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霸蜀TXT下载霸蜀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霸蜀全文阅读

作者:庄不周     霸蜀txt下载     霸蜀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770章 势如破竹

    魏霸的十六个字有两个内容,一个是战略,一个是权术,唯独没有涉及战术。原因很简单,他深知老爹魏延是个什么样的人,被儿子教训——不管这个儿子有多么杰出——是一个无法忍受的事,说得多了,他反而会有逆反心理,更重要的是,他知道老爹在战术上不比任何人差,根本无须他的提醒。

    派法邈来的目的更多的是在帮他防范自己人,这一点才是魏延最欠缺的。

    魏延难得的没有表示什么意见,默许了法邈的跟随。他率军从龙门山渡过黄河之后,迅速杀入司州平阳郡。双方准备了这么久,都保持了高度戒备,魏军在龙门山也安排了警戒力量,不过面对突然杀出来的一万五千蜀汉精骑,三千多魏军步骑没有正面阻止的力量,他们只能退守皮氏城,眼看着魏延、吴懿消失在北方的天空。

    消息送到秦朗、夏侯霸的手中,夏侯霸不敢怠慢,立刻率领一万骑追击。他倒不是怕魏延、吴懿会掠夺什么财物,或者反向攻入河东,并州现在大部分沦为胡人的牧区,基本上没什么财物可供他们掠夺,在上党一带也有重兵防守,仅以魏延的力量很难造成什么威胁,他担心的是魏延沿着长城一路向北,动摇魏军在并州、幽州的控制,将魏国最后一个养马地夺走。没有了凉州,魏国的骑兵优势已经所剩无几,如果再失去对并州、幽州的控制,那魏国的国运也就差不多结束了。

    夏侯霸紧追不舍。魏延、吴懿却是一路高歌猛进,双方总是相差一两天的路程,一前一后的杀进了九原、雁门、云中。

    夏侯霸叫苦不迭,他搞不清魏延究竟想干什么,这是要打仗还是要逃跑?一仗未打,一口气跑了半个月,跑出上千里,这是要干什么,长途奔袭冀州?

    随着时间的推移,夏侯霸离主力越来越远。他进退两难。撤又不是,追又追不上,还要小心提防,现在双方兵力差距不大。都没有主力掩护。猎人和猎户的角色随时都可能互换。更让夏侯霸头疼的是。他追出来的时候根本没想到会是这个结果,粮食、辎重带得都有限,时间越长。对他来说越危险。

    可是撤退也不行,魏延杀到了这里,如果不加牵制,谁也不知道他下一步会做出什么事来。

    北风渐紧,寒气逼人,夏侯霸的心里也一阵阵的生寒。他觉得事情有些脱离控制了。

    在夏侯霸开始追击魏延的时候,诸葛亮率领主力出潼关,姜维为前锋,在风陵渡与曹真率领的魏军主力恶战三日,曹真劳累过度,再次病倒,失去了曹真指挥的魏军终于支撑不住,只得向后撤退,放弃了河南阵地。

    姜维渡过黄河,突入河东郡。秦朗率领一万余步骑赶到支援,接管了曹真所部,双方再战一场,僵持不下,诸葛亮率领主力赶到,再次大败魏军,斩首万余,进逼陕县。姜维率领前锋进入函谷,一路向函谷关挺进。

    消息传到洛阳,洛阳震动,迁都之议再次喧嚣尘上。曹睿在咨询了几个重臣之后,断然下令,敢议迁都者斩。与此同时,他派辛毗为使,持节至函谷关,命令曹真回洛阳养病,将所有的大军交给秦朗指挥,命令田豫率军两万守新安,秦朗率大军三万固守函谷关,随时准备策应田豫。

    田豫、秦朗不敢有丝毫疏忽,迅速加固新安、函谷关两关的城防,准备在这里与蜀汉军死战。函谷关是洛阳八关之一,一旦蜀汉军突破函谷关,洛阳就等于对他们敞开了大门。

    姜维到达新安之后,并没有急于攻城,他立好营盘,防止魏军反扑,同时做好了攻城的准备,等诸葛亮率军赶到再发起攻击。

    诸葛亮旗开得胜,迅速向前推进的时候,孙权也发起了对寿春的攻击。陆逊指挥五万大军,包围寿春,八百余架霹雳车在城外的土坡上排开,石弹如冰雹一般扑向寿春城。满宠奋起反击,在内城墙上架起了六百多架霹雳车,隔着外城对吴军对攻。

    双方势均力敌,阵地上浓烟滚滚,毒气呛人,到处都是被石弹击碎的器械和尸体。魏军虽然拥有大量的霹雳车,可是石弹和烈火弹的储备都不如吴军充足,经过一天一夜的对攻,魏军石弹耗尽,烈火弹也消耗一空,再也无法抵抗吴军的攻击,潘璋、朱然先后攻上了寿春的城墙。

    满宠无奈,只得弃城突围。

    陆逊指挥大军猛追,将战线推进到鸿沟一带。

    迅速攻破寿春,让孙权看到了新战法的威力,也给他带来了极大的信心,同时也给他带来了新的困难:烈火弹消耗得太快了,第一批购买的三十万枚烈火弹只剩下十余万枚,根本不足以应付下一次攻击。

    孙权本来想等等再说,不料接下来的陈县一战,他立刻尝到了苦头,魏军用更多的烈火弹成功的压制住了吴军的攻击,并趁着吴军措手不及的时候进行反击,虽然陆逊指挥得当,挡住了魏军的反扑,可是大量的霹雳车也被魏军泼上了油,一把火烧得精光,操作霹雳车的民伕和士卒伤亡惨重。

    孙权这时候才知道魏国从魏霸那里买了更多的烈火弹,前后两批总数达到八十万枚,在得知寿春失守之后,曹睿紧急调拨了二十万枚到陈县,就是为了给吴军一个教训。

    双方的较量已经不仅仅是兵力,烈火弹等重要物资的供应是否充足,已经成了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可是陆逊请来的那些术士依然无法破解烈火弹自然絮状物的技术难题。自燃并不是难题,可是怎么制成那种絮状物,又怎么让那些絮状物迅速的燃烧起来,他们依然束手无策。那些陶弹一旦被打破,絮状物很快就会燃烧,在内眼可见的时间内化作一团灰烬。他们能根据燃烧时的气味判断出其中有骨粉的成份,但是怎么把他们制成武器,一时半会的却找不到办法。

    万般无奈之下,孙权只得筹集资金,再次向魏霸购买三十万枚烈火弹备用。

    好在魏军的烈火弹数量也有限,不是每个城市都能配备,即使是陈县在反击成功之后,烈火弹也很快消耗殆尽,双方又恢复了平衡,凭借着现有的武器进行搏杀。

    在这方面,有着石弹制作技术的吴军明显占了优势。陆逊用密集的石弹再一次摧毁了陈县的防守,再下一城,将战线推进到颍川郡内。

    与此同时,孙韶在东线也一路前进,接连两次击败王凌,进入兖州,攻占沛县。

    至此,整个豫州和大半个徐州被吴军收入囊中。

    吴军由东而来,蜀汉军从西而至,魏国形势空前紧张。曹睿预感到洛阳之战在所难免,他一面派人加紧制作石弹备用,一边派人通知曹馥,抢先向魏霸再订一百万枚烈火弹。

    十一月中,魏延在雁门与夏侯霸第一次正面相遇,两万多骑兵在雁门关外对攻,双方厮杀了一天一夜,就在双方杀得难分难解的时候,魏延率领三千魏家武卒组成的骑兵突破魏军的防守,攻入夏侯霸的中军。夏侯霸不敌,只得主动撤退,魏延率军追击,斩首三千余级。不过魏军战力强悍,虽败不乱,蜀汉军也付出了近两千余人的伤亡代价。

    夏侯霸率领残部退入雁门关,魏延重整旗鼓,掉头一路向南,再次杀入太原郡。驻守在太原郡的匈奴人被蜀汉军迅猛的攻势震慑,不敢与蜀汉军正面对敌,魏延威恩并加,一路畅通无阻,进入上党郡。

    夏侯霸统领残军尾随而至,秦朗收到消息之后,派郝昭率领五千人马加强壶关的防守,将魏延挡在上党郡,以免他突入河东或者冀州。

    十一月下,诸葛亮率领主力到达新安,面对防守森严的新安,诸葛亮使出了诱敌之计,派出多数人马,轮流佯攻,诱使田豫猛烈反击,当田豫的石弹、烈火弹消耗得七七八八的时候,诸葛亮下令使用烈火弹进行攻击。

    一个时辰内,近千架霹雳车齐鸣,投出了二十万枚烈火弹和数不清的石弹,半个新安城浓烟滚滚,伸手不见五指。趁着魏军被打懵的时候,姜维率部冲锋,一鼓作气拿下了新安城。田豫见大势已去,率部突围,在秦朗的接应下退入函谷关。

    两天后,姜维率领前锋两万大军进抵函谷关,五天后,诸葛亮率领主力到达。

    从诸葛亮誓师出击算起,一个半月的时间,诸葛亮攻到了洛阳的外围,离洛阳城三十里,进度不可谓不快,攻势不可谓不凌厉。蜀汉军士气高昂,摩拳擦掌,要一举攻克洛阳,生擒曹睿。

    诸葛亮却没有急于攻击,他用六百里加急,将战报送往成都。

    ……

    接到诸葛亮的战报,李严非常吃惊。他沉默了良久,派人请来了马谡,将战报摆在他的面前,声音中带了一些不安。

    “幼常,你看……丞相的进展是不是太快了?”

    马谡看着战报,也犹豫了半晌没说话,诸葛亮的攻击速度岂止是快,简直是匪夷所思,魏军在他的面前简直是不堪一击啊。照这个速度,岂不是用不了几天,诸葛亮就要围攻洛阳了?

    对蜀汉来说,这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可是对于李严和他来说,这却是一个不祥的信号。

    。

    。(未完待续。。)

    ps:  周一,求推荐票!

第771章 借势

    李严用了半年时间,连克襄阳、宛城,将南阳郡收入囊中,立下了赫赫战功的同时,也展示了自己的用兵才能。相比于诸葛亮两次北伐的缓慢进程,他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这个大将军当得名至实归,也从侧面证明了诸葛亮不知兵的论断,为从诸葛亮手中夺回兵权,实现当初刘备遗诏奠定了基础。

    如果一切顺利,诸葛亮将兵权拱手相让,甘心做一个只负责民事的丞相,也就等于拱手让出了蜀汉的控制权。没有兵权的丞相是不足惧的,兵权在手的大将军随时都可以弹劾丞相。

    任何时候,兵权都是一个杀手锏。

    诸葛亮不肯束手就缚,宁可丞相府在成都被大将军府压制得喘不过气来,也不肯放弃兵权,回到成都,无非是想将关中、陇右的兵权牢牢的抓在手中,利用北伐并州的战功来证明自己,从而达到反制李严的目的。

    李严用皇帝的名义下诏,决定两三年之内不大动干戈,与民休息,也是想限制诸葛亮立功,至少不让他有借口动用全国之力出师。在李严看来,如果没有益州的帮助,仅凭汉中、关中的实力,诸葛亮能集结的力量非常有限,平定并州的可能性非常小。

    所以对诸葛亮的出师并州,他并没有阻拦,而是抱着一种看戏的心态,等着诸葛亮劳师动众却一无所得的时候,再义正辞严的指责诸葛亮,坐实他不知兵的罪名。彻底剥夺他手中的兵权。

    原本一切都和李严估计的差不多,唯有一件事有些意外,魏霸居然同意了诸葛亮用战马换烈火弹的要求,并且又同意诸葛亮用打白条的办法,前后给了诸葛亮一百二十万枚烈火弹,五十万石米。这是一个切切实实的帮助,且不说一百二十万枚烈火弹,仅是五十万石米,就给诸葛亮多出了两个月的时间。

    李严很生气,不过他却拿魏霸没办法。这不是官方拨付。而是民间交易,从道理上来说,李严无法指责魏霸。等他击败了诸葛亮,独揽大权的时候。他再来追究魏霸的责任。甚至不需要什么理由。朝堂上对付政敌。理由从来都是次要的,实力才是最根本的倚仗。

    李严也清楚,魏霸这么做正是他心虚的表现。如果诸葛亮败得太惨。让李严独大,他的下场也不会太好。兔死狐悲,从他自己的利益出发,他也需要帮助诸葛亮。否则,仅凭诸葛亮的一张白条怎么可能换到百万枚烈火弹,五十万石米。

    三人较力,就和三国纷争一样,敌人和盟友都是不固定的。除非一方占绝对优势,否则谁也没有十足的胜算,连横合纵是免不了的事情。

    好在这一切都在李严能够接受的范围以内,他相信魏霸也不会希望诸葛亮一家独大,一百二十万枚烈火弹、五十万石米,也不足以让诸葛亮奠定胜局。

    可是,诸葛亮现在的推进速度却彻底动摇了李严的信心。不到两个月时间就推进到洛阳外围,让他一个月的时间拿下襄阳的战绩显得那么苍白,那么不值一提。如果诸葛亮再顺利拿下洛阳城,那以后谁还会记得他李严拿下宛城的战绩?

    面对凯旋的诸葛亮,他还有机会吗?

    这是一个突如其来的危机,不由得李严不紧张。

    马谡也有些慌乱,不过,可能是因为他不是诸葛亮最直接的对手,所以他不像李严这么紧张,还保持着基本的理智。他思索片刻,笑了起来。

    “大将军,丞相的进兵速度的确很快,可是这并不能代表什么。”马谡缓缓的吐了一口气,抬起头,笑容满面的看着李严:“大将军,与其说丞相进展神速,不如说魏军准备不足。自从函谷关迁到新址之后,函谷之险已经不存,曹真久病,兵力又不足,面对丞相的新锐之师,连战连败也在所难免。如今丞相兵临函谷关,离洛阳不到三十里,魏军已经退无可退,必然死守。丞相却是离长安千里,远途运输之难,可想而知。此为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也。”

    李严沉默不语。这些话都是空话,你可以说他有道理,也有可说他一点道理也没有。诸葛亮又不是第一次领兵,这些道理他能不懂?

    “其次,丞相如此迅速进兵,恐怕也是不得已。现在已近腊月,离明年春耕还有三到四个月,他已经将汉中、关中的存粮抽调一空,十几万的壮丁聚集在战场上,如果不能在春耕之前解决战斗,让这些壮丁们回到土地上耕种,明年秋天,他收什么?”

    李严眉头一挑,心有所动。这个理由比刚才那个理由更实在一些。诸葛亮全力以赴,如果不能在春耕前解决战斗,春不种,秋不收,关中大饥在所难免。没有粮,纵使立了不世之功又如何,关中又如何稳定。关中是诸葛亮的根基所在,他不可能坐视关中崩溃。

    不过,李严依然不放心。诸葛亮能这么快的攻到函谷关,就不能再接再厉攻下洛阳?就算他无法攻克洛阳,但是分兵攻取并州也是有可能的。别忘了吴军也在攻击,前锋已经到达颍川,离洛阳不过一步之遥。一旦双方夹击洛阳,曹睿又能守得住多久?

    速战速决,也许正是诸葛亮的计划。

    李严没有和马谡再讨论,用兵的事,和马谡讨论没有意义。在马谡离开之后,李严给孟达写了一封信,希望他做好准备,必要的时候或是出兵颍川协攻洛阳,分一杯羹,或是准备攻击吴国,破坏联盟,打乱诸葛亮的计划。

    马谡离开大将军府之后,也立刻给魏霸写了一封信。他在李严面前说得头头是道,可是他对结果如何也无法预测。他现在只能和魏霸结成联盟。看看魏霸怎么打算。在他看来,诸葛亮能不能一股作气的拿下洛阳和并州,魏霸愿不愿意出手帮忙将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

    成都城外的诸葛庄园。

    黄月英搂着诸葛瞻,静静的看着院中的一丛翠竹。虽然已经是冬天了,可是成都气候温暖,竹子又是常绿的植物,居然看不出一点冬天的肃杀,只是翠色有些暗哑,不像春天的竹子那么鲜亮。

    马氏拉着诸葛攀的手,默默的站在一旁。目光不时的瞄一下案上的书信。

    这封书信是刚从前线发来的。诸葛亮不管多忙。每隔三五天总会写一封信回来,或是叙说前线的情况,或是询问家里的事务,又或者是没什么大事。纯属问候。从第二次北伐开始。他已经两年多没有回成都了。就是通过这些书信和黄月英保持联系。

    黄月英的心情从来没有这么沉重过,甚至是几个月前当诸葛亮卧床不起的时候,她都没有这么担心过。马氏不知道诸葛亮的信里写了些什么。也许是战局不顺利?

    想到前线,马氏总是不由自主的会想到亡夫诸葛乔。如果诸葛乔还活着,他肯定会是丞相的得力助手,而自己的境地也不会这么尴尬。她是襄阳马家的人,她和诸葛乔的婚姻就是襄阳马家和诸葛亮友谊的象征,现在马家和丞相已经决裂,诸葛乔也死了,她在诸葛家的地位也变得非常尴尬。

    “嫂嫂。”诸葛均快步走了进来,身后跟着一个中年人。

    黄月英诧异的看了诸葛均一眼,不知道他怎么会把陌生人领进门,事先却不通知一声。

    “嫂嫂,这是我的族弟诸葛诞,字公休,刚从长安赶来。”

    黄月英眼神一紧,她知道这个人,听诸葛亮提起过。诸葛诞从洛阳来,在长安求见诸葛亮,诸葛亮觉得这个人太浮夸,不实在,所以暂时没有安排他具体事务,让他先在长安游历一段时间,了解一下长安的情况。后来诸葛诞就再也没有出现过,没想到他居然跑到成都来了。

    “原来是公休,请坐。”黄月英不动声色的挥了挥衣袖,顺手收起了案上的书信。又让仆人奉上茶。黄月英的脸色温和而庄重,既不过分热情,又不是让人觉得生份。

    “不知公休从长安来,有何见教?”

