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回到明朝当暴君TXT下载回到明朝当暴君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回到明朝当暴君全文阅读

作者:天煌贵胄     回到明朝当暴君txt下载     回到明朝当暴君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四百四十九章 坑人,坑七个藩王

    新明岛的冬天,和大明的冬天其实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该刮风的时候一样会刮风,该下雪的也一样会下雪,并不会因为四面环海就不下雪不刮风了。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相反,新明岛的冬天,寒风一旦刮起来就有要人命的感觉,那是一种把人冻透了,直接从骨髓都开始被冻僵的感觉,这一点倒是跟大明的冬天有些不同。

    新明岛在经过了一个寒冬之后,现在已经快到了冬尾,可是这天气却仍是能冻死狗。

    换成大明本土,这时候正好应该是夏天的尾巴刚刚过去,秋老虎也马上要开始发威了。

    脸上胡须已经尽数脱落的马石扑打了一下身上的雪花,笑道:“多亏了郑提督的提醒,要不然俺老马这会儿就得被冻死了。”

    马石跟一般的太监不同,额角上的刀疤让他看起来笑的有些狰狞,而说话之间的语气,也不似一般太监的阴柔,反倒更像是一个久经沙场的悍将。

    别说在是大明朝,就马石这形象,放在任何一个朝代,都不可能是一个合格的太监伺候皇帝的太监,还能被派出来宣旨的,有一个算一个,那模样都得是过得去的。

    长的丑了吓人不行,身高要是长成德川忠长那样儿的也不行,声音不怎么好听的还是不行。

    总之,选拔一个好的太监,不比后世选美难,这太监也不是说你想当就能当的还得看你自己的条件够不够呢。

    如果没有门路没有背景,而自己又一刀下去练了葵花宝典之后想要进宫,倒也不是不可以,只是进去了也只能老老实实的当个洒扫的役使太监,想要混出头是没有可能的。

    但是马石不一样,这家伙原本是个关口的守将,虽然说子孙跟被人一刀给砍坏了,彻底的成了个公公,但是抗不住这家伙有背景啊。

    而且他的背景又比较大当朝崇祯皇帝钦命的司礼监太监,拜在了魏忠贤门下学习行走,以后是要接魏忠贤的班,提督西厂的。

    而魏忠贤更是乐得如此像自己这种先帝的贴心太监,原本名声既臭权势又大的,不被暗中处理掉就已经是侥天之幸了。

    而崇祯皇帝现在把马石扔到自己的脚底下,摆明了就是要栽培马石来接自己的班,而自己也可以混个善终。

    虽然说有些悄无声息的就从大明的政治中心里面消失了,可是这命却也保住了。

    太监嘛,毕竟是伤了命根子的,活到六十五岁已经算是难得了,不能想的太多,尤其是跟着崇祯皇帝这样儿的皇爷,想的太多会死人。

    所以老魏想的很开,不光是西厂这一摊子,便是连剩下的自己所有的路子和人脉都开始慢慢的交给了马石,自己则慢慢的从大明的政治朝堂上面消失了。

    消失的有些无声无息的意思,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但是这样儿却是最稳妥的法子。

    生不能五鼎食亦当五鼎烹,那是读书人吹牛逼的说法,咱老魏不扯那没有用的,好好儿的活着比什么都强。

    就像是这回宣旨一样,魏忠贤就直接把这事儿扔给了马石,而且明确的告诉马石,等他回京了就把西厂也彻底交给他打理。

    马石也是个懂事儿的,跟着魏忠贤混的久了,这话说办事和察言观色方面的本事也算是得了几分魏忠贤的真传,因此这船刚刚靠到新明岛岸边,马石就先向郑芝龙道了谢。

    郑芝龙也是哈哈笑道:“马公公实在是太客气了,俺老郑最近可是跟马公公学了不少战阵之道,还要多谢马公公提点哩。”

    马石哈哈笑道:“这有甚么的,俺老马当年可也是带过兵的。更何况大明现所有的卫所指挥使都是必须要学习这些个东西的,当不得什么。”

    一翻谦逊的说辞之后,马石又怪笑着道:“真要是论到率兵作战,郑提督未必能比得上令公子。如今这小子,啧啧。”

    见马石故意吊自己的胃口,郑芝龙也乐得配合,拱手哀告道:“还请公公告知则个。”

    马石笑道:“我倒是忘了你还不知道这事儿,估计旨意要到年后才能下来。

    陛下亲自给这小子赐了朱姓,又赐名为成功。这份荣宠,大明开国三百年来也只有郑和郑公公有此殊荣,而郑公公也未得得赐国姓。”

    郑芝龙又惊又喜,赶忙向着北方方向拱手道:“愿万死以报陛下厚恩!”

    赐姓这种事儿,历史少不少,大明朝也不是没有过。

    一个是琉球,当时还是中山国国王,灭了北山国与南山国之后正式定名琉球国,被太祖高皇帝朱元璋赐尚姓。

    另一个是太监郑和郑公公,由于当时跟着朱老四混的马和从燕王起兵靖难,出入战阵,在京城的郑村坝之役表现突出,被朱老四赐下了“郑”姓。

    至于太祖高皇帝的那些个义子,后来都被赐了归宗,改回了自己原本的姓氏。

    剩下的,则是到了武宗朝才有过,只是那只能算是武宗皇帝胡闹而为之,自武宗之后到崇祯皇帝,赐国姓这事儿还是头一回。

    而且最关键的是,崇祯皇帝把郑福松给赐了国姓,连名字都一起给赐了,还是成功这两个极有寓意的字眼,摆明了就是把郑福松当成干儿子来养了,郑芝龙如何能不喜?

    上一个大明朝皇帝的干儿子,是从小跟着太祖高皇帝打天下的朱文英,归宗之后叫沐英,故昭靖黔宁郡王,以至于云南的黔国公府向来又被称之为沐王府,连朝廷都没有人管这事儿。

    当然,沐王府这个叫法没问题,沐国公要是敢喊一声沐王爷,那这就很有问题了崇祯皇帝可以口口声声的把黔国公府称之为沐王府,可是你黔国公要是真把自称一句沐王爷,那就是找死。

    现在,他郑芝龙的大儿子,郑福松,被崇祯皇帝赐名赐姓,这是摆明了要当干儿子来养的,估计如果不是崇祯皇帝年纪不太适合,可能真个就要收为义子了。

    可就算是如此,以后郑福松被称之为国姓爷那也是没毛病的,当然,现在官方名字已经改成了朱成功,这可是要被附入皇室属籍,成为宗室亲贵,属籍由宗正寺管理的。

    也就是说,朱成功以后那也算是有了天大的后台了。

    郑芝龙也好,其他的大明百姓也好,拼死拼活的打拼一辈子,可不就是为了自己的子子孙孙考虑?

    至于自己,烂命一条,无所谓的很。

    这会儿的郑芝龙倒是从心底里愿意替崇祯皇帝去死了,虽然这种提携玉龙为君死的想法只存在了那么一刹那的功夫。

    看着郑芝龙一副感动的无以名状的模样,马石哈哈笑道:“我说郑提督,现在这旨意还没下来呢,您可得把嘴巴给闭严喽,要不然惹得皇爷不快,这后果可就不好说了。”

    郑芝龙拱手道:“公公放心,芝龙省得厉害。”

    马石这才笑吟吟的道:“走吧,咱们先去见见几位王爷,然后给这岛上的蛮子们送送行!”

    被马石透漏的消息刺激的心中兴奋不已的郑芝龙伸手向前一引,笑道:“公公,请。”

    一番繁琐的礼节过后,朱聿键看着眼前的这个死太监看了半天,才试探着道:“看公公不像是厂公,倒像是军伍中人?”

    马石笑道:“王爷好眼力,末……奴婢原本是龙井官的守将,只是遵化之役时,张万春那个狗贼降奴,奴婢与之争斗时被伤了子孙根,这才入宫。蒙陛下恩赐,奴婢现在正随着魏公公行走司礼监。”

    朱聿键竖起大拇指道:“虽然马公公现在入了司礼监行走,可是本王仍要赞你一声好汉子!”

    谢过朱聿键之后,马石才接着道:“明儿个的事儿,王爷可都准备好了?”

    朱聿键目视张建英,张建英便躬身道:“回公公的话儿,明日之事皆已准备妥当,那蛮子部落中人皆会前来观礼,到时候正好一网成擒!”

    马石点点头,向朱聿键道:“既然都安排妥当了,奴婢也就不多说什么了,明日之后,这岛上就再无蛮子了罢?”

    朱聿键笑道:“明天之后,这新明岛就是大明的天下!”

    马石笑道:“这就好,陛下正有意向着新明岛再迁移些百姓过来,到时候几位王爷身上的担子可都不轻啊。”

    朱聿键好奇的道:“还望马公公明示,陛下要迁多少大明百姓来新明岛?”

    叹了一声后,马石开口道:“奴婢也说不好,这几年里大明天灾不断,朝中奸佞怎么杀也杀不干净,老天爷不满,总是会降下灾祸。

    如今受灾的百姓可是又多了许多,皇爷的内帑里都快空的要跑老鼠了,买的粮食也总是不够吃,说不得,还得迁移一些百姓来新明岛,总不能看着百姓饿死吧?”

    朱聿键点头道:“还请公公代为回复陛下,打明儿个起,新明岛同是大明国土,岛上没有一个化外蛮夷,迁移百姓过来,陛下尽可以放心。”

    马石笑道:“王爷一片忠敬为国之心,皇爷是知晓的。往日里皇爷也总感叹,唐王实为天下诸藩之表率。”

    卧槽尼玛!

    朱聿键原本还挺高兴的心中顿时就感觉到了崇祯皇帝那满满的恶意。

    本王又是送地又是送银子,为了替你个狗皇帝卖命,挑头跑来这鸟不拉屎的化外之地当野人,本王容易么?

    为了响应你的号召,本王连丞相和太尉这两个要命的官位都拱手让相让了,可是你个狗皇帝是怎么干的?

    唐王实为天下诸藩之表率?表你老母!

    以后天下间的藩王们说起来就是唐王嘛,朱聿键那个不要脸的狗东西,为了巴结皇帝连脸都不要了,现在搞的我们也这么被动。

    瞧瞧,现在要跑到海外鸟不拉屎的地方去不说,还得给那狗皇帝送银子送地,都是朱聿键那个傻逼开的头,真真是不当人子!

    寡人到底是怎么得罪你了,你个狗皇帝居然这么祸害寡人!

    朱聿键心中不爽至极,面上却笑道:“陛下过奖,实乃为人臣者本份也。”

    马石又叹了一声,接着道:“殿下高义,可是朝中和各地的官老爷们却看不明白,总想着往自己的怀里揣银子,却完全不管百姓的死活。

    他们就不想想,他们现在这一切,都是谁给他们的?没有了大明,他们还算个什么?

    奴婢虽然以前是个粗鄙武夫,现在是个太监,却也知晓为人臣者当忠君报国,可是这些官老爷们,实在是让人齿冷。

    陛下不容易啊,哎。”

    不容易就去死!马上去!现在就去!

    同样叹了口气之后,朱聿键才道:“本王虽然身处化外之地,却也知晓食君之俸当为君分忧的道理。

    还望马公公代寡人回复陛下,寡人感佩于陛下高义,愿献万金。

    虽然不多,可是能多买一些粮食给大明百姓也是好的。”

    万金,一百万两白银到手!新明岛上藩王有七个,足足七百万两!

    抹了抹眼泪,马石起身向着朱聿键等人拜道:“诸位王爷高义,奴婢铭感五内,必将诸位王爷忠敬报国之心报之于陛下!”

    朱倬和朱存机见怪不怪,朱常瀛和朱常浩还有朱常润和朱恭枵则是心中暗骂一声城里人真他妈会玩!

    一句话!一百万两银子!就这么被一个死太监给坑去了!而死太监身后现在就已经浮现出了崇祯皇帝那张似笑非笑的脸!

    太监贪财是没错,可是还真就没哪个死太监敢在这种场合借着皇帝的名头索贿到藩王头上的今天这事儿,可是要上奏章给皇帝的!

    也就是说,这姓马的死太监完全就是受了那狗皇帝的指使才这么干的!

    你没银子了,你去砍几个大臣抄家啊,你找我们几个干什么?我们还是你的叔叔呢,这里辈份最高的都是你叔祖了啊混蛋!

    朱常瀛等人实在是没有想到,皇帝不要脸起来,居然能到这种地步!实在是太不要脸了!

    ps:妈哒,吐槽完了心情爽了,写文也顺畅了不少。以后不吐槽了,直接开怼!

第四百五十章 奉天子诏,诛贼!

    太监砍人哪家强,大明京师找三厂。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东厂,即东缉事厂,属于大明版的的特权监察机构、特务机关和秘密警察机关。

    成祖皇帝于永乐十八年设立东缉事厂,由亲信宦官担任首领,其分支机构远达朝鲜半岛,地点位于京师东安门之北。

    西厂全称“西缉事厂”,是宪宗皇帝成化十三年于东厂之外增设西厂,用太监汪直为提督,其权力超过东厂,活动范围自京师遍及各地。

    后因遭反对,被迫撤销。正德元年短暂复开五年后又被撤销。

    西厂直接听命于皇帝,不受其他任何机构和个人的节制。西厂作为一个短命的特务机构,前后只有两任提督,分别是汪直和谷大用。

    现在,西厂终于有了第三任的厂督原东厂提督魏忠贤调任重开后的西厂,估计第四任厂督就是马石。

    至于内厂,历史上的厂督就只有一任刘谨,然后内厂就凉了,直到崇祯皇帝又重开内厂,厂督才由崇祯皇帝贴身保镖兼御马监掌印太监东方不败方正化担任。

    三厂之中,原本都是提督和大档头们由太监担任,真正办事儿的全是从锦衣卫抽调的,而崇祯皇帝登基之后,三厂开始各自发展人手,不再由锦衣卫调用。

    唯一还需要借助锦衣卫的,就是三厂都没有自己监狱,崇祯皇帝也不允许他们有,所以审讯犯人什么的,往往还需要借助锦衣卫北镇抚司的诏狱。

    除些之外,三厂之中大部分档头一类的,都是经过了御马监培训的专门培训如何砍人,栽赃,侦缉,所以三厂不管看文官像是罗非鱼,连看锦衣卫都是当成战五渣。

    马石不用培训,毕竟原本的关口守将,再怎么着也是有点儿功夫在身上的,砍个把人什么的不在话下。

    新明岛的天气难得的出现了一个好的天气,太阳虽然远远的挂着,温度好像已经被地面那些反着白光的雪给挡了回去一般,可是这么一个没有风,又晴空万里的天气,在冬天的新明岛来说也算是难得了。

    被朱聿键等几个渣渣取名为新安城的城外,已经建起了一座高台,台高九丈,马石已经早早的到了台上。

    台下,被教导过礼仪的商继兴已经换上了一身大明百姓的装扮,正在老老实实的等着册封仗式开始,商继兴的后面,则是他两万多的族人,一起在等待着这个神圣的仪式。

    再外面,是朱聿键等七个大明的藩王,笑吟吟的坐在凳子上面,等着册封仪式的开始,再外面则是全副甲胄在身的明军士卒。

    微微的寒风吹过,裹动了台子最高处的明字大旗,稍矮一些的唐、秦、庆、桂、周、瑞、惠七面大旗也跟着动了起来,发出了烈烈声响。

    马石抬头看了看天,太阳已经挂在了正中的位置,时间也已经到了午时,册封大典的吉时也就到了。

    随着三声炮响,在台下礼部特意派来的官员示意下,商继兴也开始缓步登上了高台。

    高台台高九丈,九九八十一阶,商继兴每一步都走的稳健无比从今天之后,自己也就能和之前的那几个家伙们平起平坐,这新明岛上,也再没有人敢小瞧自己了!

    来到马石跟前之后,马石才微微笑道:“有意旨,商继兴接旨。”

    马石的声音,浑不似一般太监的嗓音那么尖锐,反而透着一股子浑厚。

    随着马石的声音落下,商继兴也一撩衣袍,跪倒在地,用极为别扭的汉话喊道:“臣,商继兴,恭贺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对于商继兴来说,这些话里的意思其实是半懂不懂的,但是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今天之后,自己的身份就变了。

    等到商继兴跪倒在地之后,马石才展开圣旨,唱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商继兴及其所部不臣,尽诛之!钦此!”

    这就完了?

    商继兴还有些懵逼,那个明人的官员不是说圣旨要念上一会儿,自己听懂听不懂的不要紧,但是千万记得要谢恩?

    刚刚把身子伏下,还没有来得及喊出臣这个字,商继兴就觉得脖子上面一凉,继而眼前一黑,便什么也不知道了。

    商继兴的人头在高台上面咕噜咕噜的滚了几滚,马石则是将手中还滴着血的长刀递给了身后的锦衣卫校尉,喝道:“奉旨意,讨伐不臣!”

    马石的声音还没有落下,台下不算是很远处的李鸿基就跟着喝道:“奉旨意,讨伐不臣!”

    随着讨伐不臣的声音不断响起,高台四周的明军士卒们皆是抽刀在手,向着商继兴的族人们冲了过去。

    拜李鸿基帮着商继兴怼死新明岛上的其他蛮子们所赐,整个商继兴所部现在大概有两万左右的蛮子,比之从前已经多了很多,此时都在台下观礼。

    然而人多了,人心也就杂了,不像是最开始都是一个族里的人,人心较齐。

    异变陡生,很多人都是一脸懵逼的没有反应过来到底发生了什么不是说自己家的头人要得到好处的?

    已经反应过来的人中,有的想着反抗,有的则是想的逃走,还有的干脆选择了跪地乞降。

    然而跪地乞降也没有什么鸟用,得到吩咐的明军士卒口中高喝着讨伐不臣,长刀依然向着这些人的脖子挥去。

    大明的士卒用满地轱辘的人头,证明了他们手中由大明皇家兵工厂出品的长刀究竟有多么锋利。

    随着惨叫起,还有长刀破空声的不停响起,地上的人头和无头尸首也是越来越多,血水也是越流越多,抬脚走路都变得有些黏滑的感觉。

    但是这不重要,重要的是蛮子们越来越少了,再花上个把时辰,估计就能绞杀干净了。

    以后,这新明岛上就可以随意的浪,大明的百姓们出门在外也再也不用担心会碰到蛮子了他娘的,这些个蛮子们都穷疯了,看见什么都想抢回去。

    然而蛮子们的胆子就是大,杀上一个两个的根本就没有什么鸟用,该抢的照样还是抢,往往抢完了还会杀人。

    杀人越货这个词用在他们身上是最合适的。

    这让大明的士卒们很不爽这可不行,大明百姓们的东西是你们能抢的?兵爷我自己都没敢下手去抢,还轮得到你们?

    心中不爽的士卒们下手没有一丝一毫的手软,只要是带了个把的,就统统在砍头的范围之内,与年龄无关。

    至于女的,倒是能够活下来大明百姓里面光棍不少,大家分一分,再运回大明一部分发卖也就差不多了,掀不起什么浪花儿来。

    一场杀戮,从午时到未时末才算是刚刚结束,高台下面四周已经是哭喊声一片,惨叫声却是没有了。

    马石满意的点了点头,这才从高台之上缓步下来,到了朱聿键等人的跟前躬身道:“殿下,都干净了?”

    此时负责整个杀戮行动的张建英走了过来,拱手道:“启禀王爷,都清理干净了。”

    朱聿键点了点头,问道:“我部士卒如何?可有伤亡?”

    显得黝黑的张建英咧开嘴,嘴出了满口的白牙:“启禀王爷,我大明士卒无一人伤亡,倒是有几个倒霉蛋被血水弄的滑倒了,把脚给崴了,最倒霉的一个被后面人的刀子扎屁股上了,剩下的什么事儿都没有。”

    “当真是浴血奋战呐,我大明士卒无畏伤亡,前赴后继,终于将这些该死的蛮子绞杀干净了。”

    马石的声音传到来,朱聿键大喜道:“还不快谢过马公公!”

    张建英不傻,连忙向着马石拱手道:“多谢公公栽培!”

    马石嘿嘿笑了两声道:“别介,俺老马以前也是带兵打仗的,知道兄弟们都不容易,这事儿啊,就得这么报,要不然这功劳可就先少了三分了。”

    而回到京城之后,马石转手就把朱聿键和张建英给卖了:“那些个蛮子,当真是不堪一击,除了女人留下,剩下的全都在一个时辰内绞杀干净了。

    唐王殿下所部浴血奋战,有几个崴了脚的,还有个屁股被自己人误伤的,剩下的都完好无损。”

    然后崇祯皇帝随手就把战报给扔到了一边,笑着吩咐道:“着司礼监拟诏,有功者赏。”

    有功者赏,有过者呢?崇祯皇帝根本就没有提,那是唐王朱聿键他们几个渣渣该关心的事儿。

    至于自己,要关心的问题很多,比如大明百姓的口粮问题。

    如果不是说有着从天启七年就不断买来的粮食兜底,崇祯皇帝现在想要跳楼的心思都会有。

    而得益于地瓜这种好东西在陕西已经全面铺开种植,再加上各地都有打出来的井,所以陕西再怎么旱,其实都不会再出现饿死人的情况了。

    但是这玩意吃多了也麻烦,总不能天天当成饭来吃吧?

    所以还是得不断的向着陕西补贴粮食,然后再把地瓜这种好东西均分给其他的各处州县。

    有屁一起放!

    除了这些,还有另外一件事儿让崇祯皇帝很是关心,因为这事儿关系到自己的内帑有多少银子的问题。

    蔷薇水是个好东西,可惜的是直到罗马人凉了,这玩意也没有被发扬光大,更没有传到中原,所以崇祯皇帝就有了机会。

    香水嘛,这可是好东西。男人用女人受不了,女人用男人受不了。男人女人一起用?床受不了!

    再说了,崇祯皇帝前世在穿越者培训基地培训的时候可是看过相关的教材的,不管是哪个家伙穿越回古代都会弄出来香水,搞的香水的制造已经成了穿越者必修课。

    不就是些酒精,再加上花瓣,然后蒸出来还是怎么着来着?

    好吧,崇祯皇帝承认自己有些不学无术了,起码连香水这种必修课还有肥皂这种玩意的制造方法都没有背下来。

    但是没关系,自己只要知道大概的就行了。

    比如说香水,肯定是用花瓣,这个是错不了的。

    至于是蒸是煮还是晒,怎么跟酒精混合到一起去,比例多少,那这事儿自然是由小太监们去头疼,自己堂堂的皇帝还需要会这些?

    同理,香皂这东西也是一样,自己不会造没关系,但是猪胰和猪油还有碱这种东西肯定是用到的,草木灰好像也有吧?

