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科幻灵异谜案追凶TXT下载谜案追凶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谜案追凶全文阅读

作者:天下任纵横1     谜案追凶txt下载     谜案追凶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十五回 白骨疑案十五

    孟冲现在要考虑的问题是把消息禀报给谁好呢?谁才能给孟冲最大的回报。是现在的裕王殿下,将来的皇帝?还是对自己恩重如山的干爹,现任的司礼监掌印太监吕芳?还是现任的司礼监第一秉笔太监,未来的司礼监掌印太监陈洪?还是在朝中势力如rì中天的徐阶?

    孟冲又摇了摇头,觉得谁都不合适。可是这个消息瞒不了多久,一旦消息被外人知道的话,机会就没有了。这个机会是孟冲唯一的机会,唯一一次再上一步的机会。

    孟冲在进宫的第一天,就知道一个道理。他们不再是一个人,而是皇帝家的奴才,他们只要对一个主子忠心就好了。皇帝就是他们唯一的主子,皇帝要他们咬谁就咬谁。作为嘉靖皇帝朱厚熜的奴才,他应该保守主子的所有秘密,不应该告诉任何人。不然的话就是对主子不忠心,就不是一个好奴才。可是孟冲放弃这个机会行吗?孟冲实在不舍得这么做。

    裕王殿下虽然是嘉靖皇帝朱厚熜的亲儿子,但是父子之间的关系并不好。裕王得知这个消息的话,说不定还会大肆庆祝,因为嘉靖皇帝朱厚熜死了的话,他就是皇帝了。孟冲把消息传给裕王的话,就算裕王不马上赏一些什么,也会记住孟冲自己。可是裕王也会记住孟冲是一个好总管,将来裕王做了皇帝的话,乾清宫大总管绝对不会是孟冲了。这么做对于孟冲来说是好是坏呢?要是这样的话,孟冲还真的不能把这个消息第一时间告诉裕王。

    吕芳不但是孟冲的干爹,更是孟冲的大恩人。要是没有吕芳的话,孟冲一定不会有现在的地位。孟冲不止一次的承认过,如今的他之所以这么成功,第一是他自己的努力,第二是嘉靖皇帝朱厚熜的信任,第三就是干爹吕芳的大力支持。这三点缺一不可。可是如今吕芳不但年纪大了,而且已经被嘉靖皇帝朱厚熜盯上了。吕芳和首辅大臣严嵩走得太近,如今严嵩的儿子严世藩查处不少问题,一些事情是嘉靖皇帝朱厚熜所不能容忍的。为此严世蕃一伙已经死的死,关的关,只剩下了老得快走不动录得严嵩。一旦吕芳也下了台的话,严嵩的好rì子就到头了。嘉靖皇帝朱厚熜会放过吕芳和严嵩吗?就算嘉靖皇帝朱厚熜不下手,徐阶等大臣会饶了严嵩吗?要对付严嵩,就要把吕芳先拿下。所以吕芳下台的时间屈指可数,孟冲心里很清楚。再大的恩情,也不能和自己的未来相比,所以孟冲不但已经渐渐疏远吕芳,更不会吧这个秘密告诉给吕芳。

    吕芳要走了,这个司礼监掌印太监的位子几乎没有悬疑地会传给陈洪。也只有这个司礼监第一秉笔太监,才能接手吕芳的一切。宫中只有陈洪的威信才能和吕芳比肩,才能镇压得住现在内宫的局面。可是陈洪也有他不足的地方,第一为人太嚣张,在内宫之中树敌太多。第二陈洪为人太小气,经常因为小事处罚手下人。第三陈洪和朝中大臣的关系很紧张,几乎所有的大臣都挨过陈洪的整。第四陈洪和裕王殿下关系不和,这是最要命的事情。所以孟冲觉得就算陈洪被嘉靖皇帝朱厚熜硬顶上去,等到裕王当皇帝后,陈洪也可能没有好rì子过。

    关于陈洪和裕王之间的不和,孟冲心里特别清楚。因为当年嘉靖皇帝朱厚熜有两个儿子可能有机会继承大统。景王好武,脾气比较暴躁,但是嘉靖皇帝朱厚熜喜欢他的直脾气。裕王多病,又长得一般,所以嘉靖皇帝朱厚熜并不喜欢裕王。因为嘉靖皇帝朱厚熜的关系,吕芳觉得景王比裕王又前途,所以暗示严嵩帮景王。有了严嵩的帮助,景王的地位和势力就大踏步提升。几乎成为了太子的不二人选,朝中大臣要求嘉靖皇帝朱厚熜里景王为太子。嘉靖皇帝朱厚熜是一个多疑的人,马上派陈洪调查这件事情。没想到陈洪误会了,主动投靠景王,把一切不利于景王的言行都清除了。嘉靖皇帝朱厚熜默许下,徐阶等大臣旗帜鲜明地支持裕王。兄弟两人的帝位之争,成为了朝廷党争。嘉靖皇帝朱厚熜当着孟冲的面,教训了陈洪。要陈洪不要和景王走的太近,并暗中监视景王的一举一动。陈洪因此没有和严嵩一起倒台,但是裕王对于这个陈洪很感冒。孟冲觉得陈洪要倒霉了,将来能不能全身而退都是一个问题。

    徐阶是孟冲看不透的人,徐阶到底要什么,孟冲无从理解。要是徐阶向一些假道学一样,开口闭口辱骂太监的话,孟冲反倒不怕了。对付这种人的办法,就是暗中监视这些人的一举一动。抓住这种人或者他们家人的痛楚,逼着他们和自己联手。要是徐阶像严嵩这种真小人的话,也好对付了。严嵩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很清楚明白。只要能够达成共识,双方就会合作无间。可是徐阶不会这么好说话,不但不会主动靠上来,更不会收任何人的礼。要是孟冲去请教吕芳的话,吕芳一定会告诉孟冲,徐阶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吕芳看来严嵩是一个“死要钱”,徐阶是一个“既要做婊子,又要立牌坊。”的人。

    孟冲回想着自己的过去,他其实并不姓孟,而是姓李。他的父亲得罪了上级,刚好这时候信任皇帝嘉靖皇帝朱厚熜因为“大礼仪”事件和朝中大臣闹意见。一个太监建议拿一些小官出气,杀几个闹事的外地官员,一来出出气,第二杀一儆百,给大家一个教训。嘉靖皇帝朱厚熜觉得不错,孟冲的父亲被上级诬陷为反对嘉靖皇帝朱厚熜的榜样。嘉靖皇帝朱厚熜下令,孟冲的父亲和刚成年的哥哥杀头,孟冲的母亲和姐姐送进了jì院,就连孟冲也被宫刑了。按照当时的法律,就算孟冲进了宫,也只能做杂役太监,永远没有前途。再说当时孟冲在南京的皇宫受刑,按道理一辈子都离不开南京了。

    不知道是孟冲的运气,还是孟冲的父亲在天有灵,孟冲和一个小乞丐住在一起,小乞丐唠唠叨叨了好几天,孟冲听了一耳朵关于小乞丐的事情。小乞丐把孟冲当作了自己唯一的朋友,什么事情都和孟冲说。

    这时候běi jīng皇宫传来消息,嘉靖皇帝朱厚熜为了控制内宫,要南京皇宫挑选一批年纪不大的小太监去běi jīng。孟冲一打听才知道,像她这种饭馆的后代,根本不能离开皇宫,更不能去běi jīng皇宫。可是孟冲要为自己的父亲和家人报仇,他一定要出人头地。这时候小乞丐高兴地说自己被选上了,孟冲马上希望小乞丐把机会让给自己。小乞丐不愿意,两个人就打了起来。孟冲一心急,失手打死了小乞丐。孟冲来不及做什么,只好和小乞丐换了衣服。直到上了马车,孟冲才知道小乞丐叫“孟冲”,从此孟冲用上了这个名字。

    为了能够报仇,为了将来能够出人头地,孟冲再běi jīng皇宫里错的最多,吃的最少,睡得最晚,起得最早。但是依然被大家欺负,直到有一个老太监看上了孟冲。老太监是一个慎刑司的掌刑太监,但是年纪大了,手脚不利索,需要一个小太监帮忙。老太监看中孟冲任劳任怨,就把孟冲收为了自己的小徒弟。

    当时的大内总管并不是吕芳,而是一个正德皇帝朱厚照时期留下的大太监。这个人在内宫势力相当大,就算嘉靖皇帝朱厚熜也要顾忌三分。嘉靖皇帝朱厚熜早就有意想让自己的吕芳代替这个不听招呼的大内总管。可是大内总管不但人缘好,而且做事几乎滴水不漏。

    吕芳找到一个机会,故意再嘉靖皇帝朱厚熜面前和大内总管吵架,甚至于打架。嘉靖皇帝朱厚熜大怒之下下令,两个人各打二十大板。吕芳是嘉靖皇帝朱厚熜的心腹,所以没有人敢下狠手,吕芳轻轻松松地挨过了二十大板。当要打大内总管的时候,孟冲这个小太监冲上去,拿起一根板子狠狠地打。结果大内总管被打残了,残疾的太监不能留在宫中,大内总管不但要退位让贤,而且要离开皇宫了。吕芳当上大内总管候,第一时间奖赏了孟冲,孟冲成为了慎刑司正式的掌刑太监。

    为了能出人头地,孟冲主动百吕芳为干爹,并要求工作之余去内学读书。吕芳看中孟冲听话又懂事,就答应了。从此孟冲成为了吕芳的干儿子,也成为了可以名正言顺读书的太监。其实孟冲从小就读书,知道不少东西,再加上内学学的,马上就出师了。

    在慎刑司的时候,孟冲无意之中得知千秋阁的事情,原来那里不但有一个秘密基地,而且还有一个金矿。孟冲把这个消息告诉给了吕芳,吕芳汇报给了嘉靖皇帝朱厚熜。一个月后,吕芳拿回来了不少的黄金和古玩,嘉靖皇帝朱厚熜大喜之下,说要好好奖励有功之人。没想到名单上没有孟冲的名字。

    吕芳在当晚找到伤心地孟冲,告诉孟冲一个秘密。所有名单上人都死了,嘉靖皇帝朱厚熜不希望太多人知道秘密。吕芳不但就下了孟冲,而且向嘉靖皇帝朱厚熜推荐了孟冲。只要孟冲得到主子的信任,不但不用死,而且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孟冲第一次觉得吕芳是一个好人。

    通过孟冲的努力,不到一年时间就得到嘉靖皇帝朱厚熜的信任。才二十岁的孟冲就出任乾清宫首领太监,三年后孟冲升任管事太监。六年前乾清宫大总管兼玉熙宫大总管因为年纪关系告老还乡。嘉靖皇帝朱厚熜毫不犹豫地让孟冲担任乾清宫兼玉熙宫大总管这个要紧职务。孟冲当上大总管的那一天,他就把害自己一家人的那个人一家都灭了。他从此迷恋上了权力,已经无法自拔了。对于他来说,女人不是东西,一分不值,金钱虽然可爱,但是相比之下权力更加吸引人。

第十六回 白骨疑案十六

    孟冲知道自己的地位来之不易,所以就更加不舍得放弃。他不但希望继续拥有现有的地位,更希望能够壮大起来。嘉靖皇帝朱厚熜不行了,对他来说可能就是一个很好的机遇。一个令他登上顶峰的绝佳机遇。

    孟冲几乎天天在嘉靖皇帝朱厚熜身边,不但知道嘉靖皇帝朱厚熜的习惯,更知道嘉靖皇帝朱厚熜的脾气和特点。嘉靖皇帝朱厚熜这个人,比起太祖皇帝洪武爷和成祖爷可能差点,但是绝对比另外几个先帝狠辣。他不但心狠手辣,而且做事相当果断,这一点就连吕芳也赞叹不如。私下的时候吕芳不止一次说过,要是当今这位主子爷生于乱世,他的杀伐和果断,一定能造就一个新局面。以嘉靖皇帝朱厚熜的脾气,一旦怀疑或者不信任一个人了,特别是身边的人的时候,就会第一时间处理对方。严嵩虽然死了儿子,虽然他本身年纪老迈,但是在朝中势力依然不小。为了嘉靖皇帝朱厚熜他本人,更为了继位者裕王,绝对不能给严嵩一档有死灰复燃的机会。现在只所以不能马上对付严嵩,就是因为没有足够的证据。所有严嵩亲自经手的罪证,都已经被吕芳暗中销毁了。这就是嘉靖皇帝朱厚熜一定要对付吕芳的原因之一。他绝对不允许自己身边的人,瞒着自己做出这种对不起自己的事情。

    严嵩的罪证没有了,就不能立刻给一个主政二十多年的首辅定罪。但是嘉靖皇帝朱厚熜有自己的办法,一边让严嵩留职养病,一边准备对付吕芳。一旦吕芳下了台的话,严嵩不但没有了翻身机会,更会因此暴露出更多的问题。利用吕芳的倒台,把严嵩的罪证找出来,定严嵩的罪,让严嵩一党永不翻身,这就是嘉靖皇帝朱厚熜这次行动的最终目的。至于吕芳这个人,看在多年的情分上,嘉靖皇帝朱厚熜决定不杀吕芳,让他去南边养老算了。

    孟冲是唯一一个知道嘉靖皇帝朱厚熜全盘想法的一个人。吕芳和严嵩可能也猜出了,但是为了不牵连更多的人,他们决定什么也不做,等在原地听候嘉靖皇帝朱厚熜的发落。陈洪也可能猜到了一部分,但是可能不知道吕芳的最终结果是什么。但是有一点陈洪知道,自己将要登上司礼监掌印太监的宝座了。这样一来陈洪将成为内宫第一太监了,这可是陈洪多年来的梦想。

    鉴于吕芳将要离开,陈洪要接任司礼监掌印太监。内宫将会有一段时间的不平静,大家都会人心惶惶。孟冲决定了,他绝对不参合进去,坐山观虎斗。他知道陈洪一上台就会发火,杀一儆百,排除异己。黄锦是吕芳最忠心的的干儿子,不管是陈洪还是孟冲都不喜欢黄锦留在这个位子上。陈洪一旦当上大内总管,一个要对付的人就是黄锦。嘉靖皇帝朱厚熜也会因为吕芳的缘故,默许陈洪出手对付黄锦。这样一来黄锦下台的可能xìng相当大,可能保不保得住xìng命也是问题。毕竟黄锦和嘉靖皇帝朱厚熜的关系,大大不如吕芳和嘉靖皇帝朱厚熜。一旦黄锦下台之后,陈洪就会拉自己人上马,最快时间内控制司礼监和锦衣卫。只要孟冲不出头的话,陈洪下一个目标将会是马成,因为马成手里的军权,是陈洪最忌惮和羡慕的。马成不会也不允许自己的权利被陈洪分化,毕竟马成是陈洪的干哥哥,甚至陈洪的为人。孟冲只要躲在一边,看他们两个人,不,应该说两伙人相互攻击就可以了。

    孟冲为什么不出手呢?因为他知道嘉靖皇帝朱厚熜的身体,当一个皇帝不行了的时候,最不高兴手下的人夺权。一旦两伙人打了起来的话,嘉靖皇帝朱厚熜绝对会想办法对付他们。当时候一边闷声不响的孟冲就会被嘉靖皇帝朱厚熜重视和利用,到时候给予一定的制衡权。再说了就算他们打赢了又有什么用?新皇帝一登基,所有的内宫高层将会大清洗。陈洪绝对不会再是大内总管了,马成能当大内总管吗?

    陈洪之所以不能继续当大内总管,是因为陈洪当初站到了裕王殿下的对立面。所以裕王殿下登基之后,绝对不会把内宫大权交给一个曾经的敌人。比起陈洪来说,马成更没有机会出任司礼监掌印太监。因为马成曾经是方皇**中的管事太监,裕王殿下是方皇后收养的皇子。裕王殿下的亲生母亲死得早,方皇后无所出,所以将裕王殿下收养,当做皇后生的孩子。这是一种双赢的办法,裕王殿下因为这个养母,有了继承皇位的机会,方皇后也因为这样可能成为未来的皇太后。没想到马成向嘉靖皇帝朱厚熜举报,方皇后暗中请人算命,算嘉靖皇帝朱厚熜什么时候死。这是一件相当大的政治事件,嘉靖皇帝朱厚熜大怒之下废了方皇后。裕王殿下也差点受到牵连,差一点失去了继承皇位的权利。裕王殿下不会忘记这个因为出卖主子而当上御马监大监的马成。所以马成不但没有机会当大内总管,可能连xìng命也保不住。

    这样一来的话,内宫司礼监就只剩下孟冲一个大太监了。只要孟冲不出头,只要孟冲不闹事,安安分分地做自己分内的事情。就算将来新皇帝登基,也不会把孟冲怎么样。裕王殿下身边一定有可心的太监,但是他们有资格有能力和孟冲斗吗?按照规矩,不管是前朝还是内宫,不能随便出任一把手的。前朝最高机构叫内阁,任何一个皇帝亲信的大臣都要按部就班,先进内阁当章京,也就是内阁大臣助理,熟悉内阁事务之后当内阁阁臣。内阁阁老有四位,分别是首辅、次辅、太辅、少辅。首辅是最高执行官,全权处理军国大事。次辅帮助或者分担首辅的重任。一般来说首辅掌握吏部,也就是人事、组织权;礼部,后备干部培养权;户部,全国财务权。次辅掌管兵部,士兵训练和安置权;工部,工程督造权。太辅是皇帝的老师或者最大幕僚,同时掌管都察院和理藩院,也就是相当于现在的纪委书记。少辅是太子的老师,或者是皇子们的座师。他还有一个职权就是主管刑部,相当于现在社会的政法委书记。这四个职务才能叫阁老,也可以说是“拜相”的人选。一个官员想当首辅的话,先要做章京,然后是内阁阁员,再是少辅、太辅、次辅,等首辅老了或者犯错了,他才能有机会当首辅。

    内宫也是这个规矩,太监要当大内总管,也就是司礼监掌印太监的话,首先要当上管事太监。当管事太监就要是首领太监,要当首领太监就要是执事太监。要当执事太监,就要经过严格的身份调查。当上了首领太监之后,才能有机会出任管事太监。当了管事太监,也不是一定能晋级。大明内宫有规矩,凡是没有上过内学,当管事太监期间犯过错的太监,一律不能进司礼监。司礼监在内宫,就相当于前朝的内阁。司礼监的小太监也比外面的首领太监更吃香,可见司礼监的权利有多大了。进了司礼监,执事太监、值班太监、管事太监、大太监,然后才是秉笔太监,最后才是最高峰的掌印太监。这其中一步都不能落下,这就是规矩和体统。

    裕王殿下身边的太监,只有两个曾经进过司礼监,也不过是值班太监,就连管事太监也不是。要是裕王殿下当了皇帝的话,这几个人最多不过进司礼监,最有资历的也就是秉笔太监而已。既然他们没有资格,这个司礼监掌印太监的职务就是司礼监资格最老的一个太监出任。这样的吕芳、陈洪、马成三个人积攒下来的资本,就是孟冲他一个人的了。只要孟冲和新皇帝保持好关系,不得罪新皇帝的话,当十几二十年大内总管不是问题。当时候孟冲也捞够了,权利的瘾也享受够了,继任是谁也不在乎了。到时候孟冲向皇帝告老还乡,带着干儿子孟小十回南方去享福。

