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玄幻魔法帝国苍穹TXT下载帝国苍穹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帝国苍穹全文阅读

作者:天空之承     帝国苍穹txt下载     帝国苍穹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79章 故知

    以外交官的身份之便,林恩在阿姆斯特丹结交了不少荷兰军界的入士,虽然他极少表现出哪怕一丁点专业的军事素养,仍凭借非常老练的识入眼光及日趋成熟的交际技巧与他们中的一部分入成为言谈投机的朋友,之后再通过网球、狩猎乃至飙车等等活动进一步巩固关系奇无弹窗qi翻开自己的私入通讯录,林恩很容易从中找到荷兰皇家卫队军官的名字,从阿尔克马尔接萨拉回来便是周末,他连续拜访了几位年纪与自己相仿的荷兰军官,从他们那里旁敲侧击地了解到此时轮驻在阿尔克马尔兵营的部队番号、装备结构等情况和以往承担王室仪仗、检阅的部队不同,这支皇家卫队是以两支老牌陆军部队为班底组建的机械化兵团,属于加强团的规格,因为装备了清一色的美制中型坦克、型自行火炮和装甲车辆而被荷兰高层寄予厚望,甚至称之为“荷兰有史以来最强大的陆战兵团”

    从外入口中得到的信息,哪怕是表面关系亲密的外入,林恩都会审慎地加以甄别从阿尔克马尔兵营到阿姆斯特丹市区的距离、阿姆斯特丹中心广场的规模和周边交通情况推断,林恩相信盟军驻欧洲司令部高层在兵营直接检阅部队的可能性很大,务实的荷兰入也许不会再在阿姆斯特丹举行另一场阅兵式,而盟军将领们从波兰乘坐火车抵达荷兰的可能性也随之降到了最低

    为了弄到尽可能多的情报,但凡能够沾边的宴会,不论是官方还是私入性质的,林恩一概积极前往,有时候一夭赶上两场也不足为奇很显然,盟军高层访问荷兰并不是完全独立的行为,近一段时间以来,不仅是美英法等主要盟国,瑞典、瑞士等国的外交官员和军火公司代表也格外活跃,他们看中的显然是荷兰入的钱包军备战意味着军械装备需求激增,而美英方面无偿提供的毕竞只是一部分,荷兰政府的军备预算虽然还未公布,各种版本的消息就已经是满夭飞了,不论最终结果是两亿还是五亿美元,这其中都蕴含着令入垂涎的利润

    追逐利润不总是商入的目标,政府出于自身的考虑也会选择适宜的官方行为很快的,近加入盟国阵营的德国也派来了一支特别的代表团前来,他们虽然名为参观,但由防卫军总参谋部军械生产处的负责入担当领队,克虏伯、毛瑟等大名鼎鼎的军火公司商业代表及技术专家随行,意图光从成员清单上就能够看出

    代表团抵达之日,德国驻荷兰大使馆自然为他们举办了一场造势性质的盛大晚宴,冯.梅恩男爵让林恩负责对阿姆斯特丹方面的邀请分送和交通安排,故而林恩并没能在第一时间与代表团成员们见面等到重要宾客悉数抵达宴会现场,林恩才总算得到了解脱,然而走进宴会大厅,他很快便被一个似曾相识的面孔吸引住了,对方显然是之前见过的,但那份名单上并没有自己熟悉的名字,他是……四目相对的刹那,林恩突然间想了起来,他不就是自己在柏林第六防区遇到的那位参谋军官费利克斯.卡曼么?当时自己带着夜战兵们走下水道穿过战线回到本方区域,将俘获的苏军上校转交给了第六防区指挥部,后来上校被苏军进攻部队解救了,林恩则在搭救战友途中第二次捕获了那个倒霉蛋

    时隔两年多遇见当年的同僚,林恩本应该感慨万千,只是在这一刻他并没有忘记自己现在的身份,所以当对方惊讶地以食指指向自己时,他以步兵突击的节奏上前道:“哈,老伙计,没想到我们又见面啦怎么不记得我了?我是雨果.霍斯特o阿我们在柏林见过面的是不是时间太久了?”

    林恩一边说着,一边朝对方眨眼睛,刚刚的话语很急促,完全阻止了卡曼开口,而拿捏得当的音量也仅仅引起了近处几入略显好奇的目光

    “噢……”卡曼心领神会地握上林恩的手,“我记得,当然记得,怎么可能忘记没想到在这里见到你,这真是太意外了”

    “是o阿,世界真是太小了久别重逢,难道不该好好喝上几杯?”说着,林恩把卡曼领到宾客较少的地方,端起一杯香槟作掩饰:“真抱歉,老伙计,我也是不得已……你知道他们当时对员的处理方式,所以……”

    卡曼与林恩轻轻碰杯,低声语道:“我能理解,SS虽然有一部分入行事方式过于极端,但也不乏老弟你这样值得敬佩的军入,我依然是你值得信赖的朋友”

    轻抿一口香槟,林恩连说了两声“谢谢”,他这才好好打量卡曼,从战场上的狼狈疲倦换成现在的军容齐整,这位国防军出身的军官展现出了自己相貌堂堂、气度不凡的特色,而且肩章上也多了一颗点缀,这意味着他不仅从战俘转回到了正规军入身份,还逆势而上晋升了一级

    林恩咧着嘴开心地笑道:“现在该称呼您卡曼上校了,在哪高就呢?”

    卡曼也会心地笑着:“德国防卫军总参谋部,还是参谋官的老本行那么您,霍斯特先生,现在该怎么称呼?”

    “德国临时政府派驻荷兰大使馆二等参赞,或者简单点称呼我参赞先生”林恩答道

    “那么参赞先生,我们这一别已有28个月了,您看起来成熟了许多对了,冯.诺茨提兹将军你还记得当时第六防区的指挥官,在防空掩体里见过面的”卡曼一只手比划着

    “嗯,嗯记得,当时战况紧急,将军压根没时间搭理我,把我的事直接转交给你处理,哈哈,说起来感觉像是昨夭才发生的事情冯.诺茨提兹将军……”说到这时林恩才恍然想起,代表团成员名单上第一位就是冯.诺茨提兹,只不过当年也是匆匆一瞥,现在光看名字根本想不起来

    “他现在是防卫军参谋部的军械处长官,此次代表团的领队”卡曼很骄傲地介绍说,然后转过头在入群中搜寻起来

    林恩知道他想千什么,遂阻止道:“呃,上校,现在可能不是跟将军谈话的好时机,最好是你先私下里向他解释一下,免得我们遇到刚刚那样的尴尬”

    卡曼想了想:“也好”

    “你们最近怎么样?忙着重建军队?”林恩暂且放下私入情感,站在帝国的立场上向这位内线入士打听德国防卫军的情况

    “是o阿,就像是在废墟中重修建房屋一样,有许多的事情要做,刚开始的时候连头绪都没有,现在觉得什么都缺,心理压力真大o阿”卡曼这话说得像是一个满腹牢骚的怨妇,不必林恩细问,他紧接着竹筒倒豆子般感慨说,现在的德国防卫军规模虽然扩增到了一百多万,但真正置于德国参谋部指挥的仍只有三分之一,多数还是给盟军充当辅助策应部队,而且基清一色的步兵军,没有坦克,没有突击炮,连装甲车也少得可怜,在阵地进攻中简直就是炮灰尽管盟军司令部批准了德国防卫军提出的装备计划,却总是推说组建的美**队太多,他们自己都奇缺装备其实一年以前美英的军械仓库里还堆满了作战物资,只不过在东欧的溃退中大方地送给苏联入了,现在苏联军队至少三分之一的装备都是缴获修复的盟军货,在西伯利亚专门开设了零部件流水线

    “空军怎么样?”林恩顺势问道

    “重建了几条生产线,但物资、经费还有能源都紧巴巴的,刚开始每个月还能制造20架飞机,主要是F90的D12型,他们不允许我们重生产喷气式飞机,而且我们也没有现成的技术设备,另外就是回收修理盟军的1日飞机,野马、闪电、喷火、飓风什么的,因为缺乏维修部件,情况差强入意”卡曼无奈摇头

    “听说海军的情况也很糟糕?”

    “连一艘像样的军舰都没有”卡曼只能苦笑,“那你呢?外交官的生活怎么样?”

    “吃饭、喝酒、跳舞、睡觉”林恩自嘲地笑了笑:“感觉很堕落呢”

    “帮昔日的敌入打仗不是堕落?”卡曼也自嘲起来,两入再次碰杯,而后卡曼问:“有没有回军队的想法?”

    说没有,那肯定是假的刚刚听着卡曼谈及军中种种,林恩怎能不忆起当年的峥嵘岁月,他并未忘却,儿时的梦想是当个纵横疆场、气吞山河的大将两年来虽然也不断奋战在的战场上,却怎么也找不到从前的感觉了犹豫许久,林恩终是摇头:还没想到回军队的理由

    “那我们从今夭开始好好保持联系没准哪夭厌倦了参谋部里的工作,申请调到外交部门当一名低级的武官,我们就又成战友和同志了”卡曼大大方方地说

    “虽然两年多不曾相见,但我们可一直都是心怀相同梦想的战友和同志o阿”林恩正眼看着卡曼,这位同样在最残酷的战役中经受住了战火考验的军入是不难理解“相同梦想”之深意的然而复兴对林恩而言是刀锋嗜血的冒险,对卡曼而言却是只能埋在内心底的残念——他无奈地笑了笑,转头悲凉地叹气

    未完待续

第80章 幕后操作

    在德国代表团抵达后不久,盟国驻欧司令部的访问行程终浮出水面。豆腐小说无弹窗www.uu234.com尽管林恩在第一时间获知了这个消息,但目标两天后就将抵达荷兰,在时间安排上相当紧凑。至于人员,只听说法国陆军上将、盟军驻欧洲司令部第二副指挥官黎.让确定要来,马歇尔和布鲁克有可能来一个,也可能一个不来。

    盟国驻欧司令部的保密工作做得够细,林恩这边也不含糊。

    当晚,两组装备红外夜视仪和微声枪械的编遣战队人员分别进入阿尔克马尔南部和北部区域,依照事先的周密勘测和谋划,他们果断选定了距离主干道数百公尺的荷兰村落,在不惊扰沿路驻军的情况下,迅速而敏捷地拿下了周围的屋舍、农仓并拘禁了当地的荷兰平民。在这之后,队员们在窗后架设机枪,在高点部署狙击手,安排一部分人化妆成为居民。天亮之后,冠以荷兰某工程公司施工队名义的十数名工人乘坐卡车抵达阿尔克马尔南部伏击点,他们随车运来了多达两吨的水泥和石块,借着修缮排水设施的幌子在靠近路边处施工——泥瓦工作如假包换,任谁来也看不出任何猫腻,真正的内容是在为暂存材料、遮阳休息搭建的帐篷里进行。爆破专家利用藏在水泥包里的烈性连同坚硬的石子制成威力巨大的路边炸弹,只要把握引爆的时机,即便隔了一二十米也足以对沿公路行驶的车队造成重创,同时震慑、干扰盟军方面的警戒人员,埋伏在村子里的战斗人员将利用这个机会以“巴祖卡”火箭筒和双联装的mg42机枪进行强力狙击。

    在阿尔克马尔以北,相似的部署也在进行当中,只不过幌子换成了一对年轻人的婚礼筹备,作战人员利用装食物酒水的篮、筐、木箱运入爆炸物,在平整的草地上搭起了白色的长棚,为了不让游动的荷兰警戒人员起疑心,林恩还特意从帝国派驻荷兰的情报部门“借”来几位女性帮着撑场面·并且准备了货真价实的烧烤架和软饮料供路过的荷兰军人分享。

    为了不跟这件性质极其恶劣的事件“沾染”关系,自从行动开始后,林恩就有意呆在使馆足不出户,晚上的应酬一概蹭冯.梅恩男爵的车去·尽量减少自己单独活动的时间.与编遣战队的行动人员隔绝了消息,这两天对林恩来说可是不折不扣的煎熬,由自己经手的计划方案再细致,实际执行中也必然会有一些调整,而且两天的时间里可能碰到各种大大小小的意外,这些都需要行动人员以机敏的反应和从容的心态去应对,这也是林恩自认为最大的长处。由恩斯伦中校担当行动指挥官的话·沉稳干练是够了,就是不确定应变能力是否充足,担任递补指挥的沃尔里希专业素质不错,为人却少了那些一些稳重和大度——也许在大多数人心目中,唯有自己是完美或者接近完美的。

    倒计时渐渐归零,天气却跟所有人开了个不大不小的玩笑。夏日的暴雨使得除火车之外的交通工具都受到了一定的影响,盟军驻欧洲司令部抵达荷兰的时间因而向后推延了,而荷兰的普通官员们是当天才得到前往阿尔克马尔的明确指令·他们仍不知道盟军将领们以什么样的方式到来,林恩得到的也仅仅是不确凿的小道消息:盟军高官们将先到登.海尔德参观,然后去阿尔克马尔拜谒荷兰王室并参加阅兵式。坐在大使馆的房间里看着窗外的漂泊大雨·林恩可没心情怜悯那些在阿尔克马尔兵营集结待命的荷兰皇家卫队成员们,他本来有些担心这样的天气会浸湿导致其无法顺利引爆,可转念一想,爆破专家们应该做好了这方面的应对,就算退一步说,派不上用场了,而沿途戒备的荷兰警卫也同样受这雨势的影响,这就给了埋伏在村子里的行动人员更好的攻击机会。凭借他们的丰富经验,只要以反坦克火箭弹迫使车队停止前进,依然有机会给予目标致命打击·扰乱盟军部署、混淆外界视听的意图也就达到了。接下来,元首的北欧之国能否顺利留在地图之上就得看历史的选择了。

    来势汹汹的暴雨一下就是两个多小时,一些低洼处不免出现小范围的积水,林恩拉着同事驾车出去转了一圈,市内的交通设施完全畅通,而从阿姆斯特丹前往阿尔克马尔和登.海尔德的路况也是高级标准·情况应该跟市内差不多。等他们回到使馆的时候,外交官们的小道消息反馈说盟军将领们将直接乘坐专机抵达阿尔克马尔机场。

    如果行程安排是从位于波兰的指挥部飞到阿尔克马尔,结束会面和阅兵后直接飞走,那么林恩他们部署的这次行动要么无功而返,届时再视具体情况是否启用在德国发动袭击的备用方案,要么启用地空拦截方案。在对下属们进行布置时,林恩就提到了“莱茵女儿”这种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地对空武器,但在行动的谋划中他最终并未将两台“莱茵女儿”列入。造价昂贵、数量稀少是一方面,它们的发射也不像普通反坦克火箭筒那样简单,而是要装在发射台或从飞机上发射,若想保证一击而中的效率,位置、距离、时机都要把握好。出于自己的考虑,林恩并没有将地空拦截方案透露给参加行动的编遣队员们,而是单独向莫尔机械公司方面进行了布置。眼看着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了,经过深思熟虑,林恩从办公室给莫尔机械公司挂了个电话,通话的内容表面上是邀请本国的朋友吃饭,实则是下达约定的暗语指令——秘密启动“莱茵女儿”。

    在阿尔克马尔以东二十公里的霍伦和三十多公里的恩克赫伊普,莫尔机械公司的人提前租下了两座滨水的旧仓库,以运输农用机械工具的名义将两部“莱茵女儿”从鹿特丹运来。在接到启动计划的指令之前,这些内部人员并没有拆开封好的大木箱,他们所做的只是遵照命令在仓库顶部打开一个大口子,并准备好紧急撤离用的快船。指令一到,人们迅速拆箱,在帝国派来的技术人员指导下将分拆的弹体和发射架重新装好,而这两名对该地空武器性能较为熟悉的技术人员亲自担当操作员。改进型号的“莱茵女儿”操控射程较旧型号有所增加,但由于它们采用的仍是操作员目测与无线电遥控结合的方式,有效战斗高度远达不到操作射程的理论值。

    雨过天晴之后,很快就到了午餐时间。吃着使馆厨房精心烹饪的美食,心有所牵的林恩根本是形同嚼蜡。如果不是这场暴雨,盟军将领们应该会在上午最好的时间段抵达,不论是否先参观登.海尔德海军基地,他们都能够在一上午完成这场政治意义居多的访问,午餐后便匆匆离开。现在这些猜测都已经失去了意义,除非想让尊贵荷兰王室白等一次,盟国高官们才会改变抵达日期,而在中午或午后抵达的话,没准晚上还会被邀请到位于阿姆斯特丹的王宫出席更大的政治秀,那样埋伏在阿尔克马尔以南的行动人员就有机可乘了!

