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科幻灵异诸天万界之大拯救TXT下载诸天万界之大拯救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诸天万界之大拯救全文阅读

作者:放羊小星星     诸天万界之大拯救txt下载     诸天万界之大拯救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五十四章 又一年

    眨眼间,又是一年除夕。

    这一天,金滩村依旧延续着之前的传统,全体村民聚在一起,吃了一顿集体年夜饭。

    不过,相比于去年除夕,今年除夕联欢会的参与人数要高出数倍。

    就在一个月前,编号两百三十的房子彻底建成,随着这间房子的落成,金滩村两百三十户吊庄户,全部盖好了房子。

    当然,这其中有将近五十户是从村里借钱盖得房子,而作为代价,他们需要通过劳动慢慢偿还这笔无息贷款,而借贷的资金全都来自于村里的砖厂。

    “额宣布,宴席正式开始!”

    随着李杰的一声令下,现场的氛围顿时变得火热起来。

    晚宴一开始,坐在一旁的老支书就拿起酒杯,对着李杰说道。

    “喊水,额敬你一杯,感谢你为额们村做的一切。”

    “叔,哪有你给额敬酒的道理,应该是额敬你。”李杰摇了摇头,笑着回道:“再说了,这都是额应该做的。”

    老支书却是没有在意李杰说的话,直接端起酒杯,将杯中的酒一饮而尽。

    刚才他说的那些话,全都是发自肺腑的,没有一丁点虚假成分。

    因为,金滩村在过去三年多的时间里,变化太大了,大到他怀疑眼前的一切是不是真的。

    三年过去,原涌泉村两百三十户人家,全都移民到了金滩村。

    虽说涌泉村的行政编制已然彻底消失,但老支书心里却没有一丝伤感,要人还在,涌泉村就依然在,不论现在的‘涌泉村’叫什么。

    在所有人的心中,‘金滩村’就是涌泉村。

    除此之外,这两百多户人家不仅分到了地,盖好了房子,而且收入也大大提高。

    截至目前为止,金滩村村民的收入主要有三大块,一是养羊,二是种地,三是进砖厂打工,其中养羊和种地是村民们的主要收入。

    仅凭种地和养羊,每户村民的人均收入就能达到四千左右,如果再加上打零工的收入,每年的收入还能再多个五百块。

    一年四千五百块的收入,村民们以前想都不敢想。

    事到如今,金滩村算是彻底摘了贫困的帽子,以前的涌泉村是十里八乡有名的贫困村,说句不好听的话,如果你说你是涌泉村的人,别人根本就不敢嫁过来。

    但现在不一样了,附近十里八乡的人,谁不知道金滩村的大名,不知道多少人家想把自家姑娘嫁到金滩村。

    至于原因,那很简单,因为金滩村有钱,不仅村里有钱,就是村民兜里也有钱。

    如今在‘婚恋市场’上,金滩村的招牌比什么都好使,只要媒婆一说对方是金滩村的,女方恨不得立马就把女儿给嫁过去。

    眼见老支书直接一口闷了,李杰也不再矫情,一口喝干了碗中的酒,而后放下酒杯,笑眯眯的说道。

    “对了,老支书,再过一段时间,额就该喝上你家的喜酒了吧?”

    老支哈一笑:“你家得宝不也快了。”

    李杰摇头道:“额家得宝还早哩,你说的那是订婚,结婚还得再过上几年。”

    马得宝今年才刚刚成年,他和麦苗是同岁,虽说在当地十八岁就结婚的情形并不罕见,但李杰到底是后世来的。

    哪有让小孩十八就结婚的道理?

    如果他真的这么干了,岂不是明目张胆的向神兽发起挑战?

    这种做法可不要不得,反观李大有,他就没有那么多的顾虑了,在他眼里,娃娃都快二十了,而且家里又‘有钱’了,还不赶紧让孩子成婚,早点报上孙子。

    老支书呵呵一笑:“额可不管你是定亲还是结婚,反正这杯喜酒,额是喝定了!”

    “一定,一定!”

    李杰笑着点了点头,应下了这件事。

    ……

    ……

    与此同时,三号桌的村民们也开始喝了起来,这一桌的人全都是男性,而且还是酒量极好的那群人,这菜还没吃几口,三瓶一斤装的汾酒已经见底了。

    “来,大有,额哥俩走一个!”

    “来,干!”

    两人轻轻一碰,二两的杯子一口就给喝干了。

    嗝!

    喝完这一杯,李大有不自觉的打了个酒嗝,连续干了三大杯,饶是他酒量不错,也有点遭不住,这脑子都开始犯晕了。

    然而,就在他刚刚放下酒杯的那一刻,一旁的栓闷又举起了酒杯。

    “来,大有,恭喜你家娃娃找到一个好媳妇。”

    李大有下意识地就想拒绝,他倒不是不能喝了,只是想缓一缓,但话到嘴边,他又有点说不出口。

    毕竟,这么说有点丢面子。

    仔细想了想,这一杯喝下去好像也没什么大事。

    于是,李大有拿起桌上的酒瓶,缓缓给自己的杯子给满上了。

    “好,干!”

    其他人看到李大有今天如此的豪气,一个二个全都竖起了大拇指。

    “大气!”

    “海量啊,大有!”

    “中!”

    “大有今天开心啊,给儿子说了个好亲事,他家说的那个媳妇,额听人说过,俊的不得了,而且还贤惠,找到这样的好儿媳,他可不得多喝两杯嘛。”

    嗝!

    又满饮了一杯,李大有只觉得酒气冲上了脑门子,此刻,他意识到了,自己不能在继续这样喝下去了。

    不然的话,下一杯他就得倒了。

    “来,大有,走一个。”

    下一杯,说来就来,没等李大有缓一缓,栓闷旁边的老五又朝着他举起了杯子。

    李大有闻言心里暗暗叫苦,这一杯,他真的有点喝不下了。

    可是,直接拒绝又不是他的风格。

    ‘咋办?’

    李大有脑中急转,忽然间,他眼角的余光瞧见了桌上酒瓶全空了。

    这一刻,顿时计上心头,只见他若无其事的拿起桌上的酒瓶,随后发出一声疑问。

    “咦,这酒咋没了。”

    “你们等一下,额就这去拿。”

    言罢,不待他人反应,李大有便站了起来,二话不说就往备菜的地方走去。

    望着李大有略显蹒跚的背影,心软的老五开口道。

    “这么喝,是不是有点不好,额看大有都快不行了。”

    然而,他的话音刚刚就落下,就遭到了同桌的人集体反对。

第五十五章 邻村的羡慕

    与此同时,远在二十公里之外的银滩村,同样在进行着一场集体年夜饭,作为距离金滩村最近的村子,银滩村对于金滩村的了解远比其他村子要多得多。

    相比金滩村丰盛的年夜饭,银滩村的年夜饭就要寒酸许多,而且参加年夜饭的人也要少上许多。

    “老八,你家闺女嫁到金滩村可算是享福了啊,额听说他们那边,喝的都是大盖,二十多块钱一瓶呢,而且还是畅饮。”

    一提到大盖,其他人的看了看手中三块钱一斤的散酒,顿时就觉得不香了。

    被称作老八的中年男人,笑呵呵的摆了摆手。

    “享啥福嘛,额那女婿现在还在工地上干苦力呢,一天天苦哈哈的,也赚不了几个钱。”

    “额说,你这样说可就没意思了啊,啥叫在工地上干苦力啊,你那女婿可是包工头,哪天不赚个几百来块钱?”

    “是啊,老八,你这也太谦虚了。”

    “没错,必须自罚三杯!”

    像老八这样的人,放在后世,用一句话来形容再适合不过,那就是‘凡尔赛’,而且是那种‘老凡尔赛’了。

    老八的女婿是不是旁人,正是李大有的儿子水旺。

    虽然距离小两口结婚还有几天,但他们家却让女儿提前到夫家过了一个新年,反正定亲酒也喝了,彩礼也收了,人家也看了。

    在当地,像这样的情况,基本上和夫妻没有什么区别了。

    村民们嘴中所说的‘包工头’也确有其事,水旺如今确实跟着马得宝后面,一起在外面接各种工程,包括但不限于家庭住房、单位住房、学校、厂房市政工程等等。

    不过,村民们只是听说过,显然不是特别了解内情,他们一直以为水旺是工程队的大老板,然而实际上水旺只是下面的一个包工头。

    或者用更专业的词来说,就是‘分包商’。

    水旺和马得宝是从小一块长大的,关系很好,当马得宝成立工程队时,他也是最早响应的几个人之一。

    而马得宝之所以成立工程队,主要还是受到了李杰的影响。

    和处事沉稳,性子内敛的马得福相比,马得宝的性格要跳脱很多,同时处事也更加圆滑一点,或者说滑头一点。

    马得宝的骨子里有一股闯劲,就像当初那次‘逃跑’,最初便是由他提议的,他厌倦了大山里的世界,渴望到外面闯一闯,见识见识外面的花花世界。

    李杰进入副本后,先是帮马得福在仕途上铺好了路,至于,未来马得福能走多远,就要看他自己的本事了,他只会提供初始的帮助。

    按照最初的计划,再过上个三五年,他就会放手不管了。

    马得福是他的儿子,马得宝也是他的儿子,李杰当然不会厚此薄彼了。

    既然给大儿子规划好了路线,二儿子的事也该提上日程了,之前李杰一直不付诸行动,那是因为那时候马得宝年纪还很小。

    然而,现在马得宝已经成年了,按照当地的习俗,成年的孩子是可以独当一面的。

    因此,李杰便提议让马得宝出去做点事情,正好当时村里的砖厂投入生产了,而用砖量最大的是什么地方?

    自然是各类的工地了。

    成立一个工程队,既可以承揽各种活计,又能为自家村里的砖厂打开销路。

    一箭双雕,何乐而不为?

    马得宝的表现也没让李杰失望,短短一年时间,他就把工程队干的有声有色,不仅承揽了好几个工程,解决了村里的剩余劳动力,还从周边几个村子招了不少工人。

    为玉泉营地区脱贫做出了一丢丢贡献。

    作为最早响应马得宝的几个人之一,水旺也趁着热度干起了小包的活。

    一般而言,马得宝在接到一个或者数个工程后,会根据施工难度以及周期长短,将其中一个工程或者一个工程中的某些项目分派给水旺、尕娃、虎娃等分包商。

    比如,如果是简单的盖个民房,像这类的活计,通常一个分包商就能干,如果说是盖一座学校,或者单位宿舍楼,类似这样的工程,一个分包商就没法吃得下,通常都是几个人合伙一起干。

    九十年代初,国内建筑行业方兴未艾,即便是位于改革开放前沿的东南沿海地区,类似的工程队仍旧没有专业化、规模化,更别说地处大西北的宁省了。

    因此,在李杰的调教下,马得宝率领的工程队一进入市场,便和其他小包拉开了差距。

    毫不客气地说,金滩村的施工队,在当地市场根本就没有一合之敌。

    不说别的,单说铲车、挖掘机这类工程器械,其他小包就买不起,而买得起基本都是国营建筑公司。

    然而,国营经济发展了几十年,其中的弊端已然露出端倪,在小型建筑工程领域,不论是在员工的积极性上,还是成本上,马得宝率领的工程队都要胜过当地的建筑企业。

    (当然了,比如桥梁、港口等等的大型工程,还得看国企)

