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科幻灵异蚁的世界TXT下载蚁的世界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蚁的世界全文阅读

作者:德鲁伊爵士     蚁的世界txt下载     蚁的世界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185章 铺道蚁被杀事件(5)

    “第三个人,他的名字在之前故事中出现了,但他本人没有出现。但他对故事结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甚至超过了指挥官亨利劳克。

    他就是马克沁划时代的速射武器马克沁机枪的发明者。

    马克沁,全名叫海勒姆史蒂文斯马克沁(sir hiram stevens maxim,出生于1840年2月5日,出生在美国的缅因州,家境贫寒,通过勤奋自学而成为知名的发明家。

    他大多数时光是在英国度过的,1901年他因为卓越贡献而被维多利亚女王封为爵士。那是他的武器在马塔贝莱屠杀当地人后的第八个年头。

    平心而论,马克沁是一名优秀的武器设计师,他设计发明的马克沁机枪开创了世界自动武器发展的新纪元,同时他在无烟火药的研制中也作出很大贡献,这种火药使他的机枪更能发挥效力。

    在马克沁机枪出现以前,人们使用的枪都是非自动枪,子弹需要装一颗发一颗。战争胜利的决定力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装弹速度的快慢,很多人还没有来得及填上第二发子弹就莫名其妙地被击毙了。

    1882年,马克沁赴英国考察时,发现士兵射击时常因老式步枪的后坐力,肩膀被撞得青一块紫一块。这说明枪的后坐具有相当的能量,这种能量来自于枪弹发射时产生的火药气体。

    马克沁正是从人们习以为常、熟视无睹的后坐现象中,为武器的自动连续射击找到了理想的动力。马克沁首先在一支老式的温切斯特步枪上进行改装试验,利用射击时子弹喷发的火药气体使枪完成开锁、退壳、送弹、重新闭锁等一系列动作,实现了单管枪的自动连续射击,并减轻了枪的后坐力。

    马克沁在1883年首先成功地研制出世界上第一支自动步枪。后来,他根据从步枪上得来的经验,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他的枪管短后坐自动射击原理。

    他还改变了传统的供弹方式,制作了一条长达6米的帆布弹链。为机枪连续供弹。为给因连续高速射击而发热的枪管降温冷却,马克沁还采用水冷方式。

    马克沁在1884年制造出世界上第一支能够自动连续射击的机枪,射速达每分钟600发以上。马克沁机枪在发射瞬间,机枪和枪管扣合在一起,利用火药气体能量作为动力,通过一套机关打开弹膛,枪机继续后坐将空弹壳退出并抛至枪外,然后带动供弹机构压缩复进簧,在弹簧力的作用下,枪机推弹到位,再次击发。这样一旦开始射击,机关枪就可以一直射击下去,直到子弹带上的子弹打完为止,能够省下很多装弹时间。

    除了最早的一战成名,马克沁最出风头还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当时德军装备了mg08式马克沁重机枪,在索姆河战斗中,一天的工夫就打死60000名英军,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死亡人数最多的一天。从那以后,各**队相继装备马克沁重机枪,马克沁由此成为闻名的杀人利器。

    第四个人物,与马克沁的关系很紧密,但没有出现在这场战争中。

    他叫本杰明史密斯,是伦敦一个颇有名声的工匠和铁匠,不仅善于制作铜铁器具,对金银器皿也有研究。

    马克沁在伦敦一件狭窄的实验室里制作着他最伟大的作品,但是作为那个时代的发明家,早期的马克沁显然不是很有天赋。

    他能够畅想自己的武器内部应该如何运作,但是他糟糕的手艺和简陋的设备,却很难加工最精密的部分。

    马克沁找下了史密斯,让史密斯协助解决他的问题,史密斯用一系列天才的创造和制作征服了这位初出茅庐的发明家。在他的手里,钢铁柔软驯服的像个橡皮泥,所有零件就像凭空出现一般,却各个完美。

    马克沁很快为自己第一件成功的样品申请了专利,但他对史密斯的贡献绝口不提。

    史密斯也没有等到自己的作品崭露头角就去世了,虽然他良好的手艺和社会声望,让他留下了不小的一笔遗产,让他的妻子和孩子可以过着比较好的生活。

    但是与马克沁通过他与史密斯共同作品的专利,却成了百万富翁。他没有再去想起伦敦那个手艺卓绝的匠人,一心在全世界推销他的武器,换来大笔英镑、法郎和美元。

    第五个人,他参与了最壮烈的尚加尼河阻击战和本贝齐河阻击战,不过他是失败的那一方,同样没有留下名字,任何史料都不会有他的记载,他只是被归纳在诸如6000、600这样的数字里。

    他叫穆姆古鲁,一个当地很常见的名字。

    他并不是马塔贝莱王国的北恩格尼人,而是被征服的茨瓦纳人,原本生活在瓦尔河畔,但是还是青年的时候,他就在放牧时被马塔贝莱王国的同龄军团抓住,然后编入了这个军团。

    虽然并不是有意加入这里,但是成为战士的穆姆古鲁很喜欢这种生活。他吃的很好,每顿都有肉,穿的也不错。每个战士都是一身戎装:用黑驼鸟毛编织的披肩,猴皮短裙,肘部、膝部和踝部都缚着白色牛尾,颈上插带翎毛,手持木柄标枪、圆头棒和牛皮盾。

    这支军队是林**河以北赞比西河以南最强大军队,在19世纪末以前一直卓有成效地捍卫着津巴布韦国土免遭殖民势力的入侵,除了对上格里夸人和科拉人那些以火枪和骏马装备起来的骑兵外,他们几乎几乎百战百胜。就算是格里夸人和科拉人,也害怕神出鬼没的同龄军团的夜战和伏击。

    穆姆古鲁在尚加尼河阻击战中就中枪死去,没有经历随后更血腥的一战。他在战场上哀嚎,直到耗尽全部气力,也没有同伴或敌人营救他,至少给他一个痛快。

    他能看见非洲大草原上的秃鹰在旋转徘徊,每次同龄军团出征,都会跟随着很多觅食的秃鹰。

    但这一次,倒下的是穆姆古鲁自己”

    蚂蚁停了一会儿:“五个人的故事都讲完了,你知道我想表达什么嘛?”

第186章 审判(1)

    当主角站在会议室的中央,面对东杨城内众多的王时,他面对的是自己麾下九成以上的中高层,也是雄蚁保守派势力的中坚力量。

    所以,主角已经尽可能高估了对方的反对力度。但是,当他的提议被雄蚁们纷纷劝阻甚至质疑的时候,主角觉得自己的估计还是太保守,也觉得之前自己理解错了那个梦的含义。

    当从连绵的梦中醒来,主角感觉到脑海中一片空白,浑身酸疼,每个气孔都透着潮气,就像出了一场淋漓的大汗。

    但用了没多久,他清醒过来,就能够准确回想起梦境中的每一句话,每一丝神态和每一个细节。这很不寻常,大多数的梦境并不能被回忆,即便可以想起,也会丢失很多内容。

    他不再肯定梦中那只蚂蚁就是自己,虽然他能肯定那具人类的身躯及其中的灵魂是自己的,之前也深信那只蚂蚁就是自己,蚂蚁形态的自己。

    但是,当这只蚂蚁以故事和寓言试图想要告诉自己什么的时候,自己却犹疑了。他想表达什么?我想表达什么?是潜意识里的真实思想?还是某个无所不在的存在想要给我以提示?

    蚂蚁一直在梦境里提醒自己:“你知道我想表达什么嘛?”

    似乎有很重要的念头想让主角领悟,但却不肯直接的说出来,却要借历史上的真实故事来隐喻。

    在梦里,主角曾经疑惑的问蚂蚁:“既然任何历史书上都没有记载本杰明史密斯和穆姆古鲁的故事,你又是如何知道的呢?”

    那只蚂蚁再度露出似乎带着一丝邪气的笑容:“那不重要,这是真实的故事,而最重要的,就是故事呀!你知道我想在故事里表达什么嘛?”

    主角一开始以为,蚂蚁想要说拥有更卓越的军事技术和组织度的社会对另一个低层次社会的碾压。可是在听到第四个故事的时候,否决了自己这个想法。

    如果仅仅是想要表达这个意思,只需要说出亨利劳克、洛本古拉和海勒姆史蒂文斯马克沁的故事就行了,没有必要画蛇添足的加入后两个故事。

    但是,梦境里的那只蚂蚁是在画蛇添足嘛?主角不这么认为,所以,他觉得后两个故事和前三个故事一样,应该串联在一起,才知道蚂蚁想要表达什么。

    后两个人,与前三个人相比,是不折不扣的小人物,这就是最大的不同。主角发觉了这点。

    亨利劳克成为了英国英雄,获得了爵位,并因为这场战争被记载在历史书、军事故事和军事科技史上。洛本古拉即便失败了,依旧是马塔贝莱王国的杰出领袖,曾经过着部族战士们不敢染指的奢华生活。马克沁更是因为发明专利而名垂青史,也成为了百万富翁。

    而史密斯不过是个小有名气的中产,除了成功把自己的基因传递下去,也没在这个世界留下什么值得夸耀的东西。

    穆姆古鲁更是个无比平凡的非洲土著,被从自己的家乡和亲人身边抓走,作为战士日复一日的接受训练,直到战死沙场,一切都乏陈可善,也没有战友或敌人关心过他来自哪里,在想什么,有什么愿望。

    历史是由大人物书写的,小人物不过像是工蚁和兵蚁一样,虽然付出了自己的全部,而且众多的工蚁和兵蚁的作用绝对不可以轻视。但是,历史书上只记载了大人物的故事,就像蚂蚁世界的传说里,只有雄蚁和蚁后的传说一样。从这点来说?蚂蚁和人类的社会也是很相似的。

    主角以为蚂蚁想要表达的是这个。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在因为铺道蚁被杀事件而即将召开全体大会之前,主角做了这么一场梦,他以为潜意识是在告诫自己,不要因小失大,因为几只工蚁而得罪大权在握的“大人物”们。

    他讨厌这种告诫,他对现在的蚂蚁社会的“大人物”的不满已经积累到一定程度,而最近的事件就像点燃了导火索,让他想要把这个秩序给颠覆、去重塑。

    无论是他的价值观,还是唯我独尊的统治需要,还是未来的发展需要,都无法忍受现在这种权力分散的模式。

    主角想要的,是一个改变的契机,现在已经有了。而梦境的隐晦告诫,虽然重要,但主角并不想被之束缚。

    当主角在大会上,提议应当判处杀死铺道蚁工蚁的大头蚁雄蚁死刑时,面对的是铺天盖地的反对。

    没有任何雄蚁支持主角,包括主角之前所深信赖的兰博飞和滚等,这是主角意料到的。

    但是,主角在面对所有雄蚁的群起反对时感觉到了自己权威在动摇,他自己都有些退缩了。这是自己事先没有想到的,主角总以为,凭借一个人类的灵魂和思想,他可以不用在乎几百只蚂蚁的想法。

    但当这些想法汇聚在一起全部站在自己对立面时,主角意识到,即便是蚂蚁,团结在一起的力量也如山呼海啸一般。

    主角想要后退一步,撤回提案。但他转眼就想明白了,后退一步也许就是万劫不复,我退敌进,一旦退缩,不仅自己长期树立起来的威信将被动摇,以后想要再推行任何措施,进行任何改革,都会愈加艰难。

    主角不敢后退,可是所有参会者都站在自己的对立面,自己原先以为至少会有少数盲目迷信自己的追随者,可是一个都没有。这才是让他感到动摇和害怕的地方自己无论多么努力,似乎都很难打破蚂蚁的传统观念。

    主角一度想要搬出神旨来压服众蚁,但还是放弃了。神旨并不是百试百灵的,“神”这个概念都是蚂蚁们集体意识的创造,如果一而再再而三的以这个集体意识来压服反对者,会将其神使王已经被动摇的权威再架上火去烤。

    这时候,主角又想起了梦境,主角觉得之前自己理解错了那个梦的含义。现在,主角有所领悟了,他也决定孤注一掷!

