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现代都市我为国家修文物TXT下载我为国家修文物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我为国家修文物全文阅读

作者:十三闲客     我为国家修文物txt下载     我为国家修文物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五百五十六章 我不跟外国人计较 (第一更)

    “加利特啊,向南,答应他,答应他!”

    第一次,邹金童在翻译结束之后,又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作为一个翻译来说,这是违背了职业道德的。

    但看在他这段时间一直表现良好,又愿意带自己在这远离祖国的地方吃上一口鲜香味美的华夏美食,向南决定原谅他。

    向南清了清嗓子,说道:“加利特先生,我很同情你的遭遇,但是……”

    “哦,不!请等一等!”

    加利特脸上的表情有些焦急,他抬起手来阻止向南继续往下说,然后说道,“向先生,您能不能先听一听我需要修复的文物都是些什么?”

    向南一愣,下意识地点了点头,说道:“你说。”

    “博物馆起火的那一层,我藏着价值最高的一批文物古董,数量不多,一般游客都是上不去的。”

    加利特有些心疼地回忆着,随后说道,“那里光是华夏古代艺术精品,就有好几件,比如苏轼的《木石图》、王蒙的《稚川移居图》、赵孟頫《致郭右之二帖卷》手卷,还有清乾隆珐琅彩古月轩锦鸡图双耳瓶……”

    “这些都烧坏了?”

    向南没等到他说完,就打断了他的话,没办法,他实在是听不下去了。

    不说其他的,光是加利特现在说出来的这几件书画,还有那只珐琅彩双耳瓶,拍卖价最低都上亿了,尤其是苏轼的那幅《木石图》,在世界艺术史上,都代表了一个惊天动地的转折。

    这可都是国宝级文物啊!

    “都烧坏了,虽然都有单独存放在密封展柜里,但起火的地方,就在那一层。我并不懂文物修复,所以想请向先生去看一看,还能不能修复。”

    加利特神情沮丧,他见向南脸色似乎有些不好看,连忙解释了一句,“向先生,我的博物馆里,所有的文物古董,都是通过拍卖会得来的。”

    说着,他还故意看了一眼还放在长案上的那幅《圆明园四十景图》,意思再明显不过了。

    “去看看吧。”

    邹金童走到向南身边,低声说道,“反正现在也到下班的点了,咱们别留在这里影响别人下班,再说了,去看看情况也好,到底要不要帮加利特修文物,到时候再说咯。”

    向南抬头往门口一看,果然,那两个守在门外的图书馆工作人员不时地探头进来看一看,脸上已经露出了不耐烦的表情,只是阿德里安还在这里,他们不好发作罢了。

    于是,他点了点头,对身后的邹金童说道:“那你跟他说,咱们现在去看看,问他方不方便。”

    “这么着急?不用吃晚饭的吗?”

    见向南没有搭理他,邹金童只好将向南的意思转述给了加利特。

    加利特看到向南愿意先去看看,顿时大喜过望,拿出手机先打了一通电话,然后等向南和邹金童收拾好长案上的东西后,便率先往楼下走去。

    到了一楼,阿德里安还有事情,自然不方便跟着去看热闹,和向南等人告别之后,又回了自己的办公室去了。

    向南和邹金童则坐上了加利特的车,径直离开了图书馆。

    博物馆那边刚刚经历了火灾,四处一片狼藉,因此,在大火被扑灭之后,里面的所有文物、古董全部被加利特转移到了他的庄园里。

    加利特的庄园,位于巴里斯东部城郊的一座农场中央,背靠一片枝繁叶茂的阔叶林,四周是一片深绿色的草地,远离了喧嚣的市中心,显得格外静谧。

    车子缓缓开进了庄园里,然后在大门口前的花圃旁停了下来。

    向南等人下了车之后,加利特微笑着伸手做了一个请的手势,优雅地说道:“向先生,欢迎光临我的城堡。”

    向南看了一眼这栋三层高的法式尖顶城堡,心里暗暗咋舌,脸上却是不动声色,他笑着点了点头,抬脚往前走去。

    邹金童紧跟其后,他尽管在巴里斯留学多年,但也没有见过能登得上全球富豪榜单的加利特,更别说进他的家门了,因此,他对眼前的一切都显得很好奇,一进来就开始东张西望起来,就好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一样。

    加利特微微一笑,脚下快走了几步,来到向南的身侧,用一副商量的语气说道:“向先生,现在已经到了晚餐的时间,咱们还是先吃饱了肚子,再去看那些文物吧?”

    “也好。”

    向南想了想,点了点头,说道,“那就先谢谢加利特先生的晚餐了。”

    “哈哈,不用客气!”

    加利特开怀大笑起来,他很欣赏向南这种爽快的性格,和他以前接触过的华夏人不一样,明明心里很想要,嘴上却总要推辞再三,他说道,“你是亚历克斯的朋友,那也是我的朋友!”

    “我和我家里人,都是住在博物馆附近,那里是市中心,生活、工作都会方便很多,这座庄园,都是休假时才会偶尔过来住一住。”

    来到了餐厅,加利特先安排向南和邹金童坐好之后,自己才在一侧坐了下来,然后才解释道,

    “这次博物馆失火,我收藏的那些文物古董,市中心那边一时间腾不出地方来安置,便只好全部运送到这里来了,而且这里的安保措施会更好一些。”

    顿了顿,他有些期待地看着向南,问道,“向先生,我的那些被火灾损伤的文物古董,都可以修复吧?”

    “抱歉,加利特先生。”

    向南看着他的眼睛,一本正经地说道,“我必须看到那些文物受损的情况,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

    “哦,我理解,我理解。”

    加利特连连点头,苦笑着说道,“是我太心急了,按照你们华夏的古话来说,是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邹金童一边翻译,一边努力地憋着笑,看他那模样,估计憋得很辛苦。

    要不是对面坐着的是加利特,估计他就不憋了。

    向南则是一脸无语——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是用在这里的吗?

    算了,你是外国人,我不跟你计较,我当没听见。

第五百五十七章 价值连城的文物 (更新完毕)

    “谢谢加利特先生的晚餐,我想,现在我们可以去看一看那些受损的文物了。”

    向南虽然看着平静如常,实际上已经心急如焚了。

    那幅苏轼的《木石图》究竟伤得怎么样?

    王蒙的《稚川移居图》、赵孟頫的《致郭右之二帖卷》,是被烟熏火燎了,还是被烧塌的重物刮伤、划破了?

    还有那只清乾隆珐琅彩古月轩锦鸡图双耳瓶,应该不会破碎了吧?

    因此,吃过了一顿丰盛或者说堪称奢侈的晚餐之后,他便迫不及待地向加利特提了出来。

    “当然,当然可以。”

    加利特是求之不得,他从座位上站了起来,说道,“所有文物、古董,都安置在了三楼,我来给向先生带路。”

    说完,他便转身朝前走去。

    向南和邹金童慢慢地跟在后面,沿着木制楼梯一直走上了三楼。

    在三楼的楼梯口处,有两个彪形大汉站在那里,应该是加利特请来看管这些文物、古董的人,一看就是很能打的那种,连看人的眼神都是冷冰冰的。

    加利特和那两个人打了声招呼,然后又从口袋里掏出一把特制的钥匙开了门,门打开后,又是一道铁门,加利特伸出右手大拇指,验证了指纹,只听得“滴”地一声,铁门应声而开。

    “又是特制钥匙,又是指纹验证。”

    邹金童站在向南的身后,低声嘀咕了一句,“还真是重重防护啊。”

    向南心说,这不是废话吗?单单那之前加利特说的那几件华夏文物,起码就价值十亿元以上,更别提还有更多其它各类文物了,不说上百亿,几十亿肯定是有的。

    最重要的是,这不仅仅只是钱的问题。

    像他们这些超级富豪,建私人博物馆收藏各种价值连城的艺术品,大多是因为爱好,更是一种精神寄托。

    这辛辛苦苦了大半辈子收集来的宝贝要是被人偷了或是抢了,加利特说不定就一口气上不来,直接翘辫子了。

    所以,再多再严密的防护,都不会显得过分。

    门开了之后,加利特便微笑着朝向南伸了伸手,说道:“向先生,请!”

    “好。”

    向南和邹金童两个人拾阶而上,跟在加利特的身后,走进了安置那些价值连城的文物、古董的三楼。

    城堡的三楼并没有分隔房间,而是一个巨大的会场式的设置,足足有四个篮球场的大小,此刻,这里面摆满了各式各样的文物古董,有华夏的,也有欧洲的,还有其它地方的珍宝,摆得到处都是。

    “这里原先是我们家族举行酒会的场地,暂时我也只能找到这个地方,来安置我的这些宝贝了。”

    加利特指着这个会场,有些歉意地向向南解释道,“那间博物馆,我已经让人连夜整修,重新改造,决不能再出现类似的事故了。”

    向南点了点头,没有说话,而是慢慢向前,一件文物一件文物地看过去。

    在左手边的桌子上,放着一尊铜像人首,是一个年轻的西方人,名叫奥古斯都,是凯撒的甥外孙及养子,古罗马帝国开国皇帝,统治罗马长达40年,是世界历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在奥古斯都铜像一侧,摆放着古y度文物《‘佩什瓦’马达夫拉奥之妻拉马白殉夫仪式图》纸质水粉画。

    这幅画是记录萨蒂习俗的,y度吠陀时代称“贞洁女人、殉夫之妇”为萨蒂。如今这种习俗已经被当地法律严令禁止。

    在往前,墙壁上挂着一幅克劳德·莫奈的油画《绽放的睡莲》,旁边的地上,则是一尊约1米多高的唐三彩罗汉坐像。

    ……

    “加利特先生的收藏,真是丰富。”

    向南走了一圈,回过头来,看着站在一边的加利特,满含深意地说了一句。

    在这里面,大多都是铜像、陶瓷、石像等一些不容易被水火侵蚀的文物,上面沾染的一些水渍、黑灰只需要拿抹布擦一擦,再涂抹一层无害的防护液就基本上没什么问题了。

    受损伤最严重的,还是那些纸质画作,还有古陶瓷文物。

    油画,向南不是不会修复,只是不太擅长,达不到华夏古书画的修复水准,这些是欧洲的艺术中心,除去那些博物馆中的油画修复师之外,还有无数个画廊,画廊里自然也是不缺油画修复师的,所以,用不着他来操这个心。

    他刚刚仔细观察了一下自己关心的那几件华夏文物,苏轼的《木石图》、王蒙的《稚川移居图》,以及赵孟頫的《致郭右之二帖卷》,由于身处起火的博物馆顶层,在高温的炙烤下,整个书画的纸质已经完全碳化,如今是因为被自动灭火系统里的水雾淋湿了,所以看不出来什么,等到水分干燥之后,稍稍一碰就会碎成粉末,到了那时候,真是救也救不回来了。

    所以,这三幅价值连城的古字画,都需要更换命纸和覆背纸,而且操作起来并不容易。

    至于那只清乾隆珐琅彩古月轩锦鸡图双耳瓶——还真是被自己料到了,已经被烧塌的重物砸碎了,他只看到一堆碎瓷片。

    除了这四件价值连城的文物之外,还有其他几件同样价值不菲的,如清雍正珐琅彩花鸟纹玉壶春瓶、宋克草书《杜子美壮游诗》手卷、唐寅《石林消夏图》立轴等五六件文物,大多都有些损伤。

    “向先生……”

    加利特满含期待地看着向南,这两天时间,他的身体和精神都遭受了巨大的考验,如今他最希望听到一个好消息,让自己紧绷的神经好好放松一下,否则的话,他真怕自己一不小心就崩溃了。

    “里面的华夏古书画,还有哪些残损的古陶瓷器,都需要修复。”

    向南将自己看到的情况详细给加利特解说了一遍,然后一脸惋惜地说道,“可是很抱歉,受损的文物太多,而我后天就要回国了。”

    “不不不!”

    加利特急了,他早已经从老朋友亚历克斯那里得知了向南的文物修复水平,之前还在庆幸向南就在巴里斯呢,现在这种情况下,他怎么可能让向南离开?

