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科幻灵异诸天万界之大拯救TXT下载诸天万界之大拯救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诸天万界之大拯救全文阅读

作者:放羊小星星     诸天万界之大拯救txt下载     诸天万界之大拯救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五十七章 入学

    四月十二日,这一天,水木大学迎来了一批又一批来自五湖四海的77届新生。

    过去的十余年里,废除了高考,招生从考试变成了工农兵学制,上大学要看出身,成本不好的,哪怕再怎么天才也与大学无缘。

    十年间不知道埋没了多少人的青春。

    水木大学入口,一个约莫三十岁的汉子,皮肤黝黑,饱经风霜的面颊刻着一道道或潜或深的皱纹,布满了老茧的双手一边提着一个巨大的编织袋。

    他呆呆的伫立在校门前,望着面前刻有‘水木大学’的校门,他的眼中饱含激动,泪水不知不觉得划过他那张沧桑的脸颊,也不知道他是想起了什么,慢慢地哭声越来越大,变成嚎啕大哭。

    路过的新生时不时的将目光投向恸哭的汉子,大部分人的脸上露出的不是好奇,眼神中流露出的更多的是复杂的神色。

    他们能够理解汉子为什么而哭,从汉子的外表来看,不难猜测他应该是老三届,而且很有可能是年纪最大的那一批。

    (即66、67、68三届初高中学生,当时在学校的初高中学生因为特殊原因停课两年半多,到了68年出现了古今中外绝无仅有的六届中学生同年毕业的奇景,给当时的社会带来了极大的就业压力,因此老三届离校后基本都当了知青。)

    这批人大多都是共和国同龄人,基本上所有的运动一个不落全都亲生经历过,贯穿了他们的儿童、少年、青年时期。

    其他人没有猜错,这名汉子生于49年,63年进高中,66年毕业,在停课的两年时间里,他没有放弃学习,正当他满怀期待的准备参加高考时。

    谁知却传来了一个惊天噩耗,高考取消了,这个消息对于他来说不亚于晴天霹雳!

    最后出于无奈,他选择了去插队,而后一年又一年,他始终等待着恢复高考的消息。

    即便在最动荡的那几年,他也没有放弃等待,他坚信,想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少不了科研人员,在那几年里,他一直捧着书本,或在田埂上,或在床榻上,他从未停止过学习。

    终于,到了70年,大学开始恢复招生!

    他清晰的记得,那一天,他从村委得知恢复招生的消息,那一刻,他开心的都要疯了。

    但是,仔细看了招生章程之后,犹如一盆冷水从头而下,简直是透心凉,高考变了,从考试变成了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审。

    政治思想好、身体健康、年龄20左右,以上条件他都符合,但是后面一条却堵死了他的大学梦。

    有相当于初中以上的文化程度的工人、贫下中农、军人和青年干部,他的父亲是油派,他无法通过革委会的政审。

    其实,杨庭周今年能够参加高考也是非常幸运的一件事,虽说那位老人明确指出招生主要抓两条,第一是本人表现好,第二是择优录取。

    但是政策到了地方却发生了一点点变化,得知重新恢复高考的消息,无数知青踊跃报名,给地方带来了极大的压力。

    地方在高考之前举行了一次初选,相当于预考,唯有通过初选的人才能报名参加正式高考。

    迫于压力以及惯性,绝大多数地方通过初选的标准并不是唯分数论,出身也是其中的标准之一。去听书网

    本来像杨庭周这样的人是无法通过初选的,当地的革委会主任碍于他的成分,没有给他的开介绍信,没有给他报名表。

    正当他准备放弃的时候,上天给他开了一扇窗,革委会主任收到了一封信,那封信的内容是他父亲的平反通知。

    因为这封信,他得到了参加初选的机会,得益于良好的学习习惯,哪怕在最昏暗的那段时间,杨庭周也没放弃自学。

    他一举通过了初选,正式考试更是被水木大学录取。

    只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才会懂得其中的艰辛,才知道能够报考是多么不容易的一件事。

    杨庭周是幸运的,他恰好赶在报名截止日的那一天报上了名,和他在同一个农场的知青当中,有很多像他们家一样的‘历史背景’冤案。

    其中不乏才华横溢的年轻人,而这些人因为历史原因却没法参加高考。

    (杨庭周的人设来源于一部电影——高考1977,女主角是68届初中生,因为她的父亲是老油,父女两人的关系非常紧张,女主也因此没法参加初选,后来她的父亲为了女儿能参加高考,自己刻了一个木头章,伪造了平方文件,女主最终得到了参加考试的机会。)

    “同学?同学?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吗?”

    一道清丽的女声将杨庭周从回忆中拉回了现实,望着面前的年轻人,杨庭周默默的摇了摇头。

    “谢谢!不用,只是有点感伤。”

    那名女子笑了笑,脸上露出一副恍然大悟的神情。

    “原来是这样啊。”

    两人经过一番交流,发现两人居然是老乡,而且还是同一个专业的,都是机械工程专业的新生,随后两人便结伴前往新生报到处。

    77届的考生很多都是非应届生,真正的应届生占比并不多,他们当中的很多人都经历过上山下乡,独立性极强。

    因此,和后世的开学日不同,校园里入学的新生大部分都是独自一人入学,很少有父母陪同入学的。

    李杰骑着二八大杠,熟门熟路的找到了新生报到处,登记完个人信息,婉拒了师兄的带领,顺着指示牌找到了自己的宿舍。

    华清园宿舍二号楼,李杰在楼下停好自行车,一手拎着一个大包,背上背着被褥缓缓走进宿舍楼。

    走进宿舍,李杰发现里面空无一人,原来自己是第一个到的,这也正常,通知书上写的报名时间是十二号到十八号。

    今天是报名的第一天,加上早上天还没亮韩母就把他喊了起来,他几乎是最早一批抵达学校的,现在宿舍里没人也没什么好奇怪的。

    约莫过了半个小时,正当李杰在收拾床铺的时候,门口的木门发出吱呀一声。

第五十八章 203

    一周的时间一晃而过,新生们基本上都完成了报道。

    李杰所在的203宿舍一共有六个人,除了他之外还有两个本地人,其他三个人一个来自魔都,一个来自长安,一个来自皋城。

    年纪最大的是来自魔都的杨庭周,三十岁,66年毕业之后他就去了东北插队,他在那里渡过了十年,最美的青春全都奉献给了北大荒。

    北大荒是指黑省北部的三江平原、黑河沿江平原以及嫩江流域的广大荒芜地区,五十年代前这里一片荒芜。

    五十年代开始大规模开垦,一座座农场拔地而起,正因为有了这批人的付出,才使得北大荒变成了北大仓。

    宿舍里其他人的情况都差不多,基本上都是历届毕业生,只有一个人是应届毕业生。

    理所当然,这位应届毕业生成为了所有人的小老弟,谁让他年纪最小呢,还不满二十岁,李杰是宿舍里年纪第二小的,排行和他在韩家一样,都是第五。

    经过几天的相处,大家渐渐熟悉起来,说话也放得开了一点,今天是报名的最后一天,趁着还没开学,李杰身为东道主,宿舍里最有钱的人,主动邀请大家出去搓一顿。

    “走,明天就要正式开学了,趁着还有时间,咱们今天出去搓一顿,我请客!”

    首先响应的是老三苏长青,这家伙是本地人,大院子弟,经历和李杰差不多,插队的地方都不远,因为经历差不多,两人迅速的熟络起来。

    “好呀!走,兄弟们,咱们打土豪去!”

    相比于其他人来说,李杰确实属于‘土豪’,一辆自行车,一块海鸥牌手表,两样东西加起来就要两百多,除了钱还要工业劵,还要票。

    好家伙,三转一响配齐了一半,他不是土豪谁是土豪?

    三转一响俗称四大件,即手表,通常代指‘sh牌’或者‘海鸥牌’,缝纫机,‘飞人’或者‘熊猫牌’,自行车,‘凤凰牌’、‘永久牌’或者‘飞鸽牌’,收音机,‘红星牌’或‘红灯牌’。

    这四样东西是当时普通老百姓都渴望配齐的,同时也是大部分女性择偶的重要标准。

    当然,不是必要的,因为这些东西价格太过昂贵,配齐的话起码四五百块,还得凭票购买。

    以当时的工资收入水平,如果三转一响是必备物品,不知道有多少人要打光棍。

    真正的流行标准是‘四十八腿’家具,双人床四条腿,饭桌四条,四把大板凳十六条,两个箱子八条,一个平橱四条,一个大衣柜四条,一个小衣柜四条,一个小条几四条,合计四十八条腿。

    基本上有了四十八条腿,就不愁找不到媳妇,像四九城这样经济条件稍好一些的城市,或许还得加上两个大件。

    按照优先度自行车和缝纫机当之无愧排在首选,前者是重要的交通工具,骑出去也有面子,后者是重要的家庭工具。

    这个时代卖成衣的地方极少,老百姓的新衣服大多都是买布自己做的,做新衣服少不了缝纫机。

    另外,衣服损坏了打补丁,缝纫机也是必不可少的工具,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如果让女性选择,四大件里最急需的就是缝纫机,毕竟偶尔借用别人的缝纫机没问题,但是常常借,难免要看别人的脸色,多膈应。

    韩家孩子多,兄妹五个,当年穷的时候,韩母为了借缝纫机的事情,暗地里不知道叹了多少气。

    后来经济宽裕了一些,家中添置的第一个大件就是缝纫机,优先度还在自行车之上,李杰清晰的记得,缝纫机到家的那一天,韩母踩在缝纫机踏板的那一刻,脸上堆满了笑容。

    因此,拥有者两个大件的李杰,在宿舍里是当之无愧的土豪。

    头两天,大家还不熟悉的时候,其他人纷纷猜测李杰的家庭背景,不知道脑补了多少东西,等到熟悉了之后,这个误会才解开。

    “对!对!打土豪!不吃白不吃!”

    第二个附和的是宿舍里的老幺宋珍国,他也是本地人,土生土长的那种,他家里和李杰一样,都是工人家庭出生,加上他年纪小,李杰这几天对他比较照顾,他对李杰这个五哥天然具备亲近感。

    杨庭周年纪最大,吃过的苦最多,性子比较稳重,他报道的很早,是第二个到达宿舍的人。

    这是他第一次来首都,这几天除了熟悉校园环境之外,他也出门逛了逛,对于物价多多少少有点了解。

    他默默的在心里算了算,六个人吃一顿大概要多少钱,以老五的性格,肯定不会请大家吃的太差。

    如此一来,一顿饭的花销起码奔着十块去了。

    或许这点钱对于老五来说不算什么,但是这也不是他们心安理得吃大户的理由。

    沉默半晌,杨庭周提议道:“要不,咱们就在食堂吃吧,学校里的饭菜味道也不错的。”

    话音刚落,老二许兵张开的嘴立马闭上了,他和老四胡夏风一样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村出身,长这么大了还没正经的下过馆子,他倒是想出去见识见识。

    但是既然老大都发话了,他也不好意思立马开口,否则岂不是驳了老大的面子。

    苏长青虽然算不上最顶级的那批大院子弟,但是他好歹也在街面上混过,见多识广,在他的观念里,不就是一顿饭嘛?

    算得了什么?

    今天吃了,明天请回来不就行了,大家都是同一个宿舍的,未来四年同吃同住,没必要斤斤计较的。

    “老大,未来还有四年时间,食堂有的吃的,俗话说百年修得同船度,千年修得共枕眠,大家住在同一个宿舍,虽说不是睡一张床,四舍五入一下也算的上五百年吧?”

    “这么大的缘分,吃顿饭庆祝一下不过分!”