第188章 凛冬已过(1)

    就在雄蚁们彷徨、震惊、不知所措时,行刑已经开始。

    三只雄蚁凶手都被两只隶属于禁卫小队的强壮的兵蚁轻易压服、无力的挣扎着,另一只工蚁则从背后开上去,将锋利的大颚夹上被处刑者的脖颈。

    这时候,这些雄蚁才意识到主角是要动真格的,不惜为了几只工蚁而杀死雄蚁。一些保守派试图靠上前去,阻止这场行刑,或者与主角单独沟通来求情。

    但是花木兰带着禁卫小队围成了一个圈,牢牢将行刑场地围了起来,这些军队的指挥官们,哪怕身经百战、屡战屡胜,其自身却并没有什么战斗力,根本无法突破禁卫战士们的拦阻。

    几名雄蚁胆怯或是见势不妙,想要离开会议室,却发现会议室的大门口也被禁卫小队封锁了,禁止进出。

    被压制的雄蚁凶手挣扎着,但是随着主角一声令下,兵蚁们猛地合紧了大颚,被切割下的头颅掉落在地板上,弹了几下,滴洒下一些血液和组织液。

    整个会议室都安静下来,前排的雄蚁们看到了整个处刑场景,然后飞快的将信息包后传,很快,所有雄蚁都知道了。

    他们恐惧了!

    雄蚁死亡并不罕见,老死的,战死的。但是作为统治阶级,他们还是有种安全感,那就是在自家巢穴里,自己做什么都有特权,会得到本阶级和职蚁的全力保护。

    现在,这种安全感被主角彻底打破了,他们突然发现,自己也有可能死在自己人手里,死在一种叫处刑的行为下,而原因仅仅是杀死了几只卑微的工蚁。

    这种怪诞的感觉让他们无所适从,感觉身边萦绕着危险。一种他们之前不能理解的规则正在紧紧束缚他们,并将死亡的威胁传递过来。

    看到雄蚁们一阵惶恐,主角心里充满了得意之情,长期以来被那些保守派束缚,他已经不耐烦了,无论是在东杨城还是在青丘城,他都被蚂蚁社会那些该死的传统规则束缚的非常难受。

    现在他可以尽情宣布属于自己的规则了。

    禁卫小队很快把尸体抬了出去剩下的禁卫战士巩卫在主角身旁,害怕出现什么不测。

    不过,这时候雄蚁们已经吓破了胆,主角吩咐什么,他们就照做,丝毫不敢忤逆。

    主角随即宣布了神使王军团需要遵守的几条法律:

    一,无条件服从主角的命令,违反者处以死刑。

    二,禁止杀死或伤害其他神使王军团成员,违反者处以同等伤害的刑罚。

    三,禁止向非神使王军团成员泄露本军团情报,违反者处以死刑。

    这几条法律被要求凌驾于任何传统和规则之上。

    这几条法律很快被公布给了全东杨城内的蚂蚁,不过主要还是针对雄蚁。毕竟蚁后深居简出的,很少有违反法律的机会;职蚁们平日里也不会违背主角的意志。

    除了东杨城,开春后,主角计划还要将这些法律和处死雄蚁的案例传递到南方城临水城桥头堡等地,在所有自己的领土上,都要树立自己的绝对权威。

    随着主角的杀鸡儆猴和三条法律的颁布,他对神使王军团的控制力再度得到强化,并且打压了保守派的势力,进一步削弱了主巢青丘城的影响。

    之后,主角还在冬季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继续巩固自己的权威。

    他将主要集中在滚的第一军团中那些来自青丘城的保守派雄蚁们分别处置,有的和其他军团的小队指挥官对调,有的让其退出军队转任其他职务或者赋闲,有的变成预备官员将被在开春后派往新盐城等地任职。

    主角将忠于自己的一批新生代雄蚁补充进了军队,担任空缺的小队指挥官的职务。

    也许这样会短期内削弱军团战斗力,因为这些被调离的雄蚁都是经验丰富的基层指挥官,很多都是在第一年的收复战争中就追随主角的。

    但是,军队战斗力可以慢慢磨合提升,主角首先需要确保的是军队的绝对忠诚。

    经过这个冬天的整合,主角的权威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加强,神使王军团内部的思想混乱被遏制,内部被整合后的主角的势力,将拥有无以伦比的凝聚力。

    我是分割线

    在地下度过漫长的黑暗后,地面上的寒冷也终于将被驱逐。

    温润的南风一点点在靠近,正午太阳的高度在一点点升高,日照时间越来越长。

    腊梅已经从花苞变成灿烂的黄色花瓣,在这个萧瑟季节里为天地间带来了一抹亮色。而腊梅是报春的使者,也是各色花朵的先锋,腊梅花的盛放,意味着一个季节的终结和另一个美好季节的开端。

    主角站在巢穴口的页岩上,这是平日里用来晾晒肉干的石台,现在被一层厚厚的灰尘覆盖。

    他身上披着厚重的丝毡,抵挡着冬末春初的微寒,保持住了主角自身的体温。

    在温度略有回升后,主角经常会独自来到地面上,观察着气候和景物在一天天发生变化。

    这是个最安全的季节,所有昆虫都或者死亡,或者躲起来越冬,基本没有什么节肢动物能够在外头活动。

    除了主角,和他的铺道蚁小队。

    天气转暖后,一支铺道蚁小队被派往南方城,传达主角的法律和处死大头蚁雄蚁凶手的案例。

    浮叶大王很快回馈了消息,他代表铺道蚁向主角表达了感激。

    作为铺道蚁,却臣服在大头蚁之下,这是历史上是从未有过的,即便聪慧如浮叶大王,也经常不知道自己该如何自处。

    职蚁们不用担心明天的命运,但浮叶大王总担心自己在大头蚁的领导下活不到第二天,这种胆战心惊的情绪一直萦绕着他。

    而主角的这次处刑,却让他赫然看到,为了几只微不足道的铺道蚁工蚁,主角竟然不惜杀死大头蚁雄蚁。这个事情,终于让浮叶大王有了安全感,他也心甘情愿的臣服在主角的领导之下。

    这倒是个意外之喜!

第189章 凛冬已过(2)

    春天的脚步来的异常迅速。

    在南方的暖湿气流北上后,第一场春雨给这片萧瑟已久的大地带来了勃勃生机,仅仅几天功夫,大批植物就感觉到了春的气息,开始从蛰伏中苏醒,竞相绽放嫩绿的叶芽。

    湿漉漉的带着雨滴的黄色腊梅花周围,到处是一片新绿,无论是乔木还是灌木,都在竭尽所能的吸取水分、成长、争夺未来的阳光和空间。

    仿佛是为了弥补去年灾年的亏欠,亦或是被寒冷的凛冬压制后的反弹,今年的春天在主角眼里,显得异常葱茏旺盛。

    动物们的步伐仅仅略为落后植物一步,那些成功越冬的昆虫开始离开躲藏一冬的庇护所,贪婪的进食着新春的食物。

    无法越冬的那些昆虫,也把自己的基因流传了下来,大量隐埋在地下、枯枝落叶中、树木深处、树枝背面的虫卵开始自己生命的周期。

    虫卵内部正发生了一系列堪称神奇的变化,从一片混沌到逐步成型,就像一个小小宇宙在成长,直到一只只小小的幼虫最终破壳而出,迎来新生。

    大多数虫卵孵化出来的,是一只胖乎乎的扭动的蠕虫,它们有着各种各样的形态和颜色:

    有的灰头土脸,活动在树干或地面上,如果不仔细观察,就会被它们的保护色骗过。

    有的正相反,颜色异常艳丽,五颜六色还有着斑驳花纹,同时带着令捕食者望而生畏的毛刺,看上去就有毒且不好惹。但这种保护也不是任何时候都能奏效,总有一些厉害的捕食者能够避开或无视毛刺和毒素,享用这具防护属下的美好的**。

    剩下的一些蠕虫有着绿色、白色、黄色的躯体,柔软、光滑、没有毛刺,它们躲藏在植物叶片上疯狂进食,把完整的叶子啃出一个个缺口,而自己短短几天就能大上一圈,再过一阵子就开始吐丝、结茧,开始新一轮的生命周期。

    而蜘蛛的幼虫比较特殊,它们不是毛虫模样,一破壳就已经具备了成虫的外形。它们会聚集成团,利用体内储存的营养和能量一点点蜕皮,直到成年后才开始捕食的生涯。

    虽然野生的蚜虫成虫和大多数昆虫一样扛不过冬天,只能把卵产在枯叶上、杂草上、茬管中、土缝内越冬。

    但得益于蚂蚁的庇护,一些蚜虫成虫在温暖的蚁巢里度过了这个冬天,开春后,它们又被尽职尽责的工蚁们搬运到附近的植物上,开始尽情吸吮植物汁液,并且繁衍后代。

    这些蚜虫幼虫无需从卵里孵化,而是直接从腹部出生,生下来时已经是一只小小的、晶莹剔透的蚜虫模样,嫩绿、闪耀,活像是用一整块翡翠雕刻而成。

    看护的工蚁们尽心看护这次幼虫,成虫的寿命已经所剩无几,在生产完之后,这些蚜虫很快就会死去,而新生的一代蚜虫,则承载着东杨城里对于蜜露的旺盛需求。

    但近来东杨城的牧群遭遇了不少烦心事,也许是这个春天生机太过旺盛,出生了太多各种各样的节肢动物,一些新生的肉食虫类开始瞄准了味美、数量众多又缺少自卫能力的蚜虫群。虽然牧民工蚁们尽力防御,却也难以照料周全。

    主角得到了回报,不过他只将之视为一个小插曲,没有重视毕竟现在东杨城千头万绪,主角忙的不可开交,很难在各种小事上花费太多功夫。

    甲虫军团的地面合训已经开始,短期内就能形成战斗力。

    往北方、新盐城和南方城的信使已经上路,她们将会带回最详细准确的情报。

    经过一整个冬天的消耗,东杨城的物资有些紧张,需要抓紧生产。

    养殖场内,黄粉虫和苍蝇的卵都已经在孵化,一批批新生的幼虫正在大快朵颐,它们吃的是整个巢穴一冬天积攒下来的尸体、垃圾等废弃物,也算物尽其用。作为补充,蚂蚁们会带来很多新鲜的植物,给它们补充水分和微量元素。

    这些植物来自于农田。开春后,播种种子就成了农夫工蚁的任务,它们首先要把农田里的杂草清除。

    经过一整个冬天的闲置,一些被风、水或其它因素带到农田的杂草种子也开始发芽,蚂蚁们要及时将之清理掉,给粮食作物留下生存空间。

    这些杂草刚刚发芽没多久,茎干、枝叶等都还很娇嫩,工蚁们仅仅用自己的大颚就能将之毫不费力的割下。如果再过上一两周,一些植物的茎就会异常坚韧,用陶刀、石刀都很难切割,必须点上一把火才能清理干净。

    切割下来的嫩芽、嫩叶,除了给养殖场供应饲料外,也是蚁巢的时令蔬菜。这些鲜嫩的植物很好消化,蚂蚁们会将之生食作为杂食动物,蚂蚁们对食物向来不挑剔,而丰富的食物种类也有利于他们的健康。

    主角的食谱上,近期也多出了不少植物,根、茎、叶、芽、花瓣一样都不少。除了蘸蜜露做沙拉生食外,主角也经常把这些植物食材和种子、肉干同煮,略微加上一两粒精挑细选出来的精盐粒,就是不可多得的美味。