    他一脸焦急地说道,“主要向先生愿意留下来帮我修复那些文物,费用的问题,您不用担心!”

第五百五十八章 宋徽宗《瘦金千字文》 (第一更)

    “加利特先生,你误会了,不是酬劳的问题。”

    向南皱了皱眉头,有些为难地说道,“我确实是要回国……”

    国内还有那么多事在等着他呢,如果他留下来为加利特修复这些残损的文物,没个半个月时间,肯定是走不了的。

    工作室里那些指定要他修复的文物,虽说拖几天没什么大问题,可也不能太过分了,要不然的话,以后的工作还怎么开展?

    “向南,答应他,答应他!”

    邹金童都急死了,翻译完向南说的话后,又立刻低声说道,

    “这么多国宝级文物,机会难得啊!再说了,这些文物虽然被加利特先生买下来私藏了,但你能眼睁睁看着咱们华夏先祖们遗留下来的宝贝,就这么毁了吗?”

    也真是难为邹金童同学了,在罗曼语和汉语之间,居然切换得如此流利。

    向南听了他的话,也是一阵为难。

    事实上,他也正为这件事纠结着呢,走是真心想走,可他真的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些华夏文物,慢慢毁掉吗?

    “向先生,我之前粗略地了解了一下,按照您工作室里的修复费用标准,是抽取修复后的文物价值的10%。”

    加利特没打算用“亚历克斯的朋友就是我的朋友”这样的话来挽留向南,朋友是朋友,生意是生意——没错,他就是打算用钱来“买”向南的劳动力。

    “我这十件华夏古书画和古陶瓷器物修复好之后的价值,大约是原价值的八成左右,即12亿,那么,修复费用应该是1.2亿。”

    “我也从亚历克斯和阿德里安那里知道,向先生您一般只收取华夏文物作为修复费用。”

    加利特在文物古董之间慢慢游走了一圈,然后抬头看向向南,说道,“我愿意将宋徽宗赵佶的《瘦金千字文》设色纸本镜心作为修复酬劳,请求向先生为我修复文物。”

    事实上,加利特也知道,他的这些残损文物,也并不是非要向南来修复不可,他完全可以用高酬劳从华夏请一批专家来修复这些难得一见的国宝级文物。

    但一来那些修复水准能达到向南这样的专家,大多垂垂老矣,能不能坚持修复工作暂且不提,光是坐十几个小时的飞机,估计都有很多人会吃不消。

    而那些能够不辞辛劳远道而来的,水平又没向南这么高。

    二来,十来个华夏顶级的文物修复专家被请走,加利特有没有能力做到且不说,华夏有关部门会不会同意还不一定呢。

    因此,向南可以说是恰逢其时,他正好在巴里斯,而且精力充沛,既能修复古书画又能修复古陶瓷,而且修复技术在业内都是顶尖级的。

    最重要的是,他修复文物又快又好。

    这一点,在阿里德安和亚历克斯那里,都已经有了明证。

    因此,加利特无论如何,也要把向南留下来,无非是代价高一些。

    留不下来,那是因为代价还不够高。

    身为商业大鳄的加利特,深知这一点,一贯以来也是身体力行,这一次也不会例外。

    “赵佶的《瘦金千字文》?”

    邹金童一下子瞪大了眼睛。

    他如今还在国博古书画修复中心工作,对于这些文物,虽然不是十分精通,但相对而言还是足够了解的。

    宋徽宗赵佶虽然不是一个称职的皇帝,但他绝对是一个卓有成就的艺术家,他是宋代皇帝当中书画造诣最深厚的一个,工真、行、草书,并创立了“瘦金”楷书。

    宋徽宗当初书写不止一册《千字文》,而且各种书法字体都有。

    他的《草书千字文》笔势奔放流畅,跌宕起伏,气势非凡,如今已成为辽省博物馆镇馆之宝之一,十年里只被拿出过库房三次。

    他的《楷书千字文》间架开阔,笔划劲利,清逸润朗,原为清宫旧藏,后被收藏于魔都博物馆。

    这一套赵佶《瘦金千字文》设色纸本镜心,邹金童之前在网络上也曾了解过,它是北宋徽宗皇帝赵佶最著名的一套瘦金体书法作品。

    《瘦金千字文》是宋徽宗在1104年所作,其所用的纸张为宫廷专供,呈淡黄色,历经千年仍保存完好。书法的落款为“崇宁甲申岁宣和殿书赐童贯”,不难看出,这套《瘦金千字文》是宋徽宗赐给北宋权宦童贯的。

    1104年初春童贯率军灭亡吐蕃宗喀国,给宋朝带来了久违的军事上的荣耀。当他凯旋而归之时,宋徽宗为表彰其功绩,而将这套布局合理、行笔流畅的《瘦金千字文》赐给了他。

    2012年,在粤省举行的一场跨年拍卖会上,这一套赵佶《瘦金千字文》设色纸本镜心被拍出了1.61亿元的高价。

    只是让邹金童没有想到的是,买主竟然是加利特。

    他更没有想到的是,加利特竟然会愿意将它当作修复酬劳,“支付”给向南。

    “向南,答应他!答应他!”

    邹金童站在向南的身后,在心里面疯狂地咆哮。

    妮玛,这是国宝啊,这还有什么可说的?留下来把那些文物修复好,然后将这套《瘦金千字文》赶紧打包带回家!

    “……”

    向南站在那儿,没有开口,表情淡然,似乎是在思考。

    可实际上,他的心里面就像是要打仗一般,有两个小向南在互相对峙,怒目而视:

    “要不,答应了吧?半个月赚一个多亿啊!”

    “不能答应,工作室里很多事情等你去做呢!”

    “工作室里的事,可以跟客户沟通一下,求得谅解的吧?毕竟他们也不是很急。”

    “不行,做人不能为了钱活着!”

    “可没钱也活不了啊。”

    “……”

    此刻,站在数百件国宝、文物之间,邹金童一脸焦急地盯着向南的侧脸,恨不得开口替他应承下来。

    而向南则眉头微蹙,心里面在天人交战。

    站在他们对面的那个小老头加利特双臂自然下垂,右手放在左手的手心里,两只大拇指无意识地画着圈,他一脸微笑地看着向南,缓缓开口道:

    “再加一件,徐渭的《牡丹竹石图》水墨纸本镜心。”

第五百五十九章 朋友的馈赠 (更新完毕)

    “请向先生不要误会,我并没有用钱财来压人的意思。”

    加利特看到向南似乎有些不太开心,连忙解释道,

    “这幅徐渭的《牡丹竹石图》,不算修复费用,而是外出修复费。就好比医生,在医院里看病是一种收费,外出给人看病,还要收额外的外诊费。”

    “你没有用钱财来压人的意思,你就是用钱财来压人。”

    翻译完加利特这番又拗口又别扭的解释之后,邹金童在心里面狂喊,“我也想有人拿钱财来压我,我一点也不会介意!”

    纠结了半天,心里面的两个小向南的“战争”估计也分出了结果,向南脸上的表情终于有些松动了,他对加利特说道:

    “非常感谢加利特先生对我的信任,我接受您的邀请,将推迟回国时间,为您修复受损的华夏古书画和古陶瓷器,不过,《牡丹竹石图》就不必了,那一套宋徽宗的《瘦金千字文》,就已经足够贵重了。”

    邹金童心说,你不要就不能给我?徐渭啊,明代大才子啊,青藤画派的鼻祖啊,他的这幅《牡丹竹石图》,起码上千万啊。

    想想就觉得心疼!

    不过,也就是想想罢了,邹金童此刻心里面想得更多的是,原来文物修复师这么赚钱!

    看看人家向南,分分钟就能赚够别人一辈子甚至几辈子都赚不到钱,看来以后自己也不能光是埋头做研究了,还得沉下心来,好好把文物修复技术练好了来。

    当然,最重要的是,还是要跟向南打好关系,没事就跟他讨教几招。

    打定了主意,邹金童顿时感觉钱途一片光明,连翻译起来都变得比以前更用心了。

    “不不不,《牡丹竹石图》还请一定要收下,这是来自一位朋友的馈赠。”

    听了向南的话,加利特大喜过望,总算是将向南留下来了,可听到对方说不要《牡丹竹石图》,急得连连摆手,随后又说道,“当然,除非向先生不愿意和我这个老头子交朋友。”

    这小老头,还会用言语压迫人,难道他还担心古董会送不出去吗?

    向南微不可查地摇了摇头,笑道,“那我就多谢加利特先生的馈赠了。”

    “哈哈哈!”

    加利特总算是开怀大笑了起来,他最不缺的就是钱,能用钱做到想做的事,那才是最开心的事。更何况,他从向南的言行之中也已经发现了,向南并不是那种会为了钱财而改变自己想法的人。

    因为当他提出要用价值上亿元的宋徽宗《瘦金千字文》来“支付”修复费用时,向南非但没有动容,反而显得很平淡,到后面甚至还拒绝了自己主动提起送出的《牡丹竹石图》。

    这说明了什么?

    说明向南愿意留下来为自己修复文物,考虑更多的,应该是那些受损的文物是华夏文物,另外一个原因,大概还是之前自己说过的那句话“亚历克斯的朋友,就是我的朋友”。

    这也是加利特为什么会愿意用“朋友的馈赠”,“强行”将那幅已经被向南婉拒的《牡丹竹石图》送给向南的原因。

    作为一个痴迷于收藏文物的收藏大家,多一个年轻且修复技术精湛的修复师朋友,只会是好事,而不会是坏事。

    接下来的事情,就简单得多了。

    由于向南在国立图书馆那边还有一幅残损的《圆明园四十景图》分景图,需要一天的时间来修复,因此,两个人商定,后天一早就由加利特过来接人到这农场里来。

    而明天,加利特也会请几个工人过来,将二楼的一个空房间改造成修复室,并将修复所需要的工具和材料全部采买齐全。

    等事情商量得差不多时,天色已经很晚了,加利特晚上也不留在这边住,便和向南、邹金童等人一起,坐着车直接回了巴里斯市区。

    “向南,你发财了啊!宋徽宗的那幅字,价值一个多亿啊!”

    到宾馆门口下了车,向南和邹金童往楼上去的路上,邹金童一脸兴奋地低声叫道,“来来来,现在我采访一下你,你现在是不是特别兴奋?”

    向南一脸看白痴的表情看着他,说道:“不兴奋。”

    “一个多亿你都不兴奋?”

    邹金童愣了一下,随即愤愤然地说道,“你是不是缺少可兴奋细胞啊?”

    向南往前走了几步,然后转身一把将邹金童往前推去,说道:“睡你的觉去吧,明天不用做事了吗?”

    “完全没有睡觉的**。”

    邹金童像个八爪鱼一样贴在房门上,哀嚎道,“我就是一年365天天天上班,也赚不来你修复一幅画的零头啊!”

    向南才懒得搭理他,自顾自地打开自己的房门,进去,然后反手“啪嗒”一声再关上。

    邹金童没有睡觉的**,他可是早就困得不行了。

    话说,自己这么快就适应了巴里斯的时间,等到半个月后回了魔都,那不是又要倒一遍时差?

