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其他小说大明天启录TXT下载大明天启录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大明天启录全文阅读

作者:老牤牛     大明天启录txt下载     大明天启录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一百二十一章 西域风云(二)

    得到了袁崇焕的情报以后,卢象升又向孙传庭部发出消息,让他也带兵前来协助,毕竟将要面临的敌人太多,而且还要防止俄罗斯哥萨克骑兵的袭击。孙传庭就一边向京城报信,一边让曹文诏率兵三万前来助战,而同时也得到消息的毛文龙则是和朱由检商量,他们带着三千山地步骑营士兵和三千匹备用载物资,顺着东萨彦岭向西方向移动,一路之上只要碰到俄罗斯哥萨克之类的商人、骑兵就干掉,一路杀了过去。

    当曹文诏带着三万人马来到以后,孙传庭就放下心来,准备和这些联军放手一搏。孙传庭让曹文诏在新建的定西城驻守,定西城就在阿亚古兹河边,就是上一次击败准格尔联军的那个地方,维护这一带的稳定,并负责在后方筹集军事物资。刘芳亮和田见秀带兵三万从新建的安西城也就是后世的阿拉木图,巴尔喀什湖以南的天山北路向西开进,一旦和洪承畴会和以后彻底切断联军的后路。他自己就带领其余的七万大军向西进入丘陵地带,准备利用运动战拖垮联军,最后在联军疲惫、后勤补给匮乏时,全歼这股联军,夺取这一带辽阔的土地。

    孙传庭的部下有袁崇第、和鄂尔勒克、图鲁拜琥、哈拉巴哈、巴图尔,他让和鄂尔勒克等四人各帅一万骑兵主要以游动作战为主,不许打死拼的作战,骚扰疲惫对方,有机会就把一部分敌人引入预定的战场,让自己的步骑兵以火器大量杀伤敌人。

    这些联军也不是铁板一块,除了统一的战争目的以外,各自都有自己的小算盘,作战意志并不是一样坚定,而且三十万人的大军也不可能一下子铺天盖地的压下来,这就给了孙传庭各个击破的机会。最先被明军盯上的是吉尔吉斯人部落,近三万人的人马被和鄂尔勒克的一万人马吸引。和鄂尔勒克的一万人并没有装备击发枪,他们使用的还是冷兵器,因为朱有孝再怎么加大击发枪的产量,在目前的条件下也没有办生产出足量的枪支,不过他们倒是换了一水的雪枫刀,这种刀的生产还是比较简单的,尤其是有了水压机之后,生产雪枫刀还是比较快的,批量可以生产出来,再给他们配上臂弩,在骑兵的交锋中还是绝对可以占有优势的。吉尔吉斯人三万人马跟着和鄂尔勒克的一万人在丘陵里面转了三天以后,就感到有些吃不消,因为他们是被动的追击,而和鄂尔勒克是有准备的游击,当他们终于被引诱到一处比较开阔的小山间盆地的时候,和鄂尔勒克终于摆出了与其决战的架势。

    被调戏了三天的吉尔吉斯人早就恼羞成怒,看到明军终于敢正面对战了,马上整理好队形,三万骑兵就顺着盆地口杀了进来。早就安置好了的明军一百多门小迫击炮在吉尔吉斯人进入射程以后开始发射,不到五轮吉尔吉斯人就乱了队形,前部就开始后退。和鄂尔勒克一声大喝,率队出击,前部已经溃败的吉尔吉斯人马上向后逃窜,冲垮了后面的阵形,对于已经乱了阵脚的吉尔吉斯人,和鄂尔勒克部杀得极为畅快。后面的退路已经被乱石堵住,前面的溃兵又冲散了后面的队形,吉尔吉斯人失去了作战的勇气,开始变得乱窜起来,最终被和鄂尔勒克全歼在这个小盆地里面,和鄂尔勒克的骑兵损失不到二百人。

    图鲁拜琥率领的一万骑兵则是遇到了乌兹别克的一个五万人部落士兵,很不幸的是这个乌兹别克人部落的头领非常狡猾,他并没有被图鲁拜琥的意图迷惑,而是派出一部分骑兵不远不近的跟着,就像牛皮糖一样,既不让图鲁拜琥甩掉,也不让图鲁拜琥吃掉,并且还派出侦探四处寻找图鲁拜琥的破绽,反倒把图鲁拜琥折磨的快要疯狂了。

    这人一旦被激怒了就会失去理智,本来图鲁拜琥就是被明军俘虏的,这次他是下决心要打一个翻身仗,去一去晦气,但是被乌兹别克人这么一折腾火气就大了起来,就打算和乌兹别克人决战一次,不过这家伙虽然勇武,也不是没有智谋,要不然也不会被称为“大国师”,既然乌兹别克人想反骚扰,他爽当就找到一个比较有力的地形安营扎寨,静等乌兹别克人来攻,有派人通知哈拉巴哈准备配合,全歼这股牛皮糖。

    乌兹别克人正玩在兴头上,突然间发现明军安静下来不动了,这是什么情况?谨慎的派人在周围侦查了两天,才发现明军准备要和他们决战。发现明军意图的乌兹别克人大喜过望,立刻就把五万人马迅速调动过来,打算全歼这拨明军。其实这些乌兹别克人做梦也没有想到,就在他们侦察这两天,小帖木儿的骑兵已经悄悄的绕到了他们后面,而且图鲁拜琥的军队也是连夜前出二十里,埋伏在他们的必经之路上,近五里路上安排了两拨二百门小迫击炮阵地,图鲁拜琥把哈拉巴哈派来的火炮也全部用上了。

    乌兹别克人的进军还是比较谨慎的,先是一万人马做先锋,中间间隔四里,随后才是四万主力部队。图鲁拜琥也是随机应变,让部队把包围圈稍微向后撤出了四、五里,等到乌兹别克人的主力部队进入预设阵地开炮以后,在先锋部队犹豫进退的时候,率领八千骑兵杀了出来。后面炮响,前面又有大军杀了出来,这部前锋人马就以为有重兵埋伏,不等图鲁拜琥的骑兵赶到近前,就后队变前队,马上向后退去,图鲁拜琥就领兵追杀上去。

    被紧紧追赶的乌兹别克人前锋部队看见大部队时,才彻底慌了神,只见四万人的大军被小迫击炮炸得七零八落,整个大队人马惊慌失措,这就更加令他们失去了信心,他们的加入让已经混乱不堪的大队更加混乱,最后导致了整个队伍的溃败,除了被炸死的一些人,其实更多的是自相践踏而死。图鲁拜琥的凶残屠杀,哈拉巴哈从后面的包围,让五万乌兹别克人死伤惨重,最后能够逃出去的士兵不足一万人。

    最为奇葩的是巴尔图率领的一万骑兵,这家伙绝对是个奇才,不然的话他也不会为以后的准格尔部落打下汗国的雏形。因为准葛尔部落在和孙传庭的战役中没有收到太大的损失,所以巴尔图的这一万骑兵都是他从部落里面挑出来的精锐,再加上经过孙传庭这几个月的正规训练,他们的战斗力可不是一般的部队可以相比的,如果硬是对拼厮杀,恐怕和鄂尔勒克加上图鲁拜琥两万人恐怕也占不到便宜,因此他这次的出击彻底让哈萨克联军感到了心寒。

第一百二十二章 西域风云(三)

    巴图尔率领他的一万骑兵却是装扮成哈萨克人的骑兵样子,因为他们打仗已经很多年了,准葛尔部落始终占着上风,所以巴图尔也是有恃无恐,再加上他的士兵里有不少人都会说哈萨克话,故此装起来也是非常的像,他们神不知鬼不觉的就混入了哈萨克联军的队伍里,然后就找机会伺机寻找袭击的机会,呆了大概有十几天左右,终于让他们逮到了一个机会。

    这一天晚上,哈萨克联军的首领召集各部族头领们开会,商议将要大举进攻的事情,开完会以后他们又是大摆宴席,一个个喝的醉醺醺的。巴图尔立刻把士兵分成五队,在夜半时分开始在大营里四处放火,然后就袭击附近的营帐,一时之间哈萨克联营火光四起、人马大乱,兵见不着将,将找不到兵,整个大营就像一锅粥,部落大首领见状只好引兵后撤,巴图尔就在后面追杀,将近天明的时候,巴图尔怕被包围,这才停止了追杀,最终这个十万人的大营伤亡近五万,除去逃散的士兵,能够回到大营的不足三万,这个部落的命运只能是灭亡。

    接二连三的打击,让哈萨克联军惊慌失措,再也不敢分散,只好收缩兵力,准备寻机与明军主力决战。孙传庭已经达到了目的,现在联军数量已不足二十万,基本上集中到了方圆二十几里的范围之内,要想一下子聚歼不太现实,反正已经有洪承畴和刘芳亮他们在包抄后路,不用急着反攻,等到对方后勤补给告急,自然会撤退,到那时再追歼要比现在强攻好得多,于是双方开始对峙,开始拼后勤补给。

    刘芳亮和田见秀二人带兵三万,从巴尔喀什湖南侧的天山北侧,一路向西直插过去,目标就是哈萨克汗国的首都突厥斯坦城,因为大部分男性都被征去,余下的以老幼居多,除了路途不太好走,别的都不是什么大事,因为中间要翻过两座山脉,还有一个小盆地,在盆地遇到了一些抵抗,刘芳亮二话不说,凡是敢于抵抗的全部格杀勿论。

    再说洪承畴带领五万大军,从图尔尕特山口进入天山深处,通过山口以后就是一条狭长的费尔干纳盆地,遇到的第一个城镇就是安集延,要按照洪承畴的办法还是和在叶尔羌汗国一样,把男人杀光,只留下年轻的女人,好在他在进城以后并没有遭到太多的抵抗,反而有不少商人组成的商团前来慰军,这让洪承畴赶到纳闷。原来这里是古丝绸之路上的一个商品集散地,住着西方、东方各地的不少商人,甚至还有不少汉人在这里经商居住,商人们以求财为目的,不愿这里发生战乱,故此在这里并没有太多的抵抗者,洪承畴只好收下了杀戳之心,打算收服这一带的民心。

    要说想睡就有人送枕头,这句话还真就有一定的道理,当地的商团打听到洪承畴是大明的进士出身,就有好事者给他讲述了当地的风土人情,参观了当地的一些名胜景观。洪承畴这家伙也是进士出身啊,对于许多历史典故还是知道的非常多,当他看到这里的古迹里有帖木儿汗的图像时,就想起了这里的汗王曾经臣服过大明,还向大明进过贡,接着就想起了卢象升部收服的小帖木儿汗来,他们是不是一家人呢?

    洪承畴起了这个心思,就决定好好看看,就在这个城镇里询问起来,这一打听还真对了,还真是一家子,于是洪承畴就派出一支千人的骑兵队伍越过天山,前去联系卢象升。卢象升接到洪承畴的消息时,哈拉巴哈刚刚击败吉尔吉斯人,于是卢象升马上让哈拉巴哈随着洪承畴的人带着族谱和一万骑兵赶向安集延,接受洪承畴的任务。

    洪承畴也没有过多的废话,只是指着安集延城说:“我需要这里稳定下来,皇上不想看到这一带有信仰***教的蒙古族人,我将向皇上请求册封你为安集延汗,希望你能够明白皇上的意思。”

    洪承畴说的非常简单,这里是原来蒙古族人的领地,你就是合法的继承人,希望你能够收服这一带的人心。哈拉巴哈神色严肃的说道:“谢谢将军的信任,哈拉巴哈就是皇上忠实的臣子,绝不会辜负皇上的期望,也不会让将军失望,一定会让大明有一个稳定的边陲,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洪承畴说:“这里的商业气氛非常浓厚,商人们多是重利轻义,希望你能够充分利用。另外我很快就会带领大军西行,这里的一切就交给你了,你可以向袁崇焕大人要求移民,把你的族人迁移过来一半,可能事情就会好的多,希望你能办好。”

    哈拉巴哈道:“谢谢将军提醒,哈拉巴哈一定会按照将军的建议办事。”

    在后来哈拉巴哈还真就从伊犁河畔迁徙过来了近十万族人,朱有孝也把哲布尊丹巴活佛和武当派的道人以及儒学大师黄道周派到这里,并在安集延大建学校,传授中华文明,儒、释、道三教在这里得到发扬光大,渐渐的驱逐了***教的势力,使得安集延成为了将来的中亚文化中心,这是后话。

    安排好了后路,洪承畴开始带兵继续西进,顺着狭窄的山间平原到达了锡尔河边,在这里兵分两路,一部分由李鸿基带李过等二万人奔向撒马儿罕,那里是古丝绸之路的交通枢纽,通往古印度、伊朗和中国,曾经的帖木儿大帝在这里建设了无数的建筑,后来他的子孙也是从这里开往印度,建立了莫卧儿帝国。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地方,作为洪承畴是绝对不会放弃的,他知道李鸿基这个人的能力,所以才让他带兵前往,把这里建成大明的前进基地。

    安排好李鸿基前往撒马儿罕,洪承畴则带领郝永忠、刘宗敏和三万人马顺着锡尔河奔向突厥斯坦城,在哪里他将与刘芳亮、田见秀部会和,共同拿下这所哈萨克人的都城,彻底击败哈萨克人。

    突厥斯坦城是哈萨克人南部城市。位于锡尔河下游右岸平原。中亚最具价值的古城。曾为中亚的手工业和通商中心。建有轧棉、建筑材料和饲料厂等。有古代陵墓等古迹。突厥斯坦是哈萨克汗国的首都所在地,市内有许多古迹建筑。现在这里做大汗的是成吉思汗的长子术赤系的后人苏丹克烈汗的后裔叶斯穆汗,他本人比较平庸,并没有做出过太大的事迹,但是他的父亲塔武凯勒汗却是一位了不起的汗王,就是他在位期间东征西讨,打下了广阔的领地,征服了四周的族群,还和叶尔羌汗国联合,打败了准葛尔部落,使其衰弱了几十年。

