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汉末之天下TXT下载汉末之天下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汉末之天下全文阅读

作者:几回春秋     汉末之天下txt下载     汉末之天下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四百五十一章 帝非帝,王非王

    吕布杀了丁原之后。次日,提其首级,率领兵马,于洛阳城在向董卓投降。

    董卓从李肃那里已经得知始末,一大早亲自出洛阳城,迎接吕布。

    “今得将军,如旱苗之得甘雨啊!”

    董卓礼贤下士,直接向吕布下拜。

    吕布深受感动,拜董卓为义父。

    董卓喜悦,封吕布为秩比两千石的骑都尉,并且封都亭侯。

    吕布带兵来降,在洛阳对董卓有威胁的最后一支军队也不将存在。

    董卓威势越来越大,废立之事,已事在必行。

    年少无知的刘辩不懂。他继位的时候由何太后临朝称制,何进掌管兵马,只知享乐。董卓的到来,使他朝不保夕。

    帝非帝,王非王,千乘万骑走北邙。

    这是先前在市井之中童谣。也即将应验。

    昭宁元年,八月底,癸酉日。

    董卓设宴于省中,召集公卿,以及文武百官。准备行废立之事。

    满朝文武,公卿至。

    “天子愚昧懦弱,不能敬奉宗庙,没有资格担任天下的君主。为了国家和汉室江山着想,老夫效法伊尹放太甲,霍光废昌邑的故事,废天子为弘农王,改立陈留王刘协为皇帝。”当坐到主位之上后,董卓开门见山,肆无忌惮的说道,末了,他还加了一句:“有不从者,斩。”

    董卓话音一落,吕布带领千名铁甲,包围省中。

    吕布本人,更是率铁甲直奔殿上,亲侍董卓左右。

    在场官员畏惧董卓淫威,对于董卓独断专横,随心所欲的行为敢怒不敢言。

    就在这时,一人起身,来到正道上,怒视董卓,道:“当今朝廷初定,召尔等入京,以为辅佐天子,安定百姓。而你,却几次三番枉议废嫡长而立庶,岂不是蓄意谋反吗?”

    袁绍此言一落,殿中骚动。许多人示意袁绍赶紧退下。

    “天下事在我,我欲为之,谁敢不从?”

    董卓手扶剑柄,面部肌肉颤动。

    “天下事在皇帝,在诸位忠臣,而你,不过一篡逆之辈。又待怎样?”

    袁绍嗤之以鼻的说道。

    董卓一下子站起,同时抽出宝剑,面红耳赤,怒火冲天的道:“尔要试试吾宝剑是否锋利吗?”

    “吾剑也未尝不利!”

    袁绍同时拔出宝剑,仰头斜指董卓,厉声道。

    吕布驾戟挡在董卓前方。

    几人圆目相对,火药味浓重。

    群臣惶恐。

    “慢!”

    李儒连忙站起,挡在吕布和袁绍中间,伸手对董卓劝说道:“事还未定,不可妄杀。”

    “本初,本初。”

    王允和曹操上前拦住袁绍,示意袁绍收起怒气。

    片刻后,袁绍拿起剑,对朝堂重臣一一行礼,然后持剑退出省中。

    自始至终,董卓也没有下令铁甲将袁绍斩杀。

    这就是名望,四世三公之家的名望。

    董卓想纳天下士人为己用,就不能杀袁绍,不然将失天下人之心。

    “九月甲戊日,在崇德殿中,行废立大事,文武百官,务必到场!”

    董卓放回宝剑,直截了当的下了一条命令,拂袖离去。

    文武百官,已经没有资格去反抗董卓了。

    董卓回去之后,对于袁绍今日的举动,越想越生气。得知袁绍带兵逃出洛阳之后,就要派兵去捉拿袁绍。

    “废立大事,不是一般人能理解的。袁绍不识大体,因为害怕逃跑。现在通缉他太急,势必激起事变。袁氏四代显贵,门生、故吏遍布天下,得到袁家恩惠的人就更多了。如果袁绍招集豪杰,拉起队伍,群雄都会乘势而起,那时,关东恐怕就不是明公所能控制得了,所以不如赦免他,给他一个郡守当当,那么,他庆幸免罪,也就不会招惹事端了。”

    李儒出言向董卓劝说道。

    董卓听从李儒意见,任命袁绍为勃海太守,赐爵位为乡侯。

    洛川之上,袁绍回望洛阳,闭目叹道:“袁绍!汝枉食汉禄,枉为汉臣。”

    就在袁绍准备带领离开的时候,一道诏书传至袁绍。

    可袁绍并没有对董卓有丝毫感恩,他带领兵马奔向冀州,心中打算招兵买马,高举义旗,讨伐董卓。

    ……

    九月初一,甲戊日。

    崇德殿前,百官林立。铁甲布满了皇宫。

    董卓行走在百官之中,每走一步,百官皆拜。

    就在董卓准备上台时,一人对董卓躬身一礼,待其起身之时,短刃从怀中掏出,直刺董卓。

    董卓毕竟是习武之人,虽年岁已大,但力气还是有的。

    抓住其手臂,一看是越骑校尉伍孚。

    董卓面色一狠,直接将伍孚手刃于崇德殿前,群臣战栗。

    董卓拿出一封诏书,向何太后威逼:

    “孝灵皇帝不究高宗眉寿之祚,早弃臣子。皇帝承绍,海内侧望,而帝天姿轻佻,威仪不恪,在丧慢惰,衰如故焉;凶德既彰,淫秽发闻,损辱神器,忝污宗庙。皇太后教无母仪,统政荒乱。永乐太后暴崩,众论惑焉。三纲之道,天地之纪,而乃有阙,罪之大者。陈留王协,圣德伟茂,规矩邈然,丰下兑上,有尧图之表;居丧哀戚,言不及邪,岐嶷之性,有周成之懿。休声美称,天下所闻,宜承洪业,为万世统,可以承宗庙。废皇帝为弘农王。皇太后还政。”

    在一道诏书之下,刘辩被铁甲拉下皇位。

    刘协懵懂之中,被袁隗扶墙座位,成为天子。

    何太后哽咽流涕,直接气昏在大殿上。

    群臣心中悲痛,但都敢怒不敢言。

    新君继位,大告天下。

    这一天,改元永汉。即永汉元年。

    废立之后,董卓看何太后不顺眼,认为她有碍自己在朝廷上下自由行动和树立威信。

    于是,董卓又大会群臣,向大臣们数落何太后所谓的罪行,说她如何如何逼迫婆母永乐皇太后,以致永乐皇太后忧虑而死。这种违背婆媳常理、不讲孝顺礼节的教法,应当受到严厉惩处。最后,董卓便责令何太后迁居永安宫。

    通过废立之后,董卓的权威已经无人撼动。

    整个洛阳皇宫几乎完全受制于董卓,皇帝的废立、朝臣的任免、重大政策的制定,都由董卓说了算。

    此时,野心极度膨胀的董卓,已经目空一切。

第四百五十二章 自掘坟墓

    改立天子之后,董卓将自己升迁为太尉。

    掌管全**事和前将军事务,后又自封郡侯。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自己加官进爵后,董卓还利用自己手中的特权,大肆加封董氏家族成员。

    他首先封自己的母亲为池阳君,越礼配备家令和家臣,地位与皇家公主相当。

    同时,董卓又拜弟弟董为左将军,封雩侯。

    另外还封自己年幼的孙女为谓阳君。更有甚者,“卓侍妾怀抱中子,皆封侯,弄以金紫”。

    董卓并非无脑之辈,又有李儒辅助,在自己享乐的同时,继续巩固自己的地位。

    他重新立三公。以刘虞为大司马,以太中大夫杨彪为司空,豫州牧黄琬为司徒。

    董卓抬举和扶植已被贬斥早已死去的陈蕃、窦武等人。

    董卓不光全部恢复陈蕃等人以前的爵位,还擢升他们的子孙,以使他们世世代代为己所用。但实际上士人几乎没有人被董卓所收买的。

    除了这些,董卓开始拉拢党人。

    侍中伍琼、尚书郑公业、何颥、伍处士等。不仅如此,只要是与这些党人有关的党锢之徒,董卓都把他们拔为列卿,一时之间,“幽滞之士,多所显拔”。

    董卓除了在中央各部布置亲己势力外,还通过任命太守、刺史等手段安插地方爪牙。如任命刘表为荆州牧。

    只要是不满他的官员稍有动作,他便毫不留情地予以彻底铲除,杀鸡骇猴,威慑朝野。

    十一月。董卓自封为相国。跃居三公之首,掌宰相权。自称“贵无上”。

    董卓虽然名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国相,但实际上却远远超越皇帝。

    入朝不趋!剑履上殿!赞拜不名!

    这是董卓享有的特权。

    入朝不趋,即入朝不用急步而行。意思为董卓上朝可以大摇大摆。

    剑履上殿,即董卓入朝不需要脱鞋,可以持宝剑。

    赞拜不名,即董卓入朝时,司仪官不能喊董卓的名字,只能喊官职。这是威福无比的行为。

    出入皇宫,肆无忌惮。董卓真正的成为了指鹿为马的赵高。

    有句话叫做天要使其灭亡,必先使其疯狂。

    董卓每一日入街市,铁甲军开道,当其路者,不论老小,皆杀之。百姓避之犹如恶鬼。京城内外惶恐不安。

    他夜宿龙床,奸淫后宫嫔妃。将皇室的尊严践踏的体无完肤。

    董卓性残忍不仁,遂以严刑协众,睚眦之隙必报,人不自保。

    洛阳城中贵戚室第相望,金帛财产,家家殷积。

    董卓纵放兵士,突其庐舍,淫略妇女,剽虏资物,谓之‘搜牢’。

    贵戚尚且如此,一般百姓家更不胜其苦了。这些士兵到处杀人放火,奸**女,劫掠物资,把整个洛阳城闹得鸡犬不宁,怨声载道。

    洛阳附近也惨遭董卓军队的蹂躏和洗劫。

    有一次,董卓派羌兵到阳城,遇见一群正在举行祭社活动的人们,士兵冲入人群,砍杀男子,掠抢妇女和财物,驾走他们的车牛,把砍下的头颅挂在车辕上,说是攻贼大胜,狂呼滥叫地回到洛阳城。其景象惨不忍睹,令人发指!

    回到洛阳后,他的手下将领把头颅集中起来加以焚烧,而把妇女和财物赏赐给士兵,却对外人宣称是战胜敌人所得。

    在董卓任太尉之时,白波再次进攻河东,董卓派人平定,并抓了许多俘虏。

    一次,朝中许多官员被董卓邀请去赴宴。官员们都莫名其妙,不知董卓葫芦里到底装的什么药。

    宴会上,董卓兴致高昂,招呼文武百官不要顾忌,畅怀痛饮。酒过三巡,董卓突然起身,神秘地对在场的人说:“为了给助酒兴,我将为诸位献上一个精彩的节目,请欣赏!”

    说完,击掌示意,狂笑不已。顿时,整个宴席变成了肃杀的刑场。

    董卓把诱降俘虏的几百名白波军押到会场正中央,先命令士兵剪掉他们的舌头,然后有的人被斩断手脚,有的人被挖掉眼睛。其手段之残忍,令所有在场官员和士兵不敢直视,许多宾客手中的筷子都被吓得抖落在地。

    董卓却若无其事,仍然狂饮自如,脸上还流露出洋洋得意的神色。

    另有一次,董卓把俘虏来的数百名起义士兵先用布条缠绑全身,头朝下倒立,然后浇上油膏,点火活活将他们烧死,可谓残忍至极。

    为了攫取财富,董卓还派吕布洗劫皇家陵墓和公卿坟冢,尽收珍宝。

    董卓掌权后,国家制度朝令夕改,反复无常,严重阻碍了整个国家政权的正常运转。

    其中,他颁布的法律刑罚尤为混乱无度,不成体统:对普通老百姓往往实施严刑酷法,而对亲信家族,则违法不究,一切都取决于董卓个人的意志。

    董卓专门指派司隶校尉刘器登记所谓“为子不孝,为臣不忠,为吏不清,为弟不顺”的臣民,凡是册上有名者,都应处死,财产没收。不久,整个司隶便民怨沸腾,冤狱遍地。

    为了自己聚敛巨额财富,董卓大量毁坏通行的五铢钱,还下令将所有的铜人、铜钟和铜马打破,重新铸成小钱。粗制滥造的小钱不仅重量比五铢钱轻,而且没有纹章,钱的边缘也没有轮廓,不耐磨损。小钱的流通直接导致了严重的通货膨胀,货币贬值,物价猛涨。

    整个司隶地区,一石谷,要数万钱,百姓苦不堪言。

    而董卓却利用搜括来的钱财,整日歌舞升平,寻欢作乐,生活荒淫无度。

    以至于上下天怒人怨。

    十二月,诏除光熹、昭宁、永汉三号,复称中平六年。

    董卓考虑到盖勋和左将军皇甫嵩在三辅地区掌控兵权,实在是一个心腹大患,于是假天子之令征召盖勋为议郎、皇甫嵩为城门校尉。

    远在长安的盖勋看不惯董卓的德行,暗中联络皇甫嵩,意图联合讨伐董卓。

    皇甫嵩在扶风郡有精兵三万,但皇甫嵩拒绝,盖勋无奈,因为兵少不能起事,只好跟从皇甫嵩一同前往雒阳。

    董卓省扶风都尉,置汉安都护,收皇甫嵩兵马,总统四方。

第四百五十三章 曹操刺董,孟德倡义

    董卓丝毫不知天下因他的介入,变得更为混乱。

    他也由当初的雄心勃勃,沉醉于洛阳的纸醉金迷。自以为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就连李儒也对他没有办法。李儒知晓董卓的心性,不敢去劝。

    十二月。董卓新一轮的更换三公。

    以司徒黄琬为太尉,司空杨彪为司徒,光禄勋荀爽为司空。

    曹操在这时,拜董卓为恩相,假意讨好董卓。

    由于曹操口齿灵活,经常用花言巧语恭维董卓。

    被董卓器重,几乎三日一赏。

    这一日,王允假借寿宴,宴请忠臣。

    当晚王允设宴后堂,公卿皆至。

    酒行数巡,王允忽然掩面大哭。

    “司徒贵诞,何故发悲?”众人不解的问道。

    “今日并非诞辰,因欲与众位一叙,恐董卓见疑,故托言耳。董卓欺主弄权,社稷旦夕难保。想高皇诛秦灭楚,奄有天下;谁想传至今日,乃丧于董卓之手,此吾所以哭也。”王允声泪俱下,越说,哭的越厉害。

    于是,众人皆哭。

    堂屋之中哀声片片。

    “满堂大丈夫,尽显儿女态。”

    唯有曹操一人,抚掌大笑。

    “汝祖宗亦食禄汉朝,今不思报国而反笑吾等?”

