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现代都市我为国家修文物TXT下载我为国家修文物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我为国家修文物全文阅读

作者:十三闲客     我为国家修文物txt下载     我为国家修文物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五百二十六章 你们想太多了 (更新完毕)

    一个星期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六天。

    最后一天,向南亲自挑选了一幅清末“海上画派”先驱画家赵之谦的《荷花》设色纸本立轴,亲自为培训班的学员们演示了一番修复技巧。

    这幅画作,是前一段时间闫思远从其他收藏家手里收购而来的,专门为向南演示而准备的。

    赵之谦,浙江会稽人,撝[(huī)]叔,号悲庵、梅庵、无闷等。清代著名书画家、篆刻家。

    赵之谦从青年时代起,就刻苦致力于经学、文字训诂和金石考据之学,取得了相当的成就。

    他是“海上画派”的先驱人物,其以书、印入画所开创的“金石画风”,对近代写意花卉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不仅如此,赵之谦的篆刻成就也很巨大,对后世影响深远,他在前人的基础上广为取法,融会贯通,以“印外求印”的手段创造性地继承了邓石如以来“印从书出”的创作模式,开辟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境界,近代的吴昌硕、齐白石等画家都从他这里受惠良多。

    在向南开始对赵之谦的这幅《荷花》进行修复时,培训班所有学员都一脸期待,“旁听生”汪晓鸥还偷偷摸摸地拿出了手机,将摄像头悄悄地对准了向南。

    向南一眼就看出了他的想法,笑着对底下的学员们说道:“你们都可以摄像,不过不要发出声音。”

    这话一出,学员们顿时醒悟过来,这可是向南亲自演示修复技术啊,看一遍肯定不可能全都学得会,要是录了像,就可以带回去好好琢磨了。

    一时间,大家都纷纷将手机都拿了出来,手忙脚乱地调整到了摄像状态,并将摄像头对准了讲台上的向南。

    “那我就开始修复了啊,你们自己注意看,有问题等我修复完了再提。”

    向南笑了笑,弯下腰来,开始清理起《荷花》立轴图的画芯,一旦投入到文物修复工作之中,他的神情立刻就变得专注了起来。

    洗画芯、揭覆背纸、揭命纸,修补画芯,然后又贴命纸、贴覆背纸、全色,紧接着就是接笔。

    向南很流畅地将一道道工序完整地做了下来,底下的学员们也看得很认真很仔细,甚至,很多人录像录着录着,就不知不觉地将手机慢慢往下放——

    透过手机摄像头看,哪有现场用自己的眼睛来看向南修复古画来得直接,来得爽快?

    一直等到向南将赵之谦的这幅《荷花》立轴图修复完毕,他们才感觉自己好像做了个梦一般,此刻梦醒了,都觉得有些茫然:

    哎呀,太阳都快下山了,我居然在教室里坐了快一天的时间!

    然后再低头看看自己的手机——哎呀,居然只录了一个开头,后面的镜头不知道怎么回事,都对着地面乱晃了。

    教室里响起了一阵接一阵的懊恼之声。

    “我拍的这是什么鬼?什么都看不清!”

    “完蛋了,还想录个像,拿回去好好揣摩学习呢,现在可怎么办?”

    “幸好我聪明,把手机用东西卡在那儿拍,要不然肯定也得跟你们一样!”

    “向老师修复古书画,看起来就跟表演一样,一不留神就陷进去了,厉害!”

    “看向南修复文物,本身就是一种享受啊!”

    “……”

    “好了。”

    向南等到底下的人议论得差不多了,拍了拍双手,笑着说道,“大家如果有问题的话,现在可以提了。”

    底下的学员们一个个都傻愣愣地互相看了看,没有问题。

    你修复得这么快,我问题都还没看出来呢,你就完事了,你让我们怎么提问题?

    “没有问题?那就好。”

    看到底下一片死寂,向南停顿了几秒钟,又说道,

    “既然没有问题,那我宣布,古书画修复首期培训班,到这里就已经正式结束了。原本说是培训结束会有一次考核,但实际上,在实践课上你们所修复的那幅古画,就是你们的考核。”

    这就结束了?

    培训班的学员们听到向南的话后,心里面多少有些不舍,说实在的,培训的这段时间里,让他们感觉自己似乎又回到了当初在学校里的那段青春无限的日子,内心充实而又宁静。

    这是在古玩店里、博物馆的修复室里体会不到的感觉。

    “各位回去以后,请将这次培训班的感受写下来,有哪些做得比较好的地方,又有哪些地方做得不够好,需要加强的,都可以写,写完以后发邮件过来。”

    顿了顿,向南接着说道,“我会将大家的意见或者建议总结出来,加以改善,希望我们的培训班可以越办越好,让更多的修复师可以得到交流与提高的机会,谢谢大家的配合。”

    底下的学员们先是静了一下,紧接着,想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

    掌声还没消失,坐在最后的齐子杰有些犹豫地举起了手,等到向南的点头后,他站了起来,有些局促地问道:“向老师,如果我们以后在书画修复过程中遇到了困难,可不可以向您请教?”

    “当然可以,随时欢迎大家和我交流。”

    向南笑着点了点头,接着说道,“大家也都知道,我开了一个文物修复工作室,现在工作室里还需要两名古书画修复师,在座的如果有意向的话,也可以直接到工作室来找我聊聊。”

    到向南的工作室工作啊!

    这里是魔都,待遇肯定不会差的吧?

    而且,向南工作室的业务也绝对不会少啊,要不然的话,也不可能会还要招人扩大规模啊!

    最最重要的是,在向南工作室工作,也应该经常能够得到向南的指点吧?

    一时间,除了那些来自博物馆的修复师们,其他人的脸上都有些意动之色。

    也就是康正勇不在,他要是在这里的话,说不定会冷笑一声,然后对这些异想天开的修复师们说一句:

    “你们想太多了,工作室开张以来,一直就我一个人在累死累活,老师会经常指点?不存在的!”

第五百二十七章 在我这里,你还不行 (第一更)

    古书画修复首期培训班正式结束了。

    这一周的时间,就好像只是眨了一眨眼,就过去了,齐子杰一直到现在都还是感觉有些不敢相信。

    不过,向南最后的那一句话,还是让他一下子就清醒了过来——

    向南工作室在招人,招古书画修复师!

    这个消息,让他的心脏不争气地猛跳了几下。

    “我要不要也去应聘一下?”

    齐子杰想了半天,再看了看其他修复师们脸上也是一副跃跃欲试的表情,又有些犹豫不决,“可老板对我还不错,我这样一走了之,会不会不太好?而且,也不一定能应聘得上。”

    “旁听生”汪晓鸥就要淡定多了,他已经打定了主意,要跟在向南身边多学一点东西,哪怕自己进不了向南工作室,大不了不要工资好了,包吃包住总可以的吧?

    “我好歹也是一名熟练工,不说能不能上手修复古书画,打打下手也要比那些实习生强一些。”

    汪晓鸥信心满满,在心里面对自己说道,“只要我能在向南身边留下来,耐心地学个两三年,别的不说,至少能达到资深修复师的水准。”

    反正庐州的那间小店铺也没多少生意,关了就关了,等到自己学成归去,再开也不迟,到时候,凭借自己的古书画修复技艺,不难在当地打开一个更大的局面。

    想象着自己以后将店面越开越大,然后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汪晓鸥的嘴角都忍不住咧开了来,“老爸要是知道我这么有出息,一定也会很开心的吧?”

    杭鸿军是所有学员中唯一一个最忐忑的人。

    他是康正勇的朋友,在之前就已经和向南聊过了,但那时候,向南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答复,只是说让他参加一个培训班,等培训班结束之后再看。

    可真当杭鸿军到了培训班里之后,他才发现,班里面五十多名学员包括他在内,尽管都是初级古书画修复师,但同一个级别的修复师,修复水准实际上也是有差别的。

    而他在这群人里面,正是属于那种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中庸阶层。

    发现了这一点之后,杭鸿军就很慌。

    他担心自己可能进不了向南工作室了,尤其是在培训班最后一天时,向南说他的工作室还需要两名古书画修复师之后,这种担心就越发强烈起来。

    难道自己就这样和机会擦肩而过了吗?

    “不行,我还是要搏一搏!”

    杭鸿军一改之前在向南面前所表现出来的那种老实、懦弱的形象,暗暗地咬了咬牙,“再不博一次,恐怕我以后再也不会有其他的机会了。”

    ……

    培训班结束了,向南也算是松了一口气。

    这一段时间,他虽然没做什么事,培训的课程都是由请来的那些资深修复师来负责的,但他也是一直记挂在心里,生怕发生点什么意外。

    所幸的是,这一周的时间很快过去了,培训班的学员们在培训结束之后,相约来到工作室里参观了一番,并对向南表达了谢意,然后才陆陆续续地离开了魔都,继续他们从前的工作与生活。

    当然,向南也知道,这些人里面,肯定还有个别人没有离开,等着找机会过来和自己“聊一聊”。

    只是,让向南怎么也没有想到的是,第一个来找自己聊的人,居然是那个“旁听生”汪晓鸥。

    “向老师,非常感谢您当时没有直接叫人把我赶出去,让我留在了培训班。”

    汪晓鸥坐在向南的对面,一脸诚恳地说道,“要不然的话,我现在说不定蹲在哪个角落里痛哭呢。”

    “你留在魔都没走,就是为了跟我说这些话?”

    向南饶有兴趣地看着汪晓鸥,摆了摆手,接着说道,“如果是这样,那你已经说过了。”

    有话就直说,绕来绕去的,我可没那么多时间浪费在这上面。

    “呃,不是,不是。”

    汪晓鸥有些尴尬,“嘿嘿”一笑,“之前向老师不是说您这边缺人吗?所以,我想来过来问问看,我是不是有机会?”

    后面这几句话,汪晓鸥的声音越说越低,说到最后,要不是向南的听力好,就几乎听不见了。

    向南皱了皱眉头,“你?”

    实话实话,汪晓鸥的古书画修复水准,在所有学员当中只能算是一般,当然,这一点并不重要,只要肯学,技术这玩意还是能够提高的。

    可向南最看重的还是人品,偏偏这汪晓鸥在报名之初,就给向南留下了一个很坏的印象。

    一个人留给别人的第一印象太重要了,这印象一旦形成了,几乎很难扭转过来。

    汪晓鸥听到这个带着质疑的“你”字,心里就“咯噔”一下往下沉,他知道现在不能让向南继续往下说了,要是说了可就什么都没法挽回了,他便连忙说道:

    “向老师,我知道您看不上我的手艺,我可以不要工资,只要管饭就行,修复古书画我不行,但打打下手我肯定可以的!”

    向南看了他一眼,说道:“管饭就行?你身上带的钱,能让你天天住宾馆?”

    “我,我……”

    汪晓鸥支吾了两声,接着一咬牙,说道,“我在工作室里打地铺看门行不行?”

