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新鸦片战争TXT下载新鸦片战争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新鸦片战争全文阅读

作者:海之舟     新鸦片战争txt下载     新鸦片战争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二章惊涛骇浪一百六十六鸦片战争14

    第二章惊涛骇浪一百六十六鸦片战争14

    1839年在鸦片战争提前到来的同时,英国在阿富汗同时动了英阿战争。这时多斯特.穆罕默德已经统一了阿富汗,多斯特.穆罕默德倒向俄国人的行为,促使为了获得暖洋出海口,也为了打通连接北非到印度势力范围的英国采取了战争行动。就在义律率领的东印度公司舰队和中国舰队战于官涌之际,英軍3万多人分两路进攻阿富汗,其中一路經長途跋涉,先后到达奎达,而后越过霍賈克山口侵入阿富汗西南部;另一路则強行穿越开伯尔山口,配合英軍主力作战。俄国人面对强大的英军军队保持了沉默,留下仅有1.5万人的阿军独自面对无论在数量和质量都占据优势的英军,多斯特.穆罕默德的军队迅的崩溃了,不久后英军便占领了阿富汗的都喀布尔。然而让英国人意料之外的是,阿富汗各地纷纷揭竿起义,四处出击的游击队袭击英军哨所,切断英军交通补给线,收复重要城鎮。英国人不知所措的陷入了战争的泥潭。一个原本完美的军事占领行动,变成了狮子和蚁群的战争。

    英国人同时面对两场战争,这既是一个世界性强国国力强盛的表现,又是一个世界性强国的悲哀。它在世界各地获得巨大利益的同时,也相应的必须应对来自世界各地的挑战,它必须在欧洲、非洲、印度、美洲、澳洲都保持相应的威慑力量。这种世界格局注定了英国无法投入所有地力量到中国战场,而中国因为刘寄对鸦片战争始终有一个清醒的前的认识。使得中国几乎将全部的力量投入到了鸦片战争当中。为了更有效的打击英国人,逼迫其坐在平等的谈判桌上,一个出乎人们意料的计划开始执行。这一年注定是英国人倒霉地一年,鸦片战争将改变它原有的轨迹,英国人地炮舰将惊醒沉睡的雄师。

    新加坡天后娘娘庙既是新加坡华人祭祀拜神的地方,也是福建会馆所在地。虽然这里的名称仍然叫福建会馆,事实上会馆因为徐汉青的加入已经变成了华人会馆。1839年9月22日。这一天是中秋节,同时天后娘娘庙也将在这一天开始重建为天福宫。当地华商在庙外耍狮舞龙。敲锣打鼓,整条街道沉浸在一派喜气洋洋的气氛中。与外间的热闹相比,庙里地后花园里静悄悄的,守庙的僧人把守住了要道不准外人的出入。

    宁静的花园和外间隔着几重房屋,围着一圈有些老旧的木屋。最里一间不起眼的房屋外坐着一个抽水烟的汉子,他地衣衫朴素,头上裹着汗巾。这人虽然一身仆役打扮,那双眯成缝的眼睛在开合之间却闪耀着炯炯的光芒,从这人双手上突起的筋骨我们不难猜测到这是一个内外兼修的武林高手。仔细观察你还可以看到这人的腰间有一把最新式地手枪,如果你是个军事迷,你肯定认识那是一把m1847型柯尔特左轮手枪。其实这不是m1847型,而是萨穆尔.柯尔特在1837年生产的早期产品,和m1847型几乎如出一辙。由于美国人很愿意在鸦片战争中帮助中国,销往中国的武器中恰好也有这种左轮手枪。这种最新式的武器如何能出现在这样一个人身上呢?原来这人是徐汉青的贴身保镖。作为情报司的骨干人员他们当然能装备如此精良的武器。

    屋里集会的人正是情报司在新加坡的骨干,徐汉青此时正在这间小屋里。他之所以召集了全体骨干聚集在这里,正是为了配合中国水师舰队今晚即将起的进攻。

    会议已经进行了很长地时间,徐汉青从上衣中掏出怀表看了看,此时已经是下午二点。扫视了屋中地七八位衣着各异的成员,徐汉青问了一句:“大家肚子都饿了吗?不如让老王去买点东西进来。边吃边谈。”

    “不用了,徐老板。我看大家都不感到饿,只要想起咱华人从今后可以在南洋说上踏实话了,朝廷能给咱们这些在外地华人撑腰了,大家伙心里比吃了山珍海味还高兴。”

    徐汉青看着说话的刘长贵点了点头,他完全能理解刘长贵的感情的。刘长贵是马尼拉的华人,当地的华人其待遇当真是猪狗不如。当年刘长贵的曾祖死在西班牙人的大屠杀中,他的祖父躲在死人堆下逃了一命,他的父亲因为得罪了当地西班牙人,被活活打死。刘长贵偷偷便卖了家产。逃到新加坡重新闯下了一片天地。其实不仅是菲律宾。整个南洋,华人的状况都极其悲惨。他们之中之所以有人能富裕起来,无不靠着加倍的智慧、勤劳和奋。说起来,这些南洋华人所以遭到这样的待遇,原因无他,就是朝廷从来没有想过这些人是中华炎黄子孙。所以也就不难理解刘长贵这些南洋华人,得知朝廷水师要来新加坡时的兴奋。

    徐汉青再次注视着桌上的新加坡地图,上面被勾画出了许多红圈,这些红圈有的是英军兵营,有的是港口的炮台,还有的是新加坡政府机构。他们的任务就是要在今晚十点给水师舰队点燃炮台附近的篝火,让水师舰队能够找到进攻的目标,还有一部分人将在城中制造混乱,以配合朝廷水师的进攻。

    徐汉青已经将任务一项项分配了下去,对于这些平时从来没有动员过的力量,无能在忠诚还是能力方面,徐汉青都十分有信心。他相信这些新加坡各行各业的华人精英和翘楚,能够完成他分配的任务。出于安全的考虑这些人一向是单线联系,今天将他们召集在一起,除了对他们的忠诚毫无疑问以外,也是今晚的行动必须相互配合。行动完毕后,这些人又将各自分别。

    为了确保行动的妥善徐汉青将任务又一次确定了一遍,见大家都回复的无误了,他的双手撑在案桌上沉重的说道:“咱们中国人在南洋一带所受的伤害和侮辱,诸位也都深受其害。今天的任务若是完成了,南洋的中国人将扬眉吐气,当今皇上的圣明天下有目共睹,皇上决不会与百年前一般,任由荷兰人或者哪一国人屠杀南洋的中国人,诸位作为功臣必将在青史留名,朝廷也必定重赏在座诸位。”

第二章惊涛骇浪一百六十七鸦片战争15

    第二章惊涛骇浪一百六十七鸦片战争15

    与徐汉青手中完全相同的另一幅新加坡地图,此刻正挂在关天培的旗舰指挥舱内。作为这次攻占新加坡行动的总指挥,关天培更忧心的是如何在攻占新加坡后抵御英国人的反扑。各主力舰的舰长都集中到了旗舰指挥舱中,关天培没有向中国海军第一代的舰长们问,而将问题抛给了属于6军的曾国藩。

    关天培端坐在主席上问道:“伯涵以为,咱们攻下这个岛子后,如何守住它。”

    “以下官之见,拿下此地,只是皇上逼迫英国人谈判的一个筹码,若要长期守住,是有些困难,英国人水军强盛。若是以舰队长期封锁港口,用不了多长时间,新加坡将士气低落,无可食之粮,无可用之弹。所以下官以为,只要有畅通的运输渠道,要守住新加坡也不难,只要在险要处驻扎军队,在沿海多设置炮台,以岸炮支援水师,那么坚守新加坡也不是难事。”

    曾国藩的话让赖恩爵拍案而起,大声说道:“当我水师无人,有我赖恩爵在,决不容英国水师猖獗。就是粉身碎骨也要突破英国水师的封锁。”

    关天培挥手说道:“简廷,伯涵只是就事论事。现在战争关头,咱水师是不是孬种,世人皆有目共睹,若是害怕,我大清水师就不会来打新加坡,该冲的时侯,大丈夫马革尸还,绝不皱一下眉头,可是需要保存实力的时侯。谁也不许轻易拼命,咱们这条命和水师地军舰都要给皇上留着。你们可知道为了造这军舰,送人学习西方知识,皇上节衣缩食,裁减宫中人员,花费了多大心血。”

    曾国藩的回答让关天培有些意外,这人居然猜测出了皇上攻打新加坡的真实目的。看来龚大人派遣他率领四镇的兵力随我关天培攻打新加坡。不无道理。想到这里关天培又问道:“那可有办法躲开英军舰队运送粮草物资。”

    曾国藩看来早已经考虑过这事,他站了起来指点着舱壁上的海图说道:“我们必须派兵扼守住柔佛海峡。才能获得运输渠道。”

    赖恩爵从座位上站了起来,他站立在地图前看着新加坡靠近大6那端的海峡说道:“对呀,这条仅百里长地柔佛海峡,最窄处只有二、三里的海面,用岸炮完全可以控制住。如果和柔佛王国搞好了关系,就可以从对面运送物质。”

    陈化成也围了过来,他指着暹罗(泰国)地位置说道:“暹罗是我大清的属国。如果要他们运送粮食和物资到柔佛来,应该不会遭到拒绝。”

    关天培面北抱拳说道:“当今圣上已经派人到了哥打丁宜城和柔佛国王联系,此事稍后再论,”

    曾国藩又补充说道:“关大人,下官以为我等只要打下了新加坡,先派人到新加坡对面的柔佛王国联系恰当的人选,然后到四周散布消息,就说柔佛王国内正以十倍的价格收购我们需要的物资。那些热于冒险的商人为了获得利润,必定会贩卖物资到这里。而且我大清和法美等国关系不错,以高价向这些国家购买,应该也不是大问题。”

    陈化成忍不住骂道:“真他骂操蛋,这样打仗,可都是在烧钱呀!”

    陈化成一点都没有骂错。刘寄现在都快成化缘地和尚了。一到上海刘寄就让人召来两淮盐商,这些人大都已经改行成棉布商,成衣商,还有的专门做猪鬃的。也有的和接造船厂下游的活,生产缆绳,帆布的。总之这些人依然是一方富豪,家财万贯,可刘寄并不想杀鸡取卵,他主要是想让他们在不影响生意的情况下认购一些国债。

    不过这些人并不知道皇上的心思,一个个跪在皇帝面前心里七上八下地。刘寄看他们的脸色。便知道这些人在担心着什么。商人无非图个钱财。如果皇帝要他纳个千儿万把的,他们谁又敢不交呢?

    刘寄为了减轻这些人的担心。脸上带着笑容将他们一一扶了起来。一干商人都露出了激动的神色,其中一人当即就开口说道:“皇上,现在国家有事,草民愿意捐出自家在福建的作坊,以资军队,赶跑英国人。”

    刘寄往声音处看去,见一个圆脸身宽,穿着一身水蓝色湖绸,头戴一顶镶玉帽子地中年人正低着头在说话。

    刘寄问道:“你是何人?”

    “草民胡荣命,是贵州人氏,现在福建经营五金作坊。生产一些剪刀、门锁、船钉等等之类的东西。虽说赚钱不多,可值此多事之季,草民也愿意奉献自己绵薄之力。”

    刘寄知道能被毛鸿岁请到这里来觐见自己的人,绝对不是赚钱不多的人。这人的小五金必定卖的很红火,只是让刘寄没有想到的是,福建居然现在便成了小五金的生产基地,他一下有了兴趣,向胡荣命问道:“你们那里做生意的人多吗?”

    “这些年逐渐多了起来,现在几乎村村都在做这些东西。女人们在家里管理生产,男人们外出销售。现在的火车很方便,运送货物既快捷又方便,让大家地生意都好做。还有地人专门给人运输货物,他们用骡马车队将货物送到火车站一路押送到各地。只要有火车,便有咱们在浙江生产的小商品。”

    刘寄饶有兴趣地盯着弥勒佛一样的胡荣命问道:“你不会也是这样做的吧?”

    “回皇上,小人的作坊稍微大一些,请了千把号帮工,外地的店铺也多一些。”

    “那你把作坊给了朕,你又怎么办呢?”

    “草民希望和雷老爷一样,给皇上干活。”

    刘寄笑了起来,这人是想搞政治投资。他向下边跪着的人说道:“都起来吧。”

    这些人惶惶恐恐的站了起来,刘寄指着一排矮凳子让他们坐下。

    等这些都坐定了,刘寄这才说道:“如果朕给诸位无数的钱,不知道诸位想干什么?”

