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三国之特工皇帝TXT下载三国之特工皇帝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三国之特工皇帝全文阅读

作者:讳岩     三国之特工皇帝txt下载     三国之特工皇帝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106章 临别前夜

    怒目瞪着杨彪和黄琬,董卓脸部肌肉急剧的抽搐着,腮边如同钢针般支楞起的胡茬也在剧烈的颤抖。

    瞪了二人好一会,董卓才眼睛微微眯了眯,冷冷的说道:“方今天下,东有袁绍等人大军压境,北有白波军虎视眈眈。洛阳城如今就像是一锅熬熟了的肉糜,天下人都想来分吃一盏。而长安城,东据函谷关天险,北临太行山一脉,可说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且长安临近陇右,木石砖瓦备办简便,重建宫室并非难事,尔等如何能说重建长安也是困扰?至于洛阳百姓,只需大军前后簇拥,不愿迁往长安者杀,谁敢不服?”

    说这番话时,董卓的脸色是越发的难看,到了最后,他说出的每一个字,几乎都是从齿缝中崩出来的。

    也难怪董卓如此气愤,迁都一事,是自从他决定杀刘辩,就一直在酝酿着的,只是许多日子以来,洛阳城并不安稳,为了维稳,他才强压着这个念头,一直到如今才提出来。

    让他没想到的,是迁都的提案刚刚说出,就有人跳出来反对,而且率先反对的还是三公中的其中两位。

    就在董卓瞪着杨彪和黄琬的时候,又有一个大臣站了起来。

    站起来的这人,是三公中的最后一位,司空荀爽!

    “荀司空,莫非你也反对本相迁都?”见荀爽站了起来,董卓脸上的表情越发阴冷,说的话也透着一股浓重的寒意。

    荀爽在朝中厮混的久了,年纪又要比杨彪、黄琬大上许多,哪里会看不出董卓的脸色?

    他站起来,并非为了劝服董卓不要迁都,而是想要和把稀泥,为杨彪和黄琬开罪,以免二人日后被董卓加害。

    听得董卓发问,荀爽双手抱拳,躬着身子对他说道:“相国迁都,乃是权宜之计,正和当今形势,利国利民,下臣怎敢反对!”

    已是满面阴冷的董卓在荀爽说出并非反对迁都之后,脸色稍稍好转了些,缓缓点了点头说道:“朝廷重臣,多少还是有几个明白人!”

    朝董卓拱了拱手,荀爽转过身面对着杨彪和黄琬,向二人使了个眼色,对他们说道:“二位位列三公,为何目光如此短浅?迁都乃国之大事,若不是情非得已,相国又安肯迁都?袁绍等人在虎牢关以东聚集,北面白波军又虎视眈眈,随时会对洛阳一带发起攻击,洛阳兵少,如何抵敌?叛逆并非三五日便可剿灭,相国迁都,也是无奈之举……”

    “荀司空所言甚是!”荀爽的话还没说完,董卓已是抚掌大笑,说道:“司空一席话,甚合某心!杨司徒、黄太尉,可有想明白?”

    对荀爽说的话,杨彪和黄琬很是不以为意,可二人也看出,若是再强行顶撞董卓,必定没有好结果,于是一言不发,双双朝董卓拱了拱手,重新坐了下去。

    从荀爽的态度,董卓看出洛阳城内,大小官员虽是多不愿意迁都,却没几个人真的敢跳出来反对,待到众大臣离开他的住所,他立刻便开始着手准备迁都事宜。

    自从进入洛阳,董卓遭到最强烈的反对,是来自于洛阳的士人。

    士人家族,多为官绅,家庭殷富。董卓迁都,消耗财帛无算,仅仅依靠朝廷收入,完全是入不敷出。

    向刘协上书了迁都的奏章之后,董卓最先拿士人开刀。洛阳城内,士人家族多遭屠戮,尤其是最早建议董卓任用人才的伍琼和周宓,首当其冲便被砍了脑袋。

    唯一让董卓感到烦闷不堪的,是早先还曾帮他抓捕过刘辩的朱儁,在迁都一事的态度上,却是异常坚决的站在了与他对立的一面。

    洛阳城内士人家族遭受屠戮,城里城外百姓尽接到了朝廷迁都,要百姓随同的旨意,整个洛阳人人自危、已是乱成了一锅粥。

    一壁厢,董卓正在紧锣密鼓的筹备着迁都长安,另一边,在卧牛山上,刘辩也已做好了下山的准备。

    夜色朦胧,这是刘辩即将离开卧牛山,再次踏上征程的最后一晚。

    他负着双手站在窗边,望着窗外山寨的夜景。山寨中的空地,两只搭在三角木架上,正燃烧着的火盆被晚风吹的呜呜作响,火盆中的火苗也在风中急剧的来回摆动着。

    身穿大红襦裙的唐姬低着头,立于刘辩身后。在屋内烛火的映照下,她那身艳红的襦裙,折射着血色的微光。

    阵阵晚风从窗口吹入,撩在她的襦裙上,掀起裙裾。裙裾翻飞,如同一团团在风中翻舞的火焰,给屋内带来一股融融的暖意。

    “明日我便要领军下山,你在山寨中等我回来!”背对着唐姬,刘辩望着窗外的夜景,柔声对她吩咐了一句。

    “诺!”站在刘辩身后,唐姬微微躬着身子,轻轻应了一声。

    虽然唐姬只是轻声的应了一句,可刘辩却从她的声音里,听出了几许悲戚。

    他转过身,双手扶着唐姬的肩膀,低头看着她那在烛光下泛着淡金色莹润光泽的脸庞,柔声问道:“怎了?莫不是我不在,你一个人睡觉,还会害怕不成?”

    唐姬抿着嘴,用力的摇了摇头,双臂环绕在刘辩的腰上,虽没说话,两行清泪却已是夺眶而出。

    泪水顺着她的脸颊流下,沾在刘辩胸前的衣襟上,将衣襟润湿了一大片。

    从唐姬的肩头上挪开双手,刘辩将她揽在怀里,以极其轻柔的语气说道:“莫要如此,如今的分别,只是为了将来不再分开。”

    依偎在刘辩的胸口,唐姬默默的点了点头,不过泪水还是在顺着她粉嫩的腮边流淌。

    双手轻轻捧起唐姬的香腮,刘辩俯下头,嘴唇轻柔的印在了她的红唇上。

    唐姬嘤咛一声,娇躯先是微微一颤,随后紧紧的闭上了眼睛,双手环抱着刘辩的腰,任由他的舌头钻进了她的檀口中。

    临别前的亲吻,带着甜蜜,更多的却是酸涩。两条柔软的舌头纠缠在一处,唐姬的泪水就如同山间的清泉一般,“哗哗”的流淌个不停。

    夜色朦胧,暖室温香。分别前的夜晚,过的总是太快。

    时间一点点的过去,房间内紧紧纠缠着的两个人,却是片刻也不愿分开。

    **终会过去,黎明终究会来!

    清晨的阳光从窗口透进屋内,在屋里的地面上投射出一块菱形的光斑。

    刘辩撑了个懒腰,睁开了眼睛朝身旁看了看。

    他愕然的发现,以往总要比他嗜睡的唐姬这会并没有躺在他的身旁。

    没见到唐姬,刘辩一骨碌坐了起来。就在他坐起的那一刻,房门被人从外面拉开,唐姬双手端着一木盆清水走了进来。

    “你做什么去了?”见唐姬走了进来,刘辩感到他刚才的紧张多少有些好笑,朝唐姬微微一笑,向她问了一句。

    “妾身为夫君打些水,夫君洗漱了,好领军出征!”将木盆放在离铺盖只有两三步的地方,唐姬拿起盆里已浸湿的麻布,将布拧干一些,凑到刘辩脸颊旁,轻轻的帮他擦拭着脸庞。

    她的动作很是轻柔,就像是在擦拭着一件极其宝贝的珍宝一般,好像生怕用力稍稍大些,都会弄破刘辩的皮肤似得。

    “这些事,让兵士们去做好了!”刘辩伸手抓住唐姬雪白的手腕,她的衣袖顺着手臂滑落,裸出的手臂上,还依稀可辨刘辩返回山寨那天,她因下山迎接而被荆棘划破的伤痕。

    手腕被刘辩捉住,唐姬低垂着头。她一早起身后,尚未梳妆,就出门为刘辩打水洗漱,头发此时也是蓬松着,更是给她增添了几分慵懒的娇美。

    “夫君即将出征,妾身想亲自侍奉夫君……”唐姬低着头,抿着嘴唇,喃喃的轻语道:“妾身会在山上等待夫君,等着夫君凯旋而归,接妾身返回洛阳!”

    “一定会的!”刘辩嘴角挂着自信的笑容,松开了抓着唐姬手腕的那只手,任由她用湿润的麻布,轻轻的擦拭着他的脸庞。

    “殿下!”唐姬正为刘辩擦着脸,屋外传来了周仓的声音:“将士们已经准备停当,只等殿下下令出发!”

    朝唐姬微微一笑,刘辩从一旁抓过衣甲,站起身穿戴起来。

    唐姬放下了手中的湿布,跟着起身为刘辩穿戴着衣甲。一边帮刘辩束着皮甲的束腰,她一边强忍着几乎要夺眶而出的眼泪。

    憋着眼泪的感觉,纵然是个男人,也会难受非常。唐姬是个女儿家,更不消说那种发自心底的不舍会给她带来怎样的悲戚。

    眼圈红红的,她强忍着没有哭出来。帮刘辩束好皮甲,她侧身站在一旁,低着头,微微躬着身子,柔声说道:“夫君慢行,妾身不远送!”

    明白唐姬心内苦楚,刘辩也没再对她多说什么,只是伸手轻轻的抚摸了一下她的脸颊,转身朝屋外走了去。

    刘辩的步子迈的很大,在他走出房门之后,一直强忍着眼泪的唐姬才再没能克制住心内的悲戚和不舍,泪珠霎时如同断线的珠子般滚落。

第107章 有福同享

    卧牛山山寨,共聚集了两千余官兵,可战马却是少的可怜。

    山寨地势险要,往日裴元绍极少带人远出劫掠,是以并不注重抢掠马匹,整个山寨,仅有百余匹战马。

    东汉末年,真正意义上的重骑兵尚未出现,可作为机动主力和刺探情报的斥候,骑兵的作用还是相当的大。

    投奔刘辩的官兵,并没有骑兵出身,临时拼凑起一百多名会骑马的兵士,骑术也不是很精湛。

    离开山寨,百余匹战马跟在队伍后面,沿着山路缓缓朝山脚行进,不少骑在马背上的兵士,在御马时还多少有些忙乱。

    两千多人组成的队伍,像是一条蜿蜒的长龙,自山巅一直延伸到山腰。

    刘辩骑着一匹棕黄毛色的战马,走在队伍的最前面。赵云与典韦分别骑着马走在他的两侧,周仓则稍稍缀后一些,督促着官兵们快些行进。

    “元福!“队伍刚下山脚,刘辩就朝后面不远处跟着的周仓喊了一声。

    周仓连忙策马走到他身旁,双手抱拳向他拱了一拱问道:“殿下有何吩咐?”

    “还记得前往陶家庄的路线不?”一手提着缰绳,刘辩扭头向周仓看了一眼,对他说道:“本王想取道陶家庄,经邙山,神不知鬼不觉的从背后给董卓重重一击!正好也可探望一番村内的乡亲们!”

    “回禀殿下,路线倒是记得的!”提起陶家庄,周仓愣了一愣,旋即骑在马背上,微微躬着身子应了一句。

    “你带领骑兵,在前引路!”朝周仓摆了下手,刘辩向他吩咐了一句:“到了渡口,且将渡船夺下,以便全军渡河。”

    “诺!”刘辩提出要先回陶家庄,在那里居住了三年的周仓,心内自是有些兴奋,得了命令后,他朝百余名骑兵招了招手,对骑兵们喊道:“兄弟们,随我一同为大军引路!”

    周仓提起“大军”二字,刘辩不免苦笑。两千多人的队伍,在各路诸侯眼里,顶多不过是一支先锋的人数,可在刘辩的麾下,却是所有的力量。

    凭借着这样一支力量,要在乱世中生存,并非易事。

    望着周仓与百余名骑兵绝尘而去的背影,刘辩朝身后一招手,向跟在身后的官兵们喊了声:“将士们快些!”

    步兵的速度,终究不及骑兵,一直行进到午间,刘辩回过头还是能看到卧牛山的浮影。

    “传令下去,就在此处歇息!”抬头朝已爬上正中天的太阳看了一眼,刘辩勒住战马,对身后的典韦说道:“让将士们先吃饱肚子,半个时辰后,我等继续行军!”

    “诺!”典韦应了一声,勒转战马,向后队奔去,一边奔走他还一边向官兵们喊道:“将士们,原地歇息,吃罢饭,一个时辰后继续行军!”

    连续走了一上午,官兵们确实也感到有些累了。听说能够休息,许多官兵纷纷离开队伍,在四周架起了锅灶。

    行军打仗,粮草最为紧要。可刘辩又深知他们这样的一支队伍,在人数上并不占优势,要的就是随时能够隐藏于山林之中,辎重绝对是带不得的。

    队伍中的每个官兵,身上都携带了足够一个月吃用的粮食。不过这些粮食,大多都是生的粟米,若想吃饱肚子,在驻军之后,埋锅造饭,那是必不可少。

    一缕缕炊烟升起,看着那一条条宛若游龙一般腾空而起的炊烟,刘辩的眉头微微拧了起来。

    率领军队与敌人搏杀,让官兵们吃饱肚子最为首要。曾经当过兵,刘辩深知一支饿着肚子的军队,是不会出现勇士的道理。

    可每次吃饭,都要冒起缕缕炊烟,若附近有敌人存在,无形中是告知敌人他们正在吃饭,处于防备最薄弱的阶段。

    翻身跳下马背,朝四周正忙着生火造饭的官兵们看了一眼,刘辩抬脚向不远处的一个小土坡走了过去。

    土坡并不算高,成年人只需二三十步,就能登上坡顶。

    刘辩纵身蹿上坡顶,典韦连忙跟上,也蹿了上来。

    站在土坡上,刘辩翘首望着南方。早先他带人前往卧牛山经过的小村,已被远远的甩在身后,在他们的前方,是一片苍茫的平川。

    卧牛山山系比不得邙山,不过它却与邙山相同,是东西走向横亘在大地上。在卧牛山与黄河之间,是一片相对平缓的平地。

    “殿下!”刘辩站在山坡上,望着远处看了半晌,一句话也没说,典韦却闻到身后飘来一阵阵饭香,小声提醒了他一句:“饭煮得了!”

    “嗯,该吃饭了!”听到典韦的提醒,刘辩点了点头,转身与典韦一同朝山坡下走去。

    为刘辩煮饭的,是几个亲随的军官。军官们不仅煮了一锅粟米,在粟米饭上,还蒸了一块山猪肉,茅草编织成的锅盖刚一揭开,一股扑鼻的香味就向四周溢去。

    与典韦一同走到锅灶边,刘辩先是朝为他煮饭的锅内看了一眼。

    蹲在锅边的几名军官见他走了过来,连忙站起身,给他让了出了位置。

    刘辩并没有停下脚步,在看了一眼锅内煮的东西之后,他转身朝不远处兵士们吃饭的锅走了过去。

    连着看了十多口锅内的食物,刘辩发现除了为他煮饭的那口锅里有一块煮熟了的野猪肉,官兵们的锅灶里,除了煮熟的粟米饭,再无其他。

    “怎么回事?”指着一口兵士们煮饭的大锅,刘辩微微拧起眉头,向那几个为他煮饭的军官问道:“为何将士们的锅内只有粟米饭?而我等的锅内却有块肉?”

    “殿下!”站在锅灶边的几名军官听出他话语中带着几分恼怒,连忙抱拳躬下身子,其中一名军**战兢兢的答道:“山寨内肉食不多,我等离开山寨,只带了一块山猪肉,是专门为殿下准备的。”

    发现为他煮饭的锅内有肉,而官兵们的锅里却没肉,刘辩是十分恼怒。可在军官回答过他的问题之后,他却只是朝那几个军官摆了摆手说道:“将士们吃什么,我便吃什么。那块肉,你等分吃了吧!”

    “殿下……”几名军官费尽心思,为刘辩蒸了块肉,没想到他根本不领情,在刘辩让他们把肉分吃了的时候,他们全头抬起了头,回答刘辩问题的军官更是下意识的唤了刘辩一声,像是还想劝说他把肉吃了。

    那军官刚刚开口,站在离他不远处的赵云就朝他摇了摇头。

    见赵云摇头,军官赶忙闭上了嘴,一脸羞愧的把头低了下去。

    “将士们愿追随本王,乃是信得过本王!”又朝那几个蒸了肉的军官看了一眼,刘辩转过身,对所有围在锅边,却并没吃饭,而是站起来望着他的官兵们喊道:“我刘辩别的没有,只能给你们一句话!你等都是大汉的忠良,都是甘愿为大汉社稷奋勇拼杀的猛士!既然跟随了我,我便会将你等当做兄弟一般看待!”

    把官兵们当做兄弟的话,刘辩曾经说过,可那时候只有山寨里原有的人马和最早随他上山的汉子们在场,而此时,聚拢在这里的,却是有着足足两千人。

    “本王当初逃离洛阳,董贼处处追杀!情状是何等狼狈?”看着在场的官兵们,刘辩情绪显得有些激动的对他们喊道:“就连朱儁,都想着要擒拿本王,向董卓邀功!可你们,明知本王落魄,却还愿意跟随本王,用性命保我大汉基业!你们才是我刘辩真正认可,可以性命相托的兄弟!”

