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宋风TXT下载宋风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宋风全文阅读

作者:戒念     宋风txt下载     宋风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三百九十四章 生疑

    “嘴是懒蛋,手是好汉”,也许是因为大宋在宋辽边境上的突然袭击,使得辽国上下对这次宋辽争执格外的关注起来,辽国皇帝耶律洪基也罕有的一个月未出宫门去各地游猎,辽国统治高层也都成天面无表情的进出议事厅。

    在韩琦突袭得手后,辽国燕云十六州驻军也不是没有反击过,可是除了损兵折将之外没有任何效果——韩琦在发起突袭前便已经准备好修整城防工事的材料和工具,三城一旦被拿下,便立刻组织运输并且将三城的战俘与居民强制编入夫子的行列去修城,在很短的时间内便已经将三城修得如同铁桶一般,并且还在三城周边各自修建了两座小型城寨,派出重兵把手,加上新收获上来的粮食,韩琦已经决定癞在这里不走了。

    韩琦的城防工事非常完善,契丹军队在他占领三城后的第三天便在涿州集结了五万军队攻击新城,试图想要趁韩琦立足未稳之际把宋军赶回去。不过在新城城下丢下三千尸体后,契丹将领不禁对这长得如同刺猬一般的新城望城兴叹,在他看来想要短时间攻克城池夺回新城根本就是强人所难。

    更令契丹将领非常心惊的是,他的探子回报,在大军驻扎周边五十里的范围内多次发现宋军骑兵的踪迹,数量上不祥。这一消息彻底让契丹将领没有了任何想法,不过这也给他一个撤兵的理由,尽管他不知道对方有多少骑兵部署在这周围,但就算没有骑兵的威胁想要凭借自己的力量来夺回新城是绝对不可能的,与其在这里白白让将士无谓的战死,还不如留下实力把手涿州。

    韩琦的确在这里准备了不少骑兵,整整三万受过严格训练的精骑,有这么一支骑兵部队在这片区域游荡,才使得任何契丹来军都不敢只集中精力来攻打城池,并且这支骑兵还担负着保护向三城运送辎重军事物资的马队。驻守三城的宋军最不缺少的便是粮食,城中的粮食足够让他们吃上一年还富富有余,但是他们手中的火器、弓箭等物资却经不起这么消耗的。为了降低这些一次性用品的消耗,宋军引用了几年前保安军之战中守城的策略,在城防工事上大量设计弩炮,将城中民居空房拆毁以补充为弹药。可以说进犯新城的契丹军那三千损失倒是有大半都是被宋军用弩炮发射的铺天盖地的砖头给砸死的,任何人只要接近城墙一定距离,面对宋军的弩炮攻势都不得不收缩回防,那种砖头如雨可不是谁都能够消受的了的。

    宋军本来计划在新城拖上辽军几天,等辽军损失惨重疲惫不堪的时候再使用这支精骑来给辽军以最后一击的,不过没有想到辽军只打了两天便当机立断撤退了,这不仅让宋军守将大为恼火,在佩服辽军将领审时度势的本事后,无奈之下便派骑兵尾随攻击看看能够有什么战果,但是这辽军守将显然在撤退的时候也不放松警惕,平平稳稳的又回到了涿州。

    韩琦阻止了手下继续向北进攻想要攻下涿州的想法,他不是军事家但却识大局,他明白现在攻下这三城恐怕是到了契丹人的底线了。以现在宋军的实力攻下涿州并不是什么太大的难题,但是一旦攻下涿州最为麻烦的便是契丹人要和他玩命,宋辽两国也会爆发全面战争,这可不是韩琦所愿意看到的。

    虽然不能继续向北进展,但令韩琦非常欣慰的是皇帝赵顼发给他的密信中对他这次行动给予了赞赏,在背后支持他,这也不禁让他松了一口气。皇帝赵顼对韩琦的要求几乎全部都答应了下来,最重要的是赵顼已经下令征调西军一万精兵和杨崇岳一起奔赴河北,估计很快便可以到了。

    韩琦没有想到皇帝赵顼居然这么支持他,最令他欣慰的是杨崇岳和西军一万精兵的到来。杨崇岳本人年轻有为,刚刚才三十岁便坐上了西军主帅之一的位置令大宋上下极为侧目,更重要的一万精兵更是让河北驻军如虎添翼——所有人都知道,在经过了灭夏战争之后的西军战斗力极为强大,甚至有人那西军和汴都卫戍中央禁军相比,作出了西军是大宋第一军的论断。虽然韩琦心中对这个论断不屑一顾,他对大宋军方的底细比较清楚,不过这西军士兵的素质比自己手中军队素质高那是绝对没有问题的。

    韩琦更明白随着杨崇岳和这一万西军的到来,他知道朝廷已经等待很久的肢解西军计划可能真的要实施了。西军在灭夏战争中战功赫赫,大宋立国后太祖太宗本着“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的精神数次北伐,不过都以惨败而告终,西军是大宋立国后百年来第一支灭国的军队,这么一支军队又该如何何去何从,朝廷中的众多大佬都已经拭目以待很久了,不过就是碍于双方势力都掺杂在其中不敢贸然先行挑起战火罢了。话说回来,谁要是先来这么一下子,保证到最后大家一起完蛋——支持新法的王韶,支持保守派的种谔,当然还有本身便是保守派一面大旗的富弼,算来算去还是保守派损失更大一些,不过王韶是王安石坐下唯一拿得出手的大将,对王韶未来的归宿,这个拗相公自然心中有另外一番打算,不想现在就废了王韶。

    说起来西军当中有两个非常特别的人物——一个便是现在马上就要前往河北就任副帅的杨崇岳,他的背景非常简单,天波府的人世代忠于朝廷,皇帝身边唯一可以带刀的便是六名御赐带刀侍卫,这个极为荣耀的位置几乎每一代天波府都毫无疑问的会入选在内,这也算是皇家当年对杨家遭遇的一种补偿、一种信任;另外一个便是十万定西军的首领王顺了,他的身份只有朝廷统治高层才知道,王顺便是小王驸马最小的弟子冰封,相对于杨崇岳,一人火烧嘉宁军司并且潜伏在泼喜军中的冰封更具有传奇色彩。和杨崇岳一样,冰封还能够好好的在定西军中待着,这全都是皇室对小王驸马的信任,再加上冰封的身份秘密等级之高,也没有知情者敢冒天下之大不帏利用此事公然弹劾小王驸马,恐怕这一消息一旦公布开来,首先定西军就要造反了。

    西军之构成非常复杂,可以说是四方在一个棋盘上下棋,保守派和变法派是对头,不过两家同样也不愿意看到皇家参与进来,而且三家担心更多的便是西军的稳定与否对大宋西北的防务安全占到了决定地位,相比之下倒是王静辉更加从容。

    对于减少皇家对西军的想法,削弱西军是势在必行的,不过如何削弱却是一门更加深奥的学问。王静辉对传统帝王将相的那套赤裸裸的削弱手法非常不屑,唯一稍有好感的便是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了,不过那也同样不是一个好的选择。至少王静辉自己认为需要削弱的不是军队战斗力,而是将领在军队中的个人影响和烙印,不过想是归想,要做到这么完美显然是不可能的,王静辉自己也曾在后世的军队中待过,对这点是深有体会的——后世即便是在未完成统一,非常艰苦的情况下,成建制的共产党部队叛乱是极其罕见的,但是即便如此,军人对英雄的崇拜依然如故,想要消除将领在军中的个人威信和烙印可以说是徒劳无功的。

    王静辉曾经多次阻止过任何人对西军现有状况进行改变、调动,都是因为西军所处的位置是以前西夏的国土,党项人建立的国度虽然被大宋所摧毁,党项王族基本上也被押解到汴都开封监视居住,但还是有一些漏网之鱼组织了小规模的叛乱组织,借着西夏复杂的地形和人文情况来和大宋驻军相互周旋。西军对此也采用了很多办法,除了武力镇压之外,便是将当地人口全部打散重新安排,并且视大宋的需要将一部分精壮劳力充为大宋奴隶,这也是大大缓解了当地的治安状况,不过尽管如此情况依然不容乐观。

    王静辉也知道自己再这么阻挠下去,恐怕就是连自己也落不了好果子吃,唯一的办法便是疏导——在不影响西军整体实力的情况下,分别从中原禁军中抽调组建新的军队,与西军建制轮换协防,这样西军的一部分精锐将会逐步替换到河北诸路与辽国的防线上来,而西军整体实力变化不大,新补充进来的军队可以凭借雄厚的实力来对付西夏那些残余的小鱼儿小虾,以此来锻炼军队。

    王静辉的建议得到了宋朝统治高层的一致同意,在他们看来这也是一个非常好的出路,同时他也向大宋统治高层提出如何处理定西军的问题——定西军因为要防范北方阻卜部的进犯还有要对辽国从西方进行牵制,所以这就要求定西军必须具有强大的战斗力,为此要把定西军日后反叛的威胁降低到最低,那就要使用原来参加过灭夏战争的其他西军精锐进行调换。尽管如此,王静辉却没有提定西军高级将领的问题,因为这中间涉及到冰封、鼎澄、佩澄三个弟子未来命运的问题,所以他对此回避了。

    杨崇岳和一万西军调到河北诸路受侍中韩琦所节制,这也开始了大宋内部大规模换防的序曲,对此王静辉也是无可奈何,他能够撑到今天这个局面已经不易,要知道历史上宋朝对武将的压制可能是中国历史上历朝历代最为苛刻的,原本上历史中狄青完全可以在西征中取得更大的战果,但仁宗对他所最为看重的将领还是下达了召回令,困境中的西夏得以死灰复燃;王韶刚刚夺了熙河也被神宗赵顼所召回,熙河就发生了叛乱;更引人注目的恐怕就是岳飞了,他的命运可谓是悲惨至极。宋朝的这条“铁规”不知道葬送了多少立志建功沙场的英雄豪杰,说白了历史上王韶的结局相对于岳飞的冤死、狄青的吓死,他恐怕还是最好的。

    时间很快便进入了熙宁五年的九月,此时北方的天气已经渐渐寒冷。面对大宋不断的在正南、西南的频繁军事调动,辽国感到疲惫不堪,宋辽两国在南京道与大宋接壤的边境地区前后又有过十余次大小冲突,但结果都是辽国铩羽而归,非但没有夺回韩琦所占领的三城,反而还损兵折将大扫辽国这个大国的面子。至于西京道和上京道边境地区已经处于糜烂状态,磨古斯和大宋的定西军视这边境于无物,随意进出劫掠,表面上这些帐都是挂在磨古斯的头上,但实际上磨古斯根本就不敢南下西京道进入定西军的范围,南阻卜部已经被定西军所控制。

    对于糜烂的外部局面,辽国已经黔驴技穷,而大宋的使者苏颂也在接到皇帝赵顼措辞严厉的诏书后,在谈判桌上的表现愈加强硬,使得他的对手张孝杰极为被动。到此辽国统治高层终于意识到他们只有两条路可以走——一条便是答应苏颂所提出的各项和谈条款,另外便是举全国之力和大宋一战定胜负。可惜辽国的统治高层根本无法在这两路中作出一个正确的选择,大宋的和谈条款太过苛刻,而举国一战更是难上加难,没有足够的底气哪里还能够摆出决战的姿态?此时契丹人发现只靠口头甚至少量武力威胁便可以获得大宋岁币甚至是土地的日子已经过去了,未来的路对于辽国来说更加艰难!

    “先生,三日前辽国终于答应签订和谈条约了,对于我大宋所要求的各项条款全部答应,并且还请求重开椎场以供两国进行贸易……”彦生说道。

    “嗯!”王静辉心思似乎并不在这上面,契丹人在这场斗争中根本就没有任何胜算,签订条约只是一个早晚的问题罢了,不过他没有想到契丹人才玩了几个月就玩不下去了,这么快签订条约实在是让他出乎意料之外。

    “先生,中书受圣命刚刚把宋辽两国签订条约的要点送过来,不过学生以为这里面似乎有些让人费解!”彦生有些迟疑的说道。

    王静辉放下手中一直把玩的茶杯笑着说道:“难道契丹人在这条约中又设下什么圈套不成?”

    彦生笑了笑说道:“这圈套倒是没有,这份条约总体上看对大宋极为有利,而对辽国来说可以算得上是丧权辱国了,不知道张孝杰还有没有这个脸面去继续做宰相!”

    “张孝杰的脸皮是非常厚的,况且这个人也有本事,深受耶律洪基的器重和信任,再加上和耶律乙辛的关系,就算他想辞相,耶律乙辛也不会答应的,更何况此人对黄白之物视若性命,又岂会自毁长城?!”王静辉笑呵呵的说道:“这份条约中定有什么稀奇的条款令你不解吧,捡重点的说出来听听,看看契丹人为何突然又愿意答应这份和约了呢?!”

    “学生最为不解的是辽国在条约中互开椎场这一项中居然主动提出了交易战马的事项,并且写在条约上的就有三万匹之多,下面的附约中还写到‘若两国需要的话可酌情扩大战马交易,但战马交易需以用铜钱来交易’!”彦生皱着眉头说道。

    “哦?!”王静辉听后皱了皱眉头,问道:“枢密院和中书来人对此有什么说法没有?!”

    “没有,他们只是奉命将这份和约内容送过来就走了,并没有多言!”彦生回答道。

    王静辉似乎自言自语的说道:“难道契丹又有什么能人出来了?!”他摇了摇脑袋,似乎想要把这个想法清除出去,王静辉接触的契丹人非常少,其中印象最为深刻便是萧佑丹,对手的细心和手段都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影响,不过萧佑丹死后他就再也没有见过能够与之相提并论的契丹人物了,就是从大定府那边反馈回来的一些值得注意的契丹官员资料中也没有发现有什么才智极为出众的人。对此王静辉心中只是感到庆幸,毕竟向萧佑丹这样危险的人物是少一个算一个,他也看出萧佑丹当初的心思了,纯粹是置他于死地而后快,对这样人他就更不能留手了。

    “先生,可有什么不妥?!”彦生说道。

    王静辉摇摇头说道:“虽说辽国压制我大宋主要靠得是骑兵,不过燕云十六州地区虽是农业地区为主,但其中比较低矮的山地还是很多的,在这样的地形上,骑兵的作用会大大折扣,只有过了这片区域后,才是骑兵的主要战场,这对于宋辽两国来说都是一样的!”

第三百九十五章 内讧

    无论是辽国还是大宋,这燕云十六州如同一道分水岭一般横在两国当中,虽说算不上什么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天险绝道,但在这种地形上传统的骑兵攻势是很难取得什么非常辉煌的效果的,比之平原就差的更多了。燕云十六州在经济上是宋辽两国必争之地以外,更多的还是因为它的战略价值,无论谁想要攻击另外一方,都是要先通过燕云十六州后才把骑兵摆开阵势进行冲杀的,这点对辽国来说是及其重要的,毕竟在现阶段上来看,宋军步兵比例远高于骑兵,谁能够占据燕云十六州,谁就可以居高临下来攻击对手。

    大宋灭亡西夏,这战马问题大致上可以算是解决了,不过大宋想要建立自己的骑兵军队还需要有段时间,毕竟战马是有着严格要求的,从西夏那里获得的战马数量相对于大宋统治者们的野心还是有些距离。此时辽国开放战马交易从商业角度上来讲也算是尽量搜刮最后的利润,但是这仅仅是从商业上的角度出发来衡量,作为主要敌对国家这就很不正常了。

    和约后面的附属条件也说明了辽国可以放宽战马的交易尺度,至于需要铜钱来完成交易也倒是好理解——辽国的金融货币体系濒临崩溃的边缘,辽国急需大宋的铜钱流入以便补充其货币流通量的不足。以往王静辉仗着以玻璃制品为代表的奢侈品与辽国进行交易,对他而言当真是一本万利的生意,在他眼中这和抢劫没有什么区别,不过这个时候采用铜钱来交易便使他失去了这个优势,不过好在他还有别的途径来利用奢侈品在辽国范围内继续开拓市场,再把收入通过走私运回大宋,这个条款对辽国来说起不到什么好的作用,只是苟延残喘罢了。

    在仔细审阅了这份条约后,王静辉看不出有什么对大宋不利的地方,唯一有些让人费解的便是战马交易了,他左思右想也不明白。放下和约文本后,他对彦生说道:“给涅心他们去消息,让大宋在辽国的情报网全力搜查最近辽国有没有什么特别的异动,还有就是这份和约是谁来签订的,如果是张孝杰的话,尽量弄清楚张孝杰的幕府人员构成有哪些,要尽量详细一些!对了,情报局这边最近可曾接到阻卜人有什么消息?”

    彦生用心记下之后听到王静辉问他阻卜人的情报,便回答说道:“西北情报局汇总过来有关阻卜人的情报非常少,可以说是没有什么有价值的东西,毕竟那里实在是太远了,我们的情报人员虽然进入了辽国的上京道开始搜集情报,但那里范围广阔实非人所能够想象。学生以为西北情报局针对阻卜人所设立的情报网络还是非常有问题的!”

    王静辉听后点点头没有说什么,彦生说的非常有道理,阻卜人所居住的地区以现在的通信和交通手段来看实在是太过遥远了,那里就是在后世的时候一平方公里平均下来也不会多于一个人,况且在现在这个数字将会更加离谱。自己在西北的情报局力量是很强大,但两三百个情报探子撒向茫茫草原根本不顶事,况且就算得到情报再传回河套平原,这也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

    彦生说完后想了想又接着说道:“一个月前阻卜人倒是有些反常,他们请求大宋恢复对他们的火器交易,并且还列出了非常详尽的武器清单,具体情况并不清楚,这件事完全是由枢密院在掌控,情报局只是中间搭桥而已……不过据说磨古斯请求交易的清单中有大量的武器装备,甚至还包括投石车、燃烧弹、床弩等等重型武器!”

    最开始的时候,西北情报局在河套平原建立便立刻派人深入阻卜部的势力范围,主动充当大宋的使者和磨古斯政权联系,寻求双方建立贸易通道的可能性,恰好磨古斯也有这方面的需要,双方一拍即合。不过与磨古斯进行交易都是置于枢密院的管辖范围之内,所以在这条贸易通道建立之后,情报局的人跟随商队进行了两次贸易之后便功成身退,一切事务有枢密院的人来专门操作。在磨古斯和大宋发生冲突之后,由于大宋拒绝向磨古斯提供火器、床弩等大威力兵器之后,情报局对这条越来越显得商业化的路线监控也就放松了。

    王静辉听后立刻抬起头看着彦生说道:“磨古斯买这些东西做什么?!”

    彦生摇摇头说道:“后面的交易情况情报局并不是很清楚,听说是枢密院非常重视,呈送奏章之后交枢密院讨论后进行的,显然碍于当初的冲突事件枢密院也不会犯傻去卖这么高级的武器给磨古斯,不过最后成交了一批数量非常可观的武器装备,只是具体有那些武器装备就不是很清楚了。”

    “彦生,你立刻向枢密院索取那次交易物品的具体清单,包括数量多少还有武器装备的质量如何,一定要详细……嗨!算了,还是我亲自去见文彦博、郭逵,你立刻去安排一下就好了!另外河北和大定府那边一旦有什么消息立刻告诉我!”王静辉对彦生说道。

    “先生,难道说契丹人肯答应签订这份和约是因为阻卜人的缘故……”彦生迟疑的说道。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最好了,不过此事还需要尽快的调查才可以知道,在涅心没有发回准确消息之前,也只能够通过枢密院在西北的交易记录才可以做出大概的推测。嗨!真希望涅心他们能够尽快搞到这方面的情报!”王静辉有些可惜的说道。

    在傍晚的时候,文彦博、郭逵和王静辉在汴都的九味居碰头,经过简单的磋商之后,三人都觉得磨古斯在月前极力购进的武器装备很可能是用来对付辽国的,甚至现在双方已经在辽国的某个地方大打出手了。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可以解释契丹人为什么会这么痛快的签下这份屈辱的和约了。

    通过了解,磨古斯和枢密院之间的那次交易中,大宋虽然没有同意出售火器和床弩给磨古斯,但却出售了数量非常可观的披甲、刀剑、弓弩还有二十余部投石车。尽管枢密院在武器装备上的定价非常高昂,可以说比大宋生产这些装备的成本都高出了两成,但磨古斯还是毫不犹豫的购进,并且用黄金、白银、牲畜和战马作为结算货币进行交易,这份气魄倒是真让枢密院大吃一惊。不过这种交易并没有完毕,随后这一个月当中又进行了三次这种交易,每一次数量都很大,直到现在还会有第四笔交易,武器装备正在筹备运往河套平原的路上。

    “文大人、郭大人,你们说磨古斯肯用黄金白银和我们来进行交易?”王静辉有些惊异的问道。通常和草原游牧民族进行交易的时候,以物易物是最常见的方式,很少说是用真金白银来进行交易的,这也是因为游牧民族活动区域黄金白银产量极为少见。当然西域倒是有不少黄金,那也是拜丝绸之路所赐,而西夏的存在使得丝绸之路已经中断几十年,现在刚刚恢复正常,贸易往来还是非常有限,西域也不可能有这么多的黄金白银。

    “没错!”文彦博肯定的回答道。

    “那所交易的黄金白银有什么特色?”王静辉觉得自己的问句有些毛病,便解释道:“在下的意思是磨古斯一方进行交易的黄金白银是整块的金砖元宝,还是一些黄金白银的制成品,比如说什么凤钗或是其他首饰等物?!”

    “这个老夫倒是没有注意,不过凡是黄金白银等贵重物品已经先行运抵汴都了,可差人察看即可!”文彦博回答道。

    “那烦请文大人即刻差人去察看,另外还要带在下的一个人一同前去鉴定!”王静辉急切的说道。

    “这个不难!”文彦博心中虽然有些疑惑,但看王静辉这个样子估计这笔交易中有什么蹊跷,便压下心中的好奇立刻让人去带着王静辉的人去察看。

    “两位大人心中定然有些疑问,不过还请稍等片刻,等来人汇报上来后可验证在下心中的猜测!”王静辉脸上神秘的笑了笑说道,不过这却让文彦博和郭逵心中的疑惑更加加深了几分,倒是更加猜测驸马到底能够从这笔黄金中看出什么来。

    不多时,彦生便把前去察看的两个人带了进来。王静辉立刻问道:“如何?!”

    彦生笑了笑点点头,对身后一个老头儿说道:“把你的看法向各位大人仔细说清楚!”

    这个老头儿是王静辉事先从徐氏那里请来的珠宝工匠,最重要的是徐氏作为向辽国出口奢侈品的第一大户,为了迎合契丹人的口味和审美观,专门请了一批珠宝首饰师傅来学习辽国奢侈品的特色,以便制造出更加畅销的珠宝首饰,而现在站在这里的老人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老人可能活了一辈子也没有同时见过这么多大官,尽管文彦博、郭逵等人来到九味居是不穿官府的,但那气度就是坐在那里也让人感到格外的不同,再加上刚才他居然和枢密院的官员一起去查验黄金白银事物,连旁边那个六品官在这里都只有站着的份,那可以想象上面坐着的人官级有多大了。

    “各位大人,小人已经仔细察看过了,那些黄金白银等事物大都是首饰、佛像等物,有金银、有白玉或是珠宝点缀打造而成。”老人磕磕绊绊的说道。

    王静辉看到这个样子便温声说道:“老人家,不要着急,只要你把你看到的和你的推断准确的说出来即可,在这里没有朝廷官员只有吃饭的客人,您尽管说好了,不要紧张!”

    老人是认得王静辉的,他本是徐氏最为出色的珠宝匠人,当初王静辉还没有发家的时候试制玻璃制品,随同的有不少徐氏的珠宝匠人,这个老人就是其中的一员。看到王静辉这么说,老人心中多少平静了许多。

    “小人已经按照驸马的吩咐仔细看过这些东西了,这些黄金白银器物以小人的眼光可以百分百的肯定是契丹人所制,他们的手法虽然和大宋有所不同,但上面的花纹图案无不是契丹人所特有!并且……并且……”

    “老人家可还有什么发现?”尽管王静辉心中比较激动,但还是非常的温和的问道。

    “刚才这位大人还特别嘱咐过小人寻找这些东西上有什么血迹,小人在很多发钗的花纹图案中都找到了!”老人战战兢兢的回答道。

    “老人家,实不相瞒,你所说的话非常重要,你能够肯定你的判断真的正确?!”王静辉紧跟着又问了一句。

    “小人自幼便在徐氏长大,琢磨珠宝首饰不下四十年,对契丹人的首饰器物也曾下过一番苦功,自信绝对不会认错。大人若是不信的话,可着请徐氏其他精通此道的匠人过眼辨别,可当知小人话中真假!”老人虽然显得有些懦弱,但却非常高傲,尤其是他所擅长的领域更是容不得别人质疑。徐氏听说王静辉需要这方面的人,自然是会让最好的人来,这老人也可以算得上是徐氏的元老了,就凭手底下四十多年的手艺也绝对不会认错,所以这次倒是说得斩金截铁。

    王静辉听后笑道:“谢谢老人家了,彦生,带老人家下去重重有赏!”

    等到厅中不相干的人都退出去之后,郭逵沉声说道:“驸马可是疑心这些东西是阻卜人从契丹人手中强抢过来的?!”

    听了王静辉和老人的对话后,文彦博和郭逵心中都有些明悟,尤其是郭逵以前在前线的时候和党项人征伐不断,听了几句便已经明白驸马请他们的来意了。

    “现在已经不是疑心而是肯定了!”王静辉站起来说道:“这些东西是来自契丹人之手,不过也不排除是当初磨古斯去年叛乱的时候从契丹人手中缴获来的,不过刚才两位大人也听到了,这些首饰的花纹中还可以看到血迹,这只能说明这些东西是阻卜人刚刚劫掠来的,手还没有捂热乎便拿来和大宋做交易了!”