    除了畜牧和种植业这些见效较慢的行业,为了迅速提升粮食库存,大批蚂蚁被组织起来去采集和狩猎。

    采集的队伍主要由工蚁组成,他们数百只一群,以横队扫过一整片区域,把那些能吃的、易采集和带回的食物都收集起来。包括:虫类尸体、没有孵化的卵、菌类等等。

    而狩猎队则以退伍兵蚁和预备兵蚁为主,还有很多工蚁协助。他们以五十只为一队,分散狩猎,很少有什么虫类能够抵挡如此数量的蚂蚁的围攻。

    无论是有着甲壳的蜗牛、浑身黏糊糊的蛞蝓、浑身长刺的毛虫、凶猛的蝽类,只要被蚂蚁们盯上,大多在劫难逃。

    如果遇上大型猎物,好几个小队还可以协作。

    不过,很快狩猎队就汇报了一些情况,引起了主角重视。

第190章 狩猎队(1)

    一队大头蚁狩猎队正在行进。

    这支狩猎队是按照神使王军团军队的编制进行编组,一个小队有整五十只蚂蚁,其中兵蚁二十只,工蚁三十只。另有一名雄蚁作为指挥。

    雄蚁以往并不经常参与生产活动,不过狩猎比较特殊,具有一定的军事训练的性质,因此未婚飞的雄蚁往往会加入狩猎队,以此累积军事经验。

    主角在刚刚穿越到这个世界时,就参与过一次狩猎,那时候他指挥着十只蚂蚁,却不幸遭遇了顶级的掠食者螳螂,差点死掉。

    为了避免其他雄蚁重蹈覆辙,现在主角要求雄蚁们外出狩猎,都必须有一整队五十只蚂蚁伴随。这么一个狩猎队已经是不可小觑的力量,很少有单只昆虫能够威胁到被重重保护起来的雄蚁。

    这只领头的雄蚁还很年轻,刚刚孵化,没有参加过神使王军团内部的婚飞,被认为还未成年。这样的年轻雄蚁今年有足足五十名,他只是很普通的一员,并没有在主角心里留下印象,也没有得到主角的赐名。

    与其他雄蚁相比,他的体型略微大上那么一些,但也就是一点点,如果不是和其它雄蚁并排站立,就很难看清差别。不过,这已经是他最独特的特征了,所以,我们就姑且叫他“大雄”吧。

    狩猎队伍的核心是兵蚁,这二十只兵蚁中,退役战士和预备战士各半。退役战士往往年纪偏大,或者肢体有伤残,因此她们移动速度不算快,甚至有些蹒跚。

    但这些退役战士才是狩猎队里最核心的战力,她们从尸山血海中厮杀出来,具备丰富的经验和坚韧的斗志。即便因为身体原因不再适合在神使王军团内服役,也可以将战斗经验贡献在这里。

    年轻的预备战士们很多是在开春后才破蛹的,她们必须先在狩猎队历练一段时间,从退役战士身上学习经验后,合格者就会等待合适机会替补到军团中去。

    近年来,神使王军团扩编非常迅速,加之战损也不少,经常需要大量新鲜血液的补充。这也是为何狩猎队要按照军事编制的原因狩猎队就是军队的后备兵员培训基地。

    为了大量生产兵蚁和工蚁,开春后,停歇了一冬的蚁后们再度调整了体内的激素,她们腹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一点点膨胀起来,无数蚁卵就像从流水线上被生产出来一样,不断被保育工蚁搬运到育婴室里孵化。

    狩猎队里的众多工蚁们的职责是给兵蚁们打下手,在狩猎时,她们可以协同作战,利用大颚来牵制猎物。而狩猎结束后,她们还要搬运猎物,让兵蚁们空闲下来以节省体力和应对突发情况。

    今天,这支狩猎小队的目标是东杨城的南边。

    东杨城一直往南就能抵达南方城所在的丘陵地区,两地相隔大半个白天的路程。当然这是以蚂蚁的速度来衡量的,要是人类的话,没几分钟就可以在两个蚁巢之间跑个来回。

    在两处巢穴间,有一片旷地,分布着稀疏的乔木、茂盛的灌木和同样茂盛的草本植被。

    这片草木葱茏的旷地是植物的天堂,更是昆虫的乐园,大量不同品种的昆虫在其中进食、休憩、繁衍、躲藏。即便是植被稀疏的一片盐碱地,也是那些对苦涩碱盐不挑剔的节肢动物的补充盐分的唯一来源,同样生机勃勃。

    由于路途较远,一开始各个狩猎队都没有将这里当做目的地。

    不过,随着狩猎队把东杨城附近扫荡一空,原本植被就不太茂密的近郊已经少有虫迹。昆虫们要么沦为蚂蚁的食物,要么发觉此地不宜久留就逃之夭夭。

    唯一能在东杨城附近活的很滋润的,只有大白杨树上的蜜蜂了。不过,主角打这里的主意也很久了,要不是顾虑蜜蜂们的战斗力,他早就发兵攻打蜂巢了。

    话题转回来,正因为东杨城近郊猎物的变得短缺,狩猎队不得不跋涉更远的距离狩猎。

    这也是很多大规模的以狩猎为食物来源的蚂蚁群落共同面临的问题。像非洲行军蚁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就是不断迁徙,在把一个地方的猎物消耗殆尽后,就换到另一个食物丰富的区域继续狩猎。这种风格很像原始社会里游荡的狩猎族群的原始人。

    但东杨城里瓶瓶罐罐太多,显然不适合搬家,而同样重要的食物来源种植作物的农田也是搬不走的。于是,为了获取更多猎物,狩猎队只能选择扩大狩猎范围。

    在这种背景下,狩猎队决定向南边进发。这注定是比较艰辛的路途,狩猎队仅仅往返就需要大半天,留给她们真正用来狩猎的时间很短暂。

    如果无法及时赶回东杨城,他们就只能在附近的临时落脚点过夜。

    这些临时落脚点,是主角当初南征盘踞丘陵的现南方城的寄生蚂蚁时,修建的要塞和物资中转站。在战事平息后,这些据点留有少量蚂蚁驻守,供两地来往的信使、运输队休息和躲避危险。

    因为狩猎需要消耗大量体力,加之可能无法回巢过夜,这些狩猎队成员都吃的饱饱的出发。

    雄蚁走在队伍的中前段,十只年轻的兵蚁预备战士巩卫着他,除了年轻兵蚁,还有两只年长的退役兵蚁在一旁做他的护卫和教师。

    另外八只年长兵蚁分散在整支队伍的前后左右,她们既要担负斥候的重任,也要约束好队伍里那些工蚁,防止她们掉队或迷路。

    狩猎队一路向南,从各种植被的叶片下穿过,在泥土地和半**的枯枝落叶上经过。尽职尽责的年长兵蚁在每一处醒目地标都留下了短效的信息素,指引回巢的路线。

    雄蚁和年轻兵蚁们,则从年长兵蚁的做法中自行学习和领悟。这些知识的信息包他们都接收过,但唯有在实践中不断加深印象,他们才能成为合格的指挥官和战士。

    一开始,四周还时不时能遇到其他狩猎队或采集队,但随着越来越往南,同族的身影越来越罕见。

第193章 狩猎队(3)

    狩猎队匆匆行进,但带着一大堆肉块前进并不容易。

    所有的工蚁都用大颚叼着肉,三只到五只一组,围着肉块成一团,缓缓前进。

    路上但凡有些许障碍,都会形成严重挑战。好几个小队就从一处路上的陡坡上掉了下去,然后再匆匆忙忙的找回肉块,继续爬坡。

    兵蚁也开始加入到搬运的队伍中,在整个狩猎小队的共同努力下,一行终于在日落时分抵达了中转站。

    这个中转站是当初主角南征丘陵时建立的物资转运中心,现在只驻扎有一个小队的看守,其中有二十只兵蚁和三十只工蚁,由一个年迈的退役雄蚁指挥着。

    大雄带着狩猎队一行抵达中转站后,按照雄蚁的惯例,去拜会了驻守在这的年长雄蚁。

    与年长雄蚁一交流,才知道中转站附近出了大事!

    年长雄蚁表示,自己前天派了信使去东杨城向主角汇报最近中转站附近的异动,但是一直没等到信使返回,他担心信使是不是在路上出现了意外,没能把消息送达或把回复送回。

    这种事并不少见,单独行动的蚂蚁信使自保能力不强,虽然主要在蚁道上前进,但偶尔也会遇到猛虫袭击。

    按照惯例,在认为信使有可能没有完成任务后,根据路途远近,发信人在等待一定时间没有得到回音,就会再派出新的信使。

    年长雄蚁原本打算第二天再派出信使前往东杨城的,正好大雄一行明天也要出发,年长雄蚁就拜托大雄一行代为传信。

    年长雄蚁需要汇报的情况很紧急中转站附近出现了大量蝗虫!

    我是分割线

    广义的蝗虫,俗称“蚂蚱”,属直翅目,包括蚱总科、蜢总科、蝗总科的种类,全世界有超过10000种,分布于广大热带、温带的草地和沙漠地区。蝗虫主要包括飞蝗和土蝗,大河两岸地区常见的有东亚飞蝗和亚洲飞蝗。

    东亚飞蝗的成虫中,雄成虫体长在35.5至41.5mm之间,雌成虫体长在39.5至51.2mm之间。蝗虫体色通常为绿色或黄褐色,常因环境因素影响有所变异。颜面垂直,触角淡黄色。前胸背板中隆线发达,从侧面看散居型略呈弧形,群居型微凹,两侧常有暗色纵条纹。前翅狭长,常超过后足胫节中部,有褐色、暗色斑纹,群居型较深。后翅无色透明。群居型后足腿节上侧有时有2个不明显的暗色条纹,散居型常消失或不明显。后足胫节通常橘红色,群居型稍淡,沿外缘通常具刺10~11个。

    蝗虫一般属于兼性滞育昆虫,多以卵在土壤中的卵囊内越冬,仅诸如日本黄脊蝗、短脚斑腿蝗等少数种类以成虫越冬。

    不同地区的年有效积温、食物、光照及其各虫期生长发育情况会影响蝗虫的世代数。例如亚洲飞蝗在一般1年发生1代,东亚飞蝗在温暖地区为2代,甚至3代或不完整3代,热带地区可达4~5代。

    蝗虫成虫与蝗蝻都是夜伏昼出,无明显趋光性。当飞蝗蝻密度大时,由于相互感觉而形成条件反射,加剧活动,蝗蝻容易形成群聚、静伏、拥挤,然后向某一方向跳跃群迁,这就是蝗灾。

    蝗灾对灾区的植被而言是一场灾难。蝗虫成虫与蝗蝻的食性相同,均为植食性,而且成虫期补充营养强烈,约占一生总食量的75%以上。它们以咀嚼式口器咬食植物叶片和花蕾成缺刻和孔洞,严重时将大面积植物的叶片和花蕾食光,造成生态危机。

    有些蝗虫种类为寡食性害虫,如东亚飞蝗,仅取食禾本科和莎草科植物;有些种类为多食性,如大垫尖翅蝗等。一般而言,蝗虫最嗜食芦苇,稗草和红草(荻)等杂草。

    当季节干旱时,蝗虫更贪食,取食的大量食物未经充分消化即排泄出体外,以便从中获得大量水分,供给生理代谢需要,从而增加了对植物的危害程度。

    一旦爆发蝗灾,则危害极大。

    蝗虫虽然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少有害蝗种对自然界可造成不同程度危害。

    以主角原本的世界为例,全世界的蝗虫已有1万种以上,其中可造成蝗灾危害的蝗虫约300种左右,全球除南极洲、欧亚大陆北纬550以北地区外均可发生蝗虫。

    全世界常年发生蝗虫的面积达4680万平方公里,全球1/8的人口经常受到蝗灾的袭扰。

    中国已知蝗虫也在1000种以上,其中可造成危害的约60余种。根据我国几千年来史籍的记载,造成农业上毁灭性灾害的蝗虫,主要就是飞蝗,并认为干旱与飞蝗同年发生的机遇率或相关性最大,其次为前一年干旱以及先涝后旱,蚂蚱成片;蝗虫灾害与水、旱灾害常此起彼伏,交替发生,一直是严重威胁我国农业生产、影响人民生活的三大自然灾害。