    说话间苏长青不着痕迹的瞧了瞧老大、老二、老四的脸色,他心里明白着呢,知道老大在担心什么。

    老大是魔都人,尽管在北大荒埋头苦干了十来年,但是好歹是魔都人,见识肯定不会少,他这么说无非是担心刺激到老二和老四,因为宿舍里只有老二和老四是地地道道的农村人。

    杨庭周活了三十年也不是白活的,苏长青说话的时候他也在观察老二和老四的表情,他们俩听完苏长青的话,神色明显有些意动。

    既如此,他也没必要在坚持了,于是他点了点头,道。

    “行吧,听老五的。”

    李杰坐在凳子上,不动声色的扫视一圈,将众人反应尽收眼底。

    ‘有趣。’

第五十九章 一顿饭引发的思考

    商量完毕,一行人浩浩荡荡杀向东来顺,李杰、苏长青、宋珍国身为四九城土著,都是骑车来学校的,三辆车六个人正好。

    恰逢大学开学,街上的人流量激增,街头上骑着自行车的人群密密麻麻,身为四九城最负盛名的老字号之一,东来顺的店门口排起了大长队,丝毫不亚于后世的网红店。

    杨庭周虽然刚来四九城没多久,但是东来顺、全聚德的名声他还是听过的,味道自不必说,肯定是非常好吃的。

    至于价格嘛,确认过眼神,是他吃不起的地方。

    他老爹平反之后确实补发了工资,俗话说穷家富路,入学前他老爹偷偷的塞了三十块钱,不过被他检查行李的时候给发现了。

    后来,他又给偷偷的塞了回去,三十岁的人了,儿子都能打酱油了,又怎么好意思再去拿父母的钱。

    “人这么多,要不换一家吧?”

    李杰哪能不明白杨庭周的言外之意,无非是觉得在这里吃太贵了,他能理解,六个人吃一顿,顶多十几块钱,这点小钱还不被他放在眼里。

    “没事,今天是咱们203第一聚会,必须得在这里吃,回头我翻译几份稿子就回来了!”

    “局气!”

    苏长青伸出大拇指赞道。

    老二许兵眼神中不禁露出一丝羡慕,心里暗道。

    ‘城里人就是不一样,赚钱的渠道就是多,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也能靠翻译文稿赚钱。’

    李杰口中的稿子是指翻译外国小说,毛熊的、鹰酱的、樱花国的都有,虽说是翻译,但是翻译外国文学作品也属于二次创作。

    君不见很多外文作品原著很好,到了华夏却水土不服,其中译者的翻译水准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既然李杰的翻译水平能够得到出版社的认可,勉强能够算得上文人,这个时代文学家的地位和受欢迎的程度非常高。

    很多学生的第一志愿都是中文系、新闻系,仿佛读了这些专业才能被称为真正的‘文化人’。

    一旦身上被贴上了文人的标签,那绝对是风云人物。

    老二许兵就是一个文学爱好者,他这辈子最大的梦想就是能够过上拿稿费的日子,期间他也给不少报纸、杂志写过稿子,但是很可惜,这些稿子无一例外全都石沉大海。

    自从他得知李杰翻译过两本小说、十几首诗歌之后,就缠上了李杰,希望李杰能够教教他,提高一下他的文学素养。

    杨庭周闻言也不再坚持,他只是下意识的提一嘴,毕竟苦日子过多了,家里又有老婆孩子,习惯了节俭的日子。

    一顿饭十几块,学校一个月的补贴不过就这么多,为了口腹之欲,花这么多钱,实在是没必要。

    另外,他心里也愁,人际交往讲究有来有回,这么贵的一顿饭他可还不起。

    虽说上大学有补贴,但是补贴的那十几块钱,就算他在节省,也不够一家子的开销的。

    杨庭周的媳妇也是知青,可是家里的孩子还小,离不开人,不允许两个人都考大学。

    他的本意是准备把机会让给媳妇的,但是却被媳妇拒绝了。

    报考前,妻子笑道,都是两个孩子的妈了,再去上大学不是惹人笑话嘛。

    最后,在妻子的一再坚持下,上大学的机会让给了他。

    两个人结婚六七年了,妻子非常了解杨庭周,丈夫这辈子最大的梦想就是上大学,她又怎么会阻止丈夫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呢。

    尽管夫妻二人会因为上学而相隔千里,但是妻子沈兰青坚信,他们的感情不会因为空间而产生距离。

    家里有一个那么知书达理的妻子,杨庭周又岂会不疼爱,他入学前就想好了,即便自己在学校的日子过得再苦,也要寄钱回家里。

    男人嘛,少吃一点没什么大事,啃啃馒头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苦日子他又不是没过过,在最艰难的那段日子,早上一顿稀饭,中午一个馒头,晚上一个馒头,不也过来了吗。

    学校的日子再苦,还能比那个时候苦吗?

    ‘要不,我也去学学翻译吧?’

    杨庭周身处这个想法也不是无的放矢,他的母亲也是老师,而且是英语老师,从小耳濡目染,他的英语底子不差。

    不过他心里也清楚,以他的现有的功底,想要翻译文学作品还差的远呢。

    ‘大不了每天晚上挑灯夜战,翻译不了文学作品,我还能翻译期刊,慢一点就慢一点,赚的少一点也无所谓!’

    翻译期刊赚钱的这条路子是李杰建议的,这时候国家的外汇极其匮乏,而订阅国际期刊必须要动用外汇,因此,除了部分重要的机关单位,也只有顶尖大学才拿得出这笔钱。

    然而,期刊里的文字内容全都是外文,而且很多都是复杂的专业词汇,这时候的专业翻译员奇缺,很多中文期刊根本就没有配备翻译员。

    想要查询外文期刊也是件麻烦事,拥有外文期刊的单位太少了,所以,转译外文期刊供给中文期刊也是有稿费可以拿的,翻译一篇大概能有几块钱的收入。

    203宿舍里不仅只有杨庭周抱有这个想法,可以这么说,除了大院出身的苏长青之外,其他四个人都想试试这条路子。

    没办法,赚钱的渠道实在是太少了,尤其他们还是学生,能够合法赚钱的渠道就更少了。

    宿舍里结过婚的可不止杨庭周一个,老二许兵、老四胡夏风全都是已婚人士,区别在于,许兵和杨庭周一样,都有孩子。

    胡夏风年纪比较小,去年刚刚结婚,还没来得及生孩子就赶上高考了。

    半个小时后,排了许久的队,终于轮到了李杰他们。

    点菜的时候,李杰特地注意了一下众人的神色,其中老大皮肤太黑,看不出表情,苏长青是常客,对于这里的消费早就习以为常了。

    剩下的老二许兵、老四胡夏风、老幺宋珍国在看到菜单的那一刻,瞳孔均是一缩。

    其实,李杰特意把聚餐地点放在东来顺,不是为了炫耀财力,他还没有那么低级,之所以这么做,是为了给他们的心里埋下一颗种子。

第六十章 识人

    正值饭点,东来顺饭庄的大堂里人声鼎沸,刚入座没多久,服务员就双手提着一个大铜锅端了上来。

    “锅子来咯!当心!别烫着!”

    服务员的态度相当热情,和某些饭店相比,简直是天差地别。

    毕竟这里是东来顺,四九城餐饮界的名片,经常有外宾光顾这里,这里的服务人员自然是精挑细选。

    上完锅子,李杰熟练的点好菜,来东来顺吃饭,羊肉那是必点的,大白菜、粉丝也是必不可少的,点完菜之后便把菜单传给了其他人,

    “大家看看吃点什么,甭客气,随便点!”

    众人拿到菜单一瞧,除了苏长青之外,其他人都被上面的价格吓了一跳,以致于显得有些拘谨,磨磨蹭蹭半天每个人就点了一份素菜。

    李杰见状也没有多说什么,一圈下来他又添了两道荤菜两瓶白酒,这次他没点茅台,实在是没必要,假如真叫了两瓶茅台,那可就真的是在炫耀了。

    顺道插一嘴,东来顺饭庄是一家清真菜馆,不提供猪肉。

    没过多久,一个服务员端着一个大红色的搪瓷托盘走了过来,上面摆着各种蘸料,一共有八种,传统的芝麻酱、酱油、黄酒、辣椒油、韭菜碎、腐乳、虾酱、蒜末全都在内。

    东来顺后厨的人员很多,上菜的速度非常快,光是负责切羊肉的大师傅就有五个,选用的都是阉过的小公羊,选用的部位仅限于上脑、大三岔、小三岔等最嫩的部位。

    上羊肉的时候,服务员还笑眯眯的向着众人介绍道。

    “咱们东来顺的羊肉用的都是…………您瞧,这羊肉切得跟纸一样薄,薄厚均匀,晶莹剔透…………”

    “这几盘是咱们店里柳师傅切得,他可是我们店里刀工最好的师傅,每次店里来了接待任务,柳师傅都是第一把刀!”

    …………

    桌上的人听得津津有味,唯有常来的李杰和苏长青没什么兴趣,别以为这个时候的人都实诚,服务员说的话有些确实不假,有些明显就是糊弄人的。

    比如xx师傅,在他们口中,这盘羊肉都是最好的师傅切得,至于,是不是这位师傅切得,那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服务员走后,老二许兵兴致勃勃的问道:“老五,这里经常接待领导人和外宾吗?”

    李杰笑着点了点头:“是的。”

    许兵闻言两眼放光,看着一桌子的菜:“那咱们岂不是变相的吃了一顿国宴?”

    “恩,你要这么说也没错,接待外宾差不多也就是这些菜。”李杰一边拿起盘子把羊肉倒进铜锅里一边对着众人说道:“开吃吧!”

    “这才刚放进去,不用再等等吗?”许兵弱弱的问道。

    苏长青拿起筷子夹起一片羊肉,解释道:“这羊肉又嫩又薄,放进滚烫的铜锅里滚一滚就能吃了,瞧,它已经熟了,煮的时间长了反而不好吃了。”

    许兵瞧了一眼苏长青筷子上的羊肉片,原本长长的一条已经缩成了一团,颜色也从鲜红色变成了亚麻色,顿时感慨道。

    “还真熟了!真快啊!”

    在座的都是大肚汉,半斤一盘的羊肉看起来很多,放到锅里一煮也没多少,一人几夹个几筷子就没了。

    吃完第一盘,杨庭周主动拿起酒杯。

    “来,哥几个,咱们主动敬老五一杯,感谢他今天的款待!”

    “对,五哥,我敬你!”

    “来,老五,走一个!”

