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赵公子TXT下载赵公子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赵公子全文阅读

作者:半城流烟     赵公子txt下载     赵公子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二百四十二章 温水煮青蛙

    赵嘉听到了韩国使者的质问,却是脸色微冷,继而转头质问:“昔年冯亭将上党献给赵国,以致祸水东引,使得秦以举国之力攻赵,致赵有长平大败。”

    “请问战争过后,韩国为何不如约将上党交给赵国?”

    各国将领脸色微动,想到了当年因为上党赵国所遭逢的大难,都不由将目光放在了韩国使者身上。

    赵嘉见状,却是悄悄松了口气。

    此番赵国占据上党,可不准备再还给韩国,之所以将上党南部给魏国,不仅是为了笼络其成为盟友,也为了让魏国继续与秦接壤。

    那样的话,魏国就会时刻保持对于秦国的畏惧与警惕,赵嘉才可以将其绑在合纵这辆战车上。

    只不过,韩国毕竟乃是合纵国之一。

    如果贸然占据上党不归还给韩国,难保其余各国不会因此心寒,继而影响各国合纵信心。

    现在,赵嘉提起长平大战旧事,就是为了给赵国占据上党一个合理的借口。

    楚国与赵国亲近,自然会毫不保留的支持赵嘉。

    魏国有了赵嘉割让上党南部六城的承诺,自然也不希望上党重新被韩国拿回。

    有了楚、魏两国的支持,齐、燕两国纵然有些想法,也必然不会为韩国说话,彼时上党归属自然能够由赵嘉说了算。

    韩国使者闻言,当即脸色涨得通红,不过很快就反应过来,说道:“当年献上党给赵国,只是冯亭个人之举,并未经过大王同意,自然当不得真。”

    “更何况,那已经是很久之前的事情,公子现在拿出来说事,未免有些太过勉强。”

    赵嘉却是笑道:“既然阁下说那是很久以前之事,不能拿出来说事,那么我们就拿如今之上党说事。”

    “请问韩国加入盟军以前,上党被谁占据?“

    韩国使者尚未说话,魏将已经大笑道:“自然是被赵国占据。”

    赵嘉对着魏将微微一笑,继续说道:“彼时赵、韩两国为敌,秦国甚至攻下野王,切断了韩国与上党之间联系,赵国既然占据上党,上党理因属于赵国。”

    “更何况,此战韩国除了提供粮草以外,出力并不算多,齐、燕两国都寸土未得,反而让韩国占据两周富庶之地,韩纵以两周富庶之地换上党,恐怕也不吃亏。”

    “韩国难道还贪心不足,占据了两周富庶之地,还想要回上党?”

    齐、燕两国将领听到这里,也都纷纷附和:“相比起吾等,韩国已经获利甚多,若不将上党分给赵、魏两国,他们此战岂非寸土未得?”

    “公子早就说过,合纵各国都要获得利益,又岂能让韩国独获利耶!”

    楚国与赵国交好,这次又托赵嘉的福攻下了整个南郡,国力大增,春申君黄歇以及楚国各个将领,自然也纷纷为赵嘉说话。

    一时间,各国将领纷纷同意将上党分给赵、魏两国,韩国使者见此情况,根本不敢再说什么。

    韩毕竟乃是小国,此番占据两周富庶之地,已经引起了各国眼红,如果再人心不足蛇吞象,难保各国不会索性灭了韩国,将其领地瓜分。

    直到此时,韩国使者才反应过来,为何当初赵嘉会将两周富庶之地让给韩国了。

    原来,赵国早就不准备归还上党,让韩国占据两周富庶之地,也是变相给韩国补偿。

    奈何弱国无外交,特别是在各国瓜分战利品之时,弱小的韩国根本没有丝毫话语权,只能寄希望于大国的施舍。

    韩国使者也知道,无论如何也不能与各国翻脸,否则纵然各国不灭了韩国,韩国也挡不住秦国的进攻,早晚难逃亡国命运。

    这,就是弱国的悲哀与无奈。

    更何况,当初秦、赵两国攻韩之际,韩国已经决定将上党献给赵国,却没想到局势变幻莫测,这才导致上党最终被赵国强占。

    既然无力讨回上党,韩国使者也不会自讨没趣,只能默默忍耐。

    现如今,韩国虽然失去了上党,却获得了两周富庶之地,疆域也不像以前那般容易被人拦腰斩断,也算是因祸得福。

    眼看韩国使者已经无话可说,赵嘉这才语气稍缓,沉声道:“汝回禀韩王,就说上党分给赵、魏两国,然韩国据有两周富庶之地,只要好好经营,国力未降反升。”

    “以后若再攻秦,韩国必能再广疆域。”

    韩国使者不敢反驳,只得唯唯诺诺。

    眼看上党归属已成定局,魏将有些贪心的说道:“如今秦国龟缩不出,河东予取予求,既然如此,魏国索性占据了整个河东,岂不美哉?”

    赵嘉却是反问道:“魏国占据整个河东,守得住吗?”

    魏将疑惑道:“魏国力远不及秦国,自然挡不住秦国兵锋,然获得河东七城亦要防备秦国,占据整个河东也要防备秦国。”

    “既如此,何不索性占据整个河东,以弱秦之国乎?”

    赵嘉走到地图前面,指着河东说道:“若魏国占据整个河东,函谷关已成摆设,日后联军就能自河东出兵绕道蒲坂,直扑咸阳。”

    “将军难道以为,秦国会坐视整个河东被魏国占据?”

    魏将闻言,默然无语。

    如果魏国真的占据整个河东,秦国为了自己的安全,哪怕倾尽国力也会持续这场战争,重新将河东夺回来,建立起以函谷关为中心的防线。

    那个时候,纵然联军作为威胁,秦国也绝不会善罢甘休。

    赵嘉可以肯定。

    只要联军撤退,秦国必然会出兵夺回河东,纵然守不住,也不会落入魏国之手。

    反之,若魏国只占据河东一小块无人领地,秦国还能仰仗景山之险进行布防,未必会不惜代价鱼死网破。

    饭要慢慢吃,肉要缓缓割,温水煮青蛙才是正理。

    真要彻底逼急了秦国,让秦国感受到了莫大危险,那时真的要战火连天了。

    联军现在最重要的事情,乃是消化战利品,而不是继续与秦国死磕。

    若继续如此大规模的战争,秦国自然很难支撑下去,六国也有可能会被拖垮,不确定因素太多,双方都不愿铤而走险。

第二百四十三章 请廉颇入申岐

    公元前244年底,联军诸将在函谷关前歃血为盟,众人尽皆对天起誓,秦国若敢东出,诸侯共讨之!

    这个消息,很快就传到了位于军中的秦王政耳中,秦国上下皆忧虑异常。

    次月,赵嘉代表联军作书与秦国讲和,要求秦国承认被楚国占据的南郡、被韩国占据两周的故地、被魏国占据的河东七城,秦王不许。

    赵嘉于是陈兵黄河南岸,欲掘黄河之堤水淹曲沃。

    若黄河堤坝被挖开,函谷关以东数百里地皆成汪洋,纵联军撤退,秦国亦只能收复一片哀鸿遍野的土地,死伤的也都是秦民。

    不少秦国将领上表求情,秦王政迫于无奈,同意讲和,与各国重新划分疆域,战事乃定。

    然秦国上下言战者不在少数,哪怕双方暂时讲和,局势随时都有可能大变。

    为了防备秦国突然反悔,在联军撤退以后出兵收复故土,赵、楚、魏、韩各自占据险要地形,陈兵五万于边境,与秦国对峙。

    有了这些兵马驻守险要之地,哪怕秦国突然反悔,也能为各国再次联盟争取到足够时间。

    战争结束,赵国不仅获得燕国河间十城,又得到了上党北部广袤土地,不过上党北部十八座城池成了赵嘉封地。

    如今赵嘉之封地,疆域甚至不比韩国小,已经成为国中之国,纵然被成为战国第八雄也不为过。

    魏军营帐之内。

    “老师,和我一起回申岐之地吧。”

    赵嘉看着须发皆白的廉颇,知道若继续让其闲置下去,恐怕还没有等到自己执掌赵国,廉颇已经没有力气再上战场了。

    重活一世,于公于私赵嘉都不愿意看到,廉颇这位当世名将继续孤零零在魏国受到冷遇。

    可能有人会说,廉颇现在不是魏国上将军么?

    这么说廉颇的身份自然无妨,不过当初廉颇为了赵国,敢于豁出性命在魏国国都袭杀秦国使者甘罗,这也就注定了廉颇不可能得到魏王重用。

    此番合纵攻秦,魏王之所以让廉颇统兵,除了看重廉颇才能以外,更重要的事情还是向赵国示好。

    战争既然结束,只要廉颇带领魏军回到大梁,魏王绝对不会让这个仍旧心系赵国的猛将,成为统帅魏国所有兵马的上将军。

    廉颇若不返回赵国,等待他的命运只能是被无休止的闲置。

    “我若去申岐之地,大王那里公子如何交代?”

    说实话,这次赵王能够与赵嘉齐心协力抵御秦国,也让廉颇非常吃紧。

    可是经历过宦海沉浮的廉颇,对于人情世故看得更为透彻,知道纵然赵王与赵嘉父子关系有所好转,可是随着赵嘉实力的持续膨胀,猜忌将在所难免。

    如果说,此番胜利以后,赵嘉将上党十八座城池献给赵王,自己仍旧蜗居在申岐之地,赵王必然不会再忌惮赵嘉,反而会对其器重有加。

    可惜的是,赵嘉没有将上党十八座城池献给赵王,反而据为己有。

    这样的话,赵嘉的封地急剧扩张,必然再次给赵王造成极大压力,彼时父子两人之间必将再生间隙。

    对于赵嘉此举,廉颇也有些疑惑,想不明白赵嘉为何会这么做。

    按照廉颇的想法,只要赵嘉再忍耐十余年,等待赵王驾崩以后,赵国早晚都会成为赵嘉囊中之物。

    他完全没有必要因小失大,为了上党区区十八座城池,再次引起赵王忌惮。

    廉颇有廉颇的考虑,赵嘉也有自己的考虑。

    自从来到这个时代,赵嘉无时不刻不笼罩在秦国的阴影之下,担心不知道什么时候,赵国就被秦国所灭。

    他殚精竭虑,费尽心机壮大赵国、削弱秦国,好不容易打开了局面,让赵国有机会能与秦国争锋,绝对不愿意看到大好的局面葬送赵偃之手。

    他太了解赵偃,对方虽然也希望赵国能够强大,却有些志大才疏,而且好大喜功。

    如果自己的权利不能制衡赵偃,保不准对方会使出什么昏招,将赵国大好的局面就此葬送。

    如今赵嘉威震天下,经由此战过后,各国来投之人必然络绎不绝。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赵嘉羽翼已丰。

    如果赵偃能够以国事为重,和赵嘉齐心协力壮大赵国,赵偃不介意充当起马前卒,为赵国之强盛而奋斗。

    假如赵偃产生嫉妒、猜忌心理,想要重新对付赵嘉,羽翼已丰的赵嘉,也绝对不会坐以待毙。

    赵嘉曾经一再忍让,乃是因为自身实力、威望都有些不足,若不能迅速改朝换代,赵国必然陷入长久的内乱之中,将会毁掉赵国好不容易走出来的中兴之路。

    现在的赵嘉,已经无所畏惧。

    “老师有大功于赵,若父王不能容你,岂不寒了天下义士之心?”

    “老师但请放心,只管随我返回申岐之地即可,以后的事情,嘉自会一力承担。”

    廉颇看着眼前这位言语中散发出凛然气势的青年,脑海中不由回想起了曾经在邯郸,那位谦卑而又略显稚嫩的少年,不由暗自感叹:“他乘云化龙,终于成长起来了!”

    “既然公子都不怕,我这个半只脚迈入棺材之人,又担心什么?”

    想到这里,廉颇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道:“吾早就想要返回赵国,只是苦无门路,既然公子盛情相邀,廉颇岂敢拒绝?”

    “然受人所托,忠人之事。”

    “魏王让吾担任上将军职位,将十万魏军交由老夫统帅,老夫自然要先返回魏国,向魏王辞了官职,交接兵权以后,才能前去申岐之地投奔公子。”

    赵嘉闻言大喜,道:“既如此,索性我与老师一同前往魏国,顺便也去看看信陵君!”

    见赵嘉提起了信陵君,廉颇却是微微叹息,道:“早在大梁之时,我就听闻公子无忌被罢免兵权,甚至被限制人身自由,其因此颓废,每日将自己关在屋内沉迷酒色,许多门客也都心灰意冷离去。”

    “如今之公子无忌,早就不是以前那位举世无双的魏公子了!”

第二百四十四章 英雄迟暮

    却说联军撤退,双方战事稍息,赵嘉安顿好申岐之地的事务之后,已经到了第二年。

    魏国大梁东郊。

    这里山林水秀,空气清新,环境优美,属于私人领地,若抛开所有杂念在此地养老,倒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可是对于某些人而言,被剥夺了权利安置于此,甚至不能随意出去,却是一件令人难以容忍之事。

    赵嘉在魏礼的带领下,来到了此地,隔着很远就看到了驻扎在附近的魏**士。

    “他们这是?”