    洪承畴和刘芳亮几乎是同时到达突厥斯坦城的,两支部队从东面和南面包围了这个都城。叶斯穆汗怎么也没有想到本来是自己攻击明军去了,明军却来包围了自己的都城,而且来的还是大量的军队,自己的军队都派出去了,这都城都快成了空城了,只好一方面加紧布防,一方面通知大军赶快来救援,至于等到等不到援兵,他自己心里根本没有底。

    洪承畴很快就帮叶斯穆汗解决了这个问题,大军围住突厥斯坦城的第二天,明军的迫击炮就围绕着城墙东边和南边开始轰炸,城里也有火炮,但是那种火炮相对于明军的迫击炮来说,根本就是受虐,主要是射程不够,明军也不冒着炮火攻城,就把迫击炮排起来,看到火炮发射,就冲着火炮发射的位置猛轰,直到把这一块城墙炸塌,上百门迫击炮对着一个地方猛炸,这里又不是石头城墙,肯定受不了。

    三天以后,城墙已被炸得七零八落,火炮损失殆尽,不等洪承畴发动攻城,叶斯穆汗就派出了使者求和,洪承畴通过安集延的事情也不是那么嗜杀了,告诉使者,求和是不可能的,我们要的是投降,否则攻破城之后就是屠城,无奈的叶斯穆汗只好投降,并且写下一封要求进攻明军的军队投降的信件,让洪承畴自己派人送去。

    得到都城被攻破消息的哈萨克联军,早就乱了军心,除了一部分怀有野心的部落首领领着部下向哈萨克西部的小玉兹逃跑以外,大部分的约十五万士兵向明军投降,西域的烽烟终于熄灭,大明又开始了在西域的大建设,准备接下来应对更强的敌人。

第一百二十四章 西域风云(五)

    当毛文龙他们走到东萨彦岭尽头,到达了叶塞尼河河边的时候,遇到了一个小村庄,在这里正发生着一场血腥的事件。一只五百多人的哥萨克匪徒正在洗劫这个小村庄,小村庄里只有不到二百多人,男人和老人几乎全部被杀死,六七十名女人被他们蹂躏,哭喊声、叫骂声和哥萨克人肆意的笑声交织在一起,带队的向导看得两目赤红,转回头望向了毛文龙。

    毛文龙看了看向导,明白了他的意思,直接抽出马刀一挥,三千山地步骑营士兵就冲了上去。正在肆意寻欢的哥萨克匪徒见到居然有人赶来干涉他们的好事,马上丢掉身下的土著女人,骑上战马整队迎击,在他们看来这些人无非就是当地的土著青壮,根本就是一群乌合之众,一定会不堪一击。

    毛文龙也是为了震慑这些哥萨克匪徒,也是为了在当地居民中树立大明军队天下无敌的印象,也不让士兵开枪、开炮,直接就进行骑兵战最残酷的对冲搏杀,他自信自己的部下肯定能够全歼这些匪徒,就算伤亡大一点,也要打出大明的威风。

    拿破仑曾经说过,一个哥萨克骑兵可以战胜两个法国骑兵,两个哥萨克骑兵可以战胜三个法国骑兵,50个哥萨克骑兵只能和50个法国骑兵作战,100个法国骑兵却可以战胜150个哥萨克骑兵,甚至更多。这一点既形容了哥萨克骑兵的凶悍,也说明了他们缺乏团体作战的精神。当然了,这些话毛文龙是不会听说过,但是他却知道朱有孝的练兵手册里讲的,要以小团队的作战方式,保持对敌人的人数优势,尽量减少士兵的伤亡,取得最大的战果。

    对面冲锋过来的是每行八人八骑的小团队阵形,毛文龙没有见过这种阵型,也不知道到底有多大威力,不管这种小阵威力多大,还是按老办法射杀、劈杀,结果除了射中眼部和咽喉的立即死亡,其余的却被胸甲、面甲挡住了,没有造成太大伤害,在接下来的劈杀中,出现了意外情况,因为顿河马和哥萨克骑兵都比较高大,力气也大,明军吃了大亏,不少明军被震下马来,还有一些士兵胳膊脱臼。好在明军装备的雪枫刀太好了,明军士兵在招架的过程中把好多哥萨克匪兵的青铜刀格断了,除非是军官的刀比较好。再加上明军有数量的优势,在接下来的第三、四轮的碰撞中,哥萨克匪兵就死伤惨重了。前面冲杀过后按照一般情况就要进行第二次整队对杀,但是因为明军的数量上占有巨大优势,再加上好多哥萨克骑兵失去了武器,明军就直接圈马回来围杀这些哥萨克残兵,在这个比例悬殊的围杀中,哥萨克匪兵就彻底陷入了绝境,小团队配合作战本来就是明军的优势,再加上人多势众,这五百哥萨克匪兵很快就被歼灭干净。

    这场小规模的战斗结束的很快,哥萨克匪兵被杀干净,明军伤亡二百多人,大多数都是轻伤,比如胳膊脱臼、被砍断的青铜刀刺伤等,重伤死亡的不到五十人。这也让毛文龙心疼的了不得,他还没有遭受过这种比例的伤亡,尤其是在人数占据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好在明军都带着随队军医,那些简单的外伤并不会造成什么后遗症,这也是朱有孝大力开展中医外科的结果,每一支部队都配备一定数量的中医外科医生,战场随时救治伤兵,尽量减少死亡。

    毛文龙行疼的了不得,但是随队的土著居民确实惊讶的了不得,他们清楚的知道,只要有二、三十个色灯光的哥萨克匪兵,一个四、五百人的小村庄或者小部落就得逃跑,根本就抵挡不住,要是这五百哥萨克匪徒进入这一带,整个附近的部落小村恐怕都得被糟蹋干净,而毛文龙的部下却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将这些匪徒全部杀净,可想而知,毛文龙的部下战斗力有多么的可怕,亏得现在已经和他们交上了朋友。

    这里的地形不是太好,但是位置非常重要,附近的人口也比较多,按照朱有孝的要求,这里就需要建立一个城堡。于是毛文龙就决定在这里驻扎下来,安下营盘,反正这个小村庄已经被哥萨克匪兵基本上已经摧毁,毛文龙就在这个小村庄的地址上开始修建城堡,倭国人的俘虏肯近期定派不到这里了,毛文龙只好自己动手。

    附近的土著居民确实不少,而且俄罗斯哥萨克匪兵也是不时过来抢劫,毛文龙除了修建城堡以外,还派出部队协助附近部落和小村庄打击这些匪徒,还包括那些武装商人。害怕被抢劫的居民们对毛文龙非常感激,就不断的向城堡一带迁徙,以期获得保护,这里逐渐就具有了小城镇的雏形。毛文龙就在附近开辟了一个市场,又让人送信给孙传庭,希望他能够送过来大量的生活用品,用来交换这里的各种土特产,并向朱有孝请示这个城堡的命名,朱有孝为了鼓励毛文龙这种进取精神,直接就把这座城堡命名为毛堡,并且还给毛文龙送来了大量的新式武器,包括改良后的新式步枪、迫击炮、步兵炮,还有大量的生活必需品,让他大力安顿附近的居民,保护好他们的安全,另外告诉他必须准备好过冬的物资,这里的冬天太冷了,就按照后世北方地区过冬是采用的取暖方式简单的画了一个草图,让附近的居民也想法实施。

    毛文龙很好的执行了朱有孝的命令,采用了保暖效果非常好的建筑方式,建设了一个军营。这种建筑其实就是在背面建筑厚实的可以挡风御寒的砖墙,前面的窗户上装上两层厚厚的玻璃,即暖和又明亮,让当地人羡慕不已,然后这种建筑方式就在附近开始推广,当然了,大明的其他商品也开始在附近一带得到了大力的推广,居民们的生活方式也逐渐向大明靠近,毛文龙就很好的稳定住了附近的形式。

    西伯利亚的冬天来的非常早,就在毛文龙刚刚建好军营的时候,天气已经开始变冷了,附近的哥萨克匪徒也缩回了他们的城堡。为了来年的安全考虑,趁着他们的退缩时间,毛文龙就带着山地步骑营士兵训练附近愿意参加培训的居民,而且把淘汰下来的击发枪卖给他们,换取他们参加修建城堡,争取在明年开春的时候,把毛堡的基础城墙建设起来,否则如果来了大批的哥萨克匪徒,没有坚固的城堡就会造成很大的损失,包括附近的居民,在危险的时候,都可以进入城堡避难,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多数人面对危险时的第一选择是找到安全的躲避地方,其次才是反抗,因此就有不少的当地居民参加了城堡的修建,所以在严冬到来之前,毛堡就初具雏形。接下来就是参加毛文龙的军事训练,这些当地居民也是被哥萨克欺负怕了,参加训练的积极性很高,谁不愿意更好的保护自己的生命呢。这样一来,毛文龙就又得到了一大批具有良好身体素质的民兵武装,就是这些武装民兵在后来帮了毛文龙不少大忙。

第一百二十三章 西域风云(四)

    收复了叶斯穆汗,就占据了大半个西域,按照朱有孝的意图,大明的势力范围拓展到乌拉尔山脉就可以了,以西的小玉兹算是和欧洲之间的缓冲区,今后不但要大力发展西域的经济和人口,还要武装和扶持小玉兹,使其能够成为西侧的屏蔽。南面大明的势力范围已经同莫卧儿帝国和波斯接壤,为了不和他们发生战争和冲突,朱有孝就让小帖木儿汗带领族人全部迁徙到了费尔干纳盆地一带,并且一直扩展到乌兹别克人居住的地域,在哪里建立了省一级的的行政组织,然后就是市、县、乡一系列政权组织,小帖木儿汗就是那里的**,区域包括现代的中亚的四个国家,让小帖木儿汗凭着一点血缘关系维持着那里的稳定,对此小帖木儿汗非常尽心的干好朱有孝交代的任务,依靠儒、释、道建立的一系列学校,尤其是黄道周的儒学大师并且是改良后的儒学,逐渐使得这一带的人们接受了大明的同化。朱有孝为了更加有效的加强对西域地区的统治,还把大部分的老兵以建设兵团的形式复员到当地,就跟后世的建设兵团的性质类似,让他们和当地女子结婚,一下子就为这里增加了近十万的汉人,如果加上以后他们可以娶到二、三个老婆,二十年后这里将增加到六七十万汉人,大概能占到百分之三十的人口比例,为此朱有孝给了他们非常优厚的福利政策,不用交地租,永远免农业税。

    只保留了不到五万人的精锐士兵,这些士兵都是纯火器部队,击发枪和迫击炮是他们的主要武器,并且随着大明工业的不断发展,他们的武器优先配备。现在朱有孝的兵器工厂已经发展到了近现代的程度,水压机、各种车床的应用已经在兵器厂全面使用,再有就是蒸汽机作为原始动力,极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大明中央银行开始发行纸币,节省出来大量的铜金属,这就可以制造带有铜质金属弹壳的子弹,子弹是锥形的铁心包铅,可以保证射击时膛内的压力。金属冶炼的进步,使得枪管的质量也得到了保证。毕懋康、孙元化二人通力合作,制造出了近似的毛瑟步枪,刻画出了膛线,加上了准星和刻度表,射程在六十丈之内基本上可以穿透一般铁制披甲。

    火炮的制作进步更快,除了迫击炮的的射程更远,而且定量药包的使用使得射击的准确性更为可靠。另外还制造出了步兵炮,使用的是弹壳式炮弹,方便运输和攻坚,射程在五里左右,里面装填的是雷鸣天制造的**,可以炸开一般的石头城墙。

    更让朱有孝高兴的是轮胎,宋应星的弟子们经过无数次试验,耗费了天量的材料,终于制作出了符合朱有孝要求的车胎,并且是内胎,至于外带很简单,无论是西北还是东北,只要是有牧场的地方都有牛皮、马匹,甚至因为朱有孝大力发展肉类饲养,还有大量的猪皮,把这些东西加工一下就可以做成简单的车轮外带,为了保证耐用性,外面在绕上一圈铁丝。最为麻烦的内胎接口问题对于朱有孝来说反倒是最简单的,历史上朱由校是个心灵手巧的木匠,那木匠不是需要胶粘木头吗?那就是用这种胶来粘吧。这种胶叫做鳔,是用鱼皮加水熬出来的,在中国古时候粘东西都是用它,不但可以用来粘内胎,而且可以用来把几层牛皮、马皮、猪皮粘起来,然后在加工成可以装入钢制车圈的车外带。

    有了这些内胎、外带、车圈以后,朱有孝的锅驼机就像长了更长的腿,行动就方便快捷多了,原来的一个时辰只能跑六七十里路,现在速度几乎快了三分之一。当然了,朱有孝可不敢在大力推行这种东西,那根本供应不上,不过有一句话叫做“群众的力量是无穷的”,民间自有高人在,那些购买了锅驼机的地主们采用的是用猪皮的内层皮加以鞣质后缝合起来,再用鳔粘起来,似乎也挺好用的,只不过没有橡胶的轻便罢了。

    朱有孝就把改良后的锅驼机向西域派送了近一万台,主要供应军队使用,除了平时供应军队运输物资以外,朱有孝也让建设兵团用来耕地拓荒,彻底解决了西域的粮食供应问题。

    其次就是人员安排的事情,洪承畴就留在中部,除了西南部归了小帖木儿汗的边疆省,其余的大部分地区成立了西域省,全部由洪承畴负责,洪承畴摇身一变就成了文官,军事上由李鸿基担任军区司令,郝永忠担任副司令,李过回去帮袁崇焕。卢象升的人马减少到一万五千人,但是全部换了新装备,老装备都留给建设兵团,他的几个手下和鄂尔勒克、图鲁拜琥、巴图尔三人各自领兵三千,田见秀、刘芳亮归属了李鸿基,自己和袁崇第带五千兵,这些士兵都是重新打乱编制重组的,为了提高战斗力,卢象升还特地向朱有孝申请了三十多个大明官吏学院军事分院的毕业生来见习,传授士兵文化和军事技能,免得以后和俄罗斯哥萨克骑兵打仗的时候吃亏。