    “看门就不用了,我们有值班安排的。”

    向南摆了摆手,说道,“既然你想留下,那就好好做事,你的全色接笔很粗糙,所以你现在也只能打打下手,想要上手修复古书画,在我这里,你还不行。”

    向南还不至于舍不得那一点工资,之所以愿意暂时留下他,也是想用一段时间再看一看他的为人。

    他不是小孩子了,不能全凭第一印象来判断一个人的品性。

    听到向南这么说,汪晓鸥的心里瞬间凉了半截,一直以来,他还觉得自己修复水准还不错呢,可谁知道,在向南这里,连上手修复古书画的机会都没有。

    但不管怎么说,好歹还是留下来了,只要留下来,他就还有机会,想到这里,汪晓鸥连连点头,一脸感激地说道:“谢谢向老师,那,那我先去做事了。”

    说完,他也不再废话,转身就“噔噔噔”地上了二楼,找古书画修复中心的负责人康正勇报到去了。

第五百二十八章 我心安处即故乡 (更新完毕)

    齐子杰在魔都多留了两天,看了看外滩的夜景,又逛了逛城隍庙,最后还是背着行囊踏上了回临安的高铁。

    他还是不忍心离开那家工作了很多年的古玩店,更不忍心炒了那个虽然有些抠门,但在他最困难的时候收留了他的老板,更重要的是,他自己也没有信心。

    蹉跎了多年,齐子杰早已不是当年初出校门时,想要仗剑行天下的傲气少年,他早已经被生活磨平了棱角,变得谨小慎微,也变得越加感性。

    别人对他的好,他始终记得;别人对他的坏,他笑一笑就忘掉了。

    坐在高铁靠窗的位置上,通过厚厚的玻璃,看着逐渐被抛在身后的魔都,和魔都里的人和事,他像是松了一口气一般,整个人一下子轻松了不少。

    人近中年,随心就好。

    从魔都上高铁时,已近黄昏,等抵达临安后,天色已经完全黑了下来。

    齐子杰打了一辆车,本想直接回出租屋,嘴里却不知不觉地说出了古玩店的地址,他张了张嘴,最后还是没有再说什么。

    离开了一个多星期,回去看看也好。

    车子在马路上飞驰,东一拐,西一拐,就开进了自己熟悉的道路上,然后在旧城里一个僻静的小路口里停了下来。

    齐子杰付了车钱,将司机找回的零钱小心放好,这才背起行李往古玩店里走去。

    古玩店的门面很小,老板一家人都住在店面后面的老楼里,因此一般都要到很晚才会关门。

    “小齐?你回来了?”

    还没走到古玩店门口,正躲在门外抽烟的老板一下子就认出了他,他将手里的烟蒂往地上一扔,用鞋底碾了几下,然后快步迎了上来,问道,

    “还没吃晚饭吧?正好,你嫂子还没收拾呢,你要是不嫌弃剩饭剩菜,就搁家里随便吃点。”

    说着,也不等齐子杰答应,就接过他肩膀上的行李,然后拉着他就往家里走,一边走,嘴里还一边说道,

    “隔壁店的老刘和小马还说,你去魔都肯定不会回来了,我才不信呢,魔都有什么好的,哪有临安养人啊,你看看,这不就回来了吗?”

    这话里,有着一股说不出的亲切。

    齐子杰原本有些茫然的心,一下子就安定了下来。

    没错,我一直舍不得的就是这种感觉。

    我心安处即故乡。

    和汪晓鸥的死皮赖脸也要留下来、齐子杰舍不得那种让心安定的感觉不同,杭鸿军就要显得更为纠结一些了。

    他既想进向南的工作室,谋一份相对稳定又能提升修复技艺的工作,又担心被拒绝后,自己的脸面会很不好看。

    脸面虽然不值钱,但有和没有,相差却很大。

    为了参加古书画修复培训班,杭鸿军实际上已经从原先工作的那家古玩店里辞职了,如今他可以说是毫无退路。

    杭鸿军并不是魔都人,只是凑巧在魔都工作而已,在一个相对偏远的地方,租了一间不大的单间,里面只有一张单人床,在床对面的墙角下,凌乱地堆放着一堆乱七八糟的杂物。

    大多数是书,各种各样的书,然后,还有一些从地摊里淘来的不值钱的破画。

    几年前刚刚开始接触古书画修复的时候,他踌躇满志,总算是可以学到一门技术了,不管这技术是好还是坏,自己总能够依靠双手来养活自己。

    为此,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都将工资的大部分花在了各种古书画修复理论书籍上,偶尔还会趟一趟“鬼市”,捣鼓回来几幅看着很“古老”的残破不堪的画,准备“捡个漏”,顺便也能带回来锻炼一下自己的修复技艺。

    只是,这种日子坚持了一段时间,他就坚持不下去了。

    倒不是杭鸿军吃不得苦。

    他出生在农村,父母都是农民,六七岁的时候,就开始跟着父母在地里玩泥巴了,什么苦没吃过?

    他坚持不下去,是因为古玩店里的活儿很多,每天都要忙到夜里才能拖着疲惫的身子回来。

    可回来的时候,都已经天黑了,他还能干什么呢?

    文物修复,是很依赖自然光的,太阳都下山了,他自然什么都做不了。

    每周一天的休息时间,还一定能有时间休息,就算休息,他都恨不得躺在床上一整天,连饭都不想起来吃,哪还有多余的精力在家自己修复残损的古画?

    于是,这些淘来的古画,就这么堆在那儿,过了一天又一天。

    杭鸿军舍不得将它们丢进垃圾桶里,那可都是花钱买来的,可放的时间越久,就越是不想动它们,于是,只能让他们跟着自己,从一个出租屋,搬到另外一个出租屋,然后又搬到下一个。

    整整跟了他三四年,那画芯上的霉菌,一天比一天更严重。

    在出租屋里待了整整两天,杭鸿军总算不打算继续纠结了,他要去见一见向南:

    “伸头是一刀,缩头也是一刀,我怕个卵!”

    大不了,再跑一趟人才市场就是了,这年头,只有懒死的鬼,没有饿死的人,我有手有脚,还怕找不到事情做?

    恶狠狠地给自己壮了壮胆,杭鸿军洗了个澡,换了一身干净体面的衣服,然后直接就出门去了。

    来到工作室里,康正勇有些埋怨又有些无奈地说道:“怎么现在才来?老师上午来逛了一圈就出去了,你在这坐着喝一会儿茶吧,应该很快就回来了。”

    “哦,好,小康你先忙,不用管我。”

    杭鸿军接过康正勇端过来的茶水,说了一声。

    好不容易鼓起的勇气,在这一刻就好像这茶杯的水一样,温度在逐渐消退。

    “嗯?是小杭啊,你可总算来了。”

    杭鸿军正在忐忑不安时,向南的声音忽然在他身后响起,

    “我都以为你要放我鸽子了呢,你再晚一天来,我就打算从外面招一个来了。”

    杭鸿军一听这话,还没来得及转身,一直悬在半空中的心“轰”地一声,又落回了原处。

    他心安了,再也不用忐忑了。

第五百二十九章 场地有点小了 (第一更)

    随着古书画修复室里新招来了两位初级修复师,向南工作室里的人员架构相对于之前而言,就更加合理了。

    工作室底下的两个修复室里,如今也都有了资深修复师、初级修复师和实习生,和半年前工作室刚开张时的大猫小猫三两只相比,人员规模已经迅速扩大。

    在汪晓鸥和杭鸿军两个人到岗之后,向南召开一次全体员工大会。

    “工作室刚开张时,人数比较少,所以很多事情,不管大小都是由我来决定,但现在人员规模结构方面已经基本比较完整,所以,一些规矩还是要立起来。”

    向南坐在会议室的上首,看了看围坐在两边的修复师们,心里颇有一点成就感,他继续说道,

    “古书画工作室这块,由康正勇担任主任,负责古书画修复、带教修复师和实习生;许弋澄任古陶瓷修复室主任,负责古陶瓷修复一应事宜。”

    “除了一些比如国家一级文物修复等重大事宜,其他事情由各修复室主任酌情处理。”

    顿了顿,向南继续说道,“另外,小康有空的话,到人才市场上去看看,招聘一个专职的财务人员,最好是那种离退休的经验丰富一些的,人品一定要过关。”

    “好。”

    康正勇点了点头,低下头在笔记本上记了下来。

    坐在最边上的汪晓鸥听到“人品”这两个字,不由得嘴角抽搐了两下,心里面忍不住开始怀疑:

    “老板是不是有什么人品洁癖啊?动不动就把’人品一定要过关’挂在嘴边……”

    向南“嗯”了一声,又说道,“再请一个专职的做饭阿姨来,能做家常菜就行,但味道一定要好。”

    说着,他看了看覃小天,笑道,“咱们现在人这么多,总不能老是让小天来给大家做饭,别到时候古陶瓷修复技艺没怎么提升,倒是先把一级厨师证给拿到手了。”

    众人一听,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覃小天倒是有些忐忑不安地偷看了向南几眼,这话听在耳朵里,总感觉向南是在责备他的古陶瓷修复技艺没什么长进。

    事实上,这段时间他也的确是有些懈怠了,远远不如刚来魔都时那么勤勉了。

    文物修复,实际上跟练拳什么的并没有什么区别,虽然说“一天不练手脚慢,两天不练丢一半”有点夸张,但想要有所进步,是绝对不能松懈下来的。

    “以后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了,必须好好练,要不然的话,一辈子也出不了头。”

    想着向南说的话,覃小天在心里暗暗告诫自己。

    “好了,其他就没什么事了,大家去干活吧。”

    向南拍了拍手,站了起来,又想起来了什么似的,笑道,

    “哦,对了,朱熙,等会打电话订个晚上的包间,来了两位新同事,怎么也要办个欢迎宴。”

    “知道了。”

    朱熙应了一声,就匆匆下楼去了。

    这段时间,他一直都在学习鉴宝,还真别说,这门类知识,一旦学进去了,很快就入迷了,如今,他已经能够辨别出各个朝代的画芯材质差别。

    接下来要学的东西就很复杂了,因为华夏五千年来,有那么多知名的画家,每个画家的风格都不一样,想要辨认真伪,就必须了解画家所处朝代的整体画风,以及画家个人的风格、技法,甚至连他的师承、生平、个人习惯都得了解。

    这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所幸,朱熙有的是时间,向南也没多管他,推荐了几本权威的书籍给他看,有什么不懂的问题,他自然还会来问向南的。

    反正,他又不懂得什么是客气。

    大家各回各的修复室,继续工作,向南却没回古陶瓷修复室,一来最近这一段时间里,他已经将指定由他修复的残损文物都修复好了;二来,他是老板,再和许弋澄他们一个办公室做事,他自己倒是没什么感觉,但其他人不一定会那么自在。

    在一刻,他是真心感觉,这个工作室的场地已经有点小了。

    在工作室里转了两圈,向南看了看没什么事可做,便跟朱熙说了一声中午不回来吃饭之后,就直接回了自己租住的地方。

    打开门,换了鞋子,向南便直接来到了卧室对面的那个修复室里。

    这间修复室,还是向南去年刚到魔都,跟随江易鸿学习古陶瓷修复技艺时,找人改出来的,那一段时间,他几乎每天夜里都会在里面修复古陶瓷直到十点多钟,才会上床休息。

    如果没有那段时间的拼命练手,他又怎么可能有机会修复闫思远的宋代金毫建盏?又怎么可能在后来的长安古陶瓷修复技艺大比中轻松夺得一等奖?

    如果没有夺得古陶瓷修复技艺一等奖,也不可能前往“南海一号”博物馆援助修复,更不会有机会修复宋代曜变天目盏。

    当然,也就没有如今的向南了。

    这件修复室里,承载了向南无数的汗水与辛劳。

    修复室里的设施一点也没有变化,在门口靠墙处,还摆放着那台陶瓷电窑,窗下的位置,是一张大大的工作台,桌子上放着一盘绿意盎然的绿萝,桌子一侧的柜子里,则摆放着各种各样的工具和材料,以及为数不多的几件向南当初练手时修复的古陶瓷器物。

    此刻,老式的玻璃窗外,阳光透过繁茂的树叶,撒下一个个椭圆形的光圈,叶随风动,风随心动。

    在修复室里走了一圈,里面没有可供他修复的古陶瓷器物,也没有残损的古书画,向南有些无奈地摇了摇头,转过身准备离开。

    就在转身的那一刹,他忽然看到柜子里有一件小小的,黑乎乎的玩意儿,顿时有些好奇,回过头来仔细看了看,这是闫思远之前交给自己的“小玩意儿”——唐代的铜人面神兽。

    当然,是残损的。

    当初,闫思远将这件铜人面神**给自己时,是希望他能够学习青铜器修复,甚至连朱熙的爷爷朱远舟送过来的那批残损文物里,也有一半是残损的青铜器文物。

    难道,真的要开始学习青铜器修复技艺?

