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汉末之天下TXT下载汉末之天下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汉末之天下全文阅读

作者:几回春秋     汉末之天下txt下载     汉末之天下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二百七十一章 鲜卑喋血(下)

    黄忠率领一队骑兵冲向慕容硖。赵云亦率领一队骑兵接应在侧面,打算挡住前来支援的慕容鲜卑。

    黄忠是万人敌的猛将,所向无前,挡者披靡。

    他身后的骑兵装备虽没有阴山铁骑精良,但在将领的鼓舞下,以一种无坚不摧、无往不利的士气向阙居鲜卑压去。

    凤嘴刀翻飞间,鲜血四溅,无人是他的一合之敌。

    黄忠刀法炉火纯青,刀不同于枪、戟,是一种杀伤范围很大的武器。

    黄忠的凤嘴刀较为轻便,提刀落刀,不过一息。

    马匹所到之处,凤嘴刀所长之处。没有活命的鲜卑骑兵。

    慕容鲜卑胆寒,难道这是万人敌乎?

    看黄忠所过,慕容鲜卑纷纷向两侧闪避。

    黄忠勇猛凶悍,引起了慕容硖的注意。见黄忠势不可挡,以极快的速度向自己逼近,慕容硖大呼不好。带着一众护卫,调马后退。

    黄忠的武力令敌人畏惧,在战场上如入无人之境。

    而慕容硖想要逃跑,却要面对重重阻碍,不时有和连鲜卑的人马拦住他,慕容硖根本不能快速脱身。

    渐渐的,双方相距越来越近,慕容硖只感觉如芒在背。

    “还不快来保护吾。”迫不得已下,慕容硖对麾下命令道。

    一队鲜卑骑兵不得不上前挡住黄忠,欲要保护他们的大帅撤离。

    这时,赵云率领一队骑兵挺身而出,这队骑兵还没有立稳,便被赵云杀散。

    黄忠冲过那些溃兵,一马当先,而慕容硖离他不过二十步远。

    虽然慕容硖被数百名护卫牢牢护住。但与其缠斗的和连鲜卑太多。

    越是着急,慕容硖越是寸步难行。

    此时的慕容鲜卑和和连麾下鲜卑作战已经占不到便宜了,双方半斤八两,在人数不占优势的情况下,又有汉军从中作祟,慕容硖想要突围出去,难如登天。

    黄忠突至慕容硖前方,也不废话,挥刀就向慕容硖的护卫砍去。

    慕容硖若是没有护卫一直挡着他,早就被黄忠一箭射死了。

    黄忠所率领的骑兵紧接着向慕容硖的护卫刺去。

    乱战之下,慕容硖及护卫死命反扑,但他们面临着数百汉军和上千和连鲜卑的围攻,寡不敌众。

    “杀!吾鲜卑儿郎何惧一死?”穷途末路之际,慕容硖流露出了他追随檀石槐征战草原时的英勇气概。

    他抽出宝刀,如狼一般的双眼,瞪着黄忠。

    他曾经是部落数一数二的勇士,南征北战,少有敌手。

    没有了刚才一心想逃跑的心思后,慕容硖变得凶狠起来。他不相信自己比黄忠差。

    最强的勇士在他们鲜卑,而汉人没有与他们匹敌之辈。

    当两人相近时,慕容硖一手抓住马鬃,一手持刀向黄忠横去。

    黄忠用刀柄很轻松的挡住这一刀。

    他双臂陡一用力,慕容硖便感觉到一股如山如岳的巨力向他涌来。

    慕容硖右臂一痛,宝刀脱手而出,而后右臂频频发颤。

    他现在有一种念想:螳臂当车。

    下一瞬,凤嘴刀向他迎面而来。

    刀不快,但势如破竹。

    失去武器的慕容硖再也产生不了其他念想,便被黄忠斩去首级。

    战马相错,黄忠如探囊取物一般,取下还放在慕容硖脖子下的头颅,挂在马侧。

    黄忠从慕容硖护卫那悲凄的脸上和与他拼命的举动判断出来,所杀之人,必是鲜卑大帅之一。

    “将军威武!将军威武!”

    黄忠麾下将士向黄忠祝贺道。

    “哈哈,紫火宝马是吾黄汉升的了。”

    黄忠大笑一声,气势不改,纵马间,又杀数十人。

    另一边,阙居率领着麾下数千残部向东北方向突围,由于没有汉军阻截,阙居经过一番艰苦奋战,率领两千残部突围出去。

    “大将军有令,退出战场,依计行事。”

    一骑奔来向黄忠传令道。

    黄忠脸色一正,命令麾下各部司马率军退出战场,回到战场右翼。

    和连麾下诸部不知所以然。但他们的敌人还没有被完全消灭,就没有深入去想。

    和连麾下诸部三万多骑兵将群龙无首的慕容部三千残兵团团围住,慕容部没有阙居部和柯最部那么幸运,现插翅难逃。

    战场南边,徐晃率领九千步兵已经挺到鲜卑战场二百步外,太阳完全没入西山,天色昏沉。

    黄忠在东,关羽在西。只待刘凡下令。

    “放箭!”

    当徐晃收到刘凡下达的命令之后,向前奔行五十步,对着战场挥洒羽箭。

    一千弩手在最前方,八千步兵持弓箭在后方。

    弓箭手全部抛射,弩手列阵直射。

    关羽、黄忠收到刘凡的命令之后,亦下令放箭。

    东、南、三方无数箭矢飞到上空,带着贯力,快速落下。

    弓如霹雳弦惊。

    箭出之后,弓弦在这惊天一射下不由自主的震动。

    战场上对战的鲜卑骑兵紧张的停了下来,万弓张弦的声音太令人震惊。

    在他们反应过来的时候,一波箭雨已经落下。

    马匹悲嘶,骑兵惨叫。人仰马翻。

    不论是慕容鲜卑,还是和连麾下诸部都在这一波箭雨下丧命不少。

    嘭!

    又是一阵整齐的弓弦声,紧接着箭雨倾泻而下。

    一万多支箭矢,起码杀死了上千人。

    “吾等上了汉人的当了。”

    “汉人阴谋诡计众多,果然不可信。”

    “单于大人还在汉人阵型,怕是已经被汉人挟持住。”

    “怪不得汉人迟迟不出手,他是想吾等两败俱伤之际击灭吾等。”

    “不能坐以待毙,反攻汉人,救出单于大人。”

    ……

    和连麾下诸部首领急忙谈论对策。

    汉人一直迷惑他们,让他们防不胜防。

    在他们最疲惫,最想结束战斗休息的时候,汉人对他们露出了尖锐的獠牙。

    又是接连几波箭雨飞出,惨叫声不绝于耳。

    就在和连麾下诸部准备掉头冲击汉军阵型的时候,出现了树欲静而风不止的一幕。

    慕容鲜卑趁机杀向和连麾下诸部。

    他们的仇恨还没有结束,大帅身死,部落亲友接连战死,连续战斗了一天已经杀红眼了。

    汉人是敌人,和连麾下诸部也是敌人,他们不管不顾,向北方突去。

    能突围走最好,突围不走,也不让和连好过。

第二百七十二章 陷阵之志,有死无生

    又两波箭雨,汉军的弓箭已经用完。

    前后射出去十几万支箭矢,出其不意,射杀近万鲜卑骑兵。

    在伏击拓拔碍和突袭拓拔鲜卑部时缴获不少角弓,但箭矢并没有得多少,先前的大战也使不少箭矢损坏。

    十几万支箭,已经是汉军的极限了。

    待鲜卑骑兵反击的时候,也是汉军冲锋陷阵的时候。

    “非吾族类,其心必异。区区戎狄,竟然连年扰乱炎汉,辱吾骠骑大将军。先与其连,权宜之计。让自相残杀,损兵十万。余敌强弩之末,若击之不破,如何颜面见骠骑大将军。为骠骑大将军而战,为大汉而战,杀敌以立功,胸挂金银。”

    面对冲来的骑兵,徐晃无畏,反而战前鼓动。激励士兵士气。

    “杀!杀!杀!”

    矛盾结合,一个个百人人被列起来。

    每一个百人阵间隔一丈,这是留给鲜卑骑兵的路。

    只要保持这种阵型不乱,人疲马乏的和连鲜卑来之就是送死。

    疲马本能的绕过汉军一个个阵型,从条条过道中穿过。

    一支支长矛从两边穿出,将马上鲜卑士兵刺下。

    鲜卑骑兵阵型完全被打乱,隐隐被汉军包围,根本发挥不出骑兵的优势。

    徐晃部以逸待劳,又以防守为主。形成一个固若金汤的巨大步兵方阵。

    入阵的鲜卑骑兵,冲不过百步,必死。

    关羽率领的阴山铁骑对和连鲜卑形成碾压之势。不停的有鲜卑士兵落马。

    特别是甲骑具装,如铁墙一样,一次次的平推着对手。

    黄忠麾下与和连鲜卑对战,更是占据着人数的优势。

    骑射他们不行,但论武力,个个都是好手。

    刘凡率领亲卫对五百鲜卑骑兵展开追击。

    原本这部鲜卑骑兵有千人,一次交锋损失一半,使他们畏刘凡如虎。

    战斗开始不过半个时辰,和连麾下诸部便开始逃命。

    汉军摧拉枯朽,和连麾下诸部败局已定。

    在刘凡下达攻击命令的时候,战斗便没有任何悬念。

    夜凉如水,和连麾下诸部在与汉军这短暂的交锋中,先被射死上万人,又被汉军围杀上万人。

    剩余一万人马慌不择路的向北逃遁。

    也只有北方没有汉军。

    刘凡率领亲卫,关羽率领阴山铁骑,黄忠、赵云率领麾下骑兵,一共一万多骑向鲜卑逃跑的方向围拢追赶。

    鲜卑骑兵马匹许多不能支,无数鲜卑骑兵掉队,在这种情况下,掉队,只有死路一条。

    一路追击百余里,过诸闻泽,刘凡当才令士兵停下。

    在这场追击过程中,又斩杀五千鲜卑骑兵。

    “大将军,吾军完全可以调配兵力,四面合围和连麾下诸部,为何空出北方,给他们突围回家的机会。”返回时,黄忠不解的问道。

    “不放他们回去,鲜卑怎会知吾军厉害?”刘凡的对黄忠回道:“十而围之,此战胜在谋略,吾军兵马有限,就算能围住,鲜卑也必有逃跑的人,索性让他们松一口气,让他们将消息带回鲜卑各部。吾军准备一番,奇袭阴山,建立不世之功业。”

    欲擒故纵!

    中部鲜卑十余万骑喋血汉境,鲜卑单于和连被擒。

    鲜卑何曾有过这种损失?东胡分离鲜卑后,就没有发生过这种事情。

    放走一些鲜卑骑兵,让整个中部鲜卑置身于这种阴云中。

    奇袭阴山。为收复定襄、云中、五原、朔方四郡做准备。

    刘凡要中部鲜卑再也挡不住他前进的脚步。

    然后蓄积实力,不教胡马度阴山。

    翌日,辰时,阴馆县。

    “禀告诸位大人,一支鲜卑骑兵从代郡深入雁门,其于平邑、班氏、剧阳一路不停,现估计已到达汪陶县,其目的很可能是阴馆城,间军司马请诸位大人早做准备。”

    阴馆城,骠骑大将军府内,一名细作向众人禀告。

    刘凡的细作在代郡和雁门的交界地也有驿站,在发现鲜卑骑兵的之后,一边注意鲜卑骑兵的动向,一边回阴馆向各官员回禀。

    “鲜卑骑兵有多少人?”蔡邕连忙问道。

    “大约五千余骑。”细作回道。

    “五千骑!大将军不在,这可如何是好?”蔡邕愁眉苦脸的说道。

    鲜卑骑兵已到汪陶,现在去北方请求大将军回援,肯定来不及了。

    大将军在北境,说不定已经与和连开战了,能不能顾及到这里还不可知。

    张钧等人也是眉头紧锁,忧心忡忡。他们都是纯粹的文臣,只会治国,不会打仗。

    “诸位不必惊慌,五千骑而已,其孤军深入,没有攻城器械,必不会久留。阴馆也是坚城了,城外有一千精锐士兵,城中还有一千县兵,实在不行,也可以动员百姓守城。鲜卑骑兵凭什么敢攻打阴馆?”