    …………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桌上又添了两瓶白酒,气氛也逐渐热烈起来,老二许兵的酒量比较差,两杯酒下肚不仅脸色涨红(不是小杯,是那种二两多的杯子),就连说话都开始有点大舌头。

    “老五,咱们之前可说好了,嗝……回头你可得……嗝……教教我怎么写作。”

    李杰的酒量极好,半斤酒下肚,脸部红心不跳,笑眯眯的点了点头。

    “没问题,有什么问题尽管来问我。”

    虽说以后世的眼光来看,七七年的高考题目非常简单,很容易令人产生一种错觉,我上我也行。

    但是,任何抛开时代背景的讨论,都是瞎扯淡。

    五百多万考生,录取率仅有百分之四点几,真正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凡是能够考上大学的,无疑都是时代的弄潮儿,尤其是考上顶尖学府的那批人。

    几十年之后,随便翻开一页77届水木大学的同学录,里面的人混的都不差。

    李杰想要做的事情一个人肯定是做不成的,必须把朋友弄得多多的,敌人弄得少少的,群策群力,共谋发展。

    通过近一周的相处,李杰对宿舍里的几个人已经有了大致的了解,五个人当中,他最看好的两个就是老大杨庭周和老三苏长青。

    他们俩个人,一个人极其自律,上进心十足,不论做任何事非常有计划,目的性极强。

    另外一个长袖善舞,心思活络,对于新鲜事物的接受程度非常高,并且家庭出身也比较好,出了校门之后,资源肯定不会差。

    不出意外,依照杨庭周的性子,他应该会走体制内的路线。

    苏长青大概前期会服从分配,暂时安心工作,一旦改革开放的大潮涌起,这家伙肯定按捺不住投身其中。

    老五宋珍国是一个技术控,基础知识非常扎实,心思细腻,未来应该会醉心于科研。

    剩下的另外两个人,老二许兵的梦想是成为一个作家,不过他现在的文学功底有些欠缺,能不能实现梦想还真不好说。

    老四胡夏风相对来说比较平庸一点,各方面都没有短板,换个说法也就是各方面都不够突出,他最大的梦想是改变命运,从一个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变成一个工人。

    毕业之后大概率会选择投身工厂,这也是他全家人的希望,哪怕未来风云变幻,估计他也不会轻易的改变想法。

    虽然老四比较平庸,但是那也是相对而言,怎么说也是水木的毕业生,未来就算混的再差也差不到哪里去。

    总而言之,这几个的都是有可圈可点之处的,李杰在他们身上投资一点,肯定是不会吃亏的。

第六十一章 第一课

    正式开学第一天,第一堂课,能够容纳上百人的阶梯教室内坐的满满当当,没有任何一个学生逃课,无数学子手捧着书本,目光灼灼的盯着讲台上的那道身影。

    林国华,机械工程专业的大牛,虽然已经六十多岁了,而且以他的级别完全不需要带普通的本科生,但是今年不一样,今年是恢复高考的第一个学年。

    望着台下那无数双如饥似渴的眼神,满腔的热血豪情不禁从他那苍老的身躯里迸发出来。

    这些学生就是希望啊!

    “咳咳!”

    “同学们,请放下你们手中的书本,今天是第一堂课,在教学开始之前,我们先谈谈,你们为什么要上大学?”

    “为什么要报考机械工程专业?”

    林国华没有给学生回答问题的机会,说话这句话便拿起一支粉笔,站在三尺讲台上,唰唰唰几笔写出几个大字。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这几个字是我的老师教给我的,还记得那是一九三八年的冬天,三七年发生了什么,相信不用我多说什么。”

    “日寇全面侵华,硝烟弥漫的北方,已容不下一张安静的课桌!”

    “但是!”

    白发苍苍的老教授,突然提高了语调,略显佝偻的身躯挺得笔直。

    “国家亡了可以复兴,文化亡了就全亡了!”

    “当时我和我的老师们,同学们,不得不一次次迁徙,从首都到湘南,从湘南到春城,历经千里,辗转多地,终于有了暂时的栖身之地。”

    “抵达春城之后,没有房子,我们自己造,没有吃的,我们自己种。”

    “吃不饱、穿不暖、住不好,这都是常态,说起来你们可能不信,我们住的地方都是梁教授和林先生亲自设计的。”

    说到这里,老教授笑了笑,仿佛陷入回忆之中,语气稍微顿了顿。

    “梁教授和林先生都是建筑大家,不过我们住的房子可能是他们设计的最简陋的房子,茅草顶,黄泥墙,一间屋子四十张床。”

    “一到下雨天,教室里就响了叮叮咚咚的交响乐,那是雨滴和锅碗瓢盆碰撞发出的声音,每每想起,那声音仿佛依旧萦绕在我的耳旁。”

    “到了晚上,蚊虫也会为我们献上一曲,从黑夜到黎明,它们不知疲倦的为我们‘歌唱’。”

    “哦,对了,偶尔还会有日军奏响炮声来为我们祝贺。”

    老教授的声音不大,语气平淡,但是却像重锤一般敲击着众人的心。

    “同学们,我今天和你们说这些,不是为了告诉你我们有多苦,而是为了告诉你们!”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

    “因为我们落后,落后就要挨打!”

    “虽然战争好像离我们很远,但是战争不仅仅只有一种形式,科技同样是一片没有硝烟的战场!”

    “上个月,在刚刚召开的全国技术大会上,副总理着重阐述了‘科学技术就是生产力’!”

    “想要实现四个现代化,离不开科学技术!”

    “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老师已经垂垂老矣,而你们是**点钟的太阳,未来国家的崛起终究还是要看你们的!”

    啪!啪!啪!

    现场顿时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老教授的谆谆教诲令无数学子热血沸腾,很多学生的眼眶里已经被泪水浸湿。

    老教授看到学生眼中的光,欣慰的笑了笑,他双手微微下压,示意众人安静。

    刹那间,哗啦啦的掌声渐渐止息。

    “刚才我说了第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要上大学,下面咱们谈谈为什么要学机械工程。”

    “现代化国家想要发展离不开工业,大到飞机、坦克、大炮,小到一枚小小的螺丝钉,都离不开工业的发展!”

    “而工业之母是什么?”

    老教授转身在黑板上又写下了两个字。

    机床!

    “台下的同学肯定有不少人进过工厂,车间里的车床、铣床、镗床等等,它们都是工业母机,顾名思义,就是用来制造机器和机械的工具机!”

    “工业母机为各行各业制造各类机械设备,是现代工业的心脏,是工业体系的基石,是摇篮,是核心,是决定国家工业发展水平的标志!”

    “而我们国家的机床发展水平和发达国家的水平,毫不客气的说,最少也有两个代差,落后几十年!”

    “即便有一台先进机床摆在了那里,任我们随便研究,我们也无法造出一台同样精度和稳定性的机床!”

    “这是为什么?”

    “因为,制造业从来不是一个单一的行业,它考量的是一个国家的整体基础工业水平。”

    “举个简单的例子,去年,第一机械厂功课了12立方米的挖掘机,里面的每一个零件全都是我们自主生产的。”

    “虽然东西都一样,但是咱们挖掘机就是不如进口的,工作时长,零件使用使命,稳定性,全都落后于进口产品。”

    “这是为什么?”

    “因为,我们的零件精度、稳定性不如进口件!”

    “为什么不如?”

    “因为,我们生产零部件的机床不如发达国家的机床,同样的东西,我们生产出来,在全负荷工作的状态下,只能用一百个小时,而国外的零部件能够稳定的使用几百上千个小时!”

    “同学们,老师说这些不是为了告诉你们国外的东西有多么多么好,多么多么厉害,而是为了告诉你们,我们的工业水平和国外存在巨大的差距。”

    “只有认识差距,知道我们哪里差,才能奋起直追。”

    “我相信,总有一天,我们能够赶上西方!”

    “为什么我会如此坚信?”

    “因为,我们能够在一穷二白的情况下研究出原子弹,研究出氢弹,研究出东方红一号!”

    “那个时候我们可以做到,现在条件好了,没道理做不到!”

    “可惜,老师已经老了,估计是看不到那一天了,但是你们还年轻,你们还有机会!”

    “未来,掌握在你们的手中!”

    叮铃铃!

    下课铃声响起,老教授深吸一口气,喊道。

    “下课!”

    啪!啪!啪!

    现场的掌声如潮水一般汹涌而来,经久不息,学生们激动的拍着早已通红的双手。

第六十二章 我要考大学!

    “春明哥,我要考大学!”

    课间休息时间,关小关俏脸紧绷,神色无比认真的说道。

    “好啊,我教你!”李杰笑眯眯的点了点头,而后提醒道:“不过想要考大学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你要做好吃苦的准备。”

    今天是开学第一天,从未上过大学的关小关对于大学校园充满了好奇,央求李杰带她进学校听听课,体验一下大学生活。

    关小关的玩心很重,她从未想过要上大学。

    读书,多累啊?

    哪有玩开心?

    最近的半年时间里,不论是在报纸上,还是街头巷尾,上大学都是绕不过去的一个话题。

    谁家孩子上了大学,某某家孩子准备考大学,全社会都在讨论,哪怕关小关不想听也听得起。

    讨论热度多到,就连关小关这个从来不关注高考的人,耳朵都听得起茧子了。

    时间一长,好奇心旺盛的关小关,不禁对大学产生一丝兴趣。

    本来她的想法是来听听课,逛逛校园,但是刚才老教授课上说的那番话,却对她造成了极大的震动。

    从小娇生惯养的她,很难想象,一个人居然可以在吃不饱、穿不暖、住不好的情况下,依旧满怀热情的去学习。

    而且这样的人不是一个两个,而是几百上千,其中不乏家境优渥、衣食无忧的富家子弟。

    那种情感,那种力量,那种执着,生活在和平年代的关小关很难理解,也从未有人和她提过。

    关小关的父母都在大洋彼岸的灯塔国,除了童年时期,她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生活在国外。

    回国后,她对于祖国的落后深感意外,要知道这里可是首都,繁华程度居然比不过国外的一座小城。

    如果不是爷爷从小教育她,这里才是她的祖国,才是她真正的家,她早就忍不住飞回灯塔国了。

    虽然刚才讲台上的老教授个子不高,说话的语气也很平淡,但是平淡中却蕴含着震动人心的力量。

    关小关第一次觉得,或许自己应该为这个国家做点什么。

    一个人的力量确实微不足道,假如有无数个这样的她呢?

    这股力量肯定会无比的强大!

    面对李杰的提醒,关小关挺了挺胸脯,语气无比笃定的回道。

    “我不怕!”

    小丫头想要上进,李杰自然不会阻止她。

    “那好,等听完课,我回去一趟,把我用过的复习资料拿给你,另外,再给你列个大纲,好好复习,争取明年考上一所好大学。”

    “我要考水木大学,我要跟着刚才的那个教授学习!”关小关斩钉截铁的说道。

    李杰点了点头,自信道:“行,没问题,只要你能够完成我教给你的东西,考水木肯定没问题!”

    说实话,他真的没料到这样的情形,不爱学习的关小关竟然立志要考水木大学。

    真的是大大的出乎了他的意料。

    其实,关小关的底子并不差,她好歹也是在灯塔国受过正经教育的。

    虽然学习不认真,成绩也不够好,但是和国内的很多离开学校好几年的考生一比,她还是有那么一点点优势的。

    另外,78年的高考难度确实提高了一些,但提高的有限。

    倘若关小关真的能严格执行李杰制定的复习计划,还是很有机会考上水木大学的。

    由于刚才是上午的第一节课,算上下午还剩下好几节课,尽管各门课程的第一节课交的东西很简单,李杰完全可以自学,但是第一天就逃课,实在是太引人瞩目了。

    何况让关小关多听几节课也有好处,一方面接受一下老教授们的熏陶,今年是统招第一年,很多平时不带课的老教授纷纷出山,最好的师资力量全都用上了。

    另一方面,也方便李杰多观察观察,看看这丫头是不是三分钟热度。

    通过一天的观察,关小关好像是真的下定决心要考大学,即便有些教授课上讲的内容她听不懂,她也是全神贯注,没有开小差。

    人都是善变的,尤其是女人,李杰也不知道关小关能够维持多久的热度,但是从今天的表现来看,她还是有心的。

    既然有心,李杰也不介意多帮帮她,想必老爷子知道这件事,肯定会非常高兴的。

    别看老爷子是满人后裔,但是他还是非常爱国的,在教导原主的时候,老爷子无数次提起过,国家,国家,有国才有家。

    白天的最后一堂课上完,时间已经临近傍晚,考虑到这次是突然回家,家里又没有电话,韩母肯定没有准备三人份的晚饭,于是李杰决定带着关小关在食堂吃完晚饭再回去。

    傍晚的食堂,人流量极大,几个窗口排满了长队。

    不远处,老三苏长青看到李杰正在和一个年轻的姑娘有说有笑,于是走了几步,上前问道。

    “咦?老五,这是你对象?”

