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汉末之天下TXT下载汉末之天下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汉末之天下全文阅读

作者:几回春秋     汉末之天下txt下载     汉末之天下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二百四十一章 千金之子,不死于市

    “回主公,雁门想要大治,必须颁布屯田法,屯百万良田,重分百姓。豪强世家控制着许多佃农,需逼迫他们交出与农奴的卖身契约。”荀攸深思熟虑后,对刘凡回道:“乱世当下重典。”

    “军师莫要有顾忌,请继续言。”刘凡见荀攸欲说还休,请问道。

    “建议大将军杀一儆百,问罪乌氏,拉拢清流世家,震慑其他世家。”荀攸向刘凡建议道。

    问罪,是委婉的说法,实则是将乌氏抄家灭族。

    “罪在何?”刘凡觉得荀攸越来越走向老辣了。

    “建筑坞堡,第一大罪。乌氏控制农奴过万,定偷税漏税,此第二大罪。豢养家兵,谋反也,此第三大罪。吾听说乌氏在马邑等县开凿数处铁矿,此第四大罪。鱼肉百姓,为祸乡里,令百姓道路以目,此第五大罪。勾结贪官污吏,任人唯亲,此第六大罪。干涉雁门政治,造成乱世之音,此第七大罪。收集此七罪证据,公诸于众,斩乌氏家主,审判乌氏子弟,没收其财物,资产。由此前车,谁敢放肆?”

    荀攸对乌氏一一列罪,每一条,都可判其死罪。

    “好,等吾大军到来,就去拜访一下乌氏。”荀攸的话,甚合刘凡的心意。

    “那雁门清流世家有哪些?”刘凡又向荀攸问道。

    成为刘凡的军师后,荀攸四处派人打探,对雁门的众多豪强世家知之甚清。

    “大汉四百载,有弊有刚,各地都不乏忠君爱国爱民之士。如马邑张氏在百姓面前有口皆碑。张氏家主张泛,乃是汉武时聂壹后人,因避怨,改为张氏。”荀攸向刘凡回道。

    聂壹,就是那个引君入瓮,功亏一篑的聂壹。“马邑之谋”的发动者。

    本是很好的一个战术,却因为一些小细节失败。

    至于“避怨”改姓,应该是聂壹自知得罪匈奴一族,在汉室又失去功劳,破坏汉、匈和平,甚至还闯下了滔天大祸。

    聂氏家族亦难以在马邑一带长住久安,为保生计,不得已改姓。

    “哦!聂壹虽为商人,却为刚正之士,其后裔不忘祖训,善。”刘凡心中很高兴。

    因为他知道张辽是聂壹后人,曹操称他为“召虎”,在这时代,少有能登上武庙的将领之一。

    召虎,即姬虎,召穆公,召国君主。

    拥立周宣王,平定淮夷,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后,“共和执政”的主角之一。文武双全。

    “召虎”是一个很高的评价。

    在将星璀璨的汉末三国,张辽不论是武力,还是统帅,都能占一席之地。

    就在这时,前方一阵骚乱,人群拥挤,令刘凡等人不能前行。

    刘凡的亲卫立刻拔剑而出,前去打探情况。

    刘凡隔着老远就能听到张狂的大笑,立刻驱马向前。

    亲卫喝开人群,刘凡等人放眼望去,只见一名衣冠楚楚,携紫佩玉的青年拉着一名面容姣好的女子不放,女子死命挣扎,目光祈求。

    她梳着平髻,并打结。从发型上看,已为人妇。

    周围观看者有人握拳想帮,却被一群身藏短兵的人拦住。只能以目视之,缄口不言。

    “住手!”刘凡怒喝一声。

    他早就听说豪强公子有强抢民女的习惯,但从未得见。

    今日目睹这现实的一幕,怒发冲冠。

    “汝是何人?敢坏吾好事?”面对刘凡身边拔剑相向的亲卫,青年心中一怯。转而想到自己带的家兵比刘凡身边的人多数倍,便嚣张起来:“汝想死乎?”

    “斩其首级,悬于北门,让来往者皆看。”刘凡对麾下命令道。

    能动手就不废话,从他嚣张的态度看,肯定是惯犯,正好他要立威。刘凡倒要看看是谁能教导出这样的儿子,若是县令,县令滚回家种田,若是豪强世家,刘凡灭了他世家。

    这种凶姿挠法、生事扰民之徒,死有余辜。

    “诺!”

    亲卫领命,骑马冲了过去。

    “吾父乃乌由,吾叔乃夏沛,谁敢杀吾?拦住他们。”青年搬出自己的后台,用来震慑刘凡。

    顿时,数十名走狗拔刀过来拦住刘凡的亲卫。

    那些走狗只想吓唬一下刘凡的亲卫,他们以为往前一站,刘凡的亲卫会立刻退去。

    谁知?亲卫骑马横冲过去,凡拦路者皆被刺倒在地。其余走狗三魂出窍,立在原地不敢动弹。

    青年怛然失色,骨寒毛竖。他惊恐万状的窜到百姓群中,以百姓作为屏障,倒也机灵。

    亲卫这才有了顾虑,他们怕引百姓自相惊扰,不敢追击。

    “谁把他揪出来,赏十金!”

    刘凡驱马而来,向那方百姓喊道。

    夏沛和乌由,正是他要对付的人,真是冤家路窄。

    青年汗洽股栗,钳口挢舌。此时他脸悔意,悔自己为什么多事,办完父亲交代的事情回家算了。

    他脸上也写满恨意,恨刘凡多管闲事。难道他不知道一下后果吗?

    举手之劳的功劳,刘凡虽开口大赏,但百姓畏惧乌氏权势,不敢去拿下青年。

    “谁拿下他,赏百金。”刘凡再次指着青年说道。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在许多人依旧不敢妄动的情况下,一名中年大汉,一把揪住青年,将他推到刘凡面前。

    两名亲卫下马,立刻将青年押住。

    “善,赏其百金。”刘凡赞扬了中年大汉,然后对赵霁说道。

    赵霁在马上拿起一个麻袋,麻袋里有一百斤黄铜。

    大将军赏赐是常有之事,作为亲卫统领,必携带赏赐之物。

    赵霁下马将麻袋里的黄铜当众倒出,又装到袋里,交给中年大汉,目的就是让百姓看到刘凡决不食言。

    中年汉子双手颤抖的接过这一百斤金。

    “吾骠骑大将军刘凡是也,领雁门太守,当为民除害。放心用这些钱财安居立业,不必顾及。”刘凡宣布了自己的身份,为让中年汉子安心。

    刘凡报出自己的身份之后,全场皆惊。

    那名被欺负的女子和中年汉子纷纷下拜谢恩。

    百姓赞叹声连连,直呼大将军英明。

    刘凡下马,荀攸、黄忠、王越等紧接着下马,他将对自己施礼的人扶起。

    青年战战栗栗的抬起头,看着刘凡,咬牙切齿的道:“恕乌子虚有眼不识泰山,大将军要杀吾,可知千金之子,不死于市?”

第二百四十二章 麟之趾

    春秋后期,范蠡住在陶地时,生了小儿子。

    待小儿子成人时,他的二儿子在楚国杀了人,被楚国官府抓到牢中。

    “杀人偿命,这是常理。可是我听说家有千金的儿子不会被杀在闹市中。”范蠡得到消息后,这样言道。

    于是,告诫小儿子探望二儿子。便打点好一千镒黄金,装在褐色器具中,用一辆牛车载运。

    将要派小儿子出发办事时,范蠡的大儿子坚决请求去,范蠡不同意。大儿子道:“家里的长子叫家督,现在弟弟犯了罪,父亲不派长子去,却派小弟弟,这说明我是不肖之子。”

    长子说便完想自杀。然后他的母亲又替他道:“现在派小儿子去,不一定能救二儿子命,却先没了大儿子,如何是好呀?”

    范蠡不得已只好派了长子,写了一封信要大儿子送给旧日的好友庄生,并对长子说:“到楚国后,要把千金送给庄生,一切听从他去办理,并嘱咐长子千万不要与庄生争吵。”

    范蠡长子走时,也私自携带子几百镒黄金。

    有身份的人,不会犯法受刑,不会死在街市。乌子虚话语很明确,他在拿财买命。

    他不是哺退乡绅,而是士族公子,钟鸣鼎食之家,世世代代尊贵。

    “王子犯法,庶民同罪。斩!”刘凡严如钺的说道。

    在刘凡眼中有三种知法犯法的人,一种是穷凶极恶者,一种是罢马不畏鞭者,一种是为富不仁者。

    古人云,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除了贪得无厌的人。

    古人又云,饱暖思**,饥寒起盗心。

    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人很复杂,大部分都看不透。

    乌子虚面如死灰,枯骨之余,他垂死挣扎,他想说点什么。但被刘凡亲卫牢牢按住。

    “刀下留人!”

    不远处传开一道大喊。

    乌子虚浑身一震,好似抓住了救命稻草,他再次抬起头,剑影闪过,一颗好大的人头落地。

    刘凡连天子的奶娘都敢杀,相比之下,乌子虚微不足道。

    当乌子虚人头落地的那一刻,百姓无不拍手称快。

    苍天有眼,让骠骑大将军来拯救他们,乌子虚恶贯满盈,今终遭到报应。

    不远处那人带着县兵跑了过来,喘着粗气,他穿着县令的官服,显然是马邑令,他得知乌子虚与不明人物发生冲突,立刻赶了过来。

    但还是晚了一步。

    “汝好大的胆子,敢当街杀……”看着地上死不瞑目的头颅,马邑令暴跳如雷的道。

    他的话还没有说完,便将吐出的字又咽了回去。因为他看到了刘凡等人。

    他不认识刘凡,但看到刘凡身穿的盔甲,比雁门都尉夏沛的还要精致。身旁的每一个都扶着武器,虎视眈眈的望着他。

    刘凡的星目含威,如似剑光。

    马邑令头皮发麻,如芒在背。

    “将其头颅悬在北门三日,以儆效尤。时期不到,谁若取下,谁去陪他。”刘凡声色俱厉。

    说完之后,刘凡跨上战马,掉头离开。

    无人敢拦!相见只是弹指之间,那威严以深入人心。

    刘凡知道他是马邑县令,他却不知道刘凡是谁?

    “骠骑大将军慢走!”两道百姓揖礼拜道,这是打心底里敬服。

    马邑令猛然觉悟,冷汗涔涔,双腿一软,差点瘫痪在地。

    是了,骠骑大将军即将南归!

    ……

    “军师也是公子,出自颍川荀氏,天下望族。家族才俊荀、荀衍、荀谌、荀悦等,都有八龙潜力,青年一辈,谁为最?”出马邑城的路上,刘凡对荀攸问道。

    虽然刘凡是明知故问,但他想听一下荀攸对自己家族才俊的评价。

    “麟之趾,振振公子,于嗟麟兮。麟之定,振振公姓,于嗟麟兮。麟之角,振振公族,于嗟麟兮。”荀攸轻吟诗,对刘凡道:“这首‘麟之趾’,在汝颍各地传唱。”

    麒麟,古之走兽。它有蹄不踏,有额不抵,有角不触。不论是王公贵族,还是贩夫走卒,都将其作为至高至美的野兽。

    将麒麟比作公子、公姓、公族的仁厚。

    公姓、公子、公族都是指诚实仁厚的公子。

    谁被以此诗传颂?绝对是汝颍第一才俊。

    “谁能当此?”

    难道如年轻时的荀已经如此出众,被冠以“麒麟”之名?

    “仲豫之才,颇似无为,其清明正义,为权贵所恶,而隐居不愿出仕。友若与右军师类,然其远不如右军师老辣多谋。休若有谋,谋有远见。”荀攸将我荀悦、荀谌、荀衍一一介绍给刘凡,然后正色的对刘凡说道:“文若逸群,王佐之才。”

    王佐之才!

