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混在帝国当王爷TXT下载混在帝国当王爷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混在帝国当王爷全文阅读

作者:拐子饭     混在帝国当王爷txt下载     混在帝国当王爷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一千三十六章 内忧外患(八)

    李勋说道:“你的意思是说,这次财政改革,可能不会成功?”

    “不是可能,而是一定。”

    范中允淡声说了这么一句。

    李勋不同意范中允的观点:“事在人为,你说的这么肯定,我并不赞同。”

    范中允笑了笑,反问道:“我大晋延续五百余年,共有三次大的改革,这些你可知道?”

    “成宗、宣宗以及武宗,这三次大的政治经济改革,都很成功。”

    这些基本历史知识,李勋自然是知道的。

    范中允说道:“你只看到了这三次改革的成功,却没有看到他们之间的共同特点。”

    共同特点?

    “是什么?”

    李勋有些不明白。

    “中央势大,皇权强盛。”

    范中允沉声说道:“改革的动力是什么?是实力,有了足够的实力,别人才会乖乖就范,实力不够,你的动机再好,改革改的下去?”

    李勋沉默不语,皇权强大的标准是什么?是在政治与军事方面,能够占据主导地位,有了这两点作为强力依靠,天子的权威才能充分得到体现,但是现在的情况,赵询不论是政治还是军事,都无法占据主导地位,但是赵询积极组建新军,显然是想先在军事方面,占据主导地位,但是军事强大的前提,是朝廷要有足够的钱粮作为支持,西域的财富,不可能永远支撑下去。

    李勋说道:“皇上以新军作为依靠,强行推动改革,也不是不可以。”

    “这一点,你看的出来,别人自然也是能够看的出来,但奇怪就奇怪在,既然已经看出来皇上的意图,那些门阀世家为何没有极力阻拦与反对?”

    范中允淡声说道:“事出反常必有妖,皇上组建新军,对所有门阀世家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威胁,但他们表现的并不是太强烈,这说明什么?说明赵询组建新军,门阀世家集团并不感到害怕。”

    李勋问道:“你是说,这里面有阴谋?”

    范中允摇了摇头:“有没有阴谋我不知道,我只是阐述事实。”

    听了范中允的话之后,李勋顿时陷入到沉思之中,他觉得自己陷入到一个误区之中,赵询拿禁军作为利益交换,换取门阀世家集团的妥协,让自己可以顺利组建新军,这看起来对双方都是一件有利的事情,但是仔细去想,你会发现,双方的利益互换,根本不成比例,赵询并不是把禁军送给他们,只是把禁军的六位领军将军,其中的四个名额,给了门阀世家集团,加重了他们在禁军之中的力量,但整个禁军的主要掌控权,实际上,依旧还是掌握在赵询的手中,因为大将军黄绘这就像是做买卖,你拿十文钱的东西,去换别人一百文钱的物品,价格的不对等,除非是傻子,才会去换,而门阀世家集团,会是傻子?就算一个二个是傻子,难道所有人都是傻子?

    “李勋,我现在担心的并不是这里,只要不起兵祸,他们就算争的在厉害,短时间之内,双方绝不会彻底翻脸,我真正担心的是西域。”

    范中允神色担忧的说道。

    李勋点了点头,对此表示赞同。

    西域对朝廷,确实很重要,至少目前是这样。

    赵询之所以有底气组建新军,乃至于发动财政改革,这些可都是需要巨大的人力与物力,若没有西域输送而来的钱粮,新军与改革,只能成为赵询的梦想,而无法成为现实,要知道,前不久,宇文真一次性就从西域送来白银八百万两,黄金五十余万两,以及四百万旦粮食,这些东西加起来,总价值接近两千万两白银,接近大晋整整一年的财政税赋总收入,正是因为有了这笔巨大的钱粮,赵询才有了动手的底气与胆量。

    李勋说道:“我几次劝说皇上,对西域不能太过苛刻,应该放长线钓大鱼,用养猪的方式,慢慢榨取西域的价值,这样才能长久,可是皇上对此不以为然,我着实有些弄不明白。”

    范中允说道:“这有什么不明白的,皇上根本就不打算长期占领西域,他要的就是短时间之内,最大可能的压榨西域的财富,你也看到了,宇文真在西域如此胡作非为,皇上都是不以为然,这足以证明皇上的心意。”

    李勋不解道:“皇上为什么要这么做?就长远收益来说,这并不划算。”

    范中允说道:“谁知道呢?皇上既然要这么做,肯定有他的理由,至于是什么理由,那就不得而知了。”

    李勋沉默了,好一会儿才是说道:“若继续这般竭泽而渔,西域人对我们大晋的好感,恐怕很快就会损失殆尽。”

    “西域人对我们已经没有任何好感了。”

    范中允冷声说道:“西域人现在恨我们,比之从前的大石,有过之而无不及,从宇文真接手西域大局到现在,不过一年的时间,你也看到了,已经相继发生了五次规模较大的叛乱,这足以证明西域人对我们的恨意与不满,已经非常的严重。”

    李勋从范中允的话中,听出来了一些什么。

    “听你的意思,西域那边.....”

    “快崩了。”

    范中允肯定的说道。

    “你想的太严重了一些吧?我大晋如今在西域的兵力,接近十万人,而且还有珑右西部七州之地的兵力作为支援,而西域的主要军事力量,几乎被我扫荡一空,很难在组织起来强大的武装力量,这一年多以来,你也看到了,西域虽然爆发了几次叛乱,规模也不小,但都是很快就被镇压下去,没有系统的训练与稳定的地盘,短时间之内,西域诸国恐怕还撼动不了我们的统治。”

    李勋并不赞同范中允的想法,觉得他把问题,想的有些过于严重了。

    范中允嘿嘿冷笑道:“一个强大的整体,往往都是从内部被攻破,西域人的力量或许不够,但若是加上其他人呢?”

    “你指的是大石?”

    李勋摇了摇头:“这不可能。”

第一千三十七章 内忧外患(九)

    范中允语气冷淡的说道:“没有什么不可能的,国与国之间,有的只是利益,不会跟你讲什么感情,若是有了机会,大石人绝对会毫不犹豫,反戈一击,狠狠咬你一口。”

    李勋沉声说道:“你说的我都明白,国与国之间,确实利益至上,但也要讲利害,大石最大的敌人是波斯帝国,而不是我们,我们双方的关系,正如唇亡齿寒,合则两利,分则两害,不合作,只能让波斯帝国一一消灭。”

    范中允淡声说道:“利害关系,那也要分时机,大石现在的状况,可以说是时不待我。”

    李勋给范中允倒了一杯酒,然后举杯敬了敬,两人一起喝了一杯,李勋这才出声问道:“你说的这番话,我不是很明白。”

    范中允笑了笑,伸出手指沾了一点酒,在桌子上画了三道横杆,然后从上到下一一指去:“他们分别是波斯、大石以及西域,你觉得谁最难受?”

    李勋说道:“自然是大石。”

    范中允说道:“你说的很对,大石和我们最大的敌人,是波斯帝国,我们双方唇亡齿寒,合则两利,分则两害,但这种关系的存在,关键因素是什么?是波斯帝国,假如没有了这个威胁,而西域又是发生了大乱,你觉得大石会有何等举动?”

    李勋有些不以为然的说道:“大石与波斯之间的仇恨,不可能化解,他们都有共同的愿望,那就是彻底消灭对方。”

    范中允摇了摇头:“任何事情都有可能发生,预则立,不预则废,现在的西域对大晋太重要了,一旦出现什么差池,皇上的处境,恐怕将会极为艰难。”

    李勋点了点头:“过几天,我会劝说皇上,尽快完善西域的军事体系。”

    朝廷对西域的军事部署,是成立五个节度使藩镇,以及五个军事都督州,总兵力十五万,但是到目前为止,西域只有两个节度使藩镇,以及三个都督州,兵力不足十万,既要镇守西域这么大一块地盘,又要防范外敌,兵力方面,确实有所不足。

    随后,两人不在交谈政事,随便聊了聊,吃完了饭,范中允告辞离开,而李勋则是回到家中。

    “少爷,刘歇来了,就在书房那边。”

    刚走进家门,管家便是过来禀报。

    李勋淡声说道:“让他回去吧。”

    说罢,李勋直接回了自己的房间睡觉。

    小睡了一个时辰,李勋醒来,穿好衣服,走出房门,想了想,然后往书房那里走去。

    刘歇没有离开,依然跪在那里。

    李勋直接从他旁边走过。

    “刘歇拜见大人。”

    刘歇拜倒在地,大声叫道。

    李勋停下步伐,回头看向他,淡声说道:“什么时候回来的?”

    刘歇微微低着头,低声说道:“上午刚到。”

    李勋看着刘歇,沉默片刻,然后说道:“有什么事,到书房去说吧。”

    说完,李勋迈步走进书房。

    刘歇则是有些踉跄的站起来,双腿有些僵直的跟着进了书房。

    刘歇进来之后,低着头站在那里,李勋看了他一眼,淡声说道:“你不用这幅样子,现在就我们两个人,有什么话,说清楚了,最好,说不清楚,也罢。”

    刘歇抬头看向李勋,拱手沉声说道:“大人,我确实犯了大错,对此,我不会巧言解释,更不会刻意去开脱什么,错就是错,我认了,但是我对大人您,从未有过二心,还请大人明鉴。”

    李勋注视刘歇好一会儿,最后点了点头:“我相信你,以前的事情,就让他过去吧。”

    “谢大人。”

    刘歇躬身一拜,双眼有些红了。

    这段时间,刘歇的心理压力极大,他并不怕李勋打他骂他,就怕李勋不理会自己,甚至是放弃自己。

    人要脸树要皮,一个人的名声坏了,活在世上,也是丢人现眼。

    李勋说道:“坐下说话。”

    刘歇点了点头,坐了下来。

    李勋沉默片刻,然后说道:“对于宇文真,你有什么看法?”

    李勋并没有问刘歇,你为什么要接受宇文真的好处,又为什么在自己离开之后,擅自改变自己的既定计划,更改暗卫在西域、陇右的布局,刘歇说自己从未有过二心,李勋选择了相信,既然相信,那么有些事情,就不用问那么多,在李勋看来,一个人总有迷失的时候,也有犯错的时候,但只要心中的原则没有变,就可以原谅,再给一次机会。

    这个原则,就是忠心。

    刘歇想了想,然后回答道:“宇文真这个人很狂妄,也很贪婪,但没有什么野心,更没有什么称王称霸的**,宇文真曾经对我说过,他在西域只是一个过客,干个三五年,捞够了,就回去丰京。”

    李勋说道:“你觉得宇文真说的这些话,可信?”