    诸葛诞放下手中的茶杯,微微一笑:“嫂嫂,你想必已经收到兄长的书信,知道前线的战况了。”

    黄月英不置可否。

    “那嫂嫂以为,兄长为何兵临城下,却又停滞不前?”

    “我是妇道人家,对用兵之事所知有限,还请公休解惑。”

    诸葛诞也不客气:“其实也很简单,是因为兄长没有一击必胜的把握,而且承受不起失败的后果,所以在犹豫。”

    黄月英嘴角轻挑,随即又恢复了平静:“那他如何才能有一击必胜呢?”

    “要么引人助阵,要么削弱魏军的实力。”诸葛诞一点也不谦虚,直截了当的说道:“吴军已经在攻击颍川,只是他们的进度太慢,如果没有特殊情部发生,在两个月内,他们很难进入河南郡,围攻洛阳。要想加快进度,就需要有另外的援军。”

    “哪来还有援军?”

    “南阳。”

    “南阳?”黄月英沉吟片刻:“南阳的孟达是李严的人,他会出兵协助你兄长建功吗?”

    “南阳不仅有孟达,还有魏风,还有宗预、邓芝。”诸葛诞拱了拱手:“在洛阳唾手可得的情况下,李严不会没有分一杯羹的想法。与其让他出兵袭扰东吴,败坏联盟,不如让他出兵洛阳,助兄长一臂之力。”

    黄月英心有所动:“那又当如何说动魏风出兵呢?”

    诸葛诞笑了,抬起手,向旁边指了指。

    那是魏家庄园的方向。

    。

    。(未完待续。。)

第772章 各有打算

    黄月英的眼神中露出几许遗憾。她向诸葛诞致了谢,请他留饭,诸葛诞却谢绝了,扬长而去。

    “可惜。”黄月英惋惜的说道。

    “的确可惜。”诸葛均也叹了一口气,“我觉得公休颇有见地,不知道为什么兄长却不用他。”

    “因为他名士习气太重了。”黄月英淡淡的说道:“他有见地,却也迂阔,不够谨慎。能够得人心,扬名立志,却做不得大事。这样的人,倒也不是不能用,只是和你兄长的禀性不合。我想,他这次到成都来,大概也是尽一点兄弟之情,然后就要另择高枝了。”

    “李严?”

    “他不会看得上李严。”黄月英再次叹惜一声:“我估计他会去交州,邓飏起家为二千石,他不会不动心。”

    诸葛均也无奈的摇了摇头:“人皆望富贵,却不管这个富贵义与不义,奈何。魏霸飞扬跋扈,又能比李严强到哪儿去。世道沉沦,人心不古,君子窘迫,小人得志啊。”

    “这也是气数。”黄月英从袖子里拿出那封书信,推到诸葛均面前。“不过,他对于战局的推演,倒是和你兄长希望的相同。不能让南阳的孟达等人闲着,与其让他们攻击吴国,破坏大局,不如让他们合围洛阳,尽快奠定胜局。”

    诸葛均诧异的看了黄月英一眼,连忙拿出信来看。诸葛亮在信里说得很清楚,正如诸葛诞所分析的那样。诸葛亮现在没有急于攻击洛阳。的确是因为他没有一战而胜的把握。吴军还没有能进入战斗位置,仅凭蜀汉军的实力攻击洛阳,难度不小,就算有大量的烈火弹在手,也未必能一鼓而下。魏军也有烈火弹,数量还不小,在洛阳即将失守的情况下,他们不会留手,战事肯定会非常惨烈。

    更重要的是,洛阳城非普通小城可比。烈火弹的威力不足以一举击溃魏军。势必会陷入僵持。诸葛亮可不愿意自己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最后却由吴军来捡果实。他迅速进兵至函谷关,是要造成一个势,迫使李严不能坐视旁观。逼着他出兵争功。

    如何把李严引到合围洛阳。而不是攻击吴国。就要看黄月英能不能说动魏家。南阳有四股力量,孟达、魏风、邓芝与宗预,后两者是诸葛亮的支持者。至少不是反对者,肯定不会反对助阵洛阳,如果再能说动魏风,孟达一个人也无法反对,这支大军的战略方向就定了。

    有魏风助阵,魏霸多少会有些顾忌,至少不会再像现在这样肆无忌惮的卖粮卖烈火弹给魏国了。

    从总的思路上来说,诸葛诞和诸葛亮不谋而合。可惜,他们虽然是同族,禀性却相差不远,诸葛亮不愿意用诸葛诞,而诸葛诞也没有心情慢慢的等,他要走更便捷的路。

    这是一个让人很无奈的结局。

    黄月英没有犹豫,当天过府拜访了张夫人,张夫人听懂了她的意思,却没有给出具体的答复。在黄月英离开之后,张夫人叫来了习夫人。

    “你收拾一下,立刻起身去襄阳。如今襄阳已经收复,习家也该重振旗鼓了。”张夫人淡淡的说道:“子玉在交州,家主在凉州,往来两地之间的商旅如过江之鲫,襄阳是必经之地,习家不抓住这样的机会振兴家业,实在太可惜了。”

    习夫人大喜。她早就想离开成都去南阳了。一来这样可以和魏风朝夕相处,二来习家也能抓住机会重新崛起。有魏霸这样的大靠山,习家要从商道上取得优势地位还不是小事一桩。在成都能干什么,魏家庄园的实力已经被抽调一空,留在成都除了做人质之外,没有其他意义。

    “子玉已经有两子一女,你也该好好努力,早点为魏家添丁。”张夫人语重心长的拍拍习夫人的手:“子柔可是嫡长子啊,总不能什么都被子玉压一头。”

    习夫人红了脸,像蚊子似了应了一声。

    ……

    不出黄月英所料,诸葛诞很快离开了成都,一路直奔交州。他先是顺江而下,转入武陵,拜会了武陵太守邓飏。亲眼见到当年的好友如今一跃成为二千石太守,诸葛诞羡慕不已。他在武陵盘桓了几天,又一路向南,赶往交州。

    他赶到交州的时候,正是建兴十一年的新年到来的时候。

    诸葛诞是北方人,长久以来,脚步没有进入过长江以南。这次在新年之际进入交州,看到的景象让他大开眼界。北方正是寒风呼啸,风雪交加的时候,交州却是温暖如春,沿途所见,根本没有人穿棉衣,春天早早的来到了交州,浮现在每一个人的脸上。

    中原正在大战,交州却是一片祥和。没有战争,没有死亡,只有生意兴隆,幸福安康。随着一批批北方商旅的到来,交州的粮食、棉花销路大开,价格也一路上扬,种植户们得到了切实的利益,那些纺织作坊也赚得盆满钵满。

    荷包里有了钱,脸上就有了笑容,男女老少们辛苦了一年,不仅能填饱肚子,还能扯上几匹漂亮的棉布,做上一身两身新衣裳,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过年。对于普通百姓来说,这就是最实在的幸福,足以让他们笑逐颜开。

    诸葛诞感受着交州百姓的喜悦,感慨不已。在成都,也许有不少人会说魏霸是乱臣贼子,可是在交州,大概没有几个人会反对魏霸。老百姓管不了那么多大义,谁能让他们过上好日子,他们就拥护谁,而且交州一直是未开化之地,儒家经学在这里没有多少拥护者,除了有限的大家族有人读过经,恐怕绝大多数百姓连孔子是谁都不清楚。

    在这样的土地上,魏霸拿神将之名来唬人再合适不过了。这些近乎蛮人的百姓哪里会管什么敬鬼神而远之,天高皇帝远,神将远比远在成都的大汉天子来得更实在。

    诸葛诞在郁林的怀易堂看到了正在听来敏和刘熙论学的魏霸。

    听说诸葛诞求见,魏霸也很意外。他知道诸葛诞去了长安,一直以为诸葛诞会投靠诸葛亮,从来没有想到诸葛诞绕了一个圈,又会来到交州。

    “诸葛公休,长安风景如何?”魏霸笑嘻嘻的迎了上来,拉着诸葛诞上了堂,“你不会是做丞相的使者,来查看我交州的治乱吧?”

    诸葛诞很意外,如果不是有人介绍在先,他不敢相信眼前这个一脸笑容的年轻人会是名震天下的镇南将军,说得好听些,这是平易近人,说得难听些,这是无君子威仪,近乎轻佻。不过,他对魏霸的这种态度却非常满意,名士嘛,本来就不是很注意那些官场的规矩。

    “不敢,交州在将军的治下兴旺繁荣,百姓安居乐业,即使是在关中也是人人皆知,又何需专门派人打探。再说了,我也不是丞相的使者,我是来交州游历的。”

    “哈哈哈……”魏霸抚掌大笑:“既然不是丞相的使者,那我就放心了。不瞒你说,丞相在中原大战,我这里也很紧张啊。十万大军,日耗千金,他一伸手,我的腰包就瘪几成,实在是怕了。”

    诸葛诞也忍不住笑了。“将军日进斗金,还负担不起十万大军的开支?”

    “唉,你有所不知,我虽然赚得不少,开销也大啊。”魏霸故意叹了一口气:“先贤们都说要富国强兵,可交州却是富民强兵,我本人能控制的非常有限。我总觉得我现在就是个捐客,给他们牵线搭桥,从中赚点小钱,哪笔生意不是磨破了嘴皮?都是辛苦钱啊。”

    诸葛诞笑而不语。他知道魏霸现在富得流油,说这些话,大概还是信不过他,怕他是诸葛亮派来伸手要钱的,所以把丑话说在前头,让他无法张嘴。不过他根本没有替诸葛亮伸手的打算,也不打算接魏霸的这些话头。

    “将军,洛阳战事如何了?”

    “洛阳?打得正热闹呢。”魏霸反问道:“你在路上的时候,没听到相关的消息吗?”

    “听到了一些,不过是些道听途说,只言片语,也不辩真假。”

    “哦,那倒也是。”魏霸理解的点点头,把洛阳的战事大致说了一遍。

    诸葛亮兵临函谷关,一直没有发动攻击。吴国却一直没有停止前进,陆逊指挥大军经过一个多月的鏖战,全取颍川,现在已经进入河南郡,兵临轘辕关,正式与诸葛亮形成了夹击洛阳之势,很快就会发动对洛阳的攻坚战。

    诸葛诞很意外:“南阳没有出兵?”

    “南阳?南阳出什么兵?”魏霸一脸诧异的问道:“大将军早在去年初就说过要与民休息,什么时候又变卦了?”

    诸葛诞打量了魏霸一眼,没有再说下去,心里有些不安。他搞不清楚是怎么回事,是黄月英没有听他的建议,还是黄月英没有说动魏家?南阳的大军没有出动,就算吴军主力进入河南郡,包围洛阳城,恐怕也不会全军尽出,他们必然要留下相当的一部分兵力防范孟达等人偷袭。

    对诸葛亮来说,这可不是一个好消息。

    。

    。(未完待续。。)

第773章 坐收渔利

    诸葛诞当然不知道,他离开成都的时候,马谡的信使刚刚飞马离开了成都,昼夜急行,一路赶到交州。他一路悠哉游哉的刚到武陵,魏霸的回复就回到了成都。

    习夫人赶到襄阳的时候,魏风已经收到了魏霸的急信。

    两封信,同一个意思:静观其变。

    诸葛亮在想什么,魏霸从一开始就有所预料,等他听说诸葛亮在函谷关按兵不动的时候,他心里就更有底了。

    借力打力,听起来很高深,其实一点也不玄乎。双方较量的还是心理,诸葛亮赌的是李严沉不住气,要和他争功,可是他忘了一件事,李严沉不住气没用,魏霸沉得住气。只要魏霸不松口,李严就是急得跳脚也不敢轻举妄动。

    因为他手里有杀手锏,他只要不把烈火弹给李严,李严就不敢轻易去惹陆逊。

    在他看来,烈火弹其实作用有限,并不能真正左右胜负,可是在李严看来却完全不是一回事。在宛城,在昆阳,多次大战已经证明了烈火弹的重要作用。在吴军拥有烈火弹的情况下,李严不会轻率的出兵伐吴,自讨没趣。

    归根到底一句话:在真正的实力面前,一切阴谋诡计都是枉然。

    魏霸安然不动,李严就不敢动。李严不敢动,诸葛亮的借力打力就必然会落空。

    就和当初救马谡一样,出手可以,但是一定要看时机。时机不到。出手的效果大相径庭,相去甚远。

    李严在成都忐忑不安,诸葛亮不知道,但是南阳的蜀汉军按兵不动,这却是实实在在的。孟达不轻动,陆逊攻克颍川之后,虽然主力已经到了河南,却不得不留下一万多人守在昆阳,防止孟达抄他的后路。心有所骛,自然不能全力以赴。汉吴联军看起来包围了洛阳。形势一片大好,可是明眼人却知道,这必然是一场持久战,鹿死谁手。尚未可知。

    魏霸希望他们打得越久越好。多打一天。他就能多卖一些烈火弹。这可是绝对的暴利啊,正如诸葛诞所说,他现在是日进斗金。如果他们打到开春之后。影响了春耕,那就再好不过了,秋天的粮价必然疯涨,而北方的百姓南逃大潮也会更加凶猛。

    他现在什么都不缺,就是缺人。交州也好,武陵三郡也罢,人口都不多,诸葛亮在关中备战一年,前前后后近二十万人南逃,为魏霸开发交州提供了绝佳的机会。如果他们再这么打一年,不用怀疑,连冀州的百姓都会逃到交州来避难。

    开疆拓土,可不是打下来就行的,关键还要有人口去垦殖,只有百姓在那里站稳了脚跟,才算是真正把这片土地纳入了疆域,否则迟早还得丢掉,就像当初放弃朱崖一样。现在魏霸虽然只往朱崖派了不到三百人的士卒,数万拖家携口而来的关中百姓却已经把朱崖当成了新家,正在全力以赴的造屋开荒。

    在这种情况下,魏霸怎么可能愿意帮诸葛亮迅速攻克洛阳。他愿意让诸葛亮以打白条的方式拿到五十万石米,一百万枚烈火弹,并不是希望他速战速决,而是希望他能坚定的出兵。如果诸葛亮不出兵,他还怎么从中取利?

    现在,诸葛亮、陆逊包围洛阳,曹睿在洛阳城里死撑,为了最后的胜利,哪怕明知魏霸在喝他们的血,他们也只能乖乖的把脖子洗干净了送过来。

    ……

    东海郡,朐县,离海岸约五里处。

    百余艘大大小小的吴军战船正在奋力追赶五艘商船。

    横海将军卫温在站船头上,双眼紧紧的盯着那五只拼命逃窜的海船,气得咬牙切齿。这五只商船都是从交州来的,不管上面装的是什么,都是卫温想要夺取的。辅国将军率领大军包围了洛阳,一时半会的却没有足够的实力取胜,原因就在于魏国不惜血本,从交州购买了大量的粮食和烈火弹。

    烈火弹实在太贵了,孙权不惜向江东世家低头,也不过筹集了四五万金,向魏霸购买了百万枚烈火弹,最后一批三十万枚还没交尾款,愣是提不到货,这可把正等着烈火弹攻城的陆逊急坏了,几乎是天天派人催讨。

    孙权没办法,只好生出了这种拦路打劫的念头。

    魏国也在从交州购买物资,但是他们无法从陆路运输,只好从海上走。海上长途运输原本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一旦遇上大风浪,又来不及入港暂避,很可能就会船毁人亡。所以吴国最初也没把这条运输通道当回事,只当魏国人脑袋被门挤了,病急乱投医,要送钱给魏霸和海神。

    可没曾想,这条海路居然成了魏国的救命路,一船船的粮食,一船船的烈火弹从交州运到洛阳,最后砸在吴军的头上。

    对孙权来说,打劫这些商船简直是一举两得,既可以断了曹睿的希望,又可以不劳而获,不用再被贪婪的魏霸盘剥。于是,他派出了卫温和诸葛直两员大将,带领三千水师,就在东海等着这些魏国商船。

    果然被他们等个正着,他们刚到东海不久,就和这支五艘商船的船队迎面相遇。卫温和诸葛直分头包抄,准备将五艘商船一网打尽。

    可是诡异的事出现了,他们的战船居然追不上这些巨大的商船。对方一看到他们,掉头就往大海深处航行,只看到船后面水花四溅,白浪翻滚,跑得飞快,怎么也跟不上。

    这让水战经验丰富的吴军很意外,战船追不上货船?

    “将军,不能再追了。”观风的斥候大声叫道:“起风了,半个时辰内,涌浪必至。”

    卫温大吃一惊,他知道这些斥候从小在海边长大,对风浪有丰富的经验,别看现在海面上风浪并不大,只要他们说半个时辰内有大风大浪,那半个时辰后,大海上肯定会浊浪滔天。

    涌浪,他的楼船可承受不起,必翻无疑。

    “靠岸避风!”卫温连忙下令,他不敢冒险,恶狠狠的瞪了一眼远处的海船,唾了一口唾沫,诅咒道:“让这些魏狗全被海妖吃了。”

    吴军号角声四起,正在追逐的战船渐渐收拢,向岸边驶去。

    前面的海船上,曹馥哈哈大笑,用力唾了一口唾沫到海里,大声笑道:“孙子,怎么不追了,来追你老子我啊,看你能不能捡到屁吃。”

    船上的士卒哈哈大笑,松开了弓弦,收起了搭在弦上的箭矢,一个个神情轻松。

    曹馥拍着栏杆,得意洋洋的说道:“老子这生意做得值,等回去卸了货,把这船卖给水师,少了不能少,也得卖个两百金,老子还能赚一笔。来人,派人上岸赶到洛阳,让他们准备接船。”

    “喏。”一个亲卫大声应着,用手中的彩旗发出了命令。远处,一只小船被放了下来,向岸边划去。五艘大船却依然在远海处扯足了风帆,向北方急行。

    ……

    陆岚匆匆的走进了大帐,俯在陆逊耳边,低语了几句。

    陆逊脸色一沉,转过头,对胡综说道:“大王还没有交付尾款?”