    顾名思义,就是辅佐君主成就王业的人。具有非凡的治国能力。

    这里的王,不能简简单单的将其理解成“君王”、“帝皇”,它的内涵更偏向一种“王道”。

    即依靠“圣王仁义教化”治理国家的方法。

    纯粹的“王道”不可取,不论是治世,还是乱世。

    但荀不是固守“王道”的人,忠君、仁义、德政,他遵守这些“王道”,又结合乱世治世,成就自己的“王道”。

    西汉宗室刘向曾言董仲舒为王佐之才。今荀攸言荀王佐之才。

    荀攸不会无的放矢,荀确实为王佐之才。

    刘凡封荀攸左军师,贾诩为右军师,并不是因为荀攸比贾诩差,在刘凡眼中,两人平等。都是他的左膀右臂。

    传奇完人,战术大师。综合历史,这时刘凡对荀攸的评价。

    荀攸十三岁的时候就能察言观色,竟发现了一个深藏不露的杀人在逃犯。他大智若愚,这种胆略在小时候就展现的淋漓尽致。

    贾诩算无遗策,虽在战术比不上荀攸,但贾诩所展现出的“经权达变”的修为,又是荀攸所不及的。贾诩长于应对一切危机困难,频频出奇计。

    “唉!颍川荀氏不愧是天下望族,才俊辈出,公达、文若、休若、友若、仲豫,当今并无对。若辅佐一起辅佐吾,定能帮助吾中兴大汉。”刘凡仰天长叹。

    果然是文若啊!好久不见了。

第二百四十三章 雁门乌氏

    光和六年秋,刘凡在绛邑与荀依依惜别。

    他是刘凡在这个时代最仰慕的人之一。

    当时,刘凡就引荀为知己,希望将来能与其一起共谋大业。

    “荀、荀谌等族亲在何地?吾也不知晓。吾书信颍川,阐明骠骑大将军对他们才能的渴求,他们回到族中看到后,定北上相助。”荀攸向刘凡安慰道。

    荀攸虽比荀年长不少,但论辈分,得叫荀族叔。

    荀衍是荀三兄,荀谌也是荀兄长,都是荀绲之子。

    荀悦是荀俭之子。

    “公达,非常人也,吾得与之计事,天下当何忧哉!”荀攸的话令刘凡脸上浮出一丝喜色。

    颍川荀氏为清流世家,族人多德才兼备。荀攸、荀一人为谋主,一人为王佐之才。

    荀悦、荀谌、荀衍,皆当世一流人才。若得之,兼州连郡之时,不怕没有合适的人才坐镇。

    怀着对马邑官员失望的心情,刘凡等人出了马邑城,绕过乌氏坞堡,向北而去,准备与大军汇合。

    此地不宜久留,荀攸建议刘凡立即撤离马邑附近,免得乌由狗急跳墙。

    ……

    乌子虚是乌由爱子,乌子虚被刘凡杀,轰动整个马邑城,并迅速向雁门传播。

    刘凡不声不响的来到马邑,杀死乌子虚,令无数人心惊肉跳。生怕哪一刻,刘凡突然出现在自家所在的城中。毕竟许多豪强世家的底子都不干净。

    乌由得到这个消息后,拍桌而起,睚眦欲裂。

    强抢民女,被骠骑大将军论罪斩首。恨铁不成钢在乌由心中一闪而逝,立刻成为丧子之痛。

    杀子之仇,不共戴天。

    但是想到骠骑大将军的威名和势力,乌由自觉无力的失声痛哭。

    恰巧,雁门都尉夏沛来见乌由。

    “乌兄为何如妇人一样在此啼哭?”夏沛刚从酒色中醒来,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汝侄被杀,身首异处。现头颅正被悬挂在马邑北门,受贱民百姓侮辱。”乌由抬起头,哽咽的说道。看起来可怜兮兮。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这句话用在乌由身上,再合适不过了。

    天理昭昭,报应不爽。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谁如此放肆?”夏沛面色一变,大怒。

    乌由宽袖遮面,偷看了夏沛一眼,道:“刘世民。”

    “刘凡!他……”本来夏沛很看不起刘凡,自从得知刘凡击破鲜卑万骑之后,他再也不敢小视刘凡。

    夏沛久在边疆,见识过胡人的厉害,边塞卫戍军完全不是胡人的对手。

    胡人一个百长都敢肆无忌惮的入汉境,就是欺负边塞九郡无良将。

    “吾乌氏助万民温饱,为纳税大户,不曾少交一文税收于朝廷。吾儿虽有罪,但罪不至死。刘凡不让吾乌氏安宁否?”乌由眼睛通红。

    “乌兄处处与吾好,吾夏沛也不是忘恩负义的人,吾亲自带人将贤侄的头颅取回,让贤侄早日入土为安。”夏沛拍了拍胸脯,一副极讲义气的模样。

    “都尉不可以身犯险,那刘凡言:悬吾儿头颅三日,时期不够,谁取下,就杀谁。放如此狂言,在他眼中,雁门所有人不过尔尔。”乌由一把拉住夏沛,言语不想让夏沛送死。

    “呀!吾乃朝廷下封的雁门都尉,秩比两千石的武官。塞一郡边关,他这个有名无实的骠骑大将军能奈我何?”夏沛最爱面子,被乌由小施激将法,便面红耳热。

    说完,夏沛摆开乌由,离开乌氏坞堡。

    夏沛走后,乌由眼中发出缕缕寒光,强忍着心中的悲伤,拿出笔在一张纸上一挥而就的快速书写。

    他就知道,刘凡到哪里,那一县的豪强定不好过。

    乌由猜测刘凡所做的目的,定是要杀鸡儆猴,更大的动静还在后面。

    风雨欲来之际,他需要雁门其他豪强世家的支持。各县令、丞、尉的支持。

    夏沛乃暴虎冯河之徒,只能短暂的利用。乌由知道边塞三关原本属于夏沛的卫戍军,现一定改姓刘了。

    “为何吾等不能各取所得,一席相处?吾乌氏有的是金银钱财,有的是粮**铁,有吾乌氏支持,以你骁勇,北边称制也有机会。为何要与吾反目成仇?”

    乌由将一封信写完,把毛笔重重的按在纸上,另一只手抓着白纸,抓出皱褶。

    夏沛回到马邑军营,立刻点兵前往马邑北城门。

    “夏都尉不可啊!骠骑大将军下过命令,不可忤逆。否则大难临头。”

    当马邑令赶到北城门时,夏沛已经将乌子虚的头颅取下,装入事先准备好的盒子里。

    “刘凡为雁门太守,吾乃雁门都尉,一文一武,相互制肘,他用刑法过度,吾来纠正,难道不可?”夏沛嗤之以鼻,反问马邑令。

    “但夏都尉别忘了,骠骑大将军不是秩两千石,而是秩万石,骠骑大将军开的不是雁门太守府,而是骠骑大将军府,骠骑大将军只是领雁门太守而已。都尉麾下卫戍万人,是听你的,还是听骠骑大将军的!”马邑令苦口婆心的对夏沛劝道。

    他不是为了夏沛,而是为了他自己。乌子虚首级被取走,他难辞其咎。

    马邑令觉得自己很委屈,很无奈。

    神仙打架,凡人遭殃。

    他胸无大志,只能走一步看一步,随缘而行。

    夏沛听后,心中咯噔一跳。他环视四周,发现不论是自己麾下的士兵,还是路过的平民百姓,都紧紧注视着他。

    夏沛那种好强,好面的心理又升腾而起,夏沛不再理会马邑令,而是带着乌子虚的头颅离开这里。

    “刚愎自用,必生祸端。”马邑令望着夏沛离去,自嘲道:“无鸿鹄志,不再为官。”

    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此不仅是欺百姓,也是自欺欺人。

    马邑令决定辞去县令之职位,宁愿做一名田舍农,也愿意再惹这种是非。

    他有自知之明,在马邑城中已经得罪了骠骑大将军。

    骠骑大将军刚走不久,乌子虚的人头就被雁门都尉夏沛取走。

    夏沛身为武官,没有这种权利。但他身为马邑令,拘拘儒儒,暗弱无断,眼睁睁看着夏沛离开。

    乌子虚的人头是他挂上去的,他还得罪了乌氏宗族。

    心灰意冷,意志消沉。

    马邑令当众脱掉官服、官帽,摘下印绶,踱步离开。

第二百四十四章 张辽

    一天后,马邑。

    离乌氏坞堡只有数里的方向,一支大军正徐徐向这边赶来。

    众多车马步伐一齐动响嘭嘭,旗帜漫天飞舞斑斓而又鲜艳。

    战旗上绘着赤红的三足鸟,随风猎猎。

    如此大军压境,马邑早已震动。

    乌子虚死后,没有人认为刘凡只是单纯的从马邑路过。

    来者不善!

    马邑为战略要地,雁门都尉夏沛在马邑驻扎五千士兵,其中有一千骑兵。

    而刘凡从边塞南下,率领了将近两万兵马,并且携无敌之势。根本没有可比性。

    夏沛怕刘凡兼并他的军队,立刻率领步骑准备进入乌氏坞堡。

    雁门的卫戍军现在很迷茫,但在夏沛的命令下,又不得不从。

    “都尉,踏出这一步,便是万丈深渊,不可啊!听从大将军之令,大将军定不会和你斤斤计较。北定边境,名留青史,岂不快哉?”一名十七八岁的披甲少年对夏沛劝道。

    “张辽,你小子给我滚一边去。”夏沛不听劝,张口便向张辽骂道。

    夏沛自命不凡,妄自尊大,热衷于权利,怎么可能向刘凡低头。

    少年张辽已经被举为郡吏,因武力过人,名动乡县。被夏沛辟为部曲。

    “或许大将军并无意针对您。那乌氏乃雁门豪强,肆意妄为。您身为朝廷命官,与他们搅在一起,图惹是非。让骠骑大将军怎么看待?”张辽再次尝试的劝道。

    “我命由我,是刘凡多管闲事。我已经传信洛阳,禀告何大将军。吾守在坞堡,他能奈我何?吾就不相信他刘凡能在雁门无法无天。”夏沛颠倒黑白的说道。

    说完,夏沛不再理会张辽,率军进驻乌氏坞堡。他已经收到乌由消息,只要发动整个雁门的世家反对刘凡,刘凡一定会知难而退。

    “不思悔改,反而变本加厉。如此一意孤行,已离冢中枯骨不远了,吾张辽不能坐以待毙。”此时张辽已经对夏沛死心了。

    ……

    “禀告骠骑大将军。雁门都尉夏沛将乌子虚人头取下,马邑令卸职离任。”一名斥候奔来向刘凡禀报道。

    “禀告骠骑大将军。雁门都尉夏沛已经率领驻守马邑的卫戍军进入乌氏坞堡,坞堡入门全部被封。”又有斥候奔来向刘凡禀报道。

    刘凡听后眉头一皱。

    这夏沛真是找死,雁门都尉又如何?真把自己当回事?

    汉末三国时,诸侯兼并的过程中不知死了多少握有大权的太守、都尉。

    至于马邑令卸职离任,刘凡根本没有当回事,那个庸人,就算没卸任,刘凡也不会让他误民。

    “乌由和夏沛察觉到了吾等的意图,打算孤注一掷,不顾一切的采取极端的行动。军师可知他们的依仗是什么?”刘凡向荀攸问道。

    人急烧香,狗急蓦墙。他们会把一切本不可依靠的东西,当做依靠。即便是铤而走险也愿意。

    赌一下,可能有机会;不赌,便是输。

    “这个乌由不简单啊!不过豪强终究是豪强,不得民心。他所依仗无非就是发动其他雁门豪强世家抵挡大将军。大将军不要管那些,吾军已成势,攻灭乌氏,谁敢做出头鸟?”荀攸分析了一下局势,对刘凡回道。

    雁门郡只是大汉上百个郡国之中的一人。而且还是边塞郡,远没有地处中原的郡国繁荣。世家只是小世家,只能被豪强霸。

    刘凡录尚书事时,被天下世家威逼,雁门的世家,可算不上天下世家。

    “好,刘江,汝拟定檄文,列出乌氏罪状,通告全郡。吾看谁敢助纣为虐。”

    刘凡当即对刘江下令道。

    “诺!”刘江领命。

    一个时辰之后,大军来到乌氏坞堡,并列军于坞堡外。

    刘凡最精锐的骑兵都留在北方,归关羽统帅。

    徐晃麾下有五千精锐步兵,五千雁门卫戍士兵。

    夏沛不能善待士卒,老是克扣军饷,雁门卫戍士兵对他没有好感。

    刘凡一拉拢,他们立刻倒向骠骑军阵型,骠骑军一日三餐,能吃饱穿暖,月月有饷钱拿,比跟着夏沛好十倍。骠骑大将军的威望、信誉都如日中天,夏沛这个毫无底线的家伙远远不能及。

    王越任间军司马之后,五千游侠士兵,都归黄忠统帅,黄忠武力全军第一,即便是步战对阵,王越也不一定是黄忠的对手,更遑论马战。

    黄忠箭术也是全军第一,有“神箭”之称,那些游侠剑客熟悉了骠骑军后,无人不服黄忠。

    乌氏坞堡规模宏大,占地方圆一里多,如城堡一样。

    墙壁夯土而成,高三丈,主墙厚度将近十丈,轻易攻不破。

    如这种坞堡在汉末各地比比皆是。豪强依靠坞堡,随波逐流,谁实力强大,就听谁的。只要不侵家族的利益,豪强可以支持任何人,甚至是胡人。

    “敢问哪位是乌氏的主人,吾有心拜访,为何将吾却之门外?难道这就是乌氏的待客之道?”刘凡在亲卫的拥护下驱马上前,沉声的喊道。

    “骠骑大将军任地方父母官,吾一直对敬骠骑大将军为宾客,可吾子躺在棺材中还没有出殡,敢问骠骑大将军这是为客之道乎?”乌由咬牙关说道,对刘凡切齿痛恨。

    “吾也是正为这件事情而来,吾杀他之前,根本不知道他是一方霸主之子,吾刚知晓,追悔莫及。特来向乌家主道歉,快把坞堡门打开,吾要到灵堂前,拜一拜!”刘凡一脸后悔的说道。但言语讽刺。

    “刘凡,汝别在这里惺惺作态,乌兄要是把门打开,吾等项上人头,恐怕不能多待一刻吧!”乌由还没有回应,夏沛便忿然作色,提前与刘凡撕破脸皮。

    “乌由,汝起坞堡,缮甲兵。犯下谋反大罪,若是开城受缚,本将便饶你一命。如若不然,本将攻入坞堡,力斩不赦。”刘凡脸色一变,对城上喊道。

    不用想,站在乌由旁的那名披甲将领,一定是雁门都尉夏沛。

    “吾起坞堡,是为了防备胡人,缮甲兵,是为了抵御强盗。乌氏一直奉公守法,何来罪行?骠骑大将军莫要血口喷人。”乌由狡辩道。

第二百四十五章 攻破城堡

    “建筑坞堡,第一大罪。偷税漏税,第二大罪。豢养家兵,第三大罪。私开铁矿,第四大罪。鱼肉百姓,为祸乡里,第五大罪。勾结贪官污吏,任人唯亲,第六大罪。干涉雁门政治,传乱世之音。第七大罪。如此恶行,汝不是谋反是什么?”