    关小关性子爽利,但是毕竟年纪还小,骤然听到这句话不禁脸色微微一红。

    “不是,这是我一妹子,她对大学生活好奇,所以今天带她来体验体验。”李杰摆了摆手,而后介绍道:“小关,这是苏长青,我们同一个宿舍的。”

    言罢,李杰又对着苏长青介绍道。

    “老三,这是关小关,我妹子!”

    苏长青笑着和关小关打了个招呼,笑容中饱含深意。

    什么妹子不妹子的,他可是一个字也不信,因为妹子也有好几种嘛,有亲妹妹,表妹,堂妹,也有干妹妹,情妹妹。

    至于,到底是那种妹子,苏长青也懒得管那么多。

    苏长青那意味深长的笑容能瞒得过关小关,可瞒不过李杰,不过他也没刻意去解释,有些东西多说多错,不如不说。

    203宿舍的人并不是全都是一个专业的,大家的上的课都不一样,因此,也没法一起上下课,吃饭也没法一起行动。

    不过既然遇到了,那么肯定是一起吃了。

    好在关小关不是那种怕生的人,少女的羞涩很快便消失不见了,而且苏长青也是四九城子弟,完全不用担心没有共同话题。

    加之苏长青又是那种八面玲珑的人,三言两语就消除了陌生感。

第六十三章 韩母的心思

    夕阳西下,晚风轻拂,树枝沙沙的轻轻摇曳,李杰骑着单车回到韩家小院。

    “春明!你怎么回来了?”

    韩母看到儿子回来神色十分意外,随后目光一转,又瞧见跟在儿子身后的关小关。

    “小关来啦!快,快进来,吃了吗?”

    李杰看到韩母热情异常的模样,不禁微微摇了摇头,她肯定是多想了,不知道脑补了些什么。

    好像自打除夕那天之后,韩母对待关小关的态度就变了,那眼神既像看闺女,又像是在看儿媳妇。

    韩母之所以如此表现,倒也十分正常,毕竟小儿子今年已经快二十了,如果没有上大学这档子事,韩母指不定已经开始张罗儿子结婚的事情。

    从去年开始,韩母就已经有这种迹象了,但凡和李杰走的稍微近一点的女性,她都会忍不住多打量几眼。

    套用后世的一句话,第一次见面,就开始想以后孩子取什么名字了。

    至于,女方愿不愿意,韩母压根没考虑过。

    我儿子这么优秀!

    谁不想嫁?

    做母亲的就是这么自信!

    说道关小关这个丫头,韩母心里那是一百个满意,模样周正,家学渊源,开朗又乖巧(关小关在长辈面前假装的),而且还知根知底。

    就是年纪稍微小了那么一点点,暂时还没到结婚年龄(50年婚姻法规定的结婚年龄,男二十,女十八)。

    不过这些都不是事,正好小五子现在上大学了,几年之后一毕业,这丫头可不就二十了嘛,到时候就能领证了。

    关小关虽然在外面经常冷着一张脸,但是在长辈和家人面前,她还是表现的非常乖巧,对着韩母甜甜一笑,低声道。

    “阿姨,我和春明哥在学校里吃过了,您不用忙,我过来拿了东西就走。”

    韩母一听两人一起吃过饭了,心里更开心了,脸上的笑意再添几分,亲切的拉着关小关的手,来到桌子面前,一把把她按在凳子上。

    “好,好,好,吃过了好,来,快坐,阿姨给你倒水。”

    韩母如此作态,关小关就是再傻,也发现了一丝异常。

    趁着韩母倒水的功夫,关小关回头看了一眼李杰,眼神中带着询问。

    李杰耸了耸肩,以示自己也不知道怎么回事,这些事情不好说,点破了反而会弄巧成拙,影响两人现有的关系。

    “妈,您先招待一下小关,我去房间里拿点东西。”

    “哦,知道啦!你去吧!”韩母随口回了一句,而后端着新沏的茶水,笑眯眯的走到桌前。“来,小关,喝水。”

    关小关赶忙起身,双手接过茶杯。

    “谢谢阿姨!”

    几分钟之后,李杰走出房间,刚才他在房间里就听到外面的谈话,大部分时间都是韩母拉着关小关问东问西的。

    韩母听到脚步声,抬头一望,疑惑道:“咦?春明,你怎么把这些东西拿出来了?”

    “阿姨,这是我要的。”未等李杰开口,关小关便抢先解释道:“我也准备考大学,春明哥不是状元嘛,他的复习资料肯定都是宝贝。”

    “好,好,好,考大学好,考大学好!”

    韩母拉着关小关的小手,拍了拍,脸上笑开了花,皱纹都挤成了一团。

    “还有,你这话说的不对,什么宝贝不宝贝的,不就是一堆破书嘛,尽管拿去,回头我让你春明哥多给你辅导辅导。”

    李杰嘴角微微抽搐,韩母热情的过分了,完全没注意到关小关的拘谨,如果再继续待下去,韩母嘴里不知道会蹦出什么来。

    为了减轻关小关的尴尬,他主动提醒道。

    “小关,走吧,我送你回去。”

    韩母今天的热情有点吓到关小关了,有些话她都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坐在那里简直是如坐针毡,而李杰出声的正是时候,关小关闻言立马如蒙大赦,一口答应下来。

    “哦,好!”

    随后她又对着韩母笑了笑:“阿姨,时间不早了,春明哥待会还要去学校,我们就先走了。”

    本来还有点小懊恼的韩母,听到儿子待会还要回学校,心中的懊恼立马消失的无影无踪。

    学习最重要!

    “好,路上小心点啊。”

    韩母脸上挂着慈爱的笑容,拉着关小关的手,而后她才想起来儿子,转头对着李杰吩咐道。

    “春明,你要把小关安全的送到家啊,最近街上的二流子越来越多了,一个姑娘家,晚上一个人出门不安全。”

    吩咐完之后,韩母语气微顿,又添了一句。

    “对了,还有,刚才小关说要考大学,你可得好好给她辅导辅导,用点心,考大学是好事,老爷子知道肯定会很开心的。”

    “好的,我知道啦!”

    李杰无奈的笑了笑,这些事情即使韩母不说,他也会做得。

    最近街上的待业青年确实越来越多,既不上班,也不学习,满身的精力无处发泄,都是年轻的小伙子,成天到晚聚到一起,的确容易出事。

    不过现在的情况也没有韩母说的那么夸张,还没到不能孤身一人出门的地步,毕竟这里可是首都,谁敢那么肆无忌惮。

    韩母说的送人回家,辅导作业,话里话外都是一个意思,无非是找个借口让两人多相处相处。

    在老人的眼里,感情嘛,都是处出来的,多处处没坏处。

    出了院门之后,关小关长长的吐了一口气,韩母的过度热情令她有点无所适从。

    此时外面的天色已经全黑了,现在可不像后世,处处都有路灯,像北湾子胡同附近还算好的,二环内,黄金地段,基本上每条胡同里隔个十来米就有一盏灯。

    李杰低头看了一眼时间,已经七点多了,路上的行人明显少了许多。

    聚在路灯旁下棋、聊天的人倒是多了许多,一路上有很多这样的小团体,毕竟一来可以打发打发时间,二来嘛也可以省电费。

    比如关老爷子,一般这个点,他都是聚在胡同口,和一帮同龄人下下棋。

    李杰和关小关刚到胡同口,就被老爷子叫住了,老爷子得知孙女想要上大学,心里高兴不已,立马棋也不下,天也不聊了,拉着两个小辈赶紧回去喝两杯庆祝一下。

第六十四章 我和我的祖国

    与此同时,华夏音乐学院内的一间书房里,灯火通明,一名中年人恭敬的坐在老人的对面,耐心地等待着。

    那名两鬓斑白的老人低头正看着什么,此刻的他激动不已,眼眶微红,就连拿着纸张的手都有点微微发颤。

    这位上了年纪的老人正是华夏音乐学院的副院长蒋国锋,他手上拿着的是一份曲谱,简简单单的一页纸,一首歌,以他的素养,完全可以一分钟之内看完。

    但是,这页纸他看了足足半个多小时,看了一遍又一遍。

    直到最后,他忍不住跟着谱子轻轻的哼唱起来。

    …………

    我和我的祖国,

    一刻也不能分割,

    无论我走到哪里,

    都流出一首赞歌,

    我歌唱每一座高山,

    我歌唱每一条河,

    袅袅炊烟小小村落,

    路上一道辙,

    …………

    你是大海永不干涸,

    永远给我碧浪清波,

    心中的歌。

    (参考18年的mv版本)

    …………

    老人忍不住哼了一遍又一遍,初始时激动,而后的一遍又一遍,似回味,似惋惜。

    他的声音越来越低,直至禁止,即便停下了哼唱,他的手也没有放开那页纸,依旧牢牢地紧握着那张薄薄的纸张。

    许久,老人回过神来,抬头看了一圈,发现其他人正目光灼灼的盯着自己,不由得让他哑然失笑。

    失态了!

    不过,他失态的心甘情愿!

    他已经很久很久没有见过这么优秀的歌曲了,他本人就是著名的音乐人,很多他谱的曲,作的歌,至今仍旧飘荡在神州大地。

    以他的专业素养,可以无比肯定的说,他手上拿着的这首歌只要一经发布,必定能够以最快的速度传唱大江南北!

    只可惜,他没能第一时间看到这首歌。

    这时,一名四十余岁的中年人,轻咳一声,道。

    “老师,您觉得这首歌怎么样?”

    “好!曲谱的好!词写的更好!”蒋国锋放下纸张,先是赞道,而后又有点惋惜:“唉,可惜啊,当初如果我没有生病,肯定能够第一时间看到这首歌。”

    说到这里,蒋国锋顿了顿,神色变得有些疑惑,对着弟子问道。

    “对了,文斌,你没有将这首歌推荐上去吗?”

    吴国斌摇了摇头,苦笑一声:“怎么可能没有推荐上去,不过后来在投票的时候,这首歌以五十票之差落败了。”

    “五十票?”蒋国锋轻声一叹,喃喃道:“可惜啊,可惜。”

    吴国斌脸上也露出一丝惋惜的神色,附和道:“是啊,是很可惜。”

    两个人皆是一副怅然的表情,吴国斌师从著名的音乐人蒋国锋,去年下半年,guo歌征集的事情闹得沸沸扬扬。

    后来,上面指示成立了guo歌征集小组,专门负责新guo歌的征集工作。

    根据上级要求,小组制定了两种创作方案,一是根据原歌曲调重新填词,二是创作新的歌曲,包括词曲全部更换。

    从10月上旬至12月中旬,全国69个单位,从大量应征作品中选出了几百首歌曲推荐至征集小组,其中按原曲天赐的一百多首,新创作的近两百手。

    当时,吴国斌入选了征集小组,而他的老师蒋国锋却因为生病没能参加审核工作。

    《我和我的祖国》这首歌,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被吴国斌发现了,之后他开始大力推荐这首歌,只可惜最后没能成功入选。

    (guo歌确实改过,第五次大会的时候通过了新的guo歌,沿用原曲,重新填了歌词,到了84年又重新改了回去,至于具体原因,如果有朋友感兴趣的可以自己去搜一搜。)

    蒋国锋点了点头,随后低头扫了一眼放在书桌上的纸张,当他的目光扫向歌名下方词曲作者的名字时,轻轻念道。

    “韩春明?”

