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吃货唐朝TXT下载吃货唐朝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吃货唐朝全文阅读

作者:肥皂快乐水     吃货唐朝txt下载     吃货唐朝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吃货唐朝全文阅读

第一章 油炸响尾蛇

    (本书纯属虚构,只为给书友增添一点乐趣。如与历史事件和人物有出入,看官勿怪。)

    大唐贞观十年(635年)2月18号。

    祁连山下,漫漫荒原上浓烟滚滚,直冲天际。

    由于吐谷浑人烧掉了牧草,实行了坚壁清野,征讨吐谷浑的唐朝大军的粮草供给遇到了困难,加上大批将士不同程度上患上了眼疾,十几万大军在吐谷浑荒原上进退维谷。

    对于下一步该实行什么战略,西海道行军大总管大将军李靖主张暂缓进军,六月份牧草长成以后再出兵。兵部侍郎、积石道行军总管侯君集主张按照原计划,立即出兵。两人的意见各自得到了一批将领的支持。

    为了解决分歧,他们决定各自写出奏章,交给皇帝陛下裁决。

    就在同一天,长安城,宜阳王府。

    天刚蒙蒙亮,一个十三四岁的侍女打着哈欠,来到了宜阳王李佑的房间门口,她叫喜鹊,是李佑的贴身侍女。她长着一张包子脸,模样秀气讨喜。

    喜鹊是过来服侍李佑起床的,她先把耳朵贴在门上听了听,里面没有动静,她就轻声叫道:“王爷,该起床了。”李佑通常要在这个时间起床晨练的。

    喜鹊叫了几声,没听到动静,就觉得有些奇怪,往常李佑睡觉都很轻,一叫便起,今天是怎么了?

    喜鹊推开房门,就听到李佑在说话,声音断断续续的:“油炸响尾蛇是怎么做的呢?什么味?放辣椒还是胡椒呢,还是放孜然……嗯…………”

    她走到了李佑的床边,掀开蚊帐,却发现李佑脸色发白,额头上满是豆大的汗珠,嘴里嘟嘟囔囔地说着一些听不懂的话.。

    喜鹊吓了一跳,李佑身体素质极好,喜鹊伺候他已经多年了,就没有见过他得过病。她急忙向外跑,边跑边喊:“快来人啊,王爷发癔症了!”

    唐朝的亲王府泱泱庞大,宜阳王府里面大小房间1288间,各种官员杂役多达上千人,首席官员王府长史是从四品官,里面有太监处和专门的御医处等机构。

    宜阳王府里的首席御医叫高贺年,34岁,祖传的医术,原本也在皇城御医局伺候,可是他长得黑了吧唧的,娘娘们都不愿意找他看病,就被发配到了李佑府上。

    高贺年见到李佑大汗淋漓,昏迷不醒,急忙给他把脉,这一号脉之下,心中骇然。李佑的身体里,此时刚刚接纳了后世来的李佑,正在相互融合,脉象极其纷乱,高贺年实在是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也不知道该如何对症下药。

    高贺年觉得此时应该先把李佑弄醒了,问问他的感受,再判断病情。于是,他伸出右手的拇指,使劲儿掐李佑的人中,人中都快掐破了,李佑仍然没有反应。

    高贺年看看不管用,急眼了,拿起一根粗大的银针,朝着李佑大脚趾上的大敦穴狠狠地扎下。

    这下管用了!李佑脚一抽,一下子就坐起来了,他瞪着眼睛吼道:“高贺年,你个死郎中,疼死老子了!”

    高贺年心中腹诽:“人家是大夫,还是御医,不是郎中。”唐代北方管医生叫医师或者大夫,乡下和当时不开化的南方等地叫郎中。

    他陪着笑脸说道:“王爷,您醒了就好。”

    李佑尽管操蛋,可是他对身边的人还是比较宽厚的,他看看自己脚上的红点,说道:“死郎中,老子就是睡个觉,你至于下死手吗?”

    喜鹊赶忙说道:“王爷,您病得厉害,高先生尽力了。”

    此时的李佑已经完成了身体内部的转换,恢复了正常,感觉良好,他说道:“扯淡,老子有个屁病。”

    高贺年看到李佑脸色红润,说道:“王爷,让小臣给您瞧瞧。”说着,摸了摸他的额头,果然正常。可是给他号脉之后,仍然觉得有些不对劲儿。李佑的脉动十分有力,节奏偏快,还是有点乱。他十分郁闷,搞不清楚李佑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李佑说道:“行了,你们都散了吧。”他知道自己是穿越了,要好好地理理思路。

    李佑是一个现代吃货,在前往美国德克萨斯州sweetwater地区,去吃油炸响尾蛇时,飞机失事,穿越到了唐朝的李佑身上。

    李佑是唐太宗第五个儿子,这货是贞观年间一大祸害,他脾气暴躁,整日不学无术,走狗飞鹰,打架斗殴。李世民曾经说过,李佑就是个猪狗不如的东西。贞观年间,李佑是唯一被贬往封地的亲王,643年在齐州造反,被李世民处死了。

    李佑是个心大的货色,刚开始的时候有点郁闷,不过他很快就想开了。心道:“原来的李佑就是个蠢蛋,好端端的,你造反干什么?你是王爷,是大唐顶级权贵,完全具备当一个合格吃货的条件。对,老子不争权,不造反,就在唐朝当一个顶级吃货。”

    一想到吃,他立刻有点郁闷,那个油炸响尾蛇到底是个什么味道?特色在那里?只知道主要食材是响尾蛇肉,调料都是些什么?

    一想到再也无法弄明白这个问题了,他遗憾地说道:“唉,该死的油炸响尾蛇,你到底是什么味道呢?”

    突然,李佑的脑海里出现了一个视屏,上面显示:

    “油炸响尾蛇是美国德克萨斯州sweetwater地区的特色美食,只有每年初春时才可以品尝到。每年sweetwater地区都会举办捕响尾蛇节,当地的餐厅会限量供应这种名为”西部油炸响尾蛇“的点心。

    油炸响尾蛇从外观上几乎完全无法分辨,就像炸鸡块一样,表面包裹着辣椒酱,看着鲜美可口,外表焦脆,肉质细腻松软,吃起来有种独特的香味。尤其是蛇尾,异常酥脆,味道和烤蝉有些相似。最关键的是吃响尾蛇者要有很强的心理素质,这也是这道菜的最大魅力所在。

    下面是油炸响尾蛇制作的详细资料……”

    李佑初始有些吃惊,不过很快明白这可能就是穿越者常带的系统了。他在上面的搜索框里输入:“你是个什么系统?”

    视屏里立刻显示出:“欢迎使用全能科技图书馆。本图书馆拥有人类创造的全部科技资料。”

    李佑马上输入:“饮食科技。”

    视屏中出现了:“世界饮食科技大观、神州饮食科技最新成果,神州四大菜系,回锅肉的38种做法、蚂蚁上树的最新版本……”有关饮食方面的资料应有尽有。

    李佑大喜。不过,他不傻,接着输入:“为什么会选择我,使用这个图书馆有什么条件?”这个必须弄清楚,要是让老子卖身,或者干一些和吃没有关系的事情,老子可不干。

    视屏显示:“恭喜你,如果你刚才搜索的第一个问题不是饮食科技,本系统就和你无缘了。本系统的发明人是位顶级吃货,他一直在寻找超级吃货,分享他的研究成果,你正好符合了他的条件。

    再次恭喜你,希望你在唐朝吃出新境界,到达新高度。”

    “这个我喜欢!”李佑满意地笑了。他大声喊道:“开饭啦,本王饿了!!!”

第二章 皇宫里吃的都是猪食

    听到李佑的喊声,早就等在外面的王府膳食处直长周乾急忙招呼传膳的太监们上早膳。

    早餐一共六道菜、四种面点、一道羹和一壶酒。

    唐朝中晚期社会风尚讲究奢华,一个亲王的早餐至少64个菜肴以上。此时的唐朝建国不久,社会风气还崇尚节俭。

    李佑望着面前几案上的早餐,眉头紧紧地皱了起来。

    面前的六道菜,有豆豉酸芹、盐水秋葵、芝麻菠菜、槐花酱驴肉、盐水凤爪,炝拌藕片。面点有夹馅蒸饼、芝麻胡饼、鸡蛋糕、桂花糕。羹是羊肉羹,酒是绿蚁酒。

    食物做工十分精致,样式也大方美观。餐具十分讲究,三彩刻花三足盘、阿拉伯鎏金银盘、尾柄青雕花勺子筷子、韵白高脚玛瑙杯等。

    一般人看到这些精美的菜肴,肯定食指大动。

    可是,李佑讲究啊!

    看到王爷是这副表情,周乾的心就揪起来了。这些菜是他们精心挑选的,王爷刚刚大病初愈,胃口肯定要差一些。这些菜都是开胃菜,应该适合他的口味啊?可是,王爷看上去不满意啊?

    周乾小心翼翼地问道:“王爷,您有什么不满意吗?要不然,奴婢叫他们重做?”

    李佑叹了口气,说道:“唉,原来以前吃的都是猪食啊。”

    周乾吓了一跳,他们这些膳食处的人,也都是膳食局派来的,水平和皇宫里的那些御厨们是一个级别的,菜单也和宫中的是一样的。王爷的话要是传出去,那岂不是说陛下和娘娘们每天吃的也是猪食吗?

    他急忙跪下说道:“王爷,奴婢该死,没有伺候好您,请您责罚。”

    “你起来吧,这件事不怪你。你去把主食、主膳、医官都叫来吧。李佑说道。

    周乾急忙出去喊人,不一会儿,他和膳食处的主要人物都到齐了。”

    李佑眼前的这些人,直长周乾是厨师长,负责管理和采购;主食王寮负责面点;主膳高志明负责菜品;医官牛满贵负责食品安全和营养搭配。

    后面来的三人,在来的路上听周乾说了,王爷对今天的早餐不满意,各个都很紧张,望着李佑不敢吭气。

    李佑皱着眉头说道:“这些菜、这羹、还有这酒,唉,让人怎么吃啊?”

    周乾小心翼翼地问道:“王爷,请您指点一下,哪里不好,奴婢们立刻改进。”

    这个时代,缺少的东西太多了,没有酱油,辣椒、纯碱、孜然、味精……,难为这些厨师们了。李佑又叹了一口气,舒展了眉头说道:“嗨,你们也尽心了,就不难为你们了,我就指点你们一下吧。”

    众人听他这样说,都松了一口气。不过,他们对于王爷要指点他们这些专家,心中都有些不以为然。

    李佑说道:“这个鸡蛋羹,色泽暗黄,表面皱褶,坚硬苦涩。你们知道是为什么吗?”

    众人互相看了一眼,觉得有点意思。

    李佑说道:“这主要是你们调制的方法不对。鸡蛋要用30度的熟温水调制,要加三倍的温水,搅拌的时候一定要轻,尽量不要起沫,上笼之前,水一定要烧开,碗的上面要加盖子,锅盖不能盖严,要留下一指宽的缝隙。这样,蒸出来后就没有蜂窝状的皱褶,细软嫩滑。”

    古人真的不知道,要将水烧开后,放置到30度时再用,也不知道有这么多讲究。

    众人将信将疑。主食王寮说道:“谢王爷指点,小人回去后马上就按照您的指点去做。可是,这个30度是个什么温度啊?”

    古人没有温度计,这个可不好解释。李佑想了想说道:“就是比你的体温略微低一点。”

    “哦,王爷,奴婢明白了。”王寮说道。

    “还有呢,这些面点,做工很好,可是味道微酸,这个嘛,是面食发酵的自然现象。你们采用了加香料的方法,还是无法掩盖这种酸味。其实,你们只要在里面加上少许卤碱,自然就可以消除这种酸味。嗨,可惜没有纯碱,那个效果更好了。”

    “真的吗?”王寮激动了起来。他迫不及待地想回去试试了。

    唐朝人基本上不吃牛肉,不是不喜欢,而是社会舆论反对。牛是交通工具,还是耕田的主力,是人类的朋友。唐朝命令禁止宰杀耕牛,如果宰杀,必须有州以上官府的批文才行。也只有皇室这样的顶级权贵才能吃到。

    李佑指着酱牛肉说道:“这个酱牛肉这么做,糟践了。算了,我也不说你们做的如何了,我就给你们一个方子吧。

    牛腱子2斤、葱姜适量、各式香料适量、紫砂糖5钱、干黄酱5钱、甜面酱3钱、老卤汤、料酒、盐适量。

    牛腱子肉洗净,锅中不放油炒热盐后放入3钱胡椒炒出香味,放凉备用,用手给牛腱肉做按摩……

    关火后焖上半个时辰。再次开火煮开后小火两刻时间,用筷子可以轻松扎透即成熟。把牛肉泡到卤汤里过夜入味即可。

    听到李佑说得如此专业,几个人信服了不少。主膳高志明问道:“王爷,你这个方子听起来很好。只是,这老抽和生抽是什么?”

