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混在帝国当王爷TXT下载混在帝国当王爷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混在帝国当王爷全文阅读

作者:拐子饭     混在帝国当王爷txt下载     混在帝国当王爷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六百八十三章 突来的变局(二十)

    赵智把李勋的权利压制到最低,赵询又是把其排斥在核心之外,既然如此,李勋又何必劳心劳力,拼死拼活的去做那些吃力不讨好的事情,而且就算做了,恐怕也不会被一些人所感激,反而会遭到更深的猜忌。

    李勋身上的一些官职要丢掉,但也不能直接上书请辞,那样就太明显了,会引起百官的非议,觉得赵智太过薄情寡恩,所以,有些时候做人做事就是这么为难,明明受了委屈,还不得不故意弄出一些借口,主动给别人下手的机会,也算给自己一个台阶走下去。

    时间很快来到八月底。

    这段时间,李勋低调谨慎,大门不出,整日待在家中,陪着妻子尤敏、小莲,以及两位女儿。

    当然,李勋不出门,但也不是与外界完全隔离,很多消息,暗卫都会第一时间禀报。

    陈诗诗与夏至这两位曾经与李勋有过暧昧关系的女子,则是几次上门拜访。

    两人的性格没有变,夏至还是那么含蓄矜持,而陈诗诗则是依旧直来直去,陈诗诗更是对李勋开玩笑的说道,有一名英俊非凡,文采极好的寒门士子正在追求她,态势很猛,自己有些招架不住了,你要是在不采取行动,我们此生恐怕只能做红颜知己了。

    是啊,有些事情,曾经的执着与火热,随着时间的流失,会慢慢变得清淡。

    陈诗诗只比李勋小一岁,夏至则是小二岁,一个今年二十二,一个今年二十一,在这个世界,这已经是属于大龄女子了,她们的容颜又能维持多久?陈诗诗说那些话,其实也是希望知道李勋最终的态度,毕竟,她不可能在没有希望的情况之下,永远的等待下去。

    陈诗诗的要求其实并不高,只是希望得到李勋的一个承若,哪怕这个承若是花言巧语,她都会义无反顾的继续等待下去。

    李勋沉默无言,他去往陇右之前,曾经对陈诗诗与夏至有过承若,若是能够功成名就的回来,一定会给她们两人一个交代,但是,很多事情,人算不如天算,愿望是美好的,现实却是非常残酷。

    首先是父亲李满仓,李满仓虽然出身贫贱,但在他的观念中,自己再怎么穷,那也是清白人家,如今更是富贵繁荣,陈诗诗与夏至两人出身青楼,不管有没有洁身自好,还是其他什么,在李满仓看来,她们两人都是世间最为低贱的存在,如何能够进入自己的家门。

    在就是妻子尤敏,她出身名门豪族,有自己的价值观念,这种观念是极为根深蒂固的,对于李勋与陈诗诗、夏至之间的事情,尤敏明确反对,但出于自身的教养与矜持,尤敏又说过,自己反对只是代表自己的意见,最终决定权在你李勋,若是执意为之,那也没有什么,但有一个底线,那就是绝对不能进入李家,只能养在外面,尤敏的意思很明白,李家决不能一下子进入两名青楼女子,那不成了满门娼妇,会让天下所有人耻笑。

    至于赵智,李勋身边的事情怎么可能瞒得过他,对此,赵智没有反对,也没有赞成,更是从来没有提起过,只是再一次家宴的时候,或是无意之间,对李勋说过,有舍便有得,熊与掌不可兼得。

    赵智虽然没有明说,但李勋明白他话中的意思,你若是甘愿平庸,此生不想再有什么大的作为,那你就无需在乎那么多,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虽然做了之后,会受到很多人的耻笑与打击,但有着李怡与赵询做靠山,谁又能把你怎么样?

    若是有其他想法与心思,那有些东西就必须在乎与注意,既有的道德与规则,是所有人的底线,你碰触了这个底线,那你就将被所有人排挤,最后只能是格格不入。

    赵询则是没有那么多想法,道理很简单,李勋做的好还是做得不好,只要不碰触到他的底线,碍着李怡的面子,他绝不会把李勋怎么样。

    最后就是姑母李怡,那就没有什么好说的了,坚决反对,态度极为强硬。

    所有的种种,李勋还能说什么?他当然可以用言语欺骗陈诗诗与夏至,但李勋就算不是君子,也绝不是小人,为了美色,而耽误别人的一生,这样的事情,他终归是做不出来。

    今天的天气很不错,阳光明媚,天气虽然慢慢转冷,但躺在椅子上,喝着茶,看着书,累了便是休息一会儿,什么都不去想,不去烦恼,这样的生活,倒也是令人非常惬意。

    李勋躺在椅子上,半睡半醒之间,感觉旁边有人正在做些什么,于是睁开眼看去,却是妻子尤敏与小莲两人到来,小莲正拿着水壶,往李勋的茶杯里面倒着热水。

    李勋起身半坐,笑道:“我的两位好女儿呢?”

    尤敏瞅了李勋一眼,哼哼说道:“跟你这个当父亲的一样,没心没肺的,最喜欢做的事情便是睡觉。”

    李勋哈哈大笑:“女孩子家,心思单纯点的好,这样以后才能更容易找到一位如意郎君。”

    尤敏不满道:“你是在说我心思复杂,喜欢多管闲事?”

    李勋笑了笑,拉着尤敏的手:“你是我的妻子,家里的事情自当由你全权负责,我岂会有任何不喜?”

    听了李勋这句话,尤敏脸上这才有了一丝笑容。

    小莲端着茶杯递给李勋:“夫君,请喝茶。”

    李勋接过茶杯,看了看小莲,笑道:“看来你是心病啊,我回来之后,你的病倒也好的快,最近经常给你讲故事,你的病快速痊愈,看来这样很有效啊,晚上你夫君这里来,夫君继续给你讲故事,把身上的病全部赶走。”

    听了李勋的话,小莲脸色顿时通红,低下头不敢看他。

    小莲确实是心病,这与她的性格有关,多愁善感,思绪太多,患得患失。

    尤敏确实很贤惠,女人也更懂女人,自李勋回来之后,便是让他经常去陪伴小莲,一个多月下来,小莲心情越发的好,病情自然也是快速痊愈。

    尤敏伸手用力揪了李勋一下,恨声道:“你现在已经贵为国公,说话还是这般没皮没脸。”

    李勋呵呵笑道:“这里又没有外人。”

第六百八十四章 突来的变局(二十一)

    李勋和妻子谈笑弄情之际,一名年月三十的矮小男子,步入后院,在数十米之外站立不前。

    看到这名男子到来,尤敏收起笑容:“阳光虽淡,但也不要晒的太久,你最近可是黑了许多。”

    李勋摸着妻子的手,笑道:“你和小莲先回去,我随后就来找你们,下午没事,我们去庄园住几天散散心。”

    尤敏点了点头,与小莲离开。

    路过这名男子身边,男子拱手躬身,恭敬道:“李久源拜见两位夫人。”

    “不必多礼!”

    尤敏淡声一语,看了李久源一眼,脚步不停的离开。

    就尤家而言,把尤敏嫁给李勋,是完全意义上的政治联姻,所以尤家对李勋有所保留,也有所异议,当然,李勋对于尤家同样如此,但是就个人而言,李勋与尤敏两人算是自由恋爱,抛开家族不论,夫妻两人之间的感情,是非常真挚与深厚的,日常生活之中,李勋对尤敏非常坦诚,很多隐秘之事,并没有刻意的去欺瞒她,而尤敏对李勋也是如此,夫妻之间相敬如宾,大大方方,坦诚对待。

    暗卫的事情,尤敏是知道的,对此,尤敏并没有感到任何惊讶与奇怪,但凡世家门阀,乃至稍稍大一些的家族,都有着自己的信息来源所在,就尤家而言,虽然身为女儿家,无法接触家族事务,但尤敏知道,像尤家这样的大家族,本身肯定也是有着自己的暗中力量。

    李勋被剥夺兵权,调回丰京,以及与赵询之间的事情,其前因后果,李勋已经对尤敏说了,尤敏是一个非常内慧机敏的女人,她颇为忧虑的对李勋说过,北江会实力强大,会员遍布天下,这个势力强大的组织与李勋的联合,其推动过程,太子赵询在其中起了决定因素,就本因看来,北江会的最终目标是复国,而要想实现这个目标,只能借助最高权力,这个最高权力代表的是谁?很明显,就是日后极有可能即位称帝的太子赵询。

    所以说,北江会真正效忠,以及全力投资的对象,只有太子赵询,而如今,赵询却是把北江会推给了李勋,让北江会与李勋掌握的暗卫联合在一起,看似是壮大李勋的力量,但是实际上,赵询这么做很有可能是提前布局,其用意就是让北江会代替自己,暗中监视与控制李勋。

    对于尤敏的忧虑,李勋深以为然,但他没有办法,有些时候就是这么无奈,明知道这个东西有害,但你不得不假装不知道,始终带在身上,若是不这样做,冒然的把它给扔掉,换来的很有可能将是更大的伤害与猜忌。

    尤敏与小莲离开之后,李久源快步走了过来,半跪在地:“属下参见大帅。”

    李勋看了他一眼,淡声道:“起来吧。”

    李勋最初创立暗卫的时候,是以刘歇为起始,随后在刘歇的推荐之下,李久源、胡曾四、陈恒安、奎琅等四人相续加入进来,这些人都是京城小有名气的游侠,游侠与地痞流氓等同,所以说,刘歇等人在京城虽说有些名气,但这个名声并不好,而且都只是底层之人。

    “谢大帅。”

    李久源站了起来。

    李久源其貌不扬,出身贫寒,家无余财,是最底层最低贱的存在,此人性格阴毒狠辣,看着身材矮小,但是与人动起手来,往往下手极重,不计后果,与他同名的胡曾四、陈恒安、奎琅等人,以前也是如此,这才在京城之中闯出一些名气,并开始依附那些豪门纨绔子弟,当做打手,得到好处。

    李勋创立暗卫之后,放手让刘歇去做,刘歇大量招收京城游侠,以此为班底,慢慢发展壮大暗卫力量。

    时值今日,暗卫正式人员已经超过千人,外围人员更是有数千之众,以此来说,刘歇在这个方面确实有大才,短短几年的时间,便是把暗卫发展到如此规模,就连当初的李勋都是万万没有想到的。

    在晋朝,要想进入仕途,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但是在李勋的崛起过程之中,暗卫所起到的作用确实很大,以后也定然会成为李勋所依仗的强力依靠。

    胡曾四、陈恒安、奎琅这些社会最底层最低贱,曾经被所有人鄙视与厌恶的存在,在进入暗卫之后,其潜力慢慢得到发掘,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前进道路。

    李勋对暗卫的封赏还算丰厚,而且赏罚公平,所以暗卫众人做事都是非常尽心尽力,尤其是利用两次陇右战争的机会,李勋趁机把暗卫中的一些人塞入封功名单之中,因此暗卫中的许多人得到官职,当然,都是武散官与低级官位。

    比如李久源,一步步从陪戎校尉升到了如今的振威都尉,虽然还只是从七品的微末小官,但对于李久源来说,依旧是有着颠覆性的震撼与振奋,因为在此之前,李久源最大的梦想,也不过是吃上饱饭,娶上媳妇,而如今,却是可以走上这个世界的主流大道,李久源如何能够不激动,不去为之奋斗?

    “大帅,据最新消息传报,流窜河南、江南等地数十股流民叛匪,如今正有北上的趋势,楚王已经祭祀完毕,朝廷连发几道文书,催促他立即回返丰京,不得逗留地方,朝堂之上,最近.....”

    李久源把最近五天,发生的一些比较敏感与重大的事件,一一汇报给李勋。

    李勋端起茶杯喝了口水,淡声道:“通县之事解决的怎么样了?”

    李久源愣了愣,自己汇报天下大事,李勋却是突然询问通县这件小事,当然,在他看来,死几个普通百姓,确实只是一件小事。

    “回禀大帅,事情还在调查整理之中,应该就在这几天将会有最终结果,属下.....”

