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新鸦片战争TXT下载新鸦片战争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新鸦片战争全文阅读

作者:海之舟     新鸦片战争txt下载     新鸦片战争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二章惊涛骇浪一百八十一激战新加坡2

    第二章惊涛骇浪一百八十一激战新加坡2

    新加坡战场的惨烈丝毫不亚于1815年6月18日的滑铁卢战役,与之不同的是这一天阳光明媚,视线良好。

    响彻了整整一上午的大炮声,突然的从新加坡岛港口南部扩散到了西面武威堡。数十门中国守军的大炮齐声轰鸣,向英军的进攻阵形猛轰。稍后,英军反击的炮声从阵地后传来,原本就没有停止过的英军舰炮也开始更加猛烈的轰炸起来。战场上顿时充斥着剧烈的爆炸声,飞扬的泥沙和碎石伴随着残肢和血液飘洒在空中,被实心弹击中的树干轰然倒下,热炮弹带着暗红的光芒在阵地上跳跃着死亡的舞蹈,附着在上面的焦肉散出出恶心难闻的味道。

    不能不赞叹英军士兵具有良好的军事素养,在这样激烈的战场上,他们依然迈着整齐的步伐缓慢而坚定的向守军的阵地推进,沿途不时可看见伤亡的英军倒下在原地,来路上留下一地的伤亡人员,可整个庞大的队形依旧有条不紊的向前推进着。

    1ooo米

    5oo米

    3oo米

    步兵第五镇已经在纪岚的率领下进入了新加坡岛西面的战壕内。第五镇统制长官纪岚带着两名传令官行进在战壕中,不时落下的炮弹在战壕附近出巨大的响声,时而有开花弹的爆炸声在周围响起,沙尘和硝烟形成淡淡的烟雾飘荡在战壕地上方。刺鼻的硝烟味中揉合着若有若无的血腥味。

    顺着壕沟纪岚三人钻进了武威堡内,站立在瞭望口的王大勇看到纪岚的到来。大步迎了上来使劲擂了纪岚一拳,大声嚷道:“***,总算来了。”

    纪岚结实的身子轻松地将这一拳承了下来,铁钳一般的手握着王大勇说道:“你小子也怕了吗?”

    “怕个球,洋鬼子只能从老子地尸体上跨过,绝不可能从老子的身边溜走。”

    “王军镇,洋鬼子的骑兵准备冲锋了。”

    随着贾峰的声音。所有人的目光向战场上看去。只见一队千人左右的英国骑兵,分为前后数列。在战场上卷起一股低矮的尘埃小跑起来。

    这时,整个英军进攻阵形最前列地位置,距离守军壕沟仍有2oo米左右的距离,而骑兵阵列更是前出到15o米左右的位置。

    那名英军骑兵中校的声音在战场上传出老远:www.uu234.net–marnetbsp;贾峰辨识着英军中校的口形,缓慢的向指挥所的人说道:“英军骑兵长官在说,准备冲锋!剑出鞘!小步前进!”

    王大勇已经转到瞭望口前,他看着英军的骑队骂了一句:“奶奶地。反了你。”

    “来人!”随着王大勇的喊叫,一名副官到他的身边。

    “跑步到四号防区,命令强仔给老子守好,洋鬼子的骑兵来了绝不准后退半步,若是丢了阵地提头来见。”

    王大勇的目光又向纪岚的位置看来,不等他开口,纪岚说道:“老王,曾制军下了命令。这里一切由你为主。”说完纪岚迅立正敬礼说道:“步兵第五镇统制纪岚向战区长官报到,请下令。”

    事情紧急,王大勇也不客套了,他立刻下令道:“老纪你立刻派遣一些人到四号防区,这里是英国骑兵正面地位置。你手下的其他部队暂时到七号防区,等候命令。”

    “我马上就去办。”纪岚回答着快步出了指挥所。

    这时贾峰在瞭望口说道:“英国骑兵已经快步前进了。”

    顺着贾峰的目光看去。只见英国骑兵已经到了1oo米的位置,他们的度已经比刚才快多了,地上的尘埃已经扬起的高了些,这些骑兵穿着着胸甲,手中拿着一把长达一米的直剑,戴着一顶头盔,头盔顶上有铜饰和马鬃,仔细看你还能现英国骑兵的腰上别着一把手枪。比起中**队中配备的左轮手枪,这些骑兵地手枪是只能装一,射一子弹。

    英军骑兵地推进度很快。片刻间的工夫他们已经推进到了5o米左右。

    马蹄声和砰然大作地枪声顷刻间淹没了一切。也淹没了骑兵中校大喊着的:“charge!(冲锋!)”

    虽然听不到中校的命令声,但是从英军骑兵的度。瞭望口的中**官仍然能察觉到英军骑兵开始进行最后的冲锋了。此时,所有骑阵中的号手都吹响了冲锋号,骑兵们将自己的马匹驱至最高度。前排骑兵将剑尖向前作刺杀状,后排骑兵保持高举状态。这支突击的英国骑兵具有良好的骑术,在加度冲锋他们依旧保持了队形的相对完整。

    为了配合骑兵的冲锋,英军步兵也加快了度。战场上号声和鼓声此起彼伏,但又很快淹没在枪声和爆炸声中。英军的步兵已经在1oo米的距离开始和守军相互射击,随着每一轮射击,英军在不停的向前逼近。

    这时英国骑兵已经高的冲进了中国守军的阵地,在进入阵地前,英国骑兵除了承受着火枪的射击,地上的竹签和拒木同时对他们造成了巨大的伤害。

    许多马匹在被削的尖刀一般的竹签刺伤之后,突然的放慢了度,马匹庞大的身躯硬生生的落在拒木上,被尖圆木刺进柔软腹部的马匹瞳孔放大,口吐着白沫,出“嘘律律”的悲鸣。骑手们则重重的摔倒在阵地前,倒地的骑手被守军的刺刀活生生的捅死。

    “掷弹准备!”

    “点火!”

    “扔!”

    带着嘶哑的喊叫响起在阵地上,装填着TnT炸药的掷弹随着最后一声“扔”的号令,雨点般飞出阵地,惨烈的爆炸响起在骑兵冲锋的途中,这一轮爆炸造成了极大的伤亡,然而告诉前进骑兵已经扑进了战壕里。

    尽管伤亡惨重,仍然有不少的幸运的英军骑手,他们踏在前血肉铺成的前进道路上连人带马撞进了守军的战壕里。更多的英军骑兵放弃了马匹,跃进狭窄的战壕里搏杀起来,偶尔有骑术极好的骑手,操控着马匹在壕沟里短的冲撞,用手中长长的直剑左右挥砍。中国士兵并不是待宰的羔羊,他们狠狠的用刺刀捅向战马的脖子,用枪膛里的子弹射击向英军,一时间阵地上乱成一团,英国骑兵和中国步兵绞杀成一团。

第二章惊涛骇浪一百八十二激战新加坡3

    第二章惊涛骇浪一百八十二激战新加坡3

    铁与血构成了一幅悲壮的画面,树枝上挂着肉条,泥土里淌满鲜血,旌旗飘扬在硝烟中,号角悲鸣在寒风里。

    四号防区的阵地上,似乎是一处人间鬼蜮,无人救治的伤员呻吟着躺在残破的旗帜上,暴露在空气里的脏器从伤者无法掩盖的手中暴露出来,喊叫声和枪声不停的在四周响起,为之伴奏的是偶尔响起的炮声,呼啸的炮弹随后在战场上寻找着倒楣鬼,增添着阴间的亡魂。壕壁上插着的一根根的火把,呖呖的燃烧着似乎是祭奠亡魂的灯火,早已经失去了它原本点燃掷弹的功能。

    一把带着血迹的直剑带出一道似真似幻的光影向强仔辟来,只见他一刀荡开了这名英国骑兵的直剑,顺势往前斩在了马腿上。马匹一声悲鸣倒了下去,马上的英国士兵撞到了沟壁的顶端反弹到了地下。锋利的钢刀出嗡的一声闷响,刀势如同奔雷一般斩下了英军骑兵的头颅,那颗滚动的头颅在壕沟底打了个滚,落到了贾峰的脚下,仍自汨汨流着鲜血。

    突然密集的枪鸣爆响在不远的地方,又是一轮英军的齐射,乱糟糟的子弹在泥土里出“迥、迥、迥”的闷响。枪声过后,强仔的身子一阵颤抖。他的胸口鲜血泉涌,迅的染红了他绿色的军装,头上的帽子也随着一阵剧烈的运动歪斜到了一边。强仔的胸口一阵艰难的起伏,他用尽全身地力气扶正了自己的军帽。嘴角一丝鲜血顺着嘴角流了下来。战场上乱哄哄的声音似乎突然的消失了,周围的一切似乎静止了一般。强仔苍白的脸上看不出任何的表情,他摇晃着倒在了战壕里,再也不能起来了。

    英军第七团地指挥官哈特中校抓住了这短暂的战机,整个第七团近两千人强行突进,以配合英军骑兵地进攻。这次的进攻有意无意的带动了整个战场,随着第七团的突进。为了弥补第七团前进后留下的缺口,英军进攻阵线的部队都加快了向推进的度。各处地阵地承受着英军一波又一波的猛攻。

    与此同时,刚刚停歇了一阵的大炮更加猛烈的相互轰炸起来。枪炮构成的旋律如同一悲壮的死神之曲在战场上回荡起来。长达一公里的战场红上与绿的两军泾渭分明,为了避开炮击,又能挥火枪齐射地威力,英军士兵摆列成一列列横阵,横阵之间又相互拉开了距离。在这死神交响曲中,一队队英军士兵宛如红色的海潮。顽强的向绿色组成的堤防起了冲击,掷弹在双方之间投掷,火光在阵地上燃烧,爆炸声像鼓点一般敲响,人类历史上生最多的事情再次生在新加坡战场上,中英两国之间为了各自国家和族群的利益,相互残酷地杀戮着,人类的一切美好情操在这里成为了泡影。原本高贵的人命在这里变得卑贱,死神轻易的收获着鲜活的生命。

    远征军6军司令郭富的两撇小胡子紧张的抖动起来,他已经命令作为预备队的第八团、第十五团往四号防区快接近,另一支英格兰骑兵团显然是增援的主力,他们已经提前起了冲锋。现在距离四号防区只有两百米的距离。

    此时英军第七团借着骑兵创造地机会近距离地和中国守军战斗着,在哈特中校的指挥下。阵地上一排排硝烟从枪口里冒出,呛鼻地硝烟汇聚成烟雾一般,飘荡在第七团数条横阵的上方。随着英军指挥官每一次挥舞佩刀,密集的攒射总能带来阵地上大量的死亡。壕沟原本能为中国守军带来极大的便利,但是英军骑兵的纠缠让守军暴露在英军的枪口下。无差别的射击痛快的收获者生命,不管是中国士兵还是英国士兵在几轮齐射以后,让阵地站着的人已经不多了。更重要的是,英军借此控制住了这片地区,虽然暂时没有进入战壕,可中国守军只要从战壕中冒出头来。最前排的英军一轮的齐射足以提醒那些不甘心者。哈特似乎已经看到了胜利。他指挥着英军交替往前靠近,小心的准备进入战壕。

    宽阔的壕沟里躺满了死伤者。阿宾是第五镇四号防区的一名排长,他眼睁睁的看着强仔倒在他的面前,阿宾的双目睁的似乎要裂开,手上的青筋如同蚯蚓一般爬动着,他忍不住骂了一句:“***。”

    冲进战壕的骑兵基本已经解决了,可洋鬼子不管自己人的无差别射击,杀伤了战壕里许多的守军,幸好阿宾一看不对,机警的缩到了战壕里。他伏低身子从隐蔽处露出一双快喷出火来的眼睛打量着战场。

    战壕前的洋鬼子排列成横队,一队队士兵端着上了刺刀的步枪正在往战壕走来。

    强仔死后,四号防区已经失去了最高指挥官,战壕里残存的守军各自为战。阿宾作为一名排长,他胸口绣着的练雀让他成为了这里最高的指挥官。阿宾从一名战友的尸体上取下一枚掷弹说道:“点火。”