    赵嘉见状,却是转头看向魏礼,面露疑惑之色。

    魏礼闻言却是有些尴尬,虽然也不耻魏王对魏无忌所做的一切,却也不至于在外人面前给魏王招黑。

    魏礼当即强笑道:“公子身份尊贵,更兼曾经得罪过秦国,大王担心公子辞官以后无权无势,会被秦人谋害,这才派遣重兵保护公子安危。”

    赵嘉默然不语。

    魏礼虽然极力替魏王打掩护,赵嘉却也已经猜到了,魏王这么做是担心魏无忌心有不甘搞事情,明面上乃是派兵保护魏无忌,实际上却是对其进行监视、软禁。

    如果魏无忌没有搞什么小动作,这些军士的确会履行护卫之责,保护魏无忌生命安全。

    假如魏无忌想要做点能够威胁到魏王王位之事,这些护卫也就会成为一道催命符,顷刻间就能取了魏无忌性命。

    “怪不得!”

    赵嘉终于解开了一个,长时间萦绕在自己心底的疑惑。

    公子无忌名声传扬天下,当年哪怕客居赵国十余载,也能混的风生水起,被天下诸侯所敬仰。

    哪怕前番魏无忌兵权被夺,以公子无忌在列国之间的名望,只要离开了魏国,无论去哪个国家,都会被该国国君以上宾之礼待之。

    魏无忌完全没有必要,每日沉溺酒色,郁郁寡欢。

    现在的魏无忌,不是不想离开魏国,而是没有办法离开,只能被限制在看似山青水秀、风景优美的庄园内。

    “来者止步!”

    两人在护卫的簇拥下,尚未抵达庄严门口,就被严阵以待的魏**士拦住。

    他们全副武装,个个手持利刃,警惕的防备着赵嘉等人。

    “吾奉大王诏令,引赵国公子嘉拜会公子无忌,此乃大王诏令!”

    魏礼却是走上前去,递出了早就准备好的诏书,看护庄园的甲士检查诏书无误以后,这才放行。

    赵嘉将随从留在了庄园外面,自己却是与魏礼、边城二人,联袂走进了庄园之内。

    不得不说,这处庄园的秀美程度,哪怕赵嘉自忖见识广博,也没能找到有多少庄园能与此地媲美。

    “看来魏王虽然变相软禁了公子无忌,却也碍于对方声望,并不敢太过苛刻。”

    三人联袂而行,很快就看到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者迎面而来。

    “黎叔,公子身体可还好?”

    魏礼见状,急忙上前对着老者行礼,语气中满是恭敬。

    这名被称作黎叔之人,其实也是魏国宗室子弟,却早早追随公子无忌,心甘情愿当其管家,这么多年无怨无悔。

    “是你啊!”

    黎叔认识魏礼,看到对方带人前来,却是有些惊讶。

    “你已经很久没来看望公子了。”

    魏礼闻言,顿时面露羞愧之色。

    他虽然有心前来看望魏无忌,奈何公务繁忙,很多时候都脱不开身,再加上魏王禁止朝中官吏拜会魏无忌,是以哪怕魏礼在朝中有些权势,却也不敢为此冒犯了魏王。

    黎叔仿佛知道魏礼的难言之隐,倒也没有咄咄逼人,看了看身旁的赵嘉与边城,又望向魏礼,眼中露出询问之色。

    魏礼急忙介绍道:“这位乃是赵国平岐君,名震天下的公子嘉是也,此番前来魏国大梁,特意向大王申请前来拜会公子无忌。”

    黎叔闻言眼睛大亮,急忙躬身行礼:“却没想到,阁下就是无双公子平岐君,老朽失礼,还望公子勿怪!”

    这些年来,赵嘉已经闯下了赫赫威名,不少豪杰都送给着赵嘉十个字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

    这个评价十分之高,甚至还要在战国四大公子之上。

    是以,有些人为了表示尊敬,也会直接称呼赵嘉为无双公子。

    “黎叔过誉了,在公子无忌面前,嘉又怎敢自称无双公子?”

    赵嘉上前扶住黎叔手臂,道:“更何况,赵嘉不请自来,若有叨扰之处,还望黎叔与公子莫怪!”

    黎叔大笑道:“我家公子向来喜好结交天下豪杰,当世英雄之中,我家公子最想结交之人,正是无双公子。”

    “若我家公子得知无双公子前来拜会,必然会十分高兴!”

    赵嘉闻言大喜,道:“吾亦仰慕公子无忌久矣,此来定要与公子畅谈天下之事,把酒言欢,不醉不归!”

    对于魏无忌的仰慕,赵嘉并没有作伪之情。

    不生在这个时代,永远不知道公子无忌四个字,有着怎样的分量。

    不谈其他,单是魏无忌合纵御秦,仅仅让人送信给各国国君,列国莫不争相派兵相救,就能看出魏无忌的名望。

    更何况,魏无忌对于赵国还有大恩。

    若非昔年魏无忌冒着生命危险窃符救赵,恐怕邯郸早就被秦国攻克,也不会有赵嘉今日的成就了。

    魏无忌对于赵国的大恩,赵人全都铭记于心,赵嘉自然也不例外。

    是以,赵嘉在得知魏无忌也想要结交自己后,才会如此欣喜。

    不曾想,黎叔闻言微微叹道:“恐怕我家公子不能与无双公子把酒言欢,不醉不归了?”

    赵嘉面露疑惑之色,问道:“为何?”

    黎叔脸上露出沉痛之色,道:“公子身体已经油尽灯枯,恐怕撑不了多久了!”

    “怎会如此!”

    魏礼、赵嘉二人闻言尽皆大惊失色,急忙追问道:“究竟怎么回事?”

    黎叔沉默半晌,继而叹道:“自从我家公子被大王罢免官职,变相软禁于此以后,公子就开始变得消极颓废,丢失了以往的雄心,每日沉迷酒色,以致身体越来越差。”

    “到了今年,公子终于撑不下去,病倒在床上了。”

    卧室内。

    赵嘉看着披头散发坐在床上,形容枯槁,脸上布满皱纹的魏无忌,眼中满是不可置信之色。

    此时的魏无忌,头发、胡须都白了大半,额头与眼角上的皱纹,也多的让人不敢想象。

    曾经那个英姿勃发、温文尔雅、雄壮不凡的公子无忌,此时已经变成了邋遢的干瘦老头,丝毫没有了以往风采。

    赵嘉见状,强忍住心中的悲意,努力让自己脸上露出笑容,弯腰作揖道:“赵嘉拜见公子!“

    魏无忌示意黎叔将自扶起来,有些自嘲的说道:“无双公子见到我这副模样,是不是非常失望啊?”

    魏无忌的眼中,已经没有了往日的明亮,变得浑浊且布满血丝,仿佛是一位老人临死前努力睁大的死鱼眼。

    此时的赵嘉,不由想起了屈原离骚中的一句话: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何止是美人,英雄亦如此!

    赵嘉深吸口气,沉声道:“自古英雄如美人,不使人间见白头。”

    “何止公子如此,任何人都逃不过岁月,逃不过命运,也逃不过生老病死。”

    “公子如此,嘉王父如此,未来的赵嘉亦如此!”

    有人说红颜薄命,名将亦如此,经常还没见白头就已经战死沙场,这才有‘美人自古如名将,不许人间见白头’的说法。

    只是见到魏无忌这副模样以后,赵嘉对于这句话,却有了不一样的理解。

    任凭你年轻时风华绝代,倾国倾城,当老去生了白发之时,也就没有人在意你的容貌;美人如此,名将亦如此。

    无论多么勇猛善战的名将,老了拿不动武器的时候,就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冲锋陷阵,斩将夺旗了。

    白发,代表着岁月的流逝,代表着美人绝世容颜不在,代表名将战争生涯的结束。

    所以说,无论美人亦或是名将,岁月都是一把难以抵挡的杀猪刀,能让他们变得体无完肤。

    “自古英雄如美人,不使人间见白头。”

    魏无忌闻言,低声呢喃着,反复念叨着这句话,本来浑浊而布满血丝的眼睛,此时仿佛也变得明亮了稍许。

    是啊,不仅仅他魏无忌如此。

    天下间任何人在岁月面前,都是那么的脆弱,那么的不堪一击。

    既如此,他又有什么好悲观,好颓废的呢?

    与其临死前自怨自艾,倒不如索性看淡生死,看淡世间浮华,平平静静的面对死亡。

    那样,或许会死的更有尊严一些。

    “黎,帮我梳妆!”

    魏无忌转头看向黎叔,已经紧绷许久的脸上,终于再次露出了笑容。

    黎叔看着魏无忌脸上那久违的笑容,哪怕中间夹杂着许多道皱纹,哪怕这个脸庞已经枯槁无肉,黎叔仍然能够隐约看到公子昔日的风采。

    曾经的公子,脸上始终挂着灿烂而又温和的笑容,这种笑容仿佛有着无穷的魅力与感染力,不知道多少英雄豪杰,都因为魏无忌的笑容,而甘愿效死。

    然而,自从兵权被罢免,魏无忌被变相软禁于此以后,他脸上就再也没有了那样的笑容。

    取而代之的,是无边的颓废。

    就这样,黎叔看着魏无忌脸上灿烂而又熟悉的笑容,一时间居然有些痴了。

    “黎,黎,黎!”

    魏无忌见黎叔久久没有动作,当即转过头去,连续唤了三声。

    “哦,知道了公子,我这就为你梳妆打扮!”

    黎叔不着痕迹抹掉了眼角的泪珠,迅速拿来洗漱用品,继而对着赵嘉等人略显歉意的说道:“非常抱歉,我要先为公子洗漱,还请诸位暂且且避!”

    时间缓缓流逝,将近一个时辰过去,赵嘉终于再次见到了魏无忌。

    此时的魏无忌,虽然仍旧头发花白,可是那花白的头发,此时已经被梳理的十分整齐、柔顺,丝毫没有刚刚见面时的那种凌乱。

    不仅如此,魏无忌那枯槁的面容,此时也因为涂了些许胭脂,而变得有些红润。

    如今的魏无忌,可能是因为妆容的缘故,也可能是因为心态的转变,不再是那位迟暮、颓废的英雄,赵嘉反而从对方身上,依稀看到了往日的些许风采。

    “这,才是真正的公子无忌啊!”

    赵嘉深吸口气,而后起身作揖道:“公子风采不减当年啊!”

    魏无忌笑了笑,道:“相比无双公子,纵然我年轻时候,亦是大有不如啊。”

    赵嘉当即脸色微红,急忙说道:“在无忌公子面前,嘉又怎敢称无双公子,无忌公子可莫要再提‘无双’二字,否则真是折煞我也!”

    魏无忌闻言,却是正色道:“你我名声都为列国所知,然我所仰仗者,多为纳贤而被门客追捧,这才为列国所敬重。”

    “说到底,这些名声之中,掺杂着太多虚名。”

    “反观嘉公子,虽同样是名扬列国,却并不是那些虚名,而是实打实用战功打出来的名声,关东六国敬公子嘉名声,公子有召,列国莫敢不从。”

    “至于秦国,闻公子之名而色变,纵观整个天下乃至百余年历史,都未有人如同公子这般。”

    “无双之名,公子当之无愧!”

    赵嘉虽然惊讶于魏无忌对自己的肯定,却是无论如何都不敢心安理得接纳了这个名号。

    最终,魏无忌笑道:“既然公子谦逊,那么为了方便称呼,我就唤你嘉公子,你唤我无忌公子即可。”

    两人都是本国公子,碰在一起若不提名,可能会有些混淆。

    不曾想,赵嘉连忙摆手,道:“公子乃嘉长辈,嘉又岂敢直呼公子之名?”

    按照辈分来讲,魏无忌姐姐乃是平原君赵胜妻子,赵嘉的爷爷赵孝成王,又是赵胜的侄儿,这么算来,魏无忌应该算是赵嘉曾祖父一辈。

    直呼其名,的确不太合适。

    魏无忌闻言,却是笑道:“你我皆非俗人,何须在意那些虚礼?”

    “更何况,从辈分上来讲我虽的确算是你曾祖父辈,可实际年龄却并非如此,你唤我无忌公子,也会显得我更年轻,这样说不得我会活得更久。”

    魏无忌半开玩笑的说道,赵嘉居然无言以对。

    沉默半晌,他终究还是点头答应。

第二百四十五章 坚定信念

    庭院内,只有公子无忌与公子嘉二人。

    这两人,前者乃战国四大公子中最出色的那位,能够凭借一己之力扭转天下局势。

    至于赵嘉,却是后来者居上,在诸侯间的影响力甚至要超越魏无忌,甚至有资格割地称王,让公子这个特殊的存在群体,成就再度拔高。

    两人谈论着,颇有种惺惺相惜的感觉。

    昔年,燕赵之战爆发,赵军大破燕军以后,赵嘉曾在邑见过魏无忌,那时只感觉此人有种莫名魅力,感触还不太深。

    直到如今,赵嘉才深切感受到,公子无忌这四个字,究竟有着怎样的分量。

    “无忌公子,嘉有一事不明,不知公子可否为我解惑?”

    魏无忌笑道:“但说无妨。”

    赵嘉沉吟半晌,整理了一下思路,道:“我观公子也不像自暴自弃之人,为何自从被魏王免职以后,就每日沉迷酒色?”

