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我要做门阀TXT下载我要做门阀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我要做门阀全文阅读

作者:要离刺荆轲     我要做门阀txt下载     我要做门阀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四百六十六节 祖传绝技——反复横跳

    杨宣的动静,当然瞒不过张越。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袁常很快就将这个事情,禀报了张越。

    张越听完,呵呵一笑,心里暗道:“我的对手还真不少啊……”

    左传系,现在是被架在火上烤了。

    他的挣扎与反抗,自是在情理之中,但这么多人都选择支撑左传?

    这就让张越感觉有些棘手。

    “必须想个办法,分化瓦解,对方营造出来的气势……”在心里盘算了一会,张越就对袁常吩咐:“继续盯着……有什么风吹草动,马上告诉为师……”

    “对了……”张越嘱托道:“你能不能派个人混进去,将杨宣的所讲都记下来?”

    “老师放心!”袁常拍着胸膛保证:“弟子已经派了数人,冒充关东大儒弟子,混在其中,有消息就会马上报告老师……”

    “嗯……”张越点点头,道:“左传诸生那边,就拜托你了!”

    “老师言重……”袁常恭身道:“这是弟子的本份!”

    送走袁常,张越马不停蹄,立刻开始行动。

    首先,他去拜见了尚书令张安世,并在后者的引荐下,前往拜谒了当代尚书系欧阳学派的扛把子儿宽儿长卿的关门弟子欧阳高老先生。

    并在其府邸停留了起码一个时辰,然后才乘着马车,与张安世并肩返回建章宫。

    此事,当然马上就落到了有心人眼中。

    “张蚩尤去拜谒了欧阳子……”

    “似乎谈的不是很愉快?”

    “听说张蚩尤想要向欧阳子借阅儿御史的遗作,遭到拒绝……”

    这个消息,马上就传的整个长安,都沸沸扬扬。

    连正在讲义的杨宣,闻之也是一楞。

    “欧阳子这是吃错药了?”杨宣暗自惊心。

    讲道理,今文学派的尚书系欧阳学派,与春秋公羊学派,在董仲舒时代开始,就已经是好基友了!

    甚至,双方的感情,可能还要更久远在欧阳学派创始人欧阳和伯还在济南伏生门下攻读学业的时候,欧阳和伯就已经与董仲舒是知己好友了。

    最近数十年来,欧阳学派与公羊学派联姻过无数次,交流过许多年轻人。

    欧阳学派的年轻学者,与公羊学派的年轻学者,在那两位创始人都还活着的时候,甚至多次交换学习。

    两者可谓是同气连枝,荣辱与共。

    但欧阳高现在却选择了踢开董仲舒之子董越认可的未来公羊学派领袖?

    他没发烧吧?

    但……

    只是想了想,杨宣就将这个事情,放到了一边。

    在他看来,欧阳高大约是也知道这次,那张子重必败无疑吧?

    适时止损,明智选择!

    然而,杨宣根本就想不到,就在自己眼皮子底下,石室之中旁听的大儒们,就闻知此事后,都是心头一跳。

    尤其是孔安国,心里面仿佛被十万只蚂蚁在啃噬一般,难受的紧。

    “这该死的讲义,为何还不结束?”他现在已经没有任何心思,再听杨宣唠叨了。

    他满脑子里,都只有一个事情欧阳学派抛弃了张子重!

    千载难逢的机会!

    因为……

    那张子重提出了三世理论啊!

    自到长安以后,孔安国就在日夜研究这个事情,作为前侍中、孔子后人,他当然有着无数机会和手段去看到很多其他人看不到的东西。

    譬如,那张子重曾献给天子的《王命论》以及那张子重完整的三世阐述。

    故而,孔安国很清楚。

    这个张子重提出的三世发展理论,是脱胎于公羊学派本身的张三世、垂三统、列三正。

    反应在社会上,就是乱世、升平世、小康世的演变过程。

    反应在春秋上,就是内鲁、亲周、故宋。

    而反应在经义理论上,就是圣王之德消而书灭、王者之迹熄则诗亡,诗亡而后春秋作,乱臣贼子惧。

    故而,在这个系统里,春秋公羊学派,只是其中一环。

    未来的公羊学派,想要制霸天下,依然需要来自《尚书》《诗经》的加持。

    书以圣人之言,诗则垂先王之道,佐春秋之策,方能完整。

    现在……

    张子重和欧阳学派闹翻……

    是不是说明,自己的机会来了?

    孔安国只要想到这里,就根本坐不下去了!

    机会千载难逢,抓住了就可以一飞冲天!

    ………………………………

    “贤弟……”马车中,张安世已经忍不住笑了起来:“你这姜太公钓鱼,也未免用的太不走心了……”

    张越听着,呵呵的笑了笑。

    不走心?

    或许吧?!

    想着方才的经历,张越自己也有些感觉好笑。

    早在前天,他就从建章宫出来,就已经在着手请人联络今文学派内部的大儒们了。

    易经田何学派的杨何、韩诗学派、楚诗学派以及齐诗学派的三位致仕博士,以及尚书系欧阳学派的两位博士官。

    统战这种事情,张越做的最是拿手了。

    无非是许以利益和承诺,拿出好处来,给他们去瓜分。

    譬如,对付易经的杨何老先生,张越见面就开了大,将太极图丢了过去,瞬间暴击秒杀。

    杨先生甚至连反抗也没有,就表示愿意给张越撑场子。

    三家诗略微有些麻烦。

    但,在张越丢出了经过了后世东汉大学阀何休先生编辑的《诗经》版本(就是第一次划分了国风的那个版本),三家诗的博士们立刻就欢天喜地的捧着这个版本回家去闭门钻(借)研(鉴)或者创新去了。

    至于欧阳学派?

    是最简单的作为公羊盟友,两者关系,紧密非常。

    张越只是请董越带了句话,就全部搞定,由是有了今日的事情。

    只是……

    也确实有些不走心,错漏百出。

    譬如,张越去见欧阳高,根本不需要张安世引荐。

    也譬如,其实儿宽的遗作,不止欧阳高有,林宽有,董越也有。

    至于其他细节方面的漏洞,更是大如斗罗。

    但有什么关系呢?

    后世的经历,早已经告诉张越在这个世界上,哪怕是最拙劣的骗局,也能骗到很多很多人,其中,博士、硕士、教授等高学历知识分子,车载斗量!

    为什么?

    利令智昏是其一,信息的不对称是其二。

    所以,张越现在是稳坐钓鱼台,就看上钩的人,都有谁了?

    ………………………………

    回到建章宫,张越就拿到了袁常送来的杨宣的讲义内容了。

    “郑伯克段于鄢、赵氏孤儿还有烛之武退秦师……”张越看了看袁常送来的报告,就笑了起来:“左传最出名的几个故事,都有涉猎啊……”

    其实,单单以文学性来说,左传是春秋第一,无可辩驳。

    哪怕是后世的网络小说作者的脑洞,也未必有左传中的这些故事的脑洞大。

    只是可惜……

    左传想要表达的东西,是张越无法接受的。

    克己复礼?

    谁特么想回到宗周时代那个血统贵族,生而高贵的时代?

    更何况,屁股决定脑袋,既然决定和公羊学派站在一起,借个马甲套着,张越就不得不对左传下手了。

    微微沉吟片刻,张越在心里就有了决断。他知道,三天后,杨宣肯定会从今天的内容之中,找一些来说。

    其中,最有可能被提及的,应该是‘郑伯克段于鄢’,这是左传起始的第一个故事,在汉室更是耳熟能详。

    数十年前,袁盎就是用这个故事和宋国之祸,说服了窦太后,不再坚持以梁王为嗣。

    “常啊……汝回去后,为我去做一件事情……”张越说着就低声在袁常耳边吩咐了几句。

    后者闻言,点点头,就领命而去。

    袁常走后一个时辰,张越就拿到了一个拜帖。

    “上钩了!”张越只是扫了这拜帖一眼,就暗自挥舞了一下拳头。

    只见拜帖上用鎏金小纂写着:鄙野嘉人,曲阜野人安国,顿首再拜侍中领新丰事张公讳毅足下。

    孔安国呀!

    孔子后人耶!

    素王的嫡系耶!

    在坊间传闻中,他是杨宣的坚定支持者,古文学派的中流砥柱。

    然而,现在,他却将自己的拜帖送到了张越面前,用词更是谦卑不已。

    讲道理,孔安国今年已经差不多六十岁了。

    年纪都够当张越的爷爷了!

    且,其在二十年前,就已经担任过汉侍中!

    更重要的是,他曾拜入伏生、申公等大儒门下学习《诗经》《尚书》,论辈分比张越这个董仲舒门徒要高一节。

    如今却自称‘鄙野嘉人’‘曲阜野人’,尊称张越‘足下’。

    只能说……

    孔子之后,孔氏节草,下限一代比一代低!

    当然,孔安国没节草,那是孔安国的事情。

    跟张越没有关系。

    这个世界,你不可能只和君子、好人、义士打交道。

    在更多时候,既然身处这浑浊俗世,那你就无法决定自己交什么朋友,和什么人做事。

    这一点,张越在很早以前就已经清晰无误的认知到了!

    后世有个伟人,说的就很正确不管黑猫白猫,能逮老鼠的就是好猫!

    所以,张越只是扫了一眼拜帖的内容,立刻就吩咐下去:“来人,开中门,迎客人!”

    曲阜孔氏,是一块牌匾。

    虽然对公羊学派和谷梁学派意义不大,但对其他儒门学派来说,这就是神主牌了。

    说起来,也是搞笑公羊与谷梁以及其他今文学派,大多数都认为孔子是素王,为后世制法的圣人。

    但古文学派,却全部异口同声,否认这一点。

    在他们眼里,孔子只是‘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的先师,其地位只是一个史官,一个传承者,没有什么了不起的。

    但在现实中,公羊、谷梁,因为历史缘故,拒绝承认曲阜孔氏的圣人苗裔地位。

    而古文学派,则疯狂为曲阜孔氏打call。

    也正是在这些人手里,孔子和曲阜孔氏的地位,开始不断拔高,终于变成了那个千年投降派,连霓虹侵华,都能通电祝贺‘大东亚共荣’的衍圣公家族。

    想着此事,张越在心里就有些鄙夷的冷笑了一声,对孔安国及其子孙,张越很是不齿。

    只是不齿归不齿,张越脸上的笑容,却是真真切切的堆满了脸颊。

    他亲自走出大门,来到门口,恭身拜道:“末学后进张子重,恭问孔公安……”

    “侍中太客气了……”孔安国一个健步就迎上前来,扶起张越笑道:“在下久闻侍中阁下,神武天成,生而知之,可惜一直缘悭一面,今日得见也算是了我一桩心事……”

    他是一点也没有顾忌,自己是直接从杨宣那边的反张阵营里,直接跑来的这个事实。

    他也不需要顾忌!

    孔子之后的身份,令他可以不受制约的游离在今文与古文之间。

    哪怕是三番五次的交换阵营,一般人也无法谴责他。

    毕竟,怼他就等于怼曲阜孔氏,等于怼孔门先贤,等于怼孔子他老人家!

    就是欺师灭祖,就是丧尽天良!

    至于节草是什么?

    孔安国早就已经忘记了。

    要知道,在早年的时候,在当今还没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时,这位老先生在家里修道。

    学着方士术士们,摆弄各种炼金术。

    有时候捧着一本《道德经》摇头晃脑的读。

    哪怕是现在,这个习惯也依旧深深的影响他。

    所以,指望孔安国有节草,还不如指望母猪能上树。

    但张越却早已经学会了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望着孔安国,张越恭身道:“孔公言重了!小子何其惭愧?愿闻公教!”

    孔安国一听,脸上都笑开花了。

    他要的就是张越的这个态度!

    锦上添花,哪有雪中送炭来的好?

    若能搭上这个侍中官的线,或许不仅仅自己的堂兄的侯国可以复家,说不定,自己‘发现’的古文尚书,也可以登堂入室,成为大汉指定官学的经书!

    更可以直接搭上这位的便车,让古文尚书成为公羊学派唯一指定尚书!

    这利益简直大的足以让他叛国都不眨眼。

    于是那杨宣和左传学派?

    孔安国才懒得管他们的死活呢!

    甚至在心中,孔安国深深的觉得尔等能为我孔氏前驱,哪怕是死也该含笑而逝!

    嘴上,孔安国却依旧谦卑不已,拱手道:“岂敢言教?岂敢言教?但与侍中足下共议耳!”

第四百六十七节 多才多艺

    “孔公请!”张越带着孔安国,上了阁楼,来到堪舆室之中。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亲自为他备好坐席,恭请入座,道:“寒舍简陋,还望孔公海涵……”

    孔安国却是抬头打量着这个房间。

    房间四面都挂满了各种各样的地图堪舆,大到整个关中,小到新丰某乡甚至某村。

    堪舆上插满了各种各样的竹片。

    有的标注了数字,有的写着文字。

    书架上更是摆满了各种各样的书简。

    这令孔安国大感意外,他是做过郡太守的。

    大约在十年前,他曾担任临淮太守,治临淮的二十九县,因而深知,治政的困难。

    当世治理地方,最大的问题,其实不是什么豪强地主,富商大贾。

    而是,地方官通常对地方事务两眼一抹黑。

    哪怕是最勤奋的郡守,也未必能对治下各县的人口、土地、赋税、丁口等数据倒背如流。

    至于这些地方的特色、当地的地理、地貌,发展情况,那就更是知之甚少了。

    一般,能知道郡城的情况,就已经是能吏。

    而能对地方事务,了如指掌的,孔安国这么多年,只见过自己的老师之一,故御史大夫儿宽,曾经有这个能耐。

    只是……

    儿宽是活生生累死的!

    如今,看着这堪舆室中的堪舆和那些小竹片,孔安国忍不住在心里叹道:“若儿师能想到这个办法,或许能活到如今……”

    心中也因此对张越更加上心了。

    在他看来,这张子重能带他来这个地方,说明对方对他是很看重很重视的!

    错非如此,随便找个地方,不就可以打发他了吗?

    何必如此郑重,将他请到此处?

    这样想着,孔安国就笑着道:“侍中言重了……山野之人,躬耕于曲阜,承蒙陛下不弃,始能出入宫阙……侍中盛情相邀,某独感激涕零而已……”

    张越听着,笑了笑,道:“孔公厚爱!请……”

    说着就举起酒樽,道:“晚辈敬孔公……”

    孔安国自是连忙举杯还礼。

    如此三巡酒过,孔安国放下酒樽,看了看堪舆室中的情况,然后才轻声问道:“老朽听说侍中公有意拜读儿师手稿?”

    张越笑着道:“儿御史功勋昭著,素为晚辈敬之,诚欲求其书稿……”

    “侍中若是不嫌弃……”孔安国举着酒樽,笑道:“某家之中,恰好藏有儿师所遗书稿和手抄书稿百余卷……”

    “愿献侍中,以谢侍中今日之请……”

    张越闻言,连忙拜道:“承蒙孔公厚爱,无以为报……”

    孔安国听着,笑的像个两百斤的孩子。

    在他看来,张越接受自己的赠书,就等于答应了让自己上车。

    车票已经到手,那他和张越就是自己人了!

    既然是自己人,孔安国就没有多少顾忌了。

    “侍中若是不嫌弃……”孔安国眯着眼睛,对张越说道:“老朽近年,曾在曲阜祖宅破壁之中,找到了一套先师孔子遗留其中的《论语》书稿,侍中若是需要,老朽可以为侍中提供一份……”

    张越听着,摸着手里的酒樽,呵呵的笑了笑。

    西汉是一个神奇的王朝。

    一个‘创业者’的乐园。

    不独春秋、诗经、易经、尚书,已经被分裂为今文、古文两大阵营,且各自内部又细分出好几个不同版本。

    就连《论语》《孝经》也不能避免。

    其中,《论语》一分为三。

    有齐论语、鲁论语和古论语之区别。

    这古论语就是孔安国自己‘从曲阜孔宅破壁之中发现的’。

    只是相较于孔安国那个骗了后世两千年的弥天大谎古文尚书来说,这古文论语,显然没有多少存在感,它在魏晋之交就已经失传。

    而后世留存的论语,是由齐论语与鲁论语糅杂而成,拼接在一起的。

    所以呢,后世之人在读论语时就经常发现,论语之中有些地方南辕北辙,自相矛盾。

    譬如,后世论语之中,就既认为管子‘仁’,但又觉得管子‘无礼’。

    而孔安国在这个时候提起他的‘古论语’,显然是在试探了。

    其言下之意,不外乎就是你愿不愿意为我背书?

    若换一个人,张越可能就答应了。

    但奈何……

    眼前这人可是孔安国!

    整个西汉王朝,最勤奋的‘创业者’。

    后世的贾布斯算什么?

    连给孔安国提鞋的资格都没有!

    孔安国,可是不仅仅搞出了古文尚书、古文论语而已。

    他还搞了古文孝经、古文礼记等等项目。

    他的一生,都在创业!