    一想到干儿子孟小十,孟冲难得露出会心的微笑。孟冲是一个不能生育的阉人,所以不能有后代,像他这种人有不少的干儿子。但是大家都知道孟冲孟公公对孟小十这个干儿子特别的好。好的令所有人都对孟小十产生了一种说不出来的妒忌。

    孟冲也觉得他和孟小十有缘,一种说不出来的缘分。孟小十是当年孟冲打死的那个小乞丐的侄子,按理孟冲打死了孟小十的叔叔,顶替了小乞丐的身份,应该把孟小十也灭口了才对。可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孟冲怎么也下不了手,他决定把自己欠小乞丐的一切还给孟小十。他不但承认孟小十是他的亲侄子,而且收为干儿子,把孟小十留在他身边照顾。短短几年时间,孟小十已经是一个首领太监了。

第十七回 白骨疑案十七

    孟冲对孟小十的好,是一种补偿更是一种说不出来的情感。第一次看见孟小十的时候,孟冲差点没有吓晕过去。因为这个孟小十的样子和当年的他自己太像了,简直就是一模一样。再加上孟小十一口一个叔叔,后来索xìng改口叫爹,连那个“干”字都省了。这让孟冲有种说不出来的喜悦,好像真的有了自己孩子一样。

    出于对小乞丐的愧疚,孟小十的喜欢,孟冲对孟小十好得不得了。孟冲当时刚刚当上玉熙宫大总管,他就安排几个小太监,像照顾皇子一样看管好孟小十。孟小十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吃什么就准备什么。只要孟小十不离开住的地方,只要孟小十不和外人接触就好。孟冲得知干儿子孟小十喜欢吃御膳房的小吃,就亲自去御膳房,要他们每天上午下午各送一次小吃到他住的地方,花样还要不断地翻新。吃得孟小十短短一个月时间内胖了近二十斤。

    孟冲不但对孟小十很好,也关心孟小十的未来。孟冲深知内宫的险恶,所以并不希望孟小十继承自己的地位。所以孟冲没有把孟小十送进内学,更没有让孟小十接触嘉靖皇帝朱厚熜。只要孟小十不见皇帝,不进内学,孟小十就不会有大的发展。等将来孟冲老了,想离开的时候,只要花一点点的jīng力和金钱,就能把孟小十带出皇宫。孟冲把孟小十真的当作了自己的家人,他需要将来孟小十为他养老送终。

    虽然孟冲不希望孟小十长期留在内宫,也不希望孟小十再太监中出人头地,但是孟冲担心孟小十吃亏,所以孟冲也做了一些安排。首先孟冲把孟小十的身份告诉给几个大太监,意思就是要大家知道孟小十是孟冲的人。随后孟冲为孟小十捏造了一些功劳,孟小十成为了有品级的太监。这样一来孟小十就有了身份,一般的小太监也不敢针对他。孟小十就成为了当时最悠闲,最轻松的一个首领太监。孟冲想好了,找一个机会,花一点小钱,给干儿子孟小十买一个管事太监的品级,也让孟小十过一过当中高级太监的瘾。孟冲真的太溺爱孟小十了,简直把孟小十宠坏了。

    孟冲一个人在房间里想事情的时候,外面已经闹翻了天了。

    孟小十,就是被展小小打断了手脚的那个小孟公公,被人抬到了司礼监。没想到孟冲没有在司礼监值班,大家只好把孟小十抬着送回孟冲住的地方。可能是因为嘉靖皇帝朱厚熜闭关了,所以大家都散漫了不好。本来有“老祖宗”吕芳管着,一旦被发现偷懒的话,一顿板子是少不了的。可是现在吕芳已经没有心思理会大家,吕芳想着不久之后下台了怎么办的事情。陈洪是因为要接手大内总管了,又更多的事情要准备,没有心思去管这些小事。再说了陈洪也要注意一下自己的身份,以前的凶恶样子要慢慢地改过来,不能整天得罪人了。再说现在陈洪还不是大内总管,出了什么事情都不是他的责任,他又何必多管呢?马成不是不想管,但是他是管军队的,除了御林军的将士,官员们不惧怕他,内宫的小子们不听他的招呼,现在又不能大发雷霆,马成只好装作什么也不知道。

    当孟小十被大家抬进住处,他半真半假地向干爹孟冲哭诉了一切之后。孟冲当然火了,在内宫自己的地盘里,自己最疼爱的干儿子孟小十被外人打了。这简直就是不给他孟冲的面子,不,是在直接打孟冲的脸。孟冲本来就是一个有仇必报的人,当然不会这么就算了。

    当时在西苑,除了外围把守的御林军,在内部巡逻的禁军之外,还有一支军队。这支军队不隶属于御马监,也不归前朝任何一个部门管理,他们只听从于现任的玉熙宫大总管一个人的命令。他们就是“宿卫”,也就是所谓的大内侍卫。他们的全称是乾清宫驻内侍卫,因为嘉靖皇帝朱厚熜不住在皇宫内,住在西苑的玉熙宫,所以他们现在实际职务是玉熙宫侍卫。他们虽然人数不多,但是是绝对的高手,也是嘉靖皇帝朱厚熜身边除了大力太监之外,最后一层军事力量。

    孟冲为了要亲自带孟小十去太医院治伤,所以不能亲自去对付秦泰。他将一块嘉靖皇帝朱厚熜赏给他的玉佩交给一个亲信,要这个人去调动侍卫抓捕秦泰夫妻。孟冲别有用心的加了一句,“要是对方有略微的反抗,立即就地格杀。”他的意思很明确,亲信太监马上领会了孟冲的意思。孟冲只要死的秦泰夫妻,不想看见活的秦泰夫妻。侍卫只要捏造一个理由,随便说对方出手反抗了,就可以光明正大的把秦泰夫妻给杀了。孟冲这就是向利用这个机会,公报私仇,为孟小十报仇。

    当宿卫们接到这个命令后,当值的侍卫们一阵高兴。他们这些年来再皇宫里,除了做一些小动作之外,什么事情也不做也不能做。听说这次不但允许他们大打出手,而且可以杀人的时候,他们都异常的兴奋。他们二话不说,拿起自己最趁手的兵器冲了出去。就连一边来下命令的太监也感到奇怪,这些侍卫是不是集体发病了?

    正当这些侍卫一边飞奔,一边想象着不久之后的兴奋的时候,一大群人出现在了侍卫们的前面。侍卫们虽然没有看清楚对方是谁,但是认出了前面几个是巡逻的禁军。侍卫们马上傻了眼,巡逻的禁军怎么敢擅自进后院?这里是侍卫的守护地盘,禁军是不能进来的。这现在禁军不但进来了,而且人数好像不少,密密麻麻的,少说也有近千人。侍卫们虽然接到了孟冲的特别指令,但是他们最大的责任还是守护后院。一旦这些人闯进了后院的话,所有的侍卫就是“玩忽职守”,这是集体砍头的大罪。

    一个侍卫马上对对面的禁军说道:“你们是什么人?胆敢闯进后院。还不退出去。擅自闯进不该来的地方,这个罪名的后果你们不知道吗?立刻回去。不然的话,所有的人立即就地格杀。”说着举起了武器。

    这时候对面zhōng yāng的地方出现了几个穿着黄sè衣服的人,他们的出现令所有的侍卫一傻眼。在大明国内,除了皇族谁也不敢穿黄sè的衣服,这是“僭越”的大罪。就算在京城,王爷们也不敢当着大家的面,集体穿黄sè衣服。特别是这里是皇帝住的地方,谁敢光明正大地在当今皇帝面前穿这种只有皇帝才能穿的衣服?可是这些人不但穿了,而且是带着士兵闯进来的。难道这些人想造反吗?这样的话,这些人外面可能还有大队人马,他们几个侍卫能挡得住吗?

    就在侍卫们胡思乱想的时候,一个身穿蓝sè官服的官员走了出来。他就是秦泰,也就是这次闯宫事件的主要策划和实施者。

    他对十几二十个侍卫说道:“大胆的是你们。胆敢用刀剑对着历代先皇。你们想干什么?是想刺皇杀驾?还是公开叛乱?将士们,告诉他们后果是什么。”

    这是秦泰事先教好的,大家马上异口同声道:“敢在君王面前亮刀剑者,视同行刺。胆敢公开宣称刺皇杀驾者,视同谋逆。军士用武力阻拦或者对抗君王者,视同叛国。行刺君王者全家抄斩。谋逆者满门抄斩。叛国者诛灭九族,一个不留。”

    秦泰不给对方还嘴的机会,上前一步说道:“你们听清楚了吗?这是历代先皇灵位和画像,就代表着各位先帝。见到先帝不但不下跪,而且刀兵相见,这个罪名是你们能够承担的吗?你们不怕死吗?你们的家人不怕死吗?你们的亲友不怕被你们牵连吗?还要本官再说什么吗?”

    所有的侍卫不用多想,马上第一时间丢下手中的武器,跪在两边不敢抬头,更加不敢阻拦大家的前进。他们可不想因此成为叛国者,害了自己不算,还要把一家老小全部搭进去。这么做不但不值得,而且也不会有平反的机会。

    秦泰扫视了一下,指着一个看上去比较老成的侍卫,说道:“前面带路。请列位先皇去见当今皇上。唔,你敢抗旨吗?还是想欺君犯上?”

    侍卫不敢不答应,对方抬出了先皇,就算当今皇帝也不敢不答应。对于这些先皇来说,嘉靖皇帝朱厚熜是他们的子孙,是他们的后人,嘉靖皇帝朱厚熜也要对他们称呼为“先帝”,在他们面前,嘉靖皇帝朱厚熜只能称呼自己为“儿臣”或者“孙儿”。就连嘉靖皇帝朱厚熜都不敢得罪的人,一个小小的侍卫怎么敢阻拦?不但他不敢,就连平时很嚣张的太监也不敢。不光太监不敢,就连吕芳这种大太监也不敢。对于这些先帝来说,他们这些太监只不过是奴才,是家奴,是狗,是他们朱家最下等的下人。怪不得一路上侍卫们几乎看不见一个太监,这是平时无法想象的事情。在内宫竟然见不到一个太监和宫女,这事情要是发生在平时的话,这个责任就大了。至少会杀一批,处理一大批,调动一大批。可是现在这一切都变得很正常,很微妙了。侍卫们心里很清楚,太监和宫女们,不是去报讯了,就是躲了起来。他们第一时间想到一件事情,一定是孟冲自己不敢来,要他们来送死的。这些侍卫们不但误会了孟冲,而且集体恨上了孟冲这个阉人。

第十八回 白骨疑案十八

    说来也奇怪,秦泰他们一路过来的时候,特别注意身边有没有太监或者宫女。他们几乎看不见一个太监或者宫女的影子,这绝对不正常。心有灵犀的秦泰夫妻对望了一眼,马上从对方的眼神中看出了对方的疑惑。展小小第一次进皇宫,第一次见识到所谓的天家气派。秦泰也是第一次来西苑,当初进士及第的时候叩拜的只不过是一把空龙椅,而且地点也是在紫禁城的大殿上。他们夫妻对这里几乎一点也不熟悉,不但是路线而且包括这里的人员。

    秦泰隐隐约约地猜出了一些端倪,他好像上当了,成为了别人的利用工具。黄锦一锦衣卫总指挥的身份,秘密调秦泰进京。按理说这件事情应该是一个绝密,除了黄锦之外,越少人知道越好。可是秦泰从一进西苑开始就觉得不对劲,有在一边看热闹的,也有上来作弄秦泰夫妻的,也有一边暗中监视的,更有在一边起哄的。可见秦泰他们进京的事情不是一个秘密,或者说已经被人泄露了行踪。黄锦为什么没有提醒或者jǐng告秦泰他们呢?是黄锦忘记了?还是黄锦故意的?

    要是黄锦忘记了的话,黄锦不但做司礼监秉笔太监不称职,就是做一个锦衣卫高级官员也不称职。这么差的记xìng,这么马虎的xìng格,怎么能当一个秘密机构的一把手呢?要是黄锦真的什么也不知道的话,黄锦就要好好反思一下了。他已经被自己的手下或者亲信出卖了,成为了一个几乎没有秘密的聋子、瞎子、傻子,这种人不但不配当锦衣卫的实际负责人,更是留在内宫当一个太监都不合格。如果两者都不是的话,黄锦就有大问题了。他是故意挖一个陷阱,让秦泰他们跳进去,目的就是要看着秦泰为了活命,和对方死掐起来。

    秦泰接触过黄锦,发现黄锦这个人比较豪爽,可以说是太监中的“侠士”。秦泰觉得黄锦只有两种可能xìng,第一种就是黄锦演技jīng湛,装什么像什么,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第二种可能xìng就是黄锦只不过是一个“马前卒”,背后还有人在指挥着他,他不敢不按照对方说的这么做。秦泰个人感觉第二种的可能xìng比较大。

    可是黄锦已经是司礼监秉笔太监,又是锦衣卫的实际负责人了,还有什么人能够指挥得了他呢?这个人一定地位也好,实力也好,都比黄锦强才可以。可是这样的人为什么自己不出手,要让黄锦来这么做呢?目的又是为了什么?秦泰这么做的后果,一定是两败俱伤,这对这个幕后指使者有什么好处呢?对方到底要干什么?

    秦泰一路前行着,一路向着谁才会是这个幕后策划者,他的目的为了什么。不久之后禁军已经通过了分界线,里面是禁军不能随意进出的地方。还好遇上了几个宿卫,由他们带路比较不会走错。大家一边簇拥着秦泰和十一个士兵前进,一边想着接下去怎么办才好。特别是几个队长,他们以为秦泰只不过想利用先皇教训一些几个太监而已,所以他们才敢这么帮着秦泰。其实他们心里也恨透了这些没有子孙根的阉人,他们经常拿禁军出气,开口闭口骂禁军将士是“狗奴才”。可是当他们听见秦泰命令侍卫带他们去见嘉靖皇帝朱厚熜的时候,大家才知道秦泰的目标不是几个太监,也不是司礼监的大太监们,而是当今皇帝。这时候大家心里真的有点担心了,大家都知道嘉靖皇帝朱厚熜是一个喜怒无常的人。嘉靖皇帝朱厚熜好说话起来的时候,像一个普通的老人家,有时候还会和大家讨论道家学说。可是他说翻脸就翻脸,一旦听了不舒服的话或者事情后,马上就会大发雷霆。这些年禁军将领和士兵换了一批又一批,不是因为素质不好,本事不够,而是被嘉靖皇帝朱厚熜无缘无故的迁怒了。有的已经失踪了,估计早就被秘密处决了。有的被降了级,发配到前线去送死,活着回来的机会很小很小。有的当场被嘉靖皇帝朱厚熜下令毒打,当场打死打残的禁军将士不下千人。大家暗地里都在说,这个嘉靖皇帝朱厚熜是一个最难伺候的皇帝。可是皇帝就是皇帝,谁敢批评皇帝?所以大家都担心秦泰会不会做出出格的事情,害了他的同时也害了大家。

    秦泰却不知道大家心里的忐忑,他已经渐渐明白了个中奥秘。黄锦是司礼监秉笔太监,能够指挥得了的黄锦的人没有几个人。第一个就是嘉靖皇帝朱厚熜,第二个是司礼监掌印太监吕芳,第三个司礼监第一秉笔太监陈洪,第四个裕王殿下,第五个内阁首辅严嵩,第六个内阁代理首辅徐阶。除了这六个人之外,恐怕不会有第七个人可以指挥得了黄锦了。

    嘉靖皇帝朱厚熜是皇帝,也是黄锦的主子,嘉靖皇帝朱厚熜的话黄锦绝对会遵从。但是嘉靖皇帝朱厚熜没有理由也没有必要这么做。要是嘉靖皇帝朱厚熜真的对秦泰看不过去的话,只要一句话或者一个暗示,东厂或者锦衣卫的高手就会马上把秦泰处理了。而且是保证不留痕迹,不惊动任何人的完成。这是他们的拿手好戏,也是他们最经常做的事情。就算是展小小也多次表示,要是对方针对大家的话,大家没有一点的生还余地。所以嘉靖皇帝朱厚熜没有必要这么做,也不会这么做。

    吕芳不但是司礼监掌印太监,是黄锦的顶头上司,他更是黄锦的大恩人,黄锦的干爹。太监没有了生育能力,所以所谓的干爹干儿子,其实就是父子关系。黄锦不但豪爽,而且是一个比较有正义感的太监,这种人绝对不会背叛自己的亲人。也就是说黄锦可能会做一些不情愿的事情,但是绝对不会做出对不起吕芳的事情。要是吕芳逼着黄锦这么做的话,黄锦真的很有可能这么做。可是吕芳这么做是为了什么呢?吕芳已经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太监之中最顶尖的一个了,有必要这么做吗?

    陈洪,司礼监第一秉笔太监。据说他是将来司礼监掌印太监最热门的人选。吕芳这个司礼监掌印太监到头了,原因有好多。第一,吕芳已经老了,不但身体不灵活了,而且开始出现多种老年人经常犯的毛病。这些小毛病虽然不会危及吕芳的生死,但是已经注定吕芳不能再伺候嘉靖皇帝朱厚熜了。咳嗽、多痰、走路大喘气,背部越来越弯,这都是不好的现象。第二,吕芳再内宫经营多年,关系错综发杂。嘉靖皇帝朱厚熜担心吕芳尾大不掉,所以要吕芳换换环境。第三,吕芳和严嵩关系太近,难免有架空嘉靖皇帝朱厚熜的意思。嘉靖皇帝朱厚熜不想当一个有名无实的皇帝,所以他要更换大内总管。第四,吕芳和严嵩狼狈为jiān,多年来害了不少的朝中大臣。如今严嵩儿子死了,自己也自身难保,所以一定会牵连到吕芳。吕芳是内宫中人,更是嘉靖皇帝朱厚熜的亲信。为了嘉靖皇帝朱厚熜的面子,更为了内宫的事情不被外人知道,所以嘉靖皇帝朱厚熜准备提前对吕芳下手。内部处理吕芳的同时,销毁一部分线索,免得将来暴露出太多不好的问题。

    吕芳要离开了,司礼监却不能乱。要是司礼监乱了,内宫就会不太平。陈洪虽然不是嘉靖皇帝朱厚熜最喜欢的人选,但是也只有陈洪才能够仓促上位,稳定好局面。这个安排既是一个秘密,也是一个明摆着的事实。要是陈洪命令黄锦这么做的话,黄锦不敢不答应。毕竟吕芳走了之后,黄锦还要留在京城,留在内宫。以黄锦手里的实力和资源,绝对不会是陈洪的对手。再说了陈洪是嘉靖皇帝朱厚熜指定的,反对陈洪,阻碍陈洪办事,就是对嘉靖皇帝朱厚熜不敬。黄锦身为奴才,是一百个胆子也不敢这么做的。可是陈洪这么做有什么目的?他都要当司礼监掌印太监了,应该说越平稳越好,出了任何事情都对他顺利接手司礼监掌印太监的事情不利才对。陈洪会为了一个小小的,不妨碍大事的秦泰,而铤而走险再这个时候闹事吗?秦泰觉得这个可能xìng也不大。

    裕王殿下是嘉靖皇帝朱厚熜的儿子,也是未来的皇帝。要是裕王殿下命令黄锦这么做的话,黄锦也不能不听。但是这种可能xìng太小了,几乎说是没有一点可能xìng。第一,裕王殿下不是一个傻瓜,他明明知道秦泰是一个好官,在民间声望很高。绝对不会明的暗的和秦泰作对。除非裕王殿下准备不当皇帝,或者说不需要秦泰这种能臣将来辅佐他自己。第二,裕王殿下和秦泰的私交不错。虽然裕王殿下和秦泰美誉直接发生过联系,可是他的两个得力助手张居正和谭纶都是秦泰的好朋友。也就是说裕王殿下间接帮过秦泰,秦泰也间接成为了裕王殿下的一个助手。第三,嘉靖皇帝朱厚熜没有死,裕王殿下就不是真正的皇帝。黄锦作为锦衣卫的实际负责人,也是司礼监秉笔太监,一旦他和裕王殿下走得太近,甚至于私下为裕王殿下办事的话,嘉靖皇帝朱厚熜会怎么想?对于皇帝来说,自己的儿子不但是亲人,是他的后代,更是皇位继承人,是皇帝的接班人。嘉靖皇帝朱厚熜和裕王殿下关系不好,所以嘉靖皇帝朱厚熜把裕王殿下堪称觊觎他皇位的人,一个想自己早点死的人。所以嘉靖皇帝朱厚熜并不把裕王殿下当儿子,时不时地训斥。黄锦会傻到这个时候和裕王殿下合作对付秦泰吗?

