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汉末之天下TXT下载汉末之天下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汉末之天下全文阅读

作者:几回春秋     汉末之天下txt下载     汉末之天下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四百三十六章 日薄西山

    三月中旬时,刘凡率领亲卫、荀攸、田丰等人率先离开了大青城。

    关羽、徐晃等人整军随后。

    临行前,刘凡向黄忠下达命令:“全力控制上郡以南,陈兵于上郡至北地郡边界洛水旁。”

    ……

    归途之中,荀攸于刘凡左右,两人马匹慢跑,在用言语交谈。

    “现吾军进驻上郡,移民迁治,不须三年,就能化焦土于沃野。只是吾在想,上郡南面,隔着数山数河,便是秦中。”

    刘凡向身边的荀攸说道。

    秦中,即关中的雅称。

    在后世被称为“渭河平原”。

    关中介于秦岭和渭北山系之间,西起陈仓,东至桃林之塞。关中平原西窄东宽,长千里。

    这个时代被称为“天府之国”的不是有着四川盆地的成都平原。

    而是“八百里秦川”的关中。

    时人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

    关中之地,东北为桃林之塞,扼守着黄河渡口风陵渡。

    东临函谷关,西接大散关,南拒有武关,北有萧关,关中于四关中央,易守难攻,进可攻,退可守。

    在商末时,关中被称为西岐,周文王、周武王凤鸣岐山,依靠西岐伐纣,创立了八百年的不世基业。

    秦的始祖被封在关中之后,依靠依靠函谷关防守六国,励精图治,然后逐步吞并,彻底的统一华夏,立下开天辟地之功。

    高祖刘邦得关中,以关中为根基,击败了不可一世的西楚霸王。成立了大一统的大汉王朝。

    “莫非大将军有意解救关中的百姓。”

    荀攸疑问,关中之地,而又因其水土肥沃,人口稠密,物产富饶,地理位置极佳,乃是绝佳的帝王之基,所以又被野心勃勃之辈,称之为“龙起之地”。

    尽管河套年产五谷不比关中少,但在战略意义上,远比不上关中。

    “不错。凉州豪强羌族叛乱不休,不仅凉州百姓受苦,还波及关陇一带。若吾能先拿陇地,再入关中,打通萧关,直通河套,再并北地。届时,就能将整个黄河上游接在一起。依靠河套和关中源源不断的为吾提供粮食。”

    刘凡说出了这个野心勃勃的计划。

    “将军使黄忠将军屯兵于上郡南,就有此意?”荀攸说完,又摇了摇头,道:“关中之地,吾等无法直接兵入。陇地汉胡杂居,民风彪悍,氐族、羌族皆于此一带。不调集重兵,怕入不了这崎岖之地,更入不了关中的西门户,萧关。”

    萧关位于关中西北,特别是萧关故道,是西北入中原之咽喉。

    萧关建立在六盘山口峡谷,有泾水相伴。极易扼守。

    上郡南面相临关中,因为山势、河流原因,上郡至关中几乎无路,不适合大军行走。

    也就是想入关中,兵马必须入西北的萧关。

    但上郡可以直趋北地郡,以北地郡为跳板,入凉州各落。

    汉军从上郡入陇,与南匈奴寇掠汉境一样,行一条路线。

    “大将军既然想南下清君侧,不论如何,都不能先取关中。天子在洛阳,百姓都希望英雄能铲除奸佞。大将军若重兵压长安,一则出师无名,二则辜负了天下百姓对您的期望。”

    荀攸又向刘凡上言道。

    刘凡以仁义名,现怎能在百姓水深火热之时,放弃清君侧的机会,去占领关中。

    荀攸不知道刘凡所想,他更不知道董卓霸朝纲,刘凡入关中,只是想堵住董卓入函谷关的退路,不让他入祸害关中。

    “左军师言甚有理。关中世家众多,局势甚复杂。待新兵训练完毕,再探讨南下清君侧之事。”

    刘凡打算这事以后再谈,荀攸先前分析的不错。仅黄忠一部,不是那么容易入凉州的。

    不过刘凡也有顾及,若是让他打着清君侧的旗号,攻入洛阳。那他和董卓有什么区别?

    有的时候,并不是实力不行。而是在等一个机会!

    ……

    中平五年,四月初!

    洛阳皇宫,灵台。

    “临汨罗而自陨兮,恐日薄于西山!”

    灵台之上,天子刘宏被人搀扶着,看着远方倾斜的夕阳。

    蹇硕、张让、赵忠、司徒丁宫、司空刘弘、太尉马日、侍中杨琦等一干大臣站在刘宏身边,时不时的看刘宏一眼。

    此时的刘宏双目深陷,黑发中掺杂着许多白丝,面色松动。

    一双眼睛非常无神,昏昏欲睡,好似随时都会闭上眼睛睡去。

    他有气无力的念完这句话,正应此景。

    这是西汉时蜀中大儒扬雄的一句话。

    刘宏感觉自己再也不能向往常一样,履这平地。百丈灵台,是他强要求宫人抬他上来的。

    刘宏本不想死,他留恋这个世界,害怕太阳接近西山。

    太阳真的接近西山了,刘宏感觉这太阳是他,是大汉!

    山河日下,日暮穷途。他不甘心啊!

    去年九月,白波黄巾进攻河东郡,河东太守王邑不敌,多次请援朝廷。

    去年十月,青、徐黄巾复起,攻郡县。

    去年十一月,豫州葛坡黄巾攻郡县。刘宏下军校尉鲍鸿平定葛坡黄巾,至今没有传开胜音。

    也是十一月,巴郡板蛮又起,遣赵瑾击定之。

    骑都尉公孙瓒大破张纯、丘力居于石门,张纯弃妻子,逾塞走。瓒深入无继,为丘力居等围于辽西管子城,二百余日,粮尽众贵,士卒死者什五六。

    韩遂、马腾挟持王国叛乱,围攻陈仓。刘宏派遣皇甫嵩、董卓前去支援。

    于十一月,大败韩遂、马腾,陈仓之围解。

    韩遂、马腾败走后,废除了王国,又挟持名动凉州的名士阎忠为叛军主帅。

    刘宏还没有高兴几天,就有人弹劾董卓私自兼并羌、氐降兵,招募并州勇士,拥兵自重。极度膨胀。

    刘宏为了压制董卓不断增长的权势,下令征董卓入洛阳,封为九卿之一的永乐少府,将麾下兵马尽数交给右将军皇甫嵩。

    董卓不听朝廷调令,收到诏书之后,不动身入洛阳。上书道:“士卒大小相狎弥久,恋臣畜养之恩,为臣奋一旦之命,乞将之北州,效力边垂。”

    遂率领凉州步骑二十万,于中平六年春,入河东。其中有铁骑五万。

第四百三十七章 灵帝悲哀

    少府虽贵为九卿,但不掌握实权。董卓当然不会心甘情愿。

    这二十万大军,是以凉州人为主体,兼杂胡人和部分关东汉人。

    凉州人善羌斗,羌、氐凶狠善战,他们发挥出的战力不比鲜卑人弱多少。

    这个时代还流传着一句话,凉州大马,纵横天下。

    凉州马高大有力,冲击力极强,配合精兵。组成了二十万西凉大军。

    董卓并且得关中世家、凉州豪强的支持,为他的二十万西凉大军提供了足够的粮草。

    他西入关中,渡过黄河,进入河东,南望洛阳,静观时变。

    进入河东后,刘宏为了稳住董卓,继续封赏董卓,并拜董卓为并州牧。

    他暗地派人谴密诏去雁门,想让刘凡派遣兵马将董卓这乱臣贼子拿下。

    可是十常侍都被董卓重金贿赂,而且十常侍都与刘凡有血海深仇,怎么可能会将密诏送给刘凡,遂密不发。

    任谁都能看出来刘宏时日无多,董卓哄骗十常侍,愿意为十常侍驱使,只求新君立后,能拜太尉。

    十常侍有大敌何进,不得不相信董卓。

    董卓又一边向何进表忠心,提出愿意拥戴皇子辨为天子。只要何进一声令下,他麾下二十万西凉大军甘愿受驱使。

    屯兵河东以后,整个陇西便成了董卓的势力范围,他掌握强大的兵马,成为大汉迄今为止最大的一个军阀豪强,而且还是朝廷命官、边陲重臣。

    整个陇西、关中都成为董卓的粮仓,在部下的怂恿下,不断的增添着董卓的野心。

    刘宏本来就身患重病,董卓二十万大军悬在他头上,更让他寝食难安。

    这两个月间,他多次病倒,太医令对于刘宏的病情无从下手。

    刘宏的病在于酒色过度,身体虚脱,忧心大汉,精气神皆穷竭,即便是华佗也治不好。

    刘宏也知道,自己时日无多了。

    十二岁登基,今年三十三岁。

    回想起自己执政这些年,功否?过否?

    刘宏不禁看向侍中杨琦。

    在场之人,杨琦有好名声,敢语真言。

    “侍中,朕和桓帝比起来怎么样!”刘宏从容的向杨琦问道。

    桓帝之昏庸无道世人皆知,就连刘宏也对这位先帝有些不耻。

    “陛下要和桓帝比,就像舜帝比德尧帝一样。”

    杨琦将抬起头,直面对刘宏。

    “你真是跟董宣一样,硬脖子,真不愧是杨震的子孙,死后一定也会招来大鸟的。”

    刘宏有些不高兴的说道。也亏现在刘宏心境淡然许多。

    要是在他年轻气盛时,就凭杨琦将他比作桓帝,他一定会将杨琦赐死。

    不过刘宏说杨琦在死后一定会召来大鸟,是在提醒杨琦,做人要能屈能伸,不然不会有好下场。

    众所周知,太尉杨震嫉恶如仇,他不被贵族容忍,蒙冤饮鸩自杀。

    杨震死后,高达丈余的大鸟出现在杨震墓前,双目垂泪,任人抚摸,直到葬礼完毕才飞去。郡守将此事禀告朝廷,顺帝认为是上天对杨震的冤屈示警,大鸟哭灵更是杨震的忠直所致,下诏以中牢之礼祭祀杨震。乡人为纪念这件事,在杨震墓前立了一尊石鸟像。

    刘宏说这句话,也让他想起了刘凡。当年刘凡也如强项令一样。在朝堂上昙花一现。

    这些天,亲信总是向他上言刘凡拒绝派兵攻打董卓。

    可是刘宏不信啊!他最信任的就是刘凡。

    刘凡是他的肱股之臣,是他皇弟,怎么能不听自己的调令?

    昨日,小黄门江即向他禀告张让、蹇硕等人私扣送往雁门的密诏。

    才让他恍然大悟!

    但张让等人虽仇于皇弟,但为何要在这国难当头之际,不顾社稷安危。

    刘宏感觉他不能再信任宦官了。

    让他去铲除宦官,他也无力去做了。

    刘宏恨,刘宏悔,往事如烟,他不能再去挽回。

    不知不觉,太阳落山了!

    刘宏努力想后事,却怎么也想不起来。

    “噗嗤!”

    一口鲜血喷出,刘宏昏了过去。

    “陛下……快,太医!”

    顿时,灵台之上,一阵慌乱。大臣们围了上来。

    太医令来到刘宏面前,一把脉搏,虽无力,却还有生机。

    “扶陛下回宫。”

    太医令松了一口气,使人于刘宏回嘉德殿医治。

    ……

    一座偏殿之中,张让、赵忠等十常侍和蹇硕围坐在一起。

    “我看,陛下也就只有这几天了,你我等人怎么办?”

    张让拿起一杯茶,品了一口,向赵忠、蹇硕等人问道。

    “陛下喜欢皇子协,自然是要立他为帝了。”

    赵忠对众人说道。

    “可是皇子辩这一边,有何皇后和大将军何进,能善罢甘休吗?”

    段圭出言道。

    “当今之计,只有先除何进。何进一死,何皇后她……”

    “她还不是我们抬举起来的,若无吾等,她只是一个屠夫之女,哪有今日的荣华富贵!”

    郭胜的话没有说完,就被张让当断。

    可就在张让还要说下去时,墙外一道人影映出!

    “谁!”

    孙璋看到影子,大喊一声。

    那人影立刻跑路。

    当张让等人出门之时,那人已经不见踪影。

    “走!吾等去面见皇太后。表意支持皇子协,再去面见陛下,请求立皇子协为太子。”

    张让知道他们要杀何进的事情已经败露,必须占得先机。

    嘉德殿内!

    刘宏躺在榻上,夜半子时之时,他睁开双眼。

    他茫然的看向四周,好长时间,他即将混沌的脑子才反应过来。

    刘宏庆幸自己这一次还能再醒过来。

    又莫名的感到悲哀。

    他是天子吗?