    想想都觉得好惨。

    第二天一早,向南在赛斯河边锻炼回来以后,又给康正勇打了个电话,说自己还要晚一点再回来。

    至于那些亲自制定他修复文物的客户,向南原打算让许弋澄和康正勇分别打电话说明一下原因,后来想了一想,还是决定抽个时间自己来打这个电话。

    最后,向南对康正勇说道:“你建一个微信群,把大家都拉进来,等你们下午下班之后,开一个视频会议吧。”

    “好的,老师。”

    康正勇在电话那头说道,“您一个人在外面,要照顾好自己。”

    “知道了。”

    挂了电话,向南这才和邹金童一起来到国立图书馆,将《圆明园四十景图》最后一幅分景图修复完毕。

    阿德里安虽然整天笑眯眯的,但做事非常认真,他很细致地检查了每一幅分景图,没有发现有什么错漏的地方之后,才笑着对向南说道:

    “向先生,您的修复技艺实在是让人惊叹,我挑不出任何毛病。”

    他转身从一位工作人员手里接过一个小木盒子递给向南,接着说道,

    “这是之前答应‘支付’给您的修复费用,唐代敦煌遗书《汉书王莽传残卷》,希望我们下次还能有合作的机会。”

    “谢谢阿德里安部长,我也期待我们的下一次合作。”

    向南微笑着接过小木盒,朝阿德里安点了点头。

    站在身后一侧的邹金童笑得像个狐狸一般,心里暗道:

    “合作越多越好啊,多合作一次,就多带走一件华夏文物,这些本来就是我们的。”

    隔天上午,向南和邹金童便坐上了加利特来接他们的车子,直奔郊外的私人庄园而去。

第五百六十章 修复《木石图》 (第一更)

    “向先生,修复室昨天就已经全部改造完毕,您列出来的工具和材料,也都购置齐全。”

    坐在车后座上,加利特看了看身边的向南,微笑着说道,“另外,我还专门请了一位华夏的厨师,希望您能够喜欢他做的食物。”

    邹金童一边翻译,一边在心里暗暗咋舌,这小老头,还真是细心,连华夏厨师都请来了,就差把向南当成菩萨给供起来了。

    向南道了谢,又随便和加利特聊了几句,没过多久,车子就开进了庄园里。

    和上一次来的冷清相比,这一次庄园里多了不少人,看到加利特等人来了,都微笑着上前打了个招呼,然后继续去做自己的事。

    “因为之前我们很少在这里住,所以工作人员并不多,只留了三四个人照看和清理房子。”

    加利特一边在前面带路,一边向向南解释道,“现在向先生要在这里住一段时间,而且在博物馆改造完成之前,我也会经常过来,所以就将原先在博物馆那边的工作人员先安排到这里来了。”

    向南点了点头,这是加利特的私事,他并不需要发表什么意见。

    几人一路上了二楼的客厅,加利特指着右边的一排房间,对向南和邹金童笑道:“这几个房间,我昨天已经全部让人重新收拾干净了,向先生和邹先生可以随意挑选一个自己喜欢的房间,然后将行李放下,一会儿我再带两位去看一看修复室。”

    向南和邹金童对视了一眼,随后对加利特笑了笑,点了点头道:“好,请加利特先生稍候,我们一会儿就过来。”

    向南和邹金童两个人对住的地方都没有什么特别的要求,选了两间相邻的房间,各自进屋将行李放下后,很快就出来了。

    加利特也不多话,带着两人往左边走廊的前方走去。

    修复室,就在左边走廊的尽头,一间约莫三十平米的南向小房间。

    这间小房间已经被重新改造过了,墙壁上重新刷了一层白灰,顶上的欧式吊灯,也改成了三管led灯管,拱门形状的窗户倒是没改动形制,但原本的压花玻璃已经全都换成了透明的新玻璃,这主要是为了方便采光。

    在小房间的中间,摆放着一张崭新的大红长案,立式工具柜则安置在了墙角的位置上。

    实际上,如果按照正规的古陶瓷修复室来改造,还需要安装抽风机,但这毕竟只是临时修复室,等到时候修复古陶瓷时,将窗户和门打开通风就好了。

    “大致上就是这样了。”

    向南扫了一圈,又打开工具柜看了看,然后朝加利特点了点头,说道,“如果还需要什么工具或者材料,我会让邹给你打电话。”

    “嗯。”

    加利特像是忽然想起了什么似的,忽然说道,“对了,我的古书画,需要接笔修复。”

    说完,他就定定地看着向南的眼睛。

    “当然。”

    向南一点也不意外。

    作为一名私人收藏家,加利特并不是只收不卖的主,每过一段时间,他都会拍卖一部分对他来说已经没什么新鲜感的古董,然后用拍卖得来的钱,再去购买其它能够让他感兴趣的古董。

    既然要拿去拍卖,自然要保证品相完好,哪怕所有人都知道这件古董是曾经修复过的。

    就像国立图书馆的那幅《圆明园四十景图》,不接笔只全色,细看之下,画面残缺不全,估计没有哪个爱好古书画的人,愿意花费高昂的价格,将它带回家。

    加利特笑了起来,他一脸轻松地问道:“那么,向先生打算先修复什么哪一件文物?”

    “古画。”

    向南连想都没想,脱口而出,“苏轼的《木石图》。”

    之前就已经说过,苏轼的《木石图》、王蒙的《稚川移居图》和赵孟頫的《致郭右之二帖卷》手卷因为就在失火现场,画纸在高温之下虽然没有自燃,但已经脆弱不堪,如果不是被自动灭火系统的水淋了一遍,早就烧成灰了。

    在这种情况下,只能尽快更换命纸和覆背纸,否则的话,等到原画纸上的水分干燥之后,估计一碰就碎了。

    “好,我马上派人送下来。”

    加利特点了点头,就要转身出去吩咐下人将画送下来。

    “等一等。”向南连忙喊住了他,快走几步来到他的身边,说道,“我自己去取,这三幅古书画,已经脆弱不堪了,稍有意外,可能就毁了。”

    向南带着邹金童,跟在加利特的后面,一道上了三楼,那幅苏轼的《木石图》就放在最靠外面的一张桌子上平摊着。

    向南左右看了看,找了一块薄木板,一头平放在桌子上,另一头让邹金童端着,他自己则伸出双手,捏住那幅《木石图》的两端,先是轻轻抬起来,发现这古画并没有黏在桌面上之后,才轻轻地沿着桌面,拖到了木板之上。

    “这下可以了。”

    将《木石图》转移到了薄木板之上后,向南长舒了一口气,对站在一旁的加利特说道,“加利特先生,我们下去吧。”

    说着,就抬起薄木板的另一头,像是抬担架一样,和邹金童一起将这幅《木石图》送到了二楼的修复室里。到了修复室,向南又这将《木石图》平摊到了大红长案之上。

    将《木石图》放在长案上之后,向南转身看了看加利特,说道:“加利特先生,我要开始工作了。”

    向南交代这一声,意思是,你要留在这里看我做事也可以,但不要发出什么声音影响我工作。

    加利特自然听得懂,他抬了抬手,笑道:“好,向先生请便。”

    向南朝他点了点头,拿过一个大脸盆,倒上开水放着,然后转身从工具柜里拿出一条全新的羊毛巾来,准备开始清洗画作。

    博物馆里的贵重文物如苏轼《木石图》、王蒙《稚川移居图》等,其实都是安置在玻璃展柜之中的,展柜玻璃实际上都是定制的,采用了夹层技术,安全性很高,而且也能防火防水。

    因此,《木石图》、《稚川移居图》等贵重文物在展柜中并不会因为失火的原因,而变得脏污不堪,只是在转移的过程中,落了少许的黑灰,再被水淋了一遍之后,就变成了一个大花脸。

    像这种新近形成的脏污,并不难处理,用清水淋洗几遍,就足够了。

    看着向南毫不犹豫地将浸透了水分的羊毛巾,放到木石图上方,任由清水从毛巾里淋到价值高达4亿多元的《木石图》上时,加利特脸上的肌肉都开始抽搐了起来。

    这东方小子,还真是一点也不心疼啊!

第五百六十一章 视频会议 (更新完毕)

    加利特当然不会知道,在向南的眼里,所有的古书画都可以分为两种,不是价格高低,而是无需修复的古书画和待修复的古书画。

    对于一幅亟需要修复的古书画而言,最迫切的问题不是该如何好好保护它,而是要想尽一切办法去“救治”它。

    这就如同一个濒临绝境的病人,医生要做的就是如何保住他的命,在和死神争分夺秒的时刻,谁还会在乎他的身份?

    向南将《木石图》的画芯淋透了之后,又从工具柜里取来一条全新的羊毛巾,一点点地将画芯上多余的水分吸干。

    之后,再重新来一次。

    加利特站在一旁看了一会儿之后,便悄悄转身离开了修复室。

    他可不是没什么事干的悠闲小老头,哪怕是在家里,他还有很多工作上的事情需要操心。

    至于文物修复,专业上的事情,还是交给专业的人去做吧,他只需要看到结果就可以了。

    加利特的离开,向南注意到了,但没有在意,依然埋头做着自己的事情,而邹金童则是端了一把椅子,老老实实地坐在一旁,认真观摩学习。

    清洗了两三遍,《木石图》被弄花了的“脸”总算是露出了真面目。

    整幅画内容很简单,是一株枯木状如鹿角,一具怪石形如蜗牛,怪石后伸出星点矮竹。用笔看似疏野草草,不求形似,其实行笔的轻重缓急,盘根错节,都流露出作者很深的毛笔功底。

    这幅画,是北宋苏轼任徐州太守时,曾亲往萧县圣泉寺时所创作的一幅纸本墨笔画。

    苏轼平生嗜作枯木怪石,是因为“怪怪奇奇,盖是描写胸中磊落不平之气,以玩世者也”。这跟他一生仕途跌宕,在新旧党争中屡遭打击的原因,有很大的关系。

    在画面的右侧,是米芾的题跋:

    四十谁云是,三年不制衣。贫知世路险,老觉道心微。

    已是致身晚,何妨知我稀。欣逢风雅伴,岁晏未言归。

    米芾是北宋著名的书法大家,他与苏轼、黄庭坚和蔡襄因为在书法上的成就,被并成为“宋四家”。

    米芾比苏轼小15岁,但却是苏轼一生中的挚友。

    他简短的题跋,似乎在回顾苏轼的一生、苏轼晚年倾于自省的状态、以及他们意义深远的友谊之重要性,而米芾连绵起伏的笔触和他细心平衡的字形与规律,也足以让他所书的题跋称得上是一幅独立杰作。

    苏轼与米芾的相知相惜,可从他们这两幅配在一起的杰作略知一二。“苏米合璧”,不仅突显了《木石图》这幅画历史上的地位,也标志了世界文化中的光荣一刻。

    等到《木石图》画芯上的水分稍干,向南便伸出双手,小心翼翼地捏着这幅画的两个角,将它翻了一面,让画芯背面朝上。

    接下来的一步,就是揭覆背纸了。

    向南取来一只小喷壶,往里面装上水,正准备往画芯背面喷水,放在口袋里的手机忽然震动了一下。

    他抬起手腕看了看时间,已经是巴里斯时间上午十点半了,魔都那边刚好到了下班的点。

    想起上午跟康正勇说起过要开个视频会议,向南便放下手中的活,将手擦干净,然后拿出手机来,点开微信看了看。

    微信群已经建好了,群名就叫“文物修复工作室”,连实习生在内,一共有13个人。

    看着这人数,向南也不禁有些小得意,自己的工作室如今算起来,从规模上看,也比得上一个小公司了。

    这才半年时间而已。

    “看什么呢,笑得那么开心?”

    邹金童看到向南才刚刚开始做事,就停下来玩手机了,也凑了上来,“不做事了?”

    向南看了他一眼,一本正经地说道:“我们工作室要开个会。”

    所以,你一个外人就别在边上凑热闹了,哪儿凉快哪儿待着去吧。

    可邹金童毫无自觉,依然站在后面看着,兴致勃勃地说道:“哈?微信视频会议啊?一会儿让我看看有没有美女。”

    向南:“……”

    这人,还研究僧呢,怎么一点自觉都没有呢?

    向南不想搭理他,给康正勇拨了个电话过去,说道:“人都齐了吧?要是没什么别的事,那就开会了。”

    挂了电话,进入视频会议,看到里面人都齐了,便说道:“今天这个会,我主要说三件事,为了不耽误大家的下班时间,咱们长话短说。”

    “第一件事,就是巴里斯这边的一家私人博物馆,巴利特文化艺术博物馆前天起火了,有十来件华夏古书画和古陶瓷器物受损,应巴利特先生邀请,由我负责对这些受损的华夏文物进行修复,大概需要半个多月的时间。”

    “巴利特?”

    话音刚落,康正勇便开口说道,“老师,这个巴利特就是用4.6亿元高价拍走了苏轼《木石图》的那个?”