    胡综愣了一下:“将军是说最近购买的那批烈火弹吗?”

    “当然。”陆逊不快的哼了一声:“数万大军滞留在城下,一天消耗多少粮食?正月已经快要结束了,再有两个月就要春耕,怎么烈火弹还没有起运?”

    胡综苦笑一声:“将军,你又不是不知道,现在大王真的没有钱了。最后还差四千金,魏霸坚决不肯通融,一定要钱到才能发货。负责管账的又是夏侯徽,她是魏国人,明显在偏袒魏人,我们真的没办法啊。”

    “没办法就去抢?”陆逊真的生气了:“你们就算是去抢,也要做好准备吧。水师去抢五艘货船,居然也会失手,这算怎么回事?现在抢没抢着,又白白的浪费了大半个月,这责任算谁的?”

    胡综大惊失色。“不会吧,那可是三千水师。”

    “不会?”陆逊从陆岚手中接过一张纸,往胡综面前一扔:“你看看吧,这是魏人笑话我们的檄文。”

    胡综接过纸,扫了两眼,顿时面色煞白。抢劫失败,魏军又有大批粮食和烈火弹进入洛阳,这洛阳还怎么打?他想不明白,这怎么可能呢,那可是三千水师啊。吴国水师遇上汉军水师也许会吃点亏,什么时候遇到货船也这么无能了。

    “请胡君立刻转告大王,我军一切准备就绪,就等烈火弹到达开始攻城。”陆逊长叹一声,又放缓了口气:“我知道大王现在手头紧张,可是事已至此,难道就半途而废吗?无论如何,请大王把最后一笔货款付掉,尽快将烈火弹运来。要不然……”

    陆逊顿了顿,语气阴森的说道:“……我就只好撤兵了,免得将数万将士的性命白白的折在这里。”

    “喏。”胡综不敢反驳,连忙起身,匆匆的走了出去。

    大帐里一片死寂,诸葛恪看着别处,沉默不语。陆岚唉声叹气,陆逊面沉如水,朱然、潘璋等人叹息连连。一个念头不约而同的浮上他们的脑海,洛阳内外虽然聚集了近二十万大军,可是真正决定战场走向的却不是他们,而是千里之外的魏霸。这一仗不管是谁赢了,最后的胜利者只有一个。不论是魏国还是吴国,抑或者蜀汉,都被魏霸盘剥得不轻。仅仅是烈火弹,魏霸至少卖出了三百万枚,获利十多万金,相当于吴国两年的赋税总额。

    .

    .(未完待续。。)

第774章 借刀杀人

    函谷关前,蜀汉军大营,中军大帐。

    诸葛亮抬起瘦得皮包骨头的手,掩着嘴唇,轻轻的咳了两声。大帐里的油烟气过于浓重,让人无法呼吸,即使是年轻健壮的姜维都觉得有些不舒服,更何况身体状况不佳的诸葛亮。

    三四个月时间,诸葛亮刚刚有所好转的身体便急转而下,两眼深陷,眼中布满血丝,颧骨高耸,脸色灰暗,多出了许多褐色的斑点,看起来像一个久病而风烛残年的老人。

    咳嗽声并不响,却像是惊雷一样,在大帐内回响。咳得姜维一阵阵心惊肉跳,头皮发麻。

    丞相最近咳嗽得越来越频繁了。

    “丞相,出去透透气吧。”姜维忍不住出声道:“你已经忙了一夜,不能再这么辛苦下去了。”

    “天亮了?”诸葛亮诧异的看着姜维,随即把目光转向一旁的油灯。灯盏中有满满一盏的油,灯芯也是新换的。“这油还没……”

    “丞相,那已经是第三次加的油了。”姜维站了起来,走到诸葛亮面前,深施一礼。“丞相,请为国家爱护自己的身体,若无丞相,奈天下何?”

    诸葛亮转过脸,看着案上的地图,看着旁边的一摞纸,上面一片空白,一个字也没有。

    “我的作战计划……还没定啊……”

    “丞相……”姜维心如刀绞,不由得哽咽了。作战计划本来是由他来拟定的,可是他两次拟定的计划都不能让诸葛亮满意。诸葛亮只得自己来拟定,孰料熬了一夜,他还没拿定主意。姜维自责不已,一时无语。

    帐门突然掀开了,一个亲卫走了进来,拱手施礼:“丞相,吴将诸葛恪求见。”

    “元逊?”诸葛亮一愣,随即点了点头,“伯约,你去迎一迎。待我更衣洗漱。”

    “喏。”姜维看了诸葛亮一眼。转身走了出去。诸葛亮随即叫过侍卫给他洗漱。他一天一夜没有休息,精神疲惫到了极点,脸色也很不好。可是有盟友使者来了,哪怕这个使者是他的亲侄儿。他也不愿意让对方看出自己的虚弱。

    侍卫倪龙替诸葛亮打开发髻。重新梳理了一遍。诸葛亮的头发干枯稀疏。扎起的发髻小得可怜。倪龙将一把落发不动声色的藏在袖子里,在滚烫的水中浸了布巾,递给诸葛亮。诸葛亮接过来。用力的在脸上搓着,直搓得面皮发红,这才作罢。有亲卫端过一碗粥,粥里是熬得稀烂的羊肉细粒,香气扑鼻,令人食指大动。

    诸葛亮吃了一碗粥,精神这才稍微振奋了些,他站起身,挺直了腰,走出大帐,张开双臂,慢慢的晃了晃。

    姜维引着诸葛恪,正好来到大帐前。

    看着一脸红光,正在活动身体的诸葛亮,诸葛恪眉毛挑了挑,嘴角不经意的撇了撇,上前行了一礼:“叔父真是养生有道,忙了一夜,居然还是精神抖擞。”

    诸葛亮一愣,他已经做好掩饰,又让人把大帐敞开透气,还是没瞒过诸葛恪的眼睛。这个自恃聪明的小子一见面就刺了他一句。

    “元逊,这么早急着来见我,为了何事?”

    “一个不太好的消息。”

    诸葛恪把卫温等人在东海拦截魏军货船失败的消息说了一遍。这件事诸葛恪早就知道,诸葛亮也知道,所以诸葛恪说得很坦然,一点掩饰也没有。

    听完之后,诸葛亮的脸色一黯。

    “那陆将军打算如何?”

    “等最后一批烈火弹,如果能在一个月内送到大营,就开始最后的攻击。”

    “如果不到呢?”

    “撤兵。”诸葛恪不假思索的说道。

    “撤兵?”诸葛亮提高了声音,怒气难遏。“十数万大军,攻战数月,就因为烈火弹不足就不打了?”

    诸葛恪苦笑一声,不置可否。

    诸葛亮脸色铁青,那抹虚假的红晕消失得无影无踪。他等了这么久,李严没有出动,魏霸没有出动,现在连陆逊都动摇了,洛阳还怎么打?就此退兵,这次出师岂不成了一个笑话?

    “叔父,再耐心等等吧,再等几天就能有消息。如果顺利的话,二十天左右,烈火弹就能送到大营。”

    诸葛亮哼了一声,摆摆手:“这一批烈火弹有多少?”

    “大概三十万枚。”

    “如果我借三十万枚烈火弹给你们,你们会立刻发起攻击吗?”

    诸葛恪笑了。“如果叔父如此慷慨,我想陆将军大概不会再有什么借口了。”

    诸葛亮瞟了他一眼:“你回去转告逊逊,只要他有心攻洛阳,我会先借三十万枚烈火弹给他。时不我待,机不可失,让他仔细斟酌。”

    “喏。”诸葛恪躬身应喏。

    姜维将诸葛恪送出大营,回来后,脸色有些紧张。他三步并作两步跨进大帐,撩起战甲,跪坐在伏案沉思的诸葛亮面前,急声道:“丞相,借三十万枚烈火弹给吴军,我军储备就不够了啊。函谷关至少要消耗二十万到三十万,攻洛阳至少需要五十万……”

    “纵使有所短缺,数量也有限。再说了,洛阳城那么大,你以为仅凭烈火弹就能攻得下来?大家都有烈火弹,用完之后,较量的还是双方的兵力、将帅的智慧。”诸葛亮打断了姜维,眉宇间是浓得化不开的忧虑。“如果这次不能攻克洛阳,我不知道自己还有没有下一次机会。李严步步紧逼,魏霸虎视眈眈,我们没有退路啊。”

    “既然如此,为什么我们不主攻?”姜维不解的问道:“有烈火弹在手,我们可以先破函谷关,先攻洛阳。这样一来,李严还能沉得住气吗?只要他下令孟达助阵,大事必成。”

    “两个月了,孟达也没出兵,你能保证他不会一直看下去?”诸葛亮长叹一声:“你还不清楚吗,现在的关键不在李严,而是魏霸啊。”

    姜维语塞,沉默片刻之后,恨恨的说道:“魏霸出售烈火弹与魏人,形同通敌,此乃不赦之罪。丞相,班师之后,如何处置他?”

    “那就要看你是如何班师的了。”诸葛亮直起腰,摇了摇头,欲言又止。良久,他才说道:“伯约,让大军做好攻城的准备,不管怎么说,我们至少要攻破函谷关,看一眼洛阳城。”

    “喏。”姜维应了,转身出了大帐。他步履匆匆,仿佛是在逃避。他明白诸葛亮的心思。不管是借烈火弹给陆逊也好,准备攻函谷关也罢,诸葛亮都是因为胆怯,他不敢全力以赴的攻打洛阳,他想借吴军的力,还想借孟达的力。一旦这个计划落空,孟达依然不为所动,那他就会宁可撤兵,保存实力,也不会强攻洛阳城,将这个机会白白的放弃掉。

    这是丞相的心思,他非常不赞成,可是他没有反驳的勇气和资本。没有丞相的支持,他什么也不是。

    ……

    陆逊得到诸葛恪的回复,派人和诸葛亮联系,经过磋商,诸葛亮调拨了三十万枚烈火弹给陆逊。陆逊立刻率军发动了对轘辕关的进攻。

    与此同时,诸葛亮也发动了对函谷关的进攻。

    沉寂了一个多月的洛阳战场,终于再一次喧嚣起来。

    驻守在函谷关的秦朗一面组织反击,一面派人向曹睿求援。他决心死守函谷关,但是这并不代表他就能守得住函谷关。函谷关是天下雄关,可那是指旧函谷关,而不是指现在这座函谷关。这座关不过是一座普通的关隘,相比于洛阳平坦的地形而言,勉强算得上重要的关口,实际上地理并不险要。在关中失守之前,洛阳的西大门是潼关,关中失守之后,这座函谷关才重新受到重视,只是限于地势原因,根本起不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作用。

    面对诸葛亮的主力,接连被诸葛亮击败三次的秦朗一点信心也没有。

    轘辕关、函谷关同时告急,洛阳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曹睿将大臣们都集中在宫里,不准他们回家,以免谣言四起。重新出山,接任大将军的司马懿担负起了洛阳的任务,他下令砍伐洛阳周边的树木,拆毁洛阳城南的大量民居,日夜不停的打造霹雳车,收集了大量的石块砖瓦,准备与洛阳共存亡。

    车骑将军张郃率领两万精骑驻扎在城南的太学附近,与洛阳城一静一动,一攻一守,准备与汉吴联军血战到底。因为这支精骑的存在,不管是陆逊还是诸葛亮,在攻城的时候都不敢掉以轻心,他们分现至少两万步卒,建起坚固的防线,以免被张郃突袭。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在没有足够的烈火弹的情况下,陆逊才不肯攻城。

    有了诸葛亮借的三十万枚烈火弹,陆逊底气大增,他指挥大军对轘辕关展开了猛烈的攻击。张郃率军驰援,潘璋、朱然率两万大军阻击,双方恶战一场,张郃虽然攻破潘璋的阵地,却无法赶到轘辕关下。

    一天后,轘辕关失守,守将被朱然临阵斩杀。

    又一天后,诸葛亮攻破函谷关,秦朗重伤,田豫率领万余残兵退回洛阳。

    汉吴联军迅速推进,兵临洛阳城下,合围洛阳城。

    陆逊、诸葛亮分别用快马将捷报送往武昌、成都。

    .

    .(未完待续。。)

第775章 当局者迷

    成都离洛阳三千一百里,因为有很长一段栈道的原因,诸葛亮的消息用了八天才送达成都。

    当疲惫的骑士举着红旗,一路高呼着“大捷”冲入成都北门的时候,成都顿时沸腾起来。

    汉吴联军突破洛阳外围的防线,会师于洛阳城下,双方将领一个是睿智无双的诸葛丞相,一个是战功赫赫的辅国将军,双方总兵力超过十万,怎么看,洛阳城都没有幸免之理。

    丞相在沉默了近两个月后,终于又一次爆发了,以让人难以置信的速度攻克了函谷关,兵临洛阳城下。再一次以战功证明了自己的用兵能力,驳斥了那些子虚乌有的指责。

    成都的朝堂顿时被搅得风生水起,暗流涌动。

    谁都明白,如果这次攻克洛阳,丞相的威信将如日中天,大将军李严也要退避三舍。而吴军大胜之后士气旺盛,李严要想从他们身上捞战功,只怕是一个风险极大的买卖,更何况他们还和诸葛亮有着并肩作战的情谊,诸葛亮也许根本不会给李严出兵的机会。

    这样一来,李严将彻底的处于劣势,短期内看不到反败为胜的可能。

    那些犹豫于两者之间的官员们顿时动摇起来,甚至有一些原本已经倒向于李严的人也开始保持与大将军府的距离,以否被丞相秋后算账。

    处于漩涡中心的李严无疑承受了最大的压力。他冥思苦想,犹豫不决。诸葛亮快要攻克洛阳了。也许再过几天,他就能听到攻克洛阳的捷报。该怎么办?继续保持旁观的态势,无疑是等死,怎么看洛阳都没有幸免的可能。现在让孟达出兵相助,也许能分一杯羹,至少可以向丞相示好,稍微缓和一下双方的矛盾,哪怕是表面上的。

    或者更狠一点,让孟达等人攻击昆阳,迫使吴军撤退。放弃洛阳。

    孟达的大军现在就在鲁阳。离洛阳不到四百里,离昆阳一百余里,朝发夕至。

    李严和李丰以及几个亲信商量了很久,也没有得出答案。李丰赞成攻击吴军。阻扰诸葛亮取洛阳的计划。可是那些亲信却没有这样的勇气。他们更倾向于让孟达出兵洛阳协助丞相。这样一来,双方发生剧烈冲突的可能性要更小一些。出兵攻击吴军,破坏兴复汉室的大好机会。这个罪名太重了,即使是李严恐怕也承受不起。

    李严左思右想,最后还是请来了马谡问计。

    相对来说,马谡要镇静得多。听完了李严的担忧,他已经明白了李严的想法。丞相攻破函谷关,打破了洛阳的外部防线,更打破了李严的心理防线。他已经被逼到了退无可退的地步。要么向丞相低头让步,要么和丞相撕破脸皮,血战到底。

    “为什么不再等等呢?”马谡反问道:“就算大将军现在下令孟达出征,恐怕孟达也未必赶得上。”

    “怎么会赶不上?”李严脸色发青,双目通红。昨天他一夜没睡好。“我的命令只要五天就能送到孟达的手中,孟达整装待发,赶到洛阳只要两天时间。”

    马谡笑笑:“大将军,丞相已经攻破函谷关八天,到现在已经九天,等孟达赶到那里,已经超过半个月。丞相如果能攻破洛阳,需要半个月吗?就算半个月无法攻克洛阳,等孟达赶到,恐怕大局已定,有孟达,没有孟达,对丞相来说都没有区别。”

    “他需要时间做准备。”李严阴森森的反驳道:“他现在刚刚开始攻城,洛阳城不比小城,不可能一两天就攻破。”

    “大将军以为丞相在函谷关外两个月会闲着?”马谡摇摇头:“他该做的准备肯定都已经准备好了,所有的攻城器械,只要两到三天时间,就可以全部运到洛阳城下,立刻发起攻击。洛阳城是大得多,可是你别忘了,现在包围洛阳的有十多万大军。如果烈火弹能够左右战局,胜负会在三五天之内见分晓,如果不能,那丞相就不可能攻进洛阳,给他再多时间也不能。魏军的援军会从冀州源源不断的赶到京畿,抵消双方兵力的差距。”

    马谡笑笑,又道:“就算孟达去洛阳,他的功劳能比丞相大?要想和丞相争功,只有大将军亲至。大将军愿意去么?”

    李严愕然。他敬畏的看着马谡,明白自己还不够狠。他想和诸葛亮争功,却又不敢和诸葛亮面对面,在心理上已经输了。

    “那……幼常以为,我该怎么办?”

    “等。”

    “等?”

    “对,等丞相胜,或者败。”马谡淡淡的说道:“不论丞相是胜是败,等比总盲动的好。”

    李严狐疑的看着马谡,揣摩着马谡的用意。马谡看着李严阴晴不定的脸色,不由得苦笑一声。他知道李严不相信他,怀疑他又在挖坑,甚至怀疑他会和诸葛亮里应外合。而诸葛亮的这些计划,又都是针对李严的性格来的,要想彻底打破李严的狐疑,坚定他的信心,不下猛药是不行的。

    “大将军,你如果不信,不妨让孟达试探一下丞相。”

    “怎么试探?”

