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回到明朝当暴君TXT下载回到明朝当暴君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回到明朝当暴君全文阅读

作者:天煌贵胄     回到明朝当暴君txt下载     回到明朝当暴君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四百三十五章 群魔乱舞的辽东和大屠杀

    辽东最近很不太平,不太平到建奴百姓也好,还是那些从奴的汉人百姓也好,一个人都不敢出门了。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实在是辽东之地不光活跃着大明朝廷的官兵,那些个穷疯了想要捞银子的家伙们现在看人跟看银子一样,眼睛都是冒着光的。

    尤其是某些家里原本不缺钱,来辽东也是为了混军功的家伙们,不光是带的手下多,手下的装备都跟官军是一模一样。

    孙承宗早就得到了五军都督府的示意,除了火铳之处,剩下的刀剑盔甲一类的玩意随便卖。

    装备才几个钱?官军都敢卖自己凭什么不敢买?本身那些个跑到辽东捞军功赚银子的家伙们就是胆大包天之辈,弄到了官军的装备之后更是如虎添翼。

    尤其是山东那边跑来的,自称是水浒后人的家伙们,甚至于敢组团跟建奴的士卒刚正面山东响马盗,那可是鼎鼎有名的!

    然后四川的响马们表示不服你山东响马是有名,秦琼和瓦岗寨的家伙们天下闻名不说,还混成了正规军。

    可是俺们四川滴汉子也不白给!照样敢跟建奴刚正面!

    看着山东的响马和四川的袍哥们互相装逼,陕西来的老秦人呵呵一笑:装什么逼啊,当年暴秦强汉还有盛唐,哪个不是俺们老秦人支撑起来的?

    论到操刀子砍人,俺们老秦人纵横天下的时候,你们还蹲家里玩泥巴呢!

    至于说玩兵法什么的,不管是四川袍哥还是山东响马或者是老秦狠茬子,都表示无所谓的事儿。

    建奴嘛,拿着三国演义那种话本当兵书,咱们中原可是玩孙子兵法鬼谷子的,玩不死他就算他赢!

    整个大明胆子够大,心够狠的家伙们被军功刺激的眼睛发红,都跑到了辽东去奋斗,都想着自己有朝一日能够捞到军功,然后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

    辽东的事情在勋贵子弟们到来之后达到了**。

    之前来的,尽是些平民百姓家的子弟,虽然操刀子砍人什么的还能看的过眼,也不怎么把自己和别人的命当回事儿,但是对比起勋贵子弟来可就差的远了。

    大明从立国之初就传下来的各路公爷侯爷伯爷什么的不在少数,再加上各路驸马爷家里的娃子,这些勋贵子弟们自己就能单独组成一卫别以为崇祯皇帝把各家的嫡长子次子什么的弄到了军中就没事儿了,这年头勋贵们的娱乐活动也少得可怜。

    现在有这么好的机会能捞军功,各家的次,庶出的娃儿,凡是年龄差不多的,都一窝蜂的赶到了辽东。

    这些家伙不光是自己来了就算完事儿。

    毕竟百姓家的子弟还知道拉帮结伙的组团,这些勋贵子弟又怎么可能不玩这一套。

    不仅玩,而且玩的很大每个人都带着百十个家丁来的。

    这百十个家丁,如果说放在崇祯二年以前,那可是妥妥的精兵。

    更关键的是,勋贵是什么?勋贵表面光鲜的那层皮扒下去之后,就写着胆大妄为和吃人这么几个字。

    普通百姓家的子弟倒也罢了,跟官军买些刀剑什么的没问题,弓弩什么的还是买不到的。

    可是勋贵家的,尤其是以武而得爵的那些家伙里面,可有的是人自己带着弓弩。

    就这还不算完,毕竟官军方面弄不到弓弩,辽东不还有一家自己就能制造弓弩的?

    扈国公完颜宏所率领的锡伯族还有其他的几家跟着扈国公一起倒向了大明的,他们的族人可是都能自己弄出来弓弩的官军不卖,他们可没有什么顾忌。

    完颜宏一瞧这不是会走的钱袋子么?卖卖卖,弓弩而已,尽管卖,就当支持友军了。

    要不然怎么说社会学这玩意跟科学就是两个概念呢。

    提前几百年的时间,大明朝就已经出现了军火贩子有的勋贵子弟觉得自己操刀子砍人不成,干脆就从扈国公那里倒卖弓箭给那些平民子弟。

    然后自己收人头,再拿建奴去换军功。

    孙承宗对于这事儿知道的一清二楚,但是并没有插手的意思扈国公敢这么干,要说远在京城的皇帝陛下不清楚这事儿,那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儿。

    至于说那些个带着建奴换军功的家伙,孙承宗干脆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默认了。

    毕竟现在大明朝缺少苦力都快疯了,而皇帝陛下和五军都督府直接把需要大量建奴的公文发到了自己这里,所以就连孙承宗自己看着扈国公带着的那些个蛮子们都有些眼神不对。

    实在是跟建奴长的太像了,如果不是完颜宏带着的那些个蛮子们没有把头上的头发给剃成金钱鼠尾辫,完颜宏都能惊奇的发现自己的族人在每天变少。

    再然后,跑来辽东凑热闹的就不光是大明自己的百姓子弟还有带着家丁的勋贵子弟,还有两家人也来了。

    朝鲜的绫阳君一瞧大明爸爸需要抓建奴回去做奴隶,那没说的,自己必须支持。

    仗着毛文龙在东江,自己的安全有一定保障的情况下,绫阳军干脆把自己手里面的一支正规军给改头换成,随便起了个新附义军的名字就给派来了辽东帮大明爸爸抓建奴。

    毕竟建奴被怼死了之后,自己这个朝鲜国王可就真的是稳如泰山了。

    同来的还有另外一家,德川家光带领的倭国武士这伙人前来纯粹就是为了抓建奴跟大明换银子的。

    当然,屁大的辽东一下子多了这么许多势力,一时间就显得有的拥挤起来。

    而且出于人的抱团本能,这些势力又开始各自的拉帮结伙。

    孙承宗手下的官军没什么好说的,人家那是正规军,不会掺合这些个破事儿,除非是皇帝陛下亲至,否则一切都是孙承宗说了算。

    另一伙是勋贵子弟,这些家伙仗着自己手底下带来的都是些精锐家丁,单独的对上小股建奴也是不虚。

    再有就是平民百姓的子弟所组成的另一股势力,这些人内部又是地区划分,分成了好几伙。

    山东响马瞧不上四川袍哥,老秦人又瞧不上山东和四川的北方地区的比如老秦人还有山东和燕赵之地的又共同瞧不上广西和四川的。

    这也是成份最复杂的一伙儿。

    剩下的势力还有三股。

    一股是本地的地头蛇完颜宏带领的锡伯八部,这些人现在基本上很少出动去怼建奴,一是时刻打算着去怼死科尔沁的混账,另一方面则是专心的弄些弓箭出来卖钱毕竟谁也不会跟白花花的银子过不去不是?

    剩下的两股则是互相瞧着不顺眼,恨不得对方立即就死在建奴手底下才好倭奴和朝鲜。

    除去倭奴和朝鲜之外,剩下的也基本上是各有各的矛盾,尤其是在发生了几次人头争夺战之后。

    首先撑不住的是矮矬子们。

    现在辽东方面可以说是准备着抓人的比能被抓起来换成银子的建奴还多,人均都分不到十个建奴。

    朝鲜其实无所谓,绫阳君派来的手下是替大明爸爸摇旗助威的,而且能够从朝鲜本地获利补给,所以心里不虚。

    大明的勋贵子弟和百姓子弟什么的更是无所谓了,背后就是自己家的大军,谁虚了他们也不可能虚。

    同样不虚的还有投向了大明的完颜宏及其手下。

    如此一来,就剩下那些矮矬子们比较虚了。

    乘船渡海跑到辽东怼建奴,是因为能抓到人换成银子,现在能抓的建奴就那么些,银子就没有多少能换的了。

    在远离了日本岛之后,补给又成了大问题大明只要活着的建奴或者人头,但是并没有打算给这些人一点儿的补给。

    这能忍?

    发了狠的德川家光也是个狠茬子,在求见了孙承宗之后,干脆带着倭奴武士一起向着奴尔干都司的方向去了。

    你大明要是奴隶是吧?只要不是你大明的百姓就成是吧?

    那好办,这破地方老子捞不到,再往北去奴尔干都司那边,那边还有的是人呢。

    到时候只要抓回来换成银子就行了,剩下的,德川家光并不在乎。

    在德川家光看来,自己被派来辽东收割建奴,无非就是对于自己登上幕府征夷大将军位置前的最后一道考验。

    所以无论如何,自己都要在辽东好好表现,捞到足够多的银子回去,同时还要表现的够好,损失要足够小。

    既然这样儿,那就干脆去奴尔干都司,那边没有人和自己抢人头不说,连补给都变的方便了。

    不要以为就粮于敌这句话只有中原人才知道,日本人也是知道的故智将务食于敌,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忌杆一石,当吾二十石。

    随着倭奴的北上,剩下的势力要么是大明自己的,要么就是大明爸爸的孝子朝鲜的,这事儿就变得好办多了。

    没有了矮矬子碍眼,大家哪怕是排排座,分人头也没啥问题。

    辽东开始变得混乱了起来,不时的就有建奴甚至于汉人百姓被捕或者被杀。

    而等到建奴的大队士卒出现之后,往往只能面对满地的无头死尸,一点儿鸟用也没有。

    被逼急眼的黄台吉也发了狠,干脆就把辽东的百姓向着城中收缩,实在不行的也只能任其自生自灭了。

    至于说发给百姓刀剑什么的,没问题,建奴百姓家家都有发下来的刀剑。

    汉人泥堪就算了,给他们发了刀剑,这辽东还是本汗的么?

    反正黄台吉是绝对不会这么干的,尤其是后来发生的事儿,更加坚定了黄台吉的决心。

    辽东的百姓,建奴和汉人泥堪被区分对待,建奴百姓家家户户有发下来的刀枪以自保,而汉人却什么都没有捞到,只能躲进城里,或者被动的等死。

    躲进城里不是白白的进去就行的,基本上意味着家产不保这让无比重视自己家产的汉人怎么忍下去?

    当初能跟着建奴把头发给剃了,现在照样能把脑袋后连接老鼠尾巴给剃了,当一段时间的秃驴,顺便砍了建奴回大明。

    建奴百姓开始处处提防着汉人泥堪,而汉人百姓看向建奴的眼神也不善至极老子当牛做马的替你建奴卖命,还担着被抓回大明当苦力的风险,现在你们就他娘的这么对待老子?

    尤其是在几个大胆的砍了建奴之后,不仅没有被抓去当苦力,还照样得到了封赏的消息传开了之后,整个辽东彻底的沸腾了。

    不光是汉人百姓盯上了建奴,建奴同样盯上了汉人百姓奴隶什么时候有胆子敢反抗主人了?

    这样儿的必须得先砍死!

    黄台吉现在后悔也已经晚了在几起互相仇杀的事情发生了以后,整个辽东就开始陷入了互相仇杀的狂欢之中,每天不是有汉人百姓被杀,就是有建奴被汉人泥堪杀了之后砍了脑袋投奔大明。

    黄台吉此时无比痛恨自己没事儿往大凌河城去干什么。

    原本不去的时候,这日子好歹还能撑的下去,当从大凌河城回来之后,这日子简直就没办法过了。

    谁也没想到那些原本比绵羊还老实,只能老老实实的等着自己把他们脑袋砍下来的汉人会变得如此可怕。

    但是后悔也没有什么鸟用,如果说一开始同样给了汉人刀剑自保,估计事情还不会闹到现在这个地步,现在互相的仇杀已经开始,根本就止不住了。

    黄台吉想了半天也没有想出来什么好的办法之后,干脆采取了另外一种极端的处置方式把辽东的汉人泥堪清理干净,这样儿就不会再有女真百姓与泥堪互相仇杀的事情发生了。

    黄台吉虽然表现上表现的很是开明,很是雄才大略,可是实际上,黄台吉与老奴努尔哈赤是同样的一种人。

    之前对于汉人泥堪的优待,也不过是因为辽东还用得着这些汉人,所以能给一些好处。

    现在,既然这些人已经成了不安定的因素,那就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直接把他们都杀干净。

    最起码也要杀到他们害怕,不敢搞事情为止老奴努尔哈赤当年又不是没有搞过大屠杀。

第四百三十六章 这玩意,嘿嘿嘿

    当然,光想着把汉人泥堪都杀光了也是不成的,毕竟还有一些是不能杀的。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比如说已经入了旗的,成了汉军旗的那些,还有像范文程一类的家人,还有归来的诸生,那都是不能直接杀了了事的。

    毕竟这些人都杀光了,可就没有人给自己谋划了不是?

    最让黄台吉感觉无奈的是,辽东之地现在对于大金国来说,基本上就是一个鸡肋之地。

    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如果一定硬要说有什么好处,大概也就是辽东的地盘够大够好,比奴尔干都司虽然小,可是这地上种出来的东西总是要多一些,去大明和朝鲜抢什么东西也方便一些。

    不过,让黄台吉松了一口气的是,随着人越来越不好抓,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放弃了辽东,转而向着奴尔干都司方向去了。

    至于奴尔干都司那边会被抓成什么鸟样儿,黄台吉并不关心,反正那边也没有多少人是真正死忠于自己的,无所谓。

    随着大明的勋贵子弟和百姓子弟们在辽东已经抓无可抓捕无可捕,无奈的北上奴尔干都司之后,朝鲜派过来的新附义军也选择了回归朝鲜。

    毕竟大明爸爸说了,保持住现在对建奴的围困之势就行了,不是打算直接一波流怼死建奴,新附义军留在这里的意义不是很大。

    各方势力的散去,让辽东一时之间显得空了起来,奴尔干都司又热闹了起来。

    跟黄台吉一样,洪承畴也算是松了一口气随着越来越多的建奴和被抓了的汉人百姓送回来,铁路的修建速度又开始大大的加快了。

    当然,再多的人,洪承畴也不嫌多,毕竟苦力这东西还是越多越好,尤其是死的速度比较快的时候。

    每天死上几十个算是慢的了,偶尔遇到一些操蛋的地形,或者山脉的时候,死上几百上千甚至于上万个都是很正常的事儿。

    补充的速度比死的速度都没强哪儿去,怎么可能会有人嫌苦力多。

    崇祯皇帝同样表示无所谓,除了国库里的银子花起来跟流水一般让人心疼以外,剩下的都还不错。

    最起码死的都是外族,百姓们表示既然不是自己去死,而自己还有工钱可拿,那皇帝陛下愿意修铁路就修呗。

    最好是再把长城也修一遍,运河也重新疏通一遍,只要有工钱可以拿就好。

    实在没活儿可干的话,要不要顺便把您老人家的寝陵一起修喽?毕竟其他的皇帝一登基就开始忙活这事儿,您老人家就不一起研究一下?

    对此,崇祯皇帝只能是呵呵冷笑两声,然后再暗骂上几句麻卖批。

    修寝陵这事儿吧,基本上所有的皇帝在登基之后都会开始忙活,但是崇祯皇帝却从来没想过这事儿。

    从天启七年登基到现在,崇祯皇帝几乎是没有哪一年不为了银子发愁的,也就是崇祯三年四年的时候开始收了商税,这日子才好过一点儿。

    之前可是连内帑里边儿都没有多少钱,修寝陵?

    算了吧,万一哪天玩脱了,估计直接就挂树上去了,这陵修不修的也就是那么回事儿。

    所以崇祯皇帝从来就没有打算过修寝陵的事儿。

    不过真要是给自己修寝陵,崇祯皇帝也没打算把自己的寝陵跟其他的大明皇帝们修在一块儿。

    首先,自己是个冒牌货,其实,修到西边去最好,只要自己的陵墓在西边儿,后世不管哪个孙子败家,败家到什么地步,都不可能把自己的寝陵给扔掉。

    随着辽东那边渐渐的入了冬天,不管是勋贵家的子弟还是寻常百姓家的子弟,都开始带着大量的银子还家。

    还有就是带着很多的骨灰整个崇祯四年的年尾,大明处处有人戴孝,都是为了银子而死在辽东的。

    出来混,迟早都要还的,操刀子砍人的同时也很有可能会被别人给砍死。

    但是民间没有谁怨恨崇祯皇帝,连一句抱怨的声音都没有,甚至于让崇祯皇帝自己都不敢相信。

    直到锦衣卫的消息传回来,才让崇祯皇帝确认了确实如此,根本就没有百姓恨自己一分一毫。

    那些纯朴的百姓根本就没有想着是崇祯皇帝的原因才导致了自己家的男人或者娃子死在了辽东,而是认为是他们太贪,所以才会有这种事情的发生。

    而皇帝陛下既把大军派到了辽东以为保障,又提供了刀剑盔甲,该给的银子一点儿没少,虽然这些人都入不得忠烈祠,也同样没有官府发下来的烧埋银子,算不得阵亡,可也算得上是仁致义尽了。

    这种情况下还去怨恨皇帝陛下,还有点儿良心么?

    但是这个世界上,没良心的总是有很多。

    大明这边年关将近,已经开始了能够冻死狗的天气,朱常瀛还有朱常浩、朱常润还有朱恭枵已经先一步跑到了松江府,打算先行一步,去新明岛上面看看自己未来的地盘,连年都不打算在大明过了。

    至于说百姓的问题,自然有王府手下的人与南直隶的官府在一起研究,事事让王爷操心像什么样子?

    一路航行到了新明岛之后,这四个藩王身上的衣服已经一脱再脱,最后干脆换上了短打一般的丝绸短衣穿着凉快。

    下了船之后,看着来接自己朱聿键三人,朱常浩先开口道:“这破地方怎么这么热?不是快过年了?”

    苦笑着的朱聿键道:“过年?这不眼看着就要过年了么,快了,没几天了。”

    等到了朱聿键等人所在的所谓“王宫”之后,朱常浩等人更是傻眼。

    朱常浩一脸怀疑的神色,问道:“这就是王宫?你们就住这儿?”

    朱聿键嘿嘿笑道:“没错啊,挺好的,天热的时候凉快,天冷了还暖和,挺不错的。虽然说没大明的大,可是住起来也舒坦一些不是?”

    是舒坦,这种小户型的宫殿,别说是像这些藩王了,就算是郡王,估计都看不上眼。

    也不知道朱聿键这些家伙是怎么忍受过来的。

    不过一想到自己在这片地盘上那也是实打实的王爷了,不用再像大明一样当猪养,朱常浩等人又开始想开了一些。

    住的嘛,创业初期,难免住的简陋了一些,当年太祖高皇帝估计还住过牛棚呢,这就不错啦。

    然而朱聿键接下来的话,又让朱常浩几人开始不开心了起来:“瑞王兄来的其实正是时候,这眼看快过年了,岛上有些东西还算是不错,吃起来口感也挺好的,正好一起尝尝新鲜。

    至于宫殿什么的,回头咱们就开始盖起来,断然不会委屈了几位。”

    朱常浩瞪着眼睛道:“回头就盖?封地呢?”

    朱聿键一边命人去准备酒菜,一边向着外面指了指,随口道:“呶,全是咱们的地盘,回头怎么分还不是咱们兄弟说了算的?”

    朱常浩疑道:“那咱们几个的宫殿,就盖在一起?”

    朱倬一拍大腿,笑道:“可不是么,等以后岛上的蛮子绞杀干净了再分好地盘,然后各住各的就行了,现在住一起还热闹,多好?要我说,干脆以后咱们也住一起算了。”

    朱聿键喝道:“胡说些什么,现在条件在这里摆着,不得已才住在一起,以后肯定是要分开的。”

    朱倬嘟囔道:“不就是说说么,怕啥。”

    朱聿键瞪了朱倬一眼,没有再理会这个缺心眼的。

    几个藩王,现在借着有蛮子没清理干净的名头住在一起没问题,等以后蛮子们绞杀干净了还住在一起,那就得看京城的那位爷是什么看法了。

    你们这么多藩王聚在一起哥俩好,是打算一起进京城来清君侧么?

    朱聿键实在是不敢相信京城那位爷的节操到底有多少,会不会小心眼一上来之后让自己这些人突然之间就暴毙。

    朱常浩却没来得及想这个事儿,干脆又接着问道:“刚才你说什么来着?过年?现在?”

    朱聿键点点头,笑道:“依咱们大明历,还有陛下新发的崇祯历,可不就是要过年了?”

    朱常浩指了指外面耀眼的阳光,又指了指自己身上的衣服,问道:“这就过年了?雪呢?”

    朱聿键遗憾的道:“没有,这破地方过年的时候是最热的时候,正好跟咱们大明相反。

    当然,瑞王兄也不必担心,这地方也照样会下雪,只不过是在咱们大明最热的时候罢了。”

    朱常浩的嘴唇动了动,却没有说出来什么。

    彼其娘之,这跟相像中的不一样好吗!

    自己几个人来的时候,准备的还是冬天的东西比较多,夏天的基本上就没怎么准备啊混蛋。

    更恶心的是,大夏天的过年?

    真他娘的有才嘿,没有雪,还不冷,那哪儿还有个过年的样儿?

    这年是不是打算烤着全羊就过了?

    彼其娘之!

    然后朱常浩就反应了过来,自己被崇祯皇帝还有皇帝陛下的走狗们给联手坑了谁也没告诉自己这地方是这么个德性,更没有告诉自己这地方的气候是跟大明完全相反的!

    同样不是什么傻子的朱常浩苦笑道:“所以,郑芝龙的船已经回大明了吧?怕的就是本王再跟着回大明去?”

    朱聿键笑道:“那倒是不会,毕竟郑芝龙的船上还要装满了石炭才会回大明。

    只是瑞王兄,这地方挺好的,回大明干什么去?”

    朱常浩苦笑一声,除了骂自己傻缺还能怎么办?