    在场的所有官兵全都扭头看着刘辩,刘辩的一番话,让他们每个人都感到一阵心潮澎湃。

    东汉末年,士人向来不把庶人看在眼里。除了刘辩之外,在场的官兵,包括赵云、典韦在内,全都是庶民出身,一个身份高贵的汉室宗脉,对他们说出与他们是兄弟的话来,在所有的官兵看来,这是一种至高无上的荣耀。

    “从今日起,我有肉吃,你们每个人便都会有肉吃!”看着官兵们那一张张因激动而微微抽搐着的脸,刘辩接着向他们喊道:“若是我刘辩无能,让你们缺衣少食,我便第一个跟着你们挨饿!”

    “殿下威武!”刘辩的话刚一落音,站在他身后的典韦就高举起手臂,第一个喊了起来。

    两千名官兵全都高高举起了手臂,放声呐喊着:“殿下威武!”

    喊声在空旷的野地激荡,就连天边的流云,好似也被喊声震慑了心魄,停滞在天际,好半天也没再流动。

    “吃饭!”官兵们的喊声落下,刘辩朝他们一摆手,下达了吃饭的命令。

    当刘辩把金灿灿的粟米饭盛进碗中,捧起正要吃的时候,他发现一旁的几个军官竟也是像他一样,只吃粟米饭,那块蒸熟了的肉,竟是没人动上一动。

    看了锅里的肉一眼,刘辩对那几个军官说道:“你们把肉吃了,既然蒸了,莫要糟践了。”

    几个军官捧着碗面面相觑,正不知该不该吃那块肉的时候,刘辩猛的站了起来,视线投向了从南面疾速奔来的一匹快马。

第108章 半渡劫杀

    骏马飞奔,扬起一片烟尘,朝着刘辩等人疾速驰来。

    战马冲到离刘辩等人只有三五十步的地方,刘辩才看清,骑在马背上的,是个穿着淮南军衣甲的兵士。

    骑着马快要冲到刘辩近前,马背上的兵士一勒缰绳,战马长嘶一声,人立而起。

    “报!”战马的两只前蹄刚刚落地,马背上的骑士就跳了下来,跑到刘辩身前,半跪在地上抱拳说道:“启禀殿下,周将军率我等赶到渡口,发现渡口已被黄巾占领,我等厮杀一场,俘虏三十余名黄巾,周将军命小人前来询问殿下,杀还是留?”

    “是谁麾下的黄巾?”得知渡口被黄巾占了,刘辩一愣,赶忙问了一句。

    “回殿下!”那兵士抱着拳,仰脸看着刘辩,对他说道:“周将军已然问过俘虏,他们是黄巾渠帅刘辟麾下。刘辟投了白波军,作为先锋已然渡河,只等白波军大军来到,进攻洛阳!”

    “白波军主力何时来到?刘辟所部如今又在何处?”兵士刚说出被周仓俘虏的是刘辟麾下黄巾,刘辩马上想到了早先与他失散的徐庶,连忙问道:“他们有没有提及一个叫单福的人?”

    “未有提及!”兵士抱拳半跪着,接着答道:“白波军主力如今正在西进,想来不出半月,应能到达此地!据被俘兵士说,经日前在邙山一战,刘辟麾下兵马大多逃散,如今已是不足五千人!就驻扎在黄河对岸四五里开外!”

    此次刘辩出兵,并非为了夺回洛阳,而是要给董卓一个下马威,借着攻击董卓,抬高声望并发展力量。对于白波军南下,他并不是十分关心,他关心的只是当初与刘辟一同离去的徐庶。

    得知刘辟的队伍就在黄河南岸,刘辩已是迫不及待想要快些过河,若是徐庶真的在刘辟那里,就算是与刘辟摆开阵势干上一场,他也绝不会再让徐庶离开。

    “将士们,快些吃饭,我等有事做了!”急着知道徐庶在不在刘辟的队伍中,刘辩已是片刻也不愿多等,他扭头朝正在吃饭的官兵们高声喊了一句:“过了黄河,我等去找刘辟讨要些酒肉来吃!”

    向官兵们喊过话,刘辩扭头对报讯的骑兵说道:“你先去告诉周将军,要他莫伤害俘获的黄巾。把他们放走,请他们带话给刘辟,就说周将军与弘农王来了,夺了渡口只是有些误会,待我等过了黄河,便将渡口归还!”

    “诺!”报讯的兵士应了一声,赶忙站起,跑到战马旁,翻身跳上马背,扬起马鞭,“啪”的一甩,策马朝着南面去了。

    得了刘辟就在黄河对岸的消息,刘辩吃饭已是不太晓得滋味。

    一碗粟米饭,他三下五除二给囫囵吃了,兵士们刚收拾好锅灶,他就迫不及待的领着队伍朝黄河岸边快速挺近。

    步兵行军的速度,毕竟要比骑兵慢了许多,一直到日落时分,刘辩才带着队伍来到了黄河岸边。

    夺下黄河渡口,周仓一直在等着刘辩到来,远远看见刘辩领着队伍出现在视野中,他连忙迎了上来。

    “怎样?人放走了没有?”周仓刚到近前,刘辩就向他问道:“有没有询问元直的下落?”

    “问了!”抱拳向刘辩拱了一拱,周仓一边陪着刘辩朝黄河岸边走,一边答道:“刘辟此番重回黄河南岸,正是以单福为军师,牛辅麾下贼军与黄巾交手数次,都是无功而返。”

    与周仓一同走到离黄河岸边只有十多步的地方,刘辩停下了脚步,眺望着不远处的黄河。

    夕阳的余晖铺洒在奔流的河面上,河床在橘色霞光的映照下,泛着金粼粼的波光,两岸的渡口也被蒙上了血色的薄幕。

    望着泛着金色光波的河床,刘辩已是恨不得立刻生了翅膀飞到河岸对面。

    “先扎营,明日一早,我等渡河!”望着黄河对岸的渡口,过了好一会,刘辩才向站在侧后方的周仓吩咐了一句。

    周仓应了一声,转身安排官兵们在黄河岸边扎下营寨去了。

    刘辩的队伍在黄河岸边扎下营寨,与此同时在黄河南岸,离岸边只有五六里的野地里,一片布局紧致的营帐与河岸遥遥相望。

    黄巾渠帅刘辟端坐在主帐内,在他左侧坐着个年轻文士。两名身上衣衫都被撕破了一些,看起来狼狈不堪的黄巾兵正低垂着头站在帐内。

    在主帐的外面,还有三十多名同样狼狈不堪的黄巾兵,在几个刘辟亲兵的看管下,像是得了瘟病的鸡一样,低垂着脑袋,列成两排等候在帐外。

    “抓住你等的果真是周仓?”盯着站在帐内的两个黄巾兵,刘辟眼睛微微眯了眯,眸子中瞬间闪过一抹寒光,冷声向他们问了一句。

    帐内的两个黄巾兵腰弯的很低,其中一人声音都有些哆嗦的对刘辟说道:“回渠帅,俘获我等的,确是周将军!周将军还亲口对我等说了,弘农王也与他在一处。弘农王允诺,待他们过了黄河,便会还回渡口。”

    端坐在刘辟左手的文士听闻刘辩也与周仓在一处,眼睛猛然一亮。不过他并没有抬起头,只是默默的端起面前矮桌上的茶盏细细的抿了一口茶水。

    这文士不是别人,正是刘辩一直在寻找的徐庶。自从上次在邙山随刘辟离开,大军被牛辅麾下官兵冲散,他就一直在暗中打探着刘辩的消息。

    起先听说刘辩领着队伍去了酸枣,他本想启程前往酸枣寻找,不料尚未成行,便得到了诸侯散去的消息。

    后来又听说刘辩上了卧牛山,正打算前去寻找,刘辟却又得了白波军渠帅杨奉的命令,要他率军渡过黄河,作为先锋扫清洛阳附近的董卓军。因此,又耽延了时日。

    “要你等守住渡口,你等却折了我锐气,留你等何用?”得知刘辩还与周仓在一处,并且麾下已有了一支队伍,刘辟心知再想招揽周仓,已是不太可能,心内着恼,他猛的一拍面前的矮桌,朝帐外喊了一声:“将被周仓放回来的废物,全都给我砍了!”

    刘辟的喊声刚落,两个亲兵应声进了帐内,上前扭住原本站在帐内了两个黄巾兵,把他们的胳膊拧在背后,押着他们就要往帐外走。

    “渠帅饶命……”双臂被刘辟的亲兵扭住,两个黄巾兵腰弯的如同大虾一般,挣扎着扭动身子,满脸恐慌的抬眼望着刘辟喊道:“周仓着实厉害,又带着百余骑兵,我等如何会是对手?”

    刘辟拧着眉头朝那两个亲兵摆了摆手,示意他们将俩人给拖出去。

    “渠帅且慢!”两个亲兵正要把大喊大叫的俩人给拖拽出去,一旁的徐庶站了起来,对刘辟说道:“弘农王放他们回来,只是想告知渠帅,他与周将军就在黄河对岸。以此推断,他们对渠帅并无恶意,甚至想要与渠帅结盟,若杀死这些兵士,被弘农王得知,便是开罪了他。杨渠帅未渡黄河之前,渠帅还是莫要多生枝节才是。”

    徐庶话说的并非没有道理,刘辟沉吟了一下,才有些不情愿的朝那两个亲兵摆了摆手说道:“暂且将他们全都押下去看管起来。”

    两个亲兵应了一声,押着那两个得知暂且死不了、已是松了口气的黄巾兵退出了帐外。

    “军师!”亲兵刚退出帅帐,刘辟身子就微微朝徐庶侧了一些,压低了声音说道:“那弘农王当日身边仅有周仓一人,这才过了多少时日,已是有了支百余人的骑兵。由此推断,他麾下步兵想来更多。他乃是汉室宗脉,必定不会与我等同心……”

    刘辟突然说出这番话,徐庶愣了一下,赶忙扭过头一脸疑惑的望着他。

    “杀了弘农王,夺了他的兵马,也是少了后顾之忧!”见徐庶满脸不解,刘辟嘴角漾起一抹森冷的笑意,对他说道:“本帅打算明日到黄河岸边迎接弘农王,待他渡过黄河,不等立稳脚跟便一举将他击杀,军师以为如何?”

    这番话从刘辟口中说出,徐庶感到很是意外。虽说他晓得刘辟是个唯利是图的小人,去没想到竟会丧心病狂到要诛杀刘辩。

    徐庶低垂下眼睑,眼中瞬间闪过一抹杀意,过了片刻才抬起头对刘辟说道:“弘农王身边想来也是能人辈出,渠帅既已做出谋划,理当想个万全的计策,方可保得无虞!”

    “本帅即刻命人过河面见弘农王,告知他,本帅明日一早在河岸边亲自恭迎!”刘辟并没发现徐庶表情里的异状,依然是满脸得意的对他说道:“军师只等明日看本帅如何取他首级便是!”

    “他人前去,恐会露出马脚!”刘辟的话刚落音,徐庶就摇了摇头接着说道:“不若由我前去,一是显得渠帅重视弘农王,要他忽略我等谋算;二是若有变故,也好处置。”

    “军师前去……?”徐庶主动提出要去面见刘辩,刘辟面上现出一丝为难,对他说道:“本帅颇为不放心,还是另派个伶俐的人去吧!”

第109章 一桩好处

    如水的月光铺洒在大地上,明晃晃的月亮悬挂在像被水洗过一般纯净的夜空。在远离月亮的地方,几颗闪烁着淡蓝色光芒的星星,也在俏皮的眨巴着眼睛。

    泛着粼粼波光的黄河河床上,四名黄巾军兵士正站在渡船的船头和船尾,用力的撑着船朝河岸对面行去。

    徐庶双手背在身后,站在船头,翘首望着河岸对面那一排排沿河排列的营帐。

    他终究还是说服了刘辟,让他亲自前往刘辩的营地。

    不过刘辟并没有想到,徐庶来到刘辩的营地,为的并不是骗刘辩过河,而是要把他的计划,全盘托给刘辩知晓。

    站在船头,听着黄巾兵撑船发出的水响,徐庶心头莫名的感到一阵苍凉。

    跟着刘辟已是有些时日,刘辟对他也算是仁义有嘉。可刘辟心胸狭隘,目光短浅,终究不是个成就大事的人物。

    自从上次在邙山遇见刘辩,徐庶的心内,已认定了刘辩是个成就大事的人物,早已将他当成了值得依托的主公。

    刘辟若是没有想过要害刘辩,徐庶或许还会留在他军中一些时日,帮他指挥谋划,与董卓军周旋。

    可如今刘辩来到了黄河岸边,刘辟不思与刘辩合作,一同与董卓军作战,却要在刘辩半渡黄河的时候进攻他,这件事徐庶是绝对不会让它发生。

    一只火把在黄河对岸亮起,火把朝着驶到河心的渡船晃动着,点燃的火苗在夜幕中划出一条来回摇摆的金色光弧,远远望去,倒也煞是好看。

    “点燃火把!”看到对岸晃动的火把,徐庶向身后站着负责保护他的两个黄巾兵吩咐了一声。

    其中一个黄巾兵赶忙应了,从船舱里拿出一只顶端包裹着浸满桐油麻布的火把,点起火折,将火把燃了起来,双手举着走到徐庶身旁。

    扭头朝举火把的黄巾兵点了下头,徐庶又转过脸面朝着对岸的河面。

    拿着火把的黄巾兵见徐庶点了头,右手持着火把高高举起,迎着河风左右摇晃起来。

    站在河岸边上,刘辩望着河中心那艘也点燃了火把的渡船,对身后跟着的周仓说道:“让视力正常的兄弟们备好弓箭,谨防有人夜间劫营!”

    周仓应了一声,扭头向站在他后面的一个兵士小声吩咐了一句。

    那兵士得了命令,转身朝营帐内跑去,没过多会,不少营帐里都钻出了兵士,这些兵士出了营帐,一个个取出短弓,将箭矢扣在弓弦上,瞄向了正朝河岸边行来的渡船。

    渡船越来越近,眼见离河岸只有二十多步。

    在昏蒙的月光下,刘辩依稀看到渡船的船头上站着一个文士模样的人。

    看到那人,刘辩朝岸边列好阵势、已将箭矢扣在弓弦上的兵士们摆了摆手,向他们说道:“都把弓箭收起来!”

    兵士们刚摆开阵势,正紧张的望着朝河岸靠来的渡船,刘辩突然又下了条让他们把弓箭收起来的命令,官兵们一个个面面相觑,满心疑惑的收起了弓箭。

    “元直!”当渡船靠上河岸的时候,刘辩朝着船头快跑了过去,站在船舷边上,仰头看着船上的徐庶,亲昵的喊道:“可又见到你了!”

    刘辩毫无征兆的向渡船跑了过去,一直站在他身后的典韦连忙抬脚跟上,生怕一个疏忽,让他受了伤害。

    站在船头的徐庶见刘辩亲自跑到船边接他,心内一阵感动,也不等一旁的黄巾兵搀扶,赶忙跳下了渡船。

    徐庶年少时颇好侠风,本就习得一身好武艺,只是他的武艺多适用于江湖拼斗,而不适合战场搏杀,因而才没有以武闻名。

    轻盈的跳下渡船,双脚刚在河岸边上站稳,徐庶就双手抱拳,朝刘辩深深一躬说道:“敢蒙殿下亲自前来迎接,元直万分惶恐!”

    刘辩双手托着徐庶的手肘,将他扶了起来,把他从头到脚细细打量了一遍,才笑着说道:“元直,一别数日,还是老样子!”

    “托殿下的福!”同样看着刘辩,徐庶的脸上也漾满了笑意,对刘辩说道:“一别数日,我也甚是想念殿下!今日渠帅要我前来与殿下商议明日渡河一事,不想殿下却是亲自等在河边。”

    “向来晚睡,太早反倒睡不安稳。”刘辩伸手搂着徐庶的肩膀,引着他朝帅帐走去,一边走,一边对他说道:“听闻对岸来了渡船,本王亲自前来查看,不想竟是元直。”

    被刘辩揽着肩膀,在朝帅帐走的路上,徐庶一直在和刘辩说着些道听途说的关于刘辩的事迹,并未提及刘辟要加害刘辩的事情。

    跟在刘辩身后不远处的赵云和典韦都没见过徐庶,见刘辩对徐庶如此亲昵,二人都感到有些疑惑。

    脾性耿直的典韦更是把周仓拉到一旁,小声问了句:“那位先生是何人?为何殿下对他如此亲昵?”

    “单福!”看着刘辩和徐庶的背影,周仓一边与赵云典韦并肩跟在后面走着,一边撇了撇嘴小声说道:“他倒是懂些剑术,也未见有何过人之处,只是不知殿下为何对他如此亲近。”

    “殿下年纪虽幼,却非常人!”周仓和典韦正说着徐庶,与他们并肩走着的赵云说道:“他亲近的人,必定有过人之处,只是我等尚未了然。”

    “赵将军所言甚是!”周仓点了点头,附和了赵云一句,虽然心内还对徐庶有些不以为然,却是没再多说什么。

    一旁的典韦为人粗豪,本就不怎么爱用脑子去思考过于复杂的问题,听周仓和赵云这么一说,也就不再多去寻思徐庶到底有何能耐。

    到了帅帐近前,刘辩领着徐庶走进帐内,周仓等人则站在帐外守候。

    刚一进帐,徐庶就双手抱拳朝刘辩深深一躬说道:“殿下,眼下有桩富贵,不知殿下愿取还是不取?”

    “富贵?”徐庶的话让刘辩愣了一下,他一脸疑惑的看着徐庶,向他问道:“不知元直所言,是何富贵?”

    “五千兵马!”徐庶微微躬着身子,双手抱拳对刘辩说道:“刘辟麾下五千精兵,皆是当日邙山一战,随他北逃的精壮,若是能得了这五千兵马,对殿下大业也是一场助力!”

    “不可!”徐庶的话刚说完,刘辩就连忙摆手说道:“虽说本王与刘辟并无太深交情,可前番在邙山一带相遇,他确实礼数有嘉,本王如何能痛下毒手加害于他?”