    华夏十三州,郡县无数,有几人能站出来?匡扶社稷?

    他派出的亲信将外面的所见所闻如实的告诉了他。

    州郡长官?

    世家豪强?

    都是笑话!

    大汉,在他的手中分崩离析。跟他一样,只能躺在床上苟延残喘。

    杨琦没有骂自己啊!自己不如桓帝,桓帝将江山交给自己。

    可现在江山何在?

    大汉四百年!终究要毁在他的手中。

    归于黄泉,他如何有颜面去见二十三代先帝!

    “这是吾的下场,但这绝不是大汉的结局!”

    刘宏用尽全身力气,一声大喊。

    他撑着身体,欲要坐起。

第四百三十八章 中兴四剑

    “陛下……”

    见室内有动静,小黄门江即连忙掀帘而入。

    刘宏靠在榻上之后,望向来者。

    江即是诸多小黄门和黄门总管中颇为不显眼的一个,他揭发了蹇硕、张让勾结宫廷虎贲,藏匿他的密诏之后,刘宏对其印象颇深。

    “现为何时?”

    刘宏向江即问道,语气低沉又虚弱。

    “禀陛下,现已中夜。”

    江即弓着身,向刘宏回道。

    “人皆以中夜睡,为何独朕中夜醒?难道吾时日无多矣!”

    刘宏悲叹道。

    “陛下正值壮年,只是偶得一小病而已。社稷还要陛下匡扶,江山还要陛下收拾,万姓也离不开陛下。臣等静候陛下痊愈,重登殿陛。”

    江即感之悲伤,哭成泪人。

    刘宏的岁数与曹操相近,曹操的人生刚刚起步,而刘宏却要终结。

    “张让、赵忠等人呢?”

    对于夸赞之言,这些时日他听的太多了,有真情的,也有假意的。

    刘宏知道,这些都是慰藉之言。太医令都束手无策,天有办法?

    “太后正在神堂为陛下祈福,中常侍也去了那里!”江即向刘宏回道。

    刘宏闭眼沉思片刻,少顷,睁开双目,指着不远处挂着的四柄剑,对江即吩咐道:“将朕之中兴剑取来。”

    南朝时,陶弘景书《古今刀剑录》,记载刘宏在建宁三年令天下名匠铸造四柄宝剑,名为“中兴”。

    当时刘宏刚继位没几年,唾弃先帝之黑暗。有一匡天下之心。从中兴之名,就可以看出。

    皇权争霸,朝堂尔虞我诈,外戚窦武、陈番专权,各地叛乱不休。

    要知道在黄巾大起义之前,大汉朝各地在桓灵时期叛军起义史载有一百七十余次,但都被世家、豪强无情镇压。

    宦官诛外戚,帮他掌权。温柔乡之中,沉迷酒色。

    帮他掌握权势的宦官,刘宏认为,是最忠心他的,对他跟的话言听计从。

    张让是我父,赵忠如我母。

    宦官权势遮天蔽日,连世家都不敢忤逆,在这期间,有无数世家被灭满门。

    州刺使,郡太守。这些封疆大吏不少都是宦官的子弟亲戚。

    世家又如何?

    在宦官之势下,不得不低头。从而导致张让门庭若市。

    张让门前,每一日,拜访者,车五百。

    难道这些都是趋炎附势的小人吗?大部分都是世家之人。

    中兴四剑,刘宏视若珍宝。

    渐渐的,刘宏不再看剑上那削铁如泥的锋芒,而是只看外表的华丽。

    从那一刻起,中兴剑,不再是中兴剑。

    江即掌灯来到柱侧,费力的将四柄剑都取下来,恭敬的拿到刘宏面前。

    “汝可信否?”

    刘宏盯着江即,有气无力的说道。

    “臣一生为陛下,对陛下之心,不敢有丝毫不敬!”

    江即捧剑跪下,向刘宏叩头道。

    “去,去找羽林左监许永,他是个贤人。传吾口谕,让他带你出宫,护送你去雁门,找赵侯刘凡。这四柄中兴之剑和这份诏书交给赵侯。赵侯丰功伟业于北方,卫霍不能比也,朕封赵侯为赵王,加食邑雁门。望赵王能南下麾兵讨令不臣,辅佐新君,重振大汉山河。其余一切……皆在诏书之上。”

    刘宏从枕下摸出一份诏书,将诏书递给江即。

    他的话语从流利,变得断断续续,从正音到虚弱之音。

    好似最后一丝力气也被用完。

    他将最后一丝希望都放在刘凡身上。

    刘宏说完,又躺了回去。

    江即以泪洗面,还要说什么,只见刘宏摆了摆手。示意江即离去。

    江即呆呆跪在刘宏榻前,连着对刘宏三拜。然后将诏书藏于怀中,捧着四柄中兴之剑,伤心的出了嘉德殿。

    “吾以吾名,为卿冠王。大汉的江山只属于刘氏。”

    江即走后,刘宏又睁开了模糊的眼,一句话说完,又模糊的睡去。

    有鸡鸣之声传入,十常侍以及蹇硕入嘉德殿。

    刘宏再次悠悠醒来。这一次神情更加憔悴了。

    他茫然四顾,好似一无所知。

    “今夕何夕?”

    刘宏目视房梁,开口对诸宦官问道。

    张让、赵忠、蹇硕等人面面相觑。良久,张让出列,对刘宏道:“陛下,今中平六年四月了!”

    “那吾还有多长时间?”刘宏问道。

    “陛下万岁,陛下万岁!”

    张让、赵忠、蹇硕等人听之,连忙跪地,大呼万岁。

    “咳咳!吾命不久矣,何有万岁?长生万年,吾也如秦皇汉武一样向往,可惜天不假年,不能如愿!诸位都是吾的腹心,吾想问一下诸位,吾百年之后,辩和协谁可继任大统?”

    刘宏目不转睛,继续问道。

    “陛下一定会平安无事的!不过太子之立,是必然之事。陛下之心,便是吾等之心。”张让等人不敢多言多语。

    刘辩轻佻,无威仪,天子不喜,宫人皆知。

    刘协乃王美人之子,又聪明伶俐,深得天子喜爱,加之董太后多次劝说刘宏立刘协为太子,刘宏心中早有意。

    但刘辩为长子,废长立幼,不合宗法礼制。所以刘宏对立太子之事一直犹豫不决。

    “吾立刘协为太子,诸位如何?”刘宏又问。

    “禀陛下,大将军掌握洛阳周边兵权,铁心拥护皇子辩,若立皇子协,必先诛何进。不然何进听到这个消息之后,说不定会发生兵变。”

    张让还没有说话,蹇硕便对刘宏奏道。

    “咳咳咳!”

    刘宏听后,一阵大咳。

    “宣……何……进……入……宫………”

    刘宏一字一顿,每吐完一个字,面色便苍白一分。

    说完之后,又是一口鲜血喷出,他瞪着不甘眼睛,再也不能说出话来。

    此时,天还是很灰暗,殿外巫师捣鼓着符纸,摇着法器,舞者火把已经为刘宏祈福了一夜。

    晨钟被敲响,清脆入人心。

    “陛下……陛下……”

    一道哭丧的声音从嘉德殿传出,慢慢的传到皇宫各处。

    凡听到这个消息的宫女、宦官、禁军全部跪在地上。

    刘宏,生于公元一五六年,崩于公元一**四月年。后汉第十一位皇帝。

    汉章帝玄孙,以家道落魄的解渎亭侯,有幸被窦太后和宦官选中。

    功绩?他最大的成就就是“熹平石经”和“鸿都门学”。历朝历代都受到其影响。

    其余举措,大多被认为是昏君的代名词。

    刘宏没有庙号,他的谥号依旧是“灵”,孝灵皇帝。

    灵,谥意为乱而不损,意为国家有动乱无法阻止。

第四百三十九章 刘辩继位

    “蹇硕,封锁皇宫,秘不发丧,布置好刀斧手,待何进入宫,将其砍成肉泥。”

    张让向蹇硕下令道。

    “好!”蹇硕点头应是。

    “今日之事,谁敢走漏消息,定斩不赦。”

    张让正色的看向众中常侍。他们与何进是死敌,若不能扶刘协继位,死无葬身之地是早晚的事情。

    一众中常侍点头。

    一个时辰之后,大将军何进带着一干随从来到皇宫门口。

    马匹停下,被宫卫牵走,何进就要入皇宫,门中出一将领,立刻将何进拉住,拉到一旁角落。

    “潘隐!”

    何进见后,疑问一声。

    潘隐原本是他麾下和故交,被何进派至皇宫,假意投靠蹇硕,充当何进的耳目。现潘隐为蹇硕麾下司马,所以能进出这宫门。

    “大将军不可入宫啊!”

    潘隐低声向何进说道。

    “陛下宣吾,焉能不入?”

    何进反问。

    “陛下已宴驾,十常侍秘不发丧,欲要取大将军性命。现他们正准备立刘协为皇帝。现嘉德殿上,布满刀斧手,就等着大将军啊!”

    潘隐附耳于何进,语气焦急。

    “有这等事!”

    何进面色大变,有些后怕。幸亏自己深谋远虑,派潘隐为细作,要不然……

    “走,跟我回府。这些狗贼,老子要将他们斩尽杀绝。”

    说完,何进带着护卫,跟潘隐一起回府。

    嘉德殿上,刘协和刘辩跪在刘宏床前哭泣。

    张让、赵忠、蹇硕等人在殿前来去徘徊。

    一宦官快步入殿,向张让耳语。

    张让听后,身体一颤,面容狰狞。

    他急忙召集十常侍入偏殿。

    “蹇硕,潘隐是汝麾下,作何解释?”张让目视蹇硕,场面冷的可怕。

    蹇硕自知无理,不敢回。

    “此番休以!”

    赵忠拍着桌子,一脸懊悔,一脸惧怕。

    其余中常侍也垂头丧气。

    他们宫中只有羽林、虎贲。何进掌握京外大军,西园校尉,多听从于何进,他们如何与何进斗?

    “蹇硕,无论如何要严加防守,莫要让何进攻入皇宫。”

    张让向蹇硕下令道。

    “是!吾亲自布防。”

    蹇硕起身领命,离开偏殿。

    “何进之所以要入宫,原因何在?是为他外甥刘辩争帝位而已!今日事急,吾还有一办法,可保吾等性命。”

    张让稍冷静下来后,对众人说道。

    “何办法?”郭胜连忙问道。

    “那潘隐是蹇硕的麾下,蹇硕用人不察,连累吾等,死有余辜!”

    张让狠狠的说道。

    “张兄之言……”

    诸人回神,好似领悟了张让的意思,也看到了希望。

    “不错!吾等向何皇后求情,眼下只有她能救吾等,吾等将杀何进之事都嫁祸给蹇硕。何皇后乃吾等寻得,才飞上枝头变凤凰。当年何皇后鸩杀王美人,帝欲废后,还是吾等出钱求得情。吾等决心拥护皇子刘辩,何皇后一定不会为难吾等。只要何皇后护着,何进不敢拿吾等怎么样。”

    弃车保帅,也是不得已之举,蹇硕掌握了宫廷禁卫,蹇硕一死,也不知几人会听他们的。但他们没得选择。

    不久前,他们才去讨好董太后,要立刘协为帝。现在墙头草的本性显露无疑。

    商量好对策之后,张让等人传来蹇硕。

    蹇硕没有防备而来,被门后一宦官刺死。

    张让等人割下蹇硕头颅,去见何皇后,苦苦的哀求,叙述往日之功。并表明天子宴驾前立皇子辩为帝。

    何皇后大喜,觉得十常侍所言不错,若非十常侍,她现在估计就是一寻常妇人。

    遂担保十常侍只要尽心尽力的辅佐皇儿,必担保他们无事。

    大将军府。

    何进回到私宅之后,以“天子宴驾,宦官秘不发丧”之由召集诸大臣入大将军府。欲要商量对策,诛尽宦官。

    “这些阉党。天子宴驾,竟然秘不发丧,行赵高之事!难道他们也要如赵高一样,害长立幼吗?皇子辩已年长,并无过失,天子一定是传位于皇子辩。今吾欲尽诛阉贼,诸位以为如何?”

    何进坐在首座,言语中无尽愤怒。

    何进话音一落,座下一人挺身而出,向何进拱手道:“大将军息怒,宦官之势,起于冲、质之时,在朝中蔓延极广,非一朝一夕能成事,也非一朝一夕能斩尽杀绝。倘机不密,必有灭族之祸,请细详之。”

    “汝等小辈,安知朝廷大事?”

