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回到明朝当暴君TXT下载回到明朝当暴君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回到明朝当暴君全文阅读

作者:天煌贵胄     回到明朝当暴君txt下载     回到明朝当暴君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五百九十八章 想不想进内阁?

    崇祯皇帝向来信奉有仇不隔夜的至理名言,更信奉十世之仇犹可报也的圣人之言。

    一言以蔽之,记仇还小心眼。

    小心眼的崇祯皇帝在朱纯臣和张之极等人告辞之后,自己也晃晃悠悠的出宫去了。

    目的地,铁道部。

    上一次弄到了四十万的鞑靼人当苦力,按照他们的行程,应该早早的就已经到了大明,眼下则是不知道如何了。

    受崇祯皇帝的影响,铁道部里,洪承畴办公的大堂后面也挂着一幅巨大的地图。

    上面跟崇祯皇帝挂的那幅各种标注都很齐全不同,洪承畴挂的这幅上面只是很简单的标注着各个地方的铁路走向,一个个小旗子模样的标注着正在修建的工地。

    正伏首于案椟之间的洪承畴听到有人进来的声音,抬头一瞧却发现是崇祯皇帝,赶忙把一堆文件推到一旁,起身向崇祯皇帝行礼问安。

    崇祯皇帝则是笑着摆了摆手,止住了行礼的洪承畴,直接走向了洪承畴身后的地图。

    洪承畴见状,则是赶忙解释道:“陛下,微臣这幅地图上面只标注了铁路的走向,再无其他。”

    崇祯皇帝则是嗯了一声道:“行了,这个你不用跟朕解释,朕知道挂这样一幅地图的好处。”

    洪承畴却是不解释不行在大堂上挂地图的行为,就看怎么去想。

    不往歪了想,自然无所谓,可人心这东西谁又能说的准?一旦往歪了想,你挂地图想要干什么?

    眼见崇祯皇帝不是太在意这幅地图,而且说知道挂地图的用处和好处,洪承畴才算是松了口气。

    崇祯皇帝则是看了半天地图之后,发现自己根本就看不懂上面这些乱七八糟的玩意都代表了什么东西,自己完全是两眼一抹黑。

    想了想,崇祯皇帝干脆问道:“洪爱卿,眼下铁路的进度如何?”

    洪承畴躬身道:“启奏陛下,京城至南京的铁路已经完全修建完毕,只是在黄河那里需要渡船往来中转,而无法直接修建铁路过去。

    若是想要修建横渡黄河的铁路,只怕工期会拖到崇祯二十年左右方可竣工。”

    崇祯皇帝点了点头道:“修!先用渡船的方式,但是这种铁路桥也必须要修建。

    只要黄河的修好了,以后其他地区再想修可就简单的多了!”

    洪承畴躬身道:“是,眼下工部已经准备先行开工修建一条横跨黄河的大桥,只等大桥修建完成,确保可以通过重车后,便会再开始修建铁路桥。

    只是,微臣担心其中花费颇大,所需人力更是无数?”

    崇祯皇帝却呵呵笑道:“该花的银子就花,该费的人力就费,朕都会批准。以后不要再用这种方法来试探了,有话可以直说!”

    洪承畴赶忙躬身应了,起身的过程中才悄然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

    古往今来,就没听说哪个皇帝跟当今天子一样的,什么套路不套路的全不管,官场上那些东西拿过来也全无用,人家怎么想的就怎么干。

    如果光从这一点上来看,确实是比历史上其他的帝王要强太多了或者杨二陛下跟当今陛下一样?

    崇祯指了指地图,笑道:“洪爱卿接着给朕说说,朕现在对于铁路的事儿可是关心的很。”

    洪承畴躬身应是,接着又走到了崇祯皇帝身前,手指地图道:“陛下,山海关至京师的往来复线已经修建完毕,山海关至沈阳的单线已经修建完毕,眼下暂时没有复线的需求,所以已经暂时停工。

    京城至南京的路段已经修建完毕一条线,第二条用于往复的线路已经开工,这是排序第一的路段。

    京师至太原府,经延安府直到西安府的单线也已经修建完毕,复线还没有开工。

    至于西安府至临洮府的线路还处于刚刚测试完成的状态,还没开始动工。

    原赞善王驻地灵藏到临洮府和永宁府的两条线路倒是已经先行动工,但是先期的测量没有全部完成,后面还需要补量。

    最后便是南直隶诸地,从应天府到苏州府、温州府、泉州府的几条短线都已经完成,眼下正准备再修复线。

    从应天府到南昌府的第一条单线已经准备动工,南昌到广州府、元江府、永宁府的几条线路也已经测量完比,准备开始修建第一条单线。”

    通过洪承畴的描述还有在地图上的比划,崇祯皇帝总算是对于大明的铁路修建进度有了最直观的了解,比之前在奏章上面看到的那些可是直观的多了。

    想了想,崇祯皇帝干脆问道:“洪爱卿这里除了人手之外,还需要什么?”

    洪承畴躬身道:“启奏陛下,眼下铁道的修建进度最大的问题就是人手的问题。

    其实不光是修建铁路的劳力,便是连测试的小吏,沟通地方,监管物资与劳力的小吏等等都缺的很。

    除此之外,便是那蒸汽机车的速度,虽然也是一再提升,可是眼下最快的车头,速度也不过相当于战马的冲锋速度的一半,甚至还不到。”

    崇祯皇帝嗯了一声后,定定的看着眼前的地图,没有再开口说话。

    洪承畴说的这些问题自然是存在的,尤其是人员的问题。

    大明不是后世,后世的时候一年就能搞出来几百万的大学生,用来当苦力再合适不过了。

    可是大明呢?

    就算是崇祯皇帝已经下旨把科举改成每年一次以选拔更多的小吏,可是实际上,人手还是不够用!

    光以修建铁路来说,从地形勘探到开工修建再到最后的通车,里面一个个的环节需要读书识字的人手实在是太多,而大明缺的就是读书人!

    当然,大明也不是说真的就缺少了读书人,而是说缺少直接能上手干活的读书人!

    那些资质不错,懂人情世故的读书人,不光是铁道部喜欢,其他几部也喜欢,每年这几部都会互相抢人挖人。

    崇祯皇帝沉吟了一会儿,开口道:“洪爱卿可有意入阁?”

    洪承畴心下一惊,不知道崇祯皇帝为什么会突然之间问出来这个问题。

    入阁,那肯定就是指的内阁,自己只要是进入了内阁,也算是真正的进入了大明的权力中枢,以后面见崇祯皇帝的机会将比现在多了无数倍,甚至于有朝一日问鼎首辅的位置也不是不可能。

    但是铁道部该怎么办?

    洪承畴发现,自己在铁道部的这几年里,已经渐渐的喜欢上了铁道部的这份差事。

    不光是眼看大明的铁路一点点的在自己手里成形,更是因为这个衙门里的蛮子最多,累死的蛮子最多,最没有人性!

    当然,洪承畴从来不认为自己没有人性蛮子累死的再多又怎么样?关大明什么事儿?

    像大明这样儿的天朝上国,生来就该是居中央以御四夷,蛮子们能有机会替大明流血流汗,是他们的荣幸!

    可是现在该怎么选择?

    陛下问了,肯定就是真的有意让自己进入内阁,但是自己进入内阁之后,铁道部这一摊子肯定就要放下,要不然自己的精力也顾不过来那么多事情。

    君不见,温体仁现在整个人比大他十多岁的施凤来还要显得更老一些!

    想了想,洪承畴还是躬身道:“启奏陛下,臣虽有意入阁,但是铁道部的事情还没有完全定下来,微臣不敢就此撒手不管。”

    崇祯皇帝点了点头道:“那就等等吧,再过上几年,这铁道部的事情都落定下来之后再说吧。”

    崇祯皇帝也是真的有意让洪承畴这个家伙入阁了虽然一开始的打算是让他背黑锅来着,可是洪承畴从被自己指派为延安巡抚开始到现在,一步步的表现确实很稳也很称职。

    这就很难得了。

    现在的大明内阁不需要多少锐意进取的家伙,不需要多么惊才绝艳的人物,而是需要能像温体仁一样替自己查缺补漏的人!

    眼前的洪承畴就是一个很好的对象!

    但是也确实如同洪承畴所说的那样儿,铁道部的事儿还一大堆,现在就让他进入内阁,天下各地的事情再加上铁道部的事情,足以把他给压死。

    或者,洪承畴可以分开重心,以内阁为重或者以铁道部为重,但是无数的事情证明,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想要面面俱到,根本就是不现实的事儿!

    所以,同样有些纠结的崇祯皇帝就把这个问题扔给了洪承畴自己去选择是不是愿意进入内阁,看他自己的想法吧。

    当洪承畴拒绝了之后,崇祯皇帝的心里也是暗自松了一口气铁道部的事情,对于现在的大明来说也是极为重要的一环,洪承畴操持的很不错,想要找到一个能代替洪承畴的人,不容易。

    孙承宗没有问题,入阁还是操持铁道部都没有问题,但是孙承宗已经七十六岁了,还能再撑几年?

    又过了半晌之后,思维终于跑偏回来的崇祯皇帝才接着道:“既然洪爱卿愿意继续主持铁道部,那就依着洪爱卿的意思吧。

    只不过,朕倒是有几点要求要对洪爱卿要提。”

    洪承畴躬身道:“请陛下吩咐。”

    崇祯皇帝接着道:“洪爱卿可知,朕心中的铁道部,或者说大明的铁路应该是个什么样子的?”

    洪承畴躬身道:“臣驽钝,不能明知陛下之意,还望陛下明示?”

    崇祯皇帝道:“从东到西,从南到北,从东北到西南,从东南到西北,各处都有铁路!

    最开始的时候,朕可以不要求速度,从京城到南京,两天能到或者十天八天能到都可以。

    但是以后,这个速度要慢慢提升,最好能够做到第二天就到!其他的地方也是一样。

    铁路,就相当于那些医学院的家伙们解剖出来的那些血管一样,铁路就是我大明的血管!

    不管是运送货物,还是百姓出行,或者转运士卒和军用物资,速度可都不是马车人力所能比,洪爱卿以为然否?”

    洪承畴点头道:“陛下所言极是,微臣也曾在京城至山海关的路段上曾经做过一个测试。

    由京城运送十万石粮草到山海关,若是使用人力,糜费近半,且战用大量的民夫。

    若是改为铁路运送,消耗便是连半成都不到,主要消耗的也是一些煤炭还有水,确实比人物强上许多。”

    崇祯皇帝点头道:“正是如此。还有,朕想听听洪爱卿关于铁路的其他看法?”

    洪承畴斟酌着道:“启奏陛下,臣原本以为可以让商人和百姓们乘坐蒸汽机车,但是最后还是放弃了这个想法,倒不如改为允许驿站使用铁路来运输货物。”

    崇祯皇帝问道:“洪爱卿指的是商人们的货物?”

    洪承畴点头道:“不错,现在商人们运送货物,多要通过民用驿站,还要雇佣镖局押镖才敢运输大量的货物。

    若是改为以铁路运输,收取他们的部分费用,则可以让商人们的成本降低,同时也能让驿站还有铁道部更多一分收入。”

    崇祯皇帝点头道:“这个么,洪爱卿看着办就是了,该怎么收费什么的,仔细琢磨一下,然后报与朕知便可。

    但是,刚才洪爱卿说商人们运送货物还需要雇佣镖局?莫非这路面上不太平还是怎么的?”

    洪承畴迟疑道:“路面上倒也太平,起码比天启年间要好的多了,但是仍然有不少啸聚山林的强徒想要做些无本的买卖,因此商人们为了安全,大多都会雇佣镖师。”

    崇祯皇帝道:“那洪爱卿就不担心会有人把主意打到铁路上面?”

    洪承畴摇了摇头道:“启奏陛下,天下百姓对于铁路的了解不多,但是无论什么人,都没有胆子把主意打到铁路上面来。”

    确实没有人敢,锦衣卫和东西厂的赫赫凶名摆在那里,几乎能止小儿夜啼,任凭哪个山头的大当家脑子坏掉了,也没有胆子打铁路的主意。

    崇祯皇帝点了点头,又将话题转向了另一个方向:“洪爱卿也可以琢磨一下,看看以后铁路运人的问题。”

    ps:今天献祭一本大佬的书《诸天投影》,好基友土狗作品。

第五百九十九章 真正的千古第一仁政

    铁路这玩意好啊,不管是运人还是运货,或者是运兵,都比骑马来得要快铁路本身就能运送战马,连坦克都能运!

    当然,崇祯皇帝穿越的方式有点儿莫名其妙的,到现在也没弄明白自己为什么会穿越,到底是怎么穿越的,也就没来得及去弄个军火库和智脑一类的好玩意过来。

    除了满脑子的穿越者培训基地的那些不完全瞎扯版本的教程之外,剩下的什么都没有。

    所以,坦克没有,哒哒哒冒蓝火的加特林也没有,连他娘的靠谱一些的历史知识都没有。

    但是,崇祯皇帝再怎么小白,也知道铁路这玩意的作用啊后世的天朝不就总说什么三横三纵大动脉?

    每年不总有那么两个时间段,能在火车上看到来来回回的兵哥哥们?

    偶尔,还能看到那些扬着炮管的坦克一类的好东西,甚至于偶尔还能看到些大杀器……

    如果说铁路不是好东西,后世为什么会提速提速再提速,都一直提到三百公里每小时的高铁出现还在琢磨着提速?

    眼下的大明虽然没有那些坦克和大杀器,但是大明有骑兵,有战马,而且这些东西和粮草都可以通过铁路来转运,这就很关键了!

    骑兵就是这个时代的重型坦克!

    至于运人,大明跟后世不一样。

    后世虽然也搞什么户籍,也搞什么暂住证一类的玩意,但是你只要拿着种花家的身份证,除了港澳台之外,中华大地任何一个省市还不是随便去?

    大明不行,就算是有大明的户籍也不行还得有路引。

    路引这玩意比暂住证和护照一类的玩意还凶残没有路引,任凭你再怎么牛逼的人物也走不出自己所在的州府。

    当然,读书人除外,因为读书嘛,需要游学,需要外出装逼,自然就不能被路引这东西给束缚住了。

    除了不需要路引之外,大明的读书人甚至于还可以佩带刀剑出门换个平头百姓试试?

    当然,崇祯皇帝现在没有废掉路引制度的打算,自然也就不可能出现后世春运时的那种盛景。

    就依着现在的大明国情,能够乘坐火车的,只能是那些不差钱还能拿到路引的商人,剩下的也就是官府和军方这一文一武两个系统里的人了,还有那些有功名在身的读书人。

    而随着时间的一点点向前推进,崇祯皇帝重新搞起来的社学肯定也会越来越好,然后读书人也就会越来越多,能够拿到秀才功名的人自然也就越来越多。

    甚至于以后举人都会变得不值钱起来。

    从这些人身上开始试点客运业务,貌似没毛病?

    洪承畴显然也明白这一点,当下便躬身道:“微臣会与诸位同僚商议此事,然后再呈报陛下。”

    崇祯皇帝点了点头,又接着道:“另外,洪爱卿觉得征召一些大明的百姓来修筑铁路如何?”

    卧槽!皇帝疯了!

    洪承畴的第一反应就是崇祯皇帝又开始抽疯了。

    现在有这么多的蛮子在修铁路,您老人家还不满意,还打算征召百姓来修铁路?

    这条铁路上死了多少蛮子,陛下您心里真的没点儿数?是不是微臣在一个月内把这四十万的鞑靼蛮子们都给累死,您老人家才能明白过来?

    还是说您老人家想向杨二陛下学习学习?您就不怕铁路修到扬州的时候您也挂在那里?

    可以预见,崇祯皇帝真要是打算向杨二陛下修运河一样玩命的消耗民力,就算他在民间有再好的名声也经不起这么消耗!

    到时候就等着天下大乱,三十六路反王七十二路烟尘起吧!

    尤其是崇祯十二年以前,哪一年没打仗?哪一年没天灾?自己的国家什么情况你心里还没点儿数?

    斟酌了一番后,洪承畴才躬身道:“陛下,如今我大明天灾刚刚有些减少,民间也在休养生息,此时征召百姓,只怕不太适合吧?”

    崇祯皇帝则是好奇的道:“怎么不适合了?朕没打算白白征召百姓,而是听凭百姓自愿,让他们在农闲之时可以修筑铁路。

    到时候官府按照市价给工钱,百姓赚到了钱,铁路修建的速度也能提升一些,一举两得的事儿,有何不可?”

    洪承畴这才松了一口气。

    如果说仅仅是在农闲之时让百姓们自愿参与到铁路修筑的工程之中再给工钱,这就没有什么问题了。

    就怕崇祯皇帝是嫌铁路修的太慢,一拍脑袋就要大量的征召民夫服徭役,到时候不搞的天下大乱才怪!

    崇祯皇帝却又接着问道:“之前不是有几段的铁路就用过这种方式么?现在难道没有在用?按常理来说,有百姓一起修建,速度应该快很多才是?”

    洪承畴道:“陛下,这种方法现在也在用,只是进度上面并不能令人满意。”

    崇祯皇帝却是很好奇大明的百姓就是后世的天朝百姓,吃苦耐劳绝对没问题,基建狂魔干工地的速度怎么可能让人不满意?

    洪承畴却苦笑着道:“地方官府打着让百姓们服徭役的名头,把百姓打发到工地上混日子混工钱,那些倭奴监工又不敢管。

    倘若换了蛮子们,这些倭奴手里的鞭子早就抽上去了,可是面对这些服徭役的大明百姓,倭奴们连问都不敢问,这进度自然也就慢了下来。”

    崇祯皇帝却有些疑惑:“难道这些百姓混日子,工地上就任凭他们这样儿混?”

    洪承畴道:“眼下也只能如此了。毕竟是徭役,给的工钱极少,聊胜于无而已,再加上又有地方官府护着百姓,混日子就混日子吧,主要干活的还是那些个蛮子。”

    崇祯皇帝却摇头道:“这不对劲。难怪这些蛮子死的这么快,总是不够用,原来根子出在这儿了。”

    沉吟了一番后,崇祯皇帝接着道:“朕的意思原本就是让我大明百姓依靠那些不危险的工地赚钱,把危险的地段让蛮子们拿命去填,却不想搞成了这个样子。”

    洪承畴闻言,顿时就大汗不已不光是铁道部,其他的像工部等衙门也是一样,都在拿着蛮子当消耗品!

    这要是真正的追究起来,自己的铁道部开了坏头,然后顺便把工部和交通部还有少府都给带跑偏了!

    不等洪承畴请罪,崇祯皇帝便接着道:“朕早就打算废除掉徭役,看起来还是要早日实行了。”

    想了想,崇祯皇帝干脆吩咐道:“传温体仁和郭允厚过来见朕。”

    等到王承恩领命吩咐小太监去传温体仁和郭允厚之后,崇祯皇帝才接着道:“徭役废除之后,铁道路便可以通过地方官府再征召百姓做工,按照进度和干活的多少来计算工钱,无非就是多派几个小吏的事儿。”

    洪承畴躬身道:“陛下英明。”

    之前那些出徭役的百姓在工地上混日子,一是为了工钱,二则也是为了把徭役的日子混完,自然不可能玩命的干活,这进度自然也就快不了。

    但是如果采用崇祯皇帝所说的那种方式来征召百姓干活,想必会让铁路修建的进度加快一大截!

    徭役废除不废除,就不是自己这个铁道部尚书能管的,自然有温首辅和郭尚书一起陪着陛下头疼。

    匆匆忙忙赶来的温体仁和郭允厚在得知崇祯皇帝要废除徭役的时候,第一个反应就是皇帝在搞事情,或者说皇帝又拍脑门子做决定了!

    废除徭役是不是好事儿?肯定是!

    《韩非子备内》:徭役少则民安,民安则下无重权,下无重权则权势灭,权势灭则德在上矣。

    任谁都知道,轻徭薄赋就能民安!

    大明的徭役分为三种,一为里甲役,里甲役即一里的事务,二为均徭,即供官府经常性的差役,三为杂泛,为临时派遣的一切差役。

    而且这些都是无偿的!官府不会给一文钱的工钱!

    尤其是征发徭役是可以强制性进行的,一旦涉及到紧急性持的修筑河堤什么的,临时雇佣人方便还是直接征发百姓强制干活方便?

    但是对于崇祯皇帝来说就不是这么回事儿了。

    徭役自崇祯皇帝登基之后已经改了很多,包括会给工钱,甚至于按市面上的工钱来给付。

    但是百姓们的思维却是一时半会儿的转变不过来,哪怕是能拿到工钱,也一样认为这些活计是自己额外干的,能偷懒就偷懒。

    这一点,整个大明的官员们都是心知肚明。

    但是正应了那句话,欺上不瞒下,反正百姓们拿了好处,自己官声就会好,官声好了京察考核就会有加分,升职的机会也就大,何必在这种小事儿上面给自己找不痛快?

    而且站的角度不一样,看问题的方式也不一样。

    对于温体仁和郭允厚来说,如今崇祯皇帝一拍脑门子就决定废掉徭役,那以后要是涉及到河堤、寝陵等等问题的时候,该怎么办?

    难道说,大明崇祯皇帝的寝陵不是少府征发徭役修的,而是雇佣力工来修筑的?

    想想都觉得蛋疼!

    崇祯皇帝却对于这些理由嗤之以鼻:“现在的百姓都被惯坏了,真正出徭役的时候大部分都是在让那些劳工干活,百姓们只是象征性的摆弄几下就算完,这是糊弄谁呢?

    是,朕的大明现在不差钱,不管是国库还是内帑,里面的银子多的是,得经常打理才不至于生锈,可是也不是这样儿浪费的!

    废除掉徭役之后,以后百姓们再干活就是按工付钱,干的多自然就拿的多,干的少了就拿的少,很公平!”

    温体仁躬身道:“启奏陛下,臣以为陛下言之有理,但是却过于片面。

    像修建铁路也好,其他的一轻徭役也罢,陛下想要废除自然是可以的,但是像寝陵、河堤一类的徭役,陛下也要废除?”

    光想着怎么提高百姓干活积极性的崇祯皇帝也迟疑了寝陵和河堤这两个都是有危险的,到时候真要是把这些徭役都给废了,那老百姓愿意不愿意来做这两份工可就真不好说了!

    尤其是其他的一些可能会涉及到危险的活计,很可能就没有百姓来干,只能依靠那些蛮子了!