    所以,除了那些大型的市政工程,其他小型工程只要马得宝想做,基本上就没有拿不下的。

    工程队越做越大,跟着马得宝一起做事的水旺、尕娃等人,虽说赚的没有马得宝多,但相比于其他人,他们仍旧属于高收入阶层。

    村民们口中说的每天赚个一两百也不是什么虚言,事实上,这些还是他们道听途说来的,水旺、尕娃他们实际上赚的远比村民们想象得多。

    过去一年,马得宝一口气接了十个工程,其中五个家庭住房,两个村小学,一家镇医院,一家扬水站宿舍以及一家供电局的办公楼。

    这十个工程的总金额超过六十万,而工程队中,马得宝投入的最多,毕竟那些机械都是他‘买’的,他自然是赚的最多的那一个。

    不过,马得宝不是那种小气的人,对于自家兄弟,他是不会亏待的,作为分包商的水旺、尕娃、虎娃,去年他们平均到手的钱最低的也有一万三,最高的更是超过二万。

第五十六章 慷慨解囊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新年到来之际,金滩村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

    望着渐渐升起的袅袅炊烟,马得福的嘴角不自觉的勾起一抹灿烂的笑容,去年,不仅他得到了上级的多次嘉奖,就连弟弟得宝也成就了一番事业。

    虽说得宝的事业才刚刚起步,但势头却很好,如今得宝组建的施工队在整个玉泉营地区都打响了名气,除了最大的国营建筑单位,就数金滩村施工队接的工程最多。

    此外,金滩村砖厂的发展也是如火如荼,如今砖厂产能全开,一个月可以生产月35万块砖,每块砖以一毛钱的单价出口,而粘土砖的原材料是最不值钱的土,每块砖的生产成本仅需四分钱。

    即便扣除掉人工、机械折旧、运输、销售等等一系列的成本,每块砖的利润仍旧能赚到一分钱。

    350000*0.01=3500。

    一个月赚3500,一年就能够收回砖厂的投入成本,如果继续招人,扩大生产,根本就用不到一年的时间就能赚回来。

    截止至今日,再也没有人怀疑砖厂能不能赚钱。

    而砖厂设立之初,虽然绝大部分投入都是李杰拿出来的,但他本人并不是太看得起一间砖厂,因此,这间砖厂算是一家合资企业。

    其中,李杰独占三成砖厂股份,剩下的七成股份由全体村民均分,当然,这些股份并不是白白分给村民的,毕竟轻易得到的东西,总有人不会珍惜。

    那些没有拿出真金白银的村民,其股份全都是借钱出资购买的,而借款人自然是金滩村最大的财主李杰。

    砖厂运营大半年,至今还没有收回成本,所以除了李杰之外,其他人大多都没有拿到第一笔分红款。

    虽然没有拿到分红,但村民们看到砖厂的火热势头,基本没有人会担心会赚不到钱。

    也正因为砖厂的业绩蒸蒸日上,以致于村里是几家欢喜几家愁,欢喜的是当初咬牙多入了几股的村民,忧愁的是那些只入了标注股数的人。

    “得福,吃饭了。”

    就在马得福细数在过去一年取得成就是,妻子的呼声传入了他的耳中。

    今天是大年初一,马得福和水花都是在家里吃的饭,当然,还有他们两个的孩子。

    “诶,来嘞!”

    坐上饭桌,望着满满一桌都放不下的饭菜,马得福不禁感慨,这日子当真是越过越好了。

    得福妈看到儿子愣神的样子,不由出声道。

    “愣着干啥?还不快吃?”

    马得福看了一眼抱着自家娃娃的母亲,放下筷子道。

    “妈,额来带小宝吧,你先吃。”

    得福妈笑着摇了摇头,伸手指了指桌上的酒杯:“不用,额又不喝酒,你和得宝一起陪你爸喝两杯。”

    水花也跟着劝道:“妈,还是额来吧。”

    “去,去,去,别耽误额带孙子。”

    言罢,得福妈收回目光,低头开始逗弄怀里的大孙子。

    眼瞧着小两口还要在说什么,身为一家之主的李杰出面,一锤定音道。

    “好了,就让你妈带吧。”

    小夫妻见状也不再多言,只是在饭局开始后,水花明显加快了进食速度,看样子是打算尽快接婆婆的班。

    马得福是金滩村村支书,马得宝是金滩村工程队的总包,而李杰又是金滩村发展至今不可或缺的一个人,三人聚在一起,自然少不了聊一聊村子里的近况。

    “哥,今年上半年,砖厂就能收回成本了吗?”

    率先提起村子近况的是马得宝,他之所以有此一问,也是有着自己的小心思的。

    虽然砖厂最大的股东是李杰,但他并不参与具体经营工作,平日里都是由村支书马得福兼管,因此,对于砖厂的事,马得福是了然于胸,只见他迟疑片刻道。

    “嗯,差不多吧,按照去年下半年的产量,估摸着四月份就能收回成本,怎么了?”

    马得宝讪讪一笑,露出一丝略带讨好的笑容,道。

    “哥,等砖厂盈利了,能不能先把村里的小学修一修?”

    金滩村小学虽然冠名‘金滩村’,但小学的生源却涵盖了方圆三十公里的五个村子,如果未来玉泉营地区要在安置点设立乡镇,估计金滩村小学就得改名成xx乡/镇小学了。

    由于金滩村小学名义上是金滩村小学,实际上干却是乡镇小学,所以金滩村小学的经费等等和村里并没有关系,而是直接归属县里管辖。

    对于这些内情,身为村支书的马得福自然是在清楚不过了。

    望着哥哥眉头微蹙的样子,马得宝连忙解释道。

    “哥,额的意思不是说,让村里出钱,修小学的钱额自己出,额只是想要一批砖厂的配额,然后用这批砖来修葺一下村小学。”

    随着经济的发展,吊庄户们的生活也是越来越好,手上有钱了,吊庄户最先想起来的就是盖房子,一般而言,盖一栋农家小院,少一点的要用两万块左右的砖,多一点的则需要三到四万。

    而金滩村砖厂又是周边唯二的私营砖厂,面对着如此巨大的市场需求,金滩村砖厂的产能压根就满足不了。

    因此,这砖头一时间还成了紧俏物资,基本上每生产出一批砖头,当天就被运走了,不仅如此,砖厂的订单都排到了今年五月份。

    听到这里,马得福大概也明白了弟弟的心思,对方突然提出修葺小学,估摸着是因为白校长的缘故。

    白校长是谁?

    麦苗她爹,也就是得宝未来的老丈人。

    而金滩村小学的校舍的确不太够用,伴随着越来越多的移民涌入,上学的学生也变得越来越来。

    然而,学校一共只有三间教室,根本就不够用。

    白校长也多次向教育局提出申请,但不知怎么的,上级却始终没有批复扩建校区的申请。

    马得宝眼见哥哥沉默不语,不由催促道。

    “哥,行不行?”

    “行!”

    扩建一下校区,顶多也就用个五六万块砖,虽说厂里的产能不足,但挤一挤这点砖还是能拿出来的,何况这还是一件大好事,马得福又怎么会不支持?

第五十七章 缘由

    得到大哥肯定的答复,马得宝喜滋滋的举起酒杯陪对方喝了一杯酒。

    今年马得宝赚了不少钱,腰包鼓起来了,修葺学校是他为麦苗准备的一个惊喜。

    在年前的一次闲聊中,麦苗和他顺嘴提过一句学校的事,她说她爸如今正在为学校校舍的问题苦恼,连续跑了好几趟教育局,经费一直都没能批下来。

    虽然麦苗只说过一次,但马得宝却记在了心里。

    另外,金滩村小学,他也是经常去,虽然他没注意过每个年级分别有多少人,但全校一共有多少人,他还是很清楚的。

    如今金滩村小学一共有五个年级,六十多个学生,而学校总共也就三间教室,两大一小,其中小的那一间还被用来当做教师办公室。

    所以,严格意义上,学校可用的教室只有两间,六十多个学生共用两间教室确实有点挤,而且随着吊庄户的陆续到来,学校的学生还会越来越多。

    如此一来,两间教室就显得愈发的拥挤。

    另一边,李杰并没有参与兄弟两人的谈话,其实关于海吉县教育局为什么迟迟不批学校扩建的原因,他多多少少能猜到一点。

    原因很简单,再过不久,金滩村小学就不在海吉县教育局的编制内了。

    算算时间,吊庄移民政策已经推行了两年多了,原来不够完善的地方也在慢慢完善,变得规章化、制度化。

    年前,李杰为了配水的问题去过一次青铜峡扬水站,彼时,杨县长已经正式调任至青铜峡担任市长。

    既然去了青铜峡,拜访一下杨县长也是应该的,毕竟为了金滩村配水的事,她可没有少出力。

    两人见面后,李杰从杨县长那里得知一个消息,玉泉营地区的各安置点即将重新划分组织关系。

    目前,各个安置点的行政关系仍旧挂靠在原来的区县,比如金滩村,虽然地处玉泉营开发区,但在组织关系上,金滩村仍旧归属海吉县管辖。

    这也是为什么金滩村小学归海吉县教育局管的原因。

    但海吉和金滩村毕竟相隔了几百公里,管理起来难免会不太方便,在沟通上也有滞后性。

    此外,玉泉营地区安置的吊庄户也不全是海吉人,还有西海固地区另外两个县的吊庄户。

    二十多个安置点,行政关系分别隶属于三个县,在规划上的确显得有些混乱。

    如果这种情况始终持续下去,对于吊庄户们肯定是有害无益的。

    有鉴于此,上面正着手重新规划吊庄户的户籍变动工作,根据杨县长提供的消息,预计今年年中,官方就会正式下文。

    等划分完毕,金滩村村民户口本上的户籍所在地也会变成xx县。

    综合重新规划行政关系的消息,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海吉县教育局一直不批小学的扩建申请。

    你想一想,再过不久,你金滩村小学就不是海吉县下属的乡镇的小学了,如果现在给你把申请批了,岂不是占用了本县的财政。

    并且海吉县本身也不是什么富裕的大县,恰恰相反,海吉县还是有名的贫困县,县里没钱,教育局也就跟着没钱。

    遇到困难的年份,教育局甚至发不起老师的工资。

    工资都不发起,教育局又哪有额外的预算批给乡镇小学盖新校舍,何况,金滩村小学马上就不归他们管了。

    “爸,那个……”

    搞定了砖的事,马得宝接下来就要搞定钱的事了,尽管他是工程队实际意义上的老板,但他最初的启动资金却是李杰给的。

    至今,马得宝仍然没能把钱还上,而修学校起码再怎么省,也得花上好几千块。

    花这么一大笔钱,马得宝觉得有必要向老爹请示一下。

    没等马得宝把话说完,李杰便伸手打断道。

    “你自己的钱,你想怎么用就怎么用,不用向额汇报,而且修学校,本来就是好事,额支持还来不及呢。”

    “是啊,得宝,妈妈也支持你。”

    一旁的得福妈也跟着附和了一句,尽管她脸上是一副很肉疼的样子,但修学校是一件大善事,用老话来讲,这是在给后辈积德。

    因此,即便心中有所不舍,得福妈还是站在了儿子这一边。

    马得宝傻笑一声:“谢谢爸,谢谢妈。”

    老哥支持,老妈支持,最关键的老爸也支持,距离学校修好只剩下时间问题了。

    把这件事落定后,马得宝心里很是高兴,此时此刻,他脑海中不禁想到一副画面,如果麦苗知道这一消息,她一定会很开心吧?

    额那老丈人也会很开心吧?

    美滴很!

    美滴很!

    “嘿嘿!”

