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玄幻魔法帝国苍穹TXT下载帝国苍穹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帝国苍穹全文阅读

作者:天空之承     帝国苍穹txt下载     帝国苍穹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171章 倒计时

    天黑前一小时,在“避难所”基地三号出口处,林恩一身御寒戎装矗立于冰冷的山岩旁。他目不斜视地望着己方潜艇一艘接着一艘驶出洞库通道,这条天然的峡湾早已进行了详尽的勘测,经常进行近距离适航训练的艇长们几乎闭着眼睛都能把潜艇开出去。只见它们进入峡湾后迅速下潜,基本上只保留一小截潜望镜头在水面上,远远看去仿佛成群结队的水蛇正朝向外海游去。水面不见它们漆黑的躯体,徒留异样神秘的涟漪在一圈一圈的悄然扩散……

    “长官!”

    “长官!”

    循声而至的两位军官皆穿着为夜战环境专门准备的装束。走在前面的是原“吸血鬼”夜战突击队第一分队指挥官、现任帝国近卫军夜间战斗营正职指挥官洛文.布伦斯上校,走在后面的是原第三分队指挥官、之前参加了突袭洛斯阿莫斯行动、现任夜间战斗营副职指挥官卡伦尼.布拉兹中校。这两人对林恩来说皆是旧识,亦同是劳伦茨.巴赫的老下属。昔日自己还是“吸血鬼”突击队的新兵蛋子,两人已是作战部队的中流砥柱,各自在东西战线异常艰险的环境中创下了显赫战绩。此时虽然在名义上担任他们的临时上级,林恩依然称呼他们为“长官”并使用敬语的“您”,言谈之中亦从未有过以上压下的姿态。越是如此,两位特战指挥官和林恩的关系越是融洽,连带着如今夜间战斗营的官兵们对林恩也充满了好感。

    林恩转过身从容开口道:“大家都做好准备了?”

    布伦斯上校的个头也就一米七左右,体形宽厚、四肢粗壮,很符合中世纪之前日耳曼野蛮人战士的形象,但他平时并不喜欢蓄留胡须,总是将自己的脸部打理得干干净净,就连头发也一丝不苟,四十岁的年龄看起来也就三十出头的样子。他摩拳擦掌道:“都等了快一年时间,大伙儿都迫不及待要来一场轰轰烈烈的战斗,无所谓生死,只求至高无上的荣誉。”

    林恩爽朗一笑,然后提醒说:“有这样的精神固然是好,但攀登荣誉的脚步才刚刚重新迈出,未来的道路还长着啊……我们可得尽量保住有用之身,今后还要回到欧洲大陆去成就一番新的事业!”

    “那是当然的。”布伦斯笑着回应说。

    至于布拉兹,林恩的老朋友,从北美返回基地后获得军阶晋升一级、佩剑十字勋章一枚的奖励,虽没有林恩得到的奖赏那般“变态”,也算扎扎实实地迈进了一步,更何况他骨子里并不是一个贪图权力之人。如今距离那场旷世的洛斯阿莫斯突袭战正好过去了半年时间,临近再度登场,布拉兹的情绪亦不乏亢奋的成分,但话语间仍旧保持着他固有的沉稳:“别担心,长官,夜战营皆是经验丰富的老战士,这样的战斗该怎么打,军官到士兵都能做到心里有数。我们现在的精神和装备状况都要比一年前的这个时候好很多,又具备作战的突然xìng,一举歼灭那些苏军部队应该会非常顺利的。”

    林恩嘿嘿一笑,接过布拉兹递来的香烟。受到苏军飞机和舰艇在挪威北部展开严密搜索的影响,基地最近一段时间暂停从外部接受补给,但这并没有对数万军民的日常供给产生根本的影响。凭借殷实的资金储备,在战争结束后的这将近一年时间里,林恩、安德里等人的欧洲之行并未独一无二的大手笔,北美情报网的重建和扩张、南美基地的巩固和建设,每一项都投入了千万英镑以上的巨额资金。特别是在南美的智利、阿根廷以及巴西的德裔移民聚居区,帝国的组织者利用美国战后富余的设备建立了一大批工厂,并将德裔的工人组织起来进行秘密的准军事化训练,他们轻而易举地以隐蔽的航运保障了基地的物资供给,甚至还陆续运来了数百名狂热的、坚定的支持者,使得帝国近卫军获得了初步的人员扩充。

    各自点上香烟,三人不约而同望向西北方的冰原。临近天黑,苏军先遣部队果然安营扎寨了,这倒不是消极的表现。他们建立临时营地,利用电话线和无线电同登陆指挥部和舰队保持密切的联系,然后派出规模更小的巡逻队在附近设立警戒哨,形成了一种稳步推进的态势。按照他们现在的推进速度,顶多次日就能够站在林恩他们现在所处的位置,而即便基地的外部伪装再好,也不可能避过近在咫尺的侦察和搜索。在这两天时间里,从外部着手的各项计划也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苏军入侵挪威领海并实施登陆的消息广泛传播开来,“欧罗巴”号邮轮及英国轻巡洋舰遭到潜艇袭击的事件亦同步受到添油加醋的宣扬,北欧乃至欧陆已经因此产生了大规模的惶恐,人们担心事实像一些媒体报道的那样——强悍的苏联红军在初春到来之时全面向西侵袭,他们将沿用第三帝国的战略步骤,首先占领挪威以获得通向北海和大西洋的踏板,以潜艇和飞机隔绝欧洲和美洲之间的联系,然后以钢铁洪流席卷西德、低地国家和法国一直进抵比斯开湾,甚至在美国完成军事动员之前发起跨海峡登陆作战,从而将红旗插遍欧洲。尽管在1946年时,苏联还远没有从世界大战的损失中恢复过来,可在西方国家二十多年来对苏联不遗余力的诋毁、丑化,加上一些媒体在最近大半年时间里的刻意误导,使得人们很容易对这种以臆想居多的揣测信以为真。不过事态的演变速度也正如同林恩所担心的那样,不足以让苏联迅速从挪威北部退兵,甚至有迹象表明苏联军方正在北方港口集结后续登陆部队和大量的补给品。

    抬头看了看光线正在逐渐黯淡的天幕,林恩的心情终于有了登台演出前的一丝紧张,他看着两位皆从低级军官的职位上一步步晋升至校官的同僚,叮嘱并确认道:“战斗一旦打响,务必坚定不移地向前推进,像刺刀那样彻底割裂敌人的经络和血管,让他们变成一具毫无行动和抵抗能力的废躯!”

    烟抽完了,临出发也没多少时间了,两位军官戴上为寒带作战专门配发的皮绒手套——若是1941年的寒冬国防军官兵能够普遍获得这样的配置,没准帝国的战旗早已插上莫斯科的城头,然后回师西进迫使英国退出战争,可惜这一切只能留于想象当中了,侥幸熬过战争及盟国审判的帝国精英们,诸如曼斯坦因、古德里安、凯塞林,此时莫不受困于盟军的监狱中。相比之下,林恩他们至少还能够为了改变命运而进行抗争。

    “长官,祝旗开得胜!”布伦斯上校敬礼并与林恩握手。

    惊心动魄的美国之行中,布拉兹见识了林恩的作战方式,作为一名战士或者基层军官,刚猛的作风值得认可,但作为一名指挥官,若是总像隆美尔那样冲在一线指挥和协调部队,虽然会得到麾下士兵们的敬仰,同时也会让副手和参谋官们感到无比头疼。

    “多多保重!”布拉兹握手时一脸严肃的对林恩说。

    “好!”林恩极其简要地给出了回答,等两位军官沿着通道走向已经在后面集结待命的参战部队时,他再回头去看峡湾,最后一批潜艇都已经离开了,海面的bō纹看起来是自然的、没有受到人为干扰的。这时候,天空中又一次传来了轻微的轰鸣声,按照惯例,部署在边境线那一侧的苏军飞机总会在天明后和天黑前飞来巡视一番,估计还会顺带确定己方地面部队和海上舰艇的准确位置然后回馈给位于后方的指挥部。这两天来,种种蛛丝马迹可能已经让他们愈发觉得这片貌似荒芜的挪威领地暗藏着不可告人的秘密,这些有的是隆美尔有意安排的,有些属军事行动难以完全控制的意外,但只要没有己方人员落在苏军手里,一切都将在今晚全盘清算。

    临近指定时点,位于基地上层洞库的通讯总站里,技术军官们俨然成为最忙碌的一群。作为“雅利安方舟计划”中确定保留的核心技术之一,雷达无线电的相关技术获得了大量的人员和物力投入。根据战争中的种种教训,帝国的无线电专家们在几种没来得及投入实战的电气设备基础上进行了改进,辅以战后情报部门多途径获得的相关技术资料和设备元件,成功研制了大范围探测预警雷达和精确火控雷达,并在机载雷达结合无线电指导的研究方面获得突破,因而成为帝国科研体系内实质xìng成就最为显著的领域。

    安置着大幅落地玻璃的控制室内,穿着类似医护人员白大褂的技术专家和军官们各司其职,来回走动的很少,唯独一名年纪看来三十岁不到、白净儒雅并且戴着一副金边小框眼镜的军官在密切关注着人员设备情况,他的肩章虽然被白sè的外套遮挡,但红底领章和纤细的叶片纹饰让内部人员能够一眼辨认出他的技术将领身份。

    放在控制室正面的座钟上,时针已经非常接近数字7,分针则刚刚过了50。

    “电力供应稳定,备用电机启动,转换口联结。”一名坐在各种仪表和红绿灯钮前的军官大声报告到。

    另外一名戴着眼镜的军官坐在两个圆形显示器前方,在他身前一米位置并排坐着三名军官,每个人正对着一台大小相仿、外部构造和刻度标识有所区别的仪器前方。这名眼镜军官转过头对年轻的技术将领报告:“全部元件电压正常,设定正东方向为零度角,开机后天线阵列将从零度角开始进行顺时针转动,转动速度为每秒钟六度,一分钟完整三百六十度转向,连续工作一千零八十度,工作频率定为120MHz,3分钟后准时关机。”

    一切都在按照计划的步骤进行,早先无数遍的演练让年轻的将军显得xiōng有成竹,他一言不发地继续踱步,时不时抬手看表。在斜对面的控制室内,负责操控无线电干扰设备的团队正紧张而有序地进行着相同的准备工作。和二战前后新兴的雷达技术所不同,无线电设备出现的时间要早得多。初期的无线电干扰很简单,就是找到敌人使用的通讯频率插入各种混乱的讯号,使得对方无从分辨哪些是正常电码内容、哪些是干扰者刻意加入的,这种传统的方式一直被使用到了1945年战争结束,就连无线电技术方面相对比较薄弱的苏联军队也在东线有过成功的运用。随着技术的发展,专用的无线电侦察接收机、侧向仪以及干扰机被研发制造出来,大功率的无线电发射器能够将附近区域的特定频率占满,使得普通无线电台在持续的时间和bō段内完全无法使用,从而造成了彻底的通讯阻塞。

    在让人们感到紧张和轻微亢奋的特殊气氛中,时间一分一秒流逝着,顶部观察哨的视线中,初夏的夕阳早已沉入海面,美妙的霞光预示着一个晴朗夜晚的到来。确定苏军例行侦察的飞机已经离开,雷达控制室的技术军官拉下手闸,在两台电机马达的联合驱动下,置于通讯站顶部的半球形伪装网罩平缓打开,从而将外观奇特、体形硕大的雷达天线矩阵毫无阻隔地出现在山岩上。这个类似天文台运作的过程看似简单,却凝聚了这些登上帝国方舟的技术精英们胜过常人的审慎与聪慧。

    寒冷而清新的空气顺着雷达基座位置的孔口灌入内部洞库,戴着金边眼镜的年轻将军看表然后将目光投向靠近大门的电话,它并没有响起,这也意味着中止的命令并未下达。见时机已到,他以沉稳的腔调下令道:“启动‘凯撒’!”

    雷达的启动不像是汽车、坦克或者飞机那样充满了机械的轰鸣声,除了少部分仪器工作时发出提示xìng的滴滴声,整个控制室基本没有杂音。年轻将军的目光立即投向那位同样戴着眼镜的中年技术军官,他面前的两个圆形显示屏上已然出现了绿幽幽的线纹。

    根据显示屏上的线纹和仪器的辅助读数,这名军官很快做出了判断:“那架苏军侦察机位于北偏东11度、距离140公里位置,飞行高度在1000米左右,没有威胁;那些苏军舰艇位于西偏北12度至19度、距离30公里至35公里区域,队形较为紧凑。”

    年轻将军没有立即凑上前去进行细致的观察,也没有指手画脚地调配工作人员做这做那,他原地停留了一会儿,等到手下的军官在雷达第二圈探测确认了飞机正在远离、舰艇基本不动之后,才正步走到门口,低着头思索片刻。第三圈,技术军官们再次确认道:“苏军飞机正以大约300公里的时速向摩尔曼斯克方向飞去,飞行高度约为1000米;苏军舰艇没有明显移动;360公里的探测空域内未发现其他金属飞行器;80公里的探测海面上未发现其他舰船。”

    戴着金边眼镜的年轻将军终于拿起电话:“司令部,我是雷达站的拉尔夫.亨宁斯,苏军侦察机正在返航且位于140公里之外,探测区域内未出现异常,速描图纸马上送去……好!”

    挂下电话,将军声音不大却非常坚决的下令:“关闭雷达!”

    这边控制室的人员忙着关闭雷达设备,那边控制室里的技术军官们则恰好相反。利用之前一段时间,他们已**测并掌握了苏军使用的通讯频率,三台大功率的干扰器全面启动,无形的电bō转眼间就屏蔽了方圆上百公里内常用bō段。与此同时,四台无线电侦测仪也在不间断的工作状态,还有一台大功率干扰器虚位以待,以应对苏军通过超短bō频道与后方进行通讯的状况。站在单纯的技术角度,只需30秒即可对新出现的通讯频率进行实时干扰。

    随着攻击时点的无限临近,苏军舰船停泊海域附近已经集结起了数量惊人的水下攻击群。若只看平静的海面,人们很难想象这片水域竟有六十余艘潜艇存在,而且最终参战的潜艇数量还不止于此。要知道二次大战爆发时,整个德国海军的现役潜艇共同才57艘,且大部分是并不适合远洋作战的中近程潜艇。现在形势恰好颠倒过来,新锐的XXIII级小型攻击潜艇虽是理想的近海刺客,但“雅利安方舟计划”中保留下来的潜艇百分之七十都是排水量加装了装备通气管和各种先进设备的远洋作战潜艇,能够胜任在北海、bō罗的海以及北大西洋的猎杀作战。此次近海作战,这些常规潜艇的静音xìng能虽然不及新锐的XXI和XXIII级,但它们一次可携带较多的攻击鱼雷,且在富有经验的艇长指挥下,以它们擅长的方式隐蔽靠近声纳技术稀松寻常的苏联舰艇着实不难。!。

第172章 霹雳雷击

    皎洁的月光下,隶属于苏联海军第44近卫海军步兵旅的列兵伊凡诺夫头戴海军圆帽,身背配备长弹匣的PPS433冲锋枪,炯炯有神地站在武装渔船“胜利MZ”号的后甲板上。|www.uu234.com超速更新文字章节|

    尽管已经进入4月份,北方的天气依旧寒冷,白昼温度也在零度边缘徘徊,一到夜间更是迅速下降到零下十来度。为了御寒,伊凡诺夫身上的军大衣配了翻皮的毛领,手上亦戴着厚厚的手套,这样的搭配比起最艰难的那段时期已经改善很多了。可长时间忍受着海风的吹拂,他的眉毛上已然凝结了一层淡淡的冰霜。

    少小离家参军,如今伊凡诺夫才刚满20周岁。他没赶上战争前期那一系列惨痛而悲壮的战役,却已是一位久经考验的战士了。在méng海峡群岛登陆战、东普鲁士战役以及远赴东方进行对日作战的行动中,他以海军陆战部队的一员奋战一线,在普通人难以想象的艰险环境中练就了一副强健的体魄和灵敏的反应能力,而钢铁般坚强的战斗意志更让他和他的同伴们拥有打败一切敌人的充足信心。现如今,世界大战的硝烟散去,东西方阵营对峙的局面正悄然形成,在短短大半年的时间里,浴火重生的联盟共和国经历着一场又一场挑战,从因为原子弹事件受到西方世界的强烈质疑和抨击,到占领区边界对峙再是毫无征兆地失去精神领袖,这一切非但没有打垮苏联军民,反而让他们对西方国家的憎恨与日俱增。像伊凡诺夫这样思想单纯的战士,莫不期盼着一场短时间内就可以结束的战争,以便一劳永逸地消除万恶的帝国主义、军国主义。只要能够达成这一愿望,流血牺牲也是在所不惜的。所以在接到随船出航的命令后,装备精锐的海军步兵们群情振奋。尽管他们很快得知自己的目的地不是英国或者法国、比利时、荷兰等西欧国家,但表面上保持中立、实际上明显倾向于英美阵营的挪威政府也不是友好的邻邦。它地广人稀,地理位置特殊是进攻英国和西欧的天然踏板。眼下通过卫国战争历练而成熟起来的苏联军队正处于规模和意志的鼎盛时期,他们的现役总兵力超过了西方世界的总和,他们超过对方一倍以上的坦克能够轻而易举地冲到西欧平原……………

    除了船舱中隐隐传来的哄笑,此时耳边只有自然的风浪声。视线中停泊着数十艘舰船,大到几千吨术↑水量的货轮和客轮、千吨左右的驱逐舰,小到数百吨的炮舰、潜艇以及百来吨的驳船、渔船、扫雷艇共同组成了一支功能基本完备的远征舰队。至于这里的武装渔船,也就是在船体状况比较理想的渔船上加装机枪、小口径火炮以弥补军用舰艇的不足。战争时期,就连海军实力雄厚的英国人也改装了不少这样的民船用于近海巡逻、护航和反潜等辅助xìng质的军事行动,何况海上力量处于强国之末的苏联。

    这支从阿尔汉格尔斯克集结出发的苏军舰队虽然没办法跟盟军在北非和诺曼底登陆的庞大舰队相提并论,但在海面上航行时仍显浩dàng威武。航行途中,苏军官兵们才从指挥官那里获知了此行的真正目的在挪威北部的雪原冰11中找寻德国残余武装的秘密营地。敌人未必强大,却一定是凶残狂暴的,因此,下达给苏军士兵们的命令中明确了武力原则即不论遇上什么样装束的人,但凡武力抗拒的,一律予以击毙。

    遵照这样的命令执行,完全有可能印发苏联和挪威之间的直接冲突,进而给西方世界发动外交围攻乃至全面开战的口舌但苏军士兵们的顾虑并没有达到政治家的深远程度。接到新的脂令后,他们一个个踌躇满志、信心充分。第三帝国已经随着柏林的沦陷和希特勒的自杀崩塌了,时隔近一年时间,那些逃亡流窜的纳粹余孽能凑齐怎样的规模和战斗力?

    就这样,隶属于第44近卫军海军步兵旅的一千多名官兵昂首tǐngxiōng地登上了挪威的海岸,他们带着骡马、机枪和大炮,一个连规模的T34坦克也运上了岸。考虑到此次行动中途可能遇到各种变故,尤其面临着来自国际社会的强大压力所有的运输船只都留在了登陆处以便在必要的时候将全部登陆人员接上来并离开挪威领海。

    “列兵,有情况吗?”

    从船舱里走上甲板的军宜带着一股酒味白天钓到的鳟鱼亦已变成了餐盘里喷香的美食。抛开寒冷的天气和海浪的颠簸不说,在挪威北部暂留的日子比想象中的平静,尤其不必进行严格的军事训练和苛刻的纪律管制,伙食的标准也有了显著提升,像这样的夜晚在船上喝些伏特加,完全不必担心那些风纪军官会坐着小艇前来巡查。两天来,登岸部队并没有发现人们集群活动的踪迹,仅有的插曲是有几个倒霉蛋因为掉进冰原上的雪坑而受伤,还有前夜的零星枪声。据说是一个使用猎枪的挪威猎人,大概是对苏联军队踏足他悯的领土心怀不满,这家伙以鸣枪警告的方式进行了抗然后利用对地形的熟悉往北逃窜。一小队苏军士兵奉命追击,只是看样子山岩遍布的复杂地形会让他们十分头疼。

    伊凡诺夫转身敬礼;“一切正常,少尉同志。”

    军官戴着镶有毛边的军帽,从口袋里掏出香烟,靠着栏杆划燃火柴伊凡诺夫轻轻皱起眉头,这虽然有违灯火管制命令,但在岸边驻扎的登陆部队都以明火烹煮食物和取暖,相隔两三公里的舰队中有些火光似乎也无关紧要。他终究没有开口,而是很快望向不远处静静停泊在货船旁边的潜艇。这是一艘狗鱼级潜艇,它体形显得短而窄,背负着一个过于庞大的指挥舱,甲板上仅有机枪而无火炮,最具威力的武器是两具毫米鱼雷发射管,比起德军潜艇以及英美现役潜艇已是相当落后。战争结束时,尽管苏联从德国接受了数十艘完工或接近完工的潜艇,但掌握它们的xìng能进而形成成熟战斗力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实现的…在领海面积广阔、海岸线漫长的情况下,每一艘尚堪使用的舰艇都在各舰队服役。当然了,迅速恢复的工业使得苏联正在以空前的速度建造更为先进的作战舰艇,可以想象,装备缺乏的窘迫局面在未来数年内就会获得逐步的改善。

    在那艘狗鱼级也就是苏联海军III型潜艇上,可以看到几名艇员正在甲板上抽烟聊天。白天的时候…它和随舰队抵达挪威的其他潜艇都在周边海域活动,像伊凡诺夫这样的普通士兵自然不会知晓它们的具体作战任务。有远程侦察机的巡弋加上这些潜艇的掩护,己方舰队的安全应该是有基本保障的。

    不经意地朝稍远处的海面望了一眼,伊凡诺夫猛然见看到一副诡异的场面;起伏的bō浪倒映着粼粼的白sè月光,一条黑sè的“大鱼”在水面下若隐若现。童年的记忆中,夏夜的河畔也曾见过类似的场景,可在这寒冷冰海出现却让他倍感不妙,只是目标物体的距离相隔千米,光凭肉眼无法确定那究竟是错觉还是可怕的存在。于是…伊凡诺夫向携带了望远镜的少尉军官求助道;“少尉同志,看那边的海面,好像有情况啊………………望远镜!”

    “喃?”军官以他那有些mí离的目光顺着伊凡诺夫手指的方向看去,视线并没有越过那艘狗鱼级潜艇落在远处的海面上,他勉强拿起望远镜…但注意力显然不在正确的位置。

    伊凡诺夫急了,他三步并作两步冲到军官旁边,嘴里说着“抱歉”,试图借军官手里的双筒望远镜朝出现异样的海面观察,结果望远镜的挂带勒到了军官的脖子,他顿时很恼火地吼道;“你这是在干什么?干什么!”

    被军官粗鲁的反向一拉,伊凡诺夫压根就没用到望远镜,他急于解释…可军官固执地自己拿着望远镜朝刚才那片海域张望…并用带有明显醉意的口wěn说;“什么也没有啊………………呃!什么也………………”

    怀着火急火燎的心情,伊凡诺夫眯起眼睛再看…那闪烁着粼粼bō光的海面下出现了更多的“大鱼”,仿佛一群鲸鱼或者海豚正朝相同的方向快速游动,而且是几乎贴着海面的。这时候,潜艇甲板上显然也有人注意到了这个情形,紧接着终于听到了一声令人心悸的惨叫,有人喊出了避里任何人都不想听到的“鱼雷”。伊凡诺夫心里一沉,他连忙从肩上卸下冲锋枪,嘴里跟着大喊“敌袭”。

    那些飞快窜动的“黑鱼”若真是疾驰而至的鱼雷,对处于静止停泊状态下的舰船将产生极其致命的打击,毕竟这是一次远征行动的准备并不那么周全部队从集结到出发也就短短一周时间,舰队中仅有那几艘驱逐舰和护卫舰上配备了有限的反潜装备,唯一值得庆幸的是细分为三块的舰船驻泊区布设了防鱼雷网,人们只能也必须寄希望于它们能够尽可能阻止来自水下的攻击。

    旁边的军官惊而酒醒,扶着栏杆仓促从枪套里拔出手枪,一边惊恐万分地喊道;“同志们快出来!尼捏尔,埃米尔,尼古拉………………快点出来啊!”

    他这一下话音未落,远处就出现了宛若强雷电的闪光,那赤黄sè的光芒与洁白的月光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对比,强劲的气浪几乎与巨大的轰隆声同步而至,眨眼间,更多的闪光、轰响以及狂暴的气浪使得这片海域整个沸腾起来。伊凡诺夫简直被强光刺jī得睁不开眼睛,耳朵也在嗡嗡发鸣。由于对外界的主要感知受到了极端的扰乱,他像是失去了自我,恍然之间就从人间堕入炼狱,所有的一切已经远远超出了他的可接受范围,这是完全的mí失………………

    受到多艘货船“簇拥”的苏联驱逐舰上,■望员虽然没能在第一时间观察到海面上的异常并发出警报,但他的位置却是事发后最能够纵览海面局势的。布设在停泊区周边的防雷网设定了两米的深度,并且由球形浮标物拖曳固定,然而最先发射的爆炸却越辽了它们在停泊区内发生。茫然知所措的■望员以难以置信的目光看着左侧停泊区里那些原本准备随时向登岸部队提供火力支援的炮舰和载炮货船一艘接着一艘发生爆炸。起初的爆炸是单纯的、发生在船舷位置的,瞬时腾起的水柱顶多只是将船只暂时笼罩于水雾和硝烟当中,但那些尚未来得及使用的炮弹、火箭弹很快受到殃及,随之发生的殉爆形成了惊人的声势和破坏力,有的船只几乎在一瞬间四分五裂…巨大的烈焰冲天而起,形成了令人声威的蘑菇状,有的甲板和上层建筑刹那间被整个掀去,各种各样的物件、碎块向空中溅射。可让人难以理解的是,这些船只的吃水深度要么不到两米,要么也就稍稍超过两米…难道浮标未动的情况下防雷网就已经被破坏了?还是敌人动用了早有列装但不那么可靠的磁xìng鱼雷?

    第一bō爆炸密集之处竟像是密不透风的暴雨,紧接着,拦设在舰船停泊区外围的防雷网发挥了一些作用,它们显然挂住了一些从外而至的水下攻击物,在长达数十秒的时间内,它们连同上部的浮标就像是防御战中有序撤退的部队在不断后移,然而敌人的鱼雷显然是安装有延时爆炸装置,在耗尽动力之时,那些被防雷网挂住的鱼雷顷刻间迸发出了骇人的冲击…空前庞大的水柱成排成片的腾空而起,轻而易举地从顶端俯瞰这支在jī浪中飘摇动dàng的登陆舰队。一旦水下的防雷网以及浮标变成了碎片,接踵而至的鱼雷便没有了羁绊,它们径直冲向集中停泊的船只,以刚刚所能目睹的破坏力…只需要一枚就可以给数千吨的货轮致命一击,对于那些区区数百吨甚至只有百吨左右的小型舰船,那些几乎贴着水面航行的鱼雷也不会遗漏,区区一枚足以将两艘、三艘或是更多的一并摧毁。

    轰咚!

    伴着这无比强劲的猛烈爆炸,驱逐舰左侧相隔不到五米的远洋货轮竟像是被无形巨手用力推了一把,整个船体以夸张的幅度向右侧倾斜,白sè的水浪袭掩而来,驱逐舰上的苏军■望员不得不紧紧抓住护栏以免被冲刷下去。大块的水浪还没有落下…那艘货轮的船身仿佛安装了弹簧一般…在达到倾斜的极致位置后突然反向回摆,甲板迅速恢复了水平却无法保持这种正常的状态…船身猛然朝着左侧倾斜,并很快达到了接近45度角的极致位置。接下束,船身再度回摆,但是很明显的,这一次回摆速度放慢了许多,仿佛刚才那个爆炸所造成的影响正在快速削弱。

    可是,周围接连发生的爆炸使得■望员以及驱逐舰上勉强反应过来的其他人员完全处于一种目不暇接的状态,那些鱼雷简直就像是机枪子弹一样扫射而至,短短十数秒的时间内,驱逐舰外侧的货轮和驳船便只有两艘未遭攻击,有几艘甚至接连遭到了两枚甚至三枚鱼雷的攻击。状况最糟糕的那艘,船头、船尾和中部船身已经断裂,留守船只的海员没几个来得及从船舱里逃离,即便匆匆跃入水中的,没来得及扑腾两下便被后续爆炸所产生的狂浪所吞噬………………

    驱逐舰的舰舷甲板上,一名连军帽都没来得及戴上的军官声嘶力竭地吼叫着;“各归战位,开火拦截鱼雷!”