    自己活着的时候还好,甚至于自己的儿子那个时代应该也没问题,可是当大明真的统一了这颗蓝星之后呢?

    当有一天,没有了蛮子的时候该怎么办?靠谁来干活?

    迟疑了半晌之后,崇祯皇帝还是咬牙道:“河堤一类的徭役,交由当地卫所!

    至于朕的寝陵,还是等以后再说,或者由少府出钱雇佣百姓,或者由少府征发卫所。

    总之,废除掉一切徭役,与民休养生息!”

    后世的三峡工程有没有危险?不还是没有强制百姓去劳动!凭什么大明就不行?

    别扯什么挖掘机和先进技术手段一类的,大明也没有三峡那么大的工程!

    至于其他的,像黄河大堤,救灾一类的事情,原本就应该是卫所的职责,凭什么让百姓去干?

    还有自己的寝陵,那是少府该研究的问题,不是百姓应该免费无偿的劳动!

    温体仁和郭允厚对视了一眼之后,只得躬身道:“陛下仁慈!”

    不劝了!你爱咋咋滴!

    崇祯这样儿的皇帝就没办法劝,别管什么事儿都是一拍脑袋就决定,劝也劝不住!

    再说了,废除徭役这是可以算得上是千古第一的仁政了,比之前的永不加赋还要更加的仁!

    永不加赋是怎么回事儿,站在温体仁和郭允厚的位置上自然是看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对于其中的弯弯绕也是心知肚明。

    但是废除徭役可就完全不同了,这意味着百姓们除了自己耕种,还有处理好自己家中的那一摊子事情以外,剩下的免费劳动完全没有了!

    依着崇祯皇帝的性子,说是要雇佣百姓给工钱,那就肯定是给工钱,说是干不好了少给钱那也肯定会少给钱,到时候百姓们干活的积极性也确实能提高一些。

    其他几个方面先不说,光光是铁路修建工程进度的加快,就不知道能给大明带来多少的好处了!

    ps:第三更送上,今天一万两千字更新完成。这次献祭掉另一个基友扑街梵的《三国之大汉崛起》。

第六百章 朕,心中有愧啊!

    鲁迅曾经说过,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周树人也曾经说过,欺上而不瞒下。

    事实上,连崇祯皇帝自己心里也明白,自己要全面废除徭役根本就是一个伪命题。

    当然,不是说崇祯皇帝的命令有人也违抗,也不是说下面的官员们就有胆子抗命,毕竟谁的脑袋都只有一个,没有人不珍惜自己的生命,官员们就更是如此了。

    但是全面的把徭役给废除,利益受到损失最大的,除了崇祯皇帝之外,就是最下面基层的那些官老爷们。

    没有了徭役,自己家有个什么事儿,找谁去干?自己干还是自己花钱找人去干?

    大明朝的俸禄,就是这么低!

    没错,哪怕是崇祯皇帝把官员们的俸禄一涨再涨,也没有谁会认为自己的俸禄已经够多够花,不想着再占大明的便宜了!

    皇帝下旨要废除徭役,这个事儿很快就传的天下皆知,官老爷们在这里面也没办法上下其手,或者曲解其中的意思以误导百姓。

    但是,很多事情只是一个眼神的事儿,连说出口都不用,否则也就没有了揣摩上意等等词语的出现。

    崇祯皇帝也很快就知道了下面这些官员们的玩法再先进的玩法都见过,崇祯皇帝还会在意这些渣渣们的落后手段?

    本着利益共享,或者说下面的这些渣渣们玩的手段也并不过份,崇祯皇帝也就选择了视而不见。

    水至清则无鱼!

    如果崇祯皇帝把所有贪腐的官员,占大明便宜的官员全部干掉会出现什么情况?

    众正盈朝?

    别搞笑了,历史上没有什么君子国,也从来没有过众正盈朝,真出现那种局面,唯一的可能就是大明要完蛋了。

    但是崇祯皇帝不在意,下面的很多藩王就感觉很难受了,尤其是那些离的比较远的,正在往京城而来的家伙们,就更是如此了。

    王府出行,一路上除了驿站和官府的支应外,哪个王爷不是大包小包的东西带了一大堆?

    没有专机更没有专列的大明朝,不靠着大量的徭役来免费干活,这些王爷们不得肉疼死!

    现在路都走了一半了,结果说不允许免费征发徭役了?自己还要给带的这些苦哈哈泥腿子们工钱?

    敲里妈!

    众多的藩王郡王将军等等都开始在心中破口大骂。

    本来这一次进京面圣就前途未卜,谁也不知道那个狗皇帝会整出什么妖蛾子来说是庆祝唐王、秦王、庆王衣锦还乡,天下宗室们一起庆祝庆祝。

    这种屁话,谁信谁是傻子!

    那狗皇帝也就是在民间和军方的声誉极好,在宗室之间都快顶风臭十里了!

    ……

    崇祯皇帝笑眯眯的盯着许显纯道:“如此说来,那些宗室们已经默认了此事?没有人整出什么事儿来?”

    许显纯躬身道:“是,正如陛下所料,宗室之间虽多有牢骚,却也老老实实的给他们征发的民夫发了工钱,只是在他们接到旨意之前的那一段路程,却很少有人补发工钱。”

    崇祯皇帝点了点头道:“都是一群混帐东西,让他们掏钱出来比从他们身上割肉还要疼,舍不得补发工钱才是正常的。算了,随他们去罢。”

    崇祯皇帝所谓的随他们去吧,自然是不可能就这样儿轻轻的放过这些藩王。

    他们现在越抠,攒的家底越多,以后出海时上贡给自己的就能更多一些,封国也能建设的更好一些,治下的百姓也能活的更好一些。

    ……

    但是崇祯皇帝万万还是低估了人的无耻,低估了这些宗室们不要脸的程度,或者说太过于高看了这些宗室一眼。

    整个大殿中的宗室挤的密密麻麻,连偏殿里都没能挤下,一些辅国将军什么的根本连进入殿中的资格都没有。

    崇祯皇帝端着酒杯,望着殿中这些有些沉默的宗室,嘴角挑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冷笑。

    这他娘的就是一群混帐!

    当崇祯皇帝在夸奖过唐王、庆王、秦王等人后,刚刚流露出鼓动这些宗室们置换封地出海的意思,殿中刚才还热闹万分的气氛就沉默了下来。

    崇祯皇帝能够理解这些宗室为什么会沉默。

    大明现在有钱了,该给宗室的一样没少过,只要宗室不给朝廷添乱子,崇祯皇帝眼下也不介意养猪。

    日子好过了,不像是天启年前及以前过的那么紧巴巴的,更没有什么乱军起义,也没有什么像建奴一样能威胁大明的外敌,这些宗室们自然就乐得当猪了。

    但是能理解,却不代表能接受,尤其是像崇祯皇帝这种生死看淡不服就干的性子,那就更不可能接受了。

    跟朕玩沉默是金是吧?玩无声的抵抗是吧?

    真该先让你们这些垃圾去跟朝堂上的大臣们接触一下,让你们了解一下什么叫做被朕支配的恐惧!

    沉吟了半晌之后,崇祯皇帝才开口道:“抚今追昔,大明自太祖高皇帝北逐蒙元立国,至今已经二百七十一年。

    二百七十一年的时间过去,我大明宗室如今已经近十万之众,距太祖高皇帝立国之时,所增何止十倍!

    当初太祖高皇帝立九大塞王以御边,宗室居四方以拱卫朝廷,可是如今呢?”

    殿中的宗室们面面相觑,都有些懵逼的感觉。

    九大塞王哪儿去了,你这个皇帝心里就没点儿逼数?宗室为什么会被当成猪养,你心里也没点儿逼数?

    你家老祖宗搞出来的事情,你自己不知道还是在这里装傻呢?

    事实证明,崇祯皇帝就是在装傻老祖宗干出来的事儿又不是朕干出来的,朕为什么要脸红?

    君不见,捧那几个千古一帝时,满遗们上窜下跳,连自己当皇帝会让百姓过的更好这种屁话都能说出来!

    君不见,一旦哪本书里揭露了他们老祖宗的黑底,这些渣渣立即就会祭出五十六枝花的理论来反驳打压!

    要不然怎么说敌在***呢,欠焚化!

    后世的满遗们都不脸红,朕堂堂大明天子,为什么要脸红?

    见底下的宗室们更加沉默,崇祯皇帝干脆从眼睛里挤出来两滴泪水,哽咽道:“朕,心中有愧啊!朕愧对太祖高皇帝!愧对天下宗室!愧对天下百姓!”

    这下子没办法装傻了!

    殿中的宗室们一齐齐拜倒,齐声道:“臣等无能,让陛下忧心,臣等万死!”

    万死的声音回荡在殿中,却让刚刚说出来这些话的宗室们心中一动这他娘的,不会真个就要万死吧?

    虽然说这种可能性不是很大,可是想想崇祯皇帝连他自己的亲叔叔福王一家子都毫不犹豫的干掉了……

    干掉自己这些跟他本来就没多么亲近的藩王似乎也不是什么太大的问题?

    唯有朱聿键和朱存机,还有朱倬这三个从新明岛回来的藩王,心里是最安稳的。

    这位正在狂飙演技的皇帝陛下虽然说不要脸了一些,可是再怎么样,只要自己三人不作死,那肯定就比殿里的这些渣渣们安全的多!

    连这位爷的心思都揣摩不明白,或者说揣摩明白了也敢不当回事儿,活该你们今天要吐血!

    崇祯皇帝轻轻的挥了挥手,伸手以衣袖擦了擦眼睛,才接着道:“当初太祖高皇帝立国之时,原本是要让宗室拱卫朝廷,让宗室后代衣食无虞,故而定下祖制。

    依大明祖制,诸藩分封而不锡土,列爵而不临民,食禄而不治事,且不可参合四民之业,长子世袭罔替,余子降一等,至奉国中尉止。

    朕即不敏,今大明多处用兵又为利民而大兴土木,财政紧张,无法供养这些多宗室。朕的这心里,难受啊!

    其令,崇祯十二年后,自镇国将军以下,不封!”

    敲里妈!祖制你也敢动!

    沈王朱效镛当即便躬身道:“启奏陛下,依大明祖制,郡王之长子世袭郡王,余子皆封镇国将军,镇国将军之子皆封辅国将军,奉国中尉之子皆封奉国中尉,使之代代相承,永卫大明。

    今陛下擅改祖制,只怕?”

    崇祯皇帝又挤了两滴眼泪,哽咽道:“怕什么?怕皇兄从德陵里面出来找朕的麻烦?还是怕天下宗室造反?”

    沈王朱效镛当下便被噎住了。

    早知道崇祯皇帝不要脸,可是没想到会这么不要脸!

    怕朱由校从德陵里面出来找他的麻烦这句话,就得看怎么理解!

    在这种情况下,还不如直接理解为他根本就不怕太祖高皇帝从孝陵里面爬出来找他的麻烦!

    至于说怕天下宗室造反这种屁话,听听就好了,谁当真谁就是傻子!

    杀福王的时候没怕,玩命杀建奴的时候没怕,亲自带兵北征鞑靼的时候没怕,这时候可能会被了一群猪?

    朱效镛有足够的理由相信,自己这十万宗室在崇祯皇帝的眼里未必就比十万头猪强,甚至极有可能已经在宫中埋伏下了足够的刀斧手,就等这狗皇帝的命令了!

    讪讪了半晌之后,朱效镛才满脸尴尬的道:“启奏陛下,微臣不是这个意思。”

    崇祯皇帝却冷笑着道:“沈王不是这个意思?那是什么意思?还是说,沈王认为朕太过于刻薄寡恩?”

    是啊是啊,本王就是这么认为的!

    在心底暗暗的赞成了一番后,朱效镛才开口道:“启奏陛下,臣的意思是,直接从镇国将军开始削封,未免牵连过广?不若从辅国中尉开始?”

    这下子,殿中其他的宗室干脆又恨上了朱效镛。

    你自己是藩王,代代世袭自然不担心,老子这些将军中尉什么的怎么办?就此完犊子了是不是?

    不患寡而患不均,这一刻,在这些宗室的身上演绎的淋漓尽致。

    崇祯皇帝却丝毫没有在意这些宗室的想法,甚至于连眼泪都懒得挤了特么挤眼泪很需要演技的好不好?让朕一个小鲜肉飙演技,你怕不是在为难我胖虎?

    呵呵冷笑一声后,崇祯皇帝干脆直接道:“没什么牵连广不广的,既然如今宗室已经失去了拱卫朝廷的作用反而在拖累着朝廷财政,早已有违太祖高皇帝之意,此为不孝。

    朕绝不能让各位宗亲背上不孝的名头,所以,就这么决定了罢!

    另外,对于亲王、郡王、镇国将军,凡不置换封地到海外拱卫朝廷的,跟咸,跟那些将军中尉的又有什么区别?

    其令,海内亲王、郡王、镇国将军,隔代降爵一等,直至成为庶民!”

    “陛下开恩!”

    这下子,大殿之中除了朱聿键三人之外,剩下的都坐不住了自己堂堂亲王都有麻烦了,这下子该怎么办?

    崇祯皇帝却没有丝毫的在意,更没有让众人起身,而是直接端着酒杯,踱步到了沈王等众王爷的面前。

    眼着沈王朱效镛看了半晌,崇祯皇帝才叹息道:“朕能怎么办?朕这心里也难受啊!朕也想继续养着大家伙儿,让大家伙儿的后代都衣食无忧啊!

    可是,国库没钱,朕的内帑也没有多少银子,朕能怎么办?要不,沈王替朕养着这大明的十万宗室?

    朕不求多好,只求这些宗室都能拿到奉国中尉的俸禄即可。

    若是沈王能够答应,朕可以做主让沈王一系世袭罔替,大明不灭,沈王一系永不除爵,可好?”

    趴在地上没有起身的朱效镛很想问问崇祯皇帝,自己看起来就那么像个傻子一样?

    十万宗室,就算是每人一千两银子的俸禄,那一年也得一万万两了吧?

    自己这个沈王府一年能收几个大子儿?

    尤其是,现在的十万宗室在过个几年会不会变成二十万?

    谁的心里都没有底,更不敢打这个包票!

    万一自己犯傻应了下来却又完不成,那么等着自己的是什么?

    欺君之罪!

    这狗皇帝连自己的亲叔叔都给灭门了,还在乎自己?

    越想越后怕的朱效镛干脆伏地道:“臣不敢!”

    崇祯皇帝嗯了一声后,慢慢的踱到步旁边的韩王朱身前,笑道:“韩王怎么看?”

    依着辈份,韩王朱比崇祯皇帝低了一辈,要称呼崇祯皇帝一声皇叔,哪怕是他的年纪远比崇祯皇帝大一些也没有什么鸟用。

    听到崇祯皇帝的问题,韩王朱心中一颤。

第六百零一章 心都黑了啊!

    很多事情都得分两面来看。

    就像是崇祯皇帝说的这些事情一样,镇国将军以下的不封了,自亲王至镇**将还要隔代降爵袭封。

    但是起码还有一个前提条件不是?

    凡大明之内的亲王至镇国将军才会隔代降爵,海外的可不在其中。

    既然大家伙儿这么不识趣,那崇祯皇帝就下狠手逼着大家伙儿去海外!

    想明白了这一点后,韩王觉得,崇祯皇帝对于宗室,还是不错的?

    最起码,也没玩各种套路,把宗室们像福王一样干掉,也没说不去海外就死是不是?

    还是有一条活路的嘛!

    像自己这样儿的藩王,既不像福王璐王那些亲王一样跟崇祯皇帝叔伯亲的关系,也不像唐王朱聿键一样主动去了海外,从亲近关系到在崇祯皇帝心里的分量都差了很多。

    可是崇祯皇帝依然没有直接干掉自己。

    这是什么?这就是天恩浩荡!

    心里很有些逼数的韩王朱干脆伏地拜道:“伏唯陛下能作威作福!臣谨为天下贺!”

    作威作福是个褒义词吧?一定是!

    崇祯皇帝这才呵呵笑道:“如此说来,韩王是同意朕的方案了?”

    韩王朱道:“启奏陛下,臣赞成!”

    妥了,打压了一个沈王,韩王这边就赞成了,其他的渣渣们该怎么搞定就是下一步的事儿了。

    沉吟了半晌后,崇祯皇帝才来回踱步道:“朕方才也已经说过了,是大明之内的,不含大明之外的,比如新明岛的诸藩,就不受此令的限制。

    诸位,我大明是个什么情况,众位的心里也该有点儿数,宗室越来越多,大明的财政供养不起,到时候怎么办?”

    崇祯皇帝的话一出口,底下的宗室都沉默了。

    当然,不是说这些人就学会了思考,去考虑崇祯皇帝所说的这些话到底有几分真几分假,而是无言的沉默,无言的抗议!

    大明的财政供养不起关我们屁事儿?我们是宗室,不是皇帝,谁是皇帝谁才应该操心这些事情!

    如果什么事儿都让我们替你考虑周全了,你干脆把皇帝这个位置让给我们来坐坐如何?

    崇祯皇帝心里也明白这些渣渣们是怎么想的,也知道他们是在抗议,但是崇祯皇帝依旧毫不在意。

    大明立国至今二百七十一年,朱老四就出了那么一个,不是人人都有那份本事,连宁王声势浩大的反应都被搞成个笑话,指望这十万渣渣?

    又来回踱了几步后,崇祯皇帝干脆掏出了个临时的想法:“既然大家心里都抵触朕的提议,那么,自镇国将军以下,凡年满十六岁者入京,另组一支宗室亲军,众位以为如何?”

    不如何!绝对不如何!

    在场的宗室虽然都是被当成猪来养的,可是就算是猪,活上个二百多年也都能成精了!

    用屁股想都能想得到,崇祯皇帝这个提议绝对不是为了让这些宗室能拿到军队的俸禄,更不是让宗室有接触军权的机会,而是打算把这些宗室当成炮灰一样去消耗!

    天启七年,这位爷登基即位,先跟建奴在京城下做过了一场,接着又是北征林丹汗,再接着就是搞死建奴。

    就在全天下的人都以为崇祯皇帝会消停一些的时候,这位爷又开始搞佛朗机蛮子,搞乌思藏和朵甘思那边的蛮子,接着又是鞑靼蛮子!

    现在满大明的周边基本上已经快要搞无可搞了,这位爷是不是会消停下来?

    在场的众多宗室,没有一个人敢下这种赌注!

    如果能消停,阿敏和莽古尔泰所率领的正蓝旗还有镶蓝旗在干什么?

    刘兴祚驻扎在奴尔干都司的四十万大军在干什么?京营的二十万大军出动一半,整个鞑靼地区现在陈兵超过四十万,他想干什么?

    会消停?做梦去吧!

    这时候突然组建一支由宗室组成的军队,用脑子想想,崇祯皇帝会怎么使用这支军队?

    快,前面有个拿不下的山头,你们报效大明的时候到了,冲啊!

    快,对面的敌人发起了绝死冲锋,你们不能丢了大明的脸面,给朕反冲回去!冲啊!

    反正怎么想,这支还没有组建,连个影子都没有的宗室军队很可能会被崇祯皇帝当成炮灰一般来消耗。

    至于说让这些人立了战功然后一步步的掌握军权?

    别搞笑了,看看崇祯皇帝的军中用的都是些什么人吧!

    五军都督府的大头子里面,原本的张惟贤不用说了,就连现在的朱纯臣也是铁杆的帝党一枚!

    至于孙承宗,还用再说?

    领兵在外的大佬里面,刘兴祚是从建奴那边过来的,严格的说属于叛降过来的,有黑历史;

    阿敏和莽古尔泰,还有夏额哲和巴特尔就更不用说了,除了崇祯皇帝这样儿的也没有什么人敢用他们,所以这四个家伙只有抱紧崇祯皇帝的大腿才能可能混的下去;

    至于剩下的,像是张之极一类的,那就更是铁杆帝党中的铁杆了,跟着崇祯皇帝干了这么多杀人放火的事儿,军功已经高到了相当可怕的地步,除了崇祯皇帝谁敢说能镇压他们?

    宗室里面的人就算是进了军队之中,想要一步步的爬上来,首先面临的就是这些崇祯皇帝铁杆支持者的打压!

    一个宗室,你想干什么?捞军功收军心?汝欲反乎?

    哪怕不是为了崇祯皇帝的儿子帝位安稳,单纯的为了保住自己的荣华富贵,这些人就不可能让宗室的人爬上去!

    对于这一点,大殿中的宗室们心里都清楚的很,韩王朱当下便拜道:“启奏陛下,臣愿将韩王封地置换到海外之地,惟陛下做主圣裁!”

    崇祯皇帝呵呵笑了一声,没有理会韩王朱,却又将目光投向了沈王朱效镛。

    第一个跳出来表示反对的就是你吧?

    沈王朱效镛心中一颤,同样学着韩王的样子拜道:“臣愚钝,不能明知陛下爱护宗室之意,臣万死!臣将将沈王封地置换于海外,还国内封地于少府,望陛下恩准!”

    崇祯皇帝这才慢慢踱步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

    一群心里没点儿逼数的渣渣!

    不打压你们一下,你们就不知道天高地厚,就不知道什么叫做当皇帝可以为所欲为!

    现在都老实了?

    镇国将军以下不封的事儿没人提了,国内亲王郡王们隔代降等袭爵的事儿也没人提了?

    最后不还是得老老实实的依着朕的想法去海外!贱胚子!

    回到坐位上的崇祯皇帝心中暗骂了无数遍宗室们都是渣渣后,才假惺惺的摆了摆手道:“都起来吧。

    闹成现在这般局面,朕的心里也不想。

    可是我大明自有国情在此,再不改一改这些老规矩,只怕朝廷就要被拖垮了!到时候百姓们怎么办?大明怎么办?朕怎么办?

    就算是不考虑大明,不考虑朕,也不考虑百姓,诸位宗亲总得替自己考虑考虑吧?

    没有了大明,哪儿还有什么宗亲?

    朕的话放在这里,不光是在场的诸位宗亲,朕的子孙后代也是一样,要么去海外就藩,要么就在大明国内降等袭爵,朕,不会给他们第三条路可以走!”

    听到崇祯皇帝连自己的儿子都是这般处理方式之后,在场的宗室诸人心里总算是平衡了一些。

    只要大家都一样,那么一切就都好说,就怕我们前脚出去玩命了,后脚你儿子就来捡果实,那就太恶心人了!