    关键时刻,贾诩站了出来,鲜卑入雁门在贾诩意料之外,也在他意料之中。

    他分析双方利害,认为鲜卑此行只是竹篮打水一场空罢了。

    贾诩知道这部鲜卑多半是柯最的麾下,柯最驻扎在代郡北,他最有可能破汉关入代郡。

    他想趁着汉军在雁门边境作战,偷袭阴馆,以达成某种目的。

    幸亏主公组建细作,早早的发现了这部鲜卑,使他们能随机应变。

    “文和所言有理,调高顺司马入城。动员民夫,准备守城。”蔡邕采纳贾诩的建议。

    贾诩为右军师,深受大将军信任,才略通达,在坐者无人不服。

    高顺原本是部曲,由于练兵有方,刘凡升任他为司马。

    他练兵已经有半年了,刘凡从来没带领他去战斗,对此高顺毫无怨言。

    当高顺听说五千鲜卑向阴馆而来时,高顺眼睛一厉,服从蔡邕的调令,但又来面见众人。

    “五千骑攻阴馆,吾等能守城,但乡里百姓只能任人宰割,吾高顺愿以麾下一千步兵,出城迎击鲜卑。”高顺对众人一拜,请战道。

    “高司马有心,但吾等却无能为力啊!现只能死守阴馆,通知乡里百姓入城怕是来不及了。”蔡邕叹声说道。

    “吾必破之,五千鲜卑若能来到阴馆城下,吾提头来见诸位。”高顺拱手,再次请战。

    “一千步兵战五千骑兵,汝必胜之心何来?”

    贾诩看着气势一往无前的高顺,郑重问道。

    “陷阵之志,有死无生。”

    高顺掷地有声,四座皆惊。

第二百七十三章 陷阵,高顺。

    陷阵之志,有死无生。

    带着必死之心上战场,将死亡看做回家一样平常。

    王朝更迭,天下兴亡,每次战火燃烧,总会有一些英雄应运而生,或拯救黎民于水火,或荡平群雄于寰宇,也总会有一支支军队,跃马扬刀,驰骋沙场。血肉横飞,剑折戟残。

    这种军队除了勇猛的士兵外,还有一个更为勇猛的将军。

    这种军队是一名将领的标志,要么无敌于世,要么全军覆没。

    这就是刚不可久,柔不可守。

    他们有军魂,有不屈的意志。

    身怀死志而不死,遇绝境而不灭,他们需要一决死的场战斗来铸就不败神话,他们每一场战斗,都应不朽。

    高顺,陷阵营。在历史上如昙花一现,却又牢牢的在史书上据一席之地。

    因为这种军队,古今华夏无几。

    八百陷阵,不管是拥有关张的刘备,还是曹操训练有素的青州兵,都被陷阵营破。

    战之,胜之,在群雄并起的年代,陷阵营如同一把利剑,宁折不弯。白门楼下,鸠虎尚且求饶,高顺不降,陷阵营不降。

    “汝有死志,可敌数十百人。但汝只是一个。”贾诩眼中精光一闪,向高顺说道。

    “吾麾下千名士兵人人都是陷阵之士,都有陷阵之志。”高顺豪情万丈的说道。

    “天子曾赏赐大将军一批武器,其中有大黄弩千张,大将军皆给汝部。汝若想靠千张大黄弩决战五千骑兵,必败无疑。”贾诩神色一动,转瞬间又平静说道。

    骑兵奔驰,一张弩最多只有三次发箭机会。

    “吾只会用一次弩,然后便冲阵骑兵,一击灭敌。”高顺向贾诩回道。

    “善!汝且出城对敌,得胜之后,吾举汝功勋。”

    贾诩予高顺对阵权利。

    能用三次弩,他只用一次,这种必胜的气魄,让贾诩动容。

    贾诩不是优柔寡断的人,主公异常看重高顺,说明高顺有惊世之才。

    高顺不骄不躁,也有决战的斗志,自古以少胜多的战力不计其数。

    兵之势,云谲波诡。不可以常论。

    “文和,城中仅此强兵,此出城后,阴馆危也。”蔡邕对贾诩劝道。

    贾诩为右军师,被刘凡赋予调兵遣将的权利,有些他们做不了主的事情,贾诩能做主。

    “虽吾等有累卵之急,但城外百姓亦有倒悬之危。骠骑大将军何人也?众所周知。高顺胜,皆大欢喜;败,则发动民夫守城,未必守不住。”

    贾诩已经下定主意让高顺放手一搏。

    不为别的,就为高顺在危难之中,展现出的气魄。

    高顺领命后,率领士兵从阴馆城东门离开。

    鲜卑从汪陶那边来,高顺向东迎击。

    阴馆城外皆是一马平川之地,不能依靠有利地形对鲜卑骑兵形成埋伏。

    高顺麾下士兵人人背负大黄弩,持矛挂刀,威风凛凛。

    刘凡本要为他们打造精炼的重甲。但时间不足,故现在他们披的还是最普通的汉军甲胄。

    他们都出身于冀州黄巾,冀州一战俘虏黄巾十几万,这一千士兵是刘凡从十几万黄巾俘虏中挑选的精锐。

    经过高顺半年的训练,受高顺渲染,人人具备一些高顺的血性。

    他们早已忘掉自己黄巾的身份,他们现在食君之禄,为君分忧。

    “军功受衔,吾部无一人挂一铁叶。他人将吾部与县兵亭卒混为一谈,此耻辱也。大将军予吾部强弩、利刃,就是要吾部如利剑一样,刺破任何防御。此战必死,在城中安能活命,怕死者,退入城中。战场之上,谁若后退,立斩不赦。”

    阴馆城五里外的官道上,高顺面色刚毅的对麾下士兵言道。

    这里左有骑兵难行的土丘,右面控戴河流,为鲜卑骑兵入阴馆的必经之路。

    一千士兵,无人色变。

    高顺不仅练其身,更练其心。每一人都视死如归,殒身不恤。

    他们每一个人都有强大的信念。只要有一丝生命在,都潜力无穷。

    不管多强大的军队,他们都敢正面相抗,战而胜之。

    看了一遍军容,高顺满意的点了点头。他爱兵如子,自然不会让士兵去送死。

    士兵在战场上不畏死,故而不死。士兵在战场上不念生,故而长存。

    这是高顺的本意。陷阵,不是只一次的陷阵,而是为主公永远陷阵。

    高顺环视四周,这里除了新旧杂草外,再无其他。

    而杂草也不是很深的杂草,只能没住膝盖。

    “按下旌旗,引开强弩。保持军阵,匍匐于杂草间,听吾号令。”

    高顺对麾下士兵下达命令。

    杂草太低,趴下刚好掩盖士兵的身子。坐在马上,五十步内定能看到这些埋伏的士兵。

    但在远方只能看到一片杂草,没有其他寻常的地方。

    当敌未至五十步时,便是高顺下令攻击的时候。以步兵之躯,突击骑兵。

    一个时辰之后。

    轰隆隆……

    万马奔腾的声音传来……

    匍匐在大地上的汉军听得最真切,鲜卑骑兵要来了。

    每一名汉军嘴中都咬着一根木棍,外界的一切,都影响不到他们。他们的手一直摸在大黄弩上,充血的双目,一直瞪着“前方”。

    马蹄声越来越近……

    而汉军的士气越来越高。

    大黄弩已经被捏在手中,越捏越紧。

    作为统帅的高顺将自己的头深深的埋在草中,他没有去看鲜卑骑兵与己方相距的距离。

    他知道现在还远远不是突袭的时候。

    五里……

    两里……

    一里……

    许多汉军心中紧张。因为千军万马给他们带来压力。身临其境,和平时训练完全不同。

    唯有高顺心如磐石。

    他在最前方,他能听出鲜卑骑兵离自己,还很远。

    三百步……

    二百步……

    一百步……

    这时,汉军觉得鲜卑骑兵就在他们前方,好似下一息马蹄就能踩到他们身上。

    但没有命令,他们不能动。

    高顺咬牙,伸手将自己的弩握住,并大声咆哮:“起!”

    一千士兵,同时俱起。

    并举起大黄弩,扣动弩机,射向已至五十步的鲜卑骑兵。

    强弩雷发,所中必倒。

    这纵横草原的“控弦”,面对突如其来的袭击,瞬间阵脚大乱。

    前方人马皆死,阻碍了奔跑的鲜卑骑兵。

    “冲锋之势,有进无退。陷阵之志,有死无生。”

    汉军吐出嘴中木棍,扔掉强弩,捡起长矛,扬声大叫,直前冲突。

第二百七十四章 许褚、典韦杀至

    高顺身先士卒,几息间就冲到鲜卑骑兵身前,他用长矛将一名骑在马上的鲜卑士兵刺下。

    他身后的死士接踵而来,对鲜卑骑兵迎头一击。

    “儿郎们,稳住。汉人无几,反击。”拓拔翼勒住嘶吼的马匹,扬声大呼。

    拓拔跬和阙居派来统帅这部骑兵的首领,已经被强弩射死。

    汉军突然袭击,双方相距只有四五十步远,再强大的勇士,也要在强弩下殒命。

    拓拔翼欲要接管这支军队,与汉军对敌。

    但他只是一个丧家之犬,威望不足矣令柯最鲜卑。

    刚才那一波箭雨,已经将乘兴而来的鲜卑骑兵击垮,阵型还没有摆开,便被汉军冲入阵中。

    柯最鲜卑也被汉军的悍不畏死吓到了。

    三五成阵,很快就能将同等的骑兵刺下马。

    群龙无首下,阵脚大乱的鲜卑骑兵难以组织冲锋,陷阵营矛刺刀劈,人人骁锐,冲阵之时,猛如虎狼,鲜卑骑兵心惊胆寒。

    汉军都是百里挑一的勇士,经过高顺的训练后,十人可当百人。

    鲜卑骑兵在马上时,汉军用长矛刺,下马时用环首刀劈。

    鲜卑骑兵后军迂回过来,想用兵力优势将高顺围住。

    “陷阵之志,有死无生。杀!”

    高顺一手矛,一手刀,手刃一人后,拊膺大喊。

    他率领百人以左右,冲向那些企图包围他们的鲜卑骑兵。

    还没有立稳的鲜卑骑兵立刻被汉军冲散,高顺一矛将一名鲜卑千长挑下马,鲜血顺着矛杆,流入他的袖子,震慑人心。

    高顺带着百人在战场上来回冲突,将一队一队鲜卑骑兵打散。

    他全身浴血,仅半个时辰,死在他手下就有数十百人。

    高顺麾下将士以命搏命。正所谓狭路相逢勇者胜,鲜卑挥刀,汉军刺矛,都对准要害,若两人实力差不多,果断下手,是两败俱伤的下场。

    若其中有一个人在过程中胆怯,他就输了。

    鲜卑人也怕死,而高顺麾下士兵,视死如归。

    五千鲜卑,已经损失大半。他们想逃跑,但被汉军牢牢拖着,只要转身,汉军的长矛就会刺在他们身后。

    在高顺起身伏击柯最鲜卑骑兵的那一刻,柯最鲜卑的士气便被打破。

    首领死亡,更是雪上加霜。

    柯最鲜卑第一次遇见步兵冲阵骑兵,被打的措手不及,从汉军放下大黄弩冲到骑兵阵型中也就几息时间,柯最鲜卑根本来不及反应,被突袭至死的,比强弩射死的人更多。

    五十步!

    高顺对战局的把握精准无比。五十步外,柯最鲜卑发现不了骑兵。

    五十步,是大黄弩威力最大,士兵最精准的射击距离。

    五十步,汉军冲过去,也就几个呼吸。

    鲜卑骑兵突然中了一波箭雨,会本能的勒住马匹,鲜卑骑兵没有了冲锋之势,就是汉军主场。

    见汉军人少,本想以人数碾压,但汉军兵强将猛,让鲜卑骑兵明白这种想法不切实际。

    逃跑!

    这是包括拓拔翼之内,所有鲜卑骑兵的统一念想。

    往往一个汉兵能接连挑好几个人下马,如何抵挡?