    这个问题,并不怎么礼貌,若是换做气量狭小之人,甚至可能会恼羞成怒。

    只不过,赵嘉虽然与魏无忌交谈不多,却也能够感觉到,眼前这位形容枯槁的老人,绝非小肚鸡肠之辈。

    他们两人有着很多熟悉的地方,也正是这种相似,才让赵嘉心生疑惑。

    赵嘉自忖,无论自己处于何种逆境,起码都不会自暴自弃,更不会沉迷酒色以致掏空了身体。

    赵嘉如此,魏无忌又岂会这么容易就经受不起打击,自暴自弃?

    魏无忌闻言,却是沉默了下来。

    过了许久,他才苦笑道:“沉迷酒色,至少能够多活几年,如若不然,恐怕吾已经暴毙多时矣。”

    赵嘉心中凛然,眼中也满是不可置信之色。

    “以公子在魏国的威望,魏王敢如此做?”

    魏无忌无奈的笑了笑,说道:“他都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剥夺我的兵权,甚至将我变相软禁于此,纵然再背上一条人命,又能如何?”

    “更何况,庄园外皆乃王兄之人,想要让一个人暴毙还不会留下任何踪迹,乃是再简单不过的事情了。”

    赵嘉默然。

    直到此时他才明白,魏无忌所谓的沉迷酒色,并非本已如此,而是为了保命这才不得已为之。

    以魏无忌对魏国的贡献,最终却被魏王如此忌惮,落到这种地步,赵嘉忽然感觉心中有些难受。

    “我已经乃将死之人,其实你应该多想想自己。”

    魏无忌好似看出了赵嘉的心思,先是洒然一笑,而后脸色严肃的出言告诫。

    赵嘉瞳孔微缩,问道:“公子何出此言?”

    魏无忌叹道:“当年我为了魏国殚精竭虑,甚至就连魏王之位,一度也是唾手可得。”

    “然而,我以为只要自己没有非分之想,再加上对魏国的贡献,必能感动王兄,如此我兄弟二人就能联手抵御秦国,让魏国变得更加强盛。”

    说到这里,魏无忌停顿了半晌,继而叹道:“可惜的是,哪怕我无数次拒绝了门客更进一步的建议,甚至不断向兄长表忠心,终究还是没能打消他心中的猜忌。”

    说到这里,魏无忌脸上不由露出了苦笑。

    魏王圉,正是魏无忌的亲兄弟,魏无忌信陵君的封号,也是魏圉册封,目的是为了牵制当时在魏国为相的孟尝君田文。

    魏无忌幸不辱命,不仅做到了牵制田文的使命,甚至还让许多孟尝君的门客投奔到自己麾下。

    自此,信陵君为名望越来越盛,也终于引来了魏王的猜忌。

    “当年我联合五国兵马,不仅为王兄解了魏国之危,甚至领兵打到了秦国函谷关下,本以为王兄能够记住我对魏国的贡献。”

    “却没想到,所谓的兄弟情义,所谓的赤胆忠心,终究抵不过他心中的猜忌。”

    说到这里,魏无忌脸上满是落寞,还掺杂着些许痛苦。

    合纵破秦以后,魏无忌声望无人能敌,再加上兵权在握,若是想要登上王位,也并非什么难事。

    可惜的是,他为了所谓的情谊与忠义,没有选择那么做。

    哪怕魏无忌被解除兵权以后,仍旧心存幻想,认为清者自清,自家兄长早晚都会再度中用自己。

    直到被变相软禁于此,再加上魏无忌感受到了魏王心中的杀意,这才彻底死心。

    从那时起,魏无忌为了活命,只得装作沉迷酒色、自暴自弃的模样,以致就连许多魏无忌的门客,都因为看不过去自家主君如此消沉,纷纷离去。

    门客全都散去以后,魏无忌才失去了对魏王的威胁,变得真正安全起来。

    可惜的是,那时的魏无忌身体已经垮了。

    “你履立功勋,天下人知赵有公子嘉而不知有赵王,再加上此番你夺取上党北部作为自己封地,封地疆域甚至超过最弱小的韩国。”

    “如今赵王正值壮年,又岂会容忍儿子名声超过自己?”

    “要么你交出兵权,安安心心做个赵国太子,要么就会被赵王所忌惮,最终落得我这个下场。”

    说到这里,魏无忌沉吟半晌,道:“或许,你亦可不走我这条路,选择取赵王而代之,带领赵国走向强盛!”

    赵嘉离开了,一路上都没有说过话,外表显得十分平静,只是心中却翻江倒海。

    曾经的赵嘉,的确有那么一丝幻想,认为自己成为了赵偃唯一的儿子,对方能够接纳自己,父子两人联手带领赵国走向强盛。

    事实上,前番父子两人联合坑秦国、夺燕地、取上党,甚至让赵嘉有种错觉,赵偃能够与自己齐心协力,不会再猜忌自己。

    可惜的是,当赵嘉拿到了来自范增的密信以后,才彻底打消了这个幻想。

    早在战争结束以前,赵王就暗中召集心腹商议,如何将上党纳为赵国所有,而不是成为赵嘉封地,甚至还想要从申岐之地调兵。

    很显然,赵偃仍旧在防备着赵嘉。

    正是因为得到了那封密信,赵嘉才会未经赵王允许,就私自将上党北部纳为自己私有封地。

    因为李斯郑重告诫过赵嘉:如果不想落得信陵君那般下场,唯有勇猛精进,趁势而起才行,而不是将希望寄托在别人的怜悯之上。

    此次拜访魏无忌,听到了对方的一番肺腑之言,赵嘉也终于坚定了心中所想。

    该争取的时候,哪就绝不能退缩!

第二百四十六章 公子薨

    廉颇府邸。

    赵嘉坐在庭院内的大青石上,看着那逐渐西下的夕阳,忍不住紧了紧披在身上的狐裘。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啊。”

    赵嘉拜访过魏无忌以后,才知道自己未来的路很长,也很难走。

    “老师今日就会交接所有事宜,而后就能随我返回申岐之地了。”

    赵嘉可以预料,当廉颇赶往申岐之地之时,也就是父子两人翻脸之日。

    本来因为上党北部诸县,赵偃又开始对赵嘉产生猜忌,若再加上廉颇这个不稳定因素,二人恐怕又会恢复成以往关系。

    只不过,如今的赵嘉除非愿意交出大部分权利委曲求全,否则根本没有别的选择。

    很显然,赵嘉不会那么做。

    特别是拜访过魏无忌以后,他更不会选择那条将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的道路。

    “君上,廉颇将军回来了。”

    正在沉思的赵嘉,忽然听到了边城的声音,当即站起身来,朝着门口走去。

    “老师,事情可曾办妥?”

    廉颇捋了捋胡须,笑道:“已经全部办妥,老夫即日就能与公子前往申岐之地。”

    赵嘉闻言大喜,当即吩咐人收拾行李。

    是夜,月朗星稀。

    赵嘉、廉颇、边城三人在庭院内对饮,边城作为护卫,只是浅尝辄止,并没有喝太多酒,很多时候也都是沉默不语。

    赵嘉、廉颇二人,却是高谈阔论,谈论着如今的天下局势,谈论着申岐之地的发展,谈论着赵国未来的走向。

    不知不觉间,已经到了午夜时分。

    就在两人有些醉意的时候,忽然看到外面火光四起,越来越多的嘈杂声打破了深夜的平静。

    “边城,去看看怎么回事?”

    赵嘉拿起了放在旁边的佩剑,脸色变得凝重起来。

    这里乃是魏国国都,晚上宵禁以后向来十分安静,现在却这么嘈杂,必然是发生了不可预料的大事。

    赵嘉如今处于魏国,自然要小心谨慎。

    “君上,信陵君公子无忌薨,许多公子无忌曾经的门客,得知消息以后全部违抗宵禁,想要连夜出城吊唁公子!”

    没过多久,出去打探消息的边城就跑了回来,脸上满是不可置信之色。

    “怎会如此?”

    赵嘉骤然听到这个噩耗,却是感觉有些难以接受。

    赵嘉白天还在与魏无忌畅谈天下大事,却没想到对方晚上就去世了,这件事情未免来得太过突然。

    “一代天骄就此陨落,真是可惜了!”

    廉颇闻言亦是微微叹息,显然对于魏无忌也是推崇备至。

    “杀啊!”

    就在此时,赵嘉忽然隐约听到了喊杀声,不由心中一紧,问道:“怎么回事?”

    赵嘉话音刚落,就有护卫冲了进来,气喘吁吁的说道:“大梁城卫军不肯打开城门,勒令公子无忌门客全部返回家中,以致引起公子无忌门客暴动,许多人悍不畏死与城卫军厮杀,想要冲出城去。”

    “外面如今混乱不堪,还请君上待在庭院内,吾等已经调集三百护卫守住入口,绝不会放任何人进来。”

    赵嘉听到了护卫的话,不由眉头微皱,暗想:“魏无忌故意沉迷酒色,门客不是都已经散尽了么,为何此时这些门客得知公子无忌去世,会有这么大反应?”

    喊杀声越来越近,没过多久廉颇府邸外面已经聚集了不少人,好在只是途经此地。

    “哈哈哈哈,吾等不能与公子同生,惟愿与公子同死!”

    “魏王那老匹夫,还真以为吾等背弃了公子,若非不想引起那老匹夫猜忌,吾等又岂会离开公子!”

    “公子薨,吾等已无牵挂,诸位随我杀出去,死也要死在公子灵柩之前!”

    “杀!”

    那隐隐传来的呐喊,不由让赵嘉心中震动。

    直到此时他才明白,那些离魏无忌而去的绝大多数门客,并非真的摒弃了魏无忌,而是看出了自家主君艰难的处境,这才故意离去。

    只不过,这些人心中仍旧想着魏无忌,甚至甘愿与其同死。

    “噗噗噗!”

    很快,赵嘉又隐约听到城卫军的呵斥声,以及箭矢入肉的声音,还有那些门客的惨叫。

    “天下间,不知多少义士跟随公子无忌左右,吾既与其惺惺相惜,又岂会坐视这些忠义之人死于乱军之中!”

    赵嘉敬重那些义士,当即对着左右喝道:“开门,随我出去!”

    边城闻言却是急忙说道:“君上不可!”

    “如今城外兵荒马乱,混乱不堪,更兼又是深夜,敌我难分,君上此时出去,若不幸被乱兵所伤又当如何?还望君上三思!”

    赵嘉喝道:“愿意随信陵君赴死者,皆为忠义之士,吾为他们说情,又岂会被他们所伤?”

    “至于魏国城卫军,只要本君亮出名号,料想无人再敢放箭!”

    赵嘉遂不听边城之言,召集三百护卫,对他们交代道:“打开房门以后,尔等皆以佩剑击盾,齐声曰:平岐君赵嘉在此,谁敢于廉颇将军门前放肆!”

    众军士领命,纷纷涌入街道,以剑敲击盾牌,厉声高呼:“平岐君赵嘉在此,谁敢于廉颇将军门前放肆!”

    “平岐君赵嘉在此,谁敢于廉颇将军门前放肆!”

    “平岐君赵嘉在此,谁敢于廉颇将军门前放肆!”

    嘹亮的喊声,以及那整齐敲击盾牌的声音,顷刻间盖过了夜晚的嘈杂之音,那些负责阻击魏无忌门客的城卫军,听到平岐君赵嘉之名以后,果然不敢再胡乱放箭,害怕误伤了赵嘉。

    眼看箭矢停住,赵嘉这才披着重甲在众人簇拥下走出庭院,走到了双方交战中心。

    他先是对着前面手持弓弩的城卫军喝道:“谁人给汝等胆量,敢在廉颇将军门前放箭,难道就不怕本君上奏魏王,奏尔等图谋不轨,意图袭杀本君之罪?”

    领兵拦截魏无忌门客的那位城卫军将领,闻言当即吓出了满头大汗。

    他跑上前来,满脸歉意的说道:“某并不知道公子在此,若有惊扰之处,还望公子海涵,莫要禀报大王!”

    赵嘉身份何等尊贵,哪怕魏王都要敬重有加。

    区区一个城卫军校尉,只需赵嘉一句话,魏王绝对不会选择包庇此人而得罪了赵嘉。

    赵嘉闻言,这才脸色稍缓,喝道:“汝等为何在此处放箭?”

第二百四十七章 替义士壮行

    “踏踏踏!”

    赵嘉话音刚落,就听到密集的脚步声传来,众人急忙抬头望去,就着火把看到了无数甲士蜂拥而来。

    “何人敢在廉颇将军府前放肆!”

    赵嘉如今名扬天下,哪怕在面对魏王的时候,也会以最高礼节招待,就如同后世国家元首出国访问那般,会受到严密保护,以免引起赵、魏两国战争。

    为了保证赵嘉人身安全,魏礼亲自带领五百甲士驻守附近,听到这边动静以后,迅速赶来。

    “公子、魏将军,末将此前并不知晓平岐君在廉颇将军府邸,之所以在此处放箭,乃是因为如果让那些人冲出这条街道,再想拦截可就不容易了。”

    “此时已经宵禁,自然不可能让这些人在城中闹事,更不可能放他们出城。”

    城卫军首领看到魏礼到来,当即心中一慌,急忙为自己辩解。

    “公子对魏国有大功,吾等身为公子门客,得知公子逝世消息,自当连夜前去吊唁,尔等非但不开城门放行,甚至想要将吾等乱箭射死于此,心何其歹毒!”