    无所谓,只要知道有猪油和碱,剩下的同样扔给小太监们去想办法解决。

    而大明朝的死太监们也确实给力。

    曹化淳提督的东厂先是往盐里面掺铅粉卖的草原和辽东各处都是,然后就是被这些死太监精炼出来的福寿膏现在已经成了辽东上层贵们和平民百姓们的神赐之物,还有就是拿棉籽榨出来的油同样各种往外卖。

    当然,这三种东西都是出口专用,内销不行。

    不是没有人不信邪,比如福寿膏,这玩意民间就有人偷偷摸摸的种了然后弄出来私下卖,甚至于还有人偷偷摸摸的往正常的烟里掺这种东西。

    然而并没有鸟用,锦衣卫和东西两厂的鼻子到底灵不灵,完全取决于皇帝的态度。

    当皇帝铁了心要办什么事儿的时候,厂卫会用实际行动告诉天下人,什么叫做比狗鼻子还要灵敏,什么叫做手狠手辣。

    在整个大明近两万颗人头落地十余万人流放的高压下,罂粟这东西除了药用,剩下的都已经被百姓们自己给除掉了。

    银子虽好,可也要有命花才行。

    反正崇祯皇帝的意思很简单,想要抽烟,没问题,什么一手烟二手烟的无所谓,这玩意愿意抽死都没有人去管。

    但是福寿膏不行,不管你们是拿来吃还是拿来抽,反正发现谁种就把谁的脑袋砍了,全家流放。

    没有任何条件和理由,总之这玩意除了药用就不允许有其他任何接近于吸食一类的用途,否则发现一例处置一例。

    现在东厂那些不务正业的死太监们把香水这玩意给琢磨出来了,这是什么?

    这就是白化花的银子啊,想想西方那些蛮子们不洗澡,身上那个体味……

第四百五十一章 狡兔死,飞鸟尽?

    西方的蛮子们,连崇祯皇帝都不知道该怎么去形容他们。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那么长的,那身上臭的,简直没谁了。

    以前的蛮子们怎么样儿,崇祯皇帝不清楚,但是后世的蛮子们在香水上下的功夫,那当真是惊人,各种香水卖的死贵死贵的,就是为了摭去身上那股子味道。

    现在好了,大明东厂下边儿的太监们给力的很,弄出来的香水很好,香味有浓的有淡的,有玫瑰的也有茉莉的,各种香型任选,卖的还不贵。

    香水是个好东西,一点儿酒精加上花瓣,还有人工,装一个瓶子,按崇祯皇帝的眼光来看,足足得有几十毫升了,仅仅只卖五两银子,简直就是良心价。

    崇祯皇帝身为大明天子,抢钱这种有**份的事儿怎么可能去干?还是卖香水什么的最好了。

    毕竟香水是赚的女人的钱,而蛮子们不管男女,都用得上香水这种东西不分男女,蛮子们的体味都是一样的重。

    没穿越之前,崇祯皇帝就知道一个道理,这世界上最好赚的钱,就是老人,妇女,孩子。

    老人和孩子的钱嘛,崇祯皇帝现在没什么办法,但是香水和香皂这种东西那妥妥的就是赚的女人钱,而且还有蛮子们男人的钱。

    甚至于为了赚钱,崇祯皇帝还特意吩咐了下去,除了香皂和香水之外,还特意弄出来了普通的,没有香味的肥皂,卖的虽然便宜了一些,可是量大啊。

    一块普通的肥皂就算是只赚五文钱,十块肥皂就是五十文,一百块呢?一万块呢?

    大明可不是西方的蛮子和螨清那些货色,对于卫生的要求还是高的一逼的,肥皂这种东西用来洗手洗衣服都有那么大的用处,卖的火是必须的。

    有了银子,就能买足够多的粮食,买的粮食加上储备的还有大明百姓们自己种出来的粮食,想要抗的过天灾什么的简直不要太容易。

    唯一的问题就在于粮食运输这件事情上比较麻烦火耗太大,人吃马嚼的,很多粮食都被消耗在路上了。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崇祯皇帝干脆把眼光盯向了铁路。

    铁路好啊,运的多,还没什么火耗,只要烧煤就行了。

    而煤这种东西,对于现在的大明来说基本上可以算是没有什么成本的东西。

    大明自己的煤矿也在挖,但是危险的矿洞都是用的俘虏,不用担心大明的百姓们被埋进去,而新明岛那边更牛逼,直接捡了煤再装船运回来就行,连挖矿的工夫都给省了。

    从新明岛上面运煤回来,其实算是简单的,毕竟只要在郑芝龙的南海舰队里面多塞一些运输用的福船就行了。

    这些船虽然没有什么战斗力,但是抗不住郑芝龙的南海舰队火力足威力猛啊,最起码海盗什么的是不用担心的大明的海盗基本上都被收编了,自然是不用担心的。

    唯一没有被收编还有实力的大明海盗刘香现在都变成了海里的鱼粪了,更不用担心。

    至于说西方蛮子们的海盗随便来,随便抢,他们不来,郑芝龙想要捞军功都是个麻烦事儿,更别提抓些蛮子换钱这么好的事儿了。

    中原有句老话说的好,叫做好事成双。

    这边东厂的死太监们搞出来了香水,民间也有人搞出来了鲸肉的储存方法。

    很简单,先煮熟了,然后再密封上,能存储挺长一段时间,只要不是放在太阳底下暴晒,大概一个多月都不会变质。

    对于崇祯皇帝来说,这才是真正的美到了心底的好消息。

    只要有了这种方法,鲸肉这玩意就不用再采用风干的形式来保存了,而是直接煮熟了之后就能运走。

    这对于大明的内部遭遇干旱和水灾的地区来说是个天大的好消息最起码不用担心饿肚子,而且还能有肉吃。

    更何况只要有了这种保存方法,就不光是鲸肉那么简单的事儿了。

    草原上的牛多不多?羊多不多?宰了之后煮熟然后再拿去卖或者直接用来救灾爽不爽?

    如果要把一头活牛运到中原再卖,路上的粮草,人力,可都是要花银子的。

    有了这种跟罐头差不多的好东西,可不就都省下了?

    而且这么一来,草原上的蛮子们就可以安心的养牛养羊了,大明会敞开了收购,不用担心卖不出去的问题。

    而蛮子们手里有了银子,总是要买东西的吧?崇祯皇帝是有税能在大明的商家身上收的是吧?

    反正这东西的出现,对于整个大明来说都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至于说保存的时间太短,只有区区一个月左右的时间,这个其实无所谓,慢慢改进也就是了。

    还有就是草原上,卓里克图汗和卜失兔汗这两个家伙貌似没有多大用处了?

    崇祯皇帝开始摸着自己那为数不多的胡子盘算了起来,到后来干脆把温体仁和张惟贤给叫进了宫里一起研究。

    这事儿不适合拿到明面上讨论尤其是崇祯皇帝手里的蒙古万骑可是相当忠心的一股力量,如果让这万骑知道自己在谋划着他们的部族……

    总之乐子会有点儿大。

    除了温体仁和张惟贤,剩下的人里面适合讨论这事儿的不是没有,可是这种机密事儿,知道的越少越好,知道的越多,消息走漏的风险也就越大。

    嗯,扯上魏忠贤就没有什么问题了。

    虽然说这些家读书不多,还是个老流氓出身,可是能在皇宫大内这种吃人的地方混到司礼监秉笔太监,还能在天启那个死木匠的支持下把文官们玩成哈士奇,这家伙的能力肯定是有的。

    然后已经处于快半退休状态的魏忠贤是懵逼的奴婢都已经半退隐了,现在西厂那一摊子事儿基本上都交给了马石那家伙,除了挂了个西厂提督和司礼监秉笔之下,奴婢就已经没啥了啊?

    然而崇祯皇帝并不在乎魏忠贤怎么想朕现在用得着你,你就得老老实实的替朕想办法,拿出你那玩文官的阴狠劲儿。

    否则的话,你这西厂提督很可能就要去锦衣卫北镇抚司里旅游一圈了。

    对于这一点,魏忠贤其实也是心知肚明的,一日为太监,终身是太监,这辈子就不要想别的了,老老实实的替皇帝卖命才是正经事儿。

    就目前来看,现在这小日子已经超出自己想象中的太多太多,不能奢求更多了。

    大明朝的太监,除了郑和郑公公以外,剩下的提督东厂西厂的太监们有哪个落下了好儿了?

    牛逼到人称立皇帝的刘谨,不还是说宰就给宰了?

    原因很简单,当皇帝需要自己这些人去办某些皇帝不方便出面办的事儿,或者需要自己这些人去和文官打擂台的时候,那么自己这些个太监是有用的,再怎么风光也不为过。

    可是到了最后,皇帝用不上了,或者说把文官们给玩成傻逼以后要安抚人心了,自己这些人就是最好的背锅的。

    不用什么安抚,不用什么交待,甚至于都不用像大汉孝景皇帝忽悠着晁错去死一样,直接一张小纸条,自己这些太监就能死的透透的。

    魏忠贤对于这一点,向来是看的很明白,甚至于心中对于自己的下场都有一定的规划天启皇爷是主子,需要自己玩文官的时候,自己就得玩,玩大子之后,自己也就差不多该死了。

    但是这种事儿,轮不到一个太监去反对。

    不同于老刘家和老李家养的那些死太监,人家手里都能握着一定的兵权,可是老朱家的皇帝太不是东西了啊,哪怕是自己摸不到兵权都不会想办法让太监们去摸。

    但是最终的结果跟魏忠贤自己预想的有点儿偏差,而且这个偏差值有点儿大。

    原本以为自己再风光个几年就差不多该死了,结果天启皇爷先死了。

    天启皇爷死了后,崇祯皇爷还能容得下自己?尤其是崇祯皇爷跟东林党的那些孙子们走的那么近?

    结果是崇祯皇爷登基之后翻脸比翻书还快,东林党的孙子们被玩死了,而自己居然能混到了现在还活着?

    魏忠贤永远忘不了崇祯皇帝登基的第一天晚上问自己的问题:“明明是几个狱卒就能解决的问题,为什么非要诏外军进京?这天下到底是朕的还是你九千岁的?”

    这两个问题一个比一个吓人,但是话里的意思却很简单你是一个死太监,别想着乱七八糟的,好好给朕卖命就行了。

    卖命好啊,卖命就不用立即去死,可以活下去啊。

    所以哪怕是已经处于半退休的状态了,在接到崇祯皇帝召唤自己的旨意时,魏忠贤仍然爆发出了最大的激情,匆匆忙忙的就向着宫里而去。

    在给崇祯皇帝请完了安之后,魏忠贤就发现了温体仁和张惟贤。

    对于温体仁,魏忠贤没有多大的感觉,毕竟这家伙是崇祯皇帝登基以后才大力提拔起来的,自己以前也和他没什么仇怨,而从这家伙的表现来看,也是个忠心的。

    而张惟贤就很让人头疼。

    这家伙虽然现在和魏忠贤等人也算得上是盟友,可是整个天启年间,如果说到魏忠贤最不愿意招惹的人物名单之中,张惟贤可是高居榜首的。

    没别的,这家伙家里累世国公,对于大明朝廷也是忠心耿耿,有着张辅的香火情在,别说是他魏忠贤,就算是天启皇帝亲自上场也是拿这家伙没什么好办法。

    剩下的比如说云南的沐王府,还有南直隶的魏国公府,京师的徐国公府等等,那些人在名单上都是依次往下排,剩下的连上名单的资格都没有。

    沐王府累世世受国恩镇守云南,而且向来恭敬,从来没有惹出什么乱子来,首任黔国公又是太祖高皇帝的干儿子,这种人魏忠贤自认为惹不起;

    魏国公府和徐国公府也是一样的原因,这家子跟皇室的关系太紧密了,除非是打出造反的旗号,否则魏忠贤也是拿这两家没什么办法栽赃陷害那一套在这两家身上也没有什么鸟用,没有人会相信这两家举旗造反。

    剩下的什么国公国侯还有伯爷一类的,那些都是属于可以拿捏的,无所谓的事儿。

    但是皇爷今天把张惟贤还有温体仁和自己单独给召集起来干什么?

    一个是文臣方面的头子,一个是武将勋贵们的领头羊,自己则不过是一个过气的死太监。

    往常崇祯皇爷召人议事,可是基本上会把内阁首辅、次辅还有六部尚书都弄齐全的,今儿个这是什么情况?

    皇爷又想坑谁了?

    崇祯皇帝没有理会下面三个人各自心中转着的小念头,反而直接开口道:“朕今日召温爱卿和老国公还有忠贤过来,乃是有一件事儿相商。

    漠北林丹汗已经被建奴的代善和多尔衮等人杀掉,额哲也已经受专封为归义侯,现在已经算是我大明的一份子了,漠北已经可以说是平定了。”

    温体仁和张惟贤先是向崇祯皇帝道贺,然后好一通吹捧如我皇英明神武以致四夷来降等等,接着又用询问的小眼神望向了崇祯皇帝这事儿大家伙儿都知道,直接说关键的呗?

    总不能把俺们三个叫进宫来是吹捧您老人家的吧?翰林院的那些个穷酸们吹起来比俺们可牛逼多了!

    崇祯皇帝也没打什么哑谜,接着道:“漠北既定,漠南却还有卓里克图汗与卜失兔汗。”

    崇祯皇帝的这句话一说完,三个人就知道这位爷在打什么主意了兔死狗烹,鸟尽弓藏,这一类的字眼开始在三人的心里不断的浮现。

    原本林丹汗还活着的时候,卓里克图汗和卜失兔汗在漠南部分,宣大以北的位置上面,相当于起到了一个缓冲地带的作用。

    最起码林丹汗想要叩关,就必须得先面对这两个部族才行,而这两个部族又各有五千骑兵在崇祯皇帝的手里,族里的人又开始跟着汉人杂居,所以无论从哪方面来看,这两个部落都必须先跟林丹汗死磕才行。

    但是现在问题的关键点在于,林丹汗已经不在了,察哈尔部唯一的合法继承人额哲不光归顺了大明,还改名夏额哲,最近听说有向着疯狗进化的趋势?

第四百五十二章 进退维谷的两难选择

    原本卓里克图汗和卜失兔汗是用来防备林丹汗的,说白了就是起到个看门狗的作用。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可是外边的贼已经没了,辽东的建奴更是已经被弄的欲仙欲死,自保都还嫌费劲,哪儿有工夫跑到宣大这种地方来搞事情?

    如果说建奴在崇祯三年以前还有跑过来搞事情的可能,崇祯六年以后的可能性基本上为零除非孙承宗突然变成猪而且故意找死,否则的话,就凭建奴?

    到了现在这种情况,不管是温体仁还是张惟贤,甚至于包括魏忠贤,几个人都跟崇祯皇帝一样儿,谁也没有把建奴再当一回事儿。

    如果说不是大明自己天灾太多以致于一屁股的屎还没有擦干净,那么现在只要花上几个月的时间就能彻底怼死建奴。

    但是不管怎么说,卓里克图汗还有卜失兔汗都已经给大明看了几年的大门了,而且也没出什么乱子,您老人家现在就想着把人家给弄死,是不是有点儿太不要脸了些?

    张惟贤和温体仁毕竟还要点儿脸,心里还会这么想,原本就不要脸而且心狠手黑的九千岁魏公公则表示皇爷的想法真好,脸什么的最讨厌了。

    想了想,魏忠贤干脆躬身道:“皇爷,奴婢听说天天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若是有足够的好处,卓里克图汗和卜失兔汗的土默特部彻底融入我大明,事情的关键就只剩下了卓里克图汗和顺义王?”

    其实事情的关键点在于卓里克图汗而不是卜失兔汗。

    卜失兔汗这家伙是土默特的可汗,而他的官方正式称呼是顺义王大明册封的。

    而卓里克图汗这家伙虽然说名义上是一个大汗,可是实际上这家伙的部族是由巴林部与鲁特部两个部落所组成的,也就是说,这家伙是个名义上的内喀尔喀五部的盟主,实际上却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儿,甚至于跟卜失兔比起来,卓里克图汗还多有不如。

    但是不管怎么说,这两个家伙还有他们的部落都是偏向于大明的,这就有了接着向下谈的前提条件了。

    而之前被崇祯皇帝如同刘备借荆州一般从卜失兔和卓里克图手里借来的那个蒙古万骑,其实就是最好的例子,有了这些人的榜样,真想要把两个部族都给融入大明应该是可行的。

    但是问题就像是魏忠贤说的那样儿,好处,得有好处的事儿才会有人去干,能损人不利己的事儿也有人去干,可是损己利人的事儿,估计没有几个人会干。

    最起码魏忠贤觉得换成自己来干,自己就不会同意融入大明这事儿虽然说这个可汗要受明朝的册封,实力也不算强,头上还有个大明爸爸管着自己,可是那也是个大汗不是?

    融入大明之后,自己还算个屁?这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汗位到了自己的手里还能再往下传吗?

    这事儿不解决就玩什么融入大明,对于普通的牧民们来说基本上是没有什么影响,可是对于卜失兔和卓里克图还有那些个那颜们来说,就是个很大的问题了。

    而魏忠贤刚才前一句还是卜失兔汗,后面就成了顺义王,也正是出于这一方面的考虑瞧瞧,你来了大明照样是顺义王,你儿子也会是顺义王,你孙子还会是顺义王,这买卖不亏吧?

    温体仁觉得这死太监说的对,想要把事儿办成,可能性不是没有,但是自己却不能赞成:“启奏陛下,漠北漠南之地,要么是沙漠,要么是草原,难以耕种,却又必须派兵守卫,臣以为此事急不得。

    倒不如潜移默化,等上个几年,待建奴彻底平定之后再行取之,到时候不管是国库还是兵办都能支撑的起来。

    否则的话,建奴未平却又向大漠推进,这国库?”

    如果说这漠南漠北弄到手里直接就能耕种,那没说的,温体仁觉得这是不弄到手里,自己这个首辅都应该去死!

    就算是自己不愿意,底下想跟着沾光分些功劳顺便再给自己捞些好处的大小文臣武将们都能把自己给生吞活剥。

    甚至于民间那些想要买地或者抢奴隶卖钱的百姓们都不会放过自己,很有可能哪个狗胆包天的家伙会脑子一热乎,然后就把自己给清君侧了。

    但是现在的问题,这破地方他就只放牧,而且上面的草皮也在退化,既不适合耕种,放牧也慢慢的些力不从心了,那弄过来干什么?

    受崇祯皇帝的影响,现在整个大明上下都知道,土地再多那也是自己家的,不能让外人抢了去。

    那么漠南漠北那么大的地盘拿手里以后就必须得派兵驻守,却他娘的没有什么产出,这不是扯蛋呢么?

    大明的国库根本就支撑不起来这种玩法,真要是这么干了,郭允厚会第一个先跑来清君侧砍死自己!

    张惟贤想了想,躬身道:“启奏陛下,不若从土默特和巴林、鲁特诸部继续抽调士卒?”

    张惟贤觉得温体仁想的那些有的没的纯属于扯蛋,自己身为五军都督府的老大,不应该考虑那些政治上还有金钱上的问题。

    但是从军事方面来看的话,把这两部的壮丁抽调出来大部分,组成炮灰部队去打仗,这两部以后还能翻起什么浪花来?

    没有了青壮,指望一群老弱病残是能造反还是能劫掠天下?

    崇祯皇帝则是嗯了一声,手指在桌子上敲了起来。

    既然用不上卓里克图汗和卜失兔汗去牵制林丹汗,也不指望他们去牵制建奴,那这两个大部落还有各个依附于他们,连名字都没有的小部落们再赖在漠南,可就有些碍眼了。

    想了想,崇祯皇帝干脆道:“英国公说的是,既然受我大明册封,又居于漠南受我大明保护,这出一些士卒为我大明效力也是理所应当之事。

    但是光抽调士卒,却还嫌不够了些,朕有意命户部向卓里克图和卜失兔所部大量采购牛肉和羊肉,就地煮熟后密封起来运入大明,到时候不管是分发给各地卫所还是卖入民间皆可。”

    魏忠贤当即就躬身道:“皇爷英明,不过奴婢以为,此事交由内庭去办即可,不需要再往户部加担子了。”

    温体仁很想一巴掌扇在魏忠贤的脸上脸呢?你家主子把你叫过来你就这么玩命的讨好主子,这种利国利民的好事儿收到你们这些死太监的手里,把户部置于何地?郭允厚原来可也是跟你混的!

    但是魏忠贤表示不在乎,皇爷既然把自己给喊来了,目的不就是这个么?至于户部和郭允厚,咱家管他去死?

    崇祯皇帝呵呵笑道:“忠贤呐,为什么说要收归内庭?”

    魏忠贤躬身道:“回皇爷的话儿,其实收归由内庭或者交由户部,都不是最好的办法。”

    崇祯皇帝笑眯眯的神色不变,问道:“为何?依你之见,又当如何?”

    魏忠贤躬身道:“回皇爷,依奴婢之见,倒不如内庭也采买,户部也采买,甚至于民间采买亦不禁止,至于到了大明再售卖么,那就各看各的本事了。”

    崇祯皇帝的手指头开始习惯性的在桌子上面敲了起来。

    魏忠贤的意思其实在崇祯皇帝看来就是引入了市场竞争机制,大家伙儿都能买,但是卖的时候就各凭本事,谁赚了谁亏了的直接一对比就显出来了。

    到时候你户部要是亏成死狗一样,那也是你户部无能。

    所以要么你们就把这事儿交给内庭,要么就大家伙儿各凭本事。

    原本魏忠贤的意思只是拿话挤兑着温体仁,然后再通过温体仁告诉郭允厚,这事儿归了内庭了,你们户部就别掂记着从这上面捞银子了!

    但是崇祯皇帝觉得引入竞争机制也没有什么不好,大家伙儿各凭本事呗,反正到最后这钱都是大明的,好处也都是大明的。

    大明的就是自己的,朕即国家嘛。

    就像是将作监与兵仗局一般这两个大明的军工部门现在为了抢五军都督府的订单,人脑子都快打成狗脑子了。

    质量一提再提,价格一降再降,最后得到好处的不还是大明的士卒们?士卒们得到了好处,不就相当于崇祯皇帝得到了好处?

    对于这笔账,崇祯皇帝自认还是能算明白的。

    想了想,崇祯皇帝干脆开口道:“忠贤不愧是皇兄夸奖为肱骨之臣的,这想法不错。

    既然如此,那就彻底放开这个口子吧,户部与内庭皆可以参与进去,民间亦可,大家伙儿各自把本事使出来,谁输谁赢倒也真不好说。”

    等到温体仁和张惟贤还有魏忠贤都躬身应了后,崇祯皇帝才命三人各自退下,自己则又把脑子给放到了皇家学院的身上。

    不管是土默特也好,还是内喀尔喀五部剩下的巴林部和鲁特部也好,其实都是那么回事儿,有个牛羊肉的利益,这些部族基本上都会从马背上下来。

    剩下的也就是什么时候找个靠谱的理由把他们收编过来就行了。

    在这里面,皇家学院又成了关键的一环羊毛可是个好东西。

    之前崇祯皇帝可是让人在草原上大肆收购羊毛来着,弄回来的羊毛现在都在堆积着而没有地方处理,就算是皇家学院拿去做试验而消耗了挺大一部分,可是剩下的那些也总得有个解决办法不是?

    直接烧了肯定是不可能的,毕竟是拿银子换回来的,但是弄成毛线或者说织成羊毛衣什么的,这事儿还是得看皇家学院那边的进度。

    但是不管咋说,这些事儿都算是好事儿,已经足够让崇祯皇帝开心了。

    当然,帅不过三秒这个定律用在崇祯皇帝身上简直是再合适不过了,甚至放把这个词放在其他人身上就是一种浪费!