    想着想着,马得宝又接连发出几声傻笑。

    看着傻乐的二儿子,李杰不禁无奈的摇了摇头。

    这小子,还没把麦苗娶进门,就这么宠了,等到结婚后,还不知道该怎么宠呢,而且还爱屋及乌,连老丈人也提前孝敬了。

    回想起来,这小子今年过年好像都没给自己买过东西?

    当然,李杰这么想并不代表他计较这件事,他只是略微感慨一下‘男大不中留’罢了。

    另一边,水花看到沉浸在傻乐中的小弟,嘴角也勾起一抹笑意,这种状态她很熟悉,马得福有段时间脸上也会露出这种笑容。

    两人不愧是亲兄弟,这表情,这神态,简直就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片刻后,李杰望着仍在傻乐的二儿子,轻轻的拍了一下桌子,道。

    “对了,得宝,有个事情你回头看到白校长了,记得和他提一下。”

    “啊?”马得宝茫然道:“啥事啊,爸?”

    “是这样的,如此如此,这般这般。”

    李杰整理一下语言,简单描述了一下教育局不批申请的前因后果。

    “原来是这样啊。”

    听完老爹的讲述,马得宝突然有了一种恍然大明白的感觉,而后只见他转头看了一眼身旁的哥哥,调侃道。

    “哥,你是额们村的支书,咋连这么大的事都不知道?”

    马得福努了努嘴,什么话也没说,只是瞪了他一眼,其中的意思不言而喻。

    ‘你小子故意的是吧?’

第五十八章 尘埃落定

    早饭刚刚吃完,一溜烟的功夫,马得宝的人影就不见了,李杰用脚趾头想想也知道,这小子肯定是去找麦苗去了。

    自打两家正式定亲后,马得宝和麦苗两个一天天的如胶似漆,恨不得二十四小时都在一起。

    收拾好桌子,马得福闷声不响的走到李杰身边,低声道。

    “爸,你刚刚说的事定了吗?”

    此时,李杰正坐在院子的躺椅上,懒洋洋的晒着太阳,听到便宜儿子的问题,抬了抬眼皮,道。

    “大差不离,估摸着年中就要正式启动了。”

    “是吗?”

    马得福喃喃自语了一句,重新划分行政归属,对于像金滩村这样的移民安置村,影响不可谓不大。

    其实,他最关心的是某些政策会不会变,比如助农贷款的事,金滩村能发展的这么快,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

    如果没有政府打招呼,银行又哪会给他们这些苦哈哈的农民贷款?

    如果没有贷款,村民们又哪来的余钱购置小羊羔?

    如果没有小羊羔,仅凭种地,村民们又哪有额外收入?

    如果没有额外收入,又靠什么来脱贫?

    因此,政策支持才是金滩村发展的最大助力。

    自古以来一朝天子一朝臣,虽说吊庄移民政策的大方向不会变,但即便某些地方稍有改变,对于基层的老百姓来说,有可能就是惊涛骇浪,一不小心,浪就把船给打翻了。

    望着忧心忡忡的便宜儿子,李杰笑着问道。

    “咋了,耷拉着脸,又在担心什么?”

    马得福看了一眼父亲,解释道:“额是怕政策有什么变化。”

    “贷款的事?”

    “嗯。”

    李杰闻言不由暗自摇了摇头,这小子,眼光还是不够长远啊。

    像金滩村这样的安置点,整个玉泉营地区有二十多个,这些安置点本该归当地政府管辖的,可是现实偏偏不是如此。

    二十多个自然村,分别归属西海固地区的三县管辖。

    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

    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一个字,一个‘穷’字。

    这几千号吊庄户,绝大多数人都是空手来的,他们既没有钱盖房,也没有足够的粮食,如果当地政府接收了这些一穷二白的吊庄户,对于当地政府而言,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包袱。

    (玉泉营开发区虽然叫‘区’,但它并不是一个正式的行政划分,它既不是县,也不是区,仅仅只是一个地名而已。)

    但此一时,彼一时。

    经过两年多的发展,住在玉泉营的吊庄户们,虽然大部分村子仍旧没有摆脱贫困,但最起码的温饱已然不成问题了。

    解决了温饱,也就意味着政府无需向吊庄户们发放救济粮。

    如果当地政府现在接收这批吊庄户,付出的代价很低,无非是减免几年的税收。

    距离玉泉营地区最近的两个县,一个是东面的永宁县,一个是南面的青铜峡市,若是重新划分行政归属,必定是出现在这两个县之中。

    最可能的局面是,一家一半,靠近青铜峡的归青铜峡,靠近永宁的归永宁。

    虽然和东南地区相比,青铜峡和永宁都不算富裕,但是在省内,这两个地区的经济并不算差。

    尤其是永宁县,永宁地处银川平原,东临黄河,西靠贺兰山,又是省会银川的下属区县,这么多的优势汇聚于一身,永宁县的经济远高于宁省的其他区县。

    而青铜峡的位置也不差,青铜峡同样位于黄河上游,银川平原中部,和永宁相比,青铜峡有一个永年无法比拟的优势。

    青铜峡的水力资源更加丰富,且素有塞上江南‘鱼米之乡’的美称。

    所以,未来不论是划归永宁,还是划归青铜峡,当地政府都不会吝啬一点点贷款支持。

    毕竟贷款是借的,迟早是要还得。

    随后,李杰将其中的弯弯绕绕掰开了,揉碎了,慢慢的给马得福解释了一遍。

    “现在还担心吗?”

    马得福摇了摇头,咧嘴一笑。

    “不担心,不担心嘞。”

    ……

    ……

    ……

    转眼间,半年过去了,有关金滩村的行政划分问题终于尘埃落定。

    马得福刚刚从市里开完会,立即马不停蹄地赶回来家,他迫不及待地的想要将这个好消息告诉自己的家人,一到家,他就兴奋的向着院子里喊道。

    “爸,爸,出结果嘞,出结果嘞。”

    走进屋内,看着情绪毫无波动的父亲,马得福惊讶道。

    “爸?”

    李杰瞥了他一眼,淡淡道。

    “咋了嘛?”

    “额们金滩村从今往后,就划到永宁县管啦!”

    不论怎么说,永宁都是银川的下属区县,而今金滩村划到了永宁县境内,四舍五入,他们金滩村对外也可以说他们是银川人了。

    得知这一消息时,马得福心里简直激动的不行!

    银川,省会啊!

    从今往后,他们就是省会人了!

    李杰平静道:“永宁就永宁,有什么好兴奋的嘛。”

    “爸,那可是永宁!永宁啊!额们以后就是银川人嘞!”

    瞧见马得福一副没出息的样子,李杰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

    “银川人又咋了,你是银川人,你自豪,你骄傲?”

    “……”

    马得福无言以对,他觉得自己好像和老爹不在一个频道上。

    难道变成银川人了,不值得高兴吗?

    虽然村里的人暂时还不知道这一消息,但马得福敢打赌,如果村民们知道这一消息,绝对会比他现在要激动十倍,搞不好他们还会家家户户放鞭炮,以此来庆祝。

    “好了,赶紧村部把这个消息告诉村里人吧。”李杰摆了摆手道。

    “好叻!”

    旋即,马得福便大步流星的走出家门,向着村部走去。

    没过一会,村里的大喇叭就响了起来。

    “喂?喂?”

    “咳咳,乡亲们,今天额有一个好消息要告诉大家!”

    “从今天起,额们金滩村就正式归永宁县管辖了,以后大家要办什么事,再也不用往几百公里外的海吉跑了!”

    “大家,以后就是永宁人嘞!”

    随着广播声传入村民的耳中,众人的反应不一而足,有人震惊,有人激动,有人兴奋,有人茫然,有人失落。

第五十九章 不同

    李大有家。

    水旺今天恰好在家,一听到村里的广播,立即兴冲冲地朝着屋内喊道。

    “爸,你听到了嘛?得福哥说额们以后就是永宁人嘞!!”

    “额又不是聋子!那么大的声音,怎么可能听不到嘛!”

    虽然李大有的话听起来有点语气不善,但他脸上的笑意却出卖了他。

    和儿子一样,李大有心里也是激动不已。

    搁在几年前,他做梦不也敢想,自己有一天竟然能成为永(银)宁(川)人!

    啪!

    忽然间,只见一道黑影直接砸在了水旺的头上。

    “啊!”

    水旺吃痛,忍不住惊呼出声,而后一边揉了揉脑袋一边低头仔细一瞧,原来砸中他脑袋的东西是一只黑色的布鞋。

    这只布鞋左前方的鞋面上还破了一个洞,水旺一看就知道这鞋子是他爷爷的,只见他一脸无辜的看向坐在一旁的爷爷。

    “爷,你干嘛砸额嘛。”

    老支书冷冷的瞥了他一眼,并没有第一时间回答他的疑惑,先吧唧吧唧的吸了两口旱烟,而后方才骂了他一句。

    “额看你该打!咋地?海吉就那么不招你待见?你是不是忘了你是哪里人了?”

    “还永宁人!”

    “数典忘祖的小东西,该打!”

    水旺委屈巴巴的看了一眼爷爷,他觉得自家爷爷这次有点上纲上线,事实根本就不是他爷爷说的那样,他哪会数典忘祖。

    他也不敢数典忘祖,他只是有点激动而已。

    西海固是宁省最贫苦的地区,没有之一,水旺从小就生活在西海固的大山,虽然现在赚到了钱,但他的骨子里还是有点自卑的。

    毕竟,他是出生在宁省最穷的地方。

    玉泉营离永宁很近,水旺平时在外面接活,遇到最多的还是当地人。

    接活有时候免不了吃吃喝喝,在酒桌聊天时,别人经常会问他是哪里人,每次遇到这个问题,他都有点不好意思说自己是海吉人,通常他都说自己是金滩村人,或者玉泉营的。

    可是自今天起,情况就不一样了,如果别人再问这个问题,他就可以直接回答自己是‘永宁’人。

    他不想提起自己的老家,并不是因为不喜欢,只是因为自卑而已。

    “还有你!”

    老支书教训完又瞪了一眼李大有,随后只见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扒下脚上的另外一只鞋子,朝着李大有的脑袋扔了过去。

    啪!

    李大有的脑袋上同样挨了一记飞鞋!

    莫名其妙挨了一下,李大有心里不禁有点生气,但扔他的人是他的老子,老子打儿子,天经地义,即使有气,也只能忍着。

    “爸,你这是干啥嘛,这是好事啊。”

    “哼!”

    老支书冷哼一声,气呼呼道。

    “好个屁!”

    “咋不是好事嘛。”

    李大有掰起手指头,细数着其中的好处。

    “你看看啊,这第一,额们以后就归永宁管了,永宁离额们多近啊,遇到啥事都不用往海吉跑了,就说水旺结婚的事吧,等水旺到了领证的年纪,就不用在往海吉跑嘞,直接去永宁就能办了。”

    “还有,这第二,额们划到永宁,户口就跟着迁过来了,从今往后,额们就是永宁人了,等水旺生了娃,以后孩子上学就能在这边上嘞,以后要是读得好,还能到银川上初中,上高中哩!”

    “这第三,永宁县比海吉有钱啊,额们金滩村划给永宁了,以后补助什么的,肯定比海吉发的多。”

    “这第四,以后额们再也用不着高价水嘞,您老算算,这几年,额们村的水费多高啊,哪一次用水都要比当地人多交一笔钱。”

    “这是为啥嘛?还不是因为额们是外地人,不归当地管嘛!”

    老支书垂目低眉,心不在焉的扫了一眼正在滔滔不绝数着好处的儿子,虽然他心里不得不承认,儿子说的话都有道理。

    但他这心里就是不舒坦!