    曹文诏的三万士兵除了挑选出来一部分精锐加入重新组建的队伍以外,其余的就地复员,成为建设兵团,在本地结婚生子,他自己则带着亲兵卫队回到孙传庭处,继续协助孙传庭练兵,后来孙传庭怕朱由检人单势孤,就派他去协助朱由检去了。

    再说毛文龙带着手下的三员悍将,沿着东萨彦岭一直向前行军,途中遇到了不少当地的土著居民,这些土著居民的语言比较简单,再加上毛文龙队伍里大多数士兵是女真人,竟然和这些土著居民能进行简单的沟通,这些土著居民包括库亚特人、萨哈人和埃文克人,最为奇特的是埃文特人,他们的语言竟然和北边的女真人非常相似,经过简单的手势比划,就可以进行交流。毛文龙毫不犹豫的就向他们赠送了一些日常用品和一些食品,很快取得了他们的信任,了解到附近区域内的一些情况。

    每年到天气暖和的时候,就会有不少黄发碧眼的俄罗斯商人到这里来购买皮子,交还给当地人一些日常生活用品,但是也时常有一些武装商人抢劫当地的土著居民,面对他们的火枪,当地的居民也无可奈何,被抢的只能自认倒霉。毛文龙在历史上曾经独霸皮岛几十年,除了武力以外,智力也不是一般的好,现在他就敏感的抓住了这个问题,收服当地土著的民心。

    首先是埃文特人,他们对于毛文龙部能够很快认可,因为语言问题很快就解决了,再加上毛文龙送给他们的一些没有见过的生活用品,很快就和毛文龙部成了朋友。通过埃文特人做向导和通译,毛文龙结识了一些萨哈人和雅库特人,也送给他们一些生活用品,这样一来毛文龙在西进的过程中就交下了一路朋友,虽然都是一些几百人的小部落,但是毕竟还是被当地人所认可,最终得到他们友谊的是一件意外的事情。

第一百二十五章 北方探险

    朱有孝将封锁倭国的海军和船只撤回国内以后,重新进行了改编,一部分南下菲律宾,协助于化龙,另一部分就又回到了高丽。朱有孝答应赖幕布和多尔衮的事情就开始行动了,以后的极北地区和阿拉斯加还需要他们去占领,先让他们去北海道适应一下更寒冷的气候再说。

    熊廷弼的大部分士兵也开始就地复员,这里倒是不用建立什么建设兵团,除了留下二万精锐士兵,换装新式武器以外,其余的朱有孝就让他们在当地复原,娶妻生子,反正高丽的男人死亡太多了。倭国人的俘虏已经修建好了不少房屋,不过他们的任务也已经完成了,接下来就是押送回国内,从事修路和开矿的工作,朱有孝需要大量的钢铁和煤炭,这些人就是最好的劳动力,为了给他们生活的动力,朱有孝许诺这些人干够五年以后就可以把他们武装起来,送到会让他们过得非常幸福的地方,那里气候适宜,女人多多,只要他们听话就可以去,在生活上朱有孝也没有亏待他们,让这些俘虏吃饱喝足,生活有了奔头,自然就有了干劲,这些倭国俘虏们高兴极了。

    再说赖幕布和多尔衮,自从高丽战争结束以后,他俩在女真人中招募了三万青壮,然后就拼命地练兵,以期朱有孝把他们的族人送到那个岛上,让族人们有个良好的栖身之地,可以繁衍发展。就在他们堪堪练兵三个月的时间,戚金的海军到了,第一批人马主要以三万女真人士兵为主,再加上十万青壮年和大量的物资补给,选择了一个顺风的天气,五百艘大船就载着这些人向北海道驶去。

    现在北海道还不叫这个名字,而是叫做虾夷,北海道是倭国人在十九世纪才起的名字,岛上的土著居民和东北人有类似的生活习惯,现在朱有孝给它起了一个新名字,叫做新北岛,现在岛上并没有多少人口,朱有孝抢先一步把他送给了赖幕布和多尔衮。明确下旨命令他们不得损害当地人的利益,要和当地人和睦相处,他的三万士兵是为了保护当地不受到倭国人的入侵。为了让女真人能够过得好一点,朱有孝还给他们留下了一百多艘渔船,还有一万多条击发枪,一百多门最原始的小迫击炮,告诉他们如果倭国人入侵,捉到的俘虏可以和大陆交换物资。经过两个月的不断运输,终于把近五十万女真人都送到了新北岛上,让它成为以后可以阻止倭国人可能的北上之路。

    登上新北岛的赖幕布和多尔衮发现这里要比原来居住的东北好多了,这里是湿润的海洋性气候,周围的海里有海量的鱼虾,岛上有适宜耕种的土地,冬天不是特别冷,夏天又不是特别热,他们非常满意朱有孝的安排,上书朱有孝,一定会永远效忠大明。再后来女真人在这里繁衍不息,等到倭国人开始向这里扩张的时候,赖幕布和多尔衮还捉到了不少士兵,然后送到大明去做苦力。

    在东北的文震孟现在非常惬意,手下有足够的新式官员使用,还有肥沃的黑土地供他们耕种,还有无数的物资供他们开发。不过朱有孝并不会让他们闲下来,而是交给他们一个艰巨的任务,让他带领一部分官员向外兴安岭一带探查,寻找当地的土著居民,并且和他们交朋友,获得他们的信任,让他们融入大明的农耕文明社会,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可怜文震孟五十多岁了还要和年轻人一起去奔波。

    赵率教和满桂也被朱有孝调回了东北,高丽则被改称为省级特区,尤世功、贺世贤被调往高丽特区,协助熊廷弼镇守那里。赵率教、满桂调到东北以后,朱有孝下旨让他们带领一万士兵和大批的马匹物资前往极北的地区探险。朱有孝给他们画了一个大概的地图,让他们去探索那里的新地域,开拓大明的新领地。二人也不知道那里究竟有什么东西值得寻找,只是按照朱有孝的旨意办事,而且是每走二百里就建一座营地,营地建成小城堡似的坚固房屋,留下二百人留守,凡是通过的道路都插上路标,为以后的补给留好标识,方便以后的通行。

    赵率教、满桂他们一直向着极北的地方前进,他们先是顺着黑龙江沿岸走到了尽头,然后一直沿着海岸线不远的地方前进,因为这样可以保证大方向不会出错,沿途留下的营地或者说是小城堡后来都成了小城镇,他们在严冬到达之前终于走到了勘察加半岛的最北端,这时他们的补给已经用掉了一半,人数也剩下不到一千人,就在他们准备往回返程的时候,遇到了一个当地的部落,或者说一个小村庄,他们自称是因纽特人,身材矮小粗壮,眼睛细长,鼻子宽大,鼻尖向下弯曲,脸盘较宽,皮下脂肪很厚。粗矮的身材可以抵御寒冷,而细小的眼睛可以防止极地冰雪反射的强光对眼睛的刺激。这样的身体特征使他们有令人惊叹的抵御严寒的本领。但是因纽特人耐寒抗冷的另一重要原因是日常所食的都是些高蛋白、高热量的食品。

    因纽特人热情的招待了赵率教、满桂一行,并且对他们充满了好奇,通过一段时间的艰难的交流,终于了解了他们的情况,和附近的地理情况,最重要的是他们知道了对面还有更大的大陆,因为有不少的因纽特人曾经到过那边,可惜的是需要穿过很远的冰区。为了不耽误时间,赵率教、满桂他们在因纽特人的帮助下住了下来,派了一百人的小队返程,向朱有孝回报这里的情况,并且准备在明年海峡解冻以前穿越到海峡的另一端冒险。

    再说文震孟他们那些人,按照朱有孝的旨意,组成了人文地质考察队,越过了外兴安岭以后,遇到了一条不知名的大河,文震孟毕竟岁数有些大,就在河边留下,这条河后来被命名为文震孟河,在这里修建了一个城堡,被命名为文震孟城堡,文震孟在这里带着一些人员住下,其余的人就在傅冠的带领下继续沿着文震孟河向前探险。

    终于在他们沿着文震孟河走了两个多月,都感到筋疲力尽的时候,遇到了一个雅库特人聚集的部落,在河边建立了一个营地,开始和当地人进行交流,情况还算不错,交流也不是太困难,因为傅冠的队伍里有不少雅库特人,虽然生活得距离比较远,但是他们的生活习惯也都差不太多,语言也有些类似,但是这里实在是太冷了,当地的雅库特人的居住方式和南面的人有很大不同,但是不管怎么样吧,总算是停留了下来,把带来的许多生活物资和当地雅库特人交换了一些,也送给他们一些。

    得到了当地库亚特人的帮助以后,傅冠就按照当地的建筑方式修建了一座小楼,成为大明在这里的落脚点,留下几百人和足够的物资,让他们在这里住下来,开始结交当地的部落首领,传播大明的文明。

第一百二十六章 攻占宿务

    海军的船队运输完女真人部落到新北岛之后,就返回了大明,除去一部分运输船队外,作为保护的海军战舰又回到了原来的基地,继续进行休整。前期已经的舰队现在正在吕宋岛进行战前演练,海军的运输舰正在不停地运输前往吕宋岛的移民,戚金仍然在泉州招募移民,朱有孝的目的是向吕宋岛移民二百万,然后同化当地人,不然这些懒虫还会让以后的其他族人统治,其次是限制他们的生育,每家只能生一个孩子,相对的则是鼓励华裔人口生育。

    朱有孝派往吕宋岛的军舰并不是太多,主要以运输舰为主,因为蒸汽机的数量不够用,他可不愿意让士兵在海战中吃亏,造成太大的伤亡。现在马尼拉已经聚集了二百多艘军舰,都是新式的中西结合式战舰,大中小都有,大型战舰上有二百人,小型军舰上只有四五十人。海军士兵加上陆战队有三万余人,后勤补给人员也有二万多人,整个马尼拉港口都被这些士兵挤得满满的,准备下一步攻占宿务,那里是西班牙人的另一个重要据点。

    就在朱有孝准备下一步行动的时候,西班牙人也没有闲着,失去了马尼拉以后,西班牙人气得咬牙切齿,国王菲利普三世为了重新把吕宋岛夺回来,向这里有派遣了一百多艘军舰,不过因为现在苏伊士运河还没有开挖,他还得从非洲的好望角绕过来,这就让他的舰队费尽了千辛万苦,但是总算到达了米沙鄢群岛的宿务,在那里整装待发。

    肖海龙是随着上一批舰队到达马尼拉的,他现在是整个南洋舰队的总指挥,负责部队调动和物资补给,而于化龙则是前线指挥,负责前线的军事行动,南洋总督陈清负责安定占领区的稳定,他必须保证大明所占领的区域范围内的军民安全,这也是一个繁杂的工作,但是在这里生活了几辈子的生活经验,还是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总之大明和西班牙都在准备着向对方开战,但是相对于大明来说,在这里统治了多年的西班牙人对于海况的熟悉程度要比大明海军好得多。这里的海况不像马尼拉,那里从南海过来就可以直接攻击,明军要攻击的下一个西班牙人据点宿务是在米沙鄢群岛的中心地带,途中的海况非常复杂,有数不清的岛屿和暗礁,稍不小心就会沉船,但是那里又是西班牙人统治的又一个中心,只有把那里也占领了才能标志着驱逐了西班牙人在这一带的有效统治。

    肖海龙对这些情况很头痛,但是于化龙却毫不在意,他认为只要有足够的补给,这些海况都不是什么大问题,大不了一边打一边熟悉海况,西班牙人能够做到的事情,我们也能做到,再者说我们还说不定还能遇到侨民帮忙呢。大明虽然海禁多年,但是在福建泉州一带偷偷出海的人并不少,在这里居住的也有很多人,出于落叶归根的心思,愿意帮助大明海军的人肯定会有,更何况他们的处境并不是太好,要受到西班牙人和当地土著的双层欺压。

    从马尼拉通往宿务的航道有多条,但是最好走的就是从郑和岛一直向东,需要经过一个狭窄的海口和狭窄的保和海峡,就是稍微远了一点。要是沿着一系列群岛过去,距离是近了些,但是复杂的海况坏境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更为不利的是如果遭到伏击,可能得不偿失,尤其是如果被引进礁石滩中,会有全军覆没的危险。于化龙当然的选择是最好走的海路,就算是海口有伏击,也可以凭着***闯过去。在狭窄的保和海峡,也许西班牙人的侧弦炮更不好用,还不如明军的船头炮好使。

    浩浩荡荡的明军一百余艘军舰和三十余艘运兵舰向保和海峡驶去,所过之处海盗们望风而逃,无论是南洋土著海盗,还是欧洲的流浪海盗都不敢骚扰这支庞大的海军,只不过有不少欧洲的流浪海盗跑去给西班牙人报信去了,多少让西班牙人有了一些准备。

    就像于化龙预测的那样,在保和海口没有受到袭击,保和海峡也没有阻拦,畅通无阻的就到了宿务城下,只不过进不了五里的范围之内,因为主航道上堆满了被破坏的船只的珊瑚礁石。原来得到大明海军进攻的消息后,宿务的总督就知道大明的火炮是***,虽然军舰没有西班牙人的军舰大,但是火炮厉害,于是便取长补短,封锁主航道,让大明海军的军舰进不了城内,而宿务是西班牙人占据最早的地方,有三、四万的军队,还有大部分土著居民都已经信仰了天主教,统治基础比较扎实,想把这些来进攻的明军困死在这里。这一招于化龙确实也没有想到,大型军舰进不了港口,只能靠小船靠岸,但是西班牙人的火炮也是打得非常远,明军的迫击炮射程不够,派出的登陆小船被打坏的好多艘,士兵伤亡了很多,这就把于化龙真的困到了大船上。