    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内,从船舱抵达甲板的水兵不超过十人,率先进入炮位的皆是在轮班执勤人员,他们尽管对现状充满了惊恐,但还是恪尽职守地操作起舰上的枪炮,眼看着第一门高平两用的双联装机枪已经转到了因为外侧货轮沉没而出现的防御缺口位置,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船底突然传来了一声比惊天滚雷还要骇人的轰响,上千吨的驱逐舰竟浑然颤抖起来,两舷jī起的水浪势大,一瞬间就越迂甲板达到舰桥甚至更高的高度,几名刚刚抵达炮位但还没来得及站稳的苏军水兵竟被这突起的狂暴海浪扫倒,不等他们艰难起身,第二、第三、第四个同样可怕的滚雷从舰艇下方传来,它停泊处已经不再是平津的近海区域,这里压根就是一个积着海水的炸药桶!

    “伊凡!伊凡!”

    同伴异常急促的喊叫声终于让伊凡诺夫从浑浑噩噩的梦魇中回到比任何梦境都要糟糕的现实,他勉强支撑着从甲板上爬起,随着感官的恢复,顿时感觉头部像是崩裂般的疼痛,至于手脚和身躯传来的痛感,相比之下已经算不得什么了。他茫然四望,自己所在的这艘武装渔船显然还没有遭到鱼雷的直接攻击,可这片海域已经完全处于沸腾状态,到处是燃烧、爆炸的船只,到处是拖着白sè尾迹的鱼雷,有两名同伴刚刚架起位于后甲板的机枪,它嘎嘎嘎地嘶吼着,在如此磅礴大势之下,就像是一只蟋蟀在试图阻挡汽车的前进,亢力而无望………………!。

第173章 士兵,进攻!

    积雪的山丘上,穿着全套“吸血鬼”寒带作战装束的林恩端着双筒望远镜观察前方。:www.uu234.comí彩涂装的豹式坦克和全履带雪地装甲车亦在全速前行,而此时的天空中,一架架无动力的轻型单/双人滑翔机犹如蝙蝠般悄无声息地飞过……如此宏大而震撼的场面让人难以抑制地心情澎湃起来,而在视线的远端,原本因月光而显现出宝石深蓝的天幕已被频频跃动的橘黄sè焰光映染,那些升腾的黑sè烟云正以肉眼大致可辨的速度膨胀。

    “久违的战场景象,对吧,老伙计!”

    林恩此时每张嘴说一句话都伴随着清晰的白sè雾气,他顺手将望远镜递给追随自己多时的沃夫鲁姆。老兵并非以绝对的忠诚获得他的信赖,而是一种难能可贵的独立思维——他很少违心附和,也不喜欢盲从,他有着丰富的阅历和敏捷的反应,若能够在大局观和远见xìng方面有所提升,进阶军官行列乃至担负重任也是完全可为的。

    如今整日跟在林恩屁股后头的,还有他从列宁格勒带回来的年轻军官弗朗茨,他原属党卫队情报部门,回到基地后定为帝国近卫军陆兵中尉,跟随林恩在大本营担任参谋副官。虽然军阶比沃夫鲁姆高,弗朗茨却很少在三人之间插话,这会儿也是静静站在林恩的左手边,听沃夫鲁姆带着饱满的情绪揣测前景:“嘿,我们的狼群一根烟的功夫就将那支苏联船团撕成碎片,他们今后若再敢派遣舰艇前来,必定是同样的下场!”

    林恩紧了紧掌面带有摩擦横纹的皮质手套,此时他头戴内垫棉绒、外涂灰白斑点的改良型M42钢盔,身穿为寒带作战定制的“冰豌豆”mí彩服,脚下还蹬着一副标准宽度的木制雪橇,并使用相同质地的滑雪杖。依循“吸血鬼”夜战突击队的传统,指挥官上战场时必定配备适合实战的武器,林恩摒弃了过于笨重的红外夜视仪套装和МP44突击步枪,选用了他觉得最顺手的驳壳双枪——这两支二十发弹匣的毛瑟M1932式冲锋手枪。它们依然以背带左右斜挎的经典方式随身携带,武装带上定制的弹袋里一共装有六个满弹待用的弹匣,林恩是夜战部队兼具近战火力、灵活xìng和持续xìng的第一人,若能保持当年的状态,战斗力自是让敌人望而生畏的,但长时间缺席枪械实弹演练,最近两天才匆匆加练,手感和准头都有些差强人意。

    咚!咚!咚!

    接连的闷响从后方传来,林恩回头望了一眼,炮焰的强光已逝,淡淡的硝烟正在消散。他知道,那是“避难所”基地的最强防御武器之一——由SKC/34型舰炮改装的203毫米口径要塞炮。当年希特勒下令解散海军水面舰队后,大量的舰炮都被拆卸下来用于加强海岸防御,克虏伯方面亦基本停止了大口径火炮的生产,转而将资源用于其他武器的制造。到了1944年,轴心国阵营的形势每况愈下,在隆美尔“风光国葬”后,“避难所”基地终于进入了全面建设阶段,这些8英寸大炮就是那个时候运到挪威北部来的。担任大本营战略参谋官后,林恩跟随隆美尔视察过一次基地防务,在机库下方的洞库通道中见过这些安置在特制轨道车厢里的大炮。它们一共有4门,通过转轨调整方位,火力覆盖基地南、北、西三个方向,最大射程超过30公里,理论上能够击沉除重型战列舰外任何一艘进入当面峡湾的舰艇。

    自进入20世纪以来,8英寸火炮在列强海军装备中只算是“中等口径”,放到陆战就不一样了。威力强劲的高爆弹从林恩他们头顶破空而过,带着尖锐的呼啸坠向远方。只片刻的功夫,视线尽头那片银灰sè的冰原跃起刺眼的光亮,肉眼依稀可见大团的浓烟升腾而起,地面也在微微颤抖。不仅是8英寸火炮,此次用于支援进攻作战的还有44年底从“提尔皮茨”号残骸上拆卸下来的部分6英寸舰炮,它们的最大射程达到25公里,射速快且易于维护,唯一的缺憾是目前基地已经不再有8英寸和6英寸炮dan的生产线,这意味着库存弹药消耗一发就少一发,直到新的军工厂建立起来才有可能获得匹配的补给。

    “好了,我们也出发吧!”

    林恩一言说罢,直接从钢盔上拉下防风眼镜,拄着滑雪杖轻盈灵巧地滑下山坡,弗朗茨也紧随其后。沃夫鲁姆稍慢一步,小心翼翼地将望远镜收好,这才以略显笨拙的姿态跟了上去。三人之中除了弗朗茨是小时候就学过滑雪的,林恩与沃夫鲁姆皆是在“避难所”基地学会的这项新技能,而这也是众多帝国近卫军将士在寒冷季节为数不多的户外运动。

    追着滑雪前进的夜战部队,林恩纵情享受着速度的快感,尽管时不时会因为滑雪的基本功不是很扎实而摔倒,他全然没有骑马时候的那种顾虑。此般在下坡或平坦地形滑雪比徒步快了许多,若是战斗再推迟个把月发生,这里的积雪消融殆尽,要是没有履带车辆就只能在松软泥泞的土地或luǒlù突兀的山岩间行走了。

    前行了四五公里,林恩沿着一片积雪覆盖的缓坡冲到了地势开阔的雪原中,白天时观察到距离基地最近的苏军营地就在这里。在隆隆炮声的映衬下,密集或连贯的枪声早已汇聚成片。这里零下十来度的气温还不至于冻结枪械,几tǐng原装的MG-42正欢快地嘶鸣着,成串的暗红sè光点以动态的方式将位于后方山丘的射击阵地与苏军先遣部队临时驻扎的宿营地连结起来。相比于气势磅礴的进攻一方,防御力量显得非常薄弱,稀疏的枪声也完全处于受压制状态——那里只有御寒的营帐和挡风的雪墙,能够用来躲避枪弹攻击的掩体少之又少,而接连两天没有发现敌对势力存在的踪迹,此时突然遭到大批武装人员的攻击,苏军官兵也缺乏充分的心理准备。若不是海岸方向率先传来jī烈的爆炸声,他们甚至有可能在浑然不知的情况下遭到射杀,而即便如此,短短几分钟的时间也不足以让让他们组织起真正有效的防御。在林恩拔枪参战之前,围绕营地发生的战斗便以最后几声零落的枪响宣告终结。没有人投降,也没有人接受投降。除了少数留下来清扫战场的,林恩麾下的大部分夜战官兵拄着滑雪杖、迈开滑雪步,沿着山岩之间事先勘测好的捷径前行,并始终保持着比装甲部队快一步的态势。

    要论速度,滑雪或是行车都比不上飞行。由于战争消耗等原因,如今的帝国近卫军中只保留着一支连级的伞兵部队,他们人人都掌握着降落伞和滑翔机降落的作战技能,但在这特殊战场上使用的滑翔机完全不同于以往运输机牵引的封闭式武装滑翔机。站在技术角度,这些搭载单人或双人的滑翔机并没有较战时的装备取得进步,反而属于较为原始的滑翔器械,它们与德国空军重新武装前秘密训练飞行员用的运动滑翔机,出击时利用基地最上层机库的弹射器进行起飞,借助初速和高度作用,顺风时的滑翔距离超过20公里——恰好是基地内层和外层防御的主观界限。这些构造简单的轻型滑翔机载重在200公斤以内,因为作战需要而加装了一些简单的部件。A型搭载一名乘员,他在飞行途中可以操控使用大容量弹鼓的МP44朝下方扫射,亦可投掷4枚90毫米口径的迫击炮弹以实现轻量级的空中轰炸;B型搭载两名全副武装的战斗成员,有固定枪械和弹药的半封闭盒子,但不具备空袭能力,滑翔机利用滑撬降落后乘员即可迅速投入战斗。

    在林恩率领的中路突击部队拔除第一座苏军营地时,率先出发的4架A型滑翔机已经避开正面战场向北飞去,此前他们在户外操纵这种装备的机会少之又少,幸好这是一个风力柔和的夜晚,他们利用简单的机载武器对向北实施搜索的苏军营地发起攻击,投下全部炸弹后,四名乘员操纵滑翔机降落在了划定战线的最北端,并以绿sè的信号焰火指引随后抵达的7架B型滑翔机,这18名原属伞兵的滑翔机突击队员一多半都顺利的在地面会合,凭借手中的突击步枪和轻机枪,他们将迅速组建起隆美尔和林恩这盘战棋中至关重要的北方阻击点。

    从海面上的爆炸声初起到陆地上的枪炮声大作,掐指可数的十几分钟内,帝国近卫军的攻势全面发起。在近岸水域,分群停泊的舰船多数都已沉没或处于沉没这一过程当中,冲天烈焰映亮了大片海面,宛若沸腾状的水面上到处是漂浮的碎片、尸骸、油渍以及奋力挣扎的求生者。第一个bō次的攻击鱼雷已经全部发射,但这远不是苏联人噩梦的终点,在南北两端,数艘形如长刀的潜艇浮上水面,船体下沥的水珠未尽,艇员们就已经登上甲板调转大炮,88毫米或105毫米口径的甲板炮固然不及驱逐舰的火力,但它们的炮弹能够轻而易举地越过残存的防雷网和外侧舰船的残骸攻击仍幸存于水面的舰艇。

    银白sè的月光下,熊熊燃烧的船体成堆成片。突然间,一只宛若尖刀的锐利舰首撞开漂浮的残骸冲出烈焰的包围,它那完好的身躯或让人想起出淤泥而不染的青莲。甲板上,多名水兵正匆匆向炮位抢运弹药;舰桥上,一名军官以咆哮之势抬手指向北面;桅杆上,蓝白底sè、红星锤镰的苏联海军旗倔强地飘展。很快的,这艘仍在加速的舰艇向北转向,像是准备穿过这片狼藉的海上战场独自撤离。且不说这样的行为是否属于临阵逃跑,那些滞留岸上的海军步兵又该如何求生,外围浮上水面以及潜伏在水中的攻击潜艇可不是善类。一转眼的功夫,好几艘潜艇已经将甲板炮瞄准了这艘意图突围的苏军驱逐舰,伴随着隆隆炮声回dàng于喧嚣的海面之上,一发发高爆炮弹呼啸而至。射击的距离仅有两三千米,又借助了火势的照明,这些炮弹打得又很有准,驱逐舰的舰桥和舯部很快各挨了一炮,那里顿时硝烟滚滚、死伤成片。尽管半敞开的主炮位置随时可能受到弹片的侵袭,苏军水兵们依然奋不顾身地操炮还击,一发发炮弹落在潜艇附近,对它们光滑却不堪直击的艇壳构成了极大的威胁。然而,仿佛水面下的空气缺乏存活的氧气分子,这些并没有悬挂旗帜的潜艇不肯下潜避战,它们在海面上缓缓游动,以甲板炮和获得射击角度的机关炮对这艘苏军驱逐舰进行猛烈的围攻。这还不算,海面上陆续出现了一道道带有水泡的笔直痕迹。望见如此景象,驱逐舰上的瞭望手和军官纷纷声嘶力竭地发出警报,舰艇即以鱼一般的灵活进行转向,它锵锵躲过了一枚又一枚疾驰而至的鱼雷,只是非但没有摆脱险境,反而陷入越来越困顿的局势。这些以较小定深发射的鱼雷来自各个方向,它们在海面上划出了纵横交错的轨迹,让人觉得苏军驱逐舰不论如何改变方向也难逃一劫了。此时的海水由于自然的浪潮和海战的影响而产生了异样的翻滚,银sè的月光和橘sè的焰光杂糅,倒映在海浪上形成了扰乱视线的斑驳,即便定睛观望也难以准确判断那些鱼雷的轨迹,何况舰员们在颠簸中还受到了敌方炮火的侵袭,经受此般洗礼的驱逐舰在海浪中加速冲刺,它不断地进行急速转向,一次又一次惊险避过快速逼近的鱼雷,有些水兵已经几度目睹漆黑的鱼雷贴着舰舷擦过,即便胆大之人也惊出了一身冷汗。这近乎无敌的状态终究没能带领一船官兵逃出生天,面对接连袭来的鱼雷,它最后一次转向时把脆弱的舷侧暴lù出来,这时候水兵们再想用枪炮自救已经来不及了……

    听着海岸方向传来的隆隆轰响,林恩在一处略高于平地的雪丘上暂时止步,雪上滑行固然省力,但最大限度的持续疾驰还是让他气喘吁吁,顺手将防风镜拉到钢盔上,他眯起眼睛眺望前方。又一片开阔的冰原地带,又一处爆发了jī烈战斗的苏军营地。这里的规模显然要比之前那个大一些,从营帐设施的数量来看,估mō着驻扎有一个连规模的苏军登陆部队。此时夜空晴朗、月光明亮,但肉眼瞄准的情况下能够精确猎杀人员目标的距离应该是不超过200米的,而经过改良的单兵红外线夜视仪有效射程已经提高到了300米以上,即便受到寒冷抵御的气温影响,有效的夜战距离也仍有200米左右,对战使用常规武器的苏军步兵仍有明显的优势。

    弗朗茨和沃夫鲁姆很快赶了上来,林恩等着从沃夫鲁姆那里取到望远镜,从粗略观察到的战斗场面来看,熟悉这片冰原且作战经验极为丰富的夜战部队正将人数、战术、心理以及气势上的优势转变成为压倒xìng的胜势,他们遵照事先制定的作战策略正面佯攻、两翼迂回,挑选对手最为薄弱的一面进行猛攻,借助红外夜视仪、突击步枪以及装载高爆弹使用的火箭筒的威力一鼓作气打垮防御者。当然了,那些中弹倒下的身影不仅仅属于苏军登陆部队,可以想象,奋勇直前的夜战部队也在遭受着难以避免的人员损失。尽管表现在魄力、决心等细节上的心理成熟度已经在不断挑战历史的战斗中获得了显著的成长,林恩仍对远在北美的劳伦茨.巴赫有种淡淡的亏欠之感,这支精锐的部队是他的骄傲,是他的瑰宝,甚至堪称他的sī人财富。这里的军官和士兵每一个人都视他为偶像和领袖,纵观人的一生,能够锻造出这样一个战斗团队何其不易又该是何其骄傲的。现如今,林恩毫不犹豫地将他们推上一线,但谁也没有把握将伤亡控制在最低的限度内,也无法百分百确定战斗会沿着自己勾勒的线条发展,即便大获成功,那也是借助了巴赫的宽厚肩膀。

    望远镜前部镜片反射的光亮是纷杂的、跳跃的,充斥着别样的美感。突然间,一团接着一团明显强于周边光亮的火光出现在镜片上,望远镜后方的浓黑眉毛瞬间皱起。

    “嗯?火炮还是坦克?”林恩自言自语的嘀咕道。

    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突然进攻的效果,且考虑到夜战部队所属官兵皆是战斗经验丰富、战斗技巧出众的老兵,林恩为他们制定的作战思路是在遭到强力阻击前采用粗放式的打法,即以多打少、倚强凌弱、以快攻慢。这意味着夜战部队的军官和士兵大多数时候都在竭尽所能地快速推进,一般强度的围歼战只需要由士官带领士兵协同完成,整个过程中并不需要发挥连排级军官的指挥作用。在林恩的设想中,这种打法无需全程使用,只要能够在前半段尽可能消灭苏军的有生力量即可,而目前的收获显然还没有接近他心目中的理想程度。

    推荐一本好书给各位军事mí们~~~~~~~~~~~~~~~~~

    作品:龙骑战机!。

第174章 闪光

    形如小山包的雪丘上,林恩单膝及地以增加自身隐蔽xìng。:www.uu234.com更新文字章节最快的小说网:前方苏军营地,帝国近卫军所属夜战部队的围攻受到对方炮火影响而陡然变速,经验丰富的老兵们在这样的攻防转换表现出了一如既往的沉稳干练,而在营地西面的冰原上,四辆履带式战车移动的身影已是依稀可辨。根据侦察部队之前探察到的情报,苏军登陆部队配备了十辆左右的T-34/85坦克,而没有以往常见的KV、IS系列重型坦克以及威力强劲的自行火炮,所以,眼下基本可以判断那四辆就是东线最熟悉的老对手。己方这边,投入正面进攻的共有二十多辆雪地涂装的豹式坦克,排头几辆亦进入了视线范围。想当初在东线廖战,德军装甲部队大多数时候都在进行以少敌多的战斗,如今难得一改往昔局势,再加上不少豹式都装配了红外线瞄准器且能够得到步兵的强力支援,赢得胜利顺理成章,仅有的悬念在于战斗结束的时间以及自身损失。

    须臾,一戴雪地钢盔者滑雪而至:“长官,一连各部已悉数抵达战场,目前进攻营地的战斗受苏军坦克和火炮的影响……”

    初次担当夜间战斗营的直接指挥官,林恩可没有畏首畏尾、寻求中庸,下属的这番报告缺乏营养,他耐着xìng子听了一半,打断道:“嘿,伙计,放松点,我正看着呢!瞧,我们的士兵已经在营地两翼组织了新的战线,他们的表现完全是战场的主宰者。”

    这位名叫塞拉诺特的夜战连长愣了一下,他潜意识里或许将自己当成了劳伦茨,巴赫那种气场强大的偶像派指挥官,其实两者之间的风格是大相径庭的,而当他转头望向战场时,也便意识到这处雪丘其实是个非常理想的观察位置。冒着被流弹击中的危险在这里纵览战局,需要的不仅是也能够气,更得有迅速而敏锐的洞察力。

    端着望远镜观察了一会儿,林恩又道:“还有500米……少校,我觉得我们的士兵在双方坦克交火前至少能干掉两辆T-34,你说呢?”

    塞拉诺特连忙点头:“当然,负责火力支援的战斗组配备了多支“长棍”利用地形对付这几辆苏军坦克是不成问题,但后面的苏军火炮非常精准,他们肯定是受到了实时的校射指引。

    这“长棍”可不是面包,而是帝国近卫军官兵对45年型88毫米反坦克火箭筒戏渍的称呼,它进一多改进了火箭弹的动力装置,使得发射者无须再使用护盾避免尾焰灼伤。管状发射器的外形与美军的“巴祖卡”非常相似,有效射程仍在150米到200米之间。根据测试结果,这种武器能够有效对付与豹式同级别的坦克,下碧亦在其列。

    “嗯,电话线……希望我们的特战分队能够尽快找到并切断他们的电话线。”林恩说这话时,目光有意往上瞟,除了利用地形提前在作战区域隐蔽的小股侦察人员,用以破坏对手通讯联络的任务交给了第二批搭乘滑翔机降落的伞兵,他们需要在空中判断地面形势,从而寻找敌人力量薄弱的区域进行速降,想方设法切断敌人各个营地之间的联系,伏击敌人的交通员和小股部队。综合来说,他们的作战强度不逊于正面的夜战部队,出于各方考虑,他们既没有配备红外夜视武器,也没有使用夜战武器的专门训练。

    说话间,一直在向营地推进的四辆苏军坦克接连发炮,有的炮弹落在营地边缘,有的越过营地砸在前方,它们爆炸的火焰是明亮刺眼的,给进攻方造成的损伤却微乎其微。看到这个场面,林恩当即判断它们即便莱配了电台也完全受到了干扰,又不可能利用有线电话与步兵联络,此时基本上是处于独立的作战状态,对战局的影响非常有限。

    “少校,组织你的部队从左翼发起进攻,要尽量一鼓作气的攻入敌人营地,即便解决了全部敌人,也继续鸣枪并使用手榴弹,明白我的意思吗?”

    听到林恩发出的指令,塞拉诺特盯着这位年轻上司的眼睛看了两秒,点头道:“明白了,扰乱苏军坦克手的判断。”

    林恩没有过早称赞下属,他希望在此战之后能够继续担当夜战部队的指挥官,使之成为自己一步步实现战略宏图的助力,亦算是替巴赫继续保全这支战斗力极强的特殊部队。他转头望着前方:“执行吧!”

    塞拉诺特以雪杖助力直接从雪丘上直冲而下,风一般朝着进攻部队的左翼去了。

    林恩的望远镜中呈现的画面仍然是深黑与昏黄交织的主sè调,在这晴朗的夜晚,月光显得不够给力,远处的冰原中,敌人的四辆战车有一半处于静止或慢速〖运〗动状态,两辆在继续向营地推进的过程中也减慢了速度,差不多过了两分钟,前面两辆停下来以火炮和机枪朝营地北侧也即是进攻方的右翼倾泻弹药,后面两辆这才启动并以较快的速度跟了上来。随着距娄的拉进,林恩隐约看到它们的炮塔后面有人在探头探脑,在战场上使用坦克载步兵算是苏联军队首创的战术,作战效果与人员损伤截然对立。看到了己方坦克,一些自感处境糟糕的苏军士兵撤离营地朝它们奔去,尽管他们在移动的过程中尽可能的压低重心且不时地利用雪丘和冰原中的天然沟壑隐蔽,但使用红外夜视仪的夜战射手们根本就是一群无情的猎手,他们像是对付林间的兔子,把那些将背部暴lù给自己的苏军官兵一一撂倒。

    距离营地还有300米可能还不到300米的时候,四辆前后错开的苏军坦克放慢了推进速度。看这样子,苏军坦克手得到的指示仅是给营地里受困的同伴解围而非真正的反击,而在没有足够步兵保护的情况下,贸然靠近意味着随时可能遭到敌方反坦克武器攻击的危险。于是,它们继续用火炮和车载机枪压制营地外围的进攻者,随车的苏军步兵也开始用手中的“bōbō沙”冲锋枪组织防御xìng射击。远远望去这仿佛是俄国人在这些T一负车体上增加了额外的火力输出点。

    在这平淡无奇的雪丘上,林恩不急不躁地关注着前方的战斗演进。

    最初的攻势中,帝国近卫军在苏军营地右侧集中了更多的兵力,所以前来支援的苏军坦克也将火力更多集中在那一侧,这正是他让塞拉诺特前去加强左翼进攻的判断依据。这道命令显然得到了忠诚的执行营地左侧雪地就像是一块吸引了越来越多蚂蚁的白糖糕,一溜儿黑点在林恩视线中向着营地快速迂回,待他们迫近到一定程度时,营地里出现了相应的防御火力,这些黑点前端便一一迸射出跃动的火苗,进而汇成了一副颇为奇妙的景象。

    眼看位于左翼的一连所属部队以迅猛果决之势攻击苏军营地,之前一直在向四周观望的弗朗茨在林恩身旁蹲了下来,以谦和之语建议道:“长官是否通知二连和三连的后续部队绕道突进?”

    林恩不慌不忙的放低望远镜,眼前的拔营之战看来得耗上一段时间,此前依据地形所部署的作战路线是该营所属三个连加一个装战连冲过这片冰原后再一字排开,以齐头并进之势向海岸推进20公里,如锋利的砍刀扫平苏军分散各处的营地和部队。再加上从近卫军第二团增强的部队,此次正面攻击力量接近2000人,与苏军登陆部队的总人数相当,而攻击的突然xìng、火力支援、夜战优势以及胜出一筹的机动力都是颇具现实意义的战力加成。

    进攻既然要做到快、准、狠避免任何形式、任何理由的拖沓延误自是一大要诀,站在这个角度,弗朗茨的建议是非常正确的,但他对前身为“吸血鬼”突击队的近卫军夜战营不甚了解,这支精悍的战斗部队最擅长的是小规模的特种作战每一个连、排、班都具备出sè的独立作战能力,此番作战命令注入了林恩的主观影响,对夜战部队各级军官的硬xìng制约已是尽可能的低。在知晓前锋部队陷足营地战斗而难以速决的情况下紧随而至的夜战部队指挥官自会作出保持攻击速度的方式。

    “你说的很对,后续部队应该绕道突进。喏!看看右侧远端!”