    “驸马之意难道是磨古斯在月余前有开始进攻辽国了么?!”文彦博问道。

    “有八成的可能是!磨古斯急于采购武器装备也是为了和辽国打更大的一场战争,不过这些都是在下推测而来,并不是十分准确。可惜不知为什么辽国的情报网没有把这么重要的情报送出来,这也是让在下十分疑惑的地方!”王静辉有些叹息的说道。

    王静辉不知道,他的猜测虽然并不是完全正确,但离真相已经不是很远了,阻卜人是再次又对辽国采取了新一轮的攻势,双方损失都比较大,总体上说来阻卜人更占一些优势。辽国统治高层已经下达了封口令,只有少数人才知道这其中的内幕,不过可惜的是马人华的级别还达不到这个层次,所以尽管涅心对大定府的气氛变化有些感觉,却无法应证自己的猜测,更不要说给王静辉传递准确的情报了。

    “契丹这么容易的便答应了我大宋所有的和谈条约,这使在下心中生出了怀疑,以辽国的实力而言,尽管在燕云十六州地区暂时处于下风,但也不至于这么快便屈服签订对其如此不利的条约,唯一的解释便是辽国内部的问题。”王静辉笑着说道。

    “驸马真是好算计!”郭逵笑着说道。

    “月前的那笔武器交易来的是很突然,尽管大宋当初在和磨古斯的和谈使节谈判的时候已经明确拒绝了向其出售火器等武器装备,但在那次交易中磨古斯还是提出了需要购买大量包括火器在内的武器,甚至连燃烧弹都提了出来。原来是急着和辽国开战啊!不过为何他们在行动的时候没有知会我大宋配合行动?!”文彦博说道。

    “在下曾得到了圣上的许可带磨古斯的使者进入武器实验场观摩我大宋火器射击,除了火炮、迫击炮等是我大宋手中绝密火器之外,其余火器都曾展示过,估计燃烧弹的威力给磨古斯的使者留下了很深刻的影响才会如此。至于为何不通知我大宋与其同步进行,估计磨古斯和辽国的心思都是差不多的,他们对我大宋心中都抱有非常深的戒心——辽国怕我大宋知道和磨古斯征战,是因为怕我大宋加强在燕云十六州之地的军事行动,也许前期韩侍中是小打小闹的话,那么一旦大宋出兵燕云,结果只有一个了;而磨古斯被定西军打的损失惨重,据说定西军在这些蛮族人中被成为蝗虫,意思便是寸草不留!”王静辉笑着说道。

第三百九十六章 变局

    “以某看来驸马的推测十有八九是正确的,也唯有如此才可以解释辽国为何迅速示弱和我大宋签订条约。可惜这次未能够把握先机,不然我大宋兵发燕云,倒是有很大的把握收复燕云故地!”郭逵非常惋惜的叹道。

    文彦博倒是没有郭逵这么激动,由于郭逵是武人出身,虽受到英宗赵曙的重用提拔成为枢密副使,但是大宋有许多事情可不是郭逵这样的人所能够清楚的。文彦博身为枢密使,对大宋的政局和现状都有着非常清醒的认识,他知道大宋的准备还远没有达到郭逵所想象的地步,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文彦博心中越来越有一个概念——大宋自三年前灭掉西夏后,便开始着手准备对辽国下手了,不过这一次肯定不会和大宋立国初期两代皇帝北伐那样徒劳无功,大宋一旦出手必定会给辽国以沉重打击,夺回燕云十六州是完全没有问题的,不过到底这仗要打多大,还要看旁边这年轻人心中的想法了!

    文彦博转头意味深长的看了王静辉一眼,对于这个年轻人他现在真是无话可说了,仅仅从几个简单的丝毫无关的事情便可以推断出如此多的事情,这简直是不能够仅用一个“天才”所能够简单说明的。

    “驸马以为此事如何处理?”文彦博淡淡的问道。

    “在下以为不管如何处理都是朝廷的事情,不是你我几人在这里可以决定的!在下建议两位大人立刻入宫面圣,把事情向圣上还有其他相关重臣说清楚!”王静辉也看着文彦博回答道。

    文彦博听后看了看王静辉,然后问道:“驸马难道不随我们一起入宫面圣么?!”

    王静辉飒然笑道:“彦生会随两位大人一同去,太上皇及圣上已经同意了在下辞去大宋情报局提举的奏请,现在彦生已经成为情报局的新提举了,至于在下不过是怕彦生初次接手这个位置不适应罢了。既然事情基本上已经勾勒出一个概况,这入宫面圣的事情在下还是不去的更好!”

    文彦博和郭逵听后都楞了一下,不过很快便也笑了起来。文彦博说道:“也好,那驸马最好还是先不要回静园了,太上皇想要见公主,再说圣上若有差遣也方便一些!”

    王静辉听后点点头笑着说道:“那在下现在就送两位大人,这次的酒局在下先欠着,待到闲空时机咱们在痛饮共醉!”

    文彦博和郭逵听后相互看了一眼都笑了笑说道:“国事为先,某家先告辞了!”说完两人便走出花厅下楼上车入宫面圣去了。

    王静辉站在窗前看着夜幕笼罩的汴都开封,这个庞大的帝国在历史上有着太多的遗憾,不管怎么样,现在它已经开始走上另外一条路——直到现在,他已经完全确定大宋的宿命是完全可以改变的,只是缺少的却是一点点运气和机会,而他则为大宋提供了最基础的实力。辽国在他的眼中已经并不重要了,只要稍微明白一点的人都知道,大宋收复燕云十六州不过是时间问题,而辽国若是没有变化的话,则注定要被历史淘汰——不过用不着历史上的女真民族建立的金朝,多半还是大宋亲自操刀动手,因为大宋是不会给一个曾经沉重伤害过自己的对手以任何机会的,尤其这个对手现在还是垂死挣扎之中。

    当文彦博和郭逵等人进入皇宫福宁殿还不到半个时辰,正在紧急商讨之中的众位大臣的会议便被一个意外给打断了——信任情报局提举彦生和枢密副使冯京请求面圣,说是有重要事宜要向圣上亲自汇报。

    这次福宁殿会议的参与者少了王静辉,尽管文彦博和郭逵两人对王静辉的推断非常佩服,不过要仅凭这些来说服王安石和司马光还是不够的,尤其是司马光,他本身就对韩琦私自在河北的行动已经提心吊胆了,不过好在由于辽国的退让使得大宋已经控制下来这次事件,大宋能够从中谋得更大的利益他很高兴,但这样走钢丝式的行动还是越少越好。

    文彦博和郭逵等人正在这次会议上处于下风,尽管皇帝赵顼对此非常感兴趣,但是由于司马光的坚决抵制,使得两人徒劳无功,而旁边的王安石态度则是耐人寻味,虽然反对但是态度并不坚决,仿佛有些坐山观虎斗的意思——文彦博和司马光是保守派的两面旗帜,尽管论声望文彦博是远远补给司马光的,但是这并不妨碍当今枢密使的地位在朝堂上说话的声音就弱于一个参知政事——新的官制改革后,司马光的职位没有什么变化,还是副相,可是副相的人数已经又过去的五个变成了十二个,就连首相王安石的权力都被大大摊薄,更不要说是司马光了。

    不知道是为什么,王安石和王静辉在军制改革当中可能是出于谨慎的缘故,对枢密院及三衙这样的高级军事部门并没有太多的改动,而与之相联系的兵部除了从三司手中拿回了胄安和虞案之外也没有太多的变动。朝廷中对军事制度的改革都是拭目以待,纷纷猜测最后的结果,毕竟现在的枢密使职位权力之大、声望之高可谓是立朝以来从来就没有过的——以往首相和枢密使分管朝政和军政,按照大宋的“扬文抑武”的政策,枢密使在首相之下,可是现在因为改革进程的缘故,首相权力削弱可是枢密使的权力却没有丝毫动摇,不仅如此给人的感觉似乎枢密使的权力甚至有增大的嫌疑。

    郭逵和文彦博在听到内侍的传宣之后,立刻相互看了一眼——他们心中都很明白,估计这彦生的来意多半是跟这次福宁殿会议内容有很大的关联,既然是急事面圣,那很有可能是辽国那边已经有消息传过来了。

    “可是为什么刚才在酒楼上王静辉不把真正的消息拿出来给我们呢?!”文彦博和郭逵相互看了一眼。

    “臣彦生、冯京参见圣上!”

    彦生并不是一个人来的,通行的还有另外一个枢密副使冯京。并不是王静辉手中握着真正的底牌不肯给文彦博和郭逵知道,而是事情就这么凑巧,彦生在从酒楼回到自己的办公地点的时候,屁股刚坐下来就有紧急密信从辽国传来。

    当彦生看到信兵送上来的情报封装后心中“格噔”一沉——上面按照一种特殊的规则缠绕着三条金线,这是顶级密信的标志。现在有涅心坐镇辽国,能够让他二师兄传来这种顶级密信的内容不多,就是辽国太子被刺身亡的时候也没有用过等级这么高的密信。彦生本就是聪慧之人,否则他也不会得王静辉这么看重了,他和此时的文彦博与郭逵想的一般无二,直觉上就感觉是辽国这次退让的最终隐情。

    彦生立刻感到心头犯苦,王静辉刚刚和文彦博他们谈完,没有想到准确信息这么快就来了,这要是放在对方的眼中又是怎样一种含义?!不过不利归不利,他却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而私瞒这份重要情报的,当小心拆开情报封装后,上面的小纸卷上的歪七扭八的一串字文,彦生不用对照秘本就知道其中的内容——十月磨古斯攻占辽国上京临潢府!现已攻打龙化州和仪坤州,具体战况不祥,现辽主调动军队北上!

    彦生看过之后心中一惊——这磨古斯的胃口真是好大啊!辽国仿大宋设立五京,这上京临潢府是辽国有数的大城。王静辉书房中悬挂着宋辽大地图对彦生兄弟几人来说并不陌生,尽管临潢府对大宋来说是位于极北之地,但距离辽国的大定府却并不是遥不可及,可以说是非常近!

    情报是用信鸽来传递的,信件本身就这么几句话,彦生也从中想不出什么东西来,最重要的是这份情报对大宋来说意味深长,他来不及通知王静辉便匆匆赶往枢密院——为了不使文彦博和郭逵对王静辉生出什么误会,他只能找枢密副使一起入宫求见圣上,以此来证明王静辉并不是有意隐瞒情报。

    王静辉和保守派之间关系可以说是极好的,不仅有一个韩琦这样的干爹,就是和富弼关系也是极深,因此彦生并没有费什么功夫便轻易见到了冯京——冯京是富弼的女婿,这层关系使得冯京无论如何也拉不下脸,彦生只需几句话便让冯京带着他一起入宫面圣去了。

    “这份情报刚刚传递到情报总局,上面用的是秘文写成,这是相应的解密文本。由于信鸽并不能够承担太重的重量,而且这种情报为了稳妥起见在辽国境内是不能够用信鸽来传递的,以防被契丹人的鹞鹰捕获,所以必须送到边境处才可放飞信鸽传送到大宋来。”彦生解释说道。

    皇帝赵顼只是用眼瞟了一下情报原本,上面的字他是一个也不认识的,他知道这是驸马琢磨出来的,除了发送和接收情报的人可以看懂之外谁也不知道上面的内容是什么,并且这种情报总局所使用的秘文每隔一段时间都是会变化的。赵顼当初也只是对此一笑了之,自己那个妹夫天生小心谨慎,写个情报还这么神神秘秘的,不过好处却很明显——大宋的探子不是没有被敌国逮着过,但情报网却从来没有多大的损失,就是因为这种秘文实在是太过诡异,就连敌国的人也不知道这是关系到本国极为机密的事情。

    皇帝赵顼在看过翻译过来的那几句话后,便说道:“诸位爱卿还是随朕去偏殿吧!”说完便站起身走去,刚刚走到门口又转身对旁边的侍从说道:“速去驸马府请驸马入宫面圣!”

    当王静辉来到福宁殿偏殿那处浓缩天下版图的沙盘房间后,得知辽国的情报刚刚送到不禁有些苦笑,事情有时候就是这么巧合,自己刚刚猜到辽国在最后时刻退缩估计是和磨古斯有关,没有想到证实想法的情报就送来了。不过可笑归可笑,现在大宋必须要对此做出应对,在这个时候没有人会介意趁辽国虚弱的时刻再要点什么东西的!

    有了沙盘这件好东西,再参照情报来做出评论就非常直观了。当王静辉来到福宁殿的时候,一群人已经在辽国的沙盘上指画了半天了,好在彦生对辽国的地理下过一番功夫,对于辽国北方的事情他比郭逵更熟悉一些,郭逵等人只是把眼光放在燕云十六州上面去了,至多能够想到大定府,至于大定府北边还有什么就一无所知了。

    其实在这个时代能够有“观天下”资格的人所持的观点和郭逵是没有什么两样的,大宋和辽国之间的战争往大处说是收复汉家故地,其实说白了击败辽国不过是为了满足心理上的需要。在燕云十六州以外,那里对于大宋来说其地位和南方南蛮之地没有什么不同,唯一不同的是南蛮多有瘴疠毒虫,而北方只有风沙和大雪,大宋还不至于人口多的无处安置,比北方生活环境好的地方多的是,只要自己没有被逼到一定的份上,死活也不会去那等地方安家落户的。

    而彦生则不同,他的师兄弟们几乎在见到这份地图后便被王静辉灌输北方的好处——那里不只是养马,那里的土地肥沃,只要插根筷子来年都会发芽长成树,最适宜耕种,如果把这片区域全部开发出来,足够养活现在大宋的人口粮食问题;那里有丰富的资源,你们很难想象的……

    尽管彦生并不清楚王静辉的用意是什么,不过王静辉的话他们是绝对都会铭记在心的——“从现在到未来,不要说百年,就是四五百年只要经营好南洋甚至是整个海洋贸易来养活大宋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以后大宋的真正的出路是在北方,不是你们所看到的北方,而是更北,那里有着难以想象的各种资源,我们要为子孙先把那里占下来!”

    在王静辉看来,皇帝赵顼等人现在就面对沙盘指手画脚是非常没有营养的——没有详细的战报只是简略的几句话很难做出正确的判断,不过过来听听看看各位大佬心中的想法也是不错。在他看来现在大宋是绝对不能依据刚刚达成的和约对河北的驻军减少的——既然过去了就不能撤回来,就算现在不攻打辽国,未来几年当中肯定会有机会,有这些兵力在手让辽国心中不踏实就无法全力对付磨古斯的入侵,就相当与小刀拉肉一半一小块儿一小块儿的消耗辽国的实力,到最后大宋只需要在上面轻轻一推就可以了。

    以大宋的实力在河北边境屯兵数十万根本不是问题,而对于辽国则是难以承受的负担——辽国可没有这么多的钱来养活军队,也没有大宋这么能够有本事来找财路,大宋每花在河北边境上一个铜子,辽国的实力就要以十倍的速度来消耗,到最后契丹人肯定是坐不住的!

    不过另王静辉非常惊奇的是磨古斯的“强大”,没有想到磨古斯居然忍了半年没有闹事在这个关口上突然打了契丹人以闷棍,就连他自己也深深为此而警示——难不成自己赶走了一头狼又进来一只虎?!在他看来任何一个草原民族的强大对大宋来说都不是令人高兴的事情,磨古斯是在大宋上面吃过亏,但是这并不能够阻挡草原游牧民族对中原的野心,尤其是刚刚建立的草原政权,其破坏力可比现在的契丹人更加危险。

    与主张继续在河北给辽国施加压力的郭逵不一样,王静辉表现的非常平和——兵不能撤,并且还要加紧补充北方的军事物资,除了要加紧修正现有的城防之外,还要囤积物资为以后进军燕云十六州做充足的准备;另外便是加紧训练京东东路的跨海作战部队,使其能够随时投入战斗。

    对于这样的建议,王静辉的解释也同样很简单——无论是契丹人还是阻卜人,他们都不是汉人,他们的文明都是游牧民族,其本身对大宋来说都是一样的,阻卜人和契丹人一样给大宋带来的只有战争,不过是时间长短罢了。大宋不能够对磨古斯抱有什么不切合实际的想法,在消耗辽国实力的同时也同样注意不能够让阻卜人坐大,否则到最后免得出现另外一个辽国。

    王静辉的话很好理解,因为大宋在西北同样也面临这样的问题——大宋的火器虽然使吐蕃诸部放弃了河西走廊,但在背地中支持党项余孽和大宋作对的正是他们,这也是一个让西军不能够大规模参与对辽作战的重要地方,所以大宋必须提前做好安排,如何让契丹人和阻卜人先拼个你死我活,然后大宋再出场来收拾残局!

    真是对不起各位读者,我的爸爸刚在前天做植皮手术,戒念现在除了本身的工作,还要照顾父亲,这时间不是很好安排,戒念也是一时无法来安排好时间,真是对不起了。

    现在还有一个消息没有证实——应该过不了多少时间,戒念要当爸爸了,这个月底还要到医院陪老婆做检查才能够最终确定,不过这个结果应该错不了……

第三百九十七章 外交

    五天之后,涅心从大定府刺探来的具体军情便摆在了大宋统治高层的书桌上——磨古斯攻占辽国上京临潢府完全是一个意外,早在三个月前磨古斯便开始恢复对辽国的攻势,不过大规模的兵力调动很少,绝大多数的时候只是劫掠一些部落财产而已,但是没有想到辽国在自己西北方向的力量非常薄弱,渐渐地磨古斯军队的胆子便大了起来。

    磨古斯虽然只是取得了阻卜部的领导权,但他利用统一后的阻卜部力量不断威慑周边部族,使得一些大中型部落依附在他的身后。磨古斯这次也是向各个部落许下了众多好处,结盟来共同劫掠辽国。这一次参与进来的有梅里急部、萌古部、敌烈八部、茶札剌部,这基本上是北方最强大的几个游牧部落,他们以前都是接受辽国册封的部落,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辽国对他们的统治越来越苛刻借此转嫁其经济危机来缓解国内矛盾,几个部落以前也曾发难反抗过,但是最终都是在辽国使节的糖衣炮弹下不了了之。

    去年磨古斯叛乱一路顺风的将辽国前来平叛的西北路招讨使诱杀,使得辽军军心大乱溃不成军,甚至连敌烈八部都整个被阻卜部所吞并,乌古敌烈统军司成了磨古斯政权的“首都”。这场胜利大大激发了其他游牧民族的反抗心理。所谓墙倒众人推,尽管契丹人在国家财政上被愁的焦头烂额,但在其他部族眼中那是一个繁华所在。

    随着韩琦出兵占领了三城之后,宋辽关系急剧恶化,辽国为了稳定燕云十六州的局势大力派兵,导致北方兵力空虚。原本为了应对磨古斯而驻守在临潢府附近的十万左右契丹精兵居然被抽走了六万之多,使得磨古斯联军一路向东行进并没有受到多大的阻碍,这大大的壮了联军的士气。

    为了更多的财富,磨古斯的联军终于把目光投向了辽国上京临潢府,为了更有把握,磨古斯这才遣人大力向宋朝收购兵器,当然其中的攻城利器火器更是重点。在去过大宋见识过燃烧弹的磨古斯使者的强烈建议下,草原联军忍受了大宋极为苛刻的贸易条件,尽管还是没有获得大宋的火器,但大宋所制造的投石机被获准进入了贸易货品当中,磨古斯一口气就买下了三十多部投石机,全部运抵临潢府城外。

    这些在宋军眼中不过是中小型投石机,但在游牧民族看来却已经是最好的攻城武器了,况且就是连辽国自己仿造大宋投石机,在性能上也不会比磨古斯买的好多少。宋辽几十年的和平尽管每年都有擦枪走火的时候,但是却没有发生过太大的战争,攻城战就更没有了,是以辽国军队所装备的投石机多是集中在南京道和中京道几个重要的城市当中,且装备数量非常少——除了对大宋使用投石机外,辽国就算征讨反叛的草原部落也用不上这种武器,那里完全是骑兵的战场,投石机在那里反而是个累赘。

    可怜临潢府并没有装备投石机,只有少量的仿造大宋的弩箭,但是要命的是磨古斯军中所装备的神臂弩虽然不是大宋加装荆轮机钩的那种,但对付辽军是绰绰有余的,是以十万草原联军在武器装备稳压辽军一头的情况下连续攻城一个月,终于拿下了这座辽国北方“重城”——人口不过五万,在大宋充其量算是个大一些的城镇,但是里面的财富却让草原联军大为满意。

    临潢府被围的消息传到大定府,辽国统治高层非常震惊,不过当时耶律洪基并不认为磨古斯联军能够拿下临潢府,辽国现今最重要的敌人就是大宋,待到处理完燕云十六州的问题再回头讨伐磨古斯也不迟。不过为了稳住大宋使者,辽国统治高层还是严密封锁了这条消息,就连在朝会上也没有进行讨论,这使得涅心的反应比较迟钝了些。基于这样的心理,辽国在与苏颂的谈判过程中,后期态度极为强硬,但是却终止了向南派遣部队的行动,而苏颂当时也被契丹人的战争威胁所动摇,一边应付着张孝杰,一边如热锅上的蚂蚁的等待汴都开封的消息。

    苏颂可以等的起,但是契丹人可等不起,临潢府告急的消息是一日比一日紧急,耶律洪基和耶律乙辛在权衡之下便将大定府的卫戍部队抽调一部分组成援军主力,一路向北集结各路兵员开赴上京临潢府。可是还没有等到援军跨过潢河,便收到了临潢府被攻陷的消息,吓得辽军主将当即便兵分两路分别进驻潢河南岸的仪坤州和龙化州。

    辽军的增援部队主将虽然对磨古斯联军能够这么快的攻陷临潢府而感到非常震惊,但是他也并非无能之辈,以仪坤州和龙化州为根基,将潢河所有的渡船全部收集到南岸,然后在北岸派出了精兵进行巡逻,以便收集从临潢府溃退下来的残兵,将之运往南岸的两座互为犄角的城池当中,准备作为对抗磨古斯的本钱。

    临潢府虽然是“临潢”,但实际上距离潢河还有四百余里,相比之下仪坤州和龙化州才是真正的“临潢”,两州之间有一条潢河的支流——土河,潢河的下游便是辽河。辽军将领将所有的船只都集中到南岸,除去用于接送溃兵的船只之外,基本上都驶进了土河,这样一旦两城有什么问题,另外一城便可快速派出援兵乘船过河去支援。

    潢河水深流速快,人马无法徒步趟过河水,这倒是暂时解了磨古斯联军对辽国的军事威胁。不过临潢府的失守重要的还是在于其政治意义,这将会对辽国的内部稳定产生极大的影响和冲击,所以辽国统治高层千方百计的隐瞒此事,但是上京距离大定府实在是太近了,大定府的高官贵族阶层之间对这次失利已经是谣传四起。

    虽然和大宋刚刚达成了和平协议,但是磨古斯的军事威胁才是让辽国统治者最为苦恼的事情——辽国北方的冬天来临的非常早,临潢府地区要是再过上一个月的话,潢河便要开始结冰,到那个时候潢河将不能够再作为天险来阻挡磨古斯联军的前进了。

    相比磨古斯联军实在的军事威胁,令辽国统治阶层最为愤怒的是临潢府的失守和磨古斯联军中突然出现的宋朝装备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在这个时代能够制作像投石机这种攻城装备的只有辽国和大宋,辽国的投石机还是跟宋朝学的,磨古斯军中能够出现投石机,唯一的选择便只有大宋。

    大宋占领西夏后,河套平原的重要战略位置也曾引动辽国统治高层的注意,不过当时契丹人的主要关注的还是河套平原的财富,出兵河套平原就是这么来的,可惜被大宋的定西军所歼灭。现在大宋和磨古斯之间的交易肯定便是通过河套平原这条通路来进行的,但是知道有如何?无论是哪一方面都是辽国所顾忌的,不过放任这种交易发展却是辽国统治阶层所难以容忍的,故此在苏颂回大宋后不到半个月,辽国向大宋派出了使者——希望大宋能够将其武器装备出售给辽国,并且断绝和磨古斯的一切交易!

    辽国使者耶律金贵向大宋皇帝转达了辽国皇帝的意愿,尽管大宋并没有当场表示同意,但至少也没有拒绝,这让耶律金贵多少松了一口气。耶律金贵也是来往大宋数次了,算是契丹人中少数能够切身感受到大宋逐渐富强起来的一人,他虽然性格中懦弱并且还有些贪财,但作为契丹贵族看到大宋的日益强大,他心中也是非常不安的,况且他对辽国自己的内部问题最清楚,知道若是如此的话,辽国难免也会重蹈西夏的覆辙。

    大宋向辽国出口武器装备?这确实是一个非常让人难以作出选择的命题,而且这次耶律金贵也丝毫没有掩饰自己的目的,在来到大宋后,他立刻向设在汴都的大宋三份全国性报纸的编辑部投去了一份文章要求发表,上面明确的写出了他此次来大宋的目的就是武器装备的问题。

    耶律金贵的行为让大宋的统治高层极为震动,这太让人感到意外了——大宋三大报纸中至少《大宋新华报》《大宋明镜报》都有接受朝廷在职官员投稿的“传统”,向《大宋商报》投稿的官员虽然比较少,但却毫无例外的多少打上“小王驸马派系”的烙印,况且这份报纸相对其他两份发行量最高,也在大宋拥有其特殊的位置,耶律金贵恐怕是向大宋三大报纸投稿的第一个外国官员了,这很是吸引人们的目光。

    尽管在大宋和辽国的统治高层之间,大宋向磨古斯出售武器装备已经是心知肚明的事情,但是耶律金贵没有在这上面做文章,只是在文中对宋辽两国几十年和平做了一番吹嘘,通篇就是一篇讴歌和平的范文。

    王静辉将报纸放在桌上,转身对旁边的彦生说道:“什么叫使节?这就是使节!呵呵,没有想到耶律金贵还是如此人物,这和他的资料有些出入啊,能够想到用这种方式人决非是一个草包所能够作出的,单凭此举就已经胜过绝大多数人了!”

    彦生笑着说道:“哪又有和用?现在我大宋站在上风,他辽国又能奈我大宋如何?!”

    王静辉摆摆手说道:“呵呵,在实力面前,这些举动不过是惹人笑话的小动作而已,国与国之间不会因为一句和平或是一纸协约便可以并存下去的,更何况宋辽两国百年积怨,太祖太宗皇帝的仇并不是耶律金贵在报纸上这几句话便可以抹杀的!”

    “先生如此称赞耶律金贵难道是有什么所指么?”彦生问道。

    “敌对两国国运如何并不是一两个人做什么事便可以改变的,不过这耶律金贵别出心裁,实在是难能可贵,至少在言语面上便可以把大宋圈的死死的,会很是迷惑了一批大宋那些读书把脑袋读死的书生。”王静辉笑着说道,“自春秋战国以来的纵横家对事件的看法只有结果没有过程,尽管耶律金贵还没有最后的结果,但从想法上是没有错误的。大宋收复燕云十六州的时候不能不占据道义的制高点,毕竟辽国和大宋是‘兄弟’之邦,现在耶律金贵这么一做反倒是辽国占据了道义的制高点,所以这个耶律金贵实在是难得很!”