    但是实际上,崇祯皇帝的心里还真就是这么打算的!

    一个皇帝,最基本的一条就是要多生儿子,保证自己死了之后有一个能继承自己的皇位。

    但是皇位只有一个,生的儿子太多怎么办?封亲王呗,然后亲王的儿子封郡王呗。

    大明朝立国之初到现在就一直在这么干。

    问题是,崇祯皇帝对于这一点倒不是太在意如果自己的儿子不争气,只想着混吃等死,自己要他们干什么?

    等着他们搞的天下大乱,百姓起义之后把自己从坟里刨出来鞭尸?

    算逑吧!自己儿子辣么多,怎么可能让他们个个都混吃等死,还是跟其他的宗室一样去打拼吧!

    如果说在自己创造出这么好的局面下还混不出个人样儿来,死了也是活该!

    当然,这也就是想想而已,具体的事情还要到时候具体看待……

    但是最起码,自己用不着担心在自己活着之前会有什么封地不够用的情况不够了就去打呗,天下这么大,蛮子那么多!

    ……

    一场皇帝和宗室之间的所谓家宴,最后被搞的有些不欢而散,甚至于可以说是有些人心惶惶。

    宗室们也总算是搞清楚了崇祯皇帝的想法,就是把自己这些人赶的远远的,最好一个个的都跑到天涯海角去当藩王,省得留在大明的国内碍皇帝他老人家的眼。

    但是出海这种事儿,是那么好出的?风险有多大?需要准备什么?

    不过,自己这些人不清楚,有人清楚啊!

    做为在家宴上唯三被崇祯皇帝夸赞过的唐王朱聿键,庆王朱倬还有秦王朱存机,他们三个可能就是最清楚也最有经验的了!

    沈王朱效镛和韩王朱牵头,一众宗室们在第二天就找到了朱聿键三人,打着设宴接风洗尘的名头,看看能不能从这三个家伙的嘴里掏出点儿什么有用的东西来。

    朱聿键等三人其实是懵逼的在众多的藩王和宗室里面,自己三个是最早到达京城的,就算是要接风洗尘,也应该是自己三个给其他的藩王和宗室设宴,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儿,完全反了过来。

    不过,对于其他藩王和宗室的打算,朱聿键等三人也早就得了崇祯皇帝的吩咐,自然也早早的就有了应对方案就算是其他的宗室们今天不设宴,朱聿键他们三个也打算宴请其他的宗室了。

    酒过三巡之后,沈王朱效镛才放下了酒杯,笑眯眯的道:“本王虽然年长一些,却是空活了几十载,远不如唐王啊!”

    朱聿键心中暗骂一声,却同样笑眯眯的道:“沈王兄这是说的哪里话?小弟不过是先行出海了几年,可是在其他的事情上,一样要多多的向沈王兄学习才是啊。”

    其他几个藩王顿时都放下了筷子,听着沈王朱效镛和唐王朱聿键之间的言语机锋。

    朱效镛笑道:“这次请唐王过来饮宴,却是有事相求?”

    朱聿键懒得跟这种话里话外都总想着给人挖坑的老阴逼闲扯,当下便开口道:“沈王兄有什么话不妨直说,小弟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听到朱聿键的话,朱效镛也干脆把话给挑明了来说:“唐王出海的时间比较早,不知道有没有什么心得可以跟我等分享一些?”

    唐王朱聿键却是笑了笑,伸出筷子指了指桌子上的一盘袋鼠肉,笑道:“沈王兄可知此物价值几何?”

    沈王朱效镛捋着胡须笑道:“所传闻,此物售价为五两银子一斤,不知对不对?”

    朱聿键道:“对,也不对。”

    见其他人都好奇的望向自己,朱聿键才慢慢悠悠的说道:“此物有壮阳之功效,偏我大明本土没有,故而售价五两银子一斤。

    但是新明岛上,此物却多的是,只是因为杀伐过度,已经需要人工来养殖,卖到大明的海关时,也不过是五十文一斤罢了。

    至于新明岛上,百姓们家中不少都养殖着这东西,便跟那鸡鸭一般,根本不值什么银子,十文二十文一斤的价格也是有的。”

    听到朱聿键的这些说法,其他的藩王们顿时都有些眼红了起来。

    五十文一斤转手一下就卖五两银子,这他娘的哪儿是成本价格后面加个零啊,这是加了两个零!

    听说在更偏远的地方,这玩意都能卖到了五十两银子一斤,那就不是加零的问题了,而是加一个零还顺手换了一个计价单位!

    这狗皇帝的心都黑了!

    但是,不管崇祯皇帝怎么加价搂钱,那是人家的本事,唐王朱聿键中间落下多少好处?

    ps:今天献祭掉《独断大明》!

第六百零二章 蛮子好说,大明百姓才更让人头疼!

    面对其他亲王郡王们的疑问,朱聿键笑眯眯的道:“这东西在最初发现之时,满岛上全是,本王还需要不断的派人去清理这种大牲口。

    只是后来我大明迁往新明岛的百姓越来越多,渐渐的就有人发现此物有壮阳之功效,于是此物被吃的渐渐少了,再加上往大明卖的又多,故而又有人养了起来。

    如今本王在岛上以每斤十五文到二十文的价格收购,然后卖到大明海关是五十文,转手一半的利润。”

    至于具体的数量有多少,朱聿键没有说,其他的宗室们也没有问。

    大家的心里都明白,像朱聿键这种通过舰队转运的形式,装的东西根本就不可能少福船那恐怖的装载量了解一下?

    再说了,就算是装不了多少,一次只能赚个几万两银子,那可也不少了。

    毕竟这玩意根本就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东西,一些上不得台面的吃食能赚个几万两都是白得的!

    但是很可惜,朱聿键根本就没有这么简单放过这些番王的打算,而是笑眯眯的道:“这些吃食,自然是上不得台面的,也赚不了几个银子,每年顶多也就是百十万两。”

    上不得台面,每年,顶多,百十万两……

    你这么装逼,很容易被人打的你知道不?

    朱聿键却没有理会脸色各异的宗室们,反而接着道:“新明岛极大,上面的好东西多的是,像这种大牲口是最不值钱的,真正值钱的是上面的矿。

    什么煤矿铁矿啊,什么金矿银矿啊,这些玩意都有。

    像那个已经开采的煤矿,根本就不用打什么矿洞,只要安排百姓过去捡煤,然后再用小车送到海边等着装船就行了,这才是最值钱的。”

    沈王朱效镛有眼睛有些红:“唐王弟说的都是些好的,那不好的呢?总不能一点儿没有吧?”

    朱聿键叹了口气道:“当初出海之时,本王原本是奉命远征莫卧儿,然后再立国的,只是不想因为一场飓风,意外的发现了新明岛。”

    指了指额头上的一道小伤口,朱聿键叹道:“看到了么,海上风浪给留下的,去不掉了,太医想尽了办法也就是这样儿了。”

    朱聿键有些低沉的语气,还有额头上的小伤口,无一不证明了他说的海上风险确实是极大,再加上一副心有余悸的模样,让众多的宗室之人也是心有戚戚焉。

    过了一会儿后,朱聿键才端起面前的酒杯一饮而尽,重重的放下酒杯之后,又成了那个豪情万丈的大明藩王:“当初岛上有不少的土人蛮子,还有一些红毛夷人,听他们的说法应该也是无意中流落到岛上的。

    当时本王就决定,先收拢岛上的土人蛮子,把那些红毛夷人给剿杀干净。

    那些红毛夷人的数量不多,又在不停的跟土人蛮子们交战,所以很快就被剿杀干净了。

    但是那些土人蛮子却又不满足了,他们的首领还妄图得到我大明皇帝的册封!

    本王一怒之下,便令人屠光了岛上的蛮子,尸首全都扔进了海里喂鱼,一个没剩下!”

    这个好!这个可以有!

    大明的宗室虽然渣渣了一些,可是对于朱聿键这种在海外作威作福,一言不合就屠光土人的举动还是向往的很这才是真正的一国之主,这才是真正的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

    朱效镛也有些向往了。

    端起酒杯向着朱聿键致意之后一饮而尽,任凭着酒水从嘴角滴落,朱效镛哈哈笑道:“唐王一怒,土人蛮子伏尸授首,快哉!快哉!”

    朱聿键却笑道:“当初也是奏请了陛下的,否则单凭小王自己,也没有胆子下这个决断。”

    朱效镛斜眯着眼睛没有说话,过了半晌后才开口道:“除了这些呢?唐王在岛上便是如此的顺风顺水?”

    朱聿键摊了摊手道:“还能怎么样?蛮子们连上好的刀剑都没有,更是没有见识过我大明火器的精妙,想要杀光蛮子简直就是易如反掌。

    倒是大明的百姓,更令本王头疼一些。”

    韩王朱这回没等朱效镛开口,便急忙插话道:“怎么回事儿?王叔祖好好说说呗?”

    朱聿键的脸上挤出一丝比哭还难看的笑容,开口道:“太他娘的过分了啊!”

    似哭非哭,似笑非笑的脸色已经出离了愤怒,朱聿键连粗口都爆出来了:“一个个都他娘的有毛病啊!看到什么都想吃啊!有毒没毒的都不放过,死了好几百个了啊!就这还死性不改啊!他娘的!”

    朱聿键已经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了这些货色见到什么都想研究一下怎么吃,然后吃死了很多人。

    然而并没有什么鸟用,死性不改说的就是这些货。

    听着朱聿键的控诉,韩王朱觉得有点儿跑题了:“王叔祖,小子想听听别的,比如怎么样儿才能让百姓跟着咱们去海外?怎么才能训练好士卒?怎么样对付蛮子?”

    听着朱的话,其他的亲王郡王们也是止不住的点头,表示我们都想听听这些关键的,不关心百姓死了多少的问题。

    自己吃死的这事儿根本就没办法管,死就死了吧!正好本王也知道什么东西能吃什么东西不能吃,多好的事儿!

    朱聿键缓了缓脸色道:“本王最近也没闲着,对于我大明的情况也算是有一些了解,今儿个就跟各位一起分享一下本王的心得。

    本王招募百姓的时候,跟如今的情况可是大大的不同。

    时逢陕西大旱,流民四起,当时招募百姓别说是给十两的安家银子了,就算是能保证让流民吃上一口饱饭,就有的是人愿意跟着出海去打拼。

    但是现在这情况不成了,皇帝陛下对于百姓受灾的事儿看的有多重,我想在座的各位都知道,官府现在的赈济力度有多大,各位同样知道。

    而最坏的情况就是,哪怕是官府不赈济,靠着预备仓和常平仓,百姓们也能撑过一年。

    在这种情况下,再想像当初一样招募百姓,只怕是难的很了。”

    朱效镛冷哼一声道:“你知道的太少了,现在别说是咱们招募百姓了,就连朝廷想要招募百姓都不容易!

    以不然,你以为陛下为什么要提前好几年的时间就大造黄册,把那些隐户、逃户都给上了籍?还不是想要把这些人弄去奴尔干都司那些地方!”

    朱效镛虽然刚才一直在明里暗里的给朱聿键挖坑,但是更多的也是出于朱聿键早出海,占了大便宜的一种嫉妒心理作祟。

    现在朱聿键把关键的事儿都开始一点点儿的分享给大家伙儿了,朱效镛自然也就失了继续挖坑的心思,毕竟关系着自己以后的好处。

    朱聿键听完朱效镛的话后,却笑道:“那不是更好?陛下想要弄百姓去守边,在座的诸位也想招募百姓,那就看谁的手段更高,谁开出的价码更多了。”

    朱有些好奇的道:“王叔祖莫不是在开玩笑?我等有几个胆子敢跟陛下抢百姓?”

    朱聿键呵呵笑道:“尽管抢,这种百姓受利的事儿,陛下根本就不会管,就算你们能全部抢走,只要负担的起,陛下肯定不会过问!

    陛下征召百姓去奴尔干都司也好,去乌思藏也好,能给的也不过是每人十两安家银子,你们可以给二十两,陛下给牛一头和家具,你们还可以送房子嘛。”

    神他妈送房子!王八蛋傻了才给二十两!

    在座的亲王郡王们心里顿时就开始了无限吐槽模式按照之前朱聿键出海的模式,自己这些人的封地肯定是要交回到少府的,然后在大明的产业也归了少府。

    最重要的是,每个人还得给那狗皇帝送上一大笔的银子,然后才能正式出海划地盘。

    现在你跟我们说还要多出银子来招募百姓?跟那个狗皇帝抢百姓的代价这么大?

    一时之间,众人心里都有些心疼。

    朱聿键却又接着道:“只要百姓足够了,卫所的事儿便不用担心了,陛下会替你们安排。”

    一时之间,朱聿键却又有些唏嘘:“当初本王与庆王、秦王出海之前,百姓是自己招募的,卫所士卒也是自己招募的,远不如各位现在这么方便,有陛下替你们操心卫所的事儿。”

    总算是听到了一个好消息,朱效镛等人这才来了些精神。

    沉吟了一番后,朱效镛开口问道:“那出海之后呢?”

    朱聿键笑道:“最难的便是招募到足够的百姓,至于出海之后便简单的多了。

    先招募百姓,然后找陛下看看哪里能够直接移封或者是自己去剿了蛮子们开拓,然后出海就行了。”

    又饮了一杯酒后,朱聿键才接着道:“本王自己的看法就是,尽量自己去剿子们开疆拓土,要比选择直接移封要好。”

    朱效镛拱手道:“愿闻其详?”

    朱聿键道:“本王与秦王、庆王出海之前,陛下曾有言在先,莫卧儿之地随我等三人攻伐,打下多少的土地,封国便有多大。

    虽说我等因为飓风的原因到了新明岛,其实上也是一样,能探索到多大的地方,封国便有多大。

    而后来的鲁王他们这些被移封到爪哇和吕宋的藩王,你们应该也听说过一些吧?

    封地直接被限制住了大小,连封国卫所都没有多少,甚至于隐约中还要受制于总督府,你们不会不知道吧?”

    朱效镛哼了一声道:“这些事情,我等确实知道,也正是因为如此才不愿意出海的。只是不曾想,那……”

    朱抢过了话头道:“那么按照王叔祖的说法,我等倒是直接选择去拓土更好一些?王叔祖可有什么好的建议么?”

    朱聿键摇了摇头道:“这个可就不好说的很了。本王原本以为这世上只有大明还有一些蛮子番国,真正的出海后才见识到了天地到底有多大。

    就说从大明到新明岛上这一路吧,岛屿无数,有的有土人,有的没有,有的上面已经被红毛夷人给占了。

    但是这些岛屿大小就在那里摆着,远不如新明岛那么大,有如鸡肋一般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如果不想以后的封地就局限在那么一点儿的小岛之上,本王还是建议你们远征莫卧儿国算了。”

    朱道:“那莫卧儿也算得上是一个强国了吧?单凭我等,又如何能攻得下来?”

    朱聿键摇头道:“什么强国不强国的,还能有大明更强?你等若是真有胆子自领先锋往莫卧儿去,陛下难道还能看着宗室吃亏不成?”

    呵呵,他是没看着宗室吃亏,他是想直接逼着宗室去死啊!

    朱效镛摇了摇头道:“眼下大明无年不战,哪里顾得上我等?到时候怕不是连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有时候本王真想留在大明算了,哪怕是隔代降等袭爵,也总好过死在大明之外吧?”

    朱聿键讥笑道:“沈王兄当真是活得爱惜!大明无年不战是为了什么?陛下为何要我等藩王出海建国?

    沈王兄是当真不知还是故作不知?只怕更多的还是故作不知吧!”

    话聊到这个份上,隐隐已经有了撕破脸的趋势了这朱聿键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儿,话里话外都是站在崇祯皇帝的角度上,跟自己这些同为宗室的藩王作对!

    朱聿键没看朱效镛已经涨红成猪肝色的脸,反而接着道:“我等藩王出海之时,有舰队和王府护卫保护,有卫所士卒随行,又不用自己亲自带兵上阵,哪儿来的那么多危险?

    不瞒各位,本王出海至今,除了因为飓风的原因让额头上撞了个小伤口之外,剩下的可是连半点儿油皮都不曾刮破!”

    朱效镛强自忍下了想要掀桌子的冲动,问道:“然后呢?打下了封地便算完了么?”

    朱聿键摆出一副好奇的样子反问道:“沈王兄还想怎么样?打下了土地自然就是你的封国之地,除了治理已经打下来的地方,剩下的自然是接着往前打啊!

    打下来的土地越多,封国越大,收到税就越多,发现什么金银铜铁矿的机率也就越大,沈王兄不知道?”

番外——狗皇帝(恶搞版)

    ps:感谢书友“格兰迪主c”友情创作

    “哎,听说了吗?狗皇帝从皇后家回京还请假了。”

    “好气哦,等了一天就不更了,我就是把票都撕了也不投给他。”

    ……(两个大水比继续聊天吹水)

    一个小胖子睡了一下午,睡眼惺忪,还没坐起来呢,就先拿过手机来,看看置顶的群聊又有什么新动态。

    99+未读消息

    小胖子点开群聊,一边打哈欠一边揉着眼睛,还用另一只眼看着聊天记录。

    “嗯?刚才是什么?”小胖子翻得太快,隐约看到“假”、“皇后家”、“狗皇帝”、“撕票”等字眼。

    稍微一回想,“皇后在家发现了,狗皇帝是假的,还被撕票了。”

    小胖子腾的一下就精神了,“好哇,我说怎么这几天更新这么勤奋呢?原来是假的!我就说,以狗皇帝那多更一个字算我输的尿性,怎么可能一天两更三更的?”

    “看来狗皇帝已经被撕票了,这个假的狗皇帝没了存稿,被皇后揪出来了。”

    “不行,得让更多人知道真相。”小胖子连衣服都顾不得穿,打开一个群聊:

    “嘿,你们知道吗?皇后在家里发现狗皇帝是假的,真的已经被撕票了。”

    “什么?撕票了?我们上星期还一起大宝剑呢?怎么着就……”

    ……

    高速公路上,车一直在堵。

    一个黄毛坐在车里玩手机,正农药呢,突然弹出好几条消息,只是瞥了几眼,就接着玩游戏。

    “嘿,什么事呀,提示音响个不停?”旁边的非主流一脸八卦。

    “能有个屁事,就是我跟你说过的那个狗皇帝,跟皇后说假话去大宝剑,结果被撕票了。”黄毛一脸不耐烦。

    “什么时候的事?”非主流来了兴致。

    “上星期。”黄毛隐约记得看到了这么个日子。

    “嘿,我给别人当乐子说说。”非主流拿出手机。

    “那个挺出名的狗皇帝,上星期去大宝剑,你们猜怎么着,被撕票了。”

    “什么?狗皇帝挺好的一人呀,可惜了的。”

    “我还说打断了他腿让他一直码字呢,看来晚了。”

    ……

    “哎,你看看这儿说的什么?这有的字我真还……”一个大金链子把手机递给旁边的的眼镜。

    眼镜眯着眼,快把手机贴到脸上去了,“什么狗皇帝、什么大宝剑、什么什么打断腿码字。你这手机太破了,根本看不清呀!”眼镜一脸嫌弃。

    “还敢偷懒,要不要工钱了!”一个公文包快步走过来。

    “没……没什么,就是玩了会手机。”大金链子缩了缩头。

    “就你那破手机还玩手机?说!到底干嘛了?”公文包心想,小样还敢骗我。

    这时候公文包手机响起,工地上噪音比较大,公文包打开免提接电话。

    “啊,兰总啊!行行行!好的。我这里随时可以。行。就这样啊……”

    一边的大金链子也没管公文包在接电话,接着他的话回答:“就是看了聊天消息,狗皇帝去大宝剑的时候被人打断腿关着码字呢。”

    大金链子一看公文包没搭理他,就拉着眼镜溜溜球了。

    “行,就这么说定了。”公文包挂了电话,一看那俩货跑了,也没在意,继续巡视工地去了。

    ……

    一间豪华酒店套房里,一个年轻男人刚挂了电话,旁边的女人就靠过来,恨不得把自己挂在他身上。

    “兰总,伦家给你说个事好不好了啦?”嗲嗲的声音把兰总的骨头都酥了。

    “伦家听说狗皇帝去大保健的时候打断了腿,被关着码字呢。”

    “就是你看的那个盗版小说的作者?”

    “什么盗版,就是不给狗皇帝花钱了啦。”

    “好好好,都依你。小格,听到没有,去找人把他救出来。”兰总转头对秘书吩咐道。

    小格点点头出去。召集了一大帮人:“现在去找一个叫狗皇帝的人。他在大宝剑的时候码字,还没给钱,现在被打断双腿关起来了。必须第一时间找到他,把他救出来,这可是大老板亲自吩咐的,去吧。”

    一帮黑墨镜轰然而散。

    一条条寻人启事火速散发到各个街道、小区。

    一帮老头老太太围着电线杆看刚贴上去的寻人启事。贴的有点高,太着脖子看很费劲。“老迪头,你眼神好,给大家念念。”

    “我看看啊。”一个老头走上前来,吃力的一行一行的看着,看了没一会,脖子酸的不行。

    “就是一个叫狗皇帝的人,在本地大老板,兰总那里做大宝剑,没给钱,现在正找他呢,要打断他双腿。”老迪头把上面的内容复述了一下。

    人群后边,一个老太太一瞪眼,这不是自己女儿的对门邻居么?你说好好的一个小伙子,非得干这事。不行,赶紧告诉他,一群群的黑墨镜看着就吓人。

    ……

    某小区。

    一个**着上身的男人趴在床上,哼哼唧唧的。背上还有几个火罐。

    “给我递茶”、“给我递西瓜”、“那里痒痒给我抓抓”,这男的可着自己那个比女主播还漂亮的老婆使劲指使。

    他老婆深深吸了一口气,把平底锅又放下了。

    这男的翻开手机,“滴滴滴”一大串消息,怎么这么多?

    “怎么都是私聊的,我看看怎么回事。”这男人一条一条翻看。

    “我的老哥,你怎么了,群里传遍了你被绑票了。”

    “群主快出来,你上星期去大宝剑的事败露了。”

    “你没事吧,我听说你被人打断了双腿,关着码字呢?”

    “真有你的,大宝剑的时候还码字。还不给钱,绝了!”