    弗朗茨半信半疑地接过望远镜,作为林恩的新助手,近日的作战决策会议他基本没有缺席,对经由林恩之手制定的作战方案也不曾错过,其中并没有明确关于应对此等情景的对策。他将视线投向东北方,在起伏的雪丘和荒芜的冰原那端着寒带mí彩装的夜战部队正快速通过位于四辆苏军坦克视线之外的区域,剑锋直指海岸。

    不待弗朗茨小小的抒发一下惊讶之情一队四辆寒带涂装的豹式坦克带着隆隆的轰响声从雪丘北侧驶过,沉重的躯体在积雪地带留下了深深的印迹但它们的速度显然比在泥泞中行进要快得多,而前方传来的炮声早已提醒它们对手的存在。由于战争结束前德军的绝大多数装甲部队都在一线抵挡东西方盟军的攻势,参与“雅利安方舟计划…”的专职装甲兵并不多,所以在如今的帝国近卫军,坦克手和飞行员皆属于相对稀缺人员,故而有不少步兵转入装甲兵和空兵。在实战经验方面,步兵转职的装甲兵固然是有所欠缺的,但为了确保战斗力,装甲部队的规模并没有扩充到与装备数量相匹配的程度,也就是说,基地的军械洞库内还存有不少未开启的装甲车辆和自行火炮。

    从侧面看去,这四辆雪豹在体形上与战时的黑豹-G没有明显改动,最前和最后一辆坦克炮塔上安装有400米有效距离的车载红外瞄准器,它不仅采用车内遥控的作用方式,更与一套FC-1250型图像转换器相连接,驾驶员、炮手和车长皆可通过面前的夜视屏观察到红外成像的画面一这听起来像是超时代的存在,可事实上在战争的最后一年,德军已经将这套系统研发出来并在黑豹坦克上进行了批量测试,取得的效果是令人满意的,只可惜少量的技术兵器无从改变战争的进程。在如今这个后第三帝国时代,昂贵的红外设备仍在批量制造其主要元部件由远在南美的工厂负责生产,最后运到基地进行组装调试,从而保证了夜战部队的装备供应。

    抵近400米的距离之前,四辆雪豹逐渐从行军纵队转变成为彼此交错的战斗横队,它们稍稍减缓了速度像是在向猎物靠近的豹子低调、专注且散发着无形的杀气。营地那边的苏军坦克对死对头的逼近浑然不知,它们连同车载步兵的火力仍用于压制对方进攻部队,坦克炮的攻击目标也从营地右翼转到了左翼。在它们的策应下,又由一批苏军步兵从营地撤离,只是面对进攻方从左翼发起的压迫式打法,这些苏军士兵的处境显然更加糟糕,他们那仓惶落魄的身影成了对方射手磨砺射术的良好标靶。在哒哒的枪声中,没几个人最终穿过冰原接受己方坦克的庇护。

    在完全听不到“长棍”发射声响的情况下林恩在望远镜里看到雪地中腾起了反坦克火箭弹明黄sè的尾焰以及寒冷空气中成形、扩散的灰黑烟尘。夜战部队擅长夜战环境,他们所配备的各种武器都尽可能的加装了夜视器材“长棍、,因而成为了第一种实验xìng装备红外观瞄装置的反坦克火箭筒。它同样以背负式蓄电池为能量来源,红外探照灯位于火箭筒中部上方,红外瞄准器位于左侧也即是射手这一侧,发射扳机也处于同一圈位。

    在林恩眼中,如此搭配的88毫米反坦克火箭筒在外观上有些类似于后世的肩扛式防空导弹,看起来有些复杂笨拙重量也较夜视突击步枪超出许多。这一套系统在行军途中需要一分为二,射手携带火箭筒和备用火箭弹,副手携带背负式电源和红外探照灯、瞄准器,两人在30秒之内即可完成简单的组装使用,但从严格意义上说它已经不再是“单兵武器”而是必须由两人小组操作的装备。

    藉由红外线夜视装备的瞄准,火箭弹十分精准地找到了冰原中处于发动状态的苏军坦克,空心装药弹头的爆炸场面有别于普通的炮弹、

    手榴弹溅射开来的火星就像是当空绽放的烟huā一般,而这也意味着它击中了坦克的某个部位。有了第一枚火箭弹作引,此前在不断向苏军坦克挪动的夜战部队反坦克射手们接连开火,短短十来秒的时间里,林恩看到三枚火箭弹的炫亮尾焰,另外还有几组士兵在向苏军坦克的侧翼迂回。遭到此般极具威胁的攻击,苏军坦克却没有全速后退营地内此起彼伏的枪声让坦克手们觉得仍有同伴在努力抗争,因而他们也迟迟没有将炮弹砸向营地内部林恩的小计谋为雪豹的突进赢得了时间。差不多一根烟的功夫,四辆雪豹皆已抵达营地附近。燃烧的营帐提供了一些光亮至少有一量苏军坦克上的乘员发现了对方坦克的存在,它连忙调转炮口抢先开火。从林恩这个位置看去,那发炮弹就落在右侧第一辆雪豹前方不足5米处,它随之停了下来,观察、瞄准、调整,眨眼之间开火了。由于不像是虎式和后期型号的四号坦克那样装有炮口制退器,豹式坦克开火时的炮焰并不强烈,烟尘和声响亦然。

    大约四百米的距离上,第一炮略略偏离目标一几乎是擦着苏军坦克的炮塔飞过。只见它原地不动,经过大约缈的沉默,车体猛然一颤,伴随轰然炮响,又一发炮弹带着极高的初速飞向营地那边的苏军坦克。这一次,林恩感觉自己听到了穿甲弹击中钢板的硬脆声音,但理xìng在同一时间告诉他,此般战场环境和观察距离不可能听到那种相对细微的声响。

    目标中弹与否,夜战环境下远距离的观察者是难以直接判别的。在这期间,另外三辆雪豹仍在寻觅理想的攻击位置,而苏军坦克却没有表现出和对手相仿的默契配合,尽管有同伴发现敌情开火紧接着又遭到攻击,它们仍显得后知后觉,等终于意识到自己已经处于对手坦克和反坦克步兵的双重威胁之下,苏军坦克手终于放弃了救援营地的打算,他们开始倒车了。除了遭到第一辆雪的攻击的,苏军那边还有一辆坦克没有挪动,从它尾部升腾的白烟来看,要么是动力系统出现了损坏,要么是被夜战部队的火箭弹毁伤。林恩难以判定,很显然,这处雪丘的位置优势已经随着战局的演进而逐渐消失了。

    视线中的战斗才渐进**,林恩便将望远镜交给沃夫鲁姆,自己重新戴上防风眼镜,紧了紧手套,心境踏实地高呼道:“继续前进!”对于顶头上司这狼嚎般的召唤,弗朗茨好奇地看了看沃夫鲁姆,老兵依然不慌不忙、不急不躁地收起望远镜,淡定地瞧了瞧这年轻后生,若无其事地拄着滑雪杖,顺着雪坡而下纵情风中!。

第175章 吸血鬼意志

    从效果上看,林恩的现场指令发挥的是锦上添花而锤定音的效果,四辆雪豹的轰击显然给山岩地带的苏军部队造成了身体和心理的双效重创,经过75毫米口径高爆炮弹的数轮压制,苏军的火力已经不足以抵挡夜战兵的快速进攻,从左翼包抄的部队只用了不到十分钟时间就攻上了山头,那名先前对林恩有所质疑的军官也遣了士兵前来报告;毙敌十余人,缴获迫击炮丨,俘虏受伤战俘”。

    对于那两名苏军战俘,军官亦让士兵向林恩请示该如何处置。按照约定成俗的做法,这些只能造成拖累的受伤战俘是难以活命的,可这些东西偏偏不宜于拿上台面以明确的语言或文字确认。想想随着战斗的进行,苏军胜利无望·必然会有越来越多的士兵出于自保而放下武器,如若一概杀之,对苏联方面固然构成震慑和压力,对帝国方面也没什么坏处,但林恩观念一转,何不利用这些战俘发动一场无形的心理战?

    “伤势可救的,就地进行医治和拘押,等后续部队上来后移交给他们,并让他们将这些战俘收拢起来一并押回基地去,告诉他们这是我的命令。

    “是,长官!”得到了林恩的明确指令,这名年轻的夜战兵匆匆离去。环顾周边,由于刚刚的战斗而致行程受拖延的夜战兵以及坦克战队也抓紧时间重新上路了,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延迟,后续的战斗部队包括第二支由四辆雪豹组成的战队也赶了上来,两者首尾衔接,行军纵队一下子变得规模庞大、声势浩『荡』。在这种情况下,林恩没选攀上山岩观看战利品以及远眺即将发生更大规模战斗的主战场,而是带上新老两名部属紧随左翼的主攻部队向前推进。

    与此同时,数公里之外的苏军营地里,多名校级军官聚于一处临时挖设的堑壕内·它上面用防雨帆布遮蔽,里面点着两盏油灯,地上铺了一张用牛皮纸制成的作战地图。这群军官中为首的是一个方脸、体硕的海军大校,每隔几分钟就会有一个波次的重磅炮弹落下,地表已经看不到人员活动。趁着炮击的间隙,大校眉头紧锁地说道;“同志们‘敌人远比我们设想的更加强大,现在舰艇悉数沉没,通讯又完全中断,形势对我们极其不利!我和政委同志一起琢磨着,敌人的作战意图是将我们全歼于此,更可怕的是中央根本不知道我们这里发生了什么,这定会使得我们的国家在外交上陷入被动。因此,我们一定要突围出去,将这里发生的一切告知外界!”

    坐在大校旁边的·就是有着一张瘦长马脸、有几分书生气的政委,他旋即补充道;“同志们,我们都是祖国的忠诚战士,是近卫海军的光荣所在,由于我们轻视了敌人·这一战已经很难有扭转的机会,我同意约卡维奇同志的意见,无论如何都要将这里发生的情况通知中央。”

    年龄大都集中在三十岁上下的军官们以沉默表示了认同,大校随即展开部署;“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海路暂时是行不通了,至于我方是否有潜艇在敌人的突袭中幸免下来,这种情况我们无从判断也暂不予考虑,不排除几天之内北方舰队会再派遣舰艇前来·但敌人的海上力量实在太凶狠残暴了·我们不能寄希望于在岸边等待救援—至少在这一带不行。因此,我提议让3营集结全部兵力朝东北方向突围·徒步穿越冰原前往边境地带,幸运的话中途还可能遇上我们的陆军特遣巡逻部队,估计他们在这一带!”

    看着大校手指在地图上所圈画的区域,一名扁鼻子的中校忧心忡忡地『插』话说;“既然敌人有能力发动这样的攻势,恐怕从陆路展开搜索的友军部队也会遭到伏击,这意味着我们可能要徒步穿越那片寒冷荒芜的冰原地带,实际行程超过公里,需要十天到半个月时间,我们根本没办法携带那么多的给养。”

    大校显然早就想好了对策,他咬牙道;“把能够搜集起来的骡马和补给全部带上,这将是我们最后的希望!从现在开始,|营、2营、团直属部队以及幸存的水兵各自固守营地,对来犯的敌人予以坚决的抵抗,各部可以视情况自行采取战术反击,要尽可能为3营的突围争取时间,如果能够坚持到天亮··…··我们或许还有生还的希望。”

    4月的北方寒带昼夜长短之势正发生自然的逆转,直至盛夏时节出现极昼现象,但这会儿才天黑不到一个小时,乐观估计下一个天明还要等上八个小时。

    对于当前混『乱』糟糕的局势,与会的主要军官们似乎都还没有理清头脑,他们有些被动地接受了两位最高指挥官的共同判断,正当政委准备说几句最后的动员词时,一名负责通讯的军官匆匆来到大校和政委之间,带着焦急忐忑的神情向他们进行报告。

    听罢,大校脸『色』一变,他看了看政委,遂对军官们说;“||号营地捌刚遭到敌人装甲部队的猛烈攻击而失陷,3营2连的战士们没有一逃跑·····

    从军用地图上看,||号营地恰位于登陆区域的东北方,想要通过陆路前往苏联边境,这个营地本该是最后的集结点。看来“凶残的敌人”一早就做好了围歼这批苏军登陆部队的准备,更让军官们心惊胆战的是,何等规模的装甲部队才能一口气吞掉由一百多名近卫海军步兵防守的营地?

    见气氛很不乐观,大校大声说道;“情况确实很糟糕,但同志们,我们的突围计划仍应该坚决地执行。现在,我们相应调整一下路线,3营余下的部队立即前往7号营地集结,包括骡马和物资。另外,2营集中两个连的部队在5号营地设防,我增调一个坦克排支援你们。”

    话没说完,从远处袭来的大口径炮弹又一次落下·之前构筑的宿营地已经在这种持续而猛烈的炮火下近乎废墟,幸存的人员和装备只好转移到营地外围。

    好在敌人的炮弹并没有长眼睛·它们仍呆板地轰击宿营地原址,在那几近融化的雪地上留下一个又一个焦黑灼热的弹坑。

    挨到了这一轮炮击的结束,大校正要开口,通讯官又冲了进来,这一次还伴随着隐隐约约的枪声。

    “警戒线前方出现了敌人的坦克和步兵,在我们东面!”通讯官直接报告到。

    大校故作沉稳地看了看政委以及在场的军官们·发令;“就按照我们刚才决定的计划进行吧!3营、7号营地·2营、5号营地,其余部队就地坚守!联络中断的部队,立即派遣通讯兵骑马前去通知。同志们,秉持我们忠诚的**信念······光荣战斗吧!”

    带着不尽相同的心态和几乎一模一栉的沉重表情,军官们纷纷起身离开。人散之后,大校的脸『色』才阴沉下来,他转头正对同样感到绝望的政委。好不容易熬过了卫国战争最艰难的日子,不享受和平时期的美好时光·偏偏要争取出境作战的荣誉,现在好了,这哪里是从猎人枪口下逃窜的独狼,根本是一群带有强烈复仇心理的恶狼!登陆支援舰队在半个小时内全数战沉,听到这个噩耗再加上敌人的重炮轰鸣·两位久经战火考验的指挥官当时就对形势进行了客观而准确的判断;此劫难逃!

    大校义无反顾地拔出手枪,毅然决然地说道;“突围部队需要一位意志坚定的指挥官,政委同志,这里由我顶着······警卫员!召集警卫班,骑马护送政委到5号营地去!”

    作为必不可少的桥段,政委拔出手枪大声争道;“不,警卫员,你们护送团长去5号营地!”

    大校当即作暴怒状;“现在争这个还有意义吗?警卫员·执行命令吧!就算我们成不了英雄·也不能沦为苏维埃的耻辱。为了我们的祖国,也为了我们故去的领袖·这一仗绝不退缩!”

    相比于漫长、艰难且前途未卜的跋涉,在与敌人的死战中阵亡或许更为痛快。政委默默担下了这无言的苦楚,端正敬礼后带着警卫员离开了。

    接下来冲入这临时指挥部的不再是通讯官,而是一名捋着袖子、满脸泥污的军官,他愤愤然地吼道;“团长同志,警戒线撑不住了,部队伤亡太大,真见鬼!我们看不清敌人,敌人却能够猜准地猎杀我们的士兵,他们还有十几辆坦克压阵!这些***,居然在挪威积蓄了这么多部队,万恶的西方帝国主义,这一定又是他们暗中纵容的结果!”

    对于这已经上升到国际政治的话题,大校并不妄加评论·但也没有阻止手下抱怨。他不假思索地下令说;“让部队交替掩护撤回营地防线,工兵排正在布设新的雷区,注意绕路!”

    军官并无欣喜而仅仅是略有轻松,他立正道;“是,团长!”

    大校独自走出这粗陋的临时指挥部,他抬头仰望那轮皎洁的明月,天空中可见的飞行物就像是庞大的吸血蝙蝠·它们悄无声息地址′滑过,虽然看不到它们的具体降落地点,但对方的作战意图是显而易见的。大校记得在卫国战争时期自己许多次看到这样美丽的月光,此时的心情和|94|年秋天是多么的相似,那时候德军的飞机虽有遮天蔽日之势,却极少在夜间出击。深深的绝望中,他转念一想,无线电受到全面干扰,上级指挥部必然会有所察觉,而这里距离苏军最近的航空基地也′就多公里,他们完全可以连夜派遣那么一两架飞机前来探察情况,那样的话局面或许还有一线转机。

    怀着对相同状况的预估,“避难所”基地上层雷达控制室内,现年二十八岁、外表白净儒雅且习惯于戴一副金边小框眼镜的技术将军拉尔夫.亨宁斯以专注的神情巡视一圈,然后抬手看了看表。为了避免大功率雷达探测波被外界探知进而定位·“凯撒”自从攻击开始前启动三分钟后就关闭了这种关闭并不等同于寻常意义上的关机,而是天线暂停向外发送脉冲雷达波,内部控制系统和主机仍在运作,各司其职的技术人员也在分析先前开机时的海空探测情况及不间断地探测追踪外界雷达波。

    眼看手表上的分针马上就要指向9点位置,这意味着战斗发起已经四十五分钟了,置于指挥室内的电话已有半个小时未响,这位技术将军似乎觉得有所不妥·他定了定神,快步走到电话旁边拿起话筒。

    “接基地司令部马特将军办公室······,,

    等待的时候,耳边可以清楚听到这间指挥室里仪器运转的滴答声,工作人员一个个都黏在自己的位置上,不像斜对角的无线电控制室里到处是忙碌的声音。

    “艾伦.马特

    话筒里传来的沉稳声音让亨宁斯瞬间收拢稍有发散的思维,他凑近固定话筒;“将军·我是拉尔夫,元帅那边还没有新的指示么?噢······我觉得一个小时的间隔可能有些长,毕竟苏军飞机的时速普遍在公里以上,从边境那边飞过来路上花费的时间还不到一个小时,如果刚刚好碰到载有燃料的侦察机起飞,它完全有可能被临时调派来看看情况,我们最好预留一些余地······是的,我是这么想,如果方便的话······好·等您的消息。”

    放下电话,亨宁斯又一次抬手看表,分针已经略略越过了9点位置。他有些心神无主地在小范围内踱步,艰难地等待了差不多两分钟,电话响了。

    “拉尔夫.亨宁斯······喔‘元帅,真抱歉在这时候打搅您··…··是的,我是这么考虑的·····#果只是3分钟的开机时间,敌人是很难准确捕捉的,就算有专用设备在附近海域也很难··…··好,我明白了!”

    再次放下电话,亨宁斯不自觉地『摸』了『摸』额头,那里居然沁出了汗珠。他顾不上从口袋里掏手帕·朝自己的工作技术团队发令道;“做好重新开机准备·2分钟后启动。参数设定······正东方向为零度角,开机后天线阵列将从零度角开始进行顺时针转动·转动速度每秒六度,连续工作三周整,工作频率定为|hz,3分钟后准时关机。”

    得到了明确指令,负责『操』控“凯撒雷达”的十余名技术军官又一次形如精密机器的各个部件高效运转起来。2分钟的时间转瞬即逝,亨宁斯看了看表,分针已经越过了0点位置,虽然不是整数,较计划也就提前了不到十分钟,但他仍觉得这是非常有必要的。

    “‘凯撒,启动!”

    伴随着各处的指示灯变换颜『色』或者快速闪动,几台主要的屏幕上幽绿『色』的波纹又跳动起来。前面半分钟无人言语,”之后,戴着眼镜的中年技术军官开始依照读数报告说;“西偏北区域40公里范围内未见完整的舰艇反『射』波,它们要么逃走了,要么沉入水面以下··…··北偏东16度、距离80公里位置探测到飞机一架······北偏东8度、距离130公里探测到第二架飞机!”

    尽管报告时的语调一直是平稳镇定的,可技术军官最后一句话的语速非常快,听起来让人感到事态的急促『性』。

    盯着雷达屏幕上的迅即消失的回波,亨宁斯将军面『色』有些发白,尽管在这一刻他算是有功之臣,可作为这个末日帝国的一员,他有理由对敌机的迫近感到紧张和忧虑。愣了几秒,他快步走到电话旁边,一手抓着听筒、一手扶着话机,等待下属人员再次确认刚刚的探测结果这样的情报对指挥官判断形势并作出战斗调整非常重要,根本容不得有小小的错误。

    不管人们的心情如何,雷达天线的转度速度并不会改变,屏幕上的绿『色』光波依然匀速变动。又一个一分钟,中年技术军官提高音量报出读数;“北偏东|6度、距离70公里位置探测到飞机一架······北偏东8度、距离|20公里探测到第二架,初步估算目标的时速约公里。”

    这一下,亨宁斯一刻也不能等待地拿起了听筒;“请接基地司令部作战室,紧急情况··…··雷达站拄尔夫.亨宁斯,找司令长官,紧急情况······元帅,我是亨宁斯,雷达探测到有两架敌机从东北方飞来,时速公里左右,一架70公里,一架|20公里··…··确认,连续确认······好的,明白,长官!”

    放下听筒,亨宁斯并没有松一口气,他连忙向手下的技术人员吩咐道;“雷达启动时间延长,准备启用雷达引导!”

    也就在他说完这番话,中年技术军宜第三次报出雷达读数,两个目标的位置与前一次相比没有大的变化,这并不意味着它们在这一分钟之内没有移动,而是由于雷达探测精度和读数取整妁缘故。利用三次读数结果,负责运算分析的技术人员很快得出了计算结果;目标飞行时速约360公里,前者|0分钟左右抵达战场上空,后者大约20分钟后抵达。

    “还来得及,还来得及!”亨宁斯将军自言自语道,手里拿着白净的手帕连连擦汗。未完待续。

第176章 残念

    “诺尔、格哈特,凯索、斯特林,你们四位有幸成为段涅之旅的破雾者,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将你们平日里所学所练的展现出来。今晚,这个美丽的月夜,将因为你们的出击而载入帝国的军史。从这一刻开始,抛弃所有的顾虑,尽情发挥你们的才干!”

    这是“避难所”基地上层机库的中段位置,以滴滴的警钤声为背景,一名身形瘦高、戴着佩剑银橡叶骑士十字勋章的空兵上校以认真而又慷慨激昂的语调向刚刚召集起来的四名飞行员训话。眼前这四人看起来皆非年轻之辈,他们两两组成一个双人机组,此时都已穿好了帅气整齐的飞行服,绣于胸前的雄鹰在白炽灯的照耀下闪着微暗的光晕。在他们身后不远处,两架单翼双发的喷气式战斗机各自就位。此时机库的布置就像是一艘大型航空母舰的甲板-—德国人在战争期间虽然没有一艘航母服役,但这并不能抹杀德国海空军为舰载机研发、甲板起降所做的大量努力,他们通过上千次的测试和演练确定了常规起飞、弹『射』以及利用阻拦索实现短距降落的技术细节,从这些基础到实战,差的仅仅是帝国元帅、空军总司令戈林的松口。

    伴随着轻微的隆响声,机库的大门缓缓开启,这也是自“叛逃事件”以来机库大门的头一次打开。遵照它的设计使用,勤务人员正飞快地撤去机库门外滑跃平台的伪装,清扫那里的积雪坚冰,从而为机库内飞机的起飞提供延伸的、带有角度的跑道。

    上校转头看了看敞开的机库,清冷的寒风吹进来,顿时扫清了人们思想的混沌,他双手叉腰道;“好了,伙计们,赞美的话等到你们凯旋归来再说。最后重申我们的作战方案;目标有两个,都在东北方向·第一个预计你们起飞后很快就会喷上,利用你们熟悉的双机战术击落它!第二个目标相隔50公里,雷达站会引导你们找到并击落它。我们无法通过雷达确定它们的型号,可能是侦察机也可能是战斗机,但无论如何,敌人的飞机一定不如你们的座机先进·击落它们!”

    四名飞行员不约而同地立正并行举手礼;“元首万岁!”

    上校亦以相同的举手礼回敬。就在这时,机库的扩音器里传出一个毫无感情的男音;“第一截击小组,两分钟后起飞!第一截击小组,两分钟后起飞!”

    空兵上校低头看了看手表,点头道;“出发吧!”

    带着异样庄重的神情,四名飞行员以标准的队列动作转身走向业已完成出发前最后准备工作的座机。这两架双座的mh2

    夜间战斗机属于战争末期的实用型号,它们机头位置装有传统的x型雷达天线,体积要比以往装在鹏ˉ|0上的更为袖珍一些,机翼和机身下方并未桂载附加油箱或战争末期普遍使用的空空火箭弹·这样一来,它们的主要武器仍为处于机头位置的丨前向的mk|08机关炮以及机体后部两门倾斜的同型机炮。这些30毫米口径的大型机炮能够切开像美军“空中堡垒”这类重轰炸机的装甲,对付普通的轰炸机或战斗机更是不在话下。

    沿着勤务人员早已摆好的两脚梯,四名飞行员两两一组钻进战机座舱,前面这架机身上涂刷的编号是j·后面那架则是jg15,这并不意味着基地目前拥有|架以上的mh262可以投入使用,而是一种有意干扰对手判断的虚号。戴上氧气/通话面罩后,飞行员们看不太出实际年龄差别,坐在后座的两名雷达『操』作/通讯员调整无线电设备并与雷达站取得了联络。勤务人员将驾驶舱的侧开式舱盖闭拢并迅速撤走梯架,紧接着,两架战机的容克′004喷气引擎在带有拖音的特殊鸣响中启动了。尾流吹起地面残留的些许尘粒,勤务人员纷纷让路·引导员挥舞着绿『色』的荧光棒示意跑道正常。隔着玻璃窗的指挥控制室内·手头空闲的军官们纷纷走到窗边向出征的勇士致礼。

    伴随着喷气式发动机轰鸣声的加剧,两架mh262相继离开原位·它们开始沿着画线的跑道前行。除了机库两侧和上部皆有空间限制,这和从条件良好的机场上起飞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在技术一流但有些时日没有真正飞行过的飞行员『操』控下,它们速度越来越快,萦绕在人们耳边的轰鸣声也愈发响亮。

    领头的jg率先从机库中部滑行到了大门处,它势不可挡地越过了门线,这时候机轮还没有离地的迹象。进入滑跃平台之后,它的机身角度随着平台的倾角而相应改变·而从机库大门到平台边缘也就五十米不到,如此距离对一架已经获得加速的喷气式飞机来说转瞬即至尽管避并非第一次有me262从这里起飞,可上一次飞行还要追溯到4个月之前,机库里的军官和勤务人员无不心怀忐忑的翘首以盼。那架双发喷气战斗机终于如箭一般冲过了滑跃平台,它没有束一次令众人心脏停跳的惊险动作,而是顺着滑跃平台的角度继续攀升。

    在人们发自内心的欢呼声中,第二架mh262也顺利越过机库大门进入滑跃平台,带着雨燕般的轻盈,它最终离地而去,在明朗月光下尾随同伴不断攀升,然后在中空灵巧优雅地转向,带着极具传播『性』的轰鸣声朝东北方向飞去。

    机库指挥控制室内,一名头发花白的将军带着满脸抑制不住的兴奋拿起电话;“接基地司令部······向隆美尔元帅报告,这里是机库,第一截击小组已顺利起飞······,,

    此时在基地雷达站内,技术军官们已经观察到了雷达屏幕上的变化,戴着眼镜的中年军官迅速而准确地报出读数;“我方两架战机已经起飞,高度米,距离里·方位北偏东22度,与一号目标只有里的距离,就在他们正前方!高度冫米!”