    80年代以来,受全球异常气候变化和某些水利工程失修或兴建不当以及农业生态与环境突变的影响,东亚飞蝗在黄淮海地区和海南岛西南部频繁发生,严重威胁农业生产。

    1985~1996年的12年间,东亚飞蝗在黄河滩、海南岛、天津等蝗区连年大发生。1985年秋,天津北大港东亚飞蝗高密度群居型蝗群将10多万亩苇叶和几百亩玉米穗叶吃光后,于9月20日中午起飞南迁,蝗群东西约宽30余公里,降落到河北省的沧县、黄骅、海兴、盐山和孟村5个县和中捷大港两个农场,波及面积达250万亩。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群居型东亚飞蝗第一次跨省迁飞。

    1998年,东亚飞蝗的夏蝗在山东、河南、河北和天津等8省发生在。1999年,东亚飞蝗的夏蝗在山东、河南、河北和天津等9省又发生。蝗虫又肆虐河南,部分地区蝗虫密度达到每平米4000余只,面积之大,虫口密度之高,是河南25年来所未见。

    新疆的塔城地区1983-1984年、1986年和1987年均发生群居型亚洲飞蝗危害,受灾面积达3005万亩,在塔城阿勒泰地区密度达每平方米上万只。

    西藏飞蝗在西藏于1846-1857年则连续12年发生蝗灾,并波及到18个地区,重者连年庄稼颗粒无收,青稞、麦子亦荡然无存,草场则寸草无收。

第194章 蝗灾(1)

    蝗灾的产生原因很复杂,人类科学家都没完全研究明白。根据现有资料和成果来看,从环境角度而言,蝗灾主要是由干旱灾引起的。

    干旱年份易发蝗灾,中国古人已经总结出了这个规律,所谓“十旱九蝗”。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干旱的环境对蝗虫的繁殖、生长发育和存活有许多益处。

    一方面,因为蝗虫将卵产在土壤中,在干旱年份,由于水位下降,土壤变得比较坚实,含水量降低(含水量在10%~20%时最适合它们产卵)且地面植被稀疏,蝗虫产卵数大为增加,多的时候可达每平方米土中产卵4000-5000个卵块,每个卵块中有50-80粒卵,即每平方米有20万-40万粒卵。

    第二,在干旱年份,河、湖水面缩小,低洼地裸露,也为蝗虫提供了更多适合产卵的场所。

    另一方面,干旱环境生长的植物含水量较低,蝗虫以此为食,生长的较快,而且生殖力较高。

    而近期东杨城附近的气候,就比较干旱。

    开春后虽然大河两岸的土地迎来了一场短暂的春雨,让植物开始萌芽,但是雨量并不大。加之冬天虽然寒冷,却异常的一点雪花都没有飘落,整片大地如今处于较为干旱的状态,正适合蝗虫的大量繁殖和迅速生长。

    在蝗虫数量不足时,蝗虫通常胆小、喜欢独居,危害有限。但它们有时候会改变习性,喜欢群聚生活,最终大量聚集、集体迁飞,形成令人生畏的蝗灾,

    这是由于蝗虫在后腿的某一部位受到触碰时,它们就会改变原来独来独往的习惯,变得喜欢群居。

    牛津大学的科学家对处于独居阶段的沙漠蝗虫进行试验,反复触碰蝗虫身体的多个部位,以寻找是否有某些触觉因素使蝗虫改变习性。结果发现,当蝗虫后腿的某个部位受刺激之后,它们就会突然变得喜爱群居,而触碰身体其它部位如触角、嘴部或腹部都不会有这种效果。科学家认为,在某一自然环境中偶然聚集的蝗虫后腿彼此触碰,可能导致其改变习性,开始成群生活,其成员以同一方式大量增加,进而形成蝗灾。

    蝗虫们组成有秩序的本地蝗群,有能力统一行动,进入近邻的栖息地,并让越来越多的蝗虫加入进来,最终成为了巨大的蝗群。

    科学家曾把数量逐渐增加的蝗群放在了一个圆形的场地里,记录下它们的行为,并用计算机软件追踪它们的运动。

    在中等密度的时候(每平方米25到62头蝗虫),蝗虫会排列成行,并开始朝着同一个方向运动,甚至统一地突然改变方向。在实验中,当每平方米蝗虫数量超过74的时候,有序前进的蝗群停止改变方向,而是向同一方向不断前进了8小时。这些观察结果证实了联合国粮农组织关于蝗虫若虫群体的定义,在这个定义密度上,蝗群容易越过“引爆点”,从而触发蝗灾。

    蚂蚁们对蝗灾并不陌生,以十年为单位的话,当地总会爆发一两场蝗灾,以蚁后和雄蚁的寿命而言,他们一生中平均会遭遇一两次蝗灾,并且留下刻骨铭心的记忆。

    如果说对于人类而言,蝗灾只是意味着农作物受损,粮食欠收而酿成饥荒的话。蚂蚁对蝗灾的畏惧有过之而无不及。

    迁徙的蝗虫群会将一个地方的植被全部吃掉,波及范围之广,可以覆盖整个大河两岸的平地。

    当蝗虫将可以吃的植物都吃完以后,失去食物的其他昆虫也会被饿死或被迫迁走。但是蚂蚁是无法离开蚁巢远走高飞的,这时候没有猎物,也没有植物,蚂蚁们失去了食物来源,会大批饿死。

    据年长雄蚁回忆,最凄惨的年份,有高达八成的大头蚁王国的子民被饿死,活下来的只能以同伴的尸体为生,直到数个月后新的一批植物长出来,新的节肢动物出现才能减轻灾荒。

    对蚂蚁而言,蝗灾的另一恐怖之处在于,蝗虫可不仅仅是吃素的!

    这里的吃素就是字面意思!

    虽然蝗虫以植被为食,但是当食物匮乏时,它们也会吃肉,并且极具攻击性。

    曾有观察者在新疆看到约四十只蝗虫在被人类丢弃的鸡爪子上啃食残余的皮肉。也有观察者证实被抓捕的数天未喂食的蝗虫攻击并吃掉了身旁的蜘蛛。

    在这个世界,蝗虫很少有天敌,成群的蝗虫更是几乎无敌的存在。想象一下,如果是数以十万百万计的悍不畏死的狼群一旦发起攻击,就算拥有现代武器的人类军队要应对,也得焦头烂额。而蝗虫就是这样数量众多、悍不畏死又能飞天遁地,蚂蚁们却没有先进的武器,只有血肉之躯。

    当蝗虫数量过多,当地的植被无法满足这些贪婪的虫子的胃口,而蝗群尚未开始迁徙时,蝗虫就会狩猎其他节肢动物。

    就连同样以集体力量著称的蚂蚁,也无法抵挡这些蝗群的捕食。蝗群能够轻易冲散蚂蚁们的密集阵型,然后大快朵颐。

    就算蚂蚁躲在地下,蝗虫也会掘土发起进攻,没有什么能够阻挡这些一心只是吃吃吃的怪物。

    东杨城及周边地区位于丘陵北部,这一块地方相对更加干燥,一直都是蝗灾的发源地,每次都被摧残的很惨。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大头蚁王国没有致力于向南部丘陵地区发展,而是费心费力的向北扩张,隔着大河和铺道蚁蛮国厮打不休。

    蝗灾的惨痛记忆被雄蚁们代代流传了下来,中转站的年长雄蚁已经察觉到了蝗灾到来的迹象,因此迫不及待的向主角汇报。

    蚂蚁们从来无法阻挡蝗灾爆发,年长雄蚁也只是尽了自己的职责。

    蝗灾过后,整个大头蚁王国能活下多少蚂蚁不好说,而在规模狭小、防御单薄的中转站里,年长雄蚁和他的小队,深陷在蝗灾腹地,几乎是绝无幸存可能的。

    但只要主角没有下令,这些恪尽职守的蚂蚁就绝不会撤离这处险地。

第195章 蝗灾(2)

    关于蝗虫的情报,大雄从年长雄蚁那里接收到了一个信息包。

    信息包里是中转站的蚂蚁在附近巡查觅食时,发现的令人震撼的场景。

    当几只蚂蚁往附近较远的一处植被茂密的草丛前进时,赫然发现前几天还一切正常的草地,此刻密布着蝗蝻。

    蝗蝻又叫跳蝻,是蝗虫由受精卵孵出的幼虫,其没有翅,能够跳跃,所以叫做跳蝻。

    蝗虫属于不完全变态昆虫,故其幼虫蝗蝻的形态和生活习性与成虫相似,只是身体较小,生殖器官没有发育成熟,因此又叫若虫。

    跳蝻与蝗虫的区别正是若虫与成虫的区别,即生殖器官发育程度上的差异,这是最本质的区别。蝗蝻一生要蜕皮5次才能变为成虫。

    在信息包中,透过蚂蚁的视角,可以看到视野所及范围之内,铺天盖地都是密密麻麻的蝗蝻的身影。这些蝗蝻弥密布在地面、草叶、草茎上,没有任何植物能够幸免,蝗蝻张开已经成型的血盆大口贪婪的咀嚼着一切绿色的植被。

    各种植被的叶片上,到处是被啃食的空洞和锯齿般的残缺,一小群蝗蝻,短短十几分钟就可以将一株草的叶片全部吃掉。

    禾本科的植物受损最严重,这是蝗虫最喜爱的食物。而其他植物也受损不轻,当蝗蝻找不到禾本科植物时,就会瞄上其他植物的叶子,新春的植物新生的叶片在这些无时无刻不饥肠辘辘的蝗蝻眼里同样是美食。

    此处的蝗蝻已经太过密集,当叶片不足以满足蝗蝻的食欲时,它们连植物的茎也不放过,只要能看得见、吃的到、嚼的动它们贪婪的胃口就无所不吃,甚至会掘土啃食难以下咽的植物根系。

    这些蝗蝻还没有成年,数量也没有达到临界的“引爆点”而形成蝗灾。但是看其规模,成灾已是早晚的事情,这里的草地根本不可能承载如此多蝗虫生存,等到蝗群大部分成年能够远途飞行迁徙,就必然会出现一场异常惨烈的铺天盖地的蝗灾。

    蚂蚁们立刻把情报报告给了年长雄蚁,但年长雄蚁向东杨城报信的信使却始终没有音信。

    就像年长雄蚁猜测的那样,信使在路上出现了意外,再也无法完成自己的使命。而东杨城此刻还不知道一场灾难近在咫尺。

    大雄还没有结束自己的学习生涯,也没有从教师那里得知蝗虫的危害,但年长雄蚁的焦虑感染了他。

    第二天一大早,大雄派出了自己属下四只兵蚁先行回去报信,自己带着大部队随后搬运着猎物返回。

    我是分割线

    当大雄回到巢穴时,赫然发现已有数只兵蚁在巢穴的出入口等着他。

    确认了身份以后,他被直接带到了会议室。

    会议室里,大雄看见了这个巢穴的统治者、拥有卓越威望与智慧、神灵附身、具有无边力量的神使王。

    这是大雄第一次近距离见到神使王,他的脑海中充满了激动的情绪。作为蚂蚁中最聪明的一个阶层,雄蚁的情绪已经相当人性化。

    除了主角,其他神使王军团的高层,包括滚、兰博飞等也都在列。

    兰博飞当过大雄一段时间的老师,就像当年老王之于主角的角色。

    兰博飞过来用触角碰触了一下大雄,示意他触角着地,参与会议。

    神使王的信息传递过来:

    “刚才大家已经观看过中转站那边传递来的信息包,显然,蝗灾即将爆发。”

    神使王顿了顿,继续说到:

    “刚才我显然低估了蝗灾的危害,按照你们所言,蝗灾不仅仅会摧毁我们的粮食和猎物,甚至会直接攻击我们的巢穴,吃掉我们。”

    “我想知道,以往,都是如何抵御这些该死的蝗虫的!”