    王允以为曹操在笑自己,指着他怒道。

    “吾非笑别事,笑众位无一计杀董卓耳。操虽不才,愿即断董卓头,悬之都门,以谢天下。”

    曹操面容变得正色,立地有声的说道。

    “孟德有何高见?”

    王允面色惊,请曹操至后堂。

    “近日吾屈身以事董卓,实欲乘机图之。今董卓颇信吾,吾因得时近董卓。闻司徒有七星宝刀一把,削铁如泥,吾愿拿宝刀入相府刺杀董卓,虽死不恨!”

    “孟德果有是心,天下幸甚!”王允遂亲自酌酒奉操。取宝刀与曹操。

    次日,曹操藏七星宝刀于怀中,来到相府。

    “丞相何在?”

    相府护卫重重,曹操对将领问道。

    “原来是曹校尉,请,丞相在小阁之中。”

    西凉将领一看是曹操,连忙笑着将其请入府中。

    小阁之中,董卓坐于榻上,吕布立于左右。

    “孟德为何来迟?”

    看着曹操,董卓向其问道。

    此时的董卓比刚来洛阳之时,胖了许多。

    以前是粗壮,现在全身肥胖。

    “马匹瘦弱,脚力不耐,故来晚。”

    曹操向董卓施礼,然后回道。

    “吾西凉军中,良马甚多。奉先去挑选一匹与孟德。”

    董卓向吕布令道。

    “诺!”

    吕布注视了曹操一眼,领命而出。

    见吕布走,曹操大喜,暗道:合该此贼死啊!

    但是曹操知道董卓勇猛,力气大,没有轻举妄动,准备一下将其刺死。

    董卓身体肥胖,坐了一会,便感觉身体困乏。就欲躺下。

    “恩相,慢点,慢点!”

    曹操连忙上前扶着董卓,一副非常孝顺懂事的模样。

    董卓坐到榻上之后,倒身而卧,转面向内。

    “此贼当休啊!”

    曹操眼神一眯,从怀中掏出七星宝刀,右手持刀,就要刺下。

    但是,董卓面前有面铜镜,他从铜镜之中微微看到一点刀光。

    “孟德拿刀干嘛!”

    董卓急忙回身问曹操。

    曹操斜眼一看,见吕布已经牵马至阁外。知道自己错过时机,心中大慌。

    面对董卓的质问,面对吕布的到来。

    曹操灵机一动,双手托刀,跪在地上,平复自己的心情,使自己不慌张,道:“吾意外获得宝刀一柄,知恩相喜爱此种物,特来献给恩相。”

    此时吕布已经进入阁楼,董卓接过七星宝刀,目光扫视。

    见刀刃上镶嵌七颗宝珠,刀柄为金柄,虽只有尺余长,但华丽无比。

    “果然宝刀啊!孟德有心了。”

    董卓没有察觉到异常,收下宝刀。他见吕布入室,说道:“奉先,引孟德去看马。”

    出阁之后,曹操对吕布说道:“真是好马啊!吾愿一试。”

    吕布盯着曹操,不语。

    曹操不管吕布,牵马出相府,此时他额头已经布满冷汗。

    待出相府之后,曹操如释重负,一挥马鞭,扬长向东南方向而去。

    ……

    “禀义父,适才曹操似有行刺之状,及被撞见,故改为献刀。”

    见曹操出府之后,吕布快步入小阁,向董卓禀告道。

    “吾亦疑之。”

    董卓拿着七星宝刀,听吕布一说,面有疑虑。

    就在这时,李儒挎剑入小阁之中。

    董卓将这件事情告诉李儒,李儒听后,抚须推算。

    “曹操于妻儿在京,独居寓所。今差人往召,如曹操无疑而来,则是献刀;如推托不来,则必是行刺,便可擒来。”

    李儒向董卓言道。

    “来人,将曹操传来。”

    董卓点头,即差麾下兵马去传曹操。

    去了良久,麾下回来禀告董卓:“曹操不曾回住宅,已经出了洛阳东门。”

    “曹操心虚逃窜,行刺无疑。”

    李儒拍掌说道。

    “我如此重用,反欲害我!画其肖像,州郡通缉,捉其归洛阳者,赏千金,封列侯!”

    董卓气急败坏,准备将曹操捉回五马分尸。

    ……

    一场刺杀董卓的行动,尽显曹操有勇有谋。

    曹操逃到中牟县时,被人识破。

    中牟令乃是陈宫,佩服曹操的胆识,并没有将曹操押解回京。而是与曹操一起出中牟,去陈留,举义兵。

    至成皋时,投宿于曹操吕伯奢家中。

    吕伯奢乃是曹嵩朋友,当年在山东为官时。为还是游侠的曹操举了孝廉,可以说对曹操有恩。

    住入吕家之后,曹操疑心。

    吕伯奢去镇上买酒,曹操以为吕伯奢去报官。

    吕伯奢儿子磨刀杀猪。曹操以为要杀自己和陈宫。

    遂提剑杀死吕伯奢一家老小八口。

    事后,看见被绑住的肥猪,才知误杀了好人。

    曹操与陈宫逃不至两里,就遇见吕伯奢。

    曹操将错就错,将吕伯奢斩于驴下。

    “适才误会,今何为也?”

    陈宫向曹操怒道。

    “吕伯奢回于家中,见全家被杀,必回率人来追。若不杀之,吾等危矣。”

    曹操回道。

    “知而杀之,汝真是一个不义之人。”

    陈宫向曹操骂道。

    “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一句话,证明了曹操的枭雄姿态。

    陈宫默然,不过他已不屑与曹操为伍,两人分道扬镳。

    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伏。

    这是曹操在逃亡之路的起伏跌宕。

    数日后,曹操到达陈留,其父曹嵩正在陈留居住。

    在曹嵩的支持下,曹操散尽家财,举起义旗,首倡义兵号召天下群雄讨伐董卓……

    陈留豪强卫弘派遣食客入曹操军伍之中,拿出家财资助曹操打造武器、盔甲。

    曹操联系东郡太守桥瑁,传檄文驰于各州各郡。

    无数山东义旗高高举起,天下响应。就连董卓派出去的刺使、太守都打起“诛杀董卓”的旗帜。

    董卓倒行逆施,天怒人怨。已经失尽了人望。

    更多的山东豪杰想借助此次讨伐董卓,提升自己在天下的名望。

    曹操刺杀董卓,虽失败,但赢得了大仁大义之名声,使他声名于天下。

    “忠义”之旗帜一举,短短几日,应募之士,如云并集。

    阳平卫国有一人,叫乐进。

    山阳有一人,叫李典。

    沛国谯县,夏侯渊、夏侯兄弟二兄弟,引兵马千人来投靠他们族兄曹操。

    曹操同族,曹洪、曹仁也引兵马来响应。

    这些将领,组成了曹操的班底。

第四百五十四章 雪中小屋

    雁门,马邑,南郊之外。

    一场大雪,覆盖农稼。

    河水结冰,山峰银装素裹。

    华夏各地战乱四起,盗贼猖獗。安定的雁门与之相比,就如世外桃源一般。

    “瑞雪兆丰年啊!”

    刘凡骑在马上,立于旷野之中,望着天上的纷纷扬扬。

    他身穿厚重的黑色长袍,头戴皮帽。

    刘凡身边有一名骑白马的白袍女子,她就如天上的雪一样,冰清玉洁。

    两人身旁,再无他人。

    在刘凡身后一里外,典韦率领五十名手持马槊,腰挂长剑。背负弓箭的黑甲战士,立在那里。时刻注视着四周动向。

    刘凡的亲卫,已经扩展到两千人零五十人。

    名为,龙雀卫。

    赵霁不再担任刘凡的亲卫统领。他在刘凡身边待了近五年的时间,学了许多东西。

    刘凡重用赵霁,封他为中郎将。在徐晃麾下听用。

    现统帅驻扎在夏湖的一万骑步兵。

    现在典韦不仅是刘凡的贴身亲卫大将,还是刘凡的龙雀卫的统领。

    刘凡远征时,亲卫尽出相护。

    在雁门外出走动时,仅五十人相随。

    这五十人,人人都是武艺高强的侠客百战成兵。人人胸前都挂着三片以上的铜叶。人人都能累司马之功。刘凡亲命名,为龙牙卫。

    龙牙卫善骑,善射。剑法精湛。配备神兵马槊。

    五十骑,在典韦的率领下,冲击一千骑,不再话下。

    以刘凡的身份,不可能再独人独行。就算白龙鱼服,微服私访,龙牙卫和典韦也会解甲相随。

    “夫君祭祀上天,上天显福,年后必回丰收。”

    虞谧也欢快的说道。

    “谧儿,你我夫妻多年,这是我第二次带你来外县。真是对不住你!”

    刘凡面有愧色的向虞谧说道。

    家,天下!

    哪有两全其美?

    不知不觉,刘凡感觉自己又要出征了。

    现已经快过年了。时光飞逝,又一年从他指间流去。

    “妾身嫁为夫君,应止于家门之中,做妇人之德。夫君先前带我去看斜风细雨的夏湖,看边塞的高山,成千上万放牧的牛羊。看裹了雪的大青城。又追寻秦汉长城的遗迹,古雁门关的曾经。夫君教我骑术,教我今古之学问。羡煞了天下女子。我还有什么不满足的。”

    虞谧凝视刘凡,轻声说道。

    他让她看到了北方塞外的美景。却从来没有让她看到背后的金戈铁马。

    大汉领土一点一点的向外开拓,胡人一部一部的臣服。

    她可以想象到,功成名就的背后,是何等的艰辛。

    以前有很多人拿刘凡比卫霍,现在已经听不到这种声音。

    “这是一个男人,对自己的妻子该做的。”

    刘凡温柔的对虞谧说道。

    这种表情和语气,也只有和虞谧独处的时候才能看到。

    平常他就是一个有威严的铁血将军,一言一行,使人肃穆。

    天下人都认为英雄都应该男人去当,那就不应该将悲苦授予女人。

    刘凡不能给虞谧完美的爱,只能去弥补完美。

    “最近是否又要去出征了。”

    虞谧止住马蹄,向刘凡问道。

    “何出此言?”