    再说西班牙人为了报复明军和夺回马尼拉城,也是蓄谋了很久,毕竟他们在菲律宾统治了很长时间,对这一带的情况要比大明熟悉的多,所以明军已开始南下,他们就得到了情报,在明军南下的同时,他们的海军就开始北上,想趁机夺回马尼拉,然后再把困在保和海峡的明军舰队消灭。

    西班牙人的计谋确实不错,凭着熟悉的地理优势也成功的完成了这一计谋。在于化龙被困到保和海峡的同时,西班牙人的海军舰队也抵达了马尼拉,在军舰上的火炮掩护下开始登陆。这时的马尼拉确实并没有太多的明军,只有不到一万人的守军和十几艘军舰,因为军舰太少了,肖海龙也没有强行出击,而是把军舰藏了起来准备进行偷袭。

    西班牙人一百多艘军舰带着三十艘补给舰大约三万多人再次占领了马尼拉城,肖海龙则带着明军撤到了马尼拉的东北侧小高地上,任凭西班牙人上岸,把所有的迫击炮都布置好了攻击阵地,等待着他们的进攻,消耗他们的有生力量,然后再进行反击。

    夺回了马尼拉城堡的西班牙人士气高昂,果真向明军的阵地发起了进攻,肖海龙则不慌不忙的固守阵地,也不用迫击炮轰炸,就凭着步枪射击,反正他们的实心铁弹对坚固的阵地也起不到太大的作用,就和西班牙人慢慢的磨了下来,耐心的消耗着西班牙人的火炮弹药。就这样不紧不慢的和西班牙人消耗了三天,终于西班牙人的火炮终于弱了下来,毕竟他们带来的弹药是有限的,三天的进攻也让他们精疲力尽,攻势也随着炮火的减弱停顿下来,为了减轻疲劳,现在大部分的西班牙人都开始住进了城堡休息。

    到了第四天的凌晨,还没等西班牙人起床,明军的十几艘军舰就趁着黑夜的掩护,接近了西班牙人的军舰,一阵猛烈的炮击,炸掉了西班牙人的三十多艘军舰,彻底堵死了西班牙人撤退的海上通道,把主力舰队堵死在了港口内,然后肖海龙命令所有的迫击炮对着城堡全力轰炸,被迫击炮三面包围的城堡几乎没有射击死角,小小的城堡里面二万多西班牙士兵被炸得血肉横飞,死伤惨重,一个时辰后,终于打出了白旗,肖海龙又夺回了马尼拉城堡,俘虏了一万多西班牙俘虏。

    被困在保和海峡的于化龙也找到了解决的办法,他让舰队后撤了五十里,让后就找到了一个西班牙人防守薄弱的小渔村,在哪里卸下了二万人的海军陆战队,让他们沿着海岸攻击前进,海军军舰则沿岸进行炮火保护,慢慢的向前攻击前进。在战争中的攻方和守方各有利弊,守方具有地利优势,攻方却有选择时间的地点的优势,于化龙就是选择了有利的攻击地点。海军陆战队在军舰的掩护下不紧不慢的向宿务城靠近,前来阻击的西班牙人就越来越多,因为现在的西班牙人还没有建立起坚固的城堡,(现存的城堡是后来修建的,原来是木制的)所以他们并没有装备守城的大炮,只能凭借士兵的数量来阻击明军的进攻,但是在明军优势的火力下,只能步步后退,最后投降。

第一百二十七章 牛金星的南洋策略(一)

    占领了宿务以后,大明在菲律宾就有了两个据点,西班牙人的势力逐渐被赶出了这一带的岛屿,现在就面临着如何治理的问题。西班牙人是靠着税收搜刮这里的财富,朱有孝却不打算这样做,他想把这一带建成大明的原料供应基地,最后稳定的占据这一块地方。菲律宾盛产铜、银,也有不少金矿,还有丰富的森林生物资源,恰恰就是因为这里的资源太丰富了,造成了这一带的居民非常懒散,因为不用费力气就能很好的生活,谁还愿意费劲去干活呢,这让朱有孝也感到很头疼,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朱有孝伤透了脑筋。

    最终帮助朱有孝解决这个问题的是牛金星这个家伙,土著居民面对丰富的资源不需要太多的干活,那就让他们羡慕生活更好的人,比如可以娶到更多的女人,在夏天享受到清凉的温度,穿上更加时髦的的衣服,乘坐更加舒适的小船等等,在世界上无论哪里,人们的攀比心理永远是无穷无尽的,要想改变他们的习惯,那就得激起他们的贪婪**。牛金星这个天才的阴谋家凭着对人性丑陋一面的理解,打破了这个尴尬的问题,解决了当地居民懒惰的习惯。

    现在的菲律宾系列岛屿还处于四分五裂的部落统治时代,还不是一个真正的国家,各地的部落习惯五花八门,大大小小有无数个部落。牛金星就利用大明先进的商品来改变他们的生活习惯,激起他们享受生活的**。牛金星带来了锋利的刀具,比如菜刀、砍刀、弓箭、风扇,任何人都要吃饭吧,那好办,看看别的部落切菜用的菜刀锋利无比,切出来的才均匀,炒出来的饭菜香甜可口,那就买吧。手摇式机械风扇,在炎炎夏日,到处都热的汗流浃背,有人就雇佣佣人慢慢的摇着轻巧的手柄,风扇里面就吹出凉爽的小风,这要是在椰树底下一坐,这是多么惬意的享受啊。砍刀、弓箭,你看看人家用的砍刀,一会就能砍下来足够的香蕉和椰子,你用那破刀半天砍的还不够吃,这多丢人,看看人家使用的弓箭,不但轻巧,而且射的又远又准,怎么办?买吧。遇到和其他部落发生纠纷,打起群架了,看看手中的砍刀、弓箭,一件件犀利无比,把对方打得屁滚尿流,这是多么激动的事啊!

    总之,牛金星把他手下的商人们派到了菲律宾各个小岛和部落,让他们向岛主和部落首领极力的推销这些先进的商品,至于价格吗,那可不是一般的高,一把菜刀要用和它一样重的银子来换,或者是和银子一样价值的龙涎香、沉香、苏木等来交换,风扇、砍刀、弓箭这些都算奢侈品,那价值就更高了,需要更多的东西来交换。

    牛金星的商品还不止这些,还有许许多多的其他五花八门的消费品,凭着这些新鲜的东西,牛金星彻底激起了岛主、部落首领们的**,为了得到这些商品,那些贵族们就拼命的搜刮族人们的财物。牛金星还给这些贵族们出主意,让他们不时拿些小东西赏赐干活勤快的手下,让其他的人眼红,在贪婪的**下,就发生了无穷的肮脏变化。

    在牛金星阴谋的诱导下,这一带岛屿的居民心里逐渐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为了享受先进的商品,就开始争夺有限的资源。首先是从部落内部开始,互相眼红对方,有的就开始从事偷窃、杀人勾当,这是最简单的获取别人财富的机会,然后就是部落之间为了争夺资源开始从小规模到大规模的火拼,在以后就发展到附近岛屿之间的战争。

    牛金星非常乐于见到这种激烈的竞争,这不但提高了他的商品价格,而且还可以根据不同的势力卖给他们不一样的商品,不让大的势力消灭掉小一点的部落,而是让他们势均力敌,使他们一直有继续缠斗的能力。在牛金星这种手段的控制下,大明的武器也开始在这里畅销,从开始的砍刀、弓箭,到后来的击发枪、小型二踢脚迫击炮、快船,这些东西牛金星都卖给他们,而且随着武器的不断改善,不但整个菲律宾一带打得不亦乐乎,逐渐有了向其他地方蔓延的趋势,让他们打去吧,反正死的都是别人。

    在牛金星这种忽悠死人不管偿命的策略下,整船整船的银子向大明运去,土著们的人口是不断的减少下去,为朱有孝慢慢的控制这一带岛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朱有孝不知道的是现在的西班牙和葡萄牙还是一个国家,他们实行的是二元君主制,但是已经逐渐有了分裂的趋势,所以大明在菲律宾弄得乌烟瘴气,葡萄牙人确实乐见其成。葡萄牙人在南美洲占有无数的殖民据点,看到大明的商品在菲律宾销售的火爆,火爆到了到处都打起来的程度,他们眼热的不行。在大明的商品贸易已经被牛金星的大明皇家贸易商行所垄断,所以他们就和大明皇家贸易商行签订了在南美的销售协议,规定他们不得向美洲以外的地区销售,这样一来,美洲的白银也是整船整船的向大明涌来,装走了大明的精美商品。

    葡萄牙人对南美的垄断贸易还促生了它的强大国际贸易能力,积累了足够的原始资本,为它以后和西班牙人的分家提供了扎实的基础,另外的一个作用是极大的促进了南美的发展,在葡萄牙和西班牙分开以后,葡萄牙国王抛弃了本土的王宫,在巴西建立了另一个强大的葡萄牙王国,成为了南美的霸主。

    在宿务岛的南边是棉兰老岛,棉兰老岛现在还处于原始状态,除了三宝颜还稍微好一点,另外就是苏禄王国所占据的地盘.苏禄人和大明的关系原来不错,不过那时是因为有西班牙人在逼迫,有荷兰人在威胁。现在西班牙人已经被驱逐出了吕宋岛、米沙鄢群岛,大明反倒成了更大的威胁,于是他们便和棉兰老岛上的人搞到了一起。肖海龙不管这么多,反正只要是苏禄人不主动找自己的事,自己就不会主动去攻击他,毕竟他们曾经向大明称臣,属于属国之一。

    牛金星却不像肖海龙想的一样,他的大明皇家贸易商行的势力需要更加广阔的销售区域,因为他的特殊性,肖海龙也不去管他,任他自行其是。牛金星找到于化龙,向他讲述了自己的意见,这家伙也是一个胆大包天的人,就帮助牛金星组织了一个武装商队,让他自己去闯荡。牛金星当然知道朱有孝的意思,朱有孝的目的就是让他赚取更多的银子,至于惹到什么麻烦,朱有孝绝对不会不管的,而且底下的将军们也知道,比方说他从倭国的第一次贸易,那就是海军直接护航的。于是牛金星就带着武装商船开始在南洋一带四处转悠,在三宝颜成立了一个贸易点,然后就以这个点为据点建立一个小型城堡,现保护好自己的性命为主。接下来的事情就是销售大明的先进商品,挑动各部落之间的内斗,然后就是把他在吕宋岛、米沙鄢群岛的方法复制一下。

    不过在这里他又遇到了一个锦衣卫的后裔,并且这个后裔还是这一带的一个小部落首领,他的先祖是一个千户,因为随三宝太监郑和到南洋的时候生病了,无法跟随大队前行,随队的锦衣卫千户就让他加入锦衣卫,并且将联系暗号都传给了他,让他当做当地的锦衣卫首领,此人名叫林世敏,世就是取十的意思,说明他是第十代后人,也亏的牛金星知道这个秘密,不然的话林世敏还不知道要等多少年。

第一百二十八章 牛金星的南洋策略(二

    林世敏的祖先名叫林真,他本是朱棣手下大将张玉的亲兵队长,留在南洋以后,他不像别的锦衣卫那样专业,他有自己的打算,虽然取得也是当地人女子为妻,但是并没有悄悄的隐藏下来自,他受不了那种寂寞,军队出身的人自有一股争强好胜的心里,何况他还是一个千户出身。能够做到千户的人必定武艺高强,否则早就在战争中失去了性命,林真能够做到亲兵卫队长肯定武艺高强,后来三宝太监郑和下南洋,因为识得水性,他就随着队伍出来了,不料半道上生了病,只好留在当地。

    林真个性好强,武艺又好,又是这些人的头领,所以大家都以他的想法为主。三宝太监郑和死后,大明不再出海交往,时间长了林真他们就开始收到当地人的欺负,以林真的性子,自然不会逆来顺受,他就召集居住下来的弟兄们开始以武力对付当地土著,凭着一身傲人的武艺和天生的意气,打败了附近的几个部落,抢到了一块地盘,渐渐的在三宝颜扎下了根,再加上收留了不少后来流落到这里的一些华人,就在这里成了一股不小的势力,再后来就一直传到了林世敏的手里。

    牛金星经过仔细观察林世敏的行为以后,决定相信他的故事,这就开始了牛金星的另一个传奇。牛金星大力支持林世敏的部落,把从大明运来的比较先进的武器开始装备给林世敏的部落,有和肖海龙商议,从他那里要来了一百名海军陆战队士兵,让林世敏从部落里召来一千名青壮年,开始进行严格的军事训练,使之成为真正的军人。

    占据棉兰老岛的摩洛人分为上百个小部落,其中在三宝颜北方有两个比较大的部落,一个是葛拔部落,一个是莫罗部落,他们之间本来就因为领地范围打仗,牛金星就卖给他们武器,让他们之间的冲突更为激烈。葛拔为人凶残,他的部落经常为了领地问题向周围的部落开战,并且逐渐吞并了一些小部落,但是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毕竟在冷兵器时代厮杀的死亡率非常高。当他遇到牛金星的商队的时候,还企图抢夺,结果被牛金星的武装商队打得非常狼狈。看到牛金星强大的火器部队和犀利的砍刀、火枪,就生出来买来装备自己族人的注意,牛金星也不犹豫,直接就卖给了他一千多把犀利的砍刀和两千付弓箭。得到这些武器以后,葛拔自然不敢和牛金星打仗,而是向他最大的宿敌莫罗部落发起了进攻。本来就凶残的葛拔部落,装备了砍刀、弓箭以后,更加凶残,在一次冲突中,三千人的青壮武装将莫罗部落的一万士兵杀得鸡犬不留。

    莫罗部落的首领莫罗看到对手的武器非常厉害,只好退避三舍,让出了一部分领地,但他心里实在是不甘心。经过仔细调查以后,莫罗发现葛拔部落是购买了大明商人的先进武器,于是他便派人找到牛金星的商队,购买了更多的砍刀、弓箭,反过头来再向葛拔部落进行报复,一次性就杀死了一个小镇三千多人。双方为了互相报复就不断的向牛金星购买更先进的武器,后来就包括击发枪和小二踢脚迫击炮。