    何进斜眼一看,是典军校尉曹操,顿时有些不屑,出言讽刺道。

    曹操不服气了,想要辩解,却被旁边的袁绍伸手制止。

    “朝堂大事,切不可再由宦官把控,请迅速带兵入宫,为天子安顿后事,以尽君臣之礼。再册立新君。”

    太尉马日正身向何进说道。

    “不错,今日之计,应先定君位,然后讨贼。”

    曹操再次出言道。

    这一次,何进点了点头,正言道:“谁敢与吾正君讨贼?”

    袁绍挺身出,拱手道:“愿借精兵五千,斩关入内,尽诛阉宦,册立新君,以安天下!”

    “有本初之言,吾放心了。好,召集大臣,进宫!”

    袁绍现任司隶校尉,四世三公之家,何进还是很欣赏的,不然也不会被引为幕僚。

    何进对袁绍的态度,比对曹操好上十倍。

    五千兵马很快就被点齐。

    何进率领大臣和五千精兵来到宫门前,此时蹇硕被杀。皇宫禁军不知听谁。再加上张让等人不敢再设防,何进遂带领兵马直入皇宫。

    刘宏的遗体已经摆上灵堂,何进等大臣,逐个上灵堂哭泣祭拜。

    何进拜完之后,看到张让一行人,怒火中烧,顿时就要下令将其斩杀。

    “先正君位,然后讨贼。”

    旁边的曹操见状,连忙向何进提醒道。

    “孟德言之有理,国不可一日无君。应先正君位。”袁绍也在一旁向何进劝道。

    何进听后,点了点头。

    他起身来到为刘宏守灵的刘辩身旁,跪地一拜,道:“请太子登基!早继大统。”

    拜完之后,何进起身,将刘辩扶起,走到高台之上,又拿起龙袍,披在刘辩身上。

    册立新君之事,就这样被何进定了下来。

    年仅十三岁的刘辩还在不知所措中。

第四百四十章 罢免刘凡骠骑大将军

    “臣等恭贺陛下登基,陛下万岁!”

    灵柩之前,一众大臣一起向刘辩拜道。刘辩还有些拘谨。

    在帷幕之后,董太后看到这种情形,气的差点晕倒,在宫女的搀扶下,退回永乐宫。

    何皇后看着董太后,也离开了。不过她满脸神气。今后她就是太后了。皇儿年幼,她还可以临朝摄政。

    登基仪式完成之后,州郡张贴榜文,先帝崩,新皇立,大告天下。

    封天子生母何皇后为太后,封董太后为太皇太后。

    天子年幼,太后临朝,改元,光熹,即光熹元年。

    何进如愿以偿的掌握了权势,原本宦官党派的官员纷纷投靠何进,何进依旧是大将军,他与太傅袁隗一起,为录尚书事,辅佐朝政。

    “时机成熟,可尽数诛灭阉宦。然后改革,一匡天下。”

    百官呼拜完毕之后,袁绍向何进提醒道。

    “嗯!吾这就调兵入宫。”何进点头。

    可就在此时,何太后传召何进。

    何进无奈只能入宫。

    “兄长威风啊!今掌握了军政大权,朝野谁敢言不?”

    兄妹相对而坐,何太后亲自为何进倒了一杯茶水,有意无意的说道。

    “太后见笑了。臣有今日,全靠太后娘娘。天子乃吾亲外甥,吾肝脑涂地也要辅佐天子,安定天下。”

    何进恭敬的接过茶水,还不忘表示忠心。

    “兄长切莫相信那些大臣,宫中之事,本宫比你清楚。设计谋害你的,仅仅是蹇硕一人而已,不关张让他们的事。”

    何进的回答,使何太后非常满意,她言归正传,向何进说出传召他来的目的。

    “太后,您!您为何要偏袒张让之辈?”

    何进不甘心,拱手向何太后问道。

    听何进这么一说,何太后不高兴了,他面容不悦的说道:“大将军,你我出身寒微,若非张让等人,能有今日的高官厚禄,荣华富贵?”

    “太后所言不差,只是……”何进望着自己妹妹的冷面,知道她铁心要袒护想让等人了,只能暂时屈从,等定好计策,再铲除张让等人。

    “蹇硕现在何处?”

    何进向何太后问道。

    何太后笑着点了点头,然后说了一句:“你们出来吧!”

    只见张让、赵忠动人披麻戴孝的从幕后走出,其中张让手中端着一个托盘。一见何进,便跪在地上。

    “大将军饶命啊!蹇硕勾结太皇太后欲谋大将军,与吾等无关,蹇硕已被小人所杀。”张让对何进拜道。

    “从今之后吾等全凭大将军驱使,忠心耿耿,绝无二心。”赵忠也接话道。

    “蹇硕害你,业以被杀。何必听信他人之人,他们都是无辜之人。”

    何皇后看面色有犹豫的何进,向何进说道。

    “哼!希望尔等识时务!莫要做这种大逆不道之事!”

    何进望着张让等人,厉声说道。

    然后起身对何太后一拜,离开宫殿。

    在宫外等候的袁绍见何进出来,向他问道:“是否发兵,剿灭宦官?”

    “何进设计害吾,可族灭其家,不可妄加残害?”何进对袁绍回道。

    “若不斩草除根,必为丧身之本。”袁绍以为何进改变了主意,连忙劝说道。

    “吾是想杀,可太后不让啊!”

    何进无奈的说道。

    “大将军请回宅,吾等设计,再图宦官!”

    袁绍向何进说道。

    次日。

    太皇太后董氏秘密宣张让入宫议事。

    张让墙头草,两面倒,遂入永乐宫中。

    “当年何氏入宫之时,处处讨好我。我真是瞎了眼了,处处抬举她。今他孩儿继皇帝位,内外臣僚,皆为何进兄妹心腹。其权威太重,我当如何?”

    太皇太后董氏向张让问道。

    “娘娘,何皇后可临朝,难道您就不行吗?娘娘也可临朝,封皇子协为王,封五官中郎将董重为重臣,掌握重兵,重用吾等,大事可成矣!”

    张让向太皇太后董氏建议道。

    “我想要倒何进等人的势力,必须让吾侄儿董重何等官职,才能压制住何进兄妹的气焰?我协儿又要封什么样的王?”

    董氏向张让问道。

    “骠骑大将军与何进同禄同秩,可封董公为骠骑大将军。陈留乃洛阳附近中原大郡,可封皇子协为陈留王。”

    张让阴险的笑道。

    既然先帝将骠骑将军加大,他怂恿太皇太后重立骠骑大将军。

    他这是要报私仇。

    他儿子张东惨死于刘凡之手,刘凡一下窜在边界,屡立战功,前些时期更是惊天动地,加之先帝拥护。他根本动不了刘凡。

    现先帝崩,刘凡失去护身符,就先夺去他的官职,他若不听,就是谋反。

    张让知道,太皇太后一定会同意的。当年。刘凡处死皇帝奶娘,剑指太皇太后,结下仇怨。

    “骠骑大将军之职,现冕于刘凡,刘凡立功于北方,贸然去动,恐不稳于朝堂!”

    董氏有些犹豫。

    “您忘了当年刘凡如何对您的吗?大不敬之罪。太皇太后诏书刘凡为没有实权的少府,不得带兵马,回京述职。没有人会有意见。”

    张让火上浇油的说道。

    少府只是秩中两千石的官职,与秩万石的骠骑大将军差远了。

    “嗯!明日吾便亲登朝堂。”

    董氏点了点头,觉得有理。

    次日上朝,太皇太后董氏亲自降下旨意。

    太皇太后乃先帝之母,威望深厚,她可是卖官鬻爵的创世人之一,经过她手的官员不知道有多少。她的话分量还是很重的。

    封陈留王之事,无有异议。刘宏只有两子一女,封皇子为王,无可厚非!

    但董氏提议罢免刘凡,调刘凡入朝为少府时,有人立刻站出来上奏。

    “禀陛下,骠骑大将军已不是原本的骠骑大将军了。雄踞河套,建立了卫霍之功业。北方群臣已不唯朝廷,而唯骠骑府。弹汗山杀白马祭祀天地,铁骑十万,胡人畏,天下畏。骠骑大将军,年年上税于朝廷。毫无过错?如何可以罢免?请陛下三思!请太皇太后三思!”

    一大臣出列向刘辩拜道,又向帷幕之后的董氏和何氏拜道。

第四百四十一章 垂帘之后,妇人干政

    说话的是太尉马日,也就是马日。经学大师马融的族孙。这个时代著名的学者。

    马日的话引起了朝堂上许多人的共鸣。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当时这句话引起了多少人的鄙夷不屑!

    还有多少人嘲笑他是武夫治国?

    据说刘凡选拔贤吏,整饬法制,引渠灌溉。发明曲辕犁、水车,大大的提升了农业。雁门河套短短几年间,就已经可比中原大郡。

    可能是中原何地战乱和劫匪猖獗的原因。但河套之地也有许多地方没有开发。

    在武之当面,刘凡有不少大战可比漠南之战,漠北之战,都是以大获全胜告终。

    边境有刘凡的存在,宁静了许多,即便是幽州北界,也大受影响。

    刘辩罔知所措,不知所可,看向帷幕之中。

    “朝廷调度,皆是常事,他出为将,入为上卿,难道不可吗?”

    董氏不罢休的说道。

    “骠骑大将军已经将鲜卑之扰乱,南匈奴之扰乱彻底平定。训练一支无敌骑兵。吾建议调遣骠骑大将军兵马入上党郡,与河东董卓相对,遏制董卓,才是重中之重!”

    尚书卢植正身向刘辩禀告道。

    “卢尚书!”

    本来在朝堂之首,挺胸抬头的何进,听到卢植的话后,勃然不悦,道:“并州牧董卓,忠心为国,拱卫边陲,何须让刘凡去遏制?刘凡掌握那么多兵马,兵器盔甲、粮食军饷皆自给自足,他才是危于社稷之人。”

    灵帝都看出董卓即将对大汉造成威胁,何进却没有看出董卓二十万西凉大军入河东的目的。

    他以为董卓为他经营的陇西和关中。他以为董卓麾下的二十万兵马是他的。

    殊不知董卓将宦官外戚玩的团团转。

    “董卓此人,吾甚了解。其面善心狠,有狼子野心,必须将其遏制在河东,让其寸步难行。若他一入京师,天下必然大乱。”

    卢植开口向众人说道。

    “董卓曾为吾部下,吾也甚知之,董卓飞扬跋扈,野蛮残忍。现大汉北方已经平定,何须拱卫?”

    卫尉张温起身上言。

    张温担任过司空,也担任过车骑将军,但东汉时期,三公之位,做不长久。这不,张温又回到九卿的座位上。

    “汝等嫉其功绩,真小人心也。休要在诋毁重臣,否则吾拿尔等治罪。”

    何进怒斥二人。

    卢植、张温叹气重新坐下。

    “罢免刘凡骠骑大将军之职,入刘凡为少府。以五官中郎将董重为骠骑大将军,我意已决,休要多言!”

    见他们吵完,董氏强硬的说道。

    群臣顿时一噎。曹操紧皱眉头。

    刘世民,还是方面的那个为国为民的刘世民吗?

    在这乱世之中,拥重兵,又有根基之地。百姓拥戴,不世之功加持于身,声望震天地。

    一郡太强,周围郡县瑟瑟发抖。刘凡可以轻易取下周边郡县。

    虽然何进经常说董卓是他的心腹,但曹操不这么认为。

    现天下西北有两大军队。也是天下最强的两支军队。

    一为西部的董卓,坐拥关陇之地。西凉精兵二十万。豪强世家支持,能自给自足。

    二为北方的赵侯刘凡,坐拥雁门、河套等地,兵力不详,不过刘凡经常突灭胡人,麾下应全是战力强大精骑,能定鼎草原,至少有精锐铁骑十万。刘凡能年年上供,粮食也必然够用。

    关外诸侯和豪强军阀无一可以比拟刘凡和董卓。

    何进对太皇太后的话,不做表态。

    现在他是权倾朝野的大将军,录尚书事。天子是他外甥,太后是他妹妹。

    调刘凡回京,他一定会宰了刘凡。

    何进对刘凡可谓是恨之入骨。先前刘凡录尚书事时,处处与他作对,不让他一日安好。

    特别是刘凡临走雁门时,还派遣贾诩坑他!

    贾诩现在是刘凡的重要幕僚,和五虎上将一样,已经名扬海内。很少有人不知道,

    新仇旧恨,等刘凡回归洛阳时,就可以一起报了。

    只是何进想的太简单了。

    历史,都是由强者改写的。董卓二十万西凉大军,凭什么听他何进的?

