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混在帝国当王爷TXT下载混在帝国当王爷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混在帝国当王爷全文阅读

作者:拐子饭     混在帝国当王爷txt下载     混在帝国当王爷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九百六十一章 谈话

    张忠利用伏击之道,大败赵柏安,而阮中藏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用同样的办法,以五千兵马,利用道路艰险,大败占婆大军,并活捉张忠此人。
    听完了阮崇的详细讲述之后,在座的众人,脸上都是有着震惊之色。
    黄绘脸上的神色则是有些复杂,此次岭南之战,几经起伏、转折,可谓是数度大起大落,没有想到一个不起眼的人物,却是在关键时刻,拿下了关键性的战局,活捉占婆主将张忠,立即结束了整场战争,如此戏剧化的结局,不得不让黄绘内心深处,有些感叹。
    听完整个事件的过程,李勋也是沉默了好一会儿,然后才是出声询问道:“石盛又是什么时候和阮中藏联手的?”
    胡冲之回答道:“三天前,石盛又派人秘密找到我家大人,希望双方联手,冲掉占婆大营。”
    胡冲之是阮中藏的亲兵统领,这件事情,他最清楚不过。
    三天前?
    听到这个答案,李勋脸色顿时变了,为什么?石盛又是三天前派人秘密找到阮中藏,商谈联手之事,而阮中藏当时所在的地方,以较快的速度赶往墨西县,至少也是需要三天的时间,这说明什么?说明阮中藏在见到了石盛又派来的使者之后,几乎没有做太多的思考,便是立即聚集本部八千兵马,然后火速赶往墨西县,并在途中制定好了计划,分兵两路,一路三千人直扑占婆大营,另外一路则是由阮中藏,率领五千主力,赶往康州境内,进行伏击。
    石盛又与阮中藏两人以前没有任何关联,是彻彻底底的陌生人,一个陌生人突然提出来的计划,阮中藏几乎没有做什么思考,便是做出了决定,这到底是愚蠢,还是要说他果断?
    张忠是占婆大军的关键性人物,他的被抓,代表这场激情四溢的大战,已经结束了。
    散会之后,军事方面的事情,黄绘、寇雄等人他们自有安排,李勋也不想去多管闲事。
    “相国大人请留步。”
    李勋进入甲言城,正要回到住处休息,身后却是传来阮崇的声音。
    李勋扭头看去,见到阮崇与胡冲之就跟在身后不远处,于是从马上下来,笑着说道:“不是已经为你们安排好了住处,跟着我干什么。”
    阮崇与胡冲之两人,从马上翻身而下,大步上前,阮崇躬身恭敬的说道:“相国大人,我家大人派我此行前来,告知消息只是其一,还有一些其他事情,希望可以请教相国大人。”
    李勋深深看了阮崇一眼,淡声说道:“你们一路辛苦,回去暂且休息,有什么事情,晚一些时候,我们再谈。”
    阮崇坚持说道:“相国大人,小人不累。”
    “你们不累,我累了,两个时辰之后再来,我会见你们。”
    说完这番话,李勋转身离开。
    阮崇脸上露出无奈之色,对着李勋的背影拱手说道:“小人两个时辰之后再来拜访,还请相国大人不吝接见。”
    李勋打发阮崇离开,并不是讨厌这个人,而是对方的来意,他心里是有些数的,所以在一些问题没有想好之前,李勋不想冒然与其交谈。
    走到院子里,正见到陈和坐在那里,一边喝着茶,一边安静的看着书。
    “大人回来了。”
    见到李勋,陈和放下手中的书,起身打了一声招呼。
    李勋走上前去,直接坐下,然后说道:“身体好些了?”
    陈和身形消瘦,神色不佳,自从进入岭南,感染风寒之后,病情就一直没有彻底痊愈,最近又是有些反复,或许他对岭南的天气,有些格格不入。
    陈和为李勋倒了一杯茶。
    李勋说道:“昨晚城外可是热闹非凡,喊杀声一直未停,想来你也是没有休息好。”
    陈和笑道:“大人倒是猜错了,昨晚小人很早便是睡下,一直睡到天亮,中间连个身都没有翻过,睡得非常踏实,不曾听闻喊杀声。”
    “昨晚的事情,非常的惊险......原本以为很简单的事情,最后竟是演变成这个局面.....”
    李勋把昨晚到现在,所发生的事情,一一讲述给陈和听。
    陈和听后,点了点头,轻声说道:“如此说来,昨晚可还真是惊险万分,好在一切都过去了。”
    李勋微微皱眉,心里顿时有些别扭,昨晚自己可谓是九死一生都不为过,陈和却是连一句安慰的话都没有,表现的很平淡,仿佛自己的生死跟他没有任何关系,李勋自认为平日里对陈和信任有加,也是非常亲近和照顾,陈和这种态度,李勋有些接受不了。
    陈和是一个性子直爽的人,他看出来李勋好像有些不高兴,于是小声问道:“大人何故脸色突然不佳?”
    “昨晚之事,惊险万分,你却是如此风轻云淡,一句安慰关心的话都没有,我这是伤心了。”
    李勋捂着自己的心脏,半开玩笑的说道。
    陈和闻言顿时一愣,随即连忙起身,躬身苦笑道:“大人,战争之事,实乃非小人所长,而且昨晚战局的变化,事出突然,谁都没有想到,小人原本以为会非常顺利,所以心中无事,一夜睡到天亮,其中的艰难与危急,小人着实无法体会。”
    “我只是开个玩笑,你不要这么紧张。”
    李勋摆了摆手,心中的那点负面情绪,来的快,去的也快,说到底,李勋也不是那种多愁善感,心理阴暗的人。
    待陈和坐下,李勋说道:“阮崇与胡冲之此次前来,传达消息只是其一,更重要的是想要从我这里得到支持,你觉得阮中藏如今最想要的东西是什么?”
    “自然是武器与粮草。”
    陈和非常肯定的说道。
    李勋点了点头,他也是这么觉得。
    陈和轻声问道:“若是阮中藏有此请求,大人准备如何处理?”
    李勋想了想,然后说道:“钱财或许短缺,但粮食方面,我这里还很充足,至少可以拿出三十万旦出来,武器方面,几场战争下来,死了这么多士兵,派人四处收拢收拢,应该也可以得到许多武器装备,若是阮中藏只是有这两点要求,我完全可以满足他。”

第九百六十二章 意图

    李勋说出这番话,足以证明他的态度,李勋是想帮助阮中藏的,但怎么帮,帮多少,却也要有一些思考。
    陈和想了想,说道:“大人,物资的援助,可以慢慢来,但是有一点,我们现在一定要搞清楚。”
    “什么?”
    “阮中藏接下来会怎么做。”
    陈和沉声说道:“只有搞清楚了阮中藏的后续动作,我们才能着手制定计划,以什么方式,多大力度,对其进行援助。”
    李勋觉得陈和说的有道理,于是出声问道:“你觉得阮中藏接下来会有什么动作?”
    陈和伸出两根手指:“速战,一路往前。固守,积攒力量。”
    李勋淡声道:“说下去。”
    陈和说道:“此战,占婆五万大军全军覆没,如此数量的军队,几乎是占婆王国整个军事力量的一半,加上国王的亲弟弟张忠被活捉,军事上与政治上的剧烈震动,必然导致整个占婆王国陷入一场空前的动荡与混乱之中,这个时候,阮中藏打着前朝王族的旗号,率领军队打进占婆,其政治与民事基础,是可以得到保证的,只要趁着这个机会,迅速扩大军事力量,速战速决,阮中藏是有机会在短时间之内,重新夺回政权的。”
    陈和看了李勋一眼,见他正在沉思之中,于是继续说道:“阮中藏有可能也会选择固守墨西县,以此为根基,储存钱粮武器,招兵买马,坐观占婆国内局势变化,待自身实力强大之后,立即扯起反旗,挥军西进,打响复国之战。”
    听了陈和的话,李勋起身来回走动,皱眉沉思。
    安南立国三百多年,期间几度衰落与中兴,这是任何一个王朝都不可避免的历史进程与规律,但从整体国事而言,安南最近几代国王,并不是昏庸之辈,整个国家的百姓,生活的还算不错,并不是太难,之所以最终被权臣篡位,失去国家,说到底还是和安南这个国家的政治体系有关,王室成员权利太大,经常架空国王,国王为了反击,为了夺回政权,只能利用外戚势力,随着外戚势力一步步加强,所有的事情,到了最后,自然是水到渠成。
    张福利用权利斗争,架空国王,掌握了政权与兵权,几乎是兵不血刃,推翻了安南,建立了自己占婆王国,这对他而言,最大的好处便是,在最小的损耗之下,接管了整个政权,但同时,这也给了别人一个比较,一面镜子。
    张福是个人物,但他仅在位不到两年,便是病死,随后,他的几个儿子相继成为占婆国王,却都是昏君与暴君,这就导致整个国家四处动荡与混乱,民不聊生,所有阶层这么一看,现在的占婆比以前的安南还要差,至少以前安南的时候,还能吃上一口饱饭,但是现在呢?连饭都是吃不上了。
    李勋沉思良久,最后停下步伐,对着陈和沉声说道:“阮中藏一定会主动出击,他不动,机会就会给了别人。”
    陈和脸上有了敬佩之色,起身拱手说道:“大人圣明,小人也是如此想法。”
    此次军事大败,占婆国王张权的统治,将会迎来巨大的危机,趁着统治阶层,这个虚弱的空隙,被压抑到极点,国内各方势力,很有可能会趁势而起,意图推翻张氏的统治地位,在这种情况之下,阮中藏领军打进占婆,以他安南王室嫡系血脉的身份,振臂一呼,一定可以引起四方响应,并成为各派势力的领袖,他将占据主导地位,反之,阮中藏若是窝在墨西县不动,这种做法,或许更加稳妥与安全,但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占婆国内的那些反叛势力,一旦有人做大做强,那么这个人就将取代阮中藏,成为所有人的领袖,自己辛苦打下来的江山,会拱手让于别人?那是绝对不可能的,所以说,真要到了那个时候,或许阮中藏经过一段时间的积攒,力量已经非常强大,但是他却也失去了先机,这个时候在领军打进占婆,迎接他的,又将是何种环境?
    李勋说道:“阮中藏派人前来找我商谈,寻求援助或许只是其次,他更加看重的,应该是墨西县这个后方大本营。”
    陈和立即反应过来:“大人说的可是北江会?”
    李勋点头说道:“墨西县是进入占婆的必经之路,北江会在晋朝经营多年,经济实力雄厚,可以说是富可敌国,以北江会作为后勤输出,阮中藏其实是不缺钱粮等物资的,但有一点,再多的钱粮输出,都必须要经过墨西县,所以墨西县对于阮中藏而言,就变得极为重要。”
    陈和说道:“大人前番曾经答应过阮中藏,把墨西县暂且给他作为根基之地。”
    李勋摇了摇头,说道:“我是答应过阮中藏,但当时只是一个意向性的交易,觉得把阮中藏放在墨西县,可以有效防御占婆的进犯,但是现在局势大不一样,占婆五万大军全军覆没,国内巨变将起,阮中藏意图领军杀入,恢复故国,这样的变化,对他有力,对我晋朝来说,却不一定是好事,一个弄的不好,很有可能会引起连锁反应,激起晋朝与占婆两国,大规模的战争,这个后果与责任,我可担负不起。”
    “大人说的有道理。”
    陈和点了点头,李勋的设想,不是没有道理。
    “大人,还是先见一见阮崇与胡冲之,听听他们怎么说,我们在做打算也不迟。”
    陈和最后建议道。
    李勋想了想,说道:“这样也好。”
    随后,李勋去客厅吃了一点东西,休息了一会儿。
    两个时辰之后,阮崇与胡冲之两人,准时前来拜访李勋。
    李勋在客厅接待了他们两人。
    众人坐下之后,李勋还未说话,阮崇便是迫不及待的开口说道:“大人,我家将军命我前来,是希望可以从大人这里得到确认,前番的约定依旧算数,墨西县将会暂时交给我们驻军。”
    李勋看了阮崇一眼,没有急着说话,而是端起茶杯喝水,从阮崇着急的模样,不难看出,阮中藏那边已经做好了准备,就等这边的消息,一旦得到李勋的支持,确认了墨西县将会掌握在自己的手中,阮中藏很有可能,会立即出兵,杀进占婆国内。

