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汉末之天下TXT下载汉末之天下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汉末之天下全文阅读

作者:几回春秋     汉末之天下txt下载     汉末之天下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二百二十六章 北上击胡(一)

    阴馆城中,一家酒舍内。

    “先生,骠骑大将军已经来了。”一名随从向贾诩禀告道。

    他是何进的心腹。

    “吾已经知晓。”贾诩从容平和的坐在桌前,品着茶汤。

    “派人通知拓拔鲜卑?”何进心腹试问道。

    “汝急什么?吾心中自有定数。”贾诩斜眼看了他一眼,不悦的说道。

    “引鲜卑回阴馆一来一去最起码需要两天,再耽误下去,若骠骑大将军站稳脚跟,胜则不易啊!”何进亲卫不死心的劝道。

    他对何进忠心耿耿,自然要以主公利益为重。

    “放肆,吾在凉州时钞孙子兵法,深知兵要。汝算什么?敢对吾指手画脚?”贾诩横眉瞪向何进亲卫。

    贾诩《钞孙子兵法》的时间比曹操早许多年。

    曹操晚年著《孙子略解》,贾诩身为臣子,肯定不会跟在他后面注,否则就是质疑君主。以贾诩的性格也不会这么干。

    曹操与诸葛亮是这个时代唯二的军事家,不仅仅是因为统兵作战,而且都作书立传。

    曹操好兵法,自著兵书十万余言。又集录诸家兵法为《接要》,其“兵以义动”的战争观,因事设奇、任势制胜的“诡诈论”,注重后勤保障和加强水军建设的远见,当代无人可及。

    诸葛亮注被历代将领推崇的《心书》,即将苑。晚年著作《兵法二十四卷》留给姜维。他根据八卦,依据天文地理,作阵法《八阵图》,后世李靖六花阵就出于此。

    贾诩《钞孙子兵法》,《注吴起兵法》,但他在历史的舞台上没有统兵作战过,所以只能被称为军事理论家。

    何进心腹神情震动,低下头,慢慢退出去,但他心中尤有不甘。

    “你们盯着他,别让他坏吾大计。”看着何进心腹走出去后,贾诩自顾自的摇了摇头,对身旁的几名心腹说道。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贾诩不会将命运交给身边的人来决定,他能把控寻常人的心理,他也收有许多心腹。

    何进心腹出去之后,立刻召集几名听从他的手下,他准备出塞通告拓拔鲜卑。

    他坚信一点,越是拖下去,时局对他们越是不利。雁门郡还有一万卫戍士兵,一旦让刘凡掌握,后果不堪设想。

    但何进心腹出北城门没多久,就被数十人埋伏围攻,饮恨于野。

    ……

    上一任太守离任后,幕府解散,今刘凡到来,重组幕府。

    太守的职责为治民,决讼,进贤,检奸,并有权任免所属掾史。

    阴馆令带领阴馆贵族纷纷出南城门参见骠骑大将军。

    刘凡可不是寻常太守,他是带着千军万马过来的。他们这些小角色可不敢去称量刘凡的心思。

    阴馆令叫做徐勇,名不见经传的边塞县令。

    刘凡于亲卫的拥护下,见了徐勇及阴馆的世家贵族,他们的恭维令刘凡非常讨厌。

    就在这时,一骑出城。

    正是贾诩!

    衣冠楚楚,岸然道貌。引起了许多人注意。

    当贾诩看到刘凡之后,立刻下马而来。

    刘凡越众而出,感激涕零的拜道:“无公之力,无刘凡矣。”

    “主公折煞贾诩,为人臣,为君谋,应当也。”贾诩亦是拜道。

    两两相趋,震惊所有人。城中还有这么一个能人,他们竟然不知晓。

    刘凡那种威严,让人不敢侵犯,在这人面前竟然失态。

    他们牢牢的记住贾诩,这个人以后不能得罪。

    “主公速速派兵出长城雁门关,伏于强阴,吾派人诱拓拔鲜卑入埋伏。另派遣骑兵从沃阳出关,绕道突袭拓拔鲜卑部,劫掠辎重。主公有足够多的战马,才能制霸北方。”贾诩与刘凡互握双手,低声对刘凡说道。

    先引蛇出洞,依靠先机地势,伏击敌军骑兵,将其伏击于山川地势之间。

    再趁拓拔鲜卑部族空虚,夜袭拓拔鲜卑部。纵使灭不了拓拔鲜卑,也能将其打残。

    “高顺,汝带领汝部与张钧、蔡邕等镇守阴馆,待吾回来,重整军政。”刘凡对高顺命令道。

    “诺!”高顺领命。

    随即,刘凡开始调兵遣将。

    除高顺麾下一千士兵之外,全军步、骑一万四千士兵一齐出动。

    那些铁匠和跟随他一起北上的百姓都暂时在阴馆。

    刘凡带领贾诩和荀攸两位军师一起领军出征。

    浩浩荡荡的来到阴馆城,连城门都没有进入,又浩浩荡荡的离开,令阴馆令徐勇和阴馆贵族瞠目结舌。

    他们感觉从今以后的雁门郡,怕是不会安宁。骠骑大将军刘凡是什么的人,他们也听说。在朝堂上搅动风云,天下震动。在野,他能安分?

    骑兵、步兵一起行军,两天后,到达长城雁门关。

    此长城非战国时古长城,为秦汉长城。

    此雁门关非古雁门关。

    古雁门关在句注山上,后世称其为雁门山。刘凡来阴馆时就是从那里经过。

    古雁门关建于咽喉要道上,那里群峰挺拔、地势险要,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占领古雁门,扼制三晋。可为天堑。

    雁门山者,雁飞出其间,相传每年春来,南雁北飞,口衔芦叶,飞到雁门盘旋半晌,直到叶落方可过关。这就是古雁门关的关名由来。

    天下九塞,雁门为首。雁门,就是古雁门。

    宋失养马地,就是靠着古雁门关,抵挡北方胡人铁骑多年。

    秦汉时,华夏疆域推出雁门关,巅峰时期,疆域一度到达阴山,这种靠近晋地的雄关,自然是用不上了。

    就连现在,古雁门关北方还有一个庞大的雁门郡。曾经,连秦长城都被废置了,更别提古雁门关。

    秦长城北还置有不少县,强阴就是其中之一。

    这里的雁门关是指雁门郡最主要的一个长城关隘,没别的意思。

    防御能力远远比不上古雁门关。

    雁门的关塞除了这个雁门关外,还有沃阳县关塞,平城关塞,都设置在长城之上。

    胡人寇掠的时候,有事会直接冲破长城,有时会从定襄绕过来,从侧翼寇掠雁门。

    定襄郡、云中郡关隘废弃,胡骑长驱直入,还有一些铤而走险的商人也会从那里将精铁卖给胡人各个部落。

第二百二十七章 北上击胡(二)

    “吾低估了主公的实力,如果先前的胜算是八成,现在则九成九。主公开始下令布局吧!”

    雁门关外,贾诩微微惊讶的说道。

    脚踏马镫,靠着马鞍,贾诩感觉自己都能持兵上阵了。

    贾诩的军事谋略很高,骑兵有此辅助,兵法上会出现很大的变动。

    “文和可否将诱敌的探子放出去?”刘凡向贾诩问道。

    出了雁门关,不足五十里,便是贾诩定下的埋伏地点。已经可以依计行事了。

    雁门关的卫戍士兵只有两千,万骑攻过来,卫戍士兵恐怕大多数都会逃跑。届时太守再调兵遣将驱逐胡人,胡人也掠夺的差不多了,就会撤出大汉境内。每每都是如此,无力进行反击。

    胡人知道汉边境九郡没有强大的兵力驻扎,所以才会如此嚣张。

    “吾已经派遣他去诱骗拓拔鲜卑。他非何进府中人,乃我半路收留,主公可放心,他与我一起见过拓拔碍。”贾诩向刘凡回道。他知道刘凡的担忧,怕何进的人不靠谱。

    派自己的士兵去又怕使鲜卑人怀疑。

    军事谋略,一步走错,满盘皆输。就如当年的马邑之谋一样。

    元光二年,六月。二十多岁的汉武帝针对匈奴多次背信弃义入侵,边境被害的情况,召集群臣商量对策。

    恰好有马邑豪强聂壹进谒王恢,说匈奴常为边患,不如乘他们和亲无备,诱令人塞,伏兵袭击,必获大胜。

    王恢是边吏出身,见过边疆百姓受匈奴欺凌,所以一向反对和亲,听了聂壹建议劝汉武帝出兵。

    此时的刘彻年少气盛,为之所动,就采取了王恢意见,并进行了具体兵力部署。使护军将军韩安国、轻车将军公孙贺、材官将军李息,率精兵三十万埋伏于马邑山谷之中。派将屯将军王恢、骁骑将军李广袭击匈奴背后,截夺辎重。

    一切部署妥当,让聂壹出塞以做买卖为名,诱见匈奴军臣单于。

    聂壹对单于说:“我有同伙数百人,混入马邑城内杀死令丞,举城投降。这样,满城财物您就可以全得到了,但是,您一定要派大军前来接应,以防汉兵。”

    单于贪利,非常欢喜,立刻派头目随聂壹先入马邑,等斩了令丞头,然后进兵。

    聂壹返至马邑与令丞密谋,杀了几名死囚,割下头悬挂在城上,假装为令丞头颅,欺骗了匈奴来使。

    于是,军臣单于率骑兵十万入武州塞亲来接应。大军来到距马邑百余里的地方,发现沿途有牲畜,却无人放牧,引起了怀疑。

    可巧路旁有一个亭堡,单于领兵攻打。亭内除尉史外,只有守兵百人。平常无非是为了望敌情,通报边犯,这次,被匈奴大军所围。

    尉史怕死投降,并把汉朝的预谋全部泄漏于匈奴。单于又惊又喜,慌忙引大军退出塞外,用手擦着额上的汗珠说:“吾得到尉史,不上汉天子的当,真是上天所赐。”

    这时,王恢已抄出代郡,准备袭击匈奴背后,猛听得单于退走,非常惊奇,自思自己军队不过三万人,敌不过匈奴大军,只好退还。

    韩安国等带领大军,分驻马邑境内,好几天不见动静,也改变了原来作战方案率军出击,结果,连匈奴的影子也没见到,只好空手回都。

    “马邑之谋”虽未成功,但自汉初以来屈辱的和亲政策已告毁弃,揭开了对匈奴大规模反击作战的序幕。

    有前车之鉴,必须慎之又慎。

    “甚好。”刘凡点头。

    雁门关前,刘凡被守关司马迎入关门。

    这里的地势与古雁门关相比,天差地别。最令刘凡蹙眉的是雁门关残破不堪,年久失修。宽大的城门看起来摇摇欲坠,卫戍士兵懒散。战斗力估计与亭卒强不到哪里去。

    “此何地也。”站在关上,刘凡嗤笑道。

    守关司马低头,不敢与之对视,身体微微颤抖,有口难辩。

    刘凡的讽刺之意,再明显不过了。

    “尔等大部分为并州雁门人氏,胡人长驱直入,首先践踏的是尔等家乡,首先杀害尔等亲人,尔等无动于衷否?”刘凡盯着城门司马,强势逼问。

    “胡人在千里之外,吾等毫无办法,就如强弩之末不能穿鲁缟一样。他们突然袭击,吾等根本不敌。”无奈,守关司马垂头丧气的说道。

    对于胡人,许多守关士兵忍悲含屈。朝廷对边疆的控制越来越鞭长莫及,豪强纷纷建筑坞堡自保,百姓如雨打浮萍。边关悍卒再也不存在了。

    “擦亮武器,戴齐盔甲。与吾一起进伏击鲜卑。”刘凡对他们命令道。

    此时,刘凡麾下大部分士兵有一半已经渡过了雁门关。

    刘凡站在关上对下方士兵喊道:“鲜卑凶残,背信弃义。大汉边境无岁不受其毒。击败鲜卑,拯救万民,尔等都是功臣。此战,杀敌以百人队计,队杀敌一人,百人队每人得十钱,若一队杀百人,每人得千钱。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这是至关重要的一战,刘凡不惜下血本了。