    他的脸上露出一丝疑惑,这个名字非常的陌生。

    词曲创作者的圈子并不大,他不敢说认识所有的创作者,但是知名的创作者他基本上都认识。

    “国斌,这人你找到了吗?这么好的词曲,即使落选了,也不应该冷落了啊。”

    吴国斌点了点头:“我正要和老师您说这件事,说起来您可能不信,写出这首歌的人还是一个学生。”

    “不可能!”

    不待弟子把话说完,蒋国锋下意识的反驳道。

    这首的词曲无疑是顶级的,简单通俗的歌词,其中蕴含的情感真挚而深邃,娓娓道来,带来无尽的回味,曲调更是大气磅礴,震动人心。

    有如一束光瞬间照亮心底,又似晚风轻拂,慰藉心灵,令人忍不住的想要跟着哼唱。

    没有专业的知识储备,没有丰富的情感经历,根本不可能创作出这种传世歌曲。

    没错!

    传世!

    蒋国锋看到这首歌的那一刹那,他就敢肯定,这首歌必然能够传唱后世,经久不衰!

    哪怕和老版的guo歌相比,它也不逊色多少。

    因此,写出这首歌的怎么可能是一个学生?

    吴国斌叹了口气,继续道:“老师,其实我也不敢相信,这会是一个学生写的,但是根据我查到的登记资料,确实是一个学生提交的。”

    蒋国锋不在纠结这个问题,直接问道:“是哪个老家伙教出来的学生?是我们学校的学生吗?”

    “不是。”吴国斌摇了摇头,沉声道:“暂时还不知道他师从哪位大师,而且也不在我们学校,准确的说,他不是专门学音乐的。”

    “他是水木大学的大一新生,今年刚刚入学机械工程专业,对了,他还是四九城的高考状元,而且他的高考分数考了399分,只有语文作文扣了一分。”

    “哦?”

    蒋国锋轻咦一声,虽然去年的试卷难度不高,但是想要考399分也不容易,唯一扣分的地方只有语文作文。

    如此看来,这个小家伙还是有几把刷子的。

    蒋国锋沉吟片刻,吩咐道:“这样吧,你明天派人去水木一趟,把这位韩春明同学叫过来,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

    “好的,老师!”吴国斌微微点了点头,道:“其实我今天来也是这个目的,有老师您在场,即便是孙猴子,也逃不出您的五指山。”

    蒋国锋笑骂道:“你这个马屁精!”

第六十五章 校园现状

    翌日。

    叮铃铃!

    下课铃声响起,台上的老教授直接无视了铃声,依旧在讲台上一边写板书一边上课。

    他心里着急啊,这届学生虽然都是择优录取的,但是底子太薄,加上开学时间又晚,必须要抓紧每一分每一秒!

    面对老师的拖堂,底下的学生不仅没有不耐,反而如饥似渴的汲取着知识,谁也没有注意到教室门口站着的班主任。

    梁思荣笑眯眯的看着这一幕,心里宽慰不已,丝毫没有因为等待而焦急。

    他刚刚得到通知,是音乐学院的副院长蒋老发过来的,虽然他有点奇怪,不知道为什么一个音乐教授会点名让自己的学生过去一趟,但是出于对蒋老的尊重,他没有去多问什么。

    叮铃铃!

    伴随着上课铃声的响起,空气中传出一道轻咳。

    “咳!咳!”

    台上奋笔疾书的老教授动作微顿,转头望去,只见另外一名老教授轻声道。

    “老宋,该我了!”

    宋明成非常霸气的摆了摆手,回应道:“等一等,等我把这个问题讲完。”

    “嘿!”另外那名老教授闻言立马不乐意了,指着手上的课本道:“我说老宋,你过分了啊,你拖堂我就不说了,但是你不能占我的课啊,要知道我的这门课,可比你的重要!”

    宋明成听到这句话,立马就像炸了毛的猫一样,板书也不写了,课也不上了,气呼呼的反驳道。

    “好你个高思虎,今天我就要和你辩一辩,到底是你的材料学重要,还是我的机械原理重要!”

    高思虎气的吹胡子瞪眼,几步走上讲台。

    “好!今天咱们就辩一辩!”

    两人是针尖对麦芒,谁也不服谁,台下的学生们更是大气都不敢喘,这两位教授可都是大牛,参与过很多重大工程,据说还有保密项目。

    这是神仙打架啊,他们哪有胆子插嘴,何况两个老教授又不是没有分寸。

    不是也那么一句话嘛,真理越辩越明,以这俩位高屋建瓴的水平,听一场他们之间的辩论会,对他们日后的学习肯定有极大的好处。

    宋明成撸起袖子,态度丝毫不让,霎时间已然忘了,这件事是因为他拖堂引起的。

    “好!来就来!”

    高思虎气急而笑:“好!我还能怕你?”

    眼瞧着现场的局势愈演愈烈,好不容易等到机会的梁思荣,立马见缝插针的出面打圆场。

    “两位教授,两位教授,冷静!冷静!”

    “哼!”

    “哼!”

    两名老教授均是冷哼一声,梁思荣一个小字辈,可管不到他们头上。

    梁思荣脸上露出一丝无奈,苦笑的摇了摇头,这两位可都是学校里的宝贝,既然他们不买账,他也没办法。

    不过他也不能什么都不做,免得事情越闹越大,万一哪个气坏了,那可是国家的损失。

    “宋老,高老,您二老看这样成不成,这节课临时改成讨论学习,您二老好好给下面的学生讲讲,机械的原理是什么,材料学的本质是什么,两者之间的关系又是什么?”

    经过这么一搅和,宋明成也想起来了,这件事好像是自己做的不对,但是他的脾气非常硬,怎么可能当着学生的面认错,尤其是像高老头子。

    现在正好,梁思荣的话给了他一个台阶下,不如借坡下驴,虽然自己先开口有点丢面子,但是好歹蹭了半节课,好像也没什么好计较的。

    “行,我给你小梁一个面子。”

    高思虎瞥了梁思荣一眼,神色有些不太满意。

    梁思荣见状脑中急转,赶忙道:“高老,您看这样行不行,本来这节课是您的,现在变成了讨论课,回头我给您额外再补上一节。”

    高思虎眼前一亮,这个方案听起来似乎还不错的样子,额外补了一节课,这节课又是和老宋平分,如此一来,自己岂不是要比他多了一节课?

    不赖,不赖!

    “行,我也给你一个面子,就这么安排吧,不过你可得给我尽快安排。”

    梁思荣伸手擦了擦额头上并不存在的冷汗,连道:“一定!一定!”

    就这样,原本的材料学基础课变成了一节讨论课,两个教授表面上看起来也满意,梁思荣不由得为自己暗暗的点了个赞。

    至于,学生怎么想?

    那可不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内。

    台下的这些学生们,巴不得一天当两天用,偶尔查房的时候,经常看到学生挑灯夜读,而且不是一个两个,这样的现象比比皆是。

    …………

    叮铃铃!

    一个小时之后,下课铃声再次响起。

    这堂课梁思荣全程在场,两位老教授都在气头上,他可不敢离开,只得留下来主持这场讨论课。

    梁思荣偷偷的瞄了两眼老教授的脸色,两位看起来仿佛已经消了气。

    计划成功!

    而后他又环视一圈,连着上了两节大课,台下肯定有学生憋了很久,于是开口道。

    “下课!”

    两位老教授彼此对视一眼,十分默契的把头一偏,随即夹起书本讲义先后离开了教室。

    他们辩了一堂课,依旧谁也不服谁。

    如果真要辩出来了一个结果,那才是真的意外,两人在学术上谁也不服谁的局面,又不是一天两天了,几十年都是这么过来了。

    等到两个教授离开教室之后,梁思荣抬头在人群中找了一圈,而后对着李杰招了招手。

    “韩春明!你跟我出来一下!”

    李杰闻言跟着梁思荣的脚步走出了教室,同时心里暗暗猜测,也没弄明白老梁会是因为什么事找他。

    毕竟他前段时间做的事情太多了,一时间也没法确定到底是哪件事出圈了。

    正值下课时间,走廊上来来往往的学生非常多,梁思荣就等在了门口,看到李杰出来之后,上前一步道。

    “韩春明同学,华夏音乐学院的蒋老让你过去一趟,时间上越快越好!”

    李杰点了点头,原来是这件事。

    梁思荣眼见李杰一副非常平静的模样,不禁有些好奇。

    “你知道蒋老找你是什么事吗?”

    李杰沉吟片刻,心里想着,这件事也没必要藏着掖着。

    “知道,可能是因为一首歌的缘故。”

    “一首歌?”

第六十六章 交流

    “一首歌?什么歌?”

    李杰语气平静的回道:“去年年尾不是有一个征集活动嘛,当时我也写了一首歌,估计是为了这件事吧。”

    “你还会写歌?”

    梁思荣闻言脸色十分惊讶,上上下下的重新打量着眼前的这位学生。

    李杰谦虚的笑了笑:“会一点点。”

    梁思荣瞪了他一眼,蒋老可是知名的艺术家,能够被他看上的歌,那能差吗?

    还会一点点?

    这个小滑头!

    “好了,就这样吧,回头你尽快过去一点,别让蒋老等太久。”

    梁思荣说完正欲转身要走,随即好似又想起了什么,脚步为之一顿,回头道。

    “对了,既然你会写歌,今年迎新会咱们班的表演节目就交给你负责了。”

    李杰笑道:“收到!保证完成任务!”

    七七届的新生入学时间是四月份,实在太晚了,上课的时间都不够,哪来的时间搞什么迎新会。

    但是,七七届新生又十分特殊,作为恢复高考的第一届学子,不办一下似乎又有点说不过去,于是,校方决定,等到七八届新生入学之后,把两届新生的欢迎仪式合并,一起给办了。

    李杰站在原地,望着班主任远去的身影,他没想到这首歌居然会把蒋国锋给炸了出来。

    这位在国内音乐圈可以称得上是泰山北斗级的人物,他本人不仅是一位优秀的创作者,写出很多脍炙人口的歌,而且他教的弟子更是遍及全国各地,可谓是桃李满天下。

    (历史上没有叫蒋国锋的音乐大家,为了避免河蟹,副本里出现的人物均为虚构。)

    其实李杰早在参加征集活动之前,就猜到了《我和我的祖国》无法通过终选。

    这首歌太另类了,现在的很多音乐人都无法接受这个风格。

    下午五点,李杰出现在了华夏音乐学院的门口,他不知道蒋国锋教授住在哪。

    好在蒋教授和门卫打过了招呼,顺着门卫的提示,李杰沿着林荫大道慢慢的向着目的地走去。

    华夏音乐学院是由上个世界四十年代建立的国立音乐院等几所音乐教育机构合并建成的,学院设有作曲系、音乐学系、指挥系、管弦系等等。

    令李杰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作曲系,主世界的他好歹算是半个娱乐圈的人,娱乐圈和音乐圈又多有重合,这么一算,他也能算是半个音乐圈人士。

    77年,华夏音乐学院恢复高考后首次招生,本来按照招生规则,作曲系只招收10名学生。

    可是后来在招生过程中,老师们发现报考的学生不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远远超乎预想。

    鉴于这种情况,几位教室一起给那位老人写了一封信,希望上级批准作曲系扩招。

    两天后,老人亲自批示‘予以支持’。

    而这群学生也不负众望,创作出了一系列优秀的音乐,享誉国内乃至全世界,这一批作曲家是至今仍旧无法被超越的‘作曲系神话。’

    (这些人创作的方向都是高大上的音乐,不怎么搞流行音乐,举个大家熟知的例子吧,08年奥运会的主题曲《我和你》就是77届中的某位大佬写的。)

    不论在任何时代,玩音乐都是很费钱的一件事,和水木大学相比,音乐学院里的学生就少了许多。

    约莫一刻钟的时间,李杰来到了一处小院子。

    笃!笃!