    这些人被皇上的话弄的有些惊诧,皇上不要钱啦,还要给我们钱,邪门。

第二章惊涛骇浪一百六十八鸦片战争16

    第二章惊涛骇浪一百六十八鸦片战争16

    刘寄看这些人不敢回答,先点了胡荣命的名说道:“你先讲。”

    犹豫了半响,胡荣命小声的答道:“草民,草民会买田地,置房产。当然也会将钱捐献给皇上编练新式军队。”

    刘寄有些自嘲的想到,还不算太差,知道编练新式军队。其实这回答跟刘寄心中想要的回答差的太远了。刘寄现在不想问其他人,他猜想这些人的回答都会和胡荣命一样。

    出乎刘寄意料之外,一个少年跪下说道:“皇上,小民可以讲一讲吗?”

    “准讲。”

    “是,小民若有了许多钱,一定要办最大的作坊,招募很多的人到作坊里上工,这样他们就都有饭吃了。我也可以挣很多的钱,然后我再办更多的作坊,让空闲的人都有工上。”

    刘寄双目一亮,嘴里不禁说道:“好!”

    转头看去,一个相貌清秀的少年睁着一双明亮的眼睛直挺挺的跪在青石铺成的地上。

    刘寄指着问道:“这是谁家带来的?”

    一名中年商人惶恐的站了出来说道:“回皇上,草民富盛钱庄的东家张德生,这小子不懂事,胡言乱语,回头草民会教训他。”

    “他叫什么名字?”

    “胡光镛,字雪岩”

    刘寄双眼一亮,仔细看着眼前的少年,小伙子双眼黑白分明。头上前半截刮成了青皮,脑后托着一根粗大油亮地辫子,一身虽然俭朴却干净整洁,让人徒生一股好感。刘寄心头一喜,这就是胡雪岩,又是一个清代名人。没有片刻的犹豫,刘寄马上下了一个决定。他向胡光镛说道:“朕要把你送到英国去。让你学会怎么做生意,你可愿意。”

    胡光镛有些疑惑的问道:“皇上。做生意不跟着掌柜学,还能在私塾里学吗?”

    刘寄笑了笑从桌子上一大摞小册子中,抽了一本递给胡光镛。

    年轻的胡光镛好奇的看着封面念了出来:“国富论”

    “对,这本书对你们商人很有好处,你们一人拿一本去。”

    听到刘寄了话,董宪周上前一步将小册子分了下去。

    毕恭毕敬的从董宪周手中接过这本手册,商人都牵开来。好奇的观看着。

    刘寄耐心地等待他们读了片刻,这才向诸位大商人说道:“这是英国人亚当.史密斯写的书。好好地看一看,说不定下次朕见到你们,你们的商品已经卖到英国去了。”

    没过多久下面看书的人便有了反应,那位做小五金的胡荣命惊奇的叫了起来:“如果把做扣针的工序改进成书上写的18种,当真能提高产量吗?”

    话一出口,胡荣命察觉到自己地唐突,赶紧合上小册子。小心的揣入怀中,向刘寄跪下叩道:“草民该死,不该在皇上面前高声喧哗,请皇上赎罪。”

    “无罪,起来吧!”

    胡荣命听到皇上免了罪,松了口大气回到自己的凳子上坐下。

    这时刘寄高声说道:“不瞒你们说。朕也喜欢这本小册子,今后朕会下旨意,为咱大中华立宪。所谓立宪,就是制度出神圣不可侵犯的最高法律,任何人都必须遵守宪法。其中朕会在宪法中写上一条,每个人通过劳动,所获得的正当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包括朕在内的所有人无权剥夺别人的私产。”

    刘寄这一翻话让商人们噗通跪了下来,一起高呼万岁!不待刘寄开口。商人们都踊跃表示要购买国债。其实这些人到了这里来。本来就做好了思想准备,任由皇上宰这一刀。现在皇上的态度如此开明。让这些商人心中感激万分,自然主动出来认购国债,不过话又说回来,买国债也是要还这些商人地,也不至于使这些商人伤害了根本。

    刘寄见商人们认购热情大增,让人传来随行的吏部侍郎徐继畬,着令徐继畬具体办理相关事宜。

    在刘寄的劝阻下胡荣命也不在嚷着要捐出作坊了,他认购了一些国债,便兴致勃勃的看着由京师大学堂翻译过来的国富论(国民财富的性质及其原因地研究)。

    ****************************

    夜色渐渐来临,海面上烧着的晚霞也黯然下来,只剩下西方还残余着一线朦胧的红光。随着时间的推移,夜色越来越浓,西边大海上哪淡淡的红光也消失的无影无踪。天空中的星光越来越明,和新加坡城中的点点灯火交织在一起,散出氤氲蓝光的夜空空灵而又神秘,一轮皎洁圆润的明月从海上缓缓地升起,天地间慢慢披上了一层朦胧地银辉,粼粼的波光在圆月下交织出一幅银色地图画。中秋节的夜晚是一个美丽的夜晚,圣淘沙岛上的沙滩和椰子树也在月辉的照耀下和海风的轻拂中变得更加迷人。

    随着斗转星移,新加坡港口周围燃起了一堆堆篝火,没有人知道这些火堆是什么作用,连篝火不远处的炮台守军也摸不着头脑,或者那是当地人为庆祝一个不知名的节日点燃的吧。

    1839年9月22日,这个平常的中秋之夜,因为中国水师的出现而变得不平常。

    汤姆.史丹福.莱佛士爵士突然听到港口处传来连串的爆炸声,每一声在静夜里都是那么令人震惊。年事已高的莱佛士原本正努力的耕耘在一个马来少女的身上,早先喝下的红酒让他处于一个难得的亢奋状态,马来少女绸缎般光滑的肌肤已经让他达到了临界状态,这突如其来的炮响让他本就不堪负重的心脏连续的遭受打击。莱佛士浑身颤抖起来,双手捂着胸口翻滚到床下。他的举动惊的马来少女尖叫起来,在管家推开房门时,莱佛士已经睁着双眼,大张着嘴巴,在痛苦中死去了。

    新加坡突然间乱了起来,不管是居住着华人的大坡,还是居住着马来人的小坡,以及居住着欧洲人和阿拉伯人的美芝路,都有火光窜起,警察吹着哨子在街道上胡乱的忙碌着,他们的目的肯定是想让局面安静下来,可港口处传来的爆炸声和四处燃烧的大火让他们变得不知所措,以至于把事情搞的更糟。

第二章惊涛骇浪一百六十九新加坡

    第二章惊涛骇浪一百六十九新加坡

    英国人完全没有意料到中国水师的进攻,约翰从船舱中飞奔而出,巨大的轰炸声接连的在他耳中响起。这位穿着裤头的英国海军上校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港口中不时闪耀着刺目的亮光,炮弹呼啸着落在港口四周的炮台和舰船上。炮弹在着落点炸开,再次爆出一声巨响,尽情的破坏着周围的一切。望着新加坡城市的方向,那里火光将城市上方的天空映红,人声隐约可闻,清脆的枪声不时响起于爆炸的间隙,一切都处于混乱之中。

    “万能的主呀,这些邪恶的东方人。赶快起锚,快,快。”呼喝声从约翰的嘴里爆出来,他的胸中充满了怒火,居然有人胆敢攻击英国港口,一定是那些该死的中国人。

    慌张的水手在长官的吆喝下赶紧行动起来,约翰的上到处都是跑动的身影,各级长官的吆喝声此起彼伏。

    “开火!”

    巨大的叫声将约翰吸引了过去,不待约翰开口询问,他听到炒豆一样爆响声随后传来。那是码头上攻击过来的中国6军,和船上的水手在相互射击着。一股凉意从约翰心头升起,码头上的6军都到那里去了?

    眼看码头上的中国6军越来越多,约翰终于现他的船动了起来。这艘近四十米长的“海阿新”帆船缓慢的离开了码头,细长的码头上并不能排列更多地6军,这使得约翰侥幸的摆脱了中国6军的攻击。

    约翰向港口四周望去。港口内一片火海,有好几艘船只在水面上燃烧起来,和岸上的火光一起照亮了半边天空。约翰寻找着这次从好望角临时调遣到新加坡的其它四艘战舰,他们的运气差极了。其中一艘看来警觉的早,在约翰离开码头时已经冲到了中**舰地前面,此刻变成了一艘火船,船上的人影在火光中穿梭着。甲板上不时有慌乱地英军水兵跳向海中。约翰可以想像,一但船上的火药库爆炸。这艘船将变成一堆烂木板。似乎在印证约翰的想法,一声压过了一切响声的爆炸声传了过来,一瞬间的工夫巨大的火球膨胀开来,热浪和火焰随着冲击波抛射向四周,耀眼的光芒在刹那间照亮了整个港口。

    另外两艘军舰似乎运气也不太好,它们混杂在商船和运输船中,还没来得及起锚。便被中国人地士兵冲上了甲板,数量众多的中国6军似乎已经控制了局面。船上可以看到一队队被俘虏的英国海军。

    马上约翰就现自己的好运也到头了,三艘中国战舰已经对他形成了包围全,其中有一艘将船身侧向对着自己。让约翰来不及思考的瞬间,两艘的主炮出两股红光,紧接着轰隆两声巨响,“海阿新”的船身一阵摇晃却安然无恙,看起来中国人的炮术有待提高。约翰还来不及高兴。那艘侧舷对着“海阿新”地战舰开炮了,大约在八百米开外的战舰在月色中亮起一阵不断闪烁的红光。“海阿新”的周围如同下了一阵饺子。其中有数炮弹命中了“海阿新”号的甲板。爆炸声在近距离的响声和带来地震撼远远过刚才的观望。一阵血雨伴随着船身剧烈的摇晃,落到了约翰的周围。被炸断的桅杆歪斜着慢慢砸向了海中,爆炸带来的高温引燃了甲板。

    约翰在摇晃的甲板上抽出了指挥刀高喊道:“射击!”

    这艘已经受了重伤的战舰,向对面的中国战舰齐射了一轮火炮。同样的爆炸声在银色地月夜里传来,密集地爆炸在海面如同一阵死亡的焰火。这种异常耀眼地美丽,在顷刻间带来了致命的灿烂。

    虽然约翰感觉到自己已经命中了中国战舰,可不可避免的绝望感随着另外两艘战舰的轰鸣声强烈的出现在约翰的脑海。一炮弹几乎直接命中了倒霉的约翰,在约翰垂死的目光中,时间似乎突然的放慢了,他看到呼啸而至的炮台猛的变成一团最绚烂的火焰,迅放大,在下一瞬间便吞没了他。一切突然都失去了,变成了一团绝望的漆黑。

    新加坡的防御的确差了一点,后世著名的西索罗炮台现在根本还没有修建。新加坡的防御主要靠港口处一些零散的炮台。

    曾国藩从运输舰上一上岸。便立刻安排了一票人占领码头,另一票人清扫附近的炮台。他则亲自率领三、四、五镇的主力往英军驻守在这里的两个步兵团包抄过去。又派遣了六镇往新加坡城移动,切断城镇和码头的联系。

    这支倒霉的英军部队在战斗刚刚爆时,便遭到了猛烈的舰炮轰炸。这是因为有人悄悄的潜入英军营地,几乎在中**舰进攻的同时,营房里的马圈被人点燃。草料高高扬起的火焰在夜里成为舰炮重点照顾的对象。那些从睡梦中惊醒的英军狼狈的从营房里冲出,许多人连武器都来不及拿。

    这一轮轰炸虽然伤亡不是很大,但是英军步兵的士气受到沉重的打击。

    当曾国藩按照地图指示的方向往英军的方向运动时,两军很快在码头外围遭遇了。

    枪声迅的在前方响起,曾国藩果断的命令第三镇正面阻击,第四镇从左侧运动切断英军往城市方向的退路,第五镇由右侧往后包抄英军。

    英军两个团加在一起只好一千五百人左右,这些人如何是两万中国6军的对手。要知道曾国藩率领的新军无论是武器还是士气都绝不比英军差。何况中国6军的队伍中准备了大量的改良掷弹。掷弹的炸药配方绝对领先于英军,那是刘寄将现代军队里的TnT炸药配方回忆出后,交给丁守存反复试验出的烈性炸药。要知道大名鼎鼎的TnT是188o年德国人赫普明的,现在的各**队谁有这么优良的炸药。