    抛下数千匹战马、尸体。能脱身的鲜卑骑兵已经调马撤退。

    经此一役,他们再也不敢踏入汉境。这一战,让他们知道骑兵对步兵不是无敌的。也颠覆了他们这一代鲜卑对大汉的认知。

    “兄弟们,俺老典来了。”

    一道如洪钟一样的声音传到战场上。

    三百步外,三百余持刀剑的壮士向这边奔来。

    唯有典韦一人骑在马上慢跑,其他人都奋力狂奔。

    “诸位快点,兄弟们等着吾等支援呢。”典韦坐在马上,恬不知耻的对下方许褚等人催促道。

    众人速度再快,也没有马的持久力。一个个累的气喘如牛。

    他们第一次感觉典韦如此可恶。

    典韦、许褚带着一群迁徙的百姓,于昨日越过句注山,到达阴馆县境内。

    一路上有惊无险,有典韦、许褚两位万人敌坐镇,只要官府不拦,劫匪对他们根本造不成威胁。

    今日到阴馆城十里外的乡里时,有官吏来通知百姓入阴馆城。

    典韦一打听,知晓是胡人犯境。已经有汉军前去阻击,怕不能胜,所以通知附近乡里百姓入城,以防万一。

    典韦与许褚一合计,选许氏宗族勇士三百,与他们一起去援助汉军。

    若能帮助汉军战胜胡人,无疑是大功一件。更能让他们在刘凡麾下站稳脚跟。

    “汝等跑的太慢了,吾先去也。”典韦拍了下马屁股,一骑绝尘。

    留下咬牙切齿的许褚、许定等人。

    典韦冲入战场之后,很是震惊,只见一群汉军追着胡骑跑,偌大的战场,横七竖八摆放着无数尸体,这些尸体几乎都是穿着皮甲的胡人。

    压制住心中的惊讶,典韦向逃跑的胡人杀去,本想雪中送炭,没想到成了锦上添花。

    “看俺飞戟。”

    典韦取出小戟,向逃跑的鲜卑骑兵掷去。

    他的抛戟之技百无一失,连掷十几人下马。

    “看吾飞石。”

    这时,许褚也骑马奔来。

    战场周围到处都是无主战马,许褚很容易就抓到一匹,而且还是有马镫、马鞍的战马,让许褚感觉新奇。

    他从包裹中拿出一块块拳头大小的石头,用力掷出。

    许褚有倒曳壮牛之威,具抚梁易柱之力,他打出的石头都具有千钧之力,中之必落马。

    典韦、许褚两人的绝技,引起了高顺注意。

    “两位壮士好本领啊!”高顺惊叹道。

    胡寇入侵时,前来相帮,这是真正的能人义士。

    “这不算什么,看俺典韦杀他个片甲不留。”

    典韦策马追击鲜卑骑兵,他一手握住一把大铁戟,即便是没有马镫、马鞍,他也能依靠双腿牢牢夹住马腹,战马快速冲击,他稳如泰山的坐在马上。

    “还有吾许褚!”

    许褚手握着一把短柄大刀,气势不弱典韦多少。

    经过一番大战,被拖住的鲜卑骑兵已经被汉军全部围歼。

    来时气势汹汹的五千骑,逃跑时只剩下一千五百骑。

    并且鲜卑骑兵还没有逃离险地,后方许褚、典韦紧追不舍。

第二百七十五章 猛将之威

    高顺扬声制止典韦、许褚,言穷寇莫追。

    他麾下士兵没有几个会御马追敌的,若鲜卑士兵见他们人少,死命反扑,那就麻烦了。

    可许褚、典韦已经冲至百步外,根本听不尽高顺的话。

    高顺怕两位义士有危险,选出会骑术的士兵十几名,去接应许褚、典韦。

    鲜卑骑兵残兵败将狼狈的奔逃。许褚、典韦两人两骑,向东而去。

    背后高顺率领十几名陷阵死士,抖擞精神,骤马追来。

    沿着水一直向前追击,将至十几里外的桥边时,许褚、典韦追上了鲜卑骑兵。

    这是一座不是很宽阔的石柱墩桥,不能使骑兵大量通过。

    一小部分鲜卑骑兵逃离,令一大部分只能干等着。

    典韦、许褚各自大喝一声,如猛虎下山,冲入鲜卑骑兵阵营。

    “汉人狂妄?只两人便敢追击吾千人之众。可并力杀之。”

    拓拔翼怒不可遏,欲要杀了许褚、典韦,报一些新仇旧恨。

    鲜卑骑兵一听,顿时觉得有理,打不过高顺麾下的汉军,难道还杀不了他们两个。

    于是许多鲜卑士兵回马向许褚、典韦杀去。

    许褚大刀起处,鲜卑骑兵纷纷落马。

    典韦舞动狂歌戟,鲜卑骑兵各各倒退。

    许褚、典韦都是所向披靡的万人敌。而且他们战斗方式偏向于凶猛。

    许褚能与马超战百回合不分胜负。相比于典韦,他心思更细腻。

    典韦在没有狂歌戟的情况下,还能毙命百人,更是当仁不让。

    “鼠辈何不惜命也。”

    许褚咆哮一声,提刀拔马,冲入鲜卑骑兵丛中,短柄大刀左劈右砍,如虎入羊群。

    鲜卑骑兵群攻四五次,皆被许褚杀退。

    典韦双手舞者铁戟更是要命,凡被典韦的铁戟碰到,就很难存活。

    鲜卑骑兵在典韦面前弱如菜鸡,他一刺一勾,便能将一个成年鲜卑男子仍好远,无有挡者。

    五千鲜卑骑先被高顺大破,残兵败将本不想再恋战。又遇见许褚、典韦这两个绝世猛人,胆破心寒。

    这时,高顺率领十几骑气势汹汹,盛气凌人的追来。

    鲜卑骑兵已经是风声鹤唳,杯弓蛇影。

    汉军两骑都这么厉害,现又来十几个骑,这还怎么打?

    “儿郎们,快撤!”

    拓拔翼见形势不对,拔马便逃。

    怪不得骁勇善战的父亲会惨败于汉军,汉军的战力真是不可估量。

    大汉境内乃是危险之地,视觉上,他已经是草木皆兵。

    他真怕大量的汉军骑兵追来,到时想逃也逃不掉了。

    甚至拓拔翼联想到柯最大帅袭击和连和刘凡,是否会铩羽而归?

    不单单是拓拔翼有这种念想,所有柯最部的鲜卑想法和拓拔翼一样。

    桥太窄,鲜卑骑兵拥挤不过去,于是有些鲜卑骑兵慌不择路的驱马往水里跳。

    马会游泳,但驮着人和兵器游泳不是每一匹马都能办到的。

    有的马匹能成功驮着主人逃到对岸,有的马匹刚跳到水中没游几步,便将鲜卑士兵甩下马,自己游到对面。

    那些牢牢抓住马匹不放的,只能和马一起同归于尽。因为有一部分马没有驮人过河的能力。

    马的肺活量很大,马在游泳时会将肺部冲足气,这样马的体积变大,从而浮力增大,就可以漂浮起来。马在游泳时腿向后蹬,但是马的游泳距离不长。

    水河床深,但不是很宽,若没有驮人,马很轻易便能游过去。

    上千鲜卑骑兵,冒险渡河,水花飞溅,水出现短暂的断流。

    许褚、典韦两人追来,大杀四方,近二百人死在他们手上,渡河过程中,鲜卑士兵又溺死数百人。

    现在的鲜卑骑兵不管不顾,过河之后,丢兵弃甲,一心想回家。

    “胡贼休逃!”

    典韦已经冲到桥上,解决掉几名拦住他的鲜卑骑兵之后,大喝一声。

    他一手举着一个狂歌戟,身穿的短绔好似被用鲜血洗过一样,充血的双目瞪得就像铜铃那么大。配合他凶神恶煞的面容,犹似从九幽走出的杀神。

    那种神挡杀神的气势,也异常渗人。

    十几名吊尾的鲜卑骑兵本能回头的望了一眼,看到这一幕,差点魂飞魄散。

    典韦双腿用力一夹马腹,战马一声悲嘶,前蹄高高抬起,长立而起。

    但战马并没有随典韦本意去追击鲜卑骑兵,而是侧倒到地。典韦自然也从马上跌下。

    典韦用力太大,战马承受不了他的力量,加上狂奔了一阵,早已用尽力气。

    现在战马侧躺着,有气无力的喘着粗气。

    “哎呦,摔死俺老典了。”

    典韦抬起战马,将腿抽出,这一下将他摔得不轻。

    “马儿,你可别吓唬俺老典啊!都怪老典。”典韦看到自己的爱马奄奄一息的样子,心疼的喊道。

    这是主公赏赐给他的良马,骑坐一年多,早已产生感情。

    “老典,你没事吧!”

    许褚将河这边最后几名鲜卑骑兵砍死,向典韦冲去。

    高顺也带人奔到典韦面前。

    “吾身强体壮,摔一跤不打紧,可惜了吾的爱马。”典韦痛心疾首的说道,痛恨到了极点,也悲伤到了极点。

    “壮士一直夹着马腹狂奔,使马匹在奔行时更疲惫,现战马只是力竭而已。”高顺乃并州人,颇为了解战马,向典韦解释道。

    “原来如此!”典韦听后,心宽不少。

    “此战能将战果扩至此,两位功不可没。吾高顺定如实上报骠骑大将军。”

    高顺向典韦、许褚拱手礼道。

    这两位在战场上表现出来的武力,令高顺自愧不如。

    黄忠与关羽经常切磋,高顺得见多次。

    高顺可以肯定许褚、典韦在勇力方面不逊色关羽、黄忠二将。

    这两位若是投靠骠骑大将军,在军左右,破阵斩将,易如反掌。

    “陈留典韦!”

    “沛国许褚!”

    两人向高顺拱手回礼。

    “陈留、沛国远在中原腹地,两位何以跋山涉水至此?”高顺心中一惊,问道。

    “吾典韦早在一年前便已拜投大将军,只是家中有事耽搁,今只是归军而已。”典韦嘿嘿笑道。

    “中原大乱,不能存活。仰慕大将军为国为民的仁德,带宗族前来投奔骠骑大将军。”紧接着,许褚向高顺回道。

    “善!”

    骠骑大将军又得两位猛将,高顺心中赞叹。

第二百七十六章 吾之樊哙

    高顺在追逐功名利禄时,将“忠”摆在第一位。

    遇见许褚、典韦这种猛将时,从不想他们是否抢自己功劳,而是如实上报于主公。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与之争。

    这里的“不争”,并非不去争抢,而是以“不争”反立于不败之地,就如道家的“无为”一样。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道者以“名无名”为“常名”,不执着于两相对立之中的某一有名,力图从极端回复浑融调和的“抱一”,所以,他的行为特征就是不特处一极而与另一极对立而争的“不争”。

    高顺在别人北上作战获功时,不受丝毫影响,教导士兵,训练士卒。

    水旁一战,一千步兵克五千鲜卑骑兵,足矣让高顺名闻天下。

    ……

    临夏天气,气温燥热。强阴县北尸骨如山。

    这些尸体若不早点处理掉,后果不堪设想。

    昨天夜晚,汉军士兵马牛羊牲畜捉了一夜。

    马是鲜卑骑兵死后留下的战马,牲畜是鲜卑的辎重粮食。

    鲜卑骑兵的战马在大战中虽死亡不少,但还有大半存活。

    这些马匹被鲜卑人驯服,脱离战场后,大部分都不会跑太远。

    当然,也有一部分战马可能跑回各自部落。

    鲜卑人战死十一万人,最起码有七到八万匹完好无损的马匹。

    昨夜,经过围追堵截,共得到六万匹马,而且这些马匹都是优良的战马。

    经此一役,刘凡目前的兵力不再缺战马。

    他们会为徐晃麾下的步兵、弓弩手也全部配上战马。

    就算骑上战马的步兵,也还是步兵。大部分的训练方式还按照步兵的训练方式去训练。

    因为刘凡知道步兵的重要性。一支军队,一个国家,步兵必不可少。

    步兵可以跋山涉水,可以攻城巷战,可以布阵伏击。

    刘凡心目中还有几种步兵能硬刚骑兵、克制骑兵。

    如果在野战上遇到敌人,可以借助战马对敌,临时充当骑兵。

    步兵骑上战马能大幅度提高行军速度,可以先发制人,能做到后发先至。

    在刘凡的心中,步兵的地位和骑兵一样,有些骑兵做不到的,训练有素的步兵能做到。

    骑兵在逐鹿中用处更广。有了马镫、马鞍的骑兵不再为步兵辅,大量的骑兵军团能当做主力,为主要歼敌力量。

    轻骑兵,重甲骑兵,步兵,相辅相成,各有妙用。

    这一刻,刘凡在用另一种方式打开天下。

    “通令全军,打扫战场,掩埋鲜卑人尸首。”

    下午,士兵休息起来后,刘凡向全军命令道。

    “三百年前,漠北之战,卫霍以十万骑,歼灭匈奴九万余。此战吾军智、力结合,以微乎其微的代价,杀鲜卑骑兵十万余,俘虏鲜卑单于。大将军之名威震鲜卑诸部,威震胡人,威震华夏!”荀攸开口赞扬道,心中也是难以抑制的激动。

    汉强之时,不能扼制住鲜卑。汉转衰时,对鲜卑迎头一击,中部鲜卑损失大半,真是大快人心。

    “此战全靠两位军师谋略和将士用命,吾何功之有?”