    “对,就是他。”向南笑着点了点头,说道,“我现在正在修复这幅《木石图》。”

    “那岂不是又要带回来一件国宝级文物?”

    许弋澄在那边“啧啧”有声,笑着问道,“老板,这回对方答应给你什么文物了?”

    “一套宋徽宗的《瘦金千字文》。”

    话音刚落,电话那头就传来了一阵惊呼声,向南想了想,又说道,“还有一幅徐渭的《牡丹竹石图》水墨纸本镜心。”

    “啧啧,宋徽宗的《瘦金千字文》就1.6亿了,再加上《牡丹竹石图》和国立图书馆的那一册敦煌遗书,起码两亿的收入。”

    许弋澄饶是见多了宝贝,此刻也有点把持不住了,他调侃道,“老板,你可真是招财童子啊,跟着你果然有肉吃!”

    “哇!老板厉害了!”

    “向老师666!”

    “666!”

    ……

    对话框里,立刻跳出来一连串的赞叹声。

    “行了,这个事就是通知一下大家。”

    向南看着这些感觉有些无语,赶紧切换话题,他说道,

    “第二件事,就是成立文物修复培训部,这个部门,主要是负责文物修复培训班的各项业务,让康主任和许主任来负责,有点大材小用了,所以关于人选方面,大家有没有什么好的想法?”

第五百六十二章 我们是朋友 (第一更)

    “我推荐覃小天吧。”

    康正勇想了想,说道,“他做事认真,性格外向,也很擅长对外交际,由他来负责文物修复培训部,我觉得很合适。”

    “小覃是不错的,不过他最近这段时间古陶瓷修复水平正突飞猛进,我个人是不建议让他转到非文物修复部门的。”

    作为覃小天的领导,许弋澄沉声说道,

    “说起文物修复培训班,我认为朱熙肯定能够胜任,他现在在前台那一块,做得非常出色,不管来人是暴发户,还是教授,又或者是企业家,他都能和对方聊得上话,而且还能让对方聊得很开心,这就是本事,作为培训班的组织者,他需要沟通方方面面的人和关系,而朱熙恰好有这种能力。”

    一向不怎么多话的姚嘉莹也点了点头:“嗯,我也觉得朱熙挺合适的,而且他也不是修复师。”

    向南点了点头,问道:“朱熙在不在?”

    朱熙连忙说道:“在,我一直在的。”

    向南问道:“你自己怎么看?愿意去搞培训班吗?”

    “我无所谓的,南哥你让做什么我就做什么。”

    “富三代”朱熙依旧是那幅无所谓的样子,说道,“不过,哪天老爷子让我回去,我怎么办?”

    “等到了那天再说,难道你走了,我的工作室就不开了?”

    向南笑着说道,“行了,这件事就这么定了吧,朱熙,你从明天开始,招聘两个人,开始组建文物修复培训部,办公室暂时放在会议室。”

    朱熙点点头,说道:“好嘞。”

    “最后一件事,康主任和许主任到时候再商量一下,我们的工作室已经不够了,咱们需要换一个大一点的办公场所。“

    向南顿了顿,又说道,

    “这件事,你们可以先去找闫思远老爷子,让他帮忙想一想,找个环境和位置好一点的地方,地方先挑着,等我回来再定。还有,康主任有空先了解一下工作室转公司的相关程序。”

    康正勇心里一喜,问道:“我们要成立公司了吗?”

    “嗯,希望元旦以后,咱们能在新的办公地点,以公司的形象出现。”

    向南此刻也有些激动,他点了点头,说道,“希望各位伙伴们一起努力!”

    会议结束以后,向南退出了微信,然后将手机放好,准备继续工作,一转身被一直站在身后的邹金童给吓了一跳。

    他没好气地瞪了邹金童一眼,说道:“你一直在后面看着我开会?”

    “啊,对啊,你又没说不能看。”

    邹金童理直气壮地顶了一句,随后又笑嘻嘻地说道,“你这个工作室里,好像还蛮有意思的哈,都是年轻人。”

    “那当然。”

    向南有些自得地点了点头。

    他曾经去过多个博物馆修复中心,当然知道,那里面大多是四十岁往上的资深修复师,年轻人也有,但在一群相对而言比较严肃,比较稳重的大叔们面前,是怎么也不可能有他工作室里那么轻松自由的氛围的。

    “好羡慕。”邹金童一点也不扭捏,问道,“要不,我去你们工作室给你打工?”

    “你?”向南上上下下打量了他一番,似笑非笑地问了一句,“你能干嘛?我们工作室可不搞研究。”

    “我……”

    邹金童一下被堵得差点喘不过气来,他气呼呼地说道,“我好歹也能修复古书画啊,虽然水平不怎么样!”

    “行啊,那你来吧。”

    向南笑着点了点头,说道,“反正以后我也会经常出国,正好缺个翻译。”

    邹金童:┭┮﹏┭┮

    原来我一个研究僧,到头来还是只能做翻译。

    “对了,你会说英语的吧?”

    向南忽然回过头来,又问了一句,“不会的话,我可不要啊,光会罗曼语可行不通。”

    邹金童眯着眼睛,露出了一个假笑。

    他不想再跟向南说话,他怕自己会忍不住打死他。

    两个人笑闹了一番,就到了午饭的时间了,吃过午饭之后,向南稍稍休息了片刻,便又继续回到修复室里,开始认真工作起来。

    一直忙到太阳快要落山,他总算是将这幅苏轼《木石图》给修复完毕了。

    实际上,这幅《木石图》只是更换了命纸和覆背纸,整个画面都是完好无损的,并不要全色、接笔,因此,修复起来并不太复杂,只是在揭覆背纸和揭命纸这两道工艺上,要非常小心,一个不慎就有可能对画芯造成损伤。

    所幸的是,向南修复文物时一向小心谨慎,并没有发生什么意外。

    《木石图》修复完毕之后,加利特就闻讯赶了过来,他拿起这幅昂贵的古画来来回回看了好几遍,发现和之前完好时并无二致,顿时大喜过望,对着向南连连翘起了大拇指:

    “向先生的技术,果然是名不虚传!”

    接下来的十多几天时间里,向南又先后修复了王蒙的《稚川移居图》、赵孟頫的《致郭右之二帖卷》手卷,以及清乾隆珐琅彩古月轩锦鸡图双耳瓶等十多件华夏文物。

    当加利特看到向南将碎成一堆的清乾隆珐琅彩古月轩锦鸡图双耳瓶全部对拼粘接,并且用出神入化的手法,将它修复得连一丝痕迹也看不出来之时,他更是兴奋地拿着一支放大镜围着这只珐琅彩双耳瓶四处“找茬”,仿佛就像得了新玩具的小孩子一般。

    “向先生,您是我见过的最厉害的文物修复师,没有之一。”

    当他最终通过x光机,找出了隐藏在珐琅彩双耳瓶深处的那一道道裂痕时,加利特才赞叹出声,“邀请您来修复我的这些文物,是我这一生做过的最正确的决定!”

    “谢谢加利特先生的夸奖。”

    向南笑着接受了他的赞美,他说道,“我已尽我所能,将所有受损的华夏古书画和古陶瓷修复完毕,明天,我将离开巴里斯,返回魔都了,也欢迎加利特先生来魔都做客。”

    “我会去魔都找你的。”

    加利特先生点了点头,笑道,“因为,我们是朋友,不是吗?”

第五百六十三章 回魔都 (更新完毕)

    巴里斯没有早上直飞魔都的飞机,夜里倒是有好几趟航班,但向南并不打算这么赶。

    因此,在加利特的庄园里住了一夜之后,第二天早上又在他的安排下,向南和邹金童一起坐车到巴里斯市区里好好逛了一圈,又买了不少小礼物带回去,准备带回去,给同事们分一分,算是一份小心意。

    十一点多,加利特特意出来,请向南和邹金童一起吃了一餐丰盛的午餐,然后和两人一起坐车直接赶往机场,送向南登上了飞往魔都的飞机。

    哦,对了,邹金童并没有跟向南一起离开,他在巴里斯这边的工作没有完成呢。

    加利特是个非常有意思的小老头,在前往巴里斯国际机场的路上,他还在感叹:“向先生,要是您能够把我所有受损的文物全都给修复了,那该有多好啊!”

    向南听了都有点忍俊不禁,他倒是想一个人将所有文物都修复了,可问题就在于,他没这个本事啊。

    且不说那些受损的文物来自世界各地,有各种类型,单单是华夏文物,他如今也只能修复古书画和古陶瓷而已,就连青铜器修复,他都还没完全掌握呢。

    坐在靠窗的座位上,感受着飞机一点一点往空中爬升,向南的心情也忍不住有些激荡——

    总算是要回魔都了。

    ……

    京城时间早上8点,魔都国际机场。

    经过十一个多小时的长途飞行,由巴里斯开来的这趟飞机,缓缓地降落在了机场的跑道上。

    向南拖着行李箱,跟着飞机上的乘客一路出了机场。

    “老师,我在这里!”

    正往前走着,向南忽然听到了一个熟悉的声音,抬头往侧边人群里一看,之间覃小天正一脸灿烂地垫着脚,举起右手使劲朝他挥舞。

    覃小天将向南的行李箱放在后备箱后,便小跑几步,坐进了驾驶室里,然后一边系着安全带一边笑着说道:“老师,前两天我和康主任还去拜访了闫老爷子呢,老爷子还在抱怨,说你都很久没去看望他了。”

    “是吗?好像是很久没去看望老爷子了,那明天或者后天找个时间去看一看。”

    向南坐在副驾驶座上,看了覃小天一眼,笑了起来,“他肯定不是这么说的吧?”

    “呃,不是。”

    覃小天将车开了出去,迅速汇入车流之中,嘴里模仿起闫思远的语气来,“那个臭小子,没事就不来看看我,有事就想起我来了!”

    他模仿得惟妙惟肖的,把向南都给逗乐了。

    覃小天又补充道:“对了,老爷子说,这事还是要老师你自己去谈比较好,因为他也不知道你是想在博物馆附近找个地儿,还是其它地方也无所谓的,没有限定条件,找了也是浪费时间。”

    “嗯,那我知道了,这个事,等回去了咱问问大家的意见吧。”

    向南点了点头,又想起了一件事,笑着问道,“对了,我让朱熙负责培训部,没让你上,你不会不开心吧?”

    覃小天摇了摇头,说道:“不会,我还是比较喜欢修复文物,而且朱熙的人脉比我广,他确实比我更适合这个岗位。”

    “你能这么想是最好,人得学会往远了看。”

    向南“嗯”了一声,淡淡地说道,“你很有修复文物的天赋,我不希望你辛辛苦苦学习了这么久,突然就放弃了。哪怕以后你不在工作室做了,凭着这一手文物修复的手艺,到哪里也能找到一碗饭吃。”

    “老师,你可不能赶我走,离开了这里,我到哪儿找这么高工资的工作?”

    覃小天转头看了看向南,一脸夸张地说道,“只要工作室还在,打死我我也不会走的,反正我就赖在这里了。”

    顿了顿,他忽然又说道,“对了,老师,国家电视台的那个文物修复纪录片《我为国家修文物》播出以后,很多年轻人对文物修复师都很感兴趣。

    之前有一次,我跟王民琦出去逛街,在饭店吃饭的时候,听到一群大学生在哪儿聊文物修复的事,有好几个都说毕业以后想去京城故宫应聘,后面你知道发生什么事了吗?”

    向南还真没想到,京城故宫和国家电视台联合推出的纪录片《我为国家修文物》播出后会有这么大的反响。

    事实上,文物修复师在古代其实是不入流的一个行业,就跟电视里看到的那个挑着货物走街串巷的货郎一般,因此,整个行业从业人员的文化素养并不算高。

    如今,有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愿意投身文物修复行业,这对整个行业的促进是毋庸置疑的。

    因此,听了覃小天说的事,他也很感兴趣,便给覃小天捧了个哏:“发生什么事了?”