    若论忠心?

    董卓要有忠心,也是听天子的,怎么也轮不到何进。

    在刘凡和董卓眼中,何进就是一沐猴而冠的犬彘。

    但是何皇后不这么以为,她不在乎刘凡的罢免,也不想后果。她在乎董氏抢了她的风头。

    “吾等皆妇人也,参与朝政,非其所宜。昔吕后因握重权,宗族千人皆被屠戮,今吾等应深居九重之中,朝廷大事,应大将军和元老自行商议。此乃国家之幸也,愿垂听焉!”

    何太后对坐在她旁边的董氏说道,语气中没有尊敬,只有指责。

    董氏一听,立刻大怒,指着何后的鼻子骂道:“汝鸩死王美人,设心嫉妒,今倚仗汝子为君与汝兄之势,辄敢乱言。我让骠骑大将军断汝兄首,如反掌耳!”

    “我好言相劝,汝竟然妄言妄语!诋毁朝中大臣。”

    何太后亦怒。

    “汝家屠沽小辈,有何见识?”

    董太后继续骂道。

    两宫相争,竟然对骂。

    这个可是在朝堂的帷幕之后啊!

    无数朝臣羞愧掩面。

    特别是何进,脸色难看的要死。

    张让等人连忙上前劝说董后等人,将他们劝回宫中。

    “妇人议政,不知何为政?国危矣!”

    朝会之后,卢植仰天长叹。

    “可笑,可笑!”

    ……

    何进回府后不久,就被何太后请入宫中。

    兄妹一算计,没过多久,想出了对付董氏之策。

    董氏太危险了,封刘协为陈留王,董重为骠骑大将军,总想干预朝政,其目的无外乎拥立陈留王。

    陈留王是她养大的,陈留王为君,她又可富贵半生。

    趁着董重刚成为骠骑大将军,手中还无有兵权,将其剪除。

    半个月后,何进笼络三公,及其弟车骑将军何苗上奏:“董太后指使中常侍夏恽、永乐太仆封等与州、郡官府相互勾结,垄断各地的珍宝财货,全部送进永乐宫。按照过去的惯例,国的王后不能留住在京城,请把她迁回河间国。”

    这一刻。太皇太后董氏才意识到她根本没有力量去和何进斗,与何后争。

    在何进派遣亲卫的催促下,董氏悲伤的与刘协分别。

第四百四十二章 袁绍的错误决定

    她想依靠刘协和娘家人想与何进兄妹各行其是,与他们平分秋色。

    固执己见,妄自尊大,不知审时度势,不懂能屈能伸。必自取灭亡!

    要知道现在是何太后摄政,何进上的奏书,一定会送到何皇后手中。兄妹狼狈为奸,董氏安能斗得过?

    董氏被送出京后,何进立刻派兵包围董重的府第。

    何进逮捕董重,免除他的职务,追索其印绶,董重自知劫难难逃,自刎于府中。

    董重死后,有大臣上请恢复刘凡骠骑大将军之职位。

    何进不准!

    待董太后势力被拔出之后,何进在幕僚袁绍的建议下,又准备寻计策谋诛张让等人。

    袁绍也是跟宦官卯上了,大有一种不击灭宦官,誓不罢休的趋势。

    袁绍与何进密谈,道:“当年窦武想诛杀内宠而反为所害,是因为他说的话漏泄出去了,五营百官服从宦官,害怕宦官。现在大将军有国舅这样的重要地位,兄弟同统率劲兵,吾部下有几位将军,都是英俊之士,唯大将军用之。事情在于掌握,这是天助的时机啊。大将军应当为天下除害,名垂后世。虽周朝的申伯,与大将军相比,也不算什么!”

    他认为宦官亲近天子,天子年幼,容易被宦官影响。宦官又出入号令,若不全部消灭,以后一定会为害。

    袁绍非常善于养士,许多游侠、豪杰之士都愿意为他所用,他的弟弟袁术现任虎贲中郎将,也非常善侠气。

    何进与袁绍定计后,何进又入宫中见了何太后,表明诛杀张让等人的想法。

    但是何进再次被何太后埋怨。何太后表明了对何进说:“宦官统领禁省,自古到今,汉家老规矩,不可废。况且先帝刚宴驾,我怎么堂而皇之与士人共事呢?张让等人忠心于我,以后不得找张让等人麻烦!”

    何进不能违背何太后的旨意,但被袁绍鼓动,拔出阉宦之心很浓。

    袁绍一直认为何进优柔寡断,身为大将军,录尚书事,声名在外,竟然被妇人左右。

    若有决心,将计策定下来,阉宦安有活命的机会?

    袁绍劝说何进“当断不断,必受其乱”,何进不听。

    张让等人也知何进一直存在铲除他们的心思,心中愤恨。

    但是董氏一枝已废,无法再庇护他们。他们生怕何太后再抛弃他们。遂再次舞弄权术。

    他们拿出多年珍藏的金银珠宝,去贿赂讨好车骑将军何苗和何进的母亲舞阳君。

    没过几日,何苗就对何进书信,道:“开始我们一路从南阳来,都因贫贱,依靠宫中获得贵富。国家的事,也不容易!覆水难收,应当好好考虑,应与宫中保持友好。”

    紧接着舞阳君也派人告知何进,张让很讨喜欢,不得为难他们。

    何进再次犹豫不决。

    他连夜找袁绍和主簿陈琳、典军校尉曹操商议。

    “大将军,如今宦官再次被太后重用,死灰复燃。他们擅长妖言惑众,蒙蔽陛下左右。请快下决断。”

    袁绍继续向何进说道。

    此时的袁绍已经召集了四方猛将和豪杰之士。就等何进一声令下。

    事以密成,语以泄败。

    再拖下去,迟早会出事的。

    “太后不许,如之奈何!”

    何进摇头叹道。

    “大将军,可召四方英雄之士,带兵进京,除去阉宦。到那时,不容太后不从!”

    此事袁绍说道。

    “妙计,妙计!”

    何进一拍大腿,点了点头。

    “《易》称‘鹿放走了,就不可捕得了。’俗话说:蒙着眼睛捕雀。微小的东西,尚且不能用得志来欺骗它,何况国家大事,岂可用诈来取得呢。现在将军总皇威,掌握兵权,龙骧虎步,高下在心。这好比烧着火炉子燎毛发,有什么为难?合于道,违于经,为天人所顺。反抛弃利器,寻找外援。大兵集合起来,强的为雄,这是所说的干戈倒拿,把柄给别人,功决不成,徒徒地成为乱恶的台阶。”

    陈琳文采斐然,文章花团锦簇,他说的话就是不一般,一通大道理。

    他不赞成何进引外兵入京,这样很可能杀了群狼,又添猛虎。

    “此乃懦夫之言也。”

    何进大笑一声,不听陈琳之语。

    “此事易如反掌,何必多议?”

    在一旁的曹操鼓掌笑道。

    “孟德之言何意?”

    何进放下茶杯,看向曹操。

    “宦官之祸,古今皆有,但陛下不能假之权宠,使至于此。若欲治罪,当除元恶,此事教一狱吏足矣,何必引外人纷纷入京乎?若尽诛阉宦,事必泄露,吾料其必败。”

    曹操向何进回道。

    曹操话音一落,陈琳赞同的点了点头。但是袁绍有些不以为然。

    袁绍坚决铲除阉宦,一个不留,而曹操却言只铲除十常侍。在他看来,斩草除根,才是正计。杀了十常侍。还有新的十常侍,除之不尽。

    何进面色怪异,他向曹操招了招手,示意曹操过来。

    曹操起身,来到何进面前。

    “一狱吏足矣?”

    何进向曹操反问道。

    “一狱吏足矣。”

    曹操确定的点了点头。

    何进一番思索,忽然做出一副恍然大悟的模样,语气平和的向曹操羞辱道:“吾想起来了,孟德乃宦官之后,故而怀有私情。”

    说完,何进合不拢嘴,仰头哈哈大笑。

    就连袁绍和陈琳也忍俊不禁。

    “你……”

    看着大笑的何进,曹操怒形于色,他指着何进,但何进只顾笑,根本不去看他。

    曹操满腔怒火,振袖离去。

    他一直恶交宦官,不曾有任何旧情。

    在去年时,他持手戟悄悄入张让府,蒙面刺杀于张让,被人发现,力战逃脱。他不曾人讲过。

    今竟然被这般恶语伤人,何进真是欺人太甚。

    “乱天下者,必何进!”

    出了殿门口,曹操怒言一句。

    次日。

    何进听从袁绍的建议,召集四方之兵。

    他传令并州牧、前将军董卓西入上林苑,并驻兵。

    董卓在河东,上林苑是帝王的游园,在关中长安附近。

    看似董卓离洛阳远了,实则近了。

    长安与洛阳有直道,可以直通。骑兵可以非常迅速的到达。

    并且,不用再渡过黄河,无一水可以阻拦董卓至洛阳。

第四百四十三章 董卓

    此时的袁绍对董卓并没有存在防备之心。

    可能是一心算计除掉宦官,让袁绍对董卓忽略。

    并且袁绍联系董卓的原因也有。

    因为董卓在年轻时做过袁隗的府掾,袁氏对董卓有提携之恩。袁绍将董卓误做袁氏的门生故吏。

    让董卓进驻上林苑,只是一方面。

    何进又下令自己的府掾王匡回自己的老家兖州泰山郡征强弩手。

    待招完强弩手之后,将强弩手运送至洛阳东面,随时准备起事,清剿阉党。

    其后,东郡桥瑁率兵西进,驻军成皋虎牢关。

    又让驻扎在河内的武猛都尉丁原火烧孟津。

    冲天火光,映照千里,世界通红。

    四方皆传开一种相同的声音,杀宦官。

    可是何太后不为所动。

    同时,太皇太后董氏莫名死于河间,所有人的矛头都指向何太后。认为是她鸩死了董氏。

    但何进兄妹权利如日中天,朝野敢怒不敢言!

    鉴于此情形,袁绍再次劝说何进。

    何进用袁绍为司隶校尉,持节,专命击断。

    用从事郎中王允为河南尹。

    为了进一步威逼何太后,袁绍洛阳武吏时时刻刻的监视宦官。

    紧接着,又做出了一个更加错误的决定。

    他下令董卓驰驱译上,准备进军平乐观!

    平乐观在洛阳西门外,离洛阳只有咫尺之遥!

    如果董卓收到这条命令,拿到通关令件。

    没有一城一关能阻碍董卓。

    六月中旬!刘宏灵柩下葬,葬于文陵。

    ……

    关中,上林苑!

    一代枭雄董卓即将粉墨登场。

    董卓长袖善舞,一直游转于宦官和外戚之间,两面讨好,两面应承。

    天子死了之后,宦官外戚必有一场你死我活的争斗,就如灵帝刘宏、桓帝刘志登基时一样。

    深知朝廷派系之争的董卓得知灵帝驾崩的消息后,心中窃喜,他密切注视朝廷各派动向,随时准备相应措施,见机行事。

    不久,在河东伺机而动的董卓便收到何进的命令,进驻上林苑。

    他心中一合计,暂时听从何进的命令,毕竟进驻上林苑对他有益无害。

    不过河东经过刘凡的运作和压制匈奴,变得比较富庶,董卓没有放弃这块宝地,他留下自己麾下大将牛辅,率领兵马驻守河东。

    很快董卓便渡过风陵渡,来到上林苑。

    到了上林苑没有多久,董卓就收到了袁绍送来的信件,让他入洛阳平乐观。

    “天下之主,宜得贤明,每念灵帝,令人愤毒!吾有解救天下苍生之心,谁能助我一臂之力啊!”

    上林苑驻附近驻扎着绵延百里的连营,中军大帐之中,一名中年男子坐在首座,下方一众披着盔甲的将士。说话的是那名坐在首座的中年男子。

    中年男子就是董卓,体型粗壮,臂粗肩宽,一脸大络腮长须,看起来非常面善,像一个厚实爽快的中年汉子。

    董卓话语中表达自己对天下能出现贤主的渴望,又对汉灵帝的昏庸产生愤恨。也将自己当做了天下英雄,希望豪杰能助他完成大业。

    “末将愿誓死追随将军!”