    彦生听后点点头说道:“先生可有什么对策?”

    “不就是笔杆子上的问题么?这还用我来教你?!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你们情报局底下也不是有几个厉害的刀笔吏么?这么长时间没有用过他们会倒退的,多打赏一番给他们个机会来体现我大宋才是真正的文治之邦,异国小儿不过是鲁班门前弄大斧而已!”王静辉笑着说道。

    “先生教训的是!相信他们总能够在春秋大义找出辩驳耶律金贵的话来!”

    “好了,情报局的事情你就多用点心思,耶律金贵那里想必朝廷早就有想法了,其他两家报纸也就算了,王介甫居然让《大宋新华报》刊登此文,估计早就有了对策,他儿子王雱可是天章阁侍讲出了名的神童,呵呵……这后面还有很多有看头的东西,彦生就慢慢看吧!”王静辉笑了笑说道。

    “彦生,你在情报局的工作非常繁忙,日后就不用天天到我这里来了,我在西园巷给你买下了一处地产,距离情报局衙门不是很远,环境也不错,以后你住在那里吧!”王静辉回过头淡淡的说道。

    彦生听后脸色一变,说道:“先生你又要赶我们走?!”

    王静辉回过身笑着说道:“你们都是我的好学生,不过日后你们还要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况且你们也都到成家立业的年龄了,该有自己的一处家了。苏子瞻交友广阔,我已经委托他给你们兄弟几人去找贤良淑女了,若是你们自己有合适的,我也就不插手你们的儿女私情了。我已经给你们兄弟几人置购了房产和田产,他日你们若是无心官场,自可回去做个富家翁,不过我教你们几个不容易,国家还处于求才若渴的时候,能为国家和百姓多做些好事的话,我不赞成你们隐退!”

    彦生听后还想要说些什么,但是王静辉摆摆手说道:“你们都已经长大了,以后的路还有很长,日后可就要靠你们自己来奋斗搏得自己的前程和声名。我和你们师母也不会凭空消失,你们大可平日无事的时候回来看看我们,剩下来的就不用担心了!”

    王静辉说完后便慢慢走出书房,在门口的时候转身又说道;“你回去和皇城司的刘大人说说,让他们帮忙看看耶律金贵的随从都是些什么人,有过什么样的经历,尤其是和我们有没有交集的人,以我看来耶律金贵还是想不出这样的好办法的,多半还是别人给他出的主意,把他挖出来!”

    正如王静辉所想的那样,没有过几天,大量讽刺耶律金贵的文章朝大宋三大报纸汹涌而来,在得到王静辉的暗示之下,《大宋商报》《大宋明镜报》对此并没有太多的反映,只是把其中文采顶尖者挑出来发上两篇,而且也不是在头版上,这也是王静辉的态度——在绝对实力面前,这些小动作是起不到什么作用的。而谓之“朝廷喉舌”的《大宋新华报》则对不一样,这几日翻开《大宋新华报》的话,就可以发现报纸的显著位置上都是反讽耶律金贵的文章。

    大宋的态度在它的报纸上已经表露无疑了,彦生的情报局已经在辽国南京道宋辽边境处的一处客栈暗中对辽国使者的信使进行了一次行动,在迷翻信使之后获得了耶律金贵给辽国皇帝耶律洪基的信件,信件上面的内容则是希望耶律洪基能够慎重考虑辽国兵力布局,至少不能够削弱燕云十六州的兵力,如果有可能的话要在击溃磨古斯之后在燕云十六州地区重兵压境,用以震慑大宋。

    对于这么一份珍贵的情报,大宋是非常重视的,早在行动开始之前,大宋情报局就派出了专门能够模仿人笔迹的人才跟随,并且彦生也是亲自坐镇河北,信件到手之后立刻就送到隔壁房间彦生的手中。彦生小心收好信件之后便拟写了另外一封信,让模仿笔迹者写好重新封装放回到信使身上。这次行动相当完美,不过彦生秘密进入辽国来主持这次行动实在是太过冒险,好在没有出什么问题,当这封已经被更换的信件足够让契丹人迷惑的了,至少也是暂时把辽国的兵力全部引向北方临潢府的方向。

    这几天由于父亲做手术耽误了很多,真是不好意思了,再过一个礼拜我爸就要出院了,谢谢读者的关心,谢谢了!!

第三百九十八章 胁迫

    和耶律金贵进行谈判的人是王静辉,在目前来看没有比他更合适的人选了,这几年来大宋和国外最重要的使节谈判几乎都是由他来完成的,而且不同于其他大宋大臣那样,王静辉在谈判中所能够把握尺度是其他人所不能及的——既不会因为面子名声而损害国家利益,也不会过于盲目的高看自己手中的实力而进行可笑的讹诈。

    为了稳住耶律金贵,王静辉在第一天的和谈上就表示大宋可以向辽国出售武器装备,包括投石机、震天雷、连弩、神臂弩在内的武器都可以在宋辽两国的武器交易清单上出现,但是这需要金钱,而且这不是空头支票,大宋已经准备好了“货物”,而辽国也必须准备好金子,全部是现钱和现货交易绝对不打折扣。

    大宋在获得了硫球后,其火器装备成本大大降低,不过在出售给辽国人的火器装备其火药配方还是按照十年前宋军所装备的水平;至于连弩和神臂弩等弓弩装备上面也没有加装关键的荆轮机构。大宋军队手中的武器在去年的时候便开始大规模换装,与辽国交易的武器装备都是换装下来的旧装备。

    大宋百万禁军的装备大换装,在这个时代可以说是一项非常浩大的工程,其换装下来的装备一部分装备到厢军中,但厢军需求面对总数量还是有着很大的差距。尽管大宋向高丽、倭国大量出口军备,但还是不能满足需要,即便是开通了磨古斯这个大买家也是不行,唯一能够吃下宋军手中旧装备的也只有辽国了。

    对于出卖手中的旧装备最为积极的便是枢密院,不过在买卖对象是契丹人的问题上,文彦博也是有些犹豫了,更不用说司马光和王安石等人了。为此王静辉还专门写了一份《论军队武器装备发展》的奏章,除了指出随着近十年的发展,荆轮机构在弓弩上的应用日趋成熟,以往的旧式神臂弩等弓弩装备必然要被淘汰,而且随着火炮的出现,神臂弩将不会在射程上和威力上再占据主要优势,大宋所要做的重点的便是彻底抛弃旧有的武器装备制造,转向以火炮为主的“热兵器”研制和制造!

    为了增强其说服力,王静辉还把沈括等人在火枪研制项目上的最新成果拿出来——燧发式火枪,射程在八十步范围内可以有效击穿任何大宋现有制式的铠甲,包括采用一千多块鳞甲拼接的鱼鳞甲!尽管现在火枪的威力还远远不能够达到王静辉的期望,所拿出来展示的火枪有着种种缺陷,但是这已经在大宋统治高层中产生了极大的震动,尤其是王静辉把后世经典的三排火枪队列战术拿出来的时候,已经极大的弥补了现在火枪发射速率的问题,这更是引起了大宋统治高层的兴趣。

    在火枪研制项目上,很大程度上直接引用了火炮的技术,有了合适的钢铁材料来制作火枪,这给沈括的研究项目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尽管还有很多不如意的地方,但就其本身来说应用到实战当中是不成问题的,说其不如意到不如说是王静辉的要求太高了,至少现在大宋统治高层所见到的火枪性能已经和后世十八世纪中叶的火枪差不多了。

    大宋统治高层在见识到火枪的战斗力后,立刻下决定先装备这种火枪,尽管在小王驸马的眼中这东西定多算是半成品,但放在现在已经是非常惊人了。不过面对火枪的成本价又使得大宋统治高层不能不回过头来正视其最根本的问题——成本!一杆火枪的制造成本尽管不会夸张到与火炮相提并论的程度,但也绝对会超过现在宋军手中所持有的大刀长矛,现在还没有形成批量生产,如果大规模投入制造的话,最终的成本也不会低于三百贯,这还没有算上以后的子弹消耗。

    三百贯是现在一名普通禁军士兵大半年的酬劳,即便是现在大宋财政好转的情况下,想要装备火枪也是要掂量一番的。按照先中央后边防的传统惯例,大宋统治高层决定先装备汴都卫戍部队两千杆火枪,其中的五百杆专门用来皇宫的守备。既然决定装备火枪,王静辉少不得要对火枪做一些改动——将子弹用油纸包定量包装,在枪身前方加装刺刀等等改动,好歹这也算是进一步提高了火枪的性能。

    尽管现在火枪的性能还比较落后,但总比它的前身“突火枪”要强得太多。王静辉看着最终定型的火枪后心中实在是感慨万千:“这东西是不应该出现在这个时代的,不过现在放眼‘全球’,有能力装备火枪的也只有大宋有这个基础了,别人不要说是有钱,就算有钱哪里来得这种技术?!希望火枪加火炮的这种热兵器战争模式能够帮助大宋扛过北方游牧民族入侵吧!不管大宋内部再怎么折腾,只要军队对外有强悍的战斗力,那也不过是低潮和高潮之间的区别,应该还不会到被灭国的地步!”

    有了更好的武器装备就应该大量应用,尤其是以收复燕云打败辽国为目标的皇帝赵顼,他更加不会坐视手中有着强力武器而不会去装备,况且按照原定计划,收复燕云就是这几年的事情,军队手中的新装备越强以后就越有把握,仅仅装备两千杆火枪是远不能满足他的需要的!

    大宋军队全体换装的钱除了从朝廷自身财政上下功夫外,另外一个途径就是高价出售旧有装备——大宋对辽国的武器装备出口壁垒的缺口就是从这里打开了。王静辉也按照大宋的国家战略来详细制定了出口的限制——对磨古斯的武器装备出口要好于对辽国的,毕竟辽国根基雄厚远不是现在磨古斯的势力所能够相提并论的,对磨古斯出售的火器可以用和大宋同样的火药配方制作的火器。

    因为只有宋辽两国掌握了火药的制作技术,磨古斯既没有技术也没有原料,而且火器威力巨大但终究还是一次性消耗物品,磨古斯只有完全依赖大宋才可以供应其火器;对于辽国其火药生产能力实在是有限的很,大宋随便一个火药作坊拿出来都可以与辽国整个国家火药生产水平相当,为了防止辽国仿造,所以大宋还是用旧配方来供应。

    因为磨古斯军队的缘故,可以预见辽国日后在战场上肯定会越来越多的使用火器,而现在的火药的生产原料最重要的产地硫球等都把持在大宋手中,就算大宋把火器单价开得很高,契丹人也不得不买。尽管大宋统治高层已经想到王静辉会在火器出售问题上狠狠的宰契丹人一刀,但是当王静辉拿出火器交易单价清单的时候,大宋统治高层还是苦笑不得——一枚在大宋军中使用不过十贯的震天雷,小王驸马居然开价一百贯,这个价格要远高于出口高丽的六十贯,这还是用旧火药配方制作,成本将会更为低廉。如果让王静辉这么搞下去,契丹人又不得不接受的话,等契丹人和磨古斯这仗打完,估计大宋单凭此项交易所获得的资金已经完全可以满足至少十万人的火器装备费用问题了。

    耶律金贵本来很高兴大宋能够供应辽国火器的,不过当他看到大宋所报出的火器交易清单单价的时候,也忍不住心中的怒火,不过他还并没有失去理智——大宋的武器装备并不是辽国需求的重点,他的重要任务便是拖住大宋不向磨古斯提供武器装备,必要的话可以将大宋手中的武器装备收购一部分,以满足大宋的胃口。

    令耶律金贵没有想到的是大宋居然同意了向辽国出售包括震天雷在内的多种火器,可是要价也实在太高了,比辽国自己生产的火器还要贵上许多,这实在是超过自己能力太多。不过即便如此耶律金贵还是订购了少量的火器装备,以王静辉的估计,耶律金贵是想将这些少量的火器运回辽国以拆解进行仿造所用。

    “哼哼,当磨古斯的大威力火器一旦在仪坤州和龙化州的城头出现,你还能这么安稳?!”王静辉心中暗暗想到。

    对于契丹人想着要仿造大宋火器,他是丝毫不会怀疑的,但是话有说回来契丹人的火药生产能力他却是不敢恭维,不要说是新配方的火药生产,就是连提高火药爆炸威力的火药颗粒化辽国都没有办法实现——准确的说契丹人现在还不知道火药颗粒化后会增强爆炸威力,所以在出售给辽国的火器中没有采用颗粒化火药装填,这同时也是为了节省一部分成本。

    耶律金贵现在还不知道,大宋已经和磨古斯先行完成了包括火器在内的武器装备交易,在进攻临潢府的战斗中,因为大宋统治高层对磨古斯的不信任,所以只交易了投石机和普通的铠甲、刀剑等常规武器装备。随着大宋已经确认磨古斯在临潢府的胜利后,为了加强磨古斯在北方对辽国的威胁,第一批火器早就在半个月前在河套平原交易完毕,现在很可能已经快要到临潢府了,估计再过上半个月潢河结冰可以承受军队辎重在上面行进的时候,磨古斯联军将会把火器倾泻到契丹人的头上,到那个时候契丹人一定会格外惊喜的。

    随后的谈判中,王静辉为了黏住耶律金贵不返回辽国,继续就两国之间的贸易尤其是军事装备贸易的其他商谈,尤其是他提议有耶律金贵来常驻汴都开封,以便协调好宋辽两国之间的关系——他对那个只知道在开封酒楼中喝得烂醉如泥的契丹贵族非常的“不满意”,这个契丹贵族显然远远不如他的前任萧佑丹那么优秀,不过王静辉对他的表现是喜出望外,毕竟他也不想契丹人当中出现几个类似萧佑丹那么厉害的角色,不用多了,只要两个恐怕王静辉这辈子只能龟缩在驸马府中不敢露面了。

    耶律金贵对大宋方面突然提出的这个要求,经过仔细思虑后并不感到奇怪,对于“小王驸马互派常驻使节”的传闻他早就知道了,不过大定府方面因为害怕常驻辽国的宋朝使节刺探辽国的信息而拒绝,不过辽国方面也接受了派遣重要官员常驻汴都的邀请。对于这么一个小小的细节,耶律金贵对王静辉是十分佩服的,以前他也没有少和萧佑丹共事过,尽管双方派别不同,但这并不妨碍萧佑丹对他详细介绍王静辉。

    也许王静辉的年轻使得耶律金贵多少存了几分轻视之心,但经过几个回合的较量,尤其是在谈判桌上的交锋后,耶律金贵就再也不敢小瞧这个年轻人了。对于要求耶律金贵常驻汴都开封,耶律金贵本人并没有在意,他可不知道这是王静辉为他设下的套子——现在辽国的信使走的路也就是这么几条,由于辽国方面的情报网建设非常有效,基本上大宋情报局想要截留耶律金贵的信件也是非常容易的事情,中途有三个截留点,足够大宋情报局下手做文章了——他们已经仿造了耶律金贵和辽国皇帝耶律洪基三份来往书信了,就连他们的私人印章也照样造价——大宋情报局在这方面可没有少下功夫,也好在大宋文治昌盛,对于仿造别人字体和印章的人才也比较好搜罗,仿造出来的信件几乎可以以假乱真,当初他们的考核试题便是苏老大的一封家书,结果苏洵楞提就没有识破,这也让大宋情报局的胆子大了许多,不过这样的考核项目最终还是被严密封锁起来,不然让苏轼得知大宋情报局这场“恶作剧”,那他非找王静辉拼命不可。

    其实大宋情报局截留敌国使节信件并且仿造不过是牛刀小试罢了,王静辉当初之所以搜罗这样的人才进入大宋情报局,完全是因为他策划跨海登陆作战的需要——这个时代没有电话,更没有无线电,通信情况好一些的可以像大宋这样使用信鸽作为传递紧急情况的工具,不过也只有大宋才有能力使用信鸽和鹞鹰来建立情报传递系统,而辽国则根本没有意识到其中巨大的军事政治意义。

    契丹人传递信息的渠道百分之九十九都是通过信使传递,这就给了王静辉空子可钻——他要借用这些“仿造高手”来对辽国发动最原始的“信息战”!现在大宋情报局手中掌握了辽国中京道、西京道和南京道的官方信使的路线图,并且配套的还有这辽国三道的政军要人的笔记、私章、官印,比较复杂的还有他们所使用特有的标记等等,这可是大宋情报局花费了不少的心思才凑齐的。尽管情报局内部对王静辉这种奇思妙想有人并不赞同,但是彦生还是把他的命令严格的执行了。这一次行动有利的证明了当初王静辉所做的并不是“鸡肋”,虽然还不知道这样的效用有多大,但现在能够给大宋争取一天的时间算是一天的,就算万一耶律金贵回到辽国和耶律洪基对证,他们也没有办法发现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在没有凭证的情况下也只有自认倒霉。

    耶律金贵并没有让王静辉等多久,半个月后他便找上王静辉在汴都郊外的静园,一方面提出大量购置大宋火器,另外便是提出了抗议——磨古斯在仪坤州的攻城战斗中大量使用了火器,使得辽国军队损失惨重,不过好在辽国在丢了临潢府并且和大宋就边境问题达成了和约,调动了重兵北上准备给磨古斯痛击的,没有想到磨古斯联军倒是在攻城战当中给了辽国一个大大的教训。尽管仪坤州守住了,但辽国方面的损失几乎让耶律洪基暴跳如雷,对大宋的背信弃义大骂不止。不过面对现实耶律洪基和耶律乙辛还是做出了最明智的选择——一方面对大宋继续许以更大的利益,以求大宋不再向磨古斯出售火器;另外便是调动资金来向大宋购买大量的火器返过头来对付磨古斯。

    辽国虽然掌握了火药的制作秘密,但是辽军本身是以骑兵作战为主,火器并不属于他们的强项,尽管契丹人从大宋手下也领教了火器的威力,不过火器的制作原料却是卡在大宋人手中,辽国境内所发现的矿藏中储量微不足道,更不用说辽国的火药生产能力无法满足战争的需要了。这一次辽军虽然守住了仪坤州,但磨古斯联军却重创了辽军,守城的损失居然比攻城的还高,这个战果一下子把辽国统治高层给打蒙了。尤其是耶律洪基,他想到了萧佑丹生前曾经给他大力发展火器并且占据硫球以便控制火药原料来源,他的心中真是懊悔不已!

    下周一我爸爸就会出院了,谢谢读者的关心,真的谢谢你们能够体谅我!谢谢!!

第三百九十九章 接力

    由于磨古斯攻势非常凌厉,给辽国以仪坤州和龙化州为支点的潢河防线带来了极大的压力。这次耶律金贵知道磨古斯的背后肯定得到了宋朝的大力支持,连火器都出现在战场上已经表明宋朝将他最后一丝遮掩都给撕掉了。

    面对这样的情况,耶律金贵也到显得非常有魄力,他只是在口头上对宋朝进行了一番抗议,回头便对王静辉提出了大笔的军火订单——辽国皇帝耶律洪基和耶律乙辛为了抵御磨古斯从辽国财政中抽出了庞大的资金专门来购买火器,因为辽国火器作坊中的产品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无法和宋朝相比,磨古斯攻势这么紧张由不得他们考虑太多。

    面对这么一大笔军火订单,王静辉毫不犹豫的签了下来,无论出于何种考虑,将劣质火器卖给辽国对大宋来说都是非常有好处的——仅仅是这么一笔订单所产生的利润就足够让宋朝装备几十门火炮或是武装近万人的火枪部队,这样会大大加快大宋军方换装速度。

    在大宋名目繁多的火器当中,火炮和火枪已经成功确立了它们独特的地位,在王静辉月前上奏的札子当中首先提出了由这两样火器来构成大宋火器的中坚力量,作为优先发展方向,而第二梯队便是燃烧弹和震天雷,毕竟在威力不足的情况下,这两样火器用来攻城是不二选择。

    现在大宋的火器作坊除了火炮、火枪、燃烧弹和震天雷四种火器之外,其余部分则全力为辽国和磨古斯服务。以大宋参谋部的分析,磨古斯虽然现在攻势站在上风,但辽国凭借着相对雄厚的实力完全可以撑过去,战争不会在短时间内结束,而随着战事的拖延,时间越久对辽国也就越有利。

    “不管怎么样,这场战争的胜利者哪怕是契丹人也好,他们都无法对大宋造成任何威胁了,尤其是辽国,他们的财政已经开始崩溃了!”王静辉在看到参谋部的报告后,对皇帝赵顼笑着说道。

    “这是情报人员对最近一个月契丹人的所有政令所作出的分析汇总,请圣上和各位大人过目!”彦生将手中的一本札子呈送给旁边的一位内侍,由内侍转交给皇帝赵顼。

    当福宁殿众人看过后,性情都是非常愉快的——辽国对大宋所下的那笔军火订单后果开始显现了,为了维持其财政的稳定,辽国在上个月大比例的提高了所有的税率,并且还出台了四种新税种。所有人都明白这么大幅度的提高税率和出台新税种的后果是什么,相信契丹人自己心中也非常清楚,这是一种饮鸠止渴的做法,在短时间内凭着辽国庞大的国内暴力机关镇压还不会有什么问题,但时间一长可以想象辽国各地起义的场景——这一幕也曾经发生在大宋自己身上,不过大宋当时的收税水平相对辽国人现在的税收那可是小巫见大巫了。

    “辽国经济本来就很脆弱,若是按照这样的方式来增加国家财政收入,用不了两年辽国也就完了!”文彦博看后摇摇头笑着说道。

    “恐怕磨古斯坚持不到两年,照辽国现在的架势能够坚持一年就已经是极限了,相比起来契丹人的胜算很大,只要熬过这一关也能够慢慢的缓过来!”司马光沉声说道,不过他在说这句话的时候,还是不忘朝王静辉看了一眼。

    司马光的动作所有的人都看在眼中,心中都有些好笑,任谁都知道驸马是绝对不会坐视契丹人安稳的平息磨古斯叛乱的,说不好明年为了让磨古斯能够抗得住契丹人的攻势,会加大火器的贸易,或是……一想到这里,所有人都看看王静辉——他该不会明年建议圣上出兵燕云吧!

    正如其他人所想的那样,司马光最担心的便是这个,对于火器贸易他已经没有什么想法了,毕竟走到这一步卖也是卖了,契丹人现在不敢对此有过多的激烈反应也是很无奈。况且这也不是什么秘密,一些小报纸上已经开始对此有些传闻了,尽管大宋最大的三家报纸对此还没有明确表态,但从每日的报纸报道上来看,已经开始有意识的向这方面引导,估计这也是小王驸马在背后所支持引导的……但是司马光对这几年出兵燕云还是非常有看法的,在他看来最好是大宋能够再平稳的渡过几年,到时候更有把握——最重要的便是打仗是要花钱的,大宋财政收入虽然逐年提高,到今年财政收入已经达到了破纪录的一亿两千万贯,比仁宗时代最好的情况下还多出两千万贯,但是重点的财政结余却大相径庭——今年的财政结余达到了四千万贯,而仁宗时代只有区区七八百万贯,到了后期的时候甚至是亏损!

    对于今年大宋的财政收入的良好局面,福宁殿中所有的人心中都是非常有数,最重要的是枢密院的军火交易收入完全没有计算在内——枢密院经过几年的悉心经营,通过走私、缉私、剿灭海盗等等渠道,每年的收入不下两千万贯,尤其是今年的军火贸易更是要突破一个全新的记录,具体数额没有几个人清楚,但是今年大宋在磨古斯和辽国身上所赚取的军火利润恐怕是前几年对高丽军火出口利润总和还要多!

    现在大宋的财政局面已经鼎足而三——国家财政收入、皇帝内库、枢密院的灰色收入,这三项当中国家财政收入自不必说,枢密院的灰色收入恐怕只有枢密院和皇帝本人才能够算清楚;就是皇帝内库收入也因为投入到王静辉旗下产业当中,每年单单坐收分红就可以轻而易举的达到一千多万贯,至于一些其他皇家特殊产业所获得的收益更是让人有些头晕——不要忘记大宋最大的地主可是姓赵,而王静辉这个排名第二的地主每年光是收店铺出租费用就是一个天文数字了。

    因为王静辉的出现再加上司马光的影响,皇帝内库的收入已经和十年前有了太多的变化,十年前皇帝内库的收入主要还是有赖于国家财政收入的结余,但在王静辉和司马光的联手合作下,司马光通过行政手段断开了内库和国家财政收入之间的关系,而王静辉则引导皇室开始涉足更加有前途的投资行业。尤其是在投资王静辉所倡导的海外贸易上,皇室所获得的收益已经让皇帝赵顼等皇室成员感到头晕了,将传统的地主把资金向商业和工业转移,至少在现在看来王静辉做得还是非常成功的,因为他已经把大宋最大的地主成功的改造成大宋第二大投资商人。

    “司马大人所言及是,磨古斯自然是撑不了这么久的,就算有大宋充足的火器供应也只是五五分说。因为无论是阻卜人还是契丹人,他们都是游牧民族,在战略上讲他们一个是大宋现今最重要的对手,另外一个则是潜在的强大对手,双方之间的争斗在大宋看来不过是借机削弱他们实力的好机会,所以在武器交易上则是最大限度榨干他们的最后一个铜板,想要大宋赊货给他们是绝无可能的事情!”王静辉笑着说道。

    “经过这么一场战争,以微臣的看法辽国已经元气大伤,不如我大宋……”郭逵在一旁说道,不过他却没有把“出兵燕云”说出口,虽然他是枢密副使,但出兵这样的敏感的话题后果比较严重,他不是像王静辉这么有来头,所以点到就足够了。

    “出兵燕云固然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但是……”王静辉顿了顿,看看司马光继续说道:“但是辽国还没有削弱到最完美的状态,而大宋也并没有做好最佳准备,要么不出兵,要出兵必然是给契丹人雷霆一击!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大宋还没有到不出兵不行的地步,况且我大宋手中又不是只有磨古斯这一张王牌!”