    刘歇沉思片刻,然后说道:“我觉得是真话,若是有长久打算,宇文真在西域的手段与态度,不会这般强硬,他在西域的一系列作为,在我看来,简直就是滥杀无辜,胡作非为。”

    李勋点了点头,确实是这个道理,一个人,要想在一块地方得到发展,稳定与民心才是最重要的,但是纵观宇文真的作为,什么民心,什么稳定,什么发展,他统统不在乎,他在乎的,只是如何千方百计的搜刮财富,然后运回丰京,就这一点而言,宇文真确实得到了赵询足够的信任与赞赏,张元与费氏两人被杀,这么大的事情,赵询毫不犹豫的就是选择保下了宇文真,这足以看出来,宇文真在赵询心目中的地位与份量。

    李勋沉默不语,在那里想着事情。

    刘歇时不时的看向李勋,心里非常惊讶,来之前,他的心情是非常坎坷的,若是见到李勋,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他想了很多种可能,但没有想到的是,见了面之后,李勋对自己的态度很平静,不打不骂,连一句难听的话都没有,显得非常大度。

    沉思了好一会儿,李勋这才回过神来,抬头看向刘歇,淡声说道:“犯了错,不管什么原因,必须得到惩罚,希望你有这个心理准备。”

    “属下原因从头开始。”

    刘歇起身拱手说道。

    听了李勋这句话,刘歇的心里反而松了一口气,李勋既然这么说,那就是真的打算再给自己一次机会了。

    李勋说道:“去找陈恒安,他会安排你新的工作。”

    “是,大人。”

    刘歇躬身一拜,从怀中拿出几张纸,放到李勋身边的案几上,然后告辞离开。

第一千三十八章 内忧外患(十)

    李勋拿起刘歇留下的东西,打开观看。

    刘歇在信中,详细描写了宇文真接近自己的目地,以及在很多事情上,不得不顺从的缘由。

    李勋不问,那是他觉得既然已经选择原谅,那么一些事情,也就无所谓了,可以当做没有发生过,但是刘歇必须进行解释,把问题给说清楚,不然这些事情,将永远成为他和李勋之间的一根刺。

    李勋放下手中的信,叹气一声,心情有些复杂。

    宇文真去了西域之后,赵询曾经给刘歇下过一道密诏,让他和宇文真多多亲近,工作方面,暗卫要尽量给予宇文真帮助。

    在这个前提之下,宇文真刻意拉拢刘歇,给了许多好处。

    人都是有**的,刘歇也不列外,在长期的拉拢,以及利益的腐蚀之下,他不可能不动心。

    当然,刘歇从未有过背叛李勋的心思,更没有投靠宇文真的想法,他只是觉得,在不损害暗卫以及李勋的利益前提之下,动用暗卫的力量,帮帮宇文真,给自己挪用一些好处,也不是不可以,而且这也是皇上希望看到的事情,就算事后李勋知道了,也有借口解释。

    至于起用了一些北江会的成员,进入暗卫中高层,这件事情刘歇也是做了解释。

    北江会会长更替之后,新继任的会长,对北江会在西域的投入与运作,非常的不满意,几次派人找到刘歇,态度非常强硬,希望改变现状,提升北江会在暗卫内部的地位。

    而暗卫这两年,之所以能够在西域快速扩张,形成如今这么大的规模,很大程度上,靠的就是北江会巨大投入,没有北江会的资源支撑,暗卫在西域的发展,将会变得举步维艰,至少目前阶段,还离不开北江会的支持。

    出于这个因素,刘歇违背了李勋的原则,提拔了许多北江会成员,进入暗卫中高层。

    开元二年,三月二十。

    今天是旬休,李勋哪里都没有去,在家中陪伴妻女,倒也是清闲。

    吃了午饭,与齐大福对练了一会儿,出了一身汗,李勋洗了澡,回到房中,正准备午休,房门被敲响了。

    “大人,陇右胡增四传来消息。”

    刘歇的声音传来。

    李勋问道:“什么事情?”

    刘歇说道:“是急报。”

    李勋打开房门,看了一眼刘歇,陈恒安也够狠的,直接把刘歇打成了暗卫最底层。

    刘歇躬身递上书信,李勋接过来,拆开细看,看完之后,眉头顿时皱了起来。

    沉思片刻,李勋对着一旁的亲兵沉声说道:“去找范中允、陈和、司马图,让他们立即到我这里来。”

    “是,大人。”

    亲兵拱手应道,立即大步离开。

    李勋看向刘歇,淡声说道:“西域那边有任何消息传来,立即传报给我知道,不得有任何耽误。”

    “是,大人。”

    刘歇躬身一拜,随即转身离开。

    李勋站在那里沉思了一会儿,然后去了客厅,等候范中允等人的到来。

    半个时辰之后,范中允等人一一前来。

    “出什么事情了?”

    范中允进了客厅,就是出声询问道。

    李勋苦笑道:“老范,你担心的事情,发生了。”

    说罢,李勋把书信递给范中允,范中允站在那里观看,司马图与陈和两人也是凑了过去,看着书信之中的内容。

    半个月之前,也就是开元二年,三月初八。

    波斯帝国的创建者以及开国皇帝切西斯,在外地巡游之际,于夜晚,于睡梦中逝去。

    随身的领军大将,准备秘不发丧,偷偷回返马尔马哈,但消息还是走漏,监国太子卓铎,抢在几个兄弟回来之前,立即登基为帝,坐上皇帝宝座,此举,顿时遭到其他几个皇子的极大不满,纷纷发出布告,以太子违背礼节为由,宣布卓铎的登基和帝位,违法。

    司马图有些不明白的说道:“皇帝病死,太子顺位登基,这怎么能叫违法呢?其他几个皇子,有什么好闹的。”

    陈和轻声说道:“司马兄有所不知,按照波斯帝国的礼制和规矩,不论是皇族还是一般家庭,长者逝世之后,谁主持葬礼,谁就是所有财产的继任者,单就礼制而言,在没有处理完切西斯的葬礼之前,卓铎先行继位,确实不合规矩。”

    陈和在西域生活多年,对那边的风俗与规矩,自然是非常清楚与了解。

    李勋出声说道:“这方面很严格?”

    陈和点了点头,非常肯定的说道:“就像是我们大晋,皇帝病逝,太子也必须是处理好了葬礼之后,才能进行登基仪式,这叫做名正言顺,波斯帝国在这方面,礼仪方面或许有所不同,但也是大同小异,但最后的结果都是一样的,所以卓铎这么做,就算得到大多数人的支持,但终归留下口实,有些名不正言不顺。”

    听到这些话,李勋陷入沉思。

    范中允看完书信之后,看了李勋一眼,并没有急着说话,也是坐到一旁,思考着问题。

    整个波斯的崛起与辉煌,绝不仅仅只是切西斯一个人的功劳,在帝国的创立,以及灭亡月食与大石两大帝国,一系列惨烈战争之中,有许多人建立了巨大的功劳。

    切西斯有很多儿子,其中有五个儿子,非常的出色,在波斯帝国的崛起之中,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并且每个人手中都握有数量不菲的军队。

    胡增四传来的书信,还告诉了一个消息,驻守波斯帝国东部,一直和大石残部进行战争,十几万军队的统帅,是太子卓铎的心腹,在得到切西斯的死讯,以及卓铎登基的消息之后,东部十几万军队,被抽调大半,只留下三万军队,防御大石残部。

    良久之后,李勋开口说道:“波斯帝国恐怕要陷入内战之中了。”

    陈和点头说道:“可能性很大。”

    卓铎继位,遭到其他几个皇子的共同反对,而且更重要的是,出声反对的这几个皇子,手中都是握有军队,因此,他们的反对,将不会仅仅只是言论上的,更大的可能,会是以军事手段进行抗争。

第一千三十九章 内忧外患(十一)

    司马图轻声说道:“一旦波斯帝国内部有变,就怕某些人,会生出其他心思。”

    在座的几个人,都是聪明人,从波斯帝国内部的变化之中,立即就是感受到了,另外一层意思。

    范中允淡声说道:“波斯帝国内部生乱,无暇他顾,对大石国的军事压迫与威胁,将立即解除。”

    陈和说道:“大石会有所行动?”

    “一定会动。”

    范中允肯定的说道:“波斯帝国对大石,军事威胁的解除,只是暂时的,时间不会太长,一旦波斯帝国平定了自身的内部混乱,一定会立即集合军队,再次开启东部战争,彻底消灭大石帝国最后的残余力量,这个道理,大石人不会不明白,所以说,趁着波斯内乱这个空隙,他们一定会采取行动,扩大自己的地盘与力量,这也是他们最后的机会。”

    李勋皱眉,沉思不语。

    波斯虽然灭亡了月食与大石两个大国,但时间尚短,各地依旧还有大量残余反抗份子势力,在进行艰苦激烈的抗争,这种力量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正因如此,波斯帝国的军事力量被分散,无法完全集中,导致东部地区的兵力不足,不能够达到绝对的军事优势,这就给了哈默厄齐等人,苟延残喘的机会,双方在军事上,形成了僵持态势,谁也奈何不了谁,但就整体军事对比而言,波斯还是占据上风,哈默厄齐等人只能苦苦坚持,绝大多数时期,只能被动防御,少有主动反击的时候。

    但是这种情况,不可能永远下去,因为双方的整体实力,根本就不在一个体量上面。

    波斯帝国在西部的军事行动,经过近两年时间的镇压与扫荡,已经接近尾声,最大的几股反抗势力,全部被消灭,其他众多小股反抗势力,也是逐一被消灭,剩余的残存反抗份子,已经无足轻重,除了东边大石这一块之外,整个波斯帝国绝大多数地方,已经得到有效控制与稳定。

    正是因为这种局面,波斯皇帝切西斯,花了两个月的时间,巡游整个西部地区,以温和的手段,安抚民心,拉拢分化反对势力,经过这些手段,效果巨大,整个西部地区,开始走向和平与稳定,因此,切西斯在结束了巡游任务之后,下一步要做的,就是把西部的军队调往东部,以绝对优势兵力,发动雷霆一击,彻底消灭大石残余。

    可惜天不如人愿。

    切西斯在巡游完最后一站,正准备返回都城的时候,于半途之中,暴毙而亡,他的死亡,顿时让整个波斯帝国风起云涌,陷入内战的边缘。

    这种局面,再次给了哈默厄齐等人机会。

    李勋问道:“老范,你觉得哈默厄齐他们会怎么动?”

    范中允沉声说道:“往简单的来说,大石人其实就两个选择,要么集合所有力量,趁着波斯帝国内乱,一路往东打过去,争取波斯内乱结束之前,占领整个东部地区。”

    还有一个选择,范中允没有说,但是大家心里都有数,另外一个选择,就是往西,拿下西域。

    司马图皱眉说道:“大石人若是选择西域,突破口在哪里?”

    “突破口就是宇文真!”

    范中允说道:“大石人统治西域已有几百年,双方在许多事务上,已经同化,就以宗教来说,现在的西域,信奉天兰教的西域人,占据绝大多数,信奉本地宗教的西域人,只是占据很少的一部分,但是现在的情况就是,宇文真完全站在西域本地宗教这一边,对天兰教进行打压,以及残酷的迫害,这已经引起了许多人的不满,前番西域一连几次暴乱,于此就有很大的关系。”

    说到这里,范中允看向李勋,沉声说道:“临走之前,天兰教掌权的温和派领袖,对我说过,他们在教中的地位已经非常不稳定,强硬派利用民众的情绪,已经开始发起强烈的反击,宗教的最高权力,温和派已经快要被挤压下去。”

    “还有一个消息,是周平运告诉我的,西域本地宗教领袖,以南部六国两年的税赋为条件,让宇文真下达全面禁止天兰教的命令。”

    听到这个消息,李勋全身震动:“宇文真是什么态度?”

    范中允冷笑道:“宇文真只要钱,钱足够多,他可以答应这个条件。”

    李勋站了起来,来回走动。

    范中允说的这个消息,让李勋陷入极大震惊之中,天兰教在西域的影响力,极为巨大,很多时候,宗教领袖的命令,甚至超过了本地国王的王令,一旦宇文真下达了,西域全境取缔天兰教,这一定会引起巨大的暴动,而且是史无前例的混乱。

    李勋停下步伐,指着范中允说道:“你觉得大石人会如何选择?”