    刘凡不经意的疑问。

    “夫君下令使阴馆、马邑的将士回家过年探亲。这是以往不曾有过的。看来是一场大战,不然不会如此。”

    虞谧也意识到雁门的紧张气氛,最近逃入阴馆的流民越来越多。就算一个足不出户的女子,也知道南面出现了大变化。

    “吾遣将士回乡省亲,并非要发生生死大战。连最凶狠的胡人都被吾打败了,哪里还有什么生死大战?吾要麾兵南下了,吾要将大汉变得如雁门一样,让百姓能够安居乐业。这是一场长年累月的战斗。军师为吾制订一个远大的计策,完成这个计策,需要一年,甚至更久。”

    刘凡说出这句话,算是提前向虞谧告别了。

    “那妾身祝夫君旗开得胜!”虞谧也提前向刘凡祝贺道。

    “吾舍不得你,但吾别无选择。吾拿起剑,不但是在守护天下百姓,也是在守护你。征战,并非为了杀戮,而是为了结束战斗。直到天下太平,兵入武库,马入华山。待吾君临天下,与卿共赏繁华,还有,江山如画。”

    刘凡向虞谧承诺道。

    “君临天下!夫君你……”

    虞谧说一半,又玉手掩朱唇。

    “吾麾下骑兵十几万,吾这几年立下的战功,虽卫霍,也不及也。吾在民间,一呼百应。吾还做的了臣子吗?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道理吾懂,没有一个皇帝能容得下吾。吾要对麾下将士文武负责,也要对自己的亲人负责。”

    刘凡由衷的说道。

    这件事情他想了很久。先帝遗照,拥立刘协为帝。

    从历史上看,刘协不是省油得灯。

    只有权柄在握,才不会受制于人。才能实施心中的计划。

    “女子不懂大事,夫君小心便是。”虞谧轻轻的点了点头。她没有任何激动,更没有想到刘凡若是为皇帝会是什么样的后果。

    “前方有一有小舍,我们去讨些热水喝。”

    刘凡看到前方一里外有炊烟从屋舍飞出,知晓那里有人家。

    这里靠近古长城,地势也不平坦,有人居住在这里,还是挺出刘凡意料的。

    马邑的百姓都是以乡里为落,很少有人独住。

    这小屋也就容纳一人!屋前有一颗小树。还有几块地,种有小菜和庄稼。

    刘凡翻身下马,拍了拍墨麒麟的头,示意它待在原地。

    就在刘凡准备扶虞谧下马时,虞谧已经从马上跃下。

    之所以不骑马奔至小舍门口,就是怕惊到屋主人。

    “好凉啊!”

    刘凡触及虞谧的右手,感觉冰凉冰凉的,再看她脸色通红,长发上都是冰雪。

    刘凡解下宽袍,披于虞谧身上。

    “夫君,天寒地冻,莫要着凉了。”虞谧推让拒绝。

    “习武之人,怎惧寒冷?”

    刘凡将虞谧发上冰雪拨掉,然后将宽袍紧紧的将她身子裹住,容不得她拒绝。

    就这样,刘凡怀抱着虞谧,一步一步,向不远方小屋走去。只留下一排两寸厚的脚印。

    和谐而唯美,翩翩起舞,与雪地映衬。

第四百五十五章 羊续还活着

    刘凡没有发现的是,虞谧与他相拥而行时,左手放在腹下。

    她已经身怀有孕快两个月了,与刘凡离开马邑的时候,虞谧才有怀孕初期的症状,她让医者不要传出去。

    因为她知道,刘凡又要出征了。

    她不想刘凡分心,他希望自己夫君和往常一样,战无不胜。

    他凯旋之日,她能怀抱儿女去迎接他。

    这个时代,生儿育女是有很大风险的,这就是牵挂。

    小屋门前,堆着不少烧火用的木柴。

    刘凡与虞谧,边走边聊,不一会,就来到屋前。

    刘凡依稀还能看到田地的阡陌,顺着阡陌,来到小屋门前。

    屋门半掩,里面微微传出声音。

    “游人至此,因天寒取杯水暖身。”

    刘凡止步门前,开口向屋内唤道。

    屋内有一人一手捧着书卷,一边往釜下窜柴火。

    刘凡的声音传入,使屋主人微微一怔。

    熟悉而又陌生!

    怀着疑惑,屋主人踱步至门口,将门完全打开。

    “兴祖!”

    “大将军!”

    两人面对,同时惊咦。

    四周万籁俱寂,屋内萧条。

    刘凡和虞谧站在门外看着这名五十余岁的老者,羊续站在门内看着昔日意气风发的骠骑大将军。

    都因为惊叹忘乎自己。

    刘凡没有想到羊续还活着,而且还一直待在自己的治下!在灵帝死后的舞台上,是没有这个贤臣的身影的。

    在刘凡的记忆中,羊续在一两年前,就应该离开人世。

    事实上,刘凡认为羊续已经去世了。

    刘凡使间军在中原有一套完善的情报机构。由于刚建立不久,不说对中原情报了如指掌,但一般的大事情都会传到中原。

    羊续悬鱼,千古佳话。与暮夜却金的杨震齐名,皆为汉末一代廉吏。并且都有显著的政绩和军事才能。

    在羊续悬鱼之后,宦官来逼迫羊续交钱当三公,羊续因交不出钱而不知去向。

    羊续没想到以刘凡之身,会在冬天雪地中出现在荒郊野岭,而且还是以借舍的情景相遇。

    “故人与君相见,就不该请故人入舍休息一番?”

    刘凡开口打破僵局。

    “拜见大将军!请大将军与夫人入寒舍。”

    羊续躬身向刘凡拜道,一如当初。

    对于刘凡,他是发自内心的尊敬。他与刘凡志同道合。

    羊续施的是仁政,他击破黄巾和叛军并没有用暴力手段将他们杀掉,以人头邀功。而是收编俘虏,发放农具,让俘虏重归于贫民。因此,他的治下以仁为核心,郡县大治。

    泰山羊氏,九世两千石,这种悠远而尊贵的传承,少有世家能望其项背。

    羊氏不利用自己的名望招兵买马,不与其余一些世家豪强同流合污。

    入羊续屋子之后,扫目一看。

    屋子并不是七穿八洞,只是空室蓬户,非常贫白简朴。

    床灶于一屋中,床头摆着一些书籍,想来是羊续来雁门时带的。

    刘凡想要在火旁坐下,可发现这里只一张席子。

    “赵侯请上座。”

    羊续指着那张席子,对刘凡说道。

    “吾入君舍,有所求。怎能反客为主?”

    刘凡摇了摇头,来到席子对面的干土地上跪坐下去。

    他现在不再称羊续为“兴祖”,现在羊续已不是自己的部下,而是一老者。

    羊续也知道,现在应该称刘凡为赵侯。

    虞谧知书达理,她在刘凡身旁错一位,坐下去,也不顾地上的灰尘。

    羊续无奈的摇了摇头,拿出两个碗,从釜中乘出两晚热粥分别递给刘凡和虞谧。

    然后将席弃于一旁,也跪坐于土地之上。

    “再次见君,恍若隔世。年初闻得悬鱼太守之名,感于君一同共事,安邦定国。君于雁门,不至阴馆赵侯府找吾,反而偏安一隅,何也。”

    处于这小屋之中,拿着温热的粥碗,刘凡感觉舒服多了。

    他抿了一口粟米粥,向羊续问道。

    “吾本欲北上助赵侯治理雁门。可赵侯已将雁门治理的安居乐业。已不需要吾了。遂于马邑一角,筑一小屋,看一下这塞上之境。吾本于年后回乡里,不想今日赵侯与吾相见,吾无憾矣。”

    羊续向刘凡回道。

    牧场设置牧官,丝织设置丝官,开矿设置矿官。

    雁门郡,县乡必有河流,灌溉用的龙骨水车随处可见。

    还有青壮建筑屋舍时都是防护措施,现雁门很少会因为这种事情,出现伤亡。

    “一郡安宁,何为天下安宁?君有大才,不去做官,隐于一隅之地,岂不是只保全自身,而不保全天下?”

    刘凡继续向羊续问道。

    “天下已不用吾了。”羊续摇了摇头。

    他这么说,说明他有志向,却无用武之地。

    “天下官吏都如君,则天下安宁呀!天下少的就是如君这种人。吾愿举君为雁门太守。吾将南下平定逆贼,正缺少如君这种能统领大局的萧何之才。”

    刘凡驳回羊续的话,说道。

    蔡邕,奋笔执政多年,不知老之将至。再担当重任下去,估计就要提前与世长辞了。他明显感觉到蔡邕苍老了许多,还有许多事情力不从心。

    蔡邕是千古大学者,他虽然是经学大儒,但的才华不止于经学,而在博学多才,方方面面,音律,书法,文章,经史,天文,文学,擅长辞赋。校书东观,雕刻熹平石经。

    刘凡还想让蔡邕续写汉书呢。对于历史的了解,没有人能过蔡邕。

    蔡邕若是身体垮了,后汉的历史,谁来书写?

    “南下平定逆贼。”羊续喃喃自语一声。蓦然叹道:“汉之有董卓,犹如秦之有赵高。”

    “董卓残忍暴虐,其罄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使天下人心离散。常言道,有德者昌,无德者亡,神器业重,但政权却于董卓手中,他挟持天子,大逆不道。南下平定逆贼董卓,乃是顺应天意民心。董卓就一城狐社鼠,还妄想做伊尹、霍光?”

    刘凡向羊续数落董卓恶行,言语愤懑。

    “吾羊氏世代忠良,世食汉禄,皇恩如此,无以为报。今赵侯决以天下大事,羊续愿出绵薄之力,为赵侯巩固后方。”

    刘凡此言,确实触动羊续。他本就是为了治国安民而来。

第四百五十六章 贾诩毛遂自荐

    刘凡信任重用于他,他当肝脑涂地去报答。

    国家多灾,社稷多难。能救大汉于水火之中,唯有刘凡。

    “吾携妻游于马邑,观古长城。这千里之地,竟然让吾君相遇,真是天意。吾这就为君牵马,吾等一同回阴馆。”

    刘凡起身对羊续一拜,欲请羊续回阴馆。

    “不劳赵侯,等吾将屋中小事安顿好之后,自会前往阴馆,拜见赵侯。”

    羊续向刘凡回道。

    “也好。”

    刘凡点头说道。对于羊续的生活习性,刘凡也不强求。

    又在羊续小屋中讨论两个时辰,直到天将暮之时,刘凡方才离开。

    羊续在风雪中相送刘凡,刘凡也终于知道为何“风雪夜归人”能撼动千古了。

    先前的羊续,就是“风雪夜归人”。

    ……

    在元日过后,朝廷改元初平,昭告天下。即初平元年。

    在刘凡回到阴馆的第十天。这一天,是新年过去的第三天。

    曹操的檄文,翻山越岭,至雁门军。

    世民贤弟,见字如面:

    “操等谨以大义布告天下,董卓欺天罔地,灭国欺君;秽乱宫禁,残害生灵;狼戾不仁,罪恶充积!今奉天子密诏,大集义兵,誓欲扫清华夏,剿戮群凶。望兴义师,共泄公愤;扶持王室,拯救黎民。檄文到日,可速奉行!”

    曹操檄文传至之后,刘凡知道,关东诸侯讨董要开始了。

    刘凡责令雁门文武,至赵侯府,以行讨伐之事。

    “董卓狼戾贼忍,暴虐不仁,自书契已来,殆未之有也。天子以密诏传令吾兴师讨伐董卓,中兴大汉。吾刘世民自出河东以后,深受先帝厚爱,今天子被逆贼挟持,吾欲兴阴馆、马邑、上郡共十万之师,讨伐董卓,以安天下。诸位有无异议。”

    堂屋之中,百官齐坐,刘凡扬声于堂中。

    “董卓强忍寡义,**永远也得不到满足,再这样下去,天下必生灵涂炭。讨伐董卓,乃顺天而行,吾等无有异议。”

    赵侯府长史郑泰起身向刘凡言道。他代表赵侯府官员。

    “董卓骄忍无亲,虽资强兵,实一匹夫耳。赵侯与关外诸侯联合,董卓必败。”

    左军师荀攸也起身说道。

    “祸崇山岳,毒流四海。其残贼之性,豺狼不若。自古邪不胜正,赵侯大义之举,吾等全力支持。”

    新任雁门太守羊续,起身拱手。

    原本雁门太守是刘凡兼任的,现刘凡卸任,只做主公。擢羊续为雁门太守。

    泰山羊氏和羊续的名声,让他足矣胜任这个官职,没有人提出反对。

    “禀赵侯,除灭董卓,可否有万全之策,灭董卓后该如何?董卓若以关东诸侯兵盛,逃出洛阳,扼守关陇,又该如何?”

    田丰起身对刘凡一礼,问道。不得不说,田丰确实有远见。

    “灭董卓后,当然是辅佐天子,中兴大汉。董卓,也逃不过函谷,因为吾军三路并发。其中一部三万多骑,由主公率领,前去与关外诸侯会盟。一部三万多骑由赵云将军和高顺将军率领,前去进攻河东。黄忠将军率骑过黄河配合赵云将军和高顺将军进攻河东。破河东之后大军过黄河,将董卓挡在渑池一带。”

    贾诩起身对在座文武拱手一礼,说道。

    后续的计策他没有说出来,因为所有的计策前提是董卓败亡。

    董卓若是不败亡,也没有必要去执行下一步计划。

    文武百官听到贾诩的话后,大部分拍手叫好。

    田丰眉头一皱,他在意的是贾诩最先说的话语。

    董卓败亡,辅佐天子,中兴大汉!

    贾诩是天下智者,不会看不出诸侯讨伐董卓的目的!