    在香水、肥皂和简易版罐头的好消息之后,在拉着文官代表温体仁,勋贵武将代表张惟贤外加上太监代表九千岁魏忠贤一起合计着怎么坑草原上的蛮子们之后,崇祯皇帝就再一次开启了头疼模式。

    有时候崇祯皇帝都觉得是不是自己干了太多不要脸的事儿,所以遭报应了?

    应该不会,肯定是那些个官员们太坑,太过于鱼肉百姓,所以大明才会有这么多的麻烦,才不可能是因为朕的原因!

    朕是如此的勤政爱民,怎么可能是因为朕的原因呢?肯定不是!

    整个山西刚进八月,粮食该收的还没有完事儿呢,就再没下过一滴的雨。

    如果说这时候正在收着庄稼,那没说的,不下雨是好事儿,正好能借着晴天把粮食晒干然后存储起来。

    问题是这粮食还都盼着下场雨再滋润一下呢,结果这就一滴雨不下了。

    不下雨就等于是大旱,也就是说,崇祯六年的山西粮食没弄明白不说,崇祯七年估计也要倒霉蝗灾的可能性很高。

    然后山西巡抚许鼎臣觉得这种情况下,依着崇祯皇帝爱民如子的性子,怎么着也得跟崇祯皇帝要求一下把以前欠下的赋税,还有未来几年的赋税给免掉。

    崇祯皇帝觉得自己现在是处于被架在火上烤的状态。

    免了,那都是钱,而且下面该怎么盘剥的还是怎么盘剥,很有可能因为百姓们不用交赋税而把这部分转移到自己的兜里面。

    不免,那自己爱民如子的名声怎么办?

    就像是李二陛下说的那样儿,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自己现在敢这么任性的原因和自己在民间的形象是脱离不了关系的。

    毕竟百姓们支持自己,那自己这个皇帝就会稳如狗,砍几个当官的,哪怕是砍的再多也无所谓。

    如果老百姓不支持自己了,自己这个皇帝还稳个屁,直接就得瘫痪,还不如直接往树上一挂呢,还省心省事儿。

    许鼎臣这个混账东西搞出来的这么一出,就等于是把自己给架火上烤了,免或者不免都是两难的选择。

    思虑再三之后,向来把自己当成皇帝界平头哥存在的崇祯皇帝本着你敢恶心朕朕就绝对不能让你好过的原则,干脆的又明发天下一封诏书。

第四百五十三章 开一个口子

    不就是要免赋么?不就是想要朕免掉历年的积欠么?

    行!没问题!朕全免了!

    不光是把以前的积欠给免了,连崇祯六年还有崇祯七年的赋都免了!不要了!

    崇祯六年除了商业税矿税这种跟百姓们没有什么关系的之外,剩下像人头税什么的统统免了,朕不要了!

    但是,朕没得收,你们这些个混帐东西们也别想捞一文钱进自己的口袋。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既然明发天下又派人宣读旨意,要是还有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去找百姓收些什么乱七八糟的银子揣到自己的口袋里,那就是跟朕做对,是自绝于大明,自绝于百姓。

    到时候就看看是你们捞钱的手段更高,还是厂卫和百姓们更厉害了。

    如果说捞钱的手段够高明,从百姓身上捞钱而没有被百姓告发,也没有被厂卫发现后报上来,那只能说明你们够牛逼,智商够高,捞的钱也算是你们本事。

    可是一旦要是有百姓告状了,或者被厂卫发现后给报了上来,没说的,直接抄家问斩牵连九族!

    崇祯皇帝也是再一次把平头哥的精神拿出来了,既然你们不想让朕开心,朕也不让你们开心!

    你们以为这就算完了?

    如果这么简单的话,那朕还当这个皇帝干毛线?乐子还在后边!

    锦衣卫和东厂都撒出去,看看这些个混账官员们到底有没有向赈灾的粮食里面伸手,同样看看这些个混账东西们到底有没有在朕免了赋税之后把钱揣到自己的口袋里面。

    只要是向着赈灾粮食伸手的,有一个算一个,统统把他们的家厂变成朕自己的,然后再买粮食赈灾!

    彼其娘之,不就是不要脸么,不就是玩花活儿么,看谁玩的过谁!

    山西巡抚许鼎臣在得到崇祯皇帝不光免了历年积欠,甚至于把崇祯六年和崇祯七年的赋税都给免了,只保留了商业税的时候,就知道大事不妙了。

    这种免了积欠还免了今、明两年赋税的行为,怎么看怎么像是皇帝陛下在赌气。

    而这场气是自己给引起来的,就算是自己再怎么干净,那心里也总是虚的很。

    依着紫禁城那位爷的性子,自己损失了那么多的银子,肯定得从别的地方找补回来。

    而能够让皇帝找补损失的路子其实就那么几条要么从藩王身上下手,要么从官员身上下手,要么就是加赋加税。

    而这刚刚免了赋税,再扯什么加赋加税不是打皇帝的脸么?尤其是前面还有一道永不加赋诏在那里摆着呢。

    藩王们这条路子倒是可以有,可是现在藩王们正琢磨着跑新明岛上捞好处去,崇祯皇帝怎么着也不太可能在这时候向藩王们下手。

    那么剩下的唯一能够让崇祯皇帝找补回损失来的路子,就剩下官员们了。

    而做为这一切的源头,自己的奏章很快就会被其他的官员们知道,这些被皇帝陛下惦记上的大佬们心中不得恨死自己?

    许鼎臣的心里有些慌,但是转念一想,自己慌个屁?有什么好慌的?

    是,自己是捅了个大篓子,惹得当今天子不痛快了,惹得皇帝陛下赌气一般的把崇祯六年和崇祯七年的赋税都不要了。

    可是这事情不得分两面来看么?

    官员们有几个跟自己一样干净的?本官捅篓子也是为了百姓而捅的,那些官员们大部分都是因为自己太贪才捅的,这能一样么?

    只要是当今的皇帝还要点儿脸,还想着落下个千古明君的名声,自己捅的这点儿篓子那就不算是个事儿!

    君不前,唐朝时的人镜,那家伙天天有事儿没事儿的就喷李二陛下,逼的李二陛下把自己的鸟都给生生的捂死了,不还是活蹦乱跳逍遥的很?

    虽然说死了之后的下场有点儿惨,可是那毕竟是死了之后被人泼的脏水,活着的时候可是嚣张的一逼。

    只要爱民如子,忠心敢谏的名头在身上,只要自己不贪,谅那皇帝陛下也翻不了天去难道他还能栽赃自己造反怎么的?

    这么一想,许鼎臣的心里突然之间又有底气的多了。

    但是许鼎臣的底气并没能保持住多久。

    工科给事中孙晋,还有铁道部右侍郎娄智岚就带着一群手下跑来了山西。

    来的目的很简单修铁路。

    而且跟京城修建的时候一样,直接就是两条线路开修,一条是从太原府直达宣府然后再经宣府至京城的线路,另外一条线路则是从太原府经过河南府之后通往南直隶的线路。

    哦,不对,还有另外一条呢,太原府还得再修建一条通往西安府的铁路,以方便以后的运输什么的。

    地形勘探什么的,自然由铁道部跟工部的人手去负责,剩下的征召民夫什么的,还有安排食宿问题什么的,可就都是您许鼎臣许大人的事儿了!

    许鼎臣听完工科给事中孙晋还有铁道部右侍郎娄智岚这两个家伙的要求之后,险些一口老血喷出来。

    太过分了,打击报复来的也太快了,而且来的是那么**裸,没有一丝一毫的掩饰,仿佛就是在说朕就是瞧你不爽了,这小日子你丫别好过了!

    是,这时候秋收已经完了,虽然说基本上没收上来什么玩意,该平整的土地也平整过了,老百姓们也都闲了下来,就等着冬天来了好过冬了。

    可是陛下您老人家这么快就把铁道修建的事儿给安排过来,您确定这不是打击报复?

    就算是本官不在京城,可是好歹也知道铁道修建是怎么回事儿好吧?

    那累累的白骨遍布在铁路的两旁,与其说是铁路,倒不如说是拿血肉铺出来的白骨路!虽然那些个白骨都是建奴的,不用心疼。

    可是现在您老人家没往山西这边弄建奴过来,这是打算让大明的百姓去死?然后把屎盆子扣在我许鼎臣的身上?

    虽然说这山西巡抚不好当,从天启七年陛下登基之后到现在已经换到了三个,自己是第四个,可是这也太难当了!

    眼看着许鼎臣的脸色难看至极,娄智岚笑道:“许大人可是有什么为难之处?”

    点了点头,又深呼吸了一口气之后,许鼎臣才道:“不错,山西地势如何,孙大人心里和娄大人心里想必也是知道的。

    强修铁路,无异于始皇帝修直道与长城,那可都是要拿人命往里面填的。如今山西、陕西皆是遭灾,说句颗粒无收也不为过,再驱使百姓修建铁路,岂非害民之举?

    许某在其位,便要替这山西的百姓们发声,陛下若一定要先修铁路,就先除了许某巡抚之职!”

    娄智岚噗嗤一声笑了出来,没有理会许鼎臣铁青的脸色,笑道:“许大人,若是不修建这铁路,百姓们冬季里面干什么去?”

    许鼎臣道:“自然是平整土地,也好生休养生息,等待来年耕种。”

    娄智岚道:“那依许大人所说,百姓们不修铁路,等于是闲在家中无事可为了?那修建铁路还有工钱可拿,岂不比闲在家中要强?”

    许鼎臣一副我读过书你唬不了我的模样,讥笑道:“若是拿百姓的尸骨去修这么一条路,许某心中难安!”

    见许鼎臣始终就在百姓身上纠缠不休,娄智岚笑道:“尸骨自然是少不了的,可是那都是建奴的,你许大人操的什么心?建奴又不给你许大人发俸禄!”

    彼其娘之!本官好歹是读过书的,一步步的从乡试到殿试,多少年了才混到了这山西巡抚的位置上面,你个瓜怂还想糊弄本官?

    是,山西这破地方离京城是远了些,可是这不代表本官是傻子!

    铁路那破玩意修到现在都多长时间了,连兖州还没到呢,死了的建奴都够从京师排到南直隶去了。

    再说了,山西又不是没有那些想钱想疯了的挂皮跑到辽东去抓建奴换银子,本官好歹也是知道一些的,现在整个大明缺建奴都快疯了,连昆仑奴这种往常没人要的东西都能卖个好价钱了。

    这种情况下你跟本官说拿建奴的尸骨去修路?你当本官是瓜皮?

    再说了,就算是建奴这玩意足够了,什么昆仑奴白奴一类的你们也买的足够,不用拿大明百姓的尸骨去填,可是还有一个问题呢。

    钢铁!

    铁路铁路,没有铁还算个屁的铁路?

    就大明现在这么点儿钢铁的产量,够你们这么烧的?真他娘的有两个破钱烧的慌,败家都没见过这么败的!

    然而娄智岚根本就不在乎许鼎臣的表情,反而笑道:“建奴不够,自然由昆仑奴和白奴来凑,许大人不必担心。

    再者说了,咱们可以先挑好修的路段让大明的百姓做工拿些工钱,总比整个冬天都待在家里无所事事要强的多吧?”

    许鼎臣想了想,觉得要是按娄智岚所说的办法也行,只要不是祸害死大明百姓,自己的表现在来年京察时就不会太难看。

    但是许鼎臣觉得这事儿其实还是扯蛋,没有铁,你修个屁的铁路?

    许鼎臣说出了心中的担忧之后,娄智岚笑道:“你许大人家中若是有些亲戚懂得冶铁甚么的,尽可以让他们去开些钢铁厂,只要合格了,工部会进行收购。”

    许鼎臣心中一动,开口问道:“朝廷有意放开盐铁官营的口子?”

    笑了笑,娄智岚道:“不是朝廷,是陛下。而且也不是放开盐铁官营的口子,而是冶铁的口子,盐的事儿,目前为止也没有什么消息,估计是不可能放开了。”

    话题聊到这时候,已经不复刚开始时的气氛了,许鼎臣也不再提什么上书喷崇祯皇帝的事儿了,更不提什么铁路修不修的问题了,而是吩咐下人去准备酒菜。

    酒过三巡之后,许鼎臣才道:“本官不在京中,消息倒是滞后的多,还望二位能够多多解惑,本官感激不尽。”

    指了指孙晋,娄智岚笑道:“这位是工科给事中,这事儿啊,您得问孙大人,区区铁道部的侍郎,对于这事儿可是插不上话。”

    撇了撇嘴,孙晋笑道:“还不是因为铁料不够用了。指着工部和交作监,下辈子也别想弄够修建铁路的钢铁出来,更不要提那车头更是全是用的上好钢铁了。

    陛下最近跟内阁还有工部已经研究了许久了,就准备挑个合适的时候放开冶铁的口子,随民间去冶铁,工部再按价赎买就是了。”

    又劝了一杯酒之后,许鼎臣才问道:“那铁矿石呢?再者,有些闲钱却又不懂冶铁的想要为君分忧,又当如何?”

    孙晋笑道:“这个可就不清楚了,最终的结果还没有出来,现在谁也说不好。

    不过南北两京的国公府和侯府们,都已经行动了起来,都想掺合进来分一杯羹。”

    暗自盘算了一番之后,许鼎臣才笑道:“那倒是要多多劳烦许大人和娄大人了。本官久在山西,这等消息可没有二位灵通,到时候还需要二位多多帮衬才是?”

    孙晋笑道:“许大人这是说的哪里话?咱们身为同僚,自当互相帮助才是,孙某但凡是在京中得了什么消息,必然让人送给许大人一份。”

    别说是许鼎臣了,现在整个大明上上下下的目光,都开始盯上了允许民间冶铁的这事儿。

    铁器啊,这玩意向来就是官营的,民间自己敢碰这东西的,基本上九成都是打算造反的,剩下的一成也是有着通天的路子能够将这些玩意出手。

    这玩意不像是盐,盐这种东西,私盐泛滥的情况很正常,可是冶铁就不一样了。

    这玩意是能打制成刀剑来砍人的!

    从古至今,冶铁和打制铁器就被牢牢的抓在官府的手里,基本上是谁碰谁死。

    再加上太祖高皇帝朱元璋搞出来的匠户制度,想要像故宋时一般出现民间的铁匠铺子,那是很难的事儿。

    虽然说这些年已经开始慢慢的松了些,可是官面上,私人铁匠和私人冶铁还都是违反大明律的。

    如今崇祯皇帝有意放开这个口子,这可就是代表着皇帝要把白花花的银子跟大家伙儿分上那么一分了。

第四百五十四章 军事管制

    分银子好啊,千里做官只为财,现在有了这么一个开放冶铁的口子,这可是好事儿。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自从宣德皇帝以后,大明朝对于冶铁的管制其实说不上多严格,甚至对于铁器的打制也说不上严格。

    但是毕竟名不正,没有正式放开,名不正则言不顺,白花花的银子揣到兜里面也是心惊胆颤。

    至于说当官的不能经商什么的,大家伙儿谁还没有个亲朋故旧啥的,谁家九族里边的人少了?

    有了这个先提条件之后,许鼎臣表示对于铁路的修建工作一定要大力支持,这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儿,民间百姓们又有工钱可拿,定然会踊跃参与其中。

    至于说需要的钢铁什么的,那些都是小事情,自己堂兄的二大爷家的三弟的四儿子的七舅姥爷,家里就有会冶铁的,保证质量过关,绝不耽误工期。

    许鼎臣等人在盘算着怎么合理合法的往自己兜里面揣些银子,登莱巡抚陈应元则是关疼的想要把头发给薅光。

    十月份了啊,眼看着该下雪的时候没下雪,反而十分痛快的来了一声雨雹。

    彼其娘之,谁听说过大冬天的下雹子的?不过下了,还他娘的下那么大,小点儿的跟那鸽子蛋一般大小,大点儿的都快有鸡蛋大了。

    光下这玩意也就算了,可是那雨再下那么大是几个意思?登州城里水都快到膝盖了,城外的房屋被毁了多少连统计都没办法统计。

    老子这个登莱巡抚命不好啊,天启七年前之前的巡抚们,小日子那叫一个滋润,天启七年后一个不慎就是丢官罢职回家养老的命!

    甚至于,丢官罢职都算是好事儿,总比脑袋掉了再牵连一家老小要强的多。

    手中的茶已经完全凉了,可是自己想要听到的消息却还没有传过来,陈应元的心中越发的焦燥起来,问道:“派去的人还没有回来么?”

    陈福苦笑道:“老爷,这登莱卫指挥使现在肯定也是一堆的麻烦事儿,您这么着急也没有用哇。”

    陈应元干脆砰的一声放下手中的茶杯,吩咐道:“备轿,本官自去寻他!”

    然而还没等陈应元推开大门,外面就传来的一阵整齐的脚步声,接着就是一声马儿的长嘶,接着就是一个浑厚的声音传来:“巡抚大人可在府中?”

    陈应元也顾不得拿捏什么架子了,干脆的拉开门道:“本官在此,可算是把李将军盼来了!”

    登莱卫指挥使李文锦也不客气,而是直接从怀里掏出一张盖着五军都督府大印的纸,对着陈应元道:“奉军令,登州从现在开始实施军管,一应粮食等物资,全部实行配给制度。

    请巡抚大人出示安民告示并派出人手,告诉百姓们暂时先待在家中或者邻居家里等待救援。

    另外,请大人务必要告诉下面的人,这个时候,一旦发现偷盗、抢劫、贪腐等行为,直接军法处罢,不需要经过官府衙门和大理寺!”

    无视了陈应元黑成狗的脸色,李文锦反而将文书向着陈应元一递,接着道:“这是五军都督府发下来的军令,巡抚大人可以过目,至于内阁方面的命令,请陈大人耐心等候,得罪了!”

    说完之后,李文锦便向着身后直接吩咐道:“按照计划,开始行动!”

    陈应元被气的够呛,干脆连请李文锦去府里休息的面子功夫都懒得做了,只是向着李文锦拱了拱手便返回了府中。

    李文锦也不以为意,直接便折身返回了登莱卫都司,留下陈应元自己一个人生起了闷气。

    陈福看陈应元的茶已经换了一茬又一茬,仍旧没有开口说话的意思,便小心翼翼的问道:“老爷?”

    陈应元嗯了一声,砰的一声将茶杯顿在桌子上面,吩咐道:“去,将登州大大小小的官员们都给叫过来,老爷我有事情要吩咐。”

    然而这些官员们除了登州知府和蓬莱知县因为登州府治就在蓬莱而如期来到了府衙之外,剩下的黄县、栖霞、招远、莱阳、福山、文登、荣成、海阳、宁海,作县一州的官老爷们根本就没能来。

    李文锦口中的军管不只是针对百姓,连这些个官老爷们也同样包含在内了军事管制没有解除之前,谁也别想踏出辖区半步。

    为此,陈府里面的茶杯被摔了不知道多少个什么时候这些个丘八这么嚣张,敢横行至此了?眼里还有没有王法了?

    这要是搁在天启年前,这个该死的李文锦见了自己不叩头请安就可以算他一个不敬上官的罪名了,现在这他娘的算什么情况?

    当真是彼其娘之!

    然而再气也没有什么鸟用,登莱巡抚的府衙,登州知府的府衙,蓬莱县县衙的外面现在也是由登莱卫的士卒把手,至于府衙和县衙的衙役,有一个算一个,全都被抓了壮丁,帮助卫所士卒去维持街上的秩序去了。

    至于说陈应元还有登州知府和蓬莱知县想要出门去体察民情,走访民间,那随便,只要有卫所士卒的陪同就行了。

    但是想要离开蓬莱去别的地方看看,那么陈应元和登州知府鲁文采是可以在卫所士卒的陪同下去看一看的,但是蓬莱县的知县?不好意思,必须得等到军事管制结束了才行。

    整个军事管制从十月份的雨雹结束后就开始,结束军事管制的时间则是已经接近了年底。

    陈应元心中更怒,干脆上书弹劾,不光是李文锦,连五军都督府和张惟贤都一起算在内,弹劾军管扰民。

    然而并没有什么鸟用,崇祯皇帝对于这种弹劾的态度就是扔在一旁不管,反而更关心这次军管的效果登州算是开了首例,对于以后应对天灾之时是否要军管,有着重要的参考作用。

    不管是登莱卫报上来的消息,还是锦衣卫回报上来的消息,都让崇祯皇帝下定了以后要在遇到天灾之时实行军管的决心。

    登州共九县一散州,整个军管期间被抓到的当街明抢事件共计一十三起,波及人员五十余人,上下其手的大小官员们共计七个,金额达到了一百余万两。

    随着接近六十余人的人头落地,四百余人流放,整个登州空出了两个知县,五个主簿的位置,整个军管才算是宣告结束。

    对比之前遇到天灾时不断出现的状况,再看看登州在这一次军管之中体现出来的效率和管制效果,以后是不是要管制,简直就是让傻子去想都知道该怎么做。

    至于陈应元的弹劾,别说是崇祯皇帝没当回事儿,朝堂上的温体仁和张惟贤等人没当回事儿,便是连陈应元本人也没当回事儿。

    该弹劾的还是得弹劾,但是究竟怎么处置,那是皇帝和朝堂上大佬们说了算的,但是不发出自己的声音却是不可能的有一就有二,这一次不弹劾,下一次的军管不定什么时候就来了。

    有了这一次大概的军管评估之后,崇祯皇帝就再一次把目光投向了别的地方。

    朱聿键上书,要求暂时性的,临时的,让他们七个藩王先集中在新安城里面,至于说以后的封地划分,打算请求皇帝陛下主持公道,看看怎么划分比较合适,毕竟上面有煤矿。

    然后崇祯皇帝就把这封根本就没有什么实质性内容的奏章给扔到一边去了。

    麻卖批,别说你们七个渣渣现在愿意住在一起,就算是再过上十年二十年,你们还住在一起也没有任何的问题。

    大明朝的藩王辣么多,别说是你们七个了,就算是现在再拉一些过去也没有问题,而且拉的越多越好,到时候你们自己看着办吧。

    至于是永远住在一起搞基,还是把地盘分开之后各自混各自的小日子,你们随便。

    反正以后藩王会越来越多,推恩令之下,封国也会越来越小,从大象变成驴子再变成狗子,你们全住在一起能怎么的?

    至于说这些家伙们以后把海军发展起来了反攻回大明本土该怎么办?崇祯皇帝表示并不担心。

    毕竟到了那个时候,自己都不知道死了多久了,这个地球上面真的上演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之老朱家内讧其实也无所谓。

    别管谁输谁赢,自己的寝陵肯定没有人敢动。

    如果说自己临死之前都没有把整个地球变成老朱家的猪圈,那自己穿越回来干什么了?还不如趁早往歪脖子树上一挂算了。

    毕竟自己穿越的时机虽然操蛋了一些,天灾没完没了的,外边还有建奴红夷等等乱七八糟的家伙们惹自己闹心。

    可是,第一次工业革命还没有开始,或者说开始也是由自己先开的头,不像是穿越在建奴入关了以后那么麻烦。

    开局一条狗?自己开局狗很多,可以浪一波。

    崇祯皇帝想要浪,远在九州岛的施凤来也决定要浪一波为人不浪枉少年,尤其是自己现在已经算是老年,再不浪可就真的浪不动了。

    德川家光那个败家孩子不是要闭关锁国么?不是想要玩什么垄断贸易,把港口设在京都那边儿么?