    周围的战友或者取出身上的掷弹,或者很轻易的从死者身上找到掷弹。

    阿宾带头在燃烧的火把上点燃了引线,在手中停留了片刻后,阿宾猛的扔出掷弹,同时喊了声:“扔。”

    战壕前正在小心靠近的英军步兵冷不防见掷弹如同冰雹一般砸了出来,他们还来不及躲闪,便听见一声声巨响,剧烈的爆炸当场炸飞了七、八名英军,掷弹周围一丈之内非死即伤,强烈的爆炸效果震慑了英军,可仍然没有阻止住英军的进攻。

    阿宾扔出去的掷弹,产生出如此巨大的威力,阻缓了英军的攻势,也让战壕里幸存的中国守军惊醒过来,他们纷纷投掷出掷弹,爆炸的火焰在四号防区的阵地前闪烁,强烈的气浪向四周扩散,浓浓的硝烟遮挡了视线。

    可英军似乎杀之不尽,当爆炸响起时,洋鬼子迅的趴下躲避在隐蔽的地方,爆炸一完,这些人不知道又从那里钻了出来,黑压压的向守军阵地冲来。

    阿宾仍出了最后一枚掷弹,双手握紧着钢刀,他已经清楚的看见最前面的英军的相貌,连这家伙左边脸上的痘痘已经熟的可以挤出奶油了。显然这个家伙也看见了他,对方端起了火枪对准了阿宾,阿宾机警的一个翻滚。砰的一声枪响,倒下的却是瞄准阿宾的士兵。

第二章惊涛骇浪一百八十三激战新加坡4

    第二章惊涛骇浪一百八十三激战新加坡4

    阿宾往枪响处看去,坑道里涌出了大群的友军。他的心里一喜,增援终于上来了。

    这支增援的部队正是步兵第六镇,纪岚亲自指挥着下属各部冲入阵地,一些已经攻入阵地的英军步兵,被第六镇五千名战士组成的人潮瞬间的湮灭了。后续英军的攻势像是撞上礁石的海浪,被硬生生阻了下来。两军在阵地上残酷的厮杀起来,由于人数上的优势,武备的优势,地形的优势,哈特中校的第七团明显已经处于劣势。

    正在这关键时刻,英军的先头增援部队,一支英国骑兵团冲了上来。不过这支部队已经不如先前一支那么好运了,人数众多的守军借着地形的优势,先是密集的一轮掷弹从战壕里迎着骑兵部队扔了出来,强烈的爆炸过后,乱纷纷的骑兵遭到战壕中蜂窝状伸出战壕的排枪射击,当剩余不多的骑兵到达战壕处时,早已有所准备的一支肉搏部队手提着大刀迎了上去。

    剩下的战斗虽然激烈,可是已经没有什么悬念了。

    一个时辰后,第七团先开始退却,丢弃了马匹的英军骑兵夹杂在第七团撤退的残军里向英军占领的滩头阵地退去。

    紧接着漫山遍野都是撤退的英军部队,一队队、一列列、一排排、英军相互掩护着往后退去。

    不得不承认英军良好的军事素质,虽然是撤退。他们整体上没有出现乱相。后方地炮火也开始有力的支援,火炮射击在撤退出的空地上,虽然有些浪费弹药,却起到了阻击守军追击的作用。

    曾国藩并没有下达追击的命令,这才第一天,英军的士气还没有瓦解,他们的撤退也没有散乱。

    大战后地战场上。显得肃杀萧条,冷冰冰的阳光已经西斜。红红地太阳洒下的阳光,如同泼在大地的鲜血。退却的英国士兵拉着长长的影子,在巨大的落日背景下不觉显得有些凄凉。这一天的战斗让英军损失了五艘战舰,6军伤亡了三千。

    目送着撤退到海边地英军,中国守军现他们并没有待在岸上的打算,而是有序的退回了船上。

    不管怎样,这场战斗已经结束了。沉默了一时的守军突然的意识到。今天的战斗已经胜利了,有人出巨大喊叫,有人留下两行清泪,也有人疲乏的坐在地上,抱着一管点燃的水烟深深地吸了起来。

    曾国藩戴着红顶官帽,背着双手,宽大的衣袖在海风中飘荡着,他用低沉的声音向副官问道:“伤亡了多少兄弟?””具体数字参谋官正在统计。下官估计伤亡在千人左右。”

    “把尸体收殓好,伤者加紧治疗。”

    望着犹自硝烟缭绕的战场,曾国藩不禁念道:“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深闺梦里人。”

    **********************************

    葱岭-中国的西域和中亚的分界岭,从这里往西便进入了阿富汗地国土。越过乌孜别里山口往西南约2oo里路,有一座叫苏满的小镇,这座位于帕米尔高原的小镇。是中国位于最西面的城镇。十数年前这里只是一座卡伦(边防站),苏满从卡伦展成为一座小镇,是因为移民的功劳。自从刘寄上位以后,鼓励各地区之间相互往来,有组织的将内地汉人移民到东北地区,蒙古地区,新疆地区以及藏南地区(与印度有争议的一片土地)。这样原本道光以前历代清朝皇帝所施行的分而治之的政策,被彻底打破。那些所谓的为满人留下地保留地、“自留地”,被大量地移民填充。说到这里,一定有人疑问汉人固有的恋土情结那么深厚。可能把这些人移民到其它地方去吗。其实仔细想一想就明白根本不成问题。道光年间地中国正处于人口膨胀的高峰期,过度的人口压力。使得整个社会都有要求移民的倾向。不然什么走西口,闯关东、下南洋等等这些民间流传的说法是怎么来的。并且刘寄在拟定移民政策时,一向注意技术问题。他向下边的官员要求:所迁移的移民,一定是受灾后无以为食的灾民,以及原本就贫困潦倒的农民。在移民过程,大都是以这些人为主体,再加上流放的罪犯和自到这些地方去的商人等等。这些措施保证了整个移民计划施行的十分顺利,近2o年的移民政策施行以后,不仅许多保留地的人口重新繁盛了起来,许多边疆地区也开始热闹起来,这些地区人口的增加,比驻扎数千军队更加能巩固国土。在这样的大气候下,苏满这样的卡伦,也逐渐变成了一座具有中国北方味道的小镇,数百户人家靠着一条小河安详宁静的坐落在葱岭以西,像一个守护国土的勇士,牢固的挡在中国的极西之地。

    自从八年前伊犁将军叛乱被平定以后,苏满的驻防被新军代替了。去年中英战争开战以来,这里的驻军得到了加强。现在驻防在这里的军队是伊犁将军僧格林沁麾下步兵第十九镇五六协的官兵。

    入夏以来天气日渐暖和,苏满的天气也好转起来。今天多斯特.穆罕默德的到来让苏满这座小镇热闹起来。

    为了迎接这位阿富汗的流亡国王,僧格林沁亲自到了这里,新疆巡抚杨芳也从迪化州(乌鲁木齐,感谢书友的提醒。)到了这座边陲小镇。

    僧格林沁一身新军将官的戎装显得威风凛凛,他的上衣胸口上绣着一头麒麟,腰上扎着一根腰带,腰带上的枪套里别着一把最新式的左轮手枪,另一边一把马刀挂在僧格林沁的腰际,只是一根拖在脑后的辫子有些煞风景。旁边的杨芳倒是一身中规中矩的清朝官服,红顶子上一根抢眼的珊瑚,四周有红缨垂下。胸口的补子上绣着一支锦鸡,宽袍大袖,袍子脚下绣有纹饰。

    杨芳掏出怀表看了看,已经是西时11点钟了,离约定的时间已经过了一个小时。可多斯特.穆罕默德的队伍依旧豪无消息。杨芳转向僧格林沁说道:“莫非路上被英国人现了?”

    僧格林沁摇头说道:“多斯特.穆罕默德沿着阿姆河过来,途中并没有进入阿富汗的境内,而且俄国人正在全力支持他,我看不会有事。”

第二章惊涛骇浪一百八十四中亚

    第二章惊涛骇浪一百八十四中亚

    说到俄国人,杨芳问道:“多斯特穆罕默德寻求的是俄国人的庇护,为什么这次找到了我们。”

    “我们在新加坡赢得一次大胜仗,英国人在进攻吴淞口时却吃了大亏。想来多斯特穆罕默德也知道了这件事情,过来寻找一个同盟,而且俄国人在阿富汗也是英国人的敌人,他们何尝不想和我们在这件事情上结成临时的同盟,共同对付英国人。如果多斯特穆罕默德重新回到了喀布尔,俄国人就可以通过阿富汗南下到达印度洋。这可是一个无比重要的战略位置。”

    杨芳听的点头称是,心头暗暗想到,这些经过京师讲武堂培养出来的军官就是不一样,人家把地图看的多顺溜,思考问题自然的考虑到西方那些强大的火器国家。

    两人正在议论着,一匹快马出现在道路上。不多时,马匹带着滚滚尘烟到了尽头,从马上跃下一名士兵报告道:“在下步兵十九镇侦察排正目乌大祥启禀将军大人,阿富汗国王陛下一行已经到达。”

    多斯特穆罕默德来到苏满的原因果然如同僧格林沁猜测的一般,这位裹着头巾,一身白衫的国王陛下说起英国人来气愤填膺,双手愤怒的在空中挥舞着。

    翻译是一个经常在中国境内做生意的浩汗人,这人的汉语水平不错,让僧格林沁听起来一点也不吃力。

    作为和一个国家结盟的大事,僧格林沁并不能做主。虽然他这个将军属于封疆大吏。

    于是僧格林沁说道:“对于英国人在阿富汗犯下地暴行,我等深表愤怒,能与陛下和阿富汗的乡亲父老共同对付恃强凌弱的英国人,我等深感荣幸。只是这件事情事关重大,在下无权答复陛下,不过我会以最快的度将消息传达到大清帝国的皇帝陛下那里。”

    多斯特穆罕默德听完翻译的转述显得有些失望,很快他让翻译转达了自己的意思:“我知道贵国地国土广袤。从此地到贵国的京城,听说要四个多月地时间。这样一个来回就需要八个月以上的时间,如果贵国的皇帝还需要商议一下,那么我们所讨论的事情不是需要长久的时间来等待,可我们共同的敌人英国人,他们正在我深爱的国土上烧杀抢夺,我地臣民正在遭受**,我担心我们已经等不到皇帝陛下的结果出来。看起来我只有把希望放在一个不可靠的朋友。俄国人身上了。”

    看起来这个阿富汗的国王对俄国人还是有清醒的认识,他不仅公开的在话里表达了自己的不满,而且来找中国买一份双保险。僧格林沁显然也看出了这点,对于僧格林沁现在来讲,他需要达到的目地,是防止英国人从阿富汗进攻中国,所以他有理由安定阿富汗国王,想到这些僧格林沁说道:“陛下请放心。中国现在已经修成了大量的铁路,虽然铁路还没有完全修通,不过我们从迪化到达京城的时间已经缩短为半个月,加上我们从苏满到达迪化的时间,相信最多二个月,我们便可以得到京城来的消息了。”

    *********************************

    东南亚。新加坡。

    转眼间三个多月过去了,英**队在最初的进攻以后,又进行了几次进攻,不过以后地进攻再没有登6,只是用舰炮远远的轰炸。这些如同搔痒一般的轰炸,几乎豪无作用,毕竟隔着两公里的距离,对方的火炮除了少数的火炮大都不能达到有效射程。这以后英国人似乎忘记了此行的目的,庞大的英国舰队只是围困在新加坡周围,再也不起进攻。

    这种情况已经在曾国藩的预料中。英国人想困死中**队。

    在这逐渐变得无聊日子中。新加坡岛上地总督府内,6景生正在和曾国藩一起喝茶聊天。

    生到此时6景生才算明白了。为什么曾督宪要求自己一定将大部分民众暂时转移到柔佛王国。事实上新加坡一开战,新加坡地一切事务便陷入了停顿,这些人留在岛上豪无益处,还要消耗大量的储备粮食。反而到了柔佛后,好处很多。最起码可以岛上粮食地食用大幅度的减少,那些没有生计的人还可偷运物资到岛上,靠贩卖物资给军队赚取生活费用,富者的人可以转移到其它地方暂时生活,等日后战争平息了才回来。

    想到这里6景生自内心的说道:“曾督宪真乃高人,英国人的一举一动都逃不过大人的法眼。“

    曾国藩摇手说道:”不敢当6先生夸奖,这次让你们这些留下来的同胞们辛苦了。战时,你们帮着运送弹药,这闲暇时,又帮着战士们浆洗衣服。“”此等小事都是份內之事,若是英国人登上了岛子,恐怕我们这些华人不会有好日子过。“说到这里,6景生又为前途担忧起来,他从白色的真皮椅子上站了起来说道:”可惜被英国人封锁了岛子,不知道皇上跟英国人谈判的怎么样了?