第五百三十章 圆明园四十景图 (更新完毕)

    随着考古工作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古代文物逐渐出土,相比较古书画而言,青铜器不易损坏,保存的时间更长久,因此,青铜器占据了相当大的一部分比重。

    古代青铜器的修复,在历史上是随着金石学的发展而兴起的。

    其修复方法是利用华夏传统的锡焊法和铜胎打制法,将残破的青铜器复原,再用胶水调颜料涂抹,外罩一层黄蜡。

    著名的“陈侯午敦”、西周夔纹“铜禁”就是利用传统工艺修复成功的。

    青铜器修复与古书画修复、古陶瓷修复完全不同。

    比如说,当文物裂成碎片时,古书画在拼接完整后用浆糊粘在命纸上即可,古陶瓷也只要用粘合剂拼对粘接,而青铜器的碎片,则大多数采用焊接法,常用的是锡焊法,也可以采用氩弧焊和激光焊接法。

    最麻烦的是,当一件青铜器部分矿化时,还要采用焊接法和粘接法并用的方式,将青铜器碎片拼接成型。

    拼接成型后,如果这件青铜器还有缺损,那就需要补配,如果器物之上有纹饰,还需要先拓印,然后錾刻。

    之后,才是随色,再给修复后的青铜器物全身涂上一层透明的缓蚀封护,隔绝或减少外界环境中的水分、氧气和其它有害成分对器物的腐蚀,达到长久保存的目的。

    说起来很简单,实际操作起来,也是很复杂的一件事。

    反正现在也没有什么事情可做,向南打算先自学一段时间青铜器修复,对于他而言,目前最困难的部分不是补配,而是焊接,毕竟他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这玩意儿,必须得先练练。

    再一个,就是将扭曲的青铜器进行整形,这需要非常老道的手法来处理,一不小心就很可能将文物损毁。

    而且青铜器的整形,还需要对当时的造型工艺特点、历史风俗等相关知识进行全面了解,否则胡乱整形,就不仅仅只是闹笑话,而是毁文物了。

    就比如说,国家博物馆古代青铜器艺术展厅里展出的一件西周时期的青铜剑,剑身弯折成近九十度,不少观众看后就问为什么不把它掰直了?

    实际上,这种剑身弯折九十度的情况,很可能涉及到当时的一种葬俗,叫“毁器葬”,如果将剑身矫正过来,这件文物本身所承载的信息点也许就丧失了。

    打定主意以后,向南没有直接拿闫思远的那件唐代人面兽神像练手,而是出门买了一套焊接设备以及青铜器整形工具F型木工夹,回到房间里以后,便兴致勃勃地开始练习起焊接来。

    ……

    同一时间,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与考古司。

    司长姜岚霖是个一头干练短发的女子,她拿着手中的一份文件,递给坐在对面沙发上的副司长欧阳春,脸色凝重地说道:

    “F国国立图书馆收藏的《圆明园四十景图》,因为保存不善,出现了比较严重的残损,图书馆方面通过大使馆向我们求助,希望我们能派遣古书画修复专家,前往F国修复。”

    欧阳春一开始并不知道司长叫自己过来是什么事,听到是这事,脸色也是一沉,抿了抿嘴没有说话,而是从姜岚霖手里接过那份文件,从头到尾看了一遍,有些无奈地说道:

    “派人是肯定要派的,可我怎么还是感觉有些不甘心呢?”

    “行了,都是副司长了,还这么口无遮拦吗?”

    姜岚霖摆了摆手,但还是感觉得出来,实际上她的心气也并不是她所表现出来的那么顺意,“你回去考虑考虑,派谁过去合适,最好能够选派三四个专家,也显得我们重视。”

    “好吧,我知道了。”

    欧阳春点了点头,也没再多说什么,推开门便出去了。

    《圆明园四十景图》,是根据乾隆皇帝弘历的旨意,在乾隆九年(1744年)前后,由宫廷画师、词臣绘制而成的40幅分景图。

    按其绘法不同分为两大类,第一类为工笔彩绘图,仅有一套,原存于圆明园。该图艺术价值高,直观效果好。

    第二类为墨线白描图,共有三种版本:一是由词臣奉旨校刊乾隆《御制圆明园四十景诗》的附图,有乾隆十年内府行本;二是光绪十三年石印再版《圆明园图咏》所附分景图,原由孙祜、沈源合绘;三是张若霭绘制的四十景。

    F国国立图书馆所藏的这一套《圆明园四十景图》,是第一类的工笔彩绘图,由于仅存一套,而且所绘建筑、泉石等景观,皆为写实风格,只是背景的山石是属于写意的,因此具有极高的绘画艺术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

    这套《圆明园四十景图》之前一直存于圆明园,1860年,侵略联军火烧圆明园时,这套珍贵的彩绘图和其它珍贵的文物一起,被侵略者们掠走海外。

    2003年,京城一家公司花几百万元从F国一名摄影师手中购得原图底版,又从F国国立图书馆购得《圆明园四十景图》版权在华夏国内的10年使用权,于次年发行珍藏画卷2004套。

    这件事,怎么说怎么憋屈,也难怪姜岚霖和欧阳春两个人谈起这事时,脸色都不好看。

    心中愤懑了一阵,欧阳春也知道自己改变不了什么,只得叹了一口气,不管怎么说,《圆明园四十景图》都是华夏的文物,如今它残损严重,必须得修复,所以就像之前姜岚霖司长说的那样,不仅得派人过去,而且还得多派几人。

    可是,国内古书画修复专家各有所长,该派哪几个人去更合适呢?

    坐在自己的办公室里,欧阳春陷入了沉思之中。

    想了片刻,他拿起水笔,开始在纸上“刷刷刷”地写了起来——

    熊禀生,京城故宫博物院古书画修复专家,62岁;

    孙福民,金陵博物院古书画修复专家,66岁;

    何轩,京城博物馆古书画修复专家,60岁。

    “是不是太老了?”

    欧阳春皱了皱眉,都这么大年纪,还能吃得消修复古书画吗?

    忽然,他眼前忽然一亮,想起了一个人,“向南,我怎么差点把他给忘了?!”

    说着,他就将年纪最大的孙福民划掉,又将向南的名字加了上去。

    三个人应该够了。

    他又拿了一张新纸,将这份名单重新抄了一遍,然后仔细地看了看,怎么看怎么觉得有些不和谐。

    欧阳春摇了摇头,笑道,“向南,22岁,这年纪也就跟那两位的孙子差不多大小,估计到了F国,人家也很难相信他会是个专家。”

    不过,这跟他没关系,他只负责拟定名单,最终的决定权还在上面呢。

第五百三十一章 别麻烦向南了 (第一更)

    “向南?”

    姜岚霖看了看欧阳春拟定的名单。

    名单上的三个人她当然都知道,熊禀生和何轩她还见过很多次,这两位都在京城,而且是圈内都很有名的古书画修复专家。

    她虽然没有见过向南真人,但毕竟是主管文物修复与保护这一块工作的,自然对向南这个人不会陌生,只是将这么年轻的向南和两位六十来岁的老专家放在一起,怎么看怎么觉得别扭。

    姜岚霖看了看名单,抬起头来问欧阳春,“向南和熊禀生他们一起出去,合适吗?”

    “应该没什么问题吧?”

    欧阳春想了想,又解释道,“向南在国外还是比较有名气的,据说前一段时间,米国的一位大收藏家还私下邀请他前往米国修复古陶瓷器物,据说还带回来了好几件文物,其中有两幅古画还是国宝级文物,不过……”

    姜岚霖下意识地问道:“不过什么?”

    “不过向南并不在文博系统,他自己开了工作室。”欧阳春想了想,还是说道,“只怕他的修复费用……”

    去一趟米国只是修复了一件古陶瓷器,就拿回来了两件国宝级古画,谁知道这一趟去F国,对方愿意付出什么样的酬劳?

    “这倒是个问题。”

    姜岚霖想了想,干脆从办公桌上的笔筒里拿出一支笔来,“刷刷”两下,将向南的名字划掉,又将名单递回给欧阳春,笑道,

    “《圆明园四十景图》修复费用,F国国立图书馆会操心的,不过,暂时还是别麻烦向南了,孙福民和刘其正他们还担心向南被国外博物馆给挖走呢,你回头再想一想,换一个专家吧,到时候我把名单递上去。”

    “好,我知道了。”

    欧阳春点了点头,接过名单,转身退了出去。

    ……

    发生在京城里的事情,向南当然不会知道,此刻,他正躲在家里的修复室中,一手拿着电焊,一手拿着锡丝,小心翼翼地点在两片相互靠近的铜片上。

    锡丝遇热即熔化,向南刚开始练习锡焊时,没掌握好度,锡丝往前一送,一个没注意就熔了一段,焊点就变得很大。

    不过,电焊只要熟悉了,练起来也容易,但想要练到每一个焊点的大小都差不多,那就有难度了,非得长时间的练习才行。

    在家里练了一整天的电焊,效果并不太明显,两块铜片之间的焊点,大大小小,就像疤痕一样歪歪扭扭地将铜片焊接在了一起。

    “还是得多练习啊。”

    向南拿着铜片翻来覆去地看了几遍,摇了摇头。

    眼看着太阳就要下山了,他再继续焊接,而是从座位上站起来,伸了伸有些酸痛的腰,准备先洗了一把脸,然后出门参加工作室举办的新同事欢迎宴。

    就在这时,放在客厅里的手机忽然“嗡嗡嗡”地震动了起来。

    他走过去拿起手机一看,是陕省的那位壁画修复专家葛东河打来的,向南连忙摁下了接听键,将电话接了起来:

    “喂,葛老师,您来魔都了吗?”

    “喂,向南啊,我已经回长安了。”

    葛东河大笑了起来,接着说道,“我倒是想去魔都找你,可惜,在那边修复壁画耽误了太长时间,一直到前两天才全部搞完,我们陕省博物馆这里也还有事等着我们去做,时间太紧了,就没去打扰你。”

    说着,他叹了一口气,不无遗憾地说道,“早知道当时就把你留下来协助我们修复壁画了,要是你在的话,说不定早就修复完了。”

    “葛老师可是高抬我了。”

    向南在电话这边摇了摇头,笑着说道,“修复壁画我可一点都不会,之前在古墓里揭取壁画,那还是赶鸭子上架呢。”

    “哈哈,这也不复杂,学起来很快的嘛。”

    葛东河大笑起来,向南的学习能力他是亲眼目睹的,只是看个几遍,就能上手揭取壁画,一般人可做不到这种程度——虽然揭取壁画的程序并不复杂,但对于力道掌控的要求可是非常高的,一不小心就会将壁画给撬烂了。

    “对了,之前答应过要发给你的那些壁画修复视频,我刚刚已经全部整理出来,打包发到你邮箱里了,你有时间可以看一看。”

    向南一听,顿时大喜,连连说道:“谢谢葛老师,可真是麻烦您了。”

    “你跟我还这么客气做什么?”

    葛东河笑了一下,说道,“我可还等着下次去魔都,等着你请我喝酒呢。”

    向南笑道:“没问题呀,只要葛老师肯来,酒管够!”

    两个人又闲聊了几句,这才挂了电话。

    无论是墓室壁画还是洞窟壁画,在向南看来,实际上还是跟古书画有一定相关联的地方,而且很多洞窟壁画,随着时间的推移,都已经开始慢慢朽化,譬如敦煌壁画,由于地处沙漠干旱的恶劣环境中,风蚀和沙尘的危害严重,窟内壁画正在迅速恶化,哪怕有一批壁画修复师正在日以继日地辛苦修复,也抵不过岁月的蚕食。

    所以,如果有机会,向南还是希望能够多学一点东西,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也许就用得上了。

    但现在这种情况下,想要学习壁画修复是不大现实了,一是没有老师教导,二是没有壁画可以让他慢慢熟悉上手操作。

    光靠看葛东河发过来的那些壁画修复视频,也只能对壁画修复技艺有个大概的了解罢了,想靠看视频就能学会壁画修复技艺,那是不现实的。

    因此,接下来的这段时间里,向南还是打算将重点放在青铜器修复技艺的学习磨砺之上,毕竟,工作室里有一百多件残损不堪的青铜器堆放在那里呢。

    如果能将这一百多件青铜器全部修复完毕,估计他的青铜器修复技艺,也应该能够达到资深修复师的水准了吧?