    司马光听后紧皱的眉头微微舒展了一些,而其他人则想到在辽国除了磨古斯之外还有什么势力能够给辽国继续造成麻烦。王安石和司马光相互看了一眼,但是他们从对方的眼中只看到了疑惑,可见在这上面小王驸马并没有对他们两人之间任何一方提及过。

    “爱卿还有什么杀着对契丹人没有使出来?”皇帝赵顼笑着说道。皇帝赵顼在出兵的问题上比较轻松一些,这也是得益于大宋现在国力昌盛,而自己的老对手实力下滑不说,还陷入了天大的麻烦当中,出兵的时机完全掌握在大宋自己的手中。内库中的钱是赵顼专门用来打仗用的,无论是国库还是内库都非常充盈,况且大宋又不是想要灭掉辽国,只是收复燕云而已,战争的开销应该还是在自己的控制范围之中的,用不着像耶律洪基那样给百姓加税才可以发动战争。

    “辽国的国土面积几乎是大宋的三倍有余,但是契丹人真正能够有效控制的领土不过是中京道、南京道和西京道,而上京道和东京道则占去了辽国领土面积的三分之二,磨古斯在上京道叛乱这自是不必说,而东京道是女直、室韦、铁骊和回跋等少数民族所控制,尤其是女直在东京道的势力最强……”王静辉笑着说道。

    皇帝赵顼等人听后皱了皱眉头,虽然王静辉没有把话说透,但毫无疑问这个驸马想要把继续消耗辽国实力的主意打到辽国东京道的少数民族身上去了,而且目标也非常明确——女直。十年前在大宋除了少数几个见闻广博的人对于女直还知道些,但了解的范围也仅仅限于知道这是一个民族的名称,生活在辽国东北方向,其他的就什么也不知道了。不过随着七八年前王静辉大力拓展海外贸易的时候,在现在前往高丽的北方航线上,这个民族再次被大宋所知——女直人就是海盗的别称,在北方航线上敢打大宋商船队主意的也只有女直人才有这个胆子,这还是因为女直名义上还是辽国的统属,大宋海军剿灭他们不是很彻底。

    自从磨古斯出现之后,阻卜人的力量在辽国土地上简直就成了灾害,王静辉也对磨古斯所在的阻卜人下了很大一番功夫,这也是因为阻卜人所生活的区域实在是太让王静辉过敏了点。不过这并不影响王静辉对另外一股势力的关注,事实上正因为这股势力才是历史的“正统”,所以王静辉从来就没有敢掉以轻心,这股势力正是历史上推翻辽国统治建立金朝的女真,也就是现在的女直。

    “圣上,这是一份关于辽国东京道女直人情况的简略汇总,其实这上面所介绍的女直人只是很简单的介绍,全部资料已经在情报局本部资料室内封存,可供圣上和诸位大人查阅!”彦生见王静辉终于提及女直,便上前将早已经准备好的奏章呈送上来。

    皇帝赵顼快速翻看过后将这本奏折递给内侍然后给王安石等人传阅,问道:“这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大宋情报局建立之初便已经开始着重收集女直人的资料了,不过最大的进展还是在辽国来州发展了当地一个家族后才开始的,通过那个家族情报局已经派出了少量的情报人员在女直人生活的地区开始活动了。这份奏折便是情报局在得到相对比较详细的资料后便开始编写,前几天刚刚完成!”彦生如实回答道。

    “朕记得还是在当太子的时候爱卿便已经建议父皇对辽国进行开展情报工作了吧?那时爱卿便已经想到女直人了?!”皇帝赵顼看着王静辉说道。

    “八年前朝廷只不过开始刚刚建立情报网络,臣那个时候也并不知道有女直人的存在,不过在开始海外贸易的时候,枢密院的奏折中出现女直人海盗的消息,臣那个时候才开始上心的。不过一直没有什么进展,直到后来发展了来州许氏之后才知道许氏有很大的生意在辽国东京道,那里的完颜部是女直人的一个重要部落,我们的情报人员正是通过许氏输送到女直人生活区域的!”

    王静辉也不打算隐瞒来州许氏的存在,毕竟他提交跨海登陆作战计划便是辽国来州许氏为灵感来策划的,福宁殿里的这些人多少都知道些,以后许氏将会越来越多的出现在这个场合来讨论,对王安石等人保密实在是没有这个必要。不过话要是说回来若是来州许氏受到辽国的突然打击,那只能说明在场的这几个人当中有叛国者,比起跨海登陆作战来说,提前挖出这样的人更有价值!

    皇帝赵顼听后笑着说道:“爱卿还真是有心了!”

    “这是臣的本分,尽管臣已经退去了情报局的提举,但以前下了这么大功夫丢掉实在可惜……”王静辉说道。

    皇帝赵顼听后点点头,对于这个妹夫他是极为佩服的,就冲着在底下已经进行了五六年的调查到现在才提出来的隐忍功夫,这福宁殿中又有几个人能够做到?

    “也许王安石算是一个,可惜隐居三十年的王安石在最终获得机会的时候却做得并不如意……”皇帝赵顼心中暗暗想到,“也只有他才是真正可以依赖的,可惜……”

    “诸位爱卿都已经看过了,说说意见吧!”皇帝赵顼把心中的杂念踢开,现在已经不是惋惜自己妹夫前途的时机,已经可惜了快十年了,现在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他也不会再费什么力气劝解王静辉,这个人的脾气全在这上面了,劝了也没有用,好在这个世上还有妹妹能够拴得住驸马!

    “臣以为驸马之策可行!”司马光第一个站出来说道。

    尽管这份奏章并不是王静辉所写,但是彦生和王静辉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所有人都是非常清楚的,这份奏章可以说是借着彦生的手来体现王静辉的意志。在这份奏章中,王静辉非常隐晦的提出现在的辽国尽管非常虚弱,但大宋想要收复燕云还是要面对至少三十万辽军的威胁,只要战事稍微不顺利,从北方中京道赶来的辽军将会更多。把女直人抛出来接替阻卜人继续骚扰辽国,很可能会使竭力应付磨古斯联军的契丹人开始抽调燕云地区的驻军,假使计策成功的话,那么大宋收复燕云的把握将会更大——尽管现在收复燕云,以大宋的实力并不会重演太祖太宗皇帝的悲剧,但却更加实在。全套方案执行下来倒是有些像接力比赛,给大宋训练跨海登陆作战部队以更加充沛的时间,不过不同的是辽国将会得不到休息,阻卜人和女直人连番冲击辽国,然后由大宋来完成最后一击!

    十分不好意思,最近实在是太忙,而且状态也不是很好……

第四百章 女直

    就像许荣亭几年前对王静辉还抱有很大的怀疑一样,王静辉对来州许氏的信任度也并不是很高,其实就在辽国范围内的这些情报局所发展扶植的汉人家族,情报局对他们的信任度都是一样的——可以利用,但绝对不可以轻信,只有少数像马氏兄弟那样为大宋出生入死的情报节点才会真正能够取得情报局的认可,不过这需要长时间的考验才可以。

    以王静辉对女直人的重视程度,自然不会这么轻信许氏一家之言,最有效的办法便是直接派人深入辽国东京道女直人的聚集地区取得第一手资料以供参考。与涅心在大定府的危险相比,这样的行动危险程度绝对不会逊色于前者——涅心手头上还有可以掌控的多条逃生路线,一旦气氛不对便毫不犹豫的拔脚就撤;而深入女直的危险不是来自契丹人,而是来自生活在东京道的其他部落,这也包括了女直部落——若论内战最多的国家,在这个时代绝对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比得上辽国,因为契丹人和汉人不同,辽国是由契丹人所建立的国度,他们的人口数量却不能够像汉人一样那样占据绝对优势,就是在其最为鼎盛时期其所有效控制的疆域也不会超过其领土的一半面积。

    生活在辽国疆域内的其他游牧民族不过是名义上认同契丹人的统治,但是部落之间的争斗和战争每天都在上演着。小部落和小部落之间的战争慢慢造就大部落,等大部落之间的战争造就了一个民族的统一后,那结果便是踏上了和其宗主国作对的道路,就如同现在获得统一后的阻卜部一样,和契丹人进行争霸战争。两者之间总有一个会倒下去,不过在辽国立国以后,契丹人在这种层次上的战争中没有失手过而已,不过王静辉却知道就算契丹人现在跨过了阻卜部这道门槛,也会倒在女直人的刀下,女直人的强大现在还不是显山露水,再等上二三十年就很难说了。

    派往辽国东京道执行任务的情报人员自然是精挑细选后的,不过王静辉却不是很放心,为此他派上了第二代弟子中的两个佼佼者——羽月和昭庚,这两个二代弟子都是医生,不过一个是给人治病,另外一个是给马治病。

    羽月和昭庚这样的身份远比商人的身份更容易在那块土地上生存——游牧民族的眼中金钱不过是供他们抢劫的目标而已,商人除了给他们能够带来日用生活品之外没有太多的作用,他们不用仰商人鼻息。不过游牧民族中对郎中的待遇可远胜于商人,给人治病的不用说了,因为那里的医疗条件实在是让大宋的医生所能够想象的;礼遇更高的便是兽医,尤其是马医更是受人尊重。

    羽月是王静辉亲传的医道弟子,而昭庚可就不那么容易了,为了培养这个弟子,王静辉可是没有少下功夫,好在依仗着情报局的力量穷搜天下兽医好手来为情报局的探子培训,而昭庚则是成绩最为出众的。

    正是考虑到辽国东京道的纷乱现状,王静辉让他们在情报局中整整接受了三年的训练,时间之长可以说是情报局之最了,现在彦生也在王静辉的建议之下开始利用情报局的优势来专门对一些小孩子进行培训,以期待他们长大后能够为情报局所用。不过这些小孩子可和王静辉没有关系了,羽月和昭庚等十二个弟子是为了替代无心他们的,他们所学习的内容远不是现在一个孩子能够接受的,这十二个二代弟子可是经过严格选拔淘汰后资质最好的,基础也比无心等第一代弟子要好的多。

    羽月和昭庚带领着十五人的情报小队通过来州许氏的商队进入辽国东京道后,三年过去后,当初十五个人的情报小队到现在也只剩下了五个,其余的十人在这片土地上由于各种原因相继殉职,这样高的折损率是情报局以前外派特工所从来没有见过的。好在羽月和昭庚可是王静辉最为看重的二代弟子,他们有着令人难以企及的求生本领,才会凭借自己的本事在这么残酷的环境下活到今天,并且还在东京道的游牧民族中闯下了不小的名头,成为非常有名气的神医。羽月他们在立足之后便深入东京道着重收集女直各部的情报,尤其是对女直各部的历史和现在各部的实力进行着重的评价。

    羽月和昭庚神医的身份让他们在女直各部中特别受欢迎,他们在除去特工的身份之外,也确实是全心全意的投入到治病救人的工作中,加上不俗的本领使得他们在短时间内便在这里立足,游走于各部落之间。至于他们和汴都的联系开始的时候则靠来州许氏的商队来完成,后期的时候由于大宋通过马氏兄弟之手在许氏的帮助下在辽国苏州和辰州建立了固定的情报地点,通过定期的大宋走私船队来接手,这样速度就大大提高了许多。

    按照王静辉的指示,羽月和昭庚传回了大量情报,不过令王静辉比较失望的是现在女直人的力量还远不够强大。今年七月女直各部节度使乌古乃病逝,因为从辽咸雍八年(107)年五国没橪部谢野勃堇叛辽,节度使乌古乃就去讨伐他,谢野勃堇兵败,还没有见到辽将达鲁骨便一病不起,在家中去世了。新任的女直部节度使就是乌古乃的第二个儿子颏里钵,不过颏里钵的兄弟跋黑却是一个有野心的人,颏里钵不让跋黑掌兵权,跋黑则挑动散达和窝谋罕作乱,暗中给他的哥哥下拌子。

    羽月当时为乌古乃治病,正好亲眼看到乌古乃的去世,这个消息整整等了快三个月才传回汴都开封,这个时候大宋才知道辽国东京道也并不是一片和平的景象,不过在哪里还是没有哪个部落能够与辽国抗衡,根本用不着契丹人自己出手,叛军便被女直部给平息了。

    尽管现在女直各部还没有处于统一状态,内部纷争也非常严重,但是王静辉还是能够从羽月等人的情报中看出一些端倪——女直人生活的地方没有多少铁,不过一旦女直人得到铁的话便会打造兵器,生产军械,这一政策是乌古乃确立的,从这里便可以看出这便是女直人强大的先兆。尽管没有找到阿骨打,但这已经并不重要了,因为历史改变也许等不到阿骨打出现,辽国就已经崩溃了。

    根据女直人的情况,王静辉决定还是先武装女直人然后借女直人之手来继续消耗辽国的实力,而且无论是从时间上还是硬件条件上,大宋都是占据非常主动的地位——根据羽月他们的了解,在辽国东京道的游牧民族并不像契丹人那样对大宋非常轻视,相反他们对大宋的态度非常友好,认为大宋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国度。这曾让王静辉感觉是不是羽月他们搞错了,不过他所不知道的是历史上阿骨打在建立金朝之前对大宋是极为恭顺的,至于后来为什么阿骨打会不把大宋放在眼中,完全是因为大宋和金军联合灭辽的时候,大宋在战场上那拙劣的表现暴露了自己的空虚,这才招致北宋的直接灭亡。

    之所以将支援的重心转移到女直人身上,这还是因为阻卜人过于强势,在加上现在大宋已经和阻卜部接壤,阻卜人过于强大对于大宋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所以王静辉宁可多花上一段时间来等女直人强大起来,也不愿意阻卜人继承辽国,有了后世元蒙的教训,他对这片后世蒙古地区的任何一个部落都是极为小心的。况且扶植游牧民族和契丹人作对,其目的便是削弱契丹人的实力,而不是再造就一个强大的对手,分化和均衡的政策才是目前对付游牧民族的王道政策,至于霸道,大宋还需要时间。

    “臣虽然赞同驸马扶植女直人,但是阻卜人好在也是和大宋接壤,支援起来也比较容易,但是女直人可并非和大宋接壤啊!”司马光说道。

    “司马大人所言及是,不过与阻卜人相比,女直人和大宋相隔只是一片海域罢了,凭着我大宋水军的实力完全可以走私,相对而言扶植女直人更及时一些。再者说来,正是因为阻卜人和大宋接壤,就更不能够让阻卜人强大起来,因为他们有偷袭河套平原的前科,这是大宋绝对不能够接受的,甚至在将来某个恰当的机会,大宋还要重创阻卜人,让他们重新回到分散部落的状态,毕竟一个统一后的阻卜部的力量契丹人已经开始尝到了,大宋用不着再做契丹第二!”王静辉说道。

    王静辉说完后,大宋君臣都点点头,阻卜人给宋人留下的印象实在是太坏了。河套平原也是原来西夏最重要的产粮区,若是没了河套平原,新的占领区粮食压力就会集中到河南之地,这对大宋来说实在是非常不利的。

    “臣也认为大宋应该扶植女直人,以情报局的力量,辽国辰州和苏州建立据点来接收大宋的货物应该是比较容易的。最重要的是女直人和高丽人之间有很深的仇怨,现在高丽实在是有些强势了……”王安石淡淡的说道。

    “高丽……”王静辉心中一惊,王安石的话他是非常明白的,从战略的角度而言,高丽的强大同样对大宋不是一件好事,也许现在的大宋认为辽国东京道实在是太遥远了,但是王静辉可是后世的中国人,辽国的东京道就是中国的领土,就是排个也轮不到高丽棒子染指东京道!

    现在高丽内部虽然有王储之争,但这并不妨碍高丽的扩张——尽管高丽的边境并没有扩大,但高丽的实力已经具备了扩张领土的条件了,也许现在高丽王庭已经在考虑是否趁着辽国内乱的机会将他们的边境推向辽国东京道。

    准确的说,这几年大宋经济膨胀性发展使得与它相互来往的国家都受到了很大的冲击,西夏、辽国是王静辉的经济侵略政策的牺牲品,而高丽也不会好到哪里去——大宋海商宁可只赚取微薄的利润,也不会让高丽人学会棉花种植技术和纺织技术,其他诸如印刷术等等更是如此,相反大宋的货物大量涌入高丽使得高丽原有的纺织、印刷等产业纷纷倒闭;大宋的奢侈品也同样在榨取高丽的财政收入。虽然现在高丽的财政情况并不像辽国那样步入崩溃,但也不是很乐观。大宋在海上的强势已经让高丽人绝了从海上发展的念头,这也是受到儒家影响后,高丽人基本上对海洋并没有什么野心,他们的目光都集中在鸭绿江——鸭绿江南岸相当广阔的地方是属于辽国长白山部女直的地盘,高丽人的首要的便是要解决长白山部获得鸭绿江以便建立战略缓冲,凭借鸭绿江地势来保证自己的安全。

    王静辉深深的看了王安石一眼:“这个倔老头儿真是厉害啊,连这个都能想到!”对于高丽王静辉确实没有王安石想得这么深远,毕竟在他的眼中高丽只是大宋的钱袋子,他却没有想到大宋对高丽的贸易规模已经到达了一个饱和的程度——高丽的金银储备因为大宋的强势倾销大量流失,高丽经济基础已经被削弱殆尽,若不是有些新奇的特产来做支撑,高丽已经经守不住大宋的经济侵略了——现在高丽高层中慢慢抬头的封海政策就是来源于此,这种贸易不是双向的,纯粹是大宋向殖民地倾销行为,但是大宋却不是高丽的宗主国,至少他们也向契丹称臣!

    王安石也看着王静辉,此刻他们两人似乎又靠近了一些,但有显得远了一些……两人之间的关系连他们本人都说不清楚,不过王安石心中却明白他今天能够提出提防高丽,完全是因为他受到王静辉的影响。

    “爱卿可又什么具体想法么?”

    “女直人现在的手工业水平远不如契丹,尽管他们也能够打造兵器,但质量却非常有限。为了赶在阻卜人彻底垮台之前武装女直人继续和辽国作对,大宋应该直接向女直人提供成品兵器……如果可能的话,火器也是在考虑之列,对于价格可以放宽一些!”王静辉回答道。

    颏里钵,在王静辉所处的后世中便是金世祖,而现在女直部的处境比王静辉想象的还要糟糕——他们面临着高丽的威胁,去年的时候高丽进犯,被乌古乃击败,高丽求和,但是高丽却凭借着兵势占据了五水一带,还把团练使等十四人抓起。乌古乃死后,高丽派黑欢方石来恭贺颏里钵袭位,双方约好退还逃亡到对方的人员,高丽违约杀了颏里钵的使者,在葛懒甸筑起了九座城堡,发兵五万来攻,现在颏里钵正是面临极为困难的时刻!

    大宋出口到高丽的火器确实让女直人吃足了苦头,尽管乌古乃击败了高丽,但是还是因为损失过大而让高丽占据了五水,可以称得上是不败而败。现在高丽又发兵五万来攻打女直人,这让刚刚成为节度使的颏里钵感到非常忧心,尽管已经向辽国发去了求救信,但却没有得到回复——辽国自己已经顾不上曾经的手下败将高丽的入侵了,只想让女直部充当炮灰来阻挡高丽人的入侵,为自己争取时间来剿灭磨古斯,至于高丽人则等他们腾出手来后再收拾——契丹宫廷中也对女直人同样不放心,这样一个削弱女直人的机会,他们是不会放弃的!

    已经四十岁的颏里钵心中自然是明白契丹人在打什么主意,但是却没有任何办法。而颏里钵对面的对手高丽人,在得知磨古斯与辽国大打出手后,便已经把目光转移到了它的北方——女直人的身上,高丽人还没有忘记统和二十八年(1011年),辽军大败高丽焚烧了国都开京,这个仇恨是高丽王族所不能够忘记的,他们现在也没有办法报复辽国,但这并不妨碍他们来对付当年契丹人的帮凶女直人,况且女直人几十年间多次侵入高丽掠夺,给高丽带来了很深的灾难。

    现在高丽人手中拥有大宋的火器,自然要趁着辽国无暇东顾的机会报复女直,夺回鸭绿江以东的地。不过在熙宁六年春天的这场战斗中,一路高歌猛进的高丽兵却面临了灭顶之灾——在郭州城下,只是两天的功夫,两万高丽兵便被女直人消灭殆尽,北伐的高丽军受到重创不得不后退到兴化军固守。

    胜败乃兵家常事本不足为道,但是让高丽人极为愤怒的是在郭州城战场上之所以让高丽人造成如此大损失的原因是因为女直人手中居然有大宋的火器!

第四百零一章 急流勇退

    在郭州城下女直大败高丽使得高丽对获得鸭绿江以东的土地终于暂时死心,不过最令他们感到愤怒和疑惑的便是为何女直人手中也有火器,高丽兵实力是远不如女直人的,在以往的战斗中比女直高的正是因为他们手中有女直人从来都没有见过的火器。这一次女直人在郭州使用火器对高丽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女直人的部队主力一旦渡过鸭绿江使得高丽没有天险可守,高丽一边派遣使者和女直人进行和谈,另外一边也是遣使前往大宋,准备质问为何女直人手中也有火器。

    对于女直人的赔偿使得高丽再次严重失血,而女直也得到了相应满意的报酬,这笔钱大部分将会用来支付大宋卖给女直的火器和兵器。颏里钵当初只是想用这批武器来解决部落内部不稳的问题,没有想到当大宋火器运到的时候,他所面临最大的危机是高丽,这批武器用在高丽人身上也算是物有所值了。

    颏里钵在对待大宋武器军售上还是颇令人赞赏的——大宋卖给他的武器装备都是象征性的付了一些财物,主要交易手段还是赊购和预期的许诺。颏里钵已经答应大宋,在整合好女直各部后将会对辽国发动进攻合力灭辽,他的要求就是时间。

    这在王静辉的眼中也是没有什么,磨古斯联军和契丹人在潢河展开大战,虽然不知道磨古斯联军如何,就冲着他们所获得的黄金、白银和铜,大宋对他们所要求的火器和其他各种武器装备从来不做阻拦,看着样子本钱还是非常雄厚的。相对于契丹人,磨古斯支撑一年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而契丹人到现在也没有开始调动燕云大军,这让大宋高层非常恼火,除了加紧囤积作战物资之外,便是对京东东路的跨海登陆作战部队加紧训练,随时准备出手在辽国腹地进行登陆作战。

    如果不是王静辉不愿意冒这么大的风险,大宋完全可以出兵燕云和磨古斯南北夹攻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但是这样做只是平白便宜了磨古斯。历史走到了现在这一步,他反倒是不愿意看到辽国这么早灭亡了,有辽国在能够对阻卜人形成最有效的威慑,而大宋得到燕云则是为了巩固自己的北方安全——大宋立国之初国都选择很有问题,辽国掌控燕云十六州使得大宋与在辽国的冲突之中只有在黄河以北进行一次决战,若是失利则直接威胁到国家政权。现在给大宋的选择要么是迁都,要么便是夺了燕云十六州为自己谋取战略生存空间,大宋发展到了今天这一步自然是夺取燕云十六州的兴趣要远大于迁都。

    不过王静辉却是在做着两手准备——一个是积极为发动对辽作战而做准备;另外一个便是在大宋选取更好的位置——他不能肯定辽国之后会不会有其他草原游牧民族崛起对大宋造成威胁,如果要是只有金朝那样的水平有燕云十六州也就足够了,但是若是出现后世元蒙那样的狠角色,说不得大宋在未来还要退回黄河甚至是长江以南,提前做好准备经营南方是非常有必要的,也算是为后人多留下一层保险,况且开发南方也是大宋一个基本国策了。

    当高丽使者坐船千辛万苦来到大宋的时候,已经距离郭州之战快两个月了,大宋对此的解释便是辽国和大宋已经达成了协议,大宋可以向辽国出售火器和其他武器装备。至于女直人手中的火器,大宋是绝对不会认账的,只是推托契丹人买了火器送给谁使用不是大宋所能够掌握的。

    高丽使者对大宋的解释也是无可奈何,他们没有大宋那样的情报系统,尽管高丽人也有一部分在几年前借着大宋发展海外贸易的时机来到大宋,甚至有一些高丽人在大宋通过科举考试被任命为大宋官员,但这种战略层次的情报高丽人显然无法弄到手。不仅如此,高丽人不要说弄到大宋的情报,就是连他们的邻居辽国也是消息不通,假如高丽人对辽国内部情况能够摸得清楚的话,可以轻而易举的推算出大宋支持女直人。这样虽然也不会拿大宋怎么样,但也多少有些提防之心。

    高丽使者在得到大宋的回复之后,高丽使者除了对大宋皇帝转达了高丽王对大宋君臣的问候之后,便接着与大宋在火器等军火物资上给大宋军工下了一份大大的订单——高丽人对鸭绿江以东的土地已经是望眼欲穿。这一次的失败还不能够让高丽人死心,他们还是会对女直人发动进攻的,这对于大宋来说也没有什么大不了——大宋君臣对此已经看开了,即便女直人无法接阻卜人的班来继续对辽国袭扰,大宋也不会有太大的负担,而且坐观高丽人和女直人相互征伐,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也是符合大宋的战略目标的,况且两者之间还有很多的好处可拿。

    与外界北方的征伐不断相比,大宋则是进入了发展积蓄阶段,大宋除了在新获得的西夏领土上获得大批战马来组建自己的骑兵部队之外,还要投入巨资来打造它的全新军队——一支完全由火枪和火炮武装起来的热兵器部队,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支完全应用热兵器作战的军队,对此王静辉和大宋君臣都给予了高度的重视。

    这支完全由热兵器武装起来的军队是从各个禁军精锐中抽调出来所组成的,人数在两万人左右,除了一万三千人的火枪军外,还有五千骑兵和两千炮兵。火枪军装备的就是沈括根据王静辉的提议进一步改造的火枪;而骑兵使用的除了传统骑兵所有的弓弩大刀等武器之外,还有王静辉提出的三眼火枪——设计距离更近只有四十步的有效杀伤距离,但是可以做到三连发,枪支大小有些像后世左轮手枪的放大版。

    装备了三眼火枪后大大增强了骑兵的近距离战斗力量,由于造价问题,每名骑兵只装备了两只这样的三眼火枪,即便如此这样一支五千人的骑兵部队也是非常强悍了。至于两千人的炮兵部队则装备了五十门火炮,与此相对的是开封城墙上足足装备了一百门火炮,能够做到这样的比例还是拜最近十年来大宋军队没有吃过败仗的福。十年的胜仗多少让大宋军队找回了很多自信,尤其是平复西夏更是让大宋君臣对战争至少没有什么畏惧的感觉了,除了以往的“强干弱枝”政策之外,在火炮应用对比上,能够给一支部队炮兵装备五十门火炮,这在十年前是很难想象的。

    大宋组建这支军队并不是摆着看得,这样一支军队仅仅最初的装备费用就已经超过了七百万贯,名副其实的“黄金军队”。好在“黄金部队”所使用的火枪训练成军并不是一件难事,火枪军的优势从训练成军上便显示出了它优于冷兵器的实力——火枪兵不需要勇冠三军,只要熟练掌握装弹、瞄准射击和清膛等动作基本上就算合格了。而且王静辉也采用了十八世纪欧洲军队的传统,使用大鼓来做火枪兵发射信号,以鼓手的敲鼓频率来控制火枪手的动作,这样做居然在训练的时候产生了非常好的效果。

    “人说‘生而知之’本来某是不信的,不过看到此等景象也不得不佩服他了!”文彦博在看着武器实验场中进行操练的热兵器军队后,覆辙胡子笑着对旁边的官员说道。

    “呵呵,有这等军队在,我大宋收复燕云指日可待!不过听说那个人在家正准备收拾下江南呢,不知道皇上知道否?!”王安石说道。

    “他下不下江南并不重要,这也是他的习惯了,朝堂之上若论逃避的本事非此人莫属,圣上肯定是知道的,但是想必也不会太放在心上!”文彦博笑呵呵的看着王安石。

    在一旁的沈括和苏颂自然知道王安石和文彦博嘴中的“那个人”指的是王静辉,现在王静辉也确实正指挥家丁收拾物品准备到江南杭州,他留在汴都开封也不会有太大的作为,到不如下江南以求得一刻安宁。

    随着大宋实力发展越来越雄厚,王静辉思索着退隐的念头也就越来越强烈,况且大宋日后的发展还要看南方,尤其是南方荒蛮之地都需要大宋进行开发,他也想着能够在有生之年看到“湖广熟,天下足”的景象。以后世的标准来看现在的南方,相对于北方南方更有发展的潜力。对于后世游牧民族席卷天下的威势,王静辉心中还是有非常大的隐忧,不光是出于南北方发展平衡的需要,也是为了谋求给大宋建立一个南北有机结合在一起从而发挥更大的力量,王静辉也会把目光投向南方。

    “驸马天纵之才如此作为确实有些可惜了……”沈括轻声说道。尽管沈括现在也是炙手可热之人,从内廷传来消息,据说沈括很有可能被升为枢密副使,至于苏颂也有可能要升任兵部侍郎。毕竟现在苏颂的年龄比较大了,根据苏颂的履历他出任兵部侍郎很可能会在短时间内升任兵部尚书挂参知政事衔,这样退休也是非常有面子的事情。

    尽管朝中有新党和旧党之分,但王静辉一系的标记也开始慢慢在朝堂上显山露水起来,抛去郭逵等人之外,像沈括和苏颂还有户部侍郎薛向之,这些人的身上明显的打着“驸马”的印记。

    相信以后朝中打着“驸马系”的人会越来越多,现在也不过只是一个开端而已,因为大宋最大的华英书院和西湖书院都是王静辉的私产,这两所书院一南一北几乎成为两个大宋学术中心,凭借着令人艳羡的师资力量,天下英才无不向往,这使得两所学院在三年一度的“抡才大典”上出尽风头。可以想象十年、二十年乃至更遥远的将来,这些毕业于两大书院的学生在朝廷谋取了高位后,由于共同的出身难免会形成一个庞大的势力,这是现在新党和旧党都力所不及能及的!