    一位魏无忌门客上前,指着那名城卫军首领厉声呵斥。

    很显然,城卫军首领哪怕负责大梁治安,可是敢于在都城放箭杀人,也一定是有人在背后指使。

    否则,没人敢在这个时候袭杀魏无忌门客。

    又有门客持剑上前,遥指城卫军首领喝道:“公子已逝,吾等从今以后再无牵挂,今日你阻拦吾等出城祭奠公子,来日必然横死!”

    这名门客剑尖染血,说话间有种凛然杀机,显然是个剑术高明的刺客。

    魏无忌门客来自天下各地,自然也不缺乏热血的游侠刺客,以前是担心牵连魏无忌,这才不敢肆意妄为。

    如今魏无忌已死,那些昔日的门客真要作乱,必能在大梁掀起滔天巨浪,这或许也是有人想要除掉他们的根本原因。

    区区城卫军首领,除非始终躲在军营,否则魏无忌门客真的铁了心报复,早晚必然横尸街头。

    “魏将军,你也看到了,这些乱臣贼子居然威胁本将,理当就地处死,以绝后患!”

    城卫军首领听着那人的话,想起了魏无忌麾下门客中的那些能人异士,眼中不由闪过恐惧之色,继而面露狠色,就想要将所有魏无忌的门客杀死。

    魏礼闻言,看着那些被乱箭射死,倒在血泊中的魏无忌门客,眼中闪过悲痛之色。

    对于魏无忌,魏礼也十分敬重,自然爱屋及乌会怜惜这些门客。

    更何况,他们都乃忠义之人,哪怕抵抗城卫军触犯了律法,初衷却是为了连夜出城吊唁魏无忌,为此他们甚至不惜性命。

    只不过,这些人的确违背了宵禁,晚上在大梁引起动乱,不仅动手杀了城卫军,还当着众人面威胁城卫军首领,这无疑是在狠狠践踏魏国律法。

    魏礼身为魏国宗室,哪怕同情这些魏无忌的门客,可是出于魏国的维护,自然也不能太过偏袒。

    “围起来!”

    魏礼内心挣扎半晌,终究还是喝令属下动手,准备将这些人拿下。

    “哗啦啦!”

    魏礼麾下皆是魏国精锐,虽只有五百人,却令行禁止,得到命令以后,迅速将魏无忌的那些门客围了起来。

    “尔等虽事出有因,毕竟还是违背了宵禁,触犯了律法,若束手就擒,本将自会给尔等公正审判,否则休怪本将无情!”

    魏礼话音刚落,就有一位中箭的门客大笑数声,继而提着染血利刃,一瘸一拐走上前去。

    “公子已经去世,吾又岂会独活于世间,你就算杀了我,也杀不尽天下义士!”

    “今晚,要么放我出城吊唁公子,要么让我追随公子而去!”

    言毕,那人毫不畏惧的向前走去,丝毫没有在意前面那些散发出幽光的利刃,可能下一刻能够让其身首异处,

    “哈哈,吾等亦愿随先生同往!”

    “今晚要么让吾等前去吊唁公子,要么让吾等尽皆横死于此!”

    三十余人全都仰天大笑,丝毫不惧的手持利刃朝着前面走去,纷纷露出了视死如归的表情。

    “真乃义士也!”

    站在赵嘉身边的廉颇,闻言忍不住击掌赞叹,继而对赵嘉说道:“若有可能,希望公子能够救下他们。”

    赵嘉却是紧紧皱起了眉头,只是静静观察着事态的发展,并没有多说什么。

    此时的赵嘉,心中有太多疑惑。

    他有些想不明白,这些人为何会如此坚决的想要连夜出城,这么做虽然的确能够尽早替魏无忌吊唁,却也是取死之道。

    而此时,魏礼眼中也满是挣扎之色,他甚至带着些许恳求的语气说道:“吾亦敬重公子,恨不能此时就前去吊唁。”

    “然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历代大梁夜晚动乱,都乃不祥之兆,断不可能放任尔等出城。”

    “更何况,汝等哪怕为了能够吊唁到公子,也不应该轻易舍弃自己性命啊。听我一句,此事就此作罢,纵然看着公子之面,我也会对你们从轻处置!”

    对于魏礼,这些门客并无恶感,并不想让他为难。

    只不过,这些人有他们必须要守护的东西,为了达成那个目标,就连性命都能舍弃,又岂会在意魏礼的感受?

    “还是那句话,要么放吾等出城吊唁公子,要么将吾等尽数斩杀于此!”

    面对油盐不进的魏无忌门客,魏礼真的有些进退维谷了,让他下令斩杀这些义士,魏礼岂会下得了手?

    就在此时,赵嘉却是排众而出,走到了那些门客的前面。

    他朝着这些门客郑重一拜,继而说道:“诸位义士报主之志,赵嘉敬佩,嘉不敢阻拦诸位赴义之举,只愿备上美酒,替诸位义士壮行!”

    “来人,将府内珍藏的天香楼美酒全部拿出来!”

    那些本来视死如归的门客,听到了赵嘉的一番话,眼中却是忽然涌出了热泪。

    终于,有人看出了他们的用意!

    他们借吊唁魏无忌出城是假,故意以生命为代价全魏无忌之名才是真。

    要知道,此前的魏无忌由于沉迷酒色,名声已经大不如前,再加上许多门客弃魏无忌而去,天下间有许多人觉得魏无忌晚年不过如此。

    可是现在,如果今晚三十多名魏无忌以前的门客,为了第一时间出城吊唁,甚至不惜送上自己性命,那么天下人对于魏无忌的感官,肯定会重新刷新,也会思考这些人为何离开了魏无忌,还甘愿为其赴死。

    以数十人性命为代价,以全魏无忌之名,才是这些门客真正的用意。

    从他们今晚走上街道的那刻起,这些人已经决定赴死。

    赵嘉洞悉了这点,哪怕感觉心中遗憾,却也没有理由阻止这些人所要做的事情,只能让人抱来美酒,替众义士壮行。

第二百四十八章 等人

    街道上,多了几十具无头尸体。

    赵嘉、廉颇、魏礼三人并列驻足,眼中都露出复杂之色。

    “将今日之事,传遍列国。”

    等待魏军都散去以后,赵嘉对着属下小声吩咐。

    历史上有没有发生这种事情,赵嘉并不知晓,或许发生过,只是因为魏国封锁消息的缘故,才没有被天下人所知。

    只是如今,赵嘉既然目睹了事情的发生,无论如何也会让今晚发生的事情传遍列国,唯有如此,这些人才不会白白牺牲。

    赵嘉也自信,纵然魏王权势滔天,也不可能封住自己的嘴巴。

    次日,赵嘉、廉颇等人联袂前去吊唁魏无忌,发现魏无忌所居住的山庄早就人满为患,哪怕魏无忌沉寂多年,死讯传出去以后,仍旧有无数人前来祭奠。

    “生而为人杰,死亦为鬼雄!”

    赵嘉看着无数嚎啕大哭,因魏无忌之死而痛哭流涕者,甚至还听闻昨晚有数人自刎于魏无忌灵堂之前,追随无忌公子而去,再联想起数十人慷慨赴死之举,忍不住低声呢喃。

    魏无忌的葬礼很风光,哪怕秦国都派人前来吊唁,魏王碍于压力,甚至以诸侯之礼厚葬魏无忌。

    就在魏无忌身死以后,发生在大梁的事情也开始在列国传扬,当众人得知有那么多人为了提前去吊唁魏无忌,哪怕牺牲性命都在所不惜之事,无不肃然起敬。

    与此同时,人们也在思考,为何自暴自弃以后门客尽离去的魏无忌,在去世之时还有这么多门客愿意与其同死。

    天下间,从来不缺乏聪明人。

    特别是以前知晓内情的魏无忌门客,将真相说出去以后,天下人在感叹魏无忌艰难隐忍的同时,也忍不住对魏王指指点点。

    而此时,魏王已经接到了楚、赵、齐、韩四国国君发来的责问文书,已经忙得焦头烂额。

    再加上百姓的唾骂,已经苍老的魏王忽然变得心力交瘁起来。

    秦国,咸阳,相国府。

    “哈哈哈哈,魏无忌一死,魏国再也不足为惧!”

    相比起诸侯国因魏无忌之死而悲伤,吕不韦显得兴奋异常,当年离间魏无忌与魏王关系,导致魏无忌被变相软禁,也是吕不韦忌惮魏无忌的结果。

    饶是如此,只要魏无忌仍在魏国,秦国都别想灭魏。

    现如今,魏无忌身死,魏王大失人心,魏国既无文臣统御朝堂,又无能征善战之武将,若无其余各国掺和,秦国灭魏易如反掌。

    历史上,也正是在魏无忌死后十八年时,魏国灭亡。

    “魏无忌身死,固然除去了一个心腹大患,然赵国赵嘉声望不下于魏无忌,此人不除,秦难东出。”

    蒙恬如今平步青云,虽未及其祖蒙骜生前风光,却也算得上是秦国新贵,深得吕不韦、秦王政信任。

    对于赵嘉,蒙恬可谓是恨之入骨,故哪怕吕不韦在兴头上,蒙恬仍然不忘记提醒吕不韦,警惕赵嘉这个最大的敌人。

    吕不韦闻言,脸上笑容也逐渐收敛了下来。

    赵嘉对于秦国的危害程度不言而喻,哪怕吕不韦这种老成谋国之辈,也屡次在其手上吃瘪。

    如今的赵嘉,已经成为秦国眼中钉肉中刺,欲除之而后快。

    “好在赵偃、赵嘉父子不和,若此二人齐心协力,哪怕秦国对于赵国恐怕也要暂避锋芒。”

    这件事情,算得上是唯一安慰吧。

    至少赵国内部没有完全整合之前,赵国仍旧难以与秦国争锋,甚至有可能被人设计,让赵国发生内乱,继而中断了赵国的中兴,甚至令赵国有亡国之祸。

    “蒙恬,汝可有应对赵嘉之策?”

    蒙恬沉吟半晌,继而眼中闪过一道狠色,说道:“赵嘉气候已成,更兼其麾下文武兼备,想要以力吞灭,困难无比。”

    “然无论赵国亦或是申岐之地,其强都在赵嘉一人,若赵嘉身亡,赵国不足为惧,申岐之地亦唾手可得。”

    如今的蒙恬,可能因为家族的变故,已经与历史上那位温文尔雅的儒将略有不同,变得为达目的而不折手段,或许这样的蒙恬才更可怕。

    吕不韦闻言抚掌大笑,道:“汝之言与本相不谋而合。”

    “然赵嘉身边剑客武力高强,出行又有大队护卫,想要用黑冰台暗杀,恐怕并不容易。”

    秦国黑冰台虽然恐怖,却也被各国打压,根本不可能成群结队行动。

    如今以赵嘉出门携带的高手与护卫,除非秦国触动五百人以上,否则基本没有可能杀死赵嘉。

    只是五百人目标太大,想要不被发现太难了。

    事实上,如今的大梁安插的秦国情报人员,加起来也有五百人,只是这些人大多都不互相认识,就怕一人被捕牵连出许多人。

    莫说很难组织这些人一起行动,就算真有这个执行力,秦国准备牺牲五百人刺杀赵嘉,也不可能在魏国城卫军眼皮底下成事。

    吕不韦说出了自己的担心,蒙恬先是沉默不语,继而说道:“各国之中,除了秦国以外,恐怕燕国也恨赵嘉入骨。”

    “相国若能让赵嘉入燕,并遣人说动燕王对赵嘉的保护放松,或许能以大量刺客将其刺死于燕国。”

    吕不韦闻言,眼睛不由微微眯起,思索半晌以后,笑道:“如今赵偃、赵嘉父子二人不和,想要让赵嘉出使燕国,并非什么难事。”

    大梁城外,一队赵国使团大张旗鼓而来,为首者正是赵相韩仓。

    如今赵国变得越来越强盛,韩仓身为赵之相国,身份自然也是水涨船高,出使魏国期间处处受到礼待,好不春风得意。

    廉颇府邸。

    “君上,公子无忌之事已经耽误了许久,我们是不是应该回申岐之地了?”

    廉颇言语中,颇有些担忧。

    如今赵嘉几乎身为一国之主,固然名扬天下,却也有不少仇人,长时间离开自己领地滞留在外地,并非什么好事。

    赵嘉闻言,先是沉默半晌,而后忽然说道:“我还要等一个人。”

    就在此时,边城却是跑了进来,脸色凝重的说道:“君上,邯郸派遣使团来大梁了,为首者乃是韩仓!”

    赵嘉却是面露笑容,对着廉颇说道:“要等的人,来了!”

第二百四十九章 暗棋

    却说韩仓带着赵国使团,被魏国公卿出城迎接,并未先去拜访魏王,反而直奔廉颇府邸。

    “公子就在这里吗?”

    韩仓看着守卫严密的廉颇府邸,转头对着随行魏国官吏出声询问。

    “回禀韩相,公子嘉正在此地。”

    那些守在门口的护卫,看到韩仓等人走来,却丝毫没有让开路的打算,抽出武器喝道:“来者何人!”

    韩仓并未动怒,那些跟随左右的魏国公卿更不敢有任何意见。

    韩仓满脸笑容的说道:“吾乃赵相韩仓,特奉大王诏令,有要事面见公子,此乃本相印绶,还望诸位代为通禀!”