    刘凡一连将乌氏七大罪状说出,让坞堡上许多人哗然。

    夏沛麾下的士兵反应最大,他们身为卫戍士兵,竟然在为虎作伥。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既然视吾乌氏为眼中钉,那就攻过来。”乌由与刘凡毁冠裂裳,彻底决裂,为了不让自己的军心动摇,乌由开口对坞堡上的人许诺道:“刘凡不分青红皂白,牟取正义家族。坞堡坚固,牢不可破,堡内粮仓数十万石,用之不尽。凡帮吾守坞堡着,一律赏万钱。”

    乌由这么说,主要是为了稳定夏沛麾下的士兵,要是他们反戈一击,坞堡不攻自破。

    他不相信夏沛有稳定军心的统帅能力。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许多士兵都心动了。一万钱,他们从没有见过。

    “左手执天下之图,右手刎其喉,愚夫不为。尔等要钱财有何用?只能蜗居坞堡,想送家人都不行。坞堡粮食可用一年、两年,难道可用十年?帮其守城,皆为叛贼,叛贼者,杀无赦!”刘凡反过来劝说坞堡上卫戍士兵:“所以然者。生贵于天下也。”

    左手拿着天下的地图,右手割断自己的咽喉,再愚蠢的人都不会做这样的事情。

    刘凡意思很明显,生命比做皇位都重要,区区万钱,难道就值得你们为他卖命?

    “刘凡妖言惑众,莫要相信。他攻打同源,乃是重罪。大将军何进马上就会派兵北上救吾等,刘凡也会被革职查办。守住坞堡,荣华富贵。”夏沛立刻跳了出来,胡说八道。

    “汝可是雁门都尉夏沛。……汝知法犯法,轻于军纪,玩忽职守,助纣为虐。吾已禀报朝廷免去汝职务,现雁门卫戍大军皆由吾统领。汝不下来领死赎罪,却如断脊之犬,在上方狺狺狂吠。如此不知羞耻乎?”刘凡指着夏沛喝道。

    何进正忙着对付宦官,哪有能力管到这里?

    朝廷那边,刘凡除了对刘宏敬重外,宦官、外戚他都不怕。

    “休要口出狂言,吾领军之时,汝不过是黄口竖子。汝走运撞上鸿运当头,却不知天高地厚。汝必然是有运无命。”

    夏沛口无遮拦,直接对刘凡骂道。

    刘凡不动声色,转身看向身后五十步外的黄忠。

    黄忠心领神会。

    他快速提起挂在马侧的养由基弓,拉弓搭箭,射向夏沛。

    夏沛也看到了黄忠的举动,嗤之以鼻。

    双方相隔将近一百五十步,又是由下往上射,射过来已经是强弩之末,更别说准头了。

    患生所忽,灾祸往往是由疏忽大意造成的。

    所以许多智谋者都会做到防范于未然,不立于危墙之下。

    一道如云雀一样的声音响起,黄忠搭在弓弦上的箭矢飞了出去。

    一瞬间,箭矢飞上城头,插入夏沛的胸膛。

    夏沛瞪大眼睛,一脸不可置信。低头看了一下自己胸前的箭矢,缓缓倒下。

    身边亲卫扶起他时,已然气绝身亡。

    乌由心惊胆战,立刻找掩体躲起。生怕黄忠再来一箭,结束了他的小命。

    黄忠收起自己的弓箭,他知道这种机会只有一次。

    “罪臣夏沛已死,尔等还不攻破乌氏,打开城门,将功折罪。”刘凡扬声对着城头喊道。

    若夏沛不带兵入乌氏坞堡,刘凡或许还会感觉到棘手。

    坞堡不仅是军事堡垒,还是粮仓。他不怕乌氏,因为久守必失,围的时间长了,坞堡内的人定会屈服。

    刘凡担心在自己围乌氏坞堡的时候,雁门其他豪强世家趁机兴风作浪。

    现在五千汉卫戍军入乌氏坞堡,乌由自取灭亡。

    卫戍士兵,始终不是给豪强效力的。他们的责任是守卫边疆。

    夏沛不得军心,不能被士兵的拥戴,他的死并没有引起士兵悲愤。

    “将士们,吾等保家卫国,为非作歹的豪强岂能左右吾等,打开坞门,迎骠骑大将军入坞堡。”这时,张辽站了出来,对坞堡城墙上的士兵激励道。

    夏沛将张辽从郡吏提拔为部曲,他们只是上下级关系,并非主公家臣。张辽多次劝说夏沛,已经仁至义尽。

    张辽说完,无数士兵响应。纷纷对乌氏的家兵倒戈相向。

    “挡住!挡住!”乌由慌忙的指挥道。痛声哀叹,但现在嗟悔无及。

    本意是拉拢夏沛及五千卫戍士兵帮助他守城,以随机应变。现在五千卫戍士兵成为了烫手山芋,黏在手上甩都甩不掉。

    坞堡上的卫戍士兵只是很少的一部分,大部分都在坞堡内,若他们得到消息把四门打开,那他们乌氏就真的完了。

    “攻取坞堡!”

    机不可失,刘凡不会眼睁睁看着上方的士兵奋战。

    坞堡上的乌氏家兵被卫戍士兵缠住,不能再防守了。只要云梯靠墙,登上去轻而易举。

    胜利的天平不断的向他这边倾斜,刘凡想一锤定音。

    刘凡话音一落,徐晃和黄忠一人带着一队士兵抬着云梯发动进攻。

    张辽虽年少,但甚是勇武,手持一支八尺长的月牙戟,乌氏家兵都是散兵游勇,没有人是其一合之敌。

    月牙戟,是一种啄、刺于一体的武器。

    长矛的一侧加上月牙小支,就是月牙戟。

    戟的头可以用来刺,月牙可以用来砍,月牙的尾部可以勾,这种武器使用起来很有难度,但在张辽手中却势如破竹。

    擒贼先擒王,张辽的目标是乌由,只要活捉乌由,乌由门下的家兵食客肯定会束手就缚。

    战斗慢慢延伸到坞堡内,下城墙的路也被堵上。

    刀剑无眼,乌由无法离开城墙,只能被亲信保护着,缩在一个角落。

    乌由看着己方家兵被打的节节败退,心中大急。

    他撇眼间,看到一张张云梯靠在城墙上,惊魂还未定,黄忠和徐晃麾下的士兵已经登上城墙。

    刘凡赏罚分明,他麾下的士兵远非卫戍士兵能比拟。

    为了军功,人人贾勇,个个争先。

第二百四十六章 乌氏覆灭

    乌氏家兵从节节败退,变得狼狈逃窜。

    刘凡麾下士兵要么是江湖侠客,要么是训练有素的劲卒,他们哪里是对手?

    张辽时时刻刻盯着乌由,乌由将自己的锦衣脱下,换上护卫的粗布衣袍,并没有瞒过张辽双眼。

    乌由想顺势跟着溃军退走,张辽立刻提戟追了上去。

    “乌由休走!”

    张辽大吼一声,侧冲到他面前。

    乌由的贴身护卫立刻跑过来护主。

    这十几名护卫都是乌由重金豢养的亡命之徒,张辽一时间杀不死他们。

    “好小子,武力不错。”

    伴随这声音,徐晃现身,开山斧落下,劈死一人。

    “多谢将军相助。”张辽顿时没了压力,开口向徐晃谢道。

    徐晃身披明光甲,面含威严,在这城墙上如鹤立鸡群,一看就是武官一级的人物。

    “那是乌由,这些杂兵交给吾,汝取下乌由人头,吾为你请功。”徐晃目佻乌由,对张辽说道。

    徐晃心细如发,观察入微,乌由的举动也没有瞒过他。

    张辽心中感激徐晃,也钦佩徐晃的气度。

    年少气盛,正是争强好胜的阶段,张辽不想放弃这次立大功的机会。

    他反手一戟搠死一人,又挥戟逼开其他人,向乌由追去。

    乌由的护卫想拦住张辽,徐晃左劈右砍,与他对战的乌由护卫瞬间被杀死好几个,他大步跨过去拦住了想追张辽的乌由护卫。

    乌由护卫不得不放弃张辽,与徐晃对战。

    乌由的家兵畏汉军如虎,抱头鼠窜。

    此时,乌由身边的护卫已经没有几人了。乌由现在异常狼狈,估计就连他的家兵也不见得能认得出来。

    从高高在上,变得旦夕不保,这种变化何其大。

    见张辽又冲了上来,乌由慌不择路,对张辽诱惑道:“汝放了吾,等吾脱险后,吾赏你万金,让你让荣华富贵。”

    “大丈夫岂能受嗟来之食。拿命来!”张辽大怒,他感觉自己收到了侮辱。

    张辽毫不犹豫,一戟向乌由刺去。

    乌由的几名护卫想拦着张辽,张辽一刺一钩,瞬间杀死两人。

    乌由环视四周,发现全是汉军士兵,有些汉军已经盯上他了。不由的面若死灰。

    “吾乌由愧对列祖列宗。”乌由猛然跪在地上,仰头望天,涕泪交集。

    天生刘凡,难道就是让他灭吾等贵族世家吗?