    范中允沉声说道:“东部地区,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若是大石人拿下东部,可以以地理优势,有效抵御波斯帝国的进攻,若是放眼西域,则是可以让自己有一个稳定的大后方,进可攻,退可守,两个方向,都可以,就看大石人怎么选择了。”

    李勋沉默不语。

    两个方向,都有利弊,占据东部地区,就军事上而言,好处很大,但坏处就是,东部地广人稀,经济不发达,而占据西域,则是经济方面的好处更大,可以让自己有一个稳定的大后方,以后钱粮方面,不用再操心,但是坏处也有,西域的地势不易防守,面对波斯帝国的进攻,将会非常被动。

    李勋沉思良久,然后对着他们说道:“西域的问题已经非常严重,我现在就进宫面见皇上,把事情给说清楚。”

    范中允看了李勋一眼,没有说话。

    李勋离开之后,范中允摇了摇头,淡声说道:“西域的问题,皇上恐怕是不会放在心上的。”

    司马图说道:“西域距离这里,太过遥远了,那里的风暴在怎么激烈,当今皇上也是无法感受到的。”

    陈和说道:“可以通过大人的进言,让皇上下达一道圣旨,让宇文真加强戒备,并把波斯与大石那边的情况,给说清楚,如此一来,或许可以引起宇文真的重视,只要加强了李长春那里的军事防御,大石人要想攻入西域,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司马图点头说道:“这样做也不错。”

    范中允沉思片刻,最后叹声说道:“希望能够有用吧。”

第一千四十章 内忧外患(十二)

    李勋刚刚走出家门,便是遇见黄悾。

    黄悾手中拿着东西,急匆匆走来。

    “大人,柘州急报。”

    李勋拿过信笺,打开观看。

    早在十余天之前,赵询便是下达圣旨,命令蜀州节度使杨道安,即刻出兵平叛,简、茂两地都督府,从中协助,接受杨道安的指挥,力求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平定叛乱。

    杨道安接受命令之后,当即领兵一万出战,但行军速度不快,走了整整三天,路程只到一半,如此做法,让所有人都以为,杨道安这是出工不出力,对赵询对命令,阳奉阴违,保存为实力。

    赵询一度也这么认为,所以当时准备下达第二道命令,一边让柘州守军,继续死守,另一边则是让黄绘聚集一万军队,做好随时出战的准备。

    这个时候,杨道临面见赵询,做出了解释,他说,杨道安并不是畏战,也或是有什么其他心思,只是还在考虑,这一战到底怎么打。

    赵询问其杨道安有什么想法。

    杨道临告诉赵询,羌族兵力有数万之众,如今士气正盛,杨道安这个时候冲过去,根本占不到任何便宜,不如后发制人,待集合了简、茂两地都督府的兵马之后,集中兵力,全力一击,一战定乾坤。

    对于杨道临的解释,赵询选择了相信。

    事情的发展,也正如杨道临所说的那样,三天之后,简、茂两地都督府,一共一万三千士兵,与杨道安顺利汇合,双方合兵之后,军队的数量达到了两万三千之众,足以和羌族叛乱势力一战。

    杨道安出于稳妥,集中了兵力再行出战,这种考虑并没有错,但他错就在错在,他这么一耽搁,就给了羌族足够的时间,进行部署与扩充。

    杨道安在林州足足等了五天的时间,他完成了自己的战前计划,而羌族那边,同样有了进展。

    柘州守军在死守了五天之后,最终弹尽粮绝,副将程宇驰,被迫无奈,只得率领最后一千残军,弃城而走,柘州被羌族顺利攻下。

    柘州的得失,对于杨道安来说,其实并不重要,他要的只是胜利,只要能够击败羌族,取得战争最后的胜利,至于羌族打下多少城池,杀了多少百姓,这些和自己又有什么关系呢?

    利害关系或许没错,但杨道安却也忘记了一个道理,羌族顺利攻下柘州全境,这让羌族部落联盟首领赤戛丹的声望,一时间达到了顶峰,那些还在观望以及犹豫不决的羌族部落,在看到了这种战果之后,立即激动兴奋到了极点,同时也激起了心中的**,若是能够抵挡住平乱大军,然后与大晋进行谈判,柘州是不是有可能被自己所据有?

    不是没有这种可能,毕竟现在的大晋,地方割据势力众多,内乱不止,外部也是强敌环伺,大晋不可能为了一个羌族,而尽起全国之力,进行讨伐,若是军事手段无法平定局面,以柘州一地的代价,平息战争,也不是不能接受。

    能够拥有自己的地盘,一直是羌族最大的心愿。

    出于这样的心思,在首领赤戛丹的号召之下,这一次,得到了所有羌族部落的积极拥护与响应,只有不到三十万人口的羌族,下至十三岁,上至五十岁的男子,全部参军出战,不到两天的时间,羌族的总兵力,便是达到了近五万人之众。

    李勋看完信笺,脸色阴沉到了极点。

    杨道安显然没有把羌族放在眼里,领军直逼柘州城下,与羌族在野外进行决战,五万打两万,虽然杨道安手中的军队,不论是武器装备,还是各方面的素质,都是超过羌族,但是羌族的士气太旺,不畏生死,一场恶战下来,羌族虽然损失不小,死伤过万,却也大败杨道安。

    杨道安率领万余残军,退回蜀州。

    而羌族则是乘胜追击,连下数州之地,把整个剑南道,给搅了个天翻地覆。

    李勋问道:“这份急报什么时候到的?”

    黄悾回答道:“一刻钟之前,卑职拿到之后,立即就是赶来禀报大人,一刻不敢耽误。”

    李勋点了点头:“把这份急报抄写一份,告知左相大人知道。”

    赵询虽然通过一些手段,限制李忠的权利,其中对李勋也有过交代,李勋答应下来,并且照做,但是就个人而言,李勋对李忠,是非常尊重的,所以在很多事情上,尤其是涉及到军事方面,李勋知道了之后,都会第一时间转告李忠,而李忠的心态也很好,会立即给出自己的意见,李勋若是觉得李忠给出的建议很好,往往就会马上照办。

    “是,大人,卑职立即去办。”

    黄悾拱手应道。

    “去忙吧,我要立即进宫,将此事禀报皇上。”

    说罢,李勋翻身上马,带着华少晟等几名侍卫,立即赶往皇宫。

    李勋赶到勤政殿的时候,却是见到小乐子站在外面,这可是有些意外,作为皇帝的心腹太监,若非其他缘故,他肯定是在皇帝身边伺候,不可能在外面闲着无事。

    小乐子这时候也是看见了李勋,主动走了过来。

    “李勋,你怎么现在过来了。”

    李勋晃了晃手中的信笺,说道:“紧急军情,特来禀报皇上。”

    小乐子小声说道:“我劝你现在不要进去,皇上刚刚发了很大的脾气,现在正在气头上,你进去了,一个弄不好,恐怕要挨骂。”

    李勋问道:“出什么事情了?”

    “还不是为了钱。”

    小乐子苦笑道:“这钱刚刚从西域运过来,还没捂热乎,六部以及其他各衙门,全部都是来找皇上要钱.......”

    西域的钱粮到来之后,赵询并没有把这笔钱存于户部,而是全部放到了皇宫仓库,这个举动,导致许多大臣的不满,于是纷纷上奏,要钱要粮,朝廷已经拖欠各级官员半年以上俸禄,以及各部衙门的开支,也是拖延了快一年的时间,现在有钱了,却是直接放到皇宫里面,不拿出来发放,自然引起所有人的不满。

    压力太大,而且是理亏,赵询只得先行拿出三百万两白银,交给户部,把钱分为两拨,一半发放给各级官员与衙门,另外一半则是交给新军,以作军饷。

    谁成想,户部右侍郎盛世通把三百两银子,一次性全部补发给了各级官员与衙门,新军那边,一个子都没给,如此一来,立即引起新军众人的不满。

    赵询得知此事之后,勃然大怒,把盛世通招来,怒声呵斥。

第一千四十一章 内忧外患(十三)

    李勋苦笑道:“军情紧急,不能耽误,你进去通报吧。”

    小乐子点了点头,不在多说什么,迈步进了大殿。

    没等多久,小乐子走出来,叫李勋进去。

    大殿里就赵询、盛世通、秦安明三个人。

    “微臣参见陛下。”

    李勋躬身行礼。

    赵询一张脸,阴沉的很,前方地上,洒落着破碎的瓷碗,这显然是他的杰作。

    “平身,免礼。”

    “谢陛下。”

    李勋站直身子,这时候,赵询发话了,声音颇为冷淡:“小乐子说你有紧急军情禀报,又是哪个地方出事了?”

    李勋沉声说道:“皇上,柘州急报,杨道安领军进逼柘州,与羌族在城下进行决战,双方从午时一直激战到黄昏,杨道安战败,损兵过半,已率领万余残军退回蜀州,羌族兵力超过四万,连下简、茂、林、梓四州之地,羌族首领赤戛丹率领三万大军,进逼合州.....”

    李勋读完信笺之后,赵询原本就很阴沉的脸色,顿时变得更加阴沉了,他沉默片刻,最后咬牙切齿的说道:“朕以相国之位赋予他杨家,杨道安就是这么回报朕的?”

    赵询指着小乐子怒声叫道:“立即去把杨道临这个老匹夫给朕叫来,柘州之事,他要给朕一个交代。”

    听了赵询这番话,李勋、盛世通等人,脸上都是有了一丝诧异,作为皇帝,不管暗地里如何,但是明面上,至少要保持天子的素养以及高尚品德,现在,赵询当着大臣的面,公然辱骂于口,而且还是骂的当朝右相,这件事情要是传出去,定然会极大损坏赵询的名声。

    但也因此可以看的出来,此时的赵询,情绪已经坏到了极致,几乎快要控制不住了。

    小乐子站在那里,有些犹豫,赵询的话,显然有失水准,他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办。

    “狗奴才,还不快去。”

    见小乐子站在那里不动,赵询的火气顿时爆发,指着他怒声呵骂。

    这个时候,李勋开口说话了:“皇上,战争之事,乃世间最为凶险,胜败不可预料,杨道安以六十五岁高龄,亲自挂帅出征,已经难能可贵了。”

    秦安明接着说道:“现在不是纠结谁责任的时候,而是要尽快拿出对策,应对羌族的叛乱。”

    “钱都让你们用光了,还能有什么对策?”

    赵询说了一句气话,但从他的神色以及语气上,可以看的出来,此时的他,已经冷静下来。

    李勋方才的那番话,无疑是在婉转的劝告赵询,羌族叛乱之事,杨道安并没有耍什么心思,确实是尽心尽力了,之所以战败,那是他杨道安轻敌所致,蜀州足足有五万兵马,但杨道安只是拿出来一万士兵,显然是不想花费太大的本钱,后面又是坐等简、茂两州都督府的兵马到来,以至于错失战机,那也只是杨道安个人的一些小心思,以及战略上的错误,与其他方面并没有任何关系。

    盛世通拱手说道:“皇上,户部只是把所有支出全部列出来,并通知官员们前来领取,但钱还没有发出去,三百万两银子,依旧还在户部放在,如今战事危急,若是皇上觉得有必要,臣愿意把这些钱全部还给陛下。”

    赵询沉默不语,片刻之后,才是叹气一声:“算了,这两年,京城的官员也是遭了不少的罪,朝廷现在有了钱,就给了他们吧,免得在背后说朕的不是。”

    盛世通连忙说道:“臣等不敢。”

    赵询笑了笑,敢不敢的,嘴上又不会说出来。

    “李勋,你主管兵部,羌族之事,你有什么见解?”