    只是苦了后世的考据党,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花了千年时光,才最终将孔安国的这些项目证伪。

    换而言之,若张越答应下来,日后不知道会有多少麻烦。

    但不答应的话……好像又不太合适。

    想了想,张越斟酌了一下用词,道:“既承孔公厚爱,愿观奇书……”

    嗯……

    只是看看的话,倒也无伤大雅。

    况且,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说不定未来,张越也可能需要当一次张布斯……

    孔安国一听,虽然张越的回答不是太满意,在他看来,对方应该立刻顿首拜道:“愿闻孔公教”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只是‘愿观奇书’。

    言下之意,其实就是保留意见。

    但这已经殊为难得了!

    自他创业以来,今天可能是进展最大的一天!

    有可能将自己的项目,推荐给公羊学派!

    这就好比后世的创业者,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拿到了风投一样,孔安国的心情依旧激动的犹如喝醉了酒。

    直到离开小楼,他都有些飘飘然。

    张越却是亲自将他送到了司马门,好方便让更多人看到和知道孔安国来见自己了,而且特别开心的回去了。

    …………………………………………

    “这孔子国,还真是……”站在凤凰阙之上,韩说砸吧了一下舌头,对这位老朋友的节草下限有了更深认知。

    不过……

    他耸了耸肩膀,就将这个事情丢在一边,不再去理会。

    反正,此事跟他没有关系。

    现在,韩说显然更关心,怎么去拍当今马屁,同时将自己洗白。

    这个事情,有些麻烦!

    主要是苏文虽然跌落而死,但是……王莽那只疯狗,却循着味道,追踪到了几条线索。

    加上李禹的供词里,也有不少地方对他挺不利。

    这让他感觉到了危险。

    老韩家百年不倒,靠的就是跟皇室的密切关系!

    换而言之,没有了皇帝的信任,他就什么都不是!

    所以,得想个办法,让老皇帝对他重新信任。

    “或许只有战争,才能让老皇帝和王莽的视线从这个事情上挪开了……”韩说在心中想着。

    可是……

    却有一个难题,摆在他面前。

    他又不是匈奴人或者其他什么夷狄的父亲,没有办法指挥他们的行动!

    怎么办呢?

    韩说急的直挠头。

    浑然忘记了自己在半年前,还是坚定的主和派……

    …………………………

    送走孔安国,少府卿公孙遗就带着几个官吏,抬着两个木箱子,跑来找张越了。

    “张侍中……”公孙遗一见到张越,立刻上前拜道:“这蹲鸱、头,接下来如何加工?”

    张越看了看那两个木箱子,只见里面装着的是一块块大小不一,呈灰白色和灰黑色的粉块。

    “世叔派两个人跟着我来吧……”张越摆摆手。

    公孙遗立刻眉开眼笑的带着人跟了上去。

    这两天,可是急坏了他!

    现在昆明池那里,参与浆洗、切煮和滤洗的工人,已经有两三万人之多。

    他们每天,制造数千石类似的粉块。

    公孙遗也曾派人去试吃过。

    反馈很不错,都说口感还行,比粟米饭好吃多了,而且还饱肚子!

    但是……

    若是不能将这些东西变成美味,变成可以献给天子与王公贵族们的佳肴,变成可以敬献给祖宗神灵的祭品,那么一切都是零。

    少府卿又不是慈善机构!

    尤其是对公孙遗来说,假如不能拍好天子马屁,那个守字恐怕就去不掉了。

    好不容易才摸到九卿的边,他可不想只是来旅游一番的。

    于是,张越就带着公孙遗以及少府汤官令的十几个厨子,在自己的小楼之中,架起了炉灶,开始了制作来自后世的美食。

    首先,自然是号称什么东西都可以搭一搭的魔芋豆腐。

    这货,无论鸡鸭鱼,都可以放进去煮煮,营养价值也很高。

    而制作工艺,其实不算复杂。

    其原理与豆腐是一样的,都是通过化学反应,在热力作用下成为凝胶体。

    张越这边一动手,整个小楼内外的宦官侍女也都跑来围观了。

    没办法,现在在建章宫里,谁不知道,张越的厨艺是征服过天子的!

    若能偷学一点,那就赚大发了!

    当然,张越也要感谢这个时代。

    若是换了宋明,一个士大夫官员居然去做厨子的活计?

    不想混了吧!

    君子远庖厨懂不懂?

    而如今……别说什么君子远庖厨了。

    连说这句话的孟子,也是非主流,思孟学派,甚至只是谷梁的小跟班。

    现在流行的是骑的了大马,喝的了烈酒,拉的开硬弓,上马能杀人,下马能治国的大丈夫。

    那些涂脂抹粉,装腔作势的娘娘腔,在汉季连最渣的儒生都可以徒手放倒一堆!

    而大丈夫不拘小节,当然什么事情都可以做。

    就像张越刚刚送走不久的孔安国,人家年轻的时候,可是连炼丹术也钻研过的,据说技术还很好,只能说,他是被儒学耽误了!

    不然,说不定,他将成为齐鲁有名的神算子、方士!

    于是,张越有一手好厨艺,善于做美食。

    便是无伤大雅,甚至被人以为是多才多艺的表现!

    哪怕有人想要拿这个做文章,张越也能拿公羊学派的祖师爷子夏先生的名言糊他一脸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矣;百工居其肆以成其能,君子学以致道!

    所以,他也没有什么顾忌。

    但在旁观者眼中,他制造魔芋豆腐的经过,却成为了毋庸置疑的神迹几块灰色的粉块,被他拿在釜中,操作一番,就变成了一块块上去香嫩可口,水嫩无比的食物!

    香气更是弥漫在耳鼻之间,连公孙遗都忍不住咽了口口水!

    张越却是与在厨房里观摩的厨师们交代了一下这魔芋豆腐的制作诀窍。

    其实,流程与当年淮南王刘安制作豆腐时没有什么区别。

    无非就是将点豆腐的卤水,换成了让魔芋凝固的碱水,此外,多了一个需要开水加醋蒸煮的流程。

    这些厨师听着,都是满脸崇拜、恭敬。

    若不是公孙遗就在旁边站着,说不定他们早已经纳头就拜,要奉张越为师了。

    即使如此,张越也觉得,自己恐怕日后,很有可能变成厨师们的祖师爷。

    只要一想着,很可能千百年后,各个酒店、饭馆和大排档***奉的神像除了财神爷和关二爷,还得加一个张二爷。

    张越就感觉有些莫名的恶趣。

    做完魔芋豆腐,就是芋头粉丝。

    这个事情,就相对比较复杂一些了。

    因为得勾芡,不过,这个事情张越是直接丢给厨师去做的。

    而在他做魔芋豆腐的时候,厨师们就已经将这个工序完成的差不多了。

    由是,他只需要简单的将已经勾芡的芡糊与芋头淀粉混合搅拌,就像搓面团一样,将它们揉成一个大粉团。

    然后,张越再指挥着众人,开始漏丝,所谓漏丝,其实很简单,就是利用地心引力以及水温,将芋头淀粉成型。

    这个就比较考验经验和技术了。

    好在芋头粉丝对这个要求不算太高。

    不像红薯粉丝,得有一定的粗细,所以,在日暮之前,魔芋豆腐与芋头粉条,诞生在长安城建章宫蓬莱阁东的一个小楼之中。

    一个时辰后,张越带着少府汤官令的厨子们,将一盘盘烹煮好的美食,端到了天子面前。

    魔芋鸭、魔芋鸡、魔芋炖排骨、魔芋牛肉煲……一碟碟精心准备的美食,让天子看的目不暇接。

    而主食则是牛肉头粉。

    这自然立刻就颠覆了这位陛下的想象。

    只是尝了几口,他便赞道:“卿之才能之多,实令朕奇也!”

    然后他就招招手,将张越叫道面前,问道:“朕听说,今天孔子国去见爱卿了?”

    张越哪里敢瞒,也瞒不住,立刻道:“回禀陛下,孔公确实到了臣那里,谈了些事情……”

    于是就将孔安国今天与自己见面和谈话的内容,全部一字不漏的如实禀报,天子听着,嘿嘿的笑了起来。

第四百六十八节 正确的拍马姿势

    “孔子国这个人呐……”天子眯着眼睛,想起了那个曾侍卫他数年的旧侍中。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讲道理,他其实对担任过侍中的人,一般都会青眼相看。

    毕竟是自己门下出去的大臣,是他的脸面。

    但孔安国却是少数的例外。

    想了想,天子就对张越道:“卿以后还是小心提防此人吧……”

    “此人,心思太复杂了……”

    好嘛,能让这位陛下都评价‘心思太复杂’,这位孔安国先生恐怕当年在长安没少给他添麻烦。

    张越听着,自然点头道:“臣知道了,臣谢陛下宽爱……”

    天子一听,笑的更灿烂了。

    他问道:“朕听说,左传学派有个叫杨宣的,后日就要在长安讲义……”

    “朕不是太懂儒门之事……”他笑着问道:“卿以为,此人意欲何为?”

    “臣虽愚钝……”张越顿首拜道:“但也知道,此乃剑指于臣也……”

    自那日,张越在博望苑,当着太子据和其他人的面,撕碎了左传伪造伍子胥鞭尸一事后,他和左传一系就已经走上了你死我亡的道路。

    如今,杨宣公开在长安讲义。

    若张越不去砸场子,就等于告诉天下人,他没有胆量,再去与左传辩论。

    连辩论都不敢,当然是摄于左传正义威名喽!

    所以,其实,杨宣的讲义等于是公然向张越放嘲讽。

    当然,这其实是张越逼出来的。

    天子听着,却是夹起一块魔芋,放进嘴里细细嚼着,感觉这魔芋豆腐对自己真是适合啊。

    这物脆而不硬,软而不糯,吃起来别具风味。

    嘴上却是笑着提醒:“卿还是要注意一下……”

    “爱卿毕竟是朕的臣子……”他在‘朕的臣子’这四个字上格外用力强调了一番:“切不可恃才傲物,仗势欺人……”

    “臣明白!”张越连忙俯首:“臣当以德服人,必不堕陛下威德、国家气度!”

    天子一听,满意的点点头,还是跟小留候说话舒服。

    自己的意图和意思,对方总能明悟。

    若小留候年长二十岁,他此刻已经忍不住要拜他为相了!

    就像他当年发现公孙弘有这个潜质后,二话不说,立刻破例,让公孙弘布衣拜相,终结了汉室长达七十多年的‘非列侯不得为相’的传统。

    可惜啊,此子太年轻了!

    恐怕,除非自己可以长命百岁,不然恐怕就不能在自己手上拜相了。

    只能等到长孙的时代了。

    但……

    虽然不能拜相,却未尝不可以让他在现在就能发挥影响。

    想了想,天子就问道:“如今,国家多事之秋,前有太仆敬声,大不敬,以巫蛊诅上,后有丞相葛绎候,纵子为逆,祸乱国家,朕心甚伤之……”

    “如今,丞相、太仆之位有缺,卿博学多才,善于识人,未知可有贤达有举朕者?”

    最近,这丞相和太仆的任命问题,让他可真是伤透了脑筋。

    太仆倒好,是一个香馍馍,有的是人争抢。

    但这丞相之位就……

    也怪他自己!

    即位迄今四十七年,总共拜了十一位丞相。

    但很遗憾,仅有建陵哀候卫绾、平津献候公孙弘、武安侯田以及牧丘恬候石庆得以善终。

    剩下的七位丞相,全部死于非命。

    这使得汉室的丞相,立刻成为高危职业。

    还不止于此,自李蔡后,他就开始在宫里组织内朝,架空丞相领衔的外朝。

    汉丞相于是就变成了空有虚名,但其实没有多少权力的花架子。

    年轻的时候,他当然是很得意的。

    哥多牛逼?

    丞相算个p,叫你滚就滚!

    但老了才知道,这是天坑啊!

    而且是自己坑自己!

    由于国家在二三十年之中,失去了强力丞相的弹压。

    九卿有司,曾经强大的战斗力,渐渐涣散。

    作为皇帝的他,又渐渐没有了精力去约束和监管。

    于是,像是公孙家族这样长期垄断某个机构,上下其手,鸡犬升天的例子越来越多。

    现在,他无比渴望,能出一个曹参、王陵、张苍这样的强力人物来代替自己镇压内外,疏厘朝政,团结朝野。

    当然,最好是公孙弘那样,既有能力,又懂自己心意的人物。

    可惜……

    没有啊!

    找不到啊!

    这满朝文武,不是垂垂老矣,就是昏聩无能。

    时无名将,徒使竖子称雄!

    当他发现这个事实,他自是立刻恐惧了起来。

    历朝历代的雄主,最害怕的就是人才断档这种事情。

    也是直到此时,他才有些后悔,当年是不是砍的太嗨了些?

    张越听着,却是吓坏了。

    他怎么敢干涉这种事情?

    哪怕这是天子的意思,天子不会怪罪他,但别人呢?

    况且……

    讲老实话,他也没有什么好推荐的。

    丞相这个位子,可不是一般人能坐的。

    尤其是当今这位的丞相,那风险可是很高的。

    但不给意见,好像又说不过去。

    想了想,张越就顿首拜道:“启奏陛下,臣愚钝,年少才疏,见寡识少,何以敢决如此大事?”

    “只是……”

    “今国家乏人,臣愚以为,或是葛绎候倒行逆施,截断贤能进取之故……”

    嗯反正公孙贺也死了,死人是最好的背锅侠。

    管他有没有做过这种事情,把锅甩给他最安全。

    天子听着,也是微微点头。

    人才断档,他虽然心里明白是怎么回事,但,绝对不能让人知道。

    公孙贺……好吧,谁叫他是丞相,而且为相十几年呢?

    这个锅,你就先背着吧!

    张越却是继续拜道:“臣以为,陛下如欲再续元鼎、元狩之辉煌,重现往昔人才辈出之世……”

    “不若,恢复旧制,改易新政……”

    “选天下郡县,能课最者,交由太常、御史大夫监之,定时选其入长安受训,听陛下训示,而后任为地方官,三年以观其成,其中优异者,以为后备公卿,常以策问,多加培养!”

    说着张越就将后世他比较熟悉的组织部的人事制度和后备干部培养制度,捡了些符合当代背景的说了。

    天子听着,心里面非常满意,对张越笑道:“卿真朕之子房也!”

    “臣惶恐……实不敢居功……”张越连忙顿首拜道:“此皆臣旧闻陛下之训,略作总结之言……”

    天子听着,笑的更开心了。

第四百六十九节 合纵连横

    陪着天子吃完晚膳,张越才恭身陛辞。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走出蓬莱阁,已是月上柳梢头。

    一盏盏灯火,在张越前方,向前延伸。

    星汉灿烂,明月高悬。

    张越抬着脚步,走下蓬莱阁的台阶,手握在腰间的骠姚剑上。

    抬首望着远方,在夜色下朦胧的长安城,张越知道,今天晚上,长安城会很热闹。

    事实上,也确实是热闹极了!

    斗城之中,没有能瞒得过八卦党耳目的事情!

    更何况还是处于舆论焦点之中的张蚩尤的事情!

    “孔子国!”杨宣已经是气的,几乎想要提剑去砍了那个二五仔。

    可惜……

    他不能!

    他甚至,不能将这恨意流露在言表之中。

    因为那样只会令自身处于不利地位。

    孔安国,再怎么着,也是孔子苗裔,先师之后。

    而且,他头上的光环太多了。

    济南伏生、鲁申公、儿宽,皆是他的师长。

    以一人之力,横跨书、诗、春秋三系,无论是在今文系统还是古文系统,都有着莫大影响力。

    他去见那张子重,根本就没有人能说什么不是。

    只是……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杨宣清楚,他必须做点什么,来维系人心士气。

    不能还没有开始,就自己内讧,结果张子重还没来打,自己就崩溃了。

    没有办法!

    杨宣咬着牙齿,握着手里的笔尖,一笔一画的在帛书上划着。

    每划一下,他都感觉,自己的心在滴血!

    然而,他不得不如此。

    也不得不下这个血本。

    将信写完,杨宣叫来自己的嫡子,交给他,嘱托道:“汝持此信,亲自去拜谒夏侯先生……”

    “就说:邻之厚,君之薄也!”

    “先生其勉之!”

    说完这些话,杨宣整个人都虚脱了一般,瘫坐在坐席上,长长的出了一口气。

    夏侯始昌,早在两天前就已经派人联络他了。

    只是,此人开价太过离谱!

    简直就是狮子大开口,有巴蛇之贪!

    张嘴就想拿走最肥美的东西,甚至企图让左传(至少是杨宣)也阿附于其名下。

    这杨宣当然不可能答应他。

    更何况当时,杨宣气势正盛,深感兵强马壮,大有并吞一切的威势,自然是毫不犹豫的回绝了。

    然而如今,杨宣却不得不去求上门了。

    希望这位老先生能出面发声表态,支持一下自己。

    如此,或能抵消孔安国跳反带来的打击。

    当然,对方开始的那些条件,自然是不可能答应的。

    若是如此,为何不向那张子重屈膝投降?

