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混在帝国当王爷TXT下载混在帝国当王爷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混在帝国当王爷全文阅读

作者:拐子饭     混在帝国当王爷txt下载     混在帝国当王爷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九百七十六章 详情

    石虎虽然觉得自己的实力已经很强,但以一人之人,以地方对抗中央,终归是胆气不足,有些心虚,所以在决定拥兵自重之后,他暗中联络了许多人和势力,其中就有瑶族。

    石虎战败之后,李勋在搜索战利品,以及审讯相关人员之时,发现了石虎与瑶族之间的勾结和阴谋,随着更加详细与深入的调查,更多的问题暴露出来,这引起了李勋的极大关注与警觉。

    赵智这一朝,对地方少数民族,手段比较温和,大多以拉拢与安抚为主,主要策略就是送地,送钱,瑶族自然也是其中的受益者,朝廷不仅给了他们大片土地与钱财,更是允许他们从军与做官,其各项权益,与汉人等同,几乎没有了什么差别。

    所以石虎与曹实的军营之中,也是有一些瑶族士兵,李勋在发现了石虎与瑶族的情况之后,当即就是选了一名做都尉的瑶族军官,许以各种好处,让其秘密回返瑶族栖居地,调查其中的实情。

    这名都尉叫做盏力达,他回去之后,很快便是打探到了其中的真相。

    大约半年之前,石虎秘密找到牟轩,以雷州节度使之职,进行拉拢与诱惑,让其与自己联合。

    牟轩立即心动,并当场答应了石虎,随后,他开始秘密训练军队,扩充军备。

    牟轩并不是明目张胆的扩充军队,他也不敢,因为这瞒不住季世海的耳目,所以他以训练自保为名,每年都会抽出一个月的时间,瑶族每个部落,都是出一些青壮族人,牟轩把他们集中起来,进行训练。

    石虎夜袭甲言城之前,曾经派人找到牟轩,让其出兵助战,牟轩答应了。

    所以牟轩主动找到季世海,说是同意他出兵进山抓人,并愿意提供帮助与配合,季世海信以为真,非常高兴,当即就是点齐三千本部兵马,进兵瑶族栖居之地,这其实是一个阴谋,牟轩已经以训练为借口,把所有人都给集合起来,并且发放了武器,他准备把季世海的兵马,引入到指定地点,然后予以歼灭。

    这个时候,毕向祖已经到来雷州,寻求援军,海康县县令派人进山找到季世海,让他立即返回,孰重孰轻,季世海自然分得清楚,所以领着人准备返回,在返回的过程之中,牟轩借机拖延时间,一直拖到第二天,季世海还未走出瑶族栖居之地,而牟轩的人马已经赶了过来,准备就位。

    就在牟轩准备动手的时候,海康县县令的人又是找了过来,告诉季世海一个新的消息,甲言城的战争已经结束,李勋大获全胜,石虎、占婆联军大败,李勋派人过来传达消息,并且告诉季世海,让他不用赶去辰州了。

    这个消息来的太过突然,牟轩万万没有想到,仅仅一个晚上,石虎、占婆联军便是战败,他连起兵的机会与时间都是没有,战争从开始到结束,太快了。

    石虎、占婆联军都已经战败了,牟轩在起兵,也没有了任何作用,所以这次针对季世海的阴谋,只能是半途而废。

    去往瑶族栖居之地的斥候这个时候返回,其中就有瑶族人都尉盏力达。

    盏力达来到近前,翻身下马,半跪行礼:“末将参见相国大人。”

    李勋下了马,上前亲自扶起盏力达,语气柔和的问道:“那边的情况如何了?”

    见李勋对自己如此礼遇,盏力达心中非常感激,他说道:“瑶族的八个长老全部都来了,他们表示原来前来拜见相国大人。”

    李勋点了点头,笑道:“他们都是长者,应该是我前去拜访他们。”

    说到这里,李勋停顿下来,想了想,然后询问盏力达:“你觉得哪里适合谈事情?”

    盏力达是一个很机灵的人,他知道李勋是想打消瑶族长老们的顾虑,并且表示出一种诚意,但自身的安全问题,也不能不考虑。

    盏力达沉思了片刻,然后说道:“海康县城以北七里地,有一家野外酒楼,就建在官道边上,味道非常不错,环境也不错,相国大人觉得这里如何?”

    李勋笑道:“我们聚在一起,主要是谈事,不要搞得人多口杂。”

    “属下明白。”

    盏力达表示明白,李勋说这个话的意思,他不会带太多人过去,自然,也希望瑶族那边,也不要来太多人,这对双方都有好处。

    李勋拍了拍盏力达的肩膀,温声说道:“你去安排吧。”

    李勋的亲近举动,给了盏力达莫大的鼓励,他拱手一拜,随即转身离开。

    李勋的身后,陈和已经把事情的大概,讲给了季世海与詹台朔两人知道。

    在知道了其中的详情之后,季世海咬牙切齿的说道:“牟轩这个混蛋,我对他可是不薄啊,平日里对他也是多般忍让,没想到最后竟是换来这样的回报,这就是一头喂不饱的狼,该死,该杀。”

    詹台朔则是站在那里,沉默不语。

    李勋安排好了与瑶族长老见面的事宜之后,转身走了过来,看着詹台朔沉默的样子,不由淡声问道:“詹台县令,你在想什么?”

    詹台朔抬头看向李勋,轻声说道:“大人,大开杀戒,解决不了问题。”

    李勋淡声说道:“我什么时候说过要杀人了?”

    詹台朔说道:“大人是准备借助瑶族自己的手,解决牟轩?”

    李勋颇为赞赏的看了一眼詹台朔,这个人脑筋转的挺快,自己随意的一句话,他便是听出了其中的深层次原因。

    李勋想到了詹台朔的名字,于是出声询问道:“不知道詹台县令,与詹台世家是什么关系?”

    詹台朔坦然的说道:“詹台易恒是我的族兄,我是庶出。”

    李勋这时候重新打量了詹台朔一番,这个人有原则,有能力,也很聪明,更是进士出身,而且还是出身门阀世家,这些因素加起来,是非常不简单的,但詹台朔都快五十岁的人了,竟然还只是一个小小的县令,这真是让人有些搞不明白。

    这其中肯定是有不为人知的原因,至于是什么,李勋虽然有些好奇,但也没有多问,因为那是别人的私事,跟自己没有任何关系。

第九百七十七章 威压

    “小民参见相国大人。”

    瑶族的八位长老,对着李勋拱了拱手,客气而礼貌,态度不卑不亢,有种刻意疏远的感觉,李勋虽然当朝相国,对许多人来说,有着极大的威严与敬仰,但是对于他们瑶族人来说,并没有太多这方面的感觉。

    李勋摆手淡声说道:“诸位长老不必客气,请坐。”

    说罢,李勋走到首座,先行坐下。

    侍卫进来房间,给众人一一端上茶水,随后离开,关上房门,就留下李勋、陈和、季世海、詹台朔以及瑶族八位长老,一共十二个人。

    李勋静静坐在那里喝茶,一句话都不说。

    瑶族的八位长老,互相看了看,脸上都是有了惊讶之色,对方到底在搞什么名堂,大家坐在这里,是来解决事情的,可不是坐在这里喝茶的。

    陈和则是与詹台朔在那里低声交谈,说来也奇怪,两人这还是第一次见面,聊起来之后,倒是颇为投机,相谈甚欢。

    至于季世海,则是一个人坐在那里,面对瑶族众人投来,那带着询问的目光,他则是脸色冷淡,眼神之中带着些许恨意。

    过了好一会儿,也不见李勋有任何说话的兆头,一面黑脸瑶族长老,忍不住开口说话了。

    “大人,我们知道你此行前来,为的是什么,毕向祖马上就会被带过来,牟轩做事确实有些冲动,老夫带他给大人你道一声歉,请大人看在他为朝廷效力的份上,绕过他这一次。”

    黑脸长老说完,另外一名长老连忙接着说道:“不过小小一个侍卫,大人何必闹这么大的动静,这样做实在不值。”

    李勋看向这人,淡声说道:“在公,他是我的下级,在私,他是我的兄弟,我倒是想问问你们,你们的兄弟,无缘无故受到伤害,差点被别人给杀了,你们能忍下这口恶气?”

    黑脸长老沉声说道:“为了一个人,影响我们双方的关系,动摇地方的稳定,大人回去之后,如何向皇上交代?”

    李勋的双眼顿时眯了起来,淡声说道:“你这是在威胁我?”

    “不敢,我只是在诉说事实。”

    黑脸长老神色平静,看的出来,他并不畏惧李勋,或许在他看来,李勋这就是狐假虎威,在吓唬自己,他根本就不敢动手,只是因为一个侍卫,便是引起整个瑶族的对立,甚至是爆发战争,这个代价太过巨大,真要这么做了,他李勋回去之后,肯定也是交不了差的。

    李勋身子后仰,闭上眼睛,不在说话,手指轻轻敲打着椅子边沿。

    陈和这个时候接过话题:“这位长老说的不错,为了一个侍卫,引起民族之间的对立,乃至是爆发战争,这确实是非常不值得的,只不过嘛......”

    所有人的目光都是看向陈和,黑脸长老沉声问道:“只不过什么?”

    陈和淡声说道:“若是你们瑶族意图发生叛乱,这又该当何罪?”

    听到这句话,瑶族众人都是皱起眉头,不知道陈和说这话是什么意思。

    黑脸长老脸色顿时冷了下来,猛的站起身,大声说道:“我瑶族对大晋忠心耿耿,绝无二心,若是你们这般栽赃陷害,诬陷忠良,非要逼得我们瑶族发生暴乱,到时候,那也不是我们的错,只怪你们欺人太甚。”

    方才的话语之间,倒还算客气与忍耐,多少有些婉转,但是现在,黑脸长老说出这番话,已经是**裸的威胁了,他几乎是指着李勋的鼻子点他的道,你不要欺人太甚,真要把我们给逼反了,你李勋第一个吃不了兜着走。

    李勋依旧没有说话,而季世海却是怒了,他站了起来,大步走到黑脸长老的近前,指着他的鼻子怒吼道:“你们瑶族全部都是混蛋,这些年朝廷对你们怎么样,我对你们又怎么样,你们心里不清楚?但是你们是怎么对朝廷的,又是怎么对我的?”

    黑脸长老一把推开季世海,冷声说道:“季世海,你说这话是什么意思?”

    季世海嘿嘿冷笑道:“什么意思你心里不清楚?前番我进入你们瑶族栖居地抓人,你们可是聚集了几万人,准备把我给干掉,这才过去几天,难道都忘记了?”

    听闻此言,瑶族的八位长老,脸色顿时变了,黑脸长老怒声叫道:“季世海,你血口喷人!”

    “我血口喷人?那好,我们汉人的话,你们不相信,那就让你们自己人来说吧。”

    季世海冷笑一声,然后对着外面大声叫道:“叫盏力达进来。”

    说罢,季世海不在说话,只是站在那里,一脸冷笑看着他们。

    黑脸长老绷着一张脸,心里顿时有了许多猜测。

    不一会儿,盏力达走了进来,对着瑶族诸位长老拱了拱手,然后对季世海拱手说道:“将军有何吩咐。”

    季世海指着黑脸长老等人,阴沉说道:“牟轩的事情,你给这些长老说说吧,你们是自己人,你说的话,他们听的进去。”

    盏力达看向黑脸长老,张了张嘴,有些犹豫。

    黑脸长老沉声呵斥道:“有什么就说什么,不许有任何隐瞒。”

    “是,大长老。”

    盏力达苦笑一声,随后把整件事情,详细的说了出来。

    听着盏力达的描述,瑶族诸位长老的脸上,都是充满了震惊之色,同时心里也是有些不敢相信,牟轩竟敢如此胆大包天,干出这等祸及全族的大事。

    黑脸长老听完之后,脸色已经是一片苍白,他指着盏力达,做了最后的挣扎:“证据呢?”