    大明的火器厂本来已经停止生产这种已经落后的武器了,但是随着牛金星在这里的搅和,朱有孝早就把这些武器的生产转让给了其他民间资本,最主要的就是江浙、福建、两广一带的商人,并且随着蒸汽机的不断发展,还有各地方银行的支持,各种机械工厂越建越多,像什么铁制生活用品、刀具等应有尽有,迫不得已朱有孝又建了好几个炼钢厂供应钢铁,当然了像这种工厂必须是国有资产控股的。

    牛金星从福建、江浙等临海城市**了大量的武器,也带来了无数的黄金白银、铜矿石和香料等南洋的特产,促进了这一带的经济繁荣,但是带给南洋的则是血腥的厮杀和战争,对此牛金星毫不有愧,他的话是“一切都是为了大明,哪怕我遗臭四海”。

    随着牛金星的武器源源不断从大明运来,棉兰老岛的大小部落为了自己的生存权利纷纷购买,同时大大小小的战争越来越激烈。葛拔和莫罗的冲突越来越大,最后就拉开了决战的序幕,双方都集中了最大的兵力,在一个小平原上开始了最后的决战。葛拔部落集中了三万多人,莫罗部落召集了五万多人,他们在这里整整厮杀了两天,只杀得天昏地暗,日月无光,血流成河,但是为了取得最后的胜利,谁也不肯先退兵,因为那就意味着失去了生存的权利。

    等到第三天他们杀得精疲力尽的时候,林世敏带领的一千多士兵赶到了,在一百名大明海军陆战队的指挥下,分别从两支队伍的后面杀了过来。首先是攻击了两方的首领营地,葛拔和莫罗被大明的狙击手击毙,然后就是排列出排队枪毙方阵,从两侧向中间攻击,缓慢而强大的攻击力量,让已经力不从心的土著部落迅速从心理上失去了抵抗的意志,在林世敏士兵大声的劝降声中纷纷扔掉手中的武器,林世敏就这样用了极小的代价结束了这次战争,收服了这两个部落残余士兵和部落财产。

    牛金星就充分利用人们的贪婪性,采取简单的贸易方式,逐步向整个棉兰老岛推进,这种方式也是屡屡奏效。林世敏也跟着牛金星慢慢的占领了棉兰老岛,因为大部分的青壮都战死了,林世敏也就稳稳的统治了这一带的岛屿。

    牛金星在这里成功以后,肖海龙看到了窍门,不过他让牛金星在米沙鄢群岛和吕宋岛只卖刀具,不要卖火炮,这样方便以后控制,牛金星不管这里的事情了,告诉肖海龙这些都是小事,刀具、生活用品根本就赚不了几个小钱,这事交给江浙、两广的商人们组织武装商团就可以办,只不过要小心一点,不要让他们进行恶意竞争就行,最好成立一个商会,让他们协调一致,这样才能取得最大利益,再就是让他们组织移民,而且要把移民打散居住,免得形成地方帮派,为以后的政府管理制造麻烦。

    至于牛金星自己,他又看到了一条大鱼,不屑做这种小生意了。因为他看到葡萄牙人从外面运来了整船整船的白银,想必还有出产银子的好地方,他出钱收买了一些葡萄牙水手,得到了葡萄牙人在美洲地区的情报,他发现这件事情太大条了,不敢自己做主,就报告了朱有孝。朱有孝自然知道这些银子是从哪里运来的,可是苦于现在的事情太多,忙不过来,还顾不上那里,现在得到牛金星的汇报,就让他找于化龙联系。牛金星就组成了二百多艘武装商船,其实里面有五十艘军舰,剩余的才是运输舰,按照朱有孝的指点,除了部分商品以外,其余的都是砍刀、弓箭和击发枪、子弹,由于化龙带队,悄悄的跟在葡萄牙商人的船队后面。虽然牛金星不明白朱有孝为什么这么干,但是他还是按照朱有孝的意思去做了。

第一百二十九章 云南(一)

    云南自古就是偏僻的地方,那里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混居的地方,民风彪悍,土地贫瘠,社会秩序非常混乱。

    1381年(明洪武十四年),朱元璋命沐英与傅友德、蓝玉率兵30万征云南。云南平定后,沐英留滇镇守,其镇滇10年间,大兴屯田,劝课农桑,礼贤兴学,传播中原文化,安定边疆。

    1382年(明洪武十五年)9月,沐英因义母马皇后(朱元璋的孝慈皇后)病逝,悲伤过度而咳血。

    1392年(明洪武二十五年)5月,沐英又因太子朱标的去世,遭受打击而患病,于太子死后的两个月,病逝于云南任所,年仅48岁。

    沐英死后,朱元璋十分痛心,命归葬京师,追封黔宁王,谥昭靖,侑享太庙。沐氏子孙世代承袭,镇守云南,现在已经传到第十五代孙沐启元。

    与前辈英明果敢,与民为善不同,这沐启元是个十足的纨绔弟子,吃喝嫖赌无一不涉,也是亏得先辈们给他打好了基础,任凭他海吃湖喝的混了好几年。在天启二年,贵州土司奢崇明造反的时候,王三善都奋勇抵抗,而沐启元父亲和沐启元根本就不敢派兵协助,窝窝囊囊的守在云南不敢出门。

    其实朱有孝早就看到了云南的情况,只不过苦于没有得力的人手,没有办法再往这里派能干的人,只好让沐启元在这里先混着。今年四月份,红娘子派人进京报告,说是李信身子欠安,需要休息。朱有孝就知道李信的身子已经顶不住乌斯藏高原的气候了,再加上这家伙又是个工作狂,可能还有一个原因,红娘子太漂亮了。怕是李信出什么意外,直接发了八百里加急,让李信和红娘子去云南就职,任命李信为云南总督,另外乌斯藏交由四川巡抚接管。

    其实呢,李信的身子确实不太适应高原气候,书生出身身家股太弱,再加上工作过于辛苦,发生了高原反应,不过还没有病到起不了床的地步,只不过乌斯藏地区是他收服回来的,怕是自己待的时间长了引人嫉妒,这才想回到下面来。

    李信载誉下了乌斯藏,蜀王自然要宴请一下,然后就让李信挑选了一些亲卫,还有红娘子的女自卫队二十多人,先让红娘子训练着这些亲兵。李信则随着蜀王在成都游玩养病,顺便通过蜀王了解一下云南的民风民俗,还有沐王府的一些情况,李信的意思是尽量不要和沐王发生冲突,毕竟牵一发而动全身,像沐王这样的国公在大明还有不少,他们都是大明统治的根基,大明最忠诚的大臣。

    本来在云南这个省级地区是没有总督这个职位的,只有云南巡抚,就是代替皇帝巡边的意思,云南的军政大权都是由沐王府代管,这在当时可是一个特例,就连嫡系的朱氏王孙都享受不了这个待遇,但是现在李信被授予总督,那就意味着云南的军政大权要归李信所有,最起码李信的位置是和沐启元平起平坐的,看看蜀王对李信的姿态就能明白这种关系。

    为了保证李信能够顺利执掌云南,朱有孝还让四川都指挥使调拨给李信三千士兵,交由红娘子指挥,可见朱有孝已经打算让沐王府交出云南的管理权了,只是碍于其他国公的面子没有直接说明罢了,希望沐王府能够明白这个意思。

    天启五年八月初,李信带着三千精锐的火枪兵,从四川一路南下直奔云南府,一路之上饥餐渴饮,并没有什么盗贼敢打李信的主意,因为李信是川贵平叛的功臣之一,所以在四川的名声非常好,再加上四川在蜀王的开明支持下,建设的比较好,道路也修的相对平坦。不过进入云南以后,情况就不那么乐观了,这里还没有进行土改流的工作,还是按照原来的旧秩序进行管理,老百姓的生活依旧贫困。

    李信进入云南府以后,居住的是原来的巡抚衙门,不过是把它改成了云南总督府,其他的没有做什么改动。按说以李信的官职,沐启元应该按照习惯来接风,毕竟以后就是一起共事的同事了,但是他并没有这么做,而是摆出了一副国公的架势,等待李信的拜访。

    李信自然也不会认为自己能比国公爷高贵,毕竟国公在大明朝也是一个特殊的存在,而沐王府更是特殊中的特殊,更重要的是要想治理好云南,必须要得到沐王府的支持,那么沐启元不来接风,自己就去拜访,这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没必要为了一点面子和他闹别扭,一切都是为了大明。

    安顿好居住下来的第三天,李信就带着一些土特产和蜀王的书信前来沐王府拜见沐启元。要说这蜀王就是会办事,本来李信结婚时他是以长辈的位置来操办的,现在怕李信得罪沐王府不好开展工作,就专门写了一封信向沐启元说明了种种利害关系,希望他能够配合,自己也能得到开明的名声。

    李信一行十余人来到沐王府前,亲兵客客气气的走到门前递过拜帖,说道:“在下是新任云南李总督门下,前来拜会沐王府国公爷,麻烦您请为通报一下。”

    已经高傲惯了的沐王府门前的门吏,看了看这个亲兵,接过拜帖看了看,说道:“等着啊,看看国公爷今天有空吗?要是没空就明天过来。”

    门吏说罢就进府去了,李信他们只好在外面等着,不料这一等就是半个时辰,李信就是在忍让也有个限度啊,再怎么着也是一省总督啊!就在李信准备打马回府的时候,沐王府的大门总算是打开了。

    原来门吏进去通报的时候,沐启元正在和小妾门戏耍,这门里只好呆呆的在哪里等着,不敢打扰沐启元的兴致,这万一要是冲撞了沐启元,可是吃不了的兜着走。终于等到沐启元看见他了,他才敢上去递过帖子让沐启元过目。

    拿着帖子看着,沐启元嘴里嘟囔着:“什么破总督,云南只有巡抚,哪来的总督,小的们,没空搭理他们,接下来听昆曲,谁来一曲啊?”

    沐启元不知道李信是云南总督吗?当然知道,圣旨早就传来了,只不过他做云南王习惯了,得知这是来夺权的,那心里能舒服吗?以他的意思,你做你的总督,我做我的国公爷,我不搭理你不就完了,在各地的土司、府衙那个不听国公爷的话,玩上三两年滚回去就得了,在这里还得本国公爷说了算。

    虽然沐启元不知好歹,但不代表整个沐王府的人都不懂事,沐启元的母亲沐老妇人就是一个精明的老太太,她一直帮着上代国公沐昌祚打理沐王府。沐启元是在去年老国公去世后才接任国公爵位的,沐老妇人对这位小国公一点都不放心,暗暗地在他身边按插着眼线。在看门的人里面就有一个,那人看到李信有些不耐烦,就知道沐启元使性子了,赶紧过去向沐老妇人报告去了。沐老妇人马上就知道要坏事了,就赶紧带着随身丫鬟来找沐启元,训斥了他一顿,然后让他去接李信,自己就在屏帐后面听他们对话。

    沐启元碍于沐老妇人的威严,不敢不听话,打开大门以后就皮笑肉不笑的喊道:“哎呀,李都督,实在对不起,是小的们不懂事,见我正在休息,没有叫我起来,请进,请进。待会咱们好好喝一杯,为李都督接风。”

    李信本来正不耐烦向回去呢,这沐启元却出来了,而且还是满面带笑,就赶忙搭话:“国公爷客气了,下官初来贵地,人生地不熟的,有许多事情都仰望帮忙呢,以后肯定要不少麻烦国公爷的呢。”

第一百三十章 云南(二)

    李信和沐启元二人虚情假意的互相打着招呼,就进入了沐王府。这沐王府修的还真是豪华,也不知这二百多年来他们花费了多少钱财,像什么假山、小湖、奇花异草等等,等进了大厅,大厅里还有更多的珍品希物,奢侈的有点过分了,简直比朱有孝的客厅还要气派,让李信觉得心里非常不舒坦。

    二人分宾主落座,沐启元说道:“李都督先平川贵叛乱,后收乌斯藏靖边,英名传遍朝野。小王坐守滇边,犹如井底之蛙,望李都督不吝赐教。”

    李信一听这话,感觉这沐启元也不是草包啊,也会文绉绉的说两句啊,就答道:“下官奉万岁爷旨意,前来协助王爷戍边,初到贵地,两眼抹黑,正要请教与王爷,以后便有得罪之处,也请王爷宽恕。”

    沐启元道:“李都督不要客气,您是见过大世面的人,又得万岁爷恩宠,小王求您的事情多着呢,小王有什么不到之处,请李都督宽宏。”

    总之吧,两人虚情假意客气一番,实质性的话一句未说。当然了,初次会面谁也不了解谁,谁也不敢太过分说的太多了,是这个意思大家都明白就行了。然后李信告辞,走出大厅的时候,李信才把蜀王写的信交给了沐启元,让他自己去琢磨。

    李信走后,沐启元赶紧把沐老妇人从屏帐后面请了出来。沐老妇人对儿子今天的态度还算满意,没有在提他刚才的无礼行为,二人就打开蜀王的信件看了起来。

    其实蜀王也不方便说的太多,只是简略的介绍了一下李信的官场经历,以及朱有孝现在所进行的变革事情,希望沐王府摆正自己的身份,不要为所欲为,一定要跟上大明个变革步伐,配合好李信的工作,千万不要给李信找麻烦,否则就有可能家破人亡。这也是蜀王的心里话,不愿意看到沐王府衰落下去,毕竟都算是开国的元勋后裔,属于一样的地位。

    沐老妇人从这封信里看到了危险的信息,立刻警告沐启元,千万要小心行事,放下自己的高高在上的身份,配合好李信接下来要进行的变革,不能再嚣张了,否则就有可能勋爵的帽子难保。沐启元表面上恭恭敬敬的接受了沐老妇人的建议,可是骨子里仍然不服气,毕竟习惯了土皇帝的权势,让他夹着尾巴做人,一下子根本就受不了。