    若董卓在洛阳就败亡,赵侯出面辅佐天子,估计会被关东诸侯群起而攻之。

    但是贾诩的话,能让人深思,却不能让人反驳,因为他无从反驳。

    荀攸则是面色淡定的端坐着,不为表态。

    “诸位将军可有想法?”

    刘凡看文臣都表态,武将还没有言语,所以对下座武将问道。

    “素闻董卓骁勇,其凉州大马,纵横天下,以为其是英雄。自董卓入京之后,方得知,董卓是一篡逆之辈。关羽愿跟随主公一起,枭其首级,安定天下!”

    关羽起身出列,对刘凡拱手拜道。

    他对自己阴山铁骑有很大的自信,什么凉州大马,在他铁骑面前就是土鸡瓦犬。

    “好!云长率领麾下乞活部和阴山铁骑随吾一同去洛阳,将麾下剩余两万骑兵暂时交给子龙节制。”

    刘凡同意关羽领兵一同。

    “末将一切听从主公调遣。”

    赵云拱手领命。

    “董卓麾下有一将为吕布,此人有鸩虎之勇,据说他早年在河间与匈奴纠缠,匈奴畏其为飞将。若遇见一手持方天画戟,胯坐神俊汗血宝马之人,此人必是吕布。子龙可与黄汉升一起,将其制服。最好能将其活捉。”

    刘凡看着英俊潇洒的赵云,对他叮嘱道。

    吕布再厉害,也不可能是赵云、黄忠二人的对手。

    只要两人一起上,就算活捉不了吕布,也能将其压制。

    “吕布也有汗血宝马!那吾一定要挑战一番。”

    关羽深色一动,哈哈笑道。

    刘凡笑而不语。

    此时的关羽,乃身经百战的猛将。先登陷阵无数次,也经历过险象环生。

    刘凡敢肯定,此关羽跟历史上同时期的关羽相比,勇力绝对能强上一筹。

    常年于用刀高手切磋,刀法上精湛一筹。

    汗血宝马对关羽的帮助更大,同样面对顶级猛将,天下估计只有关羽能一刀将其砍下马。

    关羽二十八岁,直趋巅峰之龄。

    赵云太嫩。

    黄忠渐老。

    许褚和典韦都是以勇猛见长的冲锋猛将。

    刘凡很期待虎牢关下,关羽大战吕布。

    “左右军师,此次出征,可否愿与吾一起同行。”

    刘凡向贾诩、荀攸问道。

    “臣愿意!”

    荀攸毫不犹豫的回答道。

    “禀赵侯,河东安邑,敌将之中有吾军内应。臣愿随同赵云、高顺将军一同进攻河东,安定赵侯之乡。然后连同赵侯定时机,截董卓于渑池。”

    贾诩眼神闪烁,起身婉拒刘凡,另又毛遂自荐主持河东战事。

    ……

第四百五十七章 赵王

    “有右军师神机妙算,河东战事必能如计所行。”

    刘凡沉思一下,点了点头。同意贾诩以随军军师的身份指挥攻取河东。

    贾诩眼光老辣,能察别人所不能察之事。

    他来进行调度,河东战线将更加稳固。

    “臣不负重托!”

    贾诩向刘凡一拜。

    “王越,汝带领苍云斥候,于右军师左右,随时听候右军师调度。尔等在黄河北岸,来往传递情报,必要做到万无一失。”

    刘凡又向间军将军王越下令道。

    “诺!”

    王越出列领命。

    “陌刀军留在雁门阴馆,主震四方。许褚随吾一起前往洛阳,陌刀军暂由张先、成廉统帅,由田丰节制。田丰主持鲜卑诸部矛盾,鲜卑、匈奴的调动,可节制北方边境四万骑卒,节制附属鲜卑、匈奴三万骑兵。外郡兵马若想强入雁门,可调兵攻伐。羊续主持雁门政事和后勤之事,所有粮草、辎重都运往上郡,届时通过黄河,将粮草辎重运往河东,通过河东补给各军。”

    刘凡继续下调令。

    把粮草辎重运送到上郡,再运往河东。不仅要绕一大截远路,还要渡过两次黄河。

    这样做也是最保险的办法。上党太守张杨,西河太守刑纪,太原太守张懿。这些人都跟刘凡没有任何交情。

    特别是张杨,他可是何进派到上党去的,属于何进的亲信。

    刘凡高举义旗,讨伐董卓,是为大义所在。三郡太守不敢不给刘凡让路。

    但若是运送大量的粮草辎重过上党、太原,等于将命运放到他人手中,刘凡不会这样做。

    历史上诸侯讨董,袁术负责在徐、豫之地征集粮草,为各路诸侯所用。

    袁术不给孙坚粮食,致使孙坚兵马损失惨重。

    “诺!”

    羊续、田丰、许褚、张先、成廉等人起身领命。

    这时,刘凡对左右侍者一个眼色。

    侍者连忙奔出大堂。

    少顷。一行人步入大堂。

    走在最前方的是一名面白无须的男子。他双手举着诏书。

    他正是小黄门江即。江即后面为羽林左监许永,他怀抱四柄剑,每一柄剑装饰都非常华丽。

    许永后面是十余名披甲戴盔的羽林郎。

    “先帝遗诏!请赵侯接诏书。”

    江即将诏书举过头顶,对座上的刘凡喊道。

    刘凡连忙从座上起身,走到江即面前。

    “先帝晏驾,生灵垂泪,天地同悲。臣远在北疆,不能于皇兄灵前,尽兄弟之孝,臣子之忠。实有愧对。臣愿谨守大义,支撑大汉,铲除国贼,还吾刘氏河山。”

    刘凡声泪俱下,对着诏书一礼,接过诏书。

    “此四柄剑乃先帝佩剑,名曰中兴。先帝晏驾前封赵侯为赵王,封郡雁门。还望赵王不负先帝所望,中兴大汉。”

    许永将中兴四剑递给刘凡,一石激起千层浪。

    赵王之封,实在是出人意料。没有人想到灵帝临终之前有这样的托付。

    当然,也有几个人早就知情,淡定许多。

    刘凡当众展开诏书,目览一遍。

    “皇恩如此,吾刘世民言誓,今生必使海内升平,大汉中兴。”

    刘凡又接过沉甸甸的中兴四剑。指天说道。

    “先帝病卧于床,只念赵王之名,北定草原,只有在盛世才会发生,为何在乱世看到?”

    江即抹着眼泪说道。他言语中渴望现在为盛世,灵帝还活着。

    “吾有力所能及,也有力不能及。带天使下去休息吧!”

    刘凡看着泣不成声的江即,向侍者吩咐道。

    刘凡感慨,有时候帮助你的,往往是不经意间,从你身边走过的人。

    “许永,你就留在吾军中吧!汝直谏先帝,为宋皇后申冤,吾早有耳闻。汝为羽林左军最高统帅,想必也是勇力出众之人,吾表汝为中郎将,此次随吾一起出征,可愿?”

    江即被扶下去之后,刘凡对许永说道。

    羽林郎和羽林军士兵不同,羽林郎只有一百二十八人,乃天子宿卫侍从。凡羽林郎者,前途无量。

    羽林军是整个华夏历史上最为著名,也最为悠久的禁军。

    “为国羽翼,如林之盛。”

    刘凡不希望羽林这个名号出现断层。

    刘凡希望羽林军不仅是宿卫皇宫的禁军,也是常登战场的无敌之师。

    “多谢赵王,赵王中兴大汉,末将鼎力相助。”

    许永感激刘凡,向刘凡拜谢。

    “不必多礼!”

    刘凡将许永扶正,然后将手中诏书递给羊续等人,道:“先帝诏书,吾不忍当堂来念,请诸位观之。”

    羊续接过诏书,看完之后,交给郑泰、种辑、王威等文武官员。

    互相传递,看完之后,文武官员皆起身向刘凡拜道:“参见王上。”

    赵王,赵地之王,封郡雁门。并非冀州的那个赵国。

    战国时,诸国臣子称国君为王上,刘凡当这种称呼。

    汉灵帝传下遗诏无疑,中兴四剑,更是给了刘凡征伐之权。

    可封秩两千石将领,官员。可以中兴剑杀任何官职的国贼叛逆。

    文武官员的情绪各不相同。

    赵侯封赵王,就意味着许多将领能更进一步了。

    赵王意义重大,无数别样的心思在诸文武心中滋生。

    “诸卿免礼!”

    刘凡抬手,示意诸文武起身。

    “先帝封公赵王,按照礼数,应该行祭祀之礼。”

    阴馆令王威出列,向刘凡说道。

    “出征在即,明日誓师,昭告将士即可。”

    刘凡向王威回道。封王祭祀天地是理应之事,但是时间已经来不及了。

    “先帝封王上雁门郡,是否改雁门郡为赵国?”

    郑泰向刘凡提议道,

    “雁门还是雁门,没有赵国,只有大汉。”

    刘凡摇头,道出了一句模棱两可的话。

    诸文臣武将面色一凛,向刘凡拜道:“祝王上出师顺利,等凯旋之日,再祭拜天地,宣扬宇内。”

    “文官迁职靠政绩,武官迁职靠军功。此战胜后,必以功绩封赏诸位。吾重新开府治事,为天地立心,为百姓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刘凡扬声于大堂之上,底气十足。

    这一步走完之后,他将掌控三州之地,刘凡会开始大刀阔斧的改革。

第四百五十八章 十八路诸侯讨董

    翌日,清晨。阴馆城,南城门。

    “拜见王上!”

    一声大喊,响彻云霄。

    声音来源于南门外三万多将士。

    两万骑步兵一人一马,一万骑兵一人双马。

    阴山铁骑一人双马,重甲骑一人三马。

    还有上万匹驮着粮食辎重的马匹。

    这些就是今日与刘凡一起出征的汉军将士。

    贾诩、赵云、高顺等主力人马等半个月后再出发。错开时间,以免引人耳目。

    “大汉威武,汉军必胜!”

    一道喝声,回应诸将士。

    “许褚,汝率领轻骑三千为先锋,沿途通告郡县,讨贼义师至,莫要引起慌乱。胆敢有劫匪拦路者,全部清除。”

    身披黑色重甲的刘凡立于城墙之上,向许褚命令道。

    太原、上党、河内,不同于雁门。

    在刘凡没有到雁门之前,雁门就很少有劫匪,因为雁门郡置在塞上。再加上胡人总是南下,那些劫匪也不傻。

    河套更没有劫匪的可能。

    越是靠近中原,劫匪势力越多。

    “诺!”

    许褚领命后,从城墙上奔下。

    “雁门就交给诸位了。”

    刘凡转身一揖,对在城墙上的文武说道。

    “王上放心。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王上乃天下至仁之人,民心所向,胡人臣服。雁门必不会成为大将军的羁绊。”

    田丰向刘凡回答道。

    “嗯!诸位都是当世之杰,吾有什么不放心的。左军师、云长、公明、典韦,出征!”

    刘凡说完,扶着战袍往城上下走。

    临行前,刘凡的目光在贾诩脸上停留一瞬,贾诩笑了笑。

    阴馆南城门大开,身具明光甲的龙雀卫从城内涌出。

    甲是黑的,衣袍是红的。他们的头盔顶端都插着一根被染成红色的羽毛。

    就在刘凡要走出城门的时候,一名士兵来到刘凡面前,对刘凡耳语道:“王上,王妃有话对您说。”

    “公明,云长,率领大军先行,吾随后就到。”

    刘凡对关羽和徐晃吩咐了一声。

    关羽和徐晃领命离开。

    刘凡又回到城中,没走几步,就看到了被侍女和士兵拥护着的虞谧。

    刘凡含笑走了过去。

    “谧儿叫我有何事?”

    刘凡来到虞谧面前,挥手让侍女和士兵退下,和声向虞谧问道。

    “……”

    虞谧欲言又止,转而向刘凡问道:“妾身……想问一下夫君何时归来?”

    这是她唯一一次,在刘凡出征的时候,打扰刘凡。

    她本不想打扰,但她是一个身怀有孕的女人。

    “你问我什么时候回来,我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或许半年,或许一年。”

    刘凡摸着她的青丝,摇了摇头。

    “夫君保重!”

    虞谧对刘凡盈盈一礼,不知不觉,泪落沾襟。

    “又不是生离死别,吾麾下兵马天下无敌,没有人伤得了我。”

    刘凡用自己的自信,减少虞谧对他的担心。

    虞谧破涕为笑。

    “我走了!”

    刘凡最后抱虞谧一下。

    “嗯!”