    此战若杀敌万人,他就必须拿出千万钱犒赏。

    从张让等人家中获得的金银珠宝,大部分都买粮食,分百姓。剩下的金银珠宝折合成钱财也只剩下两千万。

    曾经在颍川贪污的黄金还有不少,贾诩又帮他骗了何进许多黄金。

    但这些钱财他还有大用,刘凡指望不上朝廷为他发军饷。

    此战之后,他必须要改革军队。

    “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城下士兵心中火热,高声呐喊。

    之所以百人一队,共分战果,是为了提升战阵的凝聚力。

    一个人很容易出现争夺军功的现象。一旦杀红眼,根本不知道敌人是谁杀的。

    “大将军,吾等杀敌,是否也可分钱。”守关司马壮着胆子向刘凡问道。

    他们的军饷是粮饷和盐,根本分不到钱财,经常被官员克扣,使他们无心为国效力。

    汉代大司农这个官职就是专门负责士兵的军饷,虽苛扣军饷是死罪,但在动乱中,这种情景屡见不鲜,周忠都没有办法。

    在战国时期,士兵的武器,盔甲以及马匹都是自己佩戴参战的,战斗结束后,又重新回家种地,在卒与农之间转换。所以数百人的古侯国,动辄就能调动数十万大军。

    战国是没有什么军饷的,更没有抚恤。

    “可。”刘凡干脆利落的回道。

    卫戍士兵大喜。

    不是他们贪财,他们以命换财,只为家人。

第二百二七八章 北上击胡(三)

    马邑。城北二十余里,坐落着一个庞大的坞堡。

    马邑后面就是古雁门关。秦始皇的大将蒙恬在雁门关外北逐匈奴,围城养马,马邑名由其来。

    这里属于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的碰撞地。北方异常重要的军事重镇,其战略意义阴馆县远远比不上。

    坞堡,又称坞壁,在新莽时期成型,时北方饥荒,天下动荡不安。豪强之家为求自保,纷纷构筑坞堡营壁。

    东汉建立后,光武曾下令摧毁坞堡,但禁之不能绝。

    坞堡之内,两名男子在那里品酒交谈。

    一名是雁门都尉夏沛,另一名是雁门乌氏家主,乌由。

    乌氏为雁门名门,也是豪强。

    豪强,是指强横而有权势的人,经常对那些比自己弱小者恐吓、苛刻或残酷的人。

    豪强家族在盛世上不了台面,经常会被当权者打压。乱世中,豪强不可一世。

    乌氏在雁门欺压乡里,为虎作伥,为百姓唾弃。

    其经常以民脂民膏贿赂京城位高权重者,蒙蔽上听。在雁门勾结官吏,如同土皇帝。

    “骠骑大将军北上塞外,都尉怎么看?”乌由向夏沛问道。

    “一个被贬之人,有何能耐?”夏沛嗤之以鼻。

    “祸生于忽,骠骑大将军一向强势,仇于世家,又手握兵权,不可轻纵。”乌由谨慎的说道。

    “人皆有一天,吾独有两天。吾依大将军,谁敢动吾?”夏沛不以为然。

    在他看来,若没有大将军,刘凡是否能活命都是一个问题。他胆敢在此嚣张。

    来雁门就要安安分分的卫边,莫要产生别的心思。

    “话虽如此,不可不防啊!”乌由心中鄙视夏沛。

    此就是一个鹦鹉学舌,人云亦云之辈。对权势趋之若鹜,但头脑简单。

    骠骑大将军到阴馆城之后,连城门都没有进入,就率领大部军队北上,一定是有什么原因的。

    前雁门太守无能之辈,才让夏沛如此飞扬跋扈,目中无人。

    骠骑大将军可不是善茬,想与他分庭抗衡,凭借夏沛智商,难如登天。

    “别提这些了,扫兴。除三关外,吾在马邑驻扎五千兵甲,乌兄门客过万,你我互相扶持,谅刘凡不敢拿吾等怎么样。”夏沛一挥手,转而脸色变得有些古怪,对乌由道:“吾之所爱,乌兄可准备好?”

    “都尉乃惜花之人,吾怎能不知?都给都尉准备好了。”乌由隐晦的说了一声,然后对门外叫道:“来人,带都尉大人去楼台。”

    夏沛大摇大摆的走出去之后,乌由不由的咒骂道:“这见异思迁的好色小人,汝如乱世中的犬彘,根本掀不起任何风浪。”

    一个笑里藏刀,恣意妄为。

    一个自命不凡,妄自尊大。

    两人气味相投,狼狈为奸。

    ……

    强阴县。

    当天下午,共计一万七千兵马来到强阴。

    这一带,千山万壑,层峦叠嶂,地势十分险要。

    一条宽而长的峡谷,如蟒蛇一样,在山间盘旋,此拓拔鲜卑至雁门必经之路。

    “好地方。”刘凡站在高处,凝望这山河地图。

    “按照预算,明日鲜卑骑兵就应该到来。吾方士兵奔波劳累,今日再次扎营休息一晚,明日以精师击其疲师。加之伏击,必能胜其。”贾诩肯定的说道。

    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

    在合适的时机,选择合适的方法,天时地利人和皆占据,胜利在望。

    “关羽、黄忠,汝与文和先生一起,率领突骑三千,从沃阳绕过。突袭拓拔鲜卑部。”刘凡派遣自己的两名大将。

    突骑,言其骁勇,可冲突敌人。

    关羽、黄忠都有万夫不当之勇,冲锋陷阵,所向披靡。

    有贾诩在旁做军师,定事半功倍。

    “主公只留下数百骑,是否有些不足?”贾诩言道。

    “吾留下的,都是重甲骑兵,还有弓弩手三千。辅以步兵万人,兵足。鲜卑男女老少都能上马控弦,吾担心三千骑兵,不能胜也。”刘凡对自己这边有信心,关键是贾诩、关羽、黄忠能为自己带多少战利品。

    “拓拔碍言其部族控弦勇士两万,吾观其营帐邑里,此虚数也。其部族士兵最多一万五千。两边战场都是以有心算无心,鲜卑这些兵力怎么看都不够用。”

    贾诩看到拓拔鲜卑那纵横的帐篷,就能算出拓拔鲜卑部落大概人数。

    “文和先生算无遗策,云长,汉升,一定要听从文和先生的话。”刘凡向关羽、黄忠命令道。

    “诺!”关羽、黄忠领命。

    在贾诩的建议下,关羽黄忠立刻率领三千骑兵前往沃阳县,准备伺机而动。

    这三千骑兵中,其中有一千人,披着精致的明光甲。

    奔走之时,铠甲交响。旌旗随风飞扬,骑队如贝联珠贯,如火如荼。

    堂堂之阵,正正之旗。

    那盛装的军容,那饱满的士气,长矛所向,铁骑踏至,莫有人能挡之。

    刘凡这边也开始布置埋伏,弓弩手隐于山谷两侧。

    步兵全部藏于山凹中,待攻击时现身制敌。

    五百重甲骑兵驻留在五里外,待伏击一起,短途冲刺,一举击垮敌人。

    强阴伏击的规模虽然远比不上马邑之谋,但与马邑之谋何其相似。

    不论此战胜负,刘凡都会与北方异族揭破脸皮。

    虽鲜卑内部不稳,但面对威胁时,很有可能,同仇敌忾。

    刘凡不会放弃这千载难逢机会,风险与收益并存,刘凡看重鲜卑部族的牛羊战马,欲要以战养战。

    布置完毕之后,刘凡让士兵就近安营寨。

    翌日,寅时过后,全军便受令准备。

    埋锅造饭后,收起帐篷,按下旌旗,隐去痕迹。全军匍匐在各处,不露身影。

    这一天清晨,大雾弥漫,好似一条又宽又大的纱帘,将山势遮住。

    朝阳升起,云蒸霞蔚。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其上。阳春二月,一切美不胜收。

    在这种表面的美景下,山凹之中、山谷之上,一名名士兵睁着凶狠的眼光,攥着手中的长矛。

    他们在等待战鼓齐发,等待各部大旗被重新抬起。

    击鼓不进,鸣金不止,举旗不起,按旗不伏。

    斩!

第二百二十九章 北上击胡(四)

    辰时,金乌将云雾吸走。

    顿时,晴空万里。

    此地在这种情景的衬托下,变得很自然。

    正中午时分,一道道马蹄声响起,将宁静的山谷踏碎。

    一大批战马从远处冲来,汉军士兵们心中一紧,蠢蠢欲动,但没有一个敢抬头去望。

    军令如山!

    那批战马渐渐进入山谷……

    “大将军,这是鲜卑开路的先锋队伍,不能轻举妄动。欲擒故纵即可。”

    荀攸与刘凡伏在一起,从隐蔽处望向下方。

    下方骑兵数百人,很明显是开路的先锋部队。

    消灭他们容易,若打草惊蛇,那就麻烦了。

    “嗯!”刘凡轻轻的点了一下头。

    看来拓拔鲜卑的大人很谨慎啊,知道投石问路。

    去之者纵之,纵之者乘之。

    放纵,就是为了寻找更好的可乘之机。

    当拓拔鲜卑这一批士兵冲过山谷,汉军如释重负的同时,还有些失望。

    拓拔鲜卑骑兵出了山谷和重峦后,一名千长立刻对手下命名道:“去禀告大人,一切无事。”

    然后这一部大约三百人的鲜卑骑兵继续向前走。

    五里之外,等待他们的是第一次登上历史舞台的“甲骑具装”。

    刘凡目视着拓拔鲜卑的几名传令兵出山谷之后,立刻令赵霁率领田峰、刘海等二百亲卫骑兵围堵他们。不再给他们通风报信的机会。

    “儿郎们,冲啊!前方就是长城关隘,那里不堪一击,汉人见到吾等瑟瑟发抖,抱头鼠窜。直奔阴馆、马邑,抢夺汉人财物、妻女,手拿黄金。”拓拔碍也对部落勇士进行誓师,提升士气。

    拓拔碍言罢,拓拔鲜卑士兵嗷嗷叫的向前冲。

    这次拓拔碍率领一万名部落勇士,部落中还留有两千青壮勇士。

    对鲜卑来说,部落中只要能骑马控弦的青年、中年。都是部落勇士。

    一刻钟左右,震天动地的声音响起,汉军士兵们感觉自己所处的丘岭山地都在摇晃。

    这就是万马奔腾的场景,比想象中的更加可怕。

    马蹄声如奔雷!

    鲜卑骑兵离包围圈越来越近,汉军士兵有的心中越来越紧张,有的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与此同时,拓拔鲜卑的先锋骑兵与汉军重甲骑兵形成对峙。

    一个个人马全被铁甲包裹的“怪物”充斥着死亡的气息,令鲜卑骑兵惶恐不安。

    未知,才是恐惧的来源。

    “快去通知大人。”鲜卑千长胆战心惊的喊道。

    那铜墙铁壁,连战马看到都畏葸不前。

    此时双方相隔不过百步。

    汉军重甲骑兵一个个面无表情,这些人动摇不了他们的神经,后面的鲜卑主力也动摇不了。

    他们相信,敌人的命运就是倒在他们铁骑之下,被他们的铁骑践踏。

    “所向无敌,战无不胜。杀!”

    身披重甲的周仓,单臂举起八尺长的大铁枪,大吼一声,然后拉下面甲,身先士卒。

    所有士兵拉下面甲,随周仓一齐冲锋。

    虽只有五百人,但气势却如同千军万马。

    铁骑冲刺,宛如钢铁的洪流。

    “放箭!”

    千长心急如焚,惊慌失措的拿出牛角弓。

    鲜卑士兵一个个效仿,搭弓射箭。

    数百支箭一起射出,也算一场小箭雨。

    箭镞接触到甲骑,发出“铛铛”的脆响,然后便被弹开,一轮箭雨,汉军毫发无伤。

    鲜卑骑兵毛骨悚然、心惊肉跳。

    这时,汉军重甲骑兵已经至鲜卑军不到五十步。

    这几息间,他们要做出抉择,要么再射一轮箭雨,与重甲骑兵决战,一探究竟,要么调转马头逃跑。

    这时,后方出现二百骑兵。

    但重甲骑兵的马蹄声,将他们的马蹄掩盖。

    拓拔鲜卑士兵肝胆俱裂。

    这是埋伏,一场有预谋的埋伏啊!

    两面夹击,顷刻间,匈奴这三百骑兵血撒当场。

    六七里之外……

    拓拔碍忽然勒住缰绳,抬头惊叫:“什么声音?”

    六七里外惨烈的喊杀声将他惊动了。

    但是,为时已晚。

    整个鲜卑骑兵有三分之一进入山谷,剩余的全部进入伏击圈。

    知吾卒之可以击,而不知敌之不可击,胜之半也;知敌之可击,而不知吾卒之不可以击,胜之半也;知敌之可击,知吾卒之可以击,而不知地形之不可以战,胜之半也。

    故知兵者,动而不迷,举而不穷。故曰:知彼知己,胜乃不殆;知天知地,胜乃不穷。

    拓拔碍没有下令去搜山,不知地形,犯下了兵家大忌。

    当然,这一点被贾诩算到,拓拔碍不是出军,而是被诱。

    夫地形者,兵之助也。料敌制胜,计险厄、远近,上将之道也。知此而用战者必胜,不知此而用战者必败。

    这就是兵法之道,贾诩作为一名深谙兵法的谋士,对地势的运用,可与古之名将相比。

    “击鼓!正旗!放箭!合围!”