    没过多久,门后传来一阵脚步声。

    吱呀!

    院门缓缓打开,一位满头华发的老人打开了门扉,他看到眼前这张有些陌生的脸庞,先是有些疑惑,随即脸上闪过一抹惊喜。

    “你是韩春明?”

    “是的,我是韩春明。”李杰含笑点了点头,而后主动伸手双手:“您是蒋老吧?您好!您好!”

    两人站在门口寒暄了一阵,蒋国锋便拉着李杰走进院子。

    书房内,蒋国锋从抽屉里拿出那份稿纸。

    “这首歌是你做的吗?”

    抄的多了,李杰早就习惯了,轻轻的点了点头。

    “是的。”

    “哦?”

    蒋国锋轻咦一声,其实他在看到李杰的第一眼,他已经就基本认定,这首歌就是眼前的年轻人写的,因为对方的气质太过特殊。

    即便心中已然认定,但是蒋国锋仍旧忍不住想要多问一问其中的细节。

    “能和我说说,你为什么选用‘56543215’这个旋律?”

    对于蒋国锋的疑问,李杰丝毫不意外,这首歌确实用了华尔兹节奏。

    华尔兹又名圆舞曲,起源于奥地利和德意志的连德勒舞,旋律流畅,比较娱乐化、生活化,适合和平时期的环境。

    “这首歌的调子,其实是我参考了肖斯塔科维奇的《第二华尔兹》写出来的,之所以选用华尔兹节奏,是因为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我国都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另外,它配上六拍子,再加上叙述性的词,朗朗上口,非常适合传播。”

    蒋国锋听完李杰的解释,微不可查的点了点头,小家伙(其实比你老十倍)能说出这番话,说明了一件事。

    这首歌肯定是他写的,没跑了!

    “那你有没有想过,提交上去的后果?”

    李杰笑眯眯的点了点头,虽然曲子里的圆舞曲节奏隐藏的比较深,但是征集小组的成员全都是精英,很难瞒过这些人的耳朵。

    不过,他一点也不担心。

    时代变了,即便他写的歌里蕴含资产阶级情调,也不会因此而出事。

    其实,相比于曲子,这首歌更厉害的反倒是填词。

    蒋国锋见状微微一叹,年轻人就是年轻人,一点也不考虑后果。

    “小韩,这样吧,这首歌暂时放在我这里,暂时不对外发表。”

    说话这句话,蒋国锋语气顿了顿,瞧了一眼李杰的反应,发现他的脸色依旧如常之后,接着说道。

    “不过,好歌不应该被埋没,我想和你商量一下,这首歌能不能在我们学院内部流传?”

    “你放心,我肯定会保护好你的个人信息的,哪怕出了什么岔子,也只会找到我的头上,不会影响到你。”

    从蒋国锋的话里,李杰感到了浓浓的维护之意,老人嘛,难免会担心事情反复,但是他又没法直接告诉他。

    ‘您老放心,那些情况不会有的’。

    哪怕他说了,估计蒋国锋也不会信,与其白费口舌,不如答应下来,反正以对方的地位和人品,绝对不会做出什么坏事。

    “谢谢蒋老的关心,这首歌您老拿去,尽管用。”

第六十七章 翻译手稿

    月光如水,洒落大地,李杰从院子里出来的时候已经九点多了,今晚的自习课理所当然的缺席了。

    回到宿舍,众人依旧如同往常的挑灯夜战,犹如海绵一般,如饥似渴的吸收着知识。

    苏长青听到开门声,放下手中的书本,循声望去。

    “老五回来啦?”

    李杰淡淡的点了点头:“恩,回来了。”

    苏长青眉头一挑,贼兮兮的问道:“啧啧,听说你今天去了华音啊,怎么样,里面的妹子是不是特别漂亮?”

    此话一出,除了老大杨庭周之外,宿舍内的其他人纷纷竖起耳朵。

    李杰微微一笑,这几个家伙表现上还是一本正经的在读书,实则心思已经不在书上了。

    宿舍里年纪最大的是杨庭周,今年已经三十了,其他人哪怕是已经结过婚的许兵和胡夏风,他们的年纪其实都不大。

    最大的许兵不过二十五,这个年纪放到现在,也不过刚刚毕业没多久的年纪。

    “美女嘛自然多得很,搞艺术的,气质大多都不错,但是这些和咱们又没什么关系,看得见也摸不着。”

    苏长青撇了撇嘴:“那倒未必!等到哥们有空的时候,先去侦查侦查敌情,然后回来像大家报告,咱们宿舍里还单身的人一起合计合计!”

    言罢,苏长青脸上露出一丝坏笑,戏谑的瞟了一眼李杰。

    “哦,对了,老五除外!”

    话音刚落,宿舍里顿时出现一片骚动,众人纷纷将目光投向李杰。

    “老五,你有对象了?”

    “啥时候的事啊?”

    “几年级的?”

    “哪个班的?叫啥名?”

    李杰笑着摇了摇头,瞪了苏长青一眼,而后解释道。

    “你们别听老三瞎说,我也是单身,他昨天看到的人是我一妹子。”

    苏长青无视了这一瞪,呵呵一笑,起哄道:“妹子?怕不是情妹妹哦?”

    “啥情况?老五不说,你赶紧给咱们说说!”

    老二许兵外表冷静,内心狂热,用现在的话讲就是闷骚,短短几天,他的本性就暴露无遗,平时里最爱听各种八卦,还美其名曰说是为他的第一本小说取材。

    是的,许兵已经按捺不住内心汹涌而来的创作**,开始创作他的第一本短篇小说。

    第一次写小说,很多人都是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素材,许兵也不例外,它写的这本小说,主人公是一个插队的知青,人物原型就是他身边的一个朋友。

    小说的核心就是借着故事来批判si/ren/bang,这类题材也不新鲜,正是时下最热门的话题。

    以此题材来创作,恰好能蹭一波热度,否则他一个新人,想要登上报纸、杂志,只怕很难。

    随着一大批知青涌入大学校园,在学习之余,这群考上大学的年轻人们也不忘讨论各种社会问题,针砭时弊。

    指点江山,激昂文字,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各种学习小组,社团,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时常聚集到一起,或学习,或讨论,学习氛围空前的浓厚。

    偶尔遇到意见相佐的人,各自写一份墙报,而后站在墙报底下与人激辩。

    最有名的是一个名文学系的新生褚志才,开学才几天,这家伙就已经和别人较量了十几场,而且一场都没输过。

    有一场论辩会,褚志才一人对战八名新生,最后战而胜之,颇有一丝舌战群儒的味道。

    此后,褚志才一战成名,成了校园里知名的强辩手。

    这些人聚到一起,交流的多了,故事也变的多了,激起了不少人的创作**。

    他们或以自己为原型,或以身边的人物故事为原型创作小说,小说是载体,他们的真正目的或是为了批(河蟹)判,或是为了发泄,或是为了……

    当时的舆论环境还是比较宽松的,没有想象中的那么严,尤其是在大学里,有些大学的学报甚至公然写文章,批判那位老人是在搞资本主义复辟,是窃国大盗,是d内最大的走资派。

    现在回头看看,真的是唏嘘不已,老一辈真的是摸着石头过河,以当时的国际环境,兔子根本就没有参考目标,老大哥那时候已经渐行渐远,没有太大的参考意义。

    如果没有坚持改开,哪来的大国崛起?

    至于好坏,参考参考隔壁的某国,大家就知道了。

    书归正传,老二许兵眼瞧着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创作,有的人写的小说登上了学报,有的人登上了报纸杂志,他再也按捺不住内心骚动,于是提笔开始创作。

    “如此如此,这般这般!”

    老三苏长青一边说着一边肢体非常夸张的描述着当时的场景。

    “嗷!原来如此!”x4

    老二许兵听完老三苏长青的描述,心痒的不行,嬉皮笑脸的问道。

    “老五,啥时候把你对象带给我们瞧一瞧啊?”

    李杰闻言头也不回,懒得搭理他们,从抽屉中拿出一叠手稿递给了旁边的杨庭周。

    “老大,你最近英文复习的怎么样了,这批稿子是我接的一活,中译英,我最近有点其他的事情,没什么时间,你看看你能不能翻。”

    杨庭周的英文底子不错,经过这段时间的突击复习,总算找回了一些自信。

    他接过稿纸,仔细的打量了一番。

    发现这篇稿子好像不是很难,用词也不是特别生僻,只是主人公的名字有点奇怪,叫什么‘哈利·波特’,一个很奇怪的名字。

    这明显是一个外国人的名字,但是他偏偏是用中文写出来的。

    ‘老五怎么借了这么一个奇怪的活?’

    半个小时之后,杨庭周走马观花的翻了一遍稿子,虽然这份手稿看起来不是特别难,他有信心能够试着翻译翻译。

    但是他之前从未做过翻译工作,害怕把事情给搞砸了,他倒不是担心自己拿不到报酬,而是担心会给李杰带来麻烦。

    “老五,还是……算了吧。”

    李杰一直在观察杨庭周的面部表情,把他内心的犹豫、挣扎全都看在了眼里。

    “老大,我知道你在担心什么,不过这份稿子要的不急,一个月之内交稿就行了,回头你试着翻一翻,你翻完之后我在校一遍稿子,等报酬下来,你七我三。”

第六十八章 赚点外汇

    “不行!这怎么行!”

    杨庭周想也没想,一口回绝了这个方案,自己什么水平他心里还是有数的。

    如果真的答应了,自己岂不是占便宜吗?

    杨庭周的反应没有出乎李杰的意料,他就知道,老大不会答应。

    就像著名的思想家周树人笔中描写的一样,华夏人的性情总是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需要在这里开一个窗,大家一定是不允许的。

    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来调和,愿意开窗了。

    李杰从没想过老大会答应七三分账,真正的目的是五五分账。

    其实,这篇稿子是他自己写的,想什么时候要就什么时候要,之所以交给老大这份工作,主要还是为了给他增加到收入。

    宿舍里的几个人,就数杨庭周的日子过得最为清苦,每天早上一碗稀饭,中午馒头就咸菜,晚上馒头就咸菜。

    他们也不是没有行动,偶尔也会请老大吃上一两顿,但也仅仅只是偶尔,一旦次数多了,老大就不同意了。

    俗话说救急不救穷,老大也明白这个道理,偶尔的接济他心怀感激,可是如果经常如此,他也怕自己把持不住,会把这些给予视为理所当然。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他在心里给自己划了一条线,一旦超出了这个线,他宁愿挨饿也不愿接受大家的好意。

    起初,大家都很不理解,不知道老大为什么要这么做,他们都是好心,没有恶意的,也没有看不起老大的意思。

    他们只想帮帮老大,非常纯粹,没有看不起或者怜悯。

    宿舍里,也就只有心思活络的苏长青,隐约明白老大的意思,不过他也不是看到很透彻,直到李杰点拨了他一下。

    苏长青心里豁然开朗,之后他便把这些话告诉了其他人,方才消弭了这场小小的误会。

    同时他也对老大心生敬佩,如果易地而处,他大概率没法做到像老大一样,挨饿的滋味可不好受,毫不客气的说,他们这代人,几乎全都体会过这种滋味。

    现在学校补贴的钱虽不多,但是只供一个人,哪怕饭量稍微大一点,也不至于挨饿,而老大呢,钱一到手就寄回去了一半,剩下的这点,肯定无法满足一个成年人的胃口。

    另外,学校发下来的补贴并不全都是现金,除了零花钱之外,剩下的都是实物,比如本子、洗澡票、电影票、菜票、粮票等等,想要换成钱需要倒一手。

    杨庭周人生地不熟的,直接兑换容易吃亏,兑现的事情都是苏长青办的。

    苏长青有这个门路,原本价值一块的只能换八毛,经过他手,能够换到八毛五,甚至是九毛。

    宿舍里也不止老大一个人换过,来自农村的老二许兵和老四胡夏风也都换了一些,只不过他们换的没有老大那么多,那么狠。

    老大家里什么情况,宿舍里的人都知道,因此,其他人对李杰只给老大找活,心里也没什么不痛快。

    “要不,这样吧,你翻译,我校对,咱们五五分,这样总行了吧?”