    年轻的技术将军毫不停顿地转向联络员;“告诉飞行员··…··一号目标就在他们鼻子底下,高度冫距离”

    负责直线联络的『操』作员共有四人,他们各自负责一台无线电通讯设备,每一台都能够指引一个双机空战组追踪目标方位,这意味着他们可以指引8架甚至更多战斗机进行拦截作战。

    指引信息发送出去后,『操』作员的耳机中很快传回飞行员的确认,尽管声音不太大但旁边的人莫不竖起耳朵想要获知最新的进展。

    在明确作战区域的情况下,凯撤雷达仍在进行度的回旋探察,与此同时,“布鲁诺”最大探测距离仅有50公里但精度较“凯撒”提高两倍的辅助雷达已经开启,仅针对一个方向进行探测,它每隔十秒就能够更新一次读数,技术军官连续报告到;“目标高度正在下降······米,测算时速380公里,距离截击机1500米······|米······米······”

    联络员不断重复着雷达读数其实以那两架mh262所搭载的8改进型夜视雷达,后座的雷达『操』纵员已经能够自行探测目标并确定方位,以战争时期的德军夜战截击模式,战斗机主要在寻找目标踪迹的时候依靠雷达站指引,一旦接敌交火飞行员们往往会暂时关闭长距离的通讯频道,直到战斗状态解除。

    正当避难所基地内的各战斗指挥及辅助部门忙得热火朝天之时,在位于基地东南方的“山岩”地带,戴着钢盔的帝国近卫军士兵开着铲车和半履带式装甲车将一座座高度从半米到四五米不等的岩石状模具搬移开来,从高处往下看去,一条长三百多米、宽约五米的『露』天跑道正逐渐成形上层机库设施虽能够满足各种飞机的起飞需要,但受限于空间和设备,只有小型侦察机和直升机能够降落最初的设计师们为了给这艘不动航母安排降落甲板以重型工程器械在这片谷底建立了一条标准跑道,然后加以人工伪装使得它平日里与山岩突兀的冰谷无异,但只需要一个小时左右,人们就能够将这里重新清理出来供给战斗机和轰炸机降落。

    听到来自空中的机炮声,林恩有些诧异地址′端高望远镜,刚开始只看到皎洁明月照映的天幕,搜寻片刻,终于看见了一闪而过的黑影,不同于轻型滑翔机,它们的速度快得就像是闪电一般,而且追击者的机翼下能够看到两团来自喷气式发动机的焰光。此次作战方案的拟定虽然有些仓促,但与隆美尔联手,加上基地司令部那些大都出自国防军的参谋军官们协助·基本将战场可能出现的情况都考虑了进去。为了防备苏军连夜派来侦察机探察情况,基地的防空力量也全面动员起来,在形势必要的时候,半个小时内可以起飞2架喷气式战斗机和同等数量的活塞战斗机,用来保护基地的还包括22座可升降的双联装或四联装防空炮。唯一让林恩感到遗憾的是,战争末期已经进行试验阶段的地空导弹和单兵防空火箭筒作为火箭系列的延伸一并被放弃了,而他担任大本营首席战略参谋官后曾强烈建议高层尽可能寻找和收拢火箭方面的专家,但在本土的行动并不顺利,尤其东西方阵营发生对峙摩擦后,对各自占领区的控制更为森严,那些留在科研机构或逃回老家的专家基本上都被英美和苏联搜刮走了,唯有那些化名乔装的逃过一劫,可要将他们找出来并利为己用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循着那三架飞机的飞行踪迹追看,林恩的视线中不断有类似流星的光亮闪过,那明显是串『插』在机关炮弹里的曳光弹。到了二战末期,空战技术已经开始从传统的活塞动力、目测指引、机枪炮攻击向喷气动力、雷达指引、机枪炮与火箭弹混合攻击转变,距离后世的超视距作战还需要很长的发展历程。

    此时的夜间空战比想象的更加原始,也让飞行员们难以施展常规空战的技巧,正因如此,林追看了足有一分多钟时间,双方还在夜空中不断绕着圈子,追击者使用的是更为节省弹『药』的短『射』模式,可接连七八次攻击之后,机上的弹『药』恐怕也不多了。

    就在林恩开始担心那架苏军战机会带着对战场的观察情况飞回苏联或至少飞出无线电干扰区域向指挥部报告时夜空中突然出现了绚烂的火球。他双手发力以便稳住望远镜,夜幕下,那个火球带着惯『性』速度向下坠落,直到落地前火势也没有熄灭。

    仅凭这样的观察,林恩难以确定坠落的就是苏军飞机,好在片刻之后接连两架飞机带着延续的轰鸣声从头顶飞过,他这才放下心来。

    至少在苏联空军面前,m#262仍保持着明显的技术优势。

    随着距离的增大,高速飞行器的破空呼啸声逐渐减弱,但它们并没有完全消失,那种轰鸣声又从低到高响起,最终两架战鹰以大约两百米的高度飞速掠过战场。以这个时代的雷达和弹『药』技术,它们并不能对夜间的地面战场进行火力支援,可它们的存在对敌人至少是一种心理上的干扰和震慑。在这之前进攻苏军最大营地的战斗已经进行了接近一刻钟时间,八辆雪豹以及两百多名夜战兵的投入并没让战斗呈现一边倒的局面。看得出来,苏军部队的防守决心十分坚定,他们的主要战线已经被进攻方的坦克和夜战步兵撕裂,残余人员便一组一群地拼死抵抗。他们有的藏在雪坑里有的躲在冰沟中,这些都是不利于红外夜视仪观测判断的。此外,一些苏军士兵利用重型迫击炮从左侧大约四公里的山岩地带实施远距离的无差别攻击,这固然杀死了一些友军,亦对帝**队的进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好在从外侧滑雪迂回的夜战小队刚刚解决了那个棘手的麻烦。现在,夜战营第|连的官兵们已经开始清扫残局了,为了不影响进攻速度林恩直接让后面赶上来的夜战营第3连绕过这处苏军营地向海岸推进。

    当两架喷气式战斗机第三次从头顶上空呼啸而过之前在苏联潜伏了两年多时间的弗朗茨感慨道;“原来他们才是真正优雅潇洒的帝国骑士。”

    林恩放下望远镜,很认真地回应说;“其实飞行员不好当

    目送两架m#262朝基地方向飞去弗朗茨转过头看着林恩,那疑『惑』的目光显然不明白林恩所指。时至今日,圆盘飞行器的秘密仍掌握在极少数人手中—林恩也算是其中的一员。

    此时怀着相同感受的还有格哈特.德斯切尔上尉,一名专职的夜间战斗机雷达『操』纵员,当雷达站人员传来明确的指引时,他抬起头透过座舱盖朝右前方看了看,夜空中除了那轮明月并没有哪怕一颗闪亮的星星。他们之前击落的目标看起来是一架单翼单发的侦察机或者战斗机,基本不具备夜战能力,但苏军飞行员的闪避技巧显然是非常纯熟的,以诺尔.海洛特中校这样的夜战王牌也费了很大一番力气才将它击落,弹『药』显然是比油料更让人担心的问题。

    “夜鹰小队······二号目标高度方位北偏东10度,正在海岸线附近飞行,时速约公里······”

    “我们的雷达发现它了吗?”

    同样听到雷达站的指引,坐在前部驾驶舱里的海洛特中校用机内的有线通讯向自己的搭档发问。

    德斯切尔上尉答道;“是的,就在右前方,我们正朝它飞呢!弹『药』无多了!”

    “时速320公里的大家伙,应该是一架远程的巡逻侦察机,这次争取一炮将它结果!”中校这句话是一半判断、一半猜测。

    德斯切尔上尉没有答话,即便前向的机关炮弹『药』耗尽,他身后的两挺斜向机关炮也还有用武之地。在夜间空战中,从敌机下方“开膛破肚”的技术难度其实比追尾攻击稍小一些,因为攻击者至少不必担心速度差导致的相撞危险。

    以超过冫公里的时速飞行,mh262每分钟能够跨越十几公里的距离,而它的爬升『性』能同样出众。这还不到一根烟的时间,高度计上的指示就从400米提高到了|米,而雷达显示的目标位置也从上方变成了下方。距离还有500多米,德斯切尔上尉正要提醒自己的搭档,却听得海洛特中校嘿嘿一笑机舱吵杂,他还是透过通讯器听到了这个习惯『性』的声音。

    透过机舱盖向右下方看去,平静的海面就像是一块质地均匀的玻璃块,仔细观察,肉眼即能够看到敌人的飞行器。居然和中校猜测的异样,它是一架拥有两台发动机、常规布局的飞机,体型未必有多大,但至少要比单发的战斗机笨拙一些。既然发现了目标,这架喷气战鹰的机头下压,速度开始加快,德斯切尔上尉尽管没有直接观察到,但他知道中校已经迫不及待地打开了『射』击保险,而那架苏军飞机也许已经察觉到了危险的『逼』近,但一架普通双发轰炸机无论如何也躲不过两架喷气式战斗机的攻击。

天空之承

    “诺尔、格哈特,凯索、斯特林,你们四位有幸成为段涅之旅的破雾者,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将你们平日里所学所练的展现出来。今晚,这个美丽的月夜,将因为你们的出击而载入帝国的军史。从这一刻开始,抛弃所有的顾虑,尽情发挥你们的才干!”

    这是“避难所”基地上层机库的中段位置,以滴滴的警钤声为背景,一名身形瘦高、戴着佩剑银橡叶骑士十字勋章的空兵上校以认真而又慷慨激昂的语调向刚刚召集起来的四名飞行员训话。眼前这四人看起来皆非年轻之辈,他们两两组成一个双人机组,此时都已穿好了帅气整齐的飞行服,绣于胸前的雄鹰在白炽灯的照耀下闪着微暗的光晕。在他们身后不远处,两架单翼双发的喷气式战斗机各自就位。此时机库的布置就像是一艘大型航空母舰的甲板-—德国人在战争期间虽然没有一艘航母服役,但这并不能抹杀德国海空军为舰载机研发、甲板起降所做的大量努力,他们通过上千次的测试和演练确定了常规起飞、弹『射』以及利用阻拦索实现短距降落的技术细节,从这些基础到实战,差的仅仅是帝国元帅、空军总司令戈林的松口。

    伴随着轻微的隆响声,机库的大门缓缓开启,这也是自“叛逃事件”以来机库大门的头一次打开。遵照它的设计使用,勤务人员正飞快地撤去机库门外滑跃平台的伪装,清扫那里的积雪坚冰,从而为机库内飞机的起飞提供延伸的、带有角度的跑道。

    上校转头看了看敞开的机库,清冷的寒风吹进来,顿时扫清了人们思想的混沌,他双手叉腰道;“好了,伙计们,赞美的话等到你们凯旋归来再说。最后重申我们的作战方案;目标有两个,都在东北方向·第一个预计你们起飞后很快就会喷上,利用你们熟悉的双机战术击落它!第二个目标相隔50公里,雷达站会引导你们找到并击落它。我们无法通过雷达确定它们的型号,可能是侦察机也可能是战斗机,但无论如何,敌人的飞机一定不如你们的座机先进·击落它们!”

    四名飞行员不约而同地立正并行举手礼;“元首万岁!”

    上校亦以相同的举手礼回敬。就在这时,机库的扩音器里传出一个毫无感情的男音;“第一截击小组,两分钟后起飞!第一截击小组,两分钟后起飞!”

    空兵上校低头看了看手表,点头道;“出发吧!”

    带着异样庄重的神情,四名飞行员以标准的队列动作转身走向业已完成出发前最后准备工作的座机。这两架双座的mh2

    夜间战斗机属于战争末期的实用型号,它们机头位置装有传统的x型雷达天线,体积要比以往装在鹏ˉ|0上的更为袖珍一些,机翼和机身下方并未桂载附加油箱或战争末期普遍使用的空空火箭弹·这样一来,它们的主要武器仍为处于机头位置的丨前向的mk|08机关炮以及机体后部两门倾斜的同型机炮。这些30毫米口径的大型机炮能够切开像美军“空中堡垒”这类重轰炸机的装甲,对付普通的轰炸机或战斗机更是不在话下。

    沿着勤务人员早已摆好的两脚梯,四名飞行员两两一组钻进战机座舱,前面这架机身上涂刷的编号是j·后面那架则是jg15,这并不意味着基地目前拥有|架以上的mh262可以投入使用,而是一种有意干扰对手判断的虚号。戴上氧气/通话面罩后,飞行员们看不太出实际年龄差别,坐在后座的两名雷达『操』作/通讯员调整无线电设备并与雷达站取得了联络。勤务人员将驾驶舱的侧开式舱盖闭拢并迅速撤走梯架,紧接着,两架战机的容克′004喷气引擎在带有拖音的特殊鸣响中启动了。尾流吹起地面残留的些许尘粒,勤务人员纷纷让路·引导员挥舞着绿『色』的荧光棒示意跑道正常。隔着玻璃窗的指挥控制室内·手头空闲的军官们纷纷走到窗边向出征的勇士致礼。

    伴随着喷气式发动机轰鸣声的加剧,两架mh262相继离开原位·它们开始沿着画线的跑道前行。除了机库两侧和上部皆有空间限制,这和从条件良好的机场上起飞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在技术一流但有些时日没有真正飞行过的飞行员『操』控下,它们速度越来越快,萦绕在人们耳边的轰鸣声也愈发响亮。

    领头的jg率先从机库中部滑行到了大门处,它势不可挡地越过了门线,这时候机轮还没有离地的迹象。进入滑跃平台之后,它的机身角度随着平台的倾角而相应改变·而从机库大门到平台边缘也就五十米不到,如此距离对一架已经获得加速的喷气式飞机来说转瞬即至尽管避并非第一次有me262从这里起飞,可上一次飞行还要追溯到4个月之前,机库里的军官和勤务人员无不心怀忐忑的翘首以盼。那架双发喷气战斗机终于如箭一般冲过了滑跃平台,它没有束一次令众人心脏停跳的惊险动作,而是顺着滑跃平台的角度继续攀升。

    在人们发自内心的欢呼声中,第二架mh262也顺利越过机库大门进入滑跃平台,带着雨燕般的轻盈,它最终离地而去,在明朗月光下尾随同伴不断攀升,然后在中空灵巧优雅地转向,带着极具传播『性』的轰鸣声朝东北方向飞去。

    机库指挥控制室内,一名头发花白的将军带着满脸抑制不住的兴奋拿起电话;“接基地司令部······向隆美尔元帅报告,这里是机库,第一截击小组已顺利起飞······,,

    此时在基地雷达站内,技术军官们已经观察到了雷达屏幕上的变化,戴着眼镜的中年军官迅速而准确地报出读数;“我方两架战机已经起飞,高度米,距离里·方位北偏东22度,与一号目标只有里的距离,就在他们正前方!高度冫米!”

    年轻的技术将军毫不停顿地转向联络员;“告诉飞行员··…··一号目标就在他们鼻子底下,高度冫距离”

    负责直线联络的『操』作员共有四人,他们各自负责一台无线电通讯设备,每一台都能够指引一个双机空战组追踪目标方位,这意味着他们可以指引8架甚至更多战斗机进行拦截作战。

    指引信息发送出去后,『操』作员的耳机中很快传回飞行员的确认,尽管声音不太大但旁边的人莫不竖起耳朵想要获知最新的进展。

    在明确作战区域的情况下,凯撤雷达仍在进行度的回旋探察,与此同时,“布鲁诺”最大探测距离仅有50公里但精度较“凯撒”提高两倍的辅助雷达已经开启,仅针对一个方向进行探测,它每隔十秒就能够更新一次读数,技术军官连续报告到;“目标高度正在下降······米,测算时速380公里,距离截击机1500米······|米······米······”

    联络员不断重复着雷达读数其实以那两架mh262所搭载的8改进型夜视雷达,后座的雷达『操』纵员已经能够自行探测目标并确定方位,以战争时期的德军夜战截击模式,战斗机主要在寻找目标踪迹的时候依靠雷达站指引,一旦接敌交火飞行员们往往会暂时关闭长距离的通讯频道,直到战斗状态解除。

    正当避难所基地内的各战斗指挥及辅助部门忙得热火朝天之时,在位于基地东南方的“山岩”地带,戴着钢盔的帝国近卫军士兵开着铲车和半履带式装甲车将一座座高度从半米到四五米不等的岩石状模具搬移开来,从高处往下看去,一条长三百多米、宽约五米的『露』天跑道正逐渐成形上层机库设施虽能够满足各种飞机的起飞需要,但受限于空间和设备,只有小型侦察机和直升机能够降落最初的设计师们为了给这艘不动航母安排降落甲板以重型工程器械在这片谷底建立了一条标准跑道,然后加以人工伪装使得它平日里与山岩突兀的冰谷无异,但只需要一个小时左右,人们就能够将这里重新清理出来供给战斗机和轰炸机降落。

    听到来自空中的机炮声,林恩有些诧异地址′端高望远镜,刚开始只看到皎洁明月照映的天幕,搜寻片刻,终于看见了一闪而过的黑影,不同于轻型滑翔机,它们的速度快得就像是闪电一般,而且追击者的机翼下能够看到两团来自喷气式发动机的焰光。此次作战方案的拟定虽然有些仓促,但与隆美尔联手,加上基地司令部那些大都出自国防军的参谋军官们协助·基本将战场可能出现的情况都考虑了进去。为了防备苏军连夜派来侦察机探察情况,基地的防空力量也全面动员起来,在形势必要的时候,半个小时内可以起飞2架喷气式战斗机和同等数量的活塞战斗机,用来保护基地的还包括22座可升降的双联装或四联装防空炮。唯一让林恩感到遗憾的是,战争末期已经进行试验阶段的地空导弹和单兵防空火箭筒作为火箭系列的延伸一并被放弃了,而他担任大本营首席战略参谋官后曾强烈建议高层尽可能寻找和收拢火箭方面的专家,但在本土的行动并不顺利,尤其东西方阵营发生对峙摩擦后,对各自占领区的控制更为森严,那些留在科研机构或逃回老家的专家基本上都被英美和苏联搜刮走了,唯有那些化名乔装的逃过一劫,可要将他们找出来并利为己用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循着那三架飞机的飞行踪迹追看,林恩的视线中不断有类似流星的光亮闪过,那明显是串『插』在机关炮弹里的曳光弹。到了二战末期,空战技术已经开始从传统的活塞动力、目测指引、机枪炮攻击向喷气动力、雷达指引、机枪炮与火箭弹混合攻击转变,距离后世的超视距作战还需要很长的发展历程。

    此时的夜间空战比想象的更加原始,也让飞行员们难以施展常规空战的技巧,正因如此,林追看了足有一分多钟时间,双方还在夜空中不断绕着圈子,追击者使用的是更为节省弹『药』的短『射』模式,可接连七八次攻击之后,机上的弹『药』恐怕也不多了。

    就在林恩开始担心那架苏军战机会带着对战场的观察情况飞回苏联或至少飞出无线电干扰区域向指挥部报告时夜空中突然出现了绚烂的火球。他双手发力以便稳住望远镜,夜幕下,那个火球带着惯『性』速度向下坠落,直到落地前火势也没有熄灭。

    仅凭这样的观察,林恩难以确定坠落的就是苏军飞机,好在片刻之后接连两架飞机带着延续的轰鸣声从头顶飞过,他这才放下心来。

    至少在苏联空军面前,m#262仍保持着明显的技术优势。

    随着距离的增大,高速飞行器的破空呼啸声逐渐减弱,但它们并没有完全消失,那种轰鸣声又从低到高响起,最终两架战鹰以大约两百米的高度飞速掠过战场。以这个时代的雷达和弹『药』技术,它们并不能对夜间的地面战场进行火力支援,可它们的存在对敌人至少是一种心理上的干扰和震慑。在这之前进攻苏军最大营地的战斗已经进行了接近一刻钟时间,八辆雪豹以及两百多名夜战兵的投入并没让战斗呈现一边倒的局面。看得出来,苏军部队的防守决心十分坚定,他们的主要战线已经被进攻方的坦克和夜战步兵撕裂,残余人员便一组一群地拼死抵抗。他们有的藏在雪坑里有的躲在冰沟中,这些都是不利于红外夜视仪观测判断的。此外,一些苏军士兵利用重型迫击炮从左侧大约四公里的山岩地带实施远距离的无差别攻击,这固然杀死了一些友军,亦对帝**队的进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好在从外侧滑雪迂回的夜战小队刚刚解决了那个棘手的麻烦。现在,夜战营第|连的官兵们已经开始清扫残局了,为了不影响进攻速度林恩直接让后面赶上来的夜战营第3连绕过这处苏军营地向海岸推进。

    当两架喷气式战斗机第三次从头顶上空呼啸而过之前在苏联潜伏了两年多时间的弗朗茨感慨道;“原来他们才是真正优雅潇洒的帝国骑士。”

    林恩放下望远镜,很认真地回应说;“其实飞行员不好当

    目送两架m#262朝基地方向飞去弗朗茨转过头看着林恩,那疑『惑』的目光显然不明白林恩所指。时至今日,圆盘飞行器的秘密仍掌握在极少数人手中—林恩也算是其中的一员。

    此时怀着相同感受的还有格哈特.德斯切尔上尉,一名专职的夜间战斗机雷达『操』纵员,当雷达站人员传来明确的指引时,他抬起头透过座舱盖朝右前方看了看,夜空中除了那轮明月并没有哪怕一颗闪亮的星星。他们之前击落的目标看起来是一架单翼单发的侦察机或者战斗机,基本不具备夜战能力,但苏军飞行员的闪避技巧显然是非常纯熟的,以诺尔.海洛特中校这样的夜战王牌也费了很大一番力气才将它击落,弹『药』显然是比油料更让人担心的问题。

    “夜鹰小队······二号目标高度方位北偏东10度,正在海岸线附近飞行,时速约公里······”

    “我们的雷达发现它了吗?”

    同样听到雷达站的指引,坐在前部驾驶舱里的海洛特中校用机内的有线通讯向自己的搭档发问。

    德斯切尔上尉答道;“是的,就在右前方,我们正朝它飞呢!弹『药』无多了!”

    “时速320公里的大家伙,应该是一架远程的巡逻侦察机,这次争取一炮将它结果!”中校这句话是一半判断、一半猜测。

    德斯切尔上尉没有答话,即便前向的机关炮弹『药』耗尽,他身后的两挺斜向机关炮也还有用武之地。在夜间空战中,从敌机下方“开膛破肚”的技术难度其实比追尾攻击稍小一些,因为攻击者至少不必担心速度差导致的相撞危险。

    以超过冫公里的时速飞行,mh262每分钟能够跨越十几公里的距离,而它的爬升『性』能同样出众。这还不到一根烟的时间,高度计上的指示就从400米提高到了|米,而雷达显示的目标位置也从上方变成了下方。距离还有500多米,德斯切尔上尉正要提醒自己的搭档,却听得海洛特中校嘿嘿一笑机舱吵杂,他还是透过通讯器听到了这个习惯『性』的声音。

    透过机舱盖向右下方看去,平静的海面就像是一块质地均匀的玻璃块,仔细观察,肉眼即能够看到敌人的飞行器。居然和中校猜测的异样,它是一架拥有两台发动机、常规布局的飞机,体型未必有多大,但至少要比单发的战斗机笨拙一些。既然发现了目标,这架喷气战鹰的机头下压,速度开始加快,德斯切尔上尉尽管没有直接观察到,但他知道中校已经迫不及待地打开了『射』击保险,而那架苏军飞机也许已经察觉到了危险的『逼』近,但一架普通双发轰炸机无论如何也躲不过两架喷气式战斗机的攻击。

第177章 空击

    “诺尔、格哈特,凯索、斯特林,你们四位有幸成为段涅之旅的破雾者,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将你们平日里所学所练的展现出来。"www.uu234.com文字阅读新体验"今晚,这个美丽的月夜,将因为你们的出击而载入帝国的军史。从这一刻开始,抛弃所有的顾虑,尽情发挥你们的才干!”

    这是“避难所”基地上层机库的中段位置,以滴滴的警钤声为背景,一名身形瘦高、戴着佩剑银橡叶骑士十字勋章的空兵上校以认真而又慷慨激昂的语调向刚刚召集起来的四名飞行员训话。眼前这四人看起来皆非年轻之辈,他们两两组成一个双人机组,此时都已穿好了帅气整齐的飞行服,绣于胸前的雄鹰在白炽灯的照耀下闪着微暗的光晕。在他们身后不远处,两架单翼双发的喷气式战斗机各自就位。此时机库的布置就像是一艘大型航空母舰的甲板-—德国人在战争期间虽然没有一艘航母服役,但这并不能抹杀德国海空军为舰载机研发、甲板起降所做的大量努力,他们通过上千次的测试和演练确定了常规起飞、弹『射』以及利用阻拦索实现短距降落的技术细节,从这些基础到实战,差的仅仅是帝国元帅、空军总司令戈林的松口。

    伴随着轻微的隆响声,机库的大门缓缓开启,这也是自“叛逃事件”以来机库大门的头一次打开。遵照它的设计使用,勤务人员正飞快地撤去机库门外滑跃平台的伪装,清扫那里的积雪坚冰,从而为机库内飞机的起飞提供延伸的、带有角度的跑道。

    上校转头看了看敞开的机库,清冷的寒风吹进来,顿时扫清了人们思想的混沌,他双手叉腰道;“好了,伙计们,赞美的话等到你们凯旋归来再说。最后重申我们的作战方案;目标有两个,都在东北方向·第一个预计你们起飞后很快就会喷上,利用你们熟悉的双机战术击落它!第二个目标相隔50公里,雷达站会引导你们找到并击落它。我们无法通过雷达确定它们的型号,可能是侦察机也可能是战斗机,但无论如何,敌人的飞机一定不如你们的座机先进·击落它们!”

    四名飞行员不约而同地立正并行举手礼;“元首万岁!”

    上校亦以相同的举手礼回敬。就在这时,机库的扩音器里传出一个毫无感情的男音;“第一截击小组,两分钟后起飞!第一截击小组,两分钟后起飞!”

    空兵上校低头看了看手表,点头道;“出发吧!”

    带着异样庄重的神情,四名飞行员以标准的队列动作转身走向业已完成出发前最后准备工作的座机。这两架双座的mh2

    夜间战斗机属于战争末期的实用型号,它们机头位置装有传统的x型雷达天线,体积要比以往装在鹏ˉ|0上的更为袖珍一些,机翼和机身下方并未桂载附加油箱或战争末期普遍使用的空空火箭弹·这样一来,它们的主要武器仍为处于机头位置的丨前向的mk|08机关炮以及机体后部两门倾斜的同型机炮。这些30毫米口径的大型机炮能够切开像美军“空中堡垒”这类重轰炸机的装甲,对付普通的轰炸机或战斗机更是不在话下。

    沿着勤务人员早已摆好的两脚梯,四名飞行员两两一组钻进战机座舱,前面这架机身上涂刷的编号是j·后面那架则是jg15,这并不意味着基地目前拥有|架以上的mh262可以投入使用,而是一种有意干扰对手判断的虚号。戴上氧气/通话面罩后,飞行员们看不太出实际年龄差别,坐在后座的两名雷达『操』作/通讯员调整无线电设备并与雷达站取得了联络。勤务人员将驾驶舱的侧开式舱盖闭拢并迅速撤走梯架,紧接着,两架战机的容克′004喷气引擎在带有拖音的特殊鸣响中启动了。尾流吹起地面残留的些许尘粒,勤务人员纷纷让路·引导员挥舞着绿『色』的荧光棒示意跑道正常。隔着玻璃窗的指挥控制室内·手头空闲的军官们纷纷走到窗边向出征的勇士致礼。

    伴随着喷气式发动机轰鸣声的加剧,两架mh262相继离开原位·它们开始沿着画线的跑道前行。除了机库两侧和上部皆有空间限制,这和从条件良好的机场上起飞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在技术一流但有些时日没有真正飞行过的飞行员『操』控下,它们速度越来越快,萦绕在人们耳边的轰鸣声也愈发响亮。

    领头的jg率先从机库中部滑行到了大门处,它势不可挡地越过了门线,这时候机轮还没有离地的迹象。进入滑跃平台之后,它的机身角度随着平台的倾角而相应改变·而从机库大门到平台边缘也就五十米不到,如此距离对一架已经获得加速的喷气式飞机来说转瞬即至尽管避并非第一次有me262从这里起飞,可上一次飞行还要追溯到4个月之前,机库里的军官和勤务人员无不心怀忐忑的翘首以盼。那架双发喷气战斗机终于如箭一般冲过了滑跃平台,它没有束一次令众人心脏停跳的惊险动作,而是顺着滑跃平台的角度继续攀升。

    在人们发自内心的欢呼声中,第二架mh262也顺利越过机库大门进入滑跃平台,带着雨燕般的轻盈,它最终离地而去,在明朗月光下尾随同伴不断攀升,然后在中空灵巧优雅地转向,带着极具传播『性』的轰鸣声朝东北方向飞去。

    机库指挥控制室内,一名头发花白的将军带着满脸抑制不住的兴奋拿起电话;“接基地司令部······向隆美尔元帅报告,这里是机库,第一截击小组已顺利起飞······,,

    此时在基地雷达站内,技术军官们已经观察到了雷达屏幕上的变化,戴着眼镜的中年军官迅速而准确地报出读数;“我方两架战机已经起飞,高度米,距离里·方位北偏东22度,与一号目标只有里的距离,就在他们正前方!高度冫米!”