    “让孟达请求出兵协助丞相,如果丞相同意了,那丞相就是等他协助,所有的一切,都不过是借力前的蓄势。如果丞相真的能攻克洛阳,他肯定不会接受孟达的请求。”

    李严眼珠转了转,若有所思。

    “成都离洛阳太远,大将军遥制孟达,一定会延误战机。大将军不如授权孟达,让他相机行事。如果命令到时,丞相还没有取得优势,那就静观其变。如果丞相已经取得明显的优势,破城在即。那去抢功也不失为一个补救的办法。”

    李严目光闪了闪,终于点了点头。

    马谡辞别了李严,出了大将军府,上了车,拉上车帘,嘴角挑起一抹不屑的冷笑。李严在战场上还算得上是一个能将,揣摩上意也有一套,在这个时候却还是慌了神,可见他终究不如丞相心机深重。如果没有他和魏霸的帮助,李严败给丞相是迟早的事情。

    这样的人。居然也敢起贪心。要将权柄交给自己的儿子。他也不想想,李丰又哪里有这样的能力。

    想到洛阳的丞相,马谡又不禁笑了。他和丞相相交多年,对丞相的手段再了解不过了。只可惜。他对丞相的了解只会给丞相带来不利。再也不会有以前那种默契的感觉。

    马谡回府。来到书房,关上门,一个人静静的坐着。他铺开了纸笔。本打算给魏霸写一封信,后来想想,却又放弃了。

    他相信魏霸对此早有准备,他也想看看魏霸会有什么反应。

    ……

    襄阳,习家池。

    习夫人回到襄阳之后,立刻接管了习家池。魏霸曾经钓过鱼的这片鱼池被修缉一新,放养了一些珍贵的鱼苗,旁边又载了一些名贵的花木,原本有些荒败的气息一扫而空。置身于鱼池边,看着旁边的新屋老宅,看着那些衣着整洁,行动利落的奴仆,谁会想到千里外的洛阳正在大战。

    习夫人手笔很大,她用现金买下了这个庄园,虽然兄长习忠很客气,愿意把这个庄子送给妹妹,但是习夫人却坚决要用钱买下。

    她的话说得很豪气。作为魏家嫡长子,魏风不能让弟弟以后来还要借别人的房子住,所以必须把这个宅子买下来。同样,作为魏家嫡长子,魏风不差钱,所以一定要给钱。何况习家现在家境也不好,需要大量的钱来重振家业,这笔钱能派上更大的用场。

    魏风对夫人的话举双手赞成,立刻全额支付。

    魏霸听说这个消息之后,也没有太多的表示,只是让麋威亲自赶到襄阳,与习夫人见了一面。麋威现在彻底从蜀汉朝堂上消失了,谁也不知道他在干什么,看到麋威,别说是习夫人很吃惊,就连魏风都大吃一惊。

    他们谈了什么,外人不知道,不过习家很快就在襄阳至南郡之间建起了十几家客栈、商行,南来北往的商人们也很快就知道这些客栈、商行的主人是谁,心照不宣的涌进了那些还散发着油漆味的院子。

    几乎在眨眼之间,魏风就拥有了一大片产业,做上了富家翁。

    此刻,魏风正坐在堂上,满心欢喜的看着习夫人。习夫人脸色不太好,略显消瘦苍白。不过精神非常好,两只眼睛放着光。见魏风看她,羞涩的嗔道:“看什么看,都怪你。”

    魏风也不反驳,笑嘻嘻的说道:“夫人,你有了身孕,就不要太劳累了。反正大局已定,你就安心在家养胎吧。”

    习夫人黛眉轻皱:“那些事我倒是不用操心了,不过,家里只有我一个人,的确忙不过来。过两天,我打算去蒯家、庞家看看,如果能挑一两个年轻端庄的女子,也好给你正式纳个妾。”

    “啊?”魏风大吃一惊:“你给我纳妾?”

    “怎么着,你还想自己找?”习夫人瞪了他一眼:“你要是有子玉那样的本事,能把魏国的宗室找来做妾,那就让你去张罗。”

    “算了,这事我还是不管了。”魏风连忙举手投降。在习夫人面前,他实在没有一点男子汉的底气。“夫人,洛阳正在大战,我看纳妾的事先放一边,你看看能不能从各家招募一些壮丁,充实一下部曲。”

    习夫人点点头:“我知道了,这两件事并不矛盾。”习夫人沉吟片刻,又道:“部曲要招募,不过更重要的却是幕僚。你身边要是没几个能出谋划策的人,终究还是不行啊。”

    。

    。(未完待续。。)

第776章 不买不行

    桂阳郡,攸县。

    魏霸穿着一身常服,和邓艾并肩站在刚刚泛青的麦田边。邓艾裹着一件臃肿的棉袄,腰间扎了一根绳子,一手拿着一杆当尺用的竹子,一手捏着一块土,看起来就像一个老农。

    “这里的土……土质很好,麦子长势也不错。”邓艾叹了一口气:“就是人……人少了点,如果能再招十万人来,那就更……更好了。”

    魏霸扭头瞟了他一眼:“十万人,太多了吧?”

    “不……不多。”邓艾一指四周的丘陵:“那里还……还有好……好多土地没……没垦呢。”

    魏霸笑了起来:“我说士则老兄,你真打算做一辈子农夫?”

    “无……无农不稳。”邓艾笑笑:“你说过的。”

    魏霸点了点头:“是的,我是说过这句话。不过,你种地实在是太可惜了,也该练练兵了。我希望你今年能在练兵上看到一点成效。兵源嘛,你自己去找,附近的山里,包括豫章的山里都有不少山民,如果能给他们土地,他们会非常愿意出山定居。”

    “限额多少?”邓艾的眼睛一亮,随即又恢复了平静。

    “多多益善。”魏霸背着手,看着远处的天空。“洛阳之战很快就要结束了,我们要抓紧时间,再从孙权头上捞一把。过了这村,就没这店了。”

    邓艾应了一声。

    “公伟。”魏霸转身向远处招了招手,站在二十余步外的陈祎快步走了过来。向魏霸和邓艾行了礼。

    “公伟是天师道徒,在武陵的时候,安抚民众很有章法。”魏霸说道:“他把他安排到你这儿做主簿,由他负责招募山民,肯定能帮得上你。”

    邓艾向陈祎行了礼,却没有说什么。他知道陈祎,是比较早就跟着魏霸的,又和魏霸同是天师道的人,由他来帮忙,利用魏霸神将的名声招募山越出山定居。的确是个不错的人选。不过邓艾更清楚他的兄长陈祗。陈祗虽然位居合浦船监。名声却不太好。夏侯玄、邓飏和刚刚到交州的诸葛诞在不同场合都说过陈祗是小人之类的话。

    邓艾崇拜的是陈寔那样的君子,否则也不给自己改名字。对阿谀奉承的小人,他没什么好脸色。虽然知道陈祎和陈祇不一样,他却还是多少有些敬而远之的想法。

    魏霸将邓艾的眼神看在眼中。却没有多说。正如他顶着舆论的压力用陈祇一样。他同样也能顶着压力用陈祎。陈祎的学问不算拔尖的。但是他在利用天师道教义安抚人心上很有经验,用他来帮忙邓艾招募山民是最合适的人选,实际上也是在关照邓艾。

    不过邓艾好像不太领情。这人智商不错。情商很一般。

    人无完人,这句话一点也不错。

    辞别了邓艾,魏霸一路北行,进入醴陵地界。靳东流带着几十个亲卫赶来迎接,一看到魏霸身后的那三千亲卫骑,靳东流就笑了。

    “将军,你不怕吴王紧张得睡不着觉?”

    魏霸哈哈大笑:“他睡不着觉,与我何干。你睡得着不?”

    “睡得不太好。”靳东流摇摇头,“洛阳正在大战,我们却在这里种田,心痒痒啊。”

    “静极思动了?”

    “嗯。”

    “别急,洛阳这一仗不会有什么结果的。”魏霸和靳东流并肩而行。“洛阳四周虽然没什么险要地形可守,洛阳城却没那么好攻。曹睿敢留在洛阳,坚决不迁都,自然有他的倚仗。他要是真是个亡命徒,当初就不会放弃南阳。”

    靳东流笑了笑。“这里面也有烈火弹的功劳。”

    “我是两边都帮,就等于两边没帮。”魏霸耸耸肩:“其实,问题还不在烈火弹。三方各一百万枚,谁占便宜?还是联军占便宜。问题是丞相和陆逊能互相无保留的信任吗?恐怕没那么简单。我想曹睿敢死守洛阳,大概也是看中了这一点。”

    “是啊,谁也不放心谁,这合作多少要打些折扣的。”靳东流沉默片刻,又道:“将军此刻大张旗鼓的到这儿来,是想约见吴王么?”

    “吴王我是见不到,能见见孙登就不错了。”魏霸微微一笑:“我想问问他们,还有没有兴趣再买一些烈火弹。三方正式宣战,我不能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卖给魏国了,大客户少了一个,丞相又一穷二白,我只好抓好吴王这唯一的客户了。现在生意难做啊。”

    靳东流忍俊不禁。吴国购买的烈火弹要从他的防区过,他多少也听到了一些吴人的怨言。汉吴联合攻魏,魏霸不仅不帮忙,还卖烈火弹给魏国,抬高价格,简直是卑鄙无耻到了极点。魏霸已经从吴人头上赚取了几万金,现在还不满足,想赚更多的钱,这和吸吴人的血有什么区别。

    不过,既然魏霸亲自来了,这个生意恐怕就不是孙权想不想做的事了,他不想做也得做。

    ……

    孙登的想法和靳东流差不多。

    魏霸率领三千亲卫骑来到桂阳的消息,孙登早就收到了。作为吴军在江南的最高将领,他可不敢掉以轻心,时刻戒备,生怕魏霸突然出手捅他一刀。

    不仅江南在时刻戒备,江北也一样,孙权现在最担心的就是驻扎在鲁阳的孟达会杀入豫州,从背后捅吴军一刀。

    接到魏霸会面的邀请,孙登虽然紧张,却还是派出了使者孙松。孙松是孙翊的儿子,生母徐氏,与孙登的养母徐氏出自一门,孙松也因此与孙登非常亲近。

    孙松颇有其父之风,即使见到魏霸这个吴人宿敌也不卑不亢,给魏霸留下了不错的印象。魏霸也没有为难他。告诉他,他这次到桂阳来,主要是巡视,并无用武之意,请孙登不要紧张。另外,他想和孙登再谈谈生意上的事。

    “将军,生意我们也想谈,不过,恐怕我们谈不起。”孙松不紧不慢的说道:“上次我们拖延货款,也是迫于无奈。前线战事正紧。我们本当立刻把这些烈火弹送到前线。奈何实在是抽不出那么多钱,只好拖了一段时间。”

    “一时手紧,我能理解。”魏霸通情达理的说道:“所以我这次来,赚钱倒是次要的。主要还是想帮你们赚钱。”

    “帮我们赚钱?”孙松警惕起来。魏霸的心肠什么时候会这么好?

    “当然。”魏霸笑眯眯的看着孙松。一脸和气生财。“丞相当初和吴王立下盟约,共分天下,如今家父兵进并州。丞相兵临洛阳,我大汉的版图很快就会完备。可是江东现在至少还有冀州、青州未复,至于幽州,更是在万里以外。且江东缺马,我相信,吴王大概无时不刻的不想先取辽东吧?”

    孙松屏住了呼吸:“将军的意思是?”

    “我可以提供性能优良的海船给你们,你们远航至辽东,买马换物,既能富国,又能强兵,如何?”

    孙松顿时心花怒放。他知道孙权现在最上火的是什么事。孙权一直想派水师出海,做生意还是其次,掳掠人口才是重要。现在江东人口紧缺啊。可是江东的船受不了大风浪,出不了远海,所以孙权的想法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魏霸造的海船能抗更大的风浪,如果真能买到魏霸的船,那孙权的想法就有了实现的可能。

    孙松强压兴奋:“不知道将军这船是什么价格,我们能不能买得起。”

    “肯定能买得起,中型船三百金一艘,楼船五百金一艘。”魏霸语气轻飘飘的说道:“魏国的曹馥一口气就买了五艘,还是私人掏钱,你们堂堂的吴王,总不会连他一个人的实力都不如吧。”

    孙松心里咯噔一下。说了半天,直到此时,他才听出魏霸的杀机何在。

    ……

    孙权手一抖,杯中的酒泼出一半。他的脸色随即变得和他的眼珠一样。

    “他这是要吸我的血,啃我的肉么?”过了半晌,孙权才咬牙切齿,恶狠狠的说道。

    孙松不敢说话。他一路从益阳奔到武昌,早就预料到了孙权的这副表情。魏霸这个时机掌握得太好子,陆逊正在率领吴军主力攻打洛阳,如果顺利的话,一旦洛阳到手,魏军必然后撤到冀州。届时吴国战线前推到黄河,魏国必然在此阻击,要想突破这道防线,水师的强大与否至关重要。魏国已经购买了魏霸的战船,吴国不买,水师就没有优势可言。否则东海上水师追不上货船的窘境会再一次上演。

    攻克洛阳之后,蜀汉的任务已经完成,诸葛亮不可能帮陆逊打冀州,孙权也不可能邀请诸葛亮一起攻冀州,万一诸葛亮占着冀州不走,那岂不是麻烦大了?所以攻冀州必然只能由吴军独力承担。面对垂死反扑的魏军,吴军最大的短项不是水师,而是骑兵。仅靠诸葛亮送的那几匹战马是不可能组建强大的骑兵的,他必须自己找到战马的来源。

    最好的来源当然是辽东。可是要去辽东,先要买魏霸的船,要不然不是被海浪打沉了,就是被魏军抢了。魏国已经丢了凉州,眼看着并州又不保,他能再丢了幽州吗?

    能不能用这些船来赚钱不是最主要的,不买这些船,吴国要想击败魏军,攻取冀州,根本就是一个不可能实现的任务。

    不买,行么?买,哪来的钱?没有钱,魏霸是不会卖的,难道去抢?吴军水师连魏国的货船都追不上,抢不了,要想去抢魏霸,大概只有全军覆没一个可能。

    现在只有魏霸抢别人的可能,谁有胆子敢抢魏霸。

    孙权很纠结。

    。

    。(未完待续。。)

第777章 无力回天

    洛阳,尸横遍野,喊杀声震天。

    潘璋踩着攻城车,第三次攻上了洛阳城。在他的面前,英勇的吴军战士正在向前突进,不过他们遇到了巨大的麻烦,魏军在城墙上筑起了一道道矮墙,每一道矮墙上,都立着两架连弩车和一排士卒,要想冲近这道矮墙,就冒着密集的箭雨前进,要想突破这道矮墙,就要先杀掉那些士卒。

    吴军杀上城墙,已经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如今还要在城墙上与魏军肉搏,对体力和意志都是一个重大的考验。双方近战,烈火弹用不上,霹雳车也只能向远处延伸打击,阻止一下魏军增援的速度,对城墙上的厮杀却是爱莫能助。

    就算突破了这些矮墙,进入洛阳城,他们依然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城下还有大量魏军士卒在等着和他们厮杀。

    宽达数里的阵地上,到处都是喊杀声,到处都是亡命厮杀的战士,他们互不相识,此刻却舍出了性命决一生死。

    五里外,一队队魏军骑兵飞驰而过,他们并不冲击吴军的阵地,而是从吴军的阵前掠过,留下一阵阵的箭矢。吴军操作着霹雳车、连弩车,不断的发射,一枚枚石弹、一枝枝箭矢向远处飞驰而去,不时的有魏军骑士落马,但更多的魏军却飘然远去,留下一串串笑骂声。

    经过半个多月的交战,双方都已经摸清了对方的战术,再也没有什么秘密可言。魏军骑士不求破阵。只求骚乱,保持着对吴军的压力。为了防备这些来去如风的魏军骑士,陆逊安排了一万多人列成防守阵势,同时还让中军保持警惕,随时准备支援。

    这些魏军至少牵制了陆逊三成的精力,剩下的人马攻击洛阳城就显得非常紧张。司马懿想出了对付烈火弹的办法。他将南宫以南的民房全部拆毁,所有可燃的东西全部送上城墙,当作战具,然后挖了无数的沟渠,通上水。一旦对方发射烈火弹。士卒们就藏在盾牌下面,手里拿的不是武器,还是水勺,就从附近的沟渠里舀水。浇在那些刚刚破裂。还没来得及烧起来的烈火弹上。

    烈火弹起火生烟需要一点时间。而这点时间足够魏军在上面泼上一勺水。

    洛阳城很高,护城河很宽,这都极大的影响了吴军和蜀汉军的霹雳车射程。极尽全力,他们也只能将石弹和烈火弹打近城内百余步,只要守住了这百余步,魏军就安全无恙。只要城外的敌人停止发射,开始攻城,他们就会从藏身处冲出来,冲上城墙,与敌人肉搏,一次次的把敌人赶下城去。

    司马懿的指挥台就立在南宫的朱雀阙上,从那里,他可以看到四十里外的偃师,城外的敌人更是尽收眼底。潘璋冲上了城头,他也看得清清楚楚。

    “把他们轰下去。”司马懿轻轻的挥了挥手。

    随着一阵阵喊叫声,数十架霹雳车齐声咆哮,石弹夹杂着烈火弹,向潘璋等人飞扑而去。正在与潘璋搏杀的魏军士卒听到战鼓声,二话不说,掉头就跑,手脚麻利的钻进了掩体,用浸湿的布捂住了口鼻。

    潘璋虽然有防备,及时的缩在了盾牌后面,可是接连挨了几下重的,还是胸口发闷,嗓子发甜,一跤掉下了城,半天没能爬起来。

    吴军的攻击再一次宣告失败。

    陆逊面沉如水,一声不吭。

    城西,诸葛亮也同时宣布鸣金收兵。

    ……

    薄暮时分,陆逊亲自赶到了诸葛亮驻营的地方,城西的平望观。

    对陆逊的到来,诸葛亮并不意外。甚至陆逊不用开口,他就知道陆逊想说什么。事实上,他也希望自己能让陆逊满意,问题是他根本办不到。

    陆逊要求诸葛亮下令鲁阳的孟达诸军赶到洛阳助阵。虽说汉吴联军兵力十余万,可是对魏军并没有足够的兵力优势,在双方都有烈火弹,而且司马懿又找到了办法克制烈火弹的情况下,最后能决定胜负的只可能是双方的兵力和粮食储备,以及斗志和耐心。

    孟达在鲁阳一带,不仅对战局没有帮助,反而牵制了吴军不少注意力。如果能把孟达调到洛阳来参战,不仅蜀汉军能增加两万多生力军,吴军也可以把防范孟达的一万多人调到战场上来。双方一下子可以增加三四万多人。

    此外,陆逊还要求诸葛亮把魏延调到洛阳战场来,没有骑兵与张郃对抗,他们非常被动。

    “魏延不能来。”诸葛亮摇摇头:“如果没有魏延在上党牵制魏军,夏侯霸部就会重新活跃起来,那些匈奴人、鲜卑人也会重新听命于曹魏,袭扰我军后方。”

    “那你把孟达调来。”

    “孟达……能听我的么?”诸葛亮苦笑道:“你以为我不让他来?”