    狗皇帝看着这一条条的消息,笑骂了一声:“md一群老吊,净给朕造谣。”

    这时,邻居突然来了,小跑进了客厅,急促地说道:“你们家那口子呢?现在满大街都是人找他呢。他去大宝剑没给钱就跑了,说要找着了打断双腿呢!”

    “什么?”刚把平底锅放下的皇后一把抄起平底锅,“狗皇帝!”

    “卧槽,这事大发了。”这时狗皇帝才意识到严重性。也顾不得穿上衣服,直接跑向窗户要跑路。

    刚跨过一条腿,duang的一声,一只平底锅削在狗皇帝后脑勺上,直挺挺从六楼摔下去了。

    狗皇帝的腿真的断了“我再也不敢请假了!”

第六百零三章 厂卫给礼,夜猫子上门

    在海外当实权王爷当久了,朱聿键现在对于国内的藩王们也是各种瞧不上眼。

    就像是野猪不可能瞧得起圈养的猪一样,朱聿键对于这些一心想要混吃等死的渣渣们也是鄙夷至极。

    出海建国有没有风险?

    肯定是有的,万有哪上海上的大风没注意到,这人可能就没了。

    但是自己已经给他们趟过一遍路了,而且也证明了确实可行,后面还有崇祯皇帝手里一直举着屠刀比比划划,这些渣渣还是不想出海建国,可就实在是有点儿说不过去了。

    朱效镛的脸色一阵青一阵红,来回变幻数回之后才向着朱聿键拱手道:“倒是要多谢唐王指点了。”

    朱聿键端起酒杯又饮了一口,正打算开口说话,却听着大堂外面突然有人朗声道:“提督锦衣卫指挥使许显纯许大人到!提督东厂曹化淳曹公公到!”

    朱效镛手中的酒杯险些落地。

    崇祯皇帝手下最有名的两条恶犬,曹化淳和许显纯齐至,这是想要干什么?

    朱效镛心中正自忐忑,曹化淳呵呵笑着的声音就传了过来:“今儿个王爷们在此小酌,咱家和许指挥使前来搅扰,还望王爷们恕罪?”

    曹化淳的声音显得有些阴恻恻的,话中的寒意更是让人从骨子里面发冷,浑不似往常那个颇有文采又爽朗大方的曹公公。

    在场所有人中辈份最高,年龄也算是最大的朱效镛本身就是这场饮宴的发起人,当下便硬着头皮拱手道:“不知曹公公和许指挥使今日前来所为何事?”

    曹化淳阴恻恻的道:“有道是夜猫子进宅,无事不来,咱家这种鹰犬上门,自然也不是什么太好的事儿。

    不过还好,今天咱家上门来,只是表示一下诚意,多少也能算是个好消息吧?”

    说完之后,曹化淳便挥了挥手,吩咐道:“来呀,把东西给几位王爷送上来!”

    跟在曹化淳身后的几个东厂番子闻言,便齐齐上前,将手中抬着的箱子放到地下之后,又退回到了曹化淳身后。

    许显纯同样向着身后挥了挥手,吩咐道:“抬过去。”

    朱效镛眯着眼睛没有话说,朱便硬着头皮问道:“不知这是?”

    曹化淳笑的越发像反派了:“没什么,手底下的孩儿们不小心拿到一起东西,想着孝敬咱家,就给送了上来,咱家合计着诸位王爷都心忧国事,便送了过来。”

    许显纯的脸上却是没有丝毫的表情,仿佛任何的表情都跟他没有关系一般:“一些小小的册子,不成敬意,还望诸位王爷笑纳。”

    朱效镛慢慢踱步到箱子前,随手取出一册翻了起来。

    只是越往后翻,朱效镛脸上的神色就越是凝重,慢慢的额头上也渗出了冷汗。

    或许是锦衣卫和东厂的人有意为之,朱效镛面前的箱子里面装着的小册子,上面都写着《沈王大明某某年》的字样。

    里面一桩桩一件件的记载着自己沈王一系在封地干过的那些狗屁倒灶的事情比如强占土地,比如强抢民女。

    其中的记录从天启二年到崇祯十二年间的记录是最详细的,天启二年往之前的却是很多都语焉不详,甚至于只有寥寥几笔的记载。

    但是朱效镛不敢赌,换成在场的藩王之中任何一个,估计同样不敢赌。

    谁知道厂卫手里还有没有更详细的资料?或者说,这些仅仅是崇祯皇帝命人整理出来的,没整理出来的更多?

    一旦赌输了,后果可能就是所有人都不能承受之重。

    慢慢的放下小册子,朱效镛脸色阴沉的道:“曹公公和许大人是什么意思?”

    曹化淳呵呵笑道:“咱家一介奴婢,哪儿有什么意思?只不过是听说几位王爷都打算出海,这些东西放在东厂之中有些占地方,所以特地给几位王爷送来。”

    许显纯也开口道:“其他诸位亲王、郡王、镇国将军们的礼物,也都送到了,许某这就告辞了。”

    许显纯说完之后,曹化淳便再次呵呵一笑,跟许显纯一起转身退了出去,大步离开。

    朱效镛回到座位上之后,端起酒杯一饮而尽,又重重的将酒杯放下,冷哼道:“本王回头便上书陛下,请求置换封地。”

    朱没有翻开小册子看,虽然眼光已经瞄到了小册子封皮上面的字眼,却不清楚里面都写了些什么,当下便好奇的问道:“王叔祖?”

    朱效镛冷哼道:“自己去看!”

    等朱开始翻看小册子,额头上同样开始冒冷汗了之后,朱效镛才开口道:“好狠!”

    剩下的话,朱效镛没有说,但是其他一起开始翻看小册子的藩王们都知道朱效镛话里的意思是什么。

    薄薄的一本小册子不可怕,但是好多本,甚至于是用小箱子来装,就很吓人了。

    无孔不入的厂卫搜集到这么多亲王、郡王,甚至于是镇国将军到奉国将军们的黑材料,他们想干什么?

    监视天下宗室和文武百官是厂卫的职责没错,可是如果没有那个狗皇帝的授权,这些鹰犬会公然把这些黑材料送到自己等人的面前?

    那么,皇宫里的那头狗皇帝想要干什么?

    从家宴开始,那狗皇帝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让大家伙儿置换封地到海外,甚至于不惜以改变太祖高皇帝定下的宗室制度来威胁众人。

    现在就更简单粗暴了,直接把大家伙儿的黑历史都给送来了!

    朱效镛不相信眼前这些小册子真的就是原本,曹化淳所说的占用地方一类的说法更是扯蛋!

    朱效镛有足够的理由相信,如果自己这些人不识相,那么崇祯皇帝会毫不犹豫的拿出更多的黑材料来置自己这些人于死地这些小册子里记载的才哪儿到哪儿,根本就不足以置一个亲王、郡王于死地,撑死了也不过是爵俸降爵除爵而已。

    但是谁知道厂卫手里还有没有更过份的黑材料?福王的前车之鉴不远!

    朱随手翻看了几页之后,便将册子放了回去,开口道:“既然如此,我等还是向陛下请求置换封地吧。”

    朱效镛点了点头,将目光投向了朱聿键等人自己刚才话里话外可是没少给朱聿键等人挖坑,也没少挤兑人家。

    现在就得好好的向人家请教,果然是六月的债,还的快么?

    端起酒杯向着朱聿键致意,一饮而尽后,朱效镛才有些讪讪的道:“至于治理封国,唐王可有什么建议么?”

    朱聿键刚刚早就发现了这些藩王们的举动,对于这些人的神色也早已尽收眼底,当下便呵呵笑道:“沈王兄客气了。

    论到治理封国,其实我也没有什么心得经验,便是连我旁边的这两位,也是一样。”

    说着,朱聿键还指了指朱倬和朱存机。

    朱倬和朱存机一起点了点头,表示朱聿键说的是事实,没有忽悠大家伙儿。

    朱存机道:“一切都多亏了家兄在操持着,只是家兄早殇,小王就是个捡现成的。

    从大明出发之后,直到新明岛上,一路上小王倒是听唐王叔祖和庆王叔提起过当初从招募流民时的艰难,想必最难的也是那一段日子。

    至于到了新明岛以后,小王倒是没怎么操过心,一切都由王府下属的大臣们去处理,小王每日里不说游猎无度也差不多。”

    朱聿键点头道:“正所谓万事开头难,移封之事最难的便是招募百姓和士卒之事。

    如今沈王兄你们却是可以省过了这一节,耐心的等着陛下分派百姓和卫所便好,不至于起步之时两眼一抹黑。

    真正重要的,还是在于各位的选择到底是什么。”

    沉吟了半晌后,朱聿键便接着道:“若是有雄心开创出一番事业,那么诸位可以选择自己率兵打下一片封地。

    若是打算像本王还有庆王、秦王一般的混吃等死,那么国中之事大可以托付给丞相和太尉,他们会把事情办好,办不好换人就是了。

    还有一点就是,一定要善待国中百姓。”

    朱效镛好奇的道:“不知道唐王所说的善待是什么?轻徭薄赋?”

    朱聿键笑道:“其实很简单,就是让国中百姓能活下去就行了,不至于饿死累死,这就是善政,百姓们就会念着你的好儿。”

    朱效镛满脸的难以置信:“就这么简单?”

    朱聿键的眼泪都快笑出来了:“就是这么简单!大明的百姓只要能让一家老小吃饱穿暖,他们就会认为这日子很好,不会再想着什么乱七八糟的事情,诸位的封国便会稳如泰山!”

    见朱效镛还是满脸不信的样子,朱聿键干脆把话挑明道:“想想陛下是怎么干的,看看民间现在对于陛下是怎么看的,沈王兄还不明白?”

    朱倬也笑道:“唐王叔说的没错,本王与庆王每日里游猎无度,也踏坏了不少百姓的田地,但是百姓们却是一点儿的意思都没有,沈王叔可知道其中原因?”

    朱存机插话道:“赔钱呗,踏坏人家一亩地就赔人家两亩地的收成,那些百姓还巴不得你多踏坏几亩地,也好多落下好处呢!”

    朱聿键道:“沈王兄若是还不相信,不如与本王打个赌赛如何?”

    朱效镛疑道:“什么赌赛?”

    朱聿键道:“明儿个一早,沈王兄先去向陛下请求置换封地到海外,回头咱们一起向陛下求个恩典,一起微服去民间走走,如何?”

    朱效镛道:“微服去民间?然后呢?”

    朱聿键笑道:“自然是纵马踏坏几亩百姓的粮食,然后照价赔偿,沈王兄看看百姓们可有意见?”

    朱效镛心中一紧朱聿键这个混帐东西是不是想要坑自己?

    原本厂卫已经收集了这么多关于自己沈王一系的黑材料,自己还要主动送把柄给他们?

    要是这个把柄送不好,可就变成送人头了!

    朱聿键一看朱效镛满脸狐疑的神色,只是转念一想就知道了这个渣渣在想什么,当下便笑道:“沈王兄大可以放心,踏坏百姓田地的事儿由本王的亲兵去办,一切的罪责也由本王担着,如何?”

    朱效镛老脸一红,讪讪的道:“这怎么好意思?”

    但是朱效镛却一点儿不好意思的表示都没有,反而默认了朱聿键的提议。

    揭过了这一篇之后,朱聿键又接着道:“至于国中的丞相和太尉,沈王兄只要听从陛下的安排就好了,反正治理百姓和打仗也并非你我之所长,倒不如大胆放权给他们。”

    朱效镛的神色有些不满:“所谓的实权藩王,便是这么个实权?”

    朱聿键笑道:“要不然呢?沈王兄可知道一个封国每日里需要批复的奏章有多少?可知道如何排兵布阵?”

    见朱效镛摇头,朱聿键便接着道:“既然不懂,那就放权让手下的大臣去干好了。

    沈王兄自己想一想,每天批复十几斤的奏章是个什么感觉?天天操心那些行军打仗的事儿又是个什么感觉?

    像本王和庆王、秦王一样,每日里除了纵马游猎,就是大吃大喝的有什么不好?

    咱们要做的只要看好这些大臣便是了,干的好了有赏,干的不好就换。

    没事儿就研究一下哪里有蛮子,哪里有矿产,哪里能赚到银子,比那些国事兵事什么的有意思多了。

    到最后,百姓念着的还是咱们的好儿,比自己劳心劳力的可要强多了。”

    一众藩王自己的晚宴散去之后,崇祯皇帝也拿到了自己想要看到的奏报。

    来回看了几遍之后,崇祯皇帝才笑道:“唐王是个聪明人,至于这沈王,呵呵。”

    侍立在崇祯皇帝身旁的王承恩躬身道:“皇爷,要不要?”

    崇祯皇帝摇头道:“不用了,让他们去祸害吧,唐王心里会有分寸的。

    等这些家伙走了之后,你再安排人给那些遭了这无妄之殃的百姓家里送些补偿过去,不用太多,意思一下就好。”

    不得不承认,朱聿键这三个渣渣回来一趟的作用很大,起码对于搞定这些藩王起到了一个很好的作用。

    ps:今天献祭《全职武神逛诸天》

第六百零四章 日子不过了,败家!

    朱效镛不得不承认,朱聿键说的话很有道理。

    最起码,自己这么多人纵马踏坏的那些农田在赔偿了之后,百姓们脸上不满的神色立即就消失不见,似乎还在盼着自己等人再纵马踩踏一回?

    自己不是傻子,一众藩王也不是傻子,人精一样的朱聿键就更不可能是傻子了踩一回赔了钱就算了,第二回怎么办?已经被踏过的东西再踏第二回,然后再赔第二回的钱?

    朱聿键在证明了自己的理论之后,就打算在朱效镛面前装个逼,但是还没有开口,就发现人群之中挤进来一个太监打扮的家伙。

    在整个大明有名有姓的那几个大太监,朱聿键自认都认识的差不多,但是眼前这个人却是从来没见过。

    向着太监拱了拱手后,朱聿键好奇的道:“这位公公是?”

    太监阴恻恻的笑道:“奴婢是宜妃娘娘宫中的小太监北,当不得唐王殿下公公的称呼。

    陛下正在宜妃娘娘宫中欣赏歌舞,就听到有人来报,说是诸位殿下来京郊游猎,踩踏了不少的农田,所以陛下派人来传几句话。”

    朱聿键心中一突,躬身拱手应道:“是,臣朱聿键恭聆圣谕。”

    北咳了咳嗓子道:“唐王御下不严,放任王府护卫踏坏农田,着罚俸半年,罚银千两,以补偿百姓。”

    有些傻眼的朱聿键躬身道:“臣朱聿键,遵旨。”

    直起身来后,朱聿键袖中就划落一枚玉佩,不知怎么的就到了北的手中,笑道:“刚刚本王已经命人给了百姓赔偿,对于陛下的处罚也是心服口服,还请北公公在回复陛下时多多为本王美言几句?”

    北摸了摸手中的玉佩,顿时笑的不见眉眼,好像刚才那个阴恻恻的太监是另一个人:“殿下放心,奴婢一定会如实回复陛下。”

    北离去之后,朱聿键才扭头对朱效镛道:“怎么样,我说的没错吧?只要给了百姓补偿,让他们没有怨言,谁管你是不是天天打猎,是不是天天琢磨着纳几个侧室回去。”

    朱效镛若有所思的道:“唐王所言极是。”

    对于朱聿键已经赔偿了之后还被崇祯皇帝给罚俸半年外加罚银千两这点事儿,不管是朱聿键还是朱效镛,其实谁都没有放在心上。

    什么时候藩王是靠俸禄活着的了?区区千两白银算个毛线?还不是分分钟就能捞回来。

    倒是崇祯皇帝对于朱聿键的处置方式,也让在场之人摸到了一丝崇祯皇帝的性子只要不是逼着百姓去死,在其他的事情上,崇祯皇帝往往都有很大的容忍度。

    那么,自己到底应该怎么选择呢?

    是拿着原有的财富为根基,白手起家打下一片封地?还是选择随便找一块已经成熟的海外之地去混吃等死呢?

    这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有十万宗室,就有十万个想法,根本不可能统一。

    不过还好,虽然崇祯皇帝一直在逼着大家把封地置换到海外去,但是对于大家最后置换到哪儿还没有一个直接的结论,一切都还有的选择。

    实际上,崇祯皇帝现在根本就没有顾得上这些个宗室心里的想法有这个时间,好好欣赏一下宜妃的舞姿不是更好?

    宜妃一舞既毕,北也匆匆忙忙的赶了回来,把唐王等人的反应报给了崇祯皇帝,连朱聿键送了一块玉佩的事儿也如实交待了。

    崇祯皇帝淡笑着道:“罢了,那玉佩既然是唐王赏你的,你就好生收着吧。”

    挥挥手命北退下去之后,崇祯皇帝的脸上就挂上了另一副表情,向着步步后退的宜妃走了过去刚刚跳完舞,微汗娇喘的宜妃是那么的诱人……

    正打算白日宣淫的崇祯皇帝最终还是没能实现自己的目的,门外匆匆忙忙进来的王承恩所汇报的消息,犹如一盆冷水一般,让崇祯皇帝的心从里凉到外。

    浙江霪雨,阡陌成巨浸。

    理论上来说,整个大明所有的地方其实都不太在乎什么天灾,尤其是这种暴雨,更是影响不大。

    甚至于第二年一粒粮食的收成也没有,也用不着担心,因为各地的常平仓还有预备仓里的粮食不是白预备的。

    但是浙江跟福建这些地方,和大明其他的地区能一样吗?

    其他的地区受个灾啥的,无非就是损失点儿粮食,了不起自己掏内帑被上这点银子也无所谓。

    但是浙江跟福建,还是重要的产茶地!

    茶这种东西,往小了说也就是泡着喝的,有没有都无所谓,反正日子还得一样过。

    往大了说,这玩意就是重要的战略性出口物资!

    除了喝还有什么用用?但是别人得真金白银的来买,然后这些银子就会通过各种渠道流入崇祯皇帝家的钱包里面,这个就很关键了!

    为了不让自己的大小老婆们没钱买胭脂水粉,崇祯皇帝连宜妃都舍下了,匆匆忙忙的就跑路了,顺便还命人去传召了温体仁和郭允厚。

    温体仁和郭允厚见到崇祯皇帝的时候,神色也是颇为凝重对于浙江遭灾的事儿,两个人也收到了消息,正打算连找崇祯皇帝汇报呢。

    一看到温体仁和郭允厚脸上的神色,崇祯皇帝就知道这两个家伙也收到了情报,正糟心呢。

    挥手止住了行礼的两人,崇祯皇帝一屁股坐在椅子上之后才吩咐道:“去给温爱卿和郭爱卿搬椅子过来,先歇歇。”

    温体仁和郭允厚谢恩之后,崇祯皇帝就指了指桌子上面的奏章,开口道:“两位爱卿也得到消息了吧?”

    温体仁躬身道:“是,浙江布政使八百里加急传来的消息,浙江连续大雨,田地都被泡了,山区可能还好一些,但是损失也是极大。”

    崇祯皇帝揉了揉额头之后道:“先命浙江那边全力赈济百姓,搞好善后,确保百姓的生活不成问题,更不能出什么乱子。”

    温体仁和郭允厚一起躬身应了后,郭允厚又斟酌着道:“陛下,那明年的赋税?”

    崇祯皇帝一听,这心里就更烦闷了。

    都特么受灾成这个鸟样儿了,还怎么指望明年的赋税,不让朕自己再拿出银子来倒贴就算是好的了!

    当然,崇祯皇帝也明白郭允厚的意思是不是该把浙江地区的赋税给免一免?

    斟酌了半晌之后,崇祯皇帝才颇为肉疼的道:“凡受灾之地,崇祯十三年的民赋皆免,商税减半。”

    崇祯皇帝心疼,自己的内帑,明年又丢了一大笔的收入虽然在民赋这一块似乎从来都没收到过什么银子,但是蚊子腿再小,那也是肉啊!

    而且打从自己登基开始,好像就没有哪一年能好好的收一回民赋上来的每一年都有不同的地方遭灾,然后自己就免赋减税!

    甚至于自己生儿子生女儿啥的都在免过民赋来着?

    败家败到让自己心疼不已的崇祯皇帝决定一不做二不休,接着败家!

    “命工部派员,与地方官府一起帮助灾受百姓重建房子,让卫所出人,费用由国库、内帑、地方官府共同分摊。

    凡受灾之地,年六十以上百姓赐米十石,银十两,未满六十者赐米五石,由少府拔付。”

    决定大出血的崇祯皇帝接下来的话就有些杀气腾腾的意思了:“回头告诉下面的官员们,平时贪点儿银子,朕可以当没看到。

    但是不管是谁,敢在百姓受灾的时候上下其手,朕就要依大明律处置!”

    温体仁和郭允厚齐齐打了个寒颤,一起躬身应是。

    崇祯皇帝嘴里的依大明律处置,绝对是六十两以上就扒皮食草,顺便再加上各种名目之后再牵连三族的那种。

    等温体仁和郭允厚退下了之后,崇祯皇帝又吩咐道:“命曹化淳和许显纯过来见朕。”

    同样收到了风声的曹化淳和许显淳在见到崇祯皇帝之后,便恭恭敬敬的行了礼,垂手立在一旁,等候崇祯皇帝的吩咐。

    果然,崇祯皇帝话里的意思还是跟以前一样充满了杀气:“浙江之地受灾,必然有些混帐东西不老实,替朕给盯紧了,该抓的就抓,朕特许你们直接抓人回诏狱,无须什么驾贴!”

    曹化淳和许显淳一起躬身应了后,开口道:“皇爷,民间?”

    崇祯皇帝摇了摇头道:“民间的事儿先不要管,只要替朕记录下来便好,自然会有人去处置。”

    许显淳躬身道:“陛下放心,臣一定把该看的,该听的,都整理出来呈给陛下。”

    崇祯皇帝这才嗯了一声,起身踱步到了那副地图的跟前。

    许显淳是条好狗,话里的意思明显就是抓几个贪污**的出来顶缸,也好让自己能够向天下人交待皇帝是好皇帝,官员们贪污**才让上天降下大雨以警示天子。

    问题是,从自己登基到现在,十三年的时间里就崇祯十二年的时候还算是消停一些,剩下的时候几乎是无年不大灾!

    实际上,就连崇祯十二年也没消停到哪儿去,两京、河南、山东等地都是大旱。

    如果不是自己早几年就玩起了收购蝗虫的业务,这些大旱之后的地方再出现个蝗灾什么的,那才是真的让人头疼!