第九百六十三章 谈判

    “一个墨西县,够了?”
    李勋没有顺着阮崇的话说下去,而是反问他,除了墨西县,你们还要什么。
    阮崇急声说道:“大人,我们什么都不要,只要墨西县,而且时间不会太久,最多一年半载.....”
    李勋打断了他的话:“阮中藏到底有什么打算,告诉我实情,能帮的我一定帮。”
    “大人,我家将军已经决定,最迟明天,就会率领军队打进占婆。”
    面对李勋的询问,阮崇没有隐瞒,直接把详情给说了出来。
    此次岭南之战,阮中藏不顾北江会内部高层,统战意见还未统一,依然是千方百计的参与进来,与占婆国内的内部坏境有很大的关系。
    现在的占婆,内部政治斗争非常激烈,建国第一王张福去世之后,三十来年的时光,接连四个国君,都是昏庸狂暴之辈,他们对内,残杀手足与朝中高层,对外,则是连连发动战争,百姓民不聊生,怨愤之情,已经到达顶点。
    事实上,这么多年来,北江会与占婆内部一直都有,非常紧密的联系,双方都在等待一个机会,只是北江会老会长死后,继任会长阮中醇,胸无大志,毫无男人气概,对复国之事,丝毫不感兴趣,几年下来,导致北江会与占婆国内许多关系,都是慢慢淡化了。
    阮中醇对复国不感兴趣,但他的亲弟弟阮中藏对此,却是一直不曾忘怀,祖辈的梦想与荣耀,是他最大的信仰与抱负。
    十天之前,占婆观融道太守高智耀,派人秘密拜访阮中藏,明确告诉他,张忠以及他所率领的五万大军,只要进入岭南境内,与晋朝爆发战争,国内几家拥有兵权的地方豪族,将会联合起事,推翻占婆国王张权的统治。
    听完阮崇的详细诉说。
    李勋顿时双眼眯了起来,身子后仰,靠在椅子上,心中一股难言的怒火,忍不住就要爆发。
    怪不得阮中藏如此卖力,对于石盛又的请求,几乎没做任何考虑,便是孤独一掷,立即出兵,因为他已经没有了选择,张忠率领五万大军打进了岭南,占婆国内即将爆发大规模叛乱,他若是再不做任何行动,老实待在那里,那只能是把机会拱手让给别人,因为一旦占婆国内那几家地方豪族起事之后,以后不管有多少人参加进来,规模能有多大,最开始的那几家豪族,无疑都将占据主导地位,他们当了领袖,阮中藏自己还能得到什么?
    现在的局势,再简单不过,趁着张忠大败的消息还未传回占婆,阮中藏显然是准备立即出兵攻入占婆,联合观融道太守高智耀,抢先起事,把主导权以及领袖地位,牢牢掌握在自己的身上。
    阮崇见李勋久久不言,于是小心翼翼的问道:“大人,不知您的意思是?”
    李勋笑了,笑的非常冷:“阮中藏是个人物啊,把我们这么多人都给绕进去了。”
    一直没有说话的胡冲之有些不解的问道:“大人说这话是什么意思?”
    李勋冷声道:“你们的将军,该死啊!”
    阮中藏确实该死,他在十天之前,就已经得到占婆内部消息,但是他一个字都没有说,他要是说了,赵柏安决不会死,那近两万江南大军,也不会全军覆没,整个局势也不会如此险象环生。
    要是李勋等人提前知道了占婆内部消息,张忠只要挥军进入岭南,他的后方马上就会爆发大的动乱,在这样的前提之下,赵柏安等人可以有太多的办法与计划,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但是就因为阮中藏的瞒而不报,导致岭南的战局,许多人的命运,都是走向了另外一条道路。
    当然,从阮中藏的立场出发,他不把这个事情说出来,对他个人而言,是最为有利的。
    一旦李勋等人知道了这个消息,就不会主动出兵,因为已经没有必要再去冒险,但是对于阮中藏而言,赵柏安等人不出兵,张忠就不会有所动作,他的五万大军囤积在墨西县边境,阮中藏根本就没有进场,参加这个游戏的机会。
    阮崇与胡冲之两人的脸色,此时都是变了,他们当即起身,跪倒在地,连连磕头,请求李勋的原谅。
    能被阮中藏委以重任,前来商谈如此重要的事情,绝不会是泛泛之辈,李勋的态度如此转变,到底是因为什么,阮崇与胡冲之两人,立即就是明白了。
    阮崇满脸泪水的说道:“大人,机会难得,错过这次机会,我们就复国无望了,其中的龌龊,我们也是迫不得已,还请大人暂时放下心中的怒火,成全我们,我家将军立下誓言,若是能够成功复国,他一定报答大人的厚恩。”
    坐在一旁,一直没有说话的陈和,这个时候轻声说道:“时局所迫,不得已而为之,大人不允,该发生的还是会发生,已经无法挽回了。”
    听闻此言,李勋睁开眼,坐直了身子,沉默不语。
    陈和这是在提醒李勋,不管你答不答应阮中藏的要求,他都会立即出兵前往占婆,这已经成为既定事实,谁都无法改变,就算你生气,不把墨西县交给阮中藏,对于他来说,其实并不是太大的事情,阮中藏领军进入占婆,有了观融道太守高智耀的响应与归附,短时间之内,粮草后勤等方面,是不会有什么问题的。
    还不如做个顺水人情,把墨西县给了阮中藏,这对于李勋而言,并没有任何的利益冲突与坏处。
    李勋沉默良久,最后才是淡声的说道:“来点实际的东西吧。”
    一直眼巴巴看着李勋的阮崇,听他这么说,顿时精神大振,连忙说道:“我家将军说了,此次晋朝的军队损失如此惨重,他是有罪的,所以只要我家将军在占婆打开了局面,站稳了脚跟,愿意把北江会一半的钱财,全部献给大人。”
    占婆这些年,天灾**,非常穷困,就长远来说,粮食将是最大的战略物资,所以阮中藏目前最为看重的,就两点,武器与粮食,北江会积攒多年,钱粮无数,粮食他需要,钱财则是可以舍弃。
    阮中藏派阮崇过来找李勋,其实就两点要求,第一,确定墨西县暂时交给自己驻军,第二,就是希望李勋可以提供武器装备,除此之外,他别无他求。

第九百六十四章 占婆局势

    北江会一半的钱财,奉献给自己?
    听到这个报酬,李勋瞳孔猛地一缩,这可绝对不是一个小数目,至少是数以百万计之众,阮中藏为了成事,为了解决后顾之忧,可真是大方的让人震惊啊!
    李勋站了起来,来回走动,沉思起来。
    从阮中藏的态度可以看出来,他的时间非常紧迫,出兵之事,已经刻不容缓。
    沉思良久,李勋最后停下步伐,把目光看向陈和,想最后听听他的意见。
    陈和站了起来,说道:“可以派遣一名将领,领五千士兵进驻默西县。”
    李勋点了点头,陈和的意见与自己想法,可谓不谋而合。
    阮崇急声说道:“大人,这......”
    “不要急着反对。”
    李勋摆了摆手,打断阮崇的话语,然后说道:“我会派一名信得过的将领驻守默西县,你们的事情,他不会插手。”
    说完,李勋指了指陈和,示意他补充下面的话,然后自己坐了下来。
    陈和上前扶起阮崇和胡冲之两人,笑着说道:“你们之所以看重默西县,是想要通过它,把物资源源不断的运往占婆,以此形成大晋到占婆的物资输送通道,所以从一个方面来讲,只要不影响物资的输送,默西县由谁驻军,其实都一样,再者说了,你们只有八千军队,兵力本来就不多,若是还要留下一部分人驻守默西县,这对你们来说,也是一种实力上的分散。”
    说到这里,陈和看了一眼李勋,然后继续说道:“而且你们想过没有,张忠以及他手中的五万大军,全部葬送在岭南境内,占婆与大晋已经彻底撕破脸皮,你们要是冲进去之后,站不住脚,马上就是战败,到时候占婆一定会趁势打入岭南境内,默西县若是丢了,这对我们大晋来说,可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
    李勋这时候也沉声说道:“岭南现在的情况,我不说,你们也应该知道,兵力方面,非常空虚,你们闹出这么大的动静,一个搞不好,大火很有可能就会烧到我大晋的头上,所以有些事情,你们也不要说我李勋说话不算话,我只是不得不防而已。”
    听了陈和的这番话,阮崇与胡冲之都是沉默不语。
    对方几乎已经把话给说明了,前番答应把默西县交给阮中藏,那是准备以他的力量,形成对占婆的第一道防御力量,所以默西县给了阮中藏驻军,反而更省事,既加强了边境的防御力量,又不需要军饷,像这样的好事还真不多,所以李勋才会满口答应。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张忠以及他的五万大军,在岭南境内被全歼,占婆国内局势风起云涌,如此大好的机会,阮中藏显然不会放过,决定孤独一掷,领军直接攻入占婆,立即打响复国之战。
    在这样的情况下,李勋当然还是会全力支持阮中藏,因为占婆国内政局的动荡与混乱,对晋朝是有利的,但是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考虑,战争之事,变化莫测,谁都不知道结果,你阮中藏要是冲进占婆,搞不了多久便是完蛋,到时候占婆大军趁势而来,岭南境内的战争刚刚结束,这么一副烂摊子,如何抵挡外敌的入侵?所以,李勋对阮中藏不可能没有保留。
    李勋起身走到阮崇身前,拍了拍他的肩膀,淡声说道:“对于我们,你不需要有太多的顾忌,至少现在不需要,我是真心希望你们能赢,赢了,我们两国之间,二十年甚至更久,都不会有战争了。”
    李勋已经看出来,阮崇才是这次来使的主要负责人,整个过程,胡冲之很少说话。
    陈和这时候也说道:“不如这样,阮崇可以留在默西县,负责物资运输,相国大人可以给你一些权利,调动部分驻军帮忙。”
    李勋点了点头:“可以。”
    让阮崇留在默西县,既是负责物资的运输,还给他一些权利,让他详细知道驻军的动向,让其安心。
    果然,阮崇沉思了一会儿,便是点头答应了。
    随后,双方又是商谈了一会儿,李勋答应立即拿出可以武装三万人的精良武器装备,三日之内,送达默西县。
    阮崇告辞离开,李勋对一旁的亲兵齐大福使去一个眼色,后者明白意思,迈步跟着阮崇离开。
    李勋指着陈和说道:“你去找周潜,让他点齐足够数量的武器装备,以及五千士兵,这里的事情都可以告诉他。”
    陈和轻声说道:“是不是先找黄绘和寇雄他们两人通通气?”
    “你怕他们不答应?”
    李勋笑道:“阮中藏想搞事情,这对我们来说,是天大的好事,黄绘与寇雄只要不是糊涂蛋,就不会反对。”
    “知道了,小人这就去。”
    陈和应了一声,随即转身离开。
    果然,当李勋把阮中藏的事情告诉给了黄绘、寇雄等人知道之后,众人都是表示赞同,以一些武器装备,搞乱整个占婆的局势,对大晋来说,是绝对有利的,这个买卖非常值得做。
    大家的意见很一致,会议进行的非常顺利。
    周潜带着武器装备以及五千士兵,明天就走,三天之内赶到墨西县,会上,李勋几次叮嘱周潜,别管阮中藏他们怎么弄,你只管墨西县的防御安全,当然,对于阮中藏等人的行动,除了军事方面之外,其余的,能帮的一定要多帮帮。
    周潜自然是满口答应。
    李勋回来的时候,已经是天黑了。
    齐大福就在门口等着,见到李勋回来,连忙跑过来,低声说道:“大人,阮崇与胡冲之下午离开之后,并没有立即返回墨西县,而是分开行动,一个在城内,一个则是去了城外,都是四处转悠。”
    李勋淡声说道:“这是在打探我们的真实情况呢。”
    陈和意有所指的说道:“他们好像并不着急把这里的消息,带回墨西县。”
    李勋闻言,眼神顿时一稟,陈和的意思他听明白了,阮中藏那边时间紧迫,但是阮崇与胡冲之两人,事情办好之后,并没有着急离开,这说明了什么?有一个可能,那就是,在阮崇前来这里的同时,阮中藏就已经率领军队,进入占婆了。