    王静辉在关注着宋辽双方争霸的同时,也不能不对自己以后的归宿想好退路。他当初出巨资办学的最重要目的便是想把自己的思想传给更多的人,让这个时代的人的思想更加活跃,眼光更加长远,相对于宋辽争霸,他更加看重以后大宋的走向——他毕竟不是长生不死之人,尽管自己的身体健康可以预见自己活的时间会比普通人更久一些,“立百世基业”这样狂妄的想法他是没有的,但是能够以自己的力量为这个民族多做一些事情,他是绝对不会放过的。

    这两年因为自己亲传弟子的事情他已经慢慢感觉到自己将会是学生最大的障碍,尽管他的学生对自己没有任何怨言,但王静辉培养出这些优秀的人才不是放在自己家中消遣的,而是要为大宋的繁荣昌盛做事情的。

    让王静辉开始有退隐心情的还是因为欧阳修终于去世了,由于他的出现欧阳修比历史上多活上几年,但终究是寿限已到不是人力可以挽回的。不过欧阳修最后这十年基本上成为大宋华英书院的一面旗帜,有这么一个人坐镇华英书院使得书院得以快速发展,此老在华英书院培养学生无数,依照王静辉的看法,欧阳修在政治上的成就远不如他在教育上的成就,看来自己成立华英书院并且把欧阳修请来这也是做对了。

    值得一提的是欧阳修死后由于韩琦、王静辉和富弼的干预,朝廷给欧阳修的定论是一个“文”字,这也使得欧阳修这一代名家避免了历史上因为新党某些小人的陷害,他不是王静辉所处后世的“欧阳文忠公”而是现在的“欧阳文公”,这样才能够配得上欧阳修这一代文豪的风范。同时在王静辉的主持下,在华英书院为欧阳修铸造了铜像,用这样的方式来表彰欧阳修的功绩,用以缅怀欧阳修,这样的做法几乎让所有人都为之称赞——显然在这个时代没有人能够质疑欧阳修在学术上的成就,这也使得旧党中一些对王静辉有看法的官员重新认识了一番这个年轻驸马。

    不能不说华英书院为欧阳修立铜像对朝廷施加了一定的影响,促使朝廷最后对欧阳修进行盖棺论定的评价,这也使得常轶等人的算盘落空。“欧阳修铜像事件”在大宋士林中引起了很大的反响,王静辉召集了华英书院和西湖书院的管理者和众多学术骨干,宣布了只要是在某一方面做出了突出成就的人,都可以在华英书院和西湖书院立铜像以做纪念和供后人缅怀,当然前提必须是这个人是在华英书院和西湖书院教学或是学习的人才可以。华英书院和西湖书院一脉相承,这样的决定在大宋士子之间引起了轰动,众多名流和学子对两大书院趋之若鹜,优秀人才的加入也更加奠定了两大书院在大宋的地位。

    看到自己办的书院能够蒸蒸日上是王静辉非常高兴的事情,但是因为自己的特殊地位使得自己越发坚定了退隐的念头,这也是防止一些人借此话题来构陷自己。现在皇帝赵顼身体健康,皇室对自己的信任也是非常良好,但是这些在王静辉的眼中并不可靠,还不如趁这个机会让自己慢慢淡出大宋政坛才是最好的选择,没有必要在走下坡路的时候再这么做,那样也无法取信于人——尤其是皇室的猜忌。

    对于王静辉的动静自然是瞒不过众人的眼睛的,大宋收复燕云十六州也是指日可待的事情,在这点上大宋统治高层心中都很清楚。当他们看到王静辉的动作后,立刻反应过来的是驸马想要退隐了,也许这一次恐怕是真的要退居幕后了,收复燕云十六州是大宋皇帝的梦想,赵顼明白王静辉是想在自己完成梦想之前安然身退,这也让皇帝赵顼心中有些兴趣索然。

    果然在熙宁六年二月,王静辉上书皇帝赵顼,请求能够携全家在杭州定居。尽管这本奏章并没有几个人知道,但在大宋统治高层之中还是引起了一场小风波,最后还是太上皇出面平息了重臣的言论,准许驸马南下定居杭州。

    王静辉在得到皇室的首肯后心满意足,但是他还没有来得及南下的时候,皇帝赵顼给他送来了一个最不想见到也是最想见到的人——皇子赵煦。按照皇帝赵顼的想法,皇子赵煦要跟随在王静辉的身边接受其教导,这也是太上皇内定下来的,因为赵煦现在已经快七岁了,是到选老师的时候,由王静辉来担任太傅这一角色新旧两党没有一人反对。

第四百零三章税法

    赵煦聪明绝顶智商和王静辉的那个天才学生李慎差不多所以在功课上王静辉倒是没有费多大功夫完全是赵煦学习用功所致。不过正如王静辉经常和赵煦说的那样为政者光是熟读经史典籍还是不够的那样和一个死读书的书生有什么区别?这样的国君对于百姓和国家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

    居住在杭州的这段日子里王静辉经常和赵煦易容乔装深入杭州居民中四处看看周围百姓的生活;也曾到远处的一些村庄中来体验一下农民生活的艰辛。杭州的吏治在前任知州李慎的治理下非常清廉虽说不能村绝底下小吏做手脚但大抵上还不会出现令人指草菅人命的事件不过就是这样也让赵煦对帝国的官员有了一番新的认识。

    由于杭州是西湖书院的大本营所以本来读书风气就很浓厚的江浙一带更是文治昌盛也许格物、数学等科目还并不为这个时代的士子所重视但终究还是有很大一部分读书人因为自己的偏好而选择到西湖书院来就读一些冷门科目。当然也有很多人是看在王静辉当初为了培养多种人才而许下的诱人条件而到这里就读不过怎么说这些被当代读书人认为是“小道”的学科也展的蒸蒸日上。

    赵煦在随着王静辉在书院中所见到的一切都令他非常惊奇新的思想和老的观念在这座年轻地书院中不时的生碰撞每个旬日的时候。书院都会安排数个专题的讲演还有辩论这使得西湖书院的学术气氛十分浓厚。赵煦虽然在汴都长大但是却从来没有去过华英书院但是在这里他却能够感受地到华英书院的氛围——天下读书人都知道西湖书院和华英书院乃是一脉相承其办学思想都是继承了王静辉的意愿。若论天下书院资历。大宋许多书院地历史都是在两大书院之上的可是若论到学术水平和思想解放程度这还要数两大书院为最。

    王静辉带给赵煦的不仅仅是观念上的改变。更多的是给他打开了一扇窗户透过这扇窗户赵煦的眼界更加宽广对他未来所要统治的帝国有了一个大致的看法——这种看法和观念都是王静辉引导的。每当赵煦提出一些比较尖锐地问题的时候王静辉在心中都是感到非常的兴奋他也不知道自己所作所为是否正确但毫无疑问当赵煦长大后接替赵顼成为大宋皇帝的时候治理国家的手腕将会比他父亲的起点更高更好这也让他认识到观念的传承有多么重要比自己以往所做的那些事情更至关重要!

    对于大宋宿敌辽国的战事。王静辉还是非常清楚的这也是大宋皇室授意情报局这么做地。当王静辉知道大宋已经根据当前战事做出了准备出兵燕云地判断后他对此没有表示反对——尽管他提议扶植女真人来骚扰辽国不过现在看来阻卜人的实力不凡在大宋的支持下居然能够重创辽国能够达到这种理想的效果固然有些运气但也不能不说辽国内部虚弱到了何种程度。

    王静辉斟酌了半天最终给司马光和王安石各自写了一封信提出了一种新的税法——个人收入所得税!无论什么时候贫富悬殊对于社会和国家来说都不是一件好事王静辉对后世的这种税法非常感兴趣。不过他对此做了大幅修改。收税地对象只是针对年收入达到五万贯的人税率为三成。使用个人所得税这种方法来平衡贫富悬殊地状况并且使用这些税法所得来投入到社会公益事业中来。

    王静辉就是想趁着大宋统治高层把注意力全部都集中在辽国身上的时候暗度陈仓来通过个人所得税税法为此他愿意付出一定的代价——一千万贯的战争捐款和河北诸路“食为天”粮仓中三分之二的储备估计合算粮食为一百二十万石。

    由于夺取燕云讨伐辽国只能是突然袭击而且自己又不在汴都开封。所以大宋不能够像征伐西夏那样在短时间内召集商人组成战争投资财团况且在大宋目前也找不出比他更有号召力的人来说服商人从口袋中拿出钱来。所以王静辉估计这战争费用很可能是从赵顼的内库中拨款。

    王静辉毫不怀疑在这十年之中太上皇赵曙和皇帝赵顼的内库随着大宋财政的好转积累了大量的财富动这次突袭的目标不比百年前太祖太宗皇帝那么宏大只是夺取燕云若是可以的话顺便将辽国西京道也纳入囊中这样算来整个战争费用完全可以控制在两千万贯之内。两千万贯看似数目庞大但与十年前每年为了应付西夏入侵所花费的军费相比根本不值一提那个时候几乎每年都要在原本庞大的军费开支上在增添一千万贯的军费专门用于西北战场这十年来大宋打仗从来没有亏本过相对节省下来的资金已经是一个让人难以想象的数字。可以说只要赵顼想要打哪怕是五千万贯的军费他也拿得出来。

    王静辉的这一千万贯战争捐款不过是为了缓解大宋财政在短时间内的困难有了这一千万贯大宋统治高层完全可以不在扰乱民间经济秩序的情况下从容的调兵遣将而且放出这么一个钓饵也是诱导王安石和司马光力主通过这项税法改革。

    当然为了投其所好王静辉也分别向司马光和王安石提出进一步减免天下税务以便求得大宋内部人心的稳定。王静辉在信中向司马光和王安石详细的解释了个人所得税的意义而且也明确的表示个人所得税地征收对象是针对那些收入远在大宋平均收入水平之上的那一小部分人并且他也非常明确的反对将这种新的税法应用到普通百姓身上——在后世的时候王静辉尽管并不是很清楚这种税法地具体情况。但却知道这种税法在实施的过程中失去了其原有的初衷国家个人所得税地收税对象主要是中层收入人群而至于原本税法收税的对象高收入人群却没有多大效果。

    司马光和王安石很快便给予了回信在这两封回信当中王静辉不得不佩服这两个老牌政治家的头脑他们对个人所得税法案还是非常感兴趣的。尤其是司马光更是如此不过他们也提出了很多问题这些问题直指个人所得税法中实施的困难——无法确定那些人是该缴税的。哪些人是不该缴税……

    就这么一个问题就把王静辉看得目瞪口呆的确他想得确实是太简单了些不过从这两位大佬回信的口气上来看他们对这种新地税法还是非常感兴趣的只要能够他们在信中所提到的问题提出一个相对比较完美的解决方案获得了他们的支持还是非常容易的。

    在回信中王安石和司马光对继续减税的答复稍微有些出入——司马光最是赞同减税而王安石对此有些顾虑至于减税到底是减的那些税收两人的答复也不尽相同。王静辉从这两封信中可以看得出这两个党派领袖对与减税在心中还是非常有想法的。王静辉对减税地内容早就有所盘算——中国到底还是个农业国就是在千年以后也是如此毕竟中国地域广博人口众多。再加上现在可没有什么机器重工业这么一说所以目前注定是要划归到农业国地行列之中的。

    减税的目的就是为了保证社会的平稳状态对于一个农业人口占到绝大多数的国家来说王静辉毫无疑问把减税地目光放在了农民身上不过这样的减税利益也不能白白便宜了地主否则减税地目的就无法达到。这就要求在实施减税的过程中要作出明文的规定对地主的地租有一个硬性的规定这样一来地主和农民也都获得了相应的好处至少不会因为税率过高逼得农民造反。

    王静辉在王安石和司马光的回信中把自己对减税的看法详细说明了一番并且也对所谓的个人所得税的缴纳标准提出了一个建议——家有农田三百顷以上或是有商行年赋税在八千贯以上者为征收个人所得税的人群。并且王静辉还对这两条分开来进行划分收税标准。农田三百顷以上者缴纳税率是三成。而靠商业或作坊得利者则缴纳两成王——这样的缴税水平可以适当的刺激家底比较厚实的人将资产向手工业商业转移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也抑制了土地兼并。

    王静辉在写好这两封信后对自己所提出的个人所得税缴纳标准也是非常得意如果能够靠这个新税种来对土地兼并加以限制的话那样就可以为大宋指明一条出路——中国历史上的各大王朝到后期灭亡的时候一个比较明显的标志就是土地兼并严重使得大量农民失去了生活的根本。如果可以的话在这个标准上再次延伸划出多个等级——三百顷者税三成;四百顷者税三成二;五百顷者税三成五……依次叠加终究会让那些手中握有大量农田的地主们因为税收的压力而对是否继续增加手中土地持有量而感到犹豫。

    不过当赵煦帮助蜀国公主研磨誊抄信件的时候随意问了一句:“天下若论谁持有土地最多恐怕没有一个人能够比得上先生的这么一来若是王安石和司马光同意促成通过了这条税法天下间第一损失最大的便是先生了——无论是按照土地规模还是按照商业和手工作坊的规模来算都是如此!”

    王静辉听后一愣而赵浅予则轻笑出声他没有想到自己想出来的税法居然是给自己上套子的不过他倒是并没有在意:“若是这种税法能够挥我的预想作用那就是征再重的税率我也是不怕的一但土地兼并过了一定的限度必然会威胁到王朝的稳固相对国家地安危我一家损失又有什么。大不了我可以将手中的地产分散出去所获得的金钱恐怕我十辈子也用不完这就足矣了!”

    对于王静辉来说金钱已经对他失去了诱惑的效力要是放在十年前或者是他来到这个时空之前看着满屋子黄灿灿的金条他会兴奋地晕过去的话。现在就是给他一座金山也无法勾起他的**。十年过去他所追求地东西已经远远出了财富的范畴要不然他也不会直接给大宋提供一千万贯的战争经费而没有求任何回报了。在这个时空除了皇帝之外没有人比他更加富有他所向往的生活也并不是金钱所能够给予他的。就算有朝一日他身无分文就凭自己的驸马都尉的头衔大宋皇室还能够让他沿街乞讨?

    王静辉脱离了政坛对于他来说是一件好事他完全可能躲在幕后来凭借自己的影响推动事件的展。像这次建议朝廷减税和推出个人所得税法这些事情是极为招人恨地司马光不怕这些是因为他出于一个大臣是同一阵营内的官员也很难左右王安石的决定。当然先前提必须是你能够说明这个倔老头儿才行。

    尽管面临着即将要推出的新的税法会使自己的财富大失血不过王静辉还是说服自己要把眼光放的更加长远一些——大宋虽然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最为达的时代但它地百姓所承担地税务负担也是历史上排得上号的因为沉重地赋税使得大宋百姓起来造反的事件此起彼伏从来就没有中断过。也就是这几年来大宋财政收入大幅增长朝廷接连出台了一系列减税措施才使得现在社会状况稳定了许多。

    不过王静辉也不会白白承受这种损失现在个人所得税法还没有颁布估计以自己提出的条件绝对会打动大宋统治高层实施时间不过是早晚的事情。王静辉便通过徐氏开始对自己手中所持有地农田开始进行运作采用后世的贷款补偿地办法来将手中大部分的农田出售出去。不过因为王静辉比较固执出售农田的对象必须是少田者或是无田者。拒绝地主大量收购。所以这项工作开展起来格外的系琐。

    为了将自己手中的农田赶在新税法实施之前快脱手王静辉决定向朝廷上书——希望朝廷能够出面将他手中分散在各地的农田就地划分给当地的厢军一切制度依照厢军屯田的规则来运行只需要在二十年之内按比例上缴一部分农作物即可至于朝廷也可以得到其中四成的回报。这样的条件在大宋朝廷内部引起了一阵争论不过决议通过还是非常快的。几乎没有受到任何阴拦便获得了通过。

    不过王静辉也没有把自己的田产真的分得一干二净——他手头上还保留着相当规模的良田总计差不多有两千多顷的样子;并且把手中的一部分田产分别按照地域来充作当地书院的校产。并且还规定接受这项赠予后每个书院还是要从这份财产中拿出一部分钱来开办至少三所萌学收取象征意义的学费办学。

    王静辉如此分配田产大有散财童子的意思不过却直接在短时间内获得了大量的资金伴随而来的还有上百所萌学——大宋各地书院对王静辉赠予田产办学都非常欢迎相对于三所萌学与接受的田产相比不值一提这也使得大宋除去最有名的几所书院之外还有大量的二线书院得以正常的维持这些赠予书院的田产是不得变卖的也会持续不断给这些书院提供办学经费。

    相对于田产王静辉对自己手中所持有的地产却没有太多的变动——这些地产是他维持手中各大书院和其他慈善活动的根本所在他是不可能把手中的商业地产出售的况且也滑人能够调集这么多的财富接得下来。

    出售田产是为了防止土地过于集中在自己的手中这几年他频繁插手各地赈灾活动之中除了皇帝赏赐之外他手中所购买的田产已经到了一个令人生畏的地步随着手中所掌握的田产越来越多相比之下麻烦也是越来越多的集中在他的身上。这一次将手中大部分田产散去也是转移一些人的视线况且以徐氏的经营手段他们已经在这些田产上至少把本钱都赚了回来至于以后长达二十年的偿还期就算遇到几年的自然灾害也只是让他们少赚一些而已尤其是将手中田产捐给书院更是为他在各地赢得了良好的声誉这是金钱所不能够买来的!

第四百零四章 来州

    王静辉的地产生意不是任何人都可以玩得起的,在大宋也不会超过十个,但是有这个资本未必有能力能够玩得转,现在看来王静辉和徐氏合作当初是最佳之举。徐氏以其经营优势将王静辉的创意变成了金钱,双方互相扶助才走到今天。

    熙宁六年六月,大宋正式推出个人所得税法,试行区域为京畿路、河北诸路、两浙路、淮南东西两路。这样的税法完全是靠王安石和司马光的魅力才得以通过的,大宋目前也只有这两个人才有这样的人格魅力排除众议通过这么招人狠的税法——这是第一部专门针对富人所征收的税法。尽管这部税法十分招富人恨,但是大宋士林对此非常赞赏,王静辉等大宋士林中有名望的人一起在大宋的主流报纸学刊上发表大量文章以为新税法摇旗呐喊——尽管有很多不为人知的政治较量,但在这个时代的士子心思大多数都是非常简单的,这也归功于大宋立国者当初希望天下读书人与君共同治国的思想所致。虽然不知道当初太祖太宗皇帝是否真的打算让读书人和他们共同治理江山,但是上百年的氛围积累下来使得宋朝的知识分子都有一种“以天下为己任”的思想——这也就是俗称“烧坏了脑子的读书人”。

    “禹岩,这几日港口有什么变化没有?!”王静辉淡淡的问道。

    “先生,这几日杭州港口船只已经较上个月减少了三成,其去向都是向北,目的地并不清楚……”禹岩是王静辉的贴身书童,彦生接任大宋情报局后,王静辉便从他的二代弟子中选出了两人为自己的书童,一边帮助自己处理一些事情,另外也是对他们加强锻炼。、

    王静辉听后默不作声,旁边的赵煦问道:“先生为什么这么关注港口船只的动向呢?”

    “没有什么,不过是计算一番大宋出兵燕云的时间罢了!”王静辉笑着摸着赵煦的头说道。

    “大宋出兵燕云和杭州港口的船只有什么关联?!”

    “这是一种战术,不过从前没有人用过罢了!三年前我向你父皇建议的,枢密院在论证后便开始做准备工作。现在辽国战事已经快要接近到尾声了,磨古斯联军已是强弩之末,他们终归还不是契丹人的对手,在这种情况下大宋已经达到削弱辽国的战略目标,亲自下手也是理所当然之中!”王静辉笑着说道。

    看着两个孩子还有些迷惑的样子,王静辉继续说道:“我打听杭州港口内船只情况就是在推算大宋的跨海登陆作战的准备情况,这一战术打法便是从我大宋京东东路的登州港开始集中十万大宋将士,通过海上船只直接在辽国燕云防线后部的来州登陆,占领来州后就可以从容的选择是从后方向燕云防线进攻还是直接攻向辽国大定府,这样无论作何选择都会极大的打乱辽国的兵力调动,大宋取得胜利所付出的代价会更小一些!”

    “先生,这么做岂不是太过冒险了?!”禹岩问道:“这样做固然是甚合兵法之中‘奇兵’之策,但是十万将士跨海横渡到辽国腹地来州,且不论他们上岸后还有多少战力,就是后防补给也是及其困难的!”