    “后来啊,王民琦就问那些年轻人,是什么大学,什么专业的,然后还故作深沉地说,并不是什么专业的人都能修复文物的,这得看天赋,比如,他擅长3d设计,之前修复过兵马俑,现在修复古陶瓷,以后就有可能用3d打印机来修复文物了。”

    覃小天似乎是想起了当时的情景,一边笑一边说道,“结果,那群学生被唬得一愣一愣的,看着王民琦的眼神都满是崇拜。后来听王民琦说,有个女生还加了他微信号,现在两个人还聊得火热呢。”

    向南笑着点了点头,赞赏道:“王民琦这个想法不错,我之前还想过这一点呢。”

    “啥?”

    覃小天仿佛被吓住了,一脸惊诧地转头看了向南一眼,期期艾艾地说道,“老,老师,你是说,你也想用文物修复师的身份来泡妞?”

    “想什么呢你?”

    向南没好气地抬手给了他一个爆栗子,笑着说道,“我说的是用3d打印机打印修复材料,古书画修复肯定不行,但古陶瓷修复还是可以的。另外,用3d建模还原文物原貌,再制定修复方案,这样的修复方式,也是可行的。”

    向南出国一趟,可不仅仅是为了给别人修复文物,他也有吸取欧美国家的成功经验,将高科技技术融入到文物修复当中的想法。

    一个行业总不能永远都固步自封,固步自封的结果,就是落后于时代。

    而落后的代价,最终只会慢慢被时代所淘汰。

    就比如京城故宫博物院,在它新成立的“文物医院”里,有世界上最先进的文物“诊疗”设备。如文物专用ct机、材料分析设备、无损探伤设备等等。

    两人坐在车里随意聊着,车子很快就回到了向南熟悉的那个路口,出国一个多月,再次回来时,工作室也即将迎来一场新生。

第五百六十四章 太抠门了 (第一更)

    回到办公室时,才上午9点,向南已经有些犯困了,这个时间点,巴里斯那边才刚刚凌晨2点,正是睡眠正香的时候。

    这该死的时差,又把向南刚刚调整好的生物钟给紊乱了。

    向南打了个哈欠,强撑着让自己不要睡着,和覃小天一起进了工作室。

    “老板回来了!”

    许弋澄手里拿着一个杯子,正从楼上下来倒水,看到向南一副困倦的样子,顿时笑了起来,“来来来,赶紧的,先让我们欣赏一下1.6亿的宋徽宗《瘦金千字文》。”

    向南笑着说道:“不着急,一会儿开个小会,到时候再拿出来。”

    “那行。”

    许弋澄点了点头,抬手示意了一下,说道,“那我先上去让大家到会议室里去。”

    “好的,我喝口水就上来。”

    向南笑着应了一声,从前台的小姑娘手里接过一杯刚刚泡好的浓茶,在沙发上了坐了下来。

    前台已经换了个人,之前负责接待的朱熙,已经去筹备文物修复培训部了,如今的这个小姑娘,是一个刚从魔都艺术学院里毕业的学生,名叫焦佳。

    回到前台后面的电脑前坐下后,焦佳偷偷瞟了向南好几眼,她是第一次看见“活”的向南,之前要么是在网络上,要么是在电视里看见的。

    看了几眼,焦佳心里忍不住有些小雀跃:“老板真人好像更好看啊。”

    想着想着,小心脏就开始“扑通扑通”地越跳越快起来。

    “诶,小姑娘,开会了。”

    焦佳正想着事,向南却已经喝完了杯里的茶水,走过前台时,伸出手指轻轻敲了敲桌面。

    “哦哦。”

    焦佳被吓了一跳,慌里慌张地从座位上站了起来,拿起本子和笔,匆匆向二楼的会议室赶去。

    “今天开个小会,主要是把上次开会的三个议题,梳理总结一遍。”

    向南一边说着,一边弯下腰打开行李箱,将箱子里带回来的小礼物全都放到桌面上,笑着说道,

    “出国一趟,也不知道买点什么,随便买了点纪念品和特产小吃,大家随便拿随便吃。”

    “啧啧,老板,你也太抠了吧?”

    许弋澄随手拿起桌子上的一盒饼干,开起了玩笑,“你都身家好几亿的人了,出国一趟,就给我们带饼干?你好歹带几瓶当地的红酒或者几个爱马仕包包什么的,要不然怎么对得起你的身份?”

    会议室里的人忍不住都笑了起来。

    “饼干有什么不好?”

    “加班肚子饿了,还能拿来充充饥呢,红酒和包包能填饱肚子?”

    康正勇一看老师的权威受到侵犯,顿时忍不住了,说着说着,他自己都笑了起来,“对了,老师,那宋徽宗的《瘦金千字文》,还有徐渭的《牡丹竹石图》,能不能拿出来瞻仰瞻仰?”

    “对对对!”

    汪晓鸥也是两眼发亮,连连点头,说道,“修复古书画这么多年,还没摸过价值上亿的文物呢!”

    “知道你们都想看,都在这箱子里呢。”

    向南说着,便俯下身子,拿出两个大小不一的木盒子来,轻轻放在了会议桌上,“这两幅字画原本也是有些残损的,我都修复好了,不过现在先开会,开完会再看。”

    听到向南这么说,原本还想将盒子拿过来好好欣赏一番的康正勇等人,顿时正襟危坐起来。

    等到会议室里安静下来了,向南才伸出手指轻敲了两下桌面,看向坐在康正勇下首的朱熙,笑着说道:

    “朱主任,你们文物修复培训部现在是个什么情况?”

    “我这边暂时没有招人,找了两个大三的学生做兼职。”

    朱熙一听老板点将了,立刻坐直了身子,沉声说道,

    “培训部虽然是新设立,但之前实际上已经成功举办了两期培训班,有场地有经验。唯一比较欠缺的,还是讲师这一块,咱们总不能每次搞培训班都将那些资深修复师拉过来。所以,我打算在一月份的时候,举办一期文物修复入门兴趣班,趁着纪录片《我为国家修文物》大火的契机,先把这一块搞起来。”

    “嗯,这个想法不错。像这种入门班,晓鸥和鸿军也都可以去做讲师了。”

    向南笑着点了点头,道,“但是咱们开培训班,主要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培养更多的文物修复师,让更多的人才进入到这一行来,这一点一定要切记,不要本末倒置。”

    顿了顿,他又看着朱熙,笑着说道,“那这个培训班的事情,就朱主任全权负责了,我就不插手了。”

    朱熙信心满满地点了点头,“好的。”

    说完了培训部的事,向南又转向康正勇,笑道:“康主任来说说。”

    “上次开完会我就找人了解了一下,工作室转公司的具体章程大概都清楚了。”

    康正勇清了清嗓子,一本正经地说道,“现在最大的问题,还是在公司的地址上,只要确定了公司的地址,流程走下来很快的。”

    “嗯,那现在大家来讨论一下。”

    向南直了直腰,长舒了一口气,说道,“咱们是在博物馆附近找一处地方来办公,还是离开这一片,找个相对僻静、环境优美一点的地方?”

    会议室里的众人开始窃窃私语起来。

    “我觉得作为文物修复公司,一定要交通便利,你看咱们现在这里,连车子都只能开到路口,连个停车位都没有。”

    许弋澄有些无奈地摇了摇头,说道,“人家客户到这边来,想找个地方停车都很麻烦,这一点是非常不好的。至于说要不要在这附近,我倒是觉得没什么所谓。”

    “许主任说得没错。”

    朱熙也点了点头,一脸郁闷,“上次回家,我本来还想把我的阿斯顿·马丁开过来呢,一想到这里连个停车的地方都没有,就只好放家里了。”

    “知道你是‘富三代’,你就别在这里炫耀了。”

    覃小天羡慕嫉妒恨,伸手狠狠地拨了一下朱熙的脑袋,这才看了看向南,说道,“老师,我觉得还是在这附近比较合适,一来,大家对这一块区域也熟悉了,再去新的地方,估计又要重新适应;二来,咱们都住在附近,合同都还没到期呢,现在退房,可不得损失一大笔押金?”

    许弋澄笑道:“向老板有钱,不在乎这点押金。”

    “谁说我不在乎的?”向南瞪了许弋澄一眼,笑道,“我的钱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

    一直没说话的姚嘉莹这时候也开口说道:“我觉得,还是这附近了,覃小天说得对,去了新的地方,大家在一段时间内估计都没心思做事,而且那么多客户都知道我们在这里,咱们虽然都能通知到,但一些潜在客户是通知不到的,如果就在附近,稍稍一打听就知道了。”

    许弋澄有些不信:“就这个原因?”

    姚嘉莹白了他一眼,说道:“最重要的原因,我家就在这附近,方便。”

    “咱们也是个民主的工作室,举手表决吧。”

    向南看到大家意见不同,便说道,“同意工作室新办公地点在这附近的,举手。”

    “唰!”

    白花花的手举起来一片。

    向南数了数,一本正经地宣布:“10比2,表决通过!”

第五百六十五章 向南学坏了 (更新完毕)

    已经是十二月份中旬,魔都道路的两旁,梧桐树叶子枯黄凋零,银杏叶子金黄绚烂,闫思远的别墅院子里,几株腊梅却是含苞待放。

    “这是你给加利特修复古董,赚回来的国宝级文物?”

    闫思远裹着厚厚的及膝羊毛大衣坐在沙发上,脚边放着一个正燃着无烟炭的铜盆,一脸微笑地看着向南将两个大小不一的古董盒子放在了茶几上。

    向南笑着说道:“嗯,我这不是刚回来嘛,就想着带过来给您老过过眼。”

    “算你小子有良心。”

    闫思远笑着点了点头,他抬起一只脚,将铜盆轻轻挪到远处,然后才伸出双手,将其中一个小一点的盒子打开,小心翼翼地从里面取出了一幅手卷,放在茶几上慢慢平摊开来。

    “这瘦金书法不错啊。”

    他看着向南点了点头,然后从大衣口袋里取出老花眼镜戴上,又从茶几下面拿出来一只放大镜,一点一点地细细看了起来,“咦,米芾的题跋?”

    说着,他挪了挪屁股,身子又坐正了些,将放大镜移到那些印章上,脸色慢慢变了,“这是宋徽宗的《瘦金千字文》?!啧啧,加利特那个老头子,还真是舍得啊!”

    闫思远和加利特也是认识的,两个人都是商业大亨,又都爱好收藏古董文物,经常会在国外拍卖场上碰面,再加上又有个共同的朋友亚历克斯,想不认识都难。

    这就是圈子,一般人哪怕是削尖了脑袋也挤不进去。

    向南笑着捧了一句:“嗯,老爷子果然厉害,一眼就看出来了。”

    “厉害个屁!”

    闫思远笑骂了他一句,说道,“款识上都写了‘赐童贯’,我要是连这个都不知道,还算什么收藏大家?对了,你给他修复什么了?那一把火难道把他的那些收藏都给弄坏了?”

    “那倒没有,有一份还是完好的。”

    向南“嘿嘿”一笑,说道,“我给他修复了苏轼的《木石图》、王蒙的《稚川移居图》和赵孟頫的《致郭右之二帖卷》手卷等十来件华夏文物,其中还包括瓷器类的。”

    “加利特这老小子,这回估计心疼死了,光是这幅宋徽宗的《瘦金千字文》,就是个天文数字。哦,对了,这《瘦金千字文》先放着,我得好好鉴赏一番。”

    闫思远像是得了新玩具的小孩子一样,伸手将这幅字重新卷好,放进了盒子里,然后将盒子藏在自己身后的沙发里,这才对着向南得意一笑,说道,

    “我再看看这幅是哪位大家的作品。”

    说着,也不等向南说话,先伸手将那个大盒子护住,然后打开将里面的卷轴取了出来,一点一点地展开。

    “牡丹何事号花王,笔底翻增一段香。昨者唤人闲估较,风尘终属汉张苍。天池山人……天池山人徐渭!”

    闫思远嘴里念叨着画上的诗作,然后眼睛一亮,细细地看了一遍画作,不由叹了一口气,

    “不愧是一代才子啊,难怪他的画纵横恣肆,淋漓腾沓,不拘一格。”

    小心翼翼地将徐渭的《牡丹竹石图》收好,也放到身后的沙发上藏了起来,笑道,“这两幅字画,我先鉴赏一段时间,你不会不舍得吧?”