    刘凡一声令下。

    咚!咚!咚!咚!

    刘凡附近的战鼓被敲响,然后整个伏击圈一面面战鼓被敲响。

    鼓声亦如雷!

    一面面汉军旗帜被举起,顿时,漫山遍野都是旗帜。

    埋伏在山谷两旁的两千弓箭手全部探出头来,将搭了好久的箭矢射向山谷中的鲜卑骑兵。

    拓拔鲜卑骑兵最后方,山凹中一队队的士兵从那里涌出,在远方的山林不停的有旌旗从远方赶来。

    这里是最主要的战场,刘凡布置了一万士兵,一千弩手。

    先是数百面大盾一层一层的将拓拔鲜卑后路堵住。

    一杆杆长三丈的特质长矛被数名士兵握着放在大盾上。

    弩手引弩,藏在盾后。

    然后是密密麻麻的士兵。

    这一切的一切,都在同一个时间进行。

    山谷上的弓箭手一波一波的将箭矢倾泄下。

    依靠弓箭的力量和下坠的贯力,可以轻松刺穿鲜卑士兵的皮甲。

    鲜卑士兵鬼哭狼嚎,他们试图反击,但汉军居于百米高出,射出去的箭为强弩之末。

    意识到不对劲的拓拔碍退出山谷,已经来不及了。

    徐晃在后面堵的太快,后方鲜卑骑兵战马准备退去时,大盾长矛已经架上。

    拓拔碍心中怒火中烧,他目光如炬,瞪着上谷上当的身影,想要寻找贾诩。

    后面的情况他已经知晓,他也该抉择了。

    要么掉头冲击那一眼望不到尽头的步兵阵型。

    要么沐浴着箭雨,冲向那未知的前方。

第二百三十章 北上击胡(五)

    拓拔碍用手中弯刀挡住一支支飞下来的箭矢,看着一名又一名的部族儿郎从自己身边倒下,拓拔碍咬碎钢牙。

    “吾不甘心!”拓拔碍大吼一声。

    他跃马后退,渐渐来到大军后方,他出了峡谷,这边不在汉军弓箭手的攻击范围内。

    但那一望无际的阵型,与锋利的长矛令人如芒在背。

    这迫在眉睫之际,有人试图去为大军冲出一条道路。

    但在弩手的打击下,接近不了百步,人马皆死。

    面对这种情形,拓拔碍当机立断,嘶吼道:“儿郎们,吾等没有退路了,只能向前。冲过箭雨,吾等绕道便可回家。忍一时之痛,将来定让汉军血债血偿。”

    投之亡地而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

    必须破釜沉舟!

    相比于长枪如林的后方,拓拔碍更想试试那未知的前方。

    在拓拔碍的带头下,鲜卑骑兵将弯刀收起,顶着圆盾,向前方疾驰。

    即便如此,鲜卑的人马死伤也非常大,箭雨不断的倾泄,不断的能看到人仰马翻。

    “这鲜卑首领没有选择冲阵,北方共布置一万一千士兵,有点多了。希望元福率领的甲骑能将鲜卑骑兵全部拦下。”刘凡盯着下方说道。

    “大将军这步战术是对的,若背面布置的士兵少两千,或者三千。鲜卑骑兵很有可能选择冲阵。只要冲出一个口子,就会有大量的骑兵逃跑,届时关、黄二将那边计策也不能再实施。鲜卑骑兵走这边也好,吾军占据弓箭优势,又有重甲骑兵这种精锐兵种,现今,鲜卑骑兵多像涸辙之鲋?”荀攸对刘凡分析一番之后,指着山谷之中的拓拔鲜卑说道。

    “涸辙之鲋!不过他们可没有援兵。”刘凡回道。

    拓拔碍带着先头部队还没有冲出峡谷,就看到不敢置信的一幕。

    同样是骑兵,那人马皆披甲,几乎密不透风。汉军骑兵没有抓缰绳,而是双手持着长矛,快速的向这边冲来。

    汉军骑兵稳稳当当,一切都是那么不可思议。

    这一刻,拓拔碍知道他派出去的骑兵定是被这一批汉军骑兵打败。

    一种从未出现的恐惧蔓延在心头。

    那如山如墙的骑兵还在推进,善骑射的鲜卑在这种情况下根本无法发挥出自己的本领。

    徐晃、王越率领的汉军在北方,周仓率领的重甲骑兵在南方,成掎角之势,鲜卑士兵已成为瓮中之鳖。

    战车被淘汰后,重甲骑兵的冲击力是最强大的。

    双方骑兵撞上的那一瞬间,鲜血四溅。

    马镫、马鞍带来的奇效,使长兵器的优势显露无疑。

    鲜卑士兵手中的弯刀根本砍不到汉军骑兵,就被刺下马。

    鲜卑士兵虽勇,但汉军士兵也都是刘凡看上的精锐。

    在这种情况下相遇,马具、盔甲、兵器都被汉军无情碾压。

    偶尔有鲜卑骑兵砍到汉军甲骑身上,但弯刀连汉军的脖护都砍不动,更遑论精铁制作的盔甲。

    拓拔碍看得心惊胆战,这是汉军骑兵!汉军是如何做到的?

    难道汉军又要回到卫霍时期了吗?不可能,汉军国内大乱,不可能再顾及到北方。

    拓拔碍猛然想起那句“不教胡马度阴山”,这是骠骑大将军说的话,虽狂妄,确实有资本。

    北方,徐晃和王越各带一千精锐士兵执长矛出阵,对鲜卑骑兵尾部发动进攻。

    王越所将虽为新军,少阵型。但皆是好战勇侠之士。第一次上战场都渴望建功立业。

    骑兵之强,在于其冲击力,依靠战马的力量击杀敌人。

    被包围,不能再冲锋的骑兵等于没有了爪牙。

    骑兵还有一个优势就是居高临下,在这里他们不能灵活的操控战马,武器短,无法闪避。优势反而成为劣势。

    汉军士兵每一次将长矛刺出,都是鲜卑骑兵从马上落下。

    试图冲击的鲜卑骑兵人马都被刺死。

    “儿郎们,后方不可能突破,前方汉军虽奇异,但人数不多。突围出去。”

    越是这样下去,拓拔啊心中越是焦急,必须孤注一掷,不顾代价的向前冲。

    他面色一狠,带着自己的卫兵一起冲向汉军甲骑。

    拓拔碍的亲卫皆为拓拔鲜卑部族出类拔萃的勇士。拓拔碍的勇猛更是部族第一。

    面对刺向他的长矛,拓拔碍扭身闪避,弯刀直砍在一名汉军士兵肩头。

    汉军双层护肩,即便是拓拔碍力大无穷也砍不动。

    但那种反震的力道使那名汉军肩头受伤。

    拓拔碍随机应变,一把抓住汉军将他扔下马。

    随后几名鲜卑骑兵凭借精湛的驭马术,从马上脱离,扑向汉军甲骑。

    他们没有拓拔碍那种神力,没有将踩着马镫,坐着马鞍的汉军扑倒,反而被汉军抽出环首刀杀死。

    但这样却能延缓汉军的进攻速度,拖延住了汉军。也有些勇力过人的鲜卑勇士将汉军士兵扑倒在地。

    鲜卑悍不畏死,尸体铺满地,硬生生将汉军甲骑冲破一个缺口。

    数百鲜卑骑兵眼中射出希望之光,前扑后拥,冲出缺口。

    “变阵!”周仓大吼一声。

    他提枪而来,拓拔碍正想从缺口逃跑,却见周仓一枪向他砸来。

    拓拔碍连忙举弯刀抵挡。

    锵!

    宝刀质地好,没有出现损痕,但周仓力气比拓拔碍有过之而不及,加之使用重型铁枪。令拓拔碍虎口崩裂。

    虎口在拇指与食指之间,是人的敏感之处,那种疼痛,使拓拔碍龇牙咧嘴。

    但容不得他有半刻反应时间,周仓下次攻击已经到来。拓拔碍忍着疼痛开始见招拆招的抵挡。

    汉军甲骑收到周仓命令之后,立刻挤压阵型,立刻有上百鲜卑骑兵被吞没。但还是有四五百人逃了出去。

    这些人逃跑之后,不再顾及身后族人,而是一路向南。

    这时,刘凡的亲卫骑兵将骑停在不远处,专门等待这些漏网之鱼。

    赵霁令骑冲锋,扑向那些狼狈逃窜的残兵败将。

    他们是骠骑大将军亲卫,有自己的荣誉。别说敌人比他们多一倍,就算多十倍也不怕。

    就在这时,南方有一白马白袍的少年向这里奔来。

    他的白马奔跑如电,转瞬,就杀入阵型。

    他独舞银枪,挺身陷阵,阵中易骑,轻捷如飞。

    刀林之中,如入无人之境,连搠数十人下马,人马皆披靡,莫有挡者。

第二百三十一章 北上击胡(六)

    刀光血影间,尽显一个人的胆略。

    此人只杀鲜卑骑兵,对披甲的汉军没有半分敌意。

    “足下何人?为何相助吾军?”望着赵云的身影,赵霁心中震动,此人让他心中非常亲近。

    “吾乃常山赵子龙也,闻骠骑大将军北上击胡,特来助阵。”赵云向不远处满脸鲜血的赵霁回道。

    说着,一枪刺出,势如破竹,又将一名鲜卑骑兵刺下马。

    子龙,乃童渊为其取下的表字。

    一日为师,终生为父。赵云无父,表字取于师,应当。

    赵云下山之时,童渊还送他一匹西域宝马,名照夜玉狮子。

    此马在月夜之中,浑身如玉,因此得名。

    “吾乃赵霁,亦常山人也。”赵霁脸色一变,激动的回道。

    为何激动?因为他看到赵云手中的银枪。

    此枪不正是他的家传之宝……涯角枪。

    当年他与兄弟分离的时候,亲手将涯角枪交给赵云。

    那一年,赵云八岁,他仅十三岁。他一直在家等,等待弟弟归来。

    霁云,预示着雨后的云彩。也寓意悲欢离合后,兄弟相聚。

    “兄长,弟乃赵云。”赵云情绪激动的回道。

    泪流满面,却欣喜若狂。

    手足兄弟,骨肉情深。

    忽然,一名鲜卑骑兵向赵霁砍去,还沉浸在兄弟相逢喜悦中的赵霁无心防备。

    千钧一发之际,赵云快速拿出马侧的弓箭,拉弓射箭,一气呵成,射向那名鲜卑骑兵。

    那名鲜卑骑兵举刀尚未砍下,就被一箭洞穿咽喉。

    赵霁这才反应过来。赵霁与赵云随即相视一笑,开始全力杀敌,兄弟齐心,其利断金。

    待杀完胡人,兄弟再相认。莫要让咫尺,沦为天涯。

    由此一来,赵霁越战越猛,长枪点刺,挑落十几人。

    赵云枪出如龙,他使出百鸟朝凤枪法,勇猛无匹。

    主要战场战斗还在持续……

    南边战场,拓拔碍被周仓击退,心中如临深渊。

    北面战场,王越凭借自己出神入化的剑法杀死的敌军不下百人。

    徐晃既从容指挥,又身先士卒,浴血奋战。

    短短一个时辰,鲜卑骑兵所剩不足一半。

    “大将军,鲜卑骑兵已没有实力再冲出包围,将弩手用上,免得出现不必要的死伤。”荀攸拱手向刘凡建议道。

    “通令!”刘凡同意荀攸的建议,向传令兵发出命令。

    徐晃、王越收到命令之后,下令士兵退后。

    士兵们拜托鲜卑骑兵,踩着厚厚的尸体井然有序的后退。

    退到五十步后,停了下来。

    同时,上千弩手抱弩上前。

    “放!”

    徐晃一声令下后,一支支弩箭飞了出去。

    强弩雨发,所中必倒。

    鲜卑人马发出撕心裂肺的惨叫,甚为凄惨。

    为什么?汉人会变得如此厉害?