    陆逊怔了片刻,长出一口气:“那丞相有什么计划?”

    诸葛亮沉吟了良久:“撤吧。既然攻不下来,又何必徒增死伤。不打洛阳,你们还可以取兖州,取徐州,一路把战线推到黄河。等你们取了大河以南,曹睿还能不退么?”

    “就这么退了,实在可惜啊。”陆逊意味深长的说道:“丞相,这是我们最好的机会,可惜我们没能抓住,回去之后,怎么面对各自的君上?”

    “不,你还有机会。”诸葛亮看着陆逊,“至少,你的身体比我好。”

    陆逊看看一脸病容的诸葛亮,诚恳的拱拱手:“丞相,希望你能为天下计,多多保重,努力加餐。”

    说完,陆逊起身,长叹一声,扬长而去。

    诸葛亮端坐不动,脸色灰败,眼神无力,刹那间仿佛被抽去了精气神,只剩下一具皮囊。

    姜维、杨仪坐在一旁,同样沮丧无语,准备了近一年,为期四个月的洛阳之战,轰轰烈烈的开始,却如此黯然的结束,实在不是他们愿意接受的。可是他们也清楚,孟达虽然只有两万多人,可是他影响到的却不仅仅是两万多人,他甚至直接影响了整个战争的走向。

    一场本来有机会胜利的战争,因为诸葛亮和李严的斗争无疾而终。谁都知道,如果没有李严从中作梗,绝不会这样的结果。

    当然了,作壁上观的不仅李严,还有那位远在交州,一心忙着做生意的镇南将军魏霸。如果不是他卖烈火弹给魏军,洛阳城此刻也许已经破城。

    “乱臣贼子,人人可杀之。”姜维握紧了拳头,一字一句的说道。

    诸葛亮一动不动,慢慢的扯过地图,铺在案上,开始考虑撤退的事宜。

    “伯约,我留驻新安,你率军进入上党,与魏延合兵一处后,先取壶关,然后收取整个并州。”

    姜维没有回答,诸葛亮抬起头看了他一眼,见他脸色狰狞,不知道在想些什么,不由得皱了皱眉头,提高了声音:“伯约?”

    “丞相?”姜维一惊,这才回过神来,连忙拱手道:“丞相有何吩咐。”

    “我给你三万大军,你向北攻取上堂,与魏延合兵后,先取壶关,然后再取整个并州。”

    “喏。”姜维不假思索的应了。过了一会儿,他才觉得有些不对。他们出来的时候是八万大军,可是经过这么多天的战斗,伤亡了一万八千多人,总共只剩下六万出头,如果他领三万人走,那几乎是所有的主力了。春耕在即,新征来的将士需要回去种地,还能动用的兵力只能是那些常备兵,包括陇右诸郡的郡兵。

    “那丞相你呢?”

    “我暂时会在新安休整一段时间。”诸葛亮慢慢的说道:“等你攻克壶关之后,我就回长安养病。”

    姜维愣了片刻,没有吭声。他知道诸葛亮这是把兵权交到了他的手里。如果他能拿下并州,这次出征就不算没有收获,而他将成为最大的受益者。这是诸葛亮给他机会,给他铺路。诸葛亮停驻在新安,就是为他牵制魏军主力,不让他们迅速增援并州。

    “谢丞相。”

    杨仪沉默不语,脸色很难看。他也听出了诸葛亮的用意,可是他非常委屈。诸葛亮如此不遗余力的培养姜维,怎么就没想想我?我才是跟你时间最长,最忠于你的人。我为你做了那么多事,你的心里就不能给我留一点位置?姜维姜维,什么都是姜维的,他就那么好么?

    杨仪沉着脸,找了个理由,告辞出帐。姜维看出了杨仪的不忿,既感激,又有些不安。

    “威公就是这性子,你不用放在心上。”诸葛亮声音沙哑,淡淡的说道:“去准备吧,这次出师,我不跟在你身边,你自己要学会拿主张。你觉得哪些人能用,就把哪些人带走。”

    “喏。”姜维欲言又止,默默的拱了拱手,退了出去。

    诸葛亮轻轻的叹了一口气,抬起手,捏着酸胀的眉心,一阵阵的头晕目眩。这次无功而返,他的责任最大,回到长安之后如何处理,是继续留在长安,还是回成都,他一时没有主意。继续留在长安,他不知道自己的身体还能不能支撑到下次攻击洛阳。这种情况下回成都,又等于放弃努力,拱手让出大权。

    “先帝啊,我愧对你的托负啊。”诸葛亮闭上了眼睛,两滴浊泪溢出了眼眶,喃喃自语:“精疲力竭,寸功未立。权落奸人之手,人心耗散,大汉的火德难道真的就此熄灭了?”

    .

    .(未完待续。。)

第778章 新人与老人

    司马懿骑着马,慢慢的从蜀汉军留下的营地上走过。

    吴军和蜀汉军先后退去,洛阳转危为安,司马懿是最大的功臣。现在,他可以从容的享受自己的胜利成果。一举击败了陆逊和诸葛亮两员大将,而且成功压制了让人闻风丧胆的利器烈火弹,守住了洛阳,没有人再怀疑司马懿的用兵能力,没有人再敢说他是一个书生。

    就算是个书生,也是个儒将。出将入相,这正是读书人的最高理想。

    司马懿实现了这个理想,也达到了人臣的巅峰。

    “奇才!”司马懿轻轻的挽住了缰绳,看着远处的山峦:“大营扎得严谨周密,即使是古之名将也不能过。有这样的敌人,是我们的幸运,也是我们的不幸。”

    司马师环顾一周,从那些营帐立帐的痕迹,他们大致能在头脑里复原出诸葛亮的大营分布。在此之前,他们父子没有和诸葛亮对阵过,却听过不少与诸葛亮有关的传言。张郃多次赞叹诸葛亮用兵有方,无隙可击,司马师一直以为张郃是为自己无法收复陇右找借口,现在亲眼看到诸葛亮的营盘,他才知道张郃说的一点也不虚夸。

    得知诸葛亮退兵的时候,有不少人建议追击。虽然吴军的兵力没有蜀汉军多,但是陆逊的名声在外,没有几个人敢去追击陆逊,而诸葛亮却没有什么显赫的战绩,在几年前。他甚至没有领兵的经验,所以很多将领都以为诸葛亮是个书生,兵力虽多,却可以追一追。

    这个建议遭到了张郃的全力反对。张郃说,归师勿遏,诸葛亮虽然退走,却不是败走,他的阵势不乱,此时追击,必然会遭到他的反击。他攻城没有必胜的把握。野战时却有足够的优势。司马懿虽然有些不以为然。却也慑于蜀汉军的兵力优势,没有敢下令追击。

    此刻,看到诸葛亮的营盘,司马师相信。父亲心里一定很庆幸当时没有追击。否则这一场战事说不得会有一场惨败收场。

    司马师虽然不喜欢张郃。却不得不承认张郃对诸葛亮的看法是准确的。

    “父亲,此战过后,我们可以稍作喘息了吧?”

    司马懿微微颌首:“诸葛亮准备了一年。无功而返,在朝中地位不稳,短期内,怕是不能再起刀兵。不过,这个时间非常有限,孙权对兖豫青徐垂涎已久,现在刚刚得到豫州,又岂能餍足。接下来,关东难以太平。诸葛亮虽退,必据新安,以便卷土重来。如何重夺潼关,是你我父子肩上最艰巨的重任。若不能夺回潼关,我大魏的国运怕是难以逆转。”

    司马师也轻轻的叹了一口气。重夺潼关,谈何容易。关中在夏侯懋手中失守之后,曹真强撑着病体,花了这么多年的功夫,也没能从蜀汉手中夺回潼关。现在吴军又突破了江淮防线,深入魏国腹地,魏国哪里还有余力去夺回潼关。

    不仅夺回潼关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接下来吴国如果对青徐发动攻势,魏国能倚仗的只有冀州,以一州之地支撑几个战场,压力也是难以想象的。现在的魏国有点像几年前的蜀汉,已经没有了雄厚的实力为后盾,同时面对两个敌人的进攻,左右支绌,捉襟见肘。

    现在庆功,还嫌早了些。

    司马懿父子互相交换了一个眼神,都从对方的眼神中看出了深深的担忧。

    ……

    诸葛亮退到函谷关,没有继续撤退,依然保持着对洛阳的压力。司马懿率领五万步骑出击,准备夺回函谷关。双方在函谷关前大战一场,不分胜负。司马懿进退两难,只得整兵再战。

    司马懿被诸葛亮牵制在函谷关不敢轻离的时候,姜维统领三万主力赶往壶关,一路势如破竹,连克数县,顺利进入上党。

    ……

    魏延带着三百武卒,纵马奔驰。

    一个武卒从远处飞驰而来,在他前面两百步掉转马头,正好和他并肩齐驱。

    “丞相到了?”魏延大声问道。

    “将军,不是丞相,是姜维。”武卒扯着嗓子,大声说道。他奉魏延之命在前面打探消息,听到了与预料中不一样的消息,立刻以最快的速度赶回来向魏延汇报。

    “什么?”魏延眉头一挑,诧异的看着武卒。

    “领军的不是丞相,是姜维。”

    “吁——”魏延拉紧了马缰,急驰的战马长嘶一声,慢慢的收住了脚步。跟在后面的武卒们训练有素,也跟着拉住了缰绳。魏延圈回马,端坐在马背上,眼睛微缩:“领军是姜维?”

    “是的。”武卒再次肯定。

    魏延哼了一声,勃然大怒。“竖子,既然不是丞相,为什么不早说,难道还要我来见他?回去!”一边说着,一边猛踢马腹,向来路奔去。

    武卒们也不言语,打马就走。

    魏延一路回到壶关大营,气呼呼的进了大帐。正坐在帐中的吴懿见他这副模样,非常意外,连忙站起身来:“文长,你这是……”

    “欺人太甚。”魏霸阴着脸,将马鞭扔到案上,摘下头盔扔到武卒的怀里。“来的不是丞相,是姜维那小子。丞相也真是,这小子上次在六盘山将两万大军丢得精光,怎么这次又让他担负如此重任?”

    吴懿也吃了一惊,心里多少有些不高兴。不论是他还是魏延,都比姜维更有资格统领这三万大军,丞相这么做,实在有些让人不舒服。更让人不舒服的是姜维。在之前几次询问中,姜维一点也没有透露丞相不在军中的消息,魏延要去迎接,他也没有拒绝,这分明是要让魏延去迎他,官威也太重了些。

    魏延现在半路折回,根本不打算给姜维面子,等两人见了面,真不知道应该如何相处。

    法邈走了进来,见魏延在座,也有些意外。听完了事情的经过,法邈淡淡一笑:“姜维看来真以丞相后任自居啦。”

    “就凭他也配?”魏延不屑一顾。

    法邈笑而不语。过了片刻,他似乎很随意的说道:“洛阳之战无功而返,这次北伐能不能取得一点战果,就看并州的战果如何。丞相让姜维领兵,这是要送功劳给姜维啊。不过,时间有限,关中积储也不足以供应大军太长时间,再加上姜维领兵经验不足,我担心丞相到时候无法向陛下交待啊。”

    吴懿瞟了他一眼,抚着胡须,面色阴沉。

    ……

    姜维在大帐中,等了半天,也没有等到魏延的影子,不免有些诧异。他派人去问,传令兵一直赶到壶关大营,这才知道魏延半路上又回来了。

    姜维大怒,魏延这是**裸的藐视他,到了大营居然又走了,眼里哪还有他这个人。姜维发了一通火,却又无可奈何。如果和魏延闹翻了,没有他那一万精骑牵制夏侯霸,他很难一心一意的拿下壶关。而不能拿下壶关,他就无法占领上党,这次北伐就没有实实在在的战功可言,丞相将面临巨大的质疑。

    姜维率军赶到壶关,与魏延、吴懿见了面。面对对他不屑一顾的魏延,面对不动声色的吴懿,姜维忍气吞声,委曲求全。他和魏延商议,由魏延率骑兵防备夏侯霸,做外围警戒,由他和吴懿来负责攻打壶关。

    魏延很不高兴,直截了当的问道:“这是丞相的命令,还是你的计划?”

    姜维强捺怒火。“将军,这有什么区别吗?我奉丞相之命前来攻取上党,我的计划,自然就是丞相的计划。”

    “当然有区别。”魏延站了起来,轻描淡写的拍拍并不存在的灰尘。“如果是丞相的命令,那我就不和你废话,到时候直接去问丞相便是。如果是你的计划,恕我难以从命。”

    姜维深深的吸了一口气,把涌到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他沉默了片刻,淡淡的说道:“这是我出发之前,丞相的安排。”

    魏延眼神一紧:“确实?”

    “确实。”姜维重重的点了点头:“如果将军不信我,可以派人去问丞相。丞相就在函谷关,来去不过数日。”

    “我会的。”魏延撇了撇嘴,扬长而去。

    吴懿一动不动,仿佛什么也没看到。姜维挥了挥手,让诸将退下,移到吴懿面前,躬身施了一礼:“将军,我来之前,丞相有吩咐,希望将军能够鼎力相助,夺取上党、太原。”

    吴懿抬起头,怜悯的看了姜维一眼:“将军,你有把握吗,时间可不多了。”

    姜维目光炯炯的看着吴懿,一字一句的说道:“为报丞相知遇之恩,万死不辞。”

    吴懿皱了皱眉,觉得这句话有些不祥,而且我问的是你有多大把握,你来这么一句,是没把握,还是有把握?或者是怀疑我对丞相的忠诚?一想到此,吴懿便有些不高兴。不过,他什么也没说,只是躬身行了一礼:“请将军放心,懿一次全力相助,如丞相亲临。”

    姜维的嘴角轻轻挑起,居高临下的打量着俯首听命的吴懿,不露声色的松了一口气。他从来没有指望魏延能够听他的命令,他只希望吴懿能够听他的指挥。有吴懿这样的贵戚宿将相助,他就能牢牢的掌握住这三万多大军,足以攻克只有五千人的壶关。至于魏延,就在他在一旁呆着吧,骑兵攻不了城,攻克壶关的功劳,注定与他无关。

    .

    .(未完待续。。)

第779章 讨债

    马谡快步走进了大将军府,步履轻快,神情怡然。

    李丰从里面迎了出来,老远就亲热的笑道:“幼常兄,你可来了,大将军正等着你呢。好计啊好计,若不是你一言提醒,大将军险些中计了。”

    马谡虽然极力让自己保持克制,还是对李丰的这句称呼有些不舒服。李丰称他为兄,岂不意味着他要比李严低一辈?他可以接受魏霸称他为兄,却不代表他可以接受李丰也这样称呼他。

    李丰能和魏霸相提并论吗?他们根本就不是一个境界的人,差着十万八千里呢。

    马谡强笑着,跟着李丰进了中庭。李严正坐在大堂上,旁边坐着一群溜须拍马的人。这些人在不久前还和李严保持距离,现在见诸葛亮洛阳失利,李严胜局已定,他们又赶来向李严献媚了。

    “幼常来了。”李严心情不错,热情的招呼道:“幼常,来,到这儿坐。你是功臣,当有殊荣。”

    众人互相看了一眼,七言八语的说着动听的话。

    “大将军真是慧眼识英才,这才能有大司农这样的人才相助。”

    “是啊是啊,马氏五常,白眉最良,我看现在是幼常最良了。马家重振家风,全在大司农的身上了。”

    “大将军英明神武,再有大司农这样的英才相助,兴复汉室,平定中原,是意料之中的事。”

    马谡也不接他们的话头,在李严身边坐下。假咳了两声。李严看在眼里,轻叹一声,拱手道:“诸位,丞相出师有所挫折,这是国家的不幸。在此国难当头之际,我们还是要抛开个人成见,齐心协力,为国效劳。洛阳之战功败垂成,阵亡将士过万,将士们的抚恤、兵源的补充。粮草的调拨。都要诸位劳心劳力,还希望诸君以国事为重,辛苦辛苦。平在此谢过诸位。”

    “唉,这是丞相的责任。与大将军何关。”

    “若是大将军出征。又哪里会有这样的事。穷兵黩武。劳民伤财啊。”

    “可不是呢,丞相治国是有才的,这行军作战嘛。还得看大将军的。”

    “……”

    众人一边放着马后炮,一边告辞,时间不长,大堂上就只剩下李严和马谡二人。李严这才露出笑容,如释重负的说道:“幼常,这次多亏了你。若不是你提醒,我险些中了丞相的计,当了那头傻乎乎的虎。”

    马谡笑了笑:“大将军,虎终究是虎,狐终究是狐,纵使狐能得一时之逞,又怎么可能长久蒙蔽虎呢。大将军,洛阳之战已经结束,丞相名声扫地,纵使镇北大将军能在并州有所斩获,恐怕也无补于事。如何收拾这残局,就要看大将军的手段了。”

    李严抚着胡须,沉吟片刻:“那幼常有何妙计教我?”