    在仔细考虑了许久之后,又经过了崇祯皇帝的允许,施凤来决定同意德川家光的要求,就把那个唯一的港口设置在京都。

    然后自己在九州岛上面,还有大明本土那边先把自己该收的税给收了,至于说货物因此而上涨了成本,到了京都会卖的更贵,施凤来表示不关心。

    德川家光觉得自己最近的小日子就挺美的。

    先是那些个白皮猪们大部分都开始滚出了日本,宣扬他们的主的那些传教士们也走的差不多了,闭关锁国的进程又向来前近了一大步。

    然后就是与明国商量的在京都设置一个港口以进行贸易的事儿在拖了好几个月将近一年之后,终于开始慢慢的实行了起来。

    唯一让自己不爽的就是德川忠长那个混帐东西了。

    虽然说德川忠长的名字是跟着自己兄弟两人的父亲德川忠秀的忠字而起的,可是德川忠长办出来的那些事儿,显然配不上忠这个字。

    首先就是一门心思的想要振兴织田家这得是脑袋被门给挤成什么样儿才能想出来的事儿?

    自己家是德川家,织田家是织田家,就算是德川忠长振兴了织田家,那么织田家会一门心思的跟着德川家混吗?

    然后就是这个混账东西居然在辽东被人当成奴隶抓了去,连手下带去的几百个武士都折了过去。

    虽然说明国的山海关总督孙承宗致书给自己,表示那几百个活着的武士都是按照去大明务工来算,照样给付工钱,可是实际上怎么回事儿,当自己是傻子?

    这些人要么被拉去开山,要么被拉去修路,反正跟被德川忠长之前卖给大明的那些奴隶应该是没什么区别的。

    之所以说什么务工,也不过是为了保全自己的面子,两边都不至于撕破脸罢了。

    真他娘的当自己看不出来呢?

    但是想了半天之后,德川家光觉得其实这样儿也没有什么不好日本别的不多,人可是不少。

    尤其是虾夷人那么多,也可以抓来卖给大明?

    德川家光越想越觉得这事儿靠谱,毕竟这些家伙都能换成白花花的银子。

    虽然说日本并不缺少银子,可是福寿膏这种东西可是实打实的好东西,倭国并没有产出任凭自己想尽了想办,明国的那些人就是不同意把种植和提炼福寿膏的技术交给自己。

    既然没有办法,那还是卖奴隶老老实实的来换好了。

    剩下的事儿,倒是没有多少闹心的了,不过德川忠长的事儿肯定还是得想办法解决一下要不然真把他给弄死算了?

    想了半天之后,德川家光还是放弃了这个诱人的想法,改而决定让德川忠长去抓虾夷人毕竟现在那边有着萨摩家的人在那里,德川忠长去了那边也不算是孤军奋战了。

    如果说这家伙在有着支援的情况下还是会失手,或者说被那些垃圾一样的虾夷人给怼死,那就实在怪不得别人了,只能怨他自己实在是太垃圾了一些。

第四百五十五章 崇祯皇帝遭瘟了

    大明朝的官员们,或者说全天下古往今来的官员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性,那就是不看广告看疗效,藩王们更甚。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你崇祯皇帝牛逼吹的震天响,再怎么说你勤政爱民对官员们也是爱护有加,那个都是虚的,没有用。

    真正有实际效果的疗效体现在了被砍的满地骨碌的人头,还有真真正正捞到了好处的那些人。

    比如说那七个跑去了新明岛的藩王,比如说跑到了九州岛提任第一任总督的施凤来,比如说皇帝御前第一走狗不要脸温体仁,比如大明朝第一双花红棍张惟贤父子,比如万里归国刘兴祚还有徐光启。

    尤其是徐光启最近身体不太好,最近咳了两口血,崇祯皇帝那是恨不得把太医院所有的御医全部派过去给老徐来个会诊先。

    毕竟老徐要是放在后世,那妥妥的就是能种苹果树的大牛,顶不了五个师也是起码能顶五个卫所的存在,不宝贝着点儿才是扯犊子。

    一方面是崇祯皇帝那高高举起的大刀,另一方面就是可以说是各种好处和无微不至的关怀,看到了实际疗效的官老爷们终于知道了该如何选择了。

    皇帝要修铁路是不是?没问题,把准备猫冬的百姓们都拉出来,反正闲着也是闲着。

    修铁路有危险的地段,会要人命是不是?这个算了,还是让铁道部的大佬们自己想办法去买建奴白奴昆仑奴好了,反正不要让自己治下的百姓去死就行了。

    百姓正常死上一些没什么太大的问题,毕竟哪天不死人了才是不正常的。

    但是如果百姓们死在了工地上,依着现在紫禁城那位爷的作派,估计会先是假模假样的掉两滴眼泪,给百姓们发些烧埋银子,然后再把自己的脑袋拿出去安抚人心。

    或者也可以说是杀鸡儆猴。

    然后洮州卫指挥使就觉得自己也挺倒霉的,好好的居然碰上了地震!

    洮州这个破地方,铁路暂时不往这里修,打井什么的倒是赚了一回,可是完了之后也就没有了下文。

    而平时的时候,干旱、冰雹、霜冻、洪涝这些破玩意简直就是换着花样儿的来,这也就算了,现在居然还地震!

    就连崇祯皇帝接到了洮州报上来的消息时都惊呆了老天爷你是玩我的吧?十一月份眼看着都快十二月份了,在那个刚下完大雪的地方再来一场地震?

    这是嫌大明的乐子还不够少?每个月不来上这么一出,您老人家不痛快是不是?

    然而再蛋疼也没有什么用,该赈灾的还是得赈灾,该帮着百姓重建的还得帮着百姓重建。

    为此,崇祯皇帝又从已经捉襟见肘的内帑中拿出了五万两银子,国库之中也挤出了基本上已经算是最后家底的十万两银子,换成各种求灾物资。

    如果说照着这个节奏发展,崇祯六年的十二月份再来上一场随便什么乐子,崇祯皇帝的这个年就算是不用过了。

    然而怕什么来什么,墨菲定律在这时候又显现出了自己的威力在这个其他地区都不怎么下雪的时节,京师又是一场大风雪,伴随着大风雪的还有雷电,又是一连几天。

    心中哀嚎不止的崇祯皇帝是真的想把天上的神仙抓几个下来扔诏狱里面去大明到底造了什么孽?这他娘的没完了是不是!

    不过还好,毕竟是大风雪,这玩意跟登州的雨雹和洮州的地震不一样,只要依着年初时的例子,把新军和京营派出去及时的帮助百姓清理积雪什么的也就是了,剩下的倒没有多少需要花银子的地方了。

    然后就在崇祯皇帝为了这些破事儿头疼的时候,却意外的收到了温体仁要求告老还乡的辞呈。

    如果单纯的按年龄来说,温体仁现在已经是六十一岁,不算小,但是对于一个内阁首辅来说,这个年龄也不算是大,基本上是一个差不多的年纪。

    只要崇祯皇帝还愿意让温体仁干下去,温体仁基本上可以干到七十来岁,或者说直接干到死为止。

    毕竟有句老话说的好,人老精,狗老滑,兔子老了鹰难拿。

    就崇祯皇帝这种平头哥的性子,要是没有张惟贤为首的勋贵和以温体仁为首的原阉党成员替他擦屁股,这天下早就被他玩的大乱了。

    毕竟一个皇帝再牛逼,也不可能把所有的事儿都干了。

    有人这么试过,然后早早的就死了嬴胖子还有杨二朱重八,都是想要自己把自己的事儿干完,然后让子孙后代安心的混吃等死。

    所以崇祯皇帝的打算就是让温体仁继续当这个首辅,原本历史上的那个小白干出来十七年换了十几个首辅的事儿绝对不能再次出现,太他娘的搞笑了。

    然而正是好时候的温体仁竟然想要致仕?不让你在岗位上干到死就算朕的失败,你还想致仕?你咋不上天呢?

    但是不管崇祯皇帝怎么问,温体仕的回答都是那么的简单年老体迈,不堪驱策,又多有疾,恐误国家大事。

    第一次告老的奏书被崇祯皇帝驳回之后,温体仕又接着上了第二封奏书,反正意思就一个,臣不干了,您老人家再挑一个能干的去。

    然后崇祯皇帝想了想,发现自己除了有一次大怒之下把温体仕给扔诏狱里待了一段时间外,剩下的时候对这家伙都还不错,说一句优容有加也是毫不为过,现在这家伙居然想着不干了?

    你想干什么?是不是想带着银子去新明岛上自己当个土皇帝去?这可不行,大明朝现在还得指着你老温卖儿卖女卖血的干活呢,想去新明岛?你儿子去就行了,你还是老老实实的干活吧。

    但是崇祯皇帝想了想,发现这家伙递上来的两封辞呈里面想要告老还乡的要求很是坚决,估计是有什么事儿是自己不知道的。

    这都已经是第二次了,这次封驳回去,如果老温这家伙再一次上书,那可就是第三次了再不讲理的皇帝,也不可能面对着三次请辞还不允许。

    毕竟人家不是年轻力壮的时候,是真真正正的已经到了花甲之年,告老还乡这种事儿三辞之后基本上都会同意。

    想了想,崇祯皇帝干脆就把许显纯给叫进了宫里,这家伙是负责监察百官的,虽然崇祯皇帝总是把他派去干些脏活黑活,但是像温体仁这种情况,找许显纯准没有错。

    然后许显纯一脸蛋疼的告诉崇祯皇帝,温体仁原本很正常,只是在京城中传唱起了一首童谣之后才变成这个鸟样儿的。

    只是由于童谣的内容不太适合于报告给皇帝陛下知道,所以锦衣卫才没有把消息报上来。

    童谣的内容很简单,简单到只有七个字:“崇祯皇帝遭温了。”

    崇祯皇帝指的是谁不用解释,毕竟对于连名字都不能直接提起的皇帝陛下来说,称呼个年号或者称呼一声陛下才是最恰当的。

    但是直接称呼陛下,谁知道说的是谁?陛下多了,不提历史上和大明的皇帝们,就是外臣拜见周皇后的时候称呼一声还同样没毛病呢。

    重点在于遭温了这三个字。

    遭温,等同于是遭瘟,遭瘟了,就是说遭瘟了,玩完了,没啥指望了。

    连崇祯皇帝都怀疑是不是老天爷在故意玩大明玩自己,这首童谣传到了温体仁的耳朵里之后,温体仁不也得好好合计合计?

    崇祯皇帝一登基就直接了当的怼死了黄立吉,然后把自己提拔成了内阁首辅,结果从崇祯皇帝登基的天启七年到了眼看着崇祯七年了,年年有灾,年年有祸,是不是真个就是自己的事儿?

    这读书人吧,有时候书读的多了也不是什么好事儿。

    就像温体仁一样,越合计就越觉得是自己的问题,所以大明朝才年年灾祸陛下也说过,是由于天下官员们胡来引得上天震怒才降下天灾的。

    崇祯皇帝杀了那么多的官员之后这老天爷还是不消停,也只有因为自己是内阁首辅,文官集团的扛把子这个原因才能解释了。

    虽然子曾经曰过,子不语怪力乱神,可是这事儿怎么想他怎么邪性不是?万一哪天皇帝他老人家也觉得自己才让他这个朱遭了瘟,那自己还能落下个好儿?

    还不如自己请辞回家带娃儿呢,省得哪天就莫须有的没有了。

    至于说那位爷不同意自己的辞呈,那也没有关系,哪怕是三次仍然不许,大不了自己就病上一场或者怎么怎么样的,总之得赶紧的回家。

    狗命要紧。

    然而温体仁还没有想好回家之后是往新明岛去还是留在大明,崇祯皇帝的回复就已经到了王承恩亲自过来了一趟。

    对于大明朝外朝的官员们来讲,王承恩虽然牛逼,可是离的太远,反倒是不如各部和内阁牛逼。

    但是对于京官,尤其是京官中的京官,内阁和六部来说,王承恩这个轻易不开口也轻易不出宫的死太监一旦要办什么事儿,那基本上都是代表了崇祯皇帝的意思。

    反正从天启七年到眼下的崇祯七年,王承恩还从来没有替自己讨过什么好处,替崇祯皇帝背的黑锅倒是不少。

    连忙命人去准备酒菜之后,温体仁就将王承恩请进了堂屋,先上了好茶一起喝着,然后才问了王承恩的来意。

    王承恩倒也不藏着掖着,而是起身后直接笑着说道:“皇爷命咱家给温大人带句话儿。”

    见温体仁当时就站了起来准备行礼以聆听圣谕,王承恩又笑着道:“温大人不必如此,陛下说了,温大人坐下听着便可。”

    温体仁向着王承恩拱了拱手,却是没有坐回去,而是保持了站立躬身的姿势。

    王承恩十分满意温体仁的态度,笑道:“陛下说了,温爱卿忠心任事,区区流言不必放在心上。陛下还说了,卿不负朕,朕不负卿。”

    温体仁这才作揖道:“是,臣恭领圣谕。”

    直起身落座之后,温体仁才试探着问王承恩道:“外面的流言,陛下也知道了?”

    王承恩笑道:“陛下已经知道了,什么遭了瘟的说法,温大人不必放在心上。陛下现在已经命锦衣卫严查此事,早晚都会有个结果。”

    温体仁还是不放心:“公公也知道,自天启七年至崇祯六年,这眼看着就崇祯七年了,这天灾可当真是没少过,而这正好是温某入阁正今……”

    王承恩笑道:“那天启元年到天启七年的天灾有多少,温大人可是不知道还是怎么的?

    如果当真不知道,您大可以去调户部档案,皇爷还特意吩咐了,锦衣卫北镇抚之中相当的资料,也可以让温大人调取。

    皇爷说了,天灾是因为底下的那些个官员们不知好歹以致于上天震怒,与温大人无关。

    毕竟要真个较起真来,天启年间的事儿又该算到谁头上去?是东林党还是魏公公?”

    温体仁这才大概的放下心来。

    天启元年到天启七年的破事儿,实际上也是多的一逼,只是魏忠贤那个死太监够牛逼也够不要脸,不光没闹出什么太大的乱子来,还顺手把东林党给玩了。

    当然,明面上来说,是魏忠贤玩了东林党,实际上人家根本就没有伤筋动骨,更谈不上被玩死。

    至于说天启年间的天灾还有闹出来的那些个小乱子,放在整个大明上来看,连疥癣之疾都算不上,撑死了有些痒痒而已,远不如崇祯皇帝登基之后的这七年里玩的大。

    也没来得及在温体仁家里蹭顿饭,王承恩便匆匆忙忙的回到了宫中向崇祯复命:“皇爷,温大人的去意已消,当是不会再出什么问题了。”

    崇祯皇帝嗯了一声,这才寻思起了别的事儿。

    遭瘟,朱遭瘟,猪遭瘟,这他娘的就是损了温体仁还顺便把自己给骂了。

    但是许显纯目前回报过来的消息表明,崇祯皇帝遭瘟了这句话根本就是民间自己传起来的,而不是什么有心人推动。

    这就很让人蛋疼了。

    但是更蛋疼的事儿还在后面,远不止这么一首童谣的事儿。

第四百五十六章 向张狗少学习

    原本崇祯皇帝觉得自己就算是倒霉,崇祯七年的时候应该也差不多了吧,总不能年年月月的倒霉下去。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然而事实证明了一件事儿,没有最倒霉,只有更倒霉。

    在长期的干旱之后,广东东南部的海丰县终于下雨了然而这十是红色的,看起来跟血水一般。

    然后民间就开始了谣传,说是郑芝龙杀的鲸太多,鲸血染红了海水之后化而为雨。

    事情的结果就是弹劾郑芝龙擅杀的奏章一本接一本,甚至于郑芝龙本人都上了奏章请罪。

    对于这些弹劾的奏章,崇祯皇帝根本就是打算拿来烧火的,对于郑芝龙下诏安抚一番也就算了。

    但是操蛋的事儿总是一件接着一件。

    陕西又开始大旱,从崇祯六年的八月开始到崇祯七年都没下过一滴的雨,三边总督杨鹤还有陕西布政使外加上陕西诸府知府的头发都是一绺一绺的掉。

    如果不是崇祯五年六年在陕西打的井足够多,别说是种别的粮食了,就算是以抗旱著称的番薯也得完犊子。

    为此,杨鹤还有其他的各府知府什么的什么招都想过了,连民间的神棍神婆求雨的事儿都干了。

    然而这一切并没有什么鸟用,该不下雨的照样不下雨,该旱的还是接着旱。

    不幸中的万幸就是崇祯皇帝自从登基之后到了崇祯七年,这几年里一直没有停止拿着国库和内帑的银子买粮食,要不然的话别说是陕西了,山西也好还是江南也罢,都得慢慢的跟着乱起来。

    就在崇祯皇帝闹心巴拉的琢磨着是再拉几个贪官出来砍了祭天还是说自己下个罪己诏的时候,又出来了两个事儿让他接着闹心。

    先是鲁王朱寿上书给崇祯皇帝,表示铁路是个好东西,自己也愿意捐些银子给国家给上一份力,但是这破玩意能不能绕个道,别走鲁王朱檀的寝陵边上?

    朱檀是太祖高皇帝朱元璋的第十子,依着记载就是洪武十八年就兖州。好文礼士,善诗歌。饵金石药,毒发伤目。帝恶之。

    在崇祯皇帝看来就是个傻逼,没事儿跟那些个鲁儒走的那么近,好的没学会还学会了嗑药,最后眼睛都特么嗑瞎了,朱元璋要是能看的上这个儿子才叫见鬼。

    最后混了个荒的谥号也就算了,后代也基本上都是一个尿性,就像是这个朱寿一样,捐银子捐了不过万两,然后就想让铁路改道?

    然后翻了翻关于鲁王一系的记载之后,崇祯皇帝就冷笑道:“鲁王读书读傻了,有了火车这等物事,荒王可往孝陵见太祖高皇帝也。”

    没提鲁恭王怎么怎么样,而是直接就把鲁荒王给拎了出来,而且说这家伙可以去孝陵见朱元璋,等于是指着朱寿的鼻子说你就是个傻逼,有伤鲁恭王遗德。

    这话传到朱寿的耳朵里之后,朱寿难得的没有犯傻,连忙再次上书,表示能让荒王去见太祖高皇帝,乃是孝,这事儿必须得支持。

    自己身为代当鲁王,为了鲁恭王的遗德考虑,所以捐银二百万两给崇祯皇帝,不管是加速铁路修建还是用来赈济灾民,都是大功德一件。

    接着就是黄台吉那边儿的消息,这个消息既是好消息,也是个坏消息。

    黄台吉这家伙可能没钱了,或者觉得建奴自己家里都没有钱了,所以干脆出台了一个新政策丧祭焚衣葬殉法。

    “自贝勒以下,牛录额真以上,凡有丧丧者许焚冬衣、春秋衣、夏秋衣一套,不足此数者听之,如旧衣不足,毋得新制充数。若逾定数及无旧衣而新制以焚化者,被人告发、俱坐应得之罪。

    夫死其妻许殉,仍行旌表,若妻不殉而强逼侍妾殉者,其妻论死。其违律自殉者,弃其尸,仍令其家赔妇人一口入官。”

    反正意思就一个,大金国的达官贵人们死就死了,但是不能再祸害东西,别人死了还要把衣服都给烧了,那样儿太浪费钱了。

    这日子还是得省着点儿过。

    然后还不知道额哲已经彻底倒向了明国的崇祯皇帝,黄台吉觉得自己家的日子不好过,可以去抢林丹汗的儿子额哲。

    反正之前出使林丹汗的戴磊一去之后就没有回来,正好也算是个名头,不至于师出无名。

    找了建奴几大贝勒神马的商量了一番之后,黄台吉就带着自己的手下绕过了大明控制的地界,从奴尔干都司与辽东之中的地方直接穿过去,然后直奔察哈尔就去了。

    黄台吉在准备出兵的时候,崇祯皇帝就已经得到了消息,然后暗中指使孙承宗对其视而不见,放黄台吉过去。

    然后黄台吉带着自己家的双花红棍和一群手下的马仔们顶风冒雪的跑到了察哈尔之后,发现察哈尔已经没了。

    这下子乐子大了。

    千里迢迢的跨了省怼人,结果要怼的人还有附近的人都没有了,怼谁去?

    自己家的日子本来就难,出征一次更是要花费无算,结果要怼的目标没有了?那这次的花费上哪儿找补回来?

    大金国可不是明国那些蛮子,蛮子们有钱,能找补回来的地方挺多的,大金国可上哪儿找补回来去?

    商量了一番之后,还真就让黄台吉想出来上哪儿找补回来了蛮子有钱,而且这时候大金国的精兵突然出现在宣大,不得吓死他们?

    然而离着宣府还有几十里的距离,黄台吉的前锋部队,杜度就一脸懵逼的看到了前面一杆秦字大旗。

    秦字大旗下,是一匹白马,马上一员身着鸳鸯战袍的老将,虽然已经满头银发,精神却是显得极为清健。

    老将抄起手中的一根白杆大枪,遥遥的指向了杜度,喝道:“老身在此恭候阁下多时了!”

    这员老将,别说是杜度了,基本上建奴有头有脸的人物都认识秦良玉。

    秦良下的白杆兵,与大金国的过节可不是一次两次了,在浑河之战中,白杆兵就给大金国的精兵造成了极大的麻烦,甚至于一时之间闻秦而色变。

    眼下又在这宣府之外几十里的地方遇到了冤家对头,就像是杜度的脑子再怎么不好使,也知道大金国很可能是被人算计了。

    但是当杜度看了看秦良玉身后的白杆兵,再看看自己身后的两个甲喇,心里又有了些底气。

    白杆兵人数多了点儿,看样子得三千左右了,可是自己身后的两个甲喇加在一起也是三千多。

    就算是他们白杆兵再能打再能砍,自己身后的也不是三千头猪,好歹也是原本的正黄旗换成正白旗的马甲,怎么着也不可能就因为看到白杆兵的大旗就跑路吧?

    在这种对比之下要是不战而退,自己回去后怎么向大汗交待?其他的贝勒们会怎么看自己?

    是因为自己无能还是因为自己胆小怕死?

    然后杜度就被秦良玉给教做人了。

    实际上,还没等着杜度下令进攻,秦良玉就已经抢先一步带兵冲了过去。

    杜度觉得秦良玉都五六十了,眼看着半截身子都埋土里去了,还带着兵冲锋?自己能怂?

    但是不怂也没有什么鸟用,杜度手里的长刀明显不如秦良玉手中的白杆,只一合就被秦良玉挑飞了长刀,顺便在胳膊上面开了个口子。

    这不合理!

    杜度觉得不如先退回去,等回到大营里面找了顺手的家伙再回来杀了秦良玉这个老娘们儿算了,但是手下的两个甲喇却已经跟白杆兵绞杀在一起。

    策马绕了个小圈子之后,杜度干脆选择了带着手下跑路那些该死的白杆兵将手中白杆挥的有如瑞雪飞舞、梨花纷飘,锋刃所过之处,大金国士卒不是头落地就是手脚分家,这还打个屁?