    盏力达默默说道:“卡大紦、甘默亮他们都有参与,大长老找他们前来一问便知。”

    听到这里,黑脸长老闭上双眼,苍白的脸上有了痛苦之色,这么大的事情,盏力达敢欺骗自己?肯定不敢的,而且若不是事实,他也不会说这些话,这么大的事情,牟轩一个人肯定是干不下来的,他身边的一些人,比如卡大紦、甘默亮,都是在座某些长老的儿子,找他们过来,一问便能知道真假了。

第九百七十八章 态度

    盏力达敢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说出这番话,那么这件事情,肯定就是真的了。

    黑脸长老一下子,仿佛全身没有了力气,身子一个踉跄,险些倒在地上,盏力达连忙上前扶住他。

    “我没事。”

    黑脸长老推开盏力达,上前两步,对着李勋躬身一拜:“李相国,这件事情您打算怎么处理?”

    李勋睁开眼睛,坐直了身子,看着黑脸长老,叹声说道:“实话告诉你,这次我领军前来,是准备直接动手的,若不是你们主动要求见我,此时此刻,我恐怕已经领着军队,把海康县城外的瑶族军营,给灭了。”

    瑶族诸位长老,听到李勋这番话,都是沉默不语。

    灭了牟轩那几千人,接下来肯定就是进山围剿整个瑶族,到那个时候,将是血流成河啊!

    黑脸长老正要说话,另外一名长老起身大声说道:“大人,我瑶族近三十余万人,你难道能全部都杀光?就算可以杀光,你们大晋又要付出多少代价?”

    李勋冷冷看向说话的这名长老,冷声说道:“杀不杀的光你们全族,这我不知道,但牟轩、卡大紦、甘默亮等人所涉及到的几个瑶族部落,我倒是可以杀他一个片甲不留,而且是名正言顺,至于其他部落,我可以既往不咎,宽大处理,如此一来,你们瑶族内部必将分化,到时候,你以自身部落之力,拿什么挡我数万大军?”

    听了李勋的这番话,方才说话的那名长老,顿时倒吸一口冷气,而其他长老,则是对他怒目而视,显然是怪他说话不过脑子的。

    瑶族的总人口,大约在三十五万左右,分散为七十多个部落,其中最大的八个部落,组成联盟,统管瑶族所以大小事宜,今天来的这八名长老,正是瑶族最大八个部落的族长,其中那名黑脸长老,则是牟轩的父亲,名叫咵搭。

    李勋站了起来,仿佛是有感而发的说道:“你们瑶族以前过着什么样的生活,现在又是过着什么样的生活,兴宗皇帝对你们怎么样,朝廷对你们又是怎么样,这些都是能看见的,人都是讲感情的,我实在想不明白,有吃有喝,丰衣足食,你们为什么要做这些事情,犯的着?”

    赵智自从掌权之后,对地方少数民族,开始实行怀柔政策,对这些民族非常的照顾,比如瑶族,不仅给田给钱,免费为其提供住房之外,还明确规定,他们除了正税之外,其他杂税与普通劳役,一律全免,其待遇不可谓不丰厚,让汉人百姓看着都是极为眼红与嫉妒。

    李勋的这番感叹,让咵搭等人惭愧万分,无法可说,因为李勋说的全部都是事实,这几十年来,朝廷对他们瑶族,确实是极为照顾,给予了许多好处与优惠政策,让原本居住在深山之中,生活条件与环境非常恶劣的几十万瑶族人,各方面都是有了极大的改变,其中有数万瑶族人走出深山,开始进入各大城镇生活,并慢慢融入到汉人的大家庭当中,这些年来,瑶族与汉人之间的通婚与联系,是越来越密切了。

    咵搭叹声说道:“大人,给个机会吧,瑶族走到今天,不容易,朝廷费了这么多的心思,也不应该白白浪费。”

    雷州已经平静了几十年,朝廷在其中花费了巨大的心思与手段,双方走到今天这个地步,其实都不容易。

    李勋淡声说道:“你想怎么做?”

    咵搭沉默片刻,然后重重的说道:“参与此事的人,都将受到严厉的惩罚。”

    李勋点了点头:“天黑之前,给我一个满意的答复。”

    “多谢大人。”

    咵搭直接跪倒在地,对着李勋重重磕了几个响头。

    李勋的意图已经达到,于是不再多说什么,离开了这里。

    “大人,您对他们太仁慈了,下官觉得,还是应该灭一灭瑶族的威风,不给他们一点厉害瞧瞧,瑶族是不会长记性的。”

    季世海在旁煽风点火。

    李勋轻笑道:“这少数民族嘛,人虽然不多,却很团结,所以对待他们,要么就是以怀柔手段,进行安抚与拉拢,要么嘛,就是以雷霆手段,彻底把他们给压下去。”

    李勋的意思很直白,要么就不打,真要动手,那就得心狠手辣,杀他一个片甲不留,不说灭其全族,但至少也要让其人口锐减,元气大伤,在以后很长的一段时间之内,都不敢有任何的异心。

    “大人此言在理,下官佩服。”

    詹台朔拱手说道。

    李勋看向他,笑道:“詹台县令佩服我什么?”

    詹台朔说道:“大人的心思,下官极为赞同,这少数民族,往往很团结,一旦与其发生冲突,往往会走向一种恶性循环,以至于最后演变为不可收拾的局面,真要长治久安,还是要以拉拢与安抚为主,改变他们的生活习惯,双方亲近了,时间依旧,他们也就自然而然的被我们所慢慢融合,两家人变为一家人。”

    陈和点头说道:“这才是根本之道,一味地杀戮与镇压,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李勋笑了笑:“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啊!”

    瑶族人以前是什么生活环境,现在又是什么生活环境?几十年下来了,这几乎是一代人的岁月,你让他们在回到以前的生活方式与环境,他们愿意?

    房间内,瑶族八位长老正在做最后的决断。

    咵搭指着一名长老说道:“你去一趟城里,把牟轩、卡大紦、甘默亮等人都给我带到这里来。”

    这名长老点了点头,正要离开,咵搭叫住了他,冷声警告道:“这里的事情,你一个字都不能泄露给牟轩他们知道,一旦他们知道了详情,牟轩一定会起兵反叛,到时候真要与朝廷的军队打起来,所有后果由你所在的部落负责,我的部落是绝对不会参与的。”

    咵搭既是在警告这名长老,同时也是说给其他人听,告诉他们自己的意思,真要和朝廷的军队打起来,自己的部落是不会参与到里面的,他不会为了少数人的野心,而把整个部落带入巨大危险之中,更不会轻易放弃这得之不易的美好生活。

    “我也是。”

    “我也是。”

    另外四名长老,此时也是一一附和咵搭,表达了自己的态度。

第九百七十九章 拉拢

    “偲拆,我跟你一起去。”

    “我也去。”

    另外两名长老也是要跟着偲拆一同离开。

    “除了偲拆,谁都不能离开这里半步。”

    咵搭淡声说道。

    守在门口的盏力达,立即挡住了大门,沉声说道:“两位长老,请你们回去。”

    “你算什么东西,也敢拦我,滚开。”

    两名长老勃然大怒,意图强行离开。

    “退后。”

    盏力达后退一步,厉声大喝,手已经放到腰间的武器之上,意思很明白,你们若要硬闯,我一定会动武。

    “你.....”

    两人被盏力达的气势所迫,不敢乱来,只能退了回去。

    “咵搭,你到底是什么意思?”

    两人指着咵搭,怒声质问。

    咵搭沉默不语。

    “你说话啊。”

    “我的儿子也会死,这很公平。”

    咵搭叹声说道。

    “放屁。”

    长老指着咵搭,怒声说道:“你有很多儿子,但我就只有一个卡大紦,他死了,我就绝后了。”

    咵搭冷冷看着他:“那你想怎么样?”

    长老说道:“李勋就来了几个人,趁着他没走远,现在就把他干掉,没有了领头的,汉人的军队必定大乱,我们一举冲垮他们。”

    咵搭依旧冷声的问道:“然后呢?”

    “然后,然后....”

    长老说不上来,他只是担心自己的儿子,一时间有些乱了心神。

    咵搭看着他,摇了摇头,叹声说道:“我们都是兄弟,若是年轻的时候,你们只要说句话,死就死了,没什么大不了的,但是现在不行了,几十年的时间,你我都老了,族人也习惯了汉人的农耕生活,就算我们带头造反,很多族人也不会跟随,他们不会为了一时的冲动,放弃自己的一切,远的不说,就说站在门口的盏力达,你去问问他,他愿意跟着你一起做杀头的买卖?”

    听了咵搭的这番话,众人都是沉默了。

    是啊,过惯了好日子,谁还愿意在过苦日子?而且几十年下来,许多瑶族人的生活,已经发生了极大的改变,几乎与汉人没有什么不同,若不是迫不得已,无缘无故的,你让他们跟着一起叛乱,他们会愿意?肯定是不愿意的。

    “他们既然敢做,就要敢当,这是他们自己的选择,怪不了别人。”

    咵搭的态度很坚定。

    “我同意。”

    “我也同意。”

    其余的六位长老,有四人表示了赞同。

    卡大紦的父亲看了众人,长叹一声,最终无话可说,联盟会议,少数服从多数,这是规矩,而且,咵搭做的很公道,他的儿子也会付出同样的代价,如此,自己还能说什么呢?

    临近黄昏,咵搭等人找到了李勋,他们是来给出交代的。

    李勋看着眼前的五口匣子,每个匣子里面,都是装着一颗人头。

    毕向祖指着一颗,神色狰狞的人头低声说道:“大人,这就是牟轩。”

    李勋扫了那颗人头一眼,微微点头。

    咵搭上前拱手说道:“大人,以牟轩为首的主要五名将领,全部都是以死谢罪,我们已经调查清楚,大多数人并不知道这件事情,一直被牟轩所蒙蔽,确实参与其中的,大约有一百来人,这些人我已经全部抓起来了,交给大人处置。”

    咵搭说完,连同他在内,其他长老的脸上,都是有了悲哀之色,牟轩等人被骗来之后,立即遭到抓捕,牟轩等人不想死,与咵搭发生激烈争吵,但最终,咵搭还是强迫他们自杀了。

    偲拆脸带悲色的说道:“大人,那些人虽然有罪,但罪不至死,请大人放他们一条活路。”

    李勋看了他们一眼,沉思片刻,最后点头说道:“可以,我不杀他们。”

    说罢,李勋对着一旁的季世海说道:“将这些人全部逐出军队,永不录用。”

    “是,大人。”

    季世海拱手领命。

    “大人,若没有什么事情,我们就告辞了。”

    咵搭出言告辞,他不想待在这里,别扭。

    李勋笑道:“不急,我还有一些事情跟你们说。”

    咵搭皱眉道:“不知大人还有什么事情?”

    “坐下说话。”

    李勋回身坐下,待咵搭等人一一坐下之后,他出言说道:“寿成县县令年老致士,县令的位子空了下来,我准备把这个位子交给你们瑶族人来做,不知咵搭长老有什么合适的人选?”