    过去六十多年,他一直生活在西海固的大山里,‘涌泉村人’这个标记跟了他大半辈子,他在那里出生,在那里长大,在那里参军,在那里退役,在那里当支书。

    涌泉村三个字,早已刻入了他的骨血里。

    纵使他来到了金滩村,但他始终认为自己还是涌泉村人,因为户口本上还是那些写的。

    然而,从今往后,他连户口本上的那点念想都没了。

    今年他已经六十多岁了,年纪大了,腿脚也没那么麻溜了,而且他们一家子人全都搬来了金滩村,未来的日子里,如果没有什么事,他估摸着是不会再回涌泉村了。

    虽然他们李家祖坟还在涌泉村,到了清明,还是要人回去的,但这些都是儿孙辈的事,老支书这么大年纪已经很少去上坟了。

    因此,老支书下次回涌泉村,大概率是他死之后的事情了,因为他死后肯定是要和李家先辈们葬在一起。

    “对了,说起来额还想起另外一件事哩,以后额们村的电费也要降嘞,而且供电所要是再动不动就给额们停电,额们就能直接去永宁县找领导反映了。”

    正在高谈阔论的李大有,压根就没注意到老支书越来越阴沉的脸色,他只是自顾自的在那边说着。

    不仅如此,他还越说越激动,唾沫横飞。

    “爸。”

    反倒是一旁的水旺注意到了爷爷脸上的神色有点不太对劲,悄悄地走到李大有身边,扯了扯他的衣角,同时还朝着爷爷那边努了努嘴。

    “呃。”

    李大有这才发现异常,虽然他还没想明白到底是咋回事,但他还是非常识趣的闭上了嘴巴。

    随后,李大有眉头微蹙,低着头,脑中急转,开始思索其父亲生气的原因,思来想去,他最终还是把责任安到了水旺身上。

    自以为弄明白了之后,李大有当即朝着水旺的脑袋来了一巴掌。

    “你这瓜怂,还愣着干嘛,赶紧去给爷爷拿点烟丝过来!”

    “爸?”

    突然遭遇‘袭击’,水旺很是不解,只见他捂着脑袋,满脸委屈的看向李大有。

    “两个瓜怂!”

    看到这两个活宝,老支书是又好气又好笑,嘟嘟囔囔的骂了两人一句,便起身朝着屋里走去。

    眼不见心不烦!

    这一天,金滩村的很多人家里,都上演着和李大有家类似的一幕。

第六十章 97

    眨眼间,时间来到了1997年。

    几年时间过去,金滩村终于实现了全村脱贫,村民平均年收入达到两万块,虽然和东南沿海地区的收入没法比,但是在宁省,年收入两万绝对处于小康水平。

    起码每家每户都盖起了新房,每天都能吃上一顿肉,村民们再也不用担心饿肚子的问题了。

    此外,金滩村周围的环境也大为改变,原本这里是一片荒芜的戈壁滩,经过几年的奋斗,绿色又重新回到了这里。

    这一天,马得福从县里开完会,慢悠悠的骑着车回到了村里,进了村子之后,一名背着一个大包裹的中年男子笑吟吟的朝着他打了个招呼。

    “得福,开完会回来啦?”

    “是啊,叔,你这是干啥啊?背着这么一大包东西?”

    “哈哈,这是厂子里今天发的福利。”中年男子一边说着一边拍了拍鼓鼓的布包:“这不是快入秋了嘛,额就从厂里用内部价买了几件羊毛衫,回头送给亲戚朋友。”

    “哦,是这样啊。”

    马得福笑着点了点头,这个福利还是他亲自批的。

    三年前,随着滩羊养殖规模越来越大,金滩村正式成立了滩羊养殖基地,其模式和砖厂一样,依旧采用了集体入股模式。

    养殖基地涵盖了饲料加工,育种、养殖、屠宰以及肉制品加工等环节,打通了全产业链,经过几年的发展,养殖基地的规模越来越来。

    如今金滩村培育出来的小羊羔,不仅能供自家使用,还向周边地区售卖。

    另外,金滩村也摆脱了原材料供应商的身份,毫不客气地说,没有一头羊能活着走出金滩村,小羊羔除外。

    凡是金滩村自己养殖的滩羊,羊毛、二毛裘皮、羊皮、羊肉全都被安排的妥妥的。

    每年薅下来的羊毛,剥下来的二毛裘皮以及滩羊皮都会第一时间送到村子自有的服装厂。

    羊肉则是送到服装厂旁边的食品加工中心,进行分类整理,如果是本地采购的羊肉,当天便直接送货上门。

    如果是外地采购的,则会先经历一道真空压缩处理,然后在装车发往外地。

    “叔,额回去还有点事,就先走啦,你慢慢忙。”

    “好叻。”

    辞别了中年男子,马得福又骑上车往家里赶去。

    几年时间过去,随着后续移民的陆续到来,金滩村的面积也是一阔在阔,占地面积达到3600余亩。

    3600亩约等于2.4平方公里,相当于长1.2公里,宽1.2公里大小的正方形,约等于160个标准田径运动场大小。

    就这还不包括村民们开垦的耕地,也不包括村里的养殖基地、食品加工厂、服装厂、砖厂、甘草育种中心、枸杞种植园。

    如果把工农业用地全都算上,金滩村的占地面积还得翻个好几番。

    面积变大了,逛一圈的时间自然变长了,几年前,马得福骑车从村口到家里只需要三四分钟,可是现在却需要七八分钟。

    如果再遇到像刚才那样的情况,有时候马得福从村口回家就要花上半个小时。

    没办法,马得福实在是太受欢迎了。

    若是在金滩村内部评选人气最高的人,毫无疑问,马得福绝对是第一名,他的人气甚至比李杰还要高。

    至于,马得福的人气为什么会高过李杰?

    原因很简单,李杰太低调了。

    除了最开始那几年,李杰会经常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当中,之后等到一切走上正轨后,他就刻意的降低了自己的存在感。

    绝大多数时候,他都是躲在幕后,遥控指挥。

    此外,金滩村后续的移民都不是来自‘涌泉村’,而是来自西海固的其他地区。

    当这些人来到金滩村安置时,李杰基本上已经不怎么抛头露面了,他们根本就不知道村里的具体情况。

    因此,后来的移民们压根就不知道李杰这号人物,他们一直以为金滩村发展的这么好,全都是因为马得福领导有方。

    而原涌泉村的村民全都非常默契的,不在新移民面前提起金滩村真正的贡献者。

    因为他们和这些后来的移民不熟,他们不想让后来者知道李杰。

    本来嘛,在原涌泉村的村民眼中,这群后来者就是‘外来户’,他们来到金滩村,李杰和马得福也没有搞什么区别对待。

    原涌泉村村民能享受到什么福利,后来者也能享受到同样的福利。

    比如,工厂入股的问题,外来者同样有权利选择投资入股,如果外来者没钱的话,同样可以向村里申请贷款。

    当然,这些福利仅限于他们来了之后建的厂,像最早的砖厂、甘草培育中心以及滩羊养殖中心,这些后来者就没份了。

    马得福并没有第一时间回到自己家,而是来到了父亲家里。

    “爸,额回来嘞。”

    走进院门,马得福环视一圈,结果他既没有看到自家老爹的身影,也没有看到自家孩子的身影。

    ‘咦?爸人呢?’

    “爸?”

    “爸?”

    书房内,听到便宜儿子的喊声,李杰放下了手中的书籍,不紧不慢地走出了房间。

    “啥事?”

    “爸,你在家啊,额还以为你不在家呢,对了,小九呢,去哪了?”

    小九是马得福儿子的小名,今年已经五岁了,马得福平时工作忙没有功夫带,而水花又在村里开了个超市,平时也没什么时间带。

    因此,照顾儿子的重任就交到了李杰老两口手上。

    “他奶奶带他去广场玩去了。”

    马得福点了点头,并没有多说什么,他今天来也不是为了看儿子,而是因为另外一件事。

    去年,官方在京召开扶贫协作会议,部署经济较发达的9省(市)和4个计划单列市分别帮扶经济欠发达的10个省(自治区)。

    闽省作为经济发达地区,自然在9省之内,而它的帮扶对象正是宁省。

    一年时间过去,随着对口帮扶工作的陆续推进,闽宁两省共同商定,要在玉泉营地区组织实施闽宁对口扶贫协作,建立一个移民示范区。

    而玉泉营地区发展最好的移民村莫过于金滩村,今天马得福去县里开会,就是为了这个示范区的事。

第六十一章 花落金滩

    作为第一个全面脱贫的移民安置村,金滩村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五年来,马得福扎根基层,兢兢业业,不仅踏踏实实干好了自己的本职工作,还未其他安置村开拓出了一条脱贫之路。

    虽然其他村子发展的并没有金滩村这样迅猛,但得益于‘半’机械化耕种,绝大多数安置点已然能做到自给自足。

    其中没办法做到自给自足的,大多都是新设立的安置村。

    千万不要小看‘自给自足’四个字,自给自足意味着农民靠自己就能吃饱饭,无需政府在发放救济金,救济粮。

    吊庄移民前,以一家五口人来计算,政府一年会救济两次,一次一百斤小麦,一次60块钱,虽然这个标准看似不多,但积沙成塔,放眼整个西海固地区,贫困人口高达140万。

    平均一家五口,140万就是28万户,一户每年发放两次救济款,一共120块,28万户的财政支出就要三千三百多万。

    如果再算上两百斤小麦,每年单纯的救济款支出就高达将近六千万。

    94年,六千万,什么概念?

    尤其是对于宁省地区而言,六千万绝对不是一笔小数目,而且这还不包括其他地区扶贫开支。

    因此,西海固地区一直背在宁省身上的巨大包袱,也是宁省扶贫攻坚的主要战场,如果能让西海固地区脱贫,宁省的贫困人口就能减少一大半。

    过去五年间,玉泉营地区一共迎来了10万吊庄户,平均每年两万人。

    尽管两万人和西海固地区一百多万的贫困人口相比,显得有点微不足道。

    但凡是开头难,若是吊庄户们能通过移民手段来摆脱贫困,对于固守西海固地区的老百姓来说,吊庄移民绝对是一条康庄大道。

    而金滩村的快速发展,无疑给吊庄移民工作打了一剂强心针!

    事实证明,吊庄移民没有错,的确是脱贫攻坚的重要手段之一!

    正因为金滩村取得的突出成就,这一次,马得福被选为基层代表,参加了设立移民示范区讨论大会,甚至在会上他还做了一次报告。

    建立移民示范区,是闽宁两省dw共同作出的决定,闽省代表团两轮数次考察,最终敲定了在玉泉营地区设立示范区。

    因此,此次讨论会的级别非常之高,不仅市里、省里派了工作组,就连闽省也派出了工作组参加。

    能在这种级别的会议上做报告,马得福的未来可谓是一片光明。

    会后,县里的领导还专门将马得福留了一会,先是勉励了他一番,随后又告诉他,这个示范区很有可能会落在金滩村。

    毕竟在玉泉营地区,再也找不出比金滩村更合适做示范区的地方。

    金滩村是第一个建村,第一个自给自足,也是第一个脱贫的村子,并且金滩村各项产业还能向周边辐射,带动周边村子的发展。

    作为直属领导,永宁县dw对于玉泉营地区的发展再熟悉不过。

    如果玉泉营地区各个村的经济数据标在地图上,就可以发现,越是靠近金滩村的村子,收入越高,离得越远的,收入越低。

    院中。

    李杰看了一眼愣在原地的马得福,几年过去,马得福虽然成长了许多,也不再什么事都放在脸上,但在李杰面前,他依然是无所遁形。

    “咋了,还有什么事吗?”