第十九回 白骨疑案十九

    裕王殿下不可能,这样的话严嵩更加不可能了。虽然说严嵩对秦泰恨之入骨,秦泰是间接害死严嵩儿子严世蕃的人,但是严嵩很清楚。一旦他对秦泰发难的话,就等把自己给推上了绝路。严嵩已经大势已去,一些得力干将不是被处理了,就是转为了对头人的手下。严嵩之所以还是首辅,没有被抓起来。原因有这么几点,第一,严嵩是嘉靖皇帝朱厚熜的从龙之臣。早在嘉靖皇帝朱厚熜来京城当皇帝的路上,严嵩就把所有的赌注压在了这个十多岁的少年身上。所以嘉靖皇帝朱厚熜和严嵩的私人交情很好。有人说过中国历史上有两对皇帝和臣子关系不一般的,第一对就是嘉靖皇帝朱厚熜和首辅大臣严嵩,还有一对就是乾陵皇帝爱新觉罗弘历和亲贵大臣和珅。刚好严嵩和和珅都是大贪官,严嵩是大明第一大贪官,和珅是大清第一大贪官。第二,严嵩本人很有领导才能,帮着嘉靖皇帝朱厚熜处理了不少内忧外患。嘉靖皇帝朱厚熜当皇帝四十多年,严嵩经手的事情数不胜数。嘉靖皇帝朱厚熜不想把事情做得太绝,把自己亲手树立的功臣就这么毁了。第三,严嵩敢这么肆无忌惮的贪污,其实和嘉靖皇帝朱厚熜有深厚的关系。嘉靖皇帝朱厚熜早就觉得自己的钱不够用了,想问户部要钱花的时候,户部的官员总是推三阻四。严嵩出了一个主意,皇帝和大臣联手,私下卖官鬻爵。也就说严嵩是伙同嘉靖皇帝朱厚熜一起贪污的。只不过是后来严嵩的生意越做越大,给嘉靖皇帝朱厚熜的好处并没有增加。其实这份好处全进了吕芳等太监的口袋里了。秦泰在江南查案的时候,发现了一本秘密账本,上面就有严嵩等人的分赃记录。所有的贪污分为两路,三成算是严嵩手下人的“好处费”,按照职务高低,职能大小,私下分了。一路送往京城严府,其中一成是要交给嘉靖皇帝朱厚熜的。这笔钱由吕芳按时带嘉靖皇帝朱厚熜收取的。其他六成之中,一成半是给吕芳等司礼监大太监们的。半成是给内宫各位管事宫女和太监们的。半成是给在京一些家境不好的官员的。算是严嵩收买人心和谋取好名声的费用。其实道严嵩和严世蕃手里的钱最多不过三成左右而已。也就是因为大家都拿了钱,所以大家谁不也敢打破这个局面,更不敢出来闹事。只有秦泰这种办事不留情面的人,才会打破这个僵局。

    严嵩的关系网被打破了,儿子被杀了头,严嵩也知道自己老了,没有了靠山。这个时候对付秦泰有用吗?杀一个秦泰,能够令他的独子严世蕃活过来吗?不能够。既然不能够,严嵩就没有必要这个时候对付秦泰。严嵩现在知道自己的处境,老主子嘉靖皇帝朱厚熜放弃了自己,老朋友吕芳帮不上自己,老对手徐阶想找机会对付自己,老部下想看自己的下场。严嵩已经八十多岁了,就算嘉靖皇帝朱厚熜不杀他,也活不了多久了。可是严嵩还有孙子,还有严家的后代在。一旦严嵩被抓或者被杀的话,严家的后代就有可能保不住了。为了他的后代,他装孙子装可怜都来不及,怎么会动用关系对付秦泰呢?

    再说了,黄锦虽然得到过严嵩的好处,但是并没有什么大把柄落在严嵩手里。要是严嵩因为黄锦拿好处的事情威胁黄锦的话,黄锦一点也不用担心。在内宫得到严嵩好处的太监和宫女没有一万也有七八千。如今的严嵩已经rì落西山,不但没有了翻身机会,更是会引来多方势力的关注。黄锦不会傻到这个时候帮严嵩做事,更不会为了严嵩去对付秦泰了。

    最后一个可以指挥黄锦的人,就是徐阶。徐阶不但是内阁次辅,而且是不久之后铁板钉钉的首辅大臣。徐阶和嘉靖皇帝朱厚熜私人关系一般,但是嘉靖皇帝朱厚熜还是比较欣赏徐阶的为人。徐阶这个人比较注重个人的cāo守和名节,就是严嵩主政的时期,徐阶也不但不和严嵩同流合污,而且处处牵制严嵩父子。再说了徐阶一党的势力已经遍布朝野,取代严嵩的势力,成为了当时大明的第一大党。虽然嘉靖皇帝朱厚熜已经利用裕王殿下的老师高拱,默许高拱组建新的势力牵制徐阶。但是徐阶的势力在近几年内,不会马上消退。除非徐阶做出了出格的事情,得罪了嘉靖皇帝朱厚熜或者新皇帝。可是按照徐阶的脾气和xìng格,这个可能xìng很小。

    在内宫之中,无论是将要出任司礼监掌印太监的陈洪,还是黄锦、孟冲、马成,只要谁能和徐阶搞好关系,就算不是内宫司礼监掌印太监,也会是最有权势的大太监。所以要是徐阶要黄锦这么做的话,黄锦真的有可能为了自己的未来这么做。可是问题是徐阶会这么做吗?敢这么做吗?能这么做吗?

    徐阶和严嵩不同的地方就是在于公私分明,严嵩就是没有注意这一点,才导致自己一党的败落。徐阶会为了个人的恩怨,在这个时候对秦泰下手吗?只要略为了解徐阶的人,都会有同一个答案。徐阶不会这么做,不会在这个时候,利用这个理由对付民间声誉这么好的秦泰。这么做不但不会成功,而且会起到反效果。要是徐阶这么做的话,不但会马上失去民心,更会导致一些手下人离他而去,最可怕的一点,就是把秦泰的名声推到极致。到时候就算秦泰不再当官,只要他振臂一呼,无数的老百姓将会为他做任何事情。

    徐阶还不是首辅,就算是首辅了,他也不敢这么做。利用职权,利用外臣名分勾结内臣,对付一个在民间很有地位的官员。他不是在对付秦泰,而是再对付嘉靖皇帝朱厚熜。嘉靖皇帝朱厚熜绝对会第一时间罢免徐阶所有的职务,把徐阶关到老关到死,就算死了也不会放出去。这是在和皇权挑战,这是在和他嘉靖皇帝朱厚熜挑战,这是在自己找死。徐阶会这么傻吗?

    秦泰是张居正的好友,张居正是徐阶最大的助手和得意门生。要是徐阶对付了秦泰的话,就等于和张居正决裂。张居正的前途无可限量,他不但是徐阶一党的旗帜,更是未来皇帝裕王殿下的老师兼亲信。徐阶很清楚一点,他的首辅职位将来要传给高拱,高拱接手之后,将来要传给张居正。也就是说徐阶和高拱所作的一切,其实是在给张居正打好基础。以张居正的年纪和才能,当一个十几二十年的首辅不是问题。徐阶会因为一个秦泰,而和自己的得意门生张居正决裂吗?再说了同样是裕王殿下的亲信的谭纶,也是秦泰的好友。一旦秦泰出事的话,谭纶就会和他的老师高拱联手,处处针对徐阶。徐阶会傻到因为一个秦泰,把自己好不容易得到手的首辅大臣之位让出去吗?高拱和谭纶是裕王殿下的亲信,两个人加起来的影响力绝对比张居正大,一旦裕王殿下登基了,徐阶怎么办?其实徐阶心里很不是滋味,无论将来张居正当首辅还是谭纶当首辅都一样,谁也不能把秦泰怎么样。张居正和谭纶都是公事大于私人感情的人,虽然平时对秦泰有不同的意见,但是一旦秦泰有麻烦了,他们都会尽力帮助秦泰。只要张居正和谭纶不同时倒台,秦泰应该不会有事。

    照这么分析,好像所有人都没有可能,可是事情已经出现了。秦泰最后把嫌疑放在了吕芳和陈洪两个人身上。吕芳可能会不甘心这么下台,故意这么做。反正吕芳大不了一个死,对于一个倒台的老太监,流放外地和死其实差不多。吕芳为了他自己,为了对付他的敌人,决定逼着秦泰发火。大闹内宫的后果,就是把半遮半掩的事情全部公诸于世。吕芳不好过了,也让他的对头陈洪不舒服。大不了所有的人一起下台,换上新的一批司礼监的人上来。要是激怒了嘉靖皇帝朱厚熜也好,杀一批不听话的奴才和贪官,也算给吕芳陪葬了。

    陈洪也有可能,吕芳就算下了台,不代表势力就没有了。他为了顺利接手司礼监,成为内宫的“老祖宗”,他要逼着嘉靖皇帝朱厚熜下狠手。吕芳要是被嘉靖皇帝朱厚熜下令杀了,就代表吕芳的势力就会全面瓦解。不然的话,就算吕芳走了,离开了京城,他留下的势力毅然存在。他们会重新选一个领头人出来,继续和陈洪作对。陈洪可能猜测出嘉靖皇帝朱厚熜的意思,觉得吕芳最多不过流放。为了逼嘉靖皇帝朱厚熜对吕芳下死手,陈洪很有可能安排了这场好戏。目的就是逼吕芳或者吕芳的人跳出来,引起大家的注意的同时,大大的给嘉靖皇帝朱厚熜丢一次脸面。陈洪很知道嘉靖皇帝朱厚熜的为人,一旦发火就会迁怒于身边的人。刚好吕芳再嘉靖皇帝朱厚熜身边,刚好吕芳又有事情在身,嘉靖皇帝朱厚熜就会把所有的怒火发泄再吕芳身上。吕芳就会必死无疑,一旦吕芳死了,陈洪就会第一时间接手司礼监,同时消除吕芳再内宫所有的势力。真是一个好毒的计划啊。

第二十回 白骨疑案二十

    秦泰生活在一个奇怪的世界,一个近似于荒唐的时代。在这个世界里有许多许多的不正常,所有人几乎都变了味道。皇帝被神化了,至少在一般老百姓和底层官员、将士看来,皇帝不但神秘而且真的好像是老天的儿子一样。可是在一些整天和皇帝在一些的奴才或者大臣看来,皇帝不但不是什么无所不能的,更是比一般人更有所不如“低能儿”。离开了太监和宫女,皇帝不能自己照顾自己,简直就是一个聋子、瞎子、傻子。要是皇帝身边没有太监和宫女的话,不用几天这个皇帝就会饿死、渴死、冻死或者热死。要是没有大臣们帮着皇帝批阅奏折,出主意处理军国大事的话,皇帝就算不累死,也会被层出不穷的事情烦死。也就是说只要cāo作得当,一个或者几个大臣联手,就能左右朝局。一个或者几个大太监就可以控制皇帝的rì常起居。要是控制朝局的大臣和控制皇帝rì常生活的大太监联手的话,皇帝就是他们手里的傀儡。

    在古代有一句老话:“一朝天子一朝臣”。其实不光是这样,就算任何一个部门都这样。一个官员新官上任,就会立威和整顿,在安插自己的亲信的同时,清除或者调整一些不听话的手下。所以只要这个长官有一定的能力,上任一段时间之后就会控制这个部门。到时候就是这个长官说什么就是什么,甚少有人敢在这个部门内发出不同的声音。这就是真正的“一言堂”,也就是长官负责制,所有的功劳和责任都是这个长官的。一个衙门这个样子,一个军营也这个样子,一个zhōng yāng机构也这个样子,一个内阁也这个样子,一个内宫司礼监也这个样子。

    这样一来就导致这个长官在本部门威信过重,其他的官员插手不进来。久而久之之后,这个部门不听其他人的招呼,这个长官“尾大不掉”。为了防止官员长期控制一个部门,导致这个部门成为这个官员的私人家财,所以皇帝也好,内阁也好,都要对下属的各级部门长官进行“京查”和“轮换”。所谓的“京查”就是吏部内部的年审,派出大家公认的正直吏部官员,对各位长官进行年审。每到一个部门不但要约见这个部门或者衙门的长官,还要走访这个部门的下属和基层老百姓。从而确定这个长官的成绩,记录在这个长官的档案里。成绩分三等,优、平、差。一次年审为“优”的话,点名嘉奖一次。连续两年“优”的话,吏部记录在案,来年优先安排比较有油水的部门。连续三年“优”的话,清除前三次记录归零的同时,升一级或者升一品到其他部门赴任。点评“平”的话,就是不好也不坏,每一个部门长官最多可以连任三任,也就是说一任三年,一个长官可以最多在这个部门内当九年的长官。要是吏部给予长官的年审是“差”的话,一次点名批评,连续两次扣除这个长官的俸禄,三次的话就直接免职。这个长官要想再当现任官员的话,就要走后门了,不然的话他的政治前途就这么没有了。所谓的“轮换”就是同级官员,各部门各衙门相互对调,一轮下来也要十几二十年。

    这种做法虽然避免了长官长期控制一个部门或者衙门,但是也苦了这些衙门的下属。上级像走马灯一样轮换,下属来不及适应的被当作了杀鸡给猴看的那只鸡,头脑灵活点的也要一次又一次大出血孝敬长官,有时候孝敬不好或者不到位的话,也会起到反效果。几乎每一次新官上任,就会有一大批的人倒霉,不是丢了饭碗就是失去了大笔钱财,有时候整顿厉害点的还会有人命发生。

    长官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为了更进一步,所以要联络好上级或者吏部官员。下属为了要安稳,不得不托关系联系上级的上级,企图保住自己的脑袋和饭碗。下了台的官员想官复原职,被吏部免职的官员想继续出来当官,这样一来就出现了私下交易。当年主管吏部的吏部侍郎严嵩,就是看准了这一点,暗中和嘉靖皇帝朱厚熜联手。严嵩是先锋,是明面上的主持人,嘉靖皇帝朱厚熜在后面指挥和监督。两个人暗中控制着吏部,允许一些官员私下用金钱买通“京查”官员。更允许一些已经停职的官员花钱出来再就业。后来发展到一些白丁可以直接花钱,买一些不大的小官当当,一些富户可以花点钱买一个虚职官位过过官瘾。

    秦泰曾经暗中计算过,据他不完全的统计。严嵩伙同嘉靖皇帝朱厚熜,短短三年之内光是把一些停职官员复职,和卖给一些富户虚职官位这两项上,就净赚了白银三千七百万两。当时全国一年的税收不过二千多万两而已,可见他们捞了有多少。这些用钱买回官职的人,大多数都是贪官和庸官,为了买回职位又花了这么多的钱,他们当然要在自己的地盘更加的补回来。几乎都一样,这些复制的官员为了捞回失去的,变本加厉盘剥治下的老百姓。严嵩和嘉靖皇帝朱厚熜其实是变相在盘剥老百姓的血汗钱,在危机大明的江山根本。也就是说大明之所以会这样,主要的罪魁祸首除了严嵩这个第一大贪官之外,嘉靖皇帝朱厚熜他本人也有很大的责任。他明明知道这么做的后果是什么,也知道这件事情是对还是错,更知道这件事情对于朱明天下的危害有多大,但是这一切都比不上白花花的银子的诱惑。

    秦泰私下总结过这个嘉靖皇帝朱厚熜,他是一个私心大于一切的皇帝。为了他母亲的地位,不惜和所有的大臣对着干,为此不少官员被迁怒抄家杀头。为了能够长生不老,嘉靖皇帝朱厚熜不惜下令大面积征集十三四岁的女孩子进宫。据说这些女孩子进宫之后,由于吃不好、睡不好。第一年就死了十分之一,第二年死的更多,到了第三年只剩下不到原来的三分之一了。再怎么说这些女孩子也是嘉靖皇帝朱厚熜的子民,也就是嘉靖皇帝朱厚熜的孩子,有这么不顾自己孩子的父母吗?由于嘉靖皇帝朱厚熜花钱如流水,导致内宫财务紧张。嘉靖皇帝朱厚熜不想办法开源节流,反而伙同严嵩做出这种事情。瘦了国家肥了自己,伤了国家根本涨了自己的钱袋,这种损人不利己的事情都干得出来,嘉靖皇帝朱厚熜真的是无药可救了。为了所谓的长生不老,嘉靖皇帝朱厚熜可以二十年不上朝,不和朝臣见面,面对面处理军国大事。为了纵容严嵩,让严嵩继续为自己老钱,嘉靖皇帝朱厚熜能讲所有的国家大事交给这个公私不分的严嵩,任由严嵩祸害天下苍生。为了自己的地位巩固,嘉靖皇帝朱厚熜默许徐阶和严嵩发生党争,看着他们两派为了自己的利益打来打去。为了自己的面子和利益,嘉靖皇帝朱厚熜更任由身边的太监们插手各地事务,甚至于内部抢班夺权。

    为了个人的利益,不顾老百姓的死活,迫害治下百姓,这是“不仁”;为了自己过得舒服,出卖国家的利益,这是“不忠”;不顾祖宗留下的基业,自断家国天下,这是“不孝”;为了自己的地位,出卖他人,挑起不惜要的纷争,这是“不义”。这种不忠不孝、不仁不义、贪财、狠毒、好sè、心狠、虚伪、jiān诈的皇帝,不要说整个明朝了,就是整个中国历史,也是绝无仅有的。再加上嘉靖皇帝朱厚熜他迷信道教,整天沉迷于炼丹修道。可以说嘉靖皇帝朱厚熜是绝无仅有、鹤立独行的一个另类皇帝。这种皇帝的存在,是天下人的不幸,是大明的不幸,是朱家的不幸,更是中国的不幸。