    “殿下仁义,他人恐怕却是想要置殿下于死地而后快!”刘辩刚拒绝徐庶的提议,徐庶就轻叹了一声,对他说道:“今晚我来此处,确是刘辟要我告知殿下,明日一早他将在黄河岸边恭迎殿下。只不过,殿下一旦上岸,他便会当场将殿下诛杀,并夺取殿下麾下兵马……”

    “竟有此事?”不等徐庶把话说完,刘辩眉头微微拧了起来,双手背在身后,在帐内来回踱了两圈,才对徐庶说道:“若是真如元直所说,刘辟是要对本王下毒手!此时本王再优柔寡断、妇人之仁,不仅会丧了自家性命,还会连累了跟随本王的兵士们!”

    “殿下所言甚是!”徐庶的视线随着刘辩在帐内的走动而转移着,当刘辩说出不能妇人之仁的话时,他脸上漾起了笑容,对刘辩说道:“刘辟要谋害殿下,却正是给殿下送了桩好处。”

    “五千兵马!”刘辩笑了笑,朝徐庶点了下头说道:“刘辟不仁,我便不义!若是真个并了这五千兵马,本王倒是也有些与董卓抗衡的底气了。”

    “不仅如此!”徐庶笑着摇了摇头,对刘辩说道:“五千兵马若是归了殿下,白波军得了消息,必定不敢长驱直入,而他们西进又会牵制董卓。董卓一壁厢要调兵防范白波军,一边要分兵镇守虎牢关,还要以大量人手驱赶洛阳百姓迁往长安,殿下正可借此时机,从董卓手中得到更多的好处,不只是能给董卓迎头痛击,还可让天下英雄看到殿下实力正每日愈上。待到英雄咸来归附,这天下……”

    “本王倒是没想那么多!”听了徐庶的话后,刘辩上前两步,抓住徐庶的手,对他说道:“这些日子,本王一直在寻思该如何与董卓周旋,元直一番话使得本王豁然开朗,自今日起,元直便是本王的军师!”

    “承蒙殿下抬爱,眼下我有一计,可取刘辟性命,只是需殿下请帐外三位将军前来议事。”双手被刘辩抓着,徐庶脸上漾满了自信的笑容,对他说道:“今晚我要借一位将军,随我过河,先占了渡口,否则明日谋算难成!”

    “来人,请三位将军进帐!”徐庶的话刚一落音,刘辩连想都不想,就对帐外喊了一声。

    一直守在帐外的赵云等人听到刘辩的喊声,掀开帐帘,走进帐内。

    第一个进帐的,正是一身白袍银甲的赵云。看到赵云,徐庶把他从头到脚打量了一便,才微微一笑,对刘辩说道:“这位将军明日可送殿下过河!”

第110章 任命军师

    仔细的端详了片刻进帐的仨人,徐庶向刘辩抱拳说道:“几位将军英武非凡,此番定能一举事成!”

    并不知晓刘辟要对刘辩下手的赵云等人,听了徐庶的话后,都是满头的雾水,一脸茫然的看着站在帐内的刘辩。

    “几位将军!”从他们的眼神中看出了迷茫,刘辩双手背在身后,面朝着他们说道:“元直方才带来消息,刘辟明日一早将会亲自到黄河岸边迎接本王,只不过他并非真心要接本王过河,而是要在本王渡河后,将本王杀死在河岸边……”

    “好歹毒的心肠!”刘辩的话刚落音,赵云就拧着眉头,双手抱拳对他说道:“子龙自投效殿下,尚未建得寸功,明日子龙愿为殿下取刘辟项上人头!”

    “将军且莫着急!”一旁的徐庶朝赵云摆了摆手,随后把目光投在了典韦的身上,不紧不慢的说道:“明日之事,只有几位将军协同,方可促成。”

    “元直!”心知徐庶要分派任务,刘辩上前拉起他的手臂,看着赵云等人对他说道:“周将军你是认得的。这位白袍将军乃是常山赵云赵子龙,一旁的是陈留己吾典韦。”

    给徐庶介绍过仨人,刘辩又对赵云等人说道:“站在你们面前的,乃是徐庶徐元直,自今日起,他便是本王的军师,军师之令便是本王亲自下令,望三位多多协同军师!”

    仨人之中,赵云是最近投效刘辩,尚未建过功业,虽对徐庶乍一来到就做了军师心有不服,却并未流露出来。

    而典韦脾性粗豪,向来不计较地位利益,更是不会有什么过多的想法。

    唯独周仓,跟随刘辩时日最久,建的功业也最多,以前也见过徐庶。在他看来,徐庶并无什么了不得,可刘辩却偏偏对徐庶是钟爱有嘉,着实让他感到有些不忿。

    可周仓对刘辩,却是打心眼里佩服,在刘辩说出将来由徐庶做军师的话后,他也并没有提出异议,只是应诺的时候语气稍稍显得有些生硬。

    看出周仓对他不服,徐庶只是微微一笑,随后面朝着赵云说道:“赵将军明日挑选一些精壮兵士,随同殿下一同过河,所有兵士带上盾牌,务必要保得殿下周全!”

    “诺!”领了命令,赵云抱拳应了一声,侧身站在一旁。

    “典将军今晚带五十名兵士,随我过河。将守卫对岸渡口的黄巾尽数杀死,换上他们的衣甲,明日殿下过河之前,借机靠近刘辟,待他要对殿下发难,一举将其击杀!”给赵云安排过任务,徐庶又把脸转向了典韦,对他说道:“典将军切记,击杀刘辟务必一击必准,否则两军定会有场大战!”

    “诺!”典韦先是朝刘辩看了一眼,见刘辩朝他点了点头,也连忙应了,站在一旁。

    “明日周将军率领主力,尾随殿下渡河……”徐庶的视线最后停留在了周仓的身上。

    可就在他刚开始给周仓安排任务的时候,周仓拧着眉头,抱拳向他拱了一拱说道:“军师,某有一事不明!既知那刘辟要加害殿下,为何还要殿下先过河,而不让某先率军渡河,将他一举擒杀?”

    “周将军只知其一,却不晓得其二!”徐庶嘴角挂着一抹淡淡的笑意,对周仓说道:“刘辟要谋害殿下,只有我知、殿下知、诸位知,天下人却是不知!若将军诛杀了刘辟,殿下必会背上不仁不义的罪名!试问将来还有哪路英雄敢与殿下亲近?诛杀刘辟,须合情合理,要天下人认为他该杀!殿下率先过河,引得刘辟动手,便是必不可免!”

    徐庶给周仓解释为何要让刘辩先过河的时候,赵云、典韦相互看了一眼,都是点了下头。

    唯独周仓,脸上还有些不服,他眉头拧的更紧,沉吟了一下,向徐庶问道:“先生乃是刘辟帐下幕僚,我等如何放心将殿下安危交于先生?”

    “元福!”这次不等徐庶说话,刘辩已是先开口了,他嘴角挂着笑,走到周仓身前,轻轻拍了拍周仓的肩膀说道:“元直与本王乃是莫逆之交,如今前来投奔本王,本王必不相疑,元福只管放心,一切听凭元直吩咐便是!”

    “殿下!”刘辩的话音刚落,站在他身后的徐庶已是双手抱拳,深深向他躬着身子,语调带着几分激动的说道:“承蒙殿下眷顾,元直是寻着了明主!自今日起,元直纵使肝脑涂地,也定为殿下效犬马之劳!”

    “元直快快请起!”刘辩扭过头,看到徐庶双手抱拳深深躬着身子,正向他行礼,他连忙上前,双手托着徐庶的手臂,将徐庶扶了起来说道:“本王曾对元福等人说过,董贼乱政,致使天下民不聊生,本王宁愿不要那皇帝的位置,也要为天下百姓寻得一处安生立命的所在。本王方今正不知该如何着手,元直前来,恰是为本王指点了明路,自今日起,本王必定对元直言听计从!”

    “皇帝之位殿下早晚要取!”双臂被刘辩托着,徐庶眼睛眨也不眨的望着他说道:“只是如今不可取!如今殿下要打的旗号,应是以勤王为名,待到诛杀董卓,率天下群雄进驻洛阳,皇位不过是囊中之物耳。若如今殿下便直言要取回皇位,忠于当今陛下的群雄恐怕也是一大阻力!”

    “元直所言,与本王不谋而合!”刘辩点了点头,放开了徐庶的手,转身对周仓说道:“明日诛杀了刘辟,渡河之后,便打起清君侧、诛逆党的旗号,我等在洛阳一带,先让董卓吃些苦头再说!”

    “殿下!”刘辩的话音才落,站在他身后的徐庶就赶忙接话道:“方今董卓强逼洛阳百姓迁居长安,在城内大肆诛杀士人,已是大失民心!殿下可援救百姓,吸纳精壮进入军中,只要稍加整饬,不久后,筹得一支十万人的大军,又有何难?”

    “就依元直所言!”刘辩点了下头,对一旁的典韦说道:“天色已是不早,典韦,你选三十名精壮兵士,跟随元直渡河,定要迅速拿下渡口!”

    “诺!”典韦应了一声,扭头看着站在刘辩身旁的徐庶。

    “殿下且请安歇,元直告退!明日再正式拜过殿下!”徐庶双手抱拳,朝刘辩躬了躬身子。

    刘辩上前扶着徐庶,对他说道:“元直要走,本王甚是不舍,且容本王亲自送元直到河边!”

    “不可!”刘辩提出要送徐庶去河边,徐庶连忙说道:“在外人前,殿下尚不可与元直太过亲近,以免刘辟得了消息,提前做好部署!”

    “呃……”刘辩愣了一下,这才松开徐庶的手臂,抱拳对他说道:“元直所言甚是,既然如此,本王不远送,元直一路慢行!”

    “告辞!”徐庶抱着拳,又朝刘辩拱了拱,这才转身走出帅帐。

    奉命与他一同渡河的典韦连忙跟了出去,帅帐内,只余下刘辩和赵云、周仓仨人。

    “殿下莫不是真相信单福?”徐庶离开帅帐,估摸着他已经走的远了,周仓拧着眉头,对刘辩说道:“我等与他不过是有着一面之缘,且他又是刘辟帐前谋士,当日也是抛却殿下,与刘辟一同离去!殿下如何能将安危交于他的手中。”

    “徐庶为人侠义,行事光明磊落,必不会做加害本王的事情!”望着紧闭的帐帘,刘辩嘴角挂着一抹淡淡的笑容,扭头看着周仓说道:“明日若是事成,我等可收编刘辟麾下五千兵马,势力将会壮大两倍!何况岸上还有典韦接应,船上又有子龙护卫。两员猛将随本王左右,本王又何来性命之忧?”

    扭头看了一眼身旁的赵云,周仓多少还是有些不放心,轻叹了一声,对赵云说道:“赵将军,某明日要率军渡河,殿下安危,多蒙将军看顾了!”

    “周将军放心!”赵云一手按着剑柄,朝周仓点了下头,对他说道:“除非贼人先杀了某,否则定无人能伤及殿下一根指头!”

    伴随着黄河水流的“哗哗”声,夜晚也在悄悄的流走。

    行军打仗,能有一顶帐篷,对离开洛阳后,经常大冷天露宿荒野的刘辩来说,这已算是一种奢侈。

    躺在并不算很厚实的铺盖上,刘辩睡的正香甜,帐外传来了赵云的声音:“殿下,天已大亮,河岸对面已来了支头裹黄巾的队伍。”

    听说河岸对面有支头裹黄巾的队伍到了,刘辩一骨碌爬了起来,匆忙套上衣甲,走出帅帐,向站在帐外的赵云说道:“且去看看!”

    浑浊的水流卷着泥沙,沿着宽阔的河床缓缓流淌,掀起的细浪翻卷着白花,发出一阵阵“哗哗”的水响。

    站在黄河岸边,朝对岸望去,刘辩看到,在河岸的对面,立着数百名头裹黄巾的汉子。

    与对面河岸距离甚远,刘辩看不清对岸到底来了多少人,只能看到领着那群黄巾兵的,是个骑着白马的黄巾将军。

第111章 斩杀刘辟

    “殿下请上船!”刘辩站在岸边,正朝对岸张望,一艘渡船朝他靠了过来,等到渡船停稳,赵云向他做了个请的手势,提醒了一句。

    踩着搭在河岸边上的踏板,刘辩上了渡船,站在船头上,凝望着河岸对面的黄巾军。

    赵云立在刘辩身后,手持长枪,警惕的望着河岸对面。

    在刘辩的身后,站着二十名手持圆盾的兵士,每一个兵士都将盾牌挡在身前,摆出了随时挡在刘辩身前的架势。

    渡船缓缓朝河岸对面靠去,与河岸对面的黄巾军距离越来越近,刘辩也渐渐看清了驻马立在一群黄巾兵前面的,正是早先他在邙山见过几面的刘辟。

    当渡船过了河心,正向着河岸靠拢时,站在刘辩身侧的赵云猛然发现河岸边上的黄巾军手中都持着长弓。

    “保护殿下!”发下黄巾兵持着短弓,赵云一声大喝,纵身上前,将刘辩护在身后。

    二十名官兵齐齐向前两步,用盾牌在刘辩身前摆出了一堵盾墙。

    河岸上的刘辟本想等刘辩离的近了,才下令放箭,却没想到被刘辩身旁的赵云看出了端倪,心知事情败露,他也不再掩饰,抬手朝身旁列好队的弓箭手喊道:“放箭!”

    随着刘辟的一声令下,百余名黄巾弓箭手连忙抬起长弓,瞄准了河中渡船上的刘辩。

    “贼人胆敢伤吾殿下!”弓箭手刚把箭矢搭在长弓上,他们身后就传来一声爆喝,一条壮大的汉子双手提着短戟,纵身向他们冲了过来。

    一群黄巾军正想上前拦截,那汉子身后突然又蹿出了数十名穿着黄巾军衣甲的汉子。

    这些汉子冲出来后,也不问情由,抡起长剑朝着挡在面前的黄巾兵就是一通猛劈。

    最先冲出来的壮汉正是典韦,他双手持着短戟,冲出来之后,也不去取刘辟的头颅,只是径直杀进了那群持着弓箭的黄巾军。

    百余名黄巾兵弓箭手只听得身后传来一声爆喝,还没回过神来,典韦已是冲到他们背后,抡戟朝他们劈了过来。

    两个黄巾弓箭手听得身后大喝,刚转过身,他们只看到一个壮大的黑影迎面扑了上来,甚至都没看清黑影长成什么模样,两只短戟就分别插入了他们的心口。

    河中渡船也渐渐靠到了岸边,船舷刚搭上河岸,赵云也不等踏板摆好,提着长枪,纵身向岸上冲了去。

    十多名黄巾弓箭手见一名银甲小将向他们冲了过来,也顾不得射杀刘辩,赶忙抬起长弓朝赵云射出了一蓬箭矢。

    箭矢飞来,赵云手中长枪挡在身前一通翻搅,竟如同在身前放了一面巨大盾牌一般,将迎面飞来的箭矢纷纷搅落在地上。

    几个纵身,赵云已是冲到了这群黄巾弓箭手的眼前。他大喝一声,手中长枪朝前一挺,枪尖深深扎进一名黄巾兵的心窝,随后他双手抓住枪杆,手臂猛一用力,将那黄巾兵的尸体朝着侧面抡了出去。

    长枪带着尸体,砸在侧面一群黄巾弓箭手的身上,顿时将弓箭手砸翻了一片。

    另一侧,典韦杀的兴起,如同疯了一般挥舞着短戟,凡是挡在他面前的黄巾兵,无不被锋利的短戟割破肚腹,纷纷栽倒在地上。

    突生的变故让刘辟吃了一惊,趁着典韦和赵云诛杀黄巾弓箭手,而典韦带来的那队兵士又正与护卫他的黄巾兵厮杀,他勒转战马,朝徐庶喊了一声:“快走!”掉头就想朝主阵逃蹿。

    “渠帅哪里去?”刘辟刚调转过战马,还没来及策马逃走,一直在他身后的徐庶抽出长剑,勒马挡住他的去路,大喝了一声:“明年今日,我定当拜祭渠帅!”

    说着话,徐庶已是抬起长剑,朝刘辟心口狠狠扎了过去。

    刘辟只顾着提防典韦和赵云,哪里想到与他一同来到河边的徐庶会对他下手。他愣了一下,甚至连反应都没来及,就被徐庶一剑刺穿了心房。

    心口扎着长剑,刘辟两眼圆睁,狠狠的瞪着徐庶,张了张嘴,正要说话,徐庶却一把抽出长剑,猛的朝着他颈子劈了过来。

    鲜血飚溅、头颅翻滚,刘辟的头颅刚从颈子上掉落,正垂直向地面跌去,徐庶就骑在马背上,弯下腰一把将它抓在手中,提着发髻,朝四周的黄巾军喊道:“刘辟逆贼,意图谋害弘农王,已然伏诛,放下兵刃者,免死!”

    跟随刘辟一同来到岸边的黄巾兵们,望着刘辟那具没了头颅还喷溅着鲜血,正缓缓跌落下战马的尸体,一个个满脸愕然,竟是不晓得该不该放下兵器。

    “放下兵刃者,免死!”黄巾兵们正迟疑着,刘辩领着二十名兵士走上岸来,对他们喊道:“刘辟一人为恶,与众军无干!若有胆敢反抗者,视为刘辟同党,杀无赦!”

    岸边的黄巾兵起先还不确定徐庶说话作不作数,还在迟疑着要不要放下兵器,刘辩上岸后,向他们这么一喊,一群黄巾兵才连忙放下了兵器,跪伏在地上。

    “殿下!”见刘辩登上河岸,徐庶一手提着刘辟的头颅,小跑了几步,到了他身前,双手将头颅捧起,对他说道:“刘辟已然伏诛,请殿下过目!”