    李佑一听更加郁闷了,这老抽和生抽真是没有啊。他说道:“老抽和生抽没有就算了。”

    接着,他指着羊肉羹说道:“这个羹里面放了红枣、桂圆和枸杞。这些东西都是滋补品,可是它们却不能搭配在一起。枸杞可以搭配海萃人参,用来补肾。”

    医官牛满贵十分惊讶,说道:“王爷,这里面还有这么多讲究,臣领教了。可是,您能不能把这里面的道理给臣详细讲解一下?”

    李佑说道:“这里面学问深了去了,三言两语说不清楚,过几天,我给你一本养生经,你好好学学吧。”

    说完了这些,李佑说道:“行了,今天中午,我给你们做一道菜,让你们看看什么才是人吃的东西。”

    “这……”周乾吓得一下子跪在了地上,其他三人也跪了下去。

第三章 我要回家吃饭

    周乾脸色苍白地说道:“王爷,如果是奴婢们照顾不周,请王爷尽管责罚。可是,您怎么能够做此贱役呢?”

    孟子曰:“君子远庖厨。”一般的士大夫如此,何况堂堂的大唐亲王呢。这件事要是传出去,周乾等人一个失职之罪是跑不了的。

    李佑和颜悦色地说道:“此事与你们无关,你们按照我说的去准备吧。”说完,给他们开出了食材的单子,让他们回去准备。

    李佑胡乱吃了几口,伸了个懒腰,正准备去喝茶养神,喜鹊进来说道:“王爷,张公子和阴公子来了。”

    “佑哥,太阳晒屁股了,你还窝在屋里干嘛?”随着声音,李佑的两个死党进来了。

    张宝贵,15岁,比李佑小两个月,身材高大,大脑壳、圆脸、长着一对儿牛眼,黑皮肤,是郧国公兵部侍郎张亮的三儿子。另外一个身材瘦弱,面目清秀,文质彬彬的家伙,叫阴广浩,刚满14岁,是李佑舅舅阴弘智的独生子。

    喜鹊十分乖巧,上前给两位公子哥儿斟茶。

    张宝贵看到几案上的酒壶,上前端起来,闻了闻说道:“绿蚁酒啊,好酒,我就喝这个了。喜鹊,去拿几个杯子来。”

    阴广浩也说道:“我也喝这个。”

    李佑不屑地说道:“这个也叫酒?我看和泔水差不多。”

    此时的唐朝,酿酒技术还很差,新酿的酒还未滤清时,酒面浮起酒渣,色微绿(即绿酒),细如蚁(即酒的泡沫),称为“绿蚁”。绿蚁酒是唐朝此时最好的酒了。

    张宝贵不管那么多,自己倒了一杯,就喝了起来。

    阴广浩却被李佑说得有些喝不下去了,他说道:“佑哥,前几天你还说这酒好喝呢,怎么今天就不喜欢了呢?”

    李佑说道:“昨晚,我做了个梦,仙人请我去吃了一顿饭,这才发现,我以前吃的都是猪食,喝的都是马尿。真不知道以前是怎么过来的。”

    张宝贵对于吃也很感兴趣,他手里端着酒杯,问道:“佑哥,你梦里都吃了些什么,说来听听?”

    李佑笑道:“说什么?吃才行,今天中午,我就请你们吃好东西。”

    “啊?吃什么?”张宝贵瞪起眼睛问道。

    阴广浩也望着李佑,有些好奇。

    李佑笑道:“今天我亲自下厨,让你们看看我的手艺。”

    一听这个,两人直翻白眼,一齐摇头。

    张宝贵说道:“我爹中午让我回家吃饭。”

    阴广浩也说道:“我忽然想起来了,今天中午要回去念书,不然我爹会揍我的。”

    看到这两个货居然如此贬低自己的厨艺,李佑怒了,他喊道:“白虎、黑豹。”

    “小人在。”随着声音,门外进来了两条大汉。

    当先一位年纪在二十五六岁,长相很精神(比起李佑肯定是差一些了),皮肤雪白,他原名昝君谟,是原隋朝军官的儿子。因为皮肤白,李佑给他起名白虎。另外一位年纪略小一些,名叫梁猛彪,猎户出身,皮肤黝黑,因此叫做黑豹。他们是李佑的亲随,和李佑形影不离。

    他们一齐说道:“王爷有何吩咐?”

    李佑说道:“你们两个把住大门,如果他们两个走了一个,我就打断你们的狗腿!”

    “啊?”两人看看两位公子爷,一脸的尴尬。

    张宝贵对他们说道:“滚出去。”

    两人望着李佑,李佑微笑着点点头,两人就出去了。

    李佑说道:“你们啊,不愿意吃就拉倒,别后悔就行。”

    几人笑闹了几句,阴广浩说道:“佑哥,听说你下个月就要参朝了,我爹想找你谈谈呢。”

    李世民为了培养儿子参政的能力,皇子年满十六岁就让他们上朝学习政务,此时的李承乾、李恪和李泰都已经每日参朝了。

    一提起这个,李佑顿时脑袋大了一圈。

    唐朝的上朝主要分为一种是元日和冬至日举办的大朝会,其次是朔望朝参。即每月的初一、十五。最后是常参。唐前期按制度“凡京司文武职事九品已上,每朔、望朝参;五品已上及供奉官、员外郎、监察御史、太常博士,每日朝参。”

    李佑今后要每日参朝,参朝的时间一般是早上7点至8点,有重大事件会延长时间。李佑住在开化坊,上朝要经过兴道坊,再经过皇城,才能到宫城的太极殿参朝,这段距离可不近。因为不能迟到,还得提早赶到才行,这就意味着,他必须早上5点起床,洗漱、吃早餐,然后上朝。

    李佑有早起练武的习惯,早起倒不是问题,可是他对朝政不感兴趣,这件事太无趣了。

    他说道:“唉,命苦哇。”

    张宝贵说道:“佑哥,别人羡慕还来不及呢。我爹说了,你能够上朝参政了,这是件大好事,说明你的地位提升了。”

    “是啊,我爹也说了,他要在你上朝之前,和你好好谈谈呢。”阴广浩说道。

    “我靠,他老人家可别跟我谈,一谈要死人的。”李佑心道。

    李佑的母亲阴妃是李世民四大宠妃之一,端庄美艳,极受宠爱,舅舅阴弘治聪明多才,很受李世民重用,现任礼部侍郎。阴弘治有野心,想扶持李佑争夺太子之位,李佑的死和他有很大关系。

    周乾等人回到厨房,将信将疑地进行了试验。他们按照李佑的做法,用温开水调制鸡蛋,上笼去蒸。他们都不相信,平时从来没有做过饭的王爷,说出的法子管用。

    除了他们几人,厨房里的其他厨师们也都好奇地围着观看。

    老厨师们做饭都凭经验,用不着计时,大约半炷香的时间,主食王寮取下蒸笼,用湿布垫着打开了蒸笼盖子。

    “呀,这……”眼前的情景令众人大吃一惊。王寮取下盛着鸡蛋羹的碗放在了面食案子上,众人都围着观看。

    只见在淡青色的青花瓷碗里,鸡蛋羹如瓷器般平整光滑,色泽嫩黄。王寮拿着羹勺都不忍心破坏这幅画面。

    “打开看看。”周乾催促道。

    王寮小心地用羹勺插入鸡蛋羹,崴出一块,发现里面细嫩充实,绝没有蜂窝气泡。他品尝了一下,口感细腻光滑,和以前做出来的有天壤之别。

    “这……”周乾品尝过了之后,立刻说道:“此鸡蛋羹的方子,任何人不得外传。”

    “是。”众人一齐说道。他们这些人都是太监,能够混下去,靠的就是这身厨艺,有如此的妙方,绝不肯对外透露的。

    周乾想起来了,他急切地说道:“快,按照王爷说的准备食材,王爷要亲自下厨的。”

    众人急忙忙碌了起来。

第四章 宜阳王傻了吧

    李佑、张宝贵和阴广浩正在胡扯,周乾和王寮喜滋滋地进来了。王寮端着那碗鸡蛋羹,进来就跪下了。他激动地说道:“谢谢王爷,您教给奴婢的法子,实在是高妙啊。”

    张宝贵上前接过那碗鸡蛋羹,阴广浩也好奇地凑过去看。他们二人对于鸡蛋羹不陌生,这是他们常吃的东西之一。可是,看到鸡蛋羹竟然是这个样子,张宝贵疑惑地问道:“佑哥,这是你做的?”

    李佑洋洋得意,眼睛朝天。

    王寮激动地说道:“两位公子爷,这真是我家王爷教的方子,真是太神奇了。”

    阴广浩上下打量了李佑一番,疑惑地问道:“佑哥,难不成神仙真的请你吃饭了,你居然会厨艺了?”

    李佑笑道:“这算什么?我现在就去给你们露一手。你们在这里等着,我今天就让你们看看,什么才是人吃的东西。”

    张宝贵和阴广浩也来了兴致,要跟着他一起去。于是三人一起来到了厨房。

    此时,厨房里的厨师们已经按照李佑的要求准备好了食材。

    阴广浩看着案板上瓷盆里的五花肉问道:“佑哥,这是什么?”

    李佑说道:“猪(豚)肉,五花肉。”

    “啊?”张宝贵和阴广浩立刻就皱起了眉头。张宝贵说道:“这能吃吗?我可是不吃猪肉的。”

    阴广浩也说道:“猪肉不好吃。佑哥,你就骗我们吧,还什么美食,这就是你要做的美食?”

    唐朝人以羊肉为主,很少吃猪肉,他们认为猪肉档次低,还有碍健康。当然,还有一个主要原因,是他们的做法有问题。

    唐朝没有花生油《我国花生栽培历史初探》(此处不专门论述了),菜籽油的味道,北方人大都不喜欢,只是用来点灯用。所以猪肉的做法就极其单调了。主要的吃法,就是将猪肉煮熟,放上盐和蒜泥,类似于蒜泥白肉。

    周乾等人按照李佑教给的方法,已经榨出了少量的花生油,李佑将花生油加热后,放进紫砂糖(从天竺进口的红糖),将糖化开,再将已经抄好的五花肉放进去上色。

    这些工序做完后,李佑交代了所要放的调料,然后说道:“你们将此肉转入砂锅加适量开水,慢火焖半个时辰,要注意经常给肉翻身,避免猪皮粘锅。出锅之前撒点胡椒粉和盐就可以了。”

    随后,他和张宝贵等人就离开了。

    一个小时后(为了阅读方便,改用现代时间),周乾和主膳高志明拎着个朱漆食盒进来了。看到他们的满脸喜色,就知道红烧肉的味道如何了。

    果然,他们打开食盒,一股浓郁的香气顿时弥漫开来。

    几案上,一个淡青色的唐青花方形盘子里面,一块块长方形的五花肉,红扑扑,亮晶晶,颤巍巍,上面点缀着少量细碎的葱花,香菜,看着就令人垂涎欲滴。

    李佑说道:“吃要趁热。都来尝尝。”

    阴广浩吃相比较文雅,第一口抿到肉皮,用牙齿轻轻往下纵切,眼睛立刻圆睁起来,接着吃到下面一层的肥肉,肥而不腻,再下面一层是瘦肉,入口即化,下面又是一层肥肉,紧跟着又是一层瘦肉,层次分明。

    “哇,这也太香了吧!”他忍不住说道。

    张宝贵哪里有那么多讲究,当阴广浩慢慢品尝的时候,他已经好几块肉下去了。再吃上一些晶莹的扬州米,那感觉,啧啧,爽啊!

    喜鹊、白虎和黑豹站在一边,馋的口水直流,可惜他们是下人,就只有眼馋的份儿。

    李佑说道:“周乾啊,你安排下去,今晚就做红烧肉,要让王府里面的人全都吃上。”

    喜鹊、白虎和黑豹大喜,立刻就盼着晚饭赶紧到来。

    周乾却苦着脸说道:“王爷,不行啊,咱们府里没有那么多猪肉啊。”

    皇室的御膳管理分为尚食局和光禄寺,尚食局是主管宫廷御膳的。光禄寺是管理皇家大型宴会的,各处皇子府和公主府的主要食材供应也由光禄寺负责。目前阶段,每月的肉食供应为牛肉12斤,羊二十只,猪肉50斤。往常,猪肉大家不喜欢吃,剩下不少,可是几十斤肉,也不够王府上千人吃的。

    李佑笑道:“你笨啊,以前咱们府里不喜欢吃猪肉,别人府上不也是一样吗?你们不会拿羊肉去换吗?”