    在一路的爆炸声和枪声中,英军步兵团迅的崩溃了,逃往新加坡城的英军被第四镇阻挡住,当第五镇的兵力从后方出现时,英军只有投降一条路了。

第二章惊涛骇浪一百七十巡阅澳门

    第二章惊涛骇浪一百七十巡阅澳门

    澳门在鸦片战争以前,其主权一直属于中国,葡萄牙政府需每年支付地租银,其驻军也主要由中国政府派遣。

    1839年9月3o日这天清晨,海雾在澳门刚刚散尽,艳阳从东方海面上冉冉升起,大地笼罩着一层金黄。清朝驻澳门地方长官,官级五品的澳门同知蒋立昂与澳门总督边度率领着各自的属下恭迎在三巴门外。

    虽然事情刚过去一周,中国人夺取了新加坡的消息已经在东南亚传开,不久全世界都将知道中国人夺取了东南亚的咽喉新加坡。边度在几天前已经向国王写了一封长信,将新加坡之战的详细情况写进了信里。在信的末尾,边度感慨的写到:贪婪的英国佬为了鸦片的利益,居然惊醒了一头沉睡的狮子。

    还沉浸在思考中的边度,被鸣道的锣声惊醒过来。看来是钦差大臣林则徐的队伍到了,往道路的尽头看去。只见狭窄的土路上出现了蜿蜒的如同长蛇一样的队伍。让边度有些惊讶的是,钦差大臣的八抬大轿并没有簇拥在举着威武和肃静的皂役中。这打破了他惯有的思维,中国人当真变了,除了当头鸣锣的人以外,官轿前后都是着装整齐的新军队伍。边度早已经听说过中国训练出了许多和西方类似的新军,今天这支军队终于被边度看到了。他们一身绿色的制服,斜跨着一杆火枪,头上带着软帽将辫子完全包裹了进去。身上的武装带上插着弹药,腰带靠后方还挂着一些特制地掷弹,枪刺则别在腰带的前方,新军士兵脚下的绑腿让他们十分灵活,袖口和领口以及肩头的镶边则增加了服装的美观,那些军官的武器稍有些不同,他们在腰带上别着两把最新式的左轮手枪。和一把腰刀。

    这支明显火器化地军队让边度的心一个劲地往下沉,如果说前些天他写下英国人惊醒了睡狮的句子还有些概念化。今天边度则是具体的看到了醒狮的利爪。同时这支军队伴随着钦差大臣的出现,也让边度看到了中国人对于禁绝鸦片的决心。他们看起来丝毫没有因为英国的宣战减弱半点禁烟地决心。今天林则徐的到来,必定是为了彻底清除掉澳门作为烟贩根据地的影响。

    边度挥手让三巴炮台点燃大炮,他麾下的葡萄牙士兵们也肃然整队,在边度的示意下这支一百人的葡军充当了仪仗队。他们中一人鸣鼓,一人飐旗,队长理了理制服。上前舞枪作为前导。随着19响礼袍的轰鸣,自觉的到这里迎接钦差大臣林则徐地澳门居民点燃了鞭炮,还有人在路上摆上了香案供桌,上面堆满了鲜花等物。

    林则徐从轿子里下了地面,他向后看了看,两广总督邓廷桢也下了轿子。两人相互谦让了一会,因林则徐是大学士兼吏部尚书与钦差大臣的身份,地位颇高的他走了前头。邓廷桢落后半步。尔后跟着新军的统制和一干文武官员。

    对面的边度随着澳门同知蒋立昂一起迎了上来,边度将手放在胸口敬了一礼。边度长期在中国,知道中国官员重视上下尊卑,好礼仪。他有些担心,这些朝廷官员逼着他行大礼。好在这种担心并没有出现,这名钦差大臣看起来格外开明。一点也没有为难他。他身边的翻译,很流利地将边度问候的话转达了给了林则徐。

    眼看礼炮完毕,边度让军乐队奏响了欢迎曲,这些铜管弦乐曲,林则徐已经不陌生,新军营地中的小号他是听的烂熟,而且一些留洋学子学会了西乐,也有人在国内演奏,因此林则徐对这些西洋乐曲一点也没有感到好奇。

    林则徐和边度等人寒暄完毕,他转头向附近的中国居民走去。这些看热闹的居民见林则徐走了过来。齐刷刷的跪了下来。参差不齐的叫道:“林大人,您是青天大老爷。”“若不是您派人戒除了我等的恶习。又销毁和禁绝了鸦片,我等已经在黄泉路上了。”“老爷是咱家的救命恩人呀!”

    林则徐双目中饱含着深情,这些同种同根地父老乡亲,朴实而又厚道,他们辛苦劳作了一辈子,所得微薄地积蓄往往因为鸦片荡然无存,常常有人后半生因此而落魄潦倒,无活命的半分本钱,更多地不得善终,最后死无葬身之地。想到这些林则徐心里一股豪情升起,如果能禁绝鸦片,我林则徐何无所惧!无所憾也。

    他向这些跪下的老乡动情的说道:“都起来吧,若没有当今皇上,我林则徐岂能有半点作为。现在英国人正在攻打我大清,因为什么?就是因为鸦片,皇上坚决要禁止鸦片,而英国人为了赚钱,不顾我大清子民的死活,从沿海各地勾结胆大妄为之徒,往我大清倾销鸦片。当今皇上英武神明,在新加坡击败了英国守军,一举拿下了新加坡。这次我林则徐到澳门来,就是要看看还有没有英国商人胆敢偷运鸦片到大清的国土上。若是乡亲们现了谁偷运鸦片,尽管到警察局去告状,如果告警察局不行,可告到知县那里,若还是不行可告到知府那里,若还是不行,可告到督察院乃至告到京城。”

    边度听着翻译小声的在自己耳边翻译着林则徐的话,看起来,这位钦差大臣对禁鸦的决心当真是大,不过从他的话里边度也感觉到中国的官场不怎么规矩,里面一定有不少问题,不然为什么告到警察局不能解决问题,而要往上告了。

    虽说对中国的官场,度边和大多数外国商人一样,有些看不惯。可现在不是思考这个的时侯。度边将念头转到了葡萄牙对战争地态度上,不管怎么样,葡萄牙在战争中保持了中立,边度也没什么好担心的。英国和中国对于葡萄牙来说,都是惹不起的大国。既然惹不起,那就不惹,两边都不得罪。

    莲峰庙位于澳门莲峰山下。始建于明崇祯初年(1592年),1723年的雍正元年时。居民集资扩建,修葺成现在的规模,庙里悬挂的“中外流恩”和“恩光浩大”匾额,分别书写于明万历年间和清康熙年间。莲峰庙地处进入澳门的必经之处,清代许多巡阅澳门地官员,都驻扎在这里,办理公务。所以,莲峰庙又是澳门唯一的一所官庙。

    当林则徐一行向莲峰庙行进时,莲峰庙已经十分热闹了。

    成群结队地看热闹的人,已经聚集在院外。而院子内,澳门理事官、中国的同知、知县、以及钦差大臣的代表已经在那里恭候。各种礼物:银子、丝绸、茶叶、猪和角上扎了红绸带的小牛,也摆设在庙的正门口。

    最先到达的是骑马地新军统制王大勇,随着王大勇的到达,一队穿着绿色军装的新军士兵引导着钦差大臣的八人大轿出现了。走在轿旁的还有一队葡萄牙仪仗兵。在林则徐的轿子后面是邓廷桢的官轿,以及跟随着其他官员和军队。林则徐一到,立刻受到恭候的官员前来迎接,然后林则徐被引进庙堂,在那里稍事休息并与澳门总督举行会谈。

    莲峰庙内,林则徐用一张木神台做临时办公桌。接见了边度和葡萄牙地官员。林则徐向他们宣布了朝廷恩威,申明了禁令。并且谈到了希望葡萄牙人安份守法。

    边度让翻译向林则徐表示:2oo多年来,葡萄牙人在这里安居乐业,心存感激还来不及,怎还敢违法乱纪呢?现在随时同中国官员一起驱逐贩卖鸦片烟的奸商,也是份内应当作的事情。

    这些话只是说给林则徐听的,其实林则徐又何尝不知道,他和这些外国人打过很多交道,如何不知道他们的禀性。说白了,外国人是看着中国人的实力在说话。现在中国人刚刚在新加坡打了打胜仗。葡萄牙自然要卖一卖乖,讨好一下朝廷官员。

    虽说肚子里在拔着小算盘。双方地会谈仍然在友好的气氛中进行着,林则徐还当场赠送给葡萄牙官员绫绸、折扇、茶叶和冰糖等礼物,赏给葡萄牙士兵酒肉面等及龙圆4oo块,并与澳门订立了为期3年的贸易合约,约定每年运入澳门茶叶5o万斤。

    一个小时的会谈宾主尽欢而散,边度坚持要陪着林则徐巡视完澳门。他们一行经过三巴、妈阁庙、南湾各炮台,一路上,林则徐都受到了鸣礼炮19响的隆重欢迎。在林则徐必经的道路上,沿途的中国人更是摆设香案,热烈迎接林则徐的到来。

    南湾一带是外国商人聚居的地方,也是澳门鸦片走私贩卖的中心地域。就是在这里,林则徐派随行官兵重点抽查户口,一方面看是否与登记相符,另一方面也是核查是否还有藏匿地鸦片。边度到这时候才惊觉到为什么3个月前,林则徐会命令对澳门做人口普查。原来林则徐早早就谋划好了,如果现在还有偷偷进入澳门地英国鸦片商人准被逮住盘问。边度对这位中国官员,越另眼相看。

    因为对英国商人的检查,林则徐一行在南湾停顿稍久。待检查完毕,一行人又重新折回小三巴,走进小巷,沿着大码头,一直往前走,到达麻风庙地大门口,然后走上医院路,在三巴炮台下转一圈,最后从花王庙的大门出去。这一程,林则徐经过了当时澳门的主要商业区及文化中心,观察了澳门当时最有名的建筑和军事设施,也考察了澳门西方人的居住区,这对林则徐对澳门这座中西文化交汇小城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贴近的观察了林则徐心中早已经打开的窗口。

第二章惊涛骇浪一百七十一巡阅澳门2

    第二章惊涛骇浪一百七十一巡阅澳门2

    林则徐在澳门南湾停下了脚步,此时的南湾还没有遭到什么污染,水面上波光粼粼,舟船来往。岸边的路两边栽种着高大的树木,沿岸自然的弯曲成一条绿色的走廊。身穿着灰布粗衣的旧时人家远远的观望着钦差大臣,偶尔有孩子的喧哗声引起大声的喝斥。

    林阿适指着岸边一栋宽敞的洋楼说道:“这旧时伍东家在澳门的宅子。”

    说完林阿适当头领头,林则徐和邓廷桢随着进了屋子。澳门总督度边早已经自行离去了,外面随行的士兵已经将宅子护了起来。

    这间房屋仿照了西洋建筑的很多特点,窗户开的很多,镶嵌上了玻璃,让人在屋里即可以欣赏到屋前屋后的花园,也可以看到南湾秀丽的景色。三人落坐不久,守候在门外的新军伍管带领着两名洋人进了屋里。

    看到等候的客人到了,林阿适迎了上去,向林则徐和邓廷桢引介起来。

    “这位是美国驻华商务总监乔治先生,这位是“佐治亚”号的船长马丁先生。”

    “这位是三等护国公大学士吏部尚书钦差大臣林则徐大人,这位是两广总督邓廷桢大人。”

    宾主双方一阵热情的寒暄,乔治很热情的握做了林则徐的双手,然后将脸凑到了林则徐的左脸。林则徐的脸色不易察觉的抽搐了一下,对于没有断袖之癖的林则徐。乔治这一下,地确让他有些心里障碍,好在林则徐对西方礼节有所了解。轮到邓廷桢时,他的脸部肌肉明显的有些僵硬。不过这些小问题影响不了利益趋于一致的中美两国。

    “先我代表美国政府祝贺中**队在新加坡取得了胜利。”林阿适在一旁流利的用中文重复了乔治的话。

    乔治耸了耸肩膀继续说道:“我相信中国人能够战胜这场战争,我们美国愿意和中国保持良好的关系,为了表示我们地诚意,我们这次来。带来了一整船中国需要的机械产品。这只是一个开头,我们将源源不断地为中国提供所需要的产品。澳门是一个不错的地方。我们通过澳门交易,为我们躲避英国人的干扰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林则徐点头说道:“我代表皇帝陛下向贵国的总统先生问好,感谢贵国运来的机械产品,我们将按照高出市价5o%地价格进行交易,一直到中英战争的停止。稍后中国皇家贸易公司的伍秉鉴先生将和贵国的代表进行具体的谈判,感谢你们乔治先生,还有英勇的马丁船长。”