    赵询看向李勋,出声询问。

    “羌族叛乱,来势凶猛,剑南几个节度使,除了杨道安之外,都是没有任何动静,显然是不想参与其中,而战局刻不容缓,短时间之内,若不能控制局面,羌族叛乱的声势,恐怕会越来越大。”

    来的时候,李勋就此事,已经有所沉思,所以面对赵询的询问,立即就是有了回话,但也只是分析可能发生的局面,至于怎么解决,世间太短,李勋还没有想到对策。

    秦安明倒是开口说道:“皇上,杨润已经回返丰京,他就任相国之事,政事堂其他诸位相国,意见并不大,不如就趁着这个机会,让他以相国之名,前往剑南,督促蜀州节度使杨道安尽起所部军队,平定羌族叛乱。”

    秦安明的这番话,让赵询顿时眼睛一亮。

    李勋的意思是远水救不了近火,而秦安明的意思,则是就地取材,把平叛之事,全部推给杨道安。

    杨润晋升政事堂相国之位,已经开始进入流程,秦安明方才话中的意思,对于杨润的任命,诸位相国,意见并不大,但不是没有意见,现在羌族叛乱,事态扩大,正是需要用到杨道安的时候,事急从权,立即任命杨润为相国,让其前往剑南督战,都是自家人,杨道安不会不给这个面子。

    事实上,赵询与杨道临两人,就杨润晋升政事堂相国,是有条件的,一共两个,都是关于杨道安,第一,杨道安本部五万军队,保持本数,不得扩张。第二,杨道安军中观察使之职,将由朝廷任命,以便进行监督。

    李勋接着秦安明的话说道:“也不能把希望全部放到别人的身上,朝廷这边,也要做两手准备,让黄绘聚集军队,做好出征的准备,另外,黄百川刚刚出发,还未进入剑南,他手中的两万军队,或许可以得到利用。”

    听了李勋的话,赵询连连点头。

    黄百川已经被正式任命为真、当、悉三州节度使,三天前刚刚率领军队出发,如今还未进入剑南,羌族叛乱所在的柘州,正好挡住了黄百川前往就任的所在之地,羌族的叛乱,一天得不到平定,他就一天无法前往真州,这对黄百川来说,可不是一件好事,所以李勋建议赵询,可以下达命令,让黄百川加快行军速度,进入剑南,他手中的两万军队,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现在,朝廷刚刚给了他任命,赵询的命令,黄百川应该不会拒绝。

第一千四十一章 内忧外患(十三)

    李勋苦笑道:“军情紧急,不能耽误,你进去通报吧。”

    小乐子点了点头,不在多说什么,迈步进了大殿。

    没等多久,小乐子走出来,叫李勋进去。

    大殿里就赵询、盛世通、秦安明三个人。

    “微臣参见陛下。”

    李勋躬身行礼。

    赵询一张脸,阴沉的很,前方地上,洒落着破碎的瓷碗,这显然是他的杰作。

    “平身,免礼。”

    “谢陛下。”

    李勋站直身子,这时候,赵询发话了,声音颇为冷淡:“小乐子说你有紧急军情禀报,又是哪个地方出事了?”

    李勋沉声说道:“皇上,柘州急报,杨道安领军进逼柘州,与羌族在城下进行决战,双方从午时一直激战到黄昏,杨道安战败,损兵过半,已率领万余残军退回蜀州,羌族兵力超过四万,连下简、茂、林、梓四州之地,羌族首领赤戛丹率领三万大军,进逼合州.....”

    李勋读完信笺之后,赵询原本就很阴沉的脸色,顿时变得更加阴沉了,他沉默片刻,最后咬牙切齿的说道:“朕以相国之位赋予他杨家,杨道安就是这么回报朕的?”

    赵询指着小乐子怒声叫道:“立即去把杨道临这个老匹夫给朕叫来,柘州之事,他要给朕一个交代。”

    听了赵询这番话,李勋、盛世通等人,脸上都是有了一丝诧异,作为皇帝,不管暗地里如何,但是明面上,至少要保持天子的素养以及高尚品德,现在,赵询当着大臣的面,公然辱骂于口,而且还是骂的当朝右相,这件事情要是传出去,定然会极大损坏赵询的名声。

    但也因此可以看的出来,此时的赵询,情绪已经坏到了极致,几乎快要控制不住了。

    小乐子站在那里,有些犹豫,赵询的话,显然有失水准,他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办。

    “狗奴才,还不快去。”

    见小乐子站在那里不动,赵询的火气顿时爆发,指着他怒声呵骂。

    这个时候,李勋开口说话了:“皇上,战争之事,乃世间最为凶险,胜败不可预料,杨道安以六十五岁高龄,亲自挂帅出征,已经难能可贵了。”

    秦安明接着说道:“现在不是纠结谁责任的时候,而是要尽快拿出对策,应对羌族的叛乱。”

    “钱都让你们用光了,还能有什么对策?”

    赵询说了一句气话,但从他的神色以及语气上,可以看的出来,此时的他,已经冷静下来。

    李勋方才的那番话,无疑是在婉转的劝告赵询,羌族叛乱之事,杨道安并没有耍什么心思,确实是尽心尽力了,之所以战败,那是他杨道安轻敌所致,蜀州足足有五万兵马,但杨道安只是拿出来一万士兵,显然是不想花费太大的本钱,后面又是坐等简、茂两州都督府的兵马到来,以至于错失战机,那也只是杨道安个人的一些小心思,以及战略上的错误,与其他方面并没有任何关系。

    盛世通拱手说道:“皇上,户部只是把所有支出全部列出来,并通知官员们前来领取,但钱还没有发出去,三百万两银子,依旧还在户部放在,如今战事危急,若是皇上觉得有必要,臣愿意把这些钱全部还给陛下。”

    赵询沉默不语,片刻之后,才是叹气一声:“算了,这两年,京城的官员也是遭了不少的罪,朝廷现在有了钱,就给了他们吧,免得在背后说朕的不是。”

    盛世通连忙说道:“臣等不敢。”

    赵询笑了笑,敢不敢的,嘴上又不会说出来。

    “李勋,你主管兵部,羌族之事,你有什么见解?”

    赵询看向李勋,出声询问。

    “羌族叛乱,来势凶猛,剑南几个节度使,除了杨道安之外,都是没有任何动静,显然是不想参与其中,而战局刻不容缓,短时间之内,若不能控制局面,羌族叛乱的声势,恐怕会越来越大。”

    来的时候,李勋就此事,已经有所沉思,所以面对赵询的询问,立即就是有了回话,但也只是分析可能发生的局面,至于怎么解决,世间太短,李勋还没有想到对策。

    秦安明倒是开口说道:“皇上,杨润已经回返丰京,他就任相国之事,政事堂其他诸位相国,意见并不大,不如就趁着这个机会,让他以相国之名,前往剑南,督促蜀州节度使杨道安尽起所部军队,平定羌族叛乱。”

    秦安明的这番话,让赵询顿时眼睛一亮。

    李勋的意思是远水救不了近火,而秦安明的意思,则是就地取材,把平叛之事,全部推给杨道安。

    杨润晋升政事堂相国之位,已经开始进入流程,秦安明方才话中的意思,对于杨润的任命,诸位相国,意见并不大,但不是没有意见,现在羌族叛乱,事态扩大,正是需要用到杨道安的时候,事急从权,立即任命杨润为相国,让其前往剑南督战,都是自家人,杨道安不会不给这个面子。

    事实上,赵询与杨道临两人,就杨润晋升政事堂相国,是有条件的,一共两个,都是关于杨道安,第一,杨道安本部五万军队,保持本数,不得扩张。第二,杨道安军中观察使之职,将由朝廷任命,以便进行监督。

    李勋接着秦安明的话说道:“也不能把希望全部放到别人的身上,朝廷这边,也要做两手准备,让黄绘聚集军队,做好出征的准备,另外,黄百川刚刚出发,还未进入剑南,他手中的两万军队,或许可以得到利用。”

    听了李勋的话,赵询连连点头。

    黄百川已经被正式任命为真、当、悉三州节度使,三天前刚刚率领军队出发,如今还未进入剑南,羌族叛乱所在的柘州,正好挡住了黄百川前往就任的所在之地,羌族的叛乱,一天得不到平定,他就一天无法前往真州,这对黄百川来说,可不是一件好事,所以李勋建议赵询,可以下达命令,让黄百川加快行军速度,进入剑南,他手中的两万军队,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现在,朝廷刚刚给了他任命,赵询的命令,黄百川应该不会拒绝。

第一千四十二章 内忧外患(十四)

    李勋离开之前,提了提大石与波斯帝国的事情,说出了自己的担忧。

    因为羌族的事情,赵询根本没有精力与心思,顾及其他事情,而且大石与波斯,距离这里太过遥远了,就算李勋担忧是对的,赵询也不会太过放在心上,因为他的心,放在了国内,放在了朝堂。

    不过对于李勋的进言,要求宇文真加强防备,赵询倒是比较认可,表示会立即草写圣旨,传往西域,让宇文真警惕大石那边,有可能的异动。

    第二天,李勋正在兵部办公,黄悾突然告诉他一个消息。

    大石派遣使者出使大晋,使者一路秘密赶路,一直到会州,才被当地守军发现,随后弄清楚了这行人的来意与目地,守军将领不敢大意,当即派了一队五百人,护送二十多名大石人,前往丰京。

    李勋出声问道:“你这个消息是从哪里得知的,可靠?”

    黄悾拱手说道:“大人,卑职的内弟就在鸿胪寺任职,他得到的是第一手消息,绝对可靠。”

    “使者叫什么?”

    “好像叫谢赫曼。”

    谢赫曼?

    听到这个名字,李勋既感到熟悉,又是陌生,一时间有些想不起来。

    仔细回忆了一番,李勋这才猛然想到,承平七年的时候,大石与大晋互开贸易,武州之地开通市舶司,许多商人纷纷涌入,当时的自己,为了筹措军费,通过别人的介绍,会见了五名资金实力很强的大商人,那次会面,其中就有谢赫曼,也是这一次,李勋认识了阮东郎。

    谢赫曼所在的家族,曾经是大石帝国数一数二的大商人家族,与赫尔伯家族,共同垄断了整个西域的商业贸易。

    李勋主政武州两年多的时间,通过谢赫曼等人,赚取了巨大的钱财,但是李勋的主要精力并不在这方面,商业方面的事情,都是通过阮东郎与市舶司刘煜两人去完成,所以那次见面之后,李勋与谢赫曼在没有任何交际。

    李勋笑骂了一句:“这个老家伙,倒是有些年没见过了,大石国灭,我还以为他已经死了呢。”

    黄悾轻声问道:“大人认识谢赫曼?”

    李勋淡声道:“以前合伙做过生意。”

    李勋并不想多说这个话题,大石在这个时候,派了使者前来,肯定有他自己的目地与意图,很多事情,必须见了面,通过交谈,才能搞清楚。

    “黄悾,土地公正司所需要的士兵,你都准备好了?”

