鲸鱼的记载?十七世纪的时空哪里来的化学污染和人造超声波?笑话一样。

    不过,现在可真的是有了。

    汉唐集团渔业部门带了一台捕杀鲸鱼专用的超声波发生器,这种东西能模仿许多种类的鲸鱼发出的超声波------全世界只有一个地方有卖的,那面世界的小日本,价格不算贵,公开卖的。

    汉唐集团渔业部门这次出海,捕杀的对像是座头鲸。

    座头鲸的“座头”之名,源于日文“座头”,意为“琵琶”,指鲸背部的形状。这类鲸鱼为热带暖海性鲸类。身体较短而宽,一般长达13到15米,体重25到30吨。

    它的**组织与骨骼组织比为1比1,这个数字让汉唐集团渔业部门的人喜欢。

    座头鲸以其跃出水面姿势、超长的前翅与复杂的叫声而闻名,它活动时多一双一对活动,性情温顺,有洄游习性,惟游泳速度较慢。

    它的主食为小甲壳类和群游性小型鱼类,应归属于须鲸类。

    座头鲸栖息于世界各大洋,在那面的时空,台湾南部海区较多。

    几千年来,明大陆上为什么没有生发出“捕鲸”文化?

    这一个问题,不过汉唐集团的人在网上早都对此议论纷纷了,最后他们勉强总结出了几条:

    首先就是天人合一的思想。

    明人们在心理层面上,对这种他们认为是海中之王的家伙,抱有思想上的畏惧,唐朝时期就有“大鱼死,诸王薨”的屁话------不过皇帝是天子自然可以放心享用它,一切美好和神奇的物件,都只能属于皇帝。而平民们,甚至是权贵们,还是对食用或使用鲸鱼产品有犯忌的感觉,谁叫这鲸鱼太大了呢?

    这自然影响了鲸鱼的相关产品在民间的市场化,单单供应皇家,市场需求不够不说,皇家还不给回报,只让奉献,没有人愿意做。

    也许正是因为如此,明大陆上的权贵们退而选其次,选择了身材较小的鲨鱼开刀了。

    他们非常非常奇葩地喜食鱼翅,认为它大补,认为这种和猪手冻一样的普通胶原蛋白,有特殊功效,能滋阴壮阳,生养精气……这不是懂不懂生物学的问题,后清时代就算普及了科学,可还会有大批的人这样认为。不过这个问题又要涉及到社会学了。

    其次就是明人捕杀鲸鱼的技术手段不足,大明政府对造船业的限制,禁海的政策都会有负影响。

    最后就是对鲸鱼综合利用程度不够,这一点不算啥,全球此时都一个水平。

    当然,也不是说明人一点也不不捕杀它,主要是指没有形成规模性、长期性、文化性这些-------这一时期的鲸鱼数量能有多少?是那面世界的一百倍有没有?三百倍有没有?

    汉唐集团渔业部门选中座头鲸下手,除了它性格温顺,这里又是它的主要产地外,还有就是座头鲸每年都进行有规律的南北洄游:夏季洄游到冷水海域索饵,冬季到温暖海域繁殖。

    这样的话,它的活动地点比较稳定,很容易堵住它。它的生育期大概是12月份,这时候它带着幼崽,更容易被捕了。

    座头鲸的配偶为一夫一妻制,雌兽每2年生育一次,怀孕期约为10个月,每胎产1仔。它的寿命为六十年左右,可以负责任地说,它们比明大陆上的人平均寿命长的多。

    还有一点,就是雄性座头鲸,每年约有6个月时间整天都在唱歌,而且其歌声中敲击音与纯正音的比例与西方交响乐中两者的比例非常类似。

    根据汉唐集团的资料显示,座头鲸还十分擅长用一种人类歌唱家常用的“a—b—a”格式来演唱,即先演唱一段旋律,接着进一步阐述,然后再回到稍加改变的原旋律上来。

    此外,它们还会进行“艺术交流”,据说印度洋的座头鲸移居到澳大利亚的太平洋海域后,不出三年时间,澳洲“土著”座头鲸就放弃了它们的传统曲目,转而演唱这些外来户带来的新曲。

    这种爱唱歌爱交流的习惯,正是汉唐集团渔业部门将要大力利用的地方。

    根据汉唐集团的资料,渔三直接开到了北纬21度35分,东经117度28分,这里靠近东沙群岛屿,浮游生物丰富,理论上是须鲸类鲸鱼座头鲸的活跃区,但是,这个时空的生物资源实在是太丰富了……座头鲸也许不屑于此地,所以不能完全都以后世的常规来推断。

    到了准确的位置时,郭子仁船长先打开了探鲸仪,液晶显示屏上预热了一会儿,当进取条读满后,扫描开始……可惜没有那么好的命,基本上都是不规则的红色反射团……普通鱼群而已,周围两海里的海面和水下肯定没有货了。

    郭子仁船长拿出对讲机和桅杆上的观察员联系了一下,那观察员用安全带把自己绑在了观察哨上,用望远镜四处观察……座头鲸喜欢跳出水面,还有如其它鲸类一样,喷出二到四米的水汽的习惯……但是四处什么也没有,也许那面世界的资料不准确。

    郭子仁船长笑着说:“没事儿,它们没在这儿,我们引诱它们来,一定会上当的。”

    从观察员的对讲机里,郭子仁船长能听到呼呼的海风声,还有观察员不满的情绪……还有一个小时才可以轮到换他呢,没有人喜欢在上面吹海风。

    郭子仁船长打开了超声波发生器,在液晶显示屏上选择了座头鲸的专项,点击了后就不管它了,小日本的设计非常人性化,它会自己选取最佳的诱惑组合……进食的喜悦声,找到同伴的欢乐声,呼叫配偶声,甚至交配声等等,不会让座头鲸产生记忆效果,也不会因可能的“方言”造成不理解……每次用的组合都不一样。

    林胜利厂长这次随船,他要做第一操作手,当然也要指导其他技术员……他在船长室里坐着无聊,看了看那雷达显示屏,说:“远处有明人渔船吧……不过好像不大……”

    郭子仁船长扫了一眼,说:“西北处五海里,不超过二十吨……不算小了……可能还有一些小的探不出来,这里不算是传统渔场。”

    “那就是前天提前出发的吧?”

    “不知道,不过他们一定会跑来问我们天气,渔情之类的------要是他们自己找,就太慢了。”

    “哈哈,这是谁想的招儿,把天气预报和海况都用大喇叭播放------害得明人渔民狂学普通话------”

    林胜利厂长笑着摇头说,然后拿起望远镜,向远处看去……只看见两片大明式硬帆,那桅杆上还有一根破布条在随风飘舞,那个恐怕是测风向的,好像正在往这里靠近……

    “他们是在向我们驶来,看样子是早等在那里了……”

    他的助手随手接过他的望远镜,看了看,说:“差不多吧,不是早告诉了他们消息了吗?这些明人,真是无利不起早啊……船速挺快的样子,不知道几时能到我们这里?”