    最起码,对方不可能做出这样的举动来!

    只是,既然有求于人,却也不得不答应对方一些条件。

    …………………………

    “孔子国……还真是孔子国啊……”博望苑中,一直密切关注事态的江充叹了口气,让弟子打开窗户:“其此举,无异于釜底抽薪,左传诸生辛苦营造的声势,一朝尽丧矣!”

    望着窗外的星空,江充从心底深处,升起一股浓浓的无力感。

    孔安国这建章宫一行,对左传学派的声望和士气,将产生毁灭性的打击!

    连孔子后人都选择了张子重,其他人,恐怕是……

    “老师……”韦贤上前搀扶着江充问道:“吾等当如何应对?”

    他想了想,道:“要不要弟子星夜去见一下孔安国,劝其回心转意?”

    “不可能……”江充苦笑着摇摇头:“孔子国这个人啊,见缝插针,见利忘义,是不可能劝回来的……”

    “况且……”

    “哪怕能劝回来……”江充低着头悠悠叹道:“又有何用?恐怕……那时,整个儒门都将沦为天下笑柄!”

    嗯,三姓家奴,反复小人的帽子,一旦被扣到了孔子后人的脑袋上……

    以后儒生谁还敢出门?

    就不怕被人将脊梁骨戳烂!?

    韦贤想到此节,也是浑身都冒起了冷汗。

    “贤啊……”江充悠悠说道:“汝明日去一趟嵩街,为我求见丘公吧……”

    “丘子明?”韦贤狐疑着问道:“其不过一卜者而已,找他有用?”

    “贤啊,你还是太年轻了……”江充听着笑道:“岂不闻,鸡鸣狗盗之徒,也能有所作用?”

    “况卜者乎?”

    “卜者的能量,可是很大的啊……”

    汉家的卜算业,是极为鼎盛的。

    天下百姓,无论贫贱富贵,都离不开他们。

    无论生老病死,都需要向他们咨询。

    而其中的佼佼者,更是天下知名,名望堪比大儒,连天子也常常需要向他们咨询一些事宜,以做庙堂卜算之参考。

    由是,越有名望的卜者,对自己的招牌就越重视。

    他们轻易不会给人卜算,也轻易不会出手卜算。

    像高帝、吕后、太宗时期的那些知名卜者,甚至有封侯拜为两千石的。

    鸣雌亭侯许负,更是以一介女子之身,而爵封关内侯,拜为两千石中官。

    丘子明算是许负之后,长安城里名气最大的卜者了。

    趁着大宛战争成功预测的东风,他在这十余年来,渐渐成为了天下知名的卜噬者。

    连天子也经常就一些问题,向他咨询卜算结果。

    如今,若是左传败下阵来,他的金字招牌可就会砸了。

    江充知道,为了维护自己的招牌,这个丘子明什么事情都干的出来!

    而卜者们的能量,自也非比寻常。

    他们不止可以影响舆论,甚至还能影响到宫廷。

    …………………………

    戚里,昌邑王王邸。

    夏侯始昌和往常一般,拄着拐杖,在弟子门生的搀扶下,端坐在院落之中,仰头望着那茫茫星河,寻找着天象的异常与变化。

    顺便也将一些知识,一些星相的知识,传授给弟子们。

    这可是很珍贵的!

    “那就是昂宿……”夏侯始昌缓缓的指着星空说着:“此星为胡人之星,主丧……”

    “昂宿之侧是毕宿……”

    “其主兵戈、边事……”

    “昂宿与毕宿交,为天街,街北夷狄,街南诸夏……”

    不得不说,夏侯始昌在星相和天文方面的造诣,在整个天下,都鲜有人能比肩。

    整个星空,几乎就没有他不认识和不熟悉的星星。

    而对于这些星空之中闪烁的恒星,古老的诸夏人民,在很早很早以前就赋予了它们种种神奇的特征。

    经过春秋战国数百年的演化,至于如今,阴阳五行体系深入人心。

    星空也就变成了五宫三垣二十八宿。

    再经过公羊学派一鼓捣,脑洞一开,这下子好了,星相直接与人间挂钩。

    人主有过,天异之。

    天下有异,天灾之。

    现在还好,再过几十年,来颗彗星,出个日蚀,都能让一个丞相自杀谢罪!

    正解说着星相,一个弟子毕恭毕敬,走到夏侯始昌面前,恭身一拜,道:“老师,有客来访……”

    “是杨宣?”夏侯始昌轻声问道。

    “老师妙算……”弟子恭身拜道。

    “那就请他进来吧……”夏侯始昌放下手里的书简,在两个子侄的搀扶下,缓缓起身,吩咐道:“尔等先退下……”

    “诺!”众弟子连忙再拜,才捏衣恭退。

    很快,一个年轻人就被带到了夏侯始昌面前。

    “晚辈末学杨敬恭问夏侯先生安……”这人一见面,立刻就大礼作揖,俯身而拜。

    夏侯始昌,在没有担任昌邑王博士前,可是曾经担任了足足十一年的太学尚书博士。

    虽然董仲舒在世之时,他被其压的黯淡无光。

    可董仲舒之后……

    整个公羊学派,就再没有能镇压他的人了。

    不然,当今也不会拜他为昌邑王太傅,去教育自己的爱子了。

    而在儒门内部,哪怕是在古文学派中,夏侯始昌也很受尊重。

    毕竟,他这一系,不同于董系那帮肌肉男,一天到晚,都在嚷嚷着什么春秋之诛。

    夏侯一系,更热衷于‘春秋之中非常可怪异之事’。

    在夏侯始昌眼中,虽然不是一切都有定数。

    但人的行为,一定会影响到天下,进而反应在自然、天象与灾害之中。

    后世,他门下就诞生了鼎鼎有名的尚书系大小夏侯学派。

    一个比一个深信,苍天有情,监于天下。

    进而刺激和影响了易经的京房学派的出现。

    谶讳政治,终于席卷天下。

    但在如今,谶讳的风潮,却在渐渐低落。

    董系正在全面复苏,走向经世致用的道路,三世理论喊得震天响,连夏侯始昌的门徒里也有被影响的人。

    这令他当然很不满!

    故而,他一直在等,等着杨宣忍不住来向他求援。

    可是……

    瞧着地上恭身拜服的那个年轻人,夏侯始昌有些不满意了。

    “杨公这是瞧不起老朽吗?”他微微动怒,问道:“不然何不亲自来见我?”

    “先生息怒……”杨敬连忙拜道:“家父实在不敢亲身来见先生,还望先生体谅……”

    “此家父亲笔之书……”说着杨敬就将一份帛书呈在手中,恭敬的献给夏侯始昌,道:“此外,家父还令小子带一句话给先生……”

    夏侯始昌接过那帛书,问道:“什么话?”

    “家父说:邻之厚,君之薄也,其望先生明察之……”

    “呵呵……”夏侯始昌笑了起来:“汝是烛之武乎?”

    “不敢……”杨敬拜道:“只是唇亡齿寒,还望先生察之……”

    “吾知道了……”夏侯始昌摆手道:“转告乃父:昔者,魏信陵君盗虎符以救邯郸,邯郸之所以能全者,乃邯郸坚守也!”

    杨敬一听,微微一楞,但还是只能拜道:“诺!先生的意思,小子必定转达……”

    目送着杨敬远去,夏侯始昌才悠悠然拆开帛书,扫了一眼上面的内容,就将它丢到了一旁的油灯上,瞬间将之烧成灰烬。

    “老师……”在其身侧,一个年轻儒生问道:“真要出手?”

    “呵呵……”夏侯始昌笑道:“静观其变而已……”

    这个事情,他虽然很想很想在哪个张子重身上踩一脚。

    打压一下董系。

    但问题是……

    现在明摆着这张子重身后站着天子!

    他在行吕步舒故事!

    夏侯始昌吃饱了撑着,才会真的掺和进去。

    当然了……

    假如那张子重一败涂地,落井下石,倒也无妨。

    但问题是……

    现在看样子,胜败在两可之间,那他当然要观望了。

    作为研究灾异的专家,夏侯始昌始终记得一句话天作孽,犹可活,自作孽,不可活!

    当然喽,给左传学派一些鼓励和信心还是要有的。

    “建啊……”夏侯始昌看着那个年轻人,嘱托道:“明日汝持我拜帖,去太学面见董越,请董越过府一会……”

    太学似乎准备要扩招了。

    他得想办法多塞点人进去!

第四百七十节 开除左传儒籍

    朝阳初升,张越甚至还没有来得及吃完早饭,就有宦官来报:“侍中公,长孙殿下召见!”

    张越放下筷子,惊讶了一声:“长孙殿下不是应该在新丰吗?”

    “殿下听说侍中明日要赴尚冠里之约,故而回京为侍中壮威……”桑钧笑着走到张越身前,道:“下官亦代表新丰上下士民来此为县尊助威!”

    如今的新丰,可谓已是百废俱兴!

    数万亩宿麦播下后,长势喜人。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尤其是公田之中的宿麦,如今已经长出了三片嫩芽。

    每一片叶子,都粗大鲜艳,健康的让照料它们的农户喜极而泣!

    要知道,因为关中夏季旱灾,导致全面歉收。

    这本是一个灾难。

    然而,趁着粟米歉收的时节,大司农和少府有司,将大量麦粉,推销到了市场上。

    在粟米紧缺的时候,谁还管这些麦粉的味道?

    结果,一买回去一尝。

    各种麦粉制品的软糯口感,瞬间击败了人们的味蕾。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麦粉而不是粟米作为主食。

    这使得各地仓储之中的麦粉配额迅速下降,尤其是京畿地区,因为相对富裕,贵族富商集中。

    所以现在,私底下,一石麦粉已经能换两三石的粳米(舂过的粟米)。

    可以预见,明年关中解除粮食限购和配额制后,麦子的价格一定会大涨!

    尤其是麦粉!

    恐怕会成为关中中产阶级乃至于贵族公卿家族的标配。

    就和过去的梁米一样,变成奢侈品的象征。

    而新丰,恰好大面积的补种了宿麦!

    就是这一个事实,就已经足以让整个新丰上下,都对张越死心塌地的崇拜和尊敬了!

    老百姓(包括贵族士大夫)都是一样的。

    谁能带他们发财致富奔小康,谁就是好官!

    而这个事情,反过来让新丰各级官吏,特别是王吉等太学生们,更加相信张越的三世体系。

    孔子不是说过吗?

    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

    而类似桑钧这样的理智分子,更是狂喜不已!

    大家都知道,自己押宝押对了!

    乘着这条船,说不定未来或可拜将封侯,名垂青史。

    于是,士气max!

    此时,长安传来了左传杨宣公开经义,摆明了挑衅张越的传闻。

    当时,整个新丰就炸窝了。

    特别是基层的太学生和公考士子们,一个个撸着袖子,恨不得飞到长安,将那杨宣打的满地找牙。

    新丰的游侠就更激动了。

    本来因为朱安世之故,他们就已经很崇拜这个人们口中的张蚩尤了。

    而这张蚩尤上任后,所做桩桩件件,他们看在眼里,知道这是一个实实在在为新丰百姓和贫民着想的好官。

    现在这样的好官,居然被人挑衅了?

    叔叔能忍,婶婶也不能忍啊!

    当时就有人要提着刀子到长安来找杨宣讲道理了!

    要不是这些家伙还没有出新丰就被新丰乡亭的官吏拦了下来,指不定现在长安可能出现什么事情呢!

    他们的行动力,可是无敌的!

    为了偶像,抛头颅洒热血,连眼皮子都不会眨一下!

    当年,郭解就是这样被他们坑死的。

    而面对这样群情激愤的局面,长孙刘进,自也坐不住,急急忙忙的赶了回来。

    而桑钧则作为新丰士民代表,跟着回来了。

    当然,这些事情,桑钧不会跟张越说的。

    张越听着,却是笑道:“不过跳梁小丑胡闹而已,至于如此阵仗吗?”

    桑钧闻言,不可思议的看着张越:“县尊已经有十足把握了吗?”

    想了想,桑钧摇了摇头。

    他在长安城也有情报来源。

    旁的不说,长安九市,谁不卖他这个大司农的衙内面子?

    故而,他很清楚,明日的那位杨宣背后都站着些什么人!?

    是整个古文学派以及一部分今文儒生!

    传说,甚至还有卜者丘子明,也为其卜算,卜噬结果非常吉利。

    而反观张子重阵营?

    连以往最力挺他的公羊学派内部,也是议论纷纷。

    连一个巨头也没有站出来力挺。

    很多人都说,这次张蚩尤要栽跟头了!

    毕竟双拳难敌四手。

    强如项羽,不也最终只能在乌江自刎,尸首被人砍成零件瓜分?

    张越却只是神秘的笑了笑,对桑钧道:“桑令吏既然来了也好,先与我去拜见长孙殿下吧……”

    桑钧听着,连忙拜道:“诺!”

    但心中,却依旧有着犹豫。

    他在来前,先去见了自己的父亲桑弘羊,得到了乃父的暗示,若张子重提出请求,大司农系统可以伸出援手。

    和其他九卿衙门不同。

    大司农和儒生们已经打了二十几年的嘴炮了。

    为了应对舆论攻仵,大司农养了数以百计的文人,还赞助了蜀郡的张宽的文教事业,培养了大量亲近自己的儒生。

    儒生攻仵桑弘羊和盐铁系统,嚷嚷着‘请烹弘羊’。

    桑弘羊阵营就摆事实讲道理,引申古今之事。

    直至如今,大司农对于怎么瓦解儒生的攻势,有着丰富的经验。

    甚至可以这么说,最大的反儒集团,就猬集在现在的大司农系统内。

    但现在,桑钧看着张越的神色,却拿不准了。

    “或许,我可以再等等……”桑钧心中暗想:“待张侍中危困之际,再伸出援手也不迟……”

    毕竟,雪中送炭,总比锦上添花更能令人感激。

    ………………………………

    半个时辰后,张越就带着桑钧走进了taizi宫之中。

    taizi宫张越只来过两三次,不算很熟。

    但所有见到他的人,都是毕恭毕敬,退到道路两侧,人人恭身作揖,且惧且敬。

    没有办法,人的名树的影,更何况张越还是长孙的大臣!

    是此地未来主人的左右手!

    在一个宦官引领下,张越和桑钧走到了甲观之前。

    “殿下此刻正在与家上谈话,侍中请容奴婢前去通传……”那宦官恭身说着。

    张越点点头,摆摆手,就和桑钧站到宫门口等了起来。

    大约只等了不过一刻钟,那宦官就出来了,对张越笑道:“侍中,家上与长孙殿下有请……”

    张越连忙和桑钧一起,整理好衣冠,然后提着绶带,抬步走进甲观。

    刚进甲观,张越和桑钧就看到了太子刘据与长孙刘进,正坐在甲观的院子里的一个石案前,下着五格棋。

    这是汉室最流行的棋,公羊学派最能战斗的吾丘寿王,就特别精于此道,在世之时,无敌于天下!

    比较有意思的是,这种五格棋,看似简单,但实则非常烧脑。

    黑白双方的博弈,甚至比围棋还要精彩!

    “臣张子重(桑钧),见过家上、长孙殿下……”张越与桑钧上前拜道:“恭问家上、殿下安……”

    “孤躬安……”太子刘据闻言,只是回头看了一眼,就起身对刘进道:“今天就到这里吧……进儿好好与张侍中谈谈……”

    “诺……”刘进连忙起身,拜道:“儿臣恭送父亲……”

    张越与桑钧也连忙再拜:“恭送家上……”

    而在心里面,张越也不得不感慨老刘家在对子女的教育方面,真可谓是封建王朝里独一份的存在。

    其他王朝,都是拼命限制和禁锢皇族子弟。

    独独汉室,非常开放,父祖根本就不管子孙们和谁交朋友?喜欢什么项目?

    任由他们自由发挥和成长。

    于是,刘氏诸王中,什么样的人都有。

    心里面感慨着,就听着刘进问道:“张卿,孤听说明日卿要去尚冠里大道与人辩论经义?”

    “回禀殿下……”张越恭身答道:“没有此事……”

    “嗯?”刘进奇了,若没有这个事情,那现在这满城风雨,闹得沸沸扬扬是怎么回事?

    “殿下有所不知……”张越欠身道:“所谓‘左传’,只是以讹传讹……”

    “其全名当是《左氏春秋》,而非《春秋左氏传》!”

    “其盖与《晏子春秋》《吕氏春秋》一般,最多只是史书……”张越微笑着:“与孔子没有干系,也与儒门没有关系……”

    刘进和桑钧听着,瞪大了眼睛,吃惊不已。

    好嘛……

    你这上下嘴皮子一张,就将整个《左传》都开除了儒门门籍,未免也太霸道了一些吧?啊!