    李勋指着黄悾,出声询问。

    黄悾点头说道:“前天就已经准备妥当,是卑职一个个仔细挑选出来的,都是精壮可靠之人。”

    对于这次机会,黄悾极为看重,也是非常上心。

    虽然这只是一个暂时的差事,黄悾并没有任何职位的提升,但这个差事是当今皇上非常看重的,只要做好了,一定会进入皇上的视线,这对以后的仕途,是非常有好处的,所以对黄悾来说,李勋把这个差事交给他,无疑是给了他一次仕途前进的大好机会,对此,黄悾内心也是极为感激。

    李勋想了想,然后指着黄悾,出言叮嘱道:“虽然我们要配合土地公正司的工作,具体的差事也是听从他们的吩咐,但军队的指挥权在你手中,该怎么做,你心里要有数,不可一味的听从他们的命令。”

    黄悾重重点头:“卑职明白,若有难办的事情,定当第一时间禀报大人。”

    李勋的意思,黄悾自然明白,土地公正司的工作,乃是丈量土地,以及重新计算税赋数额,这个事情,定然会遭到许多人的强烈反对,在整个工作进程之中,说不定就会遇到暴力反抗,若是手段太过强硬,说不定就会惹出大麻烦,李勋说这番话,也是在提醒黄悾,这个事情皇上亲自安排的,兵部只能照办,但怎么去做,你要把握好尺度,别把自己给陷进去,更是牵连到兵部,到时候事情没做好,害人害己。

    李勋淡声道:“你去忙吧,兵部的工作,暂时可以放一放,把皇上安排的事情做好,才是首要任务。”

    “是,大人,卑职告退。”

    黄悾躬身一拜,随后转身离开。

    黄悾离开之后。

    李勋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水,然后沉思起来。

    波斯帝国国内刚刚发生巨变,大石人便是立即派遣使者前来,其中的深意,着实让人有些摸不到头脑。

    李勋离开兵部,回家之后,与范中允等人商议了一番,觉得目前最重要,是要搞清楚两件事情,第一,波斯帝国的皇帝驾崩,几位皇子皆是厉兵秣马,这条消息传到丰京,已经是快二十天之前的事情了,说不定这个时候,波斯帝国的内战已经爆发,在这样的局面之下,大石人又在干什么?他们又有什么动作?

    第二,随着局面的变化,大石人所面对的军事压力,暂时没有了,趁着这个空档,他们有了其他选择,不管是往东还是往西,如此重大的战略行动,大石内部高层,不可能在很短的时间之内,达成共识以及意见一致,必定会在决策方面,有一些激烈的争论与选择,到底是哪一边占据上风,大石皇帝又是什么态度,也要尽快的搞清楚。

    开元二年,注定是一个不平静的年月。

    当李勋忧心西域局势,赵询意图发动改革,门阀世家集团以及各大势力暗流涌动,地方叛乱不断,各地节度使藩镇坐观其望,此等种种之际,河北大地,一场大战即将展开,而远在千里之外的漠蒙胡族,随着建国之后,数年时间的完善与调整,兵强马壮,粮草充足,齐王图蒙在自己的封地,已经聚集了超过三十万大军,足够的粮草,足够的物资,此时的图蒙,他的目光或许已经看向了安北,看向了大晋。

    四月初,丰京的天气还算不错,阳光明媚,把寒冷降到了最低,而河北大地,一场大雪过后,又是一连好几天的大雨,寒冷的空气,笼罩着整个河北。

第一千四十三章 内忧外患(十五)

    魏州,武阳城。

    今天是四月初七。

    一连好多天的大雪、大雨,到了黄昏时分,终于是停歇了,但是看那天空之中,黑压压一片,依旧浓厚的乌云,这只是暂时的,或许要不了多久,又是一场狂风大雨。

    李从善站在城头上,目光看着远方,从他的神色可以看得出来,此刻的李从善,正在思考着某些问题。

    几名军官登上城墙,来到李从善身后,他们或许知道此刻的李从善正在思考着问题,所以都没有说话,只是静静站在那里。

    过了好一会儿,李从善的双眼闪动了一下,从沉思之中回味过来,他仿佛知道身后站着的都是什么人,并没有回头去看,而是直接出声说道:“都安排好了?”

    一名只有二十出头,身材魁梧彪悍,神色粗狂的年轻将领,沉声说道:“所有人都已经到达指定位置,准备就绪,随时可以出发。”

    此人叫做王楚放,出身贫穷,不读书,不识字,但自幼力大无穷,有虎豹之力,四年前,李从善组建赤膊军,广收勇士,比武授官,待遇丰厚,当时只有十七岁的王楚放,听到这个消息,于是赶来武阳城参军,并在随后的比武大会之中,从近万名参与者,一路打上去,最后勇夺第一,他的表现震惊了所有人,李从善破例,现场授予王楚放都尉之职。

    李从善这个人治军,非常严厉,甚至是残酷,军法至上,胆敢违反者,立斩不赦,但同时,有功者必赏,有大功者大赏,比如前年年中,鄂伦胡族杵预可汗第三子少刻康,领军四千前来边境骚扰,杀害平民百姓,边地各大据点守军,因为人少,不敢出战,当时只是朗将的王楚放,率领本部八百士兵,勇敢出战,王楚放身先士卒,于两军激战之时,阵斩敌军首领少刻康,导致对方军心大乱,一举大胜,杀敌三千余众。

    此战之后,李从善对其大赏,连胜三级,王楚放从朗将,直接升为亚将。

    李从善治军没有那么多弯弯绕,就四个字,赏罚公正。

    像这种例子,并不仅仅只有一个王楚放,而是有很多。

    正是因为李从善的公正无私,不徇私情,一切论功行赏,所以他治下的军队,心服口服,敢于效死力,在对鄂伦胡族的战争,往往可以以少胜多,越战越勇,李从善的威名,不是他一个人的功劳,而是所有人一起拼出来的。

    李从善淡声说道:“让兄弟们吃饱喝足。”

    “将军放心,两个时辰之前,就已经开始做饭,这个时候,兄弟们应该已经吃上了。”

    另外一名不到三十的年轻将领,应声说道。

    李从善身后站着的六七个人,是赤膊军的主要高层将领,这些人,绝大多数都是李从善一手提拔起来的,都很年轻,也都很有能力。

    四年前,李从善组建赤膊军,李从固给了他全权。

    李从善只从原有军队体系之中,挑选了五千精锐作为基础,其余的一万五千多名士兵,则是全部重新招募,所以这几年,很多出身底层,但很有能力的年轻人,通过自己的努力,通过战功,得到了属于自己的名位。

    一般来说,战争期间,从将领到士兵,所有人严禁饮酒,但是李从善和别人不一样,大战之前,他一定会让手下的士兵们,大鱼大肉,饱餐一顿,而且可以喝少量的酒,以壮胆气。

    这个时候,一队三十多人的骑兵从远处而来。

    李从善的目光看向那里,脸色顿时变得冷厉起来。

    六天前,李从善派了十队数百名斥候外出探查军情,以五天为限,五天之内必须返回武阳城。

    为首的军官叫做陈兵,他到了城下,也是看到了李从善等人,于是在马上,摆着手和他们打招呼,然后笑呵呵的与一群手下进了城。

    李从善转过身,对着杨单说道:“你主管军中军纪,去做你改该做的事情吧。”

    杨单拱手说道:“请问将军,怎么处置?”

    李从善淡声说道:“军纪是什么,那就是什么。”

    杨单有些犹豫的说道:“将军,大战在即,一下子杀几十人,是不是会影响军心?”

    杨单这是在为陈兵说情了,之所以说情,并不是因为他和陈兵的关系有多好,而是为了李从善着想,陈兵官职很低,只是一个小小的斥候校尉,但他还有另外一个身份,那就是大少爷李成良的小舅子,他的姐姐,是李成良最为宠爱的一个小妾,连带着这层关系,李成良对陈兵非常照顾。

    李从善若是杀了陈兵,一定会惹怒李成良,更会损害兄弟两人之间的关系与感情。

    “将军,只是耽误了一天罢了,还是从轻发落吧。”

    另外一名叫做霍绰的胡人将领,也是开口求情。

    李从善看了他们两人一眼,沉默片刻,最后神色坚定的说道:“他们的罪过不容饶恕,立斩,不赦。”

    李从善治军很严,但也不是冷酷无情,若是人物关系太敏感,事情又不大,大不了赶出赤膊军就是了,但陈兵的所作所为,已经触犯了李从善的底线与原则。

    李从善规定的时间是五天,距离最远的一队斥候,不到四天的时间就是完成任务,返回武阳城,所以就时间上而言,非常充足,不存在什么紧迫感,而陈兵所探查的距离最近,却是最晚回来的,而且还晚回来了一天,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那是因为他们在返回对方所辖地盘的时候,见财起意,把路过的一个商队给抢了,杀了五十多人,并把劫来的货物,拿到城中去贩卖,因为这个事情,耽误了三四天,这才晚回来一天。

    望着李从善离去的背影,杨单苦笑着连连摇头,叹气一声,对着众人拱手说道:“我去杀人了,天黑之后,我们在东城门集合。”

    霍绰拉住杨单,低声说道:“把人扣下来,先不要杀,大少爷知道了这个消息,肯定会来求情,到时候就没事了。”

    杨单叹声道:“他陈兵没事了,我可就要倒大霉,将军的性子你不是不知道,他既然已经下了决定,任何人都是无法改变的。”

第一千四十四章 内忧外患(十六)

    幽州节度使田章,是河北五个现任节度使之中,年纪最大的一个,今年已经六十有七。

    田章的能力很一般,甚至是有些平庸,在河北这种竞争非常激烈的环境当中,他能够顺利继任其父的节度使之位,以及上位之后,能够稳住局面,成功掌控大局,靠的并不是自己的能力与手段,而是依靠其他几位兄弟的鼎力扶持与帮助。

    田章的父亲在教育这一块,显然是非常成功,他的五个儿子,非常的热爱与团结,关系自始至终都是亲密无间,除了长子田章才能平庸之外,其余的四个儿子,那都是能力出众,能文能武,个顶个的厉害。

    田章的父亲死后,田章以嫡长子的身份继任节度使之位,这在河北各大藩镇之间,是不多见的,而且更重要的是,田章几个手握兵权的弟弟,虽然能力出众,但并无太大野心,相比较权利,他们更加看重兄弟之间的感情,所以田章继位之后,他的四个弟弟,都是真心扶持,以及尽力辅佐,并无二心。

    这样的情况,不说没有,但确实少有,曾几何时,田章兄弟之间的故事,在河北大地,一度被传为美谈,令人羡慕与赞叹。

    田章身材瘦弱,看起来文质彬彬,并不像是掌管兵权的武人。

    赵州节度使张景晖死后,四大藩镇蠢蠢欲动,都想趁着这个机会,咬上一口肥肉,不过田章并没有急于出兵,而是在观察了好几天,看清楚了其他几个藩镇的动作之后,这才起兵五万,不快不慢的朝着赵州而去。

    田章率领五万大军,明晃晃的朝着赵州而去,当然不可能直接明抢,毕竟河北五大藩镇,名义上是联盟关系,田章本人和张景晖更是结拜兄弟,现在张景晖刚死,田章就带着军队杀过去,道义上根本说不开,田章作为节度使,自然不可能不要脸面。

    当然,在利益面前,脸面不脸面的并不重,是不是结拜兄弟,也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有一个合理的借口,你别说,这个借口,还真有人自己送上门来。

    张景晖死后,他的四个儿子,纷纷招兵买马,整军备战,并且各找外援。

    张禾选择的是朝廷,朝廷派了礼部左侍郎陆中勋与王凤山两人,前往魏州,劝说李从固站边张禾,支持他上位。

    张冲与张成兄弟两人则是抱团,最开始也是找了李从固,希望得到他的帮助,并且愿意以平州酬谢,但一直得不到李从固的恢复,后来,当他们得知朝廷派来的人已经到达魏州,张冲与张成两人于是改变想法,以同样的条件,找到了幽州节度使田章,这么好的出兵借口,田章自然不会放过,当即满口答应下来。

    张景晖最后的一个儿子张弛,则是找到了恒州节度使陈庆祝和蓟州节度使高善才,若是两大藩镇肯出兵相助,待自己上位之后,张弛表示将以两州之地作为酬谢,让两大藩镇一人分得一州,陈庆祝与高善才也是答应下来,并且立即各自出兵一万,进军赵州,但行至平州外围,停步不前,好几天都是没有任何动静,显然是在观望李从固与田章,这两个河北实力最强的藩镇,在他们没有动作之前,陈庆祝与高善才两人,显然不敢轻举妄动。