    周乾眼前一亮,说道:“奴婢明白了,谢王爷指点,奴婢这就去换。”

    周乾走后,李佑对主膳高志明说道:“这是刚刚开始,这个红烧肉,我有上百种做法,午饭后,你来记录,我给你讲三十种做法。”

    高志明惊喜异常,说道:“王爷,太感谢您了。”说完,喜滋滋地告退了。

    转眼间,红烧肉吃完了,张宝贵意犹未尽,说道:“佑哥,我今天就不走了,晚上接着吃。”

    阴广浩心眼多,他说道:“佑哥,我也派个厨子来,在你这里学习一下。”

    “嗯!这个好,我回去也派厨子来学。”张宝贵眼前一亮。

    李佑说道:“没问题,我手里的美食菜谱多得是,你们尽管派人来吧。不过,一定要保密,你们想想,这些菜谱,咱们要是安排人去开饭店,如何?”

    “哇,那不是发财了吗?”阴广浩脑子快,立刻就想到了这里。张宝贵也眼前一亮。

    李佑说道:“怎么样,咱们是好兄弟,发财一起发,一起合股如何?”

    阴广浩立刻说道:“好啊,我赞成。”

    张宝贵却皱起了眉头,他有些尴尬地说道:“那个、那个我现在手头不方便啊。”他和阴广浩不同,人家是独子,有的是钱。他是个庶子,零用钱少啊。

    李佑笑道:“这不是问题,我先替你垫上,等赚了钱从里面扣出来就行了。”

    张宝贵十分感动,说道:“还是佑哥好啊。”

    唐朝官员不准经商,可是这难不住他们,派个亲信下人去去经营不就行了。随后,三人就开始策划起来了。

    周乾出了王府,来到了隔壁的蜀王府。

    听周乾说明了来意,蜀王府的直长心中直乐,他马上就答应了周乾的要求。周乾走后,这个直长笑道:“宜阳王府里的人都傻了,一斤羊肉换一斤猪肉,哈哈,笑死我了!”要知道,羊肉二十钱一斤,猪肉才十二钱一斤啊。

    他找到蜀王府的长史权万纪,汇报了此事,他说道:“权长史,小人自作主张答应了他们,今后每个月的猪肉,都和他们换成羊肉。”

    权万纪觉得他做了一件不太光彩的的事情,说道:“这样不好吧,咱们不能占人家的便宜啊。”

    直长说道:“是啊,小人也这么说啊,可是那个周乾坚持要这样做,小人也没办法啊。”

    听他这样说,权万纪也觉得没有什么不安心的了,于是说道:“既然如此,由他去吧。”

    周乾在周围转了一圈,回到王府,向李佑做了汇报。他有些不安地说道:“王爷,奴婢做了一件赔本的买卖……”

    听完周乾的话,李佑哈哈大笑,说道:“好,干得好,有头脑。要不了多久,这猪肉就会十分抢手了。”

    他端详了一番周乾,说道:“嗯,不错,有头脑,是个人才。今后对你有大用。去吧,到主簿那里去支取一贯钱,赏你的。”

    周乾大喜,急忙谢过。

    不久以后,长安城里传出来一个大笑话:“听说了吧,宜阳王得了一场大病,傻了。”

第五章 阴妃娘娘哭了

    唐初的皇宫称为大兴宫,南门是承天门,北门就是大名鼎鼎的玄武门。承天门正面是太极殿,是上朝和举行大典的地方,后面是两仪殿,是皇帝休息和接见大臣的地方。左边是掖庭宫,是宫女、太监居住和关押皇室罪犯的地方。右边是太子的东宫。

    后面是一条横街(永巷),后面就是后宫,永巷南是皇帝生活区,即“帝寝”,永巷北是皇后妃子居住区,即“后寝”。

    后宫,广翠殿。

    晴空万里,阳光灿烂。可是,阴妃娘娘的心情却有些黯淡。

    这几天,长安城里传得沸沸扬扬的,说自己的儿子李佑得了一场病,好了以后就傻了。她心中担忧,就请示李世民,让李佑进宫,李世民同意了她的请求。此刻她正在等着李佑的到来。

    “儿臣参见母妃。”李佑笑嘻嘻地说道。

    “嗯?”阴妃吓了一跳。以前的李佑倔了吧唧的,很少见到他这个样子,莫非真的出毛病了?她问道:“佑儿,前两天不是说你病了吗,怎么也不派人来说一声,母妃好去看你啊?”

    李佑笑嘻嘻地说道:“母妃,孩儿没病,只是夜间偶感风寒,早上就好了。这点小事,哪能劳动您的大驾呢?”

    阴妃还是有点不放心,她说道:“我怎么听说,你这几天做傻事,满长安都传遍了,这不,都传到宫里来了?”

    李佑不屑地说道:“母妃,您这么聪明,您儿子怎么会傻呢?你放心,孩儿一点事都没有。”

    “哦,那就好。街头传的那些事情是怎么回事儿啊?”阴妃说道。

    “母妃,不提这个,孩儿今天是专门来孝敬您的。”说着,他对外面喊道:“都进来吧。”

    周乾带着几个太监,手里拎着不少的食盒进来了。皇宫里面的限制是,除了皇帝以外,其他成年男子没有皇帝的许可不得入内,太监例外,进宫只需要通报一下殿中省就行了。众人进来一齐向阴妃娘娘行礼。

    阴妃问道:“佑儿,你这是……”

    李佑说道:“来呀,拿上来。”

    周乾指挥着两个太监打开食盒,端上来几样点心。有宫廷太后饼、松子百合酥、枣泥酥饼、蜜汁蜂巢糕、香滑芝麻糕等。周乾过来给阴妃娘娘介绍了一番。

    阴妃不知道李佑要干什么,她在宫里,什么样的糕点没吃过?可是,她看到李佑期盼的眼神,拿起了宫廷太后饼品尝了一下。

    “噢?”她的眼睛亮了起来。

    这个宫廷太后饼是汉朝汉文帝母亲薄太后喜欢吃的食物,唐朝宫里也有。可是,阴妃娘娘现在吃的这个,味道可是不太一样了。浓香淡了一些,却更加绵软可口了。

    这个点心的做法,原料基本上没变,却采用的是慈禧太后的宫廷点心的制作方法。慈禧太后十分喜爱这道点心,命人整整研制了九年,才最后定型的。

    其他的点心,因为发酵的方法不同,口感也比现在的宫廷点心好多了。

    阴妃娘娘每一道都品尝了一点,赞道:“果然好味道。”

    李佑笑道:“这只是小意思啦。今天宫里送来的午膳就拿去喂狗吧,您尝尝孩儿带来的午膳。”

    说完,他对阴妃娘娘的贴身侍女巧云说道:“你带他们去小厨房吧。”

    皇宫里面有御膳房,不过,各位娘娘的宫里,也都有个小厨房,皇帝来了,她们也要亲自准备,好调节气氛,博得皇帝的欢心。

    巧云就带着他们去了。

    阴妃很高兴,以前李佑可从来没有这样做过,除了给自己惹麻烦以外,连句暖心的话都没说过。她感慨地说道:“佑儿,母妃今天真高兴,你长大了,也懂事了。”

    李佑认真地说道:“母妃,孩儿这几天终于想明白了。以前孩儿就只是会给您惹祸,实在是不孝。从今天起,孩儿要珍惜您对孩儿的关爱,好好地孝顺您。”

    阴妃感动极了,哭了起来,想想这些年来自己为李佑操的心,费的力,越哭越来劲儿了。

    此时的李佑,想起了阴妃娘娘对自己的好处,又想起了自己那再也见不到面的后世的双亲,忍不住也哭了起来。

    阴妃一看儿子如此真挚,心中更加感动了。于是,娘儿两个就使劲儿地哭了起来。

    巧云把周乾等人领到厨房,回到阴妃娘娘的寝殿外面,听到里面的哭声,吓了一跳。她急忙进来,就看到人家娘儿两个哭得痛快,上前问道:“娘娘,殿下,您们怎么了?”

    阴妃娘娘擦了擦眼泪,笑着说道:“没事儿,本宫是高兴的。佑儿他懂事了。”

    李佑往常是个什么德行,巧云可是知道的。听到娘娘这么说,也高兴了起来。她望着李佑,也感觉他今天顺眼多了。最起码,跟自己说话的态度比以前好多了。

    周乾他们带来的食物都是加工好了的,只是在这里的厨房再加热一下就行了,很快,这些菜都端了上来。

    他们带来的菜不多,只有红烧肉、鸡蛋羹、雍亲王府烧鹿筋、黄焖鱼翅四样。

    此时,已近中午,阴妃娘娘又哭了一通,费了不少的力气,真的有些饿了。这几道菜一端上来,她立刻就闻到了不同寻常的香气。

    阴妃娘娘首先对鸡蛋羹感兴趣,尝了尝后,说道:“这个鸡蛋羹是怎么做的,竟然这样细腻滑软?”

    李佑简单地介绍了一下做法。

    接着,阴妃娘娘又品尝了雍亲王府烧鹿筋、黄焖鱼翅,赞不绝口。

    当她看到红烧肉的时候,有些犯愁,问道:“这个是什么肉?”

    李佑说道:“是猪肉。”

    阴妃娘娘皱着眉说道:“这个猪肉,我有点不喜欢。”

    李佑笑道:“母妃,您就尝一尝,如果不好吃,孩儿今后就不做这道菜了。”

    阴妃娘娘看在儿子如此用心的份上,勉为其难地吃了一口。

    “嗯?……嗯。”

    阴妃娘娘和那些第一次吃红烧肉的人一样,眼睛睁大了起来。

    “好吃,好吃。”阴妃娘娘一边吃,一边夸赞。

    红烧肉薄皮嫩肉,色泽红亮,味醇汁浓,酥烂而形不碎,香糯而不腻口。由不得她不赞美一番。

    站在一边伺候的巧云闻到这些菜的香气,又看到阴妃娘娘吃得如此开心,也不禁有些食指大动。

    阴妃娘娘说道:“来,巧云,你也来尝尝佑儿的手艺。”

    巧云拿起筷子品尝了一下,顿时也被这些菜品的美味震撼了。她由衷地说道:“殿下,您真是好手艺,奴婢从来没有吃过这样的好菜呢。”

    阴妃娘娘问道:“佑儿,你从哪里学来的这些厨艺?”

    李佑笑道:“母妃,前几日孩儿夜间做梦,一位神仙传授给孩儿的。”

    阴妃娘娘笑道:“你就会胡说,哪里会有仙人托梦的事情啊。”

    李佑说道:“母妃,从今天开始,孩儿会么天派人给您送菜,孩儿保证,不仅每道菜的味道都很精美,花样一年都不会重复的。”

    阴妃娘娘对他做菜的品味已经信服了,可是对他所说的每天不重样有些不信,哪里会有这样多的菜品呢?她说道:“有些菜我爱吃,重样也很好啊。”

    阴妃娘娘想了想说道:“佑儿,你既然有这样的厨艺,过几天,做一些更加精致的,我去把你父皇请来,让他也来品尝一下。”

    这件事,李佑满心不愿意,他不想看到李世民拉着驴脸的样子。可是,自己的母亲要讨好李世民,他还是愿意帮忙的。于是,他答应了下来。

第六章 猪肉价格暴涨

    宜阳王府大请客,请的却是自己府里的人,不仅仅是那些官员,就连仆役都吃到了王爷发明的红烧肉。

    所谓“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人多嘴杂啊,宜阳王府里有一道用猪肉做的红烧肉,据说口味极佳,在长安城里传得沸沸扬扬的。

    长安城商业区分为东、西两市,分别位于皇城的东南和西南。现代人所说的买东西,就是从这里来的。

    长安西市。

    这几日,西市里面的屠行和肉行的掌柜都兴奋异常,往常卖不动的猪肉被宜阳王府、阴国舅府和郧国公府采购一空,并且订立了长期供货协议。导致市场缺货,价格暴涨。还有椒笋行(菜店)里面的花生果也是如此。

    宜阳王府隔壁的蜀王府里。

    蜀王李恪见到长史兼师傅权万纪,说道:“师傅,这个宜阳王搞得什么名堂,他什么时候会做菜了,听说还自己下厨了。真是没有体统。”

    权万纪有点哭笑不得,他说道:“殿下,您还记得吗,前几天,咱们府上和宜阳王府上,订立了协议,光禄寺每个月发的猪肉,要全部和宜阳王府换成羊肉。看来,宜阳王殿下是有预谋的。”