    马得福点了点头,这种事情没有隐瞒的必要,开口道。

    “爸,东西扶贫你知道吧?”

    “知道,三月份的时候,闽省那边不是有个考察队来村里了吗?”

    金滩村是玉泉营地区‘明珠’,闽省来永宁县考察,难免要来这里走一遭的。

    三月份,闽省先遣队抵达金滩村,身为村支书的马得福,自然是接待成员之一,当时李杰虽然没有出面,但先遣队的一举一动他都是知道的。

    “今天额去县里开会,会上讲了,额们省和闽省决定建立一个移民示范区,最终地点就落在了额们玉泉营,而且极有可能会在额们村。”

    听到这个消息,李杰心里暗自皱起了眉头。

    这示范区怎么还是落在了金滩村?

    没道理啊。

    进入副本这些年,李杰虽然经常摸鱼,没有火力全开,但他随手支派的几招也足够金滩村受益终身了。

    截至今日,金滩村都脱贫了,已然走在了致富的阳关大道上了。

    因此,不论是在政治层面上,还是在经济层面上,金滩村都不适合作为示范区。

    建立示范区的目的是什么?

    一来,是建立一个两省交汇的节点,方便后续工作的推进与落实。

    二来,示范区也是一个既对内,也对外的窗口,对内,可以起到带头示范作用,对外,可以起到见证展示作用。

    可是,金滩村呢?

    尽管金滩村可以起到带头作用,但金滩村已经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路,无法全面展现对口帮扶工作的成效。

    思来想去,李杰也没弄明白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不过,既来之,则安之,如果金滩村真的如同原著中一样,仍旧成了移民示范区,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到时候金滩村生产的各类产品,如枸杞、羊肉、羊皮大衣、羊毛衫、甘草等等,完全可以无缝打入闽省的市场,并且几乎不需要花费什么成本。

    另一边,马得福敏锐的捕捉到了老爹脸上一闪而过的惊讶,于是好奇道。

    “爸,怎么了?这里面有什么问题吗?”

    “没有,这是好事啊。”李杰摆了摆手,笑着回道:“得福啊,这次升官,看来你是想逃也逃不掉咯。”

    马得福挠了挠头,憨憨一笑:“爸,升不升官的,额不在乎,额在乎的是带着乡亲们一起发家致富,这是额答应他们的,现在额还没做到哩,哪能一走了之呢?那不是当了逃兵吗?”

    这些年,上级不是没有看到马得福的成绩,县里曾经数次想要提拔马得福,但每次都被这小子给拒绝了,而且他每次给出的理由都一样,就像上面说的一样。

第六十二章 代表团到来

    一周后,金滩村迎来了一群特殊的‘客人’。

    清晨,张树成和马得福早早的便来到了村口,等待代表团的抵达,这一次代表团中既有省扶贫办的领导,也有来自闽省的扶贫干部。

    前段时间,闽宁对口扶贫协作第二次联席会议在银川正式召开,会议提出在玉泉营地区建立一个移民示范区,作为闽省对口帮扶的窗口的和平台。

    来自西海固地区的吊庄户们,后续都会搬迁到该示范区定居。

    最终,经过两省领导共同商讨,决定将移民示范区建立在金滩村附近,同时,金滩村正式由村子升级成为镇。

    为了纪念闽宁两省对口帮扶的合作关系,金滩村改名为‘闽宁镇’。

    闽宁镇第一任镇长,由原金滩村村支书马得福担任,和他搭班子的书记也是老熟人,原玉泉营开发区办公室主任张树成,接过这一重任。

    时间缓缓流逝,张树成眼见日头越升越高,不由低头看了一眼手表。

    8点50分!

    不出意外,再过十来分钟,考察团就该到了。

    “得福,这里还是你比较熟,待会好好表现,好好展现出额们玉泉营地区的风采!”

    马得福笑吟吟的点了点头,几年过去,他早已今非昔比,他不再是那个登台就紧张的莽撞少年了。

    这些年来,他已经记不清接待过多少次考察团了,县长、市长、甚至是高官,他都见过。

    所以,他的内心非常之平静。

    “嗯。”

    没过多久,只见远方的水泥路上驶来一辆蓝白色的客车,张德福见状立马朝着一旁的马得福说道。

    “得福,车来了。”

    与此同时,坐在车上的一名带着金丝眼镜的中年女子,正好奇的打量着周边的一切。

    眼前的这个村子和她这段时间见过的村子明显不一样,就以脚下的这条两向双车道的水泥路而言,虽然这条路在闽省很常见。

    但这里是什么地方?

    她来之前看过资料,几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无人烟的戈壁滩!

    短短几年时间,就修建出一条长达七十公里的标准水泥路面,并且这条路的大半投入还是金滩村自己出的,其他四成是由县里和省里均摊的。

    除此之外,虽然她刚来这里没多久,但金滩村产的滩羊肉却传入了她的耳中。

    她并不是一个喜欢口腹之欲的人,来宁省之前,她根本就没有听说过‘滩羊’的名号。

    她第一次听说‘滩羊’两个字,还是在她抵达宁省当天的欢迎会上。

    原本,羊肉给她的感官只有‘膻’、‘腥’,作为地道的闽省人,她并不是很喜欢这种食物。

    然而,她在欢迎会上吃过一道清汤白切羊肉后,她的感官却发生了改变。

    煮熟后的滩羊肉,肉质细嫩,不膻不腥,即便不用蘸料,味道也是鲜美无比,吃上一片白切羊肉,再喝上一口羊肉清汤,真真是原汤化原食。

    “吴主任,前面就到了。”

    就在这时,坐在女子旁边的宽脸男子指了指不远处的广场,笑眯眯的提醒道。

    听到宽脸男子的话,女子回过神来,笑着回道。

    “桑主任,这里的确和其他地方不一样啊。”

    当女子开口说话时,宽脸男子立马打起精神,用心的听着,他用心倒不是因为女子官职比他高,毕竟别人官职再高,也是外地的干部,管不到他的头上来。

    之所以如此,那是因为女子说的虽然也是普通话,但对方普通的话口音非常重,满满地一股子胡建味。

    每次对话,桑主任都得用心聆听,就这,还得靠半蒙半猜,而且还经常弄错对方的意思,闹出了不少的笑话。

    这一次,吴主任说话的语速很慢,桑主任算是听明白了,只见他略带感慨道。

    “是啊,金滩村的确是额们这里的这个。”

    说着说着,桑主任缓缓竖起了大拇指,随后,他又话锋一转。

    “说来惭愧,金滩村能有今天,额们的贡献却很小,他们的成绩大半都是他们自己努力取得的,额们只提供了一点点微不足道的助力。”

    吴主任微微一笑,没有接过话茬,她只以为这是当地官员的自谦。

    如果没有当地政府的大力扶持,一个移民村能在短短几年时间,取得如此突出的成就?

    说实话,她是不信的。

    嗤!

    伴随着嗤嗤的排气声,车子稳稳的停靠在了金滩村的广场上。

    省扶贫办的桑主任作为这次考察团的领头人,率先站起身来,虚手一引,道。

    “吴主任,请!”

    吴主任也没有客套,笑盈盈的点了点头,当仁不让的第一个走下了车。

    然后,桑主任等一行人也跟着鱼贯而出。

    考察团的人刚下车,张树成就带着马得福迎了上去,热情的招呼道。

    “欢迎各位领导莅临金滩村!”

    桑主任并不是第一次来金滩村了,前年,去年,他都来过一次,前年,他是陪着书记一起来的,去年,他是陪着高官一起来的,当时的接待成员里就有张树成和马得福。

    因此,他对两人并不陌生,双方会面后,桑主任主动向着吴主任介绍道。

    “吴主任,额给您介绍一下,这位是开发区办公室的张树成张主任,也是未来闽宁镇的第一任书记,旁边的这一位是金滩村村支书马得福,未来,他将和张树成一起搭班子,担任闽宁镇第一任镇长。”

    “你好!”

    “您好!”x2

    一番寒暄客套后,张树成主动朝旁边移了半个身后。

    “德福同志在这里一干就是六年,几乎是看着金滩村一砖一瓦建设起来的,论熟悉程度,他比额熟,接下来就由他向各位领导进行讲解。”

    吴主任闻言不由将目光投向了张树成身后的马得福。

    马得福是金滩村的村支书,凡是看过相关资料的,就没有人不知道这个人的,吴主任同样也是如此。

    对于眼前的这位年轻人,她是以好奇居多。

    在相对贫困的玉泉营地区,金滩村绝对是鹤立鸡群的存在,望着眼前整齐干净的街道,一座座现代化的工厂厂房,这里一点也不像一个落后偏远地区的小村,反倒更像是东南沿海地区的村子。

第六十三章 代表团(下)

    话音刚刚落地,马得福毫不怯场,镇定自若地上前一步,接过现场的话棒。

    “请各位领导,咱们现在站着的地方是额们村子里的广场,修建于1995年,之平时村里开会,各家办喜事什么的都会在这里。”

    接下来,马得福一边说着一边带着考察团向着村委走去。

    几年过去,金滩村早已不复灰扑扑的样子,各家各户全都建上了砖瓦房,或红或灰的砖房,随处可见,道路两旁竖立着一排排秩序井然的路灯,路灯与路灯的间隙也种上了防旱的小叶垂榆用以点缀。

    村里的路面和外面一样,全都是双向两车道的水泥地,只是相比于外界,村里的道路两侧多出了一条人行道。

    “咋大家的左前方的就是额们村的小学,小学一共有六个年级,从学前班到五年级全都有,目前学校一共有三十名授课老师,五百二十三名学生。”

    “此外,学校还有五名支教老师。”

    “学校总占地面积5亩,其中包括两栋教学楼,一栋教职工宿舍,一栋图书馆,一栋食堂,一个200米环形跑道,两个篮球场,一个足球场。”

    另一边,吴主任饶有兴致的打量着眼前的小学。

    很难想象,这里竟然会有一个配套如此齐全的学校,如果单看外部条件,眼前的学校即便放到经济发达的闽省,也不落伍,甚至在某些方面还要超出。

    毕竟,闽省也不是每座小学都有草皮铺就的足球场。

    就在这时,只见一名带着眼镜,斯斯文文的中年男子,操着一口闽南语低声问道。

    “吴主任,我们是不是来错地方了?”