    此时此刻,距离深州百余里之外,田章率领的五万大军,行至此处,突然停滞不前,就地安营修整。

    现在刚过晌午,时间还早,若是按照正常的行军速度,天黑之前,前锋骑兵队伍,可以到达深州城下,而最开始,田章也确实有这个打算,命令自己的一万骑兵,天黑之前到达深州,与等在那里的张成五千军队会合。

    但是就在刚刚,赵州那边传来消息,张禾竟是主动发起进攻,以一万军队突袭深州,聚兵城外的张成,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损失颇多,但好在深州是他的主场,城内的兵马很快出来支援,双方兵力相等,与城外展开激战。

    得到这个消息,田章顿时动了小心思,因为他去深州,并不是真的想要帮助张成,而是心怀鬼胎,趁机吞了他,现在张禾与张成打了起来,双方展开火拼,互相消耗,这对自己来说,可是再好不过的事情,要是张禾真的把张成给灭了,那可就太好了,自己正好不用费那么多心思,可以借着为张成报仇为由,直接领着五万大军,打进赵州。

    大帐之中,田章坐在那里喝茶,从前天出发到现在,赶了快两天的路,快七十岁的人了,身体着实有些吃不消,若不是利益巨大,太过诱惑,田章这个年纪的人了,恐怕哪里都不会想去。

    田章这个人对权利看的很重,尤其是兵权,更是牢牢抓在手中,绝不假手于人,只要是军队出征,人数超过一万,他必定要亲自指挥,从这也可以看出来,田章的猜忌心极重。

    “父亲,您不休息一会儿?”

    一名年近五十的男子走了进来,此人名叫田汉,是田章的长子。

    “我还不累。”

    “事情都安排好了?”

    田章对儿子的态度非常冷淡,语气就像是普通的上下级关系,并没有什么父慈子孝,或许是战争的缘故吧,田章需要保持冷静与严肃。

    田汉轻声说道:“父亲,您老年纪大了,一定要爱惜身体。”

    田章看向田汉,冷冷说道:“我死了,位子也不是你的,用不着在这里惺惺作态。”

    田汉听闻此言,连忙跪了下来,眼含泪水的说道:“父亲,孩儿只是关心您的身体,绝无其他意思。”

    田章点了点头:“起来吧,你的孝心,为父感受到了。”

    话是这么说,但是田章脸上的神色,依旧冷漠。

    田汉站了起来,擦了擦脸上的泪水,然后说道:“父亲,斥候都已经派出去了,一个时辰之后,成将军会领着一万骑兵赶往深州,按照父亲的吩咐,待张禾与张成双方打的两败俱伤,成将军将会立即杀出,将两人就地剿灭。”

    “很好。”田章点了点头,脸上这才有了一丝笑容。

    田汉轻声说道:“父亲,李从固曾经派人前来通报,赵州之事,不许我们插手,孩儿听闻,李从善及其本部两万赤膊军,早就已经集结完毕,做好了战争的准备,我们这边一旦有所行动,魏州那边恐怕不会善罢甘休。”

第一千四十五章 无法压制的怨恨

    田汉说到李从固,田章脸上的笑容顿时没有了,当提到李从善的时候,他的眼神之中,顿时就有了忌惮,脸色也是慢慢凝重起来。

    田汉看了一眼田章,然后轻声建议道:“不如派人去和李从固谈一谈,表明我们的态度。”

    田章皱眉道:“什么态度?”

    田汉说道:“我们只要赵州以北的平、琢两州,其余三州之地,归于他李从固,我们不会染指,这样或许可以避免双方之间的矛盾。”

    张景晖的五州之地,赵州是核心,就经济利益而言,赵州是河北数得上的大州,下辖七县九城,经济发达,人口众多,不过田汉说这番话的意思,并不是在强调赵州的富裕,而是从另外一个方面提醒田章,赵州毗邻魏州,就战略位置而言,对于李从固来说,太过重要了,张景晖统治赵州几十年,之所以能够和李从固和平相处,那就是他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斗不过李从固,所以从一开始,张景晖就一直保持低姿态,而且军队数量,只有三万人,没有了军事威胁,李从固才是能够忍耐下去,若不然,张景晖活着的时候,李从固就已经下手了,不会等到现在。

    就明面上而言,田章是河北五大藩镇,地盘最大,军队数量最多的节度使,他要是占据了赵州,那么对于魏州的威胁与压力,就太过巨大了,这种情况,李从固绝对不会让其发生,所以,只要田章领着军队参与进来,李从固一定会出兵。

    其实田汉真正想说的是,若是李从固出兵而来,我们打还是不打?

    魏州兵的强悍与疯狂,那是大家公认的厉害,不到万不得已,没有谁想和他们爆发战争。

    听了田汉的话,田章冷笑道:“我想做什么,难道还需要听他李从固的招呼不成?赤膊军是厉害,但我军兵力数倍与他们,李从善又能奈我何?”

    说完,田章抬手指了指田汉,笑道:“不过你能想到这些,为父颇为欣慰,但是你要知道一个道理,这个世界,弱肉强食,自身强,才能得到别人的敬畏与尊重,你看看陈庆祝和高善才他们,五天前就已经出兵了,一直到现在都不敢进入张景晖的地盘,肥肉近在眼前,却止步不前,不敢夺之,这是因为什么?因为他们在害怕,不仅怕李从固,也在怕我,这就是一种实力的表现。”

    田汉拱手一拜,一脸佩服的说道:“父亲的金玉良言,孩儿真乃受益良多。”

    田章笑了笑,淡声说道:“军队休息一晚,明天一早,即刻赶往平州,趁着李从固还没有出兵之前,我们先把平州给拿下来再说,到时候在跟他们谈判,赵州可以不要,但其余四州,必须尽归我手。”

    田汉看了一眼田章,你这个条件,李从固绝不会答应,出于战略位置,靠近西边的平、琢两州,李从固或许不会太过坚持,但是靠近中部以及赵州的其他两个州,李从固绝不会让出来,你要是硬来,魏州方面,绝对会付诸武力。

    但这些话,田汉只是心里想一想,并没有说出来,因为他了解自己的父亲,就算说了出来,他也会不以为然,或许还会借机训斥自己一番。

    “就到这里吧,你尽力做好自己的分内事,把后勤事务打理好就行了,其他的事情,跟你无关。”

    田章摆了摆手,有些不耐烦了,示意田汉可以离开,语气还是那么不客气。

    “父亲好好休息,孩儿告退。”

    田汉躬身一拜,随后转身离开。

    刚走到门口,一名面相英俊,和田章长的颇为相似的年轻人,正迎面走来。

    “大哥,你不在后勤安排人做饭,跑这里来干什么?”

    年轻人对着田汉随意的问了一句,或许他并没有其他什么意思,但这个话听起来,让人非常刺耳。

    此人名叫田俊,今年还不到二十,人如其名,长的英俊,是田章最小的一个儿子,也是长相与性格,都和他最像的一个儿子,加上这个儿子是田章年近五十的时候,最宠爱的小妾为自己所生,所以对于这个儿子,田章宠爱至极,走到哪里都会带在身边。

    田汉笑道:“父亲年纪大了,行军数日,恐生不适,所以来看望。”

    “父亲年纪大了,确实应该注意身体,他老人家也是的,这次又不是什么大事情,非要亲自领军,把事情交给我来做,不就好了,搞这么麻烦干什么?”

    田俊抱怨的说着,语气自大,感觉自己很是了不起,赵州之事,几万人的队伍,在他眼里,那都是小事。

    田汉呵呵笑道:“以十三弟的才略,做这些事情,确实不难。”

    “大哥你去忙吧,我去找父亲,谈谈军事上的大事,就不跟你闲聊了。”

    田俊虽然性格有些自傲,话语很冲,但对田汉这个大哥,还算礼貌,说完这番话,拱手行了一礼,然后才离开。

    田汉也是迈步离开,他是田章的长子,十八岁就进了军营做事,和父亲田章一样,田汉的能力也是非常平庸,文不能文,武不能武,加上田章也不喜欢这个儿子,所以一直没有给他什么权利,只是让田汉在军中担任一些次要的职务。

    平庸的人,也有平庸的好处,田汉在家不被父亲所喜,在军中,因为能力不够,只能做些平凡的事情,这些因素加在一起,使得田汉养成了一种谦虚谨慎,低调和善的性格,也就是俗称的老好人,这种性格的人,或许得不到别人的崇拜与敬仰,但这样的人平易近人,容易得到别人的好感。

    事实上,田汉在军中待了近三十年,最开始做的是军纪等方面的工作,将近十年的时间,做人做事,公平公正,得到了许多人的好感,后面的近二十年时间,则是一直主管全军后勤方面的工作,田汉本人能力一般,但他不贪财,不贪色,所有钱粮,一定足额发放下去,这些作为,引起了所有底层士兵的好感。

    田章不喜欢田汉这个儿子,甚至是轻视与不屑,但他不知道的是,他的这个儿子,经过几十年时间的积累,在军中的资历之深,人缘之好,没有几个人比得上。

    这个时候,身后的大帐突然传出一阵喜悦的笑声,这是田章的声音。

    田汉步伐停了下来,闭上眼,双拳握住,心中充满了悲愤,这样的声音,自己面对父亲的时候,从未享受过。

    片刻之后,田汉睁开了眼,双拳也是松开,随即迈步离开。

    没有谁看到,就在他睁眼的那一瞬间,一向神色和蔼可亲,对谁都是笑呵呵的田汉,脸色竟是有了一些扭曲,双眼之中,更是充斥着怨毒之色。

第一千四十六章 夜袭

    魏州以北数十里之外的一处山谷,两万赤膊军,集结于此,隐藏在山谷之中,已经整整两天的时间。

    十余名将领围在一起,就着桌子上的地图,指指点点,互相讨论。

    李宗耀站在不远处,目光紧紧注视着山谷入口,他在等待斥候的返回。

    这个时候,十几名骑兵冲入山谷,其中领头的军官,一直来到最里面,到了李宗耀的近前,翻身下马,上前半跪在地,大声禀报道:“将军,田章的军队距离平州两百里之地,停军不前,开始安营扎寨,或许要休整一晚,其中有一万骑兵前往平州,动向不明。”

    李宗耀指着他沉声说道:“派人去平州,给我顶死这支骑兵,有消息,立即传报。”

    “是,将军,末将立即安排人前往平州。”

    说罢,斥候军官起身离开。

    李宗耀快步来到李从善等人跟前。

    “三将军,田章那边有消息了。”

    李从善看向李宗耀:“说。”

    李宗耀说道:“田章的主力距离平州两百里之地,就地休整,看迹象,是要休息一晚,不过有一万骑兵去了平州,动向不明。”

    听到这个消息,王楚放立即咧嘴笑道:“田章这个老小子,一定知道了平州那边已经打起来,这是想要冷眼旁观,等着捡便宜呢。”

    杨单对着李从善说道:“三将军,这是一个机会啊,田章只派了一万骑兵前往平州,我们完全可以杀奔过去,就地灭了这支骑兵,然后占领平州,一旦平州被我军占领,田章根本没有胆量发动进攻,最后只能被迫退军,如此一来,我们就可以以最小的代价,拿下张景晖的全部地盘。”

    霍绰紧接着说道:“杨将军所言在理,逼退了田章,陈庆祝与高善才皆是色厉内荏之辈,他们两人,根本不敢和我们争锋。”

    李从善微微低着头,沉默不语。

    其他将领顿时互相讨论起来,大多数人都是觉得杨单与霍绰的建议很不错,这样做,更加稳妥,可以把风险降到最低。

    李从善抬起头,扫视左右,众人立即停止讨论,静静看着他。

    “三军之害,犹豫最大,一地一城的得失,改变不了战略方向的轻重。”

    李从善沉声说道:“还有将近三个时辰的空闲,你们各回本部军营,做好一切准备,让兄弟们加紧休息,今晚之战,不容有失。”

    李从善的话,一锤定音,原定计划不变。

    “是,三将军。”

    众人拱手一拜,随即各自离开。

    霍绰没有离开。

    李从善看向霍绰,淡声说道:“还有什么问题?”