    马谡笑道:“谡也愚笨,哪里有什么妙计,更不敢在大将军面前献丑。不过,既然大将军垂询,谡不揣妄陋,愿为大将军筹画一二。”

    李严微微一笑,他请马谡来,就是想听听马谡的建议。马谡这次识破了诸葛亮的计策,阻止他派孟达支援,证明了他对诸葛亮的了解的确够深,用他来对付诸葛亮,再合适不过。

    诸葛亮当初要杀他,是一个错得不能再错的决定。由此可见,魏霸宁可放弃到手的战功,也要救马谡一命,实在是一个非常有远见的选择。马谡的离心,成了诸葛亮最大的破绽。

    一想到此,李严既感到欣慰,又有些担忧。他的政敌不仅仅是关中的诸葛亮,还有躲在交州闷声大发财的魏霸。魏霸的资历虽然不如诸葛亮,可是手段和实力都不差,更重要的是,他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不像诸葛亮那样小心谨慎。

    这样的对手怎么能掉以轻心。从得知诸葛亮撤出洛阳的那一刻起,李严就把注意力转到了交州。请马谡来商议,一方面是想看看马谡有什么好建议,另一方面也是想试探一下马谡的态度。马谡和魏霸内外交通的事,可瞒不过他的眼睛。

    “大将军,丞相此次出兵,并无十足打算。他要想成功,需借三方力量。吴国,交州,南阳。大将军慧心独断,让丞相借力之计落空,诚为难得。不过,大将军也不要忘了,丞相能攻打洛阳半个多月,交州的帮助起到了不少的作用。魏霸置身事外,却通过这场战事聚敛了大量的钱财。有了这些钱财,魏霸实力更强,而这些,都是为大将军准备的。大将军难道不准备用吗?”

    “为我准备的?”李严琢磨着马谡的用意。

    “正是。丞相虽败,却未伤元气,如果他在关中休养生息数年,又岂能甘于平庸?是时,必然再出函谷,北收并州,东取洛阳。大将军难道准备依然坐守成都观望?”

    李严眉头一挑,若有所思。诸葛亮只要不死,就不会放弃攻打洛阳的计划。这个人又是个聪明绝顶的人,这次失败不过是因为太仓促了,如果给他三五年时间积攒力量,焉知下一次出兵不会大获全胜。

    三五年后,魏霸的实力也会更强,能给诸葛亮的帮助肯定会更多,说不定会亲自上阵。

    与其把这些力量留给诸葛亮,为什么不自己用,趁着诸葛亮无力出兵的时候抢先立功?拉着魏霸一起出兵,一方面可以拉近和魏霸的关系,刺激诸葛亮,另一方面也可以利用魏霸的实力来积累战功,夯实自己的根基。

    两全其美的好事啊。

    李严心动了。不过他却没有立刻答应马谡,只是很官方的说道:“兹体事大,我要思量思量。再者,我曾经上书陛下,要与民休息三五年,现在才过了一年就要出师征伐,岂不是食言自肥。”

    马谡笑笑:“大将军为民着想,那自然是好的。不过大将军也要知道,此一时,彼一时,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啊。”

    李严笑了笑,没有搭马谡的话。马谡也不催他,主动岔开了话题。说了一些政事后,马谡告辞而去。

    回到家,马谡给魏霸写了一封信。

    ……

    “丞相败了?”魏霸一脸错谔的看着费祎,眼睛瞪得溜圆,似乎听到了什么不可思议的事情。费祎心中一暖,心道魏霸看来还是支持丞相的,希望丞相能取得胜利。不过魏霸接下来的一句话随即把费祎雷得外焦里嫩。

    “那他拿什么来支付我的货款?”

    费祎目瞪口呆,张口结舌,半晌才说道:“你……是向丞相要债?”

    “那当然。”魏霸理直气壮的说道:“当初说好的,丞相用战利品来支付货款,我这才借给他。现在他没能攻克洛阳,之前那些战利品恐怕连支付将士们的抚恤都不够,用什么来付我的货款?这白纸黑字可写得好好的,拖的时间长了,利息也是很可观的。我怕他那点俸禄不够付利息。”

    “丞相那是为国出征,不是私事?”

    “有陛下的诏书,还是有大将军的命令?”

    费祎真的恼了。“照你这么说,你出击交州的时候,也没有陛下的诏书,更没有丞相府的命令。”

    “是啊,所以我没有向他们要一个钱。”魏霸很坦然的说道:“我自己筹集的经费,后来也都还清了,不欠谁的钱。”

    费祎很无语。这还像是一个大汉的镇南将军嘛,这就是一个锱铢必较的商人啊。

    “费君,劳烦你尽快回复丞相,请他尽快还钱。等我上门讨债,那可就难看了。”魏霸咂了咂嘴,惋惜的说道:“早知如此,还不如把那些烈火弹和粮食卖给陆逊呢,价格还高,钱拿得也及时。”

    “你更想卖给魏国吧?”费祎忍不住刺了魏霸一句。“据说他们给钱更痛快。”

    “那不能。”魏霸义正辞严,一脸的大义凛然。“魏国是敌人,我怎么能卖给他们呢。”

    “据我所知,魏军的烈火弹也不少,莫非是他们自己造的?”

    “我是曾经卖了一些给魏国。”魏霸笑了起来:“不过,那是我得知战事开始之前,丞相出兵的消息到达交州之后,我可没卖过一枚烈火弹给魏国。费君,你要不相信,我可以把账本给你看。”

    费祎再次无语。他知道魏霸早就做好了准备,把一切可能的缺口都堵上了。从法理上来说,他没有任何责任。谁都知道他干了些什么,问题是你拿不出有力的证据时,明知他做了恶事,你也拿他没办法。

    除非你想硬来。可是硬来,你得有压倒性的优势才行,否则无异于捅了马蜂窝。

    丞相当初怎么就莫名其妙的答应了魏霸呢。这笔债可不小啊,五十万石米是小事,也就是千金左右,关中秋收之后,偿还这些米很轻松。可是百万枚烈火弹却是个大数目,就算魏霸要价便宜一些,那也是三四万金的巨款。

    丞相哪来这么多钱。

    费祎的头有些疼。

    魏霸不依不饶,又接着说道:“麻烦你和丞相说一声,别再拿战马来和我搪塞。我暂时用不了那么多马,没必要再做那个冤大头。我要现钱,实在要用马来付债的话,价格要公道,不能再坑我,不说让我占点便宜,也不能让我吃亏吧。”

    .

    .(未完待续。。)

第780章 三全其美

    通过费祎向诸葛亮催讨债务的同时,魏霸又派魏兴赶到武昌,再次和孙权商讨海船的事。

    孙权心情很不好。

    准备了很久的洛阳之战草草收尾,吴国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却没有能得到应有的回报。陆逊说,现在应该进兵兖州、青州,尽快将战线推到黄河,从侧面切断洛阳的退路。可是这哪里有那么容易,要打仗,没有钱粮怎么打?

    面对来谈生意的魏兴,孙权有些不耐烦,没有接见魏兴,而是让张温去和他谈判。

    看到一脸笑容的张温,魏兴立刻明白了孙权的意思。

    “吴王想毁约了?”

    “哪里,贵使误会了。”张温一点诚意也没有的解释道:“洛阳战事刚刚结束,事务繁杂,大王暂时没有时间接见贵使,还请贵使安等稍候。贵使可以在武昌游览数日,春光正好,要不我陪贵使去踏青?”

    魏兴笑笑:“无妨。我也知道吴王最近比较忙,没时间见我也是意料之中的事。张君,你们吴地世家没有没兴趣?我们生产的海船用来出海做生意,那可是最合适不过了。”

    张温正有此意。孙权为了打仗,向吴地世家借了不少钱,现在没钱还债,只能出让一部分权利。如果他们购买了海船,自己出海做生意, 甚至从辽东买马回来,孙权就是不愿意,恐怕也不能一口否决。现在什么利润最高?不是珠石宝玉,而是粮食和战马。烈火弹的利润最高。可惜他们造不了,只能看着魏霸发财。

    在张温的牵线搭桥下,孙权虽然没有接见魏兴,可是魏兴在武昌依然忙得不可开交。孙权听说之后,非常意外,立刻派吕壹打听。一打听,才知道魏兴已经把生意做到了民间,这才几天功夫,已经签了三十多艘海船的协议。

    孙权顿时紧张起来。造船业是东吴的支柱产业之一,如此吴国的人都跑到合浦船厂去买船。那他从哪儿收税?他紧急召见了张温。询问相关的情况。

    张温很坦然,把事情的原委说了一遍,最后说:“大王,我们这么做。也是为大王分忧。”

    “分忧?”孙权沉着脸。非常不高兴。什么分忧。抢钱还差不多。吴国有三个船厂,就算船的性能不如合浦船厂,运运货总没问题吧。你们一起去买合浦船厂的船。把钱给魏霸赚,这还算是替我分忧?

    “大王,臣与魏兴见面之后,发现他对面见大王并不热心。”

    孙权有些糊涂了,不知道张温在说些什么。

    张温犹豫了片刻,进一步解释道:“大王,我从魏兴那儿听到一些消息,目前还不知真假,是以不敢向大王禀报。不过既然大王问起,我只好先告诉大王,希望大王能派人去查证一下,也好有所准备。”

    “究竟什么事?”孙权紧张起来。

    “据说……合浦船厂最近可能会得到一笔大的订单,一旦这订定单落实,合浦船厂在三五年时间内将不可能有时间再生产其他的船只。”

    “什么样的订单,能大到这个地步,供一个船厂生产三五年时间。”

    “大王,你觉得有什么人能有这么大的手笔?”张温苦笑道:“这么大的订单,只可能是官用,而且最大的可能是军用。”

    孙权愣了片刻,不由得倒吸一口冷气。他明白了张温的意思,有人在向魏霸订购大量的战船,这些战船的数目巨大,足够合浦船厂生产三五年。既然是战船,那只可能是军队要用,除了吴国,不是魏国就是蜀汉。看起来魏国的可能性不小,但是细细品味,蜀汉的可能性却更大。

    而且决策人很可能就是李严。这些战船,当然不是用来对付魏国,只可能对付吴国。

    “大王,合浦船厂新建,生产能力有限。我们一下子订这么多货船,其实是不希望他打造战船。”

    “惠恕,你想得太简单了。”孙权冷笑一声:“真要是李严要打造战船,魏霸就算接下了你们的订单,他也会放在一边,优先生产李严要的战船。”

    “大王,臣虽然愚昧,又岂不能不知这其中的道理。不过,这样一来,臣等就可以确定魏霸是否真的接到了这个订单,至少可以提前做些准备,不至于等到三五年后,蜀汉水师到达武昌时才恍然大悟啊。”

    孙权明白了,欣慰的连连点头。张温的这个办法虽然不能阻止李严出师的计划,却可以从一个侧面了解到对方的时间安排,至少可以提供一年到两年的预警时间。这个时间是非常宝贵的,能让他做好相应的准备。

    “这么说,魏兴根本没打算和我谈,他到武昌来,不过是虚应故事,要麻痹我们?”

    “臣正是作如是想。”

    “魏霸好歹毒的心肠,怪不得他要将赵家父子调回成都。”孙权握紧了拳头,恨恨的砸在案上。赵统离开临沅之后,孙鲁班再也无法传递相关的消息回来。李严如果准备出征,如果不从成都调集人马的话,那孙鲁班大概会到李严正式出发之前才能得到消息,到了那时,留给吴国准备的时间就不多了。

    由此可见,魏霸将赵家父子送回成都绝不是升职那么简单,他这是和李严非常有默契的一次配合。

    “那我们该如何处置?”孙权托着额,觉得脑子里面有一根弦在慢慢的收紧,勒得他头痛欲裂。

    “大王,两国相争,争的是力。洛阳之战后,诸葛亮退守长安,李严必然势大。他如果调动大军,再有魏霸相助,顺水而下,对我大吴来说,压力非同小可。”

    孙权心中苦笑。岂止是压力非同小可,弄不好就有亡国的危险。

    “兵法有云,上兵伐谋,其次伐交。要对付李严、魏霸,一方面应该做好准备,君臣同心,以应大敌,其次应该联络诸葛亮,互相扶持,内外钳制李严。让他不能轻举妄动。”

    “如何与诸葛亮联络?诸葛亮兵败洛阳。自身难保。”

    “不然。诸葛亮虽然从洛阳退兵,但他是主动退兵,没有重大损失,实力犹在。如果大王愿意和他并肩携手。共渡难关。李严尚无必胜把握。”

    “我能帮他什么?”孙权无奈的咂着嘴:“我现在两手空空。”

    “大王。我大吴最缺的是战马,而诸葛亮手中不乏良马。若能群策群力,由诸将自行筹集钱财。从关中购买战马,一则可以帮诸葛亮渡过难关,二则可以增强我军实力,让李严、魏霸不敢小觑我大吴,又能在与魏国交锋时占有上风,岂不是三全其美?”

    孙权瞥了张温一眼,明白了张温的最终用意。张温建议由诸位自行集资买马,那经济实力最强的江东世家肯定会迅速崛起,他们将在军中得到更大的权力,进一步挤压江淮系的生存空间。有了兵权,就能在接下来的战事中立功,立了功,又能攫取更多的权力。

    如果此策实施,用不了多久,江东世家就会掌控大局。

    孙权看透了张温的用意,却又没有更好的办法。如果剥除张温的私心,不得不说,这是一个不错的主意,特别是在当前的情况下,这简直就是一条妙计。

    孙权犹豫不决,张温也不强谏。他很清楚,这个计策对孙权的统治来说无异于釜底抽薪。如果说以前还只是用经济利益来换取朝堂上更大的生存空间,那现在他们就是要用经济利益在军中换取更大的力量。对任何一个君主来说,兵权都是逆鳞,任何人都不能轻易的触碰。一旦激起过敏的反应,以孙权的暴戾,很可能就是一个两败俱伤的结局。

    张温并不着急,在这样的情况下,孙权没有更多的选择。他要么选择和江东世家更紧张的合作,要么选择坐以待毙。孰轻孰重,相信孙权会做出最明智的选择。

    正如张温猜测的那样,孙权虽然犹豫了很久,可是他的确找不到更好的办法。他一方面派人到成都打探消息,看李严是不是真的有意出兵伐吴,另一方面派诸葛瑾赶到长安,看诸葛亮的情况如何,和他联盟还有没有意义。

    看到诸葛瑾,诸葛亮就知道了他的来意。

    “吴国情况如何?”

    “不好。”诸葛瑾摇了摇头:“国库空虚,民有菜色,再也支持不起一场大战了。如果李严有意出兵,我们很难抵挡。迫不得已的话,只能和魏国讲和了。”

    诸葛亮叹了一口气:“是我想得太顺利了,原本想制造形势,迫使李严、魏霸出兵相助,攻克洛阳,没想到未能成事,反而伤了元气,自取其辱。不过,我军也不是一无所获,姜维、魏延正在攻打壶关,若有得手,则并州为我所有。吴王需要的战马,我还是可以供应的。”

    诸葛瑾沉默不语。诸葛亮这句话既有安慰的成份,又有威胁的成份。与魏国讲和,那你也挽救不了败局,反而会给李严出兵的口实,还把诸葛亮逼到无法声援的窘境。两相比较,还是和蜀汉保持联盟来得更可靠一点。

    “孔明,你应该保重身体。”诸葛瑾看着诸葛亮苍白的脸色:“你小我七岁,可是你看看,我们俩人站在一起,你比我还老。要想做大事,没有一副好身体怎么行。魏霸年轻,就不说了,李严与你年岁相当,他的精力也要比你强上许多。长此以往,你能坚持到什么时候?你如果病倒了,谁能顶得起这么重大的责任?”

    诸葛亮脸色一黯:“可惜,伯松走得太可惜了。兄长,我没有照顾好伯松,此心有愧。”

    .

    .(未完待续。。)

第782章 试探

    孙权向诸葛亮求援,诸葛亮的情况也好不到哪儿去。洛阳一战无功而返,他在朝堂上受到了李严的步步紧逼,在经济上也蒙受了重大损失。魏霸催债,实在大出他的意料。可是他现在连阵亡将士的抚恤都拿不出来,又哪里有钱还给魏霸。

    说来说去,还不是因为没有达到预先的作战计划么。如果攻克了洛阳,立了大功,缴获了大量的战利品,哪里会有现在的窘境。

    一步落空,步步受窘,这就是诸葛亮现在的境遇。他哪里还能安下心来休养。吃得越来越少,睡得越来越少,他的身体状况也不一天不如一天。姜维在攻打壶关,连个给他分忧的人都没有,他就是想休息,也找不到信得过的帮手啊。

    面对兄长的关心和责备,诸葛亮很无奈,甚至有一种心灰意冷的感觉。对于孙权购买战马的打算,他表示欢迎,却有一些忧虑。

    “这些战马都是什么人买的?”

    “两类人。”诸葛瑾轻叹一声:“一是宗室诸将,二是江东籍的将领。江淮人实力有限,不能和他们相提并论。”

    “如此下去,吴军之中,就不会再有江淮人的立锥之地了?”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诸葛瑾沉默了片刻:“元逊兄弟也在军中,你觉得他们哪个能成大器?”

    “兄长想为他们购买战马?”

    诸葛瑾点了点头。

    诸葛亮沉吟片刻:“自家兄弟,就不说客套之辞。元逊有才。却生性粗疏,得吴王信任,能成大业,却也能误大事。至于叔长,生于富贵,长而骄奢,尚不及元逊。”

    诸葛瑾沉思了片刻:“那么还是元逊好一些?”