    王静辉点点头笑着说道:“问得好!这正是现在跨海登陆作战的薄弱环节,要不然这种战术在提出来后到现在整整准备了三年之久,整个作战计划已经得到了详细的论证。辽国来州有人会为大宋的跨海登陆作战部队提供必要的帮助,在那里已经建成了不少的粮仓,这些都是为我们宋军所准备的,况且依照现在的局势看来,宋军一旦登陆后兵力方向比较宽裕,只要补给足够的话,也可以选择向大定府方向前进。”

    就在大宋举国知识分子把注意力都集中在新税法执行上面的时候,熙宁六年九月十三日晚,五万定西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陷了辽国西京道重镇云内州,接着马不停蹄的向西京道首府辽国西京大同府进发——在那里将会汇合从河东路太原府出发的十万禁军合击大同府彻底将辽国西京道纳入大宋囊中。

    十三日下午的时候大宋京东东路,五万跨海登陆作战部队乘坐三百艘舰船出海,目标直指辽国来州港。船队在经过了一天的航行之后,终于在第三天的深夜到达了来州港,最先踏上港口的便是无心所率领的三千特种部队,他们是专门来抢占滩头阵地的。

    当无心踏上港口的时候,除了许氏家族前来接应的人之外并没有契丹人的部队,大宋参谋部所设想的在港口激战的状况并没有出现。特种部队成员很快便将船上的物资全部卸到港口上,为了不惊扰契丹人,只是在许氏的帮助下先牢牢的掌控住港口并没有向三里之外的来州城进攻。

    整个登陆环节非常顺利,在黎明前总共有四万宋军和其所携带的装备在港口上集结完毕,水军舰队在放下登陆部队后就立刻有序的开始返回大宋,准备接应下一批作战部队和物资——从大宋登州港到来州港这段海路大宋水军部队已经多次勘察过,加上来州许氏的帮助使得大宋水军对这段航路非常熟悉。

    按照事先制订好的作战计划,总共有两批九万人来执行这次跨海登陆作战计划,第二批现在已经在半道上了,不过要视登陆作战顺利程度来决定最后投入兵力的多寡,照现在的进度来说,还有三万预备部队很有可能会投入这次作战中来。

    大宋军队正在来州港紧张的进行集结,无心的特种部队和已经修整完毕的一支万人左右的军队正埋伏在来州城外,他们的任务就是拿下这座城池——来州城内有能够满足跨海登陆作战部队半个月左右的口粮,还有为数不少的马匹,这些都是许氏为宋军准备的,尽管战马数量才一千多匹,但能够弄到这么多战马也真是够难为许氏了。

    天边的启明星在瑟瑟寒风中闪烁着,在来州城头上突然出现了一个火把,上下左右的晃动了三次后,无心的特种部队立刻快速向城门跑去——在火把晃动后,来州城池的吊桥正缓缓的开始放下,这是许氏收买了守城将领后,派家将前往南城门悄然占领了城门放下吊桥,放宋军入城。

    当无心穿过城门手持钢刀快步跑在寂静的来州街道上的时候,他的心总算松了一口气——真个计划中就是如何攻占来州城最为关键,他们跨海长途奔袭而来,攻城装备可没有办法随身带来,能够携带几部小型弩炮已经是极限了,若是许氏无法拿下城头放他们入城,那在这来州城下说不得会付出一定的代价。

    来州在辽国和大宋实现和平后就再也没有经历过战火,百年的和平已经使得辽国的统治者对这里放弃了驻军的兴趣,城内只有不到一千的老弱残军,平时也就是维持城内治安,根本毫无战斗力。

    许荣亭父子在接到大宋情报局的指示后,便开始利用自己在来州的势力做好准备来接应宋军的到来。本来许荣亭还有些犹豫,但王静辉的亲笔信使他打消了最后一丝侥幸——王静辉在信中明确的告诉许荣亭,大宋已经做好了出兵燕云的准备,到时候就算无法灭辽,来州也将会变成宋辽以后的战场,他已经在大宋为许氏准备好了庄园田地。

    许道冲也极力劝说父亲,最终使来州许氏坚定的站在了大宋一边,许荣亭心中已经明白辽国决非现在大宋的对手,北方的战事他也仔细打听过了,获得的消息对辽国极为不利,再加上这一年来辽国赋税不断上涨已经危及到许氏自身的利益。与其在这个已经失去希望的国家生活,不如前往大宋过安定的生活,只是许荣亭有些心疼多年来在来州的根基。

    整个战斗非常顺利,只有北门发生了小规模的战斗,折损几个人之后,宋军总算是控制了来州四门。当大部队开始入城的时候,天已经开始放亮,来州城内的一些契丹富户还有些零星抵抗,但随着宋军关上城门开始肆无忌惮的攻击的时候,这些抵抗很快便被瓦解了。

    “许先生,这次能够这么顺利的占领来州真是多谢先生了!驸马让在下向您问好!”无心在结束战斗后,便来到许荣亭的庄院。没有许荣亭的帮助,宋军想要这么顺利的占领来州是不可能的,整个战斗宋军不过才死伤十数人,能够换取这样的城池也算是相当划算了。

    “将军客气了,区区小事何足挂齿!”许荣亭笑着说道。现在许氏已经开始上下收拾了,这里是绝对不能够再待下去了,就算别人不知道是许氏帮助宋军拿下了来州,但是这里马上就要变成战场了,君子不立危墙,尽管有些舍不得,但是他和他的家族必须离开这里了。

    “来人!”无心说完后,身后一名偏将上前将一只小铁箱拿过来交给无心。

    无心打开铁箱后对许荣亭说道:“这是驸马交代在下转呈给先生的,这里面有楚州和杭州总共两百顷良田,四处上好的庄园,还有两地十几处商业地产每年租金不下十万贯。驸马说了:‘许先生一家为大宋牺牲良多,这些虽然是事先讲好的条件,但是连累许先生一家舟船劳顿举家迁移大宋,心中非常过意不去,另外奉上大宋兴国银行五百两黄金为安家费用!’这些还请先生笑纳!”

    许荣亭在看到这些价值连城的票据后,心中多少也安稳下来,其实这几年为王静辉做事,他没有少获得利润,想想几年之前他许氏不过是来州一个比较富裕的商户,不到十年便在整个辽国的富户之中也能够派的上名号,这中间也没有少占那个年轻人的便宜,就算对方什么都不给他,就凭这几年的积累在大宋做个富家翁也是没有问题的。

    许荣亭接过无心手中的小铁箱后,笑着说道:“驸马真乃仁义之人,等老夫到了大宋后会亲自上门致谢的!”

    无心笑着说道:“许先生不用客气,你能够为大宋做这么多事,朝廷是不会忘记的,待到先生回到大宋后,我大宋皇帝会另外有赏赐!不知先生一家收拾的怎么样了,城外港口上专门有船在等待先生,若是收拾妥当后,还请先生立刻上船!”

    在安顿好许家后,无心正要迈出许府继续安排下一步作战的时候,许道冲追了出来喊住无心后说道:“将军,在下有个不情之请还请将军应下!”

    无心笑着答道:“许兄是先生曾经称赞过的人,只要在下能够做到一定替许兄办妥!”

    六年前许道冲代表家族秘密前往大宋面见王静辉的时候曾经见过无心,知道眼前这个宋军将领不过是当年小王驸马身边一个书童而已,没有想到时至对方身份今日变化如此之大,这让他多少有些感叹。

    “驸马过奖了,在下想要摆脱将军的是离来州向东五十里处有个何家集的小村镇,我们许家在那里也有商户,那里有我们许家的商队有大车四百多辆。如果不是因为他们刚从东京道回来,我们就把这支商队安排在来州了,如果将军用得上尽管领去,不过这商队都是在我们许家干了许多年的老人了,可能的话还请将军多为照顾,最好能够把他们带回大宋!”许道冲知道对方军情紧急,便不再多做寒暄直接把事情说了出来。

    无心考虑了一番说道:“这马车是我们所急需的,而且我们也需要大量民夫押运物资,这支商队我们正好能够用得上,让他们跟着我们也好,我定可把他们带回大宋,只是不知道他们……”

    “将军请放心,这支商队常年来往于来州和东京道之间,路途遥远碰上强盗也自然不少,这支商队也许和将军麾下的士兵无法相比,但对付少量强盗还是没有问题的,他们绝对不会误了将军的大事!”许道冲笑着说道。

    “那好!许兄请放心,我会对此事上心的!”无心答道,说完便上马离开了许家。

    当许家上下一百多人带着自己的行礼来到港口的时候,看到港口里停泊着数十艘宋朝的大船,许家海陆通吃对这种宋朝所建造的大船自然不会陌生,看到港口内忙碌的宋军将士,许家上下心中也是别有滋味,马上就要离开这个生活上百年的地方了,心中多少有些惆怅。

    “悠远,宋军对城内百姓如何?”许荣亭在船上看着正在向船上搬运箱子的宋军随口对儿子问道。对于宋军正在向船上搬运的这种箱子他并不陌生,箱子上的花纹乃是契丹风格,从这可知这些箱子是宋军的战利品。

    “宋军军纪严明,只要不抵抗他们是绝对不会遭到攻击的。不过宋军在入城之后受到一些契丹大户的反击,宋军将领已经发下命令,将城内契丹富户的财产全部查抄,这些恐怕便是要运回大宋的战利品吧!”许道冲自然知道父亲想要问的是什么,便如实回到道。

    许荣亭沉默的点点头,许道冲看在眼中接着说道:“现在宋军已经严密把手来州城和港口,所有人只能够近不能出,所以到现在其他地方应该还不知道宋军已经占领了来州。看宋军这番样子,恐怕还有为数不少的士兵将会从海上运过来,看来大宋对辽国真的是要动真格的了!”

    “大宋处心积虑这么久,忍到今天才动手,这样的声势自然是不会小。本来某想着磨古斯南侵的时候,大宋多半会打过来,没有想到到现在契丹人和阻卜人双方都快要精疲力竭的时候,大宋才动手,还出人意料的从海上攻占了来州,这样的筹谋实在是可怕!”许荣亭小声说道。

    “大宋国力蒸蒸日上,在灭亡西夏后便已经显出统一天下之势,只是可笑契丹朝中还对大宋抱有幻想。两年前爹爹在大定府见过的那个年轻人也是小王驸马的弟子,能够把身边这么重要的人放在大定府,可知大宋图谋不小,区区燕云之地未必能够满足大宋!”许道冲一直就以汉人为荣,加上年轻气盛自然不会像他父亲那样小声说话。

    “燕云之地可能对大宋来说是足够了,但未必能够让那个人满足!悠远,说不得几年之后,我们父子还能够回到来州,这东京道没有任何人比我们许家更熟悉,为父估计等咱们回到大宋后,那个人还会来找我们的!”许荣亭微微笑着说道。

    许道冲在听了父亲的话后一愣,刚想说什么,但是大船一阵轻晃——这艘大船已经离港开始驶向大宋了……

第四百零五章 牛刀小试

    大宋在第一天讨伐燕云的战斗中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战果,陆上西方河套平原出发的定西军拿下了云内州正向大同府方向进发,而借着地利之便河北诸路驻军则在这一天中将宋辽边境向北推移了两百里之多,涿州、香河、安次、良乡、范阳、蔚州、浑源、应州、武州、朔州等地相继落入了大宋之手。

    相对于军方攻城掠地的进度而言,大宋情报局在这一天当中可谓是居功甚伟——在两天前大宋情报局便向宋辽边境主要驻军地点发动了宋朝版的信息战——大量从辽国统治高层的伪造信件提前到了这些辽军驻军将领的手中,命令他们离开驻地向北后撤。原本在辽国将领内部中都知道北方战事非常吃紧,前段时间还从宋辽边境撤走了相当一部分驻军,对于这样的命令辽军将领大都没有怀疑,不过这样下来就相当于辽军主动让出了宋辽边境一线的险关要冲,使得大宋军队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便获得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战果。

    在战争开始前,大宋统治高层任谁也没有想到这次战争的主角居然是情报局——大宋情报局为宋军提供了最为精确的地图,那里有水井、粮仓、敌军兵营、险关要冲、隐藏的小路、甚至还有辽国土匪的聚集地山头以及他们是否是大宋情报局已经收买的势力……大宋军队几乎是赶着辽军撤退的脚步占领了一处又一处预定目标,就是攻城也没有费多大的力气,与战果相比所付出的代价可以忽略不计,这是战前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熙宁第一次北伐居然是这么容易!

    现在北方大定府的辽国统治高层还不知道自己在南方宋辽边境上遭遇到了重大损失,他们现在还都处在十天前潢河一战歼灭磨古斯联军主力的欢快心情当中,宋军则已经将辽国西京道重地大同府团团围住,城中只有三万军队还想负隅顽抗。

    大同府守将萧图古辞站在城楼上远远望着远处宋军的大营,对身边偏将问道:“求救信已经发出去了么?”

    “将军,十五个探子已经走了快两个时辰了,只要有一个能够突围出去到奉胜州,那我们就有救了!”

    “十天!只要我们坚守十天就可以了,奉胜州天虎军萧轧剌是我的至交,相信他接到求援后会很快赶过来!”萧图古辞默默的说道,面对宋军大营最起码也是八万人的规模,他心中对自己能不能在善于攻城作战的宋军手下坚持十天还是没有多大的把握。

    萧图古辞所面临的正是冰封率领的五万定西军和五万从大宋河东路太原府出发赶来的宋军,他们在回合之后并没有着急先攻打大同府,而是将其团团包围。正当萧图古辞在城楼上观察宋军营地是否有可乘之机的时候,宋军大营传来一阵阵号角的声音——这是宋军攻城的先兆。

    密密麻麻的宋军从大营中涌出,各种攻城器械都列队在辽军守城兵器射程范围之外,除了常见的攻城器械之外,萧图古辞还发现了一种陌生的武器——一群宋军在马匹的帮助下将一种他从来没有见过的武器摆在阵营的最前方,这不是他所见过的投石机或是只有宋朝才有的神臂弩,长约八尺的铁筒子,看起来像黑铁铸造的,由于管壁太后所以有五六个宋军正在合力扶正它。

    萧图古辞数了数总共十五个这样的武器,每个这样的武器旁边都有五六个宋军正在忙活着不知在干些什么。由于距离不过才一百丈左右比较近,所以萧图古辞看得非常清楚,不过相对于宋军将领,他们可以借助手中的望远镜可以将辽军在城头的布置看得一览无余,甚至连萧图古辞脸上的表情都可以看得非常清楚。

    “那是个大官,不知道是不是太原府的守将萧图古辞?!”王顺放下手中的望远镜笑着对旁边的人说道。

    “看样子应该是他,那个人身上的铠甲是锁子甲,在辽国只有高级将领才可以穿戴,再加上他身后有这么多看起来比较精神的将领,这么多人只有他一个人站在前面,后面的人只有在他问话的时候才会躬身上前,除了萧图古辞之外我想不出大同府还有第二个人能够有这样的架势!”鼎澄在一旁笑着说道,他们几兄弟这几年都在定西军中效力,帮着王顺将定西军打理的井井有条,这一次出征除了关良和佩澄在河套平原留守之外,天机等人都跟着王顺出征辽国了。

    “不管他是谁,先把炮口对准城楼,这么近的距离只要有个两三炮绝对可以打中他,就冲有这么多的将领,开这一炮也是非常值得!”济成笑着说道。

    “这个主意不错,这几天也没有对上一个像样一些的辽国将领,正好来用这个人祭炮,如果他真是萧图古辞的话,那也是这次北伐的第一个彩头了!”鼎澄有些起哄的说道。

    “传令!让炮兵先放弃事先的目标,集中火力对准正前方城楼,一发齐射!”王顺大声命令道。

    这十五门火炮是一个半月前从汴都开封运到太原府的,为此天机还提前到太原府走了一趟,火炮是大宋的绝密武器,这一次北伐将会第一次投入使用,考虑到大同府也算是辽国有数的坚城,同时也是为了实验火炮的威力,便调集十五门火炮拨给了定西军使用——因为从河北诸路出发的宋军想要找到能够让火炮上场的辽国城池最近的也只有析津府了,但那是辽国南京道的首府,必须收复燕云才能够到的了,论距离和战斗的顺序,大同府将会是宋军所遇到的第一个辽国坚城。将这十五门火炮拨给定西军使用也是为了在战场上实地验证一下火炮攻城的有效性,以便为后续的析津府攻城战做些参考。

    炮兵很快的便按照旁边的伎术官员所计算的方位调整好火炮的射角,在装填弹药后对准了萧图古辞后在一边准备待命。在炮长的一声号令下,炮兵点燃了引线,一声巨响,就看到这一排十五门火炮的炮口一团闪光。

    在炮口端喷射出一团火焰后,站在大同府城墙上的辽军还没有反应过来,就听到一声更大的巨响在自己的身边响起,待到一阵耳鸣过后,他们才知道这宋军阵前的奇怪东西原来是南朝人手中的火器,看着身上一个零件不少,辽兵绝对这东西也没有什么了不起。不过这个想法还没有形成,城墙上的辽军便发生了骚乱——大同府城墙的南门城楼“不见”了!

    待到大同府南门城楼上的硝烟有些消散的时候,天机用望远镜观察炮击后的效果——那里已经成为一片人间地狱,残砖烂瓦中不时有火苗窜出,整个城楼基本上被“削平”,除了火焰和人体断裂的残肢之外没有其他东西。

    天机点点头说道:“根本用不了那么多炮弹,想要干掉那个辽国将领,只要四五门炮开火就足够了,不知道这炮弹一个值两百多贯嘛,这可比震天雷还贵出很多呢!”

    冰封笑了笑说道:“这不是要更有把握些嘛!这些人里面也只有你见过这东西开过火,我们可都还没有见识过呢,早知道威力这么大,我就少开几炮了!不过这一城楼的辽国将领也值上这炮弹钱了,若排头那个辽将真的是萧图古辞的话,那我们可就真的赚了!”

    接应炮兵部队的人是天机,这也考虑到王静辉的一代弟子中也就天机最为精通武器制造,而且有段时间还专门从西北赶回汴都来协助火炮研究,对火炮性能至少有个大致的了解。当冰封接到汴都来信的时候,第一个想法便是让天机来接应这批炮兵,兄弟几人没有一个懂这东西的,只知道这火炮是先生极为看重的火器,派天机去正好合适。

    冰封他们几个人没有想到刚才这一轮火炮齐射干掉的人当中真的有大同府守将萧图古辞,而且这一炮几乎把辽国在大同府守军的最重要的高级将领几乎来了个一锅端,现在大同府虽然还有三万守军,但已经成为群龙无首的残兵了。

    在解决了南门城楼上那些显著的目标之后,火炮便开始集中火力对大同府南门城墙进行了四次齐射,其中最后一轮是针对城门的,这四次齐射之后,大同府的南门城墙变成了一片火海,炮弹引燃了辽军聚集在城头上的热油锅、滚木等易燃物品,使得炮击效果非常理想。

    炮击过后投石机开始向前移动,一边发射燃烧弹一边交替向城墙靠拢,燃烧弹有些直接命中了城墙发生了剧烈的爆炸,有些则直接越过城墙对城内进行打击。就爆炸和破坏力来看,现在的火炮距离燃烧弹还是有很长一段路要走的,燃烧弹的威力是炮弹所不能够比拟的,尤其是水桶大小的大好燃烧弹,在城墙上更是掀起了一番血雨腥风,让守城的辽国士兵如同身处阿鼻地狱,到处都是红色的火焰和红色的血。

    当宋军将士推进到城墙下的时候,虽然没有遇到辽军的抵抗,但是宋军士兵自己都看着手中的长梯有些发呆了——就这样的城墙爬上去到是容易的很,但上面的火海能是人受得了的吗?城墙是没法上了,宋军将领不知道这燃烧弹是用什么做的,不仅爆炸力比一般火器要大得多,还能够进行持续长久的燃烧,无奈之下只有集中到南城门前,准备从城门通过进入城内。

    大同府的城门是大宋炮兵特殊照顾过的,一轮齐射虽然有两法炮弹打在城门边上,但是剩下的炮弹也使城门变成了一堆碎片,后面用来顶住城门的辽兵死伤惨重,整个城门洞中到处都流淌着守城辽兵的鲜血。

    从炮击南门城楼开始到宋军通过南城门洞进入大同府,中间还不到一个时辰,进展之快也令冰封等人非常兴奋,不过他们还不知道自己的对手早就在第一轮炮击中就已经丧命了,不然在辽将的指挥之下也不至于败得如此之快。

    大同府在南门被攻克后,其他承受宋军攻击的三门也开始慢慢承受不住了,尤其是越来越多的宋军从南门进入大同府后,整个辽军开始崩溃了——没有主帅的领导,一些次一级的将领也都不知音讯,整个大同府内的辽军根本无法对宋军构成有效的威胁,小股宋军在城中四处搜索,一圈下来身后捆绑的俘虏居然是这个小队人数的两三倍。

    整个大同府战斗在下午的时候便已经全部结束了,除了南门被破坏严重些之外,整个大同府基本上完好的保存了下来。大同府得手后,冰封他们才从幸存的辽军士兵嘴中得到准确的消息——他们第一轮炮击南门城楼的时候,几乎大同府辽军最重要的将领都被炸死,尸首无存。

    尽管没有生俘辽军守将萧图古辞有些遗憾,但冰封还是非常高兴,因为他发现火炮的使用还有另外一项好处——趁着契丹人对这种武器还没有什么认识的时候,在两军对垒的情况下利用火炮的超远射程集中射击,保证在第一轮的炮击中把敌军首将给炸死,这样便可以大大加快战斗速度!

    冰封在和军中的参谋进行商议过后,便立刻将这种想法写到战报当中即刻发往汴都开封,并且还单独写了一封信发往河北,由那里的情报部门以最快的速度交到杨崇岳手中——杨崇岳是中路军的将领,冰封虽然现在还不知道燕云战况如何,但估计杨崇岳很快便会有机会把这种战术用在析津府上。

    “驸马的这个学生倒是一员福将啊!朕早就听说过他,多次立下大功,在西夏战斗中短时间内破城无数,而且对城池都没有太大的破坏,不像王韶那样弄得灵州城跟个废墟一般!这次又是他首先得辽国一大城,这大同府也是辽国五京之一,开战不过三天便得此城也是我大宋之福,看样子这次北伐会很顺利!”皇帝赵顼对旁边的大臣们笑着说道。

    “臣以为王顺在信中提及的战法非常可取,擒贼先擒王,现在不要说契丹人,就是大宋人又有几人见过火炮?只要运用合理便可以省去很多麻烦,若是每战都能够如此先斩杀敌军首领,那么剩下来的战斗就容易许多了!”郭逵在一旁抢先说道。旁边的人就他一个是正统的军人出身,文彦博、王安石、司马光都是文臣,这种事情在战场上可以让大宋少损失许多将士的生命,而且也可以保证战斗的胜利,这是绝对不能含糊的,所以便没有在意许多抢在众人前面说了出来。

    “昔年辽国大将萧达榄便被我大宋的神臂弩射中身亡,虽然契丹当年并不是因为萧达榄而退兵,但也在其中也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在这上面。这火炮就如同当年的神臂弩一般,不过敌军首将很少如同萧达榄一般冲锋陷阵在前,就是神臂弩能够碰上这样的机会也是很少见的。据闻火炮的射程可以达到两里之遥,若是两军对垒,这两里之间是契丹人所认为安全的距离,出其不意之下或可有非常之收获!”文彦博笑着说道。

    “嗯,他怕耽误军情,便写信告知了杨崇岳,这个冰封倒是机敏的很!”皇帝赵顼笑着说道。赵顼知道他身边的这些大臣对冰封和定西军非常敏感,这都源自于自己妹夫的特殊立场,在大宋皇帝心中军权是其权力基础中最为重要的一环,要不然太祖皇帝也不会有“杯酒释兵权”这段故事了。

    不过赵顼对定西军的看法却和他身边的大臣有所不同——首先他不相信王静辉会背叛自己,也可以说王静辉根本不可能会去返过头追随权力;他反对将定西军生生肢解,诚如王静辉所说的那样,肢解定西军对大宋来说损失巨大,倒不如将定西军变成大宋军队的一个样板,每隔两年便会和中央禁军进行一次对调,换取定西军中四分之一兵士离开定西军,然后相应的补充四分之一兵士,这样不出十年定西军中原有西夏出身的兵士就会绝迹,而且也会使定西军的战斗力得以保存。

    这次定西军东进辽国从侧翼进入辽国西京道也是配合从河北诸路出发的中路军攻克燕云,大宋枢密院早就在王静辉的建议下讨论过将西京道纳入大宋防御体系的可能性,得出的结论便是非常可取,这个任务就是交给定西军的,至于后面的燕云战役他们只是起到牵扯作用而已。

    “在开战的前几天辽国大定府由于距离原因是不可能这么快便作出反应的,不过就是这样从开战的前三天战果来看,整个燕云落入我大宋之手不过是时间问题!来州的跨海登陆作战部队今天早上已经开始行动了,目标是锦州!”文彦博说道。

第四百零六章 锦州

    大宋参谋部经过多次协商之后,最终还是把跨海登陆作战部队的第一个目标锁定在了锦州——大宋统治高层需要政治效应,这是大宋字太宗二次北伐之后时隔快百年进行的第一次北伐,收复燕云固然重要,重要的是大宋统治高层还需要一个姿态——统一天下的姿态。

    在政治上大宋需要占据主动,这不是军人所能够明白的,他们所做的便是争取胜利。本来大宋参谋部在制订作战计划的时候,如果以最有把握的方式来做选择的话,他们也会选择锦州的——因为锦州临海,距离来州并不远,突然袭击之下得手的把握也很大,就算突袭失败打成了持久战,那也没有什么了不起,因为旁边便是大海,宋军只要机警一些,把警戒线向外推移一些,在发现敌情不利于己的时候立刻从海路撤退即可。

    不过当时参谋部在给跨海登陆作战部队制订作战方案的时候,其目的就是希望能够借这只部队之手将驻扎在燕云的辽国守军全部调离出来,使之感觉到腹背守敌不能够全心全意防守从河北诸路出发的宋军主力。

    大宋统治高层在相互权衡之下,并且在参考了这几天的战况后,最后才做出了这么一个决定——希望能够以进攻锦州做出灭辽的姿态,到时候辽国统治高层会对出现在自己腹地的这么一支宋军感到震惊,尤其是在宋军占领锦州之后,因为地理位置接近的缘故更能够造成辽国统治高层中的混乱。现在辽国兵力分布主要是集中在北方潢河以北——辽军在半个月前刚刚在潢河区域大胜磨古斯,想来辽国统治高层再也无法容忍阻卜人的强大,在自认为南方平稳的情况下倒不如借着这次举国动员的机会彻底击垮阻卜人,让他们以后再也没有机会反叛辽国!