    曾国藩淡淡笑了笑,端起茶碗呷了口酽茶,这才说道:”6先生放心,英国人封锁不了我们的消息。“

    6景生话一出口也反应过来,浅浅的柔佛海峡如何能够封锁住新加坡岛,虽然柔佛王国出于英国人的威势封锁了柔佛海峡,可事实上这里只要不是英国人亲自来守卫,便不要想封锁住新加坡岛。

    曾国藩又说道:“最近有消息传来,皇上派出的使者已经前往马尼拉。”

    ‘这么说来,英国人要和我们在马尼拉谈判。“

    见到曾国藩点了点头,6景生又追问道:”皇上会让出新加坡吗?“

    曾国藩知道6景生为什么紧张这个问题,如果新加坡重新归英国人掌管,那么这些曾经帮助过中国的华商在新加坡的日子肯定就难过了。可惜对于这个问题,曾国藩并没有什么言权,他只能安慰道:”6先生请放心,当今皇上乃仁德之主,必定会为诸位有功之士考虑,新加坡乃海上咽喉,皇上也不会轻易放弃。“

第二章惊涛骇浪一百八十五谈判

    第二章惊涛骇浪一百八十五谈判

    虽然曾国藩如此说,可6景生仍然感到心惊肉跳。历代的中国皇帝有哪一个会重视海外的土地,恐怕这次新加坡又会成为一个无足轻重的棋子,被抛弃在大6的棋局之外。

    6景生的担心不无道理,位于紫禁城中的刘寄同样在为这事苦恼,他很想保住新加坡这块飞地。可来谈判中的英国人对于新加坡去留的态度无比的坚决,只要新加坡不归还英国,战争似乎便不可能停止。大臣对于这块飞地态度与英国人的态度正好相反,除了少部分新党的有识之士外,大都主张放弃新加坡与英国人继续谈判。

    刘寄已经盯着水法钟看了半个时辰了,这些广州钟表匠人的手艺一点也不比西洋人差,他们所做的钟表更附合中国人的审美情趣。不过刘寄的心思并没有在这些跑人身上。他眼光虽然看着钟表上一遍遍重复出来祝寿的八仙身上,思绪却飞到了南洋。

    新加坡重要的地理位置终于促使刘寄下了狠心将这里留下,重要的是有了新加坡,中国等于在东南亚有了一个重要的前哨基地,有了它来自南部海洋的威胁会减弱许多。这次中英战争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没有新加坡,战争将会一直在大6沿海进行。

    良久,刘寄下定了决心,走开了这座他喜欢的水法钟。

    ***************************

    英国、伦敦。

    清晨的雾刚刚散尽,城市也渐渐苏醒过来。酒吧早已经打烊,尖顶地教堂外已经走动着祷告的信徒。街道上的行人从各处房屋里慢慢出来,汇聚成一条人流,城市仿佛活过来一般,人多了起来,响亮的叫卖声在街道上传来:“号外,号外。陛下的军队在新加坡遭遇失败,中国人从睡梦中惊醒。”

    **************************

    中国、京城。

    茶馆里早早的坐满了喝早茶的人们。茶馆旁边卖早点地摊贩们用诱人的香味吸引着早起地人们,这时一位抱着一摞报纸的男人出现在了茶客们的眼中,这人冲着屋里的人吆喝起来:“大家快来看今天的京华早报,皇上的新军在新加坡大胜洋鬼子,要知道详情的一钱一份。”

    **************************

    英国人失利地消息终于在全世界散播开来,这对大英帝国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议会中反对战争的声音渐渐占据了上风,强硬的英国外相巴麦尊子爵终于授意义律和中国接触。

    转眼间1841年到了。这期间中英两国的战争基本上只停留在封锁与**上。

    由于新加坡的陷落,使得英国东亚战场陷于被动的局面。失去了新加坡,英国人失去东亚离中国最近的港口。倘若不管新加坡,直接进攻中国大6,英国兵少了肯定不敷使用,若是兵员多了,运输补给又存在大问题。义律考虑过通过缅甸进攻中国云南,甚至还考虑过进攻中国西藏。可这两条路都有非常大地风险。英国和缅甸虽然签署了停战协议,可雍籍牙王朝的政权仍然存在,双方之间事实上是敌对关系。另一条道路有廓尔喀人的沙哈王朝,廓尔喀是一个强悍的民族,依靠着自己民族的尚武精神和独特的地理位置,廓尔喀从未成为任何国家地殖民地。事实上英国人已经和廓尔喀生过战争。战争的结局不管胜负,都让英国人付出不小的代价。

    虽说有上述困难,英国6军仍然向云南动过一些小规模的试探攻击,这些充当探路石的英国士兵不幸的碰上了中国步兵第十一镇的官兵,在战斗中,除了缅甸兵民大力支援以外,落户在密支那的中国移民村庄,更是积极配合步兵第十一镇的官兵打击英国入侵者。这些探路的小股英**队,仓皇逃回位于达卡地基地再也不敢出动了。

    这样中英双方地战争,事实上已经处于僵持阶段。这个时期。龚自珍又向刘寄提交了一份新组建云南将军衙门的计划书。

    云南作为西南重要地屏障。的确也需要重新组建一支有战斗力的新式军队。刘寄在批准了这项计划以后,进一步提出在西藏组建西藏将军衙门。计划以川人为主,成立两镇新军驻防。

    就在这些事情紧锣密鼓的进行之时,马尼拉的谈判又一次开始了。

    马尼拉充满着殖民地的情调,尼拉湾的周围遍布着开满白花的红树林植物,这种植物的名称便叫做尼拉,这也是马尼拉这座城市名称的由来之因。十六世纪,西班牙人在马尼拉四周筑起一道墙,宣布此地为西班牙领地。近三百年的殖民统治,让马尼拉遍布着西式风格的建筑。与之呼应的是华人聚居的唐人街,中国风格的建筑,从高大的牌楼到玲珑的寺院,以及青砖瓦房的民居,你都能找到。

    杜受田在菲律宾总督科尔奎拉的陪同下朝总督府走去,这位一头棕的西班牙人善于言谈,热情而不失礼貌的向杜受田表示着自己的友善,作为翻译的当地华人更是堆着一脸的笑容向杜受田耐心的讲解着。

    我们不难理解这位翻译的心情,最近中国人在东南亚一带倍感脸上有光,那个似乎只存在于传说中的天朝上国,突然之间在东南亚变的真切起来,两次新加坡之战,让任何人都可以感受到天朝的影响力。其实这种影响力早已经存在,从郑和下西洋开始中国人便有了下南洋的习惯,那些因为各种辛酸的原因离开大6的华人像蒲公英一般飘零到海外落叶生根。影响力不仅是靠来此谋生的华人,中国商品也一直出现在东南亚市场挥这自己特有的影响力,随着中国国内商品经济的展,纺织工业以及造船工业的初露头角,带来这些商品的中国船只也在默默地影响着东南亚经济和政治,这些方方面面的影响因为新加坡战役的生被强化和扩大了。

第二章惊涛骇浪一百八十六谈判2

    第二章惊涛骇浪一百八十六谈判2

    中国在东南亚似乎突然之间冒出的影响力,连义律也明显感受到了,经过定海之战、吴淞口之战以及两次新加坡之战,义律第一次对自己的强硬态度感到了怀疑。英国远征军在定海的胜利,似乎是捣碎了水果柔嫩的表皮,随之而来的是碰到了内部坚硬的内核。当他站立在远征舰队的旗舰上眺望着插满龙旗的新加坡时,心中充满了苦涩。长满椰林的沙滩上,义律仍然可以现战争留在这里的痕迹,弹坑和烧焦的树桩让他记忆起当日战斗的惨烈。远处只能用望眼镜看到的地方,战壕和拒马以及瞭望塔上哨兵,一切都表明那里是一个英国人禁止进入的区域。

    更让义律难受的是,马尼拉四处可见的中国货物说明了英国海军没有能够封锁住中国商品的外流,看起来上百艘舰船不仅不能攻下新加坡,甚至连中国商船也不能有效的封锁。

    其实在这件事情上义律有些冤枉英国海军,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中国商船都挂上了法、美等国的旗号,而且那支飘忽不定的中国水师让英国海军不敢以数量过少的英**舰巡逻,这些因素让很多中国商船躲避开了英国海军。当然最重要的是中国朝廷大大提高了商人的地位,雷履泰、伍秉鉴这些成功商人被授予爵位,使得更多的中国人敢于为了财富走出国门,商人在刘寄一朝获得了出历朝历代的地位,产生了过历代历朝地影响。同时也使得商人敢于冒险去追逐利润。

    看起来义律注定要在这种不利的氛围中完成这次谈判,作为主动起谈判要求的一方,义律比中国官员提早到了马尼拉,当菲律宾总督科尔奎拉前去迎接中国朝廷的代表时,义律正在一处洋楼里观望着,看到科尔奎拉那热乎劲,义律撇了撇嘴。

    ************************

    当天下午谈判就开始进行了。杜受田走到总督府的会议室时,义律也正好走了过来。作为主人的科尔奎拉介为两人相互作了引见。

    其实科尔奎拉大可不必介绍,双方几次的谈判下来已经是老熟人了。

    会场外地气氛显得有些凝重,东道主科尔奎拉很快的离开了这里,留下了今天地两位主角和他们的随从。

    两位谈判的主角相互对望了一眼,义律尖挺的鼻子和深陷的凹目在杜受田的心目中一直留着深刻的印象,他想起一句民间俗语,“鼻子勾勾。整人地兜兜。”

    在义律的心目中同样也给了对手一个狐狸的评价,在义律的感受中,杜受田平日不显的双目在无意的开合间,仿佛是刺出的两根钢针,让人心中一凛。

    出于外交家的礼貌,杜受田很客气地退让了一步,向巴麦尊做了一个请进的手势。

    义律将手臂横在胸口向杜受田弯腰行了一礼,两人都谦让了一翻。方才相互并列走了进去。跟随在两人身后的从人鱼贯进入了大厅,大厅中摆放着一张长条桌。两边人各自占据了一边。从人开始摆放出准备好的资料和纸笔,一场事关世界格局的谈判开始了。

    杜受田并没有马上开始进入谈判,他向一名高大结实的青年人看了一眼,这人立刻站了起来,向屋外走去。

    这位叫马勇地武官穿着一套6军制服。行动间灵活敏捷,到了门外将会场把守了起来。

    义律也是有样学样,安排了手下一名负责安全的武官到了门口守卫着。

    这场谈判开始后不久,谈判如同前二次会谈一样,又陷入了僵局。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双方对待新加坡的态度截然不同。义律以无比坚定的口气表示,中国必须先归还新加坡,谈判才可能继续进行。

    杜受田端坐在左侧正中间的主席位置,来自对面的目光好像是冬天里的寒风,如此冰冷的目光杜受田却感受不到一般。好整以暇的端坐在主席。

    用不着翻译说完。杜受田已经知道了义律的话,如果中国不让出新加坡便停止谈判。这问题似乎有点离谱。谈判可能收回武力无法拿下地新加坡吗?杜受田并没有露出任何表情,只是淡淡地回应着义律的目光。他地眼神里让巴麦尊看不出任何情绪,仿佛是一潭深不见底的秋水。

    直到耐心的听完翻译的话,杜受田这才说道:“新加坡最早的主人似乎不是贵国,不过我们无意纠缠它的过去。战争是贵国挑起的,既然开战,那么战争的走向将不再由贵国控制,如果贵国要纠缠与新加坡的问题,我们可以等待贵国打下新加坡后,我们再另寻一个恰当的时刻再行会谈。”