    那些跟在身旁的魏国公卿,见赵相韩仓对赵嘉门前护卫都露出如此神态,纷纷暗叹:“公子嘉威望,果然如日中天,无人能及啊。”

    与此同时,不远处一名乔装打扮的秦国细作,见到这一幕,嘴角却是露出一个微不可查的弧度。

    “此时的赵嘉越是风光,越会成为赵王心腹大患。”

    守卫在门前的士卒,并非嚣张跋扈之辈,先前所谓只是为了确保府邸安全罢了。

    既然对方态度很好,且有赵相印绶,门口守卫自然不会故意刁难,为首那人示意韩仓稍等片刻,自己却是小跑进入屋内,向赵嘉禀报去了。

    “让他进来见我。”

    赵嘉听到士卒禀报,脸上露出笑容,丝毫没有亲自前去迎接的打算。

    士卒领命而去,廉颇却是有些迟疑的说道:“这韩仓虽是奸佞小人,终究乃赵之相国,如今更是带着大王诏令而来,公子不亲自前去迎接,恐怕有些不妥。”

    赵嘉笑道:“无妨。”

    廉颇府邸门口,士卒小跑回来,对着韩仓行礼道:“君上请相国入内详谈。”

    那些跟在韩仓身旁的亲信,以及魏国公卿见状,全都脸色微变,纷纷暗忖:“韩仓说什么也是赵相,更是带着赵王诏令而来,赵嘉如此做未免有些太过!”

    果不其然,韩仓闻言脸色微沉,喝道:“公子虽为大王之子,终究只是一地封君,吾乃赵相,又携带大王诏令而来,公子为何不亲自前来迎接!”

    “就是,就是,公子此举未免也太不将相国放在眼中了!”

    “不仅没有将相国放在眼中,也没有将大王放在眼中,否则也不会如此无礼了。”

    魏国公卿见状默不作声,却是暗自想到:“传闻赵偃、赵嘉父子不和之事,果然并非虚言,若果真如此,赵如今虽然强势,终究不足为患。”

    不远处暗中观察此地的秦国细作,见状心中暗喜,微不可查的呢喃着:“如此飞扬跋扈,真乃取死之道也!”

    “锵!”

    然而就在韩仓亲信出言指责之际,门口护卫却是纷纷拔剑,为首那人更是厉声喝道:“汝等要进便进,要走便走,再有妄议君上者,杀无赦!”

    这些人能够充当赵嘉护卫,每人都是经历过血与火洗礼的勇士,皆能以一当十,此时骤然爆发杀气,方才还议论纷纷之人,全都吓得脸色煞白,不敢再出言不逊。

    他们不仅勇武凶悍,对于赵嘉更是忠心耿耿,只要是赵嘉的敌人,无论对方有什么身份,众人都能拔剑而战!

    面对咄咄逼人的士卒,韩仓也不敢再摆架子,冷哼一声当做是自己台阶,继而就朝着门内走去。

    他的那些亲信以及魏国公卿,也想要跟着韩仓进门,可是刚刚迈出两步,就被门口士卒拦住。

    “君上交代过,只有韩相能够进去!”

    刚刚走进门内的韩仓闻言,不由气的浑身发抖,喝道:“欺人太甚!”

    就在此时,使团中有一个带着斗笠之人,却是沉声说道:“相国,大事为重,还是先进去吧。”

    韩仓闻言,这才甩了甩袖子,在士卒的带领下,大步朝着内院而去。

    “君上,相国来了。”

    赵嘉闻言,目光看向了站在门口的韩仓身上,对着那名士卒道:“所有护卫都退下吧。”

    众人都退下了,房门被关住。

    廉颇看着佩戴赵国相印的韩仓,内心深处却是五味杂陈,既有怨恨,亦有丝丝嫉妒。

    廉颇被逼逃到魏国,与韩仓的进谗言脱不开关系。

    最重要的是,廉颇曾经为赵国出身入死立下那么多功劳,也只混到了个假相的职位,这位韩仓没有什么本事,却靠着溜须拍马能够做到相国之位,心里自然感到不忿。

    只是对方如今毕竟乃赵相,廉颇纵然心中不忿,却也不想继续得罪韩仓,以免为赵嘉树敌。

    “韩仓,拜见公子!”

    然而就在廉颇心中五味杂陈之际,却是看到了韩仓朝着赵嘉郑重拜了下去。

    廉颇见状,却是感觉有些发懵。

    哪怕赵嘉乃赵偃之子,如今声望也极高,韩仓作为赵相,也没有必要行如此大礼啊。

    可是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再次让廉颇目瞪狗呆。

    “你应该先向廉将军赔礼道歉。”

    韩仓闻言,再次转而对着廉颇拜道:“韩某以往多有得罪,今日特来赔罪,还望将军原谅则个。”

    看着语气诚恳,言语中甚至带着些许乞求之色的韩仓,廉颇彻底风中凌乱了。

    他转头看向赵嘉,眼中带着询问之色。

    赵嘉却是微微一笑,道:“真心投靠者,皆可为我所用,以后你们二人一明一暗,希望老师今日能够与韩相握手言和。”

    廉颇惊得目瞪口呆。

    “可是……”

    他本来想要说,似韩仓这样的小人有什么利用价值,可是转念一想,若对方真的投靠赵嘉,那么赵嘉就能通过韩仓,暗中掌控赵国朝堂。

    只不过,廉颇终究不喜这种小人,也怀疑对方的忠诚度。

    赵嘉似乎看出了廉颇心中的担忧,笑着说道:“老师但请放心,韩相绝对是真心投靠,你可以像信任我这般信任他。”

    韩仓虽是小人,却并不愚蠢,虽然才开始成为赵相的时候意气风发,可是很快就感觉到了赵王的疏远。

    作为依靠关系上位的韩仓,知道自己若是失去了赵偃的信任,下场将会有多么凄惨。

    就在韩仓惶恐不安之时,范增却是暗中前去拜访。

    范增带去的东西,有韩仓所有与秦国勾结的证据,并且还告知对方,赵王早就知道这些。

    韩仓得知消息,吓得魂不附体,只得暗中投靠赵嘉,且以家人为质。

    赵嘉若愿意,韩仓随时都能举族被灭。

    如今的韩仓,可谓三面间谍,也是赵嘉在邯郸布下的一颗重要暗棋。

    (第二章可能会比较晚,大家明天再来看。)

第二百五十章 谋天下者

    谋天下者,当胸怀宇宙。

    相起比以往嫉恶如仇的性格,如今的赵嘉已经大有改变,至少不会再像数年前那般,见到厌恶的郭开,甚至毫不掩饰心中的厌恶。

    现在的赵嘉,只要觉得对自己有用,甚至连韩仓这种奸佞小人都会收入麾下。

    事实上,有些人在昏君麾下可能会成为佞臣,在明君麾下或许就变成了能臣。

    所谓的佞臣,大多比较自私自利,却也能够投君主所好。

    君主猜忌贤臣,佞臣则添油加醋。

    相反,若君主喜好取贤纳士,佞臣为了讨君主欢心,或许就会推举贤才。

    君主若好色贪财,佞臣必然上行下效,以美色、财物腐蚀君主;君主若爱惜百姓,勤于政务,佞臣为了讨君上欢心,或许就会收百姓之心,劳君主所劳。

    说到底,佞臣其实就是最大的投机者,或许不如正直的臣子忠心,若是驾驭得当,却未尝不会成为能吏。

    且赵嘉有自信,自己能够不受佞臣蛊惑,对方若不知上意巧言令色,根本活不了多久。

    廉颇深深看了赵嘉一眼,继而转头望向韩仓,道:“既然都在君上麾下任职,以往恩怨自然一笔勾销,只希望未来能与韩相携手,助君上成就大业!”

    经历过起起伏伏的廉颇,也变得圆滑世故了许多,不会再像以前那般,仅仅因为不服气就对蔺相如步步紧逼。

    “廉将军大度,韩仓自愧不如!”

    韩仓深知廉颇在赵嘉心中地位,如果自己不能得到廉颇谅解,以后很难被赵嘉重用,最多也只能成为一颗随时都会被抛弃的棋子。

    若是得到廉颇谅解,韩仓再体现出自己的价值,无论自己家人还是自己,至少以后都不会有生命安全。

    毕竟,似赵嘉这等名声在外之人,还是能够信得过。

    “君上,范增先生就在使团之中,只是如今被挡在门外。”

    很快,韩仓似乎想起了什么,急忙对着赵嘉禀报。

    如果说,廉颇这位老将对赵嘉而言亦师亦友,那么范增这位谋士,可就是能够左右赵嘉心思之人,甚至能够给申岐之地的未来进行大方向上的规划。

    韩仓虽没有那个本事,却也知道范增既然有这个能力,其在赵嘉心中的地位,必然非常重要。

    “范先生也来了!”

    赵嘉闻言,当即欣喜异常。

    李斯、范增,前者主内,后者主外;前者偏重于政务,后者偏重于谋略,各有千秋,缺一不可。

    自从范增前往邯郸以后,赵嘉很久都没有见过对方,自然想念异常。

    “我这就亲自前去相迎!”

    赵嘉欣喜之余,就准备出门迎接。

    韩仓却是急忙劝道:“范先生秘密跟随使团来此,就是不想让人发现踪迹,若君上此时亲自出门相迎,必然会引起有心人注意。”

    “以臣下之见,君上不如召所有邯郸使者进入院内休息,再秘密会见范先生,如此则能掩人耳目。”

    若在赵偃身边,韩仓只会溜须拍马,只要讨得对方欢心,身份地位自然唾手可得。

    只是面对赵嘉的时候,韩仓却非常清楚,自己必须展露出自身价值,而不是以前那个巧言令色之辈。

    赵嘉,也的确是能听进人言之君主。

    果不其然,赵嘉闻言当即反应过来,拍着额头道:“看来我是太过惊喜,以致有些昏了头,也多亏有韩相提醒,这才不至于让我酿成大错。”

    赵嘉遂从韩仓之言,召邯郸使团进入廉颇府邸休息,更是给范增单独安排了一个房间,之后就顺理成章与其相见。

    “范增,拜见君上!”

    再次看到范增,赵嘉心中自然无比喜悦,先是扶住对方双臂,示意范增莫要多礼,继而开始细细打量着对方。

    如今的范增,或许是待在王宫时间久了,每日小心翼翼算计别人的缘故,相比起以往显得越发沉稳、内敛,已经初步有了历史上那位霸王亚父的风范。

    “先生怎会离开邯郸?”

    寒暄过后,赵嘉却是面露疑惑之色,直接出言询问。

    如果按照范增书信中所言那般,赵偃又开始猜忌自己,那么在得知范增乃自己左膀右臂的情况下,又岂会放任对方离开邯郸?

    范增闻言,却是笑道:“我光明正大向大王辞别,而后随使团前来面见公子,此事大王皆知。”

    赵嘉脸上疑色更甚。

    范增没有急着解释,反而后退两步,对着赵嘉深深一拜,道:“还望君上饶恕范增自作主张之罪?”

    赵嘉疑惑道:“先生何出此言?”

    范增道:“臣曾经作书于君上,言大王心中猜忌,欲将上党纳为己用,其实并无此事?”

    范增话音落下,不仅仅是赵嘉,纵然廉颇、韩仓也面露惊愕之色。

    韩仓更是直接说道:“先生此言何意?“

    ”我在邯郸之时,大王的确曾在战争即将结束之前,屡次三番流露出不欲将上党封给君上之意,甚至言语中还透露出对君上的忌惮。”

    赵嘉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将疑惑的眼神放在了范增身上,希望得到一个合理的解释。

    先前正是因为范增书信,才让赵嘉有了取而代之的心思,甚至改变了许多战略部署,可是如今,居然得知并无此事,又让赵嘉作何感想?

    范增没有直面回答,反而问道:“数年之内,赵国连战连捷,国土扩张许多,君上更是扬名天下,赵国中兴势不可挡,就连秦国都感到巨大压力。”

    “敢问君上,若赵国持续这种强势姿态,诸侯又会作何感想?”

    赵嘉闻言,不由皱眉不已。

    诸侯之间,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别看列国此前愿意追随赵嘉合纵抗秦,那却是建立在秦国太过强大,诸侯国感到惶恐的基础上。

    秦国如今屡次遭逢大败,国力已经大不如前,反观赵国,已经逐渐有与秦国分庭抗礼之势。

    若赵国此时不知内敛,很可能会引起诸侯忌惮,以致让秦国有了连横的机会。

    赵国如今虽然扩张的比较厉害,却也有些根基不稳,不像秦国那样禁得住折腾。

    正是考虑到了这些,范增才向赵王献计,故意让父子二人不和,如此赵国虽强,诸侯却以为赵国有软肋,自然不会将赵国与秦国的威胁相提并论。

    那样的话,赵国就有了消化胜利果实的时间。

    “原来如此!”

    赵嘉、廉颇、韩仓三人闻言,这才恍然大悟,继而都对范增之谋赞不绝口。

    走一步而看三步,这才是能够谋天下的谋士啊!

第二百五十一章 抉择

    卧室内,所有人都将目光聚集在范增身上,哪怕廉颇眼中都露出不可置信之色。

    继而,廉颇也是长长舒了口气。

    说实话,哪怕赵偃对其不公,廉颇也不愿意看到赵国内乱,因为那样有极大可能会断送了赵国的中兴。

    更何况,赵嘉如今名声极好,若与其父争王位,纵然最终能够成功,所失去的东西也会很多。

    “能得先生相助,实乃赵嘉此生大幸也!”