    雷州下辖海康、寿成两县,其中寿成县是瑶族的主要栖居地,绝大多数瑶族人都是生活在寿成县境内,寿成县是个大县,人口近五十万,但人口比例,汉人只是占据少数,瑶族人占据多数,因为汉人与瑶族人混居,所以寿成县的治安很复杂,经常发生汉人与瑶族人之间的治安事件,当即官府害怕引起大的反弹与暴力事件,所以大多数时候都是偏向瑶族人,这引起本地汉人的极大不满。

    李勋了解了这些情况之后,询问众人的意见,詹台朔给的建议就是以己治己,让瑶族人自己管理自己,这个建议得到李勋的赞同。

    李勋的这番话,让咵搭等人顿时都是愣在了那里。

    詹台朔这时候出声提醒道:“咵搭长老,还不快多谢相国大人。”

    咵搭这时才反应过来,连忙站起来,躬身一拜,大声说道:“多谢相国大人。”

    咵搭心中无疑是非常激动的,要说县令也没有什么,官也不大,先前牟轩可是从四品的兵马使,品级要高的多,但是,牟轩的兵马使,其实只是一个虚职,朝廷之所以给他这个职位,只不过是想把瑶族人的武装力量聚集起来,方便监视与管理,所以朝廷并不会发给他们任何东西,粮饷与武器装备,都是需要牟轩自筹,而且在兵部与吏部等部门,也没有牟轩以及他这支军队的记载与备案,说到底,朝廷不过是让他们自娱自乐罢了。

    现在,李勋让瑶族人担任寿成县县令,官职虽然不大,但这却是实打实的存在,拥有实际地方权利,这代表瑶族人终于是走进了晋朝这个大家庭之内,不再是游离外部,可有可无的存在。

第九百八十章 交谈

    偲拆当即推荐了一个人,是他的侄子。

    其他长老也是说了几个人选,都是自家至亲。

    咵搭看了他们一眼,微微皱眉,心中有些不高兴,这些人也太过心急了一些,李勋问的是自己,跟你们有什么关系?但在这里,他也不好说什么,只能保持沉默。

    李勋看了这些长老一眼,微微一笑,不置可否,然后对着咵搭说道:“听闻咵搭长老的第五子刘思远,才识过人,聪明机警,不到二十便是考中了举人,在你们瑶族有神童之称,不知是否有这么一回事?”

    咵搭微微一愣,他没想到李勋对自己的家事倒是很清楚。

    “大人过奖了,犬子只不过读书比别人稍稍强一些罢了,没有什么大不了的,考中举人,也只是运气,不敢称一声神童。”

    咵搭态度谦虚,嘴上是这么说,但是脸上,却有着掩饰不住的得意。

    朝廷的安抚拉拢政策,几十年的和平生活,不仅拉近了双方的感情,也让许多瑶族人有机会开始接触汉人的文化与知识,其中有一部分人,几乎被彻底汉化,吃穿住行,文化与知识等一系列内涵,都是与汉人没有什么两样了。

    咵搭的儿子刘思远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幼年多病,身体虚弱,不能习武,但性格安静,喜欢读书,咵搭索性便把儿子送到城里,交给汉人抚养,并为其请了汉人师傅,教他习读汉人文化经典,抛开瑶族的血脉不说,刘思远其实就是一个彻彻底底的汉人。

    李勋没有多说什么,只是淡声说了一句:“大家晚上一起吃个饭吧,把刘思远叫来,我跟他谈谈。”

    “是,大人。”

    咵搭脸上有了喜色,他是清楚李勋的意思了,这寿成县县令,李勋应该是想让自己的儿子担任。

    刘思远今年三十岁整,整个人长得白白嫩嫩,相貌还算不错,只是身材有些瘦弱,看起来有些病恹恹的。

    刘思远从五岁开始,便是走出深山,一直生活在海康县城,平常很少回瑶族栖居地,所以不管是内在还是外在,他看起来,与汉人没有任何不同。

    晚上,李勋设宴款待瑶族诸位长老,席间,李勋并没有说太多话,双方也没有什么话题好说,不过季世海、詹台朔和咵搭等人倒是聊得火热,也是,他们双方本来就很熟悉,平日里经常打交道,自然是有共同的话题。

    “相国大人,下官敬您一杯。”

    刘思远满脸通红,他酒量不行,喝了没多少,便是有些扛不住了,但还是连连上前给李勋敬酒。

    李勋按下刘思远的酒杯,淡声说道:“陪我出去走走吧。”

    “是,相国大人。”

    刘思远点了点头,放下酒杯。

    两人相继走出了房间。

    吹着冷风,李勋感觉到了一阵冷意,不由紧了紧身上的披风。

    刘思远在旁低声,关心的说道:“相国大人小心身体。”

    李勋看着刘思远显得很是拘谨,于是笑道:“刘思远,不用这般小心翼翼,私下场合,叫我一声大人即可。”

    “是,大人。”

    刘思远点头说道。

    李勋说道:“刘思远,你在衙门当了几年的差,有什么感觉?”

    刘思远十九岁便是考中了举人,但是随后的几次科举,始终无法考中进士,三年前,他进了寿成县县衙,做了一名九品小吏,刘思远的能力很不错,为人清廉,公正无私,得到寿成县县令的看重,去年刚刚受到提拔,做了县丞。

    刘思远说道:“大人,寿成县面积虽然很大,却很贫穷,虽然穷,但也有他的好处,这里的百姓,性格非常朴素,平日里少有大案发生,管理起来很轻松,只是.....”

    说到这里,刘思远停了下来,有些犹豫。

    李勋淡声说道:“这里就你我两人,不用藏着掖着,有什么话尽管直言。”

    刘思远点头说道:“只是瑶族人,生性彪悍,多有恶习,经常闹事,与汉人之间的关系,有些紧张,而官府为了维持地方稳定,一味偏向瑶族,这引起汉人的极大不满,长久下去,双方的恩怨只会越积越深。”

    “你有什么想法?”

    “既不能一味的偏袒,也不能一味的打压,时至今日,已经有相当一部分瑶族人,彻底的融入到汉人的生活当中,还有更多的瑶族人,也是非常向往汉人文化与生活,朝廷若能在一些政策上面,更加放开一些,下官相信,不用二十年,整个瑶族都将融入晋朝这个大家庭之中,那个时候,将不再分你是汉人,我是瑶族人,大家都是一个民族。”

    刘思远侃侃而谈,说到最后,已经有些激动起来。

    李勋有些赞赏的看了刘思远一眼,此人说的这些话,很公允,并没有偏向任何一方,而且说的非常有道理。

    李勋拍了拍刘思远的肩膀,轻声说道:“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在寿成县好好干吧,若能做出一番成就,我让你做雷州刺史,施展更大的抱负。”

    “多谢大人看重,下官一定努力做事,不辜负大人的期望。”

    刘思远激动的说道。

    李勋又在雷州待了一天,安排好了一切事物之后,随后率领军队准备离开。

    离开之前,季世海等人送行。

    李勋拉着季世海,叮嘱道:“放开手让刘思远去做,不要给他太多的牵制。”

    詹台朔轻声说道:“大人是想让瑶族人以己治己?”

    李勋点了点头:“让刘思远做着看看吧,希望他能不辜负我对他的期望,做出一番成就。”

    季世海拱手说道:“大人的叮嘱,下官一定牢记在心。”

    雷州刺史之职已经空缺了半年,詹台朔这些年,可谓是年年官评最佳,又有季世海的举荐,但不知为什么,吏部那边却没有通过,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以前也是这样,李勋心中颇感疑惑,回返丰京之后,准备过问此事,在他看来,詹台朔做一个雷州刺史,是绝对绰绰有余的。

    “告辞。”

    “大人保重。”

    李勋告辞詹台朔、季世海,率领军队离开了雷州。

第九百八十一章 简单

    随后的半个月,李勋的主要精力,放在军队的整编,以及军事布局方面。

    江南一系的军队,几乎全军覆没,赵乾坤最后只是收拢了不到三千残军,赵柏安临死之前,最后的遗愿,便是将他的遗体送回故乡河东道落叶归根,所以战争结束之后,赵乾坤并没有回返甲言城,而是护卫父亲的尸体,直接去了河东。

    禁军一系的军队,离开丰京的时候,是整整三万人,先是在河东与成希嗣交战,虽然战败,但损失并不大,加上严毅在河东聚集了一些地方军队,所以战争结束之后,军队的整体数量,反而有所增加,达到三万三千余人。

    随后,赵询决定对岭南动武,黄绘、寇雄率领数万禁军南下,与赵柏安合兵一处,兵发岭南。

    岭南战争,前期进展非常顺利,这得益于赵柏安的军事智慧与才能,但也因为他的性格缺陷,导致一场没有必要的强攻,让禁军损失惨重,这立即引起了禁军一系与江南一系的巨大矛盾,双方开始互相敌视与猜忌,这极大减弱了赵柏安的力量,以至于最后和占婆的战争,赵柏安出于私心与防备,把禁军排除在外,最终导致惨败,江南一系两万大军,全军覆没。

    最后的决战,若没有李勋的力挽狂澜,以及黄绘、寇雄、严毅等诸多禁军将领的拼死反抗,战争的胜败,或许会是另外一个结局,但禁军也是为此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战争结束之后,李勋令人清点人数,三万多军队,到了最后,只剩下一万人了。

    一万人的军队,肯定是无法维持整个岭南道的稳定,而朝廷对此,目前也是有心无力,没有办法,李勋与黄绘、寇雄等人商议之后,只能借助俘虏大营的力量,而用兵,重在用将,选好领头的主将,是其中的关键。

    俘虏大营有三万余人,经过一系列的整编与精简,最终只剩下两万人,李勋最看重的是郭洋,所以让其独领一万士兵,常硕、洪成涛、李建三人,则是各领三千余人。

    这四个人都是魏文南与吕肆要的旧将,跟随他们多年,但并不是两个藩镇的主要高级将领,以前只是在军中担任中级军官,职务最高的常硕,也不过是中郎将罢了,地位不高,所以这些人野心也不大,作为叛军,作为战败的一方,朝廷不仅宽恕了他们,而且给予重任,这足以让常硕等人,对朝廷心生感激之情,短时间之内,他们绝不会生出任何异心。

    这一天,李勋正和黄绘、寇雄等人,在房间里闲聊。

    房门被人敲响,毕向祖在外禀报道:“大人,参知政事杨润扬大人到了。”

    李勋等人停止了谈话。

    李勋打趣道:“杨润来的倒也是刚刚好,这马上就要到饭点了,看来他这是掐着时间赶过来的。”

    听了李勋的玩笑话,黄绘、寇雄等人都是呵呵笑了起来。

    一场战争下来,众人的关系显然亲近了许多,也是,大家共患过生死,其中的感情,外人是很难理解的。

    杨润要来岭南的消息,李勋早就知道了,他虽然远在岭南,但朝中的大小事情,李勋知道的一清二楚,毕竟暗卫的消息渠道,还是很准确与及时的。

    杨润三天前就进了岭南道,走走停停,在一些地方转了转,看了看,显然是想更为清楚的了解,岭南的基本情况,杨润此次前来,代表的是朝廷,他的一些作为,自然也是带有目地性的,所以,李勋并没有主动前去迎接杨润,他想到处转一转,那就让他好好看清楚,不打扰他就是了,看清楚了,看明白了,杨润自然会来辰州。

    杨润此次出行,身边并没有带多少人,就一个文书,二十余名护卫。

    “扬大人,我以为你明天才会来辰州。”

    见了杨润,李勋笑着说道。

    杨润笑道:“现在来的正是时候,正好可以赶上晚饭。”

    听闻杨润这句话,李勋等人对视一眼,皆是哈哈笑了起来。

    杨润不明所以,出声问道:“诸位大人何故发笑?”