    义律听完翻译的话,被呛的说不出话来,他没有料到中国人的口气如此坚硬,让义律有踢到了钢板上的感觉。

    既然英国政府在二次谈判失败后主动提出第三次谈判,可能没有诚意谈判吗?当然不可能,那么为什么英国会谈判了。

    中英战争开战以后,正常的中英贸易停止下来,这势必影响了正当英商的权利。其实在开战以前中国朝廷不断在开放上作出让步,甚至已经到了允许外国商人在通商五口购置地产,开办工厂。在这种形势下有的英国商人在中国投资了固定资产,可战争一开始,这些商人都不得不抛下产业逃出了中国。这些人结合原本的一些反战人士,在议会中形成了一股不小的力量。再加上萨克雷的专栏报道,在英国普通民众中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包括上一届的相格雷伯爵在内,反对现任内阁动战争的人大有增加的势头。

    与此同时,远征军接连失败的消息在英国国内传开,人们越来越相信这是一场错误的战争。对此仍然拥护的,似乎只有鸦片商人和一些以为可以随便欺凌中国的鹰派人物。

    当然英国人的老冤家法国人,还有开始在大国舞台崭露头角的美国人也希望中英两国继续干下去,恐怕再过些时候,英国人快要被踢出东亚势力范围了。

第二章惊涛骇浪一百八十七谈判3

    第二章惊涛骇浪一百八十七谈判3

    义律仍然顽固地说道:“为了表示我们大英帝国维护国际和平的诚意,我们可以暂时不谈这个问题,就我们感兴趣的一些其它问题,进行探讨。”

    杜受田始终以不变应万变,他冷静的看着口气里多少流露出不耐的义律说道:“那么,贵国有什么更好的提议,请讲。”

    “中国必须赔偿这次战争的费用,赔偿英国商人的损失,无条件的归还新加坡。”

    杜受田冷笑了一声,说道:“刚才阁下不是说,不谈新加坡的问题,现在既然谈到了,我也明确的告诉贵方,新加坡现在属于中国的领土,我们不谈这个问题,至于贵国所说的赔偿,更是无稽之谈,听贵方的口气更像是一个半路劫道的强人在威胁良善的受害者。”

    谈判似乎又陷入了僵局,双方出现了冷场。

    过了片刻,义律提议双方各自休息半个小时,继续谈判。杜受田知道对方想商议一下再谈,他也想和下面的官员们商议一下。双方就此各自离开谈判的会议厅。

    这是一场艰难的谈判,在以往的谈判中,中国人由于不重视谈判往往赢得了战争也吃了不少的大亏。杜受田在英国留学多年,自然知道谈判的重要性。再加上皇上向他反复叮嘱过谈判的原则,事关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决定不能让英国人占便宜。所以杜受田也抱定了锱铢必较的心态,一点点和义律争。

    就这样谈谈停停过了半个多月。看来似乎又要陷入停顿地时候。一件意外的事情生了。

    *************************

    多斯特.穆罕默德并没有坐等在苏满,他留下一个联络官员后离开了苏满去了布哈拉。

    两个月后,中国朝廷的答复来到了这里。随同的还有3ooo支中国产卫士2型线膛枪,以及数十箱的爆竹1型掷弹,爆竹1型掷弹比起中**队准备的爆竹3型掷弹威力要小的多,但是也足以让多斯特.穆罕默德兴奋了。不说中国产地线膛枪比俄国人提供的前装燧枪高级多了。就这些掷弹也足以让多斯特.穆罕默德欣喜不已。

    得到这批中国武器再加上俄国人提供地大量物资,阿富汗人提前了他们的计划。

    184o年11月2日。这一天喀布尔市阴云密布,天气压的人喘不过气来。到了傍晚时分。天色已经黑的夜晚一般。

    离贴木尔沙阿陵墓不远处的一座清真寺内,一大群人聚集清真寺的地下室中,多斯特.穆罕默德陛下的卫队长官哈拉正是其中地一员。在地下室熊熊火把的照耀下,他用力挥手说道:“真主永远与我们同在,沙.舒加今天将受到背叛国王的惩罚,大家行动。”

    随着哈拉简短的言结束,一场震惊世界的起义爆了。

    阿富汗各地的游击队早已经在此前串联起来。11月2日这天他们从各地同时进攻出现在他们视野的英军。

    怒不可遏的喀布尔市民在国王拥护者地领导下,拿着各种原始武器冲向预定目标。在多地数不清的起义军中,一支使用卫士2型火枪的部队成为了起义军的中坚力量。在这支力量的主导下起义军英勇作战,势不可当,当晚就占领了喀布尔全城。

    第二天起义军向城外的英军据点进攻,英殖民军惊呼“阿富汗全国居民都拿起武器反对我们了”。

    战至9日,起义军攻占了喀布尔至巴拉.喜萨尔要塞间地全部据点,后又击毙英国公使麦克诺顿。英军被迫同意从喀布尔撤军。

    英军残部及随行人员和家属1.6万人在向贾拉拉巴德撤退沿途,多次遭到起义军的伏击,这支1.6万人的队伍最后只有一名身负重伤的军医跑回贾拉拉巴德,报告了英军全军覆没的消息。

    此后,抗英武装又包围了贾拉拉巴德和坎大哈,收复了加兹尼。英傀儡政权彻底垮台,沙.舒被送上了绞刑台。

    **************************

    这则重大的消息,在1841年春季终于传到了义律的耳中。这无疑是一个晴天霹雳,小小的阿富汗居然吞没了近两万英军的生命,这些英勇的英国小伙子没有死在正规阿富汗军队地手中,居然死在阿富汗民众地手中。

    义律拿着一页薄薄的信纸,却感到石头一般沉重,他立刻就意识到了这次和中国人地谈判恐怕要结束了。

    从英缅战争,英阿(阿富汗)战争以及尼泊尔事实上的长期独立(一直未能被英国殖民者吞并),我们都不难看出英国人事实上并不如想像的那般强大。英缅战争英军阵亡15ooo余人,伤4oooo余人。这些事实都说明了被侵略者要有抵抗的勇气。写到这里我不得不感叹的说一句天佑勇者。

    中国毕竟是一个4亿亿人口,上千万平方公里的大国。刘寄代替道光以后,只要能团结大部分中国人,再加上抵抗西方列强的决心,即使他不进行这么多的改革,鸦片战争照样有打赢的可能,只是付出的代价更大一些。幸运的是,作为一个有现代意识的皇帝,他不可能不进行这些改革。再加上刘寄对帝国殖民主义欺软怕恶的本质看的更清楚一些,所以鸦片战争的胜利既有极大的偶然性,也有一种暗藏的必然性在里面。

    这场战争终于在1841年3月26日结束,中英双方在马尼拉签订了马尼拉和约。双方都没有承认自己是失败的一方,但是作为挑起战争英国,无疑是一个失败的结果。整个战争英军伤亡上万人,损失16条战舰。中**队的伤亡更大一些,不过伤亡的人数中主要是绿营兵。之所以这样主要是八旗兵一触即溃,新式军队比英军的战斗力只高不低,所以八旗和新军的战斗结果虽然不同,可两者伤亡都不大,只有绿营军队因为作战勇敢一些,加上武器装备和战略战术的落后,所以伤亡最惨重。

    历时两年的战争中,中国最大的收获是得到了新加坡的治权。

    另外马尼拉条约规定,中英两国承诺相互开放十座通商口岸,中国额外开放新加坡港口。英国承认鸦片贸易为非法贸易,承诺取缔境内的鸦片种植和鸦片贸易。中国新开放的口岸除了原有的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以外,新开放香港、登洲(烟台)、青岛(当时是一座卫城)、天津、旅顺。

第二章惊涛骇浪一百八十八

    第二章惊涛骇浪一百八十八

    当战争胜利的消息传回中国,整个中国都沸腾了,在广州的街道上市民们在街上放起了鞭炮,上海的火车站广场上聚集着舞动巨龙的欢庆者。京城的百姓喜滋滋的相互传颂着胜利的结果。

    紫禁城中的刘寄仰望着苍穹,双目不禁有些湿润。终于赢得了这场战争,结果来得似乎有些突然。在接到消息之前,刘寄还在考虑着如果英国人从云南往内地打,以云南的八旗、绿营兵加一个步兵镇肯定是守不住的,不知道新成立的云南将军衙门情况怎样了。可转眼间从马尼拉就传来了战争结束了的消息。

    消息传到京城不久,6军部下令原本驻防新加坡的步兵第三、四、五、六、留下第三、四镇,第五、六镇随海军部舰队撤回京师。

    这次随同海军部舰队回京的还有总理大臣杜受田和回京述职的新加坡总督曾国藩。

    大队人马经过岘港到了海南岛沿海岸线而上,沿途港口无不受到当地官民热烈的欢迎,在天津港下船后凯旋而归的军队再一次受到无比热忱的接待,由于人数过多,队伍在天津停留了一宿,第二天一大早才分批乘坐京津铁路往京城开拔。

    杜受田一行人和官兵队伍到达直隶正是百花盛开的季节,在火车上可以饱览沿途的田野风情,这时节京华大地上麦苗青青,麦垄上。田坎上,一团团、一簇簇的野花开地正盛,农舍周围的桃花和杏花正在艳放,盛开的鲜花召来无数的蜜蜂,山坡上的养蜂者抽着旱烟瞅着火车上的大兵们笑呵呵的挥挥手。

    **********************

    刘寄从床上坐了起来,用手摸了摸身边地位置,皇后温热的身体让他身体起了自然地反应。

    钮祜禄氏被皇上在自己身上游动的手惊醒了过来。她靠了过来偎依在皇上的身边羞羞答答的说道:“皇上保重龙体,外边敬事房的奴才都一笔一划的记着。”

    刘寄知道钮祜禄氏说着反话。这个时代有名份的女人是不能流露出半点**来地,若被人看着**,可是扣上了一顶大帽子。刘寄自从得到了战争胜利的消息后情绪很好,对这方面的要求也多了些,他原本就需求旺盛,这些天更是夜夜*房。当下刘寄一边骑了上去,一边说道:“这是园子里。又不是皇城里,谁乱乱写乱划,莫非不想活了。”

    刚刚三十出头的钮祜禄氏正是虎狼之年,她动情的任由皇上在自己身上驰骋。对于皇上,钮祜禄氏有一种愿意付出自己一切的深情,这不仅仅是皇上将她升为皇后,更是因为皇上虽然宠幸德温氏和李氏,可从来没有因此而不顾其她妃子们的感受。算起来皇上一共七个嫔妃。从来皇上都是轮流宠幸她们,从不专宠一人。

    刘寄有些贪婪地享受着钮祜禄氏姣好的身体,他地动作一下比一下快了起来,身下的钮祜禄氏紧紧的闭着嘴,手指死死的抱着刘寄的后背。正在刘寄的感觉越来越强烈地时侯,钮祜禄氏说道:“皇上。臣妾有要事禀报。”

    突然说起正事来,让刘寄的感觉一下消退掉大半,他仍然不舍得离开一团温暖的桃花源,身体一上一下慢慢动作,一边问道:“什么事情?”