    大明的封地,可都已经被那个狗皇帝给收回去了,自己再回去,徒惹人笑话不说,那封地可也要不回来了。

    至于说让那狗皇帝重新给弄上一块儿封地,如果说不缩水,朱常浩敢把自己的名字倒过来写浩常朱!

    等到朱聿键命人整治的酒席上来了之后,朱常浩更是暗骂自己不止整桌的菜肴看起来倒是有模有样,毕竟是唐王府里的厨子弄出来的,可是这些都是什么玩意?

    净是些自己没见过的古怪玩意!

    朱倬却指了指桌子正中的一道看起来和牛肉差不多的菜肴嘿嘿笑道:“瑞王兄尝尝这个,这可是好东西。”

    朱常浩道:“甚么好东西?看起来和牛肉差不多?难道说这大岛上面牛已经多到随便吃了?”

    朱倬脸上的神色显得更加的诡秘,笑道:“不是牛肉,这是一种半大牲口的肉。

    这玩意厉害啊,一只公的半大牲口,一天能跟四十多只女的半大牲**配,厉害的很,咱大明可没有。

    瑞王兄想想,吃了这玩意儿……嘿嘿。”

    这下子不光是朱常浩感兴趣,连朱常润和朱常瀛还有朱恭枵也感兴趣了起来。

    这种事儿,正常男人都很感兴趣。

    夹了一块儿肉吃到嘴里,嚼了几下咽下去之后,朱常瀛才道:“这肉比牛肉的膻味更重,说不定真有效果!

    对了,这种半大牲口,多不多?好抓不好抓?”

    朱聿键接过话头道:“原本很多,现在不多了。自打发现这种半大牲口有这作用之后,咱们呆的这块儿的已经被捕杀的差不多了。再想抓,就得再往岛上深入一些才行了。”

    说完之后,朱聿键又遗憾的道:“这种半大牲口抓起来不容易,一个士卒往往还拿它不下,要一个小旗五个人才成。

    现在咱们这边儿已经不让下面的人再随意抓了,已经开始养殖了,要不然早晚都得给吃绝喽。”

    朱常浩此时也顾不得被骗到新明岛上郁闷的心思了,而是嘿嘿笑道:“那这可是一笔大买卖啊。”

    朱聿键笑道:“这是自然,这玩意居然有这作用,倒是刚发现的,郑芝龙回去的时候会带上几只活的,到时候送给陛下尝尝鲜。”

    感叹了一声后,朱常浩才道:“这新明岛,果然是个好地方,处处都是银子啊。

    那一船船的石炭就不说了,毕竟我大明也有这玩意,可是这种大牲口,我大明可就没见过了。”

    说完之后,朱常浩又接着道:“要我说啊,以后要往大明卖,就不能卖活的,必须确保这东西到了大明之后就得死了才行。”

第四百三十七章 冻死哪个王八犊子

    跟着崇祯皇帝混久了的朱聿键一瞅,行啊,瑞王兄朱常浩这家伙上道啊,这就表态了?

    朱常浩的话,其实说不说都一样,反正朱聿键等人心底也是这么盘算的。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但是说出来和不说出来,那结果就是完全不一样的。

    不说出来,大家都这么干了,那叫默契。

    说出来,那叫投名状。

    大概就是表态自己会跟着朱聿键这三个渣渣一条心,大家都是一条绳上的蚂蚱。

    反正大概意思就是这么回事儿。

    对于朱常浩的上道,朱聿键当然表示很高兴,很开心大家有钱一起赚才是王道嘛。

    当然,必要的表态还是少不了的:“瑞王兄所言极是,陛下春秋鼎盛,自然是不稀罕这些东西,送几只活的过去也就是个玩物。

    至于咱们么,好歹是背井离乡,就藩于海外,有些个进项也算是应有之意嘛,想必陛下也不会怪罪。”

    朱常浩表示你说的对,这事儿就得这么办。

    想了想,朱常浩干脆决定把事儿直接干的一步到位算了,也没必要藏着掖着的大家都是移封出来的藩王,在这人生地不熟的大岛上面,还真得靠着自己家的人互相帮衬着才行。

    又夹了一块那半大牲口的肉之后,朱常浩才接着道:“这岛上的蛮子,可也是银子啊。”

    听朱常浩这么说,朱聿键哥们三个连耳朵都直起来了老朱家的藩王们,有一个算一个,就没有谁是不喜欢银子的。

    当然,别说是老朱家的藩王了,这世界上但凡是个正常人,就没有不喜欢银子的。

    区别在于,有的人会通过正当的路子去赚,有的人选择了更为简单省事儿的办法刑法里这种办法多的是。

    “大明现在啊,缺人,缺的太厉害了,辽东的建奴,草原上的鞑子,还有不知道从哪儿弄的昆仑奴,只要有,陛下新弄出来的铁道部就拿着白花花的银子去买,大方的很。”

    朱聿键好奇的道:“大明的百姓不是太多了么?要不然的话,陛下何以许我等招募流民?”

    朱常浩道:“那是大明的百姓,自然是多了些。陛下都恨不得再塞个几十万让本王带来这新明岛上。”

    朱聿键喜道:“这是好事儿啊,咱们这岛上可不就是缺人么?”

    话音刚落下,朱聿键又道:“不对啊,刚才不还说缺人来着?”

    朱常浩饮了一杯掺了酒精的水,或者说是掺了水的酒精,美滋滋的道:“嗨,缺的是夷狄。夷者,半人也,狄者,犬也。

    现在铁道部那边疯了一样的开山挖洞,要同时修两条铁路,一条是京城通往山海关的,据说以后要直通沈阳,然后再北上奴尔干都司。

    另一条是直接通往南直隶的,然后再分岔向东南和西南。

    可是别管哪一条路,都少不得逢山打洞遇水搭桥,很多地方都得拿人命去填才行。

    陛下心善,舍不得拿大明的百姓去填,这些蛮子不就倒霉了么。

    现在大明的百姓和勋贵们也疯了,为了捞军功和银子,一个个的都自带干粮去辽东抓建奴,直到天冷了才算是消停。”

    说完之后,朱常浩的脸上都有些惧意:“太他娘的吓人了,照这么下去,明年这时候,建奴能剩下几个人还不知道呢。

    只能说,是辽东的苦寒才救了建奴一命,让他们有喘口气的时间。”

    朱聿键嘿了一声,肉道的道:“入娘的,这岛上的蛮子都快被绞杀干净了,人头都他娘的筑成了京观,还有个屁用。

    至于剩下的那些也没多少了,干脆,咱也别费那个功夫了,直接全绞杀干净了拉倒。”

    朱常浩道:“别啊,这岛上还有多少蛮子?就算是再怎么少,几万之数总是有的吧?那可就是几十万两,甚至于上百万两的银子啊。”

    朱聿键很是无所谓的挥手道:“得了,先绞杀干净了再说,那石炭才是大头,区区几个蛮子弄个几十万两的银子,算不得甚么。”

    朱常浩闻言,也只得做罢。

    自己带的人手没几个,基本上也就是自己的老婆孩子还有一些使唤下人,至于士卒则是根本就没带过来,现在想要自己去弄些蛮子来换成银子也变成了奢望。

    倒不怪朱常浩跟穷疯了一样,连几十万两的银子都看在眼里,实在是像唐王、秦王、庆王这几个家伙是开国之时就已经有的藩王,一代代积累下来的家底丰厚至极,连崇祯皇帝看着都眼红。

    连他娘的周王朱恭枵都比自己这个瑞王还有桂王、惠王要富裕的多。

    自己和朱常瀛、朱常润三个苦逼跟他们那几个家伙一比,简直就是乡下佃农跟城里土财主的差距那么大。

    自己这些兄弟们当中,就只有福王朱常洵最为受宠,弄到手的好处也最多。

    当然,这些好处最后也都便宜了那个远在京城的狗皇帝。

    直到几天之后,朱常浩等四人随着朱聿键他们三个先来的家伙去视察那处矿场时,才知道为朱聿键为什么不把拉蛮子卖给皇帝的生意当回事儿了。

    哪怕是在这新明岛上快要热死狗的天气里面,整个矿场上仍然有些人山人海的意思。

    无数的大明百姓背着小背篓去捡了石炭,扔在背篓里面再回来装车,然后一车车的石炭就这么运到了海边,等着装船后再运回大明。

    这三个渣渣光这个生意就能吃的满嘴流油!

    眼光一向很好的朱常浩很快就做出了判断。

    看着朱常浩等人眼热不已的表情,朱聿键笑道:“瑞王兄别急,等你手下招募的百姓们来了之后,一样可以去里面捡石炭,现在么,小弟可就不客气啦!”

    暗骂自己下手晚了的朱常浩心都在滴血,可是脸上依旧是那副笑呵呵的神色:“应该的,应该的。王兄再怎么样儿,也不能跟你们抢这个,只怪自己来的晚了些。”

    收到了半大牲口的崇祯皇帝一瞧,卧槽,这特么不是会玩拳击的袋鼠么,这玩意浑身上下都是宝啊,什么袋鼠精一类的玩意在后世马爸爸家的天猫上面都快卖疯了。

    有了新乐子,崇祯皇帝很干脆的选择了上元节在皇宫里面陪着后妃们还有自己的儿子女儿一起过,难得的没有跑出去浪一圈。

    可能是老天爷觉得崇祯皇帝这么在宫里呆着不是个事儿不体察民情的皇帝能算是一个合格的皇帝?

    所以老天爷开始给崇祯皇帝找乐子了下雪。

    这一下就没个消停时候,一连下了十多天,雪么,倒也不算太厚,四五尺总是有的。

    宫里的太监们还有城里的五城兵马司士卒一边叫苦连天,一边忙着清理积雪崇祯皇帝可不管下没下雪,该上的朝照样得上。

    崇祯皇帝觉得老天爷可能是故意跟自己过不去你他娘的都这么玩了,年年大灾年年旱,不是地震就是雪的,换谁来都得凉个透彻!

    然后你丫把朕从后世给提溜到这时候是想干什么?看朕的小日子过的太美了?

    但是不管怎么抱怨,这雪已经下了,一米多厚的积雪也不是开玩笑的,这事儿总是得解决一下。

    拜崇祯皇帝内帑有钱的福,也幸亏崇祯皇帝当初命令温体仁等人弄出来的那个不知道有用没用的应急预案,京城好歹维持了稳定。

    整个大明,可能也就是大明的京师和南直隶这两个地方对于应急的准备是最充足的,不管是从粮食还是其他的物资,都是往多了准备的。

    也幸好如此,在锦衣卫加上五城兵马司还有新军和京营的一起努力之下,倒也算是保证了没有百姓被冻死。

    毕竟蜂窝煤那玩意成本低的可怕,棉衣也因为是京城的原因所以备的格外充足,粮食更是暂时性的不缺,否则的话,真不知道又得被冻死多少百姓。

    等到快出了正月,漫天的飞雪刚刚开始减小,将停之停之时,整个京城就已经陷入了热火朝天的气氛之中。

    没别的,京营和新军的士卒都暂停了操练,一门心思的先把雪给清理出来,尤其是那些百姓家的房子,更是得抓紧清理。

    人心都是肉长的,尤其是大明的老百姓还远不如后世那些视军人警察如仇寇一心只盼美爹来的渣渣们心狠。

    崇祯皇帝一直以来的布局终于开始显现了应有的作用百姓们开始自发的为这些新军和京营,还有五城兵马司的大头兵们准备吃食,还有热水。

    虽然吃食很简单,跟一再提高标准的军营吃食没办法相比,但是百姓们的态度却是很明显的。

    无奈的是,军纪规定: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不拿百姓一针一线,不食百姓一餐一饭。

    所以对于京城老百姓们的好意,这些根子就在京城,后来又抽调了各地卫所精英的新军和京营士卒只是舔舔嘴唇,然后再老老实实的拒绝。

    自打崇祯皇帝登基之后,这两支被当成标杆的部队里面一再强调的就是忠于崇祯皇帝,忠于大明,忠于军纪。

    更何况现在从军的待遇高的一批,也根本没有人愿意冒着被驱逐出军队的风险去吃那点儿东西。

    对于这样儿的军队,老百姓还能再说什么?

    既然吃食不行,那喝口热乎水暖暖身子总行了吧?这个绝对不可能再违反你们的军纪了,否则的话,俺们就去找你们的五军提督府告状!

    被自己的老爹老天爷警告的了崇祯皇帝也遇见了这种情况,所以士卒们很快就得到了消息,喝口热水是允许的。

    这下子老百姓们开心了,既然不能吃口热乎饭,那就在家里喝碗热水吧,也算是咱们尽到了自己的一片心,不让这些兵爷们白受一回累!

    只是随着时间一点儿一点儿的过去,积雪清理的差不多之后,老百姓们关心的问题就变了。

    小伙子有没有娶妻?有没有看上的姑娘?没有?太好了!我家有姑娘啊,长的那叫一个漂亮,小伙子了解一下?

    对了,我家还有个半大小子,我也想送去当兵,你看看能不能找你们上官说说情?

    啥?不行?不行就不行吧,但是我家姑娘你得见见,绝对不会亏了你就是。

    这种城况不仅仅是京城,实际上在京城周边的那些个乡县也是一样在不断的重复上演着这场雪可不是单独针对京城下的,更不是想要冻死崇祯皇帝和大明的百官或者哪个王八犊子,而是整个京师及周边地区都下了,区别只是有的地方雪没有堆出来四五尺的百度而已。

    对于民间出现想要拉着士卒上演拉郎配的状况,崇祯皇帝也是暗自好笑不已。

    至于百姓们想要把自己家的子侄送到新军和京营从军的事儿,则是让崇祯皇帝开心不已,哪怕是遭了这么大的雪灾,头一天自己还在骂老天爷来着。

    因为这些事情让他想起了后世那些累得往泥巴里一倒就能睡着的军兔,也想起了那些把自己家里为数不多的鸡蛋都煮了送给军兔吃的百姓。

    这才是自己要的那支军队,这才是自己想要看到的场面!

    贼过如梳,兵过如篦,这种情况,基本上不可能再出现在大明朝了,除非有一天自己真作死到把这一切都亲手葬送。

    而这一切,恰恰保证了天下间已经再没有人能够把自己逼的挂到那棵歪脖子老槐树上去了。

    那棵树已经可以用来挂那些不听话的了,比如黄台吉就挺适合?

    王承恩很意外的发现崇祯皇帝的心情竟然开始变得不错了起来,甚至于还有心情哼一些自己听不懂的调子,比如甚么“泥巴裹满裤腿,汗水湿透衣背。”

    很快,崇祯皇帝所哼的这两句还有后面的两句“我不知道你是谁,我却知道你为了谁”就开始传了出去。

    虽然反反复复的就这么四句,多一句也没有,可是不管是那些士卒,还是民间百姓,很快都跟着哼了起来。

    唯一可惜的就是据说这四句小调是皇帝陛下最先哼出来的,所以也没有人也往下再续几句。

第四百三十八章 必须得有人背的黑锅

    大明朝的御史大夫们,在崇祯皇帝看来那就是一群脱离的低级趣问的人,一群高尚的人。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一群专门以喷人为毕生乐趣的人搁后世,这就是高v大喷子。

    而且跟后世那些个没文化的喷子们不同,这些被称为御史的专业喷子不仅喷,还喷的有理有据,还谁都敢喷。

    喷皇帝,喷百官,只要是他们看着不顺眼的事儿,就没有不喷的。

    而且地还是合法的喷,不像是后世的喷子一般,喷的狠了多半会给自己惹麻烦。

    幸好自己不怕他们,崇祯皇帝如是想着。

    因为崇祯皇帝登基之后一贯的强硬作风,外加动不动就搬出祖制和锦衣卫来吓唬人,御史们已经很久没有尽情的开喷过了。

    毕竟崇祯皇帝不像是别的皇帝一般,有事儿没事儿喷几句,喷了就完事儿,谁也不当真。

    这个皇帝是个较真的,喷的不清不楚的,尤其是那种类似黑锅的喷法,会把这位爷给激怒。

    后果很吓人前边姓张的那个被撞死在金銮殿下可还没过去几年呢。

    但是崇祯五年的正月还没有过完,大明朝的职业喷子们就找到了喷皇帝的理由。

    都说千子之子不坐垂堂,您老人家动不动就微服出宫也就算了,平时俺们也忍了。

    可是现在的情况能一样吗?

    瞧瞧,那雪下的,按您老人家新制定的度量衡,那得有一米厚了吧?那路面上滑的就没办法站稳个人好吗?

    这种情况下您老人家还出去浪,是拿自个儿的命不当回事儿还是拿大明的江山社稷不当回事儿?

    没说的,这必须得喷,必须得让崇祯皇帝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要不然的话这家伙总是这么冒险也太吓人了。

    洪承畴也跟着一起倒了霉。

    为什么下雪?

    京城啊,首善之地啊,下了这么大的雪,必须得有人背了这个锅才行。

    左瞧右看之后,御史大夫们乐了。

    就洪承畴自己是个没啥后台的,全靠着崇祯皇帝一时宠信才混了个铁道部尚书,再加上修铁路死的人又多了些,不喷他喷谁?

    所以在御史大人们仔细的研究了之后,发现这京城大雪就是因为洪承畴洪尚书拿着蛮子们的命不当回事儿,死的人太多了,所以才天降大雪示警的。

    洪承畴表示自己真是日了狗了,死的是什么?

    夷狄啊,夷者,半人也,狄者,犬马也总之夷狄跟半兽人是可以划上等号的。

    死的是半兽人又不是大明的百姓,连他娘的辽西弄回来的那些个货都没死一个呢,你们这么激动干什么?

    同样是读书人出身的洪承畴觉得凭什么你们能喷,老子就不能喷?

    心里不爽的洪承畴很干脆的怼了回去御史大人们怜悯夷狄而不恤大明百姓,其心可诛!

    洪承畴这么一怼,直接就把御史大夫们给怼懵逼了。

    本来嘛,这也就是因为京城大雪的事儿,所以随便先找个家伙背下锅而已,又不会真的怎么样。

    我们弹劾你就听着得了呗,还带你这样儿直接怼回来的了?

    洪承畴表示啥锅老子也不想背,除非是陛下他老人家甩过来的锅,本尚书不得不背之外,剩下的谁也不行,就是不惯你们这些臭毛病。

    崇祯皇帝高居龙椅之下看着洪承畴和御史大夫们开撕,心里美的就差命令王承畴去准备花生瓜子矿泉水了。

    拜穿越的福,前世老烟枪的崇祯皇帝现在对那玩意是一点儿的兴趣都没有。

    直到洪承畴跟御史大夫们吵出了火气,眼看着准备用拳头跟御史们讲道理的时候,崇祯皇帝才出来制止。

    毕竟洪承畴再怎么是个读书人,那也是带过兵的,在老秦人那些狠茬子的地盘上面待的久了,也不可避免的沾染了一丝生死看淡不服就干的性子。

    然后崇祯皇帝就不出所料的拉起了偏架这场雪下的是有原因的。

    上天示警是真的,不是闲着没事儿干就下了这么一场雪让大明乐呵乐呵。

    但是上天示警的原因,跟各种想的都不一样。

    不是因为死的蛮子太多了,而是因为铁路修的太慢了,所以老天爷不高兴了,这才降下了这么一场大雪,催着洪承畴早点儿把铁路修完。

    至于说蛮子们死了太多的问题,那个其实不是问题。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老天爷是不会在乎有多少蛮子死了这种小问题的。

    哪位御史大夫要是不信,朕可以把他送到天上去问问?

    面对着崇祯皇帝举起来的刀子,御史大夫们表示俺们信了,您老人家说是因为铁路修的慢,那就是因为铁路修的慢。

    至于死了的蛮子,反正没有自己家的亲戚,死就死了吧,大不了再抓就是了。

    然后郭允厚不干了。

    蛮子死多少不是问题,问题是蛮子死了之后总得拿银子去买吧?

    这就是个很大的问题银子都是从国库支取的,都是民脂民膏,不能由着洪尚书这么玩了命的祸祸。

    洪承畴对于郭尚书的指责表示认可,自己对于工地的监管力度不到位,那些个矮矬子监工下手没有轻重,再加上这大明的地形又那么复杂,所以这蛮子们死的也太多了些。

    不过郭尚书可以放心,以后铁道部一定注意,尽量少死些蛮子,好为国库节省出一些银子来。

    郭允厚对于洪承畴的态度很是认可,表示只要蛮子死的不是那么离谱,那么还是可以接受的。

    当然,实在不行的话,也要是陛下的指示为主铁路修建的进度才是第一位的。

    崇祯皇帝则表示,崇祯四年的一切都是很美好的,除了有六十来个州县因为地龙翻身而倒霉以外,剩下的都还不错,连建奴都被怼的欲仙欲死的。

    而崇祯五年的开局则让人不是那么开心。这场大雪给了大明足够的警示不管以后遇到什么样儿的情况,大明的百姓永远都是第一位的,必须要确保大明百姓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至于其他的,都无所谓的很。

    总之,之前就已经制定好的应急法案一定要彻底执行下去,哪个官员敢拿着这事儿当儿戏,朕就把他的脑袋当儿戏。

    至于铁路这个小事儿,质量和进度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至于死了些蛮子,就像洪爱卿说的那样儿,半兽人,无所谓的很。

    崇祯五年的第一次全体大朝会的召开是很成功的。

    御史们过足了喷人的瘾,洪承畴怼人也怼了,然后还屁事儿没有,郭允厚也表达出了自己的意见,连崇祯帝皇都完美了装了逼。

    唯有温体仁等内阁成员,外加上张惟贤等五军都督府的大佬们是满满的蛋疼。

    我们能理解你们想要装逼的心情,也誓死捍卫你们装逼的权力可是在此之前,能不能让我们也装一下?