    朝徐庶手中捧着的人头看了一眼,刘辩淡淡的说了句:“自黄巾起事,刘辟领军转战南北,倒也算得是个人物,莫要让他死的太过寒酸,将他葬了吧!”

    “诺!”徐庶应了一声,将刘辟的头颅丢给一旁跪伏着的几个黄巾兵,对他们说道:“你们几个,将刘辟葬了!头颅暂且留下,回头还有大用!”

    头颅掉落在地上,发出了沉闷的响声,翻滚着到了那几名跪伏在地上的黄巾兵面前。

    几个黄巾兵浑身哆嗦着,抬起头朝徐庶看了一眼,其中一人伸出颤抖着的手,提起头颅,与他的几个同伴怯怯的站了起来,双腿不住的发着颤,蹭到刘辟的尸体旁,将尸体抬起,朝着不远处的空地了。

    河岸对面,数只渡船下了水,正向着河岸边行来。

    “快些,快些!使把劲!”周仓站在一艘渡船的船头上,望着河岸对面,急的额头上都渗出了汗珠,不住的催促着划船的兵士加快速度。

    在刘辩渡河时,兵士们准备着渡船,周仓则一直盯着河岸对面,当河对岸的黄巾军向赵云射出箭矢时,周仓是恨不得生了翅膀立刻飞到对岸。

    几名撑船的兵士使足了力气,可周仓却还是感觉到船的速度太慢。

    “哎呀!”渡船缓缓的朝对岸行去,周仓却有种船始终在原地打着转转,一点也没移动的感觉,他叹了一声,一把搡开正撑船的一个兵士,从那兵士手中抢过船槁,用力的往水里一插,朝后猛的拨了一下。

    船槁深深的插进水里,可周仓以往却并没有撑过船,哪里懂得撑船靠的是巧劲,并不是像他这样凭着蛮力就能加快速度的。

    一槁下去,周仓用力朝后一挑,竹制的船槁发出“嘎吧”一声脆响,竟从中间劈裂开来。

    “甚么狗屁船槁!”折断了船槁,渡船还是没有加快速度,周仓愤愤的骂了一句,将槁扔进水里,朝着那几个撑船的兵士嚷道:“奶奶的,早上你们都吃了饭,莫要再磨蹭,快些!”

    刘辩双手背在身后,站在河岸边上望着越来越近的渡船,徐庶走到他身后,躬身抱拳对他说道:“刘辟被杀,消息恐怕很快会传回军营,请殿下允许我带赵云将军前去引他们来到岸边!殿下只需待大军渡河后,在两侧布起口袋,五千人马尽可收入囊中!”

    “好!”扭脸看着身旁的徐庶,刘辩点了下头,对他说道:“本王就让子龙随元直走上一遭。只是你等切不可进入军营太深,一旦有变,立刻折回!本王拧错过了这五千兵马,也绝不愿你和子龙受半点伤害!”

    “子龙随元直走一遭,岸上所有官兵,你尽数带走!”答应了徐庶,刘辩又向一旁的赵云吩咐了一句。

    “殿下放心!”徐庶与赵云一同抱拳向刘辩拱了拱,翻身跳上了战马,领着岸边的五十名官兵,快速向刘辟大营奔去。

    河岸边上,只余下刘辩与典韦二人。而他们的身后,却跪伏着近五百名黄巾军官兵!

    刘辩双手背在身后,望着正缓缓向岸边靠来的数只渡船。典韦则手持双戟,一双眼睛警惕的观察着跪伏在后面的黄巾军官兵们。

    可能是刚才一战把这些黄巾军都给吓破了胆,又得了刘辩的宽恕,虽然跪伏在当场的黄巾军人数众多,却没有一个人敢冒险向刘辩和典韦发起进攻。

    与赵云一同领着五十名官兵离开河岸,策马疾走的徐庶心内是久久不能平静。

    当初在刘辟麾下,虽然刘辟对他也是颇为信任,却绝不会信任到几乎将身边所有的卫士都拨给他调用。

    他与刘辩仅仅只是在邙山接触过一次,刘辩却能对他如此推心置腹,也正是这次推心置腹的将卫士全交给了他,才让徐庶彻底认定了刘辩这个主公。

第112章 张开口袋

    “待我等进入军营,赵将军切莫急躁,一切看我!”眼见前方出现了一片营帐,徐庶扭头向与他并骑疾走的赵云说道:“我等只须将他们引到渡口,大事可成,将军千万莫要急着厮杀!”

    赵云应了一声,并未多说什么,只是与徐庶一同又稍稍加快了些行进的速度。

    徐庶与赵云并骑向着刘辟的大营奔去,五十名跟在后面的官兵则靠着两条腿快速奔跑,尽量不与他们拉开太大的距离。

    “快来人!”还没进入军营,徐庶就勒住战马,高声向营内的黄巾军喊了起来:“渠帅前去迎接弘农王,却被西凉军伏兵截杀,眼下正在与敌军厮杀,将士们,快随我一同去救渠帅!”

    太阳刚上三竿,黄巾军的军营,向来纪律都很是松散。不少黄巾兵此时刚刚起身,意识还处于朦胧状态。

    跟随刘辟一同到黄河岸边去的徐庶突然出现在军营里,还冲着他们喊了这么一嗓子,整个黄巾军军营顿时炸了锅。

    “兄弟们,抄家伙,去救渠帅!”一个黄巾军官听了徐庶的喊话,想也不想,冲着他手下的那几个黄巾兵嚷了起来。

    军营里到处都充斥着黄巾军的喊声,徐庶眉头微微拧着,骑在马背上,看着那些在军营中四处乱跑,寻找着兵器的黄巾兵。

    就在数千黄巾军都找到兵器,要跟徐庶一同赶往黄河岸边援救刘辟的时候,从军营里走出了个黄巾将军。

    “兄弟们且慢!”走出来的黄巾将军带着几个亲兵,叫住忙乱着要冲出军营的黄巾军,径直向徐庶等人走了过来,到了徐庶面前,他先是拧着眉头,把徐庶从头到脚打量了一遍,随后又将视线转到徐庶身旁的赵云身上,向徐庶问道:“敢问这位将军……?”

    “某乃是弘农王帐前先锋常山赵子龙!”不等徐庶回答,赵云已是双手抱拳朝那黄巾将领拱了拱说道:“是某护送先生杀出重围,前来求援的!”

    “将军好威风!”由于先前在河边有过一场厮杀,赵云身上的白袍和银甲沾染了不少鲜血,黄巾将领先是仔细的打量了他一遍,随后向他问道:“不知弘农王的兵马,如今在何处?”

    “贼军趁我军半渡而击,我军官兵皆被拦在河中,无法登岸。”在黄巾将领看着他的时候,赵云也看着那黄巾将领,神情中带着几分急躁的说道:“若是将军再不引军前去,不只弘农王有难,就连你家渠帅……”

    “莫要再说!”赵云的回答可谓是半点瑕疵都没有,哪知那黄巾将领根本不买账,他将手一摆,对赵云和徐庶说道:“某乃是渠帅副将,只听从渠帅号令……”

    黄巾将领的话还没说完,徐庶猛然拔出长剑,一剑朝他的头顶劈了下去。

    这一剑劈的毫无征兆,那黄巾将领刚发觉徐庶要拔剑砍他,长剑已是劈到了他头顶的黄巾上。

    徐庶是骑在马背上、自上而下劈出的这一剑,力道自是要比站在平地上更为强猛。

    锋利的剑刃劈开了黄巾将领包裹头部的巾子,随着剑锋劈过,一股殷红的鲜血霎时喷涌了出来,紧接着,那黄巾将领的半片颅骨脱离头颅,掉落在地上。

    在脑部喷溅的鲜血中,一团脑浆冒着蒸腾的雾气在颅腔内不断的跳动着。被劈开颅骨的黄巾将领两眼圆睁,不敢相信的瞪着徐庶,双腿抖了几抖,软软的倒在了地上。

    “刘武无状,胆敢置渠帅生死于不顾,已然被我诛杀!”提着染血的长剑,徐庶眉头紧紧的拧着,厉声向军营里的黄巾军喊道:“若是谁再敢不顾渠帅生死,阻挠援救,格杀勿论!”

    喊话的时候,徐庶是声色俱厉,他一声吼,竟真的镇住了数千名黄巾军。所有的黄巾军很快就自觉的列起了并不算整齐的队伍。

    “走!”待到近五千名黄巾军列好了队伍,徐庶朝他们一招手,勒转战马,与赵云等人走在最前面,朝着黄河岸边去了。

    而此时,黄河岸边。周仓已带着第一批官兵登了岸,后面的官兵还乘坐着渡船,一批批的向岸边涌来。

    周仓登上渡口,看到岸边仅剩下刘辩和典韦二人,而在他们身后,则跪伏着三五百名黄巾兵,愣了一下,连忙跑到刘辩身前,抱拳问道:“殿下安好?”

    “好!”刘辩点了点头,朝身后跪伏着的黄巾军看了一眼,对周仓说道:“将他们全都捆缚起来,塞上嘴,莫要坏了我等大事!”

    “把他们都捆上!”得了刘辩的吩咐,周仓朝身后跟着上岸的兵士们一招手,向兵士们下达了将黄巾军都捆上的命令。

    两百多名随同周仓一起登岸的兵士们纷纷朝着跪伏在地上的黄巾军官兵跑了过去,寻出绳索,七手八脚的将他们捆了起来。

    河岸边仅仅只有刘辩和典韦二人时,这群黄巾兵都无人敢跳起来与他们厮杀,更不用说此刻周仓已经领着官兵们渡过了黄河。

    面对官兵们的捆缚,黄巾军竟出乎意料的老实,其中不少人甚至在官兵们动手捆他们的时候,还刻意调整了手臂的角度,让官兵们捆起来更为方便,以此换得被捆的舒服一些。

    捆好这群黄巾军,官兵们又在周仓的指示下,押着他们钻进了不远处的野地,让他们趴在草丛中不许出声。

    宁静,河岸边上弥漫着一阵让人感到哭笑不得的宁静!

    眼看着近五百名黄巾军毫无反抗的被两百多名兵士捆缚了起来,刘辩心内涌起一股说不上来的滋味。

    像这种没有血性的军队,就算是收编了他们,一旦真的与董卓军硬碰硬的干上,恐怕也是经不得敌人两次冲锋,就会彻底被击垮。

    刘辟领着这样的队伍过了黄河,还能在黄河南岸转战数日,可见一定是徐庶从中谋划。

    “让将士们登岸后埋伏在两侧的野地里!”站在黄河岸边,刘辩对刚登上河岸的周仓说道:“诛杀了刘辟,本王还要接管他麾下的军队!”

    “诺!”周仓应了一声,随后朝刚上岸的兵士们摆着手说道:“将士们,在两侧野地中藏好,将弓箭上弦,等待命令!”

    所有岸上的官兵齐齐应了一声,纷纷钻进了渡口两侧的野地中埋伏了起来。

    后续上岸的官兵们也在周仓的指示下,很快都藏了起来,只余下刘辩、典韦和周仓仨人还站在渡口边站着。

    黑压压的一片人群从远处奔来,当先两匹快马要比后面的人群速度快上许多。

    骑马冲在最前面的俩人,正是徐庶和赵云。

    冲到离河岸只有三五百步,徐庶放慢了策马狂奔的速度,赵云则扬起马鞭,朝战马的胯部狠狠抽了一下,催马又加快了些速度。

    “来了!”一路狂奔,到了刘辩身前,赵云翻身跳下马背,抱拳对刘辩说道:“徐庶杀了一员黄巾副将,才把刘辟麾下兵马全都带来。”

    “好!”刘辩点了下头,一只手按在剑柄上,望着正向河岸边涌来的黄巾军,对身旁的周仓说道:“让将士们做好准备!”

    “诺!”周仓应了一声,转了两次身,分别朝左右两侧打了个手势。

    他打手势的时候,身子是正对着左右两侧埋伏起来的官兵,以侧面向着正奔涌过来的黄巾军,远处的黄巾军官兵根本无法看到他手势的。

    黄巾军越来越近,早先藏匿起来的官兵们,一个个将箭矢扣在弦上,只等黄巾军涌到近前,便张开弓箭瞄向他们。

    “殿下!”没过多会,徐庶领着五千黄巾军来到了渡口,刚到刘辩身前,他就翻身跳下马背,抱拳对刘辩说道:“刘辟麾下兵马尽数带来,请殿下发落!”

    早先跟着徐庶和赵云去黄巾军营的五十名兵士,在徐庶翻身跳下马背的同时,纷纷跑到刘辩等人身后将盾牌举了起来,摆出防御态势,面向着对面黑压压的一片黄巾军。

    徐庶说的话和那五十名兵士的表现让尾随着跟上来的黄巾军感到很是困惑,他们没有见到所谓的西凉军,甚至没看到一大早就赶来渡口的刘辟和那几百名随同刘辟一同前来的黄巾兵。

    他们来到渡口,只见到刘辩和周仓、典韦三个人站在岸边。

    一些心思灵巧的黄巾军感到事情有些不对,正要提醒身旁的伙伴多加注意,两侧的野地里突然传来了一阵人身体擦动草叶的声音。

    黑压压的一片手持弓箭的官兵将箭矢搭在了弓弦上,瞄准了被徐庶带到河岸边来的黄巾军官兵。

    “刘辟意图谋杀弘农王,已被弘农王殿下诛杀!”官兵们持着弓箭,将黄巾军围了起来,周仓走到一旁,从不远处的野地里拿起早先丢在那里的刘辟人头,回到刘辩身旁,将人头高高举起,向在场的数千黄巾军喊道:“殿下有令,刘辟作恶,与众军无干,众军若是想要离开,尽管离去,若愿意跟随殿下,殿下也会尽数接纳!”

第113章 为什么活着

    被围起来的数千黄巾军看到刘辟头颅,已是吓的浑了。四面黑压压的又站着一片张开弓箭瞄准他们的官兵,许多人甚至联想到那些扣在弓弦上的箭矢飞向他们、将他们所有人射成刺猬的场景。

    直到周仓喊出刘辟作恶与众军无干,被围着的黄巾军才长长的松了口气,暗自为能保住性命而感到庆幸。

    被手持弓箭的官兵们围着,一些黄巾兵有心离开,可看到那一支支在阳光照射下尖端闪烁着寒芒的箭矢,这些黄巾兵又没敢轻易挪动脚步。

    “殿下已然说过,你等愿意离开,尽管离去!”事态已经得到控制,徐庶站了出来,走到离黄巾军官兵不远的地方,对他们喊道:“不过打算离开的,你等要好生寻思一番。如今我等是在洛阳附近,到处都是西凉军。董卓又在迁移人口前往长安,即便你等不被当成黄巾军拉去砍头,又能否逃脱董卓的手掌……?”

    徐庶好似轻描淡写的一番话,把近五千名黄巾军全给镇住了。那些原本打算要走的黄巾军,在听了徐庶的这番话之后,一个个面面相觑,竟是不知到底该走还是不该走。

    朝廷向来对黄巾军惩治严苛,一旦确定是黄巾,抓住后根本不问情由,直接砍头。

    也正是严苛的制裁,让早年参加了黄巾的人们不敢向朝廷投降,以至于黄巾起义已过去十多年,天下间却还散布着许多黄巾势力。

    “把捆着的那些人也都放了!”见徐庶镇住了在场的黄巾军,刘辩向一旁的典韦吩咐了一句。

    典韦应了一声,朝看先前那几百名黄巾军趴伏的野地里一摆手,喊了声:“把人全都放了!”

    野地里先是站起了五十多名官兵。这些官兵解开被捆缚着的黄巾兵身上的绳索,把他们放开后,朝他们哝着嘴,让他们回到黄巾军的队列中去。

    几百名黄巾兵倒也乖巧,整个释放过程默默进行着,竟是无人挣扎、反抗!

    “你等行军打仗数年,究竟为的什么?”等到这几百名黄巾兵也归了队,刘辩朝前走了两步,向数千名黄巾军靠近了一些,对他们喊道:“有谁能告诉我,你们为何离开家乡,为何出来打仗?”

    现场一片沉寂,数千名黄巾军都如同锯了嘴的葫芦一般沉默着,一双双满是茫然的眼睛直勾勾的盯着刘辩。

    “谁能告诉我!”望着站在不远处黑压压的黄巾军,刘辩抬高嗓门,又向他们喊了一声。

    “说!”刘辩的话音刚刚落下,两千名手持弓箭瞄准着黄巾军的官兵们,齐齐的吼了一声。

    他们这一吼,把几千名黄巾兵给吼的浑身一哆嗦,有些胆子特别小的,甚至被吓的瘫坐在地上。

    “家都没了……”沉寂了片刻,一名站在最前面、胆子稍稍大些的黄巾军军官嗫喏着说道:“我老爹老娘饿死了,小妹被亭长抓走活活折磨死了,全家人都死了。朝廷不让我们活,我们只能当兵混口饭吃……”

    黄巾军官的这番话是直指朝廷,当他把话说完时,才反应过来,站在他面前的刘辩,正是大汉朝廷的皇室一脉,赶忙把后半截要说出口的话给咽了下去,低垂着头,浑身哆嗦着,等待厄运的降临。

    让他和所有在场黄巾军都感到意外的是,刘辩并没有因为他的话而愤怒,反倒是紧锁着眉头,重重的点了点头,高声向他们喊道:“说的很好!朝廷无德,全家人都被朝廷逼死了,若是换做我,我也反他娘的!”

    他这句话一出口,不仅是在场的黄巾军都愣住了,就连站在他身旁的赵云、徐庶等人也都是一脸愕然的看着他。

    “你们有没有想过,当兵可不只是为了填饱肚子!”刘辩像是没有发现徐庶等人神情愕然似得,接着向这群黄巾军喊道:“填饱肚子,不过一日两餐!若是战事不利,有时连一餐也吃不上!你等的性命,难道就值那几捧粟米?”