    “臣妾,臣妾……。”

    刘寄有些不耐烦的将屁股使劲动了几下说道:“皇后爽快一点。”

    钮祜禄氏的脸微微红了一下赶紧说道:“臣妾家中姐妹来看臣妾时偷偷告诉臣妾,听说民间有一个复清社,臣妾也不知道复清社到底是干什么的,只是,只是听说对朝廷不利。”

    刘寄没有在说话。只是埋头苦干起来。不大的工夫钮祜禄氏白嫩的脸蛋上大汗淋淋,身子像牛皮糖一样牢牢的粘在刘寄的身上。似乎想将身子融进刘寄地身体里一般。

    畅快淋漓地宣泄后刘寄深深的睡了过去,对于皇后讲地事情,刘寄早就有所耳闻,明天让情报司留神一些。

    依照往常一般起床、锻炼、梳洗,整理完毕天色已经大亮。

    今天要去火车站迎接凯旋归来的将士,上午的早朝便歇一天。

    从圆明园出来刘寄乘坐着一辆不起眼的四轮马车,回到了紫禁城早有太监准备了龙辇,这是一顶十六人的大轿,虽然刘寄不太喜欢坐这种轿子,可他仍然服从了这种规矩。

    从正阳门出来整个队伍有三顶十六抬大轿,谁也不知道皇帝到底坐在那一个轿子里,在前方开路的是两个抬着大锣开道的近卫军,他们一边敲着一边唱着回避,整个队伍前后长达一里,远远的路人便避到一旁。

    皇上的出巡是不允许旁人围观的,可是许多群众自的远远跟在皇上的后边,有好事的人在人群里议论今天皇上要去迎接回京的新军将士,人们越好奇起来,他们现在不仅向目睹皇上的面容,更想看看皇帝陛下威武的新军队伍。

    负责安全的近卫军统领董宪周,见到人群越来越多,有些担心的将事情汇报了刘寄。刘寄挥了挥手让他不必理会,继续前进。

    刘寄之所以这么自信,是他在人群里看到了情报司的几个头目,如果有异常,这些家伙早就向自己汇报了。何况自己刚刚赢得中英战争,这些年革新图强的政策也略略有了效果,怎么看这些民众也不该现在反对自己。

    当刘寄的队伍进入火车的广场不久,四周自前来的群众将火车战围的水泄不通,这种情景让董宪周越紧张起来。直到刘寄走出龙撵,广场周围涌动的人群突然的矮了下来,围观的人群自的在广场上跪下高呼着:“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董宪周这才松了口气,确定这些人不是陛下的反对者。

    人们看向皇帝的目光中多了一份崇拜,如果说此前的刘寄依靠改革开放使得帝国富强,并由此给民众带来了好处而让臣民们拥护,此时人们自的拥戴皇上,则是因为刘寄抵抗外辱带来的崇高威望。事实上纵观中国历史,被人们所尊敬和崇拜的大英雄,无一不是在抵抗外辱中产生。

    刘寄站立在人群前,阳光将其笼罩在金色的海洋里,他金黄色的龙袍在阳光中熠熠生辉,双目中坚定的神色让人们感到一种力量和安全。在人们的目光中笼罩在阳光下的刘寄有一层光晕环绕,仿佛是天神下凡一般。毫无疑问,这次反抗外来侵略者战争的胜利,让刘寄在国民的地位中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战争的确是一种迷醉剂,他使获胜者享受到个人崇拜,在历史上留下辉煌的名声,却又让人很容易迷失自己,错误的估计自己的力量,使得事情由辉煌走向另一面,我们不难从历史上找到这样的例子,项羽、拿破仑、还有此时还没有出生的希特勒。

第三章大国崛起一百八十九

    第三章大国崛起一百八十九

    皇后钮祜禄氏的父亲沾了女儿的光,封为奉恩辅国公,虽然有了官爵可老爷子并没有实差。一家人在口袋胡同有一处大宅子,老爷子没事喜欢听一听戏,偶尔去亲戚家串串门,日子倒也是过得其乐融融。看起来老爷子风风光光,可老钮祜禄氏也有操心的事。

    让老钮祜禄氏操心的是他唯一的儿子荣禄,荣禄原本在兵部当差,可整日里提笼玩鸟,花眠柳宿,典型的八旗子弟作风。这让老钮祜禄氏十分担心,虽说皇上是他家女婿,可当今皇上的作风让人捉摸不透,给人认理不认亲的感觉。果然荣禄在龚自珍上任兵部尚书以后给撵回家了。

    荣禄回了家更是变本加利,一月里难道回家一趟,一回来便向老钮祜禄氏伸手要钱,再大的家业也经不住这般折腾。老钮祜禄氏想要教训荣禄,也怪他平日太惯了,这时的荣禄如何会听他的。没法子,老钮祜禄氏打起了女儿的主意,让自家闺女到宫中借着探望皇后,找皇后要些钱财。

    要钱倒也罢了,后来老钮祜禄氏无意中打听到,荣禄加入了复清党。这事把老钮祜禄氏吓的胆战心惊,玩什么都可以,凭着荣禄这样一块废料,你敢去玩政治,那可是要掉脑袋的事,并且不是一人掉脑袋,可是一家一族人全部都掉的问题。老钮祜禄氏这回下了狠心,让人将荣禄捆绑起来。家法侍候。将荣禄痛打一顿之后,老钮祜禄氏将其锁在了家中。

    这些天新军凯旋而回,京城中张灯结彩,通宵达旦的庆祝战争地胜利。老钮祜禄氏没事去看看热闹,倒也觉得日子过得挺快。他家中的小祖宗经过这段时间的调教,似乎突然之间转性了,在家中老老实实的。见到老钮祜禄氏也是恭恭敬敬的不在拗着性子。

    毕竟是自己的儿子,老钮祜禄氏忍不住语重心长的说教了一翻。两爷子又和好如初。

    作为皇亲国戚,老钮祜禄氏有许多难言之苦,你说一个国丈总得有些排场吧,可省之又省自己那点俸禄也只好勉强维持。自己这个不孝之子生了点事情出来,这个月地开销又有些短缺了,不得已又要去找皇后想法子了。

    想到这里老钮祜禄氏,摇头叹息了一声。自己尚不如东市那些大商人有钱,自己算那门子国丈。

    老钮祜禄氏又长叹了一声,心里默道:皇上造孽呀!居然让商人也封爵,现在的八旗中经商地人海了去,祖宗的规矩都成了一钱不值的臭狗屎。

    想到这些,他再次长叹了一声,仰头呼道:“人心不古,世风日下。”

    概叹归概叹。老钮祜禄氏向管家说道:“福安,你到我房中来一趟。”

    老钮祜禄氏向福安交待了一翻,让他去了茄子胡同将三姑娘请回了娘家。

    三姑娘一得到消息便知道父亲要自己去宫中向姐姐要钱财,果然回了家中老爷子便吩咐她去一趟宫中,将家里的困难向皇后娘娘讲一讲。这事连荣禄也知道了,还端着一罐酱桃仁对三姑娘说:“姐。我过去不懂事,让皇后和皇上操心了,这罐酱桃仁代表我的新意,请皇后娘娘和皇上一定品尝一下。”

    三姑娘不禁有些另眼相看,这小子真的懂事了,打趣道:“要姐姐给你向皇后求求情,再给你一个差事做。”

    ********************************

    今夜的月色皎洁迷人,刘寄在御花园中遥望着一轮明月。鸦片战争已经打胜了,教育计划正在实施,关税在年年增加。鸦片正在严格地查禁。国家的工业化正在推行,似乎一切都在朝好的方向展。想起这些刘寄的心中总是美滋滋的。现在是进行八旗制度革新的时侯了,他已经以封赏这次鸦片战争功臣的名义,召回了广州、绥远城、江宁、福州、杭州、荆州、西安、宁夏、成都九地的将军。这些人回来后,刘寄将派遣新地人选重新组建各地的将军衙门,计划中刘寄准备组建一百个步兵镇,二十个骑兵镇,十个炮兵镇,合计65万人的6军。

    正在想着心事,刘寄听见身后有脚步声。他回头一看,见曹进喜堆着笑脸说道:“皇上,皇后娘娘求见。”

    “嗯,让皇后进来吧!”

    银色的月辉下,穿着白色旗袍的钮祜禄氏出现在刘寄的视线里。

    夏夜地风轻轻拂过花园的上空,一阵阵花香让刘寄心旷神怡,钮祜禄氏窈窕的身材被旗袍勾勒出两道醉人的曲线,在月色的笼罩下,她的身躯镶嵌着一道银色的光边,仿佛是月宫中的神女下凡一般。

    “臣妾的妹妹带来一些家中自做的小吃,皇上尝一尝。”

    一双纤纤玉手拿着香味扑鼻地酱桃仁递到了刘寄地口中。

    刘寄的嘴连皇后地玉手一并含住了,这个显得轻佻的动作,让皇后窘的脸上升起了一抹红霞。

    “皇上坏,奴才们都看见了。”缩回了自己的手,皇后娇媚的嗔了皇上一眼。

    看到皇上笑吟吟的嚼着口中的酱桃仁,皇后又欠身福了一福说道:“臣妾该死,刚才冒犯皇上了。”

    刘寄欣赏着皇后曲线玲珑的身材笑道:“不用道歉,这是夫妻之间的情趣,朕和皇后是天下人的楷模,这夫妻和谐一事,也应该做一个表率。”

    刘寄这翻话让皇后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说好吧,似乎承认了皇上刚才的轻佻是对的,说不好,岂不是说皇上和自己没有夫妻情趣。

    见皇后愣在那里,刘寄哈哈笑了起来,拿出一块酱桃仁放在皇后的口中。

    钮祜禄氏轻轻嚼着嘴里的酱桃仁,嘴里和心里都似蜜一样甜。愣了片刻,钮祜禄氏想起为弟弟求官的事情,向刘寄说道:“皇上,臣妾有一兄弟在家中闲散无事,臣妾怕他游手好闲惯久了,跟人学坏,不如皇上给他一个差事,也好管教他一下。”

    这事刘寄倒不好拒绝,再说自己的小舅子也不给个差事,外人不是会说当今皇上刻薄待人,连自己的小舅子也不给点好处,何况他人。

    这么一想刘寄答应了给个闲差。话一说完,刘寄便上前拉着皇后柔软绵人的小手往翊坤宫而去。

第三章大国崛起一百九十复清社

    第三章大国崛起一百九十复清社

    京城的西城墙有一条顺城街,这条街有许多胡同与之相连,井儿胡同便是其中一条。井儿胡同顾名思义,便是这条胡同里有一口井,其井水回口微甜,附近几条胡同的人都爱到这里打水。这条井以青石砌成,井的四周有水沟相连。旁边一颗老槐树,夏日里枝叶繁茂是一处纳凉的好去出。一些挑水为生的汉子常常在树下坐着聊天,大凡活干完以后,他们便聚在了这里。东扯西拉的说话之余,男人们也顺带着瞧瞧在井边浆洗衣服的小媳妇。

    今夜月朗星稀,一轮皎洁的明月从天边升起,劳累了一天的挑夫们又在老槐树下纳凉聊天。抽着一袋旱烟,吧嗒几口又说上两句无关紧要的笑话,这些简单得娱乐是挑夫们最喜欢地享受。男人们围在一起的话题总是少不了女人,挑夫们也同样喜欢这样的话题,只是他们没有用“杨柳岸晓风残月”来表白,而是粗狂的说着:“祥寡妇的**白得很,要是让我**一会,给她挑一年水,我都干。”

    另一个人接道:“你们说怪不怪,今儿晚上,祥寡妇家怎么去了那么多汉子。这娘们应付得过来。”

    又有一个人说道:“你们不要乱说了,不定是家里来了客人,那里有邀来一帮男人做丑事的。”

    几个人正在海侃着,有一人指着胡同口说道:“今儿吹的什么风,怎么来了一大帮人。”

    又有一人指着胡同地另一面说道:“那边还有。”

    大家伙这才现胡同的两头。一前一后拥来了两帮人。

    明亮的月光照在这些人黑色的制服,让挑夫们心里害怕起来,他们或蹲或坐在大树下默默地注视着合围上来的警察。

    领着这些警察的却是一些军爷,他们穿着一身绿色的制服,行动间干净利索,腰间地衣服鼓涨,自然的让人联想起他们别着得火器。

    这些人一到了井儿胡同立刻将胡同里一处并不起眼地宅子围了起来。挑夫们认得那是祥寡妇的屋子。一个个既惊又奇。

    这时有几人向大槐树这边走了过来,看那模样显然是来盘问他们的。

    事情的展让挑夫们惊吓得不知道怎么办才好时。正在他们惶恐不安之时。那名蹲在槐树下一直没有吭过声的年轻挑夫站了起来,在挑夫们惊讶的目光下,只见这人丛布腰带上取下一块腰牌亮了亮,前来的警察态度立刻恭敬了起来。这人拉着警察在旁边嘀咕了几句,那些挑夫们被放了回去。临别时,这人向挑夫们说道:“我是在这里执行任务地军人,这些人托各位老哥照顾了。后会有期。”说完,年轻人抱拳为礼,而后大步向警察队伍走去、