    唐朝人重承诺,口头应承的也会信守诺言。

    接着,权万纪说道:“臣也听说,东西两市的猪肉价格突然暴涨,还有花生果,已经没货了。”

    他这一说,李恪也有点郁闷了。就在前两天,他还嘲笑李佑,觉得他用羊肉换猪肉有病呢。

    他讪笑了一下说道:“你设法派人了解一下,这个红烧肉还有花生果是怎么回事儿。”

    “是,殿下。”权万纪应道。

    同时感到郁闷的还有魏王李泰和梁王李等人,他们府上也和宜阳王府订立了羊肉换猪肉的协定。周乾这家伙没有去东宫,不是不想去,而是东宫在皇宫里面,膳食供应全归御膳房。

    两仪殿,李世民的书房。

    左仆射兼兵部尚书房玄龄双手递上奏折,满脸忧虑站在一边。房玄龄是贞观年间著名宰相,和已故的杜如晦并称“房谋杜断。”

    李世民说道:“坐吧。”

    房玄龄谢过,坐下,神色依旧十分严肃。

    奏折是大将军李靖送来的。

    去年九年初,吐谷浑(今甘肃青海一带)王慕容伏允拒绝朝贡,六月份,唐朝派左骁卫大将军段志玄率军反击,伏允败退逃走。十一月十九日,伏允卷土重来,再次袭击凉州。

    今年初,李世民派遣大将军李靖西海道行军大总管,统帅兵部侍郎、积石道行军总管侯君集、刑部尚书任城王、鄯善道行军总管李道宗、凉州都督、且末道行军总管李大亮、和归唐的突厥及契何力等军进击吐谷浑。

    李靖在奏折中说道:“陛下……吐谷浑地势高,地形险恶,我军将士多患有夜盲和雪盲,加之逆贼伏允纵火焚烧牧草,我大军粮草不继,建议暂时停止进击,待下半年天气适宜、牧草旺盛之时再行征伐……”

    李世民看完后也是眉头紧皱,他说道:“来人啊,传长孙无忌、岑文本前来议事。”

    太监总管王德急忙派人前去传唤。

    不久,吏部尚书长孙无忌、中书侍郎岑文本进来了。

    “臣等见过陛下。”长孙无忌和岑文本行礼说道。

    李世民赐座后,将李靖的奏折递给了长孙无忌和岑文本传看。

    长孙无忌是李世民的发小,也是长孙皇后的哥哥,深得李世民器重,两人私交极好,他是唯一一个可以不经过通报就可以觐见李世民,并且可以进入后宫觐见长孙皇后的人,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榜第一名。

    他说道:“陛下,大将军考虑得有道理,此乃稳妥之法。可是,大军集结在陇右道,每日靡费巨大,拖延至夏季,朝廷难以负担啊。”

    他说得很有道理,十几万大军集结在陇右道,人吃马嚼,消耗可是个天文数字。先退兵,到时候再集结也不行。唐朝实行的是府兵制,出征时要先从各地集结,然后统一开往战区,在当时的交通条件下,这个过程漫长,消耗同样巨大。

    岑文本点头说道:“臣赞成长孙大人的意见,应该设法尽快进军。”

    房玄龄摇头说道:“不妥,李靖深知兵事,他岂不知道朝廷的难处?他既然提出这个建议,必然有他为难之处。臣建议相信李靖,采纳他的建议。”

    李世民十分头疼,说道:“我(除了上朝和祭祀等重大场合,李世民一般不称朕)是倾向于尽快进军的,可是李靖面对的那些问题如何解决呢?”

    房玄龄说道:“是啊,吐谷浑气候恶劣,夏季都会下雪,夜盲和雪盲更是难以克服。而吐谷浑人常年居住于此,已经适应了环境。此时进军,胜算不大啊。”

    李世民问道:“这个夜盲、雪盲有办法克服吗?”

    长孙无忌和岑文本一齐摇头。

    李世民想同意李靖的意见,又有些不甘心,于是说道:“明日是月初,正好是朔朝,将这个问题提交朝会,也许能够想出办法来。”

    “臣等遵旨。”房玄龄等人一齐告退。

    李世民心情烦躁,拿起《史记》翻阅,却一个字也看不进去。

    这时,他看到王德欲言又止的样子,王德:“有什么事情吗?”

    王德满脸堆笑着说道:“陛下,阴妃娘娘说她那里做了一些新奇的膳食,请陛下过去尝尝。”

    李世民心情烦躁,也想去散散心,于是就点点头。

    王德说道:“还有一事,阴妃娘娘说今日是宜阳王殿下的寿诞,请恩准他一同前来。”

    李世民眉头一皱,眼前出现了李佑那个混不吝的样子,心里立马有些不痛快。不过,今天既然是他的生日,见见也罢。于是,他说道:“准了。”

    李佑接到传唤,命他进宫。

    听到自己的霸道老爹李世民也去,李佑心里就不痛快了。李世民这些年来,就没给过李佑好脸色,不是不理睬,就是加以训斥。李佑一看到他,就连享受美食的心情都没有了。

    “唉,真没劲。”他原本想和死党们一起过生日的,可是皇命难违,只好去吧。

    后宫,广翠殿。

    阴妃娘娘一见到李佑,兴奋地说道:“佑儿,今天你过寿诞,你父皇要亲自前来。”

第七章 佛跳墙

    李佑撇撇嘴,说道:“他不来才好呢。儿臣就想和您单独过个生日。”

    “这孩子,怎么说话呢?还是那么不懂事。”阴妃有些郁闷。

    别的皇子们都想方设法地讨好好李世民,可是李佑这货却是倔不啦叽的,很不讨李世民喜欢。

    正说着,外面有太监通传:“娘娘,陛下来了。”

    阴妃娘娘急忙出去迎接,李佑慢吞吞地跟在后面。

    阴妃娘娘和李佑侯在大殿门口,很快,李世民龙行虎步地进来了。

    阴妃娘娘赶紧笑脸相迎,跪下行礼:“臣妾见过陛下。”

    李佑跪在在后面含含糊糊地说道:“儿臣参见父皇。”

    李世民望着阴妃娇美的身姿,目光中充满了爱怜,可是他看李佑的眼神中,却有一丝冷漠。

    “起来吧。”李世民伸手扶起了阴妃娘娘。

    进入阴妃娘娘的寝殿的外间,李世民和阴妃娘娘坐在一起,李佑则站在一边伺候。

    寒暄了几句之后,阴妃娘娘就像献宝似的说道:“陛下,今天是佑儿的寿诞,他变了,长大了,也懂事多了。他听说您要来,特地亲手烹饪了一些膳食,专门来孝敬您的。”她努力想让李世民增加对李佑的好感。

    李世民处理了一上午的政务,又为李靖的军报中提到的事情烦恼,实在是没有什么胃口。他说道:“哦,知道了。我没有胃口,让御膳房送些羊肉羹来就行了。”

    “真是不给面子,不吃拉倒。”李佑心中有点扫兴。

    阴妃娘娘也有点尴尬,不过,她脸上可是没有丝毫的不满之色,她殷勤地说道:“陛下,佑儿的一片孝心,您就尝尝吧。”

    李世民说道:“好吧,献上来吧。”

    阴妃娘娘赶紧说道:“佑儿快点,把你的心意呈上来。”

    李佑提不起精神来,走到门口,招呼早已等在外面的周乾等人,将膳食端了上来。

    李世民望着太监们拎来的食盒,皱着眉说道:“佑儿,我听说你最近又添新的毛病了,不好好读书,下厨去做贱役,还闹得满城风雨。你应该好好读书,学些……嗯?”

    李世民正在数落李佑,鼻子里忽然闻到了一股香气。接着,看到面前几案上摆放的菜肴,闭口不说了。

    首先上来的是三个菜,两个凉菜一个热菜。凉菜是老盐菜拌胡(黄)瓜,椒盐炸花生,热菜是五花肉焖萝卜。

    李世民无视了凉菜,直接奔着香气传来的五花肉焖萝卜里面的红烧肉而去。

    “嘶”,李世民吃了一块,接着又一块,再来一块儿!

    “嗯……不错。”李世民赞道。

    阴妃娘娘为他端起一小碗扬州精米饭,就着红烧肉一起吃,那感觉实在是很爽啊。

    李世民说道:“我听说了,如今猪肉价格暴涨,原来是这个原因啊。佑儿啊,这个菜好,你要负责教会宫里的厨子。”

    阴妃娘娘看到李世民高兴,也兴奋起来,她说道:“佑儿,把你新做的菜给你父皇献上来。”

    李世民刚刚尝到了如此美食,不相信还有什么更加好的菜肴。他没有等着太监们上菜,又去吃红烧肉。

    “嗯?这是什么?”

    周乾端上来一坛子新菜,一阵奇异的香味袭来。

    李世民品尝了之后,顿时连红烧肉也不记得是什么味道了。

    吃、吃,接着吃。好半天,他才满意地说道:“嗯,好,这个更好,这是什么菜?”

    阴妃娘娘笑道:“佑儿说了,这个叫佛跳墙。”

    这道菜就是福建名菜“佛跳墙”。

    “佛跳墙?嗯,好,有道理,贴切!”李世民赞道。

    他想起自己以往吃的御膳,不由得微微摇头。他说道:“难怪呢,佑儿,听说你说宫里吃的都是那什么(猪)食,有点儿道理。”

    说完,他对着太监总管王德说道:“王德,你去告诉御膳房,派人去跟宜阳王学学,好好的食材,都糟践了。”

    王德赶紧答应。

    李世民现在再看李佑,似乎有点顺眼了。他说道:“听说,你最近长进不少,对你母妃也孝顺了很多,很好嘛。十六岁了,是大人了,就是要学好嘛。明天的朝会你就参加吧。”

    阴妃娘娘听说李世民准许李佑参朝了,心中大喜,激动地说道:“佑儿,还不快谢谢你的父皇。”

    李佑心中这个郁闷呀,心道:“上朝还是好事儿?往那里一站就是一个钟头,每天听到的都是些乌七八糟的麻烦事,没劲啊。有那功夫,我吃点好菜,喝杯好酒,靠在窗下晒晒太阳,那才叫舒服呢。”

    他胡思乱想,竟然没有上前谢恩。

    “嗯?”李世民眉头皱起来了。

    阴妃娘娘一看李世民要发飙了,急忙上前用手拉了一下李佑的袖子,说道:“快,快谢恩啊!”

    李佑看到母妃急眼了,这才不情愿地行礼说道:“谢父皇。”

    李世民还是看着李佑不顺眼,他就跟阴妃说话,无视李佑的存在。

    李佑无趣,就告辞出宫了。

    回到宜阳王府不久,舅舅阴弘治来了。

    阴弘治真是阴广浩的亲爹,两人长得极其相似,也真是李佑的亲舅舅,眉目清秀,十分儒雅。他见到李佑就说道:“殿下,恭喜你啊,明天就能参朝了。”

    李佑不屑地说道:“稀罕吗?烦死了。”

    阴弘治对他的德行很熟悉,看到他这个样子,也不以为意,劝说道:“你是皇子,能够参朝,这是陛下对你的器重,要好好珍惜啊。”

    李佑说道:“不说这个了。舅舅,怎么样,我发明的菜好吃吧。”

    阴弘治笑道:“好吃。你说得没错,以前我吃的真是那什么食,今天是你的寿诞,我就在你这里吃晚饭了,好好品尝一下你府上的手艺。”

    两人闲聊了一会儿,阴弘治又提起了上朝的事情,他给李佑讲了一些上朝的注意事项后,说道:“殿下,朝堂上很复杂,你尽量不要发表意见,多听,多看,越是想说的事情,就越不要说。你说对了,没人在意,说错了,就会有很大的麻烦……”

    他是真的关心李佑,今天是特地来提醒他的。

    李佑实在是不想再听他嗦了,说道:“舅舅,我知道了。一个字,装,两个字,装傻。行了吧?!”