    年轻的技术将军毫不停顿地转向联络员;“告诉飞行员··…··一号目标就在他们鼻子底下,高度冫距离”

    负责直线联络的『操』作员共有四人,他们各自负责一台无线电通讯设备,每一台都能够指引一个双机空战组追踪目标方位,这意味着他们可以指引8架甚至更多战斗机进行拦截作战。

    指引信息发送出去后,『操』作员的耳机中很快传回飞行员的确认,尽管声音不太大但旁边的人莫不竖起耳朵想要获知最新的进展。

    在明确作战区域的情况下,凯撤雷达仍在进行度的回旋探察,与此同时,“布鲁诺”最大探测距离仅有50公里但精度较“凯撒”提高两倍的辅助雷达已经开启,仅针对一个方向进行探测,它每隔十秒就能够更新一次读数,技术军官连续报告到;“目标高度正在下降······米,测算时速380公里,距离截击机1500米······|米······米······”

    联络员不断重复着雷达读数其实以那两架mh262所搭载的8改进型夜视雷达,后座的雷达『操』纵员已经能够自行探测目标并确定方位,以战争时期的德军夜战截击模式,战斗机主要在寻找目标踪迹的时候依靠雷达站指引,一旦接敌交火飞行员们往往会暂时关闭长距离的通讯频道,直到战斗状态解除。

    正当避难所基地内的各战斗指挥及辅助部门忙得热火朝天之时,在位于基地东南方的“山岩”地带,戴着钢盔的帝国近卫军士兵开着铲车和半履带式装甲车将一座座高度从半米到四五米不等的岩石状模具搬移开来,从高处往下看去,一条长三百多米、宽约五米的『露』天跑道正逐渐成形上层机库设施虽能够满足各种飞机的起飞需要,但受限于空间和设备,只有小型侦察机和直升机能够降落最初的设计师们为了给这艘不动航母安排降落甲板以重型工程器械在这片谷底建立了一条标准跑道,然后加以人工伪装使得它平日里与山岩突兀的冰谷无异,但只需要一个小时左右,人们就能够将这里重新清理出来供给战斗机和轰炸机降落。

    听到来自空中的机炮声,林恩有些诧异地址′端高望远镜,刚开始只看到皎洁明月照映的天幕,搜寻片刻,终于看见了一闪而过的黑影,不同于轻型滑翔机,它们的速度快得就像是闪电一般,而且追击者的机翼下能够看到两团来自喷气式发动机的焰光。此次作战方案的拟定虽然有些仓促,但与隆美尔联手,加上基地司令部那些大都出自国防军的参谋军官们协助·基本将战场可能出现的情况都考虑了进去。为了防备苏军连夜派来侦察机探察情况,基地的防空力量也全面动员起来,在形势必要的时候,半个小时内可以起飞2架喷气式战斗机和同等数量的活塞战斗机,用来保护基地的还包括22座可升降的双联装或四联装防空炮。唯一让林恩感到遗憾的是,战争末期已经进行试验阶段的地空导弹和单兵防空火箭筒作为火箭系列的延伸一并被放弃了,而他担任大本营首席战略参谋官后曾强烈建议高层尽可能寻找和收拢火箭方面的专家,但在本土的行动并不顺利,尤其东西方阵营发生对峙摩擦后,对各自占领区的控制更为森严,那些留在科研机构或逃回老家的专家基本上都被英美和苏联搜刮走了,唯有那些化名乔装的逃过一劫,可要将他们找出来并利为己用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循着那三架飞机的飞行踪迹追看,林恩的视线中不断有类似流星的光亮闪过,那明显是串『插』在机关炮弹里的曳光弹。到了二战末期,空战技术已经开始从传统的活塞动力、目测指引、机枪炮攻击向喷气动力、雷达指引、机枪炮与火箭弹混合攻击转变,距离后世的超视距作战还需要很长的发展历程。

    此时的夜间空战比想象的更加原始,也让飞行员们难以施展常规空战的技巧,正因如此,林追看了足有一分多钟时间,双方还在夜空中不断绕着圈子,追击者使用的是更为节省弹『药』的短『射』模式,可接连七八次攻击之后,机上的弹『药』恐怕也不多了。

    就在林恩开始担心那架苏军战机会带着对战场的观察情况飞回苏联或至少飞出无线电干扰区域向指挥部报告时夜空中突然出现了绚烂的火球。他双手发力以便稳住望远镜,夜幕下,那个火球带着惯『性』速度向下坠落,直到落地前火势也没有熄灭。

    仅凭这样的观察,林恩难以确定坠落的就是苏军飞机,好在片刻之后接连两架飞机带着延续的轰鸣声从头顶飞过,他这才放下心来。

    至少在苏联空军面前,m#262仍保持着明显的技术优势。

    随着距离的增大,高速飞行器的破空呼啸声逐渐减弱,但它们并没有完全消失,那种轰鸣声又从低到高响起,最终两架战鹰以大约两百米的高度飞速掠过战场。以这个时代的雷达和弹『药』技术,它们并不能对夜间的地面战场进行火力支援,可它们的存在对敌人至少是一种心理上的干扰和震慑。在这之前进攻苏军最大营地的战斗已经进行了接近一刻钟时间,八辆雪豹以及两百多名夜战兵的投入并没让战斗呈现一边倒的局面。看得出来,苏军部队的防守决心十分坚定,他们的主要战线已经被进攻方的坦克和夜战步兵撕裂,残余人员便一组一群地拼死抵抗。他们有的藏在雪坑里有的躲在冰沟中,这些都是不利于红外夜视仪观测判断的。此外,一些苏军士兵利用重型迫击炮从左侧大约四公里的山岩地带实施远距离的无差别攻击,这固然杀死了一些友军,亦对帝**队的进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好在从外侧滑雪迂回的夜战小队刚刚解决了那个棘手的麻烦。现在,夜战营第|连的官兵们已经开始清扫残局了,为了不影响进攻速度林恩直接让后面赶上来的夜战营第3连绕过这处苏军营地向海岸推进。

    当两架喷气式战斗机第三次从头顶上空呼啸而过之前在苏联潜伏了两年多时间的弗朗茨感慨道;“原来他们才是真正优雅潇洒的帝国骑士。”

    林恩放下望远镜,很认真地回应说;“其实飞行员不好当

    目送两架m#262朝基地方向飞去弗朗茨转过头看着林恩,那疑『惑』的目光显然不明白林恩所指。时至今日,圆盘飞行器的秘密仍掌握在极少数人手中—林恩也算是其中的一员。

    此时怀着相同感受的还有格哈特.德斯切尔上尉,一名专职的夜间战斗机雷达『操』纵员,当雷达站人员传来明确的指引时,他抬起头透过座舱盖朝右前方看了看,夜空中除了那轮明月并没有哪怕一颗闪亮的星星。他们之前击落的目标看起来是一架单翼单发的侦察机或者战斗机,基本不具备夜战能力,但苏军飞行员的闪避技巧显然是非常纯熟的,以诺尔.海洛特中校这样的夜战王牌也费了很大一番力气才将它击落,弹『药』显然是比油料更让人担心的问题。

    “夜鹰小队······二号目标高度方位北偏东10度,正在海岸线附近飞行,时速约公里······”

    “我们的雷达发现它了吗?”

    同样听到雷达站的指引,坐在前部驾驶舱里的海洛特中校用机内的有线通讯向自己的搭档发问。

    德斯切尔上尉答道;“是的,就在右前方,我们正朝它飞呢!弹『药』无多了!”

    “时速320公里的大家伙,应该是一架远程的巡逻侦察机,这次争取一炮将它结果!”中校这句话是一半判断、一半猜测。

    德斯切尔上尉没有答话,即便前向的机关炮弹『药』耗尽,他身后的两挺斜向机关炮也还有用武之地。在夜间空战中,从敌机下方“开膛破肚”的技术难度其实比追尾攻击稍小一些,因为攻击者至少不必担心速度差导致的相撞危险。

    以超过冫公里的时速飞行,mh262每分钟能够跨越十几公里的距离,而它的爬升『性』能同样出众。这还不到一根烟的时间,高度计上的指示就从400米提高到了|米,而雷达显示的目标位置也从上方变成了下方。距离还有500多米,德斯切尔上尉正要提醒自己的搭档,却听得海洛特中校嘿嘿一笑机舱吵杂,他还是透过通讯器听到了这个习惯『性』的声音。

    透过机舱盖向右下方看去,平静的海面就像是一块质地均匀的玻璃块,仔细观察,肉眼即能够看到敌人的飞行器。居然和中校猜测的异样,它是一架拥有两台发动机、常规布局的飞机,体型未必有多大,但至少要比单发的战斗机笨拙一些。既然发现了目标,这架喷气战鹰的机头下压,速度开始加快,德斯切尔上尉尽管没有直接观察到,但他知道中校已经迫不及待地打开了『射』击保险,而那架苏军飞机也许已经察觉到了危险的『逼』近,但一架普通双发轰炸机无论如何也躲不过两架喷气式战斗机的攻击。

第178章 狂风扫落叶

    “团部,团部,收到请回答……兹兹……”

    昏暗的机舱内,戴着搭耳皮帽的通讯员卷着舌头与电台里的杂音作斗争,机窗外的月光如此皎洁,以至于机翼像是刷上了一层银灰色的漆飞速更新中文网

    坐在前驾驶舱的副驾驶扭过头往后看了看,满怀焦虑地问:“还是联络不上?”搜索最新更新尽在

    通讯员摘下耳机答道:“电台应该没问题,起飞的头二十分钟还能正常联络,恐怕是受到了很强烈的无线电干扰。”

    对于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副驾驶并没有妄加揣测,而是建议:“试试其他通讯频率。”

    “已经试过了常用的所有频率,都不行!”通讯员显得无可奈何。

    这时候,聚精会神于驾驶飞机的正驾驶员,一位素来沉稳的中年军官,突然很大声地:“嘿,同志们,看飞机下方,那些光点……是在打仗?”

    副驾驶转回头往下看,通讯员虽然没有挪位置,但也透过侧旁的机窗好奇地观望。从好几百米的高空往下看,地面像是一块皱巴巴的灰色幕布,大海则是幕布旁有明显反射光的巨大玻璃块。在经常飞行的人眼中,这幅情景也就是增添了月夜的独特美感,并没有十分惊人之处。不过,那块灰色的幕布上此时跳跃着宛若火柴头的光焰,它们燃起、扩大而又迅速消失,隐约之间还能看到地面上空飘荡着大量的硝烟。

    带着惊诧的口吻,副驾驶道:“真是在打仗……该死的,一定是敌人屏蔽了我们的无线电通讯,也不知道下面的战况如何,究竟是在和什么人作战。亚力,能否试着与北方舰队第2支队或者近卫海军步兵第4旅的电台取得联络?”

    在他作出要求之前,通讯员实际上在作出这样的努力了,这架双发的sb-3型快速轰炸机上拆去了投弹瞄准装置和炸龘弹舱,腾出来的空间安装了两套通讯设备和两套航拍设备,即:一套加密无线电发送

    接收电台和一套近程

    远程通讯通话电台,一套是12倍焦距的广角照相机,一套是二十倍焦距专用于拍摄范围内详细景物的航拍照相机。经过这样的改装,这架轰炸机基本上变成了具有一定自卫防御能力的远程侦察机。

    “这还用问?”驾驶员接着副驾驶的话往下,“一定是受到西方鼓动的挪威军队,或者借着挪威军队身份隐藏在这里的德国佬,那些本该送到西伯利亚战俘营里去的家伙!”

    此言并非禁忌,却因为最近一段时期存在广泛而尖锐的争议而成为纯粹的私下话题,机舱里忽然安静下来,人们似乎有意屏住了呼吸,耳旁除了两台发动机的轰响便只有机舱部件在飞行中正常颤抖的声响。

    “不好,左边有敌机!”

    从机龘枪炮塔传来的警报瞬时间让整个机组成员受到空前的冲击,胆者差点被惊得灵魂出窍。众人连忙向左看去,在这迷茫的夜空中,高速逼近的飞行器并非一目了然,肉眼观察需要聚精会神才能确定。

    “真糟糕,我们得想办法甩掉它……雅辛,抓紧时间拍几张照片回去!”驾驶员毫不约束嗓音地吼道,这一刻他们显然还没看清来者的面貌,否则的话,“回去”这个词会成为他们难以企及的奢望。

    片刻,机舱上部传来了清脆连贯的机龘枪声,射手一面开火一面报告:“它开火了,快闪避……”

    在无法使用电台与任何友邻取得联系的情况下,通讯员这时候本该担当起机动应急的角色,但他不顾一切地趴在左侧机窗前向外张望,一连串光点转瞬即至,他惊恐地瞪大眼睛、长大嘴巴,还没来得及发出“”之外的第二个音节,就听得雨点打在雨棚上的那种噼里啪啦声在耳边响起,完全不具备防御能力的飞机蒙皮刹那间被机炮子弹撕得粉碎,破口从机身中部向前延伸,但并非与机身保持水平而是有一个向下的倾角。于是,这名从未见识过如此险况的机组通讯员呆若木鸡地看着脚边不足两寸的位置被最后一发机炮子弹凿出了偌大的破口,木制底舱板也被掀了一块。抬眼看去,机舱内只能用一片狼藉来形容,寒冷汹涌的气流从机舱壁那几乎连成了整块的大面积破损处涌入,飞机顿时因为平衡受到影响而激烈摇摆起来,前部驾驶舱里两名驾驶员在急促而惶恐地喊叫着什么,他一时间居然无法辨别。两手紧紧抓着旁边的固定台桌,透过脚边的破损口看着虚无的夜空以及下方飞快向后退去的地面,恍若隔世。耳边,机龘枪射手惊恐万分地喊着:“……又来一架!又来一架!它开火了!它开火了……”

    地面上。

    “注意……大家听我命令开火!沉住气!”

    一根横倒的粗树干后面,头戴德制伞兵盔的军官声提醒他那些素质出众、经验充足但近一年时间没有参加过实战的士兵们。在他们身后不远处的冰原上,横七竖八地停落着十多架无动力滑翔机,几根绿色的燃焰信号棒早已熄灭,雪地上杂乱的脚印也最终汇聚于此。在这临时构筑的阻击阵地,17名士兵配备mg42机龘枪两挺、fg42伞兵步龘枪龘12支、88毫米反坦克火箭筒2支以及手龘枪若干。尽管轻型滑翔机的负荷非常有限,但这一群士兵的弹龘药还是较为充足的。此时在他们前方的雪地里,准确数量难以判别的苏军官兵如一群毫无秩序的野牛浩荡前行,他们彼此之间有近有疏,有些人只需顾及自己,甚至有便捷的双足雪橇可以使用,有些人牵着骡马或者搀扶伤员,费力而又缓慢地跟在和面。随着距离的拉近,可以很清楚地听到靴子踩过雪地发出的吱呀声甚至沉重的喘息声,但没有人话,一个多余的字词都没有。

    在雪地里行进,滑雪者在速度上占有明显的优势,但近到跟前必须经过一片凹凸不平的缓坡,这就是滑雪者最不愿意碰到的地形。凭借灰白迷彩涂装的钢盔和作战服掩饰,帝国近卫军的空降兵精锐一个个紧紧伏身于各自的战斗位置,一双双冷酷而坚定的眼睛注视着这些苏军官兵笨拙地拄着滑雪杖往上爬,他们最前的距离坡顶只有二十多米距离,但他们的动作是如此艰难而缓慢,根本不必担心他们一拥而上让自己猝不及防。横倒的树干后面,负责这处北线阻击阵地的中尉军官终于将持枪的右手从大腿移向齐眉位置,只见他非常从容地进行瞄准,直到最后一刻,对面那名苏军士兵才意识到前方的枪口,他急欲俯身趴下,却没能逃过这发令的枪声。

    咔咔咔……

    在整体地势开阔无遮的冰原中,机龘枪和伞兵步龘枪之密集,彼此之间显得混杂难辨。凶猛的枪弹使得爬坡的二十多名苏军滑雪士兵转瞬之间悉数倒下,为防侥幸者以手榴弹反击,阻击者迅速抛出了四枚长柄手榴弹,机龘枪和伞兵步龘枪的连贯火力则向远处延伸,那群状若野牛的苏军官兵听到枪声已经停止前进,敏捷的反应力是在战场上求生的重要保障,于是除了惊慌失控的骡马,那片雪地里几乎没有站立者,这也使得机龘枪扫射的线性杀伤锐减。轰轰几声爆炸之后,伴随着硝烟的升腾,阻击者的枪声迅即稀疏下来。mg-42转而以三四发子弹一次的短射开火,伞兵步龘枪则以自动式的点射捕捉那些趴倒的身影。相比于乍一开始几秒射杀二三十人的镰割式屠戮,此般攻击属于慢性杀戮。凭借超出雪地一截的高度优势,阻击者很容易射中受困于300米之内的苏军官兵,一旦发现对方有架设机龘枪或迫击炮的企图,密集的枪弹便会如雨点般倾斜而至,若形势一沉不变地持续下去,用不了多久这里的苏军官兵就将成为区区十数名帝国空降兵的战利品。

    持续的压制使得苏军官兵的怒气在迅速积聚,这些大都经历了卫国战争磨砺的海军步兵们岂甘沉沦,在受伤同伴的哀嚎声中,他们端起手中的武器向敌方的阻击阵地顽强射击。此时距离ak-47的大批量列装还有两年时间,这些苏军官兵使用的仍是沙、莫辛.纳甘和捷格加廖夫,它们很容易构成比对方更加强大的火力,阻击者似乎受到了压制。终于,雪地中有人带头吼了一声“乌拉”,这让人热血沸腾的口号声迅速汇集成片,苏维埃的近卫海军步兵们奋勇而起,越过同伴们的尸骸向前推进。

    经过这四年来与强手的不断过招,苏军的基本战术已经成熟和丰富起来,到战争末期甚至能够在大多数战场上压过老兵损失殆尽的德军部队。面对敌人预先布设好的阻击阵地,他们不是一窝蜂地埋头往前冲。缺乏重武器支援,他们纯熟地运用沙冲龘锋枪的强火力输出,彼此之间交替掩护,且多以匍匐射击姿态避开对方枪弹,那些位于后队的机龘枪龘手亦利用这个机会从死去的骡马上取来机龘枪和迫击炮。前面的同伴前赴后继地吸引了敌人火力,近距和中距的武器压制体系悄然形成,伴随着重机龘枪的嘶鸣以及第一发迫击炮的怒吼,仍存的苏军士兵们义无反顾地投入了全面的冲锋。在散布着滑雪同伴尸骸的缓坡上,他们遭到了阻击者猛烈的机龘枪扫射和手榴弹攻击,那些长柄手榴弹带着高抛物线飞过坡顶落下,在空中就耗去了大部分时间,落下之后苏军士兵根本没机会将它们拣起再重新抛出,而从侧翼迂回攻击的企图也因为对方的提前应对遭到挫败。好在投入进攻的机龘枪和迫击炮数量又增加了一些,以“沙”冲龘锋枪进行的近距离火力压制也起到了效果,坡顶上的阻击力度不断减弱,他们到最后仅是靠手榴弹造成的连片杀伤迟滞苏军进攻。经过接连几次损失极其惨烈的进攻,苏军士兵们终于冲上缓坡占领了坡顶,他们惊讶地发现在这里狙击自己长达半个时的对手居然只有区区十六人,除了两名奄奄一息的伤兵,其余人员悉数阵亡。这种狂热而无畏的战斗意志让他们想起东线的老对手,而此处阻击者的装束和武器无不揭露出第三帝国隐世的巨大秘密。

    站在坡顶,一名面颊擦伤流血的苏军尉官回头朝自己的同伴们喊道:“他们是德国人,是德国伞兵,纳粹士兵!”

    这一句陈述毫无胜利后的喜悦,事实上,占领这处坡顶只是迈出了艰难的第一步,距离真正的胜利还差十万八千里。经过一番对答,更多的士兵爬上了坡顶,在眼前的局势下,他们只能留下阵亡者继续突围,可当他们不再话安静下来倾听,东北方向的冰原中隐隐传来熟悉的机械轰鸣声。想到十几个德军伞兵就能够给己方造成如此程度的伤亡,幸存的苏军官兵不禁对前方的道路感到深深的忧虑乃至绝望……

    9点将近,围绕苏军中部营地展开的战斗依然在进行当中。

    “这真是一个意志力不容轻视的对手。”

    在营地左侧的一处山岩上,林恩向刚刚碰头的卡伦尼.布拉兹中校感慨到。为了攻克这座苏军登陆部队规模最大、设施最多的核心营地,夜战部队起初投入了两个连又八辆雪豹的兵力,而且事先还动用基地要塞炮进行了长时间的轰击,现在看来它已经成为苏军迟滞己方作战节奏的据点。好在林恩和隆美尔当初制定的是先分割包围后全面围歼的策略,强攻不利,林恩只留下一个半连的夜战部队和后续赶来的装甲部队继续实施围攻,滑雪前进的夜战兵以及领头的雪豹战斗组绕过营地向海岸推进,这会儿岸边的海水应该已经纳入他们的枪炮射程了。

    类似的感慨,布拉兹当年在东线的时候可能已经不止一次地抒发过。理性评价,美国的大量援助对苏军的反攻虽有很大的帮助,但最关键还是靠他们自己的坚韧执着,换了让同等数量的法队来打这场仗,第三帝国恐怕早就征服欧洲、迈向世界了。这位性格耿直、为人低调的指挥官扭头望向西面,沿着峡湾东侧包抄的陆兵部队在几乎没有遭到抵抗的情况下顺利推进到了峡湾口,除留守防御支撑点的士兵,余下的部队已经凝成两个拳头转过来支援中部战场了。用不了多长时间,那些更擅长正面作战的陆兵部队就该抵达此地投入战斗了。

    “您……今晚苏军会不会再派遣更多的飞机前来?”

    “哦嗬,您在替空兵指挥官们操心?”林恩打趣地。

    布拉兹没有像往常那样爽朗笑对,而是带着一种难以形容的忧虑。要知道在突袭拉斯阿莫斯的战斗中,他的部队和林恩都曾长时间处于极度危险的边缘,一个的意外就可能让他们全军覆没,但即便那样他也保持着钢铁一样的坚毅。

    林恩离开山岩走到低处,给自己掏了根烟,亦递了一根给布拉兹。

    “您是在担心我们过早暴露在敌人的视线下吧!”

    “此战尚可,若有下次、下下次,尤其是要面对真正强大的敌方舰队和登陆部队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办?”

    忧虑之外,布拉兹的话语中竟掺杂着恐惧,但这恐怕不是出于他个人安危的考虑,而是对他身处基地内的家人,尤其是那三个活泼可爱的孩子而言。

    “别无他法,只能尽力避免再战——利用东西方阵营的矛盾和猜疑,利用舆论导向,利用挪威官方的态度。”到这里,林恩停住了,他用打火机点了烟,轻皱着眉头接连吸了两口,吐词道:“剑走偏锋,险中求生。”

    布拉兹默默点烟,尔后叹道:“事到如今也只有如此了!”

    出于安抚,林恩低声:“其实也不必太过担心,要知道我们手里现在掌握着两件敌人非常惧怕的武器——无法击落的高空飞行器和威力空前的原子弹,不是么?”

    “原子弹?”布拉兹当即带着吃惊的表情看林恩,制造原子弹的专家和技术资料虽然是他们共同抢夺并押送归来的,但这终究是一个耗费巨大的工程,帝国方面竭力从各个渠道密集搜集以铀矿石为主的各种原料,就目前的进度来看,两年内能否完成还是一个未知数。

    “我们掌握着原子弹的研制技术,敌人怎么知道我们什么时候能够把它制造出来?”林恩反问。

    “他们确实难以判断,但……我们怎么才能让他们相信我们拥有了?”

    “这就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林恩转头望向基地所在的那个方向,此时那里百分之七十以上的能源都投入到浓缩铀项目,可以已经达到了全力以赴的程度,两座新的浓缩铀工厂也在南美秘密建立起来,但形势的发展如此之快,留给他们的时间已经很少很少了。所幸的是,林恩兼具天才射手、一流特战指挥官、蹩脚间谍多个角色之外,还是一个拥有超时代眼光和知识的战略规划者,原子弹固然是初级核龘武器的标准形态,如今人类刚刚迈入核门槛的时代,对核爆炸的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这也就给了林恩以假乱真的机会

第179章 约柜陷阱

    孩提时代的印象中,正面一方的援军出场总是要伴慨jī昂的乐曲声、急促的马蹄声亦或声势洁dàng的呐喊,长大后觉得这仅仅是艺术渲染,直到有一天站在了战场上,林恩才意识到援军抵达在心理上产生的鼓舞效果相当于一首澎湃进行曲的多倍放大,逆境中尤为如此。:www.uu234.com更新文字章节最快的小说网:在北欧的冰原中,精锐的夜战部队久攻苏军营地不下,内心的焦躁情绪随时间的流逝而滋生,忽见一支以步兵为主并获得坦克掩护的部队从西面杀出,势不可档地攻占了那片由苏军步兵据险而守的山岩区域,林恩恨不得大喝一声“好”。

    就单兵素质和战斗力而言,前身为“吸血鬼”突击队的帝国近卫军夜战营显然更为出sè,实战也一再证明,他们是夜间越界突袭、野外伏击、城市巷战的好手,而德国的国防军和武装党卫军的长处在于他们对常规作战的投入。

    经过了常年战争的磨砺,他们不同规模的进攻、防守以及细化的运动战、防御战、歼灭战、突破战斗有着较为专业的理解与把握,且更擅长利用装甲车辆、火炮等主战武器。在这场声势浩大的绝地反击中,陆兵部队投入的人数更多,对于伤亡损失的忧虑也相应小于夜战部队—』这些都是他们的优势所在。

    从之前观察战场的雪丘后面站起身来,林恩以乐观的心态看着陆兵将士们连续摧垮两股苏军人员在外围构筑的临时阵地,朝着苏军营地的原始所在地冲去,见其中一名军官正带着他的战斗人员从前方不远处经过,他问道;“嘿,伙计,你们是三营的吧?是哪个连的?”

    “冰豌豆”作战服的外领配有相应的军衔标识,图案样式与原武装党卫军的大同小异,当那名军官转过身来时,林恩很容易认出他那陆兵中尉军衔想必对方也在同一时间意识到自己的将军职务。

    这人毕恭毕敬地上前回答道;“我们是三营一连的,一连二排,长官!有何指示?”

    作为大本营战略参谋官,林恩只有决策建议权而没有实际指挥权,作为临时的夜战部队长官,他的权限也仅在夜战营三个步战连、一个装甲连以及营直属炮兵连有效正常情况下不得越界指挥其他部队,所以避里“指示”谈不上,他继而问道;“你们连有一位舒泽少尉对吧!”

    那名军官连忙答道;“是的,长官,他作为三排的副官随部队留守峡湾东岸,以防苏联人越过峡湾反向撤离。需要帮您联络他吗?”

    此次作战行动夜战营担当中路突击队,处于满编状态的陆兵第一团倾力出击负责两翼,三营奉命占领峡湾东岸从而完成左翼的全包抄,那也是舒泽少尉所在的营。这位林恩初抵基地进入军校学习时的室友刚开始时总是对他冷嘲热讽快一年的时间过去了,嘲笑者仍是少尉军衔,被嘲笑的“莽夫”却平步青云的迈入高层行列。尽管如此,林恩此时无反讽或炫耀的心理,只是想了解一下旧识的状况如果有可能的话,做点以德报怨的事情,也算是对自己品xìng的一种修炼。

    “不,不用了,谢谢你!中尉!你们忙去吧,我也该走了!”

    道完这些并与对方相互敬礼,林恩转身对沃夫鲁姆和弗朗茨说;“最后十公里,我们加把劲一口气走到底!”