    兰博飞回话了,他在目前神使王的高层里,是知识最渊博的,其他雄蚁比不上,主角这样穿越而来欠缺蚂蚁世界常识的穿越者更比不上。据说在主巢期间,兰博飞就找到一些年老雄蚁,学习了很多流传百年的知识。

    每个蚁巢都需要一批这样的雄蚁,他们是蚂蚁文明、文化和知识的传播者,一个活的可移动的图书馆。就像当初的盲诗人荷马,靠着记忆和吟诵,把《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部史诗给保存至今。

    兰博飞介绍到:大河两岸的最近一次蝗灾爆发在三年前,那一年整个大头蚁王国损失了一半以上的蚁口,有十三处副巢在灾后彻底失去消息,随后被主巢派出的斥候证实这些副巢已经被毁。

    按照以往经验,大头蚁们并没有对付蝗灾的办法。以前包括主巢在内,都只能尽量收集粮食,躲藏在地下的巢**,等待蝗灾过去。

    不过,躲在地下巢穴也不是万无一失。

    也许主巢这样的规模庞大、建筑在天然土丘和砾石上的巢穴很难被蝗虫攻破,但那些普通的地下巢穴,只是被一层覆土掩护着,如果蝗虫们发起攻击,它们要不了多久就能把蚁巢挖通。

    而让主角感到不安的,正是这点东杨城就是一座典型的巢穴,只有一层覆土掩护,完全无法抵挡蝗虫群的进攻。

    要知道,蝗虫可不会和蚂蚁一样,堂堂正正的从通道进攻,它们会按照本能疯狂掘土,巢穴的任何一处都有可能突然遭到袭击、变成战场,蚂蚁们在这种情况下,并没有主场优势。

    主角显然对这种被动防御,甚至可能是无效的防御手段不满意。

    他询问是否能够消灭蝗灾。虽然主角没有过灭蝗的经验,但他也能想到,灭蝗的最佳时期就是现在。

    现在蝗虫还是若虫阶段。此时的蝗虫既没有对植物构成严重危害,而且由于无法飞行、体型也较小、还没形成集体行动的意识,也易被发现并被消灭。

    一旦错过这个时机,只需要短短几周,蝗蝻就会彻底蜕变为蝗虫,那时候,成群结队的蝗虫,在这个没有鸟类天敌的世界,就是无敌的存在!

    在经过一阵商议以后,主角决定,派出军团前往中转站,打一场前所未有的灭蝗战争!

第196章 蝗灾(3)

    次日一早,大军就陆续出巢集结。

    这次出动的一共有五个军团,神使王军团可谓精锐尽出。包括已经率先装备砾石武器、拥有五只甲虫的第一军团。除了第一军团外,其他军团为第二至第五军团,均已配备齐了猎镰猛蚁斥候和砾石武器。

    这些军团是在去年秋末和冬天的军事改革后首次出战,经过数个月的磨合训练,熟练度已经达标,但还未经历过实战考验。

    主角这次亲自领军,也是打算对麾下军队进行验收。

    大雄作为最熟悉当地情况的雄蚁,也被命令参战,他跟随在主角身边,并没有直属兵力,只是个向导兼参谋的角色。

    五个军团有八千名战士,仅仅出巢集结就花了将近一个小时。这还是因为主通道和出入口因为要供甲虫进出而进行了扩建,现在的东杨城有着整个大头蚁王国内所有巢穴中最大的出入口。

    当初扩大出入口时,还引起了很多雄蚁的反对。大头蚁巢穴的出入口往往都不大,这是出于军事角度考虑。作为天生好战的物种,任何蚂蚁巢穴都随时有进入战争状态的可能性,越小的出入口,虽然在平日里有着诸多不便,但是在战时却可以起到越好的防御效果限制敌方投入地下巷战的兵力和支援速度,发挥己方主场优势和局部兵力优势。

    主角却不在乎,神使王军团的野战实力很强,只要不是数量差距过于悬殊,目前整个大河两岸几乎没有敌手。而东杨城也远离主要敌人铺道蚁蛮国,短时间内没有军事威胁。

    以主角的理念而言,任何据点如果只是一味坚守,哪怕是举世闻名的坚城,也有其弱点。只有防御和机动相结合,才能起到最好的防御效果。历史上,困守孤城失败的例子数不胜数,而内外结合机动防御成功的例子同样数不胜数,战术的孰优孰劣一目了然。

    神使王军团集结完毕以后,开始次第向南进发。

    兰博佛的第二军团这次作为前锋一马当先,他把两个小队一百只猎镰猛蚁斥候都撒了出去,虽然这附近并没有其他蚂蚁军队可以构成威胁,不过兰博佛一直都这样一丝不苟,这也是主角信任他并交由他负责重要的前锋事宜的原因。

    大军在前锋军团之后,以纵队行军,先是兰博万的第三军团,然后是作为主力中军的滚的第一军团和主角的亲卫队,随后再是兰博图的第四军团和殿后的兰博瑞的第五军团。

    每个军团的斥候小队都在行军队列两翼散开掩护,一旦有警情,这些斥候就要负责示警并迟滞敌人得步伐,为大部队转换阵型赢得时间。

    主角这一次没有步行前进,也没有坐上轿子,他骑着坦佩斯特参与这场战争。

    作为天性好动的跳蛛,坦佩斯特一冬天由于躲在温暖的蚁巢里而无需找地方冬眠熬过寒冬。但这样一来的弊端就是,它无处可去,只能“宅”在自己专属的厩房,着实难受。

    这一次能够外出远行,坦佩斯特简直就是得到了放风的机会。要不是主角一直拉住缰绳,它能把附近的所有树木都爬一遍。

    至于大雄、花木兰和禁卫小队战士,就只能步行了,他们经常追不上骑着坦佩斯特的主角的脚步,只能跟在第一军团旁前进。

    好在主角并不需要过多保护,只要不是身陷重围,以主角“天神下凡”的能力,这个昆虫世界还没有什么能够威胁到他。

    大军很快抵达了第一个目的地南部要塞,这是当初防御寄生蚂蚁进攻时修建的要塞,通体以蚂蚁混凝土建成,虽然规模不大,但结构坚固。

    在战争结束后,这里和中转站一样没有被放弃,同样也驻扎了一个退役兵蚁小队,由一只退役雄蚁指挥。

    这次灭蝗战争,和以往蚂蚁间的战争大不一样,主角也没有经验,无法预估战争持续的时间。

    他的计划是,将中转站扩建成能容纳全部军队的基地,由此为据点肃清附近的蝗蝻群,而南部要塞就将成为东杨城向前线供应物资的转运点。

    随军前进的一批工蚁运输队,将一小半物资留在了南部要塞。而大军继续前进。

    下午时分,大军才抵达中转站,比当初狩猎小队的行进速度还要慢上一些。

    这是因为狩猎队可以轻装前进,不容易被地形所阻碍。

    而大军前进需要更宽阔的道路,很多地形、石块、植被都会成为阻碍,有时不得不绕行。

    而甲虫军团这时也暴露出了其一个弱点机动性不足。

    蚂蚁们可以加快速度进行一定时间的急行军,但甲虫却永远是不紧不慢的。它们虽然很听话,会按照驭手指定的方向前进,也能翻越很多障碍,但它们的速度永远是一致的,不紧不慢的,任何督促的措施都不起效果。

    这就是甲虫被阉割后的弊端,虽然温顺,但是没有激情。不过对于坐骑来说,勉强算弊大于利吧。

    抵达中转站后,主角带着军团指挥官和大雄,与年长雄蚁碰面,再次了解了蝗灾的具体情况。

    大军中,除了第一军团和第五军团负责警戒任务外,其他军团以及随军的工蚁,都开始投入了到建设中。

    当初中转站只是个物资集散地,巢穴规模不大,也不符合驻扎大军的要求。

    本着要打长期战争的可能性,主角决定这一次将中转站扩建。

    神使王军团动作很快,数千只蚂蚁通力协作下,到了太阳落山时,巢穴主体结构已经建设完毕,足够容纳全部军队和物资过夜了。

    当然,巢穴并没有完工,配套的排水设施等附属设施还没建好,不过雨季还早,工蚁们还有足够时间去施工。

    而在军团主力施工时,主角已经结束了会议,他决定亲自带着禁卫小队和一个猎镰猛蚁斥候小队去草场看看蝗蝻泛滥的具体情况。

    年长雄蚁由于年纪和身体原因不适合担任向导,因此大雄还是随行。

第197章 猎蝗(1)

    主角带着随行队伍,在大雄指引下,往中转站附近的草场前进。

    其实大雄也没去过那片草场,但他在附近带着狩猎队有过狩猎经历,已经算是最熟悉附近地形的向导了。

    在一开始,队伍走的是一片阔叶林地,乔木在这里占据了优势,把阳光牢牢挡在了上层,树林底部一片阴暗,草本植被稀疏,除了蕨类植物外,地面上只有随处可见的枯枝落叶。这附近还没有什么蝗虫泛滥。

    但随着操场越来越近,蝗蝻的身影开始频繁出现。

    附近的树干、树枝或灌木、蕨类上,开始出现零星的蝗蝻,这些蝗蝻多是在竞争激烈的草场由于迷路或饥饿而向外自发扩散的个体。这不是一个好的现象,在蝗虫群还未大规模成年的情况下,它们已经表现出了对外迁徙的迫切需求。

    主角指挥猎镰猛蚁斥候小队抓捕了几只视野范围内的大小不一的蝗蝻。这对于擅长捕猎的猎镰猛蚁而言轻车熟路,而蝗蝻翅膀还没发育完全,个头也小,仅仅依靠跳跃是很难躲开集群行动的猎镰猛蚁队伍的围捕。

    主角查看了被抓获杀死的几只蝗蝻的尸体,这些蝗蝻从小到大都有,小的和普通兵蚁差不多,大的已经快接近主角印象中的成年蝗虫的尺寸了。

    主角能猜到,蝗蝻体型越大就越接近成年。而实际上,蝗蝻在若虫阶段一般为5龄,部分种类为4或6龄,蚱总科有的蝻可达7龄。有些种类的雌性较雄性会多1龄。

    蝗蝻在发育过程中,不同龄期除身体不断增长外,有些形态特征差别也较大。

    其一,触角节数随龄期的增长而增多。

    其二,翅芽随龄期的增长而从小逐渐增大。而且通常在低龄期幼蝻的翅芽尖向下,最后2个高龄期蝗蝻的前、后翅芽向上翻折,后翅在外掩盖着前翅,需到羽化为成虫时才改变过来,由此可以区别低龄、高龄和成虫期。

    其三,前胸背板的大小与形状不同。

    主角仅仅从直觉上知道从体型和翅膀两个最醒目的特征可以来判断蝗蝻的年龄,在视力所及范围内,大多数蝗蝻还处在中等个头的阶段,特别大和特别小的蝗蝻都不多。

    这表明蝗蝻群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发育才会成为泛滥的蝗虫天灾。过早发育成熟的蝗虫数量太少,不一定会改变习性开始迁徙,即便迁徙危害也不大。

    太晚出生的蝗蝻面对的则是被其他蝗虫已经吃干净的草场,很难有足够食物发育到成熟,而蝗蝻自身又缺乏迁徙的飞行能力,只能被困死在这片土地上。

    将几具蝗蝻尸体丢弃,队伍继续前进。

    当偶然回头时,主角赫然发现了骇人的一幕。

    只见被丢弃的几具蝗蝻尸体上,已经出现了好几只嗅着了气味赶过来的蝗蝻,开始趴在尸体上大快朵颐。

    这些蝗蝻从同类尸体柔软的腹部下口,一点点将皮肉和里面的内脏组织咬下来吃掉,仿佛吃的不是同类的**,而是肥美多汁的草叶。

    主角之前并不知道蝗虫食肉的特性,难免有些惊讶,细思又觉得毛骨悚然。

    这些草场外缘的蝗蝻,都是在竞争激烈的核心区难以生存,由于饥饿而跑出来的。外缘地方缺少蝗蝻需要的食物,草本植物那细嫩的叶子太少,那些乔木和灌木的树叶太硬又难消化,蝗蝻们很少去吃,偶尔只会吃一些新生的叶芽。

    所以,这些饥肠辘辘的蝗蝻自然不会放过同类的尸体,相比较而言,同类的尸体(包括其他肉食)营养丰富又更好消化。

    主角担心的是,在草场那边,是不是也同样会发生这一幕。

    如果是的话,最终能够成年的蝗虫群,虽然由于激烈的竞争和互食,数量会下降,但是最终开始迁徙的那批蝗虫,一定都是最强壮最嗜血的蝗虫,它们将会扫荡一切,无论是植物还是动物都难逃一劫!