    平时他们寇掠汉人郡县,汉人就如同待宰的羔羊,被他们肆意玩弄。

    现在,他们何尝不是待宰的羔羊。

    一波箭雨之后,汉军继续引弩发射。鲜卑骑兵惨叫声不断。

    “昆仑神,您不保佑您的子民了吗?”拓拔碍仰天大问。他现在只能将希望寄托在这缥缈的神上。

    由于缺乏知识和见识,鲜卑几乎处于自然力量的支配下。

    自然界中的各种自然物和自然现象,如山川、河流、日月星辰等,都能对他们的生活造成影响,那种神秘感,让他们敬畏。

    他们和匈奴一样,信奉萨满。萨满教不是创生的,而是自发产生的。广义上的萨满教是天下的,昆仑神,是萨满的神。

    回答拓拔碍的不是昆仑神,而是冷酷无情的铁骑。

    北方的鲜卑骑兵在弩手的驱赶下不断的朝南方拥。

    南方的鲜卑骑兵在汉军重甲骑兵的压力下向北挤。

    有些鲜卑骑兵从马上跳下来,想顺着两旁山地丘陵逃走。

    但这山地两旁刘凡驻守了一千士兵,就是为了防备这一点。

    当那些鲜卑士兵快爬上山坡时,迎接他们的事冷气森森的长矛。

    一名名鲜卑士兵被刺死,从山坡上滚下。

    本是穷乡僻壤、荒无人烟的不毛之地,现如人间地狱,暗无天日。

    草木上,泥土中,山石上,到处洒满鲜血。

    疯狂的杀戮,方圆十里的空气中散发着令人作呕的血腥味。

    战斗进行到了最后一刻,一切都风平浪静。

    鲜卑士兵没有投降,从他们的举动上看,他们都是怕死的。

    或许是汉军不给他们机会,或许是知道自己投降也难逃一死。

    因为他们知道,自己曾经是如何对待汉人的。

    从中午时刻,战至日落时刻。汉军的士兵也杀红了眼,谁都不在乎自己杀敌多少。

    事后,他们都知道自己胜利了。那些重甲骑兵下马脱下重甲,躺在如山的尸骨之中,他们在笑。

    笑敌人死了,笑他们还活着。

    这就是战争,人类最残酷,也永无停止的战争。

    后世太平吗?战争却并未结束。有硝烟的是战场,没有硝烟的是官场与商场,杀人于枪林弹雨之中的是战场,杀人不着血迹于无形中的是官场与商场。

    “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请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刘凡站在山谷之上,俯视下方,落日在他的身后。

    大多数的是敌人的尸体,也有己方的尸体。

    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将军所立下的战功,都是白骨垒砌。

    刘凡在心中把历史的画册一页一页的往后翻。

    不外乎此!

    刘凡也不想这样,若鲜卑老老实实的,他绝对不会去攻打。

    在这一方面,他不看后世,只看当下。

    “大将军,拓拔鲜卑大人被流矢射中,乱矛刺死。”满头是汗的周仓披着重甲,单臂拖着铁盔,大步走来向刘凡禀报道。

    “嗯!”刘凡点头,赞扬道:“此战元福功不可没。”

    “可惜逃跑了不少,不知赵霁那边是否截住。”周仓自责的说道。

    “若连几名残兵败将的拦不住,如何做吾亲卫。”

    主将亲卫,都是全军最精锐的士兵,以一当十。刘凡对赵霁很看重。

    说话间,赵霁率领着亲卫骑兵归来,赵云提枪于队伍中。

    他们一直在那边拦截漏网之鱼,闻这边喊杀声停止,率兵归来。

第二百三十二章 北上击胡(七)

    勒马之后,赵霁带着赵云,登上山谷,来到刘凡面前。

    “拜见大将军,鲜卑冲出四百余人,全部被击杀。”赵霁向刘凡禀报道。

    “善,今日过后,拓拔鲜卑不复存矣。”刘凡点头,望向赵霁身边那名少年。

    英姿雄伟,身长八尺。白袍上沾满血迹,一看就是经过大战。

    英俊的相貌上布满刚毅,昂首挺胸,仿佛顶天立地。

    “此吾弟赵云也,闻大将军北上击胡,慕名前来相助,四百余鲜卑残兵,有近百人都为吾弟所杀。”赵霁拉着赵云向刘凡介绍道。

    举贤不避亲,赵云的武力众人有目共睹,赵霁自愧不如的同时,又引以为豪。

    涯角枪,寓意武力天下第一。

    他希望刘凡能重用赵云,学艺十年,才能不被埋没。

    赵霁与赵云相谈甚久,虽然赵云来雁门大部分原因是为了寻找他。但人都是有私心的,赵霁没有提及这一点。

    赵霁知道主公求贤若渴,他相信弟弟有这个能力。

    “真忠臣义士也,有卿在,大汉江山永固。此战得战马千匹,牛羊万头,远不如与卿一见。”

    刘凡听到赵云之名,一把捉住赵云的双手,激动的说道,忘乎所以。

    原来赵霁的弟弟就是赵云!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去年刘凡在常山真定寻找了好几日,也没有打听赵云的身影。

    没想到赵云的线索就在他身边,他没问过赵霁,赵霁也没有向刘凡提过赵云。

    感受到刘凡双手的温暖和眼中的炙热。赵云感同身受,热泪盈眶。

    此吾主也!

    “主公在上,请受赵云一拜。愿助主公驱逐胡掳,重兴大汉。”

    赵云拱手向刘凡拜道,面色红润。

    他本来就对刘凡有意思,敬佩刘凡的德行,再加上兄长赵霁是刘凡的麾下,来之前就想与刘凡一起建功立业,现今刘凡如此礼遇他,赵云铭感五内,恨不得以死相报。

    刘凡连忙将赵云扶起,两人深情凝望。

    一个怀着千军易得,一将难求的心思。

    一个怀着有幸遇到明主的心思。

    对刘凡来说,得到赵云,如风虎云龙。

    对赵云来说,拜投刘凡,如鸣凤朝阳。

    “赵云阵斩百人,杀敌有功,封其为骠骑大将军府军司马,秩千石。”刘凡当即对赵云封赏道。

    高顺无功,刘凡只能封他为部曲。赵云一来就强势出场,立下大功,刘凡不吝啬封赏。

    “谢骠骑大将军。”赵云感激涕零。

    刘凡是伯乐,赵云是当之无愧的千里马。他识赵云,当然会把好钢用在刀刃上。

    兼资文武,智勇双全。或许现在还未成长至巅峰,但足矣担任冲锋陷阵的猛将。

    任何一个有志者,爱国者,刘凡都会给他们一个舞台。

    赵云在他麾下,绝对比在刘备麾下好十倍。

    北上击胡,是猛将建功立业的时代,是可以名留青史的时代。

    封狼居胥,开疆万里。这是军人最大的荣耀。

    日落西山,刘凡令士兵简单的整理一下战场。

    鲜卑骑兵南下的时候,率领士兵一万,战马一万两千。

    胡人在长途奔袭过程中都会带些多余的战马。因为每一次长途奔袭,都会有战马受损。

    鲜卑一万骑兵全军覆没,战马死了九千,还有千匹战马受了各种伤势。完好无损的战马只有两千余。

    由于计策天衣无缝,汉军的死伤只有不到千人。其中四百人阵亡,多为胡人反击时流矢所伤。

    兔子急了还咬人呢,在身临绝境下,鲜卑士兵拼命反抗,以命搏命,死伤在所难免。

    就连重甲骑兵也伤亡上百人。甲骑具装在这种地形下虽能发挥出全部实力,但暇瑜不掩。

    ……

    月凉如水,大地沉睡。

    隆隆的马蹄声踏破这万籁俱寂。

    “鲜卑拓拔部在颓当城西,至此不足二十里,两位将军准备好。”奔袭在前方的贾诩向关羽、黄忠说道。

    颓当城,是匈奴称霸草原时建立的城池。因汉初名将韩颓当而闻名于世。

    战国时,韩国被秦始皇灭掉后,韩襄王的孙子韩信,积极响应刘邦,被封为韩王。

    刘邦做了皇帝后,大封同姓王,对异姓王则千方百计地想除掉,对韩信,刘邦采取的策略是将韩信的国都迁到离匈奴非常近的马邑,让他充当抵挡匈奴的炮灰。

    这个韩信,并不是略不出世,功高无二的兵仙韩信,而是韩国贵族韩信。因为避讳同时期的大将军韩信,史称“韩王信”。

    果然,马邑不久就被匈奴包围,韩王信投降匈奴。

    韩王信逃到匈奴颓当城之后,其王妃在颓当城生了一子,韩王信为了省事,就将他儿子起名为韩颓当。

    高后吕雉执政时期,韩王信的妻子携儿子韩颓当和孙子一起回归故乡,韩颓当被封为弓高侯。景帝时期,平定七国之乱时韩颓当功冠诸军,为不可多得的名将。

    此时的颓当城早已破败,与大汉无缘。

    听到贾诩的话后,关羽、黄忠传令士兵,准备作战。

    “战场凶险,先生不如暂时回避。”黄忠向贾诩建议道。

    贾诩可是主公异常敬重的任务,他要是有个三长两短,他们无法与主公交代。

    “届时吾只在后方观看,不会有危险。”贾诩摇头,然后对关羽、黄忠郑重的说道:“此战只杀鲜卑士兵,劫掠鲜卑战马、牛羊,不杀鲜卑百姓。”

    “胡人杀岁岁吾汉人百姓,惨绝人寰,屠灭鲜卑一族,威慑草原。难道不行?”关羽面色一狠,杀气腾腾的说道。

    七杀令可不包括胡人,他知道主公也非常痛恨胡人。

    对待胡人,就应该以彼之道,还施彼身。斩草除根,永绝后患。

    “当然行!大将军能敌万骑!能敌十万骑!但能敌百万骑否?”贾诩意有所指的向关羽问道。

    鲜卑为草原霸主,其所占领地域不比大汉小多少,鲜卑诸部联合控弦之士数十万。谁能小觑?

    “先生何意?”黄忠接问道。

    “鲜卑诸部战斗,从无灭族之事发生,只在兼并。吾等屠灭一族男女老少,立刻会成为众矢之的。今日杀完,明日鲜卑主力大军奔至边境。大将军还未在雁门立稳,如何抵挡?”贾诩语重心长的对二将劝诫道。

第二百三十三章 北上击胡(八)

    “莫能挡之。”

    “先生深谋远虑,吾等惭愧。”

    听贾诩一分析,关羽、黄忠恍然。

    掠夺拓拔鲜卑的战马为重,其他不值一提。

    想要在草原上立足,必须需要大量的战马。

    游牧民族最不缺战马,祖祖辈辈传下的驯马术使他们很容易捉到上等的野马。

    在中原,北地马良马千金难买。对异族来说,司空见惯。

    时间一点一滴的过去,三千铁骑离拓拔部越来越近。

    远方的高地处,依稀可见一堆堆的篝火。

    拓拔部大部分胡人已经睡去,马匹站在马圈打盹。

    马是站着睡觉的,每打一次盹不会超过半刻,就会睁开眼睛。但马一晚上会打盹数十次。

    马的祖先是野马,生活在辽阔的大草原上。它们的战斗能力很差,常常会受到猛兽的袭击。为了防止侵害,马要时刻提高警惕,连睡觉的时候也站着,这样只要有什么风吹草动,就可以立刻逃跑。

    不管什么时候,马总是保持着祖先这个古老的习性,一直站着睡觉。

    另外,马还有一个本领,就是可以一边走路一边打瞌睡。

    震天动地的马蹄声打破了这里的平静。

    本以为是前去劫掠汉人的族人归来。胡人的警惕性还不是很高。

    关羽、黄忠率领的骑兵至鲜卑营地还至半里时,鲜卑胡人如惊弓之鸟。

    身穿明光甲的士兵奔行在最前面。铠甲上的圆护在月朗星稀的天象下,微微泛着光亮。

    远处看不清,就近看得很清。

    三千骑兵从一条长龙,布阵列成纵横,攻守兼备,加速向鲜卑营寨杀去。

    “反抗者,格杀勿论,杀啊!”关羽大吼一声,提刀疾进。

    鲜卑人看到这种阵势,以为千军万马来袭,拔腿便跑。

    拓拔碍在大本营留守两千鲜卑士兵,也是拓拔鲜卑仅有的青壮。

    有勇敢者,大呼稳定民心,组织勇士去马圈牵马,准备抵挡入侵者。

    汉军骑兵路过鲜卑人点的篝火,拿出火把,探手将一火把点燃。

    一支支火把被汉军点燃,顿时,火光烛天,照亮一方天际。

    那边鲜卑骑兵组织了数百骑兵,关羽带领一个百人队,瞬间将这队鲜卑骑兵冲散。

    这一队汉军人人披明光甲,携势而来,鲜卑骑兵不能挡,留下二百多具尸体之后,溃逃。

    汉军骑兵专门寻找鲜卑的马圈,羊圈和牛圈,每找到一个马圈,就以骑占领。

    并没有理会那些逃跑的鲜卑百姓。

    若是有鲜卑百姓或者鲜卑士兵携带马牛羊逃走,立刻就会被汉军追上,将马牛羊抢夺过来。

    “父亲定是中了汉人的调虎离山之计。从马蹄上可听出汉人只有两三千,吾鲜卑勇士骁勇善战,为了亲人,杀死入侵者。”一名年轻人痛心疾首,他集结了上千名鲜卑骑兵。

    这些汉人若不被打败,族人只会被无情的屠杀。作为拓拔碍的长子,他必须站出来。

    虽然很勇敢,但他的对手是黄忠。黄忠率领的汉军骑兵不比他少。

    鲜卑骑兵手持弯刀,无法持火把。而汉军骑兵一手刀、矛,一手火把。

    在搏杀时,火把也能当武器用,配合兵器,还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声令下,黄忠手持凤嘴刀,一马当先的冲向鲜卑士兵。

    黄忠马快,弹指之间,就冲到敌方阵型中。

    “杀!”