    “两个小时以上……这就是风帆时代,还有人热衷搞它呢……”郭子仁船长不屑地说,“我这一辈子都不想碰帆船了……”

    那个助手惊呼道:“我操,看着这么近,要走这么长时间,睡一大觉也来得及……我还看到有小船了,胆子太大了……这么小也敢下海!”

    林胜利厂长笑了,说:“我比较赞成他们提议以后搞帆船竞赛之类的,不是蛋疼……算是一种精神培养吧。”

    郭子仁船长挠挠头表示不懂,林胜利厂长也笑笑没说什么……

    忽然对讲机里面传来了欢呼声。

    “我靠,来了来了,船艉十点钟方向,我看到一只鲸鱼跳出水面……距离大约十海里!”

    有一只就是有两只了。郭子仁船长马上回话说:“继续观察……”

    他匆忙走出船长室,走出前说:“林厂长,你们先等着,怎么也得一个小时后才可能开炮……”

    郭子仁船长在摇摇晃晃的甲板上,心情额外轻松地走到船艉处,端起了望远镜观察……果然远处有一只鲸鱼不时跳出海面,随着太阳的闪动,还能看它长长的鳍肢和白色的腹皮……要不说,它又叫长鳍鲸嘛。

    郭子仁船长乐呵呵地喊着:“兄弟们,海猪拱门来了!”

    大家都按照自己的工作要求开始了……渔三慢慢开了车,调了个头,不过没有先向座头鲸们开去……怕惊了它们,看看情况再说。

    其他的技术员们开始吊放救生船……一共四条,每条船上有五个渔民,一个明人安保队员……那安保队员带了一只1649式步枪,不是为了看管明人渔民,而是要在关键时保护他们。

    还好,在还没有看到鲸鱼前,这些明人渔民们情绪稳定,好像还有点跃跃欲试的样子。

    郭子仁船长抱着肩,看着他们一个个的下到救生船上,果然都是出过海的,没有人露出害怕的样子,动作熟练。

    他心里想,这些明人知道我们有办法对付鲸鱼……一点也不畏惧啊……

    其实他不知道,明人渔民不害怕,可不是因为这个,渔民们可都听过那1649式火铳的厉害……石头都能打碎,怕甚?!

    ps:从星期一开始,也就是12月1号开始,我完全只靠订阅量维生了,也就是说,一个订阅,纵横给我三分钱------我目前只有三百多一点的朋友订阅,而外面看盗版的朋友有几万人。

    大神不怕盗版,他们有铁粉;扑街不怕盗版,他们只求有人看文。我这样不上不下的最怕------三百多一点订阅里,竟有一百左右是盗版网站的人员订阅。

    星期一,我将在凌晨发文,那时真的决定这本书的走向。

第三百二十六章捕鲸记(四)

    蓝天。碧海。银浪。

    远处来的,果然是一对座头鲸夫妻,不对,仔细看它们中间还有一条小一些的,这是一家子的座头鲸嘛。

    它们现在全家都慢悠悠地向着这里游来,仿佛是去郊外春游-----无论是什么物种都喜欢春天。

    那条雄性座头鲸鱼此时对海面上的空气湿度很满意,百分之九十的相对湿度是它的最爱了。

    它不停地跳出海面,摆动着鲸类中最长的鳍肢,把身体弯成弓型,然后向着世界炫耀着它健康的躯体,漂亮的黑白相间的皮肤,然后又挺直身体,在海浪间重重砸下,激起了无数雪白的浪花,那啪啪的击水声音,在海风中似乎能传得很远。

    从形体上看,它确实是这里海洋的主人之一了,无数浮游生物的生命任由它们宰割。

    想必它们都无法看到远处有什么东西在等着它们,也许,它们全家三口只能听到远处有“同类”正在发出吃着食物的欢快声。

    雄性座头鲸的身体在阳光下闪闪发光,这是一种雄性之美。

    但是在汉唐集团的眼里,那诱人的光茫就是鲸油、鲸肉、鲸皮和鲸骨了-----

    四条救生船上的明人们奉命守候在渔三的两边。

    救生艇在海面上起起伏伏地停泊着,明人们老老实实地站在上面,不过他们都站得很稳。

    明人们看着那海龙公发呆,我的祖宗啊,这么一只就可以把双桅渔船拍碎吧?他们听着那啪啪的沉重的拍水声,心里有些发抖,这是海龙公来巡海了------

    明人安保队员李铁牛,因为水上功夫好,枪法准确,这次被紧急选拔出来随行。

    他在口中小声念着他刚才听到的话,“海猪拱门,海猪拱门”,手里紧紧握住1649式步枪,只有这个才能让他更加心安。

    他装着严肃的神情扫视了一遍这条船上的渔民,见他们一个个也是紧张地握紧钢叉,有的还在拼命地舔着嘴唇,看着真恶心。

    海风此时在呼呼地做响,海浪似乎更大了些,李铁牛的脚又有些软了。

    他偷偷扫了一眼身旁的渔三铁船,心里忽地放松了,这个世上,还有什么是汉唐集团的人解决不了的?他们敢来就绝对会有办法对付一切的!

    渔三号此时也正在海浪中起起伏伏着。

    在船舷边,摄影师刘云一只手紧紧地把着船舷,另一只手举着dv,小心地拍着一切。

    在他的旁边,郭子仁船长正用望远镜观察着座头鲸的行进路线,不错,它们虽然行进时路线曲折了一些,慢了一些,但是从大方向看,明显是被这里吸引了。

    郭子仁船长愉快地说道:“老刘,我记得你拒绝当摄影师啊?网上提到过这事的,怎么这次又来了?”

    “我这次还是自愿的,我不是没见过座头鲸嘛------”

    “座头鲸有啥好看的,它就是一头放大的猪,大海猪!这南海啊,也就是虎鲸凶猛点------”

    “不是吧,是抹香鲸吧?你没看过小说《白鲸记》?我就是从那时喜欢上鲸鱼的------虎鲸,我在海洋公园里看过,身材小,还能表演!”

    摄影师刘云把《白鲸记》的大概内容说了一下,郭子仁船长听了后,哈哈大笑起来,说:“你是没听我的培训啊!美国佬又是在胡说八道,就抹香鲸那大脑袋,还能把人的腿咬下来?它那大脑袋哪里能抬那么高------”

    摄影师刘云生气地说:“这是运用了象征、象征的艺术手法!”

    “好好,你回去时给我找本盗版的看看------”

    “没有!你当看盗版网文呢?你看你那点出息!”

    “嘿嘿,充钱费事。”

    郭子仁船长调戏完刘云摄影师后,看了看渔三和座头鲸鱼行进线路的距离,感觉现在可以动手了。

    他放下望远镜,拿起对讲机大声对驾驶员喊到:“慢车向前,靠近些------观察员注意观察四周,让明人们自行跟上------”

    喊完后,他又打了个口哨,冲着捕鲸炮位的林胜利厂长举起三根手指,示意三十米内开炮。

    林胜利厂长此时一点点也没有紧张,他平稳地把着捕鲸炮,感受着渔船起伏的规律,慢慢地把远处的座头鲸套进瞄准环内。

    林胜利厂长喊道:“风速!”

    他的助手回声到:“东北风,风速六级!”