    如果李杰在现场的话,就会发现,眼前这两个人实在是太熟了,这两个人长得像极了都挺好里的姐妹二人,女的像剧中的苏明玉(不是副本中的,副本中原型的是少女苏明玉),男的像剧中的二哥苏明成。

    当然,中年男子还是我是余欢水中的余欢水。

    吴主任斜瞥了一眼男子,她知道对方为什么会这么问,因为金滩村根本就不像一个贫困地区的村子。

    严格来说,金滩村的确不是一个贫困村,资料中显示,它已经摆脱了贫困,并且村民的人均收入达到了两万块。

    不仅如此,金滩村还接连开了好几间工厂,这些工厂都是村民们集体出资见的。

    如果村里的工厂不是为了扩大化生产,始终坚持不分红,少分红,村民的收入即便往上在翻一番,也不是什么难事。

    “金山,你不要把目光局限在了一个地方,这里只是特例,不具备代表性,等你去了挂职的地方,你就知道宁省的现状了。”

    正和吴主任说话的人是陈金山,他是闽省派往宁省的挂职干部之一,他这次将要挂职的地方正是位于西海固地区的海吉县。

    吴主任要比陈金山来的早一些,她的第一站去的就是海吉,海吉留给她的第一印象,就是‘穷’,而且还是那种难以言表的穷。

    闽省虽然是一个多山的省份,全省百分之八十的面积都是山地,典型的人多地少,但闽省却位于沿海地区,自古以来,活不下去的闽省老百姓,就依托地理优势,积极开展海外贸易。

    改革开放后,闽省更是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经济增长持续加快。

    因此,出生闽省的吴主任,很难想象竟然有人穷的连裤子都穿不上,而且西海固地区因为缺水的缘故,许多人一个月都洗不上一次澡。

    陈金山默默地点了点头,随后他又将视线投向了前方侃侃而谈的马得福,对方即将接任‘闽宁镇’镇长一职,考虑到他以后的工作,估计两人少不了要打交道。

    他这次来挂职,主要负责的就是扶贫,具体一点的话,以后从海吉向玉泉营地区移民的工作,将会有他接手。

    根据闽宁对口扶贫协作第二次联席会议的决议,未来三年,海吉县要完成每年两万的移民任务。

    每年两万人,这绝对不是一件可以轻松完成的任务,毕竟过去五年,整个玉泉营地区每年的移民也不过两万人,平均到海吉一个县,一年也不过六千多人。

    如今这个数字翻了两倍还要多,对于即将上任的陈金山而言,无疑是一个异常艰难的任务。

    其实,相比于每年移民两位的任务,此时的陈金山更担心另外一件事。

    他是地地道道的闽省人,出生在闽省,上学在闽省,即便上大学也没有出过省,毕业后,工作也在闽省,平日里不论是在工作上,还是生活上,他接触最多的还是闽省人。

    因此,平时他说话基本上都是用闽南语,很少用到普通话。

    除此之外,由于闽南语的发言问题,他的普通话也不标准,口音还很重,一张口就是带着闽南话味的普通话。

    一般的外地人,还真不一定能听得懂。

    而宁省这边流行的是西北话,和闽南话完全是两种体系,即便大家都说普通话,沟通依然会存在问题。

    虽然陈金山昨天晚上刚到,但来自闽省的同事们,早就和他普及过其中遇到的困难,闽宁两地的官员在交接的时候,因为语言的问题,闹出过不少啼笑皆非的笑话。

    一念及此,陈金山的脸也跟着垮了起来,

    吴主任看到他脸上神色的变化,不由问道。

    “怎么了?怎么忽然间愁眉苦脸的?”

    陈金山苦笑一声,低声道:“吴主任,我在想我来到宁省的第一件事,不是尽快熟悉工作,而是尽快纠正自己的口音。”

    吴主任噗嗤一笑,点头道:“也是,金山你的口音确实太重了。”

    虽然吴主任说话也带着地方口音,但她的口音绝对没有陈金山那么重,只要她把语速放缓一点,在交流沟通上,基本上不会出什么大问题。

    但反观陈金山呢?

    以他的口音,即使语速放慢,宁省的兄弟单位估计也很难弄明白。

    听到吴主任的调笑,陈金山脸上的神色好似更苦了一点,眉头都快拧成了川字。

第六十四章 喜提新车

    中午,考察团一行人直接在工厂的食堂吃了一顿便饭,说是便饭,实际上伙食并不差,毕竟食堂的大师傅跟着李杰学过一段时间,手艺怎么可能会差。

    这一顿饭吃的是宾主尽欢,即便是口味偏清淡的闽省代表团,对于今天中午这顿饭也是称赞不已。

    吃完午饭,众人稍微休息就直接来到村委的会议室。

    考察团此次来金滩村,一方面是为了考察金滩村的具体环境,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听取金滩村的发展报告,从中汲取灵感。

    下午一点,金滩村发展座谈会正式启动,首先发表讲话的是永宁县王书记,经过简短的总结和展望,王书记便将话筒交给了马得福。

    “下面有请马得福同志上台,由他向各位领导汇报金滩村的各项情况。”

    啪!

    啪!

    啪!

    马得福整理了一下一副,在一片掌声中缓缓走向主席台。

    台下,陈金山仔细的打量着台上的这位‘年轻人’,虽然马得福今年已经三十多岁了,但相比于四十多岁的陈金山,对方的确算是年轻人。

    上午的考察尽管时间非常紧凑,但一斑窥豹,陈金山不得不承认,金滩村确实很厉害。

    在前往宁省之前,陈金山可是好好恶补了一番宁省的相关政策,吊庄移民的政策固然很好,可是那些吊庄户们全都是来自赤贫的西海固地区。

    这些人几乎可以用‘一穷二白’、‘家徒四壁’来形容。

    宁省本就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全省经济极度依赖于第一产业(即生产食材以及其他一些生物材料产业,泛指农业),第二、第三产业产值占比很少。

    第二、第三产业占比较少,也就意味着宁省的工商业并不繁荣,同时也说明就业机会少,这些吊庄户大多只能依靠种地,或者农闲的时候出去就近打打零工。

    众所周知,农业产品的附加值非常低,农民想要凭借种地实现脱贫,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除非采用大规模机械化种植模式。

    但大规模机械化种植的前提是‘机械化’,前期投入可不是一笔小数字。

    何况,玉泉营地区的自然条件,并不适合大规模农业种植。

    而打零工的收入又极为不稳定,综合而言,吊庄户们的收入渠道很有限。

    然而,吊庄户们还要盖房子,要吃,要喝,要供小孩读书。

    因此,绝大多数吊庄户们的头上都带着贫穷的帽子。

    就在陈金山沉浸在自己的思想世界中时,台上的马得福开始了汇报工作。

    “尊敬的各位领导,大家下午好,额是金滩村的村支书马得福,额今天汇报的内容是,金滩村过去一年的发展报告。”

    “1996年是一个不同寻常的年份,这一年,村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1354,金滩村正式摘帽。”

    “目前,村民们的收入总共可以分为三大块。”

    “第一块是种植收入,截止至目前为止,村民人均耕地面积20亩,以种植玉米、小麦以及经济作物甘草、柠条、枸杞为主,其中玉米、小麦等农作物占比约为55%,甘草、柠条等经济作物占比约为45%。”

    “…………平均每亩地的亩产可达300元,村民每年种植的收入约为6000元左右。”

    “第二块是来自工厂的分红收益,金滩村目前一共有四大工厂以,其一是滩羊养殖基地,其二是枸杞、甘草加工中心,其三是服装生产中心,其四是砖厂。”

    “1996年,滩羊养殖基地每年可出栏一万只滩羊…………”

    “…………全年营收六百万元,利润总额超过一百万……”

    “……”

    “……”

    与此同时,另一边,马得宝开着一辆崭新的切诺基回到了村里。

    虽然金滩村的村民越来越有钱了,但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小汽车仍旧是不折不扣的奢饰品,即便是后世无人问津的奥拓、夏利,每台车的售价也在七万以上。

    97年,魔都的平均工资为952块,一个人即使不吃不喝,一年的收入也不过一万一千多,想要买上一台最便宜的小轿车,也要花上七年的时间。

    相对发达的东南沿海地区,买一辆车都如此的困难,更别说相对贫困的西北部地区了。

    马得宝这次买的是bj吉普切诺基7250,2.5手动两驱,今年刚上市的新车,新车的裸车价高达十二万。

    其实,马得福最想买的是奥迪100,那车实在是气派的紧,但作为豪华进口车,奥迪100的售价真的是太贵了,裸车价高达三十多万,几乎是7250的三倍。

    此外,奥迪100是一辆轿车,和当地的路况有点不太搭,而7250是一辆吉普越野,底盘高,皮实,耐艹,适合往工地跑。

    由于当地没有销售汽车的网点,马得宝这辆车还是从省会银川购买的,订车将近一个多月,今天终于拿到车了。

    昨天下午,马得宝一接到销售公司的电话,便连夜赶到银川,今天一大早就把车子提了,然后迫不及待地的开了回来。

    车子开进村后,正在村子里闲逛的李大有,忽然发现开车的人是马得宝,顿时吃了一惊,等他回过神来,只能看到车子的尾灯了。

    望着四四方方的车屁股,李大有感慨道。

    “这车,真气派!”

    感慨过后,他心里又开始暗自嘀咕,也不知道这车多少钱,要不要让水旺也买上一辆?最好回头还能让自己摸一摸方向盘。

    他这辈子开过最贵的车就是村里那辆拖拉机了,轿车别说开了,他连坐都没坐过。

    ‘回头让水旺就问问得宝,要是不贵的话,自己家也整一辆。’

    李大有心中的不贵指的是价格不超过十万块,这些年来,水旺一直跟着马得宝后面做事,几年过去,家里也攒了不少钱。

    单单去年一年,水旺就往家里拿了四万多块钱,如果加上前些年积攒下来的钱,他们家的存款都有小二十万了。

    在金滩村,他们家的家底绝对是很厚的那一批,所以,李大有才有底气这么想。

第六十五章 拿地

    在家门口的空地上停好车,马得宝立马兴冲冲地跑进家里,拉着李杰就往外跑。

    “爸,走,额带你兜风去!”

    然而,马得宝一拉没拉动,两拉还是没拉动。

    “兜啥风,买了辆破车就知道瞎显摆,怎么,还显摆到你老子头上来了?”

    爱车被老爹说成‘破车’,马得宝立马就不乐意了。

    “什么叫破车啊,这车花了额十几万呢!”

    望着马得宝一副没见过世面的样子,李杰笑着摇了摇头,挣脱了对方的束缚。

    一辆小吉普,在李杰眼里可不是辆小破车嘛,他什么车没开过?

    不论是物理意义上,还是引申意义上,他开过的车是不计其数,其中很多都是顶级好车。

    “好了,车的事先放到后面,额问问你,葡萄园的事你准备的怎么样了?”

    本来,马得宝还想再为爱车辩解一二,可是一见老爹说起正事,他便收起了情绪,一板一眼的回道。

    “估计下周二,县里就能把地给批下来。”

    “最终定下来的价格是多少?”

    李杰所问的价格是拿地的价格,众所周知,世界上最出名的葡萄酒产区是法国波尔多地区。

    而宁省与波尔多地区同处于北纬37度-9度之间,虽然两者的气候不一样,前者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后者是温带海洋性气候。

    但宁省的土壤条件却和波尔多地区一样,都是有机质含量较低的沙质土,通气透水性强,可以有效地控制葡萄产量,也可以令葡萄向更深处扎根,吸取表层土壤所没有的营养元素。

    此外,贺兰山东麓的日常时间长,充足的日照给葡萄带来了更多的糖分积累,并且夜间较为凉爽的气温又可以很好的保证葡萄的酸度。

    同时,巍峨的贺兰山挡住了来自来自西北的西伯利亚寒流,以及来自腾格里的黄沙,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可以领葡萄免于霜冻的侵害。

    正因为这些优势,未来宁省的葡萄酒才能崛起,再过十几年,贺兰山东麓所产的葡萄酒将成为国内葡萄酒第一产区,并多次斩获海内外葡萄酒大奖,享誉世界。

    不过,这都是十几年后的事了,目前宁省还没有将目光聚焦到葡萄酒身上,毕竟,国内整体经济还不如后世,葡萄酒市场也还未成长起来。

    即便是国外知名酒庄的普通酒,也只能在小圈子范围内流行,像后世名声烂大街的‘拉菲’、‘拉图’等,尚未走入大众的视野范围之内。

    因此,当马得宝向当地政府提出要建设一个葡萄酒庄时,县里的领导是喜忧参半。

    喜得是马得宝此次拿地面积高达五千亩,明显是准备大干一场,五千亩地的规模,起码可以解决上百号人的就业问题,而且到了葡萄成熟时,势必还要向外界招募大量的临时工。

    忧得是,害怕马得宝此次投资失败,金滩村是永宁县的明星村,即便是省里的领导都知道金滩村的名声,在系统内部,可谓是声名远播。

    而金滩村发展的势头之所以如此迅猛,深知内情的人都知道,这一切都离不开‘马家’的支持,准确来说是‘马喊水’。

    ‘马喊水’的大儿子马得福是金滩村的村支书,带领着金滩村奋勇向前,二儿子马得宝也不差,其成立的建筑公司在当地乃至银川都很有名气。

    两兄弟一个从政,一个经商,一个从官面上,一个从经济层面,一起推动着金滩村的发展,两人在玉泉营地区,绝对是家喻户晓的存在。

    同时,两兄弟也是标杆式的人物。

    如果马得宝因为这次的‘冒进’,以致于破产,对于后续的宣传工作而言,绝对不是一件好事。

    也不怪县里的领导担心,一口气拿下五千亩的地,而且还是用来种葡萄,在县里领导的眼中,可不就是步子迈的太大了吗。

    哪怕永宁县的地不值钱,一亩地也得一百多块钱,三十年使用权,一亩地一年一百三十五,五千亩的投入就得将近七十万。

    在宁省,七十万是什么概念?