    “孤听说,《春秋左氏传》盖乃鲁君子左丘明惧弟子人人异端,各安其意,失其真,故因孔子史记具论其语……”刘进有些不相信的摇头:“昔者,孔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殿下误矣……”张越含笑道:“《左氏春秋》姑且不说是不是左丘明之作,其非孔子《春秋》之传,以是事实!既非孔子春秋,则哪来什么经义?何来微言大义?如何可为后世鉴?”

    “况且……”张越嘴角溢出一丝笑容:“殿下可知,若依《左氏春秋》诸生之言,则左丘明先生著《左氏春秋》之日,已是九十有三矣……”

    “且《左氏春秋》比孔子《春秋》多出二十三年……换言之,左丘明先生比孔子多活二十三年,其寿百二十五年……”

    刘进听着楞了,桑钧也楞了。

    这就是底气所在吗?

    桑钧心里想着,但是仅靠这个是无法锤破对方的防御的。

    因为,古文学派最擅长撒泼打滚,说不定对方能借着这个机会,给左传镀金呢!

    而且,张侍中看上去也没有把这个事情看得有多重。

    换言之,他有更猛的料!?

第四百七十一节 帝国主义

    刘进看着张越自信的神色,心头大定。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他对张越非常了解,知道这个朋友兼大臣,素来做事谋而后动。

    如今,他既然有了把握,想来应该也是有着底气的,便道:“卿既有信心,那孤也就放心了……”

    若是张越搞不定的话,他也只能是想办法让其能全身而退。

    “对了……”刘进忽然问道:“卿能和孤说一说李禹的事情吗?”

    在说这话的时候,张越能明显感觉到,他的眼神在跳动。

    李禹案,是一个转折点,一个方向标。

    自李禹投案发后,太子系遭到沉重打击!

    哪怕天子最终没有追究太子据的责任……

    但是,出了这么大的事情,岂是如此轻松就能过关的?

    首先,整个太子系的文武官员,统统蒙上失职和渎职的名声。

    太子太傅石德,更将坐‘辅佐太子,不忠’的指责。

    坊间舆论,已经有人在议论这个事情了。

    就连宫里面,也有些人在嚼舌头根子,私底下议论说:国家备储,置太子之宫,设幕府,开博望苑,给赐十县之邑,岁给太子钱以万万,布帛数千,太子竟不能制一洗马!?若为春秋之时,孔子UU小说,恐怕无人能逃‘不书’之诛。

    这也很正常。

    他们的议论也没有错。

    国家给了这么多资源,堆了这么多年,结果堆出这么个结果?

    天下人,哪个会认可?

    要不是李禹最终选择投案自首,而是潜逃,恐怕情况将比这还要糟糕十几倍!

    而刘进与乃父,本就感情深厚,此番回宫,他也确实感受到了这宫里宫外,非同寻常的气氛。

    储君之位,已是摇摇欲坠。

    太子勉力坚持,终究却是只能眼睁睁看着人心涣散。

    刘进一回宫就感觉到了,父亲虽然脸上强颜欢笑,实则内心苦闷无人知晓。

    张越听着,当然明白刘进的意思。

    可是要解决这个问题,却不是太容易。

    主要是刘据恐怕答应不了。

    但,看着刘进的模样,张越又不忍心,只能凑上前去,轻声道:“臣知殿下所问的问题……”

    刘进岂能不知李禹案的前后?

    他问这个事情,其实就是在问我该怎么帮助我爹摆脱眼前的困境?

    “只是……”张越抬眼看着刘进,叹道:“臣的方法,可能家上不会用……”

    刘进一听,顿时就高兴了起来,深感张越还真是自己的智囊,就没有他不能解决的问题!

    连忙道:“卿但说无妨……”

    “臣愚以为……”张越低声在刘进耳畔道:“家上欲要收拾人心,独上书请命,愿为汉拓土……”

    “嗯?”刘进不明白了,问道:“此话何解?”

    张越听着,笑着道:“孔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父之道,可谓孝矣!”

    刘进顿时秒懂了。

    汉家乃是以孝治天下,天子最重视的就是孝道,天下人最关心的也是孝行。

    只要能让天下人知道,太子将继承父志,那么,立刻就能一俊遮百丑。

    而当今天子生平最大的志向与最大的政治成就中都有一条北击匈奴,雪耻报仇。

    而太子却一直告诉天下人我要和平。

    这种强烈的反差,令很多人不舒服,特别是掌握真正权力的军方,以及当今天子。

    若太子能够痛改前非,上书请战。

    那么,天子必然龙颜大悦,他再也不用担心自己百年后人亡政息,政治成就被人跟秦始皇一样抹黑。

    军方也会放心太子只要能支持继续打匈奴,他们就没有什么意见。

    只是……

    这种事情,以太子据的性格,怕是答应不下来,也做不出来。

    况且……

    刘进看着张越,低声道:“侍中难道不知道,孤父不黯兵法,不懂军事?”

    “做个样子而已……”张越笑道:“谁敢让储君亲临前线呢?最多就是去晋阳、云中或者九原坐镇而已,前方的军事交给将军去做就好了……”

    甚至可能连长安也不需要离开。

    天子和军方需要的只是太子的态度而已。

    态度端正,那当然什么事情都好商量,态度不端正,还要闹幺蛾子。

    太子据的位置,就算能保一天,却也终究保不了一世。

    “但如此一来……”刘进喃喃道:“却是大战将起,不知道多少人将埋骨他乡……因一人之事,而起大战……这会不会过分了一点?”

    张越听着笑了。

    怎么会过分呢?

    看样子,刘进还没有进化成为一个真正的帝国主义者。

    真正的帝国主义,从来都是热衷于将内部矛盾向外转移的。

    想当年,秦国就是靠着不断对外转移矛盾,维系自身强大凝聚力和战斗力的。

    但嘴上张越却是义正言辞的道:“殿下,怎么能这样想呢?”

    “王师北伐匈奴,乃是有道伐无道,乃是王者之师,诛除暴虐,乃是诸夏讨伐夷狄!”

    “殿下可知,匈奴稽粥氏率兽食人之行?”

    “当初,月氏先王因不从稽粥氏老上单于,被其活生生斩下头颅,制成酒器!”

    “匈奴贵人,多喜人殉,其一贵人死,陪葬妻妾、奴婢以数百数千计!”

    “匈奴全国,皆行奴婢,其强者为贵,弱者为奴……”

    “西域三十六国,皆受其凌辱、压迫、讹诈,其盼王师雨露,如久旱之禾盼甘霖……”

    “匈奴还不止如此!其俗野蛮,兄终弟及,父死子继其妻妾,乱人伦之道,毁先王之制!”

    “若不诛除之,何以谢天下,谢先王?”

    刘进听着,仔细想了想,似乎还真是这么个理。

    但,他总觉得貌似哪里怪怪的。

    “那卿的意思是?”刘进小心的问道:“王师北伐匈奴,除了复仇雪耻,还有其他目的?”

    “当然!”张越大义凛然的挺起胸膛,道:‘殿下,王师北伐,所过之处,夷狄之土,变为诸夏之乡,左衽被发之人变右束发,冠带躬耕之民!”

    “此事,二三十年来,天下人所共见,天地鬼神所共证也!”

    “王师到哪里,哪里就变成诸夏!”

    “其人民从野蛮,走向文明,从粗鄙,走向礼仪,自刀耕火耨,变为精耕细作,从逐水草而居,变为依城而生!”

    “九原、武威、居延、天水,莫不如是!”

    “如今,昔日之塞外,已变中国鱼米之乡,乡亭之中,冠带往来,村舍之中有诗书礼乐之声!”

    这还真是事实!

    别看儒生们,似乎只会嘴炮。

    但人家洗脑能力强啊!

    自卫青霍去病出塞,汉家不仅仅收复河套故土,还将战火烧进了匈奴人的老巢。

    焚毁龙城,直趋河西走廊,等祁连山,望姑衍山。

    走胭脂山而下皋兰山,从居延深入到浚稽山。

    现在更是磨刀霍霍,兵锋直指西域三十六国。

    而在这个过程中,至少有两百万的匈奴人、羌人、月氏人、辉渠人、东胡人、休屠人、浑邪人等等大大小小上百个民族的各色人口,融入了汉家的北地郡县之中。

    其中,很多人的后代,甚至已经忘记自己的祖先,以为自己就是土生土长的汉人。

    甚至,还有人的文化知识,不比中国汉人的儒生差。

    上次公考,张越就录取了好几个东胡、乌恒、鲜卑出生的归化士子。

    也没见他们和其他士子有什么区别!

    这其中固然有着诸夏民族与生俱来的强大同化能力的因素,但儒家在其中也是发挥了重要作用的!

    刘进听着,仔细想了想,这似乎也是事实。

    汉家朝堂上,就不止一次出现过,夷狄出生的文官或者大将。

    别看他们是夷狄出生,但人家背起诗书来,可不比其他人差。

    而且引用起来,抑扬顿挫,特别有节奏感。

    “那孤去试试看……”刘进心动了。

    张越一听,开心起来,拜道:“殿下不用报太大希望……”

    在心中,张越觉得,刘据大约是不会同意用这个计策的。

    因为他是个君子。

    君子会忠于自己的内心认同的道路。

    就像子路,明知道是死,也会义无反顾。

    更何况,像这种拿着其他国家或者民族的人的灾难来给自己解套的做法,大约是刘据无法忍受的底线。

    不过无所谓,这些话他也只是说给刘进听的。

    是为将来做打算的准备!

    因为,很显而易见,这个世界很大。

    至少大的超出了汉季士大夫们的预计,也超出了目前技术条件下,封建王朝所能控制的极限!

    说句不客气的话,哪怕未来征服了整个匈奴和西域地区。

    汉家也没有那么大的能力,去全部控制。

    更做不到在当地建立郡县,推广制度。

    所以,软实力也很重要啊!

    张越知道,想要实现自己内心的野望,那就不止需要在战场上,真刀真枪的打败敌人。

    更需要在文化上,在思想上,全面击溃自己的敌人,让他们接受中国文化,相信中国制度是解决一切问题的良方,是普世通行的最高标准!

    所以,得给未来的行动,披上一层光鲜亮丽的外衣来迷惑和忽悠他人。

    就像灯塔国一般哥打你是为了民猪自游,是为了爱与正义,绝对不是为了石油或者其他什么东西。

    真的,你要信我啊!

第四百七十二节 底牌

    明日就是讲义之日。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整个杨宅上下,都忙碌起来。

    一份份书简,都被堆磊起来,杨宣带着自己的门徒们,进行着最后的核对。

    “这一份的记述,与其他有异……”不时有着弟子举手,高声喊着。

    然后立刻就有人来接过他的书简,拿到杨宣面前,进行核对。

    看着这一切杨宣有些得意的捋起胡须,略有骄傲。

    “此番,吾左传一系,可谓因祸得福……”门外有弟子轻声议论着。

    杨宣听着暗自点头,确实是因祸得福啊!

    本来,左传一系就是一盘散沙,各自为政。

    因为左传不像公羊、谷梁,传续有实录可查。

    汉之前,都没有人听说过左传的名字。

    直到高帝大臣陆贾第一次向世人提起《左氏春秋》,人们才知道有这么一本书存在。

    其后贾谊贾长沙过雒阳,其真实面貌才渐渐为世人所知。

    也正因此,左传的传续系统混乱无比。

    各种自相矛盾的记述,层出不穷。

    本来是几乎不可能将这些混乱矛盾的东西集成到一起,统一为一种说法的。

    但在那张子重的刺激下,左传一系同仇敌忾,众志成城,终于有了这个厘定事实、分清对错的机会。

    而有了这个基础,杨宣相信,左传的未来,必将一片光明!

    “老师……”一个年轻的门徒,捏着衣裳,走到杨宣面前,拜道:“江公书信……”

    杨宣闻言,立刻接过来,打开来看了看,脸上于是更显红润。

    书信之上,只讲了一件事情丘子明已经决定明日亲自到场,旁听讲义。

    这对杨宣来说,是一个极大的鼓励!

    丘子明既到场,必将引发轰动,只要胜了,哪怕是平手,甚至是失败,都可以借此让更多人知晓左传正义。

    稳赚不赔啊!

    况且,丘子明既然来了,那他就一定会撑自己!

    更不提,这丘子明既然是江升亲自请出来的,那谷梁的态度也就显而易见了!

    春秋三传,谷梁与左传联手,对付一个连公羊都不是的侍中官。

    在杨宣看来,哪怕他有孔子国襄助,也是必败无疑!

    于是,心里的不安,消散了大半。

    他站起身来,道:“吾等再演一次礼仪……”

    讲义可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

    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必须符合身份。

    只要出了一点茬子,都可能被天下笑话。

    不然,这天下敢于公开讲义的学者就不会这么少了。

    杨宣自身若非不是被逼到墙角,也不敢选择这种方式反击。

    ………………………………

    与此同时,太学之中,却是另一番情况。

    董越站在太学阁楼上,望着那远方的辟雍所在的地方,神色微微凝重。

    “老师……”吕温走到董越身边,微微恭身,道:“诸子皆已到齐,请老师过去……”

    董越听着点点头。

    因为他打算要扩建太学,还要建立辟雍。

    于是,散落在天下的公羊大儒,纷纷回京。

    褚大、赢公、夏侯始昌、周宣、成霸……

    光是公羊学博士就有八人之多。

    更有盟友欧阳学派与易经田何学派的博士五人来太学打探你们打算给俺们多少名额啊?

    反正大家伙的意思就是排排坐,赤果果,太学名额多出来的,先内部分一部分先。

    除了少数人外,大多数人,都是内举不避亲,纷纷推荐自己的子侄、外甥。

    这让董越真是烦不胜烦。

    错非建立辟雍、明堂,将太学扩招,这是他老父亲生前最挂记的事情,他都有些打算挂冠而去,你们爱怎么整怎么整了。

    “诸子都有些什么议论?”董越问道。

    “回禀老师,很多人在议论明日左传杨宣讲义之事……”吕温低头答道。

    这也是现在公羊学派最关注的事情。

    “都怎么说?”董越问着。

    “众说纷纭……”吕温低头道:“有看好的,也有不看好的……”

    董越听着点点头,提起剑,道:“走吧,去会一会诸位世兄、世叔……”

    吕温却忽然问道:“老师真的不担心张侍中吗?”

    “吾有何担心的?”董越听着笑了起来。

    董越最不担心的就是哪个未来的小师弟。

    他多厉害?

    自己本来还想出手相助,结果,他不声不响就搞定了易经的杨何、三家诗的各位博士,甚至连欧阳学派的欧阳高,据说也很欣赏他。、

    现在连孔子国都倒戈了……

    董越知道,别看现在那左传一系跳的欢。

    但恐怕,他们要栽一个大跟头了!

    对此,董越是欣然乐见的。

    左传一系,终究还是底蕴太浅了,人才太少了。

    整个古文学派也都是如此。

    不成气候!

    所以,董越也就保持了缄口。

    但现在,却不再需要了沉默了。

    因为,左传一系已经箭在弦上。

    整个古文学派,都将宝押在了明天!

    可惜啊……

    挑错了对手!

    想到这里,董越就对吕温道:“温啊,你且看着吧……马上就要有一个惊天动地的事情发生了!”

    “整个天下,都将因此改变!”

    吕温听着,却是不明所以。

    什么事情?

    改变天下!?

    要不是他面前说这话的人是董越,他都快要怀疑对方是不是在骗他了。

    “老师,到底是何事?”吕温问道。

    “汝日后便知……”董越摸着胡须,笑着道。

    错非他是太学祭酒领光禄大夫事,而且还是董仲舒的儿子,恐怕连他也要以为,张子重这次要栽。

    可惜……可惜……

    董越知道,哪怕他什么都不做。

    古文学派也将在那个东西面前,一败涂地,只能跪地请降!

    纸!

    董越曾经以为一无是处的东西,经过小师弟的改造,变成了便于书写,可以大规模制造的宝物。

    而很不巧,少府卿督造的的第一批纸张,很快就要面世了!

    在今年的正月大朝会上,少府卿将会将第一批纸张,敬献天子,作为正旦贺礼。

    虽然少府卿的纸张要到四个月后才会作为贺礼出现。

    但是,董越知道,已经有一批纸张,在公卿之中流传了。

    天子昨天就赐了他两张‘侍中纸’,作为嘉奖。

    可能明天,天子就会将更多纸张,赐给大臣公卿们。

    然后,全世界都将知道侍中张子重,为先贤继绝学!

    ………………………………

    几乎是在同时,刘据也是瞪大了眼睛,看着自己面前摆着的那两张薄薄的‘侍中纸’。

    他满脸都是不可思议。

    “这是张侍中所献?”他问着送纸的宦官。

    “然……”对方拜道:“陛下得此宝物后,甚为欢喜,甚至欲复张侍中家,不过为其婉拒……”

    刘据听着,不动声色的拿起笔墨,在纸上试着写了一行字:元年春王正月。

    字迹很快就浸透纸张,在纸上留下清晰的痕迹。

    看着那纸上的文字,刘据沉默良久,才道:“张卿真大才也!有此贡献,足可青史留名,为万世纪念!”