    毕竟,大旱再怎么旱,大水再怎么涝,也不至于真的就颗粒无收。

    但是蝗灾这玩意却是真的有那个本事让田地颗粒无收!

    这种天灾太多,老天爷总是示警,是不是有点儿说不过去了?

    在自己这个皇帝下罪己诏和让某些官员们去死这两个选择中间,蛋疼不已的崇祯皇帝在考虑了半晌之后还是选择了后一条路。

    让官员们去死好了!

    自己堂堂圣明无比,爱民如子的大明天子,下罪己诏?

    成何体统!

    望着地图发了半天呆的崇祯皇帝回过神来后才叹了一句道:“快过年了啊!”

    听着崇祯皇帝的感慨,曹化淳和许显纯都有些懵逼。

    好好的怎么突然来这么一出?陛下是不是又打算搞什么事情了?

    一想到崇祯皇帝可能又要搞事情,两个人的心里就忍不住的有些激动皇帝当着自己两个特务头子的面儿发感慨搞事情,那要搞的事情还能小了?

    只是崇祯皇帝接下来的话,让两个人都有点儿懵逼:“南洋诸番国,现在怎么样了?”

    锦衣卫对于海外的渗透力度是最大的,甚至于比东西厂加起来渗透的力度都要大。

    听到崇祯皇帝的问话,后许显纯便躬身道:“启奏陛下,据前两个月的回报来看,南洋诸国现在还算是老实,没有什么人敢跳出来。”

    崇祯皇帝摇了摇头道:“那么大的产量地,还盛产罂粟这种好东西,必然有人对我大明心怀不轨,没有人闹事是不可能的。

    命人加大力度,看看到底有没有人对我大明心怀不满,或者说有人想要对现在的南洋诸番不利。

    我大明身为天下诸番之宗主,必须要保证这些蕃国的安全才是。”

    崇祯皇帝这么一说,许显纯就明白了。

    估计这就是看着自己家里遭了灾,心里不痛快,打算从南洋的那些小国里面挑那么一两个开刀了。

    沉吟了一番之后,许显纯才躬身道:“启奏陛下,南洋诸番虽然对于我大明恭敬,可是其国内局势倒是难说的很。”

    崇祯皇帝的脸上露出一副很感兴趣的样子,笑道:“说说看。”

    许显纯道:“陛下,南洋蛮子多数都不识教化,更不讲什么君臣之道,时有弑主夺位之举。”

    崇祯皇帝顿时被许显纯这不要脸的精神给惊呆了。

    弑主夺位的事儿倒是真有过,可是发生在爪哇那边,南边那几个猴子那边还真没听说有这事儿。

    许显纯不要脸起来,显然就没有其他人什么事儿了:“而且南洋诸番不识礼教,诸国互相攻伐更是常有之事。”

    崇祯皇帝嗯了一声道:“让锦衣卫加大向南洋诸国渗透的力度,朕要知道他们的动向。”

    顿了顿,崇祯皇帝似乎在解释,又或许是自言自语:“万一这些蛮子们有二心,我大明也好提前应对。”

第六百零五章 这些百姓究竟该怎么办?

    崇祯皇帝突然之间有些想念那些西班牙和荷兰人了,虽然这些人的统一称呼是佛朗机蛮子,代表着半兽人,可是崇祯皇帝还是想他们了。

    因为崇祯皇帝突然之间觉得没有了这些蛮子,海上似乎少了很多乐趣,而且把南海舰队拴在了西昆仑那里,眼下来说并不是很符合大明的利益。

    在弄死西班牙的蛮子之前,其实应该跟荷兰的蛮子们好好谈一谈关于劳务输出这笔大生意。

    尤其是在这些蛮子们并不介意把自己的同胞也给卖猪仔当苦力的时候,这笔生意就更应该有的谈才是。

    但是现在没用了,啥生意也都没得谈了人都死光了,难不成让人跟鬼去谈?

    暗自蛋疼不已的崇祯皇帝再一次选择了出宫去散散心,而且故意没有带上皇后和宜妃等后宫妃子上次自己被打脸的事儿再让这几个小娘皮知道了,还不得承包她们在崇祯十三年的全部笑点啊!

    独自出宫的崇祯皇帝忽然之间就发现这京城的人口多了很多。

    原本就已经略显拥挤的京城在这么多人忽然之间涌入之后,越发的显得挤了。

    而且这些人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有意无意的在顺天府不远处晃悠,从来不远离,没地方住的人已经开创性的打起了地铺。

    这他娘的,比后世还要夸张的京城景象,真的是大明崇祯十二年的年末?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天空中开始扬扬洒洒的漂落几片雪花,这些似乎是无家可归的百姓就互相靠在一起取暖,或者随便铺开不知道哪儿来的破被子往身上一盖就算是完事儿了。

    许多附近卖着烤红薯或者其他小吃的百姓,看着这群人也只是摇摇头,却不过来做生意,只是将略带着些渴望的目光投向往来的行人身上。

    崇祯皇帝的脸色有些不好看这是打自己脸呢?还是打大明朝廷的脸呢?

    就近寻了个酒楼坐下之后,崇祯皇帝就低声吩咐道:“传许显纯过来。”

    匆忙赶来的许显纯一看崇祯皇帝那阴沉无比的脸色,心中就打了个突锦衣卫最近没干什么天怒人怨的事儿吧?就算是干了也都是在大明之外,皇帝陛下应该也不会在意的吧?

    躬身行了个礼后,许显纯小心翼翼的道:“少爷?”

    崇祯皇帝嗯了一声,指了指对面的椅子道:“坐下说。”

    许显纯应了,半个屁股小心的挨着椅子坐下,就静静的等着崇祯皇帝开口。

    许显纯从来的路上到酒楼,都没有想明白自家的大老板为什么会这么着急的把自己传唤过来,而且脸色还这么阴沉。

    说到监视百官,毫不夸张的说,就算是崇祯皇帝想要知道广东一个知县晚上吃了什么东西,在哪个小妾房里睡的,所需要的也仅仅是情报来回传递的时间。

    论到大明之外的动向和渗透,虽然达不到像在大明境内这么厉害,可是周边那些番国的动向也是知道的一清二楚,只有远一些的小国家,还有那些西夷那边的进度比较慢一些。

    可是,大明现在也不着急对那边用兵啊。

    那自己家的话事人为什么一副别人欠了他几千万两的模样?

    许显纯的心中正在胡思乱想,崇祯皇帝却指了指酒楼窗外的对面墙根处,淡淡的道:“那些百姓是怎么回事?”

    许显纯的心中暗自松了一口气。

    既然涉及到的是这些百姓而不是锦衣卫本身干了些什么狗屁倒灶的事儿,那就好办的多了,撑死了被训斥一顿,真正难受的是户部还有顺天府的那些个官员们。

    而自己这种天子亲军,跟这些文官大佬们的关系向来都是敌对的厂卫要是和文官系统搞到一起去,崇祯皇帝会怎么处置?

    向着崇祯皇帝微微拱手示意之后,许显纯才小声道:“少爷,那些百姓都是原本的逃户或隐户一类的,如今虽然从新上了籍,一时间却又没有土地划给他们,更没有地方让他们盖起房子,因此这些人就赖在了顺天府不走了。”

    崇祯皇帝嗯了一声道:“那顺天府呢?也没有什么安置?养济院一类的呢?”

    许显纯略微有些蛋疼的道:“少爷,这些人都是有手有脚,有的还拖家带口,养济院不收这些人。

    至于顺天府,现在也过是每日里施些粥给他们,勉强让这些人饿不死罢了。”

    崇祯皇帝的脸色更黑了。

    麻卖批,光是自己看到的顺天府跟前就这么多的人,其他地方的呢?其他的州府会有多少这样儿的?

    像这种需要执行查询操作的事儿,由于没有计算机一类的好东西,崇祯皇帝也只能选择了问许显纯谁让锦衣卫是掌握情报的呢。

    面对着崇祯皇帝的问题,许显纯想了半天也没能给出一个具体的数字:“少爷,各地州府像这样儿的百姓有多有少,多的数万,少的几千上万。

    而我大明州府何其多?一时之间也没办法统计出个确切的数字出来,最起码也得需要半年的时间才能统计出来。”

    许显纯的话说完,崇祯皇帝的脸色就已经不是黑那么简单了,而是阴沉的快要拧出水来了。

    按照最低标准来算,大明有五千个州府是没问题的吧?

    平均到每个州府是一万人的话,这就是五千万?

    这还是他娘的最低标准……

    五千万人里面去除老弱和女人不计,剩下的青壮男子总得有个一千万到两千万之间吧?

    多好的劳动力啊!

    原来铁道部跟工部为了抢蛮子,人脑子都快打成狗脑子了,为的不就是干活的苦力多了,自己部门的工程进度能加快,好在皇帝面前留下个好印象?

    问题是,这么多年加起来弄到的蛮子又有多少?在俘虏那四十万鞑靼人之前,这个单位最多最多也就是百万!

    现在自己的眼前就有十倍于彼的青壮可以利用,当真是彼其娘之!

    指了指桌子上的酒壶示意许显纯倒酒之后,崇祯皇帝便再次低声向着身后吩咐了一句:“命薛凤翔,洪承畴和张瑞图过来。”

    工部尚书薛凤翔,铁道部尚书洪承畴,外加交通部尚书张瑞图这三个家伙不是整天吵吵着人手不够用,抢人大战的官司经常打到内阁去么。

    这下子好了,不用打了,一千多万人总该够他们用的了吧?

    洪承畴等人到了之后,就见崇祯皇帝一脸悠哉的正在跟许显纯小酌,三人的心里也是暗自松了一口气。

    就怕自己家的皇帝又抽什么疯,让人不得安生!

    指了指椅子示意三人坐下之后,崇祯皇帝便再一次指向了酒楼面对墙根处的那些百姓:“三位不是总喊着人手不够用么?这不是现成的?”

    洪承畴向着崇祯皇帝拱了拱手后,苦笑道:“少爷,我们三个早就打过这些人的主意了,可是根本就不成。”

    崇祯皇帝好奇的望向了洪承畴,等着洪承畴给自己一个解释,或者待会儿自己给他一个解释?

    洪承畴斟酌着道:“少爷,现在我们招些人手倒不是招不到,但是来的大部分都是有田有地的普通百姓,打算趁着农闲之时赚些银子。

    对面儿的那些百姓,现在全都老老实实的等着顺天府的安排,或者说他们就是想等着顺天府能给他们分到土地,别管是哪儿的都行,就算是辽东或者奴尔干都司的也行。

    至于说去做工,这些人基本上都不打算去,因为他们觉得没了土地不安稳,愿意去做工的了了。”

    朕有一句麻卖批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崇祯皇帝很想骂人。

    这种没了土地不安稳的思维就算是到了几百年后还是一个鸟样儿,只是从土地变成了房子,然后催生出一批天朝式丈母娘,抬高了房价。

    问题是,不是说从故宋的时候就已经高度城市化,然后自由职业和小手工业者大行其道吗?

    怎么大明还开了历史的倒车了?

    想了想之后,崇祯皇帝干脆道:“如果给他们更高的工钱呢?”

    就像是后世有句话说的那样儿,无所谓忠诚,忠诚只是因为背叛的代价不够高。

    这句话虽然有失偏颇而且一杆子打翻了所有人,但是毕竟也是有一些道理的。

    眼前这些百姓也是一样,给的工钱少了不愿意,那再多给一些呢?是不是就愿意了?

    洪承畴和张瑞图还有薛凤翔互相对视一眼后,才小心翼翼的道:“少爷,工钱给的更高,这支出的成本可就太大了啊?”

    崇祯皇帝闻言,也不禁是老脸一红。

    如果把工钱翻倍,肯定会有大量的人愿意去做工,甚至于不需要翻倍都可能会有很多人愿意。

    但是就像是洪承畴说的那样儿,成本的支出可就大了去了!

    户部这几年是有了些结余的银子,自己的内帑里面银子也不少,可是有个蛋用?

    就像是崇祯十二年年末的浙江突然间暴雨一样,户部是不是得拿银子出来赈济?内帑是不是得拿银子出来收买人心?

    谁知道崇祯十三年以及十三年以后是个什么鸟样?小冰河气候一直持续到哪年来着?

    更何况,还有一个不断烧钱无度的皇家学院……

    一再扩充之后的皇家学院真的就是一个吞金巨兽,大笔的银子投进去,很多时候连个响都没有听到就消失的无影无踪了。

    但是指望一个初中时期起物理化学和数学就很少及格,高中读的是职高,大学是五本专科院校的程序猿皇帝去给皇家学院指一条明路出来,明显也是不太现实的事儿……

    头疼不已的崇祯皇帝再一次揉了揉额头之后,才开口道:“朕估计外面这样儿的百姓应该有近千万之数,甚至于更多,就这么闲置着,实在是可惜了。”

    所以你打算把锅扔给我们三个来扛是不是?

    心中吐槽了一番后,洪承畴才斟酌着道:“要不然,请温管家过来商议一下?”

    崇祯皇帝嗯了一声,却又将话题转回到了这些百姓的身上:“假设说,官府给他们承诺分配土地,然后先让他们去做工呢?”

    洪承畴沉吟了一番后道:“倒也不是不行,但是这么一来,这些人做工的期限?

    另外,这事儿还需要跟户部那边协商,单凭工部、铁道部还有交通部,根本就无法决定这么大的事儿?”

    崇祯皇帝道:“一年?两年?然后看劳动的表现决定他们分配的土地面积大小?”

    想了想还是没有什么太好的解决方案,崇祯皇帝干脆吩咐道:“今儿个先把这个酒楼包下来吧,然后去传温体仁和郭允厚过来。”

    许显纯的动作很快,锦衣卫想要清场一个酒楼实在是再容易不过的事情。

    至于王承恩命人去找温体仁和郭允厚的速度,可就没有这么快了从内阁诸部的办公地点赶到离着顺天府不远的这家酒楼,需要的时间不是一星半点儿。

    而且温体仁和郭允厚也不像许显纯一样可以快马赶过来,速度自然就更慢了一些。

    等两人赶到酒楼的时候,酒菜已经重新布置了一桌,原本的都已经撤掉了。

    向着崇祯皇帝见礼之后,崇祯皇帝便指了指椅子道:“都坐下,今儿个一边吃一边商量事儿。”

    其实在场之人中,除了崇祯皇帝以外,剩下几人都不太喜欢吃这顿饭跟皇帝一块儿吃饭,压力山大啊!

    你说这自己喜欢的菜要不要去夹呢?不夹是不是不给皇帝面子?自己想要喝酒的时候能不能敬皇帝一杯?会不会被认为是有意灌醉皇帝?

    总之,跟其他人一起吃饭是各种舒坦,跟皇帝一起吃饭就是各种别扭。

    就连崇祯皇帝也感觉别扭跟这些大臣们一起吃饭,远没有带兵远征的时候一起吃饭那么随便。

    看着扭扭捏捏的大臣们也没有什么食欲崇祯皇帝也是稍微吃了几口就命人把酒席撤了下去,重新把茶水端了上来。

    又是在一片无声的沉默之中饮了几杯茶后,崇祯皇帝才开口道:“说说吧,外面的这些百姓究竟该怎么办?”

第六百零六章 抢生意的来了

    崇祯皇帝不是没有想过把这些百姓都分配给宗室的藩王们,让他们跟着藩王出海抢地盘,遍地开枝散叶。

    到时候土地自然有这些藩王们去头疼,而这些百姓也不用再无家可归,问题也算是解决了。

    但是在考虑了许久之后,崇祯皇帝还是放弃了这个诱人的想法。

    这是近千万的百姓,虽然说大明的藩王不少,分配到每个藩王的手里之后,百姓还是会显得有此不够用,但是眼下的大明更缺人手!

    更关键的是,自己把这些百姓弄去修铁路也好,还是干其他的活计也好,藩王们再想招募百姓就得开出更高的价码才行毕竟大明朝廷在百姓心里的可靠程度要比那些藩王们高的多。

    温体仁和郭允厚等人久居朝堂高位,哪个不是千年的狐狸,像崇祯皇帝这种小白的心思,基本上一猜就能猜个**不离十。

    当然,崇祯皇帝往往不按套路出牌,很多时候就算是猜到了也没有什么鸟用。

    面对着崇祯皇帝的问题,温体仁悄然之间就向着洪承畴使了个眼色啥情况?先说说呗?

    洪承畴一副眼观鼻鼻观心的模样,微不可见的摇了摇头之后却是不发一言,让温体仁不禁心中暗恨。

    搞不清楚崇祯皇帝的想法,也没有时间去琢磨,温体仁干脆拱手问道:“不知道陛下的意思是?”

    崇祯皇帝道:“朕的意思是,让工部、铁道部、交通部,招募这些百姓前去疏通河道桥梁、修筑铁路一类的。

    只是刚才洪爱卿也已经说过了,这些百姓现在就一直在等着朝廷分地,否则宁肯在这里干耗着也不愿意去工地上劳作。”

    闻弦歌而知雅意,温体仁和郭允厚几乎是瞬间就明白了崇祯皇帝把自己两个人给召唤过来的意图。

    思索了一番后,温体仁才道:“现在我大明东北之地有辽东、奴尔干都司、朝鲜,北有勒石草原,西有朵甘思和乌思藏,南有吕宋、爪哇、大小琉球。

    每个地方移民百万,这些地百也就消化掉了,并不是多大的问题。

    至于说想要这些百姓先去上工,然后再移民,其实问题不大,只要朝廷能让百姓们相信和了解以后分配到的土地,这些其实都不算是什么太大的问题。”

    崇祯皇帝将目光转向了郭允厚:“郭爱卿怎么看?”

    郭允厚斟酌着道:“启奏陛下,微臣赞成温大人的说法。尤其是朝鲜和琉球这两个地方,陛下既然要从这两个地方迁移百姓出来,那么空出来的土地必然就需要我大明的百姓去补充。”

    崇祯皇帝嗯了一声后,又接着问道:“若是把他们以后分配的土地、家具、耕牛等物与工地劳作挂钩,多劳者多得,如何?”

    温体仁直接反对道:“陛下,臣以为万万不可!”

    崇祯皇帝这下子有些好奇了多劳多得是很正常的事儿吧?

    温体仁整理了一下思路后,接着道:“陛下先想想勒石草原和朵甘思、乌思藏等地。

    这些地方地广人稀已经是常态,若是百姓们多劳多得,每人都分配上几百亩的土地?

    先不说土地是否足够分配的问题,便是足够,到时候这些地方依然没有多少百姓,与现在何异?”

    崇祯皇帝有些纠结的道:“倘若百姓与原本那些出徭役的百姓一般混日子?”

    温体仁道:“启奏陛下,宁可少劳少得,也不可多劳多得!

    百姓们去上工,若是干的不好了,从土地、农具、耕牛里面减扣便是了,或者干的好了多给些工钱也行,唯独这土地不可多劳多得!”

    崇祯皇帝嗯了一声,这才有些恍然。

    确实,别的东西都好说,唯独土地这玩意绝对不能多劳者多得,要不然鬼知道哪年才能把那么大的地盘上面都塞满人。

    别以为大明朝的百姓们闲的没事儿就光剩下了生孩子生下孩子来也得有足够的条件去照顾养活才行!

    真要是因为多劳多得土地而弄得这些地方依旧是地广人稀,到时候生活条件反而会比现在的大明差上很多。

    想到这里,崇祯皇帝也不禁羡慕起了自己那几个儿子自己像杨二陛下一样想着把所有的事儿都几十年的时间干完,这些小兔崽子们以后捡现成的,当真是美滋滋!

    但是自己不把大框架给弄明白了又不放心!

    这万一要是出个败家的,自己辛辛苦苦才开创的大好局面可就完犊子了而依着文官们的尿性,在自己死后就放飞自我的可能性很大!

    心里正在胡思乱想着,却突然听到楼下传来一阵喧哗声,崇祯皇帝已经不知道跑偏到哪里的思绪顿时被拉了回来。

    侧身向楼下一看,就见几个一身富贵人家打扮的家伙正在大放厥词:“都听好喽!跟着我家王爷去海外建国的,每人给地百亩!给种子、农具、耕牛!

    除此之外,每人还有十两银子的安家费!每人十两!你们一辈子也没见过的十两白银!”

    麻卖批!抢生意的上门了!

    不用再往下看,崇祯皇帝就能知道这些个混帐东西是怎么回事儿肯定是那些藩王手下的狗腿子们跑来招募百姓了!

    彼其娘之,这些个混帐东西前脚上了奏章打算置换封地到海外,听许显纯他们回报还有些不情不愿,后脚就来挖自己的墙角了!

    心中不爽的崇祯皇帝正打算关门放许显纯下去赶人,就听百姓之中突然有人大声问道:“月子里的娃儿也算?”

    不知道是哪个王府的管家大声道:“便是你在出海前现生一个出来,也算!也是十两银子!”

    百姓中一片哄然大笑声传来,却是人人都有些心动了被朝廷分配到这些藩王手下出海的是十两银子,自己跟着这些藩王去的也是十两银子,似乎没什么区别?

    而且同样是给地百亩,同样是给种子农具和耕牛,自己主动去,应该就算是王府嫡系了吧?

    崇祯皇帝突然又不想关门放许显纯了这些个家伙们挺有意思的,不如先看看他们怎么玩好了。

    崇祯皇帝心里正想着,就听楼下又传来了声音:“愿意跟着王爷去的,拿着户籍册子到这边儿登记,然后等着王爷给你们安排住处!”

    但是百姓们又突然之间不着急了。

    嫡系不嫡系的另说,十两银子想打发了咱们?太少了点儿吧?

    管家也是一脸懵逼的看着面前这些百姓。

    声势是挺大的,但是真正拿出户籍册子去登记的,却是一个都没有。

    过了好半天才登记了聊聊几人之后,管家干脆不登记了,灰溜溜的跑回去跟自己家王爷反映情况去了。

    崇祯皇帝向着许显纯使了个眼色,吩咐道:“弄清楚这些百姓为什么都响应却又不愿意登记。”

    许显纯应了,起身之后就下了酒楼,崇祯皇帝这才转身对着温体仁等人道:“那些藩王什么的也在打算招募百姓,若是朝廷这边的进度不够快,只怕还不如藩王们招募的多?”