    大使馆其实是个鱼龙混杂的地方,林恩也一直这么觉得。同桌进餐且比林恩晚一个月到任的海军武官被告知有电话找,回来之后虽然故作镇定,眉宇间还是能看出一些不同。林恩和这位武官虽然相识时间不长,彼此相处可算十分愉快,遂旁敲侧击一问,果然,盟军驻欧洲司令部的将领们刚刚抵达阿尔克马尔,交通工具是盟军专机。

    “出行有专机,省时又省力,真不知什么时候我们也能享受到这样的待遇。”林恩用旁人明显可以听到的音量嘀咕说。

    同桌的联络专员奥德凯特小声的插嘴说道:“现在全德国只有一架政府专机,总统和总理外出需轮流用,部长一级一概搭乘商用飞机,像我们这样的小人物就不用多想了。”

    “待遇倒是其次,国力强弱才是关键。”海军武官说,“唯有国家真正强大了,驻外人员才会得到真正的尊重,而不在乎他们乘坐什么样的交通工具。”

    对,说得很对,林恩在心里对自己说。从原有历史的趋势来看,凭着认真严谨、坚忍不拔的民族性格和对数字、机械、建筑等工程类的特长,德意志定然在不久的未来重新成为经济、工业和政治大国,而国家的统一与否、发展环境的好坏程度都直接关系到这个“重新”所需要的时间。如今既然以复兴党副领袖的身份走上了一条政治性质的道路,林恩有理由重新调整自己的人生目标——那可不仅仅是成为万众敬仰的伟大人物。“加尔戈”只是外在的皮囊,“林恩”才是他真正的灵魂所在,他暗暗立志要凭借自己不断的努力成为足以改变时代的人物,这样才有机会做能够使灵魂得到升华的事情。

第81章 震天

    全文字无广告第81章震天

    前两天估计是中暑了,人很难受。全文字无广告又拉下两章,惭愧,努力弥补……

    傍晚时分,风从海面吹来一片乌云,天空中又落下了雨滴。这次雨势虽然不大,可经过了上午的那场暴雨,夏末的热感荡然无存,身处室外还有着轻微的凉意。

    阿尔克马尔通往阿姆斯特丹的高级公路总共跨越六条天然或人工河渠,六座跨度各异的路桥连日来都受到荷兰军方的看护,而距离其中一座桥梁百多米处,河渠的南岸,矗立着几棵粗壮高大的枞树。在其中一棵枞树高高的枝桠上,披着叶式伪装的年轻的探哨已经潜伏近12个小时,若是平安无事地消磨下去,天黑之后就会有同伴来提他的岗,而他也可以回到屋子里好好活动四肢,再泡上一个轻松舒服的热水澡。雨天固然让人处于湿腻腻的状态,可总比高温酷暑更易接受。这位携带狙击步枪和双筒望远镜的探哨小口小口地嚼着巧克力,帽檐下那双炯炯有神的眼睛始终紧盯着前方的桥梁以及道路向北延伸的方向。

    突然间,毗邻桥梁驻守的荷军有了动静,士兵们看来得到了明确指令,纷纷从避雨的岗哨和屋棚里出来,以桥梁为中心四下散开部署成为警戒状。探哨连忙端起双筒望远镜,不多会儿视线远端的公路上车影一晃,但藉此判断目标已经出现为时尚早。探哨继续用望远镜观察,刚开始的时候,在道路上行驶的仅仅是单独一辆蒙着橄榄绿色帆布的吉普车,几分钟之后,远端出现了更多的车影,绿的、黄的、黑的,好似商店门前用来引人注目的小彩灯。之前仿佛跟大树融为一体的探哨动了,他小心翼翼地支起身体,曲蹲着从装备囊里取出蒙着红布的手电筒,以开关的方式朝着身后方向打出信号,一遍之后又紧接着重复一遍,直到村庄里一栋楼房的阁楼窗户后面有人用红色的巾帕舞动,他才收起电筒趴回刚刚的位置,转而端起步枪。这是一支战争时期常见的莫辛-纳甘,与苏军狙击手使用的装备不同,它在这里装配了一具罕见的12倍瞄准镜。透过瞄准镜上的参照刻度线,探哨可以通过一辆普通轿车的正常宽度、长度所占比例来推算车队的距离,但他关注的显然是车辆的数量、组成以及相互之间的间隔。

    几分钟后,阁楼里的观察员读出信号:“前卫军车……4辆,轿车……7辆,后卫军车……2辆,间距……1车位。”

    经过简单改造的排气口此时已经变成了一具炮队镜的观测口,当观察员报来探哨的观察数字时,他通过精密的炮队镜肯定也捕捉到了目标的踪迹,却并不急于下令。时间一分一秒流逝,呆在这阁楼里的其余军官都沉住气等候着指令。终于,蓄着小山羊胡子的指挥官厉声说道:“各队装膛待发,切勿走火!”

    军官们一言不发地离开了,耳边只听到他们顺着木楼梯下楼的噔噔声音。从阁楼的窗户往下看,这些同样是荷兰平民装扮的军官四散奔向不同的位置。受到下雨天气的影响,排水沟渠工程只能暂停,多数“工人”都后撤到了农舍,靠近道路的工棚里只留了两名负责照看“水泥物资“的。待到一名军官进去之后,三人不一会儿都离开工棚回农舍这边来了——线路已经接通,操纵者只需要从数百米外的农舍就能引爆沿着已完工的排水沟所埋设的炸药。在那些从外部看不到或者不容易观察到的地方,编遣战队的士兵们只要一接到命令,随时可以动用机枪、迫击炮以及巴祖卡火箭筒攻击道路上的目标。只要车辆过了桥,最短的直线距离只有两百多米,最远的农舍也处于500米的枪弹有效射程之内。

    近了,更近了,无须树上的探哨报告,使用炮队镜观察的指挥官也能够判断出这支车队的行驶速度。

    30码,30英里每小时,相当于48公里时速,这对于20世纪40年代的车辆来说也只能算是中等速度。由于雨水的衬托,它们像是空中的苍鹰、水中的剑鱼,在自己的领域无所阻碍地驰骋着。领头四辆乍看都是美制吉普车,细细辨认会发现它们在大小和型号上还是有所区别的:前面两辆是普通的军用吉普车,最多只能载运五六名士兵,后面两辆是兼顾灵活和载量的大型吉普车,除了驾驶和副驾驶位置,车斗里还能挤下六到八名全副武装士兵。不过,这些吉普车都没有配备美军常用的勃朗宁机枪,这与荷兰战后良好的治安环境应当有着非常直接的联系,而沿途的严密守备也是荷兰官方信心的来源,他们当然不会想到,狡猾的敌人会以出乎意料的方式发动袭击,而这在迄今为止的现代战争史上也是不多见的。

    “爆破手准备了……”

    指挥官这一声令下,负责传令的士官蹲在楼梯口向下传达:“准备爆破!”

    威力巨大的路边炸弹使用最常见的电线引爆,一号起爆器就装在阁楼下方的房间里,两名爆破手早已经仔仔细细地检查过了技术牢靠的按压式起爆器,而一旦出现意外,位于临近房屋内的二号起爆器还能够充当后备——德国人的严谨结合机械、化学技术的优势形成了无懈可击的组合。

    指挥官目不转睛地对着炮队镜口,环境是如此安静,雨声之外人们已能隐隐听到车辆行驶的声音了。

    “待发……”

    最后的准备命令从指挥官那里传来,士官神情严峻地往下传达。无形之间,气氛变得凝重起来,爆破手甚至不敢腾出手擦拭额头上流淌的汗珠,其余人也自发离开玻璃窗户,以免爆炸的强劲冲击震碎窗户时遭致非战斗损伤。

    探哨早已不发信号了,肉眼可及之处,军车一辆接着一辆驶过桥梁,车队的速度似乎有稍许的减慢,但这在呈线状的爆炸物面前并没有太大的影响。就像是以大炮攻击远处的坦克,指挥官在心里估算出提前量,只待车队前方的绿色军车一压过这条线,他卯足劲喊道:“引爆!”

    士官几乎在同一时间喊了引爆,爆破手们无需辨别前后两个声音是否存在区别,猛然间按下起爆器。下一秒,每个人都开始等待猛烈的爆炸声,他们有人也许想过,这次袭击会给荷兰、给盟国乃至全世界带来非常大的影响,至于大到什么样的程度,以这些职业军人、特战精英们的思维恐怕是难以准确揣测的。

    转念之间,宛若火山喷发的巨大轰响声汹涌袭来,这些荷兰农舍的窗玻璃果然无一幸免,天色原本已经暗淡下来,外面的世界顷刻间会转到了白昼,强烈的光线经过木地板折射仍然亮得刺眼,虽然这一切只持续了片刻,经历过残酷战斗的士兵们能够体会它的真实威力。

    爆炸的声光刚散去,不论是阁楼上的指挥官、观察员和参谋士官,还是埋伏在农舍、仓库里的各战斗小组人员,无不急促地想要知道爆炸的结果,因而这特殊的战场上出现了突然的沉寂——依然只是片刻的时间,车队前后没有被直接摧毁的部分军车因为紧急刹车和闪避而发出刺耳的吱呀声,至于硝烟弥漫之处,隐约可见两辆黑色的轿车形同废铁,桥梁那边的荷兰守军们则是趴的趴、蹲的蹲,一个个呆若木鸡、不知所措。

    雨未停,清风送至,硝烟淡薄。炸药起爆时,车队中部正好位于爆炸区域的中央,这里不仅是1.5吨烈性炸药,经由爆破专家们安排,垒砌沟渠的石块和水泥块也发挥着如同手榴弹预制破片的作用,7辆轿车显然都受到了爆炸冲击,但并不是每一辆都像最中间两辆那样扭曲变形、惨不忍睹,有的车窗全碎、车身坑洼但是车辆主体完好,很难说里面的重要人物是否受到了硬创伤。是发动后续攻击以增加绝杀概率,还是趁着荷兰护卫部队不知攻击者身处何处而迅速撤离现场,编遣战队的行动指挥官面临着至关重要的抉择,而这位小山羊胡子用实际行动展现了自己果决的风格。爆炸发生后不到半分钟,他下令攻击,瞬时间村庄枪声大作,双联装的mg42以惊人的射速向公路上的目标倾泻“金属风暴”,美国人制造的“巴祖卡”火箭筒纵横沙场数年,终于在这个离奇的时刻被用来攻击己方的高级将领,而50毫米口径的苏制迫击炮属于苏军步兵连最典型的火力支援武器,和德军同口径迫击炮一样,它们轻便灵巧,射程近、威力小,在“熟练工”手中能够发挥强有效的压制作用……

    盟国驻欧洲司令部将领和荷兰王室成员途中遭到袭击的消息传到德国驻荷兰大使馆时,几乎每一张脸孔都反映出了巨大的惊愕,唯有少数几个足够沉稳的人还能够保持冷静,冯.梅恩男爵就是其中一个。确定了消息的真伪,他迅即将大使馆人员分为三组,一组留守联络,一组负责保护和安抚侨民事宜,第三组则赶去距离阿姆斯特丹不远的事发现场参与救援。

    当年轻力壮的同僚们自告奋勇前去救援,林恩冷静地选择了留守。一方面,抵达现场未必就能知晓大人物的伤亡情况,另一方面,他毕竟是袭击行动的总负责人,如果行动部队遇到了无法克服的难题,关键时刻还需要他来拿定注意。

    接下来,冯.梅恩男爵驱车赶往荷兰政府。雨中,自愿充当救援者的人们把大使馆里能够找到的急救药品和医疗用具装上汽车,看着这些人忙碌的身影,林恩很好奇他们究竟是为了争表现呢,还是出于单纯的人道主义想法或者有其他方面的考虑,但这样的安排多多少少能帮德国政府洗脱嫌疑,也算是好事一件——

    (全文字电子书免费下载)

第82章 妖媚人间

    第82章妖媚人间

    当夜空突然间光焰闪动之时,林恩正好坐在朝北的窗户前。彼时乌云完全遮蔽了星月之光,用肉眼就能看到极远处的爆炸场景。顷刻间,无数燃烧的碎片以礼花般的美妙弧度纷扬四散,从方向上看,那应当是荷兰人围海造田形成的艾瑟尔湖上空。紧接着,林恩又在夜空中捕捉到了第二枚地空导弹的奇妙身影——由于“莱茵女儿”通过无线电操控,为了方便操作人员确认它运行中的实际方位,翼尖位置安装了类似曳光弹的发光装置,故而隔着很远的距离都能够被观察到。虽然它那闪烁的光耀只比最黯淡的星辰明亮那么一点,其中所蕴含的技术能量却是巨大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

    攻击者的操作远没有达到熟练的程度,但被攻击者茫然无措的心态更甚。结果,接连两枚低空导弹分别击中了当空飞行的飞机。在爆炸的光焰中,林恩还目测到那附近还有好几架飞机在飞行,他虽然无法判断导弹是否干掉了真正的目标,心中已经萌生出一种奇怪的感觉:这是一个将星陨落的夜晚。

    最大的不幸者会是乔治.马歇尔,美军的头号军事战略家,西方盟军中的关键人物,还是功勋卓著、本已退役又在关键时刻复出并顶替蒙哥马利和亚历山大担当参战英军首席指挥的英国元帅布鲁克,亦或是那个在国际上名气并不算太大的法国将领,而哪个国度又该在今晚啜泣,直觉并没有向林恩提供答案,但这谜团也没有持续太久。混在外交行列,林恩的“视觉”与“听觉”比起从前来有了飞跃性的提升,他当晚就得到了可靠的内线消息:英军元帅布鲁克在车队遇袭时就身负重伤、当场不治,马歇尔与荷兰王室成员同乘一车,他当时虽只是受到冲击而受了点无关痛痒的皮外伤,但在原路返回阿尔克马尔机场后,居然坚持连夜返回位于波兰的司令部,而尽管专机得到了一个中队的战斗机掩护,并且选择了一条理论上非常安全的航线,可飞机刚起飞不久便为人们根本没有意料到的地面火力所击落,专机上的驾乘人员无一幸免,另有一架护航战斗机被击落,飞行员当场阵亡的可能性非常高。

    美国五星上将马歇尔、英国陆军元帅布鲁克,这算得上是林恩各种预料中战果最好的一个,而除了盟军驻欧洲司令部的一二号头目外,此次抵达荷兰进行军事访问的还包括美国陆军、陆航和海军的多位高级军官,仅中将以上就有六人之多,另有英国将军四人、法国将军三人、波兰将军三人,这些人随同荷兰王室和政府官员乘车从阿尔克马尔前往阿姆斯特丹,准备参加当晚在王宫举行的欢迎宴会,结果途中遭遇了路边炸弹袭击和猛烈的火力侵袭,马歇尔能全身而退已属运气爆棚,其余人可就没那么好命了。有一多半人要么是在车上被炸死,要么身负重伤情况危急,余下的不少又都追随马歇尔成了空中亡魂。全程下来,仅有两个幸运儿挨了无关痛痒的小伤,一个是法国陆军中将,一个是波兰空军少将。

    以事发地定名的“海姆斯事件”对盟国阵营有着非比寻常的震撼效应,所以刚一开始,盟国方面试图封锁消息,情况只为盟军高层以及阿姆斯特丹地区的部分人员所知,但和以往一样,这一事件的详细内容很快籍由瑞士、西班牙、墨西哥等中立国家的国际广播电台向外界公开,偏偏这几个国家的电台因为时常爆出猛料而获得了较战前有了几何倍数提升的收听率,重磅炸弹立即引发舆论狂潮。面对外界的广泛质疑和抨击,美国总统杜鲁门只得再度含泪发表悲情演说,然而从珍珠港、纽约到现在的海姆斯,哀兵的效果正在一次次衰减。在美国国内,民众对这位罗斯福继任者的治国能力产生了质疑,军队也在责怨高层的军事决策。类似的剧目还在英国上演,民众愈发怀念那位铁腕、独断、横蛮但堪称“伟大”的战时首相丘吉尔,组建新内阁的呼声高涨,艾德礼内阁再度卷入了凶险漩涡……

    “海姆斯事件”发生之后,荷兰军队以及盟军的特遣部队迅即在荷兰境内展开了一次大规模的搜捕行动,一时间从阿姆斯特丹到默默无闻的乡间村落到处鸡飞狗跳、人心惶惶,数以百计的嫌疑人员遭到逮捕和审讯,机场、港口、铁路受到了严密的控制,本国人和外国人只允许进入荷兰而不得擅自离开,人们对陌生面孔的高度警惕亦使得政府、企业的外联公干活动基本停止,就连莫尔机械公司的生产运营也受到了不小的影响,但不论是真正的幕后策划者林恩还是执行袭击任务的第7编遣战队官兵们都成功的“逍遥法外”了——林恩以外交官身份为掩护仍能在荷兰境内自由活动,操纵地空导弹击落盟军飞机的行动人员当晚搭乘小艇脱离危险区域返回莫尔公司,布设路边炸弹并以凶猛火力实施了补充攻击的战斗人员也利用夜幕掩护西撤至海岸,在那里登上了事先安排好的快艇飞速逃往比利时,然后从比利时经陆路辗转返回德国。

    盟军这边后院失火,整个夏天都过得非常糟糕的苏联人岂能轻易放过机会,恰逢天公作美,东欧地区迎来了持续降雨天气,占尽优势的盟军航空兵出击效率锐减,在战略上受到压制的苏联军队很快有了大动作:他们一面在立陶宛北部地区止住撤退脚步转身迎击盟军进攻部队,穿插进行着中小规模的战术反击,并且利用夜战的机会对建立在立陶宛港口的盟军补给点进行了强势突击,一面以大量步兵协同机械化兵团在白俄罗斯西部发起钳形反攻,久未现身的坦克军、机械军出现了在关键战场上。此前连续两次遭到苏军局部反击围歼,盟军官兵们都落下了心理阴影,遇到这种情形唯恐第三次被对方包了饺子,北线和中央战线的作战部队纷纷向后退却,而意图“解放”乌克兰的盟军部队本已推进到了距离基辅不到两百公里的日托米尔地区,由于北线和中央战线友军的大踏步后退,他们只能放弃唾手可得的胜利疾速往波兰后撤,苏军没怎么费力气就收复了之前丢失的大片土地,还士气高昂地咬着盟军部队穷追猛打,短期之内就在战略态势上实现了惊天大逆转!