    宁省去年的职工平均工资为5635元,七十万,一个普通职工哪怕一毛钱不花,也得工作124年才能存在这笔钱。

    简单来说,七十万是许多人一辈子也挣到的钱。

    而这仅仅只是拿地的价格,拿了地,你总不能荒在那里吧,首先,你得引进葡萄,然后还得雇人,还得建厂房,买设备,加工,销售,储藏等等。

    这些哪一样不要花钱?

    而且还得是大价钱。

    即使县领导不知道建一个葡萄酒基地需要投入多少,但他们随便一估算,这笔投入怎么也得两百万朝上。

    两百万,就是放到银川,那也是大手笔的投入。

    再者说,葡萄酒这玩意市面上根本就不好卖啊,别说宁省当地,就是到了经济较发达的沿海地区,葡萄酒也是小众商品。

    本来,永宁县的领导们还准备找银行商讨商讨,看能不能贷点钱给马得宝,可是经过数次讨论,大家伙一致认为这笔投入极有可能会打水漂。

    虽然最后还是决定可以贷款,但额度却非常少,仅仅只有不到二十万的额度,而且这钱还得等厂房盖起来之后,才给贷。

    不仅县里不看好这笔投资,就连马得宝本人也不太看好,最近这段时间他一想到一百多万的投资,心里就直发毛。

    如果这笔投资失败了,那他可真是一夜回到解放前,不仅最近几年的努力全都打水漂了,就连未来几年的收益估计也得搭进去。

    眼见马得宝愣在原地,半天没有回应,李杰不由伸手推了他一把。

    “嗯?再想什么呢?”

    被这么一推,马得宝立马惊醒,连忙回道。

    “本来县里定的价格是一百三十五,后来,县里的领导考虑到额们的投入比较大,资金可能会遇到困难,最终把领头给末了,现在一亩地的价格是一百。”

    言罢,马得宝偷偷的瞄了一眼老爹,吞吞吐吐道。

    “不过,爸,额……额……”

    看着马得宝欲言又止的样子,李杰拍了拍他的脑袋。

    “额什么额,有话就说。”

第六十六章 开酒庄

    犹豫半晌,马得宝最终还是把到了嘴边的话给咽了下去,因为他忽然想起,自打吊庄后,自家父亲几乎就没有犯过错。

    种葡萄,开酒庄,看似是一个很荒唐的决定,但不试一试,怎么知道能不能成功呢。

    看着马得宝一年纠结的模样,李杰心思一动,大概也猜到了对方在想什么,无非是担心这笔投资会打水漂。

    毕竟在他眼里,一两百万只是很小的投资而已,在欢乐颂副本中,即便是一个小目标金额的投资,在他看来,也是小金额而已。

    不过,此一时,彼一时,客观上,九十年代末期,两百万的投资,尤其还是在经济欠发达的宁省,这绝对算是大手笔了。

    其实,对于这笔投资,李杰早已最好了短期不赚钱的准备。

    理由有三,一是国内的红酒市场还不成熟,如今华夏还没有加入wto,进口瓶装葡萄酒的关税税率为44.6%,若是再加上消费税和增值税,综合汇率高达百分之一百五十。

    进口红酒,即便是低档进口红酒,到了国内价格也不是普通人能够承受的。

    二是,名气的问题,一个品牌,特别是一个新兴品牌,想要进入市场,且获得市场的认可,需要一定的时间。

    而之前宁省又不产红酒,不仅是在世界范围内,即使是在国内,宁省红酒也是籍籍无名的存在。

    未来,宁省红酒也是用了将近十年的时间来培育市场,方才真正进入大众的视野。

    三是,政策相关,后世的宁省为了扶持本省内的红酒品牌,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帮扶,包括且不限于现金补贴,税收补贴,政策扶持等等。

    也正因为宁省政府的推动,宁省红酒才能从万军丛中杀出一条血路。

    因此,可以预见,红酒酒庄这笔生意短时间内是很难收回成本的。

    李杰给自己定下了一个目标,五年内达到收支平衡,十年内开始盈利。

    红酒品牌想要打出名气的确是一件很难的事,尤其是世界范围内普遍认可的红酒品牌都是出自波尔多地区,紧接着还有袋鼠国、艾美瑞肯等国家。

    但若是能突出重围,这笔生意绝对是可以传家的,只要继任者不乱搞,基本上不会出什么大乱子。

    红酒生意,也是李杰为得福、得宝、得花三兄妹留下的后路之一。

    酒庄的股份一分为三,其中得宝占股40%,得福和得花各占30%,得宝占股最多,那是因为这笔投资的钱大多都是由他出的。

    剩下的部分则是由李杰个人出资。

    “既然地就快批下来了,那就准备前期的筹备工作吧,这人,你可以先物色起来了,如果你身边没有合适的人选,那就早点说。”

    马得宝觉得自家父亲好像有点小瞧自己了,在银川周边,他马得宝好歹也是一号人物,而且他做生意这么些年了,身边怎么可能没有一两个心腹?

    何况,麦苗未来还会常驻酒庄,负责酒庄的日常工作。

    双重保险之下,还有什么好不放心的?

    “爸,您还记得黄会计吗?额打算让她去酒庄那边,负责财务工作,然后酒庄的日常工作由麦苗负责。”

    “额之前和麦苗提起过做红酒的事,她对这件事还挺感兴趣的,而且现在轩轩也大了,能离得开人了。”

    听到马得宝的安排,李杰点了点头。

    黄会计这个人他知道,对方跟着马得宝已经有五年多了,算是马得宝身边的元老了,为人甚是稳重,做事起来思路清晰,有条有理,由对方来管财务,勉强算是一个合格的人选。

    至于,麦苗那边,就更加没有问题了,轩轩(得宝的孩子)今年两岁多了,麦苗也没必要一天到晚被孩子绑在身边。

    麦苗和水花两人从前关系就特别好,亲如姐妹,而今两人更是亲上加亲,成了妯娌,关系自然更上一层楼。

    这些年来,水花并没有一直闲在家里带孩子,毕竟马得福的收入并不高,而且他又不收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

    如果水花一直不工作的话,两人的日子尽管能过得下去,但过得也不会太好。

    所以,自从小九(得福的孩子)满了两岁,水花便干起了自己的事业。

    当时,李杰得知水花的心思,赞助了小两口两万块钱,后来水花用这两万块钱在村子里开了一间超市。

    随着金滩村发展的越来越好,村里的流动人口也是越来越多,截止至今天,金滩村四大工厂一共有将近一千名工人。

    并且,这当中还不包括本村内的居民,这些人全都来自于周边各个村子。

    将近一千的职工,外加村子里的几千号人,金滩村的繁华程度已然不下于周边的大镇。

    上级也是考虑到金滩村的人口、经济优势,方才决定将‘闽宁镇’设在金滩村。

    拥有大量的人口,开超市自然是稳赚不赔的生意。

    此外,水花不仅是李杰的儿媳妇,还是村支书的老婆,金滩村能有今天,李杰和马得福两人是功不可没。

    人民的眼睛从来都是雪亮的,谁对他好,大家都记在了心里。

    即便后来陆续有人开了超市,村民平日里买东西还是更加喜欢去水花那里。

    一来二去,水花那边的生意越来越好,如今得福家里的开支绝大多数都是水花赚来的。

    “恩,既然如此,就这么定了吧,对了,额让你做的企划报告,你做了没?”

    听到这句话,马得宝顿时脸色一垮,以前上学的时候他最讨厌的就是写作业,本来,他以为现在步入社会了,能够摆脱这一阴影。

    谁曾想,自家老爹又布置了一个这样的任务。

    写企划在马得宝看来,就跟上学时老师布置得留堂作业没有任何区别。

    看到马得宝的神情,李杰立马明白了,这小子估摸着一个字都没写呢,只见他狠狠地给了马得宝一个暴栗。

    “现在就去给额写!”

    “今天要是一个字写不出来,晚上就不要睡了!”

    马得宝心虚的瞧了一眼面若寒霜的老爹,捏着鼻子点头道。

    “知道了。”

第六十七章 家有贤妻

    望着马得宝落荒而逃的样子,李杰不由笑着摇了摇头。

    这小子,最近着实有点飘。

    买个车连个招呼也不打,直接来了个先斩后奏。

    仔细想想,这也很正常,谁还没有个年轻气盛的时候呢,马得宝年纪轻轻的就成了玉泉营地区的‘首富’,钱是男人的胆,兜里的钞票鼓了,膨胀膨胀也是合情合理。

    然而,如果按照李杰的评价标准来看,马得宝的表现是远远不够的。

    别看马得宝几年赚了一百多万,但当下是一个什么年代?

    九十年代初,可谓是创业者的天堂,各行各业遍地都是机会,你就是出去支个摊卖馅饼,都能发财。

    相比于其他一穷二白的创业者来说,马得宝的创业条件简直好的令人瞠目结舌。

    不说别的,单单他旗下的那几台工程机器,如今这个年代,有几个人买得起的?