    虞谧轻点臻首。

    “当你听到凯旋之音之时,就是我回来之日。”

    刘凡说完,留恋的看了虞谧一眼,转身离去。

    虞谧目送着刘凡出了城门。

    然后她爬上了城墙,望着刘凡在龙雀卫的拥护下远去……

    ……

    “祝大王南定中原,拯救天下苍生。”

    水旁,数以千计的百姓出城送刘凡出征。

    他们希望刘凡旗开得胜,他们渴望天下一统。

    刘凡被封王,百姓们都觉得应该如此。

    刘凡是皇室宗亲,先帝亲口承认的皇弟,他的功劳,犹比卫霍。

    在富者田连阡陌,穷者无立锥之地的时代。他让无数人吃饱穿暖。这使无数人感念刘凡的恩德。

    刘凡挥了挥手,算是对雁门百姓的告别。

    ……

    许褚做大军先锋,以斥候探路。

    诸郡长官和县令一听说刘凡高举义旗,来讨伐国贼董卓。皆开关请入刘凡。

    甚至还为刘凡准备粮食,为大军食用。

    太原北面紧临雁门,上党临太原。刘凡的赫赫威名,即便是三岁孺子都听说过。

    什么并州刺使,在刘凡面前就是笑话。

    七日之后,刘凡到达河内郡朝歌县。

    此时,刘凡麾下的斥候已经和各路诸侯麾下的传令兵已经接触上了。

    各路诸侯约定,在陈留酸枣县进行会盟。

    洛阳附近的黄河渡口都被董卓控制着。

    朝歌没有大渡口,刘凡数万骑兵过不去。

    不过刘凡打听到山东诸侯都是从东郡的白马渡口渡过黄河,前往酸枣。

    于是刘凡不得不舍近求远,又用了一天时间来到白马。

    由于这一段黄河是分流的,所以要渡过两次渡口,才能过去黄河。

    这里有东郡太守桥瑁专门派来的兵马船只,接各路诸侯渡过黄河。

    各路诸侯已经齐聚酸枣,就差刘凡的到来了。

    三天后,刘凡全军渡过黄河,过去了燕县,离酸枣县只有不到百里。

    酸枣在陈留郡最西北的地方,而典韦的家乡已吾县,在陈留最东南的地方。

    酸枣北面靠着黄河。各路诸侯的进军路线很明显,要顺着黄河南岸向洛阳推进。

    这其中有几个重要的城池和关隘属于董卓的势力。也是讨董大军的必经之路。

    洛阳八关之一的旋门关。号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虎牢关。荥阳城和成皋城。

    早在刘凡在白马的时候,各路讨董诸侯的义旗就已经确立。

    这一次,没有马腾的事了,多了一个刘凡。依旧是十八路诸侯。

    十八路诸侯,分为十八镇兵马。

    第一镇,南阳太守袁术。

    第二镇,冀州刺使韩馥。

    第三镇,豫州刺使孔。

    第四镇,兖州刺使刘岱。

    第五镇,河内太守王匡。

    第六镇,陈留刺使张邈。

    第七镇,东郡太守桥瑁。

    第八镇,山阳太守袁遗。

    第九镇,济北国相鲍信。

    第十镇,北海太守孔融。

    第十一镇,广陵太守张超。

    第十二镇,徐州刺使陶谦。

    第十三镇,北平太守公孙瓒。

    第十四镇,上党太守张杨。

    第十五镇,长沙太守孙坚。

    第十六镇,渤海太守袁绍。

    第十七镇,骁骑校尉曹操。

    第十八镇,赵王刘凡。

    十八路诸侯兵马多的有三万余人,少的有一万到两万。

    在酸枣组成一个四十万大军的联盟,看似气势雄浑!

    除了这十八路诸侯之外。荆州牧刘表,合兵军襄阳,响应十八路诸侯。

    黑山军张燕与诸路诸侯相结。

第四百五十九章 再逢孟德

    陈留郡,酸枣县。

    整个酸枣县,以及酸枣县的周边,连接营寨,无边无际,驻扎着各路诸侯的兵马。

    十七路诸侯聚集在酸枣县中心,共同商讨缔结盟约之事。

    十七路诸侯之中,其中冀州刺使韩馥,豫州刺使孔都为董卓所封。

    袁术原本被董卓封为前将军,后因畏祸逃到南阳。

    董卓倒行逆施,他所封的刺使、太守也看不下去了。

    “前几日惊闻赵侯迁位为赵王,以雁门为封地。诸位作何去看?”

    就在诸位诸侯讨论正事的时候,豫州刺使孔,话锋一转,向诸位诸侯说道。

    孔能空谈高论,嘘枯吹生。在尚书周毖的推荐下,孔被董卓封为豫州刺使。

    他是一个纯粹的文官,并没有军旅之才,执锐之干。

    “赵王乃尊奉先帝诏书而封,不可妄论。”

    曹操坐在最左边,向在座诸侯说道。

    刘凡只是东平一脉的旁支,与章帝血脉差了很远,在赵地称赵王,在汉朝的历史上不曾有过。

    若不是董卓乱朝纲,刘凡将置身于众矢之中。

    现为讨伐董卓的关键时刻,不可能为此得罪了刘凡。

    “若是先帝遗诏还好,就怕不是。”

    这时,南阳太守袁术不阴不阳的说了一句。令各路诸侯皱眉深思。

    刘凡若是不拿出灵帝遗诏证明一下自己,就止不住天下诸侯的猜测。

    “诸位莫要猜测了,赵王将至,免伤和气。现除董贼要紧。”

    北海太守孔融向众诸侯说。

    “孔北海所言不错,赵王一向以信义立本,德行天下皆知。自平定黄巾以后,赵王深受先帝宠爱,封为赵王,无可厚非。”

    兖州刺使刘岱接话道。

    刘岱跟刘凡一样,乃汉室宗亲,西汉齐悼惠王刘肥之后。有“一钱太守”美称的刘宠,就是刘岱的伯父。

    刘岱话音刚落,一名小校入中军大帐,向众诸侯禀告道:“赵王已入酸枣。”

    “赵王身份非比寻常,不仅乃先帝之弟,更是有功于天下之人。吾等当去迎接。”

    东郡太守桥瑁向众诸侯言道。

    顿时,有人变色易容。

    十七路诸侯,有大部分都是袁氏的势力,其余者即便不是世家门阀,也有何进的部下。

    他们许多人都不曾与刘凡见面。但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他们和刘凡不是一条道上的。

    “吾等秩不过两千石,赵王至,于情于理都要前去迎接。”

    曹操笑着对众诸侯说道。

    “不错,赵王出将入相,更兼卫霍之功,今高举义旗而来,吾等若不去迎接,岂不是不知礼仪?”

    正坐着的袁绍终于开口了,他的话代表着许多人的意见。

    不过袁绍心中很不舒服。他乃四世三公的袁氏长子。

    袁氏执天下世族牛耳,门生故吏遍布天下。

    他袁绍少时就举孝廉闻名,若刘凡不来,他铁定是这一次会盟的盟主。

    现刘凡来了,那就不好说了。

    刘凡的大部分影响在于边塞诸郡和鲜卑、匈奴等胡人。

    论个人声名和功绩而言,别说是他袁绍,整个后汉的文武大臣,无一人能可比刘凡。

    “吩咐军中,大摆宴席,为赵王接风洗尘!”

    曹操下令道。

    他与刘凡相识一场,并肩作战过,而且还有交情。

    六年未见,当年英姿,现在该是何等风华?

    十七路诸侯一齐骑马向东北方向奔去。

    不过一个时辰,便见数以万计的骑兵浩浩荡荡的向这边奔来。

    千军万马摇旌列阵,呐喊声、马蹄声、铁甲撞击声、风声、呼喝声……无数声音和成乐章,铺天盖地般袭卷而至。

    数万士兵无一人步履而行,组成了庞大的骑兵阵型。

    特别是最前方的数千骑兵,他们在奔跑的时候,阳光射在他们身上,闪闪发亮,衬托出他们的铠甲异常华丽。

    “赵王不愧是名震边塞的英雄,竟然引数万骑兵而来,有赵王相助,董贼必然埋身于洛阳。”

    曹操面色激动的对众诸侯说道。

    “哼!吾等是来攻城踏关的,骑兵虽强,又有何用?”

    袁术冷哼一声,妒忌的说道。

    他要是有这么多马匹,必定能成就一番大事。

    北方大部分地方,都是骑兵的天下。

    特别是马镫、马鞍被刘凡捣鼓出来之后,但凡有些军事头脑的人都明白,想要成为北方霸主,必须要有一支铁骑供自己驱使。

    山东诸侯,仓促讨董,即便是有钱粮,也没有时间训练骑兵,乱世之中马匹有价无市。

    众诸侯之中,只有公孙瓒率领了三千“白马义从”和一万骑兵。

    但这些兵马跟刘凡相比,有些不够看。

    白马义从是公孙瓒麾下一支精锐轻骑兵。在历史上,与陷阵营齐名。

    其三千义从清一色骑白马,在无马鞍、马镫的时代,他们都可以骑射无双。更何况现在马鞍、马镫都已问世?

    “公路,话不能这么说,若董贼畏惧吾等逃跑,骑兵便可利用机动,乘胜追击,不给董贼活命的机会。”

    曹操瞥了袁术一眼,说道。

    “去通告赵王,各路义军将军前来迎接。”

    袁绍派遣左右去通告刘凡。

    刘凡看到前方的阵势,估摸着是各路诸侯前来迎接他了。

    “通令全军,就在此安营扎寨,云长、公明、左军师,典韦,许褚。很吾一起,前去会一会各路诸侯。”

    刘凡勒马,拿出令旗,示意大军停下。

    而后,刘凡带着几位大将和荀攸向麾盖林立的地方奔去。

    身后两千余名龙雀卫跟随。

    “世民贤弟,一别多年,不曾相见。回想数年前一起并肩作战,为兄多落泪也。”

    一身盔甲的曹操直接跃马从众诸侯队列中而出,一开口,就和刘凡套近乎。

    “吾也没有想到以这样的方式逢君。”

    同样身被重甲的刘凡奔至曹操身边,回应道。

    曹操眯着小眼睛,打量着乘坐在墨麒麟上面的刘凡,试图在刘凡身上寻找方面的影子。

    找来找去,曹操发现不论是刘凡说话的方式,还是举动中流露出的气质,都变了。

    以前的刘凡言语中有些调笑,现在却是正言正色。

    以前的刘凡是出鞘的宝剑,现在却是藏在剑鞘之中,更加使人危险。

第四百六十章 袁术发难

    “云长,多年不见!云长之名令胡人闻风丧胆,吾亦听说。春秋魏、高固远远不能和云长比啊!”

    曹操又向关羽说道,不觉间,越看越喜爱。

    “曹将军谬赞了。”

    关羽只是在马上拱了拱手,在官职大小上面,曹操比不上关羽。一个刺杀董卓还失败的人,引不起关羽注意。

    “徐晃将军,别来无恙!”

    曹操又向徐晃说道。

    “一切甚好!”徐晃回礼道。

    “这两位……难道是五虎上将?”

    曹操望着典韦、许褚,这二人能左右刘凡身边一定不简单。

    “然也。”刘凡点头,指着典韦对曹操介绍道:“此乃典韦,陈留人氏,能逐虎过涧。是吾之恶来。”

    然后又指着许褚向曹操介绍道:“此乃许褚,许仲康。跟孟德兄是老乡,有倒拽壮牛之力。是吾之樊哙。”

    “果然是两位虎将!”

    曹操羡慕的说道。一个陈留人,一个沛国谯人,为何这等猛将没有投靠他曹操?反而去万里之外投拜刘凡。

    “这位是吾的智囊荀攸,荀公达,有决胜千里的智计。”

    刘凡又指着面色平平的荀攸,向曹操介绍道。

    “贾诩、荀攸,乃世民兄的左膀右臂,吾当然听说过。”

    曹操更加羡慕了。

    荀攸看起来不苟言笑,但曹操一眼就看出荀攸那种外怯内勇。

    这种大智若愚,往往是纵横千里的绝世奇才。

    为何没有这种谋士,为吾曹操效力啊!

    再看刘凡身后的的两千龙雀卫。

    人人都是精炼而华丽的盔甲,这种盔甲华丽的同时,又将身体保护的严严实实。

    人人背有弓,腰挎剑,手持矛,胯下皆为黑色的壮马。

    特别是最前面的那数十名士兵,手中持的好似是马槊,但看起来比马槊更有威慑力,无疑,这种武器非常珍贵。

    人比人,气死人。

    曹操心中滴泪,索性不再去与刘凡暗中比较,下马拱手道:“十七路义军将军皆来迎接赵王,吾等一起商讨讨董之事。”

    “还劳烦孟德兄与吾介绍!”

    这时,刘凡也从马上跨下,对曹操拱手说道。

    关羽、荀攸、徐晃、典韦、许褚也紧跟着刘凡下马。

    龙雀卫和龙牙卫要动,被刘凡伸手制止。

    若带着一群武装到牙齿的骑兵去见各路诸侯,将置他们于何地?

    见刘凡向步履而来,袁绍、孔融、陶谦、孙坚等诸侯纷纷下马,整理盔甲,向刘凡迎去。

    众人相近时,刘凡拱手与各路诸侯互相行礼。

    “冀州刺使韩馥拜见赵王!”

    韩馥第一个近刘凡面前,近身拱手。

    “已有多年与文节不见,文节当年为御史中丞时,吾可是和文节多有交往啊!文节贯通诸子,博览九经,今披甲上阵,屹然是一威武将军!”