    草场越来越近,草叶也越来越密集。现在无需可以寻找,视线所及之处全都是蝗虫的身影。

    即便蝗蝻有着青绿色的保护色,只要它们静止在草丛中,就很难被发现。但是数量如此众多,又在不停移动、跳跃、进食、厮打、追逐的蝗虫群,是无法隐蔽自己身形的。

    虽然蝗蝻群还不会飞,无法做到遮天蔽日,但漫山遍野这个词汇已经足以形容其数量。

    主角一行爬在一株乔木的枝杈上,主角强压住心头的震撼,收回眺望草场的视线。他回头看看身边的蚂蚁们,这些猎镰猛蚁,包括大雄这样的雄蚁,视力都比主角差的远,他们在这个位置并不能像主角那样俯瞰到大片地域的景象,也不能理解景象中蕴含的危险。

    有时候,主角也会羡慕这些普通的蚂蚁,他们只需要简单的过好每天的日子,不用担心未来。就算是敌人打到家门口,也只需要拼力作战就好了。对于他们而言,世界上没有太多需要担忧和提前谋划的事情。但对主角而言,在这个世界活下去,并且活的更好,却是一件艰难的事情。

    主角估计了一下,按照一小片草地上数出来的蝗蝻数量,乘以操场的面积,估算出这里的蝗蝻足有数万只。考虑到误差的话,主角最恶劣的估计是有超过十万只蝗蝻。

    这个数量非常恐怖,已经超过了神使王军团战士数量十多倍。

    好在这时候蝗蝻还不具备太强的攻击性,就连饥肠辘辘想吃同伴尸体的时候,在蚂蚁没有离开前,这些蝗蝻也绝对不敢靠上前。

    但用不了多久,用不了几天最多几周,这些蝗蝻成年后,性情大变以后,主角就无法保证其会不会变得好斗嗜血。

    现在,就是猎捕蝗虫的最佳时机,主角做出了判断。

    随后,主角立刻带着小队返回,他要回去督促中转站的施工,明天起就要开始发起进攻。

    主角心中有着隐隐的担忧,他一天时间也不想浪费,必须尽早消灭这些蝗虫!

第198章 猎蝗(2)

    当天,中转站施工完毕,大军和物资入驻,好好休整了一夜。

    第二天,大军在巢外集结,准备进发。虽然昨天经历了一天的行军和施工,但是一整个冬天养精蓄锐下来,现在的神使王军团淘汰老弱,战斗力和耐力都更上一层楼。

    虽然这一次的作战,目标不是蚂蚁,而是蝗虫。目前这些蝗虫看起来还没啥威胁,似乎只会逃跑而不动反击。不过昨天蝗蝻疯狂抢食同类尸体的景象给了主角很深印象,昨晚他还是开会要求各指挥官务必打起精神来应对。

    大军以行军纵队抵达了目标草场,在草场边缘,已经能够看见很多蝗蝻的时候,大军开始次第展开队形。

    传令兵来回穿梭,在富有经验的军团指挥官带领下,五个军团迅速展开一个横阵,然后两翼向前包抄,呈现出鹤翼之形。

    这个鹤翼阵的中央,兵力比较密集,战线深度也较厚,越往两翼,战线越单薄。

    因为数量对比悬殊,蚂蚁们排列出的阵型很狭长,尽可能的扩展战线长度。

    在蚂蚁们布阵之时,比较靠近的蝗蝻已经察觉到异常,连蹦带跳的逃离了这片区域,不过它们并没有逃远,只要蚂蚁们没有出现在视野内,或者距离较远,这些蝗蝻就觉得是安全的。

    但是很快,它们会为这个错误的想法付出代价。

    在阵型排列完毕后,主角一声令下,代表进攻的气味和声音信息传递开来,加上传令兵的来回传令,整个神使王军团开始动了起来。

    两翼的阵线就像张开的臂膀,驱赶着蝗蝻四处乱窜。蚂蚁们本就不以速度见长,还需要排列成整齐战线,自然追不上连蹦带跳的蝗蝻们。

    不过,虽然四散而逃的蝗蝻大多可以逃走,但有一小半逃跑的方向正好是蚂蚁大军的中部。

    当这些蝗蝻察觉到不对劲时,已经为时晚矣。

    中路的蚂蚁大军并没有像两翼那样一直维持横阵,而是很快就分散成以小队为单位,开始分头围捕这些落入包围的蝗蝻。

    这是蚂蚁在围猎时惯用的战术,两翼的部队只是负责惊扰并驱赶猎物,而中路的主力部队才是真正的猎手。

    人类历史上的围猎,也多采用类似的战术。比如蒙古人和女真人,他们在围猎时都会大量使用猎犬和猎鹰来驱赶猎物,待猎物落入重围或精疲力尽后,再由猎手上前射杀。

    一个小队的蚂蚁围攻一只蝗蝻,只要蝗蝻身体的任一部位被几只蚂蚁牢牢咬住,那它就在劫难逃。

    训练有素的战士绝对不会松口,而被咬住的蝗蝻,有时无法发力逃离,有时是因为负担太重而逃不远,很快就会被蚂蚁群起杀死。

    蚂蚁们猎杀的效率很高,它们懂得重点撕咬蝗蝻的脖颈,切断那里的神经中枢。虽然被切断头部与身体神经连接的蝗蝻,其身体依旧可以在残余神经操纵下活动,但已经失去了逃跑能力,也注定难逃一死。

    这次的战斗不是为了获取猎物,战士们在把蝗蝻神经切断以后,就不再理会那些依旧“活着”但已行同植物人的蝗蝻,转而继续猎捕其他蝗蝻。

    主角在不远处的一株灌木的顶部观看这场围猎,大雄、花木兰和禁卫小队簇拥着他。

    虽然看起来战况很激烈,蚂蚁们也在步步为营稳住得推进,而在行军路线上丢下了一路的蝗蝻尸体,但是主角并不能说有多满意。

    蚂蚁们惯常的围猎战术,虽然成效显著,但是显然无法做到一网打尽。

    被惊扰的蝗蝻只要没一头钻进包围圈,就不会遭受攻击。即便是落入包围圈,一些个头较大、跳跃灵巧、或者单纯运气较好的蝗蝻,都可以逃出生天。

    主角就看见一只体型已经很大的蝗蝻,似乎快要成年了,它轻巧一跃,还不能飞的翅膀扑腾着,就跳出了近一米远,从重重包围中脱身而出。

    而蚂蚁们猎杀的效率也不尽如人意,一个小队围攻一只中等体型的蝗蝻,往往需要缠斗五六分钟才能将之制服。

    其中猎镰猛蚁斥候小队的表现远超大头蚁战士,这些猎镰猛蚁战士天生就是猎手,她们无需一整个小队一拥而上,三两只一组就足以制服绝大多数蝗蝻,只有在面对特别巨大的蝗蝻时,才需要五六只一起合作。

    猎镰猛蚁那天生的如刀刺一般的大颚,可以轻易咬开刺穿蝗蝻脖子后的甲壳,不仅仅是把脖颈里的神经切断,而是能直接将蝗蝻的脑袋咬下。

    不过猎镰猛蚁数量太少了,对战局起到的作用有限。

    将近一个小时后,主角估计了一下,杀死的蝗蝻不过数百,还不到一千只。

    就算这样日以继夜、一天数个小时的杀下去,也要十多天才能肃清这些蝗蝻,更何况越到后面随着蝗蝻密度下降,猎捕效率也会急剧下降,而大军的体力也不足以一直维持高强度作战。

    这样一来拖的时间太长,主角隐隐觉得有些不妥,但又没有办法。蚂蚁们限于自身的体型、速度、力量和组织度,很难再提高猎杀的效率了。

    主角当即派出一名信使赶往南方城,要求将当地所有成年猎镰猛蚁都调来参战,加快灭蝗效率。

    随着蚂蚁大军推进,在身后留下了一地蝗蝻尸体,以及一些没有死绝但是已经如同活死人的被切断神经的蝗蝻。

    当大军走远之后,主角准备换一个观战地点。

    但这时一个新出现的情景让主角心中一紧:

    只见在蚂蚁大军远去后,原本被杀戮驱散的蝗蝻居然又聚集了起来,这一次,它们聚集的密度更大,速度也很快。

    因为,在蚂蚁大军身后,有很吸引它们的东西。

    率先聚集起来的蝗蝻,已经开始啃食被蚂蚁杀死的同伴的尸体。在竞争激烈的草场,任何草叶和草芽都需要经过激烈的争夺才能吃上。

    整片草场现在除了粗糙的根茎,已经不剩什么植被了。饥饿的驱使下,蝗蝻们显然看轻了蚂蚁的威胁,反而在借机享用蚂蚁的战果。

第199章 猎蝗(3)

    预告下,由于有夜班,今天和明天都只能一更哦,抱歉啦!

    我是分割线

    主角这是第二次看见蝗蝻在同类相食。相比上一次只是零星蝗蝻啃食尸体,这一次的同类相食场景规模更大,也更残忍。

    数以百计的蝗蝻,闻着尸体的气息和随后的血腥味儿,从四面八方蜂拥而至,很快就在地上盖满了一层,密密麻麻的,连地面都看不见了,只能看见此起彼伏的虫潮,和无休无止的进食。

    汹涌的蝗蝻群,除了啃食那些不能动弹的尸体外,那些被切断颈部神经但是还没死的蝗蝻也惨遭同类的血盆大口。

    这些蝗蝻遭受攻击后,身体还会自觉的移动躲避,但是面对四面八方的如狼似虎的同类,它们却无处可逃。还活着的头部眼睁睁看着自己的身体一点点被吃掉,虽然没有知觉,但是这种场景,如果换作任何一个有一定智慧的生灵,都一定会被活活吓死。

    主角看着蝗蝻群蜂拥而至,短短几分钟又呼啸而去,只留下地上一地残骸,这些都是不能吃的甲壳、翅膜,而所有能使用的部分几乎都消失不见了,连节肢里面那些细小的肉都没被放过,地上到处都是被嚼碎的节肢。

    虽然这群蝗蝻尚未蜕变为飞蝗,但是已经展现了恐怖的席卷能力,即便是同类也不会放过。

    这种同类相食,即残食同种动物的肉身或尸体的行为,其实在大自然中并不罕见,不只是昆虫,还多见于多胎动物和某些灵长类。

    有些母畜产后为清除巢内污物而食掉死胎、胎盘和仔畜的粪便:如仓鼠、小白鼠因产仔数过多而吞食部分仔畜,使留存者能正常生长;松鼠猴因蛋白质不足而流产时,就会吞食其胎儿;母犬、母猫常吞吃其有病仔畜以保护其他仔畜。如果发生残食正常、健康而仔数不多的仔畜,可能由于母畜未成熟,没有母性经验,情绪激动和环境骚扰所致,并与(具有镇静作用的)产后孕酮水平下降有关。

    但也有的同类相食并不是出于某种保护幼崽的原因。有些两栖动物,如高山蝾螈,刚孵化的会把其他仍在蛋内的弟妹吃掉。在野生的小狮子中,大约有五分之一小狮子被大狮子吃掉。母狮有时会狠心地把幼狮杀死,当做食物充饥。还有不少懒惰的成年雄狮在饥肠辘辘时,也常常会吞食小狮子。这些小狮子未来反过来也有可能把其他成年雄狮逐出狮群。