第九百六十五章 奏章

    开元元年,十二月二十七。
    勤政殿。
    因为李勋的奏章到来,赵询临时召开了一个小型朝会,参会的只有二十多人,都是正三品以上的核心官员,主要商议三件事情。
    第一,岭南的善后事宜,以及紧急筹措钱粮,运往岭南地区。
    第二,战死士兵的抚恤问题,其中就包括行军大总管赵柏安。
    第三,就是各级有功之人的奖赏问题。
    临近新年,各部衙门与各级大臣,基本上都已经处于休闲状态,政务上的事情,会留到来年再行办理,赵询把诸位大臣召集过来,也不是想要立即就商谈出一个什么结果来,只是把这个消息告诉大家,让众人心里有个数,提前有个准备,待到了来年,初五的正式朝会,岭南的事情将会作为朝会的主要议题,进行一个决断与处理结果。
    今天也就是一个碰头会,所以会议的时间并没有持续多久,不到一个时辰便是结束。
    散会之后,大多数人都是走了,但也有几个人,被赵询留了下来。
    赵询坐在龙椅上,静静看着手中的奏章。
    李勋的奏章内容因为有些多,所以不止一本,而是三本之多,他在奏章里面,详细介绍了整个岭南战局的经过,以及比较中肯的谈了谈各级将领,在这次战役之中的表现与所作所为。
    李勋在河东、河南的时候,因为距离丰京不远,所以基本上每隔三五天,都会上传奏章给赵询,详细介绍自己的工作进度与状况,进入岭南的第三天,李勋在相对了解局势之后,又是写了一封奏章,传回丰京,内容比较轻松与乐观,说了很多赵柏安、黄绘、寇雄等人的好话,表示军中几位主要将领,他们的情绪还是非常稳定,互相之间也算和谐,而且战争已经结束,大家以后也是各走各的路,不会真的撕破脸闹出大事来。
    但是就在今天,李勋进入岭南之后的第二封奏章到了,赵询打开一看,顿时大惊失色,他原以为岭南战争,已经结束了,但哪里想得到,不到十天的时间,后续竟会如此的一波三折,险象环生。
    赵询放下手中的奏章,叹声说道:“李勋恐怕是不能回来过年了。”
    赵询的声音很轻,下面的几位大臣都没有听清楚他在说什么,不过站在一旁的小乐子却是听清了,他看了一眼赵询,躬身低声回了一句:“李相国为国忧劳,驻足边地,确实辛苦了。”
    赵询沉默不语,心里有很多感叹。
    这次派李勋出去,其实并不是赵询的本意,只不过河南的灾情久久不能平定,他又是刚刚登基,想要做出一些政绩,河南灾情之事,正好是一个突破口,加上李勋对这个事情非常上心卖力,以及后来王少群出事,李勋找到赵询,非常诚恳的说了一番肺腑之言。
    李勋的话打动了赵询,所以沉思再三,赵询最终决定放李勋出去,全权处理河南灾情之事,并且给了他很大的权利,让其放开手去做。
    岭南之战从开始到结束,赵询有三个没想到。
    第一个,从赵柏安进军岭南,到大败石虎,直接拿下黔州,兵围甲言城,双方暗地里都在积极备战,冷战几个月,热战五天,结束了,速度之快,这是谁都没有想到的,毕竟,石虎、曹实两人联合一起,占据地理优势,兵力又是不比赵柏安差多少,赵柏安进军岭南之前,朝中大多数大臣都是持反对意见,觉得以武力的方式平定岭南,风险太大,就算赵询最后下了决定,正式任命赵柏安为行军大总管,全权节制战将数十,兵五万,进军岭南,但给他的圣旨,其用词也是比较中性与婉转的,意思就是,能打就打,不能打就不打,你自己看着办,两个月之内要是找不到破敌的办法,朝廷将会正式任命石虎为黔州节度使,以此作为交换,让他放弃对曹实的帮助,这样一来,赵柏安就能集中所有兵力,集中火力攻击甲言城,灭了曹实,也算给天下臣民有了一个交代,朝廷面子上也算过得去了。
    赵询对此次岭南之战,其实并没有抱太大的信心,之所以最后还是选择了出兵,只是表明一个态度,一个作为皇帝,作为正义的态度,但是谁又能想到,赵柏安进军岭南之后,平平淡淡五天时间,然后一夜急袭,一下子就是打垮了石虎的主力军队,随后非常顺利的打下了黔州,最后集中所有兵力,围攻甲言城,原本阴暗难明的局势,一下子就是彻底明朗化,大局已定,战争就要结束了。
    第二个想不到,那就是占婆竟然真的胆敢侵入大晋境内,而且规模不小,足足有五万大军,这足以说明张忠进军岭南的野心,绝对不小。
    张福篡位之后,与晋朝的关系非常恶劣,多有战争发生,占婆的军队也一度打进岭南,并且深入几百里之地,占城数十,但那不是一个国家,而是趁着平宗晚年,大晋国力极度空虚之际,张福联合了大理、扶南等小国,一起联合,所形成的规模,不然紧靠占婆一国之力,张福再大的胆子,也不敢去惹大晋。
    张权是占婆立国之后的第五代国王,也是目前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个国王,已经足足有二十年了,他虽是一名暴君,但绝对不是白痴,不然不会在占婆内部斗争如此激烈的政局之下,稳坐国王宝座二十年之久,他既然敢让王弟张忠率领五万大军,挑战大晋,那就只有两种可能,一是占婆国势强大,有这个实力,二是内部斗争的激烈程度已经到了极限,只能把这个压力往外部宣泄。
    前者还是后者,一目了然,占婆不要说现在和以前,就算是以后,在怎么发展,也不可能是大晋的对手,地域的差距,不是简单的军事力量可以弥补的。
    第三个想不到,就是李勋这个原本只是过去宣读圣旨,与军事没有任何关系的人,到了最后,竟然还成为了关键性人物,并且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这也是赵询没有想到的,所以赵询看着奏章,久久无语,心里暗暗琢磨,到底是李勋真的有这个本事,还是运气好?

第九百六十六章 何其苦矣

    “陛下,可否把李相国的奏章,给微臣一观?”

    一名三十多岁的年轻官员,上前拱手说道。

    留下来的几个人,除了钱明渡之外,其余的三个人都是生面孔,刚刚说话的那名年轻人叫做周必明,由陆州刺史刚刚调任中书侍郎,中书侍郎虽然只是一个虚职,却是天子近臣,权力不大,但影响力很大,所有人心里都清楚,能做中书侍郎的人,一定是皇帝的心腹,而且这也只是一个过渡,有了机会,皇帝肯定会加以提拔与重用。

    周必明并不是赵询的太子府老人,他之所以被赵询看重,完全靠的就是自己的能力。

    周必明性格严肃、耿直,不拘言笑,但心胸大度,公正无私。

    与周必明同姓的另外一个人,想来大家不会陌生,那就是周青,他们两人不管是人生还是性格,都是非常的相似,同样的出身贫寒,但却生了一个好脑子,读书厉害,不到二十便是中了进士,周青是状元,周必明则是探花,同样的少年成名,也同样的因为性格耿直,敢于直怼皇帝,最后不仅没有受到惩罚,反而引起皇帝的注意。

    不同于周青这个愤青,只要跟人交流,一言不合,便要顶上两句,周必明这个人,言语不多,有些沉默寡言,要么不说,说了就一定会说重点,不说废话,怼人也是一样,要么不怼,一旦开了口,那就是直接把你顶着下不了台。

    中了进士之后,名次靠前的人,一般不会立即外放地方,而是会留在丰京,出任一些清闲官职,这些人都是吏部,乃至是皇帝的重点考察对象。

    当时,赵智宴请这批进士才子,酒到中途,突然有感而发的说道:“天下读书人,还是幸福的。”

    赵智只是喝了一点酒,随口说说罢了。

    周必明听了之后,当即大声说道:“臣,一路北来,数千里之遥,徒步一月有余,何其苦矣。”

    赵智笑着说道:“这点苦,与功名利禄相比,又算得了什么呢?”

    哪里想到,听到这句话,周必明竟是嚎啕大哭起来:“岭南、山南、剑南三道之地,读书人何其多矣,每年赴京赶考之人,乃至千人之众,但得中者寥寥无几,今年整个岭南道,与臣同来丰京赶考学子,三百二十五,但是仅臣一人得中,他们数千里之遥而来,数千里之遥而去,年年如此,何其苦矣!”

    周必明的这番话,顿时震惊了在场的所有人,众人几乎都是傻了,这样的话,他都敢当着皇帝的面去说,不要命了吗?

    赵智听了这番话之后,顿时勃然大怒,起了杀心,但人的心理就是那么奇怪,他见周必明说完之后,竟是大哭不止,倒是有些好奇起来,这个人的情绪,怎会如此激烈?是精神有问题,还是事出有因?