    “海姆斯事件”刚刚摧残了盟国民众的神经,“基尔事件”也接踵而至。在林恩眼中,这是趁胜追击的关键决断,但站在盟国的立场上就属于祸不单行了,而德**民也来不及庆幸本国的军事将领没有蒙受美英等国那般惨重的损失,“基尔即将遭受核打击”的爆炸性消息就让他们狠狠吃了一惊。自从德国建立海军以来,基尔就是德意志民族蓝水梦想的出发点,它见证了半个多世纪以来先后两个军事帝国对海权的渴望与努力,亦见证过德意志民族在战舰建造技术上的成就——德弗林格级、国王级、巴伐利亚级、沙恩霍斯特级、俾斯麦级,这些响亮的名字皆以基尔作为海军母港。两个试图通过战争改变世界格局的帝国最终的结局都是失败,日耳曼人对霸权和空间的**之火也渐渐熄灭,基尔俨然变成了失落梦想的代名词,但如果苏联人因为基尔驻扎了盟国舰队而动用摧毁性武器,对德意志所剩不多的自尊心将是难以承受的打击。在媒介的有意为之下,人们很容易联想起旧日东普鲁士首府柯尼斯堡遭到原子弹轰击后的惨象,无数古朴而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消失了,数万卷入战乱而未能及时逃离的居民(尽管他们只有一少部分是德国人)送了命或是留下难以愈合的创伤,而且那还是在爆炸点距离港口尚有数海里之远的情况下。若是基尔也陷入同样的炼狱,不仅当地的十万民众和久负盛名的造船厂、大型船台难保,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州的大部分区域都将受到波及,这关系到近百万人口的安危,更是关系到民族存亡的先兆。在无言忍受和据理抗争之间,在北德地区颇具影响力的复兴党发出了第一声呐喊:盟国海军离开基尔!

    数十万份传单,成百上千个街头流动讲演点,多个电台频道的广播宣传,城镇、乡间大大小小的集会,紧接着是在石勒苏益格、伦茨堡、马伦特乃至汉堡举行的示威游行,接下来由复兴党一力保障补给,各路游行队伍再度集结,从各自的城市、村镇出发,浩浩荡荡涌向基尔,这是德国自二战投降以来所出现的最大规模的民众运动,为民族尊严和存亡利益而进行的抗争打破了因战败造成的沉沦自卑情绪,沿途不断有自发赶来的民众加入队伍,当游行者在基尔市区汇集时,所有人都为这支队伍的规模感到惊讶和自豪。

    !@#

第83章 英雄时刻

    碍于公职身份以及政治时局的特殊性,林恩在“基尔大游行”策划、筹备和实施之初没能随同复兴党大部队一起行动,等他抽身从阿姆斯特丹抵达素有“德国海军摇篮”之称的基尔港,日历已经翻到了1947年的9月17日,“基尔大游行”的第二夭。奇无弹窗qi

    在这个时代,林恩的实际记忆从1945年初开始,故而没有机会一睹基尔当年的繁荣盛况。第三帝国海军的德意志级装甲舰“德意志”号、沙恩霍斯特级战列舰“格奈森瑙”号以及命运曲折的齐柏林级航空母舰“齐柏林伯爵”号等作战舰艇皆诞生于基尔的德意志造船厂。在帝事实力疾速膨胀的三十年代,敷设龙骨、舰艇下水以及服役成军仪式往往是军政高层和普通民众关注的焦点,成千万军入和平民一次次把基尔变成民族情绪和胜利希望汇聚的汪洋,只可惜那样的场面对于德国入而言已经渐渐变成了“遥远的回忆”。

    这一次“基尔事件”发生后后,倚仗帝国幕后提供的资金支持,斯图普弗和他的复兴党成为了大游行当仁不让的组织方,从各总区和大区抽调来的精千们早早做好了准备,他们从容不迫地为从北德各地聚集到基尔的数万民众提供基本的饮食和住宿供应,而作为此次政治突击行动的原始策划者,林恩虽然对情况有着较为充分的估计,可当他来到作为游行指挥部的基尔酒店,站在三楼隔着窗户玻璃看街道摩肩擦踵、情绪激昂的入群,感受着久违的澎湃入潮,心里依然受到了深深的震撼。这一刻,他仿佛置身于昔日国社党领袖们白勺舞台,感受着当年先行者们经过自身不懈的坚持并借着经济危机的外部刺激,从默默无闻的野心家成为了万众支持的实力派,那样的心情是何等骄傲!今时今日,一场莫须有的基尔风波再次调动起了民众压抑在心底的真实情感,在林恩看来,民众齐心的力量是强大的,对于复兴党、对于德意志而言,这将是一个重要的契机,一个伟大的机遇!

    之前贡献了创意,又调配在德国的宣传力量大肆造势,重心放在袭击盟军将领的林恩便没有参与复兴党组织游行的后期谋划和形成安排。此次抵达基尔前,他从党内联络员口中大致了解了情况,来到基尔并与斯图普弗面谈后才真正对这里的一切有全盘掌握:第一夭的大游行已经顺利进行,数万入浩浩荡荡地占据了基尔的主要街区,他们对盟军征用的码头和停泊军用舰艇的港区进行了强势围观,一些民众隔着围墙往码头投掷了石块,盟军的基地守卫部队全副戒备但没有做出任何武力举动。

    既然选择向基尔港而不是德国的政治中心柏林进军,斯图普弗和助手们做好了打一场“持久战”的准备,具体就是安排游行民众在基尔呆一阵子,用连续不断的游行抗议向德国临时政府及盟军方面施加压力,并籍此扩大基尔事件在全国范围内的影响力。根据负责安置民众的复兴党入员统计,一夜之间又有近两万民众汇入游行队伍,照此下去,不出一周就能够汇集起二十万入,这在欧洲绝对是够得“超级份量”的大游行,要知道当年墨索里尼向罗马进军动员的不过是十万名得到武装的支持者。两者之间当然没有可比性,但这毕竞是二战结束两年的德国,它的入民本该在盟军占领下惶恐度日,为了最基本的生存条件而被迫卑躬屈膝。

    当阳光越过街旁的楼房顶洒向在街道聚集的万千民众,斯图普弗得意洋洋地领着林恩朝酒店前门走去,工作入员已经在酒店前搭好了约有两米高的台子,台安置了带支架的麦克风,台下站了一圈负责维持秩序的壮汉。林恩转头一看,如果将酒店正墙垂下的两面巨幅三色旗换成万字旗,给这些身材健硕的家伙换冲锋队的制服,这大概就跟国社党执政前的宣传集会有七八分相似度了。

    登台之前,斯图普弗忽然转过身问林恩:“该是让民众认识你这位复兴党副领袖的时候了?”

    这个问题林恩来时就考虑过了,他淡然回答道:“不急,现在关键是要让我们白勺复兴党成为入民心目中的英雄。”

    斯图普弗展现出了自信的笑容,毫不迟疑地台去了,林恩则默默走到呆在台后的几位最高委员旁边。为免出动德国临时政府和盟军方面的神经,复兴党这次活动并没有让成员们配备统一着装,而是选择了深色调的平民装束,每个入右胳膊系一块红色布条以示身份。即便如此,以德国鹰作为主体标识的黑底党旗还是能让入看到一股凌厉之气——这可绝不是一个安分守己的小党派!

    “勇敢的德意志入!”

    台的斯图普弗用这嘹亮的一嗓子让全场瞬间安静下来,别看这家伙其貌不扬,讲演的口才绝对一流,林恩前后已经见识过了好几次,对此是自叹不如。虽说在现阶段,斯图普弗还不能将那些最具煽动性的民族主义口号拿出来吸引和鼓动党徒及民众,但他的演讲内容声情并茂、虚实兼顾,尤其抓住那些最能够牵动德国入神经的关键点,如今这种听者众多、情绪易受调动的场合就非常适合他发挥特长。

    德意志的荣耀历史造就了德意志的优秀品质,德意志的强势崛起遭到了嫉妒者的围攻,德意志蒙受了屈辱和不公,德意志走到了生死存亡的边缘,斯图普弗用流畅的思维、大气的观点、质朴的辞藻以及精彩的押韵排比构成了极其出色的篇幅,在林恩听来堪称他历次讲演中最具内涵、最有渲染力的一次。偌大的街区只有这一个声音,平民大众、热血青年以及在现场负责组织的复兴党徒们都在聚精会神地聆听着,如痴如醉。

    就在这场讲演进行当中,林恩突然注意到有几名右臂系着红布条者深色匆匆地从旁边小巷挤前来,他下意识地抬头看了看夭,刚好看见有一架飞机高高地盘旋在港口空。虽然不知道它属于盟军还是德国防卫军,但看它一遍遍盘旋的姿态应当是在执行侦察任务,从它的位置应该能够看到这些聚集在城区形同蚁群的民众。报告者很快来到最高委员们跟前,他们带来的消息是关于一支正从汉堡方向抵近基尔的德队的,这支军队以摩托车和卡车为交通工具,行进的速度很快,估计再有一刻钟就能进入市区了。

    看着最高委员们惊讶的表情,林恩顿感愕然:这么重要的行动居然没有在战略外围部署眼线并建立有效的联络通道?

    好!游行毕竞不是打仗,复兴党也是一支连半军事化程度都够不的党派组织,出现这样的疏忽在于清理之中。懊恼自己没有及时关注这次行动是于事无补的,林恩用最快的速度和身旁的最高委员们达成一致:复兴党在这个时候决不能夹着尾巴溜走,必须留下来组织和保护民众!

    原则既已定下,林恩便决定不打断斯图普弗的讲演,亲自接手组织秩序事宜。他从最高委员们那里问到,“先进团”的精锐入员多半都来到了基尔,一部分就在现场近身保护斯图普弗,其余的携带武器分散藏匿在市区的几个隐蔽处以应不时之需。考虑到来者是德队,避免冲突和伤亡乃是策,林恩立即命入前去通知他们,无论出现什么样的情况,没有自己和斯图普弗的出击命令都不得轻举妄动,同时安排一部分最高委员临时撤离现场,以免在最糟糕的情况下令复兴党陷入哪怕暂时“群龙无首”的境地。

    匆匆安排了这些,林恩迅速冷静下来。既然出现了这样的意外情况,暂缓公开身份的打算就此改变是在所难免了,只是在不具备元首权威又不能泄露元首机密的情况下,空口说动德军官兵们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他开始整理思路、考虑说辞,而一刻钟时间很快过去了。伴随着刺耳的汽车喇叭声,集会入群最外围开始出现骚动,斯图普弗的讲演还在继续,而当大批德从酒店正对的方向进入街区时,他的话语终于以一句“这是什么状况”而中止了。这个时候,林恩镇定自若地走台,他看到头戴大耳沿钢盔的德军官兵气势汹汹地列队前进,原本难以插足的入群自发让开通道,任凭他们迅速朝着酒店台子迫近,看来只有最忠诚的党徒们才又勇气试着阻挡自己的军队。

    攀台阶,走在平整的台面,林恩一边朝斯图普弗走去,一边审视着那些不速之客。原野灰色的钢盔和制服,锃亮的皮带和挂件,还有毛瑟步枪、40冲锋枪,承袭了第三帝队的装束装备,但感觉就是欠缺些东西。

    来到面色惊慌、手足无措的斯图普弗身旁,借过麦克风的位置,林恩直接开口道:“德意志的将士们,请停住你们白勺脚步。”

    清晰的声音在街区回荡,军队并没有停止前进,入群的骚动也没有结束,但噪音总算减弱了一些,入们可以清楚听到通过麦克风放大的声音。

    林恩轻皱眉头:“德意志的将士们,难道这两年又四个月的时间就让你们忘记了在帝面前立下的神圣誓言吗

    未完待续

第84章 勇者无敌

    第84章勇者无敌

    林恩相信,在每一位经历过第三帝国辉煌和苦难的军人心中,“神圣誓言”都有着独一无二的位置,所以他在这个特用词上加重了语气。现场的反应如他所愿,分数列往酒店这边挤来的军官和士兵们出现了迟疑,人群的骚动也极大地削弱了,看上去就像是一桶被搅烂的酱突然凝固,秩序在混乱状态重新形成。

    事宜顺势而为,林恩稳声言道:“德意志的将士们,请听我说几句!我是雨果.霍斯特,德国临时政府委任的驻荷外交官,二等参赞。我很清楚,今天来到这里很可能会丢掉我待遇和地位不错的公职,甚至有可能断送我在外交界的前途,但我来了,坚定不移地站在这里。诸位将士,我相信你们和这里的每一个人一样,对我们的德意志有着深深的挚爱之情,我相信你们都知道基尔遭到原子弹轰炸的后果。苏联人这次没有否认他们将攻击基尔,原因总所皆知——这里有盟国舰队。可是,基尔不仅是一个设施齐备的港口,更是德国海军的摇篮,是基尔人的家园,我们这里大部分人都居住在距离基尔并不太远的地方,我们来到这里绝不是要让我们的政府为难,而是用我们的方式保卫基尔!保卫基尔!”

    经林恩连声重复,台下的复兴党员和一部分群众跟着喊起“保卫基尔”的口号,声潮迅速蔓延,很快整个街区人人都在振臂呼喊,德**人们之前的气势完全受到压制,他们成了真正的少数派、鼓励者,他们茫然无措地站在原地,有几名军官试图招呼士兵们继续前进,但完全没有效果。

    成功掌控了现场气氛,林恩侧头与斯图普弗对视,党派领袖刚刚换到了林恩的侧后位置,眼眸中还遗留着惊恐未定的神色,对林恩的表现自是由衷的佩服。

    林恩朝斯图普弗微微点了点头,示意他情绪可以放松一些,然后转回头以挺直端正的姿态面对全场,运足中气:“我们保卫基尔,我们保卫北德,我们也是在捍卫德意志不容侵犯的尊严!”

    声潮降下,街区重归安静,之前人们为军人留出的空道已经融合,几百名军官和士兵已经淹没在了这数万民众当中。

    “德意志的将士们,看看你们周围的人吧!他们是你们的同胞,是你们的家人,他们有的年事已高,有的手无寸力,但他们拥有普天之下最值得敬佩的勇气,他们来到这里,准备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捍卫德意志的尊严。就在昨天,我们手挽着手,勇敢面对铁丝和刺刀,用我们的声音发出不屈的呐喊,用我们的精神展现德意志的坚韧,我们震撼了对手,并将坚持下去直到他们灰溜溜地离开这里。德意志的将士们,我敬重你们的职业,敬重你们在两次世界大战中表现出的无畏品格和牺牲精神,纵使你们碍于上级命令和军人身份的限制而不能向命运抗争,我们可以理解、可以体谅,即便得不到你们的支持,我们仍将奋战到底,可如果你们是来逮捕我们,是来阻止我们保卫基尔、捍卫德意志尊严的,那和1918年德国遭到内部敌人背后捅刀有什么区别?那和被自己的家人、同胞出卖有什么区别?我们无法用拳头来跟你们的冲锋枪对抗,我们只能默默忍受着心中的剧痛,我们只能在监狱里抚慰伤口,听着从基尔传来的换消息,你们想要的就是这样的结果吗?”

    人群中鸦雀无声。

    “是这样的结果吗?”林恩大声重复道。

    台下的平民中开始有人说话,他们人不多也不吵闹,汇集成为一阵嗡嗡声。

    “是这样的结果吗?”林恩再度重复。

    这一次,人群里终于响起一个声音,有些嘶哑,有些不甘:

    “不,我们不伤害同胞,也不容许任何人侵犯德意志的尊严!”

    林恩远远看到是个年轻而魁梧的士兵在说话,他双手高举着步枪,在那一队士兵中显得鹤立鸡群、与众不同。

    一秒,两秒,三秒……转眼之间,更多的士兵高举手中的步枪,而周围的人群对他们的这种动作给予热烈的掌声鼓励。军官们有的万分惊讶地喝斥自己的士兵,有的站在那里默许这一切的发生——或许已经从精神上倒向这些勇敢的民众。看到这批原本要干预集会游行继续进行的德**人出现瓦解,林恩彻底扭转局面的把握大增,他趁势高呼“德意志万岁”,铿锵有力的声音透过麦克风放大势如狂风,群情高涨的呼声随之而起,现场又一次沸腾了!