    辽国军队在潢河大胜磨古斯联军后,便直接渡过潢河向北进军,双方在临潢府附近又展开了新的对峙。在这么遥远的距离,如果辽国统治高层知道自己的锦州被宋军攻占后,那会是一个怎样的反应——北边的军队正在攻打临潢府,而大定府周边应该不会超过十万左右的军队,这个数量基本上与跨海登陆作战部队数量差不多,不过有一点要注意的是大宋完全还可以通过海船继续想辽国运输自己的兵力,只不过新运送的兵力不能够立刻投入作战需要休息一两天而已。

    跨海登陆作战部队在来州潜伏了整整两天一夜后,终于在第二天的夜晚降临的时候开始向北进发了,他们在来州的这两天里只让人进不让人出,到现在契丹人还不知道自己的来州城已经姓“宋”了。不过守在来州城内的宋军也非常清楚,只要防范的好自己待在来州城内就是半个月也不见得会被契丹人发现,但是只要一出城向外展开进攻,那就会很快的便把自己暴露了。

    在修整时期,大宋从京东东路想辽国来州一共输送了十一万将士,顺带还有大量的武器装备,除了大型投石车因为体积问题没有办法送过来之外,各种可拆装组合的中小型投石机、神臂弩和弩炮倒是送了不少,从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跨海登陆作战部队的攻城能力,最为重要的是运输船队还带来了二十门火炮和大量的燃烧弹,这使得这支孤悬于敌人腹地的这支军队有了非常强悍的战斗力,唯一可虑的便是缺少战马。

    就在宋军出来州向锦州出发的同时,无心带领着他的三千特种部队袭击了何家集,得到了许氏留在那里的马匹商队,有了这支商队的配合大大减轻了跨海登陆作战部队的后勤运输压力。除了得到了许氏的商队之外,他们还从何家集得到了不少马匹和大车,都一起运回了来州交给后勤部队之后便开始向前追赶主力。

    袭击何家集收获虽然算不上是丰厚,但也算是小有收获,这也使得无心觉得先四处扫荡周边的村镇,从那里看看能不能得到更多的马匹——要知道这是在辽国,在辽国境内马匹的价格是非常便宜的,不像在大宋,十年前在没有得到西夏的时候,汴都开封这么繁华的城市,还有很多王公贵族乘坐牛车,而在辽国则正好反过来,马匹众多没有价格上的压力使得人们更愿意使用马匹作为畜力。

    看着手下的三千特种兵,无心心中也是有些堵得慌——要知道他们在西夏的时候每人一匹马不说,为了保持这支部队的机动性,一个战士两三匹马也不新鲜。再看现在,马匹在海船上容易受惊不能大量运输,他手下的特种部队东拼西凑才使得其中的两千人骑上马,这大大影响了特种部队的机动性。特种部队还有两千匹马,在跨海登陆作战部队中只有高级军官和传令兵才有马匹,其他人都要靠两条腿走到锦州去。

    在请示了领兵作战的将领之后,无心的特种部队开始四处出击,在主力行军的路上周围村镇开始寻找马匹和其他畜力,除了能够让战士骑上马加强行军速度之外,所获得的牛车等运输工具也可以让大量的后勤部队解放出来,大大加快后勤补给。

    虽然这里不是辽国的牧区,产马量远比不上当初无心他们在西夏偷袭一个马场就可以获得上千匹战马那么夸张,但辽国的契丹人一直自诩为马匹上得天下,而且辽军扩充军队的时候,所有从军的人都是自备马匹,所以民间养马非常多一个村子搜下来至少也能够弄个上百匹战马,要是大一些的镇子收获则更多。

    无心他们四处搜罗,三千特种兵部队分成了数十个百人小队,就像是在西夏作战时候那样到处去找马匹,按照地图分工明确。在不到半天的时间里便突袭了十几个村落还有好几个大一些的村镇,东拼西凑居然让他们搞到了三千多匹战马,不仅自己的特种部队达到了人手一匹马的水平,还给主力部队提供了两千多匹马和大量的畜力大车。

    这样的战果让特种部队格外振奋,整支特种部队都骑上了马,这也让他们有能力去更远的地方去搜罗战马和畜力大车,而且和出身河北诸路的正统禁军主力不同,他们在这方面没有任何心理压力——特种部队在当初训练的时候所接受的思想便是除了一个光杆赤条条的本人之外,从衣服到武器,从食物到坐骑都是可以抢得,只要对完成任务有利,在敌人后方杀人放火是家常便饭。

    对于向无心率领的这支特种部队来说,他们成立服役的时间甚至可以追溯到灭夏战争之前,是大宋第一支投入实战的特种部队,虽然也曾经过了扩编,但这几年他们一直就是大宋手中的一柄利刃,哪里有危险他们就往哪里去,刀尖见红那已经是司空见惯了,相比他们旁边的这些跨海登陆作战部队而言,两者之间就像大人和小孩之间差别那么大。

    事实证明大宋枢密院调集这支特种部队参与深入辽国作战的决定是非常正确的,在从来州出发前往锦州的前两天,特种部队几乎如同蝗虫过境一般横扫了周边上百个村镇,收获了大约八千匹战马和一千多辆牛马大车。得到这样有利的补充后,整支部队的行军速度大大加快,等到第三天下午跨海登陆作战部队的前锋便已经看到了锦州城的城墙,而特种部队中大约有五百名战士已经化妆成辽国的难民进入了锦州城以便策应主力进行攻城作战。

    由于信息传递不通畅的缘故,跨海登陆作战部队并不知道火炮还有斩首的作用,跨海登陆作战部队的最高将领便是以前镇守在代州的名将吕大防,吕家兄弟在大宋政坛也是小有名气,作为河北系官员出身的武将在升迁上并没有受到太多的为难,加上他自己有本事,在军中也算是个狠角色,颇得士兵拥戴。

    虽然没有意识到火炮的斩首功用,但在排兵布局上吕大防还是中规中矩,而他也想看看传闻中有着“惊世”之称的火器到底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他早就听说过这火炮是小王驸马花费数年之功,投入了无数的金钱和集中了大宋最顶尖的人才才研制成功的火器,而且从他接到的命令来看,一旦自己这支跨海登陆作战部队陷入危局之中,首要的任务便是将火炮连同炮弹一起全部毁坏,绝对不可以留给契丹人。

    吕大防也知道自己的搭档无心是小王驸马的弟子,尽管无心没有什么架子,但特种部队由于其特殊性,每个人身上的杀气甚重,吕大防也弄不清楚,为什么这些人几年前都是禁军中的顶尖人才,到了特种部队后这几年下来居然变成了如此模样。不要说吕大防不愿意接触特种部队,就是他们行军过程中,也都是分开来走的,主力部队只管接收特种部队送过来的东西,而吕大防也没有权力来命令无心必须做什么——尽管吕大防自己是这支跨海登陆作战部队的最高军事主官。

    尽管对特种部队有些排斥,但吕大防等主力军官对特种部队还是非常佩服的——人家出去逛荡了半天,回来后便看到人手一匹马,再出去两天回来后更是给他们也带来了六七千富余的马匹,让跨海登陆作战部队也有了一支小型骑兵部队;而上千辆牛马大车也大大加快了行军速度,要不然就靠两条腿走路到锦州,每个四五天下不来。最重要的便是等主力部队赶到锦州的时候,无心来见吕大防告知对方,特种部队已经有五百多人化装先进城了,只要手中的烟花号令一发,城内的特种兵部队将会对南门城楼发动突然袭击,里应外合之下一次拿下城门。

    吕大防到现在已经确定为什么枢密院那些大佬们给自己下达的命令是进攻锦州城了,虽然没有传统上那些强力攻城器械,但就他身边这支特种部队说话不好听一些简直就是一支“守城克星”,有他们在只要合理安排,不要说攻下锦州城这样城池并不大也显得并不是很结实的城池,就是再难一些的辽国“五京”城池他也有信心。

    吕大防并没有直接使用无心给他的烟花号令,而是在下午刚到达锦州城下之后,便立刻摆好了攻城的架势,整个一个晚上投石机不时的抛上两个燃烧弹,搞得锦州城内的守军心神不安,白白紧张了一个晚上。

    吕大防不可能把所有的跨海登陆作战部队都带在身边来进攻锦州,这次参与进攻的不过才六万人,剩下的五万继续在来州隐藏起来,除了打算在最关键的时刻给契丹人一个惊喜之外,也是守好自己的归路——锦州城也靠海,但论其港口可远远比不上来州,在宋将眼中锦州港哪里能够称得上是一个港口,充其量不过是个渔村而已,他们的大船根本开不进来,只有中型福船还勉强凑合一些,一旦战事失利想从这里完成整支部队的撤退任务显然有些不大可能。

    六万部队来攻打锦州城实在有些勉强了些,好在根据最新的情报城内的契丹守军不过才两万出头,这样的兵力对比,吕大防无法放心的指挥部队将锦州城四面围起来,只能够将重点放在了南、东两面城墙上,在西面也部署了一部分兵力以便防止侧翼受到攻击,整个一个“围三阙一”——吕大防接到的任务只是拿下锦州城,而不是把守军全部歼灭。给辽国守军一个逃脱的出口也可以动摇其军心,开头的攻势猛烈一些,让契丹人知难而退抛开锦州城而逃也是减轻自己的攻城压力。

    其实吕大防也是在此之前给无心打好了招呼——无心的特种部队将会在攻城战打响之后埋伏在北面城墙的出口处,在契丹人可能的逃生路线上多做埋伏,以那些惊弓之鸟的战斗力绝对无法和如狼似虎的特种兵部队相比,能够收拾多少这就要看特种部队的本事了。

    吕大防可没有冰封那么好的运气,冰封身边至少还有一个天机这样的武器专家,而吕大防身边则没有这样的人才,他对火炮虽然很好奇,但却没有对此抱有太大的希望,只知道这东西是攻城和守城的利器,除了给来州城头留下了十门火炮,剩下的十门就被他带到了锦州城外。

    十门火炮列队排开,锦州城内的契丹守将也和萧图古辞一样率领着麾下将领在城楼上观察宋军排兵布局,可惜的是吕大防没有意识到自己可以一炮把对手的指挥大脑给一锅端,而是让炮兵对准城门和城头进行射击。

    两门火炮准确的命中了城门,令交战双方将领没有想到的是就这一炮锦州城门居然被炸开了?!而在城楼上的契丹将领此时魂飞魄散,立刻在属下的搀扶下屁滚尿流的赶忙逃离这个危险地带。

    吕大防和旁边的无心对此都是目瞪口呆,在通过望远镜观察到城楼上正乱做一团的契丹人的时候,无心大声喊道:“所有火炮朝城楼开火!”

    听到这一声大叫后,吕大防也急忙吩咐旁边的将领,让他们的投石机向前靠,对城头使用燃烧弹和其他火器来轰炸,并且还组织好了后续部队,一旦火器进攻停止后,冲锋部队立刻就向城门洞冲去。

    吕大防有些惋惜的说道:“刚开始的第一炮有些太急躁了,没有想到这东西这么厉害,要是瞄准城楼的话,估计用不了多长时间契丹人就该会投降了!”

    就听接连几声巨响,南门城楼在十门火炮的轰击下直接变成了一片火海,不过吕大防和无心都知道刚才火炮瞄准城楼的空挡已经足够上面的契丹将领逃脱了,虽然也炸死了不少敌人,但这一炮显然还不如直接攻击城门洞呢。

    在命令火炮改变目标后,大宋的攻城部队开始有条不紊的运作起来,而无心也知道这里没有什么看头了——有了火炮这个令人意想不到的武器存在,这对城头上的契丹守军震慑力是难以想象的——在城头上的任何角落将不会再是安全的地点,只要宋军愿意,城头上的任何一点都可以被火炮攻击到,而城下的宋军冲锋也快要接近城墙了,尤其是火炮对城门洞的轮番轰击,使得想要修复城门的契丹士兵死伤惨重。

    “吕大人,在下现在就去领兵到北门做埋伏了,到时候敬候大人佳音!”无心抱拳说道。

    “好说!好说!那就辛苦将军了!”吕大防笑着说道。他没有想到自己这次攻城会这么容易,契丹人都被打糟了,南门岌岌可危,况且自己手中还有一张王牌——可以号令城中五百特种部队的烟花号令还没有使用呢!

第四百零七章 补给

    虽然形势非常乐观,但是吕大防依然还是非常小心谨慎的向前推进,并且让投石机以南城门楼为中心,向两侧依次投下燃烧弹,以便将威胁通过城门洞宋军的辽国弓箭手全部清除,降低宋军靠近城门洞的风险。

    尤其是辽军在城门洞城门内侧对宋军进行阻击的时候,吕大防甚至直接让三门火炮对准城门洞内进行射击,炮弹通过了城门洞后直接在城内爆炸,集中在城门内侧密集的辽军顿时损失惨重,受到了非常大的打击。

    锦州城内的辽军所受到的打击不仅仅是军事上的重创,更重要的还是在于火炮的威胁——像投石机、神臂弩等武器这是辽军对宋军攻城时认识最为深刻的武器,相应的也有一定的解决办法,但是对于火炮则完全超越了他们的认知,而且像燃烧弹、弩炮等武器他们也是头一次见到,说到应对之法是完全没有。

    除了对火炮多少有些不是很适应之外,宋军将领这次对锦州的攻城战堪称是宋军的经典攻城典范。随着吕大防和他的手下们不断调整武器火力配备,各种攻城兵器相互配合之下,南门的战斗很快便要打破僵持的状态,进攻城门的宋军已经开始推进到城内了。就在这个时候吕大防终于叫副将将无心交给他的烟花号令点燃,向城内特种部队发出攻击信号。

    城内的特种部队在上午的攻城战打响的时候便以小队的方式集合起来,他们分成数个据点躲藏在城南的民居当中,在看到城外的信号后,他们立刻冲出自己的隐蔽点,然后对街上正在不停忙碌的辽军大肆攻击——像这种冷兵器巷战他们是非常熟悉的,尽管在进城的时候无法携带长矛弓箭一类的兵器,但手持钢刀的他们在近身作战方面曾经受到过严格的训练,突然袭击之下就把对城内毫无防备的辽军给打糟了。

    当城内特种部队在就近消灭前往支援南门的小队辽兵后,他们很快便赶到了南门,针对南门城内侧聚集起的大堆辽兵,他们将手中的手榴弹一次性扔到了正专心对付涌进城内宋军的辽兵头上。两天前他们开始陆续化装进入锦州城的时候,他们身上就携带了不少手榴弹,尽管手榴弹的体积并不是很大,但为了避免暴露自己被城门的辽军发现,每个人只带了一两枚,像这样的打法他们早就在西夏和大宋的战场上试过很多次了,这次做起来也是非常顺手。

    从天而降的手榴弹给城内的辽军当头一棒,五百多枚手榴弹在南门城口这块并不大的地方所造成的杀伤力是非常惊人的,一片一片的辽军如同割麦子一样还不知道怎么回事便糊里糊涂的被消灭了。而特种部队趁着辽军还没有反应过来的当口,对这群辽兵进行了一次冲锋,再给辽兵以巨大的杀伤后,整个南门城口的辽兵便在城内城外的宋军夹击之下开始崩溃了。

    此时特种部队也没有恋战,在看到辽军防线崩溃后,他们便立即在一声呼啸声中向后撤退了——他们身上的穿着有的是辽国百姓的服装,有的是刚才在街头偷袭辽兵后从尸体上拔下的辽兵服装,他们唯一区别敌我的标志便是手臂上帮着的白布带子,不过向锦州城内攻击的宋军可不知道他们在城内的友军长得什么样,为了避免误伤,这支特种部队在进城潜伏后便立刻筹谋了对策——一旦南门城口的辽兵战线有崩溃的迹象后便立刻朝城内撤退。

    特种部队在撤出南门战场后,便聚集在事先安排好的集合地点,在聚齐了大部分人后也没有浪费时间,他们便立刻赶往城内的辽军主将办公的衙门——在战场上正面与大军相抗衡从来不是他们的作战思想,生擒主将才是他们最重要的任务。不过在今天看来,想要完成这件任务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锦州守将已经开始想着逃脱了,当特种部队成员赶到衙门后却发现里面已经是人去屋空,他们还是来完了一步,无奈之下便将衙门内部残留的辽兵全部关押起来,守好衙门的大门和院落,换下自己的衣服后便等着城外的宋军来接收。

    攻占锦州城前后不过花了一天的时间便顺利完成,下午的时候宋军大部队进城后,城中的辽兵基本上就没有什么反抗的举动了。剩下在城中的辽兵多是伤重者,凡是能够跑的基本上都随守将从北门逃窜了,就算无心在北门设伏没有抓到锦州城守将,吕大防也并不担心——这场战斗他们赢得太轻松了一些,原本吕大防在接到任务的时候说明只要进攻锦州引动辽国统治高层注意即可,能不能攻下锦州城对大宋来说并不重要,因为不仅是锦州,就是来州在距离上也超过了大宋的实际控制范围。

    大宋攻击锦州暴露了跨海登陆作战部队已经深入辽国的事实,在军事将领看来这种举动完全是多余的,况且锦州太远了,这样一来自己这十万出头的孤军能够在辽国的土地上生存多长时间就很难说了。攻打锦州能够在一天之内结束战斗,这为吕大防谋划下一步的作战计划赢得了时间上的优势,也使得宋军的行动更加从容一些。

    就在吕大防率军汇合了城内的特种部队开始对城内残余的辽军进行清缴的时候,在城外三十里处一个叫伏龙沟的地方,无心率领两千多特种部队在这里伏击了锦州守将的残余部队,这一仗跑了几个辽军虽然没有尽数歼灭敌人,但非常幸运的活捉了辽军锦州守将耶律拔,并且将其周围的五千残兵大部分歼灭。由于伏龙沟周边都是森林,树木茂密加上特种部队对这一带的地形并不熟悉,没有办法的情况下为了避免损失只有放弃了追缴其他残军的诱人想法。

    跨海登陆作战部队对锦州城内的清缴还是依照来州的标准,对生活在这里的辽国贵族财产尽数没收,并且接管了对宋军来说最为重要的粮仓和军械仓库。对于一支身处敌人腹地的孤军来说,没有什么比补给更为重要的物资了,而宋军占领锦州后,锦州城内仓库的“藏品”之丰厚还是让宋军倒吸了一口凉气,接着便是喜出望外。

    由于锦州是辽国通往东京道的必经之地,辽国东京道由于民族众多,各族部落星罗棋布的遍布在整个东京道,更因为这些部落之间征战不休,甚至有些部落对契丹人的统治地位也构成了相当大的威胁,这就迫使辽国在锦州建立了一个相当大的储备仓库,对驻守在东京道的部队进行中转补给。

    光是粮食宋军便获得了十三万石之多,而辽军军械库中的藏品在宋军眼中就很差强人意了,不过其中的箭支还可以拿来一用,并且宋军还发现这个仓库中有很多装备是以前大宋的制式装备,很可能是辽国买来后专门用来对付东京道的游牧民族所做存储。

    根据大宋统治高层所定下的章程,凡是大宋所攻下的城池,必须对城池内的非汉人富户进行清缴,没收其全部财产,而城池内属于辽国政府的一切财物或者其他物资也都一律没收。这个命令其实就是针对于跨海登陆作战部队所定下来的,而且主要针对的就是来州,因为大宋统治高层没有想到在缺少传统大型攻城装备的跨海登陆作战部队能够攻下除了来州以外的城池。

    相对于来州,宋军在锦州的收获才是最为丰厚的——来州许氏一家独大,城内很少有契丹贵族能够有他们这样的身家,在商业上的敌对态度使得当地的契丹人只有沦为为许家打工的角色,宋军攻下了来州之后在这些契丹贵族身上没有多少油水可捞,只是在那个来州知州的家中收获还算过得去——许氏对来州的地方官吏可没有少孝敬,因为辽国也有大宋的地方官吏轮换制度,所以宋军也只能够逮住这一任的地方官吏来放血。

    锦州和来州不同,这里生活的主要是少数民族和契丹贵族,城中的汉人虽然多,但富贵之家却很少,这就给了宋军一个动手的绝佳理由,连官仓到民仓,宋军忙活了一天收获颇丰——仅仅是黄金就不下两万两,白银也有四五十万两,弄得吕大防还以为锦州周围是不是有个金银矿呢。这些现成的黄白之物在宋军的收获中还算是少的,更多的是东京道的各种特产,药物、动物皮毛数不胜数——辽国不断提升税率以满足其对抗磨古斯联军和其内部契丹贵族的骄奢淫逸,使得辽国对东京道的游牧民族进行了非常严酷的剥削,锦州作为必经之地,其东京道的财赋税收都要经过这里,能够获得这么多的战利品也让宋军格外兴奋。

    由于锦州港口太小,无法停泊大船,吕大防在集中了战利品进行统计后,金银铜钱等直接被运上船返回大宋交差,而剩下数量难以计算的药物、动物皮毛等物则用大车运回来州,在那里还有大船停泊,用大船往大宋运输这些物资最为方便。

    吕大防现在心中也还是非常犹豫是就地进行防守,还是向大定府继续进军以便更加深刻的刺激辽国统治高层。最稳妥的方式就是就地防守,现在契丹人应该还不知道来州已经落到了大宋的手里,进攻的矛头肯定都集中在锦州,到时候吕大防可以选择在锦州跟契丹人干上一架,然后从容的突围跑到来州去再继续跟契丹人周旋——只要回到了来州,跨海登陆作战部队就安全了,有了来州这个可以停泊大型船只的港口,宋军可以从容的决定是坚守还是后撤回大宋。

    正在吕大防有些犹豫不决的时候,无心则向他提供了另外一种选择——就地进行破坏!向大定府进军固然非常诱人,因为身为大宋军人,他们是一百多年来最为靠近辽国统治中心的大宋军队,不过可惜的是他们的总兵力不算少,但相对于辽国举国兵力则相差的太远——一旦进攻大定府,那么辽国所有的部队肯定会向大定府方向收缩,到时候这十万出头的跨海登陆部队就是人家嘴边的一道菜,而且这么做也不符合大宋的战略布局——大宋收复燕云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进攻大定府无非就是吸引燕云守军向大定府靠拢,这样一来河北诸路的宋军压力是减轻了,但自己这十万跨海登陆作战部队难免要陷入危境,十万人的部队能够逃出去多少不算,但是整支部队被打垮从大宋军列中除名那是肯定的,这样的损失就是大宋统治高层也不愿意看到。

    无心则把特种部队“生存准则”拿出来供吕大防参考——现在的宋军分出一部机动性良好的骑兵出来组成一个单独的作战分队,先向西方的大定府快速进攻前进,然后转道向南打,让契丹人摸不头宋军的真实力量和位置,这样派来攻打锦州的辽军数量上就会大大折扣,吕大防应付起来也容易的多。

    经过前几天特种部队对行军路线上周边的村镇进行扫荡,再加上现在攻克锦州城后,吕大防除了三千特种部队有战马之外,还有一万左右的战马,正好可以满足无心的作战需要。按照无心的推算,他将率领这支骑兵部队在地图上从锦州出发划出一个圆弧到来州,当然中间锦州战事吃紧的话,他们还会返回锦州外围配合城内宋军突围一起返回来州。

    这套方案的好处是明显的,吕大防心中也明白,现在无心他们人数还比较少,但是只要给他们再加上一万,那么特种部队四处“抢劫”的目标就大了许多,这么一圈弧线画回来,说不得来州港口的巨型货船可有用武之地了。

    不过话说回来,这支十一万人左右的跨海登陆作战部队也算是一支非常有力量的部队,每天消耗的各种物资也是非常巨大,就连大宋引以为傲的海上运输船队也多少有些吃不消,毕竟就是走海路这距离也是太远了些,要是没有办法在辽国就地得到补给的话,那这支部队能够坚持多长时间还真的很难说。不过从打下来州和锦州后,补给问题就被宋军将领抛到脑后了,这么多的粮食和其他箭支一类的补充足以让宋军坚持很长一段时间,至少粮食是绝对不缺了,而且类似弩炮这样的战争利器发射火器和砖头都是可以的,只要城中还有石头,那弩炮就不会面临弹药匮乏的境地。

    吕大防是个正统的职业军人,本人也是极为刚直,像特种部队这种做法在他心中还是有些不顺眼的,但是他却明白这套理论在大宋统治高层非常流行,要不然枢密院也不会给他下达收缴契丹贵族财产的命令了。对于吕大防来说,当初他并不是很情愿的接受跨海登陆作战将领的职务的,相比之下他更愿意在河北诸路的主力军中去进攻燕云,因为跨海登陆作战部队所起到的作用也就是牵制和给辽国统治高层施加压力,这对于一个军人来说多少心中有些想法。吕大防没有把所有的骑兵都给无心,只拨给了他一半五千人,汇合特种部队后组成一支八千人左右的骑兵部队去四处骚扰辽国。

    尽管没有达到最初的设想,但对于无心和特种部队来说这已经足够了,在西夏战场上,只有两千人的特种部队照样敢去偷袭党项人的大城,也创下了极为辉煌的战例,现在可供无心支配的部队可比以前好上太多了,没有理由去在辽国的腹地上兴风作浪。

    就在跨海登陆作战部队攻下锦州两天后,消息终于由锦州城的残兵传到了大定府,辽国统治高层立刻被打入了地狱当中,以至于同时传来磨古斯联军兵败临潢府退回草原的消息也无法让辽国的皇宫中有哪怕一丝暖意,所有的辽国大臣已经被这个消息给震惊了——他们实在想不通宋军是如何跨过整个南京道的,如果说昨天才收到大宋侵入南京道燕云地区的时候,辽国统治高层已经有些害怕的话,那今天接到锦州城被宋军占领的消息,那辽国统治高层就只剩下恐惧了。

    当有个辽国大臣在提出宋军可能是从海上过来的时候,这个大臣立刻被别的大臣所责难——能够攻下锦州城肯定人数不少,这能够是用船运的了吗?这可不是几百人,而是几万人的宋军!辽国今天的早朝格外的热闹,所有的大臣新仇旧恨都在此刻一起爆发,锦州被宋军占有的消息不仅仅是打击了辽国统治高层,更是让辽国统治高层内部发生了分裂……

第四百零八章 逆袭

    在确认了跨海登陆作战部队的战果后,大宋统治高层也是极为兴奋,这与辽国统治高层低迷沉闷的状态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而且跨海等落作战部队的战果也极大的刺激了从河北诸路出发的伐辽主力的雄心,两翼负责牵扯辽军的部队都能够取得这么大的战果,身为伐辽主力的中路军没有理由不会取得辉煌的战果。

    辽国内部虽然也是争吵不休,但开始调集军队进行抵抗,大宋也知道自己能够趁辽国反应迟钝的时候偷袭的好日子已经慢慢过去,现在恐怕就要凭着双方真实的本事来较量个高低。

    大宋跨海登陆作战部队留在来州的一部这几天趁着没有被契丹人发现的当口,除了谨守各条要道之外,便是将战争中的俘虏全部编排起来,集中力量去修建扩充来州港口,以便能够同时停下和进驻更多更大的船只。扩建来州港是为了能够让跨海登陆作战部队能够更加从容的上船回到大宋,扩建港口也并非是简单的修建,宋军在港口的周边也修建了很多工事,不过他日后将会面临辽国的骑兵,这些工事对骑兵不会有太大的作用,由于没有城墙,宋军还是把港口防务寄托在大宋水军的战舰上。

    大宋跨海登陆作战部队曾经接到过命令,若是面临败局的时候,他们首要的任务便是将手中所有的火炮全部销毁,然后再抛下各种物资从海上撤退。吕大防在锦州城之战中第一次见识到了火炮的威力后,他心中便已经舍不得销毁火炮了,他在船上的时候也曾看到一些海船上装备的神臂弩和投石机等武器,心中便想到将火炮移放在船上,这样以火炮的射程照样可以帮助宋军守城,而且对敢于进攻港口的辽军也是一个重大的威胁。

    为了以防万一,吕大防把锦州的火炮调回来州,在来州城头只保留了五门火炮,剩下的十五门全部都移装到战船上,每艘战船的船头上安装一门,并且用铁链固定使之降低战舰在海中受到的颠簸而影响命中率。

    把火炮装在战船上还有一个好处便是这些战船可以行驶到锦州的海面上,从海上开炮。这样就可以使锦州城守军不用担心城池被辽军围困,因为在战船上根据火炮的最大射程至少可以保证宋军在突围的时候,火炮可以对南、东、北三个方向进行射击,这样可以为突围的宋军开辟出一条逃命路线。甚至只要宋军愿意的话,在锦州的海面上还可以停留适合停泊的小战舰或是福船,反正现在已经快到九月了,海水的温度也不至于让人难以忍受,这样基本上只要宋军在海岸周边活动,就基本上不会愁后撤的路线问题而担忧。