    向南摆了摆手,笑着说道:“我把它们带过来,就是给老爷子您解闷的,您随便看,反正这两件文物,我暂时不打算出手。”

    “哦,我听说你还有一件国宝级文物?”

    闫思远说着,朝向南身上仔细看了看,好像也没看出什么地方能藏东西的。

    “还有一件是唐代的敦煌遗书。”

    向南笑了起来,抬了抬双手,让闫思远看个清楚,说道,“那册敦煌遗书残损得比较厉害,我还没来得及修复,您要是感兴趣,下次我修复好了再给您送过来。”

    “嗯。”

    闫思远满意地点了点头,然后说道,“说吧,这么讨好我这个老头子,肯定是有求于我,要是不麻烦,看在这两幅字画的份上,我就随手满足你好了。”

    “那我就不客气了啊。”

    向南笑了起来,说道,“之前康正勇跟您老提过的,就是我们工作室现在人多了,而且,我还打算成立一个文物修复培训部,再将工作室转成公司性质,那么,现有的场地就不够了,而且,现在的这地方,也不好停车,客户来了都得走一段路,现在还好,夏天那就太晒了。”

    “嗯,这事我知道。”

    闫思远微微颔首,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这才说道,“我之前也跟他说了,让他最好有个定位,大概有什么样的要求,这样我才好让人去找。这个他跟你提了吧?”

    “提了,昨天上午我一回来就召集大家开了会。”

    向南点了点头,说道,“我们还是希望就在魔都博物馆附近,场地大一点,能有停车的地方。”

    “写字楼都有地下停车场,这个不用担心。”

    闫思远摆了摆手,随即反应过来,问道,“写字楼拿来做修复室应该可以的吧?”

    “这个还是要看物业管理方面的要求。”

    向南想了想,说道,“因为古陶瓷修复室里,是需要安装排气设备的。”

    “哦,那这个没事,我来搞定。”

    闫思远霸气地挥了挥手,说道,“行吧,办公场地的事情,我来给你解决,最晚明天晚上给你答复。”

    向南笑着点了点头,说道:“好,那就麻烦老爷子了。”

    “麻烦什么,你有时间多来找我老头子唠唠嗑就好了。”

    闫思远瞥了他一眼,说道,“我那两个儿子,一个在米国,一个在京城,搞得我跟个孤寡老头一样,晚景凄凉啊!”

    嘴上是这么说,可语气里却一点凄凉的感觉都没有。

    向南忍不住差点笑出来,一本正经地说道:

    “这样啊,那老爷子,要不,我有空给您介绍个老太太?”

    闫思远一脸吃惊地看着向南,愣了老半天才反应过来,抬手指着向南点了点,笑骂道:

    “你这臭小子,现在也学坏了啊!”

第五百六十六章 洞窟内的密室 (第一更)

    在闫思远家中吃过午饭后,向南便回了自己住的地方。

    如今的工作室里,已经被安排得满满当当的了,就连会议室里都已经被朱熙当作了临时办公室,根本就没有向南的位置,他也只好回自己住处的修复室里去工作。

    回到住处之后,向南便径直来到了修复室里,那只装有残损的唐代敦煌遗书《汉书王莽传残卷》的暗红色古董木盒就安静地端放在工作台上。

    向南在工作台前的椅子上坐下,伸出双手将古董木盒打开,一册残破不堪的唐人小楷,就呈现在了眼前。

    这一册唐代敦煌遗书,比之《圆明园四十景图》残损得还要厉害,估计是长时间存放在仓库之中,没有人翻动过的原因,上面不止是长满了斑点状的霉斑,而且黏连严重,向南尝试着将黏连的纸页分开,稍稍用力,纸张就似乎有要碎裂开的迹象。

    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不外乎是这册敦煌遗书的纸张,已经几乎没有了韧性。

    看着眼前这册百多年来,漂洋过海,辗转万里的敦煌遗书,向南忍不住叹了一口气——

    它的故事,和那些被掠走的敦煌文物一样,想必也十分曲折吧?

    ……

    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敦煌。

    在一座石窟内,一个又瘦又小,身穿道袍的中年男子,正坐在一张老旧的桌子前,就着一盏豆大的油灯,手里拽着毛笔,正在认认真真地撰抄着经书。

    这道士姓王,是荆楚麻城一个穷苦百姓人家。

    十八岁那年,饿得熬不住的王道士当了兵,之后随着湘军千里迢迢来到了陇右肃州巡防营,成了一名兵勇。

    王道士在这巡防营里待了十多年,每天一睁眼看见的就是一望无际的黄沙,看得让人心里发慌。这种毫无希望的日子,他再也不想过下去了。

    终于在一天夜里,王道士趁着巡夜的时候,找了一机会,偷偷做了逃兵。

    然而,等他一路风餐露宿、提心吊胆地回到麻城时,那两间原本就已经很破旧的茅棚里,到处长满了蜘蛛网,地上、桌子上,落了一层厚厚的灰尘。

    家里没人了。

    在麻城浑浑噩噩待了一年,王道士再也待不下去了,开始漫无目的地逃荒,也不知道走了多久,等他看到眼前熟悉的景象时,他才反应过来,自己不知不觉间,居然又回到了肃州。

    王道士苦笑。

    肃州,已经是除了麻城之外,他最熟悉的地方了。

    他不回到这里来,他又能去哪里?

    消失了一年多时间,再重回巡防营是不可能的了,别说回去,就是让那些熟悉的兵勇们发现,自己恐怕都会被当成逃兵以正军法。

    可不当兵,自己又能做什么呢?

    王道士站在街口,茫然四顾,忽然他眼前一亮,抬起脚就往前方的一座道观走去。

    这一年,王道士在道观里受戒,成为了一名道士。

    成为道士之后,王道士并没有停留在道观,而是选择了远游。

    在那个没有汽车、飞机的年代里,进入风沙漫天、人迹罕至的陇右走廊,闯入寸草不生、盗匪出没的大漠瀚海,能够活下来已经很不容易了,然而王道士却丝毫不惧,仅仅凭借着几双草鞋,竟然在盗匪肆虐、虎狼横行的陇右走廊来去自如,轻轻松松地来回了三次。

    他一口气穿越了无人区,远游柱州,最后才返回敦煌沙洲安顿了下来。

    他累了,他需要一个家。

    于是,王道士在敦煌寻了一个洞窟,住了下来,白天为那些那些洞窟清理沙石,供奉香火,收受布施,夜里便抄抄经书,售卖给那些信众。

    有时候,他还要外出布道募化,小有积蓄后,便在莫高窟今第16窟东侧开始建造太清宫道观。

    抄写了一页经文后,王道士放下毛笔,用袖子擦了擦眼睛,然后吹灭了油灯,在吱呀作响的木床上躺下休息。

    洞窟外面,狂风呼啸,风沙漫天,昏天黑地。

    洞窟里,靠墙的位置摆放着一张简单的木板床,边上搁着一张黑乎乎的看不出颜色的破旧桌子,靠近洞窟口还有一个简易的炉灶,灶上放着一只还有些缺口的锅。

    家什很简陋,但很安心,这里终究是一个家,终究不用再四处漂泊了。

    时间一晃三年过去了,三清宫道观已然建成,王道士再也不用住在洞窟里了,而且他还雇佣了当地一个姓杨的穷儒生,来帮忙抄写经书。

    有了钱,王道士并没有过得多好,他依然吃的是青菜萝卜面疙瘩,穿的也依然是粗布道袍补丁摞补丁。

    光绪二十六年(一说二十五年)初夏,每年到了这个季节,朝山进香的当地百姓们络绎不绝,王道士和杨儒生两个人需要接待香客,没有时间抄写经书。

    因此,王道士便让杨儒生在今第16窟甬道内设案,接待香客,代写醮章,兼收布施,登记入账。

    这一天傍晚,忙碌了一整天的杨儒生总算可以歇一口气了,他坐在甬道内,拿出旱烟杆,往烟锅里装上烟丝,用火点着,狠狠地嘬了两口,惬意地吐出一道道灰白色的烟气来。

    吸完一锅烟后,杨儒生随手将烟锅往甬道的墙壁上磕了磕,准备再抽一锅就回家休息去,磕了两下,墙壁上居然传来了闷闷的“空空”声。

    他觉得有些不对劲,又敲了几下,还是“空空”的声音。

    就在这时,王道士穿着一身袖口黑乎乎,已经破得露出了棉花的道袍,慢悠悠地出现在了洞窟里,他看了看放在香案上的账本,又看了看坐在甬道里的杨儒生,咧开嘴角笑道:

    “都这么晚了,还没回去?”

    杨儒生没有回答他的话,而是举起烟杆,又敲了敲墙壁,一脸好奇地说道,

    “道爷,这面墙好像是空的,里面藏了东西啊!”

    王道士一听,立刻转头看了看那些还没有散尽的香客,见没有人注意到这里,这才松了一口气,一脸严肃地说道:“不要乱说。”

    杨儒生虽然连个秀才都没考上,但人也不愚笨,愣了一下便反应过来了,他点点头,继续闷头抽了一锅烟,这一回他没再往墙上磕烟灰,在地上磕干净了烟锅,闷不吭声地回家去了。

    杨儒生走了,王道士却睡不着了。

    一直到了深更半夜,他一骨碌爬起来,带上铁锨,来到杨儒生白天待过的那个洞窟里,在油灯微弱的火光下,刨开了坚硬的砂石内墙。

    墙后面果然有个密室!

    王道士放下铁锨,拿起油灯,小心翼翼地探头过去一看,顿时吓了一跳!

第五百六十七章 老祖宗留下的宝贝 (更新完毕)

    昏暗的油灯,在多年之后,第一次照亮了这间深藏在敦煌莫高窟里的这座“东方艺术宝库”。

    在这间密室里,堆满了无数写卷、印本、画幡、铜像等物品,四周的墙壁以及甬道顶端,则画满了色彩鲜艳、金碧辉煌的佛教壁画。

    这里面,仿佛是另外一个璀璨的世界。

    王道士呆呆地看着这些让他眼花撩乱的宝贝,愣了好一会儿,直到油灯的黑烟熏得他喘不过气,这才慌里慌张地将脑袋缩回来,然后手忙脚乱地重新将刨开了一个洞口的内墙给封堵上。

    忙完这些之后,王道士一屁股坐在了地上,大口地喘着气。

    “这是藏经洞!”

    听着洞窟外的风声呼啸,他慢慢地平静了下来,尽管王道士是道士,但他在这佛窟里已经住了几年,抄写经书也已经抄了很久,对佛教的一些故事并不陌生。

    他现在心里面不确定的是,这藏经洞里的那些宝贝,到底该怎么处理?

    想了半天,王道士终于作出了决定,“这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贝,必须让官府来保管。”

    想到这里,王道士又重新将封好的砂石内墙打开,小心翼翼地从里面取了一些经书出来,然后再次将墙壁封好,这才抱着那些经书,回到三清宫道观里,藏在自己的床铺下面。

    藏好经书之后,王道士躺回床上,脑子里翻来覆去都是藏经洞里看到的那一幕,一直过了好久,才昏昏睡去。

    第二天一早,王道士蒸了几个粗面馒头,用一块干净的布包好,又将两卷经书放进褡裢里,然后等到杨儒生到了以后,对他吩咐道:

    “贫道今天要去一趟县城,估计要明天才能回来,这两天你不用去那个洞窟了,就在道观里帮忙接待香客好了。”

    “好的。”杨儒生点了点头,一边往道观里走,一边应道,“道爷,路上小心点。”

    从三清宫道观到敦煌县城足足有五十多里,一路过去有很长一段路都是荒无人烟、野兽出没的地方,时常有路过的行人被饿极了的财狼虎豹咬死的事情发生,因此,一般不是什么很着急的事情,要去县城的话,村民们大多会结伴而行。

    王道士心里装着事,并没有想太多,只是点了点头,说道:“知道了,贫道先走了,你多照应着点。”

    说完,他也不耽搁时间,将褡裢往肩上一放,迈开步伐,就往山下走去。

    一路上紧赶慢赶,一直到了下午,王道士才赶到县城里,他用袖子擦了一把额头上的汗水,然后便直奔县衙而去。

    来到县衙,王道士向站在门口的衙役说明了情况,说自己想要拜见县令,有要事禀告。

    那个长着两颗大门牙的衙役上下打量了一下王道士这个穿得破破烂烂的道士,翻了个白眼,一脸不耐烦地说道:“去去去!你以为谁都可以拜见县令大人的吗?”