    就在越来越多的德**人准备投向游行集会者的时候,四声清脆的枪响打破了某些人以口舌之利夺取政治胜利的侥幸想法。当人群在一瞬间突然安静下来,林恩就像是被人用小锤正中心口,力度不大却相当吃痛。

    顷刻间,数万人的注意力转向后方,只见一辆车厢蒙着篷布的军用卡车停在外围,一个身材普通的军官站在驾驶室顶部,双脚岔开、右臂高举,一缕淡淡的白烟在乌黑的枪口上方飘散。很显然,刚刚开枪的就是这人。

    以密密麻麻的人群相隔,林恩和对方之间有七八百米的距离,光凭肉眼根本看不清对方的面容,但在现场的形势下,两人气场显然是正面相冲的。

    “军人不问政治。前进!士兵们!执行命令。”

    没有任何花哨的修辞,白开水般的话语却具有神奇的效果,它驱散了笼罩在军人们身上的魔力,那些双手举枪的士兵大部分顺从地重新摆正武器,军官们趁势带领各自的小队继续向酒店推进,虽然民众仍试图用身体阻挡他们,而各队之间的进度也相差许多,可随着最快的一队步步逼近,搭台周围的复兴党员还是紧张起来——这些军人得到的命令是驱散还是抓捕?己方是武力抗争、保护要员撤离还是束手就擒?时间所剩无多,这些问题的答案都是无形的重压,各级领队指挥不断回头向台上的正副领袖。从军人出现的那一刻起,斯图普弗就已经失去了定力,这时候自是将决定权完全转交给了林恩,年轻的复兴党副领袖一动不动地站在麦克风架前,他只有两分钟没说话,给人的感觉却像是彻底沉默一般。

    人群就像是海水,那些军人小队越向搭台前进,受到的阻力就越大,周围的民众试图用语言劝阻瓦解,有人甚至挺起胸膛试图用躯体阻挡这些军人,领头的军官还算忍让,只是强行利用身体优势通过,但军人们终究还是在不断向前,眼看着即将与复兴党成员们组成的内圈警戒线相遇,出现暴力冲突的可能性迅速增加,林恩定了定神,以厚重的语调说道:“诸位!诸位不必慌乱,请听我说!我们今天怀着共同的理念来到这里,不论结果如何,我们都已经展现出了自己的大无畏精神和对德意志的无限热爱。受到敌人欺凌,哪怕是死,我们也要反抗,但今天我们面对的是自己的同胞,是曾经为我们、为国家奉献汗水和鲜血的德**人们,我们的反抗毫无意义。来吧!如果这是我们的宿命,避无可避,那就昂起头面对!”

    林恩这一番豪迈而又悲壮的话说完,台下的民众大都愣住了,这里数万人齐心一致绝对是不可小觑的力量,面对区区几百名军人完全可以进行勇敢的抗争,别的不说,保护游行集会的发起者不成问题。在人们有更多的想法之前,林恩将斯图普弗拉到身旁,给了他一个坚定的点头:“来吧,就在今天,让我们一起成为德国的英雄!”

    到了这个时候,斯图普弗只能将信将疑地强装镇定。

    林恩亲昵地挽起斯图普弗的手,继续耳语道:“一起唱吧,《德意志高于一切》!”

    也不管斯图普弗是否理解自己的用意,林恩回到麦克风前开始清唱在“吸血鬼”突击队时学会并且时常跟战友们一块歌唱的第三帝国国歌,如今临时政府刚刚当政,几乎所有的旧规则都被打破,唯独从魏玛时代传承下来的国歌没有“改革”掉。

    “德意志,德意志,高于一切,高于世间万物……”

    随着熟悉的旋律和歌词通过安置各处的喇叭传出,街区数万民众自发加入合唱,在低旋律部分显得雄浑而悲怆,进入高旋律时慷慨激荡。合唱使得人们一度散乱不堪的注意力重新汇聚一点,也使得军人小队顺利挺进到了搭台上。听着身后传来了皮靴踏过木板的噔响声,林恩原本还有些紧张的情绪完全放开了,他像是胜利者一样骄傲地高举手臂,连带让斯图普弗也作出了振臂高呼状,这一幕深深印刻在了现场的数万民众心目中,也如实摄入了照相机和摄影机的镜头。

    “两位……”

    走到近处的军官声音里明显带有无奈和敬佩之意,林恩止住了歌声,从容转身:“同志们,做你们应该做的吧!即便我们的生命不再,不屈的精神也将永存。”

    听林恩大义凌然地说出这句话,站在他对面的军官神情矛盾极了,而这恰恰是1947年的德国以及德国人心态、处境的典型反映。

    !@#

第85章 在狱中

    第86章钢丝上的舞蹈

    自打德国临时政fǔ的外交部副部长,那个傲慢刻薄的尖脸老头,怒不可遏地结束探视之后,林恩的监禁生活开始恶化:每天的餐点要么又少又硬,要么干脆是发霉变质的,每周一次的探视也总是因为监狱方面这样那样的理由延迟甚至取消,放风时间调整到了夜晚,照不到太阳也就罢了,偌大的院子里还只有他一个人的孤独身影。由网友上传==纵然如此,林恩依旧从容而平静地等待着,意志未曾动摇,信念的力量愈发强大。

    深秋一过,空气中凝结起深深的寒意,单人牢房里仍只有木板chuáng和薄薄的毯子,在得不到充足食物的情况下,林恩只得坐禅度日,照此下去圣人成不了,身体迟早垮掉,幸而黯淡的日子在11月中旬的那个周一被打破,林恩获准接受探视,而关于时局的新消息比下属们送来的大衣被褥更具积极意义——近一个月来,德国各地发生了**示威和罢工运动,这其中一部分是复兴党组织的,还有很多是地方党派发动或者民众自发举行的,冯.巴本临时政fǔ自执政以来头一次面临如此凶猛浩大的反对làngcháo,政治形势岌岌可危,对外又受到盟国方面施加的压力,不得不向东欧前线增派兵员和物资供给,焦头烂额不说,还jī怒了群情亢奋的民众,数度被调去遣散游行队伍的军队内部也频传反对声音。

    陷入局面被动的不仅是德国临时政fǔ,秋冬交替以来,盟国在东欧战线上的境况也相当不乐观。忌惮于苏联军队依然强大的陆战实力,他们暂时放弃进攻转入防御,并在bō兰东部的边境抵达制造了一条宽阔的无人地带,意图凭借航空兵、战术核武器以及数以万计的地雷阻止苏军重新突入bō兰,然而这并不能有效阻击苏军铁骑,反而造成了苏军一调动兵力盟军方面就紧张万分的尴尬,战场主动权的易手一目了然。

    就在各大强国精力受制于欧陆战场之时,亚洲民族独立运动也如历史那般风起云涌,继印尼、菲律宾之后,印度、巴基斯坦、缅甸等国也先后获得独立,只不过它们对世界格局的影响尚不及北欧的风云突变——1947年11月4日,挪威北部的芬马克、特隆姆瑟和诺尔兰三郡宣布从挪威王国独立,新成立的国家正式名为“北斯堪的纳维亚自由帝国”。这个神秘的自由帝国占据了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而在二战刚刚结束时,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居民不足十万,且以捕鱼和有限的矿业、冶金、贸易为经济支柱,综合实力还不及一些仅有三、四万平方公里的欧洲小国,如今已然成为挪威重工业和海外贸易的繁荣区域,仅1947年上半年贡献的税收就占到了挪威政fǔ总收入的三分之一强。

    北欧新国度的出现出乎外界绝大多数人的意料,在各国作出明确表态之前,不甘传统国土出现分裂的挪威王国拒绝承认“自由帝国”的合法性,并迅速出兵北上试图收复国土,然而短短半个月的时间,出征的数万挪威军队就遭致海陆空的全面惨败。消息一出,举世震惊,关于自由帝国真实面目的传闻满天飞,此前第三帝国的猜想几度沉浮,这次人们相当一致地将这两者联系起来。不过,北斯堪的纳维亚自由帝国官方一再宣称这是一个由反对战争、反对大国压迫、反对暴力统治的自由人士共同组建的理想国家,通过全民公投决定脱离挪威,故而挪威政fǔ的武装干涉才是真正反动、不合法的。

    挪威军队实力不济,但挪威政fǔ自二战结束以来就在政治上倒向盟国一方,目前也是西方盟国的正式成员之一,美英等国对于这种局面当然不会坐视不管,强大的美英舰队很快从英国和欧陆港口向挪威北部汇集,战云密布的北海不禁让人想起1940年chūn的那一幕,当时德**队先一步登陆挪威从而在战略上抢得先机,这次横出一刀的角sè由苏联扮演。凭借“反犹太yīn谋集团”击败卡冈诺维奇(犹太人)、莫洛托夫(妻子是犹太人)等政治劲敌,又利用“原子弹反击”事件从军事将领们手中夺回国家实际领导权,赫鲁晓夫和他的政治盟友们成功掌权,并迅速促使苏联政fǔ宣布承认“北斯堪的纳维亚自由帝国”,且与之达成了一系列至关重要的军事互助协定,使得原本孤立的自由帝国获得了来自东部边境的安全保障和军事支持。

    欧陆初遇寒气侵袭,毗邻极圈的北欧早已是千里冰封,当地居民尚能够适应恶劣的天气,劳师动众的美英盟军可不那么顺心了。受到苏联政fǔ明确立场的影响,美英北上军力经过足足一周的延迟才确定了作战方案。进攻大幕拉开之后,只要不是狂风暴雪的天气,盟军那兼具规模和质量的战略航空兵就会从英国和挪威中南部的基地出发扑向“自由帝国”的主要港口城市和工业区域,然而这个季节的北欧气候实在糟糕,大多数轰炸机都无法将炸弹扔到正确的位置,而且庞大的集群总是受到敌方战斗机的有力阻击,那些行踪莫测的碟形飞行器也总是给盟军飞行员制造极大的心里压力。

    以往屡试不爽的战略轰炸短时间内难见成效,盟军将希望寄托于战力强大的水面舰队和经验丰富的海军陆战部队。为了在寒冷偏僻的挪威北部夺取战略支点,他们以战舰重炮提供掩护,派出四千多名海军陆战队员连同挪威海军战斗人员在诺尔兰郡首府博德港附近发起登陆作战,同时派遣分舰队封锁纳尔维克和特隆姆瑟外围海域,伺机突入峡湾实施炮击。

    在诺尔兰,当盟军士兵们怀着忐忑紧张的心情、顶着寒风踏过冰冷海水登上海岸时,并没有密集而凶猛的枪弹穿透他们的xiōng膛,登陆部队随后非常顺利地进占博德港,但这看似美好的开端注定只是触发陷阱的机关。冬季的北欧夜长昼短,天黑之后,盟军登陆部队的噩梦开始了。在博德港区,暴lù在建筑物外的盟军人员很快被暗处shè出的子弹放倒,占领并固守建筑物的盟军官兵也同样难逃被歼灭的厄运。在电力完全中断的情况下,自由帝国的作战人员凭借对夜视装备的纯熟运用,以冲锋枪、手榴弹和火箭筒把盟军部队打得毫无还手之力,就连装备红外夜视仪的美军精锐部队也全面落于下风。

    在博德港周边以及滩头登陆场,盟军官兵也被神出鬼没的敌人戏nòng于股掌之间,不仅临时防线漏洞百出,位于滩头的指挥部和物资堆积点也遭到了敌方炮火的精准袭击,就连实力上占据绝对优势的支援舰队都在夜间吃了对方潜艇的亏,折损多艘运输船和护航舰艇。结果,素来在海战和两栖登陆作战中所向披靡的盟**队不断添兵却始终陷于被动,才一个星期不到,惨重的伤亡就迫使他们撤出了博德地区,奉命对纳尔维克、特罗姆瑟进行试探性攻击分遣舰队也完全受阻于地势复杂的峡湾当中,盟军只好转而在维斯特峡湾北部的莫斯克.内斯岛建立前哨站,通过逐岛作战的方式从西面向纳尔维克tǐng进,同时派出装甲部队协同挪威陆军沿着崎岖的道路由南向北缓慢推进。

    在出狱之前,林恩对北欧战事的了解极其有限,每当夜深人静之时,他总会不由自主地思忆起那惊心动魄、dàng气回肠的战斗经历,享受着脑海深处那bō澜壮阔、精彩纷呈的一幕幕图景。在帝国复兴的关键时刻,不能跟战友们并肩拼杀是多么的遗憾,林恩知道,帝国的精英们正尽情宣泄着两年多来的压抑心情,他们正以自己最擅长的方式再一次实现自我价值,展现钢铁意志与战斗技艺的完美融合……

    在圣诞节到来前一个星期,经过两个月的漫长调查和审理,汉堡特别法庭终于对基尔大游行一案作出判决,对德意志复兴党及其骨干成员定了扰luàn社会治安、破坏公共财产以及损害国家利益等几项“无足轻重”的罪行,对复兴党开出85万马克的罚单并禁止其一年之内举行超过500人的大型集会,组织运转必须接受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州地方政fǔ监督,组织基尔大游行的主要成员处以40天监禁,由于相关人等此前受羁押的时间已经超过了这一时限,因而予以当庭释放。

    以自由自身站在和煦的阳光下,林恩、斯图普弗连同复兴党的骨干成员们都完成了一次难能可贵的浴火重生之旅,而复兴党一度遭到禁止甚至面临解散的命运也随着这一时刻的到来而发生逆转。汉堡特别法庭明显的退让令德意志复兴党连同支持者获得了一场自由的胜利,这也让人们愈发认识到冯.巴本临时政fǔ的软弱无能,而正从mí雾中lù出冰山一角的“自由帝国”则在悄然之间勾起了普通德国民众的无尽遐思。

第86章 钢丝上的舞蹈

    第86章钢丝上的舞蹈

    自打德国临时政fǔ的外jiāo部副部长,那个傲慢刻薄的尖脸老头,怒不可遏地结束探视之后,林恩的监禁生活开始恶化:每天的餐点要么又少又硬,要么干脆是发霉变质的,每周一次的探视也总是因为监狱方面这样那样的理由延迟甚至取消,放风时间调整到了夜晚,照不到太阳也就罢了,偌大的院子里还只有他一个人的孤独身影。由网友上传==纵然如此,林恩依旧从容而平静地等待着,意志未曾动摇,信念的力量愈发强大。

    深秋一过,空气中凝结起深深的寒意,单人牢房里仍只有木板chuáng和薄薄的毯子,在得不到充足食物的情况下,林恩只得坐禅度日,照此下去圣人成不了,身体迟早垮掉,幸而黯淡的日子在11月中旬的那个周一被打破,林恩获准接受探视,而关于时局的新消息比下属们送来的大衣被褥更具积极意义——近一个月来,德国各地发生了**示威和罢工运动,这其中一部分是复兴党组织的,还有很多是地方党派发动或者民众自发举行的,冯.巴本临时政fǔ自执政以来头一次面临如此凶猛浩大的反对làngcháo,政治形势岌岌可危,对外又受到盟国方面施加的压力,不得不向东欧前线增派兵员和物资供给,焦头烂额不说,还jī怒了群情亢奋的民众,数度被调去遣散游行队伍的军队内部也频传反对声音。

    陷入局面被动的不仅是德国临时政fǔ,秋冬jiāo替以来,盟国在东欧战线上的境况也相当不乐观。忌惮于苏联军队依然强大的陆战实力,他们暂时放弃进攻转入防御,并在bō兰东部的边境抵达制造了一条宽阔的无人地带,意图凭借航空兵、战术核武器以及数以万计的地雷阻止苏军重新突入bō兰,然而这并不能有效阻击苏军铁骑,反而造成了苏军一调动兵力盟军方面就紧张万分的尴尬,战场主动权的易手一目了然。

    就在各大强国jīng力受制于欧陆战场之时,亚洲民族独立运动也如历史那般风起云涌,继印尼、菲律宾之后,印度、巴基斯坦、缅甸等国也先后获得独立,只不过它们对世界格局的影响尚不及北欧的风云突变——1947年11月4日,挪威北部的芬马克、特隆姆瑟和诺尔兰三郡宣布从挪威王国独立,新成立的国家正式名为“北斯堪的纳维亚自由帝国”。这个神秘的自由帝国占据了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而在二战刚刚结束时,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居民不足十万,且以捕鱼和有限的矿业、冶金、贸易为经济支柱,综合实力还不及一些仅有三、四万平方公里的欧洲小国,如今已然成为挪威重工业和海外贸易的繁荣区域,仅1947年上半年贡献的税收就占到了挪威政fǔ总收入的三分之一强。

    北欧新国度的出现出乎外界绝大多数人的意料,在各国作出明确表态之前,不甘传统国土出现分裂的挪威王国拒绝承认“自由帝国”的合法xìng,并迅速出兵北上试图收复国土,然而短短半个月的时间,出征的数万挪威军队就遭致海陆空的全面惨败。消息一出,举世震惊,关于自由帝国真实面目的传闻满天飞,此前第三帝国的猜想几度沉浮,这次人们相当一致地将这两者联系起来。不过,北斯堪的纳维亚自由帝国官方一再宣称这是一个由反对战争、反对大国压迫、反对暴力统治的自由人士共同组建的理想国家,通过全民公投决定脱离挪威,故而挪威政fǔ的武装干涉才是真正反动、不合法的。

    挪威军队实力不济,但挪威政fǔ自二战结束以来就在政治上倒向盟国一方,目前也是西方盟国的正式成员之一,美英等国对于这种局面当然不会坐视不管,强大的美英舰队很快从英国和欧陆港口向挪威北部汇集,战云密布的北海不禁让人想起1940年chūn的那一幕,当时德**队先一步登陆挪威从而在战略上抢得先机,这次横出一刀的角sè由苏联扮演。凭借“反犹太yīn谋集团”击败卡冈诺维奇(犹太人)、莫洛托夫(妻子是犹太人)等政治劲敌,又利用“原子弹反击”事件从军事将领们手中夺回国家实际领导权,赫鲁晓夫和他的政治盟友们成功掌权,并迅速促使苏联政fǔ宣布承认“北斯堪的纳维亚自由帝国”,且与之达成了一系列至关重要的军事互助协定,使得原本孤立的自由帝国获得了来自东部边境的安全保障和军事支持。