    当然,装逼装的多了总是容易出些问题,也就是传说中的装逼遭雷劈。

    在京城的雪灾过去之后,时间也就慢慢的到了开春时节,大明朝那些尝到了甜头的家伙们又跑到了奴尔干都司,开始了新一轮的人头和奴隶收割行动。

    甚至于连某些挣钱不要命的商人们都开始琢磨着是不是去奴尔干都司那边瞧瞧市场行情?

    再然后,时间就慢慢的到了崇祯五年的四月。

    四月份要是说起来吧,其实没有什么好奇怪的,不过是个正常的月份而已。

    可是崇祯五年的四月,他跟平常的四月还真就不一样。

    红夷千余人筑城澎湖,月末,丁酉夜,江宁地震,四川地震。

    南直隶不是没有过地震,毕竟在天启三年的时候扬州地震就已经波及到了江宁,崇祯四年的时候那场地震,南直隶的无为州跟着倒了霉,江宁也是有着震感的。

    没曾想刚刚震过去这才多长时间,江南自己就震了一次:“江宁府属地大震,水翻波斗,屋倾墙圮,人立俱仆。”

    四川也是一样,松潘卫地镇这才过去多久,又接着来了这么一出。

    然后崇祯皇帝觉得这一定是老天爷发现哪里不对劲了,借着这个机会给自己提醒呢。

    估计就跟红夷在澎湖筑城有关系中胜神州岂是蛮夷可以染指的?

    然后崇祯皇帝就表示了自己的不满朕不想看到大明海疆还有人敢不听大明的话,更不希望看见任何蛮子以任何理由霸占朕的土地。

    中国虽大,却没有一寸土地是多余的!

    然后正在往新明岛上运人的郑芝龙被紧急叫停,在送完最后一次人之后就告诉了以朱聿键和朱常浩为代表的那几个渣渣们一个消息。

    大明准备先把大琉球那边的西夷给怼死,没时间给你们运人了,先克服一下困难。

    等回到了大明之后,郑芝龙就把自己麾下的大小将领们给召集了起来,顺便把关系不错的,已经受了招安的海盗们也给召集到了一起。

    郑芝龙表示,那些人西方半兽人敢在澎湖筑城,那就是没把咱们大明的爷们儿放在眼里,这事儿不能忍。

    然后李吖子看向郑芝龙的眼神就有点儿不对劲儿老娘什么时候成了爷们儿?

    不管李吖子怎么看郑芝龙,心里对于郑芝龙这种屁话是有多么不爽,怼死占据了澎湖的那些个红毛夷人算是确定了。

    正好,一千来个红毛夷人如果全都抓了活的,估计也能卖个万把两银子。

    蚊子腿再小,那也是肉!

    本着贼不走空的精神,大明的正规军和编外的海盗们算是把这事儿给定了下来,打算挑选个黄道吉日就去怼死那些红毛夷人。

    可是来来回回的时间这么一拖,就拖到了八月份。

    京城下属的昌平天寿山陵内黄山寺二岭南麓,在五月份的大雨之后又迎来了八月份的大雨,然后庆陵的宝顶被冲毁了。

    如果说是天寿山那边别的皇陵遭了灾也就算了,可是偏偏是庆陵崇祯皇帝他那个便宜爹的陵墓。

    庆陵原为代宗景泰帝朱祁钰为自己修建的陵墓土木之变后,英宗被俘,朱祁钰监国后被立为皇帝,年号景泰。

    景泰八年,朱祁钰得了一场大病,武清侯石亨等人趁机发动夺门之变,将景泰帝软禁在西内,重新立英宗为帝。不久,景泰帝忧愤而死。

    英宗废朱祁钰为王,同时将景泰帝在天寿山已经开始施工的陵寝废弃,把景泰帝按亲王的规格葬在了西山,没按皇帝的规格来埋。

    谁知光宗朱常洛死的突然(只当了29天的皇帝),加之国力空虚,神宗尚未下葬,更无暇来为自己建陵。

    于是,建陵的时候也来不及选吉壤、卜寿陵,只得采用了景泰帝的寿陵陵址,把已经被废弃了一百六十多年的明代宗朱祁钰的陵被重新改建。

    然后就在崇祯五年的时候被雨把宝顶给毁了。

    这事儿直接就乐呵了,必须得有人出来背这个锅,不光是御史,整个大明都需要有人出来背这个锅,包括崇祯皇帝这个锅太大,崇祯皇帝表示自己背不动。

    正好赶上工部右侍郎高宏图跳出来搞事情高侍郎觉得这大明的厂卫横行太过份,要求崇祯皇帝管一管。

    正愁不知道把这个锅甩给谁的崇祯皇帝一瞅正好有人跳了出来,连接挂着工部尚书衔,当年参与了庆陵营造的姚思仁,一块儿把脑袋给砍了。

    大明朝的官员,挨个砍头肯定会有冤枉的,但是隔一个砍一个,就不知道会有多少漏网的。

    尤其是工部的官员,又有哪个屁股底下是干净的?

    就像是高宏图一般,为什么会要求崇祯皇帝管管厂卫?还不是因为厂卫的存在让自己在收那些白花花的银子时不敢放心大胆的来?

    换成原本的崇祯皇帝,大概这两个人也就是个丢官罢职的命在当时众正盈朝的情况下,不知道多少人跳出来替两人求情。

    而当时刚刚重启了厂卫的崇祯皇帝根本就没有实力去硬怼了这些个正人君子们,无奈之下也就是罢官了事。

    但是现在的穿越者崇祯皇帝不一样啊。

    众正盈朝?看看朝堂上多少是被士林里边骂人奸贼称之为阉党的?

    怼死谁还不是分分钟的事儿?

    所以姚思仁和高宏图两个倒霉蛋就一起背了锅,然后被人带到了菜市口走了一遭。

    姚思仁,要死人呐。

第四百三十九章 大明爸爸的两个孝子

    崇祯皇帝的便宜老爹,光宗朱常洛这个仅仅当了二十九天皇帝,跟穿越者崇祯皇帝甚至于本尊的崇祯皇帝都没有多少感情的短命天子,死了之后也不消停,反而给崇祯皇帝找了这么大的一个乐子。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一般来说,普通的工程就没有哪个是终身责任制的,要不然的话等个几十年这工程出了问题,找人的时候往往会发现人已经死了。

    但是有三大工程是例外的。

    一是皇城,二是皇陵,三是河堤。

    这三个工程有一个算一个,都是终身责任制的,就算是直接责任人本人已经挂了,那么子子孙孙也是担着风险的。

    当然,要是不出问题,那么子子孙孙也是会受到各种照顾的。

    姚思仁这个破名起的不太好,仁者,人犯二也,谐音更坑,要死人。

    庆陵一出问题,姚思仁就真的死了,顺手还捎带上了一个工部右侍郎高宏图。

    这下子妥了,一个正二品的尚书,一个正三品的侍郎,再加上一起被揪出来的五品员外加上营膳司的郎中什么的,林林总总又是好几十号人一起被送到了菜市口。

    这回没有人再隐晦的跟崇祯皇帝提什么厂卫横行不行,要管管了,崇祯皇帝也顺势又抄了一笔钱回来补贴国库和内帑。

    不抄家不行啊,国库里边的商税隐隐约约有抗不住的趋势,至于内帑,那玩意就是崇祯皇帝最后的底牌,属于和王炸一个性质的。

    当然,内帑眼看着也要拿出来兜底了,要不然大明还真有崩盘的可能。

    除了地震和大雨之外,整个大明跟疯了一样,各地官员报上来的奏报里面就两个字:干旱。

    完犊子了,崇祯皇帝觉得这就是姚思仁那几个混帐东西的原因,所以惹得老天爷大怒,这才给大明找了这么多的麻烦。

    但是不管怎么说,老天爷的脾气已经发了,自己身为这些个大明官员们的皇帝,就得替这些个混账东西们惹出来的天灾擦屁股平事儿。

    毕竟这是身为一个有担当,从来不把责任推给手下的皇帝陛下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崇祯五年,整个大明基本上普遍的大旱,连铁道部的修建工作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影响。

    洪承畴也开始严格管控手底下的倭奴,要求这些家伙们不能再像以前一样打的那么狠,必须得保证那些劳工们死的少一些。

    现在铁路修建的工作还没有停,主要是还有大明的百姓们在干活,但是新送到大明的劳工们,则是开始了满大明挖坑的新活计。

    挖坑,就是打井,这是一个高风险高收益的新工作。

    打井,不是没有危险,而是危险性极高的一个活计。

    首先要确定好井位,然后再挑选个黄道吉日开工当然,这些事儿大明用不着犯愁,风水先生有的是,随便抓几个过来就行工部的那些个家伙们不用指望了,光京师和附近的州县都能把他们忙成死狗。

    打出水了,风水先生们就有银子拿,打不出水来,脑袋就搬个家。

    为了早点儿弄出水来,大明各地的官府在朝堂和厂卫的高压下,迸发出了十二分的动力。

    风水先生们的事儿完了,剩下的就是那些个苦力该干的活儿了。

    然后他们就面临着两个问题,一个是井崩,一个是井底毒气。

    这两个问题,不管哪个都是要命的。

    井崩,人直接就埋进去了,等挖出来的时候,基本上都已经凉透了。

    至于井底毒气,其实倒还好一些,毕竟人下去之前可以先放个蜡烛或者金比雀一类的活物先试一下。

    可是在劳工们正在挖着的时候突然喷出来的毒气呢?这个可就没有任何的办法了。

    当然,不管遇上哪个,风水先生都会陪着他们一起上路,区别只是在于先后的问题。

    风险高,收益也高。

    大明的官府给这些一开始就加入进来的劳工承诺就是,等到满大明打井的工程完工了之后还活下来的,只需要再服劳役十年,就能转变成为大明的百姓。

    至于后面加入的,服劳役期限会相应延长到二十年,三十年。

    只是很可惜,劳工们死了一批又一批,也没见有谁能捞到一个大明百姓的身份。

    依据后世史书《崇祯本纪》上面的记载,已经被废弃了的无数口井里,是无数的劳工白骨。

    至于火车还在飞驰着的铁路,呜呜声就是那些根本无法统计数量的劳工们在喊冤。

    初步估计,崇祯五年的打井行动还有铁路修建工作,最起码起了足足有上百万的劳工。

    大部分是建奴,剩下的一部分是从奴尔干都司和草原上抓来的蛮子,还有少部分是昆仑奴和白奴。

    至于后世的大明百姓,也分成了两派。

    一派认为崇祯皇帝拿着人命不当回事儿起码也得让这些劳工多活一段时间多干一些活儿才行。

    另一派则是认为死的都是些蛮子,又没有大明百姓,无所谓的事儿。

    然后就是昆仑奴和白奴的某些心怀不轨的遗种,总是会想法设法的去抹黑崇祯皇帝所干过的一切。

    建奴?没有什么建奴遗种。

    草原上的百姓们表示自己是夏淳维之后,跟大明的汉人同血同种,只是生活习惯不同,那些蛮子的死活关自己屁事儿。

    尤其是那些白奴和昆仑奴有很多是草原上的家伙们从西边给运到大明的从西方向东,经过草原再进入大明的那一条通道,被后来的某些心怀不轨的遗种们称之为“埋骨路”。

    然后崇祯皇帝发现买蛮子也是一大笔钱。

    虽然支出的这些银子大部分都到了大明百姓的手里,然后这些银子还会通过各种税收的形式再回到崇祯皇帝的手里,可是这毕竟是需要一个周围时间的。

    可能很短,几个月的时间,也可能很长,需要几年的时间。

    肉都是在锅里,可是看得见吃不着,来气不?

    崇祯皇帝就很不爽,这才刚刚崇祯五年,后面还有几十年,哪年的事儿少了?这银子不够花!

    然后崇祯皇帝觉得既然自己的银子不够花,那就得转嫁成本。

    比如说丝绸,对外的堪合价直接就从十五银银子一匹涨到了五十两银子一匹的价格。

    爱买买,不买滚,没人买了正好把地空出来种粮食。

    然后朱聿键等人弄过来的袋鼠肉,崇祯皇帝拿到的价格是五十文一斤,转手就是五两银子一斤。

    壮阳,补肾,一夜七次狼不是梦,爱买买,不买滚。

    不就是直接把价格后面加个零么,朕也会玩这一套。

    然后就是郑芝龙的舰队,还有刚刚实测不久,好好在诸蕃国面前装了逼,刚刚消停下来没多长时间的东海舰队,再加上大明的那些受招安的海盗,先去把澎湖的西夷们给怼死。

    然后下一步就是台湾岛上的西夷,然后郑芝龙继续向新明岛上运人,并且把新明岛上面开始产出的粮食运回大明。

    东海舰队则要确保大明在东海乃至于更北一些的海上利益。

    总之就是没有大明朝官方手续的,不管是谁家的,都当成海盗处置掉货物归公,人抓回来当劳工。

    同时,还得继续郑芝龙干了一半就被迫放弃的捕鲸大业,继续把鲸肉弄回来腌制上。

    就像是大明的文盲在崇祯皇帝看来不算文盲一样,西夷在大明上下的眼里看来就只能算是半兽人。

    虽然这些半兽人有着自己的一套学问,拿到大明后也能适用并且能促进大明的学问发展。

    可是依然改变不了他们只能算是半兽人的事实。

    这时候可没有什么洋大人,澳门那边的随便一个县令就敢把洋大人们抓起来打板子这要是放在螨清,少不得又该割地了。

    半兽人跟半兽人是不一样的。

    白奴跟昆仑奴比起来,聪明的可不是一星半点儿,干起活来的效率也比昆仑奴强上很多倍。

    搞到最后,各地官府纷纷上书给户部,强烈要求多来点儿白奴,那黑不溜秋的昆仑奴就算了,太他娘的蠢,吃的还多。

    当然,最好用的还是建奴,那些个劳工好歹能听懂人话,不像是白奴昆仑奴一般,说个话都费劲。

    可是建奴,现在真不太好抓了。

    倒是东南那边的白奴算是倒了大霉。

    官兵么,好歹有军纪的绝束,怎么着也得讲究几分脸面。

    可是那些个海盗还有各路好汉们谁在乎脸面?银子就是脸面!

    到了崇祯五年年底的时候,除了那些居住在城里的西方蛮子们还算是安全之外,剩下的基本上都消失了。

    然后在大明的各处工地上面能找到这些人,或者这些人的尸骨。

    如果要说崇祯五年全是闹心的事儿让崇祯皇帝不开心,虽然差不多却也不尽然。

    毕竟还有几件事儿值得让崇祯皇帝开心开心。

    首先就是大明的各路藩王人心思动,都打算去新明岛上面开藩建国,自己体验一把当土皇帝的瘾头。

    要建国,就必须得有百姓,大明的百姓成了抢手货。

    在崇祯皇帝的示意下,各路藩王开始变着花样的开始了赈灾秀。

    没粮食是吧?

    没关系,本王有银子,找南洋的那些蛮子们买,估计很快就能到货了,还有鲸肉,弄过来只要热一热就能吃了,这玩意要多少有多少。

    没地了?

    没关系,本王有的是地,划几亩地给你家种着就是了,至于耕牛农具种子什么的,本王这里不缺,要用就尽管开口。

    大明的王爷们当然没有哪个是脑残的,拿着真金白银的砸下去,不还是为了民心?

    有了民心,这些人跟着自己出海建国后,就是自己的最大保障,只要这些人还没有死光,自己的小命基本上就是安全的。

    更何况在海外建国,占了地盘也得有百姓才行不是?

    除了百姓之外,大明的读书人发现春天已经来了。

    大明的官府还好一些,各路藩王那简直就真疯了一样的拿着真金白银去联络这些读书人,为的就是出海以后能有人帮自己治理江山。

    同时被盯上的,还有那些个现在正在奴尔干都司大肆捕奴的各路英雄好汉。

    勋贵家的就不用想了,估计这些个王八蛋们在辽东也在勾搭那些个好汉。

    可是平民家里的,还没有被勾搭走的那些个好汉,就成了藩王们的目标这时候敢自己操刀子出去砍人的都是狠角色,海外建国正是需要这般虎贲之士的时候。

    然后崇祯皇帝就发现,如果目前已经开始行动的藩王们每个人带走五十万百姓,大明的人口立即就能减少接近一千万,甚至于更多。

    有着郑芝龙的南海舰队以前所风干的鲸肉,再加上从南洋各国买回来的粮食,大明五年就算是整个大明都颗粒无收,估计也不是什么太大的问题。

    毕竟各地的常平仓里还有些应急的粮食,整个大明也不可能真的颗粒无收。

    而且还有另一件事儿让崇祯皇帝十分感动。

    身为大明的孝子,朝鲜的绫阳君在得知大明受灾如此严重之后,不仅号召朝鲜百姓省吃俭用的省下粮食支援大明,还上表给崇祯皇帝,表示自己要独力支撑起东江毛文龙处的一应供需,不需要大明花一文钱。

    跟朝鲜王一样的还有琉球的尚丰王。

    尚丰表示大明爸爸对自己真是太好了,不光替自己把奄美诸岛从倭寇的手里拿了回来,为了保护自己,还在上面驻军,这种亲儿子才能有的待遇,当真是天恩高厚。

    琉球身为大明的乖儿子,怎么可以让朝鲜那些棒子专美于前?

    所以尚丰同样给崇祯皇帝上了表章,不光把自己国内能节余出来的粮食全部送给大明,还要求独自承担起奄美岛驻军的一应军费。

    大明爸爸如果不是看不起自己,就必须得答应自己,否则自己就没脸苟活于世了!

    崇祯皇帝都感动了。

    什么叫孝子?什么叫天下诸番之表率?

    他妈的,你们这么孝顺,让爹以后怎么下手吞并你们?

    要不然直接就给你们个一等公民的待遇?

第四百三十九章 大明爸爸的两个孝子(还债1/100)

    崇祯皇帝的便宜老爹,光宗朱常洛这个仅仅当了二十九天皇帝,跟穿越者崇祯皇帝甚至于本尊的崇祯皇帝都没有多少感情的短命天子,死了之后也不消停,反而给崇祯皇帝找了这么大的一个乐子。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一般来说,普通的工程就没有哪个是终身责任制的,要不然的话等个几十年这工程出了问题,找人的时候往往会发现人已经死了。

    但是有三大工程是例外的。

    一是皇城,二是皇陵,三是河堤。

    这三个工程有一个算一个,都是终身责任制的,就算是直接责任人本人已经挂了,那么子子孙孙也是担着风险的。

    当然,要是不出问题,那么子子孙孙也是会受到各种照顾的。

    姚思仁这个破名起的不太好,仁者,人犯二也,谐音更坑,要死人。

    庆陵一出问题,姚思仁就真的死了,顺手还捎带上了一个工部右侍郎高宏图。

    这下子妥了,一个正二品的尚书,一个正三品的侍郎,再加上一起被揪出来的五品员外加上营膳司的郎中什么的,林林总总又是好几十号人一起被送到了菜市口。

    这回没有人再隐晦的跟崇祯皇帝提什么厂卫横行不行,要管管了,崇祯皇帝也顺势又抄了一笔钱回来补贴国库和内帑。

    不抄家不行啊,国库里边的商税隐隐约约有抗不住的趋势,至于内帑,那玩意就是崇祯皇帝最后的底牌,属于和王炸一个性质的。

    当然,内帑眼看着也要拿出来兜底了,要不然大明还真有崩盘的可能。

    除了地震和大雨之外,整个大明跟疯了一样,各地官员报上来的奏报里面就两个字:干旱。

    完犊子了,崇祯皇帝觉得这就是姚思仁那几个混帐东西的原因,所以惹得老天爷大怒,这才给大明找了这么多的麻烦。

    但是不管怎么说,老天爷的脾气已经发了,自己身为这些个大明官员们的皇帝,就得替这些个混账东西们惹出来的天灾擦屁股平事儿。

    毕竟这是身为一个有担当,从来不把责任推给手下的皇帝陛下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崇祯五年,整个大明基本上普遍的大旱,连铁道部的修建工作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影响。

    洪承畴也开始严格管控手底下的倭奴,要求这些家伙们不能再像以前一样打的那么狠,必须得保证那些劳工们死的少一些。

    现在铁路修建的工作还没有停,主要是还有大明的百姓们在干活,但是新送到大明的劳工们,则是开始了满大明挖坑的新活计。

    挖坑,就是打井,这是一个高风险高收益的新工作。

    打井,不是没有危险,而是危险性极高的一个活计。

    首先要确定好井位,然后再挑选个黄道吉日开工当然,这些事儿大明用不着犯愁,风水先生有的是,随便抓几个过来就行工部的那些个家伙们不用指望了,光京师和附近的州县都能把他们忙成死狗。

    打出水了,风水先生们就有银子拿,打不出水来,脑袋就搬个家。

    为了早点儿弄出水来,大明各地的官府在朝堂和厂卫的高压下,迸发出了十二分的动力。

    风水先生们的事儿完了,剩下的就是那些个苦力该干的活儿了。

    然后他们就面临着两个问题,一个是井崩,一个是井底毒气。

    这两个问题,不管哪个都是要命的。

    井崩,人直接就埋进去了,等挖出来的时候,基本上都已经凉透了。

    至于井底毒气,其实倒还好一些,毕竟人下去之前可以先放个蜡烛或者金比雀一类的活物先试一下。

    可是在劳工们正在挖着的时候突然喷出来的毒气呢?这个可就没有任何的办法了。

    当然,不管遇上哪个,风水先生都会陪着他们一起上路,区别只是在于先后的问题。

    风险高,收益也高。

    大明的官府给这些一开始就加入进来的劳工承诺就是,等到满大明打井的工程完工了之后还活下来的,只需要再服劳役十年,就能转变成为大明的百姓。

    至于后面加入的,服劳役期限会相应延长到二十年,三十年。

    只是很可惜,劳工们死了一批又一批,也没见有谁能捞到一个大明百姓的身份。

    依据后世史书《崇祯本纪》上面的记载,已经被废弃了的无数口井里,是无数的劳工白骨。

    至于火车还在飞驰着的铁路,呜呜声就是那些根本无法统计数量的劳工们在喊冤。

    初步估计,崇祯五年的打井行动还有铁路修建工作,最起码起了足足有上百万的劳工。

    大部分是建奴,剩下的一部分是从奴尔干都司和草原上抓来的蛮子,还有少部分是昆仑奴和白奴。

    至于后世的大明百姓,也分成了两派。

    一派认为崇祯皇帝拿着人命不当回事儿起码也得让这些劳工多活一段时间多干一些活儿才行。

    另一派则是认为死的都是些蛮子,又没有大明百姓,无所谓的事儿。

    然后就是昆仑奴和白奴的某些心怀不轨的遗种,总是会想法设法的去抹黑崇祯皇帝所干过的一切。

    建奴?没有什么建奴遗种。

    草原上的百姓们表示自己是夏淳维之后,跟大明的汉人同血同种,只是生活习惯不同,那些蛮子的死活关自己屁事儿。

    尤其是那些白奴和昆仑奴有很多是草原上的家伙们从西边给运到大明的从西方向东,经过草原再进入大明的那一条通道,被后来的某些心怀不轨的遗种们称之为“埋骨路”。

    然后崇祯皇帝发现买蛮子也是一大笔钱。

    虽然支出的这些银子大部分都到了大明百姓的手里,然后这些银子还会通过各种税收的形式再回到崇祯皇帝的手里,可是这毕竟是需要一个周围时间的。

    可能很短,几个月的时间,也可能很长,需要几年的时间。

    肉都是在锅里,可是看得见吃不着,来气不?