    更别说李杰时不时的还给他出谋划策。

    这等于是李杰把饭端到了马得宝的嘴边,只要他不傻,拿起筷子就能吃。

    如果这样创业都能失败的话,李杰估计就得考虑是不是亲自出山,从索罗斯身上薅一笔羊毛,然后存到银行,让马得宝躺着吃利息得了。

    幸好,马得宝近两年的表现勉勉强强能合格,虽然业务规模没有急速扩张,但也没出过什么岔子,始终不愠不火的,每年都能往上提个一阶。

    片刻后,马得宝愁眉苦脸的走进家门,只见一个两尺多高的小萝卜头立马放下手中的玩具铲子,朝着他飞奔而去,一边跑一边张着小手喊道。

    “爸爸,抱……抱抱。”

    小萝卜头正是马得宝和麦苗的儿子轩轩,今年两岁多一点,由于马得宝平日比较忙,父子两人在一起的亲子时光并不多,所以小萝卜头每次看到马得宝都很激动。

    眼瞧着儿子跑起来踉踉跄跄,好似下一刻就要摔倒的样子,马得宝几步迎了上去,一把抱起儿子,狠狠地亲了儿子两口。

    闻着儿子身上传来的若有若无的奶香味,刹那间,马得宝心中的烦躁就消失了一大半。

    走了这一路,他现在也回过味来了,老爹让他写这个企划报告,并不是为难他,而是想让他上进一点,没事多学点东西。

    记得老爹曾经和自己提过,未来各行各业的竞争必然会越来越大,如今的竞争对手少,不过是因为还有许多人处于观望状态。

    毕竟传统理念里,铁饭碗才是王道,像他们这些做生意的,搁以前那就是走资派,要挨打的。

    可是,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渐推进,国内的意识形态已经产生了变化。

    当然,以上这些都不是马得宝自己想出来的,而是李杰告诉他的。

    一开始马得宝还有些不理解,不过最近这两年,他发现出来做生意的人越来越多了,几年前,当地市场上根本就没有什么像样的建筑公司。

    因此,那时候马得宝手下的建筑公司简直是所向披靡。

    但现在却是不一样了,这两年,各式各样的建筑公司越来越多,以前随手就能接到的工程,现在不费上一番功夫,根本就很难拿到。

    简单来说,就是从卖方市场变成了买方市场。

    另一边,麦苗注意到丈夫的情绪有点不对劲,而后便面带询问的看向了马得宝。

    马得宝瞥一眼怀中的儿子,示意待会再说。

    麦苗微微点了点头,眼见妻子那边收到自己的提示,马得宝目光一转,看向了儿子,笑眯眯的问道。

    “轩轩,有没有想爸爸啊?”

    “想!”

    小萝卜头奶声奶气的高声回应道。

    “哈哈,儿子,走,爸爸带你去坐车车。”

    马得宝哈哈一笑,抱着儿子就往门外走去。

    “哦,坐车车咯,坐车车咯。”

    麦苗见状不由笑着摇了摇头,这儿子算是白疼了,每次一看到爸爸,转头就忘了娘。

    看着父子两人离去的身影,麦苗并没有跟上去,虽然家里买了一辆新车,但她对于车子这种东西,并不是特别感兴趣。

    约莫半小时后,马得宝抱着儿子重新回到了家里,不过此时孩子已经睡着了。

    走进房间,麦苗看到儿子满头大汗的样子,不禁白了丈夫一眼,压低嗓门道。

    “每次都带孩子疯的一身汗,额看你是不想好了,忘了上次轩轩受凉生病啦?”

    面对妻子的责怪,马得宝讪讪一笑,丝毫不敢回嘴。

    旋即,麦苗一把得宝手中接过孩子,等到安置好孩子后,她方才问出心中的疑惑。

    “是不是葡萄园那边出了什么问题?”

    马得宝先是点了点头,而后又摇了摇头,看到这一幕,麦苗心里更是不解。

    “到底是咋回事?”

    “额。”马得宝叹了口气,苦着脸解释道:“爸前几天不是给额布置了一个任务嘛,结果这两天太忙,额给忘了,刚刚爸问起来这件事,然后发现额一个字都没写。”

    “然后,爸就让额现在回来就写,明天一早他就要检查。”

    弄明白了事情的缘由后,麦苗不由哑然失笑,随后又瞪了一眼马得宝。

    “谁让你不好好学习的,爸送过来的那几本书,到现在都还没看完。”

    马得宝嘿嘿一笑,指了指台桌上的小书架:“额这不是忙,没时间嘛,再说了,额还有老婆你啊,有你给额当后盾,额还怕啥?”

    麦苗闻言是又好气又好笑,不过谁让自己这辈子就认定了对方呢?

    所谓夫妻同心,其利断金,遇到事情,两人一起商量,一起承担,自是应有之理。

    麦苗和水花关系亲密,两人都是那种骨子里很要强的女人,既然决定要做出一番事业,麦苗自然会慎重对待。

    其实,那份企划书,她也写了一份,本来她是打算等马得宝写完之后,把两份方案放到一起,然后再取长补短,做出一份更好的方案。

    然而,公公说了明天一早就要,如果在这么来,只怕时间不够了。

    沉吟片刻,麦苗从抽屉中拿出一份草稿,递给了马得宝。

    “这是额写的,咱们一起合计合计,看看有没有更好的法子。”

    看到稿纸上密密麻麻的字迹,马得宝激动的一把抱住了麦苗。

    “老婆,你真棒!”

    麦苗故作嫌弃的推了一下马得宝,傲娇道。

    “哼,下不为例!”

第六十八章 创业

    是夜。

    麦苗把孩子哄睡着之后,小两口便开始挑灯夜战,研究如何写出一份合格的企划案。

    另一边,眼见天色越来越暗,李大有左等右等始终没有等到水旺回来,就在他快要失去耐心准备回屋睡觉的时候。

    终于,院外传来了一阵‘咚咚咚’的摩托车轰鸣声。

    这孩子,可算回来了。

    走出屋外,李大有看到水旺一副醉醺醺的样子,不由蹙起了眉头,当即脸色一板。

    “天天喝的东倒西歪的,再这样下去,额看你迟早要出事!”

    水旺毫不在意的摆手道:“额心里有数。”

    “哼!”

    李大有冷哼一声。

    晕了一会,水旺稍微清醒了一些,随后只见他先看了一眼时间,又瞧了一眼李大有,意外道。

    “咦,爸,这都几点了,你咋还没睡?”

    “额晚上吃多了,涨的睡不着。”

    李大有当然不会告诉儿子,自己之所以不睡,就是为了问一问得宝买车的事。

    “哦。”

    此时,水旺只觉得晕乎乎的,想也没想就信了老爹的话。

    “爸,那额先去睡了。”

    言罢,水旺摇摇晃晃的就往卧室走去。

    “等等!”

    “咋了?”水旺回头看了一眼老爹,惊讶道。

    李大有脑中急转,随口找了个理由。

    “你这酒气熏天的,待会肯定把额的乖孙给熏醒了,赶紧去洗个澡,然后再回屋。”

    李大有就水旺这么一个孩子,虽然水旺这些年赚了不少钱,另外再盖一栋房子也不费什么事,但李大有却是一直不同意。

    因此,水旺和妻子孩子便一直跟着父母住,没有另外再盖房子。

    水旺低头嗅了嗅,摇头晃脑道:“没有味道啊。”

    “你那是自己闻不到屎臭!”李大有伸手在鼻头前扇了扇,一年嫌弃道:“还不赶紧去洗个澡。”

    “额知道了。”

    水旺点了点头,转身朝着卫生间走去。

    片刻后,水旺洗完澡走出了浴室,结果发现自家老爹还杵在那里,不禁讶然道。

    “爸,你怎么还在这?”

    李大有朝着儿子勾了勾手:“你过来,额问你点事。”

    “啥事?”水旺走进几步靠到老爹身边。

    趁着儿子洗澡的功夫,李大有已经想好了策略,旁敲侧击的问了一句。

    “你今年生意咋样?”

    水旺如实道:“还成吧,不出意外估计能比去年多赚一倍。”

    “什么?”

    李大有闻言顿时一惊,暗自嘀咕道。

    额滴乖乖!

    多赚一倍啊!

    去年水旺从年头到年尾,拢共赚了小十万,这笔钱在他眼里,已经是笔天文数字了,但儿子刚刚说今年能多赚一倍!

    今年岂不是能赚将近二十万?

    二十万!

    李大有直接被这个数字给砸晕了,他这辈子也没赚到过这么多钱。

    做生意,咋这么好赚?

    要不,额也出去做点生意?

    最近几年,家里的开支都是水旺拿的,虽然儿子养老子,天经地义,但伸手找别人要钱,即便这个人是自己儿子,心里多多少少也有点膈应。

    花别人的钱,哪有花自己挣来的钱舒坦?

    其实,李大有早就萌生了做生意的念头,毕竟村里做生意的,他就没看到过几个赔的,大多数人都是赚的盆满钵满。

    自打水旺顶起了这个家,李大有基本上连田都很下了,平日里没事就在村里四处晃荡。

    晃来晃去,他也打听到了不少消息。

    就村里那些开小卖部的,一年赚个五六千,基本上不是什么问题,而且开小店,投入也不高,腰里有个一两万就够了。

    虽然五六千块钱不是很多,但它风险小啊。

    何况,李大有和老婆两个人都一把年纪了,平日里除了人情往来,根本就没有什么别的开支,一年五六千,足够老两口花了。

    李大有脑中想的虽然很多,但现实中也不过是数息之间,很快,他就回过神来,面带激动的问道。

    “你不是在哐额吧?怎地赚那么多?”

    水旺打了个哈欠:“这有啥好哐你的,现在大家兜里都有钱了,家家户户都在盖房子,活多了,赚的自然就多了。”

    李大有一听,自觉好像也是这个理,最近两年,不论是金滩村内的,还是周边的几个村,大家的腰包都鼓了许多。

    吊庄户兜里有了钱,第一个想到的必然是盖房子。

    水旺又是专门接这些活的,赚的多一点,好像也能理解。

    “爸,你还有事吗?没事的话,额就去睡了,困死额了。”

    “等等。”

    李大有再次叫住了儿子,这一次,他没有在拐弯抹角,而是选择了单刀直入。

    “额有点事,想让你帮忙参谋参谋。”

    水旺又打了哈欠:“爸,到底是啥事啊?”

    “额打算在村里开个小超市,你觉得成不?”

    开超市?

    水旺闻言惊讶的看了一眼老爹,他惊讶并不是觉得老爹的想法有什么问题,只是这就挺突然的,先前一点苗头也没看到。

    不过,转念一想,自家老爹的年纪又不大,开超市又不累,人也省心,这生意倒是能做,反正开超市又要不了几个钱,就是全亏了,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一念及此,水旺直言道。

    “既然您想开,那就开呗。”

    李大有眼前一亮:“你觉得能成?”

    “成啊!”水旺笑了笑,一脸不在乎的回道:“这样,额明天去银行取三万块钱给您,三万,应该够了吧,如果不够,额就在多取点。”

    李大有满面笑容的回道:“够嘞,够嘞!”

    其实,两三万块钱,李大有自己也能拿得出来,毕竟水旺每个月都会给老两口一笔钱,再加上原有的积蓄,存下这笔钱那是够够的。

    但在李大有看来,他们老两口存的钱那可是棺材本,能不花当然就不花了。

    水旺强忍着困意,打了个招呼。

    “爸,额先去睡了,您也早点睡吧。”

    此刻,李大有满脑子都是开店的事,哪还记得问车子的事,只见他笑吟吟的点了点头。

    “嗯,去吧,去吧。”

    吱呀!

    伴随着关门声传来,李大有顿时想了起来,自己还有事没问呢。

    不过,孩子都进屋了,这天色的确也不早了,再追进去问,着实有点不太合适。

    ‘算了,还是明天再问吧。’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23026/ 第一时间欣赏诸天万界之大拯救最新章节! 作者:放羊小星星所写的《诸天万界之大拯救》为转载作品,诸天万界之大拯救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诸天万界之大拯救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诸天万界之大拯救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诸天万界之大拯救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诸天万界之大拯救介绍:
他在《最好的我们》里是文娱才子路星河!
他在《笑傲江湖》里是武林神话林探花!
他在《隐形守护者》里是谍海传奇肖途!
他在《天下第一》里是爱美人不爱江山逍遥侯朱无视!
他在《诛仙》里是仙门巨擘林惊羽!
李杰:“我只是条不想被催更的咸鱼啊。”
诸天万界流传着属于他的传说,传奇仍在继续。。。
诸天万界之大拯救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诸天万界之大拯救,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诸天万界之大拯救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