    李勋脸色立即拉了下来,把茶杯重重的放下,声音响彻,李久源立马住嘴,神色不安的看着李勋。

    “杀人偿命,欠债还钱,不要说什么醉酒误事,有功而免死。”

    李勋看向李久源,冷冷说道:“我让你执掌暗卫刑法大权,你竟是如此做事,太让我失望了,你要是不堪其任,就让给别人去做吧。”

    七天前,暗卫来报,驻守通县的暗卫分部头目,醉酒之后,奸杀一名女子,事发之后,以钱财贿赂当地县令,事情得以平息,但出了这样的事情,没有人敢隐瞒李勋,消息传来,李勋勃然大怒,当即命令执掌刑法大权的李久源调查此事,若是事情属实,立即严办。

第六百八十五章 突来的变局(二十二)

    闻听李勋之言,李久源脸色大变,立即半跪在地:“属下失职,还请大帅给属下一个赎罪的机会。”

    李勋冷声说道:“你跟随我多年,一直忠心耿耿,冲着这一点,我会给你一次机会,但抓不抓得住,就看你自己了。”

    李久源大声说道:“属下一定竭尽所能,绝不让大帅失望。”

    “起来吧。”

    “谢大帅。”

    李勋看了李久源一眼,淡声道:“我知道你和他的关系,但错就是错,有错就要认,你若是不忍心下手,可以交给别人,但这个罪恶的源头,你必须立即掐灭,我李勋发展暗卫,只是为了自保,不是想要去做那些欺压弱小的事情,要是暗卫尽做那等丧尽人性的坏事,那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我的话你可明白?”

    李久源点了点头,默默说道:“大帅的意思属下明白了,今后行事,我绝不会再行任何私情。”

    暗卫发展到今天,已经颇为庞大,各项制度也是慢慢变得越发正规与严肃。

    暗卫最开始成立,因为发展的需要,刘歇只能大量招收自己熟悉的游侠人员,这类人,不管善恶,其最开始存在的需求,便是争强斗狠,打出了名气,便投靠门阀世家子弟,寻求钱物上的回报。

    像李久源,进入暗卫之后,因为是最早的一批,又因为刘歇的缘故,.asxs.很高,很快便是得到重用与提拔,所以在有了一定的成就之后,李久源全面舍弃曾经的恶习,努力读书识字,与人和善,不在轻易出手,这是大趋势,你不改变就只能被淘汰,一个作恶多端的人,任何上位者,恐怕都不会喜欢。

    李勋把暗卫交给司马图打理,司马图接手之后,做的第一件事情,便是进行内部整顿,那些恶习难改之辈,轻则被驱逐离开,重则丧命。

    经过几年的时间,整个暗卫的风气顿时大变,像乱杀无辜这样的事情,内部的私刑,往往比官府判的还要重,但不管怎么说,还是有那么一些狗改不了吃屎的混蛋,对于这样的人,不管立了多大的功劳,人脉关系有多深厚,司马图从来都是不徇私情,一压到底。

    暗卫的管理,李勋已经全权交给司马图处置,此次通县之事,犯事的人名叫李洪亮,是李久源三叔的儿子,两人是堂兄弟关系,血缘极为亲近,同时李洪亮也是最早进入暗卫的那批老人,在暗卫发展壮大过程之中,立下许多汗马功劳,他在暗卫的人脉关系非常深厚,人缘也是极好,但就是德性不好,极好酒色,为此做出许多出格的事情,早在两年前,就已经身居暗卫排名第八的头领,司马图接手之后,大力整顿暗卫内部秩序,李洪亮首当其冲,被打压的厉害,若不是因为功劳与资历的缘故,司马图早就有心杀他立威了。

    此次通县事件爆发之后,司马图的本意是公事公办,对李洪亮处以极刑,但阻力极大,求情的人极多,执掌刑法的李久源也是久拖不决,对此,司马图只能把事情通报给李勋,让他做决定。

    李勋最后对李久源说道:“你放心大胆的去做,出了任何事情,有我帮你顶着,你无需担心后路,还有,我会让陈恒安全力帮你,机会已经给你了,希望你不要让我失望。”

    李久源点了点头,表示绝不会让李勋失望,同时他也明白,李勋派遣陈恒安帮他,也是一种警告,若是在做不好,自己的位置将会由陈恒安所取代。

    李久源离开没多久,司马图到来,笑眯眯的问道:“主公,事情都解决好了?”

    李勋看了司马图一眼,不满道:“我最近已经够烦的了,你还把这等烦心事推给我,还要不要人活了?”

    司马图苦笑道:“主公,我只是代管暗卫,只能说是狐假虎威,若是因此犯了众怒,以后这暗卫我恐怕是无法在管理了,并不是有心推给主公处理。”

    李勋没有多说什么,其中的缘由他自然知道的一清二楚。

    见李勋不说话,司马图凑过去,低声说道:“暗卫在陇右与西域的力量,已经完成了分割与隔离,分为两个部分,其中一部分由刘歇管理,另外一个部分的头目,其人选,还请主公明示。”

    听了司马图的话,李勋沉吟不语。

    北江会与暗卫的联合,其目地,李勋已经有所明白,赵询显然准备借北江会之手,把暗卫吞掉,但不能明着去做,李勋自然不愿意自己辛苦创建的暗卫拱手让人,所以已经开始进行反击,与赵询的顾虑一样,李勋同样不能明着去做。

    所以,李勋把陇右的暗卫力量再次细分为两个部分,把北江会的力量全部推入西域,而陇右则是完全独立出来,不在允许北江会的人插手其中。

    李勋沉思片刻,最后说道:“我既然把暗卫交给你,你就放手去做吧,有什么合适的人选,你自己决定便可,无需问我。”

    司马图点了点头,不在多说。

    丰京以北六十余里,这里有山有水,环境优雅,风水颇佳,是一处不错的墓选之地,当然,也就是对于普通人而言,真正的权贵豪门,其墓地不会再这里,人就是这样,不管活着的时候,还是死了之后,什么样的出身与地位,都会有相应的等级,就连墓地都是如此,京中稍有资财,或是官位一般的人,才会选择在这里。

    一处隐秘的山脚之侧,一座规模很小的坟墓,这墓地看着普通,任谁看了都会觉得,这也就是一般人的墓地,但你若是走到近前,看到墓碑上的名讳,你定然会震惊万分,上面的文字所代表的,却是一个时代与辉煌。

    这座看着普通的坟墓,属于杨道嗣,杨氏作为权倾天下的第一门阀豪族,自然有着风水最好的墓地,但是,杨道嗣葬身火海,属于横死,不祥,这样的人,杨氏的规矩,不管身份高低,只能间葬,不然将会给后代带来灾难。

    坟墓前,站着一名须发全白的干瘦老人,这个人正是与杨道嗣斗了一辈子,前兵部尚书,左相刘桀。

第六百八十六章 突来的变局(二十三)

    刘桀手中拿着祭文,默默注视着杨道嗣的坟墓。

    不远处,一辆马车缓缓驶来,最后停在数十米之外,尤元峰从马车上走了下来。

    站在一旁的管家看到尤元峰到来,于是上前走到刘桀身边,轻声汇报。

    刘桀没有任何表情与动作,仿佛对于尤元峰的到来,已经提前知道。

    不一会儿,尤元峰一个人走到近前,管家对他躬身行了一礼,然后走到远处,把这里留给他们两位老人。

    尤元峰没有说话,只是静静看着前方的坟墓。

    刘桀上前,把手中的祭文烧掉,拿出一些祭奠用的物品,把一切流程做完之后,这才拍了拍手,转身看向尤元峰,淡声道:“老爷子今日到此,是为我还是为杨道嗣?”

    刘桀尊称尤元峰为老爷子,并不是年龄上,而是资历与身份上。

    刘桀与尤元峰的年纪相隔并不大,还不到十岁,但刘桀与尤明远是同辈,而尤元峰则是要长上一辈,再就是官场上的资历,尤元峰步入仕途很早,而且和刘桀、杨道嗣久在地方,大器晚成不同,尤元峰在仕途上进步非常顺利,年仅三十便已经做到刑部右侍郎、参知政事的高位,不到四十便是进入政事堂为相,这一做就是整整二十年,政绩斐然,在朝堂之上颇有威望,在当时,继任左右两相的呼声极高,但是在平宗晚年,因为文武之争,以及强烈反对朝廷用兵河北,等许多重大政治事件,与平宗矛盾越深,最终,尤元峰愤而辞职致仕,从此彻底与仕途绝缘。

    而刘桀与杨道嗣两人,自进入仕途之后,始终在地方做官,一直到赵智继位之后,两人才是开始得到重用,并逐步进入朝堂中枢,其仕途轨迹与尤元峰不可同日而语,就资历来说,他们也是比尤元峰差得远,所以说刘桀虽然最终做到左相之位,比尤元峰要高,但就私下相交,刘桀对尤元峰却是要执晚辈之礼。

    尤元峰嘿嘿笑道:“死人有什么好看的,我此行前来,自然是为你刘桀。”

    刘桀看着尤元峰,淡笑道:“老爷子还是那般直爽。”

    “都是快死的人了,还有什么好怕与顾忌的?”

    尤元峰目光看向杨道嗣的墓碑,注视片刻,冷冷说道:“为国,杨道嗣值得所有人敬佩,但是为家,他就是一个蠢货,杨氏一族在他手中看似权倾天下,声名到达巅峰,但其败亡之势,也将从此开始。”

    刘桀淡声道:“道有不同,追求的方向自然也是不同,杨道嗣所追求的方向,比你我要更加高尚。”

    尤元峰沉默不语,片刻之后,才是点头说道:“你说的不错,我们追求的方向不同,没有什么好比较的。”

    刘桀默默说道:“老爷子今日到此,所为何事?”

    尤元峰轻声说道:“你我都是快死的老人了,应该有些共同的话语。”

    说罢,尤元峰挥了挥手,身后的马车,站立的两名下人,从马车上拿着案几与茶水走了过来。

    两人坐定,尤元峰亲自为刘桀倒了一杯茶水。

    “刘桀,你对天下大势,有什么看法?”

    尤元峰很直接,这是他的性格。

    刘桀端起茶杯,轻笑道:“老爷子觉得呢?”

    尤元峰皱眉道:“我也看不太清楚,只是有些觉得,自从朝堂没有了你与杨道嗣之后,朝廷的风气有变,官员们的心思....与以前大不相同,人心变了。”

    刘桀能把持左相之位二十多年,和杨道嗣争斗多年而不落下风,更是能够把朝政治理的井井有条,其才能不用质疑,就连尤元峰都是大为敬佩,有些艰深的问题,自己想不明白,他相信可以从刘桀这里得到有用的信息。

    刘桀喝了口茶水,淡声道:“这种情形其实一直存在,老爷子你久居相国之位多年,比我更清楚其中的缘由。”

    尤元峰说道:“这种情形到了当今圣上继位之后,有所改变。”

    刘桀放下茶杯,嘿嘿笑道:“不是改变,而是被隐藏,平宗晚年,不顾满朝文武大臣的反对,执意出兵河北,以致全军覆没,地动山摇,国势大损,在此为难时刻,朝廷百官只能暂时摒弃前嫌,团结一致,共同对抗危局。”

    说到这里,刘桀叹声道:“天下人都说,是我和杨道嗣让国家稳定下来,都是我们两人的功劳,其实不然,我和杨道嗣充其量只是一个领头人罢了,在当时的那个局面,不团结就只能是死路一条。”

    尤元峰笑了笑,没有说话,刘桀说的谦虚,但他明白,没有杨道嗣与刘桀的存在,晋朝或许依旧能够苟延残喘的延续到现在,但绝不可能恢复到如此国势,若没有这样的国势,也不可能取得这么多战争上的辉煌战绩。

    尤元峰注视刘桀,沉声说道:“说些实在的吧,有些问题我想的很模糊,希望你可以给我一个清晰.....”