    崇祯皇帝就很不爽,这才刚刚崇祯五年,后面还有几十年,哪年的事儿少了?这银子不够花!

    然后崇祯皇帝觉得既然自己的银子不够花,那就得转嫁成本。

    比如说丝绸,对外的堪合价直接就从十五银银子一匹涨到了五十两银子一匹的价格。

    爱买买,不买滚,没人买了正好把地空出来种粮食。

    然后朱聿键等人弄过来的袋鼠肉,崇祯皇帝拿到的价格是五十文一斤,转手就是五两银子一斤。

    壮阳,补肾,一夜七次狼不是梦,爱买买,不买滚。

    不就是直接把价格后面加个零么,朕也会玩这一套。

    然后就是郑芝龙的舰队,还有刚刚实测不久,好好在诸蕃国面前装了逼,刚刚消停下来没多长时间的东海舰队,再加上大明的那些受招安的海盗,先去把澎湖的西夷们给怼死。

    然后下一步就是台湾岛上的西夷,然后郑芝龙继续向新明岛上运人,并且把新明岛上面开始产出的粮食运回大明。

    东海舰队则要确保大明在东海乃至于更北一些的海上利益。

    总之就是没有大明朝官方手续的,不管是谁家的,都当成海盗处置掉货物归公,人抓回来当劳工。

    同时,还得继续郑芝龙干了一半就被迫放弃的捕鲸大业,继续把鲸肉弄回来腌制上。

    就像是大明的文盲在崇祯皇帝看来不算文盲一样,西夷在大明上下的眼里看来就只能算是半兽人。

    虽然这些半兽人有着自己的一套学问,拿到大明后也能适用并且能促进大明的学问发展。

    可是依然改变不了他们只能算是半兽人的事实。

    这时候可没有什么洋大人,澳门那边的随便一个县令就敢把洋大人们抓起来打板子这要是放在螨清,少不得又该割地了。

    半兽人跟半兽人是不一样的。

    白奴跟昆仑奴比起来,聪明的可不是一星半点儿,干起活来的效率也比昆仑奴强上很多倍。

    搞到最后,各地官府纷纷上书给户部,强烈要求多来点儿白奴,那黑不溜秋的昆仑奴就算了,太他娘的蠢,吃的还多。

    当然,最好用的还是建奴,那些个劳工好歹能听懂人话,不像是白奴昆仑奴一般,说个话都费劲。

    可是建奴,现在真不太好抓了。

    倒是东南那边的白奴算是倒了大霉。

    官兵么,好歹有军纪的绝束,怎么着也得讲究几分脸面。

    可是那些个海盗还有各路好汉们谁在乎脸面?银子就是脸面!

    到了崇祯五年年底的时候,除了那些居住在城里的西方蛮子们还算是安全之外,剩下的基本上都消失了。

    然后在大明的各处工地上面能找到这些人,或者这些人的尸骨。

    如果要说崇祯五年全是闹心的事儿让崇祯皇帝不开心,虽然差不多却也不尽然。

    毕竟还有几件事儿值得让崇祯皇帝开心开心。

    首先就是大明的各路藩王人心思动,都打算去新明岛上面开藩建国,自己体验一把当土皇帝的瘾头。

    要建国,就必须得有百姓,大明的百姓成了抢手货。

    在崇祯皇帝的示意下,各路藩王开始变着花样的开始了赈灾秀。

    没粮食是吧?

    没关系,本王有银子,找南洋的那些蛮子们买,估计很快就能到货了,还有鲸肉,弄过来只要热一热就能吃了,这玩意要多少有多少。

    没地了?

    没关系,本王有的是地,划几亩地给你家种着就是了,至于耕牛农具种子什么的,本王这里不缺,要用就尽管开口。

    大明的王爷们当然没有哪个是脑残的,拿着真金白银的砸下去,不还是为了民心?

    有了民心,这些人跟着自己出海建国后,就是自己的最大保障,只要这些人还没有死光,自己的小命基本上就是安全的。

    更何况在海外建国,占了地盘也得有百姓才行不是?

    除了百姓之外,大明的读书人发现春天已经来了。

    大明的官府还好一些,各路藩王那简直就真疯了一样的拿着真金白银去联络这些读书人,为的就是出海以后能有人帮自己治理江山。

    同时被盯上的,还有那些个现在正在奴尔干都司大肆捕奴的各路英雄好汉。

    勋贵家的就不用想了,估计这些个王八蛋们在辽东也在勾搭那些个好汉。

    可是平民家里的,还没有被勾搭走的那些个好汉,就成了藩王们的目标这时候敢自己操刀子出去砍人的都是狠角色,海外建国正是需要这般虎贲之士的时候。

    然后崇祯皇帝就发现,如果目前已经开始行动的藩王们每个人带走五十万百姓,大明的人口立即就能减少接近一千万,甚至于更多。

    有着郑芝龙的南海舰队以前所风干的鲸肉,再加上从南洋各国买回来的粮食,大明五年就算是整个大明都颗粒无收,估计也不是什么太大的问题。

    毕竟各地的常平仓里还有些应急的粮食,整个大明也不可能真的颗粒无收。

    而且还有另一件事儿让崇祯皇帝十分感动。

    身为大明的孝子,朝鲜的绫阳君在得知大明受灾如此严重之后,不仅号召朝鲜百姓省吃俭用的省下粮食支援大明,还上表给崇祯皇帝,表示自己要独力支撑起东江毛文龙处的一应供需,不需要大明花一文钱。

    跟朝鲜王一样的还有琉球的尚丰王。

    尚丰表示大明爸爸对自己真是太好了,不光替自己把奄美诸岛从倭寇的手里拿了回来,为了保护自己,还在上面驻军,这种亲儿子才能有的待遇,当真是天恩高厚。

    琉球身为大明的乖儿子,怎么可以让朝鲜那些棒子专美于前?

    所以尚丰同样给崇祯皇帝上了表章,不光把自己国内能节余出来的粮食全部送给大明,还要求独自承担起奄美岛驻军的一应军费。

    大明爸爸如果不是看不起自己,就必须得答应自己,否则自己就没脸苟活于世了!

    崇祯皇帝都感动了。

    什么叫孝子?什么叫天下诸番之表率?

    他妈的,你们这么孝顺,让爹以后怎么下手吞并你们?

    要不然直接就给你们个一等公民的待遇?

第四百四十一章 你被人扔海里了

    想当兵当不上,崇祯皇帝穿越之前亲眼见过这种事儿,那是拿着钱也排不上号。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但是穿越之后,崇祯皇帝发现什么踊跃从军,都他娘的扯犊子。

    别指望老百姓的觉悟有多高,打仗这事儿是要死人的。

    而且不光是打伏,光是路上行军的水土不服就能折腾死一批,等直到了战场之上又会砍死一大批有的是被敌军给砍死的,有的是犯了军法被自己人给砍的。

    还有的是莫名其妙就被砍死的,总之从军这事儿的风险很高。

    连唐朝时期很闲,到了后世就很忙的杜甫都专门写诗说过这事儿。

    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只要是能大概识得几个字的,基本上就能在脑海里勾勒出那么一副凄惨的景象出来。

    然后吧,当上了兵,出了征,十万人上去,估计能有两三万去真正的操刀子砍人捞军功也就差不多了。

    当然,如果是一百万大军一次性的压下去之后铺开,估计能有个十来万人有机会砍到人。

    剩下的基本上就是打酱油的命,跟着去,再跟着回来,然后可能一不小心就死在路上。

    步卒如此,其实水师的士卒也没有强到哪儿去海上一阵风过来,可能一整船的人就全喂鱼了。

    毕竟在古代打仗这种事儿不像是后来玩红色警戒那种游戏,框一下自己的小弟然后就集体a过去,然后就把对方给平堆了。

    但是崇祯皇帝觉得得给自己家的小弟增加几分保命的底气或者说是胜算才行只有小弟多了才能抢更多的地盘,收更多的税,玩更多的美女。

    然后崇祯皇帝发现自己不是工科狗,自己造不出来飞机,也造不出来航母,而且自己手下虽然说已经有了徐光启和墨铧这种工科大牛,但是对于战船的改造也没办法太指望这些人。

    既然没办法直接上航母潜艇直升机,那就从另一个方面给自己家的小弟做武力值加强。

    首先一艘福船上的炮要多,在保证安全和一切正常的情况下能装多少门火炮就装多少门,弹药带的足足的。

    老子不让自己家的小弟跟你们玩近战,就离的远了打你,就问你怕不怕?

    不怕?

    没关系,小弟们手中还有火铳,还有刀,身上还有各种护具,基本上就是武装到了牙齿的水平,你怕不怕?

    如果说有人还敢表示自己不怕的话,那崇祯皇帝也没有任何办法,只能让自己家小弟直接a过去教对方做人。

    郑芝龙现在就是如此。

    仗着自己这一边的船够大,炮够多,郑芝龙一开始打算的并不是彻底怼死刘香佬,撑死了算是要给他点儿教训,让他刘香佬知道这海上到底是谁的天下。

    原本吧,郑芝龙觉得自己跟刘香佬那个王八蛋怎么着也算是结义一场,就算是分道扬镳了,那也是有一份香火情在的。

    可是刘香佬这王八蛋实在是混账了一些,趁着自己往新明岛兼职客货运业务的时候,这孙子竟然率众攻打海澄,乘夜抵浮宫,海澄知县梁兆阳遣把总吴兆、袁德带兵抵御。

    然后刘香佬仗着自己舰船高大,象座城堞,官军难攻,自夜至天亮,准备跟官军好好掰掰腕子。

    要不是南海舰队留守的水师赶去增援,再加上大明朝现在各处的海防还算是得了,说不定还真能让这孙子搞出点儿动静来。

    哪怕是这样儿,郑芝龙也依旧没想着要彻底怼死刘香佬那个混账东西,只想着自己啥时候把西方的红夷蛮子给处理掉之后再约见一次刘香佬,把这家伙赶到别的地方去混就算球了。

    南洋那么大,你非得在大明的边上死磕个什么劲啊!

    可是郑芝龙一番想法很好,可是还没有来得及跟刘香佬沟通沟通,就先迎来了刘香佬那边船上的炮弹。

    然后郑芝龙觉得自己一片好心却换来了刘香佬的驴肝肺,自己的感情受到了极为严重的伤害。

    感情上受了伤的郑芝龙顿时就发狂了,仗着自己家老大崇祯皇帝给舰队的装备足够好足够多也足够硬,直接就向着刘香佬那边齐射了回去。

    你个王八蛋背盟也就算了,居然还想要炸死老子?是可忍孰不可忍?

    肚子里边墨水有限的郑芝龙觉得自己没办法忍下这口气,要想念头通达,就必须得先怼死刘香佬才行。

    然后刘香就悲剧了。

    刘香原本以为就凭着自己的实力还有那些个西夷的大船,就算是怼不死郑芝龙,好歹也不会吃太大的亏。

    结果是刘香发现事情跟自己想像中的不太一样。

    郑芝龙那边的福船实在是太他娘的凶残了,每一艘福船上面好像都有一二十门火炮在轮流开火,一炮接一炮,好像炮弹不需要钱一样。

    让刘香感到绝望的是这么牛逼的福船居然不是只有一艘做旗舰,而是足足有十二艘。

    有这实力,你郑一官是得多大的脑袋才会跑去给朝廷当狗?随便找个地方自己称王称霸都够了啊混蛋!

    等到郑芝龙方面的炮声停下来以后,刘香才很悲剧的发现自己这边的火炮齐射才刚刚打出去两轮,根本就没有伤到郑芝龙的舰队郑芝龙舰队的火炮射程比自己这边的火炮要远!

    更悲剧的,则是原本说好了一起迎战明军的荷南人,已经把受伤无法航行的战船扔下不管,自己先跑回澎湖岛上去了,打算借着岛上的工事死守。

    好巧不巧的,刘香所在的这艘船就属于比较倒霉的那一伙儿,虽然不至于立即就沉没,也不至于一点儿航行的能力都没有,可是要说能比福船跑的还快,刘香自己都不抱这个希望。

    刘香想哭,郑芝龙可就想笑了。

    刘香佬这个混账东西,老子要活捉了他,然后问问他究竟是谁敢他的勇气敢向老子开炮?

    既然要活捉刘香佬,那就得接船跳帮然后砍人才行。

    收到了自己家大哥的示意,匪气难平的郑芝虎大为高兴,调转了船头就向着刘香佬所在的那艘船而去。

    至于说船上的副手提醒自己身为一个将军,不应该带头跳帮,否则就是违反军纪的事儿,郑芝虎表示不在乎,大不了挨些军棍就是了,先把刘香佬那个混账东西抓起来才是正经事儿。

    身上披了些简单防护的郑芝虎直接口含钢刀,手持藤牌,通过缆绳跳到了刘香的船上,哈哈笑道:“你家虎爷来了,刘香佬还不束手就擒?!”

    说话的功夫,并没有耽误郑芝虎砍人,两刻钟的时间都没用了,敢冲过来的刘香手下就已经被郑芝虎砍杀殆尽。

    刘香在剩余的手下围护下,已经开始了逐步后退,见郑芝龙越走越近,便苦笑道:“当初结义一声,现如今连一条生路都不给我?”

    郑芝虎哈哈大笑道:“给不给你生路,你家虎爷说了不算,须得问过大哥才行。

    不过,念在结义一场的份上,我也不为难你。只要你老老实实的在这里等着,待会儿等见到了大哥,我自然会替你求情,如何?”

    刘香脸上神色更苦:“那你就是一定要逼我去死?”

    郑芝虎大步向着刘香的方向走去,笑道:“怎么这么说?毕竟结义一起,大哥又怎么会过分为难你?

    不过,你要是再不投降,呆会可就别怪我刀下无情了?”

    见郑芝虎越走越近,刘香脸上的苦色隐去,冷笑道:“既然如此,那也休怪我无情!”

    郑芝虎闻言,心中顿时激灵一下,疾步就要往后退去。只是身形还没有动,就觉得自己的后背触碰到了一渔网。

    郑芝虎心中暗自叫苦,心道我命休矣!

    在海上被渔网缠住,基本上也就意味着自己成了待宰的羔羊,至于说是清蒸还是红烧,那就得看刘香的心情了。

    见郑芝虎被渔网缠住之后并不如何挣扎,刘香便笑道:“今天我很可能死在这里,不过有你郑韬远陪着,倒也不算是太亏。”

    郑芝虎不理,连挣扎都懒得挣扎被渔网缠住,越挣扎捆的就越紧,待会儿更没办法逃脱。

    见郑芝虎不理会自己,也不挣扎,刘香便向自己的手下使了个眼色,然后笑道:“结义一场,先送韬远一程罢!”

    刘香的话音网落,就有人抬起了郑芝虎,紧了紧捆着郑芝虎的渔网之后便直接扔向了海中。

    随着噗通的落水声响起,再加上耳朵鼻子都在向着脑袋里面灌水的感觉,郑芝虎这下子才感觉到自己是真的栽了娘的,老子横行一世,却栽到了刘香佬这个王八蛋的手里!

    刘香见郑芝虎被扔下了海,正欲命人准备迎接接下来的厮杀时,却又感觉船身一震,心中暗叫一声不好连想都不用想,这种震动只有船被其他的船钩住的时候才会产生。

    不待刘香多想,耳边就传来一阵声音:“去几个人下去捞鱼,剩下的砍死他们这些投靠蛮子的混账东西!”

    声音很好听,但是说出来的话却很让人反感,而且这个声音的主人,刘香也算是认识李吖子那小娘皮!

    疾步退了几步之后,刘香才望向了李吖子,冷笑道:“想不到你独来独往惯了的李吖子也有给朝廷当狗的一天!”

    李吖子神色不变,视手下与刘香手下的厮杀如无物,只是冷冷的道:“你是打算降?还是死?”

    刘香道:“有死的刘香佬,没有投降的刘香佬!”

    李吖子点点头,便欲抽刀上前砍死刘香。

    刘香却喝道:“慢着!”

    李吖子道:“怎么着?还有什么遗言要交待?”

    刘香神色坦然,仿佛眼前不是来杀自己的李吖子,而是一个老朋友叙旧一般,淡笑道:“不劳烦你李吖子动手,刘香佬自己来!”

    说完之后,也不等李吖子再说话,刘香便倒转了手中的横刀,向着脖子抹去。

    随着空气的迅速涌入血管,以及身体没办法再通过正常的呼吸获取到新鲜空气,刘香感觉自己的力量在迅速的流失。

    再也支撑不住的身体向后跌在甲板上,口中则是不断的喷涌出一股股的血水,眼中的光彩也迅速变的无光起来。

    刘香既死,剩下的那些手下也是或死或降。

    对于海上的争斗,死了的很简单,直接往海里扔就是了,会有鲨鱼清理掉一切,至于降了的,则是倒捆了双手之后,等待着大军的处置。

    李吖子正命人打扫甲板的时候,就听着船侧呼啦一声水响,李吖子这才想起来,刚才郑芝虎那个蠢货被刘香佬的手下给扔到了海里。

    李吖子奔到船边之后,就见自己的几个手下还有几个潜夫正托着一个人状的渔网在那里换气。

    等到把被捆在渔网里的郑芝虎给弄到了甲板上割开渔网之后,郑芝虎基本上已经一动不动了。

    溺水急救,无外呼就是挤压出胸腹里的水,然后再按压胸腹以促使呼吸功能的恢复。

    至于说人工呼吸神马的,大明的这些海盗和官军表示没兴趣,自己宁肯死了也不能让个糙汉子对着自己非礼。

    不过万幸的是郑芝虎刚刚落水就有人去救,虽然说废了些时间,却也算是命大,连续咳了半晌之后,郑芝虎才慢慢的缓过神来。

    “李吖子?”

    声若幼虎的郑芝虎这时候显得很是虚弱,再也看不出平日里那般嚣张模样。

    “正是姑奶奶。你刚才被刘香的人给扔海里去了。”

    李吖子很漂亮,声音也很好听,可是说出来的话却是让人听了会感觉那么的不舒服,就像现在的郑芝虎一般。

    老子被人扔海里去了自己还不知道?呛死老子了!

    不过郑芝虎心中再怎么不爽,可是这救命之恩却是实打实的,当下便点点头示意道:“多谢救命之恩,以后旦有所命,无所不从!”

    李吖子的脸蛋很漂亮,同样很漂亮的嘴巴却在不停的喷吐着毒液伤害郑芝虎:“下次小心些吧,再被人扔海里去,可不是每次都这么命大!”

第四百四十二章 崇祯六年的异象

    针对于郑芝虎执行郑芝龙的命令结果差点儿被人扔海里的事儿,五军都督府和兵部研究了一下,最终的处理结果很快就通知到了南海舰队。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郑芝龙命令下达不清楚,险些害死郑芝虎,杖五十;郑芝虎身为游击将军却操刀子砍人,违背了大明军事管理条令,杖八十。

    至于说怼死刘香的功劳,漂没。把澎湖的蛮子们给怼死的功劳照样写入功劳簿,该赏的一样赏。

    兄弟两个一起被揍的呲牙咧嘴却傻笑不止,然后把倒霉的郑芝凤抓过来一起参谋该怎么写战报与总结这他娘的以前没有写过这东西,没经验啊。

    再然后就是整个大明的军事系统全都知道了这两个逗逼的光辉事迹,顺便知道了原来身为军事主官,带头操刀子砍人是要挨揍的。

    同时也知道了在海上面对着蛮子和海盗该怎么处理。

    郑芝龙和郑芝虎身上的伤好了些之后,先去祭奠了当初的结义兄弟刘香,然后继续苦逼的向着新明岛上继续运人,运装备,同时把新明岛上的煤和产出来的粮食运回大明。

    再然后就是京城的崇祯皇帝看着自己快空了的内帑有些欲哭无泪的感觉。

    快到年底了,国库空了,内帑也快见底了,如果年底前卖福寿膏和盐的钱运不回来,那崇祯皇帝就面临着没办法给朝廷文武大臣和皇帝学院还有厂卫一众龙腿子发年终奖的境地。

    然后崇祯皇帝一拍脑袋,告诉工部的人还有户部的人,继续给朕挖坑,这回不埋人也不打井,这回挖坑堆雪进去蓄水。

    崇祯五年都这个德性,谁知道崇祯六年会是个什么鸟样儿?