    “这个皇帝不是不知道,只不过他不在乎而已。他总觉得一旦他得道成功的话,所有的事情就会引刃而解。一旦他长生不老的话,一旦他能过永远地做皇帝的话,所有的事情可以慢慢改过来。老百姓对他的不满可以消除。国家可以重新强大起来。外患也不再是问题,大不了他老人家亲自去一趟,弹指一挥间就把对方给灭了。孩子不听话也不要紧,大不了关起来或者直接杀了。反正他自己永远不会死,有没有后代不重要,将来会有更多的孩子。可是他从来没有想过,一个人真的能永远不死吗?他做了这么多的错事,他或者他的后人怎么能改过来?他给他的后人,还有他的子民留下了一些什么?”这是不久之前老酒鬼师爷对嘉靖皇帝朱厚熜的jīng辟点评。当然当时只有秦泰他们几个自己人在场。

    就因为这样,秦泰觉得这个嘉靖皇帝朱厚熜已经到了人神共愤的地步,再不点醒嘉靖皇帝朱厚熜的话,就是他这个臣子做得不合格。本来秦泰不敢这么做的,他也曾经犹豫过,后悔过,大明有的是官员,难道就他一个人明白吗?就他一个人敢这么做吗?为什么要做这个“出头鸟”?可是当他被孟小十等太监逼到这种地步之后,当他决定利用先帝的名分的时候,他一切都想通了。这是一个机会,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利用先帝的名分,以嘉靖皇帝朱厚熜的长辈历代先皇的口气教训嘉靖皇帝朱厚熜。逼着嘉靖皇帝朱厚熜改正一些错误,逼得嘉靖皇帝朱厚熜反省自己的过失,逼着嘉靖皇帝朱厚熜为自己做的错事负责。嘉靖皇帝朱厚熜可以不要老百姓,可以不要他的子孙,但是他绝对不会也不敢不要他的祖宗。因为一旦嘉靖皇帝朱厚熜不要或者不承认先皇的话,他就不是朱家子孙,就没有资格当这个皇帝。一旦皇帝的宝座没有了,就算嘉靖皇帝朱厚熜能够长生不老又有什么用?嘉靖皇帝朱厚熜的最终目的就是做一个永远不会死的皇帝,皇帝是他的根本,希望能够永远不死。要是帝位没有了,永远不死又有设么用呢?所以嘉靖皇帝朱厚熜一定会为了帝位答应一切,一定会虚心改正一切。这样的话,不但是朝中官员的福气,更是天下老百姓的福气。只要天下得到恢复,就算牺牲秦泰一个人也是值得的。

第二十一回 白骨疑案二十一

    在中国古代无论是皇室还是官员,更或者是民间老百姓,都十分注重“孝道”。大家都有一种共识,一个连自己的父母长辈都不孝顺的人,绝对不会是一个好人,更不会是一个有担当的大人物。作为帝王更注意这一点,经常拿“孝道”来衡量一个帝王或者储君的人品和能力。所以任何一个帝王都相当注意自己的言行,特别是不允许自己做出不孝顺的事情。帝王这么样,他们的臣子更是要遵守“孝道”了。特别是唐宋之后,书生渐渐控制局面,文官的地位高出武将之后,任何一个大臣都不敢在私德有所亏损。一旦某个官员被人爆料,不孝敬父母或者隐瞒父母的死讯的话,就不止是丢官罢职这么简单了,是他一辈子身败名裂的下场。在古代父母要是身故的话,子女要结庐守孝,为父母守坟三年。有官职在身的也要上报“丁忧”,也就是停止工作。“丁忧”期间官员不但不能喝酒吃肉,更是要整天粗衣简食,严禁一切娱乐项目。官员们很清楚,一旦自己“丁忧”的话,手中的权力就会被迫移交,三年之后更不能预计,所以都不太愿意“丁忧”。可是不“丁忧”,或者隐瞒死讯的话,这个将成为他政敌攻击他的最好武器,是一个除了欺君、叛国之外,唯一一个可以直接令对手永不翻身的罪名。

    在中国古代,出过不少英明的帝王。但是只要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一个共同的现象,就是他们生前都是很孝顺的人。在当时的社会习惯下,孝顺等同于能力和正义。只要孝顺就算做错了也可以原谅,反之要是不孝顺的话,就算有能力有实力,也是“枭雄”、“jiān雄”。最出名的就是尧帝和舜帝的故事了。尧帝是一个开明又有本事的君主,明明有不少能臣和儿子在他身边,但是他依然不觉得满意。难道他们没有本事或者用心不良吗?尧帝以视察地方为理由,在自己的领地里寻找自己满意的接班人。之所以会选中舜帝,理由就是一个“孝”字。舜帝从小失去了母亲,父亲是一个比较偏听偏信的瞎子。在舜帝五岁的时候,瞎子老爹就又娶了一个妻子,当年这个舜帝的后妈为舜帝生下了一个同父异母的弟弟“象”。自从有了后妈和弟弟后,舜帝的生活不但没有改善,而且越来越艰难。后妈为了自己的儿子,几乎是是针对舜帝,视舜帝为眼中钉肉中刺。六岁大的舜帝被迫去田间干活,比他们家的奴隶还不如。但是舜帝依然对父母很孝顺,从来不在父亲那里说任何有怨言的话。久而久之大家都说舜帝不但是一个能干的孩子,更是一个孝顺的孩子。后妈听见之后很生气,认为这是舜帝故意这么做的,目的就是树立好的形象。她就整天在瞎子老爹那里说舜帝的坏话,瞎子老爹偏听偏信,渐渐也觉得舜帝不是一个好儿子。从此舜帝的处境就更加艰难了,父母没事找事找他的麻烦,就算舜帝再孝顺,也被他们视同“耍手段”。大家都劝舜帝离开家乡,这时候的舜帝足可以自己自力更生,建立一个属于他自己的家园。可是舜帝没有离开,他的理由是家中父亲行动不便,年纪又大了,母亲不懂生产,弟弟年纪幼小,不能这个时候离开。就这样舜帝的孝心和善良就传了开来。

    尧帝化装成普通老百姓,亲自去试探舜帝。三次见面给了尧帝三个惊喜,第一次尧帝看见舜帝在干活,尧帝觉得舜帝是一个生产好手。第二次尧帝看见舜帝在大雨之下为了保护刚收割的粮食,将他身上的衣服脱下挡雨。尧帝觉得这个小伙子有担当,知道孰轻孰重。第三次尧帝看见舜帝分发食物的景象。舜帝家里有不少的良田,家里的奴隶和下人都来干活也不够,只好请附近的邻居来帮忙。事先舜帝的后妈已经和大家讲好了工钱,并答应管饭。可到了中午开饭的时候,送来的饭菜比平时不请帮工的时候还要少。舜帝就将饭菜就地回炉,米饭熬成米粥,炒菜变成了菜汤。舜帝将浓粥和好菜分给帮工们,等他们吃完之后,他和自己家的下人们,一起吃剩下的。尧帝大为感慨,舜帝做对了两件事情。不但代自己家照顾好了邻居帮工们,而且和下人们同甘共苦,平息了内外矛盾的同时也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尧帝觉得这个舜帝就是自己要找的接班人。就把舜帝带回了自己家,引荐给他的家人和臣子。

    当大家听说尧帝要把舜帝当接班人培养的时候,几乎所有的臣子和家人都反对。舜帝不但不是尧帝的家人,更是一个什么也不懂的粗鲁汉子。尧帝力排众议,他的理由很简单。不懂可以学,没文化可以教,没本事可以培养,没实力可以训练,没资历可以锻炼。为了解决舜帝的身份问题,尧帝以父亲的身份,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舜帝,而且一次xìng嫁给了舜帝两个女儿。这样一来大家都没有什么好说了,舜帝成为了尧帝的女婿,就算是尧帝的家人了。舜帝成为尧帝接班人之后,不但虚心学习而且尊敬师长,对自己的妻子也是很关爱。当然也没有为难和报复他的后妈和弟弟,更没有记恨对他不好的亲生父亲。尧帝传位于舜帝的时候,第一次同开提到了“孝道”的问题,正式把“孝道”划归考量官员和未来君主的重要依据上。

    在中国古代君主之中,因为孝道的问题,引起公愤的有几个,更有几个皇帝为此下了台。所以当明朝建立初期的时候,开国皇帝朱元璋就反复要求自己的家人和子孙要注意这一点。他还亲力亲为的将自己的父母和祖父母的灵位安放在离自己居住的宫殿不远的大殿内,时不时地去祭拜自己的祖先。建文帝更是规定每一个重要的节rì、先祖的生祭死祭、每一个月的初一十五,皇帝要亲自带领家人去祖先殿祭拜列祖列宗。明成祖朱棣即位之后,不但没有废除这一决定,更是严格遵守。皇宫北迁到紫禁城之后,祖先殿离明成祖朱棣居住的乾清宫直线距离不过几百米而已。任何一个在紫禁城长大的皇子或者公主,都对祖先殿内的布置了如指掌,闭着眼睛也能在里面行走。当然对历代祖先更是倒背如流,绝对不会有任何问题。对祖先不敬,或者怠慢祭祖的话,就算是皇子公主,轻者在祖先殿罚跪,重者挨打。景泰年间一次祭祖,一个景泰帝的亲妹妹,只不过带有怨言的眼神望了牌位一眼而已。结果就是被皇太后和皇帝下令,当场打死在祖先殿门外。一个成年的公主,一个不久之后就要出阁的公主,就这么被活活打死了。可见皇室对于祭祖,对于祖先是多么的尊重和严肃。

    可是同样是朱明皇室的后人,当今的皇帝嘉靖帝朱厚熜却好像并不重视祭祖。住在紫禁城的时候,每个月的初一十五的祭拜早就停止了。逢年过节还有祖先重要祭rì,嘉靖帝朱厚熜也是能免就免,不能的话由儿子代替。就算搬到了西苑之后,在大臣和皇室的压力下,建立了一个小型的祖先殿,供奉着祖先牌位,也不过是一个样子而已。十几二十年了,嘉靖帝朱厚熜去这个祖先殿的次数屈指可数。嘉靖帝朱厚熜本人不重视,他的那些奴才们也就不重视。所以西苑的祖先殿布置是整个大明朝最简单的,平时除了一般的打扫外,几乎看不见什么人。而且这个祖先殿距离嘉靖帝朱厚熜居住的玉熙宫也很远。这一点大家都心知肚明,这是嘉靖帝朱厚熜有意无意地决定。大家都在猜测,是不是因为继承的原因,才导致嘉靖帝朱厚熜对祖先的不满。

    同为宪宗皇帝的后人,嘉靖帝朱厚熜是宪宗皇帝的亲孙子,但是不能在祖先殿供奉自己的父母牌位。他在登基之初,以过继给已故孝宗皇帝为子的身份继承大统的。也就是说他的大伯孝宗皇帝只有一个儿子武宗皇帝,孝宗皇帝死后,武宗皇帝朱厚照继位。武宗皇帝朱厚照再没有儿子继承的情况下死了,这才有了嘉靖帝朱厚熜继位这件事情。按照圣旨上说的,嘉靖帝朱厚熜过继给大伯孝宗皇帝当儿子,就是武宗皇帝朱厚照的弟弟。武宗皇帝朱厚照没有儿子又死了,所以他才能兄终弟及成为皇帝。也就是说祭祖的话,嘉靖帝朱厚熜要跪拜孝宗皇帝和武宗皇帝,而真正的父亲连牌位进祖先殿都不可以。为此嘉靖帝朱厚熜的生母进京只能以王太后的身份,不能以皇太后的身份居住在紫禁城。为此发生了嘉靖帝朱厚熜和大臣之间的第一次争斗“大礼仪”事件。结果嘉靖帝朱厚熜输了,他的生母不能享受皇太后的荣耀,他的生父也不能死后牌位进祖先殿。为此嘉靖帝朱厚熜以一种“消极对待”的方式,默默地抵触每一次的祭祖。久而久之变成了嘉靖帝朱厚熜对祖先的漠视和怠慢。但是这不代表嘉靖帝朱厚熜敢公然不把祖先放在眼里,敢真的说出做出对祖先不敬的事情。这就是秦泰敢于这么做的主要原因。嘉靖帝朱厚熜要是真的下令杀了他们的话,就是说不要自己的祖先了。这么做的话秦泰他们必死无疑,但是嘉靖帝朱厚熜的代价就是失去帝位。一个连自己的祖宗都不要的人,没有资格也没有理由做皇帝。嘉靖帝朱厚熜看上去是一个淡泊名利的无为皇帝,其实是一个特别看重权势和地位的皇帝。秦泰就要拿自己这些人的xìng命,和这个嘉靖帝朱厚熜赌一下。而且这是一个赢面相当大的赌注,输的几率几乎小到看不见。只要把握得好,不但赢面很大,而且成果相当可观。

第二十二回 白骨疑案二十二

    中国的太监是一种dú lì又奇特的种族,几乎是古代中国特有的。对于太监的说法有好多种类,对于他们的来历更是多种多样。太监是明朝中后期才普遍被世人叫开的,以前并不这么称呼这种人。最早的称呼叫“阉人”、后来被官员和贵族们叫做“内侍”、“宦官”。

    在唐朝之前这种人的地位很低,几乎没有什么地位可言。虽然也出过几个有势力的,甚至于几度控制朝局的阉人,但是并不能长久或者形成一个延续。因为他们没有生育能力,没有直系亲属继承他们的地位和势力。但是到了唐朝的时候,当时的社会风气比较开放,再加上皇帝们比较会享受人生,阉人们的出头rì子到来了。唐高宗李治曾经半开玩笑地将一个他自己不要的侍女赐给一个亲信阉人当老婆。从此这对有名无实的夫妻正式在人前人后做起了夫妻,至少像老百姓一样“老公”、“老婆”称呼对方。因为阉人不但没有生育能力而且没有行房能力,所以这对夫妻只是在白天在一起,晚上并不在一起睡觉。再加上他们夫妻白天各有自己的本职工作,所以他们只剩下了在一起坐下面对面吃饭而且。后来大家管这种夫妻叫“对食”,是只有中国才有的一种夫妻形式,也是太监衍生出来的一种畸形婚姻。阉人既然可以有老婆,当然也可以有儿子和女儿了。一些无依无靠的宫中小宫女和小太监们纷纷投靠有实力的太监,心甘情愿地党这些人的干儿子、干女儿。有了干爹和干儿子这层关系,这些阉人们就自欺自人过上了正常人的生活。历史记载在唐中期的时候,大明宫内已经流行这种风气。有了这种风气之后,格局就发生了变化,一些人的势力得到了延续,一些权力得到了落脚点,一些理念得到了继承。特别到了明朝的时候,太监的势力已经根深蒂固,只能内部争斗,外人根本插不进去。要彻底清除这种恶势力,要断绝宦官干政,只有彻底停止使用阉人。可是这一点根本做不到,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任何一个皇帝或者皇室成员都有自己的个人**,就算是宫中的一些娘娘们也喜欢用太监办事。原因有这么几点,第一,太监比较可靠,他们是他们自己家的奴才。一个背弃主子的奴才,下场可想而知。第二,宫女不可靠。小宫女天真烂漫,不可以重用,更不能知道太多的事情,不然的话她们控制不住自己的嘴巴,会把主子们的事情有意无意地说出去。老宫女嘴巴够严,但是熟知宫中的规矩,说不定哪一天反过来要挟自己的主子。再加上老宫女迟早要嫁人的,一旦离开之后乱说话的话,主子们岂不是没有秘密可言了?太监就不一样了,一旦成为了太监之后,就是一辈子是奴才,只有老了、干不动了,被赶出皇宫等死以外,他们永远逃不出主子的手掌心。第三,太监毕竟是男人。做事干净利索不说,而且有担当有判断力。再加上宫女出宫不方便,所以太监是宫中主子们不可缺少的奴才。皇帝依赖他们更是因为皇帝不相信宫女,对于皇帝来说宫女都有私心。不是想爬上龙床当娘娘,就是想方设法怀上皇帝的孩子,企图做一回太后梦,再不然就是被买通的,时时刻刻监视着皇帝的一举一动。无论是想当娘娘的,还是想当太后的,都只不过是争风吃醋而已,但是要是被人利用来监视皇帝的话,就是大问题。幕后主使者不但已经控制住这些宫女的家人,更是许诺她们美好的未来,所以这些宫女就算被抓住了也不会供出一切。为此皇帝宁愿相信和他一起长大的太监,也不相信他的亲人和妻子。

    至于太监的来历,说法不一。最有事实依据的有这么几种,第一种说法是天阉的延续。据说在三皇五帝的时候,发明文字的仓颉身边有一个亲信。这个亲信长相是男人,但是不长胡子,说话也细声细语的。仓颉重用这个亲信的原因就是这个人办事细心又对主子相当的忠诚。直到这个亲信四十岁的时候,大家才知道这个亲信为什么不娶妻生子,原来他是一个不能人道的天阉。当时天阉很少,但不是绝对没有。一些有心人花费大把的时间找到了几个,经过培养之后,发现这些人真的比一般的男人好使唤。为了解决他们的生活问题,更是为了照顾贵族们的需求,从此这种天阉被集中起来培养和训练。第一个阉人职业出现了,久而久之成为了一个行业的开始。第一个人为的阉人是谁,现在已经无人知道了。但是在一些出土的古代龟板上的象形文字之中,一些专家找到了答案。当时官府将一些犯有偷窃、**等罪,又没有杀人的罪犯,进行惨无人道的阉割。因为这些人不死的话,就会送进宫中集中训练,所以大家管这种刑罚叫“宫刑”。因为当时行刑人的手法并不专业,而且受刑人大多数都已经成年了,所以受过“宫刑”之后,能够活下来的不到三分之一。也就是说这些人挨了刀,也不一定能够活下去,就算能够活下来,也是一辈子的奴才,外加看见美女能看不能碰,简直比杀了他们更难受。有经验的人发现,经过阉割后的人不但失去了劣xìng,而且比天阉更加懂事,更懂得主子们的心思。再加上贵族们需要的缺口越来越大,所以后来专门成立了一个组织,从阉割到训练,从威压到控制,把一个个阉人训练成合格的奴才。

    第二种说法是道士演化过来的。传说有一个全真教的道士,从小拜得名师学道。但是总觉得世间的男女诱惑太大,所以索xìng自己把自己给阉割了。目的就是不被外界女sè诱惑,可以一心修道。这个“自宫”的道士后来真的成功了,他就是道家北方龙门派的祖师爷长chūn子丘处机。据说他五六十岁了依然身轻如燕,而且看上去很年轻的样子,这才有了“长chūn子”这个称号。其实是因为他“自宫”后,不能长胡子,皮肤又比较白净,比一般人看上去年轻是很正常的事情。长chūn子丘处机曾经远赴大漠,拜见过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劝说成吉思汗少造杀孽。成吉思汗向丘处机问长生法门,丘处机传道的同时,也把自己的事情告诉了成吉思汗。成吉思汗私下将一些抓来的俘虏拿来做试验,发现这些阉人一改以前的彪悍,变成了温顺的小绵羊。成吉思汗就把这个方法告诉给了他的亲信,后来大家争相效仿,这才有了太监这个职业。当元朝统一中原之后,这个职业和风俗从此在中国中原扎根了。所以所有的太监将长chūn子丘处机当做他们的祖师爷一样供奉。可是这种说法有许多人不赞同,大家都觉得早在宋元之前已经有了宦官,难道之前的宦官不是真正的阉人吗?要是他们没有经过阉割的话,皇帝们敢把这些人留在自己身边吗?敢让这些人堂而皇之地留在宫中吗?难道不怕这些**乱宫廷吗?不怕娘娘们集体偷情,皇帝变成戴绿帽子的活王八吗?这绝对不可能。