    李勋没有隐瞒,把刚刚自己对众人的戏言,说了出来。

    杨润听后,也是呵呵笑了起来。

    “扬大人,有什么话,我们去客厅再聊。”

    “一切听从李相国的安排。”

    杨润点头说道,态度很客气,并没有作为朝廷钦差的高傲与贵气。

    众人到了客厅,一一坐下,茶水端上来。

    李勋开口说话,他并没有询问杨润此行岭南的目地,以及朝中之事,反而是说起了岭南地方的事情,杨润顺着李勋的话,把他这几天走访的几个州县,其情况说了说,并大加赞赏赵柏安与李勋,说他们在没有抽调岭南地方钱粮与人力的情况之下,彻底铲除石虎与曹实叛乱,以及大败占婆五万大军,着实是难能可贵,朝廷诸多大臣以及皇上,对此皆是赞不绝口。

    李勋与杨润在那里闲聊,说着无关紧要的话题,坐在下方的寇雄等将领,最开始还以为他们只是开场白的客套,很快就会说到关键性话题,但出乎意料的是,他们两人竟是在那里闲扯了近大半个时辰,一直到旁人过来通知,晚饭做好了,可以开饭。

    寇雄有些坐不住,就要出声询问,一旁的黄绘却是按住了他的手,对其摇了摇头,低声说道:“文官之间的事情,我们少插嘴。”

    寇雄说道:“我是兵部左侍郎,也是文官。”

    黄绘低声骂了一句:“你算个狗屁的文官。”

    寇雄翻了翻白眼,不在说话。

    晚宴很普通,就是一桌人的聚餐,十来名主要将领,陪同杨润用餐,杨润对此没有什么想法,也是,他并没有提前通知,而且战争结束没有多久,死了那么多人,军中将士们的情绪,依旧很低落,这个时候举行大的宴会,并不合适,而且,李勋以相国坐镇地方,很多事情,也不需要太过迁就杨润。

    不谈政治,就没有勾心斗角,心思简单了,一场聚餐下来,大家都是吃的很放松与开心,连一向极少喝酒的杨润,也是难得喝了好几杯酒。

第九百八十二章 心思

    晚饭结束之后,李勋邀请杨润到自己的书房喝茶,杨润同意了,而其他人则是很兴趣的没有跟来。

    大家都不是傻瓜,杨润来了之后,一直不说正题,不是不想说,而是要看什么场合去说。

    到了书房,李勋与杨润对面而坐,齐大福给两人上了茶水之后,便是退出去,关上房门。

    杨润喝了一口茶水,舒了口气,有些感叹的说道:“很久没有喝酒了,也很久没有这么轻松过了。”

    “李相国,你有心了,多谢。”

    杨润道了一声谢,他是一个极为自律的人,平日里,几乎滴酒不沾,这并不是说他不能喝酒,也不喜欢喝酒,而是自己的酒量不行,喝了很容易醉,醉了就容易出错。

    像杨润这样的出身与地位,和任何人在一起,都不会是闲来无事,尤其是多人的聚餐,那肯定是有目地性的,但是今天,李勋什么话都没有问,大家在一起,就是开开心心的吃顿饭,喝点酒,简单,轻松。

    李勋摇了摇头,淡声说道:“很多事情,其实没有那么复杂。”

    杨润说道:“我来岭南的目地,想必李相国应该心里有数。”

    现在就他们两个人,杨润终于说到了正题。

    李勋点了点头,轻声问道:“人事方面,皇上是怎么安排的?”

    杨润从怀中拿出圣旨,上前递给李勋:“李相国自己看吧。”

    李勋打开圣旨,仔细观阅。

    “人事,政治。”

    李勋摇头叹声道:“无奈。”

    李勋把圣旨放到一旁,脸色有些难看。

    岭南的人事安排,大大出乎李勋的意料之外。

    李勋上报给赵询的奏章,举荐郭洋出任黔州都督,周潜出任辰州都督,皱猛出任康州节度使,还有其他各类将领的封赏与任职,这其实只是一种模糊的建议,主要目的,只是把人物推荐上去,告诉赵询,这些人可以用,至于怎么用,用到什么职位,那就看赵询自己怎么安排与打算了。

    李勋原本以为,这些人赵询就算不会全用,但至少也会用一些,但看完圣旨之后,李勋非常的失望与无奈,自己举荐的这些人,除了周潜之外,赵询竟是一个人都没用,而周潜也仅仅只是被任命为黔州都督,节度副使。

    赵询一口气任命了三个节度使,他们分别是顾雍、詹台镜明、赵飞度,这三个人,李勋可以说是非常的熟悉,承平五年,江南之战爆发,李勋以监军判官的身份,随军出征,这是李勋仕途的起点,当时顾雍、詹台镜明、赵飞度三人,是禁军的几个主要将领。

    黔州、辰州这两个地方藩镇,这一次,朝廷并没有趁着消灭石虎与曹实的机会,直接撤藩,而是重新任命了新的节度使,继续藩镇的存在,以顾雍为黔州节度使,周潜为都督,节度副使,以五千禁军,镇守黔州。

    以詹台镜明为辰州节度使,刘彼灰为辰州都督,节度副使,以五千禁军,镇守辰州。

    以赵飞度为恩州节度使,李建为恩州兵马使,以本部五千士兵,镇守恩州。

    李勋皱眉,陷入沉思。

    杨润看了他一眼,静静坐在那里,没有说话。

    禁军现在就剩下一万人,分别给了詹台镜明和顾雍,几个月之前从丰京派出的三万禁军,不管是死的,还是活的,除了黄绘、寇雄、严毅等主要将领之外,全部都是留在了地方。

    如此一来,丰京禁军三军,就只剩下两军,不到六万人,这样的军事力量,足以保卫丰京的安全?赵询到底是怎么想的?

    从三个藩镇的人事安排,不难看出,顾雍、詹台镜明、赵飞度这三个节度使,全部都是出身门阀世家,但是他们手下,主管兵权的副将,周潜与李建两人,都是出身贫寒,至于刘彼灰,虽然也是出身门阀世家,但刘家与詹台家,近百年以来,在政治上,一直都是死敌。

    这样的人事安排,显然是出于制衡,让双方形成一种互相制约的局面。

    李勋有一个建议得到了实现,那就是在岭南重建大都督府,大都督按常规,依旧由亲王任虚职,握有实权的大都督府长吏,则是由一名德高望重,能力很强的将领担任。

    李勋在奏章里并没有具体举荐哪一个人,但是在岭南现有诸多将领之中,有这个资格与能力担当此等重任的,黄绘可谓是不二人选,寇雄虽然各方面都是差了一点,但以他的出身与地位,也是有这个资格的。

    赵询最终同意了李勋的建议,在岭南道重建大都督府,并且由黄绘任大都督府长吏,不过却没有给他直属兵马,虽然给了一个五千人的规格,却只是一个空头,朝廷只给武器装备,至于粮饷与士兵,则是让黄绘自筹,也就是让他自己想办法搞定。

    李勋思来想去,怎么也想不明白,赵询搞了这么一套人事大变动,到底是出于什么目地?

    李勋从沉思之中醒来,看向杨润,沉声问道:“一万禁军全部留下,郭洋、常硕、洪成涛等一万五千原岭南两大藩镇的兵马,则是全部调往丰京,这样的安排,皇上到底是出于何种目地?”

    杨润沉默不语。

    李勋皱眉说道:“你现在不说,我回去了,也可以弄明白,你没有必要对我隐瞒。”

    杨润点了点头,轻声说道:“皇上已经准备组建新军了。”

    听到这个答案,李勋顿时愣在了那里,好一会儿,这才回过神来,猛的站起身,来回走动。

    原来是这么一回事。

    赵询有心抛开禁军,组建新军,其实早就有所预兆。

    赵询当太子的时候,就对禁军非常不满,觉得禁军已经慢慢脱离皇权的掌控,被门阀世家所控制,这对于丰京来说,是一件非常不稳定,潜在威胁也非常巨大的事情。

    随后,翼王赵赫以门阀世家集团为纽带,控制了大多数禁军,发动政变,显现要了赵询的命。

    这就更是加深了赵询对禁军的不信任与猜忌,所以现在看来,组建新军,或许从赵询还没有继位之前,其心里就已经有了这种苗头,而赵赫的政变,则是彻底坚定了赵询的这个念头与决定。

    现在所有的问题都是能够想通了。

    怪不得赵询继位之后,士兵缺少近半的禁军三军,那么多大臣,多次进言招募新兵,补充禁军三军,但都是被赵询以各种理由给拒绝了,原来他打的是这个心思。

第九百八十三章 组建新军

    “诸位相国,都是什么意见?”

    李勋沉默良久,最后问了这么一句话,当然,他这句话的潜意思,赵询组建新军,这对门阀世家集团,可不是什么好事,自古以来,天子若是能够彻底掌握一支属于自己的军队,尤其是都城的军队,那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这对所有大臣与家族,无疑是一把搞搞悬挂在他们头顶之上的利剑。

    所以在门阀世家势力比较强盛的时期,像这样的事情,几乎不可能做到,尤其是赵询现在还处于较为弱势的地位,他有什么能力可以做成这件大事?

    杨润淡声说道:“禁军会进行重组与精简,只保留两军五万人,至于新军则是最多十万人,禁军与新军加起来一共十五万人。”

    李勋点了点头,心里明白了。

    赵智一朝,禁军大多数时间,都是保持在十五万人左右,这是一个极限,并不是没有兵源扩充军队,而是财政上的不允许,最多十五万,再多,朝廷根本负担不起。

    赵询显然再次和各派势力达成了协议,利益共分,禁军由门阀世家掌控,而组建的新军,则是由赵询控制,双方形成平衡。

    李勋皱眉不语,就内心深处而言,他并不赞同赵询的这种做法,政治资源不是无穷无尽,终归是有它的最大极限,赵询一次次和门阀世家集团进行利益分赃,看似是通过这种方法,达成了自己的目地,但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赵询得到的同时,门阀世家集团,同样也是得到了他们想要的政治利益,并在这个过程之中,一步步壮大,这其实是一种恶性循环。

    以政治利益为纽带的平衡,是非常脆弱的,当有一天,这种利益没有了互相性,平衡还能继续下去?

    李勋现在才发觉,赵询的性格其实有些矛盾,说好听一点,那就是谨慎小心,步步登高,说难听一点,那就是优柔寡断,志大才疏,空有满心的抱负与野心,却没有相对应的魄力与胆量。

    赵询继位之初,刘桀与杨道临曾经秘密拜见过他,他们两人给了赵询一个建议,那就是继续兴宗皇帝的政治策略,朝堂之上,以两个门阀世家为基础,形成两大政治集团,连同皇帝一起,共同维护政局的稳定,把在野的门阀世家势力,继续排除政治核心在外。

    杨道临与刘桀两人的这个提议,得到了李忠、李勋等人的赞同,但是赵询对此不以为然,他的野心不是保持现状,而是希望在自己的手中,彻底改变整个大晋的政治格局。

    李勋坐了回去,说道:“十万人的新军,皇上准备从哪方面着手准备?”