    黄忠虎喝一声,遂斩一鲜卑将。

    鲜卑骑兵立刻将黄忠围住,黄忠一抡凤嘴刀,又斩三人。

    他目而叱之,拓拔碍之子人马惊惧,连忙后退。

    这时,汉军骑兵已经厮杀至鲜卑骑兵阵型。

    黄忠在疆场上驰骋,左突右冲,手起刀落,必有陨命者,本就无士气鲜卑骑兵,心中胆寒。

    这时,一名汉军司马率领三百披着明光甲的士兵绕到鲜卑骑兵后方。

    一进场,鲜卑骑兵百人落马。

    “少主,汉军有备而来,儿郎们猝不及防,才让汉军得逞。为今之计,先行撤离,待大人归来,一雪前耻。”明眼人看到大势已去,向拓拔碍之子劝道。

    “走!”拓拔碍之子咬牙,不甘的大吼一声。在部落勇士的保护下,向东突围。

    东边是单于庭和中部鲜卑诸部,那里虽不是一个好地方,却是保命之地。

    拓拔碍之子仆随数十骑,趁着部落骑兵还能拖住汉军,突围了出去。

    片刻后,又是数百汉军从远方奔来,加入战场。

    鲜卑骑兵得知少主弃他们而逃,心灰意冷,下马而降。

    黄忠没有屠杀他们,胡人善马,留着这些人可以为他们赶牲畜。

    另一边,一队一队的官兵在追逐鲜卑百姓,将他们逃跑时携带的财物和马匹通通截获。

    在汉军屠刀的威逼下,鲜卑百姓不得不就范。

    鲜卑驻地的营帐一个个的被汉军的战马踏破。

    马牛羊一匹一头的被汉军骑兵围拢赶到一处。

    短短三个时辰,尘埃落定,此次突袭成功。

    斩鲜卑士兵首千余,俘获三百鲜卑士兵。

    无数拓拔鲜卑百姓扶老携幼向东逃离,向东奔走一天,便是属于中部鲜卑的一个部落,其大人为柯最,檀石槐老部下。

    拓拔鲜卑部落没有勇士,只有老弱妇孺,只会被柯最兼并。

    “先生,此战大获全胜,得马匹过万,牛羊不可计数。”

    战后,贾诩骑着马悠哉悠哉的走来。黄忠见之,欢喜的说道。

    “此地不宜久留。今晚逗留至五更,收拾一番,明日清早,速速离开。”贾诩开口对黄忠、关羽说道。

    鲜卑其他部落得知拓拔鲜卑部落被劫掠后,派遣骑兵来打探消息,是必然。

    “嗯!”

    关羽、黄忠两人赞同。

    汉军骑兵休息了两个时辰,五更天过后,汉军叫醒俘虏的三百鲜卑,令他们赶着马牛羊向南下。

    鲜卑俘虏不敢不从,围赶着大批马牛羊,在汉军骑兵的包围下徐徐向前。

    由于带者大批战利品,汉军无法如来时一样极速奔腾,到当天下午,才行了不足百里。

    忽然,后方数里外一阵尘土飞扬,紧接着隆隆的马蹄声传来……

第二百三十四章 北上击胡(九)

    “这应该是柯最的部下,柯最隶属单于庭,在代郡北。今日清晨,就应该有拓拔部的骑兵逃到柯最部。柯最为大帅,其部落不比拓拔部小,阙居、慕容等部落与其有联盟。拓拔鲜卑被洗劫,定会使草原震动。柯最派兵打探无可厚非。但是鲜卑竟敢马不停蹄的追到这里,胆子真大。”望着远方的尘土飞扬,贾诩嗤之。

    从马蹄声可以听出,柯最派来骑兵的人数,也就一两千左右。

    汉军虽然从清晨天亮,行至下午日后。但除了俘虏的鲜卑士兵,汉军骑士都是骑马慢走。

    汉军马匹没有长途奔袭那种疲惫,汉军依靠马镫、马鞍,也不是太累。有的士兵坐在马上都打好几个盹了。

    而追来的鲜卑骑兵,人马都经过长途奔袭,属于疲劳状态。

    汉军以逸待劳,鲜卑依旧穷追不舍,此目空一切。

    “先生,汉升兄,吾率领一千士兵击破他们,你们继续押着这些鲜卑俘虏和战利品南下。”关羽请军道。

    “吾只率领九百士兵押送着这些鲜卑俘虏即可,汉升也领一千士兵迂回至鲜卑骑兵后方,两面夹击。”贾诩向关羽、黄忠建议道。

    “依先生之言!”黄忠、关羽点头。

    计策定下之后,关羽率领一千穿戴明光甲的士兵停留在原地。

    黄忠则率领一千骑兵向前奔行两里后,绕道迂回。

    贾诩继续押送鲜卑俘虏回雁门。

    鲜卑俘虏见到这种情况也不安分,企图控制牛马动乱,从而逃跑。

    贾诩早就预料到了这一点。在鲜卑骑兵准备制造骚乱时,一连令士兵杀死数十名极力控制牛马者,这才震慑住鲜卑骑兵,使其循规蹈矩。

    “儿郎们,汉人强抢吾鲜卑马牛羊,甚是可恶,今日吾等将其抢回来,拓拔部牛羊财物甚多,谁抢到归谁。杀啊!”一名骑在马上的鲜卑将领对身后两千族人大喊道,激励他们的狼性。

    此人头上扎了一个小辫子,坐在马上如同一座小山,目测他的身高不比关羽矮。

    但他的长相就不敢恭维了,两个眼睛好像一大一小,眉毛一高一矮,鼻子塌着,血盆大口……

    总之,一言难尽。

    他身披纯铁札甲,手中拿着一根大铁棒,长九尺,碗口那么粗,最起码有百斤重。

    他就是柯最麾下第一勇士,达将由,闻名鲜卑诸部的勇士,传闻其能“生撕虎豹”。

    奇人异士,必有过人之处,达将由虽然长相磕碜,柯最麾下没有人敢不尊敬他。

    当两军距离只有两里不到的时候,关羽也率领骑兵开始冲刺。

    “将士们,冲啊,此战过后,骠骑大将军重重有赏。”关羽一声令下,提着青龙偃月刀向前冲。

    五百步,四百步,三百步,二百步,一百步……

    两军越来越近,关羽和达将由同时瞄向对方。

    达将由想一棒子将关羽脑袋砸碎。关羽想取下达将由首级。

    关羽将青龙偃月刀拖在地上,越众而出。

    达将由握着大铁棒,随时准备击杀关羽。

    当两马相距只有十步的时候,关羽双手握紧青龙偃月刀,以身为轴,向达将由挥去。

    达将由举起棒子,还没有落下,便感觉到迅捷如闪电的刀光向他而来。

    那一瞬间,达将由脖颈一凉。

    他瞪大双目,眼睁睁的看着关羽人马从他身边掠过,他举起的棒子始终挥不下去,因为他没有了知觉,支配不了自己的双手。

    噗嗤一声!

    达将由的头颅与身体分离,血流如注,喷涌而出。

    关羽自创春秋刀法,炉火纯青,达将由空有一身蛮力,对付普通士兵尚可,如何是关羽的对手?

    关羽波澜不惊,直接冲入敌方阵型,如虎入羊群,青龙偃月刀翻飞,流血漂杵。

    主将阵前斩将,汉军士气大震,双方交锋,鲜卑节节败退。

    将乃兵之胆。

    在鲜卑士兵心目中,达将由是无敌的,是战无不胜的,是他们心中的神。

    心目中的神却被汉将一刀咔嚓了,这还怎么打?

    汉军带着面甲,只露出一双冰冷的双眼,看之,令人心中发寒。

    最令鲜卑骑兵畏惧的是,弯刀砍不透汉军的明光甲。

    鲜卑骑兵只能用一只手持武器,汉军却能双手持武器,将战马的力量发挥到极致。

    有些鲜卑骑兵也发现了汉军能双手持武器的秘密,汉军胯下坐的,和脚下蹬的东西他们从没有见过,但这个东西却将汉军的身体牢牢固定住。

    “汉军凶残,快撤,回去禀告大帅。”一名鲜卑千长在关键时刻站了出来。

    虽然人数比汉军多,但汉军铠甲精良,身上薄弱点很少,没有强弓劲弩,没有锋利的武器,很难杀死汉军士兵。

    明光甲前后都布满鳞甲。胸前和后背的圆护更是坚硬。护肩、护脖一应俱全,不论是步兵,还是骑兵,穿上明光甲,战力最起码提升一倍。

    唐代靠着这种优良的武器盔甲,南征北战,建立了鼎盛的大唐帝国。

    领先了这个时代数百年的盔甲,并且刘凡还对明光甲加以改进。使明光甲的防护能力更上一层楼。

    短短两刻钟的交锋,鲜卑骑兵将近一半落马,已士气全无,再战下去,必全军覆没。

    撤退,将他们发现的秘密禀告大帅,这种马具他们一定要掌握。

    他们在马背上长大,精通骑术,却敌不过汉军的马具,如何甘心?

    只要模仿出汉军的马具,他们部落定如虎傅翼。

    就在鲜卑骑兵一边抵挡汉军的攻势,一边撤离时。后方突然出现大批汉军骑兵。

    “围而歼之!”黄忠大吼一声,他看出鲜卑骑兵已成败势。

    刚才双方一直在激战,鲜卑骑兵并没有注意汉军的动向,一不小心,便深陷天罗地网之中。

    黄忠作战勇猛,为激励士气,他一直身先士卒。

    这么做有好处,也有坏处。

    好处是全军受到激励,士气高昂。主将不怕死,更能渲染士兵。

    坏处是主将受伤或者阵亡必会影响士气,甚至让全军崩溃。达将由就是一个例子。

第二百三十五章 荀攸离间计

    关羽用一千铁骑对阵鲜卑两千骑兵时,战斗还有悬念,悬念是鲜卑骑兵可能会逃跑。

    现在黄忠成功迂回到鲜卑骑兵后方,战斗已毫无悬念。

    黄忠的勇猛程度丝毫不若关羽,鲜卑千长想逃跑,被黄忠一箭射死。

    偶尔有冲出包围的鲜卑骑兵,但不过片刻,就会被汉军追上,伏尸遍野。

    鲜卑骑兵心中绝望,不顾一切的突围,最终冲破了一个缺口,数十骑逃离出去。

    黄忠弯弓,策马追逐,箭无虚发,中者必倒。

    虽然只有黄忠一人在追逐,但这些残兵不敢回头,这汉军骁勇,他们都见识过。

    这一刻他们是猎物,黄忠是猎人。

    一支一支羽箭被黄忠从箭壶中拿出,他紧追不舍,紧紧的跟在鲜卑士兵百步外。鲜卑骑兵的马力与他的马力不分上下,他没有松懈片刻。

    黄忠连射五十人下马,剩余的十几名鲜卑骑兵肝胆俱裂。

    当黄忠再次伸手取箭时,发现箭壶空空如也,只能勒马作罢。

    “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黄忠对着逃跑的十几名鲜卑骑兵咆哮道。

    惊得鲜卑逃兵差点从战马上摔下去。

    他们彻底记住了这名已过中年,却如虎一样的男人。

    也记住了那名一刀便杀死了达将由的红脸汉将。

    黄忠再回头时,敌军已全部被歼灭,关羽正带人打扫战场。

    此战又缴获了近两千匹战马,关羽令人将鲜卑士兵的兵器挂在缴获的战马上。

    又将阵亡的汉军士兵尸体放在马上,赶着战马,向贾诩离开的方向追去。

    在这个时候,没有人会花大量的时间为鲜卑士兵处理尸体。

    或许不久后,又会有鲜卑士兵来为他们收尸。或许他们的尸体会沦为飞禽走兽的食物。

    强阴伏击战,属于伏击。劫掠拓拔鲜卑之战,属于突袭。

    这一战,却是堂堂正正的决战,两千汉军骑兵,两千鲜卑骑兵。

    马具的领先,铠甲的领先,将领的领先,又是以逸待劳,使汉军一举击溃鲜卑骑兵。

    此后,草原诸胡绝对会对汉军刮目相看,同时,也会窥觑汉军那神奇的马具。

    次日下午,贾诩等人终到强阴。

    两天的时间,强阴这边如山的尸骨都已被掩埋。

    至于那些马匹的尸体,留下一小部分以军用,马肉再难吃,也比粮食好吃多了,更何况刘凡有煮马肉的秘方。

    足足万匹战死的马被找出来,幸亏现在刚到二月,要是在夏天,两天就会发臭。

    还有一大部分马肉送给了附近的百姓。刘凡派人通知强阴、武州、平城、沃阳、善无等县百姓组织车辆来此地运马肉,并将煮马肉的方法传授给他们。

    马肉是最稀罕之物,寻常百姓难得吃一次肉食,现几乎几户就可以分一匹马,这时何等的恩赐?