    霍绰拱手说道:“三将军,末将不明白。”

    “有什么不明白?”

    “以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利益,难道不好?”

    “为将者,只管把仗打好,但为帅者,必须纵观全局。”

    李从善指着霍绰说道:“土地与城池都是死活,就在那里,不会自己跑掉,你现在占领了,不代表你可以永远拥有,暂时没有得到,也不代表以后就没有机会,任何东西,要拿,就要拿的心安理得,心有顾虑,绝不会长久,我们最大的顾虑就是田章,就算我们暂时逼退了他,但这种顾虑并没有被消除,依旧存在,而且随着时间的蔓延,这种顾虑将会越来越大,既然如此,何不先把这个顾虑给拿掉,然后再去安心的获取利益呢?”

    说到这里,李从善斩钉截铁的说道:“利用这个机会,就地全歼这五万军队,彻底打残田章,整个河北,将再也没有人是我们魏州的对手。”

    听完了李从善的观点,霍绰回味了一会儿,最后点了点头,心悦诚服的说道:“三将军心有大局,末将佩服。”

    李从善拍了拍霍绰的肩膀,笑道:“你能学会思考,这是好事,只看眼前时势,称不了大事,以后遇到任何事情,一定要多加思考,把目光看向更远的地方。”

    “三将军之言,末将一定铭记在心。”

    霍绰拱手一拜,一脸诚服的说道。

    “去忙吧。”

    “末将告退。”

    霍绰转身离开。

    李从善继续看向桌子上的地图,目光紧紧盯着一处方向,那里正是田章目前的位置。

    乌云密布的天气,让天色早早的就是暗淡下来,申时刚过一半,天色已经渐渐黑暗下来,到了酉时,天空再次下起雨来,而且随着时间的蔓延,雨势越来越大,最后变成飘蓬大雨,模糊了整个天地的视野。

    因为天气的缘故,平州那里,激战了一天的双方,此刻也是安静了下来,张成退回城中,而张禾则是在听闻田章的一万骑兵已经到达平州之后,立即率领兵马退往赵州,而成世按照田章的吩咐,原本的计划,是赶到平州之后,击退张禾的军队,然后趁势干掉张成,一举占领平州,但是因为大雨的缘故,成世晚到了一个时辰,而张成与张禾的交战,也是因为天气的缘故,提前结束,而张成在成世没有赶到之前,便是率领军队退回了平州城,这就让成世一时间没有了动手的机会,毕竟,他不可能把一万军队全部带进城中,张成也不会答应。

    最后,成世只能临时改变计划,将军队驻扎在城外,休整一晚,待明天田章率领主力大军到来之后,再行其他办法。

    一个晚上的时间,看似很短,但有些时候,却能改变很多东西。

    深夜,一股红色的洪流,一路往北疾驰而去。

    一处高地,李从善骑在马上,目光遥望前方,因为是晚上,又有大雨遮挡,看不到远方,但李从善依旧死死注视着前面。

    “三将军,田章大营就在五里之外,据斥候回报,对方的大营防护,并不严密,而是非常简单。”

    李宗耀汇报军情,他的脸上带着喜色,田章显然想不到会遭到突袭,军营内外的部署,非常简单,这对于前来夜袭的他们来说,简直就是天大的好机会。

    李从善点了点头,当即下达了命令:“我率领一万骑兵,从正面冲击,杨单与霍绰各自率领五千骑兵,从两侧进攻。”

    说罢,李从善看向众人,神色沉重的说道:“今晚一战,若能事成,尔等定将扬名天下。”

    一句简单的话,立即激起了所有人的激情。

第一千四十七章 态度

    心有志气的人,绝不会贪恋床榻。

    陆中勋从不睡懒觉,不管是闲赋在家,还是在朝为官,每天辰时之前,一定会起床,读半个时辰的书,然后才会出去吃早饭,去做其他的事情,这种生活习惯,陆中勋从年轻的时候,一直保持到现在。

    陆中勋今天兴致不错,看书看到兴趣处,拿着书站起来,一边走动,一边大声读了起来。

    朗读了一会儿,陆中勋暂且停下,端起茶杯喝了口水,正要继续,这个时候,传来敲门声。

    “侍郎大人,下官有事禀报。”

    王凤山的声音传来。

    陆中勋放下书,过去打开房门,请王凤山进来。

    两人坐下,陆中勋笑道:“有事直接找我就是,无需那么客气。”

    刚才读书的时候,中途停歇,王凤山正好在这个时候敲门,这显然不是碰巧,而是他早就来了,听到自己读书的声音,不好打扰,就在门外一直等着。

    陆中勋为官很有威严,但私下里和人交际,则是很随和,并没有什么架子。

    王凤山轻声说道:“陆侍郎,你可知道,就在昨晚我们睡觉的时候,魏州城外发生了许多大事。”

    陆中勋淡声说道:“平州那边打了起来,这个事情,我们已经知道了。”

    “不是这件事情。”

    王凤山脸色严肃的说道:“半个时辰之前,魏州别家龚乐派人传来消息,就在昨天晚上,李从善率领两万赤膊军,对幽州节度使田章发动夜袭,幽州四万大军,几乎全军覆没,田章仅以身免,带领不到百余人逃回幽州。”

    听到这个消息,陆中勋顿时沉默了,他的神色很平静,并没有任何惊讶之情。

    陆中勋不惊讶,王凤山则是有些惊讶了,他惊讶的是陆中勋的神色与情绪,这么大的事情,陆中勋竟是如此平静,难道他早就知道这个消息了?

    王凤山出声询问道:“侍郎大人,难道你提前就已经知道了这个消息?”

    “听你说我才知道。”

    陆中勋摇了摇头,说道:“为什么这么问?”

    王凤山说道:“这么大的事情,大人竟是毫无神色,所以下官有些以为。”

    陆中勋说道:“还记得来的时候,我和你说过什么?”

    王凤山点头说道:“既来之则安之。”

    陆中勋淡声说道:“该发生的事情,我们拦不住,不该发生的事情,没有我们,一样不会发生。”

    王凤山皱眉说道:“那我们还来魏州干什么?岂不是多此一举,没事找事。”

    他们来魏州有三四天了,这段时间,陆中勋什么事都没做,什么话也都没说,整天就是和李从固等人吃吃喝喝,有说有笑,好不快活,对于陆中勋、王凤山这两个朝廷钦差,李从固表现的很热情,也很客气,刚来的第一天,就是率领魏州主要官员与将领,设宴款待,当晚就一人封了一个大红包,并一人安排了两名美女服侍。

    李从固送的好处,王凤山婉拒,没有收,而陆中勋则是照单全收,给什么就拿什么。

    现在,陆中勋说出这番话,王凤山就个人而言,是有些不满的。

    王凤山出身王氏门阀,他的父亲就是煊赫一时的定国大将军王仁普。

    王仁普死后,王仁锆为了避免王凤山受到政治牵连,出于保护的打算,将其调往地方为官,这一走,就是整整十年,一直到开元元年九月,王凤山才是回返阔别多年的丰京,被调回中央,在中书省做了一个虚职。

    王氏家族这些年,步入衰败期,随着王仁锆的倒台,以及在陇右的不得志与再次被贬,家族也是受到很大冲击,许多仕途为官的族人,或是受到政敌的攻击,或是失去了政治靠山的庇护,一大批人被逐出了官场。

    王凤山这个人的能力还算不错,做人做官也是非常清廉,在地方做了十年的官,政绩与名声都是极好,但是去年被调回丰京,却被任用中书省,弄了一个闲职,这足以看的出来,王氏在朝堂的失势,以及政治资源的滑落,已经是非常严重了。

    这次被赵询起用,派往河北进行调停,王凤山看的很重,有心做出一番成绩出来,却没有想到,到了河北之后,竟会是这样一种局面,李从固对他们很热情和客气,但这种态度主要针对的对方是陆中勋,王凤山显然还没有被李从固放在眼里,所以在很多事情上,王凤山就算有话想说,却也没有他说话的份。

    对于王凤山的负面情绪,陆中勋并没有生气,而是反问道:“王大人,你我此次前来河北,目地何在?”

    王凤山说道:“自然是调停化解,避免战争的爆发。”

    陆中勋淡声道:“若是做不到这一点呢?”

    王凤山微微一愣,没想到陆中勋会这么说。

    陆中勋叹气一声:“你也看到了,李从固对你我两人,看似热情客气,实则疏远防备,你只看到我这几天,尽是吃喝玩乐,却看不到我连说话的机会都没有,不是我不想说,而是李从固不让我说,他也不想听。”

    听了陆中勋的话,王凤山沉默不语。

    河北藩镇向来骄横,平宗与兴宗在的时候,他们就是我行我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朝廷的旨意对他们而言,制约力非常弱,到了现在,国势衰败,河北藩镇就更不会把朝廷放在眼中了,自己与陆中勋前来,李从固能够有这种表现,已经是非常给面子了,若是陆中勋在这里指手画脚,大放厥词,既没有任何效果,也可能把事情弄的更糟。

    王凤山苦笑道:“如此说来,此次河北之行,是白来了。”

    “不,我们依旧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大大制约了李从固。”

    陆中勋沉声说道:“我们作为朝廷的钦差,到这里来,就算什么话都不说,什么事都不做,但只要来了,就已经表明了朝廷的态度,他李从固在怎么骄横,但名义上终归是我大晋的臣子,他不会,也不敢,明目张胆的无视朝廷的态度。”

第一千四十八章 不和谐的声音

    王凤山问道:“大人觉得李从固会怎么做?”

    陆中勋淡声说道:“张景晖一死,他的几个儿子爆发内讧,这么好的机会,李从固绝不会放过,此番,幽州节度使田章大败,最大的威胁被解除,陈庆祝和高善才不敢与其相争,赵州等五州之地,已经成为李从固的囊中之物。”

    说到这里,陆中勋起身来回走动,神色也是沉重起来,片刻之后,他停下步伐,抬手指着王凤山继续说道:“赵州的地理位置,对于魏州而言,非常重要,就军事战略而言,赵州若是落入田章的手中,以北,李从固要面对强大的鄂伦胡族,以西,又要防范田章的军事威胁,这种情况一旦形成,李从固将会陷入极为被动的局面。”

    “张景晖死不死,对于李从固来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赵州之地的归属,保持现状,继续维持五大藩镇,互相制衡的局面,李从固可以接受,但是张景晖一死,其他三大藩镇,皆是蠢蠢欲动,厉兵秣马,都想趁机吞下赵州,如此局面,从李从固的立场去看,他出兵攻打田章,并没有什么问题。”

    王凤山有些惊讶的看着陆中勋,他是没有想到,作为文官,陆中勋对于军事上的思考,竟是有如此精准的眼光。

    陆中勋说的不错,河北五大藩镇,既有联合,又有争斗,但总体而言,大多数时候,还是保持着互相制衡的局面,这种相对平衡的局面,已经维持了几十年的时间,如今,随着张景晖的身死,赵州内部出现问题,维持多年的平衡局面,终于是出现了变局。

    王凤山点了点头,说道:“我明白了,李从固的心思其实很简单,就像是请客吃饭,菜端上来,要么都不动,一旦有人动手,李从固就会立即掀桌子,先下手为强。”

    陆中勋嗯了一声,说道:“现在就看李从固,打算以何种方式入手赵州了。”

    王凤山说道:“大人以为呢?”