    听着刘辩的话,近五千名黄巾军都抬起了头,把视线投在他的脸上。

    看着脸上现出无尽茫然的黄巾军官兵,刘辩继续对他们喊道:“刚才这位兄弟说的好!老爹老娘都死了,小妹也被当官的给糟践死了!你们该做什么?你们该做的不是为了填饱肚子盲目的去打仗!你们要做的,是好好活下去,为老爹老娘和所有死去的亲人报仇!”

    当“报仇”两个字从刘辩的口中说出时,每一个黄巾军官兵的眼睛里,都闪烁着奇异的神采。

    发现在场黄巾军的神情有了些许变化,刘辩朝两侧张开弓箭的官兵们摆了摆手,等到官兵们把弓箭放下,他才对那些黄巾军说道:“当今天下逆贼横行,贪官污吏多如豕狗!要逆转这扭曲的乾坤、要还这天下清宁、要让天下间的百姓再不流离失所,我等今日就要拿起兵器,为这病了的天下刮骨疗毒!”

    以刘辩的身份,说出这样的话,是十分不合时宜的。可同样,也正是因为他有着废帝和弘农王的身份,从他口中说出这番话,才更容易深入人心。

    聚集了数千人的黄河岸边一片宁静,不仅是被官兵们围起来的黄巾军官兵们一个个目光中闪烁着古怪的神采,就连那些围着他们的官兵,也都是个个紧攥着拳头,好似浑身有着使不完的劲,需要找个地方发泄。

    “董卓逆贼祸乱朝纲,当今圣主年幼懦弱,纵有整饬天下之心,却无逆转乾坤之力!”从黄巾军官兵们的眼神中,刘辩看出了他们心态正在发生着急骤的变化,趁热打铁的喊道:“如今董卓又在忙于迁都,洛阳附近百姓流离失所。不愿随同迁移者,被戕害无算!为救百姓于水火!为让天下间少一些像我等一般妻离子散的苦命百姓!我等当举起勤王大旗,诛杀董卓,扶持圣主,还天下朗朗乾坤!还百姓一个公平世道!”

    “愿跟随弘农王的,举起手臂!”当刘辩喊完话时,徐庶向前一步,站在刘辩侧后方,对在场的数千黄巾军喊了一声。

    “唰!”数千黄巾军齐齐举手,发出了整齐的且具有威势的声响。

    少数没有举手的黄巾兵朝左右看了看,见同伴们都举起了手臂,也都跟在后面纷纷把手举了起来。

    “好!”看着高举手臂的黄巾军官兵,刘辩点了点头,一脸肃穆的对他们喊道:“从今日起,你等便是我刘辩的兵!只要我刘辩还活着,就再没有人能够奴役你等!再没有人能够随意屠戮你等!”

    “殿下威武!”站在刘辩身后的周仓这时举起了手臂,高喊了一声。

    两千名跟随刘辩过河的官兵也举起手中的兵器,跟着周仓齐声呐喊。紧接着,数千刚投靠过来的黄巾军,也都跟着喊了起来。

    喊声震彻云霄、直冲天际,飘向很远很远的地方,黄河渡口充斥着一派豪迈的声音,就连黄河的水流声也被这喊声遮盖。

    “去掉你等头上的黄巾!”过了一会,刘辩抬起两只手,朝着发出喊声的众人虚按了两下,等到众人止住呼声,他对那些刚投靠过来的黄巾军说道:“从今天起,你等便是我大汉的雄师,再不是人人喊打的黄巾贼!忘记这黄色的巾子,留下你们胸中那重振朗朗乾坤的雄心,随我一同杀进洛阳,诛杀董卓!”

    “杀进洛阳!诛杀董卓!”刘辩话音落下后,所有的黄巾军全都把包裹在头上的巾子摘下,丢在了地上,紧接着黄河岸边又响起了一阵豪迈的喊声。

    每个黄巾军心内都如同翻涌着的黄河浪花一般,久久不能平静。自从加入黄巾,他们已是参加过大小无数次战斗,却从来没人告诉他们,他们是在为何而战。

    刘辩诛杀了刘辟,对黄巾军官兵们来说,他应是杀害了渠帅的仇人。可在刘辩向他们喊了一番话之后,竟是没有一个黄巾军心内能再萌生起憎恨刘辩的情愫。刘辩给他们指明了方向,告诉了他们为何而战,也告诉了他们活着就是为了给逝去的亲人报仇,是为了让天下间少一些像他们一样的苦命人!

    数千名黄巾军摘下了头巾,在两千官兵的指引下,领到了兵器,列起了并不算整齐的队列。

    看着这支纪律松散的军队,刘辩的心内隐隐的感到了一些紧迫。

    这样的一支军队,虽然经历过无数次战斗,可他们的战斗意志并不强,而且没有好的纪律约束,他们不可能有良好的协同作战意识,在战斗中必然不能很好的配合。

    可刘辩已经过了黄河,再向前推进不远,就会进入邙山地界,与洛阳也不过是隔山相望,他没有时间来训练这支刚刚收编的军队,只能指望在将来的战斗中磨练他们的战斗技能和决心。

    “出发!”看着壮大了许多,列着队伍等待命令的兵马,刘辩抬起手朝官兵们一挥,向他们喊道:“挺近邙山!”

第114章 徐庶论天下

    茫茫大山之中,间或会有一些低矮的谷地。这些谷地彼此并不相连,就像是一口口大锅中心的低洼处,东一片西一片的穿插在大山之中。

    葱翠的大山绿意浓重,漫山遍野都是青葱的树木,放眼望去,给人带来一阵清新的写意。

    刘辩站在军营外口,仰头望着不远处连绵的群山。

    当初逃离洛阳,他正是仰仗群山的掩护,才带着唐姬成功逃离了董卓军的追捕。对他来说,邙山不仅只是一处连绵的山脉,它还是给了刘辩重生的福地。

    “殿下!”正站在军营外口望着大山,刘辩身后传来了徐庶的声音。

    “元直!”听到徐庶的声音,刘辩转过身,朝他招了招手,等徐庶走到身前,他指着夕阳下茫茫的群山,对徐庶说道:“看这茫茫大山,横亘千里。山川险峻、密林丛生,正是我军借此容身,发展壮大的绝佳所在!”

    走到刘辩身旁,徐庶先是双手抱拳朝刘辩深深一躬,随后笑着摇了摇头说道:“大山险峻,着实是容身之绝佳所在,可殿下却只看得其一,并未看见其二!”

    “哦?”要依托邙山发展壮大,是刘辩思寻许久,才最终定下的计略,他没想到,这个计略刚一提出,就被徐庶否决,他先是愣了一下,随后便向徐庶问道:“以元直所见,我军该当如何方为妥当?”

    徐庶扭过头,望着附近的群山,轻叹了一声说道:“洛阳北依邙山、南临洛水,东接嵩岳、西靠秦岭!大山苍苍沃野千里,可谓天赐宝地;洛水荡荡水丰物美,乃是绝世佳水!自光武中兴之后,繁华百余年,历经十二帝,可为何到了如今却是一派萧条、民不聊生?”

    扭头看着正眺望群山大发感慨的徐庶,刘辩眉头微微拧了起来,态度很是恭谨的说道:“元直有话,但说无妨!本王今日愿闻元直教诲!”

    “不敢言教!”徐庶转过脸,朝刘辩微微躬了躬身子,随后抬起手臂,环指着群山,对刘辩说道:“当初洛阳一带,繁荣昌盛,渔盐航运盛极一时!朝野人人知礼、官军攻无不克,可到如今为何社稷沦丧、宗庙倾废?”

    “外戚与宦党乱政,导致朝纲沦丧!”徐庶的话说到这里,刘辩轻叹了一声,点了一下头,接着他的话说道:“将来本王定要整饬朝野,杜绝外戚与宦党参政!”

    “殿下只说到其表,却未说到其里。”徐庶摇了摇头,嘴角挂着一抹淡淡的笑意说道:“外戚、宦党做强,乃是朝纲不振,致使他们有机可乘!”

    “依元直所见,本王要如何去做,才能壮大势力、整备兵马、重振朝纲?”刘辩转过身,面朝着徐庶,双手抱拳朝他深深一躬说道:“恳请元直教我!本王先代天下百姓、代满朝文武、代大汉宗室谢过元直!”

    “殿下……”见刘辩向他行此大礼,徐庶连忙上前,双手托着刘辩的手腕,将他扶了起来,语气中带着几分感动说道:“殿下贵为万金之躯,尚能不耻下问。更兼以天下百姓为首要,大汉社稷光复,指日可待!”

    “殿下请看!”拉着刘辩的衣袖,徐庶环指着四面的大山,对刘辩说道:“邙山横亘数百里,山林深险,着实是藏身的好所在。可殿下要的,并非藏身山林,在乱世之中苟延残喘!殿下要的,是率领百万雄师挥兵西进,铲除董卓余党,将来重振朝纲。如此,便不可蛰伏在邙山之中!”

    手腕翻了一下,刘辩与徐庶拉着手,静静的等待着徐庶把话继续说下去。

    “如今天下大势,并非在于朝廷,而是分为几方诸侯!”两个男人拉手,在汉末并非像如今搞基一样的意味,而是一种特别亲昵的表示,手被刘辩拉着,徐庶心情更是起伏不平,他强压下心内的激动,接着对刘辩说道:“洛阳董卓,挟天子以令诸侯,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冀州袁绍,四世三公,世代为朝廷重臣,也是有着绝高的威望!而河北公孙瓒,更是常年征战,驯养了一支能征惯战之师!天下未乱,群雄尚且依附朝廷,如今乱相已现,殿下当思寻该如何与群雄共存!”

    刘辩一手捏着下巴,另一只手拉着徐庶,眉头紧锁。他也知道这几方豪强的实力,在如今的环境下,他还没有心思顾及将来才会崛起的曹操、刘备等人,能从眼下的群雄环视中存活下去,才是进行下一步思考的关键。

    “董卓祸乱朝纲,导致天怒人怨,且与殿下有着不共戴天之仇!”扭头看着刘辩,徐庶对他说道:“此人必除!当日董卓废黜殿下,改立陈留王为帝,仅有冀州袁绍与卢植二人敢于直言反对,袁绍更是当庭与董卓拔剑相向,此人暂且可以依附!而河北公孙瓒,为人奸猾,向来是见风使舵,若是利益足够,殿下也可前去结盟,只是要时刻提防!”

    “眼下我等要做的,便是壮大力量,在洛阳一带,将官兵人数补充到两万人!尔后再渡黄河,北击白波军,将白波军兼并,再挺近太行山一带收抚黑山军,天下大事可成一半!”与刘辩说了半天关于天下大事的分析,徐庶终于把话题转到了眼下的战略上,提出了先南下洛阳,然后北渡黄河的建议。

    沉吟了片刻,刘辩点了点头,扭头朝着西南边看了过去,对徐庶说道:“再往前三十里,有处叫做陶家庄的村子。本王与王妃曾在那里住过些许时日,此处离洛阳甚近,或可打探到关于洛阳的消息……”

    徐庶点了点头,并没有说话。陶家庄距离洛阳太近,如今董卓大肆迁移洛阳附近人口,陶家庄也在洛阳范围之内,是否被董卓军袭扰,尚不清楚。

    心内虽不对能在陶家庄找到村民抱有希望,可徐庶嘴上却并没有说出来。刘辩曾在那里住过些日子,每当提起陶家庄,他的眼神中也会闪过一抹留恋,那里应该是给过他回忆的地方。徐庶不愿也不能在还没到达陶家庄的时候,就生生的把刘辩的回忆击碎。

    夕阳斜下,余晖铺洒在群山之间,橘色的光芒映照在刘辩和徐庶的身上,在俩人的身后,拖出两条长长的身影。

    夜晚,又一次悄悄的降临了……

    临近夏日的山间夜晚,是喧闹非常的。太阳的身影刚刚消失在西方的山巅之下,熬过寒冷冬季又经历了凉意浓重的初春,山野中的虫儿和一些夜间活动的动物也都活跃了起来。

    草地中,传来一阵阵虫儿的鸣唱。给大山静谧的夜晚,带来了几分生趣。

    双手枕在脑后,刘辩仰躺在帅帐中。一支已燃烧了大半的火烛,在钻进帐内的微风下,燃烧着一抖一抖的火苗。

    如豆的火苗投射出的光影很是暗淡,在火光映照下,一片片黑色的暗斑印在帐篷上,帐篷的顶端更是笼罩在浓重的黑暗之中。

    仰躺在铺盖上,刘辩的眉头微微蹙着。不知为什么,这次前往陶家庄,越是离庄子近了,他心内越是感到有些不安,好像有什么事要发生似得。

    “快!我有要事向殿下禀报!”就在刘辩望着黑黢黢的帐篷顶,想要把心内浓重的不安驱散,安安稳稳的睡上一觉时,帐外传来了一阵急促的马蹄声,随着马蹄声越来越近,一个汉子的声音传进了刘辩的耳朵。

    那汉子的声音落下后,帐外又传来了一阵越来越远的脚步声,想来应该是护卫帅帐的兵士们迎了上去。

    “殿下!”一骨碌坐了起来,刘辩正要起身朝帐外走,外面传来了护帐亲兵的声音:“早先派往陶家庄的斥候回来了……”

    “叫他进来!”刘辩理了理身上的衣甲,端坐在帐内,向外面的亲兵吩咐了一句。

    亲兵应了一声,没过多会,一个兵士在两名护帐亲兵的陪同下掀开帐帘走了进来。

    刚一进帐帘,那兵士就双手抱拳深深躬下身子,对刘辩说道:“奉殿下谕旨,小人前往陶家庄查勘,村内却是空无一人,整个村子好像刚被洗劫过一般!”

    “什么?”兵士的话音刚落,刘辩猛然站了起来,瞪圆了眼睛向他问道:“你可有到村口的河边看过水车?”

    “水车还在转着……”从刘辩的语气中,前去探查陶家庄情况的兵士听出了无尽的震怒,他躬着身子,连头都不敢抬一下,对刘辩说道:“村子里栽种了不少庄稼,庄稼长势很好,地里并没有杂草,可见他们被抓还没有多久。”

    “再探!”听说陶家庄的村民被抓走没有多久,刘辩眉头紧皱,对那兵士说道:“告诉所有探路的将士,让他们务必找到陶家庄村民所在的位置!”

    “诺!”刘辩虽然震怒,却并没有失去理智、胡乱的向报讯的人发泄火气,回来报讯的斥候松了一口气,连忙应了一声,退出了帅帐。

第115章 虚晃一枪

    潺潺的小河“哗哗”的流淌着,清粼粼的河水掀起朵朵细浪,朝着刘辩等人行来的方向流去。

    沿着小河朔流而上,刘辩远远看到一架支在河流中的水车。顺着河岸,领着近七千余人的大军,行进到水车前,刘辩停下了脚步,抬头望着那架还在运作着的水车。

    水车的轮毂在河流的冲刷下转动着,水斗撩起清澈的河水,灌在水槽中,水流沿着水槽向村子涌去。

    “元福,还记得当日水车运作,乡亲们是多高兴么?”一手按着剑柄,刘辩仰头望着转动的水车,向站在身后不远的周仓问了一句。

    听到刘辩对他说话,周仓走到刘辩身后,同样仰头看着水车,叹了一声说道:“是啊,当日乡亲们可是高兴的很呐,只是不晓得……”

    话说到这,周仓没有再接着说下去。可是纵使他不把话说完,刘辩也知道他后面想说的是什么。

    “进村!”拧着眉头,盯着还在运作的水车看了一会,刘辩朝身后的队伍招了下手,抬脚向村子走去。

    在邙山一带,陶家庄算得上是个比较大的村子。村内住着百余户人家,房屋虽然残旧,却也有着好几百间。

    正如先前斥候说的那样,进了村子,刘辩发现整个陶家庄已是人去村空,莫说是人,就算是狗,也没见着一条。

    往日人口颇多、还算热闹的村子,如今竟是一片死寂。走进村内,刘辩唯一能听到的声音,就是他和官兵们走路时发出的脚步声。

    “今晚在村内驻扎,等待斥候回报!”站在村内的空地上,刘辩眉头紧皱,环视着四周的空房,向身后的官兵们下达了驻扎的命令。

    得了命令,兵士们在各自军官的指引下,纷纷寻找晚上入住的房间去了。

    刘辩手按佩剑,领着徐庶等人径直朝陶虎家走去。

    陶虎家的大门紧闭,两扇老旧的木门很是干净,能看出人离开并不是很久。

    民宅的房门与富贵人家的房门多有不同。

    富贵人家除了大门是分为两扇朝内拉开的,内部房间都是像如今的岛国一样推拉式的房门。而寻常百姓家,正门也是向内推开的两扇,可屋内却是没有门板,只有空洞的门洞。

    刘辩刚走到陶虎家门口,两名亲兵就连忙上前,将房门推开,分别站在门口两侧。

    带着徐庶等人进了陶虎家的堂屋,刘辩发现屋内很是凌乱,一张破败的麻絮被拽到了堂屋,胡乱的丢在地上。地面上还有着一些血渍,以往陶虎进山狩猎时携带的柴刀也不在房内。

    环视了堂屋一圈,刘辩微微拧起了眉头,抬脚朝两侧的耳房走去。进了耳房,刘辩发现耳房空空的,不仅没有存放锄头等锋利的工具,就连铺盖也是没留下半张。

    “马上召回斥候!”回到堂屋,刘辩对跟他一同进村的周仓说道:“陶家庄的乡亲们并没有被贼军抓走,他们在这里和贼军干了一场,如今应是藏到山中去了。”

    “殿下如何得知?”听刘辩说陶家庄村民并没有被董卓军抓走,同样担心村民们安危的周仓连忙问了一句。

    “让将士们各自查看入住的房屋,主要找寻屋内有没有柴刀、锄头等锋利的工具。”扭头看了周仓一眼,刘辩对他说道:“陶虎家并没有柴刀,就连锄头都不知所踪。若是我等抓人,可否给人留下锋利的工具?”