    “注意抛下浮桶!”

    有几个技术员应声答道:“准备完毕!”

    渔三开始慢慢靠近座头鲸的一家子。

    林胜利厂长通过瞄准环套中了其中体型稍大一些的。雌性座头鲸普遍比雄性座头鲸要稍大一点。

    林胜利厂长喊了声“准备”!

    他的助手在他的身后,高高举起一只手,示意大家要开炮了。

    座头鲸的一家三口还在慢悠悠地游动着。

    但雄性座头鲸似乎累了,它停止了跳跃,以海中之王的姿势,优雅地陪在了家人的身边。

    林胜利厂长此时感觉很好,这已经到了不足三十米的距离了,他参照事先测试捕鲸炮时的数据,对着雌性座头鲸那光滑的脊背,轻轻扣动了扳机。

    咚!一股白烟中,捕鲸叉笔直地向着座头鲸的脊背飞去!

    它身后拴着的缆绳在空中抖出一条弯弯曲曲的曲线,如果这时仔细听,还能听到缆绳撕裂海风的“嗡嗡”声------

    嘭!鲸鱼叉准确地叉中了脊背,骤然间,那头雌性座头鲸偏小些的头部,猛然抬出了海面,张开了大嘴,发出了奇怪而凄烈的尖叫声。

    郭子仁船长乐坏了,他乐得嘴都要咧到耳根了。他看到雌性座头鲸的嘴完全张开时,口的横径将近3米,竟然超过了90度的角度。

    郭子仁船长知道它的口腔里有特殊的弹性韧带,能够使它的下腭暂时脱落,形成不可思义的角度,原因很简单,它这样可以尽可能的吞食更多的浮游生物嘛。

    那头雌性座头鲸的鲜血,顺着捕鲸叉的放血槽,喷泉一样地喷出。

    小日本捕鲸叉的这一点设计非常合理,三条放血槽可以造成鲸鱼快速的失血,同时又不影响捕鲸叉的附着力。

    雌性座头鲸的鲜血在海面上很快形成了长达五米的漂浮带。

    鲸鱼叉后的这条缆绳一共五十米长,在末端绑了六个铁皮桶。当捕鲸炮响起来后,看到明确击中了目标,主动到渔三上帮忙的几个技术员,赶紧把那些浮桶都扔进了海里。

    能跑,你就跑吧,跑到哪里我们都能抓到你。

    那条雌性座头鲸明显受伤很重,大量地快速地失血让它无力了,它也许想逃走,却又似乎只能在原地摆动。

    那条雄性座头鲸无助地围着雌性座头鲸转圈,不时用它的尖吻来触动雌性座头鲸的身体,它那长长的鳍肢只能愤怒地拍打着海面。

    可这有什么用呢?海风中充斥了鲜血的味道。

    林胜利厂长抽了抽鼻子,感到这和普通动物的血是一样的味道,更腥一些罢了。

    他这时候皱起了眉头,有些担心。按要求,不能一下子杀死它,否则,它要是直接沉到海里面,就白忙活了。

    嗯,回去时再减装些发射药。

    他的助手这时高高举起一个小红旗,冲着后面跟着的明人们摇动起来,喊着:

    “进击吧,明人!”

    明人们看见了信号,开始更加用力划了起来,他们要去对付那条受伤的座头鲸。

    明人们,你们现在还会害怕海龙公吗?

    林胜利厂长的助手,马上熟练地给捕鲸炮装上第二发,然后把缆绳的末端卡在缆柱上,检查了一下盘放着的缆绳,一切都没问题。

    他冲着林胜利厂长做了一个ok的手势。

    大家都津津有味地看着这幅壮观的场面,除了郭子仁船长,他们谁都没有捕鲸的经验,大家都是只从视频上看到捕鲸的场面,而且,所有的培训都是郭子仁船长一手操办。

    郭子仁船长这时把手指含在嘴里,尖锐地打了个口哨。那位在观察哨位上的技术员,这时才反应过来,他把目光从座头鲸身上收回来,看到了郭子仁船长正在用手指着四方,这是叫他注意观察呢,他不情愿地看了看四周。

    看什么?啥也没有。

    “咚!”渔三的捕鲸炮发射了第二炮------不到三十米的距离,加上柱状火药稳定的爆发,为林氏捕鲸炮提供了完全可控的准确率。

    那捕鲸叉沿着直线,嗡嗡作响地飞行着,狠狠地扎入雄性座头鲸的后背,这一次林胜利厂长没有考虑座头鲸的生存力。

    这一次不同,林胜利厂长只要考虑扎入的深度就行了,因为缆绳末端是卡在缆柱上的,是要直接拖运的。

    明人们奋力地划着桨,速度还真不慢,不久就再次靠近了渔三。

    明人们在划桨的时候,他们看到了两条海龙公在死命挣扎着,仿佛都能听到那两条海龙公在哀泣着------那嘭嘭声在他们听来,便是这汉唐集团的力量了。

    无上的力量!

    安保队员李铁牛正了正自己的军帽,更加挺直了身子。他坐在救生艇的后方,把手中的1649式步枪,横着放在腿上,口中说道:“快些,快些,这两天的大鱼大肉莫非吃到狗肚子里了??”

    明人渔民们没有敢回话,闷头猛划。

    随着两只座头鲸的挣扎,它们四周翻滚着一片通红通红的海水,鲜红的海浪在海风中涌着,向四周送着血腥味道。

    在这海风中,郭子仁船长在船上哈哈大笑:“哈哈,收获太大了,给总部发电,让他们加派人手处理鲸鱼------该明人上了!我们减速,空档,倒车!”

    渔三像一头有着长长舌头的巨兽,拖着雄性座头鲸后退。

    雄性座头鲸在巨兽的舌头尖处拼命挣扎摆动,徒劳地在海面上留下了一道血带。

    明人们此时眼睛红了,他们看到还有一条大海猪勉强摆着身巨大的身躯,似乎要逃跑的样子,它身后还拖着好几个大铁桶,这让它的位置很明显。

    李铁牛按照事先安排,高喊着:“上,上,上!我等叉死它们!”

    明人的四条船分成左右两部分,划到了雌性座头鲸的身旁,此时雌性座头鲸的游速还没有他们划得快。

    明人渔民们在阳光下,瞪着血红的眼睛,高举着雪亮的鱼叉,狠狠地掷向了雌性座头鲸------“笃,笃,笃”几声响后,那只雌性座头鲸连最后一点挣扎也没有了,停在了原地------

    “抛鱼钩,抛鱼钩!”

    又有几只鱼钩抛到了鲸背上,雌性鲸鱼再也动弹不了了------它成为鱼获了。

    明人们在救生船上高举着双手嗷嗷直叫,庆祝他们的胜利,有一个不小心还落到了海里。

    渔三上的人也哈哈大笑了------那个掉下船的人双手把着救生船不急着上去,双脚拍打着海面玩。

    渔三上看得更清楚。

    林胜利厂长看到雌性座头鲸刚才挣扎,是为了推开那头小座头鲸------看着小座头鲸若无若现的身影------算了,让它跑了吧,都不值一发推进药的。

    这时,在桅杆上的观察员忽然觉得左眼角有什么东西闪过,他转眼一看,一头黑白相间的虎鲸又一次跳出了海面,直接向着那些正在欢乐的明人们冲去!