    刘桀沉默不语,沉思良久之后,这才缓声说道:“民心正在慢慢丢失,这是国家的根本,晋朝的根基已经有所动摇。”

    “此话怎讲?”

    “你也看到了,自从白巾军之乱到现在,百姓的暴乱,无时无刻不在发生。”

    尤元峰皱眉说道:“都是一些小规模的暴乱,影响不了什么。”

    刘桀冷声说道:“规模是不大,但一直都在发生,灭了又生,生了又灭,而且到了现在,暴乱的规模或许不大,却是越来越多,这难道还不严重?这又说明了什么?说明天下百姓对国家的认同已经越来越低,对晋朝已经慢慢感到绝望。”

    说完这番话,刘桀叹声道:“我主动退出朝堂,既是为了家族的利益与保存,同时也是把朝政大权全部让给杨道嗣,让他没有任何掣肘,可以放心的去做,若是可以给杨道嗣三五年的时间,解决掉那么一二个危害国家最盛的地方藩镇势力,如此一来,晋朝至少还可以延续数十年,但是....”

    说到这里,刘桀摇了摇头,脸上有了痛苦之色,他为国家艰难奋斗了数十年,有过幻想与激情,也有过悲愤与失望,虽然最终选择了家族,但是国家走到今天这个地步与局面,刘桀心中的痛苦,又岂是外人所能知道?

第六百八十七章 生与死的较量(一)

    “如今的天下,就像是一锅油水,表面看似平静淡然,实则已经滚烫激烈,以圣上的威严,这个锅还算稳当,一旦圣上......恐怕立即就要激荡四溢了。”

    刘桀沉声说道:“其实现在最主要的问题,是贵贱之争,自武宗开始,朝廷开始大量起用寒门士子,为的就是压制与抗衡门阀世家,效果最开始非常不错,但阶级之分延续数千年之久,不是人力所可以改变,到了现在,皇族扶持起来的许多寒门家族,延续到现在,已经慢慢被天下大环境所同化,成为新的门阀世家。”

    对于刘桀的话,尤元峰深以为然,当今圣上,资质平庸,但善于权谋,若仅是如此,朝堂百官必将陷入分裂,国政不可能恢复,但是好在,赵智发掘并重用了刘桀、杨道嗣与李忠三人,李忠主外,刘桀、杨道嗣主内,赵智居中调和,以这样的政治结构,在他继位之初的大动乱时期,快速且有效的整合所有势力,把全部力量集中起来,最终扭转局势,把晋朝这艘即将坠入深渊的破船,给重新拉了起来。

    赵智继位之后,重用刘桀、杨道嗣等人,在他们的努力之下,朝局稳定,百官协力,全面推动国力恢复,但这种平静和睦的表面,只是因为平宗晚期,突然而来的政治灾难,在剧烈危险面前,大家只能团结起来,共同对外,经过这么多年,朝堂各种势力,看起来融合着不错,大家有争斗,也有妥协,任何事情,商量着办,但是到了现在,朝堂各派势力之间的弹性,已经在慢慢消失,之所以会这样,并不是因为赵智的衰老,以及杨道嗣、刘桀等一批优秀政治领袖的退出,而是因为,充斥朝堂之中的门阀世家与寒门世家,他们之间的根本矛盾并没有消除,当初的联合,只是因为局势所迫,不得已而为之,如今随着赵智、杨道嗣、刘桀等高层隐退,朝堂大局逐渐松散,控制力的削弱,朝堂各派势力的矛盾,开始变得明面化,这是大势所趋,就算杨道嗣、赵智等人还在其位,也只能是暂时压制,而无法彻底消除。

    刘桀心情有些激荡,今时今日,能够与自己同等级说话的人,已经非常少了,今日与尤元峰的交谈,让他的沉稳有些放开。

    刘桀继续说道:“天下之地,藩镇数以十计,他们手握兵权,执掌地方军政大权,政由己出,其势力的总和远超朝廷,如今时局,各大藩镇诸侯态度低调,恭顺朝廷,看似是因为朝廷在两次陇右战争,接连取得辉煌胜利,他们被朝廷的威严所震慑,其实不然,实则是以退为进,坐观其变,朝廷盛,他们则继续隐忍,朝廷弱,天下有变,他们定然暴起而动,所以,朝廷内部绝不能乱,只要朝局不乱,军队就不会乱,军队不乱,以禁军与安北、陇右的军事力量,近四十万大军,天下诸侯就绝不敢有任何异动。”

    尤元峰眼睛眯了起来,从刘桀的话中听出了一些言外之意:“你的意思是说,朝堂的政局,日后会有崩盘的危险?”

    刘桀沉声说道:“我久居朝堂核心之位,对于其中的缘由知之甚深,从皇上继位之初到白巾军之乱爆发,这十五年的时间,皇上逐步提升杨道嗣,让其成为门阀世家的领袖,组建右相一党,把所有门阀世家统筹起来,又让我尽收天下寒门士族,组建左相一党,这样做,虽然让两党势力变得空前强大,但就皇上而言,却也是非常方便管理,这种平衡政策,前期效果极为不错,迅速稳定了朝局与人心,但是随着白巾军之乱的爆发,以及随后的十年时间,江南之战,两次陇右之战,三次大规模的胡族南下,战争太频繁了,朝廷的财政渐渐枯竭,皇上对军权看的很重,那是他的立足之本,但是,随着一场接着一场战争,战争的规模一场比一场浩大,军队的规模与数量越来越大,为了维持军队的费用,朝廷只能竭泽而渔,从承平元年到承平八年,短短八年时间,江南地区加收税赋十三次,北部地区加收税赋七次,如此等等,局面非但没有得到好转,反而越发的恶劣,财政的举步维艰,带来的恶果,便是开始激发朝堂的内部矛盾。”

    尤元峰沉默不语,他虽然远离朝堂多年,但对于朝局大小事还是知道的非常清楚。

    最近几年,晋朝虽在对外方面,取得了一系列,辉煌的军事胜利,但一场战争的结果,不管是胜利还是失败,人力与物力的消耗都是极为巨大的,晋朝如今保持着超过四十万常备军队,维持如此庞大的军队,每年所消耗的物资,将是一个非常恐怖的数字,现在的赵智其实已经骑虎难下,要想彻底解决财政危机,最简单的办法自然就是裁撤军队。

    赵智有过裁军的想法,但阻力实在太大,原因很简单,军队的数量基数越大,那就代表官位数量越多。

    在这个世界,血脉与出身决定了一切,就像是皇帝宝座一样,门阀世家同样如此,一家之长的位子只有一个,但是族长的子嗣却是往往会有很多,他们对待血脉与出身,比之皇族还要森严。

    赵智继位这么多年,其实也就做了两件事情,一是攒钱,二就是扩充军队,枪杆子出政权,没有军队做支撑的政权,是非常脆弱的,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到了赵智晚年,晋朝的军队已经超过四十万之巨,赵智继位之初,为了整合各派力量,对门阀世家做出巨大让步,对于贵族子弟从军全面放开,并且升迁的速度,往往也会比寒门子弟要快的多。

    出于这一点,那些门阀世家的庶出子弟,为了步入仕途,开始大量涌入军队,不是说这些出身门阀世家的子弟,进入军队就是为了游戏,他们虽然出身豪门,却是庶出,在家族之内其实并不受到待见,在血脉出身注定一切的门阀世家当中,这类人的地位比奴仆也高不了多少,所以,他们加入军队,完全是为了寻找出路,为了自己,他们在军队之中与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依旧要去拼搏与努力,不去拼,不去搏,最后也只能贫困潦倒一生,这是赵智为他们画出的底线与规则。

第六百八十八章 生与死的较量(二)

    平民阶层,要想出人头地,太难太难,就算是科举之道,也是在被门阀世家一步步侵蚀与霸占,但是赵智这一朝,对武将这一类的官员,虽然防备与打压很重,但赏赐同样也很重,因为扩充军队,不仅大量门阀世家子弟涌入,平民阶层同样也是如此,最具代表性的便是楚州节度使王怀烈,还有单仇、毛安福、元和等一批高级将领,都是出身平民阶层,靠着努力与奋斗,一步步走上高位,他们的成功,激发了一大批胸怀大志的寒门百姓。

    所以说,赵智这一朝,或许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仅仅就军事方面来说,其整个战备与军事力量,确实有了一个质的飞越与提升。

    就像开国之初,经过战乱的洗礼,人口锐减,社会资源足够人们去分配,所有的问题都是慢慢积累与爆发的,现在的军队环境也是如此,赵智扩充军队的开始,资源很多,只要你肯努力与奋斗,终归是可以分到一点利益与好处,但是到了现在,数以千计的门阀世家子弟充斥军队之中,他们最开始加入军队,或许是迫不得已,但是随着地位与权力的提升,慢慢开始受到家族的重视,并逐渐得到家族的大力扶持与帮助,在同等的情况下,出身寒门的将领,怎么可能争得赢这些人?

    随着这样的人越来越多,寒门阶层的将领,他们的压力越来越重,所能得到的利益与好处越来越少,不满与愤怒,已经在整个军队体系开始蔓延,到了爆发的边缘。

    尤元峰沉思良久,最终点头说道:“你说的我明白了。”

    刘桀站了起来,淡声道:“各地的暴乱越来越多,其实这都不重要,因为朝廷的根基还在,暴乱虽多,但终归成不了什么气候,怕的是,各地的军队,军官领导阶层,世家与寒门,已经开始分化,双方的矛盾越来越大,互相推诿不战,那样时局恐怕就会变得越来越糟,以致最后局面不可控制,这才是让人最为担心的。”

    尤元峰也是站了起来,看着刘桀,沉声道:“你此次前来丰京,恐怕不仅仅只是为了看看杨道嗣吧?”

    刘桀笑了笑:“退一步海阔天空,有些时候,舍得方能保全自己。”

    尤元峰不屑的说道:“说的好听,不就是退出官场,坐观局变,以图自保?”

    刘桀脸上的笑容慢慢消失,沉默片刻,才是默默说道:“你们尤氏一族不也是如此?又有什么资格嘲讽我刘家。”

    尤元峰嘿嘿冷笑道:“是一个选择,但老夫敢作敢当,不会藏着掖着,为了家族的利益,其他的都是狗屁,你刘桀呢?向来以国士自称,爱国爱民,如今呢?到了抉择的关头,还不是只是想着怎么保全自己的家族?”

    尤元峰直言不讳的嘲讽,刘桀并没有生气,而是脸上有了深深的惭愧之色,当初的抱负与理想,到了如今,面对现实,原来只是一坨狗屎,臭不可闻。

    刘桀之所以惭愧,是因为他想到了赵智,不管什么原因,大家为了一个目标与理想,赵智给了刘桀与杨道嗣足够的信任与重用,但是到了最后,赵智的生命即将走到终点,杨道嗣已然葬身火海,他们的理想与目标致死都没有改变,而自己呢?在天下大局即将发生剧变之前,则是选择了退出,保全家族与自己,什么国家与君臣,就像尤元峰所说的那样,全都是狗屁。

    “当今陛下虽无雄才大略,但善于权谋,也能知人善用,太子赵询才能不显,性格太强,若无雄才大略与权谋相托,日后的朝局恐怕将会越发的激烈与混乱。”

    刘桀说完这最后一句话,对着尤元峰躬身一拜,随即迈步离开。

    望着刘桀离去的马车,尤元峰陷入沉思之中,刘桀此次进京,肯定有其他目地,从方才的话语之中,刘桀的心意已经表露无遗,刘家准备全面推出官场了,尤元峰不由想到了刘桀的儿子,贵为政事堂相国的刘光辉,他继任刘桀为相,虽然没有了左相一党,但只有这个位置,刘家的辉煌依旧可以延续下去,若是刘光辉也是退出,刘桀的果断与魄力,就真的让人感到敬畏了。

    时间很快来到九月中旬。

    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只是一个简单的时间计数,但是对于某些人来说,则是充满了恐惧与猜测。

    从八月底到九月中旬,不到二十天的时间,丰京内外发生了许多大事。

    就在刘桀与尤元峰那次谈话的第二天,政事堂相国,刑部尚书刘光辉上表太子监国赵询,以身体不适,老父刘桀时日无多,应回家尽孝等诸多理由,请求辞官致仕。

    刘光辉的主动辞职相国之位,立即在朝堂引起轰动。

    一个官员从低到高,最终进入政事堂为相,是所有士人的最高梦想与目标,能够走到这一步的人,真的是非常非常不容易,所以,一旦为相,除非是被动的不得不离开,也或是年纪太大,已然时日无多,不然没有哪个人会主动辞职致仕,不是说没有,而是很少很少,至少在赵智这一朝数十年,除了前政事堂相国,礼部尚书洪质年老主动致仕之外,还没有第二人主动辞相。

    刘光辉今年还不到四十五岁,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他这个时候突然辞官致仕,不仅引起轰动,更是让许多人心生瞎想,他这么做,到底出于何种目地?