    刘凡不自傲,他深知此战第一功为贾诩。没有贾诩,他现在或许还在与和连交战,胜算渺茫。

    他也知道,贾诩的奇计,才完成一半。

    挟和连以令鲜卑诸部,纵横千里草原,这是贾诩最终的目的。此计完成之后,不说东部鲜卑,西部鲜卑将投鼠忌器,慢慢被逐步蚕食,河套之地,尽在刘凡掌控之中。

    现在,要做的是实施荀攸奇袭阴山的计策,归拢中部单于之地,获得更多的牲畜、战马,收复河套四郡。

    “无大将军,无骠骑军。”

    听到刘凡话后,诸将大为感动,纷纷向刘凡拜道。

    风从虎,云从龙。主公虚怀若谷,更能让臣下真心实意。

    看似是贾诩完成了这一奇计,实则是刘凡给了他机会。

    他遇明主,刘凡遇贤臣。

    三天后,强阴大战传遍整个雁门,雁门那些残余的宵小势力再也不敢放肆,他们听到刘凡的名字直打寒颤。

    鲜卑单于和连,相当于大汉天子刘宏,这等人物竟然被俘虏了。

    那场旷世大战,杀敌十一万,以汉军胜利而告终。

    想想三百年前的卫霍,再看看骠骑大将军刘凡。

    “不教胡马度阴山”。原来不只是说说而已。

    这一天,典韦、许褚北上而来。刘凡收到消息后,立刻出帐迎接。

    早在前天,他已经收到高顺在强**旁,以一千步卒破五千鲜卑骑兵的消息。

    心中一提后,脸上立刻写满欣慰。

    他将那一千名百里挑一的士兵交给高顺之时,就对高顺抱着很大希望。

    为此刘凡不惜将刘宏赏赐的一千张大黄弩悉数交给高顺。

    陷阵之志,有死无生。

    每所攻击,无不破者。

    高顺是陷阵营的标志。陷阵营没有高顺,将不是陷阵营。高顺死后,没有陷阵营。

    刘凡出营寨之后,便看到典韦和一名青年男子站在一起。

    典韦和一年多前没什么两样,典韦身边的青年男子身长八尺,腰大十围,容貌雄毅。

    他就是那个能倒拉壮牛的许褚吧。

    “典韦拜见主公。今家人已至雁门,愿为主公鞍前马后。”

    一见到刘凡,典韦激动的下拜道。

    “真吾之恶来也。一到雁门就立下大功一件。”刘凡将典韦扶起,关怀问道:“生儿生女?可好?”

    刘凡知道典韦、许褚帮助高顺追杀鲜卑残军,共斩杀二三百人。此足够司马之功。

    “典韦何其荣幸,能受主公挂念,妻生一子,一切安好。”典韦铭感五内,如此小事,主公竟然还记得,俺老典的命就是主公的了。

    “虎父无犬子,定虎将也。”刘凡拍手赞叹道。

    这时,刘凡看向站的笔直的许褚,他还有些矜持,脸上微微有些不自在。

    是啊!骠骑大将军名震天下,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集威名,美名于一身的天下翘楚。

    特别是前天听说骠骑大将军灭十万胡人于强阴,许褚对他更加钦佩。

    越是对刘凡敬佩仰慕,面对刘凡时就越有压力。

    “水旁,以石毙胡数十,以刀斩胡过百,莫不是吾之樊哙?”

第二百七十七章 精忠报国

    樊哙是刘邦麾下头号猛将。

    从一屠狗之辈,累积首级军功为大将军。

    他不仅是斩将拔旗,勇敢无畏的猛将。

    他对主公生死与共,患难同当的君臣之义;那赴汤蹈火,万死不辞的耿耿忠心。更令人称赞。

    称许褚为“汉初樊哙”,是一个极高的评价。

    “许褚何德何能?与比樊哙,今承蒙大将军不弃,誓死追随。”

    许褚心潮澎湃、感激涕零的向刘凡拜道。

    “好!典韦、许褚听令,吾封二人为司马,还有一场大战在等着你们,大战后,再按功授军功叶。”刘凡对两人进行官职封赏。

    许褚、典韦两人都是万人敌,若让两人主将军队,领兵作战,训练兵马,或有不足。

    但两人只统一部勇士,做冲锋陷阵的猛将,绝对能威震敌师。

    曹操用许褚、典韦时,都将二人作为护卫大将。他们在保护主公方面确实为好手。

    刘凡本人就有绝伦的勇力,身边又有精锐的亲卫保护,但明枪易躲,暗箭难防。若敌人派遣如史阿那样的精锐刺客刺杀,赵霁的武力定挡不住。

    刘凡打算引典韦为宿卫。典韦号称步战无敌,是的虎卫的不二人选。

    赵霁负责统帅亲卫,典韦负责贴身保护。就算有王越那种本事,也难以刺杀得了他。

    许褚可率领一队精锐,负责破阵斩将。

    “谢主公!”

    典韦、许褚欣喜的拜道,司马可是比县令还大的官。

    当天晚上,刘凡破例宰杀牛羊,犒劳全军将士。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因为刘凡明天会亲率骑兵,奇袭阴山。

    这一场战斗虽然大胜,但还是付出了死伤千人的代价。奇袭阴山,也定有人会埋骨异乡。

    对异族的征战,比平定黄巾更令他振奋。

    刘凡很佩服汉武帝刘彻,虽然他有不少过错,但给大汉带来了一段最强悍的时期。

    后世那些打了胜仗还割让土地的。那些打仗只为维护自己统治的皇帝完全不能和汉武帝比。

    他文治武功,开疆拓土,面对强敌,释放出了汉人与生俱来的血性,生生的打出了汉民族的威严,使得华夏汉族从此光耀千古,他是定鼎九州,乾坤再造的英雄人物。

    他建立了一个国家前所未有的尊严,他给了一个民族挺立千秋的自信,他的国号成了一个民族永远的名字。

    就算他一生的功绩只有那一件,那一件,就足够了。

    华夏农耕民族与草原游牧民族上千年的恩怨情仇,上千年的被动防守,在汉武帝那里告了一个段落。

    汉武帝这种不屈的意志,令刘凡深深的敬佩。

    汉不能让四邻窥觑,要让四邻感到畏惧。

    “三百年了,大汉该崛起了。愿天佑中华,天佑我中华。”

    空旷寂静的平野上,一片火海漫天横流。这是一堆一堆的篝火。

    火浪在晚风中疯狂摆动,张牙舞爪的好似将夜空都吞了下去。

    众军中央的高台上,摆放着牛羊牲口。刘凡在进行简单的祭天,请上天保佑此战必胜。

    刘凡以前不信苍天鬼神,经历了灵魂重生后,他不知道自己相不相信上天,但他知道,士兵们都相信苍天。

    以祭祀苍天,宽慰汉军连战的心灵。

    明日,他要让外人看到汉民族的尚武之风,看到汉民族的伟大激进,看到汉民族的血性气节。

    汉人可以流血,可以死亡,但不能懦弱,不能卑躬屈膝。

    威武不屈,铁骨铮铮。壮哉,华夏。壮哉,大汉。

    翌日,清晨。

    刘凡调集阴山铁骑,黄忠麾下共一万骑兵准备出征。

    关羽、黄忠、赵云、典韦、许褚五将与他一起随同。荀攸为随军军师。

    周仓麾下五百重甲骑兵与徐晃、张辽部留下继续打扫战场、掩埋尸体。两者也都不利于突袭。

    另他们留下来,还可以防患于未然。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我们这代人终究是要经历腥风血雨,为了天下黎民百姓,为了子孙万代,为大汉万世基业,成则坐享荣华富贵,死则为铭刻丰碑的英雄。”

    出征前,刘凡向大军誓师。

    血与火中奋进,才能打出大汉的无上尊严,赋予最可敬的精神,注入最自豪的血液,让大汉的脊梁更加挺直。

    刘凡不需要魏晋风度,不需要盛唐之音,他只要大汉的强悍。

    “所向无敌,汉军必胜!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一万骑兵齐齐高呼,斗志昂扬。

    “关羽,黄忠,吾命汝二人各率五百骑兵为先锋,清除草原上游骑,防止走漏风声。”刘凡向关羽黄忠命令道。

    “诺!”

    二将拱手领命。

    一万骑兵踏步北上,一人双马,一匹为驮马,一匹为战马。行军之时,将马镫、马鞍全部放在驮马上,士兵骑驮马。准备作战时,士兵骑战马。让战马保持最佳状态。

    他们要突袭的,是云中郡北部弹汗山仇水旁的鲜卑单于庭。

    鲜卑刚经历过损失惨重的大败,和连被抓,单于庭群龙无首,定一团乱。

    有痛心疾首的,也有争权夺利的。

    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灭掉单于庭,他就可以集中力量清除云中、朔方、五原、定襄四郡的鲜卑、匈奴。解救那些受尽苦难的百姓。

    东汉时期,在并州北部,有朔方、云中、定襄、五原四个边郡。末年,由于南匈奴被鲜卑压制,东汉对四个边郡的控制几近丧失,政治机构荡然无存。连官员都不置了,那还是大汉的疆土吗?

    胡狄在界,张雄跋扈,吏民亡逃,为其奴隶。呜呼哀哉!

    “狼烟起,江山北望,龙起卷,马长嘶,剑气如霜,心似黄河水茫茫,二十年,纵横间,谁能相抗。恨欲狂,长刀所向,多少手足忠魂埋骨它乡,何惜百死报家国,忍叹惜,更无语,血泪满眶。马蹄南去,人北望,人北望,草青黄,尘飞扬。我愿守土复开疆,堂堂大汉要让四方,来贺!”

    策马前方,刘凡纵情高歌。

    这个奇怪的歌声令汉军深深的震撼,那是来自灵魂深处的激动,那种豪情万丈在瞬间就传遍了全身的每一滴血液,使人久久不能平静。

    “大将军所唱为何?”

    赵云面色通红向刘凡问道。

    “这是吾家乡的民歌,精忠报国!”

第二百七十八章 奇袭阴山(上)

    两天后,弹汗山,鲜卑单于庭。

    和连前往雁门时,带走五万精骑,而后又有三万骑兵去支援。

    总共八万骑兵,却只有一万多回来。顾小失大,损失惨重。

    最令单于庭惊惧的是和连单于没有回来,有传言单于被汉军俘虏了,有传言单于已经被汉人杀死了。

    鲜卑单于庭家家吊丧,一片阴云密布。

    和连有一子,名骞曼,但才几岁而已。按照鲜卑的习俗,大敌当前,根本不可能让一名孩童继任单于之位。

    很多人推举十四岁的魁头为暂代大单于,以稳军心。

    魁头为和连族兄之子,非近亲。

    “吾单于庭和柯最、阙居、慕容硖等人很可能中了汉人的阴谋诡计,两方自相残杀,使汉人获利。”一名部落首领气急说道。

    “从始至终,都是汉人在挑唆,什么和亲,根本就是骗人的!”又一名部落首领很恨的说道。

    与汉人和亲,是漠居挑唆的,只不过被贾诩利用了。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华夏大地每一个时代总会有那么几个能人以一己之力,改变天下局势。

    “汉人雁门郡长城完好。山险居多,檀石槐单于在时,多次寇掠,但不得而守,汉人异常重视雁门郡,多有重兵。今汉骠骑大将军刘凡据守雁门,先灭拓拔部,又设计让吾中部鲜卑损失惨重,让和连单于生死不明。实乃吾鲜卑心腹大患啊!”有人扼腕悲叹。

    “吾等与汉军厮杀,发现汉军和已前大不一样了,他们的马具比柯最部下的马具还厉害,还有那人马俱甲的骑兵,根本挡不住!最可怕的是汉军有一名红脸长须的大将,若不是吾的护卫死命保护,吾就回不到单于庭了。”一名部落首领心有余悸的说道。

    他麾下护卫是百里挑一的勇士,可在关羽面前走不过一回合,实在是令人心里发寒。

    “吾遇到一名白马银枪的汉将,他冲入吾军之中,万人辟易,吾麾下第一勇士几回合便被他刺伤。”

    “慕容硖就是被一名汉将斩去首级,那名汉将冲杀吾鲜卑骑兵,如驱赶羊群一样。真是可怕!”

    “还有一名汉将,他来往有一群骁勇的汉军骑兵拱卫,他拿着一柄比吾战马还要长的武器,那武器抡下去,人马都会被砸死,当是凶残。”

    “唉!十几年来,乃至上百年来,汉人都不曾有武力如此惊人的勇士,若非吾身临其境,吾怎么也不相信汉人会这么厉害。这分明是万人敌啊!”

    鲜卑各部首领和单于庭官员互相诉苦道。汉人阴谋诡计是一方面,汉人比以前厉害多了。

    正当各部首领准备讨论重立单于的时候,一名鲜卑骑兵骑马奔到大帐外,他连滚带爬的来到大帐,吞吞吐吐禀告向众部落首领禀告道:“大批骑兵……从南方向单于庭奔来……很似汉军。”

    “现离单于庭还有多远?有多少人?”一名部落首领急忙问道。

    “十几里远,人数不得而知,若是汉军,万俟部已在汉军的马蹄之下……”鲜卑骑兵回道。

    “快……集结部落儿郎,准备战斗!”