    战事近战之顺两人信心饱满、无有不从,而当他们这三人组成的纯机动指挥部抵达海岸时那里的主要战斗已经先一步结束了。在陆兵第一团第三营的直接支援和潜艇部队的炮火策应下,夜战营主力一鼓作气攻下了苏军近岸处的宿营地和物资储运地,击毙和俘获苏军宜兵一百多人。事实上,先目睹己方舰队的惨败景象,后遭到进攻方的远程火力侵袭,又获悉主营沦陷,部队崩溃,这里的苏军人员根本无心恋战,最终的抵抗也显得有些勉强,他们所做的积极举动便是将运抵海岸的武器、弹药、食品等各种作战物资就地销毁·除了遍地灰烬,他们只留给对方尸体、伤兵和斗志全无的俘虏。

    望着硝烟四起的战场,望着满目狼藉的海面,林恩对手下们大发感慨;“战后的第一场战斗,我们打赢了,希望这是一个美好的开端,一个撬动历史轨迹的支点。”

    一小时后,帝国近卫军宜兵们经过校对的手表上显示读数为十点三刻,第三架也是当晚最后一架苏军远程侦察机被起飞拦截的MH262喷气战斗机击落。几乎同一时间,苏军登陆部队在挪威北部登陆区域所建立的4座营地不论坚守或遗弃,皆悉数被倾力投入进攻的帝国近卫军占领,主要战斗基本结束,只有最后两百多名苏军官兵在为通往东北方的突围之路而拼搏,然而宝贵的时机因为对方空降兵和快速滑雪部队构筑的层层阻击而消耗殆尽,封堵在他们前方的敌人越来越多,那些安装有先进夜视器材的坦克、装甲车更组成了他们难以逾越的钢铁●障。在集体突围无望的情况下,苏军指挥官做出了一令战斗结束时间向后延迟了不少的决定;化整为零、分散突围。试图从正面穿过的战斗分队均在半个小时内遭到歼灭,部分绕路迂回者一半主动、一半被动地进入了北方的险山丛林区域。在这里他们遭到的不仅是对方空降兵小分队的狙杀,还有敌人夜战部队的可怕追猎和自然环境的考验,一多半人都在战斗和行进过程中损失掉了,但仍有人利用严寒和夜晚的条件隐藏起来。为此在午夜过后,进攻一方不得不调动超过两个连的兵力在那一带展开拉网式的搜索,直到临近天亮前,最后的搜查行动才宣告暂结。

    次日凌晨卜,天刚放亮,三架苏军侦察机在一整队拉尔7型战斗机的保护下越过边境进入挪威北部领空,巧合的是,挪威军方的一架侦察机也在同一个早晨进入这片极寒的荒芜之地,呈现在飞行员们眼前的是极为奇异的景象;雪地里到处是错综复杂的印迹,却很少看到有明显的弹坑、碎块以及人员车辆残骸·仿佛这一夜的喧闹只是一场狂暴飓风所为。海面上漂浮着大块的油渍和碎片,很难藉此看出受难船只的数量、身份,找不到幸存者,也极少看到落水者的尸骸只有在距离岸边较远的海面才能偶尔发现那么一两具。

    与苏联人的震撼相比,挪威侦察机落寞而胆怯的身影显lù出这个国家在大国政治上的谨慎和恐惧,它匆匆掠过这片区域·把未发现址′面人员踪迹和十数架苏军飞机越界活动的情形报告给了军队指挥部,再由军队高层呈报政府首脑和国王。顾忌到情况的特殊xìng,挪威高层决定采取较为稳妥的外交手段,一方面与苏联展开直接对话,要求他们解释这一举动并停止侵犯挪威王国独立主权的一切行为,另一方面,挪威政府亦秘密召集了美国和英国驻奥斯陆大使,希望以外交斡旋为主、军事压力为辅的方式解决这场让人感到莫名的矛盾冲突。然而与此前苏军派出舰队进入挪威海域进而实施登陆的事态发展如出一辙,这一消息走漏的速度超出了挪威官方的控制·中午之前,瑞典电台就对外公布了挪威军队一夜之间歼灭了苏军登陆部队这“振奋人心”的消息,而美国人一早从广播中听到的新闻则是苏联军队全面入侵挪威,结果在冰原中遭到了苏芬战争式的尖锐反击,导致登陆军队伤亡惨重·苏联人一怒之下竟大规模动用化学武器,造成大面积的污染以及局势恶化。在英国,人们担心的是第二支更为庞大的苏联登陆船队已经从摩尔曼斯克起航的消息,而另一支航行在bō罗的海的苏联船队也被指认为搭载了大量作战部队和武器装备,他们将仿照德军|年占领挪威的路线在奥斯陆等港口强行登陆,从而获得一块至关重要的战略踏板。

    和以往不同的是,苏联政府终于放弃了一贯保持沉默的做法,外交部长莫洛托夫受卡冈诺维奇、马林科夫等人组成的最高决策团队委托·匆匆将美国、英国和挪威的驻莫斯科大使召集到一块·出人意料的承认了苏联派遣军队在挪威北部登陆的事实,并宣称这是针对第三帝国残余份子的特殊行动·绝没有干涉挪威内政、侵犯王国主权的敌意,并向三国大使通报了前夜发生的恶劣情况46艘舰船、架飞机以及名苏联海军官兵一夜之间失去了音讯,直至此时也仍没有一点儿消息,而昨晚苏联北部和西北部的无线电通讯全部受到严重的干扰。苏联方面完全有理由判断这是第三帝国残余人员主导的战争时间,苏联已经决定派遣更多军队登陆挪威,以期彻底消灭第三帝国残余人员对全世界的威胁—有理由认为他们正抓紧研发原子弹这一超级武器。为此,苏联诚挚邀请美英和挪威派遣军事观察员随同行动,通过俘获对方人员、缴获对方作战装备物资以及发掘他们的藏身之所,最终必然使得méng蔽世人的真相大白天下。

    苏联政府煞费苦心的“表白”原本是高度机密的外交事件,但他们显然低估了第三帝国残余份子在挪威的部署,潜伏在挪威政府的内应很快通过挪威驻苏大使与本国的联络通道获悉这一情况,连同会面中美英大使的态度一并报告给了“避难所”基地的战略决策者们。此时基地上下还沉浸在全歼苏军登陆部队的喜悦当中,经过统计,苏军阵亡|933人,被俘人,就单纯的数字计算应有|56名苏军官兵失踪或逃跑,但考虑到潜艇突袭可能导致许多苏军海员来不及弃船就被残骸吞没,有一百多人处于控制之外是可以接受的,但天黑后仍应派遣搜查部队前往北部山林进行后续清理,并向东北部的险恶冰原派遣巡逻部队。

    此战除了击毙和俘获大量苏军人员,还缴获了一大批枪械装备,苏制迫击炮用途固然不大,可几辆遭到损伤的T34修后增加了后续战斗的战术灵活xìng,那些被俘获的苏军所穿戴的军服亦然。只是这些在林恩看来都是小细节、小算盘,在元首亲临的战略会议上,他提出了一个令大多数在场者感到十分震惊的建议,而这个建议一旦顺势实施,又将给动dàng局势初现的世界带来更加强烈的冲击。为此林恩将这一计利起名为“约柜”,其用意不言自明。

    |946年4月0日,帝国元首正式批准了“约柜计划”,并任命林恩为行动总指挥官,授权其调动基地武装力量和各种物资储备的能力,必要时可以先实施、后报告。

    有了元首的授权和基地总司令的支持林恩开始大展拳脚。短短一周之内,“约柜”计划所需要的各种物资源源不断集聚起来,为了配合这一关键xìng的计划,就连在南美暂避的运输潜艇也被动员起来,它们用最快的速度从南美的秘密基地运来了最新一批经过提炼的浓缩铀以及成吨的烈xìng炸药。基地内,勤务人员从军械库里搬运出列为战略储备的鱼雷并进行战前的检修调整,各艘之前参加了海战的潜艇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保养维修,以期尽快获得理想的战斗状态。

    也就在这一天,从挪威方面传来的最新消息显示尽管美英政府并不信任苏联人的解释,但在以武力相向之前,他们甘愿冒险一次,派遣军事观察员以及舰艇前往挪威北部海域参加苏联军队的第二次登陆行动。

    接下来的一周时间里,位于苏联北部的摩尔曼斯克港和bō罗的海南部的加里宁格勒(柯尼斯堡)成为两处最忙碌的港口大量的苏联舰船在这里集结,大批作战部队以及作战装备登船待命,挪威政府亦临时向苏联和美英开放北部领空,只要天气允许,苏联飞机每天从临近机场起飞在挪威北部巡航,并且试探xìng地进行了一些看起来漫无目的的轰炸,从英国起飞的美英飞机也频频光临此地进行侦查拍照。军事行动的整备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但各国的后院却热闹不已外交会议上一再强调的保密根本无从实现舆论攻势最为泛滥的美国甚至通过国会启用了无线电管制法案,并勒令各报刊不得肆意散播具有鼓动xìng、破坏xìng的消息这在20世纪40年代还是行得通的,然而他们就算可以堵住美国媒体的口,也无法阻止位于其他国家的大功率电台播送具有爆炸xìng效应的新闻。诸如纳粹再现实为苏联yīn谋、苏联增兵挪威意图西欧、美英舰队整装待发ˉ第三次世界大战就在明日、邪恶苏联大举入侵等等抨击苏联的报道在西方世界造成了较大的影响,使得人们恐苏情绪愈发强烈,在英格兰、在美国东海岸乃至在盟军占领下的西德,各地陆续爆发了不同形式的游行,抗议苏联出兵挪威,西班牙媒体亦撰文宣称第三帝国残余人员在战争结束后便各自逃散,根本不存在所谓的残留武装集团,更不至于一口气干掉两团规模的苏联军队,在挪威北部所发生的一切不迂是莫斯科方面自导自演、旨在合理吞并挪威领土的恶作剧。

    |946年4月24日,挪威北部海域,一支由六十余艘舰船组成的舰队浩浩dàngdàng驶向大半月之前的战场,这支舰队不仅凝聚了苏联北方舰队最强大的驱逐舰队,还有多艘猎潜舰、潜艇和扫雷艇随行,搭载作战人员的船只数量虽然不多,却多是吨位较大、航速较快的远洋船只。在特意选择的晴朗日子里,水上飞机和远程巡逻机始终在舰队周边盘旋,机组成员神情警惕地注视着海面,而在靠近目标区域时,他们遇上了另一支舰队,分别悬挂圣乔治海军旗和星条旗的两艘驱逐舰,而在雷达可以侦测到的范围内,还有一支规模颇大的美英联合舰队在远处静待,其阵容包括英国本土舰队旗舰“乔治五世”号、战列舰“约克公爵”号以及航空母舰“光辉”号、“胜利”号这些耀眼的舰名,而美国海军从驻扎在欧洲海域的舰队选派出新建成服役的埃塞克斯级航空母舰“莱特”号、“奥里斯坎尼”号和具有强大作战能力的巴尔的摩级重巡洋舰“匹茨堡”号,这支联合舰队还拥有多艘轻巡洋舰和驱逐舰,毫不夸张的说,只要得到明确的作战指令,这支美英联合舰队有把握在几个小时内将对面的苏联舰队一艘不拉地送入海底。

    稍晚半天时间,从bō罗的海方向驶束的第二支苏联舰队北上抵达挪威海域,尽管苏联的bō罗的海舰队拥有颇具传奇经历的“甘古特”号战列舰,但这艘能够提供对岸火力支援的战舰却没有参与此次远征,担当旗舰的是一艘在美英舰队跟前无足轻重的巡洋舰,另有一大把老掉牙的驱逐舰和护卫舰,保护着在海上颠簸多日的运兵船准备投入接下来的登陆行动。!。

第180章 末日绝杀

    1946年4月24日,上午上|0分,挪威海东南部濒临巴支海域。|www.uu234.com超速更新文字章节|

    在这片一眼望不到边际的海面上,一只孤零零的充气皮筏艇看似处于随波逐流状态。这艇上空无一人,附近亦没有其他形状的漂浮物,以至于偶尔从附近飞过的盟军飞机除了飞低一些进行观察外便不再有任何进一步的举动。没有人料想到,这艘简陋的皮筏艇上精心安置了开叉的金属天线,一根长长的软皮管导线更从艇底部入水一直延伸到了数十米深处。在那光线十分黯淡的深水区,一个模样奇特的人造怪物处于不动的悬浮状态,它主体看起来由由四艘形态不完全相同的潜艇联结而成,最大的那艘居于中部并构成了这个水下怪兽的躯干,体形稍小的两艘置于左右两侧靠下位置,仿佛水下怪兽向前平举的臂膀,体形最小的那艘置于上方靠后,仿佛这个水下怪兽后仰的头颅,它们之间外壳直接接触并以金属管架进行了焊接加固,最大和最小那艘还有粗大的圆筒状物连接各自的出入舱口。在这个临时修建成的特殊水下航行器内,||名精挑细选出来的志愿者以一人身兼多职的状态在主艇内恪守岗位,它以往存储有各种生活物资的艇内空间以特定的方式堆积了各种各样的箱桶,外部无一例外地写有“剧烈爆炸物

    轻放勿撞”标志。

    主艇中部指挥室,伴随着密码机发出“咯咯咯咯”的轻响,肩负特殊使命的潜艇『操』作人员旋即将注意力集中过来,他们之中那位年轻而老成的通讯士官双手棒着从密码机里打印出来的纸条,按照熟记于心的密码译道:“向西行进80海里,至敌舰队下方,启动延时器,人员撤离……此为最终作战命令,务必立即执行。”

    “还要向西80海里?”

    佩戴少校军衔的潜艇指挥官显然对新获的指令感到意外,要知道此时远道而来的苏联舰队就在距离不超过0海里的近岸处展开登陆行动,他们北方舰队和波罗的海舰队加起来有近百艘舰船和上万官兵,规模数倍于前次在这里登陆并对基地构成严重威胁的那支苏联军队。早早预料到苏军会卷土重来,基地方面已经进行了长足的准备,而在这些知道内情的军官和艇员们看来,这四艘潜艇的三艘上塞满烈『性』炸『药』以及具有特殊作用的放『射』『性』物质就是为了彻底消灭这支空前庞大的苏军登陆部队,让海军实力非常有限的苏联人再一次血本无归。如今,向东40海里本是空无一物的汪洋,去那里能够找到更具有价值的攻击目标么?

    通讯士官很肯定地又看了一遍译码纸条:“不会有错,向西80海里,长官!”

    上级固然有上级的考虑,少校心想,他很快抱定主意:“切断通讯电缆,启动主电机,三分之一航速前进,标定航速正西。”

    不一会儿,电机嗡嗡地启动了,这声音在海底环境听来非常清晰,但比起战争时期最常见的vii系列u艇已经安静许多,就连最好的声纳隔着稍远的距离也难以探测到。

    两艘老旧的iic型潜艇含了也就舍了,可惜了这一艘先进而猜锐的xxi级攻击潜艇,戴着海军鹰辉大盖帽的少校艇长心有遗憾地想着。

    一艘标准的xxi级潜艇在水下的最高航速达到2节,三分之一航速也接近6节,但由于“手提肩扛”地捎带着三艘大小潜艇,这会儿潜艇的航速指示仅有3节左右,以这样的速度赶到80海里外可是要一天多的时间。过了二十分钟,见这艘怪异的联体潜艇在低速航行时状况持续稳定,少校艇长又改变命令提高到二分之一航速。随着航速的提升,这种非常规连接方式拼凑的潜航物开始因为阻力不均而出现偏航,使得『操』纵者不得不以人工校调的方式来保持正确航向,但不管怎样,实际航速还是逐渐提升上来了,速度仪表的读数接近5节,这意味着16个小时就能够抵达指定区域前提是目标舰队不随意变换位置。

    对潜艇兵而言,潜航过程是漫长而枯燥的,不明外界状况更是一种煎熬。重新启航过了一个多小时,『操』纵声纳的潜艇士官报告说:“长官!西南方向有大量螺旋桨音!”

    少校站在航海台前微微瞟了一眼,他知道那是来自近岸的苏联舰队,那些驱逐舰和护卫舰一定如猎犬般在各式运兵船和货船周围转悠。可以想象,踏上挪威海岸的苏军士兵每一秒钟都在增加,从他们的登陆址到“避难所”基地的直线距离只有三十公里,若是他们倚仗海空支援而大胆推进,这漫长白昼结束之前就可以进抵难以真正世的基地山。这一次,基地方面在兵员数量和装备规模上已经完全落于下风,且敌人海空齐进、有备而来,唯有以出奇制胜的方式才可能扭转这极其被动的局面。经过广岛、长崎双爆,原子弹的威力世人皆知,虽然从同为志愿者的技术专家口中得知此次酝酿的核爆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原子弹爆炸,但在方圆几公里内产生绝对死亡区域、十数公里内造成大面积杀伤是理所应当的。显而易见,那些刚刚登陆还没束得及散开以及仍在船上的军官兵正处于最密集的状态,而他们的护卫舰艇能够防范对手空袭以及鱼雷、水雷的常规攻击,对威力超强的核爆是几乎没有任何防御能力的。

    正是带着视死如归的气魄而来,少校艇长才会在有权改变潜艇去取向的情况下陷入深重的纠结。他迟迟没有说话,潜艇继续西行,而在接下来的将近两个小时里,声纳兵不断用报告来摧残他的精神,直到声纳探测仪上不再有异常显示出现。

    少校闭上眼睛,他仿佛看到了登陆的苏军部队成群结队的向基地山方向涌去,驻守那里的近卫军将士正万分紧张地等待着命运的结局,那些家眷、女工还有一年多来相继出生的上千帝国婴儿,命运皆凝于一线。

    自从解开通讯电缆的那一刻起,通讯士官就陷入了无所事事的空白状态。遵循计划路线,他们在这次行动后期不会上浮使用雷达,也不会再用无线电接收或发送信号,以确保这命悬一线的攻击不至于因为一些小状况而出现大意外。在航行途中,他百无聊赖的一遍遍查看电报条,轻薄的纸张很快变得像是从旧报纸上裁下来的窄条。突然间,他像是想到了关键,抬头对一脸沉重的少校艇长说:“长官,西面海域集结的估计是美英方面的舰队吧!他们会不会趁着苏联人登陆的机会从背后发起突袭,那样基地的围困就自然而然地解除了,然后苏联人暴怒,从陆上进攻西欧直至把美国和英**队赶出欧洲大陆?”

    这样的猜想小半月之前就在帝国大本营的战略会议上被激烈讨论过了,只不过这些级别较低的官兵们无权知晓机密内情。少校艇长琢磨了一下,说道:“区区一个挪威确切的说是挪威北部的一块荒原,并不值得美英直接向苏联开战,我想我们之所以要向西行驶,就是要将对美英舰队造成致命破坏,使得两个强大战鹰之间的矛盾激化到足够的热度。”

    顺着思路往下走,通讯士官很容易联想到更为深远的内容:“以超级炸弹摧毁美英舰队,再以部署在外围的潜艇强行合击登陆的苏联船队?噢,我的上帝,若是敌人知晓内情,这又将是一场帝国单挑群雄的战争,我们果真是全世界最英勇无畏的军队啊!”

    “事态发展究竟如何还很难说,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执行司令部的命令,将这灼热的大炸弹送到敌人屁gu下面去。”说到这里,少校艇长看了看速度仪表,这怪异构造的潜航物航速还算稳定,仍保持在5节左右,那两艘焊接连接的viic潜艇已经拆去了动力设施以容纳更多的爆炸物就算保留电机并启用,过大的噪音也可能引起敌人护卫舰艇的注意。

    “三分之二航速。”少校终于第二次下令提速,然后对大副吩咐说:“罗斯,你到二号潜艇上去,启动双动式电动马达,呆在那里随时保持联络,我们需要让这辆笨拙的水下货车保持平稳。凯特,你来掌舵!”

    “是,长官!”

    艇上的大副随即将执掌轮舵的位置转交给暂时没有任务的通讯士官,一艘xxi级潜艇满编配备57名艇员,一艘级则是人,如今两者合在一块才配置了||名艇员,其中一人还是专门负责核爆的专家,这意味着余下0个人需要轮转23个不必苛少的岗位,以确保这只前所未有的怪异潜航物在短时间内保持正常运作。

    下午2时0分,“避难所”基地,大本营指挥中枢。

    “长官,遵照您的吩咐,全部通风口的三防设备及安全检测仪已正常启动,各备用通风口如数关闭,防毒面罩发放到位,非作战人员全部进入了防护设施,辅助供氧系统预备存储量已经达到百分之八十五,能够在完全隔绝内外通风的情况下维持基地内人员72小时之用。”

    负责基地安防的凯尔·特林克将军以端正严肃的姿态向基地总司令隆美尔报告时,林恩独自站在窗口,透过玻璃望着大本营前广场上那些行『色』匆匆的身影,随着苏联舰队及登陆部队的进抵,加上外围拥有强大破坏力的美英舰队,基地的处境已经到了千钧一发的关头。这里汇聚了武装党卫军和国防军的浓缩猜华,汇聚了最顽固、最邪恶也是最执着的灵魂,亦有隆美尔这样极其擅长奇招、绝招的将领和带有超时代眼光的林恩,失落的帝国在沉沦中寻求重新崛起,一步步惊心动魄的棋走下来,终于到了这个非突破不可的关口。

    对于这一连串应对末日般的项目,隆美尔只是淡淡地应了一声:“好,我知道了!”

    在目前的技术认知下,人们对核wu器的直接破坏力印象深刻,却不够重视辐『射』的巨大危害『性』。林恩几乎是以一己之力全面提升了基地的防化等级,当然了,许多设施都是早就建立起来的,否则短短十来天时间根本不能完成大幅度的强化—三防设备是用来防备毒气shen透、净化内部空气的,二战后期的德国坦克上就已经大批量安装了,此次在林恩的要求下给通风管道增加了铅制的可『操』控隔板,而基地的天然外壁相当于坚厚的混凝土墙,足够阻挡外界的辐she侵袭。不过,由于没有足够时间和资源生产足够的防辐she套装,一旦战斗人员应对危机情况而必须出外执行饪务,他们只能配备用于防护尘埃和有毒气体的防毒面罩,以至于林恩不得不定下了人员隔li的预备方案。

    施特林克将军前脚刚走,桌上的电话旋即响起,隆美尔还没拿起话筒似乎就预料到了束电话者的身份,他严肃而不乏恭谦地开口道:“我是艾尔温·隆美尔……是,我的元首,一切都在按计利进行……是,美英舰队没有继续靠近的迹象,他们仅仅是在观察,您的指示非常关键,我们一定会让远在伦敦和华盛顿的人从他们的椅子上蹦起来……是,我的元首,您静心休养,稍后可能会出现剧烈震『荡』,我们已经做好了充分准备,各洞库的结构完全可以承受这样的冲击……”

    挂下电话,隆美尔又恢复了先前那种厚重而又有些飘忽的神态。

    这时候,林恩不由自主地打了个呵欠,一阵浓浓的困意随之而来,他自我调侃道:“身前不必久睡,死后自会长眠。今日之后,不生即死,悲哉?幸哉?”

    这个供基地总司令使用的办公隔间位于指挥中枢作战大厅的侧上方,透过落地玻璃窗能够清楚看到大厅里人们的一举一动,反之亦然。玻璃门窗的隔音效果很好,在完全关闭的情况下竟听不到人来人往的吵杂,格外安静的情况下,隆美尔听到了林恩在自言自语,于是走到窗边:“加尔戈将军,你刚刚说的是中文或者日语?”

    林恩不惊不慌地转过头:“中文,当然。您听得懂?”

    “听过,有些印象,但不懂意思。”隆美尔答道,“孙子兵法的译本看过很多遍,经典中的经典!”

    “深有感悟吧!”林恩顺口说道。

    隆美尔摇头:“粗通表皮,不食卝精髓。话说我们这次算是锅底下抽木柴呢,还是走小路抄捷径?”

    林恩想了想,隆美尔所说应该是釜底抽薪与暗渡陈仓这两招计策,不得不说,许多东方文化的经典翻译成外文就失去了原有的韵味。

    “应该是无中生有、借刀杀人。”

    林恩的自译和德译本的对应字句是有差别的,但琢磨一下不难理解意思。隆美尔的目光放在林恩刚才看了很久的广场上,眼下除了海兵潜艇部队早早部署到外围,陆兵和空兵都悉数窝在基地里待命。其实如果能光明正大的进行防御作战,基地山的防御体系并不比英国的直布罗陀要塞逊『色』,地理上亦有更多的伸缩空间,但如今帝国近卫军就像是一只吸血鬼,空有神乎其神的战斗技能却无法在阳光下施展分毫,优势和劣势都是极其鲜明的。

    沉默良久,隆美尔突发感慨:“如果苏联军队登陆之后一鼓作气冲到这里,我们就输了,彻底输了。你会选择投降还是自裁?”

    这是一个完全合乎逻辑的推测,如今整个帝国的命运就寄托于那装载了一千两百多吨烈『性』炸龘『药』以及44公斤浓缩铀爆破潜艇上。根据核物理专家们的计算,维持链式反应所需要的裂变材料有一个最小质量,即临界质量,低于这个质量则链式反应不能继续。以美国前后试验及使用三颗原子弹的情况来看,最常用的铀235临界质量应超过|20磅,钚239的临界质量大大低于这个数字,但它的提炼较为复杂,目前帝国集中全力进行分离的仍是铀235。对于来自21世纪的林恩而言,这一理论是非常容易理解的,他非常清楚,目前所有的浓缩铀集中起来距离临界质量的最低值还差了很远很远,但可以利用当前人们在认知和测定手段方面的局限『性』来一次“伪核爆。”用超大量常规炸龘『药』和少量浓缩铀制造出一枚能够以假『乱』真的“脏弹”。

    “我不会投降,也不会逃跑,如果可以的话,我宁愿在战斗中死去,然后进入下一个轮回。”林恩说道:“东方人是讲究轮回的,长官,您信轮回么?”

    隆美尔没说信或者不信,而是低头看着自己的手:“如果可以再活一次,我不会再选择军人职业,当今农夫、教士或者城市里的小职员,过着普普通通的生活,享受别样的人生乐趣。”

    这不正是自己来之前所过并且感到失望和厌倦的生活方式么?林恩愕然一笑:“如果上帝让您选择下一辈子生存的难度模式,千万不要过分自信地挑战最高难度,您十之**会后悔的。”

    隆美尔似乎没有把这种忠告当成一回事,在希望尚在的情况下,他也不愿意就这个虚亢的问题谈得太多。这位穿戴整齐,衣装笔挺的元帅顺势看了看表:“决定命运的时刻应该快到了!”

    林恩同样看表:“是啊,快了,生存或是死亡,就在这弹指一挥间决定。”。

第1章 乱世英豪

    1946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5周年的日子,也是大德意志帝国向东西方盟军无条件投降后的第409天。挪威海核爆后世界在动『荡』不安的局势中度过了艰难的60天——59天前,美英『政府』分别向苏联递交了最后通牒;58天前,美英向苏联宣战斗发布动员令;57天前,法国亦在不宣战的情况下紧随美英进行了国内动员,西方盟国的大批军队奔赴位于中西欧的杜鲁门防线;56天前,美英轰炸机群首次越过边界轰炸了苏军在东德和波兰的军事设施,当天苏联空军即予以报复『性』的轰炸;55天前,经挪威、丹麦『政府』同意,美英军队进驻挪威南部和丹麦,驻扎在西德的美英军队与驻扎在东德的苏联军队发生炮战交火;50天前,一支越境活动的英军小分队遭到苏军围歼,这一消息经过添油加醋的报道在英国和美国引起了根本不必要的恐慌,苏联军队的形象受到了纳粹德国式的妖魔化,原本同情支持『共产』主义的西方民众开始大量转向,同一天,苏联宣布全国总动员;43天前,从挪威航空基地起飞的美英轰炸机群首次飞临列宁格勒实施夜间轰炸,400余架重型轰炸机投下了上千吨炸龘弹,将这座好不容易从战火摧残中恢复过来的工业城市、重要海港复又推入毁灭的深渊,苏军竭尽全力地进行拦截阻击但也仅仅击落了22架美英轰炸机,这一战况再次受到人为的诱导,使得西方民众普遍相信苏联的强大军事实力仅限于陆上的密集战术,他们的空军和海军根本不足以和一流强国身份相匹配,美英盟军能够轻而易举地利用战略轰炸将它摧垮;40天前,法国终于在这场一开始就影响到半个世界的大规模军事冲突中表明态度,他们审时度势地站到了美英盟军一方;36天前,600多架美英远程轰炸机奔袭了苏联位于白俄罗斯明斯克的工业基地,面对美英空军的夜间高空轰炸,这一次苏联防空部队的战绩更是差强人意,仅仅击落9架轰炸机,次日苏联派出轰炸机群试图轰炸停泊在丹麦哥本哈根附近的美英舰艇,途中遭到英军大批喷气式战斗机拦截,苏军的拉-7和拉-9战斗机已近活塞战斗机的技术极限,却还是一边倒地败下阵来,从此苏联空军不再对美英纵深目标实施奔袭打击,而是对他们靠近边界的目标采取灵活突袭的方式,攻击位置基本集中在西德境内,而随着大批b-29重型轰炸机从美国本土以及太平洋区域增调到欧洲,西方盟军对苏联的轰炸更是频繁和猛烈……

    1天前,两艘悬挂着西班牙国旗的航船抵达挪威北部的特隆姆瑟港,它们一艘是大吨位的远洋货轮,带来了西班牙生产的棉纺品、常用『药』龘品、生活用品以及当地企业订购的机器——这些在过去半年时间里陆续设立的工厂投资方有来自瑞士的,有来自法国和荷兰的,他们的到来使得自然环境优美但偏远落后的特隆姆瑟焕发了新的活力;另一艘是拥有五十个一流套房和两百多个二三等住舱的大型游轮,随之而来的是数以百计前来度假的外国观光者。此时正是北方极昼的时节,远道而来一睹自然界之奥妙不足为奇,但和往年不一样,如今的北欧正处于战争的阴云之下,苏联潜艇依循当年德国同行的道路在对手航线上展开凶狠的猎杀战,由于向美英提供了轰炸苏联的空军基地,挪威海域也成为苏联潜艇的狩猎范围,挪威脆弱的经济稍有恢复就又濒临崩溃,南方的居民还能获得美英提供的物资补给,北方居民大都只能利用尚未受到严重影响的渔业和萎缩后剩下的海外贸易自给自足。几天前还在“提尔皮茨”号拆船施工人员前底气十足的特隆姆瑟市长斯特格,这一次呆了一群议员在码头上为西班牙来的观光旅游团举办欢迎仪式,并提前动员全市的旅馆提供充足的房间。为了让这些西班牙宾客更好地观赏极圈内的夏日景观,包括警龘察在内的公务人员肩负起了义务讲解员的任务。事实上,在特隆姆瑟这样一个几万人的北方小城,终年都难得有几件案子发生,行政机构和区、郡议会的规模小的就像是孩童过家家的游戏。

    6月22日,凌晨1点整。

    由于奇异的极昼,依山傍水的北方城市仍沐浴在阳光的照耀下,大自然可以有极昼极夜的变化,正常人的作息可没办法这样调整,带着新的憧憬,当地居民们早已入睡,街道上静悄悄的,连一只流浪觅食的猫狗也没有。忽然间,从码头方向传来了齐刷刷的脚步声,人们或许会在梦中忆起5年前德军初到此地的情形,当时一个连规模的德**队轻而易举地控制了这座城市,随后增增减减,规模最大时曾有上千人驻扎在特隆姆瑟周边——如果算上短暂停留的“提尔皮茨”号,德军最多在这里部署过三千多人的部队,他们能够轻而易举地将特隆姆瑟推入毁灭的深渊,但盟军既没有跨海而来,德国驻军也没有失去最基本的理智,他们还算客气地驻扎到了战争结束,直到1945年的6月方才向挪威军队投降并乘船离开。]

    “一排,占领议会广龘场、邮局和广播站,切断所有对外联系线路,原地布防并在各路口设岗;二排,前往城区北部和东部的工厂区戒备,保护工厂设施不受到人为损坏,在山头建立观察哨;三排,控制城区东部三条街道,在通往外界的公路上设立检查哨,在制高点设立观察哨……”

    码头上,连级军官正以这样的方式指挥神情肃穆的士兵列队出发。在这之前,他们平静地等候在游轮的客舱以及货船的水手住舱里,养足了精神来展开今天的行动。此时此刻,换上一身笔挺帅气的帝国近卫军将官制服的林恩也顺着舷梯从游轮来到码头上,军帽上的鹰徽、领口的骑士勋章和右胸的德意志勋章都在极昼的阳光下泛着亮『色』。这套装束虽不至于跟参加宴会一样过分华丽,但也不适合参加战斗,而是介于两者之间的正常状态。

    在皮靴踩过石子路面的刷刷声中,林恩在码头上站定,昂首挺胸地望着城区中央的那座教堂,尖屋顶上的十字架在旭日的光照下显得无比神圣,他在心里虔诚地祈祷起来——为今日并肩作战的同志们祈祷,也为昔日离散的战友伙伴们祈祷。

    很快的,弗朗茨开来了一辆西班牙版的“大众甲壳虫。”货船运来了20辆这样的民用小汽车和40辆六轮卡车,码头上的挪威工人之前已经非常热情地帮助他们将一部分卸运下来。别看特隆姆瑟是一座地理位置偏僻的港口,路上交通并不闭塞,这里有一条状况良好的国家公路通往纳尔维克,百多公里外还有一座战时德军遗留下来的军用机场。在天气温和的极地夏日,汽车的便捷程度能够很好弥补船运的限制。

    林恩并不急于钻进汽车,而是从口袋里掏出一包烟,带着沃夫鲁姆和弗朗茨一边吞云吐雾一边等着登陆的部队控制城市。这一次随船运来的武装人员编为五个整连,海峡对岸的“提尔皮茨”号拆解工地有一百多人,再加上混杂于前期移居人员的七百多名军人、情报人员,可动用的总兵力超过两千,而可能给行动制造一点麻烦的是二十多名挪威警龘察、一些彪悍的挪威猎手以及三万纯正挪威居民中的不识时务者,这看起来有些大炮打蚊子的感觉,但林恩调遣如此兵力绝非纯粹的炫耀。

    最先目睹这战后奇景的是停泊于港内的挪威渔民,他们在梦中被吵吵嚷嚷的声音惊醒,拉开帘子看到的竟是熟悉的德国士兵,许多人都以为自己还没有脱离梦境,毕竟德国人挑起并参与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经结束一年多了,如今美英和苏联之间的战争被冠以第龘三次世界大战的名号,德国人除了贡献出前沿战场之外,既没有直接参战的资格,也没有掀起风浪的能力,怎会千里迢迢出现在挪威北方?