    百姓蒙恩被德,感激涕零。

    作为新任的雁门太守,刘凡立刻在边塞几县,树立威信。

    刘凡初到雁门数日,便斩胡首过万,彻底威慑了整个雁门郡官员,在这种威严下,谁敢放肆?

    这就是传说中的骠骑大将军!

    鲜卑是雁门郡的心腹大患,无岁不被其毒。每一次鲜卑前来,各县城池都大门紧闭,而乡里百姓却无地可藏,只能暴露在鲜卑骑兵屠刀之下。

    现在出现一名神勇爱民的骠骑大将军,百姓打心底里高兴。

    得知贾诩、关羽、黄忠归来之后,刘凡立刻奔十里相迎。

    牛羊成群,马匹结队。这一刻,刘凡才感觉自己胜了。

    马匹可组建更多的骑兵,羊可以赏给有功的将士,牛可以用于屯田。

    “诸将士辛苦了。能达到此战略目的,全靠诸将士。”刘凡对贾诩等人拜礼道。

    “主公,当不得此。无主公培养精兵良将,无利刃坚甲,吾等怎有胜算。”贾诩、关羽、黄忠立刻下马对刘凡拜道。

    “吾只是微微出力,将士们却是在用命。”刘凡对士兵们承诺道:“阵亡的士兵必不亏待其家人,尔等重重有赏。”

    这次大战,有许多士兵根本没有机会参战,但刘凡不会亏待他们,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若拓拔鲜卑选择冲击步兵阵型,浴血奋战必不可少,刘凡不会打击他们的信心。

    “谢骠骑大将军!”将士们心中感动,下马拜礼。

    此战虽圆满结束,但刘凡没有大意轻心。

    刘凡将贾诩、荀攸叫到一起,商谈战后策略。

    “先生此行顺利否?”

    三人坐在一处山头上,刘凡开口向贾诩问道。

    “虽一波三折,但还算顺利。”贾诩回道。然后将此行的大概告诉刘凡和荀攸。

    “先生深谋远虑啊!但在归途中又击杀柯最部两千人,柯最会善罢甘休吗?”刘凡疑问。

    “人心难预料,主公北上塞胡,欲要得河套等地,与鲜卑诸部兵戎相见是必然,吾等需要时间来消化掉此战果,最少半年,一年更好。”贾诩郑重的说道。

    “大将军可用离间计,为吾军赢得时间。”荀攸听到贾诩的话后,仔细一分析,心来一计。

    “如何离间?离间何人?”刘凡面色一喜,问道。

    就连贾诩也正色的看向这名青年男子,他看起来又愚又怯,好似是懦弱之人。

    但心思缜密的贾诩不这么认为,主公英明神武,若是一般人,怎么会令主公器重推崇。

    贾诩没有看错,荀攸外愚内智,外怯内勇,外弱内强。小看他的人,必死无葬身之地。

    “匈奴善于和连子承父业,然而和连没有檀石槐的雄才大略,断法不公,贪财好色,鲜卑诸部对其怨声载道,然东部鲜卑虽然分裂,但他依旧受中部鲜卑不少部落拥戴。吾等借助和连的弱点,离间他和中部鲜卑诸部的关系,使他们内部大乱,无暇顾及到吾等。”荀攸一字一句的阐述自己的观点。

    拓拔鲜卑覆灭,事情并没有结束,他们感觉一座更大的山压在他们头上。

    “公达之言,可是利用和连贪财的弱点,送其金银珠宝,然后故意透露消息,混肴视听。”

    刘凡心中恍然,荀攸之意并不是贿赂和连,用金银珠宝迷惑他。

    而是用离间计,这样不仅可以为他们赢得时间,还可以消减鲜卑的势力,使其元气大伤。

第二百三十六章 左右军师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近日来,荀攸一直研究鲜卑各部,以便有更加严谨的筹策可以实施。

    “大将军英明!吾等第一次送其金银珠宝时要隐蔽的送给赫连,第二次则故意暴露给别的鲜卑部落,让别的鲜卑部落截去,并留下一封关键的书信。”荀攸又缓缓说道。

    为何分两次送?

    荀攸的策略,令贾诩含笑点头,贪婪的人,永远都是无休止。

    第一次让和连尝一些甜头,让和连相信他们,第二次则令鲜卑各部疏远他,同时也令和连忌惮麾下部落。

    “那信上该写什么?才能和连和其他鲜卑部落内斗。”刘凡问道。

    “拓拔鲜卑部和鲜卑单于庭一向不和,覆灭拓拔鲜卑,是和连串通吾等干的,并非吾所愿。”荀攸回道。

    栽赃嫁祸和连,让中部鲜卑诸部以为和连借刀杀人。

    “吾有一个不值一提小手段,可让中部鲜卑诸部更加相信和连在借刀杀人。”这时,贾诩插话道。

    他低着头,将那小手段说给荀攸、刘凡二人听。

    “多谢文和兄圆计。”荀攸拱手谢道。

    “区区小事,何足挂齿。”贾诩谦虚摆手。

    “两位真是吾左膀右臂也,有二位在,何愁大汉不兴盛?今拜贾诩为右军师,拜荀攸为左军师,坐为计谋。言行智计,诸军不可以不听,可监察军务。”刘凡起身对两人拜道。

    军师,执掌之一。作为统帅的副手。

    在这个时代,军师的地位并不高,有名无实。

    刘凡拜贾诩为右军师,荀攸为左军师,给出的权利却不小。

    虽无秩禄,但间接的凌驾于诸将之上。

    在天下战乱不断和天下需要才智强力支撑之际,军师的地位要崇高得多。

    乱世之中,军师必须有左右一军的权利,刘凡麾下猛将如关羽、黄忠,脾气都比较大。会统兵作战,善冲锋陷阵。

    若他们统兵作战之时,有一运筹帷幄的军师跟随,文武相辅,必百战不殆。

    军师不能干涉将领统兵练兵,只出谋划策,这时对将领的尊重。

    “谢主公!”贾诩、荀攸齐齐跪拜。

    这时荀攸第一次称呼刘凡为主公,第一次认同成为刘凡家臣。不仅仅是因为在刘凡让他任重职,更是因为刘凡令他信服。

    贾诩心中更加难明,汉以右尊,可见主公对他的新任。

    乱世之中,不仅君择臣,臣亦择君。

    相比之下,臣子更希望能施展抱负,不埋没自己的才华。

    怀才不遇,对一名有志者来说是痛苦的。谁都不想如沧海遗珠一样。

    刘凡将二人扶起,心中大感,贾诩、荀攸都是历史上数一数二的谋士,并都擅长兵事,只要自己从谏如流,以他们的深谋远虑,加之未雨绸缪,必能拟定出天衣无缝的计策,使自己万无一失,无懈可击。

    刘凡翻过历史的成败得失,他可以知人善用,更能虚心接受别人的建议。

    刘凡当即令人将右军师贾诩、左军师荀攸的职位和权力宣布出去。

    他们的不属于朝廷,属于大将军幕府。在任军师的同时,可以领任官职。

    只要骠骑大将军府的权威还在,左右军师便能参与军要谋划。

    “禀告大将军,关羽等将军带回马匹一万三千匹,加上先前缴获的两千匹良马,共一万五千匹马。牛大小有万头,羊大小十万,金银珠宝等财物无计。”随军曹吏统计完战利品后,过来向刘凡禀报道。

    劫掠拓拔鲜卑获得一万一千匹马,又战柯最部下获得近两千匹战马。

    伏击拓拔碍获得三千匹战马,但有上千匹战马都有伤在身,就算治疗修养些时日也不一定能回到巅峰,所以不计在内。

    “这一万五千匹马良莠不齐,那些被鲜卑用作战马的,定是良马。从拓拔鲜卑劫掠回来的马匹有不少下等马,只能充当驽马,欲要训练精锐骑兵,必须需要良马。尔等将良马选出,下等马留着运输辎重。”刘凡对随军曹吏吩咐道。

    “诺!”随军曹吏领命。

    经过两天的测试筛选,从一万一千匹战马中,选出六千匹为战马,剩余五千匹充当驽马。

    此战,共得战马一万匹。

    但这远远满足不了刘凡的目标,他需要源源不断的优良战马,更需要有自己的养马场。

    成建制的骑兵,一旦有受伤的战马,会立刻补上新的战马。

    远征之时,每名士兵最起码拥有两匹战马,甚至三匹战马。

    就连步兵也要骑上战马,增加行军速度,以达到出其不意的目的。

    步兵列好阵型,借助优越的地势,能爆发出比骑兵更加强大的威力。

    若步兵穿重甲,配陌刀,是克制骑兵的利器。

    陌刀太难做,申屠钢发明灌钢法,就是为了铸陌刀,已经将近一年了,毫无头绪。

    几天时间,那些马肉已经全部分给附近县乡百姓。

    此地战场也已经全部打扫干净,从黑色的土和沾了血的石壁能看出,这里不久前发生了一场大战。

    至于离间计之事,贾诩毛遂自荐,亲自前往鲜卑单于庭,游说和连。

    刘凡本不愿贾诩去冒险,但身边无人可用,思来想去,还是贾诩去最合适。

    为了贾诩的安全,刘凡派遣爱将赵云保护贾诩前往弹汗山单于庭。

    弹汗山,就是后世大名鼎鼎的大青山。

    弹汗山是阴山山脉的主体,阴山山脉是自东向西走向,弹汗山坐落在阴山山脉中段,南俯河套平原。

    由于水流充沛,牧草肥沃,森林茂盛,弹汗山是历朝历代游牧民族最喜爱的栖息地之一。

    此去弹汗山,为了暂时满足和连的贪欲,刘凡拿出黄金两千斤,还有一批玉石珠宝,这些东西都是从拓拔鲜卑部掠夺过来的。

    先予后取,刘凡迟早要将胡人赶出绵延千里的阴山。

    送敌重金,只是权宜之计,刘凡不怕讨不回来。

    “大将军放心,子龙一定保护军师平安归来,军师若少一根汗毛,赵云提头来见。”

    刘凡对赵云交代好之后,赵云信誓旦旦的说道。

    “子龙为骁将,千军万马,探囊取物。此行定可为吾军赢得时间,以便接下来使用离间计。”刘凡欣慰的点头。

    大战之后,便是政治。

    国与国之间,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老辣的政治手段,往往比战争更有效。

第二百三十七章 间军司马

    贾诩带着赵云等人走了之后。刘凡下达命令明日离开强阴,回到关内。

    外患已被震慑,是该解决内忧了。

    拓拔鲜卑部士兵全军覆没的消息想必已经传到草原。他们再想寇边雁门,还需掂量之下自己的实力。

    待中部鲜卑诸部结成联盟时,和连定会被贾诩迷惑住。他有足够的时间重整雁门,改革军队。

    这天下午,王越带着史阿来拜见他。并且提出了一个令刘凡难以置信的请求。

    “什么?汝要辞去鹰扬将军一职,不打算统帅军队?”刘凡不可思议的说道:“乃吾不礼遇乎?”

    “大将军待吾恩重如山,只是吾游艺半生,自觉不适合军营。”王越摇头说道。

    “安睿能阵前斩将,此战又杀敌过百,当为沙场悍将。再建功立业,封侯不在话下。统帅千军万马,做一名骁勇善战的将军,不好吗?”刘凡疑问道。

    王越热衷出仕,现如愿以偿,却打了退堂鼓,不合乎常理啊!