    诸葛亮点了点头,没有再说什么。话已经说到这个地步,诸葛瑾犹不死心,他还能怎么说。再说了。这大概也是无奈之举。孙权总不能眼睁睁的看着江淮系从此一蹶不振,让江东系独大。

    “我会尽快的调集战马,不过你们小心些,如果让魏霸听到了风声。他恐怕又会来讨债。”诸葛亮苦笑道:“我欠了他一大笔钱。”

    诸葛瑾也苦笑道:“不仅是你欠他钱。我们也欠他不少钱。”

    ……

    湘关。魏霸迎来了来自成都的贵客:李丰。

    再一次担任使者与魏霸会面,李丰没有了上一次的拘谨。他泰然自若的接爱了魏霸的款待,酒足饭饱之后。魏霸将他请到了书房。

    此时,李丰才收敛了一些傲气,摆出了一副礼贤下士的谦逊,向魏霸拱了拱手:“将军,此次奉家父之命前来,是有几件事想请教将军。”

    “少将军请讲。”魏霸笑嘻嘻的说道:“你不要担心隔墙有耳,有什么话,出于你口,入于我耳,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如此甚好。”李丰很满意魏霸的态度。“第一件事:你是否的确卖过烈火弹给魏国,总共多少?”

    “有。”魏霸不假思索的说道:“总共一百万。”

    “这么多?”李丰佯作惊讶的说道:“将军有所不知,上次朝议丞相的洛阳战事,有人便说丞相之所以不胜,就是因为魏军有大量的烈火弹,是以遭受重大挫折。将军是此次失败的元凶,将军有通敌的嫌疑,要求大将军下令,缉拿将军回京问罪。”

    魏霸撇了撇嘴,不屑一顾:“这样的流言蜚语,无非是为丞相开脱,不听也罢。”

    “可是将军刚才也说,你的确卖过烈火弹给魏人,而且数目不少。”

    “是的,可是那都是战前的事。丞相出兵洛阳,到目前为止,也没有官方的通知。我一直以为魏人买这些是用来对付吴人的,哪知道丞相会出兵。”魏霸叹了一口气:“虽说我问心无愧,可是我也知道大将军难做,此情铭记在心,将来必涌泉相报。”

    李丰笑了。他当然不是来抓魏霸的,说了这么多,无非是想卖个人情给魏霸,好为接下来的谈判做铺垫。魏霸这么识相,那事情就好办多了。

    “请将军放心,家父是相信你的,要不然,我们也不会坐在这里了。哈哈哈……”李丰故作爽朗的笑道:“第二件事,将军有没有出售战船给魏人?”

    “究竟是谁对我不利,造我的谣?”魏霸恼怒不已,“我是卖过船给魏人,可那些都是货船,不是战船。曹氏篡汉,汉贼不两立,战船乃国之利器,我怎么可能卖给他。船又不是烈火弹,用完就没了。”

    “那将军能造战船吗?”李丰笑盈盈的问道。

    “当然能。”魏霸狐疑的看着李丰:“少将军的意思是……”

    “如果将军能拿出真正的战船,和魏人买去的商船一比较,那事实也就能一目了然。如果将军能率领这些战船攻打魏国,谣言自然不攻自破。谁会相信将军把利器与人,给自己制造麻烦呢。”

    魏霸笑了起来,连连摇头。“少将军,你太高看我了。我是和襄阳水师一起打过仗,现在也能造船,可是我对水战一窍不通。大将军如果出师,我可以提供战船,领军的人嘛,大有人在,还是大将军自己选吧,我就不去献丑了。”

    李丰眨眨眼睛:“依将军之见,能统领水师的诸将中,是冯进合适,还是傅兴更合适?”

    魏霸笑笑:“少将军,这句话,你应该去问孟达,他比我更熟悉他们。再说了,谁说统领水师的人只能从襄阳水师中挑选,成都也有水师,大将军在永安和江州多年,手下不会没有几个精通水战的人吧?”

    李丰笑了,眼睛眯得只剩下一条缝。魏霸简直是太上道了,他原本还担心魏霸会争功,现在看来,魏霸很识相,一点也没有和李严争锋的意思。

    “那还剩下最后一个问题。”李丰向魏霸靠了靠,显得更加亲密:“如果要装备万人水师,将军需要多长时间才能提供所有的战船?”

    魏霸沉吟了片刻:“这个我不是行家,还是请少将军提供具体的战船清单,我才能给你答复。就目前合浦船厂的规模而言,我估计至少要五年。当然了,如果各种物资供应及时,时间可能会缩短一些。”

    “缩短到几年?”

    “交州木材不缺,遍地都是山林,可是交州缺铁。”魏霸为难的说道:“目前我们用的铁,一部分是从宛城运来,另一部分是从南中运来。我本来指望丞相能拿下河东,取河东铁来支付我的货款,可是现在能不能拿下河东还很难说。如果没有足够的铁供应,不耽误工期的话,应该可以缩短到三年。”

    “三年啊。”李丰眉头微皱:“三年,还是有些太久啊。”

    “怎么,大将军要用兵?”魏霸惊讶的问道。

    李丰笑了笑,得意的点了点头:“将军,这其实才是最后一个问题。家父欲出兵伐吴,想听听将军的意见。”

    魏霸皱着眉头,思索良久。“少将军,我能先问一个问题么?”

    “将军请说。”

    “丞相东征失利,短时间内恐怕不会再有实力出师。按说,朝堂之上,现在没有人能威胁到大将军的地位。在这样情况下,大将军有必要食言自肥,出兵伐吴吗?丞相出师,为了是掌握兵权,与大将军争锋。大将军出师,又与谁争锋?大将军已经位极人臣,再立功,可就是不赏之功啦,难道……”

    “难道什么?”李丰眼神一瞟,话里有话的说道:“难道官至大将军,就应该安享富贵,饱食终日,无所用心?”

    魏霸一愣,眼睛直勾勾的看着李丰。

    李丰歪了歪嘴,不动声色的看着魏霸:“将军,家父有心为国家效力,为天下百姓谋太平,却还得将军这样的英才相助才行。将军愿意吗?”

    魏霸打了个激零,额头冒出了一层细密的汗珠。他避开了李丰的眼神,看着案上的手。两只大拇指互相打着圈,过了良久,他才哑声道:“少将军,能否容我思量思量?”

    “那当然。”李丰皮笑肉不笑的点点头:“这么大的事,当然要让将军考虑清楚再说。不瞒你说,家父和马幼常对将军你可是报以厚望啊。”

    魏霸干笑了两声,喏喏而退。

    看着魏霸匆匆的背影,李丰无声的笑了起来。诱饵已经放出,就看鱼上不上钩了。他并不担心魏霸会去告发他,从他的这些话里,魏霸找不到确凿的证据,这都是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事,魏霸不会傻到这种地步。如果魏霸推辞,那很显然,他就不可能成为一个忠诚的下属,以后和他合作的时候就要保持警惕。如果魏霸答应了,那就可以大胆的用他,能跟着一起造反的人,还有什么不可以相信的?

    当然了,伐吴成功之后,是不是真的再进一步,那就看具体的情况而定了。这个主动权是牢牢掌握在李家手中的。如果有足够的把握,想必父亲也不会推辞再进一步——只有到了那个位置,权力才有可能真正的在家族内部传承。如果把握不够,那见好就收,做一个位极人臣的大将军又有何不可?

    韩非子说法术势,这就是势,居于高位者,才能随时把握主动权。

    李丰很享受这种感觉。

    .

    .(未完待续。。)

第783章 敲山震虎

    抱歉,上章标题有失误,没有781章,内容没问题。唉,这几天忙晕了,对不住各位。

    ————

    灯影摇动,魏霸仰面躺在床上,胳膊枕在脑后,看着帐顶出神。他的嘴角带着一抹讥讽的笑,不知道是在笑自己还是在笑别人。

    彭小玉穿着单薄的衫衣,将案上的文件收拾好,锁进柜子里。灯光从对面照过来,映出身体凹凸有致的轮廓,像是罩了一层雾,透着几分朦胧美。

    如果是往日,此时魏霸一定会侧躺在床上,看着彭小玉忙碌,同时欣赏这个美景。而彭小玉则会红着脸装不知情,然后把腰肢扭得更摇曳生姿。

    不过,今天彭小玉没有扭,凭借着那一颗敏感的玲珑心,她知道魏霸没有在看她。像这样的情形,对魏霸来说并不多,很少有什么事能让他这么费心费神。

    彭小玉收拾妥当,正准备上床,门外传来一阵轻轻的脚步声。彭小玉微微一吃,重新起身,刚刚走到门口,夏侯徽的声音便响了起来。

    “是我。”

    彭小玉更吃惊了。她回头看了一下魏霸,魏霸已经从床上坐了起来,对彭小玉点头示意。彭小玉虽然满腹狐疑,还是拉开了门。门打开的那一瞬间,她的脸上浮现出恭敬而谦卑的笑容。

    “姊姊来啦。”

    “嘻嘻。”夏侯徽走了进来,顺手掩上了门,伸手点了点彭小玉的鼻子:“小玉。不是我不识趣,今天来扰你的好事,是夫君要我来的。”

    彭小玉脸一红,瞟了魏霸一眼,心里有些委屈。该由她侍寝的日子,却要让夏侯徽也跟着来,莫非是自己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够,要让夏侯徽这个熟悉男女之事的贵族女子来教自己么?

    “小玉,你又想歪了。”夏侯徽咯咯的笑了起来,拉着彭小玉的手走到床边。嗔道:“夫君。你没对小玉说么,看她误会我了。”

    “是你想歪了,小玉哪有误会你。”魏霸笑了一声,伸手双手。将两个女人拉到身边。一手搂着一个。沉吟了片刻:“我有事要和你们两人商量。”

    “什么事,为什么关姊姊没有来?”

    “这件事,暂时不能让她知道。”魏霸淡淡的交待了一句。彭小玉和夏侯徽一听。立刻会意的点了点头。暂时不能让关凤知道的事,却要她们两个在场,这是魏霸对她们的特别信任。

    魏霸把和李丰的谈话大致说了一遍,最后说道:“凤姊姊通晓兵法,对这些权谋却并不精通,你们两个在这方面比较有灵性,我想听听你们的建议。”

    夏侯徽和彭小玉互相看了看,都没有说话。这件事太过重大,一步踏错,前面就是悬崖绝臂,很可能粉身碎骨。同时这也是一个重大的机遇,如果运作得好,魏霸有机会君临天下,而她们也将贵不可言。

    对夏侯徽来说,这是一个期待已久的补偿;对彭小玉来说,这却是替父报仇的最佳机遇。

    她们谁也不敢先说,生怕误导了魏霸。魏霸也不催她们,抱着腿,下巴搁在膝盖上,看看夏侯徽,又看看彭小玉。这两个出身有着天壤之别,却一样聪慧过人的女人,应该能给他一个比较理智的建议。他自己其实已经有了计划,但是他还是需要听听别人的意见,以免自己一厢情愿,出现思维死角。而这件事是如此重大,在没有明确之前,他又不能征求其他人的意见。甚至连关凤,他都要瞒着。关凤也许会坚决的和丞相斗争,但是要走到这一步,关凤很可能会反对。

    “李丰……不是个办大事的人。”夏侯徽沉默了好久,这才斟字酌句的说道:“这么大的事,他怎么能说得这么轻佻呢?”

    魏霸无声的笑了,夏侯徽果然眼光毒辣,不论事,先论人。不管多么好的事,如果合作对象是头猪,好事也有可能办成灾难。

    彭小玉道:“正因为他轻佻,也许他觉得这只是一个试探,并没有落下把柄,却不知道已经暴露了他自己的真实想法。不管怎么说,他既然敢这么说,至少说明他们父子曾经有过这样的想法。”

    “的确如此。”夏侯徽赞同的点点头:“这大概就是所谓的言外之意,未发之言。不过就目前看来,对他们来说,这还只是一个梦,也许他们自己都不敢想。夫君要想借势发力,就要让他觉得自己有资格把这个梦变成现实。”

    魏霸看看这两位表情严肃的女军师,满意的笑了。

    ……

    李丰在湘关呆了几天,一直没能和魏霸再见面。他的心情慢慢的由得意变成了不安。他反复思量了几回,觉得自己并没有落下什么把柄在魏霸的手里,可是魏霸的反应却让他不解,这算是答应了,还是没答应?

    当答案超出了预料时,李丰觉得自己的脑子有些不够用。

    李丰搞不清魏霸的想法,又不想贸然去问,只得耐着性子再等。魏霸倒也没有冷落他,每天派人来陪李丰游山玩水。湘关附近虽然没什么名胜古迹,却也有少风景优美的所在。南方的春天比成都来得更早一些,成都还春寒料峭的时候,湘关已经春暖花开,到处繁花似锦,春色宜人。生性泼辣的蛮女们早就换上了春装,露出健美的身体,毫无惧色的在男人们面前摇曳着扬柳般的腰肢和结实的长腿。

    李丰对这些蛮女的放肆看在眼里,热在心里,却又不好意思说出来,偏偏还要装出一副正人君子的模样。魏霸虽然给他安排了陪寢的官妓,他却还是无法按捺那颗蠢蠢欲动的心。他想暗示一下魏霸,可是魏霸却接连几天都没看到人影。

    魏霸这两天很忙,他正在和张温、孙松谈判。

    张温奉孙权之命前来,和魏霸讨论购买海船的事。他虽然是主使,但真正的谈判权却在孙松手上。孙权担心张温更多的代表了江东世家的利益,在和魏霸谈判的时候会有私心,所以让孙松作为副使,监督张温。

    这一点,魏霸很快就从张温的表现中明白过来。

    又一次马拉松式的谈判之后,魏霸起身,拉着张温的手臂向外走去,一边走一边笑道:“惠恕兄,你说来说去,迟迟不肯签约,大概还是担心我的实力,对不对?”

    张温笑笑:“将军,话可不能这么说,这可是一笔大生意,数目巨大,我想你以前也没遇到过,谨慎一点也是应该的。毕竟合浦船厂才开张不久。”

    “我承认你说的有道理。不过,不能因为我的船厂刚开张,你就怀疑我的实力。这样吧,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我诚挚的邀请你去合浦看一看,如何?”

    张温眼睛一亮:“去合浦船厂?”

    “对啊,实地考察一下,让你看看我的实力,你再决定是不是和我谈这笔生意,岂不是比在这里猜想好?”

    “的确有道理。”张温连连点头:“这样吧,我们回去商量一下,尽快给你答复。”

    “那你可要快一点。我马上就要去合浦,希望与你同行。”

    “一定,一定。”

    魏霸告辞了张温,转身来到驿馆,求见李丰。李丰正在屋里闲得无聊,听说魏霸来了,顿时精神一振,主动迎了出来。魏霸入座之后,寒喧了几句,切入了正题。

    “少将军,我想请你到交州巡视一番,不知少将军是否赏光?”

    “去合浦?”李丰很诧异,魏霸突然邀他去交州干什么?

    “正是。”魏霸含笑道:“大将军要征讨天下,当然要先做好准备,我想请少将军看看交州的情况,想必能明白我的一片苦心。交州这些年虽然发展得很快,可是基础实在太差了,要想支撑一场横扫天下的大战,还是力有不逮。少将军走一走,看一看,与上次来的情形比较一下,回成都后,也好如实向大将军汇报,你说是不是?”

    李丰明白了,点头答应。他也确实想看看魏霸的实力,一方面是看是不是有足够的实力帮忙,另一方面也是看魏霸会不会成为新的威胁。

    ……

    两天后,魏霸带着李丰、张温等人起程离开湘关,赶往交州。魏霸离开湘关,驻守长沙的孙登松了一口气,可是随行的孙松却没能轻松多久。他很快发现,和魏霸同行的不仅仅有他们,还有比他们更贵重的客人在队伍中,而这个客人是谁,魏霸却一直含糊其事,不肯对他言明。从各种迹象来看,这个人和魏霸的关系非常亲近,魏霸对他的保护也非常周密。

    张温不敢大意,立刻去查访这个神秘的客人。功夫不负有心人,张温终于得知了李丰的身份。

    听到这个消息,孙松和张温都吃了一惊。

    李严的儿子到魏霸的地盘上来干什么?他又不是钦差,钦差没必要这么神秘。既然是掩人耳目的行动,那必然有不可告人的目的。李严和魏霸之间能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呢?一想到此行的目的地:合浦船厂,张温和孙松不约而同的倒吸一口凉气。

    李严要买战船,他要对吴国用兵。

    这个消息立刻被孙松以最快的速度送往武昌。

    .

    .(未完待续。。)

第784章 真正的盟友

    孙权拿着那张薄薄的纸,却像是举着千斤重的山。

    一直以来最担心的事,还是要发生了。

    孙权觉得很屈辱,魏霸和李严把东吴看成了什么,等着他们来吃的肥肉吗?他们也不怕硌了牙。江东再弱,也有偌大的一块地盘,也有数百万的人口,还有近三十万的大军,是他们想吃就能吃得下的吗?他们这么做,是一种无知,更是对江东的蔑视。

    他们想来,就让他们来吧,看最后的胜利是谁的。

    在咬完了牙,发完了狠之后,孙权冷静下来,又不得不考虑即将面临的困境。吴国是有近三十万的大军不假,可是大部分的军队都驻守在各位,能够调动的人马也就在十万左右,现在基本上都在江淮战场,由陆逊和孙韶指挥,正准备攻打青州、兖州。如果把他们从前线调回来,那刚刚夺取的江淮之地就会重新得而复失,更别提攻打冀州、幽州,完成与蜀汉共分天下的宏愿了。

    他们会不会是在讹诈?孙权转念又想。就目前而言,蜀汉的实力也没有强到能够同时支撑两条战线,诸葛亮占据关中陇右,粮食虽然不是很充足,但是他掌握了战马这个重要的资源,只要诸葛亮不同意,仅凭李严和魏霸的力量,要想攻击吴国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陷在东吴战场上脱不了身,李严岂不是自讨苦吃,最后让诸葛亮捡了便宜?