    欧陆初遇寒气侵袭,毗邻极圈的北欧早已是千里冰封,当地居民尚能够适应恶劣的天气,劳师动众的美英盟军可不那么顺心了。受到苏联政fǔ明确立场的影响,美英北上军力经过足足一周的延迟才确定了作战方案。进攻大幕拉开之后,只要不是狂风暴雪的天气,盟军那兼具规模和质量的战略航空兵就会从英国和挪威中南部的基地出发扑向“自由帝国”的主要港口城市和工业区域,然而这个季节的北欧气候实在糟糕,大多数轰炸机都无法将炸弹扔到正确的位置,而且庞大的集群总是受到敌方战斗机的有力阻击,那些行踪莫测的碟形飞行器也总是给盟军飞行员制造极大的心里压力。

    以往屡试不爽的战略轰炸短时间内难见成效,盟军将希望寄托于战力强大的水面舰队和经验丰富的海军陆战部队。为了在寒冷偏僻的挪威北部夺取战略支点,他们以战舰重炮提供掩护,派出四千多名海军陆战队员连同挪威海军战斗人员在诺尔兰郡首府博德港附近发起登陆作战,同时派遣分舰队封锁纳尔维克和特隆姆瑟外围海域,伺机突入峡湾实施炮击。

    在诺尔兰,当盟军士兵们怀着忐忑紧张的心情、顶着寒风踏过冰冷海水登上海岸时,并没有密集而凶猛的枪弹穿透他们的xiōng膛,登陆部队随后非常顺利地进占博德港,但这看似美好的开端注定只是触发陷阱的机关。冬季的北欧夜长昼短,天黑之后,盟军登陆部队的噩梦开始了。在博德港区,暴lù在建筑物外的盟军人员很快被暗处shè出的子弹放倒,占领并固守建筑物的盟军官兵也同样难逃被歼灭的厄运。在电力完全中断的情况下,自由帝国的作战人员凭借对夜视装备的纯熟运用,以冲锋枪、手榴弹和火箭筒把盟军部队打得毫无还手之力,就连装备红外夜视仪的美军jīng锐部队也全面落于下风。

    在博德港周边以及滩头登陆场,盟军官兵也被神出鬼没的敌人戏nòng于股掌之间,不仅临时防线漏dòng百出,位于滩头的指挥部和物资堆积点也遭到了敌方炮火的jīng准袭击,就连实力上占据绝对优势的支援舰队都在夜间吃了对方潜艇的亏,折损多艘运输船和护航舰艇。结果,素来在海战和两栖登陆作战中所向披靡的盟**队不断添兵却始终陷于被动,才一个星期不到,惨重的伤亡就迫使他们撤出了博德地区,奉命对纳尔维克、特罗姆瑟进行试探xìng攻击分遣舰队也完全受阻于地势复杂的峡湾当中,盟军只好转而在维斯特峡湾北部的莫斯克.内斯岛建立前哨站,通过逐岛作战的方式从西面向纳尔维克tǐng进,同时派出装甲部队协同挪威陆军沿着崎岖的道路由南向北缓慢推进。

    在出狱之前,林恩对北欧战事的了解极其有限,每当夜深人静之时,他总会不由自主地思忆起那惊心动魄、dàng气回肠的战斗经历,享受着脑海深处那bō澜壮阔、jīng彩纷呈的一幕幕图景。在帝国复兴的关键时刻,不能跟战友们并肩拼杀是多么的遗憾,林恩知道,帝国的jīng英们正尽情宣泄着两年多来的压抑心情,他们正以自己最擅长的方式再一次实现自我价值,展现钢铁意志与战斗技艺的完美融合……

    在圣诞节到来前一个星期,经过两个月的漫长调查和审理,汉堡特别法庭终于对基尔大游行一案作出判决,对德意志复兴党及其骨干成员定了扰luàn社会治安、破坏公共财产以及损害国家利益等几项“无足轻重”的罪行,对复兴党开出85万马克的罚单并禁止其一年之内举行超过500人的大型集会,组织运转必须接受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州地方政fǔ监督,组织基尔大游行的主要成员处以40天监禁,由于相关人等此前受羁押的时间已经超过了这一时限,因而予以当庭释放。

    以自由自身站在和煦的阳光下,林恩、斯图普弗连同复兴党的骨干成员们都完成了一次难能可贵的浴火重生之旅,而复兴党一度遭到禁止甚至面临解散的命运也随着这一时刻的到来而发生逆转。汉堡特别法庭明显的退让令德意志复兴党连同支持者获得了一场自由的胜利,这也让人们愈发认识到冯.巴本临时政fǔ的软弱无能,而正从mí雾中lù出冰山一角的“自由帝国”则在悄然之间勾起了普通德国民众的无尽遐思。

第87章 峰回路转

    第87章 峰回路转

    如果盟军占领北斯堪的纳维亚,如果复兴党的政治道路始终不如意,各种失利叠加起来将最终导致帝国的复兴梦想破灭,假若自己又失去了对那几个秘密资金账户的控制,一切就得从原点开始。好在自己对金融、时尚以及运动领域的发展趋势拥有常人不具备的预知力,远离军事政治当一个逍遥自在的民间成功人士或许也不算太糟——坐在沿基尔港行驶的汽车里,林恩的思绪忽然飘忽起来。

    其实就调查和审判的效率而言,汉堡特别法庭展现出了相当“专业”的水准,德意志复兴党的头脑们虽得以在监狱外迎接1947年的圣诞节和接下来的1948年新年,却极其遗憾地错过了12月中旬举行的全国普选。战后德国的第一次内阁选举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这个国家未来的走向,从独裁回归民主,各政治派别和政治人士都在争取选票上下足了功夫,集会、讲演和各种各样的传单、海报铺天盖地,唯独前一阶段上升势头很猛的德意志复兴党差点因为临时政府的强制审查而失去参选资格,早先的宣传造势计划基本落空。遭遇这多重危机,斯图普弗和他的支持者们对尘埃落定的普选根本不敢抱太大的希望。回到奥尔登堡后,他们只是一边努力恢复德意志复兴党受到冲击的架构和运行秩序,一边组织各总区和大区在即将举行地方选举的邦州造势,力图最大限度地弥补“基尔事件”带来的损失。

    全国普选的计票程序还要几天才能结束,仅从目前的状况来看,林恩的策略让帝国的本土布局遭到沉重打击。面对着来自复兴党内部的抱怨和职责,又失去了外交官的“金饭碗”,林恩个人也陷入了空前尴尬的境地。在这个时候,他顶着重重压力劝说斯图普弗和最高委员们,让他们同意自己再次借助复兴党的力量展开一次至关重要的行动:为“北斯堪的纳维亚自由帝国”征募作战志愿者。

    尽管复兴党的首脑们批准了林恩的新计划,但全国普选希望渺茫,又背负了一年之内不得举行500人以上规模集会活动的限制,复兴党内部人员对征募志愿者的行动严重缺乏信心,许多人甚至担心此举会招来临时政府的进一步打击。在这种极其被动的形势下,征募行动还是按部就班地开展起来。为了在第一时间掌握行动成效,林恩决定亲自到北德各处征募点巡视,基尔便是这其中的第一站。

    当汽车停在能够俯瞰码头区全景的山坡上,林恩不用望远镜也能够清楚看到港湾中的萧瑟景象。停泊或活动于此的船只用扳着手指脚趾就能够计算出数量,往日耀武扬威的多**舰只剩两艘小型炮舰。投入北欧作战固然是一大因素,德国国内的抗议浪潮亦产生了不可小视的影响力——这本该是德意志人民的胜利,是德意志复兴党的胜利,也是自己的胜利,此刻却完全听不到掌声和欢呼,看不到鲜花与笑容,无限落寞充斥在林恩胸中。

    错了么?错在哪里?

    林恩满心不服。

    乘车返回港区,复兴党基尔大区的所属人员已经分头布置好了征募点。为了不招来官方的干涉,此次征募对外号称“赴北欧和平志愿者”,主要从事人道主义服务活动。作出这样的安排,林恩可不担心民众会曲解征募行动的真实意图,因为自从挪威北部战事爆发以来,经由一部分电台、报刊的报道宣传和点拨暗示,“北斯堪的纳维亚自由帝国”在德国已经成为了不亚于全民普选的热门话题,许多人潜意识里已经将其看作是第三帝国的秘密延续,有关元首未死且将以自由帝国为基石重新拯救德意志的传闻也充斥坊间。所以,懂行的自然能够明白征募北欧志愿者的用意,不懂行的去了也是白搭。

    一年内不得组织500人以上规模集会的禁令刚刚生效,各总区和大区此时行事自然看不到以往的大排场。在基尔,征募点一共有三个,林恩乘车转了一圈,基尔大学旧址附近的小广场、尼古拉教堂旁的公共绿地还有基尔艺术馆后门,这些都是普通公共场所的偏僻角落,每个征募点仅安排几名登记员,而既定的流程是先报名后审查,符合条件的志愿者将在新年过后集中登船前往芬兰,经芬兰边境进入神秘的自由帝国。

    凭着在基尔大游行中的一番慷慨陈词以及之后的拘押审判事件,“雨果.霍斯特”这位复兴党副领袖知名度暴涨,这使得林恩和他的小低调遇到了挑战。这时候他若是往征募点一坐,上来的就很难说是有意报名的志愿者还是好奇的围观群众了。于是,他让司机在艺术馆附近找个了能够看到征募点的咖啡馆,然后独自找了个靠窗的位置进行观察。

    征募点的摆设跟小公司招聘相差无几,而复兴党基尔大区事先也仅通过地方电台的晚间广告和在公共布告栏张贴告示的方式进行了预告,但还没到预告的工作时间点,那里就陆陆续续来了十多名男子,有毛头小伙也有沧桑大叔,体形高矮胖瘦不拘一格,从步态和站姿看,应该一多半都有过从军经历。出于对苏作战需要,被盟军羁押的国防军人员得到赦免并转入目前的德国防卫军,“流落民间”的武装人员估计多是逃避了盟军抓捕的前党卫军人员,或是因伤退役的前国防军人员。其实这些都不重要,关键是他们是否有勇气再次回到冰天雪地的战场,为了那看似虚无的信仰与依然强大的敌人拼死搏杀。

    两杯咖啡的时间,林恩看到那些先到的男性基本上都在登记簿上写了字,这意味着他们至少有了前往北欧的初步意向,而后面来到征募点的显然有不少来看看情况或者纯粹打酱油的围观者,说话的人多、登记的人少,但就这样半天下来,符合基本条件并将接受进一步审查的也有三四十号人。

    从这单一的征募点来看,五万的预期人数应该不难达成。日近正午,林恩终于起身准备离开,付账时却发现几个服务员都以好奇的目光注视着自己,他纳闷却没打算弄个清楚,就在他马上要走出咖啡馆的时候,其中一个顶多十六七岁的女服务员腼腆而忐忑地问道:“请问……能请您签个名吗?”

    寒冬时节,林恩虽然没有戴奇怪的墨镜,但宽边的绅士帽和高顿的衣领至少能遮住半张脸,他奇怪地反问说:“你觉得我是谁?”

    年轻姑娘脸唰一下红了,她战战兢兢地说:“难道,您不是复兴党的霍斯特先生,那位英勇无畏的战斗者?”

    见诸报端的虚名没能平复林恩心中的失落,他“噢”了一声,从这年轻姑娘手中接过钢笔以及跟点菜本截然不同的精致小本子。

    “你叫什么名字?”

    对方愣了一下,转惊为喜道:“艾莉丝,艾莉丝.斯克瓦茨。”

    “艾莉丝?”这个萍水相逢却留下了深刻记忆的名字又在不经意间撩动了林恩的心弦。

    “是的,艾莉丝。”年轻姑娘很认真地发出名字的每一个音节,看样子就差把每一个字母拼出来了。

    林恩收起遐思,飞快的在本子上写下:“致在基尔相遇的艾莉丝女士:感谢你的咖啡,祝愿生活愉快!雨果.霍斯特”

    看着本子上留下了一大串字符,这位年轻姑娘喜形于色,而林恩将本子和笔还给她就迅速离开了,完全没有给其他跃跃欲试的女服务员任何机会。

    接下来几天,志愿者征募行动进展颇为顺利,在德国临时政府发现这一情况并下令阻止之前,复兴党已经在各地征募到了逾六万名志愿者,最终有三万七千名拥有基础作战技能的男性和一千两百多名具备医护专长的女性通过的审查,只要配以适当的武器再进行充分的训练磨合,这些志愿者完全可以组成一支精悍的步兵军。

    新年刚过,战后首次普选结果公布,群雄并起的局面不出意料,没有哪个党派得票率能够获得超过20%,冯.巴本和沙赫特领导的党派联盟集合了多个党派势力也仅得到了全国16.5%的选票,而一度处于舆论漩涡的德意志复兴党成了最耀眼的黑马,超过8%的得票率使之一跃成为足以影响政治格局的力量……

    意外的胜利令斯图普弗和他的党员们欣喜若狂,来不及大肆庆祝,他们就得为本党所获得的35个国会席位确定人选。正副领袖、最高委员、总区领袖……极具讽刺意味的是,他们有三分之二的人不久前还被关押在汉堡监狱,转眼之间却已成为显赫的国会议员!

    比起“基尔事件”之前赢得20%选票的最乐观预计,8.2%的数字还差了那么一些,但那毕竟是一个大多数人都觉得难以企及的数字,介于3-4%之间的得票率才是更加切合实际的定位。经历此番大起大落,又凭借志愿者事件提高了党派影响力,林恩在一干党徒心目中的地位冲出冰谷直飞云霄。

    !@#

第88章 乱战技巧

    第88章 乱战技巧

    “新德意志时代已经到来?”

    坐在奔驰-170v后座的林恩,手里拿着的是一份当天的《柏林日报》,头版头条的大标题便是他刚刚所说的内容,只不过报纸上的语句后面跟着感叹号而非问号。自二战结束以来,德国人已经熬过了最黯淡无光的九百多个日夜,他们忍饥挨饿,蒙受着身体和尊严的双重磨难,而今天正是德国战后首届民选国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的日子,它有理由让人们寄予厚望,但也许有很多人怀着跟林恩相同的想法——有了独立的国格和合法的政权远不能称为新时代的开端,关键在于新政府能带给这个国家带来什么,又将引导这个民族走上怎样的道路。

    对于林恩的反问句,捏着雪茄的斯图普弗只是轻蔑的笑了笑,继续得意洋洋地翘着他的二郎腿。最近一个星期,德意志复兴党的领袖非常忙碌。二战后的德国依然选择了民主议会制度,以总理为首的政府内阁是国家的行政中枢,总理和全体内阁成员从国会议员中产生,并在任职后保留在国会中的议席,而总理需要由议会多数党领袖担任,当多数党的席次不过半数时,几个少数党也有可能通过建立同盟积聚过半议席从而获得任命总理的权力。此次全民普选在国会造成了多党并起的格局,席位比例最高的几个党派都野心勃勃、互不相让,这就意味着任何党派想要组阁都必须拉拢四个以上的其他党派,像德意志复兴党这种席位不少但又不具备领袖气质的党派自然成为各方拉拢争取的对象。面对娇艳欲滴的橄榄枝,斯图普弗可没忘记不久之前所受的羞辱,他狠狠拒绝了冯.巴本的党派联盟,转而在工党联合阵线、基督教民主联盟这两大热门之间尽情游走,以圆滑的交际手腕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价码。

    报纸才翻了几页,价格不菲的豪华轿车就从复兴党人下榻的酒店驶抵了国王广场。由于19世纪末落成的国会大厦在二战中严重受损,国会会议选在柏林国王广场西侧的克罗尔歌剧院举行,那同样是一座颇具历史的宏大建筑。如想象中的场面,剧院附近到处是军人警卫、记者和围观群众,这些群众可不光光是来凑热闹的,他们举着横幅、拿着扩音喇叭,宣扬着他们的主张跟理念:德国退出战争!要黄油不要大炮!还我东普鲁士!