    于是,赵智按下杀心,只是以对天子不敬之罪,将周必明打入死牢。

    事后,赵智派人去询问与调查,这才得知真相。

    周必明所在的周氏一族,在岭南当地,也算是小有名气,他的高祖中了举人之后,一边在官府做着低级官吏,一边则是继续用心读书,希望可以考中进士,当时正是武宗一朝,天子雄才大略,政治清明,科举两年一期,连续了数十年之久,不曾中断,而且相对公平公正,那个时期,是所有寒门子弟的春天。

    可惜,周必明的高祖学识不够,考了一辈子,都是没有考中,空有抱负,功名不够,一辈子都是低级官吏,得不到提升,但他临死之前,留下遗言,后世子孙,若兄弟两人,一人务农,一人读书,周家一定要出一个进士,他的遗言,成为了后世子孙,终生的奋斗目标。

    可惜啊,有些时候,有些人的命运,其实早就已经注定了,无法改变。

    周必明的曾祖父,非常聪明,自小就有神童之名,读书也很厉害,但是那个时期,已经不是武宗一朝了,武宗死后,科举便是在门阀世家集团,强大的反对与抵触之下,被迫中断,没有了科举,底层百姓,你就算读书读的再厉害,满腹经纶,又能有什么用呢?进不了仕途啊。

    周必明的曾祖父与祖父,都是当时名满一地的学问人,但一辈子,也只能是教书育人,空有一心理想与抱负,不得舒展,郁郁而终。

    到了周必明父亲那一辈,这个时候已经到了平宗一朝,平宗刚刚继位,满腹雄心大志,当即就是恢复了中断数十年之久的科举,并且开始大刀阔斧的进行整治改革,周必明的父亲没有忘记祖辈的愿望,努力读书,准备科举。

    周必明的父亲,也很聪明,读书也很厉害,二十二岁中秀才,二十六岁中举人,而且在本州的考试名次,都是非常靠前,所有人都说,周必明的父亲,一定可以考中进士,不会出现意外,他也确实有这个能力与学识,但是可惜,平台是有了,但是没有机会。

    平宗是一个有雄心大志的皇帝,但也要有配套的性格与能力啊,事实上呢,平宗性格软弱,猜忌多疑,重用外戚与宦官,意图夺权,所以与当时把持朝政的门阀世家集团,双方形成尖锐对立,科举制度虽然重新开始,却是立即沦为整治斗争的玩物,成为平宗皇帝与门阀世家集团,其双方为自身利益加码在加码的整治枪杆,在这种大环境之下,底层百姓,要想通过科举跻身仕途,太难太难了,不是说没有,却是凤毛麟角,每年就是那么寥寥几个人,周必明的父亲,能成为这凤毛麟角的存在?

    周必明的父亲,醉心科举,一直到近四十岁,在老母的以死相逼之下,这才娶亲生子,生下独子周必明,然后便是继续科举,一直到平宗中后期,河北大败,四十万禁军损失殆尽,没有了军事力量作为倚重,平宗只能对门阀世家集团进行妥协,他所实行一系列的整治改革,包括科举制度,一夜之间,全部都是被废除了。

第九百六十七章 举荐

    现实与理想的巨大落差,往往可以摧毁一个人的精神。

    父亲的痴狂而死,对幼年的周必明,不管是心灵上,还是精神上的刺激,都是极为强烈的,当然,这也是一种巨大的动力,推动周必明拼搏向上的契机。

    了解这些详情之后,赵智最终并没有为难周必明,因为周必明在宴席上的那番话,并不是有意嘲讽自己,只是醉酒之后,控制不住自己,一种情绪的发泄,还有就是对科举制度不公的极大不满。

    每一届科举,进士人数的录取都不一样,但大体上来讲,最少不少于一百人,最多也不会多于一百五十人,人数并不多,而且最开始,科举的创立,只是草创,很多制度并不完善,有些时候,更是不对外开放,想要参加科举,必须有人举荐,或许是制定哪一部分人可以考,一直到了武宗一朝,科举制度才是有了一次比较大的改善与进步,但还是逃不出弄虚作假以及内定名额,因为这个制度并没有被大多数人所接受,这里指的大多数人,乃是现有权利阶层,他们已经得到,为什么要改变?

    到了赵智这一朝,从他十年监国太子,到当皇帝二十五年,执政三十五年,一共举行了二十三次科举,科举一般是两年一次,但是赵智经常在科举之后的第二年,再开科举,这叫恩科,而且每一届科举,其进士录取人数,都是最大值,也就是一百五十人。

    到了赵智一朝,他希望科举能够发挥应有的作用,提拔真正的有才之人,这个时期,赵智、杨道嗣、刘桀三人组成政治三巨头,把大多数门阀世家,全部赶出政治核心,在这种大环境之下,赵智以一种婉转的方式,进行科举变革,那就是名额分配,每一届的科举考试,一百五十名进士名额,赵智掌握三十个,杨道嗣与刘桀各掌握二十个,再有三十个名额给予天下寒门子弟,最后的五十个名额,则是分配给其他各派势力。

    赵智自己掌握的进士名额,并没有进行人员内定,而是放到科举之中,进行公平取士,并且说服杨道嗣与刘桀,也把自己手中的名额教出来,他们两人都是有大胸怀之人,在这一点之上,表现的非常大度,积极配合赵智。

    自从有了科举这种制度之后,将近三百年的时间,有两个朝代,是寒门大量涌入仕途的时期,一个是武宗一朝,但他依靠不是科举,而是主上雄武,左右大臣贤明,皇帝想要大量选拔寒门有才之人,其意志最终得到彻底贯通。

    第二个就是赵智一朝,他靠的就是制度,通过科举这个正规的制度,选拔了大量的寒门贤才,并且在这个过程之中,对士人阶层,尤其是年轻一代,其整体风气与思维,有了一定的改变,很多权贵子弟,乃至于门阀世家这种豪族子弟,在自身条件允许的情况之下,一般都会进行几次科举考试,一旦凭着自己的本事考中进士,这会让他们有一种非常骄傲的感觉,当然,对于这种阶层的人而言,就算不通过科举,也是可以通过其他很多途径与手段,一样可以走入仕途。

    周必明看着李勋的奏折,看的很仔细与入神,这是他的性格,做任何事情,都是非常认真。

    有几个人都是围在周必明左右,探着脑袋,在旁观看。

    钱明度没有去凑这个热闹,但他的眼神,却时不时的看向周必明

    最近一个月,赵询突然从地方,一连调回好几名官员,都是年轻有为之辈,周必明在这些人当中,是第一个被调回来的,这足以说明,赵询对他是非常看重的,虽然目前还没有出任官职,但这只是暂时的,钱明度知道,赵询肯定会对周必明进行重用。

    这让钱明度的心中,顿时生出一股强烈的危机感。

    经过一年的时间,赵询的皇位已经相对稳固,接下来的政治计划,显然是准备着手打造自己的权利集团,这种势力的集合体,是唯一的,这个唯一,就是皇帝。

    钱明度的政治智慧非常敏锐,他非常清楚,赵询刚刚继位的时候,与各方势力进行一系列的斗争与妥协,占据了许多权利职位,这就像是切蛋糕一样,我先把位子给占下来,有了位子,以后在做调整,所以说,很多官员,其实并不是赵询属意之人,只是先用一用,待以后有了机会,在把他们给换下来。

    从赵询最近的动作来看,钱明度猜测,皇上是准备在一定程度上,继续兴宗皇帝的政治策略,那就是选拔与启用寒门子弟,这类人,往往更加忠心,而且能够从最底层爬上来,一般都是有才之辈,比那些出身豪族的权贵子弟,要厉害的多。

    钱明度对自己现在的官职与地位,其实是很满意的,但是在新的一轮人事大调整之中,不管你有没有这个心思,你都必须去争,全力的去争,你不去争,上不去,那就很有可能被别人所取代,被踩下去。

    周必明看完李勋的奏折之后,陷入沉思,而另外一名叫做袁昂的年轻官员,则是沉声说道:“陛下,李相国举荐郭洋出任黔州都督,周潜出任辰州都督,皱猛出任康州节度使,还有其他各类将领的封赏,总人数多达五百二十七人,人数太多了,恐怕很难通过朝堂这一关。”

    周戳也是进言道:“这么大规模的封赏,仅涉及到的银两数字,就超过三百万两,朝廷恐怕有些吃不消。”

    赵询沉默不语。

    他今天召集众人前来,其实就是通报这个消息,让大家有一个心理准备,回去之后,消化消化,思考思考,待新年假期结束之后,来年的第一次朝会,一定会是一次激烈的碰撞。

    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那就不是问题。

    一场大战下来,实力最强的两个军事集团,全部被打垮,整个岭南的军事体系,几乎被瓦解,面临重新洗牌,这对所有人来说,都是一种极大的利益诱惑。

    赵询现在思考的重点,便是在岭南的人事大调整之中,如何获取最大的利益。

第九百六十八章 青壮派

    赵询的目光扫向钱明度,后者稳住心神,正要说话,赵询的目光却是一扫而过,看向了周必明,出声问道:“周爱卿,你有什么想说的?”

    周必明抬起头,沉声说道:“李相国举荐的这些人,并没有什么不妥,臣觉得皇上应该支持李相国的决议。”

    周必明的这番话,顿时惊住了所有人。

    赵询微微皱眉,有些不解周必明的态度,为何如此鲜明,李勋举荐的官员,人数可是相当庞大,还建议朝廷在岭南道重设大都督府,委任大都督府长吏,并且给予一定的实权,这些决议,一旦动起来,牵扯非常大,也很复杂,赵询内心深处,是不同意的。

    钱明度有些坐不住了,自己的存在感太低,这可不是什么好事,所以他见周必明说完之后,赵询沉思不语,知道两人的想法相左了,于是立即出声反对道:“周大人是否没有考虑清楚,急忙发言,不甚本意,这可不行。”

    周必明看向钱明度,有些不解的说道:“钱大人何出此言?”

    钱明度笑着说道:“周大人久在地方,不知朝中局面,有些事情,还是想清楚了再说最好。”

    钱明度态度和蔼,看似是在善意提醒周必明,但意思可是有些不对啊。

    周必明倒是没有想那么多,他性格纯直,有什么说什么:“我想的很清楚,并不是无的放矢。”

    钱明度笑了笑,站了出来,对着赵询躬身说道:“皇上,禁军三军,内部关系复杂,与各大世家牵连很深,李相国举荐的这些人当中,绝大部分都是禁军的人,若真的照此封赏,许多禁军将令都会得到重用,他们的提升,也就是门阀世家的提升,这怎么可以呢?”

    听了钱明度的话,赵询点了点头,他自己也是这么想的,门阀世家集团,是自己的最大政治对手,自己想要减弱它们都来不及,怎么可能帮助它们进行实力提升,这绝不可能。

    “钱大人说的有道理。”

    有人出言附和。

    袁昂则是说道:“有功也不能不赏,或许可以适当的减少一些人数。”

    周戳赞同袁昂的建议,他说道:“可以多奖赏一些钱财,笼络军队的人心。”

    大家的意见,看起来已经一致,但是周必明却是摇了摇头,淡声说道:“没用的。”

    众人不解的看向周必明,钱明度冷声说道:“周大人此言何意?”

    赵询也是神色不解的看向周必明。

    周必明沉默一二,然后对着赵询缓声说道:“微臣想要问一问皇上,此次岭南之战,功劳最大的是谁,出力最大的又是谁?”

    赵询想了想,然后说道:“是众人共同努力的结果。”

    周必明继续问道:“皇上可否说的详细一些?”

    赵询微微皱眉,但还是说道:“是数万禁军将士。”

    赵询没有提及赵柏安以及江南一系的军队,他们不是没有功劳,但是出力最多,并且起到决定性作用的,还是禁军。

    得到答案,周必明立即大声说道:“既然是禁军出力最多,功劳最大,那他们自然应该得到应有的利益,这跟他们到底是出身寒门,还是出身门阀世家,又有什么关系呢?”

    禁军许多人都是出身各大世家豪族,中高级将令这一层次,出身寒门与出身世家的人数,比例大概是一半一半,而底层普通士兵,绝大多数则是出身贫穷。

    钱明度冷声说道:“这怎么能没有关系呢?壮大了门阀世家集团的实力,皇上的处境又将如何?”

    周必明淡声说道:“朝会一开,门阀世家集团,必定同气一声,极力赞同李相国的决议,此言,名正言顺,到时候你拿什么反对?”