    “贫道真有重要的事,这位大哥帮忙通融通融。”

    王道士自己就当过兵,当然知道这些小鬼难缠,颇为不舍地从兜里掏出点碎银子,趁人不注意塞进了他的手里,低声说道,“一点小意思,给两位大哥买喝茶。”

    “大门牙”将碎银子放在手里颠了颠,然后放进怀里,这才说道:“那我给你通禀一声,大人见不见你,我可不保证啊!”

    王道士连忙稽首,说道:“多谢多谢!”

    过了一会儿,那位“大门牙”很快就出来了,朝王道士招了招手,说道,“大人要见你,你随我来!”

    王道士一听,连忙抬脚跟了上去。

    进了县衙后院,那县令正坐在院子里,摇头晃脑地看着书,听到脚步声后,他便放下手里的书,看了跟在衙役身后的王道士一眼,顿时皱了皱眉,说道:

    “这位道长,有何重要之事呀?”

    王道士上前行了礼,然后说道:“大人,贫道乃是莫高窟三清宫道观观主法真,此来是因为在千佛洞中发现了老祖宗们留下来的藏经洞,有大量经书,恳请官府予以保护。”

    说着,他便解下身上的褡裢,将带来的那两卷经书,小心翼翼地取了出来,递给身旁的“大门牙”。

    “大门牙”看也没看,径直走到县令身旁,轻轻放在了小几上。

    县令瞟了王道士一眼,拿起一卷经书翻了翻,便忍不住皱起了眉头。

    这经书长时间无人打理照料,尽管没有破碎,但书页泛黄,稍稍一翻动就泛起一蓬土黄色的烟尘,这让爱干净的县令怎么喜欢得起来?

    “一卷泛黄的废纸而已,又有何用?”

    县令“砰”地一声,将这发黄的经书往地上一抛,一脸不耐烦地朝王道士挥了挥手,对着身旁的‘大门牙’一顿训斥,“以后这等无聊闲事,切莫拿来扰我清静!”

    “大门牙”无端端地被县令训斥了一通,诺诺不敢言,一转身就恨恨地瞪了王道士一眼,伸手拽住他的衣服,就往外拖,一边拖一边骂道:“走走走!不要在这里碍事!”

    “大……大人,这哪里是废纸?这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贝呀!”

    王道士急了,一边挣扎一边喊道,“大人,大人!”

    等到王道士被拖出去了,这县令才不屑地“嘁”了一声,嘀咕道:“这还不是废纸?擦屁股都嫌它太硬。”

    说着,他摇了摇头,又拿起之前没看完的那本书,继续摇头晃脑地看了起来。

    被赶出了县衙,王道士只觉得灰心丧气,漫无目的地在县城里走来走去。

    一直走到天快黑了,他才醒觉过来,找了一个道观借宿一晚。

    躺在床上,白天县衙里的那一幕让王道士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

    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贝,县令不管也就罢了,居然说是废纸,这让他感觉很难受。

    可难受归难受,一夜没睡好的王道士第二天一早就匆匆往回赶——

    县令不管,他不能不管。

    这个洞窟之前没被发现还好,可如今已经被他给刨开了,这要是被朝山进香的山民们发现了,哪里还能留得住?

第五百六十八章 谁来管 (第一更)

    回到莫高窟后,王道士又从藏经洞里取了一些经书、画本藏在床底下,然后买了糯米熬成汤,和着沙土,将之前自己刨开的那个洞口一点一点封好。

    想了想,还是觉得不保险,他又取来一些干草,在洞窟里烧成灰,用水搅匀之后,将刚刚封好的地方,重新弄成烟熏火燎的样子,这才稍稍松了一口气。

    “如果不仔细看,应该看不出来了。”

    王道士想着,莫高窟里有数百个佛窟,谁能想得到这个洞窟的墙壁里面,还有一个藏经洞呢?

    一年后,敦煌县来了一个姓邬的新县令,王道士心里又生出了希望,带上两卷经书、写本,又跑到了县衙里去了,可惜,姓邬的新县令对这些经书依然毫不在意。

    “老祖宗们留下来的宝贝,怎么可能没一个人关心?”

    王道士心里面感觉有些悲哀,他不相信这些经书、画本会落得无人问津的下场,回到三清宫道观之后,他将之前藏在床底下的经卷装了两箱,赶了一头毛驴,直奔肃州而去。

    这一路上,王道士风餐露宿,冒着被土匪抢劫、被野兽袭击的危险,赶了足足八百多里路程,总算是赶到了肃州,找到了时任安肃兵备道的道台廷大人。

    “这是藏经洞的写卷、画本?”

    廷大人看着一脸风尘仆仆的王道士,又看了看放在面前的两箱子纸页泛黄的经卷,饶有兴趣地问道,“你是如何发现藏经洞的?”

    王道士一听,顿时松了一口气,还好,这位廷大人没有说这些经卷是纸页发黄的废纸,他定了定神,一五一十地将杨儒生和自己怎么发现藏经洞的事情说了一遍,然后一脸恳切地请求道:

    “大人,贫道认为,这些经卷十分珍贵,还望大人能派人将它们保管起来。”

    “唔,这个嘛……”

    廷大人不置可否,随手拿起几卷经文翻了看,过了好一会儿,才将手中的经卷放下,对王道士说道,“你且先回去,让我考虑考虑。”

    王道士无奈,只得退了下去。

    但他并没有回莫高窟,八百多里路啊,来一趟多不容易,至少他也要等到道台大人的回音才能走得安心。

    在肃州待了几天,王道士再次来到道台府衙,请求拜见道台大人。

    守在门口的衙役认识王道士这个穷道士,一见到他就不耐烦地挥了挥手,说道:“去去去!大人说了,这经卷上的字,不如他的书法好。”

    王道士一呆,顿时觉得哭笑不得。

    原以为这道台大人会比之前那位县令靠谱一些,谁知竟是一路货色。

    满心失望的王道士,只能骑着毛驴,一路回到了莫高窟,继续接待朝山进香的百姓,一边暗中守护着藏经洞。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三月,敦煌又一名新县令上任了。

    得知这一消息后,仿佛已经变成了习惯的王道士,又一次带着经书、画本,来到敦煌县城找到了刚刚上任的汪县令。

    汪县令是一名进士,对金石学也很有研究,看到这些经书、画本,又详细询问了王道士发现藏经洞的经过之后,十分重视,当即就向陇右省教育长官叶学政写了书面报告,汇报了此事。

    “道长且在县衙里暂住,待学政大人有了批复,本官再随你一道前往藏经洞整理经卷。”

    汪县令抬手扶着颔下短须,笑盈盈地问道,“这两卷经文,可否暂留此处,供本官研读一番?”

    原本不抱什么希望的王道士看到汪县令这么重视,反而吃了一惊,随后也激动了起来,老祖宗留下的宝贝,总算是有人管了!

    听到汪县令的话后,他连连点头,应道:“自无不可,大人请便。”

    几天后,省教育长官叶学政叶大人的回复就来了:“就地封存,由王道士看守。”

    王道士听说之后,顿感失望,他不辞辛苦、不顾危险,来回上千公里,想的就是让官府来保管这些经卷,可到头来,还是让他来看守。

    他只是一个身体赢弱的道士,怎么看守得了这么一大批宝贝?

    王道士失望了,但汪县令没失望,他对藏经洞里的这些经卷很感兴趣,拿到批复之后,立刻带了一队衙役,和王道士一起,急匆匆地赶到了莫高窟。

    重新将洞窟内的砂石内墙打开以后,汪县令还与王道士一起,细心检点封存文物和文献,责成王道士看管,等候上级处理。

    汪县令在送给叶学政的敦煌绢画上,还题写了“光绪三十年四月朔奉檄检点经卷画像”等报告文书。

    只是,让王道士感到遗憾的是,汪县令在四年之后就被调离了敦煌县,未能继续保护敦煌文物。

    但汪县令在任期间,对敦煌文物的保护做了大量的工作,离任后,还多次建议新任县令要竭力保护好藏经洞。这一点,也让王道士十分感激。

    王道士看着藏经洞内,那些被检点得整整齐齐的经卷,一阵无力感席卷全身。

    “县令不管,道台不管,学政也不管,那老佛爷也会不管吗?”

    在一天夜里,王道士翻来覆去睡不着,脑袋里忽然冒出了这么一个念头来,等反应过来时,他自己都被吓了一大跳。

    “我这是在胡思乱想些什么?老佛爷哪里会管这点小事?”

    苦笑一下,王道士无奈地摇了摇头,可这想法已经冒出来了,怎么赶也赶不走。

    “罢了罢了!我就斗胆一回!”

    王道士猛地从床上坐了起来,摸黑下了床,将油灯点着,然后就着昏暗的火光,给远在京城深宫的里老佛爷写了一封密报信,将这藏经洞的事情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请求老佛爷派人来保管。

    信托人送到县城的邮局里去了,王道士便傻傻地等着回音。

    他哪里知道,大清王朝此刻正处于风雨飘摇之际,身居京城的官员们,哪里还顾得上一个偏远西陲之地里发现的一个藏经洞?

    王道士的企盼如泥牛入海,杳无音信。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一队探险家从荒无人烟的沙漠朝着敦煌而来。

    这群人里,领头的是一位金发碧眼的洋人,他的名字,叫作斯坦因。

第五百六十九章 追寻玄奘遗典的人 (更新完毕)

    斯坦因是y国考古学家,同时也是一名狂热的探险家。

    1900-1901年间,他曾经跟随探险队进行了第一次中亚考察,发掘和田地区、尼雅遗址,并获取了包括汉、藏、梵语写本残片在内的大量文物,返回了y国。

    1902年,斯坦因参加了在d国召开的第十二届国际东方学家代表大会,并提呈了第一次中亚考察的初步报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促成了国际中亚与远东探险协会的成立。

    斯坦因结束第一次中亚考察后,认定在华夏西部考古前景辉煌,想在更大的空间范围和时间范围内进行第二次中亚考察。

    在yd总督的支持下,1906年4月,斯坦因踏上了第二次中亚考察之旅,并物色了一名姓蒋的华夏人为“师爷”。

    在前往敦煌之前,斯坦因不仅在和田约特干遗址收购了一批古物,还在考察楼兰遗址中,获得珍贵文物五百件以上,甚至还发掘出了米阮二号佛寺遗址,获得了泥塑佛教艺术品。

    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2月,斯坦因结束了在米阮遗址的大规模发掘,然后将所获文物包装运往喀什,并于2月底动身向敦煌进发。

    3月中旬,斯坦因一行人抵达了敦煌,开始考察敦煌附近的故长城烽燧遗址。

    “这里很好,发现了不少汉简。”

    斯坦因拿起一块被削制成长条形的竹片,仔细打量着,“咱们得加快速度,伯希和的人马肯定也要去罗布泊,所以我应该尽快达到。”

    伯希和是f国探险家。

    1905年,斯坦西中亚考古新发现的消息传入欧洲之后,第二年,伯希和就带队开始进行中亚考察。

    斯坦因对这个异国的探险家充满了警惕。

    “嗯,故长城烽燧遗址已经快发掘结束了。”

    另外一名留着小胡子的探险家巴特笑着点了点头,说道,“咱们肯定会比伯希和的队伍先到达罗布泊。”

    “那就好。”

    斯坦因也笑了起来,他一直认为在华夏西部考古前景辉煌,如今西方其他国家的探险队也纷纷赶来这里,这就证明了他的眼光没有错。

    可是,这并不代表他愿意和别人分享这种“成功”。

    “大人,大人!”