    回到总督府的李信,仔细的回味着刚才的拜访过程,对于沐启元的做法有些疑虑,但是还是向好的一面去猜测,他确实也不愿意得罪沐启元,毕竟那是一个势力不小的团体,得罪了这个勋贵圈子,对于自己以后的仕途肯定会产生不利的影响,也可能让朱有孝的心里赶到尴尬,自己需要尽可能的和沐启元保持和平相处,他只要不妨碍自己的行动,尽量不去找惹是非,哪怕就算是表面上的一致。

    安顿下繁琐的总督府事物以后,李信就开始整理前任巡抚遗留的档案,了解云南的风土民情,打算找到自己变革改善云南经济状况的突破口。首先得改善这里的老百姓的生活条件,在大明的其他地方都开始一天吃上三顿饭了,这里还是每天两顿饭,主要的原因是大部分粮食都被土司们收走了,再加上土地耕作习惯和环境不好。其次是这里的道路不通畅,当地的物资流通不出去,外面的东西进不来,这也是影响老百姓生活的主要因素,沐王府这些年来并没有在这些方面有所作为。其三是这里的食盐价格高昂,这是李信百思不解的问题,大明开放盐禁几年了,为什么这里还是解决不了食盐问题。

    红娘子到了云南以后,发现李信情绪不高,整天皱着眉头思索问题,怕他掉进牛犄角里转不出来,就打算让他出去活动一下。这天就邀请李信出去转转圈,也算是散散心,或者说是私访一下,了解一些这里的民情,李信想想也有道理,夫妇二人就带着几个随从到大街上溜圈,体会一下这里的底层社会。

    云南府是云南的经济政治统治中心,相对来说修建的还是比较不错,在大街上人来人往,熙熙攘攘,各种土特产品琳琅满目,像什么三七、茯苓、虫草、天麻等中药材摆满街头小摊,这里面有好多名贵药材,这可是赚钱的好东西。比如三七,三七又名田七,主要分布于云南、广西、江西、四川等地,但是质量最好的出产在文山。中药材三七是以其根部作为药用部分,具有散瘀止血,消肿定痛之功效。主治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胸腹刺痛,跌仆肿痛,这可是军队里必须得药材。在茶店里,李信还见到了著名的普洱茶,这普洱茶属于黑茶,因产地旧属云南普洱府(今普洱市),故得名。现在泛指普洱茶区生产的茶,是以公认普洱茶区的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经过后发酵加工成的散茶和紧压茶。”普洱茶是“可入口的古董”,不同于别的茶贵在新,普洱茶贵在“陈”往往会随着时间逐渐升值。这些都是好东西啊,再打听一下价格,简直低的可怜。

    转了半天,李信觉得有些饿了,就和红娘子进了一家饭馆,准备在这里吃点当地的饭菜,顺便了解一下普通居民的生活状况,这要比坐在衙门里面听回报,翻看档案资料现实多了。

    “客官,请,请,请。二位想吃些什么?有炒饵块、鲜花饼、小鸡炖口蘑、清蒸滇池鲤鱼。”门口的小二殷勤的招呼着。

    “两盘炒饵块,再加上一盆小鸡炖口蘑吧。”李信看着这位殷勤的小二,乐呵呵的答道。

    “好嘞,客官您先坐啊,马上就好。”小二接待完就马上忙活去了。

    李信和红娘子二人就坐在那里等了一会,不长时间两盘炒饵块和小鸡炖口蘑就端了上来。看着这两盘精致的炒饵块和小鸡炖口蘑李信就感到食欲大震,抄起筷子就开吃,红娘子看到丈夫很满意,自己也是很高兴的吃了起来。

    “老板,老板。要盐吗?真正的好川盐。”李信忽然间听到了一个有些压抑的招呼声。

    “要,要,要。多少钱一斤?”小饭馆的老板的声音也是放得很低。

    “五钱银子一斤,正宗的好川盐,晶莹剔透,没有一点杂质,您老看看。”那个声音有些压抑中透露着激动。

    听着小贩和饭馆老板轻声的讨价、还价,李信有些觉得奇怪,这盐价在四川不过一钱银子一斤,怎么到了云南府就成了五钱银子一斤了,不过听小贩的意思还是很便宜的,饭馆老板还价到四钱银子一斤就买下一小袋子,难道这正宗的川盐要比一般的川盐贵的多吗?李信用眼的余光看了一下那袋所谓正宗的川盐,不就和四川普通的川盐一样吗,看不出有什么区别,甚至还不如一般的川盐呢,难道这其中有什么蹊跷的事情吗?

第一百三十一章 云南(三)

    “老板,结账。”李信见红娘子吃得也差不多了,就招呼饭馆的老板结账。

    “好嘞,客官。您这两盘炒饵和一锅小鸡炖口蘑一共三钱银子,这是着您的二钱银子,客官你收好,请慢走。”小二还是殷勤的招呼着。

    “不用找了,这算给你的小费吧。我说都知啊,刚才你老板卖的川盐是不是有点贵了,我刚从四川那边过来,那里的川盐才一钱银子一斤啊。”李信随口就问了小二一句。

    “不贵,不贵。咱本地的安宁盐还得五钱银子一斤呢,老板很精明的,要他买的盐贵了,整个云南府都不会相信。呵、呵。”店小二得了小费,说话变得兴奋起来。

    “根子,中午不用吃饭了吧?看你现在就撑得慌,过来把这袋盐快搬进去。”刚才还是一脸笑意的饭馆老板忽然间就凶了起来。

    李信也不再敢问那小二这盐为什么这么贵了,免得这小二被老板赶了出去,否则那就是自己造孽了,就带着红娘子两人满怀郁闷回家了。

    回到家以后,李信左思右想不对头,肯定是沐王府控制了整个云盐的生产和销售,使得食盐价格比外省贵得多,但是沐王府肯定不会承认自己还在垄断食盐的生产和销售,唯一的办法就是让大明皇家贸易商行进入,沐王府应该不敢和朱有孝争利的。想到这里,李信豁然开朗,也许朱有孝就是这个意思,其实朱有孝根本就没有想这么多,只是认为李信这家伙忽悠劲十足,是想让他把缅甸夺过来,这才把他派到这里来。

    李信第二天就让人给四川的大明皇家贸易商行的掌柜送信,让他速来云南府,有要事和他商量。其实大明皇家贸易商行早就有进入云南的想法,不过由于在云南沐王府一手遮天,不像在其他地方那样方便,还有就是无论贵州还是四川,进入云南的道路都是非常难走,运费成本太高,这两个原因造成大明皇家贸易商行迟迟没有大力进入云南经营。

    现在李信要主政云南,作为朱有孝的师弟,所有的商行都会卖些面子。所以接到李信的邀请以后,大明皇家贸易商行四川的负责人刘老财立刻赶了过来,和李信商议如何进行经营的问题。

    刘老财向李信道:“大人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小的大事可以请示老板,小事您随便吩咐。”

    李信说道:“其实也不算什么大事,昨天我出去转了一圈,发现这里的土特产非常便宜,可是为什么你们都很少来这里呢?是不是因为道路的问题,不过我就是想修路也没有多少钱,你能想法解决这个问题吗?先不用回答,你先出去转一圈再说。”

    刘老财说道:“其实不用出去转,我也知道这事,我原来也来过,主要是惹不起沐王府,不过现在大人主政了,我们就敢进来了。至于道路问题,按照牛总掌柜的意思,一切都是为了皇上,修路费用可以让大明皇家贸易商行支付,但是人工需要大人解决。”

    李信一听这话,心里就高兴起来了,这别的不好找,两条腿的活人可满街都是。“好,就这么办,我来找人,你们出钱,咱们先修一条可以好走一点的官道,让这里的东西能够卖出去再说。”

    说干就干,李信第二天就让衙门的小吏把告示贴了出去,写明了用工的标准,工费的多少,需要多少人。其实就是除了管吃管喝,另外还会付一些工资,虽然不太多,但是这也要比在家闲着没有活干好得多。

    出乎李信的以外,前来应招的人寥寥无几,这是好事啊,怎么没人干呢?李信百思不得其解,还是刘老财帮他弄明白了这个问题,原来云南执行的还是土司制度,大部分的人都是奴隶身份,他们的人身没有自由,出来干活需要让土司批准,否则就是叛逃,被抓住了就可以杀死,土司具有他们生杀予夺的权利,其实在云南最大的土司就是沐王府,他们几乎占据了云南三分之一的土地,在街上经商摆摊的大部分都是具有人身自由的汉人,本地的人很少。

    李信这才恍然大悟,怪不得云南这个地方像死水一潭的样子,没有一点生机,原来是这里的管理制度上有了问题,这里的统治方式是大小土司们当家作主,比起大明别的地方家族式管理地方的政策更保守,简直是泼水不进。

    要想让这里的一潭死水活起来,那就必须打破这里的土司制度,但是最大的土司就是沐王府,这几乎是不可能的,李信没有这个权利,怎么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那就得找沐王府谈判,想法让沐王府妥协,必须让沐王府妥协,只有这样,才能治理好云南的不利环境,更好的发展云南。

    于是李信决定再次拜访沐王府,再和沐启元谈判一次,如果沐启元不知好歹,说不定就得自己再来一次打倒土司分田地的活动,从根本上解决这里的土司制度,当然了这的取得朱有孝的同意,否则那就是自己造反了。

    在沐王府的客厅里,李信、刘老财和沐启元进行了试探式的谈话,李信说道:“国公爷,万岁爷派下官到云南治理地方,在这一段时间里,发现了一些问题。云南的土特产品丰富,但是不好向外运输,还有就是这里的食盐太贵,老百姓的生活很清苦,为了不辜负万岁爷的期望,下官想做一些改善民生的措施,希望能得到国公爷的支持。”

    沐启元笑道:“李都督,咱们都是万岁爷的臣子,治理好云南自然是我们的责任,放心吧李都督,只要是您的命令,小王自然会支持,绝不会拖您的后退,您想怎么改都行。”

    李信一听这话,感觉这沐启元还是挺开明的吗,于是就说到:“首先我想收回这里的盐矿,当然了,不是无偿收回,这位是大明皇家贸易商行的刘老财,具体的办法由他和您说。其次是要给予农奴们的自由身份,土司门不得限制他们的人身自由,就像在大明的其他地方一样,他们有租种和不租种土司门土地的权利,他们都是大明的子民,土司没有生杀予夺的权利,只有大明政府才有这个权利。国公爷,您看我想执行的这两个措施怎么样?”

    沐启元一听李信要收回盐矿,当时就像被踩住了尾巴的小猫,差一点就蹦了起来,刚要拒绝,就听到了帐后面的一声咳嗽,于是只好接着李信的话题往下说,“行,行。不过这盐矿要怎么收回呢,这可是太祖爷赐予沐王府的财产,需要当今万岁爷下旨才行呢,李都督您有万岁爷的圣旨吗?”

    李信一听就知道沐王府不愿意让出,就说到:“国公爷没有听说万岁爷的事情吗?万岁爷除了留下了培育种子的土地,把所有的皇庄都捐献出来了,送给了耕种这些土地的老百姓了,这为天下所有的藩王们作出了表率啊,您看离您最近的蜀王爷,不也放弃了许多土地送给他的下人了吗?当然了,这是他老人家自愿的,但是您看万岁爷亏待他了吗?这样好不好,这盐矿让大明皇家贸易商行赎买下来,具体价格由您和刘老财协商,您也可以在大明皇家贸易商行占据一定股份,这样行不行,让万岁爷也高兴您也加入了皇家的队伍。”

    被李信这么一堵,沐启元就有些拿不定主意了,照李信的话来理解,如果不加入大明皇家贸易商行就像不是万岁爷的臣子一样,“好吧,李都督,小王听您的意见,让我的管家和刘老财去谈吧,咱们去喝茶去,咱们要个结果就行。”

    至于给予农奴们自由身份,种不种地是他们的自由,这在沐启元看来都是屁话,就那些奴隶们,不给他们种地,让他们喝西北风啊,他根本就没有想到将来会发生什么事情。

第一百三十二章 云南(四)

    刘老财和沐管家的谈判很简单,云南的盐井都归大明皇家贸易商行管理,双方组成了大明皇家贸易商行云南分行,各占一半的股份,利润也是平分,至于修路的资金,有刘老财的大明皇家贸易商行负责,双方就这么签订了合作协议。从这明面上看,沐王府占了大便宜,因为这些盐井本来就是国家的,但是李信他们的目的就是能够把这滩死水盘活,让它流动起来,方便云南的建设,本来这些收入都归沐王府,他也不用向大明缴税,其实也还是真说不好到底谁占得了便宜,反正李信希望发展的目的达到了。

    接下来云南总督府和沐王府的联合告示就贴了出来,不但是宣布农奴们有了自由身份,而且还宣布总督府招工修缮云南的官路。那些土司们听说要他们释放农奴的人身自由,好多人都找到沐启元,问他是怎么回事,沐启元说这有什么关系,现在是农闲季节,你们还得管这些农奴吃饭,反正等到农忙了,这些人不给你们干活挣饭吃,他们喝西北风啊,他们也没有土地,最终还是你们的奴隶,这事不用担心。土司们听到沐启元的解释也觉得有道理,也就不再操心以后干活的事了。

    没有了沐启元和土司们的掣肘,李信和刘老财的修路招工事情就很快看站起来。刘老财采用的是釜底抽薪的办法,他把招来的十几万青壮小伙都拉到了和四川云南交界的地方开始修葺官道,从明面上说这是为了方便运输外面的商品进入云南,再就是需要管饭,靠近四川方便粮食运输,这样可以节约费用。

    不过李信可不认为事情就这样简单,因为李信发现不但这些修路的青壮年都过去修路了,而且好多都是整家人都搬过去了。原来刘老财许诺的话是这样的,只要修路的青壮年干活满两年,他就可以分给他们足够的土地,让他们耕种,并且家里跟随的家属也可以分到一定的土地,而且有可能免税。当这个消息悄悄的在民工中传开以后,不用再贴招工告示,携家带口的人就越来越多的涌向了刘老财的修路大军。