    杨润摇了摇头:“组建十万新军,不是小事,虽然经过利益交换,皇上已经打通了门阀世家集团的阻碍,但是接下来该怎么做,皇上还没有考虑清楚,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严毅、邹猛、洪成涛这些人,日后一定会成为新军的主要领兵将领。”

    李勋看了杨润一眼,从他的话中,李勋听出来了,新军的诸多中高级将领,赵询显然打算选拔那些出身贫寒,身世清白的人,这样一来,以后的丰京,其军事力量将会彻底分为两个部分,以门阀世家集团为主的禁军,以及以平民阶层为主的新军。

    接下来,李勋不说话,杨润也是保持沉默,也是,两人的年纪相差近二十岁,以前也少有交际,这次来岭南,杨润也只是传达圣旨,其余的事情,跟他没有任何的关系,所以,就公事而言,李勋与杨润确实没有什么共同话题可聊。

    李勋心情有些不好,失去了和杨润继续交谈下去的**,于是准备送客。

    但是就在这个时候,一个人突然从李勋的脑海之中闪过。

    李勋站起的身子,重新坐了下来,他看向杨润,沉声说道:“右相大人对此有何看法?”

    自从赵询继位之后,身为百官之首的右相杨道临,几乎闭门不出,不要说上朝参政,就算是政事堂的大小会议,杨道临也是一次都没有来过,李勋差不多快要忘记了这个人的存在,但是此时此刻,李勋突然有所明悟,杨道临不参与政事,并不代表他就不存在,到现在为止,他依旧还是政事堂右相,名义上的百官之首。

    杨润看向李勋的目光,闪过一丝赞赏。

    杨氏一族风光了几十年,一度成为天下第一门阀,但是自从族长杨道嗣身死之后,随着杨炳林的掌权,整个家族开始陷入内乱与分裂之中,并因为政变的失败,导致赵询继位之后,对杨氏一族展开清洗。

    关键时刻,是杨道临站了出来,他以族长为筹码,以家族血脉为重,最终说动了远在蜀州,手中拥有重兵的六弟杨道安,双方摒弃前嫌,再次联合,这才引起了赵询的忌惮,在对杨氏一族清洗到一定的程度之后,开始收手。

    杨氏一族虽然损失惨重,但是残存下来的族人,反而开始空前团结起来,停止了一切内斗与恩怨,所有人全部聚集道杨道临左右,为其马首是胆。

    随着杨炳林的政变失败,杨氏一族在朝堂之上任职的族人,几乎被全部清洗出去,但杨道临的右相之位依旧得到保留,这是一种政治需要,赵询目前还没有考虑清楚,该由谁来继承右相之位,这个位子太重要,杨道临若是下去了,赵询没有把握可以拿到自己的手中,既然自己拿不到,那别人也休想拿到,出于这种政治目地,杨道临的右相之位,得以保存。

    还有就是杨润,他目前依旧是参知政事,虽然没有实际职位的衬托,他的这个参知政事,显得有些空虚,没有任何实权,但有了这个身份存在,杨润至少有了参与朝政的理由与机会,就算是旁观,也是不错的。

    杨润沉思片刻,然后摇头说道:“右相大人的态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谁肯听他的?”

    李勋从杨润的话中,敏锐的捕捉到一丝东西,木已成舟,圣旨已经下达,顾雍等人很快就将到任,朝廷内部,各方势力,政治利益已经划分完成,这个结果已然无法改变,禁军的分割,新军的组建,一定会继续下去。

第九百八十四章 问题

    “扬大人说笑了,右相德高望重,睿智敏达,他的智慧,谁不敬佩?”

    李勋并不是在奉承杨道临,而是说的真心话。

    杨道嗣死后,朝堂顿时风起云涌,各派政治势力,开始激烈碰撞,角逐右相之位。

    右相之位的重要性不言而论,当时的赵智,勉强还可以掌控政权的大局,所以在很大程度上,右相的人选,他是有一定选择性的,赵智最开始的想法,是以刘桀为右相,李忠为左相,但是当时的漠蒙草原,局势动荡而激烈,南北两大胡族,都在积极备战,战争的氛围已经空前浓重,一触即发。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赵智不敢轻易把李忠调离安北,而且因为朝堂的政治斗争越发激烈,以及杨炳林继任杨氏一族族长之位,以他为首的整个杨氏一族所代表的政治势力,态度开始变得强硬而激进。

    没有了杨道嗣,朝堂的政治平衡开始失衡,刘桀不愿意被赵智推到政治风暴的最前方,所以最终拒绝了赵智的提议,婉拒了继任右相之位。

    刘桀不愿意,李忠回不来,赵智当时没有合适的人选,思考再三,最终任命了杨道临继任右相之位,这样既可以暂时平息政治斗争,又可以有效阻击杨炳林的上位,一石二鸟,就当是的局势而言,赵智的选择并没有错。

    所有人都觉得杨道临继任右相之位,只是一个过渡,绝不会长久,待政治局面稳定,马上就会有人将其替代。

    杨道嗣、杨道临、杨道安三兄弟,其实都不简单,只是因为杨道嗣的光芒太盛,掩盖住了两位弟弟,这才让杨道临与杨道安两人,显得有些平庸,事实上,他们两人绝不平庸。

    杨道临的政治智慧一点都不平庸,他非常清楚自己的政治价值,所以上位之后,杨道临对内,团结族人,继续实行杨道嗣的政治路线,平衡朝堂各派势力,抵制杨炳林的政治冒险,对外,和睦政事堂诸位相国,以国事为重,不争权,不内斗,在团结稳定的基础上,平衡各方利益。

    杨道临的一系列作为,大大出乎赵智的预料之外,他完全没有想到,杨道临的政治智慧,竟然如此出色,其政治成熟老练,政治手腕,并不比其兄杨道嗣差多少。

    有这样一个人在右相的位置上,倒也是不错。

    赵智改变了原本的想法,决定让杨道临在右相的位子上,继续做下去,或许会有不错的收获。

    李勋有时候在想,若是给予杨道临平等的政治环境,或许他的成就,并不会比杨道嗣差,可惜啊,人的命运有时候是注定的,杨道临空有一身的能力与抱负,只是没有机会与时间了。

    杨润此时突然有些感叹的说道:“大环境变了,正直的人,得不到好报啊!”

    李勋看了杨润一眼,沉默不语,他是知道杨润为何会有如此感叹的,不管是杨道嗣还是杨道临,他们或许为了家族的利益,会做出很多事情,甚至是不择手段,但是就大的方向,不论是杨道嗣还是杨道临,都是坚定的保皇派,他们的政治理想,并不是家族利益至上,而是国与家共存亡。

    “皇上有什么话对我说?”

    李勋出声询问。

    杨润说道:“皇上让李相国尽快回去。”

    李勋点了点头,没有说话,自己身为当朝相国,若无必要,确实不好久留地方。

    杨润此行岭南,其实另外一层意思,就是替代李勋,他留在这里处理后续事宜,而李勋则是可以离开了,从这一个方面来看,赵询却是有了起用杨润的心思,这只是对他个人,还是对整个杨氏一族?

    对于赵询的人事安排,李勋虽然非常不满,但他不会因为这一点,而去做那些损人不利己的事情。

    临走之前,李勋找到了郭洋、洪成涛、常硕等人,提前把圣旨的内容告诉了他们,并尽量安抚他们的情绪。

    洪成涛等人,知道了详情之后,脸上顿时有了明显的失望之色,他们最大的愿望,自然是想留在岭南,因为这里是他们的家乡,他们的亲朋好友全部都在这里,不管是做事还是生活,都会方便许多,当然,失望归失望,但是对于前往丰京,他们也没有太大的抵触情绪,毕竟,皇上准备组建新军,他们这些人,肯定会得到提拔与重用,就未来的前途而言,也是非常不错的。

    李勋和他们三人聊了一会儿,洪成涛与常硕随即告辞离开,他们准备立即回返家乡,做好随时前往丰京的准备工作,这一去,千里之遥,短时间之内,恐怕是回不来了,他们都是有家有室的人,这次前往丰京,去的可不是一个人,而是很多人。

    郭洋没有离开,而是跟在李勋的身后,在外面散步。

    “郭洋,你有什么打算?”

    李勋出声问道。

    郭洋轻声说道:“我听相国您的。”

    李勋停下步伐,转过身去,指着郭洋说道:“进入新军,并不一定就是好事。”

    郭洋微微一愣,随即拱手说道:“请大人教我。”

    李勋淡声说道:“新军的成立,必然会成为所有人关注的焦点,不管是皇上,还是门阀世家集团,都会集中力量,就新军的归属问题,进行激烈的政治斗争,你身处其中,很容易成为别人攻击的目标。”

    李勋非常清楚,新军的成立,将是一场前所未有的政治风暴,赵询和门阀世家集团,保持了一年多的和平,或许随着新军的成立,将会彻底结束,不是或许,而是一定,赵询意图组建一支,完全被自己所掌控的军事力量,形成对丰京的绝对控制,而门阀世家集团,对此也一定会进行疯狂的阻拦与反击,他们绝不会愿意看到,赵询可以掌握一支,随时威胁他们的强大力量,这个矛盾,双方不可能化解,也没有调和的可能。

    听了李勋的话,郭洋陷入到沉思之中,相比洪成涛与常硕,郭洋有一定的政治觉悟,所以李勋的这番话,他是听出来了一些意思。

第九百八十五章 恩怨

    “大人,皇上的旨意,我是无法拒绝的。”

    郭洋沉思了一会儿,明白了李勋的意思,那就是不要进入新军这个火药桶,但是他们这些人的官职,肯定是由皇上直接任命,自己根本无法拒绝。

    李勋说道:“你可以托病在家,暂时留在岭南,我会尽快给你安排好的去处。”

    “一切听从大人的安排。”

    郭洋点了点头,听从了李勋的安排,这样做其实是有一些危险的,因为这对他来说,其实是一次很好的机会,自己只要去了丰京,一个将军的职位肯定是跑不掉的,若是不去,这个机会或许就没有了,但是他觉得李勋说的很有道理,新军的组建,对自己是机会,但也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新军一旦组建起来,皇上与门阀世家集团的斗争,定然会极为激烈,到那个时候,自己这些掌握兵权的将领,将会成为所有人拉拢与迫害的目标。

    开元二年,元月初九。

    李勋告别了黄绘、寇雄等人,启程回返丰京。

    路上,李勋写了奏章,通禀赵询,自己尽量赶在月底之前,回返丰京。

    赵柏安在岭南战死,加上两万江南军队的覆灭,这对整个江南地区来说,是一个不小的动荡,对江南地区的稳定,也是一个巨大的隐患。

    首先,朝廷在江南地区的正规军队,数量锐减,只剩下不到两万人,这个数量,不足以保证江南地区的安全,军队的空缺,急需补充,而此次前往岭南,处理后续事宜的乃是杨润,这是一个信号,代表了赵询将会重新起用赵氏一族。

    杨氏一族与江南吴氏,属于家族联盟,关系稳固,杨炳林的正妻就是吴氏当代族长的嫡长女,虽然杨炳林已经身死,但这并没有影响杨氏与吴氏两大家族的关系,家族与家族之间的联合,看重的是利益与未来,而不是某一个人。

    而且对于杨氏的处置,赵询虽然下了重手,但还是颇多忌惮,没有以连坐的手段,大肆打压杨氏一族,所以杨炳林的正妻吴氏,以及两儿一女,虽然被关在大牢,但也是囚而不杀,随着杨润的复出,杨炳林的妻儿,已经被放了出来。

    吴氏不仅是江南首富,更是整个大晋的首富,在江南地区的影响力非常巨大,关系网也是盘根复杂,赵询起用杨润,显然是想要通过安抚杨氏一族,稳定吴氏,吴氏稳定了,江南地区也就可以得到相对的稳定,至少短时间不会出现大的变故,有了时间,赵询就可以尽快补充江南地区的兵力,消除因为赵柏安死后,而带来的一系列不稳定因素。