    这时右边也传来击水声,竟然也有两头虎鲸向明人们扑过去,它们一米多高的背鳍在海面上划出数道水线。

    “我靠,虎鲸!虎鲸!虎鲸!”

    观察员的声音都有些变调了------

    ps:今天将是我的一个纪念日,无论如何。我恐怕是唯一一个拒绝了低价买断,相信靠自己的订阅能活下来的写手。

第三百二十七章 捕鲸记(五)

    虎鲸才是南海真正的霸主,郭子仁船长事先在培训时反复强调过,它可不是海洋公园里的小可爱。

    郭子仁船长的语气平和,但内容吓人了些。

    “这家伙都能跳出海面把船上的人一口吞下,遇到时可要小心一点------

    有时它们还会采团体的方式打猎,利用从隆额发出的超音波互相沟通和联系,并策画战术,会合力将鱼群集中成一个大大的球,然后轮流钻入取食。

    猎捕海狗时,他们会在满潮前观察直达海滩的裂缝沟渠,当满潮时沟渠会灌满水,并在沙滩上形成一片浅水域,它们就会沿着沟渠冲上海滩,并故意让自己搁浅,以趁机捕食海狗或海狮,有时一只虎鲸会露出大背鳍吸引海狗群的注意,另一只虎鲸就会悄悄地去靠近捕杀海狗,当猎物脱逃时,另一只虎鲸就会接着冲上去接替捕食。

    类似的,它有时会将腹部朝上,一动不动地漂浮在海面上,很像一具死尸,而当乌贼、海鸟、海兽等接近它的时候,就突然翻过身来,张开大嘴把它们吃掉,有时也会用尾巴将猎物击昏,如海狮等,再进行捕食,真厉害------”

    大家当时都听得目瞪口呆,我靠,这还是鲸鱼吗?这是海中超级杀手啊。

    郭子仁船长不屑地说:“是啊,你们当它是什么?它凶狠又聪明------你们千万别被它在海洋公园里的表演所迷惑,它那是离群后才变得胆小变老实的,真的是伪装可爱------一但它们在海里成了帮派,那家伙,一个赛一个狠!”

    “噢,它们单打独斗不行------”

    “不对!你要看它在哪里,在海洋公园里,只能是你给它食物,它不敢惹你,你弄个美女和它互动加上亲嘴的,它都接受。

    一但在海洋里,除非它吃饱了,否则就算你是从小喂养它的,照样一口拿下!”

    有一个技术员迟疑地问:“不是说虎鲸不吃人吗?它喜欢脂肪多的猎物------discovery频道里说的,美国探索频道------”

    “我从来都讨厌美国佬胡说八道------虎鲸再聪明也不能事先知道你的脂肪含量是多少吧?

    大家都记住:野兽永远是野兽!

    我们永远要先确定自己和同伴的安全------在大海里,别他妈的讲温情!

    “对对,看到就打!等我们到了海上,绝不客气------”

    当时,郭子仁船长很满意自己的讲解效果,认为自己天生是当培训师的料。

    虎鲸其实是一种大型齿鲸,它身长为8~10米,体重9吨左右,头部略圆,具有不明显的喙;背鳍高而直立,弯曲长达1米;身体黑白两色,这样在海里有利于黑白通吃。

    在上、下颌每齿列有10~12枚圆锥形的齿。嘴巴细长,牙齿锋利,性情凶猛,食肉动物,善于进攻猎物,整个世界的海洋里,就没有它不能食用的,大到须鲸类,大白鲨,小到海狗之类的。

    在现在的捕鲸现场,当突然出现了虎鲸时,桅杆上的观察员确实感到自己失职了。

    虎鲸在海面上游动时,速度虽然非常快,最快能达每小时55公里,但是它出现的标志也非常明显。它背上的背鳍能在快速游动中起到平衡舵的作用,因此只能露出海面。这一点完全可以被事先观察到,一米多高呢。

    虎鲸在游泳时,时常会有跃身击浪、浮窥等行为,或是以尾鳍或胸鳍拍击水面------但是它要是看准了目标,那就会像一辆军卡一样,或者是黑白相间的豪华游艇,直接扑向猎物,途中跳出水面是为了加速------

    现在,观察员的声音高亢到变声了,因而变得极为恐怖,渔三上的人几乎都听到了。

    郭子仁船长听到观察员的叫声后,脸变得通红,立刻露出了自己的广东话老话了,大骂着:“扑街!扑街!扑街!”

    他看到那几条虎鲸漠视渔三的存在,不在乎地从渔三的身边窜过,直扑远处正在傻乐的明人们。

    他随手拔出大腿上的手枪,打开保险,快速向船艏走去,边走边对着海面那露着长长背鳍的地方开枪。

    其它技术员们也反应过来了,拔出手枪,靠着船舷开枪------从背鳍的运动速度和方向看,手枪的作用不大,但至少能提醒明人们注意。

    郭子仁船长冲到了船艏处,大喊到:“解开缆绳,放下鲸鱼!给明人发信号,让他们远离鲸鱼尸体!”

    然后对着对讲机命令驾驶员:“开车,开快车,去驱赶虎鲸!”

    正在傻乐的明人们忽然听到那渔三船上一片枪声,正纳闷地看着,却首先看到了高高的背鳍,明人渔民们的脸都吓白了,哭喊道:“我的祖宗啊,大鱼公来了,这是为海龙公报仇啊!”

    明人安保队员李铁牛啐了一口,说:“屁!海龙公都死在我等手里,大鱼公来了算个甚!”

    说完他把1649式步枪平端起来,淡定地瞄着最近的一处背鳍,那背鳍看上去是正冲这里来。

    他的双脚站在起伏不定的救生船上,很稳。

    待到那背鳍前行到离救生船差不多二十多米处,“啪”的一声枪响,他开枪了。

    枪声在海风中,声音并不大,甚至有些单薄,但是1649式步枪发射的炙热的铅丸,瞬间穿过海水,击在了虎鲸的身上。虽然有几十厘米海水的阻隔,但还是给虎鲸的后背造成了拳头大小的伤口------似乎有一朵血花在海水里面生出。

    “呼!”那头虎鲸疼得跳出了海面,差不多重达五吨的身体,在空中扭曲了一下,又狠狠地落下,拍起了一股海浪。

    明人安保队员李铁牛,开完枪后,没有关心自己的射击成果,而是冷静地开始装下一发子弹。

    但是在他正装弹时,虎鲸拍起的波浪一下子把他晃到了大海里,1649式枪本来装好子弹了,但却可惜地掉在了救生船上。

    他刚落水时有些慌乱,匆忙浮出海面。

    他回过头,对着那些渔民们喊:“快,快,将我的枪抛过来!”