    这句话不是一个人说的,而是一群人说的。

    帐中将领,无一人不向董卓表示忠心。

    坐在董卓一旁是一名披甲,面色的阴鸷男子。

    他虽然披盔戴甲,但全身透露着一种文人的气息,他抚须望着下方跪拜的将领,面无表情的点了点头。

    “有诸位相助,董卓感激涕零。请受董卓一拜。”

    董卓从主座上走下,向诸将跪拜道。

    “董公,折煞吾等。”

    众将连忙起身,搀扶起董卓。

    此时的董卓,可不是几年前面对黄巾时的裸奔状态。

    他麾下有中郎将牛辅,董越,胡轸,杨定,徐荣,段煨等。

    这样都是董卓仰仗的大将,不是有出众的武力,就是有卓越的统兵才能。

    除了这些将领外,董卓麾下还有华雄、李、郭汜、樊稠、张济、李蒙等杰出的校尉。

    更有一代谋士李儒为他东奔西跑,出谋划策。

    此时李、郭汜、张济受牛辅节制,驻扎在河东安邑!

    上至将领,下至士兵,几乎都是凉州人士,兼之羌胡,组成了傲视天下的兵力。

    “中常侍张让等,窃幸承宠,浊乱海内,十恶不赦,倒行逆施,天理难容。今大将军召吾等入京。诸位集结兵马,遂吾一起入京,扫平海内,一统八方。北方的刘凡平定鲜卑、匈奴,震动天地。吾董卓也不会比他差。他有五虎上将,吾麾有李、郭汜、牛辅、华雄、樊稠,可比五虎上将,其余诸将,也不遑多让。他有贾诩、荀攸辅佐,吾麾下智囊文优足矣比上他们二人。文武齐备,何愁大事不成?”

    董卓张开双臂,信心满满。

    下方被董卓提到名字的将领皆傲气十足。

    唯有李儒面色不变,甚至连眼皮都不动一下,依旧在摸着自己颔下的山羊胡。

    “诺!吾等立刻聚集兵马。待将军一声令下。”

    董越出列向董卓一拜,然后走了出去。

    其余诸将也纷纷向董卓拜离。

    直至最后,帐中只剩下李儒和董卓二人。

    “明公何选?”

    这时,李儒才对董卓问道。

    “吾能有今日之势,全靠文优为吾往来奔波,拉拢豪强世家为吾用。文优认为吾接下来该如何去做?”

    董卓向李儒回问,语气很是尊敬。

    董卓虽然生性凶残,但对人才一直是礼贤下士。除非不能为他用,他才痛下杀手。若不然也不能在这乱世中创造出这么一番庞大的基业。还有这么多凉州猛士供他驱使。

    “吾看调明公入京,都是何进的意思。何进有越俎代庖之嫌,吾等不能不义。明公一边连日引兵至洛阳,一面派遣快马上书天子。要求‘逐君侧之恶’,‘收让兵,以清奸秽’。”

    李儒向董卓建议道。

    “善!”董卓瞪着眼睛,点了点头。然后问道:“入京之后,然后怎么做?”

    “何进无能,小人专权。不足以定国安邦。只有明公这种文武双全之辈,才能使天下安定!明公有心,还可以凌驾四海!明公可敢搏一搏?”

    李儒伸手指向董卓,缓缓开口!

    “大丈夫当有一搏,生不能五鼎食,死则五鼎烹!”

    董卓面对李儒的话,果断的说道。

第四百四十四章 宦官诛杀何进

    不能名芳百世,那就遗臭万年!

    这是董卓在入洛阳时发下的宏愿!

    “明公有关陇做根基,拿下洛阳,就能成鲸吞天下之势。只要明公招诱有方,纵横捭阖。引天下名士为自己,不以**失众心。必有成功的可能。不过如今的天下大势时时刻刻都在变幻,更详细的计策,还要等到洛阳之后,才能尽详。”

    对于董卓的话,李儒心服首肯。

    “好!文优与吾皆生于陇西临兆。文优不仅是吾之内婿,还是吾之肱股,如果有一天吾董卓真正富贵了,第一个不忘的,就是你。”

    董卓真情流露的说道。

    “明公为吾等寒门之明灯,文优必以明公马首是瞻。”

    李儒这才对董卓一拜。

    当李儒起身之后,向董卓提醒道:“明公无帝胄血脉,也无世家之根本。这是明公的弱势,主宰朝堂,恐会许多人不服。当朝太皇太后董氏与明公同姓,明公可称太皇太后的远方亲戚,这样,明公就有贵族出身。”

    董卓出身富贵,但他不具备世家的传承,没有底蕴,更没有治经。

    最关键的是董卓处于陇西这汉胡杂居的一带,身上沾染胡人的习俗。

    如他这种出身,即便是握着二十万大军,也让人看不起,从袁绍指挥他就能看出来。

    何进杀猪出身,即便是国舅,也经常被揭底。

    受周朝“家天下”的影响,世家之势绵延数千年,不可能断绝。

    唐代李世民之母窦氏为北周皇族,窦氏是汉化鲜卑人。

    汉族血统定义世为父系,父系血脉永远大于母系,从严格意义让讲,李世民是汉人。

    即便是如此,唐皇室想和五姓七望联姻也很难。

    李唐皇室虽出自陇西李氏郡望,李唐皇室以此为荣,并追溯先祖为圣人老子。

    但受世家怀疑,且有胡化之风,不为崔、卢所重。

    从李唐皇室的映射上,就能看出血脉传统的作用。

    董卓只能算得上土豪,他非常羡慕世家贵族,这也是董卓得势之后大肆封侯的原因,就连襁褓中董氏婴儿都被封侯。

    “文优深得吾心啊!吾这就上书天子!”

    董卓对李儒的话赞同。

    ……

    数日之后,函谷关开。

    公元189年八月的一天,一支彪悍的部队,以急行军的方式,向东推进。

    这队人马马不停蹄,日夜兼行,行动紧迫。

    所过郡县皆笼罩在紧张的范围之中。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当董卓大军到达渑池县的时候,朝野上下知道了这个消息。

    外镇诸侯入京师,宦官受最大震动。

    “窃闻天下所以逆乱不止者,皆由黄门十常侍张让等人侮慢天常之故。臣闻扬汤止沸,不如去薪;溃痈虽痛,胜于养毒。臣敢鸣钟鼓入洛阳,请除张让。社稷幸哉!天下幸哉!”

    此时何太后收到了董卓的上书,她已经知道了事态的严重性。

    她匆匆将十常侍、小黄门放回家中。

    张让、赵忠等人慌乱了,他们惶惶如丧家之犬,再次集结起来去找何进恕罪。

    他们跪在何进脚下,诚恳十足,将何进吹捧上九天,将自己贬下九幽。

    “天下纷纷扰扰,正是诸君为害啊!如今董卓很快就要到了,诸君为什么不早日各就国呢?”

    何进听花言巧语,再次动了恻隐之心。

    “大将军,吾等召董卓入京,不留是为了除尽宦官,今董卓将至,却要放走宦官。岂不是有烽火戏诸侯之嫌疑?请大将军果断杀了他们,以绝后患。”

    袁绍在一旁向何进劝说道。

    何进不听。

    袁绍再三劝说,何进还是不许,一意孤行。

    袁绍对何进失望,这一次他亲自运作,他以何进亲信心腹的身份,写信各州郡太守,刺使,假传何进意旨,逮捕州郡宦官家属各势力。

    “董卓这白眼狼入京,皆为何进之谋也。今家人被绑于州郡,吾等不先下手,皆族灭矣!。”

    “一切都听中常侍的!”

    何进谋太久,事情泄露,使张让等人发狠了。他们聚集起来,商量之后,决定孤注一掷,和何进来个鱼死网破。

    张让的儿媳妇是何太后的妹妹。张让向儿媳妇下跪,叩头道:“老臣得罪,应该与新妇都归私门。思累世受恩,现在要远离宫殿,恋恋难舍,请再一次进宫,能够再次看望太后、皇上颜色,然后回去,死也无遗憾了。”

    他们被赶出皇宫之后,不能再进宫去,他们要最后再进一次宫。

    张让儿媳妇寻找何进之母舞阳君,舞阳君告诉何太后。

    何太后感叹张让、赵忠等人忠心,遂召集张让等人再入宫一次。

    入宫之后,张让向何太后诉苦。

    何太后要张让他们入何进府中赔罪,张让言已去过,不有成效。他们请求何太后诏何进入宫,他们当着何太后的面,向何进赔罪。

    此时何进刚下早朝,太后请他入长乐宫,何进不疑有他。

    他昂首挺胸的走到嘉德殿前,觉得四周无人,顿生戒心。

    忽然,四五十名持着短兵的宦官从四周迎出,并且将何进团团围住。

    张让、赵忠、段圭等人赫然在列。

    何进左右转身,面色惶恐,呼天抢地,但是四周的禁军早就被张让等人支开,无人去应。

    “吾乃天子之舅,大将军,录尚书事。汝等想干什么?”

    何进向张让、赵忠等人质问道。

    “天下大乱,也不仅仅是我辈的罪。先帝曾经与太后不和,几乎把太后废了,我们哭泣解救,各人拿出家财千万作为礼物,和悦先帝之意,只想依托你何氏的门户而已。现在居然要杀灭我们的种族,太过分了吧!汝言吾等甚浊,其清者是谁?”

    张让反过来责问何进,意指何进不知恩图报。

    何进慌乱,欲寻出路。宫门尽闭,无有出路。

    宦官一拥而上。尚方监渠穆拔剑斩何进于嘉德殿前。

    杀了何进之后的宦官,欲要重新掌控权势。

    张让、段等矫诏,用故太尉樊陵为司隶校尉,少府许相为河南尹。

    这二人都是宦官势力。今让二人取代袁绍为司隶校尉、取代王允为河南尹,就是为了掌控洛阳周边军队。

第四百四十五章 宦官尽绝

    张让、赵忠等人铤而走险杀何进,是走投无路之举。

    “何进谋反,已经伏诛!其余协从,尽可赦免!”

    张让、赵忠等向朝野宣布何进已死。

    这一道声令是导火索,将京师紧张的局势全部点燃。

    洛阳四周布置许多外镇之兵,这都是袁绍所准备的。他们都是为了清君侧而来。

    “阉贼谋杀大臣,诛恶贼者前来助战!”

    袁绍举剑一声令下,整个洛阳行动了起来。

    何进部将吴匡听说何进被杀,召集兵马入洛阳城,包围皇宫。

    张让、段圭等人见形势不对,挟持何太后、天子刘辩和陈留王刘协出复道,仓皇向北邙山方向逃去。

    “大胆段圭,竟敢以下犯上!”

    卢植披甲持戈,准备救下天子,但是势单力薄,最终只救下何太后。

    虎贲中郎将袁术率领兵马,进攻皇宫,焚烧青琐门。

    曹操和袁绍各率领西园精兵一千人,斩关入内,突入禁庭之中。

    赵忠、夏恽、郭胜等中常侍被曹**入楼阁之中斩首。

    袁绍见宦官,不论老弱,不论官职大小,皆杀之。

    袁绍又将宦官亲党樊陵,许相等杀死,然后陈兵于朱雀阙下。命令关闭宫中各门,严禁出入。指挥大量士兵入宫搜索藏在宫中的宦官。

    他将宫中所有宦官斩尽杀绝,就连一些胡须短一点的无辜者都受连累被杀害。

    不仅如此,何进部将又率领兵马入十常侍在洛阳城内的府中。

    中常侍府中,皆以祭刀,婴孺无免者!

    在袁绍继续领兵在皇宫、洛阳城内搜索宦官时,曹操派人扑灭皇宫中大火,请何太后权摄大事。

    ……

    “大兵聚会,强者为雄,所谓倒持干戈,授人以柄,功必不成,为乱阶。”

    这是陈琳曾经劝说过何进的话。

    大兵一到,强者为雄。倒拿干戈,授柄于人的情况发生了。

    董卓在行进洛阳途中,远远的望见京城一片火海。

    就知洛阳情况有变。

    他留下步兵,率领骑兵急行。

    金乌西坠,玉兔东升。

    张让、段圭等带着刘辩、刘协,连夜逃往北邙山。

    “逆贼休走!”

    后方火把映天,喊声大举,人马将至。

    张让等人没有马匹骑,顿时绝望。

    “吾等一死,天下大乱啊!请陛下保重!”