    心里想着这些事,向南走进卫生间好好地洗了一把脸,整个人顿时感觉清爽了不少,他长出了一口气,似乎这一整天的疲惫全都随着这口气全都吐了出来。

    回房间里收拾了一下,向南便出了门,脚步轻快地往聚餐的酒店走去。

第五百三十二章 向南偷师 (更新完毕)

    来到酒店以后,许弋澄和覃小天等人已经到了,倒是康正勇那些人还没有到。

    “老板来了!”

    “老师!”

    “向老师!”

    看到向南来了,原本坐在包厢沙发上的几个人纷纷站了起来,除了许弋澄和覃小天等人还算镇定,两个实习生都还是有些局促。

    “坐,大家都坐吧。”

    向南笑着伸出手,往下虚按了两下,然后对许弋澄说道,“小许,我们出来聊聊。”

    到了门外,许弋澄跟了上来,笑着问道:“老板,有什么吩咐?”

    “这次古书画修复培训班,我个人感觉效果还是挺不错的。”

    向南看了他一眼,继续说道,“当然了,这只是我个人感觉,过一段时间,我会让康正勇他们去做一个效果反馈。”

    “如果反馈的效果不怎么样,那就算了;如果效果好,那接下来,就很有可能举办古书画修复第二期培训班。”

    顿了顿,向南接着说道,“但在那之前,我想先办一期古陶瓷修复首期培训班,如果要办,到时候就有可能让你们古陶瓷修复室来牵头处理了,你感觉怎么样?”

    “如果老板要把任务交给我,那我肯定会尽量做到最好,毕竟有古书画修复培训班的珠玉在前,一切按照那个模板来就行了。”

    许弋澄低头想了一下,然后有些迟疑地说道,“不过,我可不认识那么多古陶瓷资深修复师啊。”

    并非不认识那么多古陶瓷资深修复师,而是他不好意思去请原来的同事,而且,要是他去邀请,贾昌道也不一定会同意那些修复师请假啊。

    “这个没事,请人的事,由我来负责。”

    向南笑着摆了摆手,说道,“你只要将培训班负责运转起来就好了。”

    许弋澄一听,顿时笑了起来,说道:“只要有讲师,那就没问题了,剩下的事,我来解决。”

    两个人聊了一会儿,康正勇也领着自己修复室里的人过来了,向南将康正勇留了下来,将自己之前说的那番话,又对他说了一遍。

    康正勇自然没什么意见,他说道:“老师放心,等过一段时间,我就安排实习生去做首期培训班的效果反馈调查。”

    顿了顿,他又说道,“其实,我觉得效果应该还是不错的,我之前跟杭鸿军聊过的,他说自己现在修复古书画时,注意力比之前更容易集中了,而且在修复手法上,也学会了尝试不同的方法,在上培训班之前,他是没有这种意识的。”

    “最重要的,还是要看有没有修复技术上的提升,你说的这些并不重要。算了,现在时间还太短,过一个月的样子,再给培训班的学员们打电话问问看。”

    向南看了康正勇一眼,又对许弋澄说道,“不过,古陶瓷修复首期培训班,该准备的,还是要先准备起来。”

    又说了几句,三个人就进了包厢,为两位新加入的同事汪晓鸥和杭鸿军举行欢迎宴。

    由于第二天还要上班,欢迎宴没有闹到太晚,九点不到的样子就散席了,回到家里以后,向南洗了个澡,换了身睡衣,打开笔记本电脑,上网查了一下青铜器修复的相关资料看了起来。

    看完了资料,他便靠在床头,拿出手机开始玩起了水果连连看。

    已经很久没有玩游戏了,这十一关越玩越过不了。

    向南摇了摇头,叹了一口气,“这一年都快过去了,这一关还没过去。”

    真是惨不忍睹啊。

    第二天一早,向南在工作室里逛了一圈,就直接来到了魔都博物馆古陶瓷修复中心。

    刚一进门,正巧老戴刚来上班,看到向南后,顿时一喜,招呼道:

    “哎,向南,今天怎么有空过来?”

    向南笑道:“戴老师,我是来找老师的,他从京城回来了吗?”

    “还没呢。”

    老戴摇了摇头,说道,“应该没这么快吧,才去了两天时间,你找他是有事?”

    “没什么事,就是过来看看。”

    向南摆了摆手,笑道,“我也是有一段时间没见着老师了,要是有急事,我就打他电话了。”

    他可不敢跟老戴说自己正在自学青铜器修复技艺,想找老师帮忙介绍一下博物馆里的青铜器修复专家,老戴要是知道这事,不到中午,文保中心大楼肯定就全都知道了。

    所以,这事还是瞒着一点好。

    “也是。”

    老戴一边点了点头,一边推开修复室的门,问道,“向南,进来坐坐?”

    “今天不了,下次吧,下次有时间,我请戴老师和小乔姐吃饭。”

    向南一边往楼下走,一边说道,“工作室那边还有事呢。”

    “那行,下次再说。”

    老戴点了点头,看着向南下了楼,这才进了修复室。

    离开了文保中心,向南并没有回工作室,而是转到了博物馆大门。

    他这次过来,主要目的还是想进博物馆的青铜器展厅里看一看。

    魔都博物馆的一楼青铜器馆,是海内青铜器第一大藏馆,里面有400多件常规陈列的青铜器重宝,常常让前来参观的游客们驻足、流连忘返,神游在夏、商、周、秦汉五代的青铜艺术瑰宝圣殿里。

    这里不仅有越王者旨剑,还有吴王夫差盉([hé],古代温酒的铜制器具,形状像壶,有三条腿)、吴王夫差鉴,也有大克鼎、李峪牺尊、晋侯酥钟等诸多青铜器重宝。

    这些青铜器文物,在出土之后,或多或少都有些残损,严重的甚至裂成了碎片,在经过了青铜器修复专家们的精心修复后,才让游客们能够欣赏到它们原本的风采。

    而向南来这里的目的,并不仅仅只是为了欣赏这些青铜器重宝,而是为了“看”那些修复专家们,是如何修复这些青铜器的。

    没错,向南准备用右眼的“时光回溯之眼”,让时光倒流,重现这些青铜器文物被修复前的那一段时光,好让自己能够从中“学”到一些青铜器修复的技巧与手法。

    偷师吗?

    算是吧。

    向南咧了咧嘴角,迈开大步,朝魔都博物馆的大门走去。

第五百三十三章 捡漏 (第一更)

    青铜器馆位于魔都博物馆一楼,馆内以深浓墨绿为主色调,木质展柜肃穆厚重,顶部的射灯和柜内的照明幽幽呼应,青铜时代的独特气韵悄然而生。

    此时还早,博物馆里的人数并不多,三三两两的游人徜徉在馆中,或交头接耳,或低声私语,更显得寂静。

    向南缓缓地在馆内行走着,一件一件文物看了过去。

    在一件铭牌上写着“春秋交龙纹鑑([jiàn])”的青铜器前,他站定了脚步。

    这件青铜器他听说过,之前他还没来魔都跟随江易鸿学习古陶瓷修复技艺时,在网上就曾看到过新闻报道,说是“一件距今2000多年的春秋战国时期青铜“交龙纹鑑”,经过魔都博物馆专家16年的努力最终修复”。

    新闻上说的,应该就是这件青铜器文物了。

    青铜鑑流行于春秋战国时期,多用于储水、储冰或洗澡,战国中期以后就几乎消失了。

    此次修复的“交龙纹鑑”是魔都博物馆馆藏青铜鑑中体积最大的一件,由魔都博物馆原馆长、著名青铜器专家牛建东从香江购回。

    这件春秋交龙纹鑑是怎么购回来的?

    花了16年时间,魔都博物馆的专家又是怎么将它修复的呢?

    向南深吸了一口气,右眼之中,“时光回溯之眼”悄然开启……

    上世纪九十年代,当时香江尚未回归,成为了文物走私的重灾区,为了保护国宝,许多博物馆都派了专家在香江古玩街头驻守。

    这一天,一位年约六十多岁,戴着眼镜的矍铄老者将一双手背在身后,笑眯眯地在香江古玩街上慢慢地闲逛着,不时停下来看一看。

    这矍铄老者不是别人,就是魔都博物馆当时的馆长、著名青铜器专家牛建东。

    他此来香江并不是有什么重要的事情要办,而是专程来古玩界走走看看,有机会的话,他当然不介意为魔都博物馆捡个“漏”。

    走着走着,牛建东看到一家门面并不大的古玩店,便转个身走了进去。

    这家并不大的古玩店里,两边的博古架上,乱七八糟地摆满了各种古色古香的老物件,从瓷器鼻烟壶到卷成一卷的古书画,再到绿锈斑驳的青铜器,什么类型的都有。

    但那些青铜器,身为专家的牛建东一眼就能看出来,那上面的绿锈都是假的,这是造假者用漆汁调和沙绿的矿物粉末涂抹而成,凝固之后,硬度和金属质感都不如真器矿化而来的漆皮绿锈蚀状态。

    古玩店的老板也是一个老头,他正坐在店面里头戴着个老花眼镜翻一本书,看到客人来了,也不招呼,只是抬头瞥了一眼,又低下头去继续看书。

    这古玩店每天想要捡漏的人多了去了,但大多数只是来看个新鲜,真正舍得掏钱来买的没几个。

    牛建东看着就不像个有钱人,老板也懒得浪费口水。

    牛建东也不在意,博古架上没看到有什么值得他注意的古玩,他便蹲了下来,看着堆在地上的一堆乱七八糟的古玩。

    看着看着,他的目光忽然被一件青铜器给吸引住了。

    这件青铜器,形状像个装水的大盆,盆沿处有把手,中部錾刻有繁密精美的龙形纹饰。

    经验丰富的牛建东只是细细地看了一会儿,很快就以敏锐的眼光看出了门道,这种容器叫做鑑,其实就是鉴,用来装水的大盆子。

    魔都博物馆本身就收藏了两件“吴王夫差鑑”,而这件交龙纹鑑比它们还要大,它高为45厘米、口径为79厘米、底径为39厘米。

    最重要的是,交龙纹鑑不仅是大,上面的纹饰也极为精美,错综复杂的龙形图案让整件文物富丽堂皇。

    “捡到宝了!”

    牛建东看了看上面的标价,并不高,顿时心里一阵激动,他明白,这老板估计也不知道这件交龙纹鑑是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重器,所以才标价这么低。

    想到这里,他双手撑着膝盖,缓缓站了起来,看了看里面还在津津有味地看着书的老板,笑着问道:

    “老板,这个大盘一样的东西是干什么用的?”

    “不清楚,我只知道它肯定是个古物件。”

    老板抬头看了牛建东一眼,见他似乎是真有兴趣,这才将书放在一边,走了过来,笑道,“老哥有兴趣?”

    “也谈不上兴趣,刚好家里缺个冬天用的炭盆,我看这个就很合适。”

    牛建东抬手指了指放在地上的交龙纹鑑,问道,“能不能便宜点?”