    一路带着残兵败将跑回到了大营之后,杜度就寻到了正在商量着怎么进攻的黄台吉等人。

    一碗茶水进了肚,呸的一声吐出了嘴里的茶叶沫子后,杜度才开口道:“这事儿不对劲,明国蛮子很可能知道咱们的动向了。刚才我就遇到了白杆兵。”

    黄台吉却是有些不以为意:“遇到就遇到,大军行动,又是向着宣府而来的,蛮子们一点儿动静都不知道才是不正常。”

    杜度却问道:“那咱办?跟蛮子们在宣府这里硬碰?”

    黄台吉笑道:“要让蛮子以为咱们是打算在宣府跟他们硬碰。今儿晚上咱们就分兵,你跟着你十四叔他们留在宣府,剩下的本汗自有安排。”

    代善躬身道:“大汗,奴才也觉得不太对劲。现在宣府那边出现了白杆兵不说,这漠南的蒙古蛮子们也都不见了。倘若分兵而蛮子们又有了防备,我大金国可是折腾不起?”

    黄台吉依旧不怎么在意:“那些蛮子们同样以为本汗不敢分兵。但是,本汗这一次还真就要分给他们看。宣府、大同这两个地方各留一旗佯攻,剩下的随着本汗去打永平。”

    代善一听,心中更是不愿:“大汗三思,宣大离着永平可不近,首尾不接则易断,到时候被蛮子们截断了宣大这边两旗的归路,大金国可就真的完了!”

    济尔哈朗却冷笑道:“那又如何,你要是怕死,我留下来统兵也就是了,大汗攻打永平乃是上策。”

    代善则怒道:“现在的蛮子皇帝是崇祯那个狗皇帝!现在的蛮子也不是天聪元年以前的蛮子!”

    济尔哈朗应道:“不错,正是因为如此,才更应该去打永平。

    大汗的意思是留下两旗在宣大之地牵制蛮子们的主力,而永平方面必然守备松懈,当可一鼓而下。

    打下永平之后,山海关与蛮子京城之间的联系就被切断,到时候辽东之地依然是我大金国所有。

    否则的话,长期被蛮子们封锁下去,我大金国还能剩下什么?现在奴尔干之地成什么样子了?”

    代善哑然。

    济尔哈朗说的是事实,由于山海关的存在,想要直接跟大明硬怼是不可能的事儿,而打下山海关,对于大金来说更是不可能的事儿。

    但是山海关横在那里,现在大金国之地一失再失,连海州卫都已经丢了,再不想办法反击回来,估计连辽阳都得丢。

    等到辽阳丢了,还剩下什么?原本的奴尔干都司那里乱成什么鸟样儿了?

    真的退守建州?还是北上奴尔干?或者干脆投降认输?那狗皇帝能同意?

    然后黄台吉就一锤定音的决定了:“济尔哈朗说的没错,再不给那蛮子的狗皇帝一个教训,只怕他会更加的得寸进尺。这一次,只有把他打疼了,辽东才能换来安宁!”

    黄台吉准备打一顿的崇祯皇帝则是在京城的皇宫里抱着宁德公主朱靖雪还有朱慈,笑眯眯的道:“都要乖乖的,等着父皇回来。”

    宁德公主朱靖雪此时已经四五岁了,闻言只是奶声奶气的回道:“宁德一定很乖!弟弟才不乖!”

    朱慈此时也已经两三岁了,听到姐姐这样儿说自己,第一个反应就是伸手拍向了朱靖雪,嘟着嘴道:“姐姐才不乖!”

    然后崇祯皇帝就头疼了,把这两个小祖宗扔给了各自的奶娘之后,笑对对周皇后还有田贵妃、袁贵妃、婉妃完颜玉卓道:“行了,朕此次出征,多则三五个月,短则一两个月,尔等都好生的,莫要让朕挂心。”

    把宫里的事儿大概交待了一番,又向张皇后张嫣辞行了之后,崇祯皇帝也带着自己手下的那些双花红棍们出发了。

    目标,第一站山海关,第二站沈阳。

    黄台吉这个傻缺竟然带兵跑来察哈尔怼人,那就让他去怼吧,反正卜失兔和卓里克图那两个家伙已经带着手下跑到了宣府以内,察哈尔部现在则是在奴尔干都司浪的飞起,察尔哈地区还有个屁能让他怼。

    至于崇祯皇帝自己,则是打算带着手下的双花红棍张之极,刘兴祚,巴特尔,一起浓烟滚滚的杀向辽东。

    张狗少当年都火烧沈阳城,凭什么朕不行?朕也要烧一回玩玩!

第四百五十七章 单挑还是群殴?

    过年这个活动吧,向来是喜闻乐见的,就算是这一年里再怎么苦逼再怎么穷逼,过年的时候总得好好过,以期盼着来年有个好运道。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过年的时候都很乐呵,过完年该怎么着的还得怎么着。强盗继续抢劫,小姐们继续揽客,大明朝那些杀才们继续去奴尔干都司砍人抓人换银子。

    但是实话实说,崇祯七年的这个年,崇祯皇帝过的不怎么开心。

    要么不下雪,要下就下场大的,同时大明朝各地还不断的出些乐子来捣乱。

    只是刚刚过完年没多长时间,建奴就跑去察哈尔去怼人没怼人,把目光投向了大明,准备从大明身上找补回这一次出兵的损失。

    本身对于建奴就不爽至极,无时无刻不在想着怎么怼死建奴的崇祯皇帝这下子就更不爽了,干脆带着自己手底下的那些双花红棍们往辽东而去,打算一把火把黄台吉的老巢给烧了。

    然后崇祯皇帝就开始纠结到底是乘坐火车去山海关还是直接靠着原始的方式去辽东。

    乘坐火车的好处在于虽然慢了一些,晃了一些,可是人却能保证足够的精神,士卒行军也不至于特别累。

    三百里必厥上将军,不是说行百里就会死一个上将军,要是那样儿的话,大家都三百里一国,也别玩什么统一了谁家的上将军也不是大风刮来的,这个死法可死不起。

    这句话指的是跑的太远去砍人,小弟很可能会搞的分散跟不上,再加上水土不服,可能到了地方之后能操刀子砍人的马仔就剩下了半数不到,哪个双花红棍带着一群累成死狗的小弟去砍人也不成。

    通过火车,这个问题基本上就可以说是不存在了,就算是火车再怎么操蛋再怎么累,到了地方之前好好休整两天也就齐活了。

    但是大明朝的火车,他不是后世的火车。

    崇祯皇帝穿越前的后世,什么高铁动车直达特快新空调快速搞的是有模有样,不光速度快还稳如狗。

    可是大明朝的火车,吵成狗不说,还慢的一批,比驴能强点儿比马还差点事儿。

    唯一的好处就是这玩意不用休息,综合算起来,速度跟正常的骑兵行进速度差不多,比步兵要快很多。

    但是崇祯皇帝出征会带步兵?光京营和新军再加上蒙古万骑就能轻松凑出个十来万的骑兵了,还要带步兵干什么?

    崇祯皇帝觉得自己带了足够的炸药包一类的好东西,用不着玩什么蚁附攻城的套路,至于说后勤补给,一路直到海州卫之前都是大明的地盘,更不用担心这个问题。

    有时候崇祯皇帝自己都忍不住感慨一番家大业大也有好处建奴出了沈阳和辽阳就得面对明军,后勤补给更是个大问题,怎么着也不可能像崇祯皇帝这么浪。

    最后崇祯皇帝决定带兵走永平去山海关,不通过火车了。

    步兵的话通过火车能算是节省体力,骑兵这玩意通过火车就麻烦的一批,还得对车厢进行改造,速度也没有提升,还不如直接一路跑过去呢。

    然而还没有等崇祯皇帝带兵走到兴许左屯卫,随行的负责情报传递的许显纯就找到了崇祯皇帝。

    建奴正式以扰其境、杀其民、匿逃人为名,围困宣府、大同,五军都督府已经令总兵陈洪范守居庸关。

    大同及陕西诸关口失守者不在少数,灵邱县城破,守备世奇,把总陈彦武、马如豸,典史张标,教谕路登甫,尽数战死,知县蒋秉采自缢,除家中幼子已经早早的遣人送往大同之外,剩余之人尽数自尽以殉。

    虽然说慈不掌兵这个道理谁都懂,崇祯皇帝自己也明白,对于大明的贪官们砍起来更是毫不手软,株连三族九族这种事儿也干了不止一回,可是那是自己杀的。

    大明的百姓,犯了大明律,该杀就杀不能手软,可是死在建奴的手里就不行!

    然后崇祯皇帝就怒了。

    而得到了建奴分兵三部分,一部分在宣府,一部分在大同,另一部分向着永平而来后,崇祯皇帝就改变了主意。

    沈阳城一定得烧,但是这次得把黄台吉狠狠的砍上一刀,砍疼他,砍的这孙子连想来大明都不敢想才行。

    原本直奔永平府的路线被崇祯皇帝更改了,直奔着汉儿庄而去。

    汉儿庄这个名字起的好啊,手持钢刀九十九,杀尽胡儿方罢手,我本堂堂男子汉,何为鞑虏做马牛。

    过了汉儿庄,就是龙井关,潘家口,喜峰口三个关口,而这三个关口又是属于中间地带,向东南可以去打永平,向南就是蓟州镇,向西南就是遵化,过了遵化就是顺天府,也就是崇祯皇帝的老巢。

    而想要攻打永平,除了这三个关口以外还可以选择青山口,太平寨,冷口,河流口,桃林口等地。

    但是那些地方不管哪一个,都可以就近得到兴州右屯卫,东顺左卫,抚宁卫的就近支援,甚至于山海关方向的援军想要过来支援都用不了两天的时间。

    也就是说,除非黄台吉的脑袋已经彻底坏掉了,否则的话,潘家口和喜峰口就是最佳的选择。

    虽然说黄台吉最近抽福寿膏抽的有点儿多,可是实际上,身为大金国的大汗,不存在什么抽不起,舍不得花钱而限量少抽一些的情况。

    而福寿膏这种神奇的东西,只要不是瘾头上来,对于神智的影响并不大除了抽时爽到飞的那一刹那会有些迷迷糊糊的感觉。

    所以黄台吉的目标也是喜峰口,只要打下了喜峰口,就可以进到关内,之后再分兵两路,一路围蓟州镇以吸引明军的注意力,另一路则是大军押上,直奔永平府。

    至于路上的青山口,太平寨什么的,从关内攻打可就容易的多了,到时候明国永平府北方关口尽失,山海关孤悬在东边还有个屁的用处。

    连续跑了好几天的时间,黄台吉也累了,左右都已经过了哈剌河套,前面就是白河,黄台吉也不想再这么玩命的跑下去了,干脆下令全军休息。

    等到了第二天,黄台吉刚刚带着多尔衮等双花红棍过了白河,柳河,直扑到喜峰口外的时候,面对的就是崇祯皇帝带着自己手下的几个双花红棍还有十万马仔骑在马上的马仔。

    一杆高高擎起的明字大旗下,崇祯皇帝一身银甲,手中绰着一杆烂银枪,胯下又是一匹浑身没有一根杂毛的白马,当真是气死吕奉先,羞煞赵子龙。

    崇祯皇帝的身边,一字排开了几杆大旗,改姓呼延的巴特巴身后的大旗要比刘兴祚的刘字大旗,还有张之极的张字大旗更为显眼。

    至于锡伯部入卫的那三千铁骑,根本就没有打出任何的骑号,而是在崇祯皇帝身后列阵,只等着崇祯皇帝的号令。

    与完颜部一般的,还有锦衣卫和内厂,这些人是属于皇帝的家奴,跟蒙古万骑和新军京营都不一样,只听令于崇祯皇帝的他们不需要有自己的旗号,崇祯皇帝在哪里,他们就在哪里,别人也不用想着指挥他们作战。

    领着原本的镶黄旗,现在的镶白旗为先锋的多铎在看到明字大旗的时候就已经选择了勒马停缰。

    底层的建奴不好说,起码从梅勒额真开始再向上,大大小小的建奴可都是识字的。

    就算是不识字,对面那一眼看不到边的大军就摆在那里,多铎自认为也不是个傻子,就自己手里这么点儿兵力直接冲过去,估计还不够对面的狗皇帝塞牙缝的。

    崇祯皇帝并不认识多铎,哪怕是锦衣卫那边有提供的多铎画像,崇祯皇帝也没办法把眼前这个马脸跟画像上胳膊能跑马的汉子联系在一起。

    但是对面的马脸打扮是正白旗,领着的手下却是镶白旗,很明显就是多尔衮或者多铎。

    再判断一下脸上透露出来的年龄等信息,再加上长成马脸的模样,明显不像是能勾动布木布泰那个小娘们儿的小白脸多尔衮,那么就应该是多铎了。

    然后崇祯皇帝就早出了右手,右手向着自己的方向勾了勾,示意多铎上前答话,但是对于多铎示意后边赶紧去向黄台吉报信的动作却是视而不见。

    对于对面那个狗皇帝的国际通用手势,多铎看懂了,心中怒气腾的一下就上来了,然而却老老实实的拍马向前了一段距离,才又再次勒住了马缰。

    现在明显不是跟那狗皇帝置气的时候,等着大军到来再给那狗皇帝好看!

    勒住马缰之后,多铎便朗声喊道:“多铎在此,敢问明国皇帝有何话说?”

    崇祯皇帝一开口,就很在些三观不正顺带五行缺德的意思:“朕给你个机会,选择单挑还是群殴,赢了,你就可以走了!”

    那狗皇帝脑袋一定是坏掉了,肯定的。

    群殴的话,自己这边才多少人,怼对面的那么多人马肯定没有什么指望,但是要单挑的话,自己能输?

    多铎干脆朗声道:“皇帝此言当真?”

    崇祯皇帝笑着喊道:“君无戏言!”

    多铎更高兴了,干脆喊道:“那我选择单挑!”

    崇祯皇帝点了点头,却没有再理会多铎,反而向着刘兴祚和张之极吩咐道:“砍死他!”

    多铎没有听到崇祯皇帝说的是什么,只能看到崇祯皇帝的嘴巴在动,但是对于张之极和刘兴祚一起打马出阵却是看的清楚,当下便高声喊道:“皇帝不是说单挑么!”

    崇祯皇帝朗声笑道:“没错!你自己单挑他们两个!只要你赢了,朕就放你走!”

    多铎并不知道张之极是哪根葱,但是对于刘兴祚这个狠茬子却是认识的,而张之极能同刘兴祚一起出战,又怎么可能是什么简单的人物。

    暗骂一声狗皇帝不讲究之后,多铎直接选择了跑路老子又不是傻瓜,难道等着被人砍死在这儿?

    而崇祯皇帝眼看多铎要跑,干脆又把已经改名为呼延雄的巴特尔给派了出去蒙古万骑去怼多铎带领的镶白旗两个甲喇。

    按照老奴努尔哈赤定下的制度,一个牛录是三百人,一个甲喇是五个牛录,也就是一千五百人,两个甲喇正好是三千人。

    而呼延雄手下则是整整一个全副明军装备的蒙古万骑,要这是怼三千人还怼不过,干脆别叫什么呼延雄了,改成呼延怂算了。

    吊着多铎,只要不让这个小野猪皮跑路成功,那肯定就能找到黄台吉那个狗奴才。

    崇祯皇帝打算问问他,是不是跟着倭奴学会的那套什么匿逃人的理由才来大明搞事情的,更要问问他,建奴那么没人性,跟倭奴是不是有什么关系。

    多铎一路狂奔,总算是没有被人砍死,但是手下的两个甲喇却是折进去了一个半正面对阵,崇祯皇帝人多,跑路就是被追杀的下场,同样儿损失不小。

    再加上呼延雄满脑子的多砍死建奴以向天可汗崇祯陛下表忠心,追杀死多铎来更是卖力,直到遇上了黄台吉的大军,整个追杀行动才算是终止。

    白马川和滦河中间的位置,西北方向是黄台吉带着的五万余骑建奴,东南方向则是呼延雄带着的蒙古万骑,后面跟着的是崇祯皇帝带着的十万余骑。

    屁大点儿的地方想要把开十五万人开片,基本上属于是扯蛋的行为,每次真正能捞到人砍的,估计也就是那么两三万,所以兵力上的差距,在对阵之时并不明显。

    但是还有句老话说的好,十则围之。

    崇祯皇帝现在是没有办法弄出来五十万大军把黄台吉给围在这儿,但是后边各个卫所里面的士卒也在源源不断的向着崇祯皇帝所在的方向而来,凑个二三十万却是轻松简单加愉快。

    到时候不说在这里围死黄台吉,起码也能把他堵在滦河以西的位置滦河以东的位置,用不了几天就会由山海关方向给转死,到时候一样跑不了他黄台吉。

    到了这个份上,什么别的废话都不用多说了,直接开片就行了不管是对于黄台吉还是崇祯皇帝来说,怼死对方,自己就是赢家。

第四百五十八章 阿黄休走!

    多铎虽然跟着多尔衮一起看着黄台吉不顺眼,但是却也清楚目前的情况由不得自己搞什么小心思。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毕竟是在明国蛮子的边境,尤其是对面领军的是蛮子狗皇帝,就更要小心一些了。

    黄台吉在得到多铎回报的时候也是头疼万分。

    大明朝从他们的成祖永乐皇帝接受了女真在辽东休生养息开始,就没有听说过哪个皇帝跟现在的这个狗皇帝一样儿的。

    哪个不是天朝上国的气度?哪个跟这狗皇帝一样儿骂街的?哪个跟这个狗皇帝一样不要脸的?

    更可恨的还是蒙古的那些狗东西,宁肯跟着狗皇帝混也不愿意跟着大金国混,对比一下死心塌地跟着大金国混的奥巴台吉,那些个蒙古狗就更该死!

    一边盘算着以后平定了蒙古之后要该怎样炮制那些狗东西,黄台吉一边开口问道:“那狗皇帝带了多少明军?”

    多铎喘了口气,有些迟疑的回道:“约摸得有几万?人太多,根本就没办法弄清楚到底有多少。”

    本汗让你做先锋,你就给本汗弄回来这么个结果?你怎么不去死?

    黄台吉心中怒气更甚,却又笑道:“无妨,这边就这么大的地方,东边滦河,西边就是白马川,西南就是澈河,那狗皇帝就算是带着十万大军百万大军又能如何?

    再者说,连明国的蛮子们自己都说过,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如今我八旗五万大军尽集于此,那些蛮子来的再多,也不过是送死而已。”

    见帐中众人的脸色都好看了一些,黄台吉这才笑道:“传本汗将令,明日本汗要亲自会一会那明国的蛮子皇帝!”

    二月份的天气,正是草长莺飞的好时节,老天爷也难得的给了一次面子。

    第二天的天色极好,万里晴空上挂着朵朵白云在来回飘动,习习的微风吹过,虽然还带着一丝的寒意,却已经没有那种刺骨的冰冷。

    黄台吉胯下一匹枣红色的骏马,身上则是正黄旗的一身装扮,头盔上面的红缨高高竖起,显得极是精神。

    唯有脑袋后面的老鼠尾巴显得极为可笑,精神和可笑两种风格在黄台吉身上得到了完美的统一。

    而对面的崇祯皇帝则是打扮依旧,银甲银枪胯白马,像赵子龙倒是比像皇帝更多一些。

    拍马出阵向前了几步之后,崇祯皇帝便朗声道:“狗奴才出来与朕答话!莫非还等朕给你二百钱的开口钱么!”

    向来三观不正五行缺德的崇祯皇帝一开口,建奴那边人人脸色铁青,明军这边可就哄的一声笑开了。

    喊声黄台吉狗奴才什么的,这个倒是无所谓,建奴嘛,不喊狗奴才喊什么?

    倒是这二百钱的开口钱,却往往是民间新媳妇过门,婆家要给的见面礼性质的东西,或者是长辈给晚辈的见面礼。

    比如说某个孩子认了个干爹,这当干爹的往往要拿出些银钱来赏给孩子,因为孩子开口叫爹了嘛。

    而崇祯皇帝在这种场合下开口说要给黄台吉二百钱的开口钱,分明就是拿黄台吉当个娘们儿或者小辈来看,侮辱之意不言自明,明军士卒又怎么能不笑。

    黄台吉脸色也是变得铁青,但是青红转换之间,却也是拍马出阵,高声道:“大金国大汗黄台吉,见过明国皇帝!”

    掂量了一番距离之后,崇祯皇帝又打马向前几步,笑道:“你不在辽东好好的呆着玩布木布泰那小娘们儿,跑我大明来找死,你是不是盐吃多了?”

    崇祯皇帝不提布木布泰还好,一提布木布泰,黄台吉心中更怒,干脆同样拍马向前几步,冷笑道:“大明藏匿我大金国逃人,狗皇帝倒行逆施,本汗乃是吊民伐罪,还天下百姓一个朗朗乾坤!”

    崇祯皇帝心中冷笑,脸上的表情却是没有什么变化,复又向前了几步之后才开口道:“朕敢到这里,你个狗奴才可敢?刚才不是输人不输阵,还想往新前几步么?”

    黄台大吉怒,正要催马向前,建奴阵中却突然间驰出一骑到了黄台吉的身边,伸手拉往了黄台吉的马缰,低声道:“大汗,小心有诈!”

    黄台吉一愣,便任由来人勒住了马缰,也不再向前。

    崇祯皇帝心中遗憾万分,却又朗声道:“黄台吉,你个废物连自己家的狗都管不好么!朕与你说话,那狗奴才冲出来算怎么回事儿?”

    黄台吉神色不变,反而笑道:“狗皇帝作风,天下人尽皆知,本汗也不得不提防一二!”

    眼看着双方的距离只有二十几米远,只要再近些就好办的多,崇祯皇帝干脆笑道:“朕闻,兵者不祥之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

    你身后是几万建奴,朕的身后也是几万的大明士卒,圣人又云,率土之滨,莫非王臣。都是朕的子民,朕也不忍心看着他们厮杀。

    这样儿吧,你个狗奴才出阵,与朕一对一的决战,若是你赢了,朕听凭你处置,若是朕赢了,这几万建奴也不用死,都去给朕修路赎罪,如何?”

    崇祯皇帝说话间,一直在注意着崇祯皇帝动向的张之极和许显纯等人同时发现了崇祯皇帝背过了一只手的小动作,心中一动,皆是向下吩咐了下去。

    黄台吉则是冷笑道:“两军交战斗将之说,乃是上古之事,现在又何来斗将?美玉不与瓦块碰,狗皇帝真当本汗是傻的?”

    崇祯皇帝被黄台吉一番话说的有懵逼谁是美玉?谁是瓦块?

    他娘的,哪个王八蛋给你的勇气把朕说成是瓦块呢?比不要脸,是朕输了!

    虽然崇祯皇帝心中暗自佩服于黄台吉的不要脸,但是该办的事儿却还是得接着办。

    冷哼一声之后,崇祯皇帝又接着道:“没种就是没种,说这么多屁话有什么用?话说,阿黄你不会真的没种吧?你那几个妻妾生的儿子是代善帮忙还是多尔衮帮忙?”

    黄台吉就算是再能忍,被崇祯皇帝这般指名道姓的说自己已经不行了,连娃子都是别人帮忙才生出来的,一时之间也忍不住了。

    拉住黄台吉马缰的正是天字第一号忠狗济尔哈朗,眼见黄台吉更怒,心中抓住黄台吉马缰的力道也更大了一些,低声道:“大汗息怒!那狗皇帝故意如此,想必是打着什么坏主意!”