    斯坦因正在遐想,忽然身后传来了一个气喘吁吁的大喊声,他回过头一看,只见蒋师爷正一脸兴奋地往这边跑来,明明还是初春,却依然跑得满头是汗。

    看到斯坦因转过身来了,蒋师爷更是兴奋,喊道,“好消息啊,好消息!”

    “师爷,什么好消息?”

    斯坦因微笑着问了一句,这个蒋师爷是他在这次中亚考察中的得力助手。他不懂汉语汉文,很多沟通性的工作都是蒋师爷来做的,而且做得很出色,他和颜悦色地说道,“不要着急,歇口气再说。”

    “是这样的,我到县城里购买日用品时,从一个商人那里得到一个消息,说是莫高窟那边发现了藏经洞!”

    蒋师爷来到斯坦因的面前,大喘了几口气,这才说道,“据说,藏经洞里面有很多经卷、写本,还有铜像和壁画!”

    “真的吗?那真是太好了!”

    斯坦因和巴特对视了一眼,两人眼中都充满了兴奋之色。

    第二天,斯坦因带着蒋师爷,匆匆来到莫高窟准备看个究竟,可惜的是,他来得不巧,当时执掌藏经洞门锁钥匙的王道士外出不在。

    在走访的过程中,斯坦因从另一位年轻和尚那里,看到了一件写本佛经,这引起他的极大兴趣,决定对这里的写本进行系统调查。

    于是,在考察完敦煌周围的历史遗迹后,5月底,斯坦因将营帐扎在了莫高窟下。

    这一次,斯坦因并没有自己去找王道士,而是派了自己的得力助手蒋师爷先去和王道士接触一番。

    王道士并不知道洋人们已经盯上了藏经洞里的那些经卷,上一次出门,他又到敦煌县城里去找县令了,可惜的是,依然没能打动这位老爷。

    回来以后,他看着藏经洞里的那些经卷、写本、铜像和壁画,愁容满脸。

    他已经年过五旬了,身体每况愈下,这前往县城的路,自己还能再走几次?

    如今还有他在守着这些宝贝,倒是不太担心会有什么闪失,可一旦他去了,这些宝贝谁来保管呢?

    对着这些宝贝摇头叹息了好一阵子,王道士才离开藏经洞,将洞窟的门重新关好,锁上。然后,他才转过身,一步一步往道观里走去。

    “这位可是王道长?”

    王道士听到声音,有些茫然地转过头,发现一位身穿茶色长袍的中年男子正笑眯眯地看着自己。

    这中年男子,外套一件青紫色马褂,头戴一顶瓜皮帽,看着就像一个乡下土财主。

    王道士上上下下打量了他一番,点了点头,说道:“这位居士,有何指教?”

    “王道长,鄙人姓蒋,来自京城。”

    蒋师爷笑眯眯地自我介绍了一番,然后说道,“此来前来敦煌,实为探亲访友,偶然听闻王道长发现了一个藏经洞,颇感兴趣,不知王道长能否将那些经卷让在下一观?”

    “佛教至宝,岂可随意赏玩?”

    王道士一听,顿时皱起了眉头,断然拒绝。

    自从开始检点藏经洞内的经卷、写本和铜像等古物后,莫高窟石窟内发现了藏经洞一事,已然遮掩不住,有不少心怀叵测、动机不纯之人来到这里,希望能够拿到一些经卷、写本,但无一例外,都被警惕的王道士给拒绝了。

    老祖宗留下的宝贝,怎么可能那么轻易就流散出去?

    那岂不是成了罪人?

    “哎,道长,道长且慢啊!”

    蒋师爷一听王道士这语气,就知道没戏了,脚下快走了几步,追了上去,说道,“咱们可以坐下来,慢慢聊。”

    “贫道很忙,不必了。”

    拒绝了蒋师爷后,王道士转身便走,再也不理会对方的任何话语。

    只是,让王道士没有想到的是,走了一个蒋师爷,不久之后,就来了一个追寻玄奘遗典的人来。

第五百七十章 敦煌文物流失 (第一更)

    “当年,唐朝和尚玄奘奉唐太宗之命,万里跋涉,西行取经,历时一十七年,方才抵达yd,方才取得真经,传播中原。”

    斯坦因一脸虔诚,说一句,蒋师爷就翻译一句,“而我如今,便是循着玄奘和尚回返中原之路,从yd一路走来,寻找玄奘和尚的遗典真经。”

    王道士坐在一旁,看着这个长着高鼻梁、深眼窝的洋人,沉默不语。

    “啊,对了,王道长,我这里还有yd国王签发的令状。”

    斯坦因像是忽然想起了什么似的,连忙从随身携带的包裹里拿出了一份《第二次中亚考察》的申请回函,上面全是英文,用来骗一骗这个老农民似的道士,完全没有问题,他说道,

    “其实,我和唐朝大和尚玄奘一样,也是奉旨寻经。”

    王道士看着上面密密麻麻的像蚂蚁一样的文字,以及右下角上的签名和大红印章,也忍不住有些动容了。

    这世上,居然还会有这么虔诚的人?

    见王道士神色有些缓和,斯坦因不动声色地朝身旁的蒋师爷使了个眼色。

    “斯坦因大人不远万里,从yd一路行来,历尽了艰险,只为了寻找玄奘和尚的遗典,着实令人感动啊,道长你又怎么忍心看着他空手而归?”

    蒋师爷会意,连忙开始劝说起来,“再者说了,斯坦因大人并非贪图你这藏经洞内的经卷,他只是想看一看,这些是不是玄奘和尚的遗典,如果不是,他自然不会将它们带走的。”

    “那,你晚上来,我拿几卷写本给你先看看。”

    王道士心里面,实际上已经有八成信了,再经蒋师爷这么一劝,总算是松了口。

    玄奘的经书,本就是从yd取来的,现在yd人来找玄奘的遗典真经,他一个道士,有什么理由来阻止他呢?

    王道士想都没有想过,斯坦因的这个故事,原本就是杜撰出来骗他的。

    当天夜里,王道士偷偷摸摸抱出一捆写本交给了蒋师爷。

    蒋师爷一刻也不耽搁,又交给斯坦因,斯坦因则让蒋师爷连夜辨查写本的内容。

    “大人,好消息,好消息啊!”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为了辨查写本内容而一夜没睡的蒋师爷红着双眼,兴冲冲地跑到斯坦因的帐篷前,大声说道,“我发现一件写本的题记说明,这套经卷就是玄奘从yd得来,并译成汉文的。”

    “好好好!”

    斯坦因大喜,这蒋师爷,果然是他的福星啊!

    找到“证据”后,斯坦因和蒋师爷立刻将这消息告诉给了王道士,将信将疑的王道士只好同意让他们看藏经洞的所有藏品。

    于是斯坦因在蒋师爷的帮助下,在藏经洞外的甬道中,一件件检查王道士抱出的写本和绢画织物,他将自己认为好的经卷和绘画挑选出来,然后以相当于500卢比的40块马蹄银买下。

    一个月后,斯坦因携带着12大箱写本、绘画、织物等各种文物,离开了莫高窟,将这些珍贵的文物运回了y国。

    ……

    和斯坦因不通汉语不同,f国探险家伯希和是个汉学家,他是传教士以外,西方汉学界中罕有的能讲流利京城话的学者。

    1906年,伯希和带队开始中亚考察,并在柱州图木舒克发掘了大量的雕塑、壁画、陶器和杂物、雕刻品或版画,之后又于次年抵达库车,发现了库车绿洲西缘惟一的一处佛教大遗址群,又大肆发掘了八个月,发现了用婆罗米文书写的久已失传语言的文件。

    1907年10月,伯希和的队伍抵达了乌市,在这里,他第一次听说了敦煌莫高窟发现了藏经洞,并且获得了一卷藏经洞写本。

    在看到这卷写本之后,伯希和当即意识到,这是八世纪的珍贵文物。他立刻取消了从乌市向西北方向前进的原订计划,立即赶赴敦煌。

    在斯坦因离开敦煌大半年之后,1908年2月,伯希和的队伍抵达了敦煌莫高窟。

    来到莫高窟后,伯希和一边开始对所有洞窟进行编号、测量、拍照和抄录各种文字题记,一边和王道士进行交涉,他一口流利的的汉语很快就博得了王道士的好感。

    “道长,我是个汉学家,需要对藏经洞的经卷和文献进行一下梳理。”

    伯希和面对着王道士侃侃而谈,他看着对方的眼睛,一脸诚恳地说道,“这样的石窟,是保护不了这些经卷、文献的,要么重建,要么换一个地方,让真正懂得它们的人去保管它们。”

    王道士自从无意间发现了藏经洞之后,心里面一直都希望官府能够出面来保管藏经洞里面的这些经卷、写本,然而除了一个汪县令曾经来到藏经洞和自己一起检点、封存了里面的经卷、写本之外,再没有引起任何官员的重视,这让他感到很失望。

    可藏经洞是他发现的,他又做不到撒手不管,如今听到这洋人说,石窟破败,无法好好保存这些经卷、写本之后,心里面就起了要重建莫高窟的想法。

    可重建莫高窟,需要大笔的资金,这些钱从哪里来?

    由于对伯希和有了好感,王道士在半推半就之下,让伯希和等人进入了藏经洞。

    用了三周的时间,伯希和详细整理了藏经洞的经卷、写本和绘画,并从中选出了最有价值的经卷、绘画等文物。

    计划重建莫高窟的王道人,最后同意以500两银子(约90英镑)的价钱把这些文物卖给了伯希和。伯希和从而获得了6600卷精品,其中古藏文2700卷,非藏文卷子3900卷,被打包装车。

    因为斯坦因不懂中文,他带走的经卷、写本和绘画中有很多没有价值的东西,与之相反,通晓包括汉语在内的13国语言的伯希和选出的文物全都是绝品,其中也包括了新发现的唐代新罗僧人慧超所著的《往五天竺国传》。

    1909年,伯希和让手下携带大量敦煌遗书运回巴里斯,自己仅带了一小部分辗转来到了京城,并认识了数位京城学者。

    这些京城学者看到伯希和手中的这些敦煌遗书,都忍不住啧啧称奇。

    当时有一人上前说:“伯君,如此精品,世所罕见。这些宝卷随你回国,再也见不到了,可否将这些经卷拍成照片,赠送给我们一份?”

    本就做贼心虚的伯希和连忙答应,他劝京城学术界的这些人,敦煌石室中还有8000余卷遗书,应早日派人前往保护,以免被别人夺走。

    得知敦煌文物大量流失,京城学术界大惊失色,立刻上书,要求清廷保护好这些敦煌文物。

    宣统二年(1910),清廷学部获悉敦煌石室文物流散消息后,电令驻金城的陇右总督,让敦煌县县令调查清点藏经洞文献,不许卖给外人,并让陇右布政使押运送京,交京师图书馆收藏。

    那时候,已经一心想要重修莫高窟的王道士,在官府来人之前,又私藏了若干经卷、写本和绘画。

    同年前后,王道士将数十洞窟凿通,使各洞相通连,大量壁画遭破坏。他还修建“古汉桥”,以便利朝山拜佛者上下,又搬出各窟残塑,造“千相塔”,有廷学政撰文并雕刻《敦煌千佛洞千相塔》碑,以记其事。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21760/ 第一时间欣赏我为国家修文物最新章节! 作者:十三闲客所写的《我为国家修文物》为转载作品,我为国家修文物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我为国家修文物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我为国家修文物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我为国家修文物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我为国家修文物介绍:
现实与历史的交错中,谁能触及国宝文物深藏的秘密? 
我睁开时光之眼,看见了这样一个世界:权谋、艺术、战乱、马蹄与火光…… 
华夏五千年的璀璨文明,被腐朽的画卷、铜锈密布的铜器、支离破碎的陶瓷所掩盖。 
他们在时光的流逝中等待,等待着再次绽放出闪耀世界的光芒。 
我叫向南,我为国家修文物。
我为国家修文物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我为国家修文物,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我为国家修文物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