    可是渔民们都死死把着船,一个个脸色煞白,吓得不敢动了。

    这时,他听到了其它队友的开枪声,队友们也许打得比自己准一些,他本来应该打这个黑白贼的头部位置。

    他在渔民的惊呼声中回过头来,看到了那长长的背鳍正在冲着自己快速滑来,时间在这一刻仿佛变慢了,他还看到了在虎鲸背鳍的整个大背、景里,渔三正在赶来,那船头上,还有汉唐集团的人打着小旗,正在发出让他们快快离开的信号------

    他笑了。

    他踩着水,随手把挂在腰间的刺刀拔了出来。

    他用力踩着水,露出自己的胸膛,大声喊着:“来吧,海猪,黑白贼!”

    虎鲸到了,它带起的波浪一下子就把他冲开了,横躺在水里。

    他突然感到左小腿一阵剧痛,自己似乎被一股大力拖出了海面,在海面上被甩来甩去。

    他一直没有丢掉手里的刺刀,也可以说这种英国刺刀的刀柄,经过汉唐集团的改进,非常符合人体工程学,更有利于人手的把握。

    他强忍着剧痛,努力挺起身子,不管是哪里了,只要用力插了过去------想喊却喊不出话了,只是在心里说,“海猪,吃我一刀-----”。

    “噢!”那黑白贼一下子就松了口,带着那刺刀转身就游走了,他这时却昏迷了,没有了任何感觉------如果这时,那头虎鲸再回头的话,他死定了。

    虎鲸是天生聪明的猎手,聪明的猎手从来不会选择与对方同归于尽。

    陆陆续续,还有虎鲸受了伤害,虎鲸的惨叫声让虎鲸的队友们害怕,这是一群他们惹不起的猎物。

    等渔三气势汹汹地赶到时,一切都完事了。

    林胜利厂长把握着捕鲸炮左找右找,怎么也找不到猎物;郭子仁船长抱着ak47在船舷边发呆,海面上再也没有那长长的背鳍;摄影师刘云还在拍着明人渔民们的后续行为,他的脸上激动得通红,这绝对是第一视频啊,要是放在那面的世界,他就红透了。

    虎鲸们确实跑光了,明人渔民终于敢跳下海,几个人七手八脚地把明人安保队员李铁牛救上了船。

    这件事情的后续就比较简单了。

    受伤的明人安保队员被抢先吊上了船。他的左腿是保不住了,上面有一个巨大的窟窿,船上有一些医疗设备,给他止住血后,命能保住就不错了。

    幸好虎鲸不同于鲨鱼的切割式伤害,它本是以吞咽为主,是椎状牙齿,否则这一口下去,明人安保队员的性命都不能保住。

    还有一点,这头虎鲸还是刚成年,从摄影师刘云的录相里看,它的体型还是偏小,换句话说,也许捕猎的经验不足。

    雄性座头鲸没有沉到海底,等到渔三赶回来时,时间上还来得及。

    明人渔民们把它的尾部用渔三抛下的缆绳套住,就像对付那条雌性座头鲸一样,都在渔三的船艉部用缆绳拖运。

    这样拖运有两个好处,一是使座头鲸的鲸血流得更干净,二是可以保证鲸肉更加鲜嫩,有利于剥除鲸皮。

    忙完这些后,那些提前来的明人渔船才慢慢靠近了。

    郭子仁船长重新打开了探鲸仪,看了看周边两海里内的鱼群,便给那些明人渔民指了指大概的方位。

    渔三回港了。

    它上面又没有处理鲸鱼的设备,当然只能回港处理了。

    一个明人渔民看着渔三远去的背影说:“一次能捕杀两条海龙公,这是多大的收获,可得鲸油无数了,可我为何没看到他们高兴呢?”

    另一个渔民说:“听说他们重伤了一个家丁!”

    “胡说,哪里是家丁?分明是安保队员,你没见他们打败了大鱼公!”

    渔三上确实没有人高兴。就算是明人们心里高兴他们可以多得一笔奖金了,也没有敢露出笑脸。

    所有的情况都发回总部了。

    先不说收获了,教训有了好几点。

    回航时,再不需要观察员了。

    那名观察员说:“对不起,我当时走神了------”

    郭子仁船长也勉强笑着说:“我随手把测鲸仪关了,要不然也能提前知道!”

    林胜利厂长拍拍手说:“大家振奋一点,这是大家的第一次嘛,我们集团能舍得把库存极少的柴油给我们用,就是要检验一下这过程能出现什么错误。

    哪一种枪型能够一次搞定的?不都是一次一次的改进?一下子成功,那真是蛋疼了。”

    摄影师刘云说:“这次的收获和明人们的表现,都证明了我们是成功的嘛,别要求太多了------我不信董事会会批评我们。”

    果然,董事会发来了电报,说是感谢渔三上的技术员们为汉唐集团做的工作。

    ps;相信质量,相信善良,相信道德。

第三百二十八章 捕鲸记(六)

    第二天的早晨,渔三安安全全地靠上了热兰遮城的渔业专用码头。

    渔业部门的人员全体出动,都前来迎接这些捕鲸英雄,大家亲亲热热地说了不少好听的话。

    围观的明人群众也很多,但人家是专程来看热闹的,傻乎乎地看着,不明白这里面的深意。

    渔业部门也许可以就这件事情,暗暗地向汉唐集团的董事会表明,单纯把渔业部门看成生产食品的行业,是不是不太够严谨呢?

    鲸鱼产业,完全可以和其它行业无缝衔接吧……也许现在是应该向渔业部门倾斜了,总盯着农业口建设上,不太好。

    还好,汉唐集团从来不喜欢搞热烈欢迎和热烈欢送这一套,这都是约定俗成的习惯了。

    渔业部门也不好把场面做得太大,大家也就是互相抢着握手而已,都没一个热情的拥抱……

    热兰遮城医疗中心也派出了明人医护人员将患者接走了。

    在渔三回航的路上,从无线电联系中,医疗中心的人知道了这个叫李铁牛的英雄事迹,别说还挺感人的,同时也知道了他一直在发烧,这是伤口感染了。

    自渔三靠上渔业专用码头上起,这次行动算是正式结束了。

    专门为这一次行动组合配备的相关人员,正式解散了。捕鲸计划的第一步行动也算胜利完成。

    有关这次行动的报告总结,会在以后上交备案。

    各个部门里,都有类似这样的文件备案,都要主动放在网上相应的位置,以供其它人员随意查阅。

    经验可以从自己的身上吸取,当然也可以从别人的身上吸取。

    如果各个部门都可以从其它部门的行动上吸取经验,或者寻找需要的配合,甚至选拔相应的技术人员,这都是极好的。完全有利于打破行业之间的隔阂还有人员之间的隔阂。

    行业壁垒,来源于小王国主义,来源于信息的有意不公开,这是天知地知的常识。

    当然,有关的问题和教训也可以这样被大家看到。

    信息公开,只能是完整的,局部的事实,永远不是事实。

    这个安排也早就成为汉唐集团的常规,大家都见过太多的屏蔽手段和歪曲手法,所以都到这个时空来了,最好谁也别糊弄谁,谁也别把别人当成小白……

    可有的人却想整个保密制度。

    李子强董事评价说:“不要糊弄哥,哥只是不说……”

    建国安董事少有的赞同了李子强一次:“以前是‘就是糊弄哥,哥真不敢说’,现在呢?不要糊弄哥,哥见了太多……”

    当时,伍大鹏董事长的脸红了,说:“好吧,不提保密的事了……可我们不能没有保密法……”

    宋士达董事对着孙德发董事说:“这个一定要有,看对谁了,发仔,你说呢?”