    张让见事急,对刘辩最后一拜,投河自尽。

    其从者大部分与张让一同。只有段圭继续逃命,不过他不再去管刘辩和刘协。

    张让知道,他被追兵活捉,必会被千刀万剐!索性自杀。段圭还有求生的**。

    刘辩与刘协只是两小儿,不知虚实,未敢出声,两个小身躯伏在乱草之内。兵马错过,竟未发现。

    此时夜已深,露水又下,腹中饥饿,相挤而哭。又怕人发现,吞声于草莽之中。

    生于深宫之中,养于妇人之手。虎落平阳怎么会被犬欺?只是是自欺罢了。

    天亮,宦官已经被伏诛殆尽。却不见天子和陈留王身影。

    整个洛阳寝食难安。

    袁绍、曹操等人打听之后,得知天子去了北邙山。于是千乘万骑向北邙山奔去。

    至中午时,一骑来到刘辩、刘协所待的河边游走,他的马匹侧面挂着一个人头,虽血肉模糊,但不难看出,那是逃跑的段圭。

    他是河南中部掾吏闵贡,昨夜追杀张让的就是他。

    闵贡从段圭口中得知天子在这河边走丢,他沿着河寻找,来到此处。

    此时太阳正烈,他立于马上,四处观望,忽然见草丛之中亮光闪闪。

    闵贡慌忙往视,并且驱马上前。却是二人卧于草畔。

    一人穿着龙袍,一人穿着华服,身形都是少年模样。

    天子!陈留王!

    闵贡连忙下马,就要去扶起二人。

    刘辩和刘协打了一个滚,躲开。戒备的望着闵贡。

    “陛下!臣救驾来晚了,令陛下受苦!”

    见刘辩之后,闵贡痛哭拜道。

    刘辩泪流满面,不能言。

    倒是刘协向闵贡道:“爱卿救驾有功,请起。”

    “国不可一日无君,请陛下还都!”

    闵贡说完,将刘辩和刘协扶上马,他牵着马,朝京师走去。

    不出三里,河南尹王允,太尉杨彪,左军校尉淳于琼,右军校尉鲍信,司隶校尉袁绍,典军校尉曹操等一行人众,上千人马,接向刘辩、刘协。

    君臣相见,皆哭。

    大臣们扶天子入车驾,正准备开始行走一场雄心勃勃的中兴之路时。

    轰隆隆的铁骑之声,打碎了他们的梦。

    忽见旌旗蔽日,尘土飞扬。一队数千人的骑兵奔来,远方似乎还有数万骑在狂奔。

    百官失色,天子亦大惊。

    “何人如此狂妄,见天子之驾,不避反压?”

    袁绍骤马而出,向这些骑兵质问道。

    大纛之下,一将飞出,大摇大摆,威风凛凛,他厉声反问:“天子何在?”

    “董卓汝好大胆子。还不下马赔罪!”

    袁绍看清了来者面貌,对他斥道。

    “吾董卓率领二十万西凉虎狼之师前来清君侧,整理朝纲,谁敢让吾赔罪?”

    董卓可是带着图谋之心来的,这么轻易的来到了洛阳,当然原形毕露。

    袁绍,他知道,但现在董卓不会将袁绍放在眼中。

    “你……”

    袁绍指着董卓,差点拔剑。鲍信赶紧上前拉住袁绍。

    董卓大手一挥,数千飞熊军就将一行人围住。

    “天子何在?”

    董卓再次喝道。

    天子刘辩被蜂蛹而至的大军吓得战战栗栗,不知所措。

    “来者何人?”

    陈留王勒马上前,向董卓喝道。

    “并州牧,前将军董卓也!”

    董卓望着不到十岁的陈留王,回道。

    “汝是来保驾的?还是来劫驾的?”

    刘协向董卓问道。

    “闻陛下有难,特来保驾?”

    董卓不假思索的回道。

    “即是保驾,天子在此?何不下马?”

    刘协指着车驾上的刘辩,对董卓叱道。

    董卓眉头一皱。后方李儒骑马上前几步,董卓察觉,扭头一看,只见李儒对他做了个手势。

    顿时董卓面色变得大惊,他慌忙下马,拜于道右,道:“董卓不知天子在,罪该万死。”

    刘协用言语安抚董卓,自始至终,并未失礼。

    董卓暗奇之,认为刘协要比刘辩强得多,而且又因他是太皇太后董氏亲自抚养的,于是,便有了罢黜刘辩,拥立刘协的最初念头。

    要知到刘辩十四岁,刘协比刘辩小了整整五岁。

第四百四十六章 吕布

    在董卓和刘协谈话的时候。

    鲍信将袁绍拉到一旁,两人窃窃私语。

    “吾真是失策啊!今观董卓之举,实豺狼也。”

    袁绍懊恼的说道,悔不当初。

    “董卓拥有强兵,素有野心,如果现在不想办法除掉他,今后必将受其牵制。如今乘他长途行军,士马劳顿,发起突然袭击,还有可能擒拿他。”目睹董卓八面威风,不可一世的模样,鲍信忧虑的向袁绍建议道。

    “这董卓携带二十万大军而来,兵强马壮,吾等无实力将其除去。武猛都尉丁原将至洛阳。先看看这董卓到底要干什么!”

    袁绍明白敌我形势,知道现在朝廷新立,不能轻举妄动。

    鲍信不觉非常失望,他知道这时不去攻击董卓,等董卓大军主力一到,不再会有机会。

    在董卓率领铁骑拥簇天子洛阳之时,鲍信率领自己麾下兵马,回老家泰山郡了。

    ……

    刘辩入洛阳,这一日,废除光熹年号,改元,昭宁,即昭宁元年。

    到了洛阳之后,董卓按耐着自己,寻上自己的心腹谋士李儒。

    本以为来到洛阳后,少不了一番争斗,没想到收了渔翁之利。

    何进死了,宦官死绝!今后谁能挡他?

    “吾观当今天子暗弱无能。倒是陈留王聪颖好学,可承大位。今日军前,你看他恩威并施,抚慰得体,小小年纪,实属难得啊!”

    董卓对坐前的李儒说道,隐约间表露心意。

    “有此同感。”李儒赞同的点了点头。

    “吾若废天子而立陈留王,文优觉得此事可成否?”

    董卓向李儒询问道。

    “明公行废立之事,倒不失为一好办法。朝中大事,能在极短时间建立威信,立于当朝,无异于废旧帝,立新君之举了。”李儒认同。

    按理说天子越弱,越容易掌控。等完全掌控天下局势之后,便可自立为帝。

    但董卓想让朝廷重臣确立他的地位,就好比赵高的指鹿为马。

    “不过,公行此举,可获两利。”李儒说完,又向董卓提醒道。

    “士言之。”

    董卓请李儒说下去。

    “昔日伊尹、霍光行废立之事,皆成千古名相,一代人杰。今明公效法先人,必定名垂青史,此一利也。明公可挟天子以令诸侯,进而谋取天下。此二利也。”

    李儒向董卓回道。

    “哈哈哈,文优真是吾的智囊啊!有此二利,何不为之?”

    董卓起身,哈哈大笑,认为大事已成。

    “虽有二利,可还有一害!”

    李儒起身,面容正色的对着董卓说道。

    “嗯,还有一害?说来听之。”

    董卓犹豫了一下,向李儒问道。

    “吾朝自章、和二帝以来,凡在朝中掌大权者,诸如梁冀、窦宪、邓鸷、阎显、窦武、陈蕃,以及近日被宦官诛杀的大将军何进,无不横死暴亡。请明公恕我直言,拥立皇帝者,固然权倾朝野,威赫当时,但也把自己置于众矢之的,此一害,望明公思之,慎之。”

    李儒对董卓一番肺腑之言。

    “温故而知新!甚好,甚是。”

    董卓点头踱步,少顷,他忽然顿下脚步,转过身,面对李儒,摊开手臂自信的道:“然而吾董卓并非窦宪、邓鸷等人,也非何进匹夫之辈。有两利而仅有一害,何乐而不为啊!”

    “小婿恭贺岳父成就霸业!”

    李儒拱手对董卓一拜,然后道:“不过洛阳城内,不仅有卫戍兵马,北军。何进部将、何苗都掌控着大量的兵马。西园校尉等麾下也有兵马。想要霸京师,必须先将这些兵马据为己。然后再提议废立。”

    “莫非文优已经有办法收编这些军队?”董卓听李儒语气,看着他。

    李儒含笑的点了点头。

    ……

    何进部将吴匡愤恨车骑将军何苗,最近他收到消息,何苗和张让勾结,谋杀何进。

    吴匡念何进平日对自己有恩,发誓要杀死何苗,替何进报仇。他发动手下士兵,告诉他们说:“车骑将军何苗勾结张让杀死了大将军,吾等一定要替大将军报仇!”

    于是,便联合董卓的弟弟董,共同攻杀何苗。

    何苗不敌,身死。

    董卓几乎不费吹灰之力,收编了何进、何苗的兵马。

    而后,许多卫戍校尉争相依附董卓。

    当董卓想掌控京城的卫戍北军时,北军竟然被调出城去。

    原因是武猛都尉丁原被举荐为执金吾。执金吾掌控北军,加之丁原原本从河内带来的兵马,组成五万大军,驻扎在洛阳城十几里外。

    董卓纵使不甘,也无可奈何。

    总不能派遣大量兵马公然去进攻执金吾的兵马吧!

    董卓看时机差不多成熟了。就和李儒一商议,准备实行废立之事。

    他宴请京师洛阳文武百官于温明圆中。

    次日,温明园中。百官如约而来,上至公卿,下至四百石,无人敢不至。

    董卓虽是并州牧,外镇之人。但整个洛阳城都被董卓的兵马把控。皇宫在他的威势之下瑟瑟发抖。

    温明圆中,大摆宴席,布满甲士。

    杨彪、马日、杨琦、卢植、刘弘、丁宫、伍孚、崔烈、黄琬、赵温等大臣都在场上。

    他们的前方设一主座,主座之人,迟迟不至。

    就在这时,两人步入场中。不是董卓和李儒。

    而是丁原。

    丁原是武将,长得也很威猛。但是跟他身后那一人一起,瞬间失色。

    头戴三叉束发紫金冠,体挂西川红锦百花袍,身披兽面吞头连环铠,腰系勒甲玲珑狮蛮带。

    他的年龄看起来在三十岁出头一点,气宇轩昂,威风凛凛。

    他手中的一柄方天画戟触动着众人的视觉,足足有一丈两尺长,目测整条戟都是用纯铁铸造。

    如此大戟,被其单臂持着,轻若无物。

    吕布!

    一个叱咤三国的绝世猛将!

    丁原吩咐吕布在园门口等着。然后他入园中,于前方找位置坐下。

    又过了一刻钟后,董卓和李儒才乘车而来,他们在园门徐徐下车。

    董卓扶着腰间宝剑,走到文武百官前方的主座上,对文武百官一礼,缓缓坐下。

第四百四十七章 贾诩定大势(上)

    “老夫来迟!见谅见谅!”

    董卓一番客套话之后,坐在主座上,不言不语。

    只用目光去看下方百官。

    凡触及目光着,皆低下头去。即便是曹操也很不淡定。

    “诸位,吾自西凉来到京都,还望诸位关照一二,今日略备薄酒,请诸位欢饮。诸位能光临,不胜荣幸。请!”

    文武百官的反应,让董卓满意的点了点头,他举起酒杯,对众人敬道。

    当董卓一饮而尽之后,却发现许多人动都不动酒杯,很不卖他面子。

    董卓仰头一声大笑,陡然间,面色一变。直接将酒杯摔在桌上。

    百官之中,顿时骚动。

    “诸位莫惊,吾有一事,请诸位倾听。”董卓话语一顿,然后开门见山的说道:“自古以来,天子是万民之主,万乘之尊。无威仪不可以奉宗庙,承社稷。而当今圣上懦弱少威,不足以君天下。陈留王聪明好学,精明强干。吾欲废天下,而立陈留王。诸位以为如何?”

    董卓说完,拿起酒杯,自顾自的喝起来。

    百官无不惊讶战栗。

    很快,一人掀桌而起,立于筵前。

    “汝一小小州牧,妄敢行废立之事。天子乃先帝嫡子,并未失德。汝此行,乃篡位谋逆之举。”

    众人一看,乃执金吾丁原。

    董卓拍桌而起,怒道:“今日吾废旧立新,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遂准备擎宝剑斩杀丁原。

    门外吕布龙骧虎步,直接奔至丁原身旁。他对董卓怒目而视,方天画戟紧握,只要丁原一声令下,就将近在咫尺的董卓杀于园中。

    “明公,明公。”李儒见此,连忙起身,向董卓说道:“今日饮宴,不谈国政。”

    “建阳息怒。”

    诸大臣也对丁原劝说道。

    “哼!”

    丁原冷哼一声,挥袖离去。

    临走前,吕布瞪了董卓一眼。

    董卓气不打一处来,不过他也看出来这个将领是万夫不当的猛将。

    他军中华雄身高九尺,这吕布身高比华雄还要高,在气势上,华雄根本没法比。

    若提戟杀来,他周身没几人,根本挡不住。

    平息了一下怒火,董卓对在场众人道:“刚才吾所言,合公道否?”