    赵嘉亦感叹于范增的深谋远虑,丝毫没有因为对方的自作主张而恼怒,反而郑重一拜,表露心意。

    不过很快,赵嘉就疑惑道:”既然父王猜忌于我,都只是故意做给别国看,先生为何会来此?“

    范增闻言正色道:“增此来乃是想问君上,是愿意让赵国按部就班慢慢走向强盛,还是冒着大风险迅速壮大?”

    赵嘉瞳孔微缩,有些疑惑的问道:“先生此言何意?”

    范增道:“若想让赵国按部就班慢慢中兴,君上只需返回申岐之地,且与大王保持明面上的不和,就能让赵国有充足时间消化战果,步步为营走向强盛。”

    “君上若选择这条路,只要君臣同心,且君上不犯大错,在赵国中兴的同时继续联合诸国,寻找机会削弱秦国,三十年以后,赵国或有希望成为当世最强!”

    赵嘉闻言,陷入了沉思之中。

    依照赵国如今的发展势头,若能继续这样下去,三十年以后的确有希望超越秦国,成为当世最强诸侯国。

    只不过,赵嘉那时恐怕也已经垂垂老矣。

    更何况,秦王政也在慢慢成长,这位华夏历史上的首位皇帝,又岂是易相与之辈?

    如此苟的计划固然好,可惜中间充满了变数,赵国中兴之路必然不会太轻松。

    且赵嘉还有其余担忧。

    如果始终联合诸侯国对抗秦国,赵国在壮大的同时,其余各国也会跟着壮大,纵然最终能够灭掉秦国,也必然会出现六国并立之局面。

    赵嘉重活一世,自然想要做出堪比秦始皇的丰功伟绩,并不想熬到老年之际,赵国只是区区一介霸主。

    思考到这里,赵嘉忽然想起李斯曾经的谋划,在削弱秦国又不破坏合纵联盟的同时,蚕食其余各国以壮大赵国。

    只是想要达成那两个前置条件,未免有些太过困难。

    将韩国大半个上党纳入囊中,也是在经历过各种谋划以后,才最终得以完满实施,饶是如此,为了稳住各国情绪,让合纵联盟继续下去,赵嘉仍旧送出了小半个上党。

    “敢问先生,如何能够让赵国迅速壮大?”

    范增闻言脸上露出了笑容,继而摊开一张地图,指向了位于东北的燕国。

    次日,赵嘉前往魏国王宫向魏王告别。

    临行前,魏礼问道:“公子不返回申岐之地,反而转向燕国,却是为何?”

    赵嘉闻言沉默许久,才有些无奈的叹道:“王命难违,不得不如此!”

    魏礼目送赵嘉逐渐远去,继而喃喃自语:“希望发生在公子无忌身上之事,不会在公子嘉身上重演。”

    就在赵嘉从魏国出使燕国的同时,赵偃、赵嘉父子不和的消息,已经越传越烈,赵嘉的行踪,无疑成为最有力佐证。

    众人得知这个消息,有些暗中欢喜,有些却是叹息不已。

    而此时,赵嘉正在赶往燕国的途中,范增与韩仓在大梁待了一段时间,亦是启程返回邯郸。

    至于廉颇,却是带着赵嘉的书信、印玺,朝着申岐之地而去。

    燕都,蓟县。

    攻秦之战结束没多久,燕国上下就迫不及待密谋着对齐战争,想要夺回丢失的城池。

    赵国他们惹不起,燕国却有信心与齐国一战,为了夺回富庶的督亢之地,哪怕燕国连年征战国库已经十分空虚,仍旧想要尽早发动战争。

    “大王,攻秦之前赵王曾有过承诺,日后燕国夺回督亢之地,赵国绝不插手,甚至会暗中协助我燕国。”

    “如今大王准备攻齐,赵王是何态度?”

    面对臣子的询问,燕王脸上露出了笑容,道:“赵王已经派遣平岐君出使燕国,要不了多久便能抵达蓟,想必是为了商议督亢之地归属!”

    攻齐夺回督亢之地这件事情,燕王只是派人前往邯郸想要试探赵王口风,却没想到赵王居然会如此重视,派遣声名显赫的公子嘉前来燕国。

    以赵嘉之声望,只要愿意站在燕国这边,燕国甚至有可能兵不血刃夺回督亢之地,燕王又怎么可能不欢喜?

    不曾想,就在此时有人出言说道:“平岐君与齐相周子交好,彼出使燕国,未必会相助大王夺回督亢之地,还请大王早做准备!”

    燕王抬头望去,发现说话之人正是曾在秦国担任秦相的蔡泽。

    如今赵国势大,再加上有齐国虎视眈眈,燕国文武对于赵国的态度也大为转变,从以往的觊觎、不怀好意,变得卑躬屈膝起来。

    不少燕国文武都希望,燕国从今以后能与赵国交好。

    故此,蔡泽话音刚落,当即有人出言反驳道:“赵乃强国,赵王又岂会出尔反尔?“

    “且如今赵国之强,就连秦国都要避其锋芒,燕国屡战屡败,早已国力大损,如今有齐国这个强敌,更不应该再与赵国为敌。”

    向来亲善赵国,主张联赵抗秦的燕相将渠,更是冷声道:“阁下所言早做准备,莫不是又想劝说大王与秦结盟?”

    “前番割城联秦攻赵,已经让燕国损失督亢之地,如今秦国自保尚且不足,怎会有余力助燕攻赵?”

    “莫非汝在秦国任职多年,早已忘记燕人身份,置燕国利益于不顾,而处处为秦国打算耶!”

    燕国数次结盟秦国攻赵,结果都是大败亏损,丢城失地,好不狼狈。

    故此,面对蔡泽这位曾经的秦相,一心为燕的将渠才会如此咄咄逼人,不给对方丝毫情面。

    面对众人的指责,蔡泽选择了沉默。

    不过蔡泽相信,赵嘉此来燕国,绝不会是为了相助燕国夺回督亢之地。

    燕国若将希望都寄托在赵嘉身上,终究会竹篮打水一场空,燕国早晚都会无法忍受赵国的压迫,继而选择与秦国联盟。

第二百五十二章 山雨欲来

    河间,易城西郊,易水河畔。

    赵嘉带着三百全副武装的护卫,在此地驻足,遥望着不远处的易城。

    “君上,过了这座城,就进入燕国了。”

    边城指着远处广袤的土地,对着赵嘉说道。

    无论易城亦或易水,曾经都归属于燕国,可惜自从李牧夺取了河间十城,并且燕王亲口同意将这些城池划给赵国以后,这里就属于赵国无可争议的领地了。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如今虽正值春季,然燕国处于北方,春寒料峭之际,易水河畔吹拂着的春风,也让众人感到了丝丝寒意。

    看到了在寒风中奔流不息的易水,以及近在咫尺的燕国,赵嘉忍不住在心中低声呢喃着。

    “踏踏踏!”

    忽然间,远处百余骑朝着这边奔腾而来,三百甲士见状全部举盾,满脸戒备。

    “君上,那好像是易水守军!”

    赵嘉凝神望去,果然看到了赵国的旗帜,当即示意众人莫要太过紧张。

    以赵嘉如今声望,途径易城之际,易城守将亲自出来迎接,那也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只不过,赵嘉并未在易城过多逗留,而是与易城守将寒暄过后,当即举着赵国大旗,拿着通关文牒,进入了燕国领土。

    “君上,前面好像有人!”

    两国边境比较荒凉,赵嘉等人深入十几里以后,边城忽然看到远处有数人在官道上驻足,不由心生警惕。

    “派人过去看看!”

    出门在外,赵嘉也十分警惕,哪怕街道上只有数人,也没有放松警惕,反而提前派人过去探查。

    没过多久,前去探查的将官当即带着一人匆匆回返。

    “君上,此人乃信陵君门客,说有要事禀报?”

    赵嘉闻言,却是看着那人,反问道:“你如何证明自己乃是信陵君门客?”

    那人倒也不恼,从怀中拿出一块玉佩,道:“这便是证明!”

    赵嘉接过玉佩,细细打量之后不由瞳孔微缩,这种玉佩赵嘉听魏无忌介绍过,乃是其心腹门客才拥有的信物,一般门客甚至都不知道有这种玉佩的存在。

    魏无忌曾经告诉赵嘉,如果遇到携带这种信物之人,可以相信他们。

    “果然是无忌公子信物,是我疑心太重了!”

    赵嘉双手捧着玉佩归还那人,脸上带着惭愧之色。

    那人却是笑道:“平岐君千金之躯,再怎么谨慎也不为过,这才是明智之举啊。”

    不过很快,那人脸色就变得严肃起来。

    他忽然对着赵嘉深深作揖,道:“大梁发生之情,吾等已然尽知,若非有公子相助,吾主名望恐怕也不会这么快恢复,请受我一拜!“

    赵嘉急忙上前扶住那人双臂,叹道:“我素来仰慕信陵君,且与公子无忌一见如故,可叹只能为公子做如此微薄之事,说起来真是惭愧,又岂敢受先生大礼?”

    那人却是正色道:“滴水之恩,当涌泉以报,昔日平岐君为公子正名,今日吾等便来救平岐君一命。”

    赵嘉闻言,不由瞳孔微缩,问道:“先生何出此言?”

    那人道:“公子若信得过在下,这就返回赵国,最好是绕道魏国直接前往申岐之地。”

    赵嘉拱手拜道:“还望先生明言!”

    那人沉默半晌,最终叹道:“这段时间,有不少秦国商队进入燕国,聚集在燕国都城蓟,这些商队之中,许多人都孔武有力,明显经过严密训练。”

    “若我所料不错,定然是秦国欲派人行刺平岐君,才会如此大动干戈。”

    “此番秦国动作颇大,或明或暗究竟有多少人不可预测,平岐君乃千金之躯,最好还是不要以身犯险!”

    赵嘉闻言,不由瞳孔微缩。

    魏无忌属下的情报能力不言而喻,当年魏王得到信使禀报,说赵国陈兵边境,欲伐魏。

    魏王闻言惶恐不安,魏无忌却是笑道:“此乃赵王围猎耳,王兄无需担忧。”

    果不其然,最终又有信使来报,说赵王围猎于两国边境。

    正是发生了那件事,魏王才猛然醒悟,魏无忌的耳目已经安插到了各国,其情报能力甚至还在自己之上,从此便开始猜忌魏无忌。

    如今魏无忌虽然不在,其麾下探查到的东西,想必也不会是虚假消息。

    不过很快,赵嘉就笑道:“吾有三百精锐护卫,又有燕国协助,区区秦国刺客,何惧之有?”

    “更何况,吾受王命而来,若就此返回,岂不违抗王命?”

    并非赵嘉不相信这些人,也并非赵嘉将人身安全寄托在燕国之上,只是他有必须赴燕的理由,且对自己的护卫绝对信任。

    那人闻言大急,道:“此番秦国动作不小,公子莫要大意啊!”

    赵嘉上前握住那人双手,感激的说道:“无论如何,先生报信之恩,赵嘉必将铭记于心,也会提高警惕,随时防备秦国刺客来袭。”

    “然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若因区区秦国刺客,便惶恐逃回赵国,天下人又会如何看待我赵嘉?”

    二者告别,魏无忌门客目送赵嘉离去,最终叹道:“既然公子不惧,吾等当以死相护,也好报昔日大梁维护主人之恩!”

    楚国,兰陵。

    东郊山林之中,乃是一片坟地,附近十里八乡死去的楚人,几乎都会被埋葬于此。

    而此时,山林深处的一块风水宝地之上,背剑的黑衣青年却是跪在坟前,将葫芦中的酒缓缓洒落在碑前。

    “老头,你死了,本大侠终于自由了。”

    “其实我知道,富贵这个名,乃是你这老头以前养的一头黑犬,由于跟随你许久,哪怕老死数年以后,你这老头仍旧念念不忘。”

    “这不,就在你捡到我的那年,为了纪念那头黑犬,就把富贵这个犬名给了我。”

    说到这里,黑衣青年脸上露出不忿之色。

    “把黑犬之名给我也就罢了,教了我一身纵横天下的剑术,却不让我仗剑行侠仗义,那不是珠玉蒙尘吗。”

    “如今你这老头走了,本大侠想去哪里就去哪里,再也没有人约束了,本大侠这就要去纵横九州,扬名立万!”

    “以前在倒影湖畔遇到的那家伙,没想到已经成了大人物,他身边那个剑客,本大侠也要与其一争高下!”

    说着说着,葫芦里的酒已经被倒完了。

    王富贵扔掉葫芦,朝着新建的坟墓重重磕了三个头,而后头也不回的转身离去。

    只不过,就在他转身离去的时候,眼角的那抹晶莹却是划落在地上,迅速被草丛吞没。

第二百五十三章 翻脸

    前往蓟的路上,赵嘉等人每到一处,当地官吏都会派遣官兵随行护卫。

    饶是如此,赵嘉也没敢放松警惕,无论休息还是行军,都是按照战争戒备模式,这就样过了数日,终于抵达燕国首都蓟。

    蓟县城南二十里,燕相将渠早就带着众人等候于此。

    “听说最近蓟来了许多秦国商队,以前我们与秦国关系并不算差,对于秦国商队探查并不严格。”

    “然秦国恨平岐君入骨,此番平岐君入燕,难保秦国不会派人行刺公子,若公子嘉在燕国出事,燕国没有办法向赵国交代,也并没有办法向天下诸侯交代。”

    “传本相命令,即日起对于城内秦人要进行严格盘查,遇到可疑之人要么抓入大牢,要么直接驱逐,万不可让公子嘉有丝毫闪失!”