    老板摇了摇头,“便宜不了太多,最多给你抹个零。”

    两个人一番讨价还价,最终牛建东以一个相对而言很便宜的价格拿下了这件春秋战国时期的交龙纹鑑。

    买下这件青铜文物之后,牛建东不敢耽搁,将它小心翼翼地包装好了之后,立刻就运回了魔都博物馆。

    回到博物馆后,牛建东便叫来了青铜器修复师张春君,笑着对他说道:

    “小张,这件交龙纹鑑,就交给你来修复保养了。”

    张春君时年三十余岁,踏实肯干,牛建东对他也很是放心。

    张春君围着这件交龙纹鑑转了几圈,实际上,这件青铜器文物整理上还算完整,只是因为长期积压,上面长了许多有害锈,将交龙纹鑑上的部分纹饰都给覆盖掉了。

    事实上,青铜器表面锈层对器物的影响青铜器在地下受到环境影响,结构会发生变化,表面形成不同色彩的氧化覆盖层,这就是“锈“。

    锈有很多种类:黑色的氧化铜、红色的氧化亚铜、靛蓝色的硫酸铜、蓝色的硫酸铜、绿色的碱式碳酸铜、白色的氧化锡等等,绝大多数属腐蚀产物,其性质比较稳定,它是历史遗存的见证。

    有些锈对青铜器的保存是无害的,称为无害锈。

    文物保护修复准则规定:对于状态稳定、不会继续发展的锈蚀产物,原则上不要求去除。

    但有些锈是有害的,它会缩短文物的寿命,必须清理掉。

    “好,我尽快将它修复保养好。”

    张春君点了点头,让人将交龙纹鑑搬回了青铜器修复室。

    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原以为很容易修复的交龙纹鑑,等到清洗过后,让他大吃了一惊。

第五百三十四章 自制矫形器 (更新完毕)

    在初步清洗过后,张春君顿时就大吃了一惊:

    这件青铜交龙纹鑑,存在着大量不合乎文物保护规范的修复痕迹。

    文物贩子为了能卖个好价格,用很粗劣的手段把它补上了,让人看不清原本的花纹,除此之外,交龙纹鑑的器壁非常薄,平均厚度为1.5毫米,最薄处仅仅只有1毫米。

    “头疼啊!”

    和张春君一起修复这件交龙纹鑑的青铜器修复师小钱挠了挠头,说道,“现在这种情况,只能将文物贩子修复过的地方重新拆开,然后再重新修复了。”

    张春君点了点头,道:“暂时也只能这样了,但这还不是重点,重点在于,这件交龙纹鑑器壁这么薄,要矫正就很麻烦了。”

    青铜器,尤其是年代久远的青铜器,本身就已经被锈蚀得很厉害了,想要将扭曲的器物碎片矫正,一般都是用木锤敲打,器壁厚一点的,用这种方式倒还好一些,像交龙纹鑑器壁这么薄的,力量大了,怕直接给敲裂了,力量小了,又起不到作用。

    张春君又说道:“先拆开和清理一下,看看情况再说。”

    经过对原先不合规范修复处的拆除和清理,“交龙纹鑑”破损为89件碎片,缺损三分之一。

    小钱看着摆了一地的碎片,眼睛瞪得大大的,过了好半天才说道:“这,这怎么弄?”

    “怎么弄?慢慢弄呗。”

    张春君摇了摇头,一脸无奈地说道,“不过,矫形这一道工序,咱们暂时可能还做不了,技术上过不了关,工具也不行,咱们还得先把技术提高了再说。”

    技术怎么提高?当然是多修复青铜器了。

    小钱深有同感地点了点头,他也知道,凭他们俩目前的修复水平,肯定修复不好这件交龙纹鑑的,与其将它修复得不伦不类,还不如多花点时间,去修复其它容易修复一点的青铜器文物,将自己的技术提高来再说。

    而且,说不定过个几年,又有什么新的修复工具出现,到时候再来修复这件交龙纹鑑,那就要容易多了。

    打定主意以后,两人将交龙纹鑑碎片上的有害锈全都清洗干净之后,便将它们归整起来,放到修复室的一旁,一旦条件成熟,随时都可以将它们搬过来修复好。

    一晃十多年过去了,在这期间,张春君也没有闲着,依然每天都在修复室里修复青铜器,但依然没能修复那件交龙纹鑑。

    这一天,博物馆方面送来了一件晋侯蛙鱼纹匜([[yí]])盘,这件青铜器文物已经全都化成了碎片,锈蚀严重,几乎看不出其本来面目,想要修复也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最麻烦的是,这件晋侯蛙鱼纹匜盘盘底也很薄,想要矫正过来,也很麻烦。

    “这件青铜匜盘,也不好修啊。”

    小钱已经变成了老钱,他盯着这件晋侯蛙鱼纹匜盘,皱了皱眉头。

    “不好修,就慢慢修呗。”

    张春君还像十多年前那样,一点也不慌,慢条斯理地将青铜匜盘的碎片初步清理之后,再确定哪些锈需要保留,哪些锈需要清除。

    不仅如此,保留下来的锈还需要进行修整,使它自然、层次分明地分布在器物表面。

    接下来,就是实施晋侯蛙鱼纹匜盘的矫形工作。

    传统的矫形方法,一般有两种。

    一种就是捶打法:如果铜器是圆形、有弧度和凹面的器物,可以根据弧度大小制成不同弧度的铅砧等器具,垫在变形部位,然后用铅锤在反方向锤打,使弧度或凹面逐渐向里收缩或扩散,直到恢复原貌。

    这种矫形方法,主要是针对那些胎质厚、延展性较好、韧性强的青铜器进行局部坑陷的整形。

    另外一种方法,就是模压法。

    这种矫形方法大多采用锡或木制的台钳或液压机上缓缓加压,铜片大约恢复三分之一时,停一段时间去掉压力,检查恢复的变形是否正确,再次加压时需要时松时紧,直到铜器变形部位恢复原形。

    如果去掉压力后还有小的变形存在,又再用锤打的方法去解决。

    模压法主要用于铜胎较薄、韧性好,腐蚀轻的铜器。

    但张春君手上的这件晋侯蛙鱼纹匜盘,铜胎不仅薄,而且还锈蚀严重,延展性不佳,这两种传统的矫形方法,肯定是用不了了。

    该用什么方法来给这件青铜匜盘矫形呢?

    张春君陷入了沉思之中。

    “别想了,下班了。”

    张春君正想得入神,老钱忽然从身后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这事儿也急不来,明天再说吧,咱哥俩好久没一起喝酒了,出去喝点?”

    “好。”

    张春君长舒了一口气,笑道,“天气这么冷,喝点酒活活血。”

    两个人说说笑笑,收拾好工作台上的东西,便一起离开了修复室,往博物馆附近的小饭馆里走去。

    走到路上时,张春君忽然看到一辆小车停在路边,司机正骂骂咧咧地用千斤顶将车子顶起来,准备换胎,原来是他的车胎破了。

    千斤顶?

    扳手?螺纹钉?

    张春君的脑子里忽然冒出了一个想法来,他拍了拍走在前面的老钱,说了一句:“不去喝酒了,我想到办法矫形了,要回去赶个工具,改天我请你。”

    老钱还没听明白张春君的话,就发现对方早已经一路小跑着往博物馆的方向去了,很快就不见了人影。

    愣了好一会儿,老钱才摇了摇头,笑骂了一句:“入魔了这是。”

    第二天一早,等到老钱来到修复室时,忽然发现里面多了一个半人高的大铁桶,不同的是,这个铁桶上浑身都是洞,每个洞里都有一根粗细不一的铁条。

    他好奇地凑上去看了看,问道:“这是干嘛的?”

    张春君抬起头来,黑黑的眼圈证明了他一夜都没睡觉,他一脸得意地笑道:“这是我发明的,多力点加压式矫形器,你看怎么样?”

    “能用?”老钱一脸不信。

    “当然能用。”张春君点了点头,取出一件晋侯蛙鱼纹匜盘比较大的碎片,朝老钱扬了扬,笑道,“你看,这就是证明。”

    老钱伸出双手捧过这件晋侯蛙鱼纹匜盘碎片一看,顿时倒吸了一口气,居然已经矫形完毕了。

    这一个白天,张春君和老钱用这件新设计出来的多力点加压式矫形器试验了好几次,实践证明矫形器在纠正青铜器器形变形这一环节里,有很强的恢复能力,并且比较安全。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张春君又将青铜匜盘的小碎片夹在模具内,放在大台钳中校正,然后对个别缺损铜器片处,用锡补齐。

    通过一系列工作,最终成功地修复了晋侯蛙鱼纹匜盘。

    而此时,张春君的目光终于又投向了放置在修复室里十多年的那件春秋交龙纹鑑上。

    它已经等待了很久了。

第五百三十五章 浑源彝器 (第一更)

    青铜器修复一共有十二道工序,清洗、拆除、除锈、矫型、焊接、翻模、铸铜、刻纹、配缺、补色、打磨、做锈等。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大部分青铜器的修复工作无需使用全套工序。

    春秋交龙纹鑑,它不仅是张春君成为青铜器修复师以来,碰上的难度最高的青铜器文物,也是魔都博物馆唯一一件用足了整整一十二道工序的文物。

    尽管张春君灵光一现,发明了多力点加压式矫形器,解决了器壁极薄、锈蚀严重的交龙纹鑑矫形问题,但仍然还有重重困难在修复之路上等待着他去攻克。

    就比如交龙纹鑑器身有一些地方有缺损,就必须补缺。简单一点的,用铜皮补上去,外面罩一层环氧树脂,环氧树脂上可以着色、补花纹。

    而考究一点的,就要到金属加工厂去专门铸造一块铜,可是一般厂家谁肯做这种小事啊,一个大锅炉,只炼这么小一块铜?

    本钱都要亏到姥姥家里去了。

    无奈之下,张春君只好趁着休息日,到外地去找那些小加工厂,一家一家地问过去。这种活儿也并不是什么加工厂都能做的,还得找到合适又愿意做的小厂才行。

    而且即便找到了符合条件,又愿意承接这种小活儿的加工厂,也不可能一次就能做到刚刚好合适的,有时候还得返厂重来。

    这一来二去,光是为了配缺,就足足花了一两年时间。

    就靠这么一点一点地磨下去,张春君最后还是将这件交龙纹鑑给修复了——从当初牛建东在香江古玩街淘到了这件青铜器文物,并将它带回了魔都博物馆,直到如今张春君将它修复,已经整整过去了一十六年。

    张春君也在这一十六年的过程当中,变成了魔都博物馆青铜器修复室里的“元老”级人物。

    当初跟他一起进入青铜器修复室里学艺的,还有另外三人,他们三人早已经辞职出国闯荡去了,甚至还都改了行,只有张春君一直留在修复室里埋头苦苦钻研修复技术,如今也已成为了青铜器修复专家。

    ……

    “看”到这里,向南缓缓回过神来,短短的几分钟时间,他全程“旁观”了张春君一十六年的青铜器修复生涯,这当中不仅仅有春秋交龙纹鑑的修复过程,还有“吴王夫差鑑”、“晋侯蛙鱼纹匜盘”等数百件青铜器的修复过程,可谓是收获颇丰。

    事实上,虽然说修复春秋交龙纹鑑耗费了十六年时间,但在前面的十多年时间里,张春君自知自身技术不够,而且当时的修复工具也不足以解决交龙纹鑑存在的问题,所以,他一直在等待时机。

    既要磨练自己的修复技术,也要等待日后随着科技的发展,希望能涌现出新的修复工具来。

    因此,真正修复春秋交龙纹鑑,也就是最后的两三年时间。

    话是这么说,可一件文物要修复两三年时间,其实也挺吓人的,一般的人还真未必能熬得住,更别说新闻里说的十六年了。

    感慨了一阵,向南继续朝青铜馆里面走去,看到了一头牛——确切地说,应该是一件被铸造成耕牛造型的青铜器。

    这件牛形青铜器,是春秋晚期的牺尊。

    牺尊是青铜器中器形颇为奇特的一件作品。

    牛腹中空,牛颈和背脊上有三个孔,中间的一个孔里面套有一个锅形器,这个锅形器是可以取出来的,出土时锅上原本应该有盖子,但如今已经不知道丢失到哪里去了。

    从牺尊的结构上来看,这是一件兼可温酒的容酒器:牛背上的锅形器可以容酒,牛颈及背上的空穴可以注水于尊腹以温酒。

    这种特殊构造的商周青铜器,到目前为止仅见此一例。

    牺尊的整体形态稳重,四足短矮,并不完全类似于真牛,但牛首上充满张力的双角、圆瞪的双目保持了真实感,使整个器物并不因为牛足过矮而给人以形象不合理的感觉,堪称艺术造型与实物器用的完美结合。