    乌由拔出腰间匕,以袍覆面,直接插向自己脖颈。

    当张辽解决掉乌由亲卫,来到乌由身边时,乌由已经直挺挺的倒下,看不见他的面容,那衣袍上染了一朵血花。

    乌由自觉无颜去见列祖列宗。

    或许刘凡来雁门的那一刻,就将矛头指在这里。因为他们是豪强,他们压榨百姓的血汗,奠定了自己的豪强之位。

    乱世定会有豪强,想平治乱世,就不能让自己的势力范围内出现豪强。

    汉武、光武,历朝历代皆力摧豪强。世家是一个朝代必不可缺少的,但豪强可以没有。

    “哼!真是便宜你了。”张辽持戟立在乌由尸体旁,他有些生气,差一步就能抢到这天大的功劳。

    但张辽不想割下乌由首级去领功。

    不是尊敬乌由,而是有自己的节操。

    “乌由已死,放下武器。”

    城墙上的战斗已经结束,坞堡内还在进行激斗,每一息都有伤亡。

    张辽一喊停,坞堡内战斗的双方陆陆续续停手,并放下武器。

    乌由一死,坞堡内乌氏家兵的信仰崩塌,无心再恋战。汉军势大,战之必亡。

    坞堡门大开,刘凡被迎入乌氏坞堡。

    这是一场实力悬殊的战斗,从刘凡踏入雁门这一刻,雁门的豪强世家就注定失败。

    刘凡在洛阳变法时,向豪强世家,地方势力屈服,他那是为民之举。若不屈服,豪强和地方势力疯狂的压榨百姓,迫使百姓动乱。

    就如杨赐所言:卿变法失败,是因为你没有掌控天下。

    刘凡现在的军事实力,完全可以掌控一郡。

    “雁门卫戍军部曲张辽,拜见骠骑大将军。”张辽向刘凡拜道。

    刘凡入坞堡后,徐晃将张辽举荐给刘凡。张辽年纪轻轻,武力便如此出众,将来定是一名猛将。

    张辽身高七尺六寸,面如紫玉,目若朗星,亦是一名成熟稳重的少年。

    “真人中之龙也。坞堡之上,也是你号令士兵反扑的乌氏吧!”刘凡赞扬道。能冲锋陷阵,善统帅士兵,五子良将之首。

    历史上张辽威震逍遥津,以八百步卒,破孙权十万大军,差点活捉孙权。

    张辽用兵大胆,果敢。具备大将之材。

    “乌氏为祸乡里,人人得而诛之。若非雁门都尉掣肘,将士们早就奋起反抗了,将士们跃跃欲试,吾只是先一步反应过来。”张辽沉静的对刘凡答道,将大部分功劳推给卫戍将士。

    “不骄不躁,善!这位是平虏中郎将徐晃,徐公明。勇力过人,深谙兵法,尤擅攻坚治军。”刘凡指着徐晃向张辽介绍,然后对他封道:“今升任你为别部司马,领一部众在徐晃麾下任职。”

    “诺!”张辽兴高采烈的拜谢。

    习文练武,不就是渴望能封候拜将。张辽有种良才遇明主的感觉。

    “大将军,乌氏的族人如何处理?”这时,黄忠走过来对刘凡问道。

    乌氏在雁门扎根百年,宗族旁支甚多,对于这些人的处理,他们不敢妄断。

    “有罪行的,依法惩办。无罪行的,贬为庶民。乌氏家兵、食客一律解散。其门下佃农,奴仆,全部释放,将乌氏田地合理分给他们。乌氏私自开采的铁矿、仓库中粮食、金钱皆为官有。”

    刘凡简简单单几句,就将乌氏的解散,让雁门最大的豪强乌氏家族崩塌。

    予其惩而毖后患,目的就是杀一儆百,今日这件事情传出去之后。哪个家族还敢放肆?

    可以说,刘凡已经完全掌控了雁门郡。

    这种掌控,不仅仅是军事上具有强大的威慑力、政治上得天独厚,他更是得到了整个雁门郡的民心。

    从北上击败胡人,分给边县百姓马肉,到处死乌子虚,再到今日覆灭豪强乌氏,杀死雁门都尉夏沛。

    等到刘凡的一系列法令推出之后,会更受百姓的拥戴。

    得民心者的天下!

第二百四十七章 善后

    刘凡这么做已经是很仁慈了,若雁门乌氏的罪证坐实,是夷灭三族的大罪。

    族诛是酷法,刘凡心中抵触。

    “大将军该如何善后,如何向朝廷交代?”荀攸望着他们说道。

    夏沛好歹也是秩比两千石的武官,卫戍一方边境,朝廷亲令。

    虽夏沛死有余辜,但这事情肯定会受人攻讦。

    “吾身为骠骑大将军,持节杖。杀一个犯上作乱的都尉,只是区区小事。雁门乌氏罪证确凿,乃谋反大罪。吾会亲自上书奏明陛下,并且为击败胡人的将士们邀功。”刘凡理直气壮的说道。

    “陛下信任大将军,但陛下身边奸佞小人众多。大将军此战定会让那些人忌惮,若他们借助陛下之手,极力将大将军调回洛阳,大将军该如何做?”荀攸慎重的问道。

    荀攸不敢随意猜测刘凡心中的想法。但他也知道在这乱世中想站稳脚跟,必须拥兵自重。

    羽翼丰满之时,南下勤王,做周公?做光武?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吾北上塞胡,只一小胜,不将胡人驱赶至大漠,决不罢休。”刘凡斩钉截铁的说道。

    无论如何,他都不能回洛阳。回洛阳不一定会丧命,但一定失去大好机会。

    “大将军只要养精骑十万,天下大势就在大将军一念之间。”荀攸心潮澎湃的说道。

    刘凡没有回应什么,只是轻轻的点了点头。

    一个雁门郡,是养不了十万精骑的,除非能拿下河套地区。

    五日之后,贾诩、赵云来到马邑。

    这几日,刘凡没有回郡治阴馆城,一直待在马邑城,暂时理一县政务。在荀攸的辅助下,将积留的政务全部处理完。

    马邑为雁门大县,重中之重。而乌氏坞堡刘凡会加以利用。刘凡遂征辟刘遇为马邑令,管雁门政务。

    刘凡令黄忠率领游侠剑客五千,又从并州士兵之中选出三千会骑术的士兵,分战马八千匹。

    刘凡本想再训练一万骑兵,但想到长远的计划,就放弃了。

    他令人挑选出一批优等的种马,再挑选优良的母马。在马邑西的古长城边修建养马场。

    这次从拓拔鲜卑部掠夺了不少健壮的种马,最适合交配繁衍。

    为了保持良好的基因,从那些没有被阉割过的良马中挑选种马、母马共一千五百匹,匹匹上等。

    马匹阉割是游牧民族发明的,很早以前就有。很多马匹都是从小阉割。

    战马被阉割有许多好处,特别容易驯服。而且精力旺盛,不会因长途奔袭运动过大而缺乏精力。

    还有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不受异性吸引,“美马计”就是没受阉割的悲剧,阉割后,战马在战场上不会因异性马而发春。

    第一个用“美马计”的是战国战国的李牧。

    当时李牧为赵国名将,镇守雁门关(古雁门关),曾见匈奴有良马百匹因酷热被赶到河里洗浴。李牧眉头一皱计上心来,下令放出军中母马百余匹,系在隔河的树阴下。母马嘶声四起。

    匈奴的公马听见母马声,马上全部渡河奔驰而来。守关士兵便将其尽数赶入城中。匈奴将领见状大怒,率众赶过来,被李牧预先埋伏的弓箭手射杀而大败。

    李牧这个办法后世也被李光弼效仿,特别是马匹在发春的季节,在战场上遇到母马根本走不动路。

    所以,阉割,是解决这种情况的最好办法。

    一匹小马驹从出生,两年后就长到看着和正常马匹差不多。但性情、耐力、工作能力等方面还在小马阶段。想要成为战马,必须还要再经过两年左右时间的成长。

    西汉初天下统一后国民修生养息,当时北方皇家养马场只有不足十万匹良莠不齐的马匹。

    经过文景盛世的过度,皇家养马场马匹达到一百二十万匹。卫霍因此有源源不断的优良战马供应。每一次大战,都是长达数十天的奔袭,损失的战马数以万计。

    与胡人长期对战,马匹相当于骑兵的武器。骑兵没有马匹,就如步兵没有长矛。

    并州民风彪悍,勇力者甚多,近一万卫戍士兵没有裁除一个,全部分配到各军,充实军力。

    至此,刘凡麾下有骑、卒两万四千。

    关羽麾下阴山铁骑三千五百。

    黄忠麾下骑兵八千。

    徐晃麾下步兵一万一千。

    高顺麾下步兵一千。

    王越麾下细作五百。

    对于一个郡来说,这是非常膨胀的兵力,但刘凡的资产暂时还能维持这种兵力。

    乌氏仓库屯粮数十万石,可供全军一年多的粮食。

    从乌氏得到的金银财宝数不胜数。

    乌氏在县北,马邑东有铁矿数处。刘凡自然而然的将那些铁矿接手了。

    刘凡作为后世之人,知道铁矿在雁门、太原等郡比比皆是。

    乌由平时奴役佃农为他开铁矿、炒铁矿石,刘凡灭掉乌由后,将乌由的田地都分给他们,并给他们工钱。

    百姓感恩戴德,直呼骠骑大将军为救世天神。

    从一无所有,还得从事繁重的劳役,变得可以有良田,劳役有工钱拿,真是判若云泥。

    平时在干活的时候,百姓还会被恶奴拿鞭抽打,被打死、累死的也不是没有。因为他们的户口已经不属于官府,而属于豪强。就算被官府知道,豪强也只是交一些罚金而已,用理由搪塞过去。

    而刘凡不仅没有派遣士兵去监管他们,反而在每一个铁矿场设置“工司”一人,但凡有一名百姓在干活中受了伤,都要处罚工司。

    乌氏坞堡被刘凡命名为铁城。依旧是屯粮之地。

    刘凡又任命申屠钢为金曹,掌管冶炼、兵器、农具等铸造。进驻马邑铁城。

    又下召招募雁门铁匠及大量铁匠学徒,帮助申屠钢锻造盔甲武器。

    为了增加工作效率,工作质量,以及军事保密性。

    刘凡将招募而来的铁匠及铁匠学徒分数个工段,制作盔甲的各个部分,最后由申屠刚统一调度。

    每一柄武器、每一套盔甲上都有工匠的姓名,及制成日期。

    武器、盔甲制成之后,由主簿一一记录。

    若士兵在战场上盔甲、武器出现不达到质量的情况,将对铸造兵器的工匠进行问罪。

    此杜绝了粗制滥造的情况发生,使工匠对铸造的每一件武器都精益求精。

第二百四十八章 改革军队

    黄忠率领八千兵马驻扎在马邑北部,与中陵县接。那里的开阔地适合训练骑兵。

    徐晃部下司马刘辟率领一千步兵镇守铁城,守卫兵器,粮食。

    徐晃部下又分出一名司马率兵一千镇守养马场。

    因为养马场的马夫不少都俘虏的鲜卑人,要时刻看管他们。

    要是鲜卑俘虏老老实实的待着,则有吃有喝,要是敢骑马逃跑,汉军手中的矛和弓箭也不是吃素的。

    鲜卑俘虏许多已经认命了,在大汉腹地,没有武器,弓箭,就算是侥幸骑马逃走也没用。汉军骑兵的厉害他们可是见识过,被追上必死无疑。

    老老实实待在这里,最起码不愁吃穿。

    “右军师,子龙辛苦了。此行可顺利否?”一见面,刘凡立刻向二人问道。

    “和连已经答应与吾军结盟。吾等将金银珠宝送到单于庭,定瞒不住其他鲜卑部落。和连用不了多久就会派人来雁门与吾等结盟,这也瞒不住鲜卑其他部落,此已让诸部生疑。等盟约一成,吾军骑兵生成战力,就可以实施计策。直破单于庭,让鲜卑四分五裂。占据河套后,立刻转身击破河套南朔方、上郡的南匈奴,将南匈奴驱逐出草原,赶出西方黄河流域。至此,以河套、雁门互为犄角,逐个击破鲜卑。建立可比卫霍的功勋。”

    贾诩向刘凡回答道,并且为刘凡制定了战略。

    他的话有提醒刘凡的意思,必须等实力充足之时,发动计策。一举奠定草原霸主。

    击破单于庭后,定会引来各部鲜卑的报复,要抵挡住鲜卑的攻势。

    南匈奴诸部兵力也不少,必须有一举攻破他们的实力,不然腹背受敌。

    南匈奴不会容忍汉人再次制霸草原。

    “右军师所言能成,定是开天辟地之功。”刘凡抚掌大赞。

    黄忠八千骑射成军。申屠钢铠甲、武器精炼。便是实行大计之时。

    即便是有马镫、马鞍。骑射的训练也需要一年半载。

    在这期间,他要全力治理雁门郡,为接下来的大战做准备。

    “子龙,吾派遣汝为黄忠的副将,辅助黄忠训练骑射。吾希望子龙将来也能率领千军万马,驰骋天下。”刘凡对赵云封道。

    赵云和张辽一样,刘凡寄予很高的期望。他们只是军功不够,不是能力不足。学习、磨砺一番,定能成大器。

    为将者,必心细。心细,可三思而后行,谋定而后动,能审时度势,利人利己,做事能事半功倍。

    为智者,必气和。气和就是大智慧,以宽容之心处事,外柔内忍,在出谋划策时头脑才会更清晰。言者如荀攸、贾诩。

    “赵云定不辜负骠骑大将军的期望。”赵云当即拜道。

    赵云善骑善射,统帅骑射,再好不过了。

    ……

    次日,申屠钢率领五百铁匠来到马邑,入驻铁城。

    刘遇也紧跟着到来,出任马邑令。

    一个月时间过去,此时已经三月中旬。

    在和连的约束下,中部鲜卑各部果然没有来侵犯雁门边境。拓拔鲜卑覆灭的前车之鉴使鲜卑诸部对刘凡极畏惧。

    鲜卑无法组成联军,不敢南下尝试。

    张钧断法极严,他大动干戈的整顿雁门郡官吏。将近三分之一的官吏被罢免。雁门十羊九牧的情况就此不在。他任用骠骑大将军府各曹士人担任各县要职。

    骠骑大将军府下士人,多仰慕刘凡及刘凡颁布的政策法令,有世家,有寒门。

    在刘凡被贬时也不离不弃,随同而来。不说别的,就这种品质,也该被重用。

    蔡邕非常关注民生,亲自探查各县各地百姓,对症下药。他正在着手颁布屯田令,继续冲击着世家的利益。

    此次灭拓拔鲜卑大战,不少将士立有功劳。

    刘凡在战前承诺的赏钱全部发放,由于是伏击作战,杀敌数根本算不清。弓弩手杀敌太占优势,那样分配也不公平。

    刘凡总共拿出一千万钱,犒赏全军。全军将士获得万钱至百钱不等,毕竟许多将士根本没有出战,能获得一百多钱已经不错了。

    此战伤残和阵亡的士兵近千,刘凡又拿出许多金银钱财抚恤其家人。

    战后不能服众,让百姓厌恶,那就是穷兵黩武,横征暴敛。

    这一个月,刘凡一直呆在马邑。他基本上没有管理政务,蔡邕派人多次催促,刘凡也未回阴馆。

    刘凡,荀攸,贾诩,刘江在这一个月中一直计算着一件事情。

    改革军队!