    阴弘治无奈地摇摇头,说道:“好了,就这样也行。”

    这时,张宝贵和阴广浩来了,他们给阴弘治行礼后说道:“佑哥,你今天寿诞,我们两个去了西市,想给你买点礼物,实在是没有什么好的,你这里什么也不缺,干脆就买了一些三勒浆,今晚一醉方休。”

    三勒浆是唐代来自波斯的一种酒,制作方法和果酒相似,所谓三蒸三酿而成,谓之三勒浆。是唐朝贵族享用的低度酒之一。

    李佑笑道:“行了,有这份心就是了。这个三勒浆,唉,也别提了,这也叫酒?过几天,我请你们喝真正的好酒。”

第八章 被弹劾了

    第二天早上7点半,李佑骑马来到了太极殿的大门前。

    唐朝人流行骑马,官员和有钱人都骑马,穷人骑驴或者骡子。女人们也骑马,但是大部分是乘坐牛车。

    太极殿门前,大大小小的官员们已经来了一大片,今天是三月初一,是朝会,凡是不当值的九品以上京官都要来参加。

    李佑是第一次上朝,这货平时恶名昭彰,众人自觉地离他很远,如果实在是躲不开,就陪个笑脸,行个礼,赶紧避开。

    “五弟,你来了。”一个头戴金冠,俊秀中略带憨厚的青年招呼道。来人是太子李承乾,他对李佑的态度一直还不错。

    “臣弟见过太子哥哥。”李佑行礼说道。

    李承乾拉着李佑的手说道:“五弟,恭喜你啊,我听说你今天前来参朝,特地在这里等着你呢。”

    “谢太子哥哥了。”李佑说道。

    李承乾笑着说道:“第一次参朝,不要紧张,多听多看,慢慢就熟悉了。”他的话倒是很真诚,和阴弘治说的一样。

    李佑笑道:“还请太子哥哥多关照。”

    这时,旁边有人说道:“五弟,来上朝啊,恭喜你了。”来人高大英俊,比李佑要帅。他是蜀王李恪。

    李佑笑道:“三哥,谢谢你府上的猪肉啊,好吃。”

    李恪英明神武,很像李世民,可惜的是心胸不够宽广。他心中掠过一丝怒气,勉强笑道:“呵呵,五弟,你真会算计。”

    这时,又过来了一个白净的胖子,他就是魏王李泰。他走过来,脸上满是惊喜的神色,看起来要多真诚有多真诚,他说道:“哎呀,五弟,我早就盼着你能够参朝,咱们兄弟好一齐参政议政,为父皇和朝廷出力呢。”

    李佑心知肚明,这个李泰可是个阴人,笑里藏刀,专门背后捅刀子。可叹的是,李世民最喜欢这个胖子,宠爱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没办法,人家嘴甜还会拍马屁啊。

    李佑心道:“我李佑混蛋,那是坏在明处,可是我三观很正,不像你这个伪君子。唉,舅舅不是让我装傻吗?这个我会啊。”他笑道:“四哥,我初来乍到,什么也不会,还要靠你和各位哥哥指点呢。”

    这时,太极殿门口,当值太监喊道:“上朝了。”

    李承乾拉着李佑的手一起向太极殿里面走去。

    太极殿里面异常宽阔,两排二十四根朱红色立柱支撑着高高的屋顶。大殿的顶端,是九级台阶,上面就是盘龙伏虎的龙椅,坐北朝南,雄踞在上。

    此时的李承乾还没有监国的身份,他也站在台下最前面。第二排从左至右,站着李恪、李泰和李佑。

    第三排是房玄龄、长孙无忌等左右仆射。后面是各部尚书等人,以后是按照官员的品级逐渐排列。

    在这个时代,武将的地位很高,和后世刚刚开国的时候一样,他们站在左边。武将们可不是影视剧中的那样身穿铠甲,也是袍服,只是在帽子和服饰上和文官有区别。

    不久以后,太监总管王德出来了,他尖声喝道:“陛下驾到!”

    李世民神采奕奕、威风凛凛地走了上来。等他坐好后,众臣一齐躬身行礼,口称:“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李世民大手一挥,说道:“众卿平身。”

    众臣一齐说道:“谢陛下。”

    李佑和众位大臣一样,手里拿着笏板。唐代规定,五品以上官员的笏板是象牙做的,六品以下是木制的。笏板长二尺六寸,宽三寸。(由于古代的尺寸和今天的尺寸不同,因此,2尺6寸要短于今天的2尺6寸。)

    笏板主要是用来做提示用的,上面写上要发言的提纲。

    李世民说道:“众位爱卿,今日早朝,有一件大事要议。在此之前,朕要说一件事情,那就是朕的儿子宜阳王李佑,昨日已经年满十六岁,今天开始参朝议政了。”

    众臣一齐说道:“恭喜陛下,恭喜宜阳王殿下!”

    李佑第一次在这样的场合被介绍,心里多少有点激动。他咧咧嘴,刚要露出一个微笑,就听到有人喊道:“陛下,臣要弹劾宜阳王李佑。”

    李佑以前被弹劾的次数多了,很有经验,完全不在乎,不过,那是在背后弹劾的。他没有料到的是,今天第一次上朝就会被当面弹劾,这也太不给面子了!

    他扭过头去看看,原来是御史李彦。

    这个李彦是魏王李泰的死党,选择这个时候弹劾李佑,是李泰给李佑准备的下马威。

    这个时候,李世民的各位皇子争夺储君的位置,已经逐渐进入了白热化。李佑的地位尽管不高,可是也是有着争夺储位的可能性的。李泰要尽可能打压李佑,断绝他的念想。

    李世民刚刚介绍了自己的儿子,马上就有人来弹劾,心里也很不痛快,他阴沉着脸说道:“你要弹劾他什么?”

    李彦说道:“宜阳王殿下身为皇子,他的一举一动都代表着皇室的威仪。就在近日,长安城都流传着,宜阳王殿下不学习圣贤礼法,不学习治国之道。反而亲自下厨做饭,蛊惑百姓弃羊肉改吃猪肉,导致猪肉价格暴涨。而且,他采用欺诈的手段,骗取各个王府订立换肉协议,导致各个王府损失巨大。”

    他一开口,魏王李泰手下的支持者们纷纷附和,指责起李佑来了。

    蜀王李恪的手下,都把目光望向李恪,看到他微微点头,也一起上阵,纷纷弹劾李佑。

    李佑平时人缘不好,没人帮腔,舅舅阴弘治看在眼里,急在心头,却也无可奈何。

    这时,李泰站出来了,他假惺惺地说道:“父皇,各位大臣,臣的五弟李佑,以前表现的确有些不尽人意,可是那是以前的事情了。如今他已经长大成人,父皇也准他参朝议政了。臣相信他今后一定会痛改前非,努力向上的。”

    他的话暗藏杀机,暗示李佑的不堪。表面上却说得冠冕堂皇的,还表现出了作为兄长对弟弟的关爱之情。

    他的话一出,那些支持者们一齐附和,称赞李泰的宽仁大度。也不再有人指责李佑了。

    李世民对李泰的表现很满意,微微点头。他说道:“众臣言之有理。宜阳王李佑,今后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好了,这件事就……”他准备说下一件事情了。

    “慢着,等一下。儿臣有话要说。”有人打断了他的话。

第九章 朝堂辩论

    众人一看,原来是宜阳王李佑。

    李泰和李恪看到李佑这夯货不知死活,心中暗暗高兴。阴弘治的心一下子沉到了海底,暗暗叫苦。他心道:“朝堂辩论,那些御史言官都是高手,而且还有一大堆帮手。你要在这里和他们辩论,那不是找死吗?!”

    李世民怒气上升,喝道:“你还要说什么?”

    李承乾看到李世民要发飙,帮着李佑说了句话,他说道:“父皇,请听宜阳王说说,也许他有自己的道理呢。”

    李佑感激地望了他一眼,正色地说道:“有人弹劾儿臣,儿臣有申辩的权利。”

    朝堂上是有这样的规定的,李世民也无权阻止,他无奈地说道:“好吧,你说吧。”

    朝堂辩论只要不涉及自己,就相当于看热闹,众臣最喜欢了。于是,他们都伸长了脖子,等着看热闹。不过,大家都不看好李佑,等着看他的笑话。

    李佑说道:“那个谁,你叫个什么?”

    李彦出来说道:“殿下,臣叫李彦。”说完,不屑地望着李佑,准备抓住李佑说话的漏洞,给他狠狠一击。

    李佑说道:“那个李彦,我问你,你说我采用欺诈手段,骗取其他王府的换肉协定,是吧?”

    “不错,人证物证俱在,不怕你不承认。”李彦肯定地说道。

    李佑不慌不忙地说道:“我且问你,在订立协议之前,羊肉多少钱一斤,猪肉又是多少钱一斤?”

    “臣虽然不做下厨这样的贱役,可是臣还是关注民生的,因此了解市场上羊肉和猪肉的价格。”李彦得意地说道。

    李佑笑道:“好,你说说看?”

    “羊肉20钱一斤,猪肉12钱一斤。”李彦说道。

    李佑说道:“好了,你说说,到底是谁占了便宜?当初,不是满长安城都说我是个傻子嘛?”

    “这?”李彦一时语塞。不过,他是辩论高手,立刻说道:“可是,后来猪肉不是涨价了吗?”

    李佑不跟他在这个问题继续纠缠,问道:“我再问你一个问题。你口口声声地说下厨是贱役,是吗?”

    李彦说道:“正是,圣人云‘君子远庖厨’。殿下的这种行为当然是贱役。”

    李佑继续问道:“你确定?”

    李彦点头说道:“臣确定。”

    李佑追问道:“你真的确定?”

    “嗯?”李彦忽然觉得哪里不对劲儿,可是他已经没有了退路。他咬着牙说道:“臣……确定!”

    李佑问道:“我且问你。我母妃和皇后娘娘都亲自下厨给我父皇做过膳食。请问,她们做的是贱役吗?”

    “这……臣,没有这个意思。”李彦冷汗直冒。

    李佑立刻问道:“我母妃和皇后娘娘病了的时候,我父皇也曾亲自为她们端水喂药。请问,这是不是贱役啊?”

    李彦脸色苍白,腿一软,已经跪下了。

    李世民没想到,自己的这个夯货儿子,竟然言辞如此犀利,不由得对他刮目相看。

    李佑得理不饶人,接着说道:“你口口声声说要亲民。我父皇也倡导亲民,因此,他每年都亲自下地耕种,以示亲民。

    《史记郦生陆贾列传》:‘王者以民人为天,而民人以食为天。’民以食为天,食是什么?食就是吃,吃就要下厨做饭。我亲自下厨,正是要了解百姓的真正所需,这就不是亲民吗?”

    “五弟,你别着急,他的意思……”李泰一看,李彦不是对手,就要跳出来帮腔了。

    李佑知道,不能给他说话的机会,和一个人辩论容易,和一群人辩论就难了。他立刻说道:“四哥,我的话还没说完,你打断我的话很不礼貌。”

    “这……”李泰被噎住了,只好闭嘴。

    众人谁也没有想到,这个素来混不吝的李佑,竟然有如神助。于是,都打起精神来了。

    阴弘治在下面暗暗叫好。

    就听李佑说道:“你刚才想说,因为我的行为,导致猪肉的价格暴涨,那是为什么呢?

    父皇吃过我做的红烧肉,味道很好。这就是猪肉涨价的原因。同样是猪肉,只是制作的方法不同,却变成了美食。我可以这样说,以前的烹饪方法,把猪肉这样的食材糟践了,那就是浪费啊。

    民以食为天,食就是吃,能够让百姓吃好,就是父皇和朝廷最大的功绩之一。我在这方面进行研究,就是帮助百姓吃好,这有什么不好吗?”

    阴弘治忍不住说道:“说得好!”

    李世民也频频点头,他想不到,李佑这孩子竟然引经据典,说得头头是道。不简单啊。

    众位大臣也暗暗点头。

    “好了,这件事就这样吧。”李世民发话了。

    接下来,李世民就开始说起了大将军李靖的奏章里的内容。

    只要是不涉及到自己的事情,李佑一概不感兴趣。他闭着眼睛,琢磨着怎样制造纯碱,好做出蛋糕来。还有那印度紫砂糖,也需要提纯,制造出白砂糖和冰糖来……

    李世民提出的问题,数百位大臣没有人能够解决,于是大家就在到底是现在出兵,还是等到夏季以后再出兵的问题上纠缠起来。

    朝堂上吵闹不停,“嗡嗡嗡”地乱作一团。

    一个多小时过去了,仍然没有个结果。

    这时,李泰看到李佑正在闭目养神,想起了今天开始时候的事情,心中不爽。于是,他决定打击一下李佑。他大声说道:“宜阳王,大家都在积极献策献计,你在那里打盹,是不是还在研究如何去吃呢?”

    他的声音很大,大殿里一下子静了下来。人们的目光都投向了李佑。

    李佑一下子被惊醒了,瞪着无辜的大眼睛,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李世民正烦的够呛,看到李佑这个样子,顿时火冒三丈,他怒道:“李佑,让你参朝议政,你却当做儿戏?!”

    李佑懵懵懂懂地说道:“什么事情这么为难?”

    “你……”李世民的眼睛瞪起来了,就要发飙了。

    阴弘治赶忙说道:“殿下,大将军李靖率领的士兵患了眼病,吐谷浑人还烧了牧草,大将军想等到夏季再出兵,大家正在讨论这个问题呢。”

    李佑笑道:“就这个问题,你们就讨论了这么久?”