    孙德发董事当时无奈地点点头:“这是必须的,化工区明人劳工的死亡数字,只能我们知道,这是没有办法的事实,要不然我们的化工区搞不起来的------我也不赞成汉唐集团现在就建立内部保密制度,信息要完全透明,这样有利于团结。以后的事情……等十年合同期满再说吧。”

    这件事的讨论更像是私人聊天,没有其他人知道,但是这项制度就这样实施了,也没有人说过不满意。

    但是这次,可是有一个人不满了。

    在热兰遮渔业码头上,观察员胡静戈一边摸着耳朵,一边小声对郭子仁船长说:“你真要把我们的行为都如实写报告里?”

    “大家都知道的事情,隐瞒还有意思吗?”

    是啊,观察员胡静戈叹了口气,没有话说了。

    观察员胡静戈是广东惠州客家人,从他的档案看,他给自己定义为:喜欢挑战高难度工作,喜欢尝试新鲜事物。

    他是商学院的工科生,但总被人们误以为文科生。

    他在大学时期就学会了两件事:软件编程和英语(因为追英语系系花的原因)。

    他原本是国内最早的一批程序员,在软件开发的黄金时期,因为喜欢借工程出差旅游,离开了开发行列成为工程人员。

    在游遍大江南北后,厌倦了工程项目的重复性,成为了市场销售,在为公司拿到一个历史性大单后,因为老板没有兑现承诺,离开公司。

    后来,在外企做网管,为公司的业务系统优化做出贡献,准备升技术主管时,却看中了品质部的油水,申请去品质部门做qa,对工厂生产和质量管理有一定的理解。

    结婚后,平平淡淡的生活中,他有了一次外遇,他老婆对此忍无可忍,和他离婚,并让他净身出户。

    当他准备重振山河时,屋漏偏逢连夜雨,公司裁掉了品质部,他失业了,而他的这一行业却成了夕阳产业,无奈中去了汉唐。

    他自称做过好多业务,沟通能力极强,走南闯北。

    但确实会讲很多方言,粤语、客家话、潮汕话、闽南话。

    他有一张娃娃脸,年轻时很有女人缘,但到了中年后他便有了一张老娃娃脸。

    离婚后,他老婆曾经恶毒地说道:“没了工作,没了房子,没了年纪,你连饭都吃不上!”

    女人的话,从来都是恶毒而准确的。

    他在来汉唐集团前所受的苦难,真是不足为外人道也。

    他曾在网上发表了一篇名为《为了我们的后代能自由行走在这个星球》的雄文,夺人眼球。

    这次原本想再参加一次海上行动,来证明自己的能力,他总不能整天和齐家生经理看护网络-----

    他的设想是去泉州组建一家大型商站,完全在自己掌控下的管理体系------想想都爽。

    这一些,他在回来时都和郭子仁船长说过,郭子仁船长听后大力支持他。

    现在,郭子仁船长毫不在意地对他说:“你只不过是兼职,总有人认为观察员的工作是最容易的……哼,大雁睡觉时,安排的观察哨一定是各方面最好的……真的,我在海南岛上打过大雁,知道只要赢了观察哨,你就赢了整支大雁……全是菜了。”

    兼职观察员胡静戈垂头丧气地说:“是,你说得有道理……”

    郭子仁船长知道他的心事,用力拍了拍他的后背,说:“拉倒吧,我知道你害怕领导印象……我相信咱这里可能这一条不好用的,你一个大文科生,能主动来海船上兼职,就完全是个有冒险精神的人嘛!”

    正版理工生胡静戈哼哼了两声,算是对他安慰的感谢。

    郭子仁船长哈哈大笑,大步走向了码头上专门处理鲸鱼的地方,其实他可以休息的,但是他想帮帮忙,都是大家的事情。

    “多做一些事情吧,少想些没有用的!”

    晨光下,他的背影似乎有些高大?

    想当未来泉州商站站长的胡静戈又哼哼了两声,不停地摸着耳朵。

    在渔三还没有靠岸前,热兰遮渔业专用码头上就做好了相应准备。所以,等渔三真正到了后,众人的工作一点也不混乱。

    在汉唐集团技术员的指挥下,明人渔民们用绞索和起重架,把两头座头鲸陆续从海边拉到了码头的空场上。

    知道真相而且主动围观的明人群众不少,每一次拖拉起鲸鱼上岸,他们都兴奋地嗷嗷直叫,好像这两条座头鲸与他们有关一样。

    负责测量数据的是苏离白和叶子红,他们两个牛逼哄哄地拉着皮尺,量量长度,高度,直径,身体各个部位,两人的动做比较夸张。

    苏离白撇着嘴说:“看来明人们都很有闲啊,不去干活来看眼儿------没见过这么大的鱼啊?!乱叫什么------”

    叶子鸿叹了一口气,说:“你一开口就是个错,鲸鱼是鱼吗?再说了,你见过这么大的?换你也会来看眼的……”

    关于两条座头鲸的体重,两个人展开了相差很大的估算……

    苏离白说:“不服我们两个来打赌,以最接近公布的吨位为输赢……”

    叶子鸿叹了一口气,说:“这次征兵人数的赌注你还没赔给我呢……”

    “不是没开工资嘛……这次你不敢了?”

    “好吧,再让小哥我多赢你一次……”

    这时候汉唐集团渔业部门的技术员们上场了。

    按计划他们要先进行“解体”。

    4个被称为“解剖手”的技术员,各持一把长约50公分、宽约10公分的锋利的鲸鱼专用砍刀登场了。

    他们先帮助两名同伴登上了座头鲸的后背。

    那砍刀是红星工业区的专供产品,特别制造……红星工业区的李子强董事和红星锻造厂厂长墨荆怕影响正常生产任务,利用业余时间,屁颠屁颠地亲手打制的。

    没办法,红星工业区也需要大量鲸油,而且是高级品,低级品全要。

    高级品是指鲸鱼大脑、脑液、脊髓的部分产品,这部分提炼出来后,润滑效果要比蓖麻油好太多了,能用在那面世界里精密仪器上的润滑油,当然更能用在这面的数控车床之类的设备上了;低级品是用鲸鱼内脏和身干以外的部位熬制出的,原本鲸鱼皮也行,但是经过计算,这种用法实在是不合适了……那是古人们才干的蠢事情,他们没能力制成更好的皮革嘛,不过碎片的鲸鱼皮,就可用了。

    高低级鲸鱼油可以用来做“淬火专用油”。

    特种钢的加工需要它,它在淬火时几乎没有蒸汽膜产生,而且由于它冷速快,正好在1300到1100f的范围上,而对一般的钢材而言,这个范围正是要求用快冷来达到特别要求的最好的范围,当然同时还会减少的因淬火而产生的变形……还有它的闪点高一些,这个倒不是关键了。

    建国安董事怒斥李子强董事的这种要求,认为这是“与民夺油,与民夺亮”的极其自私的行为。

    李子强董事却少见的没有生气,笑嘻嘻地说:“你骂吧,我一点也不生气……因为你真的不懂淬火是用来干什么的……我不会和你争吵的,我只生气那些揣着明白装糊涂的人。

    我就一句话,你想不想加快解决农村运输的问题?想不想要人畜力收割机?”