    再有就是江南一系的官员,随着赵柏安之死,开始对禁军,对朝廷有了怨恨之心。

    赵柏安先是明升暗降,无辜被剥夺兵权,这本来就引起了江南一系,许多官员的不满,此次岭南之战,赵柏安的身死,说到底还是他轻兵冒进,不够谨慎,但是在江南一系官员们看来,禁军对此负有极大责任,赵柏安身为主将,禁军一系将领,抵触、不合作,这才最终导致了赵柏安身死的结果。

    李勋正坐在马车里看书。

    “大人,胡增四来了。”

    齐大福架马来到一旁,出声禀报。

    李勋掀开车窗,说道:“带他来见我。”

    “是,大人。”

    齐大福应了一声,随即命令马车停下,然后架马离开。

    片刻之后,齐大福与胡增四两人急匆匆而来。

    李勋走出马车,胡增四立即翻身下马,半跪在地,行礼:“胡增四拜见主公。”

    李勋淡声说道:“起来说话。”

    胡增四站了起来,从怀中拿出一封书信,上前递给李勋:“主公,扬州急报。”

    李勋打开书信观看,眉头微微皱起。

    赵柏安身死,江南地区几个主要将领,死的死,降的降,赵乾坤护送赵柏安的尸体前往河东,如今也不在江南,缺少威望将领的坐镇,导致江南一系的一些中低级将领,对禁军怨恨很大,准备伺机报复。

    这封信是赵乾坤心服幕僚司马元显所写,他告知其中的内情,并希望李勋能够绕过扬州离开。

    陈和、严毅、邹猛等人,这时候也走了过来,陈和出声询问道:“大人,出什么事情了?”

    “你自己看吧。”

    李勋把信递给陈和,陈和看完之后,沉声说道:“一些中低级将领罢了,就算心中怨恨再大,也不敢乱来,恐怕是有人从中挑拨,意图把事情闹大。”

    严毅怒声说道:“赵柏安的死,跟我们有屁的关系,他们还敢主动前来找麻烦,真是不知所谓。”

    邹猛拉了拉严毅,示意他不要火上浇油。

    “陈和,你怎么看?”李勋问询陈和的意见。

    陈和沉吟片刻,然后说道:“冤家宜解不宜结,赵柏安战死,跟禁军没有任何关系,这个问题不解释清楚,只会越来越加深江南一系对禁军的仇恨,长久下去,是一个很大的隐患。”

    李勋点了点头,陈和与自己想到一处去了,绕开扬州,很简单,但问题不去解决,就永远会是一个隐患。

    李勋淡声说道:“不必绕路,直接去扬州。”

    严毅生气归生气,但还是担心李勋的安全,于是担忧的说道:“我们身边只有三百士兵,这要是去了扬州,那些人若是发起疯来,你的安全恐怕得不到保证。”

    “我身为当朝相国,他们敢把我怎么样?”

    李勋冷笑一声,指着齐大福说道:“拿着我的节账,让扬州都督安达宣出迎三十里接我。”

    陈和眼睛一亮,点头笑道:“大人此招,着实英明。”

    李勋代天子巡视地方,命令扬州都督安达宣前来迎接,他不敢不来,只要来了,李勋的安全,他就得负全责。

    李勋最后对胡增四说道:“严密监视扬州军队的一举一动,有任何异常,立即前来禀报。”

    “是,主公。”

    胡增四躬身一拜,上马离开。

    随后,李勋等人,继续前往扬州,最迟明天中午,就能到达。

第九百八十六章 安达宣

    江南有两个中心,一个是以扬州府为主的经济中心,另外一个则是以江州为主的军事中心。

    扬州府下辖七县十三城,人口众多,商业极为发达。

    扬州都督安达宣,今年五十岁出头,其貌不扬,四方脸,矮个子,络腮胡,朴实无华的衣着与面貌,让人一看,还以为这就是一个毫不起眼的普通糟老头子。

    李勋让安达宣出迎三十,安达宣自然不敢抗命,他不仅出迎了,而且是出迎五十里,还加了二十里,不过有意思的是,安达宣并没有领着军队到来,连他在内,一共就来了三个人。

    安达宣出身安氏门阀,前工部右侍郎安简,是他的弟弟,只不过安简是嫡出,而安达宣则是庶出。

    承平二年,赵智扩大政事堂,增设两名相国,把相国人数增加到七人。

    当时的安简,以工部右侍郎的职位,竞争相国之位,他属于右相一党,以党派的强大力量作为助力,又有杨道嗣从中推波助澜,在当时的竞争者之中,安简的呼声很大,也占据了很大的优势。

    可惜赵智不喜安简的为人与性格,从中极力阻拦,当时的杨道嗣,为了尽快平息朝政的争斗,最终选择了妥协,导致安简进位政事堂一事,最终破产,此事引起安简的极大不满。

    为了安抚安简,杨道嗣便把扬州都督一职,给了安氏一族。

    安简作为族长,从大局考虑,最后选择了虽然是庶出,但能力很强的安达宣,让其出任扬州都督一职。

    政治上的规则,不进则退,安简没有竞争上相国之位,是他倒退的开始,加上他性格的霸道与自私,最终在右相一党这个集体当中,成了边缘人物,受到排挤,并最后成了政治斗争的牺牲品,失去了一切官职与地位。

    安简的失败,从大的方面来看,其实也是整个安氏一族的衰落。

    政治上的失败,以及家族的衰落,倒是没有影响到安达宣,当然,这跟他的能力有关,他在扬州做的很好,多次受到赵智的赞赏,从承平二年开始,一直到现在,安达宣在扬州都督的位子上,已经整整十年了。

    临近午时,李勋一行人来到此处。

    “大人,扬州都督安达宣前来拜见。”

    齐大富出声禀报。

    李勋从马车下来,这个时候,安达宣已经到了近前,躬身行礼道:“下官扬州都督安达宣,拜见相国大人。”

    “安大人免礼。”

    李勋一边说着,一边扫视四周,除了安达宣以及他身后站立的两名侍从,四周空荡荡的一片,并没有见到军队的影子。

    安达宣看着李勋,呵呵笑道:“大人,此行扬州,只是路过,还是暂留几天?”

    “看情况吧。”

    李勋忍不住的问道:“安大人,你这就来了三个人,是否有些不妥?”

    安达宣笑道:“不知大人所说的这个不妥,是什么意思?”

    李勋还未说话,一旁的严毅倒是大声说道:“安将军,你们江南的官员,对我们可是颇为不善啊,你就这样过来,到时候真要发生什么事情,谁能保证你的安全?”

    安达宣哈哈大笑:“这位将军有些言重了,有相国大人在此,谁敢乱来?”

    李勋淡声说道:“任何事情,就怕一个万一。”

    安达宣点了点头,说道:“大人说的是,任何事情都有一个万一,这样,若真有人胆敢对大人做出不礼之事,大人将下官扣下便是,以此作为人质,下官在扬州一地还算有一点名望,下官在你们的手中,他们绝不敢乱来。”

    李勋颇为惊讶的看着安达宣,以为他在开玩笑消遣自己,但是看着他那一副认真的表情,李勋感觉他确实就是这么一个想法。

    严毅冷笑道:“你倒是说的轻巧。”

    安达宣不冷不热的说了一句:“既来之则安之,我都不怕,这位将军又有什么好担心的呢?”

    严毅被安达宣呛的一时间说不出话来。

    李勋深深看了安达宣一眼,点了点头,说道:“安大人随我一辆马车吧,我正好可以通过你,了解一些扬州的情况。”

    “是,大人。”

    安达宣拱手应了一声,整个人显得非常自在。

    李勋与安达宣上了马车,一行人再次启程,继续赶往扬州城。

    李勋询问了许多关于扬州乃至江南地区的事情,其中故意问了一些敏感的话题,让李勋再次感到惊讶的是,安达宣竟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知道什么就说什么,并没有太多的隐瞒,说到兴起之处,安达宣还和李勋谈了谈买官一事。

    赵智继位之后,首要大事,便是恢复禁军,有了军队,才能稳定住关内的局面,可是招募军队,需要巨大的钱财,当时朝廷财政极度困难,根本就没有钱,出于这样的情况,普通的赋税,已经无法满足朝廷的需要,赵智最后把目光放到了江南地区,那里商业发达,有钱的商人比比皆是,但他们有钱归有钱,你总不能去抢,所以只能让他们自愿拿钱出来。

    卖官制度,便是应运而生,当然,只是散官,不是实际职务,但就算是这样,对广大商人而言,也是充满了极大的诱惑。

    在人们的传统观念里,人生在世能混个一官半职的,就是件光宗耀祖的事。

    即使挤不进官场,也会给自家门楣贴上副“耕读传家远,读书继世长”的吉祥对,以示自己并不是普通农家。

    在这个时代,商人的地位是非常低下的,他们或许非常有钱,但在政治上却失去了很多权利。士农工商,商人之辈,“卑之曰市井,贱之曰市侩,不得与士大夫伍”。

    就卖官之事,朝中很多大臣,是强烈反对的,虽然商人拿出巨额钱财,买个官职,只是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以及政治上的一些特权,除此之外,其实并没有什么实际作用,他们并不会因此步入官场,也无法担任实职。

    李勋静静看着安达宣,这个人给自己的印象有些奇怪,很健谈,不是光说废话,有些很敏感的话题,他也是敢说,而且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在安氏一族整体衰败的情况之下,安达宣依旧能够牢牢坐稳扬州都督一职,整整十年都没有人能将其搬开,安达宣确实有他自己的本事。

第九百八十七章 逆流而上

    扬州城的繁华,有些超乎李勋的想象,这并不是说扬州城的人口与经济,还要超过丰京,比起整个大晋的政治与经济中心,扬州城自然是比不了的,但丰京代表更多的是一种威严与严肃,天子脚下,皇权重地,任何人,天然之中,都会有一些压抑的感觉,

    而扬州城的文化气息,更多的则是一种自由与轻松,人与人之间,距离感稍微薄弱一些,李勋与安达宣走在街头,一些商人或是低级官员,乃至是普通百姓看到了他,远远的都会笑着打声招呼,叫一声安大人好,而安达宣则也会笑着点头回应,看着很和谐,不像丰京,不要说普通百姓与商人,就算是一般的低级官员,见到品级比较高的大臣,那副畏惧与距离感,显得非常生硬与分明。

    李勋说道:“安大人在扬州城人缘挺好的,大家看起来都挺敬重你。”

    “任何一个官员,除非是贪官污吏,若不然,在一个地方任职十年以上,大家的关系都会变得很融洽。”

    安达宣又是笑着说道:“下官并不是卖自己的好,只是觉得吧,这官嘛,其实也挺好当的。”

    李勋笑道:“此话怎讲?”

    安达宣说道:“对那些有钱有势的人狠一点,对百姓好一点,大家就都会说你的好了。”

    李勋不解道:“为什么?”

    安达宣说道:“这有钱有势的人,你就得以势压人,让他们怕你,这样他们才会听话,才会按照你说的去做事,至于百姓嘛,你不能让他们感到害怕,因为他们一旦怕了你,就会对你敬而远之,躲得远远的,而且会说你的坏话,久而久之,就算你是一个好官,最后也成了别人眼中的贪官污吏。”

    李勋点了点头:“人言可畏啊!”