    李泰说道:“什么叫这个问题?这么严重的问题,关系到无数将士的生命,关系到万千黎民,关系到社稷的安危。你却当做儿戏?”他拼命给李佑扣帽子,一顶比一顶大。

    李世民的脸色越来越难看了。

    李佑笑道:“我还当什么事情呢?就这点小事,就把大家难住了?”

    这下,李佑犯了众怒了。大臣们都是聪明人,是大唐的精英集团,你一个毛孩子,混不吝,竟敢在这里说风凉话?实在是可恨。

    李泰嘲讽地说道:“五弟,你不会又说什么吃吧?”

第十章 吃啊

    看到众人投来的嘲讽目光,李佑笑着说道:“不错,吃啊。一吃就全解决了。”

    “哈哈哈哈”,众人哄堂大笑。

    李世民怒道:“你这个孽畜,竟然如此顽劣不堪,你立刻滚出去,回去禁足一个月,好好闭门思过!”

    阴弘治急的快哭了,想着如何找阴妃娘娘求情,免除李佑的处罚。

    李恪和李泰等人,在那里幸灾乐祸,嘲讽地望着李佑。

    “陛下。”这时,房玄龄站了出来,他恭恭敬敬地行礼说道:“陛下,臣认为,应该给宜阳王殿下说话的机会,也许他有解决的办法呢?”

    房玄龄一直在观察李佑,看到他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感觉到他不是表面上看到的那样简单。

    李世民也冷静了下来,李佑朝堂辩论给他留下了一定的印象,他虽然不抱希望,可是也决定给李佑说话的机会。

    他说道:“朝廷大事,你要认真对待。”

    “是,父皇。”李佑认真地说道。

    李佑说道:“吐谷浑的地势高,冬季时间长,当地人常年在那里生活,已经适应那里的环境。

    我军大部分是内地人,他们到了那个环境,难免水土不服。主要的表现,就是容易得眼疾。

    眼疾分为两种,一种是夜盲症,就是夜间看不见,白天视力就恢复了。另一种是雪盲症,这个比较严重,需要加以治疗。”

    听他侃侃而谈,众人都感到李佑不是在胡说,而是真的有料。于是,都认真地听了起来。

    李佑接着说道:“其实,这两种病都不是什么大问题,只要吃些相应的食物就可以克服。”

    他喘了一口气,特意说道:“这就是儿臣说的吃。”

    李世民现在也有些相信李佑的话了,可是看到李佑洋洋得意的样子,还是有些不顺眼。他心急火燎地催促道:“赶紧往下说。”

    “夜盲症主要是缺少缺乏一种叫做维生素的物质,呃,这个维生素就是一种营养物质。吃富含这种物质的食物就能够防治。

    比如:1.常食苹果《世界和我国的苹果栽培历史》,可防治夜盲症。

    2.新鲜鲫鱼,洗净,清炖鲫鱼汤,食鱼饮汤。

    3.菠菜2两,猪肝3两,同煮汤食之。能提高视力,可治夜盲、视力减退……

    这里臣就不一一列举了。散朝后臣会列出相应的食谱。”李佑说道。

    接着,他又讲了雪盲症的防治方法。

    这时,左领军大将军,卢国公程咬金站出来说道:“不错,当年臣在陇右道打仗,曾经得过夜盲症,当时就是因为很久没有吃蔬菜。后来,臣下山后,正常吃蔬菜肉食,很快就好了。”

    “啊,原来如此啊!”众人都感叹了起来。

    李世民十分兴奋,赞道:“好,宜阳王为朝廷解决了一项大问题,很好。”

    李泰听到李世民赞扬李佑,心中愈发不爽,他不甘心地问道:“这个靠吃能够解决,那么,吐谷浑人烧掉了牧草,大军远征没有粮草,总不能靠吃就解决了吧?”

    李佑笑道:“四哥,你还别说,真是靠吃就行。”

    说完,他转向李世民,严肃地说道:“父皇,儿臣有一个计策,保证两个月内就能拿下吐谷浑。”

    “什么?”大臣们都很吃惊。

    李世民也很惊讶,他说道:“说来听听。”

    李佑说道:“此乃军机大事,儿臣请求单独奏报。”

    李世民明白了过来,点点头说道:“好了,今天的朝会就到这里吧。太子李承乾、蜀王、魏王、宜阳王,房玄龄、长孙无忌、岑文本,随我到两仪殿议事。”说完,起身走了。

    在前往两仪殿的路上,李承乾过来说道:“五弟,你研究的这个膳食还真是有用。我听内侍(太监)们说了,你给父皇做了什么叫做‘佛跳墙’的菜,父皇赞不绝口呢。什么时候做来我尝尝?”

    李泰今天有点失常,不过,他这人圆滑,很快就调整过来了。他过来说道:“五弟,真是没想到,你研究厨艺,还能研究出这样的学问,佩服啊。”

    李佑不愿意得罪小人,于是笑道:“四哥,你博学多才。我只是机缘巧合,正好懂得一点饮食方面的知识,瞎猫碰上了死耗子了。呵呵。”

    李恪过来拍了拍李佑的肩膀,说道:“你骗走了我府上的猪肉,那东西到底是如何做的,让我也尝尝啊。”

    李佑笑道:“三哥,咱们是邻居,你过去不就行了。”

    几个人说说笑笑的,完全没有芥蒂的样子。李佑可是知道唐朝历史的,他不会被这表面现象所迷惑的。

    来到了两仪殿李世民的书房。李世民迫不及待地问道:“宜阳王,你说的计策是什么?”

    李佑说道:“这里面的第一个问题,还是吃的问题。首先,吐谷浑人烧掉了草原和山上的、去年冬天留下来的牧草,而那里气候寒冷,要到五月下旬牧草才能够食用。因此,第一个问题就是解决草料的问题。

    不过,儿臣想先说另外一个问题。吐谷浑人烧掉了牧草,实行了坚壁清野,加上道路难行,我大军行动补给困难,这也是吃的问题。

    下面,儿臣先说这个问题。

    大军行进,需要携带大量的粮食蔬菜,交通不便,能够携带的粮草数量有限。由于吐谷浑大部分地区植被稀疏,燃料难以解决,因此还要携带燃料。这样的话,粮草就更加难以携带了。”

    “不错,说得有道理。殿下,你有什么解决的方法?”房玄龄问道。

第十一章 剽窃侯君集的创意

    李佑说道:“这个不难,我以前出去打猎,研究了一种方便食品,便于携带,不需要引火做饭,也能够保证士兵们所需的营养和热量。这种食品就是炒面……”

    这里的炒面不是炒面条,而是一种混合面粉。抗美援朝的时候,由于敌机封锁,后勤供应困难。为了保证战士的饮食,志愿军特地发明了一种熟食,是用百分之七十的小麦,百分之三十的大豆、高梁、玉米等杂粮为原料。先炒熟,加食盐进行混合后成为一种易于运输、能较长期储存、便于食用的方便食品。这种食品便于携带,无需加热就可以直接食用。

    这些食材中,唐朝除了没有玉米以外,其他的都有。而且这种食品中不用玉米也行,制造起来不成问题。如果再在里面添加脱水的蔬菜,就可以解决所需的营养问题。

    说完这个以后,李佑说道:“解决了将士们的食品问题,可以腾出更多的人力物力解决战马的草料问题。”

    众人听得频频点头。

    李佑继续说道:“儿臣有个建议。对于能否在这个时节进军的问题,大家都有疑问。那么吐谷浑人也会这样认为,我军不会在这个时节进军。因此,这就给我军创造了一个机会。

    我军可以选择精悍将士,组建一支突击部队,一人双马,其中一匹马携带精致的马料,食品由人自己携带。完全可以在十天之内穿越祁连山大峡谷,直奔吐谷浑的王城伏俟城,擒贼擒王,打他一个措手不及。到了那里,粮草的补给就不成问题了。”

    李泰听李佑说得头头是道,又提出了一个问题,他说道:“你这是一厢情愿,万一路上遇到其他情况,补给跟不上怎么办?”

    李佑斩钉截铁地说道:“一人双马,实在不行,就杀战马吃肉!”

    其实,李佑没有什么军事常识,而是他脑子里有科技图书馆,他查阅了资料,知道历史走向。当时李靖决定退兵,兵部左侍郎侯君集就提出了李佑现在提出的建议,并且据理力争,将官司打到了李世民这里。唐军最终采纳了侯君集的建议,一战成功。

    当然了,有了李佑的帮忙,侯君集的奔袭行动要方便的多了,伤亡也会小很多。

    李佑说完后,李世民思索了一会儿,问道:“宜阳王的建议,你们有何看法?”

    现在是关键时刻,李泰聪明,就不发表意见了。他本身就对军事外行,万一说错了,就不好了。

    李承乾拿不定主意,也没有说话。

    李恪性格像李世民,对于兵书战策也很有研究,他说道:“父皇,儿臣觉得可行。”

    岑文本在权万纪之前,也当过李恪的师傅,自然支持李恪的意见。

    长孙无忌是个全才,能文能武,他考虑了一阵,说道:“臣觉得可行。本来臣就赞成马上进军。有了宜阳王殿下的供给保障,就更加可行了。”

    房玄龄点点头说道:“战事久拖不决,对我军不利。臣赞成宜阳王殿下的意见。”

    正在这时,兵部右侍郎张亮求见。

    张亮进来后,说道:“陛下,侯君集送来了奏章,请您过目。”

    李世民接过来看了一会儿,说道:“侯君集的意见和宜阳王的意见一致。”

    长孙无忌激动地说道:“陛下,可以下决心了。”

    李世民大手一挥,果决地说道:“好,就照侯君集的意见办。宜阳王李佑,将你的方略和食谱写成军报,送给大将军李靖和侯君集。”

    李佑说道:“儿臣遵旨。”

    李世民望了李佑一眼,难得地露出了一丝欣赏的笑容,他说道:“你和房玄龄,立刻去办理此事。晚膳到你母妃那里去用吧。到时候,我也过去。”

    “哇!”这个待遇,李承乾和李恪都羡慕不已。李泰受宠,享受过多次,但是此刻,他心中也微微泛酸。

    唐朝的政府机构,实行的是三省六部制。中书省相当于政府办公厅,执掌印玺,下达圣旨。门下省掌管政令的审核和出纳。尚书省设置左、右仆射,掌管行政,总管六部。

    李佑和房玄龄出了皇宫,来到皇城尚书省。进了房玄龄的办公室,房玄龄对仆役吩咐道:“去把老夫珍藏的顾诸紫笋取来,给殿下煮上。”顾诸紫笋是唐朝名茶,又名顾诸茶、紫笋茶,产于湖州(现浙江长兴),是唐朝九大名茶之首。

    李佑认真地说道:“房大人,军情紧急,我就不喝茶了,赶紧办事要紧。”

    房玄龄望了他一眼,心道:“这位渣王似乎也没有那么不堪吗,这不是挺懂事的吗?”

    其实,他哪里知道,那是李佑嫌弃他的茶叶。

    唐朝初年有茶,而且有不少的好茶品种,可是,加工工艺却不过关。茶叶必须干燥,才能储存和运输。唐朝人不懂炒茶工艺,茶叶又不能在阳光下暴晒,因此,他们是在通风的房间里阴干。这样制出的茶叶,用开水冲泡味道就不好了。于是,唐朝人就煮茶来喝。

    煮茶其实和煮菜汤一样,只不过是里面不是白菜或者萝卜之类的东西,里面的主料是茶叶。煮茶的时候会根据主人的喜好放上葱姜蒜或者食盐,煮出来的东西也不叫茶,而是叫茶汤。

    李佑一听要喝这个,胃口就没有了。

    李佑写完了以后,房玄龄叫来了兵部的信使,李佑又详细跟他交代了注意事项,一直忙碌了很长时间,才算是忙完了公务。

    看到李佑认真的样子,房玄龄对他增添了一些好感。

第十二章 各方反应

    广翠殿。

    阴妃娘娘昨晚一晚上都没有睡好觉,做梦都梦见自己的儿子上朝出丑,又惹得李世民生气了。

    今天早起,她顶着黑眼圈,胡乱吃了几口,就派贴身内侍汪卓到太极殿打探消息,如果李佑惹祸,她好赶紧找李世民求情。

    “唉,可怜天下父母心,不,母亲的心啊!”

    巧云看到阴妃娘娘心神不宁的样子,劝道:“娘娘,殿下他已经是大人了,他不是已经说要上进了吗,不会再惹祸了。”

    阴妃娘娘皱着眉头说道:“但愿吧。”

    巧云十分乖巧,笑着说道:“娘娘,奴婢觉得殿下昨天说的那句话很对。”

    阴妃娘娘问道:“什么话?”