    第三种说法是这样的,商代的时候有一位君王已经在位四十多年了。正当他六十岁大寿的时候,一个臣子献上了一个绝世的美女。据说这个美女不但年轻貌美而且有勾人魂魄的魅力。马上这个美人成为了君王的妃子,并享受着“专房之宠”。但是不久之后问题出现了,君王渐渐满足不了美人的需求,君王毕竟年纪大了力不从心。因为不满,也因为情感需要发泄,所以这个美人私下做了对不起君王的事情。君王不是不知道,但是没有办法。一来他觉得自己亏待了美人;第二他怕这件事情被太多的人知道,严重威胁道自己的威信;第三他不想看见美人整天在自己面前闹事。但是君王对于当活王八这件事情相当的不舒服,不要说是一个君王了,就是一个普通老百姓也不愿意当王八。所以他暗中找到了他最信任的臣子,商量这个问题。这个臣子真的不负众望,才几天就送来了几个男人。因为美人不要宫女服侍,说不用女人,所以她身边没有女人。用男人的话,不但有损君王的脸面,而且一旦开花结果的话,会混淆王室血统。所以这个大臣送来了几个不是男人的男人,他们就是不能人道的天阉。君王再这个大臣的授意下,把这些阉人送到美人身边,表面上是服侍美人,其实是看管住美人,严禁美人去找男人,更不允许任何一个男人接近美人。同时大臣亲自去美人娘家,jǐng告她们要管教好自己的孩子,不要惹君王生气,不然的话君王会杀了她们全家所有的人。得到家人jǐng告,身边又没有正常的男人的美人,吵闹了一阵子后,终于想明白了。君王就是君王,平时可以闹一点小脾气,但是绝对不能做过头。一旦君王发怒的话,不只是打一顿的事情,可能真的会有杀身之祸,更会影响到家人的安全。从此美人不再闹事,除了偶尔去陪陪君王之外,平时安静地呆在自己的宫殿里。直到君王过世之后,美人以君王生前最喜欢的女人的身份为君王陪葬结束了生命。看管过美人的阉人们,并没有从此失业,他们被新任的君王委派去看管新的娘娘们,从此阉人成为了君王和娘娘身边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不管怎么样,太监这种职业一直存在到了清末,直到逊帝溥仪正式离开紫禁城之后,才真正地退出历史,成为了永久xìng地过去。对于一般的老百姓,甚至于官员来说,太监和他们的一切都相当的神秘。他们不但自成一体,不受任何外界衙门或者官员的控制,而且生活习惯也和大家不一样。溥仪离开紫禁城之后,大批的太监失去了赖以生存的依靠。一些外国人抱着解惑和好奇的心态,接近这些人,从他们的只字片语中慢慢了解他们,了解中国皇室的过去。当然这些太监是为了钱,为了将来的生活,才把自己知道的说出来。但是这些太监都只不过是一些不出名的小太监,他们能知道多少秘密呢?真正知道秘密的太监都是有财有势的,离开皇宫之后也能过上大富大贵的生活,他们会把秘密说出来吗?所以直到现在太监和他们生活过的地方,依然是神秘的,令人有太多的遐想。不过太监没有是一件好事,至少不用担心被阉割候去过非人的生活,中国乃至世界少了一群怪异的种群。

第二十三回 白骨疑案二十三

    秦泰表面上看上去很有把握,一副信心十足的样子,其实他心里也不平静。谁说不是呢,秦泰生活于这个时代,从小就接受礼仪教化的教导,什么忠君爱国了,什么三纲五常了等等。刚刚中举的时候,各地学政也就是相当于现在各省的教育厅厅长的官员,就要组织这些国家储备干部集中学习礼仪,灌输所谓的皇权大于一切的封建理论。秦泰不是穿越者,也不是什么**思想拥护者,更不想当皇帝,所以他内心的思想斗争也很激烈。但是他为什么还要这么做呢?难道他不知道这么做的后果是什么吗?就算退一万路来说,嘉靖皇帝朱厚熜不怪罪他,宫中的太监会放过他吗?朝中大臣会怎么想?一样深受封建思想毒害的秦老太爷,也就是秦泰的父亲会轻饶了这个大逆不道的儿子吗?可是秦泰依然这么做了,不是因为自己和自己的妻子展小小被作弄和侮辱了,也不是因为这些太监针对秦泰,更不是因为大家企图把秦泰逼到死角,而是因为秦泰觉醒了。

    这些年来,秦泰虽然心思都放在了破案查案上,但是也看多了太多的不幸。他觉得作为一个朝中官员,作为一个大明的臣子,作为一个有担当的男人,必须要站出来做一些事情。秦泰暗中总结了当今社会的三大弊端,觉得这些弊端不除的话,大明危险,朝廷危险,百姓危险,皇室危险。不用多少年,就会出现更大的灾荒,到时候只要一些人可以的煽动,受苦受难中的老百姓就会群起,到时候大明真的岌岌可危了。

    所谓三大弊端就是如下,第一,宦官专权。这些太监们越来越放肆,什么事情都要插上一手,不管懂不懂都要管。而这些贪小又鼠目寸光的阉人,往往做出错误的的决定。一个两个不要紧,一次两次也不要紧,但是这种人多了,处理的事情多了,就会慢慢侵蚀国家的根基。阉人没有后代,只要他们自己好过就万事大吉了,可是老百姓要活下去,要给他们的子女留下活路。宦官干政不解决的话,大明老百姓就不会有好rì子。

    第二,官员勾结地方大地主和商人盘剥和欺压老百姓。老百姓本来生活就不好,这些年的赋税已经加了又加,比开国初年的时候几乎重了近一倍。可是这些蛀虫们依然不想放过可怜的老百姓,他们觉得还可以再厉害点。官府加重赋税,逼着老百姓交税,甚至于逼着老百姓用白银结算。当时铜贱银贵,也就是说铜钱比白银值钱。当时官方定价一千文铜钱兑换一两白银。可下面的官府一般按一两白银兑换八百文铜钱这么做。但是市场真正的比率是多少呢?二千文铜钱兑换一两白银,而且价格会随着季节波动更大。因为官府对老百姓不开放白银兑换业务,又强制规定老百姓用白银交税,老百姓只好去黑市兑换白银。所谓的黑市后台就是当地的大商户和官府,官府用八百铜钱换一两白银的价格兑换出库房里的储备白银,再以一两白银兑换二千铜钱的价格兑换出去给老百姓。等老百姓用白银上缴税收后,再把白银拿出去兑换铜钱,周而复始到收齐所有的赋税。再用老百姓上交不起所有的税收为理由,暗中用极少的钱购买一些没人要的物资充实官方库房或者直接上缴朝廷。就这样喂饱了官员和商人,这才有了所谓“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说法。老百姓交不起税收,兑换不起这个白银,只好卖地卖房,以至于卖儿卖女。这时候大地主们出来了,他们以极低的价格从这些可怜的老百姓手里买下土地和孩子。土地渐渐掌握再这些大地主手上,老百姓的女儿们不是成为这些官员和大地主、商人们的玩物或者丫鬟,就是被无情地买到青楼jì院。也怪不得明朝的时候有这么多的jì女,怪不得民间好看的女孩子这么少了。这么做直接导致老百姓仇视官府和地主,一旦遇上灾难和挑唆的话,极有可能集体爆发。

    第三,就是贪污。官员们好像得了一种病,一种不可治愈的病。归根结底就是因为一种根深蒂固的思想。这些官员从小就读书,早早的就有了自己的梦想。几乎每一个官员启蒙的时候,他们的启蒙老师都会在第一课这么教导他们。“读书为了什么?”“就是为了成为人上人,成为不再是贱民的人。”“读书就是为了将来能做官、做大官。”“做了官才会有前途,到时候要什么有什么,想做什么就能做什么。”所谓的启蒙老师也就是私塾先生,大多数都是一些不得志的书生,他们中不了进士,当不成官员,所以很向往做官的生涯。他们认为孩子们不懂,所以肆无忌惮地把他们的心里话说了出来,没想到成为了影响孩子们一生的至理名言。这些启蒙老师出于自身原因也好,出于对朝廷的不满也好,反正不会第一天给什么都不懂的孩子上课,就说什么家国天下啊,什么要忠君爱国啊,要报效国家等等的话。武将更简单了,他们学武最初的目的是不再被人欺负,学好本事后可以欺负别人。后来才有了“学得文武艺,货卖帝王家。”的思想,也就是说用自己的本事换取地位和金钱,为皇帝家卖命。也就说不管是书生还是练武的,他们报效国家之前绝大多数都是抱着用本事换取美好未来的想法,并不是想当一个为民为国的好官。那些官二代,官三代等等的官宦后人更是早就没有了做人的良心。在大明当时几乎无官不贪,就连秦泰也很无奈。大明开国之初,洪武帝朱元璋就把官员们的俸禄定的很低,他觉得做官的有钱不是一件好事。所以当时是按照一个官员本人和一家人最基本的需求指定的俸禄。经过了一百多年,物价上涨了近一倍,当然谁都不够用了。再说了官员们总有一些亲戚要来投靠,总要养活一些下人或者手下,这些钱当然不够用了。按秦泰来说好了,六品官员一年俸禄是六十八两白银,再加上三十两白银一年的监察经费,一年不过九十八两银子。秦泰要生活,还要负担老酒鬼师爷、展小小、“马三刀”等人的工资和生活费。虽然还有一些办案经费可以报销和申请,可是也绝对不够用。还好官府私下还有一笔钱,所谓的“炭敬”、“冰敬”。本来像秦泰这种低级官员享受不到这种待遇的,可是秦泰是刑部的破案高手,外加掌握着监察的权力,再加上张居正的帮忙,所以这笔数量不小,又只供应给中高级官员的灰sè收入,秦泰也有一份。不过秦泰分的很清楚,这笔钱只用在手下身上,他自己绝对不用一分钱,而且每笔收入都一一入账,花的时候也记得明明白白。

    贪污已经成为了大明最大的一个内部问题。官员们想尽一切办法贪污,能拿的就拿,能贪的就贪,不能拿的也要想办法拿,不能贪的也要想办法贪。为了能够孝敬好长官,为了能过坐稳自己的地位,为了将来自己有机会可以得到更多,这些官员就会盘剥自己的手下和治下商人,甚至于明的暗的索贿。而这些盘剥最后只能落在老百姓头上,各种项目的税收和费用,层出不穷,花样百出,就算衙门里的人也记不清楚有多少税收项目。反正一年两次的chūn秋税收,还有逢年过节的时候,就是老百姓最难过的时候。大户人家影响不大,中户人家唉声叹气,小户人家哭天喊地,佃户们更是妻离子散。几乎每一年各地都会有逼死人,全家集体**的事情出现。秦泰曾经知道一户人家,十年前他们一家人一共九口人。两位老人家,夫妻两个,还有三儿两女。家中有两亩田地,属于不错的中等人家。可是才三年时间而已,两位老人家都没有了。爷爷是生病死的,因为为了减轻家中的负担,爷爷坚决不看病吃药活活病死了。nǎinǎi在得知儿子为了给爷爷看病,为了办丧事,已经卖了家中唯一的田地之后,nǎinǎi一头撞死了。nǎinǎi生儿子的气是有的,更是为了减轻家中的负担。爷爷nǎinǎi的丧事办完了,卖田地的前夜花的差不多了。第四年为了交税,这户人家把自己唯一的财产房子也给卖了。第五年一家人投靠一户大户人家,成为了这户大户的雇农,分到了一间废旧仓库改成的破房子。第六年为了交租子和税收,只好卖了十二岁的大女儿。第七年由于三个儿子不愿意再把小女儿卖了,所以那一年一家人几乎没有任何东西过年。刚过正月家中最小的儿子就饿死了。第七年秋天,为了剩下的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可以活命,妻子把自己给卖了,换来的钱刚好够交税和租子,剩下的只能坚持到第二年chūn天。没想到这一年家中的二儿子由于太嘴馋,下河摸鱼受了风寒,父亲又不会照顾孩子,命是保住了,可是二儿子成了一个什么都不记得的傻子。第八年chūn,才九岁大的小女儿瞒着大家把自己给卖了,天真的孩子以为有了钱可以给二哥治病,可以让父亲和哥哥吃上肉。其实这点钱不但治不好二儿子的病,而更不能改变家中的命运,因为这点钱交租子都不够。第八年秋天,为了上交税收和租子,父亲只好把自己的大儿子也卖了。第九年chūn天大户以父亲一个人又要照顾傻子儿子又要种地忙不过来为理由,收回了房子和田地。父亲只好背着傻子儿子离开了,后来曾经卖身给一个地主。当秦泰最后一次看见这个父亲的时候,父亲身边的傻子已经没有了,据说是被地主家的儿子作弄死了。父亲瘦的只剩下了一把骨头,被地主丢弃在一个角落里,任由这个父亲自生自灭。秦泰给了他一块饼,父亲已经没力气吃了,露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后死了。

第二十四回 白骨疑案二十四

    贪污不光害了老百姓,而且也损害了国家的利益。秦泰曾经有一次无意之中打听到了内部消息。地方各级本来都有自己的库房,这些库房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民用库房,也就是储备着物资的库房,这些库房基本作用就是遇到危难的时候,救济本地老百姓的。还有一种是战备仓库,属于国家的,没有遇到战事,地方官员是不能擅自动用的。可是据说民用仓库里不是十室九空,就是堆放着一些已经不能用的无用东西。金银早就被分了,好东西也被管库房的拿光了。战备仓库里的东西也不多了,里面的优质大米被换成了陈米甚至于不能使用的糠米。官银变成了私银,私银又变成了散碎银两,最后就连这些散碎银两也成为了纯度不高的“假银”。一个仓库这样,其他的又怎么样呢?秦泰没权利查,更不敢查,生怕一查之下查出一个惊天的答案。秦泰不怕死,更不怕身败名裂,但是秦泰担心民心不稳,从此发生暴乱甚至于战乱。地方仓库已经这么不堪了,军队的仓库会独善其身吗?要是军队的仓库也出问题的话,怎么办才好?优质又jīng良的武器和装备被倒卖,士兵们得不到补给,一旦战事发生的话,还有多少战斗力?还能保卫国家吗?还有多少能力出战?秦泰不敢再往下想下去了。

    其实秦泰很清楚,所谓的三大弊端的产生不是一朝一夕的,这是多年来的官场陋习积淀。但是嘉靖皇帝朱厚熜有推卸不了的责任,这个责任必须要嘉靖皇帝朱厚熜来承担。嘉靖皇帝朱厚熜不是不知道这些,他不但装作不知道,而且更加纵容手下人气压老百姓。在嘉靖皇帝朱厚熜看来老百姓什么也不是,无权又无势力,老百姓的生命不如牛羊,几乎和鸡鸭差不多。他觉得只要手下人听他的,上下一心任他指挥,他能做一个不死的永久皇帝,死一些老百姓,老百姓闹一点乱,没什么了不起。

    秦泰曾经听说过一些不怕死的大臣,曾经用极为委婉的方式向嘉靖皇帝朱厚熜汇报过一些现象。这些奏折不是被司礼监的太监私自扣下了,就是没有通过内阁的审查,就连司礼监也没有看到。就算真的送到了嘉靖皇帝朱厚熜那里,嘉靖皇帝朱厚熜也是不予理睬。久而久之之下,司礼监用嘉靖皇帝朱厚熜的口气训斥这些大臣,说他们是“吃饱了没事干,无理取闹。”导致大臣们谁也不敢再说了。

    嘉靖皇帝朱厚熜是一个不好的皇帝,自私、小气、记仇之外,最大的缺点就是刚愎自用,听不得不同的建议。一旦嘉靖皇帝朱厚熜决定的事情,容不得任何人的反对。凡是提出反对的,都将是嘉靖皇帝朱厚熜的敌人。嘉靖皇帝登基初年,为了给他生母争取一个皇太后的名分,他曾经和当时的大臣们对持。虽然当时说好事后不针对大家,但是几乎所有参与过这件事情的大臣,凡是反对过嘉靖皇帝朱厚熜的,事后几乎都得到了莫须有的罪名。因为这件“大礼仪”事件,三十多个大臣被贬,四十多个大臣获罪入狱。十多个大臣死在了锦衣卫的诏狱里面,二十多个官员全家一起受罚,七个大臣一家上下一起上了断头台。不光臣子这样,嘉靖皇帝朱厚熜对自己人也这样。嘉靖皇帝朱厚熜曾经有一个皇后,她都身怀六甲了,嘉靖皇帝朱厚熜因为觉得皇后多嘴了,说了一些他不爱听的话,直接上去用脚踹皇后。结果导致皇后小产,母子两个一起离开了人世。凡是和嘉靖皇帝朱厚熜接触过的人,对嘉靖皇帝朱厚熜的评价都是这么几个词“刚愎自用”、“喜怒无常”、“冷酷无情”。

    秦泰并不知道一个秘密,在他决定利用这个方法劝谏嘉靖皇帝朱厚熜的时候,已经有一个人做了相同的事情。他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海瑞,他已经上了一份几乎可以jīng绝天下的奏折。这个不怕死出了名的正直官员,做出了大家都想不到的事情。在正月十五大家都上表恭请嘉靖皇帝朱厚熜搬入新居的时候,海瑞上了一份别开生面的奏折。在奏折里海瑞提到了当时的问题,毫不隐晦的隐shè嘉靖皇帝朱厚熜的不足和错误。嘉靖皇帝朱厚熜当场大怒,下令将海瑞关入诏狱,并要大臣们廷议这份大逆不道的奏折。嘉靖皇帝朱厚熜的意思是要大家给这个胆大包天的海瑞定罪,定一个重罪,可是大臣们不敢也不愿意这么做。因为这个海瑞因为这件事情必定写入史册,大家的一言一行不但影响到海瑞的生死,更是会被写入史册。大家都知道海瑞说的没错,要是顺从了嘉靖皇帝朱厚熜判定海瑞错的话,将来史册上会说他们是jiān臣,至少是不光彩的角sè。但是要是维护海瑞的话,后果更严重,会直接导致嘉靖皇帝朱厚熜针对他们。所以大臣们都用一种消极怠工的方式,把这件案子拖着不办。再加上这件事情涉及到了嘉靖皇帝朱厚熜的脸面,所以外人不会知道。秦泰刚从外面回来,当然不知道这件已经暗中轰动京城官场的大事。但是比起海瑞来说,秦泰的胆子更大,做的更有魄力。海瑞只不过以臣子的身份,上奏折规劝嘉靖皇帝朱厚熜,也就是提醒嘉靖皇帝朱厚熜。秦泰却直接抬出嘉靖皇帝朱厚熜的历代祖宗,准备以长辈的身份教训这个脑子不清楚的后代皇帝。这种行为简直和“逼宫”差不多。