    “曾也想纵横在刀光铁影之间,做一名戎马一生的将军,以表对国家的赤胆忠心。然现在垂垂老矣,统领五千士兵有心无力,空有一身武力,却无用兵之能。公明之军严谨遵令,云长之军斗志昂扬,汉升之军血气方刚,唯吾麾下乱七八糟。五千游侠剑客中有许多都闻名州郡,武力高强,他们都是璞玉,玉不琢,不成器,还须要能工巧匠,尽心雕琢。王越不想误大将军。”王越老泪纵横的说道。

    以前虽有豪情壮志,真正统兵训练时才意识到自己的不足。

    就如此次战役,强阴伏击,灭胡过万,这不是主要的目的。主要目的是调虎离山,掠夺拓拔鲜卑,以资军用。

    这种连环击计令王越想破脑袋也想不明白。

    那摧枯拉朽的重甲骑兵,纵使万人敌面对也得饮恨。

    想了好几天,王越决定辞去鹰扬将军,让大将军任命更能干之将。

    大将军保家卫国,仁德爱民,王越怕自己才能有限,误大将军,成为千古罪人。

    “也罢,安睿不愿领军,吾也不勉强。吾现在初任雁门太守,麾下可用之人不多,对雁门诸县不太了结,吾任命你为间军司马,汝可愿意?”刘凡向王越问道。

    “间军司马?可还是领兵打仗?”王越不解。

    从杂号将军降至司马,王越没有不高兴,这是他的选择。

    “间军司马,非常朝廷官职,乃吾幕府新增官职。孙子言:明君贤将所以动而胜人,成功出于众者,先知也。先知者,不可取于鬼神,不可象于事,不可验于度,必取于人,知敌之情者也。故用间有五:有因间,有内间,有反间,有死间,有生间。安睿曾单人匹马入贺兰山,取羌族首领首级,应熟知刺杀之道,间之道,伪装己,可刺探军情,间主辅军队,次辅民政,检察不法,直接向吾禀报。”刘凡向王越道明“间军”的含义。

    换句话说,间军,就是间谍,这个时代叫做细作。

    孙子兵法明确表明,间有五种。

    “乡间”利用当地百姓来知军情,或者利用敌人的同乡。

    “内间”就是策反敌人的重要人物,得到他们的讯息。

    “反间”是指敌人有己方官吏,从而取得情报。

    “死间”是指制造假情报,以蒙骗对方。但事情暴露之后,己方必死,

    “生间”是指派人出去打探。

    谍字最早出现在夏朝。

    《左传》记载,夏朝时就已经出现了谍:“使女艾谍浇。”

    夏王朝被后羿和寒浞取代,浇是寒浞儿子的名字,后来复国的少康向浇的身边派出一个叫女艾的间谍。又派遣自己的儿子季予攻打浇的儿子的领地。

    通过艾,少康对浇了若指掌,趁势消灭了浇的儿子,使浇孤立无援。

    一切准备就绪,少康从纶地起兵,向夏朝的旧都城安邑杀去,这时候寒浞已经死了,浇无力抵抗太康攻势,天下又回到夏禹子孙的手里,这就是著名的“少康复国”。

    细作相当于一个势力的耳目,没有情报势力,很容易被敌人玩弄于鼓掌之间。

    在三国鼎立时代,魏蜀吴皆有大量的细作,许多合纵连横的政治和欲擒故纵的军事行动,都有细作在推动。

    刘凡可不是喜欢被蒙骗的人,表面上风平浪静,并不代表真的一切相安无事。

    有句话叫做敢怒不敢言。

    雁门郡这么大,他不可能一乡一县的去查探。

    这时,间军司马可以充当自己的耳目,谁敢欺压乡里,鱼肉百姓,刘凡定让他人头落地。

    细作组织理论上需要一名谋略过人的人掌控大局。但现在刘凡的势力还刚刚起步,天下的水还很浑浊,没办法进行太深的布局。

    刺杀敌军,刺探军情,策反敌军,威逼利诱,打探消息。

    这些东西对于一个在江湖上混了半辈子的游侠剑客,再熟悉不过了。

    最关键的是这个职位是刘凡亲近之臣,将来定会跟着刘凡名留青史。

    “多谢主公信赖,委以重任。王越披肝沥胆,也要报答主公的恩德。”王越感恩怀德,向刘凡拜道。

    “安睿请起,所谓术业有专攻,卿之才,不在统兵作战,成为幕府间军司马,或许别有一番成就,间军比统兵更容易立下功勋,亦可封列侯。”刘凡向王越激励道。

    “王越必让贪官污吏无处藏身,让雁门海晏河清。若有战事,不惜一切代价刺探军情,减少吾军损伤。”王越向刘凡保证道。

    “善。”刘凡满意的说道:“安睿从军中挑选五百精锐士兵入间军,教授他们剑法和处事之道。出师之后,放到各地。另外吾还会给安睿一些钱财,用来收买雁门及边境的贩夫走卒,世家豪强,借他们打探消息。”

    “诺!”王越领命。

    “可以让史阿辅助你,他刺杀吾时可差点让吾送命啊!”刘凡笑着摸了摸肩上的伤口,迄今为止,他身上的伤还没有痊愈。

    史阿面色伴惭愧的低下头,他和王越都清楚刘凡在开玩笑。

    同时,王越、史阿也佩服刘凡的胸襟。

    这样的人,才能令人信服,甘效死命。

第二百三十八章 阴山铁骑

    次日清晨,大军开拔。

    “大将军是否在重修三关,坚固边防?”在士兵拔营起寨时,荀攸向刘凡问道。

    雁门长城三关年久失修,不堪一击。铸造坚固的长城防线,可抵挡胡人大军南下。

    这个时代的胡人攻城器械很原始,并不善攻城。

    后世蒙古大军例外,他们引进重型投石车,那东西对城池杀伤力太大。

    “数百年的风吹雨打,长城残破不堪,劳民伤财,不能兴师动众。”刘凡摇头说道。

    长城是由沟壕、烽燧、城堡、关隘等组合而成。

    长城所经地段多崇山峻岭,依山筑城,断谷起嶂,择险置戍,总是在双方军事力量的缓冲地带而建造。

    修筑长城,在军事方面,可变被动为主动,亦可转守为攻,攻守自如。

    譬如烽台,登之者可居高临下,来攻者则望之莫及,守者则以逸待劳,不但可以保护自己,还可以杀伤敌人。

    自古以来,战争之目的,皆在保存自己,消灭敌人。长城也具备此种功能。

    就缓冲地带而言,从攻者角度看,能攻则攻,不能攻则退之;守者亦如此,能守则守,不能守亦可退之,以利再战。如若交战,长城则成为勇士们厮杀的沙场。

    长城还可以囤积物资,成为北攻外族的中专点,进攻入大漠纵深,退可守卫关隘。

    在与北方异族交战的时候,长城可以快速的运输兵力,快速的运输粮食。

    刘宏在位时期,大汉许多土地都在长城外,不能完全依靠长城据守。

    真正完好无损的万里长城,绝对能让异族在长城北停住脚步。

    秦时匈奴,面对秦长城一筹莫展。而且中原人也不能将精铁走私到北方。

    从这个时代胡人无岁不毒边境郡县,就能看得出长城的破败程度。

    “平城和沃阳关隘各有一千五百卫戍军,建议大将军先控制那些守军,雁门都尉夏沛……”说道夏沛时,荀攸摇了摇头。

    “吾向百姓大概了解过雁门的情况,雁门世家贵族不少啊!乌氏霸雁门南方数县,县长、令上任不拜太守,先拜乌氏。是不是吾这雁门太守也要去拜见乌氏。”刘凡心平气和的说道。

    “大将军想拜,那就拜一下。”不苟言笑的荀攸笑了一下。

    “雁门关的卫戍兵已归吾军,吾欲将沃阳、平城的卫戍军掉到阴馆,令关羽率领一千明光甲骑,两千铁骑,五百重甲骑兵镇守在强阴北部,牢牢扼守住胡人南下的道路,废置三关,以铁骑充当万里长城。左军师意下如何?”刘凡话锋一转,对荀攸问道。

    骑兵在此战中阵亡的不多,刘凡从军中挑选善骑者,又成满编制。

    平时关羽、黄忠分将这支骑兵。现在获得了万匹战马,刘凡需要黄忠回去训练一支骑射部队。

    重骑兵在草原上根本没有用,见识到重骑兵的厉害,傻子才会和重骑兵硬碰硬。

    所谓箭阵,步兵方阵都是防守用的。

    骑射,才是与胡人角逐的主力。

    “这是大将军目前能动用的所有骑兵。吾不反对大将军的意见,但雁门郡内需要强大的武力震慑。”荀攸郑重的对刘凡说道。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胡人对汉境虎视鹰瞵,吾怕胡人南下,伤及百姓。百姓心中刚有希望,不想辜负他们。三千多精骑,以关羽的能力抵挡万骑不在话下,实在不行还可以与敌军周旋,等待支援。”刘凡向荀攸回道:“雁门郡夏沛就一无名小卒,贪财好色,连民心都不能得,怎会得军心?”

    “是吾言语孟浪了。”荀攸揖手一礼。

    “无妨,军师之言皆有考量。”刘凡知道荀攸心中定有其他想法。

    那边关羽已经将军队集结完毕,包括周仓率领的五百甲骑具装。

    一片空地上,三千五百骑兵整整齐齐的站在那里。

    刘凡与荀攸一起,走到队伍的前方。

    骑兵对刘凡目逆而送,狂热中包含着尊敬。

    为将者,赏罚信。罚贵大,赏贱小。

    功过赏罚,刘凡从没有食言过,爱兵如爱护婴儿,无人不服。

    他们的军饷是刘凡给的,他们的家人因为刘凡好过,他们为刘凡死战,为自己争夺荣誉。

    这些骑兵,几乎都是河东之人。一年多的南征北战,有的人从卒伍累功至司马。在这里,有功有才,就会提拔。

    刘凡目光如电,注视这下方一名名精神抖擞的士兵。

    当年,他需要抛戟令人信服,如今,他一举一动,都令人信服。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刘凡对于这首诗在次高声吟唱。

    前世他最喜欢这首诗,今生,他更喜欢。

    “先国后家,无国无家。胡人岁岁寇边,奸淫掳掠,无恶不作。河套自古就为吾大汉国土,匈奴鲜卑却将河套占领,甚是可恶。驱逐胡掳,复大汉土,立卫、霍之功,彪炳青史。”刘凡张开手臂,扬声大喊。

    “不教胡马度阴山!不教胡马度阴山……”

    关羽、周仓等将领大喊道,紧接着,士兵也连连大汉。

    “从今日起,尔等便叫阴山铁骑,总有一天,吾等踏破阴山,封狼居胥。”刘凡第一次赋予一直军队封号。

    阴山铁骑,突骑为主,重甲骑兵为辅。誓要饮马河套,马踏阴山。

    “阴!山!铁!骑!”

    “阴!山!铁!骑!”

    士兵们一字一顿,面红耳赤的吼道。

    那种激昂的声音,震耳欲聋,冲破云霄。

    全军一万多士兵瞩目遥望,无不为其兴奋。

    阴山铁骑,简单而平淡的名称,却透露着一种不同寻常的味道,或许还包含着刘凡深深的执着。

    “吾已撤去沃阳,雁门关,平城三关边防。尔等驻守在强阴主干道,练骑射,练技击,并时刻防备胡人南下。尔等若挡不住南下的胡人,则边塞百姓遭罪。”刘凡继续扬言。

    “吾关羽,身为阴山铁骑主将,胡人入关,则吾死。吾不死,胡人一人不可入。”

    关羽坐在马上,向刘凡拱手发誓道。

第二百三十九章 鲜卑单于和连

    关羽就是这脾气,主公封军“阴山铁骑”,若是被胡人入关,则是他们的耻辱。而他关羽则沦为全军的笑柄。

    “吾心甚慰!”