    巧云说道:“殿下说,娘娘您这么聪明,他是您的儿子,怎么会不聪明呢?在奴婢心目中,娘娘是最聪明的人了。”

    “你呀,就会安慰我。”阴妃娘娘笑了。

    散朝的时间过了,汪卓还没有来回话,阴妃娘娘又有些坐不住了。她说道:“汪卓是怎么回事儿,也不来回个话?巧云,你去一趟,看看是个什么情况?”

    巧云应声去了。

    阴妃娘娘信佛,她双手合十,说道:“佛祖保佑,我家佑儿平平安安,不要再惹祸了。”

    “娘娘,娘娘!”

    忽然,外面传来了一阵喊声,还有人急促的脚步声。

    阴妃娘娘心里“咯噔”一下,感到李佑又惹祸了。

    这时,巧云进来了,她的身后跟着汪卓。巧云满脸喜色,汪卓则直接跪下了,他说道:“娘娘,大喜,大喜啊!”

    “嗯?什么大喜?”阴妃娘娘如坠梦中。李佑向来都是惹祸,阴妃娘娘只是盼望他惹的祸不要太大,哪里还有什么喜事?

    汪卓显然跑得很急,他气喘吁吁地说道:“娘娘,今天殿下上朝,正好遇到大将军……”他把听来的事情,添油加醋地学了一遍。

    “这……可能吗?”自己的儿子是个什么货色,阴妃娘娘可是清清楚楚的,如此军国大事,就他这个混不……这个孩子能够解决?”她实在是不信。

    “是真的。陛下为了褒奖他,让殿下晚膳来咱们广翠殿来用,陛下他也要亲自来呢!”汪卓激动地说道。

    巧云笑道:“娘娘,是真的。奴婢也要沾沾喜气,向您讨赏呢。”

    阴妃娘娘眼泪刷的一下流了下来,她双手合十,念叨着:“佛祖真的显灵了,佑儿他出息了。”

    过了一会儿,她擦擦眼泪,笑道:“好,有赏,来人啊,看赏!”

    “谢娘娘。”广翠殿里喜气洋洋。

    阴妃娘娘十分高兴,在她的印象中,李世民为了儿子李佑来自己这里,这可是第二次,第一次是李佑出生时。隔着这么多年,李世民才又一次因为李佑来这里的。

    她兴奋地说道:“来呀,赶紧准备,迎接圣驾。”

    巧云笑道:“娘娘,太早了,陛下晚膳的时候才来呢。”

    阴妃娘娘有点不好意思地笑了。

    李佑离开皇城,在白虎和黑豹的护卫下,朝着自己的王府走去,还没到门口,远远地看到门口站着一大群人,足足不下百人!

    “什么情况?”李佑有些奇怪。

    白虎机灵,马上说道:“殿下,小人过去看看。”说完,飞马奔了过去。不一会儿,他就回来了,远远的就兴奋地喊道:“王爷,好事啊,是咱们府上的人,听说王爷您今天大展神威,立了大功,都到门口迎接您了。”

    原来,李佑这货向来都是惹祸,宜阳王府上的人到哪里都不受待见,都觉得低人一等。如今,王爷立了大功,总算是扬眉吐气了一回,于是,在长史黄素新的带领下,众人一起在门前迎接李佑。

    李佑很高兴,又有点难为情,他在宜阳王府住了这么多年,这可是头一遭啊。他挥鞭在马屁股上抽了一下,快速奔了过去。

    “恭喜殿下!”看到李佑过来,在黄素新的带领下,众人一起恭贺道。

    “哈哈哈”,李佑咧嘴笑道:“同喜、同喜。”

    黄素新在宜阳王府当长史已经两年了,心情一直很郁闷。就他伺候的这位爷,是所有皇子中最渣的一位,跟着他是没有前途的。没想到峰回路转,铁树开花,王爷也有出彩的一天。

    他有点小激动,他说道:“臣恭喜殿下了。臣早就发现殿下天赋异禀,所谓‘三年不鸣一鸣惊人’,殿下果然大放异彩啊!”

    “是啊,是啊。恭喜殿下。”众人七嘴八舌地恭维着。

    李佑也有点小幸福,学着李世民的样子,大手一挥,说道:“好好,同喜,今天中午摆宴,全府上下,一同庆祝。”

    不远处,蜀王府的长史权万纪,站在梯子上,从围墙上观望,一直看到宜阳王府门口的人都散去了,才下了梯子,来到了蜀王李恪的书房。

    李恪心情有些郁闷,不解地说道:“我的这个五弟,真是成了精了,吃喝玩乐,居然还吃出了学问了。”

    李恪看不上李承乾、也看不上李泰,可是李承乾现在是太子,李泰又深得李世民的宠爱,他并不占优势。他渴望着能够立大功,博得李世民的欢心,可是,他人在京城,难得遇到什么难题,需要他立刻一展才华,从而一鸣惊人。

    可是,宜阳王这个渣货,却走了狗屎运了。

    权万纪最看好蜀王了,他全心全意教导、辅佐李恪,期望他能够有登上大宝的一天。他了解李恪的心思,笑道:“殿下,宜阳王殿下只是个长不大的孩子,以他这样的性情,是成不了什么气候的。您完全不必在意。”

    李恪并没有将李佑放在眼里,他只是觉得自己错失了一次立功的机会,觉得有些惋惜。他点点头,不再说话。

    今天最郁闷的要数魏王李泰了。

    离开两仪殿,李泰就拉着个驴脸。不过,那是在没有人的时候。这位爷天生的就是个好演员,路上遇到人,马上就是满面春风的样子,要多亲切又多亲切。可是他转脸继续是一副驴面孔。

    回到自己的寝殿后,他抓起一个和田玉雕的茶杯,狠狠地摔在地上,他心中的怒气,似乎随着满地飞溅的碎片,消减了不少。

    不久,魏王的死党刑部侍郎阎立本和魏王府长史王聪求见,跟在他们后面的还有御史李彦。

第十三章 他是别人的爹

    见到地上四散的玉石碎片,阎立本等人就知道李泰心中的怒气有多大了。李彦自知今天自己表现不佳,进来就跪下请罪:“殿下,臣无能,让您失望了,请您责罚。”

    李泰瞪了他一眼,没有吭气。

    阎立本是唐朝著名的政治家和画家,才华横溢,是李泰的老师。他看到李泰气恼的样子,劝道:“殿下,其实这件事,怪不得李御史,就连臣也没有料到,那个宜阳王殿下居然能够从下厨这样的贱役中,悟出了这样的学问。要说有过错,老臣当领其罪。”

    李泰修养还是很好了,他深吸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了笑容,说道:“起来吧,这件事不怪你。”

    李彦谢过了李泰,站了起来。

    李泰吩咐下人打扫了地面,给各位心腹赐座。他说道:“我这些年来养精蓄锐,韬光养晦,眼看着父皇对我越来越器重,却突然又杀出个宜阳王来,实在是令人心累。”

    阎立本笑道:“殿下,您不必在意,就宜阳王殿下那种品行,恶名昭著,他有可能对您构成威胁吗?”

    李泰想了想,笑道:“也是,我今天有些失态了,跟他这样的货色较劲,实在是让大家见笑了。惭愧,惭愧。”

    说完,他对着李彦说道:“李御史,你尽力了,我今天态度不好,你不要介意。”

    李彦急忙站起,说道:“殿下,您真是宽仁大度,臣愿为殿下效死。”说着,跪了下去。

    “好,好,起来吧。”李泰伸手扶起了他。

    阎立本说道:“宜阳王殿下不足为虑,不过,还是不能给他任何机会。”

    长史王聪说道:“是啊,今晚的晚膳,陛下要召见宜阳王殿下,还得设法阻止他。”

    李泰自信地笑道:“这还不容易吗?在父皇的眼中,他什么要不是。”

    说完,他摸了摸自己的头,说道:“哎呀,本王的头今天下午要是疼起来,可怎么办啊?”

    众人一起大笑。

    中午,李佑喝了点酒,睡到了下午四点,出门上马直奔皇宫。

    广翠殿。

    阴妃娘娘很忙,她指挥着太监和侍女们将宫里仔细打扫,又亲自指挥着李佑派来的周乾等人安排晚膳,就等着李世民过来了。她想趁着这个机会,让李世民转变对李佑的看法,好好培养李佑。

    眼看着都快五点了,李佑还没过来,阴妃娘娘有点着急了,她想在李世民到来之前,再好好叮嘱一下李佑,让他好好表现,尽量给李世民留下好印象。

    她不断打发人到后宫门口查看,叮嘱他们一见到李佑,让他赶紧过来。

    五点十分,李佑终于来了。阴妃娘娘一见到李佑,嗔怪道:“佑儿,你也真是的,你父皇一会儿就来了,你难道还要让他等你不成?这孩子,总是没心没肺的。”

    李佑笑道:“母妃,看您紧张的,不就是一起用个晚膳吗,有什么了不起的?”

    阴妃娘娘伸手在他的背上拍了一下,说道:“你这孩子,你父皇极少和皇子们一起用膳,这是多大的恩典?你呀……”

    她望着李佑,亲手替他整理了头发和束冠,说道:“佑儿,你第一天上朝,就立下了大功,母妃真是为你高兴啊。”说着,眼圈就红了。

    阴妃娘娘不容易啊。

    她的父亲阴世师是隋骠骑将军、左翊卫将军,在617年,李渊在太原起兵后,阴世师将他十四岁的小儿子李智云杀死,并且刨了李渊的祖坟。李渊进入长安后,杀掉了阴世师。两家人可谓是国仇家恨。

    后来,李世民心胸开阔,娶了或者说霸占了阴世师的女儿,也就是现在的阴妃。在这样的背景下,可以想见她的日子过得有多么的艰辛。

    阴妃凭借着自己的美貌和智慧,赢得了李世民的欢心,又为李世民生了儿子,终于有了今天的地位。可惜的是,李佑这货实在是太不争气了。

    如今,李佑终于出息了,阴妃心中的喜悦可想而知。

    阴妃絮絮叨叨地叮嘱李佑,千万要珍惜这次机会,给李世民留下好的印象。

    这时,巧云和周乾都过来禀报,说一切准备就绪了。阴妃派汪卓到院子门口盯着,让他见到陛下过来,赶紧报信。

    日落西山,晚霞展现了残阳最后的辉煌,逐渐黯淡下去。

    就在阴妃热切的期待中,太监副总管崔炳石来了,他似笑非笑、阴阳怪气地说道:“娘娘,陛下有旨,魏王殿下突然头疼发作,他亲自前去探望,今天就不来了。”

    阴妃心中极其失望,心道:“自己的孩子,在父亲面前,还是不如人家的孩子重要啊。”

    崔炳石走后,阴妃担心李佑的情绪受到影响,强颜欢笑道:“佑儿,今天不巧,你父皇来不了,下次吧。”

    李佑心中也有些失望,哪个做子女的不希望得到父亲的重视、何况是李世民这样的牛人呢?他冷笑道:“李泰病得真是时候。我这个父皇,嗨,他只是父皇,不是我爹啊。”

    阴妃心在滴血,可是她仍然笑着说道:“佑儿,别这么想,你父皇能够有这样的表示,真的很不错了,这也是你自己争取来的。无论任何,今后要好好表现,别让你父皇和我失望。”

    李佑心道:“李泰这么做,已经是开始针对自己了,自己如果表现得出众,恐怕就不只是李泰针对自己了。”不过,他没有对阴妃说出这些,他笑道:“母妃,孩儿知道了。”

    李佑陪着母亲用了晚膳,回到了宜阳王府,就看到舅舅阴弘治等在客房里。他一见到李佑,就兴奋地说道:“殿下,陛下都跟你谈了些什么?”

    李佑平淡地说道:“没有,他就没来。四哥病了,父皇去看他了。”

    阴弘治气愤地说道:“哼哼,李泰病的真是时候啊!殿下,他这明摆着就是针对你来的。”

    李佑笑笑,说道:“舅舅,犯不着这样生气的。”

    阴弘治看到他无所谓的样子,有些恨铁不成钢,说道:“你呀,人家明摆着欺负咱们呢,你就忍得下去?”

第十四章 我在做学问

    李佑知道他是在激自己,笑道:“行了,舅舅,你的心思我明白。”

    说完后,他对门外喊道:“喜鹊。”

    “奴婢在。”喜鹊应声进来了。她说道:“王爷有何吩咐?”