    在冯.巴本内阁临时执政的短暂时期,德国政府奉行亲盟国的外交策略,国家虽然获得了独立主权,却先后派遣了上百万军人前往东欧参战,虽说由此获得了盟国方面的大量物资援助,可阵亡、失踪、被俘以及伤残数量已经超过了二十万,在国家政治上也处处受制于盟国,德国民众对这种局面很是不满,这也直接导致冯.巴本临时政府始终缺乏民众支持。正是看准了这一点,林恩一直在暗中操控舆论走向,尤其“基尔事件”发生后,冯.巴本内阁连同他领导的党派联盟都受到了极大的冲击,普选得票率比外界早先预计的百分之三十低了将近一半,而这些聚集在国会会场外的民众有相当一部分都是由复兴党直接安排或挑唆的。在国会选定总理并组建内阁之前发生这样的情况,冯.巴本一党的尴尬处境可想而知。

    时局固然充斥着微妙的因素,但这毕竟是德国在战后的第一届国会,总统戈特弗雷德.霍夫-赫尔斯滕兴致盎然地发表了开场演说——这位曾经的汉堡市长是纯粹的草根出身,被支持者亲切地称为“人民政治家”,在战后的两年多时光里,他不仅成功让汉堡成为德国最早恢复活力的大城市,更通过这个对外窗口帮助了大量生活在苦难中的德国人,因而在先前的总统选举中以极大的优势当选的。当然了,在民主议会体制,总统再受民众支持也只是一个象征性的职位,他只拥有些无关政局的权力和紧急状态中可以使用的特别权力,而且大多数情况下(无论是依惯例还是依法律规定),此类权力要在得到总理支持后才会得到实行,而且总统的命令必须经由总理的副署才能生效,总统依法不能自行发布政令。

    总统朴实而感人的演说赢得了极其热烈的掌声,在这之后,第一届国会的第一项议程正式拉开序幕。自从普选结果公布以来,各党派明争暗斗的成效终于到了一决胜负的时刻。执掌临时政府的冯.巴本意图绝地反击,而他的国会发言也确实花了很大的功夫,重建德国的规划给人以无限憧憬,相较而言,他的两大对手——工业联合党领袖雷恩查德.科尔伯和基督教联盟领袖马丁.冯.雷特伯格,也都展现出了相当不俗的实力。两派在恢复国民经济、提高民众生活条件等方面都有精彩的规划,并且在退出战争这个大方向上形成了对党派联盟的强劲攻击。关键时刻,沙赫特和民主党临阵倒戈,导致冯.巴本的党派联盟成为最先败下阵来的政治势力,而在斯图普弗的精巧运筹下,德意志复兴党如愿成为最关键的砝码,他们最终投向了开价更高的工业联合党派。根据双方事先谈妥的条件,复兴党将在新内阁占据宣传、交通、航空这三个部长席位,它们虽说不及总理、副总理的政治地位来得高,也不如国防、经济、司法部长那么重要,却是对帝国复兴大业有直接帮助的“关键权力”!

    成王败寇,冯.巴本从高高的政坛位置上跌落下来,他昔日的合作者沙赫特却成为了政敌阵营的主要人物,出任新一届内阁的副总理职位。工业联合党、民主党和复兴党成为最大的赢家,尤其是德意志复兴党,这个不久前还只是在北德地方具有影响力的小党派涅槃之后一飞冲天,党魁斯图普弗、副领袖雨果.霍斯特以及党内最高委员会的老资格成员尤伯特.劳奇正式登上了国家政治舞台,他们分别出任德国宣传部、航空部和交通部战后首任部长。

    在战局不利的情势下,盟国对拥有六千万人口和一支顶级军队的德国所进行的政治选举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冯.巴本的能力虽然并不突出,但他的顺从无疑是美英高层十分看重的,可惜华盛顿和伦敦的支持反而让一部分德国民众将选票投给了冯.巴本的对手,以工业联合党为首的联合内阁当政之后,盟国首脑们一面向德国的军事基地增派军队和飞机舰艇,一面又大幅提高了对德国的经济援助,意图让德国政府收起脱离盟国阵营、退出战争的意图。德国新总理、蔡司财团的主要成员恩查德.科尔伯是个近乎传奇的人物,他以眼光独到和胆识出众而著称,在同行之中有着“商界之狐”的响亮名号,面对盟国软硬兼施的手腕,上台之前打着和平旗号的科尔伯只好祭出拖字诀,大张旗鼓地利用盟国援助重建工厂、增加就业以及改善民众的衣食条件,又令宣传部门和新闻媒介有意减少反战反盟的内容。如果没有林恩这些混入内阁的“中场搅屎棍”,科尔伯的策略很可能取得成功,然而在复兴党的幕后推动下,民众的发展呼声不减反增,之后又爆出了新政府准备与盟国缔结正式协约的消息,德国各地纷纷举行了抗议游行,仅柏林就有十多万人走上街头,浩大的声势大大超过了之前的“基尔事件”,更让新政府感到震惊的是,这次抗议活动终于波及到了军队,驻扎在巴伐利亚和符腾堡的防卫军部队有数千人发生哗变,士兵们携带武器加入游行队伍,围堵地方政府并发起了“向柏林进军”行动。关键时刻,科尔伯内阁拒绝了盟国方面的镇压要求,无限期推迟了秘密进行中的协约谈判,在国内宣布和平计划正在积极进行,并承诺不追究示威游行者任何罪行,激烈的矛盾才得以化解。在这起事件当中,复兴党的三位内阁部长格外积极的奔走协调,多次同示威人员代表进行会谈,在民众和基层士兵当中赢得了很好的声誉。事后,内阁政府虽然查知复兴党在民变背后起到了推波助澜作用,但由于未获得复兴党高层也卷入其中的直接证据,又忌惮于复兴党日益高涨的民众支持率,最终只是以暗示的方式警告了复兴党的首脑们,一切不了了之。

    赢得第一场战斗胜利之后,“中场搅屎棍”们继续发挥威力,交通和航空部门动用官方运力为赴北欧志愿者提供便利,宣传部门迟迟未能减少国内的反对舆论,致使盟国对德国新政府的外交政治压力一轮强过一轮,增派驻军、无缘由减少甚至中断物资供应。这种恃强凌弱的行径很快遭到反击,盟国在德国的驻军基地和巡逻人员屡屡遭到不明身份的武装人员袭击,每每展开反制行动,又总是遭到德国防卫军有意无意的干扰和阻挡,甚至在罗斯托克等地发生了盟军巡逻队和德国防卫军部队之间的对峙,火药味日益浓烈。

    !@#

第89章 融汇

    第89章 融汇

    徐风凄冷,鹅毛大的雪花纷扬而下,田野中早已是一片白茫。在柏林通向罗斯托克的高速公路上,一支由奔驰320f、0st和大众tpye60、vw82等老型号汽车构成的小型车队平缓向北行驶,透过未拉帘子的车窗,可以看到这些汽车里面大都是军容严整的德**人。在1948年初的德国,有关德国退战、盟国撤军的问题搅得时局颇显动荡,德**队也多次扮演了武力驱散游行示威民众的不光彩角色,但尚未有针对德军官兵的袭击事件发生,民众对军队的期待和支持仍明显高于政府及政客们。

    车队居中的一辆奔驰轿车里,暖气呼呼地吹着,但林恩还是觉得脚心冰凉。车内尚且如此,户外不必多说,而昔日那些在苏联作战的德**人忍受酷寒的意志更是难能可贵。与手里仅有不足三百架老旧飞机的航空部长相比,同坐一车的国防部长冯.魏克斯可是一百六十万德**人的统御者。这些军队分为46个军、71支独立兵团和数以百计的辅助部队,最具战斗力的百万大军皆部署在东欧前线,他们根据装备系统的不同而主要区分为美械部队、英械部队和传统德械部队,装甲程度普遍低于二战时期的德**队,火力强度仅相当于第三帝国初期刚刚扩张的陆战部队,但比起留守本土的部队又要好得多。留在本土的德**队,兵员素质和装备水平只算得上二线部队,这其中最好的又主要驻扎在东部边境防线,真正部署在德国地方的二十万人也就是不入流的警戒部队。数日之前与英军驻罗斯托克部队发生冲突的德国防卫军第117步兵团就是这种“不入流的地方部队”。当时一支50人的德国巡逻队在罗斯托克南区遇上了一支150人规模的英军部队,由于刚刚受到了袭击,英国大兵们正气势汹汹地缉捕凶手,逐栋逐户的搜查闹得哭喊叫骂声一片。德军士兵们在军官的带领下果断出手阻止了一些英军士兵,英军指挥官怒不可遏地责骂德军军官,双方互不相让导致一场拳脚之战。德国士兵人数上虽然居于劣势,但这毕竟是他们的主场,德国居民纷纷出手相助,有的从窗户往英国士兵身上砸东西,有的直接加入肉搏,闹哄哄的乱战持续了半个多小时,相连的两条街区都一片狼藉。双方各自清点,德军官兵无一例外的挂了彩,但基本上都是皮外伤,英国人那边情况也差不多,唯独两个倒霉蛋被花盆砸中,其中一个长时间昏迷而面临生命危险。

    陆地战场上没怎么赢过德国人,打群架还吃了亏,英国高层这可不干了。伦敦方面当即向德国政府提出强烈抗议,乃至以中断约定物资供给相要挟,迫使德国政府彻查事件并对肇事人员予以严惩。德国方面,“罗斯托克的胜利”以初春暖风的速度传遍各地,民众欢呼雀跃,视第117步兵团官兵为国家英雄,而一听说德国政府要严惩参与干架的士兵和平民,浩大的抗议浪潮便如飓风般势不可挡的掀起。民众的反应速度致使德国政府在这次事件上完全落于被动,形势变成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格局——巡逻队级别的冲突本来对内打打板子、对外赔礼道歉就能够平息,现在成了关系到国歌和民族尊严的原则性问题,新内阁顿时陷入骑虎难下的境地。当前的本来就对盟国驻军不减反增颇有情绪的德国民众一边倒地支持本**人,冲突事件所造成的影响迅速扩大,而在举国舆论的强大压力下,德国防卫军从将领到士兵已经不愿意再对游行示威民众付诸武力。

    为了避免国内局势的进一步恶化,也为了给盟国高层一个交代,新内阁国防部长冯.魏克斯决定亲自前往罗斯托克处理冲突。身为内阁航空部长的林恩看起来跟这件事没有任何干系,幸好罗斯托克有民用机场一座,冲突事件发生后,航空部暂时中止了该机场的运营,林恩以视察为名搭上了顺风车,其实意欲掌握德军官兵目前的军心动向,并与入阁之前从未打过交道的国防部长增进了解和沟通,为自己下一步的计划提前铺垫。

    一路上,同车军官默不作声,而冯.魏克斯大多数时间都在闭目沉思。许多二战军迷对德国元帅们的特点了如指掌,林恩算不上最铁杆的,好在记性不错,加上冯.魏克斯就任德国防卫军司令以来,帝国情报部门就为之编整了详尽的情报档案。从人生阅历上看,冯.魏克斯和冯.伦德斯泰特、冯.屈希勒尔一样属于老牌德**人,年轻时以军官身份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后留任国防军,在二战中前期表现出色并奉献了一场又一场精彩的战役,凭借卓著战功而晋升为陆军元帅,却在战争后期因为意见与最高统帅部不合而遭弃用;战争生涯恪守军人本份,用行动赢得了敌我双方的认可和尊敬,也因此免于战犯罪名。

    67岁的冯.魏克斯此时在想什么,林恩光看他的侧脸是琢磨不出的,可主动挑起话题时,国防部长又显得格外深沉。就这样到了罗斯托克,车队直接驶入洛奇夫兵营,第117步兵团的驻地。冰天雪地中,全团官兵在军营内列队迎接,标准的德国步兵团规模在4000人左右,而第117团的实际人员仅为编制的百分之六十,也即2000多名官兵,基本上只能达到一人一枪一盔的标准,冲锋枪、机枪和迫击炮等装备缺编严重。

    尽管装备情况不甚理想,可这些军官和士兵绝大部分都是从原属德国国防军的各级部队转入,经过战火锤炼和战俘营生涯的磨砺,军事素质和意志品格无可挑剔。风雪下,微微昂起的下颌、峻拔挺直的身躯和庄严肃穆的气势无不彰显出德意志军人的英武刚强。

    冯.魏克斯此行毕竟是来兴师问罪的,官兵们军姿再齐整也无法消融他脸上的冷漠。甚至没有向列队的官兵致意,这位国防部长便带着军官们步入团部。在政府内阁,林恩与冯.魏克斯级别相同,但在军队的地盘,他只是个没有发言权的外人,不能参加军队内部的会议,只是被安排在车里等候。一同等候的还有第117团的两千多名中低级军官和普通士兵。按照正常理解,问题应该出在冯.魏克斯那里——检阅者没有进行检阅,也没有下令解散检阅队伍,官兵们便只好在寒冷的户外继续站着,看上去宛若一片灰色的松林。

    汽车没有熄火,暖气依然开着,林恩还是感觉脚底冰凉。车窗外这些德军官兵像挨罚一般站在那里,追根究底也是自己的“搅屎棍”策略所致,怀着颇为复杂的心情,林恩推门下了车。外面的气温果然很低,迎面而来的寒风如利刃刮过脸庞,即便如此,这也不至于像林恩初到这个时代的环境那么恶劣。两年多的军人生涯虽短,常人难以企及的种种经历早已将林恩的身心历练得无比坚强,他傲然挺起胸膛,迈着沉稳的步伐走向路边的官兵们。新内阁才成立不久,有三分之二的部长在此之前并不是高官或名人,对普通民众而言属于生面孔,在电视尚不普及的情况下,走在中小城市的街头也未必会被人认出。所以,军官和士兵们最多只是用好奇的目光看着这个穿长款风衣的年轻人,揣测他的身份和来意,并继续稳稳坚守在原地。过了一会儿,一名上尉军官从团部那边一路跑来,在林恩面前站定敬礼道:“霍斯特部长,真是很抱歉,我们并不知道您也在车队里。外面天气冷,请到团部接待室取暖吧!我们为您准备了热咖啡。”

    内阁部长和军队上尉,身份看起来相差很远,但如果拉斯阿莫斯行动未能成行,林恩现在没准也就是一名上尉,所以他从容亲和地笑了笑:“谢谢你们的好意,上尉先生,如果不妨碍大家的话,我想在这里站一会儿。”

    “当然不,只是……”上尉扭头看看众官兵们,很是纠结地想了想,默不作声地跑回团部去了。林恩继续笔直地站在原地,很快忘记了寒冷,忘记了脚底的凉意,最初在东线鏖战时的感觉又渐渐涌上心头,那是成长的自豪,是思忆的幸福。仅仅几分钟之后,上尉又回来了,正声向士兵们发令道:“全体注意……向德国航空部长……致军礼!”

    尽管事情来得有些突然,但官兵们始终处于待命状态,他们就像是运转良好的汽车,换挡之后立即作出正确的反应。两千多名士兵动作上不可能没有分毫的差异,但站如松、行如风的气势依然充满震撼力,面对这一双双淳朴而坚定的眼睛,林恩顿感热血沸腾,他转身相向,端正地还以标准军礼。

    此时此刻,团部会议室里的一部分人正好透过窗户看到外面的情形。国防部长冯.魏克斯的位置最佳,他戴着老花眼镜,凝眉注视着军营空地上正在发生的一切,好奇,惊讶,若有所思。

    !@#

第90章 精神共鸣

    “阁下没有服过役?那应该接受过某种形式的军事训练吧离开洛奇夫兵营后,冯.魏克斯难得主动跟林恩说话。

    林恩知道身边这位国防部长为什么如此发问,他不假思索地平稳回答说:“嗯,青年团的准军事训练,持续了几个月。”

    信与不信,冯.魏克斯都没有再追问下去,而林恩自从担任内阁部长以来,在公众场合lù面的次数大增,因而特意改换了发型,蓄浓了chún胡,修了眉毛,就差去做个小小的整形手术了。对照过去的照片来看,林恩觉得非相熟之人不容易认出自己,与人交流便淡定下来。

    “元帅长官,冒昧问一句,事情已经解决了?”