    以上这些主要是杀幼的同类相食。

    昆虫的同类相食则主要出于饥饿、竞争、交配等原因。有些物种会猎杀任何体型适合的猎物,包括交配对象。

    在大自然中,嗜食同类的雌性动物远远多于雄性。在蜘蛛纲和昆虫纲动物中,在交尾前后甚至交尾过程中,常见雌性吃掉与之交尾的雄性的现象,除了螳螂之外,多种蜘蛛、摇蚊与一种海蛞蝓,也都有这种雌性吃雄性的特殊习性,这种行为又被称为性食同类。

    针对性食同类的现象,有人认为是由于各种复杂的进化原因,包括物种成本效益、精子竞争和神秘的雌雄淘汰计划。但经过研究发现,这种令人毛骨悚然的同类相食的动机非常简单。

    第一点原因:研究发现,某些物种的雄性虽然惨遭吞噬,但却因此得到演化优势,它们以身体滋养刚交配过的雌性,提高下一代孵化与成长的机率,从而让自身的基因流传下去。

    如红背蜘蛛,死于性食同类的公蜘蛛,其交配时间是苟且逃生者的两倍以上,生出的子女也是后者的两倍。公蜘蛛利用较长的交配时间,以断裂的交配器塞住母蜘蛛的贮精器,阻断其它竞争者的求欢之路。

    第二点是雌雄体型大小的原因。如果雄蜘蛛的体型比较小,那么它们就很容易被追赶上成为猎物被捕食掉,大型雌性蜘蛛吃掉它们弱小的配偶就是因为两点:或因为它们饥饿,或是因为它们有能力吃掉体型比自己小的雄蜘蛛。

    狼蜘蛛之间,体型较大的雄蜘蛛就从来不会被它们的配偶吃掉,而体型较小的雄蜘蛛80%会被配偶吃掉。

    这就是血淋淋的大自然的法则。同类相食,归根到底这种做法往往是动物为平息对有限资源的争夺而采用的一种极端手段。

    虽然从表面上来看,蝗蝻吃掉同类的做法,减少了自己种群的数量,不利于种群扩大和基因留存。

    但是,在食物、生存空间有限的情况下,吃掉同类的尸体,甚至是活生生的同类,就是最经济的做法。

    那些能够活下来直到成年的蝗虫,必然是能够在最激烈的厮杀、争夺中占据有利位置的蝗虫,也是最强壮、最敏捷、最健康的蝗虫。

    这些蝗虫会将优质的基因一代代延续下去,而自身将成为移动的天灾。

    我是分割线

    主角默默注视着蝗蝻群远去,它们在追随着蚂蚁大军的脚步,在蚂蚁大军身后,留下了无数它们的食物。

    这是多么讽刺的一幕,明明是来剿灭蝗蝻的蚂蚁大军,却充当了蝗虫间优胜劣汰的推手。

    那些时运不济、身体不够健壮、判断不够准确的蝗蝻才会死于蚂蚁的围攻之下,而更加优秀的同类却在享用蚂蚁的战果和其它蝗蝻的尸体。

    主角不由在反思,自己这样的灭蝗到底有没有意义,还是只是在加速蝗虫群的竞争和成型。

    但是,不这么做,自己又不知道如何将一场恐怖的飞蝗天灾给消灭在萌芽状态。

    踯躅良久,眼看蚂蚁大军和最后的蝗蝻都要消失在视野内,主角才带着随从,转移到另一株视野良好的灌木上。

    思索了一阵子后,主角派出了传令兵,他计划让大军折返,优先消灭掉身后那些正在撕咬同类尸体的蝗蝻。

    这些蝗蝻无疑更加凶残,见过血,也知道如何获取更多能量与营养,必须要优先消灭。

    信使离开灌木,向大部队赶去,但她却没能完成任务……

第200章 猎蝗(4)

    主角派出的传令兵并没能完成任务。

    也许是蚂蚁们对蝗虫的围攻比较顺利,蝗蝻们落荒而逃,让蚂蚁战士产生了轻松的懈怠感。

    这名传令兵选择了径直从蝗蝻们激烈抢食尸体的地段想要穿插过去,这样他就可以以最快速度找到大部队,完成主角交付的任务。

    但是,这一次,当一只单独的蚂蚁出现在视野内时,往常那些落荒而逃的蝗蝻们,却露出了狰狞的爪牙。

    只见一只胆大的蝗蝻,在确认四周并没有更多蚂蚁后,退出了激烈抢食的队伍在它眼里,相比那些被争夺的残缺不堪的没剩几块肉的同伴尸体,一只小小的蚂蚁也是不错的食物……

    只见这只个头较大的蝗蝻冲着传令兵就扑了过来,主角在灌木顶上看的真切,不由心中一紧。

    蝗蝻的扑击很迅猛,它有着发达的腿部肌肉,还有未发育成熟的翅膀扑扇着加持,犹如一道闪电般划过半空,只见一道模糊的残影。

    不过传令兵也是久经战阵的老兵,虽然视力不佳,蝗蝻是从较远的视野之外跳来。但传令兵还是及时从光线、风向和风速等的细微变化中,感觉到了不对劲,迅速挪了一下身位,躲开了第一次的偷袭。

    传令兵愤怒的冲着袭击者亮出了大颚,但却发现面前的蝗蝻并没有被吓退。

    这时候,传令兵终于意识到了不对劲,单凭自己的力量,没有同伴的协助,自己绝不是这只身高马大的蝗蝻的对手。

    蝗蝻巨大的咀嚼式口器蠕动着,都能看见其中流淌的馋涎,这意味着这只蝗蝻很饥饿,斗志也很旺盛。

    在经过一番主角不忍直视的缠斗后,兵蚁传令兵被大上许多倍的蝗蝻制服,咬进嘴里,吧嗒吧嗒的嚼碎了吃掉。

    随后,这名凶手才离开,继续加入到其他对食物的争夺中去。

    主角异常愤怒,但也检讨了自己。

    对于善于利用集体力量的物种来说,一群和一两个是有着截然不同的战斗力的单位,不仅该物种自己了解,该物种平日里的对手和猎物也同样了解。

    在非洲大草原,狮群会害怕一群人类猎手,哪怕这群猎手只有粗糙的石矛。但是,一群狮子绝对不会害怕单独行动的人类,一只狮子也敢于偷袭落单的猎人。

    当集体不在之时,无论是人类还是蚂蚁,都会充分暴露自身在身材、力量、速度、敏捷方面的不足。

    只有组织,才是这些物种最大的保障。唯有团结起来,人类和蚂蚁这两种综合实力并不算出众的物种,才能在各自的领域称霸。

    主角显然也轻敌了,他没有预料到这种情况,没有细致的规定传令兵走安全的路线,才会出现这种情况。

    于是,这一次,主角派出了十名禁卫战士充当传令兵,走蝗蝻密度较低、相对安全的路线去通知大部队。

    他知道,面前的这群抢食同类尸体,甚至吃掉蚂蚁的蝗蝻不能留。

    这些蝗蝻已经尝过血肉的味道,它们会留下记忆,知道同类、蚂蚁甚至其他节肢动物能够当做食物。

    当食物短缺时,当蝗虫群开始迁徙时,往往是这些蝗虫最凶残、最具进攻性。必须要除掉这些蝗蝻,不让它们的基因留存在这个世界上。

    很多地方养狗都有规矩,如果狗咬了人,就一定要杀死。有食用狗肉传统的地方,一定不会把狗肉或骨头喂给狗吃。因为这两种狗,都将保留对人类或同类的攻击性,还可能会教导给它们的下一代。

    现在,主角就面临这个情况,他必须尽可能消灭面前这批嗜血嗜杀的蝗蝻。

    我是分割线

    大军接到命令后,在主角视线的远处开始掉头。

    这片草场本来应该非常丰美,从遍地的干枯粗壮草茎还能够依稀看出之前的景象。

    但是现在,除了裸露的土地和干枯的草茎,以及遍地的蝗蝻外,几乎什么都看不见。草叶和还能够食用的根茎,大多已经进了贪婪的蝗蝻的肚子。

    也正因为如此,处于高处的主角视野极佳,能够看清发生在面前的一切。

    当蚂蚁大军反身,开始包抄那些正在抢夺被蚂蚁杀死的同类尸体时,一些敏锐的蝗蝻感觉到了异常开始纷纷跳离。

    蚂蚁大军对这些逃之夭夭的蝗蝻毫无办法,不得不说,越是嗜血残忍的个体,反而越明白危险就在眼前。

    但也有不少蝗蝻,或是被饥饿影响了判断力,或是轻乎,或是没有察觉到异样,依旧在啃食。

    当蚂蚁大军完成包抄并开始进攻之后,只有少数身强体壮、善于跳跃的个体逃了出去,大量蝗蝻被蚂蚁们杀死,自己也成为了曾经被视作食物的尸体的一部分。

    主角发现,这一番围剿的效果,比之前还要好。因为有尸体作为“鱼饵”,陷入包围的蝗蝻群密度更大,死伤也更惨重。

    于是,主角让大军围绕这堆密集的尸体,隔上一阵子就发起一次围攻,一天下来消灭了数以千计的蝗蝻。

    只见战场上尸横遍野,到处都是或完整或分离的蝗蝻尸体。那些完整的尸体,一般都是蚂蚁杀死的,而残缺的尸体,则是经历过同类的啃食和摧残。

    虽然战果丰硕,但相比于整片草场上蝗蝻那令人绝望的数量而言,又是九牛一毛。

    主角依旧不能安心,照这个速度,在蝗虫群普遍成年之前,自己顶多只能消灭掉一半到三分之一的蝗虫,依旧无法阻止蝗虫群成灾。

    但今天天色已晚,主角只能带着部队折返。

    在回去时,蚂蚁们接到命令,把能找到的蝗虫尸体都带了回去。

    这倒不只是为了将这些战利品当做食物,也是防止这些蚂蚁的战果反而成了滋养其他蝗蝻的饲料,加速其成长。

    这上千具蝗虫尸体,让整个军团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运回。好在蚂蚁群规模够大,即便有大量食物诱惑,蝗蝻群也不敢上前挑战这支大军。

    大军有惊无险的回到了中转站。

第201章 猎蝗(5)

    后面几天,神使王军团依旧在草场附近大肆围剿蝗蝻群。

    在发现利用蝗蝻尸体作为诱饵,可以在固定地点大量围捕猎物后,神使王军团的杀戮速度大幅提升。但是,成效仍旧不能让主角满意。

    几天下来,视线所及范围内蝗蝻群的数量和密度并没有看出有明显的减少,到处仍旧是密密麻麻的蝗蝻,直让人犯密集恐惧。

    而随着时间推移,体型大的蝗蝻数量越来越多、占比也越来越高,这说明蝗蝻群正在飞快成长,也许要不了就该大规模的成年了。那时候,才是蝗虫群泛滥成灾最恐怖的时候。

    而近期,主角还发现了一个不好的信号。随着蝗蝻的成长,其体型、力量都在增大增强,似乎自信心也在膨胀。而很多吃过同伴血肉的蝗蝻逃过了蚁群的围剿,现在这些蝗蝻已经开始显露出了较强的攻击性。

    这些蝗蝻不再满足于与同伴争夺有限的植物,或者冒着危险去蚂蚁的伏击圈里吃上几口尸体。

    主角已经不止一次的观察到,有的大蝗蝻主动攻击体型更小更弱的蝗蝻。

    有的经过一番搏斗之后,把对手制服杀死再吃掉,有的直接用节肢压制住战败的对手,在对手还活着的时候,就将它的最丰腴肥美的腹部一点点啃食掉。

    蝗蝻群正在日益变得嗜血和好斗,如今已经不再有新生的蝗蝻活动了,那些刚从卵里孵化出来的蝗蝻,体型比蚂蚁大不了多少,没有自保能力,就是它们“兄长”眼中的美食。即便能够逃过一劫,这些新生蝗蝻也找不到足够的食物,很快就会饿死。