    薛凤翔和郭允厚感觉崇祯皇帝可能得了被迫害妄想症这他娘的从天启年间就没完没了的天灾,现在都崇祯五年的年底了,也该消停了哈?

    崇祯皇帝表示别管丫的消停不消停,反正多做准备就是了朕在梦里接到了老天爷的警示,说是大明的混账官员还是太多,未来几十年都不会太消停就是了。

    至于冬天的时候土层太硬不好挖,崇祯皇帝表示可以让蛮子们去挖个小坑,然后再用炸药去炸,炸出来个大点儿的坑之后再接着挖。

    蛮子嘛,给口吃的喝的就好,不用给钱,死了也不用给什么烧埋钱,省事儿。

    坑开始挖了,然后另一件事儿就摆在了崇祯皇帝的案头老天爷不给面子,不下雪!

    崇祯五年的黄河已经决了一回堤,就在孟津口,横浸数百里,遭了灾的百姓不少。

    按说这样儿的话,崇祯六年怎么看也不像是缺水的死样儿,可是实际上呢?

    崇祯五年的冬天开始到已近小年的这么长时间里,这雪还真就一场没下。

    心中大怒的崇祯皇帝很是无奈要说这历代皇帝里面,自己也算是对老百姓不错的了,说一声勤政爱民那是绝对没有问题的。

    但是你老天爷不下雪是几个意思?瞧着朕不顺眼是不是?

    崇祯皇帝在穿越者培训中心学习的是跟周公的女儿多约了几回,上课的时候也没好好学习,不会玩什么人工降雪一类的,但是,这不代表崇祯皇帝就是一无所知的小白。

    不下雪意味着什么?大旱之后可能还会接着大旱,但是更操蛋的是会发生蝗灾。

    新莽始建国三年夏天,飞蝗蔽日,自东方来,至长安,草木食尽。

    唐朝永淳元年,关中大旱,蝗虫成灾,死者无数。

    唐德宗年间,东自海,西尽河陇,蝗虫蔽天,所至草木不留,田稼食尽,百姓饥,捕蝗为食。

    后晋天福七年四月,关中诸州皆蝗,人死者十有七八。

    伪元至正十九年,蝗食禾稼草木俱尽,所至蔽日,人马不能行。

    然后崇祯皇帝在穿越之后翻书翻的比较勤奋,发现了一个让自己很蛋疼的事儿秦汉蝗灾平均八年一次,两宋为四年,伪元为两年。

    按照这个规律来计算的话,大明是不是该一年一次了?

    不过很快,崇祯皇帝又暗自松了口气。

    毕竟从自己穿越过来当上这个皇帝到崇祯五年的年尾,这眼看着都快要足足六年的时间了,蝗虫闹事儿不是没有过,可是好歹没闹腾的太大。

    不止是崇祯皇帝为了蝗灾的事儿上火,温体仁和郭允厚同样也上火。

    其他的几部尚书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可是温体仁身为内阁首辅,郭允厚身为户部尚书,这事儿是无论如何也绕不过去的。

    搁在老刘家那时候,相当于丞相的温体仁应该自杀谢罪,郭允厚也是一样。

    当然,自从宋真宗那个逗逼面对蝗虫选择了不闻不问的冷处理方式之后,蝗灾就已经成了真蝗神之怒,丞相首辅和户部尚书是不需要为此而背锅甚至于自杀谢罪的。

    可是皇帝就得为自己失德以致于上天震怒降下蝗灾而下个罪己诏甚么的,表示自己知道错了,肯定会改,请老天爷息怒。

    但是问题在于,那是别人家的皇帝,不是崇祯皇帝这位爷。

    这位爷最擅长的是什么套路?

    老天爷发怒了?那肯定不是因为朕的原因啊。

    你们想,朕是天子,老天爷的儿子,这个没毛病吧?

    朕也不是什么昏君暴君,说一声爱民如子也没毛病吧?

    既然如此,老天爷会因为朕而降下蝗灾?

    可是老天爷还是降下了蝗灾,那是因为什么呢?

    肯定是因为大臣之中有混账啊,他们在挖大明的墙角,在虐待老百姓,在给朕挖坑想要埋了朕。

    所以,老天爷才降下了各种各样的灾祸来提醒朕和百姓,一定要注意那些心怀不轨之徒,要擦亮眼睛,揪出那一小撮想要给大明敲丧钟的不法之辈。

    嗯,您老人家说的真有道理,俺们都无言以对了。

    温体仁和郭允厚头疼的原因也在这里。

    虽然说崇祯皇帝再怎么发火,再怎么抓那些意图对抗天威的官员们来杀着玩也轮不到他们两人头上,可是最后跟着吃瓜落却是肯定的。

    甚至于温体仁和郭允厚都想过致仕回家算了,然后再花点儿银子运作一番,去新明岛上买块地玩,挺好。

    可是这种想法也就是想想就得了,真要是谁敢在这个时候这么干,锦衣卫的诏狱会表示我家大门常打开,开放怀抱等你。

    然后在面对着温体仁和郭允厚提出的要预防蝗灾的意见,崇祯皇帝表示很好,就应该这样儿做。

    然后让温体仁和郭允厚想办法。

    温体仁和郭允厚表示应该的,应该的,然后照样没什么好办法。

    看着温体仁和郭允厚两个战五渣,崇祯皇帝表示自己有办法:“命天下各地官府明示百姓,发现蝗虫就捉了来,煮熟后晒干,十文钱一斤,有多少收多少,内帑出银子。”

    蝗虫啊,高蛋白,有营养,一串蝗虫只有四个,卖五块钱,合着一块多钱一个。

    真他娘的黑了心了!

    但是没办法,一旦跟味道不错还有营养价值高这两个关键点挂上沟,这玩意都已经被吃到需要人工养殖的地步了!

    至于说老百姓们捉的太多,崇祯皇帝表示没关系。

    著名历史参考资料《唐砖》里边说了,楚国公云烨把晒干的蝗虫碾成了粉,然后卖给大唐的军队吃,然后大唐的军队还表示这玩意真香。

    自己用得着跟李二那个蠢货一样去生吃蝗虫?还说什么但当蚀我心,无害百姓。

    嗯,还有鸡鸭什么的,这玩意只能劝着民间去养,没办法强制,很蛋疼。

    不过没关系,官府嘛,劝课农桑本来就是他们该干的活,把农桑换成鸡鸭也没毛病。

    然后大明的官员们就接到了让人蛋疼不已的通知由内阁和司礼监一起发下来的公文,要求各地官员现在就要投入到劝课鸡鸭的行动中去。

    至于原因,就显得很搞笑粮食不够,鸡鸭来凑,这些小东西都赶到野外去吃小虫子神马的,不用浪费粮食。

    温体仁觉得连这么不靠谱的事儿都干出来了,就不在乎干点儿更没谱的事儿了。

    于是温体仁转手就把顺天府和应天府都给卖了祈雪。

    崇祯皇帝觉得没毛病,反正都是这些个混账东西引的老天爷生气才搞出来的小冰河气候,那么要祈求老天爷的原谅自然也应该由他们去干。

    所以在崇祯五年的十二月份,顺天府和应天府又多了本职工作外的另外一份工作祈雪。

    然后道士们就成了香饽饽毕竟这事儿得找天上的神仙商量,得让道士们做场法事,把大家的意思转达给天下的神仙才行。

    至于秃驴就算了,他们的老大在西边呢,离着中原太远了,指望不上。

    然后崇祯皇帝发现祈雪真他娘的起作用了。

    就在顺天府和应天府祈雪的事儿过去没几天,已经到了崇祯六年的正月,刚刚过完了一个没有雪的年,接着这雪就下来了。

    只是这雪下的有点儿大,比崇祯五年的时候那场雪还要大深二丈余。

    崇祯五年的那场大雪才多深?四五尺而已。

    崇祯六年的这场大雪直接把数值打着滚的翻倍,直接干到了六七米的厚度。

    换个说法吧,崇祯皇帝他家是没问题,毕竟够高,而且扫雪的小太监什么的也不敢让雪堆那么厚。

    但是除了崇祯皇帝家里,京城都快被大雪给埋上了。

    幸好温体仁和郭允厚在发现了雪深四五尺还没有停的时候就已经寻了张惟贤,一起向崇祯皇帝请命,由京营和新军的士卒先行清理一遍积雪,否则怕会闹出大乱子来。

    崇祯皇帝当即就拍板表示可以,让士卒们去替百姓干活是应该的从百姓中而来的士卒们,最后还是要服务于百姓嘛。

    当然,这个雪不能弄到城外就算完事儿了,京城不是有坑好的蓄水的坑么?

    把雪都给朕弄进去,然后压实喽,越结实越好,最好是化成水然后再冻成冰,这样儿就再好不过了。

    万一崇祯六年的时候大旱了,这些蓄起来的水好歹也能起点儿作用吧?

    反正用来烧锅化雪用的煤炭是从新明岛上运过来的,这玩意不心疼,随便烧。

    所以在崇祯六年的正月刚刚开始没几天,就再次上演了崇祯五年的扫雪行动,也让大明朝的百姓们觉得这皇帝真好。

    然后感动了的大明百姓们就想着怎么着才能把自己家的娃子给送进京营或者新军里边从军呢?

    毕竟跟着这么一位爱民如子的皇帝陛下混,肯定错不了。

    收到锦衣卫汇报上来的消息,崇祯皇帝表示很好,百姓们有这种反应,朕很开心,你们越这样儿,朕就越愿意对你们更好一些。

    然后就在京营和新军的士卒们玩命清理积雪的时候,太阳长出来了两个耳朵。

    钦天监的监正快要哭了。

    当今陛下登基那天,登基大典还没有结束,他老人家就因为思念先帝而昏了过去,所以对于后面发生的事儿并不清楚。

    可是钦天监确实是知道这事儿的皇帝刚刚被送回宫休息,乌云就在瞬息之间覆盖了晴空,紧接而来的就是乌云中的金鼓隆隆之声。

    天鼓鸣,主兵戈,这他娘的就是天下大乱的征诏好吗?

    问题是,谁敢去跟崇祯皇帝他老人家说老大,大明要亡了!?

    不过好在,皇帝昏谜了嘛,等他醒了这事儿都过去了,大明不提也就是了。

    可是现在太阳生出来两个耳朵是什么意思?

    钦天监正觉得自己这位置要糟,万一陛下问起来该怎么解释?

    难道自己直接说,日食,阴侵阳也,乃上天不满于陛下之治,故而示警?

    钦天监正觉得自己这样儿解释完的惟一后果就是会丢官罢职,然后在某一天莫名其妙的消失厂卫那些鹰犬不会允许有人这么说他们心中伟大的皇帝陛下的。

    不过万幸的是,穿越而来的崇祯皇帝根本就不知道自己登基之时的金戈铁马,也更没把日食当回事儿日食这玩意后世不是经常有的?一年好几回都正常的事儿还要大惊小怪?

第四百四十三章 大明临时军团(还债3/100)

    蛮子中的代表性人物建奴奴酋黄台吉最近终于让自己松了口气。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辽东的破天气嘛,一直那德性,一到冬天就能冻死狗,不太能短应辽东环境的那些大明杀才终于消停了。

    这意味着大金国终于能喘口气了,不至于被折磨的欲生欲死。

    整个天聪六年,大金国连自己的满族族人带着汉人泥堪,一共损失了差不多接近两万之数不算上战死的士卒。

    再这么干下去,大金国还能剩下多少人?没有了人,自己还玩个屁?

    沈阳城中的杨七七等人同样十分开心随着建奴将势力向各地的城池里面收缩,人口就变得集中了起来。

    人口一集中,这福寿膏的销量就又一次迎来了小高峰。

    一切都很美好。

    崇祯皇帝不这么觉得。

    虽然说杨七七他们卖福寿膏的钱通过各种途径到了自己的内帑,连卖盐的钱也是,可是崇祯皇帝仍然觉得不够用的。

    原因很简单,崇祯六年的商税还没收上来春税,这就意味着国库的银子得先从内帑借。

    崇祯皇帝很想说一句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啊。

    可是没鸟用,整个大明都是自己家的地,这天下间就没有比自己更大的地主了,有没有余粮的,这大明的百姓自己也得管着。

    然后内帑的借就借给了国库三千万两,再支给皇家学院那边一千万两之后,崇祯皇帝发现自己手里居然就只剩下了一千万两多那么一点儿的银子。

    幸好自己不要脸,在朱聿键他们卖袋鼠肉的买卖里横插了一杠子,这钱又在慢慢的多了起来。

    然后崇祯皇帝在随后的崇祯六年二月里发现自己先往山海关修铁路的决定是辣么的明智,辣么的有先见之明。

    大明的崇祯六年正月是一个很让人蛋疼的月份,先是济南舜庙大火,然后镇江地龙翻身,地裂数丈。

    济南嘛,舜他老人家躬耕之地,有庙祭祀是很正常的事儿。

    可是不知道是哪儿惹得他老人家不高兴了,一把火把自己的庙给烧了。

    可能是舜跟祝融两个人有什么龌龊,所以祝融不高兴,一把火就把舜的庙给烧了?

    然后就在大明各处都干旱缺水的时候,山海关永平,这个原本的历史上被阿敏给屠城现在却屁事儿没有的地方,来了一场大雨。

    如果说单纯的只是下雨,那也就算了,可是坏就坏在这雨下的有点儿太大了,按照永平方面报上来的消息,那就是“水坏城郭、田舍、人畜亡算。”

    不过好在永平毕竟是依着山海关的,而山海关最不缺的就是人和各种各样儿的物资。

    没说的,救灾就是了。

    然后崇祯皇帝觉得自己真他娘的倒霉,同时也越发的佩服原本历史上的那个倒霉蛋了。

    自从自己登基到了现在,没有哪一个没灾没祸的,而且哪一年的也都不小。

    现在这才崇祯六年,自己都已经想要发疯砍人了,真不知道历史上原本的那个崇祯皇帝是怎么硬挺了十七年的。

    尤其是在各种资源尽握于东林党之手,自己手里的最大底牌厂卫还被自己给亲手废了的情况下,原本的崇祯皇帝还能硬撑过十七年。

    不容易啊。

    当然,感慨归感慨,想归想,这事儿还是得办,该救的灾得救,该砍的人还得砍。

    山海关现在的老大,相当于大明帝国集团山海关办事办的主管孙承宗也很头疼。

    眼看着崇祯六年的二月了,没多长时间就到了草长莺飞的好时光了。

    然后大明的百姓们,又有很大一部分自带着战马干粮还有去年就买下的刀剑,跑来了山海关这边。

    这些人的目的很简单,只要一开春,建奴那边开始耕种,大家伙儿发财收人头的机会就来了。

    一个人头,官方价格五两银子,看着不多,可是已经足够一个普通的家庭能撑一年的小日子。

    更不要说建奴的人头还远不止五两银子那么简单还有的是为了军功等等,所以建奴的人头现在已经形成了黑市,价格每天波动都不一样。

    对于很多有钱但是没本事或者没胆子自己亲自操刀子砍人的家伙来说,花上个几十两银子买几个人头然后去换军功,简直是太划算了光是一年省下的税都不知道能买多少建奴的人头了。

    军功不能免税,但是有优惠政策,所以现在大明的商人们觉得军功真是个好东西。

    可是军功再好,也得有实打实的人头在手里才行。

    明着收购建奴人头,那是对于厂卫的挑衅,很容易就会被教做人。

    但是暗中收购人头然后再换取军功,基本上也就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事儿,只要干的不是太过分,厂卫也懒得去管。

    这么多势力聚集在山海关等着去砍建奴的人头,本身没有自己先闹出来大乱子,没有出现几起当街仇杀的事儿,就已经足够孙承宗骄傲了这些操刀子砍人的家伙没有谁是把自己的命当回事儿的,更不要说别人的命了。

    但是看着山海关每天群魔乱舞的样子,孙承宗说不上火那纯属扯蛋。

    毕竟当街仇杀的事儿没有,当街斗殴的事儿可从来没少过,哪天要是没有十个八个被打的鼻青脸肿的家伙满大街的找大夫,这一天都得算是不正常的一天。

    在这种情况下,山海关现在做的是跌打损伤还有刀剑伤一类的生意,只要是会上那么一两手治伤的本事,在山海关这个神奇的地方绝对饿不死。

    然后孙承宗还发现了另一个问题。

    崇祯五年的时候,这事儿是由那十来个狗胆包天的家伙们挑起来的头,后来者多半都是跟风,然后并没有什么组织,基本上都是各自为战,或者以地域抱团。

    崇祯六年的时候,一切都他娘的变了,这些混账东西们在回到大明老老实实的过年的这几个月里,根本就没消停过。

    虽然说在乡里依然老实的半天憋不出个屁来,区区一个衙役照样能吊打他们,可是在这些混账东西跑来山海关之后,孙承宗就知道这些货哪怕是在大明过年的时候也没有消停过。

    崇祯五年,这些混账东西大部分都是十几个或者几十个人一伙,明显就是以乡里为单位,然后再抱成大团。

    崇祯六年,这些混账东西除了没有装备要从山海关买,组织上也没有正规军那么严密,更没有一个合格的军事统帅之外,剩下的已经开始有了军队的雏形了。

    然后孙承宗开始头疼了。

    虽然这些人加一起,算上已经来了的还有没来的那些都算上,也不过是区区几万人而已,撑死了一两万出头,还得算上勋贵家的家丁。

    可是这一两万人全是刀头舔血的家伙们,操刀子砍人可是一点儿不含糊的。

    万一要搞出个大新闻来,不知道会有多少人跟着倒霉,然后人头落地。

    孙承宗的奏章里,写的很清楚,详细的说明了山海关这些个杀才们的情况,也说明白了自己的担心,这事儿该怎么处置,已经不是孙承宗自己能决定的了。

    连张惟贤也不知道这事儿到底是该怎么解决才好操刀子砍人,砍的还是建奴,时不时连建奴的军队都敢伏击一下的杀才,人数一两万。

    这一两万人放在除了大明以外的任何地方,都是一股不可小视的力量,哪怕是建奴。

    建奴,八旗,一旗还不到一万人呢,就这一两万的杀才,搁建奴那妥妥的两三个旗的人数了。

    如果放在倭国或者其他的南洋那边的小国,这一两万杀才只要装备和后勤跟的上,那都已经算是一股可以灭国的力量了。

    最操蛋的是这些杀才根本就不是正规军,没有监军,没有人管着他们。

    张惟贤敢用自己英国公的爵位打赌,如果不是活着的建奴比死了的值钱,这些个混帐东西根本就不会去抓什么建奴,而是全部砍了人头。

    毕竟用人头计功的方式比较省事儿,比弄个活人回来要强的多。

    没错,现在死了的建奴人头一个五两银子,活着的建奴已经从原来的五两涨到了十两。

    甚至于不管是不是建奴,只要不是大明的老百姓,剩下的是不是建奴都不重要。

    林凡汗手下的奥巴台吉手下一样值这个数儿。

    一起递交到崇祯皇帝手里的,不光是孙承宗的奏章,还有另一份扈国公完颜宏的奏章。

    完颜宏的要求很简单,要么内附,要么派人过去教授大明的文字礼仪什么的,自己和自己的部族要求全面汉化,再也不当蛮子了。

    太他娘的吓人了,那些个红着眼睛的混账东西横行辽东,尤其是山东的响马,那马儿跑起来,铃儿响叮当,然后就会有人人头落地,或者人被抓走。

    促使完颜宏上这份奏章的原因就是山东响马联合了四川的袍哥还有陕西的老秦人,联手洗劫了一个依附于奥马台吉科尔沁部的小部落。

    这个部落不大,总共也就几百人,整个部落活下来的,都是属于能干的了活的青壮,剩下的全死光了,一个没留下。

    至于整个部落里面那点儿钱财,响马大爷们自然是笑纳了。

    完颜宏觉得草原上实在是太他娘的危险了,尤其是锡伯八部跟奥巴台吉的科尔沁部那些家伙们根本就是傻傻分不清楚不管是相貌还是生活习惯基本上都是一样的。

    虽然说自己现在离着大明军队比较近,就在海州卫不远的地方,基本上不存在什么误伤的可能。

    可是这事儿吓人!吓人!

    看着这两份奏章,崇祯皇帝也实在是有些哭笑不得的意思。

    完颜宏的奏章好办,直接照批就是了。

    想要内附是不可能的,跑关内来,以后谁给朕的长子,未来的辽王殿下去打江山卖命?

    你这个当姥爷的,还是留在关外,以后随着辽王朱慈去打江山去吧。

    所以么,崇祯皇帝的意思就是,随便找些喜欢宣扬儒家教化的家伙们扔到完颜宏的部落里面,让他们接受儒家的思想,好好的替自己卖命。

    最好是卖完自己卖儿子,卖完儿子卖孙子,卖儿卖女卖大米的替大明卖命才好。

    至于说孙承宗递上来的奏章,崇祯皇帝其实也不太当回事儿。

    这些家伙们在外面凶成了藏獒又有毛用,回家不还是跪搓衣板的命,撑死了算是个大黄一样的存在,用不着担心他们会造反什么的。

    除非自己把他们逼的活不下去了,这些家伙们才会进化,要不然的话还是会老老实实的交赋纳税,送女儿给自己。

    但是这人数太多了,也确实是个问题,尤其是未来的大明还有几十年的苦日子要熬,真要是把这些砍人砍习惯的家伙给逼反,那乐子就大了。

    对于这些家伙,还有其他的士卒们来说,遇到了问题的第一反应就是把问题当成钉子,把自己当成锤子,砸就是了,一下不够就再来一下。

    然后崇祯皇帝就觉得后世的法国外籍雇佣兵团这玩意是个好东西,然后翻了翻史书,又发现府兵才是个好东西。

    看看现在在辽东活跃的这些个杀才们,论到操刀子杀人,那个顶个的是把好手,而且没有自己的直属上官,都是乡里组织而成。

    装备,跟大明的正规军很接近,除了火铳火炮以外,剩下的基本上都有。

    最关键的是,这些家伙都是自带干粮的。

    这么好的兵源,崇祯皇帝怎么可能不喜欢?