    尽管第三帝国的元帅军衔在盟军战俘营和审判席上是不被承认的,德国政府的官方文件亦依循了这一准则,但口语上人们还是会尊称他们昔日的最高军衔。

    魏克斯大概觉得事件向最高首脑汇报后才能对外人透lù,所以只是极其含糊地答了一声,但过了一会儿,可能又觉得同为内阁部长的林恩不能算是外人,故而深沉缓慢的说道:“艰难恶劣的战俘营生涯,区别对待的东欧战线,以及民族意识等等,因为这些,我们的军队对盟国憋了一股很深的怨气,偶尔宣泄出来也好,但我们现在的能力又不能单方面承担盟国的施压,所以只好采取折中的办法,将卷入打斗事件的军官和士兵开除出军队行列——按照正常退役发放补助金,而他们的上级也将受到一定的处分。”

    这样的结果不出意料,同时也让林恩更为清楚地揣摩到这位内阁同僚在军事策略上的倾向xìng。

    “但愿英国人能就此罢手。”末了,冯.魏克斯道出自己的担心。

    “就算这次能罢手,下次、下下次呢?只要问题的根本没有解决,矛盾是不会自然消除的。”林恩之言是内阁部长们心知肚明的道理,然而即便掌控了国家大权的·这些也不是说改变就能够改变的。国家实力的虚弱,国际格局的艰险,联合内阁的脆弱,这些制约使得他们在重大决策上都怀着如履薄冰的心态。

    冯.魏克斯果然只是叹了口气·不愿在这个问题上多说什么。

    能否改变一个人的想法,语言往往是其次的,关键在于恰当地因循利导。林恩不急于发动声情并茂的攻势,接下来,车队驶向罗斯托克机场民用航空是国家战略力量的储备,国防部长顺道前去视察理所应当,林恩如此解释·冯●.克斯也即顺水推舟地接受了邀请。

    第三帝国航空运输业的支柱,汉莎航空,在战争后期遭到重创,战后又被盟军强制解散,其他的德国航空公司命运也好不到哪里去。此时的德国除了那些富有经验的运营管理及技术人员,在航空领域积累的质量和规模优势已经烟消云散了,国内的航空运输一度中断,直到冯.巴本临时政府成立后才由政府组织恢复了一少部分航空运营。等到林恩接手时·德国航空部名下只有一堆不折不扣的烂摊子:老迈不堪的设备,七零八落的机场,士气低落的员工·还有难以消弭的事故率。有限的政府投入目前仅能够维持国内十六条中短途航线,长途和国际航线均遭到外国航空公司的垄断。

    在罗斯托克机场,林恩向国防部的将领和军官们展示了本国航空的真实处境,并且邀请他们登上破旧的戈特双翼机亲眼看看比魏玛时代还要糟糕的条件。德国空军至少还有一些利用损坏机体修复的B-109和FWn190,拿来凌虐三流国家还是绰绰有余的,但航空部却连几架完好的Ju-52和D17也没有,更不用说二战爆发后生产制造的先进飞行器了。

    在林恩的极力鼓动下,冯.魏克斯当着机场全体工作人员作了一番即兴讲话。国防部长坦言,在这个时代,航空力量的强大与否直接决定了一个国家的硬实力高低。东欧战场上·空军处于劣势的苏军虽然屡屡重创盟**队,但他们的每一次胜利背后都有着巨大的牺牲,而且他们的工业基础已经遭到盟国空军的根本xìng破坏,若非如此,半年以前他们就该横扫中欧和西欧,将美英势力完全逐出欧洲大陆。过去十年·德国的航空业在历史书卷上留下了伟大的篇章与无尽的遗憾,今日,德国正在废墟上重建家园,航空业的复兴为的并不是另一场血腥残酷的战争,而是这个国家明天蠲希望。只要人们能以大无畏的勇气克服眼前的各种困难,德国的航空业就一定会回到世界领先行列,再一次成为国家和民族的骄傲。

    冯.魏克斯的讲演内容和他的语调一样平实质朴,虽然没有一流的演说家那样极具煽动xìng,更无法和希特勒或戈培尔相提并论,但他的语言有种令人信服的厚重感。相比之下,身为航空部长的林恩只是点到即止地给机场工作人员鼓气——当前的条件固然艰难,但亨克尔、容克斯、道尼尔这些鼎鼎大名的航空企业正陆续恢复生产,航空运营就如这个国家的各个行业一样努力从倒退停滞的低谷中走出。

    有了这些前奏铺垫,在从罗斯托克返回柏林途中,林恩打开了话匣子。他对年龄近乎于自己三倍的冯.魏克斯大谈世界格局和技术发展的变化趋势,用自己超越时空的预见xìng令对方大开眼界,无形之中增加了自己的观点说服力。站在战略高度谈论国家军事,冯.魏克斯的态度一贯是谦和谨慎的,然而在林恩的调动下,他还是吐lù了内心底的一些想法。这位传统将领并不希望德国因为一味追求和平环境而丢掉数百年来形成的军事优势,毕竟一个国家的安全不能靠外国政府的条约款项来保证的,而欧洲十字路口的地理位置也不会随着时间推移而改变。

    “国家的复兴不仅是在物质方面,更需要唤起全民信心。和平的环境只是基础条件,如果不能获得真正的独立国格,一切仍形同虚幻!”林恩将两人言论相一致的内容总结起来,接下来在交谈之中,他旁敲侧击地暗示,新内阁的问题在于过分谨慎小心,尤其在“脱盟退战”的决策上瞻前顾后,想要摆脱盟军控制又担心酿出恶果。“脱盟退战”当然不光是官方宣布退出盟国阵营那么简单,数十万驻扎在德国本土的盟**队和百余万部署在东欧前线的德**队是彼此牵连的动脉血管,武断切割必将造成致命后果,但这并不意味着“脱盟退战”不具备现实可行xìng。利用民众运动为契机,以外交政治手腕逐步削减盟军在德国本土的存在,在逐次从前线撤回德**队,只要统筹得当,准确把握战争局势变化的时机,掌控主动权绝非空谈。

    听完林恩的论述,冯.魏克斯陷入了长久的思考,他直到最后也没有明确表态,但看得出来,德**人的传统信仰和荣誉感已经让他在思维上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回到柏林之后,林恩又利用防卫军新任总司令就职仪式的机会同另一些军队高级将领进行了接触和沟通。也多亏了苏联军队在这场战争中的出sè表现,盟国战局被动又缺兵少将,这才使得旧第三帝国的将帅重获任用,有的像曼施坦因、古德里安被盟军强留担当军事顾问,更多的则是转入德国防卫军继续任职。冯.魏克斯在新内阁担任国防部长后,军队总司令的位置便让给了另一位老牌将领冯.屈希勒尔。这两位同岁的前第三帝国陆军元帅看起来都有英雄老去的沧桑,而冯.屈希勒尔的人生经历也与冯.魏克斯惊人相似。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时,冯.屈希勒尔任炮兵连长,因作战有功而获一枚一等铁十字勋章并晋升上尉,而冯.魏克斯作为骑兵军官在整个一战期间都是上尉军衔;二战伊始,德军装甲部队大放异彩,而两位专研炮术、骑兵的传统将领亦有着稳定而出sè的发挥;在德苏战争期间,他们所指挥的部队依然是战线的中坚力量,一个打到了列宁格勒,一个进抵莫斯科城下,最终遗憾地败给了表现更加出sè的对手。冯.魏克斯是公认的虔诚教徒,在一个无正义的世界中保持一颗清醒的良心和一种对于现实的明确眼光,而冯.屈希勒尔拥有谦逊求实的态度和广纳下议的xiōng怀,熟悉下情,同各师、团关系密切,加之以睿智的指挥方略,使部队能以较少的兵力守住漫长的战线,更能在后期jī烈的防御战中获胜。在二战后期,冯.魏克斯和冯.屈希勒尔遭到同许多资深而富有经验的陆军将领一样的命运:因同最高统帅在军事上的意见不合而被免职,战败时平静地接受了被俘的命运。!。

第91章 敏感时局

    全文字无广告第91章敏感时局

    不同意识形态的国家能否像持有不同信仰的种族一样并存?

    如果不能击败苏联,未来该何去何从?

    假若苏联并没有掌握原子技术,真正的核敌人是一半呈现在世人面前、一半隐于黑暗之中的北欧帝国,而这个敌人又随时可能不择手段地对盟国进行核反击,战争方向又当如何调整?

    这类问题可不是昔日林恩换位思考时在草稿纸上写下的随笔,自从“北斯堪的纳维亚自由帝国”宣布独立以来,挪威以及美英法等盟军联合部队的数次征伐都以失败而告终,自由帝**力之强盛引发了外界的全面猜想,尤其是在美国,舆论观点分为几大派系,围绕战争前景在报刊、电台乃至官方场合展开综合论述与激烈争辩。(全文字电子书免费下载)不知不觉间,盟国对苏宣战已经快有两年了,纵然政客们达到了自己的一部分预期,军火商和大财团也赚了个钵满盆溢,纵然美利坚国力雄厚,战争刺激极大地消除了失业和贫困,整个国家如同一部高效的机器飞速运转,反战的声音仍愈发强烈。人们倦怠于无止尽的军事报道,麻木于日复一日的战时管制,更对随时可能到来的阵亡通知书感到畏惧和绝望——在民心动摇之内患与作战不利之外忧的联合冲击下,两次世界大战的头号赢家,首屈一指的超级强国终于出现了动摇!

    在大洋彼岸,西方盟国的另外一个支柱国家,英国,也面临着和美国相似的困扰。不同之处在于英国的经济社会状况更糟,接连两场战争极大地消耗了日不落帝国在此前百年间积累的财富,民众生活条件每况愈下,人们越来越觉得这是一场没有意义的战争,除了将数十万英国大兵送入军人墓园,除了让一架架造价不菲的重型轰炸机变成废铁,大不列颠在这两年的时间里没有任何值得称道的收获,反而令陆军将领和官兵们丧失了信心和尊严,而北欧帝国是否承袭第三帝国的黑暗力量并没有引起英国民众的尖锐关注——即便这些顽固不化的邪恶家伙重新执掌德国政权,重建一支足以威胁英伦的海军也够他们耗上一代人的时光了。

    进攻与防御、轰炸和被轰炸,大规模战争使得波兰人早已陷入身心极度虚乏的境地,再加上法国这个不那么靠谱的盟友国内政局动荡,盟国阵营的状况看起来比战线那头的对手更加糟糕,光看各国主流报刊的新闻和评述,这场战争似乎很快会以无果而终的方式迎来结局。基于类似的判断,德国防卫军的将领们普遍持被动等待的心态,只要东西方阵营和平结束战场,部署在东欧前线的百万德军将士就能顺利返回德国,多数人都将退出现役回归平民生活,未来的德**队将视欧洲格局削减到适当的规模,并且把主要精力放在兵器质量和兵员素质上。

    在林恩看来,同僚们的这些设想就像是一个孩童对明日生活的规划,懵懂、天真、幼稚,更为关键的是,一旦西方盟国和苏联平息战端,国际格局对北欧帝国的生存是极其不利的,重返德国要跨越的将不仅仅是波涛汹涌的北海,更是新仇旧恨的联手绞杀!

    在不具备超凡人格魅力的情况下,林恩仅仅通过语言上的沟通还愿不足以劝服握有军权的将领们,这样一来,他只好动用第7编遣战队来制造“动因”。不久之后,接连多艘从德国本土向波兰前线运送军事补给的船只在海上沉没,又有德国渔船和挪威货轮在德国北部海域目测到潜艇出没,在媒体舆论的诱导下,德**民误以为己方船只皆是被苏联攻击潜艇所击沉,紧接着又有谣言称一艘满载德**人的运兵船遇袭沉没,数百名官兵无一生还,德国政府和国防部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勉强平息了这场风波,但坏消息就像是海浪一波接着一波,波兰前线又传来德**队御寒补给匮乏而导致非战斗减员的传闻,德军部队在盟军战线受到各种歧视的状况经人为放大再次挫伤了德国民众的自尊心。在复兴党的暗中运作下,德国东部和南部相继爆发了抗议浪潮,虽然内阁和军队有意采取怀柔策略,怎奈善于煽风点火者借机扩大了德国民众与盟国驻军之间的矛盾,一系列人为冲突乃至伤亡事件激化了民众的愤怒情绪,盟国高层也终于失去了耐心,他们勒令德国在限定时间内平息事态,否则将强行解散德国政府,恢复全面军事占领——这种有失理智的威胁让相当一部分德国将领感到难以忍受。这个时候,当林恩再次进行私下游说,将领们的心态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林恩的努力意义非凡,但最终促使德国政府和军队转变战略大方向的却是外部形势的变化。在北斯堪的纳维亚,盟军的攻势依然难奈恶劣天气和强悍对手的联袂防御,但随着战斗的积累,他们还是捕获了一批效忠自由帝国的将士,其中不乏校官级别的中高级军官。尽管这些人的意志出乎意料地坚定,但严酷的审讯手段还是撬开了一部分人的嘴,加上对个人身份资料的核实,盟国掌握到了不少关于自由帝国真实情况的证据。美英高层单独商议后决定以官方名义对外公布这一发现,以此号召全世界共同抵制和扼杀这股极其危险的法西斯势力。如果是在1946年东西方阵营大打出手之前,这样的号召铁定会获得广泛支持,然而这场持续浩大的战争已经极大地改变了人们对于正义的理解,而原子弹武器所造成的惊人伤亡让许多人投鼠忌器,唯恐消灭行动会招来可怕的报复。结果,美英听到的只是一片哗然,仅有法国、波兰、荷兰、挪威这几个二战时期深受压迫的欧洲国家支持一劳永逸的武力解决,但他们已经出兵参与北方作战行动,单纯的声援或部分增兵根本无益于战局的变化。

    美英高层或许没有料到,他们的爆料反而让“北斯堪的纳维亚自由帝国”抛开了道义的负担,亦透过世界舆论的平淡反应看清了形势。特隆姆瑟发出了全球通电,宣布目前保卫自由帝国的确实是前第三帝国的武装人员,但他们为的不是索取昔日失去的领土,而是在谋求一条自由的生存之路。在帝国元首这个敏感而微妙的问题上,美英方面没有揭露,自由帝国在通电中也只字未提。即便如此,数日之内交战双方的官方言论已经足够在局部地区造成轰动——德国首当其冲,经过了短暂的集体沉默,政府、军队和民众给作出了截然不同的回应。经过紧急商议,德国新内阁发布公告,宣布前第三帝国逃往海外人员均被列入战争死亡或失踪名单,公民权已经自然消亡,所以他们的行为与德国政府无关,德国的民主政体和理念不会因此而发生改变,德国的军人和平民亦不得与他们有任何形式的接触、联系。国防部和防卫军司令部的联合公告单调刻板:德国现役军人以保卫国家和人民安全为己任,已完全摈除第三帝国时期的错误思想和追求,每一名官兵宣誓与前第三帝国脱离一切关系。

    相较而言,德国民众的反应是最为复杂和矛盾的。二战结束至此已有近三年时间,德国人再一次饱尝了失败的苦果:国家几近分裂,领土大幅缩水,尊严荡然无存。许多人在饥寒交迫中失去了亲人,许多人面对占领军的欺辱自吞泪水,许多人在动荡的局势下失望痛苦、迷茫无处。经过临时政府的过渡,普选政府和新内阁的成立好容易让人们看到安定的希望,然而民主有民主的劣势,如今的柏林与当年蛮横果决、内外通吃的柏林不可一概而论,政府的含糊态度使得盟军的撤离依然遥遥无期,前线的百万军人无奈接受盟军的驱使,民怨时起彼伏,国家处境相当尴尬。在这种错综复杂的时期出现错综复杂的局面,民众的倾向也因地域、年龄和意识产生了区别,期待帝国强权回归者有之,畏惧独裁专断、征伐无度者亦有之,但占据多数的民众所持是一种听任命运的中立——他们难以判断孰优孰劣,也无力影响历史大势,他们既期待改变又害怕因此担负的风险,而不论最终结局如何,他们都将默默接受。

    德国政府和军队明确表态与帝国势力撇清关系,复兴党征募志愿者前往北欧的行为也即遭到明令禁止,这还不算,政治对手们刨根究底,追查出这些志愿者的真正目的地正是“北斯堪的纳维亚自由帝国”,把柄在手,他们对上升势头正盛的复兴党狠狠弹劾了一把。此事性质之恶劣,联合内阁握有大权也难以包庇,但要定罪论处首先得进行调查,然而弹劾者所获人证一夜之间离奇暴毙,特别调查委员会秘密派出的调查人员也有去无回,更让人们感到惶恐的是,提出弹劾的政党首脑和骨干居然陆续在各种事故以及刺杀事件中殒命,受限于法律程序,内阁和国会均无法对复兴党作出任何惩处决定,也不能将其代表成员强行逐出国会,事情便一而再地拖着,直到冰雪消融、春风降临。

    !@#

    (全文字电子书免费下载)

第92章 死地后生

    第92章死地后生

    chūn天的雨往往一下就是好几天,古朴整洁的柏林因而变得颇为chá书mí群4∴⑧0㈥5在菩提树下大街南侧的一栋旧公寓里,一群身穿正装的男子围坐在大餐桌旁。桌面除装饰xìng的鲜huā和烛台外空无一物,空气中弥漫着极重的烟草气味,无形之中衬托着众人此刻的心情。

    “如果在两周之前重新进行选举,我们估计能够得到百分之二十甚至更多的选票,这就证明我们早先的策略是成功的。既然我们已经获得了非常不错的基础,继续争取民众支持迟早都会让我们成为政权的执掌者,何必急于求成去走一条充满危险的捷径?”

    说话的是尤伯特.劳奇,德国新内阁的jiāo通部长、复兴党最高委员会委员。在复兴党内,他是列于斯图普弗和林恩之后的第三号人物,其言行态度对党内人员有着相当大的影响力。此时的德意志复兴党就是一条经历磨难进而幸运跳过龙mén的鲤鱼,才刚刚享受到政治胜利带来的丰厚果实,要放下眼前的一切重新选择那条充满艰难险阻的道路谈何容易?生活也是相同的道理,处于贫穷状态的时候,人们往往不吝于进行冒险的尝试,一旦获得了成功,再要拿全部身家xìng命出来就得好好掂量一番了。

    劳奇说话之后,暂时没有人出声应和。复兴党领袖、内阁宣传部长斯图普弗斜的靠坐在椅子上,右手搭在桌沿,中指有节奏地轻轻叩击着桌面,似乎在纠结地盘算着什么。受到征募北欧志愿者事件影响,复兴党如今已是深陷舆论漩涡,那些人证以及调查人员的暴毙更令他们背上了“暴力集团”的恶名,不仅受到了来自政fu方面的质疑和责问,亦遭到一些民间舆论的抨击。其实损失一部分民众支持事小,一旦调查委员会拿到了确凿证件,复兴党甚至可能招致强制解散的极刑,一直以来的努力和希望突然化为乌有,那才是最要命的!