    蝗蝻群在快速蜕变,也许即便没有蚂蚁的干涉,在食物匮乏的压力下,蝗蝻群也会走上这样一条道路。但,现在这一切都发生在主角眼前,更让人毛骨悚然。这的确是个危险的信号。

    现在,连蚂蚁大军都受到了威胁,蝗蝻显然也知道这些蚂蚁个体很弱小,是比同类更容易制服的食物。很多蝗蝻现在会虎视眈眈的在蚂蚁大军周围徘徊,试图找到一些落单的猎物。

    如果是一般的蚂蚁军队,可能会在作战、行军、调整时出现落单者,但神使王军团组织严密、经验丰富,并没有给蝗虫们可趁之机。

    最可能沦为猎物的,反而是主角一行,他每天带着大雄和禁卫小队爬到高处观战,这一群蚂蚁只有五十余只,相比成百上千的大军而言规模很小。

    不是没有近乎成年的蝗蝻打过主角一行的主意,有一次,一只蝗蝻可能是饿昏了头,试图冲进蚁群离,将队伍撞散后,趁机抓住一两只蚂蚁果脯。

    禁卫小队猝不及防,等她们能看见敌人时,这只巨大的蝗蝻已经快要跃进队伍里。

    关键时刻,主角进入了“天神下凡”的状态,抓住蝗蝻的一截触角,就将其远远甩了出去。受创的蝗蝻很快沦为了身边其他同类的尸体,被活生生的撕咬吃掉。

    其实无需主角动手,只要这只蝗蝻落地,禁卫小队也能立刻展开围攻,这些经验丰富的战士绝对有能力制服这么一只蝗蝻。

    随后,主角很快脱离了“天神下凡”状态,这一次,他没有在事后进入痛苦难耐的后遗症阶段,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开启状态时间较短的缘故。

    而且主角觉得自己气力又有所增长,进入“天神下凡”后,主角感觉自己已经能够举起一个比苹果大的石块,而平时也拥有堪比甲虫的力量。

    主角不清楚这样的异变的原因,就当是穿越的附赠吧,相比其他穿越者,他的“金手指”根本不值一提。

    虽然剿灭蝗虫的行动收效甚微,但主角还是收到了一个好消息。

    之前,每天杀死的蝗虫尸体会被运回中转站,在中转站仓库堆满以后,东杨城又出动了大批工蚁,将大量蝗虫肉运回东杨城,新鲜的虫肉被晒成肉干,已经**的则给黄粉虫和蝇蛆做食物。

    就在这时,东杨城的蚂蚁发现了一些蝗虫尸体的腹部会爬出一些黑的细长的虫子,这些虫子很快就开始寻找潮湿的地方产卵。

    主角特意赶回了东杨城,然后确定了这些虫子就是臭名昭著、甚至上过电影的铁线虫。

    铁线虫,又名发形蛇、毛细线虫、戈尔迪乌斯线虫、铜丝蛇或天丝。隶属于线形动物门,为铁线虫纲蠕虫的总称。与医学有关的虫种分属于铁线虫目、铁线虫科、铁线虫属和索虫科的几个属,全世界共有250~300种。

    铁线虫体细长,马鬃状,有的品种长可达1米,与线虫的圆虫类相似,但无背线、腹线与侧线。其前端钝圆,体表角质坚硬,雄体末端分叉,呈倒 v字形,分叉部分的前腹面为泄殖孔。

    铁线虫的成虫在海水或淡水中自由生活,雌体所产的卵在水内孵出幼虫,被昆虫吃进后,通过寄生生活。

    当幼虫寄生在大型节肢动物如螳螂、蝗虫体内后,就会继续发育,还会逐渐控制宿主的行为,幼虫成长为成虫时,会控制宿主寻找水源,淹死宿主后从宿主体内钻出。所以铁线虫也可通过水源感染人体,引起铁线虫病。

    人类感染铁线虫病后,会使尿道感染发炎,尿路感染是由于人体会阴部接触有铁线虫稚虫的水体,经尿道侵入,上行至膀胱内寄生。虫体侵入人体后可进一步发育至成虫,并可存活数年。寄生泌尿道的患者,以女性为多,均有明显的泌尿道刺激症,如下腹部剧烈疼痛、尿频、尿急、尿痛、血尿、放射性腰痛、会阴和**炎等,虫体排出后,症状缓解。铁线虫寄生于消化道所引起的症状一般不明显,可有消化不良、腹痛、腹泻等表现。亦见有从眼眶肿物或耳道检出虫体的报告。

    这个世界并没有人类,铁线虫成虫只能在大型节肢动物体内寄生存活,并最终杀死寄主。

    想到这点,主角突然有了一个主意。

第203章 生物防治(2)

    抱歉哈,年底事情会比较多,不一定能够保证更新频率,我尽量二更哈!预计春节后恢复正常二更!

    我是分割线

    主角得到消息后,骑着坦佩斯特赶回了东杨城。

    在见到铁线虫卵之后,主角想到了利用铁线虫来对付蝗虫群的办法。

    铁线虫成长迅速,只要一两枚虫卵就能杀死一只蝗虫,在寄生期间,也会显著影响蝗虫行为。而一只铁线虫就能产下数以千百计的虫卵。

    实际上,要不是这些在东杨城附近交配产卵的铁线虫没能找到合适的有水的繁殖地,它们死亡的太快,它们还可以留下更多虫卵。

    虽然光靠铁线虫并不能彻底消灭草场地区的蝗虫,也从没有听说过铁线虫消灭了哪个物种或群落。

    作为一种寄生虫,铁线虫总是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小心的维持着平衡,毕竟如果将寄主群落摧残的太狠,也不利于将来自己种族的繁殖更替。

    但是在如今蝗虫肆虐、数量暴增的情况下,这些寄生虫起码能削减其数量规模,而只要蝗虫的数量规模被控制在一定程度以内,就不会变成四处游荡的恐怖飞蝗群。

    主角让蚂蚁们好生看管这些铁线虫卵,虽然蚂蚁并不是铁线虫的宿主,但主角对这个世界经常出现自己知识和意料之外的变异已经习以为常,还是小心为妙。

    不过很快,主角就发现自己多虑了。经过实验发现,在干贮时,这些铁线虫卵异常稳定,根本不孵化。只有接触到水以后,这些虫卵才会在肉眼可见的状态下迅速孵化。

    于是,经过一番筹备后,第二天主角便带着一支队伍出发。

    他们将要前往距离草场不远的一处溪流,这处溪流从南部丘陵蜿蜒而下,最终汇入东边的大湖,溪面这边是大头蚁王国的领地,对面是一些土著蚂蚁的领地,溪流成为了这些土著蚂蚁避开大头蚁王国侵袭的天堑。

    溪流在一些拐弯处会形成水面平静的水潭,这些水潭是一些水生昆虫的家园,也是蝗虫等昆虫补充水分的地方昆虫们也更愿意选择水面平静的地方喝水,这样不至于一不留神被水浪卷进去丧命。

    作为一种以植物为主要食物的昆虫,蝗虫体内大多数需要的水分可以从新鲜植物中获取。但是在如今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很多蝗蝻不得不吃肉,吃水分含量不那么高的草茎和草根,因此,它们还需要额外补充一些水分。

    这个水潭之前已经被神使王军团的猎镰猛蚁斥候发现,主角一度想要以此为猎场来猎捕蝗蝻群,因为这里的蝗蝻密度非常高。

    但一些指挥官劝说主角放弃了这个计划这条溪流并不像表面上看起来那么驯服,一旦有一场降雨,溪流就会暴涨,淹没两岸。

    到时候,蝗蝻群可以连蹦带跳的快速逃离,蚂蚁们可没有办法跑过洪水。

    这条容易肆虐的山溪,正是导致两岸没有任何蚂蚁巢穴,从而让此地成为了野生节肢动物天堂的根源。

    不过现在,主角准备把这片天堂变成蝗虫们的地域。

    经过半天跋涉,抵达了水潭后,主角却不满的晃了晃触角。

    这处水潭边的确有大量蝗蝻聚集,水域的宽广和平静也很适合铁线虫卵繁育。

    但是,水潭里明显有大量龙虱这样的水生昆虫,它们可是吃肉的,铁线虫卵又有多少能从这些凶猛的肉食昆虫嘴下逃生呢。

    不过既然都来了,主角还是下令蚂蚁们丢下了一百枚虫卵实验。

    果然,有一小部分虫卵被一些小型的水生昆虫或蜻蜓幼虫吃掉了,但让主角高兴的是,体型最大、食量也最大的龙虱并不吃这些虫卵。

    主角很快就明白了原因这些龙虱有更好的食物选择。

    龙虱,俗名水鳖,别名泽劳、黑壳虫、水龟子、水鳖虫、射尿龟、小龟子等。属昆虫纲、鞘翅目、肉食亚目、龙虱科,是一种水生昆虫。

    在我国南方,龙虱作为药食两用昆虫,被誉为风味独特、营养丰富的“水中人参”。不过主角就算还是人类,也不敢吃这些黑黢黢的甲虫。

    龙虱成虫体长13-45mm,身材卵型或长卵型,前端略窄,黑色或深棕色;头部略扁,头部缩入前胸内;体背腹面拱起,复眼突出;触角丝状,11节,下颚须短;足3对,前足小,后足侧扁,有长毛。后足为游泳足,后基节与后胸腹板占据腹面的一大半,胸部腹面无针刺。

    龙虱的腹部上面长有两排气管的开口,叫做气门,气管是贯通全身的组织。

    为便于在水中生活,龙虱的鞘翅和腹部间都储存着空气,空气中的氧气通过气管供给体内的各组织需用。气门的口上生有很多钢毛,就象一个”过滤器‘’让空气通过,滤去杂质。

    空气不仅进入气管,还有一部分会留在鞘翅下面和腹部之间的空隙中,形成一个气泡。当龙虱潜到水中的深处时,就带着这部分空气,仿佛是带着一个“氧气罐”。

    当这个“氧气罐”里的氧气耗尽时,龙虱就会停在水底食物的枝叶上,微微翘起那对长长的后足,从鞘翅下面挤出一个气泡,这个气泡越变越大,拖在腹部的末端,这是龙虱用来进行呼吸的另一个“氧气罐”。在这个气泡里,氧气已经被消耗得很稀薄。不过,由于在水中溶解的氧气很多,同时由于压强缘故,水中的氧气就会渗入气泡里面。

    龙虱的气管同气泡中的空气是相通的,渗入气泡的氧气就会不断地流向气管,供龙虱呼吸之用。

    当龙虱需要游泳的时候,它就会把气泡缩回去,而当它停止的时候,它就又会重新挤出一个气泡。

    龙虱以肉食性为主,善于捕捉水中小生物、有机物和水草,就算是幼虫也会以小鱼、蝌蚪等为食。

    在这个世界,龙虱显然没有鱼虾为食,于是它们盯上了另一种体型较大、热量丰富的食物喝水的蝗蝻。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23094/ 第一时间欣赏蚁的世界最新章节! 作者:德鲁伊爵士所写的《蚁的世界》为转载作品,蚁的世界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蚁的世界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蚁的世界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蚁的世界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蚁的世界介绍:
一个人如果发现自己疑似穿越了,那么他首先应该看看自己有没有身具异能(修真流),如果没有就看看身边人有无魔法武技(玄幻奇幻流),还没有,那么看看自己所处的时代是过去还是未来(历史科幻流)。
但是,本文的主角发现以上这些他都不需要,因为他穿越成了一只蚂蚁……
……
本文为伪科幻种田流,是人类灭亡后兴起的蚂蚁文明的故事,不涉及魔法奇幻童话等类型。写作中尊重现实中各类昆虫的生理习性,避免写成披着昆虫皮的人类故事,但会根据小说需要有所更改。
希望大家喜欢!
蚁的世界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蚁的世界,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蚁的世界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