    刘老财哪来的这么多土地供他分配呢?这事不用他操心,原来牛金星的大明皇家贸易商行就是运输移民的最主要途径,无论是向边疆地区移民,还是向吕宋岛移民,这中间的过程都是牛金星在运作,那些地方有足够的土地来安排这些人耕种。这个事情不但沐王府不知道,而且李信也不知道,但是刘老财却是心里门清,他正等待着牛金星奖赏呢。

    刘老财的动静越来越大,吸引的人口越来越多,李信就觉得这是有些不对,因为他发现修路的人口并没有增加太多,工程进度也没有太快,于是他就找刘老财询问,刘老财这才告诉他,凡是整家过来的,每家赠送五十两银子的安家费,都到新的地方移民安家去了,等到农忙的时候,他再组织这些修路的青壮年帮助土司门种地,再和他们谈判用工的费用,保证不会让田地荒芜了,李信也就不管刘老财到时候怎么去干了,到时候看这家伙用什么办法吧。

    修路的事情不紧不慢的进行着,堪堪到了农忙的时候,终于修通了一条从成都到云南府的官道,虽然不是太平坦,但是也足够方便商人和小车通过了。云南府的商品可以方便的运输出去了,外地的商品也运到了这里,土司门也可以挥霍他们的银子购买到奢侈的家具、生活用品了。不过接下来他们就傻眼了,农忙季节开始了,那些本来应该回来耕种的农奴们却没有像沐启元说的都回来耕种了,根本就找不到足够的人来干活了,这下他们就慌了神了,这要是没有人种地,明年的粮食从哪里来呀。

    就在他们担心没有人种地的时候,刘老财领着青壮年修路工人回来了,不但是人回来了,而且还带来了数百台锅驼机,这就是刘老财不让土地荒芜的底气,人少了不要紧,耕地的事情由这些锅驼机来干,它要比农奴们翻地快多了,不过干活需要付钱,没有钱是不会干活的。

    土司们看到这些稀奇古怪的锅驼机,不知道这些东西是怎么回事,刘老财的手下们就开着锅驼机在大街上转了一圈,又在地里示范行的耕了一上午地,让这些土司们脑洞大开,但是一打听干活的工钱,脸都给气绿了,为什么呢?

    牛金星是多么狡猾的人,所以他的手下就没有弱兵,这刘老财太聪明了,简直比现代的精算师算的都精确,他把土司们使用一家和一个人的费用算的精透,他所要的价钱刚好比土司们使用奴隶刚好贵上那么一点点,但是在土司们看来使用这么少的人,要这么高的工钱根本就是要挟,绝对不行。不行刘老财就坚决不干,就得要这样的工钱。

    土司们一怒之下就去找沐王府,沐启元现在也在为耕地发愁呢,想来想去这都是李信的阴谋诡计,现在上了当,怎么办呢?土司们不敢埋怨沐启元,但是要他出头找李信算账还是可以的。于是这些土司们七嘴八舌的给沐启元出主意,实际上也是想给自己找出路,但是李信、刘老财是那么好找事的人么?最后土司们就怂恿沐启元和刘老财解除合作协议,把刘老财赶出去算了,至于那些青壮年,刘老财都走了,谁还会雇佣他们呢,只有乖乖的回家干活去。

    等到秋耕再也拖不起的时候,还是找不到足够的农奴,沐启元再也忍不住气了,就带着家将家兵们把盐井、盐矿围了起来,停止云盐的生产,让工人们马山去地里耕田。刘老财刚好就在盐矿上查看,结果也被围到了里面,沐启元的家将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把所有的人一下子绑了起来,就要往地里送。

    得到消息的红娘子大吃一惊,没有想到沐王府竟然敢直接去盐场抓人,当听下人说刘老财也被抓走的时候,红娘子救人心切,直接招呼一千人马就到盐矿上救人去了。沐王府的人马哪能有红娘子的精锐士兵厉害呀。当然了红娘子也不敢真把沐王府的人打伤了,只是冲开人群,把刘老财和工人们抢了出来,保护着就向总督府赶来,把这些人都领进了总督府保护了起来,不让他们被抢走。

    气急败坏的沐国公沐启元,不顾一切的调动了云南的兵马,竟然把总督府围了起来,派人给李信送来书信,声言如果不放这些盐矿工人出来,他就要架起大炮炸平总督府,顿时气氛马上就紧张起来。

    正在总督府想着如果使用锅驼机可以多长时间完成耕种的李信,听闻外面乱糟糟的一片大吵,这才知道了发生了大事,就把正在外面布防的红娘子叫了进来,同来的还有刘老财。

    刘老财一进门就说道:“大人不要惊慌,千万不要惊慌,他们是不敢进来的。”

    李信就问出了什么事,“怎么回事啊?娘子,谁在大呼小叫的在外面吵闹。”

    红娘子还没有来得及回答,一个亲兵跑进来递过一封书信,李信拿过展开一看,只见上面写着:李信,快点把那些盐矿工人放出来,否则就要炮轰总督府。沐启元。

    李信看了看红娘子,红娘子就说道:“相公,是这样的,今天沐王府突然撕毁协议,派家将家兵围住了盐井,把所有的人都要领走送到地里耕田,连刘老财也一并抓了起来,我就把他们抢了过来。”

    刘老财这时候走到李信跟前,神秘地说了一句话:“大人不用担心,小的保证不会出现大漏洞,沐启元一会就会回去。”

    果然总督府这里闹了没有两个时辰,就见有人来报,沐王府的沐老妇人来见,李信连忙带人迎到大门口,只见沐老妇人抱着一个两三岁的男孩,那男孩还穿着重孝,沐老妇人让那小男孩给李信磕了一个头,这才说道:“小儿不幸患诳证不治,老身携孙子向李都督请罪,望李都督莫怪。”

    李信吓得“扑通”就给沐老妇人跪了下去,连声说道:“不知国公爷驾薨,臣李信有罪,信立刻派人进京奏禀皇上,请小国公继国公之位。”

    李信太聪明了,先有刘老财说沐启元一会就会回去,现在沐老妇人突然说儿子患诳证不治,这其中必有蹊跷,只不过自己不知道罢了,但是必须表明自己的清白,这事和自己没有关系。

第一百三十三章 云南(五)

    沐启元的死亡非常奇怪,李信觉得其中必有缘由,但是他又不敢追根寻底,这潭水太深了,他李信可不是什么皇亲国戚,也不是什么勋爵后裔,这要是栽进去不死也得脱层皮。其实李信自己也不明白皇帝为什么对自己恩宠有加,让自己拜孙承宗为师,使自己有了皇上师弟的身份,从表面上看起来权势显赫。

    不明白归不明白,事情既然发生了,李信还得想法善后,不然的话就好像是自己逼死了沐启元似的,一想到这里,李信就感觉如履薄冰,深感天威难测,皇上智谋究天。

    李信就把事情的发生经过在奏章里,向朱有孝一一陈述,不敢加一点自己的推测和判断,仅仅是请求朱有孝尽快把沐启元的儿子沐天波的地位确定一下,然后就是耐心的等待朱有孝的决定。

    把这些事情稍加了断,李信就得马上开展农忙的耕田事情。现在沐老妇人暂且摄政沐王府,李信还得去吊孝,顺便安慰一下子沐老妇人,这可不是开玩笑,如果沐老妇人真要和李信翻脸,李信觉得自己还真得离开云南,再找孙承宗想法,不过那就显得自己太无能了,以后前途暗淡。

    李信带着红娘子进了国公府,沐老妇人派人迎了出来,看着李信献上祭品,然后祭拜沐启元的亡灵,一丝不苟的行完礼节。沐老妇人对李信的表现非常满意,认为这是一个非常识礼知节的人,心里颇有好感,相对于自己的儿子来说真是天差地别,就让人把李信请到**叙话。

    打发下人离去,包括红娘子也离开以后,沐老妇人也不避讳,直接就开口道出了沐启元的死因。沐老妇人说道:“李都督是不是觉得国公去世的非常突然,你感到莫明其妙?”

    李信回道:“国公爷突然薨殁,信颇感伤悲,望老妇人节哀顺便,切莫悲伤过度,愿老妇人能够帮扶幼孙,再兴沐王府。”

    李信回答的丝毫和沐老妇人的问话不着边际,意思表明沐启元的去世原因我不敢过问。沐老妇人接下来却说:“其实啊李都督,这沐启元是我和家人商议后,自己下手毒死的。”

    “啊!”李信大吃一惊,虽然他想到了沐启元的死亡必有蹊跷,却万万没想到是沐老妇人亲自下的手,这把自己的亲生儿子毒死,这得有多狠的心哪。

    沐老妇人接下来说道:“沐氏代天子守边二百多年,近三百年,颇感皇恩浩荡,从不忌讳有什么不法。但是自昌祚国公继承国公爵位以后,不知体恤百姓,只知道自己享乐,有负国恩,启元更是子不如父,更是不堪,吃喝嫖赌,无不俱全。尤其是当今天子恩泽天下,启元不知自重,竟然公开抵制李都督的变革方略,倘若长此以往,必然会引起陛下的不满。更何况竟然私自调兵围困总督府,这和造反有什么区别,如此之人,死有余辜。老妇为国公府后人考虑,为避灭门之祸,只好出此下策,望李都督体谅。”

    李信听完沐老妇人的叙说,如雷灌顶,这真是一代女杰,但是也不能夸呀,再次跪下说道:“老妇人您真是一代贤母,为国破家,让信深感惭愧,是信做的不好,让老妇人为难了。”

    沐老妇人接着说:“李都督,您也不用替我遗憾,像启元这孩子活着也是给沐家惹祸,现在我唯一的心愿就是能把孙子天波养育成人,不在像他父亲那样愚昧。故此想让他拜你为师,愿李都督莫要推辞。”

    李信回道:“承蒙老妇人厚爱,不嫌弃信闻薄德浅,信必不负老妇人的期望,必将倾囊而受。”

    接下来老妇人让人将沐天波抱了过来,拜李信为师,这下气氛就稍微有了些缓和。然后沐老妇人让人取过云南的关防印绶,全部交给了李信,这就意味着将沐王府的前程一下子和李信联系在了一起。

    从沐王府归来,李信召来刘老财,和他协商将要进行的农事问题。刘老财说道:“既然沐王府的问题已经解决,农事也不是什么大事,我马上就派人进入沐王府的农田,大概用不了三天就可以全部耕种完毕,其余的土司们的田地,我也会尽量在最短的时间内帮他们耕种,请大人放心,绝不会再发生意外事情了,小的可以拿人头担保。”

    接下来的事情就比较简单了,那些土司们的主心骨沐启元自己都死了,还有谁敢和刘老财斗心眼,别说刘老财做了一定的让步,就算刘老财再多要些钱财他们也得赶紧拿出来。当然了,刘老财也不敢多要,他也怕把事情惹得太大了,官逼民反,就是李信也饶不了他,牛金星说不定还会扒了他的皮。

    土司们接受了李信、刘老财的变革方式,不但迅速完成了农事,而且还对这种被称作“铁牛”的东西产生了莫大的兴趣,纷纷询问刘老财这种“铁牛”那里有卖的,能不能让大家都购买一些,这样的话到了明年或以后,就可以节省很多粮食。刘老财正巴不得推销这些“铁牛”呢,哪能不买呀,不但要买,而且还要大卖特卖。

    毕竟是学识的限制,刘老财仅仅是看到了赚钱,而李信看到的则是另外的一点,他让蜀王从四川派来大量的大明官吏学院四川分院毕业的学生,让他们经过锅驼机驾驶、修理培训以后,大量的派到各处的村寨,田间地头,携带着锅驼机的汉文使用说明和维修技术手册,手把手的教授使用技术,顺便在这里大力推广汉文汉语。不得不说李信这招很高,土司们接受了这次劳动力短缺的教训,购买了锅驼机以后,第一个学会使用的必定是他们的儿孙,而且这些儿孙多是接受过一定文化教育的人,眼界要比一般人开阔的多,从而接受知识的能力比较强,这也为大明的文化在这里迅速传播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凭着自己出众的能力,李信很快的改变了云南的面貌,得到了朱有孝更大的信任,然后朱有孝就只是李信采取在云南的方式向外扩张,最好把缅甸也给拿下来,让大明有一个面向印度洋的出海口。

    李信接到朱有孝的指示以后,就让刘老财带着修路大军不断的向西南方向拓展,然后利用土司们之间的千丝万缕的关系,悄悄的向外扩张,尽量不引起缅甸王国的注意,反正那一带也是山高地险,民族复杂的地域,缅甸王国对于那里的控制形同虚设。

    红娘子接受了云南的兵马以后,就开始进行严格的训练,但是人数不多,而且又淘汰了一些老弱病残,剩下的人员更少,在李信的建议下,红娘子就挑选了一些当地的山民,这些山民平时就住在山上,对于这里的道路、气候非常适应,而且红娘子招兵的条件非常优渥,很快就招够了一个近万人的山地步兵营,红娘子请求朱有孝派来近百人的大明官吏学院军事分院的学生,专门来训练这些士兵,一方面红娘子并不是专门的教官,另一方面李信还是有些顾忌,怕自己主政云南,妻子执掌兵权惹人嫉妒,但是如果有了一百多属于大明军事学院的学生,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了,这些人都是极端忠诚于大明的士官,只要有他们,任何想背叛大明的将领都无法让他们执行命令。

第一百三十四章 大明商标法

    后世有位名人说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从后世过来的朱有孝自然深刻的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因此他来的这个世界上的第一个目的就是让科技来武装大明,在军事上从最初的二踢脚小炮,到后来的击发枪直到步枪,小型加农炮,无不充斥着这种思想,在工业领域,从最原始的木制磨床到后来一系列的车床、刨床、镗床等,还有不惜代价的让宋应星尝试各种炼制钢铁的方法,冶炼出具有各种不同用途的合金钢。