    钱明度微微一愣,张了张嘴,却是无力反对。

    赵询则是皱眉不语,但是周必明最后的那句话,却是让他内心震动。

    是啊,任何事情,都要讲一个名正言顺,此次岭南之战,禁军立下汗马功劳,一连消灭了石虎与曹实两大地方军事集团,更是打垮了整整五万占婆大军,活捉占婆国王的亲弟弟张忠,这一系列功劳,何其耀眼与巨大。

    周必明说的很对,朝廷是公正的代名词,有功必须要赏,这和他的出身没有任何关系,朝会一开,门阀世家集团,不管是敌对的,还是己方的,这种涉及到自己的根本利益,那不用多想,肯定是异口同声的赞同李勋的决议,他们名正言顺,理所当然,别人拿什么反对?

    赵询突然想到,自己若是忌惮门阀世家集团利益的壮大,非要在这件事情上唱反调,最后不仅会得罪所有门阀世家,更是会使得禁军三军对自己心生不满,禁军是自己目前最大的依靠,是自己稳定丰京的唯一军事力量,他们若是和自己离心离德,又会导致何种灾难性的结果?

    赵询在那里陷入沉思,袁昂、周戳、周必明他们三个人,则是在那里小声议论,一旁的钱明度看着他们,脸色非常难看,从赵询最近的人事调动来看,新抽调回来的地方官员,全部都是四十岁以内,非常年轻,他们有着一个共同的特点,出身寒门,久在地方,政绩卓越,共同的特性,让这些人走的很近,关系迅速升温,已经有了抱团的趋势,钱明度默默猜测,或许要不了多久,朝堂就会出现一股新的政治势力,青壮派。

    沉思良久,赵询看向周必明,沉声说道:“周爱卿,你觉得李勋上的这份奏章,真实用意是什么?”

    周必明拱手说道:“陛下圣明,已然看出其中的深意。”

    赵询笑了笑:“你说。”

    周必明说道:“李相国上的这份奏章,用意其实很简单,主体就是这样,不能改变,但用什么人,又以什么样的方式与手段去完成,这些都是可以进行操作的,操作好了,皇上依旧可以得到最大的利益。”

    赵询点了点头,笑着说道:“你们回去之后,想一个具体的办法,用什么人,该怎么用,你们想好了,到时候告诉朕!”

    “是,陛下。”

    周必明等人躬身应道。

第九百六十九章 依附

    李勋正在书房看书,岭南的天气湿冷异常,北方的人很难在这里生活习惯,李勋也不例外,几天前的连番大战,或许是因为过度劳累,当时还没有感觉到什么,过了两天,身子却是出了问题,有些感染风寒。

    “大人,郭将军来了。”

    齐大富敲了敲房门,小声禀报。

    “请他进来。”

    “是,大人。”

    房门被推开,郭洋拿着一个账本走了进来。

    李勋放下手中的书本,笑着说道:“郭将军有什么事情?”

    “关于战利品的事情。”

    “大人,我们那部分的战利品,现在都已经归库,这是清单,请大人过目。”

    郭洋走到近前,把手中账本放在李勋身前桌子上。

    “你先坐。”

    郭洋坐到一旁。

    李勋淡声说道:“你应该去找黄绘或是寇雄,这些事情我是不怎么管的。”

    此次岭南之战,李勋其实并没有抢夺功劳的心思,只是局势的转变,来的太过突然,一不留意,原本不相干的人,最后竟然成为了关键,并且在其中起到了非常巨大的作用,但越是这样,越是需要低调与谨慎,不能给别人一种,反客为主的印象,说到底,李勋终究不是一个私心太重的人。

    战争结束之后,李勋一是身体出了点问题,在就是也不想多费心,所以最近好几天,一直待在家里,几乎不出门,大小事情,都是让黄绘、寇雄他们去处理。

    郭洋说道:“末将出身贫寒,没读过什么书,这账目的事情,是个细心的活,就怕出了问题,惹得黄老将军动怒,所以希望大人可以把把关。”

    说到这里,郭洋站了起来,拱手恭敬的说道:“劳烦大人了。”

    “小事情,郭将军不用这么客气,坐下。”

    李勋摆了摆手,让他不要这么客气。

    郭洋的小心思,李勋不是不知道,拿着账本来找自己,其实就是一个借口,趁机表达一个态度罢了。

    李勋敲了敲桌子,沉思片刻,最后拿起了账本,仔细观看起来。

    见李勋拿起账本,郭洋这才松了一口气,重新坐下。

    齐大富走了进来,给郭洋端了一杯茶,后者道了一声谢。

    齐大富放下茶杯,转身离开,把房门重新关上,房间里就剩下李勋与郭洋两人。

    战争是积累财富的最快途径,几场大战下来,禁军的收获非常丰厚,不过目前正在清理与统计当中,黄绘治军非常严厉,严令士兵不得私藏财物,禁军士兵们,倒也没有什么怨气,毕竟一直都是这么严格,也就习惯了,而且他们也知道,黄绘这个人很清廉与公正,战利品统计出来之后,肯定会对众人进行一定分配,但是郭洋对此就非常不满了,出了这么大的力气,死了这么多人,拼命抢来的财物,竟然要全部上缴,这怎么可能?

    为了这件事情,郭洋与黄绘大吵一架,险些翻脸,最后还是李勋从中调停,黄绘的态度这才稍稍好了一点,只让郭洋上缴一半战利品,其余的可以留下,自行分配。

    郭洋缴获的战利品,其实也没有多少,都是从死人身上搜刮上来的,一共也不过五万多两银子。

    就那么一点钱,没有什么好看的。

    不过李勋还是假装看的很仔细,其实他正在思考,郭洋来找自己的目地,是寻求亲近,还是意图投靠自己?

    郭洋时不时的偷偷看一眼李勋,他此刻的心情,是非常激动的。

    此次战争的总结与请功奏章,由李勋书写,七天前就写好了,现在应该已经到了丰京,到了皇上的手中,军中已经传出来风声,李勋在奏章之中,好话说的多,坏话说的少,并且提出建议,给一些人具体的职位,这当中,据说就有自己的名字。

    为了这件事情,郭洋专门去找了严毅,打听口风,严毅是个痛快人,直接告诉了郭洋。

    但严毅并不知道其中的详情,只是和李勋吃饭喝酒的时候,简单听他说过那么一两句,严毅告诉郭洋,李勋到底举荐了多少人,分别是谁,自己也不是很清楚,但其中肯定有你郭洋,主要的职位有三个,分别是康州、辰州、黔州这三个州的军事主将,最低都是一州都督,甚至是节度使。

    听到这个答案,郭洋顿时就傻了眼,想自己混了一辈子,快五十岁的人了,还只是一个中郎将,原以为这辈子也就这样了,谁能想到,如今时来运转,不知当朝相国李勋怎么看上了自己,把自己给举荐了上去。

    李勋这次举荐的职位,可不是什么小意思,而是一州的军事主将,至少是都督这个级别,甚至是节度使,想一想,自己有可能坐到这样的高位,混了一辈子,终于有了出头的机会,郭洋的心情,能不激动与兴奋?

    李勋放下账本,对着郭洋说道:“五万多两银子,说多么,也很多,但是对于军队而言,也不多,郭将军打算如何使用?”

    郭洋起身拱手说道:“大人,五万多两银子,全部分配下去,每人连十两银子都分不到,所以末将是这么想的,把这些银子全部分给战死的士兵。”

    李勋点了点头,郭洋的这个分配方法很不错,那场战争,他手中的七千士兵,损伤过半,战死了将近三千人,五万多两银子分下去,每人都能分到一百多两,不算少了,对死者的家属而言,也算是一种不小的安慰,并且,也能消除常硕、洪成涛他们的嫉妒之心,因为没有参战,他们到现在,可是一文钱的好处都没有。

    “你做的很好,就这么去做吧。”

    说罢,李勋笑着说道:“郭将军,你不要这么客气,你的年纪和资历可比我大的多,按道理,我应该叫你一声前辈。”

    郭洋躬身一拜,非常惶恐的说道:“大人如此说,末将着实惶恐,心中难安。”

    李勋摆了摆手,笑道:“我只是开个玩笑,郭将军不要这样,坐吧,这里没有外人,不用这么见外。”

    一句这里没有外人,顿时让郭洋心中热了起来,于是重新坐了下来。

第九百七十章 情

    李勋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水,然后对着郭洋说道:“这次我向朝廷举荐了一些人,其中就有你。”

    郭洋非常感激的说道:“多谢大人栽培,末将感激不尽,日后有什么差遣,大人一句话,末将绝不敢推辞。”

    郭洋的这番话,意思已经非常明白了,自己以后就是你李勋的人了,有什么吩咐,自己一定顺从。

    “我们不聊这些。”

    李勋不喜欢这样的氛围,也不喜欢过多的聊这方面的话题,有些东西,意思到了就行了,没有必要说那么多。

    李勋说道:“老郭,谈谈你对这次战争的感受吧。”

    郭洋一时间没有说话,他在组织话语,在李勋面前,有些话可不能乱说。

    李勋看出来郭洋的顾虑:“有什么就说什么,我要听的是真话,还是那句话,这里没有外人,你可畅所欲言,不要有顾虑。”

    郭洋看的出来,李勋并不是在装相,于是点了点头,缓声说道:“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结局,就我看来,岭南的这次战争,要是朝廷反应及时一些,是可以避免的,但就算如此,内部的矛盾点,还是无法消除,随着时间的积累,一个不注意,还是很容易引起大的战事。”

    李勋叫了他一声老郭,郭洋倒是有些放松下来,不再一个末将一个末将,说着累。

    “说下去。”

    “其实很简单,就一个字,情。”

    情?

    李勋倒是来了一些兴趣,郭洋的这个观点,有些意思。

    郭洋继续说道:“人是感情动物,你对我好,我肯定要报答你,前番与石虎的那场激战,优势其实已经走向大人您这一边,这个时候,明眼人都应该知道,识时务者为俊杰,没有必要再去冒险,但还是有一些人,肯冒着杀头的危险,起兵反叛,大人您最后杀他们的时候,是不是也很疑惑,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李勋点头说道:“我当时问过其中的一名郎将,他说是为了出人头地,说到底,还是为了利益,被自己的**与野心害了自己。”

    郭洋笑道:“这只是一部分,而且只是很小的一部分。”

    李勋不解道:“还有其他什么原因?”

    “那名郎将我很熟悉,叫做李从实,幼年孤苦,颠沛流离,十五岁那年,被石虎的父亲石奎招入军中,是石奎给了他一口饭吃,给了他一条活路。”

    郭洋叹声说道:“地方藩镇的士兵,对朝廷的感觉,其实很微妙,或者说是很模糊,仿佛距离自己很遥远很遥远,就比如我来说吧,我跟了吕肆要父子三十多年,虽然名义上是大晋的士兵,但是这么多年以来,朝廷没有给过我一文钱,我的官职,我的钱,全部都是吕肆要父子给的,对此,我充满了感激之情,说句实在话,曹实杀了吕肆要,惹了众怒,大家都不想给他卖命,就算迫不得已,也是出人不出力,要是换了吕肆要,他要跟朝廷对着干,大多数人,指定跟着一起玩命。”

    说罢,郭洋苦笑道:“大人,这些话有些难听,还请您不要往心里去。”

    李勋皱眉不语,陷入沉思之中。

    李勋与地方藩镇,接触的并不多,所以对其中的很多东西,都不是很清楚,以前也没有往那些方面去想,但是现在听郭洋这么一说,李勋突然有了一种明悟的感觉。

    就比如李勋在武州的时候,干着好好的,被赵智突然召回丰京,险些回不去了,说到底还是遭到猜忌,然后就是打下西域之后,又是被夺了兵权,明升暗降,再次召回丰京,而这一次,是回不去了。

    对此,李勋一直搞不明白,自己对朝廷忠心耿耿,从未有过二心,为什么赵智就是不信任自己呢?为什么要猜忌自己呢?