    刘光辉属于中立派,对于赵询这等权力欲极强的人来说,既然不能为己所用,像刘光辉这类人显然没有多大存在的必要,赵询日后登基为帝,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目标,不能为己所用的人,都会成为打击目标,但是要想拿掉一个政事堂相国,就算是皇帝,也是很难很难,除非是像赵智这种威望很高,年限颇长的皇帝,或许才能很大程度上挥发自己的意志与政治目地。

    刘光辉的主动请辞,自然正中赵询的心怀,但他还是颇为谨慎,当即退回刘光辉的致仕奏章,不准。

    随后,刘光辉两日之内,五次上书请辞,言语一次比一次激烈,直到这个时候,赵询才是明白,刘光辉并不是在开玩笑也或是有其他什么目地,而是真的想要辞职致仕,于是,赵智这才正式下书,以太子监国的名义,批准了刘光辉的致仕请求。

第六百八十九章 生与死的较量(三)

    刘光辉的突然辞相,虽然引起很大的轰动,但也只是让大家多了一些猜测,饭后多了一些话题罢了,还有一件事情,则是真正震动天下。

    河南与淮北地区的民乱越来越严重,地方军队虽然多有剿灭,但春风吹又生,始终无法根除,到了九月,暴乱的势力已经发展到二十余个之多,其中以王奎与苏驰两股势力最大。

    天和元年,八月中旬,暴民首领王奎与苏驰,率领八千叛乱百姓,流战至河南道境内,地方官府几次派兵征剿,竟都是大败而归,九月初六,王奎与苏驰两人,率众假冒战败官兵,突袭淇阳县城,一举而破,消息传来,赵询颇感震惊。

    淇阳县城或许只是一座小县城,算不得什么,但是此城距离东都洛京却只有不到三百里的路程,叛民一举拿下淇阳城,往南而上,只需不到两天的时间,便是能够抵达东都洛京。

    朝廷很快做出决定,太子赵询当即下发急令,命令洛京镇守使詹台镜明,领兵出城剿灭叛民,决不能让叛民逼近东都,以免动乱天下人心。

    王奎与苏驰虽然拿下了淇阳城,但人数并不多,几战耗损下来,已经不足五千,装备简陋,战力混乱,而詹台镜明手中却有足足一万五千精锐士兵,剿灭王奎与苏驰,在赵询看来,根本不在话下。

    但是战争之势岂能想当然耳?

    让所有人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场十拿九稳的平乱,竟是以惨败收场,以致整个战局与河南大局,顿时急转而下。

    九月初十,詹台镜明奉命领军平乱,洛京有一万五千守军,他根本就没有拿王奎与苏驰两人当回事,原本只准备带五千军队出城,最后被手下将领赵天元所劝说,这才最终带了一万人。

    王奎与苏驰所属的五千军队,说是军队,其实也就是一群百姓,战斗力可想而知,詹台镜明领军而来,立即强攻淇阳城,不到半个时辰,便是攻破城池,王奎与苏驰两人率领不到三千残军,弃城狼狈而逃。

    詹台镜明贪图战功,自然不肯放过这群叛乱百姓,于是领军追杀,连追百余里而不弃,赵天元极力劝阻,言其追敌过剩,己方精力不济,若有生变,必败矣。

    詹台镜明不听劝阻,下令全军继续追击。

    詹台镜明太自大,也太小看别人,王奎有勇,苏驰有谋,他们早已经计划好一切,早在攻下淇阳城之时,苏驰便是派人联系了其他各路乱民势力,其中有数股势力听从了苏驰的命令,秘密北上,进入郎和山潜伏,只等王奎与苏驰两人引敌而来。

    詹台镜明率领军队不顾一切的追击,最终大军涌入一处狭小地带,就在此事,近两万乱民,从四面八方围杀而来。

    詹台镜明的军队远道而来,力气用尽,人马皆疲,而埋伏此地的两万乱民,虽然装备简陋,战斗力低下,却是以逸待劳,出其不意,以全力击疲惫之师,安有不胜之理?

    双方激战整整两个时辰,官军最终大败,詹台镜明身陷重围,绝望中有意自杀,被中郎将赵天元所阻,随后,赵天元聚集五百士兵,身先士卒,杀出一条血路,带着詹台镜明突围而逃。

    此战,一万精锐士兵,战死过半,数千人被俘,詹台镜明领着不足两千人的残军,经过一天一夜的时间,逃回了洛京。

    詹台镜明的战败,立即引起了连锁反应,首先是暴民叛军,一场大战下来,顿时士气大振,王奎与苏驰两人立即名扬天下,他们趁着大胜之机,复占淇阳城,并以此为据点,连续攻破了周边的六县八城,获取了大量的粮食与装备,王奎与苏驰以此为底气,大肆招募军队,并号召各地乱民势力前来汇合,共图大事。

    九月十四,詹台镜明战败的消息传回丰京,满朝震惊,赵询有些慌了神,连忙去找赵智,请示对策,父子两人说了什么,外人不得而知,但是很快,赵询以已经得到赵智全权支持为理由,召开朝会,与百官商量对策。

    就在赵询召开朝会,与百官刚刚商议出一些眉目之时,第二天,河南道再有消息传来,流战淮北、淮南地区的数十股乱民势力,积极响应王奎与苏驰,大量流民叛军北上河南道,到了九月十五的时候,以淇阳城为大本营的王奎与苏驰两人,手中聚集的兵马,已经超过八万。

    众人推举王奎为天王,设立十三路大军,在举行了盛大的军队集结仪式之后,王奎留两万军队守卫后方,自己亲领六万余大军,兵出淇阳,开始朝着晋朝的第二政治经济中心,东都洛京进军。

    河南叛军乱民的声势与行动,顿时震动了整个天下,赵询惊惧之下,最终听取了左相李忠的军事建议,和右相杨道临的政治建议,开始双管齐下,积极调动天下力量,准备以最快的速度平定河南的乱局。

    首先,赵询以得到赵智的全部授权,以天子之命下昭,命令楚州节度使王怀烈出兵淮北,进据河南道边城沪州,切断叛军的退路,又命令驻守河东,云州节度使黄詬,领军一万五千,立即驰援洛京。

    最后任命河南道濮州节度使云玑为平叛大将军,归属河南道境内各州府的所有地方军队,全部受其节制指挥。

    叛军首领王奎,领军急攻洛京三天,而不下,这时,楚州节度使王怀烈的两万军队已经进驻沪州,而朝廷的大军也是已经临近洛京。

    云州节度使黄詬领一万五千军队从洛京以北先行杀到,夜战王奎叛军,一战大败乱民叛军,斩敌过万,而濮州节度使云玑此时也是领着近两万大军,从洛京南面而来,距离战场不足百里。

    乱民叛军此时还有近五万可战之兵,虽然数量上要超过官军,但战斗力远远不及,加上此时有着被包围的危险,军心以散,只能立即撤退,不然必死无疑。

    但退,也不能一窝蜂的一起撤退,那样只能是军心立即溃散,大军一哄而散的下场。

    所以,王奎让自己的亲儿子,领着八千军队断后,以此义气感动众人,军心稍稍有所恢复,随后,王奎领军朝着淇阳撤退。

第六百九十章 生与死的较量(四)

    在接下来的军事战略走向,王奎与苏驰两人爆发了争吵。

    现在的局面是,云州节度使黄詬领一万五千军队,携大胜之余威,进逼淇阳城,濮州节度使云玑此时也是领着近两万大军,驻扎在淇阳城以南十里之外,更加严重的是,楚州节度使王怀烈的两万军队进驻沪州,虽是按兵不动,但沪州地理位置重要,是进出河南与淮南的必经之路,王怀烈占据沪州,等于是切断了叛军的最后退路。

    王奎有勇无谋,前番的一场胜利,让其自大无比,目中无人,藐视朝廷,在他看来,自己从洛京退回淇阳城,是主动撤退,并不是战败,自己手中还有超过六万军队,武器足够,粮草充实,而官军不过的全部兵力加起来,还不到五万,兵力弱于自己,自己完全还有一战之力,所以,王奎不顾所有人的反对,坚决固守淇阳城,准备在此地与官军决一胜负。

    对于王奎的决定和打算,苏驰不屑一顾,在他看来,此次领军前来平乱的几位将领,黄詬、王怀烈两人,皆是威震四方的名将、骁将,濮州节度使云玑虽然是文官出身,没有黄詬、王怀烈两人名气那么大,但也是久掌地方军权,同样不可小视。

    而且,不论双方兵力的对比,还是士兵战斗力的高低,就目前局部战局来说,王奎的兵力确实占据上风,但这也只是暂时的,乱民大军没由根据地,被裹挟在淇阳城等几座小城之中,没由腾转之地,而且各州的地方军队还在源源不断的赶往河南,时间一旦拖得久了,乱民大军根本没有任何出路。

    苏驰建议王奎,不要恋战,立即弃城东逃,经秦山入莱州,然后从登州坐船出海逃亡,不管是去高丽还是去往东北乌罗,登州那里也有一股乱民势力,实力虽然不强,但大多数都是当地的渔民,手中有着大量的渔船,只要能够逃到登州,经船出海,官军在强大,也只能是鞭长莫及。

    苏驰的建议非常不错,跳出官军的包围圈,远走边地,只要手中兵马不散,终归还是有机会东山再起。

    可惜,王奎刚愎自用,不听良言,执意死守淇阳城,准备在此地与官军一绝生死,他想的简单,只要在这里大胜官军一场,天下大局定然有变,想法不错,只是要想成功,几乎是没有任何可能。

    黄詬与云玑两方军队很快合兵一处,并立即对淇阳城展开猛烈进攻,双方激战到傍晚,各自暂且休整,来日再战。

    深夜,王奎打开城门,领军三万趁夜突袭,意图出其不意,一举打垮城外官军,此举贵在出奇,想法确实不错,可惜他面对的是黄詬与云玑,两人都不是泛泛之辈,黄詬治军刚烈,以勇猛著称,云玑则是治军严谨,以稳重著称,两人退兵回营之后,并没有放松警惕,依旧防守严密,显然是防着王奎有这么一招,也希望他来,果然,想什么来什么,王奎趁夜来攻,主攻云玑大营,打了近半个时辰,没有任何进展,此时,黄詬全军出动,从侧面杀至,云玑也是趁机大开营门,领军出战,王奎没有坚持多久,大败,三万大军,损伤大半,只有不到一万人退回淇阳城。

    此后,王奎再不敢出战,死守城池。

    河南的战事持续了五天,其实原本并不需要这么久,那晚夜袭,乱民叛军大败,全军士气几乎崩溃,第二天一早,黄詬便是组织大军发动猛攻,险些打下淇阳城,快速结束战争,就在此时,沪州那边传来消息,靠近沪州的一座,被乱民占领的小县城,楚州节度使王怀烈攻破此城,竟是不许叛军投降,把数千降卒全部坑杀,并纵兵烧杀抢夺,城内上万百姓,死伤大半。