    李勋让严毅等人先行去往住处,自己则是和安达宣在扬州城转悠了一个多时辰,这才尽兴而归。

    回去之后,李勋肚子不饿,所以简单吃了一些东西,便是回房休息了一会儿。

    到了晚上,安达宣邀请李勋吃饭,地点并不在城内,而是在城外的泉阳湖。

    白天扬州,夜晚泉阳。

    讲的就是,扬州人,白天在城内该做什么做什么,到了晚上,许许多多的商贾权贵,便会前往泉阳湖,去过那风花雪月的夜生活。

    泉阳湖的风景,李勋早就有所耳闻,才子佳人,骚客名妓,许许多多的故事,数不胜数。

    李勋站在船边,遥望风景,四周的湖面上,有很多的船只,有大有小,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灯火通明,花枝招展,热闹非凡。

    “大人,怎么站在这里?”

    安达宣从船内出来,走到李勋身边。

    李勋看也不看安达宣,淡声说道:“相比河南与岭南两道的情景,这里简直就是天堂。”

    安达宣轻声说道:“大人忧国忧民,下官佩服。”

    李勋语气冷淡的说道:“我并不是在无病呻吟,只是历经河南与岭南两地的惨状,再看看这里的繁华,这种巨大的落差,让我有些不适应。”

    李勋此刻对安达宣其实是非常不满的,他下午的时候,明确告知对方,晚上不要举行什么宴会,就把扬州的几个主要官员与将领,人数不超过十个,大家坐在一起,简单吃个饭,聊一聊就行了,但是安达宣显然把李勋的话当做了耳边风,邀请了数十名在扬州非常有钱有份量的商人与权贵,更是把宴席的场地定在了泉阳湖,一艘充斥着许多花枝招展女人,花船上,这让李勋情何以堪?

    李勋之所以有这种情绪,并不是说他有多伟大,就像他自己说的那样,历经了河南与岭南两地的惨状,李勋此刻的心情,还是非常的压抑,现在突然进入到这样一种奢侈的场景,这让李勋有些抵触,不由让他想起了河南那些流离失所,尸横遍野的惨状,还有岭南道那么多战死的士兵,他们的死,到底值不值得,而扬州的这些人,对外面的事情不闻不问,整日花天酒地,好不快活。

    李勋的情绪,安达宣自然是感受到了,但他没有解释什么,保持沉默。

    船只转了一个弯,使入一片更加宽广的湖面,这是泉阳湖的主流湖面,从这里一路北上,可以直入关内。

    “大人,您看那些仓库。”

    安达宣指着前方。

    李勋抬眼看去,泉阳湖的岸边,连绵不断,排列着数以百计的大型仓库,一眼望去,颇为壮观。

    李勋出声询问道:“这么多仓库,都是装的什么?”

    “粮食,一个仓库最多可以储存四千旦粮食,一共有五百二十七座粮仓。”

    安达宣轻声说道:“从这里北上,最多两天,便可以进入关内,终点是原州。”

    李勋猛的看向安达宣,此时此刻,他算是有些明白了,安达宣今晚之所以邀请自己前来泉阳湖,显然不仅仅只是因为这里风光秀美,美色昂热,而是想婉转的告诉自己一些什么事情。

    晋朝建国五百余年,其实绝大多数时间,就关内道而言,并不缺粮食,其整体粮食价格,也一般都是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价格,一直到平宗中晚期,丰京乃至整个关内道,粮食价格才是开始有了较大的波动。

    “这些仓库,都有粮食?”

    “仓库每年都在增加,每年都不够用。”

    李勋沉默不语,思绪开始纷飞。

    泉阳湖沿岸有五百多座仓库,一个仓库最多可以储存粮食四千旦,这么算起来,就是超过两百万粮食,以船只运送粮食,是最为便捷的,从这里北上,两天到达关内,终点是原州,在以陆路转运,最多三天的时间,便可以到达丰京,一共加起来也就是五天的时间。

    但是这些年,朝廷征收江南税赋,以粮食为计算,以陆路运输,从江南到丰京,要将近一个月的时间,而且中间的损耗,不可计数。

    李勋看着安达宣,意味深长的说道:“水能载舟,人力终究抵不上大自然的力量。”

    安达宣笑了笑,同样意味深长的说道:“逆流而上,阻力太大。”

第九百八十八章 两个消息

    当晚的宴席,李勋提前离开,随后让安达宣陪着自己,一同前往扬州城外的军营,在那里接见了江南一系的诸位将领。

    李勋以安抚为主,尽可能的抚平江南一系将领心中的不平与怨恨,表示朝廷随后将会对他们进行封赏。

    这些留守后方的江南将领,也是有一定的功劳,毕竟岭南之战,所需的后勤物资,绝大部分,都是由江南地区输送。

    李勋原本打算在江南多待几天,因为担心赵柏安之死,会引起一系列不稳定因素爆发,现在看来,暂时无需太过担心。

    安达宣在扬州的威望极高,他的这种威望,并不是通过战争打出来的,而是经过长时间,许许多多的小事,一点点积累起来,以这种方式形成的威望,往往比较牢固,也就是公信力很强,所以当晚李勋召见江南一系将领,把该说的都说出来,安达宣当即表了态,号召大家心平气和的对待赵柏安之死,此举得到所有人的支持。

    李勋在扬州城休息了一晚,第二天一大早,便是启程离开。

    “大人一路顺风。”

    安达宣前来送行。

    “安都督,我虽然只在扬州待了一天,但是也能看出来,扬州在你的治理之下,百姓安乐,商业大盛,你的功劳不小啊,回去之后,我一定会在皇上面前,为你请功。”

    安达宣在扬州任职十年,确实政绩斐然,但奇怪的是,不管是朝廷还是地方,他的名声都并不大,显得极为低调,这与绝大多数官员的行事作风,可谓是恰恰相反,这让李勋颇为不解。

    安达宣摇了摇头,叹声说道:“若不是为了家族,我不会在扬州待这么多年。”

    李勋有些惊讶的问道:“你是你,家族是家族,根本利益或许不能相反,但具体执政手段,还是要靠你自己才是。”

    安达宣神色淡然的说道:“若能由我完全做主,现在的扬州,不仅仅只是这样,可惜啊.....”

    安达宣说的这番话,颇有深意,但是显然,他和李勋没有什么交情,自然不会过多的表达自己的真实心意。

    李勋拍了拍安达宣的肩膀,说了一句:“做人做事,问心无愧,便可以了,很多事情,不是一个人所能决定与改变的。”

    安达宣点了点头,没有说话。

    李勋上了马车,一行人启程离开。

    “大人对安达宣,貌似颇有好感。”

    陈和轻声说道。

    陈和的病有所好转,但还是不能见风,要多多休息,所以这一路走来,几乎都是待在马车里,到了扬州城,也是吃了药,在房间里睡觉。

    李勋淡声说道:“我和安达宣,虽然第一次接触,但我看的出来,这个人有赤诚之心,也有自己的理想与原则,但毕竟是门阀世家中人,很多事情,也是身不由己。”

    安达宣昨晚特意安排李勋在泉阳湖吃饭,其实就是想趁此表达一个目地,那就是江南地区并不缺粮食,因为地利与天气的优势,江南地区十年有九年都是大丰收,很少碰到灾年,但是丰京每每从江南地区调动粮食,却是万般困难,不是调动不了,就是调动了,也是数量不多,起不到决定性的作用,这其中的原因,显然存在着巨大的利益纠葛,安达宣身为门阀世家中人,有些话不能明说,所以只能通过这种方式,婉转的告诉李勋,从江南地区调集粮食,走水路北上关内,其实非常方便,但就是做不成。

    李勋其实也看出来了安达宣心中的无奈,他因为家族的关系,做上了扬州都督,这是他的幸运,但也是因为家族的缘故,他在这个位置上,很多事情,都要受到家族的影响与摆布,其中很多事情,都是和自己的原则与理想背道而驰,这让安达宣的内心,颇为的无奈与痛苦。

    或许在很多人看来,安达宣在扬州十年,政绩斐然,已经是极为出色了,但是就他本人而言,或许这些政绩,离他曾经的理想与抱负,相差的太远太远,安达宣蹉跎十余年,就这么进不能进,退不能退,显然已经有些心灰意冷。

    李勋脸色也是有些不佳,他身上的病也没有完全好,上了马车,便是躺在软塌上,拿起毯子搭在身上,闭着眼休息。

    陈和看了李勋一眼,不在说话,拿起书,自顾的看了起来。

    李勋虽然闭着眼睛,但是心思却并没有停止。

    江南地区的事情,李勋根本不感兴趣,也没有那个心思与精力,他现在最烦心的事情,其实是朝堂以及西域。

    两天前,暗卫传来了两个消息,一个来自西域的刘歇,一个则是来自丰京。

    李勋在河南杀了谢志诚,震慑河南诸州刺史,迅速稳定局势,消息传回丰京,得到赵询以及许多大臣的赞赏与美言,但同时,也受到一些人的怨恨,比如当朝相国谢世远。

    先前朝堂上的政事,李勋没有顺从谢世远,已经引起他的不满,此番,李勋更是杀了他的亲侄儿,对此,谢世远怨恨极大,已经公开传话,说李勋这是乱杀无辜,仗着相国之名,擅杀地方官员。

    事情发生之后,尤元峰与刘桀几次邀请谢世远到府一叙,希望化解他的怨气,但都被谢世远所婉拒,而且最近一段时间,谢世远与其他门阀世家,开始有了走动,政治立场顿时变得暧昧起来。

    尤元峰更是写了一封书信给李勋,让其退还谢志诚的所有家产,这其中包括谢志诚父亲为了给儿子收尸,所花费的那几十万两银子。

    再有就是西域那边,前番叛乱,虽然被宇文真给平定,但是混乱的局面,并没有因此而得到平息,反而是越演越烈,许多西域王国,对晋朝表示出了强烈的敌视情绪,并暗中招兵买马,并且因为宇文真对西域政事堂的粗鲁态度,以及经常插手其中政务,胡乱作为,导致西域政事堂,已经有六个王国从中退出,西域政事堂已经快成了摆设,这些加在一起,在这么下去,一场规模更加庞大的叛乱,恐怕在不乱的将来,会席卷整个西域。

第九百八十九章 回京

    相比第一次到河南时,所遭到到冷遇,李勋这次返回河南,可谓是得到所有人隆重的接待,整个河南道数十个州的刺史,大多数人都是来了,并且出迎数十里,迎接李勋的到来。

    李勋离开的这段时间,河南各个州县的主要官员,全力运作起来,致使整个灾情有了极大的缓解与改变,既然如此,李勋自然不会再给他们脸色,对于他们的客气,李勋也是回以笑脸与热情,并给以了他们极大的肯定与鼓励。

    一场宴席,在热热闹闹之中结束,众人都是尽兴而归,李勋的态度,让所有人都是大大松了一口气。

    李勋坐在那里,左手一直揉着眉心,脸色通红,今晚喝了不少的酒,加上身上有病,所以不是很舒服,但没有办法,河南的灾情走到今天这个地步,已经到了最为关键的时刻,坚持下去,要不了多久,就可以彻底成功,在这个节骨眼上,李勋自然要稳定住这些地方官员的心神,让他们继续努力,把河南的灾情彻底结束。

    “大人请喝茶。”

    一名十二三岁的俊美

    少年,端着一杯茶水放到李勋一旁的案几上。

    李勋抬头看向这名少年,轻声说道:“去休息吧,这里不用你照顾。”

    少年犹豫了一下,最后还是说道:“我想看会儿书在睡觉。”