    心中估计了一下时间,崇祯皇帝也懒得再跟黄台吉怼喷下去了对面那狗奴才比朕还要不脸,这他妈怎么喷!

    双腿猛的一磕马腹,崇祯皇帝就直接向着黄台吉冲了过去,口中叫道:“阿黄别跑!”

    崇祯皇帝冲向黄台吉是属于顺势,而黄台吉想要退回本阵,却要先调转马头,而更坑的是,黄台吉现在就夹在了崇祯皇帝与建奴本阵之间,就算是建奴想要张弓射死崇祯皇帝,也得顾忌黄台吉三分。

    一见崇祯皇帝已经带头冲向了建奴,内厂的众多太监还有锦衣卫外加锡伯部的三千铁骑也是跟着猛磕马腹向着崇祯皇帝围了过去大爷您能消停点儿不?就算您老人家文武双全,可这是两军对垒啊陛下!

    张之极和刘兴祚还有呼延雄也是一起策马向前,各自带着自己手底下的马仔向前冲了出去,线路却是分成了三股,张之极跟在了崇祯皇帝身后,另外的刘兴祚和呼延雄则是分左右两路包抄了过去。

    建奴阵中的代善和阿济格等人则是被崇祯皇帝和对面明军势头搞的有些发懵。

    而处于建奴军阵和崇祯皇帝中间的黄台吉则是被济尔哈朗带了一下马头,向着建奴本阵而去。

    崇祯皇帝觉得自己的血已经开始燃烧起来了,除了砍死眼前的人之外,没有其他的办法泄下去这股子邪火。

    就算是自己穿越前的事儿感受不深,可是宣大,遵化,再加上这一次举家殉国的灵邱知县蒋秉采,崇祯皇帝的眼睛就有些发红。

    策马狂奔之中抽出马刀的崇祯皇帝仗着自己的马要比黄台吉胯下的马强的太多,一边高喊着“阿黄儿休走!”一边向着黄台吉冲了过去。

    黄台吉心中则是暗暗叫苦。

    刚才若不是济尔哈朗带偏了自己的马缰,跟崇祯皇帝对砍一番也未必会输,但是现在这种局面却是变得极为被动。

    刚才自己说斗将定胜负是以前的事儿,那确实没错,可是就算是到了现在,一方的主将面对另一方的主将却不战而走,对于士气的打击也不异于以前的斗将定胜负!

    猛的甩开了济尔哈朗抓着自己马缰的手之后,黄台吉开始勒马,想要兜头再转回去跟崇祯皇帝对砍一番。

    崇祯皇帝见状大喜过望,也顾不得建奴的军阵同样已经催动向前了,拎着马刀就向着黄台吉冲了过去。

    黄台吉心中也是大怒,他娘的,本汗这是给你脸了是吧?你一个长在宫里的小白脸敢拎着刀子冲阵?你怎么不上天?

    但是双马交错的时候,黄台吉就知道了崇祯皇帝为什么会有这个胆子了。

    黄台吉的刀砍在崇祯皇帝的身上,除了带走一溜火花之外,剩下的屁的影响没有,甚至于崇祯皇帝连疼的感觉都没有。

    但是崇祯皇帝的马从黄台吉的身上划过,却是带起了一溜的雪雨盔甲直接就被划开了。

    兜头再战的黄台吉心中不禁暗自庆幸刚才那一刹那,靠着在战场之上生死之间磨砺出来的直觉救了自己要是不俯身低头,自己的脑袋已经不在脖子上了。

    黄台吉这回决定不向崇祯皇帝身上砍了,都破不开防御还砍个什么劲?干脆,这回砍他手里的刀!

    黄台吉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干的,在第二次双马交错间,黄台吉就挥刀向着崇祯皇帝手中的马刀砍去。

    然后伴随着“铛”的一声响,黄台吉发出了一声惨嚎。

    崇祯皇帝手中的马刀屁事儿没有,但是黄台吉手中的长刀却应声断为了两截。

    如果只是手中的长刀断为两截,黄台吉也不至于惨叫,关键在于崇祯皇帝在黄台吉的长刀断为两截之后就偏转了一下手碗,然后就带走了黄台吉的三根手指。

    吃痛之下,黄台吉手中的马刀再也握不住,砰的一声掉到地下之后,左手也死死的扼住了右手的手掌,连地上的三根断指都来不及去想,双腿一夹马腹就想要离的崇祯皇帝远远的。

    心中大喜过望的崇祯皇帝正准备再上去给黄台吉补上一刀,然而此时建奴的大军已经离的极近,内厂的死太监们和锦衣卫还有锡伯族的三千铁骑又分成了三层,将崇祯皇帝死死的围在了正中,防着这位爷再冲出去砍人。

    而就是这么一眨眼的功夫,黄台吉就已经消失在建奴的阵中,无奈之下的崇祯皇帝只有放弃了现在再找到黄台吉然后给他补两刀的诱人想法。

    然后慢慢冷静下来的崇祯皇帝一拍自己的脑袋,发现自己又他娘的办了一件蠢到极点的蠢事,如果自己不是皇帝,这回光是五军都督府都饶不了自己。

    自己后军有用马车拉着的大炮!然而自己图一时的痛快,却是选择了操刀子上,直接造成了两军对砍的结果。

    他娘的,要不是明军的盔甲比建奴的不知道好出多少倍去,今天这损失可就大了主要原因这块破地方太小,大军摆不开

    这种情况下,大明的人数优势就发挥不出来,而建奴人少的劣势也基本上显不出来,实际上真正在操刀子互砍的也就是那么两三万人,剩下的基本上都在干着急。

    当然,眼下最关键的还是得想想回京之后怎么面对那些文官的弹劾就自己今天这玩法,那些个御史什么的要是不跟打了鸡血一样的激动,都算是大明朝的御史们是废物。

    然后崇祯皇帝就觉得自己堂堂的皇帝跟黄台吉这么个狗奴才互相对砍算什么事儿?也太他娘的给他脸了。

    直到下午双方各自收兵了之后,崇祯皇帝才把刘兴祚和张之极还有呼延雄叫到一起吩咐了起来。

    ps:实在是码不动了。这几章码起来真的很累心。本来想今天一更的,但是还是码出来了一章。多谢今天万赏的爱卿。

第四百五十九章 近在眼前的沈阳城

    黄台吉虽然最近一段时间抽福寿膏抽的有点儿多,尤其是跟海兰珠在一起的时候抽的更多一些,但是毕竟才抽了短短几年的时间,脑壳还没有抽坏。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自己断了三根手指无所谓,照今天这么继续下去,那是把三个旗都扔在滦河的节奏,绝对不能再这么继续干下去了。

    揉了揉额头,黄台吉道:“今天的情况,也都知道,本汗也不多说,现在咱们就议一议,这事儿该怎么办才好。”

    然而黄台吉等了半晌,帐中依旧没有人开口,抬眼望去,个个都是低着头,仿佛帐中的地面上有什么好玩的东西一般。

    黄台吉心中大怒,冷哼道:“怎么?平时一个个都挺能说的,现在却说不出来了?”

    李栖凤低着头瞧了瞧旁边的那些贝勒贝子都是一言不发,心中冷笑一声后躬身道:“大汗,奴才有话要说。”

    黄台吉冷哼道:“讲!”

    李栖凤躬着身子先喳了一声应了,才接着低头道:“奴才以为蛮子势大,不可力敌,倒不如先行撤军回盛京,再图后计。”

    代善冷哼了一声道:“现在不可力敌,莫非回了盛京就敌的过了?按照你的说法,那有朝一日蛮子到了盛京城下,我等又该往何处去?”

    黄台吉点头道:“代善贝勒所言不错,当务之急是想办法挫一挫蛮子的锐气,而不是想着回师辽东。”

    李栖凤依旧躬身道:“大汉,只怕是回师不回师,都由不得我们。现在蛮子势大,而海州卫现在又在蛮子的手中,若是蛮子们集山海关、海州卫、南四卫的兵力猛攻沈阳?”

    黄台吉怵然一惊,脸上神色惊疑不定的道:“传本汗的令,即刻回师盛京!”

    代善却喝道:“慢着!”

    见黄台吉盯向了自己,代善开口道:“大汗若是现在回师辽东,则必成衔尾之势,更何况宣大之地还有阿敏与莽古尔泰,杜度,萨哈等人,若是咱们现在回盛京,则他们必成无根浮萍,岂不是任由蛮子宰割?”

    黄台吉摆手道:“命人传信给他们,让他们速速回师,留下镶白旗在此等候阿敏他们。搬师之事就这么定了,盛京不容有失!”

    代善无奈,也只得躬身应了,随即便和众人一起准备回师盛京。

    崇祯皇帝则根本就没有黄台吉那么多的顾虑朕兵多将广家伙硬,说分兵就分兵!

    为了自己能先跑到沈阳城去杀人放火,崇祯皇帝干脆就决定了分兵两路。

    由张之极和刘兴祚带着京营和新军的十万骑兵留在喜峰口外,自己则带着蒙古万骑直接奔向山海关,再从山海关带上一万骑兵向直奔彰武,然后再汇合上完颜宏所部的几万骑兵直接去沈阳城里杀人放火。

    匆匆忙忙的带着手下的马仔们跑到了山海关,连正常的陛见等礼仪都来不及玩了,崇祯皇帝只是对孙承宗道:“孙师已经接到了朕的旨意吧?人马可都准备好了?若是人马都已经准备妥当了,那就再准备些干粮,朕今天就走。”

    孙承宗躬身道:“启奏陛下,人马和干粮都已经准备妥当,只是陛下亲征,是不是多带些人马?”

    崇祯皇帝抓着一只肥鸡狠狠的咬了两口咽下去后才道:“让孙师见笑了。兵贵神速,由不得再准备了,朕这一次只是要打开沈阳城,不是跟建奴在关外打持久战,人多了久而不好。”

    孙承宗是泰昌皇帝朱常洛、天启皇帝朱由校的老师,当年天启皇帝就学之时,孙承宗对于崇祯皇帝也有那么一点儿点拨的香火情份,因此崇祯皇帝也是尊一声孙师。

    再看看崇祯皇帝明显比之过年陛见之时还要削瘦一些,孙承宗的眼泪都差点儿下来,哽咽道:“陛下何必亲征建奴?山海关有曹氏叔侄,吴氏父子,皆可当大任。”

    崇祯皇帝将嘴里的鸡肉咽下去后才道:“嗯,那就命他们一起随军前去沈阳。吴三桂和曹变蛟么,朕记得,都是好苗子。”

    孙承宗感觉自己很蛋疼皇帝您老人家跟他们比起来,年纪差不多的大,然后您一本正经的夸人家是好苗子?

    但是孙承宗的怨念并没有说出来,而是很快就转为了心疼。

    没错,就是心疼,崇祯皇帝在孙承宗面前说是子侄辈的都是往大了说的,实际上孙承宗的孙子都跟崇祯皇帝差不多的年纪了。

    但是就是这么年轻的一个皇帝,手里还抓着一根鸡翅,人却已经坐着睡着了。

    示意方正化替崇祯皇帝盖上个毯子之后,孙承宗便悄悄的退了出去,没有再打扰崇祯皇帝。

    外面曹变蛟和吴三桂都已经等的有些着急了,眼见孙承宗出来,便一齐拥上来问道:“孙师,究竟如何?我二人能不能跟着陛下去辽东?”

    孙承宗比划了个噤声的手势,待走出了一段路之后才开口道:“陛下在里面睡着了,连着几天赶路,陛下也累了。不过刚才陛下说了,变蛟叔侄和长伯父子都会跟着去沈阳。”

    曹变蛟和吴三桂闻言皆是大喜,向着孙承宗拱手道:“多谢孙师栽培!”

    孙承宗捋着胸前已经花白的胡子笑道:“那也得是你二人有真本事才行,否则,本帅的举荐反倒是害了你们。

    咱们这位陛下登基之后,军法之严,你们也是知道的,只要出发,一切就须严格的照着军法来执行,切记,切记。”

    曹变蛟和吴三桂皆是神情肃然,向着孙承宗道:“是!孙师放心!”

    孙承宗还没有回话,祖大寿就匆匆忙忙的走了过来:“大帅,卑职的事儿怎么说?”

    孙承宗示意曹变蛟和吴三桂先行离去,这才转过身子盯着祖大寿道:“你部的骑兵呢?”

    祖大寿被孙承宗的话给噎住了,愣了半晌后才道:“回大帅,卑职手下的骑兵都折在了大凌河城,这您是知道的呀。要不然,卑职去找两环借了骑兵然后随陛下出征可好?”

    孙承宗冷哼了一声道:“还有脸说!真假援兵都没有弄明白就着急出城以至于折进去两千余骑,现在的骑兵还没有整训好,你拿什么跟着陛下去辽东?

    至于说找吴襄借兵,亏你敢说这种屁话,要是陛下知道了,能饶的了你?速速与本帅退下!”

    祖大寿额头上的汗都冒出来了,急道:“可是大乐他还在建奴的手中!”

    孙承宗冷哼道:“本帅自然知道,陛下也已经知道了,你放心吧。陛下已经答应了要从沈阳把大乐救回来。”

    祖大寿猛的捶了下手,哎的一声长叹之后才转身离去。

    就这么一会儿的功夫,崇祯皇帝已经从屋子里面走了出来,问道:“发生什么事儿了?”

    孙承宗拱手道:“回陛下,不过是曹变蛟与吴三桂过来请战,还有祖大寿也想跟着去。”

    唔了一声,崇祯皇帝道:“祖大寿是因为祖大乐的事儿?”

    孙承宗拱手道:“陛下英明,祖大乐前番在大凌河城落在了建奴的手里,建奴已经以此要挟了祖大寿好几次,都被祖大寿毁书斩使。

    这一番陛下亲征辽东,祖大寿便是想要跟着陛下去沈阳,好救回祖大乐,只是他手下哪儿还有骑兵了,上次大凌河城一役已经折损殆尽,补充的骑兵还没有整训完成。”

    崇祯皇帝嗯了一声,开口道:“方才朕不是答应了去沈阳的时候救回祖大乐么?让祖大寿安心等着便是。还有,朕现在就出发。”

    孙承宗惊道:“陛下何不再休息一番?刚才陛下都已经累的睡着了,可不能再这般急着赶路了,毕竟龙体要紧。”

    崇祯皇帝笑着摆了摆手道:“无妨,朕还年轻,这点儿劳累算不得什么,只要休息一晚就能缓劲儿来。”

    虽然感动于孙承宗的关心,但是想想前世写代码之时不见太阳不能走的程序猿生涯,熬夜算得了什么,还是先去沈阳杀人放火更要紧一些。

    尤其是喜峰口传到山海关的消息表明,建奴也已经分兵了,万一黄台吉那个狗东西正回师辽东,而山海关方面北上建昌的士卒又没有堵住黄台吉,那乐子可就大了。

    不管是在沈阳城下遇上,还是被黄台吉先跑回了沈阳城,崇祯皇帝想要在沈阳城杀人放火的愿意就得落空。

    等崇祯皇帝一路紧跑慢跑的赶到了海州卫时,早就接到了消息的完颜宏已经在整个锡伯八部里面凑出了三万骑并且亲自北军到了海州卫等着崇祯皇帝的到来。

    崇祯皇帝根本就没有在海州卫停留,而是汇合了完颜宏的人马之后就折道向东胜堡,沿着辽河北上。

    如果从海州卫直接北上,首先面对的就是辽阳这坐原本大明的辽东都司之所在。

    虽然说这座大城在天启七年的时候就已经被毛文龙和刘兴祚联手放了一把火,可是建奴恢复过来后,这座城依然不好攻打,崇祯皇帝也没有兴趣在辽阳浪费兵力。

    而沿着辽河北上,沿路的长泥堡和辽中现在就在大明的手里,不管是休息还是补给,都要比直接走辽阳北上要安全方便的多。

    一路绕行了好几天的时间,才算是到了离沈阳不远的地方沙岭墩。

    又过了沙岭墩之后,崇祯皇帝才找到了呼延雄,吩咐道:“朕有一事,需要尔等去办。”

    呼延雄毫不犹豫的单膝跪地,拱手道:“请天可汗吩咐!您指向哪里,万骑的弯刀就会劈向哪里,不管前方是什么!”

    崇祯皇帝则是干脆吩咐道:“把你们的头发都剃掉,扮成科尔沁的建奴。”

    呼延雄实在没有想到崇祯皇帝会来上这么一出不应该是您老人家框一下俺们,然后俺们就嗷嗷叫着去杀人放火吗?这和说好的剧情不太一样?

    见呼延雄发愣,崇祯皇帝便笑眯眯的问道:“怎么?可是有什么为难的地方?”

    呼延雄一个激灵,拱手拜道:“您的旨意,就是万骑的最高使命,奴才愿意听从您的吩咐。只是伟大的天可汗啊,不知道睿智的您这么吩咐是为了什么?”

    崇祯皇帝这才满意的点了点头,笑眯眯的道:“很简单,你们扮成科尔沁的人,然后被曹变蛟和吴三桂追杀,进了沈阳城之后就守住城门不关,大军便可以进城了。”

    呼延雄拜道:“天可汗的睿智比最聪明的必勒格还要聪明,奴才们这就去准备,一定不会让天可汗陛下失望!”

    等呼延雄下去准备了之后,崇祯皇帝才对着曹变蛟和吴三桂道:“都听清楚了?依着锦衣卫的情报,现在黄台吉还没有赶回来,沈阳城要是这样儿还赚不开,那就没什么好说的了。”

    曹文诏和吴襄还有曹变蛟和吴三桂心中一凛,皆是躬身拜道:“陛下英明!”

    崇祯皇帝所说的没什么好说的了,其实就是有很很多不好说的比如说这城要是因为谁的原因而没有赚开,这板子绝对会打下来,至于打到谁的身上,估计都会带走几斤肉,更有可能的是会把人头带走。

    这位爷,可不是孙大帅,更不像是以前的天启皇爷那边好说话,更不像是魏公公那样儿拿钱能解决一些小问题。

    至于说仗着关宁军在手里以拥兵自重,这种屁事儿想想就行了关宁军再重能比事关两京的漕运更重?几万颗人头滚滚之下,漕运不还是没翻起什么浪花儿来。

    辽东的天气,比大明要冷一些,别看着已经是三月份了,放在大明正是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的好时节,现在的沈阳城头上哈一口气还能成白雾呢。

    城头上的阿林保跺了跺脚,向着手心哈了口气又搓了搓,才叹息着道:“这鬼天气,也不见转暖,当真是要冻死人不成?”

    阿林保旁边的布和巴图神色也没比阿林保强到哪儿去,同样跺着脚叹息道:“这他娘的是一年比一年冷了!这个冬天估计又有不少人被冻死,现在只能盼着大汗早点儿从察哈尔得胜归来了。”

    阿林保却讥笑道:“你还真当大汗去了察哈尔?”

第四百六十章 沈阳城门开

    当皇帝其实跟当一个社团的扛把子没有什么区别,最起码崇祯皇帝就是这么认为的。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因为当皇帝也好,当社团的扛把子也好,归根到底就是人和钱的问题,简单点儿说就是老子人多钱多,不服你来砍我吖?

    就像是现在的情况一般,狗奴才阿黄手里边真正算的上能打的也就是那满八旗加上汉旗军,而汉旗军又在之前就被祸祸的不成样子,基本上可以说是废了。

    而崇祯皇帝手里呢,除了自己带着的蒙古万骑,在山海关又拉了一万骑兵,崇祯皇帝的便宜老丈人完颜宏也准备了足足有三万骑,这加在一起就是五万多了。

    而除了三万骑的正规锡伯八部的骑兵之后,老完还另外给崇祯皇帝带来了一堆马仔夏额哲亲自带着一万骑兵,山东响马还有从不饶舌的老秦人,外加在家怂成狗到外硬成铁的四川袍哥又凑出来五千骑,这就是又是一万五千骑。

    正规军加上那些抓奴上瘾但是一听说皇帝亲自来辽东就激动的找不到东西南北的雇佣兵,崇祯皇帝手里已经是六万五千骑了。

    而整个建奴的家底全给算上才六万的建奴加上七千五百人的汉旗,基本上就是建奴所有的家底了。

    然后崇祯皇帝怎么想都想不明白,老子挥挥手都能凑个几十万的大军跟建奴玩玩,怎么原本的大明就没玩过建奴呢?

    就算是快递小哥那个混账东西把大明给怼死了,他自己手下可也是上百万的马仔呢,居然被建奴给怼死了?

    这不科学!

    当然,科学不科学的其实无所谓,现在沈阳城就在眼前不远,而城里的守卫力量又没多少,不趁着这个机会搞事情,那崇祯皇帝还有什么脸说自己是皇帝界的平头哥?

    当然,崇祯皇帝心中想的很多,手下人想的可就更多了。

    原本崇祯皇帝还想着是不是进了沈阳之后就宣布减少一条两条的军法,但是有了响马袍哥老秦人之后,崇祯皇帝就笑了。

    自己手下除了蒙古万骑算是正规军,完颜宏和夏额哲带着的四万骑算是半个正规军的话,那雇佣兵们可就跟大明的军队没有什么关系了。

    起码在他们没被人欺负的时候是没有任何关系的,崇祯皇帝敢拿着黄台吉他小老婆布木布泰的贞洁发誓。

    现在眼看着就能怼了沈阳城里的建奴,这种好机会可真的不多。锦衣卫的人身为皇帝亲军,护卫皇帝陛下才是最重要的,亲自砍人的机会不对。

    没关系,不是还有响马袍哥老秦人他们那些家伙么,找他们商量商量就是了。

    山东响马头子孟繁星是亚圣孟子他老人家的嫡系后人,人家来这儿的目的很简单,尊王攘夷么。

    老秦人的头领是王豪杰,王豪杰觉得孟繁星哪哪儿都好,就是动不动的说这些没用的屁话太烦人了老秦人从不饶舌!

    袍哥头子大扁担刘航表示俺最单纯喽,俺来就是为了军功,不像那两个挂皮一般的嗦。

    但是当这三个堪称是杀人如麻的家伙面对着面对那个笑比哭还难的家伙时,心里都是忍不住的一阵阵悸动,皮肤也是一阵阵的发麻。

    压力太大,感觉自己和对面那个老家伙根本就不是一个档次的。

    许显纯大大咧咧的无视了三人脸上的紧张,直接走到了上首的位置坐下后,才笑着道:“都坐下吧。”

    对于这种反客为主的行为,哪怕对面的人换成夏额哲,这三个家伙觉得自己都敢拔刀砍死他。

    但是对于眼前这个身着锦衣卫装扮的老家伙,三人心里一点儿底气都没有。

    王豪杰甚至于觉得自己可能在对面那个老家伙身后之人的手下走不过两合就会被砍死。

    人在江湖漂,面子最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眼力,什么样儿的人能招惹,什么样儿的人不能招惹,必须得看清楚才行。

    很多人就是看不清楚,所以莫名其妙的就死了,死的无声无息,甚至于还不如一条野狗。

    而向代表着皇帝的锦衣卫,而且明显是锦衣卫里边的大人物低头,不算丢人。

    三人行礼谢过了许显纯后,就随便找了个地方盘腿坐下,静静的等着看许显纯能说出些什么玩意来。

    许显纯嘿嘿笑了几声,直到几人的身上鸡皮疙瘩掉了一地之后才开口道:“本督许显纯,也算是略有薄名,想必三位都是听过的?”