    王奎得到传报,立即把这个消息散布全城,并造谣朝廷已经下了不接受投降,格杀勿论的命令,此消息一出,全军将士心生恐惧,原本崩溃到极致的士气,反而在求生的本能之下,开始放手一搏,决意与官军拼死战斗,不死不休。

    而城中百姓,对于王奎等人,最开始是非常反感与厌恶的,在得到王怀烈屠城的消息之后,也是心生惧怕,害怕官军破城之后,也会对淇阳城大开杀戒,于是,有些人开始主动接济王奎军队。

    如此一来,全城上下一心,拼死防守,黄詬与云玑两人一连猛攻了五天,竟是越来越难打,战事反而陷入到僵持之中。

    丰京。

    一名太监在前面领路,后面则是跟着卢柏江。

    卢柏江眉头紧皱,脸色阴沉,心情显然是非常不好。

    皇宫最近的气氛,显得有些异样,值守与巡逻的御林军士兵,比平常要多很多,也要严密许多,这种突如其来的变化,让卢柏江有些猜测,宫内难道是出了什么事情?这种情况是从三天前开始的,卢柏江对此也是询问过赵询,但是后者找了一个理由,并没有多说此事。

    卢柏江今天之所以急匆匆进宫,主动拜见赵询,是因为,就在两个时辰前,赵询发布命令文书,这道命令不是对内,而是对外,目标指向河南,命令的内容,招降乱民叛军,只是追究首恶王奎的大罪,其余人等,只要放弃抵抗,主动放下武器,朝廷将网开一面,赦免所有人的罪过。

    得到这个消息,卢柏江极为惊讶,在他看来,河南大局已定,淇阳城虽然暂时没有被攻破,但叛军已经被团团围住,根本坚持不了多久,战争结束,最多也就是三五天的事情,但是在这个时候,赵询突然下达了网开一面的命令,这着实令卢柏江非常不解,所以,他连忙进宫,就是想要问个明白。

    来到太子东宫大门,太监停下脚步,对着卢柏江拱手说道:“卢大人,小人就在这里等你。”

    “有劳了。”

    卢柏江点了点头,迈步走进东宫大门。

    太子东宫在皇宫之内,这里是皇帝与后宫嫔妃生活的地方,所以对于外臣进入皇宫,不管是面见皇帝,还是去东宫面见太子,人数是有限制的,时间上也有限制,最多只能停留一个时辰,这也是为什么太监送到之后,并没有离开,而在大门外等着,一个时辰之后,卢柏江若是还不出来,太监就会进去催促他离开,太子赵询都无法阻止。

第六百九十一章 生与死的较量(五)

    东宫之内,显得很安静,除了服侍此地的太监与宫女之外,并没有任何外臣在此。

    卢柏江看了一眼四周,眉头微皱,这有些出乎常理,赵询身为太子监国,主持一切朝政大事,河南的军事虽然已经无碍,但毕竟是一场战争,这不是一件小事情,只要战争一天没有结束,所有人的心神都会紧着,按说这个时候,应该会有许多官员接连到此,不管有用没用,那都是一个态度问题,但是现在一个外臣都没有,这就非常奇怪了。

    卢柏江来到东宫主殿,外面的侍卫认识他,对他点了点头,让其进入殿内。

    赵询来回走动,整个人显得非常焦躁不安,脸上的神色极为沉重。

    殿门被推开,赵询停下步伐,扭头看去,卢柏江走了进来。

    “殿下,河南战局很快就要结束,您为何要在这个时候下召招降?那些乱民叛军四处流窜,烧杀强盗,无恶不作,若不以雷霆手段进行严厉镇压,岂不扫了朝廷威严,更是让其他心怀叵测之人觉得,要想当官发财,发动叛乱就行了,只要规模够大,打上那么两场战争,打不赢就投降,什么事都没有,还可以得到高官厚禄,如此一来,日后的天下岂能还有安宁平静可言?”

    见到赵询,卢柏江立即急声劝阻,在他看来,赵询下达的这个命令,全然大错特错,没有任何意义,百害而无一利。

    “你自己看吧。”赵询摇了摇头,走到一边,从桌子上拿起一本奏章,然后递给了卢柏江。

    卢柏江躬身接过奏章,打开看到里面的内容,脸色顿时微变,眉头微微皱起。

    王奎叛军大胜詹台镜明,随后进逼东都洛京,战局有变,当时朝廷动议,赵询立即做出了反应与部署,并命令临近东都洛京的地方军队,以最快的速度前往救援与平叛,翼州防御使杨佐以及陵州都督杨安,这两个人显得极为积极,路程比黄詬要远很多,但两人领军的速度却很快,只比黄詬晚上一天的时间,便是集结了近两万大军,直扑洛京,到达之后,上书朝廷,他们带来的两万军队就地驻防洛京,防止叛军来攻,并以军多分散各不统属为由,先斩后奏,两人联合起来,把城内数万军队,暂时交由楚王赵硕节制管理。

    赵询脸上有些悔恨的说道:“孤还是大意了,不该下此命令,给了杨氏一族与楚王机会,如今楚王手握数万大军,掌控洛京,威胁太大了,所以孤才会希望立即结束河南战局,这样楚王与杨氏一族便没有了任何借口,继续逗留洛京。”

    卢柏江合上奏章,沉思片刻,最后摇头说道:“殿下过虑了,您才是太子监国,身有大义,楚王不足为虑,黄詬、云玑、王怀烈等人都是忠心朝廷,有他们在,杨佐与杨安两人翻不起什么大浪,也绝不敢有任何异动。”

    赵询摇了摇头:“楚王有杨氏一族鼎力扶持,不可小视,我们不能大意。”

    卢柏江皱了皱眉头,总感觉赵询有些左右言而顾其他,在隐瞒着什么,目光看向赵询,赵询脸色平静,看不出来什么,但从他眼神之中无意间流露出来的异色,卢柏江却是感受到了一种情绪,那是恐惧与不安,卢柏江心神震动,赵询身为太子监国,若不出意外,将是日后铁定的晋朝天子,这样的存在,又有什么能够让他感到恐惧?

    “太子殿下,您在害怕什么?”

    卢柏江突不其然的问了这么一句。

    赵询微微一愣,看着卢柏江那仿佛可以洞察人心的眼神,赵询脸皮一阵抖动,呵呵一笑,掩饰道:“你在说什么,孤好好的,怎么可能会害怕?”

    卢柏江默默注视赵询,赵询被如此注视,神色开始变的不自然起来,张了张嘴想要说些什么,但最终还是闭口不言。

    见赵询还是信不过自己,卢柏江长叹一声,躬身拜礼道:“太子殿下,臣与您交际不深,相识不久,殿下信不过臣,也是应该,臣也不多说什么,只是希望殿下若遇到重大不可决断之事,此时政局诡测微妙,千万要小心谨慎,钱明度、李忠全等人虽然才能一般,但跟随殿下日久,值得信任,殿下不如找他们前来商议一二,以免出现不可挽回的错误。”

    说完这番话,卢柏江躬身再次一拜,转身便要离开。

    赵询咬了咬牙,犹豫一二,最终还是上前拉住卢柏江,低声说道:“孤能够信任你?”

    “那等背主求荣的小人行径,臣是万万不会去做的。”

    卢柏江一脸正色的说道。

    赵询重重点了点头,低声说道:“还记得王奎叛军大败詹台镜明,随后大军进逼洛京,孤前去面见圣上?”

    “陛下授予太子殿下全权,代皇帝之事,此事满朝尽知。”

    卢柏江有些不解赵询怎么突然说这些,这个事情所有人都是知道的,没有什么好说的。

    赵询抿了抿嘴,凑近卢柏江,语气极为微弱的说道:“孤那天去见父皇,不是主动前去,而是.....牧公传来消息,父皇旧疾突发,呕血不止,随后昏迷不醒,孤已经询问过御医,御医说......父皇恐怕是醒不过来了。”

    啊!

    赵询的声音很小很小,但是传入卢柏江的耳中,却是犹如惊天轰雷,炸的他脑海一阵眩晕,险些昏倒在地,不由失声出口。

    “此事一旦传出去,京城恐怕立即就要大乱了。”

    赵询脸色微变,连忙捂住了卢柏江的嘴,然后苦笑道:“孤还没有做好准备啊!”

    卢柏江很快恢复正常,他整个人的心神立即高度紧张了起来,也是如赵询方才那般,来回走动,思考问题。

    片刻之后,卢柏江停下步伐,看向赵询:“太子殿下,您所说的没有做好准备,指的是楚王与翼王两人?”

    思考前前后后,卢柏江立即想到问题的关键,赵智最后几年时间,做的最重要一件事情,便是全力推动赵询上位,赵询当上太子之位后,为了让其日后可以顺利平稳继承皇帝宝座,赵智同样做了很多安排,不管是文的方面,还是武的方面,给赵询打造了一个非常坚实有力的政治集团,所以说,就京城而言,赵询一家独大,几乎没有任何问题,所以赵询说,自己还没有做好准备,指的不是丰京,而是丰京之外。

第六百九十二章 生与死的较量(六)

    赵询神色忧虑的说道:“楚王的背后是杨氏,他现在手握三万兵马,坐镇洛京,位置重要,手中又有兵马,威胁太大了,还有翼王赵赫,他在河东的根基太深,虽然前番父皇对其进行了严厉的打击,使他在河东的势力分崩瓦解,但这或许只是表面,暗地里到底还有多少势力存在,谁都不知道。”

    卢柏江说道:“怪不得殿下这几日看似正常处理政事,却是少有召见官员到东宫来,原来是这么回事。”

    赵询沉声说道:“人多嘴杂,杨氏与翼王等各派势力,肯定在孤身边安排了奸细,见的人多了,皇上的消息说不定就会传出去,到时候,楚王与翼王等人,定然不会坐以待毙,孤还没有准备好,需要时间。”

    卢柏江轻声问道:“皇上昏迷的消息,都有谁知道?”

    “李忠全、钱明度、邹辅贤......”

    非常时期,非常谨慎,赵智陷入昏迷的消息,赵询告诉的人很少,不超过十人,全部都是他最亲近与最信任的人。

    “殿下想来已经与李忠全等人有过商议,不知有何打算?”

    “尽快结束河南战局,如此一来,楚王就没有了继续逗留洛京的借口,然后调遣黄詬迅速回返河东,有他在河东坐镇,翼王的兵马将无法动弹,待这两件事情做完,那时,若是皇上还没有.........孤将以皇上的名义宣下退位诏书.....”

    卢柏江冷笑道:“若是臣猜得不错,李忠全等人还建议殿下沉稳冷静,不动声色,尽量拖延时间,然后由他们暗中联络掌控禁军兵马,一旦等上述事情完成,他们将立即领兵入城,帮助殿下顺利登基为帝?”

    赵询点了点头:“正是如此。”

    卢柏江摇了摇头,斩钉截铁的说道:“若是殿下以此行事,定将铸成大错,悔之晚矣。”

    赵询闻言脸露惊色,急声问道:“此言何意?孤觉得如此行事,倒也是万无一失。”

    卢柏江沉声说道:“皇权更替,乃是至凶至险之事,何来万无一失之说?稍有不慎,便是满盘皆输,殿下身为国之储君,是继承皇位当仁不让之人,名正言顺,何必来那套假传圣旨之事?此事早晚有一天会传出去,到那时候,天下流言满布,殿下将如何自处?又该如何面对天下人?”

    听了卢柏江的话,赵询沉默不语,他知道有些话,卢柏江并不好说,赵智虽然处于昏迷之中,但并没有死,一旦自己假传圣旨,立即登基为帝,这是罔顾人子,有失孝道,不仁不义之举,这样的人,有什么资格当皇帝?

    而且,就算自己的计划成功,但是还有一个可能,御医说的是赵智很难再醒来,而不是绝对不会醒来,若是将来赵智突然苏醒,自己已经假传圣旨当了皇帝,到时候自己该如何面对赵智?要是赵智愤怒之下,做出任何过激举动,自己难道还要弑父不成?