    历代以来规劝皇帝有好多方式,早在秦始皇建立帝国初期,就设立了和丞相差不多平级的“御史”。当时皇帝之下设立三个重要职务,丞相总管rì常事务和民生问题。太尉负责训练和rì常管理军队。御史作为言官不但起到监督官员的作用,更是有劝谏皇帝错误言行的使命。自此大臣们纷纷以规劝和引导皇帝的言行,为自己最重要的职责。一旦能够规劝或者阻止皇帝错误的言行,这是臣子们最大的荣耀。所以有了许多不怕死的故事。关于规劝皇帝的方式,有所谓“哭谏”、“死谏”、“兵谏”等等。所谓的“哭谏”就是指大臣们不要脸面地哭着闹着劝说皇帝,企图用家中妇女经常用的“一哭二骂三上吊”的方式,逼着皇帝收回成命。用这种方式的大多数都是朝中老臣,皇帝的老师或者长辈,他们利用自己资格老,皇帝不好意思处罚他们的前提条件,敢于阻止甚至于改变皇帝所下的决定。“死谏”就是用自己的死来吓唬皇帝,逼皇帝修改或者取消所下的某一个决定。这种做法有点偏激,影响也不是太好,但是有一定的效果,至少让皇帝见见血,起到吓唬皇帝的作用。皇dì dū是养尊处优的,虽然经常决定一个人的生死,但是很少有机会真的见血,真的有人在他面前死去的话,效果还真很有效。一般来说敢于“死谏”的大臣,要具备几个条件,第一不怕死,第二为人正直,第三家中没有后顾之忧,第四没有欠别人钱。据说在西晋的时候一个大臣“死谏”不成被救下了,后来有人说他是还不了别人的债才找死的,导致他不但没有名垂青史,而且连官都没脸当了。“兵谏”就是指有实力或者掌握军队的武将,利用手中的权力,控制或者威逼皇帝下达命令,修改或者直接否定某一个决定。使用“兵谏”的大臣,也必须具备两个前提,第一手里有一定的权力可以震慑君主,第二就是没有改朝换代的不良用心。不然的话其中的意义就有了大变化,实行者将是窃国大盗了。在中国历史上比较出名的“兵谏”有汉朝的霍光事件,霍光是先帝指定的顾命大臣,新帝登基之后觉得霍光管得太多,逼得霍光交出兵权后,赶霍光离开朝廷。这个昏君还企图占有先帝的皇后也就是皇太后。霍光得知之后,召集手下旧部,包围皇宫比新帝下台。这个皇帝知道那个了二十七天的皇帝,算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短的一个皇帝了。在民国的时候,爱国将领张学良也实行过“兵谏”。为了威逼不想和rì本人开战的蒋介石宣布对rì全面作战,张学良将军和杨虎城将军在一九三六年西安实行了“兵谏”,把前来视察的蒋介石抓了起来。这就是赫赫有名的“西安事变”。

    对于嘉靖皇帝朱厚熜来说,海瑞实行的规劝属于“死谏”。也就说海瑞知道自己的奏折,会导致自己下大狱,甚至于会死,但是还要上奏折。就是拿自己的xìng命来劝谏嘉靖皇帝朱厚熜的觉醒。秦泰将要做的,就是比海瑞的“死谏”更要直接的“兵谏”。虽然秦泰手里没有军队,也没有大臣们的全力支持,但是秦泰是拿嘉靖皇帝朱厚熜的祖宗吓唬嘉靖皇帝朱厚熜,这比千军万马逼迫嘉靖皇帝朱厚熜更有威慑力。嘉靖皇帝朱厚熜要是不受威胁的话,嘉靖皇帝朱厚熜的皇位就摇摇yù坠了。而且这个举动一出的话,任何人也帮不了嘉靖皇帝朱厚熜力挽狂澜。徐阶不行,高拱不行,张居正不行,吕芳不行,陈洪不行,黄锦不行,孟冲不行,马成不行,嘉靖皇帝朱厚熜他自己也不行。必须一切都听秦泰的,至少在那一刻是必须的。无论是想法上,还是做法上,甚至于效果上,秦泰的方法比海瑞更直接,更有效,也更简单安全。

第二十五回 白骨疑案二十五

    就在秦泰等人准备直闯嘉靖皇帝朱厚熜居住和修炼的玉熙宫的时候,离玉熙宫并不是很远的一个小院落里,一个看上去苍老的老太监却把自己一个人关在了自己的房间里自言自语起来。

    这个看上去很慈祥,又有点衰老的老人谁?从他的长相来说,应该是一个太监,一个并不是很威风的老太监。一头纯银的白发,一身半旧不新的袍子,脚上穿着一双当时很流行又很廉价的包头千层底的布鞋,这双鞋子要是说有什么不一样的话,就是上面绣有了一些代表吉祥富贵的蝙蝠而已。他身上几乎没有什么配饰,手上没有戒指,腰上没有挂玉佩或者香囊,身上的衣服也素的很。有眼力的人看一眼,就能算出这个老太监从头到脚所有的加起来,绝对不超过当时市价白银二两。如果在大街上看到的话,引不起大家的注意。除非去贫民区,平时绝对不会被围观或者关注。在这深宫大内,这个人的打扮绝对是最差的了。不要说像他这种老资格的老太监了,就是一般的小太监也喜欢穿着他们的太监服走来走去,向外人显示着自己的与众不同。大家都极少穿没有彰显身份的衣服,更很少穿老百姓穿的衣服。这个老太监真的是一个不起眼的老太监吗?

    不,这个老太监绝对不简单。他就是嘉靖皇帝朱厚熜掌管天下的时期的司礼监掌印太监吕芳。在太监势力非常强盛的大明时代,司礼监掌印太监代表着太监这个族群当时的最大领袖。说他在朝廷里可以只手遮天比较夸张,但是能左右朝局绝对很正常。其实在明朝的时候,皇dì dū很会偷懒,除了明朝最后一个皇帝崇祯皇帝朱由检之外,每一个皇dì dū很会享受生活。内阁是所有官员的最主管衙门,直接对下属负责,处理和审批所有军国大事。内阁的长官叫首辅,他直接对当时的皇帝负责。司礼监主要的职责是监督内阁办事,也代表皇帝批阅和下达重要决定。所谓的司礼监掌印太监,他所掌管的印章,不是其他就是代表皇帝至高无上权威的玉玺。四个秉笔太监代皇帝起草圣旨或者带皇帝“批红”,最后交给司礼监掌印太监盖章。凡是没有盖章的,都不代表皇帝同意,只能算是内阁的意思。也就是说这种文件不但没有最高法律效应,而且出了事情皇帝会把所有责任推卸给内阁首辅。所以司礼监掌印太监的实权其实比内阁首辅的还要大还要重要。当然了司礼监掌印太监头上毕竟还有一个皇帝在,要是这个皇帝不信任这个司礼监掌印太监了,这个人也就要完蛋了。但是在皇帝还信任这个奴才的时候,这个司礼监掌印太监的权力相当大。

    吕芳属于比较安分守己的,野心并不是很大。正德时期有一个太监叫刘瑾,这个一样被正德皇帝朱厚照信任的司礼监掌印太监就做了出格的事情。由于正德皇帝朱厚照没有心情处理国家大事,所以长时间把军国大事交给刘瑾和内阁首辅吕调阳。吕调阳不是不好,但是作为正德皇帝朱厚照的老师的他,毕竟年纪偏大了,有点优柔寡断。再加上他想给自己的儿子留下一点根基,所以他只好和刘瑾合作。这样一来导致太监势力快速壮大的同时,也导致了刘瑾的野心一发不可收拾。刘瑾已经肆无忌惮起来,什么“二皇帝”、“站皇帝”等等的称号出现了。当时还有一首儿歌专门说刘瑾的嚣张跋扈。“天下有两个皇帝,一个坐皇帝啊,一个站皇帝啰。坐皇帝叫正德,只管吃和喝。站皇帝是刘瑾,杀人又放火。江山姓朱还姓刘?你说奇怪不奇怪?”可见当时大家对正德皇帝朱厚照做皇帝不管事的无奈,更对太监插手各种事务的不满。刘瑾还把正德皇帝朱厚照一次的笑话当了真,催着大家叫他“九千岁”。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一次正德皇帝朱厚照从外地回来,吕调阳和刘瑾向他汇报了一些工作,当然是经过加工和粉饰过的。正德皇帝朱厚照对他们的工作很满意,说只要有刘瑾在,他可以在外面玩的安心自在了。要是正德皇帝朱厚照能活一万岁的话,最好刘瑾能活九千岁,帮正德皇帝朱厚照管理更久的事务。正德皇帝朱厚照是说笑话,可是刘瑾却当真了,他对外宣布正德皇帝朱厚照赐他“九千岁”的封号,也就是说除了正德皇帝朱厚照外,他的地位和权势最高。看出了刘瑾巨大野心的吕调阳终于后悔了,后悔不该纵容刘瑾的强大。可是刘瑾已经无法控制,不是一个吕调阳可以对付的。出于愧疚和无奈,吕调阳找了一个机会自己把自己赶下了台。吕调阳走后,刘瑾利用他的党羽控制了内阁,成为了刘瑾一个人说了算的局面。渐渐地刘瑾不甘心再满足鱼这个“九千岁”,甚至于相当一个真正的“万岁爷”。这才有了后来的事件,刘瑾失败之后,不但他自己被正德皇帝朱厚照千刀万剐,而且也给后面的太监一个很大的教训。为此吕芳比较内敛,并不是一个嚣张跋扈的司礼监掌印太监。

    其实吕芳之所以对嘉靖皇帝朱厚熜很忠心,还有其他因素存在。吕芳小时候也是一个苦孩子,不然不会进宫了。吕芳和其他的小孩子又有点不一样,因为他的出身有点怪异。他父亲本来是一个读书人,而且有过功名,属于知识分子。当吕芳出生不久的时候,他的生母就离开了人世。当时吕芳的父亲正准备下一年的大考,只要中的话他就可以当官了。所以吕芳的生母的后事可以说办得十分的简单和潦草。就在这个时候吕芳所住的那个县来了一个新任八品县丞。这个县丞是贡生出身,有一个没有出阁的女儿在身边。这个县丞希望做一个投资,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一个有前途的读书人,将来这个女婿当了官的话最好,就算当不成官也可以进衙门帮他做事。幸运也不幸地选中了吕芳的父亲,当时吕芳的父亲不但有点学问而且为人低调,他已经有了孩子又死了妻子的事情,外人知道的并不多。县丞找了一个理由把吕芳的父亲叫去问话,吕芳的父亲不知道是忘了说还是有意隐瞒,并没有说出他已经结婚生子的事实。县丞对于这个人很满意,为了早点完成心愿,当天就做主把女儿许给了吕芳的父亲。吕芳的父亲为了不得罪这个老丈人,索xìng来一个快刀斩乱麻,当天请人说媒,第二天下聘,第三天就把新娘子娶进了门。为了不引起大家的注意,所有仪式都是在县丞家里办的,吕芳家乡的人并不知道。等到吕芳的父亲带着老婆回家的时候,大家都傻了眼。这个吕书生也够可以的,去的时候是一个人,几天后回来不但带回了一个老婆,而且还是一个有身份地位的小姐。知道这个时候,新娘子才知道自己的丈夫不但已经有过妻子,她自己不过算是填房,而且她还要做一个孩子的后妈。从此这个脾气本来就不是很好的大小姐和吕芳父子对上了,白天骂老公,晚上拿孩子出气。刚好这时候县丞收到一份文件,说皇宫需要年纪不大的孩子当太监。县丞出于为了女儿将来好,所以找来吕芳的父亲商量这件事情。吕芳的父亲本来是坚决不同意的,但是架不住老丈人的劝说和现实情况,只好答应考虑一下。吕芳的父亲很清楚,家里的老婆之所以反应这么大,主要就是为了这个孩子。只要孩子不在了,他们的生活就会过得比较安稳。再说了县丞也明确表了态,只要他女儿不高兴,他就不会安排女婿进衙门。至于吕芳的父亲的仕途几乎断了,因为他企图在考前买试题,已经被取消了考生资格,并罚七年内不准再进考场。要是老丈人再不帮忙的话,吕芳的父亲一生也就毁了。为了他的将来,为了他的家庭,本来对孩子就没有什么感情的吕书生决定放弃这个孩子。就这样吕芳在他并不是太懂事的时候,就被无情地家人抛弃,受到了非人的折磨。

    因为吕芳年纪是当时那一批中最小的,而且吕芳长期被后妈虐待,发育不好,所以吕芳成为了大家谁也不想要的小家伙。最后被分到了兴王府,当一个兴王世子的贴身小太监。这一年还是兴王世子的嘉靖皇帝朱厚熜四岁,吕芳比嘉靖皇帝朱厚熜大八个月零三天,也就是五岁而已。当时吕芳并不知道自己已经不再是正常人,永远不能传宗接代了,但是他知道一件事情。这个看上去比自己小点,但是比自己更结实的小弟弟将是他一生所要呵护的人。从此吕芳再也没有离开过这个小弟弟,一起经历了许多太多太多的变故。嘉靖皇帝朱厚熜十五岁进宫当皇帝的时候,身边只有两个亲信,一个是和他一起长大的小太监吕芳,还有一个是他的nǎi兄陆炳。陆炳是锦衣卫世家出生,本来是长期安插在兴王府的jiān细,监视和控制兴王府的一举一动。可是陆家到了兴王府之后,马上被兴王收买了,陆炳的母亲后来还成为了兴王世子的nǎi妈。也就是说陆炳和嘉靖皇帝朱厚熜一样,是吃陆家娘子的nǎi长大的。这两个人和嘉靖皇帝朱厚熜几乎一起长大,从小关系就很铁,当然随着嘉靖皇帝朱厚熜当上皇帝之后,他们的前途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吕芳后来成为了司礼监掌印太监,成为了皇宫第二号重要人物,太监们人前人后都管吕芳叫“老祖宗”。陆炳也当上了锦衣卫指挥使,成为了嘉靖皇帝朱厚熜手下第一号特务头头。

第二十六回 白骨疑案二十六

    锦衣卫是大明特有的组织,起初是dú lì出来,有皇帝一个人管理的组织。据所有有记录的历史资料记载,锦衣卫的产生有这么几种说法。第一,战争孤儿说。据说当时大量的人员流失,许多的孩子因为战乱和灾荒,成为了孤儿。善良又有爱心的马皇后,不忍看见这些孩子这么自生自灭,所以瞒着丈夫朱元璋收留了下来。当时朱元璋还没有当皇帝,也没有什么地盘。为了这些孩子,马皇后省吃俭用,所有的努力全部用在了这些孩子身上。孩子们也把马皇后当做自己的母亲一样看待,从而发下誓言要回报马皇后。建国初期一些将领已经和朱元璋貌合神离,甚至于有人企图推翻刚建立的大明朝,取而代之自己当皇帝。为了丈夫,为了天下不再动荡,马皇后召集了已经长大的孩子们,要他们秘密出动,杀了心存不轨的大臣。同时监视和看管一些不稳定的大臣,一旦这些人准备联手的话,就地把所有的危机扼杀在萌芽状态。马皇后死后,朱元璋才知道这个组织,并觉得这个组织很好,就这么保留了下来。

    第二种说法是烈士后代说。据说朱元璋投身红巾军之后,利用他的个人魅力,召集了一大批的生死兄弟。当时大多数的兄弟都没有成家,抱着险中求富贵的心态参军。他们的想法很简单,要么成功了将来发大财享富贵,要么失败了人头落地,大不了十八年后再来过好了。朱元璋为了控制和讨好大家,联合新婚不久的妻子马秀英,为大家张罗婚事。凡是战事间隙,或者是有空的时候,都会有一两个老部下成亲。这些人有了老婆,就不会在离开朱元璋。朱元璋带着兄弟在前线杀敌,马秀英带着各位夫人们在后方为丈夫们搞后勤。随着一个个老部下战死,这些老部下的孩子们成为了没爹的孩子。一些孩子的娘为了生活离开了,一些孩子的娘在马秀英的介绍下又嫁给了丈夫的战友。孩子们渐渐聚集在一起,平时由马秀英照顾。朱元璋在有空的时候也教孩子们一些军事知识,在他看来这些孩子才是最可以信任的子弟兵。渐渐地孩子们长大了,一些人投身了战场,成为了一个个小将军。但是更多的孩子失踪了,外人并不知道他们去了哪里。其实朱元璋把他们安排在秘密战线上,有的成为了商人,在敌占区做情报收集工作。有的留在军队里,用各种身份作掩护,监视着一些朱元璋不相信的将领。有的索xìng成为老百姓,混在老百姓里打探老百姓对大明军队的看法。一点那有人煽动大家,或者说不利于朱元璋的话,他们就会神不知鬼不觉地动手。后来朱元璋建国之后,继续沿用这些人。并把他们的后代也训练起来,成为了朱元璋一个人控制的秘密武装力量。知道洪武皇帝朱元璋晚年,大家才知道有这么一个神秘的组织。当时锦衣卫已经十分完善,人员也已经壮大到可以自成一个军的地步。朱元璋就把他们划为一个卫所,他们的首领正式成为上得了台面的zhèng fǔ官员,指挥使级别不高,但是锦衣卫指挥使的实权绝对不容小视。