    孙权犹豫不决,仅凭李丰与魏霸密约。考察合浦船厂,还不足以让他确定李严就会出兵攻击。再说了,要想打造大量的战船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完成的,没有半年时间,这根本不可能实现。

    孙权左思右想,决定派诸葛恪再赴关中,一来和诸葛亮联系,通报这个消息,请诸葛亮在朝堂上阻击李严,另一方面也好让诸葛亮尽快把他购买的战马送来。有了这些战马。他多少也能硬气一点。

    在这个时候,孙权就顾不得防范江东世家在军中势力的膨胀了。亡国在即,两害相权取其轻,先保住独立的政权再说。

    诸葛恪以最快的速度送往关中。

    ……

    春风终究吹绿了关中大地。

    随着天气的渐渐转暖。诸葛亮的身体似乎也跟着好了一些。至少不再整夜的咳嗽了。随着战后事宜的慢慢结束。诸葛亮多少也有了一些空闲,不用再那么夜以继日的忙碌。

    但是他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一万多阵亡将士的抚恤,大量的物资损失。再加上还在壶关征战的四万大军所需的各项物资,像一座沉重大山压在诸葛亮的肩上。李严控制了朝廷,除了给他发来一封问罪的公文之外,没有任何物资支援,为了筹集这些物资,让阵亡将士安息,让姜维在前线不用为了辎重操心,诸葛亮东拼西凑,掏空了荷包里的最后一个钱,连他在成都的私产所得都拿了出来,还是不敷使用,最后不得不向赵素为首的汉中人低头借贷,总算把这个难关渡了过去。

    可是,最大的一笔债他还是没办法还,他欠魏霸的近四万金,目前一个钱还没有还。

    在沉重的经济压力下,诸葛亮唯一能够调用的就是凉州的战马,这是他目前拥有的最大财富。为了从孙权那里拿到一些钱周转,他以最快的速度调拨了八千匹战马送往东吴,第一批三千匹目前已经上路。

    这些战马到了武昌之后,拿到第一批货款,除了魏霸的那笔巨款暂时依然无法支付之外,诸葛亮又能做不少事了。

    一想到难关即将过去,诸葛亮瘦削的脸上偶尔也能露出一些笑容。

    更让他高兴的是壶关的战事。目前姜维虽然还没有攻克壶关,但是他牢牢的占据了上党的其他诸县,司马懿派往上党援救的大军被吴懿阻击在石门一带,无法前进。只等攻克壶关,姜维就算是完成了占领上党的任务。

    诸葛亮对姜维的安排非常满意,由魏延率领一万精骑在北,对付夏侯霸,由吴懿率军在南,阻击河内来的援军,同时派人把守太行山要道,阻止冀州方向的援军,自己亲率大军攻击壶关。姜维将有限的兵力做了最有效的使用,让郝昭陷入了无援可待的窘境。

    诸葛亮相信,如果姜维面对的不是征战多年的郝昭,恐怕壶关已经不战自溃了。不过这也不是坏事,以郝昭这样的大将做姜维的磨刀石,磨出来的刀将更加锋利,甚至可以一洗六盘山惨败的耻辱。

    只要姜维能够成长起来,在朝堂上立稳脚跟,在军中树立起威信,他肩上的担子就会轻松许多。

    这一次,他不想再重蹈马谡的旧辙,不想再放过一个人才,而让他成为自己的敌人。

    姜维按照之前的习惯,每天都在给他写信,他也每天给姜维回信,两人通过书札,远隔千里,却仿佛心有灵犀。

    如果说姜维的表现在诸葛亮意料之中的话,那霍弋的表现则是一个意外之喜。诸葛亮率领主力离开新安之后,他安排霍弋驻守新安,把守着函谷的东入口。因为兵力有限,他只给霍弋留下了五千人,但是霍弋却牢牢的守住了新安。秦朗率领两万大军,几次攻击,都未能攻克新安。这也导致了魏军不敢全力以赴的攻击石门,从侧面减轻了姜维的压力。

    如果不出意外,霍弋将很快成长为一个新的将才,与姜维一起担起复兴大汉的重任。

    这些都是喜讯,也让诸葛亮郁结的心情轻松了许多。

    诸葛恪的到来,让诸葛亮感到非常意外。

    “你不在前线么,怎么到关中来了?”

    诸葛恪笑着拱拱手:“大军撤回颍川休整,暂时不会有大的战事,我就抽空来关中向叔父请益。叔父,你这几个月恢复得不错。”

    诸葛亮也笑了,和蔼的问道:“汝南一带开始耕种了?”

    “开始耕了,不过问题不小,人口严重不足。”诸葛恪叹了一口气,无奈的摇摇头:“我们占领了汝南之后才知道,汝南现在的人口不足户籍上的一半,南逃的南逃,北归的北归,大片的良田荒芜,实在是可惜。叔父,我这次奉大王之命来,就是想请叔父提供一些新式农具的技术,好让我们耕种更多的土地,弥补一下损失,尽快的恢复实力。”

    诸葛亮很意外:“我知道合肥、寿春一带连年征战,人口很少,怎么汝南一带的人口也这么少?那可是不亚于冀州的大州啊。”

    “还不是因为这两年的战事。”

    “这两年的战事并不激烈,怎么会少这么多人?”

    “战事不激烈,可是有魏霸在江南诱惑那些愚民啊。他们大概以为豫州的战事会持续很久,所以不少人都拖家带口的南逃了。南阳现在掌握在孟达手中,这些南逃的人口我们也控制不了,和孟达交涉,孟达根本不理,反倒从中大肆招揽部曲。孟达开了这个头,其他人当然也不甘落后,魏霸的兄长魏风就招揽了不下两千户。不仅是军中将领,那些南阳世家也都安排了人回到家乡,重开庄园,大肆吸收流民。叔父,你怎么也不管管,再这么下去,南阳、南郡又要成帝乡了。”

    诸葛亮眉头轻蹙,无声的叹了一口气。这些事他都知道,但是他却控制不了。那是李严在向南阳世家示好,争取他们的支持。他如果这个时候反对,岂不是直接得罪了那些世家?

    诸葛亮主动岔开了话题:“农具的事,我可以给你们帮助。不过,你到关中来,恐怕不是为了农具这么简单的事吧?”

    “当然。”诸葛恪看了看四周,特别看了一眼脸色很不好看的杨伟。诸葛亮皱了皱眉,轻咳一声:“元休,你去作坊里把图纸取来。”

    杨伟不情不愿的应了一声,转身走了。刚才听到荆襄系的诸家回南阳置办产业的事,他就觉得有些失落,觉得跟在丞相后面没什么好处可捞,住在魏家庄园旧址还险些被魏延讹诈,而马家、习家现在却是大发横财,那么多的人口,是多大的一笔财富啊。现在诸葛亮居然还要避开他说话,显然是对他的不信任,他更觉得心里有一股无名火。

    见杨伟走远,诸葛恪这才压低了声音说道:“李严的儿子李丰去了交州,正在和魏霸密谈,有可能会发动对吴国的进攻。”

    诸葛亮吃了一惊:“这个消息可靠吗?”

    “目前还不能确定,但可能性非常大。”诸葛恪盯着诸葛亮的眼睛:“叔父,李严要想立功,除了攻打吴国,还能有什么出路?”

    “可是……”诸葛亮沉吟道:“仅凭南阳的实力是不够的,他要借助魏霸的帮助。可是魏霸目前也不具备攻灭吴国的实力,否则,他早就动手了。”

    “可是如果联手,却非常有可能。”诸葛恪慢慢的说道:“更何况,魏霸手中还掌握着战船的技术。”

    诸葛亮笑了一声,瞥了诸葛恪一眼:“战船的技术,才是你此行的真正目的吧?”

    诸葛恪笑而不语。

    。

    。(未完待续。。)

    ps:  周一,求推荐票,求月票。

第785章 对不住

    严格的说,吴国不是与蜀国结盟,而是与诸葛亮控制的蜀国结盟,当诸葛亮失去了对成都的绝对控制权之后,吴国就只能从诸葛亮这儿还能找到一点盟友的感觉,魏霸、李严那两个狼子野心是不可能成为盟友的,他们无时不刻不在想着怎么吞灭吴国,把吴国变成他们战功簿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哪里有心帮助孙权。

    孙权能指望的只有诸葛亮。

    与此对应,诸葛亮能指望的也只有孙权。

    然而盟友不是亲爹,不可能存在无条件的帮助,结盟的目的就是互相帮助。在互相帮助的表面之下,为了能保持盟约,双方还要有让对方忌惮或者心动的条件,以保持威慑和平衡。

    诸葛亮的有利条件是技术,以及对魏霸、李严多少还有些牵制作用。而孙权的有利条件就是离开他,诸葛亮在战场上、朝堂上的反击都将步履为艰。

    孙权要求诸葛亮提供战船的技术,却不是请求,而是交换。如果诸葛亮不提供这个技术,那孙权就会让陆逊一直休整下去,让魏国有机会主力调往并州,挫败姜维的攻势。

    这是一个交换,或者说是一个讹诈,却绝不是一个请求。

    这才是盟友的本色。

    “我的确有战船改造的技术,但是我没有新式海船抗风浪的技术。”诸葛亮从容的说道,没有因为孙权要挟他而生气,也没有因为诸葛恪在他面前摆出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而愠怒。他只是平静的表述着一个事实。他顿了顿。眉眼间露出一丝惋惜和焦虑。“你应该清楚,现在魏霸眼里只有大将军府,没有丞相府,这样的技术他不可能告知我。”

    诸葛恪眉头轻皱:“那叔父有没有办法弄到这个技术?”

    诸葛亮摇摇头:“李严身边的属吏经过一番清洗,这么重要的信息,大概只有李严父子知道。至于魏霸,合浦船厂的保密工作做得非常好,关键部件的生产作坊根本渗透不进去。陈祗的品质虽然有问题,但是能力却着实不差。”

    诸葛恪心头一动,目光瞬间亮了一下。过了一会儿。他又放松了神情:“那如何能让战船快速行驶,这个技术叔父是有的,对吧?”

    诸葛亮无声的笑了,他点点头:“我虽然不知道这个技术是不是他现在用的技术。但是肯定能比普通的战船快。”

    诸葛恪向后靠了靠。浅浅的笑道:“那叔父希望我回去怎么汇报吴王呢?”

    “你难道不知道?”诸葛亮反问道:“元逊。何必待价而沽,你我都知道,合则两利。分则两伤。互相试探,只会延误战机。”

    诸葛恪尴尬的摸了摸鼻子,在诸葛亮面前,他就像一碗清水,藏不住任何心思,使不出任何手段。

    ……

    让费祎送诸葛恪到驿馆休息,诸葛亮脸上的笑容顿时消失得无影无踪。他让杨伟拿来了图纸,铺在案上,仔细的斟酌了很久,直到费祎从驿馆回来。

    一看到案上的图纸,费祎就猜到了什么。他无奈的叹息道:“丞相,国之利器,不可与人。再者,战船的技术虽然襄阳也有,可是掌握在冯进等人的手中,他们是不可能泄露给吴人的,一旦追查起来,魏霸不会罢休。”

    “我知道。”诸葛亮一手端着油灯,一手按着图纸:“可是,如果陆逊持续按兵不动,更多魏军主力进入上党,伯约是支持不住的。再者,我们的粮草也有限,无法长期围困壶关,再拖下去对我们很不利。”

    “可是……”

    “我把这些尺寸改一下。”诸葛亮的手指在图纸上停住了,“我想可以让他们得不到完全的技术。”

    “吴人难道看不出来?”

    “以后也许能,但是短期之内,他们没有这样的人才。”诸葛亮自信的笑了笑。“我相信,就算是冯进他们也看不出来。真正能明白其中妙处的,大概只有我和魏霸。”他抬起头,迎着费祎的目光:“文伟,你和魏霸相处较多,听说过他的术数之学是从何而来的吗?这可不是读几篇文字就能看明白的。”

    费祎摇摇头,露出苦笑。“魏霸的学问仿佛天生,根本不是读书读来的。如果要说读书,大概只有《晏子春秋》是下过功夫的。我自问读书也不少,可是他提出的那些问题,我从来都没有听说过。”

    费祎忽然想起一件事,连忙向诸葛亮凑近了些。“丞相,你可知道大地如卵的学说?”

    诸葛亮一愣,沉思片刻,摇摇头。

    费祎把听来的一件说了一下。魏国名士邓飏到交州,见魏霸第一面的时候,两人打了个赌,进行了一场类似于名士之间常见的辩论,结果邓飏通过了魏霸的考验,一跃而成为武陵太守。这次辩论的核心就是一个关于大地是平还是圆的问题。

    “这么说,不是天圆,而是地圆?”诸葛亮惊愕的坐直了身子。

    “据说是的。”费祎苦笑道:“无法想象,却又无可辩驳。也许哪天等丞相有空去交州,亲眼看一看,才能确认是真是假。”

    “不用看了。”诸葛亮轻轻的摆摆手:“我虽然不了解邓飏,但是我相信魏霸。你还记得他问夏侯玄的那个问题吗?其实我也一直有过这样的疑惑,但是我一直没找到答案。我相信,这个答案大概只有魏霸一个人知道。”

    “唉——”费祎暗自叹了一口气,觉得分外惋惜。能了解魏霸的,大概只有诸葛亮,能了解诸葛亮的,魏霸绝对也是难得的那么几个人中的一个,可惜,他们偏偏成了敌人。

    这大概就是命。

    ……

    晚上,诸葛亮在油灯下忙碌着,他要将图纸上的尺寸进行修改,并重新绘图。这些图都是魏霸当初亲手画出来的,用的是一些奇怪的画法,和普通的示意图有很大的区别。诸葛亮第一次接触到这些图的时候,也费了不少心思,花了不少时间,才真正搞懂这些数字和线条的意义。也正是搞懂了这些意义,他才明白了这些技术的精妙,理解了魏霸设计的真正用意。

    他也才能有这样的自信,说吴国没有人能发现他做的这些手脚。

    这样的事,当然不能交给别人来做,只能亲力亲为。而亲力亲为的代价就是又一个彻夜不眠。当晨光从门缝里钻进来,照在图纸上时,诸葛亮掩上了图纸,轻握拳头,敲了敲酸痛不已的背,眯着酸涩的眼睛,看着在光线中飞舞的灰尘,莫名的叹了一口气。

    “魏霸,希望你不要怪我。”

    ……

    朱崖。

    一艘三层的楼船乘风破浪,几艘两层的楼船在四周护卫,如众星拱月。

    李丰和魏霸并肩站在顶层飞庐上,抚着栏杆,眺望着越来越近的海岛,飘飘欲仙。

    在经过了最初的紧张之后,他现在吹着海风,沐浴在交州温暖的阳光中,尽情享受交州的人情风光。两个身材娇小,容貌俏丽,却又与中原人截然不同的婢女站在身后,肤色漆黑如墨的一个手里捧着青铜唾虎,脸色雪白如玉的一个手里摆着一个托盘,托盘上有一壶酒,一只酒杯,几样果干。虽然穿着轻纱长裙,脚上却是一双棕丝为底的丝履,露出小巧的脚指和修长的小腿。

    这是魏霸送给李丰的婢女,据说来自遥远的天竺。同一个地方,居然会有肤色相差如此悬殊的两个美人,让李丰既新奇,又有成就感。

    “少将军,这就是汉武帝开边时的朱崖郡,后来被弃,成了一个无主之地。”魏霸笑道:“我刚刚送了几万百姓到岛上垦荒,把这片土地重新纳入大汉的疆域。”

    “镇南将军开拓土,功勋卓著,等我回去之后,一定要向大将军言明。”

    “哈哈哈……”魏霸大笑:“什么开疆拓土,最多不过是收复失地罢了。而且这上面只有一些蛮夷,没有什么敌人,只要想收,随时都能收回来,哪能和大将军收复中原的伟业相提并论。”

    “这倒也是,孙权、曹睿,可都不是弱敌。镇南将军,大将军要想建此伟业,离不开你的鼎力相助啊。”

    “只要大将军一声令下,我自然是身先士卒,死不旋踵。”魏霸手指前方的海岛:“跟着大将军立下如此大功,平定中原,兴复汉室,待天下太平,我就可以解甲归田,到这海岛上终老一生。少将军,你看,我这愿望……不高吧?”

    李丰心领神会的笑了:“镇南将军,若果真如你说,能够平定中原,兴复汉室。这一片荒岛岂足以酬将军的大功?你放心好了,大将军绝不会让有功将士心冷的。荣华富贵,当与将军共享之。”

    魏霸抚掌大笑。

    过了片刻,魏霸收起笑容,咳嗽一声:“少将军,其实,不仅我能襄助大将军,还有一个人,可以帮上大将军不小的忙。”

    “马谡么?”李丰笑道:“他将坐守成都,足兵足食,当然也是不可或缺的。”

    “不。”魏霸摇摇头:“我说的是丞相。”

    “丞相?”李丰一愣,也收起了笑容:“他……会帮大将军立功?”

    “我希望如此。”魏霸淡淡的笑着,提醒道:“少将军,要想剿灭东吴,最好能让丞相也从征,如果由他牵制魏军,不仅能让孙权无法和曹睿联手,还能避免大将军破坏联盟的指责。少将军,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

    。(未完待续。。)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196/ 第一时间欣赏霸蜀最新章节! 作者:庄不周所写的《霸蜀》为转载作品,霸蜀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霸蜀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霸蜀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霸蜀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霸蜀介绍:
编草鞋,画裸女,
住在血腥的军帐,
曾经是流浪在街头最痞的王,
饮天下最烈的酒,
睡天下最柔的女人,
战天下最强的武将。
我不是枭雄,不是仁者,只是最狂霸的传说。
破败的汉室,不要燃尽,请等我霸蜀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霸蜀,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霸蜀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