    郭允厚摇头道:“陛下多虑了。只要朝廷给出的条件和藩王们一样,百姓就会更倾向于朝廷而不是藩王。

    眼下这些百姓倒更有可能是在待价而沽,或者说是在等着朝廷的处置之后,才会决定到底是跟着藩王们走还是听从朝廷的安排。”

    对于这一点,崇祯皇帝倒是相信,因为自己在民间的形象工程一向搞的很好,比起那些渣渣一样的藩王来说,自己这个皇帝简直就是圣人一般。

    嗯了一声后,崇祯皇帝才道:“那么以郭爱卿之见,这些百姓是愿意听从朝廷的安排去做工,还是愿意跟着藩王们去海外?”

    郭允厚道:“启奏陛下,微臣也说不好。听从朝廷的安排先做工再分配土地,需要的时间不是一天两天,而是一年两年,甚至于更久。

    但是听从朝廷的安排,大部分都会被安排到奴尔干都司和勒石草原还有朵甘思、乌思藏等地,总算是没出了大明的地界。

    跟着藩王们出海,很有可能在十三年就能拿到属于自己的土地,但是却又远离大明到海外,一辈子都不知道还有没有回来的可能。

    其中利弊,百姓们心里想必也有权衡,只是不知道会如何选择罢了。”

    点了点头之后,崇祯皇帝便开口道:“既然如此,那就先把这些百姓安排一下。

    这十二年的第一场雪都下来了,先让这些百姓有个住的地方,再不济也不能让百姓冻死在外边吧。

    至于说安排这些百姓们去工地上工的事儿,回头再说吧,内阁跟户部拿出个章程来给朕。”

    崇祯皇帝的话一出口,温体仁和郭允厚的脸色就有些难看外面的百姓有多少?

    别的州府有多有少,几万的几千的都有,可是这里是哪儿?

    这里是大明的京师!少说这样儿的百姓也得有个十万八万的吧?

    给这些人安排个住处,还不能冻死?

    怕不是你在为难我胖虎!

    但是转念一想,这些百姓是在京师没错,可是京师是归顺天府管着的,又不是内阁和户部直接管着的,所以,自己头疼个屁?

    应该让顺天府尹去头疼才对!

    崇祯皇帝等人跑路了之后,这些百姓需要安排的消息也传到了顺天府府尹倪元璐的耳朵里。

    倪元璐想要骂娘。

    自己被派来干这个顺天府尹也就算了,因为崇祯皇帝对于自己一向都算是比较重视,顺天府尹这个位置也算是个关键,以后上升的空间也比较大。

    可是整个顺天府有多少这样儿的百姓?

    整整十万!

    就算是换成十万头猪,想要在短短的几天时间里安排明白都不是件容易的事儿,更何况是十万百姓!

    而且顺天府就他娘的跟别的州府不一样!

    看着地盘很大,可是真正能安置下十万百姓的地方,还真就找不出来。

    或者说,能找出来也能盖出来,但是时间上肯定来不及最起码达不到崇祯皇帝要求的不冻死一人!

    至于说不饿死一人的要求,倪元璐倒是没太当回事儿,毕竟身为大明的京师,顺天府的粮食储备足够顺天府所有百姓一起喝上三年不愁。

    想来想去也没有想到一个好地方的倪元璐干脆把心一横,进宫求见崇祯皇帝去了。

    崇祯皇帝盯着眼前的倪元璐,似笑非笑的道:“所以,你就把主意打到了京营的身上?”

    倪元璐躬身道:“那陛下的意思?”

    崇祯皇帝点了点头道:“朕也知道一时之间确实找不到什么地方能安置下这十万百姓,你想到京营也确实是对的。这样儿吧,你先回去组织一下百姓,朕命人通知京营腾地方出来。”

    倪元璐在告辞了之后,崇祯皇帝就命人把京营的大头子张之极给传进了宫中。

    自从老英国公张惟贤故去之后,张之极仿佛一夜之间长大了一般,往常的那些纨绔影子统统消失不见,整个人就跟书里刻画的那些铁血军事统帅一样。

    然而帅不过三秒这个形容词用在张之极的身上也很合适在崇祯皇帝面前,张之极仿佛随时都能变身为当初一起北征林汗丹时的那个逗逼。

    听完崇祯皇帝的要求之后,张之极便正色应道:“是,微臣回去便命令将士们腾出营地,晚上就可以让百姓入住!同时,微臣会命人准备好吃食!”

    崇祯皇帝点了点头道:“不光要让百姓入住,京营的操练也不能停下,同时还得再搭建新的帐篷什么的,有没有困难?”

    张之极正色道:“启奏陛下,没有困难!京营将士一定牢记陛下说过的军队由百姓而来,一切为了百姓的使命!”

    崇祯皇帝这才点了点头道:“回去后看看京营的地方够不够,不够的话就借用新军的地方。十万百姓,千万不能出了岔子!”

    张之极再次应了之后,才向崇祯皇帝辞行出宫。

    回到京营之后,张之极便直接对身边的亲兵吩咐道:“擂鼓,点兵!”

    ps:献祭《明末好女婿》。

第六百零七章 人心都是肉长的

    三通鼓毕,再一次抬头看了看天空中扬扬洒洒的雪花后,一身戎装的张之极微微吸了口气,便大步登上了点将台。

    点将台下,十万京营将士已经全副武装的结集在了一起,把偌大的校场挤的满满登登,几无立锥之地。

    张之极深吸了一口气,朗声道:“奉陛下诏谕,命京营将士腾出营地,让京城之中暂时无家可归的百姓居住!

    时限,日落之前!要求:留下床和被子,还有炊具、粮食,剩下的凡军伍相关之物,一概带走!京营于附近另立临时营地!操练不停!”

    京营的士卒们都是一脸懵逼的表情自己这就被赶出了京营?

    尽管懵逼,但是十多年来养成的纪律习惯,还是让士卒们没有发出一丝的声音。

    张之极则是接着道:“陛下这一次跟本将军说了,陛下不管京营怎么克服困难,反正不能让大明的百姓被冻死一人!

    不管你们能不能理解,都要执行!记着陛下所说过的话!

    大明的军人,是从大明的百姓中来的,就必须时刻想着大明的百姓!

    前排的各千户留下,其他人回去准备!”

    京营的士卒们聚的快,散的也快。

    留下来的千户们则是面面相觑,等着自己家老大过来训话。

    挥了挥手,示意这些千户们跟着自己回到了自己所在的中军大堂之后,张之极才开口道:“刚才的话,都听懂了没?”

    一众千户们互相望了一眼后,齐声道:“懂了!”

    张之极嗯了一声道:“有没有什么问题?有问题现在就说,别到时候再跟老子叽叽歪歪的!”

    千户柳文庆迟疑道:“咱们直接搬出去倒是没问题,可是新的驻地得咱们自己动手?这天寒地冻的?”

    张之极嗤笑道:“天寒地冻的怎么了?让你我冻着还是让百姓冻着?你自己想想,那些百姓里面要是有你的父母,你怎么办?”

    柳文庆很想说一声自己的父亲早就挂在战场上了,老娘也在颐养天年,不可能在外面挨冻。

    但是想了想张之极的性子,再想想崇祯皇帝一贯以来的作风,最终还是什么都没有说。

    另一个千户赵磊有些讪笑着道:“咱们兄弟们的那些铺盖也要留下不成?”

    张之极斜眼道:“怎么着?舍不得?”

    赵磊讪笑着道:“倒不是舍不得,可是兄弟们的情况您大概也知道一些,那被褥让他们祸害的跟那什么似的,自己都嫌臭,就这么着让百姓们住进来?”

    张之极冷笑道:“怎么着?现在知道丢人了?早他娘的干什么去了?瞧你们一个个的人模狗样的,也不过是驴屎蛋子表面光!”

    望了望大堂外仍然没有停下的雪花,张之极有些羞恼的道:“这雪下起来没完没了的,干脆让那些混帐东西把自己的铺盖打包带走,老子去五军都督府和户部看看能不能弄到一些新的。”

    赵磊顿时有些不乐意了:“公爷,兄弟们的臭是臭,可是不影响盖,您要是能弄到新的,还不先可着兄弟们来?”

    张之极没有搭理赵磊,反而望向了其他人:“你们呢?还有没有什么其他的意见?有话早说有屁早放,过了这个村可就没这个店了!”

    其他一众千户们互相对视了半晌,最终也没提出来什么反对意见自己家老大的顶头老大崇祯皇帝提出来的要求,除了照办还能怎么着?

    张之极见其他人没有意见,向着赵磊屁股踢了一脚之后便喝道:“都给老子滚罢,安排三分之一的人手跟着老子去五军都督府那边弄东西,再安排三分之一的人手去搭建帐篷,准备取暖用的那些东西,剩下的人在营门处队列整齐,等着百姓们进入了之后再去新营地。”

    除了跟着张之极去搬东西之外,剩下的两个选择都不怎么样。

    去搭建帐篷的得卖力干活,想要搭建好帐篷还得准备好取暖,绝对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干完的。

    还有一个更坑人在营门处队列整齐?

    啥天啊?天上还下着雪呢,就算现在已经接近了傍晚,真要是等到百姓们过来,这一个个的还不得成了雪人?

    张之极随手指定了跟着自己去搬东西的几个千户之后,扔下两个选择便跑路了,剩下的一众千户们只能采用最原始的办法来决定到底去搭帐篷还是留下来队列欢迎百姓。

    朱纯臣对于张之极的要求根本就没有在乎,而是大手一挥就把张之极赶到了负责后勤方面的前军都督府。

    不就是十万床的铺盖么,多大的事儿啊,大明现在别的东西没有,这些战备性的东西多的是!

    捞够了好处的张之极也不在意朱纯臣没留下自己吃个饭喝个酒,而是直接带着一众马仔直奔前军都督府搬东西去了。

    反正自己也没有那么多的时间留下饮酒吃饭。

    ……

    身为顺天府的班头,何可进的内心其实很蛋疼,因为顺天府这个破地方他就跟别的地方不一样!

    随便走在大街上扔块砖头砸死十个,说不定九个就是跟各个官老爷们有关系的,剩下的一个干脆就是官老爷。

    所以顺天府的捕快衙役什么的,比之其他州府的捕快衙役,要难当的多!

    最最操蛋的就是,身为天子脚下,首善之地,顺天府时不时的就会接到各种稀奇古怪或者干脆可以说是有些狗屁倒灶的命令。

    就像现在一样莫名其妙的要把城里那些没有家的百姓给集中起来?

    集中起来干什么?集体砍死他们吗?如果是的话,何可进简直会跳着脚的赞同!

    这他娘的好几万人,就算是一千个人里面边一个手脚不干净的,那也是好几十个,整个顺天府的衙役都他娘的不够用!

    何可进敢摸着自己的良心发誓,自己连新抬回家的小妾都没啥兴趣,纯属就是因为累的,而不是因为自己肾虚!

    但是看了看走在自己前面的顺天府府尹倪大人,何可进还是把心底的牢骚都给按了回去。

    倪大人那可是得到皇帝陛下看中的人物,以后说不定有入阁的机会,人家都亲自出马了,自己一个小小的班头,有什么好抱怨的?

    倪元璐被崇祯皇帝看中的原因就是这家伙很忠心,甚至于可以说是愚忠。

    就像是这次被崇祯皇帝派来收扰百姓一样,倪元璐老老实实的干了,而且老老实实的告诉了百姓这一切都是皇帝陛下的恩赐,至于自己,则是只字未提。

    如果换成其他的官员大佬们来做这件事,一定会对倪元璐的行为评价三个字蠢货啊!

    拿着崇祯皇帝的恩赐来收买民心,替自己涨一波声望的机会哪有那么多?有一次还不赶紧抓住?

    倪元璐偏不,人家就是老老实实的告诉百姓,这是因为陛下担心百姓们会没有住的地方,熬不过冬天,所以把京营大营腾出来给百姓信居住。

    至于京营的将士们怎么办,那是京营扛把子英国公张之极该头疼的问题,自己不知道。

    张之极就这么一脸黑线的骑在马上,看着正在百姓们跟前喷口水的倪元璐,直到倪元璐感觉差不多了后才开口道:“倪大人,百姓们都准备好了么?”

    倪元璐将目光转向了向旁的何可进:“人都齐了么?”

    何可进拱手道:“启禀大人,百姓们都已经准备妥当了,其他几条街上的百姓会在咱们出发之后由其他人带着跟上。”

    倪元璐这才对张之极道:“百姓们都已经准备妥当,有劳公爷了。”

    张之极向着倪元璐拱了拱手,这才翻身上马,向着京营的方向而去。

    等张之极和倪元璐带着一条长龙蜿蜒而至后,整个京营外近三万士卒已经整齐的分成了两列。

    所有的京营士卒都是腰间挎着刀,手中端着根本就没有弹丸的火铳,身上落了一层白白的雪,头发胡子都已经变白,却没有一个人伸出手去拂拭一下。

    倪元璐根本就不知道张之极搞出来这么一出,当下便惊道:“公爷,这是?”

    张之极呵呵笑道:“陛下说,大明的军人由百姓中而来,是百姓的子弟兵。

    现在,百姓进入军营,等于是回家,这些做子弟的出来迎接,很正常!”

    倪元璐抹了抹有些泛红的眼睛,翻身上马后,便向着在场的京营士卒鞠了一躬。

    倪元璐从来都不蠢,愚忠是忠,却不是蠢。

    从天启七年到崇祯十二年,这十三年的时间里自己一直在京城,没有看到过京城之外是什么模样,但是却亲眼见证了这十三年间京城的变化。

    尤其是这些京营士卒们的变化。

    天启七年之前的京营什么样子,自己不瞎,自认为看的很清楚,从天启七年到崇祯十二年的这十三年间,整个京营,或者说所有大明卫所士卒们都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

    张之极不清楚倪元璐的心中在想些什么,只是呵呵笑道:“倪大人,还要麻烦顺天府的差役们配合我京营之人,安排百姓们先行住下?”

    倪元璐点了点头道:“应该的”,接着便回首吩咐道:“何可进,带着你手下的人,配合好京营的将士,让百姓们先安顿下来!”

    张之极也随手点了一个千户出来,让他带着自己手下的马仔们跟顺天府衙役一起去安排百姓们住下。

    人心都是肉长的。

    百姓从来都不傻,谁好谁坏,心里都有杆称。

    空荡荡的营地之中没有一个人,有的只是站在营门外的士卒,一眼望不到边,起码也得几万人的规模。

    从自己这些人出发到京营驻地的这段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因为步行的原因,一个时辰总是有的。

    这几万人就这么着在雪中挺立一个多的时辰,身上的雪花都未曾拂拭。

    如果说京营的士卒们是在做戏,那么一场戏能演一两个时辰,忍着天寒地冻的在大营外队列迎接,那任何人都认了。

    这场戏够真!

    张之极却生嫌不够,接着又大声喝道:“所有人!帮助百姓搬着行李,加快速度!”

    如同标枪一般的士卒们终于有了些动作,一个个的先是跺脚,接着把手中的火铳背到了背后,然后才伸手去拿百姓们手中的行李。

    李老四扪心自问,自己活了四十多年,就没见过这样儿的卫所士卒!

    面对着对面士卒伸过来的手,李老四紧了紧手中的行李,咧开了缺了好几颗牙的嘴笑着道:“娃,不用,我还能拎得动!”

    士卒的年龄看着不大,如果自己的儿子还活着,应该也这么大了吧?

    都冻成这般模样了还要帮自己搬东西?自己的良心呢?让狗给吃了不成?

    自己拎得动!

    士卒却笑了:“您还是把东西给我吧,这是军令!”

    李老四不认什么军令,老不死的一个,还怕什么军令?自己的儿子命苦,没能活到今天,该死的建奴啊!

    李老四没有松开手中的那点儿破烂东西,径直来到了张之极的马前,噗通一声跪倒在地,叩头道:“公爷,草民拎的动,不要再让娃子们受累了!”

    张之极翻身下马,扶起李老四之后才道:“陛下说过,他们是从百姓中来,就得替百姓们出力,这是他们应该做到的。”

    李老四泛红的眼眶一酸,泪水终于没能再忍住,哽咽道:“娃子们苦啊!”

    同样跟在李老四身后的百姓也跟呼啦啦的跪倒一片,齐齐叩拜,却没有一人出声。

    张之极却转过了身,挥挥手道:“加快速度,把百姓们安顿好,咱们还得赶去新的营地!”

    士卒们开始忙着掺起百姓,各自伸手接过百姓们的包裹之后,便和顺天府的衙役一起,引着百姓向营内而去。

    天色一点点的黑了下来,在京营士卒们的帮助下,百姓们安顿下来的速度很快,营地中也渐渐的亮起了大堆的篝火还有火把。

    倪元璐望着眼前的这一切,叹了口气后才道:“民心可用!”

    张之极闻言,只是点了点头,却没有再开口说话。

第六百零八章 游戏越往后就越难

    回望整个崇祯十二年,有让人满意的地方,也有诸多让人不满意的地方。

    让崇祯皇帝最为满意的就是在崇祯十二年,自己终于又把帝国的版图收回了一部分。

    勒石草原的面积有多大,崇祯皇帝到现在还没有搞清楚,具体的还得等着五军都督府和户部的测量数量提交上来才能知道。

    但是杭爱山的鼎鼎大名,崇祯皇帝还是知道的勒石燕然,封狼居胥,这就是烙进中原将帅们骨子里的基因,抹不去!

    哪怕是到后世都喊着活捉满广志,解放朱日和,实际上心里想的也未尝不是勒石燕然,封狼居胥!

    而且燕然这个名字,一看就是中原自古以来的地盘,肯定跟燕国有扯不清的关系!

    燕国,那可是周武王灭商后,封其弟燕召公姬于燕地而产生的诸侯国,正经的炎黄之后。

    谁要是对于这一点有疑问,大可以去找燕召公求证一下嘛,朕不介意帮忙滴!

    而且在崇祯十二年的时候多了后宫几个美人儿,自己又多了儿子女儿,怎么看都是喜事不断的节奏。

    呐,做皇帝嘛,最重要的就是大开后宫,多生儿女嘛!

    但是要说到崇祯十二年让人不那么满意的地方,也挺多!

    十二年二月壬申,浚县有黑黄云起,旋分为二。顷之四塞。狂风大作,黄埃涨天,间以青白气。五步之外,不辨人踪,至昏始定。

    二月癸巳,京师地震。

    七月,雷击破密云城铺楼,所贮炮木皆碎。

    八月,白水、同官、雒南、陇西诸邑,千里雨雹,半日乃止,损伤田禾,畿南、山东、河南、山西、浙江旱。

    十二月,浙江霪雨,阡陌成巨浸。

    如果不是崇祯皇帝大收商税又不断的从周边小国购买粮食什么的,早就跟原本历史上一样遍地烽烟了!

    然而这些事情加一起的后果也让崇祯皇帝和温体仁、郭允厚一众大佬们蛋疼无比国库里也没有余钱啊!

    当然,不是说国库因为这事就空了,毕竟崇祯皇帝从来就没有停下过的抄家行动还有驻外的各路大军不断的劫掠也让国库里的银子从来就没有断过。

    但是原本可以更充实的国库却因为这些事情而见少,总归是一件令人很蛋疼的事儿。

    至于崇祯十三年会是个什么鸟样,崇祯皇帝心里一点儿的底都没有原本的崇祯皇帝除了脸皮之外,剩下的都不算差,结果也只不过是硬挺了十七年而已。

    就像游戏过关一样,自己已经过了十二关,后面的五关估计会难上加难或许五关过去后会更难一些。

    把这些乱七八糟的破事儿扔到一边之后,崇祯皇帝才拿起桌上的奏章看了起来。

    沈王韩王等一众藩王大佬们集体上书,希望崇祯皇帝能把封国置换后百姓的问题给摆平,或者能允许大家伙儿把现在封国的百姓都带走。

    然后崇祯皇帝就把奏章给扔一边去了。

    把现在封国的百姓们带走?这不是扯蛋是什么?

    如果说这一众藩王都把现在封国的百姓们给带走,整个大明的百姓瞬间就会去掉一半!

    大明自己人手还不够用呢,哪儿来的这么多百姓分给藩王?

    且等着吧,等着百姓们把铁路修的差不多了再说,不着急!

    至于最下面的一封奏章,则是东海舰队的南居益送来的。

    因为荷兰人表示双方有可以合作的地方,比如奴隶,比如福寿膏,比如其他的瓷器和丝绸一类的东西。

    崇祯皇帝对于荷兰人的态度表示一脸懵逼。

    国与国之间没有永恒的利益也没有永恒的敌人这句话虽然没错,但是这大明与荷兰人之间的互殴才过去多久?

    现在就想坐下来谈生意?

    崇祯皇帝表示有些接受不了,毕竟大明与荷兰蛮子们没什么好谈的除非是谈一下如何让蛮子们去死这个话题。

    但是荷兰蛮子们的态度也很明确,确实可以谈一下如何让蛮子们去死的话题反正荷兰人没把自己当成野蛮人。

    贩卖人口的什么的事情最有意思了只要不是发生在大明。

    如果说是大明的百姓被人拐卖,无论是谁干的,唯一的下场就是被抓住,然后面临着最残酷最没有人性的惩罚。

    崇祯元年时,整个大明报到刑部和大理寺有关于拐卖人口的案子足足数百近千件。

    但是在崇祯皇帝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以后,从崇祯二年开始的几百件再到崇祯三年的几十件,再到崇祯四年以后基本上绝迹的拐卖人口案,已经足以说明官府和厂卫在这些事情上付出了多少的努力。

    甚至于锦衣卫因此殉职者高达十多人。

    不要以为十多人的伤亡很少,想想锦衣卫在大明是多么恐怖的存在就知道这个伤亡有多大了。

    但是贩卖的如果是外族蛮子,崇祯皇帝表示朕没有看到,没听说过,跟大明没什么关系。

    崇祯皇帝再一次把李承彦给召进了宫中。

    李承彦在看完了南居益递上来的奏章之后,沉吟着道:“陛下的意思是?”

    崇祯皇帝道:“大明的铁路修建,还有各地的河道桥梁,需要人手。

    朕不想拿大明百姓的命去填,所以……”

    所以后面的话,崇祯皇帝没有说,但是李承彦用屁股想一想都能想出来,不想用大明百姓的命去填,那就只能拿外族的命去填了。

    恰巧李承彦所学的纵横家也没把别人的命当成一回事儿。

    斟酌了半晌后,李承彦才开口道:“那么对于蛮子们其他的要求?”