    建国安董事狐疑地说:“想啊,现在这一征兵,人手又缺了些……这和鲸鱼油有什么关系?”

    “给我鲸鱼油,还给你超前的通用的轴承……你还吵?”

    “好吧。”

    “看看吧,我为什么不和小白吵架,因为别人会看不出谁是小白……”

    “赶紧加工你的鲸鱼砍刀去吧!”

    两名解剖手在座头鲸的背部站好了。

    第一个解剖手先在鲸鱼头部切开一个口子,然后顺着口子,一直用力滑切,倒退着,顺脊背走,鲸鱼皮立刻翻开,下面露出黄白色的组织就是鲸油脂,在小日本的视频中,这还不是最好的,最好的是雪白色的,抹香鲸身上的。

    另一名解剖手从尾部开口,一直与他汇合。

    地上的两名解剖手在腹部,沿着背部切口的垂直方向,再深深地划上几刀,这时算是完成了第一步。

    背上的解剖手接过下面抛上来的铁钩子,用钩子钩住切口露出的鲸鱼皮。那鲸鱼皮足有八厘米厚,不知道脱脂处理后还会是多少------

    下面的明人渔民们用绞索使劲一拉,嘶嘶啦啦的声音中,一片较为规整的鲸鱼皮就被撕了下来,露出鲜血淋淋的躯体。

    整个场地充斥着血腥味了。

    但明人渔民们,特别是他们的家属们,却乐坏了,几个小孩子不停地在围观人群里钻来钻去。

    他们知道,干活就要有肉吃了。

    我与其它写手不太一样的是,别人恨不得买断,哪怕低价位,那样收入会从更新字数上找齐-----凡是一天几更的,都是买断之文,但是,我拒绝了低价买断,我认为那样太低估了自己,也许错了,但我不会后悔。

    真心感谢大家的订阅和打赏。

第三百二十九章 捕鲸记 (七)

    郭子仁船长站在“**”的座头鲸前,看着明人渔民们排着队,小心地在鲸鱼身切割下鲸鱼脂,还有的在撕下的鲸皮上刮取,然后把鲸油脂放到大木盆里,木桶里。

    没有用汉唐集团的指挥,人家也珍惜着呢。明人能用来上贡给皇帝的东西,当然都看重了。

    郭子仁船长扫一眼就知道,这头座头鲸的脂肪层大概只有二十厘米厚。

    唉,现在真不是捕鲸的好时候,如果是秋天,它们刚从北方洄游到这里,那时座头鲸的脂肪至少有四十厘米了------但是现在只能说比没有强了。

    不过最出鲸油的还是蓝鲸了,北欧人叫它什么?油贼。

    可想而知它的身上能产出多少鲸油来。再往北方走走,随便叫一头鲸鱼都有五十厘米以上的脂肪层。

    四个解剖手配合得比较生疏,费了大半天力,终于把座头鲸的头砍下来了。这期间那座头鲸颈部的碎肉乱飞,迸飞得哪里都是,包括四名解剖手自己的身上。

    四人浑身弄得血糊淋拉的,有些吓人------

    郭子仁船长有心过去帮忙,但是看那鲸鱼砍刀的形状,觉得自己也是不太会使用它。

    那是仿制小日本的渔业工具刀,说心里话,他自己还真没有用过,不敢保证比他们用得好。

    看到终于砍下座头鲸的头后,郭子仁船长避开地上的碎肉,走了过去。

    他可是亲手取过座头鲸的鲸脑和脑液,有些担心他们再要是乱砍一气,会把宝贵的东西糟踏了。

    四个解剖手也是正商量着如何剖开它而减少损失,这个大脑袋能有四吨多了。

    鲸鱼脑子的平均重量比人类大脑的平均重量大六倍以上,当然,由于这玩意要和身体成比例的……所以现在,它只能成为人类的猎物……不过也算是有智慧的动物之一了。

    座头鲸脑袋里的大脑和脑液、骨髓经过简单的低压提炼后,会直接得到相当高级的润滑油,完全可用于汉唐集团的精密仪器上。

    当然也可以作为医药和化妆品的原料,传说中用它做的蜡烛燃烧后,有催情的做用……也许蜡光晚宴的目的就是在此了。

    郭子仁船长说:“小日本的开颅方法太精细了,我们耽搁不起那时间,就像我当年那样做吧,从颈部往上开刀,损失不了多少,咱们有两条呢。

    给我一把刀,我们五个一起上手,让那些明人看明白我们要什么……”

    正宗的鲸脑油,也就是鲸腊,只是在抹香鲸头部有,抹香鲸靠它控制在深海里的浮力。不过抹香鲸是下一步猎取的目标,汉唐集团现在不急。

    在损失了一些脑液后,三个人终于取出座头鲸的大脑和大部分脑液,满满的一木盆,二十公斤有了。别小瞧这点,珍贵着呢。

    汉唐集团渔业部门提炼鲸鱼油的办法有两种,这个工艺和一般提炼动物油的方法相同,分为火炼法和气炼法。

    火炼就是用平常的大锅煎熬。在这个时空里,哪个地方都用这个方法来提炼动物油。

    在计划中,一些仿制那面世界的提炼设备,要下半年才上马。

    比如完全可用人力翻转的大锅设备,它一次可处理五百公斤鲸脂,四个明人劳工可以实现轻松的翻转工作。

    但是由于提前了,只能先用土办法了,一锅一锅的煎熬吧。

    好在红星铸造厂所生产的铁锅越来越大,越来越薄,产品畅销明大陆的泉州、厦门、广州地区……同时换回几倍的生铁原料来。

    土法火炼专门对付品质一般的鲸脂、内脏、破碎的鲸皮,这些都没有什么难度。

    气炼就是采用低压蒸汽锅炉提取,以汉唐集团目前的设备条件看,加工生产鲸油的产量还比不上土法火炼,但是它的提取比率大于土法火炼法百分之七十的数字,而且质量更高一些,很容易控制温度,产品更清洁。

    再说了,现在随着汉唐集团的技术发展,低压蒸汽锅炉的产量肯定会加大,这不是个急事。

    低压气炼专门用在加工高级品鲸油了,比如肋间鲸脂或大脑和骨髓等。

    此时,也许整个热兰遮地区都充斥着鲸油的油香。说实话,这与普通动物油没有区别。

    当解剖手们再把鲸尾砍下后,这头座头鲸就完全交给了明人渔民处理。

    鲸尾是汉唐集团仅存的几座食堂的指定部份,是鲸肉中的精华了。

    明人渔民们按照汉唐集团的要求,轮流切割着鲸鱼肉,按顺序搬运、装载,另一部分去烧火炼油。

    他们看看后觉得没有什么问题了,五个人就聚在一起抽烟,准备马上开工干下一条。

    郭子仁船长说:“为什么不把招得那些新兵弄来帮帮忙?”