    李勋点了点头。

    少年这才高兴的离开。

    这名少年叫做王琮,正是已经死去,王岸茂的亲侄儿,李勋曾经答应过他,会妥善安排好王琮今后的生活。

    王琮的身世其实非常坎坷,按说以王岸茂的地位,作为他的亲侄儿,应该享受到荣华富贵才是,但事实并不是这样。

    王琮的经历与李勋有些相似,王岸茂幼年时期,因为家中贫穷,难以养活太多的子女,所以便把身子骨看起来比较弱,年纪最小的王岸茂,托人带到了京城,然后进宫做了太监,这样做虽然残忍,但在那个世道,进宫当太监,至少可以吃口饱饭,能够活下去。

    王岸茂在宫中苦熬了近二十年,这才慢慢发迹发达起来,一个人,地位再高,再有钱,也不会忘记自己的家人,王岸茂自然也不例外,他派人回返家乡寻亲,但二十年过去,曾经的家乡,随着战乱与天灾,早就已经千仓百孔,十不留一,哪里还有自己父母兄弟的影子。

    王岸茂并没有放弃,一直派人在地方各地,寻找自己的亲人。

    有些事情,你想他他偏偏不来,当你不抱希望的时候,他又会突然出现吓你一跳。

    赵询继位之后,王岸茂被调往江南,担任江南盐茶使,看似是委以重任,实则是明升暗降,剥夺了他禁军监军的兵权,若不是牧公临死之前,曾经出言求情,王岸茂根本就不可能活着离开丰京,道理很简单,他曾经一度倒向翼王赵赫,成为其政治走狗,虽然经过牧公的劝说,王岸茂最后幡然悔悟,跳出了这场政治斗争,但曾经犯下的过错,错就是错,既然错了,就必须为此付出代价。

    王岸茂到了江南之后,也就是半年的时间,他曾经派往地方,寻找亲人的那些雇佣之人,竟然在此刻,真的找到了王岸茂的家人,不过到了现在,也只剩下一个三哥,以及一个独子,父子两人相依为命,过着极度贫穷的生活。

    王岸茂把人接回来的时候,他的三哥已经病入膏肓,不到一个月,便是死去,留下王琮。

    所以说,王琮虽然苦尽甘来,但是并没有享受到几天的富贵,先是父亲病故,不到半年,亲叔叔也是不明不白的死去,就在他彷徨无助的时候,李勋来了。

    陈和轻声说道:“大人,您要是不舒服,那就早些休息,有什么话,我们明天再说。”

    李勋摇了摇头,然后看向在场的众人,淡声说道:“事情安排好,明天就走,回丰京。”

    朝堂与西域都是出了大事,李勋哪里还有心情待在地方,他现在就想尽快赶回丰京,只要人在那里,就能有应变的机会。

    “有这么急?”

    朱正国有些不解的说道,他并不了解京城之中发生的状况。

    李勋叹声说道:“有些事情,不急不行啊。”

    朝堂的政治纷争,以及西域的乱局,让李勋有了一种风雨欲来的强烈压迫感。

    刘少聪这时候出声问道:“大人,可是朝中发生了什么事情?”

    刘少聪多少有些政治预感,他觉得若没有什么紧急事情发生,李勋不可能会这么急着赶回去。

    李勋摆了摆手,没有回答,显然并不想多说什么。

    见此情况,众人也不再多问什么。

    “我虽然离开,但河南的事情不能放下,反而要加快进度,争取一个月之内,彻底解决整个河南的灾情,稳住局势。”

    李勋看了众人一眼,然后沉声说道:“我走后,具体事务,由贺铸全权负责,刘少聪、朱正国从旁协助,有什么解决不了的事情,若是情况紧急,可以求助扬州都督安达宣或是齐州都督胡县。”

    李勋简洁明了,没有多说什么废话,说完这番话之后,他站了起来,对着众人说道:“我在丰京等着你们的好消息,这不仅是为了河南的百姓,也是为了你们自己,事情做好了,多的不说,我保你们至少官升三级。”

    “为百姓做事,责无旁贷,不敢贪功。”

    刘少聪、贺铸、朱正国三人站了起来,异口同声的说道。

    贺铸说这番话,到还有些出于本心,他确实是一个清廉与清正的官员,至于刘少聪,从他脸上的喜色,不难看出他的内心的真实想法,朱正国对此到是看的比较淡,他要是贪慕功利,早就找李勋帮忙了,不可能在巡察院混了这么多年,还是一个从五品的官职。

    安排好了这边的事情,李勋暂时放下心中的忧烦,好好睡了一觉,一直睡到第二天的中午,这才起来,简单吃了一点东西,李勋没有告诉任何人,当即启程回返丰京。

第九百九十章 王百吉

    一个多月之前,李勋离开丰京的时候,赵询原本给他安排了一个欢送仪式,但被李勋婉拒,这种走过程,做样子的事情,李勋丝毫不敢兴趣,所以最后轻车简行,没有引起太多人注意。

    “大人,有很多官员前来迎接。”

    齐大福在马车外面说道。

    “都有谁?”

    “一共来了二十多人,为首的有盛世通、钱明度、卢柏江,其余的我没有细看,大多也都不认识。”

    齐大福想了想,然后如此说道,他跟着李勋的时间不长,很多人并不认识。

    “停车。”

    李勋的声音传出。

    车队停止前进,李勋出了马车,朝着前方看去,数里之外,就是那雄伟的丰京城了。

    李勋让齐大福把自己的马牵过来,然后对着他说道:“你们从南通门进城,低调一点,不要引起太大的注意。”

    丰京一共有十几个城门,南通门是丰京正面四个城门之一,但不是正大门,而是属于偏大门。

    陈和在旁低声说道:“大人此番功劳很大,无需这般低调。”

    李勋笑了笑,淡声说道:“人越是成功,越是要表现的低调与谦虚,不然一定会遭到别人的嫉恨。”

    陈和点了点头,李勋说的也是很有道理。

    随后,李勋与陈和两人,架马先行一步,前往丰京城。

    片刻之后,到了城门近前,隔着一百多米,李勋从马上下来,步行前进。

    “有劳诸位大人前来迎接,我李勋愧不敢当啊!”

    到了近前,李勋拱手笑着说道。

    在场的官员将近三十人,有认识的,也有不认识的,但为首的四名大臣,李勋都很熟悉,他们分别是盛世通、钱明度、卢柏江还有刚刚赶来的陶侃。

    “李相国此番出行,不仅解决了困顿河南道数年之久的灾情,更是在岭南之战逆转乾坤,全歼五万占婆大军,壮我国威,这些事情加起来,李相国功在社稷啊!”

    钱明度笑呵呵的说道,他的这番话倒也不完全是恭维之言,而是事实,李勋这次出行地方,确实做了一些大事,在岭南之战当中,也是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李勋笑道:“这都是大家的功劳,我李勋绝不敢贪功。”

    众人客套了一番,盛世通等人邀请李勋吃饭,但被李勋以身体不适而婉拒,李勋的神色看起来,确实不怎么样,不是在有意推辞,而且他们前来迎接李勋,其实只是表达一个态度,至于吃饭什么的,那只是次要的,并不是重点。

    李勋与众人闲聊了好一会儿,这才一一告辞离开。

    离开之前,钱明度拉着李勋,私下里说道:“李相国您这一去一回,可是已经成为众人曙目的焦点,朝堂上的事情,相比您已经有所耳闻,皇上让我带句话,您做的很好,非常好,这一路也辛苦了,有什么事情,先不急,在家修养几天,把身体养好了在做打算。”

    钱明度这个人善于审时度势,他先前对李勋的态度,是敬而远之,但是现在,显然是有意拉近自己与李勋的关系。

    政治上,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有的,只是利益。

    看着钱明度等人离开,李勋对着一旁的陈和说道:“你觉得皇上这番话是什么意思?”

    陈和说道:“静观其变。”

    李勋笑了,点头说道:“我也是这么认为,看来我可以好好休息几天了。”

    离开一个多月,李勋倒是有些想家、想老婆,想孩子了,所以应酬完这些人之后,便是急匆匆赶回家。

    回了家,一家子人自然是一番亲近。

    李勋坐在那里,闭着眼养神,尤敏则是站在他后面,给李勋揉捏肩膀,让他放松放松。

    “家里最近都还好吧。”

    “一切平静,不过你在岭南打了大胜仗的消息传回来,太后招了我和父亲进宫一叙,对你可是好一顿夸奖。”

    夫妻两人闲聊。

    李勋笑道:“长辈嘛,自然是望子成龙,姑母对我自然是极好的。”

    尤敏这时候想起了什么,说道:“对了,你走后的第三天,有一个叫王百吉的老人前来拜访,这个人你认识吗?”

    那个叫王百吉的老人只是一个普通百姓,而且看起来很是落魄与贫穷,尤敏本来没有放在心上,不过想着自己的夫君也是底层出身,所以还是热情接待了一二,并为王百吉等人安排了住处。

    李勋对这个名字既熟悉又是有些陌生,一时间有些想不起来,所以问道:“他有说过找我什么事?”

    尤敏摇头说道:“没有,一问三不知,显然是见不到你,不愿意说。”

    李勋苦思了一会儿,猛然回忆起来,第二次陇右之战,自己认识了一个善于工匠的老人,就是叫做王百吉。

    那次相见之后,李勋许下好处,并给了王百吉五千两银子,让他制作陇右地区的沙盘地图,并要求保密进行,几年的时间过去了,此人一直没有音讯,加上李勋平日里事务繁忙,搞来搞去,倒是有些遗忘了这件事和王百吉这个人。

    李勋站了起来,出声询问道:“王百吉现在在哪里?”

    尤敏有些奇怪的看了李勋一眼,但也没有多问,说道:“他们好几十人,还有许多货物,所以我包下了一座酒楼,让他们暂且住下。”

    尤敏说了一个酒楼的名字,离这里不远。

    李勋拉着尤敏的手,温声说道:“夫人,你做的很好。”

    尤敏开玩笑道:“我也不知道是不是你的朋友,就怕怠慢了,回头你找我麻烦。”

    “夫人的威严,我可不敢冒犯。”

    李勋哈哈一笑,随即大喊一声:“来人。”

    亲兵统领陈德急匆匆而来,拱手说道:“大人请吩咐。”

    李勋告知了酒楼的名字,然后说道:“让齐大福把王百吉请来,不可怠慢。”

    “是,大人。”

    陈德应了一声,随即转身离开。

    尤敏问道:“王百吉是你家乡的长辈?我问过父亲,他并不认识此人。”

    李勋现在是什么地位与身份,一个普通且贫穷的百姓找上门来,尤敏最开始,还以为是李勋老家的乡亲或是什么长辈呢。

    李勋摇了摇头:“一个有手艺的工匠,未来对我或许有大用。”

    尤敏半知半解的点了点头,没有多问。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17215/ 第一时间欣赏混在帝国当王爷最新章节! 作者:拐子饭所写的《混在帝国当王爷》为转载作品,混在帝国当王爷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混在帝国当王爷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混在帝国当王爷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混在帝国当王爷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混在帝国当王爷介绍:
李狗儿,一个连正儿八经大名都没有的穷要饭,一个社会的最底层,当一个做贵妃的姑姑突然砸到他头上的时候,李狗儿的幸福生活开始了。三妻四妾?富甲天下?那都不是个事!人要有远大的志向。做忠臣能臣?那太累,而且自己也不识几个字。做外戚当权臣?那太危险,好像历朝历代没有几个能得善终混在帝国当王爷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混在帝国当王爷,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混在帝国当王爷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