    “定然不会!”周仓先是向跟进屋来的两个兵士吩咐了一句,要他们去通告所有官兵检查房屋,接着才对刘辩说道:“可是以乡亲们的力量,杀些山贼还可以,若与官兵作战,恐怕……”

    “恐怕伤亡不小!”走到堂屋的一面墙边,刘辩伸手摸了摸喷溅在墙上的血迹,对周仓说道:“若是全村的锋利工具都不在,那就加强夜间防范,乡亲们恋乡情重,尤其是村中还有许多老人和妇孺,定然不会走的太远!”

    “诺!”听说村民们可能没有被抓走,周仓赶忙应了一声,转身朝屋外走去。

    站在一旁的徐庶听着刘辩的分析,嘴角挂起一抹淡淡的笑意,心内已是对刘辩当初能带着唐姬成功逃离洛阳明白了几分。

    “殿下,果不其然!”周仓出去后,没过多会又折了回来,到了刘辩跟前对刘辩说道:“村内是连一把锋锐的农具都未找到!”

    “看来乡亲们是将老人和女人都武装起来了!”刘辩眉头紧紧的拧着,沉吟了片刻,才对周仓说道:“传令下去,在寻到乡亲们之前,我等就在村内驻扎。要将士们不得生火,以免贼军寻到此处,所有人只能吃随身携带的干粮!另外命令将士们,在村内和村口寻找乡亲们留下的痕迹,即便是发现一根女人的头发,也要向我禀报!”

    “诺!”心内牵挂着陶家庄的乡亲们,得了暂且在陶家庄驻扎、并且仔细勘察村庄内外的命令,周仓连忙应了一声,再次走出了陶虎家。

    在周仓的指挥下,几乎所有官兵都在搜寻着这个坐落于邙山之中的小村。他们不仅把小村内外翻了个遍,就连村外的坟地都没放过,也仔仔细细的查找了一番。

    领着一队兵士从红姑坟前经过,周仓顿了顿脚步,扭头看了看那小小的坟包,低垂着眼睑轻叹了一声,径直朝村内去了。

    “将军!”刚领着一队官兵从坟地回到村内,一名兵士就跑到了周仓面前,抱拳对他说道:“我等在村口发现了许多脚印,特来向将军禀报!”

    “带我过去看看!”听说村口发现了脚印,周仓连忙命报讯的兵士领着他前去查看。

    兵士们发现脚印的地方,是远离河流的另一侧村口,从这处村口出去,走不多远就能进入茫茫的大山。

    眼下时辰已晚,天色也稍稍的有些暗了,跟着报讯兵士来到村口,周仓果然看到地面上有着一片杂乱的脚印。

    脚印错乱,横七竖八,根本看不出村民们是朝那个方向跑去。看起来倒像是当时有一群人,在村外没头没脑的乱撞。

    “去向殿下禀报!”蹲在这片脚印前,周仓实在看不出什么端倪,于是向身后站着的一群兵士吩咐了一句。

    其中一个兵士应了一声,掉头朝村内跑去。

    没过多会,接到兵士禀报的刘辩带着典韦和几名卫士从村内跑了出来。

    “元福,脚印在哪?”刚到村口,才看到蹲在地上的周仓,刘辩就向他喊了一声。

    听到刘辩的喊声,周仓连忙站了起来,侧身站到一旁,指着地上杂乱的脚印,对他说道:“殿下,这里有许多脚印,只是太过杂乱,着实看不出乡亲们向哪里去了。”

    蹲到脚印前,刘辩仔细的查看了一遍,才扭过头对周仓说道:“加强另一侧村口的巡查,再多加派暗哨,尤其是晚间,一定要多加留意!”

    “可是……”周仓先是扭头吩咐身后的兵士执行刘辩的命令,在几个兵士领令进村之后,他低头看着地上的脚印,一脸迷茫的向刘辩问道:“脚印是在此处,如何要加派另一侧村口的人手?”

    “陶虎他们也成长了!”听得周仓发问,刘辩站了起来,低头看着杂乱无章的脚印对他说道:“这里的脚印是他们故意留下的,只是他们经验尚有不足,在留脚印的时候,实在太过杂乱,凡是有些追踪本领的人,一眼就能看出他们不过是虚晃一枪,真正的逃离路线,应是在另一侧村口。”

    刘辩极力在给周仓做着分析,可周仓的脑子一时却还没有转过弯来,他脸上的疑云并没有消退,反倒是更加浓重了一些。

    “我等进入村子,他们定会回村查看!”轻轻朝满脸疑云的周仓手臂上拍了拍,刘辩一边领着他向村内走,一边对他说道:“在发现乡亲们之前,由你带人守着村口,乡亲们与你熟络一些,你守着那里最为合适!”

    委派周仓守住村口,又命令赵云负责村内防务,把一切都安排妥当,刘辩才领着典韦回到了陶虎家。

    夜幕悄悄降临,陶家庄一片宁静,如果不是堂屋里传来典韦熟睡时发出的鼾声,刘辩甚至会认为他是独自置身于一处无人的荒村。

    阵阵晚风从村内的空地上掠过,刘辩站在窗前,听着空地上那几棵老树的树叶在晚风吹拂下发出的“沙沙”轻响,期盼着村民们发现他们进了村子,并且暗中回来勘察。

    董卓已下令洛阳附近的百姓和士人随同迁往长安,凡是拒绝迁徙的,均会遭到屠戮。

    虽说村民们有着一些战斗经验,胆气也经刘辩磨砺过,可董卓军并不是山贼可比,放任村民与董卓军作战,最终的结果只会是村民被董卓军尽数歼灭。

    刘辩要做的,就是在那之前找到并将村民们送到相对安全的地方!

    “站住!”正望着窗外,刘辩猛然听到远处传来一声爆喝,紧接着他看见百余条黑黢黢的人影从民房中蹿出,飞快的朝着临近河流的那侧村口冲去。

第116章 有时死亡也是解脱

    百余条黑影蹿向村口,村口传来一阵喧闹声,没过多会又沉寂了下来,陶家庄再次陷入一片宁静之中。

    刘辩站在窗口,没过多会他就看到十多条黑影快步向陶虎家走了过来,等到黑影走的近了,他才看清领头的正是周仓,而周仓身后的几个兵士,则扭着两个他并不认得的汉子。

    “殿下!”到了陶虎家门口,周仓向屋内喊道:“我等擒了两个探子,请殿下发落!”

    睡在堂屋的典韦向来都很警醒,陶虎等人还没走到屋外,他已是一骨碌爬了起来,双手持着短戟,早摆开了厮斗的架势等在屋内。

    听到周仓的声音,躲在黑暗中的典韦并没有动身,而是扭头朝黑黢黢的左侧耳房看了一眼,

    站在窗边,外面的情况刘辩已是看到了一些,听得周仓在门外说话,刘辩扭头对站在堂屋的典韦说道:“让他们进来!”

    典韦应了一声,先是摸到火折,将白烛点燃,随后拉开门闩,把周仓让进了屋内。

    昏黄的烛光给屋内带来了些许光亮,人的影子在烛光的映射下被投到墙壁上,随着烛光的跳动,人影也在晃动着,给空旷的房间带来了几分阴森。

    “殿下,这两个人鬼鬼祟祟在村口晃荡,被我等擒了!”刘辩来到堂屋,周仓朝身后一招手,四名兵士拧着两个人进了房内。

    “跪下!”押着那俩人进了屋,跟在后面的两名兵士低喝了一声,抬脚朝那俩人的腿弯踹了过去。

    被扭着的两个人腿弯一屈,“噗嗵”跪了下去,扭着他们的四名兵士顺势将手腕一拧,把他们按在了地上。

    “你等何人?”双手背在身后,刘辩低头看着跪在面前的两个人,冷冷的向他们问道:“来此何干?”

    跪在地上的两个人都穿着平民的深衣,不过他们的深衣并不像刘辩以往见过的百姓衣衫那么破烂,而是有着七八成新。

    俩人低垂着头,被四名兵士扭着,刘辩发问之后,他们竟是连半声也不言语。

    从这二人的表现,刘辩已看出他们并非寻常村民。若是寻常村民,被官兵扭住,绝对不会如此镇定。

    低头看着俩人,刘辩的眉头紧紧的拧了起来,见俩人只是垂着脑袋跪在那里不说话,他把手一摆,对周仓说道:“将他们拖出去,一剑一剑的划开皮肤,找些甜物,抹在伤口上。这时节,想来蚂蚁已经……”

    从刘辩口中说出这番话来,被扭着的两个汉子浑身一震,都是满脸惊恐的抬头看着站在他们面前、神情森冷的刘辩。

    “拖出去!”周仓朝押两名汉子的兵士一摆手,向他们下达了把两个汉子拖出去的命令。

    刘辩双手背在身后,走到门口,看着几名兵士把那两个汉子给押了出去。

    “我说!”兵士们刚把那两条汉子押出去,其中一个汉子就喊了起来:“我二人是这附近的村民……”

    押着两条汉子的兵士们听到那汉子的喊声,暂且停下了手上的动作,扭头看着刘辩。

    “胡说!”那汉子的话才刚说出口,刘辩就低喝了一声,打断了他的话头,冷声说道:“附近的村民?村民有几人能穿着如此新的衣衫?村民又有几人会半夜三更跑到别的村子来?”

    喝断了那汉子的话头,刘辩抬脚走到两个汉子身前,一把抓住说话那汉子的手腕,将他的手拉了起来,看着那汉子的手掌,冷笑了一声说道:“村民平日打柴,手掌处均是虎口与指关节有着老茧,而你二人的手掌,虎口并无老茧,反倒是掌心处有着茧子!”

    “这种茧子,乃是长期手持干状物刺杀,才会生得!”双脚微微扎开,刘辩手背在身后,眼角抽搐了几下,冷声说道:“你二人显然是军旅出生,擅长使矛,却要充作平民。快说,到底是谁派你二人前来!”

    刘辩的分析是句句入骨,不仅被按在地上的两个汉子满脸惊愕的愣在那里,就连押着他们的周仓和几名兵士也都是一脸的崇敬,心内暗暗佩服刘辩观察入微,竟是连这细小的破绽都看了个通透。

    两名汉子仰起头,瞪着刘辩,半晌也没言语。

    他们的身份已然被刘辩揭穿,再继续狡辩,也没有任何意义,眼下他们只是在等待着被刘辩诛杀,生为军人,即便是死,他们也不愿吐露出关于任务的半点真情。

    “你俩很好,很有骨气!”低头看着那俩人,刘辩语气冰冷的说道:“我喜欢硬汉!不过硬汉之所以硬,那是因为恐惧不够!若是不吐露实情,你二人今日恐怕是要遭受一番磨难了!”

    “动手!”两名汉子态度还是很强硬,刘辩皱了皱眉头,冷冷的向周仓下了动手的命令。

    两个兵士把一名汉子拖到一旁,另外两个兵士则死死的扭住还跪在刘辩面前的汉子,在他们把那汉子扭紧之后,站在周仓身后的一名兵士抽出长剑,朝那汉子走了过来。

    “要杀便杀!只管砍了老子的脑袋,老子若是皱皱眉头,便不是条汉子!”被两名兵士扭着,看着走过来的兵士手中在夜色中泛着银亮光泽的长剑,被按在刘辩身前跪着的汉子高声喊了起来:“折磨人的,算甚么好汉!”

    “哼哼!”刘辩嘴角挂起一抹怪怪的笑意,冷哼了两声对那汉子说道:“又不是在跟你玩绿林聚义,要做甚么好汉?我知道你不怕死,我要的,只是从你们口中说出实话,否则我就会用一些你想不到的手法来折磨你们,让你们生不如死!”

    “动手!”对那汉子说完话,刘辩把脸一冷,向持着长剑的兵士下达了动手的命令。

    那兵士应了一声,提着长剑蹲在被扭住的汉子身前,长剑的剑尖缓慢的朝着那兵士胸口贴了过去。

    “挖个坑,把另外一个人埋了,头留在地面上!”看着兵士将长剑朝面前这汉子的胸口递了过去,刘辩又向周仓吩咐道:“听说身体被泥土压迫,血液会汇聚到脑部,把脑袋挤爆,不知可有此事,今日倒是想开开眼见!”

    “诺!”周仓应了一声,朝身后的几名兵士一摆手说道:“动手!”

    那几名兵士连忙跑到被扭着跪在地上的另一名汉子的身前,由于没有挖坑的工具,他们只能用长剑挖起了泥土。

    跪在刘辩面前的汉子,眼睁睁的看着一柄明晃晃的长剑朝他胸口慢慢递了过来,已是紧张的额头冷汗直冒。

    他惊恐的睁圆了眼睛,视线连片刻也没从递向他胸口的长剑上挪开。

    剑尖贴到了他的皮肤上,铁器特有的冰冷,使得他浑身激灵灵的打了个冷战。

    锋利的剑刃轻轻的在他胸前皮肤上划开了一条细小的口子,却并不深入,只是在他伤口流出一丝鲜血之后,才缓缓的朝下移动。

    随着长剑在那汉子的皮肤上割出一条条细小的口子,那汉子惨嚎着,极力想要挣脱扭着他的两个兵士,用胸口朝长剑的剑尖上顶。

    “想死,可没那么容易!”刘辩低着头,斜眼看着那汉子,冷笑了一声说道:“若是还不说实话,更难受的在后面!”

    话说到这里,他扭过头,把视线投向黑黢黢的村口,像是有些悲天悯人的轻叹了口气说道:“有的时候,死亡对人来说,真的是种解脱,尤其是承受着痛苦的折磨,想死却又死不了的时候!”

    被割破皮肤的汉子显然也是条硬汉,他强撑着扭了几下身子,见挣脱不得,才朝刘辩瞪了一眼,声音里满带着痛苦,低吼着说道:“某即便是化作厉鬼,也绝不会饶过你!”

    “我说我说!”就在这汉子话音刚落的那一刹,被押在不远处跪着,眼看同伴被割的鲜血淋漓,面前兵士们挖的土坑又一点点加深的另一个汉子声音颤抖着喊道:“我等乃是相国麾下,因日前有队兵马前来此处抓人,过了两三日,竟是半个人也没回去,得了命令,特来勘察!”

    “住口!”跪在刘辩面前的汉子听到同伴招供,厉喝了一声,对他同伴怒道:“我等皆是西凉汉子,如何能向贼人低头……”

    “噗!”这汉子的话音还未落,刘辩一把抽出了长剑,长剑从蹲在汉子身前的兵士身旁划过,削出一条自下而上的剑影,迅捷无比的挑了上去。

    颚骨被长剑劈开,汉子的下巴顿时劈做两半,被剑刃切开的头颅喷溅出鲜血,蹲在他面前的兵士被喷了一脸殷红的鲜血。

    “他已经没用了,你说!”手持带血的长剑,刘辩用带血的长剑指着跪在不远处的另一个汉子说道:“只要你说实话,便不会死的如此难看!”

    面前已挖了个浅浅土坑的汉子被两名兵士扭着,浑身不自觉的哆嗦着,可怜兮兮的望着刘辩,声音带着些颤抖的说道:“回将军话,我二人乃是牛辅麾下兵士,大军就驻扎在西面二十里开外,明日一早,大军将会来到此处……”

第117章 老弱妇孺皆可为战

    “他们有多少人?”听说牛辅大军就在村西二十里开外,刘辩眉头紧皱,向那汉子问道:“为何我等派出的探马未能发现他们?”

    “回将军话!”那汉子被两名兵士扭着,浑身哆嗦,战战兢兢的答道:“大军驻扎在山林之中,并未搭建帐篷,是以未被发觉!牛将军本想明日一早再来村内查看,因发现有几骑快马从山下经过,才命我二人前来查探!”

    “我等的探马倒成给别人报讯的了!”刘辩眉头微微拧起,扭头对一旁的周仓说道:“请军师与赵将军来我房中。”

    “诺!”周仓应了一声,朝一名兵士摆了摆手,那名兵士转身朝徐庶居住的房间跑去,他又向一只脚已进了陶虎家的刘辩问道:“此人如何处置?”

    刘辩头也没回,径直走进了屋内,只给周仓丢下了一句话:“杀了之后将他们好好掩埋!”

    招供了实情的汉子本以为可以不死,当刘辩说出要杀的时候,他愣了一下,正要开口求饶,一名兵士已经走到他面前,伸手揪着他的发髻,将长剑朝他颈子上一剌。

    可怜那汉子满心期待着能够活下去,却没想在招供之后,竟还是难逃一死!

    颈子里喷涌着鲜血,那汉子双目圆瞪,在扭着他的两名兵士放手后,满心不甘的栽倒下去。

    刘辩杀了董卓军的探马,在离陶家庄十多里外的山林中,陶虎与几个村民正蹲在一片密林中,凑在一起谋划着什么。

    “附近村落尽遭贼军劫掠,村民全被掠走,尽管我等极力营救,也只凑得三百多丁壮!”蹲在陶虎身旁的一个汉子眉头紧紧的皱着,看着陶虎对他说道:“方才前去探查的兄弟带回消息,牛辅共计带了两千兵马,他们兵精粮足,而我等尽是老弱,着实无力一战啊!”

    听着那汉子的话,陶虎同样紧锁着眉头,沉吟了片刻,才对身旁的几个汉子说道:“当日先生教过我等,人活着,就要挺直了腰杆活下去!若是被人当狗一样驱使,还不如死了干净!”

    “陶虎哥说的对!”围在身旁的另外几个汉子纷纷点着头,附和着陶虎的话。

    几个汉子附和过陶虎,提出牛辅兵多的汉子又抬手指向陶家庄的方向说道:“陶家庄内还驻扎着一路人马,虽不清楚是谁的麾下,却也可能是董卓老贼派来抓人的队伍!我等杀了如此多的官兵,恐怕是绝无活命的道理!”