    十几里远,敌人顷刻间就能直击单于庭,若万俟部落拖住敌军一时半刻,还能来得及。

    敌军从南方奔来,还要面对乞伏部。

    ……

    万俟鲜卑两里外,刘凡率领一万汉军正向这边奔来。

    “禀大将军,前方只是鲜卑的一个小部落,再前方还有一个鲜卑部落。”一名汉军细作对刘凡禀报道。

    这名细被贾诩派来诈骗鲜卑,将单于庭诸部摸得通透。

    “吾军至此,敌军必已发现。子龙,汝率领一千骑兵拖住前方部落。汉升,汝率领一千骑兵绕过去,击另一个部落,吾率领八千骑兵,直击单于庭。”刘凡向诸将命令道。

    既然是奇袭,就应该直插敌人心脏,在这里浪费时间,就等于是给鲜卑机会。

    鲜卑虽在几日前的战斗中损失惨重,但发动单于庭男女老少,将不可估量。

    刘凡要掐断这种火苗,迅速征服鲜卑单于庭。

    “诺!”

    赵云,黄忠领命。

    两队士兵从军中分出,一队冲向万俟部落,一队准备去攻击乞伏部落。

    刘凡率领八千骑兵,绕过万俟部落。

    万俟部落经历大战后,死伤惨重,连部落首领都死了。由于汉军突然到此,他们现在连部落中勇士都没有聚齐,哪有能力去拦截刘凡?

    或许赵云就能让万俟部落全军覆没。

    刘凡到达乞伏部落时,黄忠已经率骑冲破围栏,与乞伏部杀在一起。

    一刻钟后,刘凡离单于庭已经是咫尺之遥。

    “鲜卑人去的地方,吾汉军亦可去。鲜卑践踏吾汉土,吾让鲜卑无处可存。攻灭单于庭,擒获鲜卑百官。反抗者,立斩!”刘凡已经看到了不远处的单于庭。

    他要让鲜卑看到他们汉人的血性和霸气。他要让鲜卑颤抖和折服。

    “仲康,汝率领一千骑兵绕至单于庭西面。”

    “典韦,汝率领一千骑兵绕至单于庭东面。”

    “云长,汝与吾一起攻击单于庭正门。”

    刘凡对众将下达命令。

    “诺!”

    众将领命。

    许褚、典韦二人各领一队人马气势汹汹的前往单于庭东西两面。

    刘凡这样做的目的一是为了防备鲜卑各部赶来的援军,二是为了防备鲜卑重要人物逃跑。

    鲜卑各部首领和单于庭官员完全没有料到汉军来的如此之快,刚才还在十里之外,现在就开始进攻寨门。

    刘凡有备而来,当然不会给鲜卑机会。

    鲜卑非匈奴,他们迁徙很频繁,没有铸造城池。

    匈奴曾效仿汉人,在草原上建造了一些低矮的城池。

    鲜卑尽有匈奴之地后,匈奴的城池自然归于鲜卑,如五原郡北方的受降城、头曼城等。

    单于庭为檀石槐选地而建,并非一座城池。它只是一个豪华的营寨。

    可能檀石槐、和连太自信了,以为只有他们鲜卑攻击别人,没有人敢攻击他们鲜卑。

    刘凡的到来,生生的打破了这一点,他让汉人与鲜卑之间,从防守与进攻,变为进攻为防守。

第二百七十九章 奇袭阴山(下)

    鲜卑单于庭大门内,数百弓箭手将箭矢射向关羽。

    关羽率领一千身披明光甲的士兵正准备冲击寨门。

    面对鲜卑弓箭手射出的箭雨,他们拉下面甲,并且挥刀抵挡。

    “杀过去!”

    关羽一声大喝,操刀向寨门冲去,军翼掩之。

    刘凡在后方指挥骑兵拿出弓箭,向单于庭内的鲜卑弓箭手抛射。

    以压制鲜卑弓箭手,为关羽及其麾下制造机会。

    数千支箭矢被抛到鲜卑弓箭手阵型中,一阵嗷嚎惨叫。

    鲜卑弓箭手停滞,关羽跨马几步就到营寨前,他挥起青龙偃月刀,几下就将华而不实的寨门砍碎。

    十几名守在门口的鲜卑士兵心中大惊,反应过来后立刻举刀,欲将关羽砍下马。

    关羽将青龙偃月刀抡一个满月,五名鲜卑士兵瞬间毙命。

    鲜卑不敌,举军皆恐。有人张弓射箭,射向关羽。

    关羽挥刀挡之,他瞄准空隙,单马闯进,直冲阵中,左右突驰,当者无不辟易,独拒数百人。

    几息后,关羽麾下挺矛而进。借助战马的力量,一名名鲜卑弓箭手被突死。

    随着汉军将鲜卑单于庭的围栏全部砸开,刘凡率军随后而来。

    鲜卑单于庭集结一队约两千人的骑兵从连营后杀出,并拿出弓箭向汉军射来。

    关羽冲在最前方,马中镞,悲嘶跌倒,关羽从马上掉了下来。

    他翻滚起身,眼见一名鲜卑骑兵想趁人之危,他丹凤眼一眯,挥刀将偷袭他的鲜卑骑兵砍成两截。

    他伸手拉住鲜卑骑兵所乘坐战马,翻身上马。

    这一匹战马换了主人,有些不高兴,它一声嘶吼,前蹄高高抬起,欲要将关羽甩下马。

    关羽夹住马腹,猛一拉缰绳,马匹立刻立正。他骤马继续冲阵。

    经过刚才的狼狈之后,关羽大怒,他将头上鹰棱盔拔掉,目横刀,四向奋击,当其锋芒者,无不应刃而倒。

    汉军后方战鼓已经架起,众军并鼓噪俱前,士皆殊死搏斗。

    刘凡挥舞霸王戟,奔驰以入鲜卑军阵,猛气咆,所向无前,左右皆骁勇不能当,杀敌不可胜数。

    “那是汉将,儿郎们,射死他。”

    见刘凡勇猛,一名鲜卑首领忿之,将弓箭指向刘凡,刘凡拿出青玄剑,一手抵挡飞来的箭矢,一手继续挥舞霸王戟杀敌。

    连杀数十人不中一矢,不疮一伤,每一入,众无不披靡。

    关羽见主公遇到危险,跃马大呼,挺刀直入,直取那名鲜卑首领。

    鲜卑首领呼唤麾下抵挡,关羽奋青龙偃月刀斫杀十几人,鲜卑骑兵胆寒,关羽单骑直入,斩之而返。

    鲜卑单于庭的弓箭手在汉军骑兵到来的时候,顷刻间就被冲散,死伤无数。

    刚组织起来的两千骑兵,在首领被关羽杀了之后,立刻被强悍的汉军杀退,

    汉军以千人为队,迂回疾进,直取鲜卑单于王帐。

    偶尔有鲜卑骑兵奔来抵挡,但都敌不过汉军的骁锐。

    鲜卑单于庭王帐内。一个个噩耗传开,令鲜卑百官、各部首领大惊失色、毛骨悚然。

    “汉军如此凶残,趁着吾军新败,士气全无时,来偷袭吾军。”

    “弹汗山的山神啊!您的子民在您脚下被汉军杀戮,难道您没有看见吗?”

    “如何是好?如何是好啊!”

    “不能坐以待毙,先离开单于庭,集结单于庭外的部落,反击汉军。”

    各鲜卑部落首领和单于庭百官如热锅上的蚂蚁,坐立不安。

    最后,他们一致同意逃离单于庭。

    各部首领带着和连的儿子蹇曼各阏氏向西面而逃。

    至于单于庭内的金银珠宝和牛羊马匹他们已经完全顾不上了。

    刘凡越往单于庭腹部进攻,鲜卑的反抗越是弱。

    他觉得不对劲,立刻派遣士兵去打探。

    不一会士兵回来禀报:“禀骠骑大将军,单于庭内鲜卑全部向西边逃了。”

    “通知许褚,破东门入单于庭,清除单于庭内鲜卑残部。云长,留下一千骑兵配合许褚。汝与吾一起,拦截鲜卑,勿要放走一人。”

    刘凡下令道。

    典韦那边只有一千骑兵,若鲜卑单于庭的兵、民都要从西门突围,典韦定挡不住。

    刘凡奇袭阴山的战略目的不在单于庭内的金银珠宝和牛羊战马,而是将单于庭彻底击破。将鲜卑重要人物全部俘获。

    “诺!”传令兵领命。

    而后刘凡和关羽共率领五千骑兵在单于庭内横冲直撞,奔向东门。

    典韦与一千骑兵列阵于东门外。他谨记刘凡下达的命令,阻击和拦截。

    鲜卑单于庭东面门户大开,一队两千人的骑兵冲出,向典韦阵型杀来。

    “兄弟,汝指挥兵马迎击,看吾杀他个片甲不留。”典韦与这队士兵的司马说道。

    汉军司马点头,他已经听说典韦的事迹,逐虎过涧,在阴馆城外独自毙敌百人。有万夫不当之勇。

    有了马镫、马鞍之后,典韦骑术大增,他身被重甲,一手持者一柄镔铁大戟,向鲜卑骑兵冲去。

    身后汉军司马也率领骑兵配合典韦迎击鲜卑骑兵。

    典韦双戟同时出击,在与鲜卑骑兵相撞的一刹那,一下将两名鲜卑骑兵从马上砸下。

    刺、钩、挑、劈,他独舞铁戟,阵中易骑,驰马奋击,所向无敌。

    杀数十人后,汉军乃振,众人齐力,开始反复冲突。

    在典韦这种绝世猛将的带动下,汉军人人争先恐后,矛刺刀砍,两千人的鲜卑不一会便被杀出一个口子。

    “是汉军太厉害?还是吾鲜卑儿郎颓废了?”单于庭西门内,一名鲜卑大人惊恐道。

    两千骑兵正面对敌汉军一千骑兵,本以为十拿九稳,现在反被压制。

    “乞伏骨,汝带领最后一千骑兵杀了那汉将。不能再耽误时间了。”魁头向一位身高八尺二寸的鲜卑勇士命令道。

    汉军随时都有可能在他们身后出现,如此,他们危矣。

    乞伏骨是魁头贴身护卫,年三十余岁,骁勇无比,因其父有恩于他,终身护卫魁头。

    被关羽斩首达将由是柯最麾下第一勇士,乞伏骨则是鲜卑第一勇士。

    “大人放心,吾必斩那汉将项上人头。”

    乞伏骨虽然口出狂言,但眼神中极为慎重。

第二百八十章 恶来枭首万人敌

    鲜卑单于庭内,仅仅剩下这一千骑兵,其余的都是鲜卑百姓和鲜卑的重要人物。

    鲜卑各部首领几乎都担任单于庭重要官职。

    也是他们不幸运,今日刚好来单于庭商议立单于之事,谁知汉军突然杀来,让他们措手不及。

    在典韦大杀四方的时候,乞伏骨率领一千鲜卑骑兵突入阵中。

    乞伏骨持着一杆纯铁长矛,有一丈来长。

    他手臂粗壮有力,长矛好似在他手中如同无物。

    数名汉军奔来与之对敌,但不敌其勇力,顷刻间饮恨。

    “哈哈!汉人不过如此!”

    乞伏骨一声狂笑,冲入汉军之中,长矛抽刺,无一名汉军能挡住他。

    “胡狗敢在吾面前恃猛自炫,看吾不扭下汝的脑袋!”

    看见乞伏骨杀了不少兄弟,典韦目露凶光,驱马冲向乞伏骨。

    乞伏骨刺死一名汉军之后,发现典韦已经来到他十步之外。

    他冷哼一声,挥矛向典韦砸去。

    “锵!”

    典韦双手架戟,挡住砸下来的纯铁长矛。那一声巨响,让在他们周围交战的鲜卑骑兵和汉军骑兵震耳欲聋。

    这一击被典韦挡住,双方僵持在此,同时心中都微微一惊。

    乞伏骨没有想到典韦能轻松的挡住自己这一击。

    典韦没有想到这厮力气这么大。

    一击不成,乞伏骨奋力将矛压下。

    典韦架着两支狂歌戟将乞伏骨的纯铁长矛牢牢夹住,并且运转臂力,将纯铁长矛一点一点抬起。

    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典韦的力气比乞伏骨的力气大。

    见势不对,乞伏骨抽出长矛,策马退后几步。

    “有点意思!”