    最引人注目的是,牛鼻上还有一个索状圆环。这证明早在春秋晚期,中国的驯牛技术已发展出以绳穿牛鼻的方法了。

    据《周礼·春官·司尊彝》记载:“春祠、夏禴([yuè])、祼用鸡彝([yí])、鸟彝,皆有舟,其朝践用两献(牺)尊,其再献用两象尊,皆有罍([léi]),诸臣之所昨也”,即在进行“春祠、夏禴、祼”等重大礼仪活动中都要用到牺尊。

    诗经《鲁颂·閟([bì])宫》中描写鲁僖公为新建的宗庙进行祭祀时,称:“白牡騂([xīng])刚,牺尊将将”,使用纯白和赤色的牛以及高大的牺尊献祭,其场面极为庄重恢弘。

    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来,这件纹饰精美的牛形青铜酒器,实际上是一件珍贵的礼器。

    向南将头靠近展柜,仔细鉴赏这件造型奇特的青铜器,铭牌上的说明文字介绍说,这是浑源彝器。

    事实上,包括牺尊在内,魔都博物馆馆藏之中,一共有12件浑源彝器,是魔都博物馆的镇馆重宝。

    “彝”,是古代先民用于盛酒的器具,也泛指古代宗庙常用的祭器。它是北宋以来金石学中,华夏古代青铜器中礼器的通称,以概括青铜器的功用特点。

    浑源,则是晋省境内的一个小县城,因桑干河的支流浑河发源于此而得名。

    1923年2月,浑源县下辖的李峪村的农民高大富等人偶然发现了几十件青铜器,这批器物器类丰富,造型独特,纹饰精美,一时轰动海内,被称为“浑源彝器”。

    那么问题来了——

    这些出土于晋省境内的浑源彝器,为何会千里迢迢“来”到魔都博物馆?

    出土时的几十件春秋晚期青铜重宝,在魔都只有牺尊在内的12件,剩下的又去了哪里?

    是被这些浑源彝器的发现者高大富私下交易给古董商了,还是另有隐情?

    向南右眼睫毛微颤,“时光回溯之眼”再次开启……

第五百三十六章 这是古董 (更新完毕)

    1923年,旧华夏军阀混战,百姓民不聊生。

    这一年的2月底,春寒料峭。

    浑源县李峪村的一间四处漏风的破房子里,一个面容憔悴的妇人费力地掏了掏放在屋子里的一个米缸,过了好半天,她才直起腰来,一脸苦楚地看着手里大概只有半碗的糙米,对坐在一旁“吧嗒吧嗒”抽着旱烟的丈夫说道:“孩他爹,没米了。”

    “没米你跟我说有什么用?”

    高大富将烟斗往门槛上磕了磕,一脸恼火地说道,“我又不能凭空变出米来!”

    “就,就这点米,咱今天也得饿肚子啊。”

    妻子被凶了一句,眼泪立刻就盈满了眼眶,她颤着嘴唇说道,“咱俩饿一顿两顿没关系,可孩子还病着呢!”

    “唉!”

    高大富抬手一把抓下脑袋上的毡帽,站起身来,拎起门后边一把已经几乎磨平了刃口的锄头往肩膀上一放,又拿过一个破竹篮子挂在锄头柄上,回过头来对妻子说道,

    “我出去转一转,看看别人家的地里还有没有没收干净的红薯或者土豆,实在不行,我就再去看看还能不能挖到野菜。”

    说完,他就将两只手拢在袖子里,缩着脖子出去了。

    神奇的是,那把锄头就那么放在他肩膀上,竟然也不掉下来。

    “孩他爹,小心一点,早去早回!”

    看着高大富急匆匆就出了门,妻子连忙跑到门口,喊了一声。

    这一声喊刚说出口,就被一阵卷地寒风给卷走了,也不知道高大富听没听见。

    高大富扛着锄头,在一眼望去灰茫茫的田野里漫无目的地走着,此刻还未开始春播,田地里哪来的吃食?

    那些饥饿的佃农们,都恨不得将路边都树皮都扒下来吃掉,更不可能会在田地里剩下什么红薯和土豆了,所以,他之前在家里跟婆娘那么说,只是哄哄人罢了。

    还是去村子四周的小山丘里看看,有没有被别人家昨晚下下去的夹子夹住的野兔或者狍子,运气好的话,还能带回去开开荤呢。

    一想到肥美鲜嫩的兔子肉或狍子肉,高大富就忍不住咽了一口口水,连脚下的步伐都快了几分。

    村后的山里面,一棵棵没了叶子的大树,就好像被人插在地上一样,就跟村子里饿了一整个冬天的村民们一样,一副半死不活的模样。

    地面上满是厚厚的枯黄的叶,踩上去软绵绵的,让人感觉心里空空的,一点都不踏实。

    高大富将双手从袖子里伸了出来,握紧锄头,小心翼翼地往前走着,忽然,他听到前方不远处传来一声轻微的尖叫声。

    “有野兔!”

    高大富眼睛一亮。

    野兔一般是不叫的,只有被夹住了感觉到了痛,才会发出尖叫声,那声音听起来有点像婴儿的叫声,“昂昂昂”的。

    “应该离得不远。”

    高大富心里一阵窃喜,果然是有人下了夹子,而且这兔子应该是刚刚被夹住不久,否则的话,也不会这么晚都还没人来取走。

    想到这里,他立刻加快了脚步,可不能被下夹子的人看见,否则的话,就没自己的份了。

    至于别人没了兔子会不会饿肚子……自己一家人都快饿死了,哪里还顾得上别人家?

    走了没多远,高大富果然在前方不远处的一个灌木丛里,看到了一只灰色的肥肥的野兔趴在那儿,一只后脚被锈迹斑斑的铁夹子给死死咬住了,上面满是斑斑血迹。

    看到有人来了,野兔开始拼命挣扎,可惜那只厚重的铁夹子始终挣脱不开,只能看着高大富越走越近。

    “等下再弄点野菜,省着点吃,能吃两天了。”

    高大富心里美滋滋的,几步跑上前去,伸出锄头将想先将这野兔敲晕,然后再带走。

    他还没开始动作,只听得后面有人大喊一声:

    “高大富,那是我下的夹子,你敢?!”

    高大富吓得浑身一颤,就好像自己偷东西被人抓住了一样,他回过头一看,这人原来是隔壁村的马有信,个头又瘦又小,声音倒是挺大。

    马有信脚步飞快,喊出那一声后没一会儿,就赶到了高大富的面前。

    “这野兔是你的?”

    高大富平常虽然胆小,但这会儿都快饿肚子了,怎么可能会让马有信轻轻松松将野兔拿走?

    他伸手一指那野兔和夹子,嗤笑道,“这夹子你说是你下的就是你下的?我还说是我下的呢!”

    “高大富,做人不能这么不要脸。”

    马有信原本就有气,听到这话后就更生气了,“谁不知道咱们两个村里,只有几家有铁夹子?”

    “我就不知道。”

    高大富也豁出去了,昂着头说道,“这本来就是野兔,又不是谁养的,我先看见了就是我的。”

    说着,他一边警惕地看着马有信,一边侧着身子,伸手想要去抓那野兔。

    “你还真不要脸!”

    马有信急了,他家也没米了,老爹老娘就指着他下夹子抓一些野味换钱买米呢,怎么可能让高大富拿走?

    话音刚落,他就整个人朝着高大富扑了过去。

    两个人顿时就倒在地上,扭打了起来。

    两个人打着打着,突然感觉身下的地面往下一陷,高大富的腰忽然被什么死硬死硬的东西狠狠硌了一下,疼得他脸色“唰”地一下就白了,他连忙忍着痛喊道:

    “停停停!不打了,不打了!哎哟,我的腰都要断了!”

    两个人本来也不是为了打生打死,听到高大富喊停,马有信便停了手,一骨碌从地上爬了起来,拍了拍身上粘的树叶渣子,“呸”地一声啐了他一口,说道:

    “你可别想讹我,老子不吃这一套!”

    “我讹你个大头鬼哦!”

    高大富在地上躺了好一会儿才缓过劲来,骂道,“这下面有东西!”

    说完,他一个转身,就趴在地上用手扒拉起厚厚的树叶来,树叶扒开之后,一个黑乎乎、圆滚滚的东西露了出来。

    马有信凑上来一看,眼睛睁得大大的,问道:“这是什么东西?”

    高大富没搭话,他用袖子使劲将这黑东西擦干净,露出了一层青绿色的锈迹,上面还有密密麻麻的花纹,而且这玩意看着不大,却死沉死沉的,他忽然抬头看着马有信,一脸激动地说道:

    “这是古董!”

第五百三十七章 文物贩子 (第一更)

    “这是古董?”

    马有信伸手挠了挠头,他有些听太不懂,并不知道“古董”两个字意味着什么。

    “就是值大钱的东西!”

    高大富显然要比马有信懂得多了。

    这些年虽然天天打仗,但偶尔也会有穿戴体面的城里人来乡下收老物件,他之前还听说过,隔壁村的王寡妇家里的一个盐罐子,就被人用两个大洋给买走了,把邻居羡慕得眼睛都要红了。

    两个大洋啊,能买四十斤糙米了呢,再摘点野菜煮一煮,王寡妇省着点吃,起码两个月饿不着肚子!

    想了想,他伸手指着一旁害怕得卷缩成一团的灰野兔,说道,“起码能买一百只野兔!”

    “一百只野兔!”

    马有信这下懂了,眼睛一下瞪得老大,他伸出黑乎乎的双手曲折手指比划了一下,也没算清楚一百只野兔到底值多少钱,反正不管多少钱,一百只野兔吃完,地里的粮食肯定长出来了。

    “一百只野兔算什么,两百只野兔也不一定能买得了一件这么大一件古董,王寡妇家的盐罐子才多大一点?”

    高大富嘀咕了一句,他将这件黑乎乎、圆滚滚的“古董”小心翼翼地往边上一放,左右看了看,从边上拿过一根枯枝,开始用力地在地上挖了起来,一边挖,一边回头瞪了马有信一眼,说道,

    “还傻站着干嘛?一起来挖啊,说不定下面还有别的古董呢!”

    “哦哦!”

    马有信一听,连忙从腰间掏出一把小刀,蹲在另外一边开始使劲地挖土。

    一直从早上忙活到天快黑了,高大富和马有信两个人居然从地里面掏出了十多件大小不一的古董来,每一件都是死沉死沉的。

    两个人互相看了看,都有点傻眼了,这里怎么会有这么多古董?

    而且,他们俩觉得这地里的古董还不止这十多件,下面肯定还有更多。

    最重要的是,哪怕就只有这十多件,他们俩也搬不走。

    太沉了!

    后村山离村子里并不远,高大富和马有信在山里面挖出了古董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整个村子,哪怕大部分人都是饿着肚子,也都兴奋地打着火把,跑过来看热闹,甚至还想着有没有可能“捞”一两件回家藏起来。

    一个晚上的时间,村里人几乎将这座村后山给翻了一遍土,最终挖出了四十多件各式各样的古董!

    这下村子要发财了!