    陆中勋说道:“我们毕竟代表朝廷,李从固不可能一点吃相都不顾,手段或许不会太强烈。”

    王凤山苦笑道:“手段强不强的,结局并不会改变。”

    陆中勋摇了摇头,叹声道:“我们能做的,就是两个字,尽力。”

    “陆侍郎,我家大帅有请。”两人正说话间,门外传来声音。

    “知道了。”

    陆中勋回了一声,站起身来,对着王凤山说道:“我去见李从固,你就不来跟着一起去了,去见一见岳和林,或许可以从他那里,打听到一些有用的消息。”

    王凤山也是起身,点了点头,答应下来。

    大堂。

    李从固听完杨单的详细汇报,被搞的一愣一愣,颇为惊讶的说道:“田章的五万大军,就这么全完了?”

    杨单说道:“有一万骑兵被派往平州,三将军此刻正率领军队赶往平州,田章身边的四万大军,则是几乎被全歼,他的幼子在交战中被杀,田章与其长子田汉,带着百余名残兵,逃回幽州。”

    李从固皱眉说道:“你们是有意放跑田章的?”

    四万大军被全歼,这么多军队都被干掉了,田章等百余人,怎么可能就这样轻易的跑掉。

    杨单说道:“末将不敢隐瞒,田章确实是三将军有意放走的。”

    李从固看了杨单一眼,淡声说道:“给我一个解释。”

    杨单拱手沉声说道:“三将军说,田章为人平庸,但他手下却是人才济济,他活着,比死了更容易对付。”

    听到这句话,李从固点了点头,脸上有了笑容。

    田章是很平庸,但他手下的人才可是不少,军中猛将如云,能力出众者,并不在少数,田章一旦被杀,幽州方面,肯定会推举出来新的军事领袖,真要弄得聪明人出来,以后对付起来,反而增加难度,不如就让田章活着,他只要活一天,幽州的事情,就还是他做主,这样的局面,对魏州来说,无疑是一件不错的事情。

    陈敬辉这时候冷声说道:“一个武人,心思还是简单一点的好。”

    李从固看向陈敬辉,有些不悦的说道:“上将伐谋,从善做的很对,你个老家伙不要在那里阴阳怪气,让人难受。”

    陈敬辉嘿嘿一笑:“现在难受,总比以后难过要强。”

    说完,陈敬辉对着李成良说道:“大公子,老夫说的对不对?”

    李成良呵呵笑道:“三弟文治武功皆强,这是一件好事。”

    陈敬辉翻了翻白眼:“好话都让你小子说了,老夫倒是成了坏人。”

    李从固摆了摆手,不耐烦的说道:“说正事,闲聊的话,出去说。”

    陈敬辉笑了笑,不在说话。

    李成良则是看了一眼陈敬辉,神色平淡。

    李从固指着杨单说道:“从善让你回来,还有什么事情?”

    李从固对李从善非常信任,这次出战,他给了李从善全权,怎么打,如何打,无需请示,自行决断。

    李从固虽然这么做,但李从善不可能一点分寸都没有,一些大事上面,若是时间不急,肯定要派人回来,请示一番,这是最基本的尊敬。

    “三将军有两件事情,需要大帅的指示。”

    杨单说道:“第一,田章派往平州的那一万骑兵,乃是精锐,就这么消灭了,着实有些可惜,三将军请求大帅,以一定的代价与条件,劝降对方的主将,第二,三将军希望赵州之事,可以和平解决。”

    李从固说道:“从善是什么想法?”

    杨单说道:“若是张成等人愿意放弃兵权,出走河北,永远不再回来,三将军希望大帅,可以留他们一条性命。”

    李从固沉默不语,显然是有些犹豫。

    陈敬辉在旁冷笑道:“斩草不除根,终归留有后患。”

    李成良淡声说道:“三弟与张成私交甚好,张成对其多有帮助,现在大局已定,三弟想要放张成一马,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陈敬辉对着李从固说道:“大哥,当断则断,不要妇人之仁。”

    李从固想了想,最后对杨单说道:“告诉从善,先把人拿下再说,至于是死是活,我们到时候再行商议。”

    “是,大帅。”

    杨单说道:“大帅,若是没有其他事情,末将这就回去了。”

    李从固摆手道:“去吧,告诉从善我儿,放手去做,我对他充满信心。”

    “末将告退。”

    杨单拱手一拜,随即转身离开。

第一千四十九章 交谈

    陆中勋为人处世非常老道,他踩着时间到达大堂,到的时候,李从固等人已经说好了事情,这个时候来,刚刚好,避免可能发生的尴尬。

    “四原老弟,怎么现在才来,我可是等你好一会儿了。”

    李从固对着陆中勋挥了挥手,热情的招呼道。

    李从固比陆中勋年长近二十岁,但两人却是以平辈交往,这没有什么好稀奇的,人与人之间,年纪差距代表不了什么,重要的是地位与出身。

    “来得早不如来得巧,李大帅,你觉得呢?”

    陆中勋笑着说道。

    “请坐。”

    李从固请陆中勋坐下,然后说道:“昨晚发生了一些事情.......”

    李从固快人快语,或许他觉得没有什么好隐瞒的,所以把昨晚所发生的事情,直接给说了出来。

    陆中勋点了点头:“这件事情,我已经知道了。”

    李从固微微一愣,随即反应过来,说道:“我倒是忘了,龚别架与岳刺史,都是你们的人。”

    “这么大的事情,于公于私,他们都应该禀报与我知道。”

    陆中勋出言解释了一下,他不希望李从固有什么误会与想法。

    李从固哈哈笑道:“四原老弟,你误会了,岳刺史与龚别架两位大人,不论是才能还是品德,我都是非常敬佩,他们在传报消息给你之前,也是传报给了我知道。”

    说到这里,李从固拿起桌子上的一份信纸,说道:“他们的消息与李从善的消息同时到来,所以我还没有来得及观看。”

    承平七年,第二次陇右之战,朝廷获得了辉煌的胜利,天下震动,各地节度使藩镇纷纷上书,表达自己的忠心与态度,李从固也是有所行动,一是进贡了一定数量的钱财,再就是把魏州的地方主要官员拿了出来,让朝廷派人前来出任,管理魏州的民政事务。

    赵智派了岳和林与龚乐两人前往魏州,岳和林为刺史,龚乐为别架,全权管理整个魏州的政务工作。

    这个时候,一名刺史府的官员走了进来,对着陆中勋与李从固各自行了一礼,然后拱手说道:“昨晚战事的消息,已经传回魏州,城内一些商贩,趁机囤积货物,哄抬价格,引的城中百姓人心惶惶,岳大人让下官禀报太尉,他准备以严厉的手段,惩治那些不法商贩,还请太尉应允。”

    李从固指着这名官员,冷声说道:“回去告诉岳刺史,让他放手去做,不管对方背景有多厉害,关系有多强大,只要敢发战争财,扰乱地方,一律严惩不贷,出了事情,我帮他兜着,不要有任何顾忌。”

    在魏州,武将喜欢叫李从固大帅,而文官一方,则是一般称呼李从固的文职。

    李从固的爵位可不低,封咸安郡王,赐太尉衔,他的爵位与官职,是整个河北五大藩镇之中,最高的。

    “是,太尉大人。”

    刺史府的官员拱手一拜,然后转身离开。

    李从固指着这名官员的背景,对着陆中勋说道:“岳和林此人,为民为国,就是不为己,这也是我敬佩他的原因所在。”

    陆中勋看了李从固一眼,微微点头,没有说话。

    朝廷与地方藩镇的关系,很复杂,一两句话说不清楚,而朝廷的官员在藩镇势力之内任职,双方的关系,同样也很复杂,因为朝廷与藩镇之间,本身就是对立体,官员听朝廷的,肯定就会得罪地方节度使,而听节度使的,又会获罪于朝廷,左右不是人,所以一般情况之下,藩镇之中,归属于朝廷的官员,要么就是不做事,谁都不得罪,要么就是听朝廷的,千方百计的牵制与监视本地节度使,节度使打了胜仗,他们会非常沮丧,而打了败仗,则会暗中窃喜,再有一种官员,就是明着听朝廷的,暗中则是归附藩镇,而这样的人,往往都是贪官,为的不是朝廷,也不是百姓,全都是为了自己。

    岳和林为人坦荡,做官清廉,性格洒脱。

    承平七年,岳和林到任魏州刺史一职,他第一次面见李从固,非常直爽的说道,自己在魏州做刺史,既不为朝廷,也不为你李从固,而是为百姓,若是做的好,你让我多干几年,若是觉得我做的不好,那就知会一声,我岳和林自己滚蛋。

    头一次会面,岳和林就给李从固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这几年,岳和林在魏州的政绩卓越,受到百姓的爱戴,半年前,赵询为了充实自己的班底,从地方抽调大批官员晋职中央朝廷,其中就有岳和林,但是被李从固给挡了下来,他舍不得岳和林离开。

    身为朝廷的官员,却能得到地方节度使藩镇的青睐与敬重,这是很少见的事情。

    陆中勋与李从固两人闲聊了几句,然后进入正题。

    陆中勋说道:“此番大胜,田章元气大伤,短时间内,恐怕是不敢再来争锋,不知李太尉下一步有何打算?”

    李从固问道:“朝廷是什么态度?”

    陆中勋淡声说道:“朝廷是什么态度,李太尉难道不知道?何必有此一问。”

    朝廷的态度摆在那里呢,那就是不希望你们打起来,但是你李从固还不是大打出手,何曾顾忌过朝廷的态度与感受?

    听了陆中勋的话,李从固笑了笑,沉吟片刻,随后沉声说道:“时不待我,有了机会,我没有理会不出手干他一下子。”

    说这句话,李从固多少倒是有了一些坦诚,也是,他积攒奋斗了一辈子,不就是为了扩大地盘,增强实力,现在有了这个机会,这么可能放过。

    陆中勋此时也是把话说明:“张禾是你的义子,你打算如何处置他?”

    张禾从朝廷那里,得不到实际的援助,只能转而求助李从固,为了获取李从固的支持,张禾拜其为义父,并且开出了非常优越的条件,比其兄长张成的条件还要好。

    李从固沉默片刻,然后淡声说道:“只要张禾愿意配合,我可以让他富贵一生。”

    李从固给出了自己的承若,只要张禾愿意配合,他可以不杀。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17215/ 第一时间欣赏混在帝国当王爷最新章节! 作者:拐子饭所写的《混在帝国当王爷》为转载作品,混在帝国当王爷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混在帝国当王爷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混在帝国当王爷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混在帝国当王爷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混在帝国当王爷介绍:
李狗儿,一个连正儿八经大名都没有的穷要饭,一个社会的最底层,当一个做贵妃的姑姑突然砸到他头上的时候,李狗儿的幸福生活开始了。三妻四妾?富甲天下?那都不是个事!人要有远大的志向。做忠臣能臣?那太累,而且自己也不识几个字。做外戚当权臣?那太危险,好像历朝历代没有几个能得善终混在帝国当王爷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混在帝国当王爷,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混在帝国当王爷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