    刘凡回礼道。

    “东郡太守桥瑁,拜见赵王!”

    韩馥之后,桥瑁来到刘凡面前,躬身拱手。

    “元伟恩惠及人,聪明有学。几年不见,元伟身上大才更甚。”

    刘凡回礼,向桥瑁赞叹道。

    “山阳太守袁遗,拜见赵王。”

    袁遗来到刘凡面前,对刘凡拜道。

    “袁伯亮忠直元亮,秀气文华,今观之,果然名不虚传。”

    刘凡望着袁遗向他夸奖道。

    “北海太守孔融,拜见赵王。”

    孔融向刘凡拜道。

    “圣人宗派,好客礼贤。四岁便知让梨的孔文举。吾久仰已久。”

    刘凡向孔融拱手回礼。

    “广陵太守张超,拜见赵王。”

    张超继众人之后,向刘凡拜道,想赢一句刘凡的赞美之言。

    “张孟高武艺超群,威仪出众。君与令兄一文一武,龙虎兄弟。”

    刘凡满足其心中所想。

    “长沙太守孙坚,拜见赵王。”

    孙坚出众,向刘凡拜道。

    “英雄冠世,刚勇绝伦。不愧是江东猛虎!”

    刘凡望着孙坚,点了点头。

    而后,其余诸侯与刘凡见面,一一恭拜。

    刘凡也不吝啬赞美之言,一一对他们赞赏。

    就连袁绍,刘凡也夸奖他“丰姿英伟,精文精武”。

    一众诸侯也对刘凡的赵王之位,有些认同。

    只有一人没有出面对刘凡行礼。

    刘凡心中有数,但假装没有看见袁术,将其无视。

    刘凡知道,少了一个袁术没有来拜见他。

    袁术比他兄长袁绍更有冲劲,他麾下文臣武将远远不及袁绍,却占领了最富庶的江淮之地,他敢公然刺杀陈王,他敢称帝。

    本是四世三公的望族,因为他穷凶驰暴,落了个身败名裂,遗臭万年的下场。

    望着和众诸侯谈笑风生的刘凡,袁术气的咬牙切齿。

    “赵侯,汝声称先帝遗诏封汝为赵王?可有证明?”

    袁术扬声一喊,向刘凡质问道。

    顿时,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他们没有想到袁术会向刘凡发难。

    “先帝封吾为赵王,吾就是赵王。先帝遗诏于吾,吾当然要敬之。现先帝遗诏置放在雁门,不曾带来!”

    刘凡面色平静,摇头说道。

    “大汉四百年,分封皆有制度,封王乃大事,哪里是汝的一言之堂?毕竟先帝封王没有公诸于众,无遗诏让吾过目,吾是不信!”

    袁术嗤笑道。

    “诸君难道认为吾会以封王大事糊弄诸位?这可是大逆不道之罪!”

    刘凡望着各路诸侯,好似想要他们站出来为自己说话。

    “赵王德行无双,无有必要冒天下大不违!”

    孔融站出来为刘凡说话。

    “那可不一定。数月之前,天子免去赵侯骠骑大将军之职位,调赵侯回京,迁为少府。赵侯拒而不应,是何道理?”

    袁术再次向刘凡发难道。

    “先帝晏驾,不知是谁继位?是何太后,还是永乐皇太后?何进架空少帝,乃是校人烹鱼之徒!吾奉先帝遗诏,中兴大汉。少府乃天子私府,使吾如何中兴?”

    刘凡反驳说道。

    “中兴大汉,好理由!你是想在打败董卓后掌权吧!”

    袁术得理不饶人。

    “去将中兴四剑拿来?”

    刘凡不想在这个时候坏他大事,向典韦言道。

    典韦奔至墨麒麟旁,从墨麒麟身上抓下四柄宝剑,快速回来递给刘凡。

    “这四柄剑,谁认得?”

    刘凡举起中兴四剑,向诸路诸侯问道。

    四柄剑的剑鞘、剑柄都镀金,镶嵌宝玉。

    每一柄剑的剑鞘上都写着“中兴”。

第四百六十一章 商讨进军之策

    中兴剑!

    佩剑,不仅是东汉,是纵观整个华夏一种重要的礼仪。

    君子佩剑而行,不仅体现出华夏的尚武精神,更显示出衣冠上国的威仪。

    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

    佩剑也更能显示出一个人的贵族身份。

    当年秦始皇亲政,《史记》只记载六个字:乙酉,王冠,带剑。

    可见佩剑对贵族的重要性。

    汉承秦制,官吏也佩剑行走。

    特别是东汉时期,击剑之风气非常浓厚。就连普通百姓都佩剑,孩童佩木剑。

    贵族佩华丽装饰的宝剑,游侠佩杀人剑。

    将军佩剑代表着文雅,文人佩剑允文允武。

    天子所佩戴的,当然天子之剑。

    黄帝铸轩辕,颛顼铸腾空。

    自上古之后,尧舜禹,夏启,商汤,姬发,以及春秋战国时的君主都有名剑佩身。

    其中夏王太康的太康剑。殷太甲的定光剑。周昭王的镇岳尚方。周穆王的昆吾剑。雌雄双剑干将莫邪。欧冶子所锻铸的越国五剑。楚国令欧冶子所铸龙渊剑。秦昭王太阿剑。秦始皇的定秦剑。

    这些都是绝世名剑。

    在汉代,历朝历代皇帝都会使名剑加身。

    高祖得赤霄剑,斩白蛇起义。

    武帝铸神龟,茂陵,八服。

    宣帝铸毛,平帝铸衍。

    光武帝玉具剑。

    明帝龙彩,章帝金剑,顺帝安汉。

    无一不是传世名剑。

    中兴之剑,凡在朝大臣或见,或闻。

    先帝生前,爱之如命。

    先帝晏驾,而中兴之剑不知去向。

    但董卓目无朝纲,败坏人伦。使没有人去追踪中兴之剑的去向。

    “是中兴剑,先帝佩剑上朝,吾曾见过,一模一样。”

    韩馥惊指中兴四剑,脱口而出。

    “数年前,吾在朝中担任侍御史,吾亦见过。”

    孔融出面,证明韩馥所说。

    诸路诸侯面面相觑,议论纷纷。

    连视若珍宝的中兴剑都赐给了刘凡,怕是真的封刘凡为赵王了。

    中兴二字,含义更令人深思。灵帝弥留之际,回首山河破碎,欲找一人重拾大汉。

    平心而论,若在场诸侯是油尽灯枯时的灵帝,他们会把这个重任交给汉室宗亲,战功彪炳的刘凡手上。

    封王,给足了刘凡权利,乃是最佳选择。

    “中兴之剑那么重,赵王能拿起否?”

    袁术疾首蹙额的说道。

    他见各路诸侯点头凝目,彻底认同了刘凡为赵王。袁术也不得不承认刘凡为赵王,但他话语中有明显的不甘心,含带挑衅。

    “那中兴之剑,谁来执?”

    刘凡眼神一厉,手托四剑,高举头顶,向袁术问到。

    声音如洪钟,震震如苍雷。

    站在刘凡身旁的典韦将背后旌旗拽出,转身一挥。

    不远处,龙雀卫人人拉下面甲,握紧长矛,立刻骤马向前。那铁甲骑兵令各路诸侯心惊胆战。

    要知道酸枣虽然汇聚四十多万大军,能手握刀剑、枪矛武器的没有多少。

    就如曹操麾下兵马,大部分士兵手中握着的是戈,戈是一种用于钩杀的武器,制作简单,并不锋利。根本无法和矛比。

    铁甲更是不用提,也只有一些将领能穿戴起铁甲。而且跟明光铠甲差好几个档次。

    曹操集结义兵三万,弓箭却连三百把都没有,马匹也就几十匹。

    哪像刘凡麾下的士兵,常年跟胡人作战,步骑皆佩弓,步骑皆骑马。

    虽然十七路诸侯来迎接刘凡,也带来了数万兵马。面对龙雀卫,倒像是乌合之众。

    袁术面色惊惧,没想到刚才还温文尔雅,对各路诸侯表扬赞叹的刘凡,竟然当众来了脾气。

    龙雀卫越逼越进,场面一度尴尬。

    望着凛若冰霜,气贯长虹的刘凡,没有人敢向刘凡夺剑。

    “赵王息怒,赵王息怒,公路也是无心之失啊!十八路将军当一条心,不能内起矛盾,让董贼笑掉大牙!”

    曹操来刘凡身边,向刘凡劝说道。

    那边也有几名太守刺使拉住袁术。

    “大事为重,大事为重!”

    孔融也在中间调停道。

    刘凡点了点头,放下中兴之剑,伸手制止龙雀卫继续向前。

    龙雀卫领命,如潮水般退去。

    “中兴之剑,吾能执否?”

    刘凡还是上前一步,目光逼视袁术。

    袁术目视袁绍,看见袁绍对他使眼色。

    “赵王可执!”

    袁术不得不向刘凡低头,心中却将刘凡记恨上了。

    “先帝予吾春露秋霜,不胜感怀。皇恩如此,吾当为大汉万年,呕心沥血,鞠躬尽瘁。”

    刘凡收起中兴四剑,递给典韦,开口对诸位诸侯说道。

    “今为结盟之日,何必言悲。吾等宰羊杀牛,已备好酒宴,为赵王接风洗尘。赵王请!”

    曹操对刘凡请道。

    “请!”

    刘凡向各路诸侯拱了拱手,然后与荀攸、关羽、徐晃、典韦、许褚一起,率领龙雀卫,向酸枣中心而去。

    酸枣县盛产酸枣,故以此为邑名。

    十八路诸侯会盟之地,乃在魏邱乡。

    宴会之上,诸多诸侯讨论董卓之恶行。共同在商讨进兵之策。

    各路诸侯争相向刘凡敬酒,就连关羽、徐晃等人他们都拉拢结识。

    论官职,关羽,徐晃秩和禄都为两千石,与太守刺使分毫不差。

    在场诸侯之中,曹操是最悲催的一个,即没有地盘,也不是太守、刺使。兵马也仅仅是招募没几天的百姓。

    他能称为一方诸侯,与各路诸侯同坐,在于刚刚刺董,在于曹操的父亲乃是前太尉曹嵩。

    “报!禀告诸位将军,弘农王于数日之前,薨于宫中!”

    就在各路诸侯酒宴正酣之际,一名小校入帐向诸路诸侯禀告道。

    “董卓老贼,安敢如此?年前毒杀何太后,现又害死少帝。昔有穷后羿恃其善射,不思患难,以至于毙。今吾等正排山倒海之师,必将这个乱臣贼子,挫骨扬灰。”

    兖州刺使刘岱听到此话后,失声痛哭起来。

    各路诸侯无不扶头哀痛。刘辩无故死于宫中,明显是董卓所为,因为董卓有鸩杀何太后的先例。

    “董卓杀少帝。是为了暗示天下人,如今的皇帝只是他的一个附庸,更是为了告诫满朝文武,天下在他的掌控之中,使文武百官以他马首是瞻。更有威慑关外诸侯的意味!”

    坐在刘凡身旁的荀攸,低声向刘凡分析道。

第四百六十二章 争夺盟主

    “唉!先帝早年多子,可惜接连夭折,以至于仅存二子一女,现又失一子。剩余一子一女,无论如何也要保住他们啊!”

    听到荀攸的话后,刘凡点点头,叹气说道。

    “远惟有王莽篡逆之事,毁坏汉祚。近览董卓擅权之际,其目的必是王莽。董卓乃国之大贼,杀主残臣。天地所不佑,人神所共疾。赵王,诸位将军,谁有进军之策,可说明详细,吾等一起进行,入洛阳,斩董卓!”

    北海太守孔融朗声的向各路诸侯说道。

    “孔北海言之有理,不能容董贼再猖狂下去,不然,汉鼎不存!”