    此时此刻,听了郭洋的这番言语,李勋终于是明白了,因为他的心里突然有了一个假如,若是自己回到西域,让李存孝、雷万海等人跟着自己造反,他们会不会跟随呢?

    李存孝、雷万海这些人,出身草芥,没饭吃的时候,皇帝在哪里呢?流离失所,几度生死的时候,皇帝又在哪里呢?绝望的时候,又是谁给了他们希望呢?一路走到现在,所有的一切,都是李勋给予他们的,李勋在他们心中是什么份量,皇帝在他们心中,又是什么份量呢?

    直到现在,李勋终于搞明白了,赵智防的不是自己,而是自己身边的那些人啊!

    李勋与郭洋都不再说话,因为这个话题太过敏感。

    沉默了一会儿,李勋指着郭洋说道:“辰州、黔州作为岭南重镇,其军事力量不可空缺,朝廷肯定会尽快恢复这两个州的军事与行政,你在岭南做事多年,对这里的局势与环境等各方面都很熟悉,你尽快写个奏折,费点心,说点有用的建议,我帮你传给皇上,或许可以给你一些助力。”

    “是,大人。”

    郭洋点了点头。

    两人又是闲聊一会儿,随后,郭洋起身告辞离开。

    看着郭洋离开的背影,李勋摇了摇头,有些东西,确实很现实,大晋自平宗河北大败之后,朝廷财政几乎崩溃,从那一年一直到现在,四十多年的时间,朝廷对地方基本断了财力上的支持,大多数都督府或是节度使,都是自力更生,自己想办法,当兵吃粮,你给我做,我连饭都吃不上了,还谈什么忠心与忠义?到了最后,还不是谁给我钱,我就跟着谁干,长久下来,也就形成了固定的雇佣关系,一方将领与手下的士兵们,也就绑在了一起,因为道理很简单,将领要是倒了,朝廷不会给钱他们,没有了生活来源,到最后还是死路一条,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将领拥兵自重,相对来说,其实成了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制度的崩溃,规矩的维持,就很难做到了。

    开元元年,今年的最后一天,春节。

    丰京已经下起了毛毛大雪,岭南的惨烈影响不到这里,城内,不管是普通百姓,还是权贵豪门,不管是有钱的,还是没钱的,所有人今天就一个愿望,全家团结,过春节。

第九百七十一章 无情

    辽国与晋国的和亲事宜,已经定下来了,兴宗皇帝的第五女赵月,将远嫁辽朝,嫁给辽朝齐王图蒙。

    事情虽然早在一个多月之前,就已经定下来,但两个国家,尤其是两个大国,双方之间的和亲,可不是什么小事情,各方面的章程与礼仪,非常的繁琐,而且政治婚姻,那是讲究利益的,所以在完成和亲之前,双方就利益方面,会进行互换,当然,互换的等量,是平等还是不平等,是以自身实力为基础的。

    长乐宫。

    两名女子,此时正跪在外面。

    “太后,长庆公主在外面已经跪了整整一个下午了,她身子骨柔弱,这样下去,恐怕是吃不消的。”

    晚娘走到李怡近前,低声禀报道。

    李怡正跪在佛前,闭着眼念经,听到晚娘的禀报,她嘴中的声音停顿了片刻,随后说道:“去劝劝她吧。”

    “是,太后。”

    晚娘弯了弯身子,随即转身离开。

    外面跪着的那两名女子,其中一人是长庆公主,这个名号听起来有些陌生,但她的名字却不陌生,那就是赵月,长庆公主就是赵月,随着辽、晋两国和亲之事的定下,赵询很快加封赵月为长庆公主,并赏赐了大量的财物,这就是赵月出嫁辽国的嫁妆,当然,这些东西并不在赵月的手中,赵月虽然被封为长庆公主,地位得到很大的提升,但实际上并没有任何改变,她依旧住在那个冷宫,身边依旧只有一个小秋陪伴,生活还是那般清苦。

    赵月这个人,外面看起来柔弱,但是实际上,她的性格极为刚烈,她之所跪在这里,整整一个下午,很多人来劝说,都是没有效果,不是没有原因。

    马上就要和亲辽国了,这一走,这一辈子恐怕是再也回不来了,所以在临走之前,赵月希望可以出城一次,去父母的陵墓,尽最后一次孝道,但她的这个要求,却是被赵询给无情的拒绝了。

    在第五次请求被拒绝之后,赵月不在去求赵询,而是直接来了长乐宫,长跪不起,希望太后可以满足自己这个小小的请求。

    晚娘出来之后,苦苦劝说,但赵月始终不言不语,赵询对自己的冷酷与无情,她已经绝望,偌大的皇宫,现在除了太后,自己还能奢求谁的帮助?

    就在这个时候,一名太监急匆匆跑了过来。

    “晚姑姑,皇上来了。”

    太监凑到晚娘近前,低声说道。

    晚娘点了点头,对着赵月说道:“公主,您也听到了,皇上来了,他要是看到您这个样子,肯定不会高兴。”

    赵月毫无惧色,语气平淡的说道:“皇上又不是老虎,来了就来了,有什么好怕的?”

    晚娘脸上有了苦笑之色,摇了摇头,不在多说,转身离开。

    赵询很快到来,路过的时候,赵月拜倒在地,大声喊了一句。

    “赵月拜见皇上。”

    赵询面无表情的看了赵月一眼,什么话都没有说,脚步不停的离开了。

    走到长乐宫门口,赵询突然停了下来,他回身看了一眼跪在那里的赵月,然后对着一旁的小乐子淡声说道:“送长庆公主回去。”

    “是,皇上。”

    小乐子躬身领命。

    赵询迈步走进了长乐宫。

    小乐子来到赵月身前,轻声说道:“公主,回去吧,您在这里,只会让自己难堪。”

    赵月默默说道:“皇上难道就如此无情?”

    小乐子沉默不语。

    赵月突然笑了,她挣扎着想要站起来,一旁的小秋连忙抚着她起身。

    “父皇在的时候,对我虽然冷淡,但也偶尔关心我的冷暖,但是皇上呢?是我的至亲血脉,但还不如一个陌生人,真是可笑啊。”

    赵月是笑着说出这番话的,只是她的笑容,充满了绝望与冰冷。

    摇了摇头,赵月转身离开,嘴中最后说出了一句:“最是无情帝王家。”

    小乐子依旧沉默不语,有些事情,他不能做,不能说,更是爱莫能助。

    小乐子转过身,对着几名太监淡声说道:“你们都听到了什么?”

    这几名太监连忙低下头,异口同声的说道:“月公主什么话都没有说。”

    小乐子看了他们一眼,迈步朝着长乐宫走去。

    “母后,儿臣给您请安了。”

    “皇上来了。”

    赵询上前扶着李怡起来。

    赵询扶着李怡坐了下来,笑着说道:“母后的气色倒是越来越好了。”

    最近这段时间,李怡身子骨有些不舒服,所以近一个月以来,赵询几乎每天黄昏时分,都会过来请安。

    “些许小毛病,皇上不要放在心上。”

    李怡看着赵询,犹豫了一下,最后还是说道:“赵月这个孩子,马上就要出嫁辽国,这一去,恐怕是很难再回来了。”

    赵询沉默了片刻,然后笑着说道:“母后,听说您肩膀这两日有些酸痛,儿臣给您揉揉。”

    李怡心里暗暗叹了一口气,知道赵询心中的那根结,是解不开了。

    李怡只能换一个话题:“你是天子,做这些事情,哀家可是有些承担不起。”

    赵询为李怡揉着肩膀,笑道:“朕是皇帝,却也是母后您的儿子。”

    母子两人在那里闲聊了一会儿,这时候,小乐子进来躬身说道:“皇上,太后,松平郡公来了。”

    松平郡公就是李满仓,李勋因为西域战功,被封为赵国公,父凭子贵,李满仓的爵位也是得到晋升,从侯爵升到了郡公,并赏赐良田五千亩,白银十万两,但在李勋的劝说下,土地与钱财,李满仓坚辞不受。

    不一会儿,李满仓进了房间,见到赵询也在这里,于是连忙跪在地上行礼。

    “参见皇上。”

    “快快起来。”

    赵询大步上前,扶起李满仓,语气温和的说道:“这里没有外人,舅父无需多礼。”

    “不敢,不敢。”

    李满仓唯唯诺诺,他是一个老实人,皇上对他太客气,李满仓反而有些不知所措。

    赵询以前对李勋与李满仓父子的态度,即热情,但也冷淡,双方之间,并没有刻意的亲近,但也没有太过疏远,毕竟有李怡这层关系存在。

第九百七十二章 交谈

    “诸位。”

    李勋举杯站了起来,众人都是安静下来,目光看向了他。

    “今日大家能够坐在一起,这是我们的缘分,为了这个缘分,我们一起干一杯。”

    “说得好,为了这个缘分,我们干一杯。”

    严毅举着酒杯,第一个起身响应。

    “干杯。”

    “干杯。”

    众人都是站了起来,一起尽饮杯中酒。

    不管是友好的,还是不友好的,任何矛盾与恩怨,在过年这个气氛之下,都是显得无足轻重,大家能够坐在一起,那真的就是一种缘分,所有的一切都可以暂时放开,只管高兴,只管喝酒。

    李勋起了一个头,酒席的气氛开始热烈起来。

    李勋、黄绘、寇雄三人坐在上首主位,他们三人也是这里地位与身份最高的,随后,中高级将领一一过来,给他们三人敬酒,一轮下来,李勋喝了有二十多杯酒。

    李勋端着酒杯,主动走下去,拍了拍正和众人激烈拼酒的严毅肩膀。

    严毅回过头来,见到是李勋,不由笑道:“李相国,怎能劳烦你过来,是末将失礼了。”

    李勋锤了严毅一下,笑骂道:“你小子什么时候跟我也这么客气了?”

    严毅脑袋凑到近前,低声说道:“公开场合,太随意了,别人可是会说闲话的。”

    说罢,严毅举起酒杯,大声说道:“李相国,末将敬你一杯。”

    李勋看了严毅一眼,脸上的笑容淡了一些,也是举起酒杯,一口喝掉。

    严毅把酒杯翻转过来,表示自己喝完了,一滴都不剩,然后说道:“你过去吧,我跟他们拼酒了。”

    严毅坐回去,与一桌子的人继续拼酒。

    李勋拿着酒杯,扫视一周,那几桌级别比较低的将领,人数最多,但也最热闹,他们没有那么多的顾忌,大声说话,大声骂人,大口喝酒,而严毅这边级别比较高的将领,人数不多,但也还算热闹,你一杯我一杯,憋着气要分出一个胜负。

    寇雄这个人,虽然出身豪门,但性格比较豪放,没有那么多心思和规矩,他就在严毅那一桌,与众人倒也是打的火热,至于黄绘,在喝了一点酒,吃了一点东西之后,则是起身准备离开这里。

    “老将军,你可是没有喝多少,这就准备走了?”