    这个变化让挑夫们睁大了眼睛,这是跟我们挑了十多天水桶的老幺吗?居然,居然是一名差人,真他**瞎了眼。

    奇怪归奇怪,这些挑夫再不敢停留,连忙往自己的窝棚赶去。刚走几步便听见后面噼啪作响。有大胆的回头一看,见祥寡妇的宅子里火光闪闪,居然有人用火枪朝外面打。

    外面的警察当然也不是善茬,躲在隐避处还击着,顿时胡同里如同过年放鞭炮一样热闹了起来。

    仔细听听,还可以现隔壁一条胡同里也正打的火热。几个挑夫熟悉熟悉地形,一下便听出了声音是从祥寡妇宅子的后门处传来。他们赶紧绕道从别处躲了过去,心里既害怕又兴奋。害怕地是差点惹一生麻烦,弄不好小命都会没了。兴奋的是亲眼看到一场大事,今后吹起来,也可以自称枪林弹雨里走了一遭。

    不说挑夫们自个躲开了,再说老幺替挑夫们说了好话,他凭啥有这能耐。原来这人是情报司一名干将,人称张三,扮作挑夫模样便是为了监视祥寡妇的宅子。

    你说祥寡妇的宅子有啥好监视的。说起来话长。这里长话短说。祥寡妇的男人是一名八旗将领,原本在八旗里混得不错。可好日子再长也有到头地一天。祥寡妇刚嫁给夫家,她男人便随着裁汰八旗的大潮给弄回了家。祥寡妇的男人一下没了差事,闲散无事之余便学会了鸦片。鸦片这东西可是杀人不见血的软刀子,上瘾不久她男人便把家中的积蓄弄的精光,只能靠着一些旗俸过日。这一来,她男人把家中双亲活生生气死了,见此情景,她男人心里想不开,也自个寻了短见,一家人只留下祥寡妇一个。祥寡妇的心中自此留下一个阴影,认为她家的祸事都是当今皇上造的孽。靠着一些旗俸,祥寡妇的日子倒也是对付得过去。这样过了几年,祥寡妇又跟人好上了。

    这个人也是个旗人,而且是个世袭地候爷。只是当今皇上重才不重身份,所以这个侯爷只能守着份银混日子。这两人一好上,就好像黄莲碰上了苦胆,对当今皇上都是一肚子地不满。日子长了,两人搞出了一个复清社。

    出乎两人意料之外,这复清社在旗人里深受欢迎,没有久便有一些有钱势的旗人秘密支持。于是复清社在北京城地旗人中满满展了起来。

    树大招风,复清社一展开了,朝廷很快便知道了。经过了一些时日的秘密侦察后,情报司派出了许多名暗探到各处深入调查情况。张三便到井二胡同调查这祥寡妇。张三通过为祥寡妇家挑水,打听到今日祥寡妇家里有一个大聚会。情报司分析各地的情报后,决定将复清社一举剿灭。

    今夜的北京城简直可以为风声鹤唳来形容,街道上跑动得警察和士兵出“踏踏”地脚步声。某处胡同突然爆出的枪声惊得人们惊慌失措,九座城门早早的被封锁起来。各处重要的街口都有警察和士兵把守。

    在这紧张的气氛中,三十多处和复清社有牵连的地方都遭到了搜捕,其中以井儿胡同为搜捕的重中之重。

    井儿胡同在挑夫们离开后,对抗得越激烈起来。面对复清社顽固地抵抗,老幺带着一队人冲了上去,他们手中都握着一块扑哧哧燃烧得铁块,到了墙根下立刻将手中的铁块扔了进去。铁块拖着一道亮晃晃得光迹落到了祥寡妇家的院子里。紧接着便听见里面一阵爆响,巨大的声音让屋外的人也感到耳朵嗡嗡得叫着。屋里的枪声立刻平息了下来。

第三章大国崛起一百九十一复清社1

    第三章大国崛起一百九十一复清社1

    很快屋外的人趁着机会,分成了两拨人,其中一拨人在一个中年汉子的带领下冲了进去,另一拨在外面占据了各处紧要位置,布下了一个天罗地网。

    只听见屋里面又劈劈啪啪地响了一阵便沉寂了下来,接着传来进进出出地脚步声。没过多久从里面冲出了一人,这人在黑暗中跑得太快撞的门咚咚作响。只见他飞步到了领头的军官前,一面喘着气一面附耳说道:“董大人,皇后娘娘的兄弟荣禄是复清社的人。荣禄在这些贼人的指使下准备向皇上投毒。”

    “什么!”董宪周大声地叫了出来,他立刻意识到自己的失态,立刻小声吩咐道:“我先去宫中,你把后事处理好。”

    ***************************

    董海川大踏步走在紫禁城中的台阶上,他急的穿过各处宫门,每到一处守卫前,手中的腰牌便高高举起。

    到了乾清门董海川再不敢继续前进了,将手中的腰牌递给近卫军以后他便静静地等候在原地。董海川不由自主地徘徊起来,心里一阵阵地焦躁。时间点点滴滴地流过,董海川的耐心也在加地流失。他不时朝着黑漆漆得深宫望去,恨不得立刻冲进皇宫。正当他的耐心已经耗尽得时侯,曹进喜走了出来。

    “董大人有何事需要深夜觐见皇上?”

    “曹公公,此事关系重大。在下非得见到皇上不可。”

    “皇上正在翊坤宫和皇后娘娘商谈要事,此时恐不好打扰。”

    董宪周用粗大的手掌抹了一把额头地汗水,声音越着急起来:“曹公公,我董宪周给您跪下了,此事非同小可,让我一见吧。”

    见到董宪周当真跪了下来,曹进喜不好受他一礼。将他扶助说道:“既然如此,我先去问问皇上。你稍等片刻。”

    ***************************

    大红的蜡烛挂在高高的烛台上照耀着皇后的寝宫,红色的烛光穿破黄色的纱幔照耀在凤榻上,里面一幅春情勃的动人图画让窗外地月儿害羞地躲进了云彩里。

    刘寄第一次在皇后的寝宫宿眠,躺在包含着一个女人所有**地地方,刘寄莫名的兴奋起来。锦衾里一股女人惯用的香味幽幽地钻进刘寄的鼻孔里,这里的一切,都在刺激着刘寄的**。他拥抱着怀中的皇后。让两人最紧密地接触在一起。

    皇后娘娘一头云鬓散在枕头上衬着雪白地躯体,皎洁的额头冒出了细密地汗珠,从来没有在欢爱中出过声的皇后,呻吟了起来。

    “皇上,臣妾肚子痛。”

    刘寄终于察觉到了不对,他的手拂过皇后皎洁的额头,像是在水中捞过一般**的。

    刘寄大声叫了起来:“太医,传太医。”

    突然。他的眼前一黑,一头栽倒在床上,人事不知。

    ***************************

    曹进喜隐隐约约听到一声“太医,传太医。”他心中一惊,莫非是皇上在叫。

    当下曹进喜快步往前赶去,眼看要到翊坤宫了。他看见候在翊坤宫前的小德子跑了过来。一见到曹进喜过来。小德子慌慌张张地一把抱住曹进喜说道:“大叔不好了,皇上、皇后晕过去了。”

    ****************************

    刘寄感到四周一边漆黑,厚重地黑压得他喘不过起来,让他似乎在一锅稠黏的浆糊里。他的眼睛睁得很大,可是视线里黑茫茫一片,面对这无边无际的黑幕,他不甘心得挣扎起来,他大声叫喊道:“这是在那里?”

    一切都是徒劳得,没有任何的回声,他孤寂的声音很快消失在黑暗中。

    当尘嚣落地。刘寄重新安静下来。他地眼睛里出现了一丝亮光。那是远处的一道光影。

    那微弱得光芒似乎是这暗夜里的灯塔,吸引着刘寄向前走去。

    光亮逐渐清晰起来。他看到一个人飘浮在光亮里,当刘寄走得近了,终于认出了那个人是谁。

    他无数次的看过这人的画像,那尖瘦的下颌让刘寄一样便认了出来,他问道:“你是道光帝旻宁。”

    旻宁的脸色白得如一张纸一般,他看起来有些怪异,穿着一件白色的外褂,体内像是点着一盏忽明忽暗的闪光灯似的,让他地身体表明似乎是月光下荡漾地水纹亮晃晃一片。此刻他正在直直地盯着刘寄,看了良久旻宁说道:“我因为救你,快要消散了,我走了以后希望你对待我的臣民好一些。”

    刘寄疑惑得问道:“这里是那里?为什么我会到这里来?”

    旻宁地身子突然变得虚无起来,像是一段扭曲的影像一般,时而残缺时而整齐。过了一阵旻宁才回答道:“这里是每个人灵魂的最深处,之所以能够让你我的灵魂共处在这里,是因为多年前那道强烈的闪电。

    停顿了一下旻宁又说道:“我在这里呆了很久,马上我要离开这里去另一个世界。”

    这时旻宁身影像是光影拼成的碎片闪铄得更加厉害了,他加快了语说道:“你的生命力因为揉合了闪电的力量,所以很强大,你的寿命将过其他人,记住善待你的臣民。”

    从黑的化不开的天际亮出一道刺眼的光芒,旻宁的身体终于化作点点碎金消散在光芒中。

    刘寄突然从梦中惊醒,眼中是床罩的顶篷,那幅百鸟朝凤的凤凰图案是那么的熟悉,侧了侧头,刘寄看到了李巧儿姣好的面庞,他终于明白自己躺在养心殿的暖阁中。李巧儿似乎劳累了很久,此刻正阖眼睡着。自己刚才所经历的似乎是南柯一梦,这个梦好奇怪。看起来要怪自己在学生时代玄幻书看的太多了。

    刘寄感到睡得一身酸痛,他决定起床走走。

    刚一起身他便感到腹肌酸痛,座了起来肚子传来饿得慌的感觉。

    刘寄挑起床帘喊了声:“来人。”

    这时李巧儿已经醒来,她一边理着鬓角的乱一边惊喜地说道:“皇上终于醒啦。”

    刘寄突然想起皇后,有些担心得问道:“皇后怎么样了?”

    李巧儿沉默了半响,蹙眉说道:“皇后仙去了。”

第三章大国崛起一百九十二清醒

    第三章大国崛起一百九十二清醒

    刘寄醒转过来让御医们松了口大气,他们在惊醒之于又暗暗奇怪将死之人居然能自己熬了过来。

    刘寄操心的却不是这些,醒过来他才知道自己昏迷了三天。

    一碗银耳羹下肚,刘寄火烧火燎的胃子方才舒坦下来。

    德温轻轻的扶着刘寄说道:“皇上,包中堂和一干大臣在外面求见。”

    刘寄向候在一旁的曹进喜说道:“让他们在外间候着。”

    说完刘寄在李巧儿和博尔济吉特氏的搀扶下站了起来,他试着活动了一下脚步,看起来没有什么问题了。

    刘寄向御医问道:“朕的毒已经消散了吗?”

    “回皇上,臣等已经反复诊断过,的确没事了。此等病情常人往往难得活命,皇上乃真龙天子,非常人可比。”

    刘寄有些感慨的想到这次在鬼门关打了来回,大难不死,这些御医们也该奖赏一下。他思量了片刻说道:“这样吧,你们太医院也该扩大了。回头朕为你们在京城中建立一所大医院,你们这些御医没事都到医院里去,皇宫里只消留下几个当值的便成了。”

    刘寄一边说着一边让妃子们将替自己梳洗着,博尔济吉特氏的柔荑理着刘寄脑后的长,李巧儿的纤纤玉手将热毛巾盖在了刘寄的脸色,一股热流扑面而来,刘寄脸上的百万个毛孔都张开了来。取下毛巾一股清凉地感觉让他清爽极了。

    那名御医见皇上开口为他们开办医院,心中一喜,开口说道:“皇上,能将平身所学施救天下百姓,是学生吴师机和天下良医所愿,皇上能行此大事,普天下患众无不感恩戴德。”

    听这吴师机一说。刘寄忽然意识到这的确是一桩大好事,若是在全国各地建立医院。开办医学堂,将医疗系统早一步体系化,那中医肯定会展壮大,也不至日后被不肖子孙嚷着叫着要取消中医。

    一边和吴师机谈着,一边穿好衣服,刘寄心中也暗自下了决定。至于资金问题,这根本就不成其为问题。在刘寄的记忆中,后世最赚钱的行业,大约除了走私贩毒以外,便要数医疗单位了。那些进了医院的患者,一个个都成了待宰的羔羊。反倒刘寄需要思考的是,如何提高医疗福利,让更多地穷人也能享受到起码的医疗待遇。

    穿戴完毕刘寄到了外间厅堂,里面站满了文武官员。见到刘寄出来。众位大臣齐齐跪了下来大声嚷道:“天降洪福,吾皇吉祥!”