    刘据不傻,他清楚,眼前的这种薄若蝉翼,洁白干净,漂亮的仿佛珍宝一样的纸张,必将在未来席卷天下,彻底取代竹简!

    而狭此之功,张毅张子重,将成为汉家历史上最重要的文臣与萧何曹参,并驾齐驱!

    更重要的是,无论今文还是古文,不拘诗书还是春秋、易经,甚至包括黄老、法家,都将要承他一个大大的香火恩德!

    此子未来,恐怕下限都是战国诸子之一!

    “这就是张子重的底气吗?”刘据看着这些白纸,陷入了沉思。

    很显然,有了侍中纸,张毅张子重,就已经立于不败之地了!

    左传未战先输!

    ……………………………………

    “张卿,此物真是卿的创造?”刘进好奇的拿着一张白纸,找到张越,问道。

    “殿下……怎么得到此物的?”张越确实有些奇怪的问道:“少府卿不是将此事列为机密,不许外传吗?”

    “这是皇祖父所赐……”刘进拿着手上的纸道:“说是送给孤学习使用的……”

    张越一听,瞬间就明白了。

    这是天子怕他打不过左传,丢了面子,给他撑场子呢!

    “杀鸡用牛刀啊……”张越忍不住哀叹一声,这张底牌掀开的太快了!

    刘进一听,顿时奇了:“卿不是因此而有底气?”

    跟着刘进的桑钧更惊讶了。

    难道自己想错了?

    “当然!”张越叹道:“若对付《左氏春秋》的诸生都需要用此宝物,臣胜之不武也!”

    东汉的左传学派牛逼吗?

    当然牛逼!

    特别是中期以后,人才辈出,光芒万丈!

    可惜现在是西汉,而且是武帝朝。

    如今的左传一系,说是战五渣,都是抬举了他们。

    因为,现在的左传学派还缺少两个关键人物刘向、刘歆父子,错非这两位博览百家的大学者,为左传作注,发明章句,左传学派根本就起不来,只能靠碰瓷维持自己的存在感。

    而很可惜,现在的刘向父子,连精子状态都不存在!

    他们起码还得再等七八十年才有机会出世!

    所以,出现在张越面前的左传学派,只是一个漏洞百出,逻辑混乱,前后矛盾,甚至没有统一主张和理念的战五渣!

    对付他们,何须白纸?

    只是,事情既然都已经这样了,张越也没有办法,只能是将错就错,利用这个机会,尽可能的扩大战果!

第四百七十三节 影响

    几乎是一夜之间,长安的列侯勋臣手里面,都或多或少的得到了一张纸。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薄如蝉翼,洁白透明,在阳光下甚至烨烨生辉,恍如珍宝一般。

    它与丝绸一样顺滑,和狐裘一样柔软。

    更重要的是这种纸,非常便于书写!

    “这是谁发明的?”一个疑问在人们心中响起。

    旋即,消息从宫里传来此侍中纸也,侍中张子重以献陛下之法而造,天子得而喜,故与赐列侯公卿士大夫……

    “张子重?!”

    “张蚩尤!!!!”

    一个个列侯张大了嘴巴,一位位公卿呆如木鸡。

    顿时,他们感觉自己手上拿着的宝物,犹如千钧重。

    特别是当他们得知,这种宝物的制作之法,已经被献给了天子,由天子交付少府卿制造,且马上就能大规模的供应宫廷需求时。

    人们知道,世界变了。

    汉家历史从此将大不相同!

    过去,一支竹简,重二三两,最多只能在上面写十四个字,通常将几十支编在一起,作为简书。

    故一卷竹简重达数斤,但其上最多只有几百个字。

    士大夫读书,经常读的腰酸背痛,却只能看几千字而已。

    而这种侍中纸,每张规制和民间的尺牍一样,长一尺,宽三寸,有人尝试了一下,发现假如将这种纸写满文字,一张起码能写**百字,而且字迹工整清楚。

    更要命的是它的重量不足一铢!

    换言之,一张这样的纸张,就能承载相当于过去需要两卷书简才能记录的文字!

    换而言之,很可能数百张侍中纸,就可以将战国诸子中任意一人的文章全部记录下来。

    而在以前,可能需要整整一个书房来装载。

    在想清楚这一事实后,无数人都沉默了。

    “话说……”

    “那张侍中似乎父母早亡,连长兄也早弃宗族……”有人在心中悄悄的想了起来这个曾经因为天子威压而被刻意忽略的事实。

    这本来是对方的一个缺点!

    曾是无数列侯们望而却步的原因。

    毕竟,张越虽然陡然幸贵,但终究根基浅薄,宗族卑弱无人!

    这样的人,即使陡然崛起,但也可能很快就会如同流星,划过天际。

    汉室自立国以来,能富贵长久的家族,哪个不是宗族鼎盛,人才辈出?

    譬如李广李蔡家族,也譬如长平侯家族。

    但现在就不一样了!

    事实已经证明,对方是可以一个人就撑起一个强盛的权力家族的!

    仅仅是这侍中纸之遗泽,恐怕都能福懋子孙数代!

    而其宗族卑弱的缺陷,在如今,也一下子变成了优点若能嫁个女儿过去,贤婿宗族无人,他除了扶持和帮助丈人家,还能帮谁?

    现成的金大腿啊!

    尤其是长安城中的那些如今渐渐衰落的列侯家族,现在一下子就红了眼睛。

    人们几乎是一夜之间发现了一座金山一样,神色激动了起来。

    只是……

    对方没有父母,甚至没有兄长,只有一个处于长水校尉保护下的长嫂。

    假如要结亲的话,也没有由头和办法去接近啊……

    这时,一个女人出现在了众人视线之中,信武君栾夫人。

    据说她是迄今为止唯一一个能与那张蚩尤长嫂亲密往来之人。

    由是,栾夫人迎来了她人生的一个小巅峰。

    几乎是一夜之间,她在长安城的社交圈子里的地位,就水涨船高,无数大人物纷纷递贴,要请她去做客。

    不过,这女人很精明,深知自己的角色,闻讯立刻跑回了南陵。

    ………………………………

    在思想界,侍中纸带来的震撼,远超贵族圈。

    几乎是在公卿们基本都知道了纸张的时候,在京的士大夫博士们,也都得知,甚至亲眼看到了白纸的存在。

    毕竟,有很多博士,都是诸王的太傅或者官员。

    譬如身为昌邑王太傅的夏侯始昌,就拿到了足足五张天子赐给昌邑王的‘侍中纸’。

    此刻,他就傻傻的坐在自己的书房之中,看着摆在案几上的那五张白纸,满是皱纹的脸上,爬满了深深的忧虑。

    作为研究灾异和天象的资深专家,作为董仲舒之后,公羊学派的灾异学第一人。

    此刻,这位老先生心中满是疑惑:“为何,此物出现,天象却没有给我预兆?”

    按照他的理解,天人相与之间,必有异象。

    《春秋》之中,人主有失、有德,天皆报以灾异或者祥瑞。

    可是……

    为何这张子重献纸这么久了,老天爷却没有降下什么祥瑞呢?

    他仔细想了想,最近两个月来,自己观测的天象和记录的天文。

    怎么都找不到,有异常的地方。

    换而言之,老天爷这次对这种侍中纸的出现,没有丝毫表示。

    这是为什么呢?

    夏侯始昌百思不得其解。

    他当然不会承认,自己和董仲舒主张的天人感应理论出了问题。

    在他与董仲舒的理论体系之中,天虽然至高无上,拥有主宰一切的威能与权柄,但历史是由人创造并推动的。

    而天并不会干涉这些。

    只会对人的行为作出反应。

    做的好,天奖励、嘉勉,做错了就警告、乃至于惩罚。

    无论奖励、嘉勉或者警告、惩罚,皆会反应在自然变化之中。

    而毋庸置疑,这次‘侍中纸’的出现,老天爷一定会喜欢。

    既然喜欢,那就该奖励点什么来表示表示啊!

    夏侯始昌很忧桑。

    因为,他必须针对这次的事情,给出解释和证据。

    不然,很可能就会被人质疑。

    而公羊学派的其他人,此刻,都已经沉浸在狂喜和兴奋之中!

    尤其是理性派和激进派,几乎都在手舞足蹈的欢呼雀跃。

    对公羊学派来说,他们自始至终,始终坚信,万事万物都在不断变化。

    而变,就是其理论体系的一个核心要素。

    所以,他们什么都想追求新。

    新律法、新历法、新制度、新规则,甚至新王、新时代。

    现在,白纸的出现,预示着一个全新的时代来临!

    人们将告别过去千年使用竹简的历史。

    这说明什么?

    这是一个重要的信号,预示着新王将要出现了!

    三代之后的第四代,即将开始!

    从孔子开始,他们已经等待了数百年了。

    这漫长的苦难,这礼崩乐坏,没有圣王治世的时代,终于要结束了!

    谁不高兴?谁不兴奋?

    却是苦了其他人。

    特别是古文学派的博士们,人人都是愁眉苦脸。

    “奇技淫巧,乱国政,坏圣人之制!”有人痛斥不已,对纸的出现,直接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厌恶。

    对于他们来说,帽子再旧也得戴在头上,鞋子再新也是踩在脚上的。

    简牍,是先王之制。

    现在,有人居然想用一种新的材质来取代先王的简牍?

    这完全不能接受,简直不能理喻!

    这是牝鸡司晨,是颠倒纲常,是崩坏礼制!

    “吾此生宁死也不要用此物书写!”有顽固分子指天发誓。

    在他们看来,用纸来书写文字,记录知识,就是对先王和先贤的亵渎!

    “吾当做当时伯夷叔齐!”甚至有诸侯王博士言之凿凿的立下志向。

    一个个自是斩钉截铁,一副坚贞不屈的模样。

    就像他们迄今依然坚持用小篡写字,坚持用楚音说话一般。

    在内心之中,他们却是无比的恐惧。

    恐惧着这个新的变化,新的发展趋势的出现。

    人人心里都明白,一旦此物大行其道。

    那么……

    知识,他们就将无法彻底垄断了!

    再想像从前那样,将几千个字就卖它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将彻底变成奢望。

    而,当读书人多了起来以后,他们自身家族的优势和地位也将受到冲击!

    现在,天下读书人不过十来万。

    就已经有很多传承古老的诗书世家,受到了严重冲击。

    有很多泥腿子庶民读了书,做了官,发达了以后,地位甚至比他们这些有着悠久历史的家族还要高!

    这叫他们如何接受的了?

    而导致这一局面和情况出现的罪魁祸首,就是当年董仲舒、胡毋生,大开山门,广受门徒!

    现在,又冒出了比竹简更轻便、更简单、更实用的‘侍中纸’。

    可以预见,未来天下读书人的数量,可能会继续膨胀。

    物以稀为贵。

    知识分子多了就不值钱了!

    可是,他们却对这个事情的出现和发展,没有任何干涉力。

    自然,只能歇斯底里的哀嚎和诅咒。

    当然,最恐惧和害怕的,自然是杨宣。

    当杨宣得知‘侍中纸’的存在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了。

    距离公开讲义,仅剩下不过八个时辰。

    “这……这……”杨宣几乎是颤抖着身子,看着那小张摆在自己面前的白纸,内心之中,被恐惧彻底侵占。

    直到此刻,他终于明白,自己内心一直以来的不安来自那里?

    他很清楚,自己的对手,那个侍中官,选择在这个时候,掀开这张底牌,就是想致自己于死地,甚至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

    可是……

    “对付吾,用得着这么狠吗?”杨宣都要哭出来了。

    这种大杀器,不是应该留给谷梁或者诗经、易经等大学派的吗?

    左传学派,这小胳膊小腿的,至于这么用力?

    “张蚩尤,真是张蚩尤啊……”

    “这是完全不给我活路啊……”

第四百七十四节 不堪一击(1)

    翌日,天清气朗,阳光明媚。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尚冠里大道,人山人海。

    在杨宣讲义场地附近,更是一位位公卿往来,一尊尊博士官闪动。

    这比杨宣曾经预计的还要热闹和繁荣。

    只是……

    杨宣此刻却是满脸苦涩。

    “只能希望那位张侍中是君子了……”他在心里哀叹着。

    君子不仗势欺人,不以力胁人。

    当然,其实他可以选择避战,卷起铺盖,灰溜溜的跑出关中。

    但那样一来,整个左传一系,甚至整个古文阵营都将恨他入骨!

    到那个时候,用不着张蚩尤出手,自己就要横尸野外!

    与其那样,还不如殊死一搏!

    昨夜,杨宣想了一整夜,他在塌上辗转反侧,思来想去,终于想清楚了一个事情侍中纸,现在只是小范围内流传,并没有公之于众,让天下人皆知道。

    再者,纸的出现与使用,只能说明对方贡献大。

    而不能说明他在经义上强大。

    所以……

    只要能在经义上辩倒对方,甚至只是战成平手。

    在不考虑对方耍无赖,掀桌子的情况下。

    其实,此事对自身和整个左传的发展,都有着莫大作用!

    甚至,说不定,左传学派还可以搭上这个东风,更加广为人知呢!

    就像他的师长辈们,当初自诩自己是贾谊贾长沙的传人一般。

    名人效应一下子就领左传的发展搭上了顺风车!

    短短二三十年,就发展成了今天的局面。

    虽然算不上超级学派,但也属于古文阵营里的重要一员!

    若再搭上这个顺风车,有一个‘曾经打败或者与张蚩尤战平’的光环。

    左传的发展,立刻就能上快车道。

    自己甚至说不定可以尝试将左传发展成官学。

    但,前提是对方不耍无赖。

    不将单纯的经义辩论演变成全方位打击。

    “应该是不会……”杨宣自己在心里打气:“既然彼如今已然知名,当会要脸面……”

    公羊学派的人,不是最讲师出有名,名正言顺的吗?

    带着这样的念头,杨宣缓缓走上早已经被铺设好的讲义会场。

    然后朝着四面在坐宾客与围观百姓微微拱手,道:“鄙人杨宣,从雒阳王公授《春秋左氏传》,王公故贾公讳谊门徒,乃梁齐君子也……”

    “左传之义,恢弘大气,直述圣人大道,尤其善明君臣之分,父子之纲纪也!”

    “今公羊之兴,天下以为是!独我左传以为不然!”

    “何也?公羊多任权变,其相殊绝,固以甚远,而冤抑积久,莫肯分明!”

    “至于我左传则不然!”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莫不能有变,其义深于君父之道!”

    “今吾公开讲义,宣《左传》之正义,以明是非之曲折……其望诸公明察之……”

    这番开场白,乃是杨宣昨夜冥思许久,重新改写的。

    目的,其实就是为了向建章宫的主人喊话俺们比公羊对您和您的统治更有利啊!

    公羊学派,那么多的缓则与叛逆。

    居然主张什么‘邦有道则仕,无道则去’‘君臣以义合’。

    甚至还有缓则,私底下议论说‘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

    这是吕不韦的幽灵在徘徊啊!

    更不提,公羊还主张,大臣可以行权变!!!!

    这对您的统治,特别不利呀。

    俺们左传就好多了!

    您就是天,您就是地,您就是至高主宰,您就是天下万事万物的仲裁者!

    选择俺们,就是选择江山永固,就是选择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纲常伦理永不变!

    而杨宣这话一开口,顿时,全场寂静。

    哪怕是古文学派的很多人,现在也是心里仿佛被十万头草泥马狂奔过一样。

    “这杨宣……”有人忍不住腹诽:“也太过谄媚了吧?他还有没有士大夫的原则了?”

    如今的汉室,战国遗风依然相当浓厚。

    所谓‘君择臣,臣亦择君’的观念深入人心。

    很多古文学派的士大夫鸿儒,就是因为看不惯汉室现在的穷兵黩武、与民争利,就跑去地方,抱诸侯王大腿去了。

    也正是因为这个缘故,当今天子,很不喜欢他们。

    然而,现在,身为古文阵营的杨宣,却第一个向皇权献媚。

    连‘其义深于父子君臣之道’这种肉麻的话也能说出口来了!

    若其上台,还不得宣扬‘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但……

    杨宣却是义无反顾,他知道,这是唯一的破局之路。

    不向皇帝跪下来献媚,就没有生路!

    况且……

    左传一系,一直是这样认为的。

    世间万物,亘古不变。

    君就是君,臣就是臣,父就是父,子就是子。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

    就像太阳,永远从东方升起,西方落下。

    若能让天子接受和认可自己的理论,那么……

    那张子重和他的侍中纸,不就是奇技淫巧了吗?

    他对场下的众人的冷漠,视若无睹,在一部分古文学派和谷梁的儒生的鼓舞中,继续道:“《春秋左氏传》,其开篇曰:元年春王周正月,何也?意隐公非君,乃摄也……故不书隐公即位……”

    此话一出,无数人眼前一亮。

    盖因为,在这之前,春秋的开篇的通行解释,来自于董仲舒。

    元年春王正月,大一统!

    而杨宣却另辟蹊跷,别出心裁,给出了新的解释。

    而且,仔细一想,似乎还真是这么回事?