    徐州刺使陶谦,接言道。

    “诸位,请容吾一言。”

    这时,河内太守王匡放下酒杯起身,向刘凡和各路诸侯一揖。

    “所谓独木不林,吾等十八路诸侯聚集于酸枣,各自安营扎寨,连接二百余里,兵马四十多万。如此多的兵马,需要大量的粮草辎重供应,不然只是徒劳无功罢了。若吾等各自为战,难敌董贼二十万西凉大军,唯有共同推举一名盟主,众将军听从约束,然后进军讨贼。”

    王匡徐徐的向众诸侯建议道。

    “盟主必是德行高尚,威名累世,影响深远的忠臣。”

    陈留太守张邈向众诸侯说道,他没有说出确切的名字来。

    但论威名累世,影响深远。无人能比的上四世三公的袁氏。很明显,张邈说得是袁绍。主要是刘凡在,不然他会公然的举荐袁绍。

    袁氏之中,袁绍是庶出,袁术为嫡出。

    春秋之义,子以母贵。袁绍母亲为傅婢,地实微贱。

    但袁绍却能在袁氏子弟中出类拔萃。

    一则来源于袁绍是袁氏长子,其父袁逢,本是袁氏家主,又任三公。

    袁隗没有子嗣,所以袁绍的身份就高了起来。

    再者袁绍好面子,有威仪。经常摆出一副礼贤下士的样子,养士无数,声名远扬。

    而袁术,年轻时喜好游侠,又是个无赖。

    这个时代的游侠虽非常令人尊敬,又受贵族推崇。

    但袁术相比袁绍,差距瞬间拉开。

    所谓忠臣,在诸侯之中不会有。

    忠臣是不可能做一方诸侯的。

    做了一方诸侯的忠臣,很快就变成了逆臣。

    就如羊续,做了几年的南阳太守。南阳有三十七城,五十万户,二百四十万人口,乃天下第一大郡。羊续不利用泰山羊氏的声名去经营南阳,招兵买马。反而在不得已之际,辞官而去。

    使袁术有了可乘之机,成为了南阳太守,掌控这大好的南阳盆地。加之南阳东面是汝南郡。

    汝南郡是袁氏的地盘,汝南也有三十七城,有户四十万,二百一十万人口,乃仅次于南阳的天下第二大郡。

    袁术只要稍稍一运作,就能手握这两大郡,走在众诸侯前面。

    袁绍也明白这一点,他知道自己弟弟不会听他的,所以去了冀州,他也有自己的计划。

    袁氏二人,一南一北。傲视天下。

    张邈说完之后,各路诸侯交头窃窃私语。

    在场之中,有能力争夺盟主之位的,只有刘凡和袁绍,别的都没有这个资格。

    袁绍四世三公之家,在山东以及中原的影响力远大于刘凡。凶残如董卓,都不敢明目张胆的杀袁绍。

    刘凡不仅是赵王,担任过骠骑大将军、录尚书事。在功绩上面袁绍穷其一生估计也很难赶上。

    但各路诸侯大多都是利益之人。刘凡远在塞外,袁绍近在咫尺。

    “袁本初四世三公,门多故吏,汉朝名相之后,可为盟主!”

    这句话历史上本是曹操说的,但曹操此时面色犹豫,被上党太守张杨说了出来。

    “不妥!赵王有治理千军万马之才,声于民间,震于乱世。更能威慑董贼。”

    孔融站出来举荐刘凡。

    一时间,所有人都看向袁绍和刘凡。

    他们想看看这二人怎么说,会不会自荐为盟主。

    “本王认为,不能以威望而定盟主。吾等是要统兵讨贼,非是去辅佐。调度数十万兵马非儿戏,非大将之材,不可为盟主。”

    袁绍正坐不言,刘凡开口说话了。

    “什么样的大将可为盟主?赵王是在说自己吗?”

    孔之问,正是所有诸侯,心中所想。

    在场经历或者指挥过多次大战的,只有你刘凡一人,你这是为自己脸上贴金吗?

    “为将者,若能察其奸,伺其祸,为众所服……”

    刘凡一字一句的向众诸侯言道,但是还没有说完,袁术就抢着说道:“吾能做到这一点,吾是否可以为盟主?”

    “非也,此为十夫之将。”

    刘凡摇头说道。

    惹的各路诸侯一阵哈哈大笑。袁术脸色通红,拿起酒杯猛灌一口。

    他认为刘凡是在羞辱他。

    “夙兴夜寐,言辞密察。”刘凡说到此,看了看众诸侯,道:“此为百夫之将。”

    “直而有虑,勇而能斗,此为千夫之将。”

    这句话使诸为诸侯不以为然,想听刘凡继续说下下。

    “外貌恒恒,中情烈烈,知人勤劳,悉人饥寒,信赏必罚,赏罚公平。此为万夫之将。”

    这句话刘凡的声音又厉又快,好似是大钟一般,在众诸侯耳中长鸣。

    外貌有威严,内心有热情,能充分了解到士兵的辛劳,能体会到不下的饥迫、寒冷,赏罚分明。

    诸侯们心中在想,自己是否做到了这一点。许多人想了一点,就不敢在想。

    最终只有曹操、袁绍、孙坚三人点了点头。

    “进贤进能,日慎一日,诚信宽大,闲于理乱。排兵布阵,兵法韬略,临危应变,奇正结合。此为十万人之将。”

    这一句话刘凡说得掷地有声,脸上又信心满满。

    十万兵马,没有人统帅过,不知道感觉如何。

    但刘凡所言,很有道理。没有统帅万军的能力,如何去统帅酸枣这四十多万盟军。

    “就算赵王认为自己为十万人之将,可酸枣有兵马四十万多谢万?岂是十万人之将能统帅的?以吾之见,应当将大军分为四部,让四名十万人之将统领。”

    袁术找出刘凡话语中的漏洞,来将刘凡的军。

    盟主之位,他争不了。但若分成四部,必有他袁术一席。

    十万人之将,他想他也可以做到。

第四百六十三章 进军前夕

    “不能分兵,董贼麾下不仅有二十万西凉大军,还兼并洛阳卫戍,禁军,丁原麾下兵马等。若是分兵,各路进攻。一定会被董贼逐个击破。”

    曹操闻袁术之言后,连忙站起来制止道。

    “仁爱洽于天下,信义服邻国,上知天文,中察人事,下知地理,四海之内,视如室家,此天下之将。”

    就在这时,刘凡扬声。金声玉振,字字珠玑。

    在众多诸侯愣神之际,刘凡又开口说道:“吾在黄巾之乱中,战胜黄巾五十万。吾在北方任骠骑大将军时,与胡人相战过百,斩首二十余万。西域诸国闻吾名声而臣服,四海万姓皆可为吾之家人。吾麾下因为‘赏罚信’而效死命。心腹谋士如贾诩、荀攸皆知天文地理,他们如同我的左膀右臂一样。吾能察百姓所疾,思百姓所思。天下之将,也不过如此吧!”

    十七路诸侯默不作声,无可反驳。

    刘凡在宣读自己的功绩,没有人有将刘凡比下去的底气。

    战功赫赫!古往今来,也少有人能和刘凡一比。

    “赵王若是盟主,吾等心服口服!讨董之战,尤为重要,赵王身兼天地之资,必可带领吾等斩杀董贼。”

    众人沉默,曹操左右一看,犹豫一下,起身向刘凡拱手道。

    袁绍面臊,却无可奈何。只能轻叹。

    当年在朝堂上,自己在刘凡面前不起眼,现还是争不过刘凡。

    “赵王主盟军,众望所归也。”

    孔融也向刘凡拜道。

    其他人看木已成舟,便不再纠结,纷纷起身拜刘凡为十八路诸侯盟军盟主。

    袁术不情愿,也不得不如此!

    “为赵王正席!”

    袁绍一摆手,数名士兵抬着榻放在众诸侯最前方。并且在榻上方升帐。

    “请盟主上座!”

    各路诸侯向刘凡请道。

    刘凡大步流星,来到座前坐下,道:“承蒙诸位厚爱,选吾为十八路诸侯盟主。吾当全力以赴,调度大军径入洛阳,斩杀董贼,以谢天下!”

    在场诸侯正身禀容。

    刘凡望着各诸侯,点了点头。

    尽管刘凡知道十八路诸侯,包括自己,皆心怀异心。但他还是抢夺了这盟主之位。

    四十万多万大军声势浩大,气势汹汹。

    注定只能是虎头蛇尾,草草了事。

    ……

    当天,飞马酸枣,传遍整个联盟大军。

    “尔等可否听说,盟军推举出了盟主了。”

    公孙瓒的大营之中,一群士兵聚集在一起,议论纷纷。

    “吾讨董大军过百万,何人如此英雄,竟能号令群雄?”

    一名不知情的士兵向西知情者问道。

    “是否是吾白马将军,还是四世三公的袁绍,刺杀董卓的曹操,亦或者天将军!”

    又一名士兵抢着疑问。

    “白马将军名望在北地,中原乃世家之天下。吾猜是天将军!只有那等人物,才能威慑群雄。”

    一名幽州士兵猜测道。

    “正解,就是雁门的天将军。他被先帝封为赵王,听说群雄在他面前唯唯诺诺,心服口服。”

    知情者大声宣扬道。

    不远处,一名面如冠玉,两耳垂肩,双手过膝的男子站在那里,仰着头,一边听他们说话,一边沉思,面色看不出任何惊叹,非常镇定。

    十八路诸侯讨董,并非只有十八方势力。还有许多依附于十八路诸侯的兵马,刘备就是其一。

    刘备在数年前投靠公孙瓒,后离开公孙瓒,前去青州平定黄巾,自立门户。

    十八路诸侯讨董,刘备看到了机会。身为平原县令的刘备前去酸枣会师,刚巧遇到了右北平太守公孙瓒,两人同窗故交,刘备抱上了大腿。

    次日,魏邱乡筑台三层,遍列五方旗帜,上建白旄黄钺,兵符将印。

    各路诸侯将麾下大部分兵马都向魏邱乡方向聚拢。进行歃血为盟!

    锣鼓齐鸣,低沉的号角吹响。

    高低起伏的土丘之上,列满了士兵,插满了旌旗。

    阵阵声音,传达百里。

    各路诸侯麾下士兵无边无垠,不着边际。

    数名力士抬着白马来到高台边。

    数十万兵马,竟没有听到一个发声,全部都是锣鼓号角的声音。

    在高台的最前方,十八路诸侯兵马依次排成一横。

    “袁”!“桥”!“公孙”!“孙”!“曹”!“刘”!“张”!“王”!“陶”!“鲍”!

    纛旗排在十八路诸侯主力人马的最前方。迎风猎猎作响!

    “请盟主上高台!”

    东郡太守桥瑁一声大喊。

    刘凡整衣佩剑,肃穆登上高台。

    典韦持戟,许褚持刀。于刘凡左右。紧接着是十几名佩剑的龙牙卫。

    那边力士杀死白马,用罐子接着鲜血。

    刘凡站在数十万士兵中央,在万众瞩目下,焚香祭拜。

    “汉室不幸,皇纲失统。贼臣董卓,乘衅纵害,祸加至尊,虐流百姓。凡等惧社稷沦丧,纠合义兵,并赴国难。凡我同盟,齐心戮力,以致臣节,必无二志。有渝此盟,俾坠其命,无克遗育。皇天后土,祖宗明灵,实皆鉴之!”

    刘凡祭拜完之后,转过身去,面对数十万讨董大军,声音慷慨激昂!

    “凡吾同盟,齐心戮力,以致臣节,必无二志!”

    各路诸侯声随刘凡后,齐声大喝。

    然后部下将他们的声音传至整个讨董大军。

    刘凡读完,手沾鲜血,率先歃血!

    刘凡之后,其余各路诸侯纷纷歃血!

    许多人感刘凡之言,落泪涕零。

    歃血完毕,刘凡下坛与各路诸侯往来施礼。

    这一刻,讨董盟军正式成立。

    盟会结束之后,刘凡带着各路诸侯,来商讨讨董事宜。

    各诸侯麾下将领率领自己兵马回营寨之中。

    一座大帐之中。

    刘凡坐在主座之上,下方各路诸侯以官职爵位排列而座。

    “今即立盟主,各听调遣,同扶国家,勿以强弱计较。”

    曹操举起酒杯,绕了一巡,向众人说道。

    “世民不才,被诸公举为盟主。吾治军,有赏罚信,有功必赏,有过必罚。国有国法,军有军规,吾军令有‘七杀’。大军西进讨董,不得扰乱百姓,不得践踏农田,奸淫掳掠者,杀无赦!”

    刘凡举杯,向众诸侯回敬。

    他知道,七杀令肯定约束不了讨董大军。只能形式上调动各路诸侯兵马,不能真正意义上调动诸侯兵马。

第四百六十四章 曹袁夜会

    面对刘凡的正言厉色,在场诸侯心中一凛。

    没有人认为刘凡是开玩笑!刘凡的所作所为,他们都略知一二。特别是曹操、孙坚,与刘凡一起作战过,对刘凡治军,知之甚清。

    刘凡所言,都在“仁义之师”范围之内。他们打的可都是仁义之师的称号。

    心下回营之后,一定要警告麾下,严肃军纪。

    不然若是被刘凡抓住把柄,不仅面子上不过去,还会牵连一大批兵力,折耗实力。

    “仁义之师,行仁义之事,务仁义之实。盟主之令,吾等谨记,谨行!”

    坐在右首的袁绍正身说道。

    “嗯!本初言之甚是。”刘凡点了点头,又对众人说道:“吾大军四十余万兵马,需要粮草无计。哪位将军愿总督粮草,供应大军?讨董胜利后,记他大功一件。”

    粮草关系到一军命脉,这可是好差计。

    许多人想应下,但问题是四十多万大军的粮食从哪去征?