    “董公,今十常侍新灭,朝廷新定,百废待兴。不宜再生事端,以至于上下不宁啊!”

    袁绍忍着怒气,拱手向董卓说道。

    “老夫此举为国家社稷着想,本初何必多虑。”

    董卓一拍大腿,一副一心为国着想的模样。

    “董公此言差矣。昔日太甲不明,伊尹放置于桐宫。昌邑王登基方二十七日,造恶三千余条。故霍光告太庙而废之。今上虽幼,聪明仁智,并无过失。公乃外郡州牧,素未参与国政,又无伊尹、霍光之大才。何可强主废立之事。古人云:有伊尹之志则可,无伊尹之志,则谋篡矣!”

    这边又一人站出来指责董卓。乃是卢植。

    董卓听后大怒,拔剑欲向前斩杀卢植。

    “卢尚书为当世大儒,海内人望,今先害之,天下震动。”议郎彭伯向董卓上谏道。

    董卓这才当回宝剑。

    “废立大事,不可酒后相商。另日再议。”

    这时,王允见气氛不对,起身打圆场。

    一场宴席就这样不欢而散。

    次日。

    “董卓老贼,出来受死!”

    丁原率领兵马至洛阳城下,叫董卓出现。

    洛阳城开,董卓率领兵马出来,两军对垒。

    “国家不幸,宦官弄权,以至于万民涂炭,尔未立寸尺之功,竟敢妄谈废立?欲乱朝廷。”

    丁原看着董卓骂道。

    “谁斩杀了丁原脑袋,吾封他为关内侯。”

    董卓面色一狠,对麾下将领道。

    一时间,四将出阵,要去挑战丁原。

    丁原未动,只见一人纵马挺戟,冲向董卓麾下那几名将领。

    “蝼蚁之徒,不去偷生,反来送死。”

    吕布英俊的脸庞上没有一点兴趣。一股强大的气势从身上流露出,他勒马奔了过去,风驰电掣。

    最前方的西凉将领一声呼喝,挺枪刺来。

    吕布迎面一戟,直接将其拍飞。

    马匹错过,轻而易举又刺死一人。

    抽出方天画戟,吕布随手将一将胸膛划破。

    最后一人被吕布勾下马,在地上拖了好远。

    “杀!”

    丁原一挥宝剑,大军掩杀过去。

    吕布飞马直杀董卓,董卓见识到吕布的威势,自知不敌,连忙逃跑。

    军乱,大败!

    ……

    雁门,马邑,骠骑大将军府。

    一颗叶子几乎已经掉光的大树之下,两人相对而坐。

    他们中间摆着一个棋盘,不是这个时代最常见的围棋,而是象棋。

    象棋的起源在何时?无人说得清楚,有人说是出自神农氏,有人说出自黄帝,有人说出自武王伐纣时,有人说出自尧。

    但可以肯定的是,战国时代,已经出现了象棋。

    “右军师,张让如何?”

    刘凡小兵推进一步,向贾诩问道。

    “张让想做赵高,可无赵高之能。天子终,其必亡,除非遇见匹夫。”

    贾诩跳马,向刘凡回道。

    “何进如何?”

    刘凡左炮,再次问道。

    “匹夫!”

    贾诩停下手中动作,惜字如金的说道。

    此时,何进死,董卓入京的消息还没有传到雁门。

    刘凡在五月的时候收到天子驾崩的消息。

    刘宏是刘凡兄长,不论如何,他对刘凡有恩。从虎贲校尉,到骠骑大将军,若无刘宏。

    他根本不会有现在这等声名显赫,兵强马壮。

    为此,刘凡为刘宏亲手做了好几个花圈,除了带领文武,表面上悼念之外,暗地里还偷偷的抹了好几把眼泪。

    灵帝死,是必然的。他不死,天下无法展开。大争之世也无法出现。

    五月中旬时,小黄门江即,在羽林左监许永的护送下,带着灵帝遗诏和中兴四剑来到马邑。

    刘凡收到遗诏之后,五味陈杂。他没有想到刘宏在临终前还能记住自己。这还是历史上的汉灵帝吗?

    不过刘凡已经不是五年前的刘凡了。

    看惯了无数生死,掌控了许多生杀。不可能再随意起恻隐之心。

    吾若下九幽时,能见到你,大汉依然在。

    这是刘凡在祭拜刘宏时,许下的承诺。

    前世,他以是汉人为荣。

    今生,他让大汉以他为荣。

第四百四十八章 贾诩定大势(中)

    赵王!

    这两个字分量太重。

    虽然在原先的食邑上加封雁门郡,使雁门成为刘凡的封地。

    但“赵”是古侯国啊!雁门原本属于赵地。

    这就意味着刘凡立战功之后,可以增加封地。

    别的郡王都是一个虚位,刘凡不一样,刘凡可以手握雁门军政大权。

    只是,这些不是刘凡想要的。

    “快要将军了!主公今日心不在焉!”

    贾诩出炮一平三,差一步就可将军。

    并且马已过楚河,再进一步也可将军。

    贾诩车一进六之后,便能牵制刘凡一马一车。

    紧接着出了另一单车,算盘都会在贾诩的进攻之中。

    “吾与军师下棋,几乎无胜。没想到军师也有马失前蹄的时候。”

    刘凡炮一进四,憋住贾诩马蹄,只要出车,就能吃点掉贾诩的马。

    由于贾诩手段老辣,下象棋没有几年。便能走一步,思十步以上。刘凡年轻,敌不过贾诩的手段。

    今设一圈套,即将把贾诩马吃掉。只要吃掉一过河马,就可以止住贾诩攻势,然后运作反击。

    “吾如果不能谋划全局,如何助主公完成大业?”

    贾诩开始将军,不给刘凡机会杀马。

    在贾诩看来,主公虽然英明神武,但棋艺……一般。

    果然,连续进攻十余步,刘凡措手不及,将死,落败。

    刘凡棋败之后,闭目不语。

    贾诩笑着盯着刘凡,一点也不害怕刘凡生气。

    主公与臣下下棋,很多臣下都会让主公。但是贾诩没有,他知道,刘凡有那种气量。

    若是故意让刘凡赢了,刘凡才会生气。

    “右军师!时机可成熟?”

    刘凡蓦然睁开眼,向贾诩问道。

    “董卓陈兵二十万于上林苑,随时都可能进军洛阳。董卓此人,年轻时结交羌氐豪帅,出手阔绰仗义,是名动凉州的游侠。被作为良家子选为羽林郎之后,在平羌战斗中屡立战功,从一小卒,历经郎中、县令、都尉、太守、刺使、中郎将,到现在的前将军、并州牧,确实有过人之处。时势造英雄,董卓出身凉州,在凉州威望为最。使他拥有了一支以凉州人马为主的西凉兵团。他只要进一步,就能拿下洛阳,俘虏朝臣。届时他就能占据中兴之地,傲世关外。董卓麾下的李儒乃是智谋超绝之士,早在五年前,李儒就四处拉拢凉州名士为董卓所用,一心辅佐董卓成就霸业。另从董卓的行径上就能看出,董卓早有不臣之心。”

    贾诩向刘凡细致的说道。

    董卓身为并州牧,不入太原总督各郡。

    反而驻扎在司隶河东。这是摆明了要伺机而动,冲向洛阳。

    若何进不将董卓遣往上林苑,而是遣往太原。

    估计董卓会直接兵加洛阳。

    并州有九郡,州牧掌控一州军政大权。雁门、朔方、五原、云中、定襄、上郡都要受董卓节制。

    但刘凡真的会听董卓吗?答案肯定是不。刘凡将河套经营的跟铁桶一样,十几万铁骑,战将百员,更有五虎上将威名赫赫。董卓也相当忌惮。

    “宦官诛何进,世家诛宦官。然后董卓入京师。董卓为了建立自己的威信,一定会废长立幼!使陈留王为天子。董卓或能成为一代人杰,或是冢中枯骨。”

    刘凡言语微中的向贾诩说道,好似未卜先知一样。

    刘凡觉得,历史上的董卓若不凶狠残暴,倒行逆施,**好色。必是一代人杰。

    入洛阳后,董卓就变了,所以是冢中枯骨。

    “主公之言,非常合大势。《中庸》之学,在于不偏不倚,不左不右。董卓一外镇之人,既不是世家出身,又无宗室血脉。他第一个出头,必会被群起攻之。如吾所料不错,关外诸侯已经开始准备讨打董卓,建立自己的声望。李儒太急了,若董卓闭于陇西,割据关陇之地,等待最佳时机。则可以尝试与主公争锋。今只是关外诸侯董卓就不一定能敌得过。谈何与主公一决雌雄?”贾诩抚须说道。

    精兵、精甲、良马。

    还有阴山铁骑、龙骧骑、陷阵营、陌刀军这种精锐中的精锐。

    唯一的弱势就是靠着雁门、河套的人口养十几万兵马太费力。

    河套大部分的土地没有开发,只需一场大战,就可能造成缺乏粮草的现象。

    “军师就这么确定,董卓无胜之可能!”

    刘凡疑惑的看着贾诩。

    要知道宦官诛何进,世家灭宦官。董卓霸京师,废刘辩立刘协。都是刘凡依据历史知识道出来的。并不是有未卜先知之能。

    看贾诩的样子,似乎将他的话当真了。

    “现如今的局势,就算天下不出董卓,也会形成东周之形势,诸侯并于洛阳四周,不服天子之号令。因为桓灵时期,已经将大汉气运耗尽。天下之大,可容百路诸侯争锋;天下之小,仅一人能称帝。强者为尊,这就是大势。”

    贾诩缓缓起身,立于树下,摸着胡须。

    桓灵时期的黑暗政治,尽失人心。对天下百姓来说,朝廷救不了他们,他们会对朝廷失望。对各地豪强、郡守、刺使来说,朝廷腐朽,使他们野心勃勃。拥兵自立,退享荣华富贵,进而争夺天下。

    “请军师细言,吾洗耳恭听!”

    刘凡起身相对贾诩。

    “天下如此,世家豪强推波助澜。世家诛灭大敌宦官,却让董卓摘取了胜利的果实。如何会甘心?”

    “董卓出身卑鄙,却自窃权柄。使自己千夫所指。世家、豪强定会不容,甚至关陇世家也会对董卓不满。当仇怨爆发之时,山东义旗,必会攘袂争起,连州跨郡,皆以诛卓为名。”

    “届时,数十万山东大军讨董,豪强、诸侯、世家联盟,逼近洛阳关隘。就算董卓的西凉兵马实力强劲,能敌关外诸侯,但若主公亲领大军和虎将至洛阳城外呢?董卓是绝对无胜算的。”

    “诸侯讨伐董卓,无人会真心为大汉朝廷。皆是沽名钓誉之徒。他们博取名望,增加自己的威望。或许是一盘散沙,各自为战。但董卓将会面对内忧外患,其兵败也是大势。”

    “董卓败,则主公的机会来。以此机会,重拾大汉河山,彪炳青史。”

    贾诩对刘凡一拜,波澜不惊的脸上,出现激动的神色。

第四百四十九章 贾诩定大势(下)

    “军师是否有助吾鼎定乾坤的计策?”

    刘凡扶正贾诩,向其问道。

    “大将军治下虽有六个半郡,但实力却是五个郡的实力。吾有一计,能否完成,还看时势。”

    贾诩向刘凡正计道。

    就在这时,间军将军王越快步走向刘凡与贾诩处。

    在刘凡、贾诩说话时,王越前来打扰,必是有紧急的情报。

    “拜见大将军,拜见右军师。”

    王越对刘凡和贾诩拱手拜道。

    “吾已非骠骑大将军,称我爵位即可。”刘凡请王越起身,说道。

    江即和许永将天子的遗诏送来之后,除了刘凡、贾诩、荀攸、田丰之外,无人知晓。

    赵王非陈留王可比,刘凡不想吸引中原的视线。

    刘凡被罢免骠骑大将军之职后,部下文武群情激奋。

    要求上书天子,为何如此对待功臣?

    刘凡出言制止,并拒绝去洛阳任少府。

    因为刘凡明白,去了洛阳,就回不来了。许多人视自己为眼中钉、肉中刺。

    刘凡以赵侯的身份,统率诸郡。莫有不服者。

    刘凡要等时机成熟之后,再称王。

    “禀赵侯,间军安排在司隶的细作探得洛阳的消息之后,将重要消息传了过来。”

    王越向刘凡说道。

    “如何?”