    让统帅在调兵迁将上更方便,在排兵布阵上更整齐,让军队更有凝聚力,让士气更为高涨。

    刘江和一批佐吏握有从刘凡在绛邑开始,到现在所有将士的军功记录。

    经过近一个月的商讨,刘凡重新打破军制。

    不再有什长、百人将等编制出现。

    重新改革的军队编制为军、部、曲、队、屯、伍六级。

    本想在军下边设一个营,但刘凡想到自己无权封校尉,只能作罢。

    十人为一伍,设一伍长。

    五个伍为一屯,设屯长,共五十人。

    两屯为一队,设队正,共一百人。

    两队为一曲,设军侯,共二百人。

    五队为一部,设司马,共一千人。

    一军统多少部,不定。

    现在骠骑军已经明确划分出来三军,关羽统帅一军,黄忠统帅一军,徐晃统帅一军。

    并且刘凡接着颁布军衔制度。

    四等十八级军功叶。金银铜铁。

    每一等,每一级都代表着各种不同的功勋。

    每一等,每一级都代表着每个月增加的俸禄不一样。

    每一等,每一级都代表着家人的待遇不一样。

    每一等,每一级,都代表着在军中地位不一样。

    战场上,若主将阵亡,军衔最高者代替。每一伍,每一曲的头领阵亡,军衔最高者替。

    这种军功叶,必须立功才能得到。比如典韦来投军,即便是刘凡爱才封他为司马,他也没有一块铁叶。

    知耻而后勇,刘凡让士兵们以此为荣誉。只有在战场上杀敌立功,才能在自己的胸前多挂几块铁叶,甚至把胸前的铁叶换成铜叶、银叶、金叶。

    谁都渴望衣锦还乡,谁都想光宗耀祖。

    在街市中抬头挺胸的走路,受万千人羡慕,是何等风光?

    此令一出,三军震动。

    没有获得铁叶的想挂个铁叶,挂铁叶的想着挂更多更好的军功,如将领一样。

    全军奋发图强,拼命训练。他们渴望在战场上杀敌立功,渴望在战场上活着,风风光光的回来。

    若是遇到战斗,他们定会红着眼冲上去,发挥出自己的极限战力。

    死亡就像回家一样,何惧哉!

    从这一刻起,北方诸胡,尽为鱼肉。

第二百四十九章 南宫起火

    关羽三块银叶的军功。

    徐晃两块银叶的军功。

    黄忠一块银叶的军功。

    周仓一块银叶的军功。

    刘辟五块铜叶的军功。

    赵霁三块铜叶的军功。

    赵云三块铜叶的军功。

    张辽三块铜叶的军功。

    原骠骑军其他司马,军侯等皆是三块至一块铜叶。

    队正和屯长则是一块铜叶至三块铁叶。

    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有的士兵违反军纪,军衔很高,职位却很低。

    连四块银叶者,刘凡都没有授予。

    养士,譬如饲鹰。饥即为用,饱则去。

    并不是怕他们在权利膨胀之时噬主。

    刘凡用人,始终坚信德才兼备。做为后世之人,一般不会看错人。

    刘凡也要给大将们一些信念,让他们知道他们的路还有很远,他们的顶峰还有很有,不要有丝毫懈怠。

    一个月时间,申屠钢已经将所有军功叶打造好,送往各军处。

    刘凡令各军将领按照名单上的军功向全军授予军功叶。

    每一片军功叶都是铁匠精心打造,纹络美观。深受全军喜爱。

    军队改革完成之后,刘凡带着两位军师和亲卫离开马邑。

    徐晃军刘凡没有调动,驻扎在马邑东北处。

    马邑与阴馆相聚不到百里,刘凡可以随时调动。

    马邑直指北方疆土,调兵时更为方便。

    ……

    洛阳,大将军府。

    击钟鼎食,连骑相过。这种贵族的生活并不能化解何进心中的烦闷。

    刘凡初到雁门,便击破一部鲜卑,杀敌过万,令文武百官神情各异。

    他们忽然想起刘凡是以什么闻名的。骁勇善战,平定黄巾,击破匈奴。

    许多人后悔将刘凡发配到雁门。刘凡要是在雁门成势,尾大不掉,该如何是好?

    没过几天,又传来关于刘凡的消息,果真如所料。

    刘凡杀雁门都尉夏沛,攻灭雁门豪强乌氏。

    前几日在朝堂之上,奸佞小人攻讦,认为刘凡破坏汉、鲜卑关系,杀害朝廷命官,图谋不轨。

    忠臣义士辩护,认为夏沛乌氏该杀,击败鲜卑使大汉扬眉吐气,当一同奖赏。

    刘宏对朝廷群臣很失望,呵斥那些言刘凡有罪的官员。

    对刘凡大肆赞扬,刘凡官职太大,无官可封。刘宏本想赐“九锡”表示赏赐,但群臣反对。

    张让、赵忠等十常侍以王莽加九锡篡位来提醒刘宏,九锡乃逼迫臣子造反之物,不可赏赐。

    九锡分别为车马、衣服、乐、朱户、纳陛、虎贲、斧钺、弓矢、禾巨鬯。

    是天子对臣子的最高礼遇,赐给一样都是不得了的存在,更别说是连加九锡。

    张让为了不让刘凡有太大威望,对刘宏进行哄骗,不过他也真的蒙对了。

    王莽,曹操,司马昭都曾加九锡,南朝时宋齐梁陈的开国皇帝也曾加九锡。加九锡者,无一不是谋篡之辈。在后世,九锡是谋反的代名词。

    刘宏将信将疑的听从了张让的建议,不过为了表彰刘凡,他从自己的金库拿出两千斤黄金,赏赐给刘凡,还下诏书让刘凡自主处理雁门之事,不必顾及。

    那以后,朝野流传着一道传言:天子欲将雁门郡改为雁门国。

    刘凡没有被责怪,反而嘉奖。许多官员将矛头指向何进。

    刘凡被贬雁门,都是何进出的馊主意。

    要是把刘凡贬到日南郡、交趾郡或者九真郡那种不毛之地,刘凡即便是能力通天又如何。

    何进百口莫辩,只觉心中憋屈无比。

    最后只能在心中反复念叨着四个字:“贾诩误我!”

    已经三个月了,贾诩还未回来,他以为贾诩也伴随强阴伏击死掉了。

    至于刘凡为何能先知先觉的布下埋伏,何进根本没有往深处想。

    刘凡未死,是何进心头的一根刺。以至于现在何进抬头看北方,都有一种刀被架在脖子上的感觉。

    今日朝会之上,又传来一道对他不利的消息,雍凉那边,韩遂、边章进攻美阳,与驻守美阳的董卓军正面交锋,羌兵好勇斗狠、凶悍勇猛,而且士气旺盛。董卓与交锋没多长时间,便大败。情势对官兵极为不利。

    传到朝堂之后,刘宏震怒,立刻要革除董卓官职,将张温调回京。何进谏请息怒,刘宏不听。

    张让以“胜败乃兵家常事”、“临阵换将,兵家大忌”之由劝说刘宏,认为此战只是小挫,主力大军犹在,等张温、董卓等稳住阵型,胜算还很大。

    刘宏这才把怒气平息。

    张温司空的官职是花钱捐的,自然与张让有勾搭。董卓虽然粗野凶狠,但性格圆滑,不管是大将军何进、还是宦官张让、赵忠势力都有贿赂。所以张让帮着他们说话。

    文武百官许多人认为董卓是何进的党羽,开始动摇他这个大将军的位置。

    何进理屈词穷,他自己也相信董卓听从他的命令。

    “董仲颖!汝年轻时的骁勇哪里去了?”何进不由发出道道疑问。

    “公不可再锋芒毕露,让宦官奸臣抓住把柄,皇后娘娘在内周旋,公在外韬光养晦,以待时机。”何进部属王匡对何进劝说道。

    何进接受王匡的建议,这一场斗争消磨了他许多力量。许多官员对他若即若离。

    天子对他不冷不热,心思他越来越捉摸不定。

    三日后,南宫忽然莫名的着起无名大火,许多宫殿付之一炬。

    张让、赵忠等人劝说刘宏,应增加田地税收,调集各郡上好木材石头,重建南宫。

    刘宏本不同意,但张让妖言:“南宫是陛下议政的地方,天下气运所在,没有南宫,大汉气运断矣!”

    清廉难!贪婪,就在一念之间。而且,贪婪有瘾,戒都戒不掉。

    想到南宫是皇宫的颜面,刘宏昧着良心同意张让等人建议。将每亩田地税收增至十钱。美名为“修宫钱”。

    征调太原、河东、狄道等郡的木材和有花纹的石头,送往京师,建筑宫殿。

    每当州郡把这些东西送到京师,黄门常侍总是下令谴责呵斥那些运送木石不合格的人,并且强行折价,贱价收买,十文的只给一文的价钱,又把它卖给宦官。

    各地刺史、太守借机私自增加征调的数量,中饱私囊。

    百姓呼号叹息,苦不堪言。

    树欲静而风不止。黑暗,一次又一次的鞭挞着支离破碎的江山。

    炎炎大汉病入骨髓,已回天乏术。

第二百五十章 许褚

    豫州,沛国,谯县。

    黄琬初仕任颍川太守,秉承刘凡的意志,治理残破半壁的颍川郡。他不畏强权,施任政,令百姓悦服。他征辟颍川大族荀氏、陈氏等清流世家入仕,使颍川世家的支持。

    一时间,颍川无贼,百姓渐渐安居。

    不久前,刘凡举黄琬为讨贼将军,领豫州刺使。负责平叛豫州境内猖獗的盗贼。

    豫州境内,鲁国、梁国、沛国、陈国啸聚山林的盗贼众多,甚至时时有死灰复燃的黄巾出没。

    黄琬数月内一直疲于奔命,各地盗贼、黄巾攻之不绝。

    他意识到暂时的补苴罅漏不是解决根源的办法,遂与颍川太守赵温、汝南太守赵谦这两兄弟商议平定豫州的办法。

    此时,沛国谯县葛陂湖北方的一座寨子前,正上演着一番激斗。

    一方是附近的盗贼,自号黄巾义军。因常出劫掠葛坡湖周围,被百姓称为“葛陂贼”。

    一方是平民百姓,他们不是流民,而是有军事组织的百姓。由一名叫做许褚的年轻人指挥。

    许褚虽刚过二十,但是武力绝人。见四方盗贼起,他聚集壮丁及宗族数千,修建寨子,防守贼患入侵。

    数月内,葛陂贼好多次进攻许褚宗族所在的寨子,皆攻不克。

    今日葛陂贼众万余人围攻许褚宗族寨子,欲要将寨子洗劫一空。

    葛陂贼连日骚扰,令百姓不能事农耕,寨子中的粮食已经用完。许褚宗族已经身陷绝境。

    “仲康,不若向葛陂贼投降吧!反正寨中也没有粮食了。”一名老者心灰意冷,无奈的对许褚说道。

    “族中虽没有粮食,但还有一百多头耕牛,若让他们抢去,吾等难活命呀!”许褚不甘心的说道。

    他们数千户人家,只有大小百来头耕牛。在这刀耕火种的年代,若没有耕牛犁地,地里根本产不出多少粮食。

    许褚身长八尺,腰大十围,容貌雄毅。一看就是膂力惊人的勇士。

    “仲康,吾等箭矢用完了,乡亲们也筋疲力尽,该如何是好?”一名年轻人跑过来对许褚说道。

    “去寻找石头,用石头抛掷敌军。”许褚当即下令道。

    葛陂贼首领见寨子内的百姓没有了箭矢,立刻亲率劫匪冲向寨门。

    当葛陂贼冲近时,许褚拿起飞石,以飞石击之。

    每有人靠近寨门,就被许褚击倒。

    葛陂贼畏惧许褚的本领,再也不敢上前。

    “见诲而不斗,辱也。”

    一声大喝响起,只见一名身形魁梧的青年骑马奔来。

    有贼想要拦住他,青年从马侧拿出支手戟,向人抛去。

    连抛十几次,连中十几人,莫有敢近。

    此人正是已吾人典韦。

    已吾在谯县北,相距一百多里,典韦为何会出现在此?