    典韦活动了一下双臂,斗志越来越高昂。

    经常和胖子打斗,一点感觉都没有,杀了他,才有成就感。

    典韦右手持戟指着乞伏骨,夹马向乞伏骨杀去。

    乞伏骨一点都不敢大意,头一次遇到这种强者,先前听到各部鲜卑首领夸赞汉军有多强大,他当时还有些嗤之以鼻,现在看来,那些传言并非空穴来风。

    乞伏骨双手握紧纯铁长矛,向典韦心脏刺去,这一矛,非常刚猛。

    典韦右手挥动狂歌戟,将这矛砸歪,左手戟直取乞伏骨的头颅。

    乞伏骨头一侧,躲了过去,抽出回长矛,与之对战。

    俗话说一寸长,一寸强。乞伏骨依靠又长又重的纯铁矛,将典韦短暂压制,使其不能近身相击。

    两人你来我往,打了数十回合,不分胜负。

    为了扭转局势,典韦奋不顾身的挺近。他虽然穿着重甲,但以乞伏骨的力量被抽打到或者被刺到,非死即重伤。

    “去死。”

    典韦双目一红,如古之恶来,高举狂歌戟,使出全身力气向乞伏骨砸去。

    乞伏骨不想两败俱伤,横矛抵挡。

    两个狂歌戟同时砸到乞伏骨的纯铁矛杆上。

    兵戈交响,乞伏骨堪堪挡住。

    “吼!”

    他紧接着大吼一声,想将典韦的两戟抬走,但他的声音有些像惨叫。

    这汉将力气怎么会越来越大,乞伏骨感觉自己的手臂已经不属于自己了。

    握住矛杆的两只手掌处渗满血迹,手掌尽裂。

    乞伏骨拼命用麻木的双手往上抬,但他敌不过典韦的力气,反而被典韦一点一点的往下压。

    “噗通!”

    乞伏骨的战马两条腿忽然跪在地上,乞伏骨随之一个趔趄,掉下马来。

    乞伏骨在地上几个翻滚,站起身来,他握住长矛的双臂不听指挥的颤抖,手中的纯铁长矛好似随时都会被抖落。

    “不过尔尔!”

    典韦从马上跃下,持双戟向乞伏骨走去。

    鲜卑有骑兵看到乞伏骨情形不妙,趁典韦无马时挥刀向典韦砍去。

    典韦解腰间小戟掷向冲向他的鲜卑骑兵,戟无虚发,十几人落马,畏者皆退,鹰扬飚卷,他出入自若,如蹈无人之地。

    典韦没有将手戟掷向乞伏骨,他知道乞伏骨有余力,手戟杀不死这种猛将。

    相比于马站,他更擅长步战,他无惧。

    步履开始重踏,握戟向乞伏骨冲去,气势如洪水猛兽。

    “吾和你拼了。”

    乞伏骨强撑着力气,挺矛刺出。

    两人又连连碰撞,但乞伏骨已经不复先前的威风,只有招架之功,却毫无还手之力。

    鲜卑号称“控弦百万”,乞伏骨被选为第一勇士,那是有硬实力的,相比于顶级猛将,乞伏骨一点也不逊色。

    但他面对的是典韦,逐虎过涧,不论是力量,还是耐力,典韦在天下间都是数一数二。

    当典韦和顶级猛将生死相拼时,能活命的,定然是他。

    久守必失,这是常理。在乞伏骨疲惫时,典韦一戟挡住乞伏骨纯铁长矛,一戟以摧拉枯朽之势,砍在乞伏骨肩头。

    肩骨破碎,令乞伏骨大声惨叫。那里的疼痛,为全身之最。

    他身穿皮甲,不似和典韦一样被重甲。这一戟,几乎将乞伏骨整个肩头砍掉。

    典韦趁机用另一支狂歌戟将乞伏骨的长矛钩走。

    在乞伏骨手无寸铁之际,典韦用肩头撞向乞伏骨胸口,乞伏骨口喷鲜血,直接倒飞一丈远。

    附近鲜卑骑兵下马,欲将乞伏骨救出。

    “吾要想杀他,他现在已经是死人了。尔等要救吾要杀的人,那尔等便去死。”典韦前后矛盾的说了一句话,一步便冲到乞伏骨面前。

    双戟相挥,几名想救乞伏骨的鲜卑士兵瞬间毙命。

    典韦怀抱双戟,从地上捡起马刀,猛的砍在乞伏骨的脖颈上,在乞伏骨的痛苦中,结束了乞伏骨的生命。

    典韦抓起乞伏骨死不瞑目的头颅,提在腰上,数百鲜卑骑兵围着典韦,人莫敢近。

    这就是万人敌,人不可能以一敌万,但他的勇气可以震慑万人。

    典韦经过一番大战已经耗费了许多力气,这些人冲上来,典韦可以突出,但定敌不过。

    在众多鲜卑骑兵畏葸不前时,一名胆大的鲜卑骑兵张弓搭箭准备射向典韦。

    典韦以目叱之,那名鲜卑骑兵如雷轰顶,目不敢视,手不能发。

    轰隆隆……

    一阵马蹄声从单于庭内传来,然后听到单于庭内一阵悲喊和骚乱……

第二百八十一章 收获丰厚

    刘凡率领五千骑兵已经追至鲜卑后方。

    鲜卑贵族和鲜卑各部首领的护卫欲要冲过去拦截刘凡麾下,但他们哪里能抵得上汉军的兵锋,不一会便会汉军杀死。

    上万鲜卑百姓、重臣在汉军的威势下不敢轻举妄动。

    “欲活命者,下马受缚!否则,杀无赦!”

    刘凡令兵马将他们围起来,鲜卑贵族,各部首领都非常惜命。

    识汉语者,听到刘凡的话后,纷纷下马。

    虽号称男女控弦,但那只是相对而言。

    直到现在,他们连汉军有多少人都不知道,他们这些人在数千汉军兵甲面前,根本不堪一击。

    紧接着,其余鲜卑也下马投降。当大部分鲜卑放弃抵抗时,没有人会选择反抗。

    “云长,带人去助典韦。”刘凡对关羽说道。

    “诺!”关羽领命之后,率领一队骑兵冲出寨门。

    典韦杀掉乞伏骨之后,大振汉军士兵。

    乞伏骨为鲜卑第一勇士,在鲜卑士兵眼中,乞伏骨是无敌的存在,他被典韦枭首于千军之中,对鲜卑打击巨大。

    原本已经将汉军压制,现在汉军反过来将他们压制。

    关羽率军赶来时,令正在战斗的鲜卑骑兵惊恐万状。

    汉军从西门出来,那自己首领如何?

    非死即被擒!

    他们正在进行一场毫无意义的战斗。

    输了,必死。胜了,无用。

    没有任何迟疑,一名名鲜卑骑兵向汉军投降,他们自知大势已去。

    连番大战,汉军已经在他们心中种下恐惧的种子,面对汉军,无心恋战。

    另一边,赵云率军攻克万俟部,黄忠攻克乞伏部,俘获众多。

    许褚率军击破留守断后的鲜卑骑兵,鲜卑单于庭内,再也没有一支可以干扰汉军前进的鲜卑骑兵。

    当尘埃落定之时,鲜卑单于庭周围的鲜卑部落,派遣的支援才姗姗到来。

    鲜卑单于庭被颠覆,无数大人被汉军俘虏,甚至被汉军俘虏的还有他们各部落的首领。

    单于庭被攻占,令他们不知所措。

    汉军这么短的时间就将单于庭攻破,鲜卑援军非常畏惧汉军的武力。

    但让他们投降汉军,是不可能的事情。首领不在,还可以重新推举一个首领。投降之后,就只能是汉军的奴隶。

    刘凡令关羽、黄忠、赵云率领三千骑兵列阵于上万鲜卑援军前。

    刘凡也没有下令去攻击鲜卑援军,他们俘获不少鲜卑重要人物,需要大量骑兵去看管他们。这些人对他有大用处。

    这是刘凡奇袭阴山的主要目的。

    他麾下士兵不足矣对鲜卑援军造成碾压的优势,贸然相战,得不偿失。

    最终,鲜卑援军碍于汉军威势,被迫撤走。

    他们无法遏制住汉军,他们也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做。

    和连单于生死不明,部落首领被汉军俘虏,单于庭被汉军摧毁。单于之地被汉人马蹄践踏。

    这比前些时日的那场大战,更加黑暗。

    河套之地,还有他们的容身之处吗?

    今汉人袭击他们单于庭,他们小部落完全暴露在汉人马蹄之下。

    许多部落踌躇不定,难以抉择。

    生存,还是毁灭?

    生存,又该去哪里生存?

    ……

    河套平原地区是指黄河“几”字弯和其周边流域。

    河套地迥迥占千里,其土肥沃,可耕粟,三面组合敌难入,面战可防守。

    黄河干流从平原南部流过,但黄河一些汊流则从平原西南部流向西北部,沿着平原北部边沿向东流淌到东北部,再流回东南部与干流会合,这样整个平原就被黄河套住了,所以称为河套。

    河套地区是黄河沿岸的冲击平原形成,土质肥沃,地势平坦,有黄河灌溉之利,非常利于发展农业。

    河套北,阴山南相夹的地区,是平阔的草原,河流拱戴,水草丰裕,非常适合畜牧业。

    河套地区南望关中、中原,居高临下。对于中原王朝来说,控制河套,则可以以阴山为屏障,抵御来自北方游牧民族的威胁,保证关中、中原地区的安全。

    对于北方游牧民族来说,占据了河套,则可以作为根据地,南下关中,逐鹿中原,势如破竹。因此,河套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是中原黄河文化与草原文化的碰撞地。

    “左军师,吾可不可以趁势收复河套北面定襄、云中、五原、朔方四郡?”刘凡于高地上,南瞻河套,向荀攸问道。

    “河套边境四郡内不仅有鲜卑,还有匈奴,中部鲜卑已经被大将军打残,四郡中的鲜卑只能算是孤军。最棘手的是南匈奴,南匈奴虽一直被鲜卑压制,但他表面上臣服汉朝,附属部族有羯胡,羌胡,控弦之士十万。行百步者半九十,请大将军谨慎。”荀攸向刘凡劝说道。

    荀攸能明白主公的心思,主公经常念叨着收复河套北部四郡,解救被胡人奴役的汉人百姓。

    不可一世的中部鲜卑被打败后,收复河套四郡是理所应当,但荀攸考虑的有很多。

    “现在吾军兵马确实有些捉襟见肘,就算攻克河套四郡之内的鲜卑,也不一定能守得住。”刘凡觉得自己确实有些急于一时。

    “大将军先将俘虏的这些鲜卑贵族、百姓等带回强阴,在那里建立新的鲜卑单于庭,以此牵制各地鲜卑。然后一边招兵练兵,一边派上将进攻雁门东面的定襄郡,吾军从西往东,慢慢推进,收复河套。”荀攸向刘凡建议道:“在大将军抓过和连那一刻起,河套就是大将军的囊中之物,就看大将军是稳稳的提,还是重重的拿。”

    “军师言之有理。”刘凡点头道。

    这次奇袭阴山,他们又获得马匹十万余,挑选一下,选出五万匹战马不成问题。

    檀石槐统一鲜卑,尽夺匈奴故地,东败夫余,西击乌孙,北逐丁零。给和连留下无数金银珠宝。

    和连贪财,断法不公,剥削众多部落,财物只进不出,可想而知刘凡在这次大战中得到了多少金银珠宝。

    单于庭内,牛羊貂等牲畜数不胜数。

    这些战利品都归刘凡所有,是他招兵的资本。

    刘凡没有朝廷的命令,肆意招收士兵,朝廷是不会给他一文军饷,一粒军粮。

    而从鲜卑单于庭内获得的金银珠宝,能养活十万大军,十年。

第二百八十二章 教化

    翌日,刘凡下令返回雁门。

    他不再去攻击单于庭周围的鲜卑部落,也没有南下入云中郡。

    荀攸说得很对,连番大战,人马疲竭。

    消化一下战果,然后稳稳的将河套吞下。

    他不单单要土壤肥沃的河套平原,河套四郡。

    还要将狼山、敕勒川、弹汗山、贺兰山等全部据为汉地。

    刘凡下令鲜卑俘虏为他们赶马匹牲畜,让凶神恶煞的典韦和神箭手黄忠率领三千骑兵牢牢监视着他们。

    这些人的武器虽然被汉军收缴了,但他们赶着战马,很容易骑着战马逃跑。所以要严加防范。

    一车一车的金银珠宝组成一眼望不到尽头的车队向雁门方向而去。

    俘虏的鲜卑人除了单于庭的贵族、士兵外,还要乞伏部,万俟部。共两万多少。

    他们拉着那些金银珠宝,许褚率兵在两旁看守着他们。

    刘凡令关羽、赵云各自带领一千骑兵殿后,以应突变。

    在这种节骨眼上,周围的鲜卑部落定不甘心,说不定就藏在周围,伺机而动。

    若是有鲜卑来突袭,就让关羽、赵云去应战威慑敌军,因为二人率领的都是刘凡麾下最精锐的骑兵,阴山铁骑。

    三天后,大军有惊无险回到强阴。

    中途有数千鲜卑骑兵来追击汉军,与关羽、赵云交锋片刻后,死伤千人,狼狈逃走。

    回到强阴之后,刘凡下令关羽、黄忠分别前往阴馆、马邑招募士兵。

    考虑到雁门的人口问题,刘凡打算先募兵两万,这两万都打算训练做骑兵。

    招募士兵的条件还是和当初在河东招募士兵时一样,要求严格。

    只有好的身体素质,在战场上才可能骁勇,才可能活命。

    一个月后……

    这两场战斗,汉军死伤两千多人,这一个月,刘凡将这两场战斗死伤士兵的抚恤交付其家人,以安抚其家人的心灵,以慰军心。

    另外对将士发放军功叶,并为一些功劳大的将士升官奖赏。

    关羽在这场战斗中表现突出,又获得一片银叶,现四片银叶,再累功勋,便能胸挂金叶。

    黄忠杀鲜卑慕容部大帅,战场骁勇,斩获无数,得两片银叶,现三片银叶。在军功方面,只弱关羽一级。

    徐晃加一银叶,累功至三片银叶,与黄忠等。

    周仓累功至两片银叶。赵霁累功至五片铜叶。张辽累功至五片铜叶。赵云累功至一片银叶。

    高顺在阴馆城外的那一战足矣列为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另解阴馆于危难之中,所以直接授高顺一片银叶。