    “都起来吧。”

    座在皇位上看着手下地群臣,刘寄明显的看到了其中几位激动的泪光隐现。

    这些人中也包括老臣包世臣,他上前一步哽咽着说道:“皇上无事,这天下就太平了。”

    刘寄感到包世臣的话里有话,他暗中决定先把包世臣留下听听这几天的情况。

    刘寄大难不死。少不得众臣们都要上前恭贺一翻。这些过场走完,各部的大臣将一些赶紧的公事上前汇报了。

    待事情说地差不多了,刘寄挥手向诸臣说道:“这几日让大家辛苦了,包中堂留下,其余人等都回去休息,明日准时早朝。”

    众人都应了一声:“喳!”

    待诸臣散尽,刘寄招手让包世臣在自己侧面坐下。

    等包世臣坐定,刘寄这才问道:“这几日,可有不寻常之事?”

    “这几日京城都快闹翻了,一帮西学归来的年轻人。在京师大学堂、直隶师范学院。中华科技学院等等这些新式学堂里邀集一帮学生,到街上四处煽动演说。散传单。竟然口出狂言,声称皇上万岁之后,中国实行议会制,由组建内阁管理国家。”说到这里包世臣冷笑道:“可笑之极,无知,可悲!”

    这话连刘寄也赞同,这些人当真愚蠢,这是在中国,并不是在法兰西。不过刘寄很想知道这些人上街游行,普通百姓对他们的态度如何?想到这里刘寄追问道:“那些百姓对此,持以什么态度?”

    包世臣抚须笑了两声说道:“百姓围而观之,以为乃天桥把式上街娱乐大众,等之良久,不见有开心的物事,便以秽物掷学生。众人皆谓之:此等后生,乃痴人梦话,不知天不可无日,国不可无君。”

    听到包世臣的话,刘寄不知道是该感到悲哀还是高兴。他似乎该感到高兴,至少说明他的皇位在百姓中具有不可动摇得地位,可刘寄的心情一点也不感到高兴。但刘寄的心里也没有悲哀,他只是很平静,似乎明白了一件事情,可又不知道明白地是什么。

    包世臣见皇上有些走神,提高了声音继续说道:“最可气的是,事情闹到朝廷,朝中新党人物以徐继畬为极力反对抓捕这些顽恶之徒。”

    声音徒然大了,刘寄才转过神来。听到包世臣说到新党,刘寄想起去年新党上了一道折,要求立宪改制。不知道新党中有没有人加入**党,如果有,那么自己可得小心,说起来这些所谓的新派人物都是自己扶持起来的,要是弄成了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事,可就让人笑话了。

    刘寄一边想着心事,一边问道:“那些学生还在闹事吗?”

    “微臣进宫之前听说已经散了,不知道是不是得了消息。”

    刘寄不置可否的点了点头,也不知道他是在赞同,还是在反对包世臣地话。沉默了半响刘寄又问道:“这些天,宗室子弟,王公贵胄闹腾的厉害吗?”

    说到旗人包世臣的眉头皱了一皱,语重心长地说道:“复清社被一网打尽,其后台依然存在,旗人对皇上的不满已经不是一天二天的事情。这些天几个亲王和宗室子弟,每日都聚在宫门口强烈要求面见皇上。好在皇城中有近卫军把守,守卫京城九门的巡捕营在程大人的率领人尽忠于皇上,一日不敢怠慢,有了这些忠勇之士,他们也无可奈何。不过话虽如此说,可这些人总归是宗室中人,其中还有皇上的兄弟,他们没有用强,我们也不敢冒然行事。挡了几天,老臣一直提心吊胆,心里就像挂着个水桶七上八下的,就是担心皇上起不来呀,可……。”说到这里包世臣呜咽着哭泣起来,声泪俱下,让刘寄也禁不住热泪盈眶。

第三章大国崛起一百九十三整军

    第三章大国崛起一百九十三整军

    他上前拍着包世臣的肩头说道:“慎伯辛苦了。”

    “不,皇上万事大吉,臣肝脑涂地也值得了。想当初,我包慎伯不过一区区幕僚而已,若不是皇上知遇之恩,我包慎伯何以入庙堂论天下大事,何以抱负平身所学。”

    刘寄止做了包世臣继续说下去,他扶着包世臣说道:“如无慎伯和满朝文武辅佐,朕何来半点作为。有慎伯此等股肱之臣,朕无憾也。”

    两人说了一会贴己话,刘寄送走了包世臣。

    等包世臣一离开,刘寄立刻召来了董海川。

    一见到董海川,刘寄立刻问道:“那个民主自由党的头头是谁?”

    董海川有备而来,他立刻回答道:“这些党人似乎没有明确的头子,臣只知道其中有一个女人,比较惹眼,所以专门调查了一翻,知道这名女子名寿禧,乃睿亲王瑞恩的七女。早年到西方留学,归国后在一所小学任教。”

    “哦,居然是一个郡主。”

    刘寄又问道:“朝廷中是否有人与**党人有不正常的接触。”

    董海川疑惑的念出了声:“**党人。”

    他立刻又反应过来向刘寄问道:“皇上指的可是民主自由党的学生们?”

    “正是。”

    “这个,臣也在密切关注。暂时没有现。”

    刘寄挥了挥手让董海川退下,他感到有一些累了。慢慢的渡回房里,刘寄一路思考着近来生地一切。看起来,中国的传统思想已经受到西学的侵扰,两种不同的思潮慢慢的开始碰撞,这个融合的过程将在社会上掀起剧烈的变动。不过中国作为一个庞大地国家,她的原生文明无比地强大。西方的思潮虽然强势,可要取代中国人的思想肯定是不可能的。想到这里。刘寄突然不知道中国打胜了鸦片战争究竟是不是一个胜利,会不会因此而带来中国的长久落后。

    思考了片刻,刘寄立刻否定了这个想法。推行思想并非只有武力一途,难道说非得要被人打成猪头,哭喊着大爷我服了,这才知道奋图强去学习别人的长处吗?难道说,西方人就不向其他文明学习了吗?这显然是一种自虐思维。人只要意识到别人的先进和长处,自然地就会向别人学习。关键是改革开放,让不同的思想进来,然后比较,先进的必定会保留,落后的慢慢也会淘汰。何况自己不正是在推行新思想,新思维吗?中国的老庄哲学在两千多年前便学会了辩证的思考问题,难道中国人就非得挨了打才会进步吗?想到这些刘寄豁然开朗。他意识到,交流,只有交流才是最好的学习手段。而且因为鸦片战争的胜利,中国可以有选择地吸收自己所需要的。刘寄嘿嘿笑了笑,马列主义到了中国变成了毛xx思想,最后变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老子刘寄就把西方资本主义。变成一个有中国特色的资本主义。

    想到这里,刘寄自问有中国特色的资本主义到底是怎么样的呢?刘寄感到这个问题有点难,他决定还是将究用这个君主集权制地好,至少暂时这样比较安全。让自己有了强权可以推行一些原本很困难的事情。

    这一段时间,刘寄一边静养,一边思考着一些根本性的问题,转眼半个月过去,他的身体也基本复员了。

    **********************

    圆明园别有洞天的画舫静静地泊在栽满垂柳的岸边,阳光下一池碧水倒影着岸边的亭台楼榭。早春的阳光让人感受不到多少暖意,倒是仍旧肆虐在京城的北风让人拉紧了领口的围脖。

    刘寄在岸边很久了。他地心也如同这风一样凉凉地。

    失去了方才知道珍贵。意识到再也看不到钮祜禄氏,刘寄感到一阵悲凉。

    “皇上董海川求见。”

    “让他进来吧。”

    当董海川走了进来。跪在了刘寄身边时,刘寄仍然站立在那里,只是嘴里淡淡地说道:“起来吧。”

    声音虽然不大,可董海川依然感受到了声音里饱含的复杂情绪。这让董海川意识到今儿皇上地心情不好,他的心提了起来,压低嗓子说道:“皇上,臣有赎职之罪,愿受罚。”

    “起来。”

    皇上的声音稍微提高了一些,董海川不敢在坚持,立刻站了起来垂手拱立在皇上身后,半响小声说道:“礼亲王和端亲王暗中支持了复清社。”

    这个消息按说应该让刘寄一通怒火,可他一点也感觉不到自己的愤怒,心里更多的是苦涩。

    胸中郁结的情绪化作一口浊气从口中吐了出来,刘寄感觉似乎好受了一些。

    屹立在风中,远眺着圆明园萧条中隐隐露出的春景,刘寄嘴里平静的说道:“把犯人交大理院处理,让礼亲王到朕这里来一趟。”

    “那荣禄怎么办?”

    说起荣禄,刘寄转过了头盯着董海川看了半响,良久叹了口气说道:“看在皇后的份上,将他送到伊犁去。”

    ***********************

    礼亲王全龄已经五十多岁了,听到皇上的传召吓的直哆嗦,好不容易挨到了圆明园四宜书屋外愣是不敢进去。

    正在全龄心中忐忑之季,里面有声音传出来:“进来吧。”

    皇上的声音虽然不大却若洪钟一般自礼亲王的耳边响起。

    全龄慌忙应了一声:“喳。”

    这一声颤悠悠的回答,像在嗓子眼里掉了跟细线一般,让领路的太监听得暗笑不已。

    硬着头皮进了正屋,全龄见里面怀亲王绵忻、端亲王绵愉、克勤郡王承硕、睿亲王瑞恩几位王爷都到齐了。这让他有些诧异,难道皇上要杀鸡给猴看。这样一想全龄更加害怕起来,他匍匐在皇上脚下痛哭道:“皇上看在祖宗的份上饶兄弟一命吧。”

    “想饶命就起来吧。”

第三章大国崛起一百九十四整军2

    第三章大国崛起一百九十四整军2

    网友天淡银河说的不错,关于激进派留学生的口号设定有误,我已将第192章修改了,请重看。为谢!

    听到皇上的话,全龄的哭声像是被刀斩断了一般,立刻停止了下来。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是那个六亲不认的皇兄吗?偷偷瞧了一眼端坐在上位的皇上,全龄有些吃不准。皇上面无表情,不知道在想些什么。在偷瞧了端亲王绵愉一眼,绵愉正低着头座在那里一声不吭。

    “老七起来坐下吧。”

    全龄再次听到皇上的话,猛然醒悟过来,他赶紧谢了皇恩惴惴不安地在末席座了下来。

    听到皇上清了一声嗓子,屋子里的亲王们知道皇上要说话了,都把身子坐正,露出专心的神态。

    “今日朕把你们召到这里来,是要告诉你们。朕以前一心只为国家社稷,对你们关心的少了些。现在想起来总是感到遗憾,所谓朝闻道夕死足以。朕既然想通了这个道理,也该和你们多聚一聚,今日里你我兄弟数人就在园子里聚一聚。”

    屋里众王爷听皇上说完连声应好,那全龄总感到有些不踏实,他担心地问道“皇上,小王的过错……,皇上看该……?”