    眼见老大还准备说什么,李杰不等他开口,立马出声堵着了他想说的话。

    “老大,你就当帮我的忙,接下来这段时间我是真的有事要忙,我妹子,也就是昨天老三看到的那位,她打算今年考大学,眼瞧着没几个月了,我得抓紧时间帮她复习。”

    “另外,我这手上还有别的稿子要翻,实在是忙不过来,宿舍里除了你,其他人的英文水平都是半吊子,根本帮不上什么忙!”

    苏长青脑瓜子转得快,他知道这件事只怕是老五故意帮老大的,他虚眯着眼睛偷瞄了一眼,老大的脸上的表情分明有点意动,就差最后一哆嗦了。

    这时候,需要有人推一把,不过本来好好的话,到他的嘴里却是变了味。

    “是啊,老大,你就帮帮老五好了,他可是要和情妹妹双宿双栖,没时间啊。”

    李杰瞥了一眼苏长青,懒得去计较他的俏皮话,这家伙的性子就是这样,最擅长插科打诨。

    杨庭周抬头看了一眼苏长青,又瞧了瞧李杰,心中犹豫了一会,他也猜到了些什么。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过了一会,他心中暗自一叹,想起了远在几百里之外的妻子、孩子,这笔钱他确实需要。

    “行吧,那我就接下来了,老五,你放心,我一定会用心做的,谢谢你给我提供这个机会,真的谢谢!”

    李杰笑道:“有什么谢不谢的,这件事我得谢谢你,我是真的忙不过来。”

    杨庭周努了努嘴,最终什么也没说,有些话记在心里远比挂在嘴上要好,这份情,他会一直记得的。

    自己现在帮不到老五什么,不过他相信,未来一定有能够帮到对方的地方。

    翻译《哈利波特》其实是李杰临时起意的,这本书是鹰国作家jk罗琳出版的长篇魔幻小说,累积被翻译成75种语言,截止至15年,总销售量超过4.5亿本,简直就是一座金矿。

    哈利波特第一部的出版时间是97年,距今尚有20年的时间,如果这个时空有jk罗琳的话,她现在还是一个13岁的孩子。

    李杰完全不着急,而且现在的环境暂时也不太适合做这件事,不过也不会等太久,等到11届三中国全会开完之后,很多事情都可以开始布局了。

    算算日子,前些日子自己寄出去的那本书,再过一两个月的时间,应该就能到出版社的手里,下半年,估计就有消息传过来了。

    其实,现在并不是最好的时机。

    虽然早在72年鹰酱首脑就出访了兔子,关系开始正常化,但是真正建交还得等到明年那位老人访问鹰酱。

    不过问题也不是特别的大,因为即便到了明年,自己寄出去的信依旧逃不过审查。

    为人不做亏心事,不怕半夜鬼敲门,反正自己做的事情都是光明正大的,经得起查,何况还能过国家创造外汇。

    ps:求订阅,本来打算卖个惨的,收藏4万,订阅才一千出头,但是想想还是算了,总之,能支持的尽量订阅支持一下吧。

第六十九章 历史的车辆滚滚向前

    5月11日,火焰报纸发表特约评论员文章,时间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这篇文章可谓是石破天惊,一经发表迅速被各大官媒及地方媒体纷纷转发,很快就引发了一场全国范围内的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

    大学校园里,随处可见关于这篇文章的讨论,支持者有之,反对者有之,各种辩论会、研讨会开了一场又一场。

    几乎所有的师生都参与了真理标准的大讨论,203宿舍内也同样参与其中,宿舍内主要分为两派,老大杨庭周、老三苏长青认为这边文章说的是对的,老二许兵、老四胡夏风、老幺宋珍国对此并不认同。

    两方就此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每天一睁眼就开始讨论它,中午午休时间讨论它,晚上就寝时间讨论它。

    总之是,谁也说服不了谁,经常争论的脸红脖子粗。

    李杰并没有参与其中的讨论,因为他的声音太小,与其费尽口舌的说服老二他们三个,不如让时间教会他们。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孰是孰非自有公论。

    其实像李杰这样两边都不站的,在旁人眼里很容易被误解成骑墙派,如果换做是其他人这样,只怕会落个两头都不讨好的下场。

    以前的李杰只能从书本、报纸上了解这件事情的原委,这次亲身经历过之后,他又有了全新的体会。

    这篇文章发表的时间节点实在是太妙了,对于时机的把握简直是精妙绝伦。

    火焰报纸严格意义上来说,是一家偏民间的媒体,在它的头版发表这篇文章,是一种试探,也是一次突如其来的进攻。

    没错,在李杰眼里,这篇文章就是一次试探性的进攻。

    要知道,这篇文章发表的第二天,就被各大官媒及地方媒体转载,如果没有人暗中支持,怎么可能出现这种局面。

    现在的人,只要稍微了解一点历史,都知道是谁授意的,但是在那个时候,很多人都不知道这个特约评论员是谁,这篇文章又是谁支持的。

    不论是撰写这篇文章的,还是发表这篇文章的都需要巨大的勇气。

    虽然这篇文章通篇读下来好似没有什么大问题,看起来似乎就是在讨论真理标准,但是其背后却是在批判liang/ge。

    凡是。

    两个最早是去年二月份的一篇社论中提出的,目的是为了高举太祖的旗帜,它的提出相当于宣示了一号的正统地位,因为一号是太祖指定的接班人。

    而这篇文章巧妙的使用了春秋笔法批判了太子的‘天才论’,看似是在批判天才论,实际上它的本质却是在执意两个理论。

    (天才论的论调是,太祖的话句句是真理,一句顶一万句,这篇文章借此影射了两个理论。)

    (作者君感觉又一次徘徊在404的边缘,狗头/保命。)

    (想要了解这件事的书友可以去摆渡一下,真的佩服那位老人,步步为营,早在前一年就开始布局,犹如羚羊挂角,无迹可寻,真的是太牛逼了。)

    这个论点就是这篇文章最妙的一点,这篇文章的初稿最早诞生在去年,后来数易其稿才发表,期间也有人激进的提出,可以直接明示,不需要含沙射影。

    但是,参与讨论的人并没有同意这个方案,

    因为‘两个’是两报一刊(当时最正统的两家报纸和杂志)提出的,如果直接明确质疑‘两个’,后面也就没有报刊敢发表,敢转载了。

    这篇文章的本质,其实是上层的路线之争公开化。

    因此,李杰才没有参与其中,他一个小虾米,讨论的再多也没用,或许他可以写两篇文章发表自己的观点,可是他不敢。

    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时刻提醒着他,千万不要过多的涉足其中,否则天道一个雷就把他给劈死了,魂飞魄散的那种。

    随后的一段时间内,李杰将重心放在了辅导关小关这件事情上。

    关老爷子得知孙女要考大学,心里高兴不已,他给李杰下了死命令,一定要好好辅导关小关,尽量让孙女考上大学,干一点正事。

    以前的关小关成天在外面疯玩,虽说没有四处惹是生非,但是也没有干什么正经事,如今好不容易想要学好,走上正道,老爷子自然是全力支持。

    这一天,恰逢休息日,李杰来到老爷子家里,当面给关小关答疑释义,然后再定下下周的学习计划。

    老爷子躺在摇椅上笑眯眯的看着树荫下两人,时不时的挥动着手中的蒲扇。

    他们一个是自己的亲孙女,一个是自己的衣钵传人,现在这样的场景正是他想看到的。

    李杰给关小关讲完错题之后,发现今天的关小关好像有点心不在焉,于是便问道。

    “怎么了?有哪里没听懂的吗?”

    “不是,你说的我都听懂了。”关小关摇了摇头,而后解释道:“其实,我是在想另外一件事,春明哥,你看最近的报纸了吗?这件事情你是怎么看的?”

    李杰惊讶的瞧了关小关一眼,以前的关小关可不会关心这些问题。

    转念一想,李杰便明白了为什么关小关会关注这个问题,这是他给关小关下达的任务,没事多看看报纸,了解一下实事,免得到时候考政治科目的时候答非所问。

    如今几乎全社会都在参与真理问题大讨论,今年的政治考题肯定会考到相关的内容。

    一念及此,李杰便打算好好给她科普科普。

    “小关,你知道这句话的出处吗?”

    关小关上一周的学习计划恰好是复习政治,这个问题她当然知道出自哪里,下意识的挺了挺小胸脯,自信满满的回道。

    “最早是出自马恩选集,主席在实践论里也提到过,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

    李杰笑着点了点头:“其实,只要正确的认知什么是唯物辩证主义,什么是形而上学,什么是唯心主义,了解了这三个本质问题,你就能自己得出答案。”

    “而关于这三点的根本区别,我给你的笔记中都有写,回头你再重新看一遍,然后再仔细看一遍那篇文章,写一遍读后感给我。”

    关小关没想到等待自己的居然又是一篇课后作业,顿时苦着一张脸,眼睛眨巴眨巴的瞧着李杰,那意思再明显不过。

    ‘能不能不写?’

    李杰敲了敲她的脑袋:“不行,必须写!没得商量!”

    此话一出,关小关的小脸更苦了,李杰要求的读后感,一篇最低不能少于八百字,实际上就是一篇命题作文。

第七十章 改变

    “接下来你继续按照计划学习,如果遇到不懂的问题,可以随时来学校找我。”

    “今天就到这里吧,我还有点事,就先回去了。”

    下午两点半,结束了一天的辅导,李杰正式提出了告辞,今天早上韩母告诉他,大姨和孟小杏他们今天要过来,自己还得去正阳门接她们。

    “恩,恩,春明哥,你有事就先走吧。”

    关小关放下手中的铅笔,揉了揉发酸的手腕,从上午到现在,她的笔几乎就没停过,确实也累了,等到李杰走了之后,她也打算好好休息休息,放松一下。

    “老爷子,我待会要去正阳门接亲戚,就先回去了。”

    离开之前,李杰给老爷子打了个招呼,不过老爷子好像兴致不太高,只是轻轻的嗯了一声。

    李杰再去接大姨一行人前,先是把车骑回家停好,大姨他们一行三人,一张自行车根本坐不下,骑车过去还得推回来,不如步行过去。

    韩家小院。

    李杰还没进院子,就隐约听到不远处传来的谈话声。

    “苏萌,苏萌!你走慢点啊,我这里有两张电影票,要不要一起去看?”

    “这部电影我看过了,没兴趣。”

    “那咱们去北海公园划船怎么样?”

    “程建军,我不是跟你说了嘛,我今天约了学习小组的人,没空!”

    “那正好啊,我陪你一起去!”

    苏萌眉头微蹙,正准备拒绝程建军,却忽然看到迎面走来的李杰。

    程建军的注意力全都放在了苏萌身上,眼见女神停下脚步,抬头一瞧,认清来人之后,刹那间犹如老鼠见到猫一般。

    虽然距离那次胡同里的‘教训’已经过去了近一年的时间,但是那次经历给程建军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每每想起,程建军都忍不住的打冷颤,久而久之就变成了他的一个心魔,以致于每次看到李杰,他都会不由自主的想起当时的情形。

    李杰面无表情地像两个人点了点头,变现的打了个招呼,也不等两人回应便径直的向院子里走去。

    目送着李杰的背影消失之后,程建军长舒了一口气,尽管他心里对李杰怨恨不已,但是经过那次警告,哪怕心里再恨,他也不敢表露出来。

    除非哪一天他能够爬的比对方更高,有绝对的把握对付李杰,否则他是绝对不敢报复的。

    苏萌同样回头看了一眼李杰,眼中的神色略微有些复杂,她至今仍旧没弄明白,他们两个之间的关系,为什么会走到今天这一步?