    第二天,为了尽快打听清楚这批古董究竟有多少价值,村里派了两个人取了一件容易携带的小物件,到市里的古董行里摸摸行情,只有摸清了行情,才能将这批古董卖出高价,不至于被人当了肥羊给宰了。

    事实上,此时正是军阀混战,重要文物大规模流失的时期,两个刘峪村村民带着新鲜出土的古董,懵懵懂懂地在各个古董行里走了一圈,顿时就吸引了海内外古董商们的注意。

    出土当年,专门从事收集华夏古代美术工艺品的F国古董商曹尼克闻风而动,赶赴浑源收购。

    然而,等到他千里迢迢赶到浑源时,却发现县政府已捷足先登,将这批铜器没收国有,并安排在当地图书馆展出。

    “尼克先生,那我们现在怎么办?”

    跟随曹尼克一起来到浑源县的,是曹尼克在华夏的代理人,名叫柳禹东,他原本就是京城的一名文物贩子。

    柳禹东在京城收集的大量国家级文物,大多都是通过曹尼克之手,贩卖到海外各国,赚取了大量的财富。

    “不急,咱们先去图书馆参观一下展览。”

    曹尼克说着一口流利的汉语,一副气定神闲的模样。

    倒不是他不在意这批春秋末期的青铜器文物,而是到了如今这个地步,他着急也没用。

    哪怕他是洋人,也不可能跟有晋系军阀背景的县政府抢古董。

    曹尼克带着柳禹东,在浑源县图书馆参观了一遍“混元彝器展览”,这批制作精美、样式古朴的春秋末期青铜彝器,让他再一次确信,这是一批可以带来巨大利润的古董。

    柳禹东自然也看得出来这一点,离开图书馆以后,他显得更加焦躁起来,追着曹尼克的脚步,问道:“尼克先生,怎么办?”

    “现在去这批古董出土的地点。”

    曹尼克回头看了柳禹东一眼,一脸肯定地说道,“据说,发现这批古董的,是两个农民,你们华夏人爱贪便宜,我就不信,他们会没有偷偷藏起来一两件。”

    曹尼克的话虽然说得很难听,但柳禹东却一点也不在意,仿佛他已经不是华夏人了,他连连点头,赞叹道:“尼克先生高见啊,那咱们就去跟那些穷鬼买,给他们几个大洋,他们就会高兴得发疯。”

    当天下午,两个人便带着两辆马车,直奔刘峪村而去。

    ……

    “那群天杀的,老子辛辛苦苦挖出来的古董,说没收就没收了,一个铜板都没有!”

    高大富蹲在门槛上,一边闷头抽着旱烟,一边恶狠狠地在心里骂道。

    之前他和马有信还以为自己要发大财了呢,谁不知道派出去打听行情的两个蠢蛋,居然引来了县政府的人,一股脑地将古董全都给运走了。

    “大富,家里,家里又没粮了。”

    妻子怯生生地站在身后,低低地喊了一声。

    高大富此刻心情烦躁,一听妻子又在喊粮,顿时一肚子火,吼道:

    “粮!粮!我还能变戏法变出粮来?”

    妻子被他这一吼,眼泪立刻就掉了下来,捂着嘴躲到房间里去了。

    高大富原本就不是什么坏人,看到妻子哭了,又想起才刚刚六岁的儿子还饿着肚子呢,顿时长叹了一口气,拿起锄头准备出门挖点野菜。

    这段时间,山外围的野菜都被挖光了,再往里,说不定就得碰见冬眠的大狗熊,要是惊醒了它,没准就完蛋了。

    要知道,大狗熊被惊醒是会暴怒的,被它一屁股坐下来,不死也得残。

    高大富扛起锄头,正打算出门,迎面就看见了一个长着一对蓝眼珠子的洋人,正一脸笑意地向自己走来,在这洋人的身后,还跟着一个城里来的大老爷。

第五百三十八章 历经劫难 (更新完毕)

    “洋人?”

    高大富看着直直朝自己走来的两个人,在心里嘀咕了一句,“洋人来这穷沟沟干嘛?”

    他还没来得及想明白,对面的那个洋人就笑着开口了:

    “请问,你是高大富吗?”

    高大富下意识地点了点头,“对,我就是。”

    “之前是你先发现的那批古董?”

    曹尼克心中一喜,但面上仍旧不动声色,慢条斯理地说道,“就是如今在县图书馆展出的那一批古董。”

    “是我先发现的。”

    高大富点了点头,他这是第一次看见洋人,心里正惊讶呢,这洋人说起汉话来,怎么说得比他还要好?

    还有,他问这个干什么?难道他想要买古董?

    一想到这里,高大富脑子里就开始急速地转了起来,如果对方真的是要买古董,自己开什么价好呢?

    反正肯定不能低于隔壁村王寡妇家的盐罐子,一件起码也要三个大洋。

    事实上,县政府派人来没收那批古董之前,打听消息的人回来说这是铜器时,村子里的大部分人家就连忙各自挑了一两件拿回去藏起来了,哪怕卖不出去,等过一段时间请几个铜匠,将这些铜器熔掉,那也能换不少铜板啊。

    至少,撑个半年不饿肚子,肯定是没问题的。

    “我来自遥远的F帝国,叫曹尼克,是来拯救你们华夏穷困的百姓的。”

    曹尼克脸上浮现出悲天悯人的神色,竖起一根手指,认真地说道,“如果你家里有之前挖出来的古董,一件给你五个大洋!”

    “五个……大洋!”

    高大富满嘴干燥,他使劲咽了咽口水,生生忍住了自己差点答应下来的冲动,咬了咬牙,说道,“太少了,八……不,十个大洋,一件!”

    “成交!”

    曹尼克点了点头,开心地笑了起来。

    别说十个大洋,就是一百个大洋,他也赚大发了,这批古董要是顺利运到欧洲,价格起码翻了百倍不止。

    但他开心的不是这件事,而是他之前猜对了,这群农民居然真的藏了一部分“浑源彝器”。

    这下,真的要发大财了。

    “……”

    高大富听到这洋人应得这么爽快,顿时后悔了,他知道肯定这古董肯定不止这个价,他皱着眉头想着是不是反悔一次,又或者,干脆将自己藏起来的古董拿到市里去卖个高价?

    “高大富,你可不要贪得无厌!”

    正想着,只见这洋人身后的那个城里老爷脸色一沉,阴恻恻地低声喝道,

    “我不但知道你家在哪儿,还知道你家里还有个婆娘和六岁的儿子!”

    高大富听了这话,只觉得一股冷气直窜头顶,顿时知道,对面站着的,可也不是什么好人。

    他本就是欺软怕硬的小角色,此时哪里还敢争辩,立刻转身回到屋子里,搬出来了两件藏起来的“浑源彝器”。

    曹尼克一见,顿时迎了上来,左看看右看看,没一会儿,就哈哈大笑了起来。

    “我说话算话。”

    曹尼克大方地从口袋里掏出一个钱袋来,扔给了高大富,“两件古董,二十个大洋,你自己数数。”

    高大富颤着双手捧着这沉甸甸的钱袋子,眼睛里看到的却是白花花的米面——

    终于可以吃顿饱饭了!

    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曹尼克和柳禹东两个人分别行动,跑遍了附近几个村子,将藏在这些农民家中的古董全都“高价”收走了。

    “这回真的赚大了。”

    柳禹东看着摆在面前的二十多件“浑源彝器”,激动得满脸通红,他看了看曹尼克,说道,“可惜,被县政府没收的那一批古董,咱们拿不下来了。”

    “不着急,咱们先将这批运出去处理掉再说。”

    曹尼克轻轻抚摸着这一件件古董身上精美的纹饰,淡淡一笑,“他们早晚也会卖的,现在没卖,只是价钱不合适而已。”

    1924年,曹尼克将这批二十多件“浑源彝器”辗转运到了F国,并在巴里赛努奇博物馆的“李峪古青铜器”特展上惊艳亮相,赢得了世界性的声誉。

    此后这批器物被曹尼克陆续出手,星散于欧、米、倭等国博物馆,其中,F国吉美博物馆独得十五件精品,成为世界上收藏“浑源彝器”最多的博物馆。

    就在同一年,没收了多数器物的浑源县政府组织了“浑源彝器处置董事会”,宣布为“振兴农村经济”公开拍卖这批艺术品。

    曹尼克闻讯之后,和代理人柳禹东一起,星夜赶回了浑源县,以五万大洋的价格中标,并签订了收购合约。

    然而,让曹尼克无语的是,当他于1925年前往浑源提取这批“浑源彝器”时,竟然发现这批高价拍来的“浑源彝器”,全部都是赝品!

    “这……怎么会这样?”

    柳禹东看着面前这批赝品彝器,一脸震惊。

    “简直就是欺诈,我要告他们!”

    曹尼克此刻早已没有了以往的绅士风度,气得脸色铁青,以前他凭借着洋人的身份,在华夏一向是畅通无阻,无往不利,谁知道居然会在浑源县这样一条阴沟里翻了船?

    然而,虽经旷日持久的外交及法律交涉,终因当时华夏战乱不息,政局日变,这次拍卖最终变成了一次流产的交易。

    曹尼克也没有办法,只能吃了这个哑巴亏。

    七年之后,1932年,“浑源彝器处置董事会”决定再次拍卖这批器物,最终以29万元的高价被著名古董商何柏伟所得,并暂时存放于京城的一家大钱庄之中。

    何柏伟,二十世纪初国际著名的文物贩子、大古董商,将许多华夏国宝级的文物贩卖至国外,包括华夏艺术史上最伟大的杰作之一,昭陵六骏中的“飒露紫”和“拳毛騧([guā])”。

    由于抗战的形势日益紧迫,加以诸多爱国人士闻讯后的奔走呼吁,何柏伟的这批古董未能及时出手,大部分于烽火硝烟之中,静静地等到了抗战的胜利。

    而这一批“浑源彝器”,也在此期间,被何氏辗转从京城运到了魔都。

    1948年,何氏在魔都的代理人将这一批“浑源彝器”伪装成“仿古品”,趁着夜色悄悄地运到了海关码头准备出境,却由于被媒体发现并大肆宣扬。

    “国之重宝,岂可落于西夷之手?”

    魔都新闻界和文化界的名人们,纷纷发声谴责,一时间魔都上下群情激愤,令何氏在魔都的代理人焦头烂额,而这批“浑源彝器”的出境也顿时受阻。

    在魔都各界的一再吁请之下,市政府于1948年9月28日派当时的魔都市博物馆馆长等多人至海关库房逐箱开验,并将文物造册扣留,使得这批历经劫难的国宝,最终留在了故土。

    1952年,魔都博物馆成立,包括牺尊在内的十二件“浑源彝器”落户于此,成为该馆的镇馆重宝。

第五百三十九章 扛不住啊 (第一更)

    看到这里,向南在叹息的同时,又忍不住庆幸。

    在新华夏成立之前的那段兵荒马乱的日子里,被国内外那些古董商、文物贩子们贩卖至海外的文物珍宝,又何止是那一批“浑源彝器”?