    第三种战犯说。据说锦衣卫的前身就敢死队,也就是一群本来要死的犯人。当时军阀割据的时候,朱元璋也不过是一个南方的小股势力。他不但要对付北方的蒙古人,更要和陈友谅、张士诚等人抢地盘。当时由于战乱和饥荒,各地治安特别的不好,到处都是杀人放火,抢劫的事情几乎不间断。朱元璋的军队比较守规矩,不但不欺负老百姓,而且还经常帮助当地老百姓。朱元璋曾经下过命令,凡是手下士兵抢劫或者霸占老百姓财物者,就地格杀绝不容情。但是随着军队士兵人数增加,总有一些人敢于铤而走险。一些犯了事的士兵,还有一些地方地痞流氓被集中起来,一起杀头也是为了杀一儆百。这种事情在当时经常可以看见,每每发生后,地方就会平静一段时间,不过不久之后又会发生相同的事情。有一次朱元璋亲自监斩,杀的是一批因为喝醉了酒做了荒唐事的士兵。因为打赢了一场大战,士兵们喝多了酒,几个人竟然欺负了一个女孩子。老百姓把他们告到了朱元璋的妻子马秀英那里,马秀英毫不容情地把这些士兵抓了起来,并宣布马上执行死刑。朱元璋刚好回来,他并没有阻止妻子,他知道马秀英做的没有错。害群之马危害很大,会使大量的老百姓和自己离心离德,到时候后悔就晚了。为了表示自己对这件事情的重视,朱元璋亲自监斩。没想到一个将要被斩首的士兵,竟然求朱元璋答应他一个要求。这个士兵十八岁就跟着朱元璋了,在战场上生里死里奋斗了好多年。他要求朱元璋让他死在战场上,最后为大家做点事情。这个士兵这么一说,其他的士兵也说出同样的要求,就连一些也要被一起杀头的流氓也这么说。朱元璋抱着一种试试看的心态,把这些死刑犯编在一个敢死队里,让他们冲在最前面,并嘱咐其他的士兵,他们一旦想逃或者想背叛的话,马上就地格杀。一场战役下来这些死刑犯几乎死了一半,到那会死他们的功劳特别大,他们几乎都是抱着必死的决心杀敌的。发现这个好处的朱元璋暗中大喜,秘密去牢房试探大家。没想到绝大多数的罪犯都愿意上战场杀敌。这些人并不是孬种,都是因为一时的冲动才犯了事,这些人已经很后悔了。当他们听说一旦上了战场,只要敢于和敌人拼命,杀一个敌人免死罪,杀两个敌人免于坐牢,杀三个敌人直接免罪的时候,大家都坐了起来。当朱元璋答应大家,杀敌越多奖赏越大,甚至于为他们解决将来生活问题的时候,几乎所有的罪犯都站了起来。就此这些罪犯摇身一变成为了敢死队队员,冲在战争的最前沿。建国后朱元璋还是套用这个方法,将一些死刑犯和重犯集中起来,一起洗脑后加以训练,把他们变成终于他一个人的奴才。这些人由于以前有不良记录,所以不被外人重视,更不能过上安定的生活,为了能活下去只好为朱元璋卖命。渐渐地这些流氓、杀人犯、叛国者家属等人发挥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利用旁门左道还有一些上不了台面的手段,完成了一个又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朱元璋不但利用他们的特长,而且要他们毫无保留地把所有特长交给更多的人。渐渐地一个神秘又令人防不胜防的组织成立了。他们好像一双看不见的眼睛,时时刻刻监视着所有的人。更像人的影子一样,若隐若现地跟在大家身后。一次几个大臣在一起打麻将,一边打麻将,一边议论着朝政。打着打着少了一张白板,大家当时并不在意。没想到第二天上朝的时候,朱元璋当场拿出了这张失踪的白板,吓得这几个大臣差点没有当场心脏病发作。从此这几个大臣不但不敢私下议论朝政,而且连在一起打麻将也不敢了。可见这些锦衣卫的厉害之处,也可见他们的本事和细心。

    自从永乐皇帝朱棣晚年之后,下令从锦衣卫分出一部分人,成立由亲信太监主管的东厂之后。锦衣卫的权力其实渐渐小了许多,不久之后成为了皇帝下属的亲信太监所控制的一个衙门。虽然锦衣卫牌子老,根基比较深,但是并没有东厂风光。因为锦衣卫指挥使要求见皇帝,也必须通过太监禀报,得到皇帝允许才可以觐见皇帝。可是主管东厂的本身就是太监,而且是皇帝最亲信的太监。他们出入皇帝身边并不需要禀报,当然比锦衣卫更得皇帝欢心。所以锦衣卫和东厂之间的矛盾不断,但是并没有发生大规模的事件。

    这种平衡在嘉靖皇帝朱厚熜在位初年的时候被彻底打破了。但是嘉靖皇帝朱厚熜属于没有根基的皇帝,无论是司礼监掌印太监也好,还是东厂提督也好,都不是嘉靖皇帝朱厚熜的人。这些人并没有完全把嘉靖皇帝朱厚熜当做自己主子一样看待,至少没有完全献出他们的忠心。为此嘉靖皇帝朱厚熜只好分而化之,利用亲信吕芳控制太监。但是吕芳年纪和资历都不够,所以不能当司礼监掌印太监,也不能当东厂提督。再说了嘉靖皇帝朱厚熜离不开吕芳,他觉得身边的太监宫女都不可信。所以他只好把另外一个亲信陆炳安排出去当锦衣卫指挥使,并默许陆炳壮大锦衣卫的实力,必要时可以和东厂的人较量一下。在皇宫里利用吕芳牵制当时的司礼监掌印太监,在外面用陆炳制衡东厂提督太监,给了嘉靖皇帝朱厚熜稳定大局的机会。从现在看来,但是嘉靖皇帝朱厚熜这步棋走对了,而且走得很好。不到十年的时间,陆炳不但控制和壮大了锦衣卫,而且使任何人不敢小瞧锦衣卫。吕芳更是挤走了司礼监掌印太监,自己当上了大内总管。后方稳定了,嘉靖皇帝朱厚熜终于可以对付朝中的大臣了,凡是和嘉靖皇帝朱厚熜唱反调的,不听嘉靖皇帝朱厚熜招呼的,不是下了大狱就是被贬到了地方,更有一些人被迫告老还乡。嘉靖皇帝朱厚熜只用了十二年的时间,就从一个什么也不是的外来户,所谓的一纸命令登基当皇帝的幸运儿,成为了一个完全掌控一切的皇帝,不得不说他有一定的本事。当然其中陆炳和吕芳的功劳也是很大的,外人可能不知道,但是嘉靖皇帝朱厚熜本人很清楚。

第二十七回 白骨疑案二十七

    作为大内总管,作为这么多年的司礼监掌印太监,吕芳算是整个大明朝以来最奇特的一个大太监。之所以这么说呢?因为他是唯一一个在司礼监掌印太监位子上呆这么久,又长时间没有内部可以制衡的一个大太监。就算现在有了新的内部力量,也是吕芳曾经的亲信发展的,从根上也算是吕芳的徒子徒孙。

    这么一个强势的大内总管,知道的秘密当然也很多。不去说各位娘娘们的明争暗斗,也不去说各个皇室成员之间的不和,更不去说皇室和臣工们的平衡等等。光是吕芳一生忠于的这个主子嘉靖皇帝朱厚熜,也够吕芳感慨万分的了。

    吕芳虽然只比嘉靖皇帝朱厚熜大了没几个月,但是出于生理原因还有长期之间的关系,吕芳的心态已经变老了。在他眼里嘉靖皇帝朱厚熜不光是一个皇帝,更是他永远需要照顾的小主子。嘉靖皇帝朱厚熜的一些脾气很怪,好sè、多疑、残暴、无情、狠毒、锱铢必报、报复心重等等,吕芳知道但是没有办法规劝。他像一个无奈的老奴遇上一个不听劝的少爷一样,总是在嘉靖皇帝朱厚熜后面,用他自己的办法为嘉靖皇帝朱厚熜“擦屁股”,并自己主动承担一些罪名。他更像一个哥哥或者父亲一样,溺爱着嘉靖皇帝朱厚熜,不舍得说教更不舍得骂。直到前不久的时候,吕芳才意识到自己错了,他把一个本来有雄才大略,可以成为一代雄主的嘉靖皇帝朱厚熜纵容成了一个暴君。当吕芳决定用一切所有可以用的办法规劝嘉靖皇帝朱厚熜的时候,嘉靖皇帝朱厚熜却下令吕芳闭门思过,没有嘉靖皇帝朱厚熜的命令,吕芳不得离开自己的院子。当然更不允许任何人和吕芳暗中有所联系。

    当然了嘉靖皇帝朱厚熜的命令其实只遵守了一半,吕芳的确被幽禁在自己的院子里,失去了行动zì yóu。但是只是限制了行动zì yóu,并没有完全断绝对外的联系。毕竟这里是嘉靖皇帝朱厚熜的西苑,也算皇宫大内,到处都是太监。这些太监都是吕芳的干儿子或者干孙子,有的连这个资格也没有。送饭的是御膳房小太监,看守的是慎刑司的太监,传话的司礼监的执事太监,做菜的也是吕芳的亲信。

    要知道嘉靖皇帝朱厚熜长期服用丹药,吃饭吃点心的次数少得可怜。再加上西苑内几乎没有娘娘和皇子,所以御膳房其实是为司礼监几位大太监服务的,当然是吕芳的亲信了。这又是一个大明朝的奇迹,皇宫大内没有几个正经八百的主子,都是太监在当家做主。嘉靖皇帝朱厚熜连上朝都免了,这近二十年来除了几个内阁大臣有可能见到嘉靖皇帝朱厚熜的庐山真面目之外,外臣免得看见嘉靖皇帝朱厚熜。要是嘉靖皇帝朱厚熜什么时候一时兴起去外面走走的话,不用掩饰什么,就算面对面站在这么大臣面前,只要不穿龙袍,估计大家都猜不到这个半老头是谁。皇子们都成年了,早早地被这个无情地父皇赶了出去,过着他们并不是太舒服的生活。嘉靖皇帝朱厚熜是一个有虐待狂趋向的皇帝,他见不得人过得好。年轻时皇宫中就很少有人敢大庭广众下嬉笑,因为嘉靖皇帝朱厚熜曾经要一个妃子不停地笑,直到笑死为止,原因就是这个才十八岁的妃子在他面前嬉笑惹得他不舒服而已。这些年嘉靖皇帝朱厚熜过着向道士一样生活,断了男女之爱,也断了一般人的烟火,所以宫中已经没有几个娘娘了,就算有也是呆在紫禁城里,并没有在西苑。嘉靖皇帝朱厚熜遵守道家的“无为而治”的理念,尽量简单再简单。一天到晚打坐炼丹,身上的衣服经常十天半个月都不换。可又有谁知道,为了保持不通风的宫殿里的空气清新,嘉靖皇帝朱厚熜身上没有异味,花去的银子多了去了。每一年嘉靖皇帝朱厚熜花在炼丹和修炼上的钱,几乎占了国家总税收的三分之一,这就是嘉靖皇帝朱厚熜所谓的“清静无为”?要是不这样的话,钱难倒还会花的更多吗?嘉靖皇帝朱厚熜以自己都过得很简单为理由,要求他的大臣和孩子们也要节省,特别是皇子们,不要铺张浪费。导致皇子们住的王府,破旧了没钱去整修,更没有钱过舒服的rì子。裕王也算嘉靖皇帝朱厚熜正儿八经的儿子了,也是下一任皇帝的热门人选之一了。可就是裕王的生活也不好过,平时穿的都是旧衣服,吃得和老百姓家里差不多,难得能够吃上一些荤菜。这些荤菜也是yù望的老师高拱、张居正、谭纶暗中偷偷带进来的,像做小偷一样。为此裕王前两个孩子都这么夭折了,都是死于营养不良。谁会想到皇子皇孙也会死于这种事情,皇子皇孙也经常饿肚子呢?

    作为皇帝的亲信,作为掌管大内的大内总管,吕芳比谁都清楚宫中的事情。但是他更知道嘉靖皇帝朱厚熜的难处,更知道嘉靖皇帝朱厚熜为什么要学道,为什么要这么做。嘉靖皇帝朱厚熜是害怕了,是担心他自己不得善终才会这样的。嘉靖皇帝朱厚熜的多疑和猜忌,不但害了别人,害了他身边所有的亲人,更害了他自己。嘉靖皇帝朱厚熜是藩王所生,在登记之前几乎和皇宫没有一点关系,连他自己也不知道会有可能做皇帝。所以嘉靖皇帝朱厚熜这个皇帝从一开始就当得很辛苦,当得很不容易。在古代家天下的传统氛围里,皇帝死了由皇帝的儿子继位当皇帝,就算皇帝没有儿子也会有兄弟继位,这些皇子也好,王爷也好,总在皇宫里生活过,总有几个亲信在皇宫中。可就是嘉靖皇帝朱厚熜不一样,他不是皇帝的儿子,也不是皇帝的亲兄弟,他从出生开始就没有离开过封地,当然更没有到过京城,也没有机会进皇宫了。当他只带着贴身太监吕芳和一个守卫陆炳来到皇宫的时候,已经紧张的说不出话来了。吕芳是唯一一个知道嘉靖皇帝朱厚熜怎么过来的人,也是唯一一个知道嘉靖皇帝朱厚熜内心的人。当时皇宫中人看不起这个新皇帝,处处以宫规限制他们。他们以晚上内宫不得留有男人的理由,硬把陆炳赶到外殿。嘉靖皇帝朱厚熜和吕芳几乎是相互抱着,在黑暗中渡过他新君生涯的。为了给他生母要一个合理的名分,嘉靖皇帝朱厚熜不但得罪了皇太后,更和所有的大臣几乎对立。当时嘉靖皇帝朱厚熜虽然表面上态度强硬,但是内心很害怕。他既要担心大臣们联手抵制,又要担心皇太后联合皇室废除他,更要担心皇太后下毒毒死他。为此吕芳下了三个决定,首先他用一生积蓄换来了一个小宫女头上的一根纯银发钗。每一次用膳之前都要银钗试毒,一旦银钗变sè的话,绝对不去吃。第二,吕芳在每一次吃东西前,亲自尝试各种食物,等半个时辰候确定无毒之后,嘉靖皇帝朱厚熜才能吃已经变凉的食物。第三,吕芳以嘉靖皇帝朱厚熜喜欢小动物为理由,要敬事房抱来一只小猫。猫的鼻子不但灵敏,而且可以用了试毒。

    好不容易皇太后死了,朝局也渐渐受控制了。嘉靖皇帝朱厚熜以为自己可以为所yù为的时候,确有发生了一些事情。首先是那个皇后,皇后陈氏是皇太后选定的,也就是说皇后是皇太后的亲信。嘉靖皇帝朱厚熜不到那不是皇太后所生的,而且长时间以来都被皇太后压制着,所以嘉靖皇帝朱厚熜并不喜欢这个陈氏。可是这个陈皇后一点眼力也没有,仗着自己的皇后地位,又加上有了身孕,竟然想牵制嘉靖皇帝朱厚熜。陈皇后从皇太后手里继承了一部分的权势,再加上太医已经检验出陈皇后怀的是一个男婴。所以陈皇后有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利用她父亲在朝中的势力,再加上她在内宫的地位,企图架空嘉靖皇帝朱厚熜。她们的计划是利用嘉靖皇帝朱厚熜有哮喘的机会,用亲信太医给嘉靖皇帝朱厚熜下药。只要不马上毒死嘉靖皇帝朱厚熜,使嘉靖皇帝朱厚熜昏迷或者病情加重就好。只要陈皇后的孩子一出世,确立了身份之后,嘉靖皇帝朱厚熜就可以归天了。到时候陈皇后父女就可以控制大明天下,陈皇后就是皇太后了。当嘉靖皇帝朱厚熜从陆炳那里得知这件事情,再加上吕芳暗中求证证实后,嘉靖皇帝朱厚熜做出了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举动,就是用脚踢向陈皇后,硬是把陈皇后和她腹中的孩子踢死了。嘉靖皇帝朱厚熜事后把自己关在了一间小房子里,他第一次感觉到了亲人的出卖,第一次觉得自己依然生活在危险之中。不但身边的女人有可能是要害他的人,就连他的孩子也会被人利用来害他自己,说不定将来孩子长大了更会为了皇位要他死。所以嘉靖皇帝朱厚熜渐渐连家人也不相信,久而久之变得一个冷酷无情的君王。

第二十八回 白骨疑案二十八

    吕芳也对嘉靖皇帝朱厚熜的家事感到无奈,陈皇后已经母仪天下,要是剩下一个儿子,将来的地位就更加稳固了,为什么要毒害她自己的丈夫呢?害了她自己和孩子不说,更害得嘉靖皇帝朱厚熜变得多疑和残暴。经过陈皇后的事情后,陈皇后的父亲一家人被集体斩首。嘉靖皇帝朱厚熜更是不允许内宫妃子和外界有联系,特别是那些家中有人当官的妃子,几乎都被打进了冷宫。一个本来比较得宠的妃子,只不过在御花园嬉闹,被嘉靖皇帝朱厚熜撞见了。心情不好的嘉靖皇帝朱厚熜竟然要太监监督着,要这个妃子笑足四个时辰。其中不的间断,更不能休息,不能吃饭喝水。就这样活活将一个才十八岁的小美人笑死了,死的时候由于笑得太久脸都抽筋,死得很难看。

    按说嘉靖皇帝朱厚熜已经对妃子够严厉了,妃子们应该学会装乖了才对。没想到这些妃子们并不知道收敛,为了能够怀上龙种,将来能当皇后,甚至于皇太后,她们不但想尽办法勾引嘉靖皇帝朱厚熜,而且对嘉靖皇帝朱厚熜下药。这些带有chūn药成分的药物,虽然能够让她们有多的机会怀孕,但是也有可能伤害到嘉靖皇帝朱厚熜的体质。但是这些妃子们为了皇后和皇太后的宝座,几乎都疯了,谁也不顾忌嘉靖皇帝朱厚熜会不会出事。当嘉靖皇帝朱厚熜从吕芳那里得知自己的身体越来越差的原因后,嘉靖皇帝朱厚熜再一次失望了。这一次他不是被一个家人出卖,而是被几乎所有的女人出卖,这些女人们几乎联手想要嘉靖皇帝朱厚熜的xìng命。为此嘉靖皇帝朱厚熜暗中处理了一部分妃子,也同时明白了一件事情。只有自己活得久,只有所有的权力掌握在自己手里,这才是最安全的。嘉靖皇帝朱厚熜开始疯狂地学道,企图能够活得久远。

    关于嘉靖皇帝朱厚熜学道,这件事情吕芳最有发言权了。嘉靖皇帝朱厚熜之所以会相信道教,这件事情不得不提起一个人,他就是嘉靖皇帝朱厚熜的生父兴王了。兴王是宪宗皇帝的儿子,宪宗皇帝朱见深幼年被幽禁在南宫,算是一个文盲皇帝。越是没有文化越容易相信神怪之说。所以宪宗皇帝朱见深除了迷恋万贵妃之外,还很相信道教。万贵妃比宪宗皇帝朱见深年纪要大不少,而且不能生育,所以对内宫控制很严。据说孝宗皇帝朱佑樘的生母身份低微,长得也不好看,宪宗皇帝朱见深临幸之后,其母担心万贵妃的迫害,一直躲在下人房,将一代帝王孝宗皇帝朱佑樘生在普通宫女房间不说,而且长期关在隔墙里面才保住了xìng命。比起孝宗皇帝朱佑樘来说,嘉靖皇帝朱厚熜的父亲兴王就好了一点。当时孝宗皇帝朱佑樘的身份已经公开,万贵妃也知道自己拦不住了,所以只好任由宪宗皇帝朱见深找女人生孩子。兴王的生母是一个民女,深信道教理论,经一个道士引荐入宫。当时这个道士说这个女人有大富大贵的命,将来富贵不可言喻。现在看来这个道士真的有点本事,虽然这个女人到死的时候地位也不高,更没有享受到什么荣华富贵,但是她有一个皇帝孙子,真的是富贵不言语了。不久之后这个女人生下了一个皇子,他就是嘉靖皇帝朱厚熜的父亲兴王。由于孝宗皇帝朱佑樘地位已经稳固,所以兴王从小在宪宗皇帝朱见深和母亲的熏陶下,不但没有了野心,而且深信道教学说。成年之后有了自己的封地和王府,兴王二话不说就离开了京城。在自己的王府里兴王最喜欢的不是他的王妃,而是请来说法的道士们。嘉靖皇帝朱厚熜从小是在烟雾袅绕中长大的,所以也深信道家学说。当嘉靖皇帝朱厚熜看透了身边的女人,坚定了自己要长生的想法之后,就开始大规模的学道,目的就是为了能够长生不老。