    四名解剖手之一,汉唐集团港务部门经理,同时是兼职渔业部门经理的孙山,现在浑身都是鲸肉碎屑,血淋淋的。

    不过大家谁也没有在意这些。

    孙山经理说:“找过他们,他们没答应,说是前一阵子突击开荒插秧的,都累坏了,这个能雇佣明人劳工干得活,最好让明人们干,以后他们自己捕杀鲸鱼了,不还是得他们自己处理……”

    郭子仁船长吐了一口烟,说:“有道理……这步棋算是开了第一步……捕鲸是项大事业啊……”

    孙山经理狠狠吸了一口烟,说:“是啊,红星工业区那面又加班赶制捕鲸的几种工具呢,听说还有明人版的捕鲸炮……这些都先赊给明人渔民了,鲸鱼产品,我们敞开收购。”

    郭子仁船长刚想感叹自己的渔三又要成为库存,而自己又要沦落为养护工的职位,其实那就是看船的……

    忽然听到有人喊了一句,“孙经理,那鲸脑液取出来了吗?!”

    五个人回头一看,是妇女之友马旁技术员,他和马军院长一起来了……

    马旁技术员的身材微胖,但却是比较灵活。

    他小心地避开地上的血迹,碎肉,碎步前行,然后又张开双臂轻跳一下,十几米的距离,转眼便到。

    “孙经理,那个座头鲸的大脑组织和脑液,我想要一些自己提取鲸油……还想再拿点鲸鱼奶,不是我喝啊,看看美容效果上和羊奶有什么不同……”

    孙山经理皱了皱眉头,说道:“你不要现成的鲸油了?你自己怎么提取?”

    他倒不是不舍得,而是他最不喜欢出现计划外的事件。

    “哈哈,那个最简单了,我和玻璃厂的老穆厂长,就是那个总是一脸严肃的家伙,要了一些玻璃器皿,他说经得起酒精灯加温……又和马军院长商量了一下,添加些什么,看看能不能让保温护肤效果更好一些……这化妆品啊,将来是一个产业呢。”

    马军院长此时穿着绿色的医用大褂,这种衣服,明人们已经熟知他是做什么的……但是,还是极少极少来找他看病,都是千方百计去赤嵌中医院,那里医技高明不说,价钱还低……这个热兰遮医疗中心,看上去就是很贵的样子。

    马军院长没有理会别人的话题,直接说:“鲸鱼肝现在取出来了吗?先把我们集团所要的部分停止加工,我要看看实际样子,有必要的话做个检测……然后再按计划处理……不属于我们集团的,你还是照原计划直接卖给明人们就行了。”

    又有变化!

    孙山经理皱了皱眉头:“不是直接送赤嵌做鱼肝油吗?”

    “我改主意了……我担心可能有重金属积累……”

    “有没有搞错?!这个时代有重金属积累?!”

    “我在一只海豚的肝里就发现有这迹象……”

    “我靠……那是一只穿越过来的吗?”

    马旁技术员热心地插话说:“重金属污染是个泛称……原始社会里也有这种现象,它不以人的意志力为转移……”

    “我明白了!”

    孙山经理干净利落地结束话题,要不然不知道会跑题到哪里。他挥手招过几个明人,安排他们听从这两人的指挥。

    然后领着其它三名解剖手向另一头座头鲸走去,他想一天内把这些鲸鱼解体完。

    郭子仁船长没有直接跟过去,他想问马军院长一个问题。

    “马军院长,我一直有个疑问,这鲸鱼油能适合人吃吗?”

    “鲸鱼油中含有与其它动物一样的脂肪酸和胆固醇,其中的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相当,并且能提供极高的热量,它里面的维生素a和维生素d含量很高……怎么不能适合人吃?”

    “说个事儿,你两个别笑话我啊……”

    马旁技术员说:“哪里会?那些说话打击讽刺别人的,我都不理他!”

    “我小时候啊,我们大队里隔了很久才又抓了一条鲸鱼,当时,那个鲸鱼就摆在沙滩上,公社上派出人来处理,我们都眼巴巴的看着,后来卖我们鲸鱼肉了,六七分钱一斤吧,我家买了十几斤,全家好一顿吃……你要知道,那时那些鲸油脂都是国家的,都拿走了,只剩下纯鲸肉,挺粗的,油腥少……可是就这样,我们那个大队里的人吃了后------鲸鱼肉香是香,可是这玩意就怪了,那鲸油就不自觉的就从屁眼里往外冒……你还不知道,动不动裤子后面就湿了一片……就这样,那些买不到鲸肉的大队还羡慕我们呢……你们不要笑……”

    马军院长的双手早插进大褂的兜子里了,一点也没有笑的意思,他说:“如果是个别现象,原因可能就很多了……按你的病情主述,出现了相似地集体状况,那就是集体长期缺少食用油……忽然又暴饮暴食,造成的轻微腹泻……那不是鲸油,是你们的肠液------这与鲸油无关。

    那时,你们那里多久能吃上一回猪羊牛肉?”

    “……很久。”

    马旁技术员插话了,说:“啊呀,马院长,你是大城市人……那个年代,农村人没有城里人吃肉多……一切先保你们大城市的供应……”

    马军院长没有理会马旁技术员的插话,还是对郭子仁船长说:

    “鱼肉内的脂肪含量本身就不足,加上补充其它脂肪不及时,你们的肠胃已经缺乏消化脂肪的能力了……你后来再食用鲸鱼油就正常反应了吧?”

    “哈哈,不知道了,没敢再吃!”

    “嗯,我可以负责任的肯定,这事情与食用鲸鱼油无关了……”

    马旁技术员又插话说:“当然没有关系了……这只和某种政策有关,说起这当时的局势啊……我有些想法,这种……”

    “好,你留着上网写出来。”

    马军院长直接地拦住了马旁技术员的话头。

    “好!我就上网上写!怎么的!”

    马旁技术员脸色微变,感到不爽,气哼哼地走了。这还让不让人说话了……

    郭子仁船长有些担心地看着马旁技术员生气的背影。

    “没有事,郭船长,他忘了拿东西了,一会就能回来。而且他还得来找我,要不然他做不成他的试验。”

    马军院长这时难得地笑了一下。

    “那我们以后就吃鲸鱼油了?”

    “不,我们以亚麻子油为主,动物油和植物油为辅,调和着吃,长期食用一个种类,不科学。鲸鱼油是给明人准备的,让他们多补充一些脂肪酸和胆固醇吧。”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1553/ 第一时间欣赏我们的1649最新章节! 作者:小样有型作品集所写的《我们的1649》为转载作品,我们的1649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我们的1649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我们的1649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我们的1649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我们的1649介绍:
一群人一起去改变历史,一群人认为自己能平推世界!但最后,他们发现被改变最大的是他们自己。一个民族的历史会不会受过诅咒?千年的辉煌总在关键处被毁灭。一个民族的发展会不会被下了圈套?无数次的循环崛起总是陷入归零的境地。我们的1649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我们的1649,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我们的1649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