    这种交易并不止在澳门出现。当林则徐一行返回广州的时侯,位于越南的岘港地一间新建的房屋内,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章京郭嵩焘正和法国商人埃莫森亲切的交谈着,作为从法国留学归来的郭嵩焘,他很轻易的便和埃莫森谈起了熟悉的话题。

    埃莫森地鼻子嗅了一下,墙上的水泥还没有干透,刺鼻的水泥味让他的鼻子有些不舒服。这些中国产的水泥,引起了埃莫森的注意。看来中国人的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而且他们似乎打算在越南长期待下去。外面港口工地上,工人们正干的热火朝天,那些用水泥石子混浇的炮台看起来防护力很好。

    埃莫森对外地身份是一个商人,其实他是法国政府派遣到东南亚地一名高级武官。一直以来法国人都想在东南亚找到一个立足的地方,可东南亚基本上已经被列强瓜分完毕,他们最终选择了越南。当初法国人帮助阮福映夺取越南政权就期望获得越南地土地,只是阮福映死后他的儿子阮福皎并不认这个账。现在甚至出现了越南境内杀害法国传教士的事情。

    中国人突然出现在越南,并且驻军在岘港。将局面变得越来越不利于法国。可是中国人有一个很好的理由,毕竟越南一直都是中国的属国,他们完全在行使自己宗主国的权利,法国要想在越南立足,这是一个难以逾越的障碍。

    这些问题埃莫森已经考虑了很久,望着窗口那些操练的中国士兵,埃莫森端起茶碗喝了一口,茶叶的味道有些苦。但是回口很舒适。淡淡的香味让口舌生津,颊齿间留下一股韵味。

    埃莫森带着笑容开口说道:“尊敬的中国朋友。这次为了向贵国提供这批数量巨大的机械设备,法兰西勇敢的船厂们冒着巨大的风险,如果法国在东南亚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港口,我想事情将变的更容易。”

    郭嵩焘明白埃莫森在暗示着什么,对于越南的局势,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东亚司已经提供给了他详细的资料。最近法国人在越南很是失意,辛辛苦苦培植了一个代理人阮福映却命不长,现在的阮朝国王又不买账,反倒杀死了法国传教士。郭嵩焘早有对策,他笑道:“天朝和法国是友好国家,我们的利益是一致的。只要英国人在,法国在东亚、东南亚都不可能找到适合的贸易对象。现在我们可以提供给法国政府更多的友善条件,扩大两国间的贸易,允许法国人直接到中国境内经商,也允许法国传教士到中国传教。”

    这些条件本来就是中国答应法国的条件,埃莫森的希望自然不仅于此。他开口直接说道:“我们希望越南的阮福皎能善待法国传教士,并且租借越南南部的金瓯角给法国。”

    临行前杜受田向郭嵩焘反复提醒过尽量和法国人加深友谊,但郭嵩焘不认为搞好关系一定要出卖中国利益,中南半岛必须是中国的后院,这样中国本土的利益才能得到保证,所以郭嵩焘技巧的回答道:“越南是中国的属国,我们有保证其国土完整的责任,当然对于越南伤害法国人的事情,我们深表愤怒,我本人向为主殉难的牧师表示深切的慰问。并且我会代表天朝敦促阮朝改善对法国传教士的态度。至于租借土地一事,有关国家的尊严和主权。这必须皇帝陛下才能给予答复,而且以我本人妄自猜测,这种事情决定是不可能的。相信埃莫森先生知道中俄库页岛之战,战斗的起因便是因为俄国人抢占了中国的土地。”

第二章惊涛骇浪一百七十二备战新加坡

    第二章惊涛骇浪一百七十二备战新加坡

    库页岛之战埃莫森怎么会不知道,这一战让国际上对待中国的看法有所改变。但是真正让国际上刮目相看的却是新加坡一仗,这一仗打消了许多国家跟在英国人后面捡便宜的打算,也让埃莫森认识到中国的力量,法国已经暂时打消了和中国争夺越南的想法,他有些失望的说道:“对阁下的言论我有些遗憾,阁下怎么能将伟大的法兰西和野蛮的俄罗斯相提并论。前不久,我为贵国提供了英国远征舰队的最新情报。现在又为贵国送来紧俏的物资。阁下的言论很让人遗憾。”

    郭嵩焘哈哈笑了起来:“中国和法国都是历史悠久的伟大国家,为了阻止英国的以强凌弱,维护公正的国际秩序,我们两国有义务也有责任团结起来。为了表示我国的诚意,我代表朝廷同意法**舰在中国港口内补给。”

    埃莫森见郭嵩焘的口气松动了,将身子从凉椅上前倾着靠近郭嵩焘说道:“如果贵国将岘港让给法国管理,我们每年可以支付贵国一定的经费。”

    郭嵩焘的脑袋摆动的像拨浪鼓一样,推着双手说道:“我个人所能作主的最大退让步,便是允许法国舰船在岘港停泊,至于安全问题阁下可放心,我们加强了港口的防御设施。而且今后中国在越南南部也会建设港口,那时一定也允许法国人的舰船入港停泊。”

    埃莫森仍然希望能够得到法国人自己管理的土地,不断坚持着需要一个港口。

    郭嵩焘有些不快地说道:“阁下这就是强人所难了。我国向贵国的商人提供大量的茶叶、丝绸、瓷器,向贵国提供更多的通商口岸,难道贵国还不满意吗?”

    埃莫森其实对于会谈的结局已经满意了,他不过在尽可能的用嘴皮子争取利益。对于越南来说,既然中国已经觉醒到这里的重要性,法国人自然争不过。不过即使要丢弃这里也应该更多地争取一下。埃莫森站了起来,笑着上前拥抱了郭嵩焘一下。原本有些僵硬的气氛。又变得融洽起来,郭嵩焘可不像邓廷桢一样。他在法国留学多年,自然适应了西方礼节。

    这次地会谈的成果让双方都获得了自己想要的东西,法国人在东方获得了战略和贸易伙伴,中国人获得了展工业的机械,在西方世界内部有了为自己说话的盟友,当然这种盟友关系是基于利益的前提,在中法两国的共同利益大于矛盾之前。这种盟友关系都是牢靠地。与美国的关系也是同样的道理,现在美国在亚洲没有任何殖民地,要想打破英国在东亚的主宰,和中国合作是一条不错的战略线路,况且中国人现在勇敢的和英国战斗,背后得利的肯定是他们这些观望者,战争财自来就是美国强大起来的不二法门。

    新加坡被中国占领,使得世界地目光集中到了这里。所有的国家无不在猜测,英国人到底会如何夺回这块极其重要的黄金水道。

    **************************

    新加坡的秩序回复的很快,这当然少不了当地华人的协助。现在新加坡总督府地官员大都是这些华人在担当,作为新加坡临时总督的曾国藩,对当地华人的效率很满意,他们完全没有国内那些官员的腐朽作风。做事雷厉风行。

    曾国藩的官衙设在原英国总督府内,对于自己的任命,曾国藩至今仍不敢相信。远征舰队的人都以为将会是关天培担当新加坡临时总督,谁也没有想到皇上的圣旨里指明了曾国藩担任这个职务。为了报答皇上知遇之恩,曾国藩几天来几乎不曾睡过一个好觉。在接见了大量的本地华人和再三的思考之后,曾国藩决定奏请皇上加固修缮新加坡地防御,将新加坡建设成一座稳固地要塞,以此将战争延伸到国门之外。在曾国藩看来,只要新加坡坚固的插在马六甲地咽喉,英国人就不可能放手进攻中国大6。那么要拔掉新加坡这颗钉子。就等同于将战争引到到了国门之外。他同时在奏折里写道:中国欲防患于外,必须加强台湾岛的防御。尔后逐渐强大水师,将海洋来的祸患变为财富。

    奏折送走之后,曾国藩并没有一味的等候圣旨,他与关天培商议,英国人要想夺回新加坡,舰队少则不敷使用,要集结舰队,短时间英国人还不会来。趁着这个时机,我们应该将大量的物资运送到新加坡。同时向周围大量收购粮食和军用物资,从大6运送火炮和弹药到此。关天培对曾国藩的话深以为然,亲自率领部分舰队回大6运送军资。

    这些措施施行以来,新加坡港口内的船只络绎不绝,一些法、美、葡、荷等国的商船也纷纷贩卖物资到此。

    这天曾国藩正在港口检查增设炮台的施工进度,有士兵来报,朝廷使者到来,正在总督府内等候。

    曾国藩暗自奇怪朝廷使者来的好快,奏折刚刚送走十天,即是到了广州有铁路也不可能现在就返回。

    仔细一思量,曾国藩醒悟到,一定是和柔佛王国谈判的使者回来了。

    虽然手头的工作仍然很多,曾国藩仍然准备回去了解一下对岸的消息。曾国藩将最重要的工作交待给了步兵第五镇的统制纪岚,他让纪岚带领麾下的战士在自己测定的位置修建一条防御性壕沟,壕沟前要遍布竹签和铁刺。这些位置是曾国藩仔细计算过的,刚刚在舰炮的有效范围之外。这样做的目的不言而喻,曾国藩并不打算在英国人的舰炮覆盖下作战,而且这样能减少新加坡的防御范围。所有靠岸太近的住宅,曾国藩都已经下令放弃。这些放守的据点,主要在一些有所凭峙的高地上。另外曾国藩从国内运来了大量的新式掷弹,这些掷弹已经不是像西方国家一样用专门的掷弹并抛掷。因为TnT炸药的优良,中国产的掷弹基本上和2o世纪的手榴弹区别不大,每个士兵都配备了五枚的基数。现在为了应对英国人即将到来的大反扑,曾国藩要求回去运送军资的舰队,多运送一些掷弹。

    向纪岚安排完毕,曾国藩又向新加坡华人6景生说道:“还要麻烦先生带领警察局的人严密放守奸细,那些宵禁的命令已经放,我就不多言了。街上各要道都把戊午时斩张大牛的布告张贴了吗?”

第二章惊涛骇浪一百七十三备战新加坡3

    第二章惊涛骇浪一百七十三备战新加坡3

    说到这事6景生替张大牛求情道:“督军大人,当天晚上处于乱军之中,一切都是难免的,何况张大牛杀的只是一名英国人,”

    曾国藩坚定说道:“6先生大概有所不知,张大牛将英国妇女先奸后杀。他是非杀不可,现在新加坡人心不稳,其中洋人众多,这些洋人来自世界各地,我中国士兵在新加坡的一举一动,代表了中国的形象。我们可是王者之师,仁义之师。若不能杀一儆百,洋人都以为我中**队只是一群野蛮人。他们出去后一传十,十传百,我堂堂王者之师,何以服人,何以在新加坡立足。你们不必多言,杀!”

    听完曾国藩的话,6景生再无言语,连原本想求情的步兵第六镇统制王大勇也没有开口,虽然王大勇的资格颇老,可是这段时间以来,曾国藩严厉的治军和深谋远虑的智慧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对这样一个统帅的决定,王大勇终于没有开口。

    再说曾国藩回了总督府一看,朝廷来人是总理外交事务衙门东亚司章京郭柏苍。说起来曾国藩和郭柏苍在京城便已经认识,当时郭柏苍刚刚从欧洲留学归来在总理衙门当差,曾国藩则从京师讲武堂出来在兵部当差。两处衙门相隔不远,朝廷派饭银时,两人的名单一前一后,所以时常相见。今日的相见让两人都格外高兴,曾国藩连忙让人奉上香茗。将郭柏苍请入坐席。

    郭柏苍左右打量了一翻充满西方情调的总督府,对这些西洋建筑郭柏苍也不算陌生,当初他在欧洲大6周游时,也算见闻广博,对这些西洋建筑早已不稀奇了。今日郭柏苍与当年地旧友重见,更让他心中感慨的是曾国藩已经是一方大员了。当下郭柏苍说道:“今日伯涵已经是朝廷重臣,事事变化莫测难料。想当**我二人。常常为被克扣的饭银和户部的官员吵闹。今日想起往事,仿佛只是在昨日生。颇觉有趣。”

    曾国藩笑道:“蒹秋是淡泊之人,不好世间俗事。那些银两原本我也不在乎,可想到朝廷规矩被这些污臣破坏,我自然要出头一闹。”

    郭柏苍摇着头笑了笑,指着曾国藩说道:“也亏得当今皇上圣明,要不然你现在已经回湖南老家了。”

    曾国藩哈哈笑了笑,心中也有些感慨。两人一时都沉默了下来。

    郭柏苍呷了一口酽茶,咂了咂嘴巴,转移了话题说道:“可惜了上好的普洱茶,伯涵将老茶和新茶杂放,叶色已然变红,味老而香衰。”

    见到郭柏苍淡然自如的样子,曾国藩笑道:“蒹秋还是老样子呀,嗜茶如命?”