    想了想,崇祯皇帝就把张惟贤给喊了过来,然后两个就商量着,是不是给这些家伙一个固定的身份?

    比如说府兵?比如说临时兵团?

    大明不管他们的装备,也不管他们的后勤,但是要买的话,也没有问题。

    同样,也不对他们设什么监军一类的,也不管他们的军饷。

    唯一的条件就是在必要的时候,必须协从大明的正规军作战,当然,是有报酬可以拿的。

    当然,前提条件是这些个杀才必须要在五军都督府报备,认同自己是大明军队预备役的身份才行。

    ps:昨天四更,还了两章,今天三更,还一章。还欠97章。

    再ps:顺便推荐本书的读者作品《撼鼎》,马上快上架了,这家伙正在求火力支援。

第四百四十四章 一切以大明百姓为重

    没错,就是预备役这么个神奇的存在。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崇祯皇帝所知道的那个预备役,在后世的全称中国人民解放军预备役部队,是一支训练有素,战斗力较强,战时能够迅速成建制地转化为现役部队的存在。

    大明原先并没有这个说法,从上古时期开始,中原也好,一直跟中原比比划划的草原也好,兵役都是终身性质的。

    但是从魏晋以至隋唐,府兵这种存在就已经出现了预备役的雏形,只是更接近到现役一些。

    然后崇祯皇帝就合计着把这一两万由响马,袍哥,老秦人,狼兵等等成份组成的杂牌中的杂牌,称之为强盗更合适一些的家伙们收归到预备役里面。

    等于是在大明的农垦军团之外又弄出来一支预备役,而且还不花一分钱的那种。

    不花钱好啊,大明后边还有几十年甚至于上百年的小冰河时期要苦熬过去,有钱也得省着花才行。

    第一步就是先让这些个杀才们承认自己的身份,然后再慢慢的渗透。

    至于渗透的内容,无非就是应该忠于伟大的崇祯皇帝陛下,我们就是陛下的忠犬,陛下让我们咬谁就得咬谁。

    然后还有就是大明百姓就是我们的父母,必须得好好对待才行,啥时候也不能把操刀子砍人那一套在大明百姓面前使出来。

    至于蛮子,管他们去死。

    不过这是以后的事儿,眼下还是得先让这些人承认自己是大明军队预备役这个身份比较重要。

    至于说像是自己穿越之前在穿越者培训中心看过的那些小说里面写的那样儿,弄成什么佣兵公会一类的,崇祯皇帝表示呵呵哒。

    佣兵这玩意是拿钱办事儿的,要是弄成佣兵之后黄台吉给的钱多,他们是不是会回过头来咬朕一口?

    所以还是弄成预备役,让这些外面藏獒家里大黄的家伙们继续当大黄就行了。

    然后崇祯皇帝又告诉张惟贤,各地的卫所,农垦军团们也不能光种地,也不能光操练,要把种地和操练结合起来,要随时都能打出去砍人抢地盘才行。

    在张惟贤对于崇祯皇帝的要求表示了赞同之后,崇祯皇帝又表示最近大明各地的地龙翻身什么的挺多,这些农垦军团必须承担起军人的责任和义务,去给朕救灾。

    地龙翻身了,农垦军团上;发大水了,农垦军团上,农垦军团顶不住了,正规的卫所士卒也要往上顶。

    总之就是一句话,大明的军人,来自于大明的百姓,什么时候都必须把百姓放在心上。

    至于说以黄台吉为首的建奴,怼死他们其实就是分分钟的事儿,现在只要他们不跳出来捣乱就行了。

    一切以大明百姓为重。

    从老歪脖子树危机中脱离出来的崇祯皇帝现在难得的松了口气。

    对于建奴,虽然说自己一直心心念念的想要怼死他们,可是在怼死他们之前,还是得先看看大明自己的情况是怎么样儿。

    别到时候建奴死了,大明自己内部也烽烟四起了,就跟杨二陛下一样,怼了高句丽三回就把自己给怼死了。

    所以崇祯皇帝现在就很想给黄台吉致个电,告诉他:老黄啊,你个狗奴才只要消停一些,朕现在就先不怼死你。

    等自己手里的底牌更硬一些之后再去怼就行了。

    随着崇祯皇帝和张惟贤商议结果的慢慢实施,黄台吉惊喜万分的发现原先还嚣张的一批的明军开始有计划的停止了进攻,将目前的防线稳住之后就不再向着沈阳推进,连那些个没事儿就跑来抓人的流寇都跑到别的地方去了。

    然后黄台吉又发现一个让自己很恼火的情况。

    林丹汗那个狗东西居然不知好歹的跑来招惹自己。

    自打林丹汗知道了抓建奴有银子赚之后,林丹汗和自己的儿子额哲就开始研究了起来。

    随着有一部分依附自己的小部落有人被抓了之后,崇祯皇帝一方面对面着宣府卢象升还有山海关孙承宗回复的误伤这种屁话,一边合计着自己是不是也要捞上一票。

    心动不如行动,机会难得,走过路过不要错过。

    在给卢象升和孙承宗回复了书信之后,林丹汗就把自己的儿子额哲给派了出去。

    去辽东,那里有建奴,有银子。

    只是林丹汗的消息比起厂卫满布天下,连草原和建奴那边儿都遍地眼线的崇祯皇帝来说实在是少了一些,所以知道的消息也就不是那么及时。

    当额哲带队出发的时候,辽东的建奴能抓的已经被抓的差不多了,剩下的都跑到了城里居住。

    当额哲带队到了辽东之后,大明的那些个预备役士卒还有倭国以德川家光为首的武士团已经北上奴尔干都司了。

    但是这种情况又让建奴误以为大明开始放弃了抓人的行动,所以又开始出城活动。

    然后正好就撞到了额哲的手里。

    当额哲带着被自己抓来的一些建奴从孙承宗的手里换到了真金白银之后,额哲就觉得干脆往大了搞算了。

    一次抓一些然后去换银子,实在是太麻烦了一些,路上来回的时间就够恶心人的。

    倒不如先多抓一些,死了的拿人头去换银子,活着的就带去换更多的银子,多好的事儿不是?

    然后黄台吉就知道了,原来还有林丹汗那条老狗想要从本汗的身上咬两块肉下去!

    派了原本的大金国第一勇士,现在的缺了一只手的残疾双花红棍鳌拜鳌少保带着镶黄旗的士卒去怼额哲之后,黄台吉就把自己家的几个兄弟给召进了宫里。

    黄台吉的几个兄弟一听林丹汗那个渣渣都敢跑来辽东打草谷,这事儿绝逼不能忍。

    怼不过明朝的狗皇帝就算了,难道还怼不死你林丹汗这条老狗?

    而且,打仗是有好处可以捞的。

    不管是代善还是莽古尔泰,或者是阿敏还有多尔衮,都觉得应该自己带兵去怼死林丹汗。

    至于黄台吉嘛,身为大金国的大汗,应该留守盛京才对毕竟前几次这傻逼自己带兵去怼明国结果却被人怼的跟死狗一样,这次还是别让他去了。

    黄台吉自己也乐得不去。

    如果说没有海兰珠的话,哪怕是布木布泰刚刚给自己生下个儿子,那也没有什么鸟用,自己身为大金国的大汗,不带兵去怼人是不可能的。

    但是现在有了海兰珠,而且海兰珠的肚子也鼓了起来,眼看着过几个月就该生产了,黄台吉顿时就没有了带兵去怼人的**。

    除非是现在带兵去怼死那明国的狗皇帝。

    可是黄台吉自己也知道,如今的大金国并不像以前那么牛逼,明国在那狗皇帝的手里也不像以前那么弱逼,想要怼死那狗皇帝基本上也就是想想就行的事儿。

    所以黄台吉干脆表示林丹汗那个渣渣,让代善大哥带头,阿敏和多尔衮跟着去怼一波就行了,本汗自己就不去了。

    至于莽古尔泰和济尔哈朗,还需要留在盛京城,与本汗一起坐阵,防着明国的蛮子再来搞事情。

    大喜过望的代善和阿敏还有多尔衮回去整军准备出发去怼死林丹汗,莽古尔泰心里可就更恨黄台吉了。

    原因很简单,这年头出兵打仗,尤其是打林丹汗这种战五渣,死的基本上都是底层的小兵,像莽古尔泰这种身份的,只要打赢了,那好处可是大大的有。

    但是现在黄台吉这个狗东西太不讲究了。

    上一次,这孙子给自己泼脏水,说自己杀母以邀宠,这一次,这孙子干脆就让自己留在盛京,反而让代善那个王八蛋带兵去怼林丹汗。

    代善又是什么好东西?一个在自己亲爹活着时就能睡了亲爹小老婆,想要给自己兄弟当小爹的家伙能是什么好鸟?

    这黄台吉肯定就是故意恶心自己的!

    莽古尔泰越想越觉得事情的真相一定就是这样儿,心中的恨意也就越发的深了。

    倒是阿敏还够意气,讲究的多,临行之前还特意请了莽古尔泰一起饮酒。

    然后阿敏告诉莽古尔泰,不能在辽东这么颓废下去,一定要振作起来,未来的大明忽儿海都指挥使,怎么可以因为这点儿小事儿就沉沦了?

    莽古尔泰觉得阿敏说的话很有道理,就问阿敏是从哪儿学的。

    阿敏美滋滋的饮了一口酒之后才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然后阿敏告诉莽古尔泰,自己现在就在不断的学习汉人的文化,你莽古尔泰也应该多学习,尤其是孔孟之道还有四书五经,那更是学习的重点。

    毕竟咱们两个以后是大明的都指挥使,那是要开府建衙的,不能跟黄台吉那些蛮子一样不学无术。到现在万一大明皇帝要诏见自己两个,岂不是丢人现眼?

    要知道,身为现在就已经投诚的都指挥使,以后受到大明皇帝诏见的可能性可是很大的。

    莽古尔泰也觉得阿敏说的有道理,回去之后也开始认真学习了起来,并且派人散布说自己要学习明人的学问好以后对付明人。

    然而一切并没有什么卵用,直到两人被崇祯皇帝弄死也没出现两人想象之中的场景。

    代善和阿敏还有多尔衮带兵去怼林丹汗,济尔哈朗也接到了自己的任务带着手下去怼林丹汗他儿子,额哲那个傻逼,争取直接把他留在辽东。

    然后莽古尔泰心中就更恨黄台吉。

    额哲这回玩的有点儿大,等抓的建奴都有好几百了还没有收手,只是扔在一个山谷里,给些吃喝就算逑,打算凑够了一千之数后再去找孙承宗换钱。

    然后就被济尔哈朗给盯上了。

    济尔哈朗一开始并没有打草惊蛇,而是等着额哲带着手下把人都捆了之后才突然率军杀出,直奔着额哲就去了。

    额哲觉得自己不是个傻子,跟建奴在马上玩对砍,把自己家的老祖宗给复活过来,让铁木真带着他的手下来还差不多。

    自己就算了,还有自己的手下,实在是砍不过建奴,要不然的话这块地盘也轮不到建奴的手上了。

    高喊一声风紧扯呼之后,额哲就带着自己手下的小弟开始了跑路。

    直接向着自己的老家跑当然是不可能的,但是向着海州卫跑就没有问题了。

    只要跑到了辽阳以前,自己基本上就安全了,虽然离家远了些,可是绕道回去还是没有问题的。

    至于被自己扔在某个小山谷里的建奴,改天再说吧,还活着就卖活的,死了就卖人头。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就很骨感。

    海州卫现在的守将正是何可纲,也算是从副职提升成了正职,以奖励这家伙在大凌河城死守的忠诚。

    当然,这家伙本身的能力也是够的,否则谁也不敢把他放在海州卫这么重要的地方。

    毕竟想要奖励一个人,办法实在是太多了,海州卫这种挨着建奴的关口,没点儿本事儿却要把人安放上去,那属于典型的作死。

    然后何可纲表示额哲?你谁啊?本将与你很熟?万一你是来赚开本将城门的怎么办?

    反正一句话,想要跑,往南有的是地方让你跑,进海州卫,不可能。

    额哲很头疼,但是又不得不接着跑。

    然后额哲觉得南四卫之地自己跑去了也没有球用,倒不如调个头,向三海关的方向跑草原那么大,济尔哈朗能追的上自己?

    额哲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干的,直奔青台峪然后绕过连山关后,额哲又带着自己的手下直奔东胜堡去了。

    从这个方向,可以直接奔往库伦部所在的位置,到了草原上,自己有足够的信心让建奴跟在自己的身上吃屁。

    至于前几天到手的那些建奴,去他娘的吧,不要了,再多的银子也没有自己的小命重要。

    等着额哲甩开了济尔哈朗之后,顺手又从路上抓了些建奴,这回也不想着抓活的多换钱了,直接换成人头好带着,然后就直奔三海关的方向而去。

    一路十多天的路程,路上被额哲祸害的可不止有建奴,连同为蒙古族的一些小部落,只要不是跟着林丹汗混的,也都被这家伙给祸害了。

    等到了山海关,还没有来得及把人头换成银子,额哲就听孙承宗说了一个让自己很头疼的消息。

第四百四十五章 给自己找个主人

    额哲得到的消息很简单,就在自己带着自家小弟在辽东收割人头的同时,代善,阿敏,多尔衮,多铎,这四个混账王八蛋带着各自的小弟跑去了察哈尔去找自己老爹的麻烦了。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自己家什么样儿的实力,额哲心理还是有点儿数的。

    如果说是自己家老祖宗铁木真还活着的时候,建奴?估计能把建奴虐成死狗。

    哪怕是被大明从中原赶回漠北的时候也能把建奴当成玩具来玩。

    现在不行了,家业已经败了,黄金家庭更多的只是存在着象征意义,实际上的蒙古已经再也不是那个纵横于世的蒙古了。

    现在的蒙古能被建奴虐成狗,要不然的话,奥巴台吉那个蒙古人的叛徒为什么会倒向建奴,给黄台吉当狗?

    额哲现在也顾不得再回头去抓什么建奴了,当即就先孙承宗表示自己要回察哈尔去支援自己的父亲。

    而孙承宗身为大明天启皇帝的帝师,在离京之前又跟崇祯皇帝有过深入的交流,这时候不下刀子,简直都对不起他身上挂着的总督辽东平奴大都督衔。

    喊住了站起身就想要回去的额哲,孙承宗道:“依本督所得到的消息,建奴已经往察哈尔去了几日了,这时候再去追赶,只恐意义不大。”

    额哲咬着牙道:“长生天在上,哪怕是没有意义,我额哲也不能看着自己的父汗去死!”

    孙承宗道:“你的孝心,本督很是认可,然则过于冲动鲁莽,只怕易受其伤。

    依着本督的想法,你此去察哈尔,需要注意两点,否则必受其害。”

    额哲虽然心中着急,却也知道孙承宗是个真有本事的,当下便弯腰道:“请先生教我。额哲愿永为大明北方屏藩。”

    额哲也是急了,永为大明北方屏藩什么的,这种话听听就好,不用太过于当真,但是现在把这个条件先甩出来,无疑可以让孙承宗多说些有用的。

    不出额哲所料,孙承宗满意的点头道:“战阵之道,未虑胜,先虑败。

    若你父林丹汗落败,你回去之后又复落败,该当如何?”

    额哲苦笑道:“惟一死而已。不瞒先生,若是放在之前还好,好歹能有些缓和的余地,可以如今这般局面,哎。”

    孙承宗很清楚额哲为什么叹气。

    若说是放在之前,没有额哲带着察哈尔部的骑兵来辽东捆了建奴换银子的事儿,建奴都不至于脑袋抽疯跑去怼林丹汗。

    但是现在这种情况,建奴被额哲也是祸害的不轻,再加上之前祸害最狠的大明一方、倭奴这两股人马都已经北上奴尔干都司,现在一头撞上来的额哲无疑成了建奴最好的怒火发泄对象。

    如果黄台吉连这口气都能忍下去,那孙承宗也不得不说一声佩服。

    再次点了点头之后,孙承宗道:“不错,如今已是不死不休的局面,却是大意不得。然而你就这般回去,又有何用处?”

    额哲却是一时有些吃不准孙承宗的意思,问道:“那依先生之见,又该当如何?”

    孙承宗道:“刀,弓箭,这些东西都是你部所缺的吧?”

    额哲点头道:“自然如此。”

    孙承宗笑道:“你需要多少,本督便可提供多少给你,如何?”

    额哲噌的一声从凳子上面站了起来,问道:“先生之言当真?”

    孙承宗则是笑道:“一些刀剑罢了,难道本都还会唬你不成?”

    额哲大喜道:“先生大恩,小人没齿难忘!”

    对于额哲来说,这些东西的能够从大明的手里买到,那自然是再好不过了,至于钱的问题,反而是最不重要的。

    只要这回察哈尔部能躲过这一劫,以后照样来抓建奴换银子!

    就在额哲恶狠狠的想着时,却听孙承宗又接着道:“若是实在不行,其实察哈尔部还有两条路可以走。”

    额哲躬身道:“请先生明示。”

    孙承宗道:“这第一条路么,便是东进,与我大明扈国公所部倚为犄角,共同防御。

    至于第二条路么,便是如当年之匈奴,当年之突厥。过了西域,西方还有无数国家等着去征服。”

    额哲先是向孙承宗致了谢,接着又花了小半天的时间等着明军这边准备好相应的刀剑和弓箭。

    至于孙承宗所提议的向东或者向西,那些事儿不是现在要考虑的。

    在拿到了明军所提供的刀剑还有弓箭之后,额哲就觉得自己拿建奴换来的银子再换成这些刀剑的选择实在是再明智不过了。

    随意拿起一支羽箭,箭头上面都是开了血槽的,而且只要一点儿阳光照在上面,箭头上就会泛起冷艳的寒芒。

    至于刀剑,额哲随意抄起一柄闪着寒芒的马刀与自己手中的马刀互斫,然后自己手中的马刀应声而断。

    “好刀!”

    哪怕是见多了好刀的额哲也不得不承认,明军提供的这一批家伙可都是硬扎的东西,有这些神器的相助,未必不能怼得过建奴。

    然后额哲就得出来一个结论:明军,尤其是孙承宗,脑袋一定是被驴踢了!

    这么牛逼的神器居然拿出来卖?是你大明的钢铁多到可以随意往外卖的地步了?还是你大明的士卒个个都是刀枪不入的钢铁之躯?

    怀着同样疑问的还有吴三桂。

    吴三桂他爹吴襄,因为大凌河之战表现的并不怎么样儿,还不如吴三桂出彩,所以现在基本上已经算是被闲置了。

    倒是吴三桂冲阵斩将的表现很是惊艳,孙承宗也有意提拔一番,故而调到了自己身边进行调教。

    面对吴三桂的疑问,孙承宗笑道:“不提京营和新军,也不提陛下新弄出来的南北御林,单以老夫治下的军伍为例子好了。

    假设以你为额哲,甚至于是黄台吉,有没有信心突破老夫的战阵?”

    吴三桂想了想,发现自己在不吹牛逼的情况下,确实是拿孙承宗没什么办法。

    火炮,火铳,掌心雷,这三样儿东西一出,基本上远程中程近程都顾及到了,马快刀利在这些火器的面前显得是那么的无力。

    除非是不顾一切的拿人命去填,然后突破掉前面的防线之后,才有可能靠近后接战。

    然而让吴三桂感到无奈的是,这些装备就算是自己有,可是孙承宗的手下肯定也有,而且装备的会更多。

    而就目前的消息来看,山海关方面军队所装备的依旧比不上京营和新军的装备,仅仅是与南北御林卫的装备持平。

    在这种情况下,卖给谁这种装备都显得那么无关紧要只要大明自己的装备永远领先,随便卖。

    额哲在一路狂奔回察哈尔的时候就想明白了孙承宗会毫不在意的把这么牛逼的神器卖给自己的原因大明必然有更好的,说不定他们的火器威力已经突飞猛进!

    汉人果然没有一个好东西!太狡猾了!

    觉得自己被坑了的额哲玩命的向着察哈尔狂奔,然而让他绝望和悲伤的,则是等自己赶到了察哈尔,他老爹林丹汗的尸骨都凉了很久了。

    整个察哈尔部基本上算是不存在了。

    先是被崇祯皇帝祸害了一回,筑了十余座京观,这刚刚缓过一口气来,就又被建奴给祸害了。

    悲伤的额哲又开始暗中庆幸,自己走的是靠着明国边疆的路,与建奴正好错开。

    要不然的话自己也得凉在察哈尔。

    在茫茫草原上把探子撒出去存找幸存的部落之后,额哲就开始了自己人生的思考。

    下一步到底该怎么走才好?

    投降建奴,或者说再和建奴结盟那是不可能的,双方走到今天这一步,已经再没有一丝缓合的余地。

    那么孙承宗所说的向东或者向西,就成了一个问题。

    向东,离自己的仇人更近,和完颜宏的锡伯部互为犄角,也算是一步好棋,起码不用担心自己哪天被建奴给怼死。

    而且可以抽冷子就给建奴来一下,等到大明怼死建奴的时候,自己也能扑上去狠狠的咬上几块肉。

    向西,也不是不行。

    当年的匈奴人干过,突厥人也干过,自己家的老祖宗也干过。

    反正西边的全是一群面瓜,自己去了就能吊打他们,然后建立起自己的基业,比去了东西跟完颜宏那个混账东西混在一起要强的多。

    自己察哈尔部的血仇还报不报了?

    自己父亲,自己的妻儿,可还都被建奴给弄死了,这仇要不报,自己还有什么脸说自己是蒙古人的大汗?还有什么脸说自己是苍狼白鹿的子孙?