    崇祯皇帝道:“福寿膏没问题,大明敞开了供应他们,卖多少都没有问题。丝绸和茶叶什么的,爱卿看着办便是。”

    李承彦躬身应了,开口道:“那这些劳工的数量?”

    崇祯皇帝脸上的笑意愈发显得狰狞:“朕闻,韩信点兵,多多益善,爱卿以为然否?”

    李承彦躬身道:“陛下英明!”

    辞了崇祯皇帝之后,李承彦就返回了自己的家中开始收拾行礼,打算先从京师去福建,然后再从泉州出海去巴达维亚的东海舰队驻地。

    至于崇祯皇帝,则是再一次的微服出宫了。

    一路跑到了京营驻地之后,崇祯皇帝便带着几个内厂和锦衣卫的护卫进了大营之中。

    眼前这片大营和校场算是完犊子了,这是一个有味道的大营!!

    这是崇祯皇帝进入大营之后的第一个感想满大营和校场上都是木头架子还有拉起来的麻绳,上面密密麻麻的搭着百姓们趁着天好晾晒出来的被子,衣服,还有其他乱七八糟的东西。

    然而这些被子受卫所士卒们天长日久的“熏陶”,那股被太阳晒出来的臭脚丫子味儿,让崇祯皇帝有一种回到后世大学宿舍的错觉……

    真他娘的怀念啊!

    然后张之极和一众千户们就直接被罚俸半年原本说的是给百姓们新的被褥,可是眼前这种情况直接就证明了张之极这家伙把新的给了京营士卒,给百姓们用的是二手货。

    但是崇祯皇帝也没打算在这事儿上把张之极怎么样。

    京营将士跟着自己南征北战的,干这么一件出格的事儿也算不了什么太大的事儿,毕竟这种事情肯定是由张之极来做主,下面的士卒们根本就没有发言权。

    崇祯皇帝小心的避开这些有味道的被子衣服什么的,慢慢的走近了营帐所在的地方。

    营地中的百姓跟前几天看到的百姓们完全不一样,就好像从头到底都换了个人一样,孩子们也都在围着大人们打转,跑来跑去的打闹着。

    除了百姓之外,顺天府的大量官员,小吏,还有衙役也在营地之中忙活着。

    百姓太多了,一股脑的扔到一个地方去肯定不行,但是想要打散分开安排,不提前分配好,估计到时候也会乱的一逼。

    倪元璐觉得早晚都得麻烦一次,倒不如趁着现在人群相对集中的时候赶紧都弄妥当了,等干完了工地上的活之后,直接就能把人给分配走。

    甚至于有些百姓一路上修啊修的,可能就修到了自己将要分配要去的地方,直接住下来就行了,更省心!

    崇祯皇帝轻笑着在营地中穿梭,如果不是那些有味道的被子,崇祯皇帝的心情会更好一些。

    一个五口之家站在一张桌子前,神色中满是掩盖不住的拘谨,丝毫不见前几日调戏藩王府管家时的狡黠。

    这家的一家之中,那个中年汉子,崇祯皇帝在酒楼上看的真切,当时就这家伙喊的最响,跳的最欢,可是最后这家伙根本就没响应王府管家的号召,白白的逗人开心了一回。

    当时崇祯皇帝还以为这又是一个被惯坏了的百姓,可是现在看看这个连手都不知道怎么放才好的家伙,崇祯皇帝又突然间想笑。

    桌子后面的小吏显然不知道这些,等了半天也没见这家伙说清楚他到底想去哪里,小吏的神色便有些不耐烦了:“我说姜狗蛋,你他娘的到底想好了没有?

    想好了赶紧说,要不然上一边先想着去,后边这么多人没看见?再耽误老爷的时间,小心把你抓去打板子!”

    姜狗蛋嘿嘿笑道:“官爷,您看着小人去哪里最合适?”

    小吏有些懵逼你他娘的去哪儿,你问我?我还不知道该去哪儿呢!

    不过在思考了一会儿后,小吏还是对姜狗蛋道:“去辽东或者奴尔干都司吧,也就是冬天冷点儿,剩下的听说都挺好。”

    姜狗蛋嘿嘿笑着道:“那成,俺听您的,小人申请去辽东。”

    小吏接过姜狗蛋手中的户籍册子,做好了登记之后便不耐烦的挥了挥手,把姜狗蛋赶到了一旁,大声喊道:“下一个!”

    接下来的百姓想要去哪儿的都有,以辽东居多,其次是奴尔干都司,然后是勒石草原,再然后是朵甘思和乌思藏。

    至于吕宋和爪哇,好像被所有人给遗忘了一样,没有人选择去这两个地方。

    崇祯皇帝凑了过去,问道:“姜兄弟怎么那么听小吏的?小吏说辽东好便一定好了?吕宋和爪哇那里可是一年三熟四熟的好地方,你就不心动?”

    姜狗蛋撇了撇嘴道:“这位公子说笑了,小人虽然没去过吕宋和爪哇那两个地方,但是也听说过是海外之地。

    就算是官府把那里的蛮子都给抓来干苦力,那也是孤悬海外的地方,以后说不定就再没机会回大明了,跑那么远干什么?死了都不一定能回来啊。

    辽东虽然也远,可是顺着那铁路走,总是能走到关内的,老了还能埋进祖坟里,多好。

    至于说为啥相信那位官爷?公子您想想,那官爷可是朝廷官员,还能坑了咱百姓不成?”

    崇祯皇帝轻摇着折扇笑道:“怎么就不能了?那戏文里不都说贪官污吏么?不污的还能叫吏?”

    姜狗蛋上下打量了一番崇祯皇帝,心中暗自感叹了一声驴屎蛋子外面光。

    呵呵笑了两声后,姜狗蛋便解释道:“公子刚才都说了戏文里的事儿,那可当不得真。

    当今天子是那么好糊弄的?不怕锦衣卫上门找麻烦?尽管相信官府便是,就算出了岔子也能往上一级的官府伸冤。

    就算是官府也官官相护,还可以找了锦衣卫,拿着大诰进京告御状不是?

    公子莫非没有读过大诰?”

    最后一句话,姜狗蛋话里的鄙视之意没有丝毫的遮掩区区一个读书人在这里能掀起什么风浪?

    就算是想要找自己的麻烦,这不远处就是顺天府的官差,自己还用怕了他去?

    自己这是被人给鄙视了?

    崇祯皇帝有些懵逼,搞不懂为什么每次自己出宫浪一波都能被这些百姓给鄙视一番。

    难道说自己真的不适合出宫私访?还是说自己这个皇帝当的太久,已经跟民间百姓脱勾了?

    一肚子邪火想发又无处可发的崇祯皇帝干脆闷哼了一声,不再理会这个叫姜狗蛋的蠢货,慢慢在营中逛了起来。

    逛了半天之后也没有什么新鲜事的崇祯皇帝正打算离开,却见一身便装的许显纯匆匆忙忙的赶了过来,躬身拱手道:“公子爷,有急报!”

    ps:昨天跟两个大神面基喝多了,结果感冒了,悲剧。

    另外,今天献祭掉草神的《神话版三国》,看谁更毒。

第六百零九章 你可长点儿心吧

    崇祯皇帝很蛋疼,甚至于有些不想见到许显纯。

    每次这家伙匆匆忙忙的出现在自己面前,基本上都是急报,然后十有**都是那些会让自己不开心的消息。

    斜了许显纯一眼,崇祯皇帝一边向着京营外面走去,一边低声道:“什么事儿?”

    许显纯也是蛋疼无比的道:“公子爷,江南林伟枫传来的消息,最近那边有很多不正常的现象出现。”

    崇祯皇帝一边走一边哦了一声,心中却有些懵逼的感觉。

    江南不是被杀的老老实实了?现在又怎么要搞出事情来?好好活着不好吗?

    许显纯小心翼翼的瞧了崇祯皇帝一眼,又低下头,一边随着崇祯皇帝向外走,一边接着道:“正月丁卯那天,黑气弥空三夕的事儿传到了江南,再加上丙午日浙江和南直隶大风霾之事,有些人就开始坐不住了。

    等到二月壬子朔,杭州城门夜鸣,有些人就开始了勾连,把目标盯向了盐运使林传枫。”

    崇祯皇帝的脸色有些黑:“都确定有谁了?”

    许显纯躬身道:“小人该死,目前已经确定的有徐氏,吴氏,胡氏,还有陈氏和王氏共五家,再加上其他的一些小氏族,涉及人数近万,若是算上这些人豢养的死士还有家丁什么的,总数约摸近十万之众。”

    崇祯皇帝疑道:“怎么现在才出来这事儿?之前江南那么多的动作都没有出问题,就算是商税也没有出问题,现在怎么突然间就出来了?”

    崇祯皇帝虽然知道锦衣卫不可能传递这么大的假情报上来,但是对于江南的这些事儿仍然是心有疑虑。

    之前杀东林党的时候虽然有些小风波,可是也没闹出什么大乱子来,甚至于强征商税,把商税翻倍涨到了十五税一的时候也没有闹出来乱子。

    崇祯皇帝一度以为江南已经彻底消停下来了,尤其是在铁路已经修了那么多的情况下,还会有谁这么想不开造反?

    就那些软骨头,杀的多了不就老实了?现在跳出来打脸?还是想强行给自己加戏?

    许显纯斟酌着道:“公子爷,这事儿还是因为大造黄册之事。”

    正说话间,一行人已经到了京营的营门口,崇祯皇帝翻身上马之后还是有些懵逼的感觉。

    大造黄册?这京中还有附近这么多的州府都没听说有什么乱子,怎么江南之地偏偏就得出乱子?

    许显纯接下来的话解开了崇祯皇帝的疑惑:“大造黄册之下,江南一带的大量隐户和逃户都选择了去官府登记,那些需要大量人手的豪商什么的人手不足,这是其一。

    还有就是那些大地主一类的名下田产问题,既想找人耕种,又不想付出更多的利益。

    再加上之前的开海、土地丈量、商税等等问题加到一起,让这些人终于坐不住了。”

    崇祯皇帝冷哼了一声,却没有说话,而是快速的向着紫禁城的方向而去。

    到了宫里坐稳当了之后,崇祯皇帝才敲了敲面前的桌子,问道:“民间呢?”

    许显纯躬身道:“启奏陛下,民间现在颇为平稳,没人打算跟着这些混帐东西一块儿送死。

    但是据锦衣卫的密报来看,这些混帐极有可能打出建文后人的旗号来起事。”

    崇祯皇帝却冷笑道:“没脑子的东西!两百多年的时间过去,现在才打出建文的旗号也不嫌晚!就这些废物,吃屎都赶不上热的!”

    许显纯悄然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什么叫吃屎都赶不上热乎的?这是堂堂大明天子该说的?

    这话我不知道该怎么接!

    许显纯正蛋疼间,殿外的小太监却悄然来报:“皇爷,温阁老和成国公求见?”

    崇祯皇帝摆了摆手道:“传。”

    朱纯臣和被自己强拉过来,还有些懵逼的温体仁很快就进到了殿中。

    行完礼之后,崇祯皇帝就开口道:“成国公这是得到了消息了?”

    朱纯臣躬身拱手道:“启奏陛下,南京军府那边已经发了六百里加急到五军都督府。”

    崇祯皇帝点了点头,却把目光转向了温体仁:“温爱卿怎么看?”

    温体仁在朱纯臣告诉了自己这个消息之后,其实是懵逼的,连内心也是拒绝的。

    想破了脑袋,温体仁都没想到江南还有人敢举旗造反前面崇祯皇帝最狠的时候一次性杀了两万多人,比洪武年间的几场大案都有过之而无不及。

    明知道当今天子是个什么德性,还敢举旗造反,不是找死是什么?

    万人?十万人?

    对于这个情报,温体仁只想笑。

    崇祯皇帝是没在大明干过一次性屠掉十万人的事儿,可是在大明之外,比如最近的鞑靼,十万算个毛线?

    以当今天子心性之狠,除非是聚众百万千万才能可能令其动容!

    斟酌了半晌之后,温体仁才小心翼翼的道:“启奏陛下,臣以为江南之事,当剿抚并用。

    凡是领头之人,当以剿为主,下重手处置,以为后来者戒。

    至于被裹挟之人,当以抚为主,令其各回原籍后好生耕种便可不复为祸。”

    崇祯皇帝嗯了一声,目光又投向了朱纯臣:“南京军府那边怎么样儿了?”

    朱纯臣躬身道:“启奏陛下,魏国公已经秘密调动了周边诸省的卫所士卒,以会操的名义调了三万大军。”

    崇祯皇帝点了点头,手指在桌子上慢慢敲着,却没有开口说话。

    对于徐弘基仅仅调动三万人马的事儿,崇祯皇帝倒是没有多在意像这种仅仅十万人左右,以佃户和死士们组成的叛军,三万大军都算是高看他们一眼了。

    但是这事儿却让人感觉郁闷。

    好好的江南之地因为这些个混帐东西搞事情再乱起来,万一再扩散一下,可就更恶心人了。

    阴沉着脸的崇祯皇帝在郁闷了半晌之后才开口道:“既然有人敢死,那就都埋了吧!”

    温体仁心中一颤,躬身道:“陛下,那些被裹挟的百姓?”

    崇祯皇帝斜眯着眼道:“看魏国公如何处置罢。”

    ……

    远在南京的徐弘基现在也是蛋疼无比,在国公府的大堂上面来回踱步个不停。

    整个江南突然之间就变得暗流涌动,唯一能让自己感觉欣慰的就是自己家那个混帐东西徐文爵了。

    一路六百里加赶紧回南京的徐文爵颇有一些行如风,坐如钟的铁血军人影子,以往的那个纨绔子弟仿佛已经消失不见了。

    踱了半天之后,徐弘基才问道:“你怎么看?”

    徐文爵道:“父亲既然已经调动了三万大军,又何必再担心这些个混帐东西?”

    徐弘基愣道:“你的意思是直接把这些人杀了?”

    徐文爵更愣:“难道不应该杀掉这些个混帐东西?”

    徐弘基想要捂脸自己这是生了个什么玩意!

    原来是个纨绔子弟,自己把魏国公交到这个混帐东西的手里简直没办法向列祖列宗们交待。

    现在倒是不像个纨绔子弟了,可是满脸子的军方思想,张口闭口就是杀掉杀掉!

    你到底在京营里边经历了什么事情才变成现在这鸟样儿的?

    魏国公府需要的继承人肯定是那种铁血将军一类的,可是却不能是这种光知道杀人的杀才。

    江南想要造反的这些人,在徐弘基看来就是些插标卖首的土鸡瓦狗而已,别说是调动三万大军了,就算是两万,对上这十万左右的废物也不过是一两天就能解决的事儿。

    但是杀完了之后呢?江南的动乱肯定有,而魏国公身为与国同休的勋贵,再想像崇祯朝以前那样划水混日子,可能么?

    按下心中的怒气,徐弘基才开口道:“那你说,这些个混帐东西杀完了之后,江南这边的烂摊子该怎么处理?如何安民?”

    徐文爵却是撇了撇嘴道:“那是内阁跟户部的事儿,跟咱们有什么关系?

    父亲,现在的大明跟以前不一样了,咱们只需要打好仗就是了,剩下的事儿用不着咱们操心。”

    徐弘基道:“混帐东西,你打算就一直就这样儿下去?除了杀还是杀?你能不能站在国公府的角度上面看问题?嗯?!”

    虽然生气徐文爵满脑子的打打杀杀,但是对比起之前的纨绔子弟来也算是长进的多,徐弘基打算忍着心中的怒气跟这个混帐东西好好交流一番。

    徐文爵却是毫不在意的道:“现在您才是魏国公,孩儿不是,孩儿在京营之中已经积功升到了副指挥使,考虑的自然是如何打仗。”

    你说的还真他娘的有道理,老子都不知道该怎么反驳你了!

    一忍再忍之后,徐弘爵还是强忍着怒气,捋着胡子问道:“那你说说看,这些个混帐东西为什么想要造反?”

    徐文爵撇嘴道:“这是内阁和户部还有刑部该考虑的问题,孩儿用不着想这些,只要依着五军都督府的军令行事便好。”

    徐弘基终于没有忍住,一脚便踹向了徐文爵,骂道:“你他娘的是下一代的魏国公!老子当初怎么没把你按马桶里淹死你!”

    纹丝不动的徐文爵反驳道:“依大明律,凡勋贵不举者,除爵罚俸,父亲大人应该知道吧?”

    徐弘基怒道:“少他娘的扯那些没用的,现在你就说说你是怎么看的吧!”

    徐弘基现在又无比后悔当初把这家伙塞进军营里面了好好一个纨绔子,都给弄成个二傻子了!

    徐文爵这才迟疑着道:“难道不是为了利益受损而造反?莫非这些人造反还有其他的原因?”

    说完之后,徐文爵又自我否定道:“这些人在当初加征商税之时便老实无比,后来复社和东林党的事儿他们也没造反,看起来倒不是这里面的原因。”

    连着想了好多个理由又都自我否定了之后,徐文爵才拱手道:“孩儿驽钝,望父亲明示。”

    徐弘基却没有直接说出原因,而是反问道:“你先说说,你在京营之中是如何过的?莫非从来没有关心过朝堂上的大事?”

    徐文爵摇头道:“每日里除了训练之外,便是琢磨着如何行军打仗,哪儿有功夫去管朝堂上面的事儿?”

    徐弘基叹了口气道:“如此说来,倒也怪不得你了。可是大造黄册的事儿,你总该是知道的吧?”

    徐文爵点头道:“这个自然是知道的,京营和新军还有京城诸多卫所都经历过,而且大造黄册最早也是从军伍之中开始的。

    可是,大造黄册的事儿又与这些人造反人什么关系?”

    徐弘基叹道:“表面上看是没什么关系,可是就以我魏国公府为例子吧,少了那些隐户逃户,你说这千顷良田由谁去耕种?”

    徐文爵道:“雇佣百姓去种不就行了?或者父亲大人可以直接向官府买那些蛮子来耕种,更省钱。”

    说完之后,徐文爵的脸色就变得有些古怪:“父亲大人的意思是,那些人造反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徐弘基叹气道:“任谁能想到,这些个混帐东西想要造反的理由居然就是这么简单?

    当然,也不仅仅是大造黄册的事儿,还有之前的商税和东林党、复社那些事儿加到一起,再加上陛下此前曾经在江南大开杀戒,这些人现在终于忍不住了。”

    徐文爵讥笑道:“还以为是多大的事儿,结果就是这么个可笑的理由?只怕陛下巴不得这些人会跳出来造反吧?”

    徐弘基道:“陛下怎么想的,我们这些做臣子的还是不要妄加揣摩的手,知道的太多,不是保身之道。”

    徐文爵道:“这不就是刚才孩儿说过的么?这些事儿让内阁和户部去头疼便是了,咱们用不着想。”

    徐弘基却道:“你可知道,魏国公府镇守南京,可不仅仅是镇守军府那么简单?一应文武之事,皆需过问?”

    又叹息了一声之后,徐弘基才接着道:“为父已经老了,魏国公府的担子早晚都得由你来挑,你可长点儿心吧!

    等这回的事儿过去之后,为父便会上书陛下,求陛下开恩,将你调回南京。”

    徐文爵一愣,还没有想好该怎么说,就见国公府管家匆匆忙忙的跑了进来,躬身道:“公爷,南京守备太监李公公求见!”

    ps:今天献祭《跑偏的大明王朝1618》,朕很好奇,大明该如何跑偏。

第六百一十章 是朕提不动刀了?

    南京守备太监跟大明其他各地的镇守太监不一样,类似于南京内阁和诸部一样,属于司礼监的南京分部,护卫留都,为三千里外亲臣。

    除守备太监之外,南京城还有一个南京守备,大头子就是魏国公徐弘基,其他的协同守备是其他的一些公、侯、伯一类的勋贵。

    至于参赞机务这个职位,还是由南京兵部尚书兼任,崇祯皇帝也懒得对这一点进行大改就跟京城的兵部一样,南京兵部在权利被大大的削减之后,挂着个参赞机务也没办法对军务指手画脚。

    跟原本南京守备太监的养老性质不同,现在的南京守备太监是真正的提督着南京内庭,过问南京军务的护卫留都本身就意味着涉及到了军事方面的事情。

    现在的南京守备太监就是原本魏忠贤手下的著名疯狗李永贞。

    人未至,声先到,李永贞显得有些阴柔却带着一丝爽朗的哈哈大笑声就先传了传来:“咱家不请自来,还望国公爷见谅。”

    徐弘基呵呵笑着引李永贞入了座,又吩咐人去备了茶水,这才笑着道:“我说这一大早就有喜鹊在院子里面叽叽喳喳的叫唤,原来是有贵客上门啊。”

    李永贞笑着摆了摆手道:“什么贵客,除了你魏国公会这么说,剩下的谁不把奴婢当恶客。”

    说完之后又呵呵笑了笑,李永贞将目光投向了徐文爵,赞道:“小公爷在京营的这几年可是变化颇多啊。”

    徐弘基笑道:“总算是有了些长进,倒不是以前的纨绔性子了。”

    李永贞道:“这便是好事儿。”

    不待徐弘基再客套几句,也没有避着徐文爵,李永贞就直接开口道:“公爷,奴婢这回来,是打算问问关于军备的事儿。”

    徐弘基却是端起茶水抿了一口,轻笑道:“李公公怎么这般着急?咱们的网早就布好了,现在就等着这些鱼儿们跳起来了。”

    李永贞叹道:“咱家这心里怕啊。不怕国公爷笑话,这些家伙们现在跳出来,真刀明枪的干,咱家倒不怕,就怕他们背地里捅出什么妖蛾子来才吓人。”

    徐弘基笑道:“就那些无胆鼠辈,便是借他们几个胆子,他们也搞不出什么大风浪来。”

    李永贞却道:“国公爷可还记得五人墓碑记?”

    徐弘基的眼睛一眯,冷声道:“徐某自然记得,然则李公公可见第二个张溥张采之辈?”

    听到徐弘基这么说,李永贞的心算是放下了一些,但是却依然有些担忧,从袖子里掏出几张纸递给了徐弘基,脸上挤出一股比哭还难看的笑容道:“公爷先看看这个。”

    徐弘基接过这几张纸翻看了一会儿后,脸上渐渐的浮起一股怒容,啪的一声就将几张纸拍在了桌子上面,震的茶杯都颤了颤。

    李永贞纠结的道:“公爷看到了吧,这些个混帐东西还是以前那些路子,只是原本被他们推出来的那些人都不顶用,这回是这些个混帐东西亲自出面了。”

    徐弘基冷声道:“那就让他们跳,本公爷倒要看看他们能跳出个什么结果来!”