    授许褚三片铜叶。

    因典韦斩杀的乞伏骨为鲜卑第一勇士,所以授典韦四片铜叶。

    其余将士不论步骑全部都授或加有军功叶,有多有少。

    将士们都很高兴,战场上拼命死战,就是为了拿到军功叶。

    军功叶也代表着俸禄更好,代表着家人更被优待,代表着荣誉。

    随后,刘凡又上书天子,请求为将士加官进爵。

    关羽、黄忠、徐晃等中郎将、校尉、司马的身份已经不能再压制他们的军功了。

    而他自己,已经没有什么能封的。

    刘凡得到金银财宝无数,俘获牲口百万计。他不忘孝敬一下皇兄。

    以抛弃小财,掩盖大财,而得大获。

    “获”是无形的,也是有形的。

    奇袭阴山可比高阙奇袭战,强阴之战还俘虏了鲜卑单于和连,比漠北之战有过之而不及。

    这不仅是刘凡自己的胜利,更是大汉的胜利。

    大汉多年来被鲜卑压制,如今新仇旧恨一起得报,扬眉吐气。

    刘凡凭借这两战,在军事方面的建树直追卫霍。

    功高震主又如何?刘凡待在雁门,是不会再回洛阳了。当初那些人将他赶出去,现在他也有许多理由去推脱。

    回洛阳,刘宏可能不会为难自己。但那些人会想方设法的向自己使绊子。

    这一日,刘凡率领荀攸、典韦、许褚、赵霁等亲卫来到强阴北二百里外的一个湖泊处。这个地方在东汉疆域之外。

    此湖四周环绕低山、丘陵、台地,岸畔是平阔的草原,芦苇丛生,水草丰美,水鸟翔集。

    刘凡绕着这个湖泊奔了半天,也没有将一圈逛完。

    刘凡估计这个湖泊南北宽有一百多里。

    刘凡暗想:这就是后世的黄旗海吧!但现在肯定不叫做黄旗海,因为黄旗海得名于清朝。

    刘凡这一路看见最起码有十几条河流流入此湖。

    此湖在内陆,湖盆封闭,无泄水路,湖水消耗于蒸发。

    “军师可知此湖?”刘凡向博学多闻的荀攸问道。

    “姑泽。”荀攸向刘凡回道。

    “此名不好。今后就叫它夏湖了!不仅如此,吾要将雁门的疆土拓至夏湖二百外的颓当城。先恢复西汉时雁门全境。”刘凡朗声说道。

    灭拓拔部,强阴之战,奇袭阴山,雁门周围已没有能威胁到他的游牧部落。

    “夏湖,好名字。”众人连连称是。

    “大将军来这里可有用意?”荀攸问道。

    “吾打算把鲜卑单于庭建立在这里,再在这里建立一个养马场。让鲜卑人为吾牧马。”刘凡开口说道。

    这一个月时间,刘凡几乎都在筹划这件事情,他必须尽快的稳住鲜卑。

    “这里是天然的畜牧场,鲜卑俘虏有两万多人,大将军想牢牢控制这批鲜卑俘虏,最起码需要在此驻五千骑兵。这两万人多为老弱,需要消耗吾军许多粮食。不知大将军如何看待?”荀攸又向刘凡问道。

    “那吾便在这里驻扎骑兵一万,一边练兵,一边看守鲜卑俘虏。鲜卑老弱妇女也能为吾军牧马牧羊。最重要的是,吾要以这批鲜卑为核心,主动教化。”刘凡明白荀攸的意思。

    刘凡不会把游牧民族杀干杀净,也不能把游牧民族杀干杀净。

    夷狄入华夏,则华夏之。

    历史上,鲜卑只是被动教化,与汉族融为一体。刘凡想要主动教化,让他们与汉族融合。

    教化,能让他们忘记仇恨。鲜卑贵族本就非常崇拜中原文化,他们对民族概念很浅,相对此下,自己确实野蛮。

    在接受了中原文化的洗礼之后。他们将会以汉人自居。

    这就是高级文明和低级文明的区别。

    一年不行,两年。两年不行,十年。

    当他们穿汉服,说汉语,以汉习俗时,他们就是汉人。

    至于和连,刘凡会将他禁锢起来,他只是刘凡布局的棋子。

第二百八十三章 笼中鸟

    “教化,是征服诸胡的最好办法。大将军迄今为止还没有屠杀鲜卑百姓的事迹,战争胜负,乃强者与弱者的角逐,大将军胜了,就是强者。在战场上血腥的杀戮为刚,大将军接下来要以柔安抚,刚柔并济。”荀攸十分赞成这个方法。

    游牧民族,是华夏北方边境历史的主题之一。或者说,是构成华夏的一部分。

    当野蛮与文明碰撞时,野蛮可能用武力征服文明,但文明反过来会将他同化。

    教化,通过上行而化成以下。分文化和武化,相融合。教,上所施、下所效也;化,教行于上,化成于下也。

    文化以虚,武化以实;虚由实生,实仗虚行。以文载道,以武入道;教行于上,化成于下也。

    教化,是儒家所提倡的入化方法。教以效化,民以风化。

    美教化,移风俗。自古无数胡人与汉人接触时,或主动,或被动,都逃不掉儒家的“教化”。

    教化非儒家之中的教育,虽只有一字之差,但其手段的高明程度却远非教育可比。

    它把政教风化、教育感化、环境影响等有形和无形的手段综合运用起来,既有皇帝的宣谕,又有各级官员耳提面命和行为引导,还有立功德碑、树牌坊、传播通俗读物等多种形式;既向人们正面灌输道理,又注意结合日常活动使人在不知不觉中达事明理,潜移默化。

    胡人一旦受到“教化”的感染,非常恐怖。

    自古以来凡有见识的政治家都十分重视教化的作用,把教化当作正风俗、治国家的重要国策。刘凡在洛阳变法时,法令中,就有教化之意。

    “刚柔并济,软硬皆失,让他们主动接受汉化。以时度,提拔亲汉鲜卑人,以胡治胡。一直重兵把手,非长久之计。”刘凡结合古今教训,说道。

    刘凡兵力有限,不能将大部分兵力用来看管胡人。

    “这就要看大将军的驾驭能力了。”荀攸点头说道。

    有了计划,刘凡回到强阴之后立刻开始计划实施。

    鲜卑俘虏是案板上的鱼肉,不得不听从刘凡的命令,汉军对他们要求严格,逃跑者,必死无疑。所以现在没有人敢逃跑。

    黄忠麾下六千骑兵一直驻扎在这周围。锁住四方。

    鲜卑没有弓箭武器,根本突围不出去。

    经过两番大战,黄忠麾下原本八千骑兵,不足七千人。

    关羽麾下三千铁骑,现余两千五百骑。

    刘凡从黄忠麾下选五百骑补入阴山铁骑。又从里面选出三百剑法高强的剑客充当自己的亲卫。

    所以现在黄忠麾下只有六千骑兵。

    三千阴山铁骑,刘凡不打算再增加兵力,阴山铁骑是特殊军队,贵精不贵多,其统帅依旧为关羽。

    刘凡打算让这六千骑归赵云统领。

    黄忠、关羽去募兵还没有归来。

    新招募的两万骑兵刘凡打算让黄忠去统领训练,调张辽为副将。

    两万新军,在夏湖驻扎一万,在颓当城驻扎一万。

    “这里的水和仇水相比如何?这里的山与弹汗山相比如何?汝可思单于之地否?”

    来到和连的营帐之中,刘凡有寓意的向和连问道。

    “吾生在弹汗山下,饮仇水长大,其为吾故乡也,吾怎么会不思念?难道大将军要放我离开?”

    和连神色激动的说道。

    待在这里一个多月,“不见天日”。他都快要发狂了。

    起初,和连还希望自己旧部前来相救自己。当自己旧部过来陪伴自己时,希望已经成为了奢望。

    “待在这里,不是挺好?虽山水不一样,但头顶的苍天,还是相同的。”刘凡面色一板,不悦的说道,心里也放心很多。

    “吾为单于,却如笼中之鸟,不自由。”

    和连转瞬明白刘凡的意思,悲哀的说道。

    他言语渴望自由,渴望回到以前无拘无束、我行我素的生活。

    掌握生杀大权,左拥右抱。所有人看自己脸色行事。

    “汝非笼中之鸟也。笼中鸟不会渴望自由。因为刚进笼的鸟会因为失去自由,郁郁而终。”刘凡似笑非笑的看着和连。

    他还有半句话没有说完,只要和连不是傻子都能会意。

    那些进笼没有死去的鸟,它们的意志与对自由的渴望都会被时光磨得一干二净。它们只能默默的接受一切。

    笼是不可能放走鸟的,正如刘凡不可能放走和连。

    因为如果它自行放走了鸟儿,那它就会失去存在的价值。

    可和连不那么认为,他认为站在帐篷外,名义上保护他的汉军士兵,就如那铁一般的鸟笼。

    更悲哀可叹的是自己昔日的部下,在鸟笼外看着自己无动于衷。

    一个多月前,他是何等的神采?英姿勃发,人生得意,外表光鲜艳丽,志向单于之地。

    而现在,他只能坐立数丈方圆。不能再眺望远方,只能看着帐篷顶。黑色的瞳仁之中,尽是哀伤。

    原本光鲜的皮肤,也因为瘦弱失去了原有的光泽。神情无精打采,萎靡不振。

    对于刘凡这句话,和连默默无语。

    刘凡也不再问,振袖离开。

    虽然和连表面上对自己毕恭毕敬,但他知道,和连是恨他的。

    准备了几日之后,刘凡勒令鲜卑俘虏迁徙至夏湖。

    这牧草丰美的地方,已经完全属于他的地盘,方圆数百里,谁敢在他面前聒噪?

    夏湖呈倒三角形,刘凡在夏湖南方水草最丰盛的地方又建造了一个养马场。

    选取优良种马数千匹,让鲜卑人为自己训练畜牧。

    另外那些鲜卑百姓刘凡使他们为他饲养牛、羊、貂等动物。

    对于这些鲜卑俘虏,刘凡没有采取极端的压迫,也没有让他们坐享其成。只有尽心尽力的为他做事,才能吃饱穿暖。他深知物极必反的道理。

    刘凡为了巩固自己在鲜卑俘虏中的地位,实施赏罚制。

    并且放出风声要设立官职,谁表现好,谁就能当官。最大的官职为鲜卑中郎将。

    刘凡声称谁任此官职,谁就可以总领鲜卑部众,只在和连之下。

    但众人心知肚明,刘凡只是给和连留一点面子。鲜卑中郎将,必受骠骑大将军赏识。

第二百八十四章 向天“乞活”(上)

    在夏湖搭建好鲜卑单于庭的框架后,刘凡通告草原,让草原鲜卑各部知晓,和连单于还在位,别那么嚣张。

    虽然刘凡和草原诸部心照不宣,但刘凡这一手确实让鲜卑诸部始料未及。

    那些对和连还存在忠心的部落更是处于尴尬的地位。

    东部鲜卑早就叛变,对此心中忌惮,但也无所谓。

    西部鲜卑则没有叛变和连,日律推演,置落罗,宴荔游等西部大帅瞬间感觉被刘凡掣肘。

    柯最、阙居,以及慕容部落面对刘凡的兵锋不得不向西,或者向东盾逃。

    他们怕刘凡若是腾出手来,回身将他们灭掉。

    这两场战斗刘凡收获了无数好处,但也有对他极为不利的地方。

    马镫、马鞍将全面问世。传到整个草原上,传到中原大地上。

    以后刘凡再与胡人骑兵对战时,不再有巨大的优势。

    总的来说,刘凡对马镫、马鞍的利用已经达到了极致。

    若当时在河东对战匈奴的时候,就装备马镫、马鞍。图一时之利,不得今时。

    ……

    乱世出流民,流民扰乱世。形成恶性循环。

    朝廷和地方政府也曾试图解决,或将流民迁回原地,或者组织安置。

    但是天子无法对症下药,各方势力和朝堂势力勾结,组织成一个个有目的性的政治团体。

    乱世纷争,流民太多,遣送起来十分困难。而安置措施也很难到位。地方政权**不堪,根本不会用柔和的眼光看待流民。

    因此,汉末流民之多、遍布之广,达到了旷世空前的境况。

    张角传教时,许多人为了谋生去依靠张角。刘凡执政时,泽润很多流民百姓,但始终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百姓生计问题。反而使某些地方难民、流民加重。

    许褚宗族举族搬迁,从中原腹地一路通往边塞雁门,不畏千里迢迢。

    再加上刘凡在雁门施展仁政的消息向各地传开。

    骠骑大将军刘世民,何等人物?