    郭柏苍摇头说道:“时世沧桑。一切都在流逝。我又如何能不变,你去了数月,可知道朝廷又去了两位重臣。”

    曾国藩猜测的说道:“可是陶中堂大人。”

    郭柏苍点头说道:“还有曹中堂。”

    听到朝廷一下去了两位重臣,曾国藩注意力集中到了此事上,他开口说道:“连曹中堂也去了,真是可惜。那现在地大学士由何人担当?”

    “武英殿大学士由包世臣、王鼎二位大人担当。体仁阁大学士由林则徐与杜受田大人担当。”

    曾国藩不由凝神问道:“那皇上又改了祖制,将大学士中的两个满人名额都给了汉人。”

    “是呀,这次满人地表现的确差劲。英国人占领定海后,从镇海登6,在浙江附近几个州县如入无人之境。当地的满八旗,一触既溃,尚不如绿营汉军。最后还是新军出马,也不知道是不是英国人得到了消息,左军镇的炮营在铁路沿线布好了阵势,两军尚未交战。英国人便匆匆退回海里。”

    八旗的衰败那是众人尽知。但是当今皇上敢如此重用能臣干吏仍然出乎众人的意料,曾国藩本身就是受到浩荡皇恩的人。他地感触更深,此刻曾国藩的心中对皇上有一种神圣的崇拜感,同时他又替皇上忧心满人可能出现的不满,他脱口又问道:“那军机大臣由那些人担当?”

    “魏源、林则徐、包世臣、陶廷杰、杜受田、徐继畬。”

    曾国藩不禁又感叹道:“这些人中魏源、杜受田、徐继畬不仅是留洋生员,而且忧心忧国,时刻不忘强国强民,而林则徐、包世臣都是当世俊杰,陶廷杰为人刚直不阿对皇上尤其尽忠尽职。”

    说到这里曾国藩不禁叹道:“有明君如此,我中华有望。”

    郭柏苍点头说道:“京城中的满人老爷,对此很有些意见,不仅是满族皇族贵胄,便是朝中满臣也纷纷上书皇上,要求恢复旧例,皇上在**昭告天下,中华境内,凡我大清子民,一切人等俱是中华民族一员,何须区分满蒙汉,天下本是一家,为何又要分家。事后不久,当朝大儒贺长龄为皇上重理家谱,皇上一族始出于公孙轩辕一支。皇上马上到黄帝陵认祖归宗,奠拜炎黄二祖。”

    曾国藩听到这里,向郭柏苍说道:“今日若不是蒹秋前来,我还不知道朝中出了这许多大事。朝中的满人大臣难道会罢休吗?”

    “不罢休又怎样,京城中驻防的禁旅八旗连影子都没有了,近卫军是从新军中挑选出来的精锐,九门提督程廷华是皇上心腹,麾下地武装警察都是原来绿营汉军改编过来的。北京周围驻扎的新军,虽说有少量满人,可这些人多为贫苦人家,他们那里在乎这些朝中之事。在说新军的军官无一不是皇上的学生,都是京师讲武堂出来的俊杰。”

    “看来天下大势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大变,皇上一步一步,用十数年地时间将满人一点点架空了。难道皇上……?”

    郭柏苍已经猜到曾国藩话里有猜测皇上不是满人的意思,他立刻回答道:“这决不可能?”

    “是呀,大行皇帝嘉庆不可能传位于他族的人,何况嘉庆年间仍有不少遗臣,如果皇上有问题,这些人不可能不知道,当初也不会将皇位传给当今圣上。”

    “看来,只能说当今圣上的出现,乃是上天眷顾我中华。试想,如果不是皇上早早实行的一系列政策,恐怕……。”

    虽然郭柏苍没有说完,但是曾国藩知道他的意思,如果不是皇上的革新,中国必败。

    即便是现在的局面,曾国藩仍然没有胜利的把握,其实曾国藩的内心深处知道中国并无战胜地可能,可能地只是将战争打成和局或者是败局。

第二章惊涛骇浪一百七十四吴淞口攻防

    第二章惊涛骇浪一百七十四吴淞口攻防

    上一章名字写错,应该为“备战新加坡2”

    吴淞口炮台位于黄埔江入海口,是守卫上海的海上门户。1839年秋季的一天清晨,当浓雾被阳光驱散后,炮台的守军现江面上出现了一支庞大的舰队。舰队从东北方向黑压压的逼近,船身巨大的战舰一字排开在不远处的江面上。一场等待了多日的战斗终于来临,稍后英国战舰向吴淞口炮台起了猛烈的炮击。舰炮的声音如同雷鸣一般从海面上隆隆传来,一股股浓烟在英国舰船上方飘荡,大白天里仍然能看到火炮出膛的刹那间出的亮光。

    英国舰队进攻吴淞口的炮火,根本不需要传令兵的通报,6军大臣龚自珍已经知道了。他的驻地就在离吴淞口不远的宝山附近,一听到海面上的炮声他立刻从屋中走出。

    龚自珍的脑海里飞快的将情况理了理,吴淞口炮台由黄埔江江面自然分隔为东西两组老式炮台,东炮台守将为绿营余步云,西炮台守将为绿营周世荣。除此两组老炮台外,尚有两组新式火炮,这些新式火炮为长卫三型线膛炮,是中国自产火炮,由于钢材质量稍差一些,加厚了炮管,因此增加了重量。虽说不便于炮兵机动,这些火炮却正好适用于固定炮台。两组新式炮台各有四十门,隐蔽的分别建于两岸的林木稠密之处。

    这场可能来临的战斗,龚自珍已经备站多日。按照计划在英国人地初始进攻时。新式炮台不许还击,那么此时的英舰一定在轰炸那些暴露出的老式炮台。

    龚自珍的亲卫为他拿来了望远镜,6军总参谋长罗兰罗曼带着一帮军官从附近的营房中集中了过来。

    从望远镜里可以清晰的看到一轮轮炮弹倾泻下来后,空中弥漫着硝烟和尘烟,炮台的四周到处都布满了弹坑。可以想想此刻地战场上一定充满了刺鼻的硫磺味。

    罗兰罗曼已经熟练了许多地汉语在龚自珍的耳边响起:“我早就猜到英国人会来的。”

    从罗兰罗曼的话中不难听出,这次的进攻已经在6军衙门的预料之中。早在定海被攻陷以后,上海的防御已经不断地得到了加强。此时守卫在上海的除当地的绿营官兵和地方八旗兵以外。尚有炮兵第一镇、步兵第十三镇、步兵第十五镇、骑兵第二镇。这些部队除了炮兵一镇是广州过来的以外,其他二镇步兵是东北紧急抽调过来的。骑兵第二镇则是从京城抽调过来的。这些新军部队共同组成了两江防御军团由龚自珍亲自率领。

    按照事前的布置,八旗兵在进攻开始后增援绿营。在战斗开始后半个小时,这些八旗军才从营地里磨磨蹭蹭的开拔了出来,往吴淞口地方向缓慢的运动过去。从营地到前线炮台,这短短的两里地竟然用了半个时辰。

    龚自珍已经将部队集合完毕,他登上了附近一座山头调整着手中的望远镜。江宁将军惠敏徘徊在八旗兵阵地中的身影出现在镜头里,这家伙行军打仗还坐轿子。真是操蛋。他的镜头往前延伸,可以看到第一线绿营官兵地战况。半个时辰的轰炸后,东炮台守将余步云已经在仓皇的撤退,西炮台守将周世荣仍然在顽强的还击。暴露出的炮台大多已经变成了瓦砾碎片,那些用条石垒成的炮台地基被打的坑坑洼洼,无一处完好。

    “大将军,末将吴起云愿率领第十三镇支援东炮台。”

    “在下愿往。”

    “下官第十五镇统制张魁愿往。”

    听到这些将领的请战,龚自珍知道他们是在湖州窝了一肚子的火。英国人在攻陷定海后不久。又袭击了镇海,进而在镇海附近四处攻打,宁波府的八旗和绿营在与洋人交锋后,数炮之下打地落荒而逃。偶尔有些亡命地绿营队伍,还没冲锋到英军跟前便已经成片倒下。得到消息的两江防御军团迅赶往赶到镇海,可惜两江军团还未到宁波府。英国6军造已经撤退回了海中。支援宁波府不成,军团官兵却在宁波府看到被洋鬼子烧杀抢掠一空后地村镇。那些焦黑的瓦砾,悬吊在树旁的中国人尸体,无不让部队官兵窝了一肚子的气。这次英国人攻打上海,难怪新军将领纷纷请战。

    龚自珍对这些将领淡淡说道:“诸位,稍安毋躁。”

    龚自珍之所以不马上支援,是在等待八旗兵的溃退,他可不想八旗兵把新军冲散了。对于皇上暗中叮嘱自己让这些八旗兵和绿营兵挡在前面,龚自珍是心领意会。皇上应该是想借英国人的手打击和削弱八旗兵和绿营兵,看起来这次战争之后。皇上会有新的军事调整和部署。不难猜测皇上会加快淘汰八旗和绿营的度。

    英国人的轰炸终于渐渐的弱了下来,他们的运兵船开始出现在龚自珍的镜头里。看来英国人想登6了。而且英国似乎也观察到东炮台守将在撤退,他们的登6的地方正是东炮台一侧。

    见到英国舰队的靠近,罗兰罗曼和龚自珍都意识到是炮台开始反击的时机。两位目光碰在了一起,罗兰罗曼微微的点了点头。龚自珍向身边的传令官吩咐道“立刻传令所有炮台,进攻。”

    正当英国舰队在向前逼近以掩护运兵舰登6的时刻,看起来残破不堪的吴淞口炮台突然火光闪闪,一炮弹从隐蔽的火力点射出来。海面顿时笼罩在一片炮火中。

    第一轮轰炸的准头很差,只有几命中了军舰,但是这些炮弹和刚才老式炮台的实心弹完全是两样。炮弹在舰船上再次出致命的怒吼,闪耀出橘红色的光芒和气浪,方圆数丈之内无一完好的物体。立刻有两艘被击中甲板的运输船,炸出了数处大洞,伤亡了大量的英军官兵。

    龚自珍看到靠近的十数艘英**舰不仅没有掉头,而是立刻开始还击。他不得不说英国舰队指挥官的命令是正确的,现在舰队和炮台的距离大约在千米左右,若是英国舰队掉头回去肯定会遭到巨大的损失。

    海面和岸上俱是火光闪烁,一道道浓烟、一阵阵爆炸,一切都笼罩在铁与血中。刚刚到达前线的八旗兵好像被浪头冲散的沙子一般,立刻倒卷回来,片刻间作了鸟兽散。那位江宁将军惠敏坐在轿子里还不忘探头出去看看后方的情况,在镜头里看到他一脸张皇,挥汗如雨的样子,真的让龚自珍感到一身冷汗。幸好,幸好皇上组建了一支新军。

第二章惊涛骇浪一百七十五吴淞口攻防2

    第二章惊涛骇浪一百七十五吴淞口攻防2

    第十三镇的指挥室在一间废弃的棚屋里,屋子摆放着一张八仙桌和一些柜子。桌子上铺放着一张大地图,围着桌子站着三个人。他们是第十三镇统制吴起云,第十三镇参谋长毛隼,第十三镇教导官邝树人。

    终于接到了立刻开赴前线的命令,让吴起云好战的血液里有一丝丝兴奋。他让让参谋长立刻下达了各协官兵集合的命令,随后向外面叫道:“喜子进来收拾东西,准备出。”

    邝树人在一边建议道:“老吴,前线绿营和八旗逃散了,我们是不是先派一营人立刻出,不然若是英军登6,炮兵便没有了任何掩护。”

    对于教导官这个角色,吴起云有些不喜。这家伙整天和手下一帮教导干事向士兵们灌输忠君爱国的思想倒也罢了。

    可有一次自己带上兄弟们出去打打架,给朋友扎个场子,这家伙居然也在自己面前叨叨唠唠,还告到上级教导官那里,让自己受了个处分,差点免了职。在吴起云心目中这纯粹就是监视老子的。讨厌归讨厌,可吴起云毫无办法,邝树人跟他职务平级,而且许多公文往来没有此人签字算不了数。