    在清除了运河上的障碍物后,大宋的小型舰队终于可以通过运河直接进入桑干河,同时也解决了中路宋军渡河的问题。经过不到十天的战斗,宋军已经把桑干河以南的辽军全部清除干净,而溃退的辽军在桑干河以北依托辽国南京析津府建立了新的防线,并且将桑干河上的船只全部收走——他们打算像以潢河防线那样将宋军拖在桑干河,这样就赢得了时间来修整自己已经七零八落的部队,而且还可以争取时间来等待后方支援部队的到来。

    战争进行到这个份上,大宋距离胜利也只有一步之遥了——所谓燕云之地多半是指长城以南的华北地区,而此时桑干河以南地区尽归大宋所有,桑干河和长城之间的战略要地主要还有西京道的奉圣州和南京道的南京析津府了。与磨古斯联军和辽军相持很久的潢河不同,大宋东线部队已经越过了桑干河,而此时因为京杭大运河而发迹的后世天津现在还是一个比较大的城镇,目前也为宋军所有,已经越过桑干河东线的宋军开始沿河向西进发,而且不同于磨古斯,正是因为大运河的存在,宋朝的内河船只可以轻而易举的通过运河进入桑干河,所以宋军想要渡河并不缺少必要的船只。

    整个战争进度一直处于大宋枢密院的掌控之下,在作战地图上从河套平原出发的定西军会同了从河东路出发的宋军在攻克辽国西京大同府后,便组成了十万军队沿桑干河向东进发,六日后与辽军驻奉圣州的主力相遇——本来奉圣州辽将在收到大同府的求援信后立刻出发,但是没有想到大同府这么快便被宋军攻克,在路上便与开路的定西军碰头,双方的先头部队都发现了对方,随即一场遭遇战下来互有胜负,总体上来说定西军更强悍一些。

    辽军在草原上吃了些苦头之后,便立刻掉头向奉圣州撤退,而定西军则咬住不放,双方在草原上展开了一场追逐战。也幸亏王顺所带出来的定西军是以前李清麾下正牌的泼喜军,对草原作战非常熟悉,所以和辽军几场较量下来并没有落在下风。随着跟上来的宋军越来越多,辽军主将终于放弃了在草原上继续跟对手较量的决心——辽军手中也有草原上的侦查利器鹞鹰,虽然双方饲鹰师指挥鹞鹰在空中展开了几场对决之后,辽军虽然没有占到便宜,但也知晓对手后面跟着众多的后援部队。

    辽军主将在获得宋军有强大的后援之后,便放弃了在草原上和宋军绝一死战的想法,这也是被定西军纯属的骑兵作战力量所误导,事实上定西军虽然比辽军多了一些,但绝对称不上占有压倒性优势,后面跟上来的宋军无非是骑着马的步军,对骑兵作战还差得远。要是辽军主将能够识破这一点的话,在草原上和宋军纠缠下去,说不定奉圣州也不会这么快失手,而辽军也不会被宋军包围在奉圣州内,其骑兵作战优势被压制了。

    支援大同府的辽军在撤回到奉圣州城内后,立刻抓紧了时间对城墙工事进行了加强,并且立刻派人到南京道析津府去搬救兵,不过他并不知道这次大宋是全线行动,整个西京道和南京道根本就没有多余的辽军可以支援他们。对于奉圣州辽军来说,最大的悲哀还是派出的信使出了问题——这个信使刚进入南京道,便被一伙山贼给劫持了,这伙山贼居然是大宋情报局在南京道的众多据点之一,实际上这伙山贼是隶属于枢密院走私行业的专用“山贼”,其成员大都是大宋特种部队,除了配合枢密院干走私的勾当之外,还四处发展壮大自己的实力,在情报局的帮助下已经是辽国南京道上相当有影响力的山贼团体了。

    信使身上所携带的求援信自然是落到了大宋情报局的手中,常驻在山贼寨中的情报员除了向河北的情报局分局发出了消息之外,毫不犹豫的便派特种部队将这封信和几封仿造析津府留守笔迹的信件一起送回到奉圣州周围的宋军,最后传达到王顺的手中。

    这些信件到了王顺的手中后,也不得不佩服情报局的神通广大——连备选的方案都做好了好几种来供他选择,并且都分门别类的按照析津府留守的笔迹做好相应的回信——一是固守待援,如果采用了这个方案后,还要立刻回信给情报点,他们会向析津府发出另外一封写好的信件,争取能够让析津府抽调本已经非常紧张的兵力前往奉圣州来救援;第二条便是放弃奉圣州,立刻向析津府靠拢,如果采用了这个方案,那王顺除了要象征性的强攻奉圣州后,让城内的敌军突围逃跑,并且在半路上设伏来歼灭敌军……

    这几种方案摆在王顺眼前,无论哪一种对他来说都是非常有诱惑力的,不过他权衡再三,还是选择了第一种方案,骗奉圣州守军固守待援。早在西夏战争的时候,王顺就意识到自己的身份很敏感,若是太过出风头的话,难免要受到来自大宋统治高层熟悉他底细的那些大臣的打压,甚至这种打压会来自于大宋皇帝。以王静辉和皇帝之间的关系看,尽管皇帝亲自出手不大可能,但是这还是会引起一些不必要的麻烦,也会让王静辉难以周旋——大宋可是非常重视吸取汉唐的教训,对外戚势力控制是非常严格的,尤其是当外戚向军权靠拢的时候,这种打压会来的非常猛烈,就是武将本身功劳太高也是会给自己招来天大的祸患——王静辉可没有少给他们将狄武襄是如何被谗言和流言杀死的教训。

    而且王顺也考虑到对手是以骑兵为主的部队,一旦把他们给放出了奉圣州,那除了在他们进入南京道山区的时候做伏击,很难将对手消灭干净,还不如让他们下马守城池,这样自己赢得也会轻松一些。在见识到火炮的威力后,王顺好不怀疑自己可能会在第一天的攻城中会重演大同府的那一幕,直接用火炮伺机轰杀敌军主将,再加上自己手中燃烧弹等强力火器还算充足,小小一个奉圣州与大同府相比城防工事可差的太多了,自己非常有把握以微笑的代价将其拿下。

    再说采用第一种方案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调动南京道析津府的辽军,让中路军有更多的机会来突破辽国防线攻克析津府。王顺身上已经有一个大同府战绩在身,而且他也很清楚这次大宋北伐不会以彻底灭亡辽国为目标,只是收回燕云故地罢了,辽国五京之中也只有大同府和析津府在战场上,这样一来宋军最大的两个攻城战无非是大同府和析津府展开,他身上已经不缺功劳了,再向前一步对他和驸马来说都未必是好事。

    而且如果真的能够调动析津府辽军的话,那样中路军首将杨崇岳也会在心中记得这一笔,以杨崇岳和皇帝之间的关系和皇室对杨家的信任,这对他日后能够继续在河套平原统军是极有好处的。况且杨崇岳是大宋新一代将领中最有可能会将来成为枢密使的人,他在军中会对驸马在军制改革起到很大的作用,尤其是在这次宋辽战争之后更是极有分量。

    王顺在做好选择后,就留下了相应的信件,并且给情报点写了一封回信,请他们代为在南京道山地之间选择一处良好的伏击地点,待到解决奉圣州问题后,他会率军进入南京道去伏击前来支援的辽军。

    当王顺的大军将奉圣州团团围住的时候,最终才确定奉圣州的守将还是非常听从“上级”的安排的,居然真的放弃了骑兵作战的优势和他来打城池攻防战,这也让全军上下将领心中都松了一口气——在宋军将领开来,随着大宋火器的发展,这十年来大宋对外战争的结果在面临攻城战的时候都是非常容易获得最后的胜利,火器威力和性能的大大提高,使得本身就在城池攻守战方面占有非常大优势的宋军更加厉害,几乎只要锁定了城池后,就没有破不了的城池,而且有火器在手,攻城战的伤亡也大大降低。

    当年王顺还在王静辉身边的时候就知道他的师傅曾经花了很大的心思来搜罗笔迹仿造高手,不过这几年来他很少和汴都开封联系,这方面的进展到底如何,最后用在哪一方面上,他都不是很清楚。不过这一次看到奉圣州守军居然放弃了自己的长项和自己来打攻城战,这不得不让他佩服小王驸马居然能够有这个心思想出办法来伪造敌军将领笔迹和印章来搅乱战场,这要是用好了的话,足可以使大宋平添十万大军。

    这一次王顺吸取了大同府的教训,将手中十五门火炮分别安置在西、南两座城门前,炮口直接对准了城门楼,并且派了专人用望远镜来观察城楼动静,一旦发现敌军主帅或极多将领在城楼出现,就直接开炮轰击城楼,正确把敌军主帅在第一时间击毙。

    对于火炮,不要说辽国将领没有听说过这种火器,就是很多大宋将领也是知之甚少,不要说是见过,更多的大宋军中将领根本就没有听说过这种火器。火炮第一次在战场上亮相,就给辽国以很大的冲击,效果令大宋将领自己都很难以置信,不过在这个信息传递极为低下的时代,凡是见识过火炮威力的辽国将领基本上都被干掉了。只有在锦州一战中逃跑的辽军才知道大宋这种火器的可怕之处,不过没有经过高级将领的亲口证实,这些残兵败将口中所描述的火炮实在是让辽国统治高层难以接受,只是被当作妄言听过便算了。

    而作为第一个用火炮将敌军主将击毙的王顺,自然对这种战法更加倾心,他在奉圣州城池边上所做的埋伏没有白做,在耐心的等待了一天之后,第二天早上他假装将宋军全部发动起来,列队在城池远处做出攻城的样子,结果真的把敌军主帅引了出来。在南门城楼上出现了十多个身穿高级盔甲的契丹人,立刻让正在举着望远镜观察城楼动静的宋军发现,在王顺用望远镜观察证实后,便毫不犹豫的让火炮开火。虽然炮弹击中城楼引发了一阵大火和漫天的烟尘,即便是使用望远镜也无法确认炮击的最后结果,但没有人能够怀疑刚才在城楼出现的辽军将领们会能够逃出生天,光是爆炸刚起的所击飞的残肢断臂,估计那些辽军将领已经粉身碎骨了。

    炮击的效果非常良好,直接将奉圣州守将在内的二十三名高级将领在南门城楼处击毙,不过后来让王顺和他的兄弟们非常失望的是奉圣州守军并没有投降,虽然在炮击城楼后,宋军也用燃烧弹和轰天雷对城头辽军进行轰炸,但奉圣州守军居然死战不退,在被火炮直接打烂的城门处还和宋军进行了一次非常残酷的绞杀战。

    进攻奉圣州的第一天,宋军和辽军从上午打到了深夜,以定西军为主力的宋军居然还是没有突破城墙。守城辽军固然损失惨重,但宋军伤亡亦是不少,尽管敌我伤亡对比很可能接近了二比一,不过没有击破奉圣州城墙,王顺等一干定西军将领都是脸色非常阴沉。

    更让王顺他们难以压下怒火的是,等到第二天快要黎明的时候,奉圣州守军居然从北门派出了大量的骑兵,趁宋军疲劳之际偷袭了宋军大营。到快天亮的时候,偷袭宋军大营的辽军固然又被打回奉圣州城池,但也有两千多定西军将士在这不到半个时辰的偷袭中永远的留在了奉圣州城下。宋军之所以被偷袭,也是因为王顺对自己的攻城太过信心爆棚的因素,他以为只要抓住机会把辽军主将干掉,趁辽军内乱群龙无首之际一鼓作气攻破城池就可以万事大吉,结果在攻城的时候碰上了硬钉子,导致了夜间被偷袭。

第四百零九章 草原

    从河套平原进入西京道后,王顺的定西军就是所向披靡无往不利,但却没有想到自己居然被对手给打了偷袭,这简直让定西军上下怒不可遏。不过好在宋军反应及时,再加上奉圣州内的辽国将领偷袭的决心也并没有足够坚决的决心,所以在占了便宜后便又缩回到奉圣州城池里面去。

    王顺也犯了一个常识性的错误——他手下的兵将不过才是奉圣州内辽军的一倍而已,远未到达能够将对手全部包围吃掉的程度,开始攻城也不过仗着先进的武器来打击辽军,想要趁乱得手,不过却没有想到辽军比自己心中想象的还要坚强许多。

    前半夜的攻城加上后半夜被敌人所偷袭,围困奉圣州的宋军多少显得疲惫了一些,王顺和他麾下的将领们在这个时候居然让全军都除了放哨的士兵之外,全部都躲在帐篷中睡大觉,当然这些放哨的士兵也不是吃素的——宋军在看到今天天气良好的情况下,放飞了八个热气球,哨兵站在热气球的篮筐中直接用望远镜来观测城中辽军的动静,这还不算,炮兵和部分投石机也归他们来指挥,只要城中辽军稍有动静,便将辽军集结地点从热气球上发下来,让宋军的远程武器来根据情况对城中辽军进行打击。

    火炮不仅可以在第一时间趁对手不备来偷袭敌军,从而达到轰杀敌方将领完成斩首的任务,其最大的好处便是射程够远,至于威力不及大型燃烧弹也只是相对而言——像在灭夏战争中,若是城墙不结实加上宋军运气足够好的话,五六个燃烧弹突然集中发射落在一处便可以将城墙炸出一段豁口,甚至能够将一片城墙给炸塌。

    火炮威力远不及大型燃烧弹,但是炮弹的威力也足够摧毁城墙上的任何工事,辽军建造城池的水平远比党项人要好的多,想用燃烧弹来炸塌他们的城墙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但是燃烧弹可以“定点”清除城墙上辽军的投石机等守城武器,这就使得城外宋军的投石机等远程武器可以靠得非常近。

    有了火炮的配合,辽军在城墙上就如同移动靶标一样,只要有足够的价值,哨兵便指挥火炮对城墙上的目标进行炮击,而投石机、神臂弩和弩炮之间相互配合将城门洞守好。尽管王顺所带的兵将数量上是少了些,但是有了这些远程武器相互配合到也让辽军投鼠忌器,不敢突围逃跑了。

    定西军是宋军中少有的非常注重技术兵器的军队,加上天机的工匠营的配合,定西军在武器装备尤其是在远程武器装备上的比例远远高于其他宋军部队。河套平原也给定西军成为快速机动提供了其他部队所不具备的便利条件,就连定西军中的步军也是骑着马匹的,而且弩炮、神臂弩小型化后便直接挂在马匹后面可以随大部队进行快速机动。这支综合了游牧民族和农耕文明长处所组建的部队,在此时依靠其生猛的战斗风格和令人眼花缭乱的武器装备,死死的控制着奉圣州内的辽军动弹不得。

    到了下午的时候,士兵已经开始起床就地埋锅灶饭,而在这个时候宋军的远程打击武器却加大了频率向城中的投放。在火炮的精确掩护之下,小型弩炮和神臂弩更加靠近了城墙,城墙上已经基本上没有辽军了,而城门洞有大量的神臂弩和弩炮进行看守,使得吃憋的辽军想要出城利用骑兵的速度反击对手都不可能。

    在对手这样低下的防御体系下,宋军的大中型投石机疯狂的向城墙开始靠拢,燃烧弹、轰天雷、石块等不要本钱的在哨兵观测结果下向城内有辽军集合的地方精确的投掷出去。一时间就在宋军吃饭的当口,城内的辽军却在这个时候受到了宋军远程武器的无情打击,任何一个将领来到这里看到这样的形势都可以轻而易举的做出最佳的判断,城中的辽军根本就没有任何机会了。

    等到宋军吃完饭后,王顺下达了集结命令,重点在奉圣州的南门和西门摆好架势,其余北门和东门宋军力量虽然被削弱,但他们却得到了更多的神臂弩和弩炮来看守所对应的城门。这样的布置会使得任何一个胆敢走出城门洞的辽军在第一时间被纷飞而至的箭支射程刺猬,或者干脆被小砖头打得头破血流。

    在宋军开始集结的同时,王顺终于下达命令,让大型投石机换上大号燃烧弹向城内投射。这一次王顺也终于在昨天被辽军偷袭击出了怒火下,开始使用自己手中能够使用最富有冲击力的进攻来拿下这座城池,也不再在乎城池的完好程度了——只要城内的辽军能够有足够坚韧的信心,王顺并不介意将整个奉圣州夷为平地!

    由于战况的发展,就王顺所知他已经不可能再碰到什么像样的大城池了,而进攻析津府方向的中路军有着全宋军最好的后勤支持和武器装备,自己就是把手中全部的大型燃烧弹用光也不用在乎,因为中路军根本不需要他的支持。

    大型燃烧弹的破坏效果是十分明显的,大型投石机将这种最大号的燃烧弹投掷进入城中后,在奉圣州内立刻腾起了一阵又一阵的黑烟,连接在一起后在热气球上的哨兵眼前呈现了一片活火熔城的景象。尤其是宋军主攻的南门和西门,其周边只要是在大型投石机射程范围内的建筑没有一座是完好的,城内的辽军人马混乱,各条街道上都有四处奔跑的辽军,不过只要还在大型投石机射程范围内,都毫无例外的被燃烧弹巨大的爆炸威力撕碎身躯。

    采用燃烧弹开始轰击奉圣州的同时,南门和西门前也被宋军各自集中了几门火炮直接向城门开火,奉圣州的城门在第一轮炮击后便被数枚同时而至的炮弹炸成碎片,城门洞中躲避燃烧弹的辽军也立刻遭了殃,三轮射击后,城门洞内被清扫一空,处处都是辽军士兵的残肢断臂。

    宋军在将城门炸开后,城内的辽军就已经非常清楚宋军的下一步作为了,尽管遭到了重大损失,但是辽军士兵还是冒着箭雨石块登上城头,用手中的弓箭射向攻城的宋军,意图负隅顽抗。不过很快这些数量不多还坚持在城头上阻止宋军攻城的辽军便受到了非常高的“规格”的款待——数门火炮立刻掉转炮口,继续开始对城头上的辽军进行炮击,不消一会儿,胆敢在城头上露面的辽军便被宋军消灭干净。

    相对于辽军一片慌乱的景象,宋军的攻城部队则显得不疾不徐非常有章法,王顺也一改定西军那种在正规宋军将领眼中的那种“胡乱一气”攻城法,稳步的将自己的大军压上,各种攻城器械也开始有效的运作起来,不过唯一有些缺憾的是,箭楼和嘹楼上的宋军根本没有任何作为,因为城头上的辽军已经彻底被远程武器击垮了,根本没有给他们多少发挥的余地,他们只得用弓箭来收拾城头上为数不多的残余抵抗者了。

    除了众多爬城墙的宋军之外,还有很多的宋军排着整齐的防守队列向城门洞进发,不过在他们打前镇的是四辆并行的神臂弩和弩炮,通过城门洞边移动边直接向城内发射箭支和轰天雷。神臂弩的穿透力惊人,而轰天雷在人群中杀伤力倍增,在几轮发射后,守在城门口的辽军受到了严重的伤害。集中在城内城门洞出口的辽军即刻被神臂弩和弩炮所驱散,值得避开城门洞的直线方向小心谨慎的站在城墙的两边准备阻击从这里进城的宋军。

    马上快要到达城门洞的时候,神臂弩和弩炮突然向两边让开,后面的宋军队列也整齐的让开了一条通路。城门洞另外一侧的辽军终于等到机会和宋军面对面硬抗了,结果却发现这条由宋军让开的通路上正快马驶来一列凶神恶煞般的宋军骑兵,刚刚见到宋军面的辽军还没有做出反应,便被一阵阵的爆炸声所淹没——这是宋军骑兵手中的手榴弹!

    前面几个宋军骑兵在扔出手中的手榴弹后,便冲马上抽出长长的斩马刀,夹紧战马挥舞着手中的斩马刀冲进了辽军阵营,一时间掀起了一片腥风血雨。在这队骑兵冲过之后,后面的宋军也不管什么队形了,直接跑步跟在骑兵的后面一拥而上快步通过用辽军将士鲜血染红的城门洞,冲进了奉圣州。城墙和城门洞很快便被宋军所占领,源源不断的后续部队借着这个机会快速上前以增强前锋的力量扩大战果。

    随着城内战局的糜烂,辽军也开始失去了继续抵抗宋军的勇气,小队的辽军在城中四处乱篡打算寻找生路,不过这些辽军不是被宋军歼灭便是做了宋军的俘虏。城内的辽军在完全被宋军分割开来之前,能够形成抵抗力量的辽军全部都集中到了东门和北门附近,见城内战事不可为后,便各自打开城门向外冲锋打算杀出一条血路。

    刚刚打开城门后,早就严阵以待的宋军立刻用手中的武器向对手作出了回应,神臂弩的杀伤力在这个时候体现的最为突出,力量强大的箭支居然在穿过了三四人后直接将“人串”钉在了城墙上,更有不计其数有弩炮发射的小石头,城内辽军在城门口往返突围了数次之后,都被宋军坚决的打回到城内。辽军在北门和东门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却没有换来出路,而宋军却好整以暇专门守住城门出口等辽军自己冲出来来增添自己的战功,这个局面不禁让辽军将领有些吐血。

    随着入城的宋军越来越多,辽军愈发显得危险了。在城中的建筑物阻碍了骑兵的发挥,而宋军派进城中的骑兵则是五六成群,带领着大队步军在城中进行穿梭,只要见到辽军便是一通手榴弹扔过去,然后小队骑兵冲锋上前刺穿辽军混乱的防线,后面的宋军继续沿着骑兵的脚步进行冲击。这种战术使得辽军抵抗起来更加困难,虽然他们也有骑兵,但是宋军手中的手榴弹爆炸却很容易让他们跨下的战马受惊,而宋军骑兵的战马显然受过专门的训练对爆炸声并不受影响,此消彼涨后,辽军在城内匆匆组织起来的战线一再被宋军所突破,后面的辽军抵抗心理快速崩溃,投降的辽军越来越多。

    奉圣州的攻城战一直持续到半夜,直到最后一个辽军将领被宋军包围后意图抵抗被射成了刺猬后,终于结束了。王顺则在这个时候好整以暇和自己的兄弟开始进城,后续的部队则担负清扫战场,扑灭建筑物的大火,四处搜索辽军残余,这些整整折腾了一个晚上,在黎明再次照耀奉圣州的时候,这里终于完全属于大宋了。

    看着还四处冒烟的奉圣州,王顺和他的兄弟们也正听着部下的汇报,这次奉圣州之战直接歼灭了城中的六万辽军,至此辽国西京道再也没有一支能够超过五千人的军队了,剩下的残鱼烂虾都是草原部落的私兵,哪里是定西军的对手?!

    也就到了这个时候,王顺才知道这些天和他对抗的对手是谁——耶律孟简,辽军主将的确是在第一天的炮击中被火炮击中身亡了,但是正因为耶律孟简在奉圣州,才使得辽军组织起来抵抗宋军的进攻,并且还在晚上偷袭了宋军。

    耶律孟简也是大宋情报局所关注的对象之一,他是耶律屋质的第五代孙,在辽国“三逾越”中的耶律屋质家族享有崇高的地位,即便在耶律屋质去世快百年的现在,他的家族依然是辽国最受尊敬的契丹家族之一。

    耶律孟简因为反对耶律乙辛而被流放,情报局之前的判断他是在上京道,后来磨古斯叛乱后就失去了他的消息,没有想到他已经到了西京道而不是像以前那样返回大定府。正是因为耶律孟简的指挥和威望才使得失去最高将领的奉圣州辽军没有崩溃,一直在抵抗宋军的攻势,才使得奉圣州攻城战打得这么艰苦。

    奉圣州被宋军攻破之后,耶律孟简也上阵抵抗宋军,不过这一次他真的死在了乱军之中,后来他的尸体也被找了出来,在确认是耶律孟简后,被王顺厚葬在奉圣州西边的土丘上。对于这么一个给定西军造成相当大麻烦的对手,王顺也没有什么好说的,说是佩服也算不上,毕竟两国交兵各为其主。

    宋辽两国百年纠缠结下的恩怨实在是太多了,为了避免自己的子孙受到奴役,王顺也是竭力率领指挥宋军攻城掠地,为了打垮对手而奋斗,这些不过是自己的民族延续一线生机罢了。有时候王顺也在想,对辽国更有几代人仇恨的杨家,到了杨崇岳这一代看来是要作出一个了断了,尤其杨崇岳手握重兵,到时候攻下析津府岂不是血流成河?!

    不过这些都不关王顺的事,杨崇岳如何指挥中路军作战是杨崇岳的事情,自己也对继续东进没有了多大的动力,只是沿途攻克了几个比较大的城镇后,在情报局的指点之下来到了一处地势险要的地方埋伏起来,专门等着析津府派来援助奉圣州的军队。不过在埋伏了数天之后,终于确定析津府是不会派人来奉圣州了,桑干河南面的中路军攻势如潮,析津府看来也是岌岌可危,自然是派不出多余的兵力来管奉圣州的死活。

    对于析津府王顺并不感兴趣,这样的战功对他来说只能够算是麻烦,绝对不是好事,不过他还是留下了两万定西军和三万从河东路出发的宋军混合五万向析津府继续进发。王顺也写了一封信交给佩澄,让他带领这支军队去会合杨崇岳,并且把这封信带到——他只是将自己的兵力交给杨崇岳来指挥,到时候得了战功杨崇岳也绝对不会少了自己这一份,并且任何一个将领都不会嫌兵多,这也算是承了自己的人情。

    杨崇岳与王韶和种谔不同,他对王顺还是非常接纳的,并且在当年西夏战争中也多有扶持,王顺能够在短时间内连克五城把西夏打得鸡飞狗跳,这如果离开了杨崇岳从旁掩护是绝对不可能做到的,况且当年杨崇岳也把自己军中的火器等补给不给自己不少,今天这么做也是还了当日一个人情。

    与杨崇岳的家族和契丹人的恩怨不同,王顺和他的兄弟们自小接受王静辉的教导,他们的眼光远要比杨家和契丹人恩怨要看得远。王顺这一次带兵出征提前完成了自己的任务,剩下来的便是把目光投向北方——那里的草原才是自己真正建功立业的地方!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21473/ 第一时间欣赏宋风最新章节! 作者:戒念所写的《宋风》为转载作品,宋风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宋风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宋风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宋风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宋风介绍:
又一个穿越历史时空的故事,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感谢《明》、《新宋》,正是读了这两本小说才让我提笔写网络小说的。宋风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宋风,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宋风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