    同样的问题,吴三桂也问过孙承宗,额哲到底会怎么选择?

    孙承宗则是冷笑着答道:“若是铁木真那般的人物,他们会选择西进,如同当初的匈奴一般,等在西方舔好了伤口后再回来。

    或者他们会选择隐忍不发,直到有朝一日能够灭了建奴。

    但是额哲不会,他不会东进,也不会西征。”

    吴三桂很好奇除开您老人家给他们说的两条路,难道说额哲还有第三条路可以走?

    孙承宗很不屑:“铁木真是狼,甚至于也先也是狼。林丹汗和额哲父子,只能算是狗,最多是比较凶的狗。

    可是再凶的狗,也终究是狗而已,永远变不成狼。

    狼行千里吃肉,狗却不会。狗会给自己找个主人,然后借着主人的势去咬人。”

    吴三桂被孙承宗的说法搞的有些懵,迟疑的道:“孙师的意思是说,额哲会内附?可是内附的话,与东进又有何区别?”

    孙承宗笑道:“自然是有的。直接东进,只能算是依靠了扈国公完颜宏,并没有谁会把他当回事儿,甚至于扈国公在必要的时候会直接舍弃他,把他卖给建奴。

    可是内附于陛下之后,额哲就算是给自己找了个主人,有了主人的狗咬起人来,可是很有气势的,正是所谓的狗仗人势而已。

    长伯以后也是要久在辽东的,对于建奴和草原上的蛮子们,就必须得多加以了解。

    建奴其实和草原上的蛮子没什么区别,讲究的都是强者为尊,谁的拳头大,谁就有道理,甚至于他们分辨对错也是以谁的拳头更大来分辨的,并没有什么是非对错。

    在这些个蛮子的眼中,强者天生就该拥有一切,弱者一无所有也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所以弱者在活不下去的时候,会选择依附强者,通过替强者放牧来活下去,相当于给自己找个主人。”

    吴三桂拜伏,果然是当过帝师的人物,确实不简单。

    而事情的发展也确实如孙承宗所料。

    额哲在思虑了许久之后,觉得东进,已经势弱的察哈尔部过去也不好捞好处,其实等于是跑去接受完颜宏的庇护。

    西进,在一开始就被额哲给否决掉了。

    不说离建奴远了,林丹汗的仇没办法报,就连额哲自己心中也怀疑,现在的察哈尔部西征能不能成功?会不会就是给人送菜去了?

    毕竟察哈尔部这回被建奴怼的元气大伤,没有个十年八年的,根本就缓不过来。

    至于留在原地休养生息,那更是扯蛋的事儿。

    察哈尔部的仇人可也不少,现在落到这般地步,往日有些仇怨的部落会不会落井下石?

    更不要提崇祯皇帝的两条忠狗卜失兔和卓里克图汗,可是离着察哈尔部不远,这两个家伙要是不扑上来咬一口,都对不起往日察哈尔部对于他们的打压之情!

    聚集起了察哈尔部的残部之后,和族中一些长者一商议,额哲决定干脆南下宣府。

    不是去宣府打草谷,而是通过宣府去求见崇祯皇帝。

    既然东进西征留在原地都不是什么好的选择,那就干脆找一个最大的大腿抱一下。

    只要有了明国皇帝的支持,哪怕是东进,那也是能和完颜宏平起平坐,而不用看完颜宏那个锡伯佬的脸色。

    只要在大明皇帝的庇护之得以下休养生息,自己未必没有机会手刃黄台吉等建奴以报仇雪恨。

    想要去宣府,就得绕过卜失兔和卓里克图汗那两个王八蛋,然后还要表达出自己最大的诚意来让明国皇帝满意。

    但是这些都是小问题,现在摆在额哲面前的问题只有一个:明国皇帝会不会接纳自己?

第四百四十六章 关门,放疯狗(还债4/100)

    额哲永远不会知道,孙承宗在和吴三桂讨论完自己的事情时,心里还有一句话连吴三桂都没有告诉。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他们太小瞧陛下了!”

    对于额哲这个二五仔要求内附,崇祯皇帝表示欢迎欢迎,热烈欢迎,从今以后,你就跟着朕混。

    有朕罩着你,满天下大可以去的,比如说辽东那里抓建奴,你是朕的马仔,你怼不过建奴,还有大明的军队替你兜着呢。

    当然,现在大明自己的事儿多了点儿,麻烦的事儿不少,所以现在你去辽东,肯定是要去的,但是不要主动去作死挑衅,偷摸的抓几个建奴换银子就好了。

    至于装备,刀枪剑戟斧铖钩叉那是应有尽有,大明皇家兵工厂出品,质量保证,良心产品。

    当然,得拿点儿银子来换,毕竟这些东西也是要成本的嘛。

    对于崇祯皇帝的示意,胡乱把自己老爹埋了后就匆匆忙忙赶到大明京城的额哲表示完全同意,这些都是应该的。

    再然后,崇祯皇帝就想起了穿越前在穿越者培训中心某个工科狗UU小说的李思摩。

    面对着铁勒人能正大光明的喊出“我狂犬也”的李思摩,那对于论语解读的那叫一个到位,连崇祯皇帝都表示佩服。

    然后崇祯皇帝就问额哲,到底愿意不愿意死心塌地的跟着自己混,额哲表示只要你老人家能让我怼死代善那几个去察哈尔一日游的混账东西,剩下的您老人家说了算。

    总之,您老人家能让我报仇雪恨,您让我咬谁就咬谁,咬住之后松口或者不松口,一切都以您老人家的意思为准。

    崇祯皇帝觉得没毛病,心中大喜之下,命人准备了一套自己解释过的论语就扔给了额哲,再仔细解释了一番之后,崇祯皇帝很是有些语重心长的道:“额哲以后就是大明的归义侯了,跟那些蛮子自然是不同的,以后切要记住,勿要以蛮子自居了!”

    额哲很想哭。

    以前打生打死的就混成那个鸟样儿,现在自己的老爹一死,倒是成了归义侯。

    不仅是得到了赏赐,大明的京师里边儿也有了宅子,察哈尔部所在的地盘现在也正式归了自己所有大明承认的,卜失兔和卓里克图汗那两个王八蛋现在就在那里流着口水干瞪眼。

    早知道如此,自己就把那个爹给砍死算了!

    当然,被崇祯皇帝赐姓为夏的归义侯额哲在认真的领会了崇祯皇帝的意思之后,发现自己确实不是蛮子!

    自己是蒙古部的汗没错,可是也确实是夏淳维之后,那是正儿八经的炎黄苗裔,建奴才是蛮子!

    对于厂卫回报过来夏额哲正有向着疯狗进化的消息,崇祯皇帝表示很欣慰疯狗养成什么的,那才是一个皇帝应该干的事儿。

    夏额哲带着自己察哈尔部剩下的马仔跑到了辽东之后,美滋滋的告诉完颜宏,自己跟完颜宏一样,那也是大明的忠狗,夏淳维之后,以后还需要多多照顾。

    完颜宏的心里觉得崇祯皇帝变心了淳维那是自己家的老祖宗!跟他额哲有什么关系?这不是强行给自己找个亲戚么?

    当然,完颜宏也知道崇祯皇帝是怎么想的,最起码自己那个便宜女婿就没把这个夏额哲当回事儿。

    最简单的对比就是,锡伯部的三千铁骑入卫大明京师,其他的所有跟着大明混的,别管哪家哪户,也没有捞到这个待遇。

    连自称是大明最忠孝的孝子朝鲜都没这个待遇!

    入卫京师,护卫宫禁,那是和皇帝陛下的人身安全息息相关的,是一般人能有的待遇?

    不过这事儿吧,哑子吃馄饨,自个儿心里有数就行了,没必要非得吵的全世界都知道,尤其是当着额哲这个狗东西的面儿。

    一番客套之后,完颜宏拍着胸膛保证道:“夏兄弟放心,咱们都是炎黄苗裔,又同为圣天子效力,还有一个共同的敌人,互帮互助也是理所应当之事。”

    额哲很感觉,离着不算是太远的沈阳城里,黄台吉很很感动,尤其是收到代善等人带回来的战利品之后就更感动了。

    战马,刀剑,弓箭,粮食,女人,奴隶,要啥有啥,应有尽有。

    在这个代善等人大胜归来之后分战利品的日子里,自己的心头肉海兰珠又给自己生下了个儿子,那就更感动了!

    黄台吉一感动,觉得得让天下人知道本汗的仁德,都得跟着感动感动才行。

    然后黄台吉就选择了大赦天下建奴那边的牢房顿时为之一空。

    大赦天下这招,是黄台吉跟着汉人的皇帝们学会的,听说汉人皇帝总是会在喜庆的日子里面选择大赦天下。

    实际上,大赦天下是要在皇帝登基、更换年号、立皇后、立太子等情况下,才会颁发的赦令。

    但是这里面有个问题的存在,那就是凡蒙大赦之人,被赦免之罪不能作为刑事前科和累犯的理由。

    黄台吉本身只是高兴,特别高兴,但是布木布泰就不这么觉得了。

    自己也同样生了个儿子,早早的就取名福临,可是海兰珠的儿子却迟迟没有取名。

    再加上黄台吉大赦天下的动作,更是让布木布泰意识到了一个问题黄台吉有意立海兰珠之子为下一任的大汗。

    大金国哪怕是再怎么日薄西山,再怎么一天不如一天,那大汗也不是普通的固山能比的吧?

    更何况不管是立嫡还是立长,那也轮不到她海兰珠的儿子吧?

    可是皇太极这个老狗现在的作法,明显就是有意立海兰珠之子为储。

    如此一来,自己之前拉拢分化多尔衮和代善他们的关系,到最后竟然是替海兰珠生下来的孽种做了嫁衣?

    布木布泰很不高兴,暗自咬牙切齿一番之后,决定给海兰珠送些被身子的东西。

    布木布泰很不高兴,大明的崇祯皇帝也很不高兴。

    崇祯六年的正月,原本京师下了场大雪,都他娘的赶上雪灾辣么严重了,可是开春之后,就再也没有下过一滴的雨。

    不光京师,连江西那边也是一样,死活就是不下雨。

    这时候想要搞什么南水北调工程,纯属于扯蛋就算是人力和技术要求都满足的情况下,南方的水量也达不到要求!

    如果不是崇祯皇帝颇有些先见之明的要求把正月里的雪都化成水然后储存起来,整个京师及附近,在崇祯六年就别想有一粒粮食的收获。

    然而就是在这么大旱的情况下,大明的官员们依然表现出了大无畏的精神,该贪的还是贪,该伸手的还是伸手。

    至于百姓的死活,显然不在这些官老爷们的考虑之中。

    被这些个混账东西们弄的有些精疲力尽的崇祯皇帝暴怒之下,干脆选择了最简单的方法来处理。

    司礼监太监张其监、郝纯仁、高养性、韩汝贵、魏伯绶这五条名声不显的疯狗被崇祯皇帝解开了链子放了出去。

    一起放出去的,还有锦衣卫的缇骑。

    京城及左近,江西,陕西,山西,淮扬,凡是遭了灾的地方,每人负责一个,与当地的提督或者巡抚一起开仓放粮,太监们监督,锦衣卫暗访。

    不幸中的万幸,这些地方再怎么着也没有闹出民变这种乱子来,但是官场上的一场地震就免不了了。

    从县令到御史最后到巡抚一级,大大小小的官员们一场牵连下来足足有六十七个,再算上三族足足七八百人之多。

    统统被就地处决,一点儿的废话都没有,直接全给砍光了。

    对于崇祯皇帝一次性砍上这么多的人头,朝中的大佬们表示这很正常,这完全就是崇祯皇帝的作风,用不着大惊小怪的,只要好好的办事儿,轮不到自己头上。

    虽然说自己也贪了那么一点儿。

    砍完了人之后,崇祯皇帝又一拍脑袋,觉得这些个混账东西都是管的轻,上下勾连的破事儿肯定不少,尤其是一开始当官的时候,就有很多东西开始研究些歪门邪道了。

    然后崇祯皇帝就告诉吏部,这事儿得注意:“朕惟祖宗朝求才用人,原不徒凭文艺,尽拘资格;惟在敦尚行谊、选建贤能,以佐治理。

    故童子必入小学,遇试先核德行;自入学以及释褐,必有实德,方许登用。异日败行,考官并坐。

    至于四海之大,岂无潜修硕德、积学弘才、清直刚方,实堪大用者乎!更宜简拔一、二,以示风劝。

    若科道,不必专出考选;馆员,须应先历推知:并当廷议,垂为法守。”

    别的基本上可以忽略,最主要的意思基本上就是:谁的人谁负责。

    你们不是讲究什么座师么?不是喜欢玩什么师徒同窗么?

    没问题,朕也不强制你们改掉这一套臭毛病,甚至于朕还赞成你们玩师徒情谊谁的学生犯了事儿,考官座师同罪!

    让你们这些个混账东西继续讲座师情谊!朕倒要看看,你们有多少个脑袋够这个情谊砍的。

    工科给事中孙晋觉得前边几年又是山西又是陕西的,光研究这两个地方的河道桥梁了,连两条铁路都修的那么稳定,现在也应该想想别的地方了。

    然后孙晋就告诉崇祯皇帝:“徐、邳而下至安山,无岁不决,无决不害;而最剧者,莫如苏嘴、建义等处。宜亟讲求疏塞之方,此天下兵饷通塞之间也。”

    崇祯皇帝觉得没毛病,这六部的给事中们终于开始干自己该干的事儿了,不再成天的想些别的事儿,这就是个进步。

    毕竟你一个户部侍郎却总想着人家五军都督府的事儿也不太像话不是?

    就像户部侍朗刘荣嗣说的那样儿:“今承宗督辽,复施其旧策,当派员督促,命其速速进兵以平奴。”

    你他娘的是户部的,人家孙承宗怎么干那是五军都督府的事儿,关你屁事儿?

    心中不爽的崇祯皇帝干脆就把刘荣嗣半年的俸禄给没收了,然后告诉刘荣嗣好好把自己那一摊子事儿搞明白,你户部是不是太闲了?

    既然太闲了,就把田赋的事儿给朕研究一下,看看该怎么个收法,现在天下的土地和百姓,跟以前都不一样了,不能按以前的老套路来。

    然后刘荣嗣振振有词的告诉崇祯皇帝:“赋役全书款目错杂,田亩、丁口又率不得原额;增减多少,何由稽考!莫若以万历会计录为据,合派辽饷,另立一门,庶攒造为易。”

    然后崇祯皇帝的眼睛就眯了起来,盯着郭允厚道:“若年年如此,要户部核查天下田地民册还有何用?郭允厚见事不明,着罚俸三月。”

    对于刘荣嗣,崇祯皇帝并没有说该怎么处理,是杀是砍?还是千刀万刮都没有说,但是在第二天,崇祯皇帝就收到了刘荣嗣要求告老还乡的诏书。

    然后许显纯手下的狗腿子们就开始了疯狂的活动,可是发现这家伙确实算是比较干净的那个,无可奈何之下只得回报给许显纯。

    既然查不出什么毛病来,那就荣归吧挂了个户部左侍郎的衔,然后随便加了个根本就没有鸟用的太子少傅,刘荣嗣就回老家了。

    由于崇祯皇帝早就看着户部除了郭允厚以外的其他人不顺眼,所以司礼监太监张彝宪也跳了出来,表示户部加上工部这两个部门到现在还欠着陛下的钱呢。

    累计达到了一千七百万两,是赋,不是税。javascript:

    正在心疼自己内帑的崇祯皇帝一听还有这种好事儿,当即就乐了,然后告诉户部和工部要把这七千七百万两银子给朕交回来。

    郭允厚和薛凤翔就恨上了刘荣嗣。

    如果不是刘荣嗣,崇祯皇帝也不会看户部不顺眼,更不会有张彝宪这个死太监跳出来搞事情。

    为了保住自己的小命,刘荣嗣干脆选择了去新明岛,离着大明远远的,省得哪一天就莫名其妙的消息了。

    刘荣嗣一跑,跟着刘荣嗣混的一些官员们也选择了跑路不辞官,请调新明岛。

    崇祯皇帝大手一挥尽数允了,然后就打算把崇祯六年的科举之事赶快搞定。

    只是还没有等崇祯皇帝把科举的事儿想明白,辽东那边儿就来了消息新鲜出炉的皇帝忠犬夏额哲,搞了个大新闻。

第四百四十七章 疯狗咬了矮矬子

    时间眼看着就入了夏,到了崇祯六年六月的时间。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南直隶到苏杭这一条线上,或者说沿海的这一片地方算是遭了灾了。

    先是狂风,其声如雷,大杨尽拔之,门首桥板重三四百斤,直接就被疯给掀到了河里。

    然后是暴雨,雨五六寸,水涨三四尺,靖江半夜之时江水就泛溢入城,通州、瓜州等处也是一样被淹,就连没有下雨的**县,水都淹了五六尺之深。

    头半年滴雨不下,说下就来了这么一场大的,江南之地现在等同于大明的多半个粮仓,然而结果很可能就是在崇祯六年的时候颗粒无收。

    崇祯皇帝觉得脑袋疼,一个有两个大就不说了,脑袋瓜子就像是被人拿金瓜给砸了一样,嗡嗡嗡的响着疼。

    江南,水灾,没粮食,救灾,买粮食,修铁路,皇家学院,辽东建奴,建奴人头。

    这些关键词连在一起之后就组成了一个字,钱。

    国库和内帑刚刚收上来的赋税还没捂热乎就得花掉一大半。

    就在崇祯皇帝头疼自己家的内帑又要没钱了的时候,夏额哲在辽东搞出来一个大动静。

    夏额哲还没有去辽东的时候,崇祯皇帝就曾经拿着自己注释过的论语,结合工科狗的理论,对夏额哲解释了一番比如夷狄之有君不若诸夏之亡也。

    “蛮子嘛,有君主都比不上咱们炎黄苗裔没有君主的时候,更别说咱们现在有君主了。当然,这个君主指的是朕。”

    比如食而弗爱,豕交之也;爱而不敬,兽畜之也。

    “吃了大明给的食物却对大明没有尊敬爱戴,就这是连猪狗禽兽都不如啊。”

    还解释了一翻什么叫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你今天多抓一个建奴,建奴就少一个,你今天不抓,建奴就还是那么多。”

    然后把论语,孟子,荀子,老子,庄子,墨子等书籍就扔给了夏额哲,要求他到了辽东以后好好学习。

    当然,这些书都是被崇祯皇帝注释过的,尤其是墨子里面,重点突出了兼爱的那一部分。

    夏额哲去了辽东以后,也确实是好好学习了,甚至于达到了手不释卷的地步。

    然后这家伙从论语和孟子里面就读出来四个字:“尊王攘夷”。

    尊王这两个字没什么好说的,伟大的天可汗崇祯皇帝陛下,那就是中原,草原,天下所有日月所至之地,所有一切能呼吸生物们的指路明灯,灯塔,红太阳。

    重点在于攘夷。

    首先是攘这个字,提手旁,说明了要用手去实现,这个字的意思则是推出,划拉到一边儿去的意思。

    然后是夷这个字,夷者,半人也。

    当然,这个夷跟自己肯定是没什么关系的自己被赐姓为夏,而且崇祯皇帝官方认定过的,自己就是夏淳维之后,妥妥的炎黄苗裔,根正苗红的那种。

    那么这个夷指的是谁呢?

    夷,向来是跟蛮这个字儿一块用的,蛮者,亦虫也;夷者,半人也。

    所以蛮夷统统都是进化不完全的大虫子,半兽人,比如建奴,比如倭奴,比如昆仑奴。

    名字里边儿都带奴了,说明他们就是蛮夷,最适合给我们这种贵族人当奴才。

    尤其是在跟完颜宏交流之后得到了完颜宏的认可,夏额哲就更加的觉得没毛病了。

    至于说当年跑到了宣府跟大明闹别扭最后被崇祯皇帝反杀,在草原上连筑了十余座京观之事,那摆明了就是自己家的家事兄弟阋于墙,外御其务。

    自己家的事儿怎么着都好说,毕竟是自己家兄弟嘛,现在建奴敢跳,那就是跟自己这些贵族过不去,就必须要打倒他们。

    在不断的向着随行的小太监请教并且通读了论语孟子等圣人学说之后,变得有些好为人师的夏额哲在察哈尔部全族上下展开了全族学习崇祯皇帝指示精神,圣人学说的热潮。

    自己现在是根正苗红的炎黄苗裔,那就得先进帮助后进,先富带动后富,帮助自己的族人一起学习圣人学问,一起加入大明这个文明的大家庭之中。

    看书上瘾的夏额哲甚至于连福寿膏这种好东西都开始变得没兴趣了,每天就光琢磨圣人学问了。

    然后在某一天,崇祯六年六月六日,学问已经有所成的夏额哲召集了察哈尔部的大小头人之后,开始了自己的讲话。

    子曾经曰过,坐而言,不如起而行。

    所以光死读书是没有用的,得把学问应用到实践中去才行。

    那么怎么实践呢?干死建奴就是最好的实践!

    当然,现在建奴势力太大了些,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够怼死的,察哈尔部也没有那么实力。

    但是趁着现在建奴无瑕北顾的时间,去奴尔干都司那边寻依附建奴的那些个小部落的晦气却是没有问题的。

    按照伟大的天可汗崇祯皇帝陛下的指示,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那么奴尔干都司那边心向建奴的部落,就应该统统的杀光,烧光,抢光,然后让他们知道什么叫做痛!