    好在军事管理还是吴起云说了算,刚才邝树人的建议,他差点就脱口而出“不行”两字,可左右一思量,打仗这事不能意气用事,这家伙说的也对。

    东西炮台操作新式火炮地虽然是绿营的人。可他们都经过了6军部统一的专业训练。他们分为五人一组,其中一人指挥,一人装弹,一人点火,两人搬运炮弹,一人后备。在英国舰炮猛烈的轰炸下,这些炮手丝毫没有胆怯。东炮台的绿营和八旗都已经撤退了。但是炮台的守军依然悍勇的还击着。

    吴七赤1uo着上身,露出半身古铜色地肌肤。上面的肌肉在搬运炮弹时有力地鼓胀着。他将炮弹递给了装弹手,那枚圆鼓鼓的炮弹由前塞进了炮膛里,当他退开后旁边的点火手点燃了引线。吴七退后了几步,注意着那条引线终于变成了一条灰烬,燃烧进了炮舱中,一声巨大的震响,炮身在炮架上急的抖动了一下。随着子母炮管飞的交错了一下,一炮弹在弹指间已经出膛了。

    炮弹在每秒5oo米的度下,以肉眼无法看见地度在两秒之内落到了“担麻士葛”号的前甲板上,第二次爆炸再次传来,炮弹中的TnT炸药将铁球炸的粉碎,数不清的铁块高的穿刺向周围,方圆数丈之内的物体被射的如同马蜂窝一般。爆炸地气浪掀翻了一具重达一千多斤长管加农炮,炮身翻了几个跟斗和周围被气浪冲走的人一起在甲板上滚动。沿途带来血淋淋的碰撞。

    几乎在同一时刻,一枚尾部带着稳定杆火箭弹射在吴七的阵地上。32磅火箭弹的战斗部在触地的一瞬间爆炸开来,一团浓焰向吴七席卷而来,顷刻间便将他吞灭了,吴七地眼中突然的光芒大作又刹那间变的一片黑暗。

    在提前赶到东炮台的步兵十三镇军官曾大头眼中,吴七已经变成了一具焦黑的尸体。显然英国人射的这枚火箭弹的种类属于纵火弹。曾大头匍匐在炮台外的弹坑中默默的观察着,这些纵火弹十三镇的炮兵也有,演习时他见识过这玩意,可用在人身上地惨状,他是第一次见到。被烧灼地缩小了一号的尸体,出焦臭味,附近地草木被引的燃烧起来,吞食在火焰中的炮弹再次出巨大的爆响,一团浓焰随着爆炸升起,炮台坚实的三合土地面被炸出一个深坑。

    曾大头现英军的一队步兵从岸边绕了过来。向附近另一处炮台潜伏了过去。他当立刻向身后挥动了一下手臂。传令兵起身在草丛中矮身窜了过来。一个纵跃到了曾大头的身边。

    “立刻通知马队官,让他带一队人去阻击前面的英军。”

    “得令。”

    随着传令兵的离开。曾大头一一安排起来,一个营的兵力被曾大头分为五块,分别在划分出的区域阻击上岸的英军6军。

    不一阵,前方传来密集的枪声,那是马队官和刚才现的英军打了起来。

    龚自珍被眼前的战况看的心惊肉跳,英国人的战斗力之强,出乎他的意料之外。这一轮炮战下来,新老炮台几乎全部瘫痪了,现在只要这边的炮台一响,立刻便召来英国舰炮的压制,只消一轮的齐射,炮的炮台铁定哑了。而刚才如此激烈的还击,只是炸沉了英国人五艘舰船,其中两艘运输舰,三艘战舰。另外击伤了六艘英国战舰,使其退出了战斗,其中有二艘是战列舰。

    比龚自珍更吃惊的是英国远征军司令懿律,这次的损失是他远远没有料到的,情报部门提供的资料里根本没有的炮台看来是中国人后来装备的,其威力之大让他遭遇到开战以来所没有过的损失。他的内心深处剧烈的吼叫起来:“一定要洗劫上海,让中国人经济最为达的地区之一,变成一片焦黑。”

    “将军阁下,有从澳洲来的计件。”

    从副官的手中接过用蜡封口的信件,懿律撕开了插着三根鹅毛的信封。

    看完了这封信懿律的手在微微的颤抖,他捏着信纸的左手将信捏拢成一团,信纸被揉捏成一团纸疙瘩,在懿律的掌心中无奈的蜷曲着。

    义律看着懿律紧锁的眉头,心头渐渐笼罩着一层阴影,他没有直接开口问懿律,而是从甲板上望着岸边越显激烈的战斗说道:“将军阁下,我们应该增加进攻的兵力,现在落水的士兵全部救助上来,敌军的炮台已经被完全压制住了,我们将很快攻陷上海。”

    “不,将所有的士兵召回来,立刻返回澳洲新南威尔士。”

    义律忍不住问了出来:“将军阁下,难道生了什么不该生的事情吗?”

    懿律看似平淡的说道:“的确如此,新加坡落到了中国人的手中,大英帝国的尊严被严重的挑衅,我们必须先收复那里。”

    这个消息不仅让义律沉默下来,屋子里所有人都沉默了下来。懿律自嘲的笑了笑说道:“看起来,我们找到了那支躲藏起来的中国舰队。”

    英国人的士兵在步兵第十三镇到达东炮台时,已经全部撤退进了海里。

    从望远镜里龚自珍看着逐渐脱离战场的英国舰队叹了口气。看起来,又失去了一次教训英国人的机会,这些可恶的英国佬只要退回海里,我们便毫无办法,只能眼睁睁的失去打击他们的机会。

第二章惊涛骇浪一百七十六

    第二章惊涛骇浪一百七十六

    伦敦的冬天虽然寒冷却很少下雪,昨晚的雪到今天已经薄薄的在大地上积了一层。巴麦尊摇晃着酒杯从玻璃窗口直直的看着着泰晤士河边的雪景,他似乎是在倾听着壁炉里松柴燃烧时出的响声,又似乎在欣赏冬节里披雪戴霜的大树。

    门外传来了敲门声,巴麦尊问了一声,谁?

    “先生,一名记者萨克雷,前来拜访您。”

    “带他进来吧。”

    不久巴麦尊听到了一阵上楼的脚步,接着敲门声再次响起在门口。

    巴麦尊从窗口站了起来,应了一声:“进来吧。”

    对萨克雷巴麦尊早已有所耳闻,近来这人在报上撰文为中国人说好话,影响了不少反对英中战争的议员,现在战争已经让英国陷入了被动,如果中国战场失利和新加坡沦陷的消息传播开,必定会影响更多议员,这不是巴麦尊希望看到的局面。

    巴麦尊面上看不到任何的表情,他向门边走了两步说道:“请坐,需要一杯烈酒暖和一下身子吗?”

    “不,谢谢。”在管家关上门后,萨克雷一边脱掉外衣一边说道:

    萨克雷将外衣搭在手上开门见山的说道:“相信先生已经知道新加坡落入了中国人的手中,懿律将军的舰队在进攻上海时受到惨重的损失。”

    巴麦尊的表情不自然地笑了笑,对方看起来知道的不少。

    “来我们坐下谈。相信你到这里来不会只是向我通报战争的战况。”巴麦尊看起来很诚恳的坐了下来,也邀请萨克雷在他的对面坐下。

    萨克雷坦然的坐在了巴麦尊的对面,他将帽子也取了下来拿在了手上,这才向巴麦尊说道:“早年间我到过中国一次,和中国有过一些交往。我这次来,希望成为一名英中友谊地使者。”

    巴麦尊已经知道了对方来意,在巴麦尊搜集的情报中。他早已经清楚萨克雷早年在中国有一段不平凡地经历,听说这人和中国皇帝有过来往。此刻对方的话越证明了巴麦尊的手中的情报。

    “是中国人让你来的吗?”

    萨克雷听出了巴麦尊话中的不满,他回答道:“这不是谁让我来,我代表我自己来的,先我是一名英国人,我热爱我地国家,我不希望英国人民无辜的死亡在万里之遥的海外。我们为什么一定要和中国动战争,战争只能带来死亡和仇恨。就像那令人憎恶的鸦片一样。所以我认为,我们英国可以和中国正当的贸易,也可以成为友好的国家。中国是一个爱好和平的国家,我在中国的日子深深地感受到这点,那里的人民纯朴、善良。曾经我在中国时,走到乡下一户人家里,那一家我并不认识的人热情的招待了我这个陌生人。……。”

    巴麦尊的眼神里露出嘲讽的味道,他摆了摆手说道:“好了。尊敬地记者和作家先生,我们现在并不是在讨论你的小说。说说中国人的条件?”

    巴麦尊的举止很不礼帽,不过萨克雷并没有表露出不满,他回答道:“我再次重申,我不能代表中国人,我是一名英国人。我只是替中国人转达中国外交官员和英国政府谈判的意愿,当然先生可以拒绝谈判的邀请,只当我没有说过这话。如果先生愿意将话转告给相阁下,而相阁下愿意谈判,可以来通知我,我会转告给中国的外交官员。他们很快便会将消息传达给中国国内,然后他们会派遣一个谈判小组在合适的地方进行谈判。”

    “很好,我已经明白了你的意思,那我们的谈话也应该结束了。”

    听完巴麦尊地话,萨克雷站了起来说道:“是地。我应该离开这个空气不太好的地方。”

    巴麦尊有些疑惑。他并没有感到屋里地空气不好。

    萨克雷看到巴麦尊的疑惑,笑道:“有些人的嘴里会出浓厚的异味。说话时尤其明显,这显然影响了这里空气的质量。”

    巴麦尊有些恼怒对方说自己口臭,可他自己也能感觉到自己的嘴里确有些异味,等萨克雷一离开,他赶紧到洗漱间漱口刷牙,忙活了一阵。

    伦敦,唐宁街十号,相官邸内。

    墨尔本子爵也对英中战争的走向有些失望,听完巴麦尊的汇报,墨尔本子爵搁在那张豪华书桌上的手有节奏的敲打起来,半响他说道:“或许我们可以考虑中国人的提议,如果能在谈判中得到我们需要的何尝不可。”

    “阁下,我估计时间上已经来不及了。现在重新集结完毕的远征舰队已经在进攻新加坡的路途中,即使立刻布命令也来不及了。”

    “我们为什么要召回军队,如果能攻下新加坡,在谈判上我们不是更主动一些。”

    巴麦尊哈哈笑了起来:“阁下的智慧如同普照大地的阳光,相信这次以6o艘战舰数十艘运输船以及两万6军的远征军阵容,足以攻陷新加坡。到时中国人不答应我们的条件,我们直接进攻中国的都。”

    ***************************

    中国北京的冬季显得肃煞萧条,街头的行人稀少,迫不得已出门的人在寒风中将双手笼在大褂的袖子里,戴着皮帽子的头,畏缩在厚厚的围脖中。

    紫禁城的东暖阁中却是另一翻情景,屋子里温暖如春,却看不到炉子,更闻不到半点烟熏味。屋子里没有多余的人,只有刘寄和德温公主。两人显然是刚刚漏*点之后,德温公主的脸上尚留着一抹余红,单薄的白色内衬掩不住衣衫里流露出的*光,让休息了一阵的刘寄又蠢蠢欲动起来。

    随着刘寄的行动,屋子里春意更浓。

    看到德温公主苦苦忍住想要呻吟的表情,更激起了刘寄征服的**,他的表现如何也不能让人联想到,这是一位58岁的老人。

    一头油黑的辫子盘在刘寄的颈项上,随着他每一次俯卧下去,他赤露的背部上肌肉自然的收缩成充满力量的状态,微微的汗在他起伏的肌肉上淌出,窗外的阳光透过新装的玻璃照射进暖阁里,让他毫不松弛的肌肤闪耀着一层光芒,刘寄的动作明显的加快了。

    德温公主的双颊红的似乎要滴血一般,一阵潮水一般的快感让她咬破了嘴唇,虽然嘴角一丝鲜血留下,终于德温公主没有出让她感到不合乎礼仪的叫声。

第二章惊涛骇浪一百七十七教育

    第二章惊涛骇浪一百七十七教育

    近来许多的事情忙的刘寄几乎没有停歇过,靠着十数年坚持不懈的锻炼和体内奇怪的变异,刘寄得以有了一身强健的体魄。

    强壮的身体足以使他能够支撑繁重的工作,只是长期的工作会令人不快,和德温公主一起让他身心放松下来,深深的体味着这种最原始的快乐。

    当**到达顶峰的事情,刘寄的身心都松弛下来,很快便舒适地睡了过去。

    当德温公主将他唤醒过来时窗外正有打更的太监扯着尖细的嗓子在叫唤着:“红日高升,皇德浩荡,巳时,平安。”

    “皇上,已经是巳时(大约9点过)了。”

    其实刘寄在听到报时的时侯便已经醒了,漏*点之后的睡眠质量很好,虽然只是短暂的睡了片刻,刘寄感到神清气爽。

    翻过身,他看见德温公主正跪在床边,双目深情款款的看着自己。

    由于屋里的很暖和,德温公主只是披着一件轻纱,她前倾的身子露出一片洁白的胸脯,香艳的情景让刘寄的目光不知觉看到了公主高耸的胸口。

    德温公主的脸飞快的红了一下,下意识的将衣衫拉紧了些。

    刘寄呵呵笑了一声,又要伸手去拉公主。

    德温公主有些嗔怪的道:“皇上,大白天的,刚才的事臣妾便不该从皇上。敬事房那些公公又该在背后说闲话了。”

    按理说刘寄该怒吼着找出这些说闲话的人,可是刘寄并没有怒。只是淡淡地说道:“能点出名来吗?”