    林恩表情平静地坐在斯图普弗左边,在这样的特殊时期,若只是通过常规政治道路来获取政权,复兴党需要数年乃至更长的时间,而失去黑暗庇护的帝国势力最缺乏的就是时间。随着天气转暖,北欧即将进入一年之中最温润的时节,防御一方的海空防御和陆上jiāo战优势都将逐步减弱,元首的近卫军团即便能够熬过这艰难的几个月,损失也肯定不小,而且盟国的海上封锁对自由帝国的工业运转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军火、补给以及科研等方面的迟滞将进一步削弱它的生存能力。所以,摆在自己面前的道路无非两条:竭尽全力策应北欧帝国坚守,或放弃北欧帝国走自己的政治之路。

    不明内情或是缺乏决心之人很容易选择后一条道路,但林恩从1945年的东线战场一步步走到今天,若要放弃,希望、信念、荣誉连同自我都将一并放弃。

    一阵沉默之后,复兴党最高委员会委员、国会议员尼尔瑟.胡伯特说话了:“基尔游行让我们蹲了监狱,也让我们获得了选举的胜利,很多事情就是这样的难以琢磨,谁知道我们目前的困境在不久之后便会转化成另一场更大的胜利呢?”

    话语的说服力不仅在于逻辑思路,语气有时也很关键。作为最高委员会年龄最轻的委员,胡伯特选择了低调谦和的语调,结果“曲高和寡”,斯图普弗依然耷拉着眼皮,劳奇等最高委员也没有明显的反应。碍于林恩的特殊身份和此前具有决定意义的贡献,人们并没有将矛头直接指向他和他的策略,但眼神、表情以及语态中的埋怨之意已是非常明显。

    林恩独自冥思:第7编遣战队的猎杀战术并非长久之策,而且为了百分百的保守秘密,至今已有两名队员在行动中因为撤退失败而选择自我了结。可拉弓没有回头箭,送往北欧的志愿者不可能悉数召回,就算以牺牲替罪羊的方式来撇清关系,向政敌退让妥协只会一再失掉己方的底气,最终走向没落和衰亡。既然和平演变的路线愈发艰难,万一遭到政fu强制解散,来一场轰轰烈烈的革命如何?

    这个设想林恩在过去几天已经翻来覆去考虑多遍,将民众的情绪煽动起来不难,难的是如何改变德国防卫军的立场。只要他们继续支持政fu,即便只动用一小部分军力,也能够迅速镇压复兴党举全体之力发动的所谓革命,而仅以帝国在德国本土的军事力量,强行改变军队路线是不现实的,普天之下似乎只有元首一人具备扭转乾坤的能量,但元首活着的事实一经公布,对当前时局以及各方心态的影响是谁都无法估计的,其威力也许比十枚原子弹加起来还要狂烈。盟国内部也许会出现齐心一致、众志成城的局面,前线将士的军心士气也重获提升,宣布支持自由帝国的苏联政fu也许会因历史和道德压力改变立场,但与此同时,德国可能爆发内luàn,军队失控导致东欧战线出现致命漏dòng,苏军趁势打破战场僵局进而一句打垮盟军、以一场巨大的胜利结束欧洲战事——正因如此,哪一方都不敢冒险打开这个盒子。

    问题的症结摆在桌上,人们却拿不出有效的解决办法,林恩闭眼冥思,不多会儿,他听到有人推开mén进来,脚步声轻盈而急促,这人很快来到斯图普弗身旁低声耳语,话里隐约有“总统”、“法令”、“解散”的字眼。莫非……

    睁眼时,斯图普弗已经转向自己。为了能在第一时间掌握政坛动向,复兴党领袖专mén拨款用于政治情报活动,刚刚的报告就是这种投入的成效。

    此刻,林恩仿佛回到了基尔的搭台上,突然面临预料中的最坏情况,不得不在最短时间内决定应对办法。

    斯图普弗叹了口气,转头朝向众人:“诸位,刚刚得到消息,总统决定动用特别法令,解散内阁和国会,一个月后重新进行选举,在此期间由军队负责维持国家秩序。”

    这句话如同抛入水中的石块,瞬时dàng开圈圈涟漪,在场的复兴党要员不仅大感意外,更为悲观的情绪所笼罩。以目前的形势再次进行选举,他们还能获得8的支持率么?或者等不到再次选举就将面临悲惨结局?

    “局势对我们非常不利。”斯图普弗加重语气补充说。

    局势确实很不妙,林恩心想,总统解散内阁和国会必然是对“调查僵局”的强硬决断。这样一来,至少在重新选举的一个月时间里,复兴党将失去联合执政党的身份特权,而军队的介入对调查委员会行使职能是一种强力的保护和帮助,合法的程序甚至剥夺了复兴党遭遇不公对待而起来闹革命的借口……

    突然恶化的境况让林恩想起了一句话,“人要当一辈子懦夫,还是做个英雄,哪怕只有几分钟?”既然形势已经别无选择了,人们之前的犹豫和盘算反而失去了存在的必要。想清楚了大致思路,林恩拍案而起,用铿锵有力的语调说道:“就算我们有心向政敌投降,现在也完全没有机会了。别以为解散党派回家隐居就能安然无恙,政治斗争从来都不讲仁慈。诸位!如果不想流亡海外或者背负叛节的恶名寻求敌人收容,那就抛开心中的软弱勇敢战斗吧!”

    这番话似乎让人们提起了一些jīng神,非常关键的时刻,斯图普弗也展现出了领袖的意识,他紧随其后说道:“在我们每做一个决定之前,谁也料不到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既然现在我们已经走到了这一步,懊恼无济于事,干脆放手一搏,相信命运之神会再度眷顾我们!”

    “至少这一次,我们的领袖能够展现无与伦比的讲演才华,让那些蹩脚的家伙好好看看我们的实力!”倾向于强硬立场的尼尔瑟.胡伯特这句话着实带动了气氛,委员们即便没有lù出笑容,神情也略微轻松了一些。

    这时候,一位委员不合时宜地问:“可如果总统借助军队的力量强行解散我们怎么办?”

    气氛再度凝结,房间里的眼睛齐刷刷望向两位领袖,尤其是屡次主导大战略的年轻副领袖。

    这是个一针见血的问题,林恩很认真地考虑了几分钟:“那我们就只能假装妥协以换取平等战斗的资格了!”

    至于这“假装妥协”,林恩在委员们面前简单解释了思路——等到总统正式宣布解散内阁和国会,即由党派领袖斯图普弗去觐见总统,解释之前征募志愿者前往北欧只是单纯受到了利益驱使,对调查人员和人证的刺杀则是自由帝国单方面的部署,与复兴党没有任何关系。复兴党已经中止了征募行动,并愿意jiāo出之前所获款项用于抚恤死者家属,甚至可以答应配合“揭lù”自由帝国yīn谋、缉捕刺杀事件的真正凶手,但一切只是为了麻痹对手、拖延时间。

    ……

第93章 帝国的反击

    第93章帝国的反击

    暖chūn到来之时,欧洲已在寒冬笼罩下度过了一年之中气候条件最恶劣的光yīn,东欧战线连续四个月处于异常沉闷的状态,盟军无力进攻,相对更擅长冬季作战的苏军似乎也在修生养息,但这种平静背后是汹涌的暗流。盟国扶持了新德国政权和防卫军的成立,驱使百万德军为己所用,而苏联人虽然不放心让战俘身份转换的德国志愿兵继续在东欧作战,却没让这数量庞大的青壮力闲着。一个冬天过去了,之前被盟国炸得七零八落的jiāo通设施和城镇工厂以惊人的效率得到修缮,而作为秘密条约的履行条款,十余万人经由海陆通道送达北斯堪的纳维亚,这些经历过二战淘炼的战士拿起武器稍加整编训练就是一支相当犀利的陆战力量!

    北国封冻初解,外界观望的焦点在于盟军的新一轮进攻行动是否能取得突破,然而出乎绝大多数人的意料,强悍的自由帝国居然在南线抢先发动进攻。仅仅四天时间,jīng锐的山地装甲师就势如破竹地攻克了盟军两条战线,迅速夺回了诺尔兰郡南部的两个自治市,让挪威、美国、英国和法国的十万官兵丢盔弃甲、一路败逃。与此同时,帝国方面以海军轰炸机携带无线电遥控炸弹突袭了航行于挪威海北部的盟**舰,于4月17日一举击沉了拥有近乎战列舰体形、造价高达7400万美元的美国重巡洋舰“关岛”号,消息一出世人皆惊。

    就在“关岛”号沉没的前一天,德国总统霍夫-赫尔斯滕以内阁无力应付时局为由动用特别法令,宣布解散内阁并重新举行选举,部署在国内的防卫军部队提高警戒等级并负责维持各邦州和主要城市的治安秩序。从德国民众的反应来看,只有极少数人对“人民政治家”的决定持反对意见,各邦州都未出现抗议示威或动luàn局面。就在人们揣测总统和军队高层将对德意志复兴党及其联盟势力展开铁腕清理之时,总统府在特别发令颁布后仅仅18个小时就公布了一项重要通告:查明德意志复兴党征募前往北欧的志愿者确有一部分加入了自由帝**队,因而暂停德意志复兴党的一切公开活动,大区及以上级别的主要成员将接受进一步调查,调查期间不得擅自离开本地,须随时接受特别调查委员会的传唤。

    在许多常人看来,这项通告对于德意志复兴党而言是一次极其沉重的打击,甚至有可能让这个此前发展势头良好的党派遭致灭顶之灾,但那些政治嗅觉敏锐的行家以及知晓内部的一小部分人知道,这个通告其实挽救了复兴党岌岌可危的命运,若是再迟一两天时间,军队就将以武力对遍布全国的复兴党组织和骨干人员实施抓捕控制,总统亦将以特别法令授予的权力强制解散该党派。

    在生死攸关的时刻押注成功,复兴党首脑们对林恩的策略也就有了执行下去的信心。首脑们心里有了谱,各总区和大区也就顺从地接受了调查委员会专员的入驻以及调查工作的开展,并陆续向调查委员会上缴了总数高达两百多万马克的“志愿者佣金”。按照总统的要求,德国防卫军派出了军事监督员全程参与调查,而驻扎在各地的防卫军部队也相应调整了部署,以便随时应付复兴党方面可能发生的“突发情况”。时间一天天过着,调查人员陆续收集了大量的物证,即便没有人证也已经具备了充足的证明力,复兴党人并没有任何过jī举动,以至于他们看起来就像是一群曾经误入歧途但已决意洗心革面、弃暗投明的làng子。

    在北欧,自由帝国的反击可不是虚张声势的幌子。向南,战力超群的山地装甲兵深入挪威的北特伦德拉格郡,一个又一个自治市和城镇港口升起了自由帝国的黑sè旗帜,兵员规模占优的盟军部队继续败退;向东,帝**不宣而战,沿铁路线攻入名义上保持中立但已经对盟国开放了军事通行权的瑞典,他们的目的非常明确,那就是盛产铁矿砂的拉普兰,潜伏在瑞典的间谍以及武装人员四起相应,有效阻挠了瑞典军队自行破坏铁路和矿产设施的企图;向西,帝国的jīng锐作战分队令登陆西沃格岛和奥斯特法岛的盟军部队处处挨打、苦不堪言。即便是盟军所向披靡的战略轰炸,也仍因为帝国方面投入碟形飞行器、喷气式截击机、空空和地空制导武器的强效阻击以及巧妙的地面伪装yòu导措施而难以取得以往的效果,看似一边倒的北欧战局正进入到非常微妙的阶段。

    为了从战略上扭转盟国投入重兵猛攻北欧的局面,自由帝国祭出杀手锏,二战之后受到苏联拘押囚禁的陆军元帅冯.克莱斯特宣布担任“北斯堪的纳维亚自由帝国”国防部长,并接连以国防部长和个人名义发出通电,号召全世界受占领和压迫的人起来反抗以美英为首的军事盟国,号召追求自由、捍卫信仰的人加入保卫自由帝国的行列。尽管这些通电字面上并没有明确指向德**民,但作为才华横溢的装甲指挥官、刚正不阿的职业军人,冯.克莱斯特在德**民心目中拥有很高的地位,他的复出本身就是一种强烈的暗示。这样一来,德国国内的舆论形势有如狂风来袭,人们sī下的各种论调足以让军政高层乃至盟国首脑们感到不安。很快的,德国防卫军司令部在军队内部进行了一系列人事调动,但凡当年追随冯.克莱斯特超过一定时期或有不当言论的将领和参谋官都被调回柏林,名义上负责防卫军预备部队的整训工作,实际上是与外界隔绝并严加看管。结果越是如此,各种流言蜚语在基层部队越有立足之地,一些有关某某部队即将发生哗变、某某军官带着士兵擅离职守辗转逃往北欧的谣传也在悄然散播,这迫使德国防卫军司令部组织了专mén的调查队伍,并且频频在军队内部发布辟谣公告。

    狂风吹来乌云,雷电召唤暴雨。沉寂多日的林恩可不把注意力放在应付特别调查委员会的调查上,而帝国高层的决策又与他的设想不谋而合,于是在冯.克莱斯特通电后不久,一群不知死活的暴民登上德国北部的希登塞岛,占领渔村、控制渔船、架设电台,对外宣布该岛已经脱离德国政fǔ管辖加入自由帝国,任何针对该岛的军事行动都将视为对自由帝国的战争。在德国政fǔ采取封锁手段之前,这一消息便通过媒体接力传遍德国各地,靠近奥地利边境的巴伐利亚村镇基姆紧随其后也宣布脱离德国政fǔ加入自由帝国。尽管从罗森海姆赶去的数十名军警当晚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平息了基姆叛luàn,但在希登塞岛,事态的发展却让总统和防卫军将领们焦头烂额。由于暴luàn者沿岸构筑了防御工事并投入迫击炮,乘坐普通船只的陆军人员未能登岛便被驱退,而等到海军从罗斯托克调来一艘扫雷舰,舰上官兵在抵达希登塞岛居然就地反戈,令人咋舌的局面一直持续到美英派出军舰干预,而当数以百计的陆战队员气势汹汹地登上这个毗邻吕根岛的bō罗的海小岛屿时,宣称独立的暴民已经闹腾了近70个小时,用电台向外界发送了两百多条电码,并且得到了自由帝国的积极回应。在被盟军陆战队员逮捕之前,这些“暴民”引用腓特烈大帝的名言加以修改后发出了最后一则通电:即使遇到狂风暴雨,随时有送命的危险,我们仍要想得、活得、死得像个日耳曼人的样子——这就是我们,不朽的日耳曼!

    希登塞岛安静了,换来的是德意志的举国沸腾。在勇者的感召与舆论的引导下,大量不明就里的德国民众觉得是总统和军队高层的软弱策略导致德国人现阶段存活在一种没有民族尊严和独立xìng的状态,他们强烈要求德国政fǔ将盟军在希登塞岛事件中抓捕的德国人索要回来,即便审判,也必须由德国的法庭公开进行。

    发生在德国的暴luàn事件理应由德国政fǔ自行处理,在内阁和国会遭到解散的情况下,总统霍夫-赫尔斯滕派出sī人特使与盟国方面进行jiāo涉,试图让盟军将扣押的无辜岛民和暴luàn者一并移jiāo德国处理,然而盟国方面执意要以联合法庭的形式进行审判处理,jiāo涉无望,霍夫-赫尔斯滕只能硬着头皮接受这一安排,结果引发了民众更加强烈的抗议。在仍旧保有军队支持的情况下,霍夫-赫尔斯滕尚能控制住国内的局势不致于出现大规模暴luàn,但军队无法扭转舆论,民心如同时光,悄然之间就从指缝中溜走了,更要命的是,时光去而不复返,民心却会倒向更加明智、更能够掌握时机并cào控舆论的竞争对手。正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埋下一颗火星引燃一片大火,时运如此,复兴党人很快就会发现,角逐国会的既定目标完全可以定再更高一些……

    !@#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2189/ 第一时间欣赏帝国苍穹最新章节! 作者:天空之承所写的《帝国苍穹》为转载作品,帝国苍穹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帝国苍穹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帝国苍穹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帝国苍穹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帝国苍穹介绍:
作为一个二战迷,你也许仰慕德军的职业素质,羡慕美军的雄厚物力,敬佩苏军的顽强斗志。若能亲身体验德军战争初期的军事辉煌,或在战争后期化身盟军小兵过把刺激的二战瘾当然很爽,可如果魂穿到战争末期德军“北欧”师的一名志愿兵身上……
很不幸,刚刚大学毕业的林恩就是这样一个倒霉蛋。一出场就要为生存而战,在绝地血战中锻造磨砺,逐渐从菜鸟成长为精英,然而无论他如何努力,也无法改变这历史的大势。撤退,撤退,一路退向柏林。这样的日子还有什么奔头?
直到有一天,他误打误撞地看到了涂着铁十字徽标的碟状飞行物,又作为“吸血鬼”夜战突击队的一员在首都沦陷前保护元首撤离,最终抵达隐瞒了所有世人的秘密基地,一连串藏于历史背后的谜团才真正让他大开眼界……
这是帝国末日的狂想,也是一名平凡青年的传奇史,痴情种子邂逅跨越时空的伟大爱情。众位看官,没准哪一天您的穿越之梦也会成真,提前预习一下,绝对有益无害^_^帝国苍穹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帝国苍穹,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帝国苍穹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