    关羽的话打动刘凡心弦。

    ……

    怀揣着刘凡对他的信任,关羽、周仓率铁突骑三千,重甲骑兵五百。良马五百,驽马五百先离开营地。

    刘凡为他们每一个人都配备弓和箭,或许不久后,整个阴山铁骑都会披上明光甲。

    此战缴获的弓箭甚多,甚至能使整个骠骑军人手一弓。

    这边大军也开拔完毕,依旧由鲜卑俘虏赶着牲畜,向南而下。

    同时,刘凡派人前往沃阳关隘和平城关隘传令,令卫戍士兵撤出边防,前往阴馆。

    他会慢慢架空雁门都尉夏沛,将整个雁门的军权牢牢握在自己手中。

    这个夏沛在雁门罪行累累,刘凡不会绕过他的。

    ……

    两天后,赵云一行人到达河套地区,弹汗山。

    为了不让鲜卑诸部游骑发现,一行人绕道偏僻,终于来到了仇水附近。

    所有人都风尘补补,颇为狼狈,显然那条路让他们吃了不少苦头。

    “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天下难事,必做于细。若直穿草原,行踪暴露,前功尽弃不说,还会有生命危险。”贾诩坐在马上,然后回头望了一眼身后装满金银珠宝的车子。

    “吾等谨记军师教诲。”赵云在马上对贾诩拱了拱手。

    虽然偏路艰险,还要过河,但也是最安全的。

    “子龙与吾儿年龄虽相仿,但吾儿的本领却远不及子龙。主公也异常器重你,假以时日,必成大器。”一路上,贾诩与赵云言谈甚多。

    贾诩在军中也听说过赵云的传言。一人一骑前来助军,枪挑百人。

    起初,贾诩以为这是一个勇猛的赳赳武夫,见他真人之后,贾诩知道自己想错了,这分明是一个英姿雄伟的俊少年。

    刚入草原,他们就遇见狼群,赵云单人杀死数十只狼后,狼群惧逃。那一刻,贾诩见识到了赵云的武勇,认为他是关、黄那样的万人敌。

    最重要的,是贾诩看中赵云的心性,年纪轻轻,老成持重。磨练一番,必是一名将。

    “军师谬赞了,子龙愧不敢当。”赵云平平稳稳的说道。

    “和连单于先让吾等灭掉拓拔鲜卑,不知道下次要灭掉哪个部落。其提供消息,吾等出力,财物两分,真是快哉!”这时,贾诩忽然一转话题,说了一句让赵云摸不着头脑的话。

    赵云顺着贾诩的目光望去,见贾诩正在看着一名随行的一名鲜卑人。

    这名鲜卑人浑身颤动,赵云顿时明白了。

    他是鲜卑俘虏中唯一一个懂汉语的,名为拓拔跬。

    拓拔跬被贾诩拉着给他们指明前往鲜卑单于庭的道路。

    拓拔跬完全不敢相信,是大单于出卖了他们。他们拓拔部虽然与单于不合,但单于也不能借汉人之手除掉他们吧。

    拓拔跬咬牙切齿,此时他最恨得不是汉人,而是和连。

    拓拔跬是拓拔鲜卑的贵族,所以识汉语。

    “子龙,和连贪婪,你这宝马就不要再骑了,这里挺隐蔽的,就暂时留在这里吧。尔等几人盯紧拓拔跬,他要是跑了,唯你们试问。”一个隐秘的树林中,贾诩对赵云等人说道。

    时机还没有成熟,拓拔跬还不能带上。再往前走,便是鲜卑的领地。

    “诺!”几名士兵领命道。

    赵云也点点头,摸一下照夜玉狮子的头,将照夜玉狮子拴在树上。

    贾诩、赵云一行人又走了一段路,遇到了鲜卑骑兵,说明来意之后,鲜卑骑兵就将他们围起来,带向单于庭。

    鲜卑单于庭并不是固定的城池,一旦有东西威胁到他们,他们会立刻撤离。

    就如匈奴的龙城一样,在危险面前,他们先逃漠南,再逃漠北。

    鲜卑单于庭,为鲜卑的政治、文化、军事中心。

    鲜卑大小部落数百,有许多部落首领都居住在单于庭。

    鲜卑单于和连继位四年多以来,没有能力才干,反而贪财好色,断法不公。

    每次从汉境劫掠过来的财物他独占一部分,令将一部分分给亲信,而那些出力卖命的勇士什么也得不到。

    檀石槐统一的鲜卑本就含带联盟性质。和连无才无德,使许多部落疏远他。东部鲜卑更是不承认和连为大单于。

    面对这种情况,和连不思悔改,依旧痴迷于财色之间。

    “拜见大单于,有汉使来见,他说他是雁门骠骑大将军的使者。”正在富丽堂皇的大帐中享乐的和连被部下打断。

    “滚!”和连怒不可遏,但骠骑大将军这个词在他脑海中一闪而过,汉人的骠骑大将军把拓拔部给灭掉了,这事情在鲜卑诸部传得沸沸扬扬。

    还有不少人请求他集结诸部,灭掉这个异军突起的骠骑大将军。

    和连置之不理,拓拔部不听他调遣,被灭活该。

    “将汉使带上来,他们一定是来求吾的,吾最喜欢看汉人奴颜婢膝的表情。”和连饶有兴趣的说道。

    和连很年轻,只有二十多岁。他不停的浪费他父亲檀石槐留下的势力。甚至对檀石槐异常忠心的人也对和连有偏见,这样下去,用不了多久就会众叛亲离。

    不一会,贾诩、赵云被带了上来。

    看到鲜卑的王帐,贾诩心中惊讶,这屹然如一座宫殿,其奢华程度比大汉南宫逊色不了多少。

    “见吾为何不跪,汝等不怕死乎?”看到贾诩和赵云昂首挺胸的站着,和连眉头一皱,一脸不悦。

    “两国交战,不斩来使。您身为鲜卑大单于,怎么会连这点气量都没有?”贾诩笑眯眯的说道,话语中以柔带刚。

    贾诩是大汉的使者,并非和连的臣子。只要满足和连虚荣心,和连就没有打压他们的理由。

    “吾当然有气量。”和连狡辩的反驳一句,然后对贾诩问道:“你们来找吾何干?”

    贾诩又施展出了对付拓拔碍的老套路,道:“骠骑大将军让吾给大单于送一些小礼物,就在帐外。”

    “什么礼物?抬上来!”和连眼睛一亮,对卫兵说了一句。

    不一会,四五个大箱子被抬入大帐。

第二百四十章 土地兼并的豪族大姓

    “初次见面,不成敬意。”

    当士兵将一个个箱子打开后,贾诩对和连笑道。

    除了两箱是黄金之外,其他的都是玉石珠宝。

    和连喜上眉梢,立刻从坐上站起,跨步走下。

    他身长七尺半,穿着貂皮衣,扎了一个小辫子,额头上箍着一个带子。从其身材上看,其也是负有勇力之人。

    望着这些金银珠宝,和连差点垂涎三尺。

    “大将军为何如此有诚意?”和连喜不自禁的问道,眼睛却盯着这些金银珠宝看不停。

    “单于麾下拓拔部屡屡扰吾边境,骠骑大将军忍无可忍,出兵将其击灭。事后,骠骑大将军自觉损了单于颜面,特遣吾送些礼物给单于。这些金银珠宝都是从拓拔部得,现物归原主。”贾诩向和连回道,看起毕恭毕敬的样子。

    “拓拔部真是可恶,吾一直约束部下不得骚扰汉境,谁想拓拔碍倒行逆施,真死有余辜。”

    贾诩的话让和连大生好感,拓拔碍不听从他的命令,自以为窝在颓当城就能称霸一方。

    汉军虽覆灭了拓拔部,但并没有屠杀鲜卑百姓,柯最部落最终将拓拔鲜卑的百姓兼并。

    若汉军将拓拔鲜卑那一万百姓全部杀害,不仅会激起鲜卑诸部的反弹,而且还会使草原上其他部落的忌惮。

    这种动不动就灭人部族者,谁都怕。刘凡暂时还没有左右大草原的实力。

    和连有个偏执的理念,凡不听从他调令的人,都是背叛他父亲,背叛他。

    只是对于那些背叛他的部落,和连有心无力。

    他没有雄才大略,甚至可以说是目光短浅。他认为自己贵为大单于,天下之人都应该围着他转,自以为是,目空一切。

    和连的才能不足矣让他支撑这个位置,本就心思各异的鲜卑诸部首领,因为和连的断法不公,纷纷脱离单于庭。

    身为游牧民族的首领,断法公平是必须做到的,否则就无法服众。

    “唉!骠骑大将军本在朝中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现却被贬到边疆,管理区区一郡。虽如此,大将军依旧兵强马壮。单于在北,大将军在南,愿与单于结成联盟,共同进退,鲜卑、大汉百年好合。”贾诩长叹道,徒托空言。

    对于贾诩的不经之谈,和连信以为真,言道:“吾早有这种想法,不日便派遣使者送礼前往雁门,共结友好。”

    “骠骑大将军极重义气,他日单于麾下若与单于起了争执,只要单于一纸书信下来,骠骑大将军必率军北上,替单于稳定草原霸主之位。”贾诩巧言令色的说道。

    义战,两国之间,哪有义战?

    “虽有宵小之徒,但谁敢与吾争执?绝对不用劳烦你们大将军。”和连蕉鹿自欺道。

    他把真实和梦都分不清楚,如何像他父亲一样统一鲜卑诸部?

    “不论什么时刻,请单于都不要忘记骠骑大将军,在您最困难的时候,他绝对会帮助您的。”贾诩捋了捋胡须,这样的鲜卑单于是贾诩最愿意看到的。

    “好,让你们大将军放心,吾鲜卑定不会再扰乱汉境。”

    和连就算头脑再简单,也明白贾诩来这里的目的,无非就是不让自己部落去帮助拓拔部报仇。

    “单于英明神武,吾相信单于一定能约束好自己的部下。”贾诩言语微微有些激将。

    “那是!那是!”和连意满自得。

    目的达到之后,贾诩和赵云拜别和连。

    外人走后,和连对那些金银珠宝乐不释手,开怀大笑。

    ……

    雁门,马邑。

    是值刘凡攻灭鲜卑一部,威震边郡。

    此功绩大汉数十年不曾有过。豪强世家坐立不安,这时何等凶残的人物?

    上一任太守在上任时,他们依旧在兴风作浪。

    现刘凡还没有上任,世家豪强便在他的威名下,瑟瑟发抖。

    这就是声望之中掺杂着威严的好处。

    声望可以让人拜服,威严可令不法之人惧怕。

    在大军离马邑还有数十里时,刘凡便悄然来到马邑城。

    他只带了十几名精锐亲卫,荀攸、黄忠、王越、赵霁、史阿等都与他同行。

    这些人足矣保护刘凡的安全。

    刘凡等人骑马从北城门而入,众人将军披挂,守城门者不敢拦。

    “马邑立于古雁门关前,为边塞重镇,大将军若将疆土开拓至汉武时期,马邑的战略意义将大大下降。”众人走在官道上,荀攸向刘凡解释道。

    古雁门关为天下第一关塞,这种关隘已经废弃数百年了,更何况是马邑。

    “吾等刚才路过的那个坞堡,比马邑城还高大,那周围的万顷良田也应该是坞堡主人的,着实令人惊心。”此时刘凡对马邑的兴衰不感兴趣,惆怅的言道。

    “乌氏家族为雁门一霸。因为朝廷政策不合,使土地私有化加剧,无数百姓在土地兼并下破产。其中大部分百姓为了生存,沦为豪强的农奴,许多豪强手下农奴过万,他们租种豪强的土地,收获后要交大量的地租。此外,还要无偿为豪强服劳役。农奴,是地位最卑下的人,他们不仅失去了土地,也失去了人身自由,属于豪强的私人财产。他们从事繁重的劳役,终生为豪强服务。”荀攸义愤填膺的说道。

    但凡有远见者,都能看出,这是天下大乱的征兆,这是朝代更迭的征兆。

    当天下百姓没有土地是时候,就是揭竿而起的时候。

    东汉末年是豪强势力急剧膨胀的时代。豪族大姓,往往是世代高官,牢牢的控制着地方的政权,并且拥有规模很大的田庄,他们以经营田庄的方式,称霸一方。

    田庄以农业为主,兼营畜牧业,手工业和商业,基本上自给自足,每处田庄都如一个独立的小王国。

    因为时局动荡,又处于边关,豪强普遍的建立起防御性的军事堡垒,并且拥有大量的家兵。这时的庄园不仅经营生产,也是强大的军事组织。

    坞堡是军事堡垒,也是粮仓,易守难攻。

    “左军师可有办法让吾在雁门稳住局势,下达屯田政策,解救黎民百姓?”刘凡向荀攸问道。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19035/ 第一时间欣赏汉末之天下最新章节! 作者:几回春秋所写的《汉末之天下》为转载作品,汉末之天下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汉末之天下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汉末之天下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汉末之天下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汉末之天下介绍:
刘凡穿越到东汉末年,成为东平宪王刘苍后代,随着天下大势,刘凡以一步步崛起。收文臣武将,平定乱世,改革内政,镇压四夷。重新开辟丝路,征服西域,虎视天下。贵霜,安息,罗马皆年年纳贡岁岁来朝。这就是刘凡的大汉,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汉土。汉末之天下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汉末之天下,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汉末之天下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