    “你怕?”陶虎扭过头,瞥了那汉子一眼,没好气的对他说道:“若是怕,你尽可离去,向牛辅投降,或许他不会杀你,只是押你前往长安!”

    “从杀官兵的那天开始,就不再怕了!”那汉子苦笑了一下,扭过头朝身后的密林看了一眼说道:“我等死便死了,可几个村子还都有着老人和妇孺,他们该当如何?”

    陶虎与众汉子正商议着,林子深处传来一阵沙沙的脚步声,十多个人影慢慢的朝他们靠了过来。

    “谁?”听到脚步声,陶虎和几个汉子连忙抓起柴刀,扭头瞪着正朝他们走过来人影,陶虎更是压低了声音喝问了一句。

    “年轻人杀得贼人,我等虽是老迈,却也愿为村子做些事情!”陶虎的喝问声刚落,朝他们走过来的一条黑影就以苍老的嗓音说道:“明日我等均愿出战!”

    “三叔,你们怎么来了?”听到那声音,陶虎和几个汉子连忙站了起来,迎着说话的老人走了上去,到了老人们面前,陶虎对走在最前面的三叔说道:“老者年迈,如何能参得战事,若我等明日不幸战死,还望各位长辈保重!”

    三叔轻叹了一声,摇了摇头,朝身后的林子看了一眼,林子里影影绰绰的走出了许多老人、妇女还有孩子,走出来的这些人,手中全都拿着锄头、铲子之类的农具。

    “不只是我等要去杀贼军!”朝正往这边走的众人看了一眼,三叔对陶虎说道:“先生的话不只是对你们年轻汉子在说,也是对所有乡亲们在说。先生说的对,纵然是死,我等也要站着死!也要死的像个人!乡亲们已商议妥当,明日截杀贼军,老人妇孺尽数参战!”

    “三叔,使不得!”三叔的话刚说完,陶虎就连忙想要阻拦,却被三叔摆了摆手,拦住了他接着将要说出的话。

    “乡亲们只是托我告诉你等一声,不是求你等允诺,此事就如此处置,莫要多说!”阻住了陶虎的劝说,三叔丢下一句话,带着几名老人和走过来的乡亲们,转身朝林子里去了。

    看着三叔那颤巍巍的背影,陶虎缓缓的闭上了眼睛,两行清泪顺着腮边滑落。

    为了反抗强行迁徙,附近的许多村民都聚拢在了山上,可他们却从没有想到过,如此做的代价,会是将他们逼上了绝路。

    明日一战,不过是他们为了活的有尊严,而做的最后一次拼搏!

    陶家庄内,陶虎的家中。

    刘辩与徐庶面对面的端坐在堂屋内,在刘辩身后不远的一只木架上,一支已燃烧了大半的白烛正晃动着摇曳的火苗,向屋内铺洒着昏暗的光辉。

    周仓与赵云跪坐在刘辩和徐庶的侧首,四人围成一圈,刘辩和赵云、周仓的视线全都停留在徐庶的脸上。

    烛火轻轻抖动了两下,火光瞬间黯淡了一些,唯一站在屋内的典韦走到白烛旁,用短戟轻轻的挑拨着烛芯。

    这个时代的白烛,与后世的蜡烛虽然在外形上看起来很像,可它的烛芯却不是像后世蜡烛那样,是由几根拧在一起的细线绑成,而是一整根粗粗的麻线。

    整根的烛芯,燃烧时不可能自然散开脱落,每燃烧一截,就需要有人把烛芯剪断,否则不仅光亮会降低许多,还有可能因烛芯弯曲,而造成蜡烛熄灭。

    典韦挑断了过长的烛芯,烛火跳动了两下,屋内却是要比先前更亮堂了一些。

    “牛辅只有两千余人……”端坐在刘辩对面,徐庶仰头看着刘辩身后不远那支燃烧着的蜡烛,向刘辩问道:“殿下可有计略?”

    “在陶家庄设置埋伏,死守陶家庄!”刘辩微微拧着眉头,对徐庶说道:“若论人数,牛辅军不如我军,而且我军还有两千名敢死之士,只须等到他们来此,我军突然发难,定能将他们一举歼灭!”

    “不可!”徐庶摇了摇头,对刘辩说道:“贼军以往数次栽在殿下手中,来到此处,恐怕得知附近有支大军,已然想到会是殿下。牛辅不会轻易进入陶家庄,若是他们在村外放上一把火……”

    徐庶这句话一说,刘辩当时就愣了一下。

    他曾数次放火烧过董卓军,这一次却是忽略了,会放火的不止是他,董卓军也是懂得放火的。

    “我军应于今日夜间,在村子以西五里处设下埋伏,贼军待到天明,必定向村子挺近,届时我军主阵与敌军迎面对敌,待到敌军向我军冲杀时,伏兵突起,定能将敌军聚歼于村外!”见刘辩愣了一下却没说话,徐庶接着对他说道:“若是能生擒牛辅,定会让董卓震怒非常!”

    “赵云!”徐庶刚说出计策,刘辩就对一旁坐着的赵云说道:“除夜间值守的兵士外,你带领所有能够正常视物的官兵,即刻出发,赶往村外五里处埋伏。周仓,待到派出去的斥候全都回来,让他们好生歇息,明日一早要他们进入山林寻人!”

    “中军由我与军师共同坐镇!典韦留守中军,作为先锋出战!”微微拧着眉头,刘辩满脸认真的对屋内众人说道:“明日一战,我军人数数倍于贼军,此战关乎我军能否在洛阳一带站稳脚跟,只许胜不许败!”

    “诺!”刘辩下达了命令,屋内众人全都站了起来,齐齐抱拳应了一声。

    “军师且慢走!”众人领了命令,纷纷离开,当徐庶快要走到门口的时候,刘辩向他喊了一声。

    听得刘辩喊他,徐庶转过身,向刘辩问道:“不知殿下尚有何事未吩咐?”

    “也无甚要紧之事!”走到徐庶身旁,刘辩望着屋外的夜色,对他说道:“本王只是在想,找到乡亲们之后,如何安置老弱妇孺?”

    “老弱妇孺,皆可为战!”刘辩的话音刚落,徐庶就笑着对他说道:“兵者求胜,不在强弱,不在多寡,只在于心!”

    “何解?”徐庶说出老弱妇孺皆可为战,刘辩微微拧起眉头,向他问道:“军师的意思,难不成将来我等会驱使老弱妇孺前往战场?”

    “老弱不可用来冲锋陷阵、妇孺不足驱使征战沙场。”徐庶微微一笑,对刘辩说道:“可老弱却可运送兵粮、供应补给;妇孺却能农耕桑织,休养生息!此为攻心之术,殿下尚无寸土容身,此事可容日后再做计较。”

    “是!”刘辩点了点头,轻叹了一声说道:“可寻到乡亲们之后,他们却是要找到安身立命之所,恐怕容不得日后再做计较了。”

第118章 各方备战

    天色微明,数千名官兵整理好衣甲、兵刃,在陶家庄村内的空地上,列起了方阵。

    站在队列最前面的,是近两千名穿着不同款式和颜色官兵衣甲的兵士,这些兵士虽然衣甲看起来比较混乱,但队列却是相当的整齐。

    近两千名兵士身后,是不到五千名新收编的黄巾军。黄巾军的衣衫要比官兵们更加杂乱,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穿着百姓的深衣,穿着皮甲的,不过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

    若不是知道他们曾是黄巾军,外人见了他们,甚至会以为这些人只是临时拼凑起的平民。

    “将士们!”站在数千名官兵面前,刘辩手扶着腰间长剑的剑柄,视线在最前排的官兵们脸上扫了一圈,向他们喊道:“据可靠消息,牛辅就在我军前方二十里!你等应该晓得,牛辅是董卓的女婿……”

    话说到这里,刘辩嘴角挂着一抹淡淡的笑意,视线在官兵们身上瞟了一圈,高声向他们问道:“你等可晓得,我军今日要去做甚?”

    “殿下,是否让我等擒了牛辅,割了他的卵蛋,再把他放回去让董卓闺女干看着着急?”刘辩的问题才刚问出来,还没等官兵们齐声应答,投靠过来的黄巾军阵列中,就有一个兵士高声喊了起来。

    离那兵士不远的地方,一个军官扭过头,狠狠朝他瞪了一眼。

    刘辩向官兵们发问,本是想得到一声整齐划一且又威势十足的回答,这兵士的喊声,反倒让许多官兵“哄”的一下笑了起来。

    被军官瞪了一眼,喊话的兵士心知惹了祸事,连忙把头低下,再没敢多言语一声。

    往传出喊话声的地方看了一会,刘辩脸上带着笑,朝那个方向竖起了大拇指,高声喊道:“兄弟,你老有才了!没错,我要的就是你们擒了牛辅,将他的卵蛋给割下来,让董卓的闺女干着急!”

    许多官兵都以为喊话的那个兵士可能要遭到一场祸事,即便不被军棍打个屁股开花,也免不得挨一通训斥,却没想到刘辩竟然也跟着附和了这么一句。

    “不过我要的,不只是你们割了牛辅的卵蛋!我还要你们跟我杀进洛阳,把董卓老贼给揪出来,将他的卵蛋也给挤了!”没等官兵们从愕然中醒觉过来,刘辩把手一挥,向他们喊道:“打进洛阳!生擒董卓!”

    “打进洛阳,生擒董卓!”数千名官兵高高举起兵器,齐声呐喊了起来。

    官兵们的喊声毫无掩饰,声浪冲出小村,直飘向很远很远。

    站在刘辩身后,徐庶听着官兵们的喊声,嘴角漾起一抹淡淡的笑意,像是有什么事情恰好中了他算计似得缓缓点了点头。

    村子内,刘辩正整备兵马准备出发,离村子只有两三里的地方,两名穿着深衣的汉子静静的聆听着远处飘来的喊声。

    “好多人!”飘渺的喊声落下后,其中一个汉子对他身旁的同伴说道:“恐怕有好几千人!快回去禀报将军!”

    “嗯!”他那同伴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应了一声,跟在他身后,掉头朝西面一路狂奔去了。

    刘辩动员了军队,领着队伍开出了村外,与此同时,在离村子十多里的山林里,三百多名健壮的年轻汉子,手持柴刀,蹲在山林边缘,眼睛死死的盯着从山下流过的那条小河。

    而在更西边的地方,两千多名董卓军列起了整齐的队伍,面朝着小河下游,正静静的等待着命令。

    身穿黑色鳞片甲的牛辅,手提大刀,骑在一匹通体乌黑的战马上,拧着眉头眺望着河流下游的方向。

    头天晚上,几个刘辩麾下斥候从他眼皮底下过去,在斥候们返回的时候遭到了牛辅所部兵马的堵截,虽然没有拦住那几个骑马狂奔、迅速逃脱的斥候,可牛辅却很清楚,若不是一支实力相对强劲的军队,绝对不会派出如此多的探马。

    当晚派出去刺探情况的两个探子没有返回军营,半夜时分,他又派出了两个人。此时他在等的,就是那两拨探子回来一拨,向他禀报前方情况。

    “将军,探马迟迟未归,想来是被贼人擒了!”牛辅还望着东面,他身后一员手提长斧的武将策马靠了过来,小声对他说道:“大军驻扎在此处,迟迟不动,恐为贼人所察!”

    “胡赤儿!”听了那将军的话,牛辅先是点了点头,随后对那将军说道:“你领五百兵马,在前打头阵,我自领中军紧随在后,一旦发现贼军,你我彼此为策应,方可保得无虞!”

    听了牛辅的话,手提长斧的将军先是一愣,看着牛辅那张神情决然的脸,有些迟疑的应了一声,朝身后的董卓军官兵们喊道:“将士们,随我打头阵去!”

    五百名董卓军官兵跟着胡赤儿,径直朝小河下游奔去。

    望着胡赤儿等人渐行渐远的背影,牛辅朝身后招了下手,对剩下的官兵们喊了声:“出发!”领着一千五百名官兵,远远的坠在胡赤儿的队伍后面,沿着河流向下游去了。

    此时两个奉牛辅之命前来探查情况的探马,正忙乱不迭的沿着河岸向上游跑。

    跑没多远,其中一个探马停下了脚步,朝从他身旁跑过的同伴招了下手,压低声音喊道:“莫跑,好像有动静!”

    听到喊声,另一个探马也停了下来,支楞着耳朵,仔细的聆听着四周的动静。

    小河在他们身旁不远处“哗哗”的流淌着,除了小河流淌的声音,俩人只能听到河岸对面群山上的树木在风中发出的“沙沙”声。

    在离河岸不远的一处土坡上,赵云半蹲在坡顶,望着河岸边的两个董卓军探子,伸出一只手对身后的兵士说道:“弓、箭!”

    一名兵士连忙取下背在身上的短弓,捎带着把箭壶也递给了赵云。

    从箭壶中取出一支箭矢,赵云把箭搭在弓弦上,瞄准了河岸边上的一个汉子。

    土坡到河岸边,足有五十多步。如此远的距离,再加上弓箭飞行的途中会受到风速的影响,一般到达目标近前,偏差都会比较大。

    可赵云却好似根本没注意到山间的风儿很紧,他将弓弦满满的拉开,箭矢的尖端直指着河岸边上的那两条汉子,猛一松手,一支箭矢夹着破风声朝河岸边飞了过去。

    第一支箭矢飞出,赵云紧接着把第二支箭矢也搭在了弦上,再次拉满弓弦,将箭矢射了出去。

    两支箭矢一前一后飞向岸边,正在聆听着附近声音的两个董卓军探子陡然间听到一阵利器破空的声响,相互对视了一眼,刚要侧身避开,其中一个探子惨嚎了一声,一头栽倒在地上。

    一支箭矢不偏不倚的从那探子的耳门贯入,穿透了颅脑,从另一侧耳门透了出去。

    同伴倒地,第二个探子愣了一下,闪避的动作也缓了一缓。

    正是这一缓,给他留下了再不可能挽回的遗憾。赵云射出的第二支箭矢“噗”的一声从他的右侧的颈子穿过,刺穿了颈骨,箭尖带着一小块血肉,从他颈子的右侧穿了出去。

    两个探子相继倒地,蹲在土坡上的赵云朝身后一招手,对后面的几名兵士说道:“把尸体丢进河里!记得要将血渍清理干净!”

    “诺!”几名官兵齐齐应了一声,飞快的朝着河岸边跑了过去。

    领着数千人的兵马,沿着河岸,快要推进到赵云等人藏身的地方,刘辩远远看到几个赵云早先带走的兵士抬着什么东西丢进了河中,接着那几个兵士又一溜烟的朝赵云等人埋伏的地方跑了过去。

    心内带着疑惑,刘辩止住队伍的前进,抬脚走到河边,歪着头朝上游看去,

    被兵士们丢进河里的两样东西正顺着河水向下漂流,起先刘辩还以为只是两截木头,等到漂的近了,他才看出沿着河流漂下来的,竟然是两具穿着七八成新深衣的尸体。

    眼看着两具尸体从眼前飘过,顺着河流向下游漂去,身后还带着一条长长的淡红色血迹,刘辩对与他一起到河边查看的典韦说道:“告诉军师,方才子龙他们又解决了两个牛辅派来的探子!”

    典韦应了一声,转身朝骑马立在主阵最前方的徐庶走了过去。

    驻马立在主阵前面,徐庶正眺望着小河上游,典韦跑到他身前,依照刘辩的吩咐,将赵云等人发现并解决了董卓军探马的消息禀报给了他。

    听说又发现了董卓军的探马,徐庶深深的吸了口气,嘴里咕哝了一句:“怪哉,不该再有贼军探马能到此处才是!”

    站在徐庶的战马旁,典韦仰头看着他,一脸茫然的问道:“军师说甚?”

    “典将军,且在此处看着上游,我去寻殿下说些事情!”徐庶并没有回答典韦的问题,而是翻身跳下马背,朝着河岸边走了过去。

    满头雾水的典韦看着徐庶走向岸边背影,挠了挠头,撇了一下嘴,按照徐庶的吩咐,转过身眺望着河岸上游。

第119章 战局突变

    靠近河岸一侧的山林里,陶虎蹲在树林边缘,紧攥着手中的长剑,眼睛一眨不眨的盯着正从河流上游快速向下游推进的队伍。在他身后,蹲着的是三百多名年轻汉子。

    汉子们的兵器很是杂乱,只有少部分人手中持着早先从被他们杀死的董卓军手里夺来的长剑、短矛,更多的人则还拎着柴刀。

    三百多双眼睛,眨也不眨的盯着正沿河岸朝下游行进的董卓军。每个汉子都紧紧的攥着手中的兵刃,其中不少人已是紧张的额头冷汗直冒。

    “看起来连一千人都不到!”蹲在陶虎身后的一个汉子望着越来越近的董卓军,眉头紧紧的拧着,对陶虎说道:“不是说有两千人吗?”

    “让他们过去!”盯着已快要接近埋伏地点的董卓军,陶虎眉头紧紧的皱着,对身后的汉子说道:“告诉乡亲们,谁也不要动!”