    略有薄名?您老人家还真谦虚啊,整个大明朝谁不知道皇帝座下第一忠犬,能叫死人开口招供的活阎王许显纯许提督?

    面面相觑一番之后,孟繁星才拱手道:“久仰提督大人名声,今日得见实在是三生有幸。”

    许显纯却呵呵笑道:“早些时候尔等陛见之时,许某也在左近,几是三位不曾注意到罢了。现在咱们可是第二次见面了。许某也算是对于三位多有了解,今儿个找到三位,乃是有一事要和三位相商。”

    许显纯的态度很好,说话也很客气,可是越是这样儿,孟繁星等人心中就越是发毛。

    孟繁星拱手如仪:“请提督大人吩咐!小人无所不从!”

    对于孟繁星的表态,还有王豪杰和刘航在一旁表示等同的态度,许显纯表示很满意,当下就开口道:“只要下午诈开了城门,进城之后该怎么做,尔等心里可清楚么?”

    孟繁星试探的问道:“军法十七禁五十四斩?”

    许显纯嗯了一声,开口道:“军法是治军的,尔等却不在军中,自然不需要遵守。能弄到多少,全看你们自己的,官兵是不会参与的。剩下的该怎么做,不需要本督多说了吧?”

    孟繁星大喜道:“多谢提督大人栽培!”

    许显纯又是呵呵一笑,接着道:“还有一事,凡是家门口挂着这个图形标志的人家,许尔等进入却不许伤人,告诉你们手下之人,把这事儿烂在肚子里面,记住了么?”

    孟繁星从许显纯手里接过一张纸,看过了上面的图案之后又递给了王豪杰,这才拱手道:“提督大人放心,小人等手下所带的都是忠于大明的良家百姓,定然不会有人胡说八道!”

    许显纯这才点了点头,起身道:“很好。都督这就回去了,希望尔等能替本督多杀几个建奴。”

    回到崇祯皇帝所在的位置之后,许显纯躬身道:“启奏陛下,事情都办妥了。”

    崇祯皇帝嗯了一声,开口道:“好。”

    接着看了看天色,崇祯皇帝又向呼延雄吩咐道:“准备出发罢。”

    呼延雄领命后,崇祯皇帝又对着完颜宏和夏额哲道:“你们也准备一番,待会儿拉开些距离追击,待呼延雄控制了沈阳城门之后就直接进攻!”

    沈阳城头上的阿林保与布和巴图正在抱怨着沈阳的鬼天气实在是冻死人,就看见远远的偏西北方向开始扬起了一阵阵的尘烟。

    待得近了一些再看旗号,正是奥巴台吉所部,士卒在马上都是有些气急败坏之色,仿佛被撵成了丧家之犬一般。

    阿林保喝道:“快,发信号,有敌!”

    正说话间,尘烟已近了沈阳城,城下为首人之喝道:“快开城门!我部正被完颜狗贼追杀!奥巴台吉已经战死!”

    阿林保有些迟疑不定,眼看着后面又一股尘烟远远的扬了起来,城下为首之人怒喝道:“快开城门!我等科尔沁部乃是大妃的娘家,若是今儿个战死在盛京城下,看尔等如何向大汗交待!”

    阿林保吃了一惊,如果不放这些人进城,再过上一时半刻,后面的那股子扬尘就能追上来了,而科尔沁部的人如果在盛京城下死光,别管自己是不是遵守了军法才没开的城门,反而脑袋肯定是要掉的大汗不可能不给大妃额哲还有庄妃、宸妃一个交待,而自己的人头就是最好的交待!

    念及于此,阿林保又喝道:“快!打开城门!”

    随着吱呀一声响,正缓缓吊起已经离了地面的城门又开始缓缓放了下来,等到吊桥离着地面不足一尺之时,城墙下为首之人大声道:“快进城!”

    喊完之后,又接着高声道:“城上的兄弟待会儿用火炮支援兄弟们一下,狗蛮子厉害!”

    阿林保高声叫道:“好!快快进城!”

    等到城下的骑兵都涌进城了,阿林保才叫道:“快!吊起城门!”

    然而城门已经吊不起来了,阿林保再伸出脑袋向下看,却发现吊桥上面的绳子早就已经断为了两截。

    心中咯噔一声,阿林保大喝道:“敌袭!”

    从城门的吊桥绳子被砍断,城头上的建奴就已经发现了不对劲的地方,又随着阿林保的大喊声,城头上的建奴也开始燃起了狼烟,除了操炮的炮手之外,剩下的皆是抽刀在手向着城下而去。

    此时已经冲进城来的正是呼延雄所部,先行冲进来的士卒已经抽刀在手向着城头而去,正好与向着城下而来的建奴士卒相遇。

    城中喊杀声的响起,已经惊动了城内的建奴士卒,再加上西城门燃起的狼烟,整个沈阳城中的建奴士卒皆是向着西城门涌来。

    但是已经没有什么卵用了,此时后面衔尾而来的烟尘也已经到了沈阳城下,开始从被砍断了吊桥的西城门涌涌不断的涌用。

    哪怕是在城头上的守军不停的炮军之下,这些人依旧像是疯了一般,浑然不管伤亡,而是闷着城的向前冲。

    等到建奴各营士卒跑到了西门城的时候,整个西城门基本上已经落入了呼延雄和完颜宏所部的手中。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完颜宏所部刚刚涌进来之后,接着又是一股烟尘杀到,为首的骑士高呼道:“子曰,尊王攘夷!为了陛下,杀光建奴!”

    缀在夏额哲所部后面的孟繁星等人对视了一眼之后,孟繁星才呸了一声道:“妈的,以后轻易不能招惹这蛮子,这就是个疯子!”

    最后面的崇祯皇帝已经连一丝的掩护都没有了,堂而皇之的打击了明字大旗后,率着三千锡伯部的铁骑和厂卫向着沈阳城驰来。

    沈阳城中此时已经是喊杀声一片,胆子大一些的还敢从门缝里向外面张望一番,胆子小些的则是找了各处能藏身的地方开始藏了起来柴禾堆,水缸,地窖,反正能藏到哪儿是哪儿。

    此时建奴的伪宫之中也开始乱了起来随着喊杀声越来越近,人人都开始打起了自己的小算盘,直到守卫伪宫的鳌拜连杀了几十个想要偷盗宫中金银器皿的太小监才算是将将止住了宫里的乱子。

    鳌拜正打算调兵谴将好守卫皇宫,却见一个小太监跑来,喊道:“鳌大人,中宫大福晋命您过去!”

    鳌拜应了,又是连着几道军令发出,才匆匆忙忙的向着哲哲所在的中宫而去。

    此时布木布泰和海兰珠都已经到了哲哲所在的中宫,布木布泰倒还冷静,海壮珠却已经有些慌了神。

    见鳌拜过来了,也来不及等鳌拜行什么礼节了,哲哲直接问道:“外面是怎么回事儿?”

    鳌拜打了个千之后回道:“回大福晋的话儿,奴才也不清楚外面发生了些什么,只是听到了喊杀声。

    不过大福晋放心,奴才已经命人去整顿宫防,必然不会出什么问题。”

    哲哲点了点头,开口道:“大汗出征之时,将宫中防务尽托你手,万万不可出了差子。”

    鳌拜的一声应了,随即便向哲哲告辞出去准备打探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哲哲却对布木布泰和海兰珠道:“你们二人暂时先去尼堪的家,让尼堪带着你们先躲起来,然后等着宫中的消息。”

    布木布泰急道:“那姑姑您呢?”

    哲哲淡笑道:“姑姑身为大金国后宫之主,现在大汗不在,姑姑就得把这担子挑起来,乱不得。姑姑一乱,这宫里就乱了。”

    说完之后,哲哲又喝道:“来人,送布木布泰与海兰珠去尼堪府上,没有我的通知,不许回宫!”

第四百六十一章 狗皇帝进沈阳

    沈阳城内此时已经是惨叫声一片接一片,仿佛永远不会停止一般。

    高叫着尊王攘夷,为陛下死战的夏额哲所部跟狂热的疯子基本上没有什么区别,所有出现在他们眼前的生物,凡是脑袋后面拖着老鼠尾巴的存在,皆是一刀砍死,从无幸免。

    山东响马和老秦人,还有四川的袍哥们也是一样的行为,毕竟沈阳属于建奴,而小野猪皮阿黄又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回师沈阳,那么再抓建奴换银子就有些不靠谱了。

    既然这些会走的银子带不走,那么还是一刀砍死省心。

    毕竟这玩意就跟韭菜一样,割了一茬还会再长出来新的,区别只在于需要的时间比较长而已。

    呼延雄所部在进了沈阳之后,就极为干脆的把脑袋后面的老鼠尾巴给割掉了,然后打出来了呼延的大旗——要是因为这根老鼠尾巴而被夏额哲部误伤,那才是扯蛋。

    至于头,先不提草原本身就对于头不怎么再乎,就算是极为在乎头的大明人,其实对于剃光头也是包含着无限容忍的。

    在大明你剃成少林寺的型或者截如头陀,也就是武松的那种型,基本上是没有人管的,最多不过是会有人因为奇怪而多看两眼。

    随着大军进城后的一路清剿,崇祯皇帝也在厂卫和三千锡伯部铁骑的保护下向着城内而去。

    就在崇祯皇帝欣赏着城中建奴惨叫声的同时,鳌拜也再一次找到了哲哲,向着哲哲禀报着自己打探来的消息:大福晋,现在西城门被明国蛮子诈开了城门,已经失守。

    蛮子军队正向着宫里推进,为安全计,奴才以为大福晋最好躲避一番。

    哲哲冷哼一声,开口道:往哪里躲?现在能得得去城么?城外就没有蛮子了么?

    再者说了,蛮子军队在宫里找不到人,必然会大索全城,到时候布木布泰和海兰珠他们又该怎么办?

    不待鳌拜再劝,哲哲的脸上就浮现出一丝狠色,冷声道:传我的命令,把城东住着的姚家人先杀掉,然后告诉蛮子,是蛮子进城的大军干的。我大金国不好过,他蛮子也休想好过!

    暗自佩服于哲哲的决断,鳌拜又继续劝道:大福晋,奴才护着您从东门走,咱们去辽阳!

    摇了摇头,额哲道:既然蛮子都能进了盛京,那辽阳估计也已经落入了蛮子的手里。除非大汗现在就回师到了盛京,否则的话,也只能说是天不佑大金。

    抬示示意鳌拜不要再劝,哲哲又接着道:你安排人,分开带着布木布泰和海兰珠从东门走,回建州。看样子,尼堪府里也不安全了。

    鳌拜急道:大福晋?

    哲哲挥挥手道:去罢,只要保住了布木布泰和海兰珠,你就是大功一件。大汗的骨血全靠你了。至于本福晋,就留在这里,看看蛮子们到底能翻出多大的浪花儿来!

    哎的叹了一声之后,鳌拜也不再劝哲哲,而是向哲哲行了一礼之后便退了出去,开始安排人手去带着海兰珠和布木布泰出城。

    哲哲大福晋的意思,鳌拜很清楚,布木布泰是第一位的,海兰珠则是第二位,必要的时候,可以把海兰珠给放弃。

    吩咐完心腹手下之后,鳌拜又接着吩咐道:你们几个去东城,把那家姓姚的杀了,不要留下活口。

    鳌拜的手下刚刚离开,就听着一个嚣张至极的声音喊道:咋样儿,我就说这里是建奴的伪宫吧,这回该着兄弟们财!

    嚣张至极的声音刚刚落下去,另一个极为别扭声音就传了过来: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我等倒还需要多多向关兄弟学习才是!

    另一个听起来颇为浑厚的声音接道:夏侯爷当真是爱好学习,鄙人佩服,佩服。

    别扭的声音则是回道:孟兄弟过奖了,我等大明百姓,皆是圣人之后,又怎么能像建奴那些畜牲一般。

    话音刚落了,别扭的声音又开口道:咦,这里有个建奴。

    一个身材高大的家伙骑在一匹典型的蒙古马上面,除了别扭两个字以外,鳌拜已经想不出来别的形容词了。

    尤其是这家伙明明是一副蒙古人的相貌,跟奥巴台吉所部看起来差不多,可是身上偏偏一副汉人蛮子读书人的打扮,尤其是抓着马缰的左手之中,还卷着一本书。

    此人的旁边有一人是明国蛮子的锦衣卫飞鱼服,对于这身装扮,鳌拜还是知道的。

    另外还有三人也是极为显眼,一个个的都是明军的装扮,但是看起来却明显不是军伍之人。

    至于这些人身后跟着的密密麻麻的队伍,那更是五花八门,蒙古人打扮的也有,明军打扮的也有,混杂在一起显得极为混乱,不少人的刀尖上面还在滴着血。

    带头的几人之中,拎着一把九环大刀的家伙大大咧咧的道:这个建奴归俺老孟了,你们别抢。

    旁边那两个明军打扮,明显是头领人物的都是哼了一声,却没有说话,那个汉人书生打扮却是蒙古人长相的家伙则是脱口而出:孟子曰,辞让之心,礼之端也。孟兄弟请便,夏某为你掠阵。

    唯有锦衣卫打扮的那人却是面带戏谑之色,一言不的看着众人各般表现。

    姓孟的那人翻身从马上下来,向着鳌拜而去,嘴里嘀咕道:你个狗日的没在马上,老子不占你便宜,今儿个就跟你玩玩。

    说话之间,两人的距离已经极近,姓孟之人的九环大刀也直接向着鳌拜的头上砍去。

    鳌拜也是一样的动作,结果却是鳌拜退了一小步,姓孟之人却退了足足有三步。

    剩下的两个明军打扮的汉人之中,一人开口道:我说老孟,你是不是偷摸的找建奴娘们儿去了,咋还腿都软了捏?

    另一人道:不能,刚才老孟就跟咱们一路走来的,除了刚才撒泡尿的功夫,他上哪儿找娘们儿去?

    先前开口之人道:嘿嘿,你老刘这就不懂了吧,你怎么知道不是老孟太快了?山东一阵风啊,那还有慢的?

    孟繁星的脸都黑了——刚才就不应该去尿那一泡尿,现在让这两个混帐东西这么编排自己。

    再一次挥刀而上却又被鳌拜逼退了两步之后,孟繁星喘着粗气道:狗日的,别看这个家伙一只手,可是这手劲当真不可小瞧,不信你们来试试!

    然而随着砰的一声响,锦衣卫之人吹了吹火铳上面还在袅袅升起的青烟,笑道:跟建奴玩什么江湖道义?单挑?兄弟们,建奴伪宫里的好东西可不少啊!

    这下子也没有人怪那锦衣卫之人用火铳算是偷袭了,更没有人去理会倒在地上的鳌拜,而是一起嗷嗷叫着向着建奴伪宫冲了过去。

    除了看起来有点儿身份的之外,剩下的不分男女,包括不男不女的死太监们也是一样,都是一刀砍死,连人头都没有人去砍。

    除了建奴的伪宫之中的喊杀声,整个沈阳城里也是哭喊声一片,继而变成了惨叫声,街上开始慢慢的淌出来血,从一丝一缕汇成一片。

    越来越多的血开始给这些杀人放火的家伙们造成了一丝麻烦——走起路来感觉很滑,不如那种脚踏实地的感觉痛快。

    然而崇祯皇帝表示不在乎。

    在厂卫和三千铁骑的护卫之下,崇祯皇帝也开始慢慢的向着建奴伪宫所在行去。

    等崇祯皇帝到了建奴伪宫之后,伪宫里的宫女太监基本上已经没有一个活口了,倒是黄台吉的大小老婆们抓了不少。

    然后崇祯皇帝就饶有兴致的看着眼前被抓过来的哲哲,开口问道:名字?

    哲哲倒也没有玩多么硬气的那一套,反而神色淡色的开口道:哲哲。

    崇祯皇帝则又笑眯眯的道:海兰珠和大玉儿呢?

    哲哲神色一紧,哼道:不知道!

    崇祯皇帝脸上则依旧挂着笑意,笑眯眯的道:你知道铁木真有句话是怎么说的么?

    人生最大的乐趣,就是杀人性命,夺尽其所有财产,让其亲属流泪痛哭,抱着他们的妻子和女儿睡觉。

    看着哲哲的脸色一变再变,崇祯皇帝则笑着道:你看,朕乃是大明的皇帝,自然不能跟蛮子一样儿,所以这种事儿,朕不会干。

    崇祯皇帝实在是没办法干这事儿,依着哲哲长的这副模样,就算是传说中的海兰珠和大玉儿布木布泰都比她漂亮几倍又能好看到哪儿去?

    大明的紫禁城里随便在哪一宫拉出个有点儿地位的宫女来估计都比这姑侄三个好看。

    风里雨里,朕来辽东是为了杀人放火,不是为了绿了黄台吉的。

    当然,自己下不去嘴,可还有的是人能下的去,所以在笑完了以后,崇祯皇帝就直接吩咐道:夏侯,这建奴娘们儿归你了,完事之后记得扔回建奴伪宫里,给他黄台吉留下!

    夏额哲根本就不在乎哲哲长的什么模样,毕竟就算是再丑一些,皇帝话了,自己忍着吐也得享用才是,更何况在夏额哲看到,哲哲长的又不算是太丑。

    嘿嘿笑着谢过了崇祯皇帝之后,夏额哲便带着哲哲跑了,崇祯皇帝则是饶有兴致的在建奴伪宫里逛了起来。

    逛到了建奴所谓的崇政殿之后,崇祯皇帝则是撇了撇嘴。

    一股子小家子气不说,连后世牛逼吹的震天响的正大光明四个字都没有看到。

    至于梁上还的柱子上面的龙,不管是绘制上去的还是雕刻上去的,有一头算一头,皆是四爪,连一个五爪的都没有。

    小家子气就是小家子气,四爪的那玩意撑死了算是蟒,或者说是伪龙,根本就不是真正的龙,今儿个自己这个五爪的龙一到沈阳,这几条四爪的不就废了?

    逛了一会儿,失了兴致的崇祯皇帝干脆吩咐道:能搬的金银珠宝都搬走,然后放把火就行了。

    许显纯领命,随即便吩咐关步开始带着那些响马袍哥老秦人去办这事儿。

    崇祯皇帝其实很想一把火把整个沈阳城都给烧掉,毕竟沈阳城现在在建奴的手里,不在自己的手里,烧了不心疼。

    至于以后到了自己手里再重建,那是以后的事儿,不着急。

    但是城里还有些人,比如杨七七,许成顺那些人,还有阿敏和莽古尔泰的家人,这些人不能全一把火给烧了吧。

    又在建奴伪宫之中逛了一会儿,关步才匆匆忙忙的找到了许显纯,躬身道:禀提督大人,都已经准备好了,随时可以放火。

    收到许显纯回报的崇祯皇帝显然已经没有了任何再逛下去的兴致,吩咐道:带上金银珠宝,咱们撤,回海州卫。

    这一场乱子,沈阳城中的人口直接就少了十之三四。

    毕竟崇祯皇帝虽然口上叫嚣着要杀光建奴,可是不管是出于掩护杨七七等人,还是因为沈阳城中人太多,一时半会儿杀不完的原因,反正沈阳城中的人口去了十之三四是有的。

    但是要说一句把人杀光,则纯属有点儿吹牛逼了。

    但是崇祯皇帝显然无所谓的很,沈阳城么,这一次杀不光,下一次来就不会再剩下什么了。

    等到崇祯皇帝带着自己手底下那些杀人放火都玩嗨了的双花红棍和马仔们出了城之后,清点人数现损失不大,尸也都带出来了,而金银珠宝的数量可就很可观了。

    光是马车上面装运货物的那种大箱子,就装了足足二百余箱。

    至于清点,根本就没办法清点——除了杨七七他们那边弄来的那几十箱子大概的知道有多少之外,剩下的从建奴宫里弄出来的根本就没办法弄清楚到底有多少。

    光看看那些响马袍哥老秦人还有其他的那几万人怀里鼓鼓囊囊的模样就知道他们中间会抢了多少好东西了,而这一部分,崇祯皇帝也没打算再让他们交出来,所以弄清楚到底弄了多少钱这事儿,基本上没戏。

    当然,这两百多个箱子里面的,从现在开始就交由三千锡伯族的铁骑和锦衣卫看管,到了海州卫之后自然有时间慢慢数清楚。

    :以下数字不收费。

    推荐一本书《聊斋之证仙途》,同样没有试毒。

    再:很多东西,想写,却又不敢写,毕竟全职,要靠这本书养活糊口,所以这一章写的很压抑。彼其娘之!

第四百六十二章 狗皇帝跑路,黄台事回师

    撤到了沈阳城外的崇祯皇帝依然很关心城里的情况,比如那个有名的布木布泰,还有传说中把黄台吉给迷的找不着北的海兰珠。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让崇祯皇帝失望遗憾的是,为了替阿敏和莽古尔泰这两条现在还比较重要的狗打一些掩护,所以对于沈阳城里的贝勒府基本上就没怎么杀,也没怎么祸害。

    毕竟其他人家的都死光了,剩下阿敏和莽古尔泰的家人怎么向黄台吉交代?这不就把自己养在沈阳的两条好狗给废了?

    也正是这个原因,崇祯皇帝无比失望的发现,到了最后居然没有找到布木布泰和海兰珠,对于传说中的福临也没能见到面。

    崇祯皇帝表示很失望,很遗憾,并且表示下次再来沈阳的时候一定要好好见识见识。

    再然后崇祯皇帝就表示对于眼前这个被人从建奴的屠刀下面救下来的父子两个很感兴趣。

    年长的那个一看就是个典型的读书人,平时嘴炮那是比谁都厉害,现在两条腿都在不断的打颤,没什么好在意的。

    年幼的那个则是十岁上下的年纪,却显得颇为镇定,倒是让人心生佩服。

    毕竟不是谁都能在几万大军,而且是刚刚杀完人放完火的几万大军,还是皇帝亲自率领的大军之前保持住镇定的。

    但是这不是关键,大明朝万万百姓,里面有几个出彩的很正常。

    就像是后世有人说过,给中国的孩子每人一架钢琴,莫扎特贝多芬算个毛线。

    对于这种论断,崇祯皇帝表示十分赞同万万人里边出那么几个天才不是很正常的事儿?

    如果说崇祯皇帝因为一个小孩子的表现比较独特就会特别关注,那他这个皇帝也别干了,专门研究孩子去吧大明朝十岁就能作诗或者操刀子砍人的天才儿童有的是。

    崇祯皇帝感兴趣的是这一对明显是汉人打扮,而且脑袋后面没顶着老鼠尾巴的父子是怎么在沈阳城里的?他们是谁?来干什么?为什么不用剃发?