    “臣妾只是猜猜,皇上老是违反祖制,宫里又这么多太监,当然难免有说闲话的。”德温公主一边说着,一边趴在床沿服侍刘寄穿衣。

    听德温公主这么一说,刘寄也懒得理会这些事情,从床上下来穿衣洗漱完毕自然花了一会工夫。梳洗完毕厅外的洋钟敲响了起来,听声音响了十下。刘寄知道是十点钟了。

    今日要到乡下一间小学私访,刘寄特意邀请了军部侍郎达音泰同行。

    之所以邀请达音泰同行,是因为刘寄想详细的了解新加坡现在的情况,自从去年批准了曾国藩建设新加坡防御体系的奏报后,一晃已经翻年了。钱已经用去了不少,可事情办的到底如何刘寄需要详细地了解一翻。

    自去年入冬以后,英国人便如同蒸了一般。偶尔碰上一些出现在通商口岸的英国商船也是偷偷来中国走私地。从各方面打听到的情况表示,英国人正在积极的战备。这种情况越让刘寄关注新加坡的局势。现在英国人之所以没有出现在中国大6,一定是担心新加坡的中国守军抄他们的后路,不敢是进攻印度,还是袭击英国舰队的运输补给,都是英国人不能不防范地。

    刘寄的一身乡绅打扮没有难住达音泰,毕竟达音泰在宫中当差多年,刚一见到刘寄。达音泰便认了出来。他刚要下跪,刘寄快步上前一把将他拉了起来,说道:“今日无需多礼,称呼我王老大便可。”

    达音泰反应不慢,抱拳躬身说道:“王老大在上,小弟有礼了。”

    “走吧。今日朕和你们都去见识一下,最新式的学堂,有了这东西,便是英国来一百艘,一千艘战舰,朕也不怕。”话一出口,刘寄觉话中不自觉又加了朕字,自嘲的笑了笑当先出了正阳门。

    一行人过了桥,在东河街的道旁早有几辆四轮马车准备在那里。

    刘寄上了其中一辆,见其他人都往旁的马车里钻。独不来自己这里。便招呼董宪周和达音泰两人上了自个的马车。等人一上齐,车队一路往南。穿街过市,又出了永定门。这会往西南方向急走,这四轮马车比起两轮来要舒适的多,四个轮子着地自然比两个轮子平稳。

    沿途董宪周也无心观赏车窗外地风光,他只是在纳闷了,这新式学堂到底是什么东西,能比京城里传的沸沸扬扬的英国战舰厉害。要知道定海失陷后、英国人在镇海一战,打的两江一带无人有还手之力。四处逃散的百姓迅的将战况传扬开去,现在全中国几乎是谈洋变色,无不惧怕英国人地火器三分。现在皇上说的到底是什么?难道是武器吗?居然能打败英国人上千艘战舰,真的有这么厉害吗?

    达音泰看起来也是心存疑虑,他想了半天,还是向刘寄问道:“王老大,这新式学堂到底是武器还是学堂。”听到达音泰问出了自己的心声,董宪周也竖着耳朵仔细听着。

    刘寄哈哈笑了起来,这些家伙不懂得文化和知识的力量,他指着窗外的寒山瘦水说道:“此等大好江山,不是要靠我等将老之人去打理,而是要靠今天的黄毛小子,我们必须将他们教育好了,让他们学会了解这世界上的一切,准备好适应这个世界,那么在不久的将来,才会有我们中国人言的权利。”

    董宪周知道皇上口中地中国人是指大清朝,对于皇上地理论董宪周有些不解,不过他仍然赞成开办学堂,毕竟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达音泰几乎和董宪周的想法毫无二致,他对此事也不太关心,只是问问而已。见皇上给了个答案,达音泰将话题转移到了新加坡地战局上。

    刘寄也正有此心思,见达音泰主动提起,便仔细倾听着。

    “新加坡现在已经增援到了六个朕的兵力,当地已经紧急修建了一百八十座炮台,三座地堡,完全按照6军总参谋长罗兰罗曼的建议,地堡和炮台都是以钢铁为筋,以洋灰搅拌石子浇铸而成。”

    刘寄不易察觉的笑了一笑,其实钢筋水泥浇铸的办法是他想出来的,只不过是从罗兰罗曼的口中说出来的罢了。

    达音泰见皇上听的认真,继续汇报道:“曾大人要求多运掷弹,现在新加坡守军除了每人五枚掷弹的基数外,另外库存了五千箱(每箱5o枚),同时新近研出来的单兵炮筒(弩威一型),也运送了五十具前往。”

    董宪周显然知道这玩意,他在一旁插嘴说道:“用这家伙将掷弹射出去,比人仍的远多了,而且可以打山背后的敌军,是个好东西。”

第二章惊涛骇浪一百七十八教育2

    第二章惊涛骇浪一百七十八教育2

    马车外的冬景在车窗外一幕幕闪过,阳光下的冬日山水有些单调,光秃秃的枝桠在裸露的山体映衬下无声的透露出寒冬的肃杀。

    达音泰已经将新加坡的情况介绍完毕了,刘寄的目光盯着窗外的寒景,脑海中却在梳理着刚才达音泰讲述的内容。

    新加坡现在已经驻军三万人,修建了三个地堡,分布在新加坡岛的三面,形成了一个三角形的防御阵形,在新加坡港口附近配合着南面的地堡分布着18o座炮台。环岛一周,现在已经挖掘了一条环形的战壕,战壕有意识的从海岸线的位置向后退却了四里地。当然岛上还储备着大量的战略物资,以准备应付一场长期的战争。

    这次战备让国库为之一空,许多需要展的工业计划不得已停顿了下来。为了应付眼前的困难和长远的利益,刘寄终于着手裁减八旗军队。这样的做法好像是在走钢丝绳,虽然钢绳终点的风景无限美好,可危险却是重重。不管怎么样,刘寄已经开始动手裁减了,现在直隶、山东、河南、江苏、安徽、浙江、福建、广东境内已经没有一个八旗兵了,被裁减下来的人,工部将他们安置到了库伦和伊犁成立军垦。以八旗官兵平时的骄横所犯下的众怒,以及这次战争中的表现,朝廷这样的做法并没有遭到多少人反对。一些蒙古亲王和满族王爷虽然联名写了谏书,可朝廷毕竟没有动这些王爷。此事也算是有惊无险的过去了。

    这次裁减八旗后,财政明显好转过来,除了战争所必须要地钱财以外,刘寄打算开始大规模的投资教育。

    一路想着马车很快到了辛庄。

    这个只有百户人家的小镇,位于一条小河边,学堂建设在小镇的入口处,刘寄一行人到了辛庄时。已经是午时了。当地的保正早已经得到了消息,有一重要人物前来视察。虽然他不知道来的是当今皇上,可对于保正这样的兼职公务员来讲,只要是一个官便是够大地了。对于刘寄一行人他招呼的十分热情,非常诚恳地邀请刘寄一行到他家中用餐。

    一来碍不过情面,二来确实也是饿了,大家在保正家中用过了晚膳。刘寄让董宪周留下了两块龙圆这才离开保正家往学校走去。

    面向辛庄小学,第一眼给人的感觉。便是这座学校是辛庄最漂亮的建筑。弯檐飞角的房屋错落有致的掩映在树木之间,若是夏季这里必定是绿意盎然,充满了生机。整个学校由四排朱红色的建筑围城正方形,房屋都是一楼一底,中间一块大操场。学校前一座高大的牌楼,上面写着辛庄小学四个大字,字地落款是贺长龄。

    此刻在牌楼的下面站着一大群人,领头的是学校的主事。看他一身官服,应该是礼部派遣到这里任职的官员。然而刘寄注意到的并不是这些,他看到学校的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排列在路地两排,一双双小手冻的通红,手里拿着的大红花也在微微的抖。

    刘寄突然有一股不明的愤怒涌起,十数年的政治生涯让刘寄学会了控制自己地愤怒。他没有苛责谁,只是快步上前抱起了当前的一位小男孩。

    刘寄迅的解下了自己脖子上的毛皮围脖,他用皮围将孩子的小手包了起来,带着刘寄体温的围脖让孩子僵冷的手迅的得到了温暖。

    这时一片稚嫩的声音传入了刘寄耳中,“欢迎,欢迎,热烈欢迎。”

    冬日的阳光虽然耀眼,却没有多少热度,偶尔吹过地北风依然让人感到寒冷。刘寄地脸色也让人感到很冷,他的眼睛中有一股寒芒射出。让学校里领头地官员系紧了脖子上的围巾。

    “让孩子们回去。该上课的上课,不要让他们在冬天受冻。如果孩子们站在寒风中。只是为了欢迎一个无聊的长官,那么我们是否该检讨一下我们的教育方法。要知道孩子们是我们的明天,是国家的未来,从小就教育他们站在寒风中迎合长官的意图,这是一种可悲的教育。”

    刘寄的话让礼部的官员有些难堪,他的表情不自然的笑了笑。凭着做官的经验,这人已经察觉到了刘寄身份的不凡,虽然刘寄只是穿着布衣,可是他举手投足透露出的是长期处于领导地位养成的一些习惯动作。何况向他们传达消息的人,表示过来人一定是个大人物,至于有多大,只有天知道。

    虽然心里想了不少,可这位礼部官员一点也没有拖泥带水,他迅的让身后的老师们解散了集合起来的学生。

    待学生们解散后,这位官员说道:“这位先生说的是,只是我一朝廷小官,若是让上峰不满意,只怕……。”这人没有说完话,说到一半嘿嘿的笑了几声。

    刘寄接口说道:“怕上峰给你小鞋穿。”

    见刘寄将话点穿了,这人又难为情的一阵干笑。

    刘寄对着怀中孩子红扑扑的脸亲吻了一下,将他放了下来。

    孩子感受到了刘寄从内心深处散出的喜欢,他甜甜的向刘寄笑了笑,挥着手说道:“叔叔再见。”

    孩子天真的笑容让刘寄不自禁的笑了起来,笑容将他心中的愤怒和阴霾也驱散了,使他的心情也好转过来。

    刘寄的心中不由想到,我自己的孩子此刻大概正在奶**怀里吃奶吧。

    了阵呆,刘寄转过了头向那位礼部的官员说道:“让老师们也解散了吧,我们只是参观一下,希望不要影响了你们的工作。”

    这人连连点头说道:“不影响,不影响。”

    刘寄感到有目光盯着自己,他抬头向目光处望去,见到一位女性教师清澈的目光正在打量自己,这双目光的主人清秀婉约,亭亭玉立在一大群男教师中间,宛如鹤立鸡群。

    现刘寄的目光,礼部官员解释道:“她是我们这里唯一的女教师,早年在国外留学。虽然有些学问,只可惜是个女的,她父亲是朝廷大员,我们也不好拒绝。”

    刘寄点了点头,再转过去时,那名女人已经消失不见了。

    “我们走吧,我想细致了解一下你们的情况。”

第二章惊涛骇浪一百七十九惊变

    第二章惊涛骇浪一百七十九惊变

    听到刘寄的话,礼部官员带头走向了前面,学校的房屋都是一楼一底,建筑的材料顺应了现在的流行趋势,以砖块和水泥为主,只是一些顶梁柱仍然是人抱粗的圆木。一行人穿过花园,进入了屋檐下的走廊,顺着走廊没走几步,大家在一间教室外停了下来。刘寄在窗外向里看了看,里面没有学生,黑板上还写着一些粉笔字,看起来学生们都去课外活动了。刘寄推开教室门走了进去,教室的黑板上方挂着孔子和孟子的画像。往四周墙上一看,上面还挂着一些花鸟山水画和诗词。让刘寄满意的是挂在教室后面的世界地图,还有黑板旁边一幅巴黎圣母院画像的复制品。