    城卫军将领闻言,脸色严肃,轰然应诺。

    “还有,蔡泽亲近秦国,这段时间就不要让其入朝,免得冲撞了公子!”

    将渠在等待空隙,不断对着身边众臣吩咐着,言语中对于赵嘉以及赵国的维护十分明显。

    从一开始,将渠就亲善赵国。

    其实不仅仅是将渠,曾在燕国为将的乐间、乐乘两兄弟,亦亲善赵国,主张盟赵攻秦、拒齐。

    可惜的是,乐间、乐乘两兄弟现在已经不知踪迹,唯有将渠借着当年代之战,一举成为燕国权势最大的相国。

    燕国曾经与赵国再次爆发战争,将渠被罢免了相国之位。

    燕国战败,不得不屈服在赵国之下以后,将渠再次被启用,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将渠的仕途早就与赵国命运绑在了一起。

    赵国强,则燕王必然会重用将渠。

    将渠正是知道这点,再加上有着合纵大义作为支撑,才在心中笃定,于公于私都要搞好燕、赵之间的关系。

    “相国,前面好像是平岐君的旗帜!”

    众人等待没多久,就远远看到了越来越近的队伍,以及那飘扬在空中的旗帜。

    将渠面露喜色,道:“果然是平岐君!”

    “踏踏踏!”

    战马奔腾,速度虽不算快,没过多久亦是来到了将渠等人前面。

    有着沿途官吏的陪同,赵嘉早就得知将渠会在城外二十里迎接自己,故此看到前面一众燕国文武,倒也没有太过惊奇。

    对于亲善赵国的将渠,赵嘉自然有着十足好感。

    他翻身下马,大步朝着将渠走来,率先作揖道:”许久不见,将相风采更甚往昔啊,这些年若非有相国在中间斡旋,赵、燕也不会有今日之友谊、和平了!“

    将渠哪敢托大,急忙回礼道:“平岐君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名扬九州,合纵抗秦更是履立奇功,赵国能有公子这种大才,我王羡慕不已。”

    “若公子不弃,将某愿把燕相之位让给公子!”

    “哈哈哈!”

    赵嘉闻言,不由大笑起来,两人携手相谈甚欢,朝着燕都缓缓而去。

    燕国王宫大殿。

    “外臣拜见大王!”

    哪怕赵嘉如今声望如日中天,仍旧没有狂妄自大,在面对燕王之际,还是依照礼法行礼。

    燕王见状受宠若惊,急忙起身手掌在空中虚引,道:“无双公子名扬天下,寡人亦仰慕久矣,怎敢受公子之礼,还请公子莫要多礼!”

    赵嘉却是笑道:“礼不敢废也。”

    寒暄过后,燕王就迫不及待的问道:“前段时间,齐国派人索要督亢之地,逼迫寡人承认督亢之地从今以后归属齐国,公子此来,可要为我燕国做主啊!”

    如今的燕王,在面对赵嘉的时候,可是将姿态放得很低,也是一副奉赵国为首的模样。

    想起比起富庶的督亢之地,颜面又算得了什么?

    赵嘉闻言,却是皱眉道:“昔日秦联合燕国攻赵,赵国为了抵御秦国,这才向齐国求助,以致齐军攻下督亢之地。”

    “后来燕国不敌,派人前往邯郸,请求父王出面与齐国讲和。”

    “父王曾经有个条件,那就是让燕国将督亢之地割让给齐国,这才能够说动齐国罢兵,大王您以前也答应了。”

    “此前与秦国交战正酣,自然不好商议交割督亢之地事宜,如今战争结束,齐国既然前来确认督亢之地归属权,大王理当如约交割。”

    “父王派我前来,也正是为了协助大王向齐国交割督亢之地!”

    赵嘉话音落下,大殿内所有人全都目瞪口呆,就连向来亲善赵国的将渠也不例外。

    以前出使赵国那名使者,此时更是有些气急败坏的说道:“昔日赵王明明许诺,只要吾等先答应督亢之地给齐国,待战争结束以后,就会暗中相助燕国夺回督亢之地。”

    “今日,公子为何出尔反尔,让我燕国平白损失督亢之地?”

    赵嘉闻言,当即对着那人喝道:“你说父王答应战争结束,会相助燕国夺回督亢之地,请问可有我王写下的文书作证?”

    那人闻言当即目瞪口呆,道:“此等事情,岂能写在文书之上?”

    “既如此,那就是汝空口无凭,汝胆敢诬陷我王,公然离间赵、齐关系,欺我手中宝剑不利耶!”

    赵嘉猛然拔剑,遥指那人厉声喝道,脸上杀气腾腾。

    燕国满朝文武尽皆目眦欲裂,没想到赵国不仅出尔反尔,居然还派遣赵嘉催促燕国割让督亢之地,赵嘉更是敢在燕国王宫大殿拔剑,简直辱燕国太甚!

    “放肆!”

    燕赵之地,多慷慨悲歌之士。

    虽说燕国弱小,与赵国交战屡战屡败,以致失了气势,可是面对赵国的欺骗、践踏,燕国文武仍旧怒不可遏,不少武将当即拔剑指向赵嘉,杀机隐现。

    而此时,燕王也已经气的浑身发抖。

    燕国此前割让富庶的河间给赵国,如果督亢之地再被齐国占据,那么燕国南方富庶之地将会丢失殆尽。

    彼时,燕国疆域虽然仍旧不小,却大多都只是荒凉之地,恐怕连最弱小的韩国都有些不如,真要如此,燕国此后可就要任人鱼肉了。

    燕国上下正是知道这点,才坚决不愿意将督亢之地割让给齐国。

    赵嘉看着激愤的众人,面对拔剑指向自己的燕国武将,脸上没有露出丝毫胆怯之色,反而冷笑道:“汝等欲与赵国开战耶?”

第二百五十四章 问策

    赵嘉仅仅一句话,所有激愤的燕国文武纷纷沉默,哪怕心中仍旧非常愤怒,却也不敢再说什么。

    特别是那些拔剑的燕国武将,也都目光喷火的收回了利刃。

    自古以来,弱国无外交。

    燕屡次为赵国所败,燕国朝堂上下皆心知明了,弱燕不能与强赵争锋,若是再贸然挑起战争,燕国的下场绝对不会好。

    事实上,自从代之战结束以后,燕国就已经沦落为末等小国,再也无力与赵争锋。

    可惜的是,燕王仍旧贼心不死,屡次联合秦国挑起战争,让燕国越战越弱,最终甚至失去了与赵国一战的勇气。

    如今的赵国,哪怕仅仅是申岐之地出兵,也未尝不能与燕国一决高下。

    面对战争的威胁,燕国上下只能强压住心中的愤怒,暗暗忍受着这份屈辱,不敢再去逼视赵嘉。

    燕相将渠也没想到,事情居然会闹到这个地步。

    他走上前来,声音有些干涩的说道:“燕真心与赵结为兄弟邦国,若公子愿为燕国主持公道,燕国上下绝不敢忘公子之恩!“

    看着眼前亲善赵国的将渠,赵嘉脸色也舒缓了下来。

    他宝剑入鞘,轻声道:“并非吾不愿助燕国,然督亢之地早已被齐国占据,纵然燕国没有交割一应事务,齐国亦绝不会放弃那片膏腴之地,哪怕有赵国插手,亦会如此,甚至还会因此引起赵、齐两国不和。”

    “且燕王曾经立下文书,伐秦战争结束以后,就会承认督亢之地归齐国所有,并且交割一应事务,纵然赵国想要帮助燕国,却也有心无力啊!”

    将渠张了张嘴,却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他非常聪明,得知赵嘉铁了心不承认赵王以前的许诺之后,索性不再提那件事情,免得让事情继续恶化下去。

    这样做虽然显得有些忍气吞声,显得有些窝囊,也显得对燕国大为不公。

    然两国邦交,弱国又怎会有话语权?

    燕国这场剑拔弩张却又拼命隐忍的朝会,终究还是落下了帷幕,直到散朝之际,赵嘉仍旧没有松口,显然并不想帮助燕国要回督亢之地,甚至有逼迫燕王就范的意思。

    赵嘉的举动,无疑让寄希望在赵国身上的燕国,奢望顷刻间破碎。

    朝会结束,赵嘉虽然离去了,燕王以及一些燕国重臣,却仍旧阴沉着脸待在大殿之内。

    “哗啦!”

    燕王早就恼怒异常,目送赵嘉离去以后,再也忍受不住,直接将案上所有东西全都划拉在了地上。

    继而,他指着那位昔日出使赵国的之人,怒骂道:“汝言赵王不欲齐国做大,战事结束后会相助寡人夺回督亢之地,结果呢!”

    看着盛怒的燕王,那人垂首不敢多语,却也知道自己仕途恐怕就要结束了。

    “还有你,始终鼓吹燕、赵结盟,要成为友邦共抗秦国,可是如今,赵国欺寡人太甚,如何让寡人继续盟赵!”

    将渠被燕王这么劈头盖脸的骂着,虽然觉得心中憋屈,却也无从反驳。

    此次,赵国的确做得有些过了。

    燕王发了一顿脾气,也逐渐冷静了下来,继而对着众人喝道:“为今之计,又当如何?”

    燕国众人尽皆默然无语,最终将渠不得不硬着头皮说道:“赵王既然派遣平岐君亲自出使燕国,想必也并非为了毁诺,否则随意派人前来即可。”

    “大王可先稳住平岐君,再派人快马加鞭奔赴邯郸,向赵王询问此事。”

    “在此期间,吾等也可以多多接触平岐君,看看能否说动平岐君,助我燕国夺回督亢之地。“

    燕王脸色阴沉,却也没有反驳将渠。

    为今之计,若能说动赵国相助燕国夺回督亢之地再好不过,只是燕王已经决定,不会将希望全都寄托在赵国的怜悯之上。

    在此之前,由于赵嘉代表赵国出使燕国,再加上燕国欲与赵国盟好,向来亲善秦国的蔡泽,就被排挤在了朝堂之外。

    甚至于,就连刚才那场朝会,蔡泽都没有被允许参加。

    如今的蔡泽,身份极其尴尬。

    他虽为燕臣,却由于曾在秦国担任相国之位,始终被人认为是秦国派来的耳目。

    在这个必须盟好赵国的大环境下,蔡泽被冷遇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蔡府,门可罗雀,相比起蔡泽刚从秦国返回之时,不知道冷清了多少。

    “上卿,大王召见!”

    就在蔡泽愁眉不展之际,忽然等到了王宫侍卫的传召,不由大喜过望,心中暗道:“定是赵嘉得罪了大王,这才召我入宫欲重新盟秦!”

    蔡泽心中喜悦,表面却不动声色,反而非常低调的进入了王宫。

    “大王万安!“

    蔡泽见到了满脸愁容的燕王,上前恭恭敬敬行礼。

    “上卿,此番赵国出尔反尔,并不承认昔日应允我等夺回督亢之地的承诺,那赵嘉还催促寡人尽早交割督亢之地所有事物,简直欺人太甚!”

    蔡泽并没有顺着燕王之言抨击赵国如何卑鄙,反而冷静的询问道:“敢问大王,将督亢之地割让给齐国,究竟是赵王之意,还是平岐君赵嘉之意?”

    燕王闻言反问道:“有什么区别吗?”

    蔡泽笑道:“当然有区别。”

    燕王再问:“卿请直言!”

    蔡泽侃侃而谈:“如今赵虽强盛,世间却盛传其父子二人不和之事,若二者意见相左,则大王就有可趁之机。”

    燕王闻言大喜,不过很快就忧愁道:“此乃国家大事,纵其父子不和,想必也不会意见不和。”

    蔡泽却是摇头道:“臣之猜测,恰恰与大王相反。”

    燕王急忙问道:“卿何出此言?”

    蔡泽道:“臣若直言,还望大王勿怪!”

    燕王摆手道:“卿但请直言,寡人绝不怪罪!”

    “如今赵国之强,除秦、楚以外各国莫不敬畏三分,与之相反,燕国屡被削弱,已经对赵国构不成任何威胁。”

    “若大王处于赵王之位,是想要留着没有丝毫威胁的燕国在东方,还是削弱燕国让齐国得以壮大?”

    燕王闻言,脸色有些不太好看,却仍旧点头道:“若寡人为赵王,让燕、齐两国相互牵制再好不过,绝不会削弱燕国以壮齐国。”

    蔡泽再问:“那么臣斗胆再问,假如大王乃平岐君,又会作何打算?”

    燕王沉吟半晌,而后眼中放光,道:“寡人明白了!”

第二百五十五章 欲杀之

    赵嘉之所以得天下所望,除了本身乃是赵国公子身份以外,还与其深厚的人脉脱不开干系。

    作为楚王女婿的赵嘉,与楚国之间的关系不言而喻。

    除此之外,齐相周子乃赵嘉力推上位,赵嘉有召,齐相又岂敢不从?