    在杀了三牲向着炎黄二祖还有诸位先贤们祭拜了之后,夏额哲又按照草原上面的传统,特意宰了一匹白马,向着长生天盟誓:踏破贺兰山缺,不破楼兰终不还。

    由于来到辽东之后跟完颜宏所部互相倚为犄角之势,再加上附近又有着大量的明军驻扎,明显不用担心建奴过来找麻烦,所以整个察哈尔部的小日子过得就挺美。

    饱暖思**,小日子过美了的察哈尔部上下都在跟着夏额哲学习圣人学问,然后一个个的就都成了饱读诗书的儒。

    全族上下对于新任的察哈尔汗夏额哲的言论都表示认同辽东也好,奴尔干都司也动,那都应该是大明的,都应该是伟大的天可汗陛下的牧场。

    现在被从了建奴的那些个小部落们占据,他们就不佩做夏淳维之后,统统都是蛮夷!

    而察哈尔部,身为伟大的天可汗陛下最忠诚的鹰犬,有责任也有义务,去清理掉那些个混账东西们,把这片肥美的草原重归于天可汗崇祯皇帝陛下。

    额哲带着整个察哈尔部就此北上奴尔干都司,打算看看整个奴尔干都司到底都有哪些部落是铁了心跟着建奴去死的。

    从大明京师一路跟着额哲来到辽东的那个小太监和扈国公完颜宏先后给崇祯皇帝发了密报:“额哲和察哈尔部全疯了!”

    如果只是这样儿,崇祯皇帝顶多也就是呵呵一笑。

    疯就疯呗,左右不过是一群蛮子,哪怕是他夏额哲现在就敢跟李疯狗一样带兵去冲击建奴伪宫,崇祯皇帝都不会在意。

    人不狠,站不稳。

    尤其是对于一个皇帝来说,善良和心软这两种本来应该说是优秀的品德就不应该出现在一个皇帝的身上。

    哪个皇帝摊上这玩意都落不了什么好下场。

    老刘家的天子为了保证自己的儿子能够真正的一言九鼎,杀母存子这种事儿可没少干。

    杨二陛下身上的黑历史也不少,李二陛下身上的更多。

    就连老赵家的,也那是有斧声烛影这么一出大戏的。

    老朱家更不用提了,朱元璋朱棣哪个也不是省油的灯。

    原本后面的几个皇帝还都要点儿脸,讲究个良心神马的,然而崇祯皇帝穿越过来之后发现这些个家伙们莫名其妙的都凉了,所以干脆就把自己的良心扔去喂狗了。

    虽然崇祯皇帝的良心狗都不吃。

    但是,问题的关键点在于,夏额哲这家伙带着人去了奴尔干都司之后,很快就发现了一伙儿倭奴。

    这次德川家光没有带队,因为德川秀忠凉了。

    托施凤来跑到九州岛当九州岛总督的洪福,原本在崇祯五年二月就应该凉了的德川秀忠愣是没有凉,反而拖到了崇祯六年的正月末才算是凉凉。

    被德川家康赐乳名为“竹千代”的德川家光正式由左大臣升任为征夷大将军,开启了江户幕府第三代大将军的统治时代。

    现在德川家光正忙着跟施凤来商量怎么样弄个港口,然后由江户幕府垄断其交易。

    现在双方之所以迟迟没办法达成一致,就是因为施凤来觉得长崎就挺好,就在九州岛,还便宜了倭奴呢。

    但是德川家光觉得不如再往北一点儿,最好在京都附近在长崎岛,施凤来那个老不要脸的要收税,这不是从幕府身上割肉么?

    除此之外,德川家光还在忙着怎么强化天主教压制,怎么更加彻底的闭关锁国,关上门来自己玩或者说只跟大明玩外面的那些西方蛮子实在是太坏了,日本不跟他们玩儿!

    所以这一次来辽东抓建奴的事儿,德川家光就用不着自己亲自来了,带队的则是德川家光的同胞弟弟德川忠长。

    德川家光是怎么看德川忠长都不顺眼。

    德川家光是被乳母春日局抚养长大的,所以与亲生母亲阿江的关系难免就有些疏远。

    而德川忠长则是由阿江和德川秀忠一起抚养长大的。

    这么一来,德川秀忠难免就想要把乳名为国千代的德川忠长立为第三代将军。

    如果不是因为春日局去找德川家康哭诉,德川家光的第三代将军位置很可能就会保不住。

    而德川忠长在幼年时,常听祖父德川家康、父亲德川秀忠说竹千代是主公而自己是家臣,又曾被家光羞辱,因此就深恨上了德川家光。

    由于德川忠长自认才智、容貌都比德川家光那个矮挫子要强,所以在德川秀忠凉了以后也没改变自己对于德川家光的轻视态度。

    如果只是这样儿,德川家光还是会想着是不是能抢救一下毕竟是一个爹妈生的。

    但是德川忠长想要振兴织田家,娶了织田信长的孙子织田信良的女儿信姬为正室,而且德川忠长想要振兴织田家的想法又从来没做过任何的掩饰,最终成功的激怒了德川家光。

    然后德川忠长就被扔到了辽东去抓建奴吧,到时候跟大明换好东西。

    德川忠长虽然心中不满,却也没有多说什么,而是老老实实的带着武士和浪人们就跑到了辽东。

    得益于德川家光现在还没有打算弄死德川忠长,所以倒也好心的告诉了德川忠长,直接去奴尔干都司那边抓野人就行了。

    毕竟辽东的建奴不太好抓了,而奴尔干都司那边却多的是,抢生意的还不算是很多,这买卖可以做。

    但是好死不死的是,已经成功的被洗脑成疯狗而且顺利的将自己族人也洗脑成狂犬的夏额哲在跑到了奴尔干都司之后碰上了德川忠长及其手下。

    额哲是正打算北上奴尔干都司,德川忠长则是带着手下和抓来的奴隶准备南下山海关,去找明人把这些奴隶换成自己想要的好东西。

    比如刀剑,比如福寿膏,比如其他的一些日本没有的好东西。

    但是,就像后世某一首歌曲里面“只是因为在人群人多看了你一眼”唱的那样儿,接下来的事情基本上就可以用“你瞅啥”和“瞅你咋滴”来形容了。

    人高马大的夏额哲看着对面那个梳着朝天辫,身高不满五尺还穿着类似唐装却尽显怪异别扭的矮矬子,怎么看怎么想笑。

    矮矬子,手下不是特别多,但是捆起来带着的蛮子却是不少。

    这他娘的就是一个人形会走的银仓啊!

    很快就做出了自己判断的夏额哲根本就懒得废话,直接一挥手,框了一下自己的马仔然后就一波流a过去了。

    如果夏额哲还有他带的马仔们没有骑着马,那么两伙人谁输谁赢倒还真不太好说。

    可是问题就在于,夏额哲还有他手下的马仔们可都是自小在马背上面上长的。

    哪怕是德川忠长一伙人胯下也有马,手里还有刀,对上夏额哲的后果就是一波流,送人头的一波流。

    疯狗夏额哲告诉自己的族人,瞧瞧,跟着天可汗混的好处是大大的有,这不就抓了建奴和倭奴了?只要把这些家伙们送到山海关,可不就是大一件!

    围观了这一切的大明来客们,比如山东响马,比如陕西老秦人,比如四川袍哥们则是表示懵逼。

第四百四十八章 子曰,头疼

    山东响马头子觉得既然草原上的蛮子们组团抢了矮矬子,那自己联合上老秦人还有袍哥们把蛮子们抢了好像也没什么问题?

    但是看着草原蛮子高举着的明字大旗还有夏字的帅旗,自认为还算是饱读诗书,在学问上面能全面压制老秦人和袍哥们的响马头子也有些懵逼的感觉。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山东响马头子孟繁星拉着离自己不远的老秦人头子王豪杰还四川袍哥头子大扁担刘航开始研究了起来。

    研究的主题就是对于这伙儿蛮子该怎么处理,要不要下手黑吃黑一波算了?

    刘航觉得搞他一下就好了嘛,一看那些标志性的罗圈腿还有那红乎的脸上长着的络腮胡子就摆明了是蒙古人蒙古人哎,四川跟他们仇大的很,搞一下子出出气也是好的。

    就在三个人正在研究的时候,蒙古人那边却驰来一骑,马上的汉子明显也是蒙古人。

    来到三人不远处勒马停下施礼之后,那汉子便操着一口别扭的大明官话开口道:“子曰,有朋至远方来,不亦乐乎?我家侯爷请三位头领过去一叙。”

    孟繁星表示自己的脑袋有点儿不够用。

    自己身为孟子他老人家的后人,现在有个蛮子在自己跟前说子曰?还有朋自远方来?

    朋是谁?听他话里的意思,朋是指的自己这伙人?山东响马加上陕西老秦人还有四川袍哥?

    侯爷?蛮子成了大明朝的侯爷?是这世界变化太快了?

    互相使了个眼色之后,孟繁星便开口道:“请前头带路。”

    见到了夏额哲之后,就见这个一身大明侯爷打扮的蒙古汉子大声笑道:“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今日得见三位,实在是荣幸之至。”

    孟繁星和王豪杰还有刘航继续懵逼你一个蒙古蛮子混成了大明朝的侯爷,这个事儿可以理解,毕竟混成国公的死忠份子也有过,可是也没听说谁跟你丫的一样子曰诗云的啊。

    夏额哲却是显得很高兴:“在奴尔干都司得见我大明百姓,本侯这心里实在是高兴。这样儿,一会儿咱们先喝酒,回去的时候,三位各自带上百十个蛮子,当是本侯的见面礼了。”

    孟繁星等人更懵你这是把我们当成一伙儿的了?不过也对,毕竟这家伙是大明的侯爷,跟自己等人也算得上是一伙儿的。

    夏额哲见三人拱手致谢,心中更是高兴,当即便吩咐手下人去准备些吃的反正附近应该有些小部落,弄些羊来吃是很简单的事儿,远了也不怕,反正战马的速度足够快,去抢就是了。

    孟繁星等人虽然也看那些个矮矬子们很不顺眼,可是好歹都是干的同一件事儿,奴尔干都司的地方够大,奴隶够多,因为倒也没起过什么冲突谁抓了谁就去卖,没什么大不了的。

    但是夏额哲这家伙一来就把倭奴们给连锅端了,这事儿会不会惹得倭奴发火,然后再和建奴搞到一起去?

    夏额哲则是很不担心:“就凭那些个身高不足五尺的矮矬子,能掀起什么风浪?至于说跟建奴搞一块儿去,咱们可是大明的百姓,住海州卫城下一躲,他们有个屁的办法!”

    你说的真是好有道理啊!我们真的好佩服你啊!

    然后夏疯狗又告诉孟繁星等人:“本侯乃是大明的国侯,你们则是大明的百姓,咱们是一家人,一家人的事儿,怎么着都好说。

    奴尔干都司,除了咱们大明的人,剩下的都是蛮子,别管是建奴瑶还是蒙古蛮子或者其他的什么奇奇怪怪的蛮子,只要是蛮子,就能抓来卖,然后换成白花花的银子。

    当然,平时你们抓你们的,咱们各自划好一块地盘自己抓,真要遇到人多搞不定的了,就来寻本侯,本侯会带人过去,咱们一起抓了蛮子换钱。”

    孟繁星忍不住抬头看了看天,发现已经开始昏红的夕阳依旧挂在西边的天际线上,没有挂在南边或者是北边,而现在依然能够算是白天。

    那眼前的这个明显是蒙古人种的大明国侯说的是什么?

    建奴和蒙古人都算是会走的银子?就等着大家伙儿去抓了?

    想了想,孟繁星还是小心的道:“侯爷,蒙古各部族?”

    虽然说山东响马和老秦人还有袍哥们都没少抓蒙古人,或者说他们根本就没想过自己抓的到底是建奴还是蒙古人,反正只要不是大明的百姓,那就是会走的人形银子不是?

    毕竟奴尔干都司这里现在除了自己这些人以外根本就没有大明的百姓,也不用担心抓错。

    但是眼前这个家伙是什么鬼?脑袋坏掉了?

    夏额哲则是啃了一口羊腿之后笑道:“蒙古咋了?本侯爷现在是大明的国侯,可不是那些蛮子,本汗自己的族人现在也都是大明的百姓,跟蛮子可没有一点儿的关系。

    所以别管他们什么族的,只要不是我大明的人,该抓的就抓,抓了就卖,没问题。那可都是白花花的银子啊兄弟们。”

    海外逢知己,他乡遇故人。

    能在奴尔干都司这个破地方遇上大明的百姓,真是一件让人高兴的事儿!

    不光是夏额哲高兴,连夏额哲的手下们也很高兴,什么山东什么陕西什么四川什么察哈尔,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大家都是大明百姓,是自己人!

    已经明显被夏疯狗带跑偏的察哈尔部族人很高兴的拉着响马,老秦人,还有袍哥们一块儿喝酒,吃肉,虽然说语言上总是有些别扭,可是三碗酒下肚,一切的问题也就不是问题了。

    现在这个时节,哪怕是下午,依然能被晒成死狗,然而烤的金黄的羊腿,还有烈酒,再加上被夏额哲一锅端了的倭奴,这一切都让人感觉是那么爽。

    夏额哲等人很爽,崇祯皇帝很不爽。

    对于夏额哲等人抓了德川忠长这个事儿,崇祯皇帝根本就没有当回事儿,让孙承宗把人放了也就是了,难道他倭奴有胆子敢跟大明开战?

    别开玩笑了,光是现在的东海舰队就能压的倭国片帆不得下海,更何况还有郑芝龙的南海舰队,尤其是郑芝龙还跟倭国有仇。

    崇祯皇帝闹心的是大明,还有皇家学院,至于说建奴和夏额哲还有倭奴什么的,其实那些都不是什么大事儿。

    论到海上的军事实力,澎湖的那伙儿红毛夷人实力不比倭奴要强的多?

    现在呢?不还是老老实实的在大明各处地方抓坑修路这伙人唯一带来的好处就是通译这个行当变得紧缺走俏了起来。

    现在真正的问题还是大明自己内部的问题干旱,水涝,缺粮。

    就以粮食来说,崇祯六年收上来的商税不可避免的要对比崇祯五年的少一些,因为今年东南也遭了灾,大家的日子都不太好过。

    活不下去的百姓能干出什么事儿来,随便让人用脚趾头想都能想的出来崇祯皇帝被挂到树上去。

    哪怕是崇祯皇帝现在在民间的威望再多,长生牌位再多也没有鸟用。

    为了自己不被挂到树上去,明显在崇祯四年有些松了一口气的崇祯皇帝又把心给提上来了。

    得益于天启七年和崇祯元年到崇祯五年这几年里不停的向外买入粮食的举动,如果真要说大明缺粮缺到要命的地步,其实也不尽然。

    最起码各地的粮仓里,按照应有的储备来说应该是足够的,更不要提京师,通州,南直隶等各地所囤下来的粮食了。

    崇祯六年哪怕真的是全大明都颗粒无收,只要勒紧了裤腰带,也不是撑不过去。

    但是崇祯皇帝显然就不愿意出现这种局面凭什么要让老百姓勒紧了裤腰带?又不是真的一点儿粮食都没有了!

    更别说现在新明岛那边也已经开始有粮食向大明运入了,虽然运过来的那些粮食连一个县的百姓吃上两个月都不够,但是有总比没有强不是?

    一切都很好,新明岛一切也很好,唯一的问题就是那个蛮子要求自己册封他个王爷。

    一个蛮子,真当自己是什么殷商遗民了?用的着你的时候,你就是,不是也得是。

    但是现在大明还用得上你么?

    对于朱聿键提出来派个天使过去宣旨然后趁机直接把这些蛮子们给砍死的要求,崇祯皇帝干脆命司礼监去拟诏了商继兴及所部不臣,尽诛之。

    通篇圣旨上面就这么几个字,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盖上了玉玺之后就被郑芝龙往新明岛送去。

    来了这个破岛上两三年的时间了,终于看到了把蛮子们绞杀干净的希望从今以后,这片土地就是大明的,自己这些大明的藩王,就真正的在岛上当家做主了。

    想了想,朱聿键还是有些不放心,向着张建英问道:“可都准备好了?”

    张建英躬身道:“王爷放心,只待宣旨的天使一到,宣旨之时,就是那些蛮子们人头落地之时!”

    点了点头,朱聿键道:“万不可出了问题,一旦走失了几个蛮子,对于我大明的百姓们来说可就是祸害了。”

    张建英拱手道:“王爷放心,除了观礼之时的人手外,李鸿基和李过也会领着大队人马埋伏在外,必然不会让蛮子们走脱。”

    朱倬笑道:“王叔就是想的太多,不过是一些个蛮子罢了,就算是走脱了那么一个两个的,也翻不起什么浪花儿来。”

    瞪了朱倬一眼,朱聿键才道:“本王也不是不知道这事儿,可是毕竟全弄死了才更放心不是么?”

    朱存机道:“尽人事,听天命罢了,这事上又谁敢说有万分的把握?王叔祖未免太过于担心了。”

    朱常瀛也笑着道“就是,王叔想的未免也太多了些,只要那些个蛮子大部分被杀个干净,剩下的慢慢的也就死外面了,成不了气候。”

    朱聿键也知道这些人现在说的没有错,可是心里说不担心,毕竟是虚的。

    想了想,朱聿键最终还是压下去了心中乱七八糟的想法,改而开口道:“等这些个蛮子绞杀干净了,这地皮是分一分?还是等着以后再说?”

    朱常浩身为后来的四个藩王里边的头子,当下便开口道:“王叔的意思呢?”

    朱聿键道:“依着本王的意思,自然是咱们这些人还在一起,彼此之间也算是有个照应,再说也习惯了现在的生活,突然分开,心里未免有些不舒服。

    只是本王的担心,想必你们也知道,陛下到底能不能允许咱们继续混在一起,实在是不好说。”

    朱倬道:“我也不想分开,还是跟王叔在一块儿好,省的天天头疼这些乱七八糟的事儿。至于封国,扔给丞相他们去打理就成了呗。”

    朱聿键点了点头,又望向了朱常浩等人:“你们的看法呢?”

    朱常浩与朱常瀛等人对视一眼后,开口道:“我等的意思其实和庆王兄是一样儿的,还是在一起比较好一些。”

    如果说现在谁最不愿意各自分开单过,那就必须得是朱常浩等人了。

    光说这个炭矿,这么大的一片地盘看着挺大,可是划给哪个藩王都显得不够,真要是分家各过各的,这块地盘给谁?

    崇祯皇帝当初可是说过的,谁抢下来的地盘归谁,可是问题在于这块地盘,甚至于整个新明岛都是朱聿键那三个家伙先发现先抢的,怎么轮也轮不到自己等人。

    说白了,自己这些后来的,要是分开单过,肯定捞不到什么好处,而且分开之后,人家最开始就在海上一起漂着的朱聿键和朱倬还有朱存机肯定抱团。

    至于自己这四个后来的再抱团,在各个方面能怼着得他们三个?就算是在崇祯皇帝心中的地位,也是大大的比不上啊。

    这种情况下,谁会脑袋傻掉了才想着去分家单干?

    朱聿键却是点了点头,开口道:“既然这样儿,那就本王一个人单独上书,你们就别跟着掺合,否则的话,倒有可能适得其反。”

    朱倬同样点头道:“这事儿就依王叔的意思,王叔不论是辈份还是威望,都是够了的,想必陛下也要好好考虑一下王叔的意见。”

    朱聿键却是苦笑崇祯皇帝什么时候听过别人的意见了?

卡文,开个单章吐槽几句

    写到这时候,又陷入了常见的卡文之中了。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有很多剧情想写,却不知道从哪里下笔开始写。

    所以本来已经开始的还债,只能变成保底,然后明天或者后天再恢复还债。

    熟悉暴君的都知道,本章说和书评区,向来都有暴君的身影出没其中,尤其是在卡文的时候。

    然后吧,就发现了挺有意思的现象。

    看盗版的跑来正版的书评区里说暴君刷数据了,而且极为自得的说自己是看盗版的。

    你看盗版还有理了是吗?如果你实在看不起书,全订一下,朕给你发个红包也行。

    至于你说的刷的问题,之前我就已经开单章说过一次。

    这本书刚开书的时候,第一天和第二天,发了些推荐票红包,共计折合人民币11.5元。

    打印合同,邮寄合同合计13块钱。

    剩下的电费网费这玩意没法计算,毕竟不写书也要玩电脑,对吧?

    一步步走到今天现在的成绩,靠的是所有正版读者的支持,靠的是正版读者的赏脸。

    而不是刷。

    这本书均订现在是7600,而vip章节,全订的基本上都是执事级别的书友了。这就意味着每刷一个均订,最少是50块钱左右。

    说实话,暴君刷不起,有老婆孩子要养,有房贷要还,没钱去刷数据。即没有必要也没有数据。

    至于说盗版的问题,虽然说不喜欢,可是暴君也从来没有说过什么,甚至于连常见的这种事儿,暴君都没干过。

    而且,在上架之初,暴君就已经说过了,有很多可能是学生的读者,并没有条件每本喜欢的书都看正版,看盗版,我也理解你们。

    但是,这绝不是你们看着盗版还来正版喷的理由。

    一盘菜不好吃,你可以把他倒掉,但是请你不要骂厨子或者饭店老板,毕竟你没有付钱。

    喜欢的,请继续喜欢,不喜欢的,请你离开,不要喷。写书的时间长了,就懒得再去喷你们了,没有意义。

    还是那句话,爱看看,不看滚,要不然就自己去写一本。做一个有素质的人,不要走到哪儿就把屁放到哪儿。

    谢谢你们了!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17137/ 第一时间欣赏回到明朝当暴君最新章节! 作者:天煌贵胄所写的《回到明朝当暴君》为转载作品,回到明朝当暴君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回到明朝当暴君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回到明朝当暴君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回到明朝当暴君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回到明朝当暴君介绍:
朕为天子,乃受命于天,握秉乾坤,奋太祖之余烈,提天子剑,荡平不臣。晓谕八荒六合: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蛮夷番邦,皆为汉臣妾也。回到明朝当暴君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回到明朝当暴君,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回到明朝当暴君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