    想到这里,赵询猛然回过神来,冷汗一下子就是冒了出来,他拉着卢柏江的手,颇为感激的说道:“若不是你的良言劝谏,孤险些酿成大错。”

    说罢,赵询松开手,还是有些担心的说道:“你说的很对,但是,父皇不知何时才能醒来,孤以太子之位,就怕控制不了大局啊!”

    卢柏江摇头说道:“殿下,您把问题想的太简单了,就算您现在立即继承皇位,成为天子,反对您的势力,他们会俯首称臣?”

    赵询沉默不语。

    卢柏江又问道:“臣斗胆问一句,殿下若是坐上皇位,您将会如何处置翼王和楚王?”

    赵询淡声道:“楚王和翼王多存异心,对孤始终存有极大敌意,孤继位之后,杀害手足兄弟的事情是做不出来的,但也不会放任两人在外,搅乱国家稳定。”

    殿下仁义,是天下之福。”

    赵询说是如此说,但是卢柏江可以断定,赵询继位之后要做的第一件事情,恐怕就是举起屠刀对准楚王与翼王,至于攀附两人左右的官员势力,反而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卢柏江躬身一拜,赞扬了赵询一句,然后说道:“殿下的仁义,楚王与翼王两人恐怕不会感受到的,他们只会觉得,一旦殿下继位,自己将再无活路,所以,抱着这样的心态,他们绝不会坐以待毙,一定会孤注一掷,做最后的反击。”

    赵询看着卢柏江,没有说话,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卢柏江理了理思绪,继续说道:“李忠全等人的建议,谨慎而稳重,是最稳妥的办法,但不合时宜,同时也给了别人机会。”

    赵询不屑道:“丰京全在孤掌控之中,楚王跑的快,剩下一个翼王,还能有什么机会?”

    卢柏江淡声道:“既然没有机会,翼王为何还要留在丰京?他完全可以去河东,那里是他的大本营,只要去了那里,就算殿下继位为帝,短时间内又能拿他怎么样呢?翼王既然选择留下,那就证明,他并没有放弃,他还有反击的实力。”

    赵询皱眉不语,不得不说,卢柏江说的有些道理,在赵智的大力扶持之下,丰京的兵权已经全部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朝堂中的文官势力,自己也是占据上风,如此形势之下,翼王并没有选择离开,这说明什么?难道翼王觉得自己继位之后,会放过他?显然是不可能的,既然不可能,为什么还要留下来呢?

    “而且,殿下想过一个可能没有?”

    “什么可能?”

    “皇上昏迷的消息,或许.....已经被翼王所知晓。”

    “这不可能。”

    赵询摇了摇头:“皇上那里,看似平常,实则已经被牧公完全控制,而且牧公已经对孤表示效忠,会尽最大能力帮助孤顺利继位。”

    卢柏江目光悠远的说道:“臣只是说可能,若是翼王真已经得知消息,殿下觉得他会做些什么?”

    闻听此言,赵询身子微微一震,脸上的神色变得极为沉重,整个人陷入到沉思之中。

第六百九十三章 生与死的较量(七)

    “太子现在依靠的力量主要有三股,第一股便是朝堂,他是太子储君,是名正言顺的皇位继承人,杨氏与翼王等人的势力虽然强大,但心向太子的大臣,就朝堂整体大局来说,数量与力量太子都是绝对占据上风,第二股便是禁军力量,宇文震掌控中军,左军监军是王岸茂,右军大将则是黄绘,宇文震是太子的岳父,王岸茂虽然最开始有所摇摆,一度倒向翼王,但终归还是被牧公给拉了回来,还有就是黄绘,此人虽然与太子没有多大的瓜葛,但他对朝廷忠心耿耿,心怀国家大义,这种人认理不认利,太子是储君,是正道,黄绘不是趋利的小人,第三股就是守卫皇城的御林军,御林军大将军长孙舞阳侍奉皇上多年,一直勤勤恳恳,忠心无二,他的女儿嫁给皇四子,衡山王赵克为正妃,而赵克自幼与太子赵询关系亲近,加上皇上的嘱托,长孙舞阳肯定会支持太子,有了这三股力量,太子可以说是牢牢把持住丰京内外大局。”

    司马图与李勋两人坐在书房里,喝茶闲聊。

    “但我总感觉不对,如你所说,太子占据这么大的优势,其他人很难翻盘,我对太子还是有些了解的,他一旦继位,绝对不会放过翼王、楚王这些政敌,楚王现在滞留洛京,手握兵权,迟迟不归,显然是知道在丰京是没有任何机会的,还不如在外面,只要有了军队与地盘,皇帝或许做不了,保住小命还是没有多大问题的,但是翼王呢?他为什么要留在丰京?如此绝对逆势之下,他难道还想绝地翻盘不成?”

    赵智最后的这几年,纵观翼王一系列举动,赵赫对皇位的渴望与追求,是非常执着与坚定的,可惜他不被赵智所喜,做再多事情也是枉然,在河东待了几年,能力极强,政绩不凡,但能力强反而成了坏事,最终遭到赵智的打压,从此之后,开始变得低调起来,仿佛对权力与皇位不在执着。

    但朝中属于翼王的势力,并没有瓦解,这就说明,赵赫对于皇位的追求,依旧没有放弃,他的梦想与希望还在,但是如今的局面,赵询占据绝对上风,赵赫为何不去往河东,以图后续,而是执意留在丰京呢?

    司马图笑道:“我们现在无事一身轻,朝中大事自有人去操心,主公思虑再多,也是没有任何干系。”

    “只是随便聊聊,没有其他意思。”

    李勋笑了笑,端起茶杯喝水。

    这时,华少晟走了进来,抱拳说道:“主公,老爷他们都已经准备好了,正准备出发,夫人让我前来询问,主公是否与他们一同前往。”

    李勋放下茶杯,笑道:“在家里待得时间久了,人都是变得懒散起来,哪里都不想去,你去告诉夫人,我身子有些乏,在家休息,明日再去庄园,让她们好生游玩,不必挂念我。”

    华少晟点了点头,转身离开。

    司马图也是起身拱手道:“主公既然乏了,在下先行告退了。”

    李勋笑道:“家中若是无事,明日带着家眷随我到庄园去小住几天,整日待在家中无所事事,也是无聊啊。”

    司马图答应下来,随即告辞离开。

    李勋走出房间,伸了一个懒腰,抬头看了一眼天色,距离午时还有一个多时辰,今日起来的有些早,精神不佳,不如回房睡上一觉,也是快活。

    听完刘福的汇报,赵赫点了点头,淡声道:“你做的很好,本王自是不会亏待你。”

    刘福一脸讨好的说道:“能为王爷效劳,那是小的福气,不敢要任何好处。”

    “有功岂能不赏?”

    赵赫双手拍了拍,片刻之后,两名侍卫抬着一个箱子走了进来,打开之后,阳光照射之下,一阵耀眼,箱子里面装满了各式各样,价格不菲的珠宝金银。

    刘福看着箱子,脸上顿时升起了浓重的贪婪。

    看着刘福的样子,赵赫笑了笑,他就喜欢这样的人,不管贪财也好,贪色也罢,拉拢还是收买,都很容易,无需费那么多功夫。

    有一句话说的好,能用钱解决的事情,那就不是事情。

    刘福带着钱离开了。

    “王爷,刘福这么带着钱,直晃晃的离开王府,是不是太招摇了一些?”

    赵柏林皱眉说道。

    赵赫淡声道:“这样也好,把赵询的全部注意力吸引过来,杨氏那边的计划或许会更加容易。”

    赵赫根本就不在乎刘福的生死,这场风暴过后,成功也好,失败也罢,很多像刘福这样的人,不管选没选对方向,他们的结局只有一种,那就是死。

    赵赫微微感叹道:“卢柏江确实是一个难得的人才,可惜不能为我所用。”

    赵德钊轻笑道:“王爷若能得归天下,什么样的人才不能得到?区区一个卢柏江算不得什么。”

    赵赫淡声道:“我看重的不是卢柏江这个人,而是他的才华,你们两人才思敏捷,善于谋略,这是你们的长处,但也是你们的缺点。”

    赵德钊、赵柏林两人谋略出众,可惜政务才能不佳,赵赫虽然极为瞧不上赵询,但不得不说,赵询身为太子储君,拥有正义,身边聚集了大批人才,这让他既眼红又嫉妒。

    “王爷,现在并不是想这些的时候。”

    赵柏林站了起来,大声说道:“赵询听从了卢柏江的建议,这对于我们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应该立即提醒杨炳林,让他做好准备。”

    赵德钊这时也说道:“经过卢柏江的提醒,赵询已经明白了一个道理,迟则生变,虽然刘福没有打探清楚,赵询传往河南的命令,其中的具体内容是什么,但赵询显然已经打算加快速度,他快,我们只能比他更快。”

    赵赫沉声问道:“什么时候?”

    赵德钊斩钉截铁的说道:“今晚,杨炳林不动手,我们就逼着他动手,迟则生变,不能再等了。”

    赵赫眼睛眯起,沉思良久,最终点了点头:“你去找杨炳林谈,让他今晚立即动手,若不然,我们双方的合作,到此结束,一拍两散,让他自己留在京城之中等死吧。”

第六百九十四章 生与死的较量(八)

    李勋一直睡到午时,这才醒来,他不是自己醒来,而是被人叫醒。

    “出什么事了?”

    李勋披着衣服从房间走出。

    胡曾思半跪行了一礼,起身之后立即汇报道:“主公,宇文震率领禁军中军五万大军,已于半个时辰前入城,接管整个丰京的城防与治安,并当即宣布两个时辰之后,全城开始进行宵禁戒严,无外出文书闲逛者,一律以大逆论处。”

    “翼王等人有何异动?”

    李勋脸色微变,这是最严厉的军事戒严,比一般的宵禁要重的多,宇文震虽是禁军中军大将军,但只有指挥权,并没有调兵权,他此事突然率领五万大军进城,一定是得到了赵询的调兵命令,而赵询此事突然调宇文震等五万大军进城,肯定不是随意为之,是皇宫出了问题,还是翼王他们出了什么问题?

    胡曾四回答道:“属下在翼王府四周安排了大量暗探,并要求现场负责人,不管有没有什么异常,每过三个时辰都必须向我进行一次汇报。”

    说到这里,胡曾四顿了顿,稍稍整理了一下思绪,然后继续说道:“翼王自从中毒之后到现在,三个多月的时间,一步都是没有离开过王府,前去拜见的官员也是极少,几乎是闭门谢客,属下曾经派人进去打探虚实,除了侍卫稍稍加强了一点之外,并没有其他反常举动。”

    “太平常就是最大的反常。”

    李勋摇了摇头,听了胡曾四的汇报,总感觉哪里有些不对,但细细想来,却也想不出一个头绪。

    随即,李勋也不在多想,反正赵询排斥自己,自己又何必自找麻烦呢?反正以目前的局势看来,赵询肯定是能够顺利继位的,想太多,那就是狗拿耗子多管闲事了。

    胡曾四又是汇报了一些消息,但都不是很重要,李勋摆了摆手,示意他可以离开了。

    胡曾四躬身一拜,转身便走。

    看着胡曾四离开的背影,李勋总感觉心中七上八下的,就是那么不对头。

    “回来。”

    李勋最终还是出声叫住了胡曾四。

    “请主公吩咐。”

    胡曾四返回抱拳请示。

    李勋来回走动,沉思了一会儿,出声询问道:“暗卫在京城之中,有多少精锐?”

    胡曾四微微一想,随即很快明白了李勋的意思,暗卫在京城之中的人员,超过两千,当属精锐的在五百人左右。

    “有五百人,其中两百专职探查情报,还有三百多人,都是从天下各地招来的侠客死士,身手不凡。”

    李勋点了点头,凑近胡曾四,低声说道:“把这些死士全部都给我调过来。”

    胡曾四惊讶的看了李勋一眼,但没有多问,领了命令,转身离开。

    “李勋哥哥,你跟那位大哥哥在嘀咕什么?”