    典韦壮猛任侠,好友众多。县好友相邀喝酒,贺他得子。子近一岁,妻子身体已经养好。

    典韦就到县找好友喝酒,并拜别好友,他打算此次回到已吾之后,就带着妻子前往雁门郡投靠刘凡。

    刚好路过葛陂湖,遇到劫匪欺负百姓的一幕。典韦好侠义,面对这种倚强凌弱的事情,自然不能忍受。

    “讨贼将军马上就要来平定梁、沛两国,尔等还不解散队伍,重归良民。”

    典韦很快就冲到寨子前,他大声对葛陂贼恐吓道。

    葛陂贼人多势重,不可以力敌之。他那掷戟虽吓住不少人,但还不足以令劫匪彻底畏惧。

    “汝当吾是傻子?黄琬若来了,吾等隐于山林便是。他能奈吾何?”葛坡贼首领毫不在意的说道。

    “多谢壮士相助。”许褚对典韦拜道,然后又对葛陂贼首领求和道:“吾等不要再战,汝若再战,吾等族人男女老少一起冲出,即便是尔等胜了,也会死伤惨重。难道汝愿意看到两败俱伤的结局。”

    “吾死伤这么多兄弟,怎么可能就这么算了?”葛陂贼首领不甘心道。

    “吾族人亦死伤不少。”寨子上一名青年对葛陂贼怒目而视,不服气道。

    他是许褚的哥哥,许定。虽勇力不如许褚,但亦能斩将拔旗。

    “吾以耕牛五十头,换汝一千石粮食,就当对汝等的补偿。”许褚咬牙对葛陂贼首领说道。

    他知道不给葛陂贼一些好处,葛陂贼绝对不会善罢甘休。

    五十头壮牛,换一千石粮食,葛陂贼大赚特赚。

    但许褚不得不这么做,整个寨子已经没有粮食了,再这样下去,肯定会被饿死。

    葛陂贼首领犹豫一下,虽然很划算,但他还是有些不甘心。

    看了一眼威猛雄毅的许褚,再看一眼凶神恶煞的典韦,两人都身怀绝技,不是好惹的主。

    “好!汝等去牵牛,吾军正好携带有粮食。”权宜之后,葛陂贼首领打算先将眼前的利益占据,其他的,以后再图。

    两刻钟后,许褚宗族牵着五十匹耕牛出寨子,每个人的脸上的写满不舍。

    耕牛是百姓的命,有的已经朝夕相处十余年了,耕牛落到葛坡贼手上,肯定没有好结果。

    迫于无奈,纵使不舍,也无法。

    “快拿出粮食,否则别怪吾这双铁戟不认人。”典韦从马上下来,拿出狂歌戟,上前几步,对葛陂贼喝道。

    葛陂贼首领连连后退,心中大惧。连忙道:“快将粮食抬上来。”

    不一会,一千石粮食被抬上来,许褚的族人含着泪将粮食扛回寨子中。

    双方合作完成后,葛坡贼高兴的牵着牛离开。因为今天可以吃牛肉了。

    “哞……”

    忽然,一头大黄牛长叫一声,一下将牵着它的那名葛坡贼顶飞。

    它掉头立刻往回跑。

    葛坡贼鸡飞狗跳,面对横冲直撞的大黄牛,根本不敢拦。

    黄牛想冲回寨子,却被许褚一下抓住牛尾,黄牛怎么跑都跑不动。

    许褚不想食言,双臂拉着牛尾,硬生生的拉了百余步,将黄牛拉到葛陂军阵前。

    在场之人,除了典韦外,无不变色。葛陂贼更是心惊胆战,畏惧许褚,不敢再来牵牛。

    “公神人也,吾等有眼不识泰山,五十头牛如数奉还。”

    葛陂贼首领惶惶不安的说道。遂令人将耕牛留在原地,带着麾下作鸟兽散。

第二百五十一章 迁徙

    “足下有九牛二虎之力,俺老典佩服。”劫匪被吓走之后,典韦笑嘿嘿的来到许褚面前。

    “足下立于万人之中丝毫不畏,想必是有盘古开天之力,吾也佩服。”礼尚往来,许褚也向典韦吹捧道。

    他和典韦一见如故,感觉很有缘分。

    “陈留人典韦!”典韦抱戟致礼。

    “沛国人许褚!”许褚抱拳回礼。

    “许兄孔武有力,何不投以英雄,报效国家,青史留名,反而居于一隅之地?”典韦开口向许褚问道。

    “当今天下,谁是英雄?”许褚反问。

    “虎啸生风,龙起云腾。天下大乱,豪杰并起。只有一人能立地擎天。”典韦扬声说道。

    “在典兄心中,谁有此不世之姿?”许褚急忙再问。

    “唯骠骑大将军刘凡耳。”典韦正气禀然的说道。

    “骠骑大将军仁德之名遍布四海,战无不胜,当之无愧的英雄。吾欲从之,只是心有牵挂,吾若离去,乡亲们就要被贼寇欺凌了。”许褚叹声说道。

    刘凡在民间名声极好,被许多百姓向往。

    刘凡的为国为民,在洛阳的所作所为,带着传奇色彩在民间传颂。

    但有些有志者钦佩刘凡,但不赞成刘凡的行为。他们认为刘凡只能兴于盛世,不能兴于乱世。

    因为成大事者,都必须有狠辣的手段。心怀妇人之仁的人,只能在角逐中淘汰。

    曹操曾说过一句话:乱世用人,只看才,不看德行。

    所以曹操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刘凡何尝不知道这一点。他能对外族人狠辣,却不能对自己的“祖先”狠辣。

    作为后世人,汉代的百姓就是他的祖先。

    他要反哺自己的祖先,带领他们走向一个真正的盛世。

    刘凡直接和间接得罪的仇人也不少,那些也必定是刘凡的敌人。

    这不是一个以百姓为主体的时代,而是以世家为主体的时代。

    野心家,有志者,鱼肉百姓的贪官污吏,利欲熏心的豪强,亲亲相隐的士族,列土封疆的诸侯。

    劫匪,叛贼,黄巾,黑山军,汉羌军,五斗米教。

    乌恒,鲜卑,匈奴,羌族,氐族,这是目前对大汉直接有威胁并且时常叛乱汉境的外族。

    毫不夸张的说,这些都是刘凡的敌人。

    许褚没有受过刘凡的恩惠,所以对于刘凡的事件都是道听途说,印象很模糊,但许褚知道刘凡是一个英雄。

    这个时代一饭之恩必偿的人有许多,若有选择,肯定会选有恩于自己的人。

    “何不举族迁往雁门,到陈留后,至河内渡过黄河、上党、太原、雁门不出两月便能到达雁门。骠骑大将军仁德,定会为吾等安家落户。一直待在家乡不是长久之计刺使大人虽决心讨贼,但大乱的根源不在此。十常侍等奸佞不死,吾等永无宁日。”

    典韦一改自己大老粗的性格,对许褚劝说道。

    听说主公被贬到雁门之后,典韦很生气,近些时日一直研究前往雁门的路。儿子还不满一岁,就拜访亲友,准备前往雁门,怕主公在雁门遇到什么难处。

    这胖子这么厉害,主公那么爱才,肯定会喜欢。

    “张让本已被骠骑大将军拉下去,谁知骠骑大将军刚离开洛阳,就官复原职,真是可恨。”许褚捶胸顿足。

    “许兄可能还不知,竹邑那边黄巾聚集五万多人,由一个叫做龚都的黄巾余孽率领,正在寇掠乡县,说不定什么时候就到谯县了。”典韦火上浇油,让许褚早做决断。

    典韦并非空穴来风,竹邑确实有黄巾起事。但竹邑离这里还有很远一段距离。

    “迁徙并非玩笑,祖祖代代世居这里,早已认定这里。若迁徙能让宗族乡里安居乐业,可善。若到了雁门之后,无落脚之地,那就如流民一般了。”许褚很慎重。

    “许兄大可不必担心,实不相瞒,骠骑大将军乃吾主公也,吾这马儿也是主公相送。当初若非吾妻有身孕在身,吾早就跟着骠骑大将军平定黄巾了。骠骑大将军对待百姓,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他怎么会看着自己的孩子受苦?”典韦如实的向许褚说道。

    “请典兄容吾与族中长者商量一番。”

    被典韦一说道,许褚心中火热。

    年少时,谁都想标新立异,豪迈的气概,蓬勃向上的精神。是每一个少年都拥有的。

    从小习武,膂力过人。许褚比寻常年轻人想法更多。

    许褚立刻去找到族老,陈说利害。

    “若没有仲康,吾等就如流民一样,哪还有个家啊!仲康为世之虎将,吾等不能耽搁仲康建功立业。沛、梁之地黄巾、劫匪到处都是,迁到雁门可以保全族人,何乐而不为啊!”

    族老们纷纷赞同。许褚在寨子中威望很高,整个寨子的青壮以许褚马首是瞻。没有许褚,就没有这个寨子。

    许多人世代居住一地,百年千年不变。

    当山穷水尽之际,百姓只有迁徙他乡,重开祖地。

    当初张角在冀州传教,以治病救人的好名声使各地百姓纷纷前往。

    当天下更乱之时,许多汉人为了避免战乱,不得不进入草原,归附游牧民族。

    有了族老的支持,有了族中青壮的支持,许氏宗族准备举乡迁往雁门郡。

    经过三天的收拾,数千户人家将该带的东西都装上车,赶着牲畜,浩浩荡荡向陈留方向而去。

    那些婴儿和老人都做牛车,青壮则在前方护卫。

    这三天时间典韦与许褚结交出深厚的友谊。

    两个武人在一起,能谈论的,莫过于武力。

    两人都不觉技痒,比武多次。但每一次都是以平手告终。

    许褚没有一把合适的武器,而典韦的狂歌戟乃镔铁打造,所以打斗之时,两人都不用武器。

    即便是拳脚打斗,两人也没使出真本事,怕伤了感情。

    不过在比力气方面,能倒拖黄牛的许褚竟然比典韦逊色一筹。

    典韦因此深受许氏宗族的敬佩。

    两日之后,到达陈留已吾。典韦将自己的妻子和儿子接上牛车。近万人的队伍开始了迁徙之路。

    沿途经过许多郡县,有百姓好奇想问。许氏族人则告诉他们要迁徙雁门,投靠骠骑大将军,过好日子。

    一时间,中原各地许多百姓效仿。

    当朝不保夕时,人们就会做出选择。

第二百五十二章 曲辕犁,龙骨水车

    雁门,阴馆城。

    “马邑,阴馆,善无,中陵,武州,汪陶,据阳等县平野空地甚多,很适合大规模屯田。大将军在雁门施任政,中原定会有许多流民北上来雁门。届时可以在这些地方建造乡里。”

    原雁门太守府,现已改为骠骑大将军府。

    正堂之中,蔡邕向刘凡回报道。

    “豪强控制佃户,雁门依旧会有偷税漏税的情况。”刘凡拿出一封信,递给郡丞张钧:“这上面记录有雁门各县豪强为非作歹的事情,证据吾已经令人去寻找,一旦找到证据,汝带人破各县豪强,依法办理。”