    朱有孝的这种疯狂的投入,逐步在大明取得了一定的效果,随着最近几年各种级别的学校在城乡的普及,不同领域都出现了具有一定文化素质的人才。宋应星的弟子们从橡胶草里面提炼出橡胶以后,合作建厂创造出了巨额的财富,激励了其他同仁们的科研努力,并且逐步拓展,实用性科技成果不断出现。

    大明的锅驼机现在已经有十家工厂在生产,朱有孝让他们在全国各地合理布局,减少不必要的激烈竞争,免得价格下降,质量退化。为此朱有孝还下旨让工部制订了最严格的《大明质量标准》,无论使用的各种材料必须达到规定的质量标准,残次产品绝对不允许出厂,一旦发现有质量问题的产品,将实行召回机制,就是生产厂家必须无条件收回。在零件加工方面,随着各种机床的产量不断增加,和各种机器的广泛使用,各种配件的使用,尤其是易损零件的加工非常普遍,要想分清哪一种零件是谁生产的是一个非常麻烦的事情,因为相同的配件模样都是一个样子。

    曾经就发生了这么一件事,在四川蜀王的锅驼机队伍里有一台在耕地的时候损坏了一个活塞,因为正在农忙,修车的师傅来不及到王府的家里去取,就让伙计到集市上的配件门市买回来一个,刚开始安装上去的时候还能用,但是感觉“铁牛”的力量不足,开车的驾驶员也没有太在意,认为磨合一下可能就好了,但是最终的结果是把汽缸损坏了。

    气急败坏的驾驶员和修车师傅发现是活塞出了问题,就找到了出售配件的门市,要求按照《大明质量法》的规定退还货款,并且要求赔偿损失,因为这是给王府购买的锅驼机配件,属于公事,购买配件的伙计索取了购买配件的凭据,配件门市只好赔偿了事,自认倒霉。

    但是吃了亏的配件店老板不干了,觉得自己这事赔的窝囊,就按照购货时的凭据去找制造配件的加工作坊,可是在寻找凭据的时候发现了一个尴尬的事情,提供同样配件的作坊竟然有三家,而且每次都不是销售完之后才进货,每次都有库存,从表面上看每一家的配件也都是一模一样,实在分不清楚责任,但是心里还是咽不下这口窝囊气,尤其是如果以后再发生这类事件还是没法处理。思来想去不是个滋味,于是这位老板决定把麻烦交给官府去解决,在从前这个事情是绝对不会麻烦官府的,谁叫现在的官府都是这么好说话。

    因为现在的四川的官吏都是在大明官吏学院四川分院毕业分配过来的,蜀王朱致澍效仿朱有孝大力支持学校建设,帮助四川总督扩大了分院的规模,毕业的学生就越来越多,这几年来四川的发达地区就几乎都安排了学院毕业的学生,他们对于各种事情都非常尽心,几乎找不到懒政惰政的官员,现在老百姓也都喜欢有了矛盾找他们解决。

    接到了配件店老板的案件,县里的李县长决定把这事查个水落石出,看看到底是谁制造了伪劣商品,同时他也想试试自己的实际工作能力怎么样。他让衙役把配件店老板提供的三家制造作坊的老板都传到了大堂,把配件店老板提供的报废活塞和库存的几个活塞都放到了大堂上,让他们自己去确认一下那个是自己家制造的。

    第一个上来的是王老板,他把那些样品颠倒来颠倒去的,看了好半天也认不出来是不是自己的作坊制造出来的,只好对李县长说自己确实分不清楚是不是自己的作坊制造了那个劣质产品,不过表示如果确实分不清楚是谁家的,他可以分担一部分责任。

    第二个上来的是赵老板,他看了看这几件样品,也是分不清楚到底是谁家制造的,但是为了表示自己的诚信,也愿意承担一定的责任。

    第三个上来的是张老板,他把样品拿到光线比较亮的地方,仔细的看了一下,又把其中的几个做了对比,然后拿出其中的两个,肯定的说这是自己家制造的,然而那个损坏的绝对不是自己家作坊制造的,他也不愿意承担任何责任,认为那样有损自己作坊的信誉,影响自己的生意。

    李县长便问:“张老板,你怎么确认哪两个是你的?为什么损坏的那个不是你的呢?”

    张老板便说道:“大人,您仔细看一下俺拿出来的这两个活塞,在这两个的后面都有一个小小的十字,我的儿子干活时好模糊,我就在制作板材的时候,在上面用錾子打上一个十字,这样他就不会拿反了,这两个上面都有,而损坏的上面没有十字,所以我认为那个不是我家作坊的。”

    李县长听了张老板的话以后很是认可他讲的道理,王老板和赵老板也是认可这个意见,二人决定共同承担赔偿责任,张老板见到大家很和气的解决了这个问题,便表示这个是行业信誉问题,也愿意承担一定的费用,以后大家都要注意质量问题。

    事情倒是解决了,因为三个制造作坊的老板都还算比较仁义,可是这问题解决的有点不让人舒心,以后还可能在别的事情上会发生这种事情,会不会也是照此案例解决呢?这倒是未必,趋利是每一个商人的的必然选择,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是这么仁义,这属于道德范畴,如果上升到法律问题上能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

    想到法律问题,这就是属于政府管理职能的问题了,李县长就此类问题几乎走访了全镇所有的商铺,就这个问题如何解决征求大家的意见,最后发现许多比较大的商铺都有自己的商号,而且还有不少的制造作坊都在商品上面刻上了自己的商号名称。

    于是,李县长就把自己的案例和想法写成了奏章,呈现到了内阁部门,这样以来,大明就出现了一套开历史先河的法律--《大明商标法》,而李县长就成了大明第一位商标注册司的侍郎。它规定了商标的注册、使用、禁忌等事物,为大明的商业行为规范作出了不朽的贡献。

    《大明商标法》和《大明质量标准》两部法律的制定,规范了大明制造业的行业行为,它使得大明的商品质量有了法律上的保障,杜绝了粗制滥造和商业欺诈行为,从此就让大明的商品成为质量信誉的保证,让以后世界上所有的人一听到大明商品几个字,就认为这是最好的商品,大明制造就是商品质量的最优秀品质,让大明的商人把保护商品质量就像爱护自己的眼珠子一样珍贵。从此以后,质量问题事故不会在大明的土地上发生,一旦有损商誉问题的事情发生,该商户就会彻底破产,根本就不会再发生想后世那样的地方保护主义现象,质量就是生命的信念深入到大明每一个人的心中。

第一百三十五章 信仰(上)

    关于信仰问题,朱有孝感到这是一个非常令人头疼的事情。在原始的中华大地上,有许多不同的原始信仰,包括对自然的崇拜、对祖先的崇拜,还有许多精英人物的崇拜。但是对于真正的信仰,并没有多少,最多就是信仰老天爷,认为老天爷主宰者天下的一切事物,而皇帝就是天子,代表老天爷的意思。至于儒教、道教,只是人们修身养性的一种方式,佛教的传入,开始也不是那么顺利,后来掺进了中国的原始崇拜以后才开始在中华大地流传,但也是几兴几衰。

    后世人形容***教的信仰者是一手拿着《可兰经》,一手举着利剑,信仰我者就是我的兄弟姐妹,不信仰我者,就是我的敌人,当我抢光敌人时,抢无可抢时,连我的兄弟也可以抢劫。它奉行的是自私的道德行为,但是也符合所有强者的行为,因此能够从中东一偶传及到亚非欧各地,但是在其发源地却到了抢无可抢的地步,在犹太人强大的财力面前进退维谷,反而是内斗不止,这由于他们的信仰武力征服而缺乏建设造成的,除了地下拥有丰富石油的国家之外,富裕的国家几乎没有。

    后世的的国人,无论信佛,还是信神,无非是做了坏事拿出一些祭品送到庙宇,祈求神灵护佑,被西方人认为是见不得人的行贿受贿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并且形成了世人都在行贿受贿中生活。

    反观基督教的信仰者,他们教育别人接受上帝的安排,自己就是上帝的羔羊,而他们自己确实手持利剑,大杀四方,当他们困乏时就向上帝祈祷,让上帝的使者,就是那些神父之类的,向他们诉说自己的罪过,然后等到吃饱喝足了,再举着利剑大杀四方,早就忘记了自己的忏悔。这就好比有福我享,杀你那是我代替上帝对你的惩罚。最明显的例子就是以米国为代表的联军,在中东的大地上大杀四方,然后留下一地鸡毛,让他们自己去收拾。但是在他们和清朝的战争时,却是在坚船利炮后面伴随着无数的神甫,把战争中得到的红利,利用宗教的名义,再拿出一点残羹冷炙去收买华人的民心,传播上帝的福音,企图在精神上彻底控制华人。在菲律宾这一点他们做的非常高明,但是在强大的中国儒家文化面前却没有完全得逞。至于几十年后的基督教在华夏大地上流传,仍然是因为国人没有刻骨铭心的信仰,闲下来心里无聊的人,用来自己做心理安慰而已。

    朱有孝的想法就是如何让大明在四面出击的时候,能够有一个良好的借口,不让军人有一种负罪感,认为这是在拯救对方,这还必须要从儒家和道家的经典里找到根据,这可是一个庞大的工程,需要几代人的努力,但是现在必须有一个最原始的借口,哪怕以后在加以圆满也行,究竟该从那里寻找突破口呢?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君权神授,天人合一与天人感应,实现大一统格局,宣扬天命,但怀疑鬼神,子不语怪力乱神,这是儒家的思想之一。道教以《道德经》的思想为主要教义,倡导尊道贵德、重生贵和、抱朴守真、清静无为、慈俭不争和性命双修。道教认为,无形无象的“道”生育了天地万物。道散则为气,聚则为神。神仙既是道的化身,又是得道的楷模。故道教徒既信大道,又拜神仙。拥有庞大的神团系统。如三官、四御、四值功曹、六丁六甲、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玉皇大帝、王母娘娘、真武大帝、东岳大帝、碧霞元君、斗姥元君、骊山老母、关圣帝君、城隍、土地、灶君、门神等等。

    这些儒家、道家的学说朱有孝并不知道多少,但是最主要的内容精辟语句还是知道一些的,再者现在贵为皇帝,寻章摘句的事情还用不到朱有孝去亲自动手,而向孙承宗这样的大儒肯定不屑做这些事情,想来想去也许只有李信、牛金星、宋献策这些人才有可能做这件事,牛金星现在挣钱已经挣得入迷了,估计没有功夫做这事,李信和宋献策这两个忽悠专家做起来这事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至于道家方面,估计只要自己开了口,让他们去大肆布道,应该是不存在任何问题,肯定会大力协助。

    想做就做,这一贯是朱有孝的原则,很快的宋献策就被朱有孝调了回来,还有就是把黄道周也请了回来,再加上从武当山找来的一光道士,把他们几个人叫到了一起,在朱有孝的书房里,几个人穿着便衣喝着茶水开始讨论将来的信仰问题。

    朱有孝说道:“今天把大家几位请到这里,也不要分什么君臣有别,可以自由谈论,无所顾忌。我们接下来谈论的的事情,可能有关大明的未来思想领域问题,这是涉及到几百年甚至上千年以后的问题,也是大明儒家文化如何向天下传播,道教如何大兴于天下的问题。朕对于这些儒家、道家的许多深奥的知识并不是非常了解,大家也知道朕并没有读过太多的书。朕欲将我大明的文化传布四海,就需要靠大家共同的努力,大家都是这方面的专家,希望能够把儒、道两家的文化如何融会贯通,作为一种信仰,让周围的四夷接受,以便于我们的统治和管理,这才是最终的目的。也许你们几个人不够,也可以在将来再寻找更多志同道合的人来办这件事。”

    朱有孝说罢以后看了看几人,发现这几个人都是静静的看着自己,甚至都有点目瞪口呆的样子,好像是被吓着了,又好象是极度兴奋。过了一会,最先反应过来的不是机智多谋的宋献策,而是黄道周。

    “陛下”,黄道周首先开口,“承蒙陛下不以为臣年轻和学浅,派微臣前往西域教化土人,臣先说一下在西域遇到的情况。当地的土人可以说对于他们的信仰极为虔诚,虽然有小帖木儿汗的帮助,但是教化的过程仍然非常艰辛,非是微臣不够努力,而是当地土人已经在头脑里面被他们的信仰所彻底洗涤,而且他们所信仰的教义也是非常符合他们日常的行为和性格,也和当地的生活匮乏有直接关系。当地的自然条件恶劣,偶有的几片丰腴的地方都被抢来抢去,最终也会变得了无人烟,变成贫瘠荒凉。现在陛下意欲改变他们的信仰,首先就得先让那些地方的人们保证最起码的生存问题,也就是儒家所说的衣食足而知礼仪,这样才好教化当地土人。”

    朱有孝这时才想起来,在中东那片荒凉的的沙漠里,要想过上富足的生活是非常的不容易,尤其是那时候也不讲究什么计划生育,本来产出就少,随着人口的肆意生育,肯定过上一段时间就会发生食不果腹的事情,于是为了争夺有限的生存空间,战争就会不可避免,这就像《圣经》里所说的什么流着牛奶喝蜂蜜的地方,被无数的圣徒抢来抢去,无论是敌人亦或是兄弟,都在为牛奶和蜂蜜高高的举着刀子砍向对方,也许这就是西方人为什么会侵略成性,也许这就是最根本的原因,生存和宗教就是这样紧密的联系到了一起,这才是宗教盛行的基础。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22304/ 第一时间欣赏大明天启录最新章节! 作者:老牤牛所写的《大明天启录》为转载作品,大明天启录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大明天启录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大明天启录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大明天启录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大明天启录介绍:
一个废品收购站的小老板,因醉酒魂穿而来到大明,灵魂附体朱由校,且看他如何利用自己所学的后世知识,制造枪炮、改革制度、击败女真人、征战世界,重新复兴大明的道路,记载其过程,故名大明天启录。大明天启录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大明天启录,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大明天启录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