    在这些挪威渔民从前前后后一系列错综复杂的事龘件理出头绪之前,手持突击步龘枪和冲龘锋枪的德国大兵就已经如冷面煞神一般出现在他们的船上,用简单而有效的肢体语言迫使他们拖家带口地登上码头进入临时的圈禁控制点。在这里,他们看到一张张和自己一样愕然惊恐的脸庞,很少有人注意到这些德国大兵军服的细节配饰已经发生了改变,大耳沿钢盔仍是大耳沿钢盔,典型德式装束、装备以及卷着小舌头的德语也没有改变。尽管他们很快得到了德国大兵们散发的挪威语传单,从中获知对方的此次行动和5年前一样,只要挪威人不抵抗、不破坏,顺从于占领军的安排,他们将获得公平友好的对待,食品定量供给,衣物和『药』龘品也将获得充足的供应。

    半个小时过去了,不大的城市已经完全被帝国近卫军的战士们所控制,四艘潜艇也依照计划抵达港口并上浮戒备。林恩环顾码头然后从容钻进汽车,它畅快地发动起来,载着特隆姆瑟之南的始作俑者穿过街道驶向城区中央的议会广龘场。沿途所见,神情冷漠的帝国士兵已经控制了每个街道,先前移居而至的德籍居民共有一万多人,主要是基地内的老弱『妇』孺和战争结束时滞留在挪威的德军眷属,在这样一场行动中,他们可不是旁观者,身体健康的都被发动起来与帝国士兵一道对挪威居民实施每家每户的搜查,收缴武器弹龘『药』和各种可利用的通讯设备,并将事先印制好由货轮运来的挪威语传单散发到这些挪威居民手中。

    到了议会广龘场,特隆姆瑟郡的议会所在地,林恩看到挪威警龘察们衣衫不整地缩在靠墙的角落里,想来绝大部分人都是在被窝里被揪出来的,持枪警戒的帝国战士们在他们旁边显现出了素质的巨大差别。一些头发花白、秃顶或是戴着帽子的中老年人正在帝国士兵的驱使下仓皇不已地走进郡议会——一栋看起来有好几十年历史的两层楼屋舍,它简直是这座小广龘场周围最旧、最差的建筑,却是偌大的特隆姆瑟郡的政治中心。当然了,特隆姆瑟郡除了这座港口还有些规模,其余村镇都散布于乡间僻壤,人口和经济实力加起来还不及欧陆强国一座中等规模的城市。

    在这些神『色』惊恐而颓丧的当地挪威官员和议员中间,林恩没怎么费力气就找到了斯特格市长,那个几天前在“提尔皮茨”号拆解工地拿腔拿调的家伙。此人现年59岁,家境宽裕,战前从事渔产品加工,德军占领期间关闭了工厂无所事事地呆在家里,战争结束后突然活跃起来,带领挪威居民关押了对德国占领者唯命是从的前任市长,然后在新的选举中当选为新任市长。基于这些了解,林恩觉得这人虽有利用价值但走进行合作很难,准备将他拘押起来另选人马掌握特隆姆瑟的行政机构,使得这座北方港口城市乃至整个特隆姆瑟郡都成为帝国的新基地。”避难所”基地此次虽然没有受到核污染侵袭,但苏联人两次『逼』近使它失去了原有的隐秘『性』,而且洞库世界的空间和能源有限,容纳目前的人员是足够了,想要进一步扩充科技和工业实力就难以为继了。藉由多家工厂已经在特隆姆瑟建立起来的机会,林恩提议将这里变成北方的日耳曼尼亚,逐步将“避难所”基地的人员和技术设施迁移而来,并在周边的群山中建立更为隐秘和宏大的军事、科技、尖端工业设施,包括建立一座真正意义上的核工厂。

    走进议会圆厅,看着挪威议员和当地『政府』官员将这里的位置做得满满当当,林恩背着手走到发言台上,从口袋里掏出自己的挪威护照向众人展示,并用尚不熟练的挪威语说道:“大家好,我是肖尔.克纳茨基,德国名字是林恩.加尔戈。”

    在帝国内部,林恩.加尔戈可是如雷贯耳的传奇之名,可从这些挪威人的反应来看,他们显然没有听说过。

    林恩早料到这些人的孤陋寡闻,他收起自己的挪威护照,要知道克纳茨基在瑞士北方工业界也算小有名气,其名下拥有上百万英镑的产业,更被看做是背景和实力皆神秘莫测的投资者。

    接下来,借助深谙挪威语的己方翻译,他对这些议员和『政府』官员说:“我知道,你们一定在想,这些该死的纳粹怎么又回来了,他们不是彻底输掉战争斗且向盟军投降了吗?在这里我必须很遗憾地告诉各位,第三帝国虽然投降了,但德意志并没有投降,我们是继承了第三帝国衣钵的日耳曼战士,来到这里只为了新的征程。不管在座诸位是选择继续留在议会或『政府』,从这一刻开始,特隆姆瑟都已经成为一个特殊的、独立的地区,没有我们的允许,任何人不得离开这里,不得与外界联系,直到我们解除禁令。当然了,诸位不必担心,我们没有将特隆姆瑟从挪威王国割裂出去的企图,它现在、将来都是挪威王国的一部分,我们只不过是以自己的方式代为管理一段时间——两到四年左右,我们的最终目的是返回欧洲大陆,返回我们的祖国,挪威人民对我们的帮助将被看作是宝贵的友谊,届时我们会以我们的方式回馈你们。现在,诸位还有什么问题?”

    斯塔克市长果然第一个站了起来,他愤愤然地质问道:“你们是想要拘禁每一个特隆姆瑟人,这种极端邪恶的做法自古以来是闻所未闻的,即便是你们前一次占领时期也没有出现过,别在这里假惺惺的跟我们谈什么友谊,这是血淋淋的侵略,万恶的法西斯!呸!”

    即便不懂挪威语,斯塔克最后一个唾弃的动作也足以让他被周围的帝国士兵用眼神撕成碎片。若是以往,林恩会潇洒地掏出手龘枪给他来个痛快的爆头,但站在长远的角度上,他决意在帝国崛起的过程中尽可能避免军事之外的杀戮,尤其是对手无寸铁的平民,这一点亦获得了帝国高层的理解和支持。

    林恩平静地看着这个表现出视死如归姿态的家伙,如此愤怒和激动的背后,是否真的像是表面上那样无惧死亡?

    “您果然是个非常有勇气的人,市长先生,既然您不愿意配合,我们只好将您的活动范围限定于您的家中,我们并不奢望您把这理解成为保护,这是一种软禁,当成蹲监狱的另类方式也可以,这将持续两到四年时间,所以,祈祷我们尽快赢得胜利吧!”

    “哼!我算是明白了,苏联之所以会和美国、英国、法国开战,完全是你们的阴谋!”斯塔克市长愤恨地说道,在座的挪威人亦是一片恍然。

    这句话正正地戳到了林恩心头,杀戮的冲动让他一瞬间有个把这里所有人都活埋掉的念想,但他最终还是止住了这种恶念:“好吧,我知道你们都是一群有骨气的人,不跟我们合作也可以,但我希望你们最好劝告身边的人,这几年忍忍也就过去了,若是非要站出来和我们对抗,几年之后当我们将特隆姆瑟归还你们时,大家就只能去墓园里祭奠了他们了!”。

第2章 夺城

    段“苏联要垮了!要完蛋了!”

    特隆姆瑟港一座拥有古典外形的石堡内,隶属于帝国近卫军北方特遣营的通讯军官以幸灾乐祸的姿态迈上回旋状石梯,给坐在敞开大lù台上一边晒太阳一边喝咖啡的长官们送来最新消息;美英法盟军终于越过位于中欧的边界向苏联发动陆上进攻了,强大的美英舰队还运载了大量官兵从原属德国东普鲁士发起了声势浩大的登陆行动,此举的用意再清楚不过了,那就是截断屯驻于中东欧的苏军部队退路进而将他们歼灭。

    偌大的lù台可以眺望整个林根海峡的景观,包括哈克依岛侧倾覆的“提尔皮茨”号。翻阅当时的作战记录,林恩遗憾地看到这艘巨舰的沉没有百分之九十的人为因素首先要负责人的就是帝国的领导者阿道夫.希特勒和当时的海军总司令邓尼茨,他们“联手”将德国海军真正的脊梁置于可有可无的境地,亦对战略重心作出了错误的判断。若要让这艘孤独的北方女王发挥威胁盟军北方航线的作用,至少应该在能力允许的范围内运送维修人员和装备前来,并责令部署在挪威北部的空军部队提供密切的协助和掩护。可以说,帝国的衰亡有很大的责任要归咎于军种之间的勾心斗角和恶性竞争,一再错过了原本可以逆转战争局势的时机,事到如今不得不依靠这一小撮人以刀口tiǎn血的方式寻求复兴,这是莫大的悲哀也是莫大的讽刺!

    拿到通讯官送来的电报译文,帝国任命的特隆姆瑟占领军司令、北方特遣营指挥官奥特尔.斯蒂伦芬转过头看着林恩;“喔,不错,真不错,苏联的崩溃对我们应该是个绝好的消息,对吧将军!”

    当全世界目光集中于东西方阵营之间的战争冲突时,林恩策划并占领特隆姆瑟港的行动在短期内是完全成功的,他们先是以斯塔格市长抱恙为由委任自己人为副市长·又控制郡议会授权这位副市长全权代理行政事务,并组建了一个由当地德籍居民和近卫军技术人员组成的通讯团队,使得特隆姆瑟在与外界中断联系两日后又恢复了通讯,而更大的伪装行动还在后头—对于从外界前来旅游观光、探亲访友或者进行公务活动的人员,新的占领者充分施展演技予以应付,除了不得不扣留下来并对外宣称临时染病的·其余访客都没有察觉到这里的异样。半个多月下来,特隆姆瑟俨然成为了帝国在地表之上的新基地,林恩因此被任命为特隆姆瑟总督,这也是自|年5月以来帝国所任命的第一位海外总督。尽管·它既不为世人所知晓,也不具备任何的法律效力,而仅仅是一个公认覆灭的帝国内部任免命令,仍给林恩神奇的开拓之旅留下了非常重要的一笔。

    为了防止外人偶然窥见,自从突袭夺城的那一日之后·占领军官兵都换上了挪威人的警察制服或平民化的装束。在这里享受清晨阳光,林恩亦只穿了一套朴实亢华的黑sè套装,它类似于传统的燕尾服,只是细节部分裁去了繁缛的样式,显得干净利落而又不失风雅。他接迂电报译文扫了几眼;“好戏才刚刚开始嘛!现在就说苏联落于下风未免太心急了·我有种预感,苏联人很快就会让美国、英国和法**队尝到苦头,甚至大举反击推进到杜鲁门防线。”

    斯蒂伦芬上校自是大为惊讶;“您说的是认真的?”

    “个人预感。”林恩淡淡地说到。

    此时还处于中青年阶段的斯蒂伦芬上校并不是那种特别嗦的军官,他点了支烟,一边吸一边琢磨着林恩的“预感”。苏军若真是那么不堪一击,鼎盛时期的德**队怎会栽在他们手里?

    林恩静静地坐在椅子上眺望港湾,这特隆姆瑟港是北极圈内为数不多的避风御寒之地,它本身位于一个近乎岛屿的半岛之上·面朝大海一侧受到克瓦尔岛、灵瓦斯岛等一系列大型岛屿的庇护·仅仅通过两条又窄又长的峡湾连接,这些岛屿和半岛共同环抱着一片平静的海湾·也即是林根海峡和哈克依岛所处之地。在舰炮横行的时代,特隆姆瑟是个易守难攻的海港,只要在外围构筑起坚固的防空体系,在现代也依然具备成为优良军港的固有条件,可惜除了在二战时期靠近东西方盟军的北极航线,它从来没有过与之相匹配的战略价值。没有人会投入巨资将这里打造成为一流军港,也没有人会动用强大武力试图占领这里,但所有的一切都将因为这个黑sè帝国的重新崛起改变。

    良久,平静的峡湾中终于出现了移动的物体,那是一艘周身洁白的轮船,远远看去就像是漂浮在冰海的一座冰山,它那根矮矮的烟囱正突突地往上飘着灰烟,其程度远不至于污染这片洁净的世外之地。

    不过这半个月以来,特隆姆瑟港的工厂都大幅提高了产能。一方面,眼下的天气是一年之中最好的·方面,帝**队的占领使得这些工厂可以抛开以往的■装而全力生产武器装备或与军工休戚相关的产品,当地的挪威人非但不能阻止这一切的发生,反而被迫在一些基础岗位上劳作以换取安全保障。

    从外海驶来的这艘洁白轮船看起来并无特殊之处,上面的乘客却不普通,他们皆是辗转从“避难所”基地送来的,而在进入港湾后不久,两艘护航的潜艇也从水里浮了上来,三艘船艇配着这里的自然景观组成了一副奇异的图画。炫目的阳光下,林恩依稀看到轮船桅杆上的西班牙旗缓缓降下,一面鲜艳的红白黑三sè旗缓缓升起。

    身怀六甲的黛娜就在这艘船上,特隆姆瑟的新鲜阳光、空气还有舒适宽敞的房间áng铺都比基地设施更利于孕fù休养身心,一所综合性的大型医院也在这里建立起来了。不出意外的话,“避难所”基地内的大部分军民都将在三个月内陆续转移到特隆姆瑟这座港口城市的人口将继续维持在5万以内,多数人都将随着新工厂分散到方圆百里的沿岸或近岸区域。

    等到白sè的轮船驶到了海湾中间位置,林恩起身并对斯蒂伦芬上校说;“暂时失陪了!”

    上校紧跟着起身,他谦和地说道;“如果能得到这份荣幸,我也想到码头去迎接将军夫人。”

    林恩没有拒绝,而是笑着拍了拍上校的臂膀·两个年纪相差并不多的人一前一后地朝楼梯口走去,欧陆战事的最新进展仿佛被他们抛之脑后。在这祥和宁静的环境中,人们确实有理由将战火硝烟和血腥屠戮的烦扰搁下,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将真正的置身事外,帝国在欧洲和美洲的情报机构仍在不遗余力地为这场战争添油加醋,更多有关原子弹技术的原始或复制图纸以针对苏联的方式出现·有增无减的恶性爆炸案也让西方军民的愤怒不断升温,传媒的报道更是无孔不入、无所不知······

    视线暂时离开风景幽雅的北欧之地转向炎热的中东欧平原,炽烈的阳光炙烤着大地,滚滚的烟尘遮蔽了视野,经过两个月的酝酿,以美、英、法组成的西方盟军凑齐了一支拥有两万多架作战飞机、三万多辆坦克战车、五万多门火炮以及总兵力超过两百万的地面部队,这些大都是经过二战考验的精锐部队,在海空支援、装备技术和后勤保障等方面有着极大优势。在空军支援以及大量战术火炮、轨道重炮、海军舰炮的猛烈轰击下,美军和英军的主力装甲部队很快在苏军防线北部打开了一个宽达30英里的口子·他们突破防线后即采用当年第三帝**队最擅长也是最有效的纵深突击、迂回包抄,一直让盟军官兵感到忧虑的苏军钢铁洪流并没有势不可挡地发起反冲击,倒不是苏军无心恋战,而是在不到两天的时间里,苏军在东德、bō兰、斯洛伐克以及匈牙利、罗马尼亚等地的百多座军用机场无一例外地遭到了盟军空袭·部署于东部的2000余架作战飞机在空中和地面折损过半,部署在距离边界线公里以内的战术截击部队更是所剩无几,苏联空军遭受到的是几乎比苏德战争爆发时更加惨重的损失。由于中东欧制空权的迅速易主,苏军的坦克、自行火炮和步兵根本无法在白天进行集结、机动·它们无法及时赶往作战区域,无法形成强有效的战术反击,只能依照上级的作战指令向白俄罗斯和乌克兰的纵深地带后撤,而这仅仅是当年德军装甲部队承受的双重阻力之一!

    时代越进步·空军对战争进程的决定作用越大·此言不虚,盟军的“野马”、“喷火”、“流星”以及贝尔P59为地面部队提供了密集的空中压制·特别是后面两款喷气式战斗机,它们早已通过了测试和训练阶段进入批量装备阶段,尽管有着一些技术上的细节缺陷,它们在对阵苏联活塞战斗机时拥有明显的技术优势,而苏联第一款喷气式战斗机眼下才刚刚制造出样机。这些盟军战斗机不仅有效掩护了传统轰炸机对前线目标的攻击,许多时候更是直接以机载火箭弹和大口径机关炮攻击苏军装甲车辆,从柏林到华沙,沿着这条自西往东的轴线,沿途有大量的苏军车辆因空袭损坏而遭到遗弃。

    苏军位于中东欧的防线形势急剧恶化,而在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的沿海址.区,盟军登陆的消息更是让当地居民蠢蠢yù动,他们早已不满于苏联军队的占领,从骨子里渴望着西方军队的解救,而且他们更清楚美英军队不同于昔日的德军,他们能够带来民主、自由以及丰富的物质帮助。为了稳定局势,也为了抵御盟军的潜在攻击,大批从俄罗新腹地开来的苏联军队进驻并加固了那里的防御工事。与此同时,集结于明斯克和基辅的苏军部队与日俱增,大量坦克和自行火炮开进茂密的森林地带以躲避盟军飞机的侦察和攻击,而白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北部地区—』从中欧起飞的盟军斗机作战半径边缘,许多战备机场全面启用并利用夜间进行强化和扩建,数以百计的战斗机秘密进驻这些机场。它们虽然都是常规的活塞战斗机,却大都是苏联空军现役飞机中最快最好的,包括拉尔7改进型号、雅克ˉ9以及适合高空作战的米格3·数量惊人的伊尔2强击机亦在俄罗斯南部的战地机场集结起来。为了增加隐蔽性,这些作战飞机全部在短时间内涂上了以黄绿为主sè调的夏季mí彩涂装·以便和机场周边的树林灌木融于一体。

    “来,亲爱的,小心点!”

    作为丈夫和未来的父亲,林恩细心地登船搀扶黛娜走过踏板。此时的加尔戈将军夫人tǐng着西瓜般大小的肚子,身材有了明显的发福,脸庞的棱角也变得更为圆润·基本上是素面朝天。看起来虽然没有了以往美艳绝伦的感官,但这样女人味道更加贴近生活也更加真实。

    小别半月多,再次见到丈夫的黛娜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走过踏板之后,她站在平稳的码头上观望这座北方的港口城市,由自内心的赞叹道;“这里好美呀!”

    “这里是我们的北方日耳曼尼亚。”林恩骄傲地宣布说。

    在这座目前完全处于帝国控制下的挪威港口,沃夫鲁姆直接将车开到了码头上,他一身便装矗立在车门旁,占领军指挥官斯蒂伦芬上校则带着仰慕的神情走上前来;“尊贵的将军夫人·久仰!我有幸看过您的演出,真是棒极了!”

    林恩遂介绍道;“这是斯蒂伦芬上校,特隆姆瑟的新守护者。”

    “噢,斯蒂伦芬上校,很高兴见到您!在这之前就听林恩在信里提起过您·说您是个认真敬业且能力出众的指挥官,今天一见,看来他还有几点遗漏;相貌英俊、气度不凡,您肯定有不少的女性钦慕者吧!”

    黛娜这话一出,斯蒂伦芬上校就像是个生涩大男孩一样既高兴又害羞,答话也有些无所适从,这两人的年龄似乎颠倒过来—年轻的黛娜显然是更加成熟和善于交际的那个。

    自从结束了在苏联的历险-回到基地,林恩在基地也呆了两个多月·在这期间他除了继续贡献自己的战略思维·亦将相当一部分猜力放在了与帝国高层往来交际上,黛娜的重心固然是休息养胎·也没少从旁助力,她在各种场合的从容、优雅且不乏活力的表现终于又回到了去丹麦之前的状态,这让林恩感到惊喜,并从中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她和隆美尔夫人的亲密柱来使得小林恩还没出生就确定了身份尊贵的教父教母,无形之中让林恩和隆美尔在合作中更为融洽;她与戈培尔一派尤其是爱娃.符特里奇保持着友好的关系,即便没有得到元首的明确授意,《德意志报》仍连续推出专刊大力颂扬林恩这位新兴的将星。一时间林恩成为元首认可、各派认同的红人,这为他在保留原职的同时获任特隆姆瑟总督发挥了重要作用。

    心情愉悦的斯蒂伦芬像是小跟班一样走在黛娜侧旁,当林恩挽着黛娜走到车旁,沃夫鲁姆笑容满面的说道;“向美丽尊贵的夫人致敬!”

    经历了一系列同生共死的奋战与劫难,林恩看待沃夫鲁姆如同手足兄弟,这种亲密而融洽的关系黛娜自然不会视而不见,而她尽力和每个人保持友好关系的能力一直让林恩感到佩服。

    “谢谢,戈登,你最近好像瘦了一点,是想念莫莉丝的缘故吧!她让我代她向你问好呢!”

    莫莉丝是黛娜在舞蹈团的朋友,也是个青春靓丽、身材曼妙的舞者,追求者众多,在黛娜和林恩的撮合下,沃夫鲁姆从单相思转入努力追求的阶段。鉴于沃夫鲁姆的情敌们都是帝国近卫军的军官,同时也是对这位老兵所做贡献的肯定,林恩以综述性的方式精心拟写了一份推荐报告提交给大本营主管人事的部门,顺利的话,沃夫鲁姆能够进入军官行列并获得应有的荣誉奖励,完成军官培训后,接下来林恩可以很轻易地将他提拔到更高层次的部门工作。

    此外,伴随着帝国从深邃的暗处一步步重新回到历史的舞台,近军的扩增已经提上了议事日程,许多忠于帝国的战士将根据个人意愿而返回欧洲,这其中就包括林恩当初带去北美的汉德马克、沃尔里希以及老下属坦泽。

    在旁人提及莫莉丝的时候,沃夫鲁姆一贯的反应是笑而不答,这一次也不例外。等黛娜在车里坐好了,林恩笑着拍拍沃夫鲁姆的肩膀,帝国大业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感情往往也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争取到,像自己避种······估计需要被流星砸到的运气。!。

第3章 撕裂历史

    段“苏联要垮了!要完蛋了!”

    特隆姆瑟港一座拥有古典外形的石堡内,隶属于帝国近卫军北方特遣营的通讯军官以幸灾乐祸的姿态迈上回旋状石梯,给坐在敞开大lù台上一边晒太阳一边喝咖啡的长官们送来最新消息;美英法盟军终于越过位于中欧的边界向苏联发动陆上进攻了,强大的美英舰队还运载了大量官兵从原属德国东普鲁士发起了声势浩大的登陆行动,此举的用意再清楚不过了,那就是截断屯驻于中东欧的苏军部队退路进而将他们歼灭。:www.uu234.com更新文字章节最快的小说网:

    偌大的lù台可以眺望整个林根海峡的景观,包括哈克依岛侧倾覆的“提尔皮茨”号。翻阅当时的作战记录,林恩遗憾地看到这艘巨舰的沉没有百分之九十的人为因素首先要负责人的就是帝国的领导者阿道夫.希特勒和当时的海军总司令邓尼茨,他们“联手”将德国海军真正的脊梁置于可有可无的境地,亦对战略重心作出了错误的判断。若要让这艘孤独的北方女王发挥威胁盟军北方航线的作用,至少应该在能力允许的范围内运送维修人员和装备前来,并责令部署在挪威北部的空军部队提供密切的协助和掩护。可以说,帝国的衰亡有很大的责任要归咎于军种之间的勾心斗角和恶xìng竞争,一再错过了原本可以逆转战争局势的时机,事到如今不得不依靠这一小撮人以刀口tiǎn血的方式寻求复兴,这是莫大的悲哀也是莫大的讽刺!

    拿到通讯官送来的电报译文,帝国任命的特隆姆瑟占领军司令、北方特遣营指挥官奥特尔.斯蒂伦芬转过头看着林恩;“喔,不错,真不错,苏联的崩溃对我们应该是个绝好的消息,对吧将军!”

    当全世界目光集中于东西方阵营之间的战争冲突时,林恩策划并占领特隆姆瑟港的行动在短期内是完全成功的,他们先是以斯塔格市长抱恙为由委任自己人为副市长·又控制郡议会授权这位副市长全权代理行政事务,并组建了一个由当地德籍居民和近卫军技术人员组成的通讯团队,使得特隆姆瑟在与外界中断联系两日后又恢复了通讯,而更大的伪装行动还在后头—对于从外界前来旅游观光、探亲访友或者进行公务活动的人员,新的占领者充分施展演技予以应付,除了不得不扣留下来并对外宣称临时染病的·其余访客都没有察觉到这里的异样。半个多月下来,特隆姆瑟俨然成为了帝国在地表之上的新基地,林恩因此被任命为特隆姆瑟总督,这也是自|年5月以来帝国所任命的第一位海外总督。尽管·它既不为世人所知晓,也不具备任何的法律效力,而仅仅是一个公认覆灭的帝国内部任免命令,仍给林恩神奇的开拓之旅留下了非常重要的一笔。

    为了防止外人偶然窥见,自从突袭夺城的那一日之后·占领军官兵都换上了挪威人的警察制服或平民化的装束。在这里享受清晨阳光,林恩亦只穿了一套朴实亢华的黑sè套装,它类似于传统的燕尾服,只是细节部分裁去了繁缛的样式,显得干净利落而又不失风雅。他接迂电报译文扫了几眼;“好戏才刚刚开始嘛!现在就说苏联落于下风未免太心急了·我有种预感,苏联人很快就会让美国、英国和法**队尝到苦头,甚至大举反击推进到杜鲁门防线。”

    斯蒂伦芬上校自是大为惊讶;“您说的是认真的?”