    贞儿蹦蹦跳跳的跑了过来,拉着李勋的手问道。

    李勋摸了摸贞儿的脑袋,笑道:“大人的事情,小孩子不要多问。”

    贞儿很听话,不在多问,随后噘着嘴,有些委屈的说道:“父亲和姐姐们都游玩去了,好是开心,母亲整日待在家中,哪里都不去,我也想出去玩,就怕母亲不答应。”

    李勋捏了捏贞儿的小脸蛋,笑道:“明日我便要去庄园,到时候一定把你带上。”

    “太好了,太好了,李勋哥哥的话,母亲一定不会反对。”

    贞儿闻言顿时大为开心,蹦蹦跳跳。

    “去找你母亲,今日待在房中,哪里都不要去。”

    “知道了,李勋哥哥答应的事情,可不许反悔哦。”

    贞儿满脸开心的离开。

    黄昏时分,李忠正在家中吃完饭,管家匆匆而来,在李忠耳边轻声细语了一番。

    卢柏江又来了?他上午带来赵询的命令,与自己交谈良久,这才多久,怎么又来了,李忠感到有些奇怪,但也没有多问,点头吩咐管家。

    “带他去书房,我马上就来。”

    “是,老爷。”

    管家应了一声,转身离开。

    李忠端起碗继续吃饭,吃完之后,这才起身去往书房。

    “下官参见左相大人。”

    李忠推开房门进来,卢柏江连忙起身行行礼。

    “坐下说话。”

    李忠摆了摆手,示意不要多礼。

    两人各自坐下,卢柏江先行说话:“五万禁军已经入城,大局已定,但不知为何,我心中还是七上八下,所以前来拜访,想要听听左相大人的高见。”

    李忠叹声道:“我还能说什么?我写的命令是调禁军左军黄绘的军队进城,但最后进来的却是宇文震的军队,太子对我还是有所保留啊!”

    李忠不仅是政事堂左相,更是兵部尚书,而且赵智给了他调遣禁军,便宜行事的权利,这是对李忠的一种绝对信任,这个权利,早前的刘桀都是不曾拥有。

    赵询要想调遣军队入城,就算他是太子监国,也必须经过李忠的同意,若是李忠不同意,赵询一兵一卒都无法调动,当然,这都是在赵智未死,赵询依旧还是太子,只要他一天没有继位,就算他权利再大,制度就是制度,太子就是太子,属于皇帝的核心权利,只能属于皇帝一人。

    “太子有太子的考虑,左相大人过虑了。”

    卢柏江看了李忠一眼,出声劝慰,然后没有了话题,两个人都是沉默了起来。

    李忠出身低微,没有家族所累,利益心较低,从他继位左相到现在,从不结党营私,始终孤身一人,可以看出,他在政治上也没有什么野心,加上对皇上忠心不二,已经答应赵智,会全力帮助扶持赵询顺利继位,所以说,李忠是自己人,没有什么好隐瞒的。

    李忠答应过赵智,会全力帮助扶持赵询顺利继位,平时也是这么做的,若是没有李忠在朝堂上的大力支持,赵询根本无法有效掌控朝堂局面,但是,两人之间却有着一些隔阂,李忠说到做到,对赵询很是支持,所有人都知道,李忠是赵询的人,是赵询坚实的后盾,但是另外一面,李忠始终没有对赵询说过任何一句效忠的话,事实上,除了政务公事之外,李忠很少与赵询有私底下的交流,赵询几次邀请李忠到东宫,李忠都是婉拒了,看的出来,李忠是有意拉远与赵询距离,这种疏远,不是政治上的,而是私人情感上的,或许赵询本人都是感觉到了,李忠并不喜欢自己。

第六百九十五章 生与死的较量(九)

    事实确实如此,赵智的几个已经成年的皇子,李忠一个都不喜欢,这些长于皇宫大内,不食人间烟火的皇亲贵胄,哪里知道人间疾苦,哪里又懂得人情世故,别看赵询与赵赫,两人看起来儒学雅量,温文尔雅,平易近人,胸有大度,给人一种圣明人杰之相,但是李忠看透了赵询与赵赫两人,一个比一个虚伪,一个比一个有心机,但说到底,他们都有一个相同的本质,都是薄情寡恩之辈。

    不管是赵询还是赵赫,两人处处刻意学习、模仿赵智,不得不说,他们两人学的确实很好,甚至在某些方面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他们自以为已经学到了其中的精髓,但是他们却忽略了赵智身上最要的一个东西,那就是真情。

    赵智确实善于权谋,对于政敌,对那些敢于阻拦前进道路的障碍,他可以冷酷无情,用极为残忍的手段去打击与镇压,但是除了这些之外,赵智也有他的真性情。

    还是平宗时期,赵智与平宗太子相争,经历过许多凶险,几度徘徊在死亡边缘,有些事情的起因,并不是他自己,而是自己的两个异性兄弟,那时候的李忠与赵柏安,还都是无名小辈,才能不显,把他们推出去保全自己,或许是最好的选择,但是赵智并没有这么做,而是一同面对,这就是兄弟情义,也是赵智的真性情,还有和李怡的感情,那是爱了一辈子啊,上下几千年,又有几个皇帝可以做到?

    赵智继位之初,重用刘桀与杨道嗣,曾经非常直白的说过,两位若是觉得我大晋不可救,当把朕给拉下来,取天下而自用,若觉得还有机会,还请尽心辅佐于朕,抚平乱世,还天下一个个朗朗乾坤,你我君臣百年之后,当可留名青史,万世不朽。

    在那个大夏将倾,国家走到灭亡边缘,极为危险的时刻,赵智敢于直白的说出这样的话,这同样也是他的真性情所在。

    李忠倒是觉得楚王赵硕还算不错,可惜因为深爱女人的惨死,他心中的恨已经超越了理解该有的范围,这样的人太过危险。

    相比于这些皇子,与皇室有关系的后辈当中,李忠最喜欢的就是李勋,不做作,待人真诚,对兄弟有情有义。

    “左相大人,你的担忧太子也是明白的,但是至此关键时刻,非至亲至信之人不可信矣,宇文震乃是太子岳父,相比黄绘,太子自然要用绝对信得过之人,至于黄绘,人心难测啊,太子有此考虑,实属正常。”

    卢柏江见李忠久久不言,于是出声打破沉默。

    李忠冷笑道:“宇文震是太子的岳父,全部身家性命都是托付太子,他自然是值得信任,但是他手下的那五万士兵呢?我还是那句话,黄绘虽然与太子不亲,但此人性情刚烈耿直,绝不是见利忘义的小人,太子乃是储君,身居正义,只要下昭寻求黄绘的帮助,黄绘定然会遵从大义,鼎力相助。”

    李忠并不想参合到这种事情里来,可惜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赵智非要他参加这个游戏,李忠也只能是遵从皇命了,为了报答赵智的大恩。

    赵询调兵进城,全面接管控制整个丰京,李忠对此是赞成的,但是他的意思是,调黄绘的五万军队入城,而不是宇文震的军队,道理很简单,宇文震所掌握的中军,是门阀世家子弟最为集中所在,七成以上中高级军官将领,全部都是与门阀世家有瓜葛,这样的人,真的靠得住?若是到了关键时刻,家族的命令与宇文震的命令相左,他们会如何选择?

    可惜啊,对于李忠的警告,赵询显然没有放在心上,或许他有自己的打算,而且坚信自己的决定是正确的。

    两人正说话间,李骁回到了家中。

    经历过了一些事情,李骁已经越来越成熟,全身盔甲,严肃,不拘言笑的面孔,给人一种上位者的威严,现在的李骁与年轻时候的李忠,倒是有了几分相似。

    相比两年前,李骁确实成熟了许多,在外面做人做事有板有眼,但是在家中,还是比较随意。

    他脱掉盔甲,听闻卢柏江来了,正在书房与父亲说话,于是换上便装,去了书房,也不敲门,直接推门而入。

    李骁笑着走入房间:“卢大人,今日挺闲的,竟是主动到我家里来。”

    卢柏江起身拱手道:“见笑,打扰了。”

    “卢大人客气了,请坐。”

    李骁笑了笑,随即对着李忠躬身行礼:“父亲大人安好。”

    李忠微微皱眉:“你怎么回来了?你的回家假期还有五天才到。”

    李骁如今在禁军左军任职亚将,从四品,李忠本来是要压一压儿子的升职速度的,但是两次陇右战争,李骁都是参与其中,不说他在战争之中得到的作用大不大,多不多,但不管怎么说,接着两次战争的胜利的东风,李骁的官职还是得到了快速提升。

    李骁轻声说道:“孩儿听说母亲这几日有些不适,所以回家探望一二,明日一早孩儿便立即返回军营。”

    李忠点了点头,儿子有孝心是好事:“你现在是亚将,是执掌五千士兵的将领,要想让手底下士兵们服气,便要做到以身作则,不要让别人说闲话。”

    “父亲教训的是,孩儿自当谨慎处事。”

    李骁表示明白,然后坐到一旁。

    卢柏江与李忠又是聊了一会儿,然后起身告辞。

    “父亲,时候不早了,你早些休息,孩儿去看看母亲。”

    李骁也是准备离开。

    “你母亲没事,只是有些失眠,大夫开了药,现在已经入睡。”

    李忠突然出声说道。

    李骁看向父亲,知子莫若父,这句话反过来也是一样,李骁知道父亲一定有话对自己说。

    李忠来回走动,脸上有着沉思之色,李骁站在一边,没有说话,静等下文。

    好一会儿,李忠才是停下脚步,看向李骁,沉声说道:“你立即出城返回军营,告诉黄绘,就说是我说的,若是城内有变,让他分兵两路,一路就地监视禁军右军动向,不许他们离开军营,一路由他亲自率领,立即开赴丰京城,保卫皇帝与太子。”

    听闻此言,李骁脸色大变,失声道:“父亲,城中有御林军和禁军中军,都是太子殿下的部队,加起来将近八万士兵,一切都在太子的掌控之中,谁能威胁到皇城的安危?”

    李忠冷声呵斥道:“不怕万一,就怕一万,事无绝对,这个道理难道还要我教你?你马上出城,把我的话一字不漏的全部告诉黄绘。”

    李骁点了点头,不在多说,拱手一拜,上前接过父亲手中的调兵虎符,然后大步离开。

第六百九十六章 生与死的较量(十)

    黄昏过去,黑暗降临。

    皇城之内,一片寂静冷清,这里不比城外,规矩森严,一旦天黑,只要不是特殊的日子,各宫娘娘几乎不会外出,老实待在自己的寝宫之内,有什么事情,那也是派遣太监宫女去做。

    羽林军的大营在皇城最西边。

    羽林军一共有两万士兵,他们的职责只有一个,那就是保卫皇城,保卫天子,除了五千士兵值守皇城四周之外,剩余的一万五千士兵,则是留守大营,没有命令,或是没有到换班的时间,所有士兵严禁出营,因为这里是皇城,是天下规矩最严的地方,当然,在这里当兵,待遇也是天下最好最高的。

    羽林军大营,平静如初,与往常并没有什么不同。

    但是军营之内,却有一股诡异的气氛在蔓延,这个时间,虽然天色刚黑没有多久,但是往常,大多数士兵们都已经入睡,因为羽林卫大将军长孙武阳治军极严,每天天不亮就会聚集全军士兵训练,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天天如此。

    如此刻苦的训练,按说士兵们会对长孙武阳非常怨恨才是,但是事情并不是这样。

    长孙武阳治军非常严厉,对士兵是这样,对自己也是如此,以身作则,同时,他从不克扣士兵们的粮饷,若有好处,也是全部分给士兵,同时任人唯才,只要你有本事,表示突出,不论出身门第,长孙武阳都会尽力提拔重用,此等种种,恩威并施之下,士兵们反而对长孙武阳异常恭顺尊敬,几乎到了唯命是从的地步,而长孙武阳执掌羽林卫十余年,如此久的时间,其在羽林卫的威望,也是高到了一定的程度。

    今天的羽林卫大营不正常,这种不正常来自上面,就在刚刚,传令兵下达了羽林卫大将军长孙武阳的一级战备命令,士兵们奇怪当时,上面只是下达了命令,却没有讲明到底要执行什么任务,大家只能在那里干等着。

    羽林卫本营大殿,上百名中高级军官与将领聚集一堂,长孙武阳坐在上方大将军座位上,目光冷冷注视着下方,大殿中间,十几具尸体躺在那里,鲜血流了一地,强烈当血腥味,充斥整个大殿之内,大多数人都是低着头,不敢去看上方当长孙武阳。

    “我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大家,我长孙武阳待你们如何,你们心中自己有数,多余当话我也就不说了,愿意跟着我干,成功了,除了老婆孩子,你们想要什么就有什么,失败了,也是我先死,到了下面,依旧还是我顶在前面,您们还有什么好惧怕的?”