    牺尊等十二件文物,能够在当时的环境下,被拦截下来变成魔都博物馆的镇馆重宝,已经是不幸中万幸了。

    感慨过后,向南收拾好心情,继续朝前走去,“看”过了西周时期的古父己卣([yǒu])和战国晚期的镶嵌云纹敦,也“看”到了春秋早期的秦公镈([bó])、西周晚期的晋侯酥钟,还看到了商朝晚期的家爵和夏朝晚期的束腰爵。

    在这些青铜器文物中,他不仅“看”到了荡气回肠的历史,也“看”到了不同时代的文物修复师们修复青铜器的手法与技巧,甚至修复工具的制作。

    由于每个文物修复师的修复手法与习惯并不一样,因此,很多修复工具都是根据文物修复的需要,自行制作的。

    就比如多力点加压式矫形器,实际上也是魔都博物馆青铜器修复专家张春君为了给器壁极薄、锈蚀严重的青铜器矫形,而专门设计的。

    修复工具暂且不论,单单是向南“看”到这些修复手法和技巧,也并不是拿来就能用的,这些修复手法和技巧,还需要向南融会贯通,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最终将它们变成自己的修复手法和技巧。

    这需要很长一段时间,以及不断刻苦地锻炼。

    在青铜器馆里耗费了一整个上午的时间,向南走遍了场馆的每一个角落,一直到肚子开始“咕咕”直叫,他才恋恋不舍地离开了这里。

    出了魔都博物馆的大门,向南先找了个地方随便吃了点东西填饱了肚子,之后并没有回到工作室去,而是回到了租住的地方,继续开始练习锡焊技术。

    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向南都留在家里,按照之前“看”到的修复手法,开始尝试着修复一些青铜器仿制品。

    这些仿制品并不难找,在魔都的一些古玩店或者古玩街的地摊上,多的是这种按照文物的形制仿制出来的赝品,最关键的是,它们还被人刻意做旧了,拿来练手最是合适不过。

    至于工作室的事,如今两个修复室都各自有了主任,日常工作自然都由他们来安排,真有了什么重要的事情,他们也会打电话给自己。

    就这样,向南整日躲在家里的修复室中,开始钻研青铜器修复技艺,仿佛又回到了一年前,刚刚来到魔都学习古陶瓷修复技艺时的日子。

    疯魔而又充实。

    ……

    京城,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与考古司。

    坐在办公室里的司长姜岚霖拿着手上的一份传真,有些发愣。

    几天之前,F国国立图书馆发来请求,声称《圆明园四十景图》因长时间未能得到保养而有所残损,请求华夏方面派遣古书画修复专家前往F国进行修复。

    当时,副司长欧阳春拟定了三个在国内享有盛誉的专家人员名单,姜岚霖因为觉得向南年纪太轻,便将向南的名字给拿掉了,换了另外一名老成持重的专家。

    当然,姜岚霖当初拿掉向南,也是为了避免麻烦。

    因为向南并不在体制之内,如果要将其调派到F国去修复文物,其修复费用问题不好界定。

    谁也没有想到,当这份修改后的名单递给出去后,F国国立图书馆反馈回来的意见,居然是——

    “能否邀请贵国那位曾经修复了华夏国宝《千里江山图》的年轻修复师向南一起前往F国?有什么要求,我们图书馆方面,会尽量满足。”

    “所以,我当初是太多事了,不应该把向南的名字拿掉?”

    姜岚霖看着手上的这份传真,苦笑着摇了摇头,然后拿起办公桌上的电话,拨了一个内线号码,说道:“请欧阳司长来我办公室一趟。”

    没过多久,欧阳春就急急忙忙地赶了过来。

    姜岚霖伸手示意他坐下来,然后把那份来自F国国立图书馆的传真递给了他,无奈地笑道:

    “看来,F国国立图书馆方面是早就盯上了向南,这可不是什么好事啊。”

    “嗯?”

    欧阳春诧异了一下,在办公室一侧的沙发上坐了下来,飞快地将那份传真看了一遍,然后问道,

    “司长是担心,F国国立图书馆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他们拿《圆明园四十景图》残损需要修复为由,让咱们将向南派遣过去修复,然后他们利用这段时间,用高薪诱惑,将向南给留下来?”

    “嗯,以前又不是没有发生过这种事。”

    姜岚霖屈指在桌面上轻轻敲了几下,说道,“除了曾经被我华夏文化深刻影响了的几个周边小国之外,海外其他国家根本培养不出古书画修复师,因为他们只知道华夏古书画价值连城,却根本理解不了华夏古书画的艺术风格。”

    “前些年,海内外的博物馆也不知道用高薪吸引走了多少咱们辛辛苦苦培养出来的古书画修复师,太可惜了啊。”

    姜岚霖无奈地摇了摇头,华夏本土的文物修复师还有一个很大的缺口,那么多文物都堆在博物馆的仓库里来不及修复,怎么可能愿意让人才外流?

    可国外博物馆用高薪来吸引人才,即便他们是主管部门,也没有任何办法。

    总不能强行将人留下来吧?

    再说了,如果他们真一心想走,留也是留不住的,华夏的经济水平近些年来尽管发展迅速,但跟西方那些发达国家是比不了的。

    不过,让姜岚霖感到庆幸的是,出走的毕竟只是极小一部分人,绝大多数文物修复师依然能够抵得住金钱的诱惑,踏踏实实地留在国内,为祖国奉献自己的才华。

    当然,一般的修复师如果要走,姜岚霖也懒得理会。

    只是这向南……他才22岁!

    可他如今就已经是古书画修复和古陶瓷修复双料专家了,而且他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无论是在古书画修复领域里研究出了“向氏‘珠联璧合’”修复技术,还是在古陶瓷修复领域里完美修复了宋代曜变天目盏,他都可以当得上是国内第一人。

    这样一个比天才还要天才的人,怎么可能舍得让他离开?

    再说了,在很早之前,孙福民、刘其正,还有江易鸿这些人,就向姜岚霖报备过了,千万要警惕国外的那些博物馆用高薪将向南给“挖”走。

    这要是让向南走了,那些老头老太太们不得闹翻了天?

    一想到这里,就连作风一向是雷厉风行的姜岚霖都忍不住打了个寒颤。

    扛不住啊!

第五百四十章 这下稳了 (更新完毕)

    办公室里一阵沉寂。

    “向南就算去了F国,应该也不可能被人留下。”

    过了好一会儿,欧阳春才有些迟疑地开了口,他抬头看到姜岚霖一脸不信的样子,随即问道,

    “要不,我去探探口风?”

    “嗯,探探口风也好。”

    姜岚霖想了想,点了答应了,她提醒道,“顺便问一下,如果他要去F国国立图书馆修复《圆明园四十景图》,修复费用该怎么提就怎么提。”

    这件事,她没想过要阻止。

    F国国立图书馆指定要向南前往是小事,她完全可以用向南最近太忙去不了敷衍掉,重要的是,她不想替向南做决定。

    如果向南真心要走,即便这回能将他留下来,下次也一样阻挡不了。

    再一个,去一趟国外也不是没好处的。

    就说F国国立图书馆里,就藏有很多华夏外流的国宝级文物,除了《圆明园四十景图》之外,还收藏敦煌文物达1万多件,包括北魏的绢写本、隋朝的金写本、唐代的丝绣本、唐代金书、明万历刻本、大清万年地图等。其中敦煌书画的三种唐拓本均为孤品、稀世珍宝。

    这些文物,不到图书馆里去看真迹,完全体会不到华夏古代艺术的璀璨,也不可能理解华夏文化的博大精深。

    因此,姜岚霖不可能阻止向南出去,甚至还希望向南能够往外面多走走,多看看这些收藏在海外博物馆里的华夏古代艺术瑰宝。

    只有这样,向南的修复技术才会更加精湛,也才能更加深刻地理解到祖国的伟大。

    收回思绪,姜岚霖发现欧阳春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离开了,她才笑着摇了摇头,不去想这件事了。

    她虽然没见过向南,但也听欧阳春等人说了很多关于向南的事,她相信向南,会做出正确的事。

    ……

    “什么?要去F国国立图书馆?”

    向南皱了皱眉,说实话,这段时间他正在努力钻研青铜器修复技术,这就好像登山爱好者攀爬珠穆朗玛峰一样,眼看着就要登上山顶,一览众山小了,这时候忽然有人让你下山,自然是满心不愿意。

    “是F国国立图书馆指明邀请你的,他们联系不上你,就通过我们这边了。”

    欧阳春在电话里听不出向南的语气,要是他知道向南不愿意去,肯定高兴坏了,因此,他又补充了一句,“是他们馆藏的《圆明园四十景图》残损了。”

    “《圆明园四十景图》?!”

    一听到是这幅国宝级文物,向南眼睛一下子瞪大了,顿时将正在钻研的青铜器修复技术扔到了一边,青铜器修复技术回来了还可以继续努力,可这《圆明园四十景图》,可不是随时随地就能够近距离接触得到的啊,脑子飞快地转了一圈,他立刻说道,“我去!”

    “嗯?!你答应要去了?”

    欧阳春心里一阵纠结,语重心长地说道,“向南啊,我只是征求一下你的意见,不过我有点担心啊,你要是去了F国,那你的那个工作室的工作,怎么办?别忘了,你可是老板!”

    “欧阳司长放心,工作室的工作,我会安排好的。”

    向南对着话筒笑了笑,说道,“再说了,如果只是修复一幅《圆明园四十景图》,用不了多长时间我就能回来了。”

    哦,原来还是想着回来的。

    欧阳春顿时放心了不少,他开玩笑似的说道:“如果真去了,可别被国外的繁华迷花了眼啊。”

    “怎么可能?”

    向南笑了起来,说道,“难道魔都不繁华吗?再说了,我这工作室里还有十多张嘴等着我养活呢。”

    “哈哈,跟你开玩笑的。”

    欧阳春也笑了,他想了想,又假装随意的样子,问道,“对了,我记得当初你去米国给那个收藏家亚历克斯修复古陶瓷时,是收了两件国宝级古画的,这次要是真能去F国,你打算要什么?”

    “这个……”

    向南一下子倒还真答不上来,话说之前去米国,那两幅古画的报酬,可是亚历克斯自己主动提出来的,现在让他来提,好像不怎么厚道啊。

    有点不对劲。

    向南自认自己的修复费用,还不至于高到需要用国宝级文物来支付的程度,可欧阳春为什么还提这一茬?

    有点想不通啊。

    想不通,向南便懒得去费脑子,说实话,如果不是欧阳春提起的《圆明园四十景图》让他有了点兴趣,他原本就没想过要去F国。

    因此,他干脆开玩笑似的回了一句,“要不,欧阳司长帮忙问问对方,愿意拿什么文物来支付我的修复费用?”

    “啊?啊,行,没问题!”

    让向南没有想到的是,欧阳春二话不说,就痛快地应了下来,“你说得没错啊,是得先问问,谈好了修复费用,咱们再考虑去不去的问题,毕竟这事是他们求咱们嘛,对不对?”

    我就这么随口一说,你居然当了真?

    向南愣了好半天,还没想好说点什么,欧阳春就兴冲冲地又说了一句,“那个,我先去联系,等有了确切消息,再通知你!”

    说完,他就“啪”地一声挂了电话。

    就……这样挂了电话?我话都还没说完呢!

    向南听着手机话筒里传来“嘟嘟嘟”的忙音,有些哭笑不得,想了想,还是摁掉了电话。

    随他去吧,能去看一看《圆明园四十景图》真迹,那当然是最好,去不成的话,也无所谓,刚好他也正忙着练习从魔都博物馆里“偷学”来的那些青铜器修复技术呢。

    向南最大的优点,就是不为还没有发生的事情而困扰。

    他将手机放在一边,又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水,然后很快就将这件事抛在了一边,埋下头来,继续开始修复青铜器赝品。

    而另一边,挂了电话的欧阳春已经有点喜不自禁了。

    从这番通话里,他基本上已经可以确定,既是F国国立图书馆想要高薪聘请向南,向南也不会舍下他的工作室,而留在国外打洋工的。

    但他没想到,向南居然还帮他加了个保险!

    这一下,那是真的稳了。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21760/ 第一时间欣赏我为国家修文物最新章节! 作者:十三闲客所写的《我为国家修文物》为转载作品,我为国家修文物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我为国家修文物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我为国家修文物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我为国家修文物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我为国家修文物介绍:
现实与历史的交错中,谁能触及国宝文物深藏的秘密? 
我睁开时光之眼,看见了这样一个世界:权谋、艺术、战乱、马蹄与火光…… 
华夏五千年的璀璨文明,被腐朽的画卷、铜锈密布的铜器、支离破碎的陶瓷所掩盖。 
他们在时光的流逝中等待,等待着再次绽放出闪耀世界的光芒。 
我叫向南,我为国家修文物。
我为国家修文物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我为国家修文物,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我为国家修文物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