    “好!”那汉子应了一声,猫着腰,一边飞快的在三百多名汉子身后跑着,一边压低了声音,让所有人都不要轻举妄动。

    就在陶虎等人眼看着胡赤儿领着五百名董卓军从山坡下的小河边经过时,林子里传来了一阵“窸窸窣窣”的响动。

    陶虎扭头朝身后看了一眼,只见黑压压的一片人群正朝着他们这边走来。

    走过来的,是上千名老人、孩子和妇人。他们所有人的手里,都拿着锄头、铲子等农具。走在最前面的几个老人,像陶虎他们一样,提着柴刀,甚至还把衣服的袖口和裤腿用麻绳紧紧的绑缚了起来。

    从林子深处走出来的这些人,最扎眼的就是一群由大人牵着的孩子,不少孩子走路还都有些蹒跚,可他们却也像大人们一样,手中提着锋锐的农具。

    山下的董卓军正沿着河岸行军,陶虎已是不可能劝说老弱妇孺返回林子深处,无奈之下,他只得朝走出来的上千名几乎没有战斗力的老弱妇孺们摆了摆手,示意他们蹲在最后面。

    所有的老弱妇孺在陶虎的示意下,蹲在了汉子们身后,一双双眼睛也望向沿着河岸行进的董卓军。

    领着五百多名董卓军正向前挺进,胡赤儿突然勒住马,视线向两侧扫视着。

    身为带兵的将领,他有着对危险特别敏感的嗅觉。经过这片山林,他总觉得暗中好像有许多双眼睛正盯着他和他的队伍。

    “稳住!稳住!”胡赤儿的视线投向了陶虎等人藏身的山林,陶虎双臂张开,压低了声音,提醒着众人不要冲动。

    向两侧看了一会,胡赤儿眉头微微拧着,抬起手臂朝身后的官兵们一招,喊了声:“继续前进!”

    “呼!”董卓军继续向前挺进,许多已是紧张的后脊梁上都冒出冷汗的村民们长长的吁了口气。

    “咯哇!咯哇!”就在陶虎等人目送着胡赤儿带领的队伍继续行进时,刚跟着三叔他们走出来的一个妇人身后传来了一阵响亮的啼哭声。

    林子里的村民是邙山一带好几个村落的人聚拢在一处,在这群人里,有着几个还带着未出襁褓婴儿的妇人。

    为了帮助陶虎等人作战,这几个带着婴儿的妇人,用衣带将婴儿绑在了身后。她们本想帮些忙,却哪知竟会因为婴儿的啼哭,给所有的乡亲带来灾难。

    背着啼哭婴儿的妇人赶忙解开绑在身上的衣带,将孩子抱在怀里哄着、颠着,可那小婴儿哪里知道他的啼哭会给大人们带来万劫不复的灾殃,还在不住的踢腾着小腿,发出一声声响亮的哭喊。

    藏身在林子里的所有村民,都扭头看着那个正哄着婴儿的妇人,人们脸上的表情异常复杂。

    许多人神情里带着愤懑、懊恼,更多的人,则是满脸的惊愕和恐慌。

    已经快要从陶虎等人藏身的山林经过的胡赤儿,听到婴儿的啼哭声,连忙对身后的军队喊道:“杀害官兵的乱民就在山中,随本将军将他们尽数诛杀!”

    胡赤儿先是发了声喊,随后一提缰绳,纵马朝着小河对面的山林冲了过去。河水并不算深,成年人跳入河内,顶多只能漫过腰部,五百名董卓军齐齐发了声喊,跟着胡赤儿跳进还有些凉意的河流中,朝着对岸涌去。

    “乡亲们!随我杀!”心知已是不可能再躲藏下去,陶虎猛的站了起来,将长剑朝前一抡,高喊了一声,率先冲出了林子。

    “杀!”蹲在陶虎身后的男女老幼齐齐发了声喊,喊声中甚至还夹杂着许多年幼孩子带着奶味的稚嫩声音。

    一千多名抱着必死决心的村民,如同潮水一般涌出了林子,朝正蹚着小河往岸边冲来的董卓军扑了过去。

    村民们的喊声很响,传出了很远,可惜却是没能传到离他们只有五里开外的刘辩耳朵里。

    骑马立在河岸边,刘辩的视线还停留在河流上游的方向,他却不知道,此时在河流上游,邙山一带的村民们,正发起着一场自杀式的冲锋。

    “殿下,殿下!”一骑快马从河流上游的方向朝着刘辩奔来,马背上的骑士一边狂奔,一边高声喊道:“我等寻到乡亲们了!”

    听说寻到了乡亲们,刘辩眼睛一亮,向那骑士喊道:“乡亲们在哪?”

    “上游五里处,正与贼军厮杀!男女老幼,足有千余名!”报讯的斥候到了刘辩近前,翻身跳下马背,半跪在地上对他说道:“乡亲们兵器简陋,且多是老人妇孺和孩子,伤亡惨重!”

    “大军快速前进,骑兵随我突击!”听说乡亲们在上游与董卓军干上了,刘辩已是无暇再做更细致的布置,一抖缰绳,朝身后的官兵们喊了一嗓子,纵马向河岸西面冲了出去。

    典韦与周仓相互看了一眼,周仓向典韦喊道:“某随殿下前去,典将军留守大军!”

    说完话,周仓也纵马跟着刘辩冲了出去,一百多名骑兵此时已是纷纷用力的夹着马腹,策马跟在刘辩身后向河岸上游飞驰。

    “传令赵云,要他快速向西挺近,从背后包抄贼军!”刘辩率领骑兵先冲了出去,徐庶连忙对身旁的传令兵喊了一声,紧接着他把手一挥,向身后的大军喊道:“将士们,快速前进,驰援殿下!”

    由于邙山一带村民们的出现,战局陡然发生了变化,早先的计划已完全失效,刘辩、徐庶不可能再继续等待着董卓军向更下游的地方挺近。

    率领一百多名刚组建的骑兵,刘辩一边策马狂奔,一边期盼着乡亲们能够多坚持片刻,只要他们杀到,董卓军就无法再肆无忌惮的屠杀村民。

    刘辩正领着骑兵疾速狂奔,在上游的小河边,村民们已和董卓军厮杀在了一处。

    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董卓军岂是一千多名老弱妇孺能够抗衡的?

    领着千余名主要由老弱妇孺组成的乡亲们,陶虎在冲下山后,手持长剑,使足了全身的力气朝着刚登上岸的几名董卓军兵士撞了上去。

    那几名董卓军兵士见陶虎撞向他们,连忙抬起盾牌挡在身前,同时向前猛的刺出短矛。

    一支短矛“噗”的一下扎进了陶虎左肩肩胛,从他的脊梁后面透了出去,可剧烈的疼痛并没有让陶虎退后半步,他紧咬着牙关,怒吼了一声,将身体重重的撞在那几个董卓军兵士手中的盾牌上。

    巨大的冲击力将几名董卓军兵士撞的向后一趔,就在他们盾牌防御出现空档的那一刹,陶虎抡起长剑,朝着一个董卓军的头顶劈了下去。

    冲下山的乡亲们,无论男女老幼,冲杀起来全然都是一种不要命的打法。锄头翻飞、铲子横舞,可他们终究只是一群平民,刚冲下山时,还将胡赤儿带领的五百余名官兵朝后推了一推,可董卓军在稳住阵脚之后,战斗的天平则渐渐的向董卓军方面倾斜了过去。

    得了诛杀所有村民命令的董卓军,完全不顾与他们战斗的是什么人,一片片的老人、妇人和孩子倒在了血泊之中,鲜血流进河中,清澈的小河也被染上了一片艳红。

    血色的河水“哗哗”的流淌着,正策马狂奔的刘辩在疾驰的同时,扭头看了一眼那鲜红的河流,双腿猛的朝马腹上一夹,高喊了一声:“驾!”

    周仓手提大刀,紧随在刘辩身后。他在陶家庄与淳朴的乡亲们一同生活了三年,每个乡亲都如同他的亲人一般。

    亲人的鲜血染红了河流,周仓的心头同样在滴着血。他强忍着心中的悲愤,用力的抖着缰绳,双腿狠狠的夹着马腹。

    跟在刘辩和周仓身后的一百多名骑兵,也都催促着战马快速向着上游疾驰。

    五里,仅仅只有五里的路程,刘辩却有种这条路太过漫长的感觉。战马疾驰,两侧的景物飞快的向后倒退着,可他的眼睛里,却已是一片朦胧。

    鲜红的河水还在“哗哗”的流淌着,大自然造就的美妙旋律,此时听在刘辩的耳朵里,却像是恶魔弹奏的一曲索命谣,异常刺耳!异常令人揪心!

第120章 尽数诛杀

    “杀!”正在厮杀的董卓军和邙山一带的村民就在眼前,刘辩一把抽出长剑,将长剑朝前一指,高喊了一声,纵马冲向董卓军。

    听到刘辩的喊杀声,正厮杀着的董卓军官兵和村民们都是一愣,许多人把脸转向了正朝他们冲来的一百匹疾驰的健马。

    领着一百多名骑兵冲锋的刘辩越来越近,已是有些老眼昏花的三叔,在他们冲到很近的距离以后,才看清了刘辩的面容。

    “先生!是先生!”看清了刘辩的面容,浑身是伤,伤口还在流着鲜血的三叔眼睛陡然一亮,向村民们高喊道:“先生来救我们啦!先生来救我们啦!”

    已被董卓军压制住,正成片成片被屠杀的村民,听得三叔的喊声,精神为之一振,齐齐发了声喊,无论男女老幼,又向敌人发起了一轮反扑。

    三叔正高喊着“先生来救我们啦”,一名董卓军兵士从背后冲向了他。

    那兵士手中短矛猛的一挺,锋利的矛尖刺透了三叔身上那破烂的深衣,深深的扎进了他的脊背。

    满心兴奋的三叔正高声喊叫着,后脊梁陡然一疼,心口猛的一阵憋闷,他身子怔了一怔,低头看着那支穿透他身体,从前胸刺出的短矛。

    刺穿三叔身体的董卓军兵士正要拔矛,一个手持锄头的妇人冲到了他的背后。

    残酷的战斗几乎让那妇人的心智彻底奔溃,她披头散发,睁着一双布满了血丝的眼睛,抡起锄头,朝董卓军的后脑上就是重重的一下。

    战场的喧嚣声掩盖了锄头砸碎董卓军后脑的闷响,挨了一锄头的董卓军只觉得脑后一疼,紧接着两眼一黑,一头撂倒在地上。

    抡着锄头砸他的妇人还没停手,在砸倒那董卓军之后,妇人冲了上去,举起锄头朝着已经倒地的董卓军就是一通猛砸。

    可怜那董卓军兵士,并没有死在真正的战士手中,而是死在一个已被血腥战斗摧毁了心智的疯狂妇人手里。

    铁制的锄头一下下的敲击在已经倒地的董卓军兵士的头颅上,那董卓军兵士的颅骨被砸的粉碎,脑浆和鲜血糊的满锄头都是,可那妇人却还在一下下不断的敲击着。

    “杀!”策马冲进了正在混战的董卓军背后,刘辩翻身跳下马背挥舞着长剑,一剑剑的劈砍着挡在他面前的董卓军。

    虽然会骑马,可刘辩却不擅长在马背上作战,他的战斗技能只是当特种兵时,训练过的步战技巧,大兵团冲锋的马站,并不是他的所长。

    与刘辩想相同,跟在他身后的百余名官兵,虽然都骑着马,可他们却全是步兵出身,与董卓军撞在一处,百余名官兵全都趁机翻身跳下马背,手持盾牌和短矛,扑向了正抵御着村民们反击的董卓军官兵。

    一百多名骑兵,唯一能在马上行动自如的,只有周仓一人。

    眼看着河岸边上,到处都是平民的尸体,周仓已是出离的愤怒!一口大刀被他舞的如同风车一般,策马在董卓军中走了个来回,凡是挡在他面前的董卓军,无不被那柄大刀劈的肚破肠流。

    “胡赤儿!”当初身为黄巾,周仓曾随军与董卓的西凉骑兵打过许多仗,也曾与胡赤儿打过照面,劈杀了十数名董卓军官兵,周仓怒吼了一声,提刀策马朝胡赤儿冲了上去。

    听到周仓的喊声,胡赤儿赶忙扭头向周仓看了过来。

    当初追随董卓与黄巾作战,胡赤儿见过许多黄巾将领,虽说也与周仓打过照面,却已是记不清在哪见过。

    见周仓朝他冲了过来,胡赤儿一勒缰绳,提着大斧迎了上来。

    到了胡赤儿近前,周仓兜起大刀,毫无花哨的朝着他的头顶劈了下去。

    那胡赤儿虽不算多强悍的猛将,却也不是寻常兵士可比,大刀劈向他头顶,他双手持斧,向上一挺,硬生生的架住了周仓劈来的一刀。

    周仓原本力道就十分强悍,再加上已是愤怒到极限,劈出大刀的力量可想而知。

    硬生生的抗住这一刀,胡赤儿只觉得虎口发麻,右手的虎口竟被震的裂了开来,甚至还渗出了一丝丝的鲜血。

    “杀!”一刀没有劈翻胡赤儿,周仓圆睁双眼,怒吼了一声,双臂一扭,大刀打了个旋,紧接着又朝胡赤儿的腰肋劈出一刀。

    硬碰硬的挡了一刀,胡赤儿已是晓得周仓的厉害,哪里还敢继续厮杀。当周仓的大刀朝他腰肋劈来时,他将长斧往下一架,抗住了这一刀,随后并不****,把身子一伏,勒转战马,掉头向河流上游逃去。

    胡赤儿一逃,跟随他前来的董卓军军心顿时散了,其中不少人还在与刘辩等人厮杀,更多的则已是边杀边退,想要快些撤离战场。

    “不留活口!尽数诛杀!”董卓军对平民的屠杀,已彻底激怒了刘辩,他一剑劈翻了挡在面前的一个董卓军,将长剑朝上一举,高喊了一声。

    百余名官兵齐齐呐了声喊,向着董卓军又是一通猛扑。先前一面倒被董卓军屠杀的百姓们,也朝着正在撤退的董卓军发起了进攻,潮水般的人群,很快便将这群已经没了战斗意志的兵士淹埋其中。

    与此同时,领着队伍正向下游行进的牛辅,见胡赤儿单人独骑伏在马背上逃了回来,连忙勒住马,止住了队伍的行进。

    “为何如此狼狈?”胡赤儿还没到近前,数名牛辅的亲兵就上前拦住了他,他的马蹄刚停,牛辅就拧着眉头向他问了一句。

    “回禀将军,我军在前方遭遇乱民伏击,已然要胜,却突然杀出了一队擅长步战的骑兵!”被牛辅喝住,身上溅满了鲜血的胡赤儿勒着马,对牛辅说道:“他们人数并不多,只是个个都勇猛异常,有一黑脸将军更是了得,末将不是他的对手……”

    “撤!”驻马立在河岸边,牛辅眉头紧紧的拧着,寻思了一会,朝身后一摆手,向全军下达了撤退的命令。

    “将军,还有好些兵士被乱民围着无法脱身!”见牛辅要走,胡赤儿连忙喊道:“请将军前去救援!”

    “逆贼大军即将来到,如何还顾得那些?”牛辅回过头,瞪了胡赤儿一眼,冷冰冰的对他说了句:“随军撤退!”

    “诺!”被牛辅喝了一声,胡赤儿不敢违拗,只是回过头,朝身后投下了有些悲天悯人的一瞥,勒转战马,跟着牛辅向西撤了。

    被胡赤儿抛下的董卓军官兵边战边退,其中一些人为了活命,双手举着兵器,想向刘辩等人和村民们投降,可刘辩麾下的兵士已经得了不留活口的命令,冲到这些投降的董卓军面前,也是手起矛落,将他们一个个刺翻在地。

    几乎快要被战斗摧毁了意志,已接近疯狂的村民,在终于扭转了战局的情况下,哪里还会容屠杀他们的董卓军活下去,也是一个个抡起手中的农具、兵器,朝着董卓军的头上、身上不停的招呼。

    就在败退的董卓军已完全丧失了斗志,大多数人只知抱头逃跑的时候,斜刺里又传来一声喊,一员银甲白袍的小将,带着数百名兵士,从侧面冲了出来,将董卓军的退路彻底封死。

    河流下游,一阵阵呐喊声震彻云霄,掩盖住“哗哗”流淌的水声,震撼着在场董卓军官兵的心魄。

    黑压压的一片兵马,从下游扑了上来,如同一阵狂猛的洪水,向着正被追杀的董卓军涌来。

    “杀!”满脸满身都是鲜血的刘辩圆睁双眼,怒目瞪着已被吓的浑身颤抖的董卓军官兵,大吼了一声。

    “杀!”同样因董卓军的残暴而震怒的周仓,提着大刀,呐喊了一声,策马冲向了已被团团包围的董卓军。

    “杀!”一路急赶,终于在董卓军败退之后追赶上来的赵云也是怒吼着,提起长枪,率领五百余名跟着的官兵们朝董卓军扑了上去。

    “杀!”愤怒的村民们,在刘辩麾下官兵扑向董卓军的那一刻,在陶虎的带领下,也发出了一阵怒吼,冲了上来。

    一场纯粹一面倒的屠杀展开了,许多董卓军高举着兵器,想要挡住劈向他们的长剑、锄头、铲子和砍刀,可在如同雨点般向他们砸来的兵刃面前,他们的抵挡显得是那么的苍白和无力。

    战场上充斥着惨嚎声和求饶声,可刘辩麾下的官兵与村民们,却如同根本听不见似的,将这些已经没了战力的董卓军尽数屠杀。

    充满血腥味的战斗终于结束了,胡赤儿带来的五百名董卓军尽数战死,而刘辩麾下也有二十多人战死,死伤的村民更是不计其数。

    上午的阳光暖暖的,照射在河床上,被鲜血染红了的河流泛着淡红色的光晕,依旧在“哗哗”的向东奔流。

    河岸两侧,到处都是死尸,其中有董卓军的尸体,也有被杀死的村民尸体。

    许多被杀死的老人、孩子和妇人,静静的伏在地上,他们的尸体给原本宁静祥和的邙山,披上了一层沉重的悲凉。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2296/ 第一时间欣赏三国之特工皇帝最新章节! 作者:讳岩所写的《三国之特工皇帝》为转载作品,三国之特工皇帝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三国之特工皇帝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三国之特工皇帝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三国之特工皇帝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三国之特工皇帝介绍:
特工穿越汉末成为少年废帝,死里逃生,出洛阳、收豪杰、聚美人。三国之特工皇帝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三国之特工皇帝,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三国之特工皇帝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