    长孙武阳站了起来,指着那些已经死去当尸体,冷冷说道:“今日之事,有进无退,不相干的,这些人就是下场。”

    还能说什么?已经没有了退路,不跟着一起干就是死路一条。

    “大将军,你说吧,想怎么干,我们大伙跟着就是了,大不了一死就是。”

    当即就有十余名军官站了出来,高声说道。

    长孙武阳执掌羽林卫多年,威望极高,又是许诺极为丰厚当报酬,有人不相干,但也有人确实动了心,风险是高,但若是成功了,这辈子什么都有了。

    有了人带头,其他的人只能随大流,也是相续出言附和,表示愿意跟着长孙武阳做大事。

    现场当情况已经非常明显,长孙武阳准备有所动作了,他在羽林卫之中的威望虽然极高,军令所下,没有谁敢不听命的,但那也要分什么事情,若是要做那等谋逆之事,恐怕也不是所有人都是愿意跟着长孙武阳去干,所以,在没有统一军队军官将领思想之前,长孙武阳虽然下达了一级战备当命令,却不敢把具体当内容给说出来,怕就怕一旦说了出来,立即就会有人反对,到那个时候,羽林卫很有可能爆发内讧,还没有开始行动起来,自己就乱了。

    赵智的寝宫,赵询坐在床边,对着昏迷之中当赵智,说了许多许多,诉说他的无奈,当前形势当紧迫,他不得不下重手,去做一些伤害手足兄弟的事情。

    赵询已经下定了决心,先下手为强,全城戒严只是开始,最迟后天,那个时候,河南的战争应该已经结束,当时候,赵询将立即下达逮捕翼王以及拥护他的那些大臣与世家,名单已经准备好,足足五百余人,一旦行动起来,将是一场腥风血雨。

    赵询现在当压力其实很大,他的这种压力无法发泄,最后到了赵智这里,屏退所有人,就剩下他们父子两人,赵询把自己的无奈与恐惧,全部说给了赵智听,这一说就是近两个时辰,该说不该说的,全部都是说了出来,这一说,赵询的心情顿时轻松了许多。

    “太子殿下,有事禀报。”

    一名太监在帐帘外面,轻声说道。

    赵询眉头皱起,回头冷声说道:“退下。”

    太监没有了声音,这时,帐帘被掀开,牧公疾步走了进来。

    牧公神色非常沉重,赵询颇感惊讶当问道:“牧公,发生什么事情了?”

    “太子殿下,你自己看吧。”

    牧公把手中的信递给了赵询。

    赵询打开信一看,脸色顿时大变,信是楚王所写,上面就八个字,长孙将反,中军将乱。

    赵询猛的站了起来,沉声说道:“送信的人呢?把他抓起来严加审讯,一定要问个明白。”

    牧公摇了摇头:“是谁送的信,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信中所言,是真是假?”

    赵询皱眉沉思,片刻之后,一脸怀疑的说道:“楚王会这么好心提醒孤?再者,长孙武阳对父皇向来忠心耿耿,与诸位皇子没有任何瓜葛,孤继位之后,只会对他更好,他又岂会轻易犯险?这不合常理啊!”

    赵询显然不信楚王,在他看来,不管谁继位,都不会为难长孙武阳,他根本没有造反当必要,因为不管成功与否,对他都没有任何好处,再说禁军中军,这支军队由宇文震所掌控,他是自己当岳父,未来当国舅,他那里又能出什么问题?

    牧公看了赵询一眼,轻声说道:“太子殿下,有一句话说的好,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而且,长孙武阳的女儿是衡山王赵克的正妃,有些事情,与他并不是完全没有关系,殿下不可大意啊!”

    听闻此言,赵询的脸色数变,沉思良久,最后点了点头:“牧公所言有理,这样,你带着父皇与孤立即返回东宫,并立即派人出宫告诉宇文震,让他时刻注意皇城的动向,一旦有任何风吹草动,无需禀报,马上率军进入皇城护卫。”

第九百九十七章 生与死的较量(十一)

    深夜,万家灯火皆灭,这个时间,绝大多数人已然沉沉入睡,希望第二天醒来,可以有一个美好的开始。

    但也有一小部分人,今夜却是无心入眠,宇文震突然率领五万禁军中军士兵入城,这给了很多别有居心之人,当头一棒,同时也让另外一部分人,心神大振,大赞太子赵询的果断与坚决。

    巡视城内,防止宵小,稳定治安,原本属于巡察院与金吾卫的职责,如今已经被宇文震的禁军士兵给全盘接掌。

    宇文震把临时军营驻扎在西城,这里靠近皇城,皇宫有任何动向,或是赵询有任何命令,都是可以很快传到这里来,宇文震也可以以最快的速度做出行动与反应。

    时间到了丑时,这是一天之中,夜色最深沉的一个时间段。

    安静的禁军大营,突然人声四起,无数火光纷纷点亮。

    吵闹并没有持续多久,不到半个时辰,一切都是恢复了安静,此时,军营大门打开,无数的士兵排着整齐步伐,开始走出军营。

    衡山王赵克与杨幼安两人并行在队伍的最前沿,在他们身后,还有左骁卫将军安国庆,右骁卫将军胡智丙等一干禁军中军将领,这么多人,唯独不见禁军中军大将军宇文震其人。

    “王爷,明天之后,您将站在天下之巅。”

    杨幼安对着赵克躬身一拜。

    赵克脸色沉重,上前扶起杨幼安,然后看向身后的众人,大声说道:“成败在此一举,若能成功,诸位与本王共享天下。”

    “原为王爷效死命。”

    赵克注视众人片刻,这才点了点头,大手一挥:“进城。”

    赵克的这个进城,自然不是指丰京,他们本来就在其中,这个进城,只能是皇城。

    最先反的不是楚王,也不是翼王,而是被所有人忽视,今年刚满十六岁的衡山王赵克,他的突然发动政变,恐怕将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

    禁军分为两部分,赵克与安国庆率领三万禁军主力,直扑皇城而去,剩下的一万军队,则是由胡智丙率领,目标明确,朝着事先指定好的家族与大臣所在杀去。

    李勋今夜也是有些睡不着,心绪烦乱,在书房里思绪万千,最后看了两个时辰的书,心情稍稍平静一些,已经快到丑时,这才有了困意,也没有回自己的房间,就在书房的小塌上睡下。

    房门被人暴力的一脚踢开,江大熊第一个冲了进去,听到巨响,李勋有些惊弓之鸟,一个翻身下床,他睡觉之前把剑一直拿在手中,此时快速拔出利剑,身子下意识的后退,一直靠在墙上。

    一个人被突然惊醒,有一个短暂的混沌期,李勋这时已经反应过来,看清楚是江大熊,这才大大松了一口气。

    这时,华少晟与胡增四两人也是进入书房。

    李勋扫了三人一眼,皆是盔甲在身,手持武器,三个人的脸色都是非常的沉重与难看。

    外面的厮杀声已经清晰可闻,李勋想到了什么,沉声问道:“翼王反了?”

    胡增四上前一步,拱手沉声说道:“主公,是赵克反了。”

    李勋愣了愣,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华少晟连忙加上一句:“皇七子衡山王赵克率领禁军中军发动了政变。”

    不是翼王反了,而是衡山王赵克反了?这怎么可能。

    李勋第一反应便是消息有误,对着胡增四冷声说道:“你的消息到底准不准确?赵克才十六岁,还未成年,少有大臣依附,根本没有自己的势力集团,他凭什么造反,又有什么资格造反?”

    胡增四苦笑道:“主公,消息绝对准确,赵克为什么要造反,这个属下确实不知道,但我们刚刚抓了几个战俘,分开一一询问,从他们口中得到统一的答案,赵克确实反了,而且已经掌握了禁军中军的兵权,半个时辰前,赵克兵分两路,他率领三万中军主力,已经杀向皇城。”

    “有太子的消息?”

    “我们已经被包围,一切都被断绝了。”

    李勋不在多问,大步走出了书房。

    外面站着五十余人,他们手上拿着武器,身上却没有盔甲,这不是李勋的亲兵,而是暗卫的人。

    “外面现在什么情况?”

    李勋出声询问。

    华少晟说道:“至少一千名士兵,正在对我们进行围攻。”

    胡增四接言说道:“按照主公的吩咐,我带了近五百名暗卫精锐前来,依托有利地形,对方只有一千人,短时间之内,奈何不了我们。”

    李勋看向身前的这五十余名暗卫精锐,胡增四注意到了李旭的目光,抱拳说道:“主公,对方显然有备而来,久攻不下,后续一定会有大量援军到来,我们坚守不了多久。”

    李勋点了点头,胡增四想的很周到,对方显然没有想到自己这里已经提前准备好了近五百名精锐力量,所以只来了一千人,双方形成了僵持,谁都奈何不了谁,但这只是暂时,对方的援军恐怕很快就会到来,胡增四清点了最精锐的五十余名暗卫,就是准备提前突围,坐以待毙,久守自居,只能是死路一条,毕竟,赵克已经领着三万大军杀向皇城,太子现在是什么情况,大家都还不知道,短时间之内,是指望不上援军了。

    这时,几名暗卫领着春娘与贞儿走了过来。

    春娘紧紧搂着女儿,颤抖着身子,哆嗦着嘴唇对李勋问道:“发生什么事情了?”

    李勋看了一眼小脸苍白,紧紧抓着母亲衣角的贞儿,不由叹气一声道:“你们要是跟着老头子去了庄园,那就好了。”

    贞儿想要说话,春娘却是捂住了女儿的嘴巴,然后对着李勋说道:“李勋,你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吧,不要被我们妇道人家所累。”

    “不会有事的。”

    李勋只能安慰了一句,到底有没有事,恐怕连他自己都是没有任何把握。

    “主公,速走,再晚就怕没有机会了。”

    胡增四沉声说道。

    李勋最后沉默了一会儿,今晚前来的近五百名暗卫精锐,以及府上的三四十名下人,恐怕是很难幸免于难了,但能有什么办法呢?胡增四肯定是下达了坚守待援的命令,或许跟他们都说了,援军很快就会到来,他们不知道的是,援军不会来了,至少在他们活着之前,是不会来了,这个消息要是透露出去,众人的坚持恐怕立即就要崩溃,到时候,没有了他们的抵抗,李勋只能是死路一条,李勋心有不忍,但又有什么办法呢?有些时候,到了关键时刻,事情往往就是这么残酷,他们不死,自己就要死。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17215/ 第一时间欣赏混在帝国当王爷最新章节! 作者:拐子饭所写的《混在帝国当王爷》为转载作品,混在帝国当王爷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混在帝国当王爷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混在帝国当王爷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混在帝国当王爷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混在帝国当王爷介绍:
李狗儿,一个连正儿八经大名都没有的穷要饭,一个社会的最底层,当一个做贵妃的姑姑突然砸到他头上的时候,李狗儿的幸福生活开始了。三妻四妾?富甲天下?那都不是个事!人要有远大的志向。做忠臣能臣?那太累,而且自己也不识几个字。做外戚当权臣?那太危险,好像历朝历代没有几个能得善终混在帝国当王爷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混在帝国当王爷,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混在帝国当王爷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