    世民,济世安民,世世为民。

    以字表志,令人津津乐道。

    为国为民,不畏权势,宅心仁厚,德行无可挑剔。他的行为举动深深的影响着世人。

    数以万计的流民百姓向雁门蜂拥。甚至有些已经安居乐业的百姓也举家向雁门迁徙。

    这些人的到来意味着雁门的人口得到巨大的充实,也意味着刘凡必须想办法解决流民百姓的粮食问题。

    刘凡拓境不少,可以在强阴北部大片广袤之地建县立乡。

    百姓从屯田耕种到有收成,需要大半年时间,刘凡最起码要解决这些百姓大半年的粮食问题。

    能力越大,责任就越大。

    ……

    五原郡,临河县。

    河套,自古兵家必争之地。

    这个地方,只要有强大的骑兵实力,就能将它收入囊中。没有实力,只能拱手相让。

    河套被大汉据数百年,自檀石槐之后,五原、朔方、云中、定襄地方政治机构朝不保夕,然后慢慢废置。关隘全部弃守,大汉的军队也慢慢撤出这四郡。

    三百年来,五原等四郡定居的百姓有多少?世家贵族有多少?不可计量!

    大部分大汉百姓逃出汉境,当鲜卑、匈奴马蹄彻底停留在河套地区之后。大汉的子民再难逃出去。

    他们一部分被匈奴、鲜卑抓去做奴隶。

    一部分成为流民,在河套地区一边从事农业生产,一边抵挡随时可能到来的胡人骑兵。

    千里河套之地,很少能看到耕种的庄稼。

    朝廷与这里的联系彻底断绝,就算想收复,也心有余而力不足。

    黄河两岸,一座座千疮百孔的城池,废弃不能用。

    只有个别世家利用坚固的坞堡,勉强抵挡胡骑的侵犯。

    河阴县,在黄河以南,东边是临沃,西边是宜梁。

    史阿率领着一百名骑兵出现河阴。这百名骑兵都是一人双马。

    这一百骑,人人披挂白色的明光甲。是“间军”之中最精锐的斥候队伍。

    刘凡将其命名为“苍云”,仅一百人,由史阿带领。并为他们优先配备明光甲。

    斥候,是军中最危险、最重要的队伍,很容易丧命,因此,斥候大部分都是军中最精锐的士兵构成。

    这一百斥候是从骠骑军中精挑细选而出。

    个个剑法高超,擅长马站,步站。马射,步射。

    他们人人拿铁胎硬弓,每个人的箭囊中都有上百支箭。负长剑,持长矛。

    苍云之动,不为天开,不为雷动,不为霜停。

    刘凡花大代价武装这一支斥候,对他们下达的命令也相当艰巨。

    待关羽、黄忠将新军招募完毕。刘凡就会率领精锐骑兵,精锐步兵进攻定襄。从东往西推进,直推到朔方为止。

    谋定而后动。收复定襄、云中会简单一点。但收复朔方、五原就要面对南匈奴。

    在朔方和五原两郡,匈奴与鲜卑的势力划分的很明确。

    黄河以北属于鲜卑的势力,黄河以南,属于南匈奴的势力。

    刘凡派遣苍云来五原的目的,就是要联合反抗匈奴的汉人流民百姓,里应外合,收复失地。

    河阴县靠近黄河的地方,这里有一片临时搭建简陋乡里。

    现在五原郡已经没有官员了,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百姓们推举一名叫做姜骏的男子为首领。

    姜骏骁勇善战,多次带领百姓击退来侵害他们的匈奴游骑兵。带领百姓在黄河沿岸居住十余年。

    这十余年内,无月不战。每一次击退匈奴,都要付出千百大汉儿郎的生命。

    原本姜骏率领河阴,九原,临沃,宜梁等县五万流民百姓抗击匈奴,现河阴的百姓连带老弱只剩下一万多人。

    今日,南匈奴上千轻骑又来攻击劫掠河阴的流民百姓。

    姜骏收到消息之后,立刻率三千青壮年百姓从乡落奔出。

    他们身无片甲,武器简陋。戈、矛、刀、剑,大部分残破生锈,有的百姓握着锄和锸,甚至有的人拿着木棒。

    瘦弱不堪,衣衫褴褛的百姓,就是靠着这些东西与匈奴相战十余年。

    面对凶狠的匈奴骑兵,流民百姓毫不畏惧,他们同样以狠厉的眼神盯着向他们奔来的匈奴骑兵。

    在长期残酷斗争中磨练出顽强的战斗力。

    无月不战,他们习惯了。

第二百八十五章 向天“乞活”(中)

    步兵对战骑兵,需要精密的战阵配合,精锐的盔甲武器和强弩劲弩。

    而流民军什么都没有。他们凭借一腔热血和意志,与匈奴骑兵顽强搏斗。

    不为富贵,只求生存。

    轰隆隆……

    马蹄声越来越近,匈奴骑兵发出如狼一样的嚎叫声,高举马刀,欲一举将这里的汉人征服。

    五原姜骏、朔方高锴,在对付这两股汉人势力,匈奴付出了许多代价。

    南庭匈奴也不是铁板一块,须卜骨都侯窥觑单于之位,其威望深厚,有十余万匈奴子民支持。

    匈奴单于栾提羌渠在内忧的形式下,不可能在围剿汉军流民上动用大批兵力。

    当两方交锋在一起的时候,看似凶猛的骑兵,一下子被流民挡住,无法再冲击。

    按理说匈奴骑兵的冲击力,流民军根本无法在第一时间挡住。

    但流民军也是身经百战的人,对付匈奴骑兵也有一些技巧,他们一群数百人摩肩站在一起,密密麻麻。

    他们顶着木质的盾牌,握着简陋的武器,组成人墙。

    是的,流民军几乎用身体,挡住了匈奴骑兵的进攻。

    一个挨着一个大汉百姓,死在匈奴骑兵的马蹄下,他们的付出,就是为让匈奴骑兵难以在自己仅存的家园中驰骋起来。

    只要匈奴骑兵停下脚步,他们就能用人数优势与匈奴决一死战。

    在匈奴骑兵停下那一刻,流民军伏下身子用刀剑砍马腿。

    有的用木管、锄、锸、矛、戈,打击马上的匈奴骑兵,相互配合得当,这屹然是一支精锐之师。

    为了粮食,为了生活、为了自保。面对随时袭来的豺狼,他们远非随波逐流的中原流民可比。

    困苦与无奈,使他们有强大的团结能力。为了保护家人,他们在食不果腹的情况下还要锻炼体魄。

    姜骏身高仅七尺五寸,但其异常壮硕,裸露半个肩膀的手臂持着长矛,连着将好几名匈奴骑兵刺下马。

    领兵的匈奴千长来挑战姜骏,但被姜骏几合击败,狼狈却退。

    若非生在这苦难之地,以姜骏的武力未必不能青史留名。

    若非刘凡到来,汉人到唐朝时,才能彻底踏上这片土地。

    意识到形势不妙的匈奴千长,连忙下令后军向后撤。

    他们拉开距离,要用弓箭打击流民军。

    姜骏知道匈奴的战术,对这一点早有预防。

    一面面巨大的木盾被流民军顶出,木盾上包有好几层荆条,以防止匈奴骑兵的强弓将目盾洞穿。

    流民军蹲在巨盾后面,头上也顶有巨盾。

    匈奴骑兵不论是抛射,还是直射,对流民军造成的杀伤力都很有限。

    就在匈奴千长再次下令突袭进攻时,东面一阵尘土飞扬。

    一队身披白甲的骑兵向这里快速奔来。

    “苍云之动,不为天开,不为雷动,不为霜停。”

    一道整齐的口号传来,人数不多,却震天彻地。

    “不好,是汉军!”

    匈奴千长大声惊叫。

    怎么还有汉军出现在这里?汉军不应该在北地郡、西河郡、河东郡吗?

    虽然出现的汉军骑兵并不多,但在他们计划之外。

    战还是不战?

    一念之间,汉军已经到达百步外。他们已经不得不战了。

    这时,汉军拿出铁胎弓,向他们匈奴骑兵射去。

    强劲的铁胎硬弓,加之苍云斥候精湛的箭术,使匈奴骑兵数十人落马。

    “杀光胡人!”

    史阿放下弓箭,抽出宝剑向匈奴杀去。

    他们过定襄、云中,来到五原。自然不可能一路畅通的来到这里。

    他们仅靠一百人,冲破多次围追,杀伤数百胡骑。

    前方那不过千人的匈奴骑兵,他们不会畏惧。

    史阿知道,自己等人与匈奴搏杀时,流民军不会无动于衷。

    匈奴千长当机立断,指挥骑兵与苍云斥候对战。

    汉军只有一百人,匈奴千长以为片刻就能将汉军吞没。

    双方杀在一起,鲜血四溅。

    这些都是匈奴骑兵的鲜血,染红了汉军白色的明光甲。

    苍云斥候个个身怀绝技,以一当十,许多匈奴骑兵连汉军的盔甲都没有碰到,便死在汉军的长矛之下。

    若正面与明光甲刚,非力士不能刺破明光甲。

    对付明光甲士兵,要么围攻,要么找弱点。

    明光甲非无敌,在强阴之战和奇袭阴山那么完美的计策下,披明光甲的士兵还战死二百人。

    百名苍云斥候列阵聚在一起,攻守兼备,将匈奴骑兵打得节节败退。

    “弟兄们。冲啊!”

    姜骏愣神片刻之后,大声一喝。带领流民军向匈奴骑兵冲去。

    他们对匈奴恨之入骨,自然希望将匈奴全部留下。

    “汉人势大,快撤。”

    匈奴千长眼见形势不妙,光这百名骁勇的汉军就让他们败退,现流民军也加入阵营,岂不是雪上加霜?

    匈奴千长刚把马匹掉头,离他只有十几步的史阿从马侧拿起长矛,用力抛向匈奴千长。

    匈奴千长不备,这一矛直接穿破他后心。

    匈奴千长死后,匈奴骑兵更是惊恐。

    他们无心再恋战,慌忙驱马南逃。

    被汉军拖住的匈奴骑兵定是逃不掉了。史阿带人将战场上活着的匈奴骑兵全部杀死之后。逃跑的匈奴骑兵已在数百步外。

    追击可能会有斩获,但史阿等人来河阴县,有更重要的事情去做。

    一千匈奴骑兵,前前后后共留下五百具尸体,仓皇南逃。

    匈奴骑兵逃离之后,史阿等人翻身下马,扶上面甲,向姜骏等流民军走去。

    “可是帝王之师否?”

    匈奴骑兵被打败,家园再次保存,流民军满心欢喜。

    史阿等人到流民军十几步时,姜骏便情绪激昂的问道。

    “吾等为帝王之师。”

    史阿点头回应道。

    骠骑大将军拯溺救焚,帝王之师也。

    “日夜盼望,不见王师北上,吾以为大汉已经抛弃吾等,没想到王师今日到来,助吾等击退胡人骑兵。”姜骏声泪俱下,谢天谢地的说道。

    自鲜卑骑兵踏破五原塞,渡过弓卢水后。五原郡便再无宁日。

    南庭匈奴趁机北上分羹,全郡沦陷。

    迟迟不见王师北上平定胡人。黄河两岸流民百姓早已心灰意冷。

    遗民泪尽胡尘。

    汉强,且悲!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19035/ 第一时间欣赏汉末之天下最新章节! 作者:几回春秋所写的《汉末之天下》为转载作品,汉末之天下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汉末之天下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汉末之天下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汉末之天下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汉末之天下介绍:
刘凡穿越到东汉末年,成为东平宪王刘苍后代,随着天下大势,刘凡以一步步崛起。收文臣武将,平定乱世,改革内政,镇压四夷。重新开辟丝路,征服西域,虎视天下。贵霜,安息,罗马皆年年纳贡岁岁来朝。这就是刘凡的大汉,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汉土。汉末之天下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汉末之天下,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汉末之天下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