    鲁隐公,其实从来没有当过鲁国国君,他只是暂行摄政,鲁国真正的国君,当是其后的恒公,当时的公子允!

    杨宣却是继续讲着《左传》的经文。

    不得不说,《左传》在讲义方面,有着远超公羊和谷梁的优势。

    因为,公羊和谷梁,都是干巴巴的讲事情。

    一件事就是一句话,最多加几句解释。

    而左传则不同。

    左传的故事,趣味性和传奇性都很高。

    而且,在文学性与文字方面,更符合汉人的胃口。

    哪像公羊和谷梁,倘若不认真读书,都不知道那些话的意思是什么?

    而左传,则是以汉代通俗语言写出来的。

    两者在听众耳中的区别,就像是三侠五义和后来的金庸、黄易等大师的武侠小说一样。

    简直不可同日而语。

    更别提,杨宣为了今日,准备了很久很久。

    于是,在他幽默的语言和抑扬顿挫的讲演中,郑伯克段于鄢的故事,被他讲的跌宕起伏,妙趣横生。

    尤其是在那些围观群众以及年轻的士大夫、士子心中,产生了巨大的反响!

    在今日以前,普罗大众,谁能接触这样的古代宫廷隐秘故事?谁又知道这其中的曲折离奇变故呢?

    更不提,郑伯克段于鄢这个故事,充满了几乎所有吸引人们关注和视线的元素。

    母子不合、兄弟阋于墙。

    兄长的放纵,母亲的偏爱,还有各方人士,粉墨登场,将那场数百年前发生在郑国的宫廷伦理悲喜剧,演绎的生动无比。

    就连一些公羊学子,也忍不住听得入神。

    尤其是,当最后听到,郑庄公虽然发誓‘不及黄泉,无以相及’的誓言,但最终却依旧选择了打破誓言,通过一个地道,与目前姜氏相认。

    母子最终和解、团圆。

    这完全符合汉人的价值观,而且非常贴近汉人的思想。

    甚至,让很多人浮想连连。

    “当初,太宗皇帝放淮南厉王,怕也是学了郑庄公的旧技啊……”有些不怕死的吃瓜群众,甚至悄悄的议论。

    反正,当年,淮南厉王死后,长安城的老百姓们,甚至唱过‘一尺布,尚能缝;兄弟两人不相容’的民谣。

    也没见皇帝把他们怎么着,最后甚至,太宗受此影响,将淮南国一分为三,分给厉王三子,以示自己绝对不是贪图淮南的土地和财富才害了厉王。

    但老百姓可以嘴上不把门,士大夫公卿们,就只能在心里面想了。

    最终,当杨宣讲完整个故事。

    全场掌声雷动。

    尤其是围观群众们,兴奋的脖子都粗了!

    杨宣讲的这个故事与经义,可比从前大家伙听过的董仲舒啊什么的人讲义精彩有趣多了!

    那些大儒讲的,基本上吃瓜群众根本不懂。

    完全云里雾里。

    哪像这个先生,讲得东西大家能听懂,而且听得津津有味!

    人民群众,可不管什么真伪正确道理。

    况且,在他们眼里,那台上的先生,讲得挺好的!

    就连很多公卿,此刻也都在交头接耳的议论:“此人所言是真的吗?”

    很多人睁着眼睛,一脸茫然。

    几百年前的事情,谁说的上对错呢?

    谁又能证明?

    这并不能怪他们,在这个没有史记的时代,史书对于人民来说,实在是过于遥远了!

    除了某些人们口耳相传的事情外,很多人说不定现在连章赣是谁都不知道了。

    而杨宣所讲,故事完整,有人物,有经过,有发展,有曲折,还有一个所有人都能接受的大团圆结局。

    在这个时代来说,确实已经很好了!

    甚至,有公卿觉得,除非一会,那张蚩尤耍无赖,不然恐怕很难再战胜此人了!

    因为……

    全场士民,都已经被这个故事打动了。

    人们,包括自己,都想再听,继续多听几个类似的故事。

    这可比看蚩尤戏还有意思!

第四百七十五节 不堪一击(2)

    看着场中百姓士民的反应,杨宣心中一块大石落地!

    他很庆幸,在自己开讲之前,他张蚩尤没有到场,这使得他获得了这宝贵的先手!

    而郑伯克段于鄢的故事一讲完,他就知道,自己已经获胜了!

    因为,人民相信了他!

    除非,发生奇迹,不然就无法扭转人们心中已经形成的观念!

    “所以,孔子说,民可使使之,不可使由之!果然是至理名言……”杨宣在心里暗想:“泥腿子庶民就该由吾等君子指导和教化,愚民才是治理天下的唯一道路!”

    证据就是现在眼前在场的这数以千计的民众,他们因自己的故事而相信自己。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却不会去想,自己所说的故事,是不是真的?

    就像当初,陈胜在一块帛书上写下‘陈胜王’三个字,塞进鱼肚子里,又在晚上在树林里假装狐狸,大喊‘大楚兴,陈胜王’。

    那些百姓不就因而深信陈胜,于是揭竿而起,戳破了秦王朝的虎皮?

    这样想着,杨宣就变得倨傲起来。

    既然百姓需要像自己这样的君子士大夫的教育和统治,那么,他们就不需要有什么思考的能力。

    他们的行为与生活以及三观,有自己这样的君子去规划和制定就好了。

    他们,只需要按时纳税、服役、听从命令就可以了!

    但,就在此时,杨宣眼角的余光猛然瞟到了在不远处的人群竟猛然向两边退避。

    一辆马车,正挤开人群,缓缓驶来。

    那马车仿佛有着魔力一般,让所过之处的人们,纷纷退避到两侧,将道路让开。

    “侍中张子重来了!”有人呼喊着。

    “张蚩尤来啦!”而更多的人,则惊呼着。

    “张子重?”杨宣如临大敌,立刻绷紧了神经,看向那个方向:“他为何选择在此时,忽然出现?”

    讲道理,杨宣在事前预计过,估算过。

    他认为,这个对手,要嘛选择在讲义开始之前过来,先声夺人,抢占先机。

    要嘛选择在讲义结束之时过来,后发制人。

    根本不会选择在讲义开始后的现在,自己的气势达到巅峰的时刻过来。

    因为,这等于是在战争中,当着敌人的面渡河,现在可没有什么宋襄公会和对手客气,讲什么堂堂正正之阵了,一定会趁着对手立足未稳,发起猛攻。

    可如今看来……

    对方,却选择了自己认为最不可能的时机。

    “这张子重真是目中无人!”杨宣气的肺都要炸了!

    对方选择在现在出现,几乎就是等于告诉他和其他所有人左传?在他眼中只是一个跳梁小丑,不堪一击的弱渣!

    这种**裸的蔑视与藐视,让杨宣心里面,战意高涨。

    他发誓,一定会狠狠的教训一番此子。

    让他知道,什么叫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而在这里,经过方才的讲义,杨宣深信,自己已然占据了主场!

    围观的数千人民,就是他的最大依仗。

    哪怕对方悍然以权势相迫,撕破脸面,也只能赢一时,而不能赢一世。

    围观的百姓,会将今日的事情,说给天下人知道!

    ………………………………

    张越却是站在马车之上,手持着缰绳,驱赶着马车,缓缓前行。

    在他身后,一队奉命保护他的期门骑兵,紧紧的簇拥着他。

    他抬头看向远方,在台上站着的那个儒生。

    两人视线交错,张越露出一丝轻蔑的笑容。

    马车驶到讲义的会场,张越跳下车来,看了看周围的陈设。

    一个很不错的讲义之所。

    四周公卿具在,更有无数博士官在旁。

    真是一个理想的将左传学派埋葬的场所。

    “末学后进张子重,见过诸位明公、先生……”张越提起绶带,微微理了理头上的貂蝉冠,便长身作揖拜道:“小子不才,闻说今日左传杨公,欲要当众讲义,故而冒昧前来,还望诸公海涵……”

    众人看着他,纷纷起身,回礼道:“不敢!侍中既来,还请入座……”

    “坐就不必了……”张越咧着嘴,回过头,看着台上的杨宣,对其微微拱手,拜道:“小子方才在外听说,杨公方才讲了郑伯克段于鄢的故事?”

    杨宣看着自己眼前的这个年轻的不像话的侍中官,感受着他脸上和身上散发出来的那种对自己和整个左传学派的蔑视与轻蔑的气息,勉强按捺住内心的怒意,还礼拜道:“然也!侍中公可有什么指教?”

    他就不信,对方还能推翻《左传》之上,白纸黑字,载于青史,流传数十年的经典故事?!

    “指教??……”张越咧着嘴笑了起来:“有什么好指教的?不过是一个莫须有的故事而已!”

    “为了编这个故事,杨公与左传诸生,几十年来没少废心思吧?”

    “你……”杨宣闻言,颤抖着手指,指着张越,怒吼着:“张侍中!不要血口喷人!”

    “当然……”张越微笑着道:“所谓‘郑伯克段于鄢’也可能与杨公无关,可能是战国时期,某位大人物的随笔之作而已……”

    “张子重!”不止是杨宣,在场的好几个左传大儒以及古文学派的大儒,纷纷起身,大声怒喝:“汝不要信口雌黄!”

    张越哈哈大笑:“在下从不讲没有根据的事情……”

    “《左氏春秋》之中所载的所谓‘郑伯克段于鄢’,在下有确凿证据,证明其为伪造……”

    这话一出,顿时全场惊骇。

    无数人侧目以对。

    左传之中所载的‘郑伯克段于鄢’,因为记载的太过详细,在过去数十年,虽然也有人质疑和非议,但,却无人能给出实锤。

    毕竟,秦始皇焚书坑儒,尽毁六国史书。

    而唯一存留下来的秦国史书,也毁于秦末战乱。

    由是,别说春秋的事情了,就连战国的事情,人们也知之甚少。

    整个诸夏文明,因此出现了一次文化大断层!

    今文学派与古文学派,也是在这个背景下诞生的。

    所谓今文,最初是指的,通过个人记忆,在汉季重现的春秋战国经学。

    所谓古文,则是从各种遗址、废墟之中挖掘出来的古代书简,经过当代翻译后出现的经学。

    因为种种原因,今文学派与古文学派,在理念、思想、对事物的看法上,发生了南辕北辙,自相矛盾的争端。

    由是出现了两大经学阵营对立的情况!

    若张越能拿出实锤,锤破左传‘郑伯克段于鄢’的故事。

    那么……

    这说明……

    一个全新的史料记述,将出现在人前。

    张越却是昂着头,提着腰间的骠姚剑,走上台去,对着杨宣一拱手,问道:“杨公可读过论语?”

    杨宣闻言,咬紧了牙关,怒喝道:“张侍中,不要欺人太甚!《论语》吾自可倒背如流!”

    “很好!”张越打了一个响指:“子张曰:‘《书》云:‘高宗谅阴,三年不言。’何谓也?’子曰:‘何必高宗?古之人皆然。君薨,百官总己以听于冢宰三年’!”

    杨宣听着,脸色铁青。

    这一段,他自然知道。讲的是子张问孔子:为什么尚书要说高宗(武丁)即位,要三年不语?孔子说,何止高宗?在古代,所有君王,嗣君即位都要三年谅阴!

    这在杨宣看来,简直就是在侮辱他的智商!所以他向前一步,问道:“张侍中,你想说什么就说吧?”

    张越微微一笑,道:“小子只是想告诉诸公一个事实在三代之时,嗣君即位,亮阴三年,乃是礼!国之大礼,君卿之道!”

    “《尚书。洪范》有曰:谋及乃心、谋及卿士、谋及庶人、谋及卜噬!”

    “故昔者,楚庄王即位,三年不鸣,一鸣惊人!”

    “故昔者,成王即位,周公摄政,及成王长,还政于王!”

    “故昔者,厉王被放,共和执政,及宣王长,乃还政于王!”

    在后世,郑伯克段于鄢,几乎已经变成历史事实,人尽皆知。

    就连曾经的张越,也是一度深信不疑。

    直到一天,一个土豪从境外买回了一大批流落在外的简牍。

    经过碳十四测定,这批简牍的时间被确定为战国中期,地点为楚国,性质为楚国经史。

    这批简牍的出土,向人们揭露了一个不同于左传的历史。

    更重要的是,它们的出现,彻底证伪了孔安国的古文尚书。

    因为……

    研究者在简牍之中,发现了完全不同于古文尚书的九篇尚书。

    恰好,其中有一篇叫《郑武夫人规劝孺子》。

    这篇简书,向人们揭露了一个完全不同于左传记录的史实!

    更告诉了世人,在宗周时代,甚至在殷商时代,诸夏民族实现了一定程度上的贵族共和民猪制度!

    随着张越的话,全场公卿士大夫,全都站了起来,人人侧目以对,神色紧张的看着张越。

    一个老儒生,巍颤颤的上前,问道:“侍中公,有何凭据?”

    现在,不止是古文学派的人紧张不已。

    就连今文学派的大儒巨头们也是神情肃穆。

    因为,倘若对方能拿出实锤。

    那么……

    这意味着,整个经文,都将被重写!

    尤其是公羊学派的儒生,人人都感觉,自己的心跳跳的有些猛烈!

第四百七十五节 震撼(1)

    对于公羊学派来说,不,应该说是,对于所有的士大夫而言。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怎么限制君权,是一个从汉室建立开始,就横亘在他们面前的命题。

    董仲舒发明天人感应,引入阴阳学家的五行理论,通过一个大而化之,拥有感情的天来制约君权。

    用春秋的灾异,进行恐吓。

    以达到让君王畏惧和害怕,从而自我约束的目的。

    只是……

    随后的事实证明,皇帝只想要对他统治有利的大一统。

    至于天人感应?灾异说?

    他是直接抛弃了的。

    董仲舒生前,就被当今和他的弟子吕步舒,联手上了一堂课。

    自那以后,董仲舒再也不敢随便谈论灾异了。

    而现在,若张越所说有确证,那么……

    大家手里就有了一张新的牌了!

    但其他人,却更在乎张越所言的所谓‘古之君卿大礼’。

    诸夏民族,自古是礼仪之邦。

    而对汉代儒生来说,他们做梦都想要恢复礼乐!

    为什么?

    因为,直至如今,世人公认,现在依旧是礼崩乐坏的世界!

    秦末的战火,几乎将春秋战国数百年的文明发展成果付之一炬。

    战争夷平了数不清的繁华大邑,毁灭了无数传承悠久的古老家族,更令无数礼仪失传。

    叔孙通为汉制礼法,搅尽脑汁,也只制定了一套不伦不类的大朝议。

    至于其他礼法?

    抱歉,没有功夫去做。

    于是,汉季不仅仅缺失了古代的君臣礼仪。

    更缺失了那些重要礼仪的程序。

    就连当今天子封禅泰山,所用礼法,也都是靠着向齐国的老人打听加自己开脑洞搞出来的。

    所以,后世的司马光,因此捶胸顿足,在资治通鉴里责备叔孙通:惜夫,叔孙生之为器小也!徒窃礼之糠枇,以依世、谐俗、取宠而已,遂使先王之礼沦没而不振,以迄于今,岂不痛甚矣哉!

    百年后,大儒刘歆写信给扬雄,对此同样痛心疾首的说:“今……有乡礼二、士礼七,大夫礼二,诸侯礼四、诸公礼三,而天子之礼无一传者……”

    东汉鸿儒王充,同样对此深表痛心,其在著名的经典《论衡》中说道:“案今礼不见六典,无三百六十官,又不见天子,天子之礼何时废?岂秦灭之哉?”

    在恢复礼法,重建礼乐这个事情上,不分今文古文,都是相同的不惜一切代价,找一切机会,也要重建礼乐。

    盖因为,这不仅仅关系到他们的自身利益,更关乎他们所共同认定的价值观。

    如今,张越言之凿凿,所谓‘古之君卿大礼’。

    若能证实,恐怕除了左传外,人人都将无比高兴!

    张越微笑着,转过身去,看向那个老儒生,长身拜道:“不敢欺瞒zhang者,小子偶从兰台所遗旧秦七百余万片残简之中,发现了数十片秦人自楚所得的简书,虽然很多都被战火所焚烧,字迹模糊不清,但小子还是从中整理出了一篇较为完整的简牍,其为楚国所记郑国史料,晚辈命名为《郑武夫人规劝孺子》……”

    后世的清华简,张越在网上看过许多整理出来的内容。

    而兰台和石渠阁之中,藏有萧何当年从秦阿房宫废墟之中清理出来的成千上万片残简。

    萧何在世时,动用了举国之力整理了其中百余万片,并在这些残简的基础上,重建了汉室的制度和法律。

    只是剩下的,就再没有人有这样大的毅力和功夫去整理了。

    一直以来,都藏在兰台和石渠阁。

    故太史令司马谈在世时,曾花费无数精力整理和重建它们。

    其子司马迁继任后,为了编纂《史记》,同样将全部精力投入其中。

    可惜……

    这个工程量实在太大了!