    这才是崇祯皇帝关心的问题。

    而身为一个皇帝,如果因为自己感兴趣就要去问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那崇祯皇帝也别干别的事儿了。

    更何况,崇祯皇帝相信这个世界上没有谁敢不回答许显纯问的问题在许显纯代表着自己的时候,哪怕是藩王们,甚至于皇子,也没有谁敢无视许显纯。

    然后崇祯皇帝就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信息。

    父子两人姓姚,浙江会稽人,父亲叫姚子诚,儿子则是叫姚启圣。这一次是带着儿子到辽东来看看,学习下生意是怎么做的。

    啧啧,难怪后世说有钱人的孩子都是赢在起跑线上的,瞧瞧人家这对父子,十岁就接触这么大的场面,以后出息能小了?

    当然,忍不住心中暗赞的崇祯皇帝对于姚启圣这个名字很熟悉,甚至于比自己在紫禁城到底有几个老婆都熟悉。

    后世有部歌颂麻子的电视剧,不仅无耻的抢了写给郑成功的那首《向天再借五百年》,还把玩文字狱特别溜,搞出了糠稀盛的麻子哥给刻画成了千古明君。

    当然,对于这种跪舔不要脸的行为,崇祯皇帝表示理解,毕竟x在xxx嘛,毕竟要讲究个民族团结嘛。

    可是里面这个姚启圣,那可是一手玩出了迁界禁海的狠人跟大明朝的禁海不一样的迁界禁海。

    大明朝禁海,禁的是海贸,至于说你老百姓住在海边下海打渔甚至于跟那些个海盗们眉来眼去的,基本上是没有人管的。

    但是螨清的迁界禁海它不一样啊,五十里内不许有人居住,原有房屋一概焚毁,否则就按通匪处理。

    后来私下里跟郑家来往的人还是那么多,这五十里的禁海里基本上没有起到什么作用。

    姚启圣觉得没有什么事儿是内迁五十里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再内迁五十里所以前后禁海令的内迁一共是一百里。

    但是这么一来,老百姓不愿意。

    别管老子是不是要打鱼为生,可是生在这儿长在这儿,你他娘的不让老子在这儿活下去,更不让老子死在这儿?这能行?

    然后吧,姚启圣就撒个什么骨灰,说什么先人们啊,老百姓不让你们埋在土里,就撒到海里吧,然后再跪着求老百姓,这老百姓一感动啊,他还真就同意了迁界禁海。

    再然后吧,那螨清的官府也是很给力滴,七十岁以上的老人是用轿子抬着走滴。

    整个迁界禁海那可当真是螨汉一家亲,真正做到了不拿群众一针一线,让人感叹当今的糠稀皇帝真他妈是个千古名君啊,什么秦始皇,什么汉武帝,统统不佩给麻子哥提鞋。

    当然,实际上的迁界禁海是怎么样儿,但凡不是无药可医的脑残,不是那些个已经跪的习惯以至于永远都站不起来的家伙们,其实心里都是有点儿逼数的。

    毕竟人家姚启圣自己都说了,凡五人以下命案,不必报我,杀人的兵勇也不必处罚。

    当然,后世跪习惯了的脑残们怎么样儿,崇祯皇帝拿他们没有什么办法。

    但是现在是在大明,姚启圣居然在沈阳,就这么莫名其妙的出现在了九五至尊的崇祯皇帝面前。

    太他妈让人高兴了,甚至于崇祯皇帝连布木布泰和海兰珠没有抓到的事儿都给扔在一边了。

    那两个小娘们儿,以后肯定会落在自己手里,撑死了早一天晚一天的事儿大明的天灾没有这么多的时候,自己能不再带着双花红棍和马仔们来辽东?

    现在还是这姚启圣有意思的多。

    然后崇祯皇帝就望向了许显纯:“私通建奴者,该者何罪?”

    许显纯回答的很干脆:“建奴者,前建州卫以叛,私通建奴者以私通叛匪论,当诛九族。”

    崇祯皇帝很满意许显纯的回答,直接吩咐道:“通知会稽锦衣卫,将姚家九族尽数锁拿,抄家问斩,不必等待秋后。通知内阁,将姚家罪名诏告天下。”

    处理完姚启圣的事儿,又匆匆忙忙的把战死的将士们尸首火化了之后,崇祯皇帝就带着自己手下的双花红棍还有马仔们跑路了。

    这回来沈阳,收获很大,崇祯皇帝很满意,毕竟对于崇祯皇帝这种皇帝界的平头哥来说,加赋是不可能加赋的,这辈子都不可能加赋。

    哪怕是现在就让快递李小哥冲进京城,自己再跑到煤山上吊死也不可能再向着大明的百姓们加一文钱的赋。

    但是这么一来,就有个很重要的问题。

    国之大事,在祀在戎,在权在钱。

    别管是祀还是戎,或者是权,没有了钱的支撑,屁用都顶不上。

    比如大明自从自己登基到现在,一直没完没了的各种天灾,换成谁来都得头疼。

    没有钱赈济灾情,活不下去的老百姓就有可能造反。不加赋税就没有钱。

    所以别管是谁来坐崇祯皇帝这个位置,该蛋疼的都得蛋疼,就算是把祖龙赢胖子或者老流氓刘邦或者天可汗李二他们弄过来,缺钱的后果也是一样的。

    但是上面那几个开国的老大都牛的一逼是为什么?他们当皇帝的时候老天爷就辣么给面子,一点儿的天灾都没有?

    反正崇祯皇帝表示不相信。因为随便翻开历史书,这天灾**的就从来没少过。

    开国时牛逼的原因在于,地多人少打上一仗就死上一大批人,人少了,地就显得多了,出产的粮食也就够吃了。

    而一旦稳定下来,大家伙儿可劲的生孩子又不死人,那可不就是人多显得地少,粮食不够吃了呗。

    结果不就是一到王朝末期,各种各校狗屁倒灶的问题就都出来了。

    所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崇祯皇帝很自然的就把目光盯向了大明的周边和海外都不是自己家的,随便祸害,反正大明的百姓们不会关心皇帝祸害了谁,只要他们能吃饱饭就行了。

    现在从建奴这里弄到的金银珠宝,两百多个箱子,一个箱子按照十万两的价值来算,最少都得是两千万两。

    更何况里面还有不少是杨七七他们特意弄出来的金子,一箱就得几十万两的价值。

    所以这一趟出来,崇祯皇帝最也最少也得捞了两千五百万两以上,就算不到三千万两,其实也差不多了。

    而这接近三千万两的银子在大明能产生的实际价值,又远不止三千万两那么简单百姓们不造反,崇祯皇帝就有的税收,赋税最后会让百姓们得到好处,然后崇祯皇帝就能收到更多的赋税。

    总之这是一个良性的循环。

    至于扔下这么一个伪宫被烧的差不多,临走之时还炸塌了所有城门的沈阳城给黄台吉,崇祯皇帝表示关朕屁事儿?

    没错,火是山东响马他们放的,城门是锡伯部的三千铁骑炸的,崇祯皇帝带来的锦衣卫和内厂太监基本上就没干什么事儿好吗?

    至于哲哲会不会怀上夏额哲的种,这个事儿就更不用担心了皇帝说了声不留,内厂太监们自然有的是办法,不用担心夏额哲会因为一个不知道存在还是不存在的孩子倒向建奴。

    甚至于夏额哲现在满脑子的就是子曰诗云,跟崇祯皇帝了解过的那个李思摩基本上已经成了同样的一种生物。

    狂犬也。

    然后这一次杀人放火玩嗨了的响马袍哥老秦人他们则是纷纷表示这种事儿真的好爽吖,要不要多来几次?听说再往南一些就是辽阳了?

    要不然咱们再去辽阳逛逛?或者向东,直接去抚顺或者干脆再往东,去萨尔浒溜达一圈然后再向东南去建奴的老巢建州卫溜达一圈?

    没错,现在响马袍哥老秦人的胆子就是辣么的大,毕竟跟着扛把子崇祯皇帝来了一回沈阳,大头被崇祯皇帝给捞走了,响马袍哥老秦人还有完颜宏的手下外加夏额哲的手下捞小头也是捞的盆满钵满的。

    崇祯皇帝捞的大头主要是建奴的伪宫和各个府库,这些家伙们里边捞好处的路子可就杂的多了。

    像是响马袍哥老秦人还有夏额哲的手下他们是跟着在建奴伪宫里捞了一波的,而完颜宏的手下则是在沈阳城内的建奴家里大捞特捞。

    就算是一家只能挥个几两银子,可是抗不住沈阳城大人又多啊,建奴的各个达官贵人什么的又不可能住在伪宫里边,都是住在沈阳城里的,有这种捞银子的机会要是捞的少了,谁干?

    所以这些个家伙们捞银子上瘾,一个劲儿的研究着是不是再向东去抚顺算了。

    满脸黑线的崇祯皇帝则是放弃了这个无比诱人的想法。

    如果大明的境内没有这些破事儿,不是这里干旱就是那里地震的话,崇祯皇帝都敢带着这些家伙们去建州卫浪上一圈,然后再调过头来北向奴尔干都司。

    毕竟抢上这么一波比正常的在大明收赋收税要来的爽快多了,甚至于什么刑法赚钱的路子也比不过来上这么一波。

    战争才是最好的发财路子。

    但是现在的大明毕竟自己还有一屁股的屎没擦干净,崇祯皇帝也没有那个心情带着手下的双花红棍和马仔们继续大杀特杀。

    所以在沈阳被炸塌的四个城门外拿着建奴人头筑上了四个大型的京观留给黄台吉做纪念之后,崇祯皇帝就带着厂卫和蒙古万骑往海州卫而去。

    至于剩下的完颜宏和夏额哲还有响马袍哥老秦人那些杀人放火抢银子上瘾了的家伙,则是北上科尔沁找奥马台吉去交流感情。

    就在这些家伙们刚刚过了巨流河之后,带着八旗大军匆匆忙忙赶回沈阳的黄台吉也到了绕阳河。

    哈喇镇、龙山、利州这三城一线被孙承宗早早的就带着手下弄到了手里,然后又给黄台吉狠狠的来上了一波。

    原本就对孙承宗头疼无比又万分挂念盛京安危的黄台吉根本就顾不上再跟孙承宗在这三城一线死磕,而是交战一场之后,连夜带着手下就跑路了。

    等到黄台吉匆匆忙忙的跑到了盛京城外的时候,整个盛京基本上已经可以说是废掉了。

    四个被炸塌了的城门此时正在慢慢的清理,干活的是汉人泥堪,而监工的则是八旗老爷。

第四百六十三章 吐血的阿黄

    崇祯皇帝带着他的双花红棍和马仔们跑路了,扔下了一个被毁的已经差不多的沈阳城给黄台吉。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尤其是四座城门前都立着一座座的京观,上面一颗颗的人头更是对黄台吉发出了无尽的无声嘲笑。

    年老的,年轻的,小孩子的,男女都有,基本上每座京观上面都是这样儿的配置,不存在哪座京观上只有老人而没有小孩,或者哪个京观只有男人而没有女人。

    京观不是很大,毕竟是纯属于用人头垒起来的,而尸首则是扔的满城都是。

    想要把尸首运出城外,又首先得清理干净四座被炸塌了的城门,而崇祯皇帝跑路都已经三天的时间了,黄台吉也到了沈阳城外了,可是就算城里的建奴押着泥堪们夜以继日的清理城门,也还是没完全清理干净。

    尸首在城里的时间入的长了,再加上天气已经开始慢慢转热,也就意味着发生瘟疫的可能性无限增大。

    如果崇祯皇帝现在敢出现在黄台吉的面前,黄台吉估计会不顾一切的跟崇祯皇帝玩命。

    太他妈欺负人了,整个沈阳城洗劫一空不说,还干出来满城扔尸首这么缺德的事儿。

    脸色阴沉的能拧出水来的黄台吉干脆选择了吩咐建奴士卒去清理城门,剩下的只能等进了城再说了。

    代善则是根本就没有再给黄台吉面子,虽然也去清理城门了,但是却当着黄台吉的面儿冷哼了一声。

    不仅仅是代善,剩下的几个建奴的大贝勒基本上也是一样儿的反应大家的老小可都在城里呢。

    黄台吉心里也清楚,这下子算是完犊子了。

    远征察哈尔,连根毛都没捞到不说,还搭进去了那么多的粮草,前前后后在大明那边扔进去的士卒加起来也接近一个旗的兵力了,盛京城也被崇祯那个狗皇帝给毁的差不多了,而远征察哈尔的士卒们,大部分人的家眷可都在沈阳城里呢。

    如此一来,自己的威望会掉成什么鸟样儿,就算是用脚趾头去想都能想的出来。

    此时黄台吉又无比庆幸自己已经在天聪六年时就已经借着莽古尔泰拿刀子吓唬自己的事儿取消了诸贝勒议政的玩法,改成自己独自面南而坐。

    否则的话,就现在这种情况,这几个家伙一起联手,自己这个大汗的汗位就算是玩完了。

    黄台吉是中午到达的盛京,而直到下午,在几万建奴士卒加入进去从外向里一起清理之后,清理工作才算是大概的整出来一点儿头绪。

    等到清理出来一条能够让大军进城的道路,黄台吉带着八旗士卒向着城内而去的时候,整个心都在滴血。

    从西门而入直到皇宫的路上,基本上家家户户都挂着白幡,哭声也是不绝于耳。

    当心烦意乱的黄台吉看到了皇宫被毁了的宫城时,再看看宫里也是正在不断的向往清进尸首,一口老血再也忍不住,就此喷了出来。

    觉得心脏一阵急颤的黄台吉仰天怒骂了一声:“狗皇帝”之后,又强行稳了稳身子,向着宫里而去。

    崇政殿内,哲哲正在等着黄台吉的到来。

    等到黄台吉抬腿进了被烧的差不多的崇政殿之后,站在殿里出神的哲哲便冷笑一声道:“大汗当真是威风至极,威武至极,平定天下指日可待!”

    听着哲哲话里明显的讽剌之意,黄台吉的脸色也冷了下来,哼了一声后问道:“鳌拜呢?本汗把盛京和宫中的防守重任交给他,就是这么个结果?”

    哲哲脸上的冷笑更甚:“大金国第一勇士?还不如一条狗!盛京西门被蛮子们诈开了之后不久,宫里也宣告失守,鳌拜也被人所杀,估计人头已经被放在哪一堆京观上面了。”

    揉了揉额头之后,哲哲又接着道:“布木布泰与海兰珠,被我安排到了尼堪府上,倒是没什么事儿。

    蛮子们或者是因为兵力不足,或者是其他原因,总之城东贵人们所居之处倒还算是完好一些,剩下的,您在回宫的路上应该已经看到了。

    府库之中,都被洗掠一空,能带走的都被蛮子狗皇帝带走了,带不走的粮草什么的,都被一把火烧了。”

    虽然在看到京观的时候心中就已经有了一定的心里准备,可是黄台吉的脸色还是不可避免的黑了起来。

    哲哲则是轻笑一声,对黄台吉道:“我乏了,先去休息一会儿。”

    说完之后,也不等黄台吉是什么反应,哲哲则是向着偏殿而去。

    在夏额哲那个蛮子身上,哲哲得到了从来没有得到过的感觉,甚至于哲哲希望夏额哲都带自己离开这个鬼地方,以后就跟着夏额哲,也省得看布木布泰和海兰珠那两个小蹄子作妖。

    但是夏额哲忠实的执行了他们那个狗皇帝的指令,把自己玩完之后像是扔一块破抹布一样就给扔回了这个让人恶心的宫里。

    自己跟了的男人,原以为是个顶天立地的大好男儿,却被一个年轻到让人不敢相信的小白脸皇帝给玩到生死两难的地步。

    甚至于哲哲觉得,如果把夏额哲换成那个小白脸皇帝,自己一定会得到的更多,更美,哪怕是死了也值了。

    然后正去寻海兰珠的黄台吉就见到一个小太监匆匆忙忙的跑过来,噗通一声跪倒之后颤声道:“启禀大汗,大福晋,她,她去了。”

    黄台吉刚刚顿住了脚步,正欲转身,另外一个方向却又跑来一个小太监,噗通一声跪倒之后拜道:“恭喜大汗,贺喜大汗,正逢大汗归来,宸福晋这就要生了!庄福晋已经赶往了关睢宫!”

    一边生,一边死,黄台吉心中更是乱的一团糟,怒道:“传太医,务必要救回大福晋!”

    吩咐完后,黄台吉便赶向关睢宫,毕竟这边是海兰珠,一个不慎,就是一尸两命的下场。

    然而闹心的事儿,只要是出来,就向来不止是一件。

    比如说崇祯皇帝家里天灾一样,如果说一年来一场,崇祯皇帝简直是做梦都能笑醒。

    关键是现在动不动就是每个月来上这么一出,甚至于一个月能连着好几个不同的地方报出不同的问题来。

    这就很蛋疼了。

    黄台吉基本上也是面临着一样儿的情况。

    这边小老婆要生了,外边一堆的京观还没有埋平,四个城门清理还没有干净,城里那些无头的尸体问题又被摆在了黄台吉的面前。

    为了防止瘟疫,代善决定要把尸首全部火化,但是百姓们却是坚决要和被砍了的脑袋一起,就算是火化也必须要在一起。

    现在整个盛京城里又是乱子四起,不时的就会有冲突发生在崇祯皇帝带着手下的双花红棍和马仔们玩了一出骑马与砍杀之盛京风云之后,建奴自己也玩起了骑马与砍杀之火葬风云。

    不过幸好,老野猪皮和他们家的列祖列宗保佑,海兰珠有惊无险的生下了个儿子。

    然后黄台吉没有给这个孩子起名,不像是布木布泰生下了儿子之后,早早的就取名为福临,而是根本就没有取名,人皆称之为小阿哥。

    在外人看来,一个孩子没有起名字也就是那么回事儿,早晚都会取的。

    但是在玩惯了宫斗的布木布泰看来,这分明就是黄台吉这个老狗有意把汗位传给这个还没有取名的小阿哥。

    然后布木布泰就告诉了自己的心腹之人苏茉尔,接着往关睢宫里送福寿膏,那东西可以让人的身体早早的愈合。

    当然,对于阿黄家里发生的这些个狗屁倒灶的事儿,崇祯皇帝并没有放在心上,实在是这些事儿的消息传递也不像是有电报的时候那么及时。

    崇祯皇帝闹心的是另外的事儿。

    原本一路上带着两千多万两接近三千万两的银子跑到了海州卫的崇祯皇帝正打算悠哉悠哉的再回京师,可是偏偏大明内部传来的消息让崇祯皇帝很蛋疼。

    太康县知县在召集乡绅们商量着是不是大家伙儿拿出来粮食来赈灾,不能光让朝廷头疼的时候,县衙的大梁掉了下来,正好把知县大人给砸死了。

    紧接着就是黄州那个地方也跟着闹事儿,因为总有人说些什么白天不懂夜的黑,所以黄州干脆白天跟黑夜一样,说白了就跟后世的京城雾霾差不多的效果,只是更昏暗一些。

    这两件事儿算不得什么大事儿,毕竟大明朝什么时候缺少过当官的人了?好生抚恤一番也就是了。

    甚至于崇祯皇帝觉得既然这个家伙是因为公事而死的,那么不管这个家伙以前贪过多少银子,自己都打算捏着鼻子认了。

    至于黄州白天想懂夜的黑这事儿其实也无所谓,后世的京城哪天不是这样儿。

    还有给事中吴甘来的奏章里则是表示,山西、陕西自从崇祯六年的八月到了现在还是不下雨,赤地千里,就算是有着打的井还有朝廷赈济的粮食,山、陕今年的收成也算是完犊子了,您老人家可能还得再出点儿血。

    然后崇祯皇帝表示朕刚从阿黄那儿弄来几千万两的银子,任性的很,找南洋的那些个藩国接着买粮食也就是了。

    但是浙江稚川那里玩了出地震,不光是房倒屋塌伤人命,还声响如雷。

    然后新鲜出炉不久的漕运总督杨一鹏上奏章表示崇祯六年的时候有莎鸡自西北而来,雀喙,鹰翅,兔足,鼠爪,数量以千万计。

    这玩意不睡树上,却偏偏跑到农田里,什么大麦小麦谷子一类的都不放过,全给吃了。

    关键是这玩意光特么吃粮食,但是对于蝗虫这种高蛋白的东西,这种鸟儿没啥兴趣,现在开始玩蝗灾了。

    飞蝗蔽天。

    崇祯皇帝表示这日子真他妈没法儿过了虽然说知道崇祯皇帝这十七年里年年都遭灾,可是这遭的也太他妈邪乎了。

    不过转念一想,其实也没啥,不就是蝗灾么,发动老百姓去抓就是了,大不了就是花点儿银子的事儿。

    至于莎鸡什么的,崇祯皇帝表示不清楚,马莎鸡是什么东西他倒是知道。

    但是没关系,莎鸡到底是个什么玩意不重要,重要的是这玩意能不能吃,只要是能吃,还特么轮得到它去吃粮食?丫的不给吃绝种了都算朕输!

    至于说百姓们不敢去抓了吃,没关系,各地哪个地方没有锦衣卫和东厂的家伙,只要是莎鸡吃了能补肾壮阳生儿子的谣言一出,莎鸡?

    就跟后世的倭国玩了一出核泄露,天朝的百姓们跟疯了一样囤盐和磺酒一样,莎鸡这玩意最后能剩下几只可真不好说。

    以后真要是发展到天朝那种程度,可能大家伙儿就该从网上讨论一下自己当初是怎么想的才会把莎鸡给弄绝种的。

    至于说其他的问题,只要不是大型的地震、火灾、水灾,干旱什么的那都是小意思。

    地震、水火之灾这玩意没办法,谁也避不过去,但是干旱一类的缺粮现在反而是最好解决的问题。

    毕竟现在手里有钱了,不光是从阿黄家里弄来了小三千万两银子,还有崇祯七年的春税也该收上来了,商税怎么着也能弄个几千万两。

    就算是买建奴人头要花银子,修建铁路要花银子,但是抠出个几百万两银子赈灾是没有问题的,弄挤个一两千万两的银子去买粮食,总不至于出什么大问题。

    而且随着铁路的修建,虽然说建奴白奴昆仑奴什么的死的多了点儿,但是好处也不是没有最起码路上的消耗是直线下降。

    崇祯皇帝手里有厂卫这种大杀器的存在,而百姓又没有到了活不下去的地步,所以像飞虎队一类的在大明是没有任何生存土壤的。

    也就是说,路上人为的损耗基本上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等到几条都在修着的铁路修通了以后,尤其是京城到南直隶和松江府到南直隶的铁路修通之后,松江那边还有泉州那边被郑芝龙他们抓来放血的鲸肉可就能快速的运到陕西山西一类的地方了。

    肉可是比粮食有营养的多,吃上一斤鲸鱼肉,就能少吃两斤粮食,到时候天灾算个屁。

    ps:推书,辰机唐红豆那货的《九重神格》。说好的一起大保健,但是辰机唐红豆却没有喊我,毒死他。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17137/ 第一时间欣赏回到明朝当暴君最新章节! 作者:天煌贵胄所写的《回到明朝当暴君》为转载作品,回到明朝当暴君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回到明朝当暴君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回到明朝当暴君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回到明朝当暴君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回到明朝当暴君介绍:
朕为天子,乃受命于天,握秉乾坤,奋太祖之余烈,提天子剑,荡平不臣。晓谕八荒六合: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蛮夷番邦,皆为汉臣妾也。回到明朝当暴君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回到明朝当暴君,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回到明朝当暴君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