    “吾弟袁术为南阳太守,南阳富庶,百姓家有余粮。绍建议袁术总督粮草,在南阳和江淮征粮草,应付诸营。”

    袁绍再次对刘凡建议道,他推荐袁术担任运粮重职。

    “吾与本初之想,如出一辙。好!吾命南阳太守袁术总督粮草之事。各营拿出钱财,交付南阳太守。征粮时,不得强征暴敛。征粮后,一定要做到诸营平等,无使有缺!”

    刘凡高声宣布了总督粮草的人选。

    刘凡的这一道命令,使众诸侯意料在外。

    毫无疑问,昨日之时,刘凡已和袁术结怨。

    粮草乃一军之命脉,军一日无粮草,则军心涣散。

    现在他们则在心中赞叹刘凡以德报怨,有君子之度。

    “诺!江淮富庶,必能供应讨董大军粮草!”

    袁术喜出望外,运送粮草不仅可以赚取各路诸侯的油水,还不用上前线拼杀,保留实力!

    等讨董过后,他就可以利用威望,一跃成为天下第一诸侯。

    同时,袁术偷偷的望了刘凡一眼,难道他和董卓一样,向自己示好?

    不过袁术有睚眦之仇必报。心中与刘凡依旧有隙。

    就算这一次讨董不敢针对刘凡,以后一定会见缝插针。

    刘凡点了点头。

    看来袁绍和袁术现在还没有决裂。若历史上二袁同心协力,匡扶汉室,哪有各路诸侯的事。

    刘凡敢用袁术总督粮草,一则是因为江淮之地是最容易征粮的地方。

    二则刘凡想将历史回归轨道上,便于掌控。同时,削一下孙坚!

    刘凡不怕袁术跟自己耍阴谋诡计。各路诸侯前来讨董,都携带有大量的粮草,刘凡也不例外。

    袁术征粮也好,不征也罢。刘凡所带粮草能用一个半月,完全不需要袁术所征。

    “吾四十多万大军讨伐逆臣,声势浩大,更需一人为先锋,绕过荥阳,直抵旋门关。谁能先胜一筹,为吾军赢得士气,吾表他爵位。”

    刘凡目视下方各路诸侯。

    “末将孙坚,愿提麾下兵马为前部,为盟军拿下旋门关。”

    孙坚挺身而出,自告奋勇道。

    在场之中,孙坚的出身比较卑微的。他的出身跟董卓类似,非世家,乃一富贵之家。

    兵圣孙子后裔?

    现在孙坚还不敢以此自称,因为他都不知道自己是否孙子后裔。

    历史上孙权称帝后,为了提高皇室的身份,追溯祖先为兵圣孙子。

    这种情况在历史上屡见不鲜,董卓与永乐皇太后拉关系。李唐称自己为圣人老子后裔。

    他们不像世家大族,有族谱以及历史典故、世任高官为依证。

    孙坚在长沙听说董卓专权朝政,横行跋扈,肆意妄为后。拊膺长叹:“当年张温若听吾言,朝廷哪有今日之劫?”

    孙坚、董卓和陶谦一起在张温麾下任事过。孙坚有眼见,早就看出了董卓的狼子野心。

    值得一提的是,孙坚也不是简单的忠臣?

    他的野心已经完全暴露了。因为在讨董之前,孙坚做了两件大事。

    一为兵到荆州,逼死了荆州刺使王睿。若不然,也不会有刘表“单骑入荆”。

    二是兵到南阳,杀掉了南阳太守张咨。张咨是继羊续之后的南阳太守。

    王睿和徐晃一起讨过南阳黄巾。也和孙坚一起,击灭区星叛乱。

    逼死王睿,也仅仅是因为孙坚与王睿有过口角之争。孙坚诈王睿,攻下城,致使荆州刺使吞金而死。

    孙坚杀南阳太守张咨,可以看出他与袁术有勾结。杀了张咨后,袁术就表孙坚为破虏将军,兼任豫州太守。可是董卓不同意。袁术趁机自领南阳太守。

    孙坚杀张咨,是为了取得粮草,擅自捏造罪名将其诱杀!

    种种迹象表明,孙坚不仅是江东猛虎,也心有猛虎。

    所以,别看孙坚是十八路诸侯之一,长沙太守。各路诸侯都很排斥孙坚。以至于孙坚只能用向袁术靠拢,寻求庇护。长沙离洛阳太远,孙坚的粮草只能依靠袁术。

    孙坚争夺先锋,是想证明自己,也想在天下打出威望。

    乱世,英雄拼搏!高祖一卑微之人成大事!他们怎不敢拼?

    “文台勇烈,可担此任!”

    刘凡同意孙坚为先锋。

    “谢盟主!”

    孙坚拜谢。

    “其余诸部各自分散,攻破董卓所占小县,向西进军,一旦有大战,立刻汇集,先定荥阳,再定成皋,等文台拿下旋门关后,四十万大军直逼虎牢关,大计成矣!”

    刘凡正色向各路诸侯说道:“文台今日便先行攻取旋门关。诸位将军且回营帐各自布置,三日之后,便是吾等进军之日。”

    “诺!”

    十七路诸侯拱手领命。

    “吾等是诛乱除暴的义兵,非恃强凌弱的骄兵。义兵所向无敌,骄兵必自取灭亡。军令如山,尔等谨记!”

    刘凡目光严肃,再次强调。

    各路诸侯知晓刘凡所言何意。心中各有算计。

    ……

    袁绍大营。黄昏一过,兵士掌灯。

    除了巡逻的士兵外,其余皆入营寨休息。

    但是在主将大帐之中,灯火通明。

    “吾与孟德相识多年。却很少与今日一样,两人推杯而饮,忆当年与孟德一起密会党人,抵抗宦官。也算是生死之交啊!”

    袁绍的对面坐着一个其貌不扬的男子,可不正是曹操?

第四百六十五章 孙坚至旋门

    “吾甚感怀,本初与吾知己也。”

    曹操为袁绍甄酒,互敬一杯。

    两人开怀畅饮,不知不觉,都有些蒙蒙醉意。

    “吾也有心!只是……”

    袁绍说着,叹了一口气。

    “本初为何愁叹?”

    曹操疑问道。

    “吾想匡济天下,有人却挡住了吾的路啊!”

    袁绍说出了为了愁叹的理由!

    “何人?”

    曹操皱眉加眯眼,试问道。

    “吾认为要想要做大事业,必须牧守一个州,这样才能站稳跟脚。韩馥只读书文,不精军政。还是吾袁氏故吏。吾穷困潦倒之际入冀州渤海,韩馥却认为吾仰他鼻息。他仁厚不如我,智谋不如我,勇气不如我,声望不如我。吾袁氏河汉无极,恩泽天地,士人倾心。而韩馥却派从事在吾的门口把守,限制吾行动。若非讨伐董卓,吾怕是不能和孟德相见了。”

    袁绍一边说,一边举袖擦泪,又敬了曹操一杯。

    袁绍虽然话语属实,实则没有那么夸张,袁绍的名声和袁氏的威名摆在那里。

    在诸侯讨董的时候,韩馥接到信件之后,就召集部属商议。

    “如今当助袁氏,还是当助董氏?”

    这是韩馥对部属所问。

    他这个冀州刺使是董卓封的。但袁氏众望所归。

    当时,冀州治中从事刘子惠严肃的对韩馥及冀州官员说了一句:“兴兵为国家,如何说什么董氏、袁氏?”

    韩馥这才面有愧疚,写信支持袁绍起兵。

    不过从韩馥的话中,也可知袁绍在冀州士人心目中的份量。韩馥屈服袁绍,只是迫于形式!

    “吾观韩文节是有德之人,或许是被左右蒙蔽,等他醒悟了,应该会让贤吧!”

    曹操对袁绍的话将信将疑。但不知如何回答,随意说了一句,安抚袁绍。

    “讨董大事,如若不顺!什么地方可以据守?”

    这时,袁绍猛然抬头,向曹操问道。

    “足下之言是何意思?”

    曹操听到袁绍之言,举杯之手抖了抖。他不知所云,紧紧盯着袁绍反问。连称呼都变了。

    “冀州,天下之重资也。吾南据黄河,北守燕、代,兼有乌丸、鲜卑之众,然后南向争夺天下,这样也许可以成功吧!”

    袁绍双眼迷离,好似喝醉了一样,说话语无伦次。

    是的,袁绍不满足一个小小的渤海太守,对被称为天下之重资的冀州垂涎已久。

    冀州当年虽然是张角黄巾之乱的中心地带。

    但因为物产丰富,人口众多。加之刘凡释放数十万俘虏,早就恢复了过来。

    能带甲百万,粮食能吃十年!说得就是这个时代的冀州。

    “千沟万壑,遍地荆棘。天下岂易取耳!”

    曹操重重的咽了一口气。

    然后曹操起身,对袁绍告辞道:“天色已晚,不打扰本初休息了。曹操告辞!”

    “孟德!”

    曹操转身欲走,却被袁绍叫住。

    只见袁绍摇摇晃晃的爬起,有意无意的对曹操摆手道:“今日之言,出自我口,入自你耳。除了天地,也就吾两人而已。过了今日,吾是不会再承认。”

    曹操不言,径出中军大帐。

    ……

    三日之后,刘凡率领麾下骑兵向西部进军。

    各路诸侯各组阵型,横跨数县,于黄河南岸开始讨董之程。

    四十万大军声势浩大,浩浩荡荡。

    “奉天子之命,兴义师。会百万大军,诛国贼!”

    大义之言,响彻州郡。

    大军行进,还不过县城百里。军吏四散逃跑,就连坚城荥阳,也如是。

    又两日之后,当刘凡鞭马到荥阳的时候,孙坚已经到了成皋旋门关。

    旋门关,以关之道路周曲而得名。数年前,灵帝为防止黄巾入河南,令何进在此置关。

    班昭在《东京赋》上有一言:望河洛之交,看成皋之旋门。

    旋门关非险关,却有实力阻止叛贼西进。

    孙坚提兵有两万,引四将至旋门关前。

    孙坚身披精致的银色鱼鳞甲,头裹赤帻,手持松文古锭刀,胯下乃长着花鬃的良马。

    他的身后四将骑马排列。

    程普手握铁脊蛇矛。

    黄盖手握铁鞭。

    韩当持一口长柄大刀。

    祖茂使双刀。

    “吾乃乌程侯孙坚!关上之人听着。打开关门,请吾入内,吾饶尔等。否则,待吾攻入关中,必屠戮之。”

    孙坚扬声大喊关上,欲要威慑守关士兵。

    但旋门关都尉是西凉将领,不听他的,差人星马前往洛阳丞相府禀告。

    并调遣关内数千士兵,列于关上,等待孙坚攻关。没有出关应战。

    孙坚知攻取旋门不易,列阵旋门关十里外。不时出阵骂关。

    ……

    洛阳,丞相府中。

    “刘凡这个匹夫,老夫不与计他,反倒擅自南下,行反叛之事!”

    董卓在丞相府聚集公卿大臣,一入座,便怒气冲冲的说道。

    “此事不在刘凡,而在袁氏。刘凡只是威望加身,举为盟主。讨董诸侯大多为袁氏故吏!”

    一名大臣向董卓说道。

    他的话使太傅袁隗和太仆袁基非常尴尬和畏惧。

    董卓瞪了他们一眼,已起杀心。

    “河南尹!孙坚小儿直入旋门关下。河南诸县士兵为何不出城抵挡?”

    董卓又将矛头指向现担任河南尹朱。

    “山东联军,号称百万。诸县的县兵亭卒多则千人,少则千人。即便是屯在荥阳的数千郡兵也远远不能和一路诸侯比,那孙坚原为吾部下,有猛虎之称,异常骁勇,仅以河南兵马无济于事。吾建议……”

    朱的话还没有说完,董卓不耐烦的打断朱,言语责难道:“老夫百战百胜,心中自有定数。汝别多言,免得脏了吾的刀。”

    朱一听,老脸通红。曾几何时?董卓哪敢这样对他说话。

    董贼猖狂势大,忠臣无能为力啊!

    董卓一怒,公卿以下皆匍匐。

    在文武百官眼中,他就是禽兽魔王,多言一语,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凡公卿者,威望深厚,举世闻名。董卓虽能更换公卿,但还不能随意斩杀公卿。

    但华夏今古,从来不缺少硬汉。

    一人起身,仅仅是对董卓一礼而已。

    惊到了所有人。

    众人一看,正是刚从颍川调回来的盖勋!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19035/ 第一时间欣赏汉末之天下最新章节! 作者:几回春秋所写的《汉末之天下》为转载作品,汉末之天下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汉末之天下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汉末之天下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汉末之天下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汉末之天下介绍:
刘凡穿越到东汉末年,成为东平宪王刘苍后代,随着天下大势,刘凡以一步步崛起。收文臣武将,平定乱世,改革内政,镇压四夷。重新开辟丝路,征服西域,虎视天下。贵霜,安息,罗马皆年年纳贡岁岁来朝。这就是刘凡的大汉,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汉土。汉末之天下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汉末之天下,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汉末之天下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