    这是间军司马王越送给他的信件。

    一个月时间,刘凡的细作已经遍布各县。

    从众多乡里百姓口中可以打听出各地世家的所作所为。

    贵族、世家只要不违背律法,刘凡不会管。

    豪强必会除去,只要证据齐全,就会将各县豪强一个一个覆灭。

    “诺!”张钧拱手领命。

    “雁门郡除了那些要交付的国税之外,必须有足够田地养活全郡百姓。最重要的是,吾雁门有一万多骑兵,一万多步兵。须以耕农畜牧为战。屯田要尽快进行。”刘凡又向蔡邕说道。

    “吾尽快派遣佐吏去划分可用土地。让无地、少地的百姓进行屯田。大将军从拓拔鲜卑俘获的牛羊吾令官吏分多地进行喂养畜牧。”蔡邕向刘凡回道。

    “大将军可实行军屯,令徐晃、黄忠军队驻扎地进行军屯,自给自足。”这时,张钧对刘凡说道。

    “屯田耽误将士的训练时间,内忧外患,必要有一支精锐士兵,对士兵的磨砺不可懈怠。吾等随时都会和鲜卑发生大战。”刘凡摇头否定。

    许多君主都利用士兵闲时屯田自养,一边屯田,一边训练。以减少粮食负担。

    这确实是一个好办法。但刘凡目前有足够的粮食供应士兵,当务之急,是让徐晃、黄忠麾下新军产生战斗力,以应对不时之需。

    “屯田之地必须离水流近之地,方便引水灌溉,不能听天由命,若多日不下雨,岂不是一年收成全无?吾摸索出两种农具,一种利于耕地,一种利于灌溉。一旦那两种农具被申屠钢制造出来,可以开垦土质更坚硬的土地,又可以避免小的旱灾。”刘凡于在坐诸位说道。

    “何等奇物?”张钧、蔡邕、荀攸、贾诩等无不惊奇。

    “改进犁,将长直辕改为短曲辕,使其更容易破碎泥土,更加省力。改进桔槔、翻车,制造龙骨水车。过几日请诸公与吾一起观看这两件农具的效果。”刘凡大概介绍一下,有些故作神秘。

    桔槔,是华夏民间最早的汲水工具。

    《庄子,外篇,天地篇》中,记载孔子的得意门生子贡南游,反途路过汉阴时,看到一个老丈人的抱瓮汲水灌溉,事倍功半。非常的辛苦。

    子贡于是告诉老翁一种省力的器具,名曰之槔。它的制作方式是:凿木为机,后重前轻,掣水若抽,数如沃汤。

    也就是用一条横木支在木架上,一端挂着汲水的木桶,一端挂着重物,像杠杆似的,可以节省汲水的力量。

    但这种的灌溉方法依旧很劳累,而且工作量有限。

    翻车是刘宏令毕岚制作的。

    毕岚是十常侍之一,他除了制作翻车之外,再也没有其他功绩。但这个翻车并没有用做耕种,只是省百姓洒水之费。

    刘凡曾前去北郊路观看毕岚制作的那个翻车,确实有几分后世翻车的影子。

    刘凡本想在那时候改进农具,可惜没有机会了。

    曲辕犁和水车对华夏百姓的影响很大,后世的乡村,用的就是曲辕犁,还有许多地方存在着水车。

    一个大的水车可以灌溉上百亩田地,只要不遇蝗灾、水患和那种使水流枯竭的大旱,年年都能丰收。

    十天之后,申屠钢派人将一个曲辕犁和一批水车零件送到水旁。

    次日,刘凡带着蔡邕、张钧及阴馆官吏一起来到水。阴馆县也有许多百姓前去观看。

    “这就是改进的犁,吾称它为曲辕犁,谁会犁地,套上耕牛,试一试?”

    刘凡指着一个长六尺的很“小巧”的犁对众人说道。

    长直辕改成了短曲辕,大汉原本的犁长一般为九尺左右,前及牛肩。

    汉代的犁是直辕犁,增加了犁壁,比秦时的犁强许多。

    曲辕犁长合六尺左右,只及牛后。犁架变小重量减轻,便于回转,操纵灵活,节省畜力,由旧式犁的二牛抬杠变为一牛牵引。

    而且,由于占地面积小,这种犁特别适合在南方水田耕作。

    “吾来一试!”张钧拉了拉袖子,自荐道。

    张钧是寒门出身,对耕地很熟悉。

    张钧握住犁柄,一名佐吏过去牵着耕牛。

    张钧用脚将犁踩到泥土里,用柳条赶了一下耕牛。

    不说别的,这种轻便就比以前他使用的犁方便。

    耕牛走动,带着犁慢慢向前走。张钧不需要多大的力气去控制,只是把握方向。犁过去的泥土很自然的翻到一旁。

    众人双目圆瞪,不可思议。

    “曲辕犁加装了犁评,由于犁评厚度逐级下降,推进犁评,使犁箭向下,犁入地深,拉退犁评,使犁箭向上,犁入地浅,可适应深耕和浅耕的不同需要,改进犁壁,犁壁呈圆形,可称为犁镜,可将翻起的土推到一旁,以减少前进阻力,而且能翻覆土块,以断绝草根的生长。”刘凡在众人大跌眼镜时,对他们介绍道。

    曲辕犁自唐以后,沿用一千多年,是世界上最先进的犁。

    张钧一连犁了一刻钟,犁出了一大片土地,犁好的土地和直辕犁犁出的地完全不同。

    曲辕犁犁的更深,将土质犁的更软。

    “妙啊,真是妙不可言,用曲辕犁屯田,事半功倍。”

    张钧将额头上的汗珠擦拭掉,兴奋的说道。

    “诸位与再吾一起观看这龙骨水车的用途。”

    经过一天的时间,那边龙骨水车已经被工匠组装好。

    一个奇异的东西展现在众人面前。这个水车与毕岚发明的翻车有些出处。

    又是一种令刘凡熟悉的感觉,刘凡在心中想:若水车转动,是否能转出岁月的韵味……

    这一刻,他想到了那个家乡。他小时候经常转动水车玩耍。

第二百五十三章 鲜卑使者漠居

    翻车的车身是利用木板作一长槽,而此槽长二丈,宽则没有一定的长度,有的四寸,有的七寸,高则约一尺。

    此长槽中架有行道板一条,而这个行道板的宽度大约与长槽的宽相等,但是长度却比长槽的二端各短一尺,而比长槽短的地方,则用来放置大、小两轮轴。

    此外,行道板的上下通周都系有龙骨板。大轴置于岸上,而大轴的两边各自连接着有着四根柄状小木棍的拐木,只要人依靠架子,踏动小木棍,就会踏动拐木,而踏动拐木的同时则会带动龙骨板,这时龙骨板就会绕着行道板而转动,藉此刮水上岸。

    若田地不在岸边,而在离水较高的高地,则可以利用三架翻车来灌溉。而这三架翻车与翻车之间,以小池子作为联系,如此环环相扣,取水上岸。用这种方法,可以灌溉至三丈以上的高岸之田。

    众人眼前这个翻车设置的是水转翻车,利用河流之力将水舀到水斗,转动下,引入渠中。

    刘凡令人先在河流岸边挖掘一条深窄的渠沟,将水车置于其中。

    将翻车的踏轴延伸,作一个竖轮。竖轮旁在另外搭木设轴,轴上作上下两个卧轮。上卧轮和竖伦是车头轮,且二者幅支相间咬合。又擗水冲激下卧轮。

    擗水冲激下卧轮,下轮既动,带动上卧轮,再带动和上卧轮幅支相间的竖轮,利用齿轮连动原理,利用齿轮连动原理,带动置于一旁沟渠中的翻车,水便被运送岸上了。

    又或者将下卧轮改作一独立之车头竖轮,使其幅支亦与上卧轮相间,再激水推动之,效果亦是相同。亦可将下卧轮改作推杆,由牲畜推转。

    “水出来了,出来了……”众人惊呼道。

    附近的百姓也是一个个瞪大眼睛,欢呼雀跃。

    有了这个东西,还需要拿着水桶跑数里去挑水吗?

    当工匠操作完成之后,一斗一斗的水从河中舀出,撒在地上。

    若是此时引有水渠,水渠就能将水引入远处的田地。

    但这已经不重要了,众人都能想到这一点。

    “好!”刘凡欣慰的笑了笑。有了龙骨水车,百姓不必再担心寻常旱灾,年年都会有一个不错的收成。

    这是水转的龙骨水车,不需要人力。

    水转翻车的最大好处为省力。因它利用的是自然界的力量,将人力、畜力可以用作其它生产活动。且此法输水灌溉可日夜不息。

    但是这个方法也有一些坏处,一旦水势太强,容易使龙骨板破裂不堪使用。

    但是没办法,这已经是这个时代工匠能做到的极限了。等时机成熟,刘凡会用筒车代替水转翻车。

    “骠骑大将军真是天下之奇巧也。”蔡邕掩泪说道。

    对蔡邕来说,明光甲,甲骑具装都远远没有曲辕犁和龙骨水车作用大。

    曲辕犁,龙骨水车,都是利国利民之举,造福天下百姓。

    “算不上什么,都是在模仿前人。”刘凡摆手说道:“曲辕犁,龙骨水车,既有成效,吾命申屠钢麾下工匠制造一些曲辕犁和龙骨水车,分给各县百姓。并将这种技艺公布天下,中原各地多有旱灾,有了水车,可以救助无数百姓。”

    能称得上“天下奇巧”的,只有马钧。他才是工匠、机械方面的奇才。

    “骠骑大将军仁慈无双!天下人都会敬仰大将军!”

    所有人都这样称赞刘凡。

    这些东西不是武器盔甲等军事物资,没必要藏着掖着。

    刘凡不会那么心黑拿这种技艺去赚钱。

    天下人都要亡了!

    “报……”就在这时,一骑从远方而来,到刘凡面前时,下马拜道:“禀告骠骑大将军,鲜卑单于和连派遣使者已到阴馆城。”

    “准备回府!”

    这定是和连派来与他结盟的人。

    虽然他们要将和连玩弄于鼓掌之间,但表面上的一些事情还是要做一下。

    在百姓的拜首相送下,刘凡从水旁离开。

    刘凡走后,百姓们围拢在龙骨水车旁,赞叹不绝。

    ……

    “我乃鲜卑右大都尉漠居,大单于的亲信。敢问骠骑大将军,吾出使你汉国,这是否就是你汉人的待客之道?”漠居指着他身后的汉军骑兵,操着汉语对刘凡说道,他的脸色很不好看。

    刘凡刚回到阴馆城,就过来迎接单于使者。

    但是这个叫做漠居的鲜卑大都尉高傲的很,坐在战马上,趾高气扬。

    漠居身后不远处跟着五百名汉军骑兵,他们是关羽派来的。

    关羽怕漠居来雁门后作恶,所以派遣五百骑兵盯着他们。

    “哪里!”刘凡传令让关羽麾下的五百骑兵回强阴,然后对漠居搪塞道:“使者有所不知,雁门劫匪众多,吾怕使者等遇到危险,特遣派骑兵保护。使者若有什么闪失,吾如何向单于交代?”

    漠居听后,自以为刘凡向他示弱,脸色缓和许多,道:“大单于让吾带来上好的貂皮、羊皮等送给大将军,聊表心意。”

    漠居一行人不到百骑,也没车子,肯定带不了多少皮毛,这和连与传闻的一样,真是小气。

    “吾在此谢过大单于了!请使者与吾进城,吾已准备好酒菜接待。”刘凡对漠居请道。

    “嗯!”漠居满意的将头抬起,将鼻孔与苍天相对。目空一切。

    大单于麾下数万精骑,若没有大单于阻拦鲜卑诸部,雁门绝对会被鲜卑诸部的骑兵踩踏。

    漠居认为,刘凡这样礼遇他是应该的。

    “吾恨不得一枪捅死他。”赵霁红着眼,握紧长枪。

    漠居自抬身价,完全不知道自己置身于各地?竟敢对大将军如此无理。

    “漠居的狂妄没有超过吾心中的底线,他现在得意忘形,用不了多久就会向隅而泣。”刘凡笑了笑,和颜悦色的对赵霁安慰道。

    在大事面前。刘凡没必要与这种人、这种小事计较。

    漠居自以为是,把刘凡对他的礼遇当做刘凡对他们鲜卑的敬畏。

    是的,在成为众矢之的时,送给他们鲜卑一大批金银珠宝。

    漠居自然而然的以为,刘凡要寻求他们庇护。

第二百五十四章 不欢而散

    漠居被带入骠骑大将军府后,刘凡设酒宴款待。

    “和连单于居于北,吾雁门在南。双方若结成盟约,各自都能助对方一臂之力,何乐而不为?”刘凡与漠居两人相坐与堂,开门见山的说道。

    “单于大人英明神武,何须被动相助,只是骠骑大将军处境不容乐观。”漠居对刘凡打趣道。

    和连继承檀石槐大单于位置,虽不少部落分散,但依旧能对一些部落发号施令。麾下掌握着鲜卑最多的兵力。

    “和连单于连中部鲜卑都不一定能全部约束,更何况东西两部鲜卑,东部鲜卑已经背叛了单于庭,难道使者不知?”刘凡面色平静,向漠居反问道。

    “单于大人雄才大略,那些见风使舵的小人迟早会被单于大人扫平。”漠居好似被揭到短一样,一下子站起来,激动的说道。

    漠居非贵族出身,因为聪明伶俐,被和连看上,接连提拔,引为亲信。

    所以,漠居对和连异常崇拜。

    “哈哈,使者消消气。既然和连单于有檀石槐单于的雄心,那更需要吾军助他一臂之力。吾军可以东出,可以北进。不论是和连单于彻底归拢中部鲜卑,还是平定东部鲜卑,吾军都可以相助。”刘凡哈哈一笑,请漠居归位。