    也就是说,除了赵国本身以外,楚国与齐国亦为赵嘉强有力的后援,那么赵嘉在督亢之地的分配上向着齐国,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燕、齐相争,赵王希望燕国夺回督亢之地,与齐国相互牵制;赵嘉却希望齐国得到足够利益,如此就能稳固周子在齐国的地位。”

    “赵国父子二人意见相左,我燕国说不得还有可趁之机。”

    燕王想到这里,脸上的焦虑之色慢慢消散,继而略显期盼的望着蔡泽,说道:“寡人这就派人出使邯郸,询问赵王之意。”

    邯郸,赵国王宫书房。

    燕国使者垂首立在赵王身前,脸上满是谦卑之色。

    “大王曾经暗自许诺,只要我燕国将河间割让给赵国,并且派兵加入合纵联盟,战事结束以后,便会暗中支持我燕国拿回督亢之地,以平衡燕、齐两国。“

    “却是不知,为何公子嘉入燕以后,不仅矢口否认大王曾经许下的承诺,反而逼迫我王尽早交割督亢之地给齐国?”

    “我王曾言:燕国唯赵国马首是瞻,愿与赵国永结盟好,大王若果真愿意看着齐国做大,只需告知我王,我王必然会将督亢之地拱手让给齐国,绝无怨言!”

    燕国使者这番话,显然是锦里藏针,暗中提醒赵王,让齐国得到督亢之地,并非什么好事。

    赵王闻言,当即面露惊愕之色。

    “寡人遣公子嘉前往燕国之际,已经暗中叮嘱,务必相助燕国夺回督亢之地,难道公子嘉没有如此做?“

    燕国使者闻言也是错愕不已,继而想到了燕王的告诫,当即心中欢喜,暗道:“赵国父子果然意见相左,看来我燕国有望拿回督亢之地了。”

    燕国使者趁热打铁,急忙将发生在蓟县的事情告知赵王。

    赵王闻言勃然大怒,骂道:“这个逆子,仗着自己立下了些许功劳,居然敢不听寡人之言!”

    “彼执意让燕国割让督亢之地给齐国,定然是为了交好齐相!”

    看着盛怒的赵王,燕国使者继续火上浇油:“从今以后,燕国唯赵国马首是瞻,赵国战戈所指,燕国必然倾尽全力助之。”

    “还望大王垂怜,能够召回公子,助我燕国夺回督亢之地!”

    赵王闻言,却是沉默了下来,许久才叹道:“并非寡人不想帮助燕国夺回督亢之地,然自从周子任齐相以来,赵、齐两国素来交好,纵寡人不愿齐国做大,却也不好直接出兵相助燕国。”

    燕国使者急忙说道:“督亢之地虽被齐国占据,然此地隶属于燕国,百姓无不想要回归故国,只要大王不支持齐国,我大军所至,各城必然望风而降!“

    说到这里,燕国使者满脸期盼的看着赵王。

    赵王沉吟半晌,最终略显犹豫的说道:“这件事情,寡人既然早就应允国燕国,自然也不好毁诺,然公子嘉毕竟声望颇高,彼若坚持让燕国将督亢之地交割给齐国,寡人亦不好办呐。”

    燕国使者闻言,当即说道:“大王才是赵国国君,公子嘉纵有名望,终究是臣、是子,岂有父惧子而不敢号令者乎?岂有君惧臣而被迫食言者乎?”

    赵王听到这里,脸色当即沉了下来。

    燕国使者见状,急忙低下了脑袋,继续火上浇油:“如今天下人知赵有公子嘉而不知有大王,各国曾经更是风传:公子嘉将要取大王而代之,赵国百姓亦支持者甚众。”

    “砰!”

    面对如此毫不掩饰的挑拨离间,赵王当即勃然大怒,拿起案几上的砚台,就朝着燕国使者头上砸去,眼中更是充满了杀机。

    砚台砸在燕国使者脑袋上,当即流出了许多鲜血,很快就将燕国使者的衣襟全部染红。

    燕国使者心中惊惧,可是想到了燕王的交代,仍旧昂首道:“外臣虽是燕人,亦知赵武灵王此等前车之鉴,今大王功绩远不及武灵王,公子嘉声望尤胜惠文王……”

    赵王好似被触动了内心深处的那根弦,当即脸色狰狞的吼道:“滚,你给寡人滚出去!”

    眼看赵王暴怒,再加上该说的话已经说完,燕国使者也不敢继续触怒赵王,当即捂着流血的脑袋退了出去。

    第二天,忐忑不安的燕国使者再次接到了召见。

    这次见到赵王,燕国使者明显感觉对方憔悴了许多,没有继续火上浇油,反而变得非常安静。

    “让寡人暗中支持燕国夺回督亢之地,倒也并非不可。”

    “只不过,燕王必须答应寡人一件事情。”

    燕国使者闻言大喜,急忙拍着胸脯说道:“为了夺回督亢之地,只要大王所提条件不过分,外臣就能代表我王全权答应!”

    赵王沉默许久,这才声音有些嘶哑的说道:“寡人要赵嘉再也回不到赵国!”

    燕国使者闻言心中大骇,声音有些颤抖的说道:“公子嘉名满天下,仰慕者不计其数,想要将其强留在燕国,恐怕做不到。”

    赵王双目充血的盯着燕国使者,一字一顿的说道:“不-论-死-活!”

    燕国使者吞了吞口水,努力平复住心中的情绪,这才声音干涩的说道:“公子嘉若死在燕国,天下诸侯必然群起攻燕,燕距离亡国亦不远矣。”

    “为得督亢之地而让燕有亡国之祸,此事我王恐怕不会答应!”

    赵偃脸色阴沉,指着西方轻声道:“天下最恨赵嘉者,莫过于秦,燕国完全可以将事情都推在秦国身上,彼时燕国再斥责秦国所为,寡人正好发起合纵攻秦之战。“

    “这件事情,你可办得到?”

    赵偃左手按剑,双目死死盯着燕国使者。

    如果对方给出不满意的答案,哪怕贵为燕国使者,也绝对走不出这个书房。

    燕国使者心脏砰砰跳,思量许久这才咬牙道:“既然大王心意如此,燕国敢不效命!”

第二百五十六章 嘉死,赵不足惧也

    时间流逝,转眼已经过去了十日。

    自从赵嘉在燕王宫咄咄逼人以后,燕王就再也没有召见过赵嘉,哪怕赵嘉主动求见,燕王也以身体不适为由拒绝。

    就这样,赵嘉等人被安置在了驿馆,将渠等亲善赵国之人每日前来拜访,希望能够说动赵嘉相助燕国夺回督亢之地。

    可惜的是,赵嘉虽然对这些人非常友善,然只要涉及到了督亢之地归属的问题,就从来不会松口。

    以至于,将渠等人十日内没有丝毫进展。

    燕王对于将渠等人也逐渐疏远,反而开始重新倚重蔡泽,以及朝中亲善秦国之人。

    燕王宫。

    “大王,赴赵使者已然回归,正在外面等候求见。”

    燕王闻言大喜,喝道:“速让其来见寡人。”

    没过多久,出使赵国的使者蔡鸟就已经进来,对着燕王行礼:“臣拜见大王!”

    燕王急忙上前扶住蔡鸟,满脸期盼的问道:“卿此番出使赵国,可有收获?”

    蔡鸟转头看了看侍立左右的宦官,却是并没有开口说话,燕王见状会意,当即摆手吩咐众人离去。

    蔡鸟见屋内没有旁人,这才有些兴奋的说道:“果不出大王所料,赵王的确与赵嘉面和心不和,赵王欲让燕夺回督亢之地以平衡燕、齐两国,赵嘉却想要让齐国得到督亢之地,以稳固周子相位。”

    随即,蔡鸟就将发生在赵国王宫之事,尽数告知燕王。

    “赵王之意,是准备除掉赵嘉?”

    “赵嘉可是赵王独子,赵嘉若死,以后谁能继承赵国大统!”

    骤然听到这个消息,哪怕见识广博的燕王,都感觉背脊有些发寒,心中还有些疑惑。

    蔡鸟却是笑道:“臣以赵武灵王之事离间其父子二人,赵王对赵嘉早就忌惮不已,闻臣之言这才骤起杀机,至于赵国大统,自有赵嘉之子赵政继承。”

    “相比起自己身家性命以及整个赵国,区区一介子嗣又算得了什么,为了王位父子、兄弟反目之事,还不常见吗?”

    燕王闻言,这才消除了心中疑惑。

    不过很快,燕王就满脸忧虑的说道:“如今赵嘉声望卓绝,若骤然死于燕国,莫说赵国上下必然不肯善罢甘休,楚、齐两国也必然举兵来伐。”

    “彼时,燕国不仅失天下所望,更会有亡国之祸啊。为督亢之地而给燕国招来如此祸患,恐怕有些得不偿失。”

    蔡鸟急忙说道:“大王可将赵嘉之死嫁祸给秦国啊。”

    燕王却是摇头道:“再严密之事,只要做了就有可能会泄露消息,无论寡人还是燕国,都承担不起泄露消息的后果。”

    “且就算天下人相信赵嘉死于秦国之手,毕竟还是在燕国境内出事,仍旧会给其余各国攻伐燕国落下把柄!”

    蔡鸟眉头紧皱,继而说道:“大王所忧虑者,莫过于杀死赵嘉以后事情可能会败露,若赵嘉果真被秦国刺客所杀,纵燕国会有些许麻烦,想必也在大王承受范围之内吧。”

    燕王凝视着蔡鸟,道:“卿此言何意?”

    蔡鸟笑道:“大王难道忘了,臣族兄曾在秦国为官,纵然回到燕国以后为大王殚精竭虑,想必仍旧与秦国未能彻底斩断联系。”

    “秦国恨赵嘉入骨,早就想不惜代价除之而后快,若大王派臣族兄暗通秦国,只需放松对赵嘉等人的防护,自有秦人相助大王除掉此人。”

    “赵王欲借大王之手除赵嘉,大王却可以借秦人之手将自己从中摘除。”

    “如此,纵然事发亦乃秦国所为,我燕国最多也只是护卫不当!”

    燕王闻言大喜,道:“此计甚妙,寡人悦之!”

    “大王,相国将渠求见!”

    就在此时,门外传来了宦官的声音,燕王不由眉头微皱,示意蔡鸟先回避一下。

    片刻过后,燕王召见了将渠,问道:“相国此来,所为何事?”

    将渠躬身道:“城卫军巡查各地,发现最近有许多秦国商队进城,这些秦人大多孔武有力,不似正经商人。”

    “如今城内秦人越来越多,为了保证平岐君安全,还望大王下令暂时驱逐秦人!”

    秦国恨赵嘉入骨天下皆知。

    恰逢赵嘉出使燕国之际,就有大批秦国商队先后来到燕国,又怎会不引起将渠怀疑。

    在将渠看来,纵然赵嘉不同意燕国夺回督亢之地,也要确保对方人身安全,以免给燕国带来祸端。

    燕王闻言,却是勃然大怒,指着将渠骂道:“赵嘉小儿欺寡人太甚,汝为燕相非但没有为寡人分忧,反而想着赵嘉小儿安危。”

    “寡人倒想问问,汝究竟是燕相还是赵相!”

    面对盛怒的燕王,将渠感觉心中惶恐,急忙跪伏余地,说道:“臣虽亲善赵国,却也是为了燕国社稷,绝非为因为一己私利。”

    燕王冷笑道:“若非有赵国支持,汝以为自己能够担任燕相职位?”

    “既然赵国不守承诺在先,寡人也没有必要信守承诺,从今以后城卫军之事汝莫要再问,寡人欲兴兵夺回督亢之地,汝只需筹备粮草即可。”

    将渠大骇,急忙劝谏道:“赵国尚未同意,若此时发兵夺回督亢之地,难保赵、齐两国不会联合伐燕,还请大王三思!”

    燕王怒道:“寡人心意已决,汝若敢再劝,就自己留下印绶回家种田,自有其余贤才出任燕相职位,替寡人分忧!”

    将渠不敢再语,只得呐呐退去。

    直到将渠远离以后,蔡鸟才从屏风后面走了出来,问道:“大王果真欲起兵夺回督亢之地?”

    燕王重重点头,道:“既然赵王希望燕、齐平衡,寡人出兵夺取督亢之地,赵国最多也只是口头上斥责,绝不会出兵相助齐国。”

    “且赵嘉一死,赵国必然会与秦国开战,彼时更是无暇顾及燕、齐两国战争。”

    “此乃天赐良机,寡人自当全力以赴!”

    蔡鸟听得热血沸腾,沉声道:“大王既有收复失地之雄心壮志,臣焉敢不效死力?”

    燕王低语:“汝只需让秦国刺客杀死赵嘉,并且让燕国从此事之中摘出来即可,赵嘉若死,赵国不足惧也!”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21283/ 第一时间欣赏赵公子最新章节! 作者:半城流烟所写的《赵公子》为转载作品,赵公子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赵公子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赵公子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赵公子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赵公子介绍:
长平之战,赵国大败,伤亡惨重。
西有强秦虎视眈眈,北有匈奴屡次寇边,东有燕国倾力来犯。
值此危难时刻,赵孝成王长孙赵嘉,遇到了声名狼藉的未来战神李牧。
从此,赵国与他们的命运,就被牢牢绑在了一起。
赵公子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赵公子,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赵公子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