    大到,哪怕司马谈父子不吃不喝,用尽一生,也无法完成。

    事实上,他们父子两人一生只整理其中不过一成的残简。

    即使如此,也让司马迁得以写成号称无韵之离骚,史家之绝唱的史记。

    但,剩下的那些残简,在司马迁死后,就再无人过问了。

    等到西汉王朝灭亡,王莽篡汉,以及随后的新王朝毁灭,战火重燃。

    这些萧何花费无数精力,从秦代废墟抢救出来的典籍,大部分被付之一炬。

    剩余的一小部分,为东汉继承。

    三国时代,董卓火焚雒阳,这最后的遗存,也消失无踪。

    不得不说,这是诸夏民族文化的莫大浩劫。

    而现在,作为穿越者,张越自然明白,那些残简的重要性。

    正好,有空间在手,只要他想,几乎可以将任何见过的文字,全部记忆下来。

    于是,他就去了兰台,将藏于兰台的两百余万片残简,整理了一番。

    虽然因为时间太少,暂时只整理了大约十几万片。

    其中只有七千多片,能够辨认或者有研究价值。

    但这已经足够了!

    因为,他从这些简牍里,找到了小半部楚国史书。

    其中,正好就有《郑武夫人规劝孺子》。

    总计二十一支竹简,差不多一千两百字,虽然都是以大纂写成的,且散落在数以万计的简牍之中,错非张越,开了外挂,不然其他人再强也无非将它们整理起来。

    也正是因此,张越才有这个底气。

    当然,其实哪怕没有找到这篇简牍,张越也能‘发明’一篇。

    反正,兰台堆磊的简牍,成千上万,大部分都没有人关心。

    他随便在里面找几个已经字迹模糊的简牍,再做旧一下,谁能知晓?

    这个时代没有后世的那些测定技术,基本上是不可能有人搞清楚的。

    众人听着张越的话,一下子就都激动了起来。

    那个老儒生甚至泪流满面,哭着说道:“其文安在?愿侍中与我一阅……”

    再没有比士大夫们更关心这种事情的了!

    关乎礼法,谁不重视?

    也正是因此,古文学派,才会层出不穷。

    只是,古文学派的大部分所谓‘古文经典’,出现的太蹊跷,而且,其文法、用词和经义,都和现存的今文学派的经义,背道而驰。

    很难让人信服。

    但石渠阁和兰台的残简就不一样了!

    众所周知,秦始皇虽然焚书坑儒,尽毁六国史书。

    但是……

    他没有做绝,当年他曾下令,将六国史书和其他所有搜集到的诸子经典,运到咸阳,藏在阿房宫之中。

    是项羽的那一把大火,葬送了这些珍贵史册和先贤智慧的结晶!

    大量的珍贵史册与先贤典籍,几乎都被焚烧的干净。

    其实儒家,还不是最惨的。

    真正悲剧的是墨家与杨朱学派。

    墨家的著作,现存只剩下了《墨子》一书,其他经典,特别是在秦国的相夫氏之墨两百年的心血结晶,全部被毁。

    杨朱学派就更惨了。

    连渣都没有剩下来……

    张越这次整理简牍,就整理出了大量相夫氏的残简。

    其中记录大量技术和先人的智慧结晶。

    有不少,完全可以在现在复制出来,依然能领先世界!

    张越闻言,微笑着道:“兰台残简,国家机密,汉家制度不许外传……”

    “不过……”张越面朝建章宫方向拱手拜道:“天子圣德,许小子可以抄录部分……”

    他从怀中摸出一张白纸,递给那老儒生:“zhang者请看,这就是小子所抄录的《郑武夫人规劝孺子》一文……”

    那老儒生几乎是颤抖着双手,上前接过那张白纸,将之打开来,看着上面的文字,只是读了一遍,就笑着哭起来:“是先王之书也,是先王之书也!”

    先秦的史书,其书写是有其公式和规格的。

    其文字、词语的用法,都与现今大不相同。

    而恰好,这位老儒生是专门研究和钻研先秦典籍的老人。

    只是看一遍,他就知道,这是真的!

    因为,现在的人,几乎无法再模拟古人的文法和写法了。

    不是因为能力不行,而是时代背景不一样,就算勉强模拟,也模拟不出那种风骨和气度来。

    更不提这纸上不仅有文字,还绘了副图,正是郑武公去世后,郑国人卜于宗庙的卜噬图。

    这就更做不得假了!

    而其他认识这老儒生的人看到这个情况,纷纷凑上前来,拜道:“王公,请予晚辈一观……”

    老儒生看了看张越,在得到张越同意后,将手里的纸张,递给了其他人,让他自由传阅。

    众人看了一遍,眼中都满是震撼。

    “是真的……”众人对视一眼纷纷点头。

    没有办法,纸上的文字,不仅仅行文和用语,几乎和大家所读的其他古代经典如出一辙。

    更重要的是,其中郑武夫人所规劝孺子的话,完全符合其当时的心态。

    只是,终究,这纸上的文字只是手抄的。

    在没有见到兰台残简,亲眼看到那些用战国大纂写成的文字前,没有人敢下定论。

    毕竟,兹事体大!

    众人相互看了看,然后不约而同的面向张越,拱手拜道:“侍中公,吾等这就去向天子请命,请入兰台,一观简牍原貌!”

    张越自然微笑着点头,道:“小子与诸公同去……”

    至于杨宣?

    他此刻,已经成为了路人,变成了配角。

    在如此大事面前,他和他的左传学派,已经变得微乎其微了。

    没办法!

    在重建天子之礼,重建王道礼法的大事面前。

    区区左传学派的生死存亡,无足轻重!

第四百七十七节 震撼(2)

    于是,众人立刻浩浩荡荡的组队前往建章宫。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足足二三十位鸿儒,仅仅是博士就有十几人!

    至于尾随其后,跟在后面的士大夫公卿,更是有数百人之多。

    没有办法,这种大事,人人都想露个脸,占个坑。

    不然,日后别人问起来:“当初张侍中发现《郑武夫人规劝孺子书》君何以不在?”

    怎么回答?

    等大家走到建章宫门下时,在京两千石以上大臣,也纷至沓来。

    就连那些很久不露面的列侯勋臣们,现在也火急火燎的闻讯赶来。

    等大家走到凤凰阙下,守门的卫尉候司马看到这个阵仗,被吓了一大跳。

    他甚至吓得赶紧命人将宫门关闭,几乎就要敲响代表着警戒的铜钟。

    还好,他的理智还在。

    他微微探出头,看着在宫阙下,密密麻麻的人群。

    其中带着博士冠帽的人,有十几个。

    身穿两千石衣冠的人,数以十计!

    至于列侯冠冕,更是不知道多少了。

    “怎么回事?整个长安的公卿士大夫都来了?”他挠挠头,一边连忙派人去通知执金吾领卫尉事王莽,一边问道:“诸君何来?”

    张越走上前去,举起自己手里的宫籍,大声喊道:“吾乃侍中张子重……”

    他转身看向其他人,道:“至于诸公,皆在京博士、士大夫、两千石公卿列侯……”

    “吾等来此,乃是欲要入宫,向天子请旨,请入兰台,借阅兰台残简……”

    那司马狐疑片刻,开口道:“侍中请稍候,兹事体大,请容末将通禀天子……”

    ………………………………

    而此时此刻,天子正站在玉堂的高台上,远望着对面的神仙台。

    他心情很不错。

    因为,他已经得到了报告小留候在尚冠里大道,将左传学派,锤成了猪头!

    这让他很得意。

    叫尔等古文诸生,跑去诸侯王那里?

    叫尔等私底下和朕唱对台戏!

    这就是下场!

    至于,左传杨宣所说的那些谄媚的话?

    若他现在只是二十岁的时候,大约还会信……

    但现在嘛……

    被鲁儒和董仲舒忽悠了以后,他已经学会对儒生的谄媚和迎合进行分析。

    就左传那些渣渣,天天嚷嚷着‘莫如和亲便’,死都不肯支持他对匈奴的复仇战争。

    更紧要的是,他们还反对盐铁官营,不许自己干这干哪。

    就算扶持了起来,除了捣乱和添乱外,大约也没有别的用处了。

    所以呢,他就算听了,也是无动于衷。

    甚至,他还感觉有些作呕。

    “左传杨宣,连士人的原则和立场也能抛弃……”天子在心里冷笑不已:“朕安能指望他们?”

    当了四十七年皇帝,他早已经明白,除了少数人外,大部分的芸芸众生,都是嘴上嚷嚷着忠君,实则私底下打着自己的小算盘。

    中饱私囊、贪赃枉法、阳奉阴违者数之不尽。

    身为君王,他与这些渣渣周旋已经够辛苦的了。

    再来一帮,除了嘴上喊着‘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实则帮不了他半点忙,只会给他添乱,和在朝中争权夺利的腐儒。

    他又没病!

    事实上,最近十余年来,他的统治策略,已经从儒法并用,转为儒为外衣,内为法政。

    所用大臣,现在更是清一色的法家臣子。

    执金吾王莽、御史中丞暴胜之、尚书令张安世,身上都带着浓厚的法家色彩。

    就连现在的这个小留候,别看表面上是公羊学派的人。

    但观其在新丰的施政,却是法家和黄老杂治!

    最多只是披了一层儒皮而已!

    所以呢,左传的献媚,等于献给了空气。

    “陛下……侍中张子重与大量博士、公卿、列侯,在宫阙之下,请求陛下许其等入兰台借阅兰台所藏残简……”一个侍从轻轻走过来禀报着。

    “朕知道了……”天子微微笑着,脸上洋溢着得色。

    兰台和石渠阁所藏简牍,自萧相国外,迄今百年没有几个人关心。

    北平文侯张苍曾一度决心,将其整理清楚。

    可惜,每次想要动手,不是遇到匈奴入侵,就是国家发生灾害。

    自先帝迄今,除了司马谈父子外,其他人都毫不关心。

    至于他?

    即位之初,确实雄心勃勃,想要整理好这些秦代简牍。

    然而……

    没几年就发生了建元新政被废的事情,等窦太后去世,他开始亲政,就开始对匈奴用兵。

    久而久之,这事情就搁置下来。

    却没有想到,在这晚年,小留候开始了整理。

    其实最初,他以为,小留候是不可能做出什么成绩的。

    毕竟,兰台和石渠阁所藏的简牍,是萧何从秦宫废墟里挖出来的。

    能够被整理和可以被整理的部分,在萧何手里都已经完成了。

    剩下的,都是东一支,西一支,散乱无序,前后不搭的简书。

    很多简书都被战火烧过,字迹模糊。

    更麻烦的是,当初将它们挖出来的时候,很多简书都没有得到保护,通常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就丢到一个箩筐里。

    于是,可能这一支简书还在讲齐宣王,下一支就在讲越王勾践。

    天子曾经也以为,它们已经不可能被整理了。

    但在昨天,小留候却报告自己他在兰台,经过与尚书令张安世、御史中丞暴胜之的通力合作,同心协力,整理出了数千支竹简,并将它们编列成书。

    得到了数十篇涵盖经、史、法律以及祭祀、占卜等十余个内容。

    成果斐然!

    这令天子真是欣喜若狂。

    自董仲舒开始,他就处心积虑,想要统一思想。

    做到像秦始皇那样的言出法随,号令天下。

    奈何,儒生们根本不听他的。

    甚至有很多人,不屑于出仕,就想窝在老家搞学术。

    这让他的面子很受伤。

    但偏偏,他没有办法,他总不能将他们绑来长安吧?

    现在好了!

    有了小留候整理出来的这些东西,攻守之势,立刻转换!

    现在,轮到那些窝在老家的老顽固来长安求他了!

    只要想到这个,他就笑的几乎都要肚子疼了。

    于是,他微笑着道:“传朕的命令:诸生要观兰台残简可以……只是,人数要限制……只能选派二十人入宫……”

    现在……

    你们都得来求朕!

第四百七十九节 震撼(3)

    兰台,曾经未央宫之中最安静的场所。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但此刻,却是热闹非凡。

    二十位戴着儒冠的大儒,神色肃穆,围着一个石台,石台上摆着十几支竹简。

    这些竹简从外观上来看,很破旧,有不少上面甚至还有烟熏过的痕迹。

    数百年前的先人,在其上所留的字迹,也已经有些模糊不清了。

    但……

    大部分依旧可以辨认。

    “这确实是战国文字……”长期研究先秦典籍的《易经》田何学派当代领袖杨何,认真的观察了一番这些简书后就下了结论:“且其行文方式,应该是楚国宫廷史官的习惯……”

    战国,或者说春秋列国的宫廷史官,都是世袭。

    一代传一代,因而有着其特殊的独特书写方式。

    不同的史官,所记录的史书,其笔画、书写都是截然不同。

    他人想要伪造、模仿,无比困难。

    盖因为这些字迹,是那些史官数代甚至十几代人,坚持不懈,形成的独特字迹。

    此外,各个不同的史官家族,还有其独特的用词癖好。

    譬如,有些喜欢将汝写成女,也有些爱将恭写成共,更有些会故意省略某些特定的字词。

    而,列国史官又会为尊者讳。

    避讳各自国家的先君、当政卿士以及周天子的名字。

    由是,伪造难度进一步加大。

    这也是古文学派,广受质疑的缘故。

    那些家伙拿出来的典册和文字,几乎就是乱弹琴。

    号称齐国出土的古文,却连齐国历代先君的名讳也不避讳。

    据说是从鲁国挖出来的先人藏书,却连周公的名字也忘记了要避讳,甚至有些家伙夸张的在古文里直称先君大名!

    这叫别人怎么相信嘛?

    但眼前的简文就不一样了。

    不仅仅文字书写方式,符合杨何所见的楚国典册。

    更做到了完美避讳,楚国历代先君之名。

    其他大儒,看着也都是点点头:“确为先人之书!”

    齐诗学派的博士袁贤甚至道:“以老朽之见,此简书,当作于楚威王时代……”

    既然真伪已分,众人的眼神,立刻就变得狂热无比了。

    看着这些简书,人人都是双眼放光,难以自抑。

    “昔吾先君,如邦将有大事,必再三进大夫而与之偕图,既得图,乃为之,毁图,所贤者焉申之与龟噬……”董越几乎是用着颤音念着简文:“君恭而不言,加重于大夫,汝慎重!”

    其余博士则听着董越的念诵,神色凝重,甚至有人老泪纵横:“这就是先王的垂拱而治啊!”

    “吾错矣!吾错矣!”齐国大儒颜闻哭着道:“孔子之言,竟为我所曲!无颜见先师于九泉之下……”

    颜闻是当代研究《齐论语》的鸿儒,当初,他在解读《论语》之中的‘高宗亮阴,三年不言’时,就告诉他的弟子们,所谓亮阴乃‘梁暗’也,梁者,守孝的穹庐,暗者,黯也,意为高宗守孝时,因为过于伤心,所以哭嗓了喉咙,故三年不能说话。

    由之引申出,高宗及先王的大孝!

    但……

    在现在,在确凿的事实面前,他当初的所作所为,成为了彻彻底底的曲解先师之意,上纲上线一点,甚至可以算的上是‘欺师灭祖’了。

    颜闻这一哭,欧阳学派的欧阳高,也是老泪纵横,掩鼻抽泣,跪下来面朝曲阜方向,顿首拜道:“罪人欧阳高有罪,曲解先王之道,死罪!死罪!”

    他犯了和颜闻相同的错误。

    只是,解释不同。

    他在注解尚书。无逸时,错误的将亮阴,注解为亮者谅也信也,阴者犹默也。

    将这个词语当成了通假字去理解。

    结果,导致了先王、先师的理论发生了一百八十度大转变。

    对于他这样的大学阀来说,这简直是难以接受的错误!

    不仅仅完全曲解了先师和先王的意思,更误导了万千学子,导致他们的理解发生了偏差。

    简直是罪不可恕!

    完全无法原谅!

    不止是他们。

    三家诗的博士们,现在也都低着头,沉默不语。

    他们同样干过相同的蠢事。

    用自己的想法去理解先师的训诫,结果南辕北辙。

    而就在这些博士官哭哭啼啼的时候,《礼经》博士常思的眼睛却忽然瞄到了旁边的一个书架。

    他走过去,拿起一卷简文,只是看了一眼,他就张大了嘴巴,完全说不出话来。

    “这……这……这……”他的舌头仿佛打结了一般,哽咽着:“这……这是……这是……这是……文王训……训……武……”

    董越耳朵特别尖,听到了常思的喃喃自语,他走过去,凑到常思面前,侧头一看,也变成了结巴:“文……文……王……”

    他的手指在发抖,身子在战栗。

    终于,他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大声道:“诸公……这里有文王的《保训》”

    立刻,所有人都像猛虎一样回头,看向董越。

    欧阳高更是猛地吞咽了一口口水,然后就一个健步冲了过去。

    作为今文尚书的巨无霸,欧阳学派的领袖。

    欧阳高对于尚书的每一篇,都无比熟悉!