    “吾来这里就是代表单于大人,与大将军结成盟约,结成盟约之后,大将军有何困难,单于大人一定会相帮。不过,大将军每年需要向单于大人送出与上次一样多的金银珠宝。”漠居也不想再与刘凡争论,将这次来雁门的主要目的说出。

    贪婪永无止境,得到上次的好处之后,和连便认为刘凡软弱可欺。时时刻刻都想再从刘凡这里勒索点好处。

    “吾大汉乃天朝上国,番邦年年进贡。和连单于这样做,岂不是让大汉对鲜卑北面称臣?”刘凡佯怒道。

    “还请骠骑大将军认清时势。若无单于,骠骑大将军覆灭拓拔之事,诸部落岂是能善罢甘休的?”漠居的言语有威胁之意。

    “更何况骠骑大将军只代表雁门一郡,说出去也不丢人。”看刘凡面色有犹豫,漠居面色狡诈,再次说道。

    “也罢,请使者转告和连单于,吾每年都会送上不下于上次数量的金银珠宝,愿汉、鲜卑友谊万岁。”刘凡叹声说道。

    漠居自鸣得意,他认为刘凡这样是向他们鲜卑屈从了。

    不一会,酒菜上来。

    期间,漠居不停的吹捧和连,认为和连如汉人的楚庄王一样,必有一鸣惊人之时。

    刘凡笑而迎合,但心中嗤之。按历史的走向,再过几年,和连在解决北地郡的时候,会被善射的北地人射死。

    这时,虞谧将酒水呈上来。

    她虽穿着很普通的齐胸襦裙,但掩盖不了她的天生丽质。

    眉似新叶,眸含秋水。手如柔夷,肤如凝脂。

    漠居看一眼,眼神竟然挪不开。

    虞谧厌恶漠居那色眯眯的眼神,赶紧把酒呈好,退往刘凡身旁。温柔的对刘凡细细的倒流。

    “这女子,我要了。”

    回过神来的漠居,干咽了一口气,飞扬跋扈的说道。

    虞谧花颜失色,小手都僵住了,致使刘凡杯中酒满而不觉。

    刘凡握住虞谧的手,将酒壶放下,对她道:“你先回去。”

    虞谧低头,小跑着离开。

    “美人,别走啊!”漠居起身,将拦住虞谧,有些肆无忌惮。

    虞谧手足无措,又退到刘凡身旁。

    “汝身为鲜卑使者,代表鲜卑,汝不要颜面,汝鲜卑还要颜面。”刘凡很气闷,漠居的行为,让他忍无可忍。

    “汝等汉人一直称吾鲜卑为戎狄,吾戎狄可不像你们汉人那么嗦,她是你的侍女吧,吾也知道,侍女在你们汉人手上如同玩物一样,你把她送给我,吾在单于面前为你多说点好话。”漠居也不与刘凡客气了,恫疑虚喝。

    汉家女子就是漂亮,他们鲜卑的女人完全比不上。

    鲜卑现在还属于化外之民,汉人的大家闺秀由内而外的气质他们根本不会明白。

    和连贪财好喝,漠居是和连一手调教的,耳濡目染,自然是受到了和连的影响。

    “汝想死乎?”

    听到漠居的话后,刘凡拍桌而起,直视漠居。

    他再敢大放厥词,刘凡真的会让他死无葬身之地。

    “难道大将军不想与鲜卑结盟了?”漠居心中一怯,但强行将腰板挺直,与刘凡对视。

    “吾与和连单于结盟,可不是与你这个卑贱小人结盟,汝也左右不了。既然吾等盟约已定,事以谈成,汝赶紧给我滚。”刘凡下了逐客令。

    “你……”漠居大怒道:“汝今天不将美人送给我,我回去之日,便是吾军南下之时。”

    “如此恬噪,来人,割他一个耳朵。”刘凡对麾下命令道。

    “你敢……”漠居的话还没有说完,就被扑上来的亲卫按住。

    剑光闪烁,伴随着一道惨叫声,一片耳朵掉在地上。

    “回去告诉和连单于,吾金银珠宝有的是,他若不想结盟,吾去找阙机、弥加、素利、槐头。汝问一下和连,自己麾下势力比他们如何?”刘凡冷哼一声,对捂着耳朵的漠居说道。

    阙机、弥加、素利、槐头都是东部鲜卑的大人,势力极强盛。他们都与单于庭决裂,并妄想重立单于。

    既然不欢而散,刘凡就没必要再客气。他这样说也是有把握的,他料定漠居回去后,会老老实实的对和连说盟约已成功达成。

    要是将自己推向敌对,漠居担不起这个责任。他虽是小人,但这一点不会理不清。

    鲜血从漠居指缝中流出,他恨自己出言不逊,更恨刘凡。

    “拿上汝的耳朵,滚出城。”刘凡对漠居喝道。

    漠居攥紧自己的耳朵,从地上爬起,衔悲茹恨的离开骠骑大将军,然后带着自己的随从离开。

    “大将军,妾身是不是犯大错了。”虞谧俏脸惊慌的说道。

    “不怪你,下去找昭姬玩吧!”刘凡摇头。

    长得美是一种罪吗?她还是懵懵懂懂的年龄。

    看虞谧离开后,刘凡开口道:“左军事,吾做错了吗?”

    话音刚落,荀攸慢慢的从帷幕后面走出。

第二百五十五 贾诩奇计,纵横千里(一)

    “虞谧天姿国色,又是大家出身,大将军也到谈婚论嫁的年龄了,可娶虞谧为妻,也可为妾。”荀攸轻笑一声,对刘凡说道。

    作为过来人,荀攸能看出来,刘凡倾心虞谧。发乎情,止乎礼,始终没有言明。

    为了一个女人,至大业于不顾,这不是一个枭雄所为。

    但反过来讲,刘凡若是将虞谧送给漠居,才让荀攸失望。那样就不再是一个真正为民的骠骑大将军。

    “就算不是虞谧,换做任意一人,在这种事情上,吾都不会妥协。”刘凡摇头,荀攸说到让他娶虞谧为妻时,心中确实有几分悸动。

    “大将军对漠居所言有理,漠居绝对不敢将大将军割他耳之事告诉和连,因为那是他自找的。但这终究脱离了原来的计策,需要谨慎防备。”荀攸危言正色的说道。

    ……

    阴馆城外,贾诩回来。

    他对刘凡崔陈出新的水车和曲辕犁大开眼界。停留在水旁好一段时间。

    就在贾诩准备进城时,上百名穿着鲜卑服饰的骑士奔出城。

    贾诩清晰的看到为首的一人少了耳朵,面目狰狞,目光如炬。

    漠居出城之后,令麾下骑士快速的向北方奔跑,他回头畏惧的看了一眼这个让他痛恨的城池,然后就像逃命一样离开。

    见识到刘凡突然间的凶狠,漠居感觉待在汉境已经不安全了,他要立刻回弹汗山单于庭。

    “一个十拿九稳的盟约,难道没有谈成?”贾诩有些无语,赶紧策马回去一探究竟。

    一刻钟后,贾诩来到骠骑大将军府。

    刘凡还在与荀攸商讨对付鲜卑的计策。

    “右军师请坐。”

    贾诩进堂后,刘凡请贾诩入座。

    贾诩施了一礼,在下首坐下。

    “吾于入城之时,看见鲜卑人似是含恨而逃,结盟之事不顺利否?”贾诩向刘凡问道。

    刘凡将与漠居结盟的经过一五一十的向贾诩说出,没有半点隐瞒。

    “大将军不够心狠啊!”贾诩拱手说道。

    “军师这是何意?”

    贾诩这句话让刘凡情绪有些波动。

    “应当杀了漠居,然后将其随从伏于门外,他只是一个盘马弯弓的小丑,沃野千里草原路,死上百人是很平常的事情。只要大将军将话传到,和连不会怀疑到大将军头上,漠居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罢了。”

    贾诩说了一句让荀攸和刘凡震惊的话。

    姜还是老的辣,他们相信贾诩说这话不是无的放矢。

    “漠居回到单于庭还敢声张不成?”刘凡向贾诩问道。

    起初确实想杀漠居,但心中有顾忌,被贾诩这一说道,茅塞顿开。

    “以后漠居照镜子看到自己只有一个耳朵,不会忘记大将军给他带来的仇恨。大将军言其为小人,小人不会正面与人交战,但暗中会给人使绊子。”贾诩向刘凡回道,心平气和。

    “赵霁,带人追上鲜卑使者,一个不留!”刘凡百感交集,立刻对门外喊道。

    赵霁挎剑进入,正要拱手领命,贾诩却打断道:“为时已晚,鲜卑所骑皆是上等良马,不到一天就能出关进入草原。漠居很机灵,出城之后,立刻全速奔逃了。慢一息都不一定能追上,更何况已过了半个时辰。即便是到强阴通知关羽将军,也来不及。”

    “吾之过也。”刘凡自责道。

    “是吾的过,只分时局,不谋今后。”荀攸起身对刘凡拜道。

    身为谋士,想谋成,一定要有当机立断的决心。这一刻,荀攸谨记这一点。

    刘凡将荀攸扶正。

    荀攸是战术大师,让他处理这种细节的谋略,确实难为他了。

    “右军师可能算出漠居会用什么阴谋诡计?”刘凡迫不及待的问道。

    “吾……”贾诩欲言又止,摇头道:“不知晓。”

    “右军师知而不言,可有难处?”刘凡追问。

    “必要的时候,要取舍。大将军觉得心中的大业重要,还是……”

    刘凡好似悟到了什么,直接打断贾诩的话:“右军师不必言了,吾来到这个世界上,就是以心中的大业而生的。”

    “谋士,果然是谋十成一啊!想以不变应万变,太难了。”荀攸也仿佛明白。

    许多计策都含有曲折,并不是成功不了,而是因为天时地利人和等各种变化而中断。

    “千举万变,其道一也。”贾诩抚须说道。

    贾诩说完,拉着荀攸离开。

    “吾想选择,但吾的心却毫无选择。”这一刻,刘凡流出两行清泪。

    ……

    骠骑大将军府后院之中,蔡琰和虞谧玩在一起。

    蔡琰十六岁,虞谧十七岁,两人年龄相当。

    在这个时代,女子十五是及笄之年。这个年纪已经可以嫁人了。

    及笄就是结发,用笄贯之。

    蔡琰,在及笄之时,自起表字昭姬。

    因家中藏书很多,又受父亲影响,从小观读,博学而有辨才,又精于音律。

    他的琴声如阳春白雪,蔡邕都自愧不如。

    有共同爱好的人,就有共同话题,容易结识。

    她们相互引为知己,致使后院中一片琴笛之音。

    “虞谧姐姐,你跟了大将军那么久,大将军对你礼乎?”蔡琰与刘凡见过几次,但是没有说过一句话,刘凡的文采一直深深的吸引着她。

    “即便是平民百姓,大将军也能以礼相待。”虞谧心不在焉的答道。她还在为刚才的事情纠结。

    “不是这种礼,而是……哎呀,你懂得。”蔡琰晃着虞谧的手臂对她说道。

    “他很知礼。”虞谧只是淡淡的回应四个字,然后继续翻阅着诗。

    她很像山谷中的兰花,有兰花的高雅,也有兰花的外表。

    蔡琰自觉无趣,也拿起一本书也翻读起来。

    心中充斥着好奇心,让她静不下心来,合拢书卷,蔡琰又向虞谧问道:“虞谧姐姐你知道什么是情爱吗?”

    虞谧神情一震,想到大将军一次一次对她的关怀和保护,她觉得自己好无用,什么都帮不了他。

    “爱他之所爱,想他之所想。”

    虞谧仿佛是对蔡琰道,又仿佛自言自语。

    她能做的,好似就这么多。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19035/ 第一时间欣赏汉末之天下最新章节! 作者:几回春秋所写的《汉末之天下》为转载作品,汉末之天下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汉末之天下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汉末之天下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汉末之天下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汉末之天下介绍:
刘凡穿越到东汉末年,成为东平宪王刘苍后代,随着天下大势,刘凡以一步步崛起。收文臣武将,平定乱世,改革内政,镇压四夷。重新开辟丝路,征服西域,虎视天下。贵霜,安息,罗马皆年年纳贡岁岁来朝。这就是刘凡的大汉,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汉土。汉末之天下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汉末之天下,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汉末之天下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