    刘凡点头,示意王越将全盘托出。

    “宦官被何进逼出皇宫,在将要回各自郡县之时,又回到宫中,假以何太后的命令,将何进诈于嘉德殿上,斩其首。事后,以袁绍为首的世家势力奋起,将洛阳城中宦官屠戮一空。天子挟走北邙,公卿迎接。归途遇见董卓,董卓强兵压洛阳。领天子回洛阳城,并且驻兵洛阳城。以州牧之职,凌驾于公卿之上。”

    王越一五一十的向刘凡禀告道。

    刘凡和贾诩相视一言,皆开怀大笑。

    王越如丈二的和尚,摸不到头脑。

    “安睿,汝且下去,命令精锐间军,时刻注意洛阳动向,一有变故,立马回报。”

    刘凡转神,对王越吩咐道。

    “诺!”

    王越拱手退去。

    “主公料事如神!今离主公所言,只差一步。不论这最后一步董卓是否会去做,吾计成矣!”

    贾诩抚掌说道。

    “请军师言。”

    刘凡伸手请贾诩坐下。

    “待诸侯讨董之日,主公立刻举起义旗。与山东诸侯响应,从雁门南下,过太原、上党、河内,汇合山东盟军。不过大将军不需要率领多少人马,有决胜之力即可。即徐晃陈于武州的两万骑步兵、关羽麾下一万乞活精骑和四千阴山铁骑。”

    “李儒此人,吾甚知之。当董卓大军败于洛阳关外时,他一定会建议董卓放弃洛阳,退走长安,依靠函谷关拒关外诸侯。函谷关乃天下雄关,战国时,关外六国五次进攻秦之函谷关,皆没有入,函谷关开,伏尸百里。董卓麾兵守函谷关,将阻截住山东诸侯最重要的一条入关中之路。可以说董卓待在长安,高枕无忧。”

    “可若吾军将董卓堵在曹阳、渑池一带,不让其入关呢?”

    说到这里,贾诩探了一下腰,向刘凡问道。

    “不让董卓入函谷关,后方追兵追上,董卓死路一条。”刘凡若有所思,回道。心中有几分明悟。

    “不知主公可知曹骁这个人。”

    贾诩向刘凡说道。

    “隐约熟悉,不甚记得。”刘凡摇了摇头。

    “曹骁现为河东安邑司马。将兵三千与董卓部将牛辅守于安邑城中,并担任一门防备。董卓军无军纪,将无将威,纵容部下。引安邑本地将士不满。主公为河东安邑之人。曹骁等安邑将士素仰慕主公。据间军回答,当年曹骁与主公一起入首阳山击灭劫匪,也算有些战场之情。曹骁请求主公领兵至安邑解救乡人,他愿做为内应,助主公破城。”

    “主公可派遣驻扎在上郡的黄忠,搜集船只,率领骑兵一万,突入只隔一河的河东。另外派遣赵云麾下五千龙骧骑,高顺麾下陷阵营和一万骑步兵,关羽麾下另外两万骑兵,南下从上党入河东。配合黄忠,扫清河东郡内的董卓势力。风陵渡口,肯定是被董卓重兵把守,渡口前为桃林之塞,难以攻取。吾大军扫清河东之后,可以从郏县渡口渡过黄河,至曹阳一带等候董卓大军。届时,准备甲骑具装五千副,用在关羽麾下骑兵身上。组成牢不可破的阵型,冲击渑池、曹阳这一带的平原,配合诸军,将董卓留下。”

    “此战胜后,将大军集结在函谷关外,示董卓首级。函谷关守军若不投降,大军分一部精骑南绕青泥隘口,突袭入蓝田,成功则可入关中。另外派遣上郡剩下的一万骑兵南过六盘山,进攻萧关,两面夹击关中。关中岂有不破的道理?”

    “得关陇之后,西进击韩遂、马腾,夺取河西走廊。这时,主公要分出一部分兵力稳住羌、氐。韩遂、马腾也有十万兵马,他们若不投降,主公一边派遣一上将拖住韩遂、马腾,一边传令西域长史崔琰,让其征调西域诸国兵马,突袭玉门关、阳关。也对河西走廊形成两面夹击之势。韩遂、马腾能坚持几时?”

    “只要主公一口气吞下这万里之地,则有雄厚的根基。甚至还可以趁机将上党郡、太原郡、西河郡,整个司隶地区,全部收入囊中。到了那时,天下九州,公能得其三。强秦之势成,主公有虎视天下的实力。只要休养生息数年,囤积粮食,训练士兵,将治下安居乐业,民心归附。便有足够的实力扫清逆贼,重复吾汉家河山,不负先帝重托。”

    贾诩说完起身,对刘凡重重一拜。

    “军师计策,吾思之,竟如醍醐灌顶!吾今生最大的幸运,就是得到了文和相助啊!”

    刘凡也赶忙起身,向贾诩回礼道。

    河西走廊,陇地,关中之地,整个河套。整个并州,整个司隶地区。

    其中,关中和河套都是粮仓之地。

    刘凡在北方有四大养马场,有足够的战马供应军队。

    在河套北面的畜牧,刘凡也非常强大。牛羊等牲畜过千万。能源源不断的为各县提供耕牛。

    “臣竭尽心力,以报主公知遇之恩。时势易变,臣心不变。”

    君臣二人双手相握,为刘凡心中的天下,迈出第一步。

第四百五十章 丁原死

    当天,大量的间军、斥候、传令兵被派出雁门。

    刘凡向黄忠传令,让他加快磨练军队。又向上郡太守华歆传达命令,让他组织农夫,打造船只。届时配合黄忠部渡过黄河。

    这一次南下的战策,除了陌刀军。只有张辽麾下的两万骑兵,徐晃麾下两万骑步,以及三万鲜卑附属军守在边境上。

    陌刀军是刘凡手上最锋利的一把刀。它代替刘凡,镇守雁门,威慑宵小。

    这一次南下,刘凡打算带上许褚。陌刀军暂时由成廉、张先率领。

    徐晃刘凡也会带着,卫戍北方的两万骑兵暂时由部将统领。

    此次南下筹备的兵力将近十万,五虎上将,徐晃、高顺等将都将参战,只要能完成贾诩所定战策,则气吞万里。

    ……

    洛阳。

    当董卓被吕布大败之后,非常羡慕吕布的神勇。说出了“吾若得吕布,大事何愁不成”的话。

    董卓在前几日的温明园聚会上,已经意识到了自己仅一州牧,不足以震慑群臣。

    他逼迫朝廷,罢免司空刘弘,自己取而代之,担任司空。

    董卓有了三公的身份,底气更足了。

    恰在此时,董卓麾下部将李肃向董卓进言可以劝降吕布,董卓听后大喜,使李肃取代袁术,为虎贲中郎将。

    李肃提出要求,要招降吕布,必须要东西在凉州所得的“赤兔”宝马和金银珠宝利诱。

    董卓犹豫不舍。赤兔宝马,万中无一。他平时小心饲养,不舍的骑。拱手相让于人,确实不甘心。

    李儒向董卓进言道:“明公欲得天下。何惜一马?”

    董卓听后,才欣然与之。

    然后李儒带着赤兔宝马,黄金一千两,明珠数十颗,玉带一条。以故人的身份,去吕布军营求见。

    吕布得知故人来访,亲设酒宴迎接。

    得知李肃为虎贲中郎将之后,吕布心中不淡定了。

    他自诩英雄豪杰,武力天下第一。却只在丁原麾下担任主簿。

    主簿何职?

    不掌握实权的文职。

    此时,李肃令下人引一马上前。

    “闻贤弟匡扶社稷,不胜之喜,今有良马一匹,日行千里,渡水登山,如履平地。名曰赤兔,特献贤弟,以助虎威。”

    李肃望着眼睛都挪不开宝马的吕布,心中偷笑。

    吕布兵器为方天画戟,又有宝甲裹身。唯独缺一宝马神驹。

    赤兔浑身如火,长八尺,每走一步,都似有翻江倒海之势。

    吕布可以想象到自己骑在赤兔之上,纵横无敌的场面。得之,如虎添翼啊!

    “兄赐于此宝马,何以为报?”

    吕布揖礼感激道。

    “公乃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可丁建阳不懂得礼贤下士,公千古神勇,却只得一文职。如吾这般微末之才,便为虎贲中郎将,公才在吾十倍。嗟叹!”

    李肃看了吕布一眼,故作叹息的说道。

    “吾在执金吾处,亦出于无奈啊!”

    吕布听了李肃的话后,猛灌一口酒水。道:“恨不遇明主!”

    他心中异常的憋屈,他感觉丁原时刻戒备着他。他在军中有威望,但丁原不给他兵权。

    “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见机不早,悔之晚矣!”

    李肃笑着对吕布说道。

    “吾听闻当今之世,北方赵侯刘凡和并州牧董卓有摇动大势的实力。兄在朝堂,可知朝人如何评价执金吾,与刘凡和董卓比如何?”

    吕布向李肃问道。

    “刘凡平定北方胡人,虽手握兵马众多,只能算一大将,不能算英雄,北方何比关陇之地?他只是一时之人。司空董卓一声令下,保管刘凡率兵臣服。丁建阳与前者比,更不如。他只是有些小功而已。前几日率领兵马挑战司空董卓,司空董卓也仅仅调遣一小部兵马应战。若非有公相助,司空董卓亲率兵马,一击就能将丁建阳擒住。然,司空非败给丁建阳,而是败给了公的神勇。”

    说到这里,李肃呵呵一笑,眼看着吕布,道:“朝堂群臣,皆不如董卓。董卓为人礼贤下士,赏罚分明,终成大业。”

    “董卓专横跋扈,怀篡逆之心。满朝文武,谁人不知?兄竟然视董卓为世之英雄。”

    吕布勃然变色。

    “公只知其表,不知其里。今天子懦弱,不足威慑群臣,满朝文武,谁人不知?陈留王聪明好学,精明强干,强天子十倍,满朝文武,谁人不晓?而人人心中皆知,口中皆不说,无非是怕背负不忠不义之名。怕担乱国篡逆之罪。”

    “天子懦弱则好欺,天子精明则难奉。满朝文武,明里是做忠臣,暗里却是为己。有谁真正为国家社稷着想?”

    “董公则不然,他敢讲别人不敢讲的话,敢言他人不愿言之语。敢负不忠不义之名,敢担篡逆废立之罪。董公之心何其光明,董公之行何其磊落?”

    李肃一番长篇大论,为董卓歌功颂德,将吕布忽悠的团团转。

    “此话虽闻所未闻,但似乎不无道理!然而,妄行废立,终究是篡逆之道。”

    吕布心中有些动摇,但还是不喜董卓之行。

    “天子与陈留王同为先帝之子。众所周知,先帝喜欢陈留王,有意让其继承大统。是何进、何后强行立嗣,扶皇子辩登上皇位,以置于铸成大错。董公废天子而立陈留王,正是尊先帝之初衷,何篡之有?”

    李肃见吕布心中动摇,继续鼓动吕布。

    “哈哈,仁兄一席话,令我如拨云见日,茅塞顿开啊!吾欲从之,可惜无有门路。”

    吕布一声大笑,起身握住李肃手。

    李肃笑着从腰间解开一个袋子,列于吕布面前。

    “何为如此?”吕布大惊。

    “此为董公慕公之大名,特令某来此奉献。这是明珠数十颗,寨门外还有黄金千两,玉带一条。赤兔马也为董公所赠。”

    李肃贴近吕布,对其言道。

    “董公厚爱啊!恨无涓埃之功,以为进见之礼。”

    吕布感觉受之有愧。

    “董公最恨之人为谁?你我心知肚明。”李肃对吕布耳语道:“功在翻手之间,就看公取不取。”

    吕布想起丁原是如何待自己,沉吟片刻后,点了点头。

    当晚,吕布入丁原营帐,斩其头颅。

    吕布提着头颅,唤来左右,整个丁原军营震惊。

    但是丁原不得军心,加之吕布威猛,他们不敢责备。

    “丁原不仁,已被杀之。肯从吾者在此,不肯从着自去。”

    吕布言落,有一部分将领投靠了吕布。

    其中大部分军士认为吕布弑主不仁,连夜散去。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19035/ 第一时间欣赏汉末之天下最新章节! 作者:几回春秋所写的《汉末之天下》为转载作品,汉末之天下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汉末之天下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汉末之天下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汉末之天下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汉末之天下介绍:
刘凡穿越到东汉末年,成为东平宪王刘苍后代,随着天下大势,刘凡以一步步崛起。收文臣武将,平定乱世,改革内政,镇压四夷。重新开辟丝路,征服西域,虎视天下。贵霜,安息,罗马皆年年纳贡岁岁来朝。这就是刘凡的大汉,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汉土。汉末之天下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汉末之天下,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汉末之天下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