    那名礼部官员在刘寄旁边解释道:“这是地理课用的教材,老师在向学生们讲解法国的情况。”

    “有没有开设算术课。”

    “有,您看那面很大的算盘,就是算术课用的。”

    刘寄顺着礼部官员指着的方向看去,果然看见一面人立高的算盘,每一个算珠下面都有一个撤销,似乎是算珠往上拨时用来固定。

    “有没有开化学课。”

    “这里是二年纪的教室,化学课需要四年级才开设。”

    “那这里一共开设了多少课程。”

    “有国文,算术,历史,生物,地理。音乐,绘画,体育。到了四年级再增加化学和物理课。”

    董宪周听的了愣,向刘寄说道:“王老大,这是培养诸葛亮吗?一个人用得着学这么多。”

    刘寄回头拍了一下董宪周地铁头笑道:“你是个老粗,不能让下一代也是个老粗,多学点在这个世界上生存也容易一点。”

    那位礼部官员深有同感的说道:“这位王先生讲的不错。有学问的人不仅受人尊重,而且干什么都来的快。就是到了工场里提升的也快,别人弄不懂那机器怎么操作,他一学就会。连做生意的招收学徒也喜欢识字懂算术地。以前光学四书五经那一套不行了,你看看朝廷里的大员,那一个不是诸子百家,样样精通,多学一点没坏处。”

    刘寄背着手笑了起来。这家伙挺会说话地,看来去招生时没少做过思想工作。

    大家顺着教室一空空的参观过去,遇到有开课的教室,刘寄只是略略一停便快步走开。一路参观下来,也没用多长的时间。看起来这里基本上算一座具有现代小学了。只是现在这里的教师以京师大学堂和留洋学生为主,这样似乎有些浪费。刘寄决定回去后让礼部官员在各省都建立师范学校,多培养一些老师。

    这次参观,让刘寄总体上还满意。现在整个顺天府已经有十多所这样的学校。下一步就等着推广到全国各地。不过看起来战争不结束,朝廷就不可能有钱推行此事。说起战争的事情,刘寄内心深处又涌起一股担忧,英国人地实力十分强大,这次的战争结局很难预料呀。

    一行人告辞了学校陪同的人员,大家快步出了辛庄。到了路边刚刚登上马车。前面有快马奔跑的声音传来,董宪周跳下马车站在路旁一看,来人一身缁衣胸口上绣着一支蝙蝠,原来是情报司的连络官,他向身后已经警戒起来的近卫士兵挥了挥手,示意他们放松。

    不多时这人已经到了马车前,只见他翻身下马先向董宪周参拜后,方才悄声说道:“有要事禀报皇上。”

    不待董宪周答复,刘寄已经在马车里说道:“过来吧。”

    来人压低了声音隔着窗户向刘寄说道:“皇上,有留学生员刚刚在京城五条胡同。一处民宅内成立了“中国民主自由党”。”

    这话让刘寄愣了片刻。他第一个念头便是“这么早”。的确184o年中国便出现了**党太早了,似乎也太不现实了。可仔细一想。刘寄派遣留学生从1823年便开始了,到现在已经经过了17个年头,共计培养出了多少留学生,具体的数字刘寄肯定记不得了,但是这个数字绝对不会低于五万人,这还不包括后期那些自费出国地留学生。这些人吸收了西方思想,出现比较激进的个别人是肯定,所以这么一想刘寄也就能理解为什么会出现**党了。

    不过理解归理解,刘寄绝对不赞成现在进行激进的改革,民主、自由,中国现在还没有这个基础。这些人必须被严厉的监控起来,一但有过激的举动立即镇压。

    他向车窗外说道:“你先回去严密的监视这样人,记住不要惊动他们。告诉董海川,这些人如果闹事,立刻控制做他们。”

    “喳。”

    回去地一路上刘寄都因为这个消息在想着一些心事,刚回了皇宫,便有奏事处的官员来报,朝廷新党求见。

    所谓新党是朝廷中一干老臣为留学归国官员取的名称,这些人锐意革新,处处希望以西方的方式解决中国的问题。

    这些人已经在刘寄的扶持下强大起来,朝廷的中下层官员中,他们占据了大多数。听说是这批人求见,刘寄立刻传唤了他们。

    不一会儿工夫,一大群官员鱼贯而入,他们在军机大臣礼部尚书徐继畬的率领下依次跪在了养心殿的中间。

    曹进喜将徐继畬手中的折子转递了过来,刘寄拿着他们地联名上书看了起来。

    原来这是一封立宪请愿书,虽说是立宪请愿,可内容里明确地写着,为了建立一个类似英国的国家,希望重新确定国号、国旗、国徽,建立议会,效法西方。

    刘寄又是一惊,今天地意外太多了。这些从西方回来的学子,学会了抛开自己这个皇帝思考问题了。

    虽然对这件事本身所带来的思考,刘寄是持肯定的态度。不过他们提出的内容,刘寄认为这样做太早了,不说现在是战争时期,即便是平时,也不该将问题提出的这么早。依照刘寄的估算,要想改变皇帝制度,只有在普及小学教育进行到十年或者是二十年后,中国才有这个资格进行这种更深层次的改革。现在的中国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以国家的力量进行工业化,展壮大中国的工商业,是中国的当务之急,而不是其它。

第二章惊涛骇浪一百八十激战新加坡

    第二章惊涛骇浪一百八十激战新加坡

    “诸卿知道南桔北积的故事吗?”

    刘寄的声音虽然不大,殿堂中下跪的群臣却感到不妙。这“南桔北积”的故事,下面跪着的群臣都是科举考试的佼佼者,他们如何不知。这则故事讲的是春秋时期齐国使者晏子赴楚的事情。

    晏子赴楚,楚王赐晏子酒,酒酣,楚国吏者缚一人到楚王前。楚王说:“缚者曷为者也?”下面的人回答:“齐人也,坐盗。”楚王看着晏子说:“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答道:“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那么此刻刘寄说出这翻话来,很明显是在否定他们提出的革新方案,意指西方人的一套不一定合适到中国使用。

    下面跪着的群臣一时无话可说,为的徐继畬壮着胆子说道:“皇上十数载维新,所图者,不为此乎?”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民,我朝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和西方各国的情况截然不同。在民众没有觉醒之前,必须以集权制度将东西南北凝聚在一起。如果没有这股强大的力量,便无法维持国家大统。一盘散沙的中国,注定是被西方列强**的国家。诸卿所提议立宪一事,可提上日程,甚至改名国号,创建新的国旗。国徽,朕也表示赞同。但是用英国人地一套制度来治理中国,包括组建议会,都为时尚早。”

    见皇上已经挑明,徐继畬恭敬的说道:“皇上所言极是,那么立宪一事,是否可随后商榷。”

    “这事也不用急。待和英国人的仗打完了再说。”

    “吾皇英明,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

    184o年2月3日,这一天是中国人的传统节日春节,只要有中国人的地方,这一天一定是热闹的一天,鞭炮声和锣鼓声将是这一天的主旋律。然而新加坡在这一天里,是以炮弹声和枪声作为主弦律。

    曾国藩率领一干文武官员从扬威堡地瞭望口向港口方向看去。从拂晓开始英国人的舰炮便没有停止过,港口附近地炮台尘烟滚滚,爆炸声接连不断,炮台周围的地面似乎犁过一般,见不到一点凸起的地方。在这样猛烈的轰炸中,港口处的炮台仍然在还击中,这得归功于炮台的建设者严格的遵照了上级地意图,用钢筋水泥深入地下两米浇铸而成。而且建设者们将炮台修建成一个半圆型,只是露出一个射击口和瞭望口。远看去,炮台就像一面插进地面的巨大圆形盾牌,在盾牌中间一根炮管刺了出来,如果联想力丰富的,一定会想到男人那玩意儿。

    此时战斗已经进行到巳时。英国人以三艘战舰击沉的代价,摧毁了中国守军1o数座炮台。

    曾国藩静静的调节着双筒望眼镜,他的面上毫无表情,港口外云集的多的让人数不清地英国战舰并不能影响这位年轻的中国总督。

    “立刻通知王大勇,让他加强戒备。再通知纪岚,让第五镇的士兵做好准备。”

    在曾国藩望远镜的镜头中,英国舰队的数量已经减少,虽然仍然在轰炸着,可大部分运输舰已经失去了踪迹。

    王大勇的防区位于岛子地西部,他的指挥部设在地堡里。这座地堡如同南部的扬威堡一样取了一个很土气的名字武威堡。在王大勇的望眼镜里。英国人的6军已经在岸边开始集结了,支援登6的炮舰没头没脑的往守军的阵地轰炸着。英国人的主炮射程长。二千多米地距离仍然被有炮弹不时落下,好在战壕里早已经挖好了防炮洞,防炮洞地位置特地用圆木加固,战壕里掘出的土都加厚到了防炮洞地位置。

    看起来这次英国人的进攻阵容十分强大,王大勇向身边的参谋长贾峰说道:“洋鬼子急了,看到没有,一共来了二十个横阵。每阵两列,每列宽约1oo米。”

    贾峰同样拿着望远镜仔细的看着,听到王大勇话,贾峰说道:“英国人大约来了万人以上,你看横阵的后方,他们的炮兵来了。”

    王大勇已经看见了,他补充道:“还有骑兵,看来他们想从老子这里打开缺口。”

    的确西面是适合登6和进攻的地方,由于中国守军放弃了守卫海滩,下船的英国士兵可以很从容的在宽阔的岸边集合起来,上岸后周围的一些岩石可以在守军炮时躲藏在后面。可现在看起来用不着,中国守军一直没有向英国登6军开炮,在新任英国6军总司令郭富的想法中,这些中国人已经吓傻了,不过也正因为他们被吓傻了,英国海军舰队现在仍然没有找到中国守军的炮群。作为接替了堂兄远征军总司令一职的义律,对港口附近的攻击很不满意,已经过去了整整四个小时零十八分钟,岸上上的炮台仍然没有停止抵抗。义律果断的放弃了原定的登6计划,改在新加坡岛的西面登6。从现在的情况看,这个选择是正确的。近两万名6军很顺利的登上了岛子,而中国人没有用一炮弹和一颗子弹来阻击英军的登6。义律对英国6军充满了信心,他相信接下来中国人会为自己放弃了海岸的防守而后悔。

    英国舰炮的轰击已经开始稀落了,列阵完毕的英国6军排列成一条横线开始前进,整个英国士兵排列成的线形攻势长度达到一公里。英国士兵们肩并着肩,在他们身后的是敲击着战鼓的军乐队,军乐队演奏的6军进行曲激昂的响起在战场上,激励着英国士兵踏着整齐的步伐,以英国6军大无畏的精神前进,前进,再前进。

    轰隆隆的爆炸声在战场上响起,英军指挥官迅的反应过来,他们吆喝着:“保持队形,继续前进,这些中国土炮,交给后面的炮兵兄弟。”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19504/ 第一时间欣赏新鸦片战争最新章节! 作者:海之舟所写的《新鸦片战争》为转载作品,新鸦片战争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新鸦片战争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新鸦片战争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新鸦片战争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新鸦片战争介绍:
鸦片战争的失败,是历史的必然还是偶然?
鸦片战争的责任人是谁?林则徐?弥章阿?还是道光皇帝?
这两个苦涩的问题,每每令有血性的国人掩卷长叹。每当我看到这断丧权辱国的历史,心中总是不自禁的一阵紧缩。
我忍不住总是要想,难道非得像有些架空小说写的那样,要带着一只舰队,或者是一个师的武器装备,又或者是先进的知识和科技。除此外鸦片战争非得挨打了吗?
想那时侵略中国的英国,只不过还是英伦三岛的一个进入工业革命不久的小国,工业革命的力量还只是处于起跑时的状态,远非后来的日不落帝国可比。所用到侵略战争的不过四十艘舰船,四千人的军队,这些舰船都没有使用蒸汽机,也不是铁甲船,而当时中国已经有数亿的民众,虽然没有后膛枪,但也有火器,大炮。
我不禁又一次的想要问,难道真的就只能挨打了吗?新鸦片战争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新鸦片战争,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新鸦片战争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