    当然,时间过去了这么久,她也没想过两个人还能回到从前。

    错过了,就有可能永远不会再来了。

    当苏萌的目光从李杰身上收回来之后,又瞟了一眼程建军,也不知道怎么想的,她突然鬼神神差的想到。

    ‘或许可以试着和他处处?’

    还没等她进一步思考,苏萌立马掐灭了这个念头。

    ‘不行,不行,奶奶说过,程建军这家伙看起来就很鬼。’

    ‘我怎么会生出这个想法?’

    ‘难道是和他待在一起的时间太多了?’

    ‘不行!不行!以后我得离他远点。’

    ‘可是,这家伙就跟个牛皮糖一样,怎么甩也甩不掉!’

    ‘哎呀,好烦啊!’

    苏萌甩了甩脑袋,一时间也没想到什么好办法,程建军这家伙简直是阴魂不散,早知道她就不报师范类专业了。

    稍微了解苏萌的人都知道,她的志向就是像父母一样当老师,而距离四九城最近的院校就是燕京师范大学。

    程建军正是吃准了苏萌,才报了相同的大学。

    两个人住在同一个院里,又是同一所大学同一个专业,加上苏萌的父母在开学之前,还交代过程建军,让他多照顾照顾苏萌。

    所以,苏萌压根就没法摆脱对方。

    “挨!挨!苏萌,你等等我,等等我啊!”

    程建军回过神来方才发现苏萌已经一个人走了,立马二话不说追了上去。

    苏萌,他追定了!

    否则他之前所做的努力不都是白费了?

    院内,李杰停好自行车,对着屋里喊道。

    “妈,我回来啦!”

    韩母披着围裙从屋里走了出来,催促道:“赶紧去接你大姨,别让他们等急了。”

    “行,我这就去。”

    半个小时之后,正阳门下,李杰顺利的接到了大姨一行人。

    “春明啊,你开学了没有啊?”

    李杰一边接过大姨手上的包袱一边回道:“开学了。”

    “哦,赶紧和大姨说说,大学里面是不是管吃管住,还发钱啊?我听村里的人说,大学食堂里的伙食好得不得了,馒头随便拿,顿顿有肉,还不要钱?”

    李杰笑着摇了摇头,就连乡下的大姨都开始关注考大学,这舆论宣传真不是盖得,不过,更吸引大姨的只怕是吃饭不要钱吧。

    大姨见状脸上不由得露出一丝失望的神情,嘟嘟囔囔道。

    “什么?这是假的?我就说嘛,天底下哪有这么好的事情,那粮食多金贵啊,怎么可能不要钱?”

    “也不全是假的,其中有部分是真的。”

    李杰主动的给大姨科普了一下现在的福利政策。

    “……基本上就是这样了,上大学确实有补贴,但是没有您刚才讲的那么夸张。”

    “那也不错。”大姨听到上大学有钱拿,笑眯眯的拍了拍红花的脑袋,叮嘱道:“红花啊,你可要好好读书啊,只要考上大学,你就是城里人了,而且上学还有钱拿,再也不会饿肚子了。”

    红花抬头瞧了一眼大姨,她还小,对城市户口和农场户口没什么概念,小脑袋瓜子里只剩下‘再也不会饿肚子了。’

    不饿肚子的吸引力比什么都强,红花用力的点了点头。

    “恩,我会好好学习的,像五子哥一样,考大学!”

    大姨闻言心中大为宽慰,喜不自禁的的笑了笑。

    “好!好!好!我家红花一定能考上大学。”

    正在此时,跟在他们身后的孟小杏冷不丁的问了一句。

    “五子哥,你看我有没有机会考大学啊?”

    孟小杏一心想成为城里人,她年纪大一些,知道考大学是她现在唯一的机会,但是她自己也知道,她不是学习的料。

    另外,上学的学费也是一个大问题,她家里的孩子多,她又是女娃,家里是不会同意她上大学的。(那时候上大学不要钱,小学、初中、高中反而要钱。)

    李杰回头瞧了她一眼,孟小杏的底子他知道,想要考大学恐怕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但是该鼓励的时候还是要鼓励的。

    何况有自己在,她未必没有机会。

    “当然有机会,只要你认真学,而且哪怕考不上重点,也能考大专。”

第七十一章 农工商

    傍晚,韩家小院。

    韩母今天特意包了一大盆饺子,猪肉馅的,孟小杏和红花两个人狼吞虎咽,吃的一嘴油,一边吃一边嚷嚷着‘好吃,好吃’。

    大姨看到两孩子的吃香,不禁叹了口气。

    “唉,老三啊,真是羡慕你们城里人,你说当初我们为什么就没想起来进城呢?守着那两亩地有什么用,一天挣个一毛一的公分,还要养活一大家子人,吃也不吃饱,得亏这些年没在闹什么灾,否则也不知道要饿死多少人。”

    韩母瞧了一眼大姨,这话她也不好接,只得安慰道。

    “大姐,现在日子越来越好了,您想开点,未来一定会过上好日子的。”

    大姨转头瞥了一眼韩母,垂头丧气道:“是,日子是越来越好了,但那是你们城里啊,去年刚刚大规模调整过一次工资,可是咱们乡下,以前什么样,现在还是什么样,一眼就看到了头,一点希望都没有。”

    说着说着,大姨的眼眶就红了,不自觉的伸手抹了抹泪。

    大姨口中的涨工资确有其事,去年,中样下发文件,决定给机关企事业单位职工涨工资。

    这封文件,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

    计划经济体制下,不论是生产任务、采购、人员定额,还是人员工资,全都要按照计划行事。

    市场经济下,如果一家单位要调整职工工资,领导直接拍板就可以了,但是计划经济体制下并不是这样的,厂领导无权决定工资涨幅,同样的,厂领导无权降工资。

    一切都要按照规章制度办事,想要调整职工工资,必须中样出文件,地方定细则,指标下达之后,向主管单位,层层报批。

    审核通过,主管单位给企业下方多少调资指标,譬如主管单位给100个指标,那么企业就可以给100个员工调整薪资,可以不足额,但是不能超额,多一个都不行。

    而77年这次工资调资的范围非常大,每个单位有40%的人可以上调工资。

    上一次如此大规模的调薪还是在64年,距离这次已经过去了十三年,相当于在这十三年里,绝大部分人的工资一毛都没动。

    虽然77年调薪的范围很大,但是也只有40%的人调了薪,意味着依然有60%的人没有涨工资。

    每当企业调薪人员名单一公布,那场面真的是有人欢喜有人愁。

    为了分配好指标,不论是职工,还是领导,全都是绞尽脑汁,费劲了心思,各种手段层出不穷,有人哭,有人笑,有人激动,有人欢喜,有人忧伤。

    韩家的几个儿女中,大哥、大姐参加工作早,资格老,顺利的拿到了指标,二哥为人木讷,不善交际,加之参加工作的年限低,没能如愿的拿到指标。

    令人出乎意料的是,同样参加工作晚的二姐,却拿到了指标。

    当时,二哥韩春生还为这件事生过气,一见面就嚷嚷着不公平,让人啼笑皆非。

    韩母看到大姨抹泪,心里暗自焦急,可是她也不知道该怎么安慰对方。

    正在此时,韩母的目光忽然看到儿子,心里想着。

    ‘对啊,春明是大学生,他肯定比我会说话。’

    于是,韩母赶忙眼神急转,示意李杰出口安慰一下大姨。

    李杰收到韩母的提示,略微想了一下,打算将未来农村发生的事情提前告诉一下大姨。

    反正在这个年代,很多人都认为大学生是无所不能的,什么事情都难不倒大学生。

    自己完全可以假借上面的政策变动,提前把未来的事情说出口,也让大姨稍微安心一点。

    “大姨,您别着急,我国农村人口是城镇人口的几倍以上,国家不会无视这部分群体的,这一两年肯定会有新政策出台的。”

    果不其然,大姨听到李杰说的话,立马神色一变,满怀期待的看向他,激动道。

    “春明,你说的是真的吗?国家真的有这方面的打算?”

    李杰微微点了点头,笑道:“是的,农业、工业、商业三者是紧密相连的,不是有句老话吗,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

    “恰好我最近听咱们学校里的教授提过,上面已经开始考虑农村问题了,前些日子就有考察组去调查农村的商业情况了。”

    “不过,这次调查组的主要任务还是在国营农场和人民公社内部,我仔细了解过,上面这次大概会先调整农村的商业经济,鼓励农场和公社搞多种经营,兴办农畜产品加工业,发展推销农村生产的产品,成立农工商联合企业。”

    李杰说的这些全都是实话,国家确实要大力兴办农工商联合企业,由于受毛熊经济模式影响,国内靠行政手段强行限制了企业,人为地把农业、工业和商业分割开来。

    不准农场经营商业,限制农场发展工业,绝大部分农场限于单一经营,农场存在的意义仅限于交售农畜产品,只产生原材料。

    (有部分地区实行过农工商联合经营,效果还不错,但是数量很少,而且因为十年期间的影响,这些企业全都处于亏损状态。)

    众所周知,单纯卖原材料,无疑是处于产业链的最低端,而成立农工商联合企业的目的,就是为了打破农场单一的模式。

    农工商联合企业就是把农业生产资料的工供应、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储运、销售等环节连成一体,实行统一领导,一条龙经营的现代农业组织管理形式。

    有利于扩大农业生产规模,促进农业专业化,给农村多余劳动力的提供出路,增加农民的收入,并且也有利于农业内部积累。

    大姨一时间听到这个消息有点难以接受,毕竟这个消息委实太过惊人,农村居然也能搞工业,搞商业,这与她的固有认知严重不符。

    “春明,你说的是真的吗?”

    李杰笑道:“是真的,大姨,四化你知道吧?”

    “知道啊!”大姨用力的点了点头:“四个现代化嘛!村里的广播经常说。”

    李杰竖起手指比划了一下:“四化其中一个就是农业现代化,它的具体含义就是将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农业,传统农业是什么?是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现代农业则是指结合工业和科技发展农业,使得工业、农业、商业相结合,让自给自足的传统农业变成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成为商品化、社会化的农业。”

    “所以,农工商企业的成立,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手段。”

    说道这里,李杰语气稍微停顿了一下。

    “不过,大姨,这件事情可能需要个几年时间慢慢推广,毕竟农村太广大了,短时间内无法全部顾及到。”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23026/ 第一时间欣赏诸天万界之大拯救最新章节! 作者:放羊小星星所写的《诸天万界之大拯救》为转载作品,诸天万界之大拯救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诸天万界之大拯救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诸天万界之大拯救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诸天万界之大拯救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诸天万界之大拯救介绍:
他在《最好的我们》里是文娱才子路星河!
他在《笑傲江湖》里是武林神话林探花!
他在《隐形守护者》里是谍海传奇肖途!
他在《天下第一》里是爱美人不爱江山逍遥侯朱无视!
他在《诛仙》里是仙门巨擘林惊羽!
李杰:“我只是条不想被催更的咸鱼啊。”
诸天万界流传着属于他的传说,传奇仍在继续。。。
诸天万界之大拯救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诸天万界之大拯救,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诸天万界之大拯救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