    刘寄的脸上露出了一个责备的表情,他指着全龄说道:“老七呀,你就是钱多,也不该去支持一些无聊的人。这样吧。就罚你一年地薪俸。不过丑话说在前头,若是再犯,可就不是罚俸的问题了。”

    看到皇上突然变得冰冷的脸色,全龄打了个冷颤,呆了呆又立刻大喜过望,他连忙匍匐在地上叩头嚷道:“谢皇兄隆恩。”

    全龄一边叩头,一边想到:看来皇上还不知道绵愉的事。这事两个人一起做的,怎么着也得两人一起担当。待会儿把绵愉的事也告诉皇上。

    刘寄这次在圆明园中的设宴规格极高,紫檀木地餐桌上摆满了雍正年间烧制的珐琅彩瓷,精美地瓷器里装着色香味俱全的美味佳肴。

    酒席上除了几位亲王外还有从外地回京的将军们,除此外还有宗室中人以及满人中有些头面的人物。

    宴席的气氛一直把握的很好,既不失礼而又热烈,席间还有歌舞曲艺助兴。

    席终人散之时,已经月上树梢。

    当晚全龄果然求见刘寄。将端亲王也在暗中支持复清社的事抖地一干二净。刘寄早已经知道此事。他若是有心惩罚两位王爷,那里还轮得到他们在此地说话。今日刘寄所做的一切,目的就是缓和与王爷们的关系。见全龄主动示好,刘寄也不点破,嘉勉了全龄一翻,赏赐了一些财物,让全龄有事再来汇报。当然端亲王那边,刘寄也不会去动他们。这些人已经是没有牙齿的老虎。要凶起来已经不可能了,只要他们知道惜福,在家老老实实的吃好耍好,刘寄也就懒得去管他们。

    将这些王爷安稳住后,刘寄开始大张旗鼓的行动了。那些关于西学东渐带来的思想碰撞,刘寄现在不想去搭理。那些是长远地问题,真正影响的是下一代的思想,现在他要做的是眼前的东西。

    趁着这次鸦片战争的胜利,刘寄终于决定向残余地八旗制度动手了。

    内蒙喀喇沁旗王爷府镇的喀喇沁亲王府今日张灯结彩,府中正门大开。

    这座始建于康熙十八年(公元1679年)的王府,占地面积13o余亩,房屋49o余间。其建筑规模之大为内蒙古49旗蒙古王府之,集塞北、蒙古、藏传佛教三大建筑特色于一身。在集中了这些塞外建筑特点的同时,沁王府的主体建筑乃仿制北京故宫,气势恢宏。殿宇森严。

    这座宏伟的建筑今日聚集了内蒙古49旗和外蒙各部的王爷们。他们的到来为沁王府增添了一股热闹的气氛。

    此刻这些王爷们各自带着从人,三三两两扎成堆。他们聚集在王府的大门外正准备外行。很快街面上马嘶蹄响,吆喝声一片。

    沁王府地多罗贝勒新吉伦晋在人群中高声喊道:“各位王爷,各部地头人,皇上马上就要到了,请大家准备好,随我一同出到前方迎接皇上。”

    稍待了片刻,新吉伦晋将手一扬,带着一队从人当前而出,一阵乱蹄响起,只见朝阳下一队轻骑快的向前方地草原驶去。随着新吉伦晋的后面,各旗各部的人马策马扬鞭在草原上形成一条人流滚滚而去。

    这支聚集了草原上最豪华阵容的马队倘若是遭遇了不测,毫无疑问草原上将是一场大的动荡。长长的马队在驰出十里后停了下来,他们有秩序分成了两队人,等候在大路边。

    这支队伍刚刚整队不久,很快一匹快马飞奔而来,来骑到了新吉伦晋面前,只见骑手勒马扬蹄,一跃而下,高声的喊到:“禀主子,皇上已到了三里外的白羊滩。”

    诸位王爷各自理了理衣服,翻身下了马静静的等候着。草原上三里的路程转瞬就到,只消打个盹的工夫,大队人马已经自一座山坡后绕了出来,队伍前面一队队身穿皇家近卫军制服的骑兵出现在蒙古王爷们的视线里。

    ***********************

    这次到达内蒙,刘寄主要是为了八旗改制的问题。同时新组建的十三个骑兵镇兵源的问题,刘寄也打算主要从蒙古地区招募。

    进入了这座豪华的沁王府一场盛大的欢迎宴会开始举行了,宴席中少不得有蒙古少女的歌舞助兴。随行的僧格林沁显得兴高采烈,能衣锦还乡的确是人生一大快事,他不时和旧时的伙伴们举杯痛饮,席间的气氛十分热烈。

    刘寄的酒量也不错,只是王爷敬酒都不敢要求刘寄喝下,往往自个一口干了说几句永远忠诚我主之类的话就下去了。刘寄知道蒙古王爷们对喝酒的规矩看的很重,所以只要有人敬酒,他就豪爽的干了,几十杯下肚,刘寄依旧脸色不改。蒙古王爷们一个个竖着大拇指,敬酒的王爷激动的热泪盈眶,心里念道:“这么能喝的皇上,真他**是个好皇上”,眼神中钦佩万分。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宴席的气氛已经热烈了起来,不少王爷的身边都陪了一个女人。新吉伦晋凑到刘寄身边问道:“皇上需要人服侍吗?”

    刘寄摇了摇手,撕下一块羊肉慢慢的嚼着。他这趟可不是来玩女人的,重要的是蒙八旗的革新会触动一些蒙古王爷的利益。通常来讲,蒙八旗的旗主都是各旗的王爷。取消了蒙八旗该以何种方式调和与蒙古亲王的利益呢?

第三章大国崛起一百九十五整军3

    第三章大国崛起一百九十五整军3

    第二天刘寄召集这些王爷们在议事大厅里开了个碰头会。会议开始依照惯例由王爷们把内外蒙的情况汇报了一翻,都是些官面语言,基本上都是王爷们将幕僚写好的讲话稿照念一通。有的王爷直接带了亲信进来,让手下替他汇报。说起来都是些无聊的事情,今年的牛羊马匹增加了多少,喇叭庙又新建了几座,移民聚居点的汉人又和当地牧人生了冲突,某处遭遇了暴风雪需要朝廷补给。上午基本上就谈着这些事情过去了,虽然无聊,可也都是需要解决的事情。刘寄让随行大学生包世臣,都给一一记下,回去了立马解决。

    当天下午会议进入了问题的实质,刘寄面向着七十六位王爷郑重说道:“朕图强革新,其意已决。八旗之弊,诸王都是明白人,英国人打到江浙,八旗一触即溃,毫无还手之力。而新军出国门而战,守新加坡岛数月不失。现在满、汉八旗已经尽数解散,各地正在积极筹建新军。今日朕亲到蒙古,就是要解决蒙八旗的问题。尔等都是国家的栋梁,希望诸位王爷能以国体为重。当然朕也会考虑大家的意见,朕先声明一点,诸位王爷的爵位俸禄照旧不变,手下有在旗为官的人,朝廷自会妥善安置。好了,现在就请诸位畅所欲言,一同商讨此等大事。”

    “皇上,革除蒙八旗后,那些入旗的人如何安置?”

    刘寄没有回答这个提问,而是反问道:“诸位有何高见?”

    既然刘寄在问条件。这些蒙古王爷们也不笨,有地说保持旗俸不变,有的说朝廷给予土地放牧,有的说朝廷一按月补助钱物。

    刘寄不怕他们提条件,就怕王爷们反对。见多数人都在提条件,刘寄反而很高兴。

    这时有一人说道:“皇上,解散了蒙八旗。我蒙地的安全由谁来保证。”

    不待刘寄回答,僧格林沁怒道:“朝廷的新军难道是一群绵羊。”

    那人又道:“那为何罗刹人抢夺我部大泽(贝加尔湖)。朝廷没有派出一兵一马助阵。”

    刘寄被这个话题吸引了过去,他注目一看,说话的人穿着一件左衽的蓝袍,国字脸,浓眉大眼,紫色脸膛,头上盘着乌黑地辫子。

    僧格林沁此时问道:“你是谁?何出此言?”

    “我叫拉克申。布利亚特部头人。这些年罗刹人不断驱逐我布利亚特部的猎人,我们向朝廷求援,却根本无人理睬。”

    僧格林沁回驳道:“此前一直与英国人交战,如何能够在北面再起战事。”

    刘寄这时开口说道:“拉克申说地没错,朕也在兵部的奏折里看到过你的求援信,并且下达了乌里雅苏台将军处理的意见。想来处理的结果让拉克申很不满意。”

    刘寄突然提高了声音说道:“对,不仅拉克申不满意,朕也不满意。俄罗斯人本在万里之遥的欧洲。如何跑到这里来横行霸道,简直目中无人。”刘寄一边说着,一边一巴掌拍自身边的桌子上。“嗙”地一声大响,桌子上的酥油茶碗随着响声跳动了两下,茶碗一阵摇晃后,终是没有倒下。看的人心惊肉跳。

    那拉克申“嗖”的站了起来,接口说道:“皇上若是要打罗刹人,我拉克申愿为前锋。”

    刘寄的脸色却又转变成忧思状,蹙眉说道:“罗刹人耐寒耐战,使用火枪火炮,他们能从欧洲打到我中国的北部地区,我们应该认识到他们优势,想要战胜他们,我们必须废除八旗,建立新军制度。只要朕的新军练成了。朕一定替拉克申的族人收复实地。夺回大泽地区。”

    拉克申立刻开口说道:“在下坚决拥护皇上,若有二心。有如此物。”说完拉克申伸出厚实粗壮地手掌拍在身边的茶几上,只见茶几一角“噗”的断成两截,露出里面参差不齐的坚硬木茬。

    也许是拉克申的态度感染了王爷们,会议进行的十分顺利,王爷们纷纷表态同意解散蒙八旗,重新组建新军,并且支持朝廷在领地內招募骑兵。

    当天地会议刘寄顺利的说服了蒙古王爷们同意废除八旗制度,当然某些有野心的王爷也趁机提出了扩建王府卫队的要求,刘寄在这一点上稍微作了些让步,但是规定了王府卫队不得过五百人,当然组建卫队的费用由王爷们自己出。

    随后刘寄又让随行的户部尚书包世臣,向王爷们宣布了一条看起来有利于他们的政策。这条政策允许内外蒙的王爷向移民到内外蒙的汉人聚居地收税,只是税收不得过朝廷规定的数目。这其实是刘寄为了分散内地人口压力,巩固边防地一条策略。当时地蒙古由于信奉喇嘛教,许多人家都送子女入庙当喇嘛,再加上比较恶劣的自然环境,使得蒙古地区地人口数量急剧减少,这对边防地区,是十分不利的,将内地民众移民到蒙古地区,同时也是扩散文化,加强民族交流与融合的一种有效战略。而蒙古王爷们对自己领地内可以增加人口也是持欢迎的态度,很爽快的便答应了下来。这件事在双方看来都是好事,蒙古王爷们高兴增加了自己领地的人口,人口的增加意味着税收和兵源的增加。而刘寄高兴的是,众多的内地人口夹汉文化的强势进入蒙古,对巩固和融合这一地区具有无比重要的作用。当然如果是少量的人口进入这一地区,刘寄的想法,无疑是天方夜谈。可是经过近二十年的移民,蒙古地区的内地人口数量已经过了当地人,并且这种势头正在扩张。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就是对蒙古的管理,朝廷并不是当甩手掌柜,不仅内蒙各旗有朝廷派出的官员。就是外蒙也设有库伦办事处和乌里雅苏台将军衙门管理具体事务。

    随后几天,朝廷就事情的具体细节,派出兵部侍郎达音泰与蒙八旗的统领一一仔细敲定。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19504/ 第一时间欣赏新鸦片战争最新章节! 作者:海之舟所写的《新鸦片战争》为转载作品,新鸦片战争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新鸦片战争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新鸦片战争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新鸦片战争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新鸦片战争介绍:
鸦片战争的失败,是历史的必然还是偶然?
鸦片战争的责任人是谁?林则徐?弥章阿?还是道光皇帝?
这两个苦涩的问题,每每令有血性的国人掩卷长叹。每当我看到这断丧权辱国的历史,心中总是不自禁的一阵紧缩。
我忍不住总是要想,难道非得像有些架空小说写的那样,要带着一只舰队,或者是一个师的武器装备,又或者是先进的知识和科技。除此外鸦片战争非得挨打了吗?
想那时侵略中国的英国,只不过还是英伦三岛的一个进入工业革命不久的小国,工业革命的力量还只是处于起跑时的状态,远非后来的日不落帝国可比。所用到侵略战争的不过四十艘舰船,四千人的军队,这些舰船都没有使用蒸汽机,也不是铁甲船,而当时中国已经有数亿的民众,虽然没有后膛枪,但也有火器,大炮。
我不禁又一次的想要问,难道真的就只能挨打了吗?新鸦片战争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新鸦片战争,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新鸦片战争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