    李佑说道:“你出去告诉白虎和黑豹,把好这道门,不准任何人接近。”

    “是,王爷。”喜鹊出去了。

    阴弘治看到李佑认真的样子,知道他有机密要讲,坐直了身子,等着他说话。

    李佑说道:“舅舅,你的心思我明白。不过,你最好打消了那个念头。一来,那个位置(皇位)没意思,那是个苦差事,整天都生活在阴谋和算计之中,发个洪水,闹个旱灾都要头疼,没劲。

    再说了,你就是有那个想法,也做不到的。别人不说,我大哥李承乾和四哥李泰,那是皇后娘娘的骨肉,长孙一脉中皇后娘娘、长孙无忌、长孙顺德,哪个是好惹的?咱们的根基比起人家来,差得不是一点半点啊。”

    看到阴弘治还有些不服气,李佑接着说道:“我三哥李恪的母妃是隋炀帝的女儿,现在朝廷里前朝留下来的官员们不在少数,他们都支持李恪。岑文本是个厉害角色吧?他是李恪的老师,也是他的死党,就他一个人,舅舅你就比不了。

    总而言之,咱们是争不过他们的。”

    阴弘治没有被打击到,反而眼前一亮。他现在才发现,自己的这个混不吝的外甥,原来不是个愣头青,他对朝廷中的局势竟然看得如此清晰。

    他眉毛一扬,正要说话,李佑摆手说道:“舅舅,你可别劝我,我不会听你的。我胸无大志,就想当个闲散王爷,吃点喝点,混吃等死。”

    阴弘治心中暗暗盘算道:“这家伙看来真是个聪明人,以前我看不到希望,现在好了,就凭着他这份洞察力,还真有一拼的可能了。”

    不过,他了解李佑的个性,也不逼他,决定顺其自然,找机会再劝说他。他笑道:“你说得不错,我不再瞎琢磨了。今晚,我就不走了,咱们甥舅两个好好喝上一杯。”

    一说起吃喝,李佑顿时来了精神,他说道:“舅舅,这个我喜欢,我告诉你吧……”

    每天上朝,李佑往那里一站,闭上眼睛,两耳不问堂上事,一心只在做学问。对于他来说,每天上朝的时间,就是在关禁闭,太难受了,于是就利用这段时间遐想,琢磨中午吃什么,想好了中午饭,再想晚饭。

    刚开始的时候,李泰等人还盯着他,后来见他总是一言不发,就懒得理他了。

    这天,他继续做吃的学问,做着做着就睡着了。

    这时,河东道沧州、隶州送来邸报,催问安置灾民的事情。

    去年那一带沿海地区遭遇台风和水灾,大量农田毁坏,粮食减产,许多农民生计无着落,朝廷给予了赈灾。可是,大批农民需要重新安置,朝廷答应了在陇右道给予安置,可是遇到了和吐谷浑开战,一直没有很好落实。眼看春耕开始了,还有上万人没有安置,灾民情绪激动,有酿成暴乱的危险。当地官府急眼了,就来催问朝廷。

    李世民问道:“户部,这件事你们是如何处理的?”

    户部尚书高静明出班说道:“陛下,这件事臣等一直在做。陇右道正在打仗,只好在其它地区安置。朝廷实行均田制这些年来,大块的土地已经分配完了,灾民的安置只能够由各州县进行调节,而各州县现有的土地已经不够分配的了,只能够开垦荒地。这些荒地零零散散的,目前正在进行统计,因此尚未完成安置。”

    高静明一贯踏实勤恳,李世民没有责备他,问道:“各位爱卿,你们有什么办法?”

    太子李承乾出来说道:“父皇,儿臣以为,这么多人聚集在一起,实在是危险,不如将他们分散开来,交给各地州府去安置。”

    他的话有一定的道理,博得了不少大臣的支持。

    “不妥,这些人分散到各地,一时安置不了,连住宿都需要解决,就会在各地制造麻烦,给当地官府增加很大的负担,还不如将他们留在当地,最起码还有个住的地方。”李泰站出来说道。

    他的话也有一定的道理,支持者们一起附和。

    李恪也想发表意见,可是却想不出比他们更好的意见,于是就默不作声。

    这时,一个略显消瘦,面目清秀,气度儒雅的中年人站了出来,他就是吏部尚书长孙无忌。他是太子的舅舅,也是他坚定的支持者。他说道:“臣赞同太子殿下的意见,上万的灾民聚集在一起,是个很大的不安定因素,一旦引发暴乱,后果不堪设想。

    将他们分散到各个州县,这些人无法抱团,即便是给当地增添了一些麻烦,却不至于酿成大祸。两害相权取其轻嘛。”

    阎立本站出来说道:“臣赞同魏王殿下的意见,这些灾民在当地居住,当地官府熟悉他们的情况,一旦有事,还便于控制。将他们分散到各地,将给各地州府带来不安定的因素,也会败坏朝廷的声誉。臣不建议仓促分散安置。”

    李世民觉得他们说得都有道理,于是说道:“各位爱卿,你们有什么其它意见,没有的话,就讨论太子和魏王的意见。”

    于是,太子和魏王的支持者们又开始在朝堂上“嗡嗡嗡”地展开辩论。

    李佑沉浸在对于美食的意淫之中,默默地享受着美食的快感,口水顺着嘴角往下流淌。

    经过了长时间辩论,李泰的意见占了上风。李世民决定,灾民暂时留在该地,朝廷调拨粮食,维持他们的生活,等吐谷浑战事结束后,统一安置。

    李泰战胜了李承乾,洋洋得意,他下意识地望了一眼李佑,突然说道:“宜阳王,你在干什么?”

    这下,大家的注意力又一下子集中在了李佑身上。

    “啊?”李佑睁开无辜的大眼睛,茫然望着四周。

    李世民这才想起来了,李佑这些天来,就没有在朝廷上说过一句话,自己都把他给忘了。此刻,看到他那副懵懵懂懂的样子,李世民气就不打一处来。

    他说道:“宜阳王,你在哪里干什么?”

    李佑一时没有反应过来,他说道:“儿臣,儿臣正在做学问。”

第十五章 吃,还是吃啊

    “这里是做学问的地方吗?你说说看,你做的是什么学问?”李世民厉声问道。

    “儿臣正在研究吃的问题。”李佑认真地说道。

    “哈哈哈哈”,众臣又是一阵大笑。

    李佑眼睛一瞪,大声说道:“笑什么,有那么好笑吗?”

    “哈哈哈哈”,众臣笑得更厉害了。

    李泰说道:“你侥幸解决了一件事情,难道以为吃就能解决所有的事情吗?哈哈哈哈。”

    房玄龄原本对李佑还有些好感,此刻却也有些看轻他了,不由得微微摇头。

    阴弘治很郁闷,心道:“李佑明明很聪明,他这是在干什么?”

    李世民真怒了,他说道:“朕让你上朝参与政事,你却在这里胡说八道,平时让你做学问你不做,这个时候却来研究什么吃的学问,简直是不成体统。你……”

    李世民手指着李佑正要发飙,就听有人喊道:“陛下,河南道送来急报。”

    李世民只好暂时放过李佑,来处理眼前的事情。

    河南道观察使送来紧急邸报,说郑州、许州、汴州一带发生了大规模疫病,很多人患上了大脖子病,当地已经采取了措施,但是病情不见好转,反而有越来越多的人发病了。

    李世民说道:“传刘全忠。”

    不久,太医院院正刘传忠来了。他看完了这个邸报之后,苦着脸说道:“陛下,恕臣无能,这种病臣以前听说过,可是没有见过,一时不知道如何处置。”

    李世民问道:“太医院其他人呢,他们有没有能够治疗此病的方法?”

    刘传忠摇摇头说道:“没有,太医院每个人的医术,臣都很了解。”

    李世民心中郁闷,他明明知道大臣们不可能有办法,还是抱着希望问道:“你们大家有什么办法?”

    大殿上叽叽喳喳地议论了一阵,就没有了声息。

    李佑明白是怎么回事儿,他又查了一下资料,确定了下来。不过,他很犹豫,上次他没有忍住,出了风头,结果已经引起了李泰等人的注意,这要是在出风头,今后的日子就难过了。

    “可是,我三观很正啊,这么多患者,要是不伸手,良心不安啊。可是……我就想平平安安地当个吃货,这……”他还是拿不定主意。

    突然,阴弘治站了出来,他说道:“陛下,宜阳王殿下也许有办法。”

    这话一出,众人的目光一下子集中到了李佑身上。

    “我靠,我还有这样的舅舅,这不是害我吗?!”李佑哭笑不得。

    李世民问道:“宜阳王,你有什么办法?”

    李佑仍然没有想好说还是不说,他吞吞吐吐地说道:“儿臣……儿臣……”

    看到李佑这幅模样,李泰讥讽地笑道:“他能够有什么办法?除了会吃,他还能干什么?”李泰刚刚受到赞扬,担心李佑抢了自己的风头。

    “哈哈哈哈”,众人又是一阵大笑。

    本来李佑没有拿定主意,被这些人一激,怒了。他大声说道:“父皇,儿臣有办法!”

    大殿上一下子安静了下来。

    李世民原本正要发飙,闻言一怔,他问道:“你说,什么办法?”

    李佑说道:“父皇,刚才的两个问题,儿臣都能解决,不过……”

    “不过,什么?”李世民问道。

    “儿臣不仅可以解决,而且不需要朝廷花费任何的费用,还能给朝廷增加收入。”李佑说道。

    “这可能吗?”大殿上议论纷纷。

    安置灾民和治疗疫病,历来都是要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李佑竟然说不需要朝廷出钱,还能增加收入,这也太雷人了!

    没人相信,李世民也不信。他说道:“你说说看,什么办法?”

    李佑说道:“父皇,儿臣解决了这个问题,能不能求个恩典?”

    李世民说道:“你要是真的解决了这些问题,你要什么,我就给你什么。”

    李佑说道:“那好,儿臣一上朝就头疼。儿臣要是解决了这些问题,请准许儿臣不再上朝。”

    “这叫什么问题?”众人一阵纳闷。

    阴弘治想哭,他努力逼着李佑上进,结果可好,人家直接就躲了!

    李世民此刻也有想下去抽他的感觉:“合着我抬举你,你竟然如此不知上进。”

    他拉着脸说道:“好吧,你要是真的解决了这些问题,朕就准许你不上朝了。”

    李佑说道:“您说话算数?”

    李世民怒了,说道:“解决了此事,你就滚吧。”

    李佑大喜,说道:“谢谢父皇。其实这些事情很简单,吃啊,一吃就好了。”

    有了上次吐谷浑事情的经验,这次没人敢笑话他了。

    李佑查阅了历史,知道去年江淮地区发大水,影响了海盐的运输,上述发病地区,临时调拨了内地的岩盐,这些盐缺乏碘。这些地区的人长期食用海盐,对于岩盐不适应,才引发了大脖子病。

    李佑说道:“这个大脖子病,叫做碘缺乏症。这是因为去年江淮地区大雨,引发洪水……”他讲了发病的原因。

    “原来如此。”众人一阵议论。

    李佑接着说道:“这件事情很简单,正常食用海盐,就可以缓解,慢慢地就可使治愈。在这里,儿臣推荐一种食材,就是海带,这里面含碘量大,还容易吸收。”

    唐朝人不吃海带,一来不知道可以食用,二来海带本身难以入味,也没有人愿意吃。

    “这个海带可是好东西啊,儿臣有很多海带的食谱,做出来味道极佳……”一提到吃,李佑顿时来了精神。

    他说道:“海带在海里多得是,不要钱。不是有万把人没有安置吗,他们就住在海边,组织他们打捞海带,运到疫病地区,还可以运来长安和其它地区。创造的利润,养活这些人完全没有问题。

    这样,朝廷不再需要安置这些人,他们本来也不愿意离开故土。他们创造的财富,还可以为朝廷增加税收,岂不是一举两得吗?”

    “这……”竟然还有这样解决的方法。大臣们都用怪异眼神望着李佑。

    一听说不需要花钱,户部尚书高静明马上出来支持,他说道:“这个主意好啊,臣赞成。”

    大臣们纷纷赞成。

    李世民有些不信,望着太医院院正刘全忠,问道:“可行吗?”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20444/ 第一时间欣赏吃货唐朝最新章节! 作者:肥皂快乐水所写的《吃货唐朝》为转载作品,吃货唐朝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吃货唐朝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吃货唐朝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吃货唐朝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吃货唐朝介绍:
一个现代吃货,来到唐朝,他想干什么?他能干什么?
一个字:吃!
诗词歌赋可以吃,瘟疫灾害可以吃,拓土开疆照样能吃。
吃出个繁华似锦,吃出个太平盛世!
唉,真是太失败了,吃了这么多,我怎么就胖不起来呢?!
吃货李佑嘚瑟地说道!
吃货唐朝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吃货唐朝,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吃货唐朝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