    当初,先王所遗的古代经典,记述了从五帝时代迄今的先王、圣王言行和事迹的不朽巨著《尚书》,毁于秦末战火。

    汉兴之后,自惠帝开始就孜孜以求,想要重得尚书传续。

    因为……

    在事实上来说,《尚书》也好,《《诗经》、易经》也罢,甚至包括《礼》《孝经》,都不是儒家的专利。

    这些经典,诸子百家共尊。

    尤其是诗(诗经)与书(尚书)。

    前者是先王之迹,后者是圣王之光。

    哪怕是号称‘拔一毛以利天下不为也’的杨朱学派,也是尊奉这两套典籍为至高学问的。

    只是现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故而,儒家毫不客气的将这些经典据为己有,说是自己的专利。

    反正,也没有人能抢了。

    现在,黄老已衰,法家俯首,墨家濒临灭绝,杂家、名家、阴阳家,不是退化为民间的神棍,就是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

    谁也可以发出声音,告诉天下人:这些经典,非儒家独有呢?

    所以,在当时,执政的黄老学派,对于重建尚书,也是无比热衷。

    最终,经过不懈努力,在太宗朝时,国家发现了,在济南还存活了一位曾经学习并且依然记得《尚书》的老先生。

    济南人伏生!

    可是,这位老先生,是将尚书记在脑子里,靠着记忆强行记住的。

    更麻烦的是,他所讲的语言是当世已经很少有人会说的齐国雅语。

    太宗皇帝问遍朝野,也只找出了一个人会说这种古老的语言。

    于是,就命此人前往济南,跟随伏生学习尚书,并将其记忆的尚书整理出来。

    此人的名字叫晁错……

    于是,尚书得以重建。

    只是,因为种种原因,伏老先生只能记得二十八篇尚书。

    剩下的,因为记忆缺失或者遗忘等缘故,再不能得。

    只有一些篇章的名字,流传下来。

    作为伏生的嫡系传人欧阳高的父亲欧阳和伯先生,就是伏生的入室弟子。

    欧阳高,记得每一篇失传的尚书名字。

    《保训》正是失传诸篇之中最重要、最关键,同时也是最让人扼腕叹息的一篇。

    因为,这一篇传说是文王临终,训诫武王的篇章!

    对于尚书来说,这是一篇承上启下,有着重要意义的篇章。

    它的缺失,甚至使得尚书变得不再完整!

    而如今,在这里,在兰台居然有《保训》?

    欧阳高觉得,这简直是自己人生中最大的惊喜!

    他立刻跑过去,跟护犊子的母虎一般,将那简书从常思手里夺了下来,然后立刻就开始阅读。

    只读了一便,他就像个孩子一样哭了起来:“儿师啊!先父啊!高总算可以向你们交代了……”

    这一刻,欧阳高只觉得,自己就算是立刻去死,恐怕也值得了!

    他像个孩子一样,紧紧的抱着手里的简书,他发誓,绝不会让它们再次失传!

    即使是死,他也会用生命来捍卫它!

    这先王的不朽篇章,这蕴含了先王智慧的无上经典!

    但……很快,欧阳高就发现,不仅仅是自己。

    其他人,其他的博士们,现在也都陷入了狂热的喜悦之中。

    “天哪!这是……”杨何像看着初恋情人一样,捧着一卷不过十几支竹简编在一起的简文:“这是失传数百年的宗周噬法!”

    董越则像傻子一般,站在某个角落,捧着手里的几卷残简,笑的如同一个童子:“这是《周公之琴舞》?哈哈哈哈……”

    “失传几近三百年,不想今日能重见天日!”

    就连《礼经》博士常闻,也找到了属于的宝藏,他拿着十几片残简,跟小偷一样偷偷摸摸的缩在一角,嘴笑的跟呆子一样:“《封许之命》哈哈哈……哈哈哈……先王的册封大典程序……原以为此生已不能再睹!”

    他的眼睛,看着竹简上标明的那一个个不同等级的器皿,心中陷入了狂喜。

    有了这个,他就有机会重建先王册封之礼!

    于是,几乎所有人,都在这里,找到了他们想要的,梦寐以求的先王之书。

    每一个人都心满意足。

第四百八十节 天子的野望

    张越和天子,站在兰台的阁楼上,看着下面的博士们,跟个孩子一样,哭哭啼啼,又像个护食的熊孩子一样,捧着一册册简书,生怕别人抢走。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天子看着,有些忍俊不禁。

    心中更是得意万分!

    “卿这次为朕立下大功了!”天子赞赏道:“说说看,卿想要什么赏赐?”

    张越立刻拜道:“臣岂敢居功?”

    “微臣只是做了点微不足道的拾遗补缺之功,真正的功劳,乃是陛下所有……”

    “哦?”天子笑了:“此话何解?”

    “错非陛下圣主临朝,嘉以大德,上苍感知,以臣之手,令先王经书得以重现人间,不然以臣之微末之能,浅薄之才,如何可以如此顺利的整理出这些先王经典?”

    张越顿首拜道:“臣自知卑鄙,故不敢居功!”

    天子看着,满意的点点头。

    这才是真正的好臣子!

    这也才是他喜欢的大臣!

    他生平最讨厌的就是那种有了一点功劳,尾巴就要翘上天的家伙。

    尚书说的好!

    臣不得作威,臣不得作福!

    作威作福,自取灭亡!

    当然了,自己的宠臣,既然如此听话,那就得赏。

    更不提,他还献了白纸之法。

    天子是很清楚的,白纸加上这些整理出来的先王典籍,其效果将是爆炸性的!

    它们加在一起,效果堪比凤凰来翔,河洛出图。

    是最最顶级的祥瑞!

    除了元鼎元年他在汾水之中得到的宝鼎可以与之相比外,其他在他统治期间,得到的祥瑞与宝物加起来,也不如这两个事情的一成威力!

    它们将告诉天下人,特别是古文学派和今文学派里的缓则渣渣们,睁大尔等的狗眼,仔细看看,这是什么?

    朕受命于天,天授朕以如此伟业!

    还不赶紧纳头就拜,收起你们那点小心思?

    不然,就是获罪于天,无可祷也!

    只是,在心里面仔细想了想,天子发现,好像也没有别的什么东西可以奖赏了。

    实在是小留候现在太年轻!

    以他这样的年纪,就担任侍中领新丰事。

    若再加官,恐怕以后可能要面临升无可升的困境。

    更重要的是,他担心,小留候若是太显眼,可能会和冠军侯一样早夭。

    所以,在心中想了想,他就道:“卿太谦虚了,若无卿,即使朕有此功德,恐怕亦无法如此轻易得到这些宝书……功必赏,过必罚,此先王所以治太平也!”

    “尚书令……”他扭头对张安世道:“制诏吧……侍中张子重,忠于王事,勤勉有功,朕甚嘉之,其封侍中张子重为建文君,食邑两百户,升爵为左庶长,赐宅邸一栋,奴仆十五人……”

    升官,是不可以的。

    但赏爵、给房子、奴婢,却是可以的。

    毕竟,小留候在长安一直没有可靠的落脚点,一直住在宫里。

    他现在年轻,倒也无妨。

    但将来,总要成家立业的嘛。

    再说,堂堂国家侍中,自己的宠臣,爵位却连大夫都没有,这传出去像什么话?

    建文君?

    张越一听,却是一楞,想起了明朝的那个悲剧的建文帝。

    但,他还是立刻乖乖跪下来,欢天喜地的叩首拜道:“臣谢陛下隆恩!”

    天子却是哈哈大笑,道:“卿起来罢,此卿应得的赏赐!”

    他顿了顿接着道:“此外,尚书令张安世、御史中丞暴胜之,相助侍中张子重,整理先王之书,重立国家大典……赐尚书令张安世御剑一柄,黄金一百金,御史中丞暴胜之如尚书令,其余参与之人,各自有赐……”

    张安世和暴胜之闻言,马上拜道:“陛下厚恩,臣等感激不尽,唯效死而已!”

    其实,这次的事情,他们就是打了个酱油,压根没有出什么力。

    不过是行了个方便,派了点人帮忙而已。

    却没有想到,居然还能捞到这么大的便宜!

    他们心里面清楚的很,别看现在,天子的赏赐很轻,但实际上的好处,却远在这些赏赐之外。

    旁的不说,就是这次立功之事,肯定在天子心里面有所印象。

    就这一个,就抵得上黄金千金了!

    更不提,此事带来的其他好处了!

    特别是暴胜之,他心里面明白,就这个事情,就已经足以为他在未来铺平通向御史大夫的道路!

    那可是御史大夫!

    三公之一,丞相的副手!

    强行压抑住内心的狂喜,勉力让自己维持平静。

    张安世和暴胜之抬起头来,向张越投以感激的眼神。

    两人都觉得,这个小兄弟,果然给力!

    “都起来……都起来……”天子却是笑着拉起三人,道:“往后,卿等当通力合作,团结一致,辅佐朕,治平天下!”

    现在,这位陛下心里面,可是燃起了如同年轻时候一样的雄心壮志!

    经过借小留候的手,打压了古文学派,又利用了这些整理的先王典籍,拉拢今文学派的博士们。

    然后放出白纸,争取天下士大夫的心。

    如此,他的统治,将迎来一次自元封元年后的新高峰!

    若再顺利的平安度过这次因为夏季旱灾歉收带来的危机。

    那么……

    他的声望与民望,将臻于元狩以来的顶峰。

    届时,民心拥护,士大夫忠心,手里面又有钱有粮。

    这么好的形势,他当然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

    打tmd匈奴贱婢!

    贰师将军李广利,带着他的军队与楼兰王质子返回居延,并已经派大军将质子与公主送到了楼兰即位。

    西域的局势,必将因此产生巨大的变化。

    迟则一两年,短则七八月,匈奴人必将有所动作!

    而到那时候,他打算和匈奴人玩一把大的。

    北军六校尉,已经很久没有出征了,他们的刀与剑,都有些生锈了。

    是得让这些新生代见见血了!

    张越等人,却不知这位陛下,已经重新燃起了斗志,想要与匈奴人再打一次决战。

    但三人也不傻,闻言立刻俯首拜道:“唯陛下能洞察阴阳,履则乾坤,臣等战战兢兢,唯命是从而已!”

    “善!”天子点头赞道,他挥了挥袖子,豪情万丈的道:“现在,朕与卿等去见一见诸位博士吧……”

    那些先王典册,现在就是最好的胡萝卜!

    有了它们,这些鸿儒博士们,就只能对自己俯首称臣,唯命是从!

第四百八十一节 骄傲的天子

    阁楼下,二十位博士官,依然沉浸在幸福之中。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几乎每一个人都觉得,这是自己这一生最幸福的时刻!

    以至于,连天子带着张越等人走下来,他们也无法发觉,直至一个宣礼官赞礼道:“圣驾莅临,诸官恭迎……”

    他们才醒悟过来,连忙簇拥着上前,恭身问礼:“臣等恭问陛下圣安……”

    “朕躬安……”天子笑呵呵的看着这些博士,天下鸿儒,眼皮子微微有些上抬,脸上更是掩饰不住的得意。

    多少年了!

    这还是他第一次,得到这些博士官们,如此发自内心的尊崇和恭敬!

    这很好!

    “尔等就该如此……”天子在心里想着:“也应该如此!”

    可惜……

    天子很清楚,这帮读书人,都是些理想主义分子。

    或者说,脑子秀逗了的笨蛋!

    自元光元年,他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于是改革太常卿的博士官系统,立《尚书》《诗经》《春秋》《易经》《礼》《孝》六经博士。

    将博士官的地位,从原来的顾问性质,转变为现在的教育官。

    本以为,能够实现思想领域的大一统,不说如上古三王五帝一样,言出法随,口含天宪,起码也可以让天下人都尊奉他的命令,让士大夫们顺从他的心意。

    哪成想,却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董仲舒那老货带头搞事。

    其他五经博士,也没有闲着。

    从对外扩张的战和问题,一直到国内的经济政策和法律制度上。

    这些渣渣,就没有几个跟他合作的。

    相反,捣乱的多!

    天子也是在很久以后才明白了过来。

    他想要大一统,儒生们却想要按他们的意思来治理国家。

    两者的矛盾,虽然说不上不可调和,但却也是充满矛盾。

    有时候天子真是恨不得,干脆废黜博士系统得了!

    只是,奈何儒家已经坐大。

    贸然动手,得不偿失,才不得不做罢。

    于是,就这么拖下来。

    拖到今天,才终于有了转机。

    靠着这些小留候整理出来的先王典籍,再加上即将出世的白纸。

    他总算抢回了先手,重新掌握了主动。

    更令这些原本心思各异,想法不同的博士们,终于在自己面前俯首称臣。

    这感觉,可真是太爽了!

    董越却是领着众博士官们,上前拜道:“先王之书,重现兰台,此文教之盛世,盖陛下之圣德也……”

    “臣等诚惶诚恐,为天下贺之!”

    现在,哪怕是过去最挑剔,最不喜欢现在的汉室制度的人也对天子和汉家充满了感恩。

    尤其是董越等公羊学派的博士官们,几乎幸福的都要昏厥!

    这些先贤和先王典籍的出现,对他们来说,就是一个再明确不过的信号了!

    此天之意也!

    盖天之赏也!

    原因很简单,兰台和石渠阁所藏的秦宫简牍,博士官们都曾经来看过,也都曾打过从中找点什么东西出来的算盘!

    可是,在经过尝试后,每一个人都放弃了!

    因为,这根本不是人力可以做成的事情!

    数百万片凌乱无序的残简,分散在不同的角落里。

    哪怕他们动用自己可以动用的全部力量,究其一生,恐怕也做不出什么成绩来。

    但现在,却有人将其整理了出来。

    而且,不是一份,或者单独的某一篇。

    而是数十篇先王之书,且每一篇,都是那么的重要!

    《郑武夫人规劝孺子》佐证了先王的君卿之大礼,证明了《尚书。洪范》所说的‘汝则有大疑,谋及乃心、谋及卿士,谋及庶人,谋及卜筮。汝则从,龟从,筮从,卿士从,庶民从,是之谓大同。’

    更为之提供了完备而详细的程序。

    更重要的是,证明了先王的‘亮阴制度’,向天下人证明‘垂拱而治圣天子’,不是谎言而是事实。

    先王们,确实曾经垂拱而治。

    虽然,这篇文章的出现,打了很多人的脸。

    很多人都觉得无比羞愧,感觉脸上火辣辣的。

    但这个脸,他们甘愿被打,而且打的服服帖帖,心甘情愿。

    而《保训》的出现,令尚书接上了残缺的一章,从此变得更加完整。

    《周公之琴舞》,让公羊学派得以窥见当初周公在宗庙之中,还政于成王时的场面!

    《封许之命》能让人重建先王的册封大礼。

    而这些加起来,就能让他们差不多有了重建天子之礼的基础。

    天子之礼一建,则礼崩乐坏的世界,将重新走上修复的道路。

    礼乐齐备,则圣王出焉!

    而将如此多的先王之书和典册重现,且是在兰台的数百万片残简之中重现。

    这根本不是人力可以做到的。

    必是天授!

    正如董仲舒当年所言的一般:天之所以大奉而使之王者,必有非人力所能致,此受命之符也!

    现在,就是‘非人力所能致’,这些典册和经文的出现,在他们眼中,等于是一种另类的受命之符。

    对今文学派的这些博士官来说。

    既然受命之符已经出现,那么……只要没有出差错。

    他们就会全心全意的服从和听从受命之君的命令与号召。

    只要这些命令和号召,不是违背他们本心,并践踏他们底线的。

    他们就会全力去协助。

    知识分子嘛,都是这样。

    他们会相信自己所相信的。

    哪怕再不合理,再不正常。

    尤其是在现在这个时代,这个社会。

    连谶讳他们都能信,更不提这种确凿的事实!

    天子听着他们的话,再看着这些博士官们的神色,内心之中,甚至自己也相信了。

    天有大任降临,他将接受这个重任,带领天下人,筚路蓝缕,披荆斩棘,克服重重困难!

    而张越上次与他对奏时所说的话,更是浮现在他心中。

    “孟子曰:故天将大任于斯人也……”

    “天将降大任于人主亦然……”

    眼前,不就有明证吗?

    关中夏季旱灾,本是危机,但因为应对得当,反而令他和他的国家,得到了无数人拥戴。

    现在,更有了白纸之献与先王典册之出!

    这样想着,天子的心情就变得激动了起来。

    若,这个天命他接受了,哪怕不能在自己手上完成。

    就像周之文王受命,武王功成一样。

    也值得了!

    因为那样,他将与三王五帝一样,死后升天,成为神明,久视天下!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16219/ 第一时间欣赏我要做门阀最新章节! 作者:要离刺荆轲所写的《我要做门阀》为转载作品,我要做门阀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我要做门阀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我要做门阀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我要做门阀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我要做门阀介绍:
西汉中期,民生聊困,国势日衰。
无数士大夫名士,纷纷高呼:张生不出,奈天下何!?
于是,谚曰:张与刘,共天下。我要做门阀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我要做门阀,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我要做门阀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