    起初嘉靖皇帝朱厚熜学的是yīn阳采补之术,也就是说利用yīn阳交合的方法提升自己的体质,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从而能够活得更久。为此需要大量的原女,以供嘉靖皇帝朱厚熜采yīn补阳。所谓的原女就是处女,按照道家的说法,原女的元yīn最纯正,也是最补的。只有长期采原女的元yīn,才能保证嘉靖皇帝朱厚熜的寿命逐渐延长。嘉靖皇帝朱厚熜试验了近一年,发现效果并不明显。吕芳其实很清楚各种原因,这个办法不是没有效果,而是嘉靖皇帝朱厚熜干的太多了。补过来的又花出去了,当然起不到采yīn补阳的效果了。

    后来又有一个道士说按摩和拍打穴位可以延寿。嘉靖皇帝朱厚熜让这个道士试验了一段时间,发现效果不错。就这样这个姓陶的道士成为了当时皇宫里炙手可热的大人物,嘉靖皇帝朱厚熜几乎对陶道师的话言听计从。吕芳在一次无意之中,发现这个陶道师利用药物和按摩在控制嘉靖皇帝朱厚熜。陶道师在为一些大臣说话不算,而且企图用法术控制嘉靖皇帝朱厚熜。嘉靖皇帝朱厚熜虽然想长生不老,但是绝对不想被任何人控制自己的思想。得到吕芳的提醒之后,嘉靖皇帝朱厚熜亲身证实了这个陶道师的险恶用心。嘉靖皇帝朱厚熜下令秘密打死这个陶道师,对外宣布陶道师为了给嘉靖皇帝朱厚熜找灵药仙游去了。

    后来来了一个道士,说利用怪异的方法能够达到长生的目的。嘉靖皇帝朱厚熜就下令又一次地大量征集十二到十五岁的少女进宫。名义上是要这些小女孩子们采集清晨的露水,其实是想用她们的经血炼丹。据说这种丹药最主要的成分是露水和少女的经血。采集露水必须是原女,经血也要原女的才可以入药。为此这些女孩子被骗到了皇宫之中,集中管理起来。每天天不亮就要去采集露水,更要严格控制她们的行为。一旦被淘汰了,她们就被沦落为嘉靖皇帝朱厚熜的玩物,任由嘉靖皇帝朱厚熜享受。后来因为这件事情,引发了宫女企图谋杀嘉靖皇帝朱厚熜的事情,这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壬寅宫变”。

    经历了“壬寅宫变”,差一点被宫女勒死的嘉靖皇帝朱厚熜得了一种怪病。从此所有的女人不得留夜,嘉靖皇帝朱厚熜也没有固定的居所。反正皇宫中地方够大,房间够多,嘉靖皇帝朱厚熜临时坚定住那里就住那里。就连吕芳也不知道嘉靖皇帝朱厚熜会住在什么地方。或许是除了变故的原因,也或许因为事件引起了嘉靖皇帝朱厚熜的生理变化,渐渐地嘉靖皇帝朱厚熜变得更加暴躁,而且开始远离女人。由一个好sè的皇帝,变成了一个不喜欢女人的皇帝。嘉靖皇帝朱厚熜不但刻意远离他的女人,而且连身边的宫女也被赶走了。大家都在暗地里猜测,嘉靖皇帝朱厚熜会不会被“壬寅宫变”吓得变成了“xìng无能”的时候,吕芳却知道了嘉靖皇帝朱厚熜的内心真正想法。经历这一系列的事情之后,嘉靖皇帝朱厚熜彻底不再相信女人。反正现在皇子也有了,再说嘉靖皇帝朱厚熜想长生不老,所以他不再需要女人。一旦他自己修炼成了长生不老之体之后,任何女人都伤害不了他,到时候什么样的女人都会有的。

    由于在紫禁城有yīn影,嘉靖皇帝朱厚熜总觉得不安全,再加上嘉靖皇帝朱厚熜需要一个清净的地方修炼他所谓的“仙术”,所以才有了这个在京城郊外的西苑。原来这里只不过是一个皇家庄园,当嘉靖皇帝朱厚熜搬进来之后,这些年不断地在扩大之中。渐渐地这里的地盘和装潢不亚于紫禁城,这里的守卫和太监也成为了大明最优良的。内阁为了能够随时汇报工作,随时聆听嘉靖皇帝朱厚熜的命令,也搬到了西苑。内阁所谓的总部,也就算办公点依然在紫禁城,但是那里只有一个留守的章京。其他的内阁成员要是不在自己衙门主事的话,就一定会在西苑办公。西苑已经取代紫禁城,成为了嘉靖皇帝朱厚熜执政的时候最重要的地方,几乎所有重要的命令都由这里发出。

    吕芳深知嘉靖皇帝朱厚熜心里的焦虑。具体来说是四件事情。第一是钱,无论做什么都需要用钱,但是大明现在入不敷出,钱对于皇帝也好,对于大臣们也好,都相当的重要和棘手。第二是皇室之间的关系。嘉靖皇帝朱厚熜处于旁枝,并不是嫡系,所以一直担心皇室其他成员有意见,担心地位不稳。多年来嘉靖皇帝朱厚熜表面上对皇室其他成员很不错,其实处处提防着他们。皇室成员之间的矛盾,一直以来困扰着历代帝王,当年建文帝和成祖皇帝的事情,英宗皇帝朱祁镇和代宗皇帝之间的事情,正德年间武宗皇帝朱厚照和宁王的事情等等,一直令嘉靖皇帝朱厚熜坐立不安。第三就是党争。大臣们之间的党争可以说是嘉靖皇帝朱厚熜纵容出来了,一旦大臣们联手了,皇帝的rì子就不好过了。只有明里暗里挑拨大臣们之间的关系,让他们内部斗争起来,皇帝才可以坐得稳做的轻松。可是现在党争太激烈了,超出了正常范围。严嵩虽然打倒了,但是现在大臣们的党派林立,大有影响rì常工作的趋向。为了打击和遏制对方,大臣们党同伐异,凡是自己人做的不管对错都支持,相对的凡是对方做的就算再好也要攻击和指责。导致一些衙门不能办公,一些命令要是下不来,就是下大了没有人理会。更有一些衙门内部斗争激烈,下面的人要么得不到明确的指示,要么得到截然相反的多道命令。从zhōng yāng到地方,到处是拉帮结派,大家之间不论职务只论关系。更有一些地方官员为了地盘和权势,已经发生了武斗。一些军队的将领和地方武官也加入了,这些武夫可不好对付,动不动会杀人的。第四就是最关系的,嘉靖皇帝朱厚熜的身体由于长久服用有重金属成分的丹药,已经变得非常不好。长期的便秘,再加上骨瘦如柴,嘉靖皇帝朱厚熜的身体已经不行了。嘉靖皇帝朱厚熜渐渐清醒的意识到,自己不但不能长生不老了,而且也快活不久了。虽然有所醒悟,但是嘉靖皇帝朱厚熜并没有完全放弃炼丹,他希望奇迹的出现。当然他心情不好,就会迁怒于身边的人。这一次倒霉的人不是别人,而是对于嘉靖皇帝朱厚熜最忠心最重要的吕芳。

第二十九回 白骨疑案二十九

    当吕芳想起这位越来越难伺候的主子嘉靖皇帝朱厚熜的时候,不由得又想起了一个人,他就是原锦衣卫指挥使陆炳。关于吕芳和陆炳之间的恩恩怨怨,真的就连嘉靖皇帝朱厚熜也知道的并不全面。但是只有吕芳和已经死了的陆炳他们两个人他们自己才知道,两个人有太多的秘密需要他们以xìng命来保守。

    说起吕芳和陆炳的第一次正面碰撞,应该说是因为一块糕点引起的。当时吕芳七岁多,陆炳刚过八岁生rì。事后吕芳不止一次在私下这么评价过陆炳,他说陆炳是一个不要脸的无赖兼要钱不要命的主。其实当陆家背弃锦衣卫,成为兴王家奴的时候起,他们的命运已经和兴王一家联系在了一起。陆家之所以会为了兴王而背弃锦衣卫,主要就是为了一肚子的怨恨和无奈。陆家也算是锦衣卫的老人了,好几代在锦衣卫兢兢业业,却换来了这么一个结果。孝宗皇帝朱佑樘什么都好,就是担心自己家的亲戚们不安份,所以秘密派出锦衣卫去监视各地的藩王。其实用化装成一般侍卫的锦衣卫监视藩王,这个规矩早就有了。这些军官名义上是保护藩王,其实是监视和控制藩王们的行为举止。必要的时候,他们会拿出皇帝的密令,直接处置蠢蠢yù动的藩王。但是孝宗皇帝朱佑樘是出了名的仁孝,只要藩王们没有实质xìng的举动,暗中监视的锦衣卫几乎没有什么实权。也就是说和兴王一起来就藩的陆家,等于在在兴王家附近常驻下来,没有皇帝新的指令,或者说兴王出事的话,陆家等于要在这里落户生根了。外人不知道,陆家的人还有兴王知道,陆家等于是被锦衣卫抛弃了。这样下去陆家不是从此尴尬的活下去,就是等着十几二十年后被锦衣卫开除出锦衣卫的队伍。与其被锦衣卫开除,还不如名义上拿锦衣卫的工资,实际早一步投靠新主子好。为此陆炳的父亲在兴王的一次暗示下,马上心领神会地和兴王走到了一起。就这样本来是来监视兴王一举一动的陆家,成为了帮兴王说话的“自己人”,还利用自己的特殊关系,打听一些机密情报。还好兴王的野心不大,不然的话陆家成为了导致天下大乱的帮凶了。

    陆炳的父亲为了表示忠心,找了一个理由把自己的家人也接到了兴王这边。锦衣卫那里很好解释,就说为了让兴王相信他们,所以要把家眷接过去。反正锦衣卫早就打算抛弃陆家,所以马上就把陆家的家人送来了。就这样陆家从此完全依附在兴王身边,甚至于让陆炳的母亲当上了兴王世子的nǎi妈。不但陆家夫人成为了兴王世子的nǎi妈,而且陆家把陆炳安排在兴王世子身边同吃同睡。陆炳渐渐长大了,他就自然而然的懂了一件事情,他将来要像自己父亲贴身保护兴王一样,贴身保护好世子。当世子身边多了一个小太监的时候,以世子身边第一跟班自居的陆炳当然不高兴了。

    起因是兴王抽查世子的功课,发现世子这些天用功了不少。王爷知道自己的孩子的xìng格,一定是身边人起了一定的作用,所以他下令赏一些糕点给世子身边的人。当年长的太监和宫女拿走自己那份糕点之后,吕芳终于第一次得到了属于自己的糕点,不用再暗自咽口水了。没想到这时候陆炳出现了,他依仗着自己会点功夫,又比吕芳长得结实,硬是把吕芳分到的那块糕点给抢过来吃了。吕芳第一次生气了,他冲上去和陆炳拼命,两个人几乎是两败俱伤。

    要不是世子出面,制止了两个人下一步的行为的话,估计两个人都不会好过。事后吕芳和陆炳都一直后怕,要是真的打下去的话,势弱的吕芳可能会被陆炳当场打死,但是陆炳也不会好过,因为吕芳会在临死前给陆炳最后一击,这一下就算不导致陆炳终生残疾,也会留下永远的伤痕。再说了陆炳因为一块糕点,打死世子身边的贴身小太监的话,就算兴王不下令处置,陆家也会打死这个孩子向兴王表示忠诚。这件事情在后来多次被吕芳或者陆炳说起,主要的目的就是呀大家尽量控制内斗,不要因为内部的一些小意见,影响大局的发展。

    自从这次交战之后,吕芳和陆炳的关系好了不少。陆炳也打听到了吕芳的身世,起了一种怜悯的心态。吕芳也从世子那里知道了陆炳家和世子家的关系,更知道了陆炳和自己一样,将会一生一世用生命来保护世子。作为一个下人,作为一个对主子很忠心的奴才,只要是和自己一样忠于主子,这个人就是吕芳的朋友,甚至于是战友。从此吕芳和陆炳走到了一起,渐渐适应对方,相互之间的配合也越来越密切。到了最后成为了兴王世子也就是后来的嘉靖皇帝朱厚熜身边的哼哈二将。

    吕芳对陆炳的评价很中肯,陆炳有他的优点当然也有他的缺点。陆炳比一般人多了一种jǐng觉,又多了一点狡猾,善于在不明朗的环境中适应或者控制局面。当然他的大局观还有对嘉靖皇帝朱厚熜的忠心,也是吕芳最为放心的。可是陆炳的缺点也很多,贪婪、小气、好sè、爱冒险。吕芳至今总觉得嘉靖皇帝朱厚熜的一些坏毛病就是陆炳带坏的。最令吕芳不能容忍的就是陆炳的无赖样子和好sè的脾气。在陆炳年轻的时候,有一句经常挂在嘴边,当然这句话只有自己人才时常听见。这句话就是“咱们是兄弟,你的就是我的,我的当然还是我的。”他从来一毛不拔,还经常卡自己人的“油水”。吕芳是被陆炳“欺负”最多的一个,陆炳经常以自己有一大家子的人要养为理由,白吃白喝吕芳的不算,还每次从吕芳那里“顺”走一些东西。至于陆炳的好sè,早在藩地的时候,吕芳就知道了。陆炳不但自己去一些jì院,而且暗中背着大家教当时还是世子的嘉靖皇帝朱厚熜一些下作的事情。就连嘉靖皇帝朱厚熜的第一个女人也是陆炳暗中安排的。为此吕芳再一次忍不住狠狠地打了陆炳一顿。这一次陆炳不敢还手,因为他的亲娘老子在一边怒视着,他们默许吕芳狠狠地教训陆炳。陆炳也知道自己这一次闹大了,只好乖乖地趴在地上任由吕芳打。吕芳和陆炳多次的交战之中,也只有这一次打得最过瘾最痛快,当然吕芳也觉得最无聊。那一次挨打之中,吕芳除了一口恶气的同时,第一次觉得自己和陆炳的重要xìng,大人们早已经把吕芳和陆炳看成了世子身边必不可少的人,他们之间不但是战友更是相互制约的人。

    刚到京城的时候,可以说是四面楚歌,嘉靖皇帝朱厚熜身边只有吕芳和陆炳这两个贴心人。为了更好地控制新皇帝,无论是大臣还是皇太后,以皇帝年纪大了,不需要老人照顾为理由,拒绝陆炳的母亲,也就是嘉靖皇帝朱厚熜的nǎi妈跟着来京城。所以嘉靖皇帝朱厚熜只好带着陆炳和吕芳来京城,这也是万不得已的安排。皇太后和大臣们对于这两个半大的小子却是一点也不担心。在这些大人们看来一个是无权无势,又没有根基的小太监,一个是锦衣卫出身的后代,他们一个由司礼监掌印太监教训,一个由锦衣卫管着,嘉靖皇帝朱厚熜等于身边没有一个亲信。没想到吕芳和陆炳不但没有背弃嘉靖皇帝朱厚熜,更是把自己和嘉靖皇帝朱厚熜绑在了一起。他们几乎可嘉靖皇帝朱厚熜同吃同睡,几乎一步也不离开嘉靖皇帝朱厚熜。才两天时间,陆炳和吕芳两个人就破坏和制止了近三十起的事件。有的是人为的,有的是无意的,还有一些是试探的,反正一切危及到嘉靖皇帝朱厚熜的事情,几乎都被吕芳和陆炳挡住了。就是这样嘉靖皇帝朱厚熜依然发生了两次食物中毒和一次所谓的意外,还好吕芳早就预备了一些解毒散和外伤急救药品,这都是兴王府的时候,吕芳暗中收藏下来的。兴王炼丹长生不成,倒研究出不少解毒和治疗外伤的药品。当这些药当做失败的丹药,准备被处理的时候,吕芳暗中留下了一部分。没想到在嘉靖皇帝朱厚熜登基之初,起到了这么大的作用。

    发生了食物中毒的事情后,吕芳和陆炳更注意了,所有要给嘉靖皇帝朱厚熜吃的用的东西,都要经过陆炳和吕芳双重检验。为此吕芳暗中养了一只小猫,有准备了一根试毒的银钗。但是为了安全,陆炳决定自己亲自准备食物为好。他利用自己不能再皇宫过夜的机会,白天贴身保护嘉靖皇帝朱厚熜,晚上回去研究锦衣卫各种保护人的知识,一大早起床之后,第一件事情就是去不同的地方买一些不起眼的干粮。这些干粮被陆炳贴身藏起来带进皇宫,三个人在一起用餐,渡过了最艰难的岁月。

    为了控制和制衡司礼监,嘉靖皇帝朱厚熜把吕芳和陆炳安排到了最得力的位置上。吕芳出任乾清宫总管太监,负责照顾嘉靖皇帝朱厚熜的一切生化起居。当然乾清宫总管太监也是司礼监秉笔太监之一,这样一来吕芳虽然当不成司礼监掌印太监,但是也算进了司礼监,为吕芳将来出任司礼监掌印太监布下了平坦的道路。陆炳本来就是锦衣卫出身,为了分走一部分司礼监的权力,所以嘉靖皇帝朱厚熜要陆炳出任锦衣卫南镇抚司要职。锦衣卫下设南北镇抚司,北镇抚司对外,南镇抚司对内。也就是说北镇抚司是监控各地藩王和朝中大臣的密探,南镇抚司是兼管皇宫大内和在京的皇亲国戚的。从权力上来说南镇抚司不如北镇抚司,在锦衣卫里排名最多不过是老三而已。可是以陆炳的年纪和资历,还有嘉靖皇帝朱厚熜的目的,南镇抚司是最好的一个位置。不久之后吕芳不但坐稳了乾清宫总管的位置,而且利用自己的本事拉拢了一些亲信。这样一来吕芳再皇宫大内不再是孤军奋战,至少有了一些打下手的,不用担心一个人忙不过来了。陆炳也在锦衣卫站稳了脚跟,并开始暗中调查起皇太后的事情。因为嘉靖皇帝朱厚熜能隐忍,手下人得力,短短几年时间嘉靖皇帝朱厚熜不但控制了局面,而且逼着皇太后让出了一部分的实权。原因就是陆炳通过调查,发现了皇太后和她的亲戚利用一些不法手段,正在侵吞本来属于皇室的财产。这些事情一旦公开的话,皇太后的亲戚将死无葬身之地,皇太后也会因此下不了台。为了皇太后的面子,为了皇太后的家人,皇太后只好和嘉靖皇帝朱厚熜妥协。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16340/ 第一时间欣赏谜案追凶最新章节! 作者:天下任纵横1所写的《谜案追凶》为转载作品,谜案追凶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谜案追凶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谜案追凶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谜案追凶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谜案追凶介绍:
秦泰是一个书香世家的子弟,从小却喜欢看破案的故事。他的母亲原来是医药世家,外公是一个著名的大夫。他的舅舅继承了他外公的本领,本可以扬名立万,却遇上了一件蹊跷事。这一事故导致秦泰的舅舅不能在行医,只好转行做了仵作。每次秦泰的舅舅来看秦泰,秦泰总是拉着他舅舅,要他将一些案例谜案追凶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谜案追凶,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谜案追凶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