    黄绘走到近前,李勋笑着说道。

    黄绘笑道:“我虽然好酒,但酒量却不行,还是少喝一些吧,这么一大把年纪了喝多了出丑,那可划不来。”

    李勋笑了笑,放下酒杯,说道:“我陪你出去走走吧。”

    “也好。”

    黄绘点了点头,与李勋走出了这里。

    举办酒会的地方,靠近城墙,李勋与黄绘两人上了城墙,吹着风,倒也是有些意思。

    黄绘的目光看着远处,城外的大营,此刻也是灯光通明,今晚不仅他们这些将领要过年,军营之内的士兵们,当然也要过年,黄绘难得放开了一次,除了安排五千士兵值守之外,其余的所有士兵,今晚都可以敞开了吃喝,不醉不休。

    李勋站在高处,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城内的全貌,大过年的,甲言城显得很沉静,也很萧条,城中百姓对于禁军,肯定是非常憎恨的,那场大屠杀,超过十万百姓无辜惨死,这样的事情,原本不应该发生,但它恰恰就是发生了,这对于甲言城的百姓而言,无疑是一场巨大的灾难,但是对于朝廷而言,其名声,同样也是一种巨大的打击。

    一场战争,让一座原本繁盛的城池,变得极度萧条与萎靡,这或许需要好几年,甚至是几十年,才可以慢慢恢复过来。

    李勋叹声道:“这世上要是没有战争,那该有多好?”

    黄绘看了一眼李勋,笑道:“李大人怎么突然发出这样的感叹?”

    李勋摇了摇头,没有说话。

    黄绘轻声说道:“李大人也是领军之人,应该清楚,就算是太平盛世时期,战争也从未停止过,国与国之间,为了各自的利益,你方唱罢我登场,我从军三十多年,最长的一段闲暇时间,也不超过五年。”

    李勋说道:“累吗?”

    黄绘淡声说道:“你可能不知道,二十岁之前,我从未想过参军,我一直都是学文的,十九岁中了举人之后,考了两次进士,但都没有考中,最后受我父亲的恩惠,以门荫出仕,二十三岁那一年,在河东做了一个县令。”

    李勋好奇的问道:“后来为什么做了武将?”

    黄绘轻声说道:“中成三年,平宗皇帝率领四十万禁军征伐河北,最终惨败,河北藩镇二十几万大军涌入河东,有几名朝中大臣逃到我那里,躲避危险,但只是过了一天,河北的一名将军,便是领着七千人追到了我那里,那几名朝中大臣命令我率领城中所有百姓,进行死守。”

    李勋点头说道:“后来肯定非常惨烈。”

    黄绘沉默了,片刻后,才是默默说道:“没有,我开城投降了。”

    听到这个答案,李勋有些愕然:“为什么这么做?”

    黄绘轻声说道:“那名将军,就是来抓那几名朝中大臣的,城中士兵不过数百,面对七千之敌,何以守卫?若投降,不过死那几名大臣,若不投降,破城之后,城中十数万百姓,恐怕都得惨死,我一个人出城,找到那名河北将军,以投降不屠城为条件,他答应了。”

    说到这里,黄绘看向李勋,叹声说道:“那几名大臣被抓住之后,百般求饶,丑态百出,最终还是难逃一死,从这个时候开始,我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我的才能很一般,做文官,做到头也就是一州刺史,到时候我又能为百姓,为朝廷做些什么呢?什么都做不到啊,所以我选择弃文从武,我还算熟读兵法,做到中郎将问题还是不大的,到时候,我手中有士兵数千,至少可以护卫一州,也或是一城,这就是我的价值。”

    李勋轻声说道:“老将军,你太谦虚了。”

    黄绘摇了摇头,默默说道:“你方才问我累不累,我很累,非常累,从入伍的第一天开始,一直到现在,我就从来没有轻松过。”

    李勋不解道:“那为什么还要坚持下去?”

    黄绘笑了笑,目光看向远方,淡声说道:“我也不知道。”

第九百七十三章 岂有此理

    开元二年,元月初一。

    甲言城这边无事,李勋有了去墨西县看一看的心思,周潜已经有消息传回来,阮中藏领军进入占婆之后,振臂一挥,顿时群起响应,不到五天的时间,便是有四府二十三州,宣布脱离占婆,效忠阮中藏。

    阮中藏领军一路势如破竹,目前已经到达宣阖府,宣阖府是占婆王都邬曼的前沿重镇,有两万军队驻守,阮中藏目前聚集了一万四千士兵,进逼城下,双方目前已成对峙之势,一场大战要不了多久,便会展开,这场战争,对双方来说,都是非常重要。

    阮中藏打赢了,声势将会更加浩大,并且打通前往邬曼的道路,要是打败了,他刚刚聚集起来的精气神,将会立即烟消云散,那些拥护他的各方义军,很有可能一哄而散,弃他而去。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占婆国王张权,已经前后两次,增加宣阖府的兵力,而阮中藏目前也是在积极招募兵马,囤积粮草与武器装备,做好决战的准备。

    李勋打点好一切,正要离开,雷州那边却是突然传来了消息。

    李勋看着手中的书信,脸色越来越阴沉。

    “岂有此理。”

    李勋把书信拍在桌子上,猛的站起,怒声叫道。

    陈和出声询问道:“大人,出什么事情了?”

    李勋冷着脸说道:“毕向祖在雷州被抓了。”

    毕向祖原本奉命到雷州去搬救兵,但是哪里想到,甲言城这边的激战,仅仅就是一个晚上,一切都是结束了,所以也就没有了调兵的必要,战事结束之后,李勋派了两个人过去,把这边的情况告诉毕向祖,让他不用操心的,并且让他就在雷州休息几天,待身上的伤好了,在回甲言城。

    昨天是大年三十,毕向祖应该要回来一起过年的,最后却没有回来,李勋本来就感到奇怪,第二天那边就来了消息,原来是被抓了。

    陈和上前拿起信看了看,然后说道:“大人,毕向祖并不是被季世海所抓,而是被雷州兵马使牟轩扣下。”

    “大人,一切都准备好了,什么时候出发去墨西县?”

    这个时候,齐大富前来禀报。

    李勋大声说道:“去个狗屁,把洪成涛和常硕叫过来,我有事找他们。”

    齐大富有些摸不着头脑,李勋怎么一会儿这样,一会儿那样的,但他也不敢多问,应了一声,转身离开。

    陈和问道:“大人,您想怎么做?”

    李勋冷笑道:“自然是去雷州瞧一瞧,我倒要看看,他们到底是吃了什么药,连我的人都敢抓。”

    陈和苦笑道:“大人,事情没有那么严重,您派人过去传个话,季世海不敢不给面子的。”

    李勋淡声说道:“这人嘛,太闲了,有时候也不是什么好事。”

    李勋的话说的有些隐晦,但陈和立即就是听明白了,他这是准备借着这个机会,给常硕与洪成涛出力做事的机会,事后便有了给他们好处的借口,以此进行安抚与拉拢。

    那晚的大战,常硕与洪成涛确实三心二意,最后没有出力,但是就主观意识而言,他们只是不想尽早的选择站队,并没有趁机闹事,毕竟以当时的情况来讲,军营之内发生叛乱,严毅、周潜他们不过两三千人,常硕与洪成涛要是有个什么动作,严毅他们根本控制不住局面。

    除去郭洋那部分人,俘虏大营可还是有二万好几千人呢,这可不是一个小数字,如何妥善且稳定的把他们安排好,这才是最重要的,一味的打压与排挤,解决不了任何事情,反而会进一步加深内部矛盾与隐患。

    陈和现在明白了李勋的想法,那就是大人有大量,给常硕、洪成涛等人一个重新做人的机会。

    不一会儿,常硕与洪成涛两人到了李勋这里。

    “末将参加李相国。”

    常硕与洪成涛两人拱手一拜。

    李勋半开玩笑的说道:“两位将军好酒量啊,听说昨天你们一直喝到深夜,二十三个人,最后只有五个人自己走出大厅。”

    常硕呵呵笑道:“喝的兴起,想停也停不下来了。”

    常硕与洪成涛这段时间,心情可是相当的憋屈,看着别人立功受赏,自己却是一文钱关系都没有,而且身上叛军的名义到现在也没有说个明白话,这让他们既是心情坎坷,又是非常不满,要死要活,你们倒是给句明白话啊,一直拖着,成心折磨人?

    洪成涛沉声说道:“大人唤我们过来,不知所为何事?”

    李勋淡声说道:“你们把俘虏大营的士兵给召集起来,跟我去一趟雷州,办些事情。”

    两人微微一愣,洪成涛问道:“还有谁跟着一起?”

    李勋说道:“没有别人,就你们,还有我。”

    常硕下意识的说道:“如此的话,黄绘他们难道不担心大人您的安全?”

    洪成涛连忙用肩膀碰了常硕一下,这是在提醒他,有你这么说话的?

    常硕这才反应过来,脸色通红的解释道:“大人,末将不是那个意思。”

    李勋眯着眼,意有所指的说道:“你们两万多人,难道还不能保护我的安全?”

    洪成涛比常硕要聪明的多,他立即就是明白了李勋的意思,这是想给自己机会呢,心情顿时激动起来,他当即半跪在地,大声说道:“末将愿意听从大人的命令。”

    常硕这个时候,也是有些回过味来,于是也是半跪在地,说了同样的话。

    李勋淡声说道:“立即聚集部队,稍后,我会让人把武器装备送过去,希望你们不要像上次那般,贻误战机。”

    “一定不会,中午之前,所有士兵绝对可以做好一切备战事宜。”

    洪成涛大声保证。

    “眼见为实,我只看结果,去吧。”

    李勋大手一挥,示意他们可以离开了。

    洪成涛与常硕两人行了一礼,随即转身大步离开。

    随后,李勋找到黄绘,把事情说了说,黄绘没有反对,只是再三叮嘱李勋,一定要保持冷静,不要迫不得已,千万不要动手,吓一吓对方就行了。

第九百七十四章 态度强硬

    “牟轩,听我的,快把人放了,再给对方道个歉,这个事情就过去了。”

    季世海苦口婆心的劝说道。

    毕向祖到了雷州的第二天,季世海便是回来了,知道了他来此的目地,以及辰州那边的情况之后,季世海连连道歉,并且立即聚集兵马,准备赶往甲言城,还未出发,李勋的人便是到了,告诉毕向祖,战事已经结束,不用赶回去了,你可以在雷州小住今天,修养身体。

    毕向祖算不得什么,但他此行前来雷州,代表的可是李勋,而且作为李勋的近身侍卫,这就是心腹,是最亲近的人,这些因素加在一起,谁又敢小看毕向祖?所以,季世海对毕向祖非常热情与客气,非要他在雷州玩几天,毕向祖不好拒绝,加上辰州那边的局势,已经尘埃落定,也没自己什么事,玩几天就玩几天吧,于是就留了下来。

    毕向祖与牟轩没有任何矛盾,两人之前更是认都不认识,但是两人的性格却有点相冲,毕向祖是那种你说我,我可以不和你计较,但你不能说我尊重的人,牟轩则是喜欢阴阳怪气,有事没事拿别人开玩笑,而且脾气相当暴躁。

    季世海设宴款待毕向祖,席间,牟轩阴阳怪气说了一些话,两人第一次见面,毕向祖忍着没有发作。

    牟轩的妄为,让季世海有些烦怒,于是打发他离开。

    随后的几天,毕向祖过的很舒服,该吃吃,该喝喝,一直到了二十九日这一天,准备离开,返回甲言城过年,出城的时候,正好看见一群人在那里争吵大家,毕向祖一时好奇,便凑过去看了看,这一看,便是出了事。

    牟轩是瑶族人,他对汉人的感官非常恶劣,经常欺辱汉人百姓,这一天,他从军营回返城内,走到城门口,仗着自己的身份,插队而行,态度非常粗鲁与嚣张,这顿时引起许多路人与客商的不满,其实也没有什么,别人也就是说了几句牢骚话,但是牟轩却直接动了手,这一闹,双方就打了起来。