    “个人预感。”林恩淡淡地说到。

    此时还处于中青年阶段的斯蒂伦芬上校并不是那种特别嗦的军官,他点了支烟,一边吸一边琢磨着林恩的“预感”。苏军若真是那么不堪一击,鼎盛时期的德**队怎会栽在他们手里?

    林恩静静地坐在椅子上眺望港湾,这特隆姆瑟港是北极圈内为数不多的避风御寒之地,它本身位于一个近乎岛屿的半岛之上·面朝大海一侧受到克瓦尔岛、灵瓦斯岛等一系列大型岛屿的庇护·仅仅通过两条又窄又长的峡湾连接,这些岛屿和半岛共同环抱着一片平静的海湾·也即是林根海峡和哈克依岛所处之地。在舰炮横行的时代,特隆姆瑟是个易守难攻的海港,只要在外围构筑起坚固的防空体系,在现代也依然具备成为优良军港的固有条件,可惜除了在二战时期靠近东西方盟军的北极航线,它从来没有过与之相匹配的战略价值。没有人会投入巨资将这里打造成为一流军港,也没有人会动用强大武力试图占领这里,但所有的一切都将因为这个黑sè帝国的重新崛起改变。

    良久,平静的峡湾中终于出现了移动的物体,那是一艘周身洁白的轮船,远远看去就像是漂浮在冰海的一座冰山,它那根矮矮的烟囱正突突地往上飘着灰烟,其程度远不至于污染这片洁净的世外之地。

    不过这半个月以来,特隆姆瑟港的工厂都大幅提高了产能。一方面,眼下的天气是一年之中最好的·方面,帝**队的占领使得这些工厂可以抛开以往的■装而全力生产武器装备或与军工休戚相关的产品,当地的挪威人非但不能阻止这一切的发生,反而被迫在一些基础岗位上劳作以换取安全保障。

    从外海驶来的这艘洁白轮船看起来并无特殊之处,上面的乘客却不普通,他们皆是辗转从“避难所”基地送来的,而在进入港湾后不久,两艘护航的潜艇也从水里浮了上来,三艘船艇配着这里的自然景观组成了一副奇异的图画。炫目的阳光下,林恩依稀看到轮船桅杆上的西班牙旗缓缓降下,一面鲜艳的红白黑三sè旗缓缓升起。

    身怀六甲的黛娜就在这艘船上,特隆姆瑟的新鲜阳光、空气还有舒适宽敞的房间áng铺都比基地设施更利于孕fù休养身心,一所综合xìng的大型医院也在这里建立起来了。不出意外的话,“避难所”基地内的大部分军民都将在三个月内陆续转移到特隆姆瑟这座港口城市的人口将继续维持在5万以内,多数人都将随着新工厂分散到方圆百里的沿岸或近岸区域。

    等到白sè的轮船驶到了海湾中间位置,林恩起身并对斯蒂伦芬上校说;“暂时失陪了!”

    上校紧跟着起身,他谦和地说道;“如果能得到这份荣幸,我也想到码头去迎接将军夫人。”

    林恩没有拒绝,而是笑着拍了拍上校的臂膀·两个年纪相差并不多的人一前一后地朝楼梯口走去,欧陆战事的最新进展仿佛被他们抛之脑后。在这祥和宁静的环境中,人们确实有理由将战火硝烟和血腥屠戮的烦扰搁下,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将真正的置身事外,帝国在欧洲和美洲的情报机构仍在不遗余力地为这场战争添油加醋,更多有关原子弹技术的原始或复制图纸以针对苏联的方式出现·有增无减的恶xìng爆炸案也让西方军民的愤怒不断升温,传媒的报道更是无孔不入、无所不知······

    视线暂时离开风景幽雅的北欧之地转向炎热的中东欧平原,炽烈的阳光炙烤着大地,滚滚的烟尘遮蔽了视野,经过两个月的酝酿,以美、英、法组成的西方盟军凑齐了一支拥有两万多架作战飞机、三万多辆坦克战车、五万多门火炮以及总兵力超过两百万的地面部队,这些大都是经过二战考验的精锐部队,在海空支援、装备技术和后勤保障等方面有着极大优势。在空军支援以及大量战术火炮、轨道重炮、海军舰炮的猛烈轰击下,美军和英军的主力装甲部队很快在苏军防线北部打开了一个宽达30英里的口子·他们突破防线后即采用当年第三帝**队最擅长也是最有效的纵深突击、迂回包抄,一直让盟军官兵感到忧虑的苏军钢铁洪流并没有势不可挡地发起反冲击,倒不是苏军无心恋战,而是在不到两天的时间里,苏军在东德、bō兰、斯洛伐克以及匈牙利、罗马尼亚等地的百多座军用机场无一例外地遭到了盟军空袭·部署于东部的2000余架作战飞机在空中和地面折损过半,部署在距离边界线公里以内的战术截击部队更是所剩无几,苏联空军遭受到的是几乎比苏德战争爆发时更加惨重的损失。由于中东欧制空权的迅速易主,苏军的坦克、自行火炮和步兵根本无法在白天进行集结、机动·它们无法及时赶往作战区域,无法形成强有效的战术反击,只能依照上级的作战指令向白俄罗斯和乌克兰的纵深地带后撤,而这仅仅是当年德军装甲部队承受的双重阻力之一!

    时代越进步·空军对战争进程的决定作用越大·此言不虚,盟军的“野马”、“喷火”、“流星”以及贝尔P59为地面部队提供了密集的空中压制·特别是后面两款喷气式战斗机,它们早已通过了测试和训练阶段进入批量装备阶段,尽管有着一些技术上的细节缺陷,它们在对阵苏联活塞战斗机时拥有明显的技术优势,而苏联第一款喷气式战斗机眼下才刚刚制造出样机。这些盟军战斗机不仅有效掩护了传统轰炸机对前线目标的攻击,许多时候更是直接以机载火箭弹和大口径机关炮攻击苏军装甲车辆,从柏林到华沙,沿着这条自西往东的轴线,沿途有大量的苏军车辆因空袭损坏而遭到遗弃。

    苏军位于中东欧的防线形势急剧恶化,而在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的沿海址.区,盟军登陆的消息更是让当地居民蠢蠢yù动,他们早已不满于苏联军队的占领,从骨子里渴望着西方军队的解救,而且他们更清楚美英军队不同于昔日的德军,他们能够带来民主、自由以及丰富的物质帮助。为了稳定局势,也为了抵御盟军的潜在攻击,大批从俄罗新腹地开来的苏联军队进驻并加固了那里的防御工事。与此同时,集结于明斯克和基辅的苏军部队与日俱增,大量坦克和自行火炮开进茂密的森林地带以躲避盟军飞机的侦察和攻击,而白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北部地区—』从中欧起飞的盟军斗机作战半径边缘,许多战备机场全面启用并利用夜间进行强化和扩建,数以百计的战斗机秘密进驻这些机场。它们虽然都是常规的活塞战斗机,却大都是苏联空军现役飞机中最快最好的,包括拉尔7改进型号、雅克ˉ9以及适合高空作战的米格3·数量惊人的伊尔2强击机亦在俄罗斯南部的战地机场集结起来。为了增加隐蔽xìng,这些作战飞机全部在短时间内涂上了以黄绿为主sè调的夏季mí彩涂装·以便和机场周边的树林灌木融于一体。

    “来,亲爱的,小心点!”

    作为丈夫和未来的父亲,林恩细心地登船搀扶黛娜走过踏板。此时的加尔戈将军夫人tǐng着西瓜般大小的肚子,身材有了明显的发福,脸庞的棱角也变得更为圆润·基本上是素面朝天。看起来虽然没有了以往美艳绝伦的感官,但这样女人味道更加贴近生活也更加真实。

    小别半月多,再次见到丈夫的黛娜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走过踏板之后,她站在平稳的码头上观望这座北方的港口城市,由自内心的赞叹道;“这里好美呀!”

    “这里是我们的北方日耳曼尼亚。”林恩骄傲地宣布说。

    在这座目前完全处于帝国控制下的挪威港口,沃夫鲁姆直接将车开到了码头上,他一身便装矗立在车门旁,占领军指挥官斯蒂伦芬上校则带着仰慕的神情走上前来;“尊贵的将军夫人·久仰!我有幸看过您的演出,真是棒极了!”

    林恩遂介绍道;“这是斯蒂伦芬上校,特隆姆瑟的新守护者。”

    “噢,斯蒂伦芬上校,很高兴见到您!在这之前就听林恩在信里提起过您·说您是个认真敬业且能力出众的指挥官,今天一见,看来他还有几点遗漏;相貌英俊、气度不凡,您肯定有不少的女xìng钦慕者吧!”

    黛娜这话一出,斯蒂伦芬上校就像是个生涩大男孩一样既高兴又害羞,答话也有些无所适从,这两人的年龄似乎颠倒过来—年轻的黛娜显然是更加成熟和善于交际的那个。

    自从结束了在苏联的历险-回到基地,林恩在基地也呆了两个多月·在这期间他除了继续贡献自己的战略思维·亦将相当一部分猜力放在了与帝国高层往来交际上,黛娜的重心固然是休息养胎·也没少从旁助力,她在各种场合的从容、优雅且不乏活力的表现终于又回到了去丹麦之前的状态,这让林恩感到惊喜,并从中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她和隆美尔夫人的亲密柱来使得小林恩还没出生就确定了身份尊贵的教父教母,无形之中让林恩和隆美尔在合作中更为融洽;她与戈培尔一派尤其是爱娃.符特里奇保持着友好的关系,即便没有得到元首的明确授意,《德意志报》仍连续推出专刊大力颂扬林恩这位新兴的将星。一时间林恩成为元首认可、各派认同的红人,这为他在保留原职的同时获任特隆姆瑟总督发挥了重要作用。

    心情愉悦的斯蒂伦芬像是小跟班一样走在黛娜侧旁,当林恩挽着黛娜走到车旁,沃夫鲁姆笑容满面的说道;“向美丽尊贵的夫人致敬!”

    经历了一系列同生共死的奋战与劫难,林恩看待沃夫鲁姆如同手足兄弟,这种亲密而融洽的关系黛娜自然不会视而不见,而她尽力和每个人保持友好关系的能力一直让林恩感到佩服。

    “谢谢,戈登,你最近好像瘦了一点,是想念莫莉丝的缘故吧!她让我代她向你问好呢!”

    莫莉丝是黛娜在舞蹈团的朋友,也是个青春靓丽、身材曼妙的舞者,追求者众多,在黛娜和林恩的撮合下,沃夫鲁姆从单相思转入努力追求的阶段。鉴于沃夫鲁姆的情敌们都是帝国近卫军的军官,同时也是对这位老兵所做贡献的肯定,林恩以综述xìng的方式精心拟写了一份推荐报告提交给大本营主管人事的部门,顺利的话,沃夫鲁姆能够进入军官行列并获得应有的荣誉奖励,完成军官培训后,接下来林恩可以很轻易地将他提拔到更高层次的部门工作。

    此外,伴随着帝国从深邃的暗处一步步重新回到历史的舞台,近军的扩增已经提上了议事日程,许多忠于帝国的战士将根据个人意愿而返回欧洲,这其中就包括林恩当初带去北美的汉德马克、沃尔里希以及老下属坦泽。

    在旁人提及莫莉丝的时候,沃夫鲁姆一贯的反应是笑而不答,这一次也不例外。等黛娜在车里坐好了,林恩笑着拍拍沃夫鲁姆的肩膀,帝国大业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感情往往也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争取到,像自己避种······估计需要被流星砸到的运气。!。

第4章 与狼共处

    在这个时代的欧洲,男人们往往习惯于每天工作后到酒馆里喝上几杯,条件更好的人,例如贵族、富人以及够级别的军人,则常常在规格、主题不尽相同的沙龙打发时间。穿越到这个时代的前半年,林恩在泥泞、潮湿、危险的前线艰苦作战,尝尽军人之苦,结束了那段苦难历程之后,他才逐渐接触到这个时代男女有别的休闲方式。从最初的新奇到逐步适应,最重要的莫过于心态上的转变,如今帝国的形势虽还如同一艘在惊涛骇浪中前行的航船,他也不吝于通过这种看似奢靡的方式增进和同僚之间的友谊。

    在这座拥有百年历史的挪威古堡—目前的特隆姆瑟港占领军指挥部内,早年用于储存刀剑铠甲的武器库早在挪威地方政府的上一次改造就变成了一个供男性宾客吸烟聊天的宽敞休息室。这里放置了松软舒适的沙发以及精致的吧台和酒柜,墙壁上挂着多幅sè彩鲜艳的luǒ女油画,包括意大利画家杜勒的《亚当和夏娃》、法国画家让-莱昂.热罗姆的《后宫lù台》以及阿道夫.咸廉.布格罗的《仙女》,它们的画面“秀sè可餐”,倒不至于赤luǒluǒ地勾起情yù。

    极昼的夜晚不见夜幕星光,但厚厚的雨云和倾泻而下的雨点还是将窗外的光线变成了近乎夜晚的深沉。休息室里,林恩、斯蒂伦芬、施滕瓦斯以及另外一些帝**官正进行晚餐之后的例行活动:抽烟、喝酒、聊天。这种场所在“避难所”基地内虽然也有,可这里的气氛和环境显然更为自由、轻松。

    “你们大家是没亲眼看到,真的,那个英**官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把自己当成品格高尚的绅士,走起路来有板有眼,哈哈······靠这样的军官打仗,英**队难怪会在北非被隆美尔元帅的装甲军团杀得狼狈不堪。”

    喝了大半杯特隆姆瑟本地居民自酿的啤酒,施滕瓦斯喜笑颜开地调侃着白天会面的英军指挥官。经过两次世界大战之中的多次交锋,英国陆军的同行们已经在德军官兵心目中留下了软弱可欺、友善谦和的深刻印象他们在战场上虽然不乏勇敢的举动,总体上却是败多胜少的,而且他们既不像沙俄/苏联士兵那么残暴,又不像美**队总是受到充沛火力的支援,被他们俘获后的待遇也是比较好的。这一次,在抵达特隆姆瑟的头一晚全体英国舰员和奉命建立雷达基站的陆军人员都留在船上过夜,这其中多少有些作秀的成分存在,至少在这一夜减轻了帝国占领军的警戒压力。

    北欧的夏日虽然没有欧陆那样的热度,但数百年来挪威人拥有自酿啤酒并大量饮用的传统,这自然很合德国人的胃口,而“维京啤酒”介于普通啤酒和葡萄酒之间,烈度要略高一些,以往常的啤酒量在这里畅饮往往落个大醉的结果。林恩在大本营的同僚,海因里希.特伦科尔中校兴致勃勃地说:“固执的英国佬直到现在还奉行步兵坦克和巡洋坦克的那一套若是苏联败了美国势力也退出欧洲了,余下的英国和法国根本不足以构成我们复兴德意志的阻碍!”

    说到了正统的作战事务,好勇斗狠的斯蒂伦芬上校立即变得正经起来,他一手夹着香烟,一手端着啤酒杯眉头紧皱地说道:“不过,听说英国皇家空军也已经装备了喷气式战斗机,他们最后几艘战列舰也陆续完工了,虽然我们有百分之百的把握击垮他们的陆军,可空战和海战的形势对我们仍有所不利啊!”

    特伦科尔中校眨着眼诡笑道:“别担心,每一次时代进步都会缩短各国之间的军事差距,让它们从更为接近的起跑线投入新的竞赛。

    就像是世纪初无畏舰出现后,各国海军的旧战列舰队几乎在一夜之间过时了我们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就从一个二等海军国家变成了世界第二;战斗机、俯冲轰炸机和坦克技术的提升推动了闪电战术的出现受到凡尔赛合约打压的德**队又一次在短短数年的时间里完成了飞跃,最后仅仅是败给了所有强敌的联合进攻。现在我们又迎来了一次极具历史意义的跨越,那就是原子弹。现在掌握原子弹技术的就美国跟我们,英国没有,苏联也没有,这是我们现时对它们的最大优势!”

    听了这番言论,林恩没有立即表态,而是温吞地抿了一口这味道独特的啤酒。和帝国近卫军的普通官兵所不同,这位特伦科尔中校是大本营的作战军官,对帝国内部的高级机密拥有较为全面的了解。当初林恩等人前往瑞士启用帝国秘密资金大肆购并西欧企业,特伦科尔便奉命带着另一支综合分队在挪威中南部活动,他们的手笔虽然比不上林恩与安德里的重磅组合,但如今特隆姆瑟和纳尔维克将近一半的新工厂都是他们的“战利品”,而且这些工厂基本上是挪威企业开设的合资分主要生产各种较为基础的工业品,在民族感情上更容易为当地的挪威居民所接受。现在,特伦科尔已经被任命为特隆姆瑟工业基地的军事长官,承担这座新兴基地的安全保卫重任。

    “说的好,说的太好了!”

    施滕瓦斯由衷地竖起了大拇指,然后与特伦科尔中校碰杯致意,两人各自饮下一大口酒。作为特隆姆瑟的地方行政长官,施滕瓦斯和这里大多数人一样,以为挪威海的核爆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原子弹攻击,并为此感到欢欣鼓舞。原本用来引爆东西方阵营冲突的绝杀招数既然达到了主要目的,帝国高层也就顺水推舟地将它作为鼓舞军民士气、提升作战信心的大幌子。特伦科尔的豪言,林恩的沉默,皆是在这种心态下有意或者无意的表达。

    要隐忍不发,斯蒂伦芬上校会感到压抑,一提到反超对手的途径,他比大多数人都来劲。紧跟着施滕瓦斯,他向特伦科尔敬酒道:“听阁下一席话真是大有感悟,敬佩!”

    在热烈的气氛催动下,两个典型的日耳曼人自是大口饮酒见特伦科尔的脸已是通红,林恩有意改换话题说:“把握得好,英国人还是比较容易糊弄的,但也不能就此把他们当成傻瓜、笨蛋。奥斯陆来的电报里没有说明这支英国舰队停留的时间,我个人推测不会太久但也不至于明天就走,这其中就涉及到英国水兵上岸休假的问题。他们虽然无法从外观上分辨真正的挪威人和我们的日耳曼人难保不会有人懂几句挪威语,若是他正巧有碰上我们这边不擅长挪威语的,大家说怎么办?”

    正儿八经的军事会议上,军官们总是对林恩这位超级无敌的战略规划者、多次获得元首肯定的重量级人物推崇备至,林恩不介意在关键问题上拿主意,可一个人的思路毕竟有局促之处,施滕瓦斯还能够提些建议,但像斯蒂伦芬上校这一类就恨不得把每一个不速之客剁碎了扔到山沟里喂狼,此外很少能拿出建设性意见的。

    有了酒精的刺jī军官们说话的心态也放开了一些,有的提议虽然感觉离谱,但也不失为一种解决问题的思考方式。说着说着,一个名为哈迪托普的少校军官口中蹦出了擦燃林恩灵光的想法:“何不用从前意大利军官对付我们的办法,在酒吧里找碴跟英国水兵干一架然后装模作样地提出抗议,让他们的长官对他们禁足!这种办法啊,特别对那些军纪严格的对手有效!”

    有些军官本来是将这话当成调侃来听,个个仰头大笑,唯独林恩很认真地点头:“这是个好主意!”

    次日上午,雨过天晴,雨水洗刷一新的特隆姆瑟港就像是一个刚刚出浴的美人,浑身上下散发着yòu人的气息jī发出异性的荷尔门g。用于建立综合雷达基站的各种物资仍在码头装卸那些憋在船上的英国水兵们开始蠢蠢yù动了,许多人借卸运物资之名走上码头兴致勃勃地和周围的挪威人攀谈起来,不到中午,英国舰队指挥官便遣人给特隆姆瑟市长送了一封信,提出在不sāo扰居民的前提下让英国水兵们分批登岸购物,并主动提出用优惠的汇率以英镑兑换挪威货币。这封信自然转到了施滕瓦斯这个名义上的副市长手里,他依照占领军指挥部商定好的策略给英国人回信,热情邀请英国水兵们登岸访问,同时以委婉的字词提出了不携带任何武器、不违反当地法律和居民习俗的要求。

    收到回信后,英军指挥官将应允这两个要求的书面答复连同第一批四十多名英军官兵送上了岸。施滕瓦斯依计行事,派了一名年轻漂亮且能够说流利英语和挪威语的德籍姑娘充当旅游向导,果不其然,这群“约翰牛”老老实实跟在姑娘后面游览了特隆姆瑟城区——这座有着四百多年历史的北方港口居民数量和城区规模一直没有得到真正的扩张,全程游览下来也就半天时间,这个过程并没有什么出彩之处,真正精彩的情节安排在了晚上。晚餐在城区一家热闹的酒馆里进行,为了迎接远道而来的英国朋友,主人特别请来了乐手助兴,既有充满浓郁北欧风格的轻快乐曲,也有欧陆时下流行的音乐。不仅如此,酒馆里的服务员无一例外都是穿着紧凑上衣和及膝中裙的年轻姑娘,她们有的金发扎鞭,有的戴了漂亮的发箍,说不上国sè天香,但一个个都是笑容亲切。夏日的特隆姆瑟不仅有丰盛的海鲜,野味和蔬菜也是琳琅满目,再加上美味的挪威熏肉、香肠以及当地人自酿的维京啤酒,一天前还在忍受枯燥航海生活的英国水兵们像是瞬间进入了天堂。在这个远离战场的北方港口,袍泽们在舰上恪守岗位,登岸的这些英国水兵自然放下了戒心畅快痛饮。

    餐桌上,长相甜美、身材曼妙-的导游小姐一改白天的含蓄风格,频频以暗含挑逗的言语让英国水兵们心花怒放,不知不觉间,他们豪饮了杯又一杯啤酒,为了争表现而相互嘲弄、拆台,甚至有轻度的推搡动作。如果仅仅是这样,英国水兵们也不至于落入圈套,酒过三巡,他们在语言和动作上难免变得轻浮起来·而漂亮的导游只有一个,他们的注意力自然而然地转向了担当服务员的“挪威姑娘们”。等不到对方投怀送抱,他们开始主动出击,带着醉意跟对方套近乎,可这些服务员看来都不懂英语,他们只好手口并用地比划着·胆子大的试着作出亲昵动作,而挪威姑娘们的闪躲并没有让他们适可而止,伴伴随着一声尖叫,音乐声和嬉笑说话声戛然而止,但两秒之后,英国水兵们便以笑声略过了这个小情节。作为战争的胜利者,他们在荷兰、比利时、丹麦、希腊还有意大利都是颇受姑娘们欢迎的人物,就算在德国北部港口,他们的英镑和食物也让异性难以拒绝。

    北欧的寒冷环境造就了彪悍、刚硬的民风·昔日的维京风暴就是最好的证明——这是人们易于理解的人文背景,当刚才那名英国水兵继续施展咸猪手时,乐手中的一人突然暴起,他大喝一声,抡起吉他重重砸在了那名英国水兵头上·刚刚受侵犯的服务员一边尖叫一边躲到他后面,这是两人关系的侧面写照。看到同伴被打倒在地,本该保持克制冷静的英国水兵们已经完全被酒精扰乱了理智,他们将长官的告诫抛之脑后,四五个人群起而向乐手挥拳相向,但那小伙子并不示弱,他拳脚并用,居然接连打翻了两名英国水兵·这一场面引得更多的英国水兵起身准备加入拳战·余下的三名乐手看来也不是孬蛋,他们挥舞着各自的乐器替同伴解围·结果立马又有两名英国水兵见了红。

    在年轻异性们此起彼伏的尖叫声中,英国水兵们已经顾不上在场军官和士官们的喝止了,年轻的本能和好斗的天性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卷入殴斗,而在这个时候,酒馆的角落里又有人扔出皮靴砸向那些原本还呆在餐桌旁的英国水兵,这些臭气熏天的暗器顿时jī怒了英国人,好些水兵旋即袭向暗处投鞋者,双方迅速开辟了殴斗的“第二战场”,武器也从拳头上升到了酒瓶、桌椅,不断有涨红的脸庞出现伤口,不断有完整的脑壳被开瓢,在场之人除了女服务员、女导游还有年迈的酒馆经营者之外,其余每一个人都卷入了这场乱战,倒下的人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加。差不多过去了半个小时,当地警察闪亮登场,他们的人数并不足以控制局势,因而带来了一大群“帮凶”——自发前来协助维持治安的当地居民,他们话很少甚至一言不发,体格看起来都相当健壮,跟着警察冲进酒馆后显得非常利落,毫不偏心地将殴斗双方隔离开来就地看押。

    依照计划,施滕瓦斯很快派了一名地方官员前往码头将这一消息通报给英国舰队指挥官,这位英国绅士谨慎地带了两名军官亲往事发酒馆,而施滕瓦斯也适时地“从家中赶来”。在了解了事情经过和人员受伤情况后,两人当面商量了一下,残余斗殴的英国水兵由指挥官带回舰队处理,酒馆损失及受伤挪威人的赔偿事宜次日详谈。只看当时的场面,英国人会觉得挪威人还是相当友好的,然而事情的发展完全超出了他们的想象,因为那名为了保护未婚妻而勇敢还击的挪威青年当晚就因为伤势过重而“暴毙”,闻此噩耗,几百名挪威人第二天一早就聚集到码头进行示威抗议,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汇聚到码头的居民超过千人。在特隆姆瑟当地政府官员和警察的维持下,人们仅仅是提出抗议而没有采取过jī的武力手段,被这一阵仗弄得焦头烂额的英**方唯恐事态jī化,以至于斟酌再三取消了尸检要求,直接与挪威方面协商赔偿事宜。在这个资讯并不足够发达的年代,发生在特隆姆瑟的斗殴伤亡事件却飞快地传到了奥斯陆并经由一家小报刊载,好在首都的挪威人更加关心欧陆战事,这一消息只引起了一些低层次的议论,王国政府也仅仅是派了两名官员前去进行协调。很快的,英国政府和军方本着息事宁人的想法接受了挪威死者家属提出的并不夸张的赔偿及道歉要求,英国和挪威在战争中的外交立场并未受到这场风bō的动摇,但经过这么一闹,在特隆姆瑟港临时驻扎的英国舰队不仅不允许水兵登岸休假,在事件结束后即匆匆起航离开。建在哈克依岛上的英军综合雷达基站虽然得以保留,驻扎的战斗部队人数也增加到了40人,可看起来这些英国技术人员和士兵平日里只能老老实实呆在偏僻的岛屿上观赏纯自然的海景了。!。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2189/ 第一时间欣赏帝国苍穹最新章节! 作者:天空之承所写的《帝国苍穹》为转载作品,帝国苍穹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帝国苍穹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帝国苍穹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帝国苍穹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帝国苍穹介绍:
作为一个二战迷,你也许仰慕德军的职业素质,羡慕美军的雄厚物力,敬佩苏军的顽强斗志。若能亲身体验德军战争初期的军事辉煌,或在战争后期化身盟军小兵过把刺激的二战瘾当然很爽,可如果魂穿到战争末期德军“北欧”师的一名志愿兵身上……
很不幸,刚刚大学毕业的林恩就是这样一个倒霉蛋。一出场就要为生存而战,在绝地血战中锻造磨砺,逐渐从菜鸟成长为精英,然而无论他如何努力,也无法改变这历史的大势。撤退,撤退,一路退向柏林。这样的日子还有什么奔头?
直到有一天,他误打误撞地看到了涂着铁十字徽标的碟状飞行物,又作为“吸血鬼”夜战突击队的一员在首都沦陷前保护元首撤离,最终抵达隐瞒了所有世人的秘密基地,一连串藏于历史背后的谜团才真正让他大开眼界……
这是帝国末日的狂想,也是一名平凡青年的传奇史,痴情种子邂逅跨越时空的伟大爱情。众位看官,没准哪一天您的穿越之梦也会成真,提前预习一下,绝对有益无害^_^帝国苍穹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帝国苍穹,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帝国苍穹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