    徐弘基看到那几张纸还没过去几天,原本的奏章就摆到了崇祯皇帝的案头。

    南京户部,南京吏部,南京工部,南京礼部,南京兵部,南京刑部,南京御史台,南京内阁,还有其他各科道,都有不同的官员上书。

    这一次上书的阵势比起以前来可是要大的多,从一品到六品,基本上都齐了。

    崇祯皇帝阴沉着脸看了半天,因为后进宫的宜妃等人怀孕而带来的好心情都被压了下去。

    好好活着不好吗?非他娘的跳出来作死!

    恨恨的将一堆奏章扫落一旁,崇祯皇帝红着眼睛吩咐道:“传许显纯和马石、曹化淳过来!”

    王承恩心里打了个寒颤,赶忙吩咐人去找许显纯等三人去了,又接着劝道:“皇爷息怒,现在因为这些事情生气,不值当的。”

    崇祯皇帝斜了王承恩一眼,冷哼道:“息怒?看看这些混帐东西在奏章里面都说了些什么?别跟朕说,你这个司礼监的掌印大太监不知道这里都是些什么东西!”

    眼看着崇祯皇帝的怒火有向着自己身上蔓延的趋势,王承恩赶忙躬身道:“皇爷息怒,魏国公那边肯定已经有应对之法了,皇爷何必再动怒?”

    劝了一句之后,王承恩也不知道该怎么劝下去了。

    按照大明明的制度,这些奏章里面的内容不光是自己知道,魏国公徐弘基,内阁首辅温体仁及内阁的一众大佬们,还有厂卫的众多头子们肯定也都知道了。

    里面除了什么陛下应当保重万金之体,垂拱而治的屁话以外,隐隐约约的就是在说江南民力凋敝,如今已有崩溃的迹象,陛下是不是应该对江南宽松一些之类的屁话。

    而且这次上书的还不止是一个两个官员,南京官场上的文官系统,十有六七都包含在内了。

    如果换一个皇帝来看这事儿,说不定就会妥协了十之六七的官员一起上书,已经等同于逼宫。

    只要皇帝不想立即就出现什么动乱,或者说不想出现什么君臣失和的局面,只怕就必须向着这么多的官员妥协。

    靠着这一招,这些个官员们成功的摆平了仁宗、宣宗、英宗、宪宗、孝宗、武宗、世宗、穆宗、神宗、熹宗共计十代皇帝。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大明的皇帝不得不把太监们推到前台跟这些大臣们撕逼。

    但是撕逼这种事儿,向来就是有输有赢,没有谁能一直总赢不输的而且大明的太监们基本上就没赢过。

    就算是太监们取得了胜利,基本上也都是一时的,过不了多长时间就会被文官们的反扑给打压下去。

    也只有到了崇祯朝的时候,崇祯皇帝才靠着天启留下的政治遗产和自己心黑手辣脸皮厚的特点,真正的掌握了军权和民心,实现了打压文官集团的目的。

    只是江南那边的混帐东西们贼心不死,现在又打算组团来逼宫了王承恩甚至于可以预见,过不了几天之后,京城的官员们也会跟着蠢蠢欲动,甚至于也会有人跳出来表示赞成。

    但是,崇祯皇帝跟其他的皇帝一样吗?这种逼宫一样的玩法,对于崇祯皇帝有用吗?

    王承恩正胡思乱想间,许显纯等人已经匆匆忙忙的赶进了宫来。

    一见崇祯皇帝那阴沉的能拧出水来的黑脸,许显纯的心中就暗道一声不好。

    行完礼之后,崇祯皇帝根本就没有废话的意思,而是指了指桌子上面刚刚被王承恩整理好的奏章道:“这上面的人,有一个算一个,朕要知道他们的不法之事。”

    说完之后,崇祯皇帝又对王承恩吩咐道:“命人搬桌椅过来,让他们现在就把这些名字给朕抄下来,回去给朕调档,锦衣卫的,东西厂的,凡是有的,都给朕调过来!”

    许显纯躬身道:“陛下三思,这么多的大臣一起上书?不若由微臣?”

    啪的一起,崇祯皇帝身前的茶杯就飞向了许显纯:“由你什么?跟你有什么关系?看不出来这些个混帐东西的真实目的还是在跟朕装疯卖傻呢?

    朕告诉你们,少在朕面前耍弄这些花花肠子,把朕交待的事情办好!滚!”

    退出了宫外后,许显纯才抹了抹额头上的冷汗道:“两位都听清楚陛下的吩咐了吧?本督这就去调锦衣卫那边的档,还望两位也要多多相助才是。”

    曹化淳阴恻恻的笑道:“要我说,你今天就不该说那些屁话,徒然惹得陛下不快。”

    许显纯道:“我又如何想说?只不过也是想以卑贱之躯,替陛下分忧罢了。”

    曹化淳摇头道:“用不着,魏公公现在养老于中官村,不也是活的好好的?陛下不照样不时有东西赏赐下去?

    好生的办差吧,陛下用不着咱们去当什么替死鬼,也不会把咱们推出去,放心就是。”

    许显纯嗯了一声后,向着曹化淳和马石拱了拱手便互相告辞了。

    马石却有些好奇的问道:“曹公公,许大人刚才的意思是?”

    曹化淳瞥了马石一眼,笑道:“南京十之六七的官员集体上书,再加上京城这些的官员们肯定会跟着凑热闹,可是说是从未有过之事。

    许显纯这么多年的锦衣卫指挥使干下来,手上不知道沾了多少血,名声也早就如同你我一样,顶风臭十里。

    他这是想着用他自己的一条命,来替陛下遮挡住这些官员们的上书,这个蠢货。”

    虽然口口声声的骂着许显纯是蠢货,曹化淳还是颇为赞赏的道:“可是啊,他还是小瞧了咱们这位陛下,也太过于小瞧了那些官员。”

    马石疑惑的道:“曹公公,咱家出身军伍,对于这些事情可是都不太懂,还望您老人家多多指点?”

    曹化淳斜了马石一眼,耐着性子解释道:“正德年间,正德皇爷迫于压力,把刘谨赶回去闭门转过,接着就传出了刘谨想要造反的消息,然后刘谨就被千刀万剐。

    可是后来正德皇爷是个什么下场,你该不会不知道吧?

    先帝在位之时,碍于民间传言和众位大臣们的压力,将客氏赶出宫去,连魏公公也有一段时间是不在宫中的,后来又是个什么局面?

    今儿个皇爷要是真的把许显纯推了出去,固然能平静一时,可是后面这些官老爷们就会没完没了的上书,动不动就是集体上书,直到皇爷变成他们心中的明君,或者圣命出不了紫禁城为止。

    可是咱们这位皇爷太过于刚硬,不仅没有推出许显纯的意思,反而要拿这么多的官员们开刀,事情到底如何,倒当真不好说了。”

    曹化淳甚至于根本就不避讳马石算是魏忠贤的门生,也不在乎自己跟魏忠贤的那许多过节曹化淳是拜在王安门下的,而王安是死在魏忠贤手里的。

    甚至于曹化淳当初还因为王安的事儿受到牵连,被赶到了南京待罪。

    马石闻言,也不禁打了个寒颤。

    这里面的许多弯弯绕实在是太他娘的多了,老子一个粗人,怎么斗得过这些人哟!

    曹化淳斜视了马石一眼,冷笑道:“得了,回去调你西厂那边的档吧,估计也没有多少,你倒是轻松了许多。”

    马石闻言,一时为之气结西厂设立于成化年间,提督是汪直,被撤销后在正德年间复立没多久就再次被撤销。

    直到天启七年,西厂才算是再一次的成立起来,人手还有很多是从东厂和锦衣卫抽调的,后来才算是大力的发展起来自己的人手。

    十多年的时间过去,西厂在北方的势力倒是可以说是无孔不入,但是对于南方,尤其是江南那些方风鼎盛之地,就力有不逮了。

    许显纯和曹化淳还有马石的动作都很快,天色还没有完全黑下来,就已经准备好了众多官员们的档案,送到了崇祯皇帝的案头。

    崇祯皇帝翻着眼前一个个官员们的档案,冷笑半晌之后才吩咐道:“传温体仁和房壮丽前来。”

    温体仁早就在等着崇祯皇帝的召唤了正如王承恩所想的那样儿,温体仁早早的就已经看过了那些一地鸡毛的奏章,也早就猜到了崇祯皇帝会大发雷霆。

    只是不知道,在面对着南京十之六七的官员,甚至于还有大量南方州府及各科道官员们奏章的情况下,崇祯皇帝会做何选择了。

    尽管心里已经做好了一定的准备,但是当温体仁在见到崇祯皇帝那张黑着的脸时,心里还是忍不住打了个突。

    尤其是当温体仁看到许显纯和曹化淳还有马石,这三个皇帝手下极为忠诚也极为疯狗的鹰犬时,心里就暗道一声不好。

    如果这三个家伙不在场,那么事情的走向就不太好说。

    但是这三个家伙在场,基本上就已经说明了崇祯皇帝所选择的处置方案了硬碰硬,看头硬还是刀利!

    果然不出温体仁所料,崇祯皇帝在等着温体仁和房壮丽行完礼之后,就冷哼一声道:“是朕提不刀了,还是有些官员太飘了?”

    ps:今天献祭《诸天最强大佬》,请无礼第一章关于气运值的设定。开篇就没了***的狠人,值得看。

第六百一十一章 美的找不到北

    崇祯皇帝的语气很冷,冷到话里的杀意根本就抑止不住。

    温体仁心中也在不断的盘算着。

    太祖高皇帝朱元璋一生戎马,没有打过败仗,永乐文皇帝貌似打过败仗,险些死在建文的手里,大明朝剩下的皇帝们就没几个是真正带过兵的。

    而崇祯皇帝自打登基之后,连年大仗却从无败绩,从皇帝带兵这方面来说,崇祯皇帝已经直奔他朱家的老祖宗朱元璋的军事水平去了。

    最起码,现在军方一系可以说是崇祯皇帝的死忠粉,尤其是在怒怼了世仇鞑靼人之后,崇祯皇帝在军中已经开始被神话了。

    从对官吏们的狠辣程度来说,基本上也没比朱元璋差到哪儿去,比朱老四可狠的多了。

    至于民间,崇祯皇帝一个人能完虐他前边十五个皇帝,比老刘家的文帝、景帝也差不了多少了,长生牌位不知道供了多少。

    如果崇祯皇帝真个要掀桌子,只怕整个大明还真的没有谁能制止的了。

    而眼下的崇祯皇帝显然做好了掀桌子的打算,而且把自己这些人喊到一起,也不过是走个形式,通知一下而已。

    崇祯皇帝命王承恩把锦衣卫和东西厂送过来的官员们档案给温体仁和房壮丽送过去之后,便冷冰冰的开口道:“瞧瞧吧,这就是朕的肱骨之臣,这就是大明的栋梁!

    张口闭口让朕做个垂拱而治的明君,可是你们看看,好好看看,朕离开南京才多久,他们这就开始放飞自我了?”

    温体仁越看越是心惊,到后面根本就不敢再翻看下去了,躬身道:“陛下息怒,这些无君无父之徒,好生惩治一番也就是了,陛下何必与这般小人置气?”

    崇祯皇帝冷笑道:“朕不跟他们置气,朕跟谁置气?一边拿着朝廷的俸禄,一般挖着大明的墙角,这些混帐东西是不是打算把朕气死,再换一个听话的皇帝上来做个垂拱而治的明君?”

    面对着一起跪地请罪的温体仁和许显纯等人,崇祯皇帝的怒火显然没有那么好消下去,冷哼道:“许显纯和曹化淳下一趟江南,把这些混帐东西依律锁拿进京,朕要好好看看这些忠心耿耿的大臣们!

    内阁和吏部这两天忙一些,把替换他们的人手都准备齐全,跟在许显纯他们后面下江南,直接替换。

    朕倒是要看看,离了这些个混帐东西,我大明的朝廷是不是就当真运转不下去了,还是说离拿了这些个混帐东西,我大明亡国就在眼前!”

    早就被殿中气氛压的有些喘不过气来的许显纯和曹化淳当下便躬身领命,出宫后各自点齐了马仔就直接出京往江南而去。

    温体仁却躬身道:“陛下,一次性涉及到这许多人,官员和士绅近万,江南之地难免动荡,是不是先从各级官员开始?”

    崇祯皇帝狞笑道:“那就让江南彻底的乱起来,大不了把江南打烂了重来!

    这些个混帐东西,朕是太给他们脸了,让他们美的找不到北了!”

    这事儿,跟美和北有什么关系?

    温体仁有些搞不清楚这些人的事儿跟美和北有什么关系,只感觉自己现在有些懵逼。

    但是崇祯皇帝话里的意思,温体仁却是搞明白了的大不了把江南打烂重来!

    这就意味着,当今皇帝已经做好了一切掀桌子前的准备,真的打算在江南大开杀戒了!

    回到内阁之后,温体仁刚刚坐稳,其他人就一齐望向了温体仁。

    来宗道斟酌着道:“不知道陛下此番召见温大人所为何事?”

    温体仁端起桌子上已经完全凉透了的茶水咕咚咕咚的一饮而尽后,才抹了抹顺着胡子流下来的茶水,环视一圈后开口道:“诸位,最近跟南京的那些人没什么联系吧?”

    来宗道笑道:“除了朝廷公文往来,便是一封私信都没有,何来的联系?”

    蒋德同样笑道:“来大人所言不错。南京那些人跟咱们还是不一条心,都打着自己的小九九,下官也懒得理会他们。”

    温体仁长舒了一口气,叹道:“听本官一句劝,如果各位跟那些人有什么牵连的,还是尽早断了为妙。”

    来宗道好奇的道:“莫非陛下打算下重手整治这些人了?”

    温体仁盯了来宗道半晌,见来宗道脸上并无其他异色,才开口道:“杭州来氏没有参和到里面去吧?”

    来宗道嗤笑道:“便是他们还要认下官,靠着下官一天,下官就断然不会让这些人往里面参和!”

    温体仁道:“那就好。老夫从宫里出来之前,许显纯和曹化淳已经先一步出宫。”

    温体仁的话虽然很简单,在众人之中却不异于扔下了一颗深水炸弹一般。

    许显纯和曹化淳在民间的风评还算一般般,因为厂卫从设立之初就是针对于官员而不是百姓。

    至于之前在民间的名声有些臭,也是因为这些家伙们的目标都是那些掌握了笔杆子和话语权的文人。

    但是在官场上面,锦衣卫东西厂的名声简直就是顶风臭十里的存在,许显纯自己被人称之为活阎王,曹化淳的名声同样没好到哪儿去。

    而这两个家伙已经先一步跑去了江南,那江南会遭到什么样儿的清洗,大家的心里都有点儿数。

    从之前崇祯皇帝每次大派缇骑和番子们出动的历史记录来看,这次要是不死上千八百的,那都不算是啥大事儿!

    盯着在场的阁臣们看了半晌后,温体仁才接着道:“厂卫一起下江南,这意味着什么也不用老夫多说了,各位也自求多福罢。”

    说完之后,温体仁干脆摇了摇头,从内阁告了假,转道回了家中。

    回到吏部的房壮丽则是没有温体仁这么悠闲了。

    温体仁只需要考虑南京内阁那边的人选就好,而且还有京城内阁的其他大佬们帮着想办法,自己却要苦逼的多。

    从自己手里的这份名单来看,整个南京从一品到七品,二十七个等级的官员都有参与,再加上整个江南之地,所涉及到的官员已经达到千人之多。

    而这里面很多都需要吏部来找出替换的人选名单中连南京吏部都包含了十之**,难道自己还指望南京吏部选人?

    召集了左右侍郎还有其他一众马仔之后,房壮丽就把命人誊抄好的名单发了下去,淡淡的道:“今儿个都辛苦一些,什么时候把替换的人选挑好了,什么时候下值回家。”

    右侍郎古有鱼试探着道:“今儿个一天?这名单里面的官员得近千了吧?”

    房壮丽冷笑道:“不是近千,是一千二百七十五人,从一品到七品,一个萝卜一个坑。

    今儿个把人选出来,明儿个一早就让这些人往江南去,准备接替空出来的位置。”

    左侍郎张弥疑道:“大人莫非是在寻我等开心?一次性出现一千二百七十五人的空缺,自打国朝建立以来,何曾有过?

    就算是当初新开拓出新明岛,也没一次性空出这么多的位置吧?更何况是江南之地?莫非?”

    房壮丽脸色的冷意越发的重了:“有些人总是找死,谁也拦不住,可不就空出来这么多的位置了?”

    古有鱼噌的一声站了起来,拱手道:“江南之地的官员十去六七,若是生了乱子?

    再何况,眼下别说是找出来一千二百七十五个大小官员,便是连八百之数都凑不齐!”

    房壮丽冷哼道:“房某也知道一时之间凑不齐,但是陛下既然交待下来了,凑不齐也得凑!

    这样儿,六部行走历练的那些进士们也抓出来顶数,挑好的安排成县令一类的低品官员,剩下的往高品清贵一些的官位上面安排!”

    古有鱼拱手道:“启禀大人,就算是加上那些个进士,一时之间也凑不齐!”

    房壮丽的脸色也黑了下来:“古大人要不要先回家休息,等着房某把人手都找齐了再替古大人安排好?”

    等古有鱼讪讪退下之后,房壮丽才接着道:“本官不怕明着告诉尔等,锦衣卫许显纯和东厂曹化淳已经先行一步往江南而去,这一千二百七十五人就是他们要拿的人。

    空出来的缺,今天晚上必须挑好补齐的人手,明天就得出发,若是晚了,陛下怪罪下来,本官不好过,尔等也别想好过!”

    ……

    松江府华亭徐氏出过一个能人。

    徐阶,书房里挂着“以威福还主上,以政务还诸司,以用舍刑赏还公论”这么个条幅的首辅大人。

    徐阶不贪,贪的是他儿子,背着老徐在松江府老家搞到了四十万亩良田不管别人信不信,反正老徐是信了!

    干掉严嵩之后,嘉靖后来发现老严没多少钱子,就想找老徐要个说法,然后老徐抢先一步让嘉靖给了个说法往登极乐。

    自从徐阶之后,徐家虽然因为海瑞的原因蛰伏一时,但是在使了银子打点把海瑞赶走之后,徐家又更进了一步。

    哪怕是自嘉靖后到崇祯朝,徐家再没有出过一个内阁首辅,但是在松江府的影响力,却是比以往有过之而无不及。

    当代的家主徐文轩就是徐阶的直系子孙后代,正在宴请胡氏、吴氏、陈氏、王氏的家主。

    酒过三巡之后,徐文轩便挥了挥手,使大堂中的十余个歌姬退了下去,端起酒杯道:“诸位都是日理万机的大忙人,徐某今日有幸得请诸位共饮,实在是三生之幸,请!”

    胡氏家主胡长风举杯笑道:“徐老爷太过客气了。这江南之地,还要多多仰仗徐老爷才是,请!”

    众人都一饮而尽之后,徐文轩才放下酒杯,叹了口气道:“事情到了今天这般地步,已经是箭在弘上,不得不发的局面。

    徐某已经用尽了所有的关系,如今各位大人的奏章应该已经到了京城,不知道诸位那边?”

    胡长风沉吟着道:“我等自然是同徐老爷一般,想必京城的那位正在头疼吧?江南十之六七,甚至于接近十之七八的官员都赫然在列,就算是那位再怎么狠辣,只怕也要顾忌一二?”

    吴氏家主吴桢冷笑道:“前番我吴氏的分支是怎么没的,诸位可还记得吧?不过是从海上走了些货物而已,竟然满门尽诛,株连三族!

    不瞒各位说,若不是当初分家分的早,只怕我吴某人今儿个可就没办法与各位一同共饮了!”

    徐文轩等人都是心有戚戚焉当初吴氏分支被株连三族,杀的人头滚滚,而且是徐显纯那个活阎王亲自带人干的。

    要说心里不害怕,那才是扯犊子。

    沉吟了一番后,徐文轩才接着道:“若是有可能,谁也不愿意走到今天这一步。

    当初我等都是老老实实的交了税的,可不像是其他的那些无良豪商一般,赚一千两银子却报个亏损,一文钱的税都不曾交!

    然而就算是如此,京城的那位爷还是不满足,还想着把隐户、逃户都给上了籍。

    到时候我等该怎么办?江南之地民力凋敝,可容不得那位爷再胡来!”

    胡长风道:“徐老爷所言极是,上个月胡某家中赚了十两银子,可是照章纳了税,足足上了一两银子的税!

    若是由得那位爷把那些隐户、逃户什么的都给上了籍,只怕胡某家中要连年亏损,以后倒是没资格与诸位一同共饮了。”

    徐文轩颇为玩味的端着酒杯,对陈氏家主陈琦道:“陈老爷怎么说?人手什么的可都准备好了么?”

    陈琦笑道:“吃我们这碗饭的,哪个不是把脑袋在裤腰上的?两万精壮汉子都已经准备妥当,就差徐老爷这边的东西了。”

    徐文轩也笑道:“多亏了那位爷不曾想起来查校军中往年的东西,徐某家中倒是有些天启年间的劲弩和火铳,还有几门虎蹲炮。”

    王氏家主王文议笑道:“可巧了,我王家也有不少这些东西,也养了些人手可用。”

    徐文轩点了点头道:“就像是之前商议过的那般,咱们一共能凑出来十万人马,就看京城的那位爷怎么选择了。”

    ps:今天献祭《明朝改家子》好了,反正排行这么靠前的大佬,献祭一下也没问题。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17137/ 第一时间欣赏回到明朝当暴君最新章节! 作者:天煌贵胄所写的《回到明朝当暴君》为转载作品,回到明朝当暴君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回到明朝当暴君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回到明朝当暴君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回到明朝当暴君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回到明朝当暴君介绍:
朕为天子,乃受命于天,握秉乾坤,奋太祖之余烈,提天子剑,荡平不臣。晓谕八荒六合: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蛮夷番邦,皆为汉臣妾也。回到明朝当暴君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回到明朝当暴君,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回到明朝当暴君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