    百姓怎么可能打赢当兵的,所以没两下,便是服软求饶,你说别人都求饶,你也就得饶处人且饶人算了,可是牟轩并没有,依旧不依不饶,暴揍对方,这样下去,说不定就要出人命,毕向祖看不下去,便是上前说了两句,牟轩也是够狂妄,指桑骂魁,不仅嘲讽毕向祖,竟然还敢出言辱骂李勋,毕向祖顿时怒了,当场便是和牟轩动起手来,他那边只有三个人,而牟轩这边却是有几十人,双拳难敌四手,最后的结果自然就是,毕向祖被牟轩暴揍一顿不说,还给扣了下来。

    面对季世海的劝说,牟轩冷着一张脸:“我凭什么给他道歉?不过是李勋身边的一条狗,也敢在我面前嚣张,若不是看在李勋的面子上,他主动对我动手,而且还动了武器,我杀了他都不为过。”

    季世海看了他一眼,眼中闪过一丝厌恶,这个人简直就是没有脑子,你以为你是谁?毕向祖是算不得什么,但他背后站着的是当朝相国李勋,打狗也要看主人,你这样搞,不仅害了自己,还得把自己也给连累进去。

    这些年来,朝廷对地方少数民族,多以安抚拉拢为主,态度温和,许多朝廷大员巡视地方,到了雷州之后,对牟轩等人,也是好言好语,有什么要求,都是尽量满足,这原本只是一种政治策略,但是牟轩愚蠢的认为,这是朝廷怕了他们瑶族,心态越发狂妄,平日里,连季世海这个主管都督,都是不怎么放在眼里。

    季世海继续劝说道:“不看僧面看佛面,毕向祖作为李勋的亲兵副统领,是他的亲近心腹之人,你不看他,也要看李勋的面子吧?”

    牟轩依旧摇头:“给他面子,那我的面子呢?”

    季世海胸口起伏,忍住心中强烈的怒火,沉声说道:“那你想怎么样?”

    牟轩随意的说道:“你放心,毕向祖毕竟是李勋的亲兵副统领,我不会杀他,但死罪可免,活罪难逃,我关他十天半个月,灭灭他的威风,让他吃吃苦,长点记性,别以为靠着李勋,就可以为所欲为。”

    听了牟轩的这番话,季世海差点被气笑了,你以为你是谁?你狗屁都不是。

    季世海站了起来,指着牟轩说道:“我也不想跟你浪费口舌,我现在以雷州都督都名义,命令你立即放了毕向祖,立刻,马上。”

    季世海知道牟轩这个人的性格,所以不想在跟他废话,直接以上级的名义,命令他放人。

    牟轩嘿嘿笑道:“大人,你虽然是我的上级,但稽查、巡捕也是我兵马使的分内事,这是民事之责,你并没有直接管束之权,当然,你也可以通过都督府下一个文书,然后派人到军营里去拿人。”

    季世海脸色顿时冷了下来:“你非要把事情闹大,搞得我们全都下不了台?”

    牟轩所属军营三千士兵,全部都是瑶族人,都督府的命令,在他们眼里算个屁。

    牟轩摆了摆手,有些不耐烦的说道:“大人,这件事情你就别管了,我自己能搞定。”

    就在这个时候,一名士兵急匆匆跑了进来,一脸慌张的说道:“都督,李相国领着军队正往雷州而来,最多半个时辰,便要兵临海康县。”

    听到这个消息,季世海的脸色顿时变了,急忙问道:“来了多少人?”

    士兵回答道:“很多,不低于两万人。”

    季世海倒吸一口冷气,他万万没有想到,牟轩不过抓了李勋的一个亲兵副统领,对方的反应竟是如此强烈。

    季世海看向牟轩,冷声说道:“事情闹大了,你满意了?”

    牟轩冷清着一张脸,站了起来,淡声说道:“他是当朝相国又如何?我又没有犯下什么过错,他能把我怎么样?”

    牟轩并没有太过害怕,自己不过抓了李勋的亲兵而已,在他看来不是什么大事,就为了这个,李勋还敢领着军队进攻自己不成?

    季世海直直看着牟轩,沉声问道:“我最后再问一遍,你到底放不放人?”

    牟轩一口回绝:“我不放。”

    “好,好,你有种,这件事情我不管,我倒要看看你能嚣张多久。”

    季世海怒极而笑,点着头一连说了几个好,随即袖子一甩,转身大步离开,这件事情,自己不管了。

第九百七十五章 内幕

    “大人,海康县的守军不到两千人,您给我半个时辰,我把这座城给拿下来。”

    洪成涛找到李勋,请求出战。

    李勋看了他一眼,笑道:“洪将军稍安勿躁,常言道,不战而屈人之兵,我们此行前来,可不是攻城的。”

    洪成涛有些不解的问道:“那我们来干什么?”

    李勋笑了笑,没有解释。

    远处,季世海与詹台朔两人正骑马而来。

    “下官海康县县令詹台朔,拜见李相国。”

    “下官雷州都督季世海,拜见李相国。”

    两人到了近前,翻身下马,躬身行礼,并自报家门。

    李勋淡声说道:“两位大人请起。”

    两人站直身子,詹台朔拱手问道:“不知道相国大人领着军队到此,所谓何事?”

    李勋轻声说道:“我听闻此地瑶族发生叛乱,怕你们雷州兵力不足,所以领着军队前来支援。”

    季世海内心暗暗一叹,果然是冲着牟轩来的。

    詹台朔脸上带着奇怪之色,说道:“瑶族并没有发生叛乱,这个消息,相国大人是从何处听来都?”

    李勋看了詹台朔一眼,没有说话,而是把目光看向季世海,淡声说道:“你说呢?”

    季世海张了张嘴,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最后只能硬着头皮说道:“瑶族并没有发生叛乱。”

    李勋说道:“那雷州兵马使牟轩意图谋杀毕向祖,又是为什么?”

    詹台朔说道:“相国大人,牟轩扣押毕向祖,确实是他的不对,但这与叛乱,恐怕扯不上什么关系。”

    詹台朔硬顶了一句,他官虽小,但也明白有理则通的道理,就算李勋是相国,也不能乱来。

    李勋冷笑道:“毕向祖拿着我的节帐与相国玉玺,这代表了什么,你们心里应该有数,他牟轩竟敢动手,不是叛乱是什么?”

    詹台朔皱着眉头,一时间无话可说,节帐代表了天子威严,相国玉玺代表了宰相权威,加上毕向祖身为李勋都亲兵副统领,是其心腹,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来说,他是凌驾于季世海之上的,更不要说牟轩了,牟轩如今动手打了毕向祖,更把他给抓了起来,扣下了节帐与相国玉玺,所以李勋说牟轩这是叛乱,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

    见两人不说话,李勋对着洪成涛下了命令:“你带一万人,把牟轩的军营给我围了,对方若是敢挑衅,杀无赦。”

    “是,大人。”

    洪成涛拱手领命,转身前去召集军队。

    詹台朔脸色一变,急声说道:“大人,可否缓一缓,给我一个时辰,不,就半个时辰,我把毕向祖带来交给您。”

    李勋看着詹台朔,神色冷漠,一句话都不说,显然是拒绝了他这个提议。

    见李勋态度冷漠,詹台朔只得对一旁的季世海说道:“季将军,你也求求情啊,这战事一开,不知要死多少人。”

    季世海苦笑道:“詹台县令,你以为我没有去找牟轩?我找了,而且几乎都是在求他了,但牟轩这个混蛋,嚣张跋扈,狂妄至极,根本就不给我面子,最后我以都督的命令,强行让他放人,他也是不准,如此一来,我能有什么办法?”

    “他连你的命令都敢不听?”

    詹台朔有些不敢相信。

    “牟轩就是一个混蛋,他有什么不敢的?”

    季世海摇了摇头,被自己的下级给硬顶着,命令都不通,这是一件非常没有面子的事情,但这就是事实。

    詹台朔最后只能叹着气说道:“相国大人,能不能不动武?瑶族这些年还算老实,您的军队冲过去,一旦爆发矛盾,朝廷努力了这么长时间,才是稳定下来的局面,恐怕就全完了。”

    李勋淡声说道:“稳定不是低三下四求来的,该硬的时候,就要硬到底,这才能让牟轩知道本分的意义何在。”

    说罢,李勋架马就要离开。

    詹台朔却是上前挡住了去路,沉声说道:“达人若是非要一意孤行,那就先杀了小人。”

    李勋冷声说道:“你是汉人。”

    詹台朔大声说道:“瑶族也是晋朝的子民。”

    李勋有些惊讶的看了看詹台朔,一个小小的县令,竟敢跟自己硬顶着,胆子可还真是不小啊,说实话,牟轩的死活,跟他詹台朔有屁的关系,他这么做,显然是在坚持他的原则,这是一名正直的官员。

    季世海这时候自然是出来打圆场,并拉着詹台朔往一边走开,你一个小小的县令,算个屁啊,惹怒了李勋,杀了你,你也是白死。

    可惜詹台朔很固执,甩开季世海,就是站在那里。

    李勋沉思片刻,然后对着詹台朔说道:“詹台朔,我此次前来雷州,你以为我是冲着牟轩来的?”

    詹台朔不解道:“牟轩扣押了毕向祖,大人带着军队前来,不就是想要收拾他的?”

    “牟轩算个狗屁。”

    李勋看了一眼季世海,淡声说道:“甲言城那场战争,若是我们败了,你季世海领着人进了深山,恐怕是出不来了。”

    李勋的这句话,顿时让詹台朔与季世海两人,愣在了原地。

    这句话所包含的意思,非常惊人啊。

    季世海作为军人,第一个反应过来,他震惊的说道:“瑶族和石虎他们有联系?”

    此时的季世海,或许是想到了什么,脸色一阵青白,瑶族一直拦着自己去他们的栖居地抓人,双方拧着都一年多的时间了,恰恰就是在岭南战争最为激烈的时候,他们竟然是同意了自己的要求,而且是主动找上自己的,先前还没有感觉到什么,但是现在联想到李勋的那番话,季世海顿时有了许多猜测。

    李勋反问道:“瑶族自身有多少军队?”

    “牟轩所统领的本部兵马,一共三千人,都是瑶族人,这是瑶族的主要军事力量,几十个部落,琳琳散散加起来,最多五千来人。”

    季世海回过神来,立即回答,他对瑶族的情况很熟悉。

    李勋冷笑道:“五千来人?我告诉你,至少是两万。”

    季世海失声道:“这怎么可能?”

    “可不可能,马上就会有答案了。”

    李勋的目光看向远方,那里正有几名骑兵疾驰而来,去往瑶族栖居地的斥候,此刻回来了,就是不知道他们带来了什么样的消息。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17215/ 第一时间欣赏混在帝国当王爷最新章节! 作者:拐子饭所写的《混在帝国当王爷》为转载作品,混在帝国当王爷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混在帝国当王爷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混在帝国当王爷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混在帝国当王爷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混在帝国当王爷介绍:
李狗儿,一个连正儿八经大名都没有的穷要饭,一个社会的最底层,当一个做贵妃的姑姑突然砸到他头上的时候,李狗儿的幸福生活开始了。三妻四妾?富甲天下?那都不是个事!人要有远大的志向。做忠臣能臣?那太累,而且自己也不识几个字。做外戚当权臣?那太危险,好像历朝历代没有几个能得善终混在